发布时间:2023-10-12 15:35:0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股票投资的建议,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投资者本性的犹豫、狂妄、胆怯、贪婪等弱点严重影响交易的成功。往往健全的人格、成熟的心理才是股票投资的制胜法宝。研究投资理念是认识股票与股票市场的重要理性手段和途径,研究投资心理,希望能够有助于投资者克服不良情绪。
1 学会忍耐与等待
对于投资者而言,首先,要对人性抱有最基本的信任,增强耐心,学会忍耐与等待。人性天生的贪欲和畏惧投资者要在市场中看到,人性天生的优点也要看到,最重要是在市场中呈现出社会与经济盘山路式向上发展的主基调投资者更要注意到,无论我们在一段时期内陷入多大的悲观情绪中,都不能对市场的未来失去信心与希望;其次,要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景抱有最基本的信任,“没有什么比同美国打赌更愚蠢的事了,自1776年以来,与国家打赌的人吃的都是败仗”,这是股神巴菲特的经典言论,同样的,股票投资家彼得·林奇也有类似的言论,他们凭借这种基本的信任,在投资中获取了巨额的利润。
2 学会理性与中庸之道
要学会理性投资,要懂得知足,要明白“月满则亏”的道理,要控制人性的贪婪,激流勇退,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大盘至高峰,果断抽身,方能保住战果,而这些战果将承载着你日后的投资信心和勇气。反之,若欲壑难填,必将殆尽深渊,无法翻身。在行情调整,大盘指数跌入谷底的时候,要适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在大多数人心浮疲惫之时,你的理性将让你在不久后坐拥反弹所带来的丰厚成果。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这是《礼记·中庸》的原文,其中的“中”不是中间的意思,而是适合的意义,适合才是天下的定理,遇事保持理性,不偏不倚,不武断,不极端,找到处理问题最适合的方法,这才是“中庸之道”。
我国股票指数期货正式推出已逾三年,目前仍处于稳健发展阶段。股票指数期权是在股票指数期货合约的基础上产生的。期权购买者付给期权的出售方一笔期权费,以取得在未来某个时间或该时间之前,以某种价格水平,即股指水平买进或卖出某种股票指数期货合约的选择权。股指期权与股指期货存在着权利义务不同、风险收益机制不同、杠杆效应不同等区别。
二、美国、韩国、台湾的股指期权发展特点
国际股票市场的交易方式经历了现货、期货、期权这样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化过程。目前,股指期权已发展成为国际金融市场最为成功的风险管理工具之一,在全球衍生品市场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
(一)美国股指期权发展特点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发展股指期权的国家。世界上第一个股票指数期权产生于芝加哥期权交易所。1983年3月11日,该交易所开发了CBOE-100指数期权,后更名为标准普尔S&P100(OEX)指数期权。其后股票指数期权的发展向两个方向展开,一个是许多的交易所都相继推出了股票指数期权。另一个是股票指数期权的品种也不断增多。
美国股指期权市场呈现出许多特点:
1、产品创新不断。从期权属性来分,如今美国上市的股票指数期权已包括了许多种类。从大的方面来看,有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有欧式期权和美式期权。
2、交易量快速增长。从交易量来看,最近几年,股指期权产品一直是增长最快的衍生产品之一。CBOE在2000年,年交易量就突破3亿张。到2005年期权合约量已到468249301张,比上年增长30%。
3、国际化趋势明显。美国股指期权市场的国际化表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是投资者的来源国际化。另一个表现是期权交易所纷纷推出国际指数期权。再次,期权交易所走出美国开展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与交易如近年来CBOE与中国的合作和交流就大大增加。2004年5月6日,美国股票交易所(AMEX)推出了中国指数期权。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也于2004年11月8日开始上市中国指数期权(CYX)。
4、交易设施和技术不断完善。交易设施和技术的不断完善是股指期权交易有序进行的客观条件和基础。
5、市场监管体系较完善。美国股指期权市场主要有四个层次:中央监管、行业自律、交易所规则和各经纪商的自律。中央监管机构如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和美国财务会计标准局(FASB)。美国有丰富的股票交易所的成功经验,为建立完善的股指期权交易制度提供了经验。期权品种设计中的期权清算制度、头寸限额和保证金制度都是保证股指期权市场顺利发展的基础。
(二)韩国股指期权发展特点
韩国证券交易于1999年所推出股指期权。股指期权的诞生满足了韩国投资者为指数交易寻求保险的市场需求。2011年韩国股指期权交易量为36.72亿手,占全球总交易量的63.7%。其中KOSPI200股指期权早在在2001年一跃成为当年全球期权交易量第一的品种,单个产品年成交量曾超过全球衍生品成交总量的四分之一,可以说是国际衍生品市场上史无前例的“黑马”。
1、政府大力支持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
韩国政府在建立金融衍生品市场过程中发挥明显的政策导向作用,积极推动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在1987年时韩国政府就修改了证券法,为股指期货的推出提供法律依据。1993年成立期货、期权委员会,为金融衍生品的推出做准备,1995年12月制定期货法。在1997年爆发金融危机后,为加强金融衍生品的风险监管,对期货执行法规进行修改。2000年12月29日对期货交易法再次进行修改,到2004年,韩国期货市场合并到KOFEX之下,KOFEX成为韩国惟一一家期货交易所。
2、创新的交易方式形成了特点鲜明的投资者结构
韩国股指期货、期权交易获得成功的深层原因首先应该归结为网上交易的盛行。韩国网络基础设施齐备,交易所拥有完全计算机化的交易系统,能够保证快速可靠地执行指令,也适合家庭交易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发达的基础网络,为交易所吸引众多投资者通过在线交易系统上网交易提供了物质基础。目前,网上交易量已经占到韩国股指期货、期权交易量的50%以上。
3、市场参与者分工明确
从韩国股指期权市场的流动性角度来看,股指期权净买入/净卖出的交易量分布非常符合角色分工。期货佣金商、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以及保险公司等作为合约成交量的净卖方提供了市场流动性,合约的净买方则为个人投资者、外国投资者、银行,这部分投资者往往需要衍生品工具提供资本保值增值的功能。合约的净买方中,个人投资者占主要份额。
(三)台湾股指期权发展特点
2001年12月,台湾股指期权的上市是台湾期货市场里程碑式的重要事件,该品种推出后获得市场交易人士的青睐,日均交易量从2002年的6316手大幅提高至2009年的287181手,增长了45倍。
1、做市商制度的推出
台湾在2001年上市台指期权时,成功推出做市商制度。做市商制度缩小了市场买卖价差,除可让市场价格在高流动性中得以准确反映,也让套期保值者有信心进场避险,且自营商(做市商)进行做市交易时,为规避做市部位风险,也会在相关品种上进行避险操作,带动整体期货市场的交易量。台湾期货市场自营商(含做市商)的交易比重从2001年的4.74%大幅增长至2009年的48.71%,在台湾期货市场中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
2、期货从业人员的热情推广
在2002年台指期权推出初期,期权在台湾是一个较为陌生的品种,其对于一般投资者而言具有相当的复杂性。因此,期交所与期货商均投入大量人力开设一系列教育课程及开办交易奖励活动,期货从业人员通过与一般投资者面对面的沟通,使投资者能够深入了解期权的特性、交易策略及交易风险,让投资者对期权品种产生兴趣,增强入市的意愿。
三、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一)投资者教育
期权市场的发展和期权理论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期权理论对期权市场发展的指导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在期权市场的发展过程中,期权知识的普及也相当重要。为了使普通的投资者能参与到市场中来、同时为了避免盲目的投机给市场造成大的波动,对投资者进行必要的期权知识培训显得尤其重要。从整体上来说,中国目前在期权方面的研究水平还比较落后,有影响的原创性研究几乎没有。理论水平的欠缺和实际经验的不足,在金融不断开放的条件下会使中国的投资者与国外的投资者之间处于极为不利的竞争地位。相应地,监管方式和手段很难跟上形势的发展要求。因此,在美国和新加坡等其他国家和地区相继推出基于中国的股指类期货和期权产品的紧迫形势下,加强对期权理论和知识普及方面的投入、积极引导对期权知识的研究和普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做市商制度
与手续费减收政策相比,郑州商品交易所于2002年4月推出的指定交易商制度向着做市商制度更进一步。郑商所在此之前已经深入研究了做市商制度及在期货市场实行的可行性。并向国家监管机构提交了正式报告。由于做市商制度在国内金融市场尚属探索中的新生事物,出于谨慎性考虑,同时结合期货交易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变通的情况下推出指定交易商制度。在对做市商制度进行深入研究和指定交易商措施的基础上,为了迎接股指期权交易这一新型交易工具的推出,并确保推出后能够成功运行,郑商所正在加紧制定《郑州商品交易所期权做市商管理办法》,并确定在开展股指期权交易的同时实行做市商制度。这意味随着期权的上市,做市商制度有可能在我国金融市场完成实质意义上的突破。与期货交易相比,股指期权交易的交易策略众多、交易理论复杂,被称为华尔街的“导弹科学”,更需要做市商发挥其专家作用,为期权提供报价,因此引入做市商制度更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交易系统
从分析中可以看出,美国、日本、台湾股指期权的迅速发展都离不开发达的网络系统。完善的交易网络为交易者提供便捷的网络下单环境,这大大地提高了股指期权市场的交易效率。在电子交易平台的建立与发展上,通过多样化的交易策略与仿真工具,让交易者可以很方便地分析交易策略和计算控制损益风险,这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韩国和台湾的实例都表明拥有发达的家庭网络系统,提高网络覆盖率会极大地方便个人投资者在家中进行交易,提高交易数量和佣金比例。同时,期货交易所应加强技术和通信的建设和优化升级,设施,保证完全计算机化的交易系统能够保证命令被快速可靠地执行。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学生;股票投资;理财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5-0028-02
一、调查的原因及意义
经济的强势发展直接影响了金融市场的繁荣昌盛,在股票市场不断突破新高的同时,各行各业的人们也涌入了股市,大学校园作为社会的一个缩影,大学生参与股票投资同样也成为了热点话题。近几年来,大学生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以及零用钱的增多,选择投资理财已成为了大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并且大部分大学生将股票作为主要的投资理财方式。但是,许多大学生在炒股时便会凸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例如没有固定收入、缺乏抗风险能力、学业炒股不平衡等。我们针对大学生股票投资行为进行研究,将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最终给出大学生股票投资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
二、问卷设计及调查实施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的方法。问卷分为五部分:共二十题,第一部分:了解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包括了性别、年级、专业;第二部分:为调查者是否有过证唤灰椎木历,是否想参与股票投资以及不想参与的理由;第三部分:调查者的股票交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包括交易金额多少、交易金额的来源、家人的态度;第四部分: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对股票交易的行为和风险的了解,其中包括影响股票投资风险的因素、参与投资的原因、知识的了解程度、了解知识的途径;第五部分:调查者目前参与投资行为的盈亏现状以及原因。此次问卷调查纸质版共发出300份,网络问卷200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460份,我们将这460份实际收回的有效问卷作为研究的有效样本。
1.调查的时间与地点:调查的时间是2015年2月到4月,理由是因为2月刚好是年初,春节刚过完,刚好处于开学期,大学生都处于返校时间,所以这个时间会有很多学生出现在学校附近。地点:选在学校门口、教室中,食堂门口,社团内等,这样可以有充分的时间给予学生填写问卷,也有利于实时回收问卷。网络问卷通过网页链接链接给身边的同学推广发放,2015年5月统一收回。
2.调查对象的范围以及调查方法:调查的对象是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在校大学生。调查的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将调查问卷随机发送给调查者,现场填写,现场收回。
三、在校大学生股票投资行为分析
1.基本信息分析:本次调查中的男生共有236人,女生224人;大一学生91人,大二学生102人,大三学生211人,大四学生56人;金融投资类专业有338人,非金融投资类有122人。本次调查数据客观人数集中于大二和大三的学生,以金融专业的学生为主。
2.参与投资行为分析:本次调查共460人次,其中表示已经参与过股票投资的人有363人,没有参与过的有107人,其中有79人表示没有参与过投资比较后悔,原因有:忙于学习、社团工作繁忙、基础知识不了解等,有机会的话这些人表示也想参与股票投资。性别与投资行为关系:已经有过投资行为的大学生有343人次,其中男生218人,女生125人,没有参与过投资行为的人有117人次,其中男生18人,女生99人。从分析中可以看出男生对于股票投资明显更加感兴趣,其中有92.97%的人都参与了投资行为,女生也有59.42%的人也参与了投资行为。证明了大学生参与股票投资已经是必然的趋势了。专业与投资行为的关系:金融专业的学生有99%的人都参与了投资行为,而非金融投资的学生也有高达20%以上的人参与了投资行为。这说明股票投资行为已经开始进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了。不想参与股票投资行为的原因分析:参与调查的群体中,很多学生忌惮股市的高风险和由于自身专业技能的缺乏,从而不敢入市。有43%的人认为自己的专业技能不足,32%的人认为风险太大,11%的人表示家人不允许,还有14%的人认为是其他原因。
3.证煌蹲式灰坠程分析交易金额及来源分析:男、女生投资的金额相差还是较大的,女生投资金额一般在5000元之内,男生大部分在10000元以上,其中男生为126人,女生为131人,可以看出女生投资相对更加谨慎,男生投资金额相对较大。从数据中得到其中有305人的资金都来自父母,73人的资金来自勤工俭学,54人的资金来自奖学金助学金。父母对于子女参与投资的态度:父母对于子女参与股票投资行为大多表示赞同,因为对于商科类学院来说,家长对股票投资表示赞同,有30%的家长反对孩子炒股,这部分家长认为大学生应以学习为主。家长们对孩子的炒股行为很谨慎,认为以增长经验为主,盈利其次,家长对于大学生炒股的支持很大程度上决定大学生的炒股之路,因为家长提供的资金还是占了非常大的比重。大学期间是否需要学习投资理财:认为在大学期间有必要学习投资理财的远远超过认为工作之后才有必要学习的,因为大学有足够的时间让大学生去学习相关知识,进入社会后迫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很多学生认为再去学习股票投资知识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所以在大学期间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学习相关投资理财知识也是很有必要的。
四、投资风险分析
1.影响投资风险的因素及投资目的:本次调查者中认为影响投资风险的因素为以下几点:初始资金对于投资的重要性占100%,宏观形势的影响占92%,投资风险影响的占87%,课余时间的占75%,家庭支持的占73%,股票知识与经历占50%,其他的占68%。
2.投资知识水平和来源分析:在校大学生中投资水平为模拟级的占24.36%,投资水平为初级的占39.83%,而中级投资水平最高且占30.93%,剩下的为投资水平高级和大师级分别为4.45%和0.42%。
五、投资盈亏分析
1.盈利分析:股票投资盈利的人群中能分析基本信息或分析他人推荐信息的人占52%,其次就是跟从对股票操作熟悉的人购买股票从而获得盈利,这部分人占了总数的34%,其他方式的占9%,经验丰富的则有5%。
2.无盈亏组分析:跟风导致股票无盈亏的占49%,在投资过程中没有设置止盈止损而导致投资无盈亏的有22%,在交易过程中频繁交易导致盈利不全的占25%,其他因素的则占了4%。
3.亏损组分析:重仓交易导致股票亏损的占56%,投资过程中喜欢跟风操作而导致投资亏损的有30%,交易过程中喜欢追涨追跌导致盈利不全的占9%,其他因素的则占了5%。
六、结论和建议
1.结论:沉静了7年的A股,终于在去年底开始爆发,股民们看到了希望,社会看到了股市耀眼的诱惑,改革的红利让股市一片繁荣,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股市中去。作为一个新生代的大学生,同学们纷纷进入股市,茶余饭后聊的话题大多是股票,不论盈亏,这都是大学生人生一段宝贵的经历。大学生作为一个具有较高素质的特殊群体,自然会受金融市场的吸引。大学生作为经济上没有独立和思想上没有完全成熟的一个群体,进入股票市场需要更加谨慎。虽然本文只针对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在校大学生的股票投资状况进行研究,但是对于大学生参与股票投资有一定的借鉴作用。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大学生股票投资热情高涨,有的学生在股市里挣到了钱,还有部分大学生最后以失败告终。我们结合调查,分析大学生股票投资行为,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
2.对大学生炒股的建议正确引导大学生客观认识股票投资行为:对于大学生炒股现象,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通过研究分析可看出,大学生每个人都有其个人的特质,他们具有不同的动机,不同的风险偏好,不同的心理素质以及不同的资金实力。我们不能明令禁止大学生炒股,同时也不能放任自流,毕竟炒股要占用大量的时间和部分金钱,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业甚至日常生活,所以必须加以正确引导。大学生首先需要分析自身情况,不要盲目从众。其次如果只是想通过简单的基础知识就可以在市场上随意掘金,这是不现实的,所以不断学习是很关键的一部分。最后就是家庭和学校能给予大学生股票投资一些支持与建议,帮助孩子提前适应社会。加强理财教育,树立正确的交易理念:很多大学生参与投票投资是出于利益驱动,一夜暴富的梦每个学生都做过,进入股市终极的目标还是挣钱,想通过炒股取得一定的经济收益大概是每个大学生进入股市的初衷。从数据分子中可以看出,66%的大学生炒股的资金主要来源于父母,剩下的一部分是其他方式获得的收入。经济能力与心理承受能力比较薄弱,一旦获利,就希望获得更多的收益,从而滋生赌博的心理,不符合大学生基本素质的要求。一旦亏损,就会产生再投入资金回本的心理并且伴随着巨大的压力,严重影响日常的生活与学习。所以培养大学生的风险控制意识,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做好大学生股票投资的心理疏导:大学生炒股行为反映了大学生们盲目从众、赌博等心理。大学生炒股投机心理大于投资心理,因此要引导大学生良好的投资心态和成熟的思想,切忌盲目入市,跟风买卖。避免使用学费、生活费、或者借贷资金进行投资,如果实在对股票投资有兴趣,可以利用父母支持的小额资金,或者奖学金等在不影响学习与生活的前提下进行投资。股票市场波动较大,风险较大,不掌握专业的知识,盲目的进入股市是十分不理智的,部分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有限,应该平衡对待炒股得失,才能应对炒股的挑战与冲击。大学生应正确处理学习与炒股的关,将炒股作为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石,重点锻炼自身能力,积极的面对自己的大学学习生涯。
指导教师:俞爱群
参考文献:
关键词:家庭理财 股票投资 生命周期
一、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除了满足日常生活的必需开支之外,人们仍然希望在家庭账户中留下一笔财富,以备不时之需。传统意义上,家庭会选择把资金存入银行,以防范手持现金带来的风险。而目前较低的银行存款利率和通货膨胀压力使得家庭银行存款的实际利率成为了负值,家庭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把资金存入银行,而是试图寻找更加有利可图的理财产品。在近年兴起的理财产品中, 股票由于具有高收益性、高流动性等优点,在居民家庭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与此同时,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上交易的普及,股票交易的操作也越来越简易,股票已经成为除银行存款外最主要的理财产品。那么,目前我国城市居民家庭有多少比例投资了股票?是否投资股票与家庭投资者的年龄、学历、收入、职业背景等因素之间是否存在着决定关系?家庭投资股票的动机是什么?家庭计划将股票投资所得用于哪些方面?家庭选取股票依据哪些信息?其收益率如何?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调查问卷获得的数据,一方面揭示出了我国城市居民家庭在投资理财过程中一些不理性的行为和决策,另一方面也对家庭做出这些决策的客观原因进行了挖掘和分析,进而为家庭投资者提供决策上的参考,同时也为完善市场规则提供数据支持。本文的数据来自于笔者进行的“城市居民家庭股票投资行为调查”。该调查时间为2011年1月至2月,利用中国人民大学部分大学生、研究生寒假回家等方式发放调查问卷,共在全国71个城市抽样调查了20岁至80岁的800户居民,最终回收了问卷317份,其中有效问卷286份。从样本的分布情况来看,调查对象男女比例相当,年龄大多介于30岁至50岁之间,职业以事业单位员工、金融单位员工和公司职员为主,其受教育程度主要集中在大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家庭人均月收入在1000元至5000元的收入阶层所占比重较大,所选城市遍布全国一线、二线、三线、四线城市。本文采用的调查问卷分为基本信息与股票投资状况调查两部分。基本信息调查包括家庭所在城市,家庭中理财主要决策人的性别、年龄、学历、职业、职务、金融知识学习程度,以及家庭人均收入等。在下文的讨论中,将以家庭中理财主要决策人的基本信息代表家庭的特征,所有有关被调查者个人信息的描述均为家庭中理财主要决策人的信息。股票投资状况调查主要包括投资动机、决策信息来源、收益、预期等等。通过对数据的收集、定量分析和整理,得出一些基本结论,并对发现的新现象、新问题进行解释探索。
二、投资股票家庭与非投资股票家庭特征分析
(一)投资股票家庭特征分析投资股票家庭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投资动机分析。从微观上来讲,以家庭为单位的理财投资行为,其基本动机是保证家庭资产的保值与增值,而从宏观来讲,家庭理财是社会实现金融资产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方面。在所有被调查者中,有63.7%的家庭选择将资产用于购置股票,期望获得更高的收益。这些家庭开始从事股票投资的原因多种多样,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通过问卷显示,大部分家庭对股票这种投资方式愈加青睐,这说明家庭成员对家庭理财的多样性有更高的了解,而不仅局限于银行存款,家庭成员有更高的风险意识,具有通过高风险投资获得高收益回报的期望。
(2)投资资产中股票所占份额与家庭人均收入的关系。数据表明,随着家庭人均收入的增加,全部投资资产中投入在股票市场上的比例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规律见(表 2)。收入水平低的家庭由于生活必需消费尚不能够得到充分的保证,故只将少量的资金投入股票市场,从而将较多的资金投向风险低、收益稳定的理财产品;收入水平高的家庭,由于拥有较多的闲置资金,风险承受能力强于低收入家庭,故可以在股票市场上投入较多的资金。
(3)收益使用计划与生命周期的关系。股票投资资金来源方面,有95.8%的受访者的资金以家庭收入为主,这也表明了我国城市居民稳重的投资方式。为了便于以后的分析,特在此做出假设,认为人们进行股票的投资资金来源均为家庭收入。根据效用理论,人们通常试图平滑自己一生各时间段的消费,从而达到整体效用的最大化。通常来讲,工作中的投资者主要有两种类型,按照其投资时所使用的资金性质可以分为A和B见(图1)。A型投资者的特征是处于事业刚刚起步的阶段,收入尚不能满足自身的消费需求,他们用自身具有的有限资金投资股票以期望获取更多收益提高当期的生活水平。B型投资者的特征是经过了一定时期的工作积累,拥有了较为雄厚的财富基础,收入水平已经超过了当期的消费需求,因此可以将这些闲置的资金投资于股市,用以提高未来乃至退休后的消费水平。为此,对投资者按照当期收入能否满足当其当期消费需求进行了分类,并对其对投资收益的使用计划分别进行考查见(表3)。通过数据比较发现,在A类投资者中,人们更多地愿意将投资所得用于日常生活消费,从而提高当期的生活水平;B类投资者则表现得更有远见,他们较少地将所得收益用于当前的消费,而更多地愿意将收入用于以后年度的各种消费中。
(4)股票资产投入比例与生命周期的关系。(表4)是经计算得出的不同类型投资者(A:当期收入水平不能满足当期消费需求;B:当期收入水平可以满足当期消费需求)投资于股票市场的资产与家庭全部投资资产的比例。从(表4)中可以看出,A型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上的投资份额要高于B型投资者。事实上,A型投资者尚处于基本财富积累阶段,当期的收入对于他们来说是必需收入,一旦损失基本生活水平将受到极大影响,因而A型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弱。相反地,B型投资者拥有较多的财富,其在基本生活水平得到保障的情况下更多地运用闲置资金进行投资,因而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然而数据却显示,A型投资者对股票的投入份额高于B型投资者,这尽管体现出A型投资者对财富的迫切需求,但考虑到股票市场风险较大,A型投资者仍然应当较少地投资于股市,而投向基金、债券等收益较为稳定的理财产品。
(5)选取股票时所依靠信息与专业知识学习的关系。为了考察金融、经济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对选股方法的影响,将所有股票投资者分为三类:专业学习者,主要通过本科、硕士、博士专业学习相关知识;自主学习者,主要通过培训班、书籍、网络等其他渠道学习;未学习过相关知识的投资者。从选取股票的信息来源方面来讲,专业学习者和自主学习者中有较大比例在投资时依靠自己的知识选取股票,而未学习过相关知识的投资者则主要依靠亲友推荐的方式。此外,专业学习者和自主学习者也较多地通过媒体分析和理财机构获取相关的信息,而未学习过相关知识的投资者由于自身知识能力所限,对主流媒体和理财机构分析股票时采用的术语和表述在认识上仍然存在一定困难,故较少地依靠这些渠道见(表5)。从选取股票时看重的因素来讲,专业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投资者与未学习过相关知识的投资者在企业近期重大事项和小道消息上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未学习过相关知识的投资者对企业近期重大事项与小道消息的看重程度明显高于专业学习者和自主学习者。这是因为未学习者对企业的其他方面了解相对薄弱,企业发生并购、重组等重大行为,以及有关企业重大事项的小道消息的传播,都会对他们的判断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另外,从投资者不同的学习类型来看,专业学习者最看重的是K线图,这是因为他们系统地学过相关知识,对K线图背后的含义理解较为透彻;自主学习者最看重的是宏观经济走势,这说明他们学习了一些金融、经济知识,对宏观经济有了较为充分的认识,但微观技术分析的水平相比较与专业学习者来说略低;未学习过专业知识的投资者更看重企业的财务数据,这是因为企业财务数据表述清晰,企业盈亏状况一目了然,对未学习过相关知识的投资者来说更易接受,如(表6)所示。
(6)股票投资者收益获取方式分析。对于投资股票的家庭来讲,一般获取收益的方式有两种:买卖价差和公司红利。如果以买卖价差为方式来获取收益,则意味着对股票的投资倾向于短期、投机。而以公司红利为方式来获取收益,则意味着对股票的投资倾向于长期,以公司的盈亏作为标准来获取收益。根据调查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在投资股票的185户家庭中,以买卖价差的方式获取股票收益的占95.2%,而根据公司红利方式获取股票收益的仅占4.8%。这说明中国的股民投资股票获取收益的方式绝大部分是通过买卖价差的方式获取。相关数据显示,中国股市的换手率显著高于NYSE、NASDAQ、东京、伦敦等较为成熟的股票交易市场,这实际上是由于很多投资者在并不真正了解股市的意义、各种股票的发展潜力及上市公司背景的情况下,盲目入市, 企图以低买高卖赚取差。而从这一方式可以看出,中国股票市场发展仍然不够完善,市场机制不够有效,投机者大量存在,大量资源消耗在了技术分析等非实体经济层面。原因在于中国股票市场成立不久,投资者对股票市场大多并不具备足够的认识。由于技术分析能力薄弱,人们对一些非官方信息大多抱有“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盲目听信他人的建议进行股票的买卖,从而导致股票换手率较高,股票收益以买卖价差为主。此外,上市公司分红较少也是导致股票市场投机现象严重的重要因素。
(7)股票投资者收益率分析。经计算所有被调查者近三年(2008年至2010年)的股票年平均收益率约为2.76%。根据央行近三年银行存款利息的数据进行加权平均计算,银行三个月、半年、一年的定期存款年利率分别为2.21%,2.53%,2.83%。所有被调查者近三年的股票年平均收益率低于银行一年定期存款利率,表明我国城市家庭股票投资者投资收益率普遍偏低。为了研究股票收益率与从事股票投资年份的关系,将股票投资者按从事股票投资年份分为短期投资者(3年以下)、中长期投资者(4年至6年)和长期投资者(7年以上)。对应的近三年平均收益状况见(表7),从(表7)中可以看出,随着投资年份的增长,股票投资的收益率确实呈上升趋势,这说明随着从事股票投资地进行,投资者对股票市场的规律、动向的把握能力将随着经验的积累不断提升,从而获得更高的收益。为此,建议新入股票市场的投资者谨慎投资,可以以锻炼自身对股票市场行情的观察力为主要目标。当具有足够的经验和判断能力后,再进行大额股票投资。
(二)未投资股票家庭特征分析 在被调查的286户家庭中,没有投资股票的家庭有96户,占33.6%。在调查这96户家庭没有购买股票的原因时,认为“股市风险过大”导致没有投资股票的最多,占57.4%;认为“时间精力不足”而导致没有投资股票的占据36.6%;认为“资金不足”而导致没有投资股票的占31.7%,如(表9)所示。由此可见,对于没有投资股票的家庭来讲,股票的风险性、投入时间精力、资金成为限制家庭投资股票的三个主要因素。股票投资对于家庭理财来讲,仍然是高风险金融产品,家庭理财更注重资产的保值,家庭的投资意识是趋于风险规避型。当问及家庭在满足何种条件下将投资股票时,问卷显示:在96户家庭中,认为“拥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占45.2%;认为“拥有充足资金”占据41.3%,认为“股市行情好”和“掌握相关经济、金融等知识”各占25.0%。此外,仍然有15.4%认为“无论如何也不会购买股票”见(表10)。由此,拥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充足资金、乐观的股市行情成为家庭将有意愿购买股票的三个主要条件,这与家庭目前没有投资股票的原因大体一致。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仍有部分家庭认为“掌握相关经济、金融等知识”这一条件较为重要,表明股票投资区别于银行存款、债券等其他收益率较为固定的金融产品,对于投资股票的家庭来讲,如果想获得较高收益,相关的专业知识是必要的,这就要求投资者对于股票投资的一些基本原理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研究,也将必然花费投资者的时间和精力。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方面是仍然有一部分家庭“无论如何都不会购买股票”。从中可以推测,这一部分人群对股票的风险有过高的预期,并且对股票市场的信心不足,同时也是风险规避者。
三、结论
从以上调查中可以发现:股票投资也已经越来越受到家庭居民理财的重视和关注;投资资产中股票所占份额与家庭人均收入成同向变化趋势;收益使用计划与生命周期呈现合理的对应关系;股票资产投入比例与生命周期的关系有待改善;投资者选取股票时所依靠信息与专业知识学习情况呈现合理的对应关系;股票市场投机现象较为严重;股票收益率随着从事股票投资年份逐渐上升等。调查结果显示,15.47%的受访者未学习过金融、经济等相关方面的知识,而这些投资者中绝大多数没有学习相关知识的打算。建议这些投资者适当地通过新闻、媒体、网络、书籍、培训班等渠道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掌握股票投资技能,从而做出对自己更加有利的决策。此外,对于目前收入水平尚不能满足当期消费需求的投资者,建议较少投资于股市,而更多地投向基金、债券等收益较为稳定的理财产品。本文仅是对我国城市居民家庭理财做了初步的调查探索。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理财将会更加重要,有关家庭理财方面的研究会更加深入细致,希望为将来有关家庭理财的研究提供参考,推动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步淑段等:《农民家庭理财现状问卷调查分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9期。
[2]邓平、余学斌、苏毅:《湖北省城镇居民家庭理财模式实证分析》,《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3]卢家昌、顾金宏:《家庭金融资产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江苏南京的证据》,《金融发展研究》2009年第10期。
[4]史代敏、宋艳:《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实证研究》,《统计研究》2005年第10期。
[5]田剑英:《家庭理财》,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6]朱小斌、江晓东:《中国股市高换手率:行为金融学的解释》,《学术问题研究》2006年第1期。
[关键词]住房财富;股市参与;股票投资
[DOI]10.13939/ki.zgsc.2017.08.076
1引言与文献综述
近年来,我国房价飙升。面对房价的持续大幅上扬,住房投资成为城乡居民投资的重要途径。住房既为必需品又为投资品,住房拥有率及其价值的高低能否对家庭股票投资决策造成影响,日益引起学者们的关注。
从现有文献来看,关于住房价值对股票投资影响的分析集中在住房对股票参与度、股票投资额的影响。学者普遍认为住房资产在家庭总资产中的比重越高,家庭的股市参与率越高(Kullmann和Siegel,2005;吴卫星等,2010)。关于住房价值对股票投资额的影响,目前尚无统一定论。部分学者认为二者呈负向变动关系(吴卫星和齐天翔,2007);部分学者指出二者正相关(Waggle和Johnson,2009);也有学者认为住房价值对股票投资额没有影响(Yao和Zhang,2005)。
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实际的金融市场面临着较严重的不确定性和流动性约束。流动性约束会制约家庭的可支配资金水平、不确定性会使得家庭表现出较高的风险厌恶程度,进而影响家庭的股票投资决策。随着住房价格的上涨,住房财富随之增加。住房财富增加所引起的家庭财富水平提高,能够缓解家庭的流动性约束(Liao等,2012),使得家庭的风险厌恶程度下降(Peress,2004),从而提高家庭的股市参与的可能性和股票投资份额。
关于家庭住房对股票投资影响的研究文献颇丰,且成果显著,这些文献提供了一系列可能影响股票投资的控制因素,为后续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这些研究多以美国家庭为研究对象且多针对家庭的首套房或房产总价值。但仅有一套房的家庭与拥有两套住房的家庭在家庭总财富、风险厌恶水平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鉴于此,本文以“住房财富”为切入点,以中国家庭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对象按住房数量区分为只有一套住房的家庭和拥有两套住房的家庭,研究两类家庭的住房财富对其股票投资决策的影响。
2住房财富股票投资影响的实证分析
2.1样本及变量选择
本文采用的家庭资产、家庭成员特征等数据来源于CHFS,物价指数等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以住房价格指数与住房购置价格的差异来衡量住房财富;考虑到住房存量的影响,本文以住房的市值与购置价的差异来衡量住房的增值。对股票投资的衡量采用两个指标,一是是否参与股市;二是股票的投资额度。同时,引入了一系列的家庭特征变量,如家庭收入及总财富,户主的年龄、学历、风险厌恶度,家庭所处区域,是否拥有自营企业、是否按揭贷款等对家庭的个体特征进行控制。另外,实证分析中,所有以价值形式出现的变量均使用对应年份的CPI指数进行平减,消除物价变化的影响。
2.2描述性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无论是中位数水平还是均值水平,拥有两套住房家庭的家庭总财富、住房财富均高于只有一套住房的家庭,其风险厌恶水平则低于一套房家庭。就股票投资额、股票投资占比和股市参与率来看,一套房家庭和两套房家庭的中位数水平均为0,反映出我国“股市有限参与”的普遍性;从均值水平来看,两套房家庭明显高于一套房家庭。
2.3模型检验
按拥有一套房还是两套房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采用回归分析法测度住房财富对两类家庭股票投资决策,一是否参与股市;二是对股票的投资额度的影响。为了分离出住房价值本身对股市参与的影响,在解释变量中引入了住房价值;由于住房财富对股票参与的影响可能是非线性的,引入了住房财富的平方项;另外引入了家庭及家庭成员的特征变量作为控制变量。据此,设定模型:
其中,stocker表示是否参与股票投资;s表示股票投资在金融资产中的占比;dh为住房财富,dh2表示住房财富的平方项,h表示住房的价值,i表示第i个家庭;x表示其他控制变量。
回归结果(见表2)显示:住房财富水平越高,家庭参与股市的可能性越大,住房财富提高会促进家庭提高金融资产中的股票投资额,并且其影响呈倒“U”形特征。其他变量对股市参与率及股票投资额的影响是相同的:家庭收入、总财富、按揭贷款、学历对家庭股市参与度、股票投资额有正向影响;年龄、家庭成员数量、风险厌恶程度与家庭股市参与度、股票投资额呈负相关性;与东部地区家庭相比,中西部地区家庭参与股市的可能性更大、股票投资份额越高。
将研究对象依拥有住房的数量进行分组回归,结果显示:住房价值提高会促进家庭提高股市参与度、增加股票投资份额,并且对一套房家庭的影响更加明显。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在于:一套房家庭的总财富水平低于二套房家庭,进入股市的固定成本仅对一套房家庭的股市参与度产生影响;一套房家庭的家庭财富相对较低,随着住房财富水平的提高,其流动性约束得到显著缓解,所以股票投资额明显上升,以实现优化家庭资源配置。二套房家庭的家庭财富相对较高,因此持有的股票份额目前已经达到家庭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即使住房财富提高会引起股票投资的份额提高,但是影响的程度低于一套房家庭。
3结论和政策建议
本文就我国家庭住房财富对股市参与度、股票投资额的影响展开分析。回归结果显示,住房财富增加能够提高家庭参与股市的概率,刺激家庭持有更高的股票份额,并且住房财富对一套房家庭的影响更加明显。本文的结论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及证券公司的营销业务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对房地产行业的政策调整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对房价的急速调整,会影响家庭住房价值及住房财富,这不但会对房地产市场造成冲击,同时会对股票市场带来联动效应;同时,政策应当具有针对性,对仅有一套房的家庭和二套房家庭的措施应当体现一定的差异性,以期达到最好的调控效果。就证券公司的营销业务开展来说,应主要集中在一套房家庭,将这些客户中尚未拥有股票账户的家庭作为潜在客户,将已经拥有的客户作为重点关注客户,以期获得较高的营销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卫星,齐天翔.流动性、生命周期与投资组合相异性-中国投资者行为调查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7(2).
[2]吴卫星,易尽然,郑建明.中国居民家庭投资结构:基于生命周期、财富和住房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增刊,2010(S1).
[3]KullmannCornelia,SiegelStephan.RealEstateanditsRoleinHouseholdPortfolioChoice[R].EFA2003AnnualConferencePaperNo.918,2005.
[4]LiaoWen-Chi,ZhaoDaxuan,SingTienFoo.RiskAttitudeandHousingWealthEffect[R].IRESWorkingPaperSeries.IRES2012-0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