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档案管理体系建设范文

档案管理体系建设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5:35:0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档案管理体系建设,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篇1

1、构建种子档案管理体系。

种子档案是种子工作历史轨迹的真实记录和缩影.因此要运用种子从生产到发展至消亡各阶段的规律.总结各阶段种子工作的经验.按照各类生物种子的整个生命历程的科学发展规律和人们围绕这种生命历程所进行的各项工作.有计划地收集、整理、鉴定、登记、保存、交流推广和利用种子资源。各级政府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为依据,根据种子档案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构建起完善的、科学的、运作灵活的种子档案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

2、建立健全种子生产档案体系根据种子生长特点。建立健全种子生产单位档案载明生产地点、地块环境、前茬作物、亲本种子来源和质量、播种期、播种量、密度、施肥用药、技术负责人、田间检验记录、产地气象记录、种子流向等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全部档案定期审核生产者有无繁殖种子的隔离和栽培条件.查看种子生产相适应的资金、检验设施、检验专业技术人员等情况,建立专业、统一、成套的种子生产档案新体系,切实保证种子质量。

3、加强流通监督。建立健全种子经营档案体系对种子企业生产经营资质、生产经营许可证编号、生产经营品种真实名称、品种审定证书、品种授权证明或转让文件、生产经营档案、分支机构分布情况等重要信息全面详细地编录入库,载明种子来源、数量、名称、加工、贮藏、运输和质量检测各环节的简要说明及责任人、销售去向等内容,并对品种进行抽样封存。有效地规范种子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使种子管理逐步实现统一化、规范化、信息化、科学化的新体系。同时要加强流通监督.依法规范种子市场.有效地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4、运用现代化手段。建立种子档案资源共享网络体系运用计算机、扫描仪、摄像机、数码机等现代化设备把种子档案制作成光盘和电脑软件等缩微型.将所有的种子档案信息资源制作成电子版数据库建立统一的网络“种子档案信息网”服务体系.提供种子档案资源目录。充分利用网络的交互性、覆盖性、高速、便捷等功能.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在现有系统协作的基础上.应尽快建立一个实质性的共同体.即一个跨行业、跨系统、全国性的统一综合的种子档案信息服务平台.形成国家和地方两级链式网络模式的协作网。在专门机构的统一领导管理下.做好共享网络和资源建设的规划设计,遵循一定的标准法规,本着统一规划、统一开发、分工建设、共建共享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我国种子档案资源共享体系建设,极大地提高了种子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和服务效率。

篇2

1.1现代预防医学档案管理体系,是预防医学研究的基础设施

预防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体系,需要有大量的真实案例和实践材料作为研究对象,预防医学档案真实记录了疾病预防与控制的全过程,为现代预防医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的研究资料,是预防医学理论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建设科学的现代预防医学档案管理体系,就是建设现代预防医学研究的基础设施,一个国家现代预防医学档案管理体系建设的先进程度,将直接决定了这个国家预防医学的发展水平。

1.2现代预防医学档案管理体系,是国家公共卫生管理机构制定疾病预防控制政策的重要指导

预防医学档案是对人类疾病预防控制活动的真实记录,是人类医学实践的宝贵结晶。疾病的预防控制体系,不仅需要医疗工作者的全程深入参与,更需要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者、以及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因此具有很强的社会体系属性。建设科学有效的预防医学档案管理体系,能够帮助公共卫生政策制定者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激发群中的参与热情,提高公众的认知水平和重视程度,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构建全面高效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2现代预防医学档案管理体系的核心要素

2.1动态记录

建设现代预防医学档案管理体系,首先应注意对预防医学档案信息进行动态记录和动态处理。同时,预防医学档案管理还应注重资料获取和管理的时效性。疾病防治的规律告诉我们,很多类型的疾病,尤其是地区重大的传染疫情,其发展速度和变化速度都是非常快的,因此需要我们建立动态监测和观察体系,以求能够及时、高效、真实的记录疾病发展变化的每个阶段。因此,我们应该建立经常性检测记录、突发性检测记录、跟踪记录等记录方式相结合的动态监测记录体系,并能够根据疾病发展的阶段不断调整记录方法。所以,建立一个动态监测记录体系,是建设现代预防医学档案管理体系的核心之一。

2.2注重基础数据的整合

建设现代预防医学档案管理体系,另一个核心就是对预防医学档案基础数据的处理和整合。预防医学档案的存在形式多种多样,有文字、声音、标本等等,但是,随着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可以将这些材料整理成基础性的数据进行存储和交流,以方便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在数据处理和整合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较少的运用医学理论对原始材料进行处理,而需要运用数学和统计学的语言去客观描述一个原始材料,这是因为医学具有很强的证伪性和扩展性,随着现代医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很多过去的理论已被证明是不科学的甚至是错误的,而数学和统计科学具有较强的理论上的稳定性和传递性,有利于保证预防医学档案基础数据的利用率和使用价值的稳定性。

2.3信息系统的构建和交流

篇3

(林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河南 林州 456550)

【摘要】诚信是社会发展、社会和谐的基础。社会诚信档案的建立对档案工作和社会诚信体系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社会诚信档案建设情况的调查,发现其存在社会诚信档案管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并进行了改进措施的探讨。

关键词 诚信档案;社会诚信;建设措施

诚信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树立诚信理念,营造诚信环境,建设诚信体系,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档案管理是将有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和提供利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档案管理工作在新形势下是十分重要的,它是为社会各项事业服务的工作,是维护人物真实面貌的重要工作,是单位参考的第一手资料。这也是关乎民生的重大问题。

1做好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颁布,使我国的档案工作走上了依法管理的轨道,档案管理事业有了全面发展,各级各类的档案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和现代化技术的运用工作扎实推进,包括企业员工、军队、学生、农民工、下岗职工等等各种档案在内的档案管理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档案管理系统。档案的妥善管理为企业的员工提供一个更广阔的晋升发展前景,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为农民工提供合适的工作岗位,为下岗员工提供一个上岗的机会,在社会保障方面提供合理的薪酬待遇以及社会保险。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呈现多种特点,设备现代化,档案种类多样化,对档案人员的专业化要求更高,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档案管理,不论从专业角度还是创新角度,都需要一批业务知识强的人员加入,档案的管理关乎民生,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不可缺少的方面,是全党、全国人民活动的真实记录,是各项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是中央可以更好管理国家的重要途径。

2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档案管理的问题

2.1对劳动保障档案管理重视不够

劳动保障档案数量巨大,工作环节繁琐,管理档案的硬件投入不足,有的地方部门由于档案归档不及时,档案保存工作不到位,甚至出现丢失的现象。

2.2社会保障档案管理机制不健全

社会保障档案由于涉及的面比较广泛,不同的类别社会保障档案分别由不同的部门管理,管理出现了多方管理,而且部门之间沟通困难、不及时,一个人的资料由不同机构管理,不能形成完整的档案信息,这就加重了管理的负担,同时给单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2.3传统的管理方式

我国一直遵从着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如按“件”整理和按“卷’整理,这有它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出现了一些弊端,数量多、工作量大、容易出错,组卷工作繁琐,由于多人经手、卷内容不明确、使用不方便、不便携带,交接的工作量大。

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档案管理的方法

3.1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监察档案管理信息化、“两网化”建设提高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建设幸福德州的高度,作为“十二五”期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监察事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来抓,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科学规划和建设,明确工作责任,精心组织实施。

3.2建立完整的运行机制

建立职工个人档案与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医疗保险、再就业等系统化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制度建设,教育机制、约束和激励机制,从专业人员的培训到上岗管理,流程完整有秩序,通过科学的管理,为企业提供便利的服务,有效地保障全体人民的利益,为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3.3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由于传统档案管理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速度,设备现代化,档案种类的多样化,都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提出了新标准,必须通过各种形式,加强他们对新档案法的学习和认识,使其具有法律责任和义务,增强自觉性、责任心,必须加强档案管理人员教育,尽快培养一批掌握新技术,又熟悉档案知识的专业人才,才能完成这项艰巨而重大的任务。

3.4办公室文书档案的管理

文书档案的特点,其内容有针对性,不能被修改遗失,加之档案量并不是很大,所以我们可以使用“件”的整理方法。取其所长。①对于“件”数太多。办公室归结出的档案一般比较具有时效性和法律性,数量并不是很大,且不常使用,需以存放居多。这样的工作量是可以承受的。②对于整理过程繁琐。办公室档案一般可以分门别类地进行系统的整理,且多数为法律文件、规划部署、计划方案之类,使用量不高,大体分类即可。③对于管理易发生的错误。办公室文件最大的特点是其有机联系性强,从名目即可窥看内容方向。即便发生管理失误,工作人员也是很容易整理的。

3.5办公室业务档案的管理

业务档案的特点是零散、量大,其特点的群体性,可做忽略和整合处理。这样就可以使用“卷”的整理方法,有整体性,不计细节,方便找出其中关联档案,立卷整理的优势就立刻显现出来。①分类概括。业务档案多以涉及民生问题的个人档案居多,这与办公室档案有很大去别,民生问题档案笼统、量大、常被查阅。而采用立卷的方法则正好可以根据其所在地、所在科室、所在管辖进行分类,且民生问题涉及安全性文件量低,主要以个人或全体档案调用为主。②立卷简易。如是办公室档案归类立卷则需详尽其细致,在立卷名上马虎不得。而业务档案不必逐一姓名列出,以其整体性来来看。只需列入街道名称、住宅名称、所在科室名称、管辖区域名称即可,并不存在因为人员不同而产生的立名不同。即使是案卷标题也可拟写,几个字就行,如劳动合同鉴证册、招工表、大学生报到卷、某某科室员工信息等,不存在争议问题。

3.6加强信息化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电子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运用,实施信息化管理,将把档案管理从传统手工操作中解放出来,减少对档案材料的磨损,延长档案寿命,减轻档案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促进人事档案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降低了按件整理工作的繁琐率,降低了人为因素在文件工作中的影响,工作清晰明了,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3.7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档案管理的其他思索

对于档案管理不仅只能从分类方法上找寻解决,分类方式只是从其本身找解决方法,而外部也存在诸多帮助档案更好管理的可能和方法。比如法律文案方面,国家应及时出台一些相应的档案收集管理的辅助措施,出台相应规范细则,加强档案管理的执行力度。人才培养方面,培养相应的档案业务人员,规定具体细则,使其有规范性和统一性。做好档案监控工作,成立专门部门,派遣相应专业,在档案收集、整理、利用、保存等各个环节确保档案整理工作的有序性、科学性、安全性,使立案和监管互相制约、监督。

4结束语

人事档案管理在市场经济中的至关重要作用,影响着人才的吸纳、流动,市场经济的建立,产生了多种经济组织形式,但与旧的人事制度发生了巨大的碰撞,新型的人事管理制度如人事制应运而生,人事管理变成了一种社会化的活动,自从人事局和劳动局合并以后,档案的管理的任务更加重大,旧的档案管理方式仍需继承,在旧中求创新。因此,作为人事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人事档案工作,也必然具有这种社会化的性质,档案管理要适应社会发展,在社会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各种人才大批量涌入,做好档案的管理,对人员分类、社会保障问题提供了方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档案管理(下转第244页)(上接第243页)传统模式与新模式的综合运用是做好档案管理的必要方法。

参考文献

[1]贾志勇.加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监察案卷档案管理[J].现代交际,2013(09).

[2]付立宏.论档案馆知识管理的人力资源整合[J].北京档案,2012(05).

篇4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办公应用软件不断出现,为实现办公管理的智能化以及自动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对于档案管理而言,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同样带来了新的变革,档案数字化管理已经逐步成为档案管理的主流形式。档案数字化管理技术,主要是通过将文字、图像视频、声音等资料或者是纸质档案资料的扫描文件经过编辑处理后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应用数字化技术,不仅可以对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流程进行优化整合,同时能够有效的扩大档案资料容量,降低档案资源管理成本投入,提高检索查阅的服务水平,对于创新档案管理体制,推动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1、档案数字化管理工作的技术优势分析

(1)有助于优化档案归档管理程序。在信息技术时代信息量高速增长,档案管理工作任务量日益繁重,由于数字化的档案管理体系能够确保信息收集传递渠道的快捷畅通,因此能够及时的将这些档案管理归档保存,可以大幅提高档案归集整理效率。此外,通过数字化的档案管理体系,可以通过信息网络进行档案资料的及时传递,进而实现档案资料的远程归档管理。

(2)降低档案管理的成本投入。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主要是由人工对纸质档案资料进行整理归档,这种粗放的档案管理模式,所耗费的档案管理办公费用是巨大的,随着信息量的增大只能通过增加办公人员来完成档案管理任务。通过档案数字化管理体系建设,档案的载体形式转变为存储盘、光盘以及服务器,有效的节约了档案管理费用与占地空间,因而能够降低档案管理办公成本以及库房管理成本,提高档案管理经济效益。

(3)有助于档案资料的检索查询。数字化的档案管理体系取代传统的人工纸质档案管理模式之后,档案资料的统计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得到了大幅提高。同时由于数字化的档案管理体系都配套建设了数据库以及共享网络平台,因此有助于档案资料的在线传输、交流以及检索使用。此外,档案资料管理数字化可以实现检索的智能化,档案资料的检索效率、检索范围得到了拓展,有助于提高档案资料的利用水平。

(4)有助于档案资料的及时更新。数字化的档案管理体系实施,档案资料的归集整理效率大大提高,而且全过程都是采用计算机进行信息数据资料的处理,因此能够优化档案资料信息系的工作程序,各种档案资料可以及时上传至数据库,因而可以大幅提高档案资料的时效性。

2、数字化档案管理体系建设的制约问题分析

(1)硬件以及软件体系建设水平落后。开展档案数字化管理体系的建设离不开硬件以及软件设施的支持,但是由于部分单位的档案管理经费投入不足,计算机配置数量不足、机房建设水平落后,网络设备缺乏,造成了档案数字化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推进迟缓。其次,在软件系统设施的建设上,对于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软件的选择把关不严,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软件功能不全,数据资料检索查阅困难,造成档案数字化管理体系整体建设水平较低。

(2)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软件与办公管理软件的兼容性较差。由于档案资料主要是在企事业单位或者是高校科研机构的业务、管理活动中形成的资料文件,但是由于办公管理系统与档案管理系统未能有效的兼容,在信息资料数据格式以及信息传输渠道上还存在较多问题,电子档案资料无法直接由管理系统传递至档案管理系统进行归档保存,这不仅增加了中间不必要的处理环节,同时也制约了档案信息资料在两套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

(3)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安全影响因素较多。档案数字化管理体系的建设虽然有助于电子档案文件资料的传递、整理以及归档保存,但是同时也存在着较多的安全风险因素。例如电子档案资料文件对于存储硬件设备依赖较为严重,如果存储设备不稳定则会造成数据信息资料的丢失。此外,由于电子档案数字化体系中软件系统容易被木马或者是病毒破坏,造成数据文件丢失、损坏等问题的发生。

(4)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能力水平不高。建设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对于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水平要求较高,但是现阶段由于管理部门对于档案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足,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未经过系统的教育培训,档案管理业务知识理论基础不足,对于计算机以及档案管理系统软件的应用能力较差,制约了档案数字化管理体系建设的顺利开展。

3、档案数字化管理体系建设措施研究

(1)强化档案管理部门硬件以及软件系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档案数字化管理体系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档案数字化管理体系的建设,离不开各项软硬件等设施的基础,因此应该将硬件设施支撑、软件系统以及网络工程等内容的建设作为档案数字化管理体系建设的基础工作来开展。首先,对于档案数字化管理体系硬件设施的建设,应该增加资金投入确保机房、计算机、办公设备以及网络通信设备的齐全,强化硬件环境的建设质量。其次,应该根据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选择功能齐全、适用性强以及兼容性较好的专业软件作为档案管理系统软件,同时结合单位内部的办公网络共建档案管理网络平台。通过完善的软硬件系统设施建设,推动档案数字化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2)规范标准的建设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对于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的设计,应该综合分析档案专业管理要求、信息传递要求,完善功能设计以及系统模块设计。首先在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功能的设计上,应该确保具有档案资料归集整理、组卷编目、检索查询以及汇总统计等功能。对于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模块的具体设计,应该涵盖档案资料文件管理、立卷管理、档案著录、档案利用、打印输出、系统设置等功能模块,同时针对资料信息管理必须设置好输入、查询、编辑以及归档工具提供能,以便于资料的及时更新。对于档案资料的检索查询功能模块,应该提强将档案资料的发文号、文件名称、文件生成日期、发文单位及备注作为检索要素,同时设置权限界定,以便于为经过授权的检索使用者提供全面准确的服务。

(3)强化对于档案数字化管理体系的安全管理。由于档案数字化管理体系需要将大量的档案信息资料置于数据库以及网络共享平台之中,因此档案资料的管理也存在着较多的安全隐患,必须这些信息资料进行全面的安全防护。首先,对于重要的档案信息资料以及数据文件,应该进行多次备份处理,并置于不同的存储设备或者是数据库之中进行资料的保存。其次,对于档案数字化管理体系的网络环境应该进行净化处理,通过安装安全防护软件,并设置好防护墙的访问设置等措施,避免由于病毒或者是木马程序造成数据库的破坏。第三,对于涉及到单位商业机密或者是重要的科研资料,应该做好档案资料文件的加密处理,对这些资料采用专业的密钥技认证技术进行保密处理,同时在网络平台上严格设置访问权限,避免涉密资料泄密问题的发生。通过这些措施,确保档案数字化管理体系的安全可靠,为档案数字化管理体系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

(4)提高档案管理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在知识经济时代,各个单位的信息量成指数形式的增长,档案管理工作任务量大大增加,同时随着数字化档案管理工作的应用实施,对于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了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档案管理工作队伍人才结构的设置上,应该选择档案管理业务知识涵养深厚,同时又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以及软件的复合型人才充实到档案管理工作队伍之中,以对人才结构进行优化。其次,应该重视相关业务知识、软件应用能力以及分析能力的系统培训,作为知识密集型的管理岗位,必须全面的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能力水平。

篇5

关键词:民生档案 管理体系 特点 建设

一、民生档案的特点

国家档案局印发《关于加强民生档案工作的意见》(档发[2007]12号)中提出,民生档案主要涉及以下领域(或方面)及内容:民主政治方面、国有企业转制方面、社会保障领域、教育卫生领域、安居乐业方面、公共服务方面。内容非常繁杂,数量庞大。通俗地讲,凡是与老百姓生计有关系的档案都可以称为民生档案。

从民生档案自身特征的角度来看,并不是指某一类档案,而具有泛指性特点;涉及与民生有关的问题较多,不同形成主体所表达的档案信息内容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从而表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另外,民生档案的内容包括一切与百姓权益相关的信息,从而表现出较强的专业性特点。总的来说,民生档案具有以下共性特点:

广泛性。民生档案所涉及的单位、人员、范围、人数非常广泛。随着我国在教育、养老、医疗、社保、保险、婚姻、公证、城市问题等惠及民生的政策不断深入和社会保障体制的不断完善,社会中的每一位公民,都或多或少的都会与民生档案有关,随时都有可能形成民生档案。

动态性。民生档案在形成、管理、利用过程中总是处于动态变化的。职能部门在办理民生工作时,会随着个人情况的变化,形成的档案也会随之变化,与民生相关的社会工作的动态变化决定了民生档案具有动态性。

人本性。形成的民生档案是以人为基本对象的,个体的人是民生档案最基本的形成单位,每一位公民都会形成相应的档案,民生档案是个人参与社会事务的原始凭证,也是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重要证据,它与人民群众的生计、生产、生活等个人利益密切相关,以人为本是其显著特点。

生命活力。民生档案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直接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人民生产、生活、生计,关系社会事业发展,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具有强大的生命活力。

二、民生档案管理体系建设

民生档案在管理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造成民生档案的保存地点比较分散,给公众利用民生档案带来某种程度的不便。加强民生档案管理体系建设,整合并大力开发民生档案资源,最大可能地向社会提供利用服务成为当前民生档案工作最紧迫的任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让档案工作服务民生、服务人民群众,重点要建设“两个体系”,即建立符合人民群众实际需求的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体系,真正建立以群众服务为工作重心的档案利用体系。“两个体系”前者是基础、是保障,后者是手段、是目的,“两个体系”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充分做好“两个体系”的建设,不仅促进民生档案收集、整理和利用,同时也促进了档案工作全面发展,整体工作水平。

1、民生档案资源体系建设

确立民生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目标。以宏观视角和全局眼光,统筹规划民生档案资源体系的总体规模、构成要素、建设进度和预期效果,做到涉及领域方向清晰、档案来源分布明确、轻重缓急心中有数、推进节奏适度有序,将分散于各部门各单位的原始档案整合为主题明确、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的资源体系。大力推进民生档案资源整合,各级档案部门要依法加强对民生档案的接收。在加强民生档案实体接收的同时,要积极运用数字化、网络化手段,加大民生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力度,使更多的民生档案资源向档案管理集聚。

加强民生档案资源建设业务指导。加强对涉及民生重点部门和相关单位的业务指导,采取定点式跟踪服务,在体现专业权威性的同时做到主动服务,确保民生档案从形成到移交全程规范操作,为后续利用打下质量基础。切实关注民生工作热点,建立健全规范化的民生档案资源体系。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各部门要切实关注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对已落实或未落实的民生问题逐步建立民生档案资源。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民生档案的管理与利用,在人、财、物上给予保障,每年安排专人、专款抓民生档案的收集、管理。档案管理部门要积极主动提前介入到对民生档案的指导管理,及时帮助各有关单位建立完善民生档案。如对各类养老、失业、工伤、失地农民等保险档案、移民档案、拆迁档案、山林延包档案等提前介入指导,规范整理。同时通过平时指导、年底考核、目标管理等多种形式,督促、帮助各单位做好民生档案工作,逐步建立民生档案资源体系。

2、民生档案利用体系建设

各级档案部门要加快民生档案的搜集、整理、开发和利用,多形式、多途径地开发民生档案资源,为人民群众查询利用民生档案信息提供便利;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是通过提供已公开或依申请公开的民生档案信息为社会群体提供各种服务,不断优化服务方式,加强民生档案利用体系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1)做好民生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宣传工作。各级档案馆要对馆藏认真梳理,摸清馆藏民生档案的种类和数量,加快整理、审查及开放步伐,采取定期利用新闻媒体和网站公布馆藏民生档案信息、主办民生档案信息展览等形式,广泛宣传民生档案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2)构建民生档案查询平台。民生档案利用体系建设需要借助计算机网络工具来实现信息共享,因此,民生档案利用的过程也是信息化的过程,这就需要通过建立民生档案数据库,形成互动网络,以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民生。

(3)搭建民生档案公共服务平台。档案部门要对分散在各个机关的大量与民生利益相关的民生档案,进行广泛搜集,实行相对集中管理,使民生档案由分散变集中,充分发挥档案馆的专业服务优势。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认真开展调研,大胆实践,抓好典型,搞好试点,促进民生档案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

(4)完善民生档案服务利用体系,提高民生档案利用效率。如何实时实事高效地做好为民服务工作,提高档案利用者的满意度,一直是档案部门探索实践的重要课题。不断完善查阅接待服务,侧重对馆藏涉及民生的各类档案,集中力量,优先编制各种专题目录,建立完善专题档案数据库,以加快档案查阅速度,提高查准率,满足民众对查档的既快速又准确的利用需求。完善民生档案资源,以丰富的馆藏资源和便捷优质的查阅服务满足公众的查档需求,逐渐形成“要证据查档案”的档案利用理念,使档案工作在服务民生服务大局中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胡家文,吴海琰.民生档案种类及特点浅析[J].北京档案,2011(8)

[2] 张端.民生档案管理利用现状分析[J].档案管理,2011(5)

[3] 柳仙,汤萍.规范管理体系开发民生档案[J].兰台内外,2010(2)

[4] 石海英.关于民生档案管理工作的探讨[J].黑龙江档案,2011(2)

[5] 陈惠霞等.民生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体系建设研究[J],兰台世界,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