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学科德育内涵范文

学科德育内涵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5:34:4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学科德育内涵,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学科德育内涵

篇1

作者简介:唐铁梅,1973 04,女,汉族,学历:余市人民医院医学学士,职称: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从事中医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197.32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385-01 中医药学各分支学科的不断进步是中医药学术发展的前提,中医药学术发展应基于学科建设的原理,加强各学科学术进步,将重点学科建设工作摆在首要地位,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中医药学术的发展。学科建设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针对该学科的特征,明确学科的内涵与外延,对学科的分化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中医内分泌学科作为中医重点学科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中医内科内分泌学科内涵与外延的界定对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主要基于我院多年的研究基础,从学科内涵、外延方面对中医内科内分泌学科进行了阐述,为我国中医内科内分泌学科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1 中医内科内分泌学科的内涵

中医内科学科的一个主要分支就是中医内科内分泌学,指的是通过中医方法及理论对有关内分泌代谢系统的病因、预防、诊断和治疗等内容进行说明的一门学科[1]。人体多种系统疾病都跟内分泌代谢有很大的关系,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及呼吸系统等疾病都属于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大致可以划分为代谢性疾病及内分泌疾病。

内分泌腺、激素分泌细胞及细胞分泌的激素共同构成了内分泌系统,利用多种激素调节轴,通过调节内分泌的方式达到控制机体器官功能目的。其中激素分泌细胞遍布全身,有时还以细胞团的形式存在;细胞分泌激素的主要类型有拮抗剂、受体激动剂以及激素受体等。基于中医学角度,可以将内分泌系统概括为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正常功能的发挥,涵盖了气、血、津液的生成及其在机体内进行新陈代谢的过程。由此可见,中医内科内分泌学科包括多方面的知识,涉及范围广,所以要想研究人体多种系统疾病,提高临床疾病的诊疗水平,就必须了解中医内科内分泌学科的基本知识。

2 中医内科内分泌学科的任务

深入对内科内分泌代谢系统基础理论知识的研究,不断总结经验并进行统一的整理是促进中医内科内分泌学科发展的首要任务,在这个过程中要将众多专家学者对内科内分泌代谢疾病的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在此基础上,不断发掘学科内涵,通过中医方法及理论对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2]。此外还要在中医学理论基础上,融入现代先进的诊疗理念和技术,科学的研究有关内科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使中医药学术不断进步和完善,以期增强中医药对有关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3 中医内科内分泌学科的独特理论

中医内科内分泌学科既具有中医内科学的一般特点,也存在其特有的学术理论体系,即在中医治疗理论的基础上,基于整体的观念,注重针对性和动态性治疗。

3.1 内分泌调节轴与肾命三焦系统: 内分泌系统利用多种激素调节轴,通过调节内分泌的方式对人体的器官功能进行控制,人体内分泌调节轴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胰岛―内分泌―旁分泌系统、松果腺―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内分泌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功能轴、机体能量代谢调节系统及生长激素和相关激素调节轴等[3]。人体每个脏器的功能都受到肾命三焦系统的影响,肾命三焦系统指的是肾命通过三焦的气化功能对人体的气血津液的代谢和输布进行调节,是调节人体代谢和内分泌的原动力。中医学中脏腑经络运行状况同内分泌轴功能有紧密的联系,只有使各个内分泌调节轴相互协调,利用激素、靶腺激素及促激素之间的共同作用,才能真正实现各器官和系统的和谐统一,保证人体机能的正常运行。

3.2 中医精气学说: 激素的分泌具有周期性,由生物钟决定,这种周期性的变化叫做生物节律。人体内分泌系统主要是利用激素的生物节律来实现对机体功能的调节。从中医学角度分析,由精气构成的形体是人身的根本,说明精气是构成人体生命的基本物质,精气是元阴、元阳、气、血、津液的升降出入和脏腑功能正常运行的根本,其中就包括激素。激素是否正常分泌、分泌量的大小均与肝、肾等器官的功能的正常发挥有直接的关系[4]。

4 中医内科内分泌学科的诊治特色

4.1 注重和解、调节的治疗方法: 基于中医辨证理论分析内分泌代谢疾病,可以将其归为气血津液病证,表现为气血津液的运行失常或生成不足,脏腑功能失调。而肾命三焦系统同内分泌代谢疾病有极大的关系,能够对五脏六腑功能起到调控的作用, 而肾、肝、脾作为人体的重要器官,一旦不能正常运转必然会打破机体阴阳平衡,引发内分泌代谢疾病[5]。因此,在治疗内分泌代谢疾病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整体调节的重要性,侧重对疾病的和解和调节,通过调和胃肠、调和气血、调和肝脾、和解少阳、调和阴阳等方式恢复脏腑功能的协调,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4.2 重视医患配合: 中医治疗强调患者要积极的进行自我调节,在人体自身免疫调节的作用下进行治疗。病人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仅通过药物的调节不能治愈疾病,还需要患者的主动配合。像高血糖高渗综合征、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症和肥胖症等内分泌代谢疾病都同患者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系,只有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调节,主动配合治疗,才能保证治疗的有效性。

5 中医内科内分泌学科的分支学科

根据医学领域研究途径的不同,可以将中医内科内分泌学科划分为实验、临床及基础中医内科内分泌代谢病学3个分支学科;而从中医传统理论角度分析,中医内科内分泌学科包括中医内科内分泌代谢疾病护理学、治疗学、辨证学及病机学4个分支学科。学科的分化过程可以体现出学术发展的不断深入,反过来也有利于促进中医内科内分泌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 杨进.从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内涵与外延探讨该学科的建设[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

[2] 邢淑丽,秦玉龙.从《证治汇补》看李用粹对中医内科学贡献[J]. 吉林中医药,2011(08)

[3] 孙伟,盛梅笑,周栋,等.对中医肾病学科外延界定及外延建设问题的探讨[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03)

篇2

关键词:中医内科;肾病学;内涵;外延

中图分类号:R256.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7-176-0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医学水平也逐渐完善。在中医内科的研究领域当中中医内科肾病学是作为中医内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存在的,而在中医理论研究的基础和辩证整体关系来说也是基础理论和观念。因此笔者希望通过一定的临床经验,加之古今中医和西医对肾病的研究理论的基础上,对“肾”的概念进行了系统地阐释。最后并结合现代医学的方法与理论实践,对中医内科肾病学蕴藏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探析。希望对中医内科肾病学的研究发展有些成效。

1、传统医学中对“肾”的认识

在传统中医学当中,将肾当做是人的先天之本,主要是用来生长发育和给水新陈代谢的身体机能。作为维系人的身体内脏和生理的肾,传统医学中将肾作为水火之脏,主要是用来调节身体环境的平衡。但是在传统医学中与西方医学对肾脏的认识问题方面存在偏差,比如在西方医学中将代谢、内分泌等脱离于肾的范围。因此对于肾研究的领域和理论体系中西方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我国的古代,由于技术条件和环境的限制,导致了部分医学解剖观念上对医学观念的定义分化存在偏差。肾在中国医学中将其作为五脏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在大肾脏的基础之上,将其开窍于耳,纳气和藏精。肾与人的生殖和发育息息相关,诸如早产、不孕不育等病症以及神经官能症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研究中医内科肾病学的时候要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辩证的认识到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肾脏认识的异同。

2、中医内科肾病学内涵

对于中医内科肾病学内涵,笔者认为不应该只局限于传统的中医学理论,而是应该建立在科学的医学理论的基础上对中医内科肾病学内涵进行探究。因此对于现代中医内科肾病学内涵应该包括两方面的研究,即传统的中医理论和现代内科中的肾脏病学理论。只有这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具有中西结合特色的“中医肾脏病学”。在中医内科肾病学中对内涵的把握要是以西医中的解剖学为主要研究对象,并结合中医当中的经络理论和脏腑等理论学说为基础。从而在运用的过程当中采取中医的医治辩证的原则来进行干预治疗,最终达到缓解病患疾病的目标。在传统的中医肾脏病学当中是以肾脏疾病为研究对象的,对肾脏的解剖和生理功能已经诊断的方法、护理等进行诊治和判断。笔者认为,对于当下的中医内科肾病学的内容要基于中医内涵的需要,并在现代化的医学研究中,广泛地借鉴现代医学的最新成果和理论来促进中医学的发展。现代中医肾脏病学研究的内涵也是逐渐深入和发展,在中医肾病学的基础上会衍生出诸如对传统中医肾病学的基础理论和伦理、护理学等次级学科,这将极大地丰富中医内科肾病学的内涵。因此对于中医内科肾病学内涵包括肾和肾病的内容,涵括了代谢、生殖、泌尿和内分泌等多个方面,如传统中医当中的五迟五软、耳鸣耳聋等,西医当中的急性肾小球肾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药物性肾损害、慢性前列腺炎等病症。

3、中医内科肾病学外延

在中医内科肾病学的外延来说具有极其广阔的发展空间,现代临床医学的实验表明,在现代医学当中的肾,除了可以调节和维持人体内水的平衡知网,还可以刺激人的造血和血压调节的功能。在系统生物学和基础医学理论等的支持下,中医内科肾病学的外延也随之拓展和更新。肾的功能也与人的生长、消化、呼吸甚至大脑不能的功能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随着临床医学的逐渐发展,中医内科肾病学将会在不同病症的机理和特点的基础上分化出多个分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拓展:

第一,在遗传性疾病方面,我国中医当中对于肾脏来说是来源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因此在肾精当中可能存在某种遗传因子和遗传物质。这与现代医学当中的分子和基因病有着一些类似之处。现代医学当中的基因和分子并使由于基因发生变异造成的,在遗传性因素的基础上,出了诸如癫痫、哮喘、糖尿病等与DNA或者遗传基因相关的疾病。这些都是可能在家族性遗传病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在此方面,肾病学研究的外延可以为疾病基因研究的组成作出了深入地研究,加深了人们的认识。因此对于中医中的先天之木观点,也可以在中医内科防治疾病当中借助疾病因子学来进行研究和探索其机理,开辟出一条新路径。

第二,在老年疾病和中后期疾病方面,由于老年人已经处于肾精自衰的阶段,肾易亏而难以积累。这也因此造成了老年人肾病和中后期疾病增多的趋势,如老年性痴呆、老年性白内障、老年性耳聋等病症,要想解决这些疾病,它的根本就在于采取补肾护精法,这也是中医内科肾病学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此外在某些中后期疾病上面,中西辩证认识的方法,对高血压和癌症末期等引起的肾脏疾病都是属于中医当中的后期疾病阶段,这些都可以采取补肾护精法来改善患者的症状,缓解病患的痛苦。

4、结论

对于我国现代的中医内科肾病学的内涵与外延,是涵括了很大的医学领域。因此在以后的发展和研究中医肾病当中,要注意采取先进的科学研究方法,在中医医理和理论的基础上,提高中医肾病的意志水平。在肾病作用机理不断研究和深化的基础上,以系统的医学方法,加快肾病学的研究水平,从而提高诊治患者的水平,造福与人类,并为以后的研究发展开拓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金志甲. 中医学科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 . 中医教育,1995 ,14 (3) :15.

[2]陈晶, 罗仁. 浅谈中医肾病学的内涵与外延[J]. 江办中医药.2008,40(10):97.

篇3

我们所处的发展阶段

1. 从自身的发展看,我个人认为中国的大学目前正处在一个阶段性质变过程,或者说,我们的大学经过“985”、“211”的建设正在产生一个质的飞跃。从我们自身发展来说,有大量的数据和事实来说明这一点。许多高校在最近几年“985”和“211”建设以后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这种变化虽然是缓慢发生的,但却是令人振奋的。除了刚才谈到的毛入学率超过20%,硕士生、博士生都有大幅度的增长等等这些量化的指标之外,还有一些质的变化。这种质的变化潜移默化地表现在老师的群体当中,也表现在我们学生群体当中。比如说给我感触比较深的,我们的老师在谈论到关于学科建设、科研方向的时候,对国外目前发展的动向,对目前世界发展的最新成果,对世界知名的科学家正在研究什么、我们这个学科国际上谁做得最好,正在研究什么,对这些东西了解得越来越深,而且我们的老师在做自己学科规划的时候会自觉地以这些样板作为自身的学习榜样,来规划自己学科发展。老师在确定研究方向、申请研究课题的时候,也会自觉地把目标定位到世界先进水平这样一个目标上来,并做出了一批高水平的成果。这种点滴的影响,让我感觉到我们的大学正在面临一个质变的到来,这个质变的到来是经过前期几代人的积累,正是这种不断的积累使得现在我们的大学有实力有资本来谈论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这样一个基本目标。

我们中国的大学,尤其是经过“985”和“211”支持过的大学,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学术水平、学科发展水平、师资水平、确实面临着这样的一个质变的到来,包括刚才各位校长谈到的如何把自己学校定位在世界一流这样一个标准,而且在近些年要有比较大的发展。这些话可能在10年前我们不敢说,现在我们可以说,我们正在面临这样的一个质变的到来,这是从我们自身发展的现状得出的一个结论。

2. 从社会的需求看,中国的经济连续多年呈现出一个快速发展的势头,这样的发展势头要求高等学校必须跟上国家的发展步伐。如果落后于社会发展步伐,高等教育将会被社会淘汰,社会需求也要求我们要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甚至要超过社会发展的步伐,要起到引领的作用。社会需求也要求我们要有一个质的变化,我们自身不能无动于衷,我们必须要适应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对自身的发展进行适度的思考,进行适度的变革。

目前存在的若干问题

我们现阶段的高等教育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好的发展阶段,但是我们在发展中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尽管这些问题是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如果我们一旦忽视了这些问题,对今后的发展会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

第一个问题是大学的社会功能被边缘化。这个问题实际上是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问题。高等教育体现育人的功能,体现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体现社会服务的功能,这三大功能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尽管我们国家高等教育发展很迅速,但是在关于国家发展命脉的重大问题上,很少看到以大学作为主要的载体,或者以大学这一群体为载体所发出的声音。或者说我们大学学者、教授在不同的组织背景下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但是高等教育,尤其是我们国家知名大学这一群体所发出的声音微乎其微。我们的大学作为一个行业,作为一个领域,发出的声音太微弱了。但是人才和思想,恰恰是来源于高校,所以这方面我们不能不反思大学的社会功能被边缘化。这其中有社会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有我们自身不足的问题。我们没有有意识地把高等教育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把大学的资源与社会发展的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长此以往,大学在社会发展中的立足之地将会越来越少。大学本来是社会的一个思想库、知识库,一个信息中心。在社会发展中,取之不尽的信息和思想很多都是来源于大学,但是现在这些信息源往往都被分散了,我们自身没有充分的组织利用好大学的思想、知识,也就是说大学的功能没有有效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换句话说我们没有把大学自身的优势与社会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二个问题是大学的办学特色。大学的特色是大学生存之本,所有一流大学我们都能指出他们的办学特色,如哈佛、斯坦福等。一流大学不可能所有学科都是一流,但肯定要有几个或者若干学科是世界一流,这恰恰反映了大学的特色。如果我们的大学各有特色,中国的高等教育在世界舞台上会有一席之地。但现在中国大学的特色被弱化了,一所大学不可能包揽所有社会对大学的需求,而是应该瞄准某些方面确定办学方向。老百姓不清楚某个大学哪些方面比较好,这是我们自己没有做好宣传。实际上一个大学要瞄准自身一两个有特色的发展方向,就能够在社会上有立足之本,同时也能带动自身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从而促使办学质量提高。特色问题实际上也是一个办学方针问题,教育必须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必须服务于社会。

第三个问题是大学的科学评价体系问题。我比较主张对大学有一个科学评价体系,这是办学方向问题。如何对大学科学评估,不是名次高低问题,而是大学发展方向的引导问题。大学评价体系的科学化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仅仅对一流的大学来讲,把大学的精力和注意力,把老师的积极性集中到学校发展的内涵上来,是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科学规律的。英国在大学评价中会评选出若干个优秀的学科,这使得老师把精力集中到本学科的发展上,带动学校整体发展。一个学校有自己的特色学科,就会对社会有更大贡献,在世界上就会有自己的地位。评价问题实际上是办学方向问题,怎样评价就怎么引导,如按论文数评价,论文就会铺天盖地地暴增,就会使学术浮躁,不精益求精。我主张对一流大学在学科群上整体评价,这会引导大学做出学科特色,会凝聚成各具特色的引导力量,在世界舞台上有我们的声音。办学方向问题与政府和社会机构的评价体系密切相关,评估和学科评审是必要的,但要更多地把评估凝聚在一级学科(群)的内涵建设上,以促进学校整体内涵建设与质量的提升。

对“985”和“211”建设的几点建议

目前高等教育取得的成绩应该感谢“985”和“211”这两个工程的支持,不然中国高等教育不会有今天的成绩。我们应该在适当阶段把建设的成果向政府、国人进行展示,这是我们踏踏实实做出的成绩,没有必要羞羞答答,要理直气壮。我们确实在国家投入资金很少的情况下,培养了人才、拿出了科研成果,这是高等教育值得自豪和光荣的一面,也是我们知识分子的自豪。我们希望“985”和“211工程”对高等教育的贡献得到充分肯定,建议最好把“985”和“211”列入教育部长期计划,这样有利于对高等学校学科建设做好稳定持续的规划。

篇4

关键词:大学英语;隐性课程;开发;利用

一、隐性课程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的体现

大学英语教学系统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了教材、教师、学生、课堂教学活动、英语教学环境以及课外教学活动等要素,而各个要素中均包含有大量的隐性教育内容,因此形成不同层面的隐性课程。课程在以下所述几种要素中均有体现:

1.大学英语教材中的隐性课程

实质上,教材的编写过程就是一个针对社会共同经验进行选择性地筛选、定式化和组织化的过程。教材实现了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有机结合,能够将对外语和外语教学的认识、观点、经验以及科研结果都真实地反映出来。教材作为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将教学内容具体地呈现了出来,与此同时语言的交际性、人文性、社会性和教育性也通过教材直接或者间接地反映了出来。由于教材内容具有教育性的导向,因此教材主要是以反映人类的真、善、美等高尚情感为主,对学生品德教育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的隐性课程

隐性教学对于教学的影响可以说是无时无刻地存在的。随着教学环境的改变和课堂主体的转变,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受压于教师的教学模式已经被淘汰,而隐性课程对于学生的教育和影响是间接的、无意识的和无压力的,因此隐性课程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也更利于学生融入英语学习的氛围中。在大学英语教学课堂上,教育影响因素存在于课堂环境、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和师生互动关系中,这意味着学生在学学英语的同时,也接受了隐含在其中的教育,使他们的说话方式、行为和思维在潜移默化中受到

影响。

3.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之外的隐性课程

所谓大学英语教学以外的活动,即指的是除教学活动以外的物理环境、心理环境和制度环境,这些环境给学生带来的各种影响也属于隐性课程。虽然这些因素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是有意或无意地,但是有时这种影响却非常巨大,间接地促进了学生的语言学习。对于大学英语课堂活动以外的隐性课程而言,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开辟新的英语课堂,让学生发展英语学习的多种可能性,使学生学习语言的空间得以拓展。

二、对大学英语隐性课程的开发和利用

1.开发大学英语教材中的隐性课程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英语教材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从最初的教材书、指导用书和辅助读物到现在的图书资料、网络资源、报纸杂志等,英语教材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多。这些资源不仅含有丰富的文化资源,而且还包含一定的德育资源,教师在大学英语的课堂上,不应当只局限于对语言知识的传授,还应当注重对学生思想的教育,因此必须发掘教材中和思想教育有关的因素,如针对教材中提到的热爱科学、团结友好和互帮互助等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教育。当然,大学英语肯定和英语国家的文化是分不开的,因此教师还应当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进行选择性的介绍,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背景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使他们的交际能力得到提高。

2.选择合理的教学手段

大学英语教材涉及的内容多种多样,如果一味地采用同一种教学方法是不可取的,因此英语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与之符合的教学手段。众所周知,英语课堂教学实质上就是一种进行信息交流的活动,因此一定的教学工具和手段是必不可少的,如此才可以保证教学内容的生动化和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

学习。

3.创建理想的学习环境

如上面所述,学习环境属于隐性课程的范畴之内,其可以分为“硬件”和“软件”两种。“硬件”包括文化设施和校园环境等方面,而“软件”则包括学风、校风、文化氛围等方面。就“硬件”而言,学校应当注重教学设施的更新,不断地美化校园环境,从而使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而在“软件”方面,由于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老师、学生之间的配合与交流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因此应当构建好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强化教学效果。此外,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开展丰富的英语活动,如英语演讲、英语角等,使学生找到一种利于自己学习的课外英语活动,实现自身英语学习的个性化。

我们必须意识到,隐性课程在大学英语课程中无处不在,在学生学习中隐性课程对于学生潜在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教师和学生必须一致认识到隐性课程的重要性,共同致力于隐性课程的发掘和利用,使隐性课程发挥其在英语学习中的关键性作用,促使学生深入理解英语知识并牢牢掌握,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水平,而且从发展的眼光来看,隐性课程对于学生的独立学习、情感态度、思想教育乃至未来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体育 学习评价 内涵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079(2008)10-0182-02

一、教育评价的概念

评价的概念:在我国的文字中,“评价”是评定价值的简称。在英语中“evaluate” (评价)这个词,在词源上的含义也就是引出和阐发价值。

教育评价诞生于“八年研究”,“八年研究”指的是美国自1933年至1940年开展的一次课程改革研究活动。在研究中主要研究人泰勒说:“评价过程在本质上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教育评价(实质上就是课程评价)的泰勒模式。

当把“评价”一词特别地用于学校教育领域或课堂教学情境时,在一些情况下,“评价”就是“教育评价”一词的简称。下面是国内外一些学者对“评价”一词在教育教学活动情境下的若干典型的解释:

格兰朗德(N.E.Gronlund)认为,评价是为了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收集、分析和解释信息的(课堂)系统过程;评价包括对学生的定量描述(测量)和定性描述(非测量)两方面。根据格兰朗德的观点,评价总是包括对测量结果需求程度的价值判断。一个完整的评价计划包括测量和非测量两种方法,用公式加以形象地表达,即:

评价=测量(定量描述)+非测量(定性描述)=价值判断

斯塔费尔比姆(L.D.Stufflebeam)等人认为,“评价是一种划定、获取和提供叙述性和判断性信息的过程。这些信息设计研究对象的目标、设计、实施和影响的价值及优缺点,以便指导如何满足教学效能核定的需要,并增加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斯塔费尔比姆还说,“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

总之,可以这样来描述“教育评价”概念,所谓教育评价(educational eveluation),是指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和教育目标,利用测量和非测量的种种方法系统地收集资料信息,对学生的发展变化及其影响学生发展变化的各种要素进行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并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不妨把这个定义看成是广义的教育评价。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选用不同的定义。

二、学习评价的内涵

自桑代克提出了学力评价的观点开始,我们就已经知道,其实教育评价首先就是从学习评价开始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评价正式成为教育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人们开始在不同的层面上对教育评价进行研究。作者通过研究发现,国内外对学习评价的内涵方面的研究文献非常少,为避免歧义,有必要对学习评价作一说明。

首先,学习是与获得的知识或技能的过程、情况、能力、效果有关系的,并通过对学习的过程、情况、能力、效果的评定和阐发而达到教育的效果,这才有学习评价的概念的出现。

从前面国内外学者对“评价”一词在教育教学活动情境下的若干典型的解释中,我们知道当把“评价”一词特别地用于学校教育领域或课堂教学情境时,在一定情况下,“教育评价”也就成了“学习评价”一词的简称。“评价是为了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收集、分析和解释信息的系统过程”;“评价包括对学生的定量描述(测量)和定性描述(非测量)两方面”;“是按照教育目标和价值观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教育计划的效果等进行测量的过程”。其实,这些解释都是与学生的学习评价紧密相关的。我们可以看出,学习评价是指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采取一定的手段,对学生通过教学所发生的行为,予以确定的过程。学习评价的对象是指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结果,评价者主要是任课老师。

三、学习评价与教学评价、学习测量的关系

教学评价是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做出客观衡量和价值判断的过程,包括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所进行的价值判断。从严格意义上讲,学习评价与教学评价并不是一回事,不过,由于教师和学校教学工作质量是通过学生学习的结果反映出来的,所以对学生的评价是基础和根本,世界各国学者一般也是更多地从学的方面论述教学评价的。在我国的教学论文著作中,对教学评价和学习评价并未做严格的区别,只是简单地将教学评价等同于学生学习的评价,从而造成某些认识上的混乱,实际上,教学评价更多的属于学校管理和教育督导研究的范围,学习评价则属于教学论的研究范围。

学习评价也不能等同于学习测量,测量是人们对事物进行某种数量化的测定,运用各种测量手段和各种信息只是对学生行为进行描述,而不管其价值如何,而评价则以这种描述为基础而试图确定学生行为的价值,即根据测量结果对学生的行为作出价值判断。简言之,学习测量着重于对学习状况的数量化测定,而学习评价则是在测量的基础上,着重对学习状况的“解释”与“判断”。在学习评价中,测量的手段和工具很多,但主要是测验。教师根据测验结果对学生的学习做出价值判断。判断既可以用于形容词,也可以用于短语,或一组评语表示,它主要回答某个学生在某个学科的某个单元学习中学得“怎么样”。

四、中学体育课程的学习评价的内涵

中学阶段学生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的增长,以及运动技能的形成,都处于最佳状态。中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对于提高我国全民族的体质水平,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都具有战略意义。

开展中学体育是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增强体质的最积极有效的手段,中学体育是进行智力教育不可缺少的条件和促进智育的积极因素,通过体育教学,可以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卫生基本知识、科学锻炼身体的技能和方法,也是对学生进行智力教育、加强体育文化教养的一部分内容。

鉴于学习评价的内涵,我们可以引申和总结出体育学习评价的含义,体育学习评价首先是对学生的评价,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除了是为达到体育目的,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之外,体育学习评价还要依照划分的五个学习领域、六个水平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学习成果、对学习过程 、对学生参与活动的意识、情感进行评价 。体育学习评价是体育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通过体育学习评价能使我们对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加以断定,进而为教学提供反馈信息和改进依据;同时,还可以通过学习评价这一教学环节激励学生、教育学生。

为此,笔者通过对教育、体育教学领域方面的专家34人进行体育学习评价的涵义问卷调查,专家问卷调查按社会学调查统计通用要求进行,并对问卷进行了效度和信度检验。根据本研究的内容及目的,遵循体育科研方法关于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了专家问卷调查表。问卷初稿征求了专家的意见并反复修改后,抽取10个专家,对问卷作了效度评价(见表1)。从专家调查结果看,调查问卷所列各题能反映所要调查内容,具有有效性。为了检验问卷的信度,对问卷进行了重测,两次的相关系数为0.9132(P

从调查结果来看,认为学习评价的涵义中是“对学生的评价”的有28人,占调查人数的 82%,认为是“为达到体育目的,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的有32人,占94%,认为是“通过体育教学实践, 对学习过程的评价”的有31人,占91%,认为是“对学生参与活动的意识、情感的评价”的有 33人,占97%。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界定体育学习评价:体育学习评价是指根据学生从事体育学习的具体情况,对其学习进展与行为变化的评价,它既包括对学生学习进程的诊断判定,又包括对学习结果的评定,还包括对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发展状况的评价。

参考文献

[1] 叶澜主编,陈玉琨,沈玉顺.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篇6

1.探寻文本内容,深入领悟文化发展内涵

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在内容编排上体现了如下的特点:(1)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让个人丰富的心理世界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予以清晰地展示;(2)注重人物内心语言的表露,让个人的语言特色奕奕生辉;(3)关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汇,鼓励学生通过文本的研读来抒发自己真实的心灵感受。由此可见,注重文本内容的教学,一方面,是提高学生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必然要求,为他们上述技能的形成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使得学生的语文学习更具有丰厚的人文性。

对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深入地进行阅读理解。这样的教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对原有的知识进行内化,以此来生成新的文本知识;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与文本中的人物进行思想对话,以此来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学生在文本的研读过程中应该关注以下几方面:(1)鼓励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能够深入地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2)建议学生运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对文本中的精妙之处进行合作探究,以提高自身的文学欣赏能力。

例如,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一册第二专题的“求学之道”韩愈的《师说》教学中,要求学生围绕“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意思进行探究:(1)学生自主阅读文本,理解文章的大概意思;(2)建议学生进行整体感知,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以便从写作方面对文本内容进行探究;(3)合作探究,围绕新时期教师的综合素养的内容进行探究。学生在这样的教学引导下,不仅能够深入地理解文章的语言内容,还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深入地感知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

2.运用小组探究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文化欣赏能力

新课程语文教学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能够运用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策略。学生在小组式的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通过与别人的交流,一方面,能够充分了解不同同学的语文学习方法,尤其是对文本文化思想内涵的思考过程;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能够集思广益,获取更多的文化探究途径,提高自身的语文学习思维。

在学生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应该不可忽视,为他们的学习探究做好指引:(1)教师应依据文本的思想内容,创设与此相关的学习条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文化学习探究意识;积极引导、帮助。(2)教师应该设计与文本文化学习内容相关的思考题目,一方面,能够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便于把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3)引导学生运用全面的、辩证的方法对问题进行思考探究,帮助他们成为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唯物辩证主义的健康的文化意识,从而真正地发挥文化内涵的促进作用。

青少年受社会发展思想的影响,往往会出现一些所谓“流行文化”现象。这些文化的出现,一方面,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容易使他们步入一种“厌世萎靡”的消极境地;另一方面,让他们的意志受到影响,缺少真正意义上的管理,产生思想教育认识的盲区。

3.注重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接受文化熏陶

“生活即语文”,新课程高中语文教学倡导学生走进社会生活,鼓励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增强自身的情感体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和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地体味语言文化的价值意义。

例如,现行苏教版(必修)的每一册教材中都设计了一定的活动体验。教师可借助这样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利用现有的学习资源和途径深入地进行合作探究,通过实践活动来增强他们的语文学习情感体验。这样学生可由文化的学习内化不断地转化生成属于自己的文化审美价值观,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总之,在新课程高中语文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文化鉴赏能力的培养,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增强自身的文化感悟能力;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了解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不断地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版

2.任桂平.文化视野中的语文课程.[M].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6月

篇7

关键词:德育教学 生动性 生命力

德育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尽可能体现出富于创造性的形象表达,使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互相融合、有机统一,以使教学“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内容,发展形象思维,落实素质

教育。

一、生动性的具体体现

这里的生动是指在中职学校德育课堂教学中,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以案例教学为主,在讲授指导、师生互动中,针对理论内容采取生动形象的方法施教,使内容更有立体感,给学生印象更深。这种生动形象不全是指电化教学、信息技术、直观教学和多媒体技术所涵盖的内容,而是针对具体内容在指导中、在分析中、在交流讨论中,甚至练习中,以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来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顺利理解德育教育内容,化枯燥为形象,变抽象为简单,力争生动活泼、内容充实,使学生理解向深度、广度扩展,印象更深刻。

二、生动性的内涵

什么是生动形象呢?不妨举例说明。关于封建社会阶级概念,学生不易理解,不易讲清楚,但如果引用学生学过的古文诗句来说明,就既明了又生动了。

其一,宋朝张俞的《蚕市》:“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其二,宋朝李绅的《悯农》:“春种一颗粟,秋成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其三,梅尧臣的《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浅白通俗的诗句,不必过多解释,也让人明白封建社会阶级对立、贫富悬殊的残酷现实,它比许多理论、例题更容易理解阶级对立。从诗的意象中,学生可以更深刻地领会到为什么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从而体会到压迫剥削制度,消灭贫富分化是多么重要。

这就是生动,有些德育内容离开了生动形象,其效果必然要受影响。另一个例子是职业道德与法律课中“知荣辱有道德”一节,关于个性品质,关于谦虚与骄傲等内容,如果换个角度与说法,其效果会有不同。成熟的谷穗总是低下头去,而干瘪无实的穗子常扬着头,给人鲜明印象。流水也一样,越是小溪水,就越是哗哗响个不停,却至中途消失,而大江大河则以其深厚丰富而悄然流入大海,这些触手可及的例子充分说明了德育课教学完全可以做到生动形象、简洁明了,意味深长又给人启发。特别对于与学生成长相关的章节,更要生动形象。

三、生动性的益处

第一,生动形象有助于引发兴趣,调动开发非智力因素,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充分挖掘大脑潜力,最大限度地加深对思想内容的理解,特别是对抽象理论内容的理解,从而提高理解能力。夸美钮斯说:“高级事物可以由初级去代表,不在眼前的由在眼前的去代表,看不见的由看得见的去代表。”教师注重德育课教学内容的生动形象,教学中充分利用,挖掘、比较、展示,可使教学锦上添花。也可以通过教学语言、教学设计的形象生动予以补充,使德育课教学形象可感、栩栩如生,最终德育目标与教学指导相得益彰,课堂教学血肉丰满,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睹其形。

第二,生动形象的教学可以充分体现德育教学思想性的功能,有利于审美要素的挖掘,对学生区分真善美假恶丑起着导向作用,对学生陶冶情操、明辨是非、净化心灵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既可弥补讲授法的不足,又可深化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加深印象。这里既有循循善诱,又含潜移默化,既含蓄蕴藉又豁然开朗,给学生带来广阔的想象和联想空间,又使学生结合实际有深切感悟,可说一石三鸟,举一反三。

第三,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最大的益处还在于对课堂辩论的影响。它使语言不再是割裂、呆板的知识点,而变成了具体可感的慢镜头、活影像,它使内容思想不再单纯直露,而趋向了丰富,促进了创造思维的发展,给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

总之,中职学校生动形象的德育课是多种多样的。无论职业道德还是法制教育,都可尝试运用。

风格不必划一,方法不必相同,形式力求多样,内容尽可能全面,要有深度、有力度地紧紧围绕提高中职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教学质量这一核心,在传授知识、培养习惯基础上追求生动形象,特别是德育语言术语的形象,以符合审美标准。

篇8

关键词:中医推拿学科;内涵与外延;理论探讨

中图分类号:R24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8)09-0109-02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推拿学科2005年被批准为广西省卫生厅重点建设学科,在之后2年多的学科建设工作中,该学科学术研究人员对中医推拿学科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不断地探讨和分析,现将其整理如下,以期对本学科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1 学科建设及弄清与界定某一学科内涵与外延的重要意义

学科作为一种学术分类,一般是指在整个科学体系中学术相对独立、理论相对完整的科学分支;学科建设是以加速学术发展为目标,以高层次人才培养为根本,集结人力、财力与物力资源,统筹教学、科研、医疗工作,并对资源进行优化重组,实现共享,使之发挥更大效益[1]。可见,学科建设是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学术发展的切入点,又是科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对于医药院校的附属医疗机构来说,学科建设对临床医疗能起到龙头作用,是中医药学术创新与学术发展的基础。目前中医药行业所提倡的“三名”(名院、名科、名医)建设一步也离不开学科建设。而学科建设的首要问题,就是要对学科进行定位,即对该学科的内涵与外延要有一个相对明确的界定。只有准确地把握学科的内涵与外延,才能明确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产生清晰的学科建设思路,逐步形成本学科特色和优势[2]。

2 中医推拿学科的内涵

内涵是一个概念所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即事物的内容[3]。学科的内涵建设主要包括本学科的理论基础、本学科的学术研究方向、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的手段与方法、学科研究的总体目标、预期研究结果以及学科的任务和发展规划等等。据此,可将中医推拿学科的科学内涵试概括为:中医推拿学科是以中医基础理论尤其是中医脏腑、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同时结合现代医学之解剖学、生理学以及生物力学等相关理论,凭借中西医结合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方法来研究推拿疗法在伤、内、外、妇、儿等科病症的治疗及其在预防、养生、保健中的应用的一门学科。中医学是一门传统的医学科学,其理论体系主要包括: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脏象学说、气血津液学说和经络学说等;其治病手段主要包括中药、针灸和推拿三种治疗方法,其中推拿方法可以说是人类最早、最原始治疗方法,最早的推拿按摩是一种有意无意的本能活动,多用于缓解疼痛,例如对身体某一具体疼痛部位的按揉,因此,它属于最原始的、最朴素的带有治疗性质的治疗方法。但从中医古代文献记载来看,早期的推拿按摩多用于养生保健,且其方法多为自我按摩,并常常结合导引,为历代医家所推崇。随着中医学的发展和学科的细化,中医推拿学逐渐从中医学中分化出来,从而形成了具有自己学术特点的学科。因此,尽管中医推拿学科形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但它仍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作为自己的指导理论体系。中医推拿学既有别于以中药作为主要治疗手段的中医内科与中医外科学,又有别于以针灸作为主要治疗手段的针灸学,因此它既与传统中医理论中的脏腑、经络和腧穴理论密切相关,又离不开现代医学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与生物力学等相关理论的指导作用。推拿治疗疾病的范围主要是以伤科疾病(主要指运动系统之软组织疾病)为主,同时对部分内、外、妇、儿科疾病具有卓著的治疗效果。此外,推拿对于疾病的预防和养生保健也具有肯定的作用,古代医家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与《内经》同时问世的《黄帝歧伯按摩》就是一本记载养生保健按摩的推拿学巨著;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中就将膏摩疗法列为一项重要的预防保健方法;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孙思邈的《千金方》中都记载了许多自我保健按摩的方法,如天竺国按摩法、老子按摩法等。

3 中医推拿学科的外延

所谓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确指的对象范围[3]。学科外延是在界定内涵建设内容基础上,依据学科建设需要与学术发展特点,并认真考察其它相关学科对其带来的可能受益,开阔研究思路、革新研究方法、拓展研究领域,将研究成果与其相关学科互相渗透、相互交融,在充实和完善学术内涵基础上,试图形成新的学术理论体系[4]。由此看来,一门学科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必须借鉴和运用其它研究方法来发展自己,不断地从外界吸取营养,以充实其科学内涵。对于中医推拿学科外延的界定,我们理解为:凡是涉及到与中医推拿学科内容相关的其它各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均是推拿学科的外延。根据中医推拿学科的内涵,我们可以将其外延概括为:①涉及到的基础学科包括:中医基础学、中医诊断学以及现代医学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物理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心理学、循证医学和医学统计学等等;②涉及到的临床学科包括:内科学(含中医与现代西医两种医疗体系,下同)、骨伤科学、妇科学、儿科学、养生学等等。在中医推拿学科的外延建设中,必须在围绕内涵建设的基础上,借助于其它学科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手段来进行思考与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在自身学科中提出新的观点、新的思想和新的理论,才能产生治疗技术与方法上的改进甚至革命,才能促进学科的发展,不断充实学科的内涵。

4 结语

从根本上讲,中医药学各学科的学科建设其最终目的是使中医药学术研究活动获得最大的绩效值。通过对学科内涵与外延的简要探析,可以回答中医推拿学科建设中所遇到的“研究什么”、“怎样研究”等核心问题,实现学术研究与学科建设效益最大化。一门学科的内涵与外延不是静止不变的,随着人类认识层次的不断提高,学科的内涵与外延也会发生变化和不断向前发展,中医推拿学科亦是如此。让我们科学地把握中医推拿学科的内涵与外延,把该学科的学科建设推上新的平台,为中医推拿学科的学术发展和临床疗效的提高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田振国,柳越冬.中医肛肠学科的内涵与外延[J].中医药学刊,2005,23(3):430-442.

[2] 蔡宝昌,丁安伟,李伟东.中药制药学科建设的内涵与外延探讨[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1(2):69-71.

篇9

关键词: 教学文化 内涵 特征

一、教学文化的内涵

“教学文化”一词的正式出现源于人们对学校文化的关注,把学校作为一个具有文化、传统、价值、规范、社会过程等特质的非正式体系加以研究,由华勒(Waller,1932)开其端,后经布鲁克尔(Rrookover,1955)、柯尔曼(Coleman,1961)、马克迪尔和李格斯拜(Mcdin&Rigaby,1973)才引起大家的重视。1986年,美国教育研究协会在《教学研究手册》(Handbook on Research on Teaching,第三版)中撰写“教学文化”一章之后,才出现大量的相关研究。《教学研究手册》对“教学文化”的概念进行了界说,认为“教学文化”指体现在教师与其工作相关联的信念和教师所具备的知识两个方面。教师的信念是与教师工作岗位相关的行为方式和教学酬报的方方面面。教师所具备的知识是他们胜任所承担的教学工作所需的。[1]教师所处的文化就是教学文化。由于不同的教师在年龄、经历、社会与文化背景、性别、婚姻状况、主观愿望、智慧、能力诸方面和所在工作的学校,以及其所任教的学生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会引起教学文化上的分野。[2]

国内研究者对教学文化的内涵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教学文化是师生主要围绕课程在教与学的互动中构建的关于“教与学的价值体系及行为方式”。教学文化是教师及学生构成的集体所产生的集体主体文化,是集体主体价值观的直接体现。有的学者则把教学文化理解为“在教学情境中,师生基于教与学接触、交流、对话等活动过程而呈现出来的文化形态,如师生地位、师生互动的文化意蕴,学习方式、思维范式的文化透视等”。

笔者认为教学文化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相互作用形成的规范、价值观念、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有机整合体。这表明课堂教学文化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学习共同体,需要师生主体间的交往和互动,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价值、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二、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文化的特征

(一)对话型教学文化

对话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在各种价值平等、意义平等的意识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殊形式”,是一种“同意或反对关系、肯定和补充关系、问和答的关系”。发生在教学过程和教学情境中的对话,我们称之为“教学对话”,它是指师生围绕共同关心的话题各自以自己的视角和经验,用自己独特的表述方式,通过心灵沟通、思想的碰撞、意见的交换实现知识的共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文化是“对话型教学文化”,它不仅体现了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教育民主的思想,而且体现了“师生主体价值平等、主体精神并存,以主体性活跃为原则的教学”。教师不再处于对学生灌输、说教的权威地位,而是处于和学生平等对话的地位。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使课堂教学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知识建构和意义创造的过程,从而有利于建立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向自主、合作、探究转变。

(二)合作型教学文化

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形式的合作,如生生、师生、师师之间,甚至学校与社会之间、校际之间的合作。学生的合作学习是一种社会性学习方式,是指为了完成或更好地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学习者之间积极配合。哈葛利斯指出,合作型教学文化具有精神支持、增进效率、改善效能、减低负荷、同步进行、建立安全感、增强反思能力、提高组织反应能力、提供学习机会、不断改进的特点。[3]合作型教学文化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之间相互交往、积极互动、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过程,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作用。在这种教学文化的影响下,教师和学生成为课堂合作的主体,具有独立人格,从而形成一种平等、民主、理解的师生关系。

(三)探究型教学文化

探究是指个体对自己没有接触过的有价值的东西,不停留在表面的认识,而去深入地思考,以期有自己的发现。探究式学习的最基本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两个字:“活”与“动”。“活”主要是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动”主要是指学生动手操作、动嘴演说、动眼观察、动脑思考。探究型教学文化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张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实现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向自主探究、发现知识的转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探究的氛围,给学生提供自己发现、自己思考的机会,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对各种观点进行质疑,敢于提出自己的假设,主动地进行探寻,成为学习中的探究者。

(四)批判型教学文化

批判型教学文化则是鲜活的主体性在学习过程中的体现,其实质是让学生回归自己在教学中的主体价值,和教师对话,和同学争辩,和自己对白,和别人形成互动。批判型教学文化需要教师主体性的发挥,形成具有包容性的教师教学文化,但不是以教师的话语权去剥夺学生的自主发展权,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宝库、真理的代言人,而成为教学群体中平等者的首席,成为与学生进行批判性对话的伙伴和朋友,成为学生在思考中成长的促进者、帮助者和同路人。教师不仅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一些微观的思维技巧,而且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宽容的探究氛围,为他们创造自己发现、自己思考的机会和情境,鼓励他们在学习中针对各种观点进行理智的质疑和探讨,鼓励他们自己提出问题和假设,并主动地进行探寻和求证;同时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智,使他们成为高尚的和具有开放精神的思考者、批判者和探究者。批判型教学文化还需要学生的主体性批判精神、批判思维、批判人格的同步建构,这样,整个教学便充满了学生发现的问题,充满了求知的渴望,由原来那种单纯的给予与接受过程转变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思维与思维、智慧与智慧、灵魂与灵魂的心灵碰撞和交流过程。

参考文献:

[1][2]Merlin C.Wittrock.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Third Edition).New York: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1986.

篇10

【关键词】比较教育;多学科研究;内涵;价值;路线;方法论

【作者简介】陈大兴,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博士生,上海200062

【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3—0223—03

一、比较教育多学科研究的意蕴

在全球化趋势到来,全球社会经济以及现代化技术发展推动各国之间相互交流的背景下,比较教育不断地被广泛应用和发挥其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比较教育的研究领域、研究主题、研究方法等出现’了多维的趋势,这种趋势也需要用一种新的研究视角进行分析。多学科无疑是比较教育全球化发展的一块敲门砖。所谓的多学科研究,也就是从多学科的思维以及多学科的分析方法出发对相关的教育问题进行探讨,其中包括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系统理论学科方法等。多学科方法特征体现在从其他学科出发进行相关的实证与定量研究。比较教育虽然在研究过程中具有多学科的性质与方法。但是比较教育的多学科研究并未正式提出。多学科研究对于比较教育的学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也决定着比较教育实践品质的高低。所以比较教育多学科研究的提出,对于比较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引领和指导作用。

比较教育的多学科研究是必要的,对于比较教育多学科研究的内涵需要我们进一步分析与审视。比较教育的多学科研究可以被理解为是一种理念、行动、方法的复合体。多学科研究更多关注的是一种多元的视角。通过这种多元视角对相关教育问题进行分析,在学科对话与整合分析中,不断拓宽比较教育的研究视野与方法,从而避免研究过程中的局限性与片面性。比较教育多学科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消除原有分散学科之间在进行研究中的“坑道世界”,从而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整合各学科之间的研究思维与方法。从而避免比较教育学研究过程中的碎片化与片面性。所以,比较教育的多学科研究对比较教育的专业术语、理论观点、学科结构、研究方法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比较教育研究过程中能够起到建设学科群的引领作用。

二、比较教育多学科研究的价值考察

(一)比较教育的多学科研究是否可能?

1.学科的属性特征是比较教育进行多学科研究的基本前提

比较教育的跨文化、跨国家以及多学科特征是其重要的学科属性。其中跨国家性所表现出的复杂性、跨文化所具有的多元性、多学科反映出的综合性都是比较教育学科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其中跨学科性是渗透在前两种学科属性之中的,是其学科发展的核心属性。著名比较教育学家康德尔在研究比较教育中就曾指出多学科研究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在比较教育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的比较教育著作尤其是二战后的相关内容中,都十分强调比较教育的多学科性质。在比较教育研究的性质上,著名比较教育学家诺亚认为比较教育这个领域包含两方面的潜力:其一是在研究中,尤其是跨国研究中对教育问题争论的特殊价值;其二就是比较教育学科多能够提供的作为各个学科写作研究的活动场所。前者指的是在不同国家检验教育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命题,这是从由个案研究确立起来的命题得出概括性的结论的必要的一步;后者指的是比较教育的问题是社会科学家和教育工作者的共同问题,而非任何一方的专门问题,比较教育可以促使研究工作者超越狭窄的专业界限而进行综合研究。这就需要研究者一方面要坚实地扎根于教育的基本理论,另外也要在社会科学更广泛的领域进行拓展。所以比较教育研究中需要教育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相互渗透,这种学科属性也使得比较教育进行多学科研究成为了可能。

2.综合化的发展趋势是比较教育进行多学科研究的必然走向

从比较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特征来看,首先,比较教育的研究内容不断向纵深发展。这里研究内容指研究领域、研究范围以及要涉及的研究主题等方面。在研究内容方面,其拓展的动因主要依据两大方面。一是研究主题的不断提出,二是基于人类对教育认识的要求,也即要求比较教育不断强化自身的功能。在把握现代教育发展方向方面发挥更为突出的功效。其次,比较教育的研究目的应用性日益凸显。比较教育得以产生的最基本动因是与促进本国教育改革发展密不可分的。所以这种借鉴性是各国积极发展比较教育的基本宗旨。21世纪的比较教育发展会更加恪守研究的应用性,更加强调比较教育的实用性。在这种实用性的研究目的导向下,理论研究也会以特定的实践为出发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所以,真正使本国教育得以发展,推进教育实践的进步,多学科综合分析是难以回避的。第三,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出现综合化的趋势。在比较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方法论研究一直是其致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21世纪的比较教育方法论研究会出现一种综合与拓展的潮流与趋势。比较教育在经过20世纪70年代社会科学方法的介入和80年代的调整之后,随着90年代新的研究模式再次兴起,比较教育研究方法出现综合化趋势。这种趋势是比较教育的学科内在力所表现出来的,将会使比较教育研究方法驶向科学化与多样化的道路之上。

(二)比较教育多学科研究的价值独特性

1.多学科研究是环境剧变中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的新趋势

比较教育的学科建设从准备期、借鉴期、因素分析期等直到比较教育发展至今,其发展与建设的背景与所面临的学科建设问题与价值立场是各不相同的。进入21世纪的比较教育研究已经摆脱了早期的全盘借鉴与经验借鉴,开始逐步着力于依据教育实际和教育的发展规律进行理性的、有效的借鉴新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整体性、综合性、多元性与战略性是其突出的表现特点。所以可以说比较教育在学科建设中正在酝酿一种新的突破,这种突破突出反映在科学化、多样化与综合化的学科建设之中,即达到在理性建构学科分析框架下对科学化、综合化与多样化的运用与统一。当今比较教育研究面临着教育国际化、跨文化研究、新的教育思潮等众多新的趋势与新环境。这就需要比较教育在学科建设过程中注重这些新的背景与趋势,在顺应比较教育时展趋势的前提下运用多学科研究处理环境剧变中所面临的复杂情况,从而把握学科发展的方向,推进比较教育学科的建设与完善。

2.多学科研究是面对复杂教育现象与问题时所应采取的新思维、新方法

比较教育的研究对象是具有高度复杂性的教育系统,这就需要在研究教育现象与处理教育复杂问题时采用复杂性的思维与方法。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系统,要比任何复杂的自然系统更为复杂。教育系统的复杂性,在于存在着多种多样复杂的联系,除了人的各种行动过程即各种社会过程之间的联系外,还包含着各种社会过程与各种自然过程之间的联系。而比较教育所面对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教育系统,这种复杂性显得尤为突出。比较教育中引入的多学科研究可以视为向复杂性进军的尝试。多学科研究能够立足于多方位、多元化的视角以及多样性的方法剖析国外以及本国教育系统中的现象、问题,从而探究现象与问题背后的本质,实现比较教育研究的科学性目的与价值。

3.多学科研究是实现理论与政策导向价值所应达到的新境界

在比较教育研究的理论与政策导向价值中,多学科研究能够使其破解输入与输出的困境与难题。由于教育系统中存在着高度的地方局限性,所以在比较教育研究中会增加教育输入或输出的困难。在比较教育的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往往在涉及借鉴和引进工作的时候,没有充分意识到这种限制,缺乏系统性的、综合性的分析与考虑,难以对其进行把握。多学科的研究能够提供综合性以及跨学科性,能够提高研究工作的可行性。因为教育现象或问题绝非一种孤立的存在。而具有广泛的社会联系。所以在进行比较教育的分析过程中,除了进行教育比较外还应该综合运用政治的、历史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具体分析进行全方位的比较,从而需要熟悉并采用多门学科的视角进行研究。通过多学科的研究能够使研究者从多元的学科视角把握其教育事实,从而使其研究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政策导向上都具有可操作性的价值。

三、比较教育多学科研究的方法、技术路线

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的成熟度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比较教育研究的质量和比较教育学科发展的水平,促进多学科研究方法论的发展也是比较教育多学科研究的必然需求与技术走向。

第一。比较教育多学科研究方法论应该将学科视角与方法视角相结合,进一步拓展比较教育的学科基点,完善比较教育的学科形成。早在1950—1960年关心比较教育的学者便纷纷对比较教育的学术性进行反省,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比较教育陷入了学科认同的危机。通过检视这些争辩与分歧可以发现:它们的深层问题都植根于方法论之上。因此欲澄清比较教育的学术性需进一步探索其方法论。比较教育的多学科研究应该将学科视角与方法视角相结合,将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与范畴纳入比较教育问题的研究中,使用相关学科的话语系统作为“方法”解读比较教育研究中所面临的理论与实际问题,使用相关学科的范畴来解释事物的程序,从而完善与发展比较教育研究的方法论,推进学科建设。

第二,基于比较教育学科立场,以问题为平台。实现多学科研究方法的切实应用。在比较教育研究中将会面对很多复杂问题,这些问题的本质属性是开放的、不稳定的、含混的。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很难用传统上划分基本现象的方法来处理和界定,所以就需要跨越学科之间的界限。运用多学科的方法来满足比较教育研究中复杂问题的解决。在比较教育多学科研究的过程中。比较教育学者应该具有强烈的学科自觉意识。应该在立足于比较教育的学科立场的前提下,对研究中所面临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通过整合多学科的方法来得出比较教育学意义中的新阐释。在整合多学科研究方法的过程中,其研究旨趣应该在于通过增进、深化与拓展比较教育问题来为比较教育研究服务的。这种实践导向的多学科方法选择在具体的运用中将会具有客观性与科学性的优势。

篇11

【关键词】学讲方式小学科学教育学

2014年伊始,徐州市教育局颁布了名为《关于实施的意见》的文件。这份文件预示着徐州市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尤其是课堂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大幕即将拉开。

引言

以行政推动“学讲方式”教学改革,无论其立意初衷还是推进手段,都足见教育部门勇探索、敢作为、扎实求是的改革决心和办事效率,都值得为其一赞。 所谓“学讲方式”,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作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作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以“学进去”、“讲出来”作为学生学习方式的导向和学习目标达成的基本要求的课堂教学方式。其立意是要改变目前部分学校课堂教学中,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教学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不高的局面。(徐教教研[2013]4号文件)作为教育主管部门,能够正视辖下一线课堂存在的问题,不讳言其弊,这份勇气与态度着实可嘉。那么,“学讲方式”究竟有哪些亮点,遵循了哪些教育规律,在小学科学学科又能发挥哪些作用呢?

由被动接受走向主动建构

建构主义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也即是说受教育者并非白纸一张,任由教育者在其上勾涂描画,而是在其既有经验与基础之上对新事物进行选择性接受。回顾我们过去的教学方式,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堂课。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座位上索然无味地听。“学讲方式”的提出首当其冲便是针对这一弊端。它对学习者提出了“讲”的要求,为达到这一要求,学习者必须将所接受的知识内容在自己头脑中进行综合建构。众所周知,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口头的表达需要头脑的思维来维系支撑。信息加工理论将头脑思维过程比作一个感受―加工―提取的过程,欲提取,先加工。学习者若要将所学的内容顺利讲出来,就要运用思维,调动已有知识经验,理论联系实际,经过一轮头脑的加工建构,表达方能得以实现。以小学四年级科学《云的观测》为例,积云、层云和卷云三个概念的区分对于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即使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听讲,也可能只是在头脑中留下些许模糊的印象。而如果要求将三者区别讲出来,学生则会努力回想日常生活经验,天空中的云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大小?薄厚?高低?颜色深浅?首先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大致的轮廓。接着结合实际观察与课堂所学,努力概括归纳特点:层云低、卷云高,积云厚、卷云薄,层云灰,积云卷云白……经过这一番提取加工过程,再努力组织语言,继而完成讲述。这一系列过程是一个综合建构的过程,相较于被动接受,其效果不言而喻。

由独学无友走向合作共赢

《礼记・学记》有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闭门造车,未若博采众长。当前学生学习形式,以听讲为主。学生虽有发言权,但毕竟课堂时间有限,只能满足少部分学生发言需求。长此以往,则会在班级内形成“话语霸权”,即发言人只集中在个别学生身上。这种现象一旦形成,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都会缺乏积极性,课堂上都会缺少参与热情。这也是当前课堂教学气氛沉闷的主要原因之一。维果茨基所阐述的心理发展两条规律指出:人所特有被中介的心理机能不是从内部自发产生,它们只能产生于人们的协同活动和人与人的交往之中;人所特有的新的心理过程结构最初必须在人的外部活动中形成,随后才可能转移至内部,成为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的结构。即是说孩童的知识学习过程需要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实现,而后内化为其自身头脑思维。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也强调,社交、尊重与自我实现都是人心所趋的高层次需求,孩童亦不例外。如果我们将一个班级就看作是一个社交群体,一堂课当成是一次社交聚会,那么课堂除了正常的知识授受外,还应当兼有社会化功用隐含其中。“学讲计划”的提出,恰切中这一题义。“学进去,讲出来”从形式上就要求至少两人以上的团队合作模式,一人讲,同伴听,相互交流印证,如遇分歧困惑,也可以质疑争辩。双方在言语往来中加深对问题的认识与思考,内化知识与能力;在思维碰撞中锻炼社交技巧,提升情商。小学五年级《阳光下的影子》一课,要求学生通过在阳光下观察影子,发现光影变化规律。观察记录环节的内容,学生相对容易完成,但到了归纳概括阶段,许多孩子头脑中初步形成的原理就变得模糊起来。阳光下相同物体不同时间影子的哪些因素改变哪些因素不变?不同物体相同时间各因素变化情况怎样?不同物体不同时间哪些因素改变?当学生独自思考时,这些问题往往会因枯燥困惑而使他们产生厌倦感。同伴之间的互相讲授,则在互相激励督促的同时,形成良好的讨论空间与宽松氛围,从心理上克服畏难与退缩,学习效率将会大大提高。

由以师为本走向贴近学生

现代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强调教师在学生中的权威作用,主张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础都应以教师为中心。正是在其思想的影响下,课堂成为教师的秀场,讲台成为表演的舞台。关注课堂、关注纪律、关注教材、关注活动等等思潮层出不穷,却恰恰忽略了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学生。因此,二十世纪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才独树一帜,向传统教育发起挑战与批判,在其影响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正式登上舞台。然而实践未必总能紧跟理论其后,也许由于根深蒂固的思想,也许由于迫于现实的压力,教师“一言堂”的实例比比皆是,而“以生为本”、“学生中心”似乎也只是停留在口号中。“学讲计划”更加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生存状况,关注他们的情绪体验。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后,其学习水平与掌握情况可以在讲述的过程中直观地表现出来。此外,学生口头讲述学习内容,其自身也经历着一个角色转换的过程,学生既是知识内容的接受者,同时又要担当知识的传播者。这种身份的转换于学生而言是新奇的,是充满未知与挑战的。而教师则由课堂的中心逐步退居幕后,真正将舞台交给学生。小学科学五上《运动与摩擦力》一课中,摩擦力的概念是一个难点。即使演示与讲解并行,体验与背诵并进,学生也常常一头雾水,难以理解到位。摩擦力的产生需要接触与运动两个条件同时满足,把握这两个条件就把握了摩擦力。开展“学讲行动”后,学生们可以以合作的方式将自己的理解与心得相互交流,就摩擦力所具备的要点进行探讨。先理解到位的学生便可以帮助没有掌握这一知识点的学生,“先会带后会”,实现共同进步。

篇12

一、认识:何谓“整合”

何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同的学者基于对课程概念的不同理解对此持不同的观点。李克东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何克抗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以“双主”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使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综观上述观点,我们发现目前国内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两种观点:一类是从课程整体的角度去思考信息技术的地位和作用,这里课程是一个较大的概念,即所谓“大整合论”。一类则是将课程等同于教学,这种观点是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中的主流观点,即所谓“小整合论”。笔者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特别关注教学实践层面的问题。

二、路径:何以“整合”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的整合。华罗庚曾经说过,学生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学脱离实际。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整合,不仅可以使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加贴近生活,更具有时代气息,而且能够大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

2.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形式的整合。教学中,教师应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设计问题的解决过程;要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核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构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主旨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实现由传承式教学向创新式教学的转变,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由“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的转变,由教师教的过程向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转变。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整数”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结合实时讲解和PPT演示,制作成视频上传到班级博客,让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完成新知的学习,把课堂的时间节省出来进行面对面的讨论和作业的辅导。这样,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习惯来安排学习的进度,学习的自我管理意识大大增强;通过网络反馈,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困生的困难所在,能够做出更有针对性的辅导;同时,课堂上互动交流的时间大大增加,通过同伴之间的相互帮助和提醒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

3.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方法的整合。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而网络环境下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交互性,内容形式的多媒体化,更契合新时期教学改革的需求。学生和教师在网络环境下的这种自主性和探究性学习使他们的学习具有传统学习无法比拟的优点。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时,可让学生运用电子书包的拍摄功能,四人一组拍摄,从中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通过教师机终端,教师不仅可以从中获得学生个体的答题情况,也可以获得班级整体答题情况,便于教师调整教学策略,因材施教,使教学过程向教学目标靠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同时,计算机将正确、错误的评价以及提示、指导、建议等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使学生很快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加深学习体验。

4.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过程的整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信息技术与学科课堂教学过程的整合,让个性化、自主性及交互式的学习变成可能。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体积”时,教材只是向学生提供了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16份,切开后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直观图。而对于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32份、64份……切开后拼成的物体会有什么变化,教材没有给出直观图,只是提供结论性语句“拼成的物体越来越接近长方体”,然后推导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这样,学生的思维只限于课本的提示,没有通过操作或电脑直观演示而获得经验。为了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教师在教学这一内容时,应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容量大、运行速度快及转换方便快捷的特点,让学生通过计算机操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16份、32份、64份、128份、512份等,拼成近似的长方体,从而推导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同时,通过旋转拼成的近似长方体(圆柱侧面积的一半为底面),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近似长方体和圆柱体之间的联系。这样,既沟通了体积计算公式间的联系,又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学生在操作中既得到了美的享受,又学会了多角度思考问题。

篇13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教育;科学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4)01-0094-04

近年来,随着生命教育在世界范围的广泛开展,我国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探索掀起了一股热潮,许多专家学者和教育行政部门从多个角度和层次对大学生生命教育开展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总体来说还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还缺乏深度和系统性。因而,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推进大学生生命教育,必须坚持科学化统领,不断提高大学生生命教育科学化水平。

大学生生命教育科学化是指在开展生命教育过程中,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遵循生命教育的客观规律并紧密结合当代大学生生命发展的个性特点,以人为本,与时俱进,把握规律性、体现时代性、富有创造性,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培养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具有人文精神、关爱情怀和高生命品质的人。

一、大学生生命教育科学化的内涵

大学生生命教育科学化内涵的界定,必须考虑到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独特性,生命教育的规律以及时代的发展等因素。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和谐、可持续的发展,是个体生命发展的最高目标,也是衡量生命教育的最终尺度。

1.以人为本:大学生生命教育科学化的灵魂

以人为本,作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已被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和积极实践。在现代教育工作中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要把人才培养放在一切教育活动的中心,尊重人的本性,重视人的能动作用,挖掘人的潜能,体现人的价值;就是要“坚持一切从人出发,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充分调动和激发教育对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的观念” [1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生命教育科学化的灵魂。对于肩负着重要使命的高校来说,“以人为本”实际上就是以大学生为本,高校不能只传授大学生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的是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帮助他们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领会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这也是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价值追求。在大学生生命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以大学生的健康发展为中心,教育和引导他们关爱、珍惜生命,提高生命价值和质量,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出生命的意义。

大学生生命教育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必须以提升大学生个体的生命质量为宗旨,为大学生个体的生命成长和发展服务,关注大学生个体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第一,强化大学生生命发展的主体地位。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而只有促进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才具备条件和保障。因此,我们要尊重大学生生命发展的主体地位,给他们广阔的发展空间,帮助他们实现个人价值,才能培养出对社会有责任、有意义的人。第二,重视大学生生命发展的情感因素。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是促进大学生生命发展的重要因素。尊重、理解、关爱、重视每个大学生的生命发展,才能为大学生生命的健康发展创设良好的生命情感氛围。第三,张扬大学生生命发展的个性化。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性,张扬其个性,促进他们全面、自由、可持续的发展,是大学生生命教育“以人为本”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尊重和关注大学生生命发展的主体性、情感性和个性化,实现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人本转向 [2 ]。

2.全面发展:大学生生命教育科学化的主题

的主导价值取向是人的解放,而人的解放的最高境界和目标就是人的全面发展 [3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也一直是生命教育价值追求的永恒主题。诚然,“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有初级和高级之分 [4 ]。初级的人的全面发展是指根据社会的现实条件尽可能地发现、挖掘、培养人的才能;而高级层次的人的全面发展则是使人的智慧、思维、能力、个性、心理等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可见,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生命教育虽然难以达到高级的层次,但它的每一次发展都是朝着高级层次更进一步。

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化的生命教育其实是一种全人教育,其目的在于促进大学生的生理、心理、个性、智力、能力等全面、协调、均衡的发展。它不仅力图促进大学生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发展,还试图满足大学生的身心、灵性、人际关系以及道德修养等方面的需要。这就是说,通过生命教育使大学生懂得生命有多种层次和内涵,使他们明白一个人的成长不仅包括身体、生理的成长、成熟,还包括心理、人格的健全与完善以及社会适应性、社会关系的良好状态,从而能够注意自我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把握生命之本,提升自我价值,使自己健康成长起来。

3.可持续性:大学生生命教育科学化的重要体现

人的可持续发展是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终极因素。人的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人的发展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人的发展性是指从根本上调动和发挥人的生命潜能,使人在各个方面得到全面而自由的成长。可持续性则是从连续性的角度关注人的发展。人的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是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畸形、片面的发展容易破坏发展的连续性和持续性。因此,只有全面发展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的发展。而生命教育就是通过尊重生命、立足生命、发展生命,最终达成完善生命的目标,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可持续发展。

生命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在时间上是终生的、可持续的。追求生命的终生的、可持续发展正是生命教育科学化的价值追求和重要体现。柏拉图主张人要从3岁一直学习到50岁,彰显了终生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华特士曾用专门的章节详细论述了人的终生发展,他认为不同时期应予以不同的教育,以促使人们顺利地向下一阶段发展,并为可持续发展做好准备 [5 ]。许世平认为,生命教育的过程是一个贯穿于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持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个体生命的生存意识和生存能力,升华其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进而使其生命质量得以充分的展现。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宗旨正是教育和引导大学生珍惜生命,注重生命质量,凸显生命价值。由此可见,促进生命的可持续发展是生命教育科学化的重要体现。

4.开放性:大学生生命教育科学化的内在要求

由于生命教育本身所具有的内隐性和不确定性,以及生命教育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渗透和融合,所以倡导大学生生命教育系统化、科学化,既要研究生命教育的内外部规律,又要保证生命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不能把生命教育模式化、狭隘化;既要借鉴其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又要注重自身体系的构建,不能生搬硬套、牵强附会地把生命教育对号入座,也不能把生命教育当做一个大筐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这样的话生命教育将无法研究并走向封闭和形式主义。有人将生命教育等同于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安全教育、青春期教育、性教育等,这显然是不正确的,他们与生命教育相关但不能完全替代生命教育。生命教育可以在确定自身研究对象和研究边界的基础上,保持自身系统的开放性,主动吸纳生命科学、生命哲学和心理科学、道德教育等的先进成果和成功经验,不断调整自身对现实需求的适应能力,从而保持系统的勃勃生机和强劲的更新能力。同时以自身的变化求得在环境中的生存能力,也使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

由此可见,开放性是生命教育科学化的内在要求。坚持开放原则,积极融入社会,首先要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向社会和家庭开放,在适应社会需求的同时提高教育的适应力和实效性,而不能局限在封闭、半封闭的教育群体或教育系统中。其次,体现生命教育的开放性,就要引导和鼓励学生走出大学校园,主动接触现实社会,只有在社会的大熔炉中,才能对社会生活有更好的认知;也只有勇敢地去面对生命的困惑,才能帮助学生更快地走出价值虚无和理想主义,从而提高生命的质量,完善人生意义。

二、推进大学生生命教育科学化的要求

1.明确导向性,是推进大学生生命教育科学化的前提

导向是教育的旗帜,明确正确的导向,是大学生生命教育科学化的基本前提。首先,必须坚持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当代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非常复杂,所面临的压力也多种多样,加上大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如果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他们往往会迷失在前所未有的生命困境中。因此,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要坚持正确的理论为指导,即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只有坚持正确的理论为指导,才能让生命教育少走弯路,才能提高大学生生命教育科学化水平。其次,充分发挥生命教育的导向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社会思潮的涌入,多种价值观念的侵蚀,使不少大学生陷入了深刻的精神迷惘和生命意义危机。生命教育要充分发挥其对大学生生命发展的导向作用,加强对大学生的生命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教育。在大学生生命发展的困顿时期引领大学生明确人生的目标,实现生命的价值。

2.把握规律性,是推进大学生生命教育科学化的基础

高校要贯彻生命教育科学化的要求,不仅要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还要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生命发展的特殊规律,即“90后”大学生特殊的身心发展规律。目前,“90后”大学生逐渐成为高校的主力军,他们的思维方式、心理特点和价值观念带有深深的时代烙印。他们思维活跃、反应敏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但往往缺乏磨砺,经不起挫折,其心理成熟远远落后于生理成熟,呈现出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相矛盾的特征,如追求独立性与心理依赖性的矛盾、感性与理性的纠结、求知欲强与辨别能力差的冲突,这种生命发展的不平衡性往往是导致当代大学生抑郁、狂躁等心理问题,甚至自杀等极端行为的内在主因。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特殊性还在于大学生与中小学生的生命教育的不同。与中小学相比,大学生的认知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大大增强,这也决定了大学生生命教育更侧重于抽象层次上的生命教育,诸如社会关系的正确处理、社会责任的担当、生命价值的凸显和升华,等等;在于它着重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爱情观、婚姻观、家庭伦理、社会责任教育等。使得大学生能规划自己的人生之路,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增强家庭、社会责任感等;还在于它着重对大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生命观、世界观等方面的教育。所以遵循当代大学生生命发展的特殊规律是推进大学生生命教育科学化的基础。

3.体现时代性,是推进大学生生命教育科学化的要求

时代是一定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等状况的总和,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任何教育要想始终保持生命力,就必须与时展的进程相一致,反映时代的特征。当代大学生所处的社会是各种思想相互影响和激荡,各种文化相互融合和碰撞的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为大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另一方面,一些不良信息也影响到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种特殊的时代背景以及他们所面临的种种压力,导致了当代大学生常常遇到超出他们自身应付能力的事情。长期高负荷的压力,极易导致他们产生挫折感加剧及自卑等负面心理。这使本来就处于“心理断乳期”的青年大学生根本无法承受这种长期的生理及心理上的压力,如果其心理一旦失衡,只有通过外在的支持和帮助,才会重新获得平衡,才能有效缓解生命危机感并增强应对不幸的能力。

因此,要提高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科学化水平,必须立足于当今这个信息社会,结合当今时代的特点和当代大学生的个性,努力丰富生命教育的内容,使之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民族特点;与此同时,创新生命教育的形式,采用手机报、微博等新媒体以及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和方法,提高生命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促进大学生个体生命的全面、自由、和谐、可持续发展。

4.富于创新性,是推进大学生生命教育科学化的关键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也是推进生命教育科学化的关键。创新生命教育,不仅是教育方法的革新,还包括教育内容的丰富、课程设置的科学性等方面的要求。比如,在教育方法上,要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课程形式方面要尽量适应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对于我国大陆高校来说,似乎很少有学校设置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绝大部分高校是以在“两课”教育中渗入生命教育为主,以适当的生命教育主题讲座为辅,这种方式自然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创新大学生生命教育,首先要打破常态,设置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同时辅之以一定的主题教育和专题教育。满足大学生叩问生命意蕴、渴望成长关怀的需求,是生命教育课堂教学的使命。而主题教育、专题教育则是以讲座、论坛等形式,对大学生们所关注的有关生命教育的热门话题,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和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它不仅是纯粹的理念或是在某种理念支配下的一套规则,而且是涵盖多重主题的教育实践领域 [6 ]。因此,创新大学生生命教育,不能满足于在思想教育课中渗透生命教育,而要改变学生被动、呆板的学习状况,开展一些活动体验、情景体验的体验式生命教育,或许能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对生命教育的兴趣和热情,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反思等过程,促进大学生对生命教育有关主题的认识与理解,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由此可见,全面提高生命教育的科学化水平,明确导向性是前提,只有把握好方向,才能驶向理想的彼岸。要充分发挥生命教育的导向作用,加强对大学生的人生观、生命观、价值观及崇高理想信念教育。把握规律性是基础,只有准确把握生命教育的规律性,才能使生命教育走向正确的轨道,发挥其导向作用。与此同时,体现时代性,富于创新性,是推进生命教育科学化的基本要求和关键。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丰富其内容,创新其形式,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提高生命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推动生命教育在科学化的轨道上不断迈出新步伐。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孟献丽.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4]黄凤漳.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生的科学性与革命实践性[J].广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1):27;陈桂生.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几个基本概念[J].教育丛刊,1987,(3-4):18.

篇14

[关键词]大学生 教育管理 人文关怀 科学内涵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7-0188-01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这为新世纪新阶段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大学教育管理中体现人文关怀,就是要重视对学生的个性化管理和情感教育,逐步改善大学生的行为意识和习惯,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在尊重大学生个性差异和主体地位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大学生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的内涵和加强人文关怀教育的必要性

(一)大学生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的内涵

在我国,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需求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形式是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人文关怀简单地说就是对人的关心、关怀,大学生教育中实现人文关怀就是用人文教育的管理模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主体地位,关心学生的个体需求,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大学生教育管理中加强人文关怀教育的重要性

一是对大学生加强人文关怀教育是现代教育理念的要求,高校对学生进行教育要做到以人为本,把对学生的教育作为起点,把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真正实现“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教育理念”。二是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当代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受到过多关爱,离开家庭到学校以后巨大的落差会使学生产生失落感,因此就非常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关心教育,对学生实施人文关怀是预防和防止学生心理不健康的迫切需要,为和谐社会培养人才提供条件。

二、大学生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的特征

高校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具有自身的特性,通过分析高校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特征的分析,可以科学地理解大学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的科学内涵。

(一)高校人文关怀管理具有教育性

教育性是大学生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的重要特征,大学生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核心内容。在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不仅仅是一种制度上的教育,更是一种管理上的融入性教育,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要从对学生的关心出发,与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心灵交流,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高校人文关怀管理具有个体性

高校是由众多学生组成的,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学校这个大环境,学校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学生的个体成长,因此,对学生个体的关怀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和谐校园的保证。大学生的教育管理要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关心大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体验,通过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逐渐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另外,要针对学生个体,根据学生个体情况展开人文关怀,培养学生良好的处世心态。

三、大学生教育管理中实施人文关怀的途径和方法

(一)人文关怀要求大学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

在当今社会形势下,作为大学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尤其是改变一直以来的说教式、灌输式的教育,转向对话式教育。对话式教育就是要求大学教育者和学生之间能够平等对话、自由交流。对话式教学体现了大学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尊重和情感的投入,从而架起了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实现高校教育模式的转变,即由说服型教育转向关怀型教育。

(二)人文关怀教育要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

学校要具有良好的服务中心和服务设施,比如宿舍顾问、贷款和奖学金顾问、法律援助部门等。另外,学校还可以聘请一些社会工作者,成立心理健康咨询室等,来解决大学生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通过这些人性化的服务,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国家和社会的温暖,进而萌发出爱国情怀,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

(三)人文关怀教育要注重提升学生精神品位,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

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满足精神生活的需求是更高层次的追求目标。大学生教育管理中要注重提升学生精神品位,通过人文关怀,不断丰富学生的心灵世界。从某些方面来说,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品位就是开掘大学生的内在精神世界,精神品位的提升是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柱。

四、结语

高校实施人文关怀教育的目的是端正学生的行为,促进学生的思想解放,实现大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关键在于在教育管理中怎样融入人文关怀,怎样把人文关怀贯彻到大学教育的各个环节中,找准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把重点放在解决学生关心的实际问题上,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从思想深处受到感染和熏陶,从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