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2 15:34:5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金融股权投资,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中图分类号]F83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1-0129-01
一、财务公司金融股权投资的必要性分析
(一)金融股权投资的开展满足了集团多层次的金融服务需求
财务公司开展金融股权投资,帮助集团扩张和延伸金融产业链条,最终满足集团多层次的金融服务需求。通过这种延伸金融产业链条,使得集团具有相对可控的金融服务平台,因此对于集团战略化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实施意义。
(二)金融股权投资的开展是财务公司完善金融功能的重要步骤
如果缺乏金融股权投资功能,将会导致财务公司的业务及资产过度的集中在贷款,将完全违背了多元化的金融机构资产业务的发展规律和趋势,也不能更好的发挥财务公司在集团中的金融支持功能。如若与其他金融机构形成合作互动和优势互补,财务公司将完成资本协同、管理协同、人才协同和技术协同等多方面的协同收益。
(三)金融股权投资的开展有助于入股机构获得稳定的股东业务
随着集团产业范围日趋增大,规模的不断扩张,其多样及巨大的金融需求将为其财务金融机构提供大量的业务,为入股金融机构的业务提供新的支撑,并除去因经济周期而引发的的收入及盈利波动。另外,通过分散相关金融机构的股权,财务公司金融股权投资的开展,可以帮助实现股东间的相互制衡,有利于改善参控股金融企业的公司结构。
二、地方性商业银行是财务公司开展金融股权投资的良好载体
拥有财务公司的企业集团的资金存量以及流量很高,且业务规模比较庞大,使得其具有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等一系列特点,因此在集团的运营过程中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就业务种类来说,作为存款类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财务公司和商业银行存在着较大的相似性。一般来说,地方性城市商业银行注册资本金小于5亿,即便按照财务公司战略入股20%计算,财务公司的金融股权投资金额也不足1亿。因此,集团产业所在地的城市商业银行是财务公司战略性金融股权投资的良好载体,而且可以保证对产业金融服务的快捷性和贴身性等。
三、财务公司金融股权投资的风险
金融股权投资具有高风险性,这些高风险性决定了在投资过程中的财务公司要充分防范投资前、中、后期的风险。
(一)信息风险
在进行金融股权投资以及选择入资方式时,财务公司必定要以相关的信息为依据。而在金融股权的投资的过程中, 中标的企业可能会控制着信息的真实性与全面性,这就使得财务公司在信息方面处于被动的状态,这将是是财务公司在金融股权投资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信息风险。
(二)内部人控制风险
财务公司金融参股到其他金融机构后,参股多少决定了其在其他金融机构中的管理权限。即便是出于控股状态,财务公司也要保证其参股的金融机构管理层的稳定性。因此,这些都难免形成金融机构在经营管理中的内部人控制风险。
(三)过度支付风险
资本和资产的定价在财务公司的整个投资过程中尤为重要和复杂。对被投资企业的低位定价可能会致使财务公司的金融股权投资难以形成,高位定价可能会影响财务公司的收益。财务公司的金融股权投资过程中的高过度支付风险,将会造成财务公司的资金的过度支出,现金流的减少,最终影响到财务公司对集团的服务。
四、对财务公司金融股权投资的建议
(一)充分认识财务公司金融股权投资对集团发展的重要性
从长远发展的需求来看,集团公司需要具有自己掌控的融资平台,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80%的世界500强企业已经成功地完成了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结合,二者的结合已经成为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财务公司要结合金融业发展趋势、产业发展特点以及同类型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并向集团公司提交研究报告,使集团公司逐步认识到财务公司入股金融机构的重要性,认识到金融股权投资将会对集团公司产生促进作用。
(二)集中操作加强金融股权投资的集团管控
目前,部分集团公司旗下的金融股权投资较为分散,其必定会影响到集团公司对金融的整体调配和使用能力。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财务公司不仅具有熟悉金融市场的优势,而且也具有综合经营的优势,与此同时还具有大量的金融人力资源,因此对金融股权投资会比其他非金融机构更有较大的优势。集团公司授权财务公司进行金融股权投资后,不但能够行之有效地完成集团金融资源的融合,而且可以通过财务公司的金融股权投资进行社会化金融资源的串联,为集团产业的飞跃发展提供更加广泛和更为持久的金融支持。
【参考文献】
[1]中商经济研究院.2013-2018年中国财务公司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R].2013(11).
关键词:股权投资差额贷方余额
《企业会计准则——投资》规定:股权投资差额,是指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它应在一定的期限内平均摊销,摊销金额计入摊销当期的损益。也就是说,股权投资差额无论借差、贷差都要进行摊销。
而根据《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二)》(2003年3月17日财会[2003]10号)的规定,股权投资差额应分别情况进行会计处理:初始投资成本大于应享有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单位(股权投资差额)”科目,并按规定的期限摊销计入损益;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则贷记“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科目。
那么,股权投资差额处理方法的前后改变究竟传递着什么含义?其具有怎样的影响?改变是否恰当?
新方法的灵魂:谨慎性原则
为什么讲处理方法的改变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呢?我们可从二者的摊销对投资账面价值的不同影响着手分析。借差的摊销减少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贷差的摊销一方面增加投资的账面价值,一方面增加投资收益。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差额,可能是由于被投资单位的某些资产高估所致,或因经营管理不善等产生的负商誉。如果按照原有的借差和贷差都予以摊销的方法处理,投资方和被投资方完全可能进行“暗箱操作”,操纵初始投资成本便可轻松完成盈利任务。而新方法规定将贷差记入“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则切断了企业的这条“盈利输送管道”,防范了企业粉饰会计报表,再度体现了谨慎性原则。
新方法的影响及分析
会计处理方法的简化
在确认被投资方发生净亏损而使投资账面价值减至零,或减至“投资成本”明细科目的余额以下的,尚未摊销的股权投资差额当期不再摊销,直到被投资方实现净利润,投资方按分享的份额恢复投资账面价值至投资成本后再摊销。在原有处理方法下,这条规定是针对借差来讲的。
因为贷差的摊销一方面增加投资的账面价值,一方面增加投资收益。即使不停止对借差的摊销,也不存在突破零限制的问题。如果被投资方发生净亏损而使投资账面价值正好减至零,则贷差摊销的财务处理可以不变而照常进行;如果被投资方发生净亏损而使投资账面价值减至零外,备查簿中还有未反映的损失,且其小于贷差摊销额,则贷差摊销应先冲减未反映的损失,然后以余额计入投资收益,即:
借: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差额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
若未反映损失数大于贷差摊销额,则贷差摊销应直接冲减未反映的损失,即:
借: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差额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这样的处理方法略显繁杂。而采用贷差不摊销的方法后,一次性的把贷差记入“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待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再将其余额转入“其他资本公积”明细科目,大大简化了会计处理过程。
有关税收的问题
按照税法规定,企业为取得另一企业的股权支付的全部代价,属股权投资支出,不得计入投资企业的当期费用,投资支出与应享有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差额,均不得通过折旧或摊销方式分期计入费用或收益。即,税法不确认股权投资差额。具体按照借差、贷差分析可知:
股权投资差额的借差应作为时间性差异,在会计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上当期股权投资差额借方余额摊销作为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而对于贷差来说,在改变前的处理方式下,也应作为时间性差异,纳税调整金额为当期按照会计制度规定的贷差摊销金额。目前的处理方法是将贷差记入“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不存在摊销的问题,也就免去了纳税调整这一步骤。这正是会计与税法相协调的表现。
新方法所引发的进一步思考
谨慎性原则是否得到了充分体现
前面分析了将股权投资差额贷差记入“资本公积”方法进一步规范企业利润构成,体现谨慎性原则。但资本公积是所有者权益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它通常会直接导致企业净资产的增加。而改变后的方法还是会增加企业所有者权益,报表使用者很难根据这项信息对企业财务状况做出正确判断。为了避免误导决策,就有必要明确资本公积形成的主要来源。
股权投资差额长期计入“资本公积”会引起什么结果
改变后的方法将贷差记入“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按照规定股权投资准备是所有者权益中的一种准备,在其未实现之前,不得用于转增资本,只有其实现之后,才能按规定程序转增资本。
这样的处理看似有效控制了企业为达到转增资本的目的而虚增资本公积,防止企业资本扩张能力的虚增。但仍留有一个缺口——那就是企业在处置长期股权投资时,完全可以把转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的金额用于转增资本。对于股份有限公司而言,这样会增加投资者持有的股份,从而增加公司股票流通量,进而激活股价,提高股票交易量和资本流动性。而这显然有悖于其处理方法改变的初衷——确保转增的资本公积体现其经济价值。
参考资料:
1.郝一洁,“执行《企业会计制度》中若干投资规定的建议”,《财务与会计导刊》,2003.02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一、长期股权投资重分类为金融资产
(一)因公允价值能可靠计量而进行的转换。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且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现在由于其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且公允价值能可靠计量,则需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一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中的规定将长期股权投资重分类为金融资产。
长期股权投资重分类为金融资产时,应当以公允价值计量,并视该金融资产是否属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交易性金融资产还是属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将相关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或者所有者权益。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在其发生减值或终止确认时将上述差额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1、长期股权投资重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务处理。首先,将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转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成本: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一成本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长期股权投资一被投资单位
同时,对于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重分类日公允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假设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一公允价值变动
若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则作与上笔分录相反的分录。
2、长期股权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一成本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贷:长期股权投资一被投资单位
同时,对于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重分类日公允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假设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一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本公积一其他资本公积
(二)由于持股比例下降将长期股权投资重分类为金融资产。由于持股比例下降,使该长期股权投资不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一长期股权投资》的规范,即投资企业因减少投资而达不到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但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且公允价值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则按规定重分类为金融资产。若是仅仅由于持股比例下降,即投资企业因减少投资而达不到对被投资单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但该项投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则按规定对该项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
二、金融资产重分类为长期股权投资
(一)追加投资而进行的转换。在追加投资之前,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但在活跃市场中有报价、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企业购八股权时符合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确认条件,但由于经营策略改变,增加股权投资比例,达到能够对被投资单位进行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应将金融资产终止确认,将其重分类为长期股权投资。
此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所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仍应保留在所有者权益中,不调整资本公积。在长期股权投资发生减值或终止确认时予以转出,计入当期损益。在随后的会计期间,如果该投资发生减值,则应按《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一资产减值》中长期股权投资减值的规定进行处理。与该金融资产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由于金额不变,故不需要调整。
1、假如在此之前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的,其在重分类时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一被投资单位(投资成本)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一公允价值变动
一成本
同时,比较投资成本与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所享有的份额,如果前者大于后者,不作调整;反之,需要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例1 2009年1月1日,A公司从二级市场购入B公司的股票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其成本为50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借方余额为60万元。当日追加3000万元投资可以累积持有B公司20%股份,可以对被投资企业实施重大影响,B公司当日的各项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为18000万元。
A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
一B公司(投资成本)356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一公允价值变动60
一成本500
银行存款3000
同时,A公司投资成本为3560万元与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所享有的份额为18000万元x20%=3600万元,3600万元>3560万元,需要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投资成本)40
贷:营业外收入40
2、假如在此之前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的,其在重分类时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一被投资单位(投资成本)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一公允价值变动
一成本
同时,比较投资成本与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所享有的份额,如果前者大于后者,不作调整;反之,需要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二)因公允价值不能再可靠计量而进行的转换。因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不再能够可靠计量(极少出现),使金融资产不再适合按照公允价值计量时,企业可以将该金融资产改按长期股权投资计量,该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为重分类日该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与该金融资产相关、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仍应保留在所有者权益中,在该金融资产被处置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该金融资产在随后的会计期间发生减值的,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相关利得或损失,应当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例2 A公司2007年初购入B公司发行在外的股票,买价为99万元,同时支付交易费用1万元;A公司不能对B公司产生重大影响。假设甲公司将该股票投资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
A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一成本100
贷:银行存款100
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经测试,该股票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98万元,假设判断为暂时性下降:
借:资本公积一其他资本公积2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一公允价值变动2
2008年1月初,乙公司股票因故停牌。(因此该项投资的公允价值无法可靠计量)
借:长期股权投资一乙公司
98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一公允价值变动2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一成本100
2008年12月31日,甲公司经测试,该股票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94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1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1
同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2
贷:资本公积一其他资本公积2
综上,长期股权投资与金融资产之间重分类时应当理清其经济实质以及其体现的核算理念,正确理解不同情况下的会计处理方法。
(作者单位: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物流分公司)
主要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即PE基金,是指通过非公开的渠道募集资金,对非上市公司进行股权投资,以期日后通过上市、并购等方式,出售所持有的股权并获利的实体或行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对未上市的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可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正因为如此,在欧美发达国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我国私募股权投资的发展现状及投资市场分析
(一)发展现状
1.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深化并演变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促使全球股市大跌,全球经济下滑。受其影响,2009年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整体呈下降趋势。今年新募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数量和金额均较2008年同期有所减少。
2.私募股权投资传统行业比重加大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我国部分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已倾向采取更加保守和谨慎的投资策略,多投向那些收益较稳定,抗风险能力较强的传统行业。从今年第一季度统计数据来看,无论是投资金额还是投资数量占比都较2008年同期有大幅增加,体现投资机构为应对当前复杂而严峻的市场变化而对投资策略做出相应改变。
3.私募股权投资策略趋向多样化
2007年以来,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最明显的趋势之一就是投资策略趋向多样化。过桥资金和对已上市公司的投资案例数明显增多。同时,来自夹层资本和重振资本的投资更是从无到有,表明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投资策略已开始呈现多元化的格局和趋势[1]。
4.相关法律法规逐渐完善
私募股权发展的政策环境逐渐成熟。在政策基本面上,2008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制定的《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适时推出创业板、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和民间投资领域,落实和完善促进创投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当前,创业板市场大幕已经拉开,这更引发了本土私募基金的投资热情。
(二)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分析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市场私募股权投资出现下滑态势,2009年第一季度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延续了去年走势,投资规模与投资金额均大幅下降。机构投资策略趋于保守,多选择具有较强防御能力的,抗周期性强的传统行业进行投资。目前的经济环境带给私募股权机构的是危机与机会并存的局面。一方面,机构不得不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投资组合贬值以及高负债,需要通过停止投资新项目、加速出售现有资产等现金筹措手段来渡过难关。另一方面,由于资金链紧张,广大待投资企业估值下降至较低水平,金融危机的冲击同样筛选出不少优质企业,投资价值依然保持较高水平[2]。
根据ChinaVenture数据统计,2009年第一季度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12起案例分布在7个行业。其中,制造业依然为主要投资行业,投资案例数量5起;农林牧渔业次之,有2起投资案例。在投资金额方面,农林牧渔、制造业、金融业投资金额较高,均超过1亿美元。从以上数据来看,私募股权投资总量较2008年下滑明显,且投资于传统行业的比重加大。
三、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战略研究
(一)根据行业发展确定投资项目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私募股权的投资特点,其投资往往倾向于风险较低的项目,且偏好于后期投资。且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是影响下,行业进行不同调整,私募股权投资者要寻找有价值的项目,所以行业调研就变得具有十分意义。从不断的经济数据来看,我国的经济正在复苏。可见,这正是私募股权投资的绝佳机会。同时,考虑到由于我国经济政策对行业调整的影响,不同行业都在这场金融危机中进行着不同程度的产业调整。因此,在投资前对不同行业的分析研究及预测就显得必不可少。
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可以基于行业现状及中国经济发展规律,参照国外经济发展历史,融入中国的现实国情来分析判断,对相关行业的预测其可能的发展未来,并对行业和国家政策主题进行从行业到企业的逐步分析从而确定有价值的投资对策,并通过业务伙伴来获得投资对象的相关资料对投资项目进行筛选。
同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有着不同的行业团队,借助于其专业的投资经验和知识,可以对投资行业有充分的了解。在宏观经济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目标行业的发展和相关特性进行研究,进而确定行业内部的市场占有份额较大的企业作为其投资对象,在此分析过程中应对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以及产业的经济技术特点进行分析来确定投资目标的有效价值。在投资产业选择上应注重长短期综合考虑,既考虑到当前的利益,又要重视该产业未来发展的潜力,以及抵抗经济波动的能力强弱,综合分析,谨慎投资。
(二)上市公司私有化投资
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不断扩大,全球金融市场持续低迷,这对全世界的金融市场无疑是一次信心的考验。我国的A股市场也受到一定的波及。由于我国经济刺激政策执行力度不断加强,经济刺激已经开始显现效果,从公布的数据来看,我国的股票市场已显现复苏迹象。
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不允许投资证券类资产。目前,在我国上市的公司无疑是该行业中的重要力量,其企业长期价值很高。随着我国经济困境的摆脱,在相关行业复苏时这些公司应当是行业复苏的“龙头”,显然这种投资的安全性较高,同时也会由于经济的复苏而收不菲。所以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来说,上市公司私有化是一种很有利的投资战略[3]。
中国股票市场论文范文一:
公告淘金·
友邦吊顶(002718)与恒大旗下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对方承诺未来四年采购约15亿元。公司2016年营收为5.08亿元。
大禹节水(300021)与阜阳市政府就建设高效节水项目、千亿斤粮食增产项目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估算总投资60亿元。
海正药业(600276)收到FDA解除对公司人用原料药进口禁令的通知,共涉及阿卡波糖等9个产品。
神雾环保(300156)全资子公司拟签订38.59亿元合同,占公司2016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123.47%。
帝王洁具(002798)实控人拟半年内以不低于3000万元增持不超过总股本2%的股份。
中孚实业(600595)、大北农(002385)、鹏起科技(600614)、瀚蓝环境(600323)等公司获增持。
中国股票市场论文范文二:
熊市创新高,太难能可贵了
反弹不是底,是底不反弹,最近大盘又死叉了:
但是咱们的股票却逆势创新高,非常好,我满意:
上涨一根筋:
有些股票虽然没创新高,但是趋势保持的依然很不错:
漂亮的三针探底!
熊市中不亏钱,少亏钱,就是赚钱,如果还能赚些钱,是不是太难能可贵了?
一旦躲过了这轮大跌,将来大盘走好了,大环境好了,这些股票是不是要加速上涨了?
最近的操作难度非常大,还要防止庄家借助利好拉高出货,害人!
比如可燃冰概念股!
最近咱们的文章数量明显减少,为什么呢?
精!
文章不大多,在精,文章写的再多,不赚钱,有什么意义呢?
具体股票在操作的时候还要把握节奏,特别是一些强庄股,涨跌都非常快,实际上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短线赚钱机会!
前面2次,咱们把握的非常好,最近庄家又来送钱了,咱们做好准备,第三次干他!
特许经营是全球最大宗的复合产权交易市场之一,在美国,特许经营创造了GDP7%贡献率的奇迹,就离不开大大小小的特许许可交易所。今日中国,要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必先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商业大国和金融大国,因此,特许经营权交易所可以和证券交易所一样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做贡献,在针对中小企业产业稳健发展、大量实现就业创业、有效完善商业业态拉动内需、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品牌成长、引导民间投资丰富金融创新等方面,特许经营和特许经营权交易所有着更重要的经济社会作用和投资价值。今日中国特许经营市场,是全球最大的特许连锁本土及输入市场,特许连锁在PE(Private Equity简称,即私募股权投资)&VC(venture capitabl简称,即风险投资)的复合投资领域中,已成为第一阵营,而包括深圳创业板在内的全球创业板证券市场,也把中国的特许连锁企业,视为明日之星。因此,一只投资于这样一个伟大市场的基金,就可能拥有伟大的收益前景和理想社会价值,我们的祖先郑和,七下西洋是为了建立中华商业帝国,但几百年来,这个梦想从未像今天这样离他的人民这么近,应该感谢伟大的改革开放,使我们这代人有机会开创历史,尽管历史一直是在延续的,不管是因动乱而颠簸,还是因坚持而前进,但那个梦一直存在,而且根据已知的智慧,特许经营权交易所的创新性设立及与之呼应的特许经营交易基金,有助于早日将中华商业文明和商业品牌以特许经营而非战争的方式传播到全世界,收获友谊和财富,就如可口可乐、麦当劳、迪斯尼之对20至21世纪的中国。
感谢北大和清华这两座代表中国当代最高智慧的高等学府,我们的FDS一期基金和我们的特许经营国家战略与特许PE市场价值体系罕见地得到了两校PE资本精英的认可,以致于成为历史上第一支由北大清华资本同仁联合发起的精英资本;更要感谢北京市金融局王红局长、霍学文书记和北京股权投资基金协会方风雷会长,他们的支持和指引让我们找到打通商业市场和金融市场之间的PE金匙,并建立了走向未来最重要的自信心。感谢中国银行私人银行及北京产权交易所,因为它们我们FDS资本一期基金才更精彩;感谢中国PE研究第一人、北大金融系主任何小峰教授、北大PE投资联盟郑昌幸会长、深圳创新投资集团李万寿总裁,他们的智慧帮助我们走的更远。而明日北京最充满想象和期待的石景山,周茂非区长等政府许许多多领导和我们一起把特许经营权交易所,特许经营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特许连锁学院、PE协会及连锁榜样商务金融俱乐部、特许连锁引导基金等一系列特许连锁商务平台逐步落到实处,一个可以成为未来北京新经济增长亮点的北京特许经营总部园区正在成形建设,这非常值得感谢和投身其中。
FDS二期特许连锁交易高成长复合基金,是在FDS一期特许经营样板投资基金成功发行后,由FDS中国资本一期23位创始合伙人共同发起的特许经营高成长交易复合投资基金,如果说FDS资本一期的成功发行,是因为抓着了特许经营这个最具商务金融特征的新传统经济爆炸性发展行业方向,以及构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治理结构及退出路径;那么FDS资本二期的核心价值,就在于抓着特许经营权全国乃至全球连锁交易的这样一个巨量商业模式核心,并在政府和国内外机构资本的合作与促进下,打造特许经营交易所这样的核心枢纽平台,聚合社会巨大的特许交易投资能量,并将与对交易所中明星大宗高成长交易项目的PE投资及对全球创业板的创新投资金融服务,进行多回路多层次多价值的复合投资,开创FDS资本又一个PE投资的财富裂变模式,同时,在治理结构和退出机制上,继承一期同仁结构的诚信和议和特征,向俱乐部、理事会等同仁结构升级,并引入全球行业并购及全球创业板创新投行为退出新通路,聚焦打造特许经营权交易所,使之成为特许经营企业、加盟商、投资机构进行特许经营权、特许经营企业产权股权、特许经营证券化金融化产品的交易和退出的巨量能量场和高速孵化平台。
亲爱的朋友,欢迎您加入FDS资本的大家庭,成为我们的合伙人。我们FDS一期23个合伙人虽然有的是金融家,有的是企业家,但相处的非常融洽,有些合伙人把自己的事业交给职业经理人打理,自己全力投入基金事务当义工;有些合伙人,他会陪同我们拜访那些遥远但重要的客户,最有意思的是:有些我们想投资的客户反过来想投资我们的基金,因为他们喜欢合伙人这样一个氛围,因为据说企业家都是孤独的。我们正在形成FDS资本独特的投资文化,一种介乎于企业家和金融家之间的文化,我们比金融家更理解和尊重企业家,比企业家更知道金融的价值和路径规则;我们基金由金融家、企业家以及专家组成,更有复合性适应性和弹性。我们也有非常快的成长速度,我们希望在FDS三期资本时,可以是一个全国连锁的基金就如深创投,其实我们一开始就做了这样的布局,我们的一期合伙人分步于华南、华东、华北、东北、西南、西北和海外的一些重要城市,当然最多是在北京。因此,我们对二期的合伙人也充满期待,期待您们不仅是在地理上而是在其它资源或智慧上有独到的互补性。这是我们基金的特点,我们欢迎LP参与工作和决策,但不是为了满足,而是为了科学,当然这需要在效益和科学之间找到积极的工作模式及LP与GP之间的规则平衡。我们希望有一天可以互相合作,走的更远,既然全世界有雷曼兄弟那样像恐龙一样的金融大鳄已轰然倒下,我们基于创立中国式股权投资基金的思考和探索就有了勇气和需求。
今天,我们不仅创立了特许经营权交易所这一市场枢纽,而且还创立了特许经营企业全球创业板上市培育中心,而我们的投权投资基金正在得到政府的引导基金支持,从而成为转动交易所这个市场放大轮和创业板上市这个资本放大轮的动力轴。同时,我们尽全力打造的FDS全国特许经营商务金融经纪与投资网络,通过遍布全国的FDS资本商务代表和交易所经纪人,我们将源源不断地,多、快、好、省地实现全国优质特许项目和全国优秀加盟投资人的完美对冲,并输送到特许经营权交易所、园区、创业板上市培育中心等机构进行价值放大,实现创业者、加盟者、就业者、投资者、服务者、消费者的各方共赢。
因此,我们从未担心过优质项目的来源,我们的文化和历史使我们和客户之间更亲近(也许再过几年,每一个知名的特许连锁企业都会有一个以上特许经营学院的毕业生),更重要的是,我们即将投资建设的特许经营权交易所和全球创业板创新投行工程,可以帮助我们更早更省更快更好地与优质项目结为连理,共赢未来。更为重要的是,随着中国国力的崛起、内外贸大市场的形成、新技术的突破以及企业家的成熟,一批新能源、新环保、新服务企业正依存于特许连锁这种新商业模式和PE投资这种新资本模式而共同成长,帮助他们成为明天的巨人甚至是跨国巨人,我们也就自然成为商务金融的巨人,而他们,就在你我的眼前。抓着他们,抓着FDS,抓着FDS中国十年服务中国特许经营市场所为您准备的历史和认知财富,抓着新传统经济跨跃式增长机遇,抓着特许经营这一商业增长模式与PE结合所带来的多重价值革命性的变化和创造,我们一起开创未来。
FDS中国资本一期全体合伙人感谢您的注视和有朝一日在石景山商务金融世界的联手合作。
北京特许经营权交易所董事长
FDS中国资本创始合伙人
北京市石景山投资基金行业协会会长
北师大(珠海)特许经营学院院长
FDS中国创始人
2014年3月19日,我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修订稿(财会[2014]14号)(本文简称2号准则,下同),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在新修订的长期股权投资准则中,明确提出“长期股权投资是指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以及对其合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于是,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范围便由原来的四部分内容变成了上述这三部分内容,并且,从长期股权投资原核算范围中剔除的“重大影响以下且没有公允价值”的权益性投资纳入《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本文简称22号准则,下同)的核算范围。在实务中,随着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所持股份的追加或减持,投资企业会计人员应当对金融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之间的转换事项进行处理。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 )是认知心理学派的一个分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有区别于传统的把学生作为知识灌输对象的行为学习理论,而是把学生看成信息加工主体的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依赖于情境,知识和能力不是被获取或吸收的,而是被建构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更强调如何在充分挖掘和利用学生现有知识体系和认知水平的基础上,建构和提高新的知识体系和认知水平与实际能力。对于长期股权投资相关业务的会计核算,历来是各种《财务会计学》教科书以及有关课堂教学的难点问题。尤其是,就新修订的长期股权投资具体准则而言,目前可参照的学习资料和信息并不充裕,对于因核算边界重新界定而带来的金融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转换问题的学习和理解,显得更加困难;因此,本文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出发,模拟企业投资业务事项,设定相关业务发生环境背景,通过透视交易事项本质进行详细解析。
二、金融资产与权益法下的长期股权投资互转
(一)金融资产转为权益法下的长期股权投资 在财政部新修订的2号准则中明确提出,如果投资企业由于追加对被投资单位的投资等原因,最终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或实施共同控制却不构成控制的,应当按照权益法进行后续计量。改按权益法核算后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入账成本等于按照22号准则确定的原持有的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加上新增加的投资成本,原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股权)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转入投资收益,原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的其他综合收益也应当转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这是准则对投资企业因追加对被投资单位投资而做出的具体规范。在此情形之下,投资企业所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的股权投资,虽然已经能够实施重大影响或者共同控制,但是,还不足以将对方纳入控制范围,因此,上述业务就涉及将金融资产转换为权益法下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问题。如果单纯从条文规定再到条文规定去理解上述准则内容并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将会显得枯燥乏味,很难掌握。因此,本文先设定与上述规定相吻合的企业投资背景案例。
[例1]甲公司于2013年1月1日斥资7000万元,从股票二级市场上取得A公司6%的有表决权股份,并将其划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2013年12月31日,甲公司持有的该项股权投资公允价值为7200万元,2014年7月1日,甲公司继续追加对A公司投资20000万元,持股比例达到26%,并向A公司董事会派出一名董事参与财务经营决策,此时,甲公司原持有的对A公司6%的有表决权股份公允价值为7300万元。
对于本项投资业务的会计处理,首先要把握三个具体时点,即:初次投资、期末计量和追加投资。然后再分别处理每一个时点上的业务事项。
2013年1月1日初次投资时: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7000
贷:银行存款 7000
2013年12月31日对该项股权投资进行期末计量时: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00
此时,甲公司原持有股权的账面价值已经达到7200万元;再次追加投资时,由于甲公司持有的股权投资对A公司的影响力已经升级到能够对其实施重大影响,因此,应当改按权益法进行后续计量。权益法下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是公允价值7300万元和新增投资成本20000万元之和,即2730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73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7000
――公允价值变动 200
投资收益 100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00
贷:投资收益 200
在本例中,首先设定甲公司作为A公司的股东且无法对其施加重大影响,因此,甲公司只能将该项股权投资归入金融资产核算范围并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又会随着市场价值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并且,这种变化调整将一直存在,这与现实情况极其相似。尤其是,本例还设定即使在2014年7月1日追加投资时,金融资产的原有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还存在100万元差异,突出强调了原持有的金融资产(股权)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转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的问题。上述处理过程正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视角,在人们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的基本原理已经熟悉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出的延伸和推演,这样更容易被接受和理解。
(二)权益法下的长期股权投资转为金融资产 在新修订的长期股权投资准则中,同时还提出,如果投资企业通过出售部分股权的方式减少对被投资单位的投资,致使其丧失了对被投资单位的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权力的,则处置后的剩余股权应当改按22号准则的规定进行核算,剩余股权在丧失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之日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原股权投资如果在采用权益法核算时确认过其他综合收益的,应当将有关其他综合收益转入处置当期的投资收益。这是针对投资企业因减持对被投资单位的投资而发生的业务事项进行相关处理的规定。在此情形之下,投资企业所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的股权投资,从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程度来看,已经丧失了原有的影响力,根据规定,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股权投资如果不能够实施重大影响或共同控制的,只能纳入金融资产范围进行核算。因此,该业务属于权益法下的长期股权投资转换为金融资产。
[例2]乙公司于2013年1月1日斥资20000万元,从股票二级市场上取得B公司20%的有表决权股份,并向B公司董事会派出一名董事参与财务经营等重大事项的决策。B公司在接受投资当日的各项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不存在差异,可辨认净资产为100000万元。2013年B公司实现的可供分配的税后利润200万元,未对外分配利润;因其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发生变动而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总额为100万元。2014年7月1日,乙公司出售其持有的B公司股权的50%,取得价款10100万元存入银行,假设不考虑所得税因素。
对于本项投资业务的处理,仍然要把握三个时点,即:初次投资、期末计量和处置投资;然后再对每一个时点上的业务事项进行会计处理。
初次投资时,由于持股达到20%且派出一名董事参与财务经营,因此,采用权益法核算。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20000
贷:银行存款 20000
期末计量时,直接按照B公司当年实现的净利润乘以持股比例计算投资损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40
贷:投资收益 40
同时: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2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0
至此时,乙公司持有的该项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20060万元;由于处置50%的股权投资,因此,处置股权而收到的价款同时也可以看成是剩余股权在处置时的公允价值。
借:银行存款 10100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10000
――损益调整 20
――其他权益变动 10
投资收益 70
同时: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0
贷:投资收益 10
针对剩余股权进行会计处理时: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10100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10000
――损益调整 20
――其他权益变动 10
投资收益 70
同时,将原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的50%转入当期损益: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0
贷: 投资收益 10
在本例中,首先设定乙公司作为B公司的股东并通过持股和向B公司董事会派出代表方式实现对B公司的重大影响,因此,乙公司将该项股权投资纳入长期股权投资范围并在后续计量时采用权益法核算。本例将一般企业持有长期股权投资按照权益法核算时应当考虑的问题尽量涵盖,并且,在处置部分股权时,刻意设定比例为50%,给人们在学习和研究该问题时留足思考空间,让人们尽量做到“以所见知所不见”,即用出售部分股权的价款作为剩余部分股权的公允价值,这一点充分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特点,尤其是,用对剩余部分股权视同销售的会计处理与实际出售部分股权的会计处理进行比较,结果一目了然。
三、金融资产与成本法下的长期股权投资互转
(一)金融资产转为成本法下的长期股权投资 根据修订后的2号准则的规定,企业通过增加对被投资单位投资的方式实现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并且形成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在投资企业个别财务报表中,应当按照原持有投资的账面价值加上新增投资购买成本之和,作为改按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购买日之前企业持有的股权,由于按照22号准则进行核算而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公允价值变动金额,应当在改按成本法核算时转入当期损益。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3 号――合并财务报表》 (本文简称33号准则,下同)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本文重点讨论个别财务报表问题)。在金融资产转为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具体会计处理中,虽然长期股权投资准则提出按照原账面价值加上新增投资成本之和作为改按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资成本,但是,此处账面价值应为调整后的账面价值,即默认此时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是相等的,若不相等,则应当在个别报表中按照公允价值将金融资产转为长期股权投资,该金融资产在转换时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再将原已确认的全部其他综合收益转入投资收益。本文仍然事先设定企业投资业务事项,通过案例分析理解相关规定。
[例3]丙公司于2013年1月1日斥资7000万元,从股票二级市场上取得C公司6%的有表决权股份,并将其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2013年12月31日,丙公司持有的该项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为7200万元,2014年7月1日,丙公司继续追加对C公司的投资100000万元,持股比例达到56%,能够对C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活动实施控制,此时,丙公司原持有的对C公司6%有表决权股份的公允价值为7300万元。
对于本项投资业务的会计处理,仍然首先要把握三个时点,即:初次投资、期末计量和处置投资。然后再对每一个时点上的业务事项进行处理。
初次投资时,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7000
贷:银行存款 7000
期末计量时,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00
此时,该项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已经达到7200万元;再次追加投资后,丙公司持有的股权投资由于已经达到56%并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在个别报表中应当改按成本法对其进行后续计量。成本法下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是原金融资产公允价值7300万元和新增投资成本100000万元之和,即10730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10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0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73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7000
――公允价值变动 200
投资收益 100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00
贷:投资收益 200
值得一提的是,企业因追加投资而实现对被投资单位控制并且形成的是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情况更加特殊,即如果企业原持有的股权投资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并非通过一次性投资实现对被投资单位的控制,且形成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时,企业首先应当根据合并日的应享有的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乘以持股比例来计算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成本,然后,再用这个计算的结果与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加新投资成本之和相比较,差额调整所有者权益有关项目。同时,将原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转入长期股权投资,但是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不变,原有的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计算的其他综合收益转入资本公积(溢价)。
(二)成本法下的长期股权投资转为金融资产 根据新修订的长期股权投资准则的规定,投资方因出售部分股权投资等原因丧失了对被投资单位的控制,并且,处置后的剩余股权不能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应当改按22号准则的有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在丧失控制权之日,如果剩余股权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存在差异的,应将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应当按照33号准则的有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在此情形之下,投资企业所持有的对被投资单位的股权投资,从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程度来看,已经丧失了控制的权力,并且处置后的剩余股权对被投资单位的权力也在重大影响以下,因此,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这部分股权投资只能在金融资产中核算。上述业务属于成本法下的长期股权投资转换为金融资产。本文仍然先设定与上述准则条文规定相一致的企业投资案例。
[例4]丁公司于2013年1月1日斥资60000万元,从股票二级市场上取得D公司60%的有表决权股份,并能够对D公司实施控制。接受投资当日,D公司的各项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不存在差异,净资产为100000万元。2013年D公司实现净利润200万元,未对外分配利润;D公司因持有的一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发生变动,确认其他综合收益100万元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2014年7月1日,丁公司出售其持有的55%的D公司股权,取得价款60000万元存入银行。假设不考虑所得税因素。
初次投资时,由于持股达到60%且能够控制被投资单位财务经营,所以,应当按照成本法核算。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60000
贷:银行存款 60000
期末计量时,丁公司对上述业务不做处理。至此时,丁公司持有的该项股权的账面价值仍为60000万元,处置时:
借:银行存款 60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55000
投资收益 5000
同时,针对剩余股权进行处理: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5454.55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5000
投资收益 454.55
本例中,对于处置剩余部分股权,在个别报表仍然按照视同出售的原则进行处理。由此可见,丁公司持有的D公司股权在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间的差额包括两个部分,共计5454.55万元,均已计入当期损益。一部分是通过出售55%的股权形成5000万元的投资收益,即出售取得价款为60000万元,应转销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为55000万元(60000÷60%×55%=55000);另一部分是对剩余5%股权的价值调整而形成的投资收益454.55万元,即剩余部分股权公允价值为5454.55万元(60000÷55%×5%=5454.55),应结转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为5000万元(60000÷60%×5%=5000)。这些计算过程能够充分启发人们思考长期股权投资和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内涵,实际上仍属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具体应用。
四、结论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财政部对长期股权投资具体准则进行了修订,致使传统的长期股权投资核算范围发生了改变,并需要对长期股权投资和金融资产的核算范围进行重新界定,进而在会计实务中产生了对金融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相互转换的核算需求。如果单纯从会计准则条文规定出发,相对枯燥晦涩,不好理解和掌握。本文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视角,事先设定与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规定相切合的投资交易事项环境背景,并且,在人们通常已经熟悉和掌握的知识基础上展开分析,本文发现:无论是金融资产转换为长期股权投资,还是长期股权投资转换为金融资产;在个别财务报表中,性质发生改变的那部分股权投资均以视同销售的方式来处理;如果在性质发生改变时,该项股权的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相比较,存在差异的,应当将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与原投资对应的其他综合收益应当转入当期损益。
[本文系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建构主义的财会专业情境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编号: GH132046)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2]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摘 要】基于股权投资为核心的金融产业链,其自身来讲便极富有财富发展价值,同时也是公司金融业务综合化的体现,对于公司的国际化方向的发展也具有战略意义。本文通过分析烟建集团在股权投资道路上的发展进程,创造出以股权投资为核心的金融产业链特色发展模式,探索新形势下的股权投资业务,实现多方共赢的基本概念和相关体系。
【关键词】股权投资;金融产业链;发展体系
股权投资,通常是长期持有一个公司的股份,或者是指投资一个公司的长期项目。以此来获得企业的管理权,达到控制被投资单位,或者是与其建立较为亲密的合作关系,提高企业附加值,以此来分散经营风险。通俗来说就是找寻潜力企业,对其进行收购、改造,使其增值,最后通过上市、并购等金融手段获益后退出的业务行为。
1.股权投资的金融背景和发展前景
1.1股权投资的概念成型于上世纪中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金融市场百废待兴,美国的相关金融公司率先提出这一概念并进行试水投资。随后,股权投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欧美国家除银行贷款之外的重要投资手段,在国际金融市场占据极大的比重。其后,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不断明朗,国际货币组织提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概念,使得各国商品、资金、信息、技术等资源跨国跨地区的流动起来,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股权投资,作为最为先进的投资手段,是金融创新和经济改革的必然产物,股权投资的运作极大地拓宽了企业的融资途径和规模,增强了被投资公司的价值潜能和企业增值,同时作为投资者也能获得高收益,最终实现双赢。
1.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改革成效日益显著,股权投资概念也在我国经济发展领域开始萌芽。上世纪末,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再加上得益于海外风投投资理念的渗透,以及北上广等改革开放前沿地带金融市场的发展,股权投资逐步进入金融从业者的视线,甚至得到了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国内股权投资近年来逐步成为各行业金融产业链的核心手段,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发展地位,也u渐成为仅次于商业银行贷款和公司公开上市发行的重要融资渠道。我国目前已经进入股权投资的高速发展期,也是全亚洲最为活跃的投资市场。
2.推动股权投资,促进企业创新发展
2.1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烟建集团于2004年7月由传统的国有企业改制为内部员工持股的有限责任公司。改组后,我公司的经营范围和规模不断壮大,主要有国内外建筑业、房地产等传统项目,公司若想要在本行业体制内再上一个台阶,必须要扩大经营规模,增强自身软实力。确保自身快速发展,离不开资金支持,但是现阶段中国建筑企业融资问题一直都是行业内较为头痛的难题,融资难,融资利率高,使得很多中小型企业望而却步,最后湮灭在历史长河中。本世纪以来,我国金融业对股权投资项目表现出了极大兴趣,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我国颁布了一系列财政政策,使得我国经济能够稳步发展。除五大银行外,国内各商业银行也都高度重视股权投资手段,扮演不同角色,以多种方式,参与到股权投资业务的各大环节之中。
2.2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我国现阶段的股权投资发展迅速,各类股权投资业务对于项目公司质效的提高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证券公司所承接的股权投资活动,所提供的资金托管、理财等传统金融服务,因其发展成熟,长期以来所拥有的各大企业、个人的客户资源,能够极大的为股权投资奠定稳定而长远的资金来源。而且,这些金融机构所拥有的庞大运行网络,除了能够实现行业规模,也能够充分调配各类金融资源。银行与之合作,帮助被投资项目公司上市,从而带动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投资人等加入,在整个过程之中,实现财富增值与资本积累,充分发挥股权投资带来的行业协同效应,在股权投资为核心的金融产业链上提供全方位的资金服务,进而实现股权投资金融产业链的一体化发展。
3.综合多项金融业务,实现金融产业链环节的融合
3.1股权投资机构作为专业的运行公司,具有敏锐的投资目标和专业的资金运行能力。充分整合企业自身潜力和各类金融资本,全方位吸收各类资金投入,为企业的产业运行优化和管理升级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金融运行体系。股权投资在运行过程中,所进行的资金吸收、项目定位、企业增值和最终的投资退出等环节不仅需要传统的金融机构如各大银行、传统证券公司的参与,还需要从财务、法律、政策等专业视角来对股权投资运行进行科学的、全面的追踪调查和评估。从而提升以股权投资为核心的金融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带动中高端的法律、财务等专业服务行业水平的快速提升和发展,实现我国新阶段产业结构的协调运行。
3.2由于当前我国经济仍以宏观调控作为重要的辅助手段,在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现状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寻求新的方式来增加平衡自身资金成本。股权投资为核心的核心金融产业链的运行,其各机构的经营范围主要涵盖债券筹资、股权融资和高端专业化服务等各个领域。通常他们会根据被投资公司,也就是目标公司的实际需求情况和项目公司的资金现状提供相关的一系列金融项目的专业化服务,并且会从投资者的角度,站在资金注入公司和资本市场运行的基础上全方位的与项目公司实现资金对接,进而增强项目公司的运行实力,增强自身价值,各金融机构也会利用产业链的各公司互补效应和多品牌协同渲染效应拓展自身的多元化专业金融服务业务。
3.3除了目标项目公司自身的资金资源,股权投资为核心的金融产业链上的每个运行机构的其他资源也将会在政策和相关法律的允许范围内在产业链上进行资源共享配置,各类资金资源共享,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最大化。各大保险公司、信托公司和证券公司通过运用自身庞大的资金流,充分把各类资源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资金和人才的优质配置和合理共性,进而增加各机构的资金盈利。
3.4传统企业参与股权投资,无论是作为项目公司,还是金融产业链的参与机构,在整个股权投资项目的运行中,要端正自身的态度和位置,从中学习经验努力进取不断创新,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但高收益、高回报的投资项目往往也会具有高风险,如果项目单位经营情况不佳,甚至进行破产清算,整个产业链的各金融机构,作为投资者,也需要承担相应的投资损失。烟建集团想要从股权投资出发,打造过硬的金融产业链,需要与专业的股权投资机构合作,他们对运行风险控制有着丰富的经验,整个产业链的各金融机构的介入,从自身专业角度科学的、全面的对股权投资业务提供可行性建议,能够有效降低整条金融产业链的风险,对投资项目风险有自身的可控力,从而在整个运行过程中有效提高项目公司快速成长,企业增值的几率和效率,最终实现共赢。
4.结语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势头日趋良好,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政策也日趋完善,在强大的市场需求、广阔的投资环境下,金融市场快速发展和扩张,为传统企业的发展也创造了新的条件。所以,烟建集团应当根据自身的行业特点,做好市场环境调研。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的具体导向,进而确立自身金融产业链的发展路径,在确保自身资产增长的同时,促进我国股权投资市场的稳定可持续发展,促使股权投资业务在新形势下得以大力发展,最终实现多方共赢。
参考文献:
[1]刘雨,宗爱迪. 股权投资引领新金融未来 访山东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张志元[J]. 走向世界,2016,(12):84-87.
[2]刘建,高维新. 金融新业态背景下我国科技金融效率及创新路径研究[J]. 改革与战略,2015,(11):40-43.
[关键词]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权益法;金融资产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13. 084
[中图分类号] F275;F830.5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13- 0152- 02
1 公允价值转换为权益法
基本思路:①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与后续计量,以及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的确认,都是采用公允价值,因此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转换日原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新增投资的公允价值。②由于该金融资产已经消失,该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以及该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产生的累积公允价值变动也相应转入投资收益。③根据该长期股权投资的拟持有期限来决定是否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例1] 2015年1月,A公司支付1 000万元购入B上市公司5%的股份(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2015年6月底该股份公允价值为1 100万元。2015年11月底,A公司又支付5 000万元购入B公司20%的股份,原5%股份的公允价值为1 300万元。
(1)2015.1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 000
贷:银行存款 1 000
(2)2015.6.30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
该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为1 100万元,计税基础为1 000万元,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00万元,由于该事项的发生将影响会计利润,应确认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负债100×25%=25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2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25
(3)2015.11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 贷:投资收益 100
借:长期股权投资 6 3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 000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00
银行存款 5 000
投资收益 200
2 公允价值转换为成本法
基本思路:①如果追加投资之前双方为独立企业,转换后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的确认,仍然按照公允价值计量,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转换日原投资公允价值+新增投资成本,累计公允价值变动也一并转入当期投资收益,转换日形成的暂时性差异必须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其他处理与上文相同。②如果追加投资之前双方属于同一集团,转换后以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体现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初始入账成本,累计公允价值变动也一并转入资本公积,其他处理与独立企业相同
[例2] 把例1改为2015年11月,A公司又支付18 000万元购入B公司50%的股份,双方合并前均受到C公司控制,合并当天B公司净资产在C公司合并报表中账面价值份额为40 000万元,其他条件不变。
其他处理与例1相同,追加投资日处理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 40 000×55%=22 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 000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00
银行存款 18 0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 900
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22 000万元,计税基础为1 000+18 000=19 000万元,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3 000万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3 000×25%=750万元。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75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750
3 成本法转为权益法
基本思路:①成本法和权益法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存在很大差异,在转换时对已出售部分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确认投资收益。②对剩余股权则要按照追溯调整的原则,视同从初次投资日就采取权益法,对初次投资日与追加投资日之间发生的业务按照权益法的要求进行追溯处理,在调整长期股权账面价值的同时,调整留存收益、投资收益和其他综合收益。③转换后形成的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
[例3] 2015年1月,甲公司以1 000万元的价格购入乙公司80%的股权,按照成本法进行后续计量,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 500万元。2015年1月至12月,乙公司净资产增加500万元,其中包括当年的净利润400万元,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40万元,其他权益变动60万元,无其他事项。2016年1月初,甲公司以800万元的价格转让乙公司40%的股权,改按权益法进行后续计量。
(1)2015.1 初始购入 借:长期股权投资 1 000 贷:银行存款 1 000
(2)2016.1 出售40%股权 借:银行存款 8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500 投资收益 300
(3)剩余长期股权投资在成本法下投资成本为500万元,按照权益法其初始投资成本应为1 500×40%=600万元,应进行追溯调整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100 贷:盈余公积 1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90
(4)按权益法的要求对乙公司2015年相关业务进行追溯调整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400×40%=160 其他综合收益 40×40%=16 其他权益变动 60×40%=24
贷:盈余公积 16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44 其他综合收益 16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4
(5)剩余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500+100+160+16+24=800万元,计税基础为500万元,形成暂时性差异300万元,依据上文分析,如果甲公司不准备长期持有该股权,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300×25%=75万元。
借:盈余公积 75×10%=7.5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75×90%=67.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75
主要参考文献
(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摘要:中国资本市场上投资方对于投资收益和风险偏好越来越多元化,可转换公司债券、永续债、优先股等复合型金融工具陆续推出并持续更新,层出不穷。这些复合型金融工具的适时推出,为筹资方提供直接融资渠道的同时,也为投资方提供了良好的投资机会和多元化的投资渠道。本文从投资方的角度切入,介绍各类金融工具在会计分类处理时适用的会计原则,并通过远期买入少数股东股权的案例,分析如何具体运用这些会计原则。
关键词 :复合型金融工具;投资方会计处理;远期买入少数股东股权
中图分类号:F23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5(2015)04-0112-01
收稿日期:2015-01-20
作者简介:李琳(1986-),男,汉族,江苏省苏州人,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硕士,研究方向:会计理论与实务。
一、复合型金融工具的分类对投资方的影响
可转换公司债券、优先股、永续债等金融工具在条款的设计上往往具有很大的复杂性和灵活性,使其具有债务和权益的混合性质,从投资方角度来说,尤其要对这些复合型金融工具的分类、确认、计量、列报、后续财务状况产生重视。投资方将其持有的金融工具分类为权益类还是债权类,很可能对投资方的会计计量、价值变动的列示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债务工具投资,它的后续计量要用实际利率法计算,其利息收入应当计入当期投资收益。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需进一步区分为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和可供出售权益工具,两者在后续计量时,均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持有期间的利息收入和减值损失转回的会计处理也将有所不同,从而影响投资方的当期损益,因此这会对投资方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的考核产生重大影响[1]。
二、投资方持有的金融工具的分类原则
投资方首先要确定是否对所持有的金融工具的被投资主体达到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如果有,则投资方应根据长期股权投资准则,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来核算被投资主体的权益性投资。当达到控制时,投资方还要将被投资主体的资产、负债纳入自身范围来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如果对被投资主体没有达到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应根据2014年新修订的金融工具准则,将其划分为金融工具[2]。
复合型金融工具往往会嵌入一项或多项衍生工具(即“混合金融工具”),此时应当根据金融工具准则,分析和判断嵌入的一项或多项衍生工具是否与主合同紧密相关[3]。如果与主合同不紧密相关,除了投资方选择将金融工具整体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这种情况,都应当将嵌入的一项或多项衍生工具分拆出来单独作为衍生工具来核算。
三、复杂或多层交易安排的额外考虑
在实务中,投资方可能与同一个或者不同的被投资方进行了若干个交易安排以达到特定的商业安排。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将若干个交易组合在一起看作一个计量单元。
IAS39应用指南指出,有时应将多个交易“链接”在一起作为一个计量单元进行一揽子会计处理,但需要考虑额外的多项条件[4]。比如:(1)同时签订合约并且在双方彼此相关的情况下进行协商;(2)具有相同的交易对手方;(3)与同一风险相关;(4)没有明显的经济需求或商业实质将原本在单项交易中就能完成的交易分为若干交易。
四、案例:远期买入少数股东股权
(一)背景介绍和问题
A公司投资非上市B公司15%的股权,与此同时与B公司的母公司(ABC公司)签署股权回购协议,约定ABC公司应于3年后按照约定价格(为A公司投资B公司的本金再加上8%的年收益率)从A公司买入其持有的15%B公司股权。如果在这3年内,B公司向A公司派发股利,那么ABC公司在收购A公司持有的B公司15%股权时,购买价款会扣除B公司已支付给A公司的股利金额。那么,A公司如何对上述交易进行会计处理?
(二)分析与结论
A公司投资B公司15%的股权以及A公司就该股权与ABC公司之间签署的远期购买协议是两项单独的交易。A公司可根据IAS39应用指南中列出的判断因素,分析和判断能否将该两项交易链接在一起进行会计处理。如在会计处理原则的“复杂或多层交易安排的额外考虑”章节中所述,将多个交易链接在一起作为一个计量单元进行会计处理有很高的门槛。如果此类交易安排的原因或经济实质与签署的合同或协议有不一致之处,应当仔细考虑和分析所有的事实和情况,在排除或澄清疑问、综合所有因素后分析和判断合适的会计处理。在本案例中,参照IAS39应用指南所要考虑的因素,无法证明“同时签订并且在彼此相关的情况下进行协商”,与不同的对手方进行的两项交易且指向不同的风险敞口,并且很难说明“没有明显的经济需求或商业实质将原本在单项交易中就能完成的交易分为若干交易”。
因此,对于此案例,若无其他不同的或进一步的事实和情况,A公司不能简单的将两项交易合成一项交易进行会计处理,其合适的会计处理应是:对B公司的15%股权投资,如果没有将其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那么应将其确认为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与ABC公司之间的交易确认为一项衍生金融工具。
参考文献:
[1]郭实,周林.国内创新资本工具介绍及投资需求分析[J].债券,2014(06):57-62.
[2]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会计部.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案例解析[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
[3]陈燕华.金融负债与权益工具的区分及会计处理[J].中国会计报,2014,(04).
[4]PatriciaTeixeiraLopes,LuciaLimaRodrigues.Accountingforfi-nancialinstruments:AcomparisonofEuropeancompanies’prac-ticeswithIAS32andIAS39[J].ResearchinAccountingRegula-
关键词:集团财务公司 有价证券 金融机构 股权投资
投资管理功能是财务公司的重要功能之一。目前,许多集团财务公司都不同程度的开展了投资业务。每个财务公司的现实状况和所处的外部环境不同,开展的投资业务种类有所差别,面临的风险也多种多样。从财务公司投资业务角度去研究风险防范问题,有利于企业集团公司明确财务公司的功能,充分发挥财务公司应有的作用;有利于财务公司认清投资过程中产生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控制风险,促进财务公司的健康发展,更好的服务于整个企业集团。
一、财务公司开展投资业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
(一)企业集团市场化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企业集团的规模一般较大,业务种类繁多,交易流程非常复杂,对于金融服务有着非常强烈的需求。另外,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企业集团在发展的过程中,业务范围逐渐扩大,企业规模逐渐扩张,并伴随着一系列的市场改革活动,企业集团对于兼并收购、业务重组、资产剥离以及风险管理等业务活动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集团本身的金融专业化水平较低,而作为企业集团内部资金运营、财务管理核心的财务公司更具备这些方面的专业知识,更能为企业集团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的需求,其中,这些金融服务大多数属于投资业务的范围,财务公司开展投资业务能够满足企业集团发展的需要。
(二)为企业集团持续的筹集资金
目前,我国企业集团由于扩张的速度过快,资金普遍偏紧,需要持续使用大量资金来满足正常经营活动的开支,但是,企业集团的资产负债率处于较高的水平,通过向商业银行贷款这种间接地融资方式很难获得大量的资金,特别是对于企业技术升级、高新技术开发等风险较高、使用期限较长的资金需求,通过商业银行贷款无法满足。这种现实问题导致企业必须寻求其他渠道筹集资金,获得成本低、使用期限长的资金需求。而财务公司可以通过以下渠道为集团获得充足的资金,发行企业债,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寻求战略投资者或者公开上市,进行资产证券化。
(三)为了应对国内商业银行及外资金融机构的竞争。
随着商业银行的改革力度加大,在筹资方面的能力逐渐加强,服务品种越来越多,服务对象越来越广泛,收入来源更加多元化,在资金、机构、人员和技术等方面有着财务公司不可比拟的优势,这就使得财务公司流失了很多系统内部的优质客户,对于以存贷利差为主要收入的财务公司造成了严重的打击。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国外一些实力雄厚的金融机构大批涌进我国境内市场,抢夺大型企业集团作为自身的优质客户资源,在中间业务、财务咨询等方面为企业集团提供优质的服务,导致财务公司的盈利空间大大压缩,不利于财务公司与母公司的联系,对财务公司的生存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应对来自国内外金融机构的双重竞争压力,财务公司只有找出自身的比较优势,充分发挥利润增长点的领域,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而投资业务就是财务公司比较优势的领域,开展投资业务是财务公司应对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
二、财务公司开展投资业务的重点领域
根据最新《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财务公司可以开展一系列的投资业务,其中,有价证券投资和金融机构股权投资是财务公司业务中比较重要的领域。
(一)有价证券投资业务
财务公司进行有价证券投资的对象包括股票和债券,债券包含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等等。根据投资方式,有价证券投资业务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自主买卖方式
这种方式是指财务公司以自己的名义,在二级市场上自主决定购买或者卖出股票、债券和基金等有价证券。
2、委托理财方式
这种方式是指考虑到证券公司的证券投资人才专业、信息渠道广泛,财务公司选择一家证券公司,委托其进行证券投资。财务公司与证券公司会签订委托合同,规定委托证券公司管理的资金额度,其中风险和收益均由财务公司承担,财务公司支付给证券公司一定的委托手续费。
3、贷款方式
这种方式是指财务公司以委托的名义,让证券公司投资有价证券。财务公司与证券公司签订贷款合同,规定投资的数额、期限、利率等内容。其中,风险和收益均由证券公司承担,不论盈亏,证券公司都应按照合同规定向财务公司支付利息,到期归还投资本金。
(二)金融机构股权投资
金融机构股权投资是指财务公司以出资人或者受让人的身份持有国内金融机构一定比例的股权的投资行为。具体方式可以是参股、取得控制股权或者合资拥有被投资的公司。财务公司进行金融股权投资的模式有以下几种:
1、财务公司直接投资金融机构模式
这是比较常见的金融机构股权投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财务公司直接投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企业集团直接投资的模式操作较为简单,管理链条短,有助于企业集团管理金融公司。但是这种模式最大的缺点就是产业资本必要承担金融风险,增大了整个集团的风险。
2、以财务公司为平台模式
即企业集团将财务公司作为金融股权投资的平台,将企业集团金融股权进行集中,改变原有的分散管理方式,集中优良资源,更好的开展金融服务,满足整个集团的多层次金融需求。另外,以财务公司作为平台,相当于在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之间建立了一个防火墙,能够降低整个集团的金融风险,很多大型的企业集团都通过下属的财务公司进行业务运转,实现了产融相结合,如中石化、中电力等企业。
3、混合发展模式
企业集团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差别较大,如企业集团发展的阶段差异,投资时期的选择不同,面临的法律、金融制度不尽相同,导致企业集团在选择投资模式时不可能完全一致。企业集团可能选择金融机构投资模式,也可能选择以财务公司为平台模式。在实践中,大多数企业集团都采用了两种模式进行金融机构股权投资。
三、财务公司投资业务风险
(一)有价证券投资风险
与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专业的金融投资机构相比,财务公司在有价证券投资方面的专业知识、投资策略明显缺乏。财务公司在投资有价证券时,主要产生以下两种风险:一是有价证券本身的风险,涉及到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二是有机证券交易风险,涉及到操作风险、决策风险、道德风险等。
(二)金融机构股权投资风险
财务公司进行金融机构股权投资主要面临以下风险:
1、信息风险
财务公司进行金融股权投资以前,要对金融机构的相关信息进行调查,形成股权投资的可行性报告。但在具体的操作中,金融机构可能会对信息的全面性和真实性进行控制,使财务公司很难获得真实的信息,在获取信息时处于被动地位,是财务公司进行金融股权投资面临的最大的信息风险。
2、内部人控制风险
财务公司对金融机构进行参股后,参股的多少决定了财务公司在金融机构中的管理权限。但在很多情况下,存在财务公司即使处于控股状态,也很难撼动金融机构管理权限。金融机构的内部人控制风险导致了财务公司的管理受到制约。
3、过度支付风险
财务公司在进行投资时,资本和资产的定价是一项非常重要、复杂的工作。对金融企业投资的定价偏低,可能导致金融股权投资的失败;定价偏高,会影响股权投资的收益。财务公司一旦在金融企业股权投资中支付过高的资金,将导致财务集团的现金流量减少,面临较大的流动性风险,最终影响财务公司更好的服务于企业集团。
四、财务公司进行投资业务风险的控制对策
为了控制投资风险,财务公司应从以下一个方面加强管理:
(一)充分认识财务公司进行金融企业股权投资和有价证券投资对企业集团发展的重要性
从企业集团的长远发展来看,建立融资平台是企业的必由之路。很多大型的企业集团都建立了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相结合的模式,两者的结合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是市场经济下的必然趋势。因此财务公司要结合金融产业的发展趋势、产业发展的阶段特征以及同类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向企业集团提交金融股权投资的研究报告,让集团认识到进行金融股权投资的重要性,积极入股金融机构。
在财务公司的运营中,流动性和收益性是衡量财务公司运营状况的重要指标。财务公司进行有价证券投资,通过对整个企业集团的资金进行合理配置,能够达到流动性和收益性共赢的目的。
(二)提升自身水平,有效分散证券投资风险
财务公司应该提升自身的投资能力,借鉴国内外成熟的市场风险测量方法,结合自身的业务特点,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的风险测量方法和资产配置模型。同时,财务公司还应形成分散风险的意识,通过将购买不同种类、不同期限、不同风险水平的有价证券,将证券投资的风险进行分散,不要不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防止发生严重的投资风险。
(三)集中操作,加强金融股权投资的集团管控
很多集团公司旗下的金融股权投资较为分散,影响了集团公司对金融资本的调配和使用能力。财务公司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在金融方面和综合经营方面都有着集团内部其他非金融公司不可比拟的优势。集团公司授权财务公司进行金融股权投资后,不仅能够使集团金融资本进行融合,还能够带动社会化的金融资源参与其中,为企业集团的产业发展带来更为广泛的金融支持。
参考文献:
A股市场自中秋节后毫无反弹地连续3天大跌,银行、保险等金融股成为做空主力。周二、周三,银行、保险股已连续遭遇两天的放量大跌,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建设银行等连遭两个跌停,14只银行股、3只保险股总市值在两天里损失超过1万亿元。
股价的大跌意味着机构投资人在大肆出货。据大智慧Topview数据显示,14只银行股周二总成交67.9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约1.7倍。基金是做空力量。基金资金当日净流出17.3亿元,其中单日在12只沪市银行股上便净流出25.7亿元,这是此前5个交易日基金累计在这些银行股上占售总额的2.7倍。其中资金净流出排名靠前的是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工商银行,依次流出6.6亿元、5.9亿元、4.8亿元。
然而,18日从中央汇金公司传出消息,为确保国家对工、中、建三行等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的控股地位,支持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发展,稳定国有商业银行股价,中央汇金公司将在二级市场自主购入工、中、建三行股票,并从即日起开始有关市场操作。当日午后开盘后,金融股上演了绝地反弹,从普遍跌幅在4%以上迅速上涨,并有南京银行等银行股涨停,截至收盘,所有银行股全部翻红。19日,在单边征收印花税等三大利好消息的刺激下,A股几乎全线涨停,金融股也不例外。
与雷曼有关
银行股股价的狂泻与美国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有直接关系。不少上市银行持有雷曼兄弟的资产,一旦雷曼兄弟破产清算,将影响这些银行的资产效益。
9月16日,就在雷曼申请破产保护、美林被收购后的第一个工作日,银监会紧急下发通知,要求商业银行严格自查,报送各银行投资雷曼兄弟和美林公司的有关资产情况,并于当天将数据报送到银监会。目前,银监会正在对数据进行梳理汇总。
继中行、招行后,工行、交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都在9月17日确认持有雷曼相关资产,建行则表示正在核对中。
按已公布数据统计,中资行与雷曼相关的风险敞口已达3.8亿美元。其中,工行持有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债券及与雷曼信用相挂钩债券余额共1.518亿美元;中行持有的雷曼相关债券数量为7562万美元,而且中行纽约分行对美国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的贷款余额为5000万美元,对雷曼兄弟子公司的贷款余额为320万美元,总计风险敞口达1.2882亿美元;兴业银行与雷曼兄弟相关的投资与交易产生的风险敞口总计折合约3360万美元;中信银行母公司中信集团透露,其所持雷曼兄弟债券头寸不到其2007年利润的1%,以中信集团2007年净利润为159.7亿元人民币计,所持雷曼债券不到1.59亿元;民生银行和交行也表示有部分债券。
由于雷曼兄弟控股公司有关债务的清偿方案尚未出台,最终可能发生的损失,将取决于雷曼兄弟是否进入破产程序及清算结果。
难以独善其身
虽然多家银行表示,持有的雷曼兄弟债券对其资产质量影响不大,将根据审慎原则提取相应的减值准备。但市场还是担心银行股在美国金融危机和中国央行降息的“双重”打击下,利润增长将会放慢。
事实上,雷曼兄弟申请破产、美林集团被美国银行收购、AIG被国有化等变化使得全球金融市场危机四伏,在这种情况下中资银行不可能独善其身。金融危机对国内金融机构的持续影响或许会蔓延。
美国继续上演金融机构瘫痪破产潮,对我国银行业造成一定的间接负面影响。
这一影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美国金融危机促使美国经济进一步恶化,然后通过进出口贸易和直接投资拖累我国经济;二是美国金融机构的倒闭收购以及金融股价格的下跌从心理、信心上给我国银行股造成了无形的冲击。而前者影响最大,即政策不确定性利空。
减持“两房”债券
目前的雷曼兄弟申请破产可以看成是美国次贷危机的进一步延续。中资银行在美国“两房”危机中也尝到了苦头。投资者担心中资银行持有“两房”债券可能遭到损失,但中资银行均称自己并无损失,同时又不断地大量减持。
工行董事长姜建清此前在中报会上透露,从年初至今年8月,工行已累计减持美国房利美和房地美机构债及其他与美国房地产相关的债券80多亿美元。
截至今年6月30日,工行持有的“两房”债券公允价值为26.19亿美元。不过,至8月21日,其持有的债券面值已减少至21.7亿美元,占工行总资产的0.1%。
中国银行已经陆续减持“两房”相关债券。截至8月25日,中行共减持46.12亿美元。
建行表示,截至7月末,该行持有的“两房”债券余额已由6月底的32.5亿美元降至20亿美元左右。
截至2008年6月末,中资银行业金融机构共持有“两房”债券310多亿美元。其中持有两公司担保的债券为170多亿美元,持有两公司发行的债券约为140亿美元。
上市银行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6家上市银行持有涉及“两房”债券总额超过250亿美元。其中,中国银行持有172.86亿美元,建设银行持有32亿美元,工商银行持有27.16亿美元,中信银行持有15.84亿美元,招商银行持有2.55亿美元,民生银行持有2.27亿美元。
对外投资的损失现在来看或许并不大,但确实也给中资银行上了一堂风险教育课。
估值创出新低
不仅深受国际金融市场影响,国内货币政策的调整也加重了投资者的担忧。分析师表示,央行非对称降息不仅给银行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而且引发投资者担忧未来非对称降息的持续到来。
非对称降息使投资者大多感受到这是监管层进行行业间利润调剂的政策。中金公司指出,存款准备金率降低扩大净息差约1.5个基点,非对称降息压缩2009年净息差6~15个基点,因此分别下调银行股2009年和2010年盈利增长预测3%~9%和4%~11%。中信证券认为,降息将使2009年银行业利润下降7%。
“若是央行再来同样两三次政策调整,2009年银行的净利润负增长也不是没有可能,投资者的恐惧也不无道理。”国泰君安证券分析师说。
事实上,监管层不断削弱银行利润的结果,间接加大了对银行股的打压,而对大市值银行股的打压无疑等于对目前资本市场落井下石。资本市场市值的巨幅缩水或崩溃必将通过消费给经济雪上加霜,因此,转移银行利润的“非对称”政策不宜滥用。分析师预测,该政策最多再有一次。
近日大跌后,银行股估值水平进一步创出新低。2008年动态市盈率大多已在10倍以下,而市净率平均也只有1.8倍。同时在沪港上市的6只银行股中已有招行、工行、交行、建行4只股价倒挂。国泰君安维持银行股长期“增持”评级,而银河证券则将银行业评级下调为“中性”。
保险股估值还偏高
对于保险股而言,利率变化对保险公司是双刃剑:一方面会影响投资收益率;另一方面将影响保单的负债成本。如果资产负债的久期是匹配的,利率的变化不会影响保险公司的利差。
9月16日、17日,中国平安A股股价分别下跌8.47%和8.98%,收于33.56元;中国人寿A股股价分别下跌7.03%和2.50%,收于19.86元。
银行股股价的大幅下挫,导致持有大量银行股的上市保险公司股权投资浮亏急剧增加。
中国人寿前十大股权投资浮盈从9月12日的67.02亿元下降至9月17日的26.00亿元。
中国平安前十大股权投资浮亏由9月12日的124.50亿元上升至9月17日的166.99亿元。其中,富通集团股价从9月12日的9.1欧元下挫至9月16日的7.15欧元,跌幅达21.43%,导致平安持有的富通集团股权投资浮亏上升至目前的154.54亿元,比9月12日增加21.68亿元。
中金公司称,尽管上市保险公司股价经历了大幅下跌,但目前中国人寿A股股价对应2008年市净率为3.1倍,中国平安A股股价对应2008年市净率为2.8倍。与国际主要可比公司相比,其估值仍处于显著偏高的水平。
作为泛海旗下较为优质的信托牌照,尽管没有历史包袱,但开业来受业务困顿和行业转型影响,民生信托的业绩在业内并不突出。
民生信托能否在整体行业发展缓慢的背景下闯出一条新路?是否找到到特色化经营放向?《投资者报》记者日前独家采访了民生信托和泛海控股,双方都给予了详细回复。
三年3次增资
根据泛海控股公告,公司拟收购中国泛海持有的民生信托59.65%股权,作价27.3亿元,折合每股约 1.525元。加上此前通过全资子公司浙江泛海持有的25%股权,公司合计持有民生信托84.65%的控股权。股权转让完成后,公司拟出资56.87亿元,以每股约 1.422元的价格认缴民生信托本次新增注册资本 40亿元,使得民生信托注册资本从30亿元增至 70亿元,公司合计持有民生信托约股权变为 93.42%。
民生信托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中国泛海以评估价平价转让中国民生信托控股权,充分体现了控股股东对公司发展的大力支持。
“尤其增资将增强公司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推动创新盈利模式和经营模式,扩充核心资本规模,成为公司实现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上述民生信托相关负责人表示。
根据统计显示,这是民生信托开业三年来的第3次增加注册资本金。2013年4月重新登记并开业之际,民生信托的注册资本仅为10亿元。
2014年10月,民生信托通过两位股东出资20亿元,其中10亿元用于增加注册资本至20亿元,溢价部分10亿元计入了资本公积。而时隔一年左右,民生信托将资本公积10亿元按现有股东出资比例转增注册资本至30亿元。
而本次拟认缴的新增资本金40亿元更是将民生信托提至行业注册资本第四的位置,仅次于重庆信托、平安信托和中信信托。
与行业龙头相比,民生信托体量并非很大却热衷增资的原因,格上理财研究员王燕娱表示民生信托的此番增资或意在未来的发展。
“泛海控股集团当前发展的方向就是在继续发挥地产业务优势的基础上,融合金融业务、战略投资业务,并且将以金融为主体来发展。而信托具有全金融牌照的特质,将会助力泛海成为综合实力强大的金融集团。”王燕娱说道。
综合排名仅在前45名
尽管近年来,公司资本金一直在增长,但是综合实力排名靠后。
根据公告称,2015年民生信托营业收入10.82亿元,管理的资产总额1120亿元,净利润3.9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1%、82%、109%,其中主动业务规模57%,较2013年最初的24%提升了33个百分点。纵向对比的话,业绩增长表现不错;但横向与同类公司相比的话,作为68家同行业中成立最晚的公司,去年民生信托的行业地位在规模、收入、利润等的综合排名有望在40~45名左右,排名靠后。
对于公司的优势业务,民生信托认为,除了通道业务、地产融资和政府融资等传统业务,公司最大的价值在于具有非常明确的投行类金融业务的特点。
2015年年底,民生信托获得了监管部门关于固有资产股权投资的正式批复。
据悉,民生信托拟将“自主投资能力”作为公司转型发展过程中最强有力的一台新型发动机,使资本金在日常流动性支持和风险覆盖与补偿的同时,重点布局在金融股权投资、优质公司股权投资(A轮与Pre-IPO等)、上市公司股权投资(IPO、定增等),在投资节奏上将战略投资与财务投资相结合,既强调中长期布局,又强调中短期回报,在投资结构上可通过合理的结构化设计,适度放大资本金投资强度,提高核心资本回报率。
“2016年我们确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就是要从传统的‘商业银行附庸型’公司改造成为‘投资银行管理型’公司,具体要在‘投资、融资、投行、资管、财富’等五大方面进行重点布局。”上述负责人说道。
已经注入上市公司
继去年提出新的“以金融为主体、以产业为基础、以互联网为平台的产融一体化的国际化企业集团” 战略发展目标后,泛海控股正陆续将控股股东的相关金融资产纳入上市公司。
据知情人士透露,为了尽快完善金融板块布局,做大做强金融业务,民生信托作为母公司金融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泛海控股早已开始计划,并且之后还会有其他金融资产注入上市资产。
“目前公司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形成了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公司决策事项程序规范,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勤勉、尽职,积极维护股东利益、公司利益和客户利益。”
2004年毕业时,陈欣慰既没有留校做研究,也没有进入证券、基金、保险、银行等金融机构,或者大型央企金融投资部门,而是选择了一家当时并不起眼的民营服装企业——福建七匹狼公司,给公司的老总当起了助理。
“助理算是企业高管,但也要干秘书的活儿。”与一毕业就进入金融机构工作的同学相比,陈欣慰的起点看上去“比较低”——老总出去进行商务谈判,他负责后期具体事务的落实;公司召开管理会议,他负责会后到各个部门抓落实;偶尔人手不够,他还要跟在老总身后拎包。
第一年的工作,几乎与陈欣慰的专业毫不相干。这一年,他忙于在企业产品设计、生产、推广、销售终端等部门间斡旋。很多时候,陈欣慰不得不豁出去,到各个部门“帮忙”,“做的都是一些小事,但部门负责人会从这些小事上看出这个博士沉得住,继而会不好意思。”
一年后,这个在老总和各部门负责人看来“沉得住”的博士,得到了重用——他被派到企业投资部门担任负责人,回到专业岗位。
短短数年,这个原本只有三四名员工的部门,在陈欣慰的带领下扩张至150人左右,成为七匹狼集团旗下经营的三大板块之一——七匹狼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控股集团”),其资产规模不亚于集团主业实业公司,陈欣慰当起总裁,并担任了多家银行、证券公司和知名投资机构的董事。
控股集团主要负责整个集团的对外投资和资产管理,其早年进行的金融股权投资成为民营资本投资金融领域的一个典范,仅兴业银行投资一项,就获得了将近20倍的资产回报。
可是,很少有人清楚民营资本参与其中的“难度”。
“参与竞争的,有资本实力雄厚的央企,有专业能力超强的金融机构,民营资本别人根本瞧不上。”最艰难的一次,陈欣慰在周五下班前得到募股消息,当晚10点多飞抵重庆,11点拿到一大摞募股资料,对方扔过来一句话:“请于明天中午12点前认募,将前期款项打到账上,逾期视为放弃。”
这笔“前期款”1亿多元,陈欣慰与一名财务人员、一名法务人员连夜查看资料,并作出投资分析报告,第二天早晨8点准时发回总部,接受董事会评议。从获得消息到总部打款,这场“仗”只打了19个小时。正是这种高效的决策运营方式为公司带来了一次次参股金融股权的机会。
在金融领域逐步对民营资本放开的背景下,陈欣慰从2008年初开始着手建立控股集团的准金融平台。担保公司、典当公司、创司……这些公司均致力于服务小微企业,为本地经济的发展作了贡献。其中,晋江融资担保公司发展至今,已成为福建省担保行业的标杆,公司累计为300多家企业提供10余亿元的融资担保,还为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和集合理财产品的发行提供担保。
回首自己当初的职业选择,陈欣慰颇有感慨:“不管选择什么性质的企业,也不管是什么行业,只要沉得下心,终究能学以致用,闯出一条阳光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