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2 15:34:4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科技人才培养,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立足现实、突出重点”,分层分类确定培养目标。培养主要分成两个层次:一是培养3-5位市级专家,对这部分人才实行重点培养,在资金、政策上给予重点保障,从整体上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二是培养区级科技专业技术骨干,通过进修、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合作、参加学术会议等形式,提高他们的综合业务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3年来,共组织他们参加各类专业学习培训41人次,学术、技术交流72人次,技术研讨55人次;聘请外国专家讲课2人次,聘请国家级专家讲课5人次,使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二、“自主申报、组织审核”,量身制定培养计划。为使培养计划能够契合每个培养对象的技术特点,**实行自主式、开放式的工作方针,让培养对象自主确定研究方向、科研内容、培养渠道等项目,组织部宏观审核调控,通过“两下、两上”确定培养计划。即“走下去”,了解培养对象的科研状况和工作特点;“交上来”,培养对象根据本人情况制定计划,上报区人才工作办公室;“返回去”,区人才工作办公室经认真分析、反复研究提出修改意见,将计划返还培养对象;“报上来”,培养对象结合修改意见、所在单位的意见及本人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表上报区人才工作办公室。经过反复磨合,制定的培养计划更加有利于培养对象发挥潜力、提高能力,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重点攻关、注重实效”,切实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在培养方向上,坚持把与**经济技术发展密切相关的项目,作为重点问题组织攻关,注重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主研发能力,注重技术实效,带动企事业单位及地区经济增长。3年来,在14位接受培养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带领下,成立了11个课题组,涵盖林果、工业、医疗、畜牧兽医、水利、建筑6大行业,主持开发新项目6项,其中市级项目2项,区级项目4项;发表或宣读学术文章6篇,进行新技术应用推广实验4项,推广应用新技术3项。其中“日本苹果开心树型的引进研究与示范”、“动物疫检技术”、“绿色生态走廊建设”、“乳腺癌诊治技术”等5项技术达到国家或市级水平,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玻璃公司技术骨干王培华同志研究的“减少玻璃板面气泡技术”,使产品合格率由原来的50%提升到75%,仅此一项,每年就使企业增收近千万元。
关键词:教育;科技人才;创新
作者简介:李慧敏(1981-),女,广东兴宁人,广东药学院人事处,助理研究员。(广东 广州 51000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3-0014-02
国以才兴,政以才治。科教兴国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支撑。实践证明,科技和教育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教育是科技进步的基石,为科技进步培养创新型人才;科技进步是教育发展的推动力,提高教育发展的知识更新、核心竞争力。科技工作者作为科技资源的核心,最具创新性和革命性,在科技研究、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等诸多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党的十明确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历史证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科技进步要取得迅猛发展必须建设一流的科技创新团队,方能跻身世界民族之首。而科技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为此,研究学校教育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竭尽全力形成我国的人才优势具有战略性的现实意义。
一、国外研究的历程与现状
关于科技人才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国外起步很早。1959年,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和数学家Charles Percy Snow指出,20世纪学术文化的发展促成“人文”世界与“科学”世界产生分离,衍变成两个各自独立、自成一统的不同世界。70年代后,科技工作者普遍存在学术交流、人际交往、团队管理等技能素质严重欠缺,引发西方发达国家职业界担忧不已。来自美国的学者Kent开始关注对人文素质在工程教育中的影响;Vesilind从规范、伦理和道德的视角探讨了人文素质在科技人才培养中的作用;Cranch认为,科技人才素质包括交流沟通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知识更新能力和专业技术知识。这些软资源决定了科学技术的创新以及成果、应用和转化。[1]19世纪后,伴随着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西方发达国家与时俱进地将科技人才培养与敏锐的问题导向、有效的运行机制和合理的类型结构相结合,使其在科技与教育方面独领。西方发达国家大学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日趋完善,科技人才已经成为大学人才培养的主体。
国外学界对创新型大学建设展开了比较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尽管解释力尚不完全,但毋庸置疑它已经成为教育研究的一种趋势。Jaroslav Pelikan提出大学具有发展科学和培养人才的双重职能,人才培养是在发展科学的过程中实现的。Frank H.T.Rhodes强调研究型大学作为“学术共同体”的特征。Burton R.Clark总结了创造自主创新型大学的五个组织特征。[2]Henry Etzkowitz指出现代大学的地位与作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此引发了大学—产业—政府三螺旋合作的创新模式。Jerome S.Bruner提倡在教育过程中用“发现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方法。J.Paul.Guilford认为要把一切能够激发散思维的内容都纳入到传统的课程里,以便对学生按创造性的精神和需要进行教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作为前沿的热点,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生命力,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在解释实际问题的实证研究也尚有大量的发展空间。
从理论视角对教育与科技人才培养进行研究,在国外较为流行。一个国家的强弱主要体现为综合国力的方面,而综合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工作者作为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载体,在科研、经济管理和社会发展等诸多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学校教育是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的关键环节,如果说中小学校教育实施的是基础知识教育和基本做人道理的教育,大学实施的则是专业知识和技术教育、世界观人生观等思想教育。学生在校期间不仅接受专业知识、基本技能等智力因素教育,而且接受理想信念、道德标准、心理素质、素质拓展能力(包括学习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与人相处能力、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非智力因素教育。从理论上总结探讨这些问题对丰富教育学和科技人才培养的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内研究的历程与现状
20世纪70年代末,伴随着工程教育研究的深入和人才学的兴起,国内开始广泛关注科技人才的培养。特别是1995年,中国开始参与国际竞争力的世界性排名,科技教育和人才培养也因此迅速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当前,对高校创新型人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综合研究。如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马陆亭认为,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需要综合考虑高等学校的结构体系、教育思想体系和学术体系。高等学校要按层次和类型两个维度设计分类体系,通过结构化课程设计融合通识教育和专才教育思想,努力建立让广大教师醉心于学术工作的机制。杨晓燕等针对目前地方工科院校的实验教学从体制到机制、从实验室的设置到教学内容体系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问题,提出了实验教学的建设目标,研究探讨了地方工科院校构建培养创新性人才的实验教学体系与模式。另一方面是对不同类型和不同专业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讨。汪张林认为,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较多问题,应根据知识经济、市场经济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构建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4]吴晓波等认为,应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层次创新型人才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培养选拔方式,落实相应的资助服务措施,进行动态的目标考核管理,最终形成一套定位明确、衔接紧密、优秀人才可持续发展的选拔培养、资助服务和考核管理机制。
科技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培养工程,涉及启蒙教育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是一个终身教育的过程。高等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延伸和提高,是培养专业人才的基地和摇篮,特别是培养科技人才方面,是教育链条上的关键环节。因此,高等教育的培养质量成为社会各界的共同关切。早在“七五”期间,清华大学就从科技人才培养类型、主要特征、存在的问题等方面专门对高等工程技术人才的类型与主要素质的培养展开分析探索和深入研究。1998年,中科院院士杨叔子深刻分析指出,高等教育的严重弊端在于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重书本轻实践、重功利轻素质、重共性轻个性,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要加快实施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厚基础、博知识、强能力、高素质、宽口径”的综合人才。[5]与此同时,有关大学生的科技人文素质教育很快成为研究热点,尤其受到高等工程教育界的追捧。近年来,学者们又将目光投向科学与人文的融通,通识教育因此进入研究与实践的视野。我国高等教育陷入“学历教育”的误区,人才培养信息的单向流动、人才培养目标的扭曲,缺乏专业特色和学科,造成科技工作者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缺失,人才质量不尽如人意。[6]虽然我国“应用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培养规模不断扩大,但培养质量标准和培养过程差异不明显。
三、结论与述评
国外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对“学校教育与科技人才成长”的研究,总的来说无论是理论的层面还是实践的视角,研究成果颇丰。通过分析发现,国外研究成果很多,但是针对进行系统性、综合性的研究相对少见。同时,研究范围主要局限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少之又少。关于国内的这项研究起步较晚,发展却很迅速,成果也很丰富。但大都拘泥于对已有理论的再阐述和比较,而关于理论创新、体系创新的研究总体较少。现有文献表明,学校教育与科技工作者的培养与成长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尽管强调学校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的大有人在,但在机制上(两者的结合点上)却鲜有人专门研究。
综观国内外对科技人才研究的教育实践,仍存在一些缺憾,如“科技人才”尽管使用频率较高,但人们对其内涵与外延认识大多不一,且当前高校对科技人才的素质结构形态存在“理想化”的误区,较少从职业化的视角来看待科技人才素质的“社会适用性”。
参考文献:
[1]孟现志.等教育的现实使命:培养专业人才[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4,(9).
[2]刘铮,孙健.我国各地区科技人才开发环境的影响因素[J].广东社会科学,2013,(5).
[3]韩文玲,陈卓,韩洁.科技人才培养计划下的科技人才成长路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5).
[4]罗瑾琏,李思宏.科技人才价值观认同及结构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8,(2).
1人才培养困境形成的原因
造成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制度方面的因素,也有个人利益的考虑,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本文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重工轻农政策实施的结果。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为了赶超欧美发达国家,我国曾以牺牲农业为代价,优先发展重工业,强行推进工业化,这种违背规律、“拔苗助长”的战略反过来又造成了农业的严重滞后。目前相当一部分地方政府,尤其是经济落后地区,仍然存在着“重工轻农”的冒进思想;或者认为农业产值比重下降必然伴随农业产出绝对量的减少,在实际工作中,不注重保护农业的发展,反而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盲目追求农业产值比重下降和产业结构升级优化;或者急功近利,认为发展农业是费力不讨好的事,不如发展非农产业见效快,而且发展非农产业更有助于增加自己的政绩,因此表面上做“三农”文章,实际上把大量的人、财、物和精力用在发展非农产业上等等。所有这些“轻农”思想,必然会削弱政府在农业科技发展及成果推广中的主导作用。然而,由于农业仍处于弱势地位,农业资金的积累还非常有限,农户经营的分散化和对农业科技需求的不足,使得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只能作为公共物品由政府来提供。其次,农民趋利行为发展的结果。由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经济发展的长期落后,城乡差距越拉越大。为了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水平,农村劳动力自主自觉地大量向外转移。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村高素质劳动力流失现象非常严重。根据江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公布的信息,农村外流劳动力受教育程度高于流出地农村总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截至2011年末,全省农村户籍外出从业劳动力1798.91万人。其中,男劳动力占64.4%,女劳动力35.7%;18-45岁的青壮年劳动力占92.3%;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95.3%,59%的人具有初级工以上技能[10]。显然,由于流出农村的劳动力绝大多数具有男性化、高素质和青壮年的特征,必然使得留在农村本土的劳动力形成女性化、老龄化和低素质的特征,因而导致农村人力资本十分薄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11]。农民较低的文化、技术素质,加上传统习惯的阻碍、怕冒风险等原因,造成他们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极其低下。再次,传统农业经营模式抑制的结果。当前江苏农业生产仍以传统的家庭承包制为主,土地经营规模较小。2010年江苏农村居民户均人口3.68人,按乡村人口计算人均占有耕地面积1.4亩,户均耕地面积只有4.74亩[5]106-107。面对如此小的农户生产规模,新技术的采用会引起家庭农业生产成本的激增,而技术具有规模效益递增的特征,规模越小,技术带来的效益就越不显着,只有大规模地采用新技术才能使农业效益大幅度地增加。因此,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使得农户不具备承担技术创新主体的重任。一般的农业工作者无需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就能实现现阶段的农业生产活动,采用技术的主动性差,必然导致其技术需求的减少。以往研究表明,农户受教育程度、户均耕地面积等因素与农户技术服务需求有明显的正相关[12]。同时,因农业收入与非农收入之间存在差距,农民并不将农业生产作为主要的增收来源,而只是将其作为经济窘迫时可以退守的保障。由于江苏农业在企业化经营和社会化生产方面不发达,其科技创新主体长期局限于国家科研教学单位,由此连带形成单一创新目标(粮猪增产为主);且因政府投入十分有限,也只能局限于单一目标,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当然是无法加快的。最后,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不完善,使得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目前,江苏省对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其工作涉及到政府各部门、农业科研机构、农业大专院校、农业科技企业和农户等。上述这些组成要素之间相互关联、密不可分,有机地构成了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但是,这些单位均各自依托于一定的培养机构和教育资源,在管理、培训、指导、服务等方面相互之间缺乏沟通,配合能力差,造成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缺乏统一的长远规划、明确的培训目标和一致的任务,保障措施不够明确,培养资金和资源难以科学合理地配置到位。同时,我国目前还没有类似农协性质的自助组织,自下而上的信息渠道是不通畅的;又因政府和科研人员对农民的实际生产问题了解不够细致或了解不到位,农民对新技术的要求很难客观反映到研究计划中去,农业技术创新供给与需求之间缺乏有效的双向交流与沟通,利益相关者尤其是农户不能有效地参与农业技术创新计划的制定、实施与评估过程,由此导致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计划与农产品生产的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变化不相适应,人才评价机制常常表现在理论层面,农业类课题结项成果多数以论文形式表现出来,未能真正用于农业生产实践,这就难以确保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符合农民的需要。
2培养江苏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手段
鉴于江苏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困境及其形成的原因,笔者认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具有准公共品的属性,政府需要在创新人才培养中起主导作用,并积极引导多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一是加快实施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政策,多渠道筹集人才培养资金。以工哺农、以城带乡是为了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在此过程中,需要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加快创新人才培养。一方面,继续增加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农业技术创新成果从研发到推广再到生产都离不开政府的财政支持。同样,政府财政也是农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资金来源,其规模与分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业技术创新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由于各地受地域和自然条件的限制,省地方财政应根据工业在所有产业中所占比重,相应地制定农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扶持政策。对工业欠发达、资金较薄弱、农业比重较高的苏北和苏中地区应做出一定的财政转移支付,以弥补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另一方面,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按照建立以工哺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的要求,总结省内外部分地区、部门和企业以工哺农的经验,从江苏的实际需要出发,充分考虑企业和社会承受能力,探索向企业、经济组织征集专项资金的办法和措施,恢复征收城市公用事业附加,筹集以工哺农、以城带乡专项资金,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培养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并用规范的方式建立和完善以工哺农、以城带乡资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的长效机制,不断拓宽资金筹措渠道。二是实行农户家庭规模化经营,把农户收入增长与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结合起来。熊彼特认为,足够大的企业更有利于技术创新。因此,为了发挥农业科技创新的作用,需要改革和完善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制度,以土地使用权的转让为中心,推动土地的适度集中,以达到一定的经营规模,最大限度地发挥农业科技在土地等农业资源中的作用,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中的规模效益、品牌效益、社会效益,促进农民多元化增收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在土地进行合理流转集聚的过程中,将农民增收与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结合起来。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从事农业科技活动的人员数、农业科研机构的经费支出以及农业科研机构的业务费支出,对农户人均家庭经营收入有显着影响[13]。因此,培育农村土地经营的产权主体———农户,使其拥有土地的使用权、收益权和让渡权,从利益上驱动农户采纳新技术,激励农户把不断使用新技术作为获得新收入的手段,合理引导农民的趋利行为,提高农村人力资本的质量。三是夯实农村人力资本基础,重视乡土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技术创新的发明、开发、推广和生产应用的进程。一方面,要以激励机制为切入点,培养一批“草木才子”。
有效整合全省科技培训资源,建立以农林院校、研究所等为依托,以科技、人事、农牧、蔬菜、劳务、林业、科协等单位为管理主体,以乡村农业科普协会和农业专业合作社为基础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网络,通过定期举办农业科技专家讲座,深入田间地头现场讲解等有效的培训方法,培养一批具有农村根基的乡土科技创新人才。另一方面,建立健全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聘和管理使用考评制度。鼓励和支持学有专长的乡土科技人才参与农业技术承包、科技培训和科技项目实施工作,并一视同仁地纳入地方科技进步奖励基金范围给予表彰奖励。与此同时,可以每年评选十大农民科技能手,单独给予表彰奖励,并将特别优秀的农民技术员特聘技术职称,享受相关政治和工资待遇。四是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确保培养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符合农业实践的需要。“在社会所有制度安排中,政府是最重要的一个。政府可以采取行动来矫正制度供给不足。”[14]传统农业科技体制已不能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应改变过去那种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型做法,将农业研究与推广、农民和市场紧密结合起来。第一,政府作为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引导者和政策制度的供给者,应从总体上把握人才培养的方向,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营造一个适宜的、有利的外在环境。第二,提倡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农业科研机构、农业大专院校是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源头,是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主要培养者,承担着国家基础研究和重大应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任务。特别是农业科研机构,在现阶段及今后一定时期内仍将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因此,既要打破科研与教育之间的行政性分割,发展横向联系;又要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进行合理分工,建立纵向协调。第三,重视农业科技企业和农户的诉求。作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需求者和使用者,农业科技企业和农户也是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主体。基础性人才的培养可以由政府从整体上进行安排,而应用性人才应由农民根据市场的需要来诱导科研机构进行培养,使培养的人才切实符合农业发展的需要。
未来的创新者来自今天的青年研究人员,他们肩负着未来科技创新和发展的历史使命。只有那些能够在职业生涯的初期顺利确定研究方向、形成独立的研究能力并且富于创造精神的青年人,才能够真正成长为卓越的研究者。
科学计量学研究曾基于对诺贝尔奖得主的创造年龄统计得出以下结果,杰出科学家做出重大贡献的最佳年龄在25至45岁之间,而其最佳峰值年龄为37岁左右。这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为青年研究人员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引导,让他们顺利度过职业生涯的初期阶段,迅速成长为一线的独立研究人员,成为创新型人才,是科技人才培养的关键。
青年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近30年来,我国青年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985年,国家科委、教育部、中科院在广泛吸收留学回国博士以及专家学者的意见,借鉴国外博士后制度和培养年轻高层次人才经验的基础上,向国务院报送了《关于试办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报告》并获批准。至此,博士后制度在我国正式确立。此后,又通过一系列文件,逐步完善博士后制度,形成了突破传统人事管理体制在户籍、人事关系、职称评定、人员编制、学科交叉等多方面的限制,保证青年研究人员顺畅流动的新机制。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我国博士后制度稳步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在培养好、使用好人才的同时,为我国吸引、稳定和储备了许多高层次青年人才,成为我国培养青年人才的一个重要手段。截至2010年底,全国累计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已达8万多人,其中有不少人已经成长为我国教育、科研领域的高水平学术带头人,为我国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博士后制度快速发展的同时,中科院为加快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步伐,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解决当时面临的人才断层问题,于1993年提出了“百人计划”。当时的计划是,在20世纪的最后几年中,以每人200万元的资助力度面向国内外招聘100位青年研究人员,将其培养成为各领域的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该计划是中科院重要的人才工作计划,也是我国最早启动的青年优秀人才培养和吸引计划。之后,随着知识创新工程的启动,“百人计划”历经数次调整,从制度上得到了完善,规模上也有了大幅扩充。截至2011年底,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共计2237人,其中绝大多数为40岁以下的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有不少目前已经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科带头人和科技管理人才。
继中科院“百人计划”之后,人事部在1995年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了培养造就年轻学术技术带头人的专项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加强中国跨世纪优秀青年人才培养,并确立了培养的目标,到2010年,培养造就数百名具有世界科技前沿水平的杰出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和理论家;数千名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在各学科、各技术领域有较高学术技术造诣的带头人;数万名在各学科领域里成绩显著、起骨干作用、具有发展潜能的优秀年轻人才。同时,教育部也设立了一些基金,如高校青年教师基金、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等,培养了一些青年教师骨干。
在实施这些计划的同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也设立了博士后基金、青年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处在博士后阶段以及已经取得一定成就的青年研究人员,以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2012年,为进一步完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才资助体系,在青年科学基金和杰出青年基金之间形成有效衔接,基金委又设立了“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专门支持具备5至10年的科研经历并取得一定科研成就的青年科学技术人员,在科研第一线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基础研究。
通过一系列青年人才培养计划以及国家基金委的青年人才资助项目,我国的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培养瓶颈亟待突破
历经近30年的发展,我国的青年人才培养工作已经形成了一条规范化的轨道。然而,目前我国青年人才培养仍然面临一些十分严峻的问题。
其一,针对博士后的资助渠道单一,资助强度偏低,博士后的待遇缺乏竞争力。博士后基金是当前我国唯一一个为博士后提供科研资助的基金,从1987年到2010年,已累计为23914名博士后提供了5.57661亿元人民币和235.66万美元资助。但每个人的资助额度却并不高:面上项目的资助强度划分为5万元和3万元两档,如果在站期间取得重大科研成果和研究能力突出,则可以获得特别资助,资助额度为一次性给予10万元。就是这样微薄的资助,也仍有2/3的申请者无法得到。另外,从薪资收入来说,我国博士后的待遇也远远不及欧美发达国家,这导致很多优秀的博士去国外从事博士后研究。反观美、日等国家,针对博士后的经费资助途径不仅多样,还同时为博士后设立了一些科研经费等,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在美国,针对博士后的资助有三大类型的资金来源:一是博士后奖学金,属于全国性的竞争性资金;二是联邦政府的培训拨款,主要是由国立卫生研究院等政府机构通过给部分高水平的大学和系拨款,为这些专业领域提供培训博士后的资助;研究拨款或合同是大多数博士后的主要经费来源,主要是大学教授在取得政府或企业的研究项目和合同项目后,在项目中为博士后提供资助。而在日本,学术振兴会设立的“特别研究员制度”不仅为博士后提供每月20至39万日元的“研究奖励金”,还有每年150万日元的“科研补助金”配套经费。还有一些国家,如加拿大近年来为吸引来自全世界的青年优秀人才,在2010年推出了班廷博士后奖学金,希望通过为每位入选者提供每年7万加元的资助,使之成为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博士后项目。
其二,资金来源单一,强度不足,使得很多处于职业生涯早期的青年科技人才得不到应有的资助。在许多发达国家,早已形成了覆盖从博士后到独立、再到独立初期的职业生涯各阶段的青年人才资助体系。在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下设了CAREER计划、国防部设立了青年研究人员计划、能源部下设了杰出青年研究人员计划、国立卫生研究院下设了独立之路计划、独立科学家奖以及尽早独立奖等,促进获得博士学位的青年人才尽快成长。在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通过发现项目计划资助处于职业生涯早期阶段的科学家;通过新研究人员基金,为那些重新回到研究岗位或从海外归来的健康医学领域研究人员提供资助;国家健康医学研究理事会为获得博士学位2年以上、7年以下的研究人员提供职业发展基金;超级科学奖学金为国内外最优秀的职业早期研究人员提供资助;“未来奖学金计划”为处于职业生涯中期的、卓越的澳大利亚国内以及国外的科学家提供为期4年的资助。完善的资助体系为青年科学家在不同阶段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助,在培养青年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尽管我国于2012年推出了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弥补了基金委青年人才培养资助体系中从博士后到独立研究员的中间环节,使我国青年人才培养工作初步形成了从博士后基金—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一条链模式。然而,由于资助模式与资金渠道单一,能够拿来分配的资源仍然非常有限。目前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青年人才资助链上,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覆盖面最广,主要对象是35岁以下的具有独立科研能力的青年人,研究期限3年。但2010年的资助率和资助强度也仅达到了23.02%和19.71万元/项。
其三,我国青年研究者在职业发展初期不易得到来自成熟研究者的有力的学术引导。且不说我国博士培养系统每年都在制造不那么合格的博士,即使是优秀的青年人,他们也需要在职业生涯初期接受继续教育尤其来自一流学者的引导。事实上,只有在一流的学术传统下才能成批地培养出一流人才。然而,我国现阶段尚缺乏良好的学术传统和学术氛围,缺乏既卓越不凡又甘愿做人梯的优秀学者和大师。现行资助体制只考虑了资助青年人才的问题,却没有考虑在资助的同时给予青年人才以充分学术引导的问题。在缺乏学术引导的情形下,过早的独立或许反而会令青年研究者失去明师。
青年人才培养的策略建议
随着知识社会化水平的不断推进以及经济多元化的深入发展,培养和造就大批能够创造新的知识、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开拓新的产业领域的杰出青年人才已经成为我国当前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
要进一步完善从博士后到独立研究员的各个阶段的资助体系,为处在职业发展初期乃至中期的青年研究人员提供必要的扶持。从博士后基金到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的一条链资助模式虽已初步形成,但还需要不断完善,要使4个基金形成彼此接力,并围绕明确而一致的培养目标形成合力。此外,还应考虑设立一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博士后项目。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构建区域产业体系和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是实现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重要战略纲领。“以人为本”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基础,创新驱动的根本在人,质量保障的根基在人,绿色发展的内涵在人,结构优化的基础也在人。纲要指出:要坚持把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加快培养制造业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实用技能人才[1]。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制造业人才队伍,对推动“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意义重大[1]。
国家发展需要人才,这对制造业科技人才及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结合2011 年加拿大《环球邮报》将其评为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的翻转课堂,为我国制造业科技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方式,它的特点如下:(1)翻转传统语言的学习模式,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新视角;(2)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一种探索途径;(3)翻转课堂内外熏陶出中国特色的文化视域下的“尚巧、求精、道技合一”的工匠精神。翻转课堂改变了中国延续已久的教育模式,建立面向“中国制造2025”科技人才培养的翻转课堂理论模式。
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制造业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带动了制造业的发展,经济发展趋于多元化,复杂化,结构更为合理。我国制造业规模庞大,设备基础、产品门类齐全。但对于国际尖端产品缺乏创新能力。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可概括为三个阶段:
(1)我国制造业结构不完整、科技人才相对短缺,靠消费升级拉动制造业升级。
(2)制造技术创新能力尚未完善,造成生产效率不断下降。
(3)我国制造业的高速发展主要依赖于发达国家的制造业转移。
综上所述,我国制造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对科技人才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我国人才要具备自主、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视域下的工匠精神。
(二)翻转课堂现状
翻转课堂在国际上使用“Flipped Classroom”直译为“翻转课堂”,它的本质强调学生课前使用在线视频学习的一种学习环境的翻转,即学生在家视频上课,到学校和老师同学讨论问题。学习环境的变化不能让现在的教和学的关系发生本质性的变化。“教”“学”,关键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总之,翻转课堂被引入我国以后,无论是在内涵、方式上都发生了改变。尽管都称之为“翻转课堂”,意义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二、翻转课堂实施
为更好的培养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科技人才。翻转课堂实施分为三个部分:
(一)提出问题
由老师在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上提出较为简单的问题,使大家有一个知识内化开始的环节,由老师提供视频。
(二)观看视频获得知识
学生回家后观看教学视频,并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反馈,解决教师之前提出的相关问题,将不懂的知识甄别出来,这个环节是翻转教学的关键环节,可称之为第一次知识内化。因为正是从这个环节开始,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开始和新的概念知识发生作用。学生观看视频所得到的概念是“正确概念”,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是“前概念”。这个环节如果激活了正确的概念,就能抑制前概念;这个环节如果不能激活正确的概念,前概念在大脑中依然处于兴奋状态,被随时提取的概率就会增加。
(三)解决问题
师生在课堂上对大家不懂得问题做相互讨论并解决这些问题,可通过多种渠道让大家积极参与,比如有奖竞答,小组讨论,竞赛等趣味方式,使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获得新知识,并建立正确的且比较深刻的概念,学生在已有知识下获得更多的知识,在第一个提出问题环节开始就培养大家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整个过程中鼓励大家以不同的形式展示,交流提高大家的创新能力,就不同难度的新知识,每个人的理解不同,做到尚巧、求精。
三、结束语
本文以培养科技人才为目的,根据中国制造2025的人才需要,以翻转课堂为基础方法培养在校学生。通过寻找国内需求人才类型与学校培养人才类型的共同点,提高学校培养人才的效率,最终可以高效率的培养出独立自主,创新向上的科技人才。
关键词: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美国;德国;比较研究
作者简介:杨婧(1984-),女,湖南新化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人事处,助教;蔡立彬(1967-),男,海南琼山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教授。(广东 广州 510225)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科“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学科共建项目(项目编号:GD12XJY1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9-0037-03
就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而言,国际上已经形成公认的美、德两大基本模式。美国工程教育属于通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学科领域内的通用工程科技人才,整个培养过程注重批判思维的课程理念、跨学科的课程组织以及层次性的课程设置,通过对有关技术学科知识的整合以及经济、社会、政治和技术系统的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德国工程教育属于实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它以培养适用性较强的高级工程科学与工程人才为目的,其突出特点是工程实践性的全程体现,培养过程重视工程实践教育的质量、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致力于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人”。而中国的工程教育习惯于从系统性和科学性出发组织课程及内容,尽管近10年来的改革主线是“以学校各院系的专业为基础,逐步实现专业课程的基础化、综合化和精简化”,[1]但其典型的学科课程观念未得到根本转变。本文以德国埃斯林根应用科技大学和美国麻省理工大学为实例比较分析了两种典型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以期在几个关键问题上给我国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一些启示。
一、德国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以埃斯林根应用科技大学为例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Fachhochschule,简称FH)以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特别是工程师及相应层次的职业人才为目标,以规模小、技术应用性强、就业率高见长,人才培养强调面向应用、面向实际、面向未来,培养的是掌握科学方法、擅长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人才。埃斯林根应用科技大学在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中名列前茅。据1996年《Manager》对德语国家(瑞士、奥地利,包括苏黎世大学在内)的技术大学进行排名,埃斯林根应用科技大学排行第七,在所有参与排名的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中排位第一。[2]
埃斯林根应用科技大学自2005年起实行三年制学士和一年制硕士培养方案,学制四年,分为预学期和7个正式学期,包括:基础阶段、专业基础阶段、专业阶段等三个阶段;共同学习和专业学习两个学习过程;预实习、工业实习、毕业实习与设计等实践环节。
首先是12周的预实习,即预学期,主要是为了认识实践。进入到正式学期后,分为三个学习阶段:第一个是基础阶段,包括第1~2学期,完成校级平台的基础课程,主要是自然科学基础课。第二个专业基础阶段,包括第3~4学期,主要完成系级平台针对所有专业及专业方向的共同技术基础课。需要注意的是,在第3学期有一个阶段考试,只有通过考试的学生才能进入专业学习。埃斯林根大学也以此为界,把所有课程分为1~3学期的共同学习过程和4~7学期的专业学习过程。第三个是专业课阶段,包括第5~7学期,这个阶段需要完成工业实习以及各专业方向的特有模块。第5学期是4个月的工业实习,第6学期是实践教学模块和各专业特有的限选课模块,而第7学期则是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见表1)
特别说明的是,进入到专业学习过程后实践环节比重较大,包括项目制作Ⅰ、项目制作Ⅱ、工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占据专业学习过程总学时的一半以上。而且第4学期的项目制作Ⅰ,属于课程设计;第6学期的项目制作Ⅱ,属于创新设计;而第7学期的企业毕业设计,属于综合训练。显然这些实践环节被精心安排为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
二、美国的工程科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麻省理工学院(MIT)为例
麻省理工学院是美国排名第一的工学院。1994年,该院院长乔尔·莫西提出《大工程观与工程集成教育》的长期规划,指出工程教育需要从“重视工程科学理论的分科教育”向“更多地重视工程系统及其背景的教育”转变,确立了大工程教育理念,其课程体系设置也充分体现了大工程教育观。MIT的课程体系包括必修课、专业核心课、专业领域课程、非限制性选修课、信息交流课、实验和提高类课程等六类课程。每类课程都有明确的学分规定(见表2)。
必修课和信息交流课是所有科系的学生都必须上的。MIT注重通过对课程结构的规定达到一定的培养要求,规定相当具体,比如要求学生学习8门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课程(HASS),达到32个学分。而HASS课程又分为文学类、语言、思想和会准则类、视觉艺术和表演艺术类、文化和社会研究类、历史类等五类。8门课程中的3门必须选自这五类,且其中一门必须选自第一、第二或第三类。另一门必须选自第四或第五类。第3门可以从前两门课所在类以外的三类中挑选。MIT的各类选修课程都有大量的课程做支撑,虽然必修课的人文类课程只要求选修8门,但人文社科学院却开设了几百门课程供学生选择。专业领域的课程也是如此,许多科系要求学生在几十门专业课程中选择不少于3个专业方向的专业领域课程。
此外,MIT还有种类繁多的项目课程,包括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本科实践导向项目、独立活动期项目;有注重学生研究能力培养的本科生研究导向项目、大学二年级学生研究型课程;[3]还有为学生提供综合的、跨学科知识背景的联合课项目、媒体艺术与科学项目;着重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实验研究小组项目等等。
三、美、德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1.美国的启示:学科壁垒与课程综合化问题
中国高校近年来很注重借鉴美国课程模式,从重基础、宽口径,加强工程能力培养的改革,到近来提倡的创新教育、素质教育,通过综合化的高等工程教育课程培养具有大工程意识和技能的工程师体现了美国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观念。
“大工程教育”是美国工程教育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主流思想。他们认为社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能忽略社会文化、环境、道德等其他方面的因素。由此呼吁工程教育回归其本来涵义,把工程教育改革建立在学科基础上,更加重视工程实际以及工程本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因此,工程教育不仅应该让学生学习工程科学的知识和理论,还应该“让学生接触到大规模的复杂系统的分析和管理,这不仅是指对有关技术学科知识的整合,而且包括对更大范围内经济、社会、政治和技术系统日益增进的了解”,[4]这就要求工程教育的内容应重新进行调整和综合,打破学科壁垒,把被学科割裂开来的工程再还原为一个整体。这就要求高校以跨学科的视角进行课程设置,充分考虑学科之间合理的交叉融合,培养学生宽厚的工程知识背景。
现在的课程群建设只是把相关课程机械地集合在一起,并没有整合教学内容形成新的课程,甚至没有建立课程之间真正的联系。有些学校人文课程的开设还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几乎是想开什么课就开什么课,有什么教师就开什么课,没有挖掘工程科学内涵本身所具有的人文精神,或是把人文教育作为一种科学体系来考虑。[5]比如,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工程专业的通识课程平台的课程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大学英语、体育、大学信息技术基础、军事理论。美国的通识课程门类丰富,充分展示出科技与人、社会之间的关系,真正体现了融合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和工程专业教育为一体的大工程教育思想。美国的通识教育以庞大的选修课作为支撑,这不但是学生达到通识的必然基础,也为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提供条件。
从麻省理工学院的培养工程科技人才的模式来看,美国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有四个特点值得借鉴:第一,为学生规定必须学习的基础知识课程。这些课程可以为工程领域内的一些专业提供更为广阔的专业知识,可以为学生在选择某一工程专业之前提供探究工程领域内各种问题的机会。第二,以庞大的选修课程作为支撑,为学生提供综合知识背景。比如麻省理工学院规定学生必须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和信息交流等方面的19门课程,各类课程都有大量的选修课供学生选择。第三,通过灵活多样的项目课程、实验课程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第四,注重学生个性并促进其创新能力发展。学生根据各自不同的知识结构、兴趣特张选择不同的课程和学习路径,自行组织课程和学习内容。比如MIT的实验研究小组。
2.德国的启示:三段论课程模式与课程实践化问题
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受早期苏联的影响,习惯于从科学性和系统性组织课程内容和学习,这种学科课程思维模式根深蒂固,使得我国大部分工科专业课程体系存在几个难以改变的问题:一是课程体系保持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的三段论模式;二是学科壁垒仍旧没有打破,课程在学科内单向进行;三是工程实践课与理论课的矛盾未得以解决。[6]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也存在这种情况。
2009年,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工科专业的课程体系由4个平台2类课程组成,即通识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专业课程平台以及实践教学平台四个平台。选修课和必修课两类课程见表3。
资料来源:仲恺农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方案汇编(2009)。
这在结构上看起来是开始实行“平台+模块”式课程,但是具体的课程设置却没有改变:通识课程平台是以往的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学科基础课程平台是以往的基础必修课和专业基础必修课;专业课程平台是以往的专业必修课及选修课;实践教学平台也是以往的实践教学。尽管结构改变,但整个课程体系的实质仍然是以往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论模式。
德国埃斯林根应用大学的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也是三段论模式,然而德国的工程教育模式在世界上享有独特的声誉。这是由于它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紧紧围绕工程实践性这个中心。德国工程专业的课程开发源于对企业现状、对技术与产品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并邀请一定的企业界人士共同参与设计,政府是企业与大学之间的纽带;工程专业的大学教授被要求至少具有5年以上的工程实践经历,教师教学与工业界形成了自然联系的网络,在学生的学校教育和企业实践训练之间存在较好的结合。[7]
与德国相比,我国工程教育具有“缺乏与工业界的紧密联系”的先天不足,由此造成的“工程化”不足问题严重影响教学、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尽管一直呼吁“要加强实践”,但很多院系仍是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正确性与严密性而忽视工程技能的培训,实践教学经常被作为理论学习的附属品,实行“弹性”学时。[8]然而,实践是工程教育的根本。因此,要将阶梯型课程结构改变为渗透型课程结构,也就是将实践环节融入理论课程中,在理论课程教学中渗透实践内容;要按照循序渐渐、螺旋式上升的认识方法,由模拟型向实战型、验证型向创造型、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化,精心安排实践教学环节;要坚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持续深化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3.德国与美国的启示:实践课与理论课的平衡
德国工业大学的课程体系有两个思想渊源,一个是洪堡大学崇尚理论研究的教育思想与巴黎理工大学强调技术科学理论体系化的结合;另一个则是源于十八九世纪德国重商主义的坚定信仰,即科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可以为国家带来财富。在这两个思想基础上,德国工业大学形成了既重视理论研究又密切联系工程实际的传统。今天,德国工业大学里的课程结构可能就是一种在理论和实践两极中寻求平衡的结果。学生必须圆满完成基础学习和主科学习,方可认为受到了理论及实践两方面完美的教育。[9]德国工业大学的基础学习主要包括自然科学,意在发展学生的科学知识基础。基础学习的技术以通过前期考试为准。前期考试主要是检验学生是否在总体上理解了所学的基础科学知识。通过了前期考试方能进入主科学习。主科学习包括听课、实验室工作、小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这一阶段的可选课程不管是书目和种类都是大量的,实践环节比重也较大。研讨课及项目设计的题目要求很高,是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锻炼和考查,它们来自并将用于需要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往往通过项目设计与工业界接触亲身体验未来的工作环境。最后的主科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专业领域的学习和研究的程度。我国也可以借鉴此法,分别考查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效果,以达到理论和实践的平衡。
实际上,作为世界上最为典型的两种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德国模式强调统一的必修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严谨务实的精神;而美国模式注重工程科学基础,强调多学科交叉、可选择性、主动性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德国模式重技术,以“术”为主;美国模式重科学,以“学”为主。而今这两种各具特色的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互相向对方靠拢的趋势。可认真研究二者之长处,结合本国本校的实际情况处理好“学”和“术”,也即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李元元.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比较研究——以华南理工大学与MIT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6):3.
[2]朱方来.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学士学位课程与教学体系的启示——以德国埃斯林根应用科技大学汽车工程系为例.[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54.
[3]赵婷婷,买楠楠.基于大工程观的美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设置特点分析——麻省理工学院与斯坦福大学工学院的比较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4,25(6):100.
[4]赵婷婷,买楠楠.基于大工程观的美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设置特点分析——麻省理工学院与斯坦福大学工学院的比较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4,25(6):95.
[5]孙健.综合化与实践化——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1):110.
[6]刘吉臻.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思维转向:工程化的视角[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4):43.
[7]赵晓闻,林健.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比较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2):35.
[8]朱红,李雨竹.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2):73.
关键词:科技人力资源 人才培养 管理创新
在知识经济时代,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是以创新为生命线的,人力资源作为创新的源泉以及知识和技术的“承载者”,已经取代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等传统生产要素,成为国家和社会最重要的资源。特别是伴随着新技术革命的不断推进,科技人力资源更是成为影响创新活动的决定性力量。据估算,在发达国家约有60%的新增财富是由科技人员直接或间接生产的。国家间的差距归根到底是人才的差距,因此作为人力资源核心部分的人才成为各国竞相争夺的稀缺资源。各个国家都充分认识到,只有保障人才的供给,才能保障新思想、新创意的不断产生,从而保障创新活动的有效开展。
1 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的现状分析
从广义上来看,科技人力资源是指实际从事或有潜力从事系统性科学和技术知识的产生、促进、传播和应用活动的人力资源。总体上,我国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总量与发达国家大体相当。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呈不断增长的趋势。2005年,我国科技活动人员达到381.5万人。以科技人力资源中直接从事研究与发展(R&D)的R&D人员为例,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R&D人员总量除了1998年和1999年略有下降外,一直处于逐年增加的态势。R&D人员由1995年的75 2万人增加到2005年的136 48万人,R&D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数量由52.2万人增加到111.87万人,每万劳动力中从事R&D活动的科学家与工程师由7.6人增加到14人。
尽管我国在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上居于世界前列,但是从科技人力资源的内部结构来看,作为科技人力资源中高端部分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具有明显的稀缺性。以每万劳动力中从事科技活动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为例,通过国际比较可以看出我国在人口的科技素质以及科技投入强度方面与发达国家仍有很大的差距。2005年我国每万人劳动力中R&D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人数仅为14人,而2003年日本每万人劳动力中R&D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人数达到101人,法国为71人,德国为68人,韩国为66人,美国在2002年就达到91人。
2003年,由世界经济论坛、INSEAD(欧洲工商管理学院)、世界银行联合对世界82个国家和地区信息技术(ICT)及其发展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在对各国科学家与工程师的可用性这一子要素进行的排名中,我国名列第66位,得分仅为4.10,低于4.88的平均值。韩国、新加坡、泰国等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在这方面都要好于中国,而与我国同属发展中国家的印度更是位居世界第二位。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在科技人才配置上不仅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即使在发展中国家中也是处在较低的水平。
2 加强科技人才培养与管理创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应该看到,创新是以人为载体进行的。人的创造性和能动性直接决定着创新能力的高低。要发挥人才在科技发展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必须通过制度上创新,建立有利于人才发展和创造的驱动机制,为人才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形成充满活力的人才培养、使用、激励和保护机制,才能真正推动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展。要把科技人才培育及管理体制的创新作为科技创新的中心环节。使其能够不断为科技创新提供人才支撑和保障,成为创新活动的持续驱动力。
2.1 加强科技与教育联动机制,建立有利于科技人才培育的教育体系
人才资源在经济学中又称人力资本,它是指存在于人体之中、能够直接创造效益的知识、技术、能力、经验等资本存量的总称。人力资本的形成通常是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舒尔茨提出的学校正规教育,主要是提高劳动者本人的生产技能和收入水平;另一种是阿罗提出的“边干边学”。无论是正规的学校教育还是在职学习都直接关系着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
当前,科技的发展对人才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等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人才的知识水平、智力水平、创造能力直接关系到科技创新的发展。在人才培养上,一方面,要注重人才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的培育,重视科学研究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要加强科技与教育的联动机制,建立有利于科技人才培育的教育体系,从而为科技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特别是要重视基础研究活动对于创新人才培养和成长的重要意义。要使人才在基础研究过程中得到锻炼,通过跟踪培养、重点扶持,使其成为科技研究的新生力量。从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经验来看,经过基础研究的历练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阶段。而且有基础研究素养的人才源源不断地进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国防等各行各业,能够大大提升现代社会的整体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把握现代科技发展的方向和特点,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当前,在技术分工、技术分化不断深入的同时,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也呈现出不断融合的趋势,学科之间的边界不再泾渭分明。许多新兴的科学生长点正是在学科交叉的界面上产生的。这对于人才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因而在人才培养上,要以科技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为导向,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向,适应技术变迁所带来的变化,使人才能够更好地为科技发展服务。
2.2 构建科技人才发展的动力体制
按照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人的需求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维持需求,如工作条件、薪金等,如果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人们就会产生不满的情绪,但这类需求没有明显的激励作用;另一种则是激励需求,如公平、晋升、个人发展等。这类需求的实现可以产生满足感和激励作用,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和个人期望。
创新人才在重视自身技能发挥的同时,更看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社会的认可。因此针对创新人才独特的价值观,要通过构建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使人才的个性得以发挥,自我价值得以实现。激励机制是人才管理中十分有效的制度安排,决定着人们努力程度、努力方向及其持续时间。只有建立科学的激励手段,使人的价值受到普遍的尊重,才能更好地激发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探索精神。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针对激励问题所做的研究显示,如果没有激励,一个人的能力发挥只不过20%~30%,而如果实施激励,一个人的能力可以发挥到80%~90%。
2.3 建立开放性的科技人才流动机制
当前,人才流动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尤其是创新活动频发的领域。这是由创新人才的特点决定的。创新人才的突出特点就是具有很强的个性化特征,强调自主性。创新人才往往出于对自身职业的感觉和发展前景的追求,会不断寻找更适合自身发展的空间,他们把流动看作是实现自身价值的一种手段。而人才流动本质上实际是人力资源的配置过程,主要是通过人才的流动来实现人才的优化配置。如果采用强制性手段人为地限制人才流动,只能是有百弊而无一利。
为此,对于人才流动应采取理性的态度来对待,要加快建立开放性的科技人才流动机制,推动人才的合理流动。要利用市场机制,而不是行政手段。对人才流动进行调节。运用市场机制协调人才的供需,加大对人才市场的培育。加强人才市场的规范和完善。为降低人才流动的机会成本和风险因素,应着眼于建立人才流动的柔性机制,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更好地促进人才与科技、人才与资本的结合,从而实现了人才市场与其他要素市场的贯通与融合。
一、专业方向的设置与业务要求
按照一专多能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应培养知识面广,综合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创造型高级食品科技人才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中可以设置食品科学、食品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和食品质量与安全四个专业方向。其中,食品科学专业应较系统地掌握与食品科学有关的生物学、化学、食品原料学、食品工艺原理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现代食品高新技术,具备较强的食品科学领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食品工程专业应较系统地掌握与食品工程有关的生物学、化学、工艺及设备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食品制造、食品加工及综合利用的基本理论,具备食品工程设计和技术改造的知识和能力。水产品加工及贮藏专业应较系统地掌握与水产品加工与综合利用有关的化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水产品利用化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水产品加工与综合利用的基本方法。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应较系统地掌握与食品质量与安全有关的化学、生物学、毒理学、卫生学、食品法规等学科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食品质量控制、食品安全生产的基本技术方法。
二、培养目标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新世纪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设置要根据本专业的特点,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出发,努力探索“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培养目标上,应该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面向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并注重沿海海洋经济建设。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政治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业务能力强,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健康的身体心理素质,能适应现代食品工业发展需要的高级工程师。毕业后可从事利用农牧渔业初级产品,以物理和化学手段为主进行食品加工和食品制造的科研、设计、管理和生产监督的工作。通过培养学生应具备下列几方面的知识或能力:具有坚实的食品科学、食品工程学以及相近学科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技能;掌握食品原料的生物学特性、加工特性、综合利用以及贮藏、加工、运输等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一般工程规划设计能力、技术经济分析能力、工艺设计与设备选型能力;具有食品质量管理能力和食品安全控制基础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备新产品开发能力和食品制造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具有听、说、写的基础。
三、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构建应遵循强化基础、优化结构、拓宽口径、重视实践、注重素质、强调创新,建立系列相关课程和专业方向模块课程体系。因此,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应包括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通识教育选修课(即素质教育课)。其中,公共基础课包括政治理论课、思想品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大学英语、体育、军事理论课等;学科基础课包括C语言程序设计、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现代工程制图、大学化学、大学化学实验、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生物化学实验等;专业课包括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专业必修课包括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微生物学实验、食品化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分析与检验、食品工艺原理、食品质量与安全等,专业选修课包括模块课程组和其它课程。通识教育选修课包括人文社科类、工程经济类、体育类及其它四大类;本专业主干学科是食品科学与食品工程学。本专业主要课程除政治理论课、大学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程序设计外,尚有大学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化学、物理化学、现代食品工程制图、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艺原理、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分析与检验。
四、人才培养模式和主要教学环节安排
1.人才培养模式。按院招生,按院管理和培养,按需择业。学生入学后第1-3学期完成大部分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的学习;从第4学期开始,学生必须选择四个专业方向之一作为主修方向,主修方向选定后,其方向内课程为必修课程,学生可按国家、社会需要和个人意愿选择其余三个专业方向之一为辅修方向,也可在其它课程中选修直至修满24学分(简称“1+n模式”),但必须完成所选专业方向的毕业论文;学生除选择本学科学习外,还可按学校的有关规定跨学科学习。通识教育选修课一般安排在5-7学期,第8学期不安排课堂教学,只进行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原则上要求毕业论文应为主修方向毕业论文。学生必须修满159.5学分(其中必修125.5学分、选修34学分)才能毕业。
2.主要教学环节安排。主要教学环节的计划与安排是实现全面素质教育和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具体实施方案。因此在教学环节的具体安排上,要处理好加强基础理论教学(如强化生物工程等)、培养综合能力和重视实践性教学(如强化实验教学、强化毕业论文与设计、加强生产实习等)的关系。正是由于实践教学是新世纪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创新和适应的前提,因此把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由原来的22周增加到26周,增加了教学见习实践教学环节;同时,将食品微生物学、海洋生物资源综合利用工艺学2门课程的实验单列为实验课程,新增开设食品发酵学、食品包装、食品安全控制技术、食品生化分离技术、水产干制品加工工艺学及冷冻食品工艺学等课程实验教学环节,共计增加实验教学88学时。大力缩减专业课的教学学时数,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自学的时间和空间,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有好处,这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新的培养计划尽管增加了88学时实验教学环节,但课堂教学环节的学时数由原来的2537学时减少到2330学时,学时数减少了8%。省级精品课程《水产食品学》将复习思考题挂靠网络,学生可直接在网络上练习,并能自动对学生的答案和成绩记录下来,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节省了教师批改作业的时间,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经过以上改革的实施,教学时数的大大减少,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自由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也促进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广泛采用多媒体教学、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是十分有利的。目前,本专业课程全部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了课堂教学信息量和教学质量。
1 煤炭市场发展现状
1.1 内部环境分析
当前我国煤炭行业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煤炭库存居高不下,产能过剩,缺乏完善的治理机制;煤炭进出口量下降;煤炭价格下滑;管理粗放,企业经营困难;优势企业通过降价来垄断市场,价格一旦下降难以回升;企业负债率高,财务成本压力大,应收账款增加,现金流断裂的风险不断增加;劳动力成本大幅增加。[1]
1.2 外部环境分析
面对煤炭的大量开采,我国煤炭市场外部环境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环境承载力不足,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主要耗煤行业产量增速放缓;[2]清洁能源对煤炭的替代率上升;进口煤影响;跨区域送电能力增强,大规模跨区域送电使东部沿海地区用煤量下降。
2 我国煤炭类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2.1 煤炭相关工程技术专业课程偏向专业化
以M矿业大学本科采矿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为例,第一学年主干专业课程只有采矿工程,第二学年除了有采矿工程外还有电工电子学、工程力学、金属工艺学和测量学,第三学年有岩土工程和矿山机械等专业课程,第四学年主要以毕业设计为主,通过以上课程设置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更多注重专业教育,轻视通识教育,无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以至于本科生毕业不能马上胜任工作,选择继续读研,使企业缺失一线技术人员。[3]
2.2 工程实践教育严重缺失
由表1可知,以M矿业大学本科采矿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为例,在整个课程设置体系中实践教学课程总学分仅为36.5学分,占总学分的 23.02%,从表1中还可以看出实践教学环节几乎分别集中在一周内完成,也就是没有贯彻到学习中去,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这种课程体系的设置在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中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实践教育的重要性。煤炭行业是一个经验性非常强的行业,单纯的课堂学习往往造成“理论强、实践弱”的特点。 [4]由于培养方式和经费等条件的限制,煤炭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计划等方面与其他综合类院校存在相同的地方,这种同质化现象弱化了院校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不出煤炭院校所应具备的“专业性”和“实践性”,严重制约了煤炭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
2.3 缺乏具有工程背景又有学术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工程实践是工程教育的灵魂,工程教师只有具备工程实践能力,才能用工程的视野去指导研究和教学,才能将工程实践与讲授的课程相融合,为学生提供鲜活案例,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增强工程实践能力。[6]当前我国高等工科院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背景的缺乏已经成为制约工程教育实践性发展的不争事实。青年教师工程意识淡薄,工程实践能力普遍偏低且得不到学校的重视,师资队伍成分过于单一等现实问题摆在眼前。所以,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缺乏“双师型”师资队伍。
2.4 煤炭企业缺乏具有专业技术的应用型人才
由从业人员职称结构可以看出(根据统计年鉴),煤炭行业从业人员职称结构不合理,比例严重失调。拥有初级职称人数约占拥有职称总人数的 88%,而中级和高级职称所占比例分别为9%、3%。高技能员工占比过低,煤炭企业具备的专业技术人才数量较少,大部分员工只能从事最基本的、低技术含量的工作。此外,从区域上来看,黄淮海区(78%)、晋陕蒙(西)宁区(7%)和东北区(5%)拥有技术职称人员总数位列前三,这些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建设、工作环境等方面对从业人员有较大的吸引力,促使高技能员工在择业时选择条件较好的区域,进而在从业人员职称的分布上也出现了不均衡的现象。
由煤炭相关院校主体专业(主要包括采矿工程、安全工程、机械工程、测绘工程、矿物加工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地质工程等专业)招生人数可以看出,近年来随着煤炭行业进入下行期,煤炭相关院校在煤炭专业方面的招生和培养人数也随之下降。随着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各煤炭院校对传统的地矿类专业进行了调整、改造、拓宽和转向,由原来单纯为煤炭行业服务改为社会通用的宽口径专业,地矿类专业学生在全校学生中所占比例明显下降,2014年统计的29所本科院校中矿业类相关专业招生数为13672人,仅占总招生数的9.23%。从招生规模看,高等院校煤炭主体专业招生人数由2014年的18482人下降为 2015年的16931人。从2014年开始,全国高等院校煤炭专业招生人数及占比都呈下降趋势。
2.5 煤炭企业缺乏既懂专业又懂管理的复合型高层次管理人才
从2013年全国劳动统计年鉴中可以看出,煤炭从业人员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低学历人员占比高达60%,与全国采矿行业平均水平49.40% 相比高了10%左右;而初中以上大专以下文化程度的占比较低,仅为2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比低于全国从业人员高学历占比平均水平。从整体来看,员工队伍素质偏低,严重影响了企业管理水平和整体效益的提高。同时,向煤炭行业输送中级专业人才的煤炭专科院校,由于招生和就业的困难纷纷向社会通用类和热门专业靠拢,在2014年统计的7所专科院校中矿业类相关专业招生人数仅占总招生人数的21.62%。
由各高校2014年毕业生质量报告看出,地矿类专业毕业生到煤炭行业就业的人员比例逐年下降,其中还包括各级煤炭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就职人员,高校培养出来的煤炭人才并未进入煤炭行业。除煤炭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时会考虑煤炭行业外,其他高校毕业生选择煤炭行业就业的很少。高校毕业生作为企业未来的中坚力量,管理知识储备明显不足,不利于向管理岗位发展,更不利于企业为摆脱困境制定战略和转型升级。
由表2可知,2010—2012年在煤炭行业就业的采矿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2012年最多,为64人,占采矿毕业生总数的55.65%,这一就业趋势与我国煤炭行业的十年黄金期有关,行业的快速扩张,吸引着毕业生择业时更愿意选择煤炭行业。但自2011年下半年开始,受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和煤炭市场环境的影响,煤炭行业进入下行期,继而导致煤炭企业生存困难,多数企业日益亏损,员工收入水平大幅降低,毕业生赴煤炭行业就业人数骤减,从 2012年的56%降至2013年的29%,直至2014年的27%。根据目前形势判断,近几年赴煤炭行业就业的毕业生人数还会持续走低。数据显示,2012年,煤炭院校毕业生赴煤炭行业就业的比例达到近年来最高,为30.99%,主体专业到煤炭行业就业比例也高达28.36%,此后开始下降,至 2014年分别降为18.8%和15.2%。综上,在煤炭行业整体不景气的形势下,绝大多数的本科毕业生(2014年超过80%)不愿意去煤炭行业就业。薪酬待遇低、工作环境艰苦、行业形势低迷,是导致行业吸引力差、高学历复合型人才短缺的主要原因,这种现象无疑加剧了煤炭企业生存的压力。
3 优化煤炭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3.1 优化工程科技人才类型结构
大力引进高层次尖端一流人才,培养行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努力发展创新型人才,培养既懂专业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7]优化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发挥工程科技人才在行业中的作用,适应行业发展的环境。
3.2 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对接国家战略
学科专业布局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宏观质量问题,教育主管部门的宏观指导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8]修订本科专业目录和本科专业设计管理办法,对专业规模进行控制,合理设置和优化学科专业,动态引导高校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对接国家战略,满足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形成与区域发展相适应的、结构优化的人才培养体系。[9]
3.3 改造传统培养模式,加强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为克服高等学校“千校一面”、办学缺乏特色的弊端,应加强对应用型行业人才的培养。改造传统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应用型行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路径,推动从传授知识为主向培养能力为主转变;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从讲授为主向实践训练为主转变;从课堂教学为主向以现场教学为主转变;从学校评价为主向以社会评价为主转变;通过“双能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应用型课程体系的建设等措施,培养应用型人才。 [10]
3.4 工程科技人才培养需要既懂教育又有行业背景的“双师型”教师
培养煤炭行业的优秀人才,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专业能力。[11]聘请企业一流的技术人员和工程师兼任高 校教师,同时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学习,逐步构建起一支既具备较高理论水平,又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
关键词:岗位工作交流 青年科技人才 培养 油企科研院所
面对油价持续低迷给石油企业跨越式发展带来的严峻考验,如何成功应对新常态下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和挑战,如何充分挖掘青年科技人才的潜质帮助企业顺利度过难关,是石油企业应该密切关注的问题。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也日益成为油企各项重点工作之一。
一、岗位工作交流的必要性
国有石油企业的发展在于科技创新,创新的希望在于青年科技人才。青年科技人才的素质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石油企业未来的兴衰成败。作为石油企业科技人才聚集大本营的科研院所,同时也是石油企业生产经营的智囊团,要务之一就是要培养一批专业素质过硬、综合素质够强的青年科技人才,为企业提高生存力和竞争力发挥重要作用。
相关数据显示,国内各大石油企业科研院所的专业技术人员呈现出明显的“两高一少”特点:学历层次高、青年比例高、工作经验少。以某油企科研院所为例,截至2015年底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专业技术人员的4/5,35岁及以下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的2/3,工作5年及以内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的近一半。经过长期跟踪他们的工作情况和多次调研分析发现,这支年轻的高学历队伍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和劣势。就劣势而言:一是普遍处于较低级别的工作岗位,业务能力有待提高,综合素质有待加强;二是专业深度和广度不够,知识面较窄,跨专业科研能力弱,独立解决问题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不够;三是多数直接来自于高等院校,与生产一线接触少,现场工作经验不足,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四是国际化素养欠缺,语言能力、国际化思维和视野有待加强。
这些劣势都是制约青年科技人员成才的现实障碍。石油行业本身又是集勘探、开发、钻采、工程、石油炼制、经济评价、信息技术等专业领域于一身的综合学科。各种学科相互渗透融合,上中下游环环相扣,构成了完整的石油产业链和技术链。石油行业的特殊性势必要求青年科技人员不仅要精通本专业,还应了解与本专业上下相关的专业。
针对上述现状和问题,石油企业必须对青年科技人员进行“再教育”,除了必要的专业类培训以外,岗位工作交流作为培养手段之一,因效果显著其重要作用日益凸出。
二、岗位工作交流的实践探索
1.建立多元化的交流模式
油企科研院所应结合业务需求,建立多元化的工作交流模式。比如按专业可分为相同或相关专业的岗位工作交流;按地点可分为本单位内部和去外部单位的工作交流;按人员层级可分为新员工的现场实习和成品人才的回炉再造。无论何种交流模式,都需要紧跟石油公司的发展战略,科学设计、用心组织、有的放矢地开展。
(1)相同专业交流
相同专业交流是指青年科技人员到具有相同专业岗位的其他部门科室或者单位开展工作交流。比如:负责国内勘探与海外勘探的综合地质工程师交流换岗,可以获得不同研究区域和地质条件下的项目经历;从事海上平台前期研究和基本设计的工艺工程师到负责新技术研发的深水工程部门开展工作交流,可以学习深水领域工程设计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2)相关专业交流
相关专业交流是指青年科技人员到与本专业上下游相关专业岗位的其他部门科室或者单位开展工作交流。比如环境专业与工艺专业、钻井专业与采油专业、储量规划与经济评价专业之间的岗位工作交流,可以使青年科技人员在不同工作岗位中得到实践和锻炼,拓宽他们的专业知识面和科研思维,有利于后续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3)生产现场交流
石油企业科研院所的技术人员不同于石油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他们的研究应以油田效益为导向,必须与生产现场的实际需求结合并快速应用于生产,解决生产难题。这就要求技术人员不能总是低着头闷在办公室里搞科研。
可安排青年科技人员奔赴本石油企业的生产现场开展工作交流。比如去分公司的油气田,参加生产方案编制,参与现场作业与调研,接触在办公室里无法涉及的平台现场施工、调试等环节,从而了解生产一线的实际工作内容,提高对第一手资料的鉴别与运用能力,熟悉现场技术控制流程和各项技术细节。
(4)海外公司交流
应对石油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满足对国际化人才的需要,可选拔外语水平较好、专业基础扎实的青年科技人员到集团内部的海外公司开展工作交流。采取定期交流、换项目组交流等方式,让青年科技人员在与外方人员的共事合作中,熟悉国际行业的规范和操作惯例,提高国际合作和沟通能力。
2.岗位工作交流的组织实施
(1)确定交流人员、地点、比例和周期
做好交流人员选拔、地点筛选、比例和周期确定,是保证岗位工作交流对青年科技人员培养效果的基础。
应结合公司现状,明确交流人员的专业划分、工作年限及专业水平等,制定具体的选拔标准,确保真正有需求的青年技术人员到真正能学知识、长经验的单位开展工作交流。确定合适的交流人员比例,在保证本单位各项目正常运行的前提下,每年选派适量的青年科技人员在本单位内部或者外部参加不同模式的岗位工作交流。
关于交流周期,可以半年至一年不等,最好在3个月以上,要避免时间太短员工无法在新的环境中适应并独立地做出业绩。交流周期可结合实际项目的运行期限,保证交流人员可参与从开工设计到结题验收的全流程。
(2)交流计划制定和实施
应充分结合交流人员原部门业务需求和个人发展需求,与接收单位提前沟通,明确交流人员参与的具体项目和工作安排,制定出合理可行的交流工作计划。并在交流单位设置指导老师与原部门共同培养。导师一般挑选作风严谨、学术水平高、科研生产经验丰富的技术专家。导师需要对交流人员的日常工作予以切实指导。
工作交流实际开展后,即使是在科研院所内部的岗位工作交流,原则上也必须调换科室和工位,以保证交流人员真正融入到接收部门的工作中去。
(3)考核、激励措施相结合
交流实施过程中可采取考核、激励相结合的方式,督促交流人员认真完成计划中制定的工作和学习内容。
交流期间,交流人员需要提交周月报,定期对交流工作总结回顾。交流结束时,交流人员需向交流单位、原单位提交整个交流过程的工作总结考核表,交流单位出具考核意见,作为原单位对交流人员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回原单位后,交流人员还要做好汇报工作,分享交流期间的收获和感悟,让更多的青年科技人员从中受益。
对于交流人员中潜质较大、业绩优良者,需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鉴于他们在专业知识和现场工作经验方面的优势,可以安排其在更富有挑战性的岗位上历练,比如在项目中优先担任专业负责人或者项目负责人,促使其把交流期间学到的经验和优良做法运用到科研院所的项目运行中。总之通过各种途径,政策上予以倾斜培养交流人员并给予更多的晋升、发展机会。
3.岗位工作交流效果初探
(1)搭建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平台
岗位工作交流可以促进交流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技能大幅度提高,增强沟通合作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一大批青年科技人员通过岗位工作交流逐渐成长为业务骨干、项目副经理、项目经理,甚至担任新员工的青年导师,在科研院所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中继续发挥传、帮、带的作用。
(2)构筑T型复合科技人才高效培养机制
T的横表示广博的知识面,通过在相同或相关专业的工作交流,拓宽知识面,开阔工作思路,使这一横延的更长。T的竖表示专业的深度,通过到石油系统内生产单位或者海外公司开展工作交流,积累现场工作经验,使这一竖钻得更深。
对于油企科研院所而言,拥有一批集广博知识面、较深本专业知识和生产现场工作经验三者于一身的T型复合科技人才是保质保量完成各类科研生产任务的重要前提。
(3)促进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
海外工作交流可以为油企科研院所培养海外科研人才,使他们具有国际化的知识和能力,具备国际化的思维和视野,满足石油企业海外技术支持任务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
另外,石油企业跨国经营存在着海外项目点多面广、员工来源多元化等特点。选派人员前去交流,相当于在国内公司和海外公司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双方员工可以全面了解彼此的业务情况,体会国内技术支持单位和海外公司的工作流程和管理模式,增进相互理解,减少因沟通不力导致的工作效率低下。
三、岗位工作交流实践思考
为了保证青年科技人员的工作交流效果,促进他们成长成才,应构建一套有效且长效的青年科技人才交流体系。岗位工作交流在实践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建立健全交流机制,加强组织管理
岗位工作交流应该整体筹划、规范程序,做到年度有计划、阶段有安排、年底有考核,使之处于有目标的管理和有组织的运行之中。
出台管理办法。科研院所应出台岗位工作交流管理办法,落实业务部门、人力资源部和交流单位的责任分工。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明确岗位工作交流的模式、选拔标准、考核管理、考勤管理、出差管理、假期管理等详细规定,做到工作交流制度化、规范化。
完善配套体系。因岗位工作交流涉及到员工个人职业发展,因此要与员工的培训开发、绩效考核、选拔晋升、薪酬福利等紧密结合起来。对过程开展跟踪监控,并逐步建立和完善岗位交流的谈话、监督检查和效果评估制度,及时全面了解交流员工的思想动态和工作表现。
2.构建环境保障机制,增强人文关怀
岗位工作交流开展时,既要考虑到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也要根据每个员工的能力、特点、个性和兴趣统筹安排。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人性化操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双赢。
要充分考虑交流地区、部门的变化给交流人员带来工作、学习、生活上的不便。注意在交流前、中、后三个节点做好深入细致的组织安排。应充分保障交流人员的差旅费用,支持交流人员开展与科研生产相关的出差、调研等工作。在租房、假期等方面制定相应补贴政策,免去青年科技人才的后顾之忧。原单位可以不定期赴交流单位开展考察回访,一方面督促交流人员高效务实地完成交流计划,及时解决交流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另一方面关注员工安全,使交流人员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和温暖。
总之,单位应采取多种举措增强人文关怀,为岗位工作交流的顺利开展提供温润的环境和土壤,引导员工到海外一线、艰苦地区轮岗工作。
四、结论与建议
对于油企科研院所而言,岗位工作交流是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的重要举措。通过建立多元化的工作交流模式,使青年科技人员获得在不同单位、不同岗位、不同区域、不同环境中实践锻炼的机会,加深对本专业的理解,拓宽相关专业知识面和工作思路,积累现场工作经验,提高国际化业务水平,快速成长为石油企业所需要的青年科技人才。油企科研院所在有针对性地开展岗位工作交流的同时,还需要做好考核、激励、保障等管理制度和配套体系的建设,从而充分保证交流效果。
参考文献
[1]李静.推进油田科研单位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内江科技,2014,35(9)
[2]冯会.石油石化行业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影响因素分析[J].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1):80-84
[3]陈利生.油田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体系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4):80-83
摘要:科技人才及其创新能力的培养除了良好的科技人才培养政策外,一个兼容并包、学术开放的体系是培养科技人才创新能力赖以生存的土壤,同时科技人才及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同人才的分层、分类培养以及完善的网络和继续教育也是分不开的。本文论述了科技人才及其创新能力培养具备的条件。
关键词:科技人才培养;创新性;开放体系;分层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中国教育部在《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强调指出:“我国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缺少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造性人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由此可见科技创新人才在才知识经济时展中的重要作用。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多数传统的教育方法在科技人才的培养上往往注重具体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良好的科技人才培养政策是科技人才培养的前提条件。
1科技人才培养的前提
加大科技人才培养政策创新的力度。只有及时构建出符合时展要求,具有前瞻性,同国际接轨的科技人才培养政策体系,并能予以认真落实,才能有效保证我国科技人才队伍快速、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科技人才培养政策调节重心是培养青年学术带头人政策,扩大优秀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培养后备科技人才政策,推动科技人才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科技人才的培养上不仅要加大科技人才培养规模更要提高科技人才培养质量。要应对科技人才创新能力不强问题,在政策方面,就要进一步引导我国教育体制由应试教育向能力教育转变;培养出一个优秀的科技人才,需要从小抓起,因此,在政策方面要加强基础教育中的能力教育,培养青少年的科技兴趣,提高本科生、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政策,大力培养青年拔尖人才。
2开放的体系是培养创新能力赖以生存的土壤
高校要构建一个开放的平台,并且高校自身在学术上必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一个开放的体系才能真正做到兼容并包、学术平等。正是做到了开放所以才有各种成熟的非成熟的、体系的非体系的假说、学说有存在的可能性,也才使创新从根本上有了生存的土壤。
创新能力培养不应是空洞的学校制定的政策性强调,高校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够使其发挥其创造性的平台,有了这样一个平台高校的学术创新能力随着新的假说和理论的不断提出而提高,学生在这个充满活力的不断有新想法迸发的开放的平台上不受传统约束的思维也会不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两者将会相互促进,创新能力培养就有了其赖以生存的土壤。
一个自闭体系往往会导致学术的不平等,在非开放的体系中权威与非权威有着绝对的不对等性,这样往往使新的学说和假设的产生和接受都需要一个漫长的历程,这对于人才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
统计学家、数学家万普尼克(Vapnik)。他是统计学习理论(Statistical Learning Theory)的主要创建人之一。该理论也被称作VC理论(Vapnik Chervonenkis theory)。这一理论最早出现在他做博士期间的论文上,当时他的导师(统计学界权威)并不认为其的方法是正途。好在他的导师还算开明,并没扼杀他的想法,尽管这样,就是因为他的理论不为当时的权威所认同,导致万普尼克的理论三十在其三十年后才被人关注并广为应用。
在学术上一个开放的体系下新理论和假说有充分的存在空间,而且新理论和假说的提出必然吸引更多的人去进一步论证其正确性或去其假说,这样也就是创新有了真实的原动力,其过程本身就是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所以说,开放的体系是创新能力培养生存的土壤。
3高校要实现人才的分层、分类培养
不同层次的科技人才对其创新性培养也有不同。高校要实现人才的分层、分类培养,就要有明确的定位:应用型人才培养、科研型人才培养。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人才,要求设置不同的培养目标需采取多学科、综合性、多渠道合作培养才能满足科技人才的分层、分类培养的需要。根据人才层次的不同并考虑产业的需求设立基础学科和应用型学科专业,积极探索建立交叉学科专业,跨学科设置交叉学科专业,积极以培育和发展新兴学科,构建教学新体系,形成培养科技人才的新机制。
通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改善人才的知识结构;要研究以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思想,培养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人才。
(1) 教学与科研结合
教师不但要教学还要做科研,而且是通过开创性的科研来培养创造性人才。把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结合起来。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需要有大的转变,教师的素质和学术水平要有一个适应和提高的过程,促进科研与教学相结合;调整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由传统的“灌输”型向启发式,指导型发展。
(2) 采用适当的激励政策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和学术水平
提高科技人才培养质量,还需要加强师资队伍的继续教育,因为,没有高素质的师资力量,就没有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良好的激励政策体系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优秀的师资流失问题。激励政策体系手法要多元化、同国际接轨、注重落实力度等,在物质激励上充分体现出公平原则、发展激励政策关注发展空间问题。鼓励中青年优秀骨干教师承担重要课题任务,这样有利于人才培养可持续的发展。
(3) 加强素质教育建立学生学习激励机制
建立完善的学分制、促进跨校选课,建立优秀学生选国外知名高校选课以及选派优秀学生赴国外著名高校学习。形成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提高和个性发展、激励学生创新和进取的精神。使学生由“依赖性学习”转向“主动性创造性学习”。尤其需要注重研究生的创新性培养,支持富有挑战性的研究方向和具有开创性的课题。对研究生奖学金管理机制进行改革,建立更为有效的激励机制。允许研究生根据自己兴趣以及专长做科研并给予适当资助。高校可建立研究生科研基金,允许研究生可对自己的兴趣的领域申请科研资助,而这一领域可以不必语导师要求的领域相同。
(4) 专业知识的深度与广度的结合培养,重视科技人才素质全面培养
科技人才的培养上,应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知识经济的社会,要求科技人才不仅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相关领域或其他领域的知识。这就要求对科技人才培养过程中将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恰到好处的相结合。制定适应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本科生在低年级作通识性教育,减少必修课,加大选修、辅修课比例,进一步完善学分制,扩大学生学习的选择空间,允许学生根据兴趣二次选择专业,高年级再进行相应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能力训练。例如清华大学在这方面做的改革,以本硕连读为例,前三年按宽口径专业,偏重于通识化的基础教育,后三年偏重于专业化培养,统筹安排,完成学士、硕士两个学位的课程与论文工作。这种模式可以较好地把专业知识的深度与广度结合起来。
(5) 改革考试目的和方法
从“单纯检验知识的掌握”转向“关注实践与思维的能力,创新意识的验证与培育”,使考试成为学习的过程而非学习目的,设计注重能力测试的方法。提高课程内容综合度,设置学科交叉课程,改进教学和训练方式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探索精神,注重在课题项目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等。结合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表达能力、与人交往能力、学术批判性思维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倡参与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重视案例教学,综合性思维方式。
(6) 注重实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当然任何时候要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放不可忽视,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为祖国奉献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与人共事的团队协作精神。但是要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或者其课题的完成过程中以老师的实际行动为范本去教育学生。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所学校学风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学风对学生的培养至关重要,养成优良学风将终身受益。教师的教风和教师的工作态度和治学态度问题也是学风一部分,良好的学风是最有实效的品德教育。
4构建完善的网络和继续教育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借用信息化机构建完善的网络教育,深化继续教育,持续提高科技人才队伍的能力。“按照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造学习型社会的发展方向,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以专业技术人员能力建设为主线,以高层次人才培养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为目的”。社会发展日益迅速,就要求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因此科技人才的培养中就必须注重“学会学习”而非简单的知识传授,即“学会获取知识并创造性地应用知识的能力”。
总之,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除了良好的科技人才培养政策外,更重要的是高校自身在学术上必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构建一个兼容并包、学术平等的氛围是创新能力培养赖以生存的土壤。另外对科技人才的分层,分类培养是科技人才培养的必要条件,当然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止于学校的教育。科技人才一旦从学校毕业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并未终止,因而便利的网络教育等继续教育平台的深化和健全以及社会对科技人才创新的激励政策或者说社会发展中提供的良好创新平台都将在后期决定科技人才创新性的培养和发挥。
参考文献:
1.农业科技创新人才规模相对较小
配置和分布不合理。四川省目前农业科技人才在农村人口中的比重仅为0.53人/1万人,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以及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如:浙江省杭州市农业科技人员在农村人口中的比重为7.33人/1万人,在农村劳动力中的比重为28.73人/1万人,以色列为140人、美国为80人、日本为75人。四川省拥有高级职称的只占农业科技人才总数的21%。在配置上,拥有高级职称的农业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市、县(区)两级,而乡、镇一级则极为奇缺;在地域分布上,成都、绵阳等条件好的地区科技人才相对较多,而凉山、阿坝、甘孜州等条件差的少数民族地区则人才匮乏;在专业结构上,农学、畜牧类等传统产业的人才比例较高,而生物种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花卉苗木等新型产业、行业和新的领域,高层次人才则少而又少。
2.高层次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缺乏
在四川省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中,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十分短缺。特别是具有战略视野,敏锐把握学科前沿,能带领团队开展重大科技攻关的农业科技杰出创新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匮乏,占农业科技人才总量的比例较小,有一定影响的高级专家和学术带头人较为缺乏。从学历层次看,全省农业科研人才中学历层次不高,研究生学历比例仅占16%;从职称结构看,中高级职称虽占到半壁江山,但高级职称比例仅为21%。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随着农业科技发展,学术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高素质人才更显得缺乏,阻碍了农业科技创新。
3.缺乏稳定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专家队伍
现行科研单位考核和激励机制主要侧重科学研究原始创新(成果及论文)。尽管近年国家、省均把成果转化提升到重要位置,但对科技人员考核和激励机制尚未作出重大调整。长期在基层从事转化示范的科技人员,尤其是存在职称晋升和学术地位提升以及收入待遇的后顾之忧,专职或主要从事成果转化的主动性不高,转化成果的能力提升困难。目前转化工作成效突出的骨干,通常也是科研创新的骨干专家,在创新与转化双重工作的重负下,队伍难于稳定。
4.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流失严重
农业行业条件艰苦,无论是搞科研还是技术推广都很辛苦,农业科技人才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比其他行业低,生活和工作环境条件差,导致不少农业科技创新人才跳槽到热门行业。加上农业科技单位的机制陈旧,激励机制不够,农业科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困难,从而加剧了人才流失。近年来,非农业部门争夺农业科技尖端力量,也形成了多部门对优秀农业科研人才的竞争。特别是一些农业科技带头人相继离开农业科技系统,造成人才外流。据粗略估计,四川省每年农业科研人员的流出率约为职工总数的3%~5%,以副研究员以上科研骨干和技术后备力量流失为主。
5.农业科技人才资源开发、培养和自主创新的投入不足
当前四川省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专项资金,如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专项资金、省级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专项引导资金、农业三项工程等各类农业科技专项扶持资金等。尽管全省农业科技投入总量逐年递增,但投入占农业GDP的比重仍然较小,相对于农业科技发展需求尚存在很大缺口。一是中央财政投入缺口较大。中央财政对市州一级农科所及省级地方创新团队建设一直无资金支持;二是省级财政投入不足。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年投入仅1500万元,远低于发达地区年投入上亿元的投入力度;三是农业科技投入资金渠道单一。农业科研、农技推广体系、农民教育培训等基本上只靠财政投入,金融资金、民间资金的投入量很小。
二、四川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就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特定的培养主体对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设立明确的目标,为系统有计划地开展教育和培训的制度安排、投入保障、评价激励而采取的组织形式及运行机制的总称。从一般意义上看,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成的核心包括:培养目标设置、投入保障、激励机制、培养环境等内容,其中培养目标是核心,其他内容都是围绕培养目标而确定的。基于这个一般的理论框架,构建适合四川实际情况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一)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人才培养目标
1.培养高层次农业科技创新驱动研发人才
推进四川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形成领军型拔尖人才、科研骨干和后备人才衔接有序、梯次配备的合理结构。(1)农业科技创新领军型拔尖人才的培养以农业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队伍建设为重点。通过国家和部门农业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建设,结合四川省实施的“天府英才”工程、“天府特支计划”等人才工程,以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建设等项目为载体,有计划、有重点地遴选支持一批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特别是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重点优势产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并结合重大科技项目计划和人才培养计划,以任务带动人才培养,加速造就一批学科带头人,加快培养能够跟踪世界科技前沿的领军型农业科技创新拔尖人才。(2)农业科技创新骨干人才的培养以农业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强四川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在农业科技创新团队中培养骨干创新人才。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四川,结合实施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青年英才开发计划”等项目,以中青年科技人才为重点,培养农业科技创新骨干人才。同时,以农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农业战略重点产品开发、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依托,统筹城乡发展科技行动,培养、引进农业科技英才。(3)农业科技创新后备人才的培养要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学科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农业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应通过业务培训、学历教育、学术交流、专题研修、挂职锻炼、访问、考察、外派等多种途径,进行个性化培养。同时,建立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定期进修制度,鼓励和支持在职农业科技人员脱产学习、在职进修、到国外研修深造。
2.培养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骨干人才
加快推进四川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1)以中青年农业科技人才为重点,依托现有的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科技型农业企业、农业科技专家大院,以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为载体,整合农科教、产学研各方科技资源,集成部门优势,统筹协调,形成农科教和产学研大联合局面,培养科技成果转化骨干人才。同时,通过围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建设一批产业科技特派员团队;围绕重大科技项目实施,建设一批项目科技特派员团队,培养科技成果转化骨干人才。(2)整合一支省、市、县、乡四级混合编队且较稳定的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队伍,构建基地稳固、上下联结、技术衔接、协同实施的全国一流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新体系;基本形成符合省情、机制先进、结构完善的科技成果转化管理与激励机制。强化顶层设计,整合示范基地的各级转化示范平台和渠道,诸如科技110、专家大院、技术协会、产业技术联盟、科技特派员以及课题研发基地等,集结省、市、县、乡技术人员队伍,混合编队,构建稳定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团队和服务新体系,培养科技成果转化骨干人才。
3.培养农业技术推广骨干人才,加快推进四川省农业技术推广应用
(1)围绕四川省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目标,依托现有农业职业教育院校和科研院所,通过专业培训、定期进修、继续教育等多种途径,大力开展县乡农技推广人员岗位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培养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骨干人才,提高农技人员使用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特别是共性关键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能力。同时,大力实施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计划,分期分批选送基层农技骨干到高中等农业院校、科研院所进行研修、深造,使基层农技人员每年接受一次集中培训,从而培养一批业务水平高、综合能力强的基层农技推广骨干人才。(2)造就一大批农业科技的推广经营型人才队伍。积极鼓励和引导农业科研人员和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到农村基层组织、乡镇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企业中去工作,提高农业科技推广经营人员的素质,壮大技术推广队伍力量。要注重培养农业科技企业家。鼓励支持农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造就一支懂科技、善管理的科技型企业家队伍。
4.优化科技人才成长环境
加大海外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力度。完善人才政策,突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资源化的过程管理,加大吸引留学人才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积极引进海外人才和智力资源。制定和实施引进海外人才规划,建立海外人才评价和准入制度,重点吸引农业基础研究方面的紧缺人才和农业高新技术等方面的高级人才,重点引进其研究居于国际领先地位、有发展前途的拔尖人才。
5.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助力现代农业发展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骨干和农业后继者为主要对象,探索建立教育培养、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可以通过实施“粮油高产创建”、“现代粮食产业基地”、“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现代农业千亿示范工程”、“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等项目,以农业实用技术为重点,采取集中开展理论教学、现场实习等多种形式开展大众化普及性培训,培养具有一定产业规模和良好发展基础、示范带动能力强的新型职业农民,激发农民的创造、创新、创业活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
(二)四川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人才培养的投入
保障机制加强投入保障机制建设是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根本,应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整体投入水平。提高四川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投入,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农业重点领域紧缺、急需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设立创新创业基金,为培养、造就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建立人才科研经费预算机制,列出专项资金解决农业科技人才的科研和培训等问题。必须发挥政府和企业的积极性,引导全社会多渠道、多层次增加人才培养投入,形成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优惠政策作扶持的全社会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投入格局。优先支持有国际影响的著名学术带头人、优秀青年学者和研究小组,促进基础研究与教育的结合,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发展环境。在农业科技创新的研发投入、研发机构组建、专利申请、新产品开发和科技合作等方面进行政策倾斜。
(三)四川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人才培养的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开发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潜能,调动科技人才积极性的重要措施。从四川的实际来看,要建立以完善工资分配激励约束机制为核心,健全符合公益性科研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要求的收入分配与激励制度。要建立符合省情的、系统的、动态的、多层次的激励机制,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动力机制,从而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完善评价和激励机制,制定以科研质量、创新能力和成果应用为导向的评价标准,按照工作岗位要求,从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及其转化率、项目管理水平、服务农业的实际成效、农民满意程度等多角度评价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应确立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的产、学、研密切合作的研发体制,并对研发项目给予资金和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支持。落实人才激励政策,采用物质奖励、精神鼓励、职务职称晋升、利润分享、提供学习培训机会等多种手段,激励优秀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留在农村、服务农业。采用多种方式建立农业科技人才奖励基金,对卓有贡献的农业科技人才和农业重大科技成果进行奖励。保护知识产权,使农业科技创新组织和人才获得合理收益。
(四)四川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科学人才 培养 管理策略
科学技术人才是一种特殊性的专指掌握一定的知识或生产工艺技能,并有着一定品德和科技对社会做出较大贡献的人群。也可以说科学技术人才是一种知识型人才,是具有自我能力与独特性的个体。因此,从以上的概念中我们可以总结出科学技术人才有以下三个主要的标准:具有一定的专门性知识和技能;从事科学或科学研究工作;对社会做出一定的贡献。
一、科学技术人才的特点
科学技术人才是一个国家科技创新的主体,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的质量、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是国家长期发展的一项战略性策略。所以也可以说一个国家的科技人才培养和管理是科技管理工作的重点。因此科技人才的培养首先从科技人才的特点八手。科学技术人才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三点:
科学性。科学技术的任务在于揭示事物本质及发展规律,科学工作的过程就是进行科学探索的过程。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是科学技术人员研究的工作课题。
创新性。科学技术是一部不断发展的历史和过程,不断的探索和创新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提,创新就是探索过程中的发现和发明,是探索的结果,是探索成为现实质变的关键。
合作性。在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中,不存在一个人可以孤立的完成一项而不需要任何外界或是他人的帮助。在科学技术高度融合的今天,任何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团队性的合作。因此发挥科技人才分工协作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
科技工作者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最宝贵的财富,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力量。在很长一段时间发展中我国都应该努力建立起健全科技优先发展的机制,着重培养出一支具有较高科研能力的高水平的科技人才队伍。随着科技规模加大、市场竞争加剧、管理运作的专业化、规范化、复杂化,近几年一些科研院所和机构大力提倡培养综合性人才,通过综合性人才发展战略结果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我国现在科技人才培养方面的不足:
首先,从研发经费的投入来看,我国科研经费的投入虽然先后超过意大利和加拿大之后,位居世界第六名,但是与那些已经跨入后工业化时代的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依然是十分巨大的。
其次,从科技人才流动状况来看,近十年来虽然留学人数有大幅的增加。但是根据相关人员的部门的统计,有超过七成的留学人员尚未回国。虽然近些年来留学人员回流的比例有逐渐的上升,但是高端的科研人员的缺乏依旧是制约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
再次,从我国的教育环境状况而言,政府虽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但教育支出最占国民经济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却不高,在高等学校的科研经费的投入方面,与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
根据我国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不足,一方面,我们要加大政府的资金投入,包括教育的投入,科研经费,专项科技研究的投入;另一方面,针对留学人员国家给予鼓励政策,提倡留学人员回国发展,同时也积极进行国际间的学术人员的交流,促进我国科研人员及时掌握最新的科研信息和技术。
1.从高校培养人手
作为人口大国,教育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而我国又有众多的高等院校,本科类,高职类,都是人才培养的摇篮。从高校的教育培养入手,培养具有研究能力,创新水平的人才,以高校为基点,实施人才战略。
2.以企业为试点
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最终是将科学技术转换为生产力,而企业则是最终是实现发展的场所,因此,以企业为试点,结合高校培养,学以致用,将最新的科学技术给以应用,在实践中发展,在发展中检验,使两者更快更好地结合,实现快速发展。
3.培养良好的社会环境
科学技术的培养脱离不开社会的大环境,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以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旦社会不具备科技发展的条件将阻碍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而社会环境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各方面的团结和努力。
4.建立人才激励机制
科学技术的人才是我国的稀缺人才,是社会发展急需的人才,因此培养科技人才的同时更要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有效的激发科研人员的动力。我们不仅要给予物质奖励,还要给予社会尊重,满足科学技术人员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合理的激励人才。
三、针对科学技术人才的管理策略
1.完善法律法规
我国在法律建设方面可借鉴其他国家在此方面的经验和成就,通过制定相关的科技人才的培养措施,交流及管理及合作等的法律法规,完善我国在科技领域方面的基本法律,并以此为基本框架形成一套相对完备的科学技术法律体系,以保证我国科技的发展。
2.促进我国科研环境的形成
我国在科研方面应树立正确导向,建立以创新为主体的价值方向,尊重个性化,树立健全社会人才培养机制。要公平、公正、公开地进行人才选拔,给科学技术人员一个良好宽松的社会环境。
3.建设良好的交流合作平台
在科学技术研究方面,我国应利用自身的优势,结合我国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同时,更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从政府角度来说,走出国门。制定一些与国外的一些知名高校,研究机构进行科技人才的交流,丰富我国科技人才的最新知识和科学研究成果,促进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
4.深化教育改革
我国仍然要加大在教育领域的投入。改革开放虽然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但是我国的教育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异依旧很大,我们要继续加强学校的硬件建设,在软件建设中更不容忽视。要不断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以确保人才培养体系的完整。在促进高校发展的同时,也要对科研机构加大帮扶力度,扩大科技人才的培养途径,以满足国家对科技人才发展的需要。
5.提高科学研究人员的待遇
科学研究人员在科研时付出较强的脑力劳动,在鼓励科研人员的同时,更要提高他们的待遇,在突出的研究方面国家不仅要给予肯定,更要提高相应的待遇,并且还要鼓励社会给于尊重,只有这样才能激发科学研究人员的兴趣。
6.集中与分散
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已进入了稳步发展阶段,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发展势头好、为国家做出重要贡献的科技园脱颖而出,它们在转化科技成果、孵育高科技企业、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但仍然面临着很多棘手的问题,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成果多为国外经验借鉴与理论分析,致使大学科技园定位不明确,发展建设存在盲目性和冒进性。人才是高校的优势,更是大学科技园实现其功能的关键。
虽然世界上的科技园区种类纷繁复杂,但我们看到世界上比较成功的科技园大都为以研究型大学或大学群所依托所创办的大学科技园。有的学者认为[3],大学科技园是以拥有知识、人才和技术优势的大学为依托,通过创办科技企业或高技术公司,实行研究、开发和生产相结合,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和产业的校园及其周边的特定区域。也有学者认为[4],大学科技园是依托大学的科技和人才优势,利用大学多年积累的科技成果、人文环境、区域特征和基础设施条件以及国家的优惠政策、建立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以促进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为宗旨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还有的学者认为大学科技园是以大学和科研院所为依托,以高新技术企业为龙头,走产学研一体化之路,实现一定区域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组织[5]。《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五”发展规划纲要》对大学科技园做出以下定义[6]:大学科技园是以研究型大学或大学群为依托,利用大学的智力、技术、实验设备、文化氛围等综合优势,通过包括风险投资在内的多元化投资渠道,在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支持下,在大学附近区域建立的从事技术创新和企业孵化活动的高科技园。
本文在对大学科技园概念、发展历程、现状及功能进行简要回顾的基础上,进行了对大学科技园人才的分类:创业人才――企业家、创新人才――创新型人才、以及管理人才――大学科技园管理人才,并分别对上述3类人才机制的国内外理论研究进行了综述。
一、学术科技型企业家人才培养机制文献综述
(一)学术科技型企业家的定义及特征
科技型企业家是以知识资本为载体、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知识型或者智力型企业家,即拥有高智力素质、创新能力、风险意识和知识资源整合能力的企业家[7]。学术型企业家源自Academic Entrepreneur一词,专指那些在创办自己的企业(或从事与企业相关的业务)之前,任职于高等教育机构的学者或研究员[8]。总结国内对于学术型企业家的研究综述,发现科技型企业家有以下四方面明显特征:学历高、文化素质高,具有强烈的技术创新意识,具有较强的R&D能力,具有强烈的市场意识[9]。蒋子军和王陆庄(2008)提出,学术型企业家既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也是企业核心技术的变革者,因此他们多同时具有科学家与企业家的双重特质,即卓越的科学家创造力和企业家创新精神;在此基础上,两位学者还同时认同了陈劲和朱学彦两位学者对学术型企业家特点的具体分析:学术型企业家应成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桥梁人物”,能够在学术能力与管理能力之间把握持续的平衡,能够在先进技术与市场需求上进行有效的沟通,在管理理念方面具有独到的理解,以及更为尊重人力资本的价值,创业期凭借自己优秀的学术背景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吸引一流的科技人才[10,11]。
(二)学术科技型企业家的作用
学术科技型企业家对于企业发挥重要作用在于他们将抽象的高新技术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产业化成果。一方面,学术型企业家把显性知识转化为隐含知识,即知识的隐性化;另一方面,他们又把隐含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即知识的显性化[9]。
(三)学术科技型企业家的孵化机制
学术型企业家的孵化对象国内研究成果暂时分为两类类,大学教授和科研人员、以及在校学生。
对于大学教授和科研人员,第一政府可在各反面予以大力支持,大力发挥政府职能;第二大学也应发挥创新职能,大力扶持学术型企业家创业,革新,鼓励创业,允许创业者享有科技企业的产权[12,13],制定包括人事关系、福利待遇、职称评定等在内的学校政策体系,打消创业者的顾虑[12,14],允许技术成果完成人以横向科研课题完成后的科研经费结余作为注册资金到科技园创办企业[15];第三,大学科技园也应发挥自身管理评估职能,对入园进行孵化的科技项目和企业家进行评估和遴选[13]。
对于在校学生,我国大学和大学科技园制定和执行相应的措施推动创第一,创建大学科技园是解决目前本科生、研究生就业供需矛盾、进行创业的重要手段之一[16,17],大学应准许学生保留学籍到大学科技园创业[12,14];第二,大学科技园应为在校学生创建在校学生创新的实践平台,形成对创业教育的有效补充,从而提高在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18,19]。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文献综述
(一)创新型人才的定义和特征
在大学科技园中创新型人才在大学科技园中扮演的就是中坚力量,园中的各项目的实施,开展,研发都离不开创新型人才。文魁等(2006)认为,创新型科技人才除了具备一般人才的特点外,还具有另外三大特质:首先是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其次是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三是具有强烈的成就欲望,创新成果的社会经济效应越大,就越能激发科技人员的成就欲望,其科技创新动力也越强[20]。王青耀和周瑛(2007)提出创新型人才的特质包括: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创新能力、以及合理的知识结构[21];王广民和林泽炎(2008)以84名科技领域的领军人物为研究样本,在进行访谈的基础上对获取的质性数据进行了词频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创新型人才的特质主要表现为: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科技综合能力、深厚的专业知识、洞察力与观察力、坚强的意志、丰富的想象力、强烈的好奇心、富有创造力、独立性强、科学实践能力强等[22]。
(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孵化机制
王广民和林泽炎(2008)在分析创新型人才的政策环境影响因素――良好的科研创新环境、重视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政策、激励机制,以及组织环境――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新载体的组织结构、领导方式、组织内资源配置方式、科技人才评价机制、激励机制等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政策性建议,包括:塑造有利于创新的教育文化;发挥科技评价体
系的创新导向作用;完善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机制;以及科技创新的主要载体,创新各类科技人才的选拔、培养、激励和管理机制,大力加强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23]。
三、大学科技园管理人才培养机制文献综述
我国大学科技园应建设专业化服务机制:首先,大学科技园应当具备与社会化中介服务接口的功能;其次,利用大学在技术、管理、信息等领域的资源,为创业企业提供培训、咨询等辅助;再次,通过了解产业动态,发挥创业辅导,掌握专业化孵化技能,大学科技园就能够真正成为创业者与各类投资者之间的中介结构,通过接受双方的咨询或业务,建立起科技园自身发展的盈利机制。在大学科技园中应通过强强合作,引入风险资金,组建风险投资企业,为被孵化企业提供以基本商务、中介增值、融资咨询等服务为核心内容的全方位创业服务,提高企业创业的成功率,不断孵化、培育出具有创新意识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18]。
四、总结
通过对大学科技园以及大学科技园人才培养建设机制的文献梳理,探索,归纳和总结,不难发现,大学科技园和大学科技园的相关理论研究已趋于完善,但这绝不意味着我们科学工作者对大学科技园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可以有丝毫懈怠,尤其是我国大学科技园和大学科技园人才培养机制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将基于已有研究成果,结合大学所在区域的实际情况,构建大学科技园学术型企业家、创新型人才和科技园管理人才的吸引和孵化机制框架。
参考文献:
[1]原长弘,贾一伟.国内大学科技园研究文献综述:1995-2005[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4,16(3)
[2]庞诗,何晋秋.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探讨[J].中国建设教育,2007,12(12)
[3]樊晨晨等.大学科技园在中国的崛起[J].科研管理,2002,(6):101-106
[4]顾新等.大学科技园―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孵化器[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5):64-67
[5]秦昕.关于中国大学科技园建设的若干思考[J].科学管理研究,2002,(2):51-54
[6]科技部教育部.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五”发展规划纲要[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06-16(8)
[7]姜纯成.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产权配置研究[J].2005(6)
[8]Samson K J,Gurdon M A.University Scientists as Entrepreneurs:A Special Case of Technology Transfer and High Technology Venturing[J].1993,13(2):63-71
[9]周国红,陆敏,周丽梅.科技型企业家的作用机制与成长环境营造[J].科学学研究,2007,25(增刊):139-143
[10]陈劲,朱学彦.学术型企业家初探[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8):115-117
[11]蒋子军,王陆庄.学术型企业家特质及其创业行为与创业环境分析[J].科研管理,2008,
9(增刊):66-69
[12]陈劲,张平,尹金荣,王绳兮,葛朝阳,胡建雄.中国大学科技园建园与运作模式的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1,13(6):1-7
[13]勾瑞波,蒋言斌.解读“波特-劳勒激励”模式完善大学科技园激励体系[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15(2):76-80
[14]李林,曹文华,唐潜宁.我国大学科技园管理模式问题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4(6):
185-187
[15]高文,孙加臣,范德清.起点高起步快势头强劲――访天津大学科技园管理中心主任诸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1):24-26
[16]黄亲国.大学科技园的组织特性及功能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19(3):113-118
[17]鲁虹,樊一阳.建立联动机制,促进大学生与科技型中小企业互动――析大学科技园互动[J].科技管理研究,2008,(1):119-121
[18]王裕民,安宇宏,张尔峰,盛群.东北大学建设大学科技园的实践与思考[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14(2):77-81
[19]文峰,罗亚泓.大学科技园与创业教育平台的建设[J].科技管理研究,2010,(2):83-85
[20]文魁,吴冬梅.科技创新人才环境研究报告[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1):19-24
[21]王青耀,周瑛.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创新教育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4(3):
184-186
[22]王广民,林泽炎.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典型特质及培育政策建议[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