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核心素养的课程与教学价值范文

核心素养的课程与教学价值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5:34:5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核心素养的课程与教学价值,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核心素养的课程与教学价值

篇1

1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溯源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在美、英、欧盟等国家的核心素养与课程体系呈多元融合模式,应有效地将核心素养融入人才培养的课程之中,以增强本国人才的国际竞争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能力的要求,是个体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身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核心素养强调的不是知识和技能,而是获取知识的能力,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根据人的全面发展,注重“提升学生能力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教育,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核心素养更适应当前社会对人才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的要求。核心素养融入课程体系,需要明晰核心素养与学科能力之间的对应关系,因为其对于教材编写、指导教师课程实施和学生能力培育具有明确的导向作用。核心素养融入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标准、教学建议、教学资源、学业质量标准等内容。在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时,需要清楚几个关系:具体的教学目标与学业质量标准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体现;教学内容标准与教学建议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学业质量标准是教学结果导向的标准;教学内容标准是教学过程导向的标准。教学过程标准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教学结果标准体现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综上所释,核心素养即培养和逐步形成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终身发展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它既包含学生的自主发展方面,又包括学生社会参与和文化修养方面的铸造。

2当前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现状

当前大学体育多处于以“技能+体质”为中心的发展状态中,以体育学科知识为核心的课程标准,按照体育学科的教学规律进行教学工作,解决的是“教什么”的问题,与当前国际、国家发展需要“培养需要的人”的目标有一定的偏差。以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的核心素养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正好契合了当前的发展需要。大学体育发展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有自身的也有外部的。自身的主要是供给的有限与大学生需要的多样化之间的矛盾。外部的主要是社会需要和期望大学体育培育出人才所需的能力和素养与现实的偏差。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当前大学体育课程以学科知识传授为中心,与社会寄予的适应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之间的差距。

3核心素养给予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3.1课程改革取向与社会生活价值有效统一正确的社会生活价值观是乐观积极融入社会、推动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大学体育课程的教育目的是健身育人。大学体育在人的智力发展、身体塑造和健全人格方面均有效果,是一种综合效应的表现。因此,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取向是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大学所培养的人才,最终是要走向社会、融入社会生活,并要发挥推进社会发展的作用,因此,培养能适应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大学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大学体育自然责无旁贷。应将社会生活价值观融入大学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教育之中,使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取向与社会生活价值观相统一,发挥大学体育课程在学生核心素养筑就中的角色担当。3.2凸出个体需要与社会需要的有效融合个体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终极目标,两者是一脉相承的,没有截然的界点。我国党的教育方针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在宏观层面提出了人才培养的方向性要求。学生终身发展所需的品格和必备能力,实则是在社会发展这个大环境中得以实现。通过教育,逐渐形成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体育课是学生自幼儿园至大学学习过程中陪伴学生成长时间跨度最长和课程变化趋于稳定的一门课程,致力于健身育人,满足个体在成长中的体育需要。体育课程是一门社会化和国际化的课程,从其项目的规则、内容和组织形式来看,与个体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核心素养是内在一致的。因此,在大学体育课程中,要更加关切凸出学生个体终身发展需要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有效融合。3.3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衔接核心素养指向的是学生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终身发展所需的品格和必备能力,是抽象而又客观存在的。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的具体化,服务于核心素养的实现,核心素养是学科素养的目标指向。大学体育课对学生健全人格、意志品质和社会适应方面有着特别的含义,是学生在大学体育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知识、能力、态度和情感、价值观、方法等的综合表现,包括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质等方面的内容。因此,有效地将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与核心素养进行科学衔接,是有效筑就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

4基于核心素养的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思路

4.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大学体育在塑造学生家国情怀和大学文化传承上有着天然的联系,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来精心研制大学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系。个体的发展与国家和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培育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公认的价值观,不仅对个体的全面发展有较大帮助,还与国家和社会对个体的价值期望相一致。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和价值取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也是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同时也与当前国际社会人才培养接轨及与国际社会人才发展趋势相吻合。4.2探究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建构基于大学时期的不同教育阶段,探索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建构或框架,在语义学意义上界定学生大学时期的核心素养指标体系总框架,并将其明晰化、细化和具体化,以更好地指导课程的编制。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是在大学体育教育中支持和践行核心素养理念的前提。应在认真分析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内的国家与社会需求的基础上,透析国家和社会发展对人能力和素质的基本要求,以学生个人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为指向,结合大学体育对人能力和素质培养的特征,紧密与国家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相衔接,构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框架。有此基础之后,可为大学体育课程体系的建立、学业质量标准的建立、教育质量评价等提供参照依据,同时,也为它们之间的整体性和统一性的有效融合提供壁垒。4.3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大学体育课程体系核心素养不应该是被悬之于空的抽象和理论性框架,而是一个根据学生的成长细化为不同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的落实,关键在于课程,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体系是核心素养具体化的有力体现。构建大学体育课程标准体系,要突出课程的整体性,关注学科之间、专业之间的互补与融合,凸显课程的整体性,进而培育整体性的素养。以大学体育课程为载体,以能力和素质培养为目标,以学科知识为素材,注重的是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大学体育课程体系,应包括具体化的教学目标、内容标准、教学建议和质量标准四个部分。在大学体育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出现两个标准,即学科核心素养标准和学业质量标准,如这两个标准同时并驾齐驱,势必会给未来的教学和考核造成不必要的震荡,因此需要将其统一。4.4建立学业质量评价体系美、英、欧盟等国家核心素养课程体系中均有各自的系统的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他们的实践表明,学生学业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其意义非凡。大学体育课程标准是大学体育课程体系的统领性文件,基于大学体育课程标准建立的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将更加贴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实际。以大学体育课程标准为目标诊断的内容,进行学业质量评价,是对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检验和总结,不同年级学段的学生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是不一样的,呈递进的层次关系;同时,也能为今后教材的建设、教师教学操作、进行过程性诊断和学生学业评估提供有力依据,可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自我评估的依据,也是对“应试教育”评价的一种超越。4.5加强教师在职继续教育,提升教师素质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是依靠大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改革来助其推进;大学体育课程的教育,依靠大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来助其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依靠大学体育教师教学创新来逐渐实现,因此,大学体育教师的素质,直接对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成果的实施产生影响。大学体育教师的在职继续教育,应根据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培养要求,重构大学体育教师培训的目标、课程和模式等,如此方能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保持一致性。

参考文献:

[1]辛涛,姜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构建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J].人民教育,2015(7).

[2]柳夕浪.走向深度的课程整合[J].人民教育,2014(4).

篇2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在教育部2014年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颁布后,深化课程改革与加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英语学科的教学更是走在前头。龚亚夫说:“小学英语学科教学将不仅教授问路、点餐、购物等为了在外国环境中“生存”的内容,而将涉及学生所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应该为促进学生作为人的全面发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学生的核心素养应该是涉及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能力的要求,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身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中也提到“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2]因此,做为教育前线的英语教师有必要及时探析、研究学生核心素养及英语课堂中如何对英语核心素养的落实,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

(一)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

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英语就是一种语言技能,谈不上素养。其实,这种观点只注意到英语作为一种语言的价值,没有全面把握英语作为一个学科的育人价值。如果不能准确把握英语学科的育人的价值,就不能理解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

所谓的学科的育人价值,是指某个学科的课程内容除了使学生学习某些学科知识和发展学科技能之外,还要促进学生在心智能力、情感态度、思想品德、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发展。基础教育阶段的各门学科都有育人的价值,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英语学科也不例外。[3]英语学习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也与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学习英语的过程是学生接触其他文化、形成跨文化理解意识与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的过程。

(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四大要素

把握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有助于我们理解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构成要素。从英语课程设置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两大目标来看,具体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语言能力主要是指在社会情境中借助语言进行理解和表达的能力。语言能力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核心”;思维品质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所表达的水平和特点;文化品格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知,还包括评价语篇反映的文化传统和社会文化现象,解释语篇反映的文化传统和社会文化现象;学习能力则指学生主动拓宽学习渠道,积极调适学习策略,努力提升学习效率的意识 、品质和潜能。”[4]

二、课堂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是培养核心素养的主要载体。“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整个学校课程的灵魂,统整学校课程规划和建设的各个要素。”[5]但是对英语教师来说,可以做到的是在不同的课型中渗透和加强核心素养的培养。下面是本人在不同课型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实践探析:

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中最爱重视的一个课型,同时阅读也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文化品格、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发展的最重要的方面。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摒弃了以往只着重于字词句、长难句的讲解,带领学生进行文本的解读和阐释,针对不同的内容进行不同层次的提问、讨论、解释、分析和解决问题等。例如:在教学PEP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Let's read Dear Diary中,在熟悉文本的基础上,以中秋节引导学生讨论中国传统节日,在这些节日中所做的活动,再过渡到了解外国的节日和活动,让学生了解中外优秀的文化传统和社会文化现象。最后再播放family公益广告视频,让学生感受到父母为自己和家庭的付出,从而激励他们积极的态度和增强学习的责任感。整个教学过程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文化品格。再例如:教学PEP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Let's read Little Duck's Shadow中,我通过设计:预测、质疑、讨论等任务型活动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在教学中我指导学生运用不同阅读策略阅读故事并获取信息,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阅读教学还拓展到课外阅读,在课外阅读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

在词汇课型教学中,可以通过看视频、学幼鳌⒔灿⒂锏然疃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在教学“open the door ”这个短语时,除了教给学生读音,还播放开门视频,让学生知道在开门时应该注意前后的行人,学会礼让。这让生硬的语言渗透了人性和温情,培养了学生必备的人生品格。在词汇教学过程中渗透自然拼读法,让学生掌握拼读法则,努力达到“看词会读,听音会写”的本领,提高他们识记单词的能力,让他们掌握英语学习的重要技能。

在对话课型教学中,可以通过讨论、辩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讨论,学生可以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倾听他人的观点,并倾听他人的观点合作共享,分析综合。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感受不同的文化,体会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的生活。同时,在中语教学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为学生设计解决问题型的任务, 让学生找出解决办法。如只给学生100元钱,让学生设计“购买计划”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需要思考如何安排购物单,平衡零食与书籍费用,使自己的钱实现最大化价值。同时,也可以在全班设置评委组,由评委们选出最好的购物单。学生评判的过程,也是其能力提高的过程。[6]

总之,在不同的课型中,通过不同的课堂教学活动,可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将各个年段、各种课型的活动系统化,逐渐建立起校本核心素养培养的特色活动系统,走出一条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创新之路。

我们教师要认真思考英语学习对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重要性,重视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文化品格。总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今后一段很长时间的主要教学研究任务。

参考文献:

[1]辛涛,姜宇,刘霞,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

[3]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 [J].课程・教材・教法,2016(5).

[4]陈琳.颂“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J].英语学习(教师版),2016.(1).

篇3

关健词:核心素养 教育改革 途径

一.核心素养的涵义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强调“关注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核心能力”,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在新课程改革浪潮中,各国际组织以及世界各国纷纷组织专家、学者制定核心素养模型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OECD于1997年12月启动的“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项目。2003年OECD出版了最终研究报告《核心素养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建构了一个涉及“人与工具”“人与自己”和“人与社会”三方面的核心素养框架。它超越了直接传授知识与技能的框架,包含了认知和实践技能的应用,创新能力以及态度、动机和价值观,同时认为反思性思考和行动是核心素养的核心。“核心素养”就是在一定时期,能够帮助个体实现自我、成功生活与融入社会的最关键、重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超越了传统的行为主义教育目标,体现了全人教育理念;凸显了教育的本质意义;它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彰显个体与社会生命的活力。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途径

1.课程内容结构的调整。从课程改革的实践路径来说,课程目标的落实必须通过课程结构与分布来得以完成。因此,在更新了课程目标之后,如何将其以更加合理的方式分布在各学科课程之中,是所有改革者都必须思考的问题。通过合理分配核心素养目标,各学科着重落实培养和实现某一或某两种核心素养,综合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与整体分布相较而言,这样的结构分布更能凸显学科课程的特色,也减轻了各学科所承担的目标任务。当然,它存在的不足就是核心素养目标本身的系统胜就相对被弱化了。

2.逐步构建“因材施教”教学模式,获得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能力。“因材施教”教学模式,是指教师教育类课程学习要注重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在具体教学中,各学科要根据不同专业、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兴趣、学习要求,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学科核心素养不是简单的知识或技能,而是既包括一般意义上的知识与能力,也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以说,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该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

基于核心素养的考试评价改革给考试领域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重大挑战。传统的考试测验方法在内容和表现上过于单一,命题时不仅未能充分考虑学生问题解决、科学探究等综合素质和能力,纸笔考试方式本身也会存在诸多限制,难以在真实情境下测查学生问题解决、创新以及品德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素养与能力,因此不能完全满足当前的需求。

3.基于核心素养的考试评价改革。要创新考试评价的手段和方法。当前,许多新的评价方法逐渐应用到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的评价当中,这些方法对于我们进行基于核心素养的考试评价改革也有借鉴意义。总的来说,进行学生学业能力和素养的评价主要有以下两大类方法。一是基于大规模测试的评价方法,包括学生学业成就测验和相关的问卷调查,前者主要依照学业质量标准对学生学业成就进行考查;后者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身心状态、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方面进行测查。二是基于日常数据积累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表现性评价、成长记录袋等方法。当然,除了这些方法外,探索其他更多行之有效的质性评价方式,并且有效利用评价结果,仍是当前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理念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重心。核心素养目标的提出,改变课程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突出强调在获取知识后形成的关键能力和人格发展。一定会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亦会促使我们思考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师教育课程目标怎样确定、课程体系怎样建构、教学内容和方法怎样选择、评价方式怎样改进等诸多问题,适应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课程目标的变化,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的新挑战。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J].全球教育展望.2016(01)

篇4

【关键词】核心素养;学校课程;实践建构

儿童的人格发展、思维方式、价值判断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这样的一代人,需要让儿童具有稳定的核心素养,在未来的生活、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所以作为一线的校长和教师要真正思考的是这些核心素养如何能够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落地?如何在儿童的日常生活中滋长?如何将这些文本的要求化为儿童鲜活成长的力量?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须有好抓手,课程无疑是核心素养落地的现实力量,学校课程是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载体。然而,在目前的学校课程的构建、开发与实施过程中,不难看出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基于核心素养观照下的理性思考与系统构建。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反思,需要有上天入地的情怀

(一)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学校课程的现实反思

1.不“上天”:上不接国家对于核心素养的召唤。

目前许许多多的学校都在开发校本课程,一种是来自教师的开发方式,看教师有怎样的特长就根据教师的特长来进行开设,这样开设或许种类很多,但是为什么要开这么多课程?这些课程到底是为学生开设,还是为教师而开设?二是根据学校的需求来开设。如果学校要成为书法特色学校,那么全校就从各个年级各个层次开设各种门类的书法课程;如果这所学校追求的是诗意课程,那么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无一例外都在写诗,从没有想过到底是儿童适应学校,还是学校适应儿童?课程是为儿童而存在,还是为学校而开发?以上两种现象比较普遍,为什么?开什么?没有基于国家对于核心素养的视野与要求,显得随意:随教师意、随学校意。

2.不“入地”,下不连本校对于育人目标的落地。

同样,目前学校还非常普遍存在的就是都在做文化规划,有着自己的愿景、目标、哲学、体系;但是文化的系统与课程的体系却是两张皮。如此,学校的文化就停留在墙上、纸上、文本上;却没有落实为师生的行为准则、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要将儿童的需求、学校的追求变为现实,那么重要的引擎在于课程。课程的建设需要在国家核心素养要求的观照下确立符合儿童生长需求和学校办学追求的育人目标,在育人目标的观照下形成学校的核心素养体系,在此基础上思考构建怎样的课程体系、确立怎样的课程目标、形成怎样的课程结构等等,让国家的核心素养要求通过学校的育人目标、课程体系得以落地生根。

(二)核心素养观照下的学校课程的价值追寻

1.向上吸“天气”:把握国家的期待要求。

作为一线的校长,首先要明确国家立德树人的要求,在办学过程中,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将办学愿景、办学理念、育人目标通过办学实践、课程课堂、组织实施等为支撑,将培养儿童的核心素养融入其中,形成整体的办学行动纲领。尽管国家对于立德树人要求的表达方式在变化和深化(从三维目标,到四基四能,到核心素养),但是教育的规律、儿童成长的规律却是不变的。因此国家的核心素养要求是基于儿童、为了儿童、成就儿童,我们需要向上吸“天气”,让学校课程建设成为育人目标的全息演绎。

2.向下收“地气”:理解儿童的发展需求。

学校的课程育人目标体现着学校的教育哲学与价值追求。如我们学校就曾对所有的教师、学生、家长进行意见征集和需求分析,最终“办一所人人有好奇心、个个有创造力的创想学校”的办学愿景成了大家的价值认同。“每一个孩子都是银河中最闪亮的星星”是我们学校的培养目标,在具体的小学阶段体现为怎样的状态呢?经过对家长、学生、教师等的调研,我们确定了星河娃培养的价值取向:端行、好学、健美、乐创。根据星河小学学生的需求、国家核心素养的要求与学校价值追求的融合,将星河娃的核心素养具体化为普适目标与个性目标。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构建,需要有经天纬地的筹划

学校的课程育人目标体现着学校的教育哲学与价值追求,融合着国家核心素养的要求,融入了立德树人的根本。

1.站在整体育人的高度设计课程体系。

学校核心素养的确立既要考虑到学生发展需求,又要考虑自身发展需求,更要考虑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了使我们的学生不仅达到甚至高于国家核心素养中的各项要求,而且使自我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得到充分满足,我们需要界定学校课程的核心概念。应说基于核心素养观照的校本课程建设有了灵魂,而核心素养要在学生身上落地,不仅要依托校本课程,还需要对学校课程的整体设计与构建。学校课程体系的构建,不是国家、地方、校本的层层的叠加,而是基于国家核心素养与学校育人目标的基础上,整体构建学校课程,达到基于国家标准、学校追求、儿童需求的共生融合,共同达成学校立德树人的目标。

2.把握科学合理的温度构建课程结构。

学校课程的结构是基于对国家核心素养的全面理解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经过对家长、学生、教师等的调研和专家的多次指导,以活泼的儿童为中心而确定的。学校提出了“儿童创想课程”的整体结构。围绕“每个孩子都是银河中最闪亮的星星”的育人目标,“好学”“健美”“乐创”“负责”的核心素养和“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三个关键目标,在高质量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通过对学科核心知识、关键能力的梳理和统整,根据课程目标,分成了核心课程群、协同课程群、支撑课程群。通过课程结构的创新实施,积极探索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培养具有智慧之脑、健康之体、审美之眼、创造之心、责任之肩的当代小学生,我们形象地比喻为“一身国家装,一顶创想帽”。

3.追寻统整融合的向度推进课程实施。

核心素养要真正落地,精准发力在于课程形态、课程实施、课堂样态等关键要素上,需要对课程进行融合、契合和联合。星河小学根据学科特点,在学科内、学科间、学科外中寻找相同的基因进行统整。

学科内统整:我们根据学科的本质、规律展开,从学科教学走向学科教育,如以数学学科为例,我们梳理了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梳理了各个年级的核心知识与关键能力,让教学围绕素养而展开。

学科间统整:我们将学科间有着相同基因的内容进行统整,如学科规律同质融合,整合语文与英语,强调语言类学科要以阅读带动言语的习得,突出汉语与英语的双语阅读,再如我们设计的戏剧课程、读者剧场、大阅读课程内容等等。

跨学科统整:以主题探究樵靥澹各个学科间有机渗透,校内外课程资源有机融合,形成相应的创想课程群落。如FSC基地课程,构建以主题探究学习为主要方式,每一次活动中人格教育、智能储备、践行体验、品味收获的序列推进,都为学校教育补充了“有氧”元素。

4.基于多元素养的维度创新课程评价。

评价过程中,根据核心素养要求年段化、序列化;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智能差异和学习风格;根据课程的内容特征、表现形式和涉及领域,我们设计了丰富的活动评价方式:低年级采用观察记录、面谈采访、表演展示、创想小卡片、游戏闯关等形式;中年级采用问卷调查、问题解决、对话日志、自编报刊、创想档案袋等;高年级采用项目化学习汇报、模拟表演、项目活动、个人网站、课题报告、学习档案等形式。基于素养,促进素养,发展素养,学期创意素养考核让学生们的多元智能得到了很好的立体评价,考核评价成为学生奇妙的旅程。星河小学努力将儿童培养成心灵自由、拥有无限创造力的superstar。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落地,需要有顶天立地的践行

(一)看法、想法、办法、做法的实践建构

1.看法到想法的认同。

“价值自觉”的核心是形成对“核心素养”的价值认同。“核心素养”不是“提出一系列要求”那样简单,它是师生一起努力“做”出来的,刻在师生心中的东西,但也要努力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明晰化表述”与“具体化实践”。同样对于核心素养的认同、理解和落实,需要共同的看法和自己独特的想法。在几次沙龙研讨的基础上,大家的观点有了彼此的认同,我们在思考的基础上形成了星河小学核心素养发展12345模式。

课程是学校办学的核心,表达着学校办学的价值追求。六年影响一生,星河小学以“创想课程”体系作为学校核心素养落地最重要的载体,进行教育改革。

2.办法到做法的践行。

首先,每个国家都在寻求国民教育基因改造的关键DNA,那就是众多国家把强调“国民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视为国民教育发展的基因,而学力模型研究就是要寻求国民教育基因改造的关键DNA。法国的“共同文化”、德国的“关键能力”、美国的“核心知识”、日本的“基础学力”、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的语文素养、数学素养、科学素养等研究,都是学力模型研究的适例。再次,儿童的发展还需要有着自己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要有健康的身体、美好的心灵。最后,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拥有的良好的思维和能力: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系统思维、适应力、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于是我们形成一个简约易懂的核心素养模型,从四个维度驱动、八个着力点培育。

(二)底色、本色、彩色、特色的文化表达

1.底色与本色的坚守。

学校核心素养认同一旦形成,就会表现出强烈的稳定性、聚合性、亲和性,其素养结构、课程系统、实践路径和行为模式,具有极强的渗透力和吸引力,能够产生巨大的弥漫和辐射效应。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坚守的底色就是优化课程体系,促进核心素养观照下的国家课程的完善与丰富,进行儿童创想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构建,促进不同学段儿童课程的衔接与过渡,确保学生的基础学力的厚实和个性张力的奠基。同时也要重视基于核心素养观照下的教师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发展,核心素养落地的关键是教师,教师的观念思想、素养能力、专业情意都是需要坚守的本色。

篇5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程体系;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核心素养不仅仅是指数学知识与技能,也不仅是简单的解题能力,数学核心素养依赖于数学技能和相关知识,并且高于知识和技能,凌驾于数学方法和思想之上.想要真正理解和认识数学核心素养的概念,建立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体系,就需要对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特征进行准确的掌握.数学核心素养具有持续性、阶段性、情境性、抽象性、习得性以及综合性等特征.现代教育要求小学数学不仅要教会学生数学知识,还要让学生自身存在的个性化获得良好的发展,促使每名学生都能够有不同的数学发展.

一、数学文化熏陶

从宏观的角度上来讲,数学文化存在属于数学本身的变化特点以及本质特征,从某种程度上加强了数学文化熏陶对小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促进,并且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数学文化具有加强的美学价值、智力价值、理性价值以及知识价值等,能够通过数学图形、公式以及符号等帮助学生深入欣赏数学当中的美学价值,引导学生能够通过自己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思想去分析生活当中的数学现象,解决数学问题[1].数学文化当中包含数学思想、显性知识,还包括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态度以及情感等一些隐性的东西,当数学精神、方法、思想以及知识等共同作用时,学生能够在数学思想当中感受到数学精神的发扬,有效地丰富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内涵,有效促进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逐渐形成.

二、数学理性思维

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与数学学科不可分割,从素养不同的发展角度来讲,不同学科应该使用不同的核心素养进行研究,有效地实现将核心素养融入每一门学科当中,这对核心素养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小学数学这单一的学科来讲,数学核心素养与数学理性思维紧密相连.实际上就是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经历、体验和观察等过程逐渐形成一种能够理性分析、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价值观和思维方法[2].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位置与方向”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教学游戏加上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进行教学,将学校中的球架、旗台、教室、大门等主要建筑画在同一幅图中,并且标注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很多小学生对方向感和位置感的掌握程度非常弱,教师可以应用这种数形结合思想,使各个建筑物的位置更加形象化,让小学生在游戏中充分认识和了解位置与方向,提升学生数学思想的形成,为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数学课程改革

受到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更侧重于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提升,而忽视了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强调充分利用教学提升学生的分数,而忽视了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主w性以及差异性.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视程度越来越深,坚持以生为本是当前课堂教学的新理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性,逐渐将数学核心素养也包含于课堂教学当中,并且获得了良好的落实[3].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分数的加法与减法”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设置一些问题,如,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是什么?分数减法的运算法则是什么?详细地认识了解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构建分数单位的概念,这就要求学生一定要对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性质有初步的了解,然后,教师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的学习,通过学生之间的自主探究过程以及相应的教学内容,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思考的环境,引导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究和思考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内容的记忆,加深对相关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教师的教学质量,对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四、结 语

综上所述,数学核心素养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价值和本质,是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最核心的问题.在整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不能一味地只重视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同时,还应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核心素养的提升和建立过程当中,最大限度地提升小学数学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安宁.浅谈数学思想方法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启示――以鸡兔同笼问题为例[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6):97-100,111.

篇6

近年来,对于核心素养的界定及运用,国内外研究者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我国的一些核心期刊和学术会议上,核心素养也被不断提及。本文针对国内外的核心素养研究背景进行分析,随后研究课程体系的建构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联系。基于语文课标的三维目标,以及《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试行稿),得出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核心素养。以及在核心素养这一因素下,高中语文教学对学生发展产生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

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三维目标;中学语文教学

当今时代是一个全球化的知识竞争时代,人才的发展是各国发展的迫切需要,人才竞争也成为判断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培养出适合时展的创新型人才,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核心素养的研究,作为课程改革的基础,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在教育的过程中,须从感性到理性,深入的进行反思,形成正确的三观,在生活中控制自己的言行,成为国家真正的有用之才。在世界的范围内来看,核心素养的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时至今日有着相对完整地体系,西方许多国家,将核心素养的研究当做推动国家课程教学改革的着力点。在我国,教育改革逐步深入,核心素养作为指引我国未来教育发展的改革方向,在我国教育改革、课标制定、考试评价等方面都会产生重要的作用,与此相关的研究,对我国教育改革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国内核心素养的研究,在林崇德教授牵头组织的“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重大项目正式启动之前,我国的研究者们大多是围绕着国际各个国家或组织的核心素养介绍进行的。

一、国际核心素养研究现状

20世纪到21世纪教育改革达到了发展的重要阶段,核心素养作为改革中的重点和中心问题,引起了各个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视。国际上大致把核心素养分为两种潮流,第一种是以“知识社会”为背景界定“关键能力”的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核心素养的界定与选择”。欧盟借鉴这个定义确定了自己的“关键能力”,并作为本区域内教育政策的方向。第二种是第二种是“21世纪型能力”。美国大刀阔斧的进行必要的“资质”与“能力”的研究,由此产生了培育“21世纪型能力”的教育改革运动,不论是对美国本国还是对国际教育界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这两种潮流的影响下,课程改革继续深入发展。华东师范大学的钟启泉教授提出,对核心素养的界定可以按照地域划分,对欧盟、北美和大洋洲、亚洲等三个地区核心素养的研究进行了深入比较,他认为各国家和地区在核心素养的研究大致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几乎在所有国家与地区都把教育目标培育的“素质•能力”当做重要的研究对象。二是“素质•能力”,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说法,包括通用能力、核心素养、关键能力、21世纪型能力、共同基础、核心力量、通用技能,等等。三是核心素养大体可以分为“基础素养”、“认知技能”、“社会技能”三种构成要素。[1]

二、我国的核心素养

(一)核心素养的内部讨论

2013年5月16日,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牵头组织的“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重大项目正式开始,标志着我国核心素养的正式研究的开始。2014年,教育部发行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我国教育学者以及专家,针对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借鉴了很多国外的先进经验,并结合中国内部的实践,提出一系列真正符合中国学生发展需要的能力和品格,尤其是对于我国“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究,该研究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中国核心素养的确立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试行稿正式,标志着这项历时三年经过无数的专家学者修改更正的研究成果,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落实途径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说明。该稿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试行稿指出,核心素养是是每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一名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因此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相互配合,以促进学生的个人成长。

三、课程体系构建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联系

(一)核心素养与课程体系构建的关系

各地区实际情况略有不同,因此在课程改革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体系,也有所不同。部分研究者认为,国家核心素养与课程体系相互关系大致呈现三种模式:核心素养独立于课程体系之外的美国模式,在课程体系中设置核心素养的芬兰模式以及通过课程标准内容设置体现核心素养的日本模式。目前我国学校教育体系中,课程状态主要表现为学科课程,核心素养落地的最佳载体必然也只能是课程。但在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中,教师和家长显然更偏向直观的提高分数,而非核心素养。我国台湾地区将核心素养——落实到课程的过程中,进行了所谓的“课程转化”,把最上位的核心素养转化为各学科的核心素养。台湾核心素养就是在OECD核心素养的概念上结合了台湾地区的具体情况,提出来“国民核心素养”的意象。核心素养被分为自主行动、共同互动和社会参与三个维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来了各教育阶段核心素养的内涵。总体看来,各个组织以及地区对于核心素养的培养,几乎都是在国际核心素养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加入了符合本地区学生发展的地域特色,以更好的适应核心素养的推行。在我国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大致分为两条主线,一条是对核心素养体系的研究,即“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上位问题。另一条则是在各学科中核心素养的具体构建研究,即“如何将核心素养落实在课程设置与教学实践中”的下位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什么是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与具体学科课程的具体关系,也是研究者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现代语文重建的起点和归宿

语文是什么,即语文学科属性问题的一直存在争议。在语文单独设科时,叶圣陶提出了著名的论断——“语文姓语”,吕叔湘、张志公二人也都同意这个观点。语文核心素养是构建现代语文教学体系的起点与归宿。语文是人文学科,而且是母语学科。语文教学中需要“转变观念,注重人文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学会运用语文工具,而且要使学生受到语文丰富的人文精神的陶冶,使他们能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在培养他们文化基础上,让学生自主发展,积极的参与社会活动,成为一个真正的全面发展的人。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出:“我们应该使每一个学生在毕业时候,带走的不仅仅是一些知识和技能,最重要的是带走渴求知识的火花,并使它众生不熄地燃烧下去。”[2]在语文学科的过程中培养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鉴于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作为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应提高教师素养,是教师能够对于学科性质和学科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

四、核心素养导向的中学语文教学设计及实践

(一)核心素养导向的中学语文教学观

如果课堂教学只是一昧的注重知识技能,那么三维价值目标就会成为空话,课程改革中一再强调的“育人”功能则完全没有实现。在语文课程中,核心素养应该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存在,通过在语文课堂中,在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基础上,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紧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二)语文课堂教学设计

语文课程意识的教学,主要指的就是语文教什么的问题。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传播信息,语文教学则是如何的传播知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六大素养中人文素养的培养与语文教学息息相关。很显然,有的教师就是在教教材,仅仅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有的教师则是用教材在教语文。在教学的过程中循循善诱,让学生自己独立的思考,利用教材教给学生“语言表达”、“文学思维”、“民族文化”。这些因素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教育的根本问题就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在核心素养的总框架中,如何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非常重要。在语文教学中,要纠正以往教学中只重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不重视学生语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深化教育的观念,重视语文教育的“立德树人”功能。优秀的语文教师终扮演着“文化讲解人”的角色,把理解课文所必须的知识解释给学生,引领学生进行思考探究,使学生自己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判断,这便是以核心价值观作为导向的语文学科教学。

(三)针对课堂教学预设与现实的脱轨的解决办法

课程要围绕学生的核心素养创设,并能有效支撑各项具体目标。许多学校都在思考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规划和建设,但是大多都是应景敷衍或贪多求全,暴露出课程种类单一、组织实施散乱、课程目标与文本不对称等弊病。学校的课程建设应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各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去组织实施,真正实现目标和路径的统一。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应改变填鸭式的教学,不能只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知识,要更多的与学生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让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具语文教学中,教师针对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提前进行测评,认识到每个班级及学生个人的具体情况,这样才能够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由于语文学科的普遍性,在高考的这根指挥棒下,中学语文教学往往容易成为一个最容易忽略的学科。但语文作为一个基础性的人文学科,在核心素养的培育上,承担着更多的责任。因此课堂中,注重培养学生积累能力,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五、总结及展望

核心素养的研究适应了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有着现实的意义。教育的本质即“育人”,在中国传统的教育当中,也一直都提倡对于人的培养,如今教育界对核心素养的重视,有利于推动教育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核心素养”的国际潮流[J].中国教育报,2016.

篇7

领导力是校长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决定了一所学校的发展走向。建基校长核心素养,需以校长的道德领导力、管理领导力、课程领导力为抓手,努力使自己成为教育家型的学校领导者。

关 键 词

领导力;核心素养;道德;管理;课程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7)07-00-03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了政策和理论性的框定和解读。无疑,它对学校办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面对这一新的形势,作为学校决策者和引路人,校长的核心素养水平如何,将直接影响学校的培养目标、组织管理和办学水平,影响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那么,校长究竟应该具有怎样的核心素养呢?

一、道德领导力――校长核心素养的灵魂

道德领导力最早由美国教育管理学家萨乔万尼提出,他认为,已过去的领导理论过于重视领导者的“特质论”“行为论”,忽略了与信念、价值观等道德相关的层面,必须加以弥补[1]。因此,在科层权威、心理权威、技术―理性权威、专业权威、道德权威等校长领导力来源中,道德权威是统领,校长应将之作为领导实践的首要基础。校长道德对全校师生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为塑造卓越品质学校提供有力动机与支持。

(一)塑造共同愿景

学校愿景是全校教师对未来学校的共同希冀和向往,是大家共同期待、愿意为之努力且可以达成的未来,是蕴藏在人们心中一种令人感召的力量。学校要在校长的道德引领下,以构建卓越而有德行的学校为共同愿景,并树立共同的道德规范和标准,不断激活师生认同自觉、道德自觉与参与自觉,使学校发展愿景成为全体师生的内在需求,推动教师在促进学校发展过程中产生无限创造力和凝聚力,实现高端与卓越的学校治理,为共同构建平等尊重、和谐有序的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学校而努力奋斗。

(二)树立正确价值导向

价值领导是激发和运用高层次需求的领导行为。校长价值领导力也是确定和宣传学校价值理念、凝聚全体师生价值共识和价值方向的能力,是校长对教育核心价值思想的确立、鉴别、创造、运用和倡导的能力。要在全校范围内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全校师生明确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并使之成为全体师生的行动指南。明确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和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根本责任和使命,顺应时展需求,顺应国家发展趋势,并围绕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社会能力责任开展相关的教育教学活动。

(三)精心构建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是学校最高层面的建设,引领着其他方面的建设和实施,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它是一种内心遵循的秩序和规范,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化全体师生。学校文化建设是校长道德领导力的重要内容之一,校长要结合学校环境和师生、家长情况,大力加强学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充分体现学校个性和魅力,不断增强学校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并使之成为全体师生的共同追求和持久动力。

二、管理领导力――校长核心素养的基石

管理是校长的日常工作。校长的管理水平直接决定了学校各项工作是否有序有质推进,因此是一所学校成败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一)提高依法管理能力

校长要管理好一所学校,要不断推进学校教学、科研、行政、后勤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依法治校,从制度上保证各项工作扎实开展。具体而言可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的依法治校理念。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要处理好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各方面关系,离不开保障人权和人文关怀。在全校构建民主自由的氛围,让全体师生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二是营造公平正义的校园管理氛围。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坚持公正合理,民主科学。在教育资源上实现最优配置,特别是为学生提供最适宜的教育内容和方式。三是创建系统完善的学校制度体系。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学校才能顺利有序发展。

(二)构建“基于信任合作”的管理文化

校长专注于制度化管理,常常会弱化领导角色。制度管理是一种“交易式”的管理方式,着重强调奖惩,为了减少利益的伤害,被迫服从制度,就无法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且会陷入越管越死的怪圈。因此,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要有机结合,变管理思维为领导思维,积极构建“基于信任合作”的学校管理文化。校长要首先明确副手和科室正职的管理权,从部门预算、使用到人事安排,校长不作干预;其次,部门、科级组制定每学期工作目标,按自己的方式和进度完成,通过每周行政例会中的“上周工作R报”和“下周工作计划”,实现部门协同,对于临时性的事务可自由选择完成;最后,树立教师的专业权威,成立不同的专业委员会,有管职称聘任的,有管质量评价的,还有负责处理家校问题的,实现分步式领导的架构。校长通过充分授权,最大限度调动教师管理积极性,提高管理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加强教师团队建设

高素质的校长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和促进者,能够有效创设教师专业成长新途径,在心理、专业和资源等方面支持教师发展。比如:一是建立程序化教师专业发展流程。高素质校长能够有效确定教师专业发展的程序、阶段和评价方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者,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方向。二是推动菜单式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学校在校长的引领下,从教学一线中调研、筛选出急需探讨和解决的实际教学问题,集中公布到校园网等有效载体上,由科组或个人根据教学实际需要,自主选择教研内容进行研究[2],从而铸造一支科研骨干队伍。三是照顾个性化教师专业发展追求。校长依据各教师个性特长有针对性制定教师发展规划,在时间、经费、机会等方面为教师个性化发展提供充足保障。四是共建学习型教师专业发展团队。通过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合作、互助、共享式学习打破个体知识与思维的局限,以校长为领导在学校中形成开放的组织氛围,构建学习型团队。

三、课程领导力――校长核心素养的核心

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中,核心是对办学思想的管理,根基是对学校课程的管理[3]。课程是教育的载体,是学校特色与内涵发展的核心领域。在校长的诸多工作职能中,课程建设和教学推动是一项前后勾连、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职能,在校长核心素养中,课程领导力是核心的核心[4]。

(一)完善学校课程体系

由于各校历史渊源、办学理念、教学资源、师资素养、学生水平等方面的天然差异,决定了国家、地方课程校本化的必然结果。在遵照上级有关要求,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规定开齐开足全部课程的基础上,校长要根据办学思想和学校实际,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依托学校办学理念和文化设置特色课程,设计针对学生培养目标的课程框架。通过创建多元化学校课程体系,设置不同培养目标,采取不同教学策略,尽最大可能为学生提供选择性、适应性、发展性学习机会和载体,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佳发展。

(二)挖掘学校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既是知识、信息和经验的载体,也是课程实施的媒介[5]。校长要引导教师充分利用和开发一切可利用的课程资源。首先,要充分挖掘教师兴趣和专业特长,鼓励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其次,要充分利用家庭资源。许多学生家长都有着较高的学历、丰富的阅历和较强的专业技能等,为此学校可以请他们走进学校,成为学生的老师。再次,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价值。很多学生有自己的特长、较好的领导能力和表达能力,也可以让他们成为“小老师”,互帮互助等。最后,要拓展教育场景。利用企业、工厂、博物馆、植物园等社会资源或社会活动,开发无边界课程。

(三)构建学校课程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是学校课程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具有诊断、激励、反馈、调控功能以及培养督导等功能[6]。校长要引导全校教师从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标准等方面建构较为完善的评价体系:一是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者除了授课教师外,学生、家长等参与课程及课程相关人员都可以成为评价的主体;二是评价内容多元化。除学生知识水平的提升外,更注重学生参与活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思维灵活能力、创造能力等方面的评价;三是评价标准多元化。课程类型的分化必然导致评价标准的不同。比如对基础性课程、兴趣性课程、专业性课程和发展性课程等,就应有不同的评价着眼点。

(四)加强学校课程管理力度

学校课程管理贯穿学校课程实施过程始终,是学校教育实践的重要领域[7]。为保障课程顺利实施,校长需要建立健全、完善、高效的学校课程管理体系:一是加强课程开发的管理。课程开发依托师生特长与兴趣,同时在避免重复的基础上,系统分析所开设课程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二是加强课程实施的管理。加强监督,通过日常巡查,检查教案、教学计划等方式,确保课程落地并有序开展。三是加强课程评价的管理。可建立相应的学校课程评价机构,对课程实施效果定期评价,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方法,促进学校课程高效开展。

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标准日趋完善的今天,校长也应响应时代呼唤,在明确自身核心素养要求的同时,主动求索,使自己既拥有现代办学理念,又能从传统教育理论中汲取营养;既掌握教育规律,又能应用教育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既是一门或多门学科的专家,又能对所有科目教学提供指导;既能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又能拥有良好的管理能力并帮助教师专业成长等,真正提高自身道德领导力、管理领导力和课程领导力,成为教育家型学校领导者。

参考文献:

[1]迟希新.校长道德领ЯΦ奶嵘路径[J].基础教育论坛,2015(1):47.

[2]张士超,张明.菜单教研:一种基于上下迁移的教学研究[J].教育科学论坛,2013(9):30-32.

[3]凌宗伟.校长课程领导力的重点及价值[J].智慧管理,2016(10):35.

[4]严华银.课程领导力:优秀校长核心素养的核心[J].江苏教育,2016(6):28-31.

[5]徐继存,段兆兵,陈琼.论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J].学科教育,2002(2):1-5.

[6]张静.从学生发展角度看高校课程管理[J].许昌学院学报,2010(4):149-150.

篇8

“核心素养”有多热?从各类教育报刊的专题文章,到各级论坛、学术年会活动,可见一斑。人们不禁追问:核心素养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要提核心素养?它将对学校、教师带来哪些挑战?

核心素养是什么?

理解核心素养这一概念,首先要理解什么是素养。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广邀学者自1997年至2005年进行了为期近九年的“素养的界定与选择”专题研究。研究指出,素养是对知识、能力、态度的统整,是个体在与情境的长期互动中逐渐生成的。凸显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性,强调了人的反省思考及行动与学习。

有研究者用素养=(知识+能力)态度的公式形象地展现素养与知识、能力、态度的关系。其中态度是关键变量。如果态度是负分,一切知识与能力皆会产生负面效果。

从素养到核心素养,则是对人面向未来的“关键少数”素养的凝练。人的发展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学校教育不可能全部囊括。明确核心素养,把这些最基本的素养培育出来,其余的素养,便会在这个根素养上生发、生长出来。

教育部《意见》对核心素养的界定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建立在充分的研究基础之上的。早在2013年5月,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牵头国内几所重点师范大学,启动了“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课题。课题组领衔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指出,现在世界整个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是“学生核心素养”。它应该包含六个方面:

・核心素养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基础素养;

・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

・核心素养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来形成和发展;

・核心素养具有发展连续性和阶段性;

・核心素养兼具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个体系,其作用具有整合性。

2015年11月,林崇德教授在北京首届高中学生发展指导高峰论坛上透露,课题组共组织了48场访谈,涉及575位专家,最终得出学生核心素养的3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

・社会参与:道德品质、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

・自主发展:身心健康、自我管理、学会学习、问题解决与创新

・文化素养:语言素养、数学素养、科学技术与信息素养、审美与人文素养

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副主任辛涛教授在第二届北京教育论坛上表示,“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工作报告已经提交教育部,正在接受鉴定。课题组也已经开始以提炼学科素养为切入点,对核心素养的具体描述展开研究。

为什么要提核心素养?

对于“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的提出,不少教育者都心存疑虑,甚至有人认为是在“瞎折腾”。事实是否如此?为什么要提“核心素养”呢?

这就首先要回到概念产生的语境,它是对深化课程改革现实问题的直接回应。

《意见》指出,课程改革与立德树人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具体表现出“重智轻德,单纯追求分数和升学率”,“高校、中小学课程目标有机衔接不够,部分学科内容交叉重复,课程教材的系统性、适应性不强;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考试招生、评价制度不配套,……教师育人意识和能力有待加强,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不足”等现实问题。

构建核心素养体系便是试图从顶层设计上解决这些难题。“一是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化、细化,转化为具体的品格和能力要求,进而贯穿到各学段,融合到各学科,最后体现在学生身上,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二是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状况提供评判依据,引导教育教学评价从单纯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转向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表示。

其二,核心素养的提出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在所有核心素养指标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是最核心的素养,是学生必备的品格。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申继亮强调,信息化时代,价值塑造应摆在所有育人工作的第一位。开放、多元的时代使得西方世界渗透对中国和平演变的思想比任何一个时期都严重,没有文化认同就没有国家认同,因此我们必须要让每一位学生树立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具有坚实的中华文化底蕴、拥有一定的国际视野。

辛涛明确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构建我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

其三,核心素养的提出是顺应信息化、国际化的时代要求。

在日益复杂、多元、开放和强调创新的时代,互联网让知识信息变得海量、唾手可得,未来社会各行各业既呈现高度分化、专业化特征,又体现跨界融合的特点,对人才的学习能力、综合素养、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学生应对复杂情境的关键能力,至关重要。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褚宏启指出,国际上对核心素养的选取都反映了社会经济与科技信息发展的最新要求,强调创新能力、信息素养、国际视野、沟通与交流、团队合作、自我管理等素养,都是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袁振国认为:“核心素养就是面对加速变化的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未来20年甚至10年没有人能清晰预判的情况下,教育要给孩子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使其能够应对未来不确定情境中的真实问题。”

其四,核心素养的提出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化,是“素质教育再出发的起点”。

柳夕浪在《从“素质”到“核心素养”――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一文中梳理了“素质教育”的演变史:从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到“两全、一主动”(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到“一个灵魂、两个重点”(以德育为灵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后来又有“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以及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等。

然而,素质教育到底应该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素质?长期以来,没有明确的具体化的内容。这种理论上的“模糊”,既给实践者提供了自由探索的空间,也让校长、教师感到困惑。

着眼于素质的可塑性,建立中国儿童青少年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借以指导、规范教育教学改革,“走向素养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将成为新时期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

全国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傅国亮认为:“核心素养强调的不是知识和技能,而是获取知识的能力。核心素养教育模式取代知识传授体系,这将是素质教育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意义深远。”

核心素养将对学校、教师带来什么挑战?

从知识导向到能力导向,再到素养导向,体现了教育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回归。

明确学生需要哪些方面的核心素养,才能围绕其修订课程标准,确立学业质量标准,科学设计课程体系,精心选择课程内容,推进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改革,落实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克服学科知识本位与教学中的短视行为,真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在核心素养上达成共识,是学校、教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第一步。

2015年11月,在厦门举行的中国教育学会第28次学术年会上,物理学科课题组成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张绪培透露,开始许多专家对“核心素养”如何通过课程形式、教学实践进入学生内心很不理解,因为各学科的教学逻辑已经深入人心。后来,大家逐渐达成共识:不管哪门学科,都不是以培养“××家”为教学目标,而是针对未来每个公民。比如不专事物理专业工作的孩子,通过学习物理,能给他们打下什么烙印?给予他们什么能力来适应社会生活?

教育部高中课程标准修订综合组成员王月芬认为,核心素养教育体系的建构,有助于实现从学科中心转向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关注,为育人模式、评价方式的转型奠定基础,指明方向。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将从单一知识、技能转向综合素质,从学科学习转向跨学科学习,从灌输式学习走向探究性学习。

申继亮强调,必须重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每个学校、每位老师都必须把握正确的价值导向,清楚每一位学生适应未来发展应该具备的素养,将课堂教材与学生的素养联系在一起,而不仅仅是与考试挂钩。

在中国教育转向对人的能力和品格关注的今天,教师如何提升核心素养的问题变得更为紧迫。国家总督学顾问陶西平指出:“技术可以放大杰出的教学,但是再伟大的技术也不能代替平庸的教学。”

篇9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内涵 课程价值

一、对核心素养的解读

1997年12月,经合组织(OECD)启动了“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即DESOCO项目,在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后,在其2003年出版的最终报告《核心素养促进成功的生活和健全的社会》中,经合组织构建了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框架,确立了三个维度九个素养,即:1.使用工具进行互动。具体包括三项素养:能够互动地使用语言、符号和文本;互动地使用知识和信息;互动地使用(新)技术。2.能在异质群体中进行工作,包括三项素养:能够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来确定自己的行为;能够制定计划并可以坚定地执行;能够清晰地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优点以及不足,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能切实维护自己的利益。3.自律自主地行动,包括三项素养:具备良好的交际能力,能够处理好自己和他人的关系;乐于团队合作;善于管理与解决冲突[1]。从经合组织的关于核心素养的构建框架我们可以看出,他们认为,核心素养就是人满足社会以及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核心素养的选择与确定不仅仅由个体和社会的需求决定,还由社会和个体的目标性质决定[2]。核心素养不仅仅关注现在,更着眼于未来。

在2006年12月,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上通过了关于核心素养的建议案,在建议案中,核心素养被定义为:在知识社会中每个人发展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必需的一系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整合[2]。核心素养的内容包括外语、母语、学习能力、信息素养、数学与科学技术素养、公民与社会素养、创业精神以及艺术素养等共计八个领域,同时每个领域都从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维度来对核心素养进行详尽的阐述[3]。普遍认为,欧盟关于核心素养的核心理念是使全体社会成员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突出特点在于统整了个人、经济和社会三个方面的目标与追求。

国内普遍认为核心素养并不是简单地指向某一具体的学科知识,并不是针对某一具体领域的具体问题,而是重在强调个体能够跨学科、跨情境积极主动地获得知识和技能,不仅仅满足基本生活和工作的需要,更要适应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综观国内外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我们不难看出,尽管对核心素养的定义不同,但无外乎都指出核心素养不仅仅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更关注个体适应未来社会以及自身发展所需能力的培养。同时,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知识的整合性、跨学科性以及可迁移性。核心素养是学生理性技能与情感品质的综合体,其最终目标是指向学生的未来。

核心素养是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同时也是人们对当前教育问题进行的反思。具体到学校课程上,核心素养不仅仅是人们对以往课程弊端的深思与批判,更是对未来课程的美好寄托与期待。

二、整合将成为课程改革的一个核心词汇

长期以来,我国的课程受还原主义的影响较大。在课程的设置上,课程门类过多,实行分科教学,课程与课程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可以说是“各自为战”;在课程的实施上,各门课程的实施又固守本领域完整的知识体系,缺乏整体意识,课程教授重复率高,教学方法日益远离社会发展现实,逐渐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已有经验,禁锢于“书本世界”之中;在对学生能力的认识上,没有认识到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过于强调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却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养成,大多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学科专家而不是一个多方面的人才。学生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同时,这样的发展是违背核心素养的旨趣的。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课程的整合。整合是相对于分化来说的,整合简单地说就是统整。课程整合就是指把分门别类的课程或学习科目,以及特定的一系列学习活动紧密联结在一起,构成具有整体效应的课程结构[4]。从学科的角度来说,课程整合强调各个学科知识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相反,学科与学科之间是互通的,是有紧密联系的。例如:语文与历史、政治等课程都是相关的,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要打破过去那种固守本学科知识体系的做法,要看到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打通课程。一方面,课程的整合可以避免部分知识的重复教授,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学习运用多种学科思维、学科视角来审视某个相同的知识点,在这样的课程整合中,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得以锻炼,学习视野得以扩大,最终实现能力的提升。

三、情境化将成为课程设计的主要方式

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使课程改革的方向更加明确,即:课程改革的目标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但传统的课程本身缺乏生气,与学生的知识经验相脱节,对学生而言,课程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像是讲别人的故事,难以引起共鸣。除此之外,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方法单一陈旧,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传统的课程设计已经难以满足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要求。这种情况下,情境化教学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情境化课程设计是近年来广泛受到教育工作者追捧的一种新的课程设计理念。情境化课程设计强调在课程本身以及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设置与学生学习经验相关的教学情境,例如:音乐、视频、事物、图片等,进而通过一系列的情境问题、情境演绎、情境讨论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化课程设计不仅仅关注外部情境中的真实场域或者复杂任务,同时也关注内部情境中的心智运作,如学生的认知、技能和情感等。素养是在人与情境交互作用中生成的。情境化课程设计与传统课堂教学设计相比,更加重视新的知识与学生原有知识经验的融合,教学情境的设计沟通了新知识与学生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情境化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新旧知识碰撞与融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新旧知识之间的激烈碰撞,学生提高的不仅仅是知识量,更多的是学生对于知识的产生以及与自己原有经验之间的质的认知,同时学生的分析与整理的综合能力也将会得以提升。

情境化学习认为,学习不是在静态命题中获得知识,而是要置于动态参与的特定情境当中,重视学生个体的体验。例如,在语文课程中,教师在讲解《桂林山水》这一节课时,播放一些和桂林美景相关的音乐和视频,同时借助一些立体的景物模型,让学生在音乐中闭上眼睛,感受自己仿佛置身于桂林的山山水水之中。情境化的设计增加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又提高了课堂参与性,可谓事半功倍。

四、表现性评价会得到进一步重视

教育评价是教育过程的重要环节,有效的教育评价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随着核心素养的提出,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与此相随的教育评价更是起到了解学生的发展需求、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的作用[5]。而传统的课程评价更多侧重于管理功能,评价标准失衡、评价手段单一,只重视学生成绩的评价,忽视了学生其他潜能的发展,难以满足课改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发展性评价应运而生。

美国教育测量专家斯蒂更斯指出:表现性评价就是通过真实的生活或模拟的评价练习来引发最初的反应,由高水平评价者按照一定标准进行直接的观察、评判。其形式主要包括建构式反应题、书面报告、作文、演说、操作、实验、资料收集、作品展示[6]。表现性评价强调“参与”与“表现”,重视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表现。表现性评价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评相分离的状态,使三者实现了有机的统一。表现性评价关注学生行为表现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学生行为的结果。在评价学生对某一个知识的学习时,传统的评价只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表现性评价在评价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同时,也评价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运用了哪些学习技巧、利用了哪些学习资源、提升了哪些能力等等。可以说,表现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结果得以产生的整个过程的评价,不仅包括对结果的评价,更是对其结果产生的整个过程的评价,表现性评价是全面的评价。

核心素养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表现性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记忆、认知能力等因素,同时也评价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适应社会能力等非认知因素,突出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对其发展的重要性。这就要求学生不能仅仅关注课本上的知识,更要进行合作、实践,必须综合而又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参与实践探索,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五、学生自主性发挥将成为课程实施关注的重点

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的一个重要体现形式,源于对传统教师授课方式的反思。自主性学习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学习,能够很好地把握自己的学习,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教师教学的任务也不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成绩,更多的是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学生更好地实现自我。

核心素养的培养必然会重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首先,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使课程改革的目标更加明确。课程改革将会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就势必会引起教师教学方式的重大变革,教师教学不能仅仅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看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在教学方式上,探究性学习、项目中心式学习、情境化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的提出,改变了以往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授课方式,教师在课堂授课中更多的是发挥引导、组织的作用,通过新颖的课堂活动来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学生也改变过去那种“听课―记笔记”的学习方式,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学方式的变革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使学生自己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慢慢就会得到提升。在师生关系上,“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人,教师变成了学生学习的咨询者和辅助者,不再是学生学习的主宰者,这就为学生自主性的发挥提供了机会。其次,核心素养重视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发展,而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发展离不开学生个体的体验,学生在与外界独立自主的交互中形成和发展自己对于事物的看法、态度等,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性发展的过程。

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也是适应核心素养发展的。自主性提倡学生在学习中做自己的主人,自己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负责,提倡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参与教学活动,独立思考学习问题,运用综合知识去发现和解决问题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理解能力等综合素质就会得到锻炼和提升。所以说,自主性是适应核心素养的内涵和要求的。

参考文献

[1] 储建宏.我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及培养[J].中小学管理,2015(9).

[2] 李艺.谈核心素养[J].教育研究,2015(9).

[3] 刘新阳,裴新宁.教育变革期的政策机遇与挑战[J].全球教育展望,2014(4).

[4] 郭元祥.新课程中的课程整合的理念与策略[J].语文建设,2002(3).

[5] 周智慧.利用表现性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10).

篇10

当下,一直有专家学者在探讨人的核心素养,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话题,也是课程改革再出发的逻辑起点。义务教育应当“素养”取向,这一点毋庸置疑。这在我的《从“知识至上”走向“素养为重”》(《人民教育》2014年第6期,编者注)中有所阐述。但是,哪些素养是人的“核心素养”?哪些素养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决定作用?对此,大家莫衷一是。

南京师范大学的杨启亮教授把义务教育看作“打地基的教育”――地基要坚固,不必好看。地基埋在地下,能支撑起形态各异、风格独特的建筑。当然,地上、地下实为一整体。建筑的常识告诉我们,必须把基础打扎实,才能求生动、个性地发展。这个基础是什么呢?我从企业家、哲学家那里找到了答案。日本唯一在世的“经营之圣”稻盛和夫,他是企业家,也是哲学家。他的《活法》一版再版就能说明他的人生方程式多么精辟。稻盛和夫的人生方程式,即“人生结果=能力×热情×思维方式”。他认为,能力是先天的,每个人相差不大,起决定作用的是热情与思维方式。在他看来,热情就是工作的干劲和努力程度。最重要的是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回答了“人生目的”,即“我为谁”。思维方式是道德的、人性的、利他的,它是正数;思维方式是不道德的,非人性的、单一利己的,它是负数。这才是决定人生结果的关键。若思维方式是负数,越热情、越努力、越有能力,人生的结果将越可怕。稻盛和夫的“人生方程式”可以看出他的观点:道德的、人性的思维方式是“核心素养”的首席,第二则是“热情”,它包含了积极的态度、持久的兴趣。其中积极的态度更为重要,它包括责任、进取心及抗挫力。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似乎也印证了稻盛和夫的观点。研究者认为,人的发展取决于20%的智商和80%的情商、逆商。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智商在于先天遗传,后天培养并不会有太大影响;情商、逆商则在于后天的历练和培养。

于是我们也得出这样的基本认识:基础教育或者“人的教育”,要培养学生利他的处世情怀、积极的生活态度、持久的兴趣。教育如此朴素,而我们离她却越来越远。教育时常悲哀地“本末倒置”。都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孔子没讲什么知识,也没讲什么能力,他只是谈“人”和“做人”。当然,作为学校教育要补充一点,人的“核心素养”自然应包括学习素养。那么,什么是学习素养的核心呢?我们认为是“探究”。这个道理很简单,学习应该是“学会”,而不是“教会”,判断“学会”还是“教会”的试金石,是学生会不会探究学习。道德、人性的思维方式,积极的态度、持久的兴趣还有探究的学习素养,这就是人的四大“核心素养”,它们是“人的教育”的钢筋混凝土。

1993年,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斯,凭着“路径依赖法则”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这是一个伟大的发现,它也揭示了人生发展的规律:人们过去做出的选择,决定现在可能的选择。人们关于习惯、方式的一切理论,都可以用路径依赖法则来解释。它也启示我们,知识、分数、作业和试题,并不能给人生好的路径依赖;恰恰相反,它们提供的是一条扭曲的依赖路径。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下力气思考和研究人的“核心素养”的根本所在。

人的“核心素养”与“学科关键素养”

近期,钟启泉教授尖锐地指出,当下基础教育缺乏常识的种种弊病。钟教授认为基础教育的第一大特性是公共性,教育具有公共的使命,要“有教无类”,要让每个人得到应当的发展,这也是每个人的追求。第二个特性是基础性,基础性是指基础教育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内容,一定是培养国家公民基本修养与“核心素养”。学校里教的、学生学的,都是基础性的东西,不是专业教育。

作为基层校长,我非常认同钟教授的观点,这也正是我研究、实践从“知识至上”走向“素养为重”的变革意图。不过,也存在一个不容辩驳的事实:学生的学习必须通过学科课程进行。学科教学,既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色调,也是教师教学生活的主色调。尊崇“素养为重”的育人价值取向,出路只有一条:学科教学必须“素养取向”。为此,我们研究了学科素养的形成机理:知识怎么转化为能力,能力怎样内化为素养。这一点在《从“知识至上”走向“素养为重”》一文中已有阐述。除此之外,本文要补充几点:

首先,任何“学科素养”的形成都以“核心素养”为背景、底色。以往的教学研究,一直以知识、能力为重点,以知识传授、能力训练为要点;学习科学的常识告诉我们,任何学科的学习,学习者只要有积极的态度、浓厚的兴趣以及不懈的钻研精神,知识和能力的获得不仅没有太大问题,还会有独特的发现。换句话说,对于基础教育而言,积极的学习态度、进取心、抗挫力,应该比知识教学、能力训练更重要。一个人的知识可以不丰富,一个人的能力可以不突出,只要他的进取心在,抗挫力强,这个人的未来发展依然充满美好。

其次,学科素养的形成始终渗透人的“核心素养”的培育。能力内化为素养,不是自然而然的事,它要有一个充满文化关怀的环境。学科教学必须要让教学环境充满人性与道德的关怀,学科能力才会成为有积极情感、态度、价值的能力,即人的素养。今天看来,一个只知道教知识、练能力的教师,不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合格教师,只有懂得将“人性”和“道德”弥散在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日常行为中的教师,培养优秀学习品格的教师,才是一名真正的师者。如前文所述,学科教学中学生要在探究中“学”,可以是自主的探究,也可以是合作的探究;可以是科学的探究,也可以是人文的探究。学生的探究学习成为一种积极的态度、科学的精神、顽强的意志的学习行为,学科能力也就转化为了学科素养、人的素养。

再次,关注“学科关键能力”与“学科关键素养”。学科能力的“点”很多,“关键能力”不多。研究和把握“学科关键能力”,教师才能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建构起自己的“师本课程”。“学科关键能力”清晰了、明了了、简化了,教师才能更从容地将目光投向“人性”和“道德”,才能将佝偻的腰从无边的知识、无尽的训练中挺立起来。

多年来,强调“能力”多,强调“素养”少;强调学科能力、学科素养多,而强调人的“核心素养”少。“学科素养”和人的“核心素养”互为整体,课程改革需要一种新的统整,即“素养统整”。以人的“核心素养”为基础价值取向,学科教学是实现人的“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而不只是学科知识、学科能力的载体。人性的、道德的、饱含兴趣的、耐挫的“核心素养”基础没有打好,知识和能力的价值与意义,都值得怀疑。

“素养统整”下的课程与教学

华东师范大学的孔企平教授认为,数学课堂要四“本”:学生为本、能力为本、道德为本、评价为本。道德为本,即数学教师除了完成显性的教学任务外,必须渗透隐形课程。这种隐形课程就是给孩子们一个人性的、道德的教育。应用题的内容设计不只呈现数量关系,也呈现人性关怀;学习活动不只有知识和能力,师生的交往活动中的情感与态度更为重要。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业特征。应试教育让老师丢了“育人”。“育人”成为班主任、德育处的事,而不是每个教师的事。“素养为重”下的课程与教学,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和角色,回归职业素养,人性和道德将成为课堂自觉。人性关怀和道德示范将成为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的前提和基础。在学校,“课程、教师、评价”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稳定的“教育铁三角”。关系图如下:

图中的背景是人的“核心素养”,三角的顶点――课程,这是学校教育的要点。“素养统整”理念下的课程,我们认为有三类:(1)分科的国家课程,要实行“关键素养”化。把握了“学科关键素养”,教师可以“师本化”地实施国家课程,个性化地开发“教师微课程”,实现“国家课程”与“师本课程”的和谐统整。我们也有一个课程方程式:优秀的课程=国家课程+师本课程;师本课程=学科关键素养点×教师的学科专长+微课程形态。(2)综合性的国家课程,更要“核心素养”化。有的学校劳动课学生种植物,语文课学生写植物,美术课学生画植物……表面看似乎有了“统整”,骨子里各科依然做各自的事。我们追求的“综合课程”,不是由主题来统领的,而是由人的“核心素养”来统整的。(3)校本课程,需要“个性素养”化。校本课程要基于学生的“个性素养”,呈现丰富多样的、可供选择的“社团课程”,而不是倾学校之力打造数个“特色课程”。

学校教育现行的分科教育,教师往往以学科的“教学”为本,而非以人的“教育”为本。当下的任课制度、职称制度、专业评审制度,也完全与之呼应。现实下的学科统整很难实现。“素养统整”的提出,正是基于现实的考虑。人的“核心素养”下的课程统整,每个学科的教学首要考虑的不再是本学科知识,而是学生作为“人”的发展的核心素养。每个学科都有作业,对于“核心素养”来讲,作业里的责任、抗挫、时间观、效率观,比作业本身更重要,而这些“素养”,可以统整所有的学科;课堂、集会中的自控和自律,讨论、合作中的秩序和包容,可以统整所有的学科;学校运动会上的拼搏、包容、团结、意志,也可以统整所有的学科。关键是教师的职业素养要回归,回到“育人教书”,先“育人”再“教书”。这与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立德树人”具有一致性。同时,教师的专业成长能否快速进入正轨,实现突破,前提是教师自身的人文修养、人生态度和对职业的深刻理解。因此,提升教师专业能力重要,支撑教师专业能力的非专业素养――即人性与道德、热情与坚持――更重要。所谓“非专业素养”,其实正是人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八年前,我们做了基于道德关怀的“感动校园人物”评选;三年前,做了基于亲近儿童的“魅力教师”评选,及至2014年要做的“学校教育家”评选,其价值取向是,关注课程与教学,更关注教师的人文精神、道德修养,工作热情和抗挫能力。

篇11

(一)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理念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发展和成长的关键时期,其价值观非常容易受到外界诸多因素的影响,非常容易出现价值观扭曲的情况,非常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和成长。因此,在初中政治学科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深入分析和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融入日常教学,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和帮助,使学生能逐渐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锻炼其明辨是非的能力,从根本上保证学生的健康、全面成长。不仅如此,初中生是我国建设和发展的希望,是未来社会建设的重要接班人,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渗透可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

(二)促使学生形成良好习惯

初中政治教材中涉及非常多的内容,可约束学生的行为,改变学生的思想,使其能了解和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职责。在政治知识的教学中,如果教师能顺利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那么学生就能了解自己的义务,增强自身的使命感,主动承担起自己的义务和职责,而这非常有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此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可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懂得乐于助人、相互帮助,而这能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从根本上避免学生出现心理问题。

(三)提高政治教学的有效性

在初中阶段,政治学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让学生掌握大量的法治知识和道德知识,可使其深入理解和掌握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可让学生真正理解国家价值的内涵,增强其法律意识。此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还能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使其能为了祖国发展而努力学习。这样的政治课堂能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还能使政治学科的教学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有益于搭建特色政治课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有效融合和综合国家、社会与个人的价值,还能很好地诠释道德教育的本质。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合理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益于为学生搭建特色政治课程,可以将其作为搭建特色政治课程的主要途径。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初中政治教师应将核心价值观切切实实地引入教学的各个环节与流程,将其贯穿于课程的整个过程,唯有这样,才能符合教育改革的需求并帮助学生树立长远目标。

二、初中政治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

(一)确定教学目标,完善教学计划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将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性质充分呈现出来,能将我国当今社会的价值观念反映出来。要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真正实现中国梦,就需要国家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作为重要的价值引领。因此,学校应带领全体教职工了解和贯彻党的十精神,将学校教育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而这也能为初中政治教学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要想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落实,教师就要认真分析教学内容,并确定恰当合理的教学目标,并具体到课时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等,从根本上保证教学方案的可落实性和实施性。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需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教学方案,从多个角度和方面钻研教材内容,用心搜集和整理更多的教学素材,利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和方法设计教学活动,真正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强化课标理念,优化学生学科素养

在开展初中政治教学环节中,教师应科学把控政治课程的性质,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实际情况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此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表现为年龄小、经历少、心智未成熟、在价值理念方面具有可塑性高的特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合理引入初中政治教学,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谐对待自己和社会、他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教师须围绕核心价值观开展德育工作,帮助学生逐步提升思想觉悟水平并优化道德品格,从而推动学生提升学科素养,这也符合课程标准理念。把初中政治教学合理融合核心价值观,还有利于发挥课程育人功能。基于此教学模式下,学生将会以崇高的道德理想推动自身逐步形成核心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夯实基础。

(三)挑选教学案例,激活探究兴趣

在初中阶段的教育中,政治学科是其中至关重要的学科,具有理论性和思想性的特点。其中部分知识较为抽象和复杂,学生难以准确理解和掌握。此时,教师就应在教学时加入各种教学案例,改变枯燥单一的教学内容,激活学生学习政治知识的兴趣。因此,教师需在深入分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挑选合适的教学案例。例如,在教授“诚实守信”这一课时,教师就可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一个小品:一个经历千难万险终于获得成功的少年,带着金钱、美貌、诚信、才学、健康等背包过河。但是因为这些背包实在是过于沉重,必须舍弃一个才能顺利过河。于是,这个少年思考片刻决定将诚信扔掉。此时,教师可围绕着小品内容提出问题:“如果你是这位少年,你将会选择丢弃哪一个呢?”学生可在小组中相互讨论和交流,发表自己独特的想法和观点,而教师需进行适当点评,并借助多媒体呈现一句话:“一个人做人的基本准则就是诚信,而这也是一个人拥有良好道德品质的核心与基础。”之后,教师还可为学生播放一个十分经典的小品,即《打工奇遇》。学生需分析小品中的社会现象,并列举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非诚信行为,并说明这些行为所带来的危害。有的学生认为,在生活中出现考试作弊、抄袭作业的行为,都属于非诚信行为,需要进行抵制。在聆听完学生的回答后,教师可进行总结和归纳:谎言背后隐藏的是利益和面子,其产生的危害就是失去信用,因此在生活中必须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能实现健康、快乐地发展和成长。借助真实案例的方式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和观点,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在日常教学中渗透,提高思想道德素养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融入日常教学环节,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言谈举止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学生逐步养成正确的价值理念。在日常教学实践环节中,初中政治教师须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与接受水平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秉持合理与科学性原则开展此教育活动,以提升政治教学效果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根本目标。与此同时,在日常教学环节中教师还须有机融合教学内容和具体状况,借助适宜的典型事例、历史故事或新闻事件等方式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以此为学生呈现简单易懂与直观形象的知识。比如,在开展关于励志类课程教学时,初中政治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课前任务,让学生自行采集有关励志方面的故事,例如,霍金与张海迪等名人故事。在课堂中,教师引导并鼓励学生互相交流与分享自己搜集的事例,并围绕此内容进行探讨,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自立自强的品质并强化思想道德素养。除此之外,在日常教学环节中,初中政治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讲解一些可以弘扬我国优良传统文化与美德方面的故事,比如,宣扬善良与爱国的事例,还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可以渗透核心价值观的电影,如《红海行动》与《战狼》等爱国电影,另外,初中政治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与此相关的法律知识,强化学生法律意识与自我约束力。

(五)构建模拟现场,增强法治意识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法治是其中至关重要的内容,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必须拥有的思想意识。法治意识是学生拥有公平、正义、平等和权利的前提,初中阶段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黄金时期,在此基础上开展法治意识培养非常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和成长。为了实现较好的教育效果,教师要构建相关的情境和场景,引导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加入合作探究活动。例如,在教授“生活需要法律”这一课时,教师需加入一些贴近实际生活的素材,还可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自行搜集和整理生活中听到的法律故事,并在上课时分享给其他同学。在正式上课时,教师可先围绕着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认为法律具有怎样的作用?如果生活中缺少法律,你认为生活将会变成什么样子?”为了让学生了解缺少法律的生活状况,教师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将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演绎出来,呈现缺少法律的生活实景。此外,教师还可充分利用社会热点、新闻报道等。在完成情境的构建后,教师还可提出一些探究任务:哪些法律与人们的生活存在紧密关联?如果缺少这些法律,人的生活是否会发生变化?教材中的行为都是自觉的吗?我们的主要权利都有哪些?学生可围绕这些问题展开深入探究和学习,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问题。这些案例和探究活动都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可有效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使其能自觉遵从法律、尊重法律,学会利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在政治课堂中,教师需增强学生的公共事务意识,运用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在必要时还可加入模拟法庭、听证会等,锻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六)发挥表率作用,优化学生综合素养

为更好地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并保质保量地完成教育目标,初中教师不仅需要博学的才识,还应具备开阔的视野,因为学生将直接受教师言行举止的影响与熏陶,而且,在日常学习中,学生普遍向教师看齐,将教师视作自己的学习榜样。为此,教师应优化自己的言行举止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效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以此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此,在课堂教学与日常生活中,初中政治教师应利用言谈的方式帮助学生拓宽眼界并了解国内外大事。除了言谈之外,还应时刻关注自身的形象,用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与严谨治学的工作精神感染学生,让学生对教师持一种尊重与爱戴之情,在保障教学质量的同时积极传播正能量。此外,初中政治教师还应以师生平等的理念沟通与交流,强化“民意”,在互动中逐步了解与掌握学生学习动态,及时辅助学生处理学习与生活问题,逐步强化自身教学能力与思想品格,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并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从而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与进步。

(七)有机融合教材与时事热点,引入核心价值观

在开展初中政治教学环节中,教师应围绕课本内容,为学生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教材内容。然而,政治课本中不乏一些难度较大的知识点,此类知识点为学生带来了较高的学习难度,学生很难理解与记忆这部分知识点。基于此,若政治教师以照本宣科的方式讲授课本知识,不仅无法保障课堂教学效果,也致使学生不能很好地内化课本知识,也就无法顺利与有效渗透核心价值观。针对此问题,初中政治教师应有机融合课本内容与时事热点,以此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核心价值观。以“关心国家发展”一课为例,为有效培养学生爱国情感,优化对学生教材内容的学习能力,使学生正确认识核心价值理念,初中政治教师可以选取我国自主创造的科技成果等时事热点,以此引导学生思考并解析此社会热点,并形成自己的认知,从而逐步引入核心价值观。

(八)借助多元实践活动,深入实施核心价值观

篇12

关 键 词 小学品德课;品德核心素养;课堂仪式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6)04-0046-03

爱因斯坦在一次演讲中说道:“一位哲人说过:当你把学校里学到的东西都忘掉以后,剩下的就是教育。”这引发了我们的追问:学校教的是什么?是什么会被遗忘?又是什么会融入血脉,奠定根基?当下国际教育改革的趋势,给出了明确的答案:我们应以个人发展和终身学习为主体的核心素养模型代替传统的课程标准体系,从单一重视学科教学规律走向人的成长规律与教学规律的叠加和融合。

一、立足实际,提炼品德核心素养

早在上世纪90年代,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就开始关注“素养”,并对“素养的界定与选择”进行了为期9年的专题研究。OECD提出:“素养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下能成功地满足情境的复杂要求与挑战,并能顺利地执行生活人物的内在先决条件。”鉴于此,素养具有3个特性:统整、可教、可测评。

简言之,核心素养即不可或缺的共同底线要求,也即我们开篇的那句话:当你把学校里学到的东西都忘掉以后,剩下的就是核心素养。OECD认为,核心素养包括三点:能互动地使用工具、能在异质社群中进行互动、能自律自主地行动。美国、澳大利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先后提出的核心素养,基本都以此为蓝本。

品德与生活(社会)作为国家课程,自然也应有核心素养。那么品德核心素养究竟是什么呢?

对比2011年版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我们不难发现二者课程目标的一致性:良好品德、良好行为习惯。那么,什么才是小学阶段应该培养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品德与社会课程在基本理念中已经开宗明义:“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课程的核心。”学会做人,自然就能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参与社会,就能拥有参与社会所需要的部分技能。因此,参与社会就是重中之重。

我们继续深究。小学中高年级是儿童逐步熟悉和理解社会生活的重要时期,品德与社会课程肩负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发展儿童主动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能力的艰巨使命。那么,儿童应该具备哪些能力?换句话说,既立足本国实情,又关照未来的品德核心素养究竟是什么?

观察美国“21世纪技能合作组织”提出的21世纪最需要技能:

学习与创新技能

创造和革新能力

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交流与合作

信息、媒介和技术技能

信息素养

媒体素养

ICT (信息、通讯和技术) 素养

生活与职业技能

灵活性和适应性

主动性和自主性

社交及跨文化技能

创造力和尽责

领导力和责任心

如果说技能是船,那么,价值观就是最终要抵达的彼岸。聚焦品德课堂,我们应着力培养的品德核心素养便脱颖而出:

品德核心素养如同驾车与游泳,属于技能门类而非知识门类,不能靠传授与灌输,而须在日常生活之中习得。对此,品德课堂责无旁贷。

二、架构课堂仪式,涵养品德核心素养

课堂教学作为一种典礼性质的活动,仪式是必要的。《学记》对教学仪式就有较为详细的叙述:“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现代课堂教学也是从仪式开始的。作为每节课都在进行的仪式,已然成为课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遗憾的是,由于课堂仪式在不断的重复中表现出机械性和形式化的特点,其价值逐渐淡化,甚至退化为一种形式,因此引起了很多学生的反感。怎样扭转这一现状?我从课堂仪式的架构入手,充分利用仪式这一集体行动维持群体间依附感的特点。一方面,让儿童充分了解并有效执行课堂规范;另一方面,在每节课仪式的反复演练中润泽品德核心素养,引导儿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教师提问――学生举手――教师点名――学生起立回答,是课堂上常见的仪式。它既具有维持课堂秩序的功能,也体现了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但是这样的仪式传递着负面信息:我的表达权掌握在教师手中,他请我,我才能说;不请我,就不能说;不请而说,就是插嘴。如何将儿童的权利还给儿童,进而涵养核心素养?我们对发言仪式做了如下调整(见表2):

对于小组交流、汇报,我们也制定了具体的仪式规范(见表3、4)。

小组交流汇报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全组共同汇报,一种是随机报号,各组相应号数同学代表本组汇报。两种汇报方式都有各自的仪式要求。小组代表汇报,第一句话必须是:“我们小组认为……”因为此时,你不再是单独的个体,而是代表本组的发言人,因此,必须关照每位同学的观点,哪怕不赞成,有异议,也要转述。这是尊重、友善、平等、民主等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为培养核心素养,我们以《写给孩子的哲学启蒙书》为蓝本,开展阅读研讨课。学生每次阅读一个篇章,研讨一组关键词,也有明确的流程仪式:

学生1:汇报课前研读成果

学生2:学生1汇报结束,立即展示思维导图并做分享(见图1)。

如何在诸多内容中抽丝剥茧,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如何将作者的观点梳理成一个系统?如何将观点与自己的生活打通?这都需要儿童能有效地获取有用信息,能批判性地评估信息,能准确有创意地使用信息来处理面对的问题或事件。

诸多仪式其实都是紧密围绕品德核心素养而架构的。当仪式内化为自觉的言行,学生便顺理成章形成了品德核心素养。

三、规范评价,提升品德核心素养

在诸多素质报告书中都有“品德与社会”一栏,因为品德与社会课程多由班主任兼课,所以多为班主任依据学生守则等要求,对学生的思想和言行作期末综合评判。这样的综合评价基本就是一个印象,难以引导儿童过有道德的生活。

在美国参访一所小学时,教室中张贴的规则(见图2)带给我诸多启示。

规则简单明了,指向明确。应该遵守什么规则,违反规则会有怎样的惩戒,学生一目了然。长此以往,孩子的规则意识自然就建立起来了。

同时,墨尔本大学教育研究所主任约翰・哈蒂的分析报告《影响学生成绩的138个因素》显示,相比回家作业、班级规模、性别和学习动机等因素,“自评打分”对于学生成绩的影响最大。

受此启发,我们的品德课堂能不能关注过程性评价?能不能使评价成为儿童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激励自我的一种手段?能不能让儿童成为评价的主体?于是,简朴的评价仪式应运而生了:

发言,加1分(无论课堂发言多少次,都只加1分,建议尽量不要超过3次);

小组交流没有被老师提醒,加1分(依据小组交流规范,老师提醒内容:交流声音被老师听见、多人同时交流、有同学未参与。发现以上情况,老师会直接上前提醒);

小组代表汇报后,本组每位同学均加1分(小组代表并非各组推荐,而是老师任意抽选:“请各组3号同学代表本组汇报。”以此,督促并激励每位同学在小组交流时认真倾听,积极参与)。

个体对自己的思想、动机、行为和个性的评价,直接影响学习和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也影响着与他人的交往关系。而自我评价的发展一般规律是:评价他人的行为评价自己的行为评价自己的个性品质。

篇13

关键词: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学地理课程改革;地理教学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标志着中学地理课程改革的深化,也预示着中学地理教学“话语体系”的整体转换。所谓的“深化”建立于第八次地理课程改革以来所取得成就的基础上,是继承性的深化;所谓的“转换”,并不意味着“转向”,而是在继承基础上,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直面课程改革实践中所暴露的问题进行的调整与提升,是发展性的转换。可见,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既有继承与保留,也有发展与创新。如今,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已然成为中学地理教学的热门词汇,教研评课中如果不说出“核心素养”这个词,似乎就意味着跟不上潮流。透过“核心素养”词汇本身,澄清其背后的深层理论结构与意义,避免其沦为“皇帝的新衣”,成为核心素养“落地”的基本前提。从继承与发展的视角出发,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性质进行探讨,旨在帮助广大地理教师理解并在教学实践中贯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一、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具有C合性

回顾我国地理课程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从 “双基”到 “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的发展历程。“三维目标”取代“双基”改变了过去过于强调知识与技能教学的传统,力图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等维度的全面发展。“三维目标”提出在过程中掌握地理学习方法,获取地理知识,形成地理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基于认知心理学提出的,由行为主体、行为条件、行为动词、行为结果等组成的目标陈述,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与实践性,受到广大地理教师好评,已经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得到普及。但是“三维目标”有其局限性,缺乏对学生应该具备的内在性、整体性、关键性素养的刻画与描述,无法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重要问题。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在特定情境下综合应用地理知识、技能和态度解决问题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因此它具有综合性,换言之,它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合为一体的整体表现。它描述了学生进行地理学习后应该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能力主要包括知识与技能,品格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具体描述中采用地理主题+核心素养+表现水平+问题情境等几个维度进行综合呈现,相较于三维目标的陈述方式,核心素养陈述更为综合与完整。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既展现了地理学科对人的核心素养发展的独特贡献与作用,又体现了地理学科独特育人价值,从而促进地理教育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学科价值回归。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性要求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知识、技能与品格的关系。纯粹的地理知识灌输与训练是无益于核心素养形成的,只有将地理知识融入地理实践中,成为地理探究过程的对象,才能实现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效发展。因此,探究性学习与合作性学习等注重地理实践活动的学习方式依然是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大概念”

目前确定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可以看出,这些组成要素都是地理学科的核心概念,即学科的“大概念”(big ideas)。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地理知识更新与发展也随之加快,掌握所有的地理知识变得不可能,也不必需。学生已经通过媒体、家庭以及社会生活获得了大量地理信息,学校提供给学生的应该是超越生活常识的、具有结构性的地理知识,是关于地方与环境的强有力知识,缺乏这些知识的学生将被视为未接受过地理教育[1]。2014年英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就曾提出将地方、空间、环境以及地理工具作为地理课程的“大概念”,并依此统领课程标准的内容体系。如果用语言学习来比喻地理学习,学习单词就像学习地理的事实性知识,而学习语法就像学习地理的“大概念”。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作为“大概念”,就是用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作为“透视镜”与“语法”,去审视与串联整个地理学科内容,并以这些概念为逻辑起点,把握地理学科内容的内在结构与关联,从而梳理出地理教学逻辑结构,再以教学逻辑结构为指引,进行教学设计与组织。从作为“大概念”的核心素养出发,梳理教学逻辑,再指导教学实践,是核心素养“落地”的有效路径,可避免由核心素养直接到教学实践,导致教师面对核心素养无从下手的局面。理解核心素养的“大概念”,能够帮助教师在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中统领全局,进而将核心素养融入教学实践。

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具有相对性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具有相对性,核心素养的四个要素既有各自的内涵,同时又相互联系、相互交叉,要素两两之间都存在交集,不能绝对分开。从类型上看,“人地协调观”是基本价值观,“综合思维”与“区域认知”是基本思想和方法,“地理实践力”是基本活动经验,每个要素都有自己独有的内涵与作用。从相互关系看,“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是利用地理学特有的学科视角去发现、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用联系与区域的视角观察、解释世界。在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中就需要进行地理实践活动,使用地理技能与方法,动用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学生通过考察、调查、模拟实验等实践活动,能够更好地在真实情境中观察、感悟、理解地理环境以及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认识和解决人地关系问题,促进“人地协调观”的发展。至于“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两个要素更是联系紧密。德国地理学家赫特纳就曾提出“作为地球表面区域科学的地理学”观点,主要强调两个层面,一是“地点和地点之间的差异”以及“毗邻存在事物的空间联系,即地理组合体和地理体系的存在”;二是“结合在同一个地点上的各个不同自然界和各种不同现象的因果联系”,他强调“地理学的本质在于运用这两种观点”[2]。可见,在认识地理问题的过程中,“综合思维”与“区域认知”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向概念”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向概念”,具体而言是指核心素养可以分级,具有阶段性、连续性。首先,核心素养可以分级。根据核心素养的维度、表现水平和问题情境,目前为止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将核心素养分为五级水平,随着水平层次的上升,问题的情境越复杂,对核心素养具体维度的表现水平要求也越高。从课程结构看,水平1~2级对应必修模块,水平3~4级对应选修模块Ⅰ,水平4~5级对应选修模块Ⅱ。从评价层次看,学业水平考试要求达到2级水平,高考则要求达到4级水平。其次,核心素养具有阶段性与连续性。随着学生思维的发展,其学习能力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与连续性,这就意味着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同样具有阶段性与连续性。阶段性是指不同学段的学生应该接受与其学习能力相匹配的素养教育,具体到地理学科,从高一到高三,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表现水平要求是逐渐递进的,如高一第一个学期对学生“综合思维”的要求是学生能从两个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地理事象,随着地理学习的深入,则要求从多个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角度,并能结合时空变化进行分析。连续性是指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学段上是一个整体,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在教学实践中,应该遵循核心素养的层次性、阶段性与连续性,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顺序以及核心素养的前后衔接,从而促进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五、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具有后天性

“素养”是在学校、家庭、社会等不同学习环境下获得的,具有后天性,并非先天具备的心理特征,而且素养的习得过程持续终身。作为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也非“天生”,并且不是“全面”的地理素养,而是地理素养中作为“关键少数”的、最为“核心”的素养。这些后天习得的素养能使学生在信息时代的各种挑战下,面对复杂问题情境时做出合理而富有创造性的判断、决策与行动[3]。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后天性是核心素养可教育、可习得的基础,认识这一基础对核心素养教学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核心素养的后天性要求教师创设有利的教学环境,特别是注重问题情境的设置与地理实践活动的M织,规避直接的、灌输式的“知识倾销”带给学生素养的损伤。其次,核心素养的后天性要求教师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某种程度上,素养教育与素质教育更容易被认同,是因为素质教育包括先天遗传性与非教育的因素,素养完全是后天形成的。因此,学生的地理素养都能靠有利的地理教育获得,学生个体间不存在先天性地理素养的差异。但同时,学生的素养习得水平却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教师应该在平等基础上,考虑学生个体学习水平的差异,进行针对性培养。

总之,地理学科素养的提出推动中学地理教育走向“素养本位”时代,是在十多年地理课程改革成果基础上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不仅是话语的转换,更是教育理念的更新与升级。最为重要的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由“理论”走向“实践”,由“应然”走向“实然”需要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Lambert D. Reviewing the case for geography, and the ‘knowledge turn’ in the English National Curriculum[J]. Curriculum Journal, 2011, 22(2): 243-264.

篇14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实施过程

党的十报告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了最新概括。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落实党的十八精神、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

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两结合”

1.正面教育引导与纠正学生错误思想认识相结合

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质上是促进大学生价值认同的过程。深入阐述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使学生准确领会理论内涵。坚持正反两方面入手,在进行正面教育的同时,还要对学生思想和行为中存在的错误认识加以纠正,关注学生的思想问题和情绪表现、倾向,加以解决和疏导。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利用正面典型的榜样示范作用激励大学生,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教育效果。

2.课上、课下的教学实践锻炼与积极的情感体验相结合

价值观教育是一个不断参与与体验的实践过程,只有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目标既体现为大学生自觉接受的态度,更体现为大学生将心中的信念转化为实际行动,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并规范自身的行为。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施过程

1.以“财贸素养”教育为基础,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教学内容

以“爱心”教育为重点,围绕“爱自己(关爱生命)、爱家人、爱他人、爱学院、爱祖国、爱党、爱社会主义制度”的教学思路,用爱心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家庭氛围和社会氛围。设计“谁不夸俺家乡美”,辩论赛“战与和”等项目化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爱家乡、爱国家的爱国主义情怀,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以“责任”教育为内容,围绕“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自觉履行社会职责。设计“我们的大学生活”“毕业实习的第一天”等教学活动,通过小品展示、团队讨论、个人演讲等形式,强化教学内容,做到知行统一。

以“诚信”教育为主题,宣讲“做人的诚信、大学生的诚信、企业的诚信”,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结合职业院校的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讲解《弟子规》”“寻找身边的感动”等主题活动,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

以“创新”教育为题材,采用启发式案例教学、课堂问答、创新能力的练习与考核等方法,按照“为什么创新――什么是创新――怎样创新”的逻辑思路,训练高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新能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以“严谨”教育为补充,使学生领会严谨的人生态度对未来职业所具有的意义。

总之,在高职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和笔者学院的“财贸素养”教育相结合,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又要把“财贸素养”教育上升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使二者高度结合和统一。

2.以“理想信念和中国梦”教育为主线,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中心思想

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第一章的教学内容,阐述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我的梦”与“中国梦”的理论关系,引导学生把个人梦想与伟大的中国梦想结合,把个人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理想相统一,鼓励大学生在实现个人理想时为祖国建功立业。以树立个人的职业理想为基础,设计高职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以图文并茂的“我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我的理想”为题的主题演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3.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引领,设计高职学生教学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