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健康教育诊断的首要步骤范文

健康教育诊断的首要步骤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2 15:34:2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健康教育诊断的首要步骤,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健康教育诊断的首要步骤

篇1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织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最近几十年在全球范围内,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哮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在不断上升。目前缓解和控制哮喘的主要药物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药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多是通过吸入给药的。常用的吸入药物装置是定量雾化吸入器(Metered dose inhaler,MDI),在哮喘治疗中广泛使用。为了解患者能否正确使用MDI,我们对106例使用MDI的患者操作方法进行调查分析。

1调查对象和方法

1.1调查对象

2006年4月至2008年3月共调查门诊或住院成年哮喘患者106例,且使用MDI在1年以上时间,男72例,女34例,年龄58~ 82岁,平均64岁。哮喘的诊断和疾病严重程度均符合我国2003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哮喘组关于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和疾病程度的划分[1]。

1.2方法

患者门诊就诊或入院后,询问相关的病史和使用MDI的治疗情况后,让患者按照既往在家庭、社区的使用情况,演示2或3次准钠器操作的过程。然后由观察的医生或护士按照文献[2]提供的MDI使用步骤进行评价:①取下药帽并摇晃MDI数下;②吸药前缓慢呼出肺内气体;③吸气下橛下MDI;④用小于最大吸气力量的速度吸入药物;⑤吸药后至少屏气5~10秒钟。⑥每喷药物吸入的间隔时间>30秒。每步骤1分,满分为6分,≥4分为及格。

2结果

2.1各步骤正确率106人最高得分6分(8人),最低得分1分(4人),2分、3分、4分

和5分的人数分别为16人、23人、39人、16人。平均得分2.73分,55人及格,及格率51.87%。各操作步骤的正确率见表1。

3护理对策

做好护士的培训工作是首要任务由于哮喘防治工作不只是处理急性发作患者,而

应该包括患者的教育、建立长期治疗计划以及个体化自我管理方案等,所以护理人员参与对哮喘的临床防治工作是非常必要的[3]。因此,护士要热爱本职工作,熟悉哮喘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常规用药、最新的治疗方案、进行肺功能常规检查的作用以及各项参数代表的意义、熟练掌握MDI的操作方法,能正确指导患者使用MDI。此外,护士还要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以及沟通技巧方面的训练等。

设立哮喘护理咨询门诊,建立一直有效的健康教育网为了提高患者控制率和生活质量,我们对患者进行系统、规范、长程、有计划的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主要有几方面工作:(1)设立哮喘护理咨询门诊,当哮喘患者在哮喘护理门诊就诊或是入院时,给哮喘患者建立登记卡,并将每个患者的资料记录好,输入电脑。(2)当哮喘患者的症状缓解后,有一生活专职护士给患者将手哮喘的防治知识。教育方式:主要有采用幻灯、多媒体集中学习或不定期进行个别辅导。(3)重点指导:由医生和专职护士亲自演示、指导患者正确掌握MDI的操作方法,然后有患者亲自操作,由医护人员观察其吸入技巧是否正确,并及时纠正错误。(4)为患者提供交流经验的机会,可适当组织哮喘患者参加各种活动,如郊游、病友联谊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和护理指导。(5)做好出院指导,教会患者记哮喘日记及进行自我病情监测的方法,讲解院外继续使用MDI的目的、意义等内容。要求患者记哮喘日记、每天哮喘发作情况和用药情况等。(6)定期进行个体化的电话随访,一般在患者出院后3个月内,对于某些接受能力差的患者,应该多次进行电话随访或上门指导,并做好随访记录。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当前全球中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哮喘的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

和沉重的精神负担。目前世界卫生组织主张用(GINA)治疗方案,吸入性激素已成为哮喘治疗的首选药物,它能高浓度迅速达到支气管及肺泡,用药剂量小,治疗时间短,方法简便,起效快,全身副作用轻[4]。对哮喘的长期控制具有很好的疗效。常用的吸入装置主要有MDI,MDI以其价廉、携带方便、患者耐受性好、可以定量吸入而在哮喘治疗中广泛使用,它在控制和缓解哮喘发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其误工误学、减少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5]。从调查的结果看,106例患者中只有55人及格,及格率只有51.87%,各步骤中正确率最低的是第三步骤(42.45%)和第四步骤(33.02%),这两个步骤是影响药物吸入量的关键步骤。而使用方法不当可大大减少肺内药物的沉积,明显影响药物的疗效,同时导致了不良反应的增加[6],因此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提高吸入技术在哮喘治疗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支气管哮喘的定义、诊断、治疗及教育和管理方案)[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26(3):132-138.

[2] William MV,Baker DW,Honing EG,et al.Inadequate literacy is a barrier to asthma knowledge and self-care[j]. Chest,1998,114(4):1008-1015.

[3] 陈育智.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及治疗[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19.

[4] Barnes PJ,Barnett Ah,Bre wis RA,et al.British Thoracic Society.Guidelines on the manage ment of asthma[j]. Thorax,1993,48(suppl):sl-24.

[5] 王西华,骆益民,杨远,等.哮喘患者MDI和都保吸入技术的调查以及健康教育对其的影响.东南大学学报,2005,24(6):389-391.

篇2

论文摘要:本文论述了高校护理健康教育的概念,高校护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高校护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高校护理健康教育的程序与方法;指出了护士在高校护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学习理论的重要性.

1高校护理健康教育的概念

1.1护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健康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因为随着时代的变迁,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总是在不断深化。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中提出了人类健康的“三维观”,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完满状态”。1990年,WllO在有关文件中对健康的定义又加以了补充,认为健康应包括四个方面: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健康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教育活动,其实质是一种干预措施川图。护理健康教育是护理学和健康教育学相交叉的一门综合应用学科,它的发展来自两方面的激励和支持:一是社会的需要,二是专业自身的发展。正是这两方面的原因,使得护理健康教育成为了护理学专业最受瞩目的学科之一。

护理健康教育也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按教育场所可分为:医院护理健康教育,社区护理健康教育,家庭护理健康教育。按目标人群可分为:儿童护理健康教育,青少年护理健康教育,妇女护理健康教育,老年护理健康教育等;此外还有按教育目的或内容进行分类的方法。

1.2高校护理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大系统中的一个分支。它是以校区医疗部门的护士为行为主体,以高校教职工及学生为服务对象所开展的具有护理特色的健康教育活动。

2高校护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护理健康教育的人群特征与人群健康密切相关。高校教职工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面临激烈的竞争,时常处于紧张无序的脑力劳动状态,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教职工身心健康问题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最近,广东省教育工会对我省高校教师健康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形成了书面报告。报告显示,有大约110的人处于基本健康状态,约1乃的人处于各种疾病状态,而剩下约7l0的人则处于亚健康状态,这些数据意味着高校教师具有发生某些疾病的危险因素和条件,一旦因为某些不良外因刺激,如:短期过度劳累,长期超负荷工作,精神紧张或心理创伤,营养不合理或生活不安即可导致某种严重疾病发生。如果这样,不但妨碍了个人奋斗目标的实现,而且妨碍了整个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

护理健康教育是运用教与学的理论,增进人们的健康意识,从而使人们自愿采取健康的生活行为,有效利用现有的卫生保障资源,最后达到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防患于未然的目的。因此对高校教职工进行护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3高校护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根据高校教职工健康状况的特点,如心血管疾病从40岁开始明显增加,消化系统疾病从30岁开始就已经有明显增加,以及在高校中3040岁是亚健康的高发年龄等等,进行相应的护理健康教育。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3.1心理指导:处于疾病状态和亚健康状态的人都可能或多或少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健康问题,护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帮助他们克服这些问题。使他们生活中保持轻松愉快的情绪,减轻心理压力,因为长期的精神紧张,极易导致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失常。

3.2饮食指导:合理适当的饮食将有助于疾病的好转、康复。如高血压患者宜多吃富含钙、钾、纤维的食物,尽量多吃一些新鲜蔬菜、水果,少吃高蛋白、高脂肪、高盐饮食,少饮酒。

3.3作息指导:不宜长时间超负荷工作或短期过度劳累,保持每日有6小时以上的睡眠习惯,注意调整工作、锻炼、休息与睡眠的关系。

3.4用药指导:应经常告戒病人谨遵医嘱,按时服药,同时应策略地讲清有些药物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严重时及时与医生和护士联系。

3.5行为指导:护士应指导患者掌握一定的自我护理或促进健康的行为方法,这也是护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4高校护理健康教育的程序与方法

4.1程序(步骤)。应用护理程序开展健康教育,使健康教育工作有别于以往的卫生知识宣教,从而使健康教育不仅作为一种宣传手段,而且成为一种护理和治疗手段。要实现这一目的,应正确应用护理程序。高校护理健康教育程序与应用护理程序开展临床护理一样,包括以下五个基本步骤[z]:

评估:系统地收集受教育者学习需求的资料和信息,进行一个总体评估。

诊断:对病人及其家属所需健康知识和帮助的判断。

计划:对将要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作出具体的安排。

实施:将计划中的各项措施落实到实处。

评价:对教育效果作出判断,必要时进行重新评估。

4.2方法(手段)。护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譬如有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读书指导法、咨询法、墙报法等等。其中护士在为教职工做护理操作时进行交流是开展健康教育的最好时机,其教育效果要远远高于专门时间进行说教。因为对方并不需要也不可能系统地学习护理知识,他们的学习往往来自于自身不适的需要。在与他们的接触特别是进行护理操作时,进行必要的讲解会使他们感到放心且得到安慰。因此,与教职工任何接触的时间都是进行健康教育的好机会。当然,这并不排除其它方法的可行性。

5高校护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理论的重要性

护士要成为一个称职的教育者,其自身的受教育程度是不可缺少的,因为要给别人一桶水,自己就必须要有两桶水或更多的水,不然就难以胜任或遭遇尴尬。所以,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护士就必须重视理论学习,就必须不断地刻苦努力学习。高校护理健康教育工作还刚刚起步,尚需各方各面的支持与通力合作。而护士坚实的理论基础是做好护理健康教育的保证。一个护士不但要成为称职的操作者,而且要成为称职的教育者,要能够像打针、输液那样娴熟地开展病人健康教育工作,使病人在就医过程中不但获得身体健康,还要获得知识上的增加。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1089-02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是一项系统化社会优生工程,它包括:筛查、确认干预、跟踪随访、质量评估5个环节。保证“初筛”的百分率是各项指标中的重点。唤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利用各种机会和宣传媒介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正确引导育龄夫妇积极参与,是开展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的重要内容。我科通过加强健康教育的宣传,不仅保证所有住院分娩的新生儿接受“初筛”,并将筛查结果及时汇总上报,使具有潜在听力损伤危险因素的新生儿能够得到及时的跟踪随访,现总结如下。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选择2008-2011年在我科接受产前检查和住院分娩的孕产妇。

1.2方法。

1.2.1产前检查门诊健康教育。我院地处小山城,受经济和文化的制约,产前检查人群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对孕期保健知识掌握有限,而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知晓率很低,因此大多数人对出生后3天的新生儿要进行听力检测持否定态度。为此我科制作宣传板报,宣传海报,发放宣传小册子,播放听力筛查相关影像资料,引起孕妇及家属的注意,深入了解新生儿听力筛查意义和重要性,从而对新生儿接受听力筛查持积极态度。

1.2.2住院期间健康教育。采用问卷调查形式了解孕妇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的认知情况,针对性进行相关内容宣教。带领孕妇、产妇及家属参观听力检测室,介绍检测仪器,选择适宜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演示,消除听力检测会损伤新生儿的疑虑。

1.2.3告知孕产妇及家属保持新生儿外耳道清洁干燥,避免新生儿溢乳,防止新生儿沐浴时水流入耳。2.听力筛查“初筛”流程和方法

2.1检测仪器:GIS70广州甘峰听力设备有限公司,广州科听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2.2检测方法:耳声发射测试技术(TEOAEs)。

2.3检测对象:我科住院分娩正常新生儿以及因并发症转至其他科室的患儿。

2.4检测室准备:专用房间,通风清洁,背景噪音低于40-50db,校准仪器清理探头,根据情况配置诊查床。

2.5进行听力检测并打印记录检测结果。3.结果

2008-2011年我科所有住院分娩正常新生儿均在出院前进行了听力筛查“初筛”,因并发症转至其他科室的新生儿均在出生6周后进行了听力筛查“初筛”。4.讨论

我国先天性听损伤发病率高3%-6%,依靠父母观察有50%的聋儿不能被早期发现,即不筛查就有50%的聋儿不能被早期发现,所以在我国实施新生儿和婴幼儿听力筛查具有重大的医学应用价值和颇为深刻的社会学意义。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一般都是在医院的产科或妇幼保健机构完成。产科的医务人员直接参与此项工作,开展宣传教育是产科医务人员的首要职责。医务人员和产妇的对话非常重要,关系到产妇及家属是否同意合作。健康教育的宣传、普及打消孕产妇及家属的疑虑,使他们明确了解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的意义和重要性,从而主动配合、积极参与到新生儿听力普遍筛查中来。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社区;病人教育;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7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4-00-02

随着人类疾病谱的变化,病人对健康知识的需求逐渐增加,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日益突出[1]。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病人对健康内涵认识的变化和健康教育需求的增加,引起了社区医务人员工作职责相应的变化,健康教育逐渐成为社区医疗工作的一个越来越重要领域。我国将健康教育应用于社区医疗服务已有30多年的历史,虽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由于多方面的限制,发展仍较缓慢。本文就我国社区病人健康教育的现状进行如下分析。

1 健康教育概述

1.1 健康教育的定义

健康教育是旨在帮助对象人群或个体改善健康相关行为的系统的社会活动。健康教育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健康信息传播等干预措施使人群或个体自觉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从而避免或减少暴露于危险因素,帮助实现疾病预防、治疗康复,及提高健康水平的目的。对健康教育的这个定义强调了健康教育的特定目标是改善对象的健康相关行为,而健康教育主要是以人群为对象;健康教育的干预措施主义为健康信息传播,但健康教育是包涵多方面要素的系统活动;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致力与疾病的预防控制,然而也帮助病人更好的治疗和康复,它还努力帮助普通人群立即增进健康水平[3]。

1.2 健康教育与卫生宣教

在20世纪的我国,卫生宣教和健康教育两个名词曾在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共存,可以说健康教育与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卫生宣教是同一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的名称。健康教育与以往的卫生宣教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联系在于:我国当前的健康教育是在过去的卫生宣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在健康教育的主要措施仍可称为卫生宣教。区别在于:比之于过去的卫生宣教,健康教育明确了自己特定的工作目标,从而防止疾病、增进健康,而不是仅仅作为一种辅助方法为卫生工作某一时间的中心任务服务;健康教育不是简单的、单一方向的信息传播,而是既有调查研究又有干预的,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设计多层次多方面对象和内容的系统活动;健康教育在融合医学科学和行为科学、传播学、管理科学等学科知识的基础上,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1.3 健康教育的意义

近40年来健康教育在全世界迅速发展,尤其内在的、客观的原因,基于这些原因,健康教育体现出它的社会、经济和学术意义。

首先,健康教育是人类与疾病做斗争的客观需要。在过去两百年中人类疾病谱和死因谱发生了显著变化,导致人们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传染性疾病转变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这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目前尚缺少生物学预防手段和治愈方法,医学专家看到了改善人们健康相关行为来防止这类疾病的重要价值,而改善人们健康相关行为需要健康教育。

其次,健康教育是人们提高健康水平的无限欲望与有限资源的矛盾产物。在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卫生费用都呈上升趋势。造成卫生费用增长的根本原因依然是人类疾病谱的变化,以及人口老龄化。然而资源是有限的,人们对健康和生命的无限追求与有限的资源便形成了矛盾。

最后,健康教育是医学科学发展的必然产物。医学欲改善人群健康相关行为的需要,促使医学和行为科学、传播管理科学等学科相结合并产生新的边缘学科,健康教育因此而得以成为一个专业领域并开辟了医学科学知识的一个新的生长点。

2 社区常用健康教育方法

2.1 参与式培训

参与式培训即培训者和培训对象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共同完成教学活动。在培训中大量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如小讲课、手册、挂图、录像、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培训者和培训对象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共同完成教学活动。该培训方式具有以下五个实施要点:第一,让学员参与确定培训内容和目标;第二,制定参与式培训的授课计划;第三,吸引和组织学员自始至终参与教学活动;第四,培养学员运用参与是教学方法的技能;第五,组织学员参加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评估。参与式培训法已在我国社区健康教育工作中广泛使用。张方方等[4]通过制定健康教育手册,探讨指导社区老年病人正确使用"健身路径"的方法。结果表明健康教育手册对老年病人人使用"健身路径"具有指导意义,促进了社区老年人使用"健身路径"进行活动,充实了社区老年护理服务内容。吴熙等[5]对探讨社区高血压病病人适宜的健康教育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病人喜欢形象、生动和多样性的教育方式如病理标本展示、观看科普录像等。建议将综合性健康教育措施纳入高血压病病人的社区干预措施。

2.2 同伴教育

同伴教育是同伴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行为和技能,以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教育形式,一般由经过培训的同伴教育者向同伴讲述自身经历和体会,或充当积极的榜样角色,通过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被教育者进行交流,以唤起共鸣,激感,共同采纳有益健康的行动。

常见的同伴教育形式主要有三种:①在目标人群中选择一定数量的人,经培训成为同伴教育者,然后再由他们对目标人群进行教育;②目标人群自由讨论和交流。有健康教育机构制定讨论过程中的组织者,也可由目标人群自发组织,推选出带头人,例如召开小组讨论会、座谈会等;③两人或更多人之间自由地进行信息、观念和技能的分享与交流。例如,某社区的高血压俱乐部,患者之间以现身说法,交流保健信息。

同伴教育是社区健康教育中非常常用的健康教育方法,它能有效地改善病人健康相关行为,有利于疾病的控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万巧琴等[6]探讨了同伴教育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同伴教育有利于社区糖尿病增长自我管理知识、提高自我效能、改善自我管理行为,是一种有效、可行的社区健康教育形式。张会敏等[7]对同伴教育在社区高血压病人健康教育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将试验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试验在综合健康教育的同时开展同伴教育,对照组只进行综合健康教育。在健康教育前后进行高血压相关知、信、行的问卷调查,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知、信、行问卷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在社区高血压病人中实施同伴教育优于综合健康教育。

2.3 自我导向学习

自我导向学习是指学习者不论在有没有他人协助下,以个人责任为出发点,主动诊断自己的学习需求,形成学习目标,应用人、物资源,选择 安排执行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平复机子的学习成果,达成自我实现目标的学习方式。

依据学习内容的弹性和学习者之间的互动性,可以将自我导向学习分为四种类型:独立式学习、个人式学习、集团式学习和小团体式学习。经验证明在以上四中类型中,以小团体式自我导向学习的效果最好,它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步骤:①建立开放、和谐、温馨的团体气氛;②诊断学习需求,建立学习目标;③成立学习小组;④组织小团体学习活动,战士学习成果;⑤学习成果平复并计划未来。

1960年代国际上兴起对自我导向学习的研究,1990年代,我过台湾地区学者陆续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对自我导向学习进行探讨,并将这一方法引入健康教育的干预研究。社区健康教育者是自我导向学习的协助者和促进者,可以运用自我导向学习法在社区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汪国新[8]为改变被健康教育者基本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状态,学习积极性不高,参与率较低这种现状,建议突破传统思维模式,将社区健康教育的视角从"教"转移到"学",引导被教育者从接受式学习转向自主式学习,从被动、单向的个体学习转向主动、互助的群体学习。

3 社区健康教育存在问题

3.1 发展不平衡

大多数社区医院由于条件较差,病人教育还停留在卫生宣教的层次上,工作内容没有实质性的改变;而在极少数条件较好综合性大医院及教学医院,由于护理人员专业水平和学历层次较高,病人健康教育开展较早、较深入,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另一方面,不同地域的社区医院,健康教育发展状况相差也很大,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发展更好,城市比农村发展更好。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与社会经济发展和政府的政策导向有很大关系,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政府支持和社会长期共同努力。

3.2 健康教育人员缺乏

我国社区没有专门的健康教育者,社区医疗工作者由于工作量大,其他日常工作占据了很大部分时间,无法合理安排时间进行健康教育。为保证社区病人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医院领导和相关部门应给予支持,扩大医疗队伍,调整人员分配,培训专职健康教育者。

3.3 健康教育人员专业知识匮乏

我国社区的健康教育工作大多由社区护士进行,而护理人员大多没有经过系统、规范的健康教育课程训练,相当数量的护理人员(包括护理管理人员)在实践中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概念模糊,常常将卫生宣教等同于健康教育;另外,由于一部分护理人员学历层次和专业水平不高,很难主动发现病人的健康问题并提供有效的教育方法。应提高护士对健康教育的认识,加强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王常青[9]认为,护士不仅要有扎实的医学知识和护理技能,还要具备心理学、伦理学、营养学、康复学、公共卫生、预防保健等方面的知识及沟通技巧。医院应加大对健康教育专科护士的培训,可采用设立培训班和外出进修等方法。

3.4 病人健康意识不强

现在,大多数住院病人依然关心的是疾病症状的缓解,而不是寻求如何获得健康行为的知识和建立健康行为,这就影响了病人教育的开展。但是,病人及家属主动获取疾病知识的意识在日益增强,这有利于病人教育的开展。应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针对不同患病人群,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增加病人接受健康教育的机会,从而增强病人健康意识。

3.5 管理滞后

由于社区开展病人健康教育历史较短,尚未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在人员培训、实施规范、评价标准及方法体系方面有许多问题需解决。目前,在管理方面对病人教育的工作要求和评价也基本局限在知识传递层面,这也是病人教育深入不下去的一个重要原因[10]。应该建立完整的管理体制,不能流于形式,建立规章制度落实到位,从上到下一级一级不定期抽查,设立负责监管的部门,管理到位。

3.6 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

有效的评价体系是检验健康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现状社区医院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对健康教育评价多以健康知识知晓率以及患者满意度为主,没有一种科学的量化考核标准和具体的考评指标,最终使社区健康教育工作流于形式,没有得到真正落实,造成原本不足的资源在某种成都上的浪费。谢多双等[11]认为在评价指标方面,应建立融患者掌握知识、转变态度和改变行为或掌握某些相关技能、促进健康行为形成以及健康水平提升等为一体的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全面地评价社区健康教育效果。

4 小结

综上所述,我国社区病人健康教育已初步发展,但水平还有待提高。从健康教育的方法角度来看,虽有多种方法已应用与社区工作实践,但健康教育形式还有待丰富,健康教育效果不尽人意;从健康教育者的角度来看,健康教育人员编制缺乏,且不够专业,健康教育者的数量有有待增加、素质有待提高;从社区病人角度来看,病人的健康意识有待增强;从管理体制来看,健康教育的体制还不成熟,亟待完善。社会应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共同努力,使社区健康教育系统日益完善。

参考文献

[1] 胡娟,病人教育的发展方向[J].现代护理,2006,12(12):1107.

[2] 张,戚.病人教育的效果[J].国外医学护理分册,1999,18(6):254.

[3] 马骁.健康教育学[M].北京:人卫出版社,2003:2.

[4] 张方方,王晶晶等.社区老年人“健身路径”健康教育手册的制作与应用[J].全科护理,2011,9(10):2810-2812.

[5] 吴熙,许兵等.高血压病病人的社区健康教育[J].护理学杂志,2001, 16(7):438.

[6] 万巧琴,尚少梅,来小彬等.同伴教育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效果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5):457-459.

[7] 张会敏,朱丽丽,张海洋等.同伴教育在社区高血压病人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护理研究,2010,24(7):1818-1820.

[8] 汪国新,基于“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学习[J].中国成人教育,2010, 12:5-7.

[9] 王常青.临床护理中健康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15):172.

篇5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534-01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病,是由于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精神因素、微生物感染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常常由于血糖控制不理想并发症会波及全身各个系统,特别是眼、肾、足及心血管等器官严重并发症而带来巨大的身体痛苦和经济负担。

糖尿病分布于全世界,并呈逐渐增多的趋势,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与国外发达国家比较虽然并不高,但由于人口众多,患病的绝对人数却居世界各国之首。但随着健康意识的逐渐提高,西方发达国家已呈现下降趋势,而我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病率却成上升趋势,珠江医院内分泌科蔡德鸿主任在接受家庭医生在线采访时指出:“从我们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以来,已经从城市到了农村,现有调查表明,糖尿病的发病率在生活较好的农村也已经和城市接近了。我们中国是以农村人口为主要人口,所以说现在糖尿病防治的任务是非常严峻的。”

本人在县级医院从事内分泌临床工作十五年,对糖尿病患者的诊治深有体会,尤其是农村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感受颇多,因为农村经济相对落后和自我保健意识淡薄,致使农村糖尿病患者大多以糖尿病并发症就诊,自身遭受的痛苦和经济损失均明显高于城市患者,现就本人在实际工作中对农村糖尿病患者的诊治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做如下总结:

问题一,文化水平偏低导致糖尿病患病率升高

有调查表明,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与文化程度的高低有相关性,也就是说文化程度越高,患病率越低。农村病员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加之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落后等原因,大多数患者对糖尿病缺乏正确的认识,更谈不上糖尿病的早期防治。糖尿病的症状除了典型的“三多一少”之外,常常以视力模糊、肢体麻木、皮肤瘙痒、尿路感染等为首发症状,而农村患者大多对这些不典型症状认识不足,因而麻痹大意,导致病情延误,一旦进入并发症期,治疗又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给家庭带来沉重生活及经济负担。

问题二, 盲目自治延误病情

多数农村糖尿病患者对待疾病的态度有两种,一是紧张恐惧,过分小心;一是满不在乎,麻木不仁,任其发展;这两种极端的态度会使患者要么道听途说、相信游医,受到了虚假广告、祖传神医、灵丹妙药所谓根治糖尿病、治疗糖尿病不用控制饮食等等不良误导,盲目用药,花费很大资金却耽误治疗;要么是短时间内感受不到明显痛苦,认为无需治疗,过分不在乎,拒绝用药,甚至长达几个月或几年不监测血糖,出现严重后果。其中对胰岛素认识不足或认识方面有误区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病情延误的一大因素。农村中常有这样的说法“打胰岛素会上瘾”、“糖尿病晚期才打胰岛素”、“打了胰岛素后再用其他药物就不管用了”。正是这些误传的谣言耽误了胰岛素患者治疗的最佳时机。

问题三,经济落后延误病情

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居民收入较低,大多老年人无经济来源,靠子女接济,主要资金都消费在基本的衣食住行方面,医疗保健费用很低,“头疼脑热”的小病从不就诊,大病早期如果不影响生活劳作就认为无关大碍,也不会就诊。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发病缓慢隐匿,在发病早期和没有明显并发症期间,患者可无任何自觉症状,往往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而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在已诊断的糖尿病患者中,因接济原因做不到病情监测而不能及时调整药物的患者占据约50%,本人在临床收治糖尿病住院患者中以并发症为首要就诊原因者占到70%。包括缓慢渐进的视力减退导致失明而就诊者;长期手足麻木感觉减退导致严重周围神经及血管病变而就诊者;或者直接出现心脑血管疾病而就诊者。

针对农村糖尿病患者所存在的以上三个主要方面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如下,供同道参考:

对策一 健康教育为前提

大力积极开展糖尿病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农村糖尿病患者的防治知识和自我保健意识。以村卫生所或乡镇卫生院为中心,组建糖尿病健康教育宣传组,有计划、有步骤的逐步建立完善糖尿病教育工作者队伍,针对重点人群进行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比如我院开设了糖尿病患者活动中心,每月25日进行一次患教课堂,内容包括:由专业人员带领患者进行健身操、广场舞等运动降糖活动;现场进行糖尿病配餐,讲解正确饮食方式;找出病情控制良好和病情控制极差的典型病例进行现场对比说教,使患者能更直观的感受到病情控制好与差的区别。每月28日进行一次下乡村糖尿病筛查,并使用多媒体播放健康教育宣传片,都收到了非常明显的效果。

对策二 正确治疗是关键

首先充分发挥各级医疗卫生、预防保健机构的作用,对防保业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糖尿病保健医师必须了解糖尿病防治基本知识,掌握初步诊断和指导膳食控制的技能,保证其所服务范围内的糖尿病患者能接受正确的防治知识。对所接诊的糖尿病患者要针对其不同的发病阶段、病情轻重、有无合并症等情况综合判断,给出科学的、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结合不同糖尿病患者的综合情况进行评估,做出合理的运动、饮食指导。向每位糖尿病患者简单讲述各自使用的降糖药物作用,尤其是胰岛素的作用原理和适应症,消除患者疑虑,使其正确认识胰岛素,积极配合治疗,以确保疗效。

对策三 三级预防是保障

古代医家孙思邈认为“凡医治病......须使有病者知之为要”,他提出病人应懂一些医药知识,重视自己的疾病,让病人“家家自学,人人自晓”。他还说:“消渴病人,治之愈否,暑再患者,倘能如方节慎,旬日可,不自爱惜,死不旋踵。”孙思邈强调病人应该遵守一些生活制度,很显然的提出了糖尿病的预防与保健。作为基层的医务人员,更要很好的进行疾病的宣传,糖尿病的三级预防对糖尿病的全面控制占有重要的地位。

初级防治是针对病因的预防,针对糖尿病的高危人群进行高危治病因素的宣教,切断发病途径。禁止吸烟,适度饮酒,清淡饮食,忌食肥甘油腻。合理强度的体育锻炼。

二级预防主要是通过改善血糖控制,防止和治疗同时存在的危险因素,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尽可能使血糖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控制好血压、血脂、体重;选择科学的治疗方法。

三级预防内容为早期发现和治疗糖尿病并发症,包括筛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肾病、心脑血管、周围血管等病变。

篇6

一、抗逆力是个体成长的积极力量

1970年代中期,儿童精神病学家安东尼(Anthony,1974)在其研究中发现,某些出自父母精神异常家庭的儿童、青少年,并不像早期研究所说的都会出现精神问题或成长障碍,他们仍然保持了健康的情绪和生活适应能力,表现出较高的免疫力和成长胜任力,他称其为“适应良好的儿童(invulnerable child)”。其后Werner(1992)、Rutter(1987)、Patterson(1996)等人的研究也得出了相近的发现,即有些生活在高危(at high risk)环境中的儿童、青少年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抗压能力,不但没有被危机和挫折压垮,反而能够自我调整,克服危机,发展良好。这种抵御逆境、抗击压力的能力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关注,逐渐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学者们称其为“抗逆力(resilience)”。

抗逆力是一种能力。“抗逆力的核心因素在于复原,即重新回到压力事件之前所具有的适应的、胜任的行为模式的能力。”[1]抗逆力是个体所具有的抗御困境并恢复正常适应的能力,是一种在生命的各个发展阶段能以不同行为表现出的促进并修补健康的能力。

1990年,Richardson及同事通过总结前人的成果和自己的实务研究,提出了“抗逆力模型”(Resiliency Model),用以说明个体如何产生抗逆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影响人的发展,结论如下。

第一,抗逆力是激发的结果。抗逆力是个体与生俱来的一种潜力,人在平安顺利的时候抗逆力得不到激发,以一种潜伏的状态存在。犹如人格中的一种宝藏,没有逆境与压力的刺激,也许永远就沉睡了。当危机、困难袭来的时候,抗逆力被激活,迸发出巨大的力量,帮助个体面对危难,聚集力量,渡过难关。每个人都有抗逆力,也许被唤醒,也许被埋没,逆境与压力是帮助个体唤醒抗逆力,展示潜能的一种外在条件。

第二,保护因素对生命历程具有决定作用。当外在压力、危机袭来时,个体自身和环境中拥有的保护因素会做出自动化反应,与外在压力构成交互作用。如果个体自身或其环境中具有适配的、得力的、恰当的保护因素,直接就可以产生两种能力。一种是自我平衡(homeostasis)能力,保证个体在压力和逆境面前维持舒适,平稳重构(reintegration to comfort zone )。另一种是抗逆力的启动,调整自我,应对压力,重构生命,获得良性发展。如果个体自身缺乏积极的保护因素,其生活环境也不具备有效、良性的保护因素,个体就会遭遇混乱,充满焦虑、纠缠、扭曲、心理瓦解。

第三,功能失调不是逆境的唯一结果。心理扭曲,生命瓦解意味着个体保护因素作用不利,没有抵御和应对压力与逆境的能力,但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终结,混乱之后的生命仍然需要重构,会出现四种可能:一是功能失调(dysfunctional reintegration),比如酗酒、吸毒、犯罪或自杀企图;二是丧失性重构(reintegration with loss),如自我价值感丧失、低自尊、自卑、自我否定、能力缺失等,这些都是非适应状态的重构,不利于个体走向良性发展;三是平衡性重构(reintegration to comfort zone),个体保持稳定状态,继续拥有安宁舒适的生活;四是抗逆力的重构(reintegration with resiliency),激活生命潜能,积极应对,体现胜任力,战胜逆境,健康成长。

第四,抗逆力是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环境因素对个体抗逆力的形成至关重要,协助个体形成抗逆力的内在保护因素也是环境作用的产物。抗逆力犹如生命中的一粒种子,正向的、和谐的、健康的生活环境,有利于这粒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当个体面对危机与挑战时表现出抗逆力,主动调整,积极应对,渡过难关。负面的、混乱的、恶劣的生活环境,会导致这粒种子过早地夭折、枯死,当个体面对逆境和压力时,束手无策,无计可施,酿成问题。个体面对危机时,是出现功能失调还是非适应反应,是表现为自我平衡状态还是抗逆力状态,取决于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平稳反应,积极应对,就是抗逆力的表现。

二、抗逆力研究启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转换范式

第一是理论范式上,从医学治疗范式转向社会心理范式。早期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遵从的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将学生等同于身患心理疾病的病人,采用一套医学治疗流程。诊断成为重点环节,花费大量时间了解学生的成长经历、早年生活、父母关系、家庭状况、重要生活事件等,依据这些得出诊断,实施治疗。当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走出医疗模式,取而代之的是社会心理模式。关注学生的心理潜能与人格特质,充分挖掘学生内在的心理力量。帮助学生优化成长环境,使家庭、学校、社区的各种资源和谐匹配,优势互补,扬长避短。推动学生以正向心理能量与周边资源良性互动,达到适应性、恢复性、抗压性、胜任力等方面的综合发展。

第二是工作理念上,从回避逆境转向面对挑战。以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假设是,心理问题、行为障碍是危机处境引起的,遭遇危机的学生比没有遭遇危机的学生发病率高,逆境生活必然导致发展受阻。基于此,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了帮助学生避免危机与压力,家长、学校对学生过度保护,严加看管,唯恐出事。导致的结果是因噎废食,校园生活单调,学生感觉乏味,严重阻碍了学生接触现实、经受磨练、坚强成长。重新认识危机与心理问题的关系是当代心理健康教育的鲜明变化。危机一定造成心理问题已经受到学术界的普遍挑战,危机对个体心理能量的激活,对抗逆力的启动得到普遍重视。研究表明,恰恰是压力与逆境唤醒了沉睡状态的抗逆力,推动个体调动内在潜能,挖掘外在资源,灵活组合,积极应对,这是生命意义的更大体现。因此,引导学生分辨逆境,在逆境面前展示力量,通过自己的能力克服危难,更新发展,应当成为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流取向。

第三是工作流程上,从线性运作走向生态整合。基于医疗范式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的工作流程是线性的:发现问题――诊断确定问题――找寻原因――作出解释或分析――提建议或开处方。整个过程基本是个体的、静态的、平面的。当代心理健康教育在每个环节上都会把学生放到具体的生活时空,注重个体与社会的交互作用,注重内在心理与外在环境的整合。强调学生时刻处于发展状态,任何行为问题都是多因素组合、互动的结果。帮助学生在一个立体、动态、建构的环境中调整心理,开发潜能,弹性应对,主动适应。

第四是工作重点上,从关注问题转向提升力量。以往的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疾患、行为问题看成是危机的结果,为了减少疾患或问题,注意力往往专注在问题本身。抗逆力视角的提出使人们意识到,逆境或危机有可能带来问题,也有可能激活生命的潜能,唤醒生命中沉睡的部分,推动生命走向更高的发展。有很多经历过生命创伤或生活磨难的人,展示出的生命力量远远超出了预先的想象,他们将自己的生命带到了相当的高度。当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挑战多发的历史发展阶段,回避压力是不可能的,可能的是帮助青少年发展出应对挑战的能力和技术。

三、“关注优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与运作

上图表明:孩子的发展犹如一个支点上的天平,右侧码放的是问题,4D包括危险的(Dangerous)、违规的(Delinquent)、失常的(Deviant)和混乱的(Disordered)行为,是通向抗逆力的非常规路径。左侧码放的是优势,4C包括胜任力(Competent)、爱心(Caring)、贡献(Contributions)和乐群(Community),是通向抗逆力的常规路径。如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关注问题,即我们在教育中关注孩子们身上“危险的”、“违规的”、“失常的”和“混乱的”行为,孩子发展的天平就会向右侧倾斜,孩子日益被推向问题的一端,问题越来越突出,优势越来越淡化。反之,如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关注优势,即关注孩子们身上的“胜任力”、“爱心”、“贡献”和“乐群”,天平就会向左侧倾斜,孩子日益被引向优势的一侧,优势越来越凸显,问题反而淡化了。由“关注问题”转向“关注优势”是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值得考虑的课题。

实施由“问题视角”向“优势视角”的转换,具体做法包括三个步骤。

第一,解构“问题”:与教育对象一同探讨问题。

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问题存在于语言当中,并非个体本身。一个青少年身上的“问题”是被他周边的关系,通过社会互动内化和体验的结果。一个中学生之所以被认为有问题,源于他厌学、逃避上学。为什么厌学、逃避上学是问题,因为父母、老师、周围的人认为这是问题。对“问题”青少年实施干预的首要工作是同他们一起澄清“问题”,使他们意识到,他们本人没有问题,是他们与众不同的做法、挑战常规的言行、不合规矩的选择、我行我素地固执、追求自我的态度不被多数人接受,于是被界定为问题。常用的工作方法有以下几种。

了解当事人生活经历中的风险因素。如贫穷、生理疾病、家庭矛盾、学业失败、特殊经历等。风险经历将青少年置于特殊的生活境遇,导致某些个体资源受损或缺失,限制了他的多元力量发挥作用。出于补偿或防御的需要,青少年有可能采取非常规方式加以应对。

了解当事人的家族及社会关系网。青少年对自己的问题认同是与其周围重要他人建构的结果,家人、老师的不断批评和一味指责,会把一些标签强加在青少年身上。通过了解当事人的家族及社会关系网使当事人明白他的问题从何而来,问题是如何形成的。

关注当事人的生活故事,提炼出其中的主角与关键配角。谁总在说话?谁告诉你这些?发生此事时谁与你在一起?你记得当时的情景吗?是你看到的还是谁告诉你的?等等。通过当事人回忆、讲述这些故事,他本人会对自己的生活逐渐清晰,能够理解他的生活是如何被建构的,问题是如何凸显的。

第二,建构意义:挖掘问题背后的抗逆力。

优势视角是相对于问题视角而言的。解构问题之前,青少年本人,包括他的家人、老师、亲属都从问题视角描述他:“厌学”、“逃学”、“”、“脑子笨”、“成绩不好”、“失败”、“消极”、“无价值”、“生活颓废”等等。优势视角转换角度看待问题,挖掘这些“不良表现”背后的功能,青少年通过这些不良表现做出抵抗,坚持自我,捍卫自己的权利与地位。逃避上学是为了摆脱“学业失败”、“不被尊重”而带来的心理压力和精神痛苦;拒绝交流,回避父母是为了摆脱指责、抱怨、与别人比较而带来的自我挫败和否定评价对心灵的打击与重创;沉溺网络、封闭自我是为了保持“独立性”;惹事生非,故意捣乱是为了表明自己没有放弃,渴望以特殊的才能维护自尊,证明自己的意义。显然,这些行为不一定是合适的,但却是具有功能的,回避痛苦,减少刺激,抵御压力,维护自尊,证明意义。此时描述的词语可以有所改变,“挣扎”、“反抗”、“继续存在”、“寻求地位”、“坚持”、“独立”、“成长”、“学习”和“敢于挑战”等。

优势视角唤醒了“问题”青少年的抗逆力。抗逆力是个体面对危机处境的能力表现,危机是抗逆力的前提条件,没有危机也就无所谓抗逆力。个体身处逆境时,启动自身潜力,利用外界资源,通过内外因素的互动、调适,达成抗逆力的运作与成效。透过问题,挖掘意义,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所在。必须树立优势视角,不纠缠于问题本身,而要关注问题背后的生命状况,看到问题也是功能的体现。就像一棵生长的小树,受到环境的挤压不能挺拔、直立生长,但它并没有枯死,而是顽强地生长着。也许是倾斜的,也许是缠绕的,也许是扭曲的,却顽强地活着,这就是生命的动力。生活在逆境中的青少年,就像受到挤压的小树,没有长成参天大树,不等于没有生命的意义。

第三,重构生活:用常规途径替代非常规途径。

青少年有两种抗逆力途径:常规途径与非常规途径。常规途径是上面所说的“4C”,非常规途径是上面所说的“4D”。常规途径与非常规途径都是青少年抗逆力的体现,相对于无聊、冷漠和焦虑而言,非常规途径也是有意义的。它标志着青少年没有被危机打垮,不向危机低头,而是积极寻求改变,通过各种途径使生命挣脱逆境。从行为本身看,可能是危险的、违规的、失常的或是混乱的,但它毕竟还在显示生命的力量,生命还在为意义而战。

“替代”是这一环节的关键。常规途径与非常规途径背后都是生命抗逆力的体现,二者的区别在于手段和方式不同。前者使用常规手段,行为方式为亲社会取向,表现出对社会的认同、顺从和一致,往往得到社会的接纳和支持。后者使用非常规手段,具有反传统、挑战常规、对抗成人等特征,表现出对社会的反思、批判和对抗,常常受到成人的指责、围攻和排斥。结果导致青少年与社会背道而驰,既使社会遭受损失,也对青少年自身成长构成阻碍。引导青少年深刻思考自身行为,认识行为的真正动因,以建设性方式参与社会,以常规行为替代非常规行为,是学校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注释:

篇7

1.1骨健康

发育学上的骨健康是指骨的发育、形态以及功能的正常;生理学上的骨健康是指骨的营养、代谢以及骨量正常。国内学者将骨含量随着年龄的增长分为6个时期,对于成年女性,40岁进入骨量丢失前期,绝经后进入骨量快速丢失期。

1.2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是基于个人健康档案基础上的个性化健康事务管理服务,是建立在现代生物医学和信息数字化管理技术模式上的,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实现对每个人进行全面的健康保障服务。20世纪70年代,健康管理在西方国家伴随着医疗保险和医疗模式的发展而快速发展。我国近十多年来的实践表明,健康管理能有效改善亚健康人群不良的生活习惯,提高冠心病、高血压等慢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

2骨健康影响因素

骨质疏松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以前者最为常见。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首要发病原因是遗传,人体约50%的峰值骨量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另外,骨密度与年龄和绝经年限呈负相关。雌激素、降钙素缺乏以及甲状旁腺素增加都会促进骨质的吸收,维生素D的缺乏降低小肠对钙的吸收,最终都造成骨量减少。关于蛋白质与骨量的关系,国外学者报道蛋白质摄入量与骨密度呈正相关,但国内学者则发现低的蛋白摄入量增加骨量的丢失,但高的蛋白摄入也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之一。此外,肌肉收缩时产生的机械应力作用于骨骼,可刺激增加骨量;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大量饮酒也可使成年女性骨密度下降。

3骨健康管理干预手段

依照健康管理的基本步骤,第一步开展健康状况监测和信息收集;第二步健康评价;第三步健康改善和促进。廖静等对20岁以上骨质疏松高危人群采用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为主的健康管理干预1年,结果发现能有效提高其骨密度。目前尚未看到严谨地依据成年女性骨健康管理流程实施相应服务的报道,已有的研究多借助健康教育、营养、运动干预及有关生活方式进行综合干预,下面分别加以论述。

3.1健康教育及营养干预

健康教育即通过信息传播以及行为的干预,帮助个人或者群体掌握相关的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的观念,自愿采纳有利于其自身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的过程。研究显示,健康教育是预防原发性骨质疏松最有效、也是最经济的方法。健康教育涉及合理膳食、运动预防等。教育方式有举办讲座、电视等媒体宣传。研究发现,健康教育能提高围绝经女性跟骨骨密度及生活质量。营养知识的健康教育可提高绝经后女性钙的摄入量,显著减少骨量的丢失。健康教育可以提高骨质疏松患者腰椎、髋部等部位的骨密度,显著改善骨质疏松患者的行为方式,提高骨质疏松知识的知晓率,个性化健康教育较常规集体教育更能有效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知识、信念和行为。在营养干预中,有研究对中老年女性补充钙、维生素D3和大豆异黄酮,同时结合营养教育,发现腰椎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Zhu等对老年女性骨密度的追踪显示,补充钙和维生素D对其骨密度增强的效应在5年后仍能够保持。有研究者指出,骨质疏松患者骨基质中的骨胶原排列也疏松,因此胶原蛋白结合钙的补充更有利于骨质疏松的预防。

3.2运动干预

除了健康教育、营养干预之外,运动干预也是骨健康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研究表明,运动干预是预防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最积极的办法,能有效增加女性不同部位骨密度或减缓骨量的流失。运动方式有:采用振动仪器,使振动刺激通过下肢或者躯干作用于全身的全身振动法;采用各种手段使人体肌肉克服阻力做功的抗阻练习;采用跳绳和健美操冲击步等手段刺激骨质的冲击锻炼;其他中等运动强度的各种有氧运动等。对于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的女性,陈晓丽报道15周的健步走(60min/次,3次/周)能有效预防和延缓中老年低骨量人群骨量丢失,改善骨健康状况。国外报道显示,12个月快步走能增加绝经后骨量减少/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或减少腰椎骨量的流失,Stengel等报道,高强度抗阻力练习(70%~90%1RM)比低强度阻力练习(50%1RM)可更有效地减少绝经后骨量减少女性骨量的流失;Marques和Tolomio等的研究显示,中等强度的抗阻力练习(60%~70%1RM)比中等强度有氧练习更有助于延缓骨质疏松患者骨量的流失,保持绝经后骨量减少女性良好的骨量。对于绝经前骨量正常的女性,Singh等发现9个月高强度抗阻训练(8~10RM,50min/次,2次/周)能增加绝经前女性脊椎、股骨、胫骨和腓骨等部位的骨密度。也有报道显示,6个月短时间高强度的冲击锻炼有助于增加绝经前女性股骨颈骨密度,减少骨量的流失,运动频率越高(0、2、4、7次/周),骨密度增幅越大,且18个月高冲击锻炼对于绝经前女性区域骨密度有良好的远期效应。对于绝经后骨量正常的女性,12个月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运动时间≥30min/次,运动频率≥5次/周)可使其腰椎和桡骨远端骨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8个月高或低强度(12.5Hz或30Hz)、运动频率为2次/周的全身振动锻炼都能有效减少绝经后女性腰椎、股骨颈骨密度的流失。高强度负重练习能有效延缓绝经后女性的骨量流失,且5年追踪调查显示,一旦运动停止,骨密度开始丢失。Verschueren等对比发现,24周全身振动锻炼(振动频率30~40Hz)比抗阻锻炼(运动强度8~20RM)更能有效增加绝经后女性髋部骨密度。

3.3综合干预

除了单纯依靠教育、营养、运动干预之外,已有研究采用多种综合手段进行健康管理工作。Josse等报道,对绝经前女性采用高蛋白质、奶制品补充+运动干预16周,能积极改善人体骨健康重要生物指标物成分的含量。毛红妮报道,20周中等强度太极拳锻炼+钙剂补充,能有效提高绝经后骨量正常女性第2~4腰椎骨密度,且停止干预20周后,相对对照组仍能有效维持骨量。Shen等报道,6个月绿茶多芬补剂+太极拳运动(1次/周,1h/次)的综合干预,能有效增加绝经后骨量减少女性的骨密度。林华等也对绝经后骨量减少女性采用1年包括平衡饮食+日晒(30~120min/天或8h以上/周)+有氧运动(30~60min/天,3~5次/周)+钙补充(600mg)、维生素D补充(125IU)的综合干预手段,结果能有效地延缓其骨量丢失。

4现存问题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篇8

[关键词]生命质量;大学生;独生子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life of quality singleton and non-singleton college students, and to provide evidences for health education and preventive care. Methods Taking stratified sampling method 81 students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class of 2012 Bi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were investigated as singleton college students by 36 items concise health scale (SF - 36), the age, sex,specialty and address of non-singleton college students were same with singleton college students.

Results The RE score of singleton college students was better than non-singleton college students (P < 0.05).Conclusion, non-singleton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be given more attention on health education in college.

[keywords]life quality; College students; singleton

生命质量包含客观健康和主观体验,为综合性的健康评价指标,随着疾病谱和医学模式的转变,被广泛应用于人群健康状况的评价[1]。我国目前大约有1.5亿独生子女家庭,大量的独生子女已走进大学的校园, 成为大学生的主体。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其身心健康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鉴于此,本文对独生子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生命质量进行比较,了解独生子和非独生子的身心特点,为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取滨州医学院2012级临床、预防、和中医专业学生独生子81名为研究对象,然后匹配81名非独生子,独生子和非独生子的年龄、性别、生源地、专业、年级均一致。

1.2研究方法 采用SF-36量表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统一对符合条件的大学生进行调查。SF-36量表包括36个条目,评价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8个维度,即生理功能(PF)、社会功能(S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精神健康(MH),情感职能(RE)、活力(VT)和总体健康(GH),分别属于生理健康和精神健康两大类,此外还包括一项指标健康变化(HT),用于评价过去一年内健康状况的变化。每个维度的最终评分值以0分为最低值,100分为最高值(换算得分=),分数越高,表明生命质量越好。

1.3统计分析:采用Epidata3.1进行数据的录入,SAS9.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一般情况

本次共调查162名大学生,独生子和非独生子各81名,其中男性58人,占35.80%,女性104人,占64.20%;来源于城镇的学生108人,占65.85%,来源于农村的学生54人,占34.15%;专业分布:临床60人,占37.04%,预防46人,占28.40%,中医56人,占34.56%。

2.2独生子与非独生子大学生生命质量的比较

表2结果显示,生理功能(PF)、社会功能(S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精神健康(MH)、活力(VT)、总体健康(GH)和生命质量总分独生子和非独生子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情感职能(RE)方面,独生子的状况要优于非独生子大学生(P

3.讨论

生命质量评价是社会诊断的重要步骤,是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2] 。大学生生命质量是指在不同的社会背景和环境下,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促进其全面发展等相关状态下的优劣程度和主观体验[3]。生命质量的优劣程度主要取决于自身生活状况与期望值之间的差距,差距越大,生命质量越差,反之越好。本文调查数据显示无论是独生子还是非独生子除生理功能以外,生命质量其他各个维度的得分都不太高,这一方面提示医学院校的大学生对自身的生活状况期望较高,另一方面也说明医学院校的大学生的学业压力较大,大三的学生又即将面临就业的问题,学生情绪往往容易出现低落、悲观的状态。因而反映出医学院校的大学生生命质量有待于提高,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我国自1979年实施“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在独生子女生育政策实施之初,有人提醒:“独生子女有诸多毛病”;也有人担心:“独生子女是问题儿童”;还有人预言:“独生子女的发展将不如非独生子女”[4]。然后20世纪20年代以后国外学者对独生子和非独生子进行了较多的对比研究,认为独生子女无论在健康状况、智力活动、社会性发展或性格特征等方面,和非独生子女几乎没有差别。并且认为独生子女控制力、自主性、心理成熟等个性特点优于非独生子女[5]。国内学者对3-6岁的独生子女进行为期十年的跟踪研究,结果发现,独生与非独生子女的行为问题差别只有少许,并且随发展到青少年时期,这些差异有大致消失的趋势[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中独生子生命质量的情感维度得分要好于非独生子,这提示进入大学阶段,在生理健康方面独生子和非独生子的状况基本一致,而情感方面独生子反而要好于非独生子。分析原因可能是源于独生子女独特的生长环境。本研究中独生子女主要来源城镇地区,男性较多,家庭经济状况较好,营养状况良好,同时独生子父母在子女的教育过程中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给予子女更宽松的成长环境,自我满足感强,心理压力小,表现出较好的身心素质。因此大学阶段开展健康教育,对非独生子女应给予更多的关注。

参考文献

[1]李鲁.社会医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

[2]李家才,李成兵,查梅,等.大理学院大学生生命质量的调查分析[J].大理学院学报,2006,5(10):81―82.

[3]李芙蓉,吴新炎.大学生生命质量的研究进展[J].运动,2012,19(10):125―127.

[4]风笑天.独生子女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及其结果[J].中国社会科学,2000,6:118―208.

篇9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本组40例肥胖儿童均为2008年参加我院举办的夏令营活动的儿童,其中男30人,女10人,来自我省各地的亚健康人群。根据最新亚太地区肥胖标准以体重指数(BMI=kg/m2)[2]对肥胖儿童进行诊断:其中超重1人,轻度肥胖3人,中度肥胖18人,重度肥胖18人,年龄最大的17岁,最小的7岁,平均年龄10.89±2.16岁,平均体重61.125kg。BMI平均值27.42。

1.2方法

肥胖儿童夏令营为期10天,营地为全国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基地优秀营地之一-长沙市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基地雨花营地 ,工作人员为我院儿童保健所健康专家2名、主管护师2名、营养师1名及雨花营地全体教职员工。本次活动严格按照儿童健康专家开出的健康处方、运动处方、营养处方进行训练,以营养和运动处方为基础;以健康教育为指导,行为矫正为关键;由家长、儿童、医务人员共同参与的一种综合干预措施。

医院专业人员在开营前一天和结营时分别对40名肥胖儿童进行了身高、体重的测量。使用了符合国家标准的体重计和身长(高)计。身高精确到0.1,体重精确到0.1。

2综合干预措施

2.1营养处方

2.1.1制订营养处方

由营养师制订肥胖儿童饮食治疗原则、饮食治疗注意事项悬挂在醒目的位置,同时按照重度肥胖热能摄入比正常同龄儿童-500~600kcal/日、中度肥胖一300~400kcal/日、轻度肥胖一200~300kcal/日为每位肥胖儿童制订食谱。

2.1.2根据每日总热能摄入量合理选择各类食物及量,保证蛋白质占总热能的20~25%,脂肪占25~30%,碳水化合物占45~50%。蛋白质食物来源上尽量选择含蛋白质高而脂肪低的高生物价蛋白,如牛奶、鸡蛋清、鱼及其它水产品、瘦牛肉、禽类,以及适量的瘦猪肉、豆制品。多选用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以及具有减肥作用的瓜果,如韭菜、芹菜、冬瓜、黄瓜等;限制脂肪的摄入,采取用油少的烹调方法,每日烹调用油25克;限制零食及糖果。

2.1.3三餐合理分配

注重早中餐质量,减少晚餐摄入量,考虑晚餐太早及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所以每天晚上八点喝一杯酸奶或吃一个水果。禁止肥胖儿童自行购买零食。进食时强调细嚼慢咽,规定进餐时间20~30分钟,不得提前或推后。为了防止饮食量骤然减少肥胖儿童难以接受,我们遵循循序渐进,逐步减少的原则,3~4天左右减到食谱中的量维持,同时热量低、用油少的蔬菜一般不加限制。

2.2运动处方

2.2.1制定运动处方

根据肥胖儿童不同的个体特征,如儿童的兴趣爱好、肥胖程度、个体的承受能力,健康专家为每位肥胖儿童制定了个性化的运动计划。运动计划包括运动时间、次数、运动项目以及运动强度和目标。

2.2.2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

运动项目包括动员脂肪消耗的有氧运动--爬山、跳绳、健美操、中快速步行、游泳;亲身体验的实战演习--无线电电子猎狐、夜行军、高空飞索等;培养团队意识的野外生存训练--野炊、拓展训练、露营;拓展思维、培养实战运用能力的模拟野战;体验创造与成功的陶艺和细木工;培养急救技能的紧急救护。

2.2.3实施运动处方的步骤

运动处方的实施由雨花营地军事教官全程指导及监督执行,首先着重培养肥胖儿童对运动的兴趣,从动手运动开始,如陶艺,细木工,让肥胖儿童从创造和成功中提高对运动的兴趣。之后开始循序渐进的进行有氧运动,如跳绳、跑步、健美操、游泳、爬山以及野外生存训练,每次运动时间为30~60分钟,最少不能低于30分钟,以后再根据儿童的适应能力增加运动的时间和次数,每日累计运动训练时间为3小时,而且在运动过程中穿插一些游戏和比赛,让肥胖儿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锻炼,使肥胖儿童不至于对运动产生厌恶和害怕的心理而终止运动。

2.2.4评估

夏令营期间每天早晨六点半起床由随队护士对肥胖儿童测量体重,并绘制体重曲线,健康专家根据曲线图对运动计划进行修改,帮助肥胖儿童完成运动计划,达到预期目标。

2.3健康行为处方

2.3.1生动活泼的健康讲座

每周3次的专题健康讲座,采用的是互动式教学,讲解儿童肥胖的危害,青春期的生理及心理保健,如何预防和治疗儿童肥胖以及男童的单纯肥胖性发育不良等。并将肥胖儿童的疾病知识、饮食治疗、控制体重的方法,编写成童趣盎然的小册子与健康教育处方分发给肥胖儿童,让其更进一步的掌握和巩固健康讲座的知识。

2.3.2行为矫正

导致儿童肥胖的不良行为包括长时间看电视、上网、吃零食、睡懒觉、贪食等。行为矫正是帮助每个肥胖儿童找出自己的不良生活和行为习惯,并加以调整和控制,建立良好的、健康的生活方式。

2.3.3培养正常规律的生活作息制度

夏令营期间采用的是全封闭式的军事化训练,早晨六点半起床,午休两小时,晚上九点半就寝,严格的管理制度,使肥胖儿童建立了健康的生活作息制度。

2.3.4自理能力的训练

培养肥胖儿童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也是小胖子夏令营的必修课程。夏令营期间,肥胖儿童一改以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小公主式的生活方式,必须自己动手打扫并保持营房的整洁,在规定时间内整理好自己的被褥、刷洗餐具、洗衣服以及个人卫生,把日常劳动作为锻炼身体的一项内容,这不仅是肥胖儿童运动减肥的方法之一,也培养了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

2.3.5重视心理健康,加强心理指导

肥胖对儿童心理造成的损害,已有不少文献报道,表现为肥胖儿童的妥协性、缺乏自信心和自我感觉差[3] 。在小胖子夏令营期间,首先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开始,在夏令营的篝火及生日晚会中,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让他们从自卑的阴影里走出来,肯定自身的价值,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肥胖儿童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然后进行有目的、针对性的健康心理指导。 2.3.6家长学校

小胖子夏令营在结营时主办家长健康教育学校,由儿童健康专家与营养专家和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给每个儿童开出一周家庭食谱,使家长进一步了解儿童肥胖症的危害和健康饮食模式,掌握帮助孩子控制体重的正确方法,从心理上重视并积极参与到肥胖儿童的健康计划中来。

3结果

夏令营40例肥胖儿童,通过10天综合干预后,平均体重下降至 58.825 kg,体重指数平均值下降至26.39,人均减重2.3kg,最多的减去5kg,多为重度肥胖者,体重无变化1人,增加0.5-1.5kg2人。不同程度肥胖儿童综合干预后体重变化情况见下表:

所有肥胖儿童在饮食控制和训练期间未发现头晕、疲乏无力等任何不适和不良反应,最重要的是肥胖儿童在夏令营中,增强了自信心,建立了健康向上的理念,改变了以往不良的生活方式,逐步养成了良好的饮食习惯,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4讨论

肥胖儿童夏令营是通过科学的饮食控制、增强运动量,辅以有目的、有计划的健康教育指导及行为纠正对肥胖儿童不良行为和习惯进行短期的综合干预,其最终目的是培养肥胖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和饮食行为,了解肥胖对健康的危害,掌握正确的饮食观念和科学的减肥方法,建立健康向上的信念。虽然本次夏令营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但减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持之以恒。增加运动、控制饮食都要求孩子有较强的毅力和控制力,家长若对此不予支持或经常给予不必要的食物诱惑,则孩子极易退回到原有的生活模式中,使减肥方案难以进行[4]。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肥胖儿童在家控制体重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在本次40例肥胖儿童中,通过综合干预,37例体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1例减重无效,1例增加0.5kg,1例增加1.5kg,其原因可能与病理性肥胖有关。

由于儿童热能摄入除需维持基本生命活动外,还需用于生长发育,故增加运动,适当控制饮食和调整饮食结构被视为是儿童控制肥胖的首要措施。因此,我们希望家长因势利导,鼓励和帮助孩子,不要过于娇纵,也不要横加指责,使孩子能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主动配合饮食控制,以健康、乐观的态度战胜肥胖。

参考文献

[1] 蒋建华、刘金萍、郭金兰、张金霞.学龄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危险因素,疾病控制杂志2002,12(4):313-315.

[2] 方立珍总主编.让儿童远离肥胖,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0.

[3] 蒋竞雄,惠京红,夏秀兰.肥胖儿童的行为特点及心理损害[j] .中华儿科杂志 , 1996 ,34 (3) :186.

篇10

【摘要】目的:针对湘西自治州近五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探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该地区2006-2010年的孕产妇死亡资料及评审表和妇幼保健工作年度报表。结果:湘西自治州近五年的孕产妇死亡率处于一个平台期,且近二年有反弹趋势,分别为50.34/10万、54.84/10万、35.82/10万、55.25/10万、59.85/10万。孕产妇死亡的前三位原因为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内科疾病、羊水栓塞。结论:要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政府必须加大投入,强化行政干预,加强高危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加强产科人员知识培训,规范母婴技术服务市场,加大健康教育力度,提高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

【关键词】孕产妇 死亡率 死亡原因 干预措施

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卫生状况、医疗保健水平和社会综合协调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1],不仅能反映本地区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状况,也是本地区妇幼保健和产科工作质量等方面的综合体现。为研究湘西自治州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变化趋势,提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对策及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现将2006-2010年湘西自治州孕产妇死亡情况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06-2010年湘西自治州妇幼卫生统计年报,妇幼卫生监测报表、孕产妇死亡报告卡、孕产妇调查报告及调查附卷、州级孕产妇评审资料。

1.2 方法 每例从妊娠开始至妊娠结束后42天的死亡孕产妇均为研究对象,妊娠各期的意外死亡除外,如车祸、中毒、吸毒和自杀等。所有资料由各县妇幼保健所派人现场调查,填写全国统一的孕产妇死亡报告卡及调查附卷,书写孕产妇死亡调查报告,上报州妇幼保健院,由州卫生局组织孕产妇死亡评审专家每半年评审一次,对每例孕产妇资料进行评审,明确诊断,找出影响孕产妇死亡的因素,总结经验教训,并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孕产妇死亡率:湘西自治州2006-2010年期间总的活产数为155502例,孕产妇死亡80例,孕产妇死亡率为51.45/10万,2008年孕产妇死亡率明显下降,2009-2010年有所回升。见表1

2006-2010年80例死亡孕产妇中,第一位原因仍是产科出血,第二位原因为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居,第三位原因是羊水栓塞。

2.3 分娩地点及孕产妇死亡地点:80例死亡的孕产妇在家中分娩的10例,占12.5%,在医院分娩的49例,占61.25%;有各种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而未娩的21例,占26.25%。死亡地点在产妇家中死亡12例,占15%,途中死亡11例,占13.75%,在医院死亡57例,占71.25%,医院中死亡高于家中及途中死亡。见表3

2.4 孕产妇死亡的一般情况:80例死亡孕产妇中,计划内妊娠53例,占死亡孕产妇66.25%,计划外妊娠27例,占死亡孕产妇33.75%,年龄分布20岁以下7例,占死亡孕产妇8.75%,21-30岁49例,占死亡孕产妇61.25%,31-40岁24例,占死亡孕产妇30%。死亡孕产妇的文化层次:文盲2例,占死亡孕产妇2.25%,小学文化37例,占死亡孕产妇46.25%,初中文化37例,占死亡孕产妇46.25%,高中以上文化4例,占死亡孕产妇5%。经济收入≥200元38例,占47.5%,经济收入<200元42例,占52.5%。

2.5 死亡孕产妇孕期保健情况:孕期未接受产前检查12例,占15%,产前检查少于5次60例,占75%,5次以上8例,占10%;高危妊娠65例,占81.25%,无高危因素15例,占18.75%;死亡孕产妇中经产妇有70例,占87.5%,初产妇10例,占12.5%。

2.6 死亡孕产妇评审结果:可避免死亡(包括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65例,占81.25%,不可避免死亡15例,占18.75%。影响孕产妇死亡的第一位因素是医疗保健机构知识技能有32例,占40%;第二位因素是个人家庭知识技能有25例,占31.25%;第三位因素是医疗保健部门的管理有15例,占18.75%;第四位因素为个人家庭的态度有8例,占10%。

3 讨论

3.1 孕产妇死亡率 :2006年全国及湖南省的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为41.1/10万、34.59/10万,2010年湖南省的孕产妇死亡率为26.7/10万。本文结果显示湘西自治州2006-2010年孕产妇死亡率高于全国及全省水平,由于湘西自治州属湖南省的边远山区,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所辖8个县市均为国家级贫困县,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相对滞后,绝大多数贫困人口生活在偏僻、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基础薄弱的山村中,孕产妇死亡率一直位居湖南省的首位。自"降消"项目以来,加强了基层卫生院产科基础建设,强化了人员培训,实施了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救助政策,建立了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完善了危重孕产妇救治体系等有效措施,孕产妇死亡率得到了明显控制,但2006-2010年孕产妇死亡率几乎处于一个平台期,且2009-2010年孕产妇死亡率有所反弹,应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需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3.2 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

3.2.1 孕产妇死亡原因:第一位原因仍是产科出因;第二位原因为妊娠合并内科疾病;第三位原因羊水栓塞。产科出血在孕产妇死亡中占首位,占总死亡人数的37.5%,与我国农村孕产妇死因一致[2]。产后出血是该地区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直接影响着孕产妇死亡率的有效控制。分析其主要原因:①基层孕产妇系统管理、高危孕产妇筛查和管理不够完善。②基层医疗部门医务人员不同程度的存在知识技能不足,尤其缺乏早期识别产后出血的能力。③目测法估计出血量存在很大误差,往往与实际出血量不符,延误了早期诊断与治疗。④孕产妇的文化程度低,自我保健意识不强,不能进行定期产检,死亡孕产妇中产前检查<5次占75%,家庭分娩占12.5%,出现危情才设法转诊,已失去最佳抢救时期。

造成孕产妇死亡的第2、3位原因是妊娠合并内科疾疾及羊水栓塞,其原因可能是:①基层妇幼保健人员筛查高危孕妇能力有限,对患有内科疾病的孕妇产检时未能及时检出,更没有进行干预治疗,尤其在产时不能识别危险症状,延误了转诊时机。②县级产科医生缺乏对内科合并症及相关疾病的认识,部分产科医生缺乏综合诊疗技能,对内科疾病的影响估计不足,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只考虑产科问题而忽视机体的整体性。③边远山区由于经济贫困,交通不便,孕产妇突发危急情况,尚缺乏"绿色通道",转诊困难,延误抢救时机。

3.2.2 孕产妇死亡的特点:近5年的资料显示:21-30岁死亡占61.25%;31-40岁死亡占30%,经产妇死亡占87.5%,高危妊娠死亡占81.25%;低龄、高龄死亡比重加大;经产妇死亡机率大于初产妇,孕次越多,妊娠危险性越大,高危孕产妇死亡比例在加大。家中分娩和死亡的比例明显下降,而在乡级以上的医院分娩和死亡比例上升,且县级及州级上升幅度更大。总体上医院住院分娩率提高,在转诊已加强的情况下,死亡地点的变化可能与农村贫困地区交通不便,缺乏转诊工具或转诊太晚、县级医疗机构抢救能力不足等因素有关。

3.2.3 评审结论及影响孕产妇死亡的相关因素:80例孕产妇中80%以上为可避免死亡,评审报告结果显示,影响孕产妇死亡的第一位因素是医疗保健机构知识技能(40%),个人家庭知识技能占第二位(31.25%),以后依次为医疗保健机构管理、个人家庭态度。医疗保健机构知识技能包括:产科技术人员对病情估计不足和职业道德的缺陷,截留部分高危孕产妇而力所不及,缺乏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和诊治能力及抢救能力。个人家庭知识技能包括:本人及家属不知道妊娠合并疾病或并发症的严重性,即使发生危险性也不能正确选择就诊地点。个人态度包括:传统观念认为生孩子是女人的天职,中国几千年都是如此,有的不惜以生命作代价,计划外超生,以求生个男孩子传宗接代。医疗保健部门的管理不到位包括:孕产妇急救措施不完善,血源供应不足或不及时。妊娠期产前检查次数不足,产前检查质量不高,大多数医疗机构以"B超"代替产前检查,这样许多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没有及时发现而延误了治疗。死亡孕产妇中2/3属于高危孕产妇,但有90%没有得到监护管理,卫生行政管理不到位,乡镇卫生院截留,个体诊所的非法接生没有得到有效遏阻,同时家庭贫困也制约了孕产妇就诊而失去抢救时机。这些都提示在重视孕产妇死亡原因的同时,更需要注重影响孕产妇死亡的因素。

3.3 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干预措施

3.3.1 强化政府职能,加大政府投入保证政策倾斜和经费支持,进一步加强县乡产科建设。妇幼卫生事业涉及千家万户的平安、健康,涉及全社会的稳定、和谐,所以需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加大妇幼卫生事业投入,呼吁全社会给予关注和支持。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妇幼卫生工作和产科质量的监管,按分类管理标准,对县乡级产科质量进行严格考核,规范各项产科制度,降低产科风险,依法整顿产科人员队伍,坚决取缔个体接生和非法接生,加强孕产妇安全管理,减少孕产妇死亡的发生。

3.3.2 加强人员培训,提升产科医疗人员的综合服务能力,确保产科质量。通过加强各级产科人员定期业务培训,推广适宜技术,使产科人员熟练掌握难产征象,提高早期识别产科危象能力;熟练掌握产后出血的抢救步骤,提高早期识别产后出血的水平;拓展对内科等综合知识与技能的了解与掌握,提高妊娠合并内科疾病的诊治水平和科学及时处理高危孕产妇的能力。

3.3.3 建立医疗急救网,保证孕产妇急症转运和急救"绿色通道",建立高危孕产妇协作小组,设立24小时畅通的孕产妇急救电话,配备孕产妇急症用车,产科执业单位保证失血孕产妇能及时输血,确保孕产妇急症转运和急救 "绿色通道的畅通"。

3.3.4 加强健康教育宣教,改变就医行为和生殖行为。大力宣传孕产期保健及住院分娩的必要性及重要性,通过三级妇幼保健网深入农村、社区,面向家庭加强孕产期健康教育,提高孕产妇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增加孕产妇及其家人对孕产期存在母婴健康潜在风险的意识,更新观念,改变就医行为,增加分娩安全性,同时还应加强计划生育的教育和管理,改变生育观念,增加避孕安全。

3.3.5 进一步健全三级保健网络,落实各级保健人员的工作职责,加强高危孕产妇管理及计划外孕产妇管理,提高住院分娩率。村级接生员转变为保健员,主要职能为发现、登记孕产妇,宣传、督促孕产妇定期产前检查,初步筛查高危孕妇,动员护送孕产妇住院分娩,做好产后访视。继续加强乡镇卫生院的产科建设,乡级产科医务人员主要职能为接诊正常分娩,同时进一步做好高危孕妇的筛查、管理、跟踪随访工作及危重孕产妇的转诊工作,妇幼人员要把好产前检查关,努力做到所有孕妇在孕早期接受检查,产检次数至少5次,早期筛查高危孕妇并给予正确及时的治疗,进一步提高住院分娩率,提褥期母婴保健服务。县级建立产科危重症的救治中心,接受危重孕产妇的转诊和急救工作。各级保健人员明确职责,各负其责,确保孕产妇系统管理质量。

3.3.6 继续做好孕产妇死亡评审工作,找出问题,改进措施。进一步加强孕产妇死亡监测,实行孕产妇死亡报告制和评审制度,成立各级死亡评审组织,县级每年对辖区每例死亡孕产妇死因进行评审,将评审结果上报州卫生局及州妇幼保健院,州卫生局组织州级专家再次客观、科学、全面分析每例死亡孕产妇死亡及抢救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对疑难个案做出分析、诊断,找出在孕产期保健及产科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为降低孕产妇死亡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王临虹,方利文,我国孕产妇死亡的常见原因及其影响因素[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4,20(4):193

篇11

论文摘要:社会需要什么标准的护理人才,以及如何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护理人才一直是困绕护理教育工作者的首要问题。尤其是对民族地区院校而言,优化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显得尤为迫切。本文将在分析我区护理本科教育现状的基础上,主要围绕目前护理本科教育是否适应社会需求,应培养什么标准的护理本科人才等问题进行探讨。

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使医学教育模式及卫生服务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护理工作日益成为医学教育界越来越关注的重要课题。无论是护理学的内涵和外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从而对医学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民族地区护理本科人才的教育事业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因此,如何正确认识民族地区高等护理人才的现状,明确高级护理人才培养的方法和内容,改革教学方法,进一步适应社会需求。努力探索民族地区护理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积极创造适合于民族地区的特色的本科护理模式已经成为医学类高等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1民族地区高等护理人才培养的现状

民族地区护理人才的培养,决定着该地区医学类高等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在新的形势下,民族地区护理人才的培养必须认真审视和思考护理本科教育的基本现状,结合国内外该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方法、新模式和新经验,提出适合于本地区护理本科人才培养的方法和模式,在正确认识现状,注重机制完善,明确培养方法与内容,加强模式构建等方面尽快适应多元化的护理本科专业人才模式轨道。

1.1学制设置过长

五年制护理本科,因学制过长,重复课程较多,在很大程度上沿袭了医学本科课程的设置模式,特别是医学基础课程的设置,没有体现护理专业的特色特别是民族地区护理工作的特点。根据护理专业的特点和要求,目前我国很多重点院校护理本科已由五年制改为四年制,而目前国内有些院校仍实行五年学制。

1.2教学方法有待调整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完成教与学任务而采取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在多数情况下教师总是以传统的讲授为主,且教学方法单一,在有限的时间内向学生灌输大量信息,缺乏引导学生根据地区特点和民族习俗进行研究和讨论,这样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因此重视理论与临床相结合,强调临床教学与课堂教学交替进行,把握地域和民族特点,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灌输式教学方法”为“以学生为中心”研讨式学习方法,突出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是民族地区护理本科教学改革的突破口。

1.3课程体系有待改善

近年来,针对我国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许多院校在借鉴发达国家高等护理教育的基础上,在教学模式、课程结构上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国内外护理专业体系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生物医学模式、生命周期模式、人体功能和基本需求模式、健康模式等。生物医学模式忽视了人的整体性,生命周期模式、人体功能和基本需求模式、健康模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但是后三种模式在师资培养和教材的编写上要求高、难度大。另外,由于我国高等护理长期停办,改革开放以后虽然予以恢复,但是护理教育本科专业在教育形式上仍然沿用了传统的生物医学教育模式,医学基础课程设置多而全,可以说是临床医学专业的压缩和翻版,没有突出护理专业特色,更谈不上结合地区和民族特点。

1.4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护理师资队伍中受过正规高等教育和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比例相对较少,多数教师没有接受系统的教育学训练。在这样的背景下,临床课程教学往往以临床医生为主,讲授的内容总是以疾病的治疗为重点,忽视了人的整体护理,特别是忽视了民俗民风和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而在护理的内容上往往是一带而过,以致教学内容与护理结合不紧密。

1.5传统的护理教育模式存在问题

民族的特点和风俗文化、生活习惯等没有得到真正体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护理本科教育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一是培养目标与社会卫生保健系统需求不相适应[1],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二是以传统医学为主体的课程体系与护理专业需求不相符合,课程设置基本没有摆脱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基础课程占总课时的比重较大,而人文、社会等学科内容明显不足,有关老年护理、社区预防保健等方面的知识缺乏;三是护理专业课的教学特色不明显,教学内容基本上是临床医学专业课程的压缩,以医学诊断为主线,以疾病的诊断治疗为重点,护理内容少,教材建设滞后;四是教学组织针对性不强,教学方法主要为“灌入式”,以课堂、教师、书本为中心,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和素质培养,理论与实际相脱节。这些问题的存在使我国的护理本科教育尚未形成体现地方特色、结合区域民族特点的教育体系。

2护理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内容和方法

现代教育理论强调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知识、技能、情感的全面协调发展,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教育能否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素质,过硬的基本技能,能否开发其再学习、再发展的潜能就显得至关重要。近年来,各国在对高等教育的理念、目标、模式等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的,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培养社会需要人才的教学模式。所以突出以素质教育为重点的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为一体的综合教育;重视人文精神和自然科学的结合,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拓宽专业渠道,在护理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的内容和方法上进行探索和改进是十分必要的。

2.1确立明确的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和方向,也是制定教学计划,确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组织教学过程的重要依据。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通过对社会需求和新形势下护理本科生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构成的解析,将护理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重新进行确立,培养具有扎实的护理学及相关学科知识,较强的实践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的,能在护理领域从事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护理研究和预防保健的高级护理专门人才。同时要求学生力争做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做人、做事、做学问共同提高。2.2突出民族特色和专业特点

根据护理专业知识结构的需要,结合整体护理观及现代医学模式所具有的生物、心理、社会特点,加强伦理学、心理学、人际沟通、社会学、美学等人文科学与护理学专业课程的交叉力度,开设有助于发展学生个性的选修课,如公共关系学、社会心理学、民俗学、回族文化专题等,体现护理的人文精神和以人为本的专业和民族特点,使学生能够从生理、心理、社会、民俗等各个方面整体地认识人的健康,理解人对健康问题的反应,帮助人满足健康需求。

2.3优化课程体系,调整教学内容

课程就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与调整是护理教学改革的核心。为反映现代教育思想和改革趋势,充分体现民族地区的护理特点,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必须遵循医学教育的基本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坚持以人为本,体现医学模式转变,突出护理专业特点,强化目标培养,重视素质教育,对课程结构进行整体优化和合理的调整。

2.4改革学科结构,适应学科发展需要

根据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改革学科结构,删减原有课程中不适合的内容,加强教学内容的渗透和融通,发挥课程群体整体效益的同时,要适应学科发展的需求,加大专业课比例。根据学科发展和培养目标的要求,增设社区护理、康复护理、急救护理学、老年护理学、护理研究、护理教育学等必修课程,护理专业课程占总课程的比重要明显增加,形成以预防保健与临床护理相结合、并充分体现民族和地域特点的护理专业课程体系。

3改革教学方法,全面注重能力培养

根据护理学发展趋势和新世纪护理人才培养的要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编写配套教材,打破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以诊断治疗为重点”的教学模式,建立“以人为本,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的新型教学模式,强调人的整体性;强调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强调病情观察和判断、紧急情况处理、危重症监护、健康指导和教育的重要性。护理的重点在于解决人的健康问题,将护理技术操作与满足人的需要结合起来,使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得以统一,从而充分体现现代护理观念,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3.1改进专业课教学方法,注重能力培养

实施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在提倡教师精讲教学内容、合理规定学生自学的基础上,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教师应借助不同的临床病例,精心设计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指导学生查阅文献、小组讨论,为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提供有力依据。通过让学生参与积极的思维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比较、分析、综合、推理、论证的综合能力,为在实际工作中独立处理临床问题打下良好基础。此外,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采用小组讨论、学生演讲、角色扮演、患者访谈等形式,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锻炼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3.2建立模拟训练方法,强化技能训练

积极改善教学实验条件,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手段,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和实物教学,建立多媒体教室、基础护理技能训练室、专科护理技能训练室、重症监护室等护理技能实验室。配备多媒体教学实验系统,现代化护理训练模型、设备和器械,实现教学手段的形象化、智能化、多样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为学生创造个性化的学习空间,使学生能够在较为真实的环境和氛围中通过规范化的训练,熟练操作技能,增强动手能力。

3.3加强实践教学,完善评价体系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只有在临床实践中才能真正学到知识和技能。因此,加强临床实践教学,是护理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临床带教老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制定具体带教计划,指导学生按照护理的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五个步骤,对分管的病人进行全面的护理。指导学生系统地、有针对性地收集病人的主客观资料;正确区分护理诊断的依据和相关因素;采取合理的措施解决病人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掌握正规的护理操作,提高专科护理技能;总结护理过程中的收获和存在的问题。

3.4改革临床实习教学检查形式

为了保证临床实习质量,改革传统的“师生座谈会”的实习教学检查方式,采取教学查房、技能演示汇报与师生座谈相结合的形式,全面检查实习中教与学的质量。教学查房、技能汇报采取以病例为引导,以问题为中心的方法,选取学生在实习中护理的典型病例,使学生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进行问诊、体检,提出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完成护理操作,实施健康教育。教学检查中,提倡师生互动,讨论交流,理论联系实际,有效促进各教学医院在实习带教过程中高度重视学生临床思维的训练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3.5优化教学内容

由于内、外、妇、儿等学科之间重复内容较多,为了避免学科之间不必要的重复和遗漏,节约时间,可在各学科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以护理专业为单位的集体备课。不同课程共同涉及的内容,应相对集中讲授。如:气胸病人的护理在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中均有讲授,无论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病情观察重点一样,胸腔引流管的护理要求也一致,可以安排由内科护理学老师重点讲授。

篇12

关键词:护理管理干预;门诊;急诊;静脉输液

当前临床中,对患者来说最为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笔试静脉输液治疗,急诊与门诊具有着患者数量较多,患者的病情较为复杂以及流动较快等问题,这就导致了护理人员将会承担着巨大的工作量,并且,患者本身在患病后便可能出现急躁等负面情绪,若不妥善处理护患关系,十分容易导致护患纠纷的出现,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因此,想要提高急诊与门诊护理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首要条件便是保证输液的安全性,我院通过分组对比的研究方式,论证的护理管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意义,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1月~2014年11月3年在我院进行输液治疗的患者,共计有320例,据资料表明,患者年龄8岁~71岁,接受输液的时间在4d~22d,其中,有58例患者经临床诊断为肠炎,72例患者临床诊断为肺炎,76例患者经临床诊断为支气管炎,114例患者临床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所有接受研究的患者均不存在心脑血管疾病、精神障碍以及恶性肿瘤等,在病情以及年龄等一般资料的对比方面,其查无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照组患者护理人员给予其常规性的护理,主要包含选择合适的输液针头、选择输液的血管、对输液方法的选择,对于具有着较强的刺激性,浓度相对较高的药液的护理等。

观察组则在给予患者常规性护理的同时,对患者实施护理管理干预,主要包含对患者的疾病进行评估、是否存在着药物的过敏史、对于一些不常见的药物,护理人员应主动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解释,另外,还需要向患者交代输液后可能出现的临床反应以及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等。在治疗前后,护理人员都应积极主动地询问患者及其家属的意见与建议,并适时地向换记着及其家属宣传有关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加强对患者的观察与巡视,并及时地将补液更换,在拔针之后,指导护理人员持续按压受穿刺部位2~3min,直到不出血或者说出现量较好时才可松开[1]。

1.3观察项目 护理人员主要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并对比:①首次静脉穿刺成功的患者人数,所占比例;②对患者及其家属发放我院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满分设定为100分,共计发出320份,回收率达到100%。

1.4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13.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应用x±s的方式对计量数据进行表示并应用t检验,对于计数资料应用%的方式进行表示并应用χ2检验的方式,当P

2结果

经过调查,结果表情,对照组患者静脉穿刺的首次成功率为91.0%,要低于观察组的95.0%(P

3讨论

3.1当前急诊与门诊中所存在着的问题

3.1.1需要输液进行治疗的患者的数量正不断地增多,随着我国医疗制度的不断深化改革,人们对于自身的健康意识也有了更高的要求[2],我国老龄化的不断加剧也导致老年患者所占比例的不断增加,此类患者本身便存在着焦急、烦躁等负面情绪,在入院治疗时,绝大多数患者均挂号急诊,希望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为理想的效果,这也使得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出现增大。

3.1.2护理人员编制的不足,工作人员年级相对较小 就相关资料表明,本次研究的输液室的护理人员工作经验在1年~3年,而实际中,护理工作人员的数量十分缺少,并且,当前来我医院进行输液治疗的患者较之于以往来说,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会导致护理人员的压力与工作量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久之必然会对工作的质量造成影响,并且,高强度的工作也会对护理人员的身心造成极大的损伤[3]。

3.1.3护患之间的矛盾相对较多 在患者求医的一整套过程中,输液室属于最后的一站,当患者完成挂号、诊断等环节后,一般来说都会有一定的疲劳感与负面情绪,加之疾病本身所导致的身体与心理上的打击,其本身在同护理人员的沟通与交流中难免会出现不耐烦等负面情绪,而当前,护理人员队伍的年轻化趋势已呈现出来,经验上的不足以及同患者间沟通的不足均会导致误会或不满的出现,造成不必要的矛盾与纠纷。

3.2管理的对策

3.2.1建立健全护理人员的规章制度 想要保证护理人员操作的规范性,研究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制度是十分有效的,从最初的操作前吸收、戴口罩以及加药一直到最后的消毒等步骤[4],建立了有效的工作制度,将会从强制的角度上对患者起到十分有效的约束效果,也能够十分有效地避免护患间矛盾的出现。

3.2.2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 应彻底改正以往护理人员不足等情况,为门诊与急诊科室配备足够的临床护理人员。一般来说,护理事故经常会出现在最为疲劳、最为繁忙以及最为紧张的情况下,而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原因便是科室内护理人员的严重不足,因此,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是十分重要的。

3.2.3加强信息的沟通,建立起理想的护患关系 护理工作是一项双方面的工作,只有同患者建立起一定的关系,得到患者的初步认可,才能够进而得到护理人员的支持,为此,护理人员应在患者入院时将配伍禁忌、不良反应以及输液后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向患者说明,保证患者能够具有一定的心理准备[5]。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想要提高对患者门诊与急诊静脉输液的护理效果,合理有效的护理管理干预是十分必要的,其还能够有效地提高护理人员对于医院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并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秀霞.门急诊静脉输液患者的护理管理干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0,16:1447-1448.

[2]陈育存.护理管理干预对门诊、急诊静脉输液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24:24-25.

[3]吕静.护理干预对门诊、急诊静脉输液患者的效果[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1:194-195.

篇13

关键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公共卫生服务;政策 中图分类号:R 730.1 文献标志码:A

大肠癌是少数几种可以通过以人群为基础的筛查降低死亡率的肿瘤之一,制定和实施人群筛查策略应列入区域性癌症控制规划之中。上海于2011年在全国率先将“社区大肠癌筛查”列入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向50岁以上居民提供免费的大肠癌筛查服务。一个癌症筛查项目要列入公共卫生项目,既要符合筛查的应用原则与条件,使得大规模人群筛查成为可能,又要满足公共卫生项目在均等化、可及性和促进健康等方面的要求,才可以切实为居民带来健康上的收益。上海地区在向市民提供社区大肠癌筛查的公共卫生服务实践中所获得成效,可以为我国在人群癌症筛查领域发展相关公共卫生政策和服务提供借鉴。

1项目背景

1.1上海市居民大肠癌的疾病负担迅速上升

大肠癌是全球位居男性第3位、女性第4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大肠癌的发生与超重和肥胖、高脂肪高蛋白饮食、缺乏体力活动等危险因素有关。多年来,大肠癌高发主要出现在欧美发达国家,而近年发展中国家大肠癌上升也引起了关注。我国居民的大肠癌发病率,无论城乡,在过去20年中均出现明显上升趋势,疾病负担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日益加重。最近全国肿瘤登记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大肠癌的发病率达到29/10万,是第3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死亡率达到14/10万,大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全球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我国人群大肠癌死亡率高,原因是诊断时中晚期所占比例较高。据估计,我国大肠癌患者诊断时I期的比例仅占5%,超过60%的大肠癌患者确诊时已经处于中晚期。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历年的肿瘤监测数据显示,常见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最为明显的就是大肠癌,目前无论男性女性,都已经是第2位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与全国水平一样,上海地区大肠癌发现时也以中晚期居多,2005-2007年肿瘤登记资料显示,上海市大肠癌早期(I期)比例为11%,而同期美国这一比例已经达到了30%。因此,在我国大肠癌发病率迅速上升的形势下,需要采取措施以早发现、早诊断,来改善大肠癌预后,降低死亡率,从而有效降低大肠癌的疾病负担。

1.2大肠癌筛查被证实可以有效降低大肠癌疾病负担

大肠癌可以通过及早发现癌前期病变,或在疾病早期得以确诊,从而获得良好的预后。证据显示,大肠癌癌前期病变得到及时治疗的人群,今后的发病率要低于一般人群,早期大肠癌手术后5年生存率可高达90%以上,而晚期则不足10%。欧美国家大型随机对照研究证实,以人群为基础的大肠癌筛查可以使大肠癌死亡率降低27%。大肠癌早期多无特异性症状,因此,在无症状的自然人群中开展大肠癌筛查是大肠癌二级预防的重要内容。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将人群大肠癌筛查纳入地区性癌症控制计划中。

发达国家经验证实,有效地组织人群筛查可以切实降低地区性的大肠癌疾病负担。美国大肠癌死亡率1988-2001年间下降25%,200-2007年间,发病率每年下降3.4%,死亡率每年下降3.0%。美国大肠癌疾病负担持续下降,得益于大肠癌筛查的普及。美国50岁以上人群接受过乙状结肠镜或全结肠镜检查的比例为54%~75%,大肠癌死亡率下降的50%可以归因于筛查参与率的提升。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适合开展人群筛查的疾病应该符合发病率高、有合适的筛查手段、筛查后治疗有效、筛查和治疗可以降低死亡率、筛查敏感度和特异度高和成本合理5个条件。从我国其他地区以及上海地区开展的研究和应用实践来看,大肠癌筛查符合这些条件,可以成为一项具有潜力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2上海地区人群基础的大肠癌筛查试点证实了筛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2.1七宝社区试点项目情况

基于对上海大肠癌疾病负担的研判,以及θ球大肠癌筛查技术和实践的总结,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向原上海市卫生局提出了开展社区大肠癌筛查试点的建议。经过市卫生局的批准,2008年开始在七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试点工作。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上海市肿瘤医院、闵行区卫生局、闵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闵行区中心医院、闵行区肿瘤医院等单位,做好组织协调与技术支持工作。

七宝镇位于上海的西南部、闵行区的北部,占地面积23 km2,下辖8个村、50个居委,户籍人口11万,常住人口28万,是一个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城镇,同时兼有城市和农村居民,具有很好的代表性。2008年七宝镇的社区诊断报告显示:慢性病已经成为影响该社区居民健康的首要因素,在死因排位中,肿瘤位居第1位,循环系统疾病位居第2位,其中肠癌的发病率较高,而早发现率较低。

2008-2011年的项目试点期间,共筛查了2.78万人,初筛阳性率达13.7%,有3 941人参加了肠镜检查,肠镜检查顺应性达到了51.3%,确诊了663例癌前期病变和75例肠癌,其中早期病例42例,早期比例为56%。相比上海市户籍人口自然发生的大肠癌,试点地区新发现大肠癌的早期比例有了显著提升。试点结果证实,基于上海地区目前大肠癌发病水平,开展大肠癌筛查能有效地发现癌前期病变,并降低新发大肠癌的诊断期别。

2.2七宝经验为大规模筛查提供了依据

七宝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项目,不仅为大规模人群大肠癌筛查策略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如筛查方法、筛查的投入和成本、筛查执行机构的工作量估算以及筛查可能获得的收益和风险等,提供了可靠的测算依据,并且探索和建立了适合上海地区的大肠癌人群筛查策略。

2.2.1筛查方法的选择 目前国际通用的人群大肠癌筛查的方法有两大方向,一是以美国为代表,对50岁以上的人群直接进行肠镜检查,一是以英国等欧盟国家为代表,采用粪便隐血试验进行初筛,阳性者再进行肠镜检查的方式。人群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每2年1次的粪便隐血试验筛查,可以使人群大肠癌的死亡率降低16%。由于上海地区的大肠癌发病率低于美国,而社区卫生服务全面覆盖,可以满足粪便隐血检查的需求,因此,欧盟的筛查方式更为适宜。浙江省海宁和嘉善地区自20世纪70年代起就开展了大量的大肠癌筛查研究,也证实了粪便隐血试验加问卷评估的方法初筛、肠镜复筛的方法在中国人群应用效果较好,有推广的价值。因此,七宝试点确定采用粪便隐血加问卷评估初筛、肠镜诊断的筛查方式。

2.2.2估算筛查费用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社区为单位,对大肠癌筛查项目的费用支出进行了资料收集和分析,发现在上海现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中,实施社区为基础的大肠癌筛查,增加的费用为3部分,一部分是粪便隐血检测的采便管和试剂费用,第2部分是宣传教育的材料费用,第3部分是社区发动、筛查对象登记、危险度评估调查、粪便隐血结果判读、结果通知和建议等人工费用。根据七宝社区试点结果估算,以10万人社区为例,社区中50岁以上人口大约占1/3,提供一次社区筛查服务成本大约40万~45万元,每个服务对象支出约合13元。在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中增加4~5元/(人・年),增加2名全职工作人员就可以开展此项服务。

2.2.3评估临床诊断资源的可及性 开展人群为基础的大规模大肠癌筛查项目,除了社区提供的筛查服务以外,筛查阳性对象进一步肠镜诊断是筛查项目的重要步骤之一,需要考虑区域性肠镜资源的可及性。由于上海地区是首次开展人群筛查,阳性对象检出数量多,肠镜检查的需求会显著增多,进一步诊断治疗的需求也会增多。通过七宝试点项目,获得了有代表性的上海社区居民中粪便隐血阳性的比例,以及阳性者进一步参加肠镜检查的比例,用以对大规模筛查实施后肠镜检查的需求量进行估计,以及全市肠镜资源可及性的预判。

2.2.4建立多部门和机构合作机制 在七宝的试点项目中,在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以七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依托,联合了市、区两级医疗机构和疾病控制机构,确定了各自职责分工,通过项目实施的协调磨合,建立起了多部门和机构的、以项目为中心的合作机制。由两级疾控中心负责项目计划实施、质量控制、评估督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宣传发动、规范初筛、转诊建议、分类随访管理,定点医院为粪便隐血试验阳性的初筛者提供绿色通道服务、肠镜检查、明确诊断。

2.2.5构建筛查流程 大规模人群筛查,每个对象要完成一次筛查,需要涉及到不同人员在不同机构中执行各种相关工作任务,构建一个标准、有序、高效的筛查流程至关重要。在七宝试点项目中,经过设计、预试验、正式筛查和反复调整,设计了一套以筛查对象为中心的筛查流程,并在流程的每个节点上制定了相应的工作规范。社区大肠癌筛查项目工作流程:发放知情同意书、社区l生服务中心登记、危险度评估、领取粪便隐血试验采血器、居民在家采集、送回社区卫生服务区中心、结果判读、筛查后建议、阳性者肠镜检查(定点医院,绿色通道)。经过对相关现场医务人员的反复培训、现场质控和收集筛查对象反馈,证实筛查流程和工作规范是可行的,也易于大规模推广。

2.2.6摸索健康教育措施 七宝项目启动之初,主要工作是宣传发动和健康教育。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制了大肠癌筛查宣讲标准课程,培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到住宅小区和居民村宣讲。他们在教育过程中摸索总结出了接地气的顺口溜,居民一听就懂。筛查中居民在家中采集粪便样品,往往记不住怎么做,为了做到好记易懂,又编了顺口溜,用本地话进行现场演示,确保了居民正确完成粪便的采集。在3年试点项目期间,七宝镇常规的健康教育和媒体宣传更新不间断,积极参加筛查的观念在七宝居民中很快普及。

3普遍开展人群大肠癌筛查项目需要解决技术性和实施性问题

在七宝试点项目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为了惠及更多居民,将大肠癌筛查列入上海市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已经提上议事日程。由于我国尚没有一个地区将一项大规模人群癌症筛查纳入公共卫生服务,这将是我国公共卫生政策上的一大突破。在提出这项新的大肠癌筛查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之前,需要综合考虑和确定以下这些问题。

3.1筛查对象的年龄

对于筛查对象的界定,既要考虑不同人群大肠癌的风险,使目标筛查对象覆盖到风险最高的人群,也要考虑筛查资源的可及性以及目标筛查对象对不同筛查检查的顺应性,使筛查项目的成本效果最优化。发达国家普遍把50岁作为大肠癌筛查的起始年龄。根据卫生部《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2011年版)》,以及近年来的多项研究结果和专家意见,50岁作为起始年龄是适宜的。筛查终止年龄目前世界各国尚无统一的意见,但筛查对象的年龄越大,其检查风险也越大,甚至风险可能大于收益,美国预防医学工作组(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USPSTF)建议75~85岁人群需要制定个性化的筛查策略。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肿瘤登记资料显示,上海地区大肠癌发病呈现明显的随年龄增长而增长的趋势,50~74岁的发病率为81/10万,占所有大肠癌发病的58%,50~54岁年龄组发病率是45~49岁组的2.3倍,平均发病年龄为66岁,中位年龄男性和女性均为71岁。因此,在七宝试点时,根据上海人群大肠癌平均风险,将50~74岁人群确定为筛查对象。

综合考虑上海大肠癌年龄别发病率历史和现况资料,以及欧美、部分亚洲发达国家大肠癌筛查的人群证据,建议大规模人群大肠癌筛查对象年龄定为50~74周岁。据测算大约覆盖25%上海户籍人口。上海地区老龄化程度较高,可制定公共政策,鼓励各区(县)根据医疗资源和财政投入的实际情况,将年龄上限放宽至79岁。

3.2粪便隐血检查的采样次数和检查频率

粪便隐血检查建议采用2次采样的方案。大肠癌所导致的肠道出血通常为微量间断性出血,多次采样可以减少漏诊的概率,提高大肠癌的检出率。目前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都采取每次粪便隐血检查进行2次或2次以上的采样方法,以提高肠道出血的检出率。我国海宁和嘉善地区的大肠癌筛查经验显示,2次采样的检出率比1次采样高25%,提示如果只采样1次,可能有25%的漏诊概率。

粪便隐血检查的间隔时间,欧盟大多数国家一般推荐1年1次。美国由于50岁以上人群接受过乙状结肠镜或全结肠镜检查的比例为54%~75%,在这种较高的肠镜检查比例下,也建议每3年进行1次粪便隐血检查较为合适。综合现行3种筛查方案评估结果认为都是有效的,不同方案之间并无差异。在实际操作中,欧盟的大肠癌筛查方案认为粪便隐血检查的间隔不宜超过2年,目前英国、法国及芬兰等国家在各自的大c癌筛查项目中都采用每2年进行1粪便隐血检查的方式,德国作为欧洲最早开展人群大肠癌筛查工作的国家,目前采用每年1次粪便隐血检查的方式。而上海地区50岁以上人群肠镜覆盖率非常低,仅为3%左右,同时大肠癌发病率亦低于发达国家。综合考虑欧美的筛查策略以及上海地区公共卫生投入的实际情况,建议采取每2~3年进行1次粪便隐血检查的方案。

3.3危险度评估的工具

筛查对象的危险度评估是通过筛查对象的疾病史、家族史以及近期的肛肠症状等来判断筛查对象是否属于大肠癌高危人群,是对粪便隐血检查的有效补充,也是对筛查对象进行危险度分层的重要依据。经过专家论证,确定采用卫生部颁布的《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中提出的“大肠癌筛查危险度评估表”,并根据上海实际情况对个别问题加以调整。

3.4肠镜检查的人群顺应性和费用支付

我国以往的实践显示,大肠癌筛查中肠镜检查的参与程度较低。造成这一现象主要原因是筛查对象无力支付肠镜检查费用、对肠镜检查的恐惧以及肠镜检查不方便等。欧美国家开展大型人群筛查项目的经验显示,对筛查中相关医疗机构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和管理上的支持,制定帮助低收入人群和缺乏医疗保险人群的政策,可以提高肠镜检查服务的可及性,提高筛查参与率。

因此,在上海大肠癌筛查的公共卫生项目建议中,提出了相应的配套政策建议,包括将初筛阳性对象的肠镜检查纳入农村地区合作医疗报销范围,以及在提供肠镜检查的医疗机构中建立预约机制和绿色通道,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协同改善倡导准备和肠镜检查流程,并减免初筛阳性对象肠镜检查的门诊费用等。这些政策可以有效减轻筛查阳性对象接受肠镜检查的支出负担,并通过提高服务便利程度来提高筛查对象参与意愿。

3.5项目评估

大肠癌筛查项目作为一项普及型的公共卫生服务,服务的目标人群达到400万人口。大规模实施过程中,需要建立相应的持续跟踪评估机制,评价项目实施过程和结果,查找问题,优化技术措施,调整和完善各项管理措施,为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因此,在制定大肠癌筛查项目的实施方案同时,也制定了项目的评估方案,包括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评估工作与项目实施工作同步。确定了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承担项目的内部评估,第三方承担项目的外部评估,各相关参与机构应配合评估。为了更好地评估项目的效果,建立起了筛查登记数据库,掌握了参与项目的筛查对象从初筛到最后诊断治疗的连续信息,为项目效果评估奠定基础。

4启动上海地区大肠癌筛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总结七宝社区试点结果发现,通过有组织的人群筛查,可以提高居民的知晓度、居民健康筛查的依从性,使筛查地区大肠癌早发现率显著提高。基于试点结果,借鉴发达国家大肠癌筛查项目经验,经过反复论证,本着“基于国家、高于国家”的原则,原上海市卫生局提出了将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项目纳入公共卫生服务的政策建议。2011颁布的《上海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正式将“社区居民大肠癌筛查项目”纳入上海市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上海在全国率先将一项成熟的癌症筛查措施纳入公共卫生服务,是我国大规模人群癌症筛查在公共卫生政策上一大突破。

篇14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psychological crisis cases caused by undergraduates' psychological problem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increasing; the urgency and importance of the psychological crisis prevention and intervention has attracted a lot of attention.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ollege counselors' role on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crisis prevention and intervention, and discusses the method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trengthening students' psychological crisis prevention and intervention.

关键词: 辅导员;心理危机;危机预防与干预

Key words: counselors;psychological crisis;crisis prevention and intervention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3-0253-02

0 引言

近年来,大学生因心理问题引发心理危机的极端恶性事件层出不穷,如何对大学生心理危机进行积极有效地预防和干预已成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课题。辅导员身处学生工作第一线,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担负着重大责任。因此,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对出现的心理危机进行及时有效地预防和干预,减少因心理危机导致的对家庭、校园和社会的损害,已经成为一名优秀辅导员应当具备的职业素养。

1 心理危机的概念

1954年,美国心理学家G.Caplan首次提出心理危机的概念并对心理危机的概念进行了系统研究。他认为,当一个人面临困难情况(Problematic Situation),而他先前的处理危机的方式和惯常的支持系统不足以应对眼前的处境,即他必须面对的困难情境超过了他的能力时,这个人就会产生心理困扰(psychological distress),这种暂时性的心理失衡状态就是心理危机。[1]大学生心理危机是大学生个体在运用寻常的应付方式不足以处理目前所遇到的内外部应激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反应,它是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及其发展时期的心理危机问题的关注。[2]心理危机干预是指对处于心理危机下的个人及其有密切关系的人,采取紧急应对的方法,帮助他们尽快恢复心理平衡,安全度过危机。当外界提供支持、注入新的力量或心理治疗性干预时,能更好地帮助处于危机状态的当事人度过危机,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因此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有着十分的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2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的意义

2.1 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是促进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 研究表明:人的心理危机状态大约会持续一周,一周之后,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有的学生在危机面前会产生极端行为,严重的如自杀、杀人;但有的学生不仅能够顺利地度过危机,而且通过经历危机学会了处理困境的新方法,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2.2 是尊重学生生命,维护生命权的体现 开展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是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体现。没有什么比挽救人的生命更有价值,更为重要的。

2.3 是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实现家庭、学校、社会和谐的需要 学校一旦出现一例学生自杀恶性事件,会对学校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经济上的付出,法律上的纠纷,媒体上的曝光、时间上的消耗,特别是对自杀者的家庭、身边老师、同学带来的心理阴影,是无法估量的。为了维护学校稳定,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的和谐,高校须高度重视心理危机预防和干预工作。

3 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中的作用

3.1 辅导员在心理危机预防工作中发挥着早预防、早教育的作用。辅导员的工作范围涉及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学生信赖和亲近辅导员,在日常的学生工作中,辅导员通过主题班会、深入学生宿舍、与学生交谈等直接接触的方式以及发挥班级心理委员在基层组织中及时反馈信息的间接方式,及时了解学生情况,潜移默化的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心理保健方法,这些工作都减少危机发生的可能性,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安全稳定发挥了早预防、早教育的重要作用。

3.2 辅导员在心理危机事件中发挥着早发现的作用。实践表明: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学生,在思想、情绪、言行等方面都会出现异常状态,与其亲密接触的人较容易发现。在高校里辅导员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师群体,是学生工作的直接组织者、管理者和指导者,这一工作特点决定了辅导员容易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心理危机事件。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辅导员能够较快地、直接地或间接的获取信息,为及时、有效地开展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奠定了前提和基础。

3.3 辅导员是心理危机事件处理的主要参与者。辅导员作为第一线的工作者,发生危机事件时,往往是辅导员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第一时间将危机的恶劣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辅导员要作为危机事件处理的主要参与者,为专业人员提供所需信息,提供后勤保障,联系当事人家长,做好家属的安抚工作,做好班级其他学生免受负面事件影响的工作。

3.4 辅导员承担着危机事件后干预的工作。心理危机的彻底解除需要持续的后期干预措施来强化干预效果,从而避免当事人及心理危机易感人群重新陷入危机。一方面,辅导员要配合专业人员做好当事人的追踪和定期回访工作,在干预后相当长时间内对当事人保持密切的关注,给予支持和关心,同时要做好班级、同一宿舍学生的思想工作,为当事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外在环境。另一方面,辅导员还需积极关注与当事人关系密切的学生,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危机事件,必要时请专业人员对这些易感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干预。在危机事件后干预时期,辅导员要与专业人员保持联系,及时反馈危机后当事人的状况,巩固干预效果,预防危机事件的再次发生。

4 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中的方法和对策

4.1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家庭治疗学认为:危机发生时个人能力降低、与他人联系被隔断,应当通过建立个人胜任感,恢复与他人连接感来应对危机。相对于精神医学而言,这个观点更强调对个人内心潜能和人性关怀的发掘。这说明作为辅导员,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给予学生温暖和关怀,也要尽量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体会他们的感受。与此同时,辅导员要注意发掘学生内心强大的自我疗愈能力,充分调动他身边的社会支持系统,如亲人、同伴的力量,形成相互支持,营造保护性的疗伤止痛环境,做学生生命的守护者和陪伴者。

4.2 掌握危机发展规律,做到预防为先 马喜亭(2012)通过对2003-2010年12月期间发生的、经媒体公开报道的200例大学生心理危机死亡案例的分析,总结了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规律“季节性明显,春季是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工作的重点;白天居多,意味着当事人是在向周围人释放“求救信号”,这是一种有意识的呼救、抗议,也是一种无意识的表露;大学生非正常死亡具有随年级升高的趋势;大学生非正常死亡方式中,采用跳楼或坠楼、自缢等激烈手段的比例有增多趋势,尤其是从高层建筑跳楼自杀者增多较快(超过自杀总数的1/3以上);非正常死亡发生的地点较为集中。[4]由以上研究成果可见,心理危机的应对是有规律可循的。心理危机发生前学生如果能得到及时、有效地帮助,一般就不会产生不良后果。但另一方面,人一旦陷入危机之中就不愿意主动与他人交流,所以及时发现处于危机之中的学生就成为心理干预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要特别关注:大一新生、毕业生、父母离异、单亲家庭、有精神病史、人际关系差或有严重人际交往障碍、学业困难、经济贫困、身体缺陷等学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不是为了预防自杀,而是让每个学生健康的成长。辅导员要充分利用班干部、系领导、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精神专科医院等学校立体的预防网络,借助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青年志愿者活动、阳光体育运动、创建优秀宿舍、班级等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同时,注重对发挥学生骨干,班级心理委员的作用,培养学生之间自助和朋辈互助的能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畅通的宣泄和沟通的途径,帮助学生学会心理调适,培养学生寻求外界帮助和支持的意识。

4.3 学习心理学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危机的过程是犹豫、抉择和痛苦过程,会持续一段时间,这个过程是否能够终止,取决于两点:一是个体请求帮助和获得帮助的能力,二是自杀者周围人的识别能力和重视程度。个体在心理危机发生前,其言语、情绪、行为、认知等方面都会有变化,甚至会向周围人发出求救信号。因此,准确识别学生心理危机信号和严重程度,是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前提。只要辅导员及周围人拥有一定的心理危机知识和意识,善于捕捉信息,反应快速,就可避免危机事件的发生。这就要求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要保持高度警觉,掌握一些心理咨询知识和技能、掌握沟通技巧、力争对危机进行及时识别和干预。专业心理咨询工作者普遍运用的“心理危机干预六步法”为辅导员实践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六步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5]:第一步:确定问题。即从求助者的角度,确定和理解求助者本人所认识的问题。在此过程中注意使用开放式倾听,慎用分享感受。第二步:保证求助者的安全。在整个危机过程中,应将保证求助者的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将危险性降到最低。第三步:给予支持。无条件接纳求助者的经历与感受,以知心朋友的态度与求助者沟通和交流。第四步:提出并验证可变通的应对方式。引导求助者从多种不同途径思考变通方式,寻找最佳选择。第五步:制定计划。帮助求助者共同制定步骤来矫正其心理失衡状态。第六步:得到承诺。在结束危机干预前,得到求助者诚实、直接和适当的承诺,确保计划的实施。

4.4 正确认识自身能力,及时识别、评估与转介 辅导员虽然怀有极高的热情和极强的责任感,但毕竟不是专业人员,应当注意明确自身工作边界。当辅导者发现自己已尽其全力而学生发展变化仍非常缓慢甚至有恶化的趋势时,应考虑将处于心理危机中的学生转介给更适合的专业人员。就学校而言,辅导员可以将学生转介到学校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由学校大学生心理咨询研究中心初步评估,需要进行心理治疗或住院治疗时,由学校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直接转介到校外专业精神卫生机构作进一步的诊断和鉴定。同时,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与校医院沟通并备案,密切关注处于高度心理危机状态的学生发展变化

情况。[6]作为助人职业的辅导员也是普通人,也会有喜怒哀乐,同样会面临各种困扰。在处理危机事件中,辅导员自身有时会受到影响,甚至造成一定的创伤。而此时,辅导员的自我管理和心理调适就显得非常重要。因为只有辅导员迅速地从困扰中走出,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同学们。

参考文献:

[1]龙迪.心理危机的概念、类别、演变和结局[J].青年研究,1998,12:42-45.

[2]荆月闵.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对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08.

[3]陈东明,赖海雄,高倩.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模式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4:60-63.

[4]马喜亭.大学生非正常死亡与干预策略研究[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