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1 17:28:0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幼儿园音乐教学课题研究,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以课题研究推进园所特色建设
课题研究和课堂教学、特色建设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师生的实践活动就是研究的源泉,只有扎扎实实地组织好幼儿园保教工作,才能保证课题研究之水源源不断。
幼儿园把两个立项课题的研究融合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之中,融合在幼儿园发展的进程中。具体工作上,园所通过“每月一议”“课题研讨”等方式,切实抓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研究和管理。幼儿园的“十二五”规划课题《发展幼儿艺术潜能之研究》在苏州市教育学会的网上管理检查中,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昆山市级课题《“启源教育”园所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深入开展,在幼儿园特色建设、文化建设中发挥了引领作用。
在课题研究中,幼儿园依托“翰博林苑”团队活动,将课题研究与幼儿园一日活动紧密联系起来,做到教育研究课堂化。具体工作上,文林苑创造性地开展读书活动、编辑园刊等,所编辑的《细语新禾》系列文本成为老师、家长、幼儿喜欢的读物;策划出版的《花开的足迹》教师篇、幼儿篇,受到专家的一致好评。团队活动的深入,使幼儿园初步构建了启源教育文化引领下的“艺术教育”特色课程,让幼儿在“感受、体验、智慧、创造、和谐”中发展,逐步体现出幼儿园艺术教育特色。
以课题研究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园本教研的深入,必须寻找有效载体。实践证明,课题研究是园本教研的重要形式,它不仅能促进骨干教师的提升和发展,也是促进普通的一线教师逐步成研究者,从“孩子王”成长为“学者” 的必由之路。
幼儿园提倡教师人人参与微型课题研究,鼓励教师在申报园级课题的基础上,申报市级课题。在实践中,幼儿园还将微型课题研究和班级日常教育教学研究、班级特色教育、班级主题环境创设相结合,让课题研究贴近教师的实际,让教师在研究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实施“发展幼儿艺术潜能之研究”中,青年教师根据自身的特长和兴趣,在教研组子课题下申报微型课题,分别开展美术领域和音乐领域的小课题研究。课题研究将启源课堂(实践课例)作为研究的抓手,依托课堂教学深入开展课题研究活动,有创造性地组织音乐和美术特色活动,使幼儿在艺术的鉴赏能力、表现能力方面得到稳步发展。目前,幼儿园还在不断构建在启源教育文化引领下的“艺术教育”特色课程,从而进一步开发园本课程。
以课题研究促进园所环境建设
幼儿园将课题研究渗透在校园环境、班级环境的创设中,围绕启源教育理念,设计园标、园刊、园歌、象征物,通过打造“活力翰林”“艺术翰林”“人文翰林”“魅力翰林”的环境文化细节,表达教师对“启源”教育的诠释。让幼儿看到的是优美艺术的环境、听到的是悦耳动听的音乐,使他们感受美、享受美、创造美的能力不断得到发展。
幼儿园将课题研究与幼儿园教育教学、园所环境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让幼儿园收获了成果,青年教师设计教学活动能力、参与校园文化和特色建设能力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以课题研究破解保教工作难题
为了更好地满足青年教师职业发展需求,使幼儿的教育科研更加切合教师的实际,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幼儿园开展了“幼儿园新教师职业素养提升调查”,对全园教师分年段进行了问卷,问卷统计显示,大家对基于行动的园本教科研和师资培训最为欢迎。为顺应青年教师发展的需要以及使幼儿园保教质量不断提高的需要,幼儿园梳理青年教师工作中的难点,结合当前幼儿园教科研立项课题研究,一个学期确定几个研究小专题。具体操作方式就是在幼儿园开学第一周由业务部门会同教研组长,共同商量本学期教研科研工作,列出教师培训和教育研究项目清单,由骨干教师根据自身特长选择项目,成为小专题研究的领军人,发挥骨干教师在教育研究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理论引领、案例实录、研讨跟进等措施,沉下心来引领教师进入研究的殿堂。
通过扎扎实实的对小专题的研究,幼儿园逐渐摸索出了一条针对青年教师在保教工作中遇到难题如何进行处理的解决之路。
关键词: 音乐活动 个性发展 课题研究
一、研究背景
音乐以其形象活泼、内容优美的形式为幼儿所喜欢,它以幼儿最容易接受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的生活、学习,使幼儿在享受音乐、感悟艺术的同时无拘无束地展现个性,使之提升素质,完善性格,逐步成长为乐于创新、敢于实践的新一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发展个性,展现个性,促进每个幼儿个性发展已成为当代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基于音乐教育的独特作用,基于我园师生对音乐的情有独钟,在已结题的“快乐音乐,主体情感”的课题基础上,结合《纲要》理念,我园拟定“品鉴音乐,飞扬个性”为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针对每个幼儿的个别差异开展音乐教育活动,旨在让幼儿艺术与健康的个性和智慧在音乐活动得到进一步的张扬。
二、目的及意义
通过课题研究,构建主体性学习模式,在师生互动中进行创造活动,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敏感性,提高其品位和鉴别不同音乐的能力、个性化创造能力。充分发挥音乐的情感教育功能,体验音乐活动引发的积极向上的情绪、情感,让幼儿从音乐活动中享受到乐趣,并让这种乐趣得以巩固、延续和迁移。通过课题研究,增强教师的教改意识,更新教育理念,改善教育行为,促使教师从幼儿角度思考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重视活动过程,关注个体发展,真正做到观察、认识、理解、评价幼儿,有效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
三、研究目标和内容
(一)基本目标
1.通过研究和实验,逐步构建适合本园的,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音乐教育活动目标和内容体系。
2.通过研究和实验,促进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提高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
3.通过研究和实验,促使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儿童观,提高自身音乐素养。
(二)主要内容
1.对当前幼儿艺术活动情况展开调查,分析其与幼儿个性发展的联系,以把握它们相关的积极因素和存在问题,为该课题构建奠定基础。
2.逐步构建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具有园本艺术特色的活动目标体系和内容体系。
3.开发和利用园内外各类教育资源,广泛开展各类音乐实践活动。
4.着眼于艺术领域,以主题活动为载体,通过歌唱活动、欣赏活动、韵律活动、音乐游戏、器乐节奏等音乐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创造表现、展现个性。
四、研究过程与策略
(一)课题研究的保障性策略
1.以学定研,革新观念,规范行为。
在课题的初始阶段,我们开展了系列培训和研究活动,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和立足自培等方式,让教师了解新的幼教发展动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课程观,在课程实践中,老师们有许多的困惑和问题,如:如何“整合”?如何设计计划?如何实施个别化教育?如何投放区域材料?如何写观察记录?等等,需要在探索中碰撞、分享。结合对《纲要》的再学习和培训,以讲座式、对话式、讨论式现场观摩等培训方式,在级组、教研组的例会学习等活动中学习。园部以课题负责人、骨干教师作课题宣讲,通过“沙龙活动”、“对话”活动,让教师学会诚实、开放地沟通,推进了本课题实施的深入开展。
2.以纲为基,构建目标,整合素材。
成立课题领导小组、骨干研讨小组、实施小组,并开展系列园本培训活动,在学习理论文献的过程中,结合本园实际,反复推敲,修改方案,园领导分析本园现状,提出将课题的实施过程作为构建园本课程的途径。在认真学习《纲要》的基础上,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边实践、边研究、逐步建立起课题的目标体系。围绕目标体系,从各种音乐活动入手,收集各类活动素材活动方案,并综合现有题材,在筛选整合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实施方案。
3.以园为主,三方互动,资源共享。
在课题研究中,我们以园为中心,在园内进行改造调整,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空间,让孩子自如地开展各种活动。并有效整合、拓展家庭、社区中有利的教育资源,形成合力,对幼儿进行全方位的熏陶,按主题网络编制和创新教材,组织各类音乐活动,促进课题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我们通过家长园地、问卷调查表、开放活动、网络展现向家长宣传课题实施的价值,传递课题研究计划、教育经验及班级主题活动的进展情况,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配合教育,让家长介入活动,和孩子一起发展,共同探索,亲身体验。同时,还利用社区资源,让幼儿在周围的人、事、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二)课题研究的体验性策略
1.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幼儿的个性。
在音乐活动中,教师立足在活动内容的选择、活动氛围的营造、活动过程的设计上,多方开拓想象的空间,促使幼儿独立思考,激发幼儿个性化的表现表达,从而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如在中班音乐活动《库乞乞》中,活动围绕“去魔法城―吃魔法糖―学魔法咒语―玩魔法游戏”的游戏主线,通过朗朗上口、易于模仿的词白“咒语”:“库、库、库乞乞!”使幼儿沉浸在魔法的情境中愉快地掌握了节奏型“×-―×-―××―×-―”。之后,我让幼儿大胆发挥想象,想象魔法师施魔法的情景,并鼓励幼儿用各种肢体动作想象表现魔法城中的欢快热闹的景象。在充满奇幻色彩的魔法氛围中,幼儿自由想象创作,充分体验到参与音乐活动的乐趣。
2.在区域活动中释放幼儿的音乐天性。
在音乐欣赏区中,幼儿用绘画、肢体动作创意地表现一首首乐曲,安静倾听,互相欣赏,交流感受,情感体验逐渐变得细腻、深刻、丰富,对于音乐的感受、理解、想象也在不知不觉中滋长。在表演区中,教师和幼儿共同创设表演舞台,共同制作表演道具、演出服装,幼儿在舞台上合作表演,创意展现,在一个个表演的节目中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在演奏区域中,幼儿选择各种现成的奥夫乐器和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简易乐器,操作图谱制作配器方案,为不同风格的乐曲合作演奏,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更有信心、更加积极地去尝试、合作和创作。
3.在社会活动中彰显幼儿的个性品质。
我园从幼儿园文化建设、教师园本培训、幼儿音乐特色活动设计等各方面悉心进行了规划,拓展了特色的外延,丰富了特色的内涵,涌现了一系列能彰显园所品牌的特色项目,同时彰显了幼儿的个性品质。如:星福儿艺术节、新年音乐会、社区艺术活动,电视台活动、网站协办活动更是让自信开朗的星福儿幼儿在舞台上频频展现风姿。
五、体会和思考
综观整个研究过程,我们发现,通过课题研究,教师与幼儿的音乐素养有了显著的提高,家长参与的热情也随之增强。幼儿的成长有自己发展的步调,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与发展方式,教师应该支持并尊重幼儿,分享他们的快乐与困惑,只有在这样宽松的环境中,幼儿才能拓展自己的空间,激发自我的个性品质。
参考文献:
【关键词】课题研究;幼儿歌曲表演唱;小组合作探究
一、课题研究背景
本文是南安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中职学校立项课题《中职声乐教学中幼儿歌曲表演唱的实践探究》的结题论文,课题编号10,课题研究时间自2015 年4月至2016年4月。课题组成员通过深入幼儿园考查、查阅文献资料、收集大量相关数据等,再通过集体教研、举行教学观摩课、书写调查报告、调查问卷等方式,证明课题研究科学,行之有效,最后形成课题实施制度、实施方案、制定课题实施计划,不仅在声乐课上加强幼师生的声乐表演唱能力的培养,同时渗透应用到钢琴即兴伴奏课的弹唱能力、舞蹈与幼儿歌曲表演唱的结合等,建立各学科间的联系,形成一个科学完整的、可实施的教学模式。
二、幼儿歌曲表演唱应用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及定义
“探究式学习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立主题,在教学中创设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学生通过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情感与态度,特别是发展探索精神与创新能力”。
所谓“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歌曲表演唱应用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即:“在声乐教学中,把幼师生分成几个学习探究小组,课前分配幼儿歌曲表演唱探究学习任务,小组成员互相探讨、研究学习、预习预练等,在演唱幼儿歌曲时运用身体动作、幼儿语言、戏剧表演和音乐相结合手段等,在模拟实践教学环境培养幼儿歌曲表演唱能力”。
三、幼儿歌曲表演唱应用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原因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教学包括音乐理论知识、演唱技法、表演艺术、语言艺术等为综合了艺术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专业课程。而幼儿园幼儿歌唱课包括音乐活动课、歌唱游戏活动课、歌唱与舞蹈律动课,在实际教学环境中实施音乐教学任务,鉴于二者的区别,在教学研究中,我们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自觉性
声乐课幼儿歌曲表演唱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技能学科,而学生大部分来自于初中阶段的学习失利者,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都不强,学习能力也较一般,传统声乐课往往是老师在课堂上满头大汗一节课,学生在下面逍遥自在一节课,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
2.教学上忽视幼教能力培养
以我校为例,声乐教师大部分毕业于音乐学院,声乐课教学缺乏实际幼儿园教学场景的历练,因而声乐教师大多采用学院派的教学方法,过于注重声乐技巧的训练,忽视幼师生幼儿歌曲表演唱的培养,造成幼师生在实习时不会使用或者使用过于夸张吓着幼儿的窘态。
3.学科之间缺乏必然的联系
“弹”、“唱”、“跳”是幼师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幼教能力,而传统教学模式各学科间缺乏必然联系,各干各的互不相关,影响了办学质量,导致幼师生毕业出去难以适应幼儿园的岗位工作,造成幼师生就业渠道在一定程度上受阻。
四、幼儿歌曲表演唱应用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奥尔夫指出:学生在学习中必须动脑、动手、动脚,全身心地感受和表现音乐。
幼师生毕业后将到幼儿园工作,幼儿歌曲表演唱是她们必须掌握的一门幼教能力。幼儿歌曲表演唱应用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强调小组合作研究集体协作学习的监督作用,激发幼师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思维,在“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改革理念指导下促进幼儿歌曲表演唱能力的提高。
1.成立学习探究小组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幼儿歌曲表演唱学习探究小组分组方法:每4-6位幼师生以 “同组异质”分在同一组为原则,即学习程度,学习能力不同的幼师生分在同一组别里,选出一位学习能力较好的幼师生为组长,小组成员在学习幼儿歌曲表演唱过程中互相探讨、合作研究、共同监督。
声乐教师课前以幼儿歌曲表演唱教材的一个学习单元,知识点等分配每一个小组幼儿歌曲表演唱任务,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课前研究学习任务内容,预先排练幼儿歌曲表演唱的舞蹈动作、角色扮演、幼儿语言艺术等提高幼儿歌曲表演唱能力。
2.改变传统课程设置,促幼师生幼教能力提高
以幼儿歌曲表演唱为载体,在声乐课、钢琴弹唱课、舞蹈课等通过情景教学、项目教学等充分挖掘幼师生的创新思维,积极主动地成为声乐学习的参与者、创造者,成为幼儿歌曲表演唱学习的主体。以幼儿音乐活动课《粗心的小画家》为例,如下表:
实训项目名称:幼儿歌曲表演唱课《粉刷匠》
实训目的 通过模拟教学,娴熟掌握幼儿歌曲表演唱的方法。
任务安排 主讲,小玲;钢琴伴奏,李丽;保育员,赵丽;道具制作,小华;
幼儿角色扮演,第一学习探究小组。
实训过程 (1)导入新课: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螃蟹有几条腿吗?
(2)欣赏儿歌:请小朋友们说一说歌中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3)学唱儿歌:读歌词、教唱、动作创编、分组表演……
(4)课堂小结
3.改变传统教学手段,建立音乐学科内在联系
【关键词】指南;小型民办园;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因其自主、灵活、多样、多元的学习方式而受幼儿的喜爱。在学习贯彻、践行《指南》精神的过程中,如何体现“幼儿为本”的理念,支持幼儿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幼儿良好学习品质,区域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无疑成为了打开幼儿自主探究学门的一把金钥匙。世纪嘉园开心幼儿园充分挖掘、利用、改造园所资源,在湖里区进修校及湖里幼儿园骨干教师的带领下,积极开展“小型民办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的策略研究”,从课题实施的困惑反思问题行动研究解决问题等,不断了解、满足幼儿学习需求,从而改善、创设丰富的环境及投放适宜材料,支持幼儿自主探究性学习,提升教师的教育行为,促进小型民办园所整体发展。
一、建立课题实施框架,培养教师研究意识
小型民办园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更多的倾向于课堂教学,区域活动的开展很多是流于表面,再加上受环境、资金限制,空间狭小、玩具不足,教师整体素质较差,课题的实施对民办园老师来说,困难太大。面对没有参加过课题的老师来说,课题研究根本无从下手。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首先让老师们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成立课题组,收集资料,制定课题计划,明确分工,并建立课题研讨制度。陈园长还设立专项资金鼓励老师积极参与到区域的学习和活动中,如设置的区域活动专项奖金,加班费,优秀教师奖金,外出学习费,购买书籍,材料等,激发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就这样,初步的课题框架形成了,课题组开始进入初步实施阶段。由于民办园初步尝试课题研究工作,最怕的是文字资料,我们从简单的区域计划入手,提供表格,供老师们参考,不拘泥于固有模式,老师们学习把日常的区域活动做些简单的记录,结合教师对《指南》学习,区里组织的解读童心培训以及湖里幼儿园岗位练兵现场解读幼儿行为、区域案例分析等途径,提升教师观察解读幼儿的能力,读懂幼儿行为,学习回应幼儿,提供支持策略,慢慢提升老师们参与课题研究的意识,并学习收集课题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在课题实施过程中,老师们感受到课题研究并不是那么的高不可攀,它是教师们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老师们悬着的心放下了。
可是,问题接踵而来,怎样为幼儿创设适宜的环境并提供有效指导策略,促进幼儿自主探究学习呢?
二、合理布局规划空间,区域活动开展常态化
世纪嘉园开心幼儿园是民办小型二级幼儿园,室内活动空间只有300平方米,空间狭窄,设施破旧,班级小,幼儿多,资金紧张,教师基础差,面对硬件上的困难,课题组成员把目光投向了园所的每个角落,门、楼梯、走廊过道、玩具柜、地面、户外场地……班级小,可以整合利用班级资源,打通班界,2个大班混合区域,给幼儿腾出学习的空间,保障区域活动开展的常态化。两年来园所共投入近10万元依次加高护栏,半墙铺设瓷砖,班级吊顶,操场改造,公告栏,外墙涂料,内墙粉刷等,为区域活动提供物质保证。
区域活动开展需要一定的独立空间,特别是不同区域如何划分?怎样充分利用班级有限的场地?老师们首先从调整桌椅开始,尽量扩展空间,从原来的排排坐,到相对固定的区角;增加玩具柜,既投放材料,又作为区域分割;由于班级格局不同,两个大班一个场地大些,另一个班级小,因此,打通班级界限,让资源有效共享。同时注意区域的动静搭配。原来的音乐区在门口,干扰到其他区,老师们又把音乐区改到走廊,狭小的走廊更拥挤了,也不合适,最后移到小小班,变成混龄游戏,深受幼儿的喜爱。有了相对固定的区域后,老师们根据实际需要,还设置了灵活、可移动区域,在班级角落、楼梯角、地面走廊,墙面,窗台,门后等,如为幼儿提供扣纽扣、编辫子、整理衣服等操作学习空间。幼儿可以根据区域空间大小,自由选择区域游戏内容,学习摆放区域桌椅,玩具材料等,师幼共同布置区域游戏空间,幼儿自主参与游戏,树立主人翁意识,参与游戏规则制定等。游戏空间相对固定了,时间也得到保证了,区域组织进入常态化,班级里总能看到幼儿忙碌的身影,他们乐在其中。
三、适宜材料物尽其用,区域活动组织兴趣化
幼儿对区域活动的兴趣,关键在于材料是否能吸引幼儿。那么,哪些材料适宜?能引发幼儿的兴趣?是幼儿需要的呢?老师们对各班现有的玩具进行了整理。首先材料要能符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水平,高结构材料的提供要尽可能鼓励幼儿玩出不同的游戏方法;避免单一目标、指向性明确的学习单。如数的分解与组成,最常见的是练习题式的学习单,幼儿在作业单上填写答案。老师改变观念后,她们思考的是让材料变得具有操作性,贴近幼儿的生活。如滚珠游戏:教师利用透明的矿泉水瓶作为管道,幼儿自由连接管道形状,观察珠子滚落的速度,统计珠子的数量,在游戏过程中自然习得关于数的分解与组成的知识与经验。在几番的材料调整过程中,教师们逐渐了解适宜材料需有较强的操作性,能激发幼儿探究兴趣,能与生活建立密切联系,能满足幼儿个体差异,材料的玩法不是单一的,应该具有多元性、整合性、层次性、情境性等。
四、有机融合主题环境,区域活动过程动态化
民办园教师对主题环境的创设,部分还存在由教师单方面策划、完成,幼儿充当观赏者,教师对于创设主题环境是有比较迷茫的。“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在民办园狭小的空间范围下,有机融合主题环境,呈现幼儿学习过程,充分考虑幼儿的主体地位,让主题墙饰与幼儿互动,反映、支持并促进幼儿的学习,对教师提出了挑战。教师们要思考,在尊重幼儿意愿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参与主题环境的规划,改变由教师包办代替的局面。同时主题墙饰并不是一层不变的,在主题开展进展中根据主题需要不断更新与变化,设置情境,便于幼儿操作和体验,体现环境的动态过程,实现幼儿与墙饰的有效互动,凸显墙饰的教育价值。我们针对民办园教师的需求,通过在片区开设《幼儿园主题环境的创设》讲座、现场实地指导、研讨,提供到公办园观摩学习的机会等,让老师们学习与借鉴,渐渐地老师们能根据幼儿的学习,在区域活动中有机融合主题环境的创设,为幼儿提供探究学习的机会。如在闽南文化的主题中,老师们创设了茶文化的环境,但墙面过于单一,墙面只能欣赏,没有操作性;研讨后,教师根据主题进程,引导幼儿欣赏厦门具有特色的漆线雕、珠绣坊、闽南古厝、三角梅等,用画、折、染、绣、拓等多种方式的表征形式既丰富了主题环境内容,又呈现了幼儿的学习的动态性过程,家长们感叹,现在的班级环境都能赶上公办园了。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民办园老师们认真学习贯彻《指南》精神,基于对幼儿学习发展的关注,树立课题研究意识,尊重、理解给予幼儿自发探索、学习的机会;基于对园所发展的关注,加强师资力量的学习与培训,改变教师观念与行为,加强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给予幼儿丰富多元学习平台。课题实施成效明显,园所得到同行、家长、社会的认可与支持。我们坚信,同在教育蓝天下,幼儿都能健康幸福的成长。
参考文献:
绘本因为它的绘制精致、语言考究、符合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受到幼儿、家长和老师的欢迎。当今,早期阅读活动轰轰烈烈,绘本也五花八门,给阅读活动带来冲击,如何选择绘本,如何利用绘本,对老师来说非常重要。在实践中,由于经验的缺乏和认识的偏差等等一系列问题,把我带入了初步的课题研究阶段。
一、课堂从课题中走来
在课题《绘本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的运用与研究》的引领下,我园幼儿的绘本阅读与教师的指导能力都有所提高,这更使我清醒的认识到:课题研究来源于实际教学,来源于课堂,也应该应用于教学,但是如果与课堂脱节的话,就像钢枪失去了战场一样,没有用武之地了。以前我们的课题研究更多的是在特定的时间实施,并没有落实到每一节课堂教学中。现在回想一下,觉得这简直是一种浪费,既然发现了这种资源,为何不更好的开发利用,让它发挥更大的作用呢。
由此,我开始思考让课堂从课题中走来,并将我的课题研究融入课堂教学,使两者更紧密结合,相辅相成。课堂教学是检验课题研究效果的平台,反过来课题研究的应用又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两者完全可以很“和谐”的结合在一起,实现“双赢”。
二、课题在课堂上实践
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有其内在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是客观存在的,课题研究的对象是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的问题,它来自于课堂教学实践,最终,探索、揭示、发现课堂教学活动的内在规律,让教师和幼儿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掌握它,自觉地去运用它、遵循它,进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以在工作实践中,我们的课题从选好书,挖掘绘本自身魅力;用好书,从头到尾解读绘本;读好书,把握适合的教学策略等,引导教师结合自己教学的实际,从有效教学准备、有效教学实施、有效教学评价、幼儿学习策略等方面来确定自己课题的研究方向,从七个方面开展课堂教学实践。
绘本中的生活活动:通过绘本故事帮助幼儿建立基本的生活概念,使幼儿对生活概念的认知也就变得相对简单。此外,在绘本运用中还在知识教育中渗透情感教育,继而培养幼儿美好、健康、丰富的感情,让幼儿热爱生活,热爱一切美的事物。
绘本中的游戏活动:就是“让绘本更好玩”,充分运用绘本中受幼儿欢迎的元素,比如儿歌,朗朗上口又有韵律,还有对绘本情节的体现,把各种各样有趣的儿歌,融入到游戏中,运用游戏这个载体,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让孩子在快乐的环境中学习。
绘本中的语言活动:旨在通过对幼儿园绘本阅读的研究,选择适合幼儿阅读的绘本,为幼儿营造良好的书香氛围,教师能够运用有效地教学策略指导幼儿阅读绘本,并与家庭配合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培养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孩子真正在“悦读”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绘本中的科学活动:以身边的科学、有趣的科学为导向,选择性运用侧重科学领域的绘本题材料,启迪幼儿的智慧,激发幼儿的想象,真正为幼儿创造思考周边事物的契机。
绘本中的艺术活动:将绘本教学融于幼儿园的艺术活动中,以幼儿园的美术和音乐活动为切入点,寻找绘本中的艺术教学点,让幼儿学习用绘画和音乐的形式表现文学美,表达自己对绘本及艺术的理解和体会。
绘本中的健康活动:选择合适的优秀绘本,充分挖掘其在推进幼儿健康情绪发展过程中的价值和作用,运用有效的绘本健康教学活动组织与实施的途径和方法,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绘本中的社会活动:以绘本故事的方式丰富幼儿的社会经验,增进幼儿对社会环境的认识和对社会中各种身份的人所应有的情感态度,行为方式的了解,培养幼儿了解他人情感和需要的能力,道德判断能力,移情能力和解决社会生活中的某些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于课题与课堂共生中双赢
课题研究是一把钥匙,它常给我的教学带来灵感,能让我的课堂教学研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且从课题研究中走来的课堂教学也将更精彩。
语言绘本《雷诺的大痒痒》根据自己的经验及对绘本教学的理解,预设了本次活动,活动中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将不同的音乐融入其中,给孩子们带来一种视听盛宴。活动在一种猜测、验证中有效地推进,不断挑战着孩子们的思维和想象。整个活动设计由浅入深,从收到放,让孩子们体验到阅读的快乐和带给别人帮助的快乐!
数学绘本《避开恶猫的方法》,它讲述了一群小老鼠投票表决用什么办法来避开恶猫,在投票的过程中,让孩子认识了图表。于是我就选取了这本图书中的部分内容设计了这节大班绘本数学活动,让孩子们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潜移默化地学习数学知识“图表”。
社会绘本《还是一团糟》,本来一团糟的垃圾想让幼儿一下子分清楚并掌握这个分类的方法是很难的,为了分解学习的难度,针对垃圾可分成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这四个种类,分层进行整理,逐步投放垃圾的图片,再请幼儿认识整理,并体验“垃圾分类入箱”的过程,让课题研究、课堂教学落实并指导幼儿的现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