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2 15:34:5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皮肤管理基本知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水利工程;防治工;职业知识
多年来,我市认真吸取“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历史教训,十分重视害堤动物防治工作,并把它作为工程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害堤动物工作特别是防治工的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随着防治工防治物种和防治范围的扩大,对防治工的职业技能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防治工的定义和适用范围也需继续向纵深发展。作者通过十多年的工程管理和害堤动物防治管理的实践经验,探讨防治工应具有的职业技能。
1 防治工定义及其适用范围
查找水利工程(堤、坝、泵站、水闸等)及其附属设施(管理用房、三防仓库等)害堤动物(白蚁、老鼠、红火蚁等)的外露特征,并进行防治处理的人员。
多年来,害堤动物对堤坝的危害是有目共睹的,且在害堤动物日常防治工作中发现害堤动物对泵站、水闸的危害也是存在的,并且在进一步了解当中也发现了更多害堤动物危害泵站、水闸的例子,也更坚定对防治工该工种在泵站、水闸等较大范围的铺开。
2 防治工的基本要求
2.1 职业道德和相关法规
2.1.1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道德责任与义务。因此,有必要在防治工职业技能培训中突出职业道德的学习。
⑴ 热爱祖国,热爱本职工作
⑵ 遵纪守法,团结协作
⑶ 不怕艰苦,认真求实
⑷ 刻苦学习,钻研技术
⑸ 注重质量、安全、环保,文明施工
⑹ 尊师爱徒,严守岗位职责
2.1.2 相关法规
由于防治物种受环境因子影响较大,因此除参照国家相关法规实施外,还须严格执行本省相关法规实施。
⑴ 国家有关(水资源、环境保护、农药管理、生产安全)法规
⑵ 土坝坝体灌浆技术规范
⑶ 广东省有关(水资源、环境保护、农药管理、生产安全)法规
⑷ 广东省相关规程、规范
2.2 基础知识
2.2.1 水利工程基本知识
作为一名防治工,由于害堤动物在水利工程(堤、坝、泵站、水闸等)及其附属设施(管理用房、三防仓库等)都有危害,因此涉及到水利工程及其附属设施工程基本知识。
特别是在防治工要与新建、除险加固等水利工程同步进行预防灭治,更加要对水利工程施工等基础知识有基本认识,才能更好切入水利工程施工每个环节做好害堤动物防治工作。
⑴ 水工建筑物基本知识
⑵ 水利施工基本知识
⑶ 土力学基本知识
⑷ 工程识图基本知识
2.2.2 房屋建筑基本知识
由于现代建筑的构造、装修用的木质材料和空调等设备的使用等都为白蚁创造了更适宜其繁衍的环境,而且因为现代建筑构造的复杂和繁复的装饰又增加防治白蚁的难度。所以,需要有针对性地学习房屋建筑基本知识,使防治工在防治工作中少走弯路。
⑴ 房屋构造基本知识
⑵ 建筑施工基本知识
⑶ 室内外装饰基本知识
⑷ 仓库构造基本知识
2.2.3 害堤动物生物学基本知识
了解害堤动物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在识别与防治害堤动物上均有较大的意义。防治工根据害堤动物的外露特征或危害症状,为防治工选择适当的杀白蚁剂提供依据。所以防治工必须对其生物学等基础知识有较深刻认识,才会事半功倍做好害堤动物的防治。
⑴ 白蚁基本知识:① 昆虫学基本知识。② 白蚁生物学、生态学和分类学基本知识(重点介绍黑翅土白蚁、黄翅大白蚁和台湾乳白蚁的生物、生态学)
⑵ 老鼠生物学基本知识
⑶ 红火蚁生物学基本知识
2.2.4杀虫药剂学基本知识
杀虫剂是有毒的化学物质,它们既可杀灭害虫,但如果在防治过程中不注意防护和合理使用,会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等进入人畜体内,引起人畜中毒;如误食,还可导致死亡。因此防治工必须对杀虫药剂学等基础知识(特别是杀虫剂的中毒预防及解救办法基本知识)有较深刻认识,避免因药物使用出现事故。
⑴ 杀虫剂基本知识
⑵ 白蚁防治药剂基本知识
⑶ 老鼠防治药剂基本知识
⑷ 红火蚁防治药剂基本知识
⑸ 杀虫剂的中毒预防及解救办法基本知识
2.2.5堤坝工程抢险基本知识
蚁患是我省堤坝出险以致溃决的重要因素之一,我省堤坝白蚁防治技术指导小组依据多年实践,总结堤坝蚁患漏水的过程、特征和判断,并提出有效的抢险方法,有一些抢险方法是蚁患漏水中防治工特有的抢护方法,因此防治工必须对本工种一些特有的抢护方法有所认识。
⑴ 蚁患漏水的判断
⑵ 工程抢险的知识
⑶ 蚁患漏水的特有抢护
2.2.6相关工种的基本
由于我省“三环节8程序”系统防治技术措施中有对巢灌浆,防治工中因此必须对堤坝灌浆有所认识,并结合本工种有关对巢灌浆的技术标准进行施灌。
⑴ 电工基本知识
⑵ 钳工基本知识
3 防治工培训工作建议
近年来,由于上世纪80、90年代的水利白蚁防治专家已将近退休或已退休,防治工的专业技术人员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为了让害堤动物防治工作能较好地交接班,建议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加强防治工培训,提高防治工素质。
4 结语
当前,我省防治工职业技能培训有关防治工应具备的知识没有一个统一的指引,如参考《河道修防工与防治工》有关防治工的叙述又比较简单且部分知识点未能适合我省,未能突出防治工该工种应具备的知识。因此,防治工职业应具备的知识,是害堤动物防治工作管理者须强化的重要选项,也值得防治工去了解熟悉。
参考文献
[1] 陈振耀、姚达长主编,水利白蚁防治[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10.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8年1月至7月在我科住院治疗是符合WHO诊断标准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05例为受试对象(排除精神异常、智力障碍、肝肾功能严重损害、合并感染、酮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的患者)。其中,男57例,女48例,平均年龄(60.2+11.5)岁,平均空腹血糖(9.37+3.46),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13.57+5.85)。受试者均有基本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1.2 实施健康教育方法。成立健康教育小组,制定糖尿病教育计划、内容。首先培训小组成员,对受试者分别天教育前、培训结束(2周)时以相同试题进行测试、评分,以测评教育培训的效果。
1.3 健康教育形式。(1)集体讲解和讨论。每周一次,每次一小时。(2)单独指导。解答患者的提问,指导胰岛素的注射方法、血糖仪的使用等。(3)健康教育资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编写了图文并茂的糖尿病知识小手册,每周黑板报,鼓励患者自学。
1.4 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糖尿病健康教育的目的、意义;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的病因、分型及临床表现;糖尿病治疗的目的、饮食、运动、药物治疗、自我监测、并发症的防治及皮肤、足部护理、心理卫生指导等。
1.5 健康教育效果评价。(1)糖尿病知识水平测试。适用自行设计的试题共12题,包括糖尿病基本知识,糖尿病危害、检查、治疗、自我监测和自我护理知识。评分分为三级:回答正确1分,部分正确0。5分,不正确0分,满分12分。(2)依从性评价。观察记录受试者接受健康教育前后自学服药(或注射胰岛素)、自我监测血糖、进行自我皮肤、足部检查护理情况。(3)记录受试者健康教育培训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体重的变化。
1.6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小于。005为羞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糖尿病健康教育培训前后知识评分情况,见表1、2
表1 105例糖尿病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前后知识评分情况例(%)
总评分 教育前 教育后
优(≥10分) 5(4.8) 45(42.9)
良(<9.9分) 8(7.6) 37(35.2)
差(<5分) 92(87.6) 23(21.9)
表2 105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前后各项内容评分(_X±SD)
教育内容
(题目数) 教育前 教育后 t值 p
基本知识(2) 0.34±0.20 0.99±0.23 21.26 <0.01
危险性知识(1) 0.20±0.11 0.47±0.21 2.70 <0.01
治疗知识(5) 0.83±0.37 3.71±0.31 29.67 <0.01
检查处理知识(1) 0.28±0.19 0.85±0.24 9.50 <0.01
并发症预防知识(3) 0.70±0.23 1.81±0.31 13.88 <0.01
总分 3.40±0.26 7.82±0.25 20.86 <0.01
2.3 健康教育前后糖尿病患者依从性的提高情况,见表3。
表3 105例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前后依从性的变化例(%)
依从性表现 教育前 教育后
按时服药
(或注射胰岛素) 26(24.8) 105(100.0)
自我监测血糖 10(9.5) 90(85.7)
自我皮肤、足部护理 5(4.8) 71(67.6)
2.4 健康教育前后患者血糖、体重变化,见表4。
表4 健康教育前后患者血糖、体重变化
时间 空腹血糖
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mmol/l 体重
(_X±SD)
教育前 9.37±0.34 13.57±5.85 68..54±1.0
教育后 7.17±0.62 10.92±1.27 64.54±1.50
3 讨论
糖尿病现代综合治疗措施包括:健康教育、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及自我监测5项内容,可见健康教育已成为治疗糖尿病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获得解决问题的知识和技能,学习情绪的调控,保持乐观豁达的情绪,以平和的心态对待疾病和人生。研究表明,糖尿病健康教育是患者学习糖尿病知识、提高依从性,改善代谢控制的有效途径。能过糖尿病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糖尿病的基本知识、认识到糖尿病的危害、重视糖尿病的治疗、学会糖尿病的自我管理,从而避免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医疗支出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生儿 健康教育 管理措施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国策的稳步推进通过对与新生儿管护相关的重点人群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消除或减轻影响新生儿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新生儿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1 新生儿健康教育
1.1重要性
新生儿,从胎儿脐带切断、结扎开始直至生后第28天,这一阶段医学上称为新生儿期。新生儿的28天是极为短暂的,但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胎儿过渡到新生儿,随着第一声啼哭脱离母体后,他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各器官功能要通过一系列适应性调整逐步健全起来。据世卫组织网站媒体中心新生儿降低死亡率实况报道第333号报统计:新生儿死亡占五岁以下儿童死亡总数的37%。绝大多数(75%)新生儿死亡发生在生命第一周,而且这些死亡中,25%-45%发生在生命最初24小时内。故如加强新生儿健康教育,做好新生儿管护措施的实施,对降低新生儿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有着重要意义。
1.2健康教育内容
新生儿的家庭做为管护新生儿的基本单位,要积极争取他们参与到健康管理干预中来,这样有利于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但多数家庭缺乏管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不利于健康干预,所以掌握相应知识技能是必要的。
1.2.1基本知识
出生时的平均体重为3200克左右,出生体重达到或超过4000克为巨大儿;出生后由于体内水分丢失较多,可导致生理性体重下降,但一般不超过出生体重的10%,约7~10天体重恢复;满月时,体重增加600克以上为正常。生理性黄疸一般7~10天左右消退。脐带脱落时间一般在出生后1~2周;假月经、乳房肿大与泌乳、“螳螂嘴”与“马牙”等都属于新生儿期正常的生理现象;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纯母乳喂养可满足6个月内婴儿所需的全部液体、能量和营养素;0~6个月的正常足月婴儿如果采用纯母乳喂养或者配方奶喂养,一般不用额外补充钙剂,但应于生后15天开始,每天补充维生素D400~800国际单位。满月内的新生儿能看清楚的最佳距离为20厘米左右;充足的睡眠有助于促进婴儿发育,满月内的新生儿一昼夜的睡眠时间一般为16~18个小时;新生儿疾病筛查是在婴儿出生72小时后采集足跟血,进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苯丙酮尿症等疾病的筛查;新生儿听力筛查在出生后3~5天内进行,如果初步筛查有问题或可疑,应于3个月内进行复查或转诊到专科医院,以便及早发现听力异常; 前囟(在头的顶部)是由4块颅骨相接处形成的空隙,出生时对边距离约为2.5厘米,一般在12~18个月时闭合。
1.2.2技能
婴幼儿发热时体温超过38.5℃,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及时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如物理降温或给予退热药物。新生儿发生腹泻后,不需要禁食,可以继续母乳喂养,调整饮食,并及时补充液体,避免发生脱水。数呼吸次数,有助早期识别肺炎。在相对安静状态下,2天至2个月的婴儿呼吸次数不应超过60次/分,2个月至1岁的婴儿呼吸次数不应超过50次/分。 避免儿童发生摔落、烧烫伤、溺水、中毒、触电等意外伤害。
1.3健康教育实施措施及开展形式
疾控机构开展新生儿健康教育基线及需求调查,制定健康教育方案,对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进行评估为开展好新生儿健康教育提供实施的基本方向。
妇幼保健机构根据疾控机构提供的健康教育基本方向,为新生儿家长提供健康教育宣传信息、咨询服务、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并及时更新及定期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等健康教育活动。
2 管理措施
2.1建立新生儿健康档案
在辖区内建立新生儿健康档案,分析新生儿健康信息,开展病情和行为危险因素监测及社会、心理、行为等危险因素干预。
2.2定期健康检查
专业卫生工作者在妇女分娩后立即进行家访,是可以提高新生儿存活率的卫生战略。这一战略在死亡率高的环境中已显示其积极效果。新生儿访视,于新生儿出生28天内家访3~4次,高危儿应适当增加家访次数,主要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妇幼保健人员实施。家访的目的是早期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处理,降低新生儿的发病率或减轻发病的程度。家访内容包括:了解新生儿出生情况;回家后的生活情况;预防接种情况;喂养与护理指导;体重测量;体格检查,重点应注意有无产伤、黄疸、畸形、皮肤与脐部感染等。咨询及指导。如在访视中发现严重问题应立即转医院诊治。
2.3护理管理
2.3.1出生时的护理
新生儿娩出后应迅速清理口腔内粘液,保证呼吸道通畅;严格消毒、结扎脐带;记录出生时Apgar评分、体温、呼吸、心率、体重与身长;设立新生儿观察室,出生后观察6小时,正常者进入婴儿室,高危儿送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提倡母婴同室,尽早喂母奶。新生儿出院回家前应根据要求进行先天性遗传代谢病筛查和听力筛查。
2.3.2新生儿居家管理
有条件的家庭在冬季应使室内温度保持在20~22℃左右,湿度以55%为宜;保持新生儿体温正常恒定。提倡母乳喂养,指导母亲正确的哺乳方法。新生儿皮肤娇嫩,应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损伤。父母应多与婴儿交流,抚摸有利于早期的情感交流。应尽量避免过多的外来人员接触。注意脐部护理,预防感染。应接种卡介苗和乙型肝炎疫苗。
综上所述,新生儿的健康教育及管理措施应该受到重视,新生儿时期罹患的各种疾病的后遗症将可能影响孩子今后一生的幸福,如能在疾病早期进行干预,就可能防治或延缓疾病的发生发展。
参 考 文 献
[1]沈晓明,王卫平编.儿科学,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关键词】 糖尿病足;护理;预防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成为糖尿病患者最主要的致残的原因。糖尿病足主要形成的原因是由于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50例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来自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150例糖尿病足患者。全部病例均符合1997年WHO 提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及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第一届糖尿病足学术会议制定的糖尿病足诊断标准。其中男52例,女98例。年龄48~86岁;糖尿病病程3~30年。
1.3 临床表现 下肢趾端疼痛、怕冷、皮肤苍白或发绀、肢端凉、水肿或干枯、颜色变暗、皮肤瘙痒,病足麻木及感觉迟钝或丧失,合并感染后,足部溃烂、坏死、创面经久不愈,不得不接受截肢手术。也可出现静息痛,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其疼痛可导致夜不能寐。严重者皮肤出现水疱、血疱、糜烂、溃疡、坏疽或坏死等。
1.2 诱因 鞋内异物损伤20例,足癣感染10例,烫伤10例,剪趾甲伤10例,搓伤15例,局部外伤20例,搔抓伤10例,不明原因55例。
2 护理
2.1 健康教育 定期开展糖尿病足知识讲座,让患者充分了解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病理解剖、病理生理;和糖尿病足的临床表现、诊断、并发症、预后;目前治疗糖尿病足的方法和效果;向患者讲解严格控制血糖、改善血脂代谢紊乱,解除血液的高凝状态对治疗糖尿病足的重要性,并督促和指导患者按医嘱规范治疗和用药[1]。建立合理饮食结构,控制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比例,饮食宜清淡,少食多餐,指导低脂、低糖、低盐、高纤维素饮食。教会患者自测血糖,使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
2.2 严格控制血糖 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活动强度等因素,制定详细的饮食、锻炼计划。再加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联合作用,使患者血糖稳定在理想水平,从而促进创面愈合。
2.3 预防和控制感染 保持足部清洁卫生,避免引起的再次损伤和感染。趾甲不宜过长,定期修剪,防止损伤。患者穿鞋、袜应清洁、柔软、轻便、舒适透气,不能擦伤皮肤,避免烫伤或摔伤,注意保持皮肤完整[2]。糖尿病患者每天用温水洗脚,水温在40℃~80℃,每次洗脚不超过10 min,洗完后用软毛巾擦干并检查足部。足部出现破溃或水疱时及时到医院诊治,清洁换药,选择有效抗生素积极控制感染。
2.4 局部护理 根据溃疡深度、面积大小、渗出多少以及是否合并感染来决定换药次数进行局部用药[3]。 采用蚕食清创法逐步清除坏死组织,用庆大霉素16万U、山莨菪碱10 mg、胰岛素8 U 加生理盐水湿敷,每天换药一次。加强患肢的运动,以防肌肉的萎缩,并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指导患者每天仰卧床上,作上、下肢连续屈伸运动,20~30 min,非负重运动和足部按摩。
2.5 心理护理 烦躁抑郁的不良情绪可引起体内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应激性激素的分泌增高,进一步引起血糖升高,从而加重病情,不利于患者足部的肉芽生长,护士应关心体贴患者,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2.6 注意事项 ①识别糖尿病足的先兆症状,如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局部感觉减退,有麻木或针刺感觉;②了解糖尿病足的诱发因素:如遇到意外伤、鞋磨伤、烫伤、足癣等处理不当,均可导致足部溃疡、坏疽的发生;鞋、袜要宽松、柔软、透气,鞋带勿系的过紧;③温水洗脚后用软布吸干,认真检查足部,按摩足部以及下肢,注意涂剂保护;④保持皮肤完整,防止冻伤、烫伤、擦伤的发生。
2.6 运动指导 运动可以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而加速葡萄糖的利用,有利于血糖的控制。运动后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前列腺素分泌增加,血糖黏稠度下降,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加强对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管理及教育,可有效地减轻或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4]。
3 讨论
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是因长期高浓度葡萄糖致下肢小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增强血管收缩,同时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机能不良,毛细血管底膜增生,导致糖尿病性动脉粥样硬化,从而使血管腔变窄。血管功能异常,血液黏滞度增高,易致血栓形成,使下肢组织营养障碍,从而使糖尿病患者发生缺血性坏疽。治疗不及时,护理不适当或者保守治疗无效而且坏疽边界不清楚,将进行截肢术。
综上所述,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糖尿病足的基本知识,包括糖尿病的预防知识,怎样避免足部损伤及足部伤口的处理,说明糖尿病足的严重性,强调绝对戒烟,积极治疗糖尿病,严格控制血糖。采取控制饮食,应用胰岛素及降糖药物,每月检测血糖变化以便调整药物用量。同时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使患者的情绪乐观、开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参考文献
[1] 范丽风,李峥,郑亚光.护理教育干预对糖尿病足预防的效果研究.现代护理,2005,10(17):1337.
[2] 郑金莲,郑金梅.糖尿病足的康复护理.现代康复,2001,4(2):148.
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对护理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护理部应与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密切配合,开展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使其在医疗活动中强化法规意识及安全意识,认识到医院感染与己有责,规范自己的医疗行为,使人人掌握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与自身业务相关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从而自觉遵守医院消毒隔离制度,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加强全员培训,提高护理人员职业素质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基础;完善医院感染硬件设施,制定医院感染质控标准,规范护理活动准则,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环节;建立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实行三级监控网络是抓好医院感染质量控制的保证,加强外科护理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的作用。
2落实外科护理管理措施
2.1严格消毒:消毒、灭菌是切断医院感染的重要途径。护理工作者应掌握消毒剂的性能和注意事项,严格消毒医疗用品。对常用的消毒液、空气、物体表面、无菌物品等建立行之有效的消毒、灭菌和监测制度,定期监测,对不合格的要分析原因,采取措施整改。在配置药物、各种注射及各种侵入性护理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积极学习消毒、灭菌相关进展。
2.2减少侵入性操作:侵入性操作明显增加了医院感染的机会。因侵入性操作破坏了机体的正常防御功能,为细菌的侵入打开了门户,极易引起相应部位的感染。有报道,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医院感染率最高,其次是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再次是泌尿道插管。泌尿道插管是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原因。在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时污染了用于患者的药品及器械,皮肤消毒不严格,输液反应等引起伤口及穿刺部位的感染都与护理操作不当有关。尽量减少各种侵入性操作,若病情需要,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防止致病微生物扩散。为患者做治疗、护理的器械要求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使用过的器械物品应及时清洗、消毒或灭菌,定期更换和保养,做好各种医疗器械的消毒。
2.3严格洗手制度:医护人员的手是医院感染最常见的传播途经,而洗手是医院感染控制中最简单却最有效的环节。护士每项操作前后或接触患者前后均要认真洗手。护理人员应自觉养成洗手和手消毒的习惯,掌握并严格执行洗手方法,认真进行手的清洗和消毒。
2.4预防手术切口感染:做好手术前患者皮肤的准备,手术前1d洗澡或擦澡,备皮时注意所有物品的消毒,皮肤准备区符合手术要求,器械护士注意外科手消毒,口罩盖住口鼻,帽子要盖住全部头发。在手术过程中要严格无菌操作,做好术后伤口的护理,护理手术切口前后必须按规定洗手,换药器械和敷料必须达到灭菌,换药器械一人一用一灭菌,注意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2.5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护士应该掌握抗菌药物的药理作用、应用特点及应用原则,正确配制,选择合适的溶酶,熟悉药物的配伍禁忌、不良反应等;使用前,遵医嘱及时采样送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根据抗菌药物的途径、次数、间隙时间及药物的半衰期,严格按医嘱规定时间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