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2 15:34:3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危化品企业如何监管,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危化品网上监管问题的提出
1、特殊阶段的特殊命题。2006年10月,江苏省人民政府针对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安全事故多,污染环境严重的状况,决定在3年内关闭三分之一化工企业。无锡市是化工大市,共有经营危险化学品企业3775家。市政府决定3年任务1年完成。2007年5月底,太湖蓝藻爆发引起供水危机,化工企业污染水源是重要原因。市委市政府决定开展化工企业专项整治,保护和重建太湖生态环境。如何对从事生产经营的化工企业依法实施有效监管,监管什么内容,监管到什么程度等问题严峻地摆在工商部门面前,困扰着监管一线的基层工商部门。由于监管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促使工商部门必须尽早闯出一条网上监管的新路子。
2、特殊法规的特殊要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是危化品监管的专项法规,条例对生产经营企业的要求十分严格,其中第30条规定“经营危险化学品,不得从未取得危险化学品生产许可证或者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企业采购危险化学品”。第31条规定“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不得向未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或者个人销售危险化学品”。如何使这些规定落到实处。该条例第5条第七项对作为监管机构的工商部门提出了必须“监督管理危险化学品市场经营活动”的特殊要求。因此,深入研究危险化学品的监管,是工商部门义不容辞的法律责任。
3、特殊商品的特殊监管。危险化学品虽能极大地丰富和改善人们的生活,但稍有疏忽,便会引发事故,危及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对人民生活、社会和谐构成极大的威胁和破坏。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生产、安全流通、安全使用、安全贮存,是政府、企业、社会和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问题。由于商品特殊,必须研究特殊的监管方法。
二、危化品网上动态监管系统的构建
动态监管是网上监管的基本做法。惠山区工商局从以下几方面人手,加强危化品网上监管。
1、开发网上监管二版软件。二版软件的主要特点,是分为内网与外网两部分,既相对独立,又不能分割,数据能够实时交换。外网界面要充分借鉴企业较为熟悉的“网上年检”、“网上报税”等软件的界面风格,但也要有自己清新简明的特色。外挂应用软件与工商业务软件的数据应能共享,使系统基础数据的来源稳定,大量减少数据的重复录入。惠山工商局运用动态的二版软件,和有关单位联合开发成功“危险化学品网上管理平台”,使信息交流更为顺畅和及时,入网的危险化学品企业也能够从外部很方便地通过监管网自行上报许可证相关信息和每月产品来源或产品销售经营种类,工商监管干部能按时进行网上核查,并在网上用实名制对企业提出的问题进行回复。
2、采用集约监管模式。网上监管要做到统筹考虑,实行集约化监管。要实行企业自主申报与工商部门核查相结合,网上监管与实地巡查相结合,日常监管与突击抽查相结合,行政处罚与行政指导相结合,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对危化品经营销售企业的监管能力。工商部门在监管的同时要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在企业用户操作界面上要着重强调查询功能和互动功能,以提高企业使用软件的积极性。在网上监管系统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守监管对象的商业秘密,主要采集内容应是其经营的危化品种类,对具体经营数量是否上报,由监管对象自主决定,不作强制性要求,以打消其顾虑。企业可通过咨询模块,同工商监管人员进行一对一交流,解决经营中遇到的与工商政策方面有关的疑难和困惑。
3、实行流程和制度监管。要在软件中设定规范的工作流程,实施严格的责任规范,以减少工作中的随意性,提高监管质量与效率。要建立《工作责任考核办法》等严格的制度,对职能工作中每个环节的职责权限、工作要求、责任追究等作出具体规定,使监管干部明确自己的任务、责任、权利。惠山工商局将涉及监管巡查的各项工作任务直接落实到片区责任人,深化“片长制”监管模式,明确解决危险化学品监管“管什么、怎么管、管到什么程度、管不好怎么办”等问题,做到“任务清、责任明”,最大限度地降低因工作不到位而追究行政责任的风险,使经济户口管理真正落实到位。对列入危化品网上监管对象的当事人,惠山工商局规定基层工商分局必须在3个工作日内发出书面通知,督促企业做好上网工作。企业办理注销登记后,做到即刻将该企业信息从危化品企业数据库中删除。
4、整合资源实行定向监管。针对危险化学品监管责任重、监管力量少、监管专业技能缺乏、传统监管手段不适应的矛盾,要整合监管资源,实现软件的数据共享。通过内部网络建立健全上下互通的“三级互动工作机制”,使上级、本级、下级监管部门信息沟通与交流更顺畅。以减少环节。提高工作效率。上级和区内监管部门在监管工作中一旦发现企业违法行为,或需告知其他工商所的,可以通过该系统下达监管要求,或将指令、信息抄送相关工商所,从而有效缓解人手紧张的压力。针对目前企业经营范围交叉的特点,对危化品的监管应当采用定向管理方式,将企业不涉及危化品的部分踢除,对原先已列入危化品数据库的企业。如变更后的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不涉及危化品,应将其从数据库中删除。对重热点行业要设置行业的热点标志,实行定向重点监管。
5、推行监管与周到服务的有机结合。利用“危险化学品网上动态管理系统”具有的“数据共享、使用方便、保密性好、互动性强、智能化高”的特点。入网的危险化学品企业可通过上网自行申报每月产品来源或产品销售经营种类,工商监管干部按时进行核查,通过内网对企业上报的数据进行查看分析,发现问题及时作出处理。同时,要注意为企业提供周到的服务。及时解决企业提出的问题。电脑自动对比如产生问题。要及时处理,要在原来“经济户口巡查监管表”的基础上,强调“监管痕迹清晰”这一原则。专门设立“重点监管信息处理栏”,要求监管干部每处理一项内容都必须将处理情况详细记录下来,以备检查考核,为今后如何为企业更好地服务打下基础。
三、需要把握和解决的几个问题
无锡市惠山工商局结合年检将有条件上网的生产企业和规模以上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纳入管理系统。为建立和谐的经济环境作出努力。他们的初步实践表明,要实现良好的危险化学品网上监管,应注意把握和解决如下几个问题:
1、抓好培训指导。要对相关企业负责录入和上传信息的电脑操作人
员进行法律法规、道德、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引导企业遵守社会公德,不牺牲公共安全而谋求自身利益,避免“无意识违法”。要使其熟练掌握如何进行前期数据采集,如何建立书式台帐。要指导企业进销货时索证索票,将相关票证存档备查,自觉上报产品进销来源及品种,并对申报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要通过网上监管,将监管引入行政指导机制,实现“指导一家,影响一段,规范一片”。
2、推行监管“三化”。要着眼于监管工作的延续性和完整性,做到监管动态化、远程化、智能化。“动态化”,就是依托信息技术和系统支持,对危化品企业经营活动实行主体信息动态记录、监控动态调整、警示信息动态提示,把工商监管贯穿于市场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将违法行为遏止在萌芽状态,确保监管责任落实到位。“远程化”,就是依托互联网“咨询平台”,与监管对象及时沟通交流。“智能化”,就是设定系统自动比对功能,将企业上报的几千种危险化学品,与营业执照和许可证核定的经营品种进行比对。及时发现违法经营线索,提高监管效率。
3、实行信任监管。将网上监管和企业信用挂钩,推动企业自律。对如实申报的企业实施信任监管,每年只实施一次例行检查。对漏报、瞒报数据的企业,实施重点监管。对网上巡查中发现有不按时申报数据等问题的企业,通过“咨询平台”进行行政提示,引导其按时申报。在行政提示没有结果的情况下,组织人员实施全面检查,明确重点检查内容,检查中发现有涉及违法行为构成立案的立即进行处理,并将处理情况通报相关部门。对不构成立案的,在实施提示管理的基础上,增加实地检查的频次,以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对网上巡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及时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同时通过MSN或电话联系方式了解责令改正的执行情况。对轻微的违法行为重教育轻行政处罚。
4、设立激励机制。工商部门要对在规定时间内如实申报的企业在年检及信用评定等方面给予激励。促使企业按时自主申报,并对申报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工商部门既要及时上传相关数据,更要在每天录入过程中定时查看各企业录入数据是否正确和完整,对不符合网上监管要求的。及时通知企业加以改正,使数据录入的准确性和效率不断提高,使入网平台有利于提高企业危险化学品经营水平,有利于减少企业经营风险,以激励企业申报积极性,保证数据的齐全和完整。
5、保护商业秘密。网上监管对保护商业秘密有一定的技术要求,要注意在这方面下功夫,无论是监管部门还是企业,都要注意在试点基础逐步推开引导相关企业上网的同时。对可能涉及商业秘密的内容注意保密。对具体生产经营的数量录入不作强制性规定。
2014年2月,国务院安委办印发《危险化学品重点县(市、区)安全生产攻坚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60个危化品重点县,用近两年的时间(到2015年底)实施危化品安全生产攻坚工作。
《方案》包括对60个重点县攻坚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和具体措施等方面的要求,如何准确理解《方案》中的目标任务,扎实推进攻坚工作?本刊记者采访了《方案》的主要起草人,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总工程师、监管三司司长王浩水,请他详细介绍《方案》的要求。
记者(以下简称“记”):王总工,您好!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将60个危化品重点县的安全攻坚工作作为2014-2015年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通过开展攻坚工作,希望危化品重点县的安全生产工作得到怎样的改观?
王浩水(以下简称“王”):60个危化品重点县是全国危化品安全监管的重中之重,其安全生产状况直接影响全国危化品安全生产形势能否实现稳定好转。通过攻坚工作,要实现重点县危化品事故总量明显下降,重点县人民政府的危化品安全监管能力明显提升,促进重点县危化品安全生产工作长效机制的形成。
具体来说,就是各重点县的危化品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比攻坚前五年的平均死亡人数下降50%以上,有效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力争杜绝重特大事故。部分安全形势较好、近几年未发生事故的重点县,力争杜绝危化品事故的发生。重点县的危化品生产企业要全面实现标准化、自动化、信息化,化工园区建立并运行安全生产一体化管理体系。
我们要求重点县所有的危化品企业,都要按照标准化规范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全面实现三级达标。对于安全生产条件好、安全管理水平高、工艺技术先进的危化品企业,鼓励申请二级达标评审。有条件的重点县要大力培植一级标准化企业。通过示范引领、经验交流和共享,提升整个地区的标准化水平。
重点县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存在重点监管危化品的生产、储存装置、设施的危化品企业,要全部完成自动化控制系统改造,涉及危化品重大危险源的企业要全部完善监控措施。对大型危险化工装置,要装备集散控制系统(DCS)、紧急停车系统(ESD)或安全仪表系统(SIS),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在危化品企业中全面推进危险与可操作性(HAZOP)分析和安全仪表系统功能安全评估(SIL),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同时,要加快推进重点县危化品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危化品动态监管、应急救援和电子政务等功能。目前,可利用的信息系统包括: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管理系统、危化品经营许可申请审批系统、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危化品登记信息管理系统和事故查询系统等。此外,要推动危化品安全标签的全面应用。
下一步,将依托国家安监总局“金安”二期工程,进一步实现危化品行政许可、危化品建设项目、标准化、重大危险源、危化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等事项的动态监管和相关电子政务。
通过攻坚工作,还要促进重点县化工园区建立健全园区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实施园区安全生产一体化管理,强化园区应急保障能力建设,构建一体化管理系统。开展园区整体性安全风险定量评估工作,科学评估园区安全风险,并采取措施消除、降低或控制安全风险,已建成投用的化工园区,每5年要开展一次园区整体性安全风险评价。结合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基准,开展城区高风险危化品企业的评估,有序开展进园入区工作。
记:根据《方案》中的要求,重点县及其危化品企业应如何落实这一工作?
王:按照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要求,攻坚工作应从强化源头管理、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安全监管3个方面入手。
源头管理就是关口前移,主要抓手是实施安全发展规划、科学规划化工园区,严格园区企业准入,合理布局园区企业,实施园区安全生产一体化管理,加强安全设计监管和推动城区高风险化工企业搬迁。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对危化品的生产和储存的规划、布局和控制,以及城市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中对危化品的生产、储存专门区域的规划原则作出了明确规定。近年来,国家安监总局先后制定、印发了关于强化化工行业源头管控的规范性文件,如《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编制导则》就提出了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应当遵循的技术原则。
《关于进一步加强化工园区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中,要求科学规划化工园区,严格园区企业准入,合理布局园区企业,加强园区安全生产一体化管理。各重点县要建立“责任明确、管理高效、资源共享、保障有力”的园区安全管理工作机制,将园区内企业之间的相互影响降到最低,同时搭建园区内企业安全管理“比学赶帮超”的平台,强化园区内企业的安全生产管控,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加强应急救援综合能力建设,促进园区安全生产和安全发展。
重点县还要大力促进化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利用国家财政支持关闭产能过剩、安全隐患突出、布局不合理等各类小企业的有利时机,加快推动化工企业整顿关闭与转型,推动城镇人口密集区域内涉及“两重点一重大”危化品生产储存企业搬迁。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我们从建设项目设计管理、化工过程安全管理、隐患排查治理和标准化建设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梳理,提出了企业层面可以执行和落实的对策措施。
国家安监总局联合住建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计管理的通知》,明确了加强危化品建设项目安全设计管理的具体内容和工作要求。
根据《加强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可以指导具有一定安全生产基础的企业,加强安全生产信息管理、风险管理、装置运行安全管理、岗位安全教育和操作技能培训、试生产管理、设备管理、作业安全管理、承包商安全管理、变更管理、应急管理、事故和事件管理、持续改进等。
隐患排查治理是安全生产的重要工作,是预防和减少事故的重要手段。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印发的《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指导企业逐步建立隐患排查治理的常态化机制。
为突出遏制事故的关键要素,《化工企业保障生产安全十条规定》以总局令形式颁布,明确了化工企业生产安全应抓住的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提出企业保障生产安全的最基本、最重要规定。
此外,国家安监总局还将继续推进危化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开展了危化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生产储存装置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确定、化工企业定量风险评价、过程管理、变更管理等多项当前急需的标准规范制修订工作。
各重点县在强化安全监管方面,应加强组织领导,在县政府尽量配备具有化工专业背景、有化工企业管理经历或接受过危化品安全生产知识培训的分管领导。加强危化品监管队伍建设,原则上每40个危化品企业配备1名安全监管人员(至少应有2名危化品监管人员)。要加大对重点县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的危化品知识培训力度;强化监管人员业务培训,提高监管人员的业务能力。
重点县要通过合作办学、联合培养等方式,强化危化品安全生产人才培养。指导监督危化品企业健全企业教育培训制度,建立全员教育培训工作机制,开展持续不断的全员教育培训,不断强化全员安全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强化危化品企业法定代表人和主要负责人的教育培训考核,提升企业履行主体责任能力。要建立危化品安全监管专家库,积极发挥专家技术支撑作用。
记:对于攻坚工作的开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计划采取哪些措施推进?
王:我们计划在国家安监总局政府网站危险化学品板块中,开辟重点县攻坚工作系统。每月,各重点县将工作进展情况通过系统上报,以便总局跟踪了解攻坚工作进展情况;每半年将各省重点县的攻坚工作情况进行汇总,并通报所在省党委、政府;力争每年召开一次重点县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参加的专题工作会,通报工作目标落实情况,交流工作经验。
省、市安监部门要加强业务培训,制定针对重点县的培训计划,开展专业知识、法律法规和执法检查等方面的培训;国家安监总局已经对重点县领导干部开展了一次针对性的专题培训;我们还将促进总局、省、市和重点县实现培训资料、事故案例等资源的共享。
国家安监总局监管三司和省安监局将积极协调、支持、推动部分重点县的安全监管人员,到总局或省、市(地)级安全监管局以及有关中央企业挂职锻炼的试点工作,强化交流学习。
同时,我们将建立监管三司、省局处级以上干部定点联系重点县和重点企业制度。监管三司有关司领导分别联系若干个重点县,组织开展蹲点调研督导、事故案例警示教育,指导较大事故调查处理等活动,对各重点县攻坚工作提供支持和服务;相关省、市(地)级安监部门也要制定具体督导措施,加大对重点县的督促、指导和服务力度,推动攻坚工作顺利开展。
关键词:化工企业;危化品;安全管理
在化工企业中,往往会存在很多危险化学品,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健康与生活质量。化工企业工作人员通常会忽略对危化品的管理,不了解众多危化品的特殊性,因而导致化工材料发生质变,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同时也是安全隐患增加。因此,化工企业应该建立完善危化品的使用与保存制度与标准,加大对不安全使用化工品的员工的惩治力度;对于员工来说,更应该树立安全意识,对自己与他人的生命健康负责,从使用到保存储备化工品都要做到熟知,最终达到降低安全隐患的目的。
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问题分析
1.1化工安全生产管理不完善
很多的化工企业都缺乏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化工企业领导者对安全生产管理也不是很重视,导致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基本上都是“纸上谈兵”,没有任何的实际用处。如果想要确保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那么制定科学严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就是必须的。但是通过调查发现,我国的很多企业尤其是小规模的企业中,不仅没有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而且连最基本的安全管理人员都没有配备,再加上一些化工企业管理人员缺乏安全管理知识,导致化工企业在施工的时候经常会出现问题,而且这些问题还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进而使得化工企业安全隐患一直存在,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1.2化工企业资金投入安全生产环节较少
从目前来看,我国的化工企业存在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就是企业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不足,这也是企业在安全生产上的投入较少的主要原因。企业的领导只是关注自身的利益,为了争取最大利益而不断生产,忽视了生产环节中的安全问题,导致化工企业的安全设备得不到及时更新,老旧设备也没有进行定期的护理。还有一些化工企业根本就没有配备专业的维护人员,这也是导致化工企业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1.3监管部门责任缺乏明确性,没能形成监督合力
当前,公安、质检单位和交通运输等部门的工作都会涉及到危化品的运输安全监管。这也形成了多方监管的问题,但是同样此种工作方式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监管重复,监管工作的错位等,这些问题的出现都很容易出现工作监管盲区。此外由于很多地区间或是部门间无法实现有效交流,信息工作无法进行有效的共享,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监督工作的效率和力度。比如当前公安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只对剧毒危险品的车辆行驶路线进行审批,但是对于其他危化品的运输线路并没有进行关注,所以造成审批工作中存在明显的盲区。
2化工企业危化品安全管理策略
2.1提高化工企业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首先要提高化工企业领导层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提高安全管理意识,将安全生产作为第一要务。只有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化工企业才能够更好的发展下去。时刻秉承着安全生产理念,不断提高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意识,充分了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严格执行化工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化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2.2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节约型运输工作的开展
传统工作方式中对无法实现对行车时间、路线、线路的统一,整体的管理难度比较大,要顺利开展危化品的运输工作应采取加强对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力度,通过对先进信息技术的大力应用应用能对在运输中对各项指标进行优化处理无论是什么类型的生产单位都可以对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应用。同时,驾驶人员可以对车辆的实施情况进行掌握,从而有效的对危化车辆运行中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和解决从而在现代运输市场上占据着更有利的位置。在道路运输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从而对信息化发展进行更好的提升。
2.3在化工企业危化品生产中建立鲜明层级的监管体系
在化工企业进行危化品生产时,要建立严格鲜明的监督体系。首先,要从自身出发,企业要设立监督部门,对危化品生产使用切实做到有效的监督;其次,政府也应该切实做到宏观调控,创新危化品管理方式以及理念,特别注意保障人民生命安全,设立专门的危化品监督部门,对危化品生产质量和标准做出较高且严格的标准和规范,不同层级的监管部门都要对化工企业的生产、使用、运输以及存储等方各个面进行全面监督,熟知危化品的特性,这样更加有利于对危化品的安全使用与生产。为了提高危化品生产的安全性,确保员工以及企业的生命安全与经济利益,必须要建立鲜明的层级监管体系。
3结语
综上所述,在近年来对危化品的管理方式上,安全管理仍然是主要的管理手段。这种管理方式不仅具备较大的方便性,同时也具备较为灵活的特点。但是由于道路管理工作需要面对的情况比较多,所以危化品在管理的环节中所面对的危险性将更强。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正确认识危化品管理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从而不断探索安全的管理方式对促进社会的公共安全发展以及实现对人民生命财产的保障必将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佳欣.关于化工企业危化品安全管理问题的研究及应对方法[J].新华网,2014-08-14:31-32.
近几年,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在我国高危行业全面推广开来。危险化学品行业更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视为加强企业安全基础建设的有效载体、提升本质安全的有效途径,同时也将其作为政府实施分类监管的主要依据。
2011年6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根据相关法规、标准,制定印发了《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以下简称《评审标准》),对标准化的建设提出一些新的具体要求。在新标准实施后,我国危化品行业的标准化建设取得哪些进展?还存在哪些问题?国家将采取哪些措施推动?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监管三司副司长孙广宇。
记 者(以下简称“记”):孙司长,您好!自2011年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修订以来,全国危化品领域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现状如何?哪些地区的标准化建设推进较好?
孙广宇(以下简称“孙”):整体来说,危化品领域的标准化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个是数量上,一个是成效上。
截至2012年底,全国危化品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企业共计4万2725家,其中二级达标企业2623家,三级达标企业4万102家;正在申请达标的危化品企业有3万6544家。中央企业中,已完成达标和正在申请达标的危化品企业分别为6128家和4531家。
从我们掌握的情况看,危化品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效果还是比较好的。进行标准化建设的企业,不论是现场管理,还是作业环节的过程控制,都有很大改观。开展标准化建设的几年来,事故起数、死亡人数有明显下降,2012年,危化品行业的死亡人数第一次降到100人以下;较大以上事故起数也首次降到10起以下。
此外,自2012年9月1日危化品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管理系统启用以来,截至2013年5月,共有30个省级安全监管局(没有危化企业)使用了该信息管理系统,录入达标企业共计1万745家。其中,北京、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江苏、安徽、山东、广东、云南10个省(区、市)使用情况较好,江苏、山东的数据信息更新较快。
北京市安监局在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以管理提升为目的,以隐患整改为核心,以专业服务为基础,以机制建设为保障,早谋划、早起步。截至2012年底,北京市共有1 341家危化品生产经营单位完成达标评审工作,其中1 260家企业通过标准化三级达标评审,通过率达94%。24家未完成标准化或评审不达标的企业被关闭。
加油站、油库和瓶装工业气体这3类企业具有工艺设备简单、管理模式统一、规模小、人员少的特点,企业不知从何着手进行标准化建设。对此,北京市安监局本着“要素不减、标准不降、运行简单”的原则,分别制定了《北京市加油站安全生产标准化模板》《北京市瓶装工业气体安全生产标准化模板》《北京市油库安全生产标准化模板》,从现场管理和文件管理两方面,提出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标准化要求,指导企业更好地开展标准化工作。
记:为何到现在,全国未出现标准化一级达标企业?
孙:危化品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主导思想是:既要大张旗鼓,又不能搞成运动,还要见到实效。因此,标准化建设不贪大求快,而是要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全面推进,让企业将标准化与日常的安全管理有效结合起来,使标准化成为对企业日常安全管理非常有效的做法固化下来。
在《评审标准》制定之初,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就将其设计成基本标准相同(三级标准),增设一级、二级达标条件,实现逐级拔高的3个等级的达标标准体系。标准化三级达标企业要符合安全生产条件,二级达标企业要安全生产基本受控,一级达标企业则是安全生产的标杆示范企业。所以,二级标准在三级标准的基础上,增设了8个拔高条件,一级标准又在二级标准的基础上增设了4个拔高条件。
二级标准比三级标准所多的8个条件,具体包括:应初步形成安全文化体系;建立了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体系,并能够持续改进;符合隐患排查与治理要求,不存在重大隐患;符合重大危险源管理要求;化工生产装置设置自动化控制系统;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及吊装作业的管理制度、作业票证等符合作业现场要求;已建立完善的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控制管理制度与检测制度,并有效实施;把承包商事故纳入本企业事故管理。
一级标准比二级标准所多的4个条件包括:建立预警预报体系;有效运行的安全文化体系;涉及危险化工工艺的化工生产装置设置了安全仪表系统,并建立功能安全管理体系;涉及危险化工工艺和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的化工生产装置,进行过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并定期应用先进的工艺(过程)安全分析技术开展工艺(过程)安全分析。
2013年5月23-24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在浙江宁波召开了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培植工作现场会,将安全基础较好、达到二级标准的33家危化企业召集在一起,进行重点培植,会上又给一级标准新增1个条件,即:要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安全生产事故事件统计指标。
国际通行的人身伤害事故等级,按照对人身伤害或疾病严重性分为:死亡、职业病、损失工作日、工作受限、医疗处理、急救等。指标主要包括死亡人数、新增职业病人数、损失工作日事故数、百万工时损失工作日事故率、可记录事件数(死亡+损失工作日+工作受限+医疗处理)、百万工时可记录事件率。参照这些国际指标来统计安全生产情况,可以使企业的安全水平与国际水平有可比性,引导企业更加注重预防为主,过程控制。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计划在2013年底,公布一批标准化一级达标企业。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严格按照《评审标准》考量,让一级达标企业真正能在某个地区树立起标杆作用。
记:目前,我国危化品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还存在哪些难题?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将如何解决?
孙:当前全国危化品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已进入全面铺开、深入推进的阶段,但一些地区和企业还存在着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认识不足,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质量不高、要求不严,省际之间工作进展不平衡、部分中央企业创建进度缓慢等问题。
有些企业仅仅是为了标准化而标准化,没有将标准化的要求融入到日常安全管理之中,属于应付差事、完成任务,标准化建设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也背离了国家推进标准化建设的初衷。
标准化是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管理规律的凝练和总结,新进入的化工企业和不知如何加强安全管理的企业,按照标准化的要求做,就能少走弯路,少交学费。这也是我国化工行业的后发优势,能把国外或别人摸索到的经验为我所用。2006-2011年,我国化工行业以平均每年15%的速度在增长,到2011年,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化工第一大国。而这期间,我国化工行业的事故总量呈下降趋势,这离不开企业以标准化为载体,落实主体责任;政府以标准化为抓手,加强监管。
2012年9月1日0时,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组织开发的“金安”工程子系统——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信息系统”)正式启用。信息系统的应用,不仅为危化品企业标准化创建工作提供了信息化的平台、规范标准化创建工作,也有利于安监部门对标准化达标企业进行日常监管。
信息系统建设背景
在全国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过程中,危化品行业相继出台《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标准》和《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工作管理办法》。2012年3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监管三司委托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通信信息中心开发建设“金安”工程子系统——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管理系统,为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进行达标申请以及各级安监机构、评审组织单位和各级评审单位进行受理、评审、审核、公告、打证等提供信息化工作平台。
信息系统功能简介
信息系统在方便危险化学品企业进行标准化申请的同时,也为各级安监机构对辖区内达标危险化学品企业进行日常监管提供信息化的技术手段。信息系统可为各级安监机构对辖区内危险化学品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工作情况进行实时动态地查询、统计、分析、预警、挖掘等提供信息化数据支持。
信息系统是“金安”工程的重要子系统之一,依托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网站运行,为全国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组织单位和评审单位以及社会公众提供服务。根据服务对象的权限,信息系统用户可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网站首页(网址:)上的“在线办事”“监管三司”“危险化学品”或“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任一专栏中点击“危化品企业标准化信息管理系统”进入信息系统。
为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统一安排,安监机构、评审组织单位、评审单位等非企业用户将适时启用通过手机短信获取动态密码的方式登录信息系统。危化品企业用户需要在系统首页填写企业基础信息进行网上注册后可以使用系统,政府安监部门用户通过上级安监机构分配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评审组织单位和评审单位用户通过省、市或县级安监部门分配的用户名、密码登录系统。
信息系统主要分为企业申请、评审组织功能、达标评审、政府审核发证及评审信息5个部分。企业申请功能,主要包括企业用户注册、诊断信息登记、达标申请、申办状态查询、企业自评管理、将过期达标证书预警。评审组织功能,主要包括申请受理、评审通知、评审方案报备、打印达标证书、办理情况和达标企业分布统计分析、企业诊断信息查看。达标评审,主要包括报备评审方案、登记评审信息;评审人员业绩统计分析、单位信息维护。政府审核发证,主要包括达标审核公告、查看达标企业信息、撤销达标证书、查看达标证书信息、达标情况统计分析、专家库维护。评审信息,主要包括公告信息、各地达标创建工作动态、黑名单、法律法规展现、交流论坛、在线举报、远程培训。
信息系统使用注意事项
2012年8月,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监管三司组织通信信息中心在北京举行了12期信息系统使用培训班,以帮助企业及各级各类用户熟悉信息系统功能,保证信息系统尽快投入使用。在信息系统的培训过程中,参加培训的用户对信息系统的使用提出一些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归纳分析,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通信信息中心提出了信息系统使用中的4点注意事项。
一是企业用户基本信息维护及达标申请操作。危化品企业的基本信息发生变化时,需要通过“企业基本信息维护”进行及时更新,以保证在评审及自检过程中企业信息的完整正确性。企业进行达标申请时,申请类型务必选择正确。没有获取任何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证书的企业,申请类型只能选择三级初次申请;三级达标证书到期,符合直接换证条件的,申请类型可以选择三级直接换证申请,不符合直接换证条件的,申请类型可以选择三级评审换证申请,经自评符合二级达标条件的,申请类型可以选择二级初次申请;二级达标证书到期,符合直接换证条件的,申请类型可以选择二级直接换证申请,不符合直接换证条件的,申请类型可以选择二级评审换证申请,经自评符合一级达标条件的,申请类型可以选择一级初次申请;一级达标证书到期,符合直接换证条件的,申请类型可以选择一级直接换证申请,不符合直接换证条件的,申请类型可以选择一级评审换证申请。
二是评审组织单位用户基本信息维护及用户初始化授权功能。评审组织单位基本信息或者管理员信息发生变化时,需要通过“单位信息维护”功能进行及时更新,管理员用户需要通过“内部账号管理”功能为本单位的每个用户进行功能授权。
三是评审单位用户要负责本单位信息维护和用户授权。评审单位的基本信息或者管理员信息发生变化,要通过“单位信息维护”功能及时更新,管理员用户登录系统后,要及时通过“内部账号管理”功能为本单位的每个用户进行功能授权。维护本单位评审人员信息时,只能从信息系统的评审人员库中选择,不能自行随意增加。
四是政府安监部门用户需要先建立专家库,为评审组织单位和评审单位进行用户创建和功能授权。各级安监部门需要在首次使用系统时建立自己的专家库。如果一个安监部门同时承担评审组织单位职责,那么该安监部门或其上级安监部门需要为其设置“同时承担评审组织单位职责”权限,不可再创建新的评审组织单位。在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开展评审业务的评审单位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安监部门创建,同理,在全市(地区、自治州)或全县(区、市)范围开展评审业务的评审单位由相应级别的安监部门创建。创建评审组织单位和评审单位,要根据其承担的评审组织工作级别、评审工作级别进行相应的选择。如果评审组织单位仅承担二级的组织评审工作,组织评审等级只能选中二级;如果评审组织单位承担二级和三级的组织评审工作,组织评审等级必须选中二级和三级。评审单位亦然。
信息系统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