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建筑智能化前景范文

建筑智能化前景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5:35:0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建筑智能化前景,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建筑智能化前景

篇1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智能建筑,发展趋势,前景

【中图分类号】F42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4-0247-01

1、引言

智能建筑能够大大提高建筑科技含量以及建筑品质,目前在我国属于科技含量较高的产业,可视为建筑必配系统,对于人们营造舒适和安全的生活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相关的智能建筑的标准规范、产品体系、市场规模和技术力能都已经初具规模,本文主要针对建筑智能化相关技术和发展前景进行相关有益探讨。

2、智能建筑发展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建筑发展也十分迅速,智能建筑的科技含量也越来越高,目前正朝着智能化和集成化方向协调的发展。智能建筑的发展也正在体现出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热点,重点把握绿色、智能化和信息化结合。

2.1 信息网络技术

在同一个网向多网融合则是数字社区的基础所在,所谓三网合―技术就是要在同一个网络上,满足对于数据、音频和视频的传送的要求。综合布线则是实现三网合一的基础。应该在三网合一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布线系统规划设计,各种应用的信息点数量和位置同样应该在物理链路上进行合理设计,以满足足够的路由和宽带的应用,尤其是在光纤方面的应用。对于设计网络的过程来说,各种网络之间宽带相互关系和影响分析应该特别注意,利用相关的网络安全技术手段来保证网络的通畅运行,比如VPN,QoS等可以保证网络系统之间的不利影响不会产生。

2.2 通信网络技术

(1)程控电话用户交换机

ISDN综合业务可以通过普通电话业务的交换延伸来实现,同时经过相关处理,可以满足对于会议电视系统、微蜂窝无线通信系统以及VSA卫星通信系统之间的互通。为了能够更好互通公用通信网络与专用交换网络,可以通过IP网关开放IP电话业务,这样增值业务与呼叫中心就能够提供。对于网络与业务的融合来说,软交换技术必不可少。要是光纤配线网络更加接近用户,用户端应该采用相关的光纤接入(SMTP)、HFC、XDSL、无线网络、光纤、以太网络等综合业务接人技术。

(2)有线电视系统

一方面能够使得综合业务的融合和信息处理在用户端实现,另外一方面,网络向宽带(1GHz)与双向(上行与下行)传输信号在同时发展。

2.3 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技术发展体现在诸多方面,比如,7类屏蔽布线、高密度配线模块、超小型光纤连接器、高阻燃线缆、电力布线、6类及以上高端缆线与器件、端至端整体配线和网络与通信设施、有线和无线混合传输等等方面。

2.4 无线技术的发展

无线技术在智能建筑发展前景广阔,这是未来智能建筑发展的趋势。目前,互联网无线访问、无线局域网技术的成熟,特别是母线基于GPRS的无线监控技术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广,相关的无线数字闭路电视监控已经成为可能,这样都奠定了无线技术在智能建筑中应用的基础。对于出现的一种不可移动宽带无线接人的WiMAx技术来说,特别适合智能建筑使用。考虑到宽带和可移动的宽带是目前无线网络的两种方式,利用WiMAx技术一方面能够在手持设备上实现移动服务,从而体现出便利性;另外一方面可以使得家庭和办公室的网络传输速度能够进行大幅度提高。对不同的运营商来说,WiMA),技术也能够提供各种不同的应用服务,受到广泛的终端设备厂商的支持,在众多的网络基础建设中得到肯定,也经过了全球网络运营商的认可。

2.5 火灾自动报警技术发展

2.5.1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智能化发展

(1)主机智能化系统:控制器将对于深测器输出的数字信号进行分析,通过先进软件来判断具体的情况。

(2)探测智能化系统:对于火灾中的信号,这些能够及时的通过cPu而进行接收、传递、处理,并通过相关的显示设备而进行报警和联动处理控制。

(3)分布式智能系统:智能化程度更高的两种或者以上的系统合成。

2.5.2 自动报警系统的研究发展

(1)新型探测技术的不断研发,比如智能建筑中的燃烧火灾探测技术、光声火灾控制技术和微波探测技术等等。

(2)新的火灾信号处理技术,可以利用先进的控制算法,比如采用模糊逻辑推理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模糊神经网络算法,可以有效进行火灾信号处理,这种算法能够具有模糊逻辑推理的强大结构性知识表达,另外能具有神经网络的强大自学能力。

2.6 系统集成与信息融合

智能系统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信息种类繁多,结构比较复杂,子系统也比较多。为了更好体现智能建筑的增值服务,系统集成就成为一个问题,因为在这个完整的智能建筑的系统中,不仅要包括建筑智能化,还应该包括信息化等等多个方面,可以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和需要,进行多个子系统的集成。

3、智能建筑思考

3.1 开创新的生活方式

对于新―代的生活方式的定义,可以理解为“消费信息”为特征,体现出来的文明的生活方式的特点则是可持续、绿色生态、低耗能的生活方式,这与传统的工业时代大物流、大人员流动、高耗能生活方式存在本质区别。而智能建筑的特点则是能够更加体现出新一代生活方式的开启,体现出这种与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相互适应的精神。

3.2 绿色智能建筑发展造就绿色城市

新一代的生活方式能够体现出绿色城市的特点,这也就决定了地区发展的差别所在。单个智能建筑尽管采用诸多的先进可再生能源利用,但是往往不存在相关的专业化和集成化条件,这样的经济可行性也就很难保证,先进的中水回用、太阳能热泵、江水源热泵、雨污水综合利用、垃圾无害化处理和生物质发电等等技术都可能被放弃使用。通过分析可知,城市的基础设施应该体现出绿色智能化的特点,这样才能在废弃物质的综合利用、再生能源的集约化利用、综合通信与监控等和能源综合监测管理等等方面实现节能、环保与减排的新―代生活方式,只有这样的集成化的绿色智能建筑才能为城市中的每栋建筑服务。绿色城市的建设规划则应该是智能建筑的目标,而只有这样才能通过绿色智能建筑而实现整体的绿色城市的建设。

3.3 建筑智能化多元发展

智能化建筑应该根据不同人群的不同用途而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特点,满足人们的个性化服务需求。比如,智能防震建筑就特别适用于地震多发地区,而医疗健康等个性化服务的智能老年公寓则是老年人的最佳选择。

对于智能化建筑新的功能,这里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第一,智能建筑的系统集成朝着全新的“智能功能”发展,也就是人工智能方向,具有特定的专家系统。第二,在智能建筑中的声视空间环境效果,可以通过相关的虚拟实现技术而达到令人惊喜的效果;第三,智能建筑的娱乐效果必定会大大增强;第四,智能建筑中的数字家庭、智能家居功能已经成为市场热点,其功能必定会大大丰富;第五,人类求知欲的功能会在智能建筑中得到满足。

篇2

【摘要】陈述了智能建筑和生态建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指出智能系统应用在生态建筑中前景广阔,但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尤其是设计理念和技术结合上,还有很大进一步开发研究的可能。

【关键词】智能系统;生态建筑;发展前景

引言

生态建筑,是一种以生态学的和资源有效利用的方式进行设计、建造、维修、操作或再使用的建筑物。生态建筑的设计要满足某些特定的目标如保护居住者的健康,更有效的使用能源、水及其他资源及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智能建筑是当今社会随着电子智能化技术的发展而开发的功能性建筑,将生态和智能一起应用到建筑当中是未来建筑发展的趋势,绿色智能建筑的重点在于发展包括能源、水、气、声、光、热、绿化、废弃物管理和绿色建材等九个方向,只有这九大方面都完备了,才能建造完整意义上的绿色智能建筑。下文将浅析生态建筑智能化的应用前景。

1 生态建筑的发展史

20世纪60年代,意大利建筑师保罗・索列里将生态学(Ecofogy)与建筑学(Architecture)合并起来,创造出新名词“生态建筑学”(Acrofogy),指出任何建筑或都市设计如果强烈破坏自然结构都是不明智的,号召将富勒的“MorewithLess”原则应用到建筑中去,对有限的物质资源进行最充分、最适宜的设计和利用,反对高能耗,提倡在建筑中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与此同时,在众多卓越的建筑设计师和建筑机构的不断努力下,一座座根据特点设计的“绿色建筑”在这个世界上不断的生长和在立起来,不论是公共建筑还是住宅建筑都出现了很多经典作品,它们代表着人类建筑的发展方向和必然选择。今天,发展“绿色建筑”已经成为全球的共识。在1992年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与会者第一次比较明确地提出“绿色建筑”的概念。1995年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又提出能源及环境设计先导计划(LEED),5年后加拿大推出绿色建筑挑战2000标淮。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也相继于1999年推出自己的标准,而中国内地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也已于2006年6月l日正式实施。很显然,这也契合了当前中国政府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在我国如果有效贯彻绿色建筑标准,将节约大量的能源建设投资。由于我国人均资源十分贫乏,所以发展绿色建筑迫在眉睫。特别是近年来全社会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营造绿色建筑、健康住宅正成为大多数开发商、建筑师追求的目标。人们不断注重单体建筑的质量,也关注小区的环境。另外,在我国正处于节能减排发展关键时期,绿色建筑已经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重视。所以,未来建筑行业中,生态建筑的设计建造会成为建筑建造中的主流。

2 智能建筑的发展史

上世纪70年代,随着数字计算机的迅速发展,智能建筑这一理念―原先采用机电与模拟设备技术的建筑管理与控制战略得到了自然发展。到80年代中期,自动化建(automatedbuildlng)的理念建立。90年代期间,世界各地智能建筑的数量以及结合到建筑中的建筑智能水平稳步增长。以英国i&i有限公司和英国建筑科学研究院(BRE)2004年9月共同主办的2004国际建筑活动为巅峰,表明智能建筑市场已经逐渐成熟。进人21世纪,智能建筑领域中的信息网络技术、控制网络技术、智能卡技术、可视化技术、流动办公技术、家庭智能化技术、无线局域网技术、数据卫星通讯技术、双向电视传输技术等,都会有更加深入广泛的发展及应用。但智能化技术只是一种手段,就整体建筑业产品的技术发展来说,技术终归要为设计理念来服务。我国智能建筑建设始于1990年。1986年,国家计委和科委共同立项,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承担的软课题《智能化办公楼可行性研究》开始运作,并在1991年提出报告。据2004年的统计数据,中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共有不少于4500幢智能大厦,大部分建筑规模均在3万平方米以上,上海金茂大厦(88层)、深圳地王大厦(81层)、南京金鹰国际商城(58层)等一批智能大厦世界闻名。2008年奥运体育场馆更是当今世界智能建筑的杰出代表,它由通讯系统、体育竟赛管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管理系统及节能系统等几大部分组成。但是,由于经济、技术、人为等各方面因素,我国智能建筑的发展还不成熟,智能建筑的理论研究也滞后,大多数研究停留在国外相关成果上,与中国国情有一定的差距。

3 智能系统与生态建筑的结合

3.1 设计理念上的结合

智能建筑在设计时考虑建筑单体的智能化是比较多的,而生态建筑的最终目标是以“生态建筑”为基础进而扩展至“生态社区”、“生态城市”层面,达到促进建筑持续发展的目标。生态建筑不仅被作为非生命元素来对待,而更被视为自然生态循环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区域生态设计应用智能系统的研究报道还不是很多。一边是高技术,一边是有机生态环境,在建筑设计时如何将两者结合起来是有不少问题的,现在一些较为先进的生态设计理念是原生态,也就是保持自然,修复自然,高技术尤其是高造价的智能系统在其中应用是不多的,如俞孔坚的一些作品。还有一类是高技术生态建筑,这类建筑要求的资金高,功能高,国外发展还是比较适合,但我国现阶段除了一些面子工程,大部分建筑还是要以低造价、节能、可持续发展为主要设计宗旨的,建筑师们在在设计这一类建筑时,如何把握设计主旨还是要慎重考虑的。

3.2 系统技术上的结合

生态建筑的设计元素主要为绿色植物,阳光辐射,水,自然通风,废物利用等,智能建筑的系统核心是计算机技术,软件开发,电路设计等,两方面要求专业知识上跨度是很大的,在现阶段中国的教育体制下,在上述两方面精通的技术人才还是不多的,可以将计算机方面的人才进行生态理念教育与实践。

3.3 管理维护上的结合

后期维护管理同样要求具有交叉知识的人员,除了线路维护,也要对环境功能进行评估,这方面比设计要求的技术门槛要低些,可以试着将管理维护进行智能化设计,由计算机指导维护人员进行。

4 智能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开发前景

生态建筑要的是功能,而智能系统正是达到建筑生态化的手段之一,通过智能操作组织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是符合21世纪建筑的发展趋势的,也是节能,生态,可持续建筑实现途径之一。

5 总结

中国的城市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一定要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生态规律。本着协调共生、健康安全、科学求是、永续发展的宗旨提高我们把握命运的科学能力,约束人类无节制消费的行为,控制对资源的低效益消耗、浪费和过量的摄取,挖掘新能源拓展新技术,鼓励创新从每一栋建筑、每一个社区、每一个城市、每一个国家做起来构筑绿色建筑、绿色社区、绿色城市,乃是构筑人类理想美好的未来,科学技术的智能化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生态建筑和智能建筑一体化,必将是未来建筑新的发展点。

参考文献:

[1]从智能建筑到绿色建筑 WORDSTANDARDS NEWS 2008.10

[2]刘显成.智能建筑的发展与展望建筑论坛

[3]许溶烈.邹婷婷.中国智能建筑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智能建筑和城市信息.2008年1期

篇3

【关键词】 电气智能化;建筑;应用

一、建筑电气智能化的概念及优势

(一)建筑电气智能化概念

建筑电气智能化就是以电能、电气设备和电气自动化技术为手段来创造、维持和改善建筑物空间和环境的一种技术。建筑电气智能化技术在我国应用时间不长,还存在诸多问题,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从本质上讲,建筑电气智能化属于土木建筑类科学,又涵盖了电气自动化的部分内容,是电气自动化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二)建筑电气智能化的优势

相较于传统的建筑电气控制系统,建筑电气智能化通过最新的技术手段,将混凝土结构的大楼变得智能化。例如,通过建筑物内设的闭路电视监视系统、报警系统、门禁系统、火灾自动报警与喷淋系统,大大保障了建筑物的安全;停车场的车辆诱导系统可以方便的告知车主车位信息,方便车主选择最佳停车位置,使得车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缓解了城市中停车难的问题。还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传统的控制方式下建筑物内的电气设备、控制信息和各种控制子系统成分离状态,每个系统部分需要不同人员专职管理,在人力物力资源方面造成巨大浪费。建筑电气智能化的应用后,通过计算机技术并入组成一个相互关联、统一协调的整体控制平台,所需工作量显著减少,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

二、电气智能化在建筑上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电气智能化在建筑上的应用现状

1、安全防护

建筑内部的安全监控主要依赖其安装的闭路电视监视系统。建筑的闭路电视监视系统主要分为室内和室外两个部分,实现对建筑各个位置全方位的安全监控,其中摄像头作为信息采集终端,可以安装于建筑出入口、电梯内、建筑楼道、停车场以及各种需要监视的场所。摄像头所拍摄到的画面通过线路传输到储存系统进行保存,如有需要,管理人员可以调用相关的视频信息。

建筑的安全防护还得益于门禁系统、建筑防盗系统和建筑消防系统等。其中门禁系统采用非接触式IC卡技术,轻松实现建筑出入权限的管理,从源头上减少了建筑遭受的人为危害的可能性。建筑防盗系统将建筑物内的摄像头、门窗等联系在一起,一旦发生偷窃或者抢劫等事件,防盗系统会通过线路将报警信号传输至控制中心,并由控制中心相关负责人进行合理处置。建筑消防系统也是建筑安全防护的重要组成部分,防火是建筑必须考虑的内容。消防系统将建筑物内布置的摄像头、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消防设施通过相应的线路与计算机连接,计算机可以分析出可能的火灾信息,同时触发相关区域内的消防设施,将火灾的危害控制到最低。

2、智能通信

作为建筑电气智能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物内部的闭路电视监视系统、门禁系统、防盗系统、消防系统等都依赖于一个强大的智能通信网络。主要有两个功能,第一是支持建筑物内的通信业务,包括传统通信以及新兴的电视会议、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多媒体通信等;第二是能够集成不同类型的办公及生活自动化系统和建筑管理自动化系统,形成统一的综合网络以方便统一管理,其中就包括上述安全防护系统。智能通信网络通过电子计算机,对各个系统传输的信息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建筑内各种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对传输工作进行合理安排,以保障各种系统安全稳定高效地运行。

3、智能办公和服务

办公智能化是建筑电气智能化的另一个特征。办公智能化是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电气设备并依赖智能网络的建立改善办公条件,减轻办公劳动强度,实现办公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最大程度上减少人为差错和失误。建筑内的现代化的智能化办公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通过软件系统管理各个设备自动地按照指定的程序工作。

(二)电气智能化在建筑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电气智能化系统运行不正常

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已建成的建筑电气智能化系统有70%以上运行不正常,根据笔者以往工作经历来看,运行正常的建筑电气化智能系统确实少之又少,而且真正达到电气智能化标准的更是凤毛麟角。很多90年代初期建成的建筑电气智能化系统,由于建设初期往往过于追求建筑电气智能化系统的大而全,很多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建成之后没办法启用或者运行成本过高,致使处于完全停运状态。还有些后期的建筑电气智能化系统,对电气智能化的定义认识不够准确,设计上存在很多问题,加之出现问题后找不到原来的供应商,虽然建筑电气智能化系统整体上仍在运行,但是实际运行效果不佳,很多电气智能化系统往往没有那么“智能”。相当大比重的建筑电气智能化系统无法实现预期设计目标,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这与电气智能化在建筑上应用以实现节能环保的初衷南辕北辙,成为早期建筑电气智能化系统亟需解决的一门课题。

2、电气智能化系统的可靠性和质量问题

由于建筑电气智能化系统的整体性,可靠性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电气智能化的系统集成对建筑电气智能化的可靠性影响很大,但是目前我国的系统集成性不强,过于单一,有很大的缺陷,不能很好地发挥整体的作用,实际运行过程中建筑电气智能化系统的可靠性往往很难得到保障。还有很多企业产品的网络架构差异很大,程序接口不甚相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建筑电气智能化系统的整体性,进而影响其可靠性。很多开发商和施工单位为了追求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往往忽视电气智能化系统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施工单位在电气智能化设备采购上往往以次充好,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造成的直接后果是,一些建筑电气智能化系统在运行一段时间之后,各种问题开始不断涌现,由于建筑电气智能化系统具有整体性的特点,一个子系统出现问题之后,整个系统的运行就会受到影响,而建筑电气智能化系统维修成本往往很高,长此以往,电器智能化系统最终变成一个昂贵的摆设。

三、电气智能化在建筑上的应用前景展望

(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将对建筑电气化的应用带来变革

21世纪是信息社会,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深刻的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建筑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通过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反馈使得建筑电气智能化的构想得以实现。而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软件工程的不断发展对建筑电气智能化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更多信息技术的成果将会被应用到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之中,以解决建筑智能化道路上产生的问题,为人们提供一个更为智能的工作生活环境。

(二)电气智能化在建筑上的应用将更具实用性

任何科学技术的发展,归根到底都是为人类的生活、发展服务,建筑电气智能化也不例外。要做到建筑电气智能化的实用性,应当考虑的因素很多,不仅要考虑电气智能化在建筑中的实际效果,还要考虑到长期规划,使得建筑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和开放性,在最大限度的发挥当下使用价值的同时,还应便于未来电气智能化新成果的加入。

中国建筑电气智能化在节能环保方面还有很多技术有待开发,拥有巨大的潜力,在建筑上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建筑电气智能化的发展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但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电气智能化在建筑上的应用前景不可限量。

参考文献

[1]贾玉柱,石斌.住宅小区建筑中电气智能化的应用[J].农村电气化,2013(9).

篇4

关键词:智能建筑 数字化 网络技术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building has all kinds of intelligent equipment in planning set at the time the whole building network design, 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 is the core of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give system integration also brought more and more challenges, digital, the whole building digital part of the solution, digital has become a development.

Key words: intelligent building digital network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在我国建筑业大力兴建的环境下,为了带给人们更方便更舒适的生活环境,建筑智能化市场迅速成长,而智能建筑的控制核心-楼宇自动控制系统的市场需求随之越来越大,而且吸引国内外楼宇自动化系统厂商不断的提升计算机控制管理的软件,强调人性化使用接口,有条不紊使建筑物机电与消防,安防,停车管理,门禁等各种系统结合,达到更舒适的工作环境,不但能节省能源,也节省了维护管理的工作量和运行费用。而楼宇自动化系统不论国内外都是朝集成化发展,例如: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对智能建筑定义为”以建筑为平台,兼备建筑自动化设备BA、办公自动化OA及通信网络系统CA,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它们之间的最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 楼宇自控系统为基础的系统集成方式,主要透过建筑综合布线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将智能建筑的各个主要子系统采用各种开放式结构、协议和接口都标准化和规范化。集成的方式主要包括:(1)硬件网络系统集成智能建筑的系统集成结构大多采用二层网络形式,上层为以太网络,下层采用RS485、LonWorks等速率较低的标准工控总线方式集成串联各种硬设备。集成模式还可通过开发与第三方系统的网络接口(网关或网络控制器),将各种系统资料集成到网络主干上,实现集成目的。

(2)信息系统集成各楼宇自动控制系统的厂家基本都依照以上的集成原理进行系统集成,而且自行开发系统集成的管理软件。楼宇自动控制系统的厂家所开发的系统集成管理软件,透过已经架设好的网络架构系统集成,连接所有与之相关的对象,将信息综合地相互作用,以实现整体的目标。可采用OPC技术和ODBC技术实现智能建筑的系统集成。

(3)远程系统集成数字化建筑的最新的集成技术是将信息集成建立在建筑物在内部网Intranet的基础上再通过Web服务器和浏览器在整个网络上的信息交换、综合与共享,因此可以远程取得资料,或发出连动,可将各大型建筑群统一在同一平台做出实时且有效的的监控管理。

(4)实时数据与管理资料的集成智能建筑中包括多个子系统,涉及实时控制和分时管理两个不同的信息处理领域。现场资料的收集与记录成为重要的系统集成对象,此必须透过现场资料收集器(例:DDC)来完成各个子系统集成连结成一个完整的大系统,实现对建筑物消防、保安、电梯控制、灯光控制、停车、周界防护、门禁等诸多子系统实时数据的集成,并完成各子系统之间的联动控制。

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工成本的提高,大楼的智能化功能也越来越多,比如酒店、医院、办公大楼、高层住宅小区往往有数个智能控制系统,这么多的系统如何集成,如何才能避免资源浪费,如何才能降低造价,如何才能真正的信息共享,只有大力发展数字化才能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

楼宇自动化发展数字化

最近几年,新楼宇的兴建已经将各种各样的智能设备于规划之初就已设计整体楼宇网络数字化,整体的楼宇数字化概念已不是一个空谈,经楼宇自动控制厂商的不断研发更新,已经出现在建筑当中。这些厂商不但提供智能设备、楼宇自控子系统如门禁、闭路电视、电梯、空调暖通、安防、周界报警和消防等智能产品,也因为建筑业主集成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用以净化环境,陶冶情趣的数字化景观系统自动控制也加入楼宇自动控制的一环。虽然这许许多多的智能产品正在导致楼宇子系统的逐渐更新,但真正的整体的楼宇数字化系统仍然少见。而评估楼宇数字化除了从系统集成来看,也可从监控软件的友善操作、子系统集成度来看外,亦可从远程监控及被控设备的智能程度来评估数字化的程度(1) 监控软件数字化监控软件数字化指针,可从软件设计的友善操作程度及系统集成的灵活程度评估楼宇自动控制已经数字符化的程度。在软件设计的友善操作程度,许多厂商开发图像式的操作接口,使系统操作更方便更简便了,例如JINCHTECH的BA智能化图形控制系统(即MACS)采用友善的人机接口整合了完整监控软件,以电子地图,动态图标等各种图像式操作取代文字式的操作方式,应用包括有大楼监控系统、空调控制系统、门禁防盗系统、停车管制系统、影像监控系统、电力管制系统及其它系统,也可应用在各种楼宇的智能办公、大楼监控、智能通讯传输、智能消防、智能安保、门禁考勤、远程监控等。在系统集成的灵活程度方面,MACS则采用前端资料收集器设置和修改控制程序,以分布式管理方式支持多个管理端,各管理端亦可以权限安全管理设定控制各个不同的子系统,透过各管理端控制各系统间的联动,联动的设计则可自行编辑事件联动的条件让系统自动执行联动不需要人工操作,并且可设定定时条件自动执行固定时间的联动事件。

(2)远程监控数字化基于网际网络的楼宇设备远程监控方式采用Internet来实现信息交互、综合与共享,真正做到局域和远程信息的实时监控,除了资料资源的综合共享也发展各式影像远程监控,将全局事件快速的处理和一体化作业。将传统的楼宇自动系统延伸到网际网络上,管理监控人员即可在千里之外也可以完成他的职责。因此远程监控数字化在楼宇自动化的发展中是当前必备的功能之一,不但可以完成监控职责,而且更增添了更多的便利性,例如采用MACS的物业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网际网络可以持续了解楼宇的运转情况、可控制电力灯光设备、远程影像可实时了解安保状况,立即采取措施避免事故发生,更可达到节能节约减少运行管理费用。因此远程监控数字化代表着楼宇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3)被控设备数字化

篇5

建筑智能化系统就是在建筑(包括环境)平台上,利用系统集成技术实现的通讯自动化系统(CAS)、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它们与建筑环境一起构成了整个智能建筑。

一、智能化的需求和现状

目前,人们对信息传递的要求已不仅限于闻其声,更要求观其人。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将商务活动的各种信息在网上进行传递,人们已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了。武汉市作为九省通衢的沿江经济开放城市,新建建筑物均已考虑设置综合布线系统产品,为业主实现智能化创造必要的环境条件。

二、工程概况

本文介绍的商业楼位于武汉市武昌区中心地段,是万豪国际酒店管理公司旗下的一家五星级酒店。酒店拥有提供无线上网服务的多功能会议厅、宴会厅、咖啡厅、室内游泳池、商务中心等娱乐服务设施。通过与业主的讨论和交流,双方决定对该建筑物的弱电系统设计进行必要的智能化集成,设计一套适应本地区和本酒店使用功能需要的智能化弱电系统。

三、弱电系统智能化集成方式的确定

按不同的功能要求,弱电系统智能化集成方式大概分以下几种模式:智能建筑综合管理系统(IBMS)、建筑设备管理系统(BMS)、BAS、OAS、各子系统设备独立集成等。该酒店以宾馆为主要功能。酒店采用了BMS弱电系统横向集成方式,以BAS为中心,通过通讯接口、通讯协议和协议转换模块将各个子系统运行于BAS中央主机之上,实现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优化运行,统一监控联动和管理。

四、弱电系统智能化设计要点

(一)弱电系统智能化设计

酒店一层设有楼宇管理中心,设置楼宇管理主机。消防报警系统(FAS)主机、综合保安系统(SAS)主机、楼宇自控系统主机(BAS)、停车场管理主机均设于此。综合布线系统主机设于程控机房。CATV系统机房设于屋顶;客房管理主机设于大堂总服务台;系统集成的网络形式为双层结构。管理层网络采用LAN局域网(中央主机与子系统主机间),监控层网络采用现场总线(各子系统内部);各个系统平时各自独立运行,有其特定的功能和管辖范围,特殊情况时由中央主机管理,协调各子系统的工作,体现酒店的智能化控制要求。

(二)子系统简介

1、BAS系统:本系统受控设备有空调主机、通排风机、高低压配电柜、生活水池水箱水泵、电梯等。工作主机与设备间采用DDC传递信息,工作主机与中央主机间采用通用协议转换装置实现通讯和数据交换。

2、FAS系统:本系统包括消防报警、联动控制、消防广播、消防电话;采用总线制12回路报警系统。现场设备有感烟感温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消防栓启泵按钮、楼层显示器、消防电话和火灾扬声器等。系统主机预留通讯接口,将确认后的报警信号送往BMS,通过专用协议转换成BMS认可的数据信息。

3、SAS系统:本系统现场设备包括酒店周边设置红外线对射探测器,酒店室外入口设置带预置位的高速球型彩色摄像机,酒店大厅设置高速球型彩色云台摄像机,酒店内部(电梯前室、电梯间、楼梯口)设置电梯专用半球摄像机和球型云台一体化摄像机;酒店内部各层设置若干个无线巡更按钮。本系统包括视频监控和巡更主机两部分。系统内部通过专用接口实现应用程序和数据库间的信息交换,系统主机与中央主机通过专用接口协议和相应的转换装置,互相交换信息。

4、综合布线系统:本系统外接200门电话电缆和光纤,引入语音和数据信息。系统垂直干线采用大对数电缆和光纤,水平布线采用六类UTP双绞线缆。客房预留一个六类信息插座和一个电话插座。裙楼部分预留信号至各层弱电小间的智能接线箱,各层弱电小间和主机房均设DDC与中央主机通讯。

5、CATV系统:本系统主干线采用SYKV-75-9,分支线采用SYTV-75-5,客房预留一个电视插座,裙楼可通过各层智能接线箱扩展有线电视用户。系统主机房和各层智能接线箱均设有通讯接口,传递系统运行状态信息。该系统通过专用通讯协议接受中央主机的监控和管理。

6、广播系统:本系统是一个紧急广播和背景音乐全电脑控制的全兼容系统,功率放大器通常用于背景音乐播送,火灾时用于紧急广播通知,这样该系统能够完成背景音乐、公共广播的功能,还可与火警报警系统联接,完成本地呼叫广播、火警连动广播等相关紧急广播,并设置消防中心广播遥控麦克风站,以满足在特殊情况下,该部门对外通告的需要。系统主要功能是在各公共区和客房分别播放动态信息、业务信息、特别通告和紧急事件等。

五、结束语

篇6

关键词:现代商务;办公楼;建筑智能化;设计要点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当时, 建筑智能化具有无比宽广的开展前景, 其是建筑行业未来开展的必然趋势。跟着建筑市场竞争力剧烈程度加重, 进步建筑智能化水平变成各建筑公司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随着现代商务工作楼对智能化需求不断提高, 要想提高现代商务工作楼的智能化水平,就需要加强建筑智能化的规划质量, 只有这样, 才能将各项智能化系统功能有效地应用到现代商务办公楼中, 才能更好地体现出商务办公楼的现代化、智能化。

一、建筑智能化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建筑智能化规划的内容涉及整体构造、给排水、空调暖通、电气设备装置等各个专业。建筑规划作为一个一起的平台,起到杰出的和谐作用。规划师所规划的内容不应只具有本身的优势和特色, 还应思考智能化建筑的特别性。首先, 在全体规划方面, 规划人员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准则, 其全体规划与规划需求使用各项智能化功能来完成资本优化装备和优化组合, 在确保各系统功能、作用的同时, 还能使系统具有信息资本同享,一致和谐合作的综合才能。规划人员应当了解和把握各智能化系统的功能与特色, 了解各个系统间的联络, 依据智能化系统的特别性, 选择最佳规划计划。建筑智能化的根本是其智能化功能, 要从全体上思考智能化与各种影响因素的疑问。其次, 建筑智能化规划是一个杂乱、特别的系统工程, 其内部一切系统不能简单化, 要确保其和谐性和一致性。由于规划人员无法全面把握建筑智能化技能及规划办法, 而无法正确地进行规划, 优化资本装备。对此, 需要规划人员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 不断拓展本身专业知识技能, 提高本身本质。智能化规划通常是在建筑主体规划完成后开始的, 这就使得智能化各系统规划空间受到限制, 难以满足系统规划的需求。对此, 规划人员必须与主体规划人员进行彼此交流, 优化智能化系统规划, 防止规划进程中影响各系统之间的联络与实践需求。最终, 建筑智能化系统建造期间, 楼宇自动控制系统中各个控制器与受控设备、消防系统与安防系统的信息同享、消防系统的联动操控以及信息管理系统的集成与资本同享等都存在彼此性的联络。这些相联设备与系统都需要对各自的接口界面进行处理, 以此便利系统运转, 其是系统工程的技能关键。因而, 针对这一疑问, 必须进行前期的技能操控, 提出切实有效的办法, 确保智能化系统功能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二、现代商务办公楼的建筑智能化设计

关于现代商务办公楼智能化规划, 需求重视其全体功能的适用性,还要确保建筑物全体技能使用的先进性、经济性以及合理性, 并要确保其全体维护和拓展才能, 充分体现建筑物的智能化特点。现代建筑智能化系统包含集成系统、设备管理系统、安防系统以及信息管理系统等。现代计算机技能不断发展, 为建筑智能化系统的树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能保证, 促使各个自动化系统不断完善和进步。高新技能的发展与使用为完成智能化建筑的高效化、经济化以及合理化创造了杰出的技能条件。

(一)使用系统现代智能化建筑是选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对全部建筑的设备设施以及一切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系统、归纳处理, 以此为全部智能化建筑供给优质的效劳。现代智能化建筑需要留意两个方面的具体需要。首先, 智能化建筑是依据计算机信息技术来完成智能化处理的, 经过将全体建筑物的智能化系统进行集成, 使其变成一个整体, 并对其施行集成处理, 然后进步智能化建筑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增强智能化建筑的舒适性和协调性。

在树立计算机系统时, 需要归纳多个系统的集成,创立标准化的信息化渠道, 计算机系统能够使用经过组合的子系统处理模块中, 以此满意智能化需要, 提高智能化建筑的功能效果。其次, 依据现代建筑处理的需要, 智能化集成要完成保护、处理、操控以及通讯等多项内容的智能化、高效化处理与使用, 使用不同方式的智能化系统对建筑施行安全有用的处理与监控。关于现代计算机系统智能化建筑的全面性, 其发展速度不断加速, 系统范围广, 网络化程度加深, 使得计算机处理和智能化建筑衔接, 然后完成对全体建筑的智能化规划, 将人工智能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 经过系统集成完成现代化建筑的最终目标。

(二)设备处理系统

当前, 许多智能化建筑在信息安排形式上存在必定的缺陷与不足之处。传统的智能化建筑无法习惯现代化建设开展的需求, 也难以实现对全体建筑设备设备进行全面、系统的处理,同时传统智能化建筑的信息资源和材料与实际需求不相符。现代建筑智能化规划需求重视科学技能的使用, 并联系智能化建筑的实际情况与详细特征, 对其实施有效处理。经过使用系统集成技能, 将各子系统相连接, 然后提高现代智能化建筑功能和质量。另外, 计算机系统可以对各个处理目标进行分层处理, 并使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 树立高效灵敏的信息化、智能化处理形式, 然后提高了现代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

(三)集成系统在智能化建筑中, 计算机系统管理是由多个模块彼此协作、彼此结合来完成的, 它可以提高智能化建筑的工作效率, 也能提高智能化建筑的集成作用。当计算机管理系统的指令指示下达后, 其系统管理渠道就会对各个系统的信息数据进行搜集、处理以及操控。计算机管理系统中的智能化系统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广泛性, 涉及面较广,全面使用覆盖面积较大, 对系统操作的规范性、标准性要求较高, 有必要做到准确有用。

(四)安全系统、计算机系统在智能化建筑中, 能够与通讯监控系统相联系, 对各系统处理目标施行全方位的现场安全监控。现场监控与各设备电源相连接, 对智能设备调控及信息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它需要对区域性监控中间供给的信息数据担任, 首要包含环境变化值、智能化信息以及参数设置等。监控中间经过接入端口接纳现场通讯监控单元传送过来的信息数据, 也能够利用智能化接口接纳数据信息, 能够选用文字、图画以及声音的方式进行传导。当系统接收到监控信息后,就会自动对系统运转状况及信息数据中应急预警信息进行鉴别, 依据各项参数设置规范, 对有关数据信息进行搜集、收拾和保存, 对不一样信息数据中接纳到的状况种类进行剖析和计算。在处理应急预警信号时, 要联系实际状况进行剖析和判别, 再拟定精确有用的处理办法,并将应急报警信息经过自动化熊进行传送, 在整体操作系统平台上,完成资源信息同享, 以此完成智能化建筑的高效处理跟着年代的前进与开展, 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各式各样的建筑智能化系统相继呈现, 在现代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 不只提高了现代办公楼的安全质量功能, 同时也充分满足了现代公司对办公楼建筑的需要。建筑智能化开展迎合了信息年代开展的潮流, 同时也适应了现代化建设开展的需要, 促进现代商务办公楼的人性化、专业化以及通用化程度的大大提高, 相信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前进, 现代商务办公楼的建筑智能化规划将不断推陈出新。

结语

随着时代的前进与开展, 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各式各样的建筑智能化系统相继呈现, 在现代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 不仅提高了现代办公楼的安全质量性能, 同时也充分满足了现代公司对办公楼建筑的需要。建筑智能化开展投合了信息时展的潮流, 同时也满足了现代化建设开展的需要, 促进了现代商务办公楼的人性化、专业化以及通用化程度的大大提升, 相信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前进, 现代商务办公楼的建筑智能化规划将不断推陈出新。

参考文献

[1]陈汉达,王h.现代商务办公楼的建筑智能化设计[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 (3).

篇7

    建筑电气工程是以电能、电气设备和电气技术为手段来创造、维持与改善限定空间和环境的一门科学,它是介于土建和电气两大类学科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主要包括:建筑供配电技术,建筑设备电气控制技术,电气照明技术,防雷、接地与电气安全技术,现代建筑电气自动化技术,现代建筑信息及传输技术等。国家建设部定义的智能化小区的基本概念是:‘住宅小区智能化是利用4C(即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自控和IC卡),通过有效的传输网络,将多元的信息服务与管理、物业管理与安防、住宅智能化集成,为住宅小区的服务与管理提供高技术的智能化手段,以实现决捷高效的超值服务与管理,提供安全舒适的家居环境”。建筑电气专业被更紧密地与智能化建筑联系在一起:建筑电气设计活动中智能化的元素越来越多,通过人员专业知识的完善和项目设计中的综合开发的运用,都直接起到提升建筑智能化的水平的作用。

    2.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对智能建筑物业开发项目产生的影响

    智能建筑作为现代建筑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得到不断发展和充实,通过采用多元信息传输、监控、管理以及科学有效的集成等一系列高新技术,以实现信息、资源和任务的共享。现代建筑技术、现代计算机技术、现代控制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现代图形显示技术一一简称‘,4c+A’’技术,共同构成了智能建筑发展的技术基础,智能建筑最主要的特征就是“智能化’。从成功开发的智能建筑来看,通过运用计算机技术对建筑物内的设备进行自动控制和管理,并对用户提供信息和通信服务等,实质上是通过拥有一套或多套智能化系统,包括安装计算机设备、数据通信线路、程控交换机等,用户可以取得通信、文字处理、电子邮件、情报资料检索、科学计算、行情查询等服务。另外对建筑物的所有空调、给水排水、供配电设备、防火、保安设备由计算机控制,实现综合自动化,使建筑物的用户获得了经济舒适、高效安全的环境,使建筑物的功能产生质的飞跃。而这一切离开了建筑电气设计都将无从谈起。因为智能化建筑的每一项功能都将通过建筑电气设计活动从最初的设计、施工验收、功能维护及今后的技术升级来实现,可以说智能化的要求自始至终贯穿着建筑电气设计活动的全过程。

    3.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实践分析

    3.1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规划和设计智能化要求贯穿于建筑电气设计活动的全过程,因此建筑开发方应尽早规划好智能化建筑的各项功能,在最初提出设计任务时尽可能洋细地说明智能化系统的内容、要求具备的功能、要求达到的标准、投资及能耗估计;设计单位在编制设计任务时应按照实际业务需要来确定,便于在设计活动中的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深化设计、施工设计中进一步提高效率,做到优质、准确。智能化系统设计任务书是向设计单位提出的建筑物智能化功能要求,设计单位据此提出设计方案。任务书是智能化设计的基础和前提。任务书的内容主要是:(1)设计依据:包括遵循国家现行有关规范和标准的建筑物的设计任务书、建筑物的建筑、结构、设备方案。(2)设计原则:要求功能上实用、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施工维修方便,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3)设计内容:包含通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建筑物自动化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安系统。(4)技术要求:分系统提出技术性能要求。

    3.2建筑智能化设计的实践分析建筑智能化和电气智能化设计的目标是要向住户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通信、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高效便利的物业管理。”然而作为一种新型的地产物业,在国内尚未有出台明确规范的设计标准。这就需要设计人员与物业开发方反复不断地沟通,结合具体情况交换思想,明晰设计思想,以达到圆满一致的效果。建筑智能化功能实现涉及多门现代学科技术,建筑电气设计人员要成为诸多学科的专家不可能也并无必要,对于上述智能化功能所提及的各个系统,建筑电气设计师在本专业基础上再学习和了解各系统间之间是如何实现通信的就可以了,因为各个系统是可以单独施工的。而且不同的厂家也有不同的通信协议所以要做到真正的集成是有一定有困难。所以设计人员的关键在于按照设计任务书基础上制定的设计方案精心设计。

    3.3建筑智能化对电气智能化设计的崭新要求近几年来,各行各业用信息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已经成为发展的潮流,而建筑智能化是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的朝阳产业,社会对“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可以说,智能化建筑的成功与否,建筑电气设计师的个人素质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事实上,真正理想的智能化建筑,不单是一个智能化设计师与智能化施工单位能做得到的。这其中建设方协调是最重要的。没有建设方的协调,各执一词,很难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保持一致,从而影响到施工进度甚至智能化的最终效果。1、对建筑电气设计师而言,电气专业知识的精通是根本,必须熟悉相关规范,熟悉最前沿的技术,对智能化设计的信息等技术要有所必要的了解;通常设计师会为各行各业的建筑做设计方案,每个行业所涉及的内容肯定是迥然不同。一般来说,设计与施工当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学校与酒店、政府与企业对智能化的要求是不同的。房地产中的智能化建设在建筑当中也是一步步完善的。而且智能化建设还有一个重要的,就是要与建设方要有很好的沟通与协调,才能真正的做好智能化建设。同时设计人员还必须要有丰富的现场经验,能够准确把握住施工中各个层面的要点和要注意的问题,对相关的土建、结构、强电、通风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也要有一定基础和了解,便于在弱电施工中随时与多方面进行协调和配合。2、在弱电施工方面,弱电工程通常由土建(总包)进度来决定的,把握好施工进度很关键,尤其是要把握好施工进度中预埋、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等关键点。建筑电气设计师要善于发现智能化建筑电气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正确表达自己的专业观点,并及时认真做好与各总包、强电等单位的协调、配合工作,处理好与各兄弟单位的关系。施工中各种资料要保存完好并归档。

篇8

(1)建筑智能化工程存在的问题

尽管建筑智能化工程在今年来已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由于其发展历程短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建筑智能化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我们去解决。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缺少系统规划理念。由于建设单位对智能化系统的理解深度还不够,因此,常常片面地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而承包单位对以需求为主导规划理念的缺乏,管理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的缺少,造成经常是外行管内行,最后导致仅仅简单以技术系统的数量堆砌为衡量建筑智能化的标准,进而使整个工程的有效性降低。

第二,设计院设计过程脱节。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设计单位主要是建筑设计院和系统集成商。无论是设计院还是集成商,在从事智能化系统工程中均存在各自的弱点;设计者的知识更新、知识储备、实践经验等方面与快速发展的工程建设要求不相互匹配,设计人员不熟悉当期主流产品的技术性能、技术要求,进而造成建筑工程的具体实施过程和设计院的规划出现不一致现象,以致由于设计问题影响到工程质量。

(2)加强对建筑智能化工程的管理,促进智能化行业健康发展

首先,高素质人才的缺乏依然是目前行业的重大问题。因此,有必要加大力度培养一批技术水平过硬的专业科研人员,在技术开发,科研设计等方面深入探讨,在现有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组织更多由多方参与的研讨会,听取包括建筑商,施工单位,业主,集成商等众多意见,共同磋商行业发展的方向和出现的问题。

建立行业专项研究基金和奖励基金,不断推动科研水平的提升,以此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其次,在系统分析阶段,首先要定义清楚用户所需的智能化系统,在系统规划设计阶段,为用户做出详细的系统规划书,并在详细设计阶段做好技术设计与施工组织设计。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设计和职责问题,合理安排布置,统筹兼顾,有的放矢。

在具体实施中,纠正总体设计中的问题,进行优化设计。再次,施工中要严格按照施工工序,合理设置质量控制点,控制工序活动质量,检查工序活动的结果,掌握质量动态,完善施工检查与验收过程。抓好施工现场的项目管理,做到施工有序进行。加强后期服务维修工作的力度,对维修人员和使用人员进行专门业务培训,采用竞争上岗的方法,对技术不过关人员进行淘汰,为智能建筑赢得良好的口碑。

二、总结

篇9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设计;施工

【分类号】TU855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人们对居住的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建筑智能化的综合布线直接关系到建筑的通信情况,它不仅对人们的通信情况有重要的影响,同时对工作人员管理建筑物也有重要的影响。但当前的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在设计与施工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相关人员加强管理,提升智能化综合布线的水平,保障建筑的通信流畅。

一、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的施工

(一)桥架安装方面的施工

桥架安装是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的重要组成内容,对智能化综合布线有重要影响,施工人员在布线时,应注意:第一,施工人员在安装之前,加强对相关的设计图纸的审核,减少在安装时因实际与图纸不符等问题而影响桥架安装问题的出现,保证安装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二,施工人员在安装的过程中,需要对线槽截面以及桥架的利用率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使最大线缆的点用率符合设计的要求,保证施工的质量;第三,施工人员需要按照设计的要求进行接地处理或者将电气联通,从而避免在安装桥架时留下漏电的安全隐患[1]。

线缆敷设方面的施工

施工人员在进行线缆敷设时,需要遵循以下内容:第一,施工人员增强工作责任心,尽量按照相关要求在放置缆线的位置贴上标签,特别是起始和终端的位置。此外,施工人员在标签发生损坏或者褪色时,需要及时对其进行更换,从而为后期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准备工作;第二,施工人员需要留出冗余的缆线。智能化综合布线需要缆线在敷设以后留出一段,并且长度需要在3米以上,对于工作区的需要在0.3m-0.6m,光缆需要6m-10m[2]。此外,施工人员还需要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预留缆线的长度;第三,智能化综合布线在完成以后,需要专业人员对其进行检验,从而保证其质量,但在这一问题的落实上,相关部门以及工作人员应提高其执行力度,减少对缆线铺设质量的影响。

预埋管线方面的施工

施工人员在对管线进行预埋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具体表现为:第一,一些施工人员在对管线预埋以前没有对管线进行确认,为此要求施工人员在对设计图纸的基础上,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第二,在暗管的敷设上,需要施工人员能够按照相关要求或者设计要求开展工作,可是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使用金属线管或者PVC线管。此外,施工人员在使用弯管器时,需要对弯管进行保护,并保证暗管的弯曲半径是管径的六倍以上,保证直线保护管的占空比低于40%;第三,对于需要穿过变形缝的预埋管线,需要施工人员按照相关的设计要求安装补偿装置,与此同时,关闭保护管的管口,进而防止管口堵塞,对线缆的作用的发挥造成影响;第四,在预埋终端和起始端时,施工人员需要注意将其高度与其他设备的高度一致,这样既可以保持设计的美观性,同时还能保证其质量[3]。

二、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的设计

(一)设计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工作子系统

设计人员需要将工作区的子系统终端将其与插座连接,这其中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适配器和扩展软线装配软线。在连接其与插座的同时,将其连接至I/O终端。设计人员需要根据系统的使用情况,将信息点的应用类型和数量进行适当的调节,使用与之配套的适配器。当系统用途不能被确定时,设计人员可以使用集合点配线的方法,这种方法会给二次维修带来一些麻烦,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4]。除此之外,设计人员需要对弱电系统的相关内容及设备等进行有效的管理,在选择供电设备、铜缆、电源线等加以注意,使其能够符合设计的标准,达到设计的要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使其具有一定的美观性。

设计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水平子系统

连接用户和干线子系统的主要部分就是对水平子系统的设计,它的设计情况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的通信质量。水平布线子系统负责的是一层楼的通信情况,需要连接信息插座,将水平子系统的另一端与机房的配线架进行连接。设计人员在设计和布置水平子系统的过程中,需要按照布线的相关要求和规范对其合理性进行确认。不仅如此,设计人员还需要将布线的线缆与施工现场相结合,使其更加符合现场需要,而设计人员也需要结合现场的情况对防火阻燃的级别进行选择,从而保证施工人员安装的质量。

设计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垂直子系统

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的垂直子系统设计它的主要目的是满足线路要求,安装干线路由装置,从而建立完整的语言系统,通常情况下,设计人员常使用垂直的铜缆或者大对数的光缆组成(如图1所示)。设计人员需要将垂直子系统的其中一端与设备主架线相连,另一端与各楼层分配架相连接[5]。垂直干线光纤信息网需要根据设计好的信息而确定,并做好预留工作,注意防火措施的强化。

设计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配线子系统

建筑智能化综合配线子系统设计它的主要目的是用于设备交换,设计人员需要将干线子系统与水平子系统相连接,配线子系统的设备通常被设计人员设计在机柜内部,为预留的数据设备进行交换提供充足的空间。而对于一些管理要求高的系统,需要设计人员为其设计电子配线架,从而保证其管理水平与质量。此外,设计人员还需要根据配线子系统的要求,为其配置符合的弱电间环境,用于配线子的交换。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系统以及成为这个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这种设计不仅提升了建筑的通信质量,也是现代建筑发展的反映。但智能化综合布线在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还不成熟,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加强对其的关注,对其进行全面认真的分析,促进建筑智能化综合布线水平的提升,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丛萍,吴开达.浅析建筑智能化布线系统设计与施工要点[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8).

[2]智能化管理布线系统在建筑电气中的发展前景展望――综合布线:通往智能化时代的必经之路[J].现代建筑电气,2012(9):I0002-I0004.

篇10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电气工程;工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TU8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6-0181-01

1、引言

智能建筑即是根据用户的需求,将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进行最优化组合,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是现代科技集成下的产物。建筑智能化电气工程结合了现代建筑技术、现代控制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现代电脑技术,能有效提高建筑的适用性,降低了投入成本和使用成本,在我国的应用逐年增长,已经成为了发展趋势。

2、智能化建筑在我国发展现状

智能化建筑在我国发展更多的结合了可持续发展观念和生态和谐发展理念,因此,我国的智能建筑特点更多的体现了节能环保性、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持续发展,注重节能减排,追求智能建筑的低碳环保。

(1)智能建筑在我国发展速度快

从1990年开始,智能化工程逐渐成为我国建筑工程重要的一部分,促进了建筑工程内容的扩展,提升了建筑工程的先进性水平,改变了工程投资方向。在这10多年的发展和积累中,智能建筑已经逐渐在我国得到普及,大大提高了应用水平。建筑工程的不断规划、设计、建设、管理使得企业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工程管理模式从最初的单项子系统承包发展为现在的智能化工程总承包。

(2)智能建筑社会需求大

智能建筑能有效节约资源、降低成本、节能环保性能优良,在社会上需求大。各地纷纷建设绿色环保建筑,有效地节约了在管理投入、维修维护、设备更新换代、能源上的成本,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3)智能建筑发展水平低

我国智能建筑发展10多年来虽然进步很大,但与其它国家相比,发展水平还不是很高,还存在很多问题和有待完善的地方。如建筑智能化系统功能不足,运转不稳定,工程滞后现象严重,有些工程无法如期完成,妨碍了建筑整体的完工,效率不高,导致企业经济效益不高。国内生产的电子产品品质不高,常发生故障,国外生产的电子产品品质高,但价格偏高,不利于在国内普及应用,给生产生活带来了困难,一定程度阻碍了智能建筑的普及。

3、智能化管理技术分析

建筑智能化电气工程管理中,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增多,应用也不断增多,智能化管理技术也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智能化技术是一门综合技术,也是人工智能技术,是计算机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集中有计算机技术、精密传感技术、GPS 定位技术,主要应用在控制领域。

建筑智能化中的智能化技术,主要方面有自动控制技术、网络技术、数据技术和通信技术。智能建筑主要由办公自动化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和楼房自动化系统三个部分组成。在科技发展中,智能化技术加入了更多的学科知识,具有更多实用的功能,成为了现代大型建筑的主流应用技术,将在未来得到进一步发展。

4、建筑智能化电气工程管理技术应用

智能建筑能有效利用能源,在科学的建筑节能设计下,实现节能、低碳、高效效果,防止环境进一步恶化。建筑智能化技术结合了通讯技术与建筑技术,并在不断发展中,推进实现高效、便捷、合理的目标,有利于资源的共享和信息的传递。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网络与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下,人们开始追求便捷、安全、美观与舒适的建筑,并在观念中不断普及和要求智能建筑的建设。为了增加竞争力,很多房地产也推出了楼盘智能化系统来提升楼盘档次和质量,并广泛应用在楼房监控设施、公共广播、警报器、电视、通信、网络、警报与停车管理等,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5、建筑智能化电气工程管理技术应用的问题

5.1 建筑智能化电气工程存在的问题

建筑智能化电气工程10多年以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很多方面都有不错的成绩。但毕竟发展的时间还不是很长,我国智能建筑还是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的。

(1)系统规划理念缺乏

建设单位对智能化系统还没有深入理解,提出的要求过于片面和有些不切实际。承包单位缺乏以客户需求为主导的规划理念,且管理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或专业水平不高,不能从根部进行管理,使建筑智能化的衡量标准变成了简单以技术系统数量的堆砌为准,进而降低整个工程的有效性。

(2)设计与实际脱节

建筑设计院和系统集成商是建筑智能化电气工程的主要设计单位,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缺点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快速发展的电气工程建设要求与设计人员的知识储备、知识更新、实践操作经验等方面之间不匹配;设计人员对当期主流产品的技术要求、技术性能不熟悉;设计规划与实际建筑工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不一致,存在矛盾,从而实际工程质量受到了设计问题影响。

5.2 加强建筑智能化电气工程管理

(1)建筑智能化电气工程缺乏高素质人才,且缺乏问题严重。

针对这种情况,必须尽快加大力度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并不断深入探讨开发新技术和研究新方向。在现有的理论研究基础上,定期组织多方人员参与研讨会,就现存问题进行讨论研究,听取多方意见,特别是建筑商、施工单位、集成商和业主的看法,探讨符合市场、符合人们需求的行业发展方向,对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建立智能化建筑电气工程管理技术专项研究基金,不断提升科研水平,对有突出表现的人员进行奖金奖励,从而促进整个智能建筑的快速稳定发展。

(2)做好系统规划

在系统规划设计阶段,按照用户需求的智能化系统,制定一份详细的系统规划书,再在详细设计阶段做好施工组织、施工技术规划。制定定岗定责制度,合理安排各部门之间的责任问题和设计安排,经过有效的统筹安排,按期进行工程施工。在实践中,再根据实际存在,对总体设计中的问题进行改进和解决,优化整个工程设计。

(3)做好施工管理

建筑智能化电气工程的施工现场管理,要严格遵守施工工序安排,合理安排施工人员岗位,人尽其用,按期完成各分部工程,及时纠正并处理违规违纪行为,积极营造一个安全的、和谐的工作环境,避免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对工程质量进行控制,合理安排质量控制点,控制每个工序的质量,检查工序完成情况。重视施工质量检查,加强工程质量验收过程,建立健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保障体系。加强为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避免设备带病、带伤工作,设备的安装要符合有关设备的技术和质量标准,实施岗位责任制,保证每个操作人员都是执证上岗。加强施工人员是质量管理、施工技术、安全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同时制定竞争制度,对技术不过关人员进行淘汰,提高总体技术人员平均水平。

6、结语

智能建筑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未来发展的市场潜力大,且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化的水平将会进一步提高,智能化工程会被更多的人接受,得到更多的认可。在未来发展中,我们要加强对智能化电气工程管理体制的建立,不断提高施工水平,更多的技术人员服务于智能化建筑的建设。完善系统规划,加强技术人员培训工作,做好施工管理工作,促进建筑智能化电气工程处于建筑业领先地位。

参考文献

[1] 任美青.浅谈智能化建筑综合布线的电气工程管理.山西焦煤科技[J].2007年05期.

[2] 陈晓国.我国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模式探讨.企业技术开发[J].2012年14期.

篇11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建设展望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一、智能建筑的含义

智能建筑的发展有两个基础条件:一是社会对信息化的需求,一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两者缺一都不能促进智能建筑的发展。中国于90年代开始时兴智能建筑这个概念,并如雨后春笋般建起了很多冠以“智能建筑”称号的具有一定程度的自动控制功能、属于不同等级的现代化建筑。这些建筑是否称得上“智能建筑”,究竟属于哪个等级的“智能建筑”,这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分析探讨,但“智能建筑”这个名词在我们建筑行业已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了。

那么,什么是智能建筑呢?各国有内容相似但说法不同的定义。当然,即使在同一个国家里,说法也不尽相同。

美国对智能建筑下的定义是:智能建筑是高效率、高功能、高舒适性的大楼,它对结构、系统、服务等进行全面地综合并达到最佳效果的组合。

日本对智能建筑下的定义是:智能建筑就是高功能大厦,其功能是:

・方便有效地利用信息和通信设备;

・采用楼宇自动控制技术,使其具有高度的综合管理功能。

新加坡对智能建筑下的定义是,智能大厦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安全、舒适的环境,即具有消防功能、温度和湿度控制功能以及灯光及其他楼宇设备的控制功能。

・良好的通信网络设施,使数据信息能够在大厦内传输。

・足够的对外通信设施与通信能力。

我们国内有的专家把智能建筑定义为:智能建筑是利用系统集成的方法,将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与建筑工程之间的优化组合所获得的投资合理、适合信息社会需要并且具有安全、高效、合适、便利和灵活等特点的建筑物。

二、建筑智能化技术应用分析

1、系统集成技术

1)系统集成技术概述

系统集成就是通过对开放的协议的应用来使各个子系统之间进行联动控制和资源共享,极人程度地提高管理效率和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从面使资源得到节约并减少人力投入。其目的是提升建筑的使用功能,同时也促进管理效率的极人提高。其内容是依据使用和管理的需要,在技术成熟、管理高效等基础上,严格依据需求进行集成。

在系统的集成过程中,如果选择不同的系统平台、所集成的子系统范围等,那么就要采用不同的集成模式。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的不断发展,建筑设备控制系统也逐步通过计算机网络连接其他子系统,从面促进建筑监控系统为主的系统集成方式的产生;也有的集成方式是把各个子系统当做下层现场控制网,同时各个子系统是相互平等的。在系统集成的数据库中,将各个子系统的实施数据转化成统一的格式进行存储,同时通过程序可以达到管理网络统一管理、监控各个子系统的目的,并可以方便地交换信息。

2)系统集成应遵循的原则

系统集成应遵循开放性、可管理性、经济性、可靠性和容错性等原则。开放性是指系统在集成后应该是相对开放的,系统集成的过程主要是使不同产品和系统之间的协议和接口尽量标准化,从面使他们之间达到可以相互操作的目的。它应该将标准的数据接口、应用关键接口等完整地提供出来;可管理性是指同时支持网络监视和控制,对网络主要设备进行充分的坚实和控制,并最人先对地扩大管理范围和缩减系统开销;经济性是指作为系统集成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应该最人程度低消减经济成本,这就要求系统设计者严格根据系统目标和用户的需求,在做充分的论证之后,将合适的、优秀的产品恰如其分地选择出来;可靠性和容错性是指应该积极采取各项措施促进高可用性系统的建造。可以将主要系统的共享数据库建立起来,这样可以在某个系统出现问题的时候,及时有效地利用集成系统采取补救措施,将该系统接管或者立即维修。

2、小区智能化技术

近年来,在新型民用建筑中,节能环保、高效舒适的设计理念得到极为广泛的推广,在这种情况下,建筑智能化技术便在住宅小区中得到了逐步应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需求的不断提高,建筑智能化技术不仅在公共建筑智能化中应用,面且在住宅小区的智能化中也得到了逐步应用。全国各地的技术开发商及设计院等越来越重视小区智能化。小区为智能化提供了试验平台,智能化也成为小区设计中一个极具挑战性的新领域。在应用小区智能化技术时,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同时和居民的实际经济条件结合起来,将安全性和舒适性、功能配置和合理投资等方面的关系切实处理妥当。除此之外,在技术应用层面上,应该区别对待不同的子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应该是综合性的,将家庭和小区、技防和人防有机结合起来;在信息通信方面,应该使多运营商都可以选择;在宽带接入网络方面,应该朝组建小区计算机局域网的方向发展;在小区信息通信服务方面,应该注重使增值服务多样化;在小区系统平台方面,应该尽量标准化,将管理平台统一起来,从面使不同部门之间互相连通的目的得到实现;使用物业管理信息化、能源水电远传抄送等系统,从面使小区居民的生活环境和质量得到极大程度的提升。

三、促进建筑智能化建设发展的建议

1、提高对建筑智能化的认知

在很多年之前,智能建筑这一名词已经被提了出来,但是民期以来都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在现阶段,加强有关智能建筑的基本认识,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以正确的态度和方向将智能建筑的发展引向正途,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

3A是智能建筑的核心,智能建筑通过综合布线系统规划和综合了三个系统,极人提高了建筑各项设施运转机制的效率,使其更加合理和环保。目前,社会上相继出现了一些建筑公司的4A.5A等宣传,这种说法在一定程度上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越多的A只能意味着越低的集成程度。因此,建筑行业的相关人员应该积极普及和宣传各种建筑智能化知识,使全行业的智能化建筑意识得到显著地提升。如果缺乏必要的宣传,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智能化建筑就无法在新的社会条件下更好地被建设出来。

2、根据现实实际进行设计工作

在设计方案时,设计人员应该根据建设方投入的资金量,充分采用成熟、实用、先进的主流技术,而不能不切实际地仅仅只追求高标准。要对国内外类似系统的建设经验进行认真细致的琢磨,在设计之前认真做好工程调研,然后有针对性地构思技术上的可行性、系统技术的合成性等方面的问题,从而设计出令业主满意的方案。由于管线敷设、设备选型定位等都会受到设计场所的一些细节问题的影响,因此设计人员在设计时应该对细节加以特别的关注,同时特别注意强电配合等问题。应该对前端各设备的距离、数量等问题进行充分的考虑,保证所选择的供电结构正确合理,同时也保证所选择的供电线路的民度、规格等符合设计的要求。

3、提高智能建筑管理和施工人员的素质

智能建筑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因此要求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但是目前,我国各高校还没有设置专门的智能建筑专业,所以只能由专门的培新机构对智能建筑的管理和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才能达到提高他们素质的目的。建筑行业各部门应该积极采取相关的措施,让智能建筑管理和施工人员掌握一定的建筑基础知识,并提高施工人员操作先进设备的能力,保证他们能够熟练地安装、调试、检测各类设备,提高他们的相关技术水平。

四、建筑智能化建设的展望

建筑智能化建设在民期的发展中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比如,传统的电议系统应用具有严重的局限性,现在相关技术人员已经加强了各子系统之间的关联性并促使其朝着更加开放的方向发展,这也是未来建筑智能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新世纪的智能建筑领域,信息网络技术、家庭智能化技术等的发展和应用将会更加的广泛和深入,人们对新材料和新技术的探索和创新将会使智能化各子系统更加的统一和开放,而对这一趋势造成阻碍的技术、人为因素等问题也将会不攻自破,我们可以乐观地预见,未来建筑智能化建设将会朝着更加人性化和更高程度的集成化的方向快速健康发展。

多年来,建筑智能化建设由于种种原因施工质量偏低,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在建筑智能化建设方面,行业主管部门、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等都有责任。当前人们关注的焦点越来越集中到建筑智能化建设方面,与此同时,建筑工作者的共同责任也是将我国的建筑智能化的健康发展不断地推进。因此,建筑行业内的专业人士的共同任务应该是对行业的技术状况和发展给予高度关注并进行深入思考,同时积极主动地为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生活、办公环境安全性、舒适性的要求日渐增长,智能建筑应运而生,并正在我国兴起。智能建筑作为21世纪建筑技术进步与发展的国际性主流趋势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高素萍.关于智能建筑弱电系统集成的探讨[J].低压电器,2011,(10).

[2] 魏新亚,韩传锋.智能建筑中智能化等级的确定[J].建筑,2009,(3).

[3] 扬志,郭兵,李晓林,等.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结构与集成[J].重庆大学学报,2010,(6).

作者简介:

林成杰 2007.7福建师范大学毕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建筑智能化施工工作。

篇12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 管理技术 应用

中图分类号: TN915.5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智能化建筑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未来的建筑业中,智能化的水平将会不断提高,智能化也必将得到更为广泛的认可。只有不断建立健全智能化管理体制,完善设计施工水平,提供周到良好的服务,才能使智能化建筑工程在建筑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这需要智能建筑业界人士的共同努力。

1、建筑智能化工程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我国建筑智能化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由于其发展历程短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建筑智能化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我们去解决,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缺少系统规划理念。由于建设单位对智能化系统的理解深度还不够,因此,常常提出一些不切合实际的的要求,而承包单位对以需求为主导规划理念的缺乏,最后导致仅仅简单以技术系统的数量堆砌为衡量建筑智能化的标准,进而使整个工程的有效性降低。

(2)设计院设计过程脱节。设计者的知识更新、知识储备、实践经验等方面与快速发展的工程建设要求不相互匹配,设计人员不熟悉当期主流产品的技术性能、技术要求,进而造成建筑工程的具体实施过程和设计院的规划出现不一致现象,最终导致工程实施结果不理想。

(3)缺少优化设计。智能化的主要目的是使系统可持续优化,就目前国内建筑智能化而言,系统过程优化不足和缺失的现象较为严重,因此,加大系统的过程优化是建筑智能化的必然选择。

(4)施工管理模式落后,现场管理混乱。由于智能化系统技术相对复杂,且技术更新也非常快,所以加大了总承包方、建设单位以及监理方的管理难度。经常是要么管理力度不够,要么仅简单当作传统的电气工程来管理。在管理过程中频频发生路由矛盾、空间矛盾、接口矛盾等等,不仅费钱、费力、费时,而且还可能造成系统缺陷严重的后果。

(5)验收规范不健全。目前我国智能化工程的验收一般是按照电气工程的标准来执行,系统的功能和性能等方面的验收还缺乏有效的依据,经常出现系统规划设计不合理等情况,建立健全我国建筑智能化验收规范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6)重建轻管现象普遍。建设单位往往只重视建设的过程,而忽视了竣工后的维护,对维修人员和使用人员的培训也过少,而且经常出现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不过关、介入晚、人员结构配备不合理等情况。

2、建筑工程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模式

在项目建设初期要对其整体规划和优化的方案进行深入的探讨。而在实施的过程中,要解决总体控制和专业化分工之间的协调问题。因此在智能化工程项目中,一般采用智能化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具体要求如下:

(1)此模式下各单项智能化系统工程分包合同的签订方式及原因。一般来讲应该由智能化工程总承包单位、建设单位以及分包单位三方共同签订合同。这样可以方便智能化工程总承包单位进行全面的管理,也便于分包单位服从总承包单位的管理和安排。有效防止总承包单位以各种理由向分包单位收取其它不合理费用。

(2)此模式下总承包单位完成的智能化工程原因和内容。总承包单位在建筑智能化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负全责。因此对于智能化系统中协调工作面大以及技术要求高的系统,应该由总承包单位来负责全面实施,而对于那些相对专一,而且在施工过程中,协调工作相对简单,协调面小的系统可以让分包公司来实施完成。

(3)此模式下必须指定分包的智能化工程的原因和内容。找出智能化系统中专业性强、保密度高、施工相对简单的系统,由分包公司来完成,可以为总公司解约一部分人力和物力,使其有更多是时间和经历投入到难度系数大的系统中去。那些可以由分包公司来完成的主要有以下这些方面:电话交换机、移动通讯覆盖系统、微蜂窝通讯、有线电视及卫星接收系统、接入网设备、大屏显示、应用软件等等。

(4) 此模式下可由总承包单位承建,也可由分包公司来完成的内容及其原因。对于那些常规的智能化系统,只要总承包单位具有相应施工资质,那么就可以由总承包单位来实施完成,但是也可单独分包。譬如安全防范系统,多媒体会议系统,机房工程,一卡通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等等。

(5)该模式下的各单位职责。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职责:项目管理咨询单位的职责;建设单位的职责;总承包单位的职责;监理单位的职责;分包单位的职责。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工程的总承包单位的职责是按所签订的合同严格来执行的,总承包公司在整个建设过程中承担全责,对分包公司的工作具有监督责任。

3、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的应用问题

(1)建筑智能化工程存在的问题。尽管建筑智能化工程在今年来已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由于其发展历程短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建筑智能化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我们去解决。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缺少系统规划理念。由于建设单位对智能化系统的理解深度还不够,因此,常常片面地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而承包单位对以需求为主导规划理念的缺乏,管理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的缺少,造成经常是外行管内行,最后导致仅仅简单以技术系统的数量堆砌为衡量建筑智能化的标准,进而使整个工程的有效性降低。第二,设计院设计过程脱节。在从事智能化系统工程中均存在各自的弱点;设计者的知识更新、知识储备、实践经验等方面与快速发展的工程建设要求不相互匹配,设计人员不熟悉当期主流产品的技术性能#技术要求,进而造成建筑工程的具体实施过程和设计院的规划出现不一致现象,以致由于设计问题影响到工程质量。

(2)加强对建筑智能化工程的管理,促进智能化行业健康发展。首先,高素质人才的缺乏依然是目前行业的重大问题。因此,有必要加大力度培养一批技术水平过硬的专业科研人员,在技术开发,科研设计等方面深入探讨,在现有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组织更多由多方参与的研讨会,听取包括建筑商,施工单位,业主,集成商等众多意见,共同磋商行业发展的方向和出现的问题。建立行业专项研究基金和奖励基金,不断推动科研水平的提升,以此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其次,在系统分析阶段,首先要定义清楚用户所需的智能化系统,在系统规划设计阶段,为用户做出详细的系统规划书,并在详细设计阶段做好技术设计与施工组织设计。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设计和职责问题,合理安排布置,统筹兼顾,有的放矢。在具体实施中,纠正总体设计中的问题,进行优化设计。再次,施工中要严格按照施工工序,合理设置质量控制点,控制工序活动质量,检查工序活动的结果,掌握质量动态,完善施工检查与验收过程。抓好施工现场的项目管理,做到施工有序进行。加强后期服务维修工作的力度,对维修人员和使用人员进行专门业务培训,采用竞争上岗的方法,对技术不过关人员进行淘汰,为智能建筑赢得良好的口碑。

结束语

智能化建筑的开发实现了工程管理方法的改进和完善,智能化构建管理方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极大努力。政府及相关部门要有紧迫感,经过通力合作,尽快培育和完善智能化的全面的工程管理新方法和新思路,逐渐占领管理市场,这样可以整个企业获得利润,国家和社会也会受益。相信在随着法制化不断改善、建设体制的改革和市场运行机制的不断完善,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方法的智能化构建体系必将走向进步和成熟的。

参考文献:

篇13

[关键词]:城市 建筑 智能化 设计 展望。

中图分类号: F29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正文:

1.建筑智能化设计概述

建筑智能化已成为现代建筑设计的重点内容,并且根据现代建筑的不同要求,智能化技术也获得了相应的发展。不论在国外还是国内,还较难做出智能化建筑的确切定义。但就人们对建筑的功能需求和当前广泛应用于建筑的技术,可做大致描述:在满足良好的人居环境的前提下,基于较先进的技术和实用产品;使建筑拥有可靠的家居安全保障手段,能迅捷地进行信息获取和交互,可提供丰富的娱乐休闲设施与内容及更加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易于实现便捷的家居设施管理,便于对家居的维护和对家居设施与功能进行升级,在满足人们对生活与休息要求的同时,满足人们对家居的学习、工作、娱乐等多方面的要求,达到舒适、安全、便捷、环保。

2.智能化建筑发展

20世纪是人类建筑发展突飞猛进的一个世纪。上世纪之初到中叶,随着电力照明,电话在家庭中的普及,人类建筑开始进入电气化时代。20 世纪70~80 年代,各种家用电器开始涌入西方发达国家的家庭,建筑开始进入电子化时代。80年代中期,家电产品种类更加多样,功能更加繁多,安保防灾等产品融入家庭,以前应用于工业领域的控制思想和手段开始应用于家庭设备的控制与管理, 由此形成建筑自动化(Home Automation)的概念。进入90 年代,基于通信与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建筑内各种家电、安保、防灾等设备进行监控与管理,运用先进的通信手段及时获取信息并使享受各种服务成为可能。建筑智能化的思想开始形成。

3.城市建筑的智能化设计特点

智能建筑的规划建设与其它智能建筑的规划建设一样要考虑应用环境、功能用途、实施技术、管理维护、成本计算这五大要素。这是因为建筑智能化是智能建筑在民用建筑建筑领域的扩展与延伸,因此在设计规划智能化建筑时既要考虑其与一般意义上的智能建筑的联系,又要重视它们之间的区别。

首先,智能化建筑是以居住小区(社区)为应用环境平台,面向的是长时间生活在其中的居住者。因而在设计规划时考虑更多的应是其周围能够得到良好的人居环境,能方便地实现建筑所期望提供的各项功能,并易于建筑在品质、功能等层次上的提升。其应用的环境相对简单,物理空间小。

第二,就其功能用途而言,智能化建筑是向其使用者提供安全、舒适、便捷的居住空间。它要求建筑首先要有较强的安全保障功能;其次,建筑应具有便于管理的功能(包括对各种家居设施等硬件的功能性管理和对日常活动的事务性管理);再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休闲娱乐功能,特别是信息获取与交互的功能要求也在逐步提高。

第三,当前构成建筑智能化的系统相对简单,主要由各种不同的功能模块通过总线技术进行连接,达到对家居设备的本地、异地监视与控制和相应数据的采集。建筑与小区管理中心之间采用总线连接,也有采用局域以太网连接。建筑与小区以外范围的联系主要采用以太网连接。智能化办公、商用建筑和其他功能性建筑内部主要通过总线技术将楼宇中各个节点、传感器连接,达到对建筑设备的监控和管理。此外对智能化办公、商用建筑中的“软技术”(相应的控制策略等)要求较高。

第四,在管理维护方面,建筑是独立简单的小系统,并由此构成建筑小区的智能化大系统,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十分复杂。小区对各个分立建筑系统一般只要求进行数据采集(多表数据采集和远传)、信息交互(主要是提供信息服务),并提供与外界联系的中继(住户网络接入服务等)。因此,智能化建筑维护的范围面较窄,工作量也不是很高。

最后是成本计算,这包括智能化系统在建筑中的初次投入成本、使用成本、维护更新成本和因其应用对其他方面所产生的成本节省(或远期效益)。其计算公式是:

成本计算= 初次投入成本+ 使用成本+ 维护更新成本- 成本节省(或远期效益)

对于建筑智能化建设与实施来说,成本计算这一要素要比其他几个要素更为重要,因为建筑面向的对象是普通消费者,并且建筑又是一种极为特殊的商品。对于广大消费者而言,对建筑基本品质的要求远远大于对建筑附加功能的需求。如果附加功能的成本过高,多数消费者就将放弃其附加功能。因为在其它类型建筑中,由先进技术保障和支撑的完善功能所产生的成本节省和远期效益相对较大。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智能化建筑的规划与建设中五大要素密不可分,其中应用环境应该作为规划设计的背景;成本计算作为建筑智能化设计、实施和应用的客观决定因素;功能用途、实施技术、管理维护则成为规划设计时的客观保障要素。

4.我国当前智能化建筑设计的问题

应该说我国的智能化建筑的设计、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但规划建设速度很快。纵观我国目前智能化建筑的设计和建设,以下问题应该引起重视:

(1)整体设计智能化建筑的理念还不强。在设计时过分强调自动化与通信技术及相关功能的应用,较多呈现出电子、自动化、通信技术产品及其功能的简单集合与堆砌的设计倾向。

在住宅设计中,由于住宅比其他建筑宽泛、复杂许多,这就要求在设计智能化建筑时要有一种整体考虑的思想。住宅的规划如何能够更好地达到与环境的和谐;如何能在住宅结构和材料上达到环保的要求并节能;如何在住宅基本结构与设施的维护上更加方便等内容都应被融入到建筑智能化设计与建设应考虑的要素中。

(2)目前建筑中“智能化技术产品”应用的建设和维护成本还较高。由于高端技术产品应用到建筑上对于使用主体——普通住户来说并不能产生很高的收益,并且我国大部分消费者对建筑还只是满足于对其环境与地段、建筑户型结构等基本使用要素的要求上,这样初期平均60~80 元/m2的成本就会让众多消费者望而却步,而随之的相关服务、维护费用也会使建筑智能化停留在口头上。

(3)应用于智能化建筑的产品还较为模式化、单一化。目前用于建筑中的家庭集控产品主要由数据采集模块、安全防范模块、家电控制模块、通信网络模块组成,并辅之以宽带网入户。家居集控装置与被控产品(主要是家用电器)在设计生产中还存在较大的矛盾,目前能够同时进行集控装置与被控产品制造的厂家不多。智能化系统产品的开放性、相互兼容性、可升级性还欠考虑。家居智能化产品操作复杂,对使用产品有诸多不便。

5.建筑智能化发展展望

21 世纪建筑智能化的发展将不仅是现代技术应用上的进步,而将是人们日常生活理念和方式上的重大转变。建筑也不仅仅是人们居住的物理空间,更将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相互渗透和融合,从而具有物理实意以外多方面的意义。而未来新的技术将给建筑智能化带来更大的飞跃。

未来在规划设计智能化建筑时应更加注重建筑的应用环境背景的要求。这种环境背景要求不仅是建筑所处的周边小环境,更有可能扩大到与城市这种范围的大区域背景相联系。并且其规划设计也将是多学科的综合与协作。

智能化系统在建筑中应该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即使初次投入由于所用技术的先进而导致了成本较高,在今后的使用成本、维护更新成本上应该有较大幅度的降低,对于其他方面(如能源的利用等)的成本也应有较大的节省,并且能够带来更多的附加值。

6.结语

未来全国城乡建筑仍会大幅增加,为建筑智能化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平台,科技的飞速发展也为建筑智能化提供了有利的技术保障,我国在智能化建筑建设与发展上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马鸿雁.我国智能化建筑小区发展综述[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3(1)

篇14

关键词:智能化;未来;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智能建筑是现代建筑发展的主流趋势,在这个各方面都讲求效率的社会中,智能建筑(IB)是当代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作为高科技同建筑领域的完美结晶,是各种信息通讯技术同简述艺术的有机结合。IB 通过自动监控其内部的所有设备,根据实际的需要,通过自动化的信息采集,对资源进行综合管理,同时还会根据使用者的信息反馈对建筑进行组合优化,使得建筑设施成本投入合理科学,能够适应现代建筑物高效灵活、舒适、安全的特点。

一、建筑智能化的需求分析和设计标准

目前的城市建筑逐步的向着集成化、协调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建筑的智能化可以说已经成为现代建筑的重要标志。国际最早的智能大楼出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并且该智能大厦无论在投资回收率以及出租率、收益上较之于普通建筑更加突出。在设计上考虑了以下几点:

1、实用性。即能支持各种数据通信、多媒体技术以及信息管理系统等,并且能适应现代和未来技术的发展,保证15-20年不落后;

2、 灵活性。即任意信息点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设备,如微机、打印机、终端、服务器等;

3、开放性。即能支持任何厂家的任意网络产品,支持任意网络结构;

4、 模块化。结构化布线系统中除去固定于建筑物内的水平线缆外,其所有的接插件都是积木式的标准件,以方便使用管理和扩充;

5、 扩展性。实施后的结构化布线系统是可扩充的,以便将来有更大的需求时,很容易将设备安装进去;

6、 经济性。一次性投资,维护费用极低,使整体投资达到最佳。

二、我国建筑智能化现状

1、智能化建筑技术没有实现产业化

我国建筑智能化的起步较晚,又收到社会、国情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智能化建筑发展缓慢,技术过度的依靠国外。而智能化建筑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建筑技术的产业化、国产化。就目前来看,国内的智能化建筑市场依旧被外国技术产品所垄断,国家在引进国外技术方面耗费了大笔资金,也因此造成智能建筑设备的价钱高昂,使建筑成本不断增加,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建筑智能化的发展,阻碍了智能化简直实现国产化和产业化的目标。因此,只有大力扶持国产化技术系统和产品,促进建筑技术的国产化,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智能化建筑的发展。

2、工程管理技术体制不健全

健全的体制是保证我国建筑智能化发展的前提。目前,我国的智能化系统的技术体制尚不健全,在技术监理方面更是一片空白,导致我国智能化建筑建设全过程中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瓶颈,质量也无法得到保证。这种情况严重制约了我国智能化建筑技术的发展。智能化建筑技术的管理在协调智能化各个专业子系统的联系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从工程立项一直到验收的全过程的技术管理和协调,

从体制上为工程技术管理提供规章,以保证工程建筑的顺利进行和建筑技术的进步。

3、建筑设计与智能化系统设计严重分离脱节

在进行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设计时,部分智能设备的供应商不能严格按照我国有关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的相关规定进行设计,从而导致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图纸不论在深度还是在规范方面都不符合我国的相关规定;在进行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设计时,经常会存在设计方案可靠性低、系统功能比较弱等问题。这是因为智能设备制造商在个人经济利益的驱使下,钻法律漏洞,提供成本比较低的设计方案,而这些成本比较低的设计方案往往存在可靠性低、系统功能较弱等问题。

三、智能建筑中的弱电系统

在智能建筑中,弱点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建筑的智能化水平。在智能建筑中弱电技术作为基础技术支持应用越来越广泛。其构成主要由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自控技术。从总体上,智能建筑会有一个中央控制室,所有的子系统都由中央控制室进行控制,这样不但能够节省资源,同时还会提高效率。这种集中式的控制模式也是智能建筑最大的特点。而各个子系统的控制柜可以通过玻璃阻隔的不同区域放置在中控室贺总。

综合布线系统应采用星型拓扑结构,该结构下的每个分支子系统都是相对独立的单元,对每个分支单元系统改动都不影响其他子系统。建筑的智能化主要由以下几方面作为基础支撑,详细分析如下:

1、终端设备同信息插座之间的软线共同组成了工作区子系统,主要包括了连接件、软线以及各类扩展软线。同时搭接在 I/O 和中观设备之间,其作用同电话配线系统中的用户线即连接终端的部分。在现代建筑中智能建筑之所以能够将控制管理智能化,其主要取决于其布线系统的智能化,在综合布线系统中,属于服务区替代了工作区,并且服务区规模较之于工作区相对较大。连接的终端设备种类繁多,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调整。

2、智能建筑对建筑中各个终端设备的理需要经过管理间子系统进行信息的处理,并作为过渡向上一层级系统进行信息传递。其主要构成为跳线、配线架、以及机柜和交换机。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管理本楼层中的所有信息交换,实现功能变换和配线管理。

3、垂直干线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应由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和水平子

系统的引入口设备之间的相互连接电缆组成。它连接通讯室、设备间和入口设备,包括主干电缆、中间交换和主交接、机械终端和用于主干到主干交换的接插线或插头。

4、在智能建筑中还应当具备综合性的设备间子系统,该系统由各种主机和保安配线构成。在设备间中为了方便管理应当对各类用途的配线采用色标进行区别,建筑中各层的所有光缆以及电缆都会传送到该管理区域进行统一管理,这也是智能建筑能够对建筑整体进行统筹管理的基础要素之一。通常该系统的设置需要同主控制系统临近,因此会安装在网络、计算机、程控机系统的机房中。

5、建筑群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由二个以上建筑物的电话、数据、监视系统组成一个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其连接各建筑物之间的缆线和配线设备,组成建筑群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所需要的硬件主要包括 : 导线、电缆、光缆以及防止电缆上的脉冲进入建筑物的电气保护装置等。

每个工作区会设置不低于两个的信息插座,每个工作区会配置对绞电缆,数量为两条,硬件采用插接交接硬件,通过四对以上的对绞线保证工作区的正常运行。

四、智能建筑的发展趋势及畅想

智能化建筑是现代智能化技术与传统建筑技术的结合,是在不断吸取当代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后的产物,它提高了建筑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满足了人类对建筑物的使用需求,推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随着日后智能化技术水平的发展,它将极大地改变传统建筑的结构、装饰、安装等建筑形态。

它的不断发展将为传统建筑带来一场革命。它将极大地改变传统建筑、结构、装饰、安装等工程的形态。智能建筑的发展最终将在不断的模仿探索中,接近人类类智能,最终满足人类的高级要求,甚至有着良好的人与建筑的沟通界面。

在未来的智能化工程建设中必须要严格按照以下几点要求来进行:安全性、信息服务、生活环境、家庭智能化网络方式。其中,信息化服务是智能化发展的核心基础,信息的发展取决于资源的基础,它更多要求的时间的积累。作为一种具有安全节能、舒适环保的现代化建筑,智能化发展是必经之路。智能化工程的未来,是在不断发展技术的过程中,减少成本,减少失误率,增加收益。

结束语

人类的建筑规模越来越大,建筑资源耗费越来越高,因此建筑行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力越来越大。根据研究表明:当前环境污染中建筑领域的污染占到总污染量的 33.7%。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智能建筑的出现为该类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智能建筑不仅能够提供安全便利的舒适环境,最大的优势便在于其高效节能的控制系统,具有可持续发展特性。

参考文献

[1]贾杭杰.智能化工程未来发展方向[J].科技资讯,2010,12(25):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