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1 17:28:1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高血压的健康管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高血压健康管理方案;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作用;分析
临床治疗调查发现,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控制率非常低,仅能达到25%左右,其原因就是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对于血管管理不重视,高血压疾病一旦发病,需要进行终生的血压管理。因此,高血压的健康管理非常重要[1]。本文研究健康管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作用方面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4年3~11月收治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5例,女45例,年龄63~78岁,平均年龄(67.1±3.6)岁。入选标准:患者均为本地企业的退休人员,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疾病,血压水平<3级,病程>2年,同意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患有心肌梗死、精神疾病、认知障碍等可能影响本次研究疾病的患者,患者自主意识良好,可以进行正常的沟通交流。按照护理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
1.2健康教育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临床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高血压健康常识宣讲,并将宣讲的内容印制成手册在患者中传阅,让患者了解高血压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并主动避免;让患者了解血压治疗对健康的好处以及终身治疗的必要性,正确地认识药物的副作用,并定期进行复诊。1.2.2研究组在对照组健康教育基础上加入健康管理方案进行护理指导患者血压自测的方法,叮嘱患者定期地进行血压监测,帮助患者购买合理的家用电子测压计,并教会患者家属正确地使用[2]。让患者家属懂得定期测量血压的重要性,测量1次/周,测量时间选择在早餐前或是服用药物之前,并排空膀胱。晚上测血压可以在睡觉之前,采用坐位姿势进行测量。测量的血压值要详细地记录,并且每次的饮食、运动情况、服药情况、睡眠、精神状态等也要记录在案。每例患者都指派1名护士进行随访,并且进行现场指导和点评,鼓励患者积极面对治疗。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变化。根据患者的服药行为、日常生活管理、医嘱执行情况等对患者进行依从性评分,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的依从性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治疗依从性指的是患者在治疗中遵从医嘱的行为程度,比如服药、饮食控制和复诊情况等,其代表着患者主观意识上对于治疗结果的执行情况,患者的依从性越高,患者进行的治疗行为就越多,疾病就越容易恢复[3]。临床治疗发现,高血压患者对于疾病治疗的认识存在着很多的误解,认为治疗症状减轻后就可以不继续进行药物治疗,或是由于药物副作用的原因擅自停止治疗,这些对于疾病的治疗恢复非常不利。因此,在治疗中,如何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非常重要。健康教育方案指的是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基础上,为患者制定的健康恢复方案,包括饮食、药物控制和复诊恢复等,让患者对病情病因、疾病治疗方法有着详细的了解,从而主动参与到疾病的治疗中[4]。将患者的健康教育、药物控制、康复行为等进行综合的干预,能够明显地提升患者的治疗配合程度。从本次研究上看,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依从性较低,说明都存在着一定的治疗抵触情况,但是在研究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评分从原来的(53.4±1.7)分提升到(86.4±1.6)分,对照组患者的依从性评分由教育前的(54.1±1.5)分提升到(63.2±1.8)分。两组患者的依从性都得到了提升,表明健康教育能够提升患者的治疗配合程度,但是研究组分值提升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健康教育方案相比一般临床健康教育更能够提升患者的依从性。因此,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进行高血压健康教育方案是可行的。综上所述,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应用高血压健康管理方案进行治疗能够明显地提升患者的依从性,患者主动配合治疗可以帮助自身更好的恢复,临床护理意义积极,可以在治疗中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庞群,奚翠云,莫薇.高血压健康管理方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内科,2014,13(4):514-515.
[2]李丽霞.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干预研究.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10(6):770-771.
[3]IainJM,CharlesDA,ChristopherMC.Layperspectivesonhypertensionanddrugadherence:systematicreviewofqualitativeresearch.BMJ(Clinicalresearched),2012,34(5):3953.
另一方面,我国居民中存在着明显的高血压知晓率、服药率和控制率低的状况。2002年全国营养与健康调查结果显示:成年人高血压知晓率为30.2%,治疗率为24.7%,控制率仅为61%。相比之下,美国经过实施多年的高血压教育规划,高血压的知晓率已达到69%。治疗率达到53%,控制率达到35%。日本政府将控制高血压和脑卒中作为提高国民健康水平、降低高额医疗费用的主要措施,经过多年的努力。高血压和脑卒中发病有所降低。人均寿命达世界第一。
针对我国目前存在的高血压流行现状,我们应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开展以健康教育、健康管理为主的社区综合防治策略。提高人们预防高血压的意识和技能,改变人们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预防高血压的产生。
根据引发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的健康管理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限制钠盐摄入量 流行病学证明,钠盐摄入量和血压水平显著相关,限制钠盐的摄入量具有明显的降压作用。中国人群食盐摄入量北方高于南方。高血压的患病率也呈北高南低趋势。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人每日钠盐的摄入量应在6克以下。限制钠盐摄入的方法有:尽量少吃较咸的食品,如咸鱼、香肠、腌菜、咸鸭蛋等;改变烹调方法,减少烹调用盐和少用含盐的调料;改变饮食习惯,吃面条时面汤中含盐量很高,如只吃面,将面汤剩下,可大幅度降低食盐的摄入量。此外,培养喝茶、喝粥的习惯,可减少喝成汤的次数。
2、增加新鲜蔬菜、瓜果的摄入,补充钾、镁离子 有报道表明,素食者的血压通常比一般人低。最近美国的大规模随机对照试验也表明,富含蔬菜和水果的饮食有明显的降压作用。新鲜蔬菜、瓜果富含钾、镁离子,在限制钠盐的同时,适量增加钾和镁的摄入量,能促进肾脏排钠,减少钠在体内潴留。起到预防和降低血压的作用。钾离子的降压作用还与其交感神经抑制作用、血管扩张作用有关。此外,蔬菜水果摄入的增加,还可以增加食物纤维与植物性蛋白的摄取,这也是有益健康的。
但是,对于高血压伴肾功能障碍者,大量摄入蔬菜水果可能引起高钾血症,应予注意。另外。水果蔬菜的大量摄入,还可能引起能量(糖分)的增加,糖尿病患者也应该注意。
关键词 高血压 社区 健康教育管理 对策
当前时期下,高血压已经成为我国人民普遍患的一种慢性疾病,严重困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生命安全,以其并发症种类多、发病率高、危害性大,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1]。加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是当前时期下我国医药卫生事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预防及控制高血压的重要内容之一的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已经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完全体现了我国政府对城乡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关心,而且还促进了社区医务工作者与社区居民的和谐关心。下面就是以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管理为例进行报告。
引起高血压病的主要原因分析
通过参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可知,引起高血压的因素主要可以总结为如下几点:肥胖、嗜酒、遗传、作息不规律、大量饮用食盐、经常进食脂肪类较高的食物等。根据相关的报道及资料显示,有>60%的高血压患者都是由生活习惯不规律所致。对此,应该在社区对高血压患者人群进行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宣传与教育,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地对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加以提高,在这其中,应该对社区高危人群的自我保健意识进行提高,并对其加强宣传和教育,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除此之外,还应该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综合性地、多方位地以及多角度地对患者的行为危险因素进行干预,以社区为单位,然后根据三级预防措施的具体要求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这是当前时期下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疾病预防及控制的最为根本性的措施。
高血压的社区健康教育管理措施
基于如上关于引起社区居民高血压病症的高危因素的分析可知,加强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管理,已经成为社区医院工作中的一个重点,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医疗问题。具体而言,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制定相关的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计划: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高血压健康教育计划,是当前时期下社区医院工作中的一个重点,具体而言,一般需要做到如下两点即可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科学的健康教育[2]。①对整个社区居民的健康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并运用相关的统计方法对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制定一份资料,并存档。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对社区高血压发病的风险高低加以确定。具体可以按照如下方法进行实施:依据不同的年龄段(选择年龄>30岁的社区居民)对社区居民的基础学院、血糖、体重、生活习性以及精神状况、饮食等方面进行资料汇总和数据的统计。②通过对上述几个方面的资料进行搜集之后,然后就是对其进行分析以及统计,然后得出相应的结果,这样就能够很好地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科学的策略及干预方法的实施等。
加强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预防及控制社区高血压发病率具体而言,主要可以通过如下几个方面加以实施:①首先应该实事求是,联系实际,构建一整套完整的社区高血压患者档案资料,主要可以通过三种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以及病情的调查,即挨家挨户、门诊诊断以及电话三种方式。②在对患者进行随访的时候,应该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进行定量地测定,并根据具体的血压值给出一定的建议。
加强整个社区健康教育的全社区覆盖:由于高血压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产与生活,因此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对于社区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而言,则需要通过如下两个方面进行高血压社区的健康教育进行健全和建立[3]:①在社区设置高血压健康教育组织,类似高血压健康教育委员会、社区高血压健康教学领导小组等组织。②配备社区高血压健康教育专兼职工作人员,社区爱卫会及卫生服务中心应该配备高血压健康教育的专职干部,居委会及企事业应该配备兼职健康教育辅导员。
实施高血压社区健康教育管理的成效分析
通过对目标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管理[4],该社区的高血压患者的病情有了好转。可以通过如下数据来显示此次健康教育管理的成效:在进行干预之前,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仅43.4%;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之后,血压控制良好率95.6%。对高血压的社区管理工作的成效评估可以反映出社区健康教育工作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张陆.高血压的社区健康教育管理(附1024例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0,17(1):100.
2 何水红.高血压的社区管理[J].社区医学杂志,2005,3(6):57-58.
[关键词]老年患者;中医健康管理;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终身性疾病。此病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1]。老年人是高血压的高发人群。调查资料显示,在我国,至少有一半的老年人为高血压患者。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的依从性不高,其血压的控制情况较差。研究发现,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管理,以确保其进行治疗的效果。中医健康管理法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现已被广泛地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中。为了进一步探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中医健康管理的效果,笔者进行了本次研究。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常规健康管理组和中医健康管理组。在常规健康管理组中,有男性30例,女性20例。他们的年龄为60~75岁,平均为(67.5±13.3)岁;其病程为5~8年,平均为(6.5±1.5)年。在中医健康管理组中,有男性25例,女性25例。他们的年龄为58~75岁,平均为(66.5±12.3)岁;其病程为5~7年,平均为(6.0±1.0)年。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健康管理方法
1.2.1常规健康管理组患者的健康管理方法对常规健康管理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健康管理。具体的管理方法是:临床医生指导患者食用清淡、易消化、高营养的食物,并指导其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进行自我血压水平监测。1.2.2中医健康管理组患者的健康管理方法对中医健康管理组患者进行中医健康管理。具体的管理方法是:1)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其调整饮食习惯,告知其日常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高营养的食物为主,做到荤素搭配、冷热及软硬度适宜。临床医生为患者开具药膳处方,并告知其药膳的熬煮和食用方法。告知患者少喝浓茶,为其讲解哪些种类的茶适合高血压患者饮用,并为其讲解此类茶饮的冲泡方法。临床医生根据患者高血压的中医辨证分型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饮食指导。告知气血亏虚型的高血压患者应多食用具有补血、清热、解毒功效的食物,如大枣、银耳、芝麻、桑葚等。并告知其应多食用当归炖猪蹄、归芪蒸鸡等药膳,多喝龙眼红枣茶、党参红枣茶等茶饮。告知肝肾阴虚型的高血压患者应多食用具有滋补肝肾功效的食物,如枸杞、猪肉、青笋、菠菜等。并告知其多喝菊槐茶、三鲜茶等茶饮。告知肝阳上亢型的高血压患者应多食用具有清热平肝、疏风明目功效的食物,如芹菜、黄鳝、西瓜皮等。告知其多食用粥,多喝鲜芹菜汁。2)临床医生对患者进行生活指导。告知患者保持房间环境的整洁、舒适,定期对房间进行通风,保证有充足的睡眠,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3)临床医生对患者进行运动管理。告知患者每天要进行适量的体育运动,如打太极拳、慢跑等,并告知其进行上述运动可以有效地促进肢体的血液流通,且运动强度以身体可以耐受为宜,根据身体状况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量。4)临床医生使用耳穴按压法和中医足浴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进行耳穴按压治疗的方法是:将王不留行籽压贴贴在患者耳部的交感穴、神门穴等穴位上,并用胶带将压贴固定妥善。临床医生用拇指和食指对患者的上述穴位进行按压。当患者的耳廓轻微发热、发痛时,可停止对其耳穴进行按压。进行中医足浴治疗的方法是:将夏枯草、怀牛膝、肉桂等中药放到清水中煎煮后,去渣取汁,将药液晾至温热后倒入洗脚盆,以药液没过患者的踝部为宜。然后,指导患者按压涌泉穴、肾俞穴、太溪穴、三阴交穴、风池穴、内关穴等穴位。
1.3健康管理效果的评定标准
[2]1)将进行健康管理的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标准。显效是指患者的血压控制较好。有效是指患者的血压控制一般。无效是指患者的血压控制较差。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为两组患者均发放健康管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其对进行健康管理的满意度。该问卷分为满意、不满意两个标准。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病程用均数±标准差(sx±)表示,采用t检验。其进行健康管理的总有效率、对高血压健康管理知识的知晓率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健康管理效果的比较
健康管理结束后,中医健康管理组患者进行健康管理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健康管理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2两组患者对进行健康管理满意度的比较
调查的结果显示,中医健康管理组患者对进行健康管理的满意率为96.0%(48/50),常规健康管理组患者对进行健康管理的满意率为70.0%(35/50)。中医健康管理组患者对进行健康管理的满意率高于常规健康管理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的比较
在进行健康管理期间,中医健康管理组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为2.0%(1/50),常规健康管理组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为10.0%(5/50)。中医健康管理组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低于常规健康管理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高血压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慢性病。此病患者多为老年人。研究发现,高血压易引发脑卒中、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临床上对高血压患者通常进行药物治疗。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中医健康管理可以确保对其进行降压治疗的效果。传统的健康管理模式是对高血压患者的日常饮食和运动进行干预,以控制其机体每日摄取的总热量,进而控制其血压[3]。由于此方法并没有考虑到高血压患者体质的不同,故效果并不理想。中医健康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是指使用中医方法对罹患某种慢性疾病的人群进行全面、科学管理的一个过程[4]。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中医健康管理的效果较为理想。
参考文献
[1]郑妍,庞冬,高铸烨,等.延续护理模式结合中医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人慢性疾病管理自我效能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6,(8):972-974.
[2]刘冬梅,薛荃,王辉,等.在高血压管理中应用中医适宜技术的效果评价分析[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2,6(4):273-274.
[3]邓丽金,郑丽维,郑智慧,等.社区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1,18(16):1-4.
对照组51例高血压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工作,在观察组中的60例高血压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康管理,具体的健康管理内容如下:
1.1建立高血压患者档案:对于所有高血压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把资料备案以作后期核对和病理分析,由于患者数量较多,在建立档案时务必对高血压患者的生理因素进行仔细的检查与记录。
1.2建立健康管理团队:对102例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建立一支人员配置全面,相关医疗设备齐全的健康管理团队。整个团队首先对所有高血压患者对病因、病史等相关资料进行问卷调查,便于后期健康管理的分类,这些资料都需建立详细的个人电子档案并上传到本院总资源库作为备份。然后对患者的血压、体重、身高、腰围的身体指标以及血脂、肝肾功能、血糖、血尿酸、血尿便等生理指标进行常规检查。
1.3管理内容:①分类:高血压患者的病因因人而异,不同患者由于生活习惯以及遗传因素等原因,在高血压的情况上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所以进行健康管理时,所用的方法和内容也不尽相同,所以需要根据高血压患者的具体个人情况来进行细致的分类,制定详细的管理方案。②习惯管理:高血压的发生与人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稍有不慎就会使高血压患者发病陷入危险,所以管理团队的首要任务是对高血压患者的行为习惯进行严格的管理,实行科学合理、有效的药物和非药物治疗为主要的预防措施,结合其他辅助管理手段,从根本上保障高血压患者的身体健康。
1.4效果分析指标:根据国家医疗机构相关规定,对于服用药物或者进行非药物保健之后,使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有所降低,这个降低的程度有具体的医学标准:①显效:收缩压下降20mmHg以上或舒张压下降≥10mmHg并降至正常;②有效:收缩压下降10-19mmHg,舒张压降至正常,但下降未到10mmHg;③无效:均未达到上述水平。
1.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行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51例,其中显效41例,有效7例,无效3例,临床效果较好,有效率94.1%;对照组患者51例,显效35例,有效5例,无效11例,临床试验总有效率为7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医学常见病,由于潜伏期较长,也属于一种慢性疾病,是由身体机能老化之后对于血压的控制能力下降,所以在老年人中,高血压有一定的普遍性。而高血压有许多并发症,常见的伴随疾病有肾功能衰竭、心力衰竭等,因此高血压及相关并发症将会对患者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由于病死率和发病率较高,逐渐成为近年来难以根治的病症之一。高血压的发生除遗传、年龄、饮食等因素有关外,也离不开社会、心理及个性因素的影响。根据对一些高血压疾病患者的跟踪调查及资料分析,如果对患者进行恰当的护理工作,如健康管理,将会极大的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有效遏制和减缓高血压患者死亡,对于保障高血压患者的身体健康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