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金融创新概念范文

金融创新概念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5:34:5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金融创新概念,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金融创新概念

篇1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财务供应链管理;贸易融资;供应链金融

中图分类号:F83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9)08-0076-07

现代意义上的供应链金融概念,发端于20世纪的80年代,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世界级企业巨头寻求成本最小化冲动下的全球性业务外包,由此衍生出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一直以来,供应链管理集中于物流和信息流层面,到20世纪末,企业家和学者们发现,全球性外包活动导致的供应链整体融资成本问题,以及部分节点资金流瓶颈带来的“木桶短边”效应,实际上部分抵消了分工带来的效率优势和接包企业劳动力“成本洼地”所带来的最终成本节约。由此,供应链核心企业开始了对财务供应链管理的价值发现过程,国际银行业也展开了相应的业务创新以适应这一需求。供应链金融随之渐次浮出水面,成为一项令人瞩目的金融创新

本文拟从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的实体经济背景入手,讨论从财务供应链管理向供应链金融的演变过程,最后对供应链金融的内涵与外延给予学理上的界定。

一、供应链金融创新的实体经济背景

1分工的演变与制造模式的变化

最近二三十年来制造模式发生的一些重大变化,产品的生产过程往往需要经过若干工序,如果把这些工序按时间先后排列,则可以形成一条从原材料到中间产品再到产成品的产品链。按照迈克尔•波特的观点,每一道工序都是一个价值增值的环节,因此,产品链本身就是一条价值链。就某一个产品而言,其生产过程往往需要不同的人分工完成,生产的分工正是基于产品链(价值链)上的不同环节来展开的。严格地说,这种分工可以以两种形式展开:企业内分工和企业间分工。所谓企业内分工,就是整个产品链的各个环节在一个独立的企业内部完成,企业管理层通过命令机制将不同环节安排到不同的班组、车间和部门来实现,这种情形通常也被称为“纵向一体化”。所谓企业间分工,就是整个产品链的各个环节分别由不同的企业独立完成,不同企业之间乃至整个生产过程通过市场交易机制来协调[1]。

传统上,受市场交易成本的制约,产品链的绝大部分环节是在一个独立的企业内完成的,除了原材料需要到市场上进行采购之外,大部分中间产品的生产、加工、储存、运输,以及最终产品的组装完成,乃至销售,都是通过企业的集中管理来加以控制。20世纪70年代以来,生产的分工模式开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分工从企业内转向企业间。过去,企业间的分工往往以产业或产品为界,而最近三四十年来,一个产品的不同生产工序在多个企业间进行分工协作已经成为分工的新潮流。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不同的分工类型在整个产品链中的分布情况取决于两者进行转换时生产收益和交易成本的动态变化。制造模式的变化既有市场需求方面的考虑,也是基于市场交易成本的下降。首先,随着技术进步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也日益提高,大批量生产的单一产品渐渐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消费需求。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用户的定制化需求越来越强,品种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提高品质、增加品种和缩短推向市场的时间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过去纵向一体化的制造模式在适应这种变化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其次,70年代以来所出现的以下因素降低了市场交易成本:(1)远洋运输和航空运输成本的下降;(2)信息技术的突破性发展;(3)基于WTO体系的国际贸易自由化过程;(4)以模块化为特征的技术创新模式的重大变化[2]。市场交易成本的下降导致更多的企业间分工交易变得有利可图。

企业间分工使得过去行业内大而全的企业可以集中资源,专注于自身最有优势的领域,而将其他环节通过生产外包或全球化采购渠道,交由的中小企业来承担。这种模式不但有利于发展各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且可以通过不同生产环节的空间再分布来利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比较优势,从而尽可能降低整个产品链的生产成本。

在过去纵向一体化的制造模式下,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取得市场竞争优势,其主要的手段是通过标准生产流水线进行大批量、少品种的规模化生产。这种生产模式的典型代表就是福特汽车公司。但是,随着人们消费需求结构的多样化,企业间分工趋势的强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兴起,市场竞争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不断推出适应不同用户需要的新产品,谁就能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大规模定制”成为许多世界级企业努力实现的生产模式。以汽车行业为例,20世纪80年代初期,日本的汽车行业已经按照这种新的制造模式组织生产(见图1所示)。

2供应链管理的兴起

分工与制造模式的变化导致贯穿整个产品链的管理变得更加复杂。在纵向一体化的制造模式下,整个生产过程的管理集中在单个企业的管理层手里。但是,一旦生产环节分配到多个企业,就需要有一个核心企业来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协调,因此,一种新的生产管理实践在最近20年便应运而生,这就是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所谓供应链,它是一个相比于传统企业内部产品链更为复杂的系统,它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它是一个范围更广的企业结构模式,包含了所有加盟的节点企业,从原材料的供应开始,经过链中不同企业的制造加工、组装、分销等过程直到最终用户[3]。(见图1所示)。

供应链管理的兴起导致传统的管理出现了两个重要的变化:一是资源管理的范畴从单一企业资源扩展到了社会资源,凡是处在同一供应链不同环节的企业都有可能基于市场交易展开合作,因此,每一个企业都要尽可能地与自己具有共同市场利益的企业形成战略联盟来解决终端顾客的具体需要。鉴于资源管理超越了企业的边界,显然,供应链管理对于社会制度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不完善的环境导致的组织成本和市场交易成本将扼杀这一新制造模式的优势。二是现代信息技术成为管理过程的基本依赖手段。为了实现看板生产(just-in-time)和精益生产模式,许多企业在采购、库存、资金管理方面都越来越多地借助于各类管理软件(尤其是ERP软件)和电子网络平台。而为企业之间的交易提供支持的物流公司、金融机构也通过各类电子交易平台提供电子货单、网上支付等电子化服务手段、甚至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来提高物流和金融管理的效率。

3全球贸易的增长

企业间分工代替企业内部分工,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外包与采购活动,其产生的一个直接后果是全球经济的贸易总量快速增长,而且,全球贸易增长速度呈现出高于生产总量增长的态势。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有关全球贸易的统计数据,1973―1990年,全球制造品的贸易增长速度大约是全球生产总量增长速度的18倍,而1990―2005年,这一数字更是提高到了大约23倍。

相比于传统贸易,以供应链为基础的贸易在产品结构、单笔交易量、交易频率和支付方式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别。

首先,从产品结构上看,传统贸易主要以初级产品(包括农产品、石油和矿石等原材料)和最终产品为主,而制造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零配件、部件、半成品等中间产品的比重非常低。而供应链贸易的情况恰好相反,中间产品在其构成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由于供应链贸易的迅速发展,制造品中中间产品贸易额占贸易总额的比重持续上升,从而导致整个制造品贸易占全球贸易的比重由二战前的40%上升到20世纪90年代初的70%以上。

其次,从单笔交易量和交易频率上看,为了适应看板生产和品种多样化的需要,核心企业在管理上力争降低采购库存的同时保证供应的及时性,因此,在采购过程中出现了单笔订单采购数量下降、采购周期缩短、交易频率提高的特点。据统计,2004年企业间单笔贸易交货价值只有50年前的40%左右。

最后,从交易的支付与结算方式上看,传统贸易主要采用信用证(国际贸易)和支票(国内贸易)等支付方式,为了保证信用,购买方企业必须要在相应银行的账户上留存一定数量的保证金。而在供应链贸易中,由于交易双方往往保持较长的合作关系,对对方的信用状况比较了解,而且,由于交易频繁,反复开立信用证变得非常不方便,因此,赊账贸易正在越来越多地被采用,双方往往在交易一段时间后再集中进行结算。根据咨询公司Killen 和 Associates(2002)的估算,如果供应链贸易采用传统支付方式,那么,全世界的企业将多搁置5 000亿至10 000亿美元的资金,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的运营成本[4]。

二、财务供应链管理在提高供应链竞争力方面的作用

1供应链生产模式对财务成本的影响

供应链本身包括三个“流”:需求信息流、货物与服务流、资金流。需求的力量是使整个供应链充满活力的驱动力,它以订单的形式从下游企业层层上传;物流是生产过程依次延续的基础,它以各种中间产品和产成品的形式从上游供应商往下游传递。而资金流则是供应链得以循环维系的最关键之处,如果供应商不能及时获得回款,则必然影响其下一阶段的生产,从而使整个供应链中断甚至崩溃。供应链管理的难点就在于如何使三“流”尽可能做到有序衔接。从当前的实践来看,目前做得比较好的是前两个流,而表现最差、受关注最少的则是资金流。这一状况已经影响到了供应链制造模式的整体成本和运营绩效,从而必须引起所有采用这一生产模式的企业的重视。

和传统纵向一体化制造模式相比,供应链模式有可能大大提高了整个生产过程的财务成本。财务成本的增加来自两个方面:第一,由于更多的生产工序是通过市场来协调,因此,从原材料采购到中间产品生产,以及最终产品被消费者购买的过程中,贸易总量和交易频率都提高了,企业为了满足市场交易的需要,就必须准备更多的现金,从而带来了运营成本的上升。第二,当前赊销模式已经成为供应链贸易中主要的交易模式,该模式通过延缓买家的付款时间,表面上固然降低了作为核心大企业的财务成本,但是,却将资金需求压力推给了上游的众多中小企业,而按照传统的银行信贷实践,这些资金需求迫切的中小企业被认为属于高风险的贷款人,因此,需要支付更高的资金成本(甚至可能因为银行的信贷配给而根本得不到贷款),从而带来整个供应链资金成本的上升。根据Hartley-Urquhart(2006)的估算,戴尔(Dell)公司比其上游的合同制造商Flextronics公司在市场上融资的成本(发行公司债的利率差)要低280个基点或28%。另一个例子是,零售业巨头沃尔马(Wal-Mart)比其非投资级的供应商之间的平均资金成本差要大于64个基点。

2通过财务供应链管理降低产品成本

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简单的赊销实际上是下游企业对上游供应商的资金挤压,其表面上延长了购买方的应付账款天数,但实际上却增加了整个供应链的融资成本,并且可能导致供应商延迟购买原材料,缩减在生产存货,相应地也必然推迟对购买方的交货,从而给整个供应链的持续运营带来很大的风险。这样一种简单的转移资金成本的做法无疑是把上下游企业置于利益的对立位置,而没有真正体现同一供应链之上的企业本身是一个利益共同体的原则。因此,解决问题的办法显然也不能强调缩短买家的付款期限,因为这反过来又损害了买家的利益。

由此,供应链管理便引入了“财务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所谓财务供应链管理(financial supply chain management,FSCM),就是通过对供应链上下游不同企业之间的资金筹措和流动统筹安排,合理分散资金成本,从而实现整个供应链财务成本的最小化。财务供应链管理的主动权显然掌握在核心企业手里,然而,其上下游中小企业的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为了改善财务供应链管理,在尽可能保证购买方的延迟支付期限的前提下,又能够让供应商尽早取得货款,以解决其资金压力,就必须要借助于第三方的金融机构提供相应的融资服务。

供应链融资的发展正是适应了解决该挑战的需要。供应链融资是银行根据特定产品供应链上的真实贸易背景和供应链主导企业的信用水平,以企业贸易行为所产生的确定未来现金流为直接还款来源,配合银行的短期金融产品和封闭贷款操作所进行的单笔或额度授信方式的融资业务。如果借助供应链融资方式,例如,尽管买家的付款期限不变,现在供应商在开票后几天内便可从金融机构得到大部分货款,则前面所讲的供需双方的资金矛盾就能得到缓解。

Aberdeen集团在其提供的《供应链融资基准报告》一文中给出了一个具体的实例:ATJ是一家在英国和爱尔兰拥有90家连锁店的快速时尚零售商,过去,其亚洲的供应商通常在当地银行从ATJ提供的信用证中提取预付款,但是这样做的前提是必须给予ATJ 20%的价格折扣。现在,ATJ邀请其供应商利用供应链融资服务,这样,供应商在集装箱装船离开码头时即可从融资服务者哪里获得70%的货款,等到货物进入英国仓库时再得到剩余的30%。要做到这一点,ATJ必须向融资服务的提供者传递供应商的信息,以便其准确地评估融资风险。使用供应链融资服务后,供应商可以挽回5%―15%的订单价值,而且ATJ本身也可以通过享有5%―10%的折扣率来分享这笔节约的价值,从而实现了双方的双赢局面。

然而,根据Aberdeen集团的调查,即便在发达国家,运用供应链融资来改善财务供应链管理的做法也并不普遍,目前已经这样做的企业只占被调查企业总数的13%,表示错过了机会,目前正在制定和考虑可行方案的企业占56%,还有31%的企业在这方面仍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根据同一个调查,Aberdeen集团发现,购买商(通常是核心企业)关注供应链融资的主要原因分别是:“降低最终产品成本的压力”(77%)、“相互深化的财务往来压力过大”(55%)和“降低端到端供应链中的整体融资成本”(45%);供应商关注供应链融资的主要原因分别是:“降低最终产品成本的压力”(50%)、“降低端到端供应链中的整体融资成本”(36%)和“由于缺乏资金而无法生产、无法安排工作和无法达到需求商要求的存货量”(32%)。由此可以看出,降低整体供应链的融资成本,从而降低最终产品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的要求,已经迫使发达国家的企业对通过供应链融资改善其财务状况问题日益变得重视起来。

Aberdeen集团的调查还发现,尽管过去许多购买商在改善自身财务状况方面往往采用“延长支付期限”、“增加使用记账式赊账”和“提前支付折扣”等方式,但是,鉴于这些方式并非符合整体供应链利益的最佳战略安排,因此,它们开始转向其他更有效的方式。那么,有哪些供应链融资技术可以帮助改善供应链财务状况呢?大多数正在积极寻求供应链融资可行方案的购买商认为,未来最好的新融资方式是“通过第三方为‘供应商管理库存(VIM)’提供融资”(见图1所示);而大部分供应商则认为,未来最好的新融资方式是“保理”、“第三方提前应收账款贴现”和“金融机构的存货融资”(见图2所示)。

三、供应链金融概念的界定

1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和金融公司)在财务供应链管理中发挥的作用

从被调查企业正在考虑实施的供应链融资计划来看,改善供应链整体财务状况离不开作为第三方的金融机构。那么,如何界定金融机构的具体功能呢?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从事供应链融资业务相比于传统贸易融资业务存在什么区别,需要进行哪些变革呢?

我们首先需要界定贸易融资的概念。所谓贸易融资,是指商业银行向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融资,帮助贸易双方实现交易的融资方式,它是一种中间业务与资产业务相结合的银行业务模式。对银行而言,在风险控制有保证的前提下,贸易融资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资金运用方式,可以给银行带来两方面的收入,即手续费和利差,有时还可产生汇兑收益和外汇交易费用等。

现代意义上的国际贸易融资(也称为结构性贸易融资)已成为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甚至专业的公司、福费廷融资商等金融机构向贸易企业提供的融资服务,业务产品和流程设计随着创新而不断丰富[7]。但其中融资所需资金主要还是由银行提供。目前,国际贸易融资的产品种类日渐丰富,银行像一个金融百货公司一样为贸易的双方在贸易的不同阶段,针对交易方不同的需求提供多达数十种的贸易融资产品。仅以基于出口或进口,以及属于传统产品还是新兴产品为分类标准,有如下的主要品种(见表1所示),每一种产品在不同的银行针对不同的交易条件还会衍生出很多子产品。

本质上,供应链融资是贸易融资的延伸和深化。金融机构首要的角色定位无疑是供应链融资的资金提供者,这一点和传统贸易融资并无差别。但是,供应链融资突破了买卖双方形成的基础贸易交易关系的局限,使融资活动沿着产品的供应链将生产商、供应商、第三方物流机构、金融中介机构、分销商以及消费者联结在一起,通过对整个供应链乃至供应链相互交叉形成的供应网络中的资金流进行合理的安排与管理,提高整个供应链中流动资金的效率,从而为供应链各方提供了多赢的融资解决方案。显然,供应链融资要比贸易融资复杂得多。因此,它在产品设计、风险大小和风险控制方面与传统贸易融资存在很大差别。

相比于传统的商业银行授信业务,,贸易融资和供应链融资具有共同的两个显著特点:

第一,银行授信企业的信用评级不再单纯强调企业的固定资产价值和财务指标,转而强调企业的单笔贸易真实背景和购买方企业的实力和信用水平。因此,按照新的信用评估方法,作为供应商的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平远比传统方式要高。

第二,银行围绕贸易本身进行操作程序设置和寻求还款保证,因此,贸易融资业务具有封闭性、自偿性和连续性特征。封闭性是指银行通过设置封闭性贷款操作流程来保证专款专用,借款人无法将资金挪作他用;自偿性是指还款来源就是贸易自身产生的现金流;连续性是指同类贸易行为在上下游企业之间会持续发生,因此,以此为基础的授信业务也可以反复进行。

然而,供应链融资又有一些不同于传统贸易融资的特点,主要体现为:

第一,从融资产品来看,在银行的贸易融资产品中,信用证仍然占据主流地位,在此银行用自身的信用保证了交易的顺利进行。但是,在供应链融资中,由于交易双方基于长期合作所产生的了解与信任,对银行信用中介的需求降低了,赊销贸易成为主要的形式,因此,供应链融资产品是要在存在大量赊销的前提下去满足供应商的融资需要,从而保理业务、存货质押融资和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等资产支持型贷款成为了主要的供应链融资产品。

第二,从融资风险来看,供应链融资比传统贸易融资具有更大的风险。以存货质押融资为例,传统贸易主要是原材料和产成品,其产品价值比较容易通过市场价格得到体现,而且当出现信贷风险时也容易通过担保物品的销售来收回贷款。但是,供应链融资中的存货大部分是中间产品,具有很强的专用性,因此,不容易通过市场来评估其价值,也不容易在市场上变现。

第三,从风险控制来看,传统贸易融资强调的往往只是特定交易环节供需双方企业的信用状况和贸易的真实背景;而供应链融资不但要强调这一点,而且更加强调整个供应链风险的监控与防范,针对各个交易环节潜在的风险都要加以识别与控制,所以,供应链融资的风险控制更加复杂、所需要的措施也更加全面。

除了发挥供应链融资中介的作用外,金融机构在财务供应链管理方面还可以提供若干中间业务服务,包括财务管理咨询、现金管理、应收账款清收、结算、资信调查和贷款承诺等,在涉及国际贸易的领域还可以提供货币和利率互换等金融创新服务。借助人力资源优势,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咨询既可以专门针对作为供应商的中小企业,帮助它们合理安排应收账款账期结构与数量,缓解它们通过赊销扩大销售规模的冲动,也可以针对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帮助它们分析供应链不同环节企业的资金需求和融资能力,提出降低整体供应链财务成本的最优方案并协助其实施。应收账款清收往往是商业银行公开保理业务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对于缺乏清收其债权能力的中小企业而言尤其具有价值。贷款承诺则非常适应供应链交易比较频繁的特点,可以满足供应商数量有限、期限较短且反复出现的借款需要。

因此,我们认为,金融机构在财务供应链管理中的整体定位应该是财务供应链管理问题整体解决方案的提供者。这一定位包括两层含义:首先,金融机构能够针对某一条具体的供应链,就其财务成本最小化问题提出最优的融资方案,该融资方案对象不但包括供应链核心企业,还包括其上下游的供应商和销售商;其次,为了实现该融资方案,金融机构不但提供资金融通,而且也提供包括各种服务在内的中间业务,换言之,它必须具有开发一系列产品与服务来满足不同企业需求的能力。在财务供应链管理过程中,金融机构需要着重与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结成战略共同体,借助资金、人力资源和商业网络优势,运用多种产品与服务来实现自身的商业价值。

2供应链金融的定义及其有机构成

众所周知,金融是指人们围绕货币、资金和资本资产所从事的定价与市场交易活动。完整的金融体系包括金融产品、金融市场、金融主体和金融制度。我们可以基于对金融的上述理解,相应地给出对“供应链金融”的定义,即供应链金融是指人们为了适应供应链生产组织体系的资金需要而开展的资金与相关服务定价与市场交易活动。

第一,从广义上讲,供应链金融是指对供应链金融资源的整合,它是由供应链定的金融组织者为供应链资金流管理提供的一整套解决方案。在静态上,它包含了供应链中的参与方之间的各种错综复杂的资金关系;更为重要的是在动态上,它倾向于指由特定的金融机构或其他供应链管理的参与者(如第三方物流企业、核心企业)充当组织者,为特定供应链的特定环节或全链条提供定制化的财务管理解决服务。供应链金融活动必须能够实现通过整合信息、资金、物流等资源来达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并为各方创造价值,降低风险的作用。

第二,从供应链金融具体产品来看,它主要是第三方金融机构提供的信贷类产品,包括对供应商的信贷产品,如存货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保理等,也包括对购买商的信贷产品,如仓单融资(供应商管理库存融资)、原材料质押融资。此外,还包括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相互之间的资金融通,比如购买商向供应商提供的“提前支付折扣”,供应商向购买商提供的“延长支付期限”等产品。除了资金的融通,金融机构还提供财务管理咨询、现金管理、应收账款清收、结算、资信调查等中间业务产品。随着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目前还不断有新的产品被开发出来(如表2所示)。

第三,从供应链金融市场来看,根据上述产品列表,它基本上属于短期的货币(资金)市场,其供求双方或者是商业银行或金融公司和工商业企业;或者是供应链上下游企业。

第四,从供应链金融体系中的参与主体来看,它大致包括以下四类主体:(1)资金的需求主体,即供应链上的生产和销售企业;(2)资金的供给主体,主要是商业银行和金融公司,有的国家还包括开发性银行;(3)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支持型机构,包括物流公司、仓储公司、担保物权登记机构、保险公司,等等;(4)监管机构,各国的银行业务监管机构设置不一而足,在中国,目前主要是指各级银监会。

最后,从供应链金融制度来看,它涉及三方面的内容:(1)相关法律法规,包括担保物范围与担保物权登记公示的法律规定、企业破产清算中不同权利的优先顺序,等等。(2)司法体制,包括供应链金融业务出现纠纷时司法部门的判决机制、裁决公正程度与裁决的执行效率。(3)银行业务监管制度,包括监管的具体方法、对象、政策等方面。

以上方面结合在一起,便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供应链金融体系。

四、结束语

本文从供应链金融业务创新的实体经济背景入手,详细分析了全球性生产外包和供应链生产模式的兴起对于供应链核心企业在财务管理上所提出的挑战。为了降低供应链生产的财务成本,提高整条供应链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供应链核心企业产生了进行“财务供应链管理”的需求。适应这一新的需求,以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在传统贸易融资产品的基础上开发出一系列满足企业展开“财务供应链管理”的融资产品和服务,最终,基于这些单元产品,金融机构开始创新出一整套解决财务供应链管理问题的集成方案,从而形成了供应链金融这一新的商业银行业务领域。对于中国的商业银行和企业而言,供应链金融为前者提供了新的业务增长点,而后者则可以充分利用该金融创新更好地实现自身的融资需求。

参考文献:

[1] 卢锋产品内分工[J]经济学季刊,2004,(1)

[2] [日]青木昌彦,安藤晴彦模块时代:新产业结构的本质[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

[3] 马士华,林勇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4] Killen a,d AssociatesOptimizing the Financial Supply Chain (FSC): How CFOS of Global Enterprises Are Succeeding by Substituting Information for Working Capital[DB/OL]wwwkillencom/whitepapers/indexhtml

[5] Hartley-Urquhart,RolandManaging the Finance Supply Chain [J]Supply Chain Management Review,2006,(9)

[6] Aberdeen GroupSupply Chain Finance Benchmark Report[R]2006

[7] 纽行结构性贸易融资在现代国际贸易中的作用[J]国际金融研究,2001,(3-4)

[8] Busch,JLIVE Dispatch: Ariba and Orbian Partner to Take on the Banks[DB/OL]wwwspendmatterscom/indexcfm/2007/5/23/LIVE-Dispatch-Ariba-and-Orbian-Partner-to-Take-on-the-Banks

篇2

关键词:金融创新;创新要素;序参量;协同机制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8)01-0057-04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创新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惟一出路;而创新过程所体现出的高度复杂性和风险性,要求企业必须具备系统观和动态观[1]。协同学理论为这一问题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方法。

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相继探讨了协同机制在企业创新中的应用,但以往研究局限于部分创新要素协调关系的具体表现,较少涉及到序参量的选取及其役使作用,而它们对于协同机制的形成起着核心作用。因此,有必要对企业创新过程中的协同机制进一步深入研究。鉴于金融服务在国民经济中的核心作用,本文将着重探讨如何建立金融创新协同机制等方面的问题。

一、金融创新协同机制的涵义

关于金融创新,学术界尚未统一界定。根据现有的研究[2],并结合银监会《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引》(2006)的精神,本文认为金融创新是指金融机构为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在整体战略和创新战略的指引下,通过可行的开发阶段向现有客户或新客户提供的,包括从服务方式到服务产品等各种新颖的正式或非正式服务的开发行为,并最终使金融机构经营管理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可见,金融创新是由诸多因素相互作用和影响形成的,表现为一个系统性的过程。

协同机制是指“自组织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通过交互作用,产生表征系统宏观结构的序参量,而序参量又役使系统的各个部分,并引导系统向更加有序的状态发展”[3]。在这个过程中,序参量通过役使作用决定了各要素的行为,使系统的自由度大大减少,即出现了巨大的信息压缩。因此,通过把握序参量的变动规律,我们就可以描述和了解复杂系统的行为。其中,自组织系统是指能够通过本身的发展和进化而形成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系统[4],而创新作为一个系统性的过程,也包含一定的自组织特征[5]。因此,金融创新可以运用协同学的相关理论进行引导和规范。

根据金融创新和协同机制的内涵,本文认为金融创新的协同机制是:通过对创新要素的分析,确定出能够表征金融创新宏观有序程度的序参量;从而建立起创新要素间的协同架构,降低分别研究多个创新要素所导致的复杂性;并借助该协同架构形成有序的创新运作机制,保障金融创新的顺利进行。

二、金融创新要素的选取

创新要素是指能够引起、支配、或影响创新行为实现的关键性因素,在研究金融创新问题时,应着重考察创新要素的作用和协调等问题。

根据金融创新的特点和协同机制的要求,创新要素应符合如下原则:

(1)能动性原则。指创新要素应能够及时、低成本地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出能动反应。金融创新过程是一个对外界环境变化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动态过程,也是一个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不断沟通、协调的过程。创新要素具有能动性,是协同机制实现的前提。

(2)重要性原则。金融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各要素的作用和关系错综复杂。在选取创新要素时,应主要考虑对创新过程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以便于理清创新脉落、分析要素间的协同关系。

根据上述原则,本文选取以下创新要素:

(1)技术。指金融机构的研发部门运用相关的金融理论、经验开发新服务的能力,建立有效的创新业务支持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的能力,以及识别、计量、监测、控制金融创新所带来的风险的能力。金融创新是一项程序复杂、科技含量较高的工作,技术要素在整个金融创新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

(2)战略。指金融机构依据总体发展规划,由董事会做出的相关战略决策,包括金融机构发展方向的决策,以及金融创新方向的决策等。

(3)政策。指国家对金融机构的相关监管政策。金融机构受银监会的监督和管理。因此,其金融创新行为应符合银监会的相关规定。

(4)市场。指客户对金融需求的动态变化。金融机构的营业部门应主动寻找客户潜在的金融需求,发掘金融创新的机会。

三、金融创新的协同机制

1.序参量的确定

在系统的演化过程中,部分慢变化参量完全确定了系统的宏观行为并表征其有序化程度,故称之为序参量。它通过系统各要素的协同作用而形成,同时又支配着各个要素的行为。在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发展变化中,序参量起着主导作用,决定着系统的自组织行为[6]。根据协同学的观点,序参量主要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序参量是系统在演化过程中出现宏观有序的重要标志,是描述系统整体行为的宏观参量。

(2)系统的各个部分确定甚至产生序参量;序参量同时又役使各个部分,后者合作确定各个部分的行为。

(3)序参量具备相对的稳定性。

对于金融创新而言,技术要素符合作为序参量的要求。

(1)技术要素的作用贯穿了金融创新过程的始终。随着金融创新工作的向前推进,创新过程表现为不同的阶段(如概念阶段、开发阶段、投放阶段等),而技术要素的作用正体现了不同阶段的差异性。如概念阶段,技术要素的作用体现于创新的产生和筛选;开发阶段,其作用体现在服务系统的设计开发;在投放阶段,则主要体现在金融服务的营销设计、维护和评价等方面。可见,技术要素表征了金融创新过程的宏观整体状态。

(2)技术要素是在国家政策、法规的框架下,金融机构出于对市场、自身整体战略规划的需求而产生的,体现了其它要素的要求,其最终发挥的作用反映了各创新要素的竞争和协调状态;同时,由于金融创新的复杂性和风险性,使得技术要素能够处于核心地位,并支配其它要素与之协同一致,完成金融创新的自组织过程。

(3)在特定时期内,金融机构相关研发人员的技术水平是确定的,这就决定了技术要素形成之后具备相对的稳定性。

由此可见,技术要素符合序参量的定义和特征,可以用来表征金融创新过程的宏观有序程度。

2.协同机制模型

根据上述分析,金融创新的协同机制可以表述为:金融机构在国家政策、法规的框架内,出于市场、战略规划的需求,设置了研发部门,它体现了技术要素的作用,是战略、市场等要素竞争和协调的结果,即一致裁决(Consensus finding);同时,技术要素作为创新过程的序参量,支配着各非序参量要素的作用,主宰着整个金融创新的演化进程,最终实现金融创新的协同效应,即役使(Enslavement)作用(如图1所示)。

四、协同机制在创新过程中的体现

金融创新过程包含了复杂的交互作用[7],在不同的创新阶段和环节中,各创新要素的参与程度和任务均不相同,其协同关系的表现也不尽相同,故有必要对协同机制在创新过程中的具体作用进行探讨。本文将金融创新过程划分为概念阶段、开发阶段和投放阶段三个阶段,各个阶段又细分为不同的环节,主要有市场、技术、战略和政策四类创新要素参与金融创新的全部过程,其协同机制的作用表现如图2所示。

1.概念阶段

(1)需求发起。在这一环节,主要考察影响金融创新产生的因素。根据触发源的差异,可以把创新分为问题解决型和新服务开发型[8]。具体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客户推动型”,即金融机构现有的服务不能满足客户的需求,于是前台的营业部门将客户的金融需求反映给研发部门,由其以客户需求为基础进行金融创新研究。二是“战略引导型”,即研发部门根据金融机构的总体战略导向,推出适宜的新服务。

(2)构思筛选。针对某种金融需求,可能会产生多种创新构思,但并非都具有可行性。研究表明,每58种金融服务构思中才会产生1种真正的服务产品[9],这就要求研发部门对所产生的创新构思进行筛选。筛选的标准分为两类:一是战略可行性,即金融创新应服从金融机构的战略目标和整体利益。研发部门应及时向金融机构董事会及高管层通报金融创新的构思方案。董事会应对研发部门的方案进行审查,确保金融创新与整体战略相一致。二是政策合规性,即创新项目应符合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要求。金融机构的稽核部门应对研发部门的创新方案进行严格的合规性审查,准确界定其所包含的各种法律关系,明确可能涉及的政策、法规问题,研究制定相应的解决办法,切实防范合规风险。研发部门应针对方案中存在的缺陷进行修改、完善,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服务概念。

(3)概念检验。服务概念包括对客户需求的描述,以及满足客户需求的方式。因此,在客户需求与服务方式之间达成一致非常重要。研发部门应设计相应的调查问卷,通过营业部门邀请相关客户参与服务概念的检验。通过了解客户的反馈意见,研发部门挑选出可以进入开发阶段的创新概念,并及时进行必要的改进。

2.开发阶段

(1)商业分析。这一环节的任务主要是考察创新概念是否可以进行实际的设计开发,它包括两个方面的考察内容:一是财务分析,研发部门应对创新概念进行财务评估,包括投入产出分析、风险分析、以及投资收益率的预测等,从而判断其是否具有经济价值。二是战略分析,在财务分析的基础上,董事会应考虑金融机构现有资源能否满足新服务开发的要求,部门设置、运营机制和职能分配是否需要改进等方面的问题。

(2)设计开发。研发部门应根据创新概念所阐明的功能进行开发,对新服务的传递系统进行全面设计。在这一环节中,研发部门应与客户和营业部门进行必要的沟通,将客户对新服务的功能要求尽量细化,以便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内部管理制度和客户风险提示等内容。金融机构高层应协调好参与金融创新部门之间的关系,使其通力协作,确保金融创新的顺利进行。

(3)人员培训。由于金融服务具有生产和消费的同步性[10],金融机构的前台人员必须十分熟悉新服务的性能和经营细节,这对于金融创新能否成功极为重要。研发部门应向前台营业人员提供详细的理论和业务指导,促使其尽快掌握新服务的特点和业务流程,以利于与客户的沟通、交流。同时,前台人员应根据客户的行为特征和偏好,提出服务细节的修改意见,确保创新服务的便捷化和操作的人性化。

3.投放阶段

(1)市场测试。在这一环节,研发部门应制定多套营销方案,通过营业部门向潜在的客户群体提供新服务,观察他们在不同条件下对新服务的反应。这样,根据客户的反馈情况,研发部门可以对服务系统及其营销手段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同时,也可以为高管层最终确定营销方案提供决策参考。

(2)投放。在市场测试完成之后,新的金融服务即可全面投放市场。金融机构的营业部门应对新服务的市场动态进行全面监测,建立受理客户投诉以及建议的有效渠道,积极收集客户的意见,并及时反馈给研发部门。对于员工、客户提出的意见和改进建议,研发部门应及时研究和处理,以便不断提高新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3)后评价。这是金融创新的最后阶段。根据新服务投放后的反馈情况,金融机构高管层应对新服务进行全面评价,包括盈利能力、客户满意度、服务环境评价等,从而了解金融创新系统的运行状况。在此基础上,金融机构应建立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以便营造出鼓励金融创新的文化氛围,确保金融创新协同机制的高效运行。

五、结 语

金融服务的特征决定了其创新的复杂性,而协同学理论为这类问题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思路。本文按照能动性和重要性的标准选取了技术、战略、市场和政策四类创新要素,构建了以技术要素为序参量的金融创新协同机制模型,并详细阐述了协同机制在创新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对金融机构建立创新协同机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不同的金融机构,由于其业务范围、监管政策、机构设置、以及客户群体等方面的差异,协同机制在创新过程中的表现会有所区别,故实践中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1] E.Peters.复杂性、风险与金融市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0.

[2] 蔺雷,吴贵生.新服务开发的内容和过程[J].研究和发展管理,2005,17(2):14-19.

[3] 哈肯.大脑工作原理――脑活动、行为和认知的协同学研究[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8.

[4] H.Poerster, G.Zopf.Principles of Self-Organization[M].Oxford: Pergamon Press, 1962.

[5] C.Freeman.Technology policy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lessons from Japan[Z].London: Pinter, 1987.

[6] 哈肯.协同学导论[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84.8.

[7] 蔺雷,吴贵生.服务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2.

[8] H.K.Tang.An Integrative Model of Innovation in Organizations[J].Technovation,1998, 18(5): 297-309.

篇3

一、创新在金融中的释义

国内外学者和金融机构在金融创新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界定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一种源于Schumpeter创新概念的观点认为,金融创新就是在金融领域内建立“新的生产函数”,金融创新“是各种金融要素的新的结合,是为了追求利润机会而形成的市场改革。它泛指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上出现的一系列新事物,包括新的金融工具、新的融资方式、新的金融市场、新的支付清算手段以及新的金融组织与管理方法等内容。Jacque 把金融创新细分为出现新金融中介、新金融工具、新金融市场、新金融服务和新金融技术等五个类别的创新。第二种观点认为,金融创新就是“突破金融多年传统经营局面,在金融工具、金融方式、金融技术、金融机构以及金融市场等方面进行的明显的创新、变革”。第三种观点认为,金融创新是指金融业务创新、金融市场创新以及政府对金融业监管方式创新的总和。金融创新可以分为狭义的金融创新和广义的金融创新。其中狭义的金融创新是指金融工具的创新;广义的金融创新是指适应经济发展需要,而创造新的金融市场、金融商品、金融制度、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手段及金融调节方式。十国集团中央银行研究小组则认为,金融创新就其最广泛的含义来说,包括两种不同的现象,一是金融工具的创新,二是金融创新的三大趋势(证券化、表外业务和金融市场全球化),两者交互作用。该研究小组对金融创新的定义包含了两个研究范畴,一是金融产品、工具的创新,属于微观市场范畴,二是20世纪80年代国际金融创新的三大趋势,属于整个金融业的宏观变化。

二、金融产品创新的技术与方法

不同于实体经济中的创新,金融创新的艺术则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创新并没有提供一个全新的产品,而是改变、增加或减少了现存金融产品的某种特点。从根本上说,金融工具是一份书面合约,大多数金融产品可以用一系列特征加以描述,如收益、期限、流动性、价格风险和信用风险等,金融创新可以被看作是将单个工具的特点和风险进行“分拆”,然后将它们装配为不同的新组合。新型金融产品和金融策略的开发设计方法,主要可从四种不同的角度加以概括和总结:一是时间的角度,二是产品的角度,三是条款的角度,四是技术角度。但是,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四种创新的角度很难明确区别,可能存在相交。下面,以金融产品中最具代表性的衍生工具来阐述上述四种创新方式:

从时间纬度来讲,远期、期货、互换、期权是金融创新中的最基本的金融创新产品,绝大多数金融创新产品都是基于这些基本衍生工具派生而来。这些基本衍生产品的创新就是体现在时间要素上,将以往的金融产品交易从即期交易扩展到远期执行。

从产品角度来看,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可以归纳为三种方法:基本要素改变型的创新方法;金融产品静态和动态复制型的创新方法;基本要素分解型的创新方法。在金融产品创新设计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基本要素进行修改和拓展,将原有金融产品中的具有不同风险收益特性的组成部分进行分解和剥离,便可派生出许多新型的金融产品。而静态和动态复制型创新方法则是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金融产品组合成一种新的金融产品的创新方法。

从条款角度分析,一种金融产品可以视同为一张具有法律效力的合约,它规定了金融产品交易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交易各方在享有某项权利的同时,必须为此付费或承担相应的义务或风险,每项权利的背后都含有相应的价值,合约双方都可以通过增加合约条款或者组合条款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根据合约持有者的需求特点,我们可以将金融产品划分为10大类带“可”的条款:(1)可转换;(2)可回售;(3)可赎回;(4)可调整;(5)可延期/可提前;(6)可浮动/可固定;(7)可触发/可触消;(8)可互换;(9)可封顶/可保底;(10)可依赖。从而创新的金融衍生产品就可以从这10大类带“可”的条款中加以组合或调整。

从技术角度来讲,金融衍生产品创新,是利用金融数理学的相关知识,对原有金融产品设计的合理性进行检验,并进行相关修正或者是进行原创性的金融产品再设计的过程。从这一纬度进行金融产品创新设计相对比较困难。

三、香港银行业创新分析

1.投行业务创新理念

开展投行业务、混业经营,是我国大陆所有商业银行今后发展的普遍且重要趋势。投行,作为专门为资本供求双方充当媒介、顾问,以及专门为企业兼并、收购、重组业务进行策划和组织实施的机构,其本身是一个有机系统,其成功取决于系统各个要素的有机结合。在投行业务创新中,产品创新是核心,组织创新是保障,管理创新是基础。

依据分行公司现有经验,通过新的产品运用、结合新的营销理念,可以打造我们自己的业务品牌。而营销能力恰恰是投行竞争力在市场上的重要表现,包括以发行质量竞争承销项目、专业化销售的利润增长点、投资者群体认同的品牌效应等。主要包括:(1)建立业务发展的客户网络基础。(2)产品定价能力和议价能力。(3)推介能力和成功营销、满意服务能力。

通过组织管理创新,建立高效领导、专业分工、集中管理的投资银行业务流程,打造知识结构专业、合理的团队,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而切实有效的激励考核机制和先进的人才管理措施,则是投资银行业务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随着投行竞争的逐渐加大,仅靠传统业务已经不足以维持投行业务发展的需要。未来投资银行的发展趋势应围绕不断开拓创新业务及延伸业务进行。包括:财务顾问、项目融资、基金管理、资产证券化、风险投资等业务的发展与创新。

结合商业银行经验、特点,可以预见总结出:企业对投融资服务的普遍需求是投行业务发展的根本,客户对投行售后服务的要求是投行业务精进的动力,投资银行的顾问、并购服务则是其灵魂业务。而我们商业银行的投行业务想要切到我国投行市场的丰盛蛋糕,就必然需要参照这些思路与方向,做好准备,做出努力。

2.私人银行成功经验

在香港,私人银行及资产管理一直是金融业中一项重要的内容。私人银行业务在欧美国家已经有近百年历史,最早起源于瑞士,是由于欧洲的富人们为逃避本国政治动乱和战争,纷纷将钱以匿名方式存在瑞士的银行,所以吸引了大批来自全球各地的富裕人士。80年代以来,随着亚太地区经济的繁荣,欧美的私人银行纷纷到香港、新加坡等地设立总部,积极抢占亚洲这一新兴市场。因此,对于我们而言,香港的私人银行业务有诸多需要学习借鉴之处。以汇丰银行为例,总结香港私人银行发展的成功经验。

一是管理体制科学严谨、内部运转协作高效。汇丰私人银行部门的设置,主要包括四个业务部门:一个是客户服务部,主要由客户经理组成,负责客户的开发、服务以及客户关系的维护,运行时按客户资产金额的大小又对客户经理进行分组,每个客户经理负责的客户数从几十个到几个不等。第二个部门是投资顾问部,主要负责向客户提供具体的投资建议,税务、保险、财产继承等方面的咨询服务。第三个部门是授权操作部,客户可以事先与私人银行约定投资等事项,并给予书面授权,授权操作部在约定的条件下代客操作。第四个部门是基金管理部,这个部门一方面负责新的衍生产品的开发,一方面负责已销售基金的投资、管理,同时还负责联络其他基金公司或其他银行的投资产品,可以说是主要的产品提供部门。与这四个业务部门配套的,还有人力资源、行政、合规部等后台支持部门。

二是客户的确定、开发、维护。由于客户的资金来源非法而给银行带来的名誉上的损失是私人银行的风险之一,因此汇丰银行的客户选择有着自己一套严格的标准。其客户寻找渠道大致有如下几种:一是从汇丰银行现有的客户中进行挖掘,特别重视将大的商业对公业务客户培养成为私人银行客户。二是通过现有客户介绍,这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可以占到客户数量的80%甚至90%。三是积极参加各种高层论坛,利用这些机会直接和一些董事长或者公司的高层接触。还有一种是翻读各种财经类媒体,寻找那些“不小心”把自己身价暴露出来的人们。当找到目标客户后,客户经理对客户进行分析,尤其针对于如网络公司的精英们这些一夜致富型的年轻新富们积极开发服务。

三是私人银行的风险控制方法。汇丰私人银行从客户经理的选择开始,便着手于风险控制。私人银行业务的主要风险在于因为客户经理的业务能力导致了客户的投资亏本,此外金融衍生产品价格大的波动性也会带来风险,因此汇丰银行有自己的首席经济师专门研究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为客户经理的投资决策进行有力的支持,另外银行的合规部也会对客户经理的推荐流程进行规范,用法律文件的形式将双方的权利、责任约定清楚。

篇4

金融创新内涵外延

内涵是事物本质属性的综合;外延是指所指事物的数量、范围等。因此,金融创新的内涵和外延就是事物本质属性和它的数量及范围。

一、对金融创新概念的不同表述

(一)金融机构的观点

《近来国际银行业的创新》中对金融创新的界定,被认为是最权威定义。其认为金融创新的概念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新的金融工具;二是证券化、表外业务重要化和金融市场全球一体化,三种金融创新的趋势,这两部分是相互作用的。其认为任何的金融工具都可以是不同特性的组成。这些特性主要又包括价格收益的风险、国家的风险、流通性、可交易性、等。每一个金融创新工具都是把其中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特性进行捆绑,因此,金融创新的过程就是对已有的特性进行解绑,再与新特性进行捆绑的过程。例如,作为创新的票据发行便利,实际就是中期信用短期化,或者说用短期信用方式实行中期信用,同时它又分散风险,使原来由一家承担的风险。

美国纽约Barlno’s Educational Series Inc.出版的《银行辞典》认为,“支付制度促进银行及一般金融机构作为资金供求中介作用的减弱或改变”这个过程就是金融创新。金融创新由信用的创新、风险转移的创新、流动性增加型的创新以及股权创造的创新这四个基本类型组成。

(二)专家学者的观点

熊比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表达的核心观点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就是创新。创新的过程就是将新的生产要素进行新的组合,并且运用到生产活动当中去。后来的学者将熊彼特的创新进一步归纳为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市场创新、资源配置创新以及组织创新(这里的组织创新可以看成初期的狭义制度创新的一部分),即金融产品创新、金融技术创新、金融市场创新、金融资源创新和金融组织创新。

以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为基础,国内外学者又对金融创新做出新的定义。

1950年,希克斯和尼汉斯共同提出交易成本创新理论。他们将货币的需求与交易成本相联系,试图寻找能够定义金融创新的结论,从而得出“作用于货币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交易成本,不同类型的金融工具应不同需求而生,交易成本的变化也会对需求产生影响;改善金融服务的重要手段就是降低交易成本”这样的联系,因此,其认为金融创新的最主要形式就是交易成本降低的过程。

美国经济学家凯恩(E.J.kane)在1984年提出规避型金融创新理论。此理论认为市场为了逃避政府的经济管制,从而进行的金融创新,但是当金融危机发生或者其他原因导致政府加强管制时,市场会进行新一次的金融创新。

米歇尔莫兰(Michael Moran)从另一个角度对金融创新进行定义,其认为金融创新有其经济的一面,于金融创新相关的是所有权的变化和交易的变化,这些变化涉及结构的变化和行为管制的变化。所以,金融创新可以是一场管制的创新,这里管制的创新实际上就是金融体制的创新。

《金融创新的发展》的作者是著名的美国的金融学者威廉L西尔柏,他认为金融创新的动机是微观金融组织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为了减少外部对这种经济组织的影响,而采取的“自卫”行为。这一学说也被称之为金融企业的“逆境创新”。

大卫・里维林(David Lliewellyn)对金融创新是这样定义的,即金融创新包括采用的各种金融工具、出现的新兴金融市场和提供的新型金融服务方式。这个定义包括工具的创新、市场的创新及服务方式的创新这三个方面。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创新的作用日益显著,我国的学者也开始关注金融创新并且对其做出定义。

陈岱孙教授和厉以宁教授认为“金融创新”就是在金融领域内建立“新的生产函数”,金融创新的实质是各种创新的因素重新排列,相互组合,这一观点的来源主要是根据熊彼特理论,主要的目的是降低成本,进而提高市场的利润,他们的观点中金融创新的概念是广义的,认为金融创新的过程即是整个宏观的金融发展史,每一次金融创新都是推动金融发展史的因素。

饶余庆教授的观点与其相似,也认为在金融发展史中已经存在金融创新。比如,货币的发明与应用,中央银行的设立等,这一观点与陈岱孙等观点相似。

徐进前将金融创新分为广义和狭义。狭义的金融创新指70年代以来,由于金融的自由化,出现的金融业方面的改革;广义的金融创新是指以信贷银行出现以来,无论是整个银行业务的发展,金融市场的改进,还是支付业务的发展,金融体系的改革,乃至货币制度的改革都是金融创新。可见,从时间跨度来看也同样与前两种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处。

陆泽峰先生在其著作里对各家有关金融创新表述进行分析,做出这样的表述:“伴随着人们对于金融活动的理解加深、金融活动的日益复杂化,对金融创新的定义也在不断的变化,这样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对金融创新的分类上。”因此,他认为所谓的金融创新就是指会引起金融领域结构性变化的新工具、新的服务方式、新市场以及新的体制。

二、对不同表述的分类及评价

对于以上观点,无论是机构亦或是专家学者,无论是国内亦或国外的表述,都有交叉之处,因此,笔者将上述观点按照表述所根据的不同角度,分为以下三种,即以金融创新的目的为视角,以金融创新的动因为视角和以金融创新所包含的种类为视角。

(一)以金融创新的目的为视角

以金融创新的目的为视角,即以人们在金融创新时所希望达成的目标为角度,对其进行定义。其中,典型的代表就是希克斯和尼汉斯对金融创新的定义,他们将货币的需求与交易成本相联系,认为不断降低交易成本就是金融创新过程。美国经济学家凯恩(E.J.kane)提出来规避型金融创新理论,认为金融创新的目的是为了逃避政府管制。虽然以上的两种观点由于所处时代的经济大背景不一样导致金融创新的目的描述不一致,但都是以金融创新的目的为视角对金融创新进行定义的。

(二)以金融创新的动因为视角

以金融创新的动因为视角,即用金融创新现象所出现的深层根源为视角,对金融创新进行定义的观点。主要的代表美国著名的经济和金融学家威廉L西尔柏在1983年5月发表了《金融创新的发展》一文,就是以动因为视角对金融创新进行了定义。

(三) 以金融创新所包含的种类为视角

国内外的机构学者对金融创新的定义,分歧与交叉之处多在于对金融创新所包含的内容到底是什么,有哪些种类的金融现象可以称为金融创新有异议。因此,在这一类对金融创新的描述中,笔者根据金融创新的种类包含多少不同又分为三种类型。

类型一,金融创新应包含所有金融变革的产物。更多的中国学者认可这种观点,例如上文所述的陈岱孙、厉以宁教授,饶余庆教授,徐进前等,这种观点认为金融创新的时间持续很长,认为金融发展史上的每一次变革都是一次金融创新,如此看来,金融创新所涉及到的范围将非常广泛,包括了手段、产品、市场、管理、制度等各个方面。由于范围广泛,从而研究对象包罗万象,既有宏观的金融制度和金融管理的创新,也有微观的金融市场、业务、工具的创新,既有金融理论的演变突破,也有金融实践领域的产品实物。因此,这种类型对金融创新的定义描述了金融的内涵和外延。

类型二,金融创新应包含某几种类型。这一类对金融创新的定义多是在熊彼特对创新的五种分类基础之上,选择并且排列组合进行归纳,将金融创新的定义进行表述。陆泽峰先生将熊彼特认为的产品划分在新工具类中,将工艺技术划分在服务类中,将组织制度表述为体制。大卫・里维林(David Lliewellyn)对金融创新是这样定义的,即金融创新包括采用的各种金融工具、出现的新兴金融市场和提供的新型金融服务方式。《近来国际银行业的创新》中对金融创新的界定也是不仅包括微观创新,也包括了宏观创新。

类型三,金融创新仅包含某一种类型。这种观点一般受时代的金融背景或者实践基础的影响深刻,仅关注某一种形态的金融变革,并且仅称其为金融创新。例如,国际清算银行和《银行辞典》,都是有很强的金融实践为基础,站在银行业的角度,对金融创新的定义中仅包括金融工具,银行的支付手段的创新变革。阿诺德希尔吉(Arnold Heertje为代表的学者则认为广义上的金融创新是指所有的金融变化过程,狭义上的金融创新则是指在金融创新的过程中对金融工具的运用。

三、结论

从上述国内外的机构,学者对金融创新的不同表述中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金融创新的时代背景不同,会导致金融创新的动机、目的以及采取的金融手段的差异,从而对金融创新的表述存在差异。例如,1960年代金融大背景下,银行等金融机构多采取规避管制的金融手段,因此有了欧洲债券,欧洲没有,出口信用,自动转账,混合账户等一系列的创新内容,在这一时期金融机构的创新多是以规避管制为目的,为了谋取更高的利润而开展金融创新活动。1980年代,随着制度经济学的流行以及防范风险的创新目的,各国的金融机构对金融制度,组织,管制等方面进行了改制,这也是金融创新的重要的内容。因此,不同时代背景下对金融创新的定义也会发生变化。

第二,对于金融创新内涵和外延的分析,不仅要从宏观纵向把握,也要有微观的观察的意识。如果仅有宏观的认识,笼统的认为所有的金融变革都是金融创新,那么会使对金融创新的研究范围过大,可望而不可及;但是也不能只注重金融工具的创新,也应该顾及到金融创新的其他角度。因此,对于金融创新的研究不能只注重一方面,要微观与宏观兼顾,相互联系的看待。

第三,虽然学者们对于金融创新的具体描述各有千秋,但是,究其核心观点是具有异曲同工之处的,即金融创新无论在任何时代都是金融业的机构降低成本为获取更高利润,其本质是创新性,开拓性,前所未有的活动。

第四,随着世界金融领域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于金融创新的表述应该抱着开放性的心态去定义,金融创新的内涵可能是不断变化的,外延是不断的扩大的,任何时代的学者都不可能完全准确的预测未来金融行业的创新点,因此,对于金融创新的定义只要是符合其所存在的金融背景之下的创新现象,就是对金融创新的合理表述。参考文献:

[1]陈柳钦.金融创新对金融发展的影响试析[J].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学报,2002(1):21.

[2]段世德.后危机时代中国金融创新的国际借鉴与路径选择研究[J]. 湖北社会科学,2012(10): 4.

[3]余希.虚拟货币及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D]. 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5.

篇5

【关键词】金融创新 金融风险 风险管理

在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业里,金融创新是发掘潜在利润的重要工具。但是由于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得金融业开始重视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为了保证金融创新的可持续效应,需要加强对金融创新的风险管理。

一、金融创新概念

金融创新问题首次被提出是在奥地利政治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所撰写的《经济发展理论》中。我国经济学家普遍认为金融创新是指金融内部各构成要素的重新组合,以及对各要素进行创新性变革而创造产生的新事物。从以往对金融创新的研究可以发现,对于金融创新的理解主要集中在三个层面: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宏观层面是将金融行业历史发展的重大变革作为一次次金融创新。金融创新就是金融业发展史的真实写照,没有金融创新的存在就没有金融业的不断发展。中观层面是指政府或金融机构为转移经营风险,降低经营成本,适应经济环境,通过改变金融中介功能,创造一个具有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的高效率资金营运体系的过程。微观层面是指金融工具的创新。对金融工具的创新主要可分为信用创新型、风险转移创新型、增加流动创新型和股权创造创新型。

由此可知,我们可以认为金融创新是改革现有的金融体制和创造新的金融工具,以获取目前无法取得的潜在利润的过程,它是一个为盈利动机推动、缓慢进行、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二、金融创新过程中的风险表现

任何创新活动都会伴随着风险,而这种风险有的是可预知的,有的是不可预知的。金融创新活动也势必无法摆脱金融风险的束缚,随着金融创新的全面发展,金融风险也会随之加强,随之而来的是复杂化和集中化的高风险。其具体表现为:

首先,金融创新导致金融市场风险加强。金融创新不断推动金融市场的发展,但同时也为金融市场带来了巨大的风险隐患。这种风险是金融中介组织普遍面临的风险,不管是资本市场还是货币市场,都会受到金融风险的影响。资本市场所面临的风险主要表现在资本金不足,资产规模小和业务风险突出。而货币市场主要面临的风险主要表现在盈利水平下降、不良资产比例增高。金融市场通过创新来不断地赢取潜在利润,但由于市场基础条件的缺陷,导致创新风险的加强,这需要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来弥补风险所带来的隐患。

其次,金融创新导致金融系统风险加剧。金融系统是金融中介机构和金融市场共同构成的有机体,市场资金通过系统从资金盈余方向资金短缺方移动。这种建立在资金流动基础上的系统使得金融机构间保持者密切的交往,形成了以资金为纽带的合作关系,而这种相关性也导致了个体金融创新所带来的风险直接波及到系统内的其他金融机构,这种金融风险具有迅速扩张的特点,从而直接影响到金融系统的稳定性。

最后,金融创新导致金融经营风险加深。金融创新促进金融机构间的不断竞争,而这种竞争导致了金融机构的只求高收益的行为,这种行为必然会伴随着高风险到来,这便导致金融机构信誉值的下降。这直接加深了金融行业的经营风险,经营的潜在风险一旦变成现实必将会给金融机构带来巨大的损失。

三、防范金融创新风险的对策

金融创新为金融行业带来潜在盈利的同时,也使得金融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因此,金融中介机构进行金融创新的同时,需要防范金融风险的产生。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金融市场风险已经成为金融中介结构面临的主要风险。现阶段,我国金融机构所创新的金融工具具有较低的风险定价,风险转移能力也较弱,因此,提高市场风险管控能力是目前金融机构和政府监管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在金融创新的驱动下,政府部门的金融监管也要进行改善。金融监管是一国政府为保证宏观经济平稳有序进行,实现宏观经济目标,通过一定的金融主管机关,依照法律、法规和一定程序,对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实行检查、组织、协调的过程。政府监管部门既要积极鼓励金融机构的创新,规范创新行为,提高监督管理水平,又要完善相关的金融政策和法规,建立合理有序,可持续发展的金融创新环境。

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是金融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这种趋势也势必加强了国际化的金融合作。加强国际金融行业的合作可以了解国际先进的金融理念,通过金融市场信息共享能够为金融创新提供宝贵的知识型经验。不仅如此,我国监管组织还可以参与到国际监管组织内,参照国际化标准制定我国金融业务的相关规则,使之达到全面的金融合作。

四、结语

金融创新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它的成长需要金融机构、投资者和政府监管机构的共同推动。政府监管部门要将公共利益放到首位,监督金融中介机构向金融投资者告知风险信息,使金融投资者的利益得到保护。政府监管部门还要与金融机构共同履行对金融投资者教育的责任,无偿性地向金融投资者普及金融知识。金融机构在进行金融创新的同时要充分分析金融市场状况,对金融产品的研发要立足于当下金融市场,只有这样才能在金融创新的过程中更有效地降低金融风险。

参考文献

[1]郑明川,包万根,蒋建华.论我国的金融创新及其风险管理[J].商业研究,2003(20).

[2]张晓琴,冯莉.论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管理[J]. 商业研究,2005(02).

篇6

关键词:金融创新;新兴经济体;稳定性影响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0月20日

一、金融创新与新兴经济体的内涵及其关系

(一)金融创新的内涵。什么是金融创新?许多知名学者就其概念进行商榷,但最终没有得出一致的答案,但总归来说,就是在经济利润的驱动下,促使人们不断探求新的金融工具、新的金融结构、新的金融服务等等一系列的相关因素,进而变更现在所运行的金融体系,实现利润效益的最大化。当然,金融创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金融概念的理清也是一个过程。总而言之,对金融创新概念的理解可以试图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来解释。

从宏观层面来说,金融创新就像人类发展一样是一部不断更新的历史,它的发展往往与金融界的重大事项紧密相连,金融界每一次登上一个新的台阶,都是金融创新推动的结果。在此层面上的金融创新呈现以下特征:时间跨度特别长,波及范围特别广,且形式多种多样。之所以呈现时间长,是因为每一次创新从开始到结束都是一个过程,都需要时间来完成;之所以范围广,是因为创新不仅仅在技术领域还包括服务领域、市场机制、结构体系以及与银行相关的一系列业务。

从中观层面来说,金融创新的内涵要比宏观层面的内涵更加清晰,中观层面的金融创新局限在金融领域的技术以及产品上,通过对这些金融项目进行更新,进而在制度上进行创新,从而提高金融所创造的经济效益。

就技术创新而言,是指运用新的技术或者重新组合各个要素,从而制造出新功能的产品。就产品创新而言,是指新生产出来的产品具有传统产品所不具有的新性能,也提高了原有产品的质量,整体上性价比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就制度创新而言,则是指变更原有的管理、形式、规则等,从而使整个系统的效率都在原有程度上有所提高。就此层面的意义来说,这是政府和金融机构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转嫁金融风险,把风险限制在最低限度,积极地适应不确定性的经济环境变化而做的努力调整。

从微观层面来说,金融创新单单指金融工具的创新。从创新实践上来看,微观层面的金融创新分为四种类型:信用创新型、风险转移创新型、增加流动创新型以及股权创造创新型。

(二)新兴经济体的特征。自20世纪80年代早期以来,“新兴经济体”这一新的名词开始进入人们的世界,那么如何对新兴经济体进行一个明确的定义?如何正确的审视新兴经济体在当今世界格局中的地位?新兴经济体在全世界经济发展中又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怎样处理同发达国家与加强自身合作的关系?这些问题是自20世纪末期以来都讨论的话题,至今也没有得出一个明确的令人满意的结果。但是都认同的是新兴经济体是指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经济持续不断的蓬勃发展,进而成为新的经济实体,主要是指一些发展中国家。再者,从20世纪70年代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新兴经济体逐步提高对外开放程度,经济迅速增长,呈现赶超态势,城市化、工业化步伐不断加快。另外,在金融危机的浪潮中,虽然新兴经济体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主要的冲击在发达国家,且新兴经济体在危机过后恢复崛起的势头很是强劲。

(三)金融创新与新兴经济体之间的关系。那么新兴经济体与金融创新有何联系呢?新兴经济体能够快速的发展离不开金融创新的推动,金融创新是新兴经济体持续发展、后劲充足的动力,崛起中的新兴经济体日益改变着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掀开了人类迈向新世纪的新篇章,但是这一过程的发展离不开金融创新的支持。金融创新给新兴经济体带来机遇,促使其发展,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助力,这也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充分认可。根据数据统计,这些新兴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发达国家,而金融的创新又给新兴的经济实体注入新的活力。

除此之外,金融业属于第三产业,在21世纪一个国家和地区能否抓住第三产业的机遇发展自己,关系着这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随着新型经济体的增多和发展,新兴经济体的话语权日益有声,建立新的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也有了希望。旧的国际经济格局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他们才是最大获益者,促使着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新兴经济体登上历史舞台,将有利于构建平衡、稳定、互利互惠的格局。

二、金融创新对新兴经济体稳定性的影响

新时期,经济领域的环境十分复杂,尽管金融创新促进新兴经济体经济不断增长,但是经济的过热就会出现通货膨胀,国际性金融危机的影响也制约着经济的增长速度,影响着新兴经济体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总而言之,金融创新对新兴经济体来说有利也有弊,金融创新的积极影响体现在:第一,相对于投资者而言,投资者可以审时度势选择比较安全的金融方,增多了选择项,提高了投资者实际的效益收入;第二,对于筹资者来说,为筹资者提供了多种多样的筹资渠道,使其能够聚集社会上闲散资金,为其提供了资金保障;第三,对金融机构而言,减少了程序处理的流程,节约了时间,大大提高了资金运转的效率;第四,对经济发展本身而言,打破了资金流通堵塞的障碍,促进经济迅速的发展。但是,金融创新也不可避免的伴随着一系列的消极影响,给世界各国,尤其是处于发展中的国家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金融创新产生了新的金融工具,这些新的金融工具货币性较强,给货币政策如何制定、如何实施带来了困惑。与此同时,金融创新给金融界带来了新的机遇和竞争,因此金融体系本身的稳定性就大大减弱,这些矛盾的存在对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一)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新时期,世界各国普遍呈现出经济增长放缓的态势,出现放缓态势一是由于需求不足;二是由于国家政策的影响。由于金融危机给各国带来了牵连性的影响,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实施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以缓解金融创新带来的压力。金融危机产生的市场疲软不仅仅在发达国家,也表现在一些新兴经济体的发展中国家,因此需求乏力将是各国面对的一种经济常态。

(二)新兴经济体面临巨大的环境压力。自从爆发了金融危机,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地寻找支撑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产业,其中,低碳经济被人们提上了讨论的日程,要发展低碳经济就要试图改变传统的能源结构,开发清洁能源,研发高新技术支持能源的循环利用。然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没能在低碳经济原则上达成一致意见,但可以肯定的是,倡导低碳经济的生活方式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可想而知,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工业化进程,而新兴经济体工业化进程还是正在进行时,以重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还是支撑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经济的实施无疑会限制新兴经济体的发展。

(三)商品价格持续上升。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的10年间,世界各国的大宗商品,其价格都有所上升,有的还出现了大幅度的上升。在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商品价格有的呈现回调之势,但总体上仍然会持续增长。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全球商品可以在世界范围内流通,更重要的是,一些发展中国家都逐步迈向工业化的发展进程。金融创新对新兴经济体而言确实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但更多的是一项挑战,因为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相比掌握着更多的资源。

三、金融创新背景下新兴经济体健康稳定发展的路径

在金融创新背景下,新兴经济体的出路在于能够适时调整经济增长模式,以便可以实现经济持续稳定性的发展。而今,新兴经济体在经济领域取得了一些成就,这些成就给新兴经济体带来了掌声,这就在客观实际上掩盖了新兴经济实体追求经济发展与快速积累的矛盾。在新的发展阶段,新兴经济体迫切需要探寻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跳出大多数国家陷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

(一)培育中产阶级,扩大内部需求。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金融业的创新带来的机遇是共享的,带来的危机也是波及各国的。在这样的环境中,新兴经济体不应该被外部的需求减少打垮,因为新兴经济体内部还有未开发出来的潜在消费者,即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形成的中产阶级群体。像中国、巴西等这些新兴经济体要设法把潜在的消费者变成实际的消费者,培育正在发展中的中产阶级群体,激发其消费需求,给予其消费能力,创造各种条件发挥自身存在的优势资源。

(二)调整产业布局,推动产业升级。20世纪末期,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发达国家把自己成熟或者增加值低的产业向外转移,转移到新兴的发展中国家以降低生产成本,获取最大的效益。从客观角度来讲,发达国家产业的转移推动了新兴经济体走上工业化的进程,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发达国家以金融服务业为主,发展中国家以产品制造业为主的局面。在未来的发展中,新兴经济体应该调节自身的产业结构和布局,推动自身的产业实现升级,适应发达国家的需要,另外还要抓住改革创新中的机遇,为提升国际竞争力争取更多的主动权。

(三)完善市场机制,创造制度环境。在金融创新的背景下,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新情况,发现越来越多的新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有一个制度来规范实施。再者,金融创新要想顺利进行,也需要健康的市场机制来保障,没有好的市场秩序,金融创新就是一纸空谈,金融业也会加大经济的不稳定,从而使经济陷入困境。总之,新兴经济体能否在完善的市场体制下实现调整,既关乎自身命运,也关乎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这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新兴经济体与发达国家共同努力。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宇燕,田丰.新兴经济体的界定及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J].国际经济评论,2010.4.

[2]应寅锋.金融结构对金融稳定的作用机理:功能观的分析视角[J].经济理沦与经济管理,2009.8.

篇7

一、包容性金融分析

中国金融发展的包容性应该包含“金融发展的普惠性”、“经济与金融的耦合性”、“金融发展的创新性”三个维度。

(一)金融发展的普惠性。金融发展的普惠性包括金融服务的可得性提高、使用效用性增强与可持续性提升等。也就是说,金融的普惠性发展强化了金融服务于弱势群体的能力,对于减弱金融发展的排斥效应至关重要。一方面,金融普惠性增强能够降低企业获取金融服务的成本,从而弱化实体产业的金融约束;另一方面,金融发展的普惠性通过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强化资本资源的配置功能,从而优化信贷资金在产业间的再配置。

(二)经济与金融的耦合性。金融发展必须与实体产业形成良好的耦合机制。金融发展被抑制或者金融的过度繁荣都会给实体产业的发展增加额外的成本。一个与实体产业发展相背离的金融体系越来越呈现出显著的“攫取性”特征,加剧了资源配置“脱实向虚”的矛盾,进而削弱了实体产业发展的基础。此外,金融发展与实体产业运行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金融服务的所有制歧视、规模歧视、地区歧视与行业歧视等现象屡见不鲜。

(三)金融发展的创新性。包容性金融发展无法排斥金融创新。事实上,金融服务的创新是金融包容性发展的重要实现机制,保证了金融促进产业发展功能的有效发挥。首先,融资渠道的创新通过提供更为有效的风险分担机制弱化了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从而优化了企业的融资结构;其次,金融机构的多样化有助于扩展金融发展的受益边界,降低了产业发展中的信贷歧视程度;最后,金融人才的集聚是实现金融服务创新的主体与保障,金融的创新发展离不开专业金融人才的智力支持。

二、包容性金融发展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

“产业结构”是经济学发展史上的新概念,它可以被解释为某个产业内部的部门或企业之间的联系,也可以被用来解释各个产业之问的比例关系结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本质是资金部门流向转变,无论是改善产业间的比例,还是提高产业结构的质量,都离不开资金。包容性金融发展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优化资源配置。现代经济学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社会经济主体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可以使社会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即市场竞争越充分,资源配置效率越高。当前,中国金融市场还不完善,金融包容性发展意味着打破传统藩篱,注入市场逻辑,践行开放思路,允许小微金融与传统金融共存,非正规金融与正规金融共生使不同金融市场、不同金融业态、不同所有制在法制框架下并存发展,实现金融市场准入自由,使金融市场真正基于市场机制配置资源,进而促进金融市场分工专业化。

(二)创新企业技术。在传统金融发展模式下,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模式注重财务可行性评估,以土地和固定资产抵押作为放贷准绳,以控制风险。而技术创新型企业往往无法满足相关的融资条件,项目审批者对具体的技术细节很难充分了解,因而不容易给予这些项目和企业充分的融资支持。包容性金融发展鼓励金融创新,允许多种形态金融资本共同发展,发挥大金融机构的规模化与信息集中优势、中小金融机构的软信息优势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大数据优势,从而大大降低技术创新投资的信息不完全程度。

三、包容性金融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发挥策略

一方面,应积极构建包容性金融发展的体制机制,重点加强经济与金融的耦合性、提升金融服务创新能力,有效满足实体经济金融需求的包容性金融建设才是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途径,包容性金融体系建设不能忽视实体经济对金融服务与金融创新的需求,重心应着力于提高金融服务和创新与实体经济的匹配度;另一方面,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市场化建设,探索“政府诱导、市场广泛参与”的包容性金融发展模式,单纯的政府主导的产业发展模式的作用空间越来越受到限制,市?龌?程度偏低成为制约中西部地区包容性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发挥的重要变量。

篇8

中图分类号:F420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创新性的金融系统支持。针对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及其本质特征,并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在发展规律,提出通过金融创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具体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 金融系统 金融创新

问题的提出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未来经济持续增长的先导产业。继2010年10月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之后,2012年5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并表示在当前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金融系统是其中重要的构成部分。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社会资源配置的枢纽,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杠杆。科技创新需要有金融的助推,科技创新必需与金融创新有机结合起来。然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一个新概念,对其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的认识还有待深入探讨,在如何具体通过金融创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上,理论界和实务界仍需进一步探索。

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及其本质特征,并针对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支持的现状,提出通过金融创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及其特征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政府为应对全球经济危机,确立后危机时代国家竞争优势而提出的产业发展策略。《决定》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具有市场需求前景,具备资源能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新兴产业,并规划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七大产业发展方向。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未来经济增长的先导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换起着决定性的促进、导向作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引导科技进步的能力,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命脉和产业安全。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抓住两个关键词:战略性产业和新兴产业。战略性产业是指关系到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生死存亡而必须重点发展的产业;这些产业的发展水平关系到国家根本竞争力、国家安全、国家战略目标实现,影响着一国或地区的国际地位。新兴产业是一个产业发展的阶段性概念,它代表了那些处于产业生命周期起步阶段或成长阶段的产业。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

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具备战略性产业和新兴产业的特点,使得该产业中的企业具有高风险、高投入和高成长三大特征。

1.高风险。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风险主要来源于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由于新兴产业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起步期或成长期,这一阶段产业内的新技术层出不穷,技术创新活动较为活跃;但技术发展路线还不成熟,技术之间的替代频繁发生,技术发展存在较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即使是相关产业中的大型成熟企业其现有的资源和能力优势,也无法保证能准确预测和掌控技术的发展方向,甚至有可能会导致企业过度锁定而失去在新兴产业中的发展机会。另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领先于市场需求,往往是涌现的新技术创造了消费者的需求,因此新技术和新产品能否获得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即使产品能够获得市场的认可,但新产品的市场接受过程较慢,产品推广时间长,难以在短期内收回投资,也提高了投资回收的风险。

2.高投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投入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起步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主体是中小企业,大多处于技术开发与试验阶段,虽然企业融资规模小但数量众多,整个行业的融资需求量大;另一方面,成长阶段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由于新兴产业缺乏成熟的配套产业,原材料和零部件短缺且价格高昂、商业模式不成熟、市场开发的难度较大,企业面临巨大的初始启动成本和推广费用,对资金的需求量相当大。

3.高回报。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市场前景、扩散效应,这类产业的产业链长、覆盖面广,投资一旦取得成功,其获得的收益将极为丰厚,而且投资介入越早,收益就越高。

上述特征,对金融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市场机会。

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服务现状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社会资源配置的枢纽,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杠杆。金融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性已得到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的广泛认同,然而由于观念、制度和机制等方面的原因,金融体系在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践中也显现出一些问题。

篇9

[关键词]金融产品创新策略

一、金融产品创新的内涵

金融创新,顾名思义即金融领域内的创新,根据前面对创新概念的界定,可以将其解释为:金融领域内通过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的变革或引进新的事物。它有广义和狭义分。广义的金融创新涵盖了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上各种革新,包括新制度、新市场、新工具、新业务、新机构乃至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法。而狭义的金融创新则就是现在讨论的金融产品、金融工具的创新。从两者的关系看,金融创新起步于金融工具的萌生,各种创新产品的产生会带来相应的新的金融市场的出现,并会在此基础上引起原金融结构的变化,而广义金融创新中的制度创新又为金融发展构建了制度基础,不但使产品创新的成果规范化、合法化并最终保存下来,而且由制度创新引发的金融自由化又为金融产品市场的创新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

本文仅限于狭义的金融创新的研究。因为在金融创新的全部内容中,金融产品创新总是处于核心和先导的地位。在以后的讨论中,笔者提到的金融创新是一个动态的狭义概念,是针对各个不同国家的传统和历史而言的。它指的是该国金融史上从未有过的与传统不同的新的金融产品。

二、我国金融产品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1.产品创新起点不高

随着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发展,新的经营理念、新的经营模式、新的金融产品一下子涌进了我国,我国的金融家们还没有完全弄明白怎么回事时就产生了金融创新的冲动。这样推出的金融创新产品就难免起点不高,同时也可能存在较多的漏洞和不足之处。

2.产品功能差异较大

由于各金融机构各自为战,且都想尽快推出目己的金融产况,因此就有可能导致盲目开发,哄而上,急急忙忙地推出某一产品,同时也就可能随之而出现功能不全,甚至缺陷的问题。

3.融资产品独创性比较低,同质化现象严重

由于目前我国金融机构的金融产品创新过分依赖研究、借鉴国外的创新,通过“拿来”和“继承”方式的金融产品占我国目前金融产品的85%,而这些产品大多数都是西方国家早已成熟的金融产品,并且这些产品并不是都符合我国的国情。当国内某家金融机构推出某种产品后,用不了多久,其他金融机构也会尽快推出,造成了金融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另外,我国现有的金融产品都是由各金融机构的总部设计出来后,从上到下一级一级的照搬不误的推行,没有充分考虑地区的差异性,金融产品的种类整齐化一,产品的附加值、科技含量也差别不大,从而导致了金融产品的独创性低、同质化不断加剧的结果。

4.缺乏必要的风险约束

当前,我国的金融产品创新与金融规范之间有较长的时间间隔和较大的空间差异,即在时间上一般是产品创新在前,规范在后,且间隔时间较长;在空间上,各金融机构进度不一,办法各异。这种管理不规范的状况使我国的金融产品创新具有较大的随机性,在缺乏规范合约束机制的环境下运行很容易带来风险隐患

三、金融产品创新策略探讨

1.构建覆盖全国的电子货币支付体系

现金结算至今仍然大量存在于各种交易场合,这一经济现象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交易成本,随着经济的发展,对非现金结算工具的需求将十分迫切。我国银行卡的发展已经经历了19个年头,各家银行也积累了丰富的银行卡营销和管理经验,因此构建一个覆盖全境的、以银行卡为核心的电子货币体系,将是当前非现金结算的一个现实而高效的选择,其关键是要以市场化的方式实现各行资源共享,进而实现银行卡跨行适用。

2.深化基础金融产品创新

(1)逐步解决金融市场工具的流通性问题。应在兼顾各方投资者利益的前提下解决国有股、法人股的流通问题,并放开对企业债券的流通限制。

(2)引入融资性商业票据。国际上不具备贸易背景的融资性商业票据在短期融资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当前银行普遍惜贷的环境下,该项创新既可以拓展企业的融资渠道,又可以提高社会资金的利用效率,具有现实意义。

3.因地制宜开展衍生产品创新

(1)实施资产证券化,改善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

资产证券化有助于增进中资商业银行和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资产流动性,该项创新可以在较短的时期内提高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改善资产负债结构并提升中资金融机构的竞争力。(1)资产证券化的一般过程。资产证券化是以基础金融资产可预见的未来现金流为支撑,在金融市场上发行证券的过程。资产证券化从表面上看似乎以基础金融资产为支撑,但实际上是以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为支撑的,资产证券化的本质即系于此。正是由于证券化产品的价值依附于基础金融资产的收益,我们把资产证券化视为一种金融衍生产品创新。 (2)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的主要优点是使低流动性和需长期占用资金的资产转换成具有高流动性的流通证券,从而使银行得以改善其表内的资产负债结构,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3)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资产证券化。现有的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2000年8月底前完成了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剥离和收购,共承接了13932亿元不良资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不良资产采取了债务重组、招标拍卖、打包出售、债务追索、债权转让等多种处置办法进行改良。资产证券化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一个可行选择,资产证券化只能是未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一种辅助手段,而不应该成为主要方向。可以实行以下两种证券化方式:①实施债权转股权后利用控股地位提升被重组公司的盈利能力,再通过公开发行股票套取现金。②采用资产重组、风险隔离和信用增级的资产证券化标准方法。

(2)在条件成熟时引入金融市场衍生产品。

权证类产品和人民币/外汇远期交易是现阶段衍生产品创新的可行选择。发行认股权证有利于缓解当前市场环境下上市公司增发、配股、基金扩募过程中券商承销失败的风险。包含看涨期权的认股权证也有着实践的基础,例如,在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初期就曾经发行过股票认购证;可由股票看涨期权和债券合成的可转换债券在我国也已经有了10来年的运作经验。适时推出人民币/外汇远期交易显得非常必要。在当前“事实固定”的人民币汇率制度下,现货市场上某个单一外汇品种的价格稳定远不足以消除外汇风险:其一,如果采取更为灵活的人民币汇率安排,外汇远期交易的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其二,如果继续维持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稳定,则需要引入其他主要对外交易币种如日元、欧元等的远期交易以规避风险。去年以来日元对美元汇率的剧烈波动传达了一个信息:入世后进一步开放的中国经济需要远期外汇市场。

纵观成熟市场和新兴市场衍生品交易的经验,给予我们的启示有:

①规则先行。在充分考察国外关于金融衍生品市场管制法规的基础上,构建有利于机构投资者发育的法律环境,避免出现类似印度共同基金在权益衍生品市场上的不作为现象。

篇10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大数据技术;技术应用;金融业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4-0070-02

引言

互联网金融不是互联网和金融的简单叠加,更深层次的变化是改变了金融服务模式,给金融体系带来了变革,融入了更多互联网特有技术,大数据技术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它也被视为推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使金融业形成了一种新的业态。金融在现代社会经济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发挥着重要职能,推动着经济发展建设,促进着社会资产流动,是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积极发展互联网金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能够促进互联网金融发展,为互联网金融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一、大数据技术与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一)大数据技术

大数据是信息时代提出的全新概念,由美国硅图公司麦肯锡提出,人们用它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1]。大数据技术,是从各种类型海量数据中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进行高效数据“提纯”,以提升信息数据利用率的一种信息技术。根据大数据处理的生命周期,大数据技术体系通常可分为:大数据采集与预处理、大数据存储与管理、大数据计算模式与系统、大数据分析与挖掘、大数据可视化计算及大数据隐私与安全等几个方面。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优化了数据处理环节,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

(二)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的诞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质的变化,互联网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人类已对互联网产生依赖性,互联网融入社会活动各个领域。自然,金融业也不例外,现代金融模式开始向互联网方向发展,这便催生了互联网金融,给金融体系带来质的改变。互联网金融并不单单是互联网与传统金融的简单融合,更通过以互联网为基础的高新技术实现了资金融通、支付、投资信息化、网络化,以大数据及互联网平台,构建了一种新型金融业务模式和金融服务体系[2]。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开拓了融资渠道,提升了金融融通效率,加速了金融经济发展进程,塑造良好互联网金融环境是新时展的需求。

二、大数据技术在互联网金融中的应用

互联网金融模式当前已普遍被人们所接受,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以阿里巴巴小额贷款为例,2015年市场交易额增长40%,累计发放贷款1 953亿元人民币。显然互联网金融在不断成熟,而互联网是大数据的重要产生者,所以将大数据技术融入到互联网金融中将推动互联网金融发展。下面通过几点来分析大数据技术在互联网金融中的应用。

(一)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数据对互联网金融机构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例如,用户信用信息、负债信息、业绩报告等。这些信息与信贷业务风险有直接关系,而数据来源不一,且数据类型复杂,数据量庞大,所以传统数据处理技术显得有些束手无策,不能为风险分析提供支持[3]。大数据技术则能解决风控难题,通过采集更全面、更及时、更真实的数据,预测风险,找出数据相关性,挖掘数据背后的风险信息,为风险管理提供依据和导向,提升风险识别能力,互联网金融机构便可有针对性地调险管理策略,提高风险管理效率,规避风险。

(二)在金融创新中的应用

通过前文分析可以知道,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存在差异。传统金融对实体商务环境有依赖性,而互联网金融以互联网等高新技术为支持,更多的是依赖海量的数据。而大数据技术的基本特征是海量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而这也是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核心。因此,大数据在互联网金融中的应用,能提升互联网金融机构数据收集与处理能力,有效促进互联网金融创新。在具体应用中,互联网金融结构可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有效交易信息,识别市场交易模式,进行市场信息分析,以提升市场敏感度,从而快速、高效投资,及时转变经营策略,适应市场环境,提高金融融通效率,创造更多经济价值。

(三)在资源优化中的应用

金融资源对于互联网金融机构来说非常重要,大数据技术在互联网金融中的应用,优化了金融服务体系,能有效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优化金融资源融通与流动机制,简化金融业务流程,有效降低金融成本,提高金融融通效率。如美国的LendingClub公司,通过大数据技术,利用P2P平台,提供贷款业务,便没有利用银行机构,而是通过在线服务模式,提供了一个低成本、高收入的投资渠道,提供金融服务。显然这种金融业态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了便利条件,在某种意义上改善了融资环境,有效为中国金融发展注入了活力,为中小企业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为金融市场提供了快速、高效的运营平台,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经济良性发展。

(四)在信息处理中的应用

金融业务通常开展中通常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信息整理与分析。而传统金融机构信息采集、分析、整理具有滞后性,成本高,效率低,信息获取渠道狭窄有限。互联网金融机构可借助自身互联网平台优势快速获取信息,建立新的信息来源途径。但由于来自各网络平台的信息量庞大,信息价值密度将出现下降,传统信息处理技术“提纯”效率低,成本高,耗时费力。而基于大数据技术,通过云计算方式,能大大提升信息处理能力。另外,配合数据库与搜索引擎的应用,能提升信息检索能力,真正打破传统金融信息收集模式,创建成本低、更新更快、精准度高的信息处理平台,提升金融效率。

结语

社会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毫无疑问,发展金融业是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关键所在。现如今,社会已经开始逐步进入互联网时代,构建互联网金融模式是时展的需求,是金融业转型的必然,我国应认清时展趋势。但传统数据处理技术不符合互联网金融发展要求,所以应加强对大数据技术应用,构建一种全新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 李杰,赵丽芳.互联网金融的网络信任:形成机制、评估与改进――以P2P网络借贷为例[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13,(14):132-136.

篇11

关键词:幸福导向;型企业;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8-0186-01

一、“幸福导向型产业”的提出

“幸福导向型产业”作为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的一大亮点,是国内首次提出的新概念。书记在报告中提出,“大力发展健康服务、节能环保、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等幸福导向型产业,引导转型升级的方向”。“幸福导向型产业”这个概念随之首次亮相。“幸福导向型产业”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基于人类社会的必然趋势,也符合广东的发展实际。近年来,广东在经历了多年经济的快速增长之后,全省经济总量已经位居全国前列,推出的诸多“倒逼”政策,促使越来越多资本、土地、劳动力向更多附加值、更多技术含量、更高端方向聚集。今年的广东省党代会报告淡化GDP数字,消除GDP崇拜,而创造性提出要发展幸福导向型产业,体现的是在指导观念上更加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表明广东今后不仅是发展产业,还要在发展中带来物质享受,让老百姓普遍体会到幸福。正如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向晓梅所言,幸福导向型产业体系的构建,将让广东的产业转型升级“见物又见人”。

二、幸福导向型产业的内涵分析

界定幸福导向型产业内涵是研究幸福导向型产业以及制定幸福导向型产业政策的起点,既要体现幸福导向型产业的导向,也要体现幸福导向型产业的特征,更要体现幸福导向型产业的外延。幸福导向型产业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使它不仅具有经济学的意义,同时还兼具社会学的意义。传统的产业转型升级“只见物不见人”,而幸福导向型产业则要求产业转型升级“既见物又见人”。它从人们现实需求出发,从最低层次的衣食住行需求到精神生活追求,淡化了GDP崇拜,更加注重追求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效益,对纠正唯利是图、金钱至上等错误片面的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具体而言,可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幸福导向型产业:

第一,幸福导向型产业必然是共享式发展。虽然短期内幸福导向型产业所贡献的GDP和财政收入增长,无法与传统的一些大型产业项目相提并论,但该产业的发展自始至终就非常注重将产业发展成果惠及绝大部分民众,所追求的不再是物质的“数量”而是生活的“质量”,而绝不是将产业发展高端化、富贵化,让普通老百姓享受不到。

第二,幸福导向型产业必然是跨越式发展。“不怕起步晚,就怕起点低”。作为欠发达地区,发展幸福导向型产业,必须摒弃以往片面追求“规模型”或“数量型”的发展思路,科学进行产业发展规划,通过广泛应用网络技术、低碳技术等高新技术,以高品质的幸福需求引领和带动“幸福导向型”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第三,幸福导向型产业必然是生态文明式发展。世界科技和产业革命变迁史表明,建立在旧工业文明和物质经济之上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会使人类陷入人与自然冲突的严重生态危机。可预计,下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领头产业,必定是能破解这种生态危机、以追求人类幸福最大化为根本动力的一组新兴产业群。幸福导向型产业必然是一种走生态文明之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新兴产业。

三、广东发展幸福导向型产业的对策建议

幸福导向型产业,既是广东瞄准全球产业革命新趋势、继续争当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的战略举措,也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必由之路。围绕幸福导向型产业的内涵和特点,结合广东产业发展实际情况,提出以下五方面的对策建议。

(一)树立正确产业发展观念

幸福导向型产业是一个全新概念,是幸福社会必不可少的、提升老百姓生活水平的产业,需要树立正确的产业发展观念。面对全球新的文明转型和产业变革调整,广东必须围绕人由“生存”到“发展”的多元幸福诉求,认真考虑人的生存快乐和内在需求,在设计新产品和开发新服务时注入更多人文理念和人文关怀,率先发展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公共安全智能监控等与重大民生需求密切相关的“幸福导向型”新兴业态。

(二)制定一揽子政策促进产业发展

建议根据“幸福广东”建设需求,选准最迫切、最需要培育的重点产业领域,集中力量进行攻克,带动产业体系整体突围,并培育和扶持一批幸福导向型产业的重点企业和示范基地。同时,围绕健康服务、低碳环保、时尚创意、体闲旅游、数字娱乐等幸福导向型产业重点领域设立财政专项资金予以支持,重点对惠及民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前沿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重点产业集聚园区予以一定的税费返还和贴息资助,形成政策叠加倍增效应,推动“幸福导向型”产业成为广东经济的新增长极。目前,广东省委省政府已经做出了具体工作部署和安排,包括出台“培育幸福导向型产业体系”等八项行动计划,并将专门制定出台“幸福导向型产业”发展的五年规划。

(三)着力推进产业协同创新

以制定实施幸福导向型产业技术路线图为着力点,集中力量开展产业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和重点产品的研发攻关,实现创新链和产业链的双螺旋融合,协同推进幸福导向型产业技术创新。同时,建议广东从“民生幸福”角度出发,大力开展幸福导向型产业领域的“三部两院一省”产学研合作,实现市场需求拉动与科技创新驱动协同用力。此外,广东也要围绕“幸福导向型”产业重点领域,规划和建设一批共性和关键技术创新平台,重点规划建设民生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

(四)不断加大科技金融支持

建议广东依托已有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准备金和省市联合风险准备金,引导银行加大对幸福导向型产业信贷支持。争取设立广东“幸福导向型”产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积极发展私募基金、产业基金等新金融业态,构建起行之有效的风险分担机制和特别融资机制。支持金融机构推出专门针对“幸福导向型”产业的金融创新产品,探索健康服务、节能环保、休闲旅游等幸福导向型产业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新模式,并推广股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存货质押、订单融资等创新型融资工具。

(五)规划建设幸福导向型产业集聚区

建议广东以高新区、民营科技园区、产业转移园区、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以及专业镇等为载体,促进生物医药、绿色低碳、智能产业、文化创意等“幸福导向型”新兴产业的集聚发展,打造幸福导向型产业集聚区。各个集聚区要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构建集信息、研发、金融、培训、检测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为入区企业提供配套服务。广东可重点推进高端创新资源向广州中新知识城、广州科学城、国际生物岛、东莞松山湖科技园区、深圳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顺德中国南方智谷、中国农业科技华南创新中心等创新型产业集聚区集聚。推动广州、深圳、佛山三大汽车整车产业基地,广州设计港、国家网络动漫产业基地,广东数字家庭国家产业基地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篇12

【关键词】再工业化;再农业化

一、“再工业化”理念提出背景

20世纪70年代,“再工业化”是针对德国鲁尔地区、法国洛林地区、美国东北部地区和日本九州地区等重工业基地改造问题提出的。因此,“再工业化”不是一个新概念,本意是在对传统工业基地的改造和振兴中,对传统工业进行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再工业化”理念再次重提,是基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在各产业中的地位不断降低、工业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下降、大量工业性投资移师海外而国内投资相对不足的状况提出的一种“回归” 战略,即重回实体经济,使工业投资在国内集中,避免出现产业结构空洞化。很多专家认为,金融危机的根源在于近十年来美国经济的“去工业化”,美国新的经济增长必须依靠实体创新而非金融创新,因为金融创新导致了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灭、金融市场过度扩张及金融资产过度升值、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混业经营风险无法控制等等。所以,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了所谓“新经济战略”:美国经济要转向可持续的增长模式,即出口推动型增长和制造业增长,要让美国回归实体经济,重新重视国内产业 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这也就是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

回顾美国产业经济发展的过程,制造业曾被认为是“夕阳产业” 由于资源环境问题,传统产业失宠于投资者;今天的美国,正实现着由过去把工业生产大量环节转移海外的“去 工业化”到现在“再工业化”的快速转身,这个调整和“转身”令人关注。

应当看到,美国提出“再工业化”战略,是一种现实的考量。尽管制造业在美国经济中的比重只有15%左右,但由于经济总量巨大,美国制造业在全球的份额仍高达20%左右,依然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现在,美国力图通过“再工业化”重振本土工业,一方面是防止制造业萎缩失去世界创新领导者的地位,一方面是要通过产业升级化解高成本压力,寻找像“智慧地球”一样能够支撑未来经济增长的高端产业,而不是仅仅恢复传统的制造业。

从这一点来看,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就是在加快传统产业更新换代和科技进步的过程中,实现再一次依靠“再工业化”来推进实体经济的转身与复苏。

二、“再工业化”内涵与实质

(一)“再工业化”基本内涵。随着时代的变迁,“再工业化”的概念和内涵不断丰富和变动。韦伯斯特词典对“再工业化”的解释是“一种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特别是通过政府的帮助来实现旧工业部门的复兴的现代化并鼓励新兴工业部门的增长”;Roy Rothwell和Waiter Zegveld把“再工业化”定义为产业的结构转型面向高附加值、知识密集要素和产品以及服务于新市场以新技术创新为主的产业等;Random House Una-bridged Dictionary对“再工业化”的解释:通过政府帮助、税收激励、工厂和机器现代化等途径实现的工业和工业社会的复兴。

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是通过政府的帮助来实现旧工业部门的复兴和鼓励新兴工业部门的增长。在国际金融危机大背景下,这一概念的再次盛行,反映了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对过去那种“去工业化”发展模式的反思和重归实体经济的愿望。

(二)“再工业化”精神实质。美国所指的“再工业化”绝不仅是简单的“实业回归”,而是在二次工业化基础上的三次工业化,实质是以高新技术为依托,发展高附加值的制造业,如先进制造技术、新能源、环保、信息等新兴产业,从而重新拥有强大竞争力的新工业体系。这对于正在试图转型升级的中国制造业来说,无形中增加了新的发展障碍。

新兴产业是未来工业发展的一个趋势。由于围绕新兴产业所形成的产业群可能成为下一轮全球经济繁荣的支撑点,因此是“再工业化”的主攻方向。从长期看,为在未来的竞争中保持领先优势,各国需要加大在新兴产业领域的技术研发,推动新技术在传统制造业中的广泛应用;从短期看,对新兴产业的投资也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危害。

三、“再工业化”理念对我国农业发展启示

我国是农业大国,目前,农业也同样存在“去农业化”的现象和发展趋势。最近几年,虽然我们国家在工业与其他产生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农业产值占总产是的比例很小,已经低于15%,但我们依然是一个农业大国,而且农业是我们经济发展乃至社会生存的根基,尤其从从业角度看,农业发展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去农业化”不仅是农业高校发展之忧,更应该成为整个社会之忧。现在,我们对“去农业化”不加反思和行动,将来,“去农业化”可能会让我们食不果腹,社会和谐也将受到威胁。

我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发展历史悠久的国家。大约在5000年前,青铜的冶炼和青铜工具的出现,以及后来铁的冶炼和应用,使金属工具得以应用,由此引发了劳动工具、土地加工、水利灌溉、施肥改土、耕作制度等一系列的革命性进展,逐步形成了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将原始农业推进到传统农业时代,从而,创造了四千年辉煌的农业文明。然而,随着近代科技革命,古代农业文明让位于近代工业文明,农业进入了工业化农业时代。以无机能源为支撑的近代农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同时也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

因此,鉴于目前农业工业化的现状和存在的一定问题,对于我国农业发展而言,有必要对“去农业化”现象进行再思考。立足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市场需求、以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进行“再农业化”,将近代农业推进到现代农业。

篇13

说到梦想,成为阿里巴巴的联合创始人与其说是源于梦想的指引,倒不如说成是源于爱情。1994年,大学毕业的彭蕾成为了浙江财经学院的一名老师。在此期间,她与同系师兄孙彤宇结婚。因为孙彤宇,她结识了马云,也是因为孙彤宇,她放弃了大学老师的工作,来到了北京,加入了马云的创始团队,从而成为了外界盛传的“阿里创业十八罗汉之一”。慢慢的,她被丈夫以及马云的创业梦想感染了。最终,她把他们的创业梦想变成了自己的梦想。

不过,那时的彭蕾似乎对于创建一家伟大的公司并没有什么兴趣,也感到很茫然。 尽管对于新的环境以及新的身份感到有些陌生,但彭蕾还是以一种“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使自己逐渐的融入了阿里的创业氛围。

最初,彭蕾在阿里负责的是人力资源方面的工作。此后,她就任阿里集团人力副总裁、市场副总裁和服务部副总裁。虽然分管的事情越来越多,但她还是将人力资源工作当做自己的重点。用她自己的话说:“通过负责人力资源的工作,看护着这一群人并凝聚他们的那种力量。”的确,对于初创公司来说凝聚人心是非常重要的。在这方面,彭蕾作为女性有着天生的优势。

她在这一岗位上工作了将近十年。直至2010年,由于新工作的原因,她才逐渐转变了自己的工作内容。2010年1月,阿里巴巴公布新的高层人事任命安排,委任阿里集团首席人力资源官彭蕾出任支付宝公司首席执行官。

对于这一次的人事安排,支付宝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意味着阿里巴巴集团将更加注重内部资源的调整和协调,以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与此同时,这也是配合集团“大淘宝战略”继续实施,并走向协同发展的关键一步。

成为支付宝的CEO使彭蕾逐渐熟悉了阿里的金融战略以及金融业务。这也为她日后成为蚂蚁金服CEO,并全权负责阿里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奠定了基础。2013年2月,阿里将支付宝分拆成了4个事业群,彭蕾也不再担任支付宝CEO职务,而是负责4个事业群组成的整个金融业务。

紧接着,在2013年3月,阿里宣布将筹备成立小微金融服务集团,负责阿里巴巴集团旗下所有面向小微企业以及消费者个人服务的金融创新业务。彭蕾出任小微金融服务集团CEO。2014年10月16日,小微金融服务集团以蚂蚁金融服务集团的名义正式成立,旗下业务包括支付宝、支付宝钱包、余额宝、招财宝、蚂蚁小贷等。

除了上述业务外,蚂蚁金服还和复星、万向、宁波金润、杭州禾博士和金字火腿等6家股东发起成立了网商银行。网商银行作为中国首批民营银行试点之一,于2015年5月27日,获得了银监会的开业批复,并在6月25日的时候宣布正式开业。

蚂蚁金服COO兼网商银行董事长井贤栋表示,从筹建之初,网商银行就将普惠金融作为自身使命,希望利用互联网的技术、数据和渠道创新,帮助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以及农村金融服务匮乏等问题。

此外在2015年6月,蚂蚁金服与兴业银行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正式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彭蕾表示,虽然互联网金融这个概念这两年特别热,但无论是支付宝,还是去年成立的蚂蚁金服,在这两年中都没有和商业银行进行集团层面的签约。也许这两年的新概念太多了,也有颠覆、破坏等声音,大家都应接不暇。

“虽然我们是互联网公司,但我们只是生于互联网时代。在互联网时代,技术和理念日新月异。我们也并不缺乏取得突破和创新所需要的热情和理想。不过,传统行业的本质规律还是需要敬畏的。当我们进入金融业,才发现对于我们这么年轻的团队来说,要学的东西很多,包括金融业对风险、安全、稳定的要求。”彭蕾如此说道。

阿里一连串的战略表明阿里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布局正日益加快,成为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CEO也表明彭蕾将在阿里的互联网金融战略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对于小微金融未来的发展方向,彭蕾如此说道:“我们现在还在一个小步快跑、各种尝试的阶段,我们很难界定我们不做什么,我们只能看我们平台上的客户以及商业机构主体他们需要我们做什么。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这个平台上的客户、小微企业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篇14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以及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和社会生活深度影响的逐步显现,面对中国政府、理论界、实务界对金融体制、监管体制、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体制的反思,中国的商业银行既承担着支持经济振兴、结构调整、扩大内需的任务,同时,也承担着对行业自身检讨、改革和发展的重任。

经营模式趋于多样化

经过金融危机的检讨,尽管中国的商业银行综合经营仍然面临缺乏精通银行运作模式,还没有建立适应综合经营的人才使用和管理机制,也没有与银行综合化经营发展相适应的激励机制和收入分配机制,内控体系还不尽严密,风险控制能力相对较弱,但通过综合经营实现经营模式战略转型仍然是中国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世界性金融危机不会否定或延缓中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步伐,2009年也将是中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加快推进的一年,但商业银行的综合经营模式将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除了传统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以外,商业银行的全能银行模式也将成为一种探索和探讨的模式,而在两种传统的综合经营模式之外,部分综合经营也将不断出现。

商业银行综合经营模式的多样化选择,不仅仅是对商业银行自身经营管理的巨大挑战,同时也是对监管体制的重大挑战:一是风险控制监控和监管“防火墙”的建立。如何在进行综合化经营过程中,提高商业银行自身的内控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如何在商业银行与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租赁等母子公司及子公司之间建立“防火墙”制度、有效隔离风险的积聚和放大,是监管体制设计的最大挑战和要素。二是综合性产品的监管挑战。随着银行、证券、保险、租赁信托等业务的兼容和融合,对各业务内部和各产品之间构建独立、权威性的风险监督、评价管理体系要有足够清醒的认识和健全的监管手段和方式。三是监管的协调性挑战。各监管部门之间如何构建有效的沟通渠道和明确的责任划分,以实现对风险的有效监管。

金融创新重归理性

创新一直被认为是商业银行发展的持续和原始动力。这次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是以美国为首的金融机构创新过度所致。中国一直被认为创新不足。事实上,中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一直存在着过度和不足并存的问题。

整体而言表现为行业创新不足,但在具体商业银行和部分业务也存在着创新过度的问题,表现为表外业务规模持续扩张中的业务创新风险累积,一些业务以创新的名义和方式牟取高利或是绕过相关规定,伴随信贷规模控制导致的信贷资源稀缺,商业银行通过与资产业务高度相关的贷款承诺、财务顾问等实现中间业务收入增长迅速。

有的银行将贷款承诺、财务顾问等业务作为发放贷款的先决条件,变相提高贷款利率;有的银行将信贷资产转让、信贷资产信托化和委托贷款作为腾挪和逃避贷款规模的手段,有的理财产品是变相让利,有的理财产品片面夸大收益而淡化风险。有的银行创新概念化,善于营造一些谁也不明白甚至也说不清楚的概念,有的热衷于借用国外一些银行的概念,而缺乏对概念的理解。

通过反思金融危机,2009年中国商业银行的创新可能会回归理性,即所有的金融创新包括体制创新、制度创新、业务创新、产品创新和流程创新都以风险的有效控制为前提,充分提示和揭示风险,慎重地制定业务风险政策,使风险程度处于可控的状态。特别是会更加注重资本充足率风险,拓展和完善资本有效补充机制,使资本充足率逐步提高,并根据不同银行的风险取向确定不同的资本充足率;提高风险的识别能力,建立完整、科学的风险测量方法,应用完整科学的风险监控工具,科学制定风险控制参数。

修正单纯利润最大化目标

利润最大化一直是西方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目标,中国商业银行特别是上市银行也越来越注重利润的最大化。这次金融危机让我们看到,利润最大化确定的以短期利润为主的激励机制和以高杠杆率牟取暴利的经营模式为这次金融危机埋下了祸根,其病态的盈利创新与恶性竞争造成了系统性风险,在金融机构内部出现的精英至上主义,只追求业务量和高利润而不顾风险都直接或间接导致了这次金融危机。而利润最大化在中国的商业银行中也同样或多或少存在,有的银行一味强调贷款利率的上浮比率,以得到较高的盈利能力,忽视贷款对象的质量和贷款质量;有的银行将存贷比运用到极致,从而有可能导致流动性困难。

今后商业银行将需要重新评价对利润的追逐,重新认识商业银行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的统一,实现四大战略性转变:

一是经营管理战略由突出利润转变为利润和风险对立统一转变,要更加注重长期生存和发展能力。把风险与收益统一考虑,同时设置一些中间性指标,如资本量目标、风险指标、安全性度量、流动性考虑等。二是增加资本的战略更加全方位,要更注重整体资本实力和经营效益的提高。三是要更加关注商业银行的安全性,商业银行要始终将安全性放在第一位,并实现银行业务发展向银行的业务综合化、多功能化与专业化业务体系并存转变。四是银行的战略向更加注意银行综合经济实力的提高与银行发展中的对立统一转变,提高银行的综合实力与对外信誉,增大无形资产,实现银行的理性经营。

对外投资提速且慎重

由于资本、资金实力的增强,特别是创新冲动下代客外汇交易、代客外汇理财、以及进入国际市场的渴望,中国商业银行加大了对外投资的步伐,无论数量还是频率都大大加强。目前,中国银行业在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29个国家和地区设立60家分支机构,海外机构的总资产2674亿美元。同时还有相当数量的对外债券投资,据报道,中国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外证券投资总额为近1600亿美元。

而我们对国外金融机构股权投资增加的幅度更快。在对外投资过程中,大小银行都有对外投资的冲动,招商银行收购香港永隆银行、民生银行投资美国联合银行控股公司等;并且对外投资过于相信四大评级机构的评级,而四大评级机构对美国及相关国家评级偏高,这是值得警惕的。目前风险程度较高的非政府类债券、资产证券化品种比重过大,过于相信西方大金融机构的信誉、实力和风险控制能力。而对欧美金融机构所做的金融衍生产品缺乏风险认识,有可能因交易对手破产或违约而引发风险,也有可能因欧美金融机构构造的陷阱造成损失。

2009年,面对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的金融危机,中国银行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对外投资机会,因此,不少商业银行也许会抓住这一时机加快对外投资步伐,包括对国外银行的投资和其它金融机构的投资。但同时,由于金融危机给我们海外投资的教训和损失,中国商业银行对外投资也将更加审慎,特别是对外债券投资的选择需要更加注重低风险。

并购重组进一步加剧

商业银行对企业并购业务的信贷支持力度将加大。根据国家对扩大内需政策的要求,银监会先后出台了《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支持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开展并购贷款业务,加大对小企业金融支持力度及涉农信贷投入力度,鼓励企业实施贷款重组,支持信贷资产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