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经济大势分析范文

经济大势分析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1 17:28:0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经济大势分析,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经济大势分析

篇1

问题1:如果我录用你,你认为你在这份工作上会待多久呢?

A.这问题可能要等我工作一段时间后,才能比较具体地回答。

B.一份工作至少要做3年、5年,才能学习到精华的部分。

C.这个问题蛮难回答的,可能要看当时的情形。

D.至少2年,2年后我计划再出国深造。

解答:选择B最多,A次之。B的回答能充分显示出你的稳定性,不过,这必须配合你的履历表上,之前的工作是否也有一致性。A的回答则是非常实际,有些人事主管因为欣赏应征者的坦诚,能够接受这样的回答。

问题2:除了我们公司之外,你还应征了其它哪些公司呢?

A.除了向贵公司这样的计算机外设产品公司外,我还应征了××饮料公司、××软件设计公司及××化工公司。

B.因为是通过人才网站,所以有很多公司与我联络,不胜枚举。

C.由于我只对计算机公司较感兴趣,因此除贵公司外,我还应征了××及××公司。

D.我不是很积极地想换工作,这半年多来陆陆续续寄了一些履历,公司名字不太记得。

解答:最理想的回答是C。C的回答可以显示出应征者的目标明确,对于自己的下一个工作应该在哪里,思考得很清楚。

问题3:你希望5年后达到什么成就?

A.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尽人事听天命、顺其自然。

B.依我的机灵及才干,晋升到部门经理是我的中期目标。

C.自己独当一面开公司。

D.“全力以赴”是我的座右铭,希望能随着经验的增加,被赋予更多的职责及挑战。

解答:最理想的回答是D。

问题4:如果你离开现职,你认为你的老板会有什么反应?

A.很震惊,因为老板对我算是很信赖,我就如同他的左右手一样。

B.还好吧,他大概心里也有数,反正公司现在也不忙。

C.他大概习惯了,反正他手下的人来来去去已是司空见惯。

D.我想他一定会生气地破口大骂,他是一个相当情绪化的人。

解答:最理想的回答是A。面谈者想借此了解你和前(现)任主管的相处情形,以及你在主管心目中的地位如何?

问题5:你为什么想来我们公司工作?

A.主要是这份工作的内容很吸引我。

B.贵公司在业界颇出名的,听说管理也很人性化。

C.我的大学同学在贵公司会计部工作,是他建议我来应征的。

篇2

为什么“粉丝经济”概念在电商平台开花结果、取得成功?阿里副总裁靖捷接受记者采访时给出了明确的答案:阿里利用旗下的零售平台、媒体矩阵、供应链平台及云计算、大数据等资源,为品牌了解消费者行为与市场趋势提供支持。更通俗地说,阿里帮助品牌让粉丝们从“看看就罢了”到“看看就爱上、就买到、就用上”,将明星、IP等对粉丝的吸引力转化成购买力。

粉丝本身是个热闹的话题,但如果不能运营和管理,对品牌而言是无意义的。粉丝,无非是想买的和已经买了的人;粉丝经济的本质,是品牌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品牌来说,运用粉丝经济进行营销,是把潜在消费者转换成真实消费者的过程。

全矩阵打通精准消费者画像

在阿里矩阵中,品牌有各种可能去和消费者建立联系。“今年3月,我们在做一件事情,就是做一个“UNIFIED ID”,这个统一账号是将所有的账号打通了。”靖捷告诉记者。一见钟情只是最美好的想象,但不是常态。“感兴趣”之后,如何让这些兴趣进行关联?包括淘宝、天猫、优酷土豆、微博、UC、高德、虾米等在内的阿里矩阵,就是将所有品牌与粉丝进行链接,将真正的目标人群关联在粉丝趴。

过去,品牌仅知道有这样一个潜在人群对自己的明星、IP或产品感兴趣,但并不真正知道谁在购买自己的产品。数字化互动营销获得的通常仅是用户的手机号码——一个消费者可以有2个甚至更多个手机号,却只有一个支付宝(淘宝、天猫)账户。全线打通的账号体系,通过大数据帮助品牌触达阿里矩阵6.3亿消费者,与消费者展开深度互动。强账号体系带来的,是最为真实的用户画像,对于粉丝的购买行为、浏览行为、出行行为、社交行为等能有精准的画像,这就可以帮助品牌根据消费者的真实行为来不断加深共鸣。找到用户画像之后,阿里将通过一系列的工具来帮助品牌实现内容的产生和,与消费者建立链接。

边看边买直播打破时空区隔

直播就是系列工具之一,原本消费者通过电视或杂志看到的明星内容与自身是无关联的,是时间和空间割裂的,但通过天猫直播这种方式,消费者和品牌以及品牌的明星在同一个时间和空间,能够产生共鸣与互动。

同时,通过边看边买等形式,天猫直播也让品牌原有资产,或明星、IP投入带来更好的转化率和投入产出比。美宝莲携代言人Angelababy首次直播会与粉丝互动,创造2小时卖出1万支唇膏新品的纪录。此后,美妆品牌从中学习成功经验,在戛纳电影节营销中也取得了斐然的成绩。

未来,打破时空区隔的将不只是直播,品牌越来越重视将原本仅在线下店铺渠道才能获取的产品和体验,逐步像线上转移,“搬入”品牌官方旗舰店,包括专业高效的客服、个性化的“天猫定制”,以及一票难求、一物难求的稀缺商品,一些品牌已经取得了成功的初探。

整合碎片化流量与关注度

1.0时代的数字化营销,传播和销售是完全割裂开来的“两个世界”,从“兴趣”到“购买”的临门一脚很难实现,链路无法闭合。而如今,天猫密令、二维码等各种工具,让所有品牌对外的传播都可获得有效整合,可以将与粉丝所产生的碎片化关联落实在天猫的粉丝趴,或者品牌官方旗舰店中,进行更为全面的整合营销传播。士力架以微博为主阵地,基于阿里大数据分析进行粉丝定向营销,多数粉丝打开天猫或淘宝App主动搜索并进入旗舰店直接购买产品,取得了高于明星店铺平均水平约20倍的投资回报率。

这将把所有品牌与粉丝的销售渠道打通,“原本你在网上看到一个产品,你可能会去搜索、比较,但不一定会去购买;但现在,阿里通过全渠道的整合,可以迅速为粉丝推荐最符合其需求的信息。”靖捷说,“比如在天猫上迅速指引消费者去最近的门店去查看、去体验,并在线上更快的实现购买。”

篇3

关键词:大型超市;空调系统;设计;研究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 A

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可商业的发展,并且商业耗电量呈上升之势。据统计,大型超市中耗电量最多的主要设备系统主要有照明系统、制冷陈列柜、空调系统以及冷冻机等,其中空调系统的能耗在整个超市总能耗中占有很大的比例。由此可见,科学合理的设计可以有效地减少空调系统的能耗问题,从而降低该大型超市的运营成本,对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大型超市空调负载的计算

1、室内设计参数。大型超市的卖场区和商铺区属于舒适性空调,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之要求,夏季工况下舒适性空调的室内温度设计参数应当在24至28摄氏度。人员由室外进入到室内,一般会有5摄氏度的温差,人体会感到非常的舒适,这与购物者在超市卖场区的滞留时间不长有着一定的关系。根据这一特点,超市卖场区和店铺的空调设计参数可低一点。在能基本满足人员的舒适性要求下,对降低空调系统投资与运行费用具有重要的作用。冬季工况舒适性空调的室内设计参数应为18至24摄氏度。这主要是考虑到了买厂区顾客通常会推着小车或者拎着塑料筐,不停地走动,而工作人员主要是整理货架和搬运商品,因此卖场区可参照”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中的供暖室内设计参数来设计。

2、市场调查,计算空调负荷。大型商场空调的冷负荷中很大一部分是新风负荷,当超市人员的密度初步确定以后,最小的新风量将如何选取,主要取决于新风负荷大小。如果最小的新风量按20立方米/(时・人)来计算,那么空调的冷负荷将非常的大,并且这一数值业主和设计人员都难以接受。鉴于此,笔者认为可以采取折衷的方法,将超市负荷计算中的最小新风量定为8D12立方米/(时・人);在具体的运行过程中,可以通过变动新风量来满足各种需求。

二、空调分区设置

一般而言,大型超市的进深都非常的大,就大面积空调房间而言,周边区与内区负荷特性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若内、外区使用同一个空调系统,则冬季和过渡季节内外区温差就会过大,具体表现为同一时间内区人员热,而外区人员冷。因此,采取内外分区的方式来设置空气调节系统比较合适。具体设计如下:

1、冷却塔。内区的制冷空调系统可利用冷却塔来供冷,它是在常规的空调水系统基础之上增设了一些管路与设备,室外的湿球温度下降至某一数值时,就会自动关闭制冷系统,利用冷却塔中的循环冷却水向空调系统提供冷负荷。从实践来看,由于该种方法具有比较显著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各大超市广为采取。

2、水环热泵。内区的制冷空调系统可采用水环热泵作为空调系统。水环热泵是一种可以回收建筑余热、具有节能环保意义的空调系统形式,当超市冬季内区的冷负荷与外区的热负荷基本相当时,可设置一些水环热泵,即可将超市的余热有效地转移到需要热量的区域(外区),并将外区的围护结构所传入的冷负荷通过水环热泵转移给内区以供降温之用,从而实现节能降耗之目的。

3、新风供冷。所谓新风供冷,主要是指在冬季或过渡季节的内区供冷中,可利用室外空气来直接提高自然冷负荷。当室外的空气温度下降至送风温度时,可采用不开制冷机的方法进行冷却。为实现过渡季节可利用室外低温空气来供冷,在空调系统的设计时一定要注意留足新风道以便于引入室外的新风。同时,应加强超市内的排风。对于大型超市的排风而言,可以使用空气源热泵或全热交换器等设备来回收利用,对外区的新风进行处理,可以降低能耗。

三、通风与排烟系统的设计

大型超市由于客流密度较大,属于人群密集场所,必须设置排烟系统和送、排风系统,在经济性设计上有以下几个思路提供参考:

1.排风系统可以与排烟系统共用一套系统,在出口处设置两台风机并联使用,既可以节约初投资,同时也可以节约空间。

2.部分后场设备间,例如冷链主机、整体式制冰机在运行时需要散热,设计时本应单独设置、排风和补风系统,可以将卖场区域的排风直接导入该设备房,既可以节约补风系统费用,而且冷却效果还更好。

3.换季时节室外空气温度较低,但室内较为闷热,为了节约空调运行费用,同时又满足室内的卫生要求,应考虑如何利用现有的空调通风设备将室外新风引入,对于收银区域(客流密度大)和有吊顶的服装区域(照明负荷大)还应考虑加大新风量。

所谓变风量系统,主要是根据超市室内的负荷变化以及室内各参数要求的变化,自动地调节所设置的空调系统的送风量,使超市室内的参数值满足要求的一种全空气式空调系统。从实践来看,变风量系统被人们关注的主要原因在于它具有节能效果,空调系统多数时间是在部分负荷的工况之下运行的,风量的减少可以有效地降低风机的能耗。因此,变风量系统低负荷下的运行节能效果,要比定风量系统的节能强得多。目前来看,各大型商场超市中的空调系统所采用的都是定风量系统,因此很难适应超市室内的负荷之变化,也很容易导致室温过高或者过低,更有甚者可能会出现冬天开冷气的可笑场景。据调查显示,该种现象在新风量严重不足,室内的机械设备排风不畅的大型超市尤为突出,并且这些超市的客流量都非常的大,因此室内气流不畅、空气品质下降等现象屡见不鲜。

四、食品冷冻、冷藏区的空调设计

随着我国各类大型超市数量的不断增加及其发展,冷冻、冷藏柜的使用量也在不断地增多增大,因此造成了大量的能耗。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超市每天所消耗的电力中,陈列柜的耗电量将占总数的一半以上。对于敞开式的陈列柜而言,百分之五十以上的热量主要是由周围空气从风幕处带入的,而立式的敞开式陈列柜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热量由此产生,因此,环境空气温度与相对湿度对冷、冷藏陈列柜的负荷具有很大的影响。基于此,在对冷冻、冷藏陈列柜设计时,其空调环境的温湿度应特别注意。对于大型超市的陈列柜而言,它们会造成一定的冷效应(陈列柜散发冷量),从室内吸收一定的热量,通过室外的冷凝器将该热量排出,夏季可以抵消室内的一部分冷负荷供应,因此,在空调负荷计算时应充分考虑该部分所产生的外溢冷量。当设计超市食品冷冻、冷藏区空调系统时,一定要尽量的少设或不设直吹风口,可采用侧送风的方式,将回风口设置在冷柜的底部,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该区域环境空气扰动。通过这一设计,有利于降低食品冷冻、冷藏空间的热气卷吸,并降低食品陈列柜中能耗量。

五、结论

大型超市暖通空调设计是否合理,经济性是优先考虑的重要因素,而经济性应综合体现系统初投资、日常运行费用、维护成本等内容。当前不少文章在探讨大型超市的节能设计,笔者认为节能仅仅是经济性设计的一部分,该项内容可体现在日常运行费用中,如果抛开系统初投资,维护成本等经济因素,仅片面的通过采用变风量设备、大温差机组或增加变频、自动调节装置来谈论整个系统的节能,这样的设计是有缺陷的。以上内容是笔者多年从事超市设计的经验总结,希望对该行业设计人员有所借鉴。

参考文献:

[1]潘丽萍.某大型超市空调系统设计与分析[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12).

[2]宋桂梅 亓玉栋.大型超市空调系统设计与节能探讨[J].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2008(06).

[3]万小兵.大型超市室内环境及空调系统能耗测试分析[J] .节能技术,2009(02).

篇4

一、日本经济运行特点及相关政策

(一)受供应链断裂及缺电等因素影响,出口增长持续放缓

2011年1―3月日本出口环比增长0.7%,进口环比增长2.0%,外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0.2%,略高于去年10―12月的较低水平。日本财务省贸易统计数据显示,4月上旬输出额同比下降12.7%,相对于3月份-2.3%的降幅进一步扩大,供应链断裂是重要原因。输入则同比增长14.2%,比3月份11.9%的增幅进一步上升,受美元持续走弱、新兴经济体通胀压力加大等因素影响,原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尽管徘徊在高位的日元汇率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部分价格上涨影响,但总体进口成本还是呈现出了明显增加态势,再加上震后进口需求增加,使日本4月上旬贸易赤字达到7868亿日元。

(二)受东日本大地震及核泄漏影响,消费出现大幅下滑

2011年1―3月日本民间需求的环比增长率为-1.2%,折年率为-4.7%,呈大幅下滑态势,民间需求对GDP增长贡献率为-0.9%。受汽车等耐用消费品销量迅速回落,绿色家电销售下降等因素影响,民间需求的同比降幅达7.3%。观光、外食、休闲等产业受震后“自律”、计划停电及核辐射等影响,一时陷入萧条,“五一”黄金周后略有恢复。

民间住宅投资呈缓慢增长态势,1―3月的增长率为0.7%。日本8大住宅公司中有7家营业收益持续改善,另外一家持平,受政府减税等住宅消费支持政策效果影响,住宅建设及销售呈缓慢持续增长态势。但因就业和收入等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即使未来住宅投资可以保持持续增长,也将较为缓慢。

(三)民间和政府投资持续弱化,企业效益好转减速

民间企业设备投资在去年连续4个季度的正增长后,今年1―3月出现了环比0.9%的负增长。尽管因地震及海啸等因素影响,企业赈灾与灾后重建的资金需求大增,但机械设备投资仍增长缓慢。地震给日本工业生产带来的负面影响非常明显,震后工业生产迅速回落,不仅设备投资由正转负,企业设备开工率由1―2月的92.5%和93.7%迅速下滑至3月份的73.6%。汽车生产量也由1―2月的60.96和68.57万辆迅速下滑至3月份的34.85万辆,预计这种状况还将继续持续一段时间。

地震使震前企业经营状况全面转好的基本趋势发生改变,企业效益好转已开始减速。主要上市企业2011年1―3月的经常性收益环比增长55%,相比2010年4―12月80%的增长率有较大幅度的减弱。相关企业因地震带来的损失已突破2万亿日元,约为年均经常性收益的10%。4月13日的1―3月企业决算数据显示,占上市企业总数91%、总市值94%左右的1435家企业的经常性收益总额为23.29万亿日元,仅有08年金融危机前最好水平的70%。

公共需求方面,尽管政府消费连续保持较弱的增长态势,1―3月环比增长1.0%,但政府投资继去年连续负增长之后,1―3月又环比下降了1.3%,已连续7个季度持续下滑,政府公共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仍在持续减弱。此外,虽然政府债务负担已相当沉重,但因赈灾及震后重建需要,预计下一季度开始政府公共投资可能会呈现出持续增加态势。

(四)通缩状况没有明显改观,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受美元疲弱及新兴经济体通胀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国际油价曾突破110美元,即使如此,2011年1―3月日本经济也未能摆脱通缩状态。扣除生鲜食品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在1―3月的同比增长率分别为-0.2%、 -0.3%和-0.1%,表明日本经济摆脱通缩状态仍有很长的路要走。2011年1―3月的就业状况略见好转,完全失业率已降至5.0%以下。因企业经营状况继续向好,有效求人倍率呈现轻微的改善迹象,1―3月份分别为0.61、0.62和0.63,但受地震及缺电等因素影响未来走势依然很不明朗。大学毕业生就业确定率低的“就业冰河时代”也没有过去。

(五)金融环境逐步改善,日元汇率持续走高

日本广义货币M2供给呈逐渐增长的趋势,2011年1―4月分别增长2.3%、2.4%、2.6%和2.7%,在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继续保持稳定宽松的货币供应。1―3月银行贷款余额同比下降1.8%,4月份又同比下降0.9%,降幅进一步缩小,4月份贷款总量较3月净增4万亿日元,销售不利与震后重建等造成企业资金需求增加。1―4月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一直处于0.1%以下的水平,10年期长期国债平均利率4月份又回落到了1.2%的水平。震后资金供给迅速提高,4月份日本央行的资金供给量同比增长23.9%,达到历史最高,对金融市场的资金供给则同比增长123.4%。

受日本灾后重建可能引起资金大量回流等因素影响,震后日元出现快速升值,日元兑美元的汇率曾一度升高到1∶76.25的历史最高水平,在日本银行的持续干预下,最终维持在3月份1美元兑81.97日元的平均水平上。但震后日元汇率的持续高位,不仅对出口增长产生了明显的冲击,也影响到了震后经济恢复及日本政府的财政收入。

针对2011年一季度经济状况,日本政府拟采用的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有:一是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努力进行税制改革。二是提出补充预算案,为灾后重建多方筹集资金。三是以产业复兴为目标,试图进一步提升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2011年日本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一)产业链断裂和电力短缺问题还将持续,短期内难以摆脱通缩状态

1、增税已属必然,经济影响难以预料

由于震后重建所带来的大量资金需求,预计日本政府将在今年内提出3次补充预算案,政府已经对发行复兴债的必要性达成一致,并对以增税的方式来偿还复兴债的问题达成一致,以缓解政府日益沉重的债务负担。在日本政府刚刚计划进行相应的税制改革,以扩大吸引投资的情况下,又因震后复兴而重新增税,其对经济恢复的影响将更加难以预料。

日本政府目前已基本丧失了进一步刺激经济增长的手段,只能依靠震后重建来进行一定的经济拉动,但这种拉动仅仅是短期内对某些特定领域的刺激,对产业结构整体优化调整,以及帮助日本走出通缩的阴影并不会起到更大的帮助。

2、外需市场继续反弹,但供应链断裂及电力短缺影响短期内难以解决

受全球大宗商品价格迅速上涨等因素的影响,美国的经济恢复相对缓慢,失业率高居不下,欧洲债务危机也有继续蔓延的趋势,因此,发达国家的海外市场需求对日本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限。同时,受供应链断裂及电力短缺等问题困扰,日本企业的出口能力及海外市场占有率将受到明显影响。日本企业在震后产业链海外转移问题上依然犹豫不决,如果仅仅为确保其技术竞争优势地位,不在短时期内进行大量的产业链转移,不仅无法维持其在电子及汽车等领域原有的市场份额,更会给日本震后产业复兴及经济复苏带来明显的不利影响。

3、内需持续疲软,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在短期内难以恢复

日本的电子及汽车等产业不仅在短期内难以恢复,对经济增长的负面拉动也将持续存在。

尽管日本政府提出了震后产业复兴、重塑日本产业和技术竞争力的战略设想,但实施起来却颇有难度。日本在电子、汽车零部件等相关产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已经很高,受电力不足及未来产业链断裂风险影响,通过加大海外转移力度、降低市场占有率来化解风险已属必然,即使能够实现产业复兴,市场占有率也必然要有所下降。但是日本政治家及部门研究机构以防止日本制造业的空洞化、死守基干零部件生产据点地位、以及尽早复兴等为震后产业重建目标,拒绝进行电子、汽车等基干零部件产业的海外转移的行为,不仅使相关市场份额难以维持,对经济增长拉动的恢复在短期内也难以实现。

(二)2011年日本经济发展预期

受东日本大地震影响,日本经济缓慢复苏的势头已被打断,国内连续两个季度出现了明显负增长,并且这种负增长的趋势在短期内还将持续下去。日本政府已经确定了15%的电力消费削减方案,预计4―6月供应链断裂及电力不足等影响将进一步持续,再加上核电危机短期内难以消除等因素,经济出现进一步下滑的风险很大。10位日本主要经济学者普遍预测日本经济将呈现V字形(レ型或U型)恢复轨迹。其中对4―6月经济增长的预测区间为-1.7%至-6.5%,对7―9月经济增长的预测区间为0.8%至6.8%。

主要研究机构三菱综合研究所预测,日本2011年的实质GDP增长率为0.3%,2012年为2.4%;日本总研的预测为2011和2012年实质GDP增长率分别为-0.1%和3.2%。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的预测值为-0.1%和3.0%。而伊藤忠经济研究所的预测值为0.6%和2.5%。

三、启示与建议

(一)抓住日本震后产业复兴的机遇,强化东亚区域金融与经济合作

为化解未来风险而进行适当的产业转移及通过进一步加强区域经济合作而带动日本经济复苏已成为必然选择。为此,我国需要积极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并采取积极稳妥的处理方式来循序渐进地逐步加强与日本在震后产业复兴领域的合作,特别是发挥资金优势,通过金融合作来间接参与日本震后产业复兴,在协助化解日元升值带来进口成本上升风险的同时,逐步提升在东亚地区的金融影响力。

我国应落实本次中日韩3国峰会达成的有关共识,加快推进投资贸易自由化协议的谈判工作,加强中日韩在金融领域的合作,以中日韩3国间本币贸易结算为突破口,有效规避目前因美元持续贬值给3国间贸易带来的金融风险,降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地区贸易的冲击,推进东亚金融一体化进程,为最终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亚洲金融中心,以及通过FTA等进一步加大东亚经济整合力度,有效避免TPP对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潜在冲击等做出更大的努力。

(二)以日本震后加强太阳能等产业发展为契机,强化东亚新能源合作

我国应以中日韩3国峰会达成的进一步加强东亚地区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技术合作的有关共识为出发点,促进3方相关合作协议的早日形成,借助日本震后产业复兴所带来的发展机遇,进一步强化3国在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产业和技术合作,为促进东亚地区未来能源安全,更加有效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三)从国际经济格局变化的战略角度,研究处理好通胀等重大问题

日本在震后重建与产业复兴中将有大量的资金需求,增发政府的债券是最重要的选择,如果因政府债务负担沉重,而采用美国第二次量化宽松政策的方式,由日本银行印制日元来购买国债,必将进一步造成流动性泛滥。因此,我国应充分协调相关各方,发挥自身的资金优势,通过购买日本复兴国债、注资日本震后产业复兴等方式化解相关风险。

篇5

关键词:3D打印;优势;发展前景

论文课题: 2016年辽宁省大创省级甲等创新项目《“匠心・印象”3D订制饰品店》

项目编号:201611035000050

当前,3D打印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在多个领域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3D打印技术的发展在国内形成热议的同时,在世界范围内也引起了高度的重视。并且现在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3D打印技术的发展规模会不断扩大,而且3D打印技术在未来很有可能会实现个性化生产。依据3D打印技术,我们可以制造出许多我们设计出来的东西。这样就会有效促进全球制造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3D打印技术市场应用情况

1.设计产品

3D打印技术在产品设计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可以更加快速有效地把设计者的思想转化成为实物。这样就会大大缩短产品设计和开发的周期,从而实现了降低生产和开发成本的目的。这种技术建立了一种全新的产品开发的模式,为推动制造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建筑设计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建筑模型设计制作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化的高端设计的需求。再利用3D打印技术的过程中,可以创设一种非常逼真的效果。当前许多大型的设计机构在施工过程中利用3D打印技术可以更加精准地构建建筑的基本模型,这样在进行效果测试的时候会更加准确,对于提高建筑的效率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

3.制造模具

在传统的制造业中,由于玩具模具的制造耗时比较长,制作的成本相对来说比较多,所以影响了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利用3D打印技术,可以在减少生产成本的同时,大大缩减了开发的周期,很好地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在制作模具的过程中应用3D打印技术,可以更加有效地进行制模,从而提高模具制造的效率。

4.机械和家电制造

再制造领域内,3D打印技术主要用于单件的制造和一些小批量的金属零件制造,可以有效节约成本,缩短生产的周期。在家电制造行业中,一些比较大型的企业往往会先应用3D打印技术。并且这些企业在应用3D打印技术制造新产品的时候,取得了很明显的效果,对于推动机械和家电制造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5.生物医学领域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于3D打印技术认识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3D打印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不断增加。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人体的器官模型,制造一些医疗的模型和器械的模型,这样可以更加有效地推动生物医学的发展。3D打印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3D打印技术的优势

1.无需考虑物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利用3D打印技术的过程中,对于物体的复杂性不需要有太多的考虑。一般来说,制造业具有一定的规模经济性,也就是生产的产品数量多的时候价格往往会比较便宜。但是在利用3D打印技术进行生产的过程中,生产多个一样的产品或者多个不同的产品,所花费的成本是一样的,这样就实现了对于传统制造业的突破。因此,品种多样性免费是3D打印的重要特点。当前,所谓的免费不是说打印相同的产品和不同的产品成本没有变化,而是说可以实现品种的多样化。

2.节省了大量组装的时间

对于传统的制造业来说,一件产品的价格很大程度上与其在组装过程中花费的成本有关,许多时候与零部件的的本身价格关系已经没有那么密切。在利用3D打印技g进行生产的过程中,一次打印产品的特征有效降低了产品生产的复杂性,这样就会使组装的过程大大简单。同时有效降低了生产的成本,很好地保证了减少制作误差和失误。

3.节约材料

在利用3D打印技术进行生产的过程中,所造成的废料往往会比较少。尤其是对于一些金属的材料来说,废料更是可以得到很好的保证。因为3D打印技术不需要对材料进行凿刻,这样就会大大减少了浪费的物料。只需要把材料堆积成为产品,这样就可以基本实现材料的用量于生产产品的用量是基本相同的。

4.不需要太多技能

3D打印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大大降低了生产对于人员以及技术的以来。3D打印技术基本不需要专业的技术知识,一个普通人完全可以利用3D打印技术来生产一些高端零部件。制造专业的仁可以利用3D打印技术来增强制造创新能力,从而生产出更高质量的产品,推动经济的发展。

三、3D打印技术的发展前景

随着智能制造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被应用到制造业领域中,3D打印技术也就会被推向更高的层面。在未来,相信3D打印技术的发展主要会以精密化和智能化以及通用化为主。智能3D打印技术的速度会大大增加,有效提高效率和精度。尤其是金属材料直接成型的技术在以后可能会成为常态化的应用。3D打印机的体型比较小,成本低廉,会更加方面人们的使用,操作上也会更加简单。3D打印技术作为一项新兴技术,足以引导第三次工业革命。受到科学技术的重要影响,其打印的效率会大大提升。同时,随着各种新型材质的投入使用,利用3D打印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真实物体。随着打印机市场的激烈竞争,3D打印机会从商用逐渐发展到民用。同时,3D打印技术的应用会更加广泛,除了之前的机械和医疗等行业外,还会拓展到家用厨具或者军事的零件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3D打印技术作为一项前沿性比较强的技术,可以促使传统制造业的工艺改造以及新材料的使用。面对发达国家的工业化战略,我国应该重视3D打印技术的发展,不断完善相关的理论体系,例如进行相关人才的培养以及市场应用的相关推广。只有制定与我国国情相适合的3D打印技术发展规划,才能够切实推动其进一步发展。同时,我们还应该推动一些相关的试点的建设,选择一些重点的行业和领域进行有效的推广和应用。这样可以积累更加丰富的行业管理经验,从而使3D打印技术能够更加有效地应用到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参考文献

[1]吴菲菲,段国辉,黄鲁成. 基于团队识别的3D打印技术发展前景分析[J]. 情报杂志,2013,08:62-67.

[2]王雪莹. 3D打印技术与产业的发展及前景分析[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26:3-5.

[3]陈妮. 3D打印技术在食品行业的研究应用和发展前景[J]. 农产品加工(学刊),2014,16:57-60.

[4]孙建明,童泽平,殷志平. 3D打印技术的市场应用及发展前景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2014,18:81-82.

篇6

一、研究方法

(一)数据采集 以2008~2011年沪市A股(以下简称A股)所有上市公司的年报为研究样本,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逐一查阅,采集以下数据:公司名称、股票代码、审计机构(即为上市公司提供年报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费用、变更审计机构原因、上市公司所属行业、是否在H股上市,最后通过WPS2012进行统计,此外,由于2012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的年报要到2013年中旬才能完全披露,因此本文的研究期间为2008~2011年。

(二)迈克尔·波特五力模型的应用 五力模型是分析企业所在行业竞争特征的一种有效工具,笔者将五力模型中的五种竞争力量予以细化,得到四大和本土所在沪市A股竞争五力模型(见图1)。

(1)买方。A股上市公司因为要购买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服务,所以是五力模型中的买方,买方的议价能力受其对审计服务具体要求的影响,当买方仅需要A股审计服务时,则只需满足中国境内监管机构的要求,由于数量众多的会计师事务所均能提供该类服务,所以买方的议价能力较高,当买方需要A+H(指上市公司同时在沪市A股和香港H股上市)审计服务时,则要同时满足境外和境内监管机构的要求,只有四大和少数实力较强的本土所有资格提供该类服务,所以买方的议价能力较低。

(2)供应商。会计师事务所是知识密集型组织,人力资源是其最主要的资源,国际化人才和注册会计师(CPA)承担事务所的审计、会计咨询和会计服务业务,因此二者是五力模型中的供应商,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受其提供服务的可替代性的影响,国际化人才由于能提供A+H审计服务,所以议价能力较高,本土注册会计师的A股审计服务易被替代,其议价能力也相对较低。

(3)进入者。四大是五力模型中的进入者,其威胁主要取决于进入门槛(既本土所相对于四大所拥有的优势),来源于7个方面:供应方的规模经济,指本土所是否普遍以较低的收费提供审计服务;需求方的规模效益,指某一类上市公司是否更愿意购买四大的服务;客户的转换成本,指上市公司解聘本土所再选聘四大所产生的必要费用;资金需求,指本土所要阻止四大在中国的扩张所需的投入;与规模无关的既有优势,如本土所的价格优势、信誉、品牌等;进入销售渠道的不平等地位,指四大必须采取一些手段,建立销售渠道,才能从本土所处获取客户资源;政府的限制性政策,指中国内地的政策是否有利于四大在中国扩展客户资源。

(4)替代品。非审计业务是本土所审计业务的替代品,因为二者都可以带来收入,A+H审计服务是A股审计服务的替代品,而绝大多数本土所还不具备提供A+H审计服务的资格,具备资格的少数本土所又面临来自四大的竞争,当本土所的A股客户寻求H股上市时,四大提供的A+H审计服务就可能成为本土所的A股审计服务的替代品。

(5)本土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竞争。本土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竞争的激烈程度和现状是本文研究的内容,虽然行业内的竞争也包括四大与本土所的竞争,但将四大归类为进入者更加适合,在分析本土所之间的竞争时,也结合四大与本土所间的竞争。

二、数据统计

(一)A股新上市公司数量分布 2008~2011年4年间A股新上市公司数量分别为5家、10家、26家、37家,其中四大获取的新上市公司数量分别为4家、3家、4家、3家,本土所获取的新上市公司数量分别为1家、7家、22家、34家,以年代为横轴,以新上市公司数量为纵轴,得到A股新上市公司数量分布图,见图2。

(二)已上市公司数量分布 用“本土所-四大”代表已上市公司年报审计机构变更发生在四大和本土所之间,即已上市公司的前任事务所为四大,后任事务所为本土所,或者,前任事务所为本土所,后任事务所为四大,2008~2011年4年间A股“本土所-四大”变更次数分别为12次、7次、8次、12次,其中后任事务所为四大的次数分别为3次、2次、7次、12次,后任事务所为本土所的次数分别为9次、5次、1次、0次,以年代为横轴,以“本土所-四大”变更次数为纵轴,得到A股已上市公司审计机构变更类型为“本土所-四大”的变更次数分布图,见图3。以“本土所-本土所”代表已上市公司年报审计机构变更发生在本土所之间,即已上市公司的前后任事务所均为本土所,2008~2011年4年间A股“本土所-本土所”变更次数分别为125次、496次、49次、97次,以年代为横轴,以“本土所-本土所”变更次数为纵轴,得到A股已上市公司审计机构变更类型为“本土所-本土所”变更次数分布图,见图4。

(三)2011年仅四大(或仅本土所)获取审计业务的行业 采集2011年四大和本土所A股客户名单,对每一上市公司所属行业进行统计,剔除四大和本土所均有审计业务的行业,得出了仅四大获取审计业务的行业及客户名单(见表1),仅本土所获取审计业务的行业(见表2),虽然本土所也有银行业审计业务,但由于只有一家(华夏银行),所以仍将银行业列入表1。

(四)2011年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费用 图2中,本土所在2011年获取了34家新上市公司的审计业务,逐一采集这34笔审计业务的审计收费,又采集了2011年A股本土所819家客户、四大106家客户的审计费用,得到最高单笔审计费用和平均审计收费统计结果,见表3。

(五)“本土-四大”审计费用变化情况 用“local-big four”表示四大从本土所处获取已上市客户,则2008~2011年四大总共从本土所处获取了24家已上市客户,采集这24家已上市客户前任事务所(本土所)审计费用和后任事务所(四大)审计费用,并逐一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年报中查阅这24家上市公司披露的变更原因,得到2008~2011年“local-big four”审计费用变化情况,见图5。

(六)国际化人才和注册会计师 由于国际化人才是H股审计服务的提供者,所以用四大和本土所拥有的A+H客户来分析其国际化人才情况,先统计出2011年A股中四大106家客户和本土所819家客户的股票代码,然后在上交所逐一查询其客户的H股上市情况,统计出2011年四大和本土所拥有的A+H客户数量,见表4,从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采集2008~2011年四大的平均CPA人数,以及综合排名前四的本土所的平均CPA人数,见图6。

三、四大与本土会计师事务所竞争力分析

(一)买方的议价能力 从图2可以看出,2008~2011年A股新上市公司数量逐年升高,本土所获取的客户数量也逐年升高,四大获取的客户数量则一直处于低值;从图3可以看出,变更类型为“本土所-四大”的数量先降然后逐年增长,其中,2009~2010本土所从四大处获取的已上市客户数量逐年递减,2011年为0家,四大从本土所处获得的已上市客户数量逐年增长,2011年共12家;图5显示,四大从本土所处获取的24家已上市客户,有16家向四大支付了比本土所更高的审计费用,从表1可以看出,A股中,四大在一些行业占据绝对垄断地位,本土所仅在银行业拥有华夏银行一家客户,从表3可以看出,2011年,本土所审计费用的最高值和平均值均较四大存在较大差距。

本土所获取大多数新上市客户,可能并不是一种竞争优势,因为新上市公司大多数为中小企业,仅寻求在A股顺利上市,不愿意接受四大谨慎严格的经营风险导向审计,也无能力承担表3中四大的高收费,所以中小企业对审计服务的要求不高,议价能力也就较强,导致表3中本土所对新上市客户审计收费不高;图3中四大从本土所处获取的24家已上市客户,笔者逐一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年报中查阅这24家上市公司披露的变更原因,发现多数都是因为在H股上市而解聘本土所再聘任四大,由于对审计服务的要求高,这些公司的议价能力也就较低,所以就有图5中审计费用升高的现象,表1中四大垄断行业中的客户的高审计费用,其公司规模也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二)供给者的议价能力 从表4可以看出,1.83%的本土所A股客户是A+H上市公司,43.40%的四大A股客户是A+H上市公司,因为国际化人才是H股审计服务的提供者,所以四大拥有更多国际化人才;从图6可以看出,2008~2011年4家本土所拥有的平均CPA人数逐年增长,四大拥有的平均CPA人数增长幅度不大,并在2011年略有下降。

国际化人才的服务和注册会计师的服务,前者较难被替代,后者较易被替代,所以四大作为国际化人才的拥有者,议价能力更高,上市公司要支付更高的价格购买四大的A+H审计服务。或者当A+H上市公司的A股审计业务和H股审计业务由两家不同的事务所承担时,四大可能更容易以较为优惠的价格,获取这类上市公司的A+H审计业务。由于本土所数量众多,其CPA提供的服务很容易被其他本土所的注册会计师的服务替代,本土所在面对A股审计业务时的议价能力也就相对较低,如果本土所不去培养国际化人才,四大就会凭借其丰富的国际化人才资源形成正反馈效应,即四大逐渐获取本土所的A+H客户,不断形成品牌效应,买方则会更加倾向购买四大的服务,减弱本土所对买方的议价能力,在四大垄断A+H审计业务时,本土所为了获取业务和国际化人才,就要投入更高的成本。

(三)进入者的威胁 从表3可以看出,四大的审计收费高昂,从图3和表1可以看出,仍有大量的上市公司愿意争相购买四大的服务,且多数为央企、国企和高成长性的民企。分析其原因,表1中大多为A+H上市公司,对四大经验丰富的A+H审计服务存在需求,由于需求方的规模效益,这类上市公司更愿意购买四大的服务,议价能力较低导致支付的费用高;另一方面,品牌意识影响了买方的品牌决策,表1中的上市公司属于内隐自尊水平高的买方,内隐自尊水平高的消费者更多地注重自己的形象、社会地位以及在同一群体中的优势,因此这类公司倾向于选择强势品牌的产品(四大的审计服务)。综观“四大”在香港的业务发展,最主要的就是品牌推广,虽然支付高昂费用,但A+H上市公司可以借助四大在国际市场上的信誉,迅速获取投资者的信任。

从图2可以看出,四大获取的新上市客户数量很少,从图4可以看出,“本土所-本土所”(已上市公司前后任事务所均为本土所)的审计机构变更次数多,本土所间对已上市客户的竞争激烈,从表1看出,四大的行业分布较为集中,从表2可以看出,本土所的行业分布非常分散。分析其原因,本土所和四大在竞争中相互作用,一方面本土所数量众多,审计费用较低(见表3),这种供应方规模经济迫使四大只能关注某一类客户,这类客户因为对审计服务要求高而愿意支付给四大高昂的审计费用;另一方面,四大在重点行业的垄断地位(见表1)形成后,本土所对于客户挑选的余地已经不大,无论是主动还是被迫,通过扩展行业来保证审计业务来源成为一些本土所最现实的选择。

(四)替代品的威胁 从表3可看出,本土所的审计费用较低,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事务所综合评价排名披露的信息,本土所在每年的总收入上与四大存在较大差距,由于非审计业务同样能带来收入,其对本土所的审计业务就产生了替代威胁,非审计服务对现有审计业务的威胁,一方面取决于非审计服务收入在事务所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即是否有拓展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取决于事务所是否把发展非审计业务提升到战略层面,即本土所管理者的态度。

2010 年,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内获准从事H 股企业审计业务的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共12 家,分别是四大和8家本土所,四大的数量是本土所的二分之一,四大的A股客户数量也只有本土所A股客户数量的八分之一左右,但四大A+H上市客户数是本土所客户数的三倍(见表4),这是因为四大提供的A+H审计服务是本土所A股审计服务的替代品,当原本仅在A股上市的公司准备在H股上市时,往往会选择四大的A+H审计服务,一是出于推崇四大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再者其上市保荐人和投行也往往会推荐四大的服务。

(五)现有竞争者间的竞争 从图3和表1可以看出,对于A+H上市公司,四大竞争优势明显,从图2、图4和表3可以看出,本土所之间的竞争主要集中在新上市公司和非A+H已上市公司,审计收费较低,竞争激烈,本土所间的激烈竞争和低收费,一方面是由于本土所数量众多,A股审计服务易被替代,上市公司的数量相对既定,加之本土所间竞争激烈,价格竞争成为短期内的最优选择,本土所对客户的议价能力就较低,另一方面,本土所也没有形成强大的实力去满足客户的要求。

四、结论

(一)加快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进程 国际化人才方面,本土所要对员工进行跨文化沟通方面的培训,选拔一部分具有留学背景的人才,招聘具有境外上市地认可的注册会计师资格的人才,对语言水平的要求要服务境外上市地(香港、纽约、新加坡、伦敦)的需要,包括英语、小语种、粤语等。此外,本土所应设立情报部门,利用竞争情报的手段,收集四大在人力资源管理等诸多方面的情报。设立境外分支机构方面,本土所面临的四大垄断现状,和国家对本土所提出的做大做强的期望是存在冲突的,所以,政府应出台帮扶措施,打破四大对于H股上市公司审计业务的垄断,相关政策不能再向四大偏移,尽快帮助本土所在香港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大力支持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在其他国际金融中心设立分支机构,为本土所的国际化人才累积经验提供机遇。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方面,本土所应加大资金投入,输送人才到国际机构交流学习,或者吸收来自四大的优秀人才,提高本土所对国际会计准则的理解与把握,诚信经营,树立品牌,在获得境内投资者认可的同时,通过优质的A+H审计服务,赢得国际投资者的信任。

(二)大力开拓H股审计业务和非审计业务 H股审计业务方面,获准从事H 股企业审计业务的本土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应密切关注A股上市公司的发展动态,提升自身能力,树立品牌,获取更多A+H审计业务,打破A+H上市公司对四大的崇拜,加大投入阻止四大对于A+H客户资源的争夺。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大与投行和保荐人的沟通,向他们推荐本土会计师事务所的H股审计服务,避免由于投行和保荐人对于四大的偏好,影响A+H上市公司的决策,而使本土所失去机会。非审计业务战略方面,本土所应把非审计业务的开拓提升到战略高度,并逐一分解到经营层面和业务层面,利用本土所在中小企业客户数量上的优势,行业覆盖范围广的优势,把为客户提供的服务从审计业务扩展到非审计业务,并在此过程中,发展一批具有高成长性和持续经营能力的企业客户;此外,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开展的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排名,要在评价指标中加大非审计业务收入的权重,引导本土所发展非审计业务。形成行业审计优势方面,会计师事务所应吸收客户的知识,提升或构建其核心竞争力,表1不仅表现出四大在重点行业的垄断地位,还说明四大通过服务于这些行业累积了丰富审计经验,把获取的客户内部知识内化为事务所本身的审计经验,通过不断地修改和总结,实现在其他客户审计业务中的应用,从表2可以看出,还有很多行业四大尚未进入,这也是本土所形成自身行业审计优势的机遇。

(三)通过合并做大和通过品牌做强 本土所要通过合并扩展新领域,获取优质客户,进入目标市场。合并后要着力打造事务所品牌,具备境内外统一服务的能力,提升本土所的议价能力,避开低价获取客户等恶性竞争行为,改变审计费用低水平的现状,实行差异化战略,在四大还未占据优势的行业大类、门类中发展客户资源,先于四大累积在这些行业中的审计经验。本土所实施走出去战略,一方面可以将竞争较为不激烈的新兴市场作为目标,从国内输送高级管理人才和国际化人才,从当地招聘业务人才,利用合作伙伴的资源和网络来实现国际化;另一方面,本土所可以在客户H股或美股上市时,通过追随方式实现国际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卢华基:《信永中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经验》,《中国注册会计师》2009年第9期。

[2]常河山:《品牌意识及内隐自尊影响品牌决策的实验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

[3]耿卫:《基于五力模型的我国电信3G业务竞争力研究》,《情报杂志》2011年第S1期。

[4]丁洁兰、刘清等:《基于“五力模型”分析的图书馆竞争战略》,《情报杂志》2011年第9期。

[5]付旭梅:《我国内资会计师事务所的竞争力研究》,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篇7

关键词:3D打印;食物;制造业

一、引言

3D打印(3D printing,又称增材制作技术或激光堆积型技术)是一种快速成型技术,它以数字化模型为基础,借助3D辅助设计软件(如CAD)在电脑中建立起三维模型,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构造物体,因为分层加工的过程与喷墨打印十分相似,所以也可以直接理解为“喷墨”,但其与传统打印机最大的区别就是其使用的“油墨”可以非常多样,从有机物到无机物,几乎所有的材料都可以用来进行3D打印。

由于3D打印在制作工艺方面的创新,被认为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生产工具”。3D打印技术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经出现,但由于价格昂贵、技术不成熟,早期并没有得到推广普及。经过20多年的发展,该技术现在已经更加成熟、精确、价格合理。目前,3D打印技术已经应用到许多学科领域:工程师和工业设计师利用3D打印将设计方案转换为原型并测试;外科医生使用3D打印制作器官模型及协助策划复杂的手术方案;考古学家利用3D打印制作珍贵文物的复制品,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研究,这样的创新应用正在不断进入大众的视野。

二、3D打印技术在食品制作行业的发展现状

当前,3D打印技术在食品制作领域的应用主要是简单的甜品和不需复杂烹饪加工的主副食。

(一)3D打印技术在甜品制作的应用

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研究人员于2011年就推出了世界首台3D巧克力打印机原型。与普通喷墨打印机的原理相似,3D巧克力打印机的工作原理也是扫描、分层加工、出型等,而它使用的“油墨”则是液态巧克力,打印出来的成品则包罗万象,从巧克力食物到巧克力日用品,乃至巧克力服装。这种机器由控制电脑、自动化食材注射器、输送装置几部分组成,使用者首先在电脑预装的100多种立体形状中进行选择,点击“打印”之后注射器上的喷头就会将食材均匀地喷射出来,以逐行逐层打印的方式制作立体小甜点。这台机器现在的售价为上千欧元,但随着近年3D打印技术的迅猛发展势头,笔者预计5年内这样一台机器的价格能降至约几百欧元。

这种机器存在的最大优势在于能根据使用者的设想制作任何形状的甜品类食物。进一步来想,3D打印机有助于利用全新食材,便捷地制作非传统食品。比如食品加工者从藻类、昆虫中提取蛋白质,而后“打印”成消费者想要的各种形状的高蛋白含量营养食品。

(二)3D打印技术在主副食制作的应用

目前,3D打印技术在我们生活常见食品的制作上也有了技术突破,在市场上得到了初步应用。

2013年12月,西班牙自然机器公司(Natural Machines)了一款3D食物打印概念机,让人们无须满身大汗的在炉火前烹煮,轻轻松松就能制作出美味食品。这个名为“Foodini”的3D打印机是一款融“技术、食物、艺术和设计”于一身的产品,能够制作汉堡、意大利面和各类蛋糕等多种食物。Foodini内设的五个胶囊可用来储存不同食材,就如同普通打印机装有不同颜色的墨盒一般。它所制作出的食物形状、大小和用量都由电脑操控。此外,用户还能通过Foodini自主决定食物的形状,不仅能做出扁平的饼干,也能完成“高大”的巧克力塔,甚至还能在食物上完成卡通人物等私人定制造型。

Foodini目前仍处于测试阶段,预计2014年年中会在英国上市,售价为835英镑(约8400元人民币)。

(三)3D打印技术在航天食品中的应用

随着人类载人航天经验的逐渐增加,太空食品不断改进,质量也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复水食品的出现,使太空食品告别了单一的牙膏式流体,开始进入食品供应丰富多彩的时代。但是食品花样和种类受到航天器载量、体积以及食物储存时间的限制,仍有较多不便。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为载人太空远航,如探索火星可能持续数年的任务而必须准备丰富且充足的食物。对于如何解决食物多样化和长期储存的问题,NASA应用到了3D打印技术。

2013年5月,NASA选中机械工程师 Anjan Contractor和他总部位于得克萨斯州的系统和材料研究公司(Systems & Materials Research Corporation),向其投资12.5万美元,研发能为宇航员制作“营养可口”并能长期储存食品的3D打印机,以改善宇航员枯燥单一的膳食条件。该公司计划把所有做进宇航员食品的营养成分,例如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都以粉末形式储存在不同的“墨盒”中,设计保质期最长可达30年。然后3D打印机将按照“数字菜谱”混合各种粉末,制作色香味俱全的食品。

三、未来3D打印技术在食品制造业的应用设想

食物是由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或水构成,能够藉进食或是饮用为人类或者生物提供营养的物质。通常我们人类在生活中把食物分为主食和副食两个大类。

(一)未来3D打印技术在主食中的应用设想

主食指传统餐桌上的主要食物,是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由于主食主要摄入碳水化合物特别是淀粉,因此以淀粉为主要成分的稻米、小麦、玉米等谷物,以及土豆、甘薯等块茎类食物被不同地域的人当作主食。3D打印技术在主食中的应用较为简单,设想未来在3D打印机“墨盒”制作的过程中,淀粉类的谷物及块茎类食物都可以研磨成细微的粉状。在使用时,利用喷头将粉末与水、油等混合,再通过堆栈、烘焙等一系列设计加工即可成型。可以想象,3D打印技术在主食类食品制作上的运用,对比传统储存――制作的方式优势非常大,无论是米饭、面条还是馒头等各种只要我们能想象到的主食,都不需要分类储存大米、面粉、玉米等原材料,可以直接通过高浓度压缩、封闭的多个墨盒来储存,并一体化制作,既方便携带,又可以长期储存保质。

(二)未来3D打印技术在副食中的应用设想

副食就是指除了米、面等主食以外,鸡鸭鱼肉、水果蔬菜等不是主食的食品。

1、3D打印鱼禽肉。在3D打印技术还未成熟之前,科学家们已经开始尝试各种方法来人工合成肉类。但是无论是形状还是色泽、口感,都与真实的肉类相差甚远。现在3D打印技术的出现,让人们看到了新的曙光。2012年4月份,德国斯图加特夫琅禾费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成功利用3D打印技术构造不规则模型的技术优势打印出人造血管。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科学家受到德国研究人员的启发,试图使用3D打印技术在糖类物质构成的框架上打印出人造肉,并使得鲜肉组织的口感与真肉相近。

其工作原理是将肉由内向外“打印”出来。先“打印”出脉管系统,脉管依附于糖“框架”进行固定,然后围绕着这些脉管系统逐层打印肉细胞单元,肉就会围绕着这些脉管从内向外扩展成任意想要的形状。按照设想,这种技术能够培育出具有真实肉纹理及口感特点的人造肉。除此之外,该技术还可以用来打印出带脉管组织的人造器官,现在医学界已经在3D打印器官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目前,科学家们正在努力开发这种既十分刚性又能以三维圆柱细丝形式稳定存在的糖类混合材料,而且这种材料还要易溶于水并且对细胞无毒副作用。虽然目前理论界还有许多机理尚不十分明了,但深入地研究下去肯定会收到令人兴奋的结果。

2、3D打印蔬菜水果类。

根据食用位置的不同,我们可以将蔬菜水果笼统的分为根茎类(如萝卜、莴笋等)、叶类(如白菜、菠菜等)和果类(黄瓜、苹果等)。其中根茎类和果类3D打印的理论难度较小,一般都为规则的圆柱体或者椭球体。而且,在使用时只需考虑其食用目的,不用考虑留种培育,这样就不需要完全一模一样的复制原目标,只需要培养出大量的果肉细胞并加工制作成墨盒,在使用时打印出可食用果肉部分即可。这样,在未来3D打印应用中,可以在新型糖类框架和脉管系统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不同的果肉细胞墨盒从内而外打印出任何使用者想要的根茎类和果类的蔬菜水果。

叶类蔬菜的打印难度对比根茎类和果类较为复杂。从形状上来讲,叶类蔬菜形状不规则、组织结构较为复杂,而且不同的叶类蔬菜之间差异性比较大,难以直接复制。但是如果把叶类蔬菜的结构拆开,再细分为茎和叶两部分,这样大部分蔬菜的结构就简单明了和一致化了,如芹菜可分为芹菜茎及芹菜叶,白菜可分为白菜茎和白菜叶等。除极少数以花器或肥嫩的花枝多层复合卷曲构成产品的花菜类,如西兰花难以高精度打印外,其余蔬菜都可以通过拆分茎、叶逐个打印,而后以组合还原的方式来复制出任何使用者想要的叶类蔬菜。

总之,3D打印技术在食品制作领域的应用研发应该倾向于原材料的储存还原、加工造型和冷加工食品的制作,如需进一步自动制作成品菜肴,则需要其他种类的科技设备进行配合。

四、未来3D打印技术在食品制造业应用的前景分析

3D打印机多年来一直在制造加工领域默默发挥着作用,尤其是近年来计算机能力的不断提高和材料技术的不断突破,以及其他配套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它愈加发挥优势,进一步拓展应用到了其它领域和行业。相比其他传统制作加工食品技术,3D打印至少有以下优点:

一是加工简单,周期缩短。机械操作对比手工操作在重复性工作上具有天然优势,它可以大幅度缩短工期、减少人工劳动力,如制作主食类食物,人们在3D打印成品的基础上只需要少量加工就可以进食,大大提高了工效。

二是节省原料,费用降低。传统制作加工是减材制作,一般都会有10%-20%的原材料浪费,而3D打印是增材制作,没有其它复杂的工序,材料基本是“按需配给”,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降低了成本。

三是有利于制造复杂、特殊的食品。3D打印擅长制作个性化、复杂化和高难度的物体。打印一个即使是复杂程度难以想象的特殊物体,也并不比打印一个外形简单的长方体消耗更多的时间和成本。这恰好可以满足当前社会人类追求个性化、私人定制的趋势,同时也与传统制作批量化、规模化的特点形成互补。

四是便于长期储存、节省空间。3D打印技术采用的墨盒可以对基本食物单元如巧克力、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肉细胞等进行高浓度、全封闭的压缩,这种储存方式使得可以将相同构成的不同物体进行合并,需要时再还原为不同的原材料,即方便携带,又节约资源,而且还能拥有超长的储存期。

五是对制作人员的操作技能要求不高。3D打印由计算机操纵读取事先已经形成并存储好的图纸文件,而后进行喷制打印,即使再复杂的物体,对制作人员的操作技能要求也不会很高。

六是不受场地和环境限制,能实现远程制造。3D打印只要有适宜的原材料,不用专门的环境和场地,就能根据图纸打印出实物。甚至可以由计算机远程通过网络发送图纸文件,连接目标3D打印机进行制作食物。

虽然有以上诸多优点,但受制于目前的技术水平以及材料、成本等原因,3D打印制作食物,还存在不少局限性。

一是可用材料不多,打印种类有限。某种意义上讲,3D打印的难度不是在其技术本身,材料才是3D打印最大的技术瓶颈。它直接影响打印目标的成型速度以及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还原程度,因此3D打印制作食物的应用还有待于打印材料的突破。目前材料研发大大落后于市场需求,3D打印食品可选的材料并不多,导致“有锅无米”。

二是打印精度不够,产品质量不好。3D打印是层层叠加形成产品,打印分层越细、切片越多、厚度越薄,则产品制作越精细、性能越好、还原越逼真。但由于现在技术限制,3D打印机的成型精度还比较有限,其分层切片厚度不可能很薄,分辨率也不高,这就影响了性能和外观,造成打印成品表面粗糙、还原度低,制成的食品外形不好。况且切片厚度太薄,层数太多,送丝或喷挤速度即打印速度如果不能跟上,将致使打印速度减慢,生产效率下降,成本上升。

三是前期准备要求高,后期处理不能缺少。3D打印前要先获得产品的数据,在计算机上进行产品设计和3D建模,要求设计人员除了能熟练应用计算机和相应设计软件外,还必须具备工程设计和结构方面的知识。另外,打印出的食品有时仍需进行烘焙、蒸煮、煎炸或拼接等后期工作。

篇8

【关键词】哈大齐城市群;经济联系;强度分析

一.研究方法与模型建立

城市群经济空间区域范围是随着城市经济总量、人口规模、城市空间布局等因素在逐步动态变化的过程。为了研究的方便,本文确定以下原则与方法:

首先,中国各类统计数据是以各级行政区为框架提供的,因此尽量保持完整的城市行政区。其次,哈大齐城市群经济空间是以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为核心而形成的,故利用空间交互理论的相关模型对哈、大、齐的吸引范围进行计算。

1、引力模型及改进

引力模型源自物理学中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之后有学者发现地理位置上越相近的国家之间贸易流动规模越大的规律。测度任意两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最常用的方法是引力模型。

本研究对该模型进行了改进,引进反映两城市产业构成差异的EG指数中的产业集聚指标指数(Sr)和表征一个城市行政区划内经济规模的GDP(G)。由于哈大齐城市群尚处于初期的发育阶段,各城市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因此本研究在哈大齐城市群中,两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与产业集聚指标指数成正比。这样,本文修正引力模型如下:

(1-1)

在公式(1-1)中,各变量描述如下:为两城市经济联系强度;Pi为i城市人口规模,Pj为j城市人口规模;Gi为i城市经济规模,Gj为j城市经济规模;Dij为ij城市之间的距离;b为城市距离指数,是一个常量。本文主要研究哈大齐城市群内任意两城市之间的经济关系,因此,确定本文中b=2。Sr为产业集聚指标指数,其计算公式为:

(1-2)

公式(1-2)中,各变量描述如下:Iit为i城市t产业的就业规模,Ijt为j城市t产业的就业规模,n为城市规模产业总数

2、经济联系强度模型

根据公式(1-1)、(1-2),确定本项目计算城市经济联系引力模型如下:

(1-3)

根据本文最终确定的经济强度模型,对模型内各项研究指标进行选取,根据模型,确定本文研究指标如下:P指标:本文确定为城市非农业人口规模;G指标:本文确定为城市市区国内生产总值;D指标:本文确定为城市之间的最短实际里程;B指标:本文计算任意2城市联系,故确定为2;I指标:本文确定为产业就业人数。

根据以上指标,对各指标数据进行实际调查分析,并将数据带入模型,最终计算出哈大齐城市群各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

二.模型结果分析

根据确定的城市经济联系强度模型,对哈大齐城市群经济联系强度值进行了计算。首先是确定模型数据来源,其次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

1.数据来源

本文所有数据均来自研究者对哈大齐城市群的实际调查和各城市的统计数据(2010年)。在哈大齐城市群的选取中,本文确定重点城市为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绥化四个城市。各城市GDP和人口规模数据见表2-1,城市之间距离见表2-2,各城市产就业人数来源于统计资料。

2.计算结果分析

根据公式(1-3),运用上述数据,本文分别计算出了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绥化四个城市2010年经济联系强度值,见表2-3。

(注:表格中0表示城市自身经济联系强度的倒数的极限)

根据以上数据,各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区间在0-20之间,详见图2-1,经济联系强度散点图。根据散点图,本文选定的4个城市绝对经济联系强度较弱。但是在相对区间内,哈大齐城市群内部,哈尔滨和绥化的经济联系强度在10-20区间,相对经济联系较强。

见图2-2,经济联系强度范围图。由图2-1和2-2可以看出:

(1)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任意两个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在0-10的区间内,联系较弱,这是因为哈大齐城市群集聚度较低,现在还处于一个协调、优化之中。

(2)哈尔滨和绥化地区经济联系强度在10-20区间内,相对强度较高,这是因为哈尔滨作为省会城市,对周边城市有一定的辐射和拉动作用,并且这种引力作用在逐步显现。

(3)大庆与绥化、齐齐哈尔与绥化。这两组经济联系强度非常低,在0-2之间。这与哈大齐城市群内部其他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相比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说明城市群内部协调机制较弱,需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篇9

关键词:城市大单位;周边商品经济;分析与思考

城市的大单位一般是指高校、医院、较有规模的工厂等等。其周边的商品经济,是指在其大门围墙附近或周边,以公司或个体户开展的,一种以主要服务对象为大单位群体的商品经营模式。这种模式存在的时间较长,几乎大单位的创办开始,就已经存在,并随着其规模的发展而发展。

一、周边的商品经济的特点

第一,服务群体以大单位的人群为主。凡是做生意的必定要认定服务的群体,即主要的客源。周边的商品经营以大单位的群体作为主要的服务对象,例如医院以病人为主要服务对象,高校以学生为服务对象,工厂以工人为服务对象等等。大单位人数较多,消费水平也并不是很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必需品、饮食、学习等各方面的要求增多,特别是年青人喜欢样式、口味等的变化与新鲜。假如在校大学生每月的平均消费为600元,一所大学的在校生有几千人,这就为周边的商店提供了许多商机。

第二,商店以单位大门为中心,从两侧展开设立。大单位的大门是客流量最多的地方,是最有利的商业地段。从目前的情况看,有的高校,原来就是位于市区,有一些高校虽位于郊区,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与扩大,学校的周边已是形成较有规模的生活居住区,加上学校的几千名学生,为做生意提供了必要的对象。又如医院:大的医院有上千张病床,每个病床至少有一个陪人,加上亲戚、朋友、同事前来慰,更使医院的人流川流不息。但从大单位周边的商业规模看,这些商店并不是很大,大多数以租赁的形式,在大单位门口的两侧或对面,密集地展开。具有以大单位为中心开展经营的特点。

第三,经营主要时间与大单位的三餐就餐,休息时间同步。服务对象以大单位人群为主,所以群体较有空闲的时间即为一日三餐、晚上、节假日。如医院的病人、陪人在此时间,均到医院的周边购买饭盒或就餐,客流量明显增加。学校的学生、工厂的工人更是如此。特别是卖餐饮的,三餐时更是人头涌涌、生意兴隆。晚上同样,也有一个小。但是,在春节、中秋节等重大节日或在寒暑假期,病患者出院回家,学生放假回家,工人回乡探亲,服务主体的人数大降,生意清淡,有的门可罗雀,甚至少数商店关门休息。充分体现了主要的营业时间具有与大单位作息时间同步的特点。

第四,以大单位群体需要的项目作为经营内容的主题。学生、病患者、工人的需要就是商机。所经营的项目大体上是日常生活、学习、娱乐等所需要的商品。学生需要学习上的书籍、考试资料,资料的复印、毕业论文打印等,所以该行业也会应运而生。学生在学校的食堂吃腻了一种口味,需换换胃口,朋友的聚会应加点菜,病人也同样,需要新鲜、易消化的食品,所以餐馆更是在其周边开得最多的铺面。如某肿瘤医院旁边,就有药铺3间,抗肿瘤的药品在架上随处可见,小的食馆,比比皆是。又如广东省的广东工业大学是全省专升本重点考场的所在地,与教育厅和学术交流中心毗邻,学生的客流量高、全省高校、普教来教育厅办事的人员络绎不绝,相适应的在周边,开的均是大学的考试、研究生考试、职称考试、相关资料的商店。从总体上看,消费群体的需要就是商机。

第五,采用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适者生存。在商品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为经营者提供了商机。激烈的竞争,存在着较大的风险,淘汰了劣者。在发展上,迫使经营者在经营方面花样百出,如店小但商品繁多,薄利多销,对老客户还可以赊账等等。广东省粤东的某高校,前几年学校未推出“一卡通”的时候,学校食堂的饭票,照样可以在学校周边的商店使用。还有,只要学生一个联系电话,饭盒不久就送上门,医院也是如此,在三餐即将到来之时,就有人把他们店经营的快餐单送到每张病床前,并附有联系电话,可见经营者的灵活程度。当然,有的商店也在激烈的竞争中倒闭,新的经营者又重新把铺面打扮,开始营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二、周边经济的发展与大单位的关系

究竟大单位周边的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大单位存在着什么关系。分析起来,主要是以下几点关系:

第一,与大单位的规模发展,人数、消费水平成正比。大单位的规模越来越大,人数越多,消费水平越高,提供的商机就越多。如医院的病床数越多,规模越大,势必消费的群体越多。同样,高校的规模也决定了学生的人数。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与扩招,学生数的增加,高校周边的商店越开越多,也出现原是住宅的居民房子改成铺面、其他单位的围墙改成铺面出租的现象等等。学生扩招得越多,高校的规模发展得越快,铺面在高校周边的申延越长。所以,可以说,周边商业经济的发展与大单位的规模发展,人数的增加成正比。

第二,与大单位后勤保障及社会化发展成反比。大单位的后勤越有保障,如食堂经济实惠、可口卫生,单位的主要消费群体就留在本单位,但是随着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大单位也逐步把后勤服务推向社会。从高校的后勤社会化来看,也是从扩招逐步推广开来的事。后勤社会化开展的是有偿服务,但由于受高校后勤人员的出路安排及福利、校园的面积、资金的投入、投标人的素质、收费的高低等等因素的影响,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有的高校办得比较成功,有的办得不如人意。如广东的华南师范大学,其学生食堂,办得红火,菜色品种繁多,物美价廉,五间食堂均通过了广东省高校标准化食堂评估验收,其中,沁园、楠园被评为广东省高校优秀食堂,陶园被评为全国高校百佳食堂。尤其是名为“陶园”的餐馆,办得更为出色,学生们的聚会、家长来校的加餐、外校的嘉宾都是在此用餐,每年上缴学校的利润约为几百万。因此,该校周围的餐馆,就没有几家。同样以广东省某些高校为例,由于学生食堂经营的不善,学生到校外就餐的人数,几乎与在校内就餐的人数一样多。可以说,高校的后勤社会化,办得越成功的,高校周边的商品经济的发展越慢,规模越小。所以,与大单位的后勤保障及社会化的发展成反比。

第三,受大单位位置周边的情况制约。大单位周边的商品经济发展,同样受到大单位位置周边的情况制约。如有的高校校门面临公路,周围均是单位,没有居民居住,没有可出租的店铺,高校周边的商品经济就发展不起来,如果高校的周边是街道,并有居民的生活区,可有适当的铺面出租,其商品经济发展就比较快速。如粤东位于郊区的汕头大学的大门,面临的是公路,两边的围墙没开成出租的店面,对面是其他的单位,周围没有居民区,学生宿舍距离大门尚有一定的距离,学校的后勤保障发展很好,所以,大门周边的商品经济就无发展。

第四,大单位周边的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大单位后勤社会化的补充与与有力的竞争者,并惠益于群众。大单位周边经济的发展对大单位后勤社会化是一种补充,其祢补了大单位后勤社会化的不足之处,为大单位与周边的居民提供了生活上的方便。另一方面,房屋的出租。为学校及附近的住户带来了一定的收入,创造了许多的就业机会,增加了他们的收入,彼此之间是一种互惠的关系。由于周边的商品经济的发展,给大单位的后勤社会化特别是高校,带来了激烈的竞争与压力,从而促进大单位社会化的改革、挖潜与创新。那一方面的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服务质量好,将是赢家。我们应看到,两者间的竞争,给大单位的消费群体带来了更多的实惠。

三、大单位周边商品经济发展引发的思考

大单位周边经济的发展有着好的方面,同样存在着一些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重视、思考与采取相应的措施。主要是有如下几点:

第一,食品存在着卫生安全的问题。大单位周边的饮食店与食品店,竞争激烈,导致他们千方百计想降低成本,招引顾客,追求利润,从而引发出食品的安全问题,这样一来,存在着较大的不卫生隐患,如餐具的消毒、蔬菜的泡浸消除农药的残留是否做到位,有无使用“地沟油”,等等,所以不排除大单位的消费群体会受到疾病的传染。因此,大单位应经常和消费群体提醒这个问题,应高度引起大单位,特别是学校的重视。

第二,周边存在着安全的问题。大单位的周边存在着治安的问题,特别是学校周边治安环境问题突出,存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上个别不良分子,准对学生涉世未深,且多为外地学生,诈骗、敲诈、扒窃、抢夺、抢劫等行为都有发生……。二是校外无业人员或非法分子在周边骚扰滋事或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由于周边餐饮业经营的时间较长,特别是在夏天,大单位的年轻人在较晚的时间还外出吃夜宵、或喝啤酒,但周边同时也是向社会开放,人员比较复杂,同样不排除在和社会上的人存在着发生纠纷等不安全的问题。同样应引起大单位,特别是学校的重视。

第三,影响校容与交通的问题。在周边的商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出现商店强占路道、垃圾乱扔等不注意卫生的情况,即影响了大单位的交通、对大单位的容貌也带来不利的影响。这些不利的情况并不是大单位全部能管理的事情,只能向地方政府反映,并及时协助政府有关部门部门,对其进行整治,使其逐步趋向规范化。

第四,有些地方值得大单位后勤社会化学习。大单位周边的商店,绝大部分是个体经济,他们需自筹资金、租用场地、购买设备、雇佣一些临时工等。而大单位的后勤社会化的各个部门,有大单位的资金投入、主要的人员工资大单位负责、场地与主要的设备大单位投入,相比之下,是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在实际的经营中,个体户他们却有一定的竞争力,甚至有的办的并不比大单位后勤相同部门差。如食堂就是一个较为突出的例子,有些大单位的食堂,有许多的人到外面就餐,因外面的餐饮业店品种繁多,价格优惠,一个快餐店就能做出二十几种的菜色,工作人员才四名,营业时间从早上10点开始到晚上很晚才关门。从资金投入、营业成本、营业时间思考,是不是应检查大单位的食堂办得如何?这些问题应很好地值得我们学习与思考的,去寻找原因,改进大单位后勤社会化服务于质量,从而取得更好的效益。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网络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人们在互联网上的活动越来越多,这些活动产生了非常庞大的数据集,对这些数据集的科学处理和应用就是大数据。大数据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给传统的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本文就大数据的概念,以及大数据对网络经济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一、大数据概述

大数据是原先就存在与物理学、天文学以及金融界等各个领域,只是几年来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在社会当中体现出了越来越多的能量,逐渐引起了相关领域专家的广泛关注。美国在2013年就启动了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并且在其上面投入了巨大的财力和物力,他们已经意识到,大数据在这信息发达的时代,必将产生巨大的作用。我国在“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也提出了把大数据进行产业化发展。一时之间各大学术刊物都纷纷发表了大数据探究性文章,大数据成为了社会的热点问题。大数据,简要的说就是通过普通软件无法在有效时间内收集、分析、处理、应用的大规模数据信息。这里所说的大规模通常超过了100TB,并且是高速、实时的数据流。大数据一般具有数据规模大、种类多、价值密度低、处理速度快四个特征。

二、互联网经济的发展

互联网经济是社会经济随着网络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主要是人们通过网络进行消费活动的经济现象。在互联网经济中,商品的生产、消费,和主体的经济行为包括信息的获取,市场发展方向的预测、企业发展方向的决策等过程都依赖与互联网。互联网经济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效率高。在互联网经济中,交易双方的交流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交易过程也无需等候,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2、成本低。消费者可以通过透明的交易平台进行商品的选择,而卖方减少了实体店资金的投入,降低了应运成本。

3、风险大。一方面存在着信誉风险,网络平台的审核机制存在一定的漏洞,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造成了信誉风险的形成。另一方面,互联网的网络安全,为客户的个人信息以及资金造成一定的威胁。

4、覆盖广。因为互联网经济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受到了广大青年消费者的青睐,消费群体覆盖面较为广泛。

5、发展快。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经济也得以迅猛的发展。

三、大数据与互联网经济的关系

1、大数据的来源,主要依赖于消费群体通过网上交易留下的信息,以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在网络上留下的痕迹,比如网页的浏览、网购等活动。大数据技术就是在这庞大的数据集内提取出有效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判断出消费者的消费倾向、社会的发展方向,给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以科学的指导意见。大数据产业实现盈利的关键就在于大数据信息的含量和价值。根据IDC和相关部门对大数据调查的结构,大数据蕴含着以下几个方面的价值。对消费群体进行详细的划分,根据划分结果对每一类群体采取相应的商业行为。

2、运用大数据,分析出消费者最新的消费动向,对商品的满意程度,以及对商品新功能的期望等等,利用这些分析结果为厂家提供科学生产的指导意见。

3、提高大数据研究成果产业化,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4、有利于企业对于商业模式和商品服务的创新。与传统的商业模式相比较,传统的商业模式是通过生产、营销的效果来看生产方向的对错,而大数据背景下的网络经济模式,是通过对以后将会产生的营销效果的预测来指导生产。大数据在数据分析和预测方面的功能使传统商业无法比拟的。由此可见,大数据的存在,为企业的生产方向提供了科学的依据,进行有的放矢地投资和生产,避免了盲目生产带来产品滞销的危险。另外网上交易有效降低了交易成本。大数据依赖云计算技术,为网络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数据资源,降低供需双方信息的不对称,顺畅了供需渠道,提高了网络交易的效率。但由于大数据所要求的软硬件环境以及监管机制等都越来越严格,这便对网络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然,大数据虽然可以完善信息的传递模式,但是在信息监管机制的影响下,差异性供给主体或者需求主体可能会利用自身的优势获取更多信息,加剧了信息的不平等性,继而引发恶性竞争,为此,政府需要从宏观角度进行调控,规范各方交易,构建出完善的竞争格局,保证网络经济行为可以有序的发展。且就我国的情况来看,还缺乏网络经济发展的法律监管体系,无法促进网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在大数据时代,虚拟经济的风险更大,为此,必须要做好立法监管工作,制定出能够规范和引导网络交易的法律体系,从支付和交易环节来保证网络经济的有序发展。

四、结语

总之,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为企业的经营模式的改革起到了促进作用,网络的发展有带动了人们网上活动频率的增加。网上大量的数据信息,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契机,如何利用网络数据对企业的发展方向进行精准的判断,将是企业在互联网经济背景下面临的重要问题。在将来,大数据所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都会得到良好的解决,届时大数据将会发挥出巨大的魅力,推动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杨哲煜 单位:湖南长沙麓山国际实验学校

参考文献:

[1]郭莉莉.基于网络经济对国民经济影响的经济学分析[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6(03).

[2]陈小云.消费者参与社交网络营销因素的实证分析[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

篇11

摘 要: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英语在其中起着不可或缺的桥梁作用,同时,人们对大学生英语口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使之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本文主要是对我国大学生口语交际适切性的现状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口语交际适切性的途径。

关键词:大学英语;口语交际;适切性;途径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加上国际化进程的也在逐渐加快,英语在国际交流和合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大学英语教育肩负起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但是,人们过分关注大学英语教育的功利性价值,过多地注重教学目标,这样不但很难从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中走出来,反而更加依赖其清晰可辨的测试成果用来评价大学英语教育,不能充分发挥英语教育的作用。因此,在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就要求教师必须深入探讨解英语的功能性,并充分结合外国文化以及推进汉语言水平的功能,使之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辅相成才构成了完整的英语语言教育模式,进而提高大学英语口语交际的适切性。

一、大学生英语口语交际适切性的概述

在我国的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语考试大纲的评分标准中,将适切性定义为:根据不同场合而选用确切适当的语言的能力,因此,适切性涉及到英语的使用是否与语境、目的和功能相适应。此外,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还包括了社会语言能力、语法能力、策略能力和话语能力。所以,交际的适切性是指在一定语言能力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交际对象、语境和话题等,而采用恰当的会话技能与交际策略范畴。同时,英语口语交的学习必须遵循社会适切性,如果没有适宜的语言使用规则,一切语法将失去其本意。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必须结合具体实际情况,充分引导、帮助学生走近真实的话语场景与话语文化环境中,从而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

二、提高大学生口语交际适切性途径分析

1、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真实、积极的学习氛围

调查显示,目前我国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中,一直以来都是班大人多的格局,并且英语教师大多是由本土教师充当,而外籍教师却少之又少,从而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了大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效率。因为,如果想真正使学生掌握一门语言,并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适切性,就必须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真实、积极的学习氛围,同时,还要使学生对这门语言的国家的文化、历史、地理、政治等有所了解,只有这样通过不断积累与开拓视野,通过接触真实语料可以有效地克服学生心理的障碍,才能切实地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水平与交际能力。

2、通过德育渗透,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口语学习热情

大学英语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也是当今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因为,大学生刚刚完成中学学业,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是非观。处于青春期的他们往往容易冲动,盲从。他们实际上受何种道德影响,形成怎样的道德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受着外在客观环境的影响。在家庭、学校和社会这三大客观环境中,学校是德育的重地,除了学校的德育课,教师的言传身教外,应该而且必须充分发挥大学英语教育的德育功能。切实地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水平,对于学生的错误要耐心去为他们纠正,而不是去否定学生,让学生在英语的口语学习中体会到关怀与温暖,进而激发学生对英语口语学习的欲望。

3、加大文化输入,培养学生语言适切性意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土壤,学习英语语言的同时,也增进了学生的文化知识。因此, 学生在习得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也了解了其它英语语言国家的各种文化,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在传授语言,培训学生口语能力的同时,要特别注意输入特定的习俗化的语言形式、实现与理解话语行为的差异,进而使所学到的英语词汇确切、适当地运用到人际交往和对外合作交流中来。因为,大学英语教育旨在着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各项基本技能,口语教学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只有切实地提高英语口语教学质量,加大文化输入,培养学生语言适切性意识,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英语口语交际的适切性。

4、改进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改变传统、低效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切实地提高大学生英语口语交际适切性。因为,学习外语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参与性,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只有通过学生的实际运用才能获得,并且对于英语口语的学习更多地要关注适用性,只有通过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水平。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英语俨然成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语言工具,英语口语又是英语交流中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国家相关教育部门对大学英语教育模式不断进行改革与发展,同时,英语教材的内容也逐渐涵盖到社会需求的各方面,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已经将大学英语教育的德育、美育、心里调节、学习外国文化以及推进汉语言水平的几大功能融合为一体,切实地将英语教育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上来,并努力地提高大学生口语交际适切性,进而为我国最终提高大学生英语教学水平提供可靠保障。(作者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 曹霞. 提高大学生口语交际适切性途径探讨[J]. 中国大学教学, 2003,(06)

[2] 叶慧敏. 口语交际训练的素质教育效应[J]. 沧桑, 2005,(Z1)

篇12

一、大学生创业的市场现状以及未来前景

(一)市场职位供应多,但专业性较强。我国城市化进程起步较晚,我国现在还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所以,我国在市场职位上的需求量是相当大的,各大企业与公司为了能够广纳贤士,提供大量的就业创业岗位,但是,为了能够给公司带来更多的收益,让公司能够加速发展,他们对于职位的专业性要求非常高,所以,导致大量的专业知识不够扎实,专业素质不够高的人不能够在市场上立足,企业对于专业性的要求也会随着市场的加速而加强,因为,社会要求不断变高,供应商的能也必须加强,那么,这些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是相当重要的。

(二)市场竞争压力大,公关危机处理能力要求足够强。大学生创业本身社会知识都比较薄弱,对于市场危机的处理能力还不够强,应变能力还有待改善,市场竞争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状态下变得非常激烈,这无疑让这些正在创业的大学生感到无比的压力,没有创业经验的积累,没有处理危机的能力,这是很难实现创业的。

(三)市场投资资金不够,竞争能力薄弱。对于大学生创业,资金问题是大学生创业的首要问题,大学生不像成功的商业家们一样有足够的创业投资资金,有的也许家里也没有提供他们创业的资金,所以,大学生在资金上面会感到很吃力,这便对大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能够进行高效的市场定位,合理的进行投资,所谓的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

二、大学生创业业素质与创业心理的现状

(一)大学生创业观念的单一,大学生对于市场的发展方向以及自身的能力的高低的认知都比较薄弱,在创业上只求稳扎稳打,没有大胆的挑战,只是停留在不赔本、不亏本的原则上,这便蒙蔽了大学生的双眼,让大学生不能够发掘自己的潜力,自然而然,在创业方面也不是实现大的突破。俗话说的好:不想当将军的兵不是好兵。所以,大学生这种单一的创业观念是不利于大学生创业的,大学生创业的强烈欲望还有待激发。

(二)大学生的创业心理素质不够高,创业是一个极具风险的挑战,在创业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比如说:短时间的亏本赔本现象、遭到不公平对待等等方面,这些是创业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的,大学生在学校安于享乐,都是受高等教育的人,个人修养都会比较高,对于这些不公平的现象他们都会产生反感,他们对于这些社会恶习都是相当的排斥,其实,这是对大学生创业的一个挑战也是机遇,在挫折中积累创业经验,让自己做一个适应社会的人,所以,大学生的创业心理素质还有待提升。

(三)大学生的创业能力还比较低。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创业成效。当代社会形势下,许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都会受到特别的呵护,对于社会知识都知道的较少,创业能力的重要性提醒我们这一问题是不容小觑的。但是,在现代大学的教育方式下,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都很多,这无疑培养了大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等等,这对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三、如何解决大学生创业的问题

首先,专业理论只是提高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基础,大学生可以多多参加专业知识的培训,积累自己的专业知识,丰富自己的大脑,比如:学校开展创业的知识讲座、参与创业的社会实践等等方面,让自身认识到大学生创业的形势,才能正确的市场定位;其次,创业能力的培养是大学生创业的核心之处,创业能力包括处理危机的能力、创业方向的规划、自身素质的培养等等方面,创业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大学生创业的成效。大学生可以多了解成功经营者的事例,多与人沟通,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等等;最后,大学生创业必须拥有个人的独特之处、树立自身的人格魅力。大学生创业面对比其他创业者更加艰巨的局面,所以,大学生的抗压能力必须高,在创业过程中,能够有诚信经营、真诚的服务、高度的责任感等等重要点,形成自身的人格魅力。

篇13

一、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引领着大学生的消费观。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上竞争需要的开支是学生消费的极大部分

市场经济是一个竞争的经济,反映在学生身上不仅仅是学习的竞争,还有与学习有关的消费上的支出。21世纪是一个竞争的世纪,大学生们尽管有时候看到他们那么得逍遥自在,但在他们逍遥自在的背后有着强烈的竞争意识。大学生们课堂上认真听取教师们对知识的讲解,课后他们也在不同的场所用心的汲取着知识的养分并在此方面消费支出很大。但他们在这方面的消费上体现着他们的理性。大一的学生在完善自己、追赶时代潮流方面花费较多,但可以看出他们的花费是谨慎的、多数同学是深思熟虑后进行消费支出,大二、大三、大四的学生经过了几年的大学生活,在消费上更是理性,适应市场竞争而开出的消费费用占了其开支的相当部分,他们甚至省吃俭用,为实现自己确定的考研目标、攻读各种资格认证、英语过级考试等等不惜一切的消费。在他们看来这些投资对他们就业及实现自我价值是必须的。 是市场经济的竞争性造就的。他们上网查资料、进书店不计成本的购书透着他们的豪爽更体现着他们的理性和睿智。

2.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引领着大学生的日常消费观

市场经济的竞争使学生在学习之外的生活中仍然处在自觉或不自觉的竞争中,影响着他们的日常消费观。

首先,为了更好地学习,他们对自己饮食非常重视。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他们在饮食结构上看重的是营养均衡,这或多或少地增加着他们的开支,他们甚至花钱到校外去听取饮食健康知识讲座。不了解他们的人认为孩子们不懂事、生活奢侈,我作为一个大学教师深知他们大多数人这样做是理智的选择,是学习的需要、用脑的需要、健康的需要。

其次,为了顺利的完成学业、到达就业目的,健身运动开支大。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大学生们更加理智地看待自身健康,运动健身开支是学生乐此不疲的。同学选择定期的体育锻炼,他们在充分利用校内的体育资源的同时,也积极参加校外休闲健身俱乐部的相关活动。大学生的健康消费也涵盖了运动器械用品、衣物等内容。在大学生的健康运动中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我们这个时代的活力,看到我们民族的希望。在大学生的理智健身运动中不仅仅造就了一代生龙活虎、健康向上的学子,更重要的是大学生引领的健身运动使中华民族的脊梁更加坚挺有力。学生们的健康运动消费观彰显着学生们的睿智。

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 “自我设计”的消费开支增加

市场经济使每个学生的个体意识、自主意识增强,他们一方面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尽自己最的努力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学校、同学和社会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在这方面的开支很大;另一方面,一些学生开始注重于自我设计和自我实现,并把它同实现人生价值等同起来。

首先,同学们在进行自我设计时注重穿戴,并且在这方面的花费很大。他们理智的看待穿戴,不再以是否朴素为唯一的评价标准,他们紧跟时代步伐、甚至引领时代潮流,他们花钱使自己穿戴合体、着装时尚、美观大方,彰显着时代个性。更重要的是大学生在穿戴之中学会了审美、找到了自信,在穿戴中意识到了什么是现代化,从中也或多或少地意识到了自己肩负的重任。他们在穿戴中成熟、在穿戴中向世人展示大学生的知识与素养的和谐、大学生与时代的和谐、中国的和谐。大学生们深知他们的穿戴不仅代表着自己,更代表着时代。所以说他们在穿戴消费上是理智的、健康的、和谐的。

其次,化妆越来越被学生所看重。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大学生们正处在爱美、时尚的年龄,化妆美化自己是许多大学生较上心的事情。他们花钱买化妆品将自己打扮的人见人爱。透过大学生的化妆我们看到他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素质的提高。因为在校园里到处看到的是美的化身,同学们美而不艳、靓而不妖,因为他们化妆的目的是让社会接纳他们而非为招摇,通过他们的化妆我们看到了大学生身心的和谐。他们的钱花得值。

三、市场经济条件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消极影响

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在对大学生的消费观的影响上亦是如此。市场经济在对大学生消费观产生积极、向上的影响的同时或多或少的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甚至有的方面我们觉得不能忍受。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攀比消费严重。在大学校园中,攀比消费是大学生消费的一个主要误区。一些虚荣心强的大学生错误地把消费水平作为家庭经济状况的衡量尺度,为了显示家庭经济地位的优越性,并获得与这种经济地位相适应的文化认同,便盲目地追求高消费。他们比谁穿的服装牌子名气大,比谁的手机功能多,谁的手提电脑值钱多。

其次,大学生消费的铺张性浪费性。当前的大学生消费观有些是不成熟的。大学生的消费呈现出超前,即超过了社会的平均消费水平,又超过了家庭的平均收入水平。我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37.9%,而大学生的恩格尔系数仅为29%。许多大学生在校的消费水平大大地高于毕业后的初始工资水平。

篇14

[关键词]大蒜;国际竞争力;市场占有率;质量升级指数

[中图分类号]F75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2)03-0012-04

作者简介:罗峦(1973-),女,汉族,湖南长沙人,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欧雪辉(1988-),女,汉族,湖南益阳人,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农业经济管理硕士研究生。一、引言

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大蒜生产和出口国,大蒜的出口创汇在蔬菜中位居榜首,大蒜出口额从1994年的0.76亿美元,占蔬菜出口总额比重6%到2009年的10.86亿美元,占比21.75%,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年均增长率达到11%。从国际市场来看,我国大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超过60%。我国的大蒜出口主要集中在印度尼西亚、美国、巴西、日本及东南亚等地区,其占有率达到80%以上。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中国大蒜的出口关注度不断提高,其中Alberto Jumbo(2003)的研究表明,中国向安第斯共同体出口的农产品有大蒜、大豆、蘑菇、苹果、猪肉、大米和梨等,但是只有大蒜、大豆和蘑菇在安第斯共同体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姚秋菊等(2007)认为中国大蒜出口仍然存在着外向型农业中介组织及信息服务体系发展滞后,大蒜出口初级产品和原料性产品居多,高附加值产品偏少,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刘玲等(2008)认为中国大蒜具有质量好、个头大、耐贮藏等特点,在国际市场上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但是,中国大蒜的出口仍然是以初级产品为主,出口量大,价格低,竞争力低。徐会苹(2009)认为,我国大蒜出口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价格和非价格两种因素,就价格方面来看,中国大蒜的出口单价比其他主要大蒜出口国要低得多,具有竞争优势;就非价格方面来看,质量不断提高,产品开始呈现多样化,加工和流通系统不断完善。张强莉(2006)利用MPR、TSC、RCA等方法分析了中国大蒜产品国际竞争力,认为我国大蒜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占据世界第一位,具有比较优势,但是竞争力并未达到世界第一位。

本文结合国际市场占有率、显性比较优势和贸易竞争力指数这三个指标从不同角度综合测算出我国大蒜出口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然后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我国大蒜产业竞争力强的原因,希望通过对大蒜出口贸易进行分析,对促进我国大蒜产业和蔬菜产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二、我国大蒜国际竞争力的测算和比较分析

(一)国际市场占有率分析

从图1可知,我国大蒜国际占有率的发展趋势分为两个部分:1.从1992—1998年我国大蒜出口市场占有率呈下降趋势;2.从1999—2010年我国大蒜出口市场占有率处于上升阶段。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国大蒜的国际占有率快速提高。

图1大蒜的市场占有率分析单位:%

资料来源:根据UN COMTRADE和FAO数据库资料整理计算得出(二)显性比较优势(RCA)指数分析

从表1中可知,1992—2010年显性指数都远大于2.5,说明我国大蒜出口在国际上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从整体上看RCA指数是下降的,这是因为我国的总体的贸易额增长率大于大蒜产业的出口增长率。然而,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工业创汇能力比农业要弱,即使工业化程度高的国家出口数量相当的大蒜,其RCA会偏小。如中美两国出口同等数量的大蒜,美国的RCA会明显小于中国。因此,不能简单地根据一个指标判断一个国家的市场竞争力强弱。

(三)大蒜的贸易竞争力(TC)指数分析

从表2中可知,我国与阿根廷的大蒜贸易竞争力指数都在1附近波动,表现出很强的竞争实力;西班牙大蒜竞争力一般,法国和墨西哥大蒜竞争力则越来越弱。

通过以上分析,从MS以及RCA看我国大蒜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从TC指数来看,我国大蒜的竞争力还没有达到世界第一的水平,面临阿根廷大蒜的挑战以及西班牙大蒜的潜在威胁。但是,根据FAO统计,2008年我国大蒜出口量仅占总产量的8.37%,而阿根廷和西班牙大蒜的出口量分别占其总产量的78.8%、36.6%。因此,我国大蒜出口的市场潜力很大,国际市场竞争力很强,我们应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大蒜产业出口贸易的发展。

欧雪辉罗峦:我国大蒜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欧雪辉罗峦:我国大蒜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三、中国大蒜国际竞争力形成的原因分析

(一)成本优势

根据FAO数据库中各国的大蒜出口价格,以我国的出口价格作为对比基础,计算出各主要大蒜出口国的出口价格比(见图2)。从图2可知,我国的出口价格一直处于低位,许多国家的价格是我们的2~6倍,甚至出现过9倍多的情况。我国与阿根廷、墨西哥的出口价格差距是最小的,也达到了2倍左右。出口价格低的原因来自于我国大蒜的生产价格比其他国家要低很多,而不是我们刻意的降低价格获取国际市场(见表3)。这说明在世界大蒜市场上我国具有强大的价格优势,而且这种出口价格优势来自于生产价格上的优势。

(二)质量优势

出口价格和生产价格都比较具有优势,那么是否我国生产的大蒜质量处于低端呢?我们采用国际上常用的出口农产品质量升级指数(QC)来做一个粗略评价。具体计算公式见方程(4):

QC=(Et/Xt)/(E0/X0)(4)

式中QC为质量升级指数,Et、Eo为报告期和基期的出口总额,Xt、Xo为报告期和基期的出口数量。根据FAO统计数据库,以1999年为基期测算出2000—2008年主要大蒜出口国的质量升级指数(见表4)。通过比较发现西班牙和法国的大蒜质量较好,而我国大蒜质量与阿根廷相当处于中上等水平。但与墨西哥相比我国大蒜具有明显的质量优势。

(三)国际市场需求增加

大蒜作为一种普通食用的农产品,同时具有预防癌症和许多传染疾病的健康功效,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再加上人们对大蒜不断产生新的认识,致使其需求量不断增大。本文从世界市场上大蒜出口数量和出口总额来衡量国际市场大蒜的需求增长情况。1990年世界大蒜出口贸易总额为0.53亿美元,到2010年已经达到了24.91亿美元,年均增长约1.16亿美元。出口数量由1990年的2590万吨,到2008年达到了1.83亿吨,年均增长约826.18万吨。特别是2003年“非典”发生之后,国际市场对大蒜的需求持续较快增长(见图3)世界市场上需求的扩大是我国大蒜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图31990—2010年世界大蒜出口总额和出口总量(四)其他主要大蒜生产国供给减少

大蒜是一种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种植面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蒜的产量。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具有土地资源和劳动力的优势。近年来受中国大蒜出口产业的冲击,许多国家的种植面积在逐年减少,如法国1992年种植面积为7630公顷,而到了2008年减少到2608公顷,其他出口大国的种植面积也在逐步减少(见表5)

四、我国大蒜出口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一)模型设计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影响我国大蒜出口主要是出口价格、生产价格、大蒜产量、世界大蒜出口额、我国大蒜种植面积和汇率等因素。为量化上述因素对我国大蒜出口影响,我们选择建立多元回归模型,模型具体形式如下:

Yt=α0+β1X1t+β2X2t+β3X3t+β4X4t+β5X5t+β6X6t+δZt+μt(5)

其中Yt代表第t年我国大蒜出口额或者出口总量;X1t为大蒜的出口价格;X2t大蒜的生产价格;X3t我国大蒜产量;X4t世界大蒜出口额;X5t我国大蒜种植面积;X6t为汇率,因为大蒜出口旺季在每年的6—8月份,所以汇率数据是根据该期间汇率然后取的平均值;同时为了研究国际市场上的机遇问题,笔者引入虚拟变量Zt,它表示我国是否加入WTO以及“非典”发生后的影响,若是没有加入WTO的年份取值为0,加入WTO而没有遭遇“非典”的年份取值为1,既加入了WTO也发生在“非典”以后的年份取值为2;μt为随机扰动项。

(二)实证分析

为了有效减少异方差性对模型的影响,同时不改变原来数据的性质,将公式(5)做对数处理,化为如下形式:

lnYt=lnα0+β1lnX1t+β2lnX2t+β3lnX3t+β4lnX4t+β5lnX5t+β6lnX6t+δZt+μ

通过对时间序列lnYt、lnX1t、lnX2t、lnX13、lnX4t、lnX5t、lnX6t进行单位根检验发现它们的ADF统计量在5%的显著水平下均大于临界值,不能拒绝单位根假设,因此它们都是非平稳数列;但对其一阶差分进行ADF检验后发现均拒绝了单位根假设,表明它们都是一阶单整的。

利用Eviews5.0软件对上述计量模型应用OLS回归,由于和没有通过检验,在统计上不显著,剔除了这两个因素后模型的回归结果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