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2 15:34:5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拼音标音规则,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1、汉语拼音声调分为阴平(一声)、阳平(二声)、上声(三声)、去声(四声),还有比较特殊的情况下会出现的轻声。
2、对汉语拼音声调的四种标调形式,为了便于学习记忆,人们总结了如“一声平,二声扬,三声转弯四声降”等口诀,形象而朗朗上口。
3、在给汉语拼音标声调时,都表在单韵母上,但有时候我们会面临拼音是由复韵母组成或三拼音节组成,也就是一个音节中出现两个单韵母,这种情况下,为了便于记忆,人们就总结出了以下口诀:aoe,iuü是一家,老大(a)不在找老二(o),老二不在找老三(e),i、u并排标后面。
4、在给汉语拼音标声调时,jqx和ü、ün、üe相拼时,ü上的两点要去掉。口诀如下:小鱼(ü)见了jqx,去掉两点还是ü。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 中学英语 语音教学 困惑与出路
一、引言
2002年教育部制定的《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都对语音教学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在小学不学习国际音标,要求“能根据拼读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初中要求“能熟练地运用基本的拼读规则读出单音节和双音节词”“能熟练地运用基本拼读规则拼写单词”。高中要求“能借助常用的拼读规则和音标读生词”“能根据单词的发音和基本的拼读规则记忆单词的拼写形式”。
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能力等素养的整体发展的基础上……学习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保证。”足见语音在语言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文献综述
对中国学生的单词拼写语料库的研究和心理语言学分析研究证明,中国学生的拼写错误不仅和不正确的发音有关,而且与词形知识的储存有很大的关系(何安平,2001;肖旭月,2001;王雪文、孙蓝,2004)。肖旭月(2001)对中国学生的拼写错误进行了心理语言学分析,认为语音表征对中国学生的取词有很大影响。王雪文、孙蓝(2004)对中国学生的拼写错误通过语料库进行了再研究和分析,认为中国学生的拼写错误不仅与发音失误有关,而且与词形知识的储存有很大的关系。低水平学生的语音掌握不牢,绝大多数拼写错误属语音变异错误;高水平学习者词性知识的语音表征在心理词库中的存储较为清晰。但在高水平学习者中,形素转换型错误较低水平学生为多,不受发音影响的拼写形式造成了相当大的麻烦。中小学生在语音上存在问题,已经影响到了他们英语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妨碍了他们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甚至影响到了大学阶段的进一步学习。
三、问题和归因
拼读生词的能力是语音学习的基础,是学习英语的钥匙。学生没有良好的拼读能力就不可能有过硬的语音技能。入门阶段拼读能力的教学会对学生各阶段的英语学习进度、效率、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的培养有深远的影响。然而目前基础教育英语语音教学的效果与目的相距甚远。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很多学生学完音标后记不准、认不全。(2)许多学生没有独立识词的能力,学英语靠鹦鹉学舌,背单词靠死记单词字母顺序,给英语单词加注汉语拼音或汉字。(3)朗读时缺乏语流变音,不能表情答意,一些学生害怕当众朗读。(4)不会拼读单词造成单词记忆困难,大多数学生因为不具备拼读能力,最终导致两极分化。
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孤立、分散教字母、音标,忽视音素。现行英语教材语音教学内容安排分散且学程长,不利于培养拼读能力,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处于被动学习地位,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自信心受挫,教学效果差。
2.学生对于最初学习的每个单词、每一句话都要跟老师重复、模仿。由于记不住单词和句子,学生不得已用汉字或汉语拼音标注单词。学生原想学完26个字母,就像自己学会汉语拼音字母可以认读汉字一样拼读英语单词,但残酷的事实与良好的愿望相差甚远。
3.汉字标音的尴尬。由于欠缺语音知识的学习,不懂得英语单词的拼写和发音存在一定的映射关系,不会利用一定的规则朗读、拼写或者记忆单词。令人担忧的是,英语学习者越来越低龄化。小孩子在刚开始读书时既要学汉语拼音,又要学26个英语字母,若再加上48个国际音标,则音、形经常容易混淆。当孩子面对这么多单词时又碰到了发音发不准、单词记不住等难题,于是很多孩子想到了标中文和汉语拼音。如单词“menu”(卖牛,简易音标ménū)、“dangerous”(蛋饺肉丝,简易音标dāngerous)“bus”爸死,“yes”爷死,“girls”哥死,“school”死光了等,严重影响了正确发音。学生拼写中国“China”(简易音标Chīna)时,会写为“Chaina”。究其原因是将/ai/误当作字母拼写了。
四、国际音标的再认识
制定于1888年的国际音标不是英语语言本身,不是自然规律。国际音标其本身并不发音,每个音标都是人为冠以不同的读音。48个音标是一种书面符号,通过人的眼睛把书面符号传到大脑;音是一种声波,通过人的耳朵把读音传到大脑,两者之间没有天然联系。符号本身是无声的,只看符号,无论符号多好都学不会发音,必须通过模仿别人的发音才能学传统。
英语国际音标标音错位,即张冠李戴,用张三的字母标李四的发音,如用/ei/标a的发音,用/i:/标e的发音,用/ai/标i的发音,用/?藜u/标o的发音,用/ju/标u的发音。
英语音标的作用之一是标出哪个字母发哪个音,使人们认识到一个单词的发音来自哪个字母,但标音错位极大地打乱了发音和字母的对应关系,使单词的音标和拼写字母之间形状相差悬殊,干扰了人们发现英语单词的发音规律。理想的音标符号应该能反映出一个发音来自哪个字母,使人们学会一个音标的同时,知道这个音标是由哪个字母发音的。
五、解决的途径和出路
退休教授乔治·肖(George Siao)自20世纪60年代期,经过长期潜心研究,反复验证,1998年初发明了适合我国国情、适合中国人学习特点的英语教学音标,满足广大英语学习者迫切需要一种简便、高效的注音工具——英语简易音标。“英语简易音标”以十个基本符号挑战48个国际音标英语,通过10个符号,直接在单词上标注,属直接标音法。由一横,一竖,一撇,一捺,一圈,一点,一钩,一尖等十个符号在单词上标注,直观易学。学生见符能读,见词能拼,再配上朗朗上口的记忆顺口溜和形体操,易教易学,轻易就能掌握英语语音秘诀。特别是没有了繁琐的元音字母组合读音规则,极易混淆的辅音字母、辅音字母组合的读音也轻松突破,一针见血地揭示了英语的发音奥秘。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何安平.学生英语拼写错误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3:199-205.
[3]罗立胜,张菜湘.英语语音教学的回顾及对目前英语语音教学的几点建议[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0:21-23.
[4]王雪文,孙蓝.中国学生英语拼写错误再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4:299-303.
[5]肖旭月.语音表征在取词中拼写过程中的作用——中国学生英语拼写错误的心理语言学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6:422-429.
[6]邱建华.论整体语言教学和字母拼音教学[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05.4:003-005.
学习汉语需要先学习拼音,那么学习英语就需要先学习音标。每个音标跟中文的每个字母一样,通过学习音标来了解每个单词的发音。下面丁博士就来说说如何学好英语音标。
如何学好英语音标
学过语文的人都知道汉语拼音的重要性,它是读书、认字的基础,也是今后查阅资料以及提高各方面水平的不可缺少的拐杖。音标在英语中的作用和拼音在汉语中的作用一样,学好音标是学好英语的基础,学习和掌握好音标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点。
48个英语音标犹如60个汉语拼音,只要学生熟练地掌握了它们,对学习英语的作用是相当大的。第一、能握简驭繁地把众多的英语单词读准。
第二、英语的音和形有很多相似之处,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发音规则,就可以达到听其音而知其形,见其形而晓其音。这一点比学汉语容易多了。
学习英语音标的方法
1. 熟练掌握一种音标(美式或英式)的读音
英语音标分美式(kk音标)和英式(dj音标)两种,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种来学习。比如你要到英国去留学,那你就选择英式的;你喜欢看美国大片,那你就选择美式的。一般来说美式发音比较清晰,音拖的长,连读
比较多,且比较夸张;而英式发音似乎比较短促,抑扬顿挫.其实只要能说一口纯正的英语,无论是美式的还是英式的都无所谓(个人意见)。好了,去网上找一份视频教材,跟着仔细地练习发音。注意:1.一定要动口,绝对
不要只听不练,否则就是做无用功;2.要反复地练习。刚开始的时候你可能发现学了就忘,其实这里很正常的事,别泄气,你要做的就是反复学习。多学几遍自然就记住了。你可以一天就学几个,第二天再学几个,同时复习以
前学过的。或者一天学完,然后再每天复习一遍。一直到你能够看到某个音标就能立刻读出它的发音。
2.音标的发展和变化
也许你发现有些音标变你不认识了。不要紧,音标自从制定之后就一直朝着更科学的方向变化发展。其实它的每一次变化都是很小的,并且变的更合理,更易于学习了,你只要花费一点时间,就能够轻松地掌握它。
3.英语音标的发音规则
有时候你注意到你听到的发音可能和实际标注的读音并不一样。这不奇怪,毕竟是先有了语言才有的音标。音标是为了标注语言而产生的,但是语言是一种复杂的东西,音标并不能完全地表达它。于是就出现了一些规则来作为
补充。如:连读,重读,爆破及不完全爆破音,清辅音的浊化等等。。。学会了这些,才可以说真正学会了音标。
音标学习方法
多听。学习音标要先练习听,最初接触音标的时候听个一两遍几乎没有什么印象,因此要多听几遍,多磨耳朵,这样才会在头脑中留下印象。
模仿练习,学习国际音标的发音,要注意观察老师的口型,观察发音部位的变化,主动模仿发音,初学可以对着镜子模仿练习,特别是元音发音的舌位高低,口腔开口度大小与音色关系十分密切,可以通过镜子观察口型上的区别,观察舌尖、舌面、舌叶的活动情况,比如u和o、i和e、e和ε等等,掌握准确口腔开口度,对于准确发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动口,动口是加强实践的关键和核心,听音也好,模仿也好,比较也好,最终要归结到自己发音这一目标上来,所以勤动口是掌握国际音标发音的关键。俗话说,“三天不生,三天不念口生”,说的就是要加强动手动口能力的培养。因此学习国际音标,要时时加强语音训练,勤动口,反复实践练习,在实践中比较,在实践中体会差别,做到熟能生巧,这样自然就掌握国际音标的发音了。
多写。音标和字母,拼音都不同,要想牢固的掌握音标,可以连续不同音标的写法,掌握它们的写法,有利于更好的掌握它们。
注意比较,比较有两个方面,一是音标本身发音特点的异同比较,分清特色,避免混淆,比如[ε]和[ ],
[ ]和[ ],注意其发音音色上的差别;二是注意普通话音素和外语或方言音素音色的差异,例如普通话的音素[p]、[k]、[t]与英语中的音素、[ ]、[d]的异同,通过比较,可以有效地认识到音素上的差异,从而准确发音。特别是要注意普通话音素和英语音素的差别,像、[ ]、[d]这些浊音音素,都是普通话音系中所没有的,初学不能把它们与普通话的一些辅音混为一谈。
音标学习资料
从《新课标》中可以看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中的语音、词汇等属于基本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以前学生从小学开始接触音标,再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和加强,最终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但最近几年的小学英语取消了音标教学,且中学由于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不再单独考音标和语音),将英语教学的重点主要放在阅读、写作和语法上,忽视了音标教学。尽管初中英语对音标作了系统的归纳,但老师在教学生音标时,为了赶教学进度,往往在两、三个课时内就教完48个音标,至于字母组合、发音规律等一带而过。这就导致学生到中学毕业时,仅有的语音知识仍停留在对英语音标单个音素符号的辨认上,不会拼读新单词,特别是多音节的词,读不顺或者根本不会读,读起文章来更是吃力。学习英语最大的难题是单词的拼读和识记,老师一遍遍地领读,学生机械反复地跟读,往往是“课堂上说得起劲,下课后忘得干净”。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只靠鹦鹉学舌式的单纯模仿,费时费力,有时还读得不够正确。时间一长,学生就觉得学习英语记不住、说不来,艰涩难行,逐渐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大多数学生并不知道英语单词的拼写与发音之间的密切联系,往往不是科学地从音到形去记单词,而是从字母到拼写去死记硬背,这样忘了又记,记了又忘。此外,学生用汉字给英语注音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学生不打好语音基础,将会给以后的英语学习留下“后遗症”。其后果是:学生念不准单词,缺乏自学能力,学习英语的兴趣锐减,最后导致放弃不学,这些都是音标基础不过关带来的问题。
二、加强音标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根据《新课标》内容来看,语音是学习英语的基础,而音标是基础中的基础。国际音标是语言学家为了记录语言的语音而发明的一种符号系统。早期的语言学家就指出,语音是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授语言首先应该教授学习者语音,而音标是语音的核心部分。所以音标教学在语音乃至整个语言教学中起到关键作用。
(一)加强音标教学有利于正确读音。
学生机械地跟着老师读、听磁带、看碟片模仿英语,因为自己不懂,往往形成“歪嘴和尚念错经”的现象。有的甚至因为记不住,就会用汉字标音,把英语读得千奇百怪。如果从音标入手,教会学生拼读,就可以避免读错或用汉字标音的现象,有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良好的拼读习惯,也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和交际能力。
(二)加强音标教学有利于记忆单词。
根据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规则,学生在学习单词时就能见其形而知其音或听其音而知其形,好学易记,克服了机械死记硬背的现象,大大降低了拼读和记忆单词的难度。
(三)加强音标教学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借助音标,学生可以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即使在没有老师示范和指导的情况下,也能读出自己学过或没学过的单词。还可以通过查字典,扩大阅读量,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中学英语音标教学的对策
(一)强化音标教学。
在教学26个字母的同时,教师可以从归纳字母读音入手,讲清字母和音标的区别,讲解一些简单的发音要领;结合所学的单词,对音标进行分解,或进行单音素拼读,让学生初步分清开、闭音节和长、短音。在教学过程中,随时总结各种读音规则,以及字母组合、重读、连读,浊化、失去爆破、音节的划分等相关的语音知识。七年级第一学期应把英语教学的重点放在语音教学上,所有教学项目都应紧紧围绕这一重点进行。
(二)在教法上钻研创新。
学习48个国际音标如同一年级小朋友学汉语拼音一样,有一个音与形的认识过程。课堂上模仿、拼读过程一长,学生很容易厌烦。但中学生心理好动、好奇、好胜,所以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使枯燥的音标课变得生动有趣。如在音标教学中可以借助卡片、发音图表、多媒体等,开展更有效的教学活动。如在教双元音[Ei]、[ai]、[?蘅i]、[i?藜]、[?藓?藜]、[u?藜]、[au]、[?藜u]时,可按以下方法:[ei]——谐音为:妹(mei),鹅有一个妹妹。[ai]——谐音为:爱(ai),音标的读音跟拼音一样。[?蘅i]——这个音标找不到拼音的谐音,可以按照字母o,i的发音连读进行谐音记忆等。
(三)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音标的目的不仅是认识48个音标,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音标拼读英语的能力。能力的培养要根据教学内容循序渐进。(1)教会学生拼读音标词。(2)教学生查词典。从词典上发现新单词的多种意思。这样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拓宽了知识面。
(四)多练习,做到熟能生巧。
大班上课,学生单独练习的机会很少,这是中学语音教学中最困难的问题。解决方法就是要求学生首先听清、听准,然后开口模仿发准。对部分学生的错音要及时纠音,使单独学生的练习和纠错成为全班学生练习和纠错的典型。
(五)严格要求,常抓不懈。
方言 dialect 俗称“土语”“地方话”。一个语言的地域性变体,是相对于共同语或标准语而言的。方言自身有自成系统的语音特征、词汇特征和语法特征。
汉语方言 Chinese dialect 汉民族语言的地域性变体。汉语方言的内部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中国语言地图集》把汉语方言分为官话、晋、徽、吴、湘、赣、客家、平话、粤、闽等十个方言区。
方言地理学 dialect geography 方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利用方言地图等方式研究方言的语言特征在地域性上的分布、特点及其规律。
方言地图集 dialect atlas 根据方言特征或分区等内容绘制成的地图集。大致分为方言特征分布图、方言分布和分区地图两种类型。前者根据方言区别性特点的异同,把方言材料分专题标示在地图上,例如《湖北方言调查报告》中所附的一组方言地图;后者根据方言区别性特征进行分区,并把分区结果标示在地图上,例如《中国语言地图集》中的汉语方言部分。
原始方言 proto dialect 又称“祖方言”。一般指利用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方法和原则,根据共时方言进行构拟重建的早期方言形式。例如根据当前的闽方言和闽语相关历史文献,用历史比较法等方法,构拟出的原始闽语就可以称为闽语的原始方言。
方言特征 dialectal characteristics 能够用来区分不同方言区的语言特征。往往具有对外排他性、对内一致性的主要特点。根据语言内部的结构,可以分为方言语音特征、词汇特征和语法特征等。
母方言 mother tongue 一个人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首先学习、掌握并熟练使用的方言。一般是一个人出生地点或幼年时学话期间的方言。
基础方言 basic dialect 民族共同语或标准语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地域的方言。大多是使用人口众多、通行地域广泛、有较为强大的政治、经济或文化影响力的地域的方言。
方言亲疏 dialectal distance 根据方言对应关系,对方言语音、词汇或语法等项目分别进行对比统计分析,计算出的对应成分之间的远近关系。
地方普通话 regional common language 带有地方口音或者方言成分的普通话。地方普通话往往是方言区的人们因交际需要长期使用而形成的。
方言边界 dialect boundary 方言地图上两种方言之间的边界线。这种边界线在实际上往往是两种方言之间的过渡带。
方言普查 general survey of dialects 对全国范围的方言作概略性的调查。方言普查对于了解方言现状、制定相关语文政策有极大的帮助。汉语首次方言普查是在1955年拟定计划,之后的两三年逐步开展并完成的。
《方言调查字表》 Chinese Character Table for Dialectal Investigation 供调查、记录汉语方言字音用的表格。表格汉字按照汉语中古音的音韵地位排列,该字表是1955年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在原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30年编的《方言调查表格》基础上逐步修订并出版的。
方言记略 outline of a dialect 根据基础字表、基础词表和常用语法例句调查某个方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概况的概略性记录。主要包括方言声韵调系统、常用词语和常见语法例句。
方言拼音方案 dialectal romanization system 根据某个方言音系的音位特点整理的、可以记录该方言语音系统的、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方案。例如香港语言学会1993年设计的《粤语拼音方案》。
记音 phonetic transcription 用音标记录语言或方言。目前常见的标音系统是国际音标协会制定的一音素一字母的国际音标字母方案。
方言志 dialect chorography 地方志中的方言部分,或以当地方言作为主要内容的地方专门志书。例如《昌黎方言志》。
国际音标标音 IPA transcription 使用国际标音符号系统记录语言或者方言的方法。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学会于1888年在《语音教室》杂志上首次发表的,后来经过不断修正。
宽式标音 broad transcription 又称“音位标音法”。根据音位是否对立的原则,忽略同一个音位内部的具体音素差别,选用代表性的音标予以记录。
严式标音 narrow transcription 又称“音素标音法”。尽可能细致地记录所听到的实际语音音素,必要时利用各种音标附加符号予以记录。
发音人 informant 又称“发音合作人”。语言或方言调查的对象人。一般是口齿清楚、发音地道、可以代表当地语言或方言基本面貌的本地母语使用者。
本地人 native speaker 使用本地语言或方言作为第一交际语言的人。
方言音系 dialectal phonology 方言自身的语音系统。一般由声韵调系统(声母、韵母、声调)、音变系统(连调、语流音变、变音等),以及其他相关语音子系统构成。
单字音系 phonological system of monosyllable方言里可独立使用的单音节的语音系统,主要是单字声韵调及其配合系统、单字同音字表等等,不包括由于连读或特定语法、语用产生的音变系统。
方言词汇 dialectal lexicon 一个方言实际使用的词汇。也指方言中与共同语词汇存在语音、意义、语法等显著差异的部分词语。
方言词典 dialectal dictionary 以方言词汇为收集对象并用共同语加以解释的词典。一般主要收录那些在形式、意义或使用方面跟共同语有差异的方言词语。
方言语法 dialectal grammar 方言自身的语法系统及其内部语法规则的子系统。一般多指那些在形式、功能和使用方面跟共同语有差异的语法现象。
方言分区 dialectal division 根据语言特征的异同、地理分布的大小远近等因素,把方言划分为不同区域。分区有时也适当考虑历史、文化、通行区域大小、人口多少等因素。
方言系属 dialectal belongings 根据方言分区的标准或方言分类的标准所确定的归属、地位。在方言地图上往往用不同的图示表示不同系属的方言区划。
方言层级 dialectal stratification 方言分区中的层次体系。不同的层次往往有不同的称谓,如方言区、方言片、方言点等。
方言分类 dialectal classification 根据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等特征,对各方言进行类型上的区分和分类。例如根据有无入声调类,可以划分为有入声方言和无入声方言。
方言区 dialect group 又称“方言大区”“大方言区”。方言分区系统里最高一层的区划。例如官话方言区、吴语区等。
方言片 dialect cluster 又称“次方言区”。介于方言区和方言点之间的区划,分布地域比方言区的范围小,比方言点或方言小片的范围大。例如粤语下面的广府片。
方言小片 dialect subcluster 方言片内部的区划。例如吴语太湖片可分为毗陵小片、苏沪嘉小片、苕溪小片、杭州小片、临绍小片、甬江小片等。
方言点 dialect spot 某个特定地点的方言。在方言地图上面表现为一个分布点,而不是一个分布区域。
方言岛 dialect island 由于移民、驻军等原因逐步形成的孤岛方言。方言岛分布范围往往较小,并且在地域上分布于另外一个方言的包围之中。例如“军话”。
军话 military dialect 一种汉语方言岛。主要零星分布于中国南方,具有北方话音系特征。根据当地传说或者历史文献记录,这些方言很有可能来源于古代驻军,并在长期发展中逐步形成。
站话 station dialect 一种汉语方言。主要分布于黑龙江西部漠河、新立屯、科洛、肇州等地的古代驿站附近。
蛮话 Man dialect 主要指浙江南部与福建相邻的若干不同于其他当地吴语的土语方言。例如平阳蛮话。
土话 aboriginal vernacular 特指汉语方言中分区归属尚不清楚,有待深入调查研究的一部分方言。如湘南土话、粤北土话。
粤北土话 Northern Yue Vernacular Cluster 分布于粤北韶关一带以及与湘赣交界处的土话。方言归属尚未有定论。
湘南土话 Southern Xiang Vernacular Cluster分布于湖南南部与广东、广西交界一带的土话。方言归属尚未有定论。
官话方言 Mandarin dialect 简称“官话”。原指元明以来逐渐形成的、在官方场合通行使用的官方语言。现指全国汉语方言的最大一个方言区即官话区的方言,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区域(山西及其毗邻有入声的汉语方言,《中国语言地图集》划为晋语区)。
北方方言 Northern Mandarin 又称“北方话”。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北区域的汉语方言的统称。与分布于东南沿海的南方方言相对而言,有时也用来指官话方言。
蓝青官话 substandard Mandarin 旧指夹杂有各种方言口音的不标准的普通话。相当于地方普通话。
北京官话 Beijing Mandarin 官话方言中古清入声今读分别归入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的方言。主要分布于北京以及河北、内蒙古、辽宁三省区交界处。可分为京师片、怀承片、朝峰片、石克片四片。
东北官话 Northeastern Mandarin 官话方言中古清入声今读分别归入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的方言,相对于北京官话而言古清入声今读上声较多。主要分布于东北三省。可分为吉沈片、哈阜片、黑松片三片。
兰银官话 Lanyin Mandarin 官话方言中古清入声今读去声的方言。主要分布于甘肃、宁夏、新疆等地。可分为金城片、银吴片、河西片、塔密片四片。
胶辽官话 Jiaoliao Mandarin 官话方言中古清入声今读上声的方言。主要分布于山东胶东半岛和辽宁辽东半岛。可分为青州片、登连片、盖桓片三片。
冀鲁官话 Jilu Mandarin 曾称“北方官话”。官话方言中古清入声今读阴平、古次浊入声今读去声的方言。主要分布于河北中南部和山东西北部。可分为保唐片、石济片、沧惠片三片。
中原官话 Zhongyuan Mandarin 官话方言中古次浊入声今读阴平的方言。主要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苏北、皖北、河南以及晋陕甘青宁等部分地区。可分为郑曹片、蔡鲁片、洛徐片、信蚌片、汾河片、关中片、秦陇片、陇中片、南疆片九片。
西南官话 Southwestern Mandarin 曾称“上江官话”。官话方言中古入声今读阳平的方言。主要分布于西南云贵川、重庆以及湖北、湖南、广西等部分地区。可分为成渝片、滇西片、黔北片、昆贵片、灌赤片、鄂北片、武天片、岑江片、黔南片、湘南片、桂柳片、常鹤片十二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