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2 15:34:3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茶文化的礼仪,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1、鞠躬礼:分为站式、坐式和跪式三种。
2、伸掌礼:这是品茗过程中使用频率最高的礼节,表示"请"与"谢谢",主客双方都可采用。
3、叩指礼:此礼是从古时中国的叩头礼演化而来的,叩指即代表叩头。
4、寓意礼 这是寓意美好祝福的礼仪动作,最常见的有:凤凰三点头、双手回旋。
(来源:文章屋网 )
罗世琼 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杨占南 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山地环境信息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
摘要:为了提升师范类大学生的综合素养,笔者在贵州师范大学开设《中华茶文化》公共选修课(通识课)。帮助学生树立学
饮茶、科学消费的理念,提升了师范类的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从而为高校开展茶文化活动及教学提供支持。
关键词:中华茶文化;通识课程;综合素养;提升作用
中华茶文化是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以茶为载体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巧妙结合,其内涵博大精深[1] 。目前许多大
学开展茶文化公共选修课(通识课)教育,通笔者也在师范高校探索《中华茶文化》8 年教学,主要传授茶之“真、善、美”,重点参照要参考《中华茶文化》(浙江大学出版社)[2] 和《茶文
化》(中国农业出版社)[3] 编写《中华茶文化简明讲义》分发给
选课学生。具体内容为:第一章,中国是茶的故乡;;第二章,茶的鉴赏;第四章,如何喝好茶(健康饮茶);第五章,茶文化与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第六章,饮茶艺术;第七章,茶风、茶俗[2] 。通过中华茶文化学习及茶艺修习,目的是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中华茶文化》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健康饮茶、科学消费的理念
茶的鉴赏是《中华茶文化》传授的重要内容之一,体现“茶之真”的内涵,主要让学生欣赏茶园美丽的风光,认识茶树,并
了解茶树的分类学地位,了解六大茶类的特点及市面上常见的茶叶在六大茶中的归属,并实践真假茶叶的鉴别技巧,普通家庭中茶叶贮藏保鲜方法,同时结合贵州十大名茶及中国十大名茶欣
赏,使学生了解当今茶叶的动态,并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经济实力选购适合自己的茶叶,树立科学的消费理念。健康饮茶也是《中华茶文化》传授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讲授与互动相结
合,让学生了解茶所含的营养成分及其明目、提神、醒脑、益思及抗氧化等保健功能, 茶为健康之饮, 但不是每个人都适合饮茶,如神经衰弱、贫血、孕妇及生长旺盛的小孩应减少茶叶饮用量,
严重患者甚至不宜饮茶。在每日茶叶饮用量方面也与学生们进行探讨,帮助学生树立健康饮茶、科学饮茶的观念。
二、《中华茶文化》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师范院校的学生承载着知识文化的传承作用,其自身的修养显得尤为重要[4] .。 参照黄晓琴等 [5] 的方法, 近年对 2 个班的学生共160 人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通过《中华茶文化》课程学习对师
范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明显的提升作用。授课前大约 71%的学生不知道有《茶经》这本巨著,17%的学生听说过,但不知具体内容,11%的学生知道《茶经》的内容,但没有读过,只有 1%的学生读
过该书。91%学生不知道六大茶类,问及茶的分类时,学生答的是市面上常见的茶叶商品名,仅有 4 名家里产茶的学生知道茶的分类。对中国茶区分布、中国十大名茶、贵州十大名茶及泡茶水
温的了解更少。授课后,有 85%的学生对《茶经》的内容有所了解,阅读《茶经》的比例升至 5%,87%的学生知道我国的茶叶按传统分类法分为六大茶类,并能准确说出类别。也能区分名优茶
与大宗茶泡茶水温的不同,了解近年我国十大名茶,并知晓十大名茶是通过评选出来的,知晓贵州十大名茶。通过期末考查,学生对茶文化发展历史、茶歌、茶诗、茶词也有不同程度的了解。
表1 《中华茶文化》 通识课对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作用 (百分比 %)
了解茶文化的程度 授课前
授课后《茶经》 12 85
六大茶类 9 87
茶区分布 4 81
中国十大名茶 3 86
贵州十大名茶 7 91
泡茶水温 8 95
注:调查人数为 160 人
三、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
探索以弘扬中华茶文化为载体,将中华传统文化与当今道德
观相结合,有别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课程。以茶礼仪、礼节,组
队进行沏茶技艺演练,增强了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且培养实践
与创新能力,尤其在文科生占多数的贵州师范大学起到积极的作
用。表 2 调查结果显示,肯定通过茶文化学习提升道德修养的学
生人数明显增多,逐步肯定茶文化学习有利于自身形成良好的行
为规范,更愿意与同学交流合作,有益于身心健康。
表2 《中华茶文化》 通识课对大学生道德修养的提升作用 (百分比 %)
肯定茶文化具有提升大学生道德修养的功能 授课前 授课后
修生养性 24 47
社交礼仪 8 36
行为规范 31 52
团结互助 23 42
奉献精神 18 31
注:调查人数为 160 人
结语
师范类高校开展《中华茶文化》教学,以茶文化教育实践活动为主要线索,重点体现茶之“真、善、美”。通过对茶及其文
化的学习, 了解中华茶文化的精髓, 体验茶叶的冲泡及饮用技法,通过茶艺、茶礼的实践,有助于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及团结互助精神,在浮躁的生活中找到一片生活的宁静,也有利于和谐校
园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陆羽.茶经[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11.
[2] 黄志根.中华茶文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3] 刘勤晋.华茶文化[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反正唠唠叨叨半个多小时,一连说了几十个“居然”后,只表达了一个意思:她穿着正式的礼服,本想体面地度过一个晚上,结果狼狈而归,在风里的细高跟鞋上踩了半个小时依然没叫到出租车后,她只好一瘸一拐把自己挪到附近的一个咖啡馆里。再环顾一下四周,不要说穿牛仔裤的,连穿拖鞋和大短裤的都有。倒是她显得像是刚下了舞台,忘了卸妆的女戏子。
我相信“BlackTie”聚会的组织者有哗众取宠之嫌,但对于一个在上海生活了五六年的香港人来说,显然她对当地的西式礼仪水平的期待已严重脱离了实际。或者换个角度,经常出席派对的她,并不是不知道当地的派对水平,只是她更乐意把最高的礼仪标准挂在嘴上,一来可以显示自己的不凡见识;二来可以在拿着一次性杯子喝可乐还依然心花怒放的派对参加者那里获得相应的优越感。
类似的优越感,我在一个MBA的礼仪课程上也遇到过。作为偶然来听课的非专业学生,我亲眼目睹了礼仪课程授课老师的不礼貌举动。她问一个学生:你平时上班穿什么呀?学生说:什么都穿,我比较喜欢T恤、牛仔。这个答案显然与她教授的要穿有领衬衫、短裙或长裤,不能穿吊带衫、颜色过于花俏的衣服等通行规则不合拍。于是她对学生说:哦,大家听一听,这就是典型的不职业的穿着。一句话让那个女孩满脸通红。
[关键词]文化差异 文学翻译 源语 目的语
随着全球经济、政治和科技的一体化,多元文化并存势在必行,文化在各国交流与往来中变得极为重要。受其影响,文化成为文学翻译作品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今天的社会中,翻译已不再仅仅被看作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而被看作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翻译成为了一种文化模式的转换。人们常用跨文化交际、跨文化合作、文化交融或跨文化交际等一系列术语来替代翻。准确、恰如其分地处理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差异是创造完美翻译作品的关键。本文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尽量减少文化差异的四种不同的翻译方法。
一、文学体裁和文化差异
翻译实践是与翻译作品的文体紧紧相联的。不同文体的翻译作品有着各自独特的语言特征。只有在同时掌握“源语”和“目的语”两种语言的特征且能熟练运用两种语言的情况下,译者才能创造出真实体现“源语”本身风格的翻译作品。作品语言风格的不同就意味着所蕴涵的文化因素也各不相同。就科技体裁的文章而言,其所承载的文化因素较少。在这类作品的翻译过程中,准确如实地将“源语”信息内容转化成“目的语”远远比对两种语言文化的转换要重要得多。相反,在文学体裁的作品中,如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化就成为翻译中应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忽略了文化因素,译作就成了没血没肉的、只是由词汇和句子堆积起来的躯壳。在读者眼里,失去了文化的译作也是没有灵魂的作品。因此,优秀的译者在文学翻译实践中应充分考虑如何处理不同体裁作品中的文化差异。
翻译之前,认真研究文学作品的体裁和语言特征是处理文化差异的一个关键。译者应根据英汉两种语言的特征,采用增加、注解、替代等不同方法尽量减少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
二、动态对等和文化差异
为使“源语”和“目的语”的之间的转换有一个标准,减少差异,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翻译的本质,有著名的“动态对等”一说,翻译理论,即“功能对等”。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动态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1. 词汇对等,2. 句法对等,3. 篇章对等,4. 文体对等。在这四个方面中,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形式很可能会掩盖“源语”的文化意义并阻碍文化交流。因此,在文学翻译中,译者应以动态对等的四个方面作为翻译的原则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
为了准确地再现源语文化和消除文化差异,译者可以遵循以下的三个步骤。第一,努力创造出既符合原文语义又体现原文文化特色的译作。然而,两种语言代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文化可能有类似的因素,但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完全展现原文文化内涵的完美的翻译作品是不可能存在的,译者只能最大限度地再现源语文化。第二,如果意义和文化不能同时兼顾,译者只有舍弃形式对等,通过在译文中改变原文的形式达到再现原文语义和文化的目的。第三,如果形式的改变仍然不足以表达原文的语义和文化,可以采用“重创”这一翻译技巧来解决文化差异,使“源语”和“目的语”达到意义上的对等。“重创”是指将“源语”的深层结构转换成“目的语”的表层结构,也就是将源语文章的文化内涵用“译语”的词汇来阐述和说明。有些英文原文中,原文的内涵并不是靠词汇的表面意义表达出来的,而是隐藏在字里行间里。
三、异化和归化
目前,越来越多的翻译者都将翻译视为交际翻译或文化翻译。为处理交际或文化翻译中“源语”和“目的语”之间的文化因素和文化差异现象,产生了异化和归化两种翻译理论,从而为解决文化差异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异化,是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一种翻译理论。与异化相反的理论是归化,归化是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理论。在翻译中,异化和归化是两种截然相反的理论,但是它们相互之间并不矛盾,可以同时为翻译者所使用。通过对翻译所有因素的分析和比较,译者可以使用异化或归化处理翻译中的文化差异,以达到不同的效果。例如,当译者想介绍源语文化时,用异化理论来表达源语文化的风格和形式;反而,当译者打算适应“目的语”读者时,归化应是第一选择。
四、创造性叛逆和文化差异
在文学翻译中,译者经常思考究竟是按照“源语”规范直接翻译源语文本还是依照“目的语”规范再创源语文本使其更像“目的语”的文本,更能为“目的语”读者接受。事实上,创造性本质蕴藏于任何文学翻译作品中。在某种程度上,翻译作品不仅仅是源语文本的再现,而且与源语文本相比较是一种再创造。翻译就是一种创造性叛逆,创造性叛逆是一个与文化差异处理直接相关的术语。正是由于它的存在和使用,出现了许多超过原作的优秀的翻译作品。创造性叛逆广泛存在于文学翻译中。它具有两方面的目的:一是满足“目的语”读者的文化思维和习惯并使他们较容易地接受译作。二是用强行的方式使“目的语”读者介绍“源语”,包括“源语”的语言和文化知识。从中国读者的角度出发,这个翻译的句子无论是从意义还是从句型结构而言,都与他们所能接受的文化相差甚远。但译者使用创造性叛逆的手法再现了“源语”的风格和内涵。创造性叛逆的使用为解决许多文化差异上的矛盾和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向。然而,在文学翻译中,值得注意的是创造性叛逆绝对不能毫无止境、不经思索的乱用。在使用创造性叛逆之前,译者首先还应遵循一定的翻译标准或原则,其次在处理一些特殊的富含文化底蕴的意象时,用创造性叛逆来满足“目的语”读者的需要或推介“源语”概念。
总之,文化的多样性使各民族语言差异十分复杂。在国际交往日趋频繁的今天,跨文化交际已成为一种现实需要。我们不仅需要具有良好的语言基本功,也要了解不同的文化差异。译者应从价值标准、、历史与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地域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来把握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影响.从而培养良好的翻译习惯,心理状态以及优秀的作品。文化是文学翻译中极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如何处理“源语”和目的语之间的文化差异直接影响翻译质量和效果。只要译作能够生动、全面地再现“源语”作品并为“目的语”读者接受,处理文化差异的方法就是合理的、恰当的且值得在文学翻译领域内宣传和传播。
参考文献:
[1]许钧.《“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中国翻译》,2003,(1).
[2]王东风.《翻译文学的文化地位与译者的文化态度》.《中国翻译》.2000,(4).
[关键词]送礼 礼仪 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G13/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1-0098-01
前言
众所周知,礼仪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交往中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而送礼,作为交际礼仪的一个重要部分,在人际交往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中西方历史文化具有一定的差异,所以导致各国对礼仪的理解也不尽相同,而在送礼过程中的习俗和禁忌也有区别。因此,本文从“送礼”这一社会现象入手,具体比较中西方有关送礼的习俗,禁忌和对礼仪的不同理解,探究其深层文化根源,从而进一步了解中西方文化,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一、礼仪概述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在中国传统的“仁、仪、礼、智、信”五德之中,“礼”是中国儒家思想最为推崇的一项美德。而送礼也就成了这一美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人际沟通作用。所以中国自古就有“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礼多人不怪”的说法。而从西方社会的历史来看,作为历史上的几大文明古国文化的继承者,同样表现出人类对礼仪的不断追求及其演进的历史。
礼仪,作为人际交流的基本原则和工具,在日常交际中它“协调着人际之间的关系,规范着人们日常的行为,影响着各色人等的社会文化心理,从而使人类社会规律化、有序化地运转。”纵观全球,各国皆有送礼的习俗,但“礼多人不怪”这一传统观念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必将面临更多挑战,所以以下将就中西方送礼中所体现的礼仪差异进行对比研究。
二、对比分析
(一)送礼的场合
在中国,送礼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是必不可少的。逢年过节,日常亲朋,邻里间走动,托人办事或答谢等,礼物都会被派上用场,而送礼的场合也是名目繁多。从小孩满月、百日、周岁;长辈或老年人,甚至年轻人和小孩的生日到日常的婚、丧、嫁、娶诸类重大活动和乔迁新居,店铺开张庆贺等活动,亲朋好友为表示心意自然要送礼。
相对而言,西方国家的日常送礼就没那么频繁,但在亲朋好友生日、订婚、结婚周年纪念日、乔迁、告别,大学毕业以及圣诞节等重要日子,或应邀到他人家中拜访时通常也会带些礼物。
(二)礼物的选择
中国人在选择礼物时很重视礼物的价值,认为礼物越贵重就越尊重对方,其表达的感情也就越真挚,所以赠送礼品时一般都会考虑到具体的对象和场合。而在生日、乔迁和日常的婚、丧、嫁、娶中,以金钱作为送礼的物品较为普遍,而这样的送礼方式在西方国家很少见。而且中国人在送礼的时候不注重对礼物的包装。
西方国家的人在选择送礼的礼品时没有太多讲究,而且大部分时候,他们一般不送也不接受太贵重的礼物,因为这可能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误解。“礼轻情意重”,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赠送礼物人的心意和祝福,而不是礼物的价格。一束鲜花、一瓶酒、一盒巧克力、一些用于装饰房间的小物品、旅游纪念品以及亲手制作的手工艺品或卡片等都是他们选择的礼物。但相对于中国人而言,西方人更加注重礼物的包装,无论什么样的礼物都要进行精心的包装。
三、中西礼仪差异的文化根源
礼仪在其历史演绎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带有其本土文化的特征。日常交际中不同的习俗和禁忌本质上都有其深层的文化根源,所以在理解和尊重这些礼仪差异前应对其文化根源有一定的了解。
根据霍夫斯泰德提出的集体主义――个人主义价值维度来分析,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分属于集体主义文化和个人主义文化。
在集体主义的文化背景下,中国人群体观念较强,对群体有依赖性,认为每个人都是复杂的群体网络中的一分子,而不是独立于群体之外的个体。因此,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重视处理人际关系,力图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中国文化相反,西方所推崇的是个人主义,他们更加尊重人权与自由,崇尚人人平等。他们认为自己首先是一个独立的个人,然后才存在于一定的集体中,因此他们普遍对集体的依赖性小,而更加看重自己的个人利益和自我实现。这也就导致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忽视了群体关系的建立,所以送礼这种交际方式的使用相对于中国也少得多。
四、结论
总之,无论东西方文化,“送礼”都是日常交际中的重要社会习俗,而且是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送礼的相关习俗和禁忌的区别,本质上是中西方礼仪文化和价值观念的不同。随着在现代生活中,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往日益频繁,怎样理解和把握这些深层文化的本质和特征对于交际的双方加强沟通与认识有着重要的作用,从而有效地避免在跨文化交际中,引起的误解和冲突。
【参考文献】
[1]舒安娜.交际礼仪的产生及其历史演变[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26.
翻译;异化;归化;策略;文化差异
如果我们把语言比作是一块织物的话,文化便是这块织物的部分经线或纬线,它已巧妙地融入语言中。语言各不相同,文化各有特点。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不同文化之间共性与个性的外显形式。无论个人还是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独立生存发展,于是在各个民族需要交流的前提下便有了翻译活动。翻译绝非两种语言之间的简单转换,甚至也不是语言、专业知识及翻译技巧的简单相加,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准确而完整的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因此必然涉及两种不同的文化。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对这些文化因素作何处理呢?尤其在当今社会政治经济背景之下,在文化方面人们提倡文化多元化,追求文化平等,交际与文化都具有以人为本的特质,人文关怀在翻译界已经赢得高度的重视,翻译中文化因素的适当传达显得更为重要。对于一个译者而言,不但要了解两种语言之间的异同,更要了解语言背后两种文化的异同,从而在翻译活动别是在文化因素的转换中选择有效的转换手法,促进文化之间的沟通与融合。
1.文化与语言及翻译过程中文化的传达
近几年来在翻译界掀起了文化热潮,认为翻译不仅涉及两种语言的转换,还涉及两种文化的转换。那么到底如何界定文化呢?一般认为,“文化”是指不同的人种、民族、社会成员所特有的生活方式、思想方式、行为方式及其与之密切相关的一切后天习得的方面。从共时角度看,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它是该民族在其生存与发展过程中历史地形成的,凝结着这一民族世世代代在其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成果,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从历时的角度看,文化又处在不间断的进化中,各个民族的文化在相互交流中产生影响,互相渗透,互相吸收,从而使各个民族文化关系处在一种动态变化中。
由于各个民族所处的自然条件、社会环境、历史状况的差异,使其文化自然而然地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即使在同一民族文化下,也会出现不同的亚文化,所以说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绝对的。但是这种差异也包含着相似性,也并不排除完全重合的情况。因此,不同民族文化在“异”的前提下,表现出若干“同”的成分,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这些共性是文化之间进行沟通的基础,而这些个性正是该文化所特有的异质成分,表现了文化的多元和多样性。简单地说,文化指的是一个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一个民族的全部活动方式”。文化的范畴很广,包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文化与语言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语言反映文化,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受文化的制约。翻译是将一种文化环境里产生的作品移植到另一种文化环境里,因此是一种跨文化的活动。任何翻译都离不开文化的传达。然而,不同的民族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下,创立了自己特有的文化体系,也被自己的文化所塑造。由此所产生的各民族文化的差异常常导致人们理解上的困难,有时甚至引起误解。那么,在英汉互译中怎么处理两种语言间的文化差异呢?笔者认为在翻译中可采用归化法(domesticating method)和异化法(foreignzing method)。
2.归化策略
从语言文化共核来看,人类语言有90%是相通的,这就为归化翻译奠定了基础。归化作为一种思想倾向,表现在对原文的自由处理上,要求译文通顺,以符合目的语读者兴趣。“归化”的一般做法是抓住原文语用意义,从目的语中选取与原文语用意义相同的表达来翻译。也就是说“归化”法是将原文独具特征的东西采取“入乡随俗”的方法融化到目的语中的转换方法。归化是语言形式上或者语言形式所负载的文化内涵倾向于目的语的翻译策略。总的说来,就是反对引入新的表达法,使语言本土化。例如:(1)“煞风景”若译成“Kill the scenery”将无人理解。最好还是按照英语的表达习惯译成“be a wet blank”更能为人接受。(2)“拍马屁”译为“lick sb’s boots”比“pack the horse’s buttock”更妥当。从以上两例可以看出归化更为读者考虑,从目的语出发。其长处就是能使译文读上去或听上去更通顺地道,能给读者带来一种亲切感。
2.1意译法
当原语中带有文化色彩的词语在译语中没有完全相对应的词语,且用异化策略中诸法均译不通时,译者可不拘泥于原语的语言形式和字面意义,用跨文化的“对等”词来表达出原语的文化信息。
请看例句:
Mr. Brown is a very white man. He was looking rather green the other day. He has been feeling blue lately. When I saw him he was in a brown study. I hope he will soon be in the pink again.
布朗先生是个非常忠实可靠的人。那天,他脸上颇有病容。近来他闷闷不乐,我看到他时他在沉思之中。希望他早日恢复健康。
颜色词语不仅反映着颜色的物理属性,也折射着民族的文化特征。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同一种颜色可表达不同的文化心理,引起不同的联想。英语的颜色词通常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上例中的颜色词就无法通过直译来达意。又如“You are a lucky dog.”“Love me , love my dog.”“Every dog has his day.”通常译为“你是个幸运儿”、“爱屋及乌”、“凡人皆有得意日”。此处若把“dog”直译为“狗”就很不合适了。因为dog(狗)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内涵相差甚远。在西方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忠诚的朋友,以狗喻人则使语言生动形象,通俗贴切;而在汉语文化中,狗则是“势利”的代称,具有明显的贬义,把人比做狗,更是骂人的脏话。若此处“dog”译为“狗”,不能体现源语的幽默,反被误认为是骂人之语。
2.2替代法
将原语中带有文化色彩的词语(物象)转换成译语中带有同等文化色彩的词语(物象)。这种用法多用于习语和比喻性词语的翻译。如:亚洲四小龙译为:four Asian tigers, as strong as a horse 译为:力大如牛。前例的译法除了考虑到英、汉语两种文化中“dragon”(龙)的不同的文化象征外,还考虑了两种文化中的“tiger”和“龙”的相同的文化象征后例则说明了两种文化中“horse”与“牛”在文化意义上是对等的。因为英国古代以马耕为主,英国人对马有深厚的情感,因此,在英美文化中马是勤劳和吃苦耐劳的象征。与此相反,在汉语民族的文化心理上,牛是吃苦耐劳的象征,是很通人性的动物。中国自古以来主要靠牛耕,且牛秉性勤劳忠厚,自然形成了中国人对牛的热爱和赞誉。
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许多共性,但个性的存在也不能忽视。民族间的差异及其民族文化的特征决定各民族所使用的语言符号的差异。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在不同历史进程中会选择各自独特的语言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不同文化下的语际交流,被某一文化所确认的语言符号移植到另一文化环境中,如果仍采用“异化”译法,就必然不能被人理解,从而使交际中止或失败,也达不到翻译的主要目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取以目的语为归宿的方法,即“归化”的方法来传递源语信息,这样才能使译文对译文读者所起的作用能与原文对原文读者所起的作用一样或相似,因为译文读者往往用自己的文化观念来理解译文的内容。
归化的译法是“撇开原文的词语和句法,抓住其语用意义,从译语中选取与原文语用意义相同的表达方式译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意译就是在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之间取得“文化对等”。通过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方法,译者就可能使源语文本所反映的世界接近目的语文化读者的世界。只有这样,读者才能更好地理解译文,理解原文作者的意思,才能真正达到交际目的。
转贴于 3.异化策略
在西方,对异化的定义有如下几种:
韦努蒂认为,异化就是偏离本土主流价值观,保留原文化的语言和文化差异。韦努蒂提出“阻抗”式翻译,即异化的翻译策略,使译语读者和译者在阅读和写作上摆脱来自强势文化的文化限制。
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将异化定义为: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文的异域性、故意打破目标语言常规的翻译。
一般认为,异化是指在翻译过程中采用原文的表达方式,使译文充满异国情调。
异化翻译能再现原文的表达方式,不仅丰富和完善了译文的表达力,而且人们更能通过译文了解他国文化,更真切地感受和认识异国他乡,从而实现翻译的本质。具体地说,异化就是不改变原文的文化、语言、文体等特征传达原文的内容,要求读者向作者靠拢,适应原文(source-oriented)。
3.1直译法
用译语中的“对应”词译出原语中文化信息。这个“对应”词的语义及社会语用价值必须与原文的一致,这样译语才能与原语做到语言意义和文化意义上的等值,并尽可能多的保留原语文化特征,开阔译语读者的文化视野,促进两种文化间的交流。
请看译例:
以出自《红楼梦》的译文为例:
原文:只因薛蟠是天性得陇望蜀的,如今娶了金桂,见金桂的丫头宝蟾有三分姿色,举止轻浮可爱,便时常要茶要水的,故意撩逗她。
杨译:Now Hsueh Pan was a living example of the saying“to covet the land of Shu after getting the region of Lung. ”After marrying Chin - kuei , he was stuck by her maid Pao - chan’s charms. As she seemed approachable as well as alluring , he often flirted with her when asking to fetch him tea or water.
“得陇望蜀”比喻人心不足,欲望难平,国人熟悉,但国外读者并不知晓。杨宪益夫妇在此采取了异化方法直译而未加脚注,有其原因:1)这段话后半截正是对“得陇望蜀”的诠释,即使目的语读者不懂“得陇望蜀”的意思,也能从后文猜出它的含义;2)直译法能体现原文的民族风格,同时也使英语国家了解东方文化,且没有引起岐义,一回生、二回熟,下次再见到这样的词语也就一目了然了。
3.2移植法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源语所负载的文化信息在目的语中根本就没有与之相关的内容。这时,我们便可用异化手法将源语中的信息以近乎保持其本来面目的方式传入目的语中。这种方法不仅赋予译语全新的语言成分和新颖别致的表达形式,而且有利于两种异质文化和语言的相互交流和渗透,推进它们的相互融合。这既能保存原语文化的异国情调,又可以吸收外来语,丰富译语语言文化,使两种语言文化能够相互兼容、相互影响及相互促进从而达到相济相调,相得益彰的积极效果。如:Solomon(所罗门)一词在20世纪80年代初方平、王科一的《十日谈》译本中还作了脚注:“古代有名的聪明皇帝”(第六日故事八)。现在翻译时若再碰到,恐怕没有再作脚注的必要。因为“所罗门”作为智者的代称,大多数中国读者已是耳熟能详了。当中国人了解到“wash hands”在英文里是表示上厕所的委婉语后,“洗手间”一词随即进入大众词汇。诸如此类的词还有“卡拉OK”(karaoke)、“嬉皮士”(hippie)、“丁克家庭”(dinks)等。
3.3音译法
音译法常常用于英、汉语的人名和地名,但一些有特定文化意义的词汇也需要如此处理。如下列词汇:“Litchi”(荔枝),“ kowtow”(磕头),“wonton”(馄饨),“toufu”(豆腐),“Kongfu”(功夫)等等。“逻辑”(logic),“引擎”(engine),“马达”(Motor),“巧克力”(Chocolate),“高尔夫”(Golf),“黑色幽默”(Black humor),“肥皂剧”(soap opera),“白色谎言”(white lie),“香槟”(champagne)等已经成为汉语词汇的一部分。
3.4译注法
原文中的一些历史事件、人物、典故等往往带有一定的文化色彩。译者可先直译,然后在此基础上采用增词和加注等方法予以解释或说明文化背景。这样既可以保留原文的文化色彩,也有利于读者对原文的理解。
《红楼梦》第三十四回中,有这么一段话:“难道这也是个痴丫头,又像颦儿来葬花不成?”因又笑道:“若真也葬花,可谓东施效颦了;不但不为新奇,而是更是可厌。
”“Can this be some silly maid come here to bury flowers like Frowner !”He wondered. This reminded him of Zhuangzi’s story of the beautiful Xi -shi’s ugly neighbor , whose endeavors to imitate the little frown that made Xi -shi captivating produced an aspect to hideous that people ran from her in terror. The recollection of it made him smile. “This is imitating the frowner with a vengeance”, he thought,“—if that is really what she is doing.Not merely unoriginal,but down -right disgusting !”
对“东施效颦”这一出自庄子的典故,霍克斯采取了典型的增译法,不仅解释了这一典故的来源,还说明了这一典故的含义,这样一来,分不清东施、西施的西方读者也能自然地领略到中国古典文化的神韵和本文深层的文化涵义。
下面是《红楼梦》第三回中的一个句子选自杨宪益夫妇译本的译文。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译: She looked more sensitive than Pi Kan ,① more delicate than His Shih.②
注:①A prince noted for his great intelligence at the end of the Shang Dynasty.
②A famous beauty of the ancient Kingdom of Yueh.
杨译直译加注,介绍相关的文化背景,让英语读者更好地了解“比干”、“西施”人物传说的文化内涵。
总之,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方法即异化法,能把一种文化及语言中心信息以几乎保持其本来面目的方式贡献给另一种文化和语言,丰富了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文化内涵,也促进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们的相互理解和交流。这也正是翻译的重要目的。
因此,不论是“异化”还是“归化”,它们在语言文化交流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都有其存在和应用的价值。当今世界朝多极化方向发展,各国交往日益密切。在文化交流中我们提倡文化多元论,因为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存在的历史原因和合理依据,在翻译中我们就应该以文化平等为指导,要通过翻译来加快文化的交流,要充分发挥翻译维护并促进文化多元发展的作用。而作为翻译手段的归化和异化的取舍,就应该在我们具体的翻译实践中哪一种更能促进文化交流为选择标准。两者的关系决不是矛与盾的关系,而是各有所长,相互弥补。关键是译者要把握适当的分寸,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要考虑语义对应、社会语用价值、译入语的民族文化心理、两种语言的文化互动等问题。
参考文献
[1]New mark ,Peter.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2] Nida , Eugene . Language , Culture , and Translating [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3]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4]顾嘉祖.跨文化交际[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顾宪才.语义、语用与翻译[J].现代汉语,1993,(1).
[6]徐丹.文化融合中的语言翻译问题[J].中国翻译,1998,(3):2-5.
关键词:跨国经营;企业文化;二元组织文化;跨文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1-0161-02
一、跨国经营中二元组织文化的形成及其危害性
1.文化与企业文化是管理范畴。在中国“文化”一词产生时就是一个管理的范畴,“观文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也就是说,将一个人群的行为本质展示出来是为了“化成天下”,是用人的本质整合成组织行为并实现组织的整体生存、发展。与“文化”相对应的则是“文明”,“文明”是测量“文化”的尺度,它反映人的本质特征在“化成天下”时的历史发展水平或人类的进化水平。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组织的文化,是指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本组织所特有的、且为组织多数成员认同的价值观、道德观等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及其在组织活动中的反映。企业文化存在于组织活动背后,并对“化成”组织行为起着重要的本源作用,即通过共同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规范实现为员工的行为互动,也约束和规范着每个成员的组织行为。
2.跨国经营导致二元组织文化的形成。跨国经营企业的经营管理环境与员工构成,决定了它要在两种管理文化、文明的基础上整合成一个企业的管理过程。跨国经营企业的管理过程同一般的企业管理过程一样,都需要一个统一的管理体制和行为规范;需要一个统一的宗旨、信念、经营哲学;需要一个一元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作为一个管理范畴,它是通过其包涵的道德观、价值观和行为规则“化成”企业员工的行为互动和组织行为。当不同本源的文化在某一企业组织内处于交遇状态时,它们通过各自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分别化成不同的行为互动,也就形成了不同的管理过程。跨国经营企业中,当来自不同国家的员工分别按照他们本国文化和环境的经验来整合各自的行为时,企业内部就必然形成两种组织行为和二元的企业文化,而两种组织行为和二元的企业文化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企业管理过程。所以在跨国经营中,当两种本源文化和文明被人为地组合在一个组织中,不同的文化主体在行为互动中所遵循的不同的行为规则就必然形成组织文化的“二元组织文化”形态或“二元企业文化”。
3.二元组织文化对跨国经营的危害。企业跨国经营的开端,企业具有明显二元组织文化的特点,而二元企业文化必然无法使企业达成统一的管理过程。具体体现在:
二元组织文化的存在,使企业无法达成统一的战略。企业在跨国经营之前所形成的战略无法在跨国经营的新的环境中实施,这是由于企业现行的二元组织文化使员工无法在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形成共识,使企业丧失了共同的经营理念,因此既不能贯彻原来的经营宗旨,又不能达成新的统一的经营哲学。
二元组织文化的存在,导致员工失去了共同的经营宗旨,也就无法使全体员工形成共同的企业信念和准则;一旦企业失去了统一的信念和准则,也就无法“化成”企业的组织行为,无法凝聚员工的行为取向并实现员工的行为互动,无法整合出企业的经营目标和战略发展方向。
二元组织文化的存在,形成企业事实上的两套信念和行为准则,必然导致员工无法共同遵守原来的规章制度,使企业的规章制度名存实亡。企业规章制度的破裂,其危害小时,也会造成企业的内耗增加,管理成本上升,管理效率降低;危害大时,甚至会使无序的组织行为发展为混乱,致使组织结构破裂、企业解体。
二、跨国经营消除二元文化的有效措施是跨文化管理
1.跨文化管理的界定。跨国经营中必须消除二元组织文化,在跨国企业中实行跨文化管理则是唯一有效的对策。中外许多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跨文化管理的概念。国外学者认为,跨文化管理比较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的组织行为,并试图找出理解和改善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的同事、管理人员、行政人员、客户、供应商和合作伙伴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工作效率。它可以用来解释世界各地的人们在组织中的行为,并指导人们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一起工作。国内学者认为,跨文化是指具有两种及其以上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跨文化管理是指与企业有关的不同文化群体在交互作用过程中出现矛盾和冲突时,在企业管理的各个职能、方面中加入对应文化整合措施,有效地解决这种矛盾和冲突,从而高效地实现企业管理。也有学者将跨文化管理定义为管理者在不同的文化里,有效地协同不同文化对组织行为的影响,有效地与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良好的沟通。
这些概念总体来说没有追寻到二元组织文化的本源文化,没有追寻到跨国企业中“矛盾和冲突”行为背后的文化要素,而是将重点放在如何消除员工的行为矛盾和冲突上,只是试图通过各种硬性的手段措施来消除员工之间(因文化差异而形成)的行为冲突,没从深入到文化本源进行跨文化管理。
鉴此,本文将跨文化管理界定为一个企业文化塑造和战略管理的过程,它并不是要消除两种截然不同的本源文化的客观差异,而是要在企业的战略管理和企业文化塑造的过程中形成一个新的企业文化,以取代企业跨国经营时形成的二元组织文化,使二元组织文化逐渐淡化和新企业文化不断成长的跨文化管理过程。
2.跨文化管理的实施。首先,实现跨文化管理要从企业跨国经营后的战略转型开始,新的跨国经营战略的形成必须以所有员工共同的价值观、道德观为基础,逐渐形成蕴涵二元文化的经营哲学,进而树立起企业统一的使命、宗旨。一方面,价值观、道德观是提供员工行为动力、行为取向、约束和收敛员工行为的基础,通过寻找共同的价值观、道德观并使全体员工达成最基本认同,才能使员工的行为互动形成最基本的组织行为;另一方面,价值观、道德观上的认同使得企业宗旨、使命、愿景逐渐形成,员工在战略管理过程中,在新企业文化的成长中,逐渐明确了企业存在的意义、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而树立起来的企业宗旨、使命、信念、准则不仅使员工逐渐淡化了二元本源文化的差异,而且在共同利益的前提下也逐渐形成了统一的组织行为规范。跨文化管理的第一步,正是在企业战略转型重塑企业文化的战略管理入手,首先使全体员工在经营哲学上达成共识和认同。第二,在战略管理的基础上,将已经达成的共识和认同不断实现为企业的组织行为。以员工的认同与共识为内在核心,以企业的组织结构为形式,让全体员工在共同的社会实践中将共识和认同从行为的背后淡出前台,并使之先成为员工行为互动的约定俗成,后成为员工行为互动的行为准则,最终使蕴含在员工头脑中的新文化转变成企业新的行为规范、新的形象和新的组织行为。上述过程中,一方面,企业的组织结构(通过岗位关系和组织行为联系)使员工在共同利益的前提下,依照企业的宗旨、信念和准则(共识和认同)不断地进行着组织行为互动;另一方面,企业通过组织员工开展各种活动,包括文化、体育活动等,可以增加员工间更广泛文化空间的沟通交流,增加共识,拉进彼此间的心理距离,从而形成更广泛文化空间的行为互动。第三,将稳定的组织行为中可以固化的约定俗成、行为准则,通过民主形式,建立新的管理体制与规章制度。一旦约定俗成、行为准则被提炼成规范化、程序化的企业管理体制和制度,也就把企业的经营哲学变成了可以指导实践的经营程序、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管理体制的完善,不仅能够深化发展企业的经营哲学,也使企业的使命、宗旨和员工的经营理念、觉悟都随之得到了加强和完善。
跨文化管理实质上是战略管理和企业文化塑造的过程,因此也必然是一个循环往复的渐进过程。通过战略的转型,全体员工在新的战略目标和企业经营宗旨下达成认同、共识,塑造出新的企业文化内核;行为背后的文化的改变必将推动企业行为的整合,并形成新的员工行为互动和新的组织行为;新的行为准则及其组织行为,又将沉淀为企业新的规章制度;新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则会进一步完善企业战略和企业文化。这个“战略认同―行为互动―制度创新”的循环过程――跨文化管理模式,最终会使跨国经营企业摆脱二元文化的困扰,会使其二元文化在上述的循环中不断淡化、变小;而能够融合两种本源文化的新企业文化便随之生长壮大。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翻译;文化差异;异化;归化
【中图分类号】 H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7-282-1
文化差异对翻译活动造成了巨大的障碍,许多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重大成果。翻译并不仅仅是两种语言符号间的转换,它同样是两种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仅需要精通两种语言,同时还需要深刻了解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差异。在翻译界,异化与归化这两种翻译方法分别有着广泛的支持群体,异化和归化之争也一直持续到今天。在解决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中,异化和归化两种翻译方法也各有其优势和不足。本文将主要讨论异化和归化这两种翻译方法对解决英汉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的优势与劣势,以期更好地了解归化和异化,并将其应用到翻译实践中。
一、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其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由于不同国家在地理位置、社会制度、历史背景、以及思考模式等方面的不同,其文化之间也必然会产生差异。这些文化差异主要存在于风俗习惯、行为方式、和语言特点等方面。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必要组成部分,所以语言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不同国家文化差异的影响。而翻译作为两个国家间交流的重要方式,主要是依靠两国间语言的转换完成的。因此,不同语言间的文化差异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翻译活动。
在中英翻译过程中,人们普遍认为文化差异因素对翻译的影响是很难避免的。译者必须认识到翻译并不仅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相互转换,翻译还是两种文化信息之间的相互转换。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把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差异因素纳入考虑中。如果译者完全不顾及两种语言间的文化差异因素,那么译文读者在接受译作的过程中必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译者也很难将原作的信息完整准确地传递给译文读者。
二、归化和异化
施莱尔马赫在《论翻译的方法》中指出:“翻译可以有两种不同途径,一是尽可能地不扰乱原作者的安宁,让读者去接近作者;二是尽可能地不扰乱读者的安宁,让作者去接近读者。”韦努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规划法(domestication)和异化法(foreignization)。
韦努蒂提出的归化法翻译原则是站在以英语为目的语(译入语)的立场上的,也就是说要“归化”到英语中来。归化法就是 译者以目的语为依据,尽量减少译文中的异国情调,为译文读者提供一种自然流畅的译文。即,尽量不让译文读者感受到译者的存在,像是在读本国作者用本国语言所写的作品一样。
异化翻译原则强调译者尽可能地不扰乱原作者的安宁,让读者去接近作者。与归化翻译原则相反,异化翻译原则要求译者要主动接受外语表达习惯和特点,并主动吸收外语表达的特殊方式。译者必须以原文为依据,不得擅自改变原作者的意图,要做原作者的“仆人”。异化翻译原则充分考虑到翻译过程中的文化差异因素,并使译作尽量保留原作中的异域风情及不同的风俗习惯,把“最真实”的异国文化展现给译文读者。韦努蒂认为,异化翻译原则可以“保留原作的语言和文化差异,并将读者送到异国。”如果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用异化翻译原则,译文读者将能够充分感受到异国文化和语言的魅力与不同。
随着经济、政治、文化、资源、科技教育的全球化进程不断发展,整个世界的一体化进程也在不断加速。不同文化、不同国家的人民之间对彼此的文化了解进一步加深。因此,译者应当相信在文化全球化日益加深条件下的译文读者有能力去了解异国的风俗与文化。上文中已经提到,翻译是不同文化间进行交流的重要手段。因此,译者的在翻译中的任务就不仅仅是将作品从一种语言转换到另一种语言,他还担负着将异域习俗与文化展现给译文读者的任务。而这种传播将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并完善译入语,同时也会增强译出语的影响与生命力。
三、影响归化和异化使用的因素
郭建中认为,“如果考虑到作者的意图、文本的类型、翻译的目的和读者的要求者四个可变因素,归化和异化均有其存在和应用的价值。”一般来说,如果译者希望为译文读者介绍更多的异国风俗与文化,而且译文读者也更愿意学习和欣赏外国文化,那么译者就应当采用异化的翻译原则。但如果译者更希望取悦译文读者,使译作更加易读、易懂,而且译文读者阅读译作也只是为了娱乐,那么译者就应当采用归化的翻译原则。
例如: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译文1:Put the weapons back in the arsenal and graze the battle steed on South Hill.
译文2:Bury the hatchet.
译文3:The country is at peace.
不难看出,译文1采用的是异化翻译原则,译文2和译文3采用的是归化翻译原则。译文1是针对那些对中国文化感兴趣并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的读者所翻译的,而译文2和3是这对的是只需要了解原作者所表达的意思的读者。
有时候,一些外国习语与文化已为译入语读者所熟知,所以译者若是还坚持归化翻译,译文便显得冗长乏味了。
例如:He is a diamond in the rough.
译文1:他是一个未经雕琢的钻石。
译文2:他是一个有才华的人,只需培养,便能成功。
大部分中国读者已经很熟悉并接受了“未经雕琢的钻石”这种说法了。译者采用异化原则进行翻译,不仅译文简洁生动,而且更便于读者阅读。
结语:说到底,翻译的最终目的还是交流。不论在翻译过程中采用什么翻译原则,译者都应当时刻注意到原语与译入语之间的文化差异,并为有不同需要的读者提供有针对性的译文。
参考文献:
[1]许钧.翻译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2]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J].外国语,1998,(2).
[关键词] 文化商务礼仪差异
商务礼仪是人们在商务活动中长期形成的一种行为准则。它在商务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不同国家间文化传统的差异,世界上各个国家间的商务礼仪文化也是既有其国际性,又有其民族性。以儒家道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和以基督教为核心的西方在文化上存在的巨大差异,就必然导致中西方商务礼仪千差万别。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国际商务活动日益频繁。在这种大的背景下,我们必须了解不同文化下商务礼仪的差异,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交际障碍,消除文化冲突,实现更加有效的交际。概括来讲,造成商务礼仪这种差异的主要有中西文化中不同的价值观、时间观、饮食观、语言习惯及非语言习惯等。为此,下面本文将就以上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中西文化差异对商务礼仪的影响。
一、 价值观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人生的价值都是体现在它的社会价值之中,重视社会价值,否定个人的自我主体性,人生的道义往往与“忘我”相联系。汉语中有“光宗耀祖,显赫门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为公” 等字句,都是这一观念的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总是把个人或自我放在社会关系中去考察,从社会价值出发判断评定个人价值,而不是从个人出发构建社会价值。它所追求的是一种群体和谐、稳定的伦理道德社会,个人不能脱离社会,个人有个性,应该弘扬个性,但个人永远不能置于国家、集体之上。
这种非自我主体性的价值观念与西方的以自我为核心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念大不相同。西方文化中,个人是社会的本位、目的和核心,追求个人利益的能动创造性是社会进步的内在动力,因此,应将个人利益置于高于一切的位置。他们主张利己主义、个人英雄主义和自由主义,主张个人具有最大全力满足自己物质利益和精神享受的权利,主张个人具有自己生活上的隐私权。
下面我们以中美文化中对年龄看法的不同对中西价值观念的不同加以说明。
美国文化重视青年。青年代表着未来,是可能和希望的象征。而老年人则成为相对不受重视的群体。与之相比,中国传统文化中则强调尊重长者。长者是智慧、权力和权威的象征。汉语习语中就有很多体现了这一价值观念。如“宝刀未老”、“老当益壮”、“姜还是老的辣”等等。在汉语的称呼中,对待年长者常加称一个“老”字以示尊敬。如“老领导”,“老先生”,“老同志”等。甚至在姓氏后面加一“老”字以示对德高望重的人的尊称。如“刘老”、“张老”等。而在西方,和年老者谈话时应尽量避免提及年老的事实,即使涉及有关内容,也总以委婉的形式出现。如用senior代替old man,用elderly,advanced in age代替old。
另外,西方人过分推崇自己,只顾自己,不顾他人,从而使人际关系非常冷漠。在对待隐私的问题上,中西方人的观念有很大不同。在西方人眼里视为“隐私”的事情,在中国人眼里却是关心他人的具体体现。如见面后寒暄,询问别人的年龄、籍贯、职业、收人、婚姻状况、家庭情况、体重等都属于很正常的事情。而在西方,这些都属于隐私,询问这些问题均被视为有失礼貌的。在中国,老朋友可以不用敲门就“登堂入室”,这对西方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事。即使是一件小事要问,他们也需要先打个电话,问主人是否方便。
二、时间观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对时间的认识是一种环形时间观念。道家思想认为,万事万物都出于“道”,经过生长变化之后又都复归于“道”。在道家思想中,生命都有一死,但死不是绝对的,它只是宇宙生命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在“道”的展开过程中,先是逝,是远,最后是反,反也是返,即回到本原的道中。宇宙生命是一个大循环,个体生命之死,只是回到宇宙整体生命这个大熔炉中,投入整体的生命再造之中。阴阳五行说认为,阴和阳的相互推移和相互转化,导致了昼明夜暗交互轮回,春暖、夏暑、秋凉、冬寒周而复始,以及六十甲子为一个周期的气运变化。这些以阴阳交替盛衰为根源的循环过程,就形成了自然界的时间结构。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中国人使用时间比较随意,灵活性较强,可以随意支配时间,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中国人不重视预约,有时即使预约,也不严格遵守约定时间。
与东方人环形时间观念不同,西方人信奉的是线形时间观念,认为时间是一条有始有终的直线。他们使用时间非常精确,做任何事都严格按照日程安排,时刻保持着一种对时间的“紧缺”感。
在两种不同观念的支配下,各种文化里的人对时间的处理方式也不同。比如说,在美国商人的眼中,时间永远是金钱。“开门见山吧”,他们愿意在第一次会见时就能得到口头的承诺。“我们是不是说定了?”会谈中,他们不喜欢停下来或者保持沉默。他们习惯了集中精力、速战速决。因为他们的线形时间观念只是注重现在、计划未来,所以为争取时间应该及早地进入正题。
而中国人经商乐于感情投资,喜欢投其所好,送点小礼物,或通过宴请对手,在推杯换盏中边吃边谈。所以商务活动进展缓慢。中国商人不喜欢美国人急于求成的态度。以生意为中心的美国人和欧洲人都认为应该在双方协议好的一段时间内完成具体任务。中国人则更看重长远的相互信任。
三、饮食观
“民以食为天”,“食色,性也”反映了饮食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在中国,饮食已上升到了一种几乎超越其他一切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的举足轻重的东西。中国菜肴强调“五味调和”和“色、香、味、形、器俱佳”。以追求味美为第一要求,致使营养问题成为影响中国饮食科学性的最大弱点。西方人饮食重科学、讲求营养。以营养为最高准则,而菜肴的色、香、味如何,则是次等的要求。他们追求清淡少油,强调使用新鲜原料,在烹调过程中保持原有的营养成分和味道。摄取食物时基本上是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理解饮食的,饮食只是一种手段,吃得也较为简单,享受在饮食中基本上不占重要位置,所以不会过分地追求口味。
在餐饮氛围方面,中国传统的宴席上,大家围圆桌筵席而坐,这就首先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置于中心,人们相互敬酒让菜、热闹非凡,这符合我们民族“大团圆”的普遍心态。西式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讲究优雅温馨,富有情趣和礼仪,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谈, 达到交谊的目的。中国人吃喝出声与西方人吃喝不出声,反映着中西饮食文化的根本差异。中国人既以饮食为人生之至乐, 至乐之中自然以享受为第一要务;反过来,西方人仅把饮食补充能量的一种手段,难免就要为进食制定清规戒律。
中西方宴请礼仪也各具特色。在中国,从古至今大多都以左为尊,在宴请客人时,要将地位很尊贵的客人安排在左边的上座,然后依次安排。在西方则是以右为尊。“女士优先、尊重妇女”是人们宴会排座位的标准。宴席中,男女间隔而座,夫妇也分开而座,女宾客的席位比男宾客的席位稍高,男士要替位于自己右边的女宾客拉开椅子,以示对女士的尊重。另外,西方人用餐时要坐正,认为弯腰,低头,用嘴凑上去吃很不礼貌,但是这恰恰是中国人通常吃饭的方式。吃西餐的时候,主人不提倡大肆的饮酒,中国的餐桌上酒是必备之物,以酒助兴,有时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喝酒的时候都是一杯一杯的喝。
四、语言习惯
在中国,保持低调、谦虚是一种美德,所以对别人的赞扬总是自谦,如“哪里”、“不好”、“不行”、“还不够”等,而这不符合西方文化传统,特别是美国。虽然这在中国文化中合情合理,但他们把这种过谦视为自卑,在人面前显示自己是无能之辈。中国人讲究贬己尊人,把自己的家叫“寒舍”,自己的作品叫“拙作”,称对方为“您”,对方的意见为“高见”、“宝贵意见”。而英语中的敬语和谦词则非常少见, 在英语环境里, 不管谈话的对方年龄多大、辈份多长、地位多高,you就是you,I就是I,用不着像汉语那样用许多诸如“您、您老、鄙人” 等敬谦语。我们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经常遇到的情况是面对别人的赞扬和祝贺时,中国人常会说出一连串的“哪里,哪里”、“您过奖了”、“我做得不好”、“不行,不行,还差得远呢”等自谦语。这往往使他们因为自己的话被直言否决而感到中国人不讲礼貌。因为,在西方文化里,夸赞人家的人总是希望对方对他的赞扬做出肯定的评价和积极的反应。西方人在听到别人的赞扬时,总是毫不犹豫地说声“Thank you”,这在中国人看来显然是堂而皇之的接受了别人的赞扬,是非常不谦虚的。
中国人见面时总喜欢问一声“您吃饭了吗?”,“您去哪儿?”。这在国内人听了非常亲切,可要是放到欧美国家说,他们听了就会反感。前面提到,西方人最不喜欢别人过问和干涉他们的个人生活。你问他去哪儿,他会认为你这是在打听他个人私事;你问他吃饭了没有,他会误认为你想请他共进午(晚)餐。在西方国家譬如英国,人们见面时总习惯于问一声“今天天气怎么样?”。
五、非语言习惯
中西文化差异也大量存在于非语言习惯之中。商务活动中,举手投足之间往往都能反映出不同的文化特性。通常,非语言习惯包括手势语、身势语、目光语、体距等。
现代商务礼仪中最常见的非语言习惯首推握手。在西方国家,两人握手后马上松开,两人的距离也随即拉开;而中国人为了表示热情和尊重对方,常常握住对方的手久久不放,还十分满足的闲谈消磨时光,有时还往往拍打对方的肩和背,对此西方国家的人会觉得就窘迫不堪,他们认为体距太近会显得过于亲密。
耸肩,也是许多西方国家常见的身体姿势。他们在耸肩时,常常表示“有什么办法呢?”、“我不知道”、“无能为力”,而在中国我们在表述上述意思时只是摇头或摆手。
在听别人谈话时,中国人总是习惯于默默地听着,并且认为此时提出问题打断别人讲话时非常不礼貌的,是不谦逊和爱挑剔的一种表现。而西方国家的人则对此感到非常疑惑,认为你这样做表示你没有好好听,要么就是厌倦和生气了,这时他们会不高兴的一再重复。因为在西方国家如美国,他们在听别人讲话时总是不断做出各种反应,提出各种问题。
从以上几个方面的对比可以看出,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导致了截然不同的商务礼仪,当今世界经济交流日益频繁,经济碰撞、摩擦日益增多,要想成功地进行商务活动,就必须了解西方文化的特点,从文化层面上更好的理解各国的商务礼仪。及时调整自己的礼仪行为,避免产生不经意的误会,以有利于与贸易伙伴培养感情,促进商务活动的成功开展。
参考文献:
[1]吴熹:跨文化交际语言得体性分析.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
[2]卞浩宇高永晨:论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4
[3]胡文仲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4]高华伟:浅析跨文化交际中的时间观念.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6
关键词:语言;文化差异 ;翻译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3-0228-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3.145
一、语言、文化和翻译之间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与映射,它们不能分开,更不能失去语言和文化的意义。例如,红色在中国往往是与幸福相关的,但在西方世界,它往往是与暴力或血腥相关。语言是文化的工具,因为一种文化交流的主要手段是通过语言交流。语言的本质是文化,文化是语言的发展轨迹。语言和文化是相互依赖、缺一不可、密不可分的。
翻译不仅是语言的一种转移,更是跨越文化的交际。翻译是客体,它离不开语言,语言是翻译的工具。
二、英语和汉语之间的文化差异
(一)社会生活和政治制度方面的文化差异
一些特定的文化表达起源于中国,社会生活和政治制度不能转换成英文,例如:阴阳,八卦,气功,太极拳,大锅饭等,虽然可以译成一个和英文等效的句子,但这些词语的内涵不会轻易令西方读者读懂,直到他们已经掌握了足够的关于中国的文化知识。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例如“吃喜糖”是中国人表达要结婚了的方式,糖果是一个婚礼不可缺少的,没有知识的共享,西方读者很难理解,他们很难把糖果和婚姻联系到一起。
(二)民族历史方面的文化差异
每个民族都有它的历史,每一段历史都是丰富多彩的,一个国家的社会或经济活动都发生了很多事。语言是历史事件的记录,可以让后人借鉴他们的经验。这些历史事件被后人逐渐引申意义,使他们可以频繁参考。作为一个结果,这些历史事件通常被称为书面文本时,需要使用扩展的意义。
英文读者看见“met his Waterloo”会马上想起了拿破仑的故事,他的失败是在比利时的一个小镇,在他军事生涯的滑铁卢。所以这句话“遭遇滑铁卢”是用来表示某人被彻底击败。另一个例子“破釜沉金”也是同样的意思。这种文化的具体表达讲述的是中国古代项羽的故事,虽破坏了战斗的船只,但他们的军队已经过了河,士兵们知道必须要征服死亡,撤退是不可能的。
(三)方面的文化差异
在中国,佛教和道教是两个主要的宗教,都弥漫着普通人民的信仰和观念。佛教文化与道教文化都是丰富的资源,形成的巨大活力都体现在中国的语言和文化中。在文学作品中,它们通常被视为文化缺少时用来表达一定的思想或感情,触发必要的语言术语。
“借香敬佛”包含宗教元素“香”和“佛”,这是佛教的基本术语,它的字面意思是借香在佛前燃烧。“借香敬佛” 后来被人们指接受别人给的东西或礼物。
在西方,基督教作为一个在世界上最大的宗教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几乎每一个方面都具有极其深刻的意义,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有着潜在的影响力。基督教的圣书――圣经,不仅给西方人提供精神慰藉,也给宗教人物和故事丰富的文化底蕴。这些人物和故事是已知的西方人,他们通常被称为文学文本处理背后的默认细节。例如:My god! (我的天 )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自助者天助)
三、处理文化差异的方法
(一)直译
直译的一个最基本的因素就是文化因素。正如我们所知道的,中国文化和英国文化在几个世纪以来不断的交流,使得两种文化之间相互受益。但总体来说,英国文化在中国的发展要比中国文化在西方的发展更强烈些。特别是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英国的文化已经渗透到中国社会的许多方面。因此,不为奇怪的是可以看到更多的英国文化翻译成中文的情况。许多英语的规范和习惯已为大多数中国人熟悉,并已进入中国的日常使用语言中。在这样的背景下,译者可以进一步努力地进行翻译。
例如:Instrumental and orchestral music had for long been the Cinderella of Welsh music.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器乐和管弦乐在威尔士音乐中只能充当灰姑娘的角色。
“灰姑娘”是童话故事里的女孩,她常被继母和姐姐虐待。这个名字是经常用来指人或事情不受尊敬。英国的童话正在中国流行,这个名称的出现,中国读者可以立刻从记忆中搜索出她的文化信息,这个名称可以作为读者文本的源头。也就是说,译文读者,在这种情况下,在翻译触发灰姑娘的文化信息时,对读者都是平等的,直译是可以适用于此的。
翻译本身是一种文化的交流活动,所以译者必须意识到另一种文化。对于某些文化缺失的情况下,译文读者可能不知道,但是他们可以感知它的意义。例如把“纸老虎”翻译成“paper tiger” 这是放在以前一个非常迂回的方式。翻译的结果是非常明智的,因为我们可以看到纸老虎已成为英国文化的一种表达方式。
(二)直译加注释
相比较文本字面翻译仍占一定的翻译比例。许多文本与文化类是特定的文化,它们被译文读者直接接受是不可能的。在大多数情况下,直译加注释优先。有夹注、脚注或尾注来详细解释的文化信息,翻译文本的读者提供一定的资源去当他们感到困惑的直译。事实上,在这种情况下,这就是对原文本的默认文化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例如:“西施”(“xishi”)中国古代春秋时期著名的美人。“功夫”(“kungfu”) 中国武术――一种基于胳膊和腿的流体运动。
(三)意译
当翻译涉及的两种文化和源文化元素非常重要、非常接近时,有必要继续坚持文化特异表达或图像的原始形式。译者不应该只在乎目标语言的原始形式,否则它会导致尴尬的表述,扭曲了原文的意思。在这种情况下,译者也许可以改变原图像和形式,达到忠实源语中的元素的意义。较大程度的改变,是为了保持文本的意义,其取决于所涉及的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距离来翻译。如果文化形象或艺术形象并不重要,译者可以采用意译处理文化缺失。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准确而完整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手段。翻译的目的在于促进不同文化间人民的沟通与交流。由于文学样式的多样性,文学翻译中存在的文化差异也更为多样和复杂。而如何处理和解决这些文化差异便成了文学翻译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本文意在通过分析和对比《老残游记》第二回《明湖居听书》的两个英译本-分别由HaroldShadick和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翻译(以下简称Harold译和杨译)-来讨论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
1数字的处理
就中西方数字而言,英语中的数字往往是实数,这与他们逻辑分析型的思维模式有关,而汉语中数字的虚实则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这跟汉英语的构成方式有关。“西方语言是形合的语言,而汉语是意合的语言。”(徐行言:158)而且,从语法上讲,英语的词语有人称、数、格、时态的区别和变化,而汉语则很少。比如“我”,汉语就说“我”,而英语相应的则有I,me,myself。
因此也就造就了汉语的模糊性,相比之下,英语的精准度要高一些。汉语的数字往往虚实两用,因此具有比较英语多的修辞和文化含义。在翻译的过程中,尤其是文学翻译的过程中,对数字的处理一定要根据不同的语境和意义,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明湖居听书》中采用了大量的数词,Harold和杨做了不同的翻译。原文第二段在谈到观众对王小玉唱曲的反应中有这么一句话:“五脏六腑里,象熨斗熨过,无一处不服帖;三万六千个毛孔,象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这句话是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把本来诉诸于听觉的王小玉的唱曲声用肤觉、味觉、意觉等贯穿起来,来表现王小玉曲声的优美。这里的五,六和三万六千都不是实数,而是指全身上下的每一个部分,每一个器官。Harold将其分别译为“thestomachandbowels”和“thethirty-sixthousandporesoftheskin”,而杨则将其译为“alltheorgansofthebody”和“thewholebody”。
可见,杨是在理解了意思以后进行的意译,而Harold则是直译。类似的例子在文章中出现的还有很多。例如:三四叠,Harold译为“threeorfourhighestflourishes”,杨译为“thehighestpitch”;千回百折,Harold译为“withathousandtwistsandturns”,杨译为“windingskillfullywithallitsart”;削壁千仞的“千仞”,Harold译为“thethousand-fathomcleftwall”,杨译为“theprecipice”;三十六峰,Harold译为“thirty-sixpeaks”,而杨没有译。
由此可见,在翻译的时候,Harold往往将其直译,而杨时在理解源语意思后进行的意译。这也反映了中西方思维模式的不同,即:西方注重逻辑分析,而中国讲究整体意义。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中西方学者在翻译上的差别恰恰体现了他们在文化上的差异。正如上个世纪前半期,美国著名语言学家,人类学家萨丕尔·沃尔夫师徒共创了“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他们认为:“语言不同的人们应该具有相应的不同的思维模式,语言决定了人们的思维,思维不能脱离语言而存在。”可见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模式是与各自的语言分不开的。
由于数字广泛地应用于成语、俗语、谚语和文学作品中,作为夸张或者比喻的修辞手段,所以在文学翻译中经常出现。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在中国是一首几乎家喻户晓的诗: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之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里的“三千”不是个实数,而是描写瀑布奔流而下的壮观。“九天”也不等于英语的ninedays,而是一个富含中国文化内涵的词。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重天为最高一层。对于“九天”,许渊冲的译法是“azuresky”,王守仁和美国诗人约翰·诺弗尔将其译为“theheavens”,而文殊的译法则是“theninthheightofHeaven”。笔者认为这里文殊的译法比较好,因为他在翻译的过程中保留了“九天”一词的中国文化内涵。
在中国经典小说《红楼梦》中有很多后来广为流传的俗语,例如:古话说的好:“一龙生九种,种种各别。”未免人多了,就是龙蛇混杂,下流人物在内。其相对应的译文是Asproverbsoaptlysays,“Adragonbegetsnineoffspring,eachonedifferent.”Andinevitablyamongsomanyboystherewerelowtypestoo,snakesmixedupwithdragons.
这里的九当然也不是实数,而是形容贾府的人多。但在翻译的时候,采取这种直译的方法,中外读者都能理解,同时也能了解中国的俗语和传统中国文化。还有一句“女大十八变”,译文是“Agirlchangeseighteentimesbeforereachingwomanhood.”(金惠康:95)他采用的是以源语文化为认同的直译,较好的保持了源语的特色,但笔者认为这容易让西方读者产生困惑或者错误的理解,因为他们往往把汉语中的虚数等同于英语中的实数。那么,原本的十八变就成变了十八次,意义完全不同了。
在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谚语、歇后语里,也经常包含着数字,而这时候对数字的翻译就应该做到通俗易懂,不见得要与本来的数字对等。如“接二连三”,中西方都能认可和接受的译法是oneafteranother;乱七八糟:atsixesandsevens;九死一生:anarrowescapefromdeath;五光十色:multicolored;颠三倒四:incoherent;万无一失:noriskatall;三思而后行:Lookbeforeyouleap;吃一堑长一智:Afallintothepit,againinyourwit;七上八下:inaturmoil;不管三七二十一:regardlessoftheconsequences;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Twoheadsarebetterthanone;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Mancannotbealwaysfortunatejustasflowersdonotlastforever;此地无银三百两:Aguiltypersongiveshimselfawaybyconspicuouslyprotestinghisinnocence;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Oncebitten,twiceshy;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Thegiftitselfmaybeaslightasafeature,butsentfromafar,itconveysdeepfeelings;半斤八两:sixofoneandhalfadozenoftheother,等等。可见,在包含数字的习语、成语、短语等的翻译中,并不是一是一,二是二,而是以习惯为准则,将他们译成了中西方读者都可以接受的形式,这其中对数字式有取有舍的。
2中国文化特有事物的翻译
《明湖居听书》第一段在王小玉出场时,提到她“把梨花筒丁当了几声”。这里的梨花筒在英语中没有对等的词,所以只能根据意义来翻译,因为它是中国特有的事物。根据中国曙光教育网的介绍,“梨花大鼓起源于山东农村,也称山东大鼓,因其早期用梨铧片为伴奏乐器,又有梨铧大鼓之名。梨花大鼓最早在农村流行,清刘鹗《老残游记》里说道:这说鼓书本是山东乡下的土调,用一面鼓,两片梨花筒,名叫梨花大鼓,演说些前人故事。”可见这里的梨花筒类似于唱板,所以Harold和杨都将其译为castanets。五脏六腑也是中国特有的成语。Harold将其译为thestomachandbowels,很显然他的翻译是异化过度,因为这里的肝和腑是代指全身,而不是他理解的肝和腑。这里杨译的比较好,他将其译为alltheorgansofthebody。人参果,Harold将其译为ambrosia,这个译法西方读者比较容易接受,因为ambrosia的意思就是仙果,神的食物,但因为它出自希腊语,所以容易让西方读者产生误解,认为西方文化涵盖了中国文化。杨将其译为nectar,是根据意思进行的意译,因为nectar来源于希腊神话,意思是众神饮得酒。可见,在没有对等词的情况下,应该根据意义再结合源语的民族特色和语言风格进行翻译。而人参,作为中国特有的事物,应该音译为Ginseng。在中西方文化中,有些动物代表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因此翻译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比如“龙”,我们中国人经常说自己是“龙的传人”,父母都“望子成龙”,可见在中国文化里弄是威严荣耀的象征。但在西方文化里,弄却是一头怪兽,而且中西方文化中龙的形象也是完全不同的。西方文化里对应中国的“龙”的是“虎”。以前我们说的“亚洲四小龙”,翻译成英文就是fourAsiantigers,而不是fourAsiandragons。狗仔西方国家是人们的朋友,是忠实的象征,因为关于狗的一般都是褒义,比如Youarealuckydog.(你真是个幸运儿)Everydoghasitsday.(人人皆有得意日)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狗,往往取其凶狠残暴的一面,和狗有关的词语一般都是贬义,比如“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狗血喷头”等等。现在,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一些中国特有的事物越来越多的被世界各地的人们了解和接受,而这些词也就被直接音译。比如“馒头”,以前被译为steamedbread。其实这个译法倒是容易让西方读者产生误解:烤好的面包为什么还要蒸呢?现在将其直接音译为mantou。还有豆腐,以前译为beancurd,现在译为tofu;饺子,以前译为dumplings,现在译为jiaozi;旗袍,以前译为mandaringown或者cheongsam,现在译为qipao。近年来,随着中国影视作品在国际上影响力的增强,中国功夫也被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所接受和喜欢,而功夫也就被音译为kungfu,但为了便于外国人理解,需要加上注释,“aChinesemartialartbasedontheuseoffluidmovementsofthearmsandlegs”。这样既保持了功夫的中国特色,又让外国读者有了明确的了解。
关键词:旅游翻译;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策略
一、引言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的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超过其它国家,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这是一个良机,能够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扩大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增进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让中国真正地走向世界。那么,如何既让外国游客更好地对我国五千年灿烂的历史文明有所了解,又使他们在有限的时间里接受中国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诗词典故,景点传说等,就涉及到跨文化交际下的旅游英语翻译。旅游宣传资料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因素,文化差异给汉英旅游翻译造成较大的困难,因此,要以功能派翻译理论的核心—“目的论”为指导,来探讨汉英旅游翻译的原则,提出有效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从而准确、生动、形象地译介旅游资料,推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文本翻译的内容包罗万象,跨文化交际的例子比比皆是。在旅游翻译中进行跨文化译介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有实际意义。优秀的旅游译本能让祖国大好河山由静态变为动态,使悠远流长的历史故事沁入外国读者的心田,唤醒外国游客对中国名胜古迹的深切向往,从而激发他们不辞万里的旅游行为。然而,目前在汉英旅游文本翻译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文军和高存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外国游客理解英译旅游文本的情况作了调查,发现汉语旅游文本英译出现的错误有拼写、遗漏、语法、中式英语、用词不当、累赘、文化误解等若干类型。因此,汉语旅游文本的英译亟待有效的研究和探索。根据美国著名翻译家尤金·奈达的理论,要真正出色地做好翻译工作,掌握两种文化比掌握两种语言甚至更为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讲,旅游翻译是一项高层次的综合思维活动,译者不仅应使两种语言对接成功,更要使两种文化的内涵对接成功。
二、中西文化的差异
文化是一个民族知识、经验、信仰、价值、态度、等级、宗教以及时空观念的综合。不同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心理、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念。中华民族主张“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强调客观融入主观,喜欢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书画、建筑、诗歌都讲究神似重于形似。所谓“我看青山多妩媚,青山看我亦如是”的道理。反映在语言上就有了汉语行文辞藻华丽,情感横溢,讲究声律对仗、音韵和美的特点。此外,受中庸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国人的美学观念别强调平衡美,除了极为频繁地使用对仗这一修辞格,还大量使用四字词组。在这方面,西方民族则迥然不同,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使西方哲学保持物我分离,二元对立,在主观和客观的物象关系上,更多注重模仿和再现,体现了“天人各一”的思想,直面物体本质特点,再现事物原貌。这种趋势反映在语言表达形式上,就出现了英语重形式、重写实、重理性的特点,形成了其句式构架严整、表达思维缜密、行文注重逻辑理性、用词强调简洁自然、描述突出直观可感的风格。因此,中文旅游资料中极为主观,有关感受的描写,在英译时可以倾向于选择细节。
三、文化差异对旅游翻译的影响
(一)由文化空缺和文化冲突造成的汉英翻译的不对应性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地理环境、历史条件、、社会习俗使两种语言的词汇出现非对应和非重合的现象,它们之间没有语义共鸣,有的只是语义空缺或语义错位。也就是文化空缺所产生的词汇空缺以及文化冲突导致的词汇冲突,这些词汇我们称之为“文化负载词”(culture-loaded or culture-bound words)。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形成了语言的特殊性,象“阴阳”、“五行”、“气功”、“八卦”等词汇,严格来说,在英语中找不到对应的词。象“饺子”、“粽子”、“元宵”等食品也没有相应的词来翻译,如果勉强将“饺子”翻译成“dumpling”,此词指英美人常食用的一种水果馅或肉馅的食品,与中国的饺子并不相同,意思要宽泛得多。再如文化上的缺失,“粽子”可以解释成“a pyramid-shaped dumpling made of glutinous rice wrapped in bamboo or reed leaves (eaten during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但是,外国朋友如果不知道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不知道龙舟节的来历,不知道为什么要在那天吃粽子,粽子的内涵意义仍然没有传递过去。又如“秦始皇”仅仅译成“Qin Shihuang”,可能外国游客就无法理解,如果适当补充历史背景,增译为“Qin Shihuang, the first emperor in the Chinese history who unified China in the year B.C. 221”,就更容易被外国游客所理解。因此,许多专家主张以音译加注的方式来保留这类词汇的特殊文化联想意义。译者在翻译时要克服的不仅有语言障碍,而且有文化障碍,正如王佐良(1989)先生所说的“译者处理的是两种文字,面对的却是两大片文化”。
关键词: 文化差异 英汉礼貌原则 差异
一、礼貌原则的相关理论
(一)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
美国语言学家格赖斯(H.P.Grice)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会话含义理论。他认为,人们为了确保会话的顺利进行,就必须共同遵守一些基本准则,特别是“合作原则”,以达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从而使谈话得以顺利进行。Grice(1975)在《逻辑与会语》中提出了合作原则的四个准则。
1.数量准则(Quantity maxim)
2.质量准则(Quality maxim)
3.关系准则(Relation maxim)
4.方式准则(Manner maxim)
Grice认为,为了达到某种交际目的,人们可以故意违反某一(些)准则,说假话、空话,说不相干的话或歧义的话,等等。但他的理论解释了会话含义是怎样产生和理解的,却没能解释人们为什么要违反会话准则。
(二)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
英国语言学家里奇(Geoffrey N.Leech)提出了礼貌原则,弥补了合作原则的某些不足,丰富发展了“会话含义”理论。Leech发现,很多情况下,人们违反合作原则的准则是出于礼貌的需要,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把不礼貌意念的表达减弱到最低限度。Leech把礼貌原则分为六类。
1.得体准则(Tact Maxim):减少表达有损他人的观点。
2.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减少表达利己的观点。
3.赞誉准则(Approbation Maxim):减少表达对他人的贬损。
4.谦逊准则(Modesty Maxim):减少对自己的表扬。
5.一致准则(Agreement Maxim):减少自己与他人在观点上的不一致。
6.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减少自己与他人在感情上的对立。
礼貌现象普遍存在于各种不同的文化和语言之中。它制约着人们的言行,协调着人们的交际活动,因此礼貌是人们进行交际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世界上各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而文化差异必然导致礼貌原则的差异。如果各自仍按各自的礼貌原则行事,就会产生误解和冲突,从而导致交际失败。
(三)中国式的礼貌原则
Leech的礼貌原则是建立在西方文化之上的,忽视了中国礼貌文化的特殊性。中西文化的不同在于中国人讲究“客气”,贬低自我,褒赞他人。而西方人,以英国人为代表,似乎无暇“客气”。所以中国的礼貌颇具中国特色。中国学者顾曰国(1992)吸收并借鉴了Leech的礼貌准则,归纳了五个中国式的礼貌原则。
1.贬己尊人准则
指谓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时要“贬”和“谦”,指谓听者或与有关联的事物时要“抬”和“尊”。
2.称呼准则
指人们出于礼貌,在相互称呼时要按“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序”的传统来体现人际交往中的社会关系。
3.文雅准则
即选用雅言,禁用秽语,多用委婉,少用直言。
4.求同准则
即说、听者在诸多方面力求和谐一致,尽量满足对方的欲望。
5.德言行准则
指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减少对他人的付出,少说自己付出的代价。
二、不同文化背景下英汉礼貌原则的差异
不同的文化对于礼貌原则的理解和遵循程度是不同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不同的自我观
西方的个人主义观念强烈。对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西方社会来说,英美文化似乎更加偏重于个人主义,他们不希望别人干涉自己的生活。个人利益、权利、隐私、自由、个性解放或自我实现,都被视作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因此,西方人在交际中注重个人隐私和独立,总是从个体主义立场出发,强调个人的面子。而这种文化氛围使英国人或美国人更加在乎自己的消极面子。他们认为尊重个人的自由权利和独立是礼貌的,反之,则是不适合的,甚至被认为是粗鲁的。
汉文化则强调集体意识合作精神,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实现合作或团结。因此,积极面子在中国文化中更为盛行。而中国人所持有的是依附性的自我观,他人和自我的关系不是那么清晰,只有当自我被放在适当的社会关系中才会变得完整。汉文化人非常重视及参与个体与团体的关系,注重集体荣誉感,在交际中,往往从集体主义文化观出发,强调群体的面子。因此,汉语言文化中是礼貌的表现,在英语文化中可能会被看作是侵犯个人自主的行为。
(二)不同的文化价值
中西方两种文化有着截然不同的礼貌评判标准。西方文化突出得体准则,“尊人”不“卑己”。西方人认为欣然接受对方的赞扬可以避免损害对方的面子,是礼貌的,对恭维往往表现出高兴与感谢,采取一种迎合而非否定的方式。
汉文化重视谦逊准则,“谦虚”是中国人的美德,中国人的“谦虚”主要体现在“卑己尊人”上,这是在中国特定的文化环境下“礼”在交际中的具体体现,意味着贬低自己,抬高别人。由上可知中国人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更重要的是维系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社会,而西方人注重的是利用语言来表现个体的存在和价值。
(三)不同的语言表达程度
Searle认为间接言语行为是“通过实施另一种言语行为来间接地实施某一种言语行为”。也就是说,在交际中说话人并不是直接说出自己的意图,而是换一种说法拐弯抹角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思。它普遍存在于语言中,具有共性,但每一种语言又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一般说来,话语越间接,语气就越委婉,给听话人留的余地就越大。但是我们不能一概以话语表达的间接程度来确定话语的礼貌程度,因为中西方在直率的概念上有一定的差异。
使用英语的人通常会直接、明确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因此交际双方不论在批评、邀请、馈赠、赞扬或拒绝时,一般都直截了当,他们的语言直接、直率、肯定。而中国人往往使用间接的、隐含的语言来沟通。只有明确说话时的情景并借助肢体语言、空间语言及上下文联系后,接受者才能弄清对方所要传达的信息、观点或意见。正是这些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间接程度的差异,增加了中西方人际交往的困难。
三、结语
礼貌是一种社会现象,具有普遍性。但不同的文化背景给礼貌赋予了不同的文化特征。由于中西方两种文化存在着巨大差异,因此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我们应当重视并尊重这些差异,采用不同的礼貌原则和策略,掌握礼貌用语,避免语用失误,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以保证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Grice,H.P.Logic and conversation[J].In Cole & Morgan(eds.),1975.
[2]Leech,Geoffrey N.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don:Longman,1983.
关键词:跨国企业;文化差异;语言瓶颈;解决路径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01-0127-04
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使得我国的国际市场知名度和影响程度日益提高,跨国企业的到来给予了我国经济更大的发展机遇,但跨国企业毕竟具有完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它们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必然会遭遇不同的文化冲突与碰撞。正这是因为跨国企业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它们的文化理念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从而导致了跨文化交流过程中的文化摩擦甚至误解,这些都不利于跨国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企业文化指的就是在一定的组织中,经过长期的实践而形成的为企业员工普遍认同的价值行为准则。企业文化的建立是需要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浸染过程逐步形成的,它是一种渐进性的价值判断体系,主要包含了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等。跨国企业同样需要企业文化来指导经营管理。但是,跨国企业由于具有一定的文化差异,处理不当,容易导致经营管理的失败。所谓文化差异,指的就是在文化、价值观、社会行为以及态度、需求等不同方面的表现。文化差异在多方面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不仅企业的跨国经营的战略受文化差异影响,而且企业的经营管理和企业形象也受其影响。
1 跨国企业定义及其面临的发展环境分析
跨国企业产生于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是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健全的、统一的、网络化的市场体系,保证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1983年联合国跨国企业委员会拟订的《跨国企业行为守则》中认为:跨国企业指的就是由分设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实体组成的企业,而且不论这些立体的法律形式和活动范围如何。跨国企业的业务是通过一个或多个活动中心,根据一定的决策体制经营的,可以具有一贯的政策和共同战略。企业的各个实体由于所有权或别的因素相联系,其中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实体能对其他实体的活动施加重要影响,尤其可以与其他实体分享知识、资源以及分担责任等。一般来说,跨国企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产物和标志性事物,它又反过来能够促进一个国家本土经济的高速发展,还能够为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进程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前,跨国企业面临的发展环境较为复杂多变,它们为了各自的利益,采取多种方式,不断超越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在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协调认识和行动,从而实现各国经济、社会联系与竞争的普遍化及其方式的多样化。但是,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阴影仍未散去,欧债危机又接踵而至,这些都给跨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增加了不少不稳定因素和压力,但是,它们仍然是经济全球化进程最活跃、最直接、最重要的推动力量。同时,它们经营的无国界性往往更容易受到全球经济的震荡。因此,它们必须依赖于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来增强市场竞争力。这些素质除了技术性因素以外,还应该包含适应性的文化理念以及企业整体的适应能力和整合能力。因此,跨国企业文化方面的软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就是把自己置身于不同文化背景生存、淘汰、适应和发展的过程中。因此,文化对跨国企业来说,具有全方位、全过程、全系统的影响力,必然会遭遇来自不同文化体系、文化区域的摩擦与碰撞。可以说,跨国企业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是非常复杂多变的,主要是复杂的外部经营环境和艰难的内部管理。其中,内部管理的困难主要来源于文化冲突和文化差异,它们的存在已经给跨国企业的战略决策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甚至成为重要的发展障碍。对于跨国企业来说,文化作为“软环境”是决定企业跨文化管理成败的重要因素,跨国文化的差异、环境的复杂都可能导致管理的失败。稍有不慎,都会引发跨国企业整体发展的不利局面。因此,跨国企业必须做好跨文化管理工作,尤其解决其中的文化差异和语言瓶颈问题,从而为跨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正常生产经营创造有利的软环境。
2 跨国企业中的语言与文化差异分析
企业文化是一个繁杂的建立过程,它牵涉到不同群体和不同个体之间把不同的价值判断准则进行不断融合和同化的过程。由于跨国企业所遭遇的不是简单的群体和个体,而是纷繁复杂的民族和社会文化,因此,它的文化融合是一个长期循序渐进的过程。跨国企业的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是一种由被动接受向主动要求的转变过程。各国的价值标准各异,跨国企业要进行民族文化和语言的大融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作为文化重要载体的语言,其在跨国企业中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2.1 语言与文化差异影响企业文化的融合
跨国企业的员工来自于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具有不同的语言和思维方式。而员工作为跨国企业中的重要构成元素,是必然不能忽视的部分,一个成功的企业必须重视人的首要作用。这就需要跨国企业建立起具有诚信性、民心性和平等性特点的企业文化氛围,企业诚信的文化就是面向未来的文化,跨国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首先必须得到自己员工的强力支持,以员工的全体向心力来推动跨国企业的顺利发展,“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中国古话,它对于跨国企业来说同样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这就是说跨国企业要以人为本,让企业内部员工的语言与文化差异不成为企业进行科学管理的障碍。
2.2 语言与文化差异影响员工合作
跨国企业需要建立一种情感式的企业文化来满足员工情感上的需求,运用一种系统化和科学化的方法来解决复杂而难以捉摸的情感问题。同时,跨国企业的发展也是人与人之间密切合作的过程,因此,跨国企业文化中也有提倡互惠互利、实现双赢的同盟性文化,它有助于培养一种协作的精神,有助于形成一种团队感和责任感,使得不同文化语言背景的员工具有一种被认同的神圣感,从而形成一个开放性的企业文化,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以新的视点、新的方法、新的角度和新的思考来解决跨国企业遇到的文化壁垒。否则,跨国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语言与文化差异将大大影响到员工的个人情感,从而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效果,不利于企业文化融合。
2.3 语言与文化差异影响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在当今国际市场竞争中,跨国企业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没有哪一个企业敢高枕无忧地进行生产经营,而是应该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这种具有忧患意识的企业文化,有利于使跨国员工们真正树立起“狼就在身后,自己随时可能被吃掉”的竞争理念,才可以使得企业员工随时关注企业的命运。此外,跨国企业是一种重要的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载体,它虽然是世界企业中的精英阶层,但是,其仍然需要一定的忧患意识,否则,即使再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再成熟的经营模式,如果没有优秀的企业文化作为指导,也是容易走向衰落和灭亡的。而语言与文化差异如果处理不好,将会大大影响到跨国企业内部员工树立起真正的主人翁意识,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发展。
3 跨国企业文化中语言瓶颈的具体表现及解决路径分析
据一项数据调查显示,全球跨国企业失败的例子中,约有80%以上的主因来自于失败的语言沟通与文化差异处理不当。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文化差异必然有语言沟通方面的问题,很多跨国企业员工语言不通,无法进行交流与沟通,造成这种现状主要还是由于文化差异导致的,因为语言本身就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通过语言进行传播与交流的。一旦文化差异无法解决与沟通的话,语言交流也会出现问题,进而影响到跨国企业的管理思维和管理方法,甚至产生管理程序和组织沟通方面的各种冲突与矛盾。事实上,在跨国企业的发展中,最大的挑战就是语言障碍引发的语言瓶颈问题,据一项调查研究表明,当前有一半左右的跨国企业高管认为,语言障碍破坏了他们的跨境交易机会,进而使得企业遭受巨大损失。此外,一个语言培训机构也曾对全球几百位跨国企业高管进行了相关调查,他们认为最大的困扰就是语言沟通不当而引发的误解,从而造成企业内部跨境交流的困境。有些跨国企业也在试图改善语言交流状况,比如说选择英语作为官方交流语言,但是又会造成非英语人员的语言障碍,从而丧失自信,影响企业的整体发展。那么,针对这种最大的语言瓶颈挑战,跨国企业应该从语言与文化差异方面入手,做好跨文化管理工作,最大限度地消除文化差异导致的语言瓶颈问题。具体如下:
3.1 跨国企业实现文化融合,从文化方面消除语言瓶颈的根源
这就是说跨国企业要实现文化融合,进行跨文化管理。一般来说,跨国企业的文化管理就是进行交叉文化的管理,具体是指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物、事的管理,是一种以人为中心、以塑造共同价值观为手段的管理模式,就是要把不同文化进行沟通与融合管理。跨国企业应该努力克服各种异质文化之间的冲突,在不同形态的文化氛围中,设计出切实可行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机制,合理配置企业资源,挖掘和利用企业潜力和价值,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这就需要跨国企业能够在人的理念、使用、激励等方面加速“跨文化管理”,创造出一种多民族优秀文化融合的企业文化,可以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妥协和折中,也可以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的融合与补充。当然,在进行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要遵循最小化原则、多样性原则、协同性原则,做好跨文化危机管理。具体来说,跨国企业跨文化管理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的融合,这就是冲突、渗透、融合三个阶段,这是一个较为复杂、困难和漫长的过程,我们要使得员工体会和理解对方的不同文化理念和语言表达方式,从而达到真诚合作。
3.2 跨国企业要基于语言与文化差异,创建一种突破语言文化瓶颈的新型企业文化
跨国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跨文化冲突问题,其中的语言交流问题也是重大的障碍之一,如果不能突破语言瓶颈和文化摩擦,就难以真正做好跨文化管理。因此,跨国企业应该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建立一种新型的企业文化,尽可能地发挥出跨文化优势,消除跨文化弊端,做好跨国企业的战略性运营。具体来说,首先,跨国企业的管理者应该长期观察东道国文化与母国文化的最大不同,并采取人性化的管理方式逐渐使得企业员工对不同的文化实现认同感,最终深入人心地形成一种强大的文化优势。跨国企业还可以在进行海外投资的时候,以思维全球化、行动当地化的原则进行本土化管理,帮助管理人员掌握东道国的语言知识和特有文化内涵,选择有文化识别整合能力的经营管理人员到国外分公司担任跨文化管理的重要职责,还要雇佣当地职员,从而使得跨国企业能够在当地站稳脚跟。此外,跨国企业还可以实行一企两制策略,创建新型的企业文化,让企业管理人员识别文化差异,通过各种渠道促进员工对不同的文化相互了解、适应、融合,并在母国文化和当地文化基础之上构建一种新型的企业文化,使得该新型的企业文化作为跨国企业管理的基础,既含有母公司的企业文化内涵,又能适应国外文化环境,从而体现跨国企业竞争优势。
3.3 跨国企业要强化员工的语言培训工作,并重视选聘具有多种语言能力的人才
跨国企业应该要帮助企业员工正确识别文化差异,加强跨文化认同感,不要以强制性的手段来迫使员工认同,而是要以一种人性化的方式来潜移默化地对员工进行文化与语言的培训,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团队精神,还要在人力资源规划中考虑跨文化因素,区分好优势和劣势,在招聘和外派中注意跨文化管理人才的选拔,要使得这些员工具备兼容多种文化,具有开放胸襟、善于沟通和有自我学习能力的本土员工与外籍员工搭档的能力,加强沟通交流,形成一种相互信赖、真诚合作、开放沟通以及多种文化和睦相处的企业环境。此外,跨国企业还要加强对于员工的跨文化培训工作,加强他们对不同文化传统的反应和适应能力,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其中的语言培训是必须进行的,否则,语言不通无法进行基本的交流与合作。一旦语言问题解决了,就可以减轻驻外经理可能遇到的文化冲突,促进当地员工对公司经营理念和习惯做法的理解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等,构建有针对性的绩效管理系统及激励系统,注意公共关系,建设具有协作精神的企业文化,从而使得跨国企业的文化冲突与语言障碍消失在无形之中。
总之,跨国企业应该在企业内部塑造多文化融合的企业文化氛围,引导不同文化背景与语言习俗的员工、互相借鉴,并尽快建立完善的语言文化培训体系,从而有效增强员工对不同语言与文化的识别程度,以公平、公正、公开的态度对待语言障碍,从而实现有效沟通与合作。
参考文献
[1] 陈艳红,黄军辉.跨国公司的文化差异与国际竞争优势
[J].陕西经贸学院学报,2001,14(4).
[2] 刘光明.企业文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3] 蒋兆毅.跨国企业的跨文化冲突解决之道[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4,(5).
[4] 司千字,高小芹.中西企业文化融合和跨文化管理[J].商业研究,2004,(20).
[5] 王云兰.企业文化与竞争优势 [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6] 吴显英. 跨国企业文化分析的方法、问题与对策[J].经济问题,2003,(7).
[7] 杨泉.跨国企业中的跨文化管理[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