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2 15:34:5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高中历史尖子生培养措施,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高中历史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构建小组 组长人选 具体形式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054-01
素质教育提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构建“一纲多模唯美课堂”。其核心在于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改变学生“被动消极、死水微澜”的学习状态。在大面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和学习品质,使学生获得终身发展的源泉、动力和永不枯竭的发展能力。这些恰恰体现了21世纪课堂的灵魂与核心特点。
2013年是我们学校继续推进课程改革,构建“一纲多模唯美课堂”模式的关键一年。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对“一纲多模唯美课堂”背景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细致的分析与解读,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良好效果,给予广大历史教学同仁更多实质性的建议与帮助,切实提高文科尖子生的历史修养造诣。
一、确定合作小组组长的任选,是影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重要内容
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能走进每一个合作小组,认真聆听每一位成员的具体想法与意见,因此,从这个层面上来讲,每个小组的组长就必须充分承担起小老师的角色,调节整个合作小组的自主探究方向以及讨论活动进程。因此,敲定合作小组组长的人选,就成为了影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重要内容。
作为尖子生合作小组的组长,仅仅具备较好的历史成绩是不够的,还需要具备其它几方面的素质,比如,懂得倾听他人的不同意见,这样才能保证小组成员之间不同思想以及观念的相互碰撞,进而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鉴于以上原因,我综合学生的历史学习成绩、学习习惯以及自身潜在的一些行为特征等因素,为七个合作小组各自挑选出了一名小组长,并在此基础上又挑选出两名历史学科组长,对他们进行一定的培训与指导,如此一来,每个合作小组都具备了较强的团结精神以及合作力能力,保证了其自主合作学习行为井然有序的运行以及开展。
二、借助“自学导航”,让每个学生都能独立自学
通过课前自主学习活动,学生不但可提前了解学习内容以及学习目标,同时还可在很大程度上锻炼其自主学习的水平与能力,这就为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所提倡的“高效课堂”教学目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自学能力,进行有效评价,以评价促学习,还制定了自主学习评价量规。量规的制作、修订是在学科组长带领下,所有小组长研究拟稿,由全体同学审查通过的。
三、通过合作探究活动,实现小组互助合作学习
很多老师都认为“只要小组构建好了,就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合作学习了”、“自己只要当个轻松的‘甩手掌柜’就行”……其实,这都是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片面理解以及错误认识。《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此有着非常明确的批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要求学生处于绝对的主体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可以放手不管。相反,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角色一职的老师应当充分履行自己引导、启发的责任与义务,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之上给予他们必要的帮助和扶持,这才是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成长以及发展的关键所在。”我对新课标的这一精神进行了认真的研读与分析,并将其灵活运用到了自身日常的教学实践当中。
如学习“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这部分知识时,我向学生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是汉武帝时期一项非常重要的思想政治举措。试着结合当时汉朝的历史文化背景,谈谈其产生的影响。以下,即为学生小组自主讨论、自主探究知识点的过程:
一组:经过提前预习教材内容,我们总结得出“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这一举措统一了当时汉朝人们的思想,有利于增强各民族之间的凝聚力,这对于构建政治稳定、社会繁荣的汉朝大一统帝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组:儒家思想中包含着众多仁政、爱民的思想,如“提倡孝道”、“限田”、“薄敛”、“省役”等等,这对于规范人们的言行、减轻社会底层人民的负担都有着极大的帮助。
学生们纷纷发表着自己的认识与看法,但是,他们的讨论范围却仅限于积极、有利的一方面,却忽视了其存在的众多不利影响。为了引导他们学会全面的分析问题,我认为有必要对他们进行一定的启示与指导:俗话说“有利就有弊”,刚才大家讨论的都是这项措施的积极影响?那么,它的不良弊端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三组:一位历史学家曾经说过“一个专制的时代必然是一个严酷的时代”,“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这一措施虽然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但是它更强调封建专制王权的维护与巩固,而这势必会加重人们的君主等级观念,严重削弱底层人民的力量。
四组:“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高度尊崇儒家思想,使得儒家思想成为当时的主要思想潮流,但是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讲,这一举动却必然导致其它思想以及文化的逐渐衰弱,不再像“百家争鸣”一样具备一个自由言论、活跃融洽的学术氛围。
五组:就像老师之前说的那样“凡事有利就有弊”,作为汉朝时期一项重要的的政治、思想措施,“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诚然存在着一定的积极影响,但也不可否认它存在的巨大负面作用。我们一定要学会全面的看待这一重要历史事件,切不可孤立的分析它。
……
经过我的点拨与指导,学生明白了要学会全面的分析历史事件,这不但有利于他们更好地把握这一部分知识点,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教会了他们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与技巧,这对于他们日后进行历史知识的自主学习将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历史尖子生学习成绩优异,又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是他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自我探究具体知识点的前提和重要条件。因此,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来讲,必须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展开历史教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顺应新课改的潮流,进而推动历史尖子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的更好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高一历史老师学期总结1
本学期我担任了高一的历史任课教师,我们学校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差,加之珠海市历史科目是不记录中考成绩的科目,而只是参考科目,学生对历史的重视度不够,基础不好。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编排是专题式的,要求学生有比较好的历史基础。现在是高中的第二个学期,学生已经习惯了专题式的教材编排。某些同学对历史学科的重视度也在增加。针对学生的情况,我努力做到因材施教。本学期我认为自己在历史教学方面做的好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主张快乐教学。
历史课绝不是听故事的课,但是在课堂中适当的补充一些历史故事,或者鼓励学生讲出自己所了解的相关的历史故事可以让历史课堂更具活力。班上学生的历史学习基础不是很好,但是也有一些对历史特别感兴趣的学生,课外看了很多和历史有关的书籍。对这部分学生加以引导,就会在班级中起到很好的榜样和带动作用。上开学初有一个学生在历史课上非常活跃,他在课上和大家分享的一些历史史实,尤其是世界史方面的知识了解很准确细致。我也借机给了他一个“历史小王子”的称号,在之后的历史课上勇于表现自我的学生就增加了不少。在历史课上通过分享式的教学增加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起,也让课堂快乐有活力。
二、对学生“低起点,高要求”,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
本学期还未分文理科,所以历史学习的最重要目标仍然是抓基础。基础知识反复巩固和练习,加强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其运用知识的能力。对每个学生的基础知识都要高要求。在课堂中尽量关注每一个学生,对于基础差的学生通过谈话,和设置一些“跳一跳”就能摘到的“果子”,增强其历史学习的信心。
三、注重学生搭建历史知识网络的能力。
在学期学习前就引导学生阅读书本的目录,了解本学期学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的框架。在每个单元学习之前都会花一些时间指导学生构建本单元的知识框架。在每节课和每个单元结束时,由学生自己总结所学内容包括几方面,相互之间有何关系。培养学生“大历史”的意识。
四、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这个学期听了北大招生办主任秦春华在我校举办的讲座中讲到,如今中国的中学教育不重视情感教育,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导致校园暴力事件频有发生。这更加坚定了我在历史课上注重对学生情感价值观培养的心。
五、抓紧时间为自己“充电”,多看书,积极参加教研活动。
历史有客观性和主观性双重属性。优秀的历史课堂应该传达有深度的历史思想,要达到这个高度,要依靠老师的文化素养和教学的热情和教学经验。我现在是热情有余,所以这个学期主要从后两个方面去努力,本学期看了《民主的细节》、《中国近代史纲要》风书籍,每周都去听一堂优秀历史教师的课,每周参加历史组的教学活动,向有经验的前辈们学习。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的地方有:
1、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收获,做到因材施教。在课后,应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
2、丰富历史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老师教的再好,都不如学生自己掌握学习方法,主动学习的知识来的可靠。本学期是以此为目标的,但是做的还不够,还需继续努力。
高一历史老师学期总结2
本学期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在校领导、教导处的直接领导下,在全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历史备课组活动按时、有序召开,时间是每周三,每位老师都积极准时参加,进行集体备课,共同探讨如何上好每一堂课,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比较好地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现小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树立现代教育的观念
学校安排经常组织老师对新课程标准、课改理论进行学习,使老师初步把握新课程的基础理念,理解新教材的基本内涵,并充分利用每周一下午的备课活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研讨、分析教材。做到课堂教学的完全公开,逐步形成了互相观摩、积极研讨的好氛围。学校的公开课活动比较多,所以给我们老师一个很好的相互学习的机会,也促进了新课改研讨氛围的初步形成,使教师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认识到更要细心专心全心去做好学好新课程改革。
(二)科学规范常规管理,保证素质教育全面实施、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
1、备课方面:积极开展“备、上、说、评、写”为形式的“常规教研”活动。全组教师都能在深入地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认真写好规范、详细的教案。
2、作业布置方面:本组老师都能按要求布置作业,导航和填充图册,并要求在课上严格、独立、认真、保质、保量完成。
3、抽查识记情况:每节课上新课之前,先检查上节课的知识识记情况,让学生“温故而知新”,更好地进入下一堂课的学习。
4、听课方面:积极承担学校开展的研讨课任务,老师还承担学校研讨课;本组老师按规定完成听课任务,经常互相听课,互相探讨,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并进行有目的地评课。
(三)抓好课题研究,提高课题研究质量
教学形式疑问化和开放化。通过创设教学情景,设计程序式的问题,让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逐步进行探究发现,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设置一些新问题,向学生介绍问题的条件,指导学生观察、分析,而不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让其自己去思考探索,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得出结论,教师及时点评小结,指出最佳途径,揭示正确的规律和一般方法。
教学过程训练化。教学本身就是通过知识的传授,使学生掌握技能,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认识、理解、练习、再认识、再理解、再练习……最后达到熟练的过程。
(四)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在取得一些成绩的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这里我们提出几个思考:如何让教师更新知识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如何让教师尽快地转变观念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起主体作用,而教师只在课堂上重视引导点拨?如何加强学科之间的渗透?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历史,在历史学习中又能感觉到无限的快乐?如何让学生既能锻炼能力,又能在考试中成为名副其实的“不倒翁”?这些问题将是我们今后工作的方向。
总的来说,本学期备课组活动丰富多彩,各位老师统一协调行动、共同合作、共同配合,取得较好成绩,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努力,争取取得更大的飞跃。
高一历史老师学期总结3
我作为一名高一历史教师,自参加工作以来,在学校领导的大力关怀下,在历史教研组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传,帮,带”帮助下,我的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专业也得到了成长。这学期我担任高一4个班的历史教学工作。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教育理论,不断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
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一,教学情况: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最初接触教学的时候,我还不懂得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只是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学生不易接受。在教学的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
一方面,学生初中不重视历史学习,而且是开卷考试,学生的历史基础相对较弱,到了高中学生还有些不适应,初中的观念加上高中课程很多以及重理轻文观念的影响,想学生投入学历史的确有些难度;另一方面,有些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讲得太深,较多同学接受不了,所以说没有照顾到整体。
我备课时也较少注意到这点,因此教学效果有时不太理想。从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经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认认真真地备课,钻研教材和教法。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除此之外,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在业余时间,看一些有关师德方面的书,拓宽自己的业余知识。在教学中,我不仅要教学生会学,还要教学生学会做人。给学生爱和鼓励,让学生在爱的沐浴下健康、快乐的成长,步步提高。
二、教研情况:
本人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教研活动,主动和前辈学习,各尽所能,共同探讨新教材。本人坚持听课并做好记录,写好教案。积极参加学校为新教师组织的培训活动,并且积极参与名师公开课的学习,收获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