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学科德育内涵范文

学科德育内涵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5:34:4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学科德育内涵,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学科德育内涵

篇1

作者简介:唐铁梅,1973 04,女,汉族,学历:余市人民医院医学学士,职称: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从事中医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197.32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385-01 中医药学各分支学科的不断进步是中医药学术发展的前提,中医药学术发展应基于学科建设的原理,加强各学科学术进步,将重点学科建设工作摆在首要地位,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中医药学术的发展。学科建设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针对该学科的特征,明确学科的内涵与外延,对学科的分化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中医内分泌学科作为中医重点学科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中医内科内分泌学科内涵与外延的界定对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主要基于我院多年的研究基础,从学科内涵、外延方面对中医内科内分泌学科进行了阐述,为我国中医内科内分泌学科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1 中医内科内分泌学科的内涵

中医内科学科的一个主要分支就是中医内科内分泌学,指的是通过中医方法及理论对有关内分泌代谢系统的病因、预防、诊断和治疗等内容进行说明的一门学科[1]。人体多种系统疾病都跟内分泌代谢有很大的关系,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及呼吸系统等疾病都属于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大致可以划分为代谢性疾病及内分泌疾病。

内分泌腺、激素分泌细胞及细胞分泌的激素共同构成了内分泌系统,利用多种激素调节轴,通过调节内分泌的方式达到控制机体器官功能目的。其中激素分泌细胞遍布全身,有时还以细胞团的形式存在;细胞分泌激素的主要类型有拮抗剂、受体激动剂以及激素受体等。基于中医学角度,可以将内分泌系统概括为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正常功能的发挥,涵盖了气、血、津液的生成及其在机体内进行新陈代谢的过程。由此可见,中医内科内分泌学科包括多方面的知识,涉及范围广,所以要想研究人体多种系统疾病,提高临床疾病的诊疗水平,就必须了解中医内科内分泌学科的基本知识。

2 中医内科内分泌学科的任务

深入对内科内分泌代谢系统基础理论知识的研究,不断总结经验并进行统一的整理是促进中医内科内分泌学科发展的首要任务,在这个过程中要将众多专家学者对内科内分泌代谢疾病的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在此基础上,不断发掘学科内涵,通过中医方法及理论对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2]。此外还要在中医学理论基础上,融入现代先进的诊疗理念和技术,科学的研究有关内科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使中医药学术不断进步和完善,以期增强中医药对有关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3 中医内科内分泌学科的独特理论

中医内科内分泌学科既具有中医内科学的一般特点,也存在其特有的学术理论体系,即在中医治疗理论的基础上,基于整体的观念,注重针对性和动态性治疗。

3.1 内分泌调节轴与肾命三焦系统: 内分泌系统利用多种激素调节轴,通过调节内分泌的方式对人体的器官功能进行控制,人体内分泌调节轴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胰岛―内分泌―旁分泌系统、松果腺―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内分泌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功能轴、机体能量代谢调节系统及生长激素和相关激素调节轴等[3]。人体每个脏器的功能都受到肾命三焦系统的影响,肾命三焦系统指的是肾命通过三焦的气化功能对人体的气血津液的代谢和输布进行调节,是调节人体代谢和内分泌的原动力。中医学中脏腑经络运行状况同内分泌轴功能有紧密的联系,只有使各个内分泌调节轴相互协调,利用激素、靶腺激素及促激素之间的共同作用,才能真正实现各器官和系统的和谐统一,保证人体机能的正常运行。

3.2 中医精气学说: 激素的分泌具有周期性,由生物钟决定,这种周期性的变化叫做生物节律。人体内分泌系统主要是利用激素的生物节律来实现对机体功能的调节。从中医学角度分析,由精气构成的形体是人身的根本,说明精气是构成人体生命的基本物质,精气是元阴、元阳、气、血、津液的升降出入和脏腑功能正常运行的根本,其中就包括激素。激素是否正常分泌、分泌量的大小均与肝、肾等器官的功能的正常发挥有直接的关系[4]。

4 中医内科内分泌学科的诊治特色

4.1 注重和解、调节的治疗方法: 基于中医辨证理论分析内分泌代谢疾病,可以将其归为气血津液病证,表现为气血津液的运行失常或生成不足,脏腑功能失调。而肾命三焦系统同内分泌代谢疾病有极大的关系,能够对五脏六腑功能起到调控的作用, 而肾、肝、脾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一旦不能正常运转必然会打破机体阴阳平衡,引发内分泌代谢疾病[5]。因此,在治疗内分泌代谢疾病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整体调节的重要性,侧重对疾病的和解和调节,通过调和胃肠、调和气血、调和肝脾、和解少阳、调和阴阳等方式恢复脏腑功能的协调,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4.2 重视医患配合: 中医治疗强调患者要积极的进行自我调节,在人体自身免疫调节的作用下进行治疗。病人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仅通过药物的调节不能治愈疾病,还需要患者的主动配合。像高血糖高渗综合征、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症和肥胖症等内分泌代谢疾病都同患者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只有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调节,主动配合治疗,才能保证治疗的有效性。

5 中医内科内分泌学科的分支学科

根据医学领域研究途径的不同,可以将中医内科内分泌学科划分为实验、临床及基础中医内科内分泌代谢病学3个分支学科;而从中医传统理论角度分析,中医内科内分泌学科包括中医内科内分泌代谢疾病护理学、治疗学、辨证学及病机学4个分支学科。学科的分化过程可以体现出学术发展的不断深入,反过来也有利于促进中医内科内分泌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 杨进.从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内涵与外延探讨该学科的建设[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

[2] 邢淑丽,秦玉龙.从《证治汇补》看李用粹对中医内科学贡献[J]. 吉林中医药,2011(08)

[3] 孙伟,盛梅笑,周栋,等.对中医肾病学科外延界定及外延建设问题的探讨[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03)

篇2

关键词:中医内科;肾病学;内涵;外延

中图分类号:R256.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7-176-0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医学水平也逐渐完善。在中医内科的研究领域当中中医内科肾病学是作为中医内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存在的,而在中医理论研究的基础和辩证整体关系来说也是基础理论和观念。因此笔者希望通过一定的临床经验,加之古今中医和西医对肾病的研究理论的基础上,对“肾”的概念进行了系统地阐释。最后并结合现代医学的方法与理论实践,对中医内科肾病学蕴藏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探析。希望对中医内科肾病学的研究发展有些成效。

1、传统医学中对“肾”的认识

在传统中医学当中,将肾当做是人的先天之本,主要是用来生长发育和给水新陈代谢的身体机能。作为维系人的身体内脏和生理的肾,传统医学中将肾作为水火之脏,主要是用来调节身体环境的平衡。但是在传统医学中与西方医学对肾脏的认识问题方面存在偏差,比如在西方医学中将代谢、内分泌等脱离于肾的范围。因此对于肾研究的领域和理论体系中西方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我国的古代,由于技术条件和环境的限制,导致了部分医学解剖观念上对医学观念的定义分化存在偏差。肾在中国医学中将其作为五脏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在大肾脏的基础之上,将其开窍于耳,纳气和藏精。肾与人的生殖和发育息息相关,诸如早产、不孕不育等病症以及神经官能症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研究中医内科肾病学的时候要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辩证的认识到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肾脏认识的异同。

2、中医内科肾病学内涵

对于中医内科肾病学内涵,笔者认为不应该只局限于传统的中医学理论,而是应该建立在科学的医学理论的基础上对中医内科肾病学内涵进行探究。因此对于现代中医内科肾病学内涵应该包括两方面的研究,即传统的中医理论和现代内科中的肾脏病学理论。只有这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具有中西结合特色的“中医肾脏病学”。在中医内科肾病学中对内涵的把握要是以西医中的解剖学为主要研究对象,并结合中医当中的经络理论和脏腑等理论学说为基础。从而在运用的过程当中采取中医的医治辩证的原则来进行干预治疗,最终达到缓解病患疾病的目标。在传统的中医肾脏病学当中是以肾脏疾病为研究对象的,对肾脏的解剖和生理功能已经诊断的方法、护理等进行诊治和判断。笔者认为,对于当下的中医内科肾病学的内容要基于中医内涵的需要,并在现代化的医学研究中,广泛地借鉴现代医学的最新成果和理论来促进中医学的发展。现代中医肾脏病学研究的内涵也是逐渐深入和发展,在中医肾病学的基础上会衍生出诸如对传统中医肾病学的基础理论和伦理、护理学等次级学科,这将极大地丰富中医内科肾病学的内涵。因此对于中医内科肾病学内涵包括肾和肾病的内容,涵括了代谢、生殖、泌尿和内分泌等多个方面,如传统中医当中的五迟五软、耳鸣耳聋等,西医当中的急性肾小球肾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药物性肾损害、慢性前列腺炎等病症。

3、中医内科肾病学外延

在中医内科肾病学的外延来说具有极其广阔的发展空间,现代临床医学的实验表明,在现代医学当中的肾,除了可以调节和维持人体内水的平衡知网,还可以刺激人的造血和血压调节的功能。在系统生物学和基础医学理论等的支持下,中医内科肾病学的外延也随之拓展和更新。肾的功能也与人的生长、消化、呼吸甚至大脑不能的功能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随着临床医学的逐渐发展,中医内科肾病学将会在不同病症的机理和特点的基础上分化出多个分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拓展:

第一,在遗传性疾病方面,我国中医当中对于肾脏来说是来源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因此在肾精当中可能存在某种遗传因子和遗传物质。这与现代医学当中的分子和基因病有着一些类似之处。现代医学当中的基因和分子并使由于基因发生变异造成的,在遗传性因素的基础上,出了诸如癫痫、哮喘、糖尿病等与DNA或者遗传基因相关的疾病。这些都是可能在家族性遗传病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在此方面,肾病学研究的外延可以为疾病基因研究的组成作出了深入地研究,加深了人们的认识。因此对于中医中的先天之木观点,也可以在中医内科防治疾病当中借助疾病因子学来进行研究和探索其机理,开辟出一条新路径。

第二,在老年疾病和中后期疾病方面,由于老年人已经处于肾精自衰的阶段,肾易亏而难以积累。这也因此造成了老年人肾病和中后期疾病增多的趋势,如老年性痴呆、老年性白内障、老年性耳聋等病症,要想解决这些疾病,它的根本就在于采取补肾护精法,这也是中医内科肾病学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此外在某些中后期疾病上面,中西辩证认识的方法,对高血压和癌症末期等引起的肾脏疾病都是属于中医当中的后期疾病阶段,这些都可以采取补肾护精法来改善患者的症状,缓解病患的痛苦。

4、结论

对于我国现代的中医内科肾病学的内涵与外延,是涵括了很大的医学领域。因此在以后的发展和研究中医肾病当中,要注意采取先进的科学研究方法,在中医医理和理论的基础上,提高中医肾病的意志水平。在肾病作用机理不断研究和深化的基础上,以系统的医学方法,加快肾病学的研究水平,从而提高诊治患者的水平,造福与人类,并为以后的研究发展开拓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金志甲. 中医学科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 . 中医教育,1995 ,14 (3) :15.

[2]陈晶, 罗仁. 浅谈中医肾病学的内涵与外延[J]. 江办中医药.2008,40(10):97.

篇3

我们所处的发展阶段

1. 从自身的发展看,我个人认为中国的大学目前正处在一个阶段性质变过程,或者说,我们的大学经过“985”、“211”的建设正在产生一个质的飞跃。从我们自身发展来说,有大量的数据和事实来说明这一点。许多高校在最近几年“985”和“211”建设以后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这种变化虽然是缓慢发生的,但却是令人振奋的。除了刚才谈到的毛入学率超过20%,硕士生、博士生都有大幅度的增长等等这些量化的指标之外,还有一些质的变化。这种质的变化潜移默化地表现在老师的群体当中,也表现在我们学生群体当中。比如说给我感触比较深的,我们的老师在谈论到关于学科建设、科研方向的时候,对国外目前发展的动向,对目前世界发展的最新成果,对世界知名的科学家正在研究什么、我们这个学科国际上谁做得最好,正在研究什么,对这些东西了解得越来越深,而且我们的老师在做自己学科规划的时候会自觉地以这些样板作为自身的学习榜样,来规划自己学科发展。老师在确定研究方向、申请研究课题的时候,也会自觉地把目标定位到世界先进水平这样一个目标上来,并做出了一批高水平的成果。这种点滴的影响,让我感觉到我们的大学正在面临一个质变的到来,这个质变的到来是经过前期几代人的积累,正是这种不断的积累使得现在我们的大学有实力有资本来谈论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这样一个基本目标。

我们中国的大学,尤其是经过“985”和“211”支持过的大学,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学术水平、学科发展水平、师资水平、确实面临着这样的一个质变的到来,包括刚才各位校长谈到的如何把自己学校定位在世界一流这样一个标准,而且在近些年要有比较大的发展。这些话可能在10年前我们不敢说,现在我们可以说,我们正在面临这样的一个质变的到来,这是从我们自身发展的现状得出的一个结论。

2. 从社会的需求看,中国的经济连续多年呈现出一个快速发展的势头,这样的发展势头要求高等学校必须跟上国家的发展步伐。如果落后于社会发展步伐,高等教育将会被社会淘汰,社会需求也要求我们要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甚至要超过社会发展的步伐,要起到引领的作用。社会需求也要求我们要有一个质的变化,我们自身不能无动于衷,我们必须要适应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对自身的发展进行适度的思考,进行适度的变革。

目前存在的若干问题

我们现阶段的高等教育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好的发展阶段,但是我们在发展中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尽管这些问题是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如果我们一旦忽视了这些问题,对今后的发展会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

第一个问题是大学的社会功能被边缘化。这个问题实际上是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问题。高等教育体现育人的功能,体现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体现社会服务的功能,这三大功能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尽管我们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很迅速,但是在关于国家发展命脉的重大问题上,很少看到以大学作为主要的载体,或者以大学这一群体为载体所发出的声音。或者说我们大学学者、教授在不同的组织背景下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但是高等教育,尤其是我们国家知名大学这一群体所发出的声音微乎其微。我们的大学作为一个行业,作为一个领域,发出的声音太微弱了。但是人才和思想,恰恰是来源于高校,所以这方面我们不能不反思大学的社会功能被边缘化。这其中有社会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有我们自身不足的问题。我们没有有意识地把高等教育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把大学的资源与社会发展的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长此以往,大学在社会发展中的立足之地将会越来越少。大学本来是社会的一个思想库、知识库,一个信息中心。在社会发展中,取之不尽的信息和思想很多都是来源于大学,但是现在这些信息源往往都被分散了,我们自身没有充分的组织利用好大学的思想、知识,也就是说大学的功能没有有效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换句话说我们没有把大学自身的优势与社会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二个问题是大学的办学特色。大学的特色是大学生存之本,所有一流大学我们都能指出他们的办学特色,如哈佛、斯坦福等。一流大学不可能所有学科都是一流,但肯定要有几个或者若干学科是世界一流,这恰恰反映了大学的特色。如果我们的大学各有特色,中国的高等教育在世界舞台上会有一席之地。但现在中国大学的特色被弱化了,一所大学不可能包揽所有社会对大学的需求,而是应该瞄准某些方面确定办学方向。老百姓不清楚某个大学哪些方面比较好,这是我们自己没有做好宣传。实际上一个大学要瞄准自身一两个有特色的发展方向,就能够在社会上有立足之本,同时也能带动自身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从而促使办学质量提高。特色问题实际上也是一个办学方针问题,教育必须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必须服务于社会。

第三个问题是大学的科学评价体系问题。我比较主张对大学有一个科学评价体系,这是办学方向问题。如何对大学科学评估,不是名次高低问题,而是大学发展方向的引导问题。大学评价体系的科学化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仅仅对一流的大学来讲,把大学的精力和注意力,把老师的积极性集中到学校发展的内涵上来,是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科学规律的。英国在大学评价中会评选出若干个优秀的学科,这使得老师把精力集中到本学科的发展上,带动学校整体发展。一个学校有自己的特色学科,就会对社会有更大贡献,在世界上就会有自己的地位。评价问题实际上是办学方向问题,怎样评价就怎么引导,如按论文数评价,论文就会铺天盖地地暴增,就会使学术浮躁,不精益求精。我主张对一流大学在学科群上整体评价,这会引导大学做出学科特色,会凝聚成各具特色的引导力量,在世界舞台上有我们的声音。办学方向问题与政府和社会机构的评价体系密切相关,评估和学科评审是必要的,但要更多地把评估凝聚在一级学科(群)的内涵建设上,以促进学校整体内涵建设与质量的提升。

对“985”和“211”建设的几点建议

目前高等教育取得的成绩应该感谢“985”和“211”这两个工程的支持,不然中国高等教育不会有今天的成绩。我们应该在适当阶段把建设的成果向政府、国人进行展示,这是我们踏踏实实做出的成绩,没有必要羞羞答答,要理直气壮。我们确实在国家投入资金很少的情况下,培养了人才、拿出了科研成果,这是高等教育值得自豪和光荣的一面,也是我们知识分子的自豪。我们希望“985”和“211工程”对高等教育的贡献得到充分肯定,建议最好把“985”和“211”列入教育部长期计划,这样有利于对高等学校学科建设做好稳定持续的规划。

篇4

关键词:大学英语;隐性课程;开发;利用

一、隐性课程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的体现

大学英语教学系统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了教材、教师、学生、课堂教学活动、英语教学环境以及课外教学活动等要素,而各个要素中均包含有大量的隐性教育内容,因此形成不同层面的隐性课程。课程在以下所述几种要素中均有体现:

1.大学英语教材中的隐性课程

实质上,教材的编写过程就是一个针对社会共同经验进行选择性地筛选、定式化和组织化的过程。教材实现了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有机结合,能够将对外语和外语教学的认识、观点、经验以及科研结果都真实地反映出来。教材作为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将教学内容具体地呈现了出来,与此同时语言的交际性、人文性、社会性和教育性也通过教材直接或者间接地反映了出来。由于教材内容具有教育性的导向,因此教材主要是以反映人类的真、善、美等高尚情感为主,对学生品德教育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的隐性课程

隐性教学对于教学的影响可以说是无时无刻地存在的。随着教学环境的改变和课堂主体的转变,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受压于教师的教学模式已经被淘汰,而隐性课程对于学生的教育和影响是间接的、无意识的和无压力的,因此隐性课程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也更利于学生融入英语学习的氛围中。在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上,教育影响因素存在于课堂环境、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和师生互动关系中,这意味着学生在学学英语的同时,也接受了隐含在其中的教育,使他们的说话方式、行为和思维在潜移默化中受到

影响。

3.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之外的隐性课程

所谓大学英语教学以外的活动,即指的是除教学活动以外的物理环境、心理环境和制度环境,这些环境给学生带来的各种影响也属于隐性课程。虽然这些因素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有意或无意地,但是有时这种影响却非常巨大,间接地促进了学生的语言学习。对于大学英语课堂活动以外的隐性课程而言,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开辟新的英语课堂,让学生发展英语学习的多种可能性,使学生学习语言的空间得以拓展。

二、对大学英语隐性课程的开发和利用

1.开发大学英语教材中的隐性课程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英语教材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从最初的教材书、指导用书和辅助读物到现在的图书资料、网络资源、报纸杂志等,英语教材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多。这些资源不仅含有丰富的文化资源,而且还包含一定的德育资源,教师在大学英语的课堂上,不应当只局限于对语言知识的传授,还应当注重对学生思想的教育,因此必须发掘教材中和思想教育有关的因素,如针对教材中提到的热爱科学、团结友好和互帮互助等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教育。当然,大学英语肯定和英语国家的文化是分不开的,因此教师还应当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进行选择性的介绍,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背景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使他们的交际能力得到提高。

2.选择合理的教学手段

大学英语教材涉及的内容多种多样,如果一味地采用同一种教学方法是不可取的,因此英语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与之符合的教学手段。众所周知,英语课堂教学实质上就是一种进行信息交流的活动,因此一定的教学工具和手段是必不可少的,如此才可以保证教学内容的生动化和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

学习。

3.创建理想的学习环境

如上面所述,学习环境属于隐性课程的范畴之内,其可以分为“硬件”和“软件”两种。“硬件”包括文化设施和校园环境等方面,而“软件”则包括学风、校风、文化氛围等方面。就“硬件”而言,学校应当注重教学设施的更新,不断地美化校园环境,从而使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而在“软件”方面,由于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老师、学生之间的配合与交流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因此应当构建好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强化教学效果。此外,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开展丰富的英语活动,如英语演讲、英语角等,使学生找到一种利于自己学习的课外英语活动,实现自身英语学习的个性化。

我们必须意识到,隐性课程在大学英语课程中无处不在,在学生学习中隐性课程对于学生潜在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教师和学生必须一致认识到隐性课程的重要性,共同致力于隐性课程的发掘和利用,使隐性课程发挥其在英语学习中的关键性作用,促使学生深入理解英语知识并牢牢掌握,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而且从发展的眼光来看,隐性课程对于学生的独立学习、情感态度、思想教育乃至未来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体育 学习评价 内涵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079(2008)10-0182-02

一、教育评价的概念

评价的概念:在我国的文字中,“评价”是评定价值的简称。在英语中“evaluate” (评价)这个词,在词源上的含义也就是引出和阐发价值。

教育评价诞生于“八年研究”,“八年研究”指的是美国自1933年至1940年开展的一次课程改革研究活动。在研究中主要研究人泰勒说:“评价过程在本质上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教育评价(实质上就是课程评价)的泰勒模式。

当把“评价”一词特别地用于学校教育领域或课堂教学情境时,在一些情况下,“评价”就是“教育评价”一词的简称。下面是国内外一些学者对“评价”一词在教育教学活动情境下的若干典型的解释:

格兰朗德(N.E.Gronlund)认为,评价是为了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收集、分析和解释信息的(课堂)系统过程;评价包括对学生的定量描述(测量)和定性描述(非测量)两方面。根据格兰朗德的观点,评价总是包括对测量结果需求程度的价值判断。一个完整的评价计划包括测量和非测量两种方法,用公式加以形象地表达,即:

评价=测量(定量描述)+非测量(定性描述)=价值判断

斯塔费尔比姆(L.D.Stufflebeam)等人认为,“评价是一种划定、获取和提供叙述性和判断性信息的过程。这些信息设计研究对象的目标、设计、实施和影响的价值及优缺点,以便指导如何满足教学效能核定的需要,并增加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斯塔费尔比姆还说,“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

总之,可以这样来描述“教育评价”概念,所谓教育评价(educational eveluation),是指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和教育目标,利用测量和非测量的种种方法系统地收集资料信息,对学生的发展变化及其影响学生发展变化的各种要素进行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并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不妨把这个定义看成是广义的教育评价。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选用不同的定义。

二、学习评价的内涵

自桑代克提出了学力评价的观点开始,我们就已经知道,其实教育评价首先就是从学习评价开始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评价正式成为教育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人们开始在不同的层面上对教育评价进行研究。作者通过研究发现,国内外对学习评价的内涵方面的研究文献非常少,为避免歧义,有必要对学习评价作一说明。

首先,学习是与获得的知识或技能的过程、情况、能力、效果有关系的,并通过对学习的过程、情况、能力、效果的评定和阐发而达到教育的效果,这才有学习评价的概念的出现。

从前面国内外学者对“评价”一词在教育教学活动情境下的若干典型的解释中,我们知道当把“评价”一词特别地用于学校教育领域或课堂教学情境时,在一定情况下,“教育评价”也就成了“学习评价”一词的简称。“评价是为了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收集、分析和解释信息的系统过程”;“评价包括对学生的定量描述(测量)和定性描述(非测量)两方面”;“是按照教育目标和价值观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教育计划的效果等进行测量的过程”。其实,这些解释都是与学生的学习评价紧密相关的。我们可以看出,学习评价是指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采取一定的手段,对学生通过教学所发生的行为,予以确定的过程。学习评价的对象是指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结果,评价者主要是任课老师。

三、学习评价与教学评价、学习测量的关系

教学评价是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做出客观衡量和价值判断的过程,包括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所进行的价值判断。从严格意义上讲,学习评价与教学评价并不是一回事,不过,由于教师和学校教学工作质量是通过学生学习的结果反映出来的,所以对学生的评价是基础和根本,世界各国学者一般也是更多地从学的方面论述教学评价的。在我国的教学论文著作中,对教学评价和学习评价并未做严格的区别,只是简单地将教学评价等同于学生学习的评价,从而造成某些认识上的混乱,实际上,教学评价更多的属于学校管理和教育督导研究的范围,学习评价则属于教学论的研究范围。

学习评价也不能等同于学习测量,测量是人们对事物进行某种数量化的测定,运用各种测量手段和各种信息只是对学生行为进行描述,而不管其价值如何,而评价则以这种描述为基础而试图确定学生行为的价值,即根据测量结果对学生的行为作出价值判断。简言之,学习测量着重于对学习状况的数量化测定,而学习评价则是在测量的基础上,着重对学习状况的“解释”与“判断”。在学习评价中,测量的手段和工具很多,但主要是测验。教师根据测验结果对学生的学习做出价值判断。判断既可以用于形容词,也可以用于短语,或一组评语表示,它主要回答某个学生在某个学科的某个单元学习中学得“怎么样”。

四、中学体育课程的学习评价的内涵

中学阶段学生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的增长,以及运动技能的形成,都处于最佳状态。中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对于提高我国全民族的体质水平,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都具有战略意义。

开展中学体育是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增强体质的最积极有效的手段,中学体育是进行智力教育不可缺少的条件和促进智育的积极因素,通过体育教学,可以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卫生基本知识、科学锻炼身体的技能和方法,也是对学生进行智力教育、加强体育文化教养的一部分内容。

鉴于学习评价的内涵,我们可以引申和总结出体育学习评价的含义,体育学习评价首先是对学生的评价,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除了是为达到体育目的,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之外,体育学习评价还要依照划分的五个学习领域、六个水平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学习成果、对学习过程 、对学生参与活动的意识、情感进行评价 。体育学习评价是体育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通过体育学习评价能使我们对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加以断定,进而为教学提供反馈信息和改进依据;同时,还可以通过学习评价这一教学环节激励学生、教育学生。

为此,笔者通过对教育、体育教学领域方面的专家34人进行体育学习评价的涵义问卷调查,专家问卷调查按社会学调查统计通用要求进行,并对问卷进行了效度和信度检验。根据本研究的内容及目的,遵循体育科研方法关于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了专家问卷调查表。问卷初稿征求了专家的意见并反复修改后,抽取10个专家,对问卷作了效度评价(见表1)。从专家调查结果看,调查问卷所列各题能反映所要调查内容,具有有效性。为了检验问卷的信度,对问卷进行了重测,两次的相关系数为0.9132(P

从调查结果来看,认为学习评价的涵义中是“对学生的评价”的有28人,占调查人数的 82%,认为是“为达到体育目的,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的有32人,占94%,认为是“通过体育教学实践, 对学习过程的评价”的有31人,占91%,认为是“对学生参与活动的意识、情感的评价”的有 33人,占97%。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界定体育学习评价:体育学习评价是指根据学生从事体育学习的具体情况,对其学习进展与行为变化的评价,它既包括对学生学习进程的诊断判定,又包括对学习结果的评定,还包括对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发展状况的评价。

参考文献

[1] 叶澜主编,陈玉琨,沈玉顺.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