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低风险投资市场范文

低风险投资市场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5:34:3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低风险投资市场,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低风险投资市场

篇1

【关键词】债券;基金;股票;信托

一、近三年我国A股投资者的盈利现状

至2009年八月以来中国A股经历了三年多的熊市,众多投资者在股市中亏损严重。在股市有有一个二八定律:10%的投资者盈利,10%的投资者持平,80%的投资者亏损。而在近三年内A股的漫漫熊途更是让众多的投资者深度套牢。那如何在熊市中尽可能的的保护好本金,并在尽可能低的风险下实现我们资产的增值呢?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的了解低风险投资产品并进行低风险产品配置。

二、增加无风险产品配置尽可能的获得无风险收益

(一)债券逆回购交易

当我们在股市疲弱的时候常常会选择轻仓操作,将大量的资金闲置起来观望。闲置的资金只能得到千分之五的活期存款利率,这其实是放弃了获得了资产增值的宝贵机会。债券逆回购交易能让投资者本金安全的情况下获得高于活期存款数倍的收益。

1.债券回购的定义

债券质押式回购简单地说就是交易双方以债券为质押品的一种短期资金借贷行为。其中债券持有人(正回购方)将债券质押而获得资金使用权,到约定的时间还本并支付一定的利息,从而“赎回”债券。而资金持有人(逆回购方)就是正回购方的交易对手。在实际交易中债券是质押给了第三方即中国结算公司,这样交易双方更加安全、便捷。

2.逆回购交易的品种

投资者经常参与的债券回购品种包括:上海证券交易所可交易的质押式回购(括号中为交易代码)分为1日(204001)、2日(204002)、3日(204003)、4日(204004)、7日(204007)、14日(204014)、28日(204028)、91日(204091)、182日(204182)共9个品种;深圳交易所分为1日(131910)、2日(131911)、3日(131900)、7日(131901)共4个品种。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品种进行交易。

3.债券逆回购的收益计算公式

成交额×年收益率×回购天数/360天-手续费=收入

4.逆回购交易的优点

(1)流动性好,投资者可利用债券逆回购精准管理闲置资金。(2)收益选择具有主动性,投资者可以债券逆回购时选择符合预期的利率进行操作,可以在收益率上有主动选择的权利。(3)收益稳定,债券逆回购收益率大大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水平,且不承担市场风险。(4)交易便捷,目前大多数证券公司客户在交易时间内可以通过交易系统直接进行沪深两市的逆回购交易。

(二)货币式基金

当我们判断市场趋势走弱,未来一段时间将轻仓操作时,我们可以选择将闲置资金买入货币基金,在回避风险的同时轻松获得收益。

1.货币基金的定义

货币基金是聚集社会闲散资金,由基金管理人运作,基金托管人保管资金的一种开放式基金,货币基金资产主要投资于短期货币工具(一般期限在一年以内,平均期限120天),如国债、央行票据、商业票据、银行定期存单、政府短期债券、高信用等级企业债券、同业存款等短期有价证券。

2.货币基金的特点

实际上,货币市场基金投资的范围都是一些高安全系数和稳定收益的品种,所以对于很多希望回避证券市场风险的企业和个人来说,货币市场基金是一个天然的避风港,在通常情况下既能获得高于银行存款利息的收益,又保障了本金的安全。

3.货币型基金的优点

(1)流动性好,货币基金流动性仅次于银行活期储蓄。(2)收益稳定,货币基金每天计算收益,一般一个月把收益结转成基金份额,收益较一年定期存款略高,利息免税。(3)本金安全,货币型基金本金比较安全。适合于流动性投资工具,是储蓄的替代品种。一般情况下;预计收益率高于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息,而且没有利息税;随时可以赎回,一般可在申请赎回的第二天资金到帐。(4)费用低,货币基金一般没有申购赎回费用,非常适合追求低风险、高流动性、稳定收益的单位和个人。(5)投资门槛低,货币基金的单笔投资仅需人民币1000元即可。

(三)股指期货期现套利

1.股指期货期现套利的定义

股指期货期现套利是指利用股指期货价格和股指期货所对应的一揽子股票的价格之间的价差来完成套利的操作模式。

2.股指期货期限套利操作的注意事项

在实际操作的行情中,由于融券操作受到各种限制,因此只能在期货价格高于现货价格时,以卖空期货,买入现货的价格来实现套利,如期间没有反向平仓机会,则会在月底期指结算时获取收益。如期间有价差缩小可以实现反向平仓的机会,则会在期间反向平仓实现收益并进行下一次套利操作。

期现套利由于需要在极短时间内完成期货和现货的多笔交易,因此基本以程序自动交易为主,同时对投资者的操作要求和经验要求较高,投资者需要进行一定的培训和指导。

3.股指期货期限套利的优点

(1)风险低,操作一个月以上基本不存在亏损可能。(2)流动性好,正常情况下一个星期,最长一个月即可实现收益获取现金。(3)收益较高,当前市场条件下年收益约6-20%。(4)投资条件比较高,股指期货期限套利单笔投资人民币1000万元以上,并对股指期货市场有一定了解的投资者。

三、适当增加低风险资产的配置

(一)信托固定收益类产品

1.固定收益信托产品的定义

固定收益信托产品是指由信托公司发行的,收益率和期限固定的信托产品。融资方通过信托公司向投资者募集资金,并通过将资产(股权)抵押(质押)给信托公司、以及第三方担保等措施,保证到期归还本金及收益。

2.固定收益信托产品的优点

(1)收益较高,由于信托的产品灵活设计,产品在承受较低风险的同时可以获得比起国债、银行存款等同类固定收益的产品更高的收益。(2)风险较低,有抵押、质押、担保、结构化设计等多种措施保证信托投资人可以按期获得预期回报。

(二)债券型基金

1.债券型基金的定义

以国债、金融债等固定收益类金融工具为主要投资对象的基金称为债券型基金,因为其投资的产品收益比较稳定,又被称为“固定受益基金”。

2.债券型基金的分类

根据投资股票的比例不同,债券型基金又可分为纯债券型基金与偏债劵型基金。两者的区别在于,纯债型基金不投资股票,而偏债型基金可以投资少量的股票。偏债型基金的优点在于可以根据股票市场走势灵活地进行资产配置,在控制风险的条件下分享股票市场带来的机会。一般来说,债券型基金不收取认购或申购的费用,赎回费率也较低。

3.债券基金的优点

(1)低风险,由于债券型基金的投资对象——债券收益稳定、风险也较小,所以,债券型基金风险较小,但是同时由于债券是固定收益产品,因此相对于股票基金,债券基金风险低但回报率也不高。(2)收益稳定,投资于债券定期都有利息回报,到期还承诺还本付息,因此债券基金的收益较为稳定。(3)注重当期收益,债券基金主要追求当期较为固定的收入,相对于股票基金而言缺乏增值的潜力,较适合于不愿过多冒险,谋求稳定收益的投资者。(4)投资条件低,单笔人民币1000元即可。

四、证券市场投资者在弱市下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策略小结

在当前A股市场持续低靡的情况下因股票的亏损而直接放弃证券理财是明显的因噎废食行为。我们要充分了解各种理财产品的功能和特点,针对自己当前的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投资计划。例如随时准备买股票的投资者可以将闲置资金投资于流动性高无风险的产品如债券逆回购、货币型基金;如果资金量较大同时以获得稳定收益为目的可以选择股指期货期限套利、信托投资等;如果不想过多冒险谋求稳定收益可以投资债券型基金和债券。总的说来证券理财产品丰富多样,选择适合我们自身情况的产品在弱市下也可以获得资产的保值增值。

参考文献

篇2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10-0205-02

一、海外绿地投资的内涵

对外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是指一国或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者通过垄断优势或比较优势的国际转移,获得部分或全部外国企业的经营控制权,以实现最终目标与直接目标高度统一的长期投资行为。FDI有两种进入方式,即绿地投资(Start-up or Green-field Investment)和海外并购(Merger & Acquisition,M&A)。绿地投资(Greenfield Investment,GFI)也称新建投资,是指跨国公司依照东道国的法律,以“一揽子”生产要素投入的方式在东道国新建全新的企业,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它不考虑东道国的相应产业市场原来是否存在着一定的生产能力,新建的企业可以是独资企业,也可以是合资企业。

二、海外绿地投资的非市场风险与特征

(一)海外绿地投资的非市场风险

非市场风险是根植于市场机制以外因素引起的风险。这些风险是超“经济”的,一旦发生后企业往往很被动或是无力抵御。本文对绿地投资非市场风险的涵义界定为:企业在对外投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相对于市场风险而言的,根植于市场机制以外的,与投资企业所处的宏观制度、政治体制、内生性的社会因素以及与企业自身有关的非经济因素给企业绿地投资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它是投资者难以抵抗且不易通过具体的财务指标进行衡量的风险。

(二)海外绿地投资非市场风险的特征

1.风险的非市场性质特征

市场风险可以通过交易行为体现出来,一般来说,市场风险可以体现为一定的财务指标,风险的损失最终体现为市场化的损失。而非市场风险脱离于市场机制,是多种非市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很难用经济计量的尺度去测定,其发生往往不能以货币性的财务指标进行衡量。

2.风险度量的模糊性

非市场风险的“超经济”特点,决定了这种风险无法像市场风险那样在资本市场中得以体现,使得企业很难从整体上对非市场风险加以准确计量,目前国际上大多采用专家评判的定性与定量的综合评价方法,对投资环境的优劣进行对比,以便企业做出决策。

3.风险的隐蔽性与突发性

非市场风险的模糊性,决定其不能通过市场交易提前察觉,相对于市场风险而言,非市场风险隐蔽性强,是一种内生性的社会因素,识别和判断难度增大,导致风险产生的突发性。

4.风险的多样性与多层次性

绿地投资项目建设周期长、规模大、涉及范围广、受到的非市场风险因素数量多且种类繁杂,大量的风险因素之间内在关系错综复杂、而各风险因素之间与外界因素交叉影响又使风险显示出多层次性。

三、企业海外绿地投资的非市场风险因素分析

(一)东道国非市场风险因素分析

1.东道国政治风险因素

(1)战争与内乱风险。由于东道国社会民族多元化、种族歧视、宗教冲突等各种矛盾所引起的社会动乱、暴乱及恐怖活动可能使绿地投资项目终止或建设现场遭到严重破坏。一旦动乱发生,境外投资者往往成为首要的袭击目标,对投资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构成巨大威胁,企业的资产将很难得到有效保护和撤回。

(2)政策变动风险。包括东道国政策反复多变,如税收政策的变动、优惠政策的取消、货币制度改革等;各类限制性政策出台,如价格管制、外汇管制、劳工限制等。

(3)第三国干预风险。海外绿地投资可能会受到外界的阻力,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第三国政府直接采取制裁的风险,就有可能面临无法进入美国市场、不能在美国融资等风险;另一类是在第三国借助所谓的“法律”手段阻止投资。

(4)国有化风险。国有化是指一个主权国家依据其本国法律将原属于外国直接投资者所有的财产的全部或部分采取征用或类似的措施,使其转移到本国政府手中的强制性行为。由于电力行业高度的自然垄断属性,很容易被东道国政府直接征收或间接征收。

(5)违约风险。违约风险主要集中于部分发展中国家和转轨国家,是指东道国在接受外国投资过程中发生毁约或违约的行为,致使原定协议、合同无法履行或无法继续履行,因而造成外国投资者的损失。

(6)受到他国和区域集团的排挤。进几年来,欧洲大统一市场、美加墨自由贸易区的形成和发展,采取广泛的对外贸易保护主义,形成区域贸易壁垒,而中国则被排除在这个贸易保护屏障之外。

(7)中国风险。我国对外投资在体制上仍带有浓厚的部门和地方所有的行政隶属色彩。国内跨国集团的上级主管部门对企业的经营决策权仍然保持高度控制,这种控制形成一种感觉,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与企业之间并非政府与企业的关系,而是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关系。在民众看来很一般的商业行为,却被东道国看成是整个国家的行动,进而引起多方讨论,将中国放大并具体化,这势必给企业的对外投资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2.东道国法律风险因素分析

(1)投资壁垒风险。投资壁垒可分为三类,准入壁垒、经营壁垒和退出壁垒。在准入壁垒上东道国为保护本国的产业,从法律上对绿地投资的准入设置不合理的限制措施;在经营壁垒上东道国会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设置种种不合理限制;在退出壁垒上东道国为了限制外国投资退出、外资企业利润离境,或在外国投资退出时谋求不合理的本国利益,在投资退出环节上设置不合理的限制措施。东道国法律政策的调整,海外办厂的企业也只能被动接受。

(2)法律法规不健全风险。海外投资项目所在地国缺乏健全的法律制度,存在诸多的法律空白点,缺乏透明的政策管理环境,使得我国投资者受法律保护程度不足,加大了新能源企业绿地投资的风险。

(3)劳工政策法律风险。一些东道国对劳工权益的保护比较严格,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劳工政策法律规定,而我国的企业文化和用工制度与其相差较大,如果不深入了解该国的劳动力成本、风土人情、习惯做法和法律法规,一旦陷入纠纷会造成企业巨大的损失。

(4)社会责任法律风险

很多西方国家对环境保护尤为重视,而我国企业长期在国内经营,环保意识及风险评估不足,一旦触犯东道国的法律界限,企业将遭受损失。其次,很多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不强,企业形象在东道国受损,一旦发生风险不会得到公众的理解。

3.东道国社会环境风险因素分析

(1)劳动力资源状况。绿地投资利用当地劳动力往往面临两难的选择,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低廉,但劳动力素质差,生产能力低下。而一些国家劳动力素质虽高,但面临成本压力。

(2)基础设施风险。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重大影响,并直接影响新能源企业绿地投资的效益。广义的基础设施还包括生活文化设施、金融保险机构等其他服务设施。但很多新兴市场基础结构不完善,投资面临不确定性。

(3)自然环境风险。主要是指东道国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地质水文、气候等因素。这些风险源主要是由于外界不可抗力产生的,再者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是否受东道国多变的气候影响。自然环境风险是不可控的,但与新建投资的生产经营活动直接相关,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可以在投资前识别来减轻风险的影响。

(二)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1.企业体制实力的制约

首先,我国大多绿地投资企业尚未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缺乏现代企业制度的经营机制,责、权、利不够分明,竞争机制较弱。对于国有企业而言,这些投资主体仍沿用国内企业的一套老方法进行管理,经营约束和激励机制不健全,对投资经营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其次,企业是否有实力“走出去”是海外绿地投资不可回避的一大问题,有能力真正走出去的都是那些有实力、资金雄厚的大企业,他们能够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进行跨国经营。企业绿地投资的过程比较长,包括前期的考察、选址、规划设计以及后期的建厂、员工培训、投产等。这些环节中都需要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然而带着释放产能、开拓新市场目的的中小企业来说本来自身就面临着经营的困境,要想走出去,还是要掂量一下自身有没有这样的实力,不能仅凭一时的冲动。

2.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企业进入海外市场时间短,国际化经营管理经验不足。可以说企业管理风险始终伴随着绿地投资的全过程。在绿地投资项目实施阶段,与投资者的经验与素质、项目组织管理体系的规范程度、投资者信息来源的准确性、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均相关。在企业的运营阶段,企业的管理风格与文化差异是一项重要的风险、文化风险具有模糊性,但影响力广泛而深入,表面上看来是和谐的组织,可能存在着影响企业的文化,企业在管理时往往忽视这一点。此外,部分海外投资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和效率不高,没有建立起对个人财务权限的控制制度。在合资模式下,内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制度不健全,难以与国际科学的管理方式接轨,致使企业资产流失风险加大。

3.投资决策的盲目性与随意性

很多企业对外投资热情高涨,但普遍缺乏对外投资和国际化运营的战略与技术支撑,由于信息不对称,自身评价和判断能力的限制,投资盲目性随意性较大。具体表现为:第一,决策盲目,风险意识淡漠,对外投资缺乏可行性分析,往往是没有充分了解东道国的政治法律环境、市场前景等各种风险的情况下,就草率做出投资决定,导致投资失败。还有一些企业比较重视外部风险,轻内部风险,对东道国的软硬环境分析到位,但对自身的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方面盲目乐观,最终引起投资失败风险。第二,决策实施过程失控, 缺乏事中的监督和控制程序。许多境外投资企业没有建立相配套的事中监督和控制程序,不能保证决策按照预先的计划和方案正确实施,在决策环境和企业具体情况发生变化时, 没有及时的补救措施, 致使投资风险进一步恶化。[4]

4.适用人才的不足

企业展开跨国绿地投资,需要和缺乏的是人才,能否成功的关键之一在于是否拥有一支能参与国际竞争、熟悉境外投资业务的法律、市场分析、企业整合管理及公关营销等方面的经营队伍。人才是企业顺利“走出去”的关键,没有过硬的人力资源作为保障,海外绿地投资恐怕只能停留在描绘蓝图的阶段。

篇3

【关键词】房地产投资;投资风险;税收因素

1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住房制度和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我国的房地产业逐渐恢复和得到快速发展,已成为新的、十分活跃的经济增长点。同时,由于其对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的敏感性使其成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首先是政策对房地产市场投资和消费的拉动效应,国家先后出台的一系列税费、简化手续等政策刺激了住房消费;其次,房地产市场体系初步建立,为市场提供了交易场所和畅通的信息渠道。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房地产业是一个高风险,盈利水平可能较高但又难以确定的行业。房地产投资虽然有着较高的投资收益,但同时也存在着较大的风险,房地产投资数量大、投资周期长,涉及的风险广泛复杂,而且很容易受到国家和地区经济情况的影响,难以预测市场未来的走势。另外房地产投资本身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如变现能力低、交易纠纷多、筹措资金困难等。这些都导致了房地产投资成败的极大不确定性。

作为一个理性的投资者,都希望以最少的投资获得最大的收益避免投资失败。因此,本文分析了影响房地产投资的主要要素:风险因素和税收约束,研究了这两者对房地产投资的效果影响。

2 房地产投资风险要素

风险的定义最初出现于1901年美国A.M.willet所作的博士论文《风险与保险的经济理论》中:“风险是关于不愿发生的事件的不确定性之客观体现”。目前,风险分析在国外房地产投资实践汇总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且日益系统化、规范化。我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了风险的理论研究。在此之前,经济学界对社会主义经济风险问题一直都是否定和回避的。当前,房地产投资风险分析在国内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很多房地产企业还未真正建立起完善的房地产投资风险分析系统[1]。

3 房地产投资的税收约束

住宅项目从取得土地使用权到销售及再次转让完结,需要经过土地征用、开发建设、交易转让、装潢和使用等诸多环节;涉及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契税、耕地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教育费附加等相关税收。

住关人民的基本生存和生活需要,住宅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重要作用,因此住宅市场也是国家公共政策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除税收政策以外,还有其他的政策因素,例如经济适用性住房建设政策、个人住房信贷政策、利率调整政策和消化空置商品住宅政策等。这些政策因素都从不同程度上对房产供需双方的开发和购买决策行为产生着影响[2]。

4 房地产投资的风险控制

对房地产投资各个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识别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使企业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损失,获得较高的安全保障。

4.1 投资决策阶段的风险控制

投资决策阶段需要考虑的风险因素最多,风险因素对项目的成败的影响也是最关键的。因此,企业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4.1.1 重视可行性研究,确保投资决策的正确性。

4.1.2 加强市场监测、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4.1.3 采用房地产保险的方式来间接降低风险。

4.1.4 灵活运用投资组合理论。

4.2 土地获取阶段风险的控制

在土地获取阶段前,必须对地块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以及使用属性进行认真确认,一决定或放弃对某一项目的开发。在征地过程中,应主动争取有关部门和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帮助,以化解众多风险因素,减少来自各个层面的干扰;在拆迁和安置补偿问题,统一原则性和灵活性,以防止矛盾激化。

4.3 项目建设阶段风险的控制

强化安全意识,事前控制与事中控制动态结合,采取系统的项目管理方法使项目顺利进行,并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前提下,尽快完成开发项目,缩短建设周期,减轻开发商所面临的未来的不确定性。

4.4 经营管理阶段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在经营管理中,房地产商应关注市场的动态发展,了解需求状况,采取灵活合理的定价措施,避免或减轻因高价或低价带来的风险。为回避企业自身营销经验不足、营销手段不当的风险,可通过营销,以充分利用人丰富经验。采用灵活多变的营销方式,拓宽营销渠道,降低营销风险。

5 房地产投资的税收筹划

税收筹划是纳税人通过对投资、经营、理财活动的事先计划和安排,以达到合理合法减轻税收负担目的的一种管理方法。它是纳税人的一种积极、主动的经营筹划行为,它以国家法律为依据,采用经济学中常用的比较分析方法选择最佳的纳税方案,目的在于减轻税收负担,获得最大的税后收益。其基本特征是:合法性、超前性、目的性和方式的多样性[3]。

房地产开发投资涉及的税种很多,所以投资具有很大的税收筹划空间。主要的税种包括:营业税、土地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

5.1 营业税的税收筹划

发生在房地产的交易环节,即销售房地产应以房屋售价5%的税率缴纳营业税。作为营业税的附加,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纳税义务也相应产生。《营业税暂行条例》中规定:“销售不动产”税目的营业税,应在不动产所有者有偿转让不动产所有权行为或者单位将不动产无偿赠与他人的行为发生时,才进行征收。出售者可以通过合理推迟所有权转移时间达到税收筹划的目的。

5.2 土地增值税的税收筹划

进行税收筹划时,增值额是一个关键的因素。土地增值税实行四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30%-60%,增值额越高,需缴纳的土地增值税就越多。因此房地产开发企业在进行土地增值税筹划时,关键是要合理地控制、降低增值额。《土地增值税暂行条理》规定,纳税人建造普通标准住宅出售,如果增值额没有超过扣除项目的20%,免征土地增值税。同时还规定,纳税人既要建造普通标准住宅,又有其他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应分别核算增值额;不分别核算增值额或不能准确核算增值额的,其建造的不同标准住宅不享受免税优惠。因此,如果一个房地产开发企业既要建造普通住宅又搞其他房地产开发项目,分开核算与不分开核算税负会有很大差异。在分开核算的情况下,如果能将普通住宅的增值额占扣除金额的比例控制在20%以内,则可以免缴土地增值税,达到减轻税负的目的。此外,还可以通过增加可扣除项目的金额,使税基缩小,达到减轻税付的目的。

合理选择筹资方式也可以达到减轻税收负担的目的。根据制度规定,企业为开发房地产的借款利息,可记入房地产开发成本,并作为计算房地产费用的扣除基数,特别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可加计20%的扣除,加大了扣除项目金额,从而增加企业的税后净收益。

参考文献:

[1]顾孟迪,雷鹏.风险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98~99

[2]高慧琼.价格构成及形成因素对大城市商品住宅价格的影响分析[D]:[硕士论文].南京:南京农业大学 2005

[3]孟国鸿.运用税收政策调控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J].中国房地产金融,2005

作者简介:

篇4

中小企业股票内在价值

在某种程度上投机行为是由投资者集体的心理作依据,而不是建立在财务和会计的理论基础之上。这意味着投机行为是零和博弈,过高价格的股票出手赚得的收益等于购买者的损失,对于经济整体而言并没有任何净收益。而且对长期投资者来说也无任何净收益上的影响,因为长期投资者的总报酬只由基本价值决定。股票市场上偶尔会产生投机泡沫,或者某些行业会很时髦,但是投资者愿意为股权支付的价格最终还是围绕着背后的基本价值而变化。因此随着机构投资者逐渐成为资本市场的主力军,更需要重点了解的是股票的内在价值。

2007年全部202家中小上市公司中,股票内在价值最大的为121.31元(天马股份),最小值为5.25元(成霖股份),202家的平均值为20.22元。行业龙头企业的平均值为22.72元,非行业龙头企业的平均值为18.75元,低于全部中小企业的平均值,这也从侧面说明行业龙头企业的平均盈利能力要高于非龙头的中小企业,从而更具有投资价值。国有企业的平均值为20.24元略高于非国有企业的20.21元,由此可以看出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在盈利方面没有明显的统计差异。

在股票内在价值排行榜中,排名前50名的企业中,高成长性企业占了23家,远远高于低成长性企业的数量。在排名后50名的企业中,低成长性企业却占了30家,没有高成长性企业。这充分说明内在价值较高的企业,成长性也会比较好。

股票内在价值与2008年4月30日的股票价格相比,内在价值与股票价格相差比例最小的为中环股份(内在价值为14.36元,股票价格为14.38元),内在价值与股票价格相差比例最大的为中工国际(内在价值为10.89元,股票价格为17.91元),所有中小企业的股票价格平均值超出内在价值平均值0.3%,比2006年的89.49%下降了许多。而经过2008年一季度的调整以后,现在已经达到了较合理的水平;投资者的投资观念也趋于理性。

随着2007年大牛市的渐渐减弱,2006年的平均股票价格背离股票内在价值达89.49%的情况已经一去不复返。而中小板的平均股票价格,无论是高成长企业还是低成长企业都已经回归到了较理性的水平。

中小企业股票投资风险

投资者在追求投资收益的同时,也必然同时面对投资风险。股票投资的风险是指实际获得的收益低于预期的收益的可能性。影响收益变动的各种力量构成风险的要素。某些影响是公司外部的,其影响遍及绝大部分股票;还有一些影响是公司内部的,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控制的。

市场风险是股票持有者所面临的所有风险中最难对付的一种,它给持股人带来的后果有时是灾难性的。在股票市场上,行情瞬息万变,并且很难预测行情变化的方向和幅度。收入正在节节上升的公司,其股票价格却下降了,这种情况经常可以看到;还有一些公司,经营状况不错,收入也很稳定,其股票却在很短的时间内上下剧烈波动。出现这类反常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投资者对股票的一般看法或对某些种类或某一组股票的看法发生变化所致。投资者对股票看法(主要是对股票收益的预期)的变化所引起的大多数普通股票收益的易变性,称为市场风险。

各种政治、社会和经济事件都会对投资者的态度产生影响,投资者会根据他们自己对这些事件的看法作出判断和反应。市场风险常引发于某个具体事件,但投资者作为一个群体的情绪波动往往导致滚雪球效应。几种股票的价格上升可能带动整个股市上升,而股市的最初下跌可能使很多投资者动摇,在害怕蒙受更大损失的心理支配下,大量抛售股票,使股市进一步下跌,最后发展到整个股市狂跌。使千百万股票投资者蒙受重大损失。2007年2月27日深沪股市创下10年来单日最大跌幅,并在全球市场引起了强烈“共振”,当天稍晚开盘的欧洲股市、美国股市等跌声一片,数十万亿美元市值灰飞烟灭。提“黑色星期二”,至今仍使许多人谈虎色变。

对于股票的长期投资者来说,市场风险相对不那么重要,虽然股票的市场价格大起大落也会使人不安,但如果一个投资者打算相对长期(一般指10年以上)持有股票,那么每周、每月甚至每年的价格波动对他来说就不那么重要了。可是,如果对一种股票可能拥有多长时间不能确定,或者存在着随时必须卖出股票的可能性时,股票市场价格波动的程度就变得极端重要。

投资风险就是以股票的内在价值为基准,以2008年4月30日的股票价格为预期收益,通过2007年1月5-2007年1 2月28日的股票周收益率的波动测算得到的市场风险值(样本使用2007年11月1日以前上市的公司,共176家),风险值介于0到1之间,越接近于0达到预期收益的风险越小,相反则越大。

在2007年11月1日以前上市的176家企业中股票投资风险排行榜的前30名中,高成长性企业占了11家,低成长性企业占9家。投资风险排行榜的后30名中,高低成长性企业各有7家。投资者需要重点关注的为成长性较高的企业而投资风险比较低的行业龙头企业;而成长性较低且投资风险较高的企业是需要重点警惕的。  高成长性企业的平均投资风险为0.319,略低于全部中小板企业的平均值0.332。而低成长性企业的风险值已经降到了0.284,比2006年的0.4g降低了许多。这是由于投资者一直看好高成长性企业未来的发展,使这些企业的股票价格在2007年牛市背景下有了大幅增长,但是没有出现很大的波动,所以投资风险和2006年高成长性企业的0. 32相差无几。

根据分行业的投资风险分布图(企业数多于两家的行业),风险最小的行业为黑色金属业,投资风险平均值为0.1:风险最大的为房地产行业,投资风险平均值为0.595。

回归价值投资

从目前看,A股市场的短期走势有点迷茫,因为上证综指自2006年8月底重启升浪以来,直到2007年10月份达到历史最高的6124.04开始走下坡路,一直处于较大幅度的调整。但对于理性的投资者来说,短线趋势的迷茫并不会改变他们的操作思路,因为在他们眼里,只要证券市场的长期趋势不发生逆转,那么,短线的波动只不过是牛市行情中的一次正常回档,并不会改变市场主流资金对大盘、对做多主线索的看法。更为重要的是,大盘指数的波动也不会改变上市公司的内在估值,只要上市公司的业绩是稳定增长的,那么,大盘指数的大幅波动可能仅仅会影响着资金的估值看法,但并不会改变着业绩稳定增长所带来的长期做多动力。

也就是说,不管大盘的短期走势如何迷茫与不确定性,只要能够寻找到具有较为确定增长预期的上市公司,即高成长性企业,且具有较低的市场投资风险。那么,这些企业就是我们现在可以重点关注,并可以适当投资的企业。这其实也是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能够战胜市场的法宝之一,即以较为确定的成长性和较低的投资风

险应付短线走势不确定的市场。

投资者把目光投向具有高成长性的上市公司希望通过投资该类公司获得成长性回报,但高成长上市公司的挖掘并不容易。一些公司虽然具有前景光明的行业特征,但并不意味着该行业所有公司都有良好的成长;有些公司业绩在短期内有大幅度提升,但是否具有持续成长潜力尚难预料。

选择成长股、挖掘成长性公司并战略性地长期持有,往往可以实现超市场利润的投资收益。从未来市场投资来看,我们需要关注那些经营业绩连年保持增长而股价并没有出现明显波动的品种进行投资。在挖掘这类股票投资时,要依据行业状况,公司治理,公司相对价格、高层治理等诸多因素考虑,那些仅仅依据重组或短暂的政策性投资收益而非主营的假成长性公司是我们要防范的。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长期牛市是必然的,那么目前的结构性调整就一定是暂时的;如果局部高估是不可避免的,那么高成长就一定会是理性投资的最佳选择,也是推动牛市继续前进的动力。该排行榜在较大程度上与成长性排名和投资风险相吻和,前20名的公司中有14家是高成长性公司,而没有低成长性公司。同时,排名前20的公司中有20家是低投资风险的,没有高风险公司;而且在这20家公司中有8家是行业的龙头企业。作为中小上市公司综合排名的前20名,它们不仅表现了业绩增长、规模扩大的高成长性而且也体现了良好的市场表现。

在综合排行榜的前20名中,平均投资风险仅为0.032远低于全部中小企业的平均值0.32,平均内在价值为33.63元,远高于全部中小企业的平均值20 22元。因此,综合排名前20名的企业为高成长性,高内在价值,且市场投资风险低的企业,应该是投资者重点关注的企业。这也是我们做此研究的初衷之一,便是希望通过企业的成长性及市场的投资风险来引导投资者合理投资。

2008年第一季度上证指数下跌了近30%,而由我们综合排名前20家公司所组成的“成长20组合基金”则只下跌了23.75%,由于我国股市是新兴市场,并非有效市场,所以各公司的市场表现不可能与其成长性排名中的位置完全相符,但是通过二级市场的投资风险与公司内在的成长性相结合得出的综合排名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成长20组合基金”相对于上证指数的超额收益率达到了6.25%,说明该组合在股市的下跌过程中有较好的抗跌性。

中小企业板中的风险投资机构中小企业板中的“掘金者”

截至2007年底,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挂牌公司达到202家,总市值突破万亿元,中小板在2007年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中小板上市公司业绩的高速增长,大量机构投资者的介入,由此形成的股价节节攀高,使当初对企业施以“援手”的风险投资公司获利颇丰,同时也给风险投资公司的顺利退出提供了保障。这些有利因素导致越来越多具有VC背景的公司选择在中小企业板上市,中小企业板已经成为本土创投掘矿的黄金地带。与此同时,随着资本市场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风险投资机构的退出渠道被彻底打通,近两年来中小板在上市速度、上市成本,市场活跃度,再融资,股权激励等方面取得明显突破,中小板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在不断增强,再加上国内中小企业在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风险投资机构对国内退出渠道予以认同。中小企业板成为其首选,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发展。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07年12月31日,我国中小企业板上市的具有VC背景的公司近60家,占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总数的29.7%,风险投资机构近90家,不包括创投已变现资金,这些创投企业所持中小板股份总市值高达350.45亿元。

根据wind资讯数据和中小板上市公司年报披露数据,我们对具有VC背景的中小板上市公司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自2006年以来,中小板每年的IPO公司数目呈迅猛发展趋势,尤其是2007年一年IPO数目已接近过去3年的总和。截至2008年4月底,中小板上市公司数目达到225家。同时,已上市公司中作为发起人或战略投资者中含有风险投资公司的数目也呈现上升趋势,仅2007年具有VC背景的中小上市公司达37家,其中风险投资公司数目达72家。

根据研究中心关于对中小上市公司中龙头行业的划分来看,具有VC背景的龙头行业公司有29家,占龙头行业总数(75家)的38.16%。而具有VC背景的非龙头行业公司亦有29家,占非龙头行业公司总数(121)23.97%。其中,具有VC背景的龙头行业公司聚集了近50家风险投资公司,同时具有VC背景的非龙头行业公司也吸引了60余家风险投资公司,两者不相上下。

从2007年度中小上市公司的成长性来看,50家高成长性公司中,具有VC背景的中小上市公司具有15家,而具有VC背景的中小上市公司只有4家落入低成长性公司的队列。

风险投资回报榜中榜

2007年的牛市实现了许多人的创富梦想,当创富英雄们在享受财富的巨额增值时候,风险投资机构更加肆意地享受着这场盛宴。自中小企业板推出以来,先后有近百家风险投资机构选择中小板作为退出渠道,截至07年底,中小板具有VC背景的上市公司近60家。有些风险投资机构已经在2005年退出上市公司,有些继续持有上市公司的股票,那么他们的投资回报率是怎么样的呢?本报告根据上市公司定期报告(招股说明书和年报)披露的数据,对风险投资机构的账面回报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截至07年底,中小板上市公司总投资额达13.6亿余元,风险投资机构的持股市值近340亿元,平均账面回报率高达20倍以上。同时,通过对上述数据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回报率在30倍以上的公司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家用电器、信息服务、有色金属、电子元器件等行业。

篇5

一、风险投资的投资格局

风险投资资本是指从高风险的新兴高科技产业中寻求投资机会的资本。鉴于风险投资的对象是新兴高科技产业,而新兴科技产业在成长过程中充满风险,因而人们形象地称之为“风险投资”,从事风险投资的投资者则被冠为“风险投资家”。

风险投资作为一种颇具创意的投资方式,具有与众不同的特征。其一,从投资对象来看,风险投资的企业是高科技产业,这些企业往往处于起步阶段或者成长阶段,而证券投资的投资对象则是成熟的上市公司,产业投资的对象则除高科技产业外,还包括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其二,从投资方式来看,创业投资采取直接投资的模式,风险投资家不仅是金融专家,还精于管理,不仅对高科技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还精心培育和管理所投资的企业;其三,从投资收益来看,风险投资家在企业发育成长到相对成熟以后,通过资本市场将企业上市,进行股权转让退出企业,从而实现资本增殖,获得高额回报;其四,从产品角度看,风险投资家向市场提供的产品是成熟的高科技企业,其资本流动轨迹是“资本1—成熟企业—资本2”,其实质是企业产权的交易行为,通过出卖成熟企业(以在资本市场转让股权的方式),获得资本2与资本1之间的高额差价。

二、风险投资的制度价值

风险投资作为具有创新意义的投融资体制,是对传统投融体制的变革和完善。从制度经济学角度看,风险投资具有如下价值:

1、高回报性。风险投资是众多投资方式中具有高风险性高回报性的一种。投资回报的高低取决于所投资对象的成长性,高科技产业的基本特征即是高成长性和高风险性。在美国,这些新兴高科技产业在风险投资家的支持下,增长速度一般可以达到40%以上。

2、知识资本转化为生产力的渠道。风险投资家看好的是高科技产业的预期收益,客观上却实现了知识资产向生产力的转变。

传统融资渠道基本上将高新技术企业拒之门外。在证券市场上,按照传统的信用评估方法,这些新兴公司的信誉不能够独立在金融市场上筹集所需的大量资金,没有发行债券和股票的资格。从银行角度看,以间接融资为主体的银行出于风险管理的考虑,遵循安全性的资金运用原则,一般选择“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在那些新兴公司的发展前景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时,谨慎的银行家是不会贸然进入的。没有外部资金的有力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壮大几乎是不可能的。不过,随着那些资本雄厚、眼光独到、持有大量风险投资资本的风险投资家的介入,高科技公司的融资地位就发生了根本变化。可以说,风险投资打通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渠道,沟通了知识资产与资本之间的联系。

3、推动经济增长。美国经济发展的历程表明,风险投资在促进高新技术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功不可没。自1991年以来持续稳定3%至4%的经济增长、3%以下的低通货膨胀和4.5%至5%的低失业率。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产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渐加大,1992年以来,美国高新技术方面的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8%。1988至1996年,美国以信息产业为核心的部门产值增长了近一倍,对整体经济的贡献也由80年代末期的14%左右上升到1996年的35%,大大超过了传统的汽车和建筑等支柱产业。

三、国际风险投资的发展趋势

在风险投资日趋全球化的同时,美国的风险投资呈现了新的发展趋势,从发展趋势中我们更能完整地理解和运用风险投资。

1、投资规模不断增大。

美国风险投资的金额从1992年的30亿美元增至1997年的114亿美元。风险投资的单体规模和单项投资额也不断扩大。

2、二板市场的建立与成熟。

风险投资家的产品是成熟的企业,实现收益的方式即是通过上市转让股权,风险投资家常常是市场股权转让的高手。由于高新技术企业风险较大,往往不符合正规股市的严格上市条件,因此美国出现了为高新技术企业而设的“第二板市场”。中国香港的创业板市场也于去年11月份成立并正式开市。

二板市场是相对于主板市场而言的。主板市场上市的是那些业绩良好、规模与实力强大的公司,上市资格严格,投资者包括众多机构投资者和股民。

3、创业资本来源的多样化。

在美国各种资金构成了一个多层次的投资网络,源源不断通向成长过程中的高新技术企业。(1)富有个人的资本,达200亿美元左右,这是主体;(2)机构投资者资金,包括保险基金、养老基金等;(3)大公司资本。高科技大公司设有创业的投资部门;(4)私募证券基金和共同基金,主要投资于业绩良好、接近成熟、即将上市的企业。

4、需要通过法律合理限制风险投资家。

风险投资家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介入,有力支持了企业的快速发展,但也引起弊端。首先,在风险投资家与发起人两个利益主体之间关系需要调整。一家公司是在发起人的天才创意下建立起来的,风险投资家的介入却常常使发起人失去对公司的控制权,有的公司发起人在风险投资家介入后所掌握的公司股份仅仅占1%,发起人是公司“栽树人”,而公司发展收益更多被风险投资攫走,收益分配的不当将影响公司发展。其次,确立公司上市的适当期限。由于风险投资家更多的是关心尽快收回自己的投资,也许有的公司在发展更长一段时间后再上市,可能获得更大的收益,但在风险投资家的操纵下公司有可能过早上市。

四、积极发展我国风险投资,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我国已将科教兴国作为重要发展战略,并提出“火炬计划”。“火炬计划”的宗旨是促进高新技术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始于“中关村一条街”,至今已成一定规模,然而也存在许多制约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因素,如科学研究部门与应用管理部门分割、对有创意和专长的人的价值未能充分认识、资金投入不足与融资结构不合理等,最主要的是风险投资体制不健全。

首先,投资主体缺失,没有风险投资家阶层。目前我国共有各种科技信托投资公司、科技信用社及风险投资公司80多家,拥有35亿资金,其投资对象往往不是成长中的高新技术企业。这些投资者既不具备高超的融资能力,也没有一流的管理才能。其次,高新技术项目市场化进程缓慢,科学研究部门倾心于纯理论研究,背离了市场需求,现有的科研成果未能得到充分的保护。再次,脱离了资本市场。健全我国风险投资体制,关键在于资本市场的完善与丰富。没有资本市场为依托,风险投资就成为无源之水,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风险投资回报的实现过程就是通过上市,进行股权转让,从而退出企业获得高额回报,实质上是一种产权交易行为。因此,为成长中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宽松的上市条件,是健全我国风险投资体制的突破口。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不成熟,公司上市有严格的上市资格限制,经过繁多的审批手续,而且还受限于上市额度,上市公司也主要倾向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因此,高新技术企业上市的可能性并不大,我们建议:

1、从上市政策上给予支持,提供宽松的环境,尤其是适当将上市额度分配给成熟的业绩良好的高新技术企业。股市的实践证明,高科技板块的优良业绩和不俗的成长性给了股东以丰厚的回报,进而推动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篇6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新经济”出现,创造了美国历史上最长的经济扩张记录。美国经济成功地经历了从初级消费拉动的粗犷式经济向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新经济的转型,寻找到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所谓“新经济”是指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带动下,以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环境技术、管理技术等七大高科技产业为龙头的经济,而且具有低失业、低通货膨胀、低财政赤字、高增长的特点。而这“三低一高”正是多年来各国经济奋斗的目标。

分析美国近几十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轨迹,不难发现,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推动机制,资本市场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正是在不断完善的资本市场推动下,美国的计算机、半导体、生物技术、网络等高新技术产业相继涌现并迅速在全球确立领先优势,促使经济实现产业升级。从此,美国真正进入了以信息产业为先导的新经济时代,优势进一步加大,特别是在一些附加值最高的尖端科技产业占有垄断地位。同时,由于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美国进入有史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经济扩张期。事实证明,以硅谷和华尔街为代表,美国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相互联动的一整套发现和筛选机制。资本市场和风险投资互动的市场化选拔机制,是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和发展的源动力。

高新技术产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和高回报的特点,风险投资家和投资银行家集合社会的资金,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发现并培育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并将其中的佼佼者推向资本市场。在他们获取丰厚投资收益的同时,也不断造就出了微软、苹果、甲骨文、思科、雅虎等世界级公司,使得美国在近几十年的高新技术产业轮换中始终独占鳌头。研究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背后的这一强大推动机制,对于正在探索可持续发展模式和寻求产业升级的中国经济,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和重要的启示作用。

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资本市场的支持

高新技术产业的资本市场开拓,可以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推进器和催化剂作用,有效地促进技术转化和技术扩散,从而促进我国建立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新型产业结构,加快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资本市场不仅具有资本聚集功能,而且具有追逐利润最大化的内在动力,能够优化资金配置,充分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拓宽资金来源,投资主体多元化

在传统体制下,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主要靠国家财政的投入或国有银行的贷款支持,投资渠道单一。一方面造成资金投入不足,从而制约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壮大。例如,由于缺乏可靠的投融资渠道,目前我国每年产生的2万多科技成果中转化为商品并形成规模效益的仅为10%~1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另一方面又将风险全部让国家或银行承担,加大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风险,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单纯依靠财政和现行银行体制加大高新技术产业融资的可能性极低。另外,中小型科技企业由于达不到规模及信用状况,不能发行股票和债券。

高新技术产业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行业。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来看,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必须依靠风险资本的支持,即高新技术企业既要获得稳定的资金来源又能承受较高的失败率,只有利用风险投资。目前我国风险资本的来源,大致有八个方面:政府风险资本、上市公司风险资本、法人风险资本、私人风险资本、保险机构风险资本、非银行金融机构风险资本、商业银行风险资本、社会公众风险资本。另外,通过引进海外风险投资公司进入我国直接开展风险投资业务以及探索外商通过独资、合资、合作建立风险投资公司或参与私募创业投资基金,这样能引入直接投资形式的大量国际资本,带来国外先进的风险投资管理经验,沟通与国际资本市场、高新技术市场的联系渠道、便捷地获取国际创业市场的信息。

(二)优化高新技术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

风险投资是一种把资金投向蕴藏着失败危险的高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领域,其目的在于促使新技术成果尽快商品化,以取得高资本收益的一种投资行为。风险投资的兴起不但适时解决了高新技术产业的融资困境问题,重要的是作为一种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融资机制,风险投资治理机制实现了资金、技术、信息与人力资源的整合,通过融资工具的设计与选择,建立了一套以绩效为标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大大减少了融资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和者成本,从而提高了融资效率。与股市融资相比,风险投资中形成的良好公司治理结构可以有效避免所有权对经营权的弱化而产生的“内部人控制”现象;与银行融资相比,风险投资发挥了主办银行制所具有的便于对企业监控的优点,摆脱了银企之间过于依赖性的弊端,使融资标准保证在业绩良好的基础上。因此,风险投资治理机制的良好运作能够有力地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快速而健康发展的需要。

(三)帮助高新技术企业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

根据现代经济学的激励理论,剩余索取权对解决企业激励问题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和作用。美国发展新经济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高新技术企业纷纷采取了灵活而有效的激励机制。其中,股票期权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例子。股票期权的实质就是承认持有者对公司盈余的剩余所有权。因此,对高科技人才给予一定数量的股票期权,其行为本身已超出金融工具创新的范畴,从更高层次上讲,乃是对知识作为生产要素的肯定,对人才作为稀缺资源的珍视。由此可见,资本市场可以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通过高新技术企业上市,许多像比尔•盖茨这样原先普通的科技人员成为亿万富翁,正是这种巨大的财富效应,激励了成千上万的科研人员辛勤创业。

三、高新技术产业资本市场开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急需大量资金投入,而良好的资本市场环境正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成长壮大的“温床”。高新技术产业与资本市场的结合,不仅是促进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化发展的重要条件,而且是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但目前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资本市场开拓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资本市场的滞后及结构的不合理

作为“新兴+转轨”阶段的资本市场,我国资本市场在改革发展中具有明显的“先天不足”特征,存在许多问题:1.从我国资本市场来看,它的发展是被动和滞后的,并具有明显的非市场化的特征。即使是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股份制和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今天,其发展仍存在着严重的非均衡;2.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结构失衡,具体表现在银行长期借贷市场和产权市场较债券和股票市场而言不发达;在证券市场上,债券市场较股票市场的发展相对滞后;3.股权高度分割,致使我国企业股权结构不合理,进而导致我国资本市场中的兼并破产机制不健全和丧失相关功能;4.由于资本市场发展的非均衡,导致资本市场作用机制不健全和存在着功能缺陷,因此带来一系列负面效应。具体表现在:一是继续存在金融压抑和金融深化不足的问题,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渠道仍然不畅,资本市场的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二是企业融资结构不合理,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融资集中于股票融资。

(二)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不健全

风险投资的目的不在于对被控企业股份的占有和控制,而是指企业做大后,将资产变现并进行新的投资。因此,一个有利于资本流动化的资本市场环境是风险投资健康发展的前提。

1.一般来说,风险投资主要选择公开发行股票(Initiel Public Otleming,IPO)作为出口。但是,目前我国的证券市场尚不具备这种“出口”条件。主板市场对上市公司的资格作了许多规定(如企业必须连续3年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0%以上),不适合高新技术风险企业在建立初期的财务状况要求;

2.创业板市场是为了满足中小企业,尤其是新兴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需要而产生的,可以有效地解决高新技术企业上市与风险投资“套现”之间的矛盾。从资本市场的发展经验来看,当高新技术企业在主板市场上的融资受阻后,可以通过创业板市场,运用一系列政策措施,利用特殊的评估,使企业能以无形资产评估结果作为依据确定发起人的股权比例,并不断吸引投资银行来推荐、保荐高新技术企业上市,从而使风险投资为市场所吸收和消化,高新技术中小企业也就可以相对容易地进行股权融资,但是,我国创业板市场没有建立起来,一方面限制了风险投资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限制了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成长壮大。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创业板市场的滞后无疑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之痛;

3.寻求境外上市,也因审批要求以及对发起人股和法人股的限制而难以达到退出的目的。此外,由于缺少一个可供风险企业股权流动的市场,缺乏有效的产权流动机制,致使股权转让在实际操作中也面临很大困难,影响风险资本股本转让的正常运作。

(三)缺乏完善的风险投资体系

从市场环境来看,一方面由于我国现代企业制度还不完善以及政府对高新技术的应用缺乏配套的优惠政策,导致企业既感觉不到应用高新技术的压力,也缺乏应用高新技术的动力,造成市场对高新技术的有效需求明显不足,结果出现科技成果相对过剩的怪现象。另一方面,根深蒂固的地方和行业保护主义导致形成国内技术转化壁垒,严重制约了高新技术成果的扩散和应用,进一步加大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风险。就资金来源而言,政府投资依然占有主导地位(在美国,风险资金的70%以上来自民间),投资形式依然是“洒胡椒面”,风险资金成了中小企业的生存资金,但最终的投资效果不佳。从投资者方面来说,急功近利的思想依然严重。这一方面导致短期行为盛行,与风险投资坚持长期运作的投资理念不符;另一方面使得风险资金大部分流向科研成果转化的后期,失去了风险投资的效用;再者,风险投资者不愿退出前景看好的朝阳企业,背离风险投资的投资原则;更为严重的是,有些投资者为在自己任期内争取好的投资业绩,而将政策性风险资金投向那些短平快项目,造成风险资金的流失。就创新者而言,由于缺乏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可能会导致其很难维系与风险投资家的合作关系。

四、借助资本市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几点建议

(一)通过资本市场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世界上许多高新科技企业都是在资本市场的支持下发展起来的,尤其是那些规模较小、不符合主板市场上市条件的公司,急需通过二板市场融资。因此,在我国积极发展创业板市场,使风险投资的内在运作机制能够得到正常发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允许业绩良好的一批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在创业板市场进行股权或股票的转让,从而实现风险投资的回收和增值机制。这是解决风险投资出路的根本方法。

(二)政府应积极扶持风险投资的发展,创造有利于风险投资的法律和政策环境。第一,要加强风险投资的立法工作,制定完善的风险资本法和监管法规;第二,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的风险补偿机制,通过税收减免和政府补贴,建立风险投资的支持体系;第三,通过制度创新和市场建设,改善风险投资环境,包括建立政府采购制度和信用担保制度,完善技术交易市场等。

(三)针对未来几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将以现有技术的应用为主这一趋势,在高新技术产业融资形式上,重点应以加大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市场化为主,选择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企业上市,拓宽其融资渠道;要加快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现代化股份公司改造,对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优先安排上市指标和额度、适当放宽上市条件等扶持政策,以充分吸纳各方面的社会资金。

(四)努力盘活上市公司中的存量资产,推进产权重组,让高新技术企业买“壳”上市,实现上市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快对传统产业上市公司的技术改造,推进上市公司同创新成果的对接,加大上市公司高新技术研究开发投入力度,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为证券市场注入长治久安的活力。

篇7

【关键词】风险投资 退出方式 退出机制

风险投资作为我国中小型企业在高新技术领域内的主要金融投资方式,已经越来越得到相关部分的重视和关注,通过总结西方发达国家的投资经验我们能够知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与高新技术的研发是密不可分的,从某一角度来讲,高新技术研发成果的更新换代速度快慢决定了国家经济水平的高低,就我国而言,由于国家正处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时期,因此,我国的风险投资行业发展并不乐观,业务所受局限性也比较大。

一、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现状

(一)股份回购融资比较困难

风险投资企业通常在对投资人持有的股份进行回购时常采用现金交易方式,倘若公司的流动资金不足,尽管它能够通过向银行借贷的方式来支付回购所需要的大量资金,但是会极大的提高公司的负债率,使公司的一些决策和行为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企业在决定回购投资人的股份之前一定要储备好大量的回购资金,倘若投资人向企业索要更多的回购资金,那么同样也会提高其与投资企业的谈判失败的概率。

(二)产权协议转让暂居主渠道地位

目前我国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还不够系统、完善,产权协议转染仍然是退出机制所应用的主要风险投资退出方式。尽管IPO的现代性体现较为明显,但产权转让相对IPO而言,具有最明显的优势就是成本低廉、对企业财务状况不构成威胁、退出周期短、另外还可以在退出风险资金时可以同股权购买方共同协商,选择一种最佳的渠道来退出风险投资,就现阶段的风险投资市场而言,这无疑是最能够符合市场实际情况的一种退出方式,甚至是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风险投资市场一种最佳的退出方式。

(三)风险资本IPO退出门槛较高

IPO可以说是风险投资家和风险企业家最青睐和最希望选择的一种风险投资退出方式,因为其平均回报率要远高于其它方式进行的企业回购和企业购并。但是就我国目前的金融行业发展来看,IPO这种退出方式只能有为数不多的企业能够应用,导致这一结果的因素有很多,但最为主要的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尤其是在有关证券法律法规的确立方面,根本无法实现与IPO的对接,中小型投资企业除了仅有少量的企业除了上市的股本总额要求低以外,大部分还是沿用了主板的游戏规则。

二、影响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因素分析

(一)风险企业的控制权

选用首次公开上市退出,将风险投资家们所持有的股份控制权消弱,这样风险企业家的控股权就会加大,而并购、回购等风险投资退出方式对风险企业家扩大企业的控股权是十分无益的,甚至还会引起投资家和企业家之间的矛盾,将他们之间的利益冲突激化到最大。

(二)经济景气程度

风险投资家们会根据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和景气程度而选择最合适的退出方式,当市场经济情况处于繁荣或鼎盛时期,市场资金流动量比较大、流动速度比较快时,投资家们就会信心十足,因此他们常常会选择首次公开上市退出方式,这样他们的成功率也会相应提高,而当市场经济气氛比较低迷时,风险投资家们选择首次公开上市退出方式的概率就会相应提升。

三、有效发挥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效果的对策

(一)完善产权交易机制

首先,我国政府应当完善和优化有关产权交易的有关法律条令。目前我国有关产权交易的法律法规比较零散、混乱,没有建立完整、系统的法律配套体系,比如破产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等。此外,与企业产权转让有关的社会保障问题、景荣问题、资产问题、税收问题等等也必须要在法律完善过程中得以体现,这也就要求政府部门制定投以的指导和管理方针,帮助企业明确在产权交易市场上的法律定位、监管途径和监管主体,使产权交易过程中的所有环节和细节都能够有法可依、有迹可循。其次,加大政府部门政策保护和扶持力度。我国的产权交易市场秩序还比较混乱,正处于经济发展的成长期,经验和资历都尚且不足,收入也不够稳定,而产权交易常常作为非营利性机构,应当启用最好的服务功能,此时,政府部门就叫加大对市场的保护力度,同时给予大量的资金支援,以保证市场风险投资市场交易的稳定进行。

(二)中介机构建设

我国现阶段的专业风险投资中介机构十分少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和运行。风险投资中介机构存在的主要作用具有有以下两种:第一,知识产权评估机构能够风险企业的知识产权值进行科学有效分评估,无形中就为公司的科技成果争取到更大的股份权;第二,标准认证机构能够对其高新技术领域的内开发成果和研究技术的现代性进行甄别,看是否能够达到相关标准。

总而言之,我国目前关于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的完善措施还没有真正发挥作用,退出方式选择的灵活性也不够理想,除此之外,退出机制的完善过程也经常受到一些不确定的外界因素干扰,因此才会使我国的风险投资发展受到制约,进入发展困难期。风险投资最为现代社会的一种亚新事物,仍有待我们去完善和优化,同时要在总结经验和教训的过程中思考退出方式选择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以便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退出方式来完成风险投资退出行为,并在政府的帮助下,制定出实用性更强的风险投资退出方案。

参考文献:

篇8

(一)缺乏杰出的风险投资家

风险投资家属于特殊人才,首先,他必须能够筛选出有成功希望的新兴公司,其次是他必须能对公司进行经营辅导。在美国,风险投资家一般为以前的高科技创业成功者转化而来,原因在于,普通的企业家是很难对高科技产业的项目产品和市场作出准确评估的;而我国的绝大部分高科技伞业尚在起步,能称得上成功的寥寥无几。

(二)资本市场不完善,缺乏风险投资的“出口”

亚洲经历了至少13年的泡沫经济,同时又并存13年的高科技转化进程的停滞,原因就在于没能形成支持高科技发展的融资机制。高风险有高收益的刺激,而在风险投资中这种高收益主要靠被投资企业的上市和转让来实现,美国的风险投资企业之所以能迅速成长,因为它有一个重要的“出口”—NAS-DAK(美国证券交易自动报价系统),它对企业的审核不是看它是否点利而是看是否有发展潜力,从而为新兴的小型公司提供了上市机会。倘若没有上市”出口”,投资人的积极性必将受影响。风险投资是一场“资本接力”,它的游戏规则就是:投资者并不指望通过企业的利润收回投资,而是通过企业在资本市场上不断升值赚钱。也许当一家公司的初始目标实现以后,企业并未赚钱.但是股价已为原来的几倍甚至十几倍了;这时,下一批投资者进来,而创业者和最初的风险投资者只用出售一小部分股权套现,便可收回投资……经过若干这样的过程,公司最后被战略投资者收购或直接股票上市。这些过程环环相扣,一旦找不到下家,新的资金进不来,公司就会陷人困境。

中国要发展高科技,走出亚洲金融危机的阴影,关键的连接点之一就在于资本市场。我国的《公司法》对上市公司在历史、净资产、利润额方面的严格要求使70%的高新技术企业无法上市,而风险投资的回收获利主要通过被投资公司股票上市或收购、兼并进行,即风险投资必须具有退出机制。一些海外的基金也因为国内没有中小企业上市的条件,而对国内的高新技术产业持观望态度;另外,新股发行采取的“总量控制、限报家数”的方式也不利于风险投资企业和某些有政策优势的企业之间进行竞争。

(三)风险资本的规模偏小以及资金来源问题

风险投资的一个项月至少要几百万元,,般需要儿千万元.若投资于后期阶段则需要更多,目前我国风险资本规模普遍较少,很难设计风险投资组合以分散风险。现在,我国风险资本的主要来源仍为财政科技拨款和银行科技开发贷款,投资主体单一,_且科技拨款在国家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已由1985年的5.56为降至1993年的3.9厂,银行因控制风险始终将科技开发贷款控制在较小的规模。例如,我国199。年科技成果转化约需125了.7亿元,而实际仅投人资金188.49亿元,缺口达1068.8亿元、美国的风险投资基金规模一般在5000万美元以土:另外,因为风险投资的回收期长,单个项目的投资数额大,流动性差等原因,风险投资基金的规模一般应大于证券投资基金,而我国去年n月出台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办法中规定其最小规模为2亿元。参照这两个标准,我国的风险投资基金规模应在5亿元以上。不少人认为,可以将居民储蓄作为主要资金来源,事实上,风险投资业在初创阶段,要求投资者承担高风险,我国公众对风险的认识和承担能力如何?是否已达到了风险企业的要求?这尚待检验。尤其是风险投资公司多为民营,一旦投资失败导致公司倒闭,若缺乏一种保险机制,则投资者将不可避免的导致损失。且目前在我国转轨经济中存在风险收益不对称问题,普通行业中也存在着高回报率的投资机会,因此,高新技术产业“高收益、高风险”的双高特性难以吸引已习惯了低风险、高收益的投资者。那些民间资金又怎么会轻易涉足其间呢?至于政府的钱是纳税工6人的钱也不应用来从事如此高风险的投资。以美国为例,1995年其风险投资基金来源分布格局为:养老金占46%,各种投资基金占21%,银行占10%,企业占9%,个人投资家占12%,国外投资者占2%,显然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值得指出的是,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和个人投资者不同,它是在保证基金安全的前提下,强调资产运用受托者的责任,要求所投资金有确实的“出口”,它把风险投资作为一种商品而要求其标准化的愿望很强烈。

(四)政府的角色定位问题

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是为风险投资创造一定的外部环境,这一点为大多数人所同意。根据国际经验,政府在发展风险投资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政策扶持上,包括政府补助、税收优惠、政府担保和建立风险企业上市的“第二股票市场”等等。目前的主要争论点在于政府是否要直接参与风险投资。即政府直接出资建立或发起建立风险投资基金(主要从国家政策性银行、财政以及国外机构和政府捐助渠道获得资金设立,主要对商业性创业基金提供融资以及对处于种子期和创业期的高科技公司进行投资),进行风险投资的直接运作。对这个问题,应该怎么看待?

〔五)风险太大,投资回报率难以保证

美国的经验数据表明:风险投资企业的成功率一般只有10一20%。我国还存在如下情况:风险投资基金公司不参与企业经营;经济活动中缺乏基本的商业信用和权、责对称投资体制,风险投资的信用风险很大;缺乏一个可供风险投资企业股权流动的市场,使风险投资的问收困难;政府对风险投资缺少税收优惠等等。所有这些都构成投资回报率得以顺利实现的障碍。

二、现实的战略选择

(一)解决风险投资家的“缺位”问题

思路之一:吸引海外风险投资基金。吸引海外风险投资基金能够对国内风险投资产生良好示范效应:利于培养熟悉风险投资运作规程、懂得如何鉴别有商用前途的科技成果、能对高科技企业进行合理评估和经营的人才;因为海外投资基金和创业者是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为了产品的成功研制、生产和进步,海外投资者会不遗余力地帮助创业者,利于辅助技术、工艺和设备的引进;能够避免风险投资发展初期的混乱,如果在公众对风险投资没有任何认识、法律法规不健全的情况下贸然发展它,其混乱情况可想而知。通过引人海外基金,风险由他们承担,政府则不断地发现其中的问题,从而制定和完善有关政策法规,为将来发展本国的风险投资业打下基础;便于培养一批从一开始就按照西方的管理原则和会计制度运作,完全符合国际通用的组织形式和会计准则,便于海外上市的高科技企业,形成一批符合国际通行标准的有竞争力的国际性公司。

思路之二:营造一批中介服务机构。风险投资涉及的领域五花八门,专业性大都很强,必须设立以风险投资为核心的市场资信评估机构,由专家来进行项目挑选,从沙子里找出金子,不能一讲故事就有人信了。可以利用科技部每年10个亿的财政拨款、20个亿的信贷额度,按星级制支持风险投资机构的设立,建立多样化的风险投资公司和风险投资基金,建立新的中介投资机构。

(二)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从国外的经验来看,风险投资价值实现的主要途径也是最佳途径是实现公司上市(lPO)。目前我国对公司的上市条件,使高科技企业的上市时间周期很长,从而不利于风险资本的流动和再投资,因此,适当放宽高科技企业的上市条件或建立包括第二板块股票市场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就势在必行了。资本市场作为一个市场体系,应该具有层次性,既包括正规市场,也应有“地摊”市场,建立第二板块市场的目的就在于为高科技企业提供有效的退出机制,形成上柜交易、进人高科技股第二板块市场、直至主场的阶梯式发展。风险投资作为一种中、长期投资,其收益来自风险投资的股权转让和流通的资本收益。但应该注意,放宽上市的条件,不等于规范性差,不能使第二板块市场成了“垃圾场”。

(三)建立有效的风险投资“出口”

在我国因为受上市规模的限制和向国有大中型企业倾斜的上市政策的影响,高科技企业尤其是民营高科技企业直接上市发行股票较为困难,通过买壳上市实现有风险投资背景的高科技企业间接上市是使风险投资实现退出的有效战略。所谓买壳上市是指非上市公司通过收购并控股上市公司来取得上市地位,然后利用反向收购的方式注人自己的有关业务和资产。它具有避免额度限制和繁杂上市批准程序、节省时间、费用低、配股集资等优点。为顺利实现风险投资的退出,风险投资公司应与投资银行密切合作,风险投资公司培养具有高成长性的高科技企业,投资银行挖掘条件汀好的壳公司,高科技企业买壳实现间接上市并注入自己的优良资产使股票价格大幅回升,然后风险投资公司通过有偿转让非流通的国有股或法人股,实现退出战略和高额投资回报。

(四)开辟多渠道的风险投资来源

在国外,风险投资资本被称为“勇敢和有耐心的资本”,这些资本一般来源于一些敢于承担风险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如年金基金、保险公司、证券公司、银行和个人以及政府基金等。从我国的现实看,我国可以开辟以下融资渠道:1,机构投资者,其中最有实力的是保险公司,如去年我国保险公司的保费收人达1080亿元。这是开辟风险投资资金的重要渠道。另外,142家信托投资公司的600亿元的注册资本也可以利用起来。2.积极引进国外风险投资基金。

(五)政府的角色定位问题

在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历程中,日本是以政府直接参与风险投资方式进行的,美国则主要通过商业性创业基金如今,美国的高科技产业比日本发展得要快且要先进得多,这说明,山政府直接承担风险投资是低效率的。工然国外也有政府间接参与风险投资的形式.即由政府出面设立政策性创业基金,然后通过风险投资企业注资,间接扶持高科技企业。但是这种方式用于我国必须有一个先决条件即:建立风险投资企业的损失赔偿机制,否则这一途径很可能转化成另一条财政投资渠道.在最坏的情况下甚至会演变为套取国有资产的最佳途径,造成国有资产的损失。参照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政府可以采取风险补偿(税收减免和补贴)、制度创新(建立对风险投资企业的信用担保制和对风险产品的采购制度,建立和完善未上市证券市场和技术交易市场体系,完善收益/风险对称机制)、以及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以促进技术创新等措施来为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六)回避风险策略

首先,在风险基金的投向上,作出如下规定:禁止投资于单个项目的投资金太高(比如在1)另以上)、禁止投资于房地产、期货、期权、贵重金属戎货币对冲交易‘禁止直接投资于承担无限责任的项目。

第二,合理设计投资组合。所投资的公司最好集中于某一行业,这样便于集中该行业的专家以便科学决策。

第三,设计一个投资于风险企业在成长的各个阶段(种子期、早期阶段、扩张期、成熟期)的合理投资比例。为树立公司良好形象及投资者信心,在公司经营初期,投资重点应在后期阶段,以缩短投资基金的回收期,尽早地实现投资价值。

第四,通过分步投资以回避风险风险投资基金不应一次性投人,应与所投资企业协商确定每年应达到的经营目标(如投资回报率要达到20%),若没能达到经营目标,风险投资公司就要停止投资或撤回投资。

第五,在风险投资基金的组织形式上,宜采取公司型、封闭式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的投资形式为长期股权投资,流动性差,因此宜采取封闭式。另外,有人认为我国应采取与美国的风险投资一样的形式即合伙制企业形式,理由是其具有避免双重征税的优点。但从我国的具体情况看,不能照搬此形式,而应以股份公司形式为主。原因在于:1.《公司法》的实施使风险投资公司采取股份公司形式有了法律基础;2.风险投资公司依公司法成立,除非到了破产清算阶段,一般具有永久性,符合风险投资的特点;3.股份公司具有法人地位,可以向银行申请贷款,利于筹资;4.由于目前我国缺乏高水平的风险投资人才,采取股份公司形式,股东有权发表意见,参与重大决策,有利于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安全性。

篇9

关键词:风险投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20(C)-0231-02

一、风险投资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

技术创新理论的奠基人熊彼特首先提出了创新概念,认为技术创新是指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世界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对技术创新的定义包括新产品和新工艺,以及原有产品和工艺的显著技术变化。如果在市场上实现了创新,或者在生产工艺中应用了创新,那么创新就完成了。由此可知,每一项创新的经营决策,必定取决于技术可行性与市场需求的组合。而要实现这一组合,必须有第三方在资金方面的某种承诺,即广义上的投资。可见,作为重要的基础性要素资源,资金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得以保证的重要因素。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常常面临严重的资金短缺,这成为其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的一个突出现象。

风险投资是一种向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建企业或中小企业提供股权资本的投资行为。它支持的中小企业大多数是科技含量高、风险大、具有快速成长潜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作为一种新型的投资融资体制,它是连接资本市场和企业的一座桥梁,具有市场筛选、产业培育、风险分散、政府导向、资金放大、有效治理、要素集成、激励创新、降低交易成本和更新文化价值观的功能,在中小企业技术进步和创新中起到关键作用,能有效增强企业的技术突破和开发新产品的能力。

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现状

1、缺乏技术创新资金.资金短缺经常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障碍。从外部融资环境来看,无论是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中小企业都感到困难重重。由于直接融资方式对资金使用者要求较高,限制较多,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障碍较大;间接融资方面,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低、资信程度不高等弱点,而银行从降低贷款的风险出发,不愿过多经营中小企业贷款业务。另一方面,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担负着重要的角色的政府,其资助项目又主要集中于大型国有企业,这导致中小企业既无力投资于产品的研究开发,又无力聘用优秀的科研人员,更加难以保证新产品的生产和市场推广费用。上述种种因素,使得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很难进行深入的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

2、缺乏技术创新人才.技术设备落后如果说技术创新是中小企业发展的生命线,那么人才就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然而目前中国的中小企业人才极为匮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的又一大因素。目前我国从事R&D的科技人员只有38%在企业,其中绝大多数又集中在大企业,真正在中小企业从事技术创新的就更少。这主要是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少,加上社会观念和认识的偏差等因素,难以吸引高素质的人才所导致。此外,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的技术设备陈旧落后,有很多是从大企业淘汰下来的,还有相当一部分处于较原始的手工操作阶段,生产的产品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缺乏竞争力,资源浪费严重。而

正是由于中小企业设备陈旧,技术改造十分繁重,才使得中小企业难以进行技术创新。

3、缺乏技术创新的信息中介和服务网络.技术创新过程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活动,其中信息中介和服务网络的作用至关重要。我国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普遍面临信息有效供给不足,尤其是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极度缺乏。市场信息缺乏,对企业创新的不利影响同样也是广泛而深刻的,缺乏市场信息,企业无从寻找创新机会,更无法保证创新成果的市场前景。这时候需要发挥信息中介机构综合、互动和集成的优势。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证明,各类中介服务机构是市场机制运行最重要的主体之一。它们独立于政府与企业之外,通过运用专门的知识和智力提供特定的服务。而我国目前中介机构数量少,专业化水平低,彼此独立,协同程度低,且行为不规范,服务功能单一。另外,我国的中小企业缺少完整支持其技术创新的服务网络,在科研与生产的连接问题、技术成果的转化问题、风险资本的运营问题方面缺少中介机构的咨询和帮助,大多还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这直接导致了中小企业无法专注于产品创新,分散精力,技术创新成功率低。

4、缺乏技术创新的政策支持,法制环境不健全.改革开放后,为了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和技术创新活动,我国相继制定并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等法律法规。这说明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正日趋完善,然而与发达国家和我国众多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需求相比,仍缺少包括技术创新在内完整的政策法规支持体系。而国外中小企业之所以能在技术创新上取得佳绩,与政府全方位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如美国在1982年就用立法手段保障了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确立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并以资金扶持、税收优惠等政策激励中小企业的技术开发与创新。另外,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尽管我国保护知识产权立法工作取得很大进步,但是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仍然不少,突出的问题就是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很难得到保护,经常发生知识产权被盗的现象,由于知识产权被侵害,中小企业发明者就会丧失从创新投资中获取受益的机会,增加技术创新的风险,这不利于提高中小企业增加研究开发投入和参与技术创新活动的积极性。

三、发展风险投资。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建议

1、积极拓宽风险资本的筹资渠道,实现风险投资资金的来源多元化.我国的风险投资资金来源渠道单一,资本结构存在缺陷,这也决定了我国风险投资机构风险偏好较弱,不愿意投入具有高风险性的自主创新的中小企业,不愿投入风险较大的前期研发活动。对此,要放宽对风险投资的限制,引导保险金、养老金、企业、个人以及外资进入风险投资业,扩大我国风险投资的规模,优化风险投资的资本结构。

2、完善风险投资的运行机制.风险投资的运行机制可以概括为筹资一投资一管理一退出。而又以投资和退出两个环节为关键。由于风险投资的高风险性,要求高素质的专业人员和投资公司进行运作,以获取高收益。在投资环节中,要明确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范围和方向,将风险投资与常规投资区别开来,要加强引导、支持和监督作用,利用税收优惠、财政补贴,以及信用担保等积极引导风险投资资本投向中小企业技术研发和创新领域;鼓励风险投资机构参与投资后管理,发挥其增值服务能力和项目监控能力,优化中小企业的治理结构,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成长。另外,要完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风险投资的根本目的是资本增值,因此风险投资活动需要一个可靠的投资退出机制作为安全保障。要建立健全我国的资本市场,完善风险资本的退出渠道,形成投入一退出一再投入的风险资本良性循环。

3、构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风险投资相融合的网络体系.风险投资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风险投资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孵化器和催化剂;同时,中小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也是推动风险投资发展的强大动力,两者只有紧密结合才能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一方面,中小企业有着“技术”优势,另一方面,风险投资机构凭借其“资金”和“人才”优势,两者的结合恰好实现了技术创新所需要的关键要素。为促进两者的融合,国家需要制定有利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风险投资相结合的优惠政策,需要培育整个社会良好的创新氛围。另外,还要构建完善的信息和中介服务网络体系,并以此推动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发展体系,实现中小企业和风险投资的“双赢”发展模式。

作者单位:大理学院计财处

参考文献:

[1]张景安.风险投资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

篇10

关键词:风险投资;风险投资退出;首次公开上市;兼并收购;资产清算

风险投资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其在美国经济的作用不容忽视。风险投资在改革开放后开始在我国发展,但与其他国家风险投资行业的发展状况对比而言,我国存在诸多问题。笔者认为风险资本的安全退出保障了资本的周期性流转,资本周期性流转保障了风险投资业的蓬勃生命力,所以建立确保风险资本安全退出的机制非常必要。本文立足于世界范围内的相关研究成果,分析风险资本退出在我国的现状,并针对问题提出建议。

一、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含义及建立的必要性

我国学术界有观点认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成熟,能够实现收益或面临失败,在追加投资出现损失的情况下,投资者出于实现收益或避免、降低财产损失,将所投入的资金抽离企业,这就需要有相应的机制及配套制度安排。对风投者来说,妥善地抽身是保护投资者的权益,减少损失成本的前提。风险投资从1980年在我国市场上逐渐萌芽,但是却一直没有发展壮大。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在风险投资方面没有足够的经验;另一方面,也与我国的大环境有关,可能是因为不存在完善的退出机制,投资机构的发展情况并不乐观,一些机构现已破产,一些转为了事业企业,重心放在了非风险投资项目上面。事实证明,建立确保风险资本安全退出的机制非常必要。建立完善的退出机制对我国来说势在必行。

二、风险投资退出方式分析

1.首次公开上市(IPO)。首次公开上市(InitialPublicOf-fering,简称IPO)是指获得风险投资的公司获得交易市场认可,第一次将其股份向公众发售,在交易市场自由买卖,实现资本升值的退出方式。它包括主板市场、二板市场或场外市场。主板市场是指对发行人、上市规则有严格要求的证券市场,其对于企业的资产规模、营业收入总量和利润率等都有较高要求,大多数创业企业都难以达到;而二板市场是主要面向中小型创业企业,其上市条件和运作规则简单,上市的要求低。各国的发展实践证明,IPO是风险资本最主要也是最优的退出方式。风险投资者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来将企业的风险进行转移和规避。收回所投资金,即当接受风险投资的企业发展成熟,风险投资者将其整合出售,实现风险资本的退出,并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我们经常见到的有以下并购形式:一般并购和二期并购。这两种方式的主要不同是,第一种具有较大的风险性,一般由同行业内的其他企业进行接盘,吉利收购沃尔沃即是此种并购方式;第二种方式的风险性较小,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将企业风险转移给其他主体。兼并收购在我国早期风险投资选择退出方式时所占比例较大,当证券市场低迷或企业暂时无法上市时尤其受青睐。M&A回报率不如IPO,但能够加快收回资金和避免受损,所以依然能够吸引风险投资者选择这种方式收回投资。2.股份回购。该含义是指原企业家赎回投资者掌握的股权,使风险资本离开企业的行为。回购要求企业家有足够的资金,并且企业的发展状况较好。3.资产清算。清算是风险投资失败后的退出选择。当企业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要被依法宣告破产时,按照相关政策进行清算,将剩余的财产整合分配给投资者的行为。由于风险投资的高风险性,风险资本以这种方式退出的比例还是相当高的。

三、我国风险投资退出中存在的问题

1.相关制度有缺陷。我国关于风险投资方面的立法还处于国际落后水平,我国应结合其他发达国家的经验及我国的实践经验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我国的风险投资者解除后顾之忧。依照股权分置改革计划,投资者只能以私下签订合同的方式来转让股权。这种方法一定程度上会减缓市场经济发展的速度,使风险投资的回报大大减少。风险投资要求风险投资者大量地收集市场信息并结合自己的相关知识来对市场经济风险做出预判。我国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2.产权交易市场不完善。前述所说的前两种退出方式主要通过产权交易市场实现。产权交易市场作为投资市场的重要部分,在为风险投资提供退出通道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笔者认为其存在的问题有:一是多机关共同管理产权交易机构导致定位不明确。二是市场实物形态的交易方式局限了其他功能。三是政府应改变职能做好监管者的角色,不对市场过分干预。四是国家应出台具体实用的相关法规来保证建立健全完善的产权交易制度,同时整合资源结合各方力量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给产权交易建立制度上的保障。3.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不完善。我国的现状下社会信任感低,人们的投资都比较慎重,这就造成中小企业在融资时会遇到很大的阻碍,国家应提供优惠条件来帮助中小企业发展。主板市场的上市条件都是众多中小企业难以满足的。实践中,大多数资本退出选择在创业板及场外交易市场。此外,主板市场不能容纳所有企业进行证券的发行和交易。因此,解决我国大量风险投资企业退出问题的良方是建立完善的创业板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使其能够与企业成长阶段相适应。

四、关于保障风险投资者妥善退出市场问题的思路

1.经济市场多元化建设,改善退出机制。政府应对高新科技企业提供政策优惠,降低税收、提供指导,完善融资渠道、提供专项拨款等相关福利来推动促进科技产业的发展。推进由市场决定企业上市与否,并制定满足不同行业需要的上市标准、监管要求和直接退市制度。进一步完善产权交易市场。明确产权交易市场的定位,规范其建设;深化产权交易所与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的合作;规范交易流程,推动规范交易网络;推动股权转让交易,保障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能够实现资本退出。2.为风险投资提供适宜的土壤,完善控制风险体系。(1)制定健全的法律。应在订立法律法规时具有专业性、综合性、先进性、客观性。对企业上市、资本转让和企业回购应放松限制。研究修订《企业破产法》中有关清算的内容,允许企业在创投资本下进行股权回购,及时退出。(2)建立规范公正的中介机构。我国经济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比较突出。纵观世界各国,欧美地区对于应对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制度建立有着较为成熟的经验,我国应谦虚地从国外汲取经验。政府应团结各方力量收集信息,并通过统一渠道进行公开,减少风险投资者的压力,降低风险投资者的运营成本,并调动民间力量来进行补充,从而促进风险投资领域的发展,提高风险投资领域的运行效率,从根本上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为企业分担压力。要建立公正的中介机构。(3)建设一支具有专业素养的队伍。建设复合型的投资者,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推动高新技术向商品的转化。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充分调动风险投资人才的积极性。

五、结语

风险投资能够推动新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因此必须要重视风险投资退出过程中的问题。只有保障风险资本安全退出,才能真正发挥风险投资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罗国锋,魏宇,高男.风险投资法制化进程:检阅与思考[J].中国风险投资,2012(3):39-43.

[2]鞠芳.我国风险投资企业发展的法律思考[J].金卡工程,2010,14(10).

[3]成思危,约翰•沃尔.风险投资在中国[M].北京: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篇11

关键字 体育产业 风险投资

风险投资对于中国人来说,已经不是一个新鲜事物。众多的创业者利用风险资本开创出了自己的一片广阔天空。例如我们众所周知的新浪网、阿里巴巴网站的成功。风险投资无疑为力图创业者或者小规模企业提供了一条便捷有效的融资渠道。然而,在许多次的创业大赛中,鲜有体育投资项目中的。个中原因,除了体育投资项目选取了其他的融资方式外,在争取风险投资的进入时忽视了应该注意的事项也是其中原因之一。体育产业投入水平较低,存在资金短缺问题; 体育领域内存在许多具有发展潜力的好项目,迫于资金压力而无法上马。风险投资是企业融资的渠道之一,在我国存在大量的资金沉淀,资金短缺的体育投资项目可以向风险投资寻求融资机会。

1 体育产业投入水平低

1.1 体育产业在经济结构中比重小

据有关统计数据表明,1997年,我国体育产业的增加值为156.37亿元,1998年为183.56亿元,占gdp比重的0.2%,而发达国家同时期的这一比例在1%~3%之间。从这一角度看,我国的体育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偏低。

1.2 相对于不断增长的体育消费需求水平而言,体育产业的投入水平低

依据配第一克拉克定律,一个经济地区的经济将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顺次发展。我国目前整体国民经济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由于地区的不均衡发展,有的地区如京津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步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随着经济的日趋发展,人们对体育消费的需求也将增加。从目前的状况看,体育投入的规模远远满足不了人们对体育消费的需求。

1.3 在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下,相对于重点项目而言,非重点项目和群众体育投入水平低

举国体制是以国家利益为最高目标,动员和调配全国有关的力量,攻克某一项世界尖端领域或国家级特别重大项目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举国体制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但是对于一些非重点项目、偏冷项目、观赏性不强的项目,资金不足现象尤为突出。群众体育是体育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政府主导的投资体制中,群众体育相对于体育行政部门而言,则是不属于本部门份内该管的事。体育行政部门在精神上支持群众体育的发展,但是要把本已紧张的资金投入到跨部门、跨系统、收效慢的群众体育上,是不大可能的。所以,资金短缺对群众体育投资而言是任何时候都存在的。

随着体育改革的深入和体育市场的逐步完善,一些体育投资项目应抨弃“等靠要”这种计划经济下的残留思想,主动到资本市场中寻求机会,以缓解资金短缺问题。

2 体育投资项目通过风险投资进行融资的作用

2.1 风险投资存在大量的资金沉淀

风险投资是指专业资产管理组织将筹集到的资金投入到创建时间不长、但成长很快,且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企业,以期获得高额投资收益,或对未上市的具有潜在增值机会的中小型企业的一种中长期投资。

目前,我国风险资本在总量上已经达到100亿元人民币,但真正发挥作用的资金仅有12亿左右。在100亿的风险资本中,具有政府背景的风险投资资金占90%,私人资金占2%,外来风险投资资金占8%,所以,大量的私人资金(如居民存款)、基金(如养老保险基金)未能加入到风险投资行列中来。

在我国,对于风险投资的认识上存在一个误区:认为风险投资是从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是只为高新技术产业化服务的。如风险投资公司的业务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内,有89%的风险投资公司选投了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创业服务中心的高新技术项目。这种认识背离了风险投资的本性。诚然,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通常具有较高的产品附加值,利润空间较大,理所当然,高新技术产业是风险投资活动的主舞台。然而,风险投资的最终目的是以其富裕的资金和专业化的管理参股被投企业,通过被投企业的培育成功,获取高额资本回报(而不是稳定获取成长利润),然后功成身退。所以,应该说,哪里有发展空间,哪里就有风险投资的影子。

目前,风险投资在我国存在着大量的资金沉淀。

2.2 引入风险投资对体育产业的影响

2.2.1 风险投资的进入可以加速体育资产证券化步伐

体育产业资产的证券化有利于增加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工具的可选择性,可以使筹资者通过资本市场直接筹资而无须向银行贷款和透支,同时降低了筹资成本,有利于提高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的运作效率。

如果风险投资进驻体育产业,必定会迫使体育产业走资产证券化的道路并加快其步伐。

2.2.2 风险投资的进入有利于体育产业内部理顺产权关系

我国体育产业尚处于由计划向市场转变的阶段,产权不明晰是处于这一阶段中的企业的通病。

风险投资以其提供的资金入股,被投资企业以其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入股。这种无形资产包括范围极广,可以是专利、技术诀窍,也可以是一个创新的点子,甚至包括创业者的个人能力。风险投资在一开始就要求被投资企业有清晰的产权关系,否则,后面的合作将难以为继。

2.2.3 风险投资的进入有利于加强体育产业内部管理的科学化

市场机制下现代化企业的基本特点之一是管理科学。体育要走产业化的道路,必须坚持科学管理的原则。

风险投资给被投资企业带来的附加价值之一是参与管理。风险投资基金管理者(也称为风险投资家)都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据调查,有2/3的风险投资家有大型企业高层管理背景,另有1/3的风险投资家有金融背景。被投资企业可以利用风险投资的直接参与管理来加强自身的经营管理,还可以有效利用风险投资家的专长、经验和网络关系来克服不同阶段的困难而不断顺利发展。

3 体育投资项目赢得风险投资应注意的事项

体育投资项目是指通过向体育领域投资获取利润回报的项目,如体育休闲项目、体育竞赛项目。

成功获得风险投资并能使项目顺利实施的注意事项可以从三个阶段来分析,即策划阶段、撰写商业计划书阶段和签约阶段。

3.1 策划阶段,注意理顺产权关系

体育投资产权是指进行体育投资的投资者对投资对象拥有的各种权利,包括所有权、行为权、索取权。在产权结构当中,所有权、行为权、索取权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互动关系,它们最终共同决定了产权的运行效率,其中任何一方存在着不科学、不合理、不公正的一面,就会伤害产权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损害产权的运行效率。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体育投资项目从选项到投资,全部由政府统一包办,投资项目无论盈利还是亏损,均由政府独家承担,体育事业所需资金全部来自国家财政支出。所以体育投资主体单一。随着国家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各方面改革的逐步深入,体育改革也迈开了步伐。体育投资主体从一元化向国家和社会二元化转变。所以,现有体育资产很多为国有产权,在委托关系中,存在出资人缺位现象和很高的人风险。

3.2 撰写商业计划书阶段,注意设计一份出色的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是对投资项目的背景、基本状况、盈利能力、发展前景等方面的真实表述和客观预测。经过商业计划书的筛选,一般只有5%的项目能进入风险投资家的调查阶段。所以商业计划书的设计是赢得风险投资的至关重要的环节。

一份完整的商业计划书包括以下内容:

摘要: 简要阐述产品理念。

产品及经营理念:让读者清晰地看到你要进入的领域、所经营的产品,以及在整个商业背景下该产品的定位。

市场机会:回答产品有什么市场机会。

竞争分析:让读者知道此商业计划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它表明了计划成功的阻碍,并设计出克服它的方法。

个人经历与技能:告诉读者项目发起人或者创业者是否有能力使该业务获得成功。

市场导入策略:说明如何启动新计划。

市场发展措施:所需技术及其他设施。

市场增长计划:将表现如何使该业务持续发展。

市场退出策略:万一我们的计划失败,出现了我们不愿看到的局面以致于需要退出市场,我们也会尽量减少损失,不至于血本无归或名声扫地。

法律法规:新业务是否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开展、我们的产品是否合法、在这个领域是否存在相关的规定等等,

资源(人力及技术)配备:我们在资源配备上要有多大的投入,如何得到这些资源。

资金计划:这部分将说明新业务所需要的资金投入。

近期规划:获得投资后,近期工作安排。

体育投资项目其产品多为服务性产品,在设计商业计划书时,一定要把盈利模式和成长途径交代清楚,避免给人留下空洞虚无的印象而被淘汰掉。

3.3 签约阶段,注意管理权限的分配

风险投资的最大特点是参与管理。在合同设计时,风险投资家一般会要求在企业处于不同的境遇下管理权限要发生变动:当企业运行状态良好时,风险投资家的管理权限较小;当企业处于危机状态时,风险投资家的管理权限变大,甚至会抛开创业者,接管企业。作为项目设计人或者创业者当然不愿意将自己辛苦培育的企业双手奉送他人。所以,在设计合同时,应注意巧妙避开管理权限的变动条款。

风险投资为规避风险,一般选择分阶段注入企业。如果在第一阶段,投资项目业绩较差、或者市场前景黯淡、或者技术已经落后,那么风险投资将会终止后续投资,并进入清算程序。如果是由于管理不善导致投资项目表现较差,那么风险投资家将会接管企业,同时,股价换算比例也将向有利于风险投资家的方向发展。所以,体育投资项目争取风险投资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一个多阶段的动态过程。项目发起人应抨弃“临阵磨枪”的思想以及“只要把钱拿到手就好办”的想法,而应该努力把项目做好,以赢得后续投资,获得最后的双赢结局。

 

参考文献

1 盛立军.风险投资———操作、机制与策略[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

篇12

关键字体育产业风险投资

风险投资对于中国人来说,已经不是一个新鲜事物。众多的创业者利用风险资本开创出了自己的一片广阔天空。例如我们众所周知的新浪网、阿里巴巴网站的成功。风险投资无疑为力图创业者或者小规模企业提供了一条便捷有效的融资渠道。然而,在许多次的创业大赛中,鲜有体育投资项目中的。个中原因,除了体育投资项目选取了其他的融资方式外,在争取风险投资的进入时忽视了应该注意的事项也是其中原因之一。体育产业投入水平较低,存在资金短缺问题;体育领域内存在许多具有发展潜力的好项目,迫于资金压力而无法上马。风险投资是企业融资的渠道之一,在我国存在大量的资金沉淀,资金短缺的体育投资项目可以向风险投资寻求融资机会。

1体育产业投入水平低

1.1体育产业在经济结构中比重小

据有关统计数据表明,1997年,我国体育产业的增加值为156.37亿元,1998年为183.56亿元,占GDP比重的0.2%,而发达国家同时期的这一比例在1%~3%之间。从这一角度看,我国的体育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偏低。

1.2相对于不断增长的体育消费需求水平而言,体育产业的投入水平低

依据配第一克拉克定律,一个经济地区的经济将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顺次发展。我国目前整体国民经济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由于地区的不均衡发展,有的地区如京津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步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随着经济的日趋发展,人们对体育消费的需求也将增加。从目前的状况看,体育投入的规模远远满足不了人们对体育消费的需求。

1.3在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下,相对于重点项目而言,非重点项目和群众体育投入水平低

举国体制是以国家利益为最高目标,动员和调配全国有关的力量,攻克某一项世界尖端领域或国家级特别重大项目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举国体制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但是对于一些非重点项目、偏冷项目、观赏性不强的项目,资金不足现象尤为突出。群众体育是体育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政府主导的投资体制中,群众体育相对于体育行政部门而言,则是不属于本部门份内该管的事。体育行政部门在精神上支持群众体育的发展,但是要把本已紧张的资金投入到跨部门、跨系统、收效慢的群众体育上,是不大可能的。所以,资金短缺对群众体育投资而言是任何时候都存在的。

随着体育改革的深入和体育市场的逐步完善,一些体育投资项目应抨弃“等靠要”这种计划经济下的残留思想,主动到资本市场中寻求机会,以缓解资金短缺问题。

2体育投资项目通过风险投资进行融资的作用

2.1风险投资存在大量的资金沉淀

风险投资是指专业资产管理组织将筹集到的资金投入到创建时间不长、但成长很快,且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企业,以期获得高额投资收益,或对未上市的具有潜在增值机会的中小型企业的一种中长期投资。

目前,我国风险资本在总量上已经达到100亿元人民币,但真正发挥作用的资金仅有12亿左右。在100亿的风险资本中,具有政府背景的风险投资资金占90%,私人资金占2%,外来风险投资资金占8%,所以,大量的私人资金(如居民存款)、基金(如养老保险基金)未能加入到风险投资行列中来。

在我国,对于风险投资的认识上存在一个误区:认为风险投资是从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是只为高新技术产业化服务的。如风险投资公司的业务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内,有89%的风险投资公司选投了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创业服务中心的高新技术项目。这种认识背离了风险投资的本性。诚然,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通常具有较高的产品附加值,利润空间较大,理所当然,高新技术产业是风险投资活动的主舞台。然而,风险投资的最终目的是以其富裕的资金和专业化的管理参股被投企业,通过被投企业的培育成功,获取高额资本回报(而不是稳定获取成长利润),然后功成身退。所以,应该说,哪里有发展空间,哪里就有风险投资的影子。

目前,风险投资在我国存在着大量的资金沉淀。

2.2引入风险投资对体育产业的影响

2.2.1风险投资的进入可以加速体育资产证券化步伐

体育产业资产的证券化有利于增加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工具的可选择性,可以使筹资者通过资本市场直接筹资而无须向银行贷款和透支,同时降低了筹资成本,有利于提高我国体育产业资本市场的运作效率。

如果风险投资进驻体育产业,必定会迫使体育产业走资产证券化的道路并加快其步伐。

2.2.2风险投资的进入有利于体育产业内部理顺产权关系

我国体育产业尚处于由计划向市场转变的阶段,产权不明晰是处于这一阶段中的企业的通病。

风险投资以其提供的资金入股,被投资企业以其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入股。这种无形资产包括范围极广,可以是专利、技术诀窍,也可以是一个创新的点子,甚至包括创业者的个人能力。风险投资在一开始就要求被投资企业有清晰的产权关系,否则,后面的合作将难以为继。

2.2.3风险投资的进入有利于加强体育产业内部管理的科学化

市场机制下现代化企业的基本特点之一是管理科学。体育要走产业化的道路,必须坚持科学管理的原则。

风险投资给被投资企业带来的附加价值之一是参与管理。风险投资基金管理者(也称为风险投资家)都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据调查,有2/3的风险投资家有大型企业高层管理背景,另有1/3的风险投资家有金融背景。被投资企业可以利用风险投资的直接参与管理来加强自身的经营管理,还可以有效利用风险投资家的专长、经验和网络关系来克服不同阶段的困难而不断顺利发展。

3体育投资项目赢得风险投资应注意的事项

体育投资项目是指通过向体育领域投资获取利润回报的项目,如体育休闲项目、体育竞赛项目。

成功获得风险投资并能使项目顺利实施的注意事项可以从三个阶段来分析,即策划阶段、撰写商业计划书阶段和签约阶段。

3.1策划阶段,注意理顺产权关系

体育投资产权是指进行体育投资的投资者对投资对象拥有的各种权利,包括所有权、行为权、索取权。在产权结构当中,所有权、行为权、索取权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互动关系,它们最终共同决定了产权的运行效率,其中任何一方存在着不科学、不合理、不公正的一面,就会伤害产权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损害产权的运行效率。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体育投资项目从选项到投资,全部由政府统一包办,投资项目无论盈利还是亏损,均由政府独家承担,体育事业所需资金全部来自国家财政支出。所以体育投资主体单一。随着国家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各方面改革的逐步深入,体育改革也迈开了步伐。体育投资主体从一元化向国家和社会二元化转变。所以,现有体育资产很多为国有产权,在委托关系中,存在出资人缺位现象和很高的人风险。

3.2撰写商业计划书阶段,注意设计一份出色的商业计划书

商业计划书是对投资项目的背景、基本状况、盈利能力、发展前景等方面的真实表述和客观预测。经过商业计划书的筛选,一般只有5%的项目能进入风险投资家的调查阶段。所以商业计划书的设计是赢得风险投资的至关重要的环节。

一份完整的商业计划书包括以下内容:

摘要:简要阐述产品理念。

产品及经营理念:让读者清晰地看到你要进入的领域、所经营的产品,以及在整个商业背景下该产品的定位。

市场机会:回答产品有什么市场机会。

竞争分析:让读者知道此商业计划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它表明了计划成功的阻碍,并设计出克服它的方法。

个人经历与技能:告诉读者项目发起人或者创业者是否有能力使该业务获得成功。

市场导入策略:说明如何启动新计划。

市场发展措施:所需技术及其他设施。

市场增长计划:将表现如何使该业务持续发展。

市场退出策略:万一我们的计划失败,出现了我们不愿看到的局面以致于需要退出市场,我们也会尽量减少损失,不至于血本无归或名声扫地。

法律法规:新业务是否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开展、我们的产品是否合法、在这个领域是否存在相关的规定等等,

资源(人力及技术)配备:我们在资源配备上要有多大的投入,如何得到这些资源。

资金计划:这部分将说明新业务所需要的资金投入。

近期规划:获得投资后,近期工作安排。

体育投资项目其产品多为服务性产品,在设计商业计划书时,一定要把盈利模式和成长途径交代清楚,避免给人留下空洞虚无的印象而被淘汰掉。

3.3签约阶段,注意管理权限的分配

风险投资的最大特点是参与管理。在合同设计时,风险投资家一般会要求在企业处于不同的境遇下管理权限要发生变动:当企业运行状态良好时,风险投资家的管理权限较小;当企业处于危机状态时,风险投资家的管理权限变大,甚至会抛开创业者,接管企业。作为项目设计人或者创业者当然不愿意将自己辛苦培育的企业双手奉送他人。所以,在设计合同时,应注意巧妙避开管理权限的变动条款。

风险投资为规避风险,一般选择分阶段注入企业。如果在第一阶段,投资项目业绩较差、或者市场前景黯淡、或者技术已经落后,那么风险投资将会终止后续投资,并进入清算程序。如果是由于管理不善导致投资项目表现较差,那么风险投资家将会接管企业,同时,股价换算比例也将向有利于风险投资家的方向发展。所以,体育投资项目争取风险投资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一个多阶段的动态过程。项目发起人应抨弃“临阵磨枪”的思想以及“只要把钱拿到手就好办”的想法,而应该努力把项目做好,以赢得后续投资,获得最后的双赢结局。

参考文献

1盛立军.风险投资———操作、机制与策略[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

篇13

(一)体系健全的美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构架。美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主要包括:(1)全国性集中市场(主板市场):有纽约证券交易所、美国证券交易所、NASDAQ三个全国性市场。其公司上市条件依次递减,公司依自身规模、特性选择融资市场。(2)区域性市场:有太平洋交易所、中西交易所、波士顿交易所、费城交易所等地方性市场。主要交易区域性企业的证券,同时有些本区域在全国性市场上市的公司股票,也在区域性市场交易。(3)“未经注册的交易所”,指由美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法豁免办理注册的小型的地方证券交易所,主要交易地方性中小企业证券。

(二)美国资本市场与风险投资的关联性分析

1.美国资本市场与风险投资的关联性分析概述。美国资本市场体系庞大、条块结合、功能完备、层次多样。既有统

一、集中的全国性市场,又有区域性的、小型地方交易市场。使得不同规模、不同需求的企业特别是风险投资企业都可以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股权融资。风险投资的对象主要是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和新兴企业,这些企业的发展一般要经过种子期、开发期、成长期和成熟期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呈明显的递进性。而由主板市场、创业板市场、场外市场构成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可以完全吻合风险投资的这一阶段化特征,从而形成有机的联系与互动。(1)场外市场则基本取消了上市的规模、盈利等条件。把市场监管的重点从企业上市控制转移到以充分信息披露为核心,以管理从业券商为主要手段,以会员制为主要形式,以券商自律为基础的监管模式。主要对应与服务于处在种子阶段和开发阶段的风险资本筹集问题及相应的投资价值评估、风险分散和股权流动问题。(2)创业板市场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中小型企业和高科技企业,它的上市标准要比集中市场低,主要对应于开发阶段中后期、成长期与成熟期初期阶段的风险资本筹集、风险企业评估、风险分散与股权交易问题。(3)主板市场即全国性集中市场主要是为大型企业融资服务的,主要对应于成熟期的企业规模扩张问题。

这种多层次市场体系同样具有递进性特点,呼应了风险投资的递进性特征,使之相辅相成、互通联动。创业企业在场外交易市场上经过培养后,当经营规模、经营业绩、资产规模、财务状况等条件达到创业板上市要求时,可以转到创业板市场交易。同样,创业板市场企业经过培养成熟,符合主板市场经营规模、经营业绩、资产规模、财务状况及其他方面上市条件时,亦可申请转入主板市场交易。反之,当层次较高市场交易企业其上市条件丧失时,则依次退入次一级市场交易或摘牌。这种多层次的市场体系克服了市场断层,承上启下形成了不同层次市场与不同阶段风险投资的互动互补。

2.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与风险投资关联性的描述。纳斯达克市场由美国全国证券交易商协会(NASD)于1971年设立,是世界第一家、也是目前最大的电子化证券交易市场。美国纳斯达克市场是一个多层次的证券交易市场。它由全国市场、小盘股市场和OTC市场三部分组成,是一种典型的实行多轨制的孪生型多层次市场。在OTC上市的企业无须资产要求和盈利记录,只要有业绩活动记录和主营业务计划,且有2-3个做市商愿意对之公开交易即可上市,因而人们习惯于称之为零资产包装上市。OTC的市场行情媒体由纳斯达克提供,经OTC培育后的企业,如果达到了如下标准:年销售额超过75万美元,股价超过5美元,拥有400万美元资产,200万美元净资产,则可直接升入纳斯达克小盘股市场,无须任何审评程序;同时,若纳斯达克小盘股市场上的企业达到了主板市场的标准,也可以升入纳斯达克全国市场或纽约证券交易市场。反之,则存在退市与摘牌机制。

二、我国资本市场结构现状分析

(一)主板市场对风险投资业的支持

1.上市公司从事风险投资活动,为风险投资提供部分资金来源。目前,上市公司从事风险投资活动日渐模糊,所有的高新技术上市公司均存在风险投资行为,其他上市公司基于企业发展战略的考虑,也都在积极涉及高新技术领域,因而也或多或少存在风险投资活动。因此,上市公司参与风险投资实际上已悄然展开,只是参与的形式、深度等不同而已。有的上市公司参股或控股专业的风险投资公司;有的上市公司建立内部风险投资基金或公司,如广州控股独资设立了广州发展信息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有的上市公司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成立高新技术开发或风险投资联盟,如巴士股份投资2650万元与上海大学组建上海上大巴士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等。总之,上市公司已成为我国风险投资事业发展的一支现实的、重要的主力军,在支持和促进风险投资事业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2.风险企业借壳买壳上市。主板市场对风险投资支持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风险企业借壳、买壳上市。公开上市已被公认为是对风险投资支持的最佳方式,在创业板、场外市场尚未开通的情况下,实现国内上市的唯一选择是主板市场。然而风险企业想通过首次公开发行上市(IPO)几乎是做不到的,就目前的实际情况看,除了浙江省科技风险投资公司投资的“浙江浙大辰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在IPO上市外,很难找出第二家IPO的风险企业实例。因此,风险企业或初创期的高新技术企业只能走借壳、买壳上市之路。

(二)深圳中小企业板的发展现状。2004年5月17日,深圳的“中小企业板”获准设立。设立将近两年来,上市公司达到50家,融资额120亿元,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中小企业板的推出是谨慎的,但是,中国的资本市场是经济体制转轨背景下的新兴市场,市场机制尚不健全,法规体系尚不完善,市场发展还存在诸多结构性问题。目前在中小企业板上市的企业除了盘子小于等于3000万,其他标准与主板完全没有区别。也就是说,持续3年盈利等条件同样适用于中小企业板上市的股票。这类股票比真正的创业板股票风险小,但从其前几年连续经营已有的业绩增长情况基本上可以推断今后的经营情况,这样想象空间就不大,成长性也不会像真正创业板的股票那样高,因此,对待中小企业板的股票更多的是要像对待主板的股票那样而不能像对待创业板的股票。所以,深圳中小企业板的推出并非是创业板,只是中国二板市场的萌芽。

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二板市场的培育。对于风险资本来讲,风险资本一级市场好比是“进口”,风险资本二级市场就是“出口”,有进有出,市场才具有流动性和吸引力,才成其为一个完整的市场。我国风险投资之所以十年来没有取得大的发展除了一级市场资金制约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风险资本没有“出口”,能买不能卖,能进不能出,使风险投资功能丧失,阻碍了风险投资业的发展。

(三)场外交易市场的现状。目前我国的三板市场(场外交易市场)包括“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和地方产权交易市场。1990年深沪两交易所相继挂牌开业以后,与之对应的证券场外交易建设或明或暗从未停止过。特别是在1992年北京开通STAQ和NET两个交易系统后,各地在争办第三家交易所的同时,为满足众多地方中小企业的上市要求,开始自发地探索证券场外流通渠道。

1.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的发展。2001年6月29日,为了解决原STAQ和NET系统挂牌公司和交易所退市公司股份的转让问题,中国证券业协会开办了证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它是目前除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之外唯一可办理股份转让的柜台交易系统。2006年1月16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关村科技园区非上市股份转让系统进行股份转让试点,代办系统的功能虽然有所拓展,但股份代办转让业务的启动与运行为未上市的风险投资企业的股份转让与流通提供的市场化渠道非常有限。

2.产权交易市场的制约。目前,全国各类产权交易市场超过200余家。这些市场的组织形式各不相同,有的注册为事业法人,有的注册为公司法人。在隶属关系上也各不相同,分别隶属于经贸委、国资局等。全国产权交易市场发展参差不齐,个别市场的交易规模较大,经营状况较好,绝大部分的市场规模小、收入低,相当数量的市场处于亏损状态。一些产权交易所变相进行股份的拆细或连续交易,但因制度不完善、管理不严格,蕴涵着巨大的风险。

目前,我国场外市场发展中出现的“乱办金融机构、乱办金融业务”的问题,一个重要原因是管理上的松懈。组织无序的“金融超市”,放任自由,场外市场必然成为杂乱无章的“金融垃圾场”,不但不能发挥对风险投资的有效支持,反而会扰乱风险投资的市场秩序。

三、建设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风险投资业发展

(一)继续发挥主板市场(集中交易市场)功能。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依然是我国大中型企业上市融资的主要市场,但这个市场要有相当一段时间的调整,同时也需要在发展思路和战略上进行反思。从总量与规模上看,沪深市场依然是未来我国多层次市场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积极推出二板市场。深圳中小企业板已经开始运行,但从规模和功能来分析,还远没有到位,另外在规范上还存在许多问题。而从市场的需求和决策层面的情况看,中小企业板市场是我国多层次市场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板市场的定位为具有高成长性的中小型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提供了上市融资的便利,同时也为投资于这些高风险、高收益企业的风险资本提供了一条正常的退出通道。建立活跃的创业板市场(二板市场)是较好的风险投资退出渠道,政府应从各项政策与制度上大力支持。创业板市场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借鉴和吸取海外创业市场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我国创业板市场建设。

没有风险投资,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和中小风险企业的发展是困难重重的。而没有健全完善的退出渠道,风险投资是没有发展前途的。稳步推进二板市场的建立,才是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根本之路。

(三)健全场外交易市场

1.大力培育产权交易市场,以推动风险投资业的购并和回购。目前,全国共有140多个地市级产权交易所,彼此孤立,未形成适应市场需要的全国易平台,产权流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此外,目前我国在投资活动方面,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已不安于本地本土的再投资,日益增多的资本急需冲破行政区划的疆域界限,在流动中找到新出路。但不同地区间在产权交易存在规定和规则上的冲突,客观上造成了产权交易的效率低、成本高,为异地重组和跨地区并购带来障碍。

篇14

关键词:上市公司风险投资优势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经济持续增长并一直保持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势头,这一现象被众多学者和经济界人士誉为“新经济”。有研究表明,美国“新经济”的形成是与其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分不开的。据估计,美国经济增长的70%来自于高新技术产业,而高新技术产业和风险投资是一对孪生兄弟,在风险投资贫瘠的土地上不可能出现高新技术产业的绿洲。撒切尔夫人曾说过,英国落后于美国的不在于高新技术而在于风险投资,风险投资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所具有的巨大推动力是毋庸置疑的。在风险投资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企业是风险投资的积极参与者,如1996年美国企业投资者的风险资本在总的风险资本中所占的比例达到30%,英国企业投资者的风险资本在总的风险资本中也占有18%,而我国的风险投资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企业的风险投资所占比重很小,尚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本文就上市公司的风险投资问题进行研究。

一、上市公司进行风险投资的必要性

有研究表明,我国存在着两种不对称现象:一种是一些国有企业包括上市公司存在的低技术结构、低创新能力与高筹资能力的不对称;另一种是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所存在的高科技含量、高增长潜力与低融资能力的不对称。这一方面使得上市公司筹集的大量资金因没有好的投资项目而闲置,或者在原有的主营业务上进行简单的扩张,或者存放于银行以获取较低的利息收益,或者简单地投资于债券以使资金得到保值,这些都造成了资金的大量浪费;而另一方面,大量高新技术成果因资金缺乏无法实现产业化,又造成技术资源的大量浪费。据统计,我国近几年来每年都有将近3万项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只有20%,形成产业规模的不过5%,从而严重地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针对这种资金和技术配置错位的情况,笔者设想:如果上市公司进行风险投资,便可以将上市公司的高筹资能力和高新技术企业的高科技含量相结合,既可为高新技术企业解决资金危机,也可使上市公司进行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实现上市公司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双赢。上市公司进行风险投资的必要性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为上市公司的大量资金寻求了好的出路。上市公司是我国企业中的优秀代表,他们具有比较高的筹资能力,可以通过在证券市场发行股票、债券或从银行贷款取得大量资金。但由于我国现处于买方市场,在物质和资本丰富的买方市场下,资本要想得到较好的收益日益困难,尤其是在竞争激烈、成熟的传统投资领域,要想得到较高的投资报酬率很难,投资者必须寻找新的投资机会。高新技术企业具有较高的成长性,投资于高新技术企业可以获得比传统投资高的收益,当然也要冒着较高的投资风险,所以风险投资是上市公司资本的一个好去处。

2.降低上市公司内部研发的风险,使上市公司获得新的技术创新源。21世纪是信息时代,在信息社会里,技术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技术上的竞争,企业只有科技上不断创新并处于领先地位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上市公司要想获得新的技术创新源,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公司内部研发直接获得,二是通过风险投资投资于高新技术企业间接取得。上市公司如果通过内部研发直接投资于高新技术,将可能由于较高的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面临投资失败;上市公司如果通过风险投资投资于具有一定技术和市场基础的高新技术企业,同时辅之以良好的运作优势,将会极大地提高投资的成功率,从而凭借高新技术企业来不断更新自己的技术,使企业跟上科技进步的步伐而不断地发展壮大。如著名的朗讯科技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便在于他的技术优势,其贝尔实验室拥有遍布全球25个国家的3万多位专家,曾诞生出11位诺贝尔奖得主,平均每个工作日创造4项专利,其中功不可没的便是朗讯科技全额投资设立的风险投资子公司在对朗讯科技具有战略意义的光通讯、半导体和电子商务等具有高成长性的高新技术企业的风险投资,弥补了公司内部研发的不足,使公司可以迅速地进入新的领域。

3.有利于带动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我国的风险投资起步比较晚,相对于风险投资比较发达的西方国家来说,风险投资还不够发达,鉴于风险投资对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我们应该努力地发展我国的风险投资事业。风险投资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更需要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和管理方式的投入,这是一般企业所无法达到的。而上市公司是我国企业中的先进代表,其在资金、人才和管理等多方面具有其他企业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所以由上市公司来带动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是最合适不过了。

二、上市公司从事风险投资的优势

上市公司在从事风险投资方面具有的优势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资金优势。高新技术企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和高成长的特性,在其创立和成长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由于风险高,使得高新技术企业很难从传统的融资渠道取得资金,而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在证券市场上发行股票、债券或从银行贷款取得大量资金,这些资金大多是权益资本,没有还本付息的限制性约束,这些特性都非常符合高新技术企业的资金需求,所以在资金方面上市公司具有明显的优势。

2.运作优势。风险投资不仅是资金的投入,更有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和管理方式的投入。由于上市公司是我国企业中的先进代表,处于市场竞争的最前沿,其在经营管理和风险管理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另外,上市公司一般和证券公司、投资公司、财务公司等具有密切的联系,这些专业机构的帮助将会加大上市公司在风险投资运作方面的成功率。

3.风险资本的退出优势。任何资金都有逐利和避险的特征,风险资本也不例外。企业之所以进行风险投资也主要是因为高新技术企业具有较高的成长性,等到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后便可将手中持有的股权出售而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由于我国的主板市场规定的门槛比较高,风险资本的退出主要是通过二板市场,但由于我国建立二板市场较晚,风险资本退出机制不全,致使一般的风险投资发展不畅。上市公司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主板市场进行资本运作,达到风险资本的退出,从而获取收益。

三、上市公司进行风险投资的方式

上市公司进行风险投资的方式总的来说有以下两种:

1.直接投资。所谓直接投资就是指上市公司通过收购兼并或参股投资于高新技术企业,即直接将资金投向高新技术企业。这种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委托成本,能扩大公司的规模和科技实力,但是风险比较集中,一般只适用投资于与自身产业比较接近的高新技术领域,因为风险投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工程技术、市场营销、资本运营等多方面,如果介入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就会缺乏相关的知识、人才和经验,这无疑会加大投资的风险。

2.间接投资。所谓间接投资就是先投资设立风险投资公司或投资于风险投资公司,然后再由风险投资公司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投资。这种方式下企业的出资额可多可少,由企业根据自己的资金情况来确定,因为是集合投资,投资比较分散,另外风险投资公司具有专业的管理优势,所以投资风险相对直接投资要小得多,也不受投资领域的限制,但是,这种方式不利于上市公司全面提升主营业务的科技实力和改变业务方向,一般只使用于资金实力相对不是很雄厚的上市公司。

通过上市公司进行风险投资的必要性和具有的优势的分析可以知道,上市公司进行风险投资将会实现上市公司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双赢。但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上市公司进行风险投资并不是公司的主要经营业务,虽然对外投资日益成为公司经营中的重要一环,投资收益在公司收益总额中也占有相当的比重,但是看一个企业是否具有发展前景仍然是看他的主业经营得如何,所以上市公司作为风险投资者同专业风险投资者在公司资金的分配上和风险投资对象的选择上等方面应有所区别,在公司资金的分配上应以主业为主,在风险投资对象的选择上也应选择那些处于成长期的高新技术企业以尽量降低投资风险。我们相信,在上市公司的带动下,我国的风险投资事业将会取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