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经济发展的根基范文

经济发展的根基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5:35:0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经济发展的根基,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经济发展的根基

篇1

金融生态理论提出的主要诱因是当前我国金融生态环境恶化,金融生态系统失衡。这一状态如果不果断地加以改变,将威胁金融业的稳定,对经济发展造成巨大损失。我国金融体系中各种高风险是多年积累起来的,是国民经济运行中各种矛盾的综合反映。经济体制的转轨,社会环境的变化,金融体制的不适应,监管手段的落后,以及金融法律制度的不完善等,都是造成我国金融体系中存在高风险的原因。

金融生态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具有创造力的仿生学概念,它借用生态学的理论,为我们理解金融体系的运行及其同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彼此影响的动态关系,提供了新的科学视角。金融体系绝非是独立地创造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系统,它的运行更为广泛,还涉及到其赖以活动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法治等基本环境要素,包括这种环境的构成及其变化,以及它们导致的主体行为异化对整个金融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因此,管理金融风险,提高金融效率,应当成为全社会共同努力的一项工作;而且,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通过完善金融生态环境来提高金融效率和管理金融风险,其意义是非凡的。

“金融生态”概念的提出,并通过运用它对中国金融运行中的深层次体制和机制矛盾作了深入分析,使“金融生态”开始逐步走入人们的视野。

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不仅有利于吸引资金和资本的流入,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而且有助于维持金融系统稳定防范金融风险,最终实现经济、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速度,与金融生态环境的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培育了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经济以及各项事业的发展才能够得到良性循环,城市的投资环境才能够得到改善,融资渠道才能够得以畅通,投资者才会纷至沓来。

金融生态是一个城市竞争力的表现,同时,也是一个城市在差异化竞争中品质的体现。一个城市金融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投融资基础,国际经济学和资本市场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资本一般都是向金融生态环境好的地区去集中,而金融生态环境较差的地区,资本往往会远离这些地区。因此,加强改进金融生态环境,无论是对金融业自身的发展,还是对于改善地区投资环境,促进本地区经济健康发展,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新途径。

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各级政府应充分意识到:改善金融生态环境是头等大事,构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国际化道路至关重要;不懂得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的政府,是不合格的政府。金融生态是促进经济与金融协调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改善金融生态,不仅有助于吸引资金和资本的流入,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而且有助于维持金融系统的稳定,防范金融风险,最终实现经济金融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金融生态就是竞争力。

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各金融机构应完全领悟到:金融体系的运行及其同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彼此影响的动态关系。应该通过不断完善金融生态环境,来提高金融效率和管理金融风险。

篇2



〔摘要〕我国经济社会环境以及农业、农民的固有特性决定了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亟需市场推动和政府引导双重引擎。20世纪中期以来,政府权力的过度介入以及市场化力量的严重缺位必然造成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双重引擎严重失衡,从而导致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畸变发展。从“卷入式参与”向“权利型合作”转变是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走出困境的突破进路,这一转变要求双重引擎的均衡运作并进行新的策略安排。

〔关键词〕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市场推动;政府引导

〔中图分类号〕C91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12)06-0108-0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2YJA84000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09B23914)

〔作者简介〕曹海林,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江苏南京210098。

我国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实践是西方合作经济形式的“嫁接”或“移植”,但因其“嵌入”于中国特殊的社会文化环境,形成了极具中国特色的经济合作组织实践。上世纪80年代以来,农民合作组织虽然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但事实上却陷入了农民合作意愿不高、合作精神涣散、合作关系疏远、合作信用欠佳等困境。本文着重剖析我国农民经济合作组织运行环境的特殊性,力求揭示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困境的根本原因。

一、政府与市场: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双重引擎

合作行动(cooperative action)作为构成合作组织经济生活的基本单元与微观基础,一直是经济学和社会学最具争议的研究焦点。经济学基于完全理性(entirely rational)前提假设,通常采用大量数据图表对合作行动进行定量分析,并建构出交易模型(Staatz,1983)、投资模型(Alback,1997)、博弈模型(Fulton,2000)、寻租模型(Banerjee,2001)等。但在社会学看来,以上理论模型的最大缺陷即假设合作行动者能准确决定其行动后果和潜在效用。经济学假设显然不符事实,合作行动嵌入于复杂的社会制度运行环境,非经济因素对合作行动的影响不容忽视。早在社会学经典时期,马克思(1867)、涂尔干(1893)、韦伯(1921)等对合作行动进行过不同程度的社会学基本范畴分析,强调制度建构及其有效实施的非理性基础(包括风俗习惯、社会规范和文化观念等)同样对合作行动者的理性选择产生影响。在经济学视野中,经济合作组织是处于市场竞争不利地位的弱小生产者按照平等原则在自愿互助的基础上组织起来、通过共同经营实现改善自身经济利益或经济地位的组织,现代农民合作组织应是市场经济的产儿。

事实上,世界合作运动的实践经验表明,现代农民合作组织是分散的小规模经营的农户进入市场、改善自身经济地位的理性选择。农民合作组织不仅仅是当今世界最为成功的合作组织类型,而且还是当今世界合作运动的主体。鉴于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以及资源禀赋存在明显差异,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社会根基及其发育成长动因也互不相同。从发生机理上看,现代农民合作组织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竞争性的市场,因为“竞争性的市场是人类迄今为止发展的有效的生产和分配货物与劳务的最佳方式。国内与国际竞争带来了刺激因素,挣脱了束缚企业家和技术进步的羁绊”1。毋庸置疑,在市场经济语境下,农民合作组织发展需要“市场化力量”的推动,而“市场化力量”指特定市民社会(以市场经济为轴心的经济社会共同体)条件下经济活动主体的自由意志,在非特权和非垄断资源占有方式中的体现,其核心是凡具有意志能力和价值追求的社会主体及其功能组织,获得了按等价交换原则来实现自身价值与发展目标的行动自由及其保障条件,2亦即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根据市场需求,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进行各类活动,以提高组织效率和效益。

农业作为分散产业、农民作为技术弱势群体所具有的天生弱性同样亟需市场化力量的介入与推动。农业的自然生产与分散经营的特点,农业生产作为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的统一过程,经常面临自然风险、市场风险以及违约风险,同时由于农产品的需求弹性相对较低,是一个弱质产业。市场化改革与小农经济的矛盾不可忽视,这种矛盾很容易被视为市场化推动的负面影响或副产品。这就需要设立专业性的经济机构,为分散的小农经济提供降低交易成本、扩大产销信息和功能的可能。另外,政府在农民权益保护方面也存在着公共物品供给不足和服务缺位的问题,农业市场竞争急剧性和农业产业弱质性之间的矛盾,是制约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市场竞争具有自主性、效率性和风险性的优势特点,同时市场化竞争的推动又具有分散性、小规模性、非均衡性的明显缺点。这一事实必然要求在市场推动农民合作组织发展之外还应有政府引导力量的介入,政府引导也成为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又一引擎。

正是基于市场化竞争存在的诸多不足,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还需要政府引导,即通过一系列政策过程来实现市场化力量推动难以完成的任务,体现政府引导所具有的公益性、反应速度快和规模影响大的优势。更何况,“市场不能在真空中运转——他们需要只有政府才能提供的法律与规章体系。就其他许多任务而言,市场有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3这种市场和政府作用的互补性,要求农民合作组织实现市场推动与政府引导的良性互动。合作社诞生之初的价值目标及其行为取向表明,合作经济组织本身作为一种介于市场与政府管理之间的组织制度安排,客观上要求市场与政府的共同参与和有效配合,这种内在需要决定了农民合作组织本身对市场和政府的双重依赖性,决定了其实现市场推动和政府引导的良性互动首先是农民合作组织本身的迫切需要及其行为保证。

不容忽视的事实是,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不均衡,基础薄弱,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不快,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还很薄弱,对市场信号反应不够灵敏,经营管理素质基础较差。农业生产工具由于受到土地自然条件和规模经营不够的限制,机械化、自动化、现代化的程度还不高。由于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不平衡,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现实地要求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迫切需要构架以家庭承包经营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相结合为基本框架的市场农业组织结构,提高农业市场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水平,促进小规模的农户分散经营与社会化的统一大市场对接,实现农民合作组织市场推动与政府引导的良性互动。

二、引擎失衡: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畸变境遇

基于中国社会事实,对农民经济合作组织为何会陷入更为艰难困境的疑虑与反思在学术界早就酝酿成强烈的问题意识。果真如有学者质疑的,市场经济导致了农民合作能力低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强烈的利益驱动致使农民间的合作关系必然会迅速减少?农村经济市场化改革必然会促使农民行为的原子化和农村传统组织的衰落进而造成农民合作变得更为艰难?毫无疑问,对这样的质疑回答“是”或“否”都显得极为草率。因为对我国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困境特别是对转型期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困境的剖析离不开我国特定的制度运行环境,不仅要重新审视我国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制度文化背景,而且更要认真思考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建立在什么样的社会基础之上。因为经济行动不仅仅是满足个人自然物质需要的工具,而且还是自我实现的工具,所有这些只有在社会背景下才能实现。4

回顾世界合作组织发展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在合作组织发展的初期,合作组织是作为民间产生的自下而上的经济互助自救组织而存在的。作为一个自下而上的自救组织,合作组织从一开始就将“无涉政治性”视为重要的组织原则或组织行为准则。不过,合作组织的最初设想未必就会形成合作组织后来实践的现实轨迹。进入20世纪以后,合作事业从西方发达国家传播到发展中国家的时候,农民合作组织逐渐得到普及,合作组织发展赖以生长的经济环境和政治体制均发生了极大的变化。20世纪30年代以凯恩斯主义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派在西方经济学中占据了统治地位,强调政府干预经济、认为政府是惟一有效的干预工具成为西方经济学关于政府作用的主流观点,同时也成为战后西方各国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理论依据。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开始普遍推行强制性色彩极浓的经济运行体制,将政府的指令性计划视为驱动经济发展的惟一动力。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合作组织发展的价值指向及其运作轨迹开始发生偏移,原先作为自下而上的自救组织开始为外在力量所利用并加以牵制,经济合作组织不再完全是互助自救的经济组织,合作组织制度及其运作形式开始被政府力量改造重新组装并成为政府振兴农业、发展农村经济的理想路径选择。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政府自上而下推行合作组织发展的意图就更为明显,即政府欲将合作组织作为推行其特定经济或社会政策的有力工具。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农民合作组织发展开始套上国家行政化运作的外衣,而其发展自然也越来越背离“无涉政治性”原则。国家的行政意图明显左右着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方向,若将其置于法治化的市场经济环境中,由于其产权模糊,内部交易成本过高,合作组织的技术效率与企业组织相比有明显的差距(Alchian & Demsetz,1972;Poter & Scully,1987),所以,合作组织的持续存在和发展总是与国家对它的各种扶持联系在一起。5如此情境,国家行政化驱动力压市场化推动而成为合作组织发展的重要影响力,合作组织的“畸变”发展自然也就难以避免。

毋庸置疑,农民合作组织发育成长的根源基于“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农民合作组织源于市场化,又能推动市场化。毕竟“在私人物品的交换过程中,理性行动者最大限度获取效益的途径就是放弃原有物品,以获取使自己受益的更多的其他物品”6。所以,农民在面对大市场时由于自身力量的弱小及规避市场风险的需要,联合起来集体行动,放弃原有物品建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来获取最大效益。而在政府行政化推动下,农民合作组织发展既非源于市场化,更不能推动市场化,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越来越捆绑于国家的行政设计及其意图而陷入极其被动的尴尬境地。

非常明显,我国农民经济合作组织自1950年代以后的“畸变”发展与国家政权的强力推进密切相关。如果说50年代初运动中国家行政力量对乡村社会的主导作用还仅仅停留在法律制度规定层面的话,那么,随后的合作化运动、化运动则是国家在自己名义下,构造了体现国家意志的乡村集体组织并赋予其特定的经济和法律权利,进而实现国家行政力量对乡村社会的实质性主导。7重新审视我国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在1950年代开始合作化之时,我国农村还是计划经济体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市场。而随后长达20余年之久的体制不仅使中国的农民合作组织变了质,没有了“合作”的实质内容,而且更使绝大多数农民丧失了对合作组织的兴趣及其参与的主动性,以至于对1980年代后农民合作组织发展造成无形的伤害。在行政力量推动下,农民对于合作组织的参与仅仅是“被动式市场化”卷入,国家的行政意图及其指令毫无商量地将农民全部卷入合作化运动。如此规模宏大的国家行政化合作运动注定造成两大后果,一是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不再按市场化规则运行(事实上也无法按市场化规则运行),必然陷入实践困境;二是农民参加合作组织也不再是权利型的理性参与,实为农民的无奈选择。双重引擎的严重偏颇失衡必然导致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畸变发展。

三、从“卷入式参与”向“权利型合作”转变:农民合作困境的突破进路

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农民的合作化参与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政治动员的性质,特别是在国家主导乡村的社会背景下,国家凭借高度集权的行政权力将农民卷入各项政治运动,这种“政治卷入”式的政治参与实质上是国家通过大规模的政治运动而实现的对乡村社会的政治控制。8毫无疑问,卷入式的合作化参与显然扼杀了合作农民参与合作化运动的主动性与创造性。高度集权的国家行政控制使得农民拥有的公共参与权利还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农民参与合作组织的一切权利因国家对乡村社会的层层控制而根本无法兑现。农民对合作化运动的参与只是国家行政力量动员农民实现其特定目标的手段,而并非要真正体现农民参与合作组织的权利及其在合作组织中的主体性地位。

事实上,在集体化时代的“集权式乡村动员体制”下,农民合作组织的生成机制及其运作模式完全格式化于国家行政体系,农民作为“合作主体”参与自上而下的合作化运动并不是基于自身经济利益要求以及政治权利主张的积极行动,而是迫于国家行政压力的无奈选择。建国后国家行政力量正是通过发动合作化等运动将农民成功卷入其中,这种“政治卷入”式的合作化参与实质上就是以国家意志为主导的缺乏主体选择权利的被动行为,农民必然沦为缺乏自主意识与选择权利的一群“合作化盲从”者。如此合作化只能是国家行政权力对农民合作行动的单向控制,显然无法激发农民参与合作组织的主动性。

毫无疑问,1980年代后,国家引导与市场推动的均衡运作初现端倪。乡村改革使农民真正获得了主动性参与的权利资格,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行,农民在身份上不再是隶属于公社体制的“社员”,拥有了生产经营上的自,确立了独立的经济自主地位,特别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明确规定合作组织必须遵循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原则才能获得一定的合法性。因此,农民自愿合作也就会成为农民在事实上可能实现的一项法定权利。9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仅使农民参与合作组织的权利有了特定的经济利益基础,而且,也改变了农民参与合作组织的性质,即由集体化时代的“政治卷入”式参与向新时期的“权利合作型”转变,农民合作参与的权利性日益突出。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国家引导与市场推动均衡运作的社会基础逐渐形成。然而,农民合作组织参与性质与方式的转型并不就意味着农民在合作组织中的主体性能得到充分体现,由于农村改革后农民的合作参与成为一种非强制,这就使得农民合作组织发展很难避免“多数人参与”的困境。1980年代以后,农民合作组织虽然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但事实上却出现了农民合作意愿不高、合作精神涣散、合作关系疏远、合作信用欠佳等现象。这些现象虽然不能让我们轻率地对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绩效与前景下结论,但至少促使我们思考在市场化主体力量严重缺失的情况下农民合作组织如何培育和发展的问题。农民参与合作组织从“卷入式”向“权利型”的转变,不应仅仅是形式上的变化,而且更应有实质性内容的切换,这一转变要求国家引导与市场推动双重引擎的均衡运作并进行新的策略安排。

其一,培育村民权利意识与公共精神是实现农民权利型合作的先决条件。从较大范围来看,权利意识与公共精神是权利型合作中参与主体的文化因素,也即政治文化中的一种。一般来说,合作主体的合作文化主要体现在合作主体在合作问题上对合作过程的行为和心理取向。合作文化的类型对合作主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合作的价值评价、合作的态度和情感表现、合作的方式选择、合作规则的认同情况、合作的行为向度、合作的效果认识等等方面,文化因素常常会潜在地发挥着制约作用。权利型合作不仅要求农民要有较强的权利观念,而且要求农民具备现代公共精神。

其二,提升农村市场化程度是实现农民权利型合作的重要根基。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产生的重要条件,健全市场体制能使各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推进农业市场化的直接体现是农产品商品率的不断提高和生产要素配置的市场化,农民才有可能选择合作组织这种生产要素的组织形式。提升农村市场化程度既要求政府为农民合作组织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又要求包括农业基础设施、各种批发市场和大型超市等硬件设施的建设以及农村市场流通体系、生产资料市场体系和农村消费品市场体系的建设,从而为实现农民权利型合作奠定重要根基。

其三,突出农民合作主体地位是实现农民权利型合作的关键因素。农民权利型合作的过程其实质就是农民以合作主体身份对合作事务实施民主管理的过程,在合作过程中,农民作为合作主体不仅要积极参与合作规则的制定,而且更应成为农民合作规则的实践者与创新主体。农民合作规则的内容应以文本的形式而存在,这既包括确立合作主体权益的合作社法,也包括着眼于地方特色的农民合作章程(条例)。虽然两种合作规则在性质和功能上具有一定差异,但参与制定的主体理应都是农民,农民合作主体地位的确立必然能确保农民权利型合作的真正实现。

其四,提高乡村组织化程度是实现农民权利型合作的基本保证。农民权利型合作必须要依赖于制度化的组织通道,农民合作参与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村庄组织化程度的高低。乡村改革以来,农民在空间地域上彼此相互割断,横向联系也相对缺乏,这种低度组织化的乡村社会结构,必然使农民的合作参与因缺乏凝聚载体而出现弥散化和相对弱化,从而导致农民的权利表达和政策要求难以集中,农民权利型合作必须要求切实提高乡村组织化程度。

其五,创新农民合作形态是实现农民权利型合作的根本措施。农民合作形态的现实状况意味着农民合作权利实现的可能性大小,农民合作水平的提高取决于农民参与形态的多元化程度。由于受到“卷入式”合作形态的长期影响,我国农民合作的方式和途径表现出单一、空乏的总体性趋势,农民的合作行为是以国家意志为主导的缺乏主体性的被动行为,农民的文化特质、价值观念、社会行为惯性都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农民权利型合作多元形态的选择。创新农民合作形态激发农民合作的主体性则是确保农民权利型合作的根本措施。

〔参考文献〕

〔1〕〔3〕世界银行.发展面临的挑战〔R〕.年度报告,1991.

〔2〕赵泉民.对20世纪中国合作经济困境的比较经济社会学分析〔J〕.学术研究,2005,(8).

〔4〕张其仔.新经济社会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24.

〔5〕熊万胜.合作社:制度化进程中的意外后果〔J〕.社会学研究,2009,(5).

〔6〕詹姆斯·S·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237.

〔7〕曹海林.从“行政性整合”到“契约性整合”:农村基层社会管理战略的演进路径〔J〕.江苏社会科学,2008,(5).

篇3

【关键词】安康经济 跟进发展 思考

一、安康经济的现状

2016年是安康经济由滞后向突破发展迈进的历史拐点。在这一年,安康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的发展,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跃居全省中上水平,长期处于全省后进位次的状况开始有所改变,第一次实现了由滞后到跟进的新跨越。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结构有所改善,活力进一步增强;工业主导作用进一步显现,县域经济活力明显增强,其它产业发展快速;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制约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正在或将明显缓解。

二、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机遇

1.在启动的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国家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政策和资金的投入为我市加快经济突破发展带来新的机遇,省委、省政府对安康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也将会进一步加强 。

2.国家因拉动内需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为安康加快改善落后的基础条件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遇。随着全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国家将进一步加快公共设施建设。我市境内铁路复线、高速公路、水电能源项目加快建设。

3.能源和水资源的短缺为安康发展综合水产业带来了历史机遇。我市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涵养区,是陕西省重要的水源地和水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加快以汉江水能资源开发为主的综合水产业发展将列入中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日程。同时,加大对南水北调水源地生态补偿力度的资金,将成为我市经济加快发展的助推器。

4.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消费结构升级为我市绿色产业提供了发展机遇。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资源开发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与此同时,我国进入经济结构和消费结构快速升级的时代。绿色产业快速兴起,绿色产品需求增加,这为我市生态旅游、富硒食品等绿色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因此,正在形成的以绿色能源、新型材料、富硒食品为主干的工业格局将成为我市经济突破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二)挑战

1.总体经济实力薄弱,工业化水平低。安康市2016年经济总量仅占全省的3.4%,人均GDP 10341元,只是全省的一半。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中,二产的比重为34.6%,低于全省平均18.1个百分点,依然处于发展滞后地位,这会对经济发展形成基础性制约。

2.以公路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条件落后,依然是制约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主要矛盾。出境高等级大通道尚未形成,境内交通不畅,市县尚未实现二级路连接,县乡之间以及通往景区、矿山道路等级低、通行能力差,不能满足产业发展和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的需求。

3.优势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凸显。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和我市绿色产业发展,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标准进一步提高,这将使一些优势资源开发项目受到政策和环境容量的限制

4.发展基础薄弱,竞争压力增大。安康属多山地区,土地供给不足,县乡交通条件较差,产业配套体系不健全,高层次人才缺乏,开放程度不高,发展中缺乏应有的竞争优势。

三、保持安康经济“跟进”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一)生物加工产业

1.生态农业。加强油菜等农产品生产,发展茶叶、魔芋、食用菌、生猪、蚕桑等规模化种植、养殖,开发富硒矿泉水,木瓜酒和以中药材为原料的功能食品,建立无公害果、蔬、畜种养基地,利用得天独厚的水资源,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使其成为安康又一支柱产业。依托汉阴菜花节,紫阳茶文化节等平台,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旅游观光农业,走农业品牌战略。

2.生物医药。加快黄姜、绞股蓝、葛根、肚中、丹参、黄莲和党参等优势中药材规范化药源基地建设,加强濒危稀缺药用动植物人工繁育技术开发,保护野生中药材的原生环境。加强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纯化和质量控制新技术开发,大力发展激素类原料药、中药饮片、配方颗粒等现代剂型成药,打造现代生物医药生产基地。

(二)新型材料产业和清洁能源。依托丰富和优质的矿产资源,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发展新型材料加工产业。发展铅、锌、钼、重晶石、硫铁矿、钒钛磁铁矿、白云石、金红石采选、冶炼新技术、新工艺及低品位岩金的分离技术,建设核电石墨、锌基合金、钡化工、多晶硅、功能陶瓷材料等新型材料项目,构建非金属新材料产业链。清洁能源的重点是加快旬阳、蜀河、白河水电站的建设速度,抓紧南江河等在建的支流电站建设,从严控制新上小水电项目,加快石泉煤电项目建设进度、紧盯核电项目不放松,发展汉滨生物柴油和燃料乙醇项目,力争新上太阳能光伏产业项目,以构建安康新型能源基地。

(三)生态旅游。按照“打通南宫山、连通汉江水、建设旅游村、提升安康市”的整体思路,集中打造“一山(南宫山)、一湖(瀛湖)、一城(中心城市)”的核心景区,统筹开发建设配套的旅游项目;要高度重视旅游市场主体的培育,密切与外地旅游企业的合作,深化与周边城市的旅游区域协作,把安康山水融入西安、重庆、武汉、成都旅游经济圈。继续办好龙舟节、茶文化节等系列节庆活动的基础上,积极策划中国母亲节,打响女娲品牌,促进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同时利用现代化手段,搭建旅游信息电子商务平台,把安康建设成为国内闻名的生态旅游胜地和西北独具魅力的乡村旅游示范区。

(四)现代物流业。要依托安康区位优势和交通枢纽条件,建立以安康城为中心,以铁路、公路、航运为网络,仓储设施合理配套、高效便捷、辐射周边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配送基地建设,提升物流集散、分拣包装、电子商务等功能。围绕装备制造、有色冶金、新型建材等产品输出,建设五里区域性物流配送基地;围绕粮食、烟酒、茶叶、肉制品、果制品加工,建立绿色产品物流体系;依托现代中药产业基地,建立中药产品物流体系。加强城乡商业网点和农副产品交易中心、批发市场建设,培育大型流通骨干企业,发展以连锁经营形式建立的中小超市、便利店、专业店等新型零售业态,建设物流园区和生产业聚集区。

参考文献:

[1]省发改委.陕南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

2014-12-21.

篇4

关键词:县域经济;体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6)04-0020-04

一、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根本矛盾

党的十六大召开之前,党和政府的文献文件中一直采用的是“县级经济”概念,其实“县级经济”和县域经济是两个性质和内涵都不同的概念。前者是行政经济概念,而后者则属于区域经济概念,是和城市经济相对应的一个综合性概念。它是指以行政县(包括县级市、旗等)为区域单位,以县一级独立财政为标志,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不同层次经济要素间的联系为基本结构,通过双向反馈的人力流、物资源、资本流和信息流而发挥整体功能的经济系统。因此,县域经济在内涵上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经济的二元结构矛盾(主要指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这一矛盾束缚了县域经济管理体制的创新,阻碍了县域经济与国际经济的接轨。二元结构矛盾主要表现为:

1.市场化与小农经济的矛盾

市场经济与传统生产方式之间不可避免存在着尖锐矛盾,突出表现为“小农户”和“大市场”的矛盾,即小生产方式与社会化大生产方式的矛盾。这一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县域经济推进工业化及农业产业化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一是小生产方式与农业产业化对资源配置合理性的要求相矛盾;二是与农业产业化对经营规模的要求相矛盾;三是与农业产业化对农产品技术含量的要求相矛盾;四是与农业产业化的开放性、灵敏性的要求相矛盾。江苏宜兴的板栗、百合等传统农产品由于加工、分级等技术不过关,市场销量不理想;蔬菜由于农药残留,市场前景不乐观,不仅导致了农产品优质化进展缓慢,也在相当程度上妨碍了农产品加工的升级和龙头企业层次的提高,很不利于农业企业的国际化竟争。如果不解决小生产方式的制度,推行农业产业化就可能成为空中楼阁。如何解决“小农户”和“大农业”的矛盾,是县域经济发展中必须解决的难题。

2.工业化与农业经济的矛盾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任务中的第一条,也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途径。县域经济只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但县域经济仍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它的核心问题是“三农问题”,“三农”问题与工业化矛盾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两个率先”的实现。表现为:一是农业比重过大与新型工业化的矛盾。2004年宜兴服务业比重占34.6%;信息化水平较低,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和信息设施严重落后;工业生产格局处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益”状况,使目前推动县域新型工业化的社会成本很高。二是乡镇企业集聚度差与新型工业化的矛盾。发端于乡镇集体所有制企业的“苏南模式”,它的典型特征就是“村村点火,户户冒烟”,遍地开花,“小工业”与“大农业”矛盾非常突出。三是县域消费市场的萎缩与新型工业化的矛盾。从2003年统计资料来看,城镇居民的人均饮食开支是1958元,农民的食品开支是820元,差距是2.41;城镇居民非食品的开支是3040元,农村居民的非食品开支是850元,差距是3.61。2004年,宜兴农民人均纯收入606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940元,农民所享受的教育、卫生、医疗和社会保障水平还相对较低。县域消费市场相对萎缩,新型工业化没有牢靠的社会基础。

3.资源瓶颈与规模经济的矛盾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效益经济,只有规模经济才能产生效益。要达到规模经济,首要的是大规模的投入,包括资金、技术、人才的投入。实际上,县域经济的发展都存在着“瓶颈”问题,即资金、技术和人才的短缺。首先,由于现行财税体制的向上集中性,造成县乡财政普遍拮据,产业投入严重不足。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在2004年财政工作会议上指出,县乡财政收支缺口已不少于1万亿元。绝大多数县域都是“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其次,目前中国的科研、教育、资本、人才、信息等活性资源在大城市高度集中,造成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创新力严重不足,从而形成县域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脱节的局面。再次,县域居民可支配收入少,消费力低下。目前县域人均社会总产值是全国平均水平70%,相当于大中城市的1/4,人均收入仅相当于大中城市的1/3,仍有2/3的农民由于收入低而缺乏消费能力。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县域经济发展新路

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实质上是传统社会遗留问题的集中表现。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制度上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解决城乡分割的歧视性制度,包括户籍制度、劳动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县镇行政管理及公务员薪酬制度等方面。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必须以更大决心加快推进改革”,努力从根本上消除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体制,“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因此,以宜兴为例创新宜兴经济发展思路,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创新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思路

目前我市的工业化水平较低,传统产业比重较大,高新技术产业分量不足;劳动密集型产业居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偏少。解决以上产业结构性矛盾唯一的选择就是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也是当前应对宏观调控、提高发展水平的必然选择。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思路:

第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壮大经济增量。五中全会明确要求“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因此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坚持自主创新为主,积极发展信息产业,以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以信息化推动农业产业化,以工业总量增长壮大县域经济总量,强化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工业运行质量。按照宜兴市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方向和本质要求,以非金属材料和氢燃料电池两大国家级产业基地以及现有的高新技术企业群为依托,加快崛起精细化工及医药制造业、高技术环保产业、新型建材复合材料制造业、新能源制造业和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群,积极采用先进制造技术和信息技术,加快对纺织、建材、化工等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竟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全面推进宜兴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开放是现代文明的基本特征,也是经济一体化对县域发展的基本要求,也为新型工业化发展开创空间。宜兴市的开放型经济是一条“短腿”,2005年,市委、市府提出了“学赶江阴,三年翻番”的奋斗目标,把发展开放型经济摆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上。主攻产业关联度大的龙头项目,大力拓展引资领域,扩大农业、服务业、基础设施等领域利用外资规模,延长产业协作链,壮大工业基础,为新型产业开辟道路。

第三,尽快建立科学的县域经济发展规划体系。建立前瞻性的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规划和专题规划,突出搞好市及中心镇的工业园区规划,将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结合,提高县域工业集聚水平。综合规划应该包括发展战略规划、产业规划、交通网络规划、乡镇驻地规划、县城建设规划和城镇区位功能规划等。利用园区规划将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结合,以园区为载体,将中小企业集中,发挥工业的集聚效应;通过园区招商,将外来企业集聚到园区,引导县域中小企业加入到大企业集团和优势企业的产业分工协作体系中去;积极发展配套经济,扩大新型工业化的区域外延,重点培育电线电缆、化纤织造、环保、陶瓷、服装服饰、精细化工、机械铸件等七大产业集群,拉长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形成特色化、专业化、规模化的产业集群基地。

第四,新型工业化必须同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新型工业化必须同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壮大县域经济,推进现代化进程。农民素质已经成为农业结构战略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抽样调查显示,宜兴市农村劳动力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1.4%,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人数只占15.7%。在劳动力转移人数中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2.3%。相当一部分农民对农业科技成果有一种本能的拒绝感、离异感和观望感。因此,政府必须尽快花大力气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信息网络建设,让农民尽快接触信息化,接受现代文明。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教育,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创新农村就业分流机制,引导部分农民去发达城市打工。新型工业化还必须同县域特色资源开发相结合,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形成宜兴具有山区、圩区、渎区区域特色的高效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将工业同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及培育县城特色产业紧密结合起来,壮大新型工业化的区域基础。

2.创新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发展模式

农业产业化就是要有效解决目前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市场、小农户”的矛盾,促进农业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业产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目前,问题的关键是“中介缺失”,农户在与企业关系中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控制权完全掌握在收购企业中。为此,有关专家提出一系列的“公司+农户”模式:公司+信息型龙头企业+普通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协会+农户、公司+信息型农业大户+普通农户,等等。但这些模式中都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项目的盲目引进破坏耕地、资本排斥劳动、公司一旦亏损就撤资导致农民更大亏损等。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注意三点:一是继续稳定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这一体制基础。二是强化村集体的经济组织功能。条件好的村可以参照以色列的“基布兹”模式,搞有特色的村级合作经济;一般村最好以村集体作为农民代表同企业进行谈判,以土地经营权入股换取农民就业、纳税、社会保障和村镇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企业必须有充足的资本投入和现代金融体系的支持,这就要求现行的金融管理体制必须进行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改革。四是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辅助手段,科技进步才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质保证。所以农业产业化对于解决当前的“三农”问题虽有极大的正面贡献,但这种贡献不可能长期延续。未来我国农业发展的前途,核心问题仍在于如何提高农业生产力和竞争力,使我国农业在国际化竞争中处于相对有利地位,进而达到可持续发展。

3.创新县域国土管理体制

我国的土地资源虽然总量巨大,但人均土地拥有量很少。宜兴市仅有耕地50多万亩,人均耕地不足0.5亩,且质量较好的后备资源严重不足,上级下达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97.476万亩,用地指标仅有3300亩,而建设用地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因此宜兴市土地负荷相当沉重,人地矛盾也相当突出。

保护耕地资源应该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但工业化发展需要工业园地。解决问题的途径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土地作为一项重要的生产要素要尽快由法律确认下来;另一方面,作为县域政府,要努力搞好土地经营,扩大增量,盘活存量。具体方法是先建立县级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增强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调控能力。在此基础上,政府再采取以下做法优化配置土地资源:(1)建立土地招标拍卖和挂牌出让制度,完善土地市场运作机制;(2)建立国有土地使用权租赁制度,保证政府稳定的土地收益;(3)建立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形成统一完善的土地市场体系;(4)建立市场化的土地开发机制,为土地资本运营制度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4.创新县域行政管理体制

我国目前的县域行政管理体制仍然沿袭计划经济时期那一套,在改革开放时期,我国的“市管县”体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城乡对立的矛盾,促进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等方面起了一定作用。但现在这个体制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不可忽视的阻碍。首先,造成虚假城市化和对县域资源的垄断性掠夺,是明显的“市卡县”体制;其次,多了“市”一个地方行政层次,产生了新的条块分割,对于县域,增加了一个财政上缴层次,加重了财税负担;再次,市对县的行政垄断,不利于县域间的经济横向合作。另外,这种体制不但违背了市场经济国家城乡分治的国际惯例,而且也缺乏法律依据。我国《宪法》规定我国行政区划为省、县、乡(镇)三级。“市管县”体制必须从根本上进行改革,但必须清楚,作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市管县”体制改革,不仅仅是行政区划的简单变动或行政管理手段的变革,而是一场深刻的地方政府制度改革和政府权力的再分配。必须从战略高度、从国家宏观体制完善的高度进行深入慎重的研究,根据“缩省强县、创新市制、市县分治、省县直辖、乡镇自治”的思路进行全面的创新改革。

篇5

关键词:中小企业,扶持措施,发展问题,管理支持

中小企业如今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上缴的税收约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3%,生产的商品约占社会销售总额的58.9%,商品进出口额占总额的68%左右。 “中小企业提供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我国65%的发明专利、75%以上的企业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是由中小企业完成的。”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国内外宏观经济问题愈加显现。国际上,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房地产、金融泡沫破灭;消费者需求明显下滑,实体经济仍陷于衰退。国内,转变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困难重重;投资过热使得宏观调控有所加强,国际市场需求下降,国内消费增长相对缓慢,长期依赖投资、出口的经济发展模式弊端日益凸显。在投机、金融危机、美元贬值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下,石油等重要资源的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剧烈。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的不利因素众多。大量抗风险能力较弱的国内中小企业经营困难。据经济观察报报道,“2008年上半年,浙江规模以上亏损企业有1.07万家,亏损面达19.6%。在浙江有超过1200家的企业已经关门歇业关停。” 就全国而言,2008年上半年有6.7万家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倒闭。

2009年,尽管国家制定、实施了刺激经济的各类政策、措施,但对广大中小企业而言,依然存在着市场需求明显减少、盈利大幅下降、亏损状况严重等问题。

一、目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措施

微观经济是宏观经济的基础。政府不仅应保持宏观经济的稳步增长,还应积极采取措施,持续激发微观经济活力。从数量、影响程度上看,中小企业已成为微观经济组织的主要组成部分。政府应积极向中小企业提供有积极外部性的公共物品,尤其当企业面临着严峻宏观环境的时候。

在2003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对政府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责任做了进一步的明确和系统性的规范。例如,该法规定了“国家对中小企业实行积极扶持、加强引导、完善服务、依法规范、保障权益的方针”。它的意义是深远的。多年来,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陆续制定了许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1.组织协调机构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商务部等14个部门共同成立了全国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国家发改委设立了中小企业司。到2007年末, 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设立了中小企业厅或中小企业局,部分省区市设立了专职的处、室。包括贵州在内的许多省、区、市建立了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提供帮助申请政府扶持措施等服务工作。

国家发改委、国务院信息办和原信息产业部共同组织建立了以大企业为主体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联盟。

2009年9月,国务院决定成立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2.创业扶持

国家在场地、设施、税收等方面,支持中小企业创业。例如,向符合规定的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国家对符合条件的新设立中小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和信息服务。在“十一五”规划中确定了扶持中小企业的“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并将其作为政府的重点工作事项。2003年-2007年,国家向超过6.4万户的中小企业提供了创业指导和综合服务。

国家对认定的高新技术创业风险投资项目给予注资等多方面的扶持,重点是节能环保、集成电路和软件、通信等九个领域。

国家允许创业者将家庭住所、租借房、临时商业用房等作为创业经营场所,建立创业项目资源库,形成有效采集和定期制度。

上海市面向小企业创业构建了政策、服务、金融、信息、人力资源等六大支持体系、市区街道三级创业服务网络。

3.资金

国家在中央财政预算中设立了中小企业科目,设立“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结构调整、节能减排、新产品、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和为中小企业提供公共技术服务的项目、与大型企业协作配套的项目等。并从“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拨出一部分资金,设立“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

中国人民银行鼓励商业银行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发展中小企业金融产品。,扶持措施。国家正修订《贷款通则》,制定融资性担保管理办法。,扶持措施。国家要求国有银行必须设立小企业金融服务机构,要求国有银行改进小企业贷款呆账核销工作,改进中小企业贷款的信贷人员尽职免责机制。同时,国家积极推动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的设立工作。小额贷款公司正在试点。国家正在制定关于民间资本参与发起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股份制金融机构的办法,允许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改变为村镇银行。国家要求国有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采用动产、应收账款、仓单、股权和知识产权质押等灵活抵押方式。

国家开发银行与国家发改委合作建立了300多个中小企业贷款平台。中国进出口银行等提供了政策性贷款。商业银行推出了多类特定贷款品种,如无需评级、授信的中小企业快速贷款。有的地方政府设立了地方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牵头组建了中小企业融资联席会,向重点中小企业提供贴息贷款,设立融资性租赁公司。有的地方银监部门对商业银行设立了小企业贷款指标。

国家相关部门积极引导中小企业进行直接融资。证券市场的中小板上市企业数量持续扩大。2009年,设立了创业板证券市场。

2008年起,国家允许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

国家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通过阶段参股、跟进投资、风险补助、投资保障等方式促进风险投资机构投资中小企业。相关政府部门提出,适当补偿创业投资企业投资中小企业所承担的风险,向创业中小企业所接受的创业投资企业投资管理服务、创业投资公共平台提供资助。

各级政府积极推进以信用征集、信用评级、信用信息数据库、信用为主的中小企业信用制度、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工作,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数据库,鼓励中小企业合法的互融资担保行为。部分地区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进行了区域性再担保试点工作。2003-2007年,对超过20多万户中小企业开展了信用等级评价和信用信息征集工作。对700多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再担保机构免征3年营业税。有的地方对符合规定的中小企业提供免抵押信用担保贷款额度,对担保机构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风险给予资助。

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小企业营业税、所得税和增值税减免的优惠政策。2010年,国家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不高于3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采取应纳税所得额减半、所得税率减为20%的优惠政策。对国家鼓励的投资项目,可对自用进口设备等免征进口关税。,扶持措施。国家允许中小企业提出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申请。国家对一些受经济危机影响较大的、经营困难的中小企业采取了阶段性缓缴社保费用或降低费率的措施。

4.技术创新

国家对中小企业符合条件的技术创新项目、为大企业产品配套的技术改造项目,给予贷款贴息优惠,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对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大学科技园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对经认定的创新型企业予以资助。国家引智专项经费对认定的聘请外国专家项目、引智示范推广项目给予资助。对中小企业参与标准制定、小企业的发明专利申请、维持等费用予以资助。有的地方对认定的产学研项目给予资助。

各级政府通过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基地等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信息、咨询、技术转让服务。推动实施“专利服务中小企业”活动。鼓励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向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服务。

5.市场开拓

国家通过进出口信贷、出口信用保险等业务,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国际市场。设立了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要求各级政府对列入《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的中小企业产品优先采购。

6.社会化服务

国家鼓励社会中介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信息、培训、融资、营销等各类服务,向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组织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建立了覆盖全国的中小企业信息网络体系。中小企业网总站和分网已拥有100万企业会员,日均点击量超过50万次。

7.提高企业管理能力

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开办了中小企业管理咨询培训班。有的地方通过专家委员会向中小企业提供服务。有的地方政府与管理咨询机构合作向个别重点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服务。有的向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管理咨询项目提供资助。有的向企业推荐经过筛选的管理咨询机构。

通过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中国中小企业竞争力讲堂”、“创业者家园”公益培训、企业成长培训等,向中小企业提供了许多免费的管理培训。2010-2012年,实施面向100万家成长型中小企业管理者的培训计划。

8.国际合作

我国政府与美国、法国、新加坡、德国等多个国家签署了中小企业合作协议、中小企业合作备忘录。举办了多次双边中小企业政策磋商及亚欧会议中小企业部长级会议。联合多国举办了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推动建立中意中小企业基金。国家发改委与英国国际发展部合作开展了中小企业政策支持体系项目。

二、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常见问题

2006年及之前的数年中,以中小企业为企业主体的浙江、广东地区的出口额、增加值的年增长率都达到20%-30%之间。但到2007年,上述年增长率下降到了10%左右。2008年1-2季度,相关年增长率继续持明显下降。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问题并非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出现而产生。正如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王新奎所指出的,中小企业的问题,实际是全局的问题。以下从经营理念、企业战略、营销、运营等多个方面来分析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常见问题。

1.经营理念

据调查,多数中小企业创办人的知识水平并不高。受知识水平有限、利己主义思潮、一些领域法纪松弛等因素的影响,许多中小企业经营者在经营理念上存在着严重缺陷。

急功近利,注重短期收益,忽视长期利益。

侧重于采取粗放的经营管理方式。有的还采用一些落后的家族经营方式。忽视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守法经营、诚信经营的意识比较淡薄。容易出现生产伪劣产品、污染环境、安全管理松懈、安全隐患、安全事故多等违法违规现象。

近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给广大中小企业带来了广阔而丰富的市场机遇,带来了优越的外部发展空间,使得大量中小企业在内部管理水平不高、综合实力较弱的情况下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这掩盖了不少中小企业经营者的经营理念问题。

2.企业战略

倾向于采用粗放的发展方式。大多数中小企业集中于普通层次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加工贸易产业,较少进入高新技术产业。

众多企业不顾自身的优势、劣势所在,热衷于进入在短期内能获得高额利润的产业。如房地产业、采矿业、钢铁业、有色金属业、建材业、娱乐业、餐饮业等。

众多企业习惯于从短期角度来选择盈利模式、管理方法,不注重培育可持续的竞争力,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不足。高附加值产品少,常常依赖于低成本竞争,压低劳动者待遇;随意排放污染物,随意消耗土地、自然资源;甚至不顾法规限制,沉迷于通过、徇私枉法来获利。

3.营销

大量中小企业将营销投入、营销环节较少的国外市场作为主要目标市场,而将一定范围内营销难度较大的国内市场放在次要位置。当发达国家高度负债的发展方式难以维系、出现金融、经济危机时,这类对国外市场过于依存的企业的市场需求急剧减少。,扶持措施。以广东地区为例,2006、2007年出口额的年增长率同比超过30%;而2008年第一季度增长率同比为9%,第二季度同比为3%。此时,这类企业很容易陷入困境。

许多中小企业惯于采用低价竞争的营销策略,轻视以质取胜、以创新谋优势的营销策略;不重视新的营销方法,以设立网站为例,据调查,只有17%的中小企业开设了企业网站。

许多中小企业轻视品牌建设,轻视自有品牌,乐于以附加价值低的生产车间角色从事贴牌产品制造业务。

4.运营

设备、工艺技术水平不高,甚至较低。中小企业往往在设备、工艺技术上的投入较少,不少企业靠增加劳动力投入来弥补设备、工艺技术投入的不足。

对信息化建设比较轻视,投入不足。多数的信息技术应用只限于外网、内网构建、微软办公软件应用。近年的国家中小企业信息化调查报告指出,我国中小企业计算机的普及程度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泰国、菲律宾等发展中国家。,扶持措施。只有9%的中小企业实施了电子商务,4.8%应用了ERP,16.7%有自己的网站,14%有企业门户网站应用。

许多中小企业不是通过提高运营管理水平来降低成本,而是着眼于压低劳动者的薪酬。当原材料采购成本、劳动力薪酬出现一定幅度的上升时,大量中小企业出现难以运营的局面。

5.研发

目前,国内企业普遍存在着研发投入少、重模仿、轻研发的现象。在中国,国外组织、个人的专利登记数曾经在较长的时期内持续高于国内组织、个人的登记数。这一情况直到2005年才得以改变。国内企业不仅在大量的高新技术、设备上依赖于国外,甚至于常用的数控机床、纺织机械也有70%是从海外进口。

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很多国内企业经营者不重视研发职能或是研发管理比较薄弱。这方面与一些海外先进企业相比,差距明显。以日本精工爱普生集团为例,该公司研发部门中的知识产权机构有约400名员工。其专利检索数据库有上千万项专利信息。有些专利检索能力已经超越了日本的国家机构。

具体到国内的中小企业,此类问题更为普遍,自主创新产品、自主知识产权平均数量更少。

6.财务

许多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有的企业现金流状况不佳,乃至因缺乏现金而经营困难。有的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不严,坏账损失严重。有的企业账务混乱,导致决策困难。有些企业偷漏税严重,法律制裁风险高。有的企业出现内部人员贪污、挪用公款的现象。

一方面,因为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财务管理不规范;一方面,因为中小企业可抵押资产少、不易获得担保;银行融资困难,发行债券、上市融资的机会很少。相应地,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高。据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介绍,中小企业的银行贷款利率常常高于9%,总成本超过10%,民间借贷的利率则超过了30%。

7.人力资源

由于我国曾长期处于经济、文化落后状态,大量中小企业的创办者、早期经营者文化素质不高,管理能力较弱,管理意识较落后,对人力资源工作相当不重视。因此,中小企业的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相当匮乏,员工素质相对较低。据调查,在我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员工占中小企业员工总数的比例不到10%,初中以下学历的员工所占比例则达到约60%。

许多中小企业缺乏正常的人力资源投入,员工无法享受到依法应有的工作待遇,无法获得依法应有的劳动报酬。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工作责任心不高。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调查,中小型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投入占企业总投入的比例非常低。

三、目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相关措施的不足之处

关于目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相关措施的不足之处,除了制度建设待加强、需要进一步统筹、安排、扶持资金规模有限、资金安排不均衡、管理不严、服务内容待扩展、监督检查不够以外,还有一个重大不足是目前的支持措施还不能比较有效地面向那些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对解决关键问题所起的作用还比较有限。

下面将目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相关措施所起的作用按经营理念、企业战略、营销、运营、研发、财务、人力资源进行分类,并与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常见问题进行对比分析。如表1所示。

表1:对目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相关措施所起作用的对比分析表

序号 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常见问题 目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措施 1 经营理念:受知识水平有限、利己主义思潮、一些领域法纪松弛等因素的影响,许多中小企业经营者急功近利,忽视长期利益;侧重于采取粗放的经营管理方式,忽视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守法经营、诚信经营的意识比较淡薄。 a.国家开展了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中国中小企业竞争力讲堂”、“创业者家园”公益培训。 b.2010-2012年,实施面向100万家成长型中小企业管理者的培训计划。 2 企业战略:倾向于采用较低层次的发展方式,大量集中于普通层次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不顾自身的优势、劣势所在,热衷于进入在短期内能获得高额利润的产业;习惯于从短期角度来选择盈利模式、管理方法,高附加值产品少,常常依赖于低成本竞争,压低劳动者待遇;不注重培育可持续的竞争力,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不足;甚至通过、徇私枉法来获利。 a.国家相关部门对符合条件的新设立中小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和信息服务。 b.有的地方政府面向小企业创业构建了政策、服务支持体系。 c.国家发改委开办了中小企业管理咨询培训班。 d.有的地方通过专家委员会向中小企业提供服务。有的地方 与管理咨询机构合作向个别重点企业提供管理咨询服务。 3 营销:大量企业将营销投入的国外市场作为主要目标市场,过于依赖,而把国内市场放在次要位置;许多中小企业惯于采用低价竞争的营销策略,轻视以质取胜、以创新谋优势的营销策略;轻视品牌建设,乐于从事贴牌产品制造业务。 a.国家通过贸易信贷、出口信用保险等业务,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国际市场。 b.设立了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 c.要求对列入《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目录》的中小企业产品优先采购。 4 运营:在设备、工艺技术上往往投入较少,水平不高,不少企业靠增加劳动力投入来弥补不足;对信息化建设比较轻视,投入不足;许多企业不是通过提高运营管理水平来降低成本,而是着眼于压低劳动者的薪酬。 a.相关部委牵头组建了以大企业为主体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联盟。 b.有的地方政府面向小企业创业构建了信息支持体系。 5 研发:普遍存在着研发投入少、重模仿、轻研发的现象;研发管理比较薄弱;自主创新产品、自主知识产权更少。 a.政府通过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基地等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信息、咨询、转让服务。 b.推动实施“专利服务中小企业”活动。鼓励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向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服务。 c.国家对中小企业符合条件的技术创新项目、为大企业产品配套的技术改造项目,给予贷款贴息优惠,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 d.对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大学科技园实行税收优惠。对经认定的创新型企业予以资助。 e.国家引智专项经费对认定的聘请外国专家项目、引智示范推广项目给予资助。 6 财务:许多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有的企业现金流状况不佳;有的应收账款管理不严,坏账损失严重;有的财务信息混乱,导致决策困难。有些偷漏税严重,法律制裁风险高;不易获得担保,银行融资困难,发行债券、上市融资的机会很少,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高。 a.中国人民银行在2008年要求商业银行的小企业信贷投放金额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增加量不低于2007年。 b.国家正修订《贷款通则》,制定融资性担保管理办法。国家要求国有银行必须设立小企业金融服务机构,要求国有银行改进小企业贷款呆账核销工作及相关的信贷人员尽职免责机制。国家要求国有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采用动产、应收账款、仓单、股权和知识产权质押等灵活抵押方式。国家积极推动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的设立工作。 c.小额贷款公司正在试点。国家正在制定关于民间资本参与发起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股份制金融机构的办法,允许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改变为村镇银行。 d.有的地方银监部门对商业银行设立了小企业贷款指标,中国进出口银行等提供了政策性贷款,国家开发银行与国家发改委合作建立了300多个中小企业贷款平台。 e.2008年起,国家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 f.国家相关部门积极引导中小企业进行直接融资,设立了创业板证券市场。 g在中央财政预算中设立了中小企业科目,设立“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结构调整、节能减排、新产品、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等。向符合规定的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h对认定的高新技术创业风险投资项目给予注资等多方面的扶持。国家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通过阶段参股、跟进投资、风险补助、投资保障等方式促进风险投资机构投资中小企业。,扶持措施。 i.各级政府积极推进中小企业信用制度、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工作,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数据库,鼓励中小企业合法的互融资担保行为。部分地区建立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向创业中小企业所接受的创业投资企业、创业投资公共平台提供资助。 j.有的地方政府面向小企业创业构建了金融支持体系。有的地方政府向重点中小企业提供贴息贷款。 k.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小企业营业税、所得税和增值税、自用设备进口关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的减免优惠政策。国家对一些受经济危机影响较大的、经营困难的中小企业采取了阶段性缓缴社保费用或降低费率的措施。 l.允许创业者将家庭住所、租借房等作为创业经营场所。 7 人力资源:大量企业的创办者、早期经营者文化素质不高,管理能力较弱,管理意识较落后,对人力资源工作相当不重视;人才相当匮乏,员工素质相对较低;缺乏正常的人力资源投入,员工工作待遇偏低,员工的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 a.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中国中小企业竞争力讲堂”、“创业者家园”公益培训、企业成长培训等,向中小企业提供了许多免费的管理培训。 b.2010-2012年,实施面向100万家成长型中小企业管理者的培训计划。 c.有的地方政府面向小企业创业构建了人力资源支持体系。 从上表可以看出,目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相关措施主要面向的是中小企业的财务

职能问题,其次是研发职能问题;而在经营理念、企业战略、营销、运营、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支持措施则较少。正如中国社科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刘迎秋教授所说的“资金紧缺不是民营企业发展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也不是资金短缺等财务问题,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不应过多地面向中小企业的财务职能。

四、激发微观经济活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根本途径

1.激发微观经济活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根本途径

将企业管理能力提升到较高的水平,是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所在。以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为例,只有将广大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到中等或较高水平,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成本才比较能够处在一个贷款方可接受的水平,各项信贷扶持政策才能真正发挥效用。曾主管中小企业发展的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欧新黔指出,我国中小企业已经到了以提高素质为主的发展阶段。温州创新工商管理培训中心主任殷海江认为,中小企业最大的问题就是企业组织管理能力建设较差,不论人员培养、管理流程、制度建设、技术研发、品牌塑造都缺乏手段,导致面对从紧的外部环境时缺少竞争力;企业抵抗外部风险最好的办法是练好内功。

尽快、逐步地帮助多数中小企业将管理能力提升到中等或较高水平,是将中小企业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的根本方法,是解决中小企业在严峻的宏观经济环境下所面临各类发展问题的根本方法。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认为,当前的经济状况从政策层面上来讲,更多取决于微观,取决于企业应对环境的能力;应更多地培养企业应对外部环境的能力。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王新奎曾经举了一个实例,上海市工商联纺织协会的众多中小企业会员在2007年遇到了严重的经营困难,通过集思广益、共同协作,投资成立了一家新的企业,以此竞标获得了上海世博会特许产品经营商的资格,使得大家的经营状况普遍得到了扭转。

因此,制定、实施好以管理支持为重点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是激发微观经济活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根本途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应由以财务支持为重点转向以管理支持为重点。

2.制定、实施好以管理支持为重点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

(1)在实施其它支持政策的同时,将财力、人力资源重点投向中小企业管理支持领域

(2)以中小企业管理咨询专家、专业管理咨询机构相结合的方式向符合优先扶持条件的中小企业提供或资助管理顾问服务

政府部门应组建中小企业管理咨询专家团队,重点在经营理念、企业战略、研发等职能的疑难问题上向符合优先扶持条件的中小企业提供管理顾问服务。由政府承担中小企业管理咨询专家的服务津贴、费用,由企业为主(如企业评价权重占60%)、政府为辅的方式来评价管理咨询专家的工作绩效。

同时,政府部门应资助符合优先扶持条件的中小企业选择有资格的专业管理咨询机构的管理顾问服务。可按企业的财力状况,资助管理顾问服务费用的50%-80%。具体而言,企业应按统一的规定实施招标,由多家管理咨询机构投标,提出各自的方案、实施时间、实施人数、服务价格,在相关部门的监督下由企业择优选择管理咨询机构。政府可制定各类管理顾问服务费用的基准及上限。相关部门应建立对此类管理咨询机构的评价、监督机制。在咨询项目完成后的半年、1年,分两次由企业、政府部门共同评价管理咨询机构的工作绩效,企业评价可占60%的权重。开展此项工作时,由于具有良好管理顾问能力的管理咨询机构数量目前比较有限,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结合各地实际情况逐步开展。政府也应更多地开展相关管理咨询机构、人员的培训工作。

(3)以更大的力度、更多样的方式组织、资助中小企业管理人员培训工作

在加强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中国中小企业竞争力讲堂”等管理人员培训工作的同时,资助成长潜力大的中小企业的一些管理人员参加其它正规的企业管理培训或学历学习、职业资格培训。

(4)资助、鼓励管理人才到中小企业就业,降低其就业风险

人力资源是组织的第一资源。相关部门可向符合一定素质、才能条件的中小企业管理人员提供保障较高的失业保险、服务津贴等多种资助,采取各类措施帮助中小企业缓解管理人才紧缺问题,增强对管理人才的吸引力,鼓励管理人才到中小企业就业,降低管理人才到中小企业工作所面临的较高就业风险。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马克思 经济危机 根源 坚持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1-0182-01

人们习惯性地认为经济危机根源,由于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存在矛盾。而现实状况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发生经济危机的同时,社会主义社会也不同程度上的承受这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2007年底,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而与此同时,一些社会主义的也卷入经济危机,比如说中国。而辩证地坚持和发展解决经济危机的根源,适时地调整措施来发展符合实际情况的经济的理论又成为重中之重。

一、坚持

究其根本原因,经济危机的本质和根源,就是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存在矛盾。首先,资本主义生产的就是剩余价值的生产,正因为资本主义企业对剩余价值不断追求,迫使其盲目扩大生产。而在这个扩大生产的过程中,又会造成资本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最终致使无产阶级贫困的发生。长期发展下去,必然会造成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本质上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经济危机不仅带来了股票大幅度跌落、房地产价格缩水等影响,同时也使得失业率急剧上升,CPI指数更是日渐攀升,人们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最终使得受害最深的还是普通劳动群众,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其次,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关系与社会生产力不相适应,突出表现表现在生产资料占有者与劳动者之间存在切实的对立。资本主义社会私有制没有办法解决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而社会主义公有制却能够成功地解决这一矛盾,也就取代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在这之中发生的作用。但从唯物史关的角度上来看,要想切实地解决经济危机,缓解经济危机带给社会的各项问题,就要顺应历史发展规律,用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

再次,研究经济危机最初是以19世纪成熟的欧洲资本主义为分析对象,那时候的商品经济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生产还未完全实现社会化,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还未形成统治地位,因此经济危机还缺乏统一的国际市场条件。但是马克思时代的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已经发展的较为成熟,市场发达,依赖性较强的国际经济活动也逐渐成熟,这就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创造了更伟重要的市场条件。用唯物辩证法来分析,经济危机不再是社会再生产经济循环的某个环节,而是在连续不断地循环过程中不断存在并显现出来的。因此要想真正的解决经济危机,要从连续不断的循环过程着手把握,而不只是从某一个阶段来解决。

二、发展

在分析和解决经济危机根源问题上,我们在坚持的同时,更主要的是结合实际情况发展。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结合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程度,也从不同的发展阶段考虑了商品经济,进一步揭示经济危机发生和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认为,在简单商品生产和交易过程中,货币的产生尽管克服了物物交换的局限,促进了商品的交易,但其流通的职能也可能会使市场出现商品买卖脱节、交易的中断、生产的中断等现象,这就伟经济危机的出现造就了必要条件。渐渐地,货币的支付职能逐渐发生作用,但是在促进商品交易的过程中,也容易会由此形成交换者的多角债务关系,信用关系收到威胁,经济危机可能性就会进一步扩大。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成熟的资本主义会使得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最终使得经济危机由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

理论和事实证明,在简单商品经济时期,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完善不成熟,经济危机不会真正的发生,而只有成熟的市场经济才会真正地孕育经济危机。在现实生活中,在考虑经济危机的社会经济制度因素的同时,社会市场制度因素更是不容忽视。

社会市场制度主要是指市场配置资源的运行机制和制度,这其中主要包括企业组织制度、市场交易规则、金融制度和信用制度等等。这种社会市场制度成为了造就经济危机的基本因素。而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程度和现实情况也表明,经济危机已经不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只要是这个社会,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占主导,以货币为媒介的社会经济活动都会或多或少地存在企业目标与社会生产的之间的矛盾,也会存在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也会存在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在信用制度进一步扩大了经济市场后,虚拟经济则日益脱离实体经济,“泡沫”的破裂逐渐成为经济危机的导火索。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典范,中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发展日渐稳定成熟。而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以市场调节为基础手段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在公有制的基础上,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成为了我国目前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的经济不断融入国际市场,自我国加入WTO以来,国际贸易往来更是日渐增多,在受益的同时也存在金融市场和虚拟经济等各项问题,中国的市场经济也深深地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这种市场经济突破了国家和所有制的各种限制,将整个世界市场连为一体。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都会通过这些渠道传导到中国。

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为经济危机的根源,事实上这与其对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认识的局限性也有一定的关联性。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条件下,企业组织商品生产和交换,进而实现商品的价值和商品的剩余价值。而社会主义则消除了商品经济的重要条件,即资本主义私有制,这样商品生产和交换也及不存在了。现在看来,马克思的商品经济思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当前社会对商品经济原因的认经突破了所有制限制,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已经完全适应不同的社会制度。即使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的利益主体也客观的存在着,都需要交换商品来进一步实现经济利益。那么,我们对经济危机根源的认识也要有所发展。因此,一般说来,商品经济、市场制度的各种弊端,包括经济危机,也必然会发生在所有采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社会。

总而言之,在解决经济危机和现实经济问题的过程中,既要坚持,又要发展,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用辨证的角度去看待各种经济理论和问题,这样才会创造出符合自身的经济发展理论和模式,经济发展才会逐渐日趋成熟稳定。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篇7

【关键词】校企合作;发展;根本途径

1. 技工学校的现况和我校面临的形势

技工学校经过几年来的扩张发展以后,目前已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不利因素的影响,受到越来越严峻的挑战,这些因素归纳起来,有以下六个方面:一是高中的扩招,甚至有一些地方只要参加中考的,有读高中意愿的都可以上高中。二是中专升格,转成为职业技术学院,由原来的纯理论培养为主转为技能培养为主或理论技能培养并重,技工学校的特色优势不再。三是教育部门要求每个县必须办好一所职业技术学校,并把它视为普通高中同等对待,那些不愿意读高中的可以就地读职业学校。四是社会力量办学的不断扩张和发展,民办的职业技术学校如雨后春笋,对我们技工学校也是一大冲击。五是从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的要求趋势,未来教育的两大块即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要并驾齐驱,然而由于我们的体制问题,技工学校并未纳入国民教育范围之中,仍属行业管辖,自身的发展无疑会受到制约,而国民教育性质的职业技术学校,得到国家的投资和扶助,将会得以快速发展。六是技工学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招生方面大有“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残酷惨烈态势。就技工学校自身方面看,发展也是很不平衡,我区的技工学校目前可分为四类,即国家级、省部级、合格级、不合格级。国家级的一般都是高级技校,他们的发展会受到一定的冲击,但影响不大,省部级的技校一般在硬件方面仍有一定的优势,专业设置也有优势,他们在目前的竞争中仍可以占据一席之地。不合格或未评审过关的技校,自然会困难重重,步履维艰自不用说。困难多,压力大而又有一线生机的自然是那些合格的技工学校了,我校就属于这一类学校。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我校都处于严酷的被挤压之中,何去何从,出路何在,应该是我们必须认真考虑和慎重研究的当务课题。

一个企业的产品销售方式不外就是三种,第一种是生产什么销售什么,第二种是以销定产,第三种是来料加工。在买方市场的情况下,第一种方式已经落后,不适合市场的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再也不是一个与世隔绝的王国,尤其是技工学校,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的汹涌波涛中的一只帆船,不能再实行“生产什么销售什么”的方式,而需要采取“以销定产”和“来料加工”。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我们的教育必须和企业紧密结合,只有这样教育尤其中等职业教育才可能有强大的生命力,走校企合作之路,正是技工学校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2. 充分认识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坚定不移的走校企合作之路

(1)走校企合作之路,能使我们的培养目标更具确定性。

企业生产的目的就是要向社会和市场提供合格的优质的产品,满足人们的需要,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为企业输送合格的高素质的人才,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企业的关键环节在于销售,学校的关键环节在于输送,销售不畅,则直接造成产供的堵塞,而输送不畅,则影响到招生、教学、管理等学校的一系列工作的顺利推进,为什么有的技工学校培养的人才不能受到社会的青睐,不为企业所接受,关键的问题是所培养的人才不能“适销对路”,这是由于学校“闭门造车”所致,是学校为办学而办学的结果,在当今的社会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已经不允许我们技工学校关起门来办学,而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从这个意义上讲,走校企合作之路,能使我们的培养目标更具确定性,学校和企业建立良好的供需关系,学校根据企业的需要,确定培养人数,以及这些人数的所学专业,从而解决了“为谁培养”和“培养多少”的问题。

(2)走校企合作之路,能使我们的培养内容更有适应性。

调整专业设置,实行教学内容的改革以适应企业的需要,这是每个技工学校都想做的事情,然而,如果没有企业的需求做依据,这种调整和改革都是盲目性的,为什么有的学生毕业就失业,为什么有的学生学非所用,用非所学,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培养的内容不尽适应企业的需求,甚至有的内容已经过时,远远滞后于时展步伐。实行校企合作,学校就能够根据企业的需求,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为教材注入新的内容,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突出重点,突出技能,从而使我们的教学内容更具适应性,从而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3)走校企合作之路,能使我们的教学质量更具有保障性。

对于技工学校来说,教育质量的真正体现,不是在于对于书本理论知识的猎取的深度,而是在于对于所学的专业技能的掌握和拥有,在这一点上,它和普通中学的教育不尽相同,不能仅仅用分数来衡量,更重要的是看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具体结合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技工学校的教育质量有没有保障,看它培养的目标明不明确,看它以什么为依托来进行培养,看它培养的人才是否具有适应性和适用性。我们不能盲目地办学,盲目地教学,不能实行本本主义,只是跟着教学大纲走,而忽略了瞬息万变的市场需要,忽略了企业的真正需求,只有根据市场和企业的要求,随时对我们的教学进行改革和调整,这才是教学质量得以提高的重要保证,而要达到这一点,最好的办法是实行校企合作,这是解决“如何培养人”的问题的重要途径。

(4)走校企合作之路,能使我们学校的发展更具可靠性。

技工学校办学就是两愁,一愁生源的枯竭,二愁出口的不畅。生源枯竭,进口冷清,学校将无米之炊,而出口不畅,势必“产品积压”,从而造成恶性循环,因此,必须要走校企合作之路,把学校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捆绑起来,将学校建成企业人才需求的基地,将企业建成接收人才的就业基地,根据企业的要求,实行长短线相结合培养人才,根据企业的要求,实行“订单教育”,也可以根据企业的要求,实行“来料加工”,为企业在职人员进行培养提高等等,使学校和企业真正成为“紧密型的合作伙伴”,做到了这一点,学校的发展就有了可靠的保障。

(5)走校企合作之路,能使学校的办学水平的提升更具便捷性。

默默无闻的工作无可厚非,然而,默默无闻的办学不可取。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的高低,除了取决于它是否能够为社会为企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的德才兼备的人才之外,还取决于它在社会上的企业之中是否具有相当的知名度,是否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而这些知名度,这些影响力和吸引力,不是自然而然的翩翩而至的,这是多种力量结合的结果,而其中一种力量的结合,就是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学校通过走校企合作之路,和众多的企业建立起广泛而稳固的需求合作网络,通过企业的影响力带动学校的知名度,并通过这种广泛而稳固的需求合作网络,保持学校发展的长久不衰,这种长期的合作,这种发展的长久不衰,就是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提升的真正体现。

3. 走校企合作之路,必须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实行校企合作,建立坚实的实习基地。

一个技工学校完全靠自己现有的资源建立起完整的实习基地是不可能的,和企业合作,在企业中建立起自己的实习基地,是一条两全其美的路子,尤其对我们这样一个土地资源比较缺乏的学校,更应如此,把实习基地建立在企业中,这种实习基地的建立,不能满足于一般的松散的承诺上,而必须要建立在紧密型的契约上,建立在一种合作的责任的体制上,建立在一种良性运作的机制上,同时要让这样的实习基地成为就业的基础,而不仅仅是单纯的实习场所。

(2)校企合作,建立稳固的就业网络。

可以说,每个技校都有一个就业网络,然而,关键的问题是看这些网络的质量好不好,看这些网络是否具有扎实可靠的稳固性,是否具有经得起时间考验的长期性,昙花一现的网络无异于无,我们的责任是要建立稳固的长期发生成效的就业网络。我校的就业网络从目前情况看,是具有一定的规模,也在发挥着作用,但从严格要求上说,还不够稳固,广泛性也还不够,从广度上和深度上说都还是欠缺的,还是停留在松散的一般承诺上,随机性比较大,这不利于我们工作的开展,也随时会影响到我们就业工作的质量,因此,必须要在规模上和稳固上继续做文章。

(3)校企合作,努力实施“订单教育”。

企业实行订单生产,这是一种确保企业零风险而又获利的的新型的经营形式,对于教育来说,实施“订单教育”,毫无疑问也具有同等的效果,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要按企业的要求从人数上、专业上、特殊要求上等等满足企业的要求,开展订单教育,专门为企业开小灶,烹饪精致的菜肴,培养专门人才,从选料到加工都要按照企业意图和要求进行,这样做,不仅是能够为企业培养切实需要的人才,更能够保证学校每年毕业生的“零库存”。没有产品积压的企业才是好企业,没有毕业生积压的学校才是好学校。

(4)校企合作,共同开辟生源基地。

技工学校培养的人才主要是向二产和三产输送,企业对于人才的素质的要求,从总体上看是一致的,都希望是德才兼备的人才,是一身技艺的人才,然而,从微观上看,也还是有区别的。有的企业还要求这些人才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要有相对稳定性,要有长期为企业服务的愿望,这种要求,其实就是给学校一种信息,学校要尽可能满足企业对属地毕业生的需要。因此,学校应该和企业进行合作,开辟企业需要的属地毕业生的生源基地,按照企业的要求,实行区域招生,专批培养,为企业输送所需人才,因此,校企合作,开辟生源基地实行区域招生也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一项重要的工作。

篇8

关键词:单根线棒 耐压试验 定子线棒

1、概述

景洪水电站首台水轮机组的定子设备由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制造供货。发电机定子是在现场进行下线组装的重要设备之一,其施工周期长、工序多、质量要求高。为保证定子安装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必须制定严格的施工计划和试验计划,并对整个试验过程进行严格控制。

2、基本参数

定子铁芯外景18900mm,铁芯内经18130mm,铁芯高度1800mm,定子机座高度为2140mm。定子绕组为三相双层四支路“Y”型连接条式波绕组结构,720槽,共1440根线棒,每相由4支路并联,绕组单相对地电容1.32μF,绕组绝缘是F级。其基本参数见表1.

3、试验

3.1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1)试验保证电源容量5000VA,空气开关20A,电源线采用BVR2.5mm2;(2)试验前确认试验仪器、仪表完好,接线正确和电源线绝缘满足要求;(3)试验前完成技术交底;(4)单根线棒试验:根据国家标准(GB8564-2003),确定对整台机组线棒抽样72根进行安装前耐压考核,如出线异常,则增加抽样数量或全样检查。

3.2试验内容与试验方法

(1)单根线棒耐压前的绝缘测量

定子线棒采用真空包装,开箱检查无异常现象,用2500V兆欧表测量线棒在冷态下的主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应大于5000MΩ,如绝缘达不到要求,在厂家的指导下进行干燥。

(2)单根线棒的交流耐压

绝缘满足要求后,单根线棒进行安装前耐压考核。试验在光线暗淡的场所进行,线棒应起晕点高(大于1.5UN),经52(2.75UN+2.5)kV交流耐压1分钟应无闪络击穿。如达不到要求,应重新进行防晕处理,并重新试验。定子单根线棒耐压试验接线图如图1。

(3)单根线棒耐压后的绝缘测量

用2500V兆欧表测量线棒在冷态下的主绝缘电阻,绝缘电阻跟耐压前的绝缘相比,应无突变。

3.3主要试验设备、材料及工器具

试验所需主要试验设备、材料及工器具如表2。

3.4试验结果

从12箱下层线棒中抽取36根进行了绝缘检查和交流耐压试验,试验结果如表3。

3.5结果分析与处理

由表2可知,在试验过程中,当电压逐步加至50kV时,有15根线棒在R弯处有放电现象,其中1根闪络击穿。分析其原因为:(1)线棒R弯处受潮;(2)线棒R弯处绝缘材料没有干燥透;(3)线棒R弯处清洁不干净。对其处理意见为:(1)对有放电现象的线棒清除绝缘漆,重新进行防晕处理;(2)对所有线棒进行干燥;(3)干燥要求:温升不超过15度/小时,升至90度保温12小时,降温不超过10度/小时;(4)干燥后,线棒进行100%(1440根)耐压。

对试验不合格的线棒重新进行处理、并对所有抽样线棒干燥后再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线棒的绝缘、耐压均合格。

4、结语

发电机定子线棒质量符合要求,在进入发电机机试运行各项试验中顺利通过考验,目前机组运行情况良好。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大型水轮发电机组的绝缘电阻、吸收比和极化指数的测量标准,在良值上有明确规定,但对使用兆欧表也应提出要求,保证试验数据的可靠行和可比性,以便做出正确地分析判断。■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实体经济;经济结构;战略调整

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在于勤劳创业和实业致富,发达稳健的实体经济,对提供就业岗位、改善人民生活、实现经济长久繁荣和社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于结构转型的关键期,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笔者认为,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对提升经济质量、有效扩大内需、控制物价涨势、增加社会就业、提高生活水平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实体经济的进一步壮大,既是筑牢经济的根基,也是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必要前提。

一、实体经济发展的现状

2012年,受国内外宏观经济整体下行态势的影响,中国实体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重。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2年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0%左右,比2011年度的13.9%回落了近4个百分点。2011年温州高利贷危机爆发,表象是高利贷危机,实质是中国实体经济的空心化危机。紧缩的货币政策、不断上涨的原材料成本、人力成本、通货膨胀及高额的融资成本和税负导致实际负利率,使企业无心实业生产,越来越多的资本选择更容易保值增值的金融、房地产等虚拟经济。实业投资越来越困惑,实业经济与虚拟经济愈发失衡,实体经济的“产业空心化”正动摇着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我们必须直面“产业空心化”这一事实,把握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中国经济持久稳定的发展。

二、实体经济发展“空心化”产生的原因

一边是如火如荼的虚拟经济,一边是举步维艰的实体经济,是什么原因让曾经撑起“世界工厂”的中国制造业步履艰难呢?

(一)资本的逐利性

近年来,经营实业的企业利润被一再被压缩,甚至出现了亏损,许多中小企业不愿再做实业,而虚拟经济高利润、高回报,与实体经济领域形成反差,资本自然逐利流向高利润、高回报领域,导致资本在虚拟领域的过度循环和过度膨胀。

(二)产业结构滞后,转型升级缺乏动力。

我国产业结构以低端制造业为主,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低端,以温州为例,企业参与配套多局限于产品包装和劳动密集型加工环节上,属于劳动密集型、较低技术含量、较低附加价值的生产制造活动,加工环节少,工序单一,平均利润只有5%左右。大部分企业缺乏核心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产品趋同现象非常严重。

(三)融资缺口大,融资渠道不畅通

资金是企业维持日常生产经营的最基本要素,畅通、便捷的融资融道、适度的现金流、科学的资金管理制度是企业良性经营的前提。但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小企业,成为严重束缚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中小企业融资难,有其自身的原因也有外部体制的原因,产品要创新,人才要培养,规模要扩大都需要资金的投入,资金效益直接影响企业效益,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上涨,都直接影响了企业经营效益,这种资金的低利润低回报又形成恶性循环,导致资金进入实体意愿不强。

三、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对策

影响当前实体经济增速放缓和企业效益下滑的因素,既有世界经济衰退、外需持续低迷萎缩带来的影响,又有国内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造成的影响。中国经济运行进入新的调整期,针对当前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要把稳增长放在重要的位置,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着力改善经济运行环境,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年度宏观经济政策重点仍要突出稳增长,努力使经济运行特点变化平稳过渡;同时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一)、政府支持。

在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破解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瓶颈的过程中,政府必须打破行政体制障碍,强化市场导向功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1、政策引领和财政支持。在金融危机和转型升级的多重压力仍未明显缓解的情况下,政府应该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财政支持和引导力度,坚持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制定适合国情、地情的财税政策,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加强国家产业政策引导,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不断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大力推进重点产业调整振兴。

2、金融支持和税费减免。加强政企银的沟通,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支持实体经济,支持新兴产业发展,鼓励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向中小实体企业倾斜。引导和鼓励民间投资流向实体经济领域,以支持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良性循环。

(二)、企业自强。

实体经济精神的回归、技术创新、人才培育等是实体经济转型的重要途径,实现实体发展由外部驱动向自身驱动转变,是我国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

1、实体经济精神的回归。创业容易守业难,企业要持续健康的发展,首先,企业家要静下心来,戒骄戒躁,要耐得住寂寞,抵制得了诱惑,静心做好实业。

2、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指生产技术的创新,包括开发新技术,或将已有的技术进行应用创新。科学是技术之源,技术是产业之源,技术创新建立在科学道理的发现基础之上,产业创新主要建立在技术创新基础之上。只有不断创新技术,才能增强企业核心竟争力,才能做大做强企业,才能成为行业或产业的领军人,屹立在世界激烈竟争的舞台不倒。

篇10

关键词:城市经济;物流

一、城市作为物流体系核心的原因

(1)城市便利的交通无疑奠定了物流体系建立的良好基础。便利的交通促使物流速度的提高以及科技化、现代化的发展。四通八达的马路以及各种先进的交通工具,使得货流、人流都汇聚到城市。交通的便利继而引发的是信息的畅通,信息交流的便利使得物流的统计学基础相当扎实。同时,也便于物流的经济性发展。

(2)城市基础设施健全的同时,消费的需求与日俱增。城市作为我国建设的核心已经有近六十年之久,因此其基础设施的底子是相当雄厚的。公共基础设施的齐全,使得城市的资金有很大的结余去投入到城市物流发展中去,并且城市的发达必然导致的是城市人民的消费增长,这样的高需求使得物流业的发展有了根基。

(3)便利的交通使得城市具有开放性。这种海纳百川的胸怀,使得物流的扎根具有稳定性。活动于城市中的物流较为繁多,这种频繁的流动必然需要载体和合理的管理机制去规划它的发展,因此城市与物流的相互依存有了较为规范的法律保障。

(4)物流的发展已经是一个城市发展快慢的一个标志,已然成了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如今的世界格局依然着眼于新的发展方向,而不仅仅拘泥于陈旧的指标。因此,物流作为一个新时代的产物,以其与城市经济发展的紧密联系,成为新的城市发展指标。

二、物流对城市经济的促进作用

(1)从一个企业的角度出发,物流的发展必然可以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提高企业自身的资源配置效率,实现零库存,这样必然会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物流的发展对城市经济的维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物流不仅仅是一个企业或一个个体的辅助者,并且在形成自己的产业形态。物流入驻产业链,是产业经济发展的一个大变革,必然将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因此,创造的就业机会以及宏观的就业前景将是无可限量的。

(3)物流将奠定城市作为经济发展核心的地位。物流已然成了不可替代的一个经济产业,因此物流业的发展必然会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城市与物流的发展必然相互依存,共负荣辱。

三、城市物流发展的新局面

(1)城市物流的发展必然要与科技的发展紧紧相连,才能细水长流。科技的功用是不言而喻的,科技对人们生活的促进更是不能小觑的。城市作为一个广大的信息门户,若能将两者结合,定会为物流日后的管理和规范奠定基础。

(2)城市物流的发展应符合法律的约束和道德规范。物流的联通力是很强大的。物流的好坏有时候可以决定一个企业的去留以及一个产业的兴衰。因此,必须要在合法合理的基础上,进行发展,才能保住物流在城市的根基。

(3)城市物流作为服务业的一个分支,应当使物流工作者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因此,系统的岗前培训是必要的。

篇11

一、城市作为物流体系核心的原因

(1)城市便利的交通无疑奠定了物流体系建立的良好基础。便利的交通促使物流速度的提高以及科技化、现代化的发展。四通八达的马路以及各种先进的交通工具,使得货流、人流都汇聚到城市。交通的便利继而引发的是信息的畅通,信息交流的便利使得物流的统计学基础相当扎实。同时,也便于物流的经济性发展。

(2)城市基础设施健全的同时,消费的需求与日俱增。城市作为我国建设的核心已经有近六十年之久,因此其基础设施的底子是相当雄厚的。公共基础设施的齐全,使得城市的资金有很大的结余去投入到城市物流发展中去,并且城市的发达必然导致的是城市人民的消费增长,这样的高需求使得物流业的发展有了根基。

(3)便利的交通使得城市具有开放性。这种海纳百川的胸怀,使得物流的扎根具有稳定性。活动于城市中的物流较为繁多,这种频繁的流动必然需要载体和合理的管理机制去规划它的发展,因此城市与物流的相互依存有了较为规范的法律保障。

(4)物流的发展已经是一个城市发展快慢的一个标志,已然成了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如今的世界格局依然着眼于新的发展方向,而不仅仅拘泥于陈旧的指标。因此,物流作为一个新时代的产物,以其与城市经济发展的紧密联系,成为新的城市发展指标。

二、物流对城市经济的促进作用

(1)从一个企业的角度出发,物流的发展必然可以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提高企业自身的资源配置效率,实现零库存,这样必然会增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物流的发展对城市经济的维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物流不仅仅是一个企业或一个个体的辅助者,并且在形成自己的产业形态。物流入驻产业链,是产业经济发展的一个大变革,必然将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因此,创造的就业机会以及宏观的就业前景将是无可限量的。

(3)物流将奠定城市作为经济发展核心的地位。物流已然成了不可替代的一个经济产业,因此物流业的发展必然会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城市与物流的发展必然相互依存,共负荣辱。

三、城市物流发展的新局面

(1)城市物流的发展必然要与科技的发展紧紧相连,才能细水长流。科技的功用是不言而喻的,科技对人们生活的促进更是不能小觑的。城市作为一个广大的信息门户,若能将两者结合,定会为物流日后的管理和规范奠定基础。

(2)城市物流的发展应符合法律的约束和道德规范。物流的联通力是很强大的。物流的好坏有时候可以决定一个企业的去留以及一个产业的兴衰。因此,必须要在合法合理的基础上,进行发展,才能保住物流在城市的根基。

(3)城市物流作为服务业的一个分支,应当使物流工作者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因此,系统的岗前培训是必要的。

四、结语

篇12

【洪国良先生,好运地产装修公司董事总经理,香港地产商总会北角区分会永远名誉会长。他的事业从基层做起,从无线电维修工到房地产公司领导者。他为人低调朴实,处事稳健,诚信是其经营事业的可贵品质。】

稳健处事立基业

从家乡来到香港后,洪国良先生为自己的事业和人生忙忙碌碌地奋斗数十载,把自己事业的根基扎在香港,对这块土地,充满了深深的眷恋和归属感。在事业上,洪国良先生的每一步,都走得很稳,无论是无线电维修行业,还是房地产中介,落到实处凭藉的是勤劳、肯拼和朴实的心。其旗下的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也是个人能力与忙碌辛劳的见证。

洪国良先生是福建南安人,南安一直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曾一度是闽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举世闻名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和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故乡。这里,走出了许许多多的才子佳人,也走出了许许多多声望隆重的商人、企业家。也是在这里,洪国良先生自小带着南安人拼搏的精神走了出来。

这一步从家乡到香港的跨越,也是洪国良先生从一个行业向另一个行业的跨越。洪国良先生初到香港,虽然有家人在这里,但他要面对的是一个全然陌生的环境,无异于从零开始。而且初来香港的他,一无所有,没有人脉,没有资金,两手空空的他要写下一个白手兴家的精彩故事,注定要付出更多努力。

洪国良先生的事业之路从基层开始,作为一个无线电维修员开始自己的事业之路。无线电维修是他的第一份工作,譬如维修电视机、录音机等,学习到这门技术的他在这个职位上踏踏实实地工作十年之久。期间他一步一个脚印,勤勤恳恳、一砖一瓦地夯实自己事业的根基,于工作中积累经验,也无形中积累下创业的资金。

在积累下一定的经济基础之后,洪国良先生开始自己创业,在香港迈出了事业的第一步,创办了好运地产装修公司,也实现了从无线电维修工到房地产老板的转变。

慢慢地,伴随香港经济发展的节奏,他在房地产行业也逐渐地扎下根来,在香港生根发芽,一步步发展。如今,在香港北角北景街这一条街上,洪国良先生开设了三间铺面为市民提供优质的服务。

事业的发展,洪国良先生展现了其稳健的作风。而且,当笔者采访跟随他奋斗多年的员工时,员工对这位低调平实的老板最深刻的地方,便是对于“稳健”的体会。试想,香港的经济发展,历经金融风暴,“SASR”危机,及金融海啸,哪一次不是对房地产行业的一次大的冲击,在此过程中,有多少公司、有多少企业被这股浪潮冲刷而去,但是洪国良先生在事业中,却以稳健的作风,立足房地产行业二十多年,足见其经营有道。

朴实人生乐趣多

在员工的印象中,作为老板的洪国良先生,其经营作风,一是稳健,有多少资金就做多少事,不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带领公司健健康康发展;另外,便是诚信,诚实对待客户,作为房地产中介,力求做到不辜负客户对公司的信任。业主开什么价钱,就如实地对客户报出什么价钱,做到公开透明,房子有什么优点、有什么缺点,都让客户清楚明白,自己分析判断,以诚信赢得客户信赖。

稳健和诚信是洪国良先生的事业立足点,除此之外,事业的发展也体现了他的长远眼光。当初从无线电维修到房地产行业,他便没有将眼光局限于小打小闹,而是从大处着手,他早就看到了香港房地产中介的发展潜力,有信心去尝试,也有信心一步一步在香港扎下事业根基。无疑,在白手起家中奋斗有成的洪国良先生,在稳健的经营中,彰显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收获了事业成功的喜悦。一饮一啄,都有因缘。洪国良先生坚持拼搏,方才闯出自己的事业之路,他现在已经放手公司管理,他觉得过得快乐,便已足够。或许,这些便是他在事业上勤力拼搏所收获的最大人生价值。

洪国良先生给人的印象是平凡朴实,低调内蕴。总之,他回归于生活的平淡,但却留下了人生精彩。

篇13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够实现的,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复兴是全面的,只有农村富、农民富,才是全面小康,才能够实现全民族的复兴之路。基层服务工作,面临农村年轻人多外出打工,留守老人和儿童问题突出,缺乏年轻劳动力,农村经济发展动力不足;路、桥等基础设施落后;技术力量薄弱等制约经济发展等一系列问题,越是在这种经济发展艰难情况下,越是需要我们基层工作者具备斗争“精神+本领”。

有斗争“精神”就有了战胜基层各种困难挑战的勇气,有斗争精神就有清醒的头脑、坚定的立场,把握正确方向,做到“不畏浮云遮望眼”。有斗争“本领”就有了草摇叶响知路过、松风一起知虎来、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见微知著能力,知道难点是什么,知道努力的方向。

那如何才能练就斗争“精神+本领”呢?

基层干部就要主动投身到各种斗争中去,首先,要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掌握立场观点、方法,夯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思想根基;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斗争起来才有正气、才有力量。其次,要坚持在解决基层工作难题中磨砺,越是困难矛盾多的地方,越是形势严峻、情况复杂的时候,越能练胆魄、磨意志、长才干。最后,基层干部要主动投身到基层经济社会发展中去,投身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环境保护、党的基层建设等需要我们的地方去,与发展中面临的各种困难斗争,在困难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再危机困难面前敢于挺身而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解决民生难题,发展当地民生经济,才能实现农民富、农村富,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篇14

    城乡一体化是党的十七大确定的我国在21世纪的重大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破解“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均衡发展的根本性举措。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金融在推进农村发展、实现城乡互促共荣等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和功能。而农村金融能否有效发挥其作用又取决于农村的金融生态状况。

    金融生态是个仿生概念。2004年,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最早将生态学概念系统地引申到金融领域,并强调用生态学的方法来考察金融发展问题[1]。2005年10月19日上海证券报独家首发了《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随后,有关金融生态研究蓬勃发展起来。

    关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问题,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王松奇(2005)[2]等人认为,金融生态就是指影响金融市场运行的内外环境和基础条件。邢勃(2008)[3]认为,金融生态环境是指影响或决定着金融主体生存状态及变化趋势的经济及社会环境。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2009)[4]认为,中国的金融风险不仅源于金融业自身,而且更广泛地源于金融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外部环境,并对2008-2009年度中国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进行了评价。傅江湲、江发元(2010)[5]认为,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赋予农村集体资产完整的权能,增加农村金融主体贷款的保障性要求等是促进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周妮笛(2010)[6]以湖南省为例,采用14个地级市的调查数据与截面数据,运用AHP-DEA模型分析了区域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指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农村信用环境、农村法律环境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是造成这一区域差异的关键因素。安强身(2009)[7]认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实现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并从法制环境、信用环境、农村经济金融发展等方面,对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柳成、张翠宁(2010)[8]运用系统论构建了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的理论模型和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并对金融生态环境组织实施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建议。杨福明(2008)[9]运用金融生态理论,从金融生态环境角度分析了非正规金融存在的经济基础、非正式制度的作用、法制环境以及金融生态的自我调节机制,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以上研究成果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内涵、存在问题、对策、评价体系以及非正规金融等其他相关领域都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这对改善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以及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深化都具有很大意义。但是,这些研究成果都没有从城乡一体化这一基本背景下,研究我国农村金融生态建设问题,本文则力图研究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问题。

    二、城乡一体化与农村金融发展

    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中,城乡关系经历了四种形态:乡育城市、城乡分离、城乡对立、城乡融合。推进城乡一体化就是实现城乡关系从“对立”走向“融合”的必经过程和环节。从本质看,城乡一体化就是城乡在平等基础上的互动发展,即城带乡、乡促城,并最终实现城乡的和谐发展。

    “城乡一体化”可以用三个标准来衡量,即:城乡二元制度的消除与农村平等发展权利的获得;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的有效互动;社会福利实现城乡居民共享。而要达到这三个标准,农村金融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在现代经济中,金融虽然是经济的核心要素之一,但经济始终是金融的基础。一方面,经济发展必然引起金融市场的扩张和对金融需求的增加,进而推动金融发展;另一方面,金融发展状况也对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有效的金融制度和金融市场会推动经济发展,相反则会制约经济的发展[10]。众所周知,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化发展模式不但造成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远远滞后于城市的发展水平,而且还存在比较明显的制度歧视,如城乡在教育、社会保障、金融等方面存在不对等的发展政策和环境。城乡一体化就是要破除城乡不平等的发展制度、环境和政策,以快速推进农村的发展。这对农村金融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城乡一体化为农村金融发展创造了新需求、新机遇,提供了广阔空间。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农村金融机构必将获得更好的制度平台和市场空间,在金融市场中更具竞争性和发展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必将吸引大量的金融资金流转在农村领域,这无疑有助于农村金融机构的长足发展。其次,城乡一体化的实现也需要高质量的农村金融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而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等都需要大量的金融资金的支持和快速、便捷的金融服务。

    现实地看,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状态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农村资金大量流向城市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善;农村金融服务能力相对滞后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善;农村建设资金缺口巨大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善;农村金融发展环境的不良状况没有根本改善。然而,如果深入地探讨,我们可以看见,这四个“没有根本改善”与不理想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因此,推进农村金融生态建设、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便成为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当务之急。

    三、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现状

    借鉴相关研究成果,本文认为金融生态就是指影响金融发展、运行的各种环境和条件,包括政策体制环境、社会信用和法律环境、金融市场主体环境。研究金融生态环境,既要有静态视角,也要有动态视角,即既要考虑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平衡,也要考虑金融生态的动态发展平衡。

    农村金融是由农村金融的供给方和需求方构成的,因此,农村金融生态建设也应该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农村金融供给的不足抑制了农村金融生态建设空间

    我国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是以政府为主导的金融供给的改革。这种改革也就成为直接影响农村金融生态建设的关键。

    1.政府主导式的农村金融改革使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建设失去了基础

    与城乡二元化经济结构相适应,也形成了我国城乡二元化金融格局。改革开放以来,政府虽然开始对此进行改革和完善,但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始终以农村金融机构的自我完善为目标,以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为主线。随着农业银行基本退出农村金融市场,农业发展银行也因政策性功能所限开始寻求新的发展出路,邮政储蓄银行又因规模问题显得力不从心,这样,支撑农村金融市场的基本力量就只剩下了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社基本上成为农村唯一的“常驻”金融机构。但农信社一方面受其自身资金不足的限制不能提供多样化金融产品和金融业务,如保险、咨询、、结算等金融服务,造成农村金融机构和业务的单一化,另一方面又因农村信用社“一家独大”,在大多数地区事实上成了垄断(特别是贷款市场上)经营,而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农村金融主体缺乏业务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农村金融服务与产品开发不足。传统的借贷服务仍是当前农村金融机构的主要业务,适应新农村建设以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些新的金融产品并没有开发起来,如商业保险、证券投资、信托、租赁、理财、网上银行、银行卡等业务。这种状况既制约了农村金融供给的有效性,也不能满足农村经济主体对金融的多样化要求。而比较活跃的民间信贷,由于缺乏有效的市场准入渠道,处于灰色状态,不能合理合法地提供农村经济发展所需资金。可以说,政府主导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偏离了制度目标,没有形成有效的金融供给,使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建设失去了基础。

    2.行政命令式金融监管使农村金融生态不能形成良性循环

    金融监管是影响金融生态的内部结构及其功能效率的重要因素。金融监管的必要性在于纠正金融市场失灵,并最大限度地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和稳定性。长期以来,我国农村金融监管更多地是一种权力监管,即行政命令式监管。这种比较传统、较为粗糙的监管方式通常表现为金融监管当局不仅直接对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进行监管,而且对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存贷款利率确定等具体的业务经营进行限定,忽视了监管的技术合理性或内在规定性。就金融机构的进入、退出的管理来说也不科学:过高的准入门槛,既加剧了金融供给不足,又导致非正规金融的地下运行,极大地削弱了竞争机制的强化和创新推动效应;退出机制的缺失与政府救助措施催化了金融机构的冒险性投资,增加了道德风险,使农村金融市场失去了优胜劣汰的自我净化功能,从而使农村金融生态不能形成良性循环[11]。

    3.金融产权模糊使农村金融生态建设缺少内在基础

    产权清晰是降低交易费用、提高经济效率的基本前提。产权关系明晰是构建权利与责任对等、收益与成本相符的科学有效治理结构的前提。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虽然在明晰产权上做了很多工作,但由于多种原因,产权模糊的情况仍然比较突出。这表现在有的农村信用社的产权改革是按照以公有制为绝对主体的制度安排设置的,导致了产权虚置;有的农村信用社虽已实行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改造,但有的产权实际上仍然是模糊的:它们名为股份制,实则是内部人控制,股东作用弱化,理事会、监事会形同虚设。这种产权模糊的状况必然导致金融机构权责利的失衡,使农村金融生态建设缺少了内在基础。

    (二)农村金融需求主体的弱势性导致农村金融生态根基不牢

    按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供给虽然影响着(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需求,但只有满足需求的供给才是有效供给。农村金融需求主体的弱势性使农村金融供给失去了根基,从而也使农村金融生态建设失去了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