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冬季安全教育知识范文

冬季安全教育知识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5:34:2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冬季安全教育知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冬季安全教育知识

篇1

一、火灾安全

1、点燃的蜡烛、蚊香应放在专用的架台上,不能靠近窗帘、蚊帐等可燃物品。

2、到床底、阁楼处找东西时,不要用油灯、蜡烛、打火机等明火照明。

3、中小学生不要随身携带火柴、打火机等火种。

4、不能乱拉、乱拉电线,随意拆卸电器,用完电器要及时拔掉插销。

5、发现燃气泄漏时,要关紧阀门,打开门窗,不可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

6、阳台上、楼道内不能烧纸片,燃放烟花爆竹。

7、吸烟危害健康,学生不要吸烟,躲藏起来吸烟更危险。

8、使用电灯时,灯泡不要接触或靠近可燃物。

二、交通安全

冬季如何注意交通安全

冬天寒风凛冽,雪花飘飘。有人戴上了帽子和口罩,可别遮住了自我的眼睛,此外,地面上结起了一层冰,道路又湿又滑,走路,骑车稍不留神,就要摔跤,行走时不能急奔快跑。不能在道路上堆雪人、打雪仗和滚雪球,这样既不安全,又会影响交通,甚至发生车祸。一年四季气候不一样,同学们交通安全防范不能放松。

1、指挥灯信号的含义

(1)绿灯亮时,准许车辆、行人通行;

(2)红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

(3)黄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但已超过停止线的车辆和已经进入人行横道的行人,能够继续通行;

(4)黄灯闪烁时,车辆、行人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通行。

2、行人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须靠边行走;

(2)横过车行道,须走人行横道。

(3)不准穿越、倚坐道口护拦。

(4)不准在道上扒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

(5)列队经过道路时,每横列不准超过2人。儿童的队列,须在人行道上行进。

3、横穿马路注意事项:

横穿马路,可能遇到的危险因素会大大增加,应异常注意安全。

(1)穿越马路,要听从交通民警的指挥;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绿灯行,红灯停”。

(2)穿越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在有过街天桥和过街地道的路段,应自觉走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

(3)穿越马路时,要走直线,不可迂回穿行;在没有人行横道的路段,应先看左边,再看右边,在确认没有机动车经过时才能够穿越马路。

(4)不要翻越道路中央的安全护栏和隔离墩。

(5)不要突然横穿马路,异常是马路对面有熟人、朋友呼唤,或者自我要乘坐的公共汽车已经进站,千万不能贸然行事,以免发生意外。

4、乘车人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汽车、电车等机动车,是人们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为保证乘坐安全,应注意以下各点:

(1)乘坐公共汽(电)车,要排队候车,按先后顺序上车,不要拥挤。上下车均应等车停稳以后,先下后上,不要争抢。

(2)不要把爆竹等易燃易爆的危险品带入车内。

(3)乘车时不要把头、手、胳膊伸出手窗外,以免被对面来车或路边树木等刮伤;也不要向车窗外乱扔杂物,以免伤及他人。

(4)乘车时要坐稳扶好,没有座位时,要双脚自然分开,侧向站立,手应握紧扶手,以免车辆紧急刹车时摔倒受伤。

(5)乘坐小轿车、微型客车时,在前排乘坐时应系好安全带。

(6)尽量避免乘坐卡车、拖拉机;必须乘坐时,千万不要站立在后车厢里或坐在车厢板上。

(7)不要在机动车道上招呼出租汽车。

5、骑自行车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骑自行车外出比起走路,不安全的因素增加了,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如下:

(1)要经常检修自行车,坚持车况完好。车闸、车铃是否灵敏、正常,尤其重要。

(2)自行车的车型大小要适宜,不要骑儿童玩具车上街。也不要人小骑大型车。

(3)不要在马路上学骑自行车;未满十二岁的儿童,不要骑自行车上街。

(4)骑自行车要在非机动车道上靠右边行驶,不逆行;转弯时不抢行猛拐,要提前减慢速度,看清四周情景,以明确的手势示意后再转弯。

(5)经过交叉路口,要减速慢行、注意来往的行人、车辆;不闯红灯,遇到红灯要停车等候,待绿灯亮了再继续前行。

(6)骑车时不要双手撒把,不多人并骑,不互相攀扶,不互相追逐、打闹。

(7)骑车时不攀扶机动车辆,不载过重的东西,不骑车带人,不在骑车时戴耳机听广播。

(8)学习、掌握基本的交通规则知识

三、燃放烟花鞭炮安全

1、应当购买有正规厂家生产的烟花爆竹,正规厂家是经过国家安全监管部门严格审查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流程均贴合安全的标准,所以这些烟花爆竹在燃放的时候就能够相比较较安全一点,千万不要随便购买那些没有生产厂家的烟花爆竹,这些烟花爆竹虽然价格便宜,可是没有安全保证,在燃放的时候很容易造成危险事故的发生。

篇2

为了进一增强乘坐电梯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逃生自救能力,提高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规范电梯使用单位应急救援的具体实施和处置工作,物业中心联合**市市场监督局和小区电梯维保单位在小区内组织开展电梯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暨电梯安全知识教育宣传活动,诚邀广大业户现场观摩学习,活动安排如下:

1、活动时间:2020年6月16日(星期六)

2、活动地点:****小区内篮球场

5、活动流程安排:

① 15:30 —活动集合时间 

② 16:00 — 正式开始应急救援预案演练。

③ 17:00 — 应急救援预案演练结束(活动持续约1小时)。

④ 19:30 — 电梯安全知识教育宣传正式开始,现场派发宣传单。       

⑤ 19:50 — 电梯知识有奖活动环节。

⑥ 20:00 — 与小区各业主交流电梯常见故障问题。

⑦ 20:30 — 活动结束。

篇3

关键词:匀变速直线运动;汽车行驶安全;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3)2(S)-0069-4

【课题、课时】

《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行驶安全》、1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

1 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

能用公式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

2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在第二章第二节《匀变速直线运动》基础上,为加强处理匀变速直线运动实例的能力和增强安全驾驶法规意识而专门设计的,是“粤教版”教材中一大亮点。尽管广东《考试大纲》中明确规定不属考试范围,但本节知识与前面部分联系紧密,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知识应用的升华,也是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典范,同时也是安全教育最好的素材,在教学中更容易融入情感教育。

3 教材处理及教学设计

由于本节内容定量计算部分较多,同时具有综合性、可归纳性和延伸拓展性。结合学生的基础和实际需要,可把教学内容分为三个层次,如下图1:

【教学对象分析】

高一的新生,心理上处于转折期,但行为习惯仍保留初中的特点,学习的主观性、随意性很大,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所以课堂的引入很关键。另外,由于学生注意力的持续时间有限,在课堂设计上要富于变化。

本节的学习,需要学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比较熟悉,特别是对一题多解及用图像来描述运动情景并建立运动草图要求较高。对高一新生来说,学习中会有较大的障碍,所以,在教学设计中要对相关内容进行梳理并有机整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影响安全驾驶的因素,并从物理学角度解释这些因素为什么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2)掌握反应时间、刹车时间;停车距离、反应距离及刹车距离的概念、计算方法及三距间关系。

(3)掌握两个物体的追及、相遇问题的分析方法和极值条件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

(1)掌握处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并能一题多解,认识对比分析法在物理学研究中的意义。

(2)认识影响反应时间和停车距离的客观因素,认识其在安全驾驶中的重要作用。

(3)知道如何测人的反应时间,认识物理实验在物理学中的重要作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安全驾驶的基本法规,知道遵守交通法规是爱自己、爱别人、爱惜生命的重要规则。

(2)参与实践与拓展活动,培养参加科技活动、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学问题的热情。

【教学重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应用、反应时间测量方法及原理、停车距离分析计算。

【教学难点】

双体(两物)追及、相遇问题。

【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法、讨论对比法、实验教学法、问题导学式教学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直尺。

【教学流程】本节课的教学流程如图2。

【教学过程设计】

包括: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表1)。

【专家点评】

1 贯彻新课程理念,优化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综合性、可归纳性和延伸拓展性较强的教学内容,能够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在充分分析教材、研究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完成。简洁明了并巧妙地把内容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理解(单体问题);二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单体问题1;三是实践与拓展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分析(双体问题)。教学设计符合学生实际。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教学设计尊重教材,没有刻意改变教材,根据学生实际再创造;注重物理知识(基础和前提),符合教学的逻辑线索;教学设计用结构式呈现;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是载体、途径、手段和方法,注意逻辑性,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关注科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是目标,关注学生思维可能有的变化及如何引导;关注兴趣是成效的标志,适当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2 体现学生主体,教学方法有效

摒弃满堂灌,注重启发式、讨论式、科学探究的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领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通过讲述帖近生活的实例以及教师的视频引入新课,创设物理情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学生一题多解的对比、体会,使学生具有成就感;让学生体会归纳法在物理学中的应用。教师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培养应用科学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创新教学艺术。师生情感交融

教师基本功扎实、专业功底深厚、知识面广、善于引导学生质疑与自主思考、合作与探究。在教学中能够根据课堂实际及时调整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将教与学融为一体,使学生在叙述、想象、猜想、推理、验证、归纳、总结等过程中获取知识,课堂组织形式灵活多样,形成师生共同学习的氛围。

参考文献:

篇4

县直各学校、各中心校,民办学校:

为迎接第22个“世界读书日”(4月23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在全县中小学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不断提升学生思想素质和文化素养,打造书香校园,根据县委宣传部《第三届“全民阅读·书香xx”读书季活动方案》要求,县教育局决定开展2017年全县中小学“书香溢校园,知识伴我行”读书季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目的

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整合校内外资源,引导中小学生阅读优秀经典书籍,培养良好读书习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建设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书香校园,以读书活动提升校园文化品质,让好书滋润心灵,让读书陪伴成长。

二、活动主题

书香溢校园,知识伴我行。

三、活动时间

2017年4—6月。

四、活动对象

全县中小学师生。

五、活动内容

(一)优化校园书香环境。各校要加强学校图书室和阅览室建设,要以注重实效、突出实用、惠及师生为目的,高标准、严要求,加强中小学图书的科学管理和规范使用,切实发挥图书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中小学生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要对照标准,进行图书配备,做到品种多样、结构合理、内容丰富。要根据学生规模和图书的实际使用状况,及时增新剔旧,补缺添漏,以满足学生的阅读要求。中小学图书室、阅览室全天候向师生开放,方便师生随时借阅,自由阅读。此外,各校要结合实际在校园建设读书吧,在教室或走廊等处建立开放式图书架、图书角或图书柜,方便学生阅读,用好句、好诗、好词、好文营造校园浓郁书香氛围。

(二)开展丰富多样的读书教育活动。在学生中大力倡导“多读书、乐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理念,分年级向学生推荐好书,指导学生科学制定读书计划,引导学生学国学、读美文、诵经典、提素质,让读书成为学生每天的生活爱好。结合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朗朗书声”经典文章早读会、“读书有益”好书共享、读书大赛、课本剧表演等多种形式的校园阅读活动。同时,利用校园内的围墙、走廊、宣传栏、广播,开展经典短文、好词好句时时读活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组织开展“与大师面对面”“作家进校园”等活动。4月21日至22日,我县将举办著名哲学家、作家周国平“阅读与人生”专题讲座暨第三届“全民阅读书香xx”读书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届时将安排部分教师与学生参加,具体活动方案另行通知。各学校也可邀请本土或域外作家、名人等深入中小学校,开办阅读讲座、畅谈读书心得、举行互动交流、分享写作趣事、传授写作技巧,以作家的读书与成长经历启迪师生,激发学生读书和写作兴趣。

六、活动要求

(一)高度重视。读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和精神成长的重要载体。“让读书成为习惯”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时代要求,对深化中国梦教育、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校要高度重视、周密安排,推动本次读书季活动扎实开展。

(二)大力宣传。各校要充分发挥校园广播、校园网、校报校刊、宣传橱窗、电子显示屏、国旗下讲话等宣传载体与渠道,对全体师生、家长进行读书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和书香校园文化,建设充盈书香气息的特色学校。

篇5

为进一步深化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增强广大民警从警的荣誉感、自豪感,丰富警营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根据省公安厅要求,举办全市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和“我为警徽增光彩”演讲比赛活动。 

演讲主题:

演讲比赛活动要围绕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和谐警民关系建设、“三访三评”深化大走访活动和创先争优、“基层组织建设年”、“纪律作风教育整顿”、“一线工作法”等活动以及依法履行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职责任务,突出反映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在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创新社会管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展现出的忠诚的政治品格、为民的根本宗旨、公正的价值追求和廉洁的职业操守,充分反映广大民警立足本职岗位、争创一流业绩、发挥先进模范作用等方面的先进事迹和精神风貌。

活动要求:

(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各单位将其作为深化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的有效载体,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与加强和改进全市公安机关党的建设结合起来,与创先争优、选树先进典型结合起来,确保活动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