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水下通讯技术范文

水下通讯技术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1 17:28:0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水下通讯技术,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水下通讯技术

篇1

技术咨询合同

                   合同名称:    技术咨询合同                     

委托方(甲方):                

受托方(乙方):                

签订时间:        年   月                  

        签订地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印制

填 写 说 明

一、 本合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印制的技术咨询合同示范文本,各技术合同登记机构可推介技术合同当事人参照使用。

二、 本合同书适用于一方当事人(受托方)为另一方(委托方)就

特定技术规划提供可行性论证、技术预测、专题技术调查、分析评价报

告所订立的合同。

三、 签约一方为多个当事人的,可按各自在合同关系中的作用等,

在“委托方”、“受托方”项下(增页)分别排列为共同委托人或共同受

托人。

四、 本合同书未尽事项,可由当事人附页另行约定,并作为本合同

的组成部分。

五、 当事人使用本合同书时约定无需填写的条款,应在该条款处注

明“无”等字样。

技术咨询合同

委托方(甲方):                       

受托方(已方):                      

本合同甲方委托乙方就              进行技术咨询,并支付咨询报酬。甲、乙双方经过平等协商,在真实、充分地表达各自意愿的基础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达成如下协议,并由甲、乙双方共同恪守。

第一条 乙方提供技术咨询的内容、要求和方式:

1. 咨询内容:

一、对本项目所在地的地质情况进行分析。

二、对本项目所在地的地表水的径流量和地下水的补给量进行计算;

三、对本项目地下水情况进行分析。

2.咨询要求:符合国家规范、标准要求。

第二条 为保证乙方有效进行技术咨询工作,甲方应当向乙方提供下列协作事项:

1.提供技术资料:

(1)本项目规划用地图         

(2)本项目用地情况              

(3)本项目地理位置图;           

(4)其他与本项目有关的资料;           

2.提供工作条件: 

(1)协调乙方进行现场的勘查、勘探、现状调研的现场条件;  

(2) 项目进行过程中,乙方所需资料甲方应当及时提供                                              

第三条 合同金额

甲方向乙方支付技术咨询报酬及支付方式为:

1.技术咨询报酬总额为:  万元人民币(大写:   )  

2.技术咨询报酬由甲方  一次     (一次或分期)支付乙方。

具体支付方式和时间如下:

(1)乙方编制符合要求的最终成果并经甲方验收归档,提交甲方并经甲方书面确认后,甲方支付费用,即支付乙方计  万元。

(2)乙方出具全额正式发票,若无法开发票,甲方不承担延期付款的责任。

第五条 双方确定因履行本合同应遵守的保密义务如下:

甲、乙双方:

1.保密内容(包括技术信息、经营信息、涉密人员范围、保密期限、泄密责任): 执行国家《保密法》及其他法律法规。2.甲方提供的资料仅限于本技术咨询使用,乙方不得向其他方提供和应用于其它技术咨询。未经乙方允许,甲方不得将乙方成果报告应用于其他方面。                                     

第六条 双方确定,按以下约定承担各自的违约责任:

1.由于甲方原因致使该报告书编制工作返工或误时,其费用由甲方承担,乙方可延期交付报告书,具体交付日期双方另行议定。

2.由于乙方技术报告质量不符合要求等原因,造成返工时,所需费用由乙方全部承担,甲方不再支付任何费用;给甲方造成经济损失的,乙方承担赔偿责任。

3.甲方更改主体工程方案造成报告书重新评审报批,所发生的费用由甲方承担,并适当对乙方进行补偿,补偿数额根据工作量由双方商定。

4.《报告》审核通过之前可能存在的修改、完善工作由乙方负责完成。

第七条 本合同的变更必须由双方协商一致,并以书面形式确定。

第八条 双方确定,出现下列情形,致使本合同的履行成为不必要或不可能的,可以解除本合同:

1.发生不可抗力;

2. /                                                     

第九条 双方因履行本合同而发生的争议,应协商、调解解决。协商、调解不成的,确定按以下第   1   种方式处理:

1.提交     仲裁委员会仲裁;

2.依法向甲、乙方住所地人民法院起诉。

第十二条 与履行本合同有关的下列技术文件,经双方以 书面 方式确认后,为本合同的组成部分: /                                  

第十三条双方约定本合同其他相关事项为:

未尽事宜,双方另行协商。                                

第十四条 本合同一式  六 份,甲、乙双方各执三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十五条 本合同为电子版制式合同,手写条款无效。

第十六条 本合同经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甲    方(公章):       

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人:(签字)       

地    址:                     

签订时间:      年   月   日

乙方(公章):

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人:

篇2

关键词:水下管汇;电力通信;PLC技术;仿真实验

中图分类号: TN915.8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引言:

随着石油天然气工业技术的迅速发展,深水油气资源的勘探开采将成为今后海洋石油工业的重点。海洋工程正朝着超深水、大型化、水下生产系统方向发展。图1为海洋油气开发技术发展趋势示意图。我国海域广阔,水深超过450m区域占3/4以上,深水油气开发已进入设计阶段。作为深水石油开采的解决方案,水下生产技术越发的重要,国际上大型石油公司已经成功地将这项技术应用在1500m或更深领域。国内在深水开采领域还是空白,技术落后,发展缓慢,公司已经在努力突破这种困境,以达成自行设计和建造水下管汇系统的目的。

图1 海洋油气开发技术发展趋势示意图

2.水下管汇概述

常规水下油气田管汇分为生产管汇和测试管汇,生产管汇用来汇集各生产井口的流体,然后进入生产处理流程,或是直接通过海管外输;测试管汇主要用来测试每一口生产井的产量,测试时单井流体通过测试管汇进入计量系统进行计量。管汇大小要考虑所有生产井的产量,并且在管汇上应根据油藏的后续开发方案预留接口;管汇一般根据关井压力进行全压设计以节省投资,但管汇后续的生产设施是否全压设计要根据具体生产流程进行分析。水下管汇系统由管子和阀门组成,用来分配、控制管理石油和天然气的流动。管汇安装在海底井群之间,主要是把油或气集合起来输送到处理器[1]。

3.电力/通信传输技术简介

水下通信对水下管汇系统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作用,是水下管汇系统的动脉和神经。水下通讯应具有高可靠性,应提供可满足所有可预见情况的通讯能力。在某些情况下,由于数据速率的限制,不能或不适用,将数据实时传送给主控制系统(MCS)。如数据应适时传输给主控制系统(MCS),可允许在水下电子模块(SEM)中临时存储,并应保证存储的数据不会丢失或被覆盖。通讯和电源系统应可承受正常的噪音和干扰而不会误操作。应可在电压、频率变化范围,和水下电子模块(SEM)上连接数量变化下不受影响。主控制系统(MCS)与水下电子模块(SEM)间通讯的管理端为主控制系统(MCS)。系统通讯性能应满足购买方指定的误码率要求,电通讯系统误码率设计要求为

4.水下系统电力/信号传输

针对水下电力通信的特殊环境,水下管汇系统电力/信号传输可以应用电力线通信技术进行,电力线通信简称PLC(Power LineCommunication),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是以电力网作为信道进行载波通信的一种有线通信方式。PLC与其他通信方式相比,能充分利用电力线资源,因此PLC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和应用价值。PLC在原理上和邮电有线通信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它在电力线路输送50 Hz/60 Hz电能的同时,利用电力线路来实现数据通信的传输。

水下控制模块还包含基于微处理器的水下电子模块(SEM),对来自主控制单元的电力载波信号进行解码,从而对水下阀门进行操作;同时对水下采油树及井口的压力、温度等过程参数信号进行编码后调制在电力线上实现上传,当发生电力/信号传输中断等意外情况时,电力电子模块会自动向主控制系统报警,提示维修和使用备用设施。在电力线载波通信的调制解调方式上,该控制系统采用二进制频移键控(2FSK)模式,其中对于相位不连续的调频方式,数字调频信号可以看成是2个数字调幅信号之和[3]。

5.结束语

水下管汇系统的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水下管汇系统不仅可以提高采收率,而且不须要对地面不动产进行投资,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PLC传输技术在水下管汇系统中可行性研究。PLC技术具有多种优点:

(1)实现成本低 由于可以直接利用已有的配电网络作为传输线路,所以不用进行额外布线,从而大大减少了的投资,降低了成本。

(2)高速率 PLC能够提供高速的传输。目前,其传输速率依设备厂家的不同而在4.5M~45Mbps之间。

(3)便捷 PLC属于“即插即用”,接入电源就等于接入网络。

参考文献

[1] 苏锋.刘鸿雁.王强.电力信号传输技术在水下生产系统的应用.2008.5(3):29-31

篇3

关键词:水下机器人(ROV) 船位误差 DP失位

1.水下机器人(ROV)

ROV Remote Operated Vehicle可分为水上控制设备、水下控制设备和脐带缆三个部分。水上控制设备的功能是监视和操作水下的载体,并向水下载体提供所需的动力;水下控制设备的功能则是执行水面的命令。产生需要的运动以完成给定的作业使命;脐带缆是水下通讯的桥梁,主要是用来传递信息和输送动力。具体来说,ROV系统是由水下潜器(有的还带有中继器件TMS)、水下摄像头,探测器,机械手,脐带缆、收放系统(包括A吊,绞车等)、控制系统和动力系统组成。

本次作业采用的R O V――GTM-QUANTUM33,是一台较先进的ROV,他有150KW,电机提供足够的动力,配备8个方位的机械手完成作业,能够满足3000米水深的水下探测,监控等作业任务。

2.船位误差

船舶行驶在茫茫的大海上,不可避免的要受到海浪,风流等各方面影响,会使船位有所偏差,我们作业的季节,船舶也受到天气的影响会产生一定的摇摆,(横摇,纵摇)也会产生一定的误差,如何能够更精确的得到我们所需要的定位数据,这就需要我们在工作应用中,应合理进行误差分配,控制显著误差,求得最佳测量成果。在本次ROV作业中,需要我们解决两个误差,测角误差,测距误差,求取最精确的船位,下面我们就讲述在测定误差时DP船舶的操作。

2.1船舶做校准,测距,测角误差,受自身条件的影响,尽可能的选择流速平缓的时间完成。

本次ROV作业伊始,海上的气象条件并不怎么好,在rov完成了一系列准备工作后,通知我船进行误差测试(当时海况NE风16~19米/秒,流速最高到2.8,浪高3~4米。)

(1)测角误差

到达指定地点,原地转圈360度,要求用时15~20分钟。在上述海况下,DP状态 无论我用JOYSTICK模式,还是用AUTO自动模式,船舶在正横受风浪时,船舶都无 法 抵抗住外力,负荷陡增,船位漂移。接连试验几次,都无法成功。

分析原因:船舶在横风横流下,受力陡增,侧推功率太小,无法抵御强劲的横风流。

解决方法:

随着气象的渐好,流速减小到2.0左右,风速也下降,增加其两侧螺旋桨的扭矩,由原来的0.2加大到2T,这样也就加大了螺旋桨的摧力,从而减小侧摧的负荷,并加快转头速率,完成第一项。

(2)测距误差

定位人员在显示器上画出了一个半径为200米的圆,并在圆上取4个点,要求以最佳的风流角为首相,以一定的速度,使用DP到达这4个点。

该项的完成也并不轻松,因为流向与流速时刻在变。最佳的风流夹角,也随着时间在改变,DP船速又较慢,一般要求0.2节,所以在完成这项任务时也费尽周折。要及时调整船舶艏向,尽量保持住一开始的最佳风流角,所以在做该项时尽量选择流缓的时间进行。

经验总结:ROV作业我们有三次dp旋回测试,第一次由于气象不太好,连续几次都没有成功,因为船舶抵御不了横风流下的力矩,导致船舶发生漂移,经过三次旋回,我们也总结了一定的经验,并在后两次旋回中成功完成。其实船舶做一次旋回,无论从哪个方向转,都不可避免的会遭遇横流横风,那么如何能虻钟这种力,操作上需要注意这几个方面:

①接近横流时,船舶能够发挥出最大的功率,我们是这样做的,调整扭矩加大左右车的转换力,由原来的0.2调整到2T,或者可以更大,这样也就把横风流所受力大限度地加到螺旋桨,而让侧推受力减小,到能够抵御横风流的负荷,

②旋回试验一般要求15~20分钟转一圈,那也就是说18~24°/每分钟,在横风流时要加快速度,因为时间越快,所承受的时间就越短,但不能太快,要在定位取的数据的情况下尽量加快。

③一定要注意DGPS1,2的转换要选尽量靠近船中的信号,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受外力,船舶发生漂移,如果关掉飘远的那个信号,dp就会认定另一个信号,由于他离船中较近,相对于说他漂移的距离就会缩短,连续的选择会让船舶尽可能地保持在船中位置,不至发生太大的移位。因为整个实验要保住船位,船位丢失,数据丢失,矫正失败。

④尽量选择手动,在旋回中要保持高度的注意力,让转速始终保持着匀速,否则会加大船舶受力,特别是在横风流时,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丢失船位。

2.2DP失位

在整个作业中,我轮出现了两次D-GPS信号丢失,船舶出现失位。ROV在海底作业,如果处理不当,将造成ROV无法成功回笼,甚至ROV丢失。所以,出现失位后怎么处理是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下面是我轮出现的两次失位及操作方法。

第一,按照甲方作业要求,我轮无限接台,在一瞬间,卫星信号被平台飞机甲板所遮挡,造成船舶失位。船舶失位之前,OS显示器上出现Position Limit的报警,图像也会由黄变红,在船位持续变动的情况下,没有找出问题的所在。盲目地用JOYSTICK模式保船位,紧张的心情加速使用JOYSTICK,使船舶瞬间发力,船舶速度增大,也增加了ROV回笼的难度。造成更紧迫的局面。这一次的操作使船位漂移尽30米,事后分析,这种保船位的操作是错误的。

第二,在作业中,该海区AUAST卫星信号一度出现中断,导致DGPS信号丢失,也导致了我轮DGPS1主机信号被锁死,造成船舶失位。当时我们的做法是紧急通知ROV领航员,告知其现场情况,让其做好ROV随时出水的准备,通知定位工程人员随时注意我们的船位漂移情况,紧急切换AUAST卫星信号至IOR信号,慢慢的回到工作位置,可以完成ROV作业。

经验总结:在上述两次的失位中,第二次应该是正确的。因为作业水深1500米,ROV也有最大的活动距离,也就是说,他已经考虑到了危险极限,在他的极限内,他可以快速的回到TMS,但这要给他一定的时间和距离,所以,在船舶失位的伊始,如果判断船舶不能回位,那第一时间要告知ROV领航员,让其做好ROV随时回笼的准备,并通知定位工程人员随时注意我们的船位漂移情况,如果在没有碰撞危险的情况下,不要盲目的选择JOYSTICK模式,而是M量保持AUTO自动模式,在ROV回笼前随船舶移动,当确定ROV回笼后,在选择找位。因为船舶随风流漂移的速度不会很快,在短时间内,船舶不会飘出很远,ROV也可以快速回到TMS。这样,也能确保ROV不丢失。

3.项目小结

在这次作业中,ROV所起到的作用可以用“巨大”来形容,此项目的从始至终都离不开ROV,漏点调查及定位、海床基础面处理、沿海底管道水下摄录、海底有害垃圾的清除等等基本上都少不了ROV。此次LW3-1海床以及海底管线调查的项目中,海洋石油611突破自我,首次进行ROV作业,期间,克服了种种意想不到的困难与挑战,特别是DP误差的测试,及DP失位后的操纵,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圆满完成了此次ROV作业。为日后更好的服务于ROV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篇4

关键词: 新材料 水下聚合物混凝土 应用

中图分类号:TV544文献标识码: A

混凝土缺陷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如混凝土裂缝、孔洞、蜂窝等等,对混凝土缺陷的修复材料也有许多,但大多数均适用于干燥环境。而在水利、桥梁、港工、海洋等工程领域中经常会遇到水下混凝土的缺陷,这些缺陷对于混凝土的结构形成很大的危害,如对于水库大坝来说,一旦混凝土出现裂缝等缺陷,就会导致渗漏现象的产生,而渗漏的出现又会进一步造成钢筋锈蚀、析钙等现象,从而使混凝土的强度降低、使用寿命减少,最终有可能影响到水库大坝的正常运行,因此必须对这些缺陷进行有效的处理,但这些缺陷的修复往往不可能形成旱地施工的条件,这就需要开发出适用于水下施工的混凝土缺陷修复材料以及与这些材料相配合的施工技术。根据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及对相关技术的研究,结合水下混凝土缺陷修复材料的性能以及应用实例,目的是为今后类似疑难工程的处理提供一个有效的参考及借鉴。

在此首先介绍一下水下混凝土缺陷修复材料的种类以及特性:从目前来说,可用于水下修复的材料除加有外加剂的普通混凝土外,还有水泥基类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Non-dispersible Underwater Concrete,即NDC)、由高分子作为粘结剂的聚合物混凝土(Polymer Concrete)、水下快速密封材料、水下金属和混凝土构件的保护涂料、水下化学灌浆材料、水下混凝土伸缩缝的处理材料等一系列材料。

一、HK-NDC水下不分散混凝土

水泥基类的水下不分散混凝土(Non-dispersible Underwater Concrete,简称NDC)是在普通混凝土拌合物中加入絮凝剂,从而在水泥颗粒之间形成架桥结构,增大了吸附力,提高了粘性,抑制了混凝土拌合物的稀释,增加了拌合物的触变性和保水性,减少了骨料的沉降和离析,从而使混凝土获得了在水下硬化前具有一定程度的抗分散性。NDC比较多地用在水下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和修补处理中。HK-NDC水下不分散剂由高分子絮凝剂及其它外加剂组成,它的基本特性如下:

1、优良的抗分散性能,在水中落差为50cm时,浇筑的水下混凝土不分散、不离析;

2、能自流平、自密实,塌落度在18―24cm,扩展度在32―42cm。

3、初凝时间:20―25小时:终凝时间:30―35小时;

4、可配置C20―C40水下不分散混凝土,而且七天令期的抗压强度可达到20MPa以上,抗折强度可达5MPa以上。

5、可进行薄层水下混凝土施工,垂直构件断面可达20厘米。

6、可以配置特殊情况下使用的快速固化水下混凝土和水下密封剂。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曾在多项工程中应用,如新安江护坡水下混凝土浇筑、太平湾电站、天生桥电站二级导墙水下淘空洞浇筑、云南漫湾水电站冲坑修补等。

二、水下聚合物混凝土

聚合物混凝土是以树脂为粘结剂,将其与骨料(石子、砂、水泥)固结而形成的混凝土,它具有高分子和无机材料的综合性能。可选择不同类型的树脂品种,并通过固化剂用量的调节,使它在水中快速固化。聚合物混凝土的强度增长可以大大快于NDC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有些品种在一天内即达到30MPa以上的抗压强度。用于水下聚合物混凝土有PBM和环氧树脂等,可以由这些树脂出发制备水下混凝土修复用的水下涂料、水下高强锚固剂、水下腻子、水下聚合物砂浆和水下聚合物混凝土等。PBM聚合物混凝土是以不饱和聚酯等高分子材料为胶结料而形成的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材料,可在水下快速固化,强度增长迅速,与混凝土和金属粘结强度高,而且它在水中可自流平,自密实,同时还可以进行薄层浇筑,适用于水下混凝土孔洞和缺陷的快速封堵。而环氧混凝土则以环氧树脂作为胶结料,也可在水中自流平、自密实,其固化产物强度高,性能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固化速度可通过加入不同的固化剂来调节。由于PBM树脂和环氧树脂均不溶于水,可赋予所包裹的材料以很高的粘性,因此拌合料在水中不分散,施工时不需要导管,可直接倒入水中,也不需要振捣就可形成自流平、自密实的水下混凝土,可以对混凝土缺陷进行薄层的和快速的修补。水下聚合物混凝土的主要性能特征

1、可在水下快速固化,如PBM混凝土的水下固化时间可在十几分钟至数小时内进行调节;

2、在水下不分散、不离析,可不需导管,直接倒入水下处理部位;

3、不需震捣,可自流平,自密实;

4、水下混凝土的各项强度均很高,抗压强度可大于70MPa,抗折强度大于20MPa,抗拉强度大于12MPa,粘接强度强度大于2.5MPa;

5、可在水下进行以厘米计的薄层修补;

6、可以进行垂直面的立模浇注和平面摊铺;

7、可对水下金属管道进行快速堵漏处理。

聚合物混凝土曾在丹江口大坝水下水平缝灌浆处理、浙江碗窑碾压坝水下混凝土孔洞修补、青铜峡泄水孔底板掏空水下处理等数十项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

三、两种水下聚合物混凝土的性能

采用改性的聚酯树脂和改性的环氧树脂制备的聚合物混凝土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现以PBM水下混凝土和963水下环氧混凝土为例来比较:

改性聚酯混凝土PBM比改性环氧混凝土固化要快,特别在低温下,环氧材料固化速度很慢,即使掺加促进剂,也很难满足数小时内达到高强度的要求。但PBM混凝土仍可以在低温下较快固化。因此需要水下快速固化时,选PBM为好,但不是对强度增长要求过急,可选择963水下环氧混凝土,因为最终强度还是环氧混凝土高。从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来看,两种聚合物混凝土都很高,但就抗拉强度而言,963环氧混凝土明显较高,说明他比较有韧性。

环氧混凝土可以通过掺加促进剂来加快其固化速度,以满足工程的需要。但实验结果表明,掺加促进剂后对环氧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增长虽有明显的促进,但后期的强度反而不如不参加促进剂的高(其结果见表3)。因此在不是必须的情况下应尽量不加促进剂,以保证固化产物的性能。

四、SXM水下快速密封剂

SXM是一种双组份快速密封剂,具有水下不分散、固化快、与水下混凝土粘结力强、无毒、使用方便等特点,可用于水下混凝土裂缝的密封、孔洞的修补,也可用于大坝混凝土伸缩缝、裂缝在运行水下化学灌浆时的灌浆管埋设及缝面止封处理等。其固化速度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调节,以满足不同工程的需要。

五、水溶性聚氨酯化学灌浆材料:

水溶性聚氨酯化学灌浆材料是一种亲水性的高分子材料,遇水可以乳化、分散进而固结,其固结体具有较好的延伸性,能适用活动缝的变形,而且材料本身具有遇水膨胀的性能,其水膨胀性可以调节,最高可达到250%左右,具有“以水止水”双重功效。该材料在分子结构中引入了亲水性基团,在水下与混凝土表面具有较强的粘结力,是一种理想的活动裂缝处理材料,广泛用于各种裂缝、缺陷的封闭处理。在水下进行灌浆时需用配套的水下密封材料来进行封缝处理,以保证灌浆效果。该材料曾在丹江口水电站水下水平缝灌浆处理、新安江大坝伸缩缝水下灌浆处理以及三峡、龙羊峡等数以百计工程的伸缩缝、裂缝的防渗堵漏中得到应用。

六、HK-963 水下环氧涂料

HK系列环氧材料是以环氧树脂为主,通过添加增韧剂、活化剂、固化剂等一系列的助剂而制成,可适应不同的工程需要。其中HK-963水下涂料分子结构中引入了强极性亲水基团,并采用专用的水下固化剂,使得它在水中具有较好的涂刷性能,且与钢板、混凝土等材料有着很强的粘结力,广泛应用于水下工程的缺陷修补、结构补强、表面保护等等

七、混凝土伸缩缝的水下处理材料-----SX防渗模块

SX防渗模块,是华东院科研所最新研制的由SR塑性止水材料、SR混凝土防渗盖片、HK963水下粘合剂等系列配套止水材料复合而成的、可以在水中混凝土迎水表面直接施工操作的柔性防渗材料。它具有施工简便、接缝变形适应性强、防渗效果好、检查维修方便、材料成本低等特性,其主要构成材料性能如下:

1、SR塑性止水材料是专门为面板堆石坝混凝土接缝止水而研制的嵌缝、封缝止水材料,现已形成SR-1、SR-2、SR-3等适应不同面板坝工程和其它建筑工程混凝土接缝防渗的系列产品。经十余年五十余项面板坝工程和数百项其他水电工程的应用和试验研究表明,SR塑性止水材料具有独特的耐老化性、高塑性、温适性、延伸性、抗渗性、常温冷操作施工以及与基面牢固粘结等特性(表7),在SX防渗模块中起填充缝面缺陷、适应接缝变形的作用。

2、SR混凝土防渗保护盖片:SR混凝土防渗保护盖片是由SR塑性止水材料和高强度聚酯毡、聚酯膜复合而成的片状防渗卷材,具有对混凝土防渗、防裂、防碳化和防冰冻作用。它即可单独进行防渗施工,又可与SR塑性止水材料联合使用,能够在常温下冷操作施工。SR混凝土防渗保护盖片是SX防渗模块的基础材料。

SX防渗膜块曾在新安江大坝伸缩缝水下处理中得到应用。

八、混凝土缺陷水下施工的设备及方法

水下施工质量的好坏与施工器具的机械化程度有密切的关系,作为水下施工机具,一般有液压和风压两种,目前比较先进的是采用液压动力设备。此种设备以液压动力站为动力源,通过传输管带动液压钻、液压锤、液压切割机、液压铲、液压链锯等工具,在水下实施清缝、开槽、钻孔、立模、锚固、焊接等各种操作,同时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已经可以做到通过水下摄像系统随时监控水下施工情况,并通过水下通讯设备与潜水员联系,由岸上技术人员对水下施工及时进行指导。毫无疑问,有了这些设备,水下施工的质量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

对于不同的混凝土缺陷,其处理方法各有不同,一般来说,主要由以下几个步骤:

1、水下检查;水下处理前应进行仔细的水下检查,以确保混凝土的破坏情况,为处理方案提供依据。

2、制定方案:根据水下检查的情况,确定不同的处理方案。一般来说,对于混凝土蜂窝、孔洞等缺陷可采取在原混凝土表面浇筑聚合物混凝土的方法,对于裂缝等缺陷则开采取灌浆、嵌填SR塑性止水材料等,对于混凝土表面由于细微裂缝产生的渗漏情况则可在原混凝土表面粘贴SX防渗模块的方法。

3、表面清理:利用液压设备对混凝土缺陷进行认真的表面清理,以保证新、老混凝土之间的良好粘结。对水下部位的表面清理包括:清除碎屑和沉积物;消除有机物和水生物;凿除表面松动混凝土;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打磨;对裂缝进行必要的扩缝等处理;利用水下锚固剂埋设锚杆以增加新老混凝土的结合等等。表面准备和修复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要短,最好在修复工作开始前的短期内进行混凝土表面的冲洗。

4、修补材料的配制:主要是聚合物混凝土的配置。聚合物混凝土由树脂、固化剂(或促进剂和引发剂)和骨料(石子、砂、水泥)组成。稠度由树脂和骨料的比例来调节,一般树脂用量占15%―30%不等。如果在平面浇铺,可以稠些,树脂的用量可以少些。而若在立面进行间隙2―3厘米模版内填充,或流动度要大时,则要稀些。对于快速修补材料来说还必须对固化时间进行调整,应根据当时当地的温度情况,通过现场试验来进行校核,选择一个兼顾施工周期和固化速度的配比,以确保施工质量。

5、浇筑:对立面的混凝土缺陷要做薄层修补处理时,可沿着处理的部位(凿槽或不凿槽可根据情况而定),安装有边框的模版,和基面的间隙为3厘米左右、模版可用模板或塑料板作成,并涂有脱模剂或衬塑料布。通过水下锚杆、水下射钉枪将模版固定在混凝土基面上。然后将配置好的聚合物砂浆装在泥桶中或袋中,让潜水员在水下将其倒入模板内。其处理的垂直裂缝很长,可以分段(如1―2米)立模浇筑,聚合物砂浆由于其本身的特性,其相互之间的粘接很好。

篇5

七、先进制造

97、工业自动化

大型复杂生产过程和连续生产过程所需综合自动化系统,多种现场总线标准和工业以太网并能利用互联网的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现场总线技术的检测与控制仪表,高性能智能化控制器,大型传动装置用高效、节能调速系统,数字化、智能化传感器,现场总线集成的各种软件及硬件产品,智能化工业控制部件和执行机构。

98、网络化制造

企业资源信息网及相应的企业核心信息、产品、图形和技术资源等分布式数据库,支持网络化制造的Web运行平台,具有行业和专业特点的网络化制造示范系统。

99、现代科学仪器设备

近红外光谱仪、等离子体光谱仪、金属原位分析仪、辉光光谱仪、激光光谱仪等光谱分析仪器,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等色谱分析仪器,新型电化学传感器、pH计、电导仪、离子计、电位滴定仪等电化学分析仪器,动态冲击试验机、微机控制材料试验机、材料图像分析仪、智能化电磁超声探伤仪等材料性能检测仪器,二维色谱、阵列毛细管电泳、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激光诱导荧光等医学研究仪器,虚拟仪器等。

100、新型传感器

性能好、技术先进、功能齐全的位移、力敏、磁敏、光敏、热敏、气敏、湿敏、离子敏和生物敏型传感器以及红外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微纳传感器,生物、医学研究急需的新型传感器,新型环保、气象、海洋、大气环境监测传感器,工业过程控制传感器,汽车传感器,多传感器的集成与融合技术。

101、精密高效加工和成形设备

精密零部件(如精密轴承、高速齿轮)成套加工技术,近净成形加工技术(如精密铸造、精密锻压、超塑性成形、精密焊接),自动化成形装备及集成系统,相关工艺过程分析、模拟和优化软件,模具加工技术及设备。

102、激光加工技术及设备

性能稳定的大功率激光器,大型轧辊激光表面强化设备,激光精密加工技术和设备,数控激光切割技术和装备,激光焊接技术和设备,激光热处理和熔覆技术及设备,激光复合加工技术和装备,激光加工基础装置和系统,激光测量仪器。

103、高精度数控机床及其功能部件

高精密车、铣数控机床及加工中心,高精度四轴及以上联动数控机床,高精度数控磨床,数控齿轮加工机床,重型、超重型数控机床,高精度电加工机床,中高档数控系统和数字伺服控制器,大功率、高刚度电主轴及其伺服单元,直线电机、力矩电机及伺服控制器,高速滚珠丝杠副和导轨副,高速防护装置,刀库及机械手,全功能数控刀架、数控回转工作台。

104、机器人

新型工业机器人及其在自动化生产线的应用,面向危险环境作业的机器人,面向人类健康的医疗机器人,面向社会公众的家用机器人、保安机器人、教育和娱乐机器人等。

105、大型石油化工成套装置

重质、含酸、含硫原油加工成套技术、百万吨级乙烯成套装置系统成套设计技术,乙烯裂解炉,“三机”、冷箱、氢气压缩机、空气压缩机组、氧化反应器、回转干燥机、真空过滤机等关键设备的设计制造技术,精对苯二甲酸(PTA)成套装置系统成套设计技术。

106、电力电子器件及变流装置

绝缘栅双极晶体管芯片及模块,中小功率智能模块,5英寸以上大功率晶闸管,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高精度、高性能不间断电源,新型动态无功补偿及谐波治理装置,大功率高压变频装置,全数字控制交流电机调速系统,电气化铁路专用电力变流装置。

107、汽车关键零部件

自动变速器、电动转向装置、主动(半主动)悬架系统,防抱死制动系统/牵引控制系统/电子稳定装置(ABS/TCS/ESP)、高性能低噪声轮胎,安全气囊,铝车身,电动驻车制动系统,双离合器变速器,智能前灯和中央照明系统,载重车用盘式制动器,商用车与越野车用空气悬架,电控悬模块,电涡流缓流器;启动/发电机/飞轮一体电机,驱动电机;42V电源系统,电动汽车或混和动力汽车车用驱动电池、电机,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电控空调压缩机模块。

108、高效节能内燃机

满足国Ⅳ排放和节能的汽车用柴油机、汽油机,船舶、铁路机车、农业机械、工程机械等配套用新一代柴油机,汽车配套用各种代用燃料发动机、混合动力车用发动机,电控直列式喷油泵、电控高压共轨喷射系统、电控高压单体泵以及各种新型喷油器、喷油嘴。

109、数字化专用设备

高速单张纸多色胶印机、高速卷筒纸胶印机、大型高速柔版和凹版印刷机,智能化多色双面印刷设备,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与设备,数字化的联合开发合作(JDP:包括CIP3、CIP4)接口系统、TP光聚合版、数字化电子轴传动技术;日产200吨及以上涤纶短纤维成套设备,高速粘胶长丝连续纺织机,剑杆织机和喷气织机,高质量、高效、节能、环保的染整设备、数字化喷印设备;全断面岩石掘进机,全断面盾构掘进机;消防技术与装备。

110、快速原型制造技术及设备

激光快速原型成型机、紫外光固化成型机、三维打印机等激光快速成型技术和装备;快速制造技术与设备,多点数字化成形技术与装备,板材逐渐成形(或增量成形)技术与装备,基于快速成型(RP)的铸造法直接制造金属零件的技术与装备,直接制作功能零件的技术与装备。

111、大型构件制造技术及装备

钢铁、电力、石化、船舶、国防等行业所需重大装备中大型构件的冶炼、铸造、锻压、焊接、热处理及表面处理技术与装备,大型铝、镁、钛合金特种构件制造技术与装备,计算机工艺模拟技术。

112、核技术应用

辐照交联电线电缆、热缩材料、辐照材料、发泡材料、交联聚烯烃管材及附件、橡胶硫化、高分子PIC器件、绿色环保涂料,用辐射技术处理三废,电子束固化等辐射加工,食品辐照保鲜、医疗保健用品辐射灭菌消毒,同位素辐照装置及成套设备、大功率辐照加速器、电子加速器及成套设备等辐射装置及成套设备,以同位素γ源和加速器为射线源的大型工业在线检测、危险物品的安全检测装备,同位素药物及辐射治疗。

113、高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

30万吨以上超大型矿沙船、1万标准箱级超大型集装箱船、液化石油气船、液化天然气船、化学品船、滚装船、大型疏浚船舶、大型船用柴油机、推进装置、船用设备、导航和自动化装置,大型自升式钻井平台、大型起重兼铺管船、超大型浮式生产储油装置、海上稠油及边际油田开发装置、深水水下采收系统。

114、轨道交通设备

200km/h及以上动力分散式交流传动动车组,200km/h交流传动客运电力机车,160km/h大功率(轴功率1200KW及以上)交流传动货运电力机车,大功率交流传动内燃机,交流电传动及其控制系统,机车、地铁网络控制及信号系统,高速铁路通信信号、牵引供电及列车控制系统,高速磁悬浮交通车辆(悬浮导向系统)、牵引供电系统、运行控制系统,中低速磁悬浮车辆等。

八、先进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

115、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

灵敏、快速的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技术及重要有机、有毒污染物的痕量与超痕量检测技术,原水生物预处理,水厂生物强化过滤处理技术,有机物的高级催化氧化技术,高效膜过滤技术,安全消毒技术,水质在线检测和预警技术,高效控藻、除藻和藻毒素去除技术;管网水质在线检测技术,管网水质生物稳定和化学稳定技术及有机物高效吸附剂、高效混凝剂及强化混凝技术,超大口径工业和城市水计量技术;农村饮用水除氟、除砷技术与装置。

116、工业和城市节水、废水处理技术及设备

洗涤等工业生产过程中水的重复利用技术及装备,城市节水器具和设备,供水管网防漏技术,有毒难降解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和设备,湿式催化氧化技术,采油废水处理及回注、回用技术,炼油废水处理技术,高效水处理药剂的研制与开发,工业、城市废水处理中污泥的处理、处置和资源化技术,高含盐废水处理工艺与技术,高浓度工业有机废水处理工艺与技术,固定化微生物高效脱氮技术和设备,难生物降解有机物的工业废水高效处理工艺与技术,城市污水、工业废水深度处理技术,再生水回用技术以及配套水处理化学品,高效生物填料,薄膜负载型光催化材料,膜材料及组件,高效厌氧生物反应器。

117、雨水、海水、苦咸水利用技术

雨水收集利用与回渗技术与装置,海水、苦咸水淡化(热法和膜法)技术与装备,海水膜法低成本淡化技术及关键材料,规模化海水淡化热能设备和海水淡化设备,海水、卤水直接利用及综合利用技术与装备,耦合海水淡化技术。

118、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和设备

机动车控制用高性能蜂窝载体、满足国Ⅳ标准汽车净化器,高性能除尘滤料和高性能电、袋组合式除尘技术与设备,可炉内脱硫的高效循环、流化床工业炉窑的技术和装备,特殊行业工业排放的有毒有害废气、二英、恶臭气体的控制技术与设备,工业排放温室气体的减排技术与设备,碳减排及碳转化利用技术,燃煤电厂烟气脱硫技术及副产品综合利用技术,烟气脱硫关键设备,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烟气脱硝技术,室内空气污染物控制与削减技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控制技术,油库、加油站油气回收技术与设备。

119、固体废弃物的资源综合利用

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生产复合材料、尾矿微晶玻璃、轻质建材、地膜、水泥替代物、工程结构制品等技术及设备,电厂粉煤灰及煤矿矸石、冶金废渣等废弃物的资源回收与综合利用技术,废旧家电、汽车等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成套设备,废旧轮胎综合利用技术及设备,矿山尾矿资源生态型管理与综合利用技术,复合墙体技术,纳米孔超级绝热材料生产利用技术,利用农作物秸秆等废弃植物纤维生产复合板材及其他建材制品的技术及装备。

120、危险固体废弃物的处置技术及装备

危险废物高效、安全、可靠的收集、存储、运输与焚烧技术及设备,焚烧渣、飞灰熔融技术和设备,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技术及设备,危险废物固化技术、设备和固化药剂,医疗废物收运、高温消毒处理技术与设备,有害化学品处理技术,放射性废物处理与整备技术与装备,危险废物污染事故应急处理设备,军事特殊用途废旧物的无害化处置技术,电池的回收和再利用技术及设备。

121、环境自动监测系统

水质及污染源的化学需氧量、氨氮、石油类、挥发酚、微量有机污染物、总氮、总磷等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及样品采集、处理(包括富集)和数据的传输技术及设备,空气质量及污染源的烟尘(粉尘)、细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及样品采集、处理(包括富集)和数据的传输技术及设备,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等便携式现场快速测定仪及预警、警报仪器,危险废物特性鉴别专用仪器及系统,大气中细微颗粒物、有机污染物等采样分析技术和仪器,多物种生物在线检测技术与设备,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的富集装置,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采样、分析系统,环境遥感监测系统。

122、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技术及装置

水土流失防治技术,沙漠化防治技术,天然林保护、防护林建设、植被恢复、补植、补造和重建技术,林草综合加工技术及配套机械设备,湿地保护、恢复与利用及其监测技术,矿山生态恢复、污染土壤修复、污染水体修复及富营养化防治技术,主污染水体衬泥治理技术,非点源污染控制技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替代技术及替代产品,沙尘暴监测技术装置及预测预报系统,重金属污染物农田治理改造技术与产品,国家生物多样性预警监测和评价技术,水生生态系统功能恢复与重建技术。

123、绿色制造关键技术与装备

绿色基础材料及其制备技术,垃圾堆肥技术,垃圾分类、收集及清运技术和装备,垃圾分选技术和设备,厨余垃圾处理技术与设备,大型垃圾焚烧处置、热能回收利用及尾气净化系统和设备,垃圾填埋防渗材料的研发、渗滤液处理技术和设备,垃圾填埋气(甲烷气)的回收、利用技术和设备,高效、节能、环保和可循环的新型制造工艺及装备,机电产品表面修复和再制造技术,绿色制造技术在产品开发、加工制造、销售服务及回收利用等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应用。

124、清洁生产工艺技术与装备

产业规模大、资源能耗高及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钢铁、电力、建材、有色、化工、制革、造纸、酿造、纺织、石油等行业的清洁生产技术和设备,资源能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零排放技术等。

九、海洋

125、海洋监测技术与装备

抗污染和耐腐蚀的传感器,适合海洋动力和生态环境现场连续快速测量的浮标、潜标、海床基、岸基以及智能化走航的平台技术,海洋环境探测雷达,海洋环境声学探测技术及装备,海洋遥感技术,水下通讯和能源补充技术,海洋信息处理和应用技术。

126、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及生物制品

海洋生物大规模分离、提取、纯化海洋药物,应用现代生物技术获取分子材料、酶制剂以及诊断试剂等现代生物技术获取海洋生物制品。

127、海水养殖病害防治技术

水产动物病害快速、灵敏检测试剂盒,鱼类嗜水气单胞菌、弧菌的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等主要病害高效多价疫苗,免疫增强剂生产应用及病害综合防治技术。

128、海水养殖良种繁育和育苗技术

鲍、牡蛎、对虾等多倍体优良品种育种、育苗、大规模海水养殖技术,海带、裙带菜、紫菜等海藻细胞工程育苗、育种技术,耐盐滩涂蔬菜培育与栽培。

129、设施渔业和渔业工程装备

远洋捕捞作业装备和选择性助渔仪器及设备;深水养殖用抗风浪网箱设施、配套设备及养殖技术,陆基集约式高效、低排放设施和养殖技术,池塘、滩涂等高效养殖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