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1 17:28:0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1.1不能合理利用经济手段进行湿地资源的应用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湿地保护工程更偏重于政策手段,而缺乏经济手段的有效辅助。目前,我国的湿地保护力度不够,缺乏实效。我国湿地保护管理机制不能发挥其根本实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有效的经济管理手段,目前,我国的湿地保护更倾向于对相关政策手段的重视,往往忽视湿地利用、资源保护以及利益与市场化手段的平衡和协调,这就造成了湿地生态环境发展退化情况的发生。
1.2湿地生态恢复和建设的投入资金不足
湿地自然保护区以及生态系统保护建设与国家生态安全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而湿地生态恢复是我国的一项公益事业,经费应由财政来承担。目前,政府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与湿地恢复和保护建设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而湿地生态恢复和建设由于投入资金不足,很难顺利实施,导致湿地的必要基础研究经费和日常保护经费不足的情况时有发生。
1.3动态监测必要手段的缺失
我国湿地管理手段相对比较单一,导致管理手段不具动态性,使湿地监测体系尚未健全。湿地保护的形式又很少,主要集中在建立湿地小区、自然保护区、重点湿地工程等,而由于监测手段的缺失使得湿地资源的相关信息不能被充分掌握,从而延误治理生态缺水和重大污染的最佳阶段。
2完善湿地保护管理体制的对策分析
2.1建立科学健全的湿地研究检测体制
建立科学完善的湿地研究检测体制,能够充分掌握我国湿地情况的变化,它也是作为科学利用湿地资源的必要手段存在的。湿地检测管控系统需要依托先进的3S技术,它能够使该系统更加完善、科学和立体化。此外,可以通过林业部门、水利部门、环保部门等多部门通力合作,对湿地保护检测管理方针进行完善。湿地环保部门也可以采取奖励或政策扶持的方法,对湿地保护的个人、单位进行嘉奖,鼓励社会共同投入到湿地保护的工作中。
2.2进一步加强对湿地保护的投入力度
湿地作为生态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环,素有“地球之肾”之称,而湿地保护是一项漫长持久且收益较慢的工程,离不开社会的持续关注,而该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政府扶持。湿地的使用权以及获得的收益要分散于各级地方政府,并按照我国的相关环境资源管理制度,由地方各级政府通过行政管理的方式来行使对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所有权,而各地方政府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考虑合理分配利用并保护水土湿地资源,从而加大湿地保护的投入力度。
2.3湿地保护工作要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协调
我国资源管理体制的集中和延续主要体现在湿地资源的大部分管理和条块分割体制中。为了解决现阶段我国湿地保护管理的冲突和矛盾,首先要对各政府部门间的统筹协调力度进一步强化。根据对世界各国湿地的保护实践结果表明,部分国家所建立的协调机制都具有跨部门性,例如:委员会制度、政府会议制度等。而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协调的手段主要有:紧急磋商、说服、行政指令和建议等。这种跨部门的协调机制是通过对政府部门间的优化沟通、协作与联合强化建立的,它将要素式管理机制更新为协调式管理机制,使各个部门都能够共同参与到湿地保护工作中来,从而达成合理利用与湿地保护的共识。
3结语
关键词:北戴河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北戴河湿地位于新河以北、林海度假村以南、滨海大道以西的三角区域,经新河入海口与沿海湿地相连。2007年曾举行东北亚湿地和水禽保护国际研讨会,并发表了关于东北亚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合作的北戴河声明,已列入国家重要湿地名录。作为世界四大观鸟胜地之一,北戴河被誉为“观鸟的麦加”。
一、北戴河湿地状况
(一)湿地概况。北戴河湿地,是被国际湿地保护组织所命名的我国最大的城市湿地,其中总保护面积3081公顷,是候鸟迁徙重要通道和国际四大观鸟胜地之一,区位优势重要,湿地类型多样。在这里,保护鸟类380多种,列入《世界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14种,列入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2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动物51种,包含有黑嘴鸥、白鹤、丹顶鹤等[1]。北戴河湿地也是西伯利亚、中国北方与南方、菲律宾、澳大利亚之间候鸟迁徙的驿站,曾多次在此观察过候鸟的英国观鸟团称从世界范围来讲,北戴河湿地是远东最好观察迁徙候鸟的地方。
(二)气候特点。北戴河处中纬度地带,属暖温湿润半湿润大陆季风气候,春季多日照,气温回升快,相对湿度低,空气半干燥,蒸发快,风速较大;夏季多阴雨,空气潮湿,气温高但少闷热;秋季时间短,降温快,秋高气爽;冬季长,寒冷干燥,多晴天,四季气候分明。同时因受海洋的调节,又具有多风、湿度大、雨量适中、气候宜人的海洋型气候,整个北戴河处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之中。也正是因为北戴河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让其形成了适合候鸟生存的栖息之地,使北戴河成为国际四大观鸟胜地之一。
(三)生物特点。北戴河湿地之所以受人瞩目,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是候鸟重要的栖息地,通过查询资料可知,北戴河区的鸟类有白鹭、丹顶鹤、灰鹤、大天鹅、海鸥、海燕等。我国鸟类共计有1186种,其中北戴河就有20个目61个科的405种,且属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68种。在中新网“秦皇岛《做“观鸟圣地”的守护者》倡议引发全国关注”的报导中,北京自然博物馆研究员、中国鸟类学会副会长许维枢先生曾这样说道:“北戴河曾一次记录到东方白鹳2729只,超过以往世界最高纪录的一倍以上;一次记录到鹊鹞14534只,为世界上一个地点发现鹊鹞的最高纪录。”这也证明了北戴河区丰富的鸟类资源的特点。
二、湿地功能及退化
(一)水资源的“贮存库”。湿地可直接利用的水源或补充地下水,在多雨或涨水季节将过量的水像海绵一样储存起来,减少洪水压力,有效控制洪水,防止土壤沙化,又能在一段时间后慢慢释放补充河流或下渗补充地下水,因此被称为是水资源的“贮存库”。
(二)水体“净化器”。湿地本身的独特性让其有净化天然水体的能力。湿地本身特性让它能滞留水、土中的沉积物、有毒物等,从而改善环境污染。
(三)“储碳机”。湿地能够以有机质的形式储存碳源,在全球变暖日益严重的当下减少温室效应。
(四)调蓄洪水,防止自然灾害。湿地在蓄水、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蒸发,湿地可不断向大气输送水气,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同时能够控制土壤侵蚀,稳固基地,保护海岸不受风浪侵蚀,调节气候。
(五)“物种基因库”。湿地是重要的基因遗传库,对维持物种多样性和平衡、筛选生物优良基因有着重要意义;作为鸟类的天堂和重要的生存栖息地,对鸟类生存和繁衍后代也有很大作用。环境的日益恶化,导致适宜生物生存的环境逐渐呈现单一化破碎化现象,因此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并协调人地关系对生物多样性及珍惜鸟类保护有重要意义。
三、湿地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湿地有自净能力、防风固沙、稳固海岸、丰富湿地生境类型等功能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重要作用,但近年来由于人类对湿地认识的不全面、不重视,城市发展建设没有周全考虑湿地地质和生态环境,导致湿地面积不断减少、生态破坏加重、功能不断退化,为此建议开展以下措施:
(一)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增加环境保护意识。湿地环境保护不是个人、小集体和政府的事,而是每一个人的事,因此,需要加大对湿地环境保护的宣传和人们对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只有对湿地功能、湿地破坏对人类生存的威胁有了清楚的认识和了解,才能人人拥有保护意识,才能更好的进行湿地生态环境保护。
(二)节约用水,开发与推广水资源利用技术。湿地退化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居民用水量的增多和浪费,导致地下水过量开采,使得湿地干涸,为此,在日常生活中推崇水资源保护、开发并推广先进的水重复利用技术,对湿地保护有巨大意义。
(三)着力抓实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北戴河鸟类博物馆。2009年,政府开放秦皇岛鸟类博物馆,这是集鸟类起源、进化、发展等为一体的专题科普博物馆,但是没有很好的发挥科普教育效能。为此应加大对博物馆的宣传,与世界观鸟者进行交流、与各高校进行交流,进行候鸟知识普及教育,充分发挥博物馆的作用。
(四)落实责任,明确管理。湿地在中国的管理虽归林业部,但是涉及其管理的部门还包括了农业、水力、国土资源、环境保护、海洋等部门和相关地方单位,管理权限不清和缺乏管理协商机制,使得湿地的利用和管理很难实施。为此需要明确管理部门,协调各部门之间关系,以便湿地管理有效进行,湿地保护切实实施。
(五)政府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颁布相关政策。在北戴河区了解到,地方政府为保护北戴河环境,严禁禁止北戴河区进行炭火烧烤,并有城管进行监察,但在北戴河区政府信息公开平台上检索和秦皇岛图书馆政府文献查询处,均没有发现独立、完善的与湿地保护有关的详细的政策、法规,所有涉及到湿地的内容均在旅游管理、年度工作总结等里简单提到。此表明,政府方面对湿地生态保护还有欠缺,政府重视度还需提高。为此,需要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法规,严禁湿地生态污染破坏、候鸟栖息地破坏,让北戴河湿地生态保护和候鸟保护有法可依,走上合理法制化道路。
(六)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在法律条件下出台相应的建设和管理条例,城市及自然保护区等的建立要做到依据湿地生态特点建立,妥善进行各项管理,避免开发造成湿地面积减少、生态环境破坏。另外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一方面,使湿地保护区在法律规定下被保护,另一方面,使遭受破坏的湿地能够得到恢复。
四、小结
秦皇岛市民曾在当地相关采访中说道:保护鸟类的生存环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如果有一天鸟儿消失了,那么人类的末日也不再遥远。保护鸟类,最重要的就是保护鸟类赖以生存的栖息地。[2]
在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在,环境发展不仅仅影响城市的发展、国家的发展,还会影响人类的生存。为此,我们不仅仅是做加大宣传、志愿服务等的表面工作,而是在认识到湿地对人类的巨大作用和湿地破坏对人类的潜在威胁的同时,切实进行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让每一次活动和宣传都具有实际意义。保护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共同的生活家园。(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
指导教师:王智进
参考文献:
关键词:矿山开发;林业生态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F426.1 文献标识码:A
对于矿业资源来说,属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把矿业开发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云南省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主要矿产资源有磷、铁、钛、大理石等,其中以磷矿的储量非常丰富,云南省磷矿列全国第一,矿石量40.2亿t,P2O5量8.94亿t,平均品位22.2%,云南矿业也以磷矿的开采为主。而云南省的林业资源也是比较喜人的,国家也在推动实现云南从林业资源大省向绿色经济强省的转变。在转变过程中,要重视矿业开发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1 矿业开发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云南省矿业资源丰富这个特性就使得矿业开发对于云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特别是磷矿资源的开采,具有非常明显的经济效益。也可以说,矿业开发是云南省优势非常明显的工业项目之一,也是云南省经济飞速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但是,依据当前的科技发展水平和宏观调控等方面的因素,可以看出磷矿资源的开发对脆弱的林业生态系统又产生了非常大的威胁。矿业开发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生态环境保护的观念淡薄
在进行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打破传统的封闭保守的开采观念,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效益的发展,也能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但是云南省部分地区在磷矿资源开发过程中,对林业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也不能忽视,在磷矿资源开发和加工过程中,一些尾矿和废料覆盖了地面的植被,直接导致植被被破坏,并对林业环境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毁坏。导致林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原因可以从几个方面分析:部分磷矿企业为了短期经济效益,就会以牺牲林业生态环境效益为代价,一味追求矿产资源的开采,而对林业生态环境的恶化不闻不问;部分磷矿企业的粗放式的经营管理,对矿产资源进行掠夺式的开采行为;矿山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由于其宏观调控能力上存在不足,没有进行统一的协调管理,在矿区林业生态系统遭受到破坏的时候没有制定相应的恢复措施,加上治理资金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就使得矿区林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1.2 矿业开采引发水土流失,加快荒漠化趋势
云南滇池周围磷资源总量占全省总量的50%以上,磷矿石产量占全省的98%,而且全部是露天开采。在磷矿资源开发过程中,把矿体表层的土壤大面积的破坏掉,对地面的植被造成了很大的破坏,水土流失的现象加剧。而且在矿业开采的时候对于地下水位产生的影响也会导致地下水位的平衡被破坏,毕竟在磷矿开采过程中需要高强度的疏降地下水,导致整个矿区的地下水的水位下降,地表水体会因此而逐渐萎缩,进而对地表土壤的水土产生不利的影响,地表的土壤开始变得疏松,树木不能生长,使得裸岩面积一步步的增大,进一步加剧矿区范围内的水土流失现象,土地荒漠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1.3 林地面积小,布局和树种结构不合理
在磷矿资源开采过程中引起土地的沙漠化和盐碱化,这类土地的面积越来越大,植树造林的难度也随之增大,加上植树造林的成本比较高,就会造成林业机构的不合理,分布也不是特别均衡,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森林对于水源的涵养以及气候调节等方面的功能。加上矿区湿地面积不断的缩小,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矿业资源的深度开发,范围在一步步扩大,林地面积小和布局不合理会直接影响林业生态环境。
2 协调矿业开发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2.1 转变观念,运用宏观调控手段进行矿产资源管理
矿产资源是稀缺性的资源,但是人类的需求是不会停止的,磷矿资源的稀缺性就决定了要转变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生态环境保护的观念,不能走“先开发后治理”的老路子,也不能用“严格限制开发”的模式,要两手抓,既要经济效益,也要生态效益,要全面、协调发展。要实现云南省经济持续发展,就需要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走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的路子。要严格规范矿业权人的矿业开采行为,推行新型办矿理念,推行矿业资源开发新模式。针对云南省磷矿开发的现状,可以跟外面一些大型磷矿开采企业进行联手,利用这些大型矿山企业的技术和资源优势进行自身矿山资源的开发。比如,擦洗脱泥技术,该技术提高的磷矿品位一般≤3%,这样就能在资源有序利用的基础上实现林业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优化布局,提高产业的层次。
2.2 认清状况,落实“在保护中开发”的办矿方针
矿业资源的开发是不可避免的,假如在开发过程中没有制定相应的林业生态保护措施,环境破坏就是显而易见的问题。所以,必须要坚持在“保护中开发”的办矿方针,对于需要开发的磷矿资源项目,制定相应的林业环境保护方案、水土保持方案、森林植被保护方案等相关制度。要坚持磷矿资源的开采跟林业生态环境治理以及施工投产使用的“三个同时”制度,这样能更好的减少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促进林业生态环境与矿山开采协调发展。
2.3 协调布局,建立多元化生态保障机制
在磷矿资源开发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磷矿设施建设、生产以及闭坑、废渣的丢弃等问题的调查,要把矿山资源开发过程中可能对林业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减少到最小,有效制止正在形成的破坏现象。要建立相应的矿业资源林业生态环境破坏补偿方面的机制,本着“谁开发、谁补偿”的原则,把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全面纳入到矿业生产与开采的成本预算中去。合理布置森林资源,种植那些容易存活的树种,控制湿地面积缩小的局势。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云南省磷矿资源开发过程中,要认清其对林业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破坏,转变观念,运用宏观调控手段进行矿产资源管理,落实“在保护中开发”的办矿方针,并建立多元化生态保障机制,更好的推动云南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严格落实交通建设项目业主的主体责任。在项目前期工作、建设、验收各阶段要严格落实环境保护措施,将环保费用列入工程造价。招标文件、合同条款中要落实环境保护相关要求,并在工程量清单中单列环保措施费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落实专岗专人,统筹开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严格按照环评批复要求开展环境监理与监测,每季度向属地生态环境、交通运输行业主管部门报送项目环境保护工作情况,主动、自觉接受行业主管部门监督。
(二)严格落实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行业监管职责。坚持“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业务必须管环保、管生产经营必须管环保”的工作原则,配合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完善交通建设领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机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将建设单位施工期环保措施落实情况纳入信用管理,共同抓好交通建设领域环保工作。
二、严格执行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制度
(一)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格落实环评文件未经批复不得开工建设的刚性规定。项目开工前或在建设阶段发生重大变动,需重新报批环评报告的,应及时履行重新报批程序,发生重大变动的路段在环评未重新取得批复前不得开工建设。对自建混凝土拌合站、路面混合料拌合站和碎石加工场单独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按属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规定履行审批或备案程序。
(二)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环境保护工程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施工过程中需严格落实环评批复要求,及时施作边坡生态防护、植被恢复等生态修复工程,做到“边施工,边修复项目交工验收前,建设单位负责组织相关单位对照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核查生态环保设施完成情况,并向属地生态环境、交通运输行业主管部门备案。环保设施未能与主体工程同步投入使用的,建设单位不得组织开展项目交工验收。
三、做好前期工作阶段环境保护工作
(一)加强生态选线和生态修复设计。严格避让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确实无法避让的重大建设项目应按规定开展项目占用生态保护红线不可避让论证。尽可能避让生态敏感区,确实无法避让的优先采取桥梁、隧道等“无害化”方式穿(跨)越,同时通过设置动物通道、湿地水系连通等设计方案降低对自然生态系统的扰动。推进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同步开展生态修复设计,落实生态修复资金,加强植被保护与恢复。
(二)加强环境保护设计。应按照《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批复文件要求,在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以及环保专项设计中,全面梳理项目全线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点位,有针对性的落实各项环境保护工程措施,细化环境保护工程设计,完善桥面径流收集系统、声敏感路段隔声设施、服务区污水处理设施、环境监测点位、道路绿化、临建工程污染防治等设计内容。
(三)加强设计成果审查把关。加强对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环保专项设计的审查把关,邀请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环保行业专家参与设计文件的评审,确保环评报告及其批复中的环保措施要求及其费用纳入设计文件及相应概预算文件。
四、做好项目建设阶段污染防治工作
(一)落实生态敏感区保护措施。生态敏感区属于环境保护工作重点关注对象,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专题报告、环评报告及其批复要求,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二)落实水污染防治措施。全面禁止生活、生产废水直接排放。施工驻地生活污水应优先接入城乡污水管网,无法接入的,应设置化粪池收集,用于农林灌溉。拌合站、砂石料场生产废水和桥梁、隧道施工废水应完善施工场区排水系统并设置三级以上沉淀池,根据排放量和目标水质要求,合理选配污水处理工艺和设备,经沉淀处理后循环使用或达标排放。
(三)做好扬尘治理。按照《道路扬尘专项整治行动方案》要求,落实扬尘治理工作责任,建立扬尘污染防治责任制和预防施工扬尘预案,深入开展施工工地扬尘治理。施工场地严格落实场地硬化、施工打围、洒水降尘、产尘物料及裸土覆盖等环保措施。重污染天气应暂停土石方施工,大风和灰霾天气土石方施工应采取湿法作业。施工便道出入口严格落实道路硬化、配备洗车池、沉淀池、车辆高压冲洗设备、运输车辆覆盖等措施。
(四)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治理。按照《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办法》相关规定,督促施工单位积极配合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的排气污染检测摸底和信息登记管理,做好进出场编码、信息等核实和登记工作,选用排放达标的非道路移动机械和来源正规、质量合格的燃油,建立非道路移动机械与燃料使用台账。杜绝在城市人民政府划定的禁止区域内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
(五)做好噪声和光污染防治。优化声环境敏感区域(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的区域)施工便道、便桥的设置,尽量远离噪声敏感点位;淘汰落后设备,选用低噪音、低振动的施工机械、设备和工艺,因地制宜采用搬迁、隔声窗、声屏障等措施降低噪声影响;避免在噪声敏感点位附近夜间施工,途径噪声敏感区的施工车辆应禁止鸣笛、慢行通过。施工现场应对强光作业和强照明灯具采取遮挡措施,减轻对周围光环境敏感区的影响。无法有效避免噪声和光污染的施工作业,应做好对周边居民的解释安抚工作,尽量避免投诉。
(六)做好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收集处理。对办公区和生产生活区产生的生活垃圾应设置分类收集垃圾桶,及时收集清运。对施工中产生的树根、不适用填料、建渣、材料外包装带等建筑垃圾应按规定集中收集、清运、处置。临时堆弃的建渣、石料等应及时定期清运,及时进行复绿。对于试验室产生的危险废物以及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废机油、沥青废弃物等危险废物,应按照相关规定,规范设置危险废物暂存间,做好防渗措施,委托具有危废资质处置单位进行转运处置,并建立转运及处置台账。
(七)落实水土保持措施。合理设置排水、截水设施,及时实施边坡防护工程,防范边坡崩塌或滑坡,减少水土流失;严格落实表层耕植土剥离、储存和复垦利用措施;严格落实弃土场先挡后弃和分层碾压措施,确保渣场安全使用;及时取得取、弃土场变更的手续。
五、做好项目环保验收工作
试营运期间,建设单位应自行或委托相关单位开展环保验收调查,依据调查情况对环保措施进行整改完善。在整改完善后,按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对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进行验收,验收报告应依法向社会公开,并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单位申请备案。
关键词;油气田 开发 湿地 影响 保护措施
一、引言
当今的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对于能源的需求较之以往更加的迫切。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极大的损害了自然生态环境,全球变暖就是一个明显的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是针对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而提出的科学指导战略,它要求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为后代谋求福利,其主要的思想理念就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不是一味地对大自然索取,要让后代的子孙能够继续享受大自然的恩泽。
因此,本文以此为基础,针对环境保护与经济开发这个热点问题,在此对油气田开发对湿地的影响及保护措施做出浅论。
二、油气田开发对湿地的影响
(一)油气田开发对地质地貌和土壤的破坏
接触过油气田开发的人士必定清楚,在整个开发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油气田的勘测,而后进行大规模的挖掘,建造相关的工程最后进行开发工作。
在勘测过程中,技术人员首先要在可能出现油气田的地表进行相关工作,其直接影响是在地表留下一个深洞,在一定程度已经是对于地貌的一种破坏。
相比于勘测的过程,在油气田工程建设和后续的开发工作中,才是真正对地质地貌做出最大影响的项目。
油气田的项目工程规模一般较大,其占地面积并不小,而且是直接对地表地面进行深度挖掘,在地层中建设各种设施设备最后完成对油气的开发和运输。
同时,在开发过程中,工程生产中产生的废水等,极有可能直接渗透进土壤中,其中众多的化学物质直接改变土壤的结构,将原本肥沃的土壤变成废土。
在整个过程中,极大的破坏了当地的地质地貌和土壤,特别是对于湿地这种有着完整的生态链的地貌来说,极有可能因为破坏了其生态链的某种环节,土壤的破坏,直接导致植物无法生存,生物的数量大量减少,湿地生态被破坏,最后湿地消亡。
(二)油气田开发对水质的影响
油气田开发无疑属于重工业,抛开施工工程和建设中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其工作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首先对当地的水质就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
在油气田的开发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泄漏或者原料溢出的问题,其直接通过泥土侵入地下水层,再汇入湿地的水源中,另外,一些不规范的排放水中,都有对生态环境危害极大的化学物质,也是对水质影响的一大“杀手”。
这些溢出的原料和工业废水,对于生态环境的恶劣影响早已有研究表明,当期汇入到湿地的水源后,不仅影响了水质,更因为生态链的关系,会对湿地中的生物和环境造成致命的影响。
(三)油气田开发对于大气的污染
废烟废气,是油气田开发过程中最难以避免的问题。其排放的废气轰含有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等有害元素,其对于大气的污染非常严重,而在湿地的生态中,其原本的大气比之城镇更加的纯净,使得这种污染的影响变得更加恶劣。
大气环境在受到污染后,其对于湿地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降雨,地面的水汽在蒸发后向上升腾,与油气田工程排放的废烟废气充分的结合,最终导致雨水中含有这些有害的物质,形成类似酸雨这一类的雨水,对于湿地中的水源、植物、动物都有着相当严重的危害性。
(四)破坏生物多样性
相比于油气田开发对植物、水源等环境的影响来看,其对于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显得更加的直观,首先,因为其巨大规模的工程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当地的环境的布局,一部分生物的生存空间,使得其只能被迫迁徙。
其次,因为开发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一些抵抗力弱小的生物可能直接死亡,剩下的生物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改变了它们的生活环境,甚至对这些生物的繁殖和生存造成不利后果。
失去了生物多样性,湿地的生态就失去了其中最主要的环节,生物多样性是保持生态链的最主要手段,久而久之,湿地就成为一片死地。
三、对湿地的保护措施
(一)进行技术改革减少污染
要实现油气田开发对于湿地的保护,首先要做的是从根本上入手,即从油气田开发的技术、设备等方面进行改革,提高相关的技术,可以减少废水、废气废烟的排放,减少污染物。
通过设备的更换,可以减少原料和污染物质的溢出,通过提高净化的效率和技术,减少所排物质中的有害成分含量。
同时,改革技术,提高油气田开发的效率也在从另一方面减少对湿地的污染和破坏,提高了开发效率,首先会减少开发的周期,从而缩短对湿地的影响时间,其次,能够减少此类工程的数量,减少受害湿地的数量。
(二)暂停开发过程 给湿地生态恢复的时间
油气田开发向来是一种长期进行的工作,其带给湿地生态的破坏和影响具有长期性,随着时间的推移,湿地生态会逐渐的被破坏,其生态维护能力也会不断降低,加速湿地的消亡速度。
生态环境,都具有一种自我修复力,因为生态链的存在,使其能够通过自然的力量自我调节。在油气田的开发过程中,可以实行多建开发展,而后交替工作的制度。
每年在不同的开发点设置一个暂停开发的时间段,给当地的湿地生态充足的自我修复时间,能够极大的缓解湿地生态的压力。
(三)加大人为的保护力度
除了从工业技术上的改革和湿地生态本身的角度考虑,要保护湿地,还必须加大人为的保护力度。
例如建立相应的隔离层,对油气田工程的排放物进行隔离,对湿地内水源定期进行净化,人工的对生态内生物多样性进行重塑和培养等等,都是对湿地生态保护的有力手段。
四、结束语
湿地是重要的一种生态环境,其带来的环境效益相当深远,在当前生态问题越发严重的背景下,对湿地生态的保护也变得愈发重要。因为能源的紧缺性,又不得不加大对油气田的开发力度,这是当前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矛盾的典型代表。
为了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面对严重的生态问题,在油气田开发的同时,就不得不加强对湿地的保护,上述的三种措施只是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对湿地保护的建议,必定还有着其他更好更有效的保护措施,经过人类共同的努力,一定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生态恶劣的环境问题。
参考文献
[1]李玉文,王星元.油气田开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及治理措施[J].科技咨询导报,2007(22)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生态文明
前言
伴随着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国民经济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高。而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自然而然也让国民对于自身的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每一个人来说,生活环境与生活质量息息相关。但是,在当前社会工业化程度不断加深,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矛盾也越来越深。各种自然灾害以及因为环境污染而引发的环境问题屡屡发生。譬如说地震、雾霾、山体滑坡、温室效应、大气污染等,这些灾害的发生都与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有着巨大的关系。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前各国都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到了首要问题。在我国,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也从来没有停止过。除了出台了相关措施条例避免生态环境被人恶意破坏以外,也开始积极调整林业产业的结构,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管理理念,提高林业生态资源的利用率,在保障林业生态资源可再生的情况下,实现经济效益的增长。这样一来,才能实现建立可持续发展社会的目的,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提供巨大帮助。当然,除此之外,工作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还需要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构建生态文明的举措,这样一来才能确保林业生态资源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共同实现。
1加强天然林保护
对于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构建生态文明的工作来说,首先要做到一点就是要加强对天然林的保护。从目前我国林业的实际工作状况来看,由于认识上的缺陷,导致在当前天然林的保护并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导致我国天然林面积日益减少,严重影响了当前我国的生态环境。除此之外,目前矿山的开发,特别是露天矿的开采,不仅会对天然林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同时也会导致当地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笔者认为,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相关部门,在进行开发建设的时候都要积极开展对天然林的保护,避免天然林再次遭到破坏,同时对于已经被破坏的天然林要进行及时的恢复,这样一来才能更好地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为我国国民创造一个更为良好的生活环境。
2强化森林资源保护意识
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来说,强化森林资源的保护意识是格外重要的。一定要让每一个人都认识到,生态环境的保护是确保人类正常生活与生存的重要条件,因此可以说,保护生态环境,也是为人类社会未来的发展提供保障。而在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当中,对森林的保护是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这是因为,森林是整个生态系统中最为核心的一部分,同时森林本身也具有防风固沙、净化大气、含蓄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多种作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有着巨大帮助。除此之外,在森林之中,还有许多动植物在生长和成长,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生态资源。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一个人都要重视对森林资源的保护,要认识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工作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护森林资源。这样以来,才能有效的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利用森林中的生态资源,进行产业化的发展,无论是木材以及其他动植物的利用,还是创建林业生态旅游产业,都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实现林业生态中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
3国土生态空间的规划意识
对于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生态文明的构建工作来说,生态空间的规划也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工作人员在工作当中,一定要强化国土生态空间的规划意识,注重每一个生态系统的特征和需求,按照这些要求去拟定不同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这样一来才能有效提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譬如说,国土生态空间就可以分为荒漠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以及城市生态系统等。
4重大生态修复工程的建设体系
在前文笔者就有提到过,在当前我国天然林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需要进一步加强生态修复工作才能更好的保护天然林,从而让天然林在生态环境中发挥作用。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笔者认为,要想更好的保护林业生态环境,构建良好的生态文明,就必须要重视生态修复工程的建设。当然,在建设生态修复工程之前,必须要对林区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和分析,以此有针对性的制定生态修复计划。这样才能确保生态修复工程真正发挥作用,以此对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生态文明的构建提供帮助。
5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支持体系
对于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构架生态文明工作来说,除了要加强每一个人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以外,同时也需要政府出台相关的生态文明建设政策确保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生态文明构建工作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实施,并且对每一项工作进行监督,确保工程所使用的资金和资源真正落实到位,这样以来才能更好的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除此之外,由于林区处于相对偏远的地区,在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都不甚理想,因此在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当中,没有充足的资金和资源保障工作的完成。在这样的情况下,笔者认为还可以建立相关的生态产业金融以及税收扶持政策,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6维护生态安全的法制体系
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拥有丰富的林地以及湿地资源,同时也具有较大范围的可治理沙地。这些资源既是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不过,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无论是林地、湿地还是沙地,都存在较为严重的破坏现象,要想彻底根治还需要长时间的治理,有些地方甚至已经是不可逆装的破坏。因此,为了更好的治理生态环境,还需要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林业的行政执法体系,这样才能避免生态环境遭到进一步的破坏。
7培育生态文化的综合体系
要想进一步加强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构建良好的生态文明,那么培育生态文化的综合体系也是十分重要的。无论是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还是自然保护区,都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建立相关的文化馆、科技馆以及其他的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可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普及相关的生态环境保护知识,这样一来才能真正将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根植到每一个人的心中,从而为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文明的构建提供帮助,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建设。
8结论
对于我国的社会发展建设来说,加强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构建良好生态文明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要做到这两点,就必须要加强对天然林的保护、强化森林资源保护意识、提高国土生态空间的规划意识、建设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构建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注重生态安全的法律体系以及培育生态文化的综合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构建良好的生态文明提供巨大帮助,从而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增添助力。
参考文献
[1]房成杰.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及构建生态文明的举措[J].吉林蔬菜,2014(8):59-60.
[2]巩固.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集体林权改革与林业法变革[J].东吴法学,2013.
[3]李丹.林业生态建设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5.
[4]周春江,胡新静,李晶.现代林业营林建设[J].北京农业,2013(36).
关键词:生态功能区划基本原则 要点区划表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1肥东县生态功能区划的指导原则和分类
1.1 肥东县生态功能区划的指导原则
1.1.1遵循《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的各项原则,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改变粗放生产经营方式,走生态经济型发展道路为中心,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维护生态环境功能为目标,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统一规划,加强法制,严格监管,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1.1.2 生态功能区划是指根据生态环境要素、生态环境敏感性与生态服务功能的差异,把区域划分成不同的生态功能区,目的是为制定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维护区域生态安全、资源合理利用、工农业生产合理布局及保育区域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生态环境功能区实际上是具有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特征的具体体现,基于生态环境功能的分异性原则,根据各区域生态环境、自然地形地貌、土壤、植被、经济发展模式、产业布局、土地利用方式等的不同,按照环境保护部门统一监管的生态环境管理对策的不同,而确定的功能区类型。
1.2肥东县生态功能区划的分类
功能区一般可分为如下四大类:第一类是生态功能保护区,包括应保护保留的自然景观或自然生态系统,如珍稀频危动植物栖息地或特殊生态环境、自然保护区、滩涂与湿地、自然地理和地质遗迹等。也包括对区域发展及其重要的资源保护区,如基本农田保护区、鱼虾蟹贝类的产卵索饵育肥场、水源保护区(包括水源林和主要集水区)。这些是对于区域发展、生态环境质量有重要作用的生态功能区,关系到人类生存的资源,应作为优先和强制性的保护对象。该类功能区以保护、封育、生态环境建设为主,可以进行在严格监控之下的适度开发。第二类是开发监管监控区,在这类生态功能区中,可以进行工业、农业、旅游等生产生活活动,政府有关部门所采取的管理策略不是限制开发活动,而是加强生态环境的监管,防止产生大规模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维护资源开发、生产生活等开发活动的生态环境基础。第三类是过渡缓冲区。如典型气候―土壤―植被带间的交接过渡带,不同构造地形地貌(如山地、平原、高原)交接过渡带,不同利用方式如园林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工业用地之间的交接过渡带,功能分区之间预留的隔离、缓冲区域,也包括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留有余地的生态管理区域保留区。第四类为生态环境建设区。为防止污染和自然灾害、维护区域环境和经济社会稳定的人工或自然生态系统,如防护林带与防风林带、绿色隔离带、城市绿地与绿化带、公园、地质灾害防护区(防灾减灾特别保护区)、防洪排涝区(行洪河道),也包括消纳区域社会经济活动产生的废水、固体废物而设立的污水处理厂、纳污水域、垃圾填埋场等功能区。
2肥东县生态功能区划的基本原则
2.1尊重自然规律,协调发展的原则
尊重自然规律,以生态因子为主导要素,促进社会经济与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共赢”。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出发点,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为肥东县城镇和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条件。
2.2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
肥东居皖中腹地,是省会合肥的东大门。东望南京,南滨巢湖,西融合肥,北襟蚌埠,既有“吴楚要冲、包公故里”的盛名,又有“襟江近海、七省通衢”之美誉。全县国土总面积2206平方公里,全县南北长约79公里,东西宽约53公里,人口108.66万,辖18个乡镇、331个村(居、社区),现有肥东经济开发区、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安徽合肥商贸物流开发区。因此从本地实际出发,发挥本地资源、环境、区位优势,突出地方特色。根据肥东县的实际情况,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业和生态服务产业,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治理与恢复,协调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之间的矛盾。
2.3统筹规划、循序渐进的原则
不贪大求全,不盲目攀比。通过区划编制,选择建设的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作为突破,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维持并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和良性循环,保证系统内各组分结构合理,发展有序。
2.4可操作性和适用性原则
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服从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根据肥东县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生态规划要与肥东县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相衔接,与相关部门的行业规划相衔接。规划目标与措施应可能做到工程化、项目化、时限化。具体规划方案和实施措施应充分考虑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和城市管理水平,并预留发展空间。
2.5系统性和整体性原则
根据城市生态系统和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合理布局城市用地和功能区划,建设生态功能保护区,充分发挥城市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特点;并根据总体规划逐步调整城市格局,实现生态环境建设与城市建设的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和同步发展,使城市规划和环境规划相融于整体框架中。
3肥东县生态功能区划的要点
3.1结合肥东县发展规划中提出的“提升一区、建设三带、打造三条走廊”的建设思路来进行生态功能区划。一区主要由店埠、撮镇、肥东经济开发区、肥东东部新市镇和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等组成,将区内城镇连成一片,建成融工业、商贸、居住、休闲为一体的综合经济区。“三带”指合马路、合店路、合白路三条工业经济带,实行建设和招商并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使三条工业经济带建成肥东招商引资和产业加速发展的聚集区。“三条走廊”指合蚌路、店白路生态农业示范走廊和梁(园)古(城)生态旅游走廊。合蚌路生态农业示范走廊要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养殖业,注重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积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店白路生态农业示范走廊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强观光农业建设,建成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路。梁古路生态农业示范走廊要大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全面推进生态农业、林果业、养殖业的发展,进一步做强岱山湖旅游产业。
3.2从生态功能保护区、开发监管控制区、生态环境建设区、过渡缓冲区的不同性质和管理对策上总体分析,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在生态保护区,该区应以保护和恢复为主,如封山育林,防止由于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系统破坏而导致全县生态系统的崩溃。其它各区重在建设和监管,目标在于通过工程和管理手段,保持和改善所在功能区生态环境质量,为工业、旅游、居住等经济和生活活动创造良好条件,服务于社会系统、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3.2.1生态功能保护区
生态功能保护区在保持流域、区域生态平衡,减轻自然灾害,确保地区生态环境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众兴水库水源地保护区、袁河西水库水源地区、管湾水库水源地保护区、岱山水库水源地保护区、环巢湖湿地生态保护区、江淮分水岭脊地生态保护区等区域的现有植被和自然生态系统应严加保护,通过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实施保护措施,防止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生态功能的退化。
3.2.2开发监管控制区
开发监管控制区的管理方向是:加强对肥东县老城区、新城经济开发区、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东城新市镇、生态农业示范走廊等区域各种开发生产活动的监督管理,预防开发所导致的现实和潜在的生态环境影响,减少各种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防止出现严重的生态功能退化 ,加大生态破坏的恢复治理。以区域生态环境要求、资源承载能力、环境容量等规范、约束各类开发活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形成生态经济,达到社会、环境、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3.2.3生态环境建设区
生态环境建设区的管理方向为:生态环境建设区重在建设,包括对已经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东部低山丘陵地带要进行恢复治理,采取积极的保护措施,保证这些区域的生态系统和生态功能不能破坏;在生态环境没有明显恶化的区域(如居住小区、城镇建成区)构筑生态绿地精品,优化生态环境,建设环境优美、和谐相处、生态良性循环的区域生态结构。
3.2.4过渡缓冲区
生态过渡缓冲区包括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的交错区域,如典型气候―土壤―植被、不同构造地貌单元、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带间过渡带。各种卫生防护绿地也应该纳入各种缓冲区的范畴,如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两侧100米以上的绿地,其他工业用地和其他用地之间也必须有50―100米绿地;道路防护绿地20―50米;铁道防护绿地两侧各50米。
4肥东县生态功能区划表
类型 名称
生态功能保护区 众兴水库水源地保护区
袁河西水库水源地保护区
管湾水库水源地保护区
岱山水库水源地保护区
环巢湖湿地生态保护区
江淮分水岭脊地生态保护区
开发监管控制区 肥东县城老城区
新城经济开发区
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
东城新市镇
生态农业示范走廊
生态环境建设区 肥东县东部低山丘陵生态综合建设区
过渡缓冲区 包括相邻生态系统之间的交错区域,如典型气候―土壤―植被,不同构造地貌单元,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带间交接过渡带
关键字:景区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水利风景区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景区概况
河南省三门峡大坝风景区是国家3A级水利风景区。景区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东北部,距三门峡市区14公里,是依托三门峡大坝而建设的人造景观与风景名胜相结合的水库观光人文景观。
三门峡大坝风景区景色秀丽、峡谷险峻。景区内的主要景观较为丰富,包括黄河展览馆、中流砥柱、梳妆台、黄河古栈道、炼丹炉等。而且在大坝建成之后,随季节不同水位发生变化,在库区内也形成了湿地。整个坝区又分为大坝区、门户区、办公生产生活区、滨湖观景区、主干道两侧区、工业园区、山西侧绿化区与购物餐饮住宿区8个功能区。而且针对各区不同的特色、功能对景区实行封闭管理,体现了景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特色。
二.景区生态环境问题概述
三门峡大坝风景区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积极带动了周边经济的发展。随着周边经济的繁荣,景区也遭受了一定程度的污染与破坏。特别是在景区上游很多工业园区的投资与建设使得景区的环境污染更加严重,目前看来造成污染的主要来自于旅游、餐饮、工业等方面。
景区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水质污染、大气污染、垃圾污染等几个方面。景区内由于旅游管理水平有限再加上近年来游人数量增多,水面的漂浮污染物增加,这些垃圾造成严重的水质污染;上游工业园区主要是以硅铁冶炼为主,冶炼排放大量的有害气体与粉尘,再加上绿化不够,这些大气污染一时难以解决;再加上近年来景区附近的居住区不断增加,生活垃圾也越来越多,这些不仅破坏了景区的美观,也给景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危害。
三.景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水利风景区需要水,更需要优美的环境。要以水文化为主题,在建设的过程中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只有这样才能将水利风景区建设好,经营好。因此,三门峡大坝风景区在未来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切实保护生态环境。
1.通过先进的理念指导环境保护工作
在景区生态环境生态保护中,需要将水生态环境保护性建设与修复为重点,着力提升大坝的生态服务功能,在具体的实践规划中,要坚持严格规划、严格构筑、严格建设,注重在维护中体现文化的内涵拓展,使工程展现出生态的、文化的、地域的特色。
2.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在景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政府有义务进行政策导向与规划,在包括在景区内区进行生态建设与修复总体规划(目标、思路与具体措施等)、政策导向、项目支持、协调服务、意识宣传,此外,政府在检查监督方面也应起主导作用。
3.综合多项技术,因地制宜进行生态修复
对于风景区来说,可以采用截污减排、还原清淤、绿化坝区、营造水边空间、增加水生植被等多种手段,坚持自出创新与科学治水,实现以人为本,坚持景区建设与自然环境保护的统一。
总之,在水利风景区开发与建设过程中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保护风景区的生态环境,既是积极贯彻我国现阶段水利工作方针的有效措施,对保护秀美水土与建设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梅其勇、王积建、樊鸣放.水利旅游业发展初探[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0(4)
关键词:公路 环境保护 环境影响评价 措施
伴随着公路的高速发展,公路建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日渐凸显,如何在公路建设中最大限度的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建设完工后最大限度的恢复路域生态环境,这是摆在广大公路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1公路环境保护
1.1公路环境保护内容
公路环境保护由两项基本工作组成:一是分析因修建路而对环境产生的各种影响及其影响的程度和范围,根据需要采取专门的环境保护措施;二是在公路的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过程中,注意凸显公路各组成部分的环保功能,把沿线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小。
1.2公路环境问题
公路建设造成的环境问题主要有:选线不当会破坏沿线生态环境;防护不当会造成水土流失,如坡面侵蚀与泥沙沉淀等;公路带状延伸会破坏路域自然风貌,造成环境损失;公路施工造成环境污染;公路通车营运期间,车辆对沿线造成污染。
1.3公路环保措施
1.3.1公路施工前后期阶段环保措施
1、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为进行环境保护设计和采取环保措施提供依据;2、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计;3、招投标阶段:在合同书中纳入环境保护条款;4、竣工和交付使用阶段:进行环境保护设施验收、环境后评价。
1.3.2公路施工阶段环保措施
1、生态保护措施:在土方开挖回填时避开雨季,雨季来临前将开挖回填、弃方的边坡处理完毕;施工取土时采取平行作业,边开挖、边平整、边绿化,计划取土,及时还耕,及时进行景观再造;在雨水充沛地区,及时设置排水沟及截水沟;在雨水地面径流处开挖路基时,及时设置临时土沉淀池拦截泥砂;对路堤边坡及时进行植草绿化;对施工临时用地,先将原表层熟土集中堆放,待施工完成后,再将这些熟土推平,恢复原地表层。
2、噪声防治措施:当施工路段距住宅区距离小于150m时,为保证居民夜间休息,在规定时间内禁止施工;主动与施工路段附近学校和单位协商,对施工时间进行调整或采取其他措施,尽量减小施工噪声对教学和工作的干扰;注意机械保养,使机械保持最低声级水平;安排工人轮流进行机械操作,减少接触高噪声的时间,对在声源附近工作时间较长工人,发放防声耳塞、头盔等,对工人进行自身保护。
3、大气污染防护措施:公路施工堆料场、拌和站设在空旷地区,距离集中的居民区、学校等在200m以外;沥青路面施工,沥青混凝土拌和场设在居民区、学校等环境敏感点以外的下风向处,既方便生产,又须符合卫生要求,不采取开敞式、半封闭式沥青加热工艺;施工便道定时洒水降尘,运输粉状材料要加以遮盖。
4、水污染防治措施:沥青、油料、化学物品不堆放在民用水井及河流湖泊附近,并采取措施,防止雨水冲刷进入水体;施工驻地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粪便等集中处理,不直接排入水体;对桥梁施工机械、船只严格进行检查,防止油料泄漏;严禁将废油、施工垃圾等随意抛入水体。
2 公路环境影响评价
美国是第一个把环境影响评价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并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家。我国对公路建设环境影响的研究以1987年西安公路大学编写的《西安至临潼高速公路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为标志,之后逐渐普及。
2.1公路环境影响评价目的
目的主要是:通过对公路建设项目活动可能带来的各种环境影响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预测并评价其未来影响范围和程度,为合理选线提供依据;通过损益分析,提出可行的环保措施并反馈于设计,依减轻和补偿公路建设项目活动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2.2公路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
国际通行的公路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包括: 社会经济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噪声环境影响评价、交通环境影响评价、文物和珍稀动植物保护及公众参与等。目前,我国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主要为上述前四项。
2.3公路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
我国公路环境影响评价一般以“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确定的拟建公路中心两侧各200米为范围,特殊环境下,可根据实际情况扩大或缩小。
2.4公路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线长面广的特点,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一般采用点线结合,以点带线,突出环境敏感点、敏感区域的评价方法。对大气、噪声环境采用模式计算和类比分析法,对生态环境、水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则采用调查分析法。
3 我国公路环境保护的不足
3.1声环境保护
我国的公路噪声控制还没有形成规范化的体系,对公路噪音屏障研究还不够深入,采取的方法也不够有效,并且只是在某些地区试用噪声控制,结合地形的自然式减噪设计尚未在工程设计中得到充分重视,应用也少。
3.2生态环境保护
面当遇到公路工程穿湖等地域时,通常采用减少工程造价为主要目的的方法,这样往往改变了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利的环境影响。
3.3水土保持
公路工程的水土保持分为两个部分:坡面侵蚀控制和泥沙沉淀控制。公路施工已逐渐重视了侵蚀控制,并对此采取一定措施,但忽视了泥沙沉淀控制,对于路面径流采取分散漫流方式,使工地附近的水体受到一定的污染,甚至造成了不可逆的环境劣化。
3.4环境补偿
公路工程将不可避免地造成一定的环境资源损失。国家尚常见的做法是采取有效的补偿措施,如在公路建设中碰到生态环境中的湿地问题,采取占用多少湿地,就在附近补偿同样面积或更大面积的湿地,使湿地的生态功能少受或不受影响,以恢复往日原有的优美质朴的自然风貌。在这方面,我国缺少严格的法规约束。
总而言之,我国目前的公路环保多侧重于声屏障等摸得着见得到的环境保护工程,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只能尽力以保护区和珍稀动植物品种为主,对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重视程度不足。
生态环境是支撑城市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石,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但对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利,还能帮助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面对当前因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而阻碍城市发展进程的严峻形势,城市生态问题在社会各界引起广泛关注,如何加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值得探究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1加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自世界走进工业文明时代以后,城市在工业化进程的推动下有了飞速的发展,城市数量大幅增加、规模越来越大,成为开展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活动的中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功能越来越完善,有效推动区域经济繁荣与社会文明。然而城市化在为发展经济与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带来诸多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导致城市建设与发展遭遇巨大的生态威胁,人的身心健康以及自然生态系统均遭受诸多消极影响,如何加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值得人们思考[1]。因此,在城市化进程中不但要保护好既有的生态环境现状,还要解决生态危机问题,在建设和发展城市的过程中科学利用自然资源,有效维护其再生能力,从而最大限度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下去。
2加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2.1合理开发城市空间,建立生态安全格局
一是在城市建设中,须依据人口、资源、环境均衡发展以及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相互统一的基本原则,进一步对开发城市空间的强度进行适当的调整,优化城市空间职能结构,推动城市生产空间的集约与高效发展,使城市生活空间保持宜居、山清水秀等优势特征。二是有机结合城市的生态空间分布,围绕山地、水系等主体,用城市绿地、景观廊道等作为补充,与城市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湿地、水源地、森林公园、生态功能区等串联起来,建立城市生态保护战略格局,形成保障城市生态环境安全的景观格局与生态屏障。三是对应城市产业空间布局、生态安全格局,对开发产业的强度进行严格控制,保证城市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统一[2]。
2.2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建设城市生态体系
一是促进城市低碳发展,在快速发展产业的同时保持较低水平的二氧化碳排放、能源消耗,实现污染低、能耗低的低碳经济,建立低碳城市;依托科技手段对环保型产业给予大力的扶持,倡导低耗清洁的生产工艺,推进城市工业企业节能降耗,围绕工业零排放目标的实现倡导循环利用资源,并倡导上下游产业之间的合作,充分利用工业副产品,大力发展低碳循环经济。二是建立健全环境评价体系,设立环境入境标准,并合理划分城市开发强度不同的区域;针对在建设中被破坏的土地以及荒地实施植被恢复、生态保育等措施;在引进项目时要坚决放弃高耗水、高耗能、高污染等项目以及占据较大面积土地的、单位面积产出率较低的项目,严禁环保不达标的、高污染的企业进入城市。三是保护好城市的湿地资源、水源地,加大保护森林资源的力度,严格控制林木采伐;积极建设城市的水源地保护林,建设重点防护林、交通线绿化带等,推进建设城市的绿化林网,从而全面提高城市森林的覆盖率,完善城市生态体系建设。
2.3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优化城市产业布局
一是对城市的工业用地进行集中规划,建立新型环保工业组团,鼓励城市的各个企业集聚到工业组团里。组团内不能超标建设广场、道路等,进入的企业务必要严格遵循集约与节约用地的基本原则,利用闲置土地来提高单位建设用地面积的投资强度;依托综合交通网络对仓储用地进行统筹安排,在城市高速公路、地铁出口周边等建设综合性的货场、仓库,以构建城市的仓储物流中心,促进城市产业布局的优化。
二是科学布局生活设施及服务设施的用地,按照城市的产业空间布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等规划建设居住地组团,使市民的工作、生活以及出行等需求得到满足;规划公共服务设施的用地,整合办公用地,并建设商业中心,形成集聚效益,提高经营效益;对商业中心区、行政区等优势明显的城市地段实施土地拍卖、招标等策略,引入良性的土地竞争机制,开展土地使用权抵押、转让以及授权经营、作价入股等业务,将城市的土地资产盘活;进一步规范管理土地价格,推行土地资源储备制度。
三是保证城市的生态用地、农业用地,积极建设城市周边的环境绿化事业,打造城市外围的绿色生态圈,并科学规划城市公共绿地,保证绿化的整体覆盖率;有效保护湿地、林地、河湖等生态用地,充分利用城市地形地貌的特征落实环境的绿化、净化、美化等工作;切实保护好城市的基本农田用地,严格执行耕地占用补偿机制,保持耕地占补的平衡;确保农业用地、生态用地之间的比例合理,并从城市土地经营收益中拨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生态建设与土地整治,形成开发和保护城市土地的良性循环机制。
2.4治理城市环境污染,提升城市生态水平
一是调整能源结构、控制大气污染。在建设城市的过程中要以改善能源结构为入手点,积极倡导使用电力、液化气、天然气等优质清洁能源,并发展核供热,鼓励开发、生产、使用太阳能、潮汐能、风能等清洁能源,逐步推广绿色生物质能的使用;大力发展集中供热,及时将10t以下的燃煤装置拆除,积极推进洁净煤技术、燃煤过程脱硫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改变落后的煤炭使用方式。同时,要重新定位煤、电、气等能源的价格,通过经济杠杆推动清洁能源的使用,降低煤炭消耗;核定城市各个单位及部门的燃煤指标,供应要限量;加快用清洁能源取代煤炭的速度[3]。
二是处理、回用城市污水。城市要进一步加快建设污水处理厂的步伐,陆续建设二级污水处理厂,使污水的日处理量有所增加;鼓励各单位、部门、市民节约用水,提高重复利用水资源的效率,全面落实污水回用工作,即城市的每一家污水处理厂都要充分考虑中水回用,新建的居住区、公共设施等要配建中水回用装置,大型的宾馆、酒店等都要回用中水;不断加强排水管理,逐渐将城市的旧区改造成截流式河流制,新建区则建设成分流制,尽快完成城市所有排污河道以及明沟的整治工作,做到截流污水,清查排瘀河床,且须处理截流污水之后再排海。
三是处理固体废弃物,使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城市要针对工业固体废弃物严格实行申报登记制度,控制排放有毒有害的固体废弃物,并进行综合利用,提高利用率;建立健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在当下城市逐步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清运以及集装箱式中转的基础上加强对生活垃圾的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及时将对水体造成潜在污染的各个垃圾场关掉,遏制白色污染;大力营造城市再生品消费市场,推广对产品的综合利用。
3结语
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的支撑,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离不开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加强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尤其是促进城市健康发展,这不仅是大力建设基础设施更是推动城市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内容,只有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才能确保城市取得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堤防工程;生态保护;设计原则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古代先贤早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这当中蕴含着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处的道理。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投入巨资改善水利基本设施,提高河流和城市防洪标准。水利工程建设保持可持续发展,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步发展的关系,使自然环境既能满足当代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又能满足后代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的生活方式。
1生态环境保护对于堤防工程的重要性
1.1我国堤防工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河流是一个生态系统,人类在开发利用水资源、建设水利工程的同时,要维系好河流的生态环境系统的健康。长期以来,人类在这一方面存在简单的认识,从人的主观意愿出发,将河流进行了人为化的改造,从而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一是自然河流人工渠道化,对河流形态裁弯取直,河道堤坡呈梯形的几何化形态,对河床进行硬化,在对河流形态进行所为人工美化并方便了排水灌溉的同时,极大地破坏了河流的原始自然生态;二是自然河流人工中断改道,筑坝导致顺水流方向的河流非连续化,筑堤引起侧向的水流联通性的破坏。因此,有必要积极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恢复河流原有的生态系统,维护水域生态系统的功能。
1.2国外重视堤防工程的生态环境保护。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河流生态系统的建设,尽量减少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的负面影响,并对此进行恢复补偿。如德国提出的“河流生态自然工程”,美国提出的“自然河道设计方法”,日、韩等国提出“与自然亲近的治河工程”理念。荷兰1991年《河道堤防设计导则》,该设计方法强调应尽可能服从环境要求,密切注意风景、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在第二章第2节对风景、历史文化和生态价值进行了阐述,认为河流地形与堤防的存在密切相关,堤防的施工也导致了河道区域建筑物型式的巨大变化,从生态环境来说,河道区域也有其特别之处,都强调了河流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1.3我国在堤防工程生态环境保护上的进展。我国先后颁布了《堤防工程设计规范》和《堤防工程施工规范》,对于指导我国的堤防工程建设起到了重大作用。近年,我国在河流整治和堤防工程建设中提高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注重和加强了河流的生态建设。比如采用生态型护坡技术,堤防绿化措施等。但由于在理论上尚缺乏完整系统的支持,且应用技术还不成熟,在设计和施工中缺乏标准和依据,还由于行政力量过于强大,使这一工作尚处于初级阶段,河流整治工程建设的科学性和规范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的堤防工程设计方法
在自然条件下,生态堤防在生态的动态系统中具有多种功能,主要表现在:一是起调节水量、滞洪补枯的作用;二是过滤作用,提高河流的自净能力;三是形成水生态特有的景观,堤防有自己特有的生物和环境特征,是各种生态物种的栖息地。因此,生态堤防以保护创造生态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自然景观为前提,应满足河道功能河堤的稳定要求,在考虑具有一定强度、安全性和耐久性的情况下,并降低工程造价;尽量使用柔性及自然材料,营造水体和土体、水体和植物或生物相互涵养、适合生物生长的仿自然状态的护坡,把水、河道与堤防、河畔植被连成一体,建立阳光、水、植被、生物、土壤之间互惠共存的河流生态系统。
2.1堤线和堤型的选择。在堤线布置时,应尽可能保留江河湖泊的自然形态,保留或恢复其蜿蜒性或分汊散乱状态,即保留或恢复湿地、河湾、急流和浅滩。堤防间距的确定,应遵循宜宽则宽的原则,保持一定的浅滩宽度和植被空间,为生物的生长发育提供栖息地,发挥河流的自净化功能。堤型选择要结合场地及周围环境因素,除满足工程渗透稳定和滑动稳定等安全条件外,还应结合生态保护或恢复技术要求,尽量采用当地材料和缓坡,为植被生长创造条件,保持河流的侧向联通性。
2.2河流断面的设计。应按照自然河道纵、横断面的多样性变化特征,尽量避免河床的平坦化,采用非规则断面,浅滩与深潭相间。有助于增加与生物的亲和力及与自然风景相协调。
2.3岸坡的防护。要力求保持其原有形态以及其植物种群,对局部不稳定的岸坡进行加固处理,切忌大面积整治使全堤段岸坡断面统一化;为防止河岸坡面上的土壤侵蚀而单纯的干砌石、浆砌石或混凝土护坡是不可取的,应在坡面种植适宜的植物固土护坡;对岸坡坡脚附近的深潭和浅滩进行保护,为生物的生长提供栖息场所。
2.4城市水域的整治。应强调保留江河湖泊天然的美学价值,应更多注重生物栖息地建设,避免将水流置于过多的亭台楼阁等混凝土与砌石形成的人工环境之中。水利工程设施要造成一种人与自然亲近的环境,现代的城市景观设计,应更多注重生物栖息地建设。
此外,对过去修筑的堤防工程所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必要的修复,尽量减少或消除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岸坡防护工程的设计上应力求与周围自然景观协调,确保生态和景观的护岸形式多样性;在工程施工中尽量使用具有良好反滤和垫层结构的堆石及多孔混凝土构件和自然材质制成的柔性结构,为植物生长,及鱼类、两栖类动物和昆虫的栖息与繁殖创造条件;要避免在动植物发育期进行施工,并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加强生态工程的前期养护和后期管理。
总之,现代化堤防工程强调防洪安全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要符合科学发展观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要求,使堤防工程不但满足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各项要求,充分发挥工程效益,而且满足水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要求,发挥生态效益和环境美化功能
【参考文献】
[1]魏山忠,堤防工程施工方法概论[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
[2]孙东亚、姚秋玲等.堤防工程建设技术进展[J].中国防汛抗旱,2009(06)
关键词:路域生态学 生态环境影响 野生动物通道
中图分类号:U41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4-130-02
1 引言
近几年我国公路里程快速增长,安全设施逐渐完善,设计建造能力不断提高,道路建设成果显著。目前国内对公路生态环境影响研究主要集中在植被影响、噪声污染、空气污染等方面,对外来物种、景观破碎化、野生动物栖息地等方面研究较少。本文简要介绍公路对自然环境及野生动植物影响,从道路设计、施工、运营及维护各阶段提出相应环保措施,并重点介绍了野生动物通道相关生态学原理。
2 公路生态环境影响
2.1 自然环境影响
公路建设路基填挖会极大地破坏原有地形地貌,使边坡且色彩、纹理及外形与周围景观极不协调,严重时还会诱发滑坡坍塌等地质灾害。取弃土场设置不当会产生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及栖息地丧失等生态问题。公路建设过程中由于路基填挖、取土采石、弃土弃渣等建设活动,使原有植被受到破坏,水土保持能力降低,造成公路沿线水土流失加剧,河流水库泥沙淤积。道路营运阶段产生的污染问题持续时间很长,如橡胶、油污、重金属、融雪剂等对路侧土壤产生污染,进而影响动植物生存。
2.2 动植物影响
公路对路域内动植物的影响包括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主要发生在道路建设时期,路基开挖、取土弃土、临时用地等会对植被的产生破坏,使动物栖息地丧失。公路对路域内动植物的间接影响具有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观测评价难度高等特点。道路对路域内植被的间接影响有外来物种入侵、道路污染物、水土流失、景观破碎化、局部小气候变化等。道路各种污染会影响动物生长繁殖,多种因素会造成路侧栖息地品质下降甚至消失,最终导致动物种群数量减少,繁殖率降,基因多样性下降。
2.3 生态环境影响特点
由上述分析可知,公路建设运营对生态环境影响具有如下特征:全面性、滞后性及扩散性。(1)全面性是指路域内生态系统所有组成部分,包括土壤、空气、水等非生命和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命体,都受到公路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其影响是全面性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其能量流或者物质流中某一个或者多个环节受到破坏时,便会波及到整个生态系统。(2)滞后性是指公路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一般需要经过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表现出来,如重金属污染、阻隔效应、外来物种入侵、某一物种灭绝等影响后果需要经过若干年才会显现。(3)扩散性是指公路建设运营影响并非局限在公路两侧,而是会扩散到较大区域,其范围随着影响因素和被影响环境的不同而不同。
3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3.1 公路规划设计阶段
公路网络布局严重影响景观完整性、植被群落完整性、动物栖息地安全,因此选择一套能保持生态系统最佳状态的路网规划方案意义重大;原始自然环境及生态环境脆弱区域对道路建设十分敏感,路线选择应尽量避让这些区域;公路布线前应对路域内旅游景点进行调查评价,路线选择可尽量展示路域景观美,但必须最大限度得保护景点减少道路建设运营影响;公路设计应根据实际情况,在满足项目总体定位与功能的同时考虑生态环境影响,因地制宜灵活选择设计标准;路基设计时应尽量减少土石方量,避免高填深挖,可适当提高桥隧比。
3.2 公路施工阶段
公路建设施工期是直接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时期,此时采取适当措施可最大限度地减轻生态环境影响,因此是环境保护的关键时期。路基开挖不可避免地使土壤直接,施工时间上尽量避免雨季,并及时绿化边坡清理弃土,防止水土流失;施工期间应注意保护土壤资源,表层熟土应集中堆放以备后用;取弃土场、临时用地等选址尽量避开耕地、森林、草地及湿地,回填熟土后及时恢复绿化,也可改建成耕地、鱼塘或湿地;保护路域水资源,禁止施工期间产生的各类污水直接排入河流;保护路侧植被,不破坏红线外一草一木,尽量移植红线内树木特别是古树名木。野生动物活动区域尽量降低施工噪声,减少粉尘污染。
3.3 公路运营阶段
道路运营阶段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且具有滞后效应,可采取如下措施缓解对自然生态环境影响。减少道路融冰剂使用,尽量采用物理方法除冰融雪;野生动物横穿道路前后设置交通标志,提醒驾驶员减慢车速或者停车等待;野生动物栖息地附近设置交通禁止鸣笛标志;采取适当措施,预防和清除外来物种入侵。
4 野生动物通道
野生动物通道一般指专为野生动物穿越公路而设计建造的通道,对缓解公路建设运营野生动物影响意义重大。野生动物通道的设置可增加道路廊道通透度,有效缓解道路的阻隔效应,降低动物道路致死率,降低野生动物栖息地破碎度。
公路建设会造成野生动物道路致死,栖息地丧失或品质下降,其根本原因是公路建设会占用和分隔栖息地,严重影响野生动物捕食、迁徙和繁殖。如图1左所示,道路建设后将物种A栖息地①和繁殖地③隔离,同时过渡栖息地②完全消失,使物种A在栖息地①与③之间迁徙受阻,可能导致物种A繁殖率及种群数量下降;栖息地⑤被分割成两个区域,致使道路两侧物种B基因交流受阻,遗传多样性降低,可能形成两个亚种B1和B2。
野生动物通道的设置可大大增加动物穿越公路的主动性与成功率,使道路两侧栖息地重新连接,降低栖息地破碎度,其生态学原理如图1右所示。在栖息地①与③之间,利用原有栖息地②设计一下穿式野生动物通道,物种A经过一段时间适应后可利用该通道在繁殖地与栖息地之间迁徙。道路通过栖息地⑤时可设置上穿式野生动物通道,使物种B可利用完整的栖息地⑤。
图1 野生动物通道对栖息地的影响
影响野生动物动物穿越通道的因素众多,如道通道位置选择、通道类型、周围景观特征及人类活动强度等。所以应当从交通状况、周围环境、野生动物习性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合理选择野生动物通道位置、类型及结构,完善交通管理,适当引导野生动物,才能提高野生动物通道使用效果,缓解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
5 结语
(1)公路建设运营会对自然环境及野生动植物产生各类生态学影响,对路域内生态系统产生干扰甚至破坏。公路建设运营对生态环境影响具全面性、滞后性及扩散性特征。
(2)分别针对公路规划设计、公路建设施工及公路运营三个阶段,提出了相应的生态环境影响缓解措施。
(3)野生动物通道可增加道路廊道通透度,有效缓解道路的阻隔效应,介绍了其类型、作用、原理及其设置方法。
参考文献:
[1]Richard T.T. Forman.道路生态学――科学与解决方案[M].李泰安,安黎哲,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关键词】 生态环境 水库环境 湖泊 保护 治理
水库环境主要包括水体和底质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都是水库的生态系统赖以生存的基础,受人类活动、气候、入库河流、水库涨落带的土壤以及生物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水库环境的破坏主要是指水库修建完之后一定时间内水质遭到了破坏。保护水库生态环境不仅适应了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还有利于缓解水库区水资源紧缺的问题,对水库区的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1 水库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1)水质逐渐恶化。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田排水在未经处理的情况下流入水库,造成了水质的恶化。这些污水中往往含有重金属元素、农药、需氧有机物、化学物质以及氮、磷元素等等,过多的污染物超过了水库自身的净化能力,造成了水中鱼类的大量死亡、藻类的疯狂生长,使水失去了利用的价值。
(2)生物的种类减少。由于水库是人类为了防洪、灌溉等目的而人工修建的湖泊,它阻断了河流原本的连续性,改变了水中生物生存的环境。高坝水库的下游河水的气体饱和度、浑浊度、营养盐的含量以及水温都发生了变化,严重影响了水库下游的鱼类的生长于繁殖,少数鱼种濒临灭绝,从而破坏了食物链,破坏了生态环境。
(3)破坏了生态平衡。水库下游的湿地面积受水库汛期与非汛期的影响。当水库的水位较低时,水域面积和湿地面积就会相对的减少。这就会造成物种结构的变化,水生生物的生存空间减少,有些物种甚至会濒临灭绝。湿地上生存的一些鸟类也会因为找不到食物而难以生存,一些竞争力较弱的鸟类就会逐渐减少乃至消失。除此之外,一些农民还将湿地开垦作为农田,严重破坏了植被的生长环境,加速了物种数量的减少。
(4)破坏了陆生生态坏境。在建设水库的过程中,会破坏周边大量的植被、树木等等。兴建水库周围的大量地皮被施工方占用,使得陆生动物无家可归。除此之外,在水库的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工业污水直接排放到河道里,严重破坏了河道周围爬行动物与河道里水生生物的生活环境,使植物与动物之间的结构失去了平衡。各种因素导致动物不得不寻找新的栖息地,极大地影响了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
(5)影响了社会环境。水库建设改变了水库区周边的社会环境,主要是指水库水利工程建设通常会占用该地区的土地、森林、工厂、房屋甚至文物古迹,给该水库区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其次,水库的建设会导致水库区水位的上升,改变了耕地的土质,使得耕地不再适合耕种。最后水库的建设可能会导致该区的气候发生变化,使得部分生物死亡,从而可能会出现传染疾病,影响人群的健康。
2 水库环境生态的治理与保护措施
要解决水库生态环境的问题,就应该要控制污染源头。利用生态学原理与工程学的先进技术对各种污染源头进行综合治理与控制。下面将详细介绍生物缓冲带技术、流域生态学技术、生态河堤技术以及工程保护措施五种方法在水库环境生态的治理与保护方面的应用。
(1)生物缓冲带技术。生物缓冲带是指利用永久性植被拦截污染物或者有害物质的条状带、受保护的土地。它的内容丰富,治理环境的效果非常显著。在建设缓冲带时,一定要充分考虑生态效果、景观效果、经济效益等方面的问题,是生态环境和经济能够和谐发展。在水库的周边种上一片有一定高度的绿色树木,利用树木的强大根系来加固水库岸边的土壤。加固之后的土壤能够增强对水浪的抗击能力,可以阻挡泥沙以及污染物进入水库,很好得控制了污染源。在选择种哪种树木的时候一定要慎重,要结合当地的气候、土质以及物种结构的影响。
(2)流域生态学技术。流域生态学以流域为研究单元,应用等级嵌块动态理论,研究流域内高地、沿岸带、水体间的信息、能量、物质变动规律。流域生态学研究的内容包括流域形成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流域景观系统的结构、功能、变化,流域生物的多样性,流域内干、支流的营养源以及利于水系的环境容量等等问题。只有了解清楚这些问题,才能制定良好的治理与保护对策,维持平衡的生态环境。
(3)生态河堤技术。生态河堤技术是在人工湿地技术上发展起来的。生态河堤技术综合了生态效果、生物生存环境以及自然景观等因素,建造一个适合动物与植物生存的仿真大自然的保护河堤。生态河堤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为各种生物提供栖息和繁衍的环境,进而就增强了水体的自净化能力。生态河堤可以预防洪水和干旱,可以调节水量,保证水库区生物的多样性。当前,世界上有很多的国家正在对生态环境被破坏的河流进行仿真大自然的改造,建设仿真自然的河流已经成为全球河流生态环境的发展趋势。只有先借鉴别的国家生态河流建设的成功案例,才能避免在建设的过程中出现问题。
(4)工程保护措施。在水库的周边应该设定相关的保护标志,对于进入保护区的人员,要对其进行相关保护知识的说明,防止人为破坏生态环境的事情发生。为了减少水库水质的污染,要定期对水库的库底进行污染物清理。在水库区的周边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力度,鼓励农民多使用农家肥,少使用化学农药。结合群众的力量,对水污染源进行逐个的治理。
参考文献:
[1]蔺秋生,黄莉.水利工程对环境影响及其工程补偿措施浅析[J].水利电力科技,2007,33(1):22.
[2]郭乔羽,杨志峰.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生态影响后评价[J].环境科学学报,2005(5):6- 7.
[3]赵慧君,张乐.关注大坝对流域环境的影响[J].山西水利科技,2002(1).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 环境影响 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TV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7-0237-01
引言
要正确处理修建大型水利水电工程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必须科学地、实事求是地分析修建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可能导致什么样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制约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并结合实际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分清主次,抓住关键,用科学的发展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现阶段遇到的问题,确保水利水电事业快速健康地发展。
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1、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社会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除了灌溉、发电之外,还实现了防洪、城市供水、调水、渔业、旅游、航运、生态与环境等综合应用,产生了巨大经济效益。自古以来,除害兴利是水利水电工程的本质。
2、水电资源是最丰富的绿色可再生能源。在能源危机、气候危机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都把开发水电作为能源发展的优先领域。我国是世界上水能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水库的功能从初期的防止洪涝灾害发展到水能开发利用兼民生水利,以水利电力为主的大坝,同时肩负着流域防洪、水量调配等功能。目前我国水电资源开发利用率约为 26%,还有70%以上的水电资源待开发,水能利用程度远低于世界工业化国家,水电的建设任务还十分繁重
二、生态保护成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
1、水利水电工程制约因素:技术制约,经济制约,市场制约,生态制约。
2、制约源自:移民及其它生态负面影响,生态水利水电建设主要为:
2.1建设水利水电工程不仅应满足人们对水的需求,同时满足维持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需求,其中的关键问题是尽可能地保护河流形态的多样性。
2.2保持河流的蜿蜒性是保护河流形态多样性的重点。在河道整治工程中,尊重天然河道形态,避免直线和曲线型的河道设计。灌溉渠道设计也要注意模仿河流自然形态的特点。
3、利用已建水利水电工程的高度、管理等手段,为江河湖库的水生态系统恢复提供支持。
4、保持河流断面形状的多样性,尊重河流原有的自然断面形态。河道整治工程中应尽顺能避免采用几何规距断面,疏浚工程施工中避免河道断面的同一化。
5、河道防护工程的岸坡采用有利于植物生长的透水材料,特别注意采用当地天然材料。开发和推广供输水渠道使用的利于植物生长同时具有一定防渗性能的衬砌材料和施工工艺。
6、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应为植物生长和动物栖息创造条件。提供鱼类产卵条件以及鸟类和水禽栖息地和避难所。建设符合生态学原理的过坝鱼道。开发新型丁坝工浮岛等技术。
7、规划设计有利于提高水体自净的库区或河岸、湖岸的植被种植和水生动物的放养,在充分利用当地野生生物物种的同时,慎重地引进可以提高水体自净能力的其它物种。
三、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影响
目前,整个社会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对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环境问题已成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制约性因素。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有些是不可避免的,有些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可以避免或减小。不同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或同一工程的不同区域,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其环境影响的特点各异。水利水电工程通常不直接产生污染问题,属非污染生态项目,其影响的对象主要为区域生态环境。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区域一般可分为库区、大坝施工区、坝下游区。库区的环境影响主要源于水库淹没和移民安置、水库水文情势的变化,受影响最大和最为重要的通常是生物多样性、水质、水温、环境地质、景观、人群健康、土壤侵蚀、土地利用、社会经济等因子,受影响的性质多数为不利影响;坝下游区的环境影响主要源于大坝调蓄引起的水文情势变化,受影响的主要是水文、河势、水温、水质、水生生物、湿地资源、入海河口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因子,影响的性质有利有弊,影响的时间一般是长期的,影响的范围因区域的特点不同各异,有时可延伸至河口区。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有些是不可避免的,有些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可以避免或减小。
四、保护生态环境措施
首先,政府各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严格按照施工合同中环保条款的要求,及时检查施工地区的各种情况,尽量维持施工内外地区的树木、植物的原状。积极开展尘、毒、噪音治理,合理排放废碴、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施工单位应制定相关方案来解决施工中出现的污染环境的技术问题,加强环境监测,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并落实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对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培训和考核。
1、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应高度重视生态问题,充分认识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与生态的潜在影响,在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调度及运行中,充分考虑生态与环境的要求,在取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同r,取得良好的环境效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法规、知识的宣传,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程度。
2、进一步健全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体系。改进具体水利水电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前履行环境影响评价和水土保持方案的审批手续,完善相应的
法律、法规。采取政策引导,在科学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全面预测和描述水利水电工程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主要影响,科学开发水利水电。
3、尽快建立和实施生态补偿机制。按照“谁开发、谁补偿,谁受益、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建立一种稳定的、法律化的补偿机制。在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的基础上,通过设置过鱼设施、增殖放流、生境补偿等措施,协调工程建设与水生生物保护的关系。如针对河流开发对水生生物的不利影响,在采取过鱼设施、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措施的同时,采用人工增殖放流的补偿措施,以遏制生物资源的衰退。
4、加强施工期的环境保护工作。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加强环境管理,开展施工区大气、噪声、水体(地表水、地下水、废污水)监测,实时掌握施工期环境状况; 实行环境监理制度,及时处理施工区环境问题;认真做好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弃物的污染治理,做好临时用地的景观恢复和绿化,避免或减轻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
5、强化工程运行管理。科学制订调度运行方案,统筹兼顾社会、环境、经济效益。在制定调度运行方案时,优先满足生活用水,重点考虑生态用水,兼顾其他用水。在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的基础上,以生态效益为目标开展生态调度。为河道留下适当的生态水量,兼顾灌溉、发电、航运等方面的用水需求。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和环境保护设计的要求,以及调度运行的需要,科学制订环境监测计划,并按计划定期或不定期对规定的环境要素进行监测,对水利水电工程的调度运行提供科学依据。
6、开展工程保护措施及技术研究。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和施工运营过程中,对生态流量泄放、分层取水、鱼类增殖放流等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进行研究,采用针对性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加快施工等新技术的应用研究,如工程开挖及加固新技术、水工混凝土骨料和新型掺合料技术、遗弃开挖料的利用及填筑标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后生态恢复等的研究,尽量减少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结语
当前,水利水电工程师们亟需进一步树立和提高生态与环境保护的意识,充分认识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与生态可能产生的重大而潜在的影响,在进行水利水电开发建设的过程中,都应该充分考虑生态与环境的要求,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理念, 合理处理好水利水电建设中对工程生态影响,保护好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