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2 15:34:3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影视文学概念,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专套本;英美文学;期待视野;焦虑情绪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1-0121-02
专套本是国家教育部为了填补专升本的空缺,弥补更多的专科生本科段学习需要的空白,也为了节约教学资源、节约学习时间而推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即学生在读专科的同时,利用周末的时间完成本科段的学习。因为学习时间短,获取本科毕业证快,很多在校大学生选择了这种时髦的、快速提高自己文凭的学习方法。但是,专科和本科同时学习的压力骤然增加使学生某些科目出现了焦虑、厌倦甚至是放弃学习的念头,而英美文学课就是英语专套本学生的巨大障碍。面对这种压力,一贯的传统教学中必须引入新的教学方法。本人根据这几年英美文学教学的经验,在本文中提出了运用接受美学代表人物姚斯基本理论中的期待视野概念,帮助学生积累文学知识,消除学习焦虑,提高及格率,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能力,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
一、分析焦虑情绪出现的原因
“学习者必须在有了安全感,没有烦恼的情况下才能专心完成学习任务,人性化的语言教学方法必须以此为前提。”[1]La Forge认为,“学习焦虑感也会阻止学生对学习知识的吸收,妨碍学生学习思维的正常进行。”[2]所以,要想学好文学,首先解决焦虑情绪问题。这些焦虑情绪到底是什么引起的呢?
课本内容难是学生焦虑的最大原因。英美文学是英美国家民族优秀文化思想的结晶,它涉及到了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习俗等许多方面的内容。“文学语言是语言应用的最高层次”。[3]在英美文学课程的内容中有不同时代、不同阶层、不同地域、不同作家的语言风格,有各种典故、格言、暗示、象征等修辞手法,有古代英语,有方言。还有庞大的词汇量。这些都使我们的学生面对文学时手足无措,感觉自信心受挫。语言学家斯蒂芬·克拉申曾经用公式i+1来说明外语教学内容的难度问题。如果语言学习者现在的语言水平为i级,他能接受的语言输入难度应该为i+1。如果难度为i+2,则会在学生心中产生压抑和焦虑。[4]而对于专科段的学生来说,文学里面的很多文本的难度可能是i+2,甚至是i+3或i+4吗,这样的难度自然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较差,自信心缺乏是引起焦虑的另一原因。英美文学课一般是给英语本科三、四年级的学生开设的,这些学生在语言应用、文学知识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积累,学习英美文学课相对容易。但是,专套本面对的是英语专科段的学生,他们在词汇量、组织语言、理解文本、和文化知识积累方面显然是存在差距的。这些差距使得学生对自己缺乏自信,对能否顺利拿出本科毕业证感到焦虑。
二、唤起学生期待视野,减轻学生学习焦虑情绪
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代表人物姚斯基本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主要指接受主体或主体间的先在理解形成的、指向文本及文本创造的预期结构。它是读者对一部文学作品接受的前提条件,包括读者从已阅读过的作品中获得的经验和知识、对不同的文学形式与技巧的熟悉程度,以及读者的主观条件。简而言之,期待视野是读者在阅读文本之前的已有知识积累的总和,而这个总和可以随着你的阅读经历而不断改变。[5]但是,学生对英美国家的不同时代、不同阶层、不同地域、不同作家的语言风格不了解,对各种典故和格言不熟悉,对历史没有概念,这就导致学生对课本中的作品内容、作家介绍无法产生共鸣,也就是说没有“在阅读文本之前的已有知识积累的总和”,即没有期待视野。没有期待视野就没有学习共鸣,没有学习共鸣就没有学习兴趣,没有学习兴趣就没有学习效果,没有学习效果就会引起学习焦虑。所以,要想帮助学生减轻或者消除学生对英美文学的焦虑情绪,首先就应该帮助学生提高期待视野,即帮助学生在学习之前积累有关作家和作品的知识。当进入某一位作家或作品的学习时,学生的期待视野被唤起,学生很容易形成自己的观点,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唤起学生期待视野的方法如下:
1.从专套本的大一新生开始,设置定时的电影欣赏课。选择的电影必须有意识地与英美文学中的主要作家和作品有关。电影是学生们都喜欢的娱乐形式,电影中的声音、图像和音乐都会增强学生对故事的直观性和形象性,使学生对文本的具体内容和背景有了很深的了解。正如曹蓉蓉所说:“作为通俗艺术手段,电影语言相对文本更简单直观,能够让更多学生克服语言障碍,对作品的背景和情节有大致的了解,也能最快地拉近读者的期待视野与小说文本之间的距离。因此,采取观看影视作品是学生快速了解作品背景和整体内容的最佳方式。”[6]这个组织学习的环节虽然轻松愉快,但也不能流于形式。对学生要有严格监督机制和某种检查机制。电影结束后必须对课前提出的问题做出书面作业。所提问题应让学生感兴趣,有自己的想法,不能让学生感到太大压力从而出现逆反心理。作业时间不超出十五分钟。作业上交批阅,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形成书面作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和写作能力、人物分析和作品鉴赏能力、自我观点表达能力,为后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减轻焦虑情绪。
2.为学生制定读书计划。本人所在学校强制大学生在校期间要完成一定数量的书籍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这一政策要求的书单中有很多是英美文学中的名著。因此,借助好这一平台,帮学生筛选英语专科学生必读的书目,并要求定时看完。学生既完成了学校的读书考核任务,又积累了文学知识,进一步拉近了期待视野和英美文学文本的距离。必读书单在大一新生开始就下发给学生,每本书前列出思考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读后形成小论文,篇幅不限。每学期末,教师批阅,成绩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本校严格的读书考试监督制度很好地保证了学生的阅读质量。
3.提前一周下发要学习的作家、作品的有关资料和相关评论。因为专套本的学生学习任务重,时间紧,所以学习预习环节中的查资料工作就由老师代劳。学生在闲暇时对这些文章浏览,在脑海中对马上要学习的作家和作品有了大概的了解,对那些遥不可及的各种流派就少了些畏惧感。期待视野在老师的讲课过程中会很容易被唤起,学生的学习就不再是的听天书了,学习效果自然会大大提高。
4.传统教学中用讨论法唤起学生的期待视野。传统教学法在应试教学中必须存在,但是适当地采用讨论式教学必将活跃课堂气氛,拉近教和学的关系,提高教学效率。在校的大学生都是成年人,他们都已经开始对爱情、友情、社会、历史形成了自己的一些观点,这些观点还不够成熟,正盼望着有人给予正确的引导。这就是素质教育,也是很多英美文学专家所倡导的:文学教学担当着提高大学生素质和建设大学精神文明的重任。所以,在文学课中,我们可以选择与学生人生体验紧密结合的爱情、友情、金钱、梦想、未来等话题进行讨论。比如,在《傲慢与偏见》中我们提出的讨论题是:小说中一共有几对儿新人?他们都是为了什么而结婚?你更支持哪种结婚理由?这些问题紧扣教学重点,也与学生所关心的爱情现实主体密切相关。由于学生在上课前已经欣赏了电影并且阅读了文本,加上自己对爱情的观点,讨论热烈而精彩。这些具有现实意义的主体和文本的主体交相融合,唤起了学生的期待视野,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了他们的潜力。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不失时机地正确引导了学生的爱情观、生活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时间,不能把文学课变成了不严肃的娱乐课,偏离了教学内容,影响了教学。
专套本教学的性质决定了英美文学必须兼顾应试教育,减轻学生的学习焦虑情绪,提高考试通过率,同时也应顺应英美文学教学改革的潮流,响应教委提出的培养学生学习阅读和欣赏能力,促进学生人文素质和综合素质提高的目标。而唤醒学生期待视野的方法部分解决了上面的两个问题。期待视野概念应用于英美文学教学是事半功倍的理想方法,让学生对英美文学的学习“痛并快乐着”。
参考文献:
[1]Ellis,Rod.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Press,1978.
[2]La Forge P.G.Reflection in the Context of Community Language Learning[J].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Journal,1979.
[3]Bassnet S.Grundy P.Language Through Literature[M].Longman Group UK Ltd,1993.
[4]Krashen,Stephen.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 on Press,1981.
[5]汉斯·罗伯特·姚斯.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了传统的隐喻理论,他认为隐喻应作为属于一种修辞手段而存在语言内部。随着不断的深入研究,学长们逐渐的也对隐喻有了一定的认知,而他们也将其认作为一种认知现象。从心理学角度和认知学语言学的角度分析:隐喻不仅仅只用于修饰语言,更多的是认识与表达经验的思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隐喻是一种使用的具体概念来理解另外一种抽象概念的认知方式。部分学者认为:隐喻性就是人们在行动、思想的概念体系本质。而概念隐喻也就在这时提出,并将其作为认知语言学中重要部分之一。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中的概念隐喻
(一)词汇教学
英语对话的民族思维不仅仅能够用词汇体现出来,而词汇更多的是将民族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渗透到了其中。在认知语言学当中,一词多义主要是一个词语存在许多相互之间存在联系的一种语言现象,也可以理解为人类的认知手段由某一个词语的基本含义经过逐渐的演变、延伸,转变成其他意义,也成为人们将认知逐渐的范畴化、概念化的必要结果。而教师仅仅是讲解了其表面含义,很少引导并为学生解释该词语的隐喻意义,最终导致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就是死记硬背,最终降低学生学习兴趣,就算将单词背诵下来,也不知其所以然,更容易很快的忘记。
(二)文化教学
语言以最广泛的社会性存在于社会,充当其载体。而建立在共同的生理机制、认知和类似的心理基础上的概念隐喻,要阐述的含义在很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
由此可见,在人类的认知当中,体现出了英汉概念隐喻中的重合现象,但是因为使用语言的双方毕竟存在文化、体制等方面的不一,所以概念的隐喻也表现出了强烈的民族特色。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的文化教学中有效的利用概念隐喻,教师需要让学生了解到根源上的差异,了解到英语语言与汉语在本质上的区别,分析两种语言不同的本质,进而认识客观世界与人类经验。
(三)写作教学
在大学英语的写作过程中,错误的词汇搭配几乎成为了大学生最容易出现的错误。而通过分析来看,语言的搭配离不开概念隐喻的存在,而语言的差异性也使得同样的概念词当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语言搭配。
小学生在学习几何过程中需要经历的几个水平
荷兰学者范希尔夫妇经过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长期探索,指出学生的几何思维主要存在5个水平:直观、分析、推理、演绎以及严谨。这五个水平并不是连续的,但它们之间却是顺次的。根据范希尔理论所给出的学生几何思维水平,学生相对应开展的学习活动表现为:熟知、受指导的定向、描述、自由定向以及整合阶段。这一理论对于有效指导几何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对几何教学的要求以及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我们认为小学生的几何学习发展水平划分为以下几个水平(如图):
水平1:直观/表象
学生能按照外观从整体上识别图形,这种识别活动常常依赖于具体的样板,如学生说所给的图形是长方形,因为“它看起来像是门”,这时他们并不关心各种图形的特征性质,也未能清楚地认识各种图形的性质,仅仅是建立一种直观感知,在头脑当中留下的相关物体的表象信息。
水平2:描述/分析
此时学生已能确定图形的特征性质,并依据图形的性质来识别图形;但处于这一水平的学生尚不能清楚地指明两类图形之间的关系。
水平3:抽象/关联
这时学生已能形成抽象的定义,区分概念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并能通过对概念本质属性的理解将图形初步分类;但处于这一水平的学生尚不能贯通概念间的逻辑联系。
水平4:贯通/系统
这时学生已能理解几何概念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概念在相应的知识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对这个概念的理解较为深刻和全面。
目前在小学生学习几何概念中所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标准强调素质教育,特别是各种能力的培养。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关键。空间想象能力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空间形式进行观察、分析和抽象的能力,是逻辑思维与几何知识及相关技能、经验的融合。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不但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更是智力开发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目前小学生在学习几何概念时,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1.鲜明要素和非鲜明要素相互干扰,无法建立清晰的概念表征
(1)仅注意概念中较明显的特征。例如,“正方形是四边相等的四边形”,“长方形是对边相等的四边形”,而把“四个角都是直角”这个特征遗漏了。因为在几何图形中,边的长短比较直观,而角的大小则比较隐蔽。
(2)把图形的某些表面形象作为概念的本质特征。例如,“长和宽不一样的是长方形”,“长方形是两条宽和两条长”,“有高、长、斜边的是平行四边形”等。
(3)受直观材料的影响。例如,“一张纸摸上去光溜溜的是面积”等。
(4)不能准确使用数学术语。例如,在回答什么是“平行线”时,不会用“相交”这个术语表达,而说成“两条线永远不会碰头”,把射线说成“把一条线永远射下去”等。
2.对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的区分能力不强
任何事物都既有本质属性,也有非本质属性。所谓掌握几何概念,就是掌握几何中同类事物共同的本质属性,关键是必须把几何概念的特殊(非共有)因素和一般(共有)因素区分开来,如果找不出一类事物所共有的一般属性,也就难以确定这类事物的本质属性。
3.抽象概括能力弱
抽象和概括是紧密联系的,只有抽象出事物的本质属性才能概括,思考具有概括性才能进行抽象。任何一个几何概念都是抽象概括的结果。小学生,特别是第一学段的学生,处于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抽象概括能力比较弱。
支架式问题在小学几何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所谓支架式问题,指的是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和问题解决提供一种框架、脚手架问题,能够促进学习者对相关教学的深入理解,能够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以便于学习者能够顺利地解决复杂问题。这种教学思想来源于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认为,在儿童智力活动中,对于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原有能力之间可能存在差异,通过教学,儿童在教师帮助下可以消除这种差异,这个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设计教学中的“支架”式问题需要考虑支架搭建的有效性,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是否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能够进一步逼近适合于学生发展的“潜在发展水平”。结合张纪云老师《平移和旋转》这节课,下面将具体阐述支架式教学的具体应用方式和策略。
1.以问题探究为核心,实现学生的知识建构
问题解决是数学教学中的核心、关键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也是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目标之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问题为纽带,以探究为核心,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中,通过高水平的思维来学习,基于问题解决的方式来建构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
2.巧设问题情境,搭建有效“支架”子问题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有利于意义建构。根据数学问题的结构,我们可以把数学问题界定为良构问题和非良构问题。非良构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创造性地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策略,往往与创新联系在一起。在解决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搭建恰当的“支架”式子问题帮助学生走进成功解决问题的宫殿。
在《平移与旋转》这节课当中,张教师首先通过创设“为了迎接2010年亚运会,广州在美化广州的工程建设中,市政府在道路扩建中遇到了需要保留一栋历史悠久的岭南古屋”的非良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平移与旋转现象的探索欲望。教师并没有直接指导学生解决问题,而是搭建了两个有效的“支架”问题,引导学生打好解决该问题所需要的必备知识和技能基础。在解决支架问题的过程中,通过两组生活中的平移或旋转现象的展示,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通过感官去接触有关的对象,丰富学生的感性材料。
3.提供有梯度、针对性明确的支架问题内容以及多元感知素材
关键词:初中历史 概念教学 原因 措施
一、首先是教师层面
要熟练有效地开展概念教学,需要初中历史老师具备相当高的素质。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备受关注。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1.高校培养方面
现在中学历史老师绝大部分都来自于师范院校,现在的师范教育存在不少缺陷。如教育内容过于知识化、学术化,教育专业技能或教育类课程的学习重视不够,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
相脱离的问题……这些都不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因此,要培养出高质量的中学历史教师,师教育必须全面改革,由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培养转向对专业态度和专业精神等方面的综合训练,归纳起来是对以下能力的培养:
1.1史学研究能力。高校教育中,对于师范生的专亚知识培养是很到位的,但是对于学生的史学研究能力培养,还没引起足够的重视。初中教学中要求历史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论从史出”的历史研究方法,首先,教师自己就要掌握一定的史学研究能力,这样在教学实践中,遇到一些学生认为生的概念,教师能通过自己的研究,深入浅出地讲给学生听,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1.2教育教学能力。在历史概念教学中,需要历史教师熟练掌握三大能力:第一,合理开发和整合课程资源的能力历史概念具有广泛性,涉及面广,这就需要中学历史老师有较强的课程资源开发和整合能力,在介绍部分概念的时候,能够通过自己的整合,让学生在已知概念基础上去理解和把握,推动概念教学的教学效果。第二,熟练处理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现在城区的中学已经普遍使用多媒体教学,作为一名专任历史教师,应该熟练掌握多媒体教学,并且能熟练处理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直观、丰富地了解历史,掌握历史。在介绍部分概念的时候,如果能结合相关的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第三,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作为一名教师,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是基本职业素养,在概念教学过程中,这一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中学阶段很多需要掌握的概念是教材上并没直接下定义的,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学会自己归纳总结,用精炼、准确的语言对其进行描述和表达。
1.3贯彻落实新课改的能力。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深入贯彻落实课改精神,首先要求我们的历史老师对于新课改有足够的了解。所以在高校教育中,要加强对课改精神的贯彻、落实,让每一位师范生熟悉课改精神,懂得如何践行。
二、在职培养方面
真正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中,教师才明白自己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哪些方面应该加强。校本教研立足于教学实践,以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重心,因此,加强中学的校本教研,是促成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手段。除此之外,还有各种教师职业培训,教研组组织的各项教学活动,备课组的集体备课等,都能很大程度上帮助教师专业成长。
三、教师个人方面
1.现代的教育教学理念。《学记》有云:亲其师而信其道,一位墨守成规的老师是不受学生和家长欢迎的,与时俱进,用现代的教育教学理念武装的老师才是经得起教学实践考验的。历史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用其指导自己的教学实际。
2.能熟练掌握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在现代教育教学条件下,教学方法方式各异,单一的教学方法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感,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做一名智慧教师,能熟练掌握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并且能灵活运用于历史教学当中,用最合适的方法来辅助教学,方能事半功倍。
3.对学生的学情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在教师的备课过程中,除了要重视备教材、备设计、备策略、备课程标准、备重点难点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备学情。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同样的,不同班级的学生,也会呈现出各种不同的特点。只有备好学情,才能选出最适合学生的教法,从而达到教学相长。
4.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扎实的专业基础是一名历史教师所应该具备的最基础的素质。教师的专业基础体现在:具备丰富的通史知识和史学理论,了解史学研究的最新动态,能保证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完全满足历史教学的需要。除此之外,由于历史学科综合性强,历史教师还应该具备相关科学领域的相关知识,这样才能满足学生全方面发展的需要。
四、教材层面
1.从编写人员来讲,要配备优秀的教科书编写队伍。这一支队伍应该包含三类人,高级专家,有经验的中学教师,以及专业编写人员,这样一来,三者结合,分工合作,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这样教科书的编写才会走入良性循环。
2.从编写设计来看,要结合初中生的特点,构建历史学科基本结构,明确该学生掌握的理论概念,针对不同年级的不同要求,在概念的表述形式方面也可以适当地改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初一、初二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弱,但是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强,在这个阶段,概念可以结合图片、表格等不同形式进行辅助表达。初二转初三之后,学生基本的历史素养已经构建,这个时候抽象能力不断提高,部分概念可以由学生自己概括得出,教材的概念表述可以慢慢倾向于理论概念的表述。
3.从编写内容来看,要贯彻多元文化的教育理念,对于史学界存在争议的概念,应该列举出来,让学生自己思考、判断,同时,要把部分缺失的历史知识补全,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五、学生层面
1.增加阅读量,扩大知识面,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21世纪,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非常多,课本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历史学习的需求,所以中学生在课余时间应该积极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从多角度、多方面去了解历史。尤其是对于不太理解的概念,要通过自己的再学习,将概念掌握。
2.要掌握学习概念的方法,尤其是培养从材料中总结概念的能力。论从史出,只有掌握了一定的史料研究和分析的方法,学生才能真正自己找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真正掌握概念。
参考文献
[关键词]影视文学;审美;语言
传统的文学体裁有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文学等,而如今在影视艺术迅猛发展的当代社会,影视文学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并逐渐后来居上成为能够与传统文学体裁相并列的新型文学体裁。那么何为影视文学呢?一般是指通过电影电视等声画媒介,以听觉和视觉传达设计为着眼点,运用文学创作的一般规律,以结构情节、塑造人物、营造氛围、抒发感情为主要内容,给受众者以审美情趣的文学类型。影视文学在本质上来说也是一种文学,但是它又与传统意义上的文学不同。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它是一种文学,但是由于它是以影视传播为媒介的,所以又带有影视媒介的特点。影视文学可以称得上是传统文学与新兴影视媒体相结合的新时代的产物,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光明的发展前景。
一、新时代影视文学形成的背景
影视文学与文学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我们要想分析影视文学,就不得不先来说说文学。文学作为一种古老的社会意识形态,已经历经了几千年的发展,其过程和样式几经变迁,由简单逐渐趋向繁杂,但是有一点却是始终如一,就是其表现手法,一直都是运用文字。无论是为了塑造形象还是抒感,都是以文学语言为媒介的。这种单一的表现手法一直针对的是欣赏者的视觉方面,在科技还没发展到更加进步的时代,这种平面式的接收与解读形式一直占据着百姓生活的主要方面。随着科技的不断革新,电子技术的发明,电影的表现形式从无声逐渐发展成为有声,电影才从最开始那种仅仅以活动影像的组合来反映现实状况的阶段逐渐脱离开,而新兴的蒙太奇式的叙述方式又很快地跟进,在地位上逐渐地取而代之,电影的表现形式才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随着电影新阶段的到来,为了顺应有声电影的发展,相适应的电影剧本也逐渐产生,这种为了供应电影拍摄而产生的剧本供应,慢慢随着发展逐渐壮大起来、系统起来,最终形成了一种区别于传统文学样式的新兴文学——电影文学,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广泛地发展起来。
电影文学,单从字面上看就能发现,它是融合了电影与文学两种不同类型的艺术,不同于一般的传统文学。传统文学往往只需要欣赏者去“读”即可,然而电影文学却是兼顾了“读”与“看”两方面的优势,几乎可以兼顾欣赏者的各个方面,无论是视觉上的效果还是听觉上的优势都能够紧密结合在一起,使欣赏者获得全新的感受。几乎是同一时期,无线电的发展也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利用无线电波的信号,广播这种全新的表现形式也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正如电波的发展催生了有声电影的出现,广播的广泛应用也催生了一种新型的主要作用于欣赏者听觉的“戏剧”——“广播剧”。广播剧是传统文学与广播相结合的产物,与此相适应而发展起来的广播文学与之前的电影文学一样,都大大丰富了欣赏者的娱乐内容。在后来出现的电视文学更是吸收和发展了电影文学的直观形象和广播文学的精彩对白的特点,形成独具特色的新型文学样式——电视剧本。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与糅合,终于诞生出一种全新的文学形式——影视文学。
二、影视文学中符码转换的可能性
影视文学和影像艺术可以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向性艺术媒体,它们一个是以语言作为本体,一个是以视觉作为本体,但在发生学上又有着深刻的渊源关系。
语言的特点是抽象,我们平时所说的语言都是由一连串的抽象符号所组成的语言链;而影像的特点则是具体,我们平时面对的影像都是一组组活生生的具象物质世界。语言的特征是具有概念性和普遍性,而影像则是截然不同的形象性和特殊性。语言往往通过想象和联想才能生成意义,而影像则不需要这么复杂的过程,很直观的就可以展现出自身的意义。语言和影像之间没有交集。从根本意义上讲,语言和影像并不仅仅指的是语言(文字)和影像在我们的视觉中呈现出的两种不同的物质存在状态,它们各自在两个相悖的维度上发展自身,实质上是词与物的对立性,这是一种来自哲学方面的阐释。
中外哲学史和美学史对于具象世界的不可言说性都有过精辟的论述,佛教禅宗的“顿悟”说以及我们平时所说的“大象无形”“大音稀声”“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等这类说法,都深刻地揭示了词与物之间的悖谬性。萨特强调的是作为“文艺对象”的具象世界,这个从根本上说来是用“静默”的方式来构成“词的对立物”的。这种对词物之间矛盾的概括的话语虽然听起来有些神秘感,但却从另一个方面为我们拓宽了理解语言与影像之间关系的视野。
用通俗点的话说,就是语言与影像、词与物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互对抗性,这是本质上的差异,不过也不代表着完全没有办法互译。因为视觉先于词语而产生,视觉艺术当然也就先于语言艺术,其相对应的物质存在自然也就先于语言存在。正因为图像比概念先产生,字来源于画,所以日常的语言交流才能成为可能,字与画之间的相互转移才有其存在的基础。中国古代经常有“诗画同源”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类的说法,这在符号发生学看来,说明二者是有共同的因子和一致的要素的,这也构成了影视文学作为语言艺术而独立存在的首要决定条件。
影视文学在功能层面上来讲,有一个先决的基础条件,如果不能先达到“纸上看片”的审美功效,那也就失去了语言存在的根据;在这点达到之后,才能为影片的发展提供剧本基础。就好比语言和影像、诗与画之间永远是一种近似的互文。不过相对的,读与看的基本矛盾也就构成了一切剧本审美创造的悖论性因素。
三、影视文学中审美想象的一维性
影视文学是以语言为媒介进行的审美创造,它能够与小说、戏剧、诗歌、散文等其他文学体裁区别开来的最本质特征即思维的具象化,这也是影视文学最为独特的现象。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影视文学的审美活动是与审美想象之维作逆向运动,而与文字发生的原始之维作回归运动。
我们在前面的内容中阐述了词语发生的条件,主要起源于具象的立体三维世界,那些概念性的词语最早的产生是具有其个性化意义的,随着人类的进化,心灵层面越来越趋于复杂和丰富的变化,才由最开始的具体向抽象化方面转变,由个别化转向一般化,经过漫长的发展最终形成我们今天所使用的具有丰富内容、广泛含义的抽象化符号。维柯曾对语言的起源有过一个有趣的隐喻——“以己度物”,意思是说在原始社会,原始人往往根据自己视觉和感觉中那些个别的或者具体的东西来为对象命名,经过长久的发展演化最终就形成了能够代表同类事物的“想象性的类概念”,这一点在之后慢慢形成了文艺理论的典型化萌芽。举个例子来说,汉语文字的发生就是一种典型的象形化过程,比如我们把“鹿”这个今天使用的文字与甲骨文中的鹿字相比较,就会发现创造文字的这一过程正是先民们对具象事物进行抽象概括的过程,由此看来汉字本身所具有的视觉艺术上的观赏价值就更丰富了。语言文字的形成其实就是一种原始的具象化的结果,中外语言文字的发生史表明,从原始时期发展到今天的交际符号,由最初文字语言的抽象性逐渐形成了一种更为概括化和信息化的语言载体,抛弃了文字的原始特征,转而成为一种更为适应时展的载体。语言主体作为存在本质的一种哲学表征,其自动性和非逻辑性同样值得我们去注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几乎能即时地不假思索地说出或写下我们想要表达的意义,而用不着先进行一次“以己度物”的隐喻,然后等形成“想象性的类概念”之后再做表达。列维·施特劳斯认为语言是一种自有其根据的人类理性,是一种非反思的整合化过程,这个论点在他的论著《野性的思维》中被反复提及。按照他的这个说法,那么作为文学的语言就更是如此。影视文学的语言在创作思维上是延宕性的而不是瞬时性的,是推理的而非自发的。那些剧作家们为了使自己内心所想到的形象具体化,不得不努力让心中所想的那团闪烁不定的模糊心象在内觉的映照觉知下慢慢地清晰起来最终呈现在心灵之幕上。说到底,影视文学的首要一个目的就是要把无定型的朦胧的内觉意象稳固化、具象化和个体化。以语言作为工具和材料从而进行视觉造型的浮雕,并形成与物质世界相对应的具象。审美思维就好像是显影液中感了光的一张白色相纸,时间就是晕染剂,在这个过程中上面的图像逐渐从无到有,由模糊到清晰,隐藏在水面之下的则是蕴藏在诗学之中的情感与觉察感知的心理。这正好呼应了我们之前提到的那个“鹿”字的比方,是一种从现代文字向甲骨文字返璞归真的过程。由此可见,现代剧本的写作中文字描绘的对象已经由画册移植到心灵之幕上了,但是本质上依旧没有摆脱剧本初始期那种文字说明式的创作思维。
可是影视文学这种具象性思维的定式就像一条皮鞭一样,规范并且严格指引着审美想象这匹桀骜不驯的骏马朝着一定的具象物质世界前进,路线是既定的,不允许更改或者旁骛,这样的限制虽然起到了一定的规范作用,但是也限制了影视文学的发展。这就是为什么影视文学发展到今天虽然势头不减,却依旧未能像小说、诗歌、散文那样有令读者回肠荡气、掩卷深思的煽情效果。小说或者散文在其表现形式和词语选择上更加自由和随意,情感准备方面也更加充沛饱满,影视文学在这一点上则基本不存在这样的个案。
四、结 语
在上面的内容中,我们对影视文学的审美特性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目前中国影视文学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是剧作家们对影视剧法操控的熟练程度,也不是对市场经济下对影视动态的宏观掌控,而是以人文主题为内容,如何对关于崇高、悲剧、存在等一系列有关生命的命题上进行的追求和解答,对于生命这个宏大命题的追思和诠释是众多影视剧作人必须面临正视的重要命题。影视文学的发展推陈出新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是根本,但是也必须要遵从影视的句法及其规律,否则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如果只是停留于表面的追求,那么影视文学审美特性也必将局限于此,使影视艺术真正成为寓教于乐的工具,成为真善美的载体,这才是影视艺术需要承担的最重要的社会教育职责。将人文精神寓于影片中,并将这种精神弘扬发展,以积极正确的思想影响、指引受众者,杜绝那些低俗、消极的思想,用高尚的情操鼓舞人们,对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充满喜悦之心。这才是影视文学应秉承的理念。
[参考文献]
[1]廖艳霞.影视文学特点再阐释[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02).
[2]曾耀农.商业影视文学的审美品格[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7(05).
[关键词]关系探讨;审美特征;发展状况。
[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2-0053-1.5
“影视文学”属于传统经典概念的说法。长期以来,一般意义上的“影视文学”就偏重于文学层面的意义把握,书面形式的影视文本的独立存在成为可能,阅读文字含义中的“影视文学”就具有特殊的价值。时代潮流迅疾发展,创作现实使人们对影视文学概念的理解更为宽泛,简单拘泥于书籍形态的影视文学在具有无可置疑的合理价值的同时,也显现出更加明显的局限性,超越文学的层面,进入到影像艺术的声画表现,是现代传媒时代的影视文学不能不改变的认识。
总体来看,文学走进影视,影视离不开文学,无疑成为当今时代的一种客观需要,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成为了影视文学形成发展的动力。
一、影视与文学的关系探讨
人们把电影和其他艺术进行类比的过程中,挖掘出了其他艺术的特性在电影中的具体体现,电影成为了诸多艺术的混合体。文学作为电影存在的前提,以至于有人称文学是电影的母体。电影回归自身的过程本身同时也是电影与文学的融合、交流过程。在电子媒介一统天下的今天,电影与文学的融合代替了疏离,或者从文学的角度说,它走进了电影。可见,二者的交流也必然会促进其共同发展。
电影表现的是文学意味。电影艺术的最大特点当属其兼容性,几乎所有的艺术形式都可被电影改造利用。文学,作为最为古老的艺术之一,很多艺术又都可以从中获得灵感。我们常说,艺术是相通的。文学和电影在时间空间表现力、语言机构叙事方式上的天然联系,必然使得文学成为对电影影响最大的艺术之一。电影是依靠对人类现实生活的记录和再现渗透艺术精神和艺术意味的。在渗透艺术精神与艺术意味的过程当中,文学在形态上帮助电影完成了这样一个过程。
电影与文学的感觉差异。电影以其逼真形象来表达生活,而文学之美,则美在含蓄,它以一种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意境去诠释生活,借助文学、千变万化的修辞方式,将确定的对象又不确定的摆放在人们面前。虽然电影自身就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形式,但是其声色之美,形象之真都决定了它不可能具有文学的含蓄之韵。在视觉文化的冲击之下,文学安身立命的生存之道或许有所动摇,而它不可能也永远不会对文学的想象和真实的互动取而代之,这也是文学生命力之所在。
二、影视文学的审美特征
在文艺大家族中,电影和电视艺术诞生得最晚。可是,诞生之后,便呈现出勃勃生机,成为最具有群众性的艺术,为广大观众所喜爱。电影和电视,尽管有不同之处,但相同之点更多。
影视艺术的特征。从电影美学的角度来看,影视艺术具有时空统一性、声画可融性、表现综合性、形象逼真性等审美特征。时空统一性。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均处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之中。影视作品也要受到自然规律的支配。影视的视听记录机器所提供的空间,就是那个纪录在胶片或磁带上的画格和声带,每个画格都展现出记录下来的视觉空间。也可以说,影视的时间是空间化的时间,它物质化了,成为具体可闻可见的空间运动;影视的空间是时间化的空间,它有一个时间的流程。由于影视文学的特殊性,它在时空结构上具有统一性。声画可融性。现代影视编导在构思时,不仅要善于汲收美术、戏剧的特长,要考虑画面的安排,关注画面美,同时还要善于通过各种音响来构成节奏感与画面美。例如中国电影《卧虎藏龙》不受时空限制而代表了永恒的东方魅力,将别具特色的中国文学(书法、山水和武术)极其巧妙又不可避免的融合在一起,将片中人物及观众一同带入一种唯心的中国山水画境界,更体现出了影片内外人与自然迫切要求的“天人合一”。表现综合性。影视的综合性包括两方面:一是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综合;二是多种艺术的综合。影视艺术大量地汲取绘画(包括雕塑)的艺术造型特征。音乐是长于抒情的艺术,它那特有的韵律美、节奏美也融入影视艺术之中。文学之溶入影视,主要在于文学塑造人物形象与典型的方法,以及故事情节的结构安排,细节的描写等方面,均被影视艺术所吸收与改造。仅仅从影视表演的角度来看,影视与戏剧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影视是综合的艺术,但并不是拼凑的艺术。形象逼真性。所有的艺术都要讲究真实,但影视的形象更为逼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20年代末产生了有声电影,到了50年代,宽银幕电影问世,后来又出现了嗅觉电影,全息电影、球幕电影等等,使得电影中的形象更加贴近生活。
影视文学的特征影视文学是为制作电影电视使用的,是摄制影片和电视的文学基础和文学蓝图。因此,影视文学的作者必须根据影视艺术的特点进行编写。
三、中国影视文学的发展现状
影视文学作为一个发展中的概念。其外延可以扩展到整个文化领域,用社会学方法探讨电影的生存与发展的整体文化问题在新时代也引起了一定的关注。
电影具有世界共通的画面,语言有国家、民族之分,但画面是没有国家、民族之别的,因此电影文学具有世界性是必然的。有相当数量的剧本开始重新探索电影的本体特性,借鉴技术进步和其他艺术门类变化发展的结果。充分开掘电影表现形式的新方法和新途径。特别应该提到的是大多数剧本开始注意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统一,注意电影的思想艺术价值的体现与经济价值的体现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这也是这两年电影文学工作的一个新走向。
但是我国的影视文学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同时这也是影视文学普遍存在的问题。电影剧本创作中存在的缺乏生活气息和底蕴、满足于书斋内的自我欣赏以及文笔华丽、内容空洞、玩弄形式等问题必须加以克服;有的剧本和影片观念陈旧,技巧贫乏,采用电视剧处理故事和人物的方法,对电影的特性认识利用不够,也是电影文学创作和整个电影创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编剧可发挥的余地越来越少。文学作品本身就是成型的作品,只需要编剧加以改编修改,这给在未投资影视前,用文学作品检验一下市场,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作品本身就已经具备了市场,和读者,所以其后的影响力只会扩大不会减小。
市场越来越挑剔。由于文学作品的多元化,需要更多的关注不同途径的文学作品,提高作品的时效性和生活性。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电影会越来越多地朝着综合艺术、更影像本体化的方向发展,但是中国电影还是会不断地向文学借鉴经验,中国电影的文学性还会继续存在,并且电影文学剧本的写作也将具有更多样化、多元化的特点。
关键词:影视作品 文学 思想 关系 结合
1、什么是文学?影视就是电影和电视剧吗?
文学是个非常广义的概念,是一个很深奥的词汇,文学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预言、通话等,这些都是文化的一种重要变现形式,都是以文字语言为工具呈现出来的,以不同的体裁表现作者内心情感和社会生活。文学与哲学、宗教、法律、政治都是社会的上层学问,是社会科学的学科分类之一,文学可以代表一个民族的艺术和智慧,文学在地域上分类页可以分成很多文学,亚洲文学、欧洲文学、美洲文学。值得一提的是莫言在去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这不能说明中国现代、中国当代文学成就平庸,它以优秀的历史、多样的形式、众多的作家、丰富的作品、独特的风格、鲜明的个性、诱人的魅力而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光彩夺目的瑰宝。
影视显得更容易理解,就是电影和电视剧的合称,拍摄、绘画出来的带有故事性的动画的也算影视,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是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影视制作产业是前景无限的商机无限的,如何很好的把影视和文学相结合,如何使文学在影视艺术中发挥最大的正能量是一门学问。
2,影视作品需要还有文学性,并尊重文学。
大家应该都看过94年版的《三国演义》,电视剧尊重原著《三国演义》,以描写战争为主反应了当时三个政治集团的斗争,其中宣扬一种仁义道德、礼信忠贞的文化思想,剧中更是引用古籍中古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又能把观众拉回到东汉末年,一起与曹孟德驾驭良驹宝马驰骋千里,一盏豪饮,感悟人生哲理。《千与千寻》是日本国宝动画片,是动画大师宫崎骏的杰作,影片大致概括了一个小女孩在一个奇特世界的冒险故事。宫崎骏带你进入一个仿佛远离了世俗的世界,这个世界里的每一件物品仿佛都是宫崎骏亲手雕琢,富有灵性,影片一开始,小女孩的父母为了满足食欲双双变成了猪,这是宫崎骏的一种黑色幽默,也寓意这不要有贪婪之心,小女孩的纯真打动了观众,我们也要反思在现在的社会中要相信他人,影片中也映射出现代日本的环境污染问题,影片文学性非常强,宫崎骏大师在影片中埋下了很多观众值得思考的疑惑。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哈姆雷特》,这是一部现代版的《王子复仇记》,哈姆雷特是丹麦一家大公司已故总裁的儿子,有一天他遇到了他父亲的灵魂,他父亲的灵魂告诉哈姆雷特是他的叔叔谋杀了他,得到了他的公司和哈姆雷特的母亲,哈姆雷特决心替父报仇,此片的背景是现代,而原著莎士比亚的小说是几个世纪之前的事情,如何做到把古代的故事挪到21世纪来表现,导演下了很大功夫,首先是尊重原著中的人物,性格拿捏得非常准,第二,这部电影运用原著台词“是生存还是毁灭”等,极力的尊重原著,使观众在现代的氛围中体会哈姆雷特的心情。说到莎士比亚不禁想起电影现代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影片男主角是拉昂那多,这部电影类似现代版的《哈姆雷特》,也是把几个世纪前的故事成功拉到现代,爱情主题贯穿全篇,两个年轻人不顾家族反对在一起厮混,由于家族问题,最后陆续殉情,诠释了爱情的力量。
现在的影视作品经常篡改原著,甚至面目全非,彻底颠覆原著作者意图。在商业片横行的年代,导演追求票房无可厚非,但是一部没有以文学思想的电影是肯定站不住脚的,前一阵看过一个新闻,大致意思是说一部抗日剧,一个抗日女侠不幸被几个日本兵侮辱镜头不停的在几个笑的日本兵脸上切来切去,几秒后女侠爆发了,跳了起来拿几个箭头瞬间射死了几十个日本兵,该情节完全逻辑混乱而且相当不科学,更像是不入流的武侠小说情节,其实导演完全可以运用文学手段把这情节合理化。我看过一部烂片叫《大灌篮》,周杰伦主演,演员阵容强大,此片抄袭周星驰电影《少林足球》,《大灌篮》主要是弘扬了功夫超群的方世杰在球场上的个人英雄主义,影片毫无内涵可循,毫无文学性,热闹的场景没有任何意义只能迎合三流观众,观众如果看完此片会发现时在浪费时间。
越来越多的图书内容来自于其他媒体,比如影视和网络。
风声水起“同期书”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影视产业的发展和大众影视文化消费的繁荣,我国图书出版涌现出了许多与热播影视作品相关的图书,而且在出版发行周期上往往与这些影视作品同步。因此,这种现象的图书也被称之为“影视同期书”。
1999年王海_的长篇小说《牵手》创作完成,以此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在中央一套黄金时段播出。之后《大宅门》《橘子红了》《五星饭店》《猎豹出击》《无极》等相继推出,都取得了不凡的业绩。作家出版社的《绝对权力》,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便销售了13万册。还有《中国制造》《至高利益》《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等,更靠着影视作品的拉动,成为轰动一时的畅销书。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红色康乃馨》《十面埋伏》,漓江出版社出版的《军歌嘹亮》,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天下粮仓》文学剧本,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出版的《舌尖上的中国》等,都产生了较大影响。
从广义上来说,影视同期书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由已出版的小说改编为影视,在影视播出时重新出版的小说图书;第二种是与影视基本上同时问世的小说图书或者图文书。第二种类型的影视同期书有两种文本:一种是具有原创性的首次出版的小说文本,另一种则是影视文学的“脚本”。这两种文本的出版运作,最初都是基于明显的商业目的。一部文学作品完成以后,并不急于出版,而是首先改编成影视,待影视播出时再出书。出版者或作者的想法是,影视的播出如能造成轰动效应,则可以带动图书的畅销。
有的图书原本就是畅销书,被改编成影视剧后,原著图书借力再掀一轮畅销热潮。伴随由赵薇执导的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热映,同名小说推出电影纪念版,并登上书榜首位。这部小说2007年8月就已经上市,并且前后有多个版本。《山楂树之恋》《杜拉拉升职记》《步步惊心》等先火爆网络的小说也是如此。影视剧的热映和图书的热销互相促进,可谓双赢。包括争议颇大的《小时代》,甚至因此而引发了有关“粉丝电影”与“粉丝阅读”的讨论。
另一类则是图书并非畅销作品,却借助影视剧的推力而受到关注。如《了不起的盖茨比》虽然是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而其在国内市场上成为畅销书还要感谢迪卡普里奥主演的同名影片的上映。《霍比特人》《魔戒》等与此类似。还有的图书选择影视剧上映或获奖的时机出版,如获得奥斯卡奖最佳影片的原著图书《逃离德黑兰》。电影《霍比特人》在国内大受欢迎,不仅带动其原著销量一个月增长5倍,同时也让该书作者托尔金的另一本著作《魔戒》销量猛增。
还有的同期书借影视剧东风,推出剧本或由剧本改编的小说,很多备受诟病的粗制滥造之作也大多集中于此。销量曾经不错的有《康熙王朝》的电视剧本、电视剧《宅门逆子》改编的小说等。
还有一类玩的是混搭,此类比较少见。《金陵十三钗》原本是中篇小说,严歌苓在完成了电影《金陵十三钗》剧本的修改后,将其重新扩写为全新的长篇小说。因此在同名电影热映时,市场上就出现了有三家出版社出版的不同版本图书的情况,既有包括原中篇小说的作品集,也有重新创作的长篇小说。
出版影视同期书对电影方和出版方来说是一种互补,也是一种双赢。往往影视方面明星多、话题多、宣传力度大,在这个时候推出同名图书,市场已经成功了一半。
影视产业链的外延发展
影视同期书之所以在最近十多年呈快速增长趋势,并屡屡现身畅销书排行榜,有着其深刻的时代诱因。
随着影视传输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纸媒在全媒体时代逐渐呈现出边缘化的趋势。“全媒体”即“omnimedia”,源自美国一间名叫Martha Stewart Living Omnimedia(玛莎-斯图尔特生活全媒体)的家政公司。这家成立于1999年的公司,拥有并管理包括杂志、书籍、报纸专栏、电视节目、广播节目、网站在内的多种媒体,通过旗下的所谓“全媒体”传播自己的家政服务和产品。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准,玛莎-斯图尔特生活全媒体公司的“全媒体”显然并不全,貌似它的真正含义更接近multimedia“多媒体”,然而,这个具有超前意识的“omnimedia”却在无意中道破世界传媒业发展的玄机。
随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传播手段层出不穷,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日益融合互通,“全媒体”(omnimedia)的概念尽管没有获得学术界的共识,却在传播领域的实践中日复一日发展着它的丰富内涵。
“全媒体”的“全”不仅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网路、电信、卫星通讯在内的各类传播工具,涵盖视、听、形象、触觉等人们接收资讯的全部感官,而且针对受众的不同需求,选择最适合的媒体形式和管道,深度融合,提供超细分的服务,实现对受众的全面覆盖及最佳传播效果。
全媒体的概念并没有在学界被正式提出。它来自于传媒界的应用层面。媒体形式的不断出现和变化,媒体内容、渠道、功能层面的融合,使得人们在使用媒体的概念时需要意义涵盖更广阔的词语,至此,“全媒体”的概念近年来得到很大的发展,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现代数码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传统的以印刷为媒介的感知世界的方式正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革,电影、电视、戏剧、摄影、绘画、时装、广告、形象设计、网络视听、虚拟影像等形成新的视觉文化传播系统,正如匈牙利著名的电影理论家巴拉兹早在20世纪初在他的《电影美学》中预言的:“随着电影的出现,一种新的视觉文化将取代印刷文化。”
科学技术从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同样也影响着人们的阅读模式。在当今的多媒体时代,对传统图书阅读与网络阅读进行深入的探究,不仅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而且对文化产品生产、文化市场运营等实践活动也有着强大的指导意义。
20世纪30年代,海德格尔也认为我们正在进入世界图像时代,“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图像已经日益成为人们感受认识生活的既定方式,甚至成为无意识的心理结构和思维构型,大众传媒进入了一个新的“读图时代”。
在这种图像逻辑的引领下,整个时代的文化生存模式和审美模式也在悄然转型,影视同期书是应对影像冲击,实现传统小说与影视产业文化兼容并蓄的一种新的文学载体。
影视同期书是文学和影视相互交融的产物,影视和图书这两种不同的媒介带有各自不同的属性,但作为传播介质,又有其结合的必然性和可行性,在文学和影视相互交融的过程中,文字媒介和视听媒介之间也相互补充。
影视同期书使文学和影视相互交融的同时,使得影视剧和小说之间的差异变小,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文学的自主性。
光影下的“黄金盛宴”
唯物论告诉我们,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任何事物都有明亮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影视同期书也不例外。
近年来,随着市场的成熟,越来越多的影视同期书不再被动对市场做出回应,而是在影视剧推出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包括图书出版在内的一系列营销策划,图书选择时机,与影视作品同期面世。
从读图时代进入到读网时代,传统阅读和出版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同时国内出版界也存在原创力不足的弊病。影视同期书因为销量上的先期保证而使其依然会是一个省时省力的选择,所以仍将是市场的热点。
从《金陵十三钗》到《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从《于丹〈论语〉心得》到《品三国》,从《锵锵三人行》到《舌尖上的中国》,影视同期书是畅销书市场上持续多年的热点。
小说、剧本类影视同期书是最常见的。这类图书质量良莠不齐,既有因为影视剧而被“重新发现”的经典,也不乏完全面向市场的拼凑之作。
电视节目类影视同期书是畅销书榜上的常客。这类图书通常是电视节目的平面化,配有大量照片,有的还附有节目或花絮视频光盘。
最成功的当属《百家讲坛》系列图书,从阎崇年的《正说清朝十二帝》,到于丹的《于丹〈论语〉心得》,直至易中天的《品三国》突破百万销量,“百家讲坛”曾经是畅销的保证,也创造了很多超级畅销书。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央视的《家有妙招》都是热播电视节目平面化后的畅销典范。两档热播的求职节目《非你莫属》和《职来职往》也曾推出图书。此外,纪录片类的影视同期书同样曾是市场的热点。近有红极一时的《舌尖上的中国》,远有《大国崛起》,甚至更早有《话说长江》。
影视小说本身的名声和影响力使其搬上银幕成为次文学的变革和进步都是从大众文化中发展而来的。而影视的热播,再次将作品推向。影视同期书的热销,本身就是文化现象的一部分,它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时尚。不可否认,影视同期书的热销在促进文化繁荣的同时,也有着需要反思的一面。
影视同期书现象,实质上是一种借助影视与图书的互动,更多渲染出版的商业性的出版行为,因而在无形中会消解出版的文化性。作为文学出版的文化性阐释,是以这种出版行为是否对文学性构成损害来给出判断的。
影视剧和电视节目是众多影视同期书的衣食父母,图书的销量虽然会受到自身价值的影响,但能否被市场和读者发现的前提却是其源头。除了因为影视剧的热播而令原著小说受追捧的情况外,大多数真正意义上的影视同期书难免先天不足。特别是影视作品取得意料之外的成功而临时拼凑之作,市场与销量是其全部的价值取向。
此外,与传统图书相比,影视同期书的多媒体生存最重要的特性是具有依赖性。作为近几年畅销榜的常客,影视同期书几乎每期都在,且占据重要地位,《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更是长达半年在榜,《心术》作为一部反映当下“医患关系”的作品,如果没有同名电视剧的热播,相信也很难让如此多的读者关注和阅读。《新青瓷之秘色》同样受惠于《青瓷》的热映。
关键词:审美文化心理结构 经典重拍 承传与重构 技术与艺术
以文学经典为题材的影视作品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观众的喜爱,文学经典重拍已成为一种突出的文化现象。经典重拍从产生之日起一直是影视界的热点现象,观众及学术界始终对此褒贬不一,其争议主要来自重拍片的质量。有关怎样重拍的问题,不少学者从审美心理、市场经济环境下消费文化等不同角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讨,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方法。学术界的反思与批判与经典重拍的“伴生”应当说是一个福祉,一方面,可以使经典重拍不断自检运行的轨迹偏差问题;另一方面,学术界的反思与批判在经典重拍的实践中不断得到验证或调整自身的“错位”。然而,目前的研究多流于对现象的表面分析,不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本文拟从文化心理结构视角在理论上对文学经典重拍原则进一步探讨,以期为以后经典重拍达到理想之境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一、审美文化心理结构
审美文化心理结构是人们在一定社会物质基础上和一定文化传统条件下形成的一种表现了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思维、行为模式。这种文化心理模式,作为一种无形而力量巨大的因素,渗透于一定文化氛围中的每一个人,指导着、规范着、制约着人的物质活动与精神活动。审美文化心理结构中既有审美惯性又有审美变异性,二者是辩证的统一。
审美惯性,就是基于社会习俗或社会习性,包含有人类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等各方面的内涵,具有一定的意识内涵性、形式性、情感性、无意识的强迫性、科学性和虚妄性以及一定的历史渊源和未来指向的审美习性和审美规则。审美惯性的思维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积淀下来的人们观念地把握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持久性、普遍性、稳定性和习惯性的思维结构和思维定势。它是审美惯性结构构成的基本内容或基础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各主要文明社会中,虽经过社会的和文明文化方面的剧烈变异,但在如今的思想惯性、文艺内容和文艺特性中都还存在着传统审美惯性的因素、符号和表现模式。审美惯性体现着人类文化的积累性、稳定性和延续性。一个民族的审美惯性心理,积累着这个民族自产生以来所形成的全部的文化经验和艺术才智,它使这个民族具有自己独特的文艺发展历史,抛弃了民族的审美惯性就等于抛弃了民族文化,甚至是整个民族。
强调审美惯性并不意味着没有审美变异性,即有可变性、更新性的一面。社会条件的变化,尤其是社会的急剧变革,往往使得人的审美心理结构发生一定的变化。在社会变革时期,现实生活中出现了新的要求和新的社会内容,传统意义上的审美心理结构就不再适应新的时代条件,就处于被发展、被扬弃的被动地步。
从辩证法的方面看,审美变异就是审美心理结构的自我发展、自我运动、自我逐步趋向完善,特别是情感的自我完善。黑格尔认为,精神、概念的上升、前进、深化,是在精神、概念的范围内进行的,是自身的发展。“它们的流动性却使它们同时成为有机统一体的环节,它在有机统一体中不但不互相抵触,而且彼此都同样是必要的;而正是这种同样的必要性,才构成整体的生命。”如果把黑格尔的精神、概念换为审美心理结构,那么,他所指出的概念发展特点是完全适合审美心理发展的。
然而,随着时代的急剧变革,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社会地位和价值观念,为审美变异提供了物质基础;科技为审美变异提供了得以实现的工具,丰富了艺术创作手段,扩大了审美主体,改变了审美感知方式,审美感知倾向于简易化、休闲化。出现了审美风格的变异,即生活与审美的同一化,整体上显现出世俗化的倾向。人们的审美活动己经远远地超出了传统的艺术领域,审美活动由一种担负着提升精神的神圣使命的宗教式的仪式,走向一种轻松的娱乐性的日常生活的表演。在这样的审美活动中,感觉感性被突显出来。艺术创作也更加注重日常生活的感望的表达。
文学经典及据其制作的影视剧的价值是一个时代的文化沉积,体现了人们的审美惯性;经典重拍则是适应时代的要求,根据人们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的变异对经典的进一步弘扬。因此,根据审美文化心理结构中审美惯性与审美变异性辩证的统一的原理,文学经典重拍应坚持承传与重构、技术与艺术的辩证统一。
二、承传与重构
经典重拍应是原片的承传与重构的辩证统一。“文学经典的承传是重构中的承传,重构是承传中的重构,承传中有重构,重构中有承传。”文学经典接受上的历时性及其整体意义结构上的立体化特征,都使经典重拍处在不断的承传与重构交替的进程中,在消费文化语境中更不例外。经典影视片之所以会被重拍制作,关键因为它们往往是某一时代文学成就和审美理想的标志,是崇高价值的承载。它们大都是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和谐统一,能够打动人,鼓舞人,催人向上,引人深思。或是表达了一定历史时期中国人民的生存状态、苦难抗挣,或是承载了人民的愿望、社会的良知。这种反映主流价值观的原作的主题内核作为必然需要保留和固守的东西在重拍中应该被采纳。而且,原片往往拥有一个非常精致、巧妙、严谨的结构,这个结构就是支撑整部经典影视片的骨架,重拍片也应承接原片的结构和相应的情节主线,这是保证其主题内核的关键。
然而,经典之作无与伦比的思想深度和丰富意蕴,很不容易完全吃透,随着时间的磨洗,还会提供新的阐释维度和发掘出新的艺术基因。不同时代、不同的接受者,都可按照自己的要求,在经典中找到相应的信息,对经典的意义进行不断地阐释。正如复旦大学朱立元教授所说的,“文学经典可以从各个角度进行界定,其价值尺度应该是多维的,而且经典本身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在当前经典观念淡化的趋势下,重构经典也很有必要。”例如,《圣女贞德》题材含有一种多义性,可拓展的空间较大,多次被重拍。从德莱叶的贞德,布莱松的贞德,雅克•里维特的贞德到吕克•贝松好莱坞式的贞德。每位导演都是在坚持反映主流价值观的原则下,通过关注焦点的转移、创作角度的改变,给观众以新的视觉享受,更符合普通观众的欣赏习惯。
制作重拍片时,制片商还经常需要对那些具有独特故事或角色、但主题思想又较艰涩或暖昧的经典影片进行改造,对其多义性内涵进行扁平处理,使之通俗化、明确化,来扩大市场的受众面。好莱坞1998年的重拍版《天使之城》,缩减了主题的复杂多义性,而将其改造成“一个平凡女子的爱情神话”,可看性大大增强。
同时,检验、调整、转化原来的主题核心,使其更符合现当下主流文化的审美倾向、道德观念。如:电影《洛莉塔》(1963)曾由库布里克根据小说拍过黑白版,新版(1997)在保留其独特的文学气质同时,强化了对这种反伦理之常的行为含沙射影的批驳,这正反映了美国主流文化和价值观的基本态度。
而且,经典片的高度浓缩性为重拍留下了广阔的改编空间。在不违背主题内核的前提下,在重要的情节点之间适当地“填空”,如:对剧情有推动、强化作用的场面或戏剧片段,既可以有效调节剧情节奏,又利于刺激观众的视觉和心理,大大加强剧情的表现力与内容的厚度。
重建是一个崇高的行动,包含着更大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厘定经典的价值坐标, 经典重拍都应以培养人健康的情感,提高人的审美欣赏能力,提升民族的文化素质为主要目的。在经典重拍的实践中,不能一味为了迎合普通观众的欣赏习惯、任意篡改,要考虑到先进思想的传承,守候我们的经典;也不能不顾人民群众的接受心理,艺术表现上没有较多的创新,停留在表面化的改造。这都失去了经典重拍的意义。
三、技术与艺术
经典重拍是时代需要的产物,面对当代审美世俗化的倾向,如何建立一种符合时代气息、新的质感和感染力的风格是重拍首先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经典要被普通大众接受,就必须符合大众的审美趣味。黑格尔说:“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想象的活动,这种活动是理性的因素……但是,要把它所含的意蕴呈现给意识,却非取感性形式不可。”主创人员要努力发掘那些易于以影视手段表现的东西,并将一些特别重要的细节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段实现由经典的高雅甚至高深向通俗的转化。要积极探索将某些极其重要的浓缩了的概念或意象,以影视语言加以稀释,变成观众易于理解的视觉形象。如果没有这样一个过程,一般读者就不易体会到作者的深刻寓意和独运匠心,也失却了一个艺术品味的机会。现代科技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表现手段。除了导演、摄影、剪辑手法之外,场景选择、人物造型、气氛烘托以及充斥于影视片之中的各种道具和细节表现都在营造崭新的整体基调。比如,在节奏方面,过去缓慢的剧情推进、稳重传统的镜头切换,可以用快速的跳跃性的表达方式来取代,以适应现代观众快速的生活节奏,满足观众的视觉和心理,造成更强的感染力。
然而,重拍经典剧的导演在手握技术这柄“利器”时,切不可以认为自己找到了制胜的法宝。技术不是艺术,也永远取代不了艺术,艺术的殿堂显然不是技术至上的工具理性所能主宰的。技术包装或许会使新版片在感官效果上对经典旧版有所超越,可是,如果缺乏审美文化的艺术积淀,放弃从文本自身和经典老版中汲取艺术营养,势必只会停留在视觉奇观上,而与艺术相去甚远,重拍的作品实质上则会成为“名著的连环画”。
当然,技术与艺术之间并非是二元对立的关系,从技术走向艺术也是影视制作走向成熟的必然途径。以高雅带动通俗,以通俗表现高雅,应当成为新片的重要追求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将作品运用现代和后现代手法而造成的意蕴的边缘性模糊和渗透性广泛的诗意效果及其丰富多彩与深层次的内涵,展现在观众面前。这就要求采取一些非传统、非常规的影视语言和影视手段,为观众提供更多的艺术信息和审美享受,把片子拍得和原著的地位相称。
总之, 从文化心理结构审视,文学经典重拍应是承传与重构、技术与艺术的辩证统一。重拍片作为一种艺术再创造,能让影视创作者们重温传统、发展传统、再造传统,丰富我们的影视事业。经典重拍决不是颠覆原片,而是植根于原片之中,是经典片不断进行自我否定超越的活动。因此,要扬弃机械的、线性的和片面的思维,遵循与完善经典片相切合的辩证思维,这样,才能在经典重拍中,既坚守经典的核心价值,又做到文学价值的提炼与升华,并能正确把握受众意识的迎合与引导,从而使经典重拍中多种矛盾因素保持有序与紧密关联的张力。
[该成果为山东省文化厅2009年度全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从文化心理结构视角研究文学经典重拍现象”的阶段性成果,立项号:2009298)。]
参考文献:
[1]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79,2。
[2]刘生良、王 荣:《文学经典的承传与重构学术研讨会综述》,《文学评论》,2006.5。
耽美剧《上瘾》火了没多久就被下架,虽然如此,却还是捧红了两个新人,也让更多人关注到耽美作品,甚至有传言,很多影视公司已经买下了很多经典耽美的版权。火热成这样,让很多人惊呼耽美文化已经逐渐成为主流。但很显然,这个观点,目前还是个误解。
先来说几个概念,“耽美”一词的概念最先来源于日文,它是20世纪日本文学中“唯美主义”的对应词。最先体现在文学上就是希望能最大限度表达“唯美,浪漫”,最开始“耽美”并无特定的表现内容,但现在人们谈及它,一般是指BL小说(boy’s love)。时至今日,“耽美”小说的题材以及风格都极为庞杂。在国内还将之当做逐渐被重视起来的小众文化的时候,在国外,耽美文化的研究已经超过了三十多年。
与BG(boy and girl)言情作品影视化不同的是,耽美作品的影视化是受非耽美影视作品的同人创作影响。所谓同人创作是指把影视作品中的角色当成自己原创故事的主人公来衍生创作。由此产生的耽美同人受众群体被影视工作者发现,从而又产生了世界各地不同种类特色的耽美影视作品。可谓是影视作品激发原创群体,从而再反哺影视。早在上世纪60年代,《Star Trek》和《Star War》引发腐女创作影视同人文第一波的时候,Constance Penley就在其《star trek》同人文本分析作品中,介绍了《星际迷航》的粉丝圈和同人小说,尤其是耽美影视同人。她将这种在欧美腐女读者中流行的衍生出来的耽美同人解读为对当时性别权利壁垒和性别等级制度的反抗。她认为科幻作品的耽美同人连接了两种文类的乌托邦语境,耽美小说中情侣间的平等的地位也正反映了女性对性别平等的渴望。
但事实是,原本女性表达欲望诉求,表达性别意识觉醒的耽美发展到现在,有一部分已经脱离了原本被称为“女性意识”文本的初衷。《上瘾》的火爆并非是基于耽美作品最初表达女性意识觉醒的诉求,它的火爆只不过是在以传统男女纯爱作为默认背景,在此基础上突出“耽美”特殊性。与其说《上瘾》贩卖的是“耽美”的概念,不如说是契合了耽美鼓励观者认同于的旁观者角色。这不仅适合腐女对群体性的需求,比如在尺度较大的情节面前没有过度认同带来的不适感。也适合大众路人对耽美的“误读”,比如所谓的情节“甜”。在目前还是比较向女性倾斜性压抑倾向的大环境下,耽美原创影视化小范围的不过是替女性找到这样一个边缘化的出口,此处的“耽美”流行不过是另一种男色文化的消费罢了。
[关键词] 创新人才; 教学改革; 隐性课堂
大学的戏剧影视文学游走于艺术与文学之间,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较为模糊,因此,探讨探讨综合性大学的戏剧影视文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1、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近年来,我国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正迅猛发展,而人才问题也因此成为行业内部最为关注的问题。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蓝图转化为实际行动,就需要大量人才来进行文化创造,高等教育事业面临更大挑战。尽管作为艺术教育重要构成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教学取得了优良的成绩,但当前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正经历着多元化人才市场的考验。在影视传媒业高度发达的今天,媒体、新闻单位一方面对具有文学、影视、新闻、广告等综合素质的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多,另一方面,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与以往记者、编辑、摄像等岗位设置不同,现在媒体、新闻单位需要的是集访、摄、录、编为一体的专业人才,既有扎实的文学功底、较强的写作能力,又有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能从容面对社会人才激烈的竞争。反观我们以往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往往偏重于理论教学,对于动手能力和实际业务能力的培养没有足够重视,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要成为能经得起社会检验、为社会所欢迎的人才,取决于他们是否具有为社会所需要的素质与专业本领,真正能成为专业作家、编剧的人少之又少。
所以学生的知识结构,必须从适应社会人才需求的角度去考虑。我们的培养目标必须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在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上,我们需要大胆探索,主动适应社会的需求,努力改变传统的大文科“通识人才”的培养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寻找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新途径。
2、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建构
2.1戏文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要与课堂教学改革相结合
一、除了对基本概念理论、重要知识点讲解要详细、深入浅出适当拓展外,还要适时采取案例教学法。比如讲授长镜头的概念时,将当下比较流行的电影中的长镜头作为案例给大家讲解,通俗明了;比如讲授《中国戏曲史》时,由于学生对昆曲的曲牌、宫调等戏曲专业知识并不是很了解,可以结合戏曲界比较关注的青春版《牡丹亭》中的几出,用抢答的方式数某一曲牌出现的次数,不同宫调和不同曲牌之间的区别,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二、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一张嘴、一支粉笔讲到底”的填鸭式教学模式。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课堂容量大,内容丰富,以声音、色彩、画面等相互配合,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具有重要作用。
三、要给学生预留充分的创新思考的空间,理论课教学时可以留一些悬念,引导学生就某一个问题进行课堂讨论和小组专题发言,营造自主学习课堂氛围,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2.2戏文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要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由于戏文专特别注重实践,无论是实践课教学还是在基础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学生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如果培养出的学生能够单纯的掌握理论知识而不具备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那么,人才的培养是失败的。因而,戏文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要努力改变传统的大文科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例如,该专业核心课程《表导演基础与实践》的教学,就不能拘泥于理论讲解,要将学生的实践教学搬到课堂,理论与实践同步进行,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又体现出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这种教学实践活动不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还锻炼学生的编剧能力、导演能力、表演能力、综合协调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3戏文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要与隐性课堂相结合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显性课堂的话,那么课外活动则可以称之为隐性课堂。学生在显性课堂教学中更主要的是学习基础理论知识,隐性课堂则是充分让学生学会如何将理论知识内化并运用于实践、锻炼学生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场所。因而,创新型人才培养必须与隐性课堂教学相结合,充分利用学生课堂以外的时间,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进行培养。新建本科院校要结合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特点,给学生提供给你充分的隐性课堂活动空间,让他们有展示自我、进行创新活动的空间。例如,可以成立学生摄影协会、DV空间、剧社等各类学生活动社团,定期举办摄影大赛、DV作品大赛、剧本创作大赛、话剧大赛。让戏文专业的学生能够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充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不仅使学生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总之,如果说教育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支柱,那么大学教育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新建本科院校只有根据实际情况、专业特点和学生特点,正确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走教学改革之路,才能探索一条适合自己校情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
参考文献:
[1] 高思春.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建构――以江南大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为例[J]. 大众文艺,2013
[关键词]影视产业 文化资源 供需矛盾 开发策略
当“文化成为一种消费”的观念深入人心并逐渐变为人们的生活常态时。中国的影视产业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发展。而贾磊磊认为“我们对于城市、地区发展的评价尺度可能过多地强调了其采用经济的硬性指标,而对于其文化的软性指标关注不够――特别是对于文化的软性力量对于经济发展所产生的作用估价不足。”以文化资源发掘作为陕西影视文化开发的节点。关键在于恰到好处地把握两者之间的结合度。使之产生新型的文化产品及衍生产品,进而获得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一、文化资源与文化消费
2009年发生的一连串的事情让陕西多次错过宣传自己的机会。一是开年大戏《走西口》热播央视,而这个和陕西人有千丝万缕的故事却讲述的是山西“晋商”的内容,让一些陕西观众大发感慨。山西影视的狂热所带来的旅游、经济、民间歌谣等的发展与流传.使得陕西人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在2009年3月2日的《陕西日报》“陕北观察”一版中谈到《不敢让信天游也“游走了》的呼告,虽然这仅仅是一次简单的为争夺民歌所属权的发问。可从“口战”背后我们可以看到市场机制下.影视文化艺术发展的矛头越来越倾向于谁发展谁先占有“资源”就是谁的。不发展就必定要落后。二是20Dg年4月陕西黄陵县与河南新郑市争夺“公祭黄帝”正统身份的现象颇为引人关注。有人说这是河南人在“欺负”陕西人,但从电视营销的角度来看,其中的曲折。远非是一个“欺负”能说的清楚的。河南在“公祭黄帝”活动上与陕西平分秋色。是陕西错过的最大的文化品牌。三是历史电视连续剧《庚子风云》讲述的是1900年慈禧西逃西安的事,大家都期盼能在剧中看到西安的相关场景,如大雁塔、西安城门、西安老街等.但由于西安不能提供剧中要求的所有场景.而大雁塔作为佛教圣地也不允许进去拍摄,所以只能舍弃西安,在浙江横店影视城里拍摄全剧了。发生在西安的故事,却没有到西安取一景一物,让西安人非常遗憾。最近。一部地道的陕北题材电影《兰花花》已开机,但出品方却是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地也选在北京,投资方和演员也没有陕西人的身影。兰花花故事虽然不能与《走西口》故事相提并论,但陕西题材再次被抢的现象还是值得我们深思。吕布和貂蝉本是陕北人可在一部电视剧中也变成了山西人历史上著名的秦直道顾名思义与陕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然而在王扶林的同名电视剧中却被打上了内蒙古的烙印。这些事例无疑是“怆痛”的,但最让“秦中自古帝王洲”的陕西不能释怀的是:在加大保护现有文化资源力度的同时,怎样进一步发掘这些巨大的先天馈赠,使之产生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原创价值。具体分析如下:
(一)影视文化市场需求的拉动
陕西的文学创作是陕西文化既有的成功品牌,在带动影视产业化开发方面有着很大的拓展空间,而消费社会、消费主义文化意识形态和图像文化的兴起与流行是当今这个时代最显著的特征。消费文化对文学创作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解构,改变了传统的文本存在形态和传播方式,促进了文学向图像的皈依,而需求拉动理论却认为,产业化是企业对市场变化的一种本能回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物质消费水平提高的同时.精神文化消费需求同样会扩大和延伸,人们对影视作品的欣赏水平亦会随之提高。对影视产品品种的需求也会日益增加。目前人们影视娱乐消费整体水平偏低的原因有:其一受当前收入水平和预期收入影响,支付能力较弱;二是没有形成理性的文化消费观念;三是对现有的影视内容和质量不满.没有太多能吸引人的看点。另外,人们受教育的程度,社会宣传舆论的导向.影视消费环境等诸因素的变化对影视消费都有一定影响。
(二)影视文化产业间竞争的驱动
由于电影与电视具有专业的兼容性和相关性。电影、电视生产与营销的一体化已成了不争的事实,目前,影视剧生产已成为不少地区广播电视产业化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西安及周边的大唐芙蓉园、唐城墙遗址公园、曲江池寒窑遗址公园、唐大明宫遗址公园、唐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景区.法门寺佛文化旅游景区,楼观台道文化旅游景区等文化景观均可以做成影视产业的主题公园。“文坛陕军”的成就早有定评,陕西这个“文学重镇”里有人在影视产业中已着先鞭,成为文学和影视创作两栖的作家。其创作先后被拍成电影或电视。且有较好的票房收入。做为国内著名的品牌“影视陕军”,则要在整合陕西的文学创作资源、历史文化资源,并使之尽快转化为影视产业化的开发、争取影视文化市场主动权方面下功夫。
(三)影视文化产业化的技术推动
技术是影视文化产业化引入的对象,当影视文化新技术出现时,会给影视文化技术市场带来两方面的变化,一是对潜在影视文化市场需求的一种释放,即用影视文化新技术解决产品的实现问题。二是降低了影视文化技术的市场价格,这会降低影视文化产业化的成本和风险,增加影视文化产业化的利润。随着网络技术的开发.广播电视的固态化、自动化、虚拟化、网络化、硬盘化和计算机化成为大势所趋,广播电视涉足网络市场开发得天独厚。陕西广电系统解放思想.抢抓机遇,适应市场,深化改革,以网络整合为突破口,组建了“四个统一”、“三级贯通”的广电网络股份公司。并成功地借壳上市。陕西电视台顺利实现了有线与无线的合并,推出九套节目,并不断地进行产业化经营的尝试。此外,西安高新开发区有科技部批准的软件园,目前有多家企业在为法国、韩国、日本等国加工动画片或游戏软件。但这些缺乏创意的“来料加工”的低端劳作,基本还处在引进、加工、运营业务为主的阶段。
二、供求矛盾与影视产业开发
文化是资源的理念世所公认,20世纪40年代西方就已提出文化产业的概念。如今陕西影视又对科学配置历史文化资源提出时代要求.并在产业化开发的观念创新与价值选择中具有激励效用。由于影视文化消费者的消费方式,依时间的演进而不同。而受众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又决定着影视的文化处境与生存空间。
(一)边际效益曲线
在引出边际效益曲线之前首先要说明一下供给与需求曲线,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的数量。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边际效用是最后一个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而边际效用曲线就是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生成的一条曲线。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内容是:在一定时间内,在其它商品的消费 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获得的效用增量及边际效用递减的。
在讲到边际效益曲线时还不得不提到帕累托最优(PARETOOPTI MALITY)――以提出这个概念的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弗雷多・帕累托的名字命名,他在关于经济效率和收入分配的研究中使用了这个概念,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状态,在不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情况下,而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人们消费是为了达到效用最大,也就是经济学上著名的“帕累托最优”。
(二)影视产业的生存空间
由于地域、文化素养的差异,人们从中看到了影视文化与影视消费之间存在的隐秘关系,它们一边是引导者,一边是追随者;一边引领时尚向前,一边与时尚结伴而行,彼此既有自愿合作的快乐又有比例关系上的互动攀升。事实上,这种关系体现了人的内在需求,又对影视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挑战。影视产业面临的问题大致可归纳为:
1 机遇与冲击同在
如果影视消费市场只供应一种商品,影视消费者完全没有选择余地。供给弹性为零,没有替代产品。在这种情况下影视消费者是被动的无论影视产业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我们只能接受它。在经济学中我们称之它为缺乏弹性的商品。影视产业也不用做任何变动,显然这种条件是不存在的。任何产品,不论是物质产品,还是精神产品.只有通过消费,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就物质消费品而言.只要人们购买力提高了,自然会向高档精神发展,影视产品就不同了,对它的消费是需要本钱的。在观看和欣赏过程中.受众“事实上也投入了自己的文化素养、知识经验和个性化的思维方式(这些就是本钱),才能形成自己的理解乃至独特的感悟”。这就要求生产者最大限度地照顾不同受众的实际需求。向“原创”讨效益。
西安作为文化古都是陕西文人的汇聚之地,自茅盾文学奖开设以来陕西就三次摘冠,以实、贾平凹领军的作家不乏对本土意识力透纸背的书写,他们多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揭示当今存在的社会现象,生动而具象;以张艺谋、顾长卫、周晓文、何平、吴天明、陈凯歌等为代表的导演。都是从西影成长起来的,他们执导的而影片连连获奖从编剧这方面来看,陕西一直以来也颇具优势:以芦苇、张光荣、庞一川、兰一斐等代表的“编剧”在中国影视编剧中都有一定的知名度.他们对文学的影视化改编极具有代表性。因此,从这些条件中可以看到:作为一个文化资源大省陕西人完全有能力将自己的文化优势发挥出来,承担起由“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转变的重任。
2 多种形式的并存
关键词:古代文学;经典;影视改编
过去以书本为主体的纸质传播当中,人们需要花时间和心思去揣摩文学经典里蕴涵的深刻内涵,方式比较单一、缺少趣味性等,于是,在科技条件的支持下,有越来越多的古代文学经典被改编翻拍成影视剧。与传统的书本相比,影视剧的翻拍和改编能够改变过去单一、枯燥的阅读方式,影视翻拍和改编除了融入文学内容之外,更多的以视频、图片、声音等吸引大众的眼球[1]。
一、古代文学经典的形成与传播
我国的古代文学作品种类繁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这些古代文学经典是我国历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社会背景下,这些经典一直处在起伏和动荡当中,同时,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又能够产生不同的文学经典。与浩如烟海的古代文学经典相比,这些经典文化中所蕴含的深意和内涵远非是一部影视剧所能够阐述的,尤其是文学经典中所蕴含的价值。对于古代文学经典的形成,基本上可以说是众所周知了,每一部古代文学经典,其中都包含了特定时期的社会环境、政治情况、经济条件和文化背景,一旦有名人作家创作了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之后,就会深受后辈的尊崇和模仿,同时也引来批评家的推出或者批判,有人对文学作品大加赞扬,就会有人对其大肆贬低,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向来都是褒贬共有的。而一部文学作品能否成为经典,还与该作品创作之时及其往后的社会风气、人们的审美心理、价值追求等具有密切的关系,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这其中还夹杂着些许的运气与机缘[2]。文学经典具有显著的相对恒定性的特点,正因为是经典,所以才能够唤起读者反复的阅读和揣摩,文学经典必然是能够引起人们反复阅读,并能够给我们带来深刻影响的作品。俗话说“各花入各眼”,对于一部古代文学经典,通常情况下都不太可能对其品质进行一个较为完整的总结和解读,所以,对于一部古代文学作品是否能够成为经典,向来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对于一部文学作品能够被奉为经典,至少应该具备以下条件:其内容具有流传性、且传承下来的内容、精神和价值与大部分人的需要保持一致,只有能够满足绝大多数人需求的作品、符合绝大多数人审美和价值追求的作品,才有可能成为经典[3]。
二、古代文学经典的影视改编
对于古代文学经典的影视改编,由于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影视改编的可实践性变得愈加广泛起来,影视的改编除了广泛性之外,同样还具有多样性、多渠道等特点,由不同的编剧、导演等去改编,文学经典的改编方式和改编观念各不相同,因此,也没有办法去精确的界定“改编”这一概念和定义。每个人对“改编”这一词的认识和理解不同,所以理论界至今也没办法给“改编”冠以一个清晰明确的定义。对于电影改编,美国一位著名的电影理论学家认为小说和文学作品只是影视作品众多素材中的一个,而非有机体,经过电影的改编丰富以后,会出现一个与小说不一样的、全新的一个完整艺作品[4]。这是美国一位电影理论学家的观点,或许另外一位理论学家,就不是这么认为了。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有了互联网、多媒体等高科技的支持,能够显著缩短古代文学经典被影视改编后的传播时间,使得古代文学经典的传播渠道更加丰富多样,影视改编后的传播速度也由此加快,影视改编后传播时间的缩短、速度的加快和传播方式的丰富多样促使更多人对古代文学经典进行影视改编,也因此激发了更多影视改编古代文学经典的热情和创作欲望。在如今快餐时代中,以年轻人为主的大众普遍选择通过网络搜寻和观看影视剧,这样观看影视剧的方式省时省力,还能不用出门,简直就是懒癌症患者的福音。经过影视改编后,这些古代文学经典不用再和以往一样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埋头苦读,反而能够通过影视改编获得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享受。同时,网络平台的快速发展也为古代文学经典题材的发挥提供了巨大的拓展空间,网络平台的开放性很好的迎合了当今青年向往冲破束缚和自由的心理。总结虽然影视改编能够视为是古代文学经典的一种传播方式,且这种传播方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具有一定的可取之处,同时必然也有很多不足和缺陷,这意味着文学经典的影视改编这条路上存在巨大的风险。我们知道任何一部文学作品一旦进入另一种艺术形式,以另一个方式呈现在大家面前,同时也为受众提供了一次全新的审美体验。自古以来,只要是成为经典的文学作品,每一部都被烙印上当时的社会背景,也带有非常强烈的作家个人的鲜明特点,与这些文学经典一样,经过影视改编后,这些文学经典自然也被烙印上了这个时代的特定因素,也带有创作者、导演、编剧等创作主体的观点和见解,所以,如果单纯从影视作品对原著的还原度来对影视作品进行片面评论的话,也毫无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娟:古代文学经典与影视改编[D].山东师范大学,2011.
[2]曹文慧:论中国当代新生代小说的影视改编[D].山东师范大学,2013.
[3]赵宏丽: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的数字影视媒介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关键词:影视同期书;受众需要;图书营销
一、影视同期书概述
影视同期书的出现是伴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影视的发展而起的,与市场经济逐步确立,大众传媒市场的建立和发展相契合,从图像文化发展开始到传统小说的影视改编为潮流相互影响成为中国影视行业初步发展的重要现象。伴随着影视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影视同期书逐步取代了影视小说成为普遍现象。
影视同期书有三种存在形式,第一,影视作品上映后引起观众的巨大反响,出版社将同名剧本出版或者作者将同名剧本扩展写成同名文学作品,按照市场规律来说,影视上映后一旦取得巨大成功,那么不久出版社就会出版同名文学作品,比如余华的《活着》,在电影上映之前在民间的知名度并不是特别高,在电影《活着》摘得国际大奖之后,小说也大热,销量猛增,至今不减。第二,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同时创作,同时推出市场,这种情况下,电影反响不好,小说的市场也不见得会很好,这种市场模式在九十年代末新世纪初期比较流行。比如《夫妻那些事》、《大腕》、《命中注定我爱你》等都是图书和影视同步推出的。第三,图书已经在业界或者全社会都取得较好的口碑,然后根据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或者是文学作品在影视上映后重新对作品装订改版后再次出版发行,当下最火热的各种IP大剧既是此种类型,比如《盗墓笔记》等。
结合前文,本文对影视同期书的概念界定为:出版单位根据同期上映的影视作品的市场反响而重新根据市场热度出版的同名小说或者再版的原著小说,还包括根据引起影视剧热度的因素重新创作或者再挖据的出版的文学作品,其中包括,根据电视栏目的热度策划的出版图书。
二、对2007-2014年当当图书年排行榜(前100)中影视同期书的情况调查及分析
1、影视同期书在排名上越来越靠前,数量总体变化不大,有增多的趋势。
2、出版社以“文艺社”为主,例如长江文艺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等。大部分影视同期书的作家风格比较接近,同期书的类型风格大多以青春、爱情、文艺为题材。
3、受众群体偏年轻化,青春文艺类影视同期书居多所以受众更偏向于年轻一族。
4、大部分的影视与书的时间比较接近,相互促进发展。
5、《平凡的世界》《狼图腾》作为长销书,在影视作品后销售更好。《平凡的世界》《狼图腾》的图书出版时间较早,也比较畅销,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在影视作品上映后对图书销售产生了很大的带动作用。
6、《侣行》真人秀节目改编书是很新颖的一种方式。综艺真人秀作为一种特殊的影视作品有特定的受众,内容也很新颖,针对旅行一族,有了细分市场。
三、影视同期书使得读者、关注相紧密结合
影视同期书的读者一般通过观看影视作品,选择其原著小说、其他相关作品阅读;或者是通过阅读小说而选择相关的影视作品。在当今社会,影视同期书收到广大人们的关注,满足民众的心里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满足追星心里,阅读影视同期书已经是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特别是青少年,这主要因为在影视同期书中可以看到一些明星在拍摄过程中的照片或者花絮等,对于那些那些追星一族来说,很多为满足追星欲望而盲目消费。
2、满足参照、对比心里,很多观众在观看电影时会无意间联想到其他相同名的小说,脑补画面,通过联想、对比来回忆小说情节是怎么描述的,并判断电影与小说的差异,或其他不一样的故事情节,因此大多选择小说来阅读。
3、满足从众心理,一般情况下从众心里主要指个体行为受到群体行为的影响,是大部分群体所具有的普遍心理现象,使得自己在认知、判断方面都逐渐倾向于群体活动的行为,相关实验表明,在这样的环境中,很少有人能站在自己的立场,因此,从众心理是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4、满足省时心理,一般影视作品通常会有几十至上百集,且有时为了提高影视收视率,还会分间隔时间播出,导致整部剧完整播出需要几个月之久。若是想看完一部完整的影视作品有可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导致些许关注根本就没有这样的耐心去看完,在这样的情况下,剧透的影视同期书就正好满足了广大观众需求。
四、影视同期书营销的新方式
1、社群营销社群营销,是基于圈子、人脉、空间概念而产生的营销模式。通过将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聚集在一起,将一个兴趣圈打造成为消费家园,如罗振宇借助微信公众平台建立的“罗辑思维”,以次来宣传自己的理念并进行图书等周边产品的营销。社群营销是一个口碑传播的过程,通过一些元素引起口碑,汇聚人群,口碑再扩散,周而复始。影视同期书的受众是有着同样的爱好,由此可以划分为一个个群体,通过QQ群、微博、微信、贴吧、论坛等平台形式进行消费者的聚拢,然后进行图书营销,并通过这些平台建立一定的用户粘性,进行持续营销和周边产品的营销。
2、以“北京儒意欣欣”为图书出版模式
北京儒意欣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于2011年4月,隶属于北京儒意传媒集团,为集团旗下一间致力出版的图书公司。公司奉行“内容乃王道,质量须过硬”的宗旨,采用高于行业标准的6编6校制,且有着令人称道的一流文案包装和市场营销。出版有《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晚秋》、《纸牌屋》等一系列经典畅销书,短短3年时间内,儒意欣欣一举创下码洋过1亿、单品均量破4万册的行业奇迹,每本图书均跻身当当网分类新书榜冠军,迅速成长为中国图书业内的出版新锐,单品畅销轻骑兵。主营品类有青春文艺类、大众文艺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