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产品经济社会范文

产品经济社会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8 16:09:0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产品经济社会,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产品经济社会

篇1

论文摘要:本文阐述了体验经济及其产品设计的概念,分析了体验经济时代产品设计思维的重要性,并对新经济时代下产品设计的主要原则进行了探讨.对其设计思维的研究将帮助设计者更好地处理人一产品—环境—-社会一自然之间的关系。

一、导论

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的社会中,生活在一个时刻变化的环境中,我们的思维内容和方式,也是随着社会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尤其当今社会的经济形态已经进入了体验经济时代,人们渴望生活中的多种体验。经济形态的转变必将会引导设计思维的变化。物质文化的发展以及人类造物能力的不断强大,给产品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思维这一重要内容和规律将会有更新的概念需要我们认识和研究。

二、新经济时代的产品设计趋势

1.体验经济

人类的经济活动基本上可以分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和体验经济四个阶段。体验经济是自2O世纪9o年代继服务经济之后的又一全新经济发展阶段,它是一种开放式互动经济形式。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与体验经济的最大区别在于,前三种经济的经济产出都停留在消费者之外,而在体验经济中消费者自始至终都参与其中。

2.新经济时代的产品设计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体验时代的到来,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产品更新速度加快,产品设计在企业竞争力形成、产品品牌建立、综合国力提高,以及人民生活改善等方面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所以预测新经济时代产品设计的发展趋势尤为重要。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个性化设计。表达出人们独特的好奇心、强烈的自我主张、多样化的选择和全新的空间感受。

(2)民族传统文化的应用。在世界规模的文化交流与竞争当中,凡是民族的长处,都应该发扬。

(3)生态设计和可持续发展也是重要的发展趋势。

(4)产品内部复杂化和产品外部简单化是产品形态的基本趋势。这种趋势使得大量的技术创新被简单化的产品界面所隐藏,人们努力追求极限。

(5)产品语意学的运用。是高效率地掌握和操作产品,让使用者一看即知。.

(6)体验设计的应用,是将产品设计紧紧地同使用者和消费者的生活方式相连,从他们的生活情境着手进行设计,为使用者和消费者带来更体贴、更愉悦的感受。它是以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产品设计思维方式。

体验经济下的产品设计的应用如此重要,作者将其与大家进行一下讨论和研究。

三、新经济时代的产品设计思维与观念

1.思维定势的破除

设计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它具有非连续、跳跃性的特征。【l】思维转换是形成设计思维的一条重要途径。人们发现和解决问题往往都是凭借原有的思维活动的路径进行思维的。要想提高设计思维能力,就要突破原来的思维定势,优化原来的思维模式。在人的社会活动中,人们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自己身边的人。在心理上人们更倾向于相信大多数,认为大多数人的知识和信息来源更多、更可靠。在个人与大多数人的判断发生矛盾时,往往跟从大多数而怀疑和修正自己的判断。产品设计以求异为基本特征,新设计必然与众不同。而且设计者的经验存在个体差异。因设计者的经历、感受不同,会形成不同的思维习惯和定势,从而在产品的设计上显示出很大的差异性。但设计者的经验只能在一定的实践水平上,在一定的条件下对一定的实践活动有指导意义。而且,即使在适当的范围内,它对实践活动的指导意义也是有限的。产品的设计一旦拘泥于狭隘的经验,势必限制设计者的眼界,从而阻碍设计思维创新。

产品设计也要基于必要的书本知识。它虽然是产品设计思维的基础,但设计思维源于知识的灵活运用,而非单纯的积累。书本知识也是设计思维的起点,我们不能只拘泥于设计这个领域的知识,设计本来就是一个交叉性学科。在很多设计作品中,并不是设计本专业的人员做出的。这一事实充分说明,开阔的视野远比单纯局限于某个知识领域重要。

人的思维活动必然有思维主体,也就是自我为中心的一面。然而,一旦把这种现象绝对化并一味排斥他人的观点和立场,就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定势,阻碍设计思维的创新。设计要跳出自我,多参考消费者和使用者的想法。过去单纯靠设计者个人意识进行设计的时代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了,设计者必须根据国内外市场的设计现状、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设计出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产品,才能满足体验经济时代的市场需求。

2.新经济时代产品设计中事与物的新关系

无论是设计产品,还是对产品品质进行评价时,我们总会将意识定位在“物”的层面上。的确,产品是以可触及的物质形态存在的。不管是设计者还是使用者,都会不自觉地关注产品的物质属性。然而,产品不过是功能的载体,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是在购买产品的功能。当然,这里包含使用功能和精神功能。实现功能是产品设计的最终目的,而功能的承载者是产品的实体结构。产品的设计过程中的一切手段和方法,实际上是针对依附于产品实体的功能而进行的。因此,作为消费者物质化地看待产品及其设计是极为自然的事情。但作为设计者却不可单纯地、物质地看待产品的存在。体验经济时代的产品设计就应该建立起这样一种意识和态度,就是设计的意义不仅是物质的产品本身,而且还包含隐含在产品背后的体验。

3.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设计思维

体验经济时代是买方市场和消费的时代,是不是新产品,只有消费者才有判决权。它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一切都打上了顾客导向的烙印,从需求导向来说,只要改变了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就是新产品。消费者购买新产品越来越多是出于对产品象征意义和象征功能的考虑,即人们更注重通过消费来得到个性上的满足和体验。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面对“体验”的解释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美国经济学家B·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H·吉尔摩在《体验经济》一书中说:“所谓体验就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以消费者为中心,创造能够使消费者参与、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

消费者也能设计产品。大多数产品的设计创新都是对消费者需求深刻理解的结果,只要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就可以对产品的设计做出新的定义,也就是由消费者通过自己对产品的体验来描述该产品的缺陷和新的设计构思。也许消费者没有能力通过技术手段来设计创新产品,但这并不重要,把体验后的事交给技术人员就行了。消费者也能参与产品设计,甚至进一步承认消费者是产品设计流程的一个前端环节,这样一个思维方式的变化,将带来产品设计新模式的重大变化。

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设计思维。无论什么时候,一旦一个公司有意识地以服务作为舞台,以商品作为道具来使消费者融入其中,这种新的产出一“体验”就出现了。【2】消费者的体验,是产品设计的新途径。现在的手机给大家提供的是什么?从核心产品的角度讲提供的是通讯工具,从形式产品的角度讲提供的是MP3、数码相机、收音机、游戏机等的整合体,从外延产品的角度讲提供的是体验。产品体验的设计最主要的就是消费者的需求,一开始就要了解消费者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实验室里的冥思苦想。产品的附加价值是靠差异化来实现的,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渐趋成熟,靠技术产生差异化的空间日益变小,这就迫使企业只能在设计上寻求突破,也就是在产品设计上寻求差异化。每次我们使用一件产品时,我们本质上消费的是一种它所带来的体验。

从使用者和消费者心理出发,产品应通过科学、适当的心理体验研究改进产品的可用性,使其能更好的实现其目的性。从设计者的角度看,设计的目的还应归结为促使消费者注意到产品,或者激发出一定的购买需求:或者将所需要传达的信息尽可能快速、准确地传递给目标等;其次,使用户在使用中能体验到满意、愉悦等情绪。体验经济下的产品设计的基础仍旧是传统的产品与服务,只不过是这些产品与服务中已经凝聚了体验价值。比如娱乐因素、文化因素等。体验是与消费者在情感上结合的关键。正如青蛙设计公司设计师哈特穆斯所说:“我相信顾客购买的不仅仅是商品本身,他们购买的是令人愉悦的形式、体验和自我认同”。

篇2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农产品对外贸易大体上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依附型农产品对外贸易、自主型农产品对外贸易和战略型农产品对外贸易〔1〕。当达国家基本上处于战略型农产品对外贸易阶段,其政策取向是农产品战略性贸易政策。 所谓“战略性贸易政策”(strategic trade policy),就是使一个国家从它的竞争对手那里夺走出口市场,从而获得垄断租金〔2〕。 具体表述是指一国政府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可以凭借生产、出口补贴或保护国内市场等政策手段,扶持本国战略性产业的成长,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谋取规模经济之类的额外收益,并借机劫掠他人的市场份额和利润〔3〕。有人把这一政策也称作“战略通商政策”([日]富浦英一)。战略性贸易政策属于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性质,是新贸易保护主义发展的高级形式。对当今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讲,实行这种贸易政策即有理论上的支持,又有其实施的社会经济条件。

二、农产品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

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为“新贸易理论”。它们采用的是着眼于外部性和固定成本的不完全竞争(主要是垄断竞争或多家垄断模式)。其要点是:(一)在规模经济体制下,由相互专业化而带来的利益,贸易前在毫无差别的国家之间也会发生贸易(产业内贸易);(二)具有规模经济性质的产业集中在某一国家而产生的效率,并在不同国家形成不同的要素价格水平;(三)因国界对规模经济的限制,即使自由贸易,世界也难以恢复到被各国分割以前的最佳状态;(四)从动态上看,在以规模经济为前提的理论里,政府为超过外国而进行政府救助。在收益递增(即报酬递增)的积累过程中,其作为初始条件具有决定意义。一度因历史的偶然或政策干预而产生的变化,会变成长期稳定的活力〔4〕。

新贸易理论是由狄克西特(a.dixit)和诺曼(v.norman)、 兰开斯特(k.lancastes),克鲁格曼(p.krugman)、哈尔帕(e. helpman)和艾瑟尔(w.ethier)在一系列论文中提出的([美]克鲁格曼)。战略性贸易政策最初是由加拿大布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布朗德和斯潘塞(james brander & barbara spencer)首倡的(1981),其后有伊顿(earon)和格罗斯曼(grossman)(1986),还有程(cheng)(1988年)。他们认为,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之上,与之相反的自由贸易顺理成章成为最优政策。然而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却是大量普遍存在的现象,在许多产业领域,贸易由少数垄断企业所控制。他们借助于产业组织理论和博奕论的研究成果,创造性地探讨了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补贴政策对出口生产和贸易的影响,建立了战略性贸易政策研究的基本框架。

众所周知,以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不变为基础的传统贸易理论对政府补贴之举不屑一顾。道理很简单:一国无论实行生产补贴还是出口补贴,该国的社会福利状况反而会恶化,唯一的受益者是可以买到更便宜进口品的外国消费者。但是,如果存在着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上述结论即告作废。即补贴会使该国社会经济福利水平提高。现引用下图及表进行论证(图表1)〔5〕。

图表1 在有和没有政府补贴的情况下, 争夺出口市场垄断的斗争:日本和欧盟面临的北美高清晰度电视机市场

收益(百万美元/年) 出口企业 政府 美国消费 世界

情况

1.避开(没有对这个市 0 0 0 0

场出口的出口商)

2.私营企业垄断地位(没 7500* 0 3750 11250*

有补贴,只是在a点的垄断)

3.有补贴的垄断地位( 14700* -8400 7350 13650*

一种补贴,在b点的垄断)

4.私营企业开展竞争(没 0* 0 15000 15000*

有补贴,企业在c点的垄断)

5.有补贴的企业展开竞争(双方的 0* -16800 29400 12600*

政府都进行补贴,企业在d点竞争)

*表示有负的固定成本

图表1 说明了争夺北美高清晰度电视机的大量垄断租金的主要可能结果,与通常的双头垄断竞争一样,结果取决于谁先发制人,谁有外援,第二个竞争对手怎样做出反应。大体上讲这种垄断竞争有以下5 种情况:

1.避开,即两个竞争对手均未进入某一目标市场。

2.在a点的私营企业垄断地位, 即某一私营企业(如日本)首先占领了目标市场,形成垄断,则日本私营企业每年获利75亿美元,美国消费者每年获利37.5亿美元,世界总福利每年112.5亿美元。

3.在b点得到补贴的垄断地位(如欧洲私人企业得到每台400美元的政府补贴)后,假使该补贴使日本确信,在北美市场上他们竞争不过欧洲,欧洲企业大获全胜,不仅垄断了在北美的高清晰度电视机,而且还从政府那里得到了补贴。如表中的第三种情况,欧洲纳税人损失了付给这些企业的补贴,但整个欧洲在这种情况下显然获益(欧洲企业所代表的),整个世界也是如此。

4.私营企业在c点的竞争。 只是让自由市场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自行运营,就会带来利益。但是如果只有少数几个可能的供应商(在这个实例中只有两个),那也会产生问题。点c 说明了得到利益和产生问题的方式。利益流向消费者,双方企业损失了进入北美市场的固定成本,一方或双方最终都可能破产。所以如果一个国家的企业打算在其它地方获得赚钱的出口市场,它们就得先发制人,并向潜在的竞争对手显示,后来进入同一市场是不能取胜的。

5.在d点有补贴的竞争。 如果日本政府和欧盟同时补贴他们的高清晰度电视机部门,以使他们在北美市场上竞争,那么,他们都会付出很高的代价,但整个世界会获益。这样一场竞赛会带来激烈的削价竞争。日本和欧洲的企业会发现,他们的实际边际成本仅为1600美元/台,在公开竞争中,他们会把价格削减到该水平。从美国消费者的观点来看,这是最合算的交易,他们获得的消费者剩余直落到点d。 其结果是对世界有好处的,因为竞争解决了人为地限制供给的老问题。

上述这种双头垄断竞争还可以用其它图示方法表示,如夏申先生引用的规模收益递增条件下的补贴效应〔6〕,美国学者克鲁格曼的以美国“波音”与欧洲“空中客车”的竞争为背景,对航空工业中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分析〔7〕。到此我们对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作如下总结:

1.市场状态是不完全竞争市场;

2.存在规模经济;

3.垄断竞争双方而且是实力相当的竞争双方谁进入目标市场早,谁就有更大的竞争力;

4.政府补贴的强度是战略性贸易政策运用的一个重要条件。

5.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恰当运用会为一国带来更大的社会经济福利效应。

这一理论我们可以概括为: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政府行为创造贸易优势的福利经济学理论。

三、当达国家农产品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的社会经济条件

农产品国际贸易既是一种经济贸易,又是一种重要的关系国家安全、军事等问题的战略性贸易。因而,世界各国在经济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均采取了一系列周密的而又具有“战略”特征的贸易政策,尤其是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将农产品贸易作为政治、经济手段之一。而农产品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核心内容,是通过政府行为创造更多的农产品贸易优势和贸易利益。这也正是这一政策广泛运用的动力。同时当今发达国家的社会经济现实为其实施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一)发达国家农业发展所处的阶段是农产品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经济基础

从工农产业协调关系看,发达国家工农产业的利益流向属于以发达的高利润的工业反哺农业类型,具备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所需的政府补贴条件。

世界各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进出口农产品的名义保护率的关系是: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4000美元以上时,出口农产品的名义保护率大于1;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700美元左右,进口农产品的名义保护率大于1〔8〕。当今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普遍超过这个水平。如1991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世界银行计算值)为:美国22240美元,加拿大20440美元,法国20380美元,英国17050美元〔9〕,因而,发达国家具备实行出口保护或战略性农产品贸易政策的经济基础。

(二)发达国家农业利益集团的处境及在议会中的作用是战略性农产品贸易政策的政治基础

发达国家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小,就业比重也小。如1990年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美国为2%,加拿大为4%,法国为3%,英国为2%。其就业比重美国为2.85%、加拿大为4.22%,法国为5.58%,英国为2.12%。农业人均收入相对低于非农业。如1991年农业雇员工资相当于非农业雇员工资的比重,英国为87.5%,澳大利亚为68.1%〔10〕。

在上述条件下,按西方国家各利益集团参与保护或自由贸易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可说明农业保护集团的政治力量。这种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如下:

保护主义者的平均净政治利益=πp=(bp/np)-cc

平常消费者捍卫自由贸易的净政治利益=πc=(bc/nc)-cc

其中:bp为生产者由于受到保护而获得的生产者剩余;

np为投票赞成保护的人数;

bp/np指每个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者的平均生产者剩余;

cp为争取保护的成本;

bc为消费者剩余;

nc为投票赞成自由贸易的人数;

bc/nc为每个典型自由贸易者的平均消费者剩余;

cc为争取自由贸易的成本。

使πp>πc由下列因素决定:首先是各利益集团的规模。利益集团的规模越小,成功之后每个成员所获得的平均收益就越大(其他情况都一样的话),即农业保护主义者获胜后每个人所获得利益大,因而为争取这种结果的动力就大。相反,消费者人数众多,获胜之后每个人所得利益较前者小,因而,为争取自由贸易的动力相对较小,从而导致前者获胜的机率大。其次,无票乘车问题给人数众多的消费者所带来的烦恼比农业保护主义者要大得多。某一集团无票乘车人数愈多,对该集团为争取成功的影响越大。显然,消费者集团的无票乘车者大于农业保护集团。另一方面无票乘车人数愈少,组织性愈强,对政府官员和政治侯选人的利益影响就大,从而又造成西方国家农业保护主义的优势。再次,农业利益集团往往会获胜,因为他们得到其他人的同情,即得到了如果政策有助于该利益集团,将不会因此而直接获益的那些人们的同情。当某个集团立即蒙受了巨大收入损失时,他们获得的政治上的同情往往是巨大的。而且多数人对少数人受到损失易于产生同情,也易于给予援助。发达国家的农业利益集团即是少数人的利益集团,而且也存在受自然灾害影响的偶然性收入损失,因而极易得到大多数人的保护。

(三)发达国家之间“农业保护的竞赛”,使农产品战略性贸易政策不断升级

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后,农业成为少数人组成的利益集团,收入相对较低,因而各国均给予不同的保护。美国具有农业生产的天然优势,加之给予一定程度的保护,使之垄断了世界农产品尤其是粮食市场。相对来说就挤占了欧盟等农业资源较少的发达国家的国外粮食市场,甚至部分国内市场,使得欧盟等国农业保护相对不足。

因而,从表面上看,美国与欧盟二者的农业均受到政府补贴,属于上述理论中的第五种情况,但实际上两国的保护程度不等,从而使这种情况转化为第三种情况,在b点得到补贴的垄断地位,即某一国(如美国)农业占领了世界农产品市场。这种情况必然导致对方国如欧盟农业的萎缩或农民收入的恶化。对此,失败者是不会袖手旁观的。

当年欧共体成立后,首先是对其农业加大保护力度,以与美国等国家相抗衡。此政策措施对欧共体农业的发展已起到了很大作用,不仅使欧共体农业得到发展,减少了进口,而且转变为净出口国。如欧共体自1975年以来小麦由净进口转变为净出口,糖和奶自1977年转变为净出口,奶酪自1973年转变为净出口,牛肉和小牛肉自1980年转变为净出口〔11〕。

欧共体这种农业保护政策深度的增大,使其与美国农业保护相当,甚至更多,从而达到有补贴的竞争状态。这种竞争状态因政府补贴的变动不断发生变化。如美国在1974年取消了农产品出口补贴,到了1983年因欧共体以价格补贴出口粮食,又恢复了农产品出口补贴措施。因而双方竞争的结果是双方企业损失了固定成本,政府也损失了补贴,而受益者是两国农产品进口国。

美国和欧盟这种农业支持已到了使政府财政难以承受的地步,因而,双方借“关贸总协定”谈判之机相互达成削减农产品补贴和关税计划,使二者结成了垄断同盟。但是由于这两个垄断同盟面很大,是难以长期协作和步调一致,因而农业保护的竞赛还将不断继续。

(四)食品作为“中心国”控制“外围国”的一种武器,导致食品的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强化

当今能够大量出口粮食的国家,除了美国和加拿大还有欧盟(主要是法国)、澳大利亚和阿根廷。1988~1989年度,从这些国家出口的粮食,仅小麦就达8900万吨,如果加上粗粮(主要是玉米),这些国家出口的粮食就达1.65亿吨,占整个国际粮食贸易额(约2亿吨)的80%。就多数年份来看,美国粮食出口约占世界粮食贸易的40~50%。它控制着全球五大粮食跨国公司:卡吉尔公司、康迪南特公司、路易特雷呼斯公司、邦奇公司、安特烈公司。它们的子公司分布于全球的各个角落。

与此相反,在二战后40年间,世界人口增长了20亿,其中85%是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数,因而严重缺粮。60个这样的发展中国家1970年进口粮食3000万吨,1980年进口9400万吨,10年粮食进口增长了2 倍多,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首要原因是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战略政策偏激,导致本国农业发展相对落后,为发达国家战略性农产品贸易政策提供了国际环境。其次是发达国家农业发展所处的阶段有能力趁机占领世界农产品贸易市场,从而控制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在战后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这就是急于搞工业化,把有限的资金用于发展工业,农业不同程度地被忽视了。战后的“外围资本主义”拉丁美洲、非洲因工业化而忽视农业发展。社会主义国家前苏联实行的以牺牲农业的战略利益来发展城市大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政策必然削弱了国民经济的基础,从而导致其粮食贸易流向的大转换。曾是欧洲粮仓的前苏联在本世纪30年代可向西欧输出500吨粮食,而偏激的工业化战略使其80年代成了美国、加拿大、欧共体的粮食和畜产品的头号买主。1984~1988年,苏联共进口粮食1.84亿吨,高于1984年全国粮食的总产量。再如非洲国家,1991~1992年度谷物进口量为2005.1万吨,占世界总进口量的31.8%〔12〕。

最后,从经济理论上讲,自本世纪50年代以来,一批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学家分析了拉丁美洲与发达国家的生产和贸易的关系,从而提出了阿明的“依附论”、普雷维什的“初级产品贸易条件恶化论”,弗兰克的“不发达发展理论”等,从不同角度解释了“中心国”对“外围国”的经济剥削。这一系列论述对农产品生产贸易的大体结论为:农业生产为工业化服务,应走进口替代战略;农产品出口的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应不断减少其出口,实行出口替代战略。这一系列理论主张,导致拉丁美洲和非洲在国内均实行以工业为中心的进口替代战略,对外实行以制成品替代初级产品的出口替代战略,从而从生产和贸易两方面削弱了农产品生产和出口,甚至大量进口粮食。这一结果为发达国家争夺发展中国家市场,实行战略性农产品贸易政策提供了市场。

前已述及,若发达国家因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而进行激烈的竞争,对如非洲、拉丁美洲、亚洲等粮食消费者是有利的,因为此种条件下的粮食贸易价格较低,但近年来发达国家借“关贸总协定”谈判之机,达成某种协议或默契,不断削弱农产品出口补贴,使世界农产品价格上升,从而对发展中国家构成了相当大的威胁。因此,发展中国家在农产品贸易战略上,应不断调整政策,确保从新的农产品国际贸易体系中获得相对大的利益。中国政府也应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以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又面向世界的农产品对外贸易政策。

注释:

〔1〕牛宝俊:《综论农产品对外贸易发展三阶段及其特征》, 《世界经济研究》1995年第6期。

〔2〕[美]彼得·h·林德特著,范国鹰等译:《国际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76页。

〔3〕〔6〕夏申:《评析战略性贸易政策》,《世界经济》1995年第10期,第13~20页。

〔4〕[日]富浦英一, 谷静波编译:《战略通商政策的经济学》,《国外社会科学快报》1993年第11期,第27~28页。

〔5〕同〔2〕,第277~278页。

〔7〕[美]克鲁格曼:《自由贸易过时了吗?》, 《经济展望季刊》1987年秋季号。

〔8〕同〔2〕,第362页。

〔9〕《国际经济和社会统计提要》(1993),中国统计出版社,第58页。

〔10〕根据〔9〕第208~209页、第233页和238页计算。

篇3

同家电产品研发一样,会议作为服务产品,也是要不断研究并争取做到最好的满足参会对象的需求。可以说,每届会议召开前半年,组织工作的重点都是放在需求分析和新需求的研究上,研究怎样提高参会企业的满意度上,这也叫做产品的目标管理。

我们分析任务后,营销年会,大家的需求主要反映在如下几点上:

需要对市场当前状况和未来走势的分析做出良好的判断,以便确定市场应对之策和商机重点。包括线上的商机和占有率的分析。

协助解决渠道变革、业态消长的挑战上。本来传统渠道就面临成本增高的难题,电商台风又快速降临。于是在机遇到来的同时,难题也接踵而至:年轻顾客流失,门店经营清淡;不能“触电”等死,上线“触电”又碰壁;初步触电,如何协同内外物流、资金、服务、资源等管理,难度不小;各类渠道价格管理困难,线上线下冲突加剧。如何破解?几大电商平台下步还有什么动作?同行成功突破的诀窍在哪里?需要帮助工商服务企业交流经验观点,启发或整理思路。

同行经验交流。对家电业界,我们对企业是按产业群划分的。有商,有零售商,有服务商包括系统集成方面,有制造商,还有线下专卖店,线上电商经营者,线上电商大平台。同行有共同语言,需要交流,借鉴经验,分享管理做法和经营模式。

跨行需要合作和沟通。商、零售商、服务商、电商经营户、电商平台需要好的上游资源,如好的品牌授权、好的商机产品。而制造商更需要优化渠道,选拔优秀渠道商特约集成商来合作。不同平台之间尚有矛盾,需要倾听,需要答疑解惑,因此需要沟通。

需要结识朋友。家电行业特别是营销界,藏龙卧虎,高手如林。相识相知岂不是快事?即便同行有竞争,甚至有矛盾有冲突,但沟通化解,“相逢一笑泯恩仇”不也是好事乎?

从需求分析看,大会见面,确有必要,确有价值。

组织工作就是建立在如何满足上述需求上了。有人可能问:当今会议很多,你们提供的营销年会有什么特色?你别说,还真有些特色,主要是需要特色。

比如,过去一些企业也做市场分析,但偏于传统渠道的宏观分析。这次安排,线上线下都有,增加了线上市场分析。即便线下市场分析,也是按行业做个性化分析的。

还比如,电商问题,会议不仅要安排走在前头的同行介绍经验和做法、突破的模式,还将安排平台与企业的沟通和交流。

又比如,其他会议大会多,个性化需求满足不够。而营销年会,有大会,也有分会。大会满足大家的共同需求。分会满足不同群体的个性化需求。预计两天的会议要安排十个会场。会上还安排了商沙龙、零售商俱乐部会议、净水行业俱乐部会议的各类活动。

《现代家电》提供的会议服务,务实也是一个特色。企业在商言商,希望能有客户或资源合作。会议对一些企业的这个愿望自然也做了安排。

篇4

论文关键词:两型社会武汉城市圈,品牌,竞争力,产业集群

 

武汉城市圈品牌是以武汉为中心城市及周边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和天门8个城市组成的,以“两型社会”建设为基本概念,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所蕴含的独特个性的区域名称和标记。因为以往划分的城市圈大都是以片面的最求经济发展或体制转变而设立的,所以武汉城市圈的设立则是希望在解决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问题上有所创新,从而避免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以此探索适合当前中国国情的内生型发展模式,为以后更多试验区的设立做出重要的尝试。

一、影响城市圈品牌效应的可能因素

随着经济的发展,区域间或企业间的竞争已经不是单纯的产品或服务的竞争,而是逐渐上升到了品牌层次的竞争。当然品牌与区域或企业的竞争力仍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它们的提升过程基本重合。

表一

从表一中,我们不难看出,影响城市圈品牌的建设的因素有:政府、区域、企业、人才。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或影响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城市圈品牌的建设。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在两型社会建设下产业集群,各要素会对城市圈品牌建设有哪些新的要求,并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去满足这些要求。

二、各级地方政府政府在推进武汉城市圈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1.1在城市圈建设的初期,各地方政府大多对城市圈这个词理解比较片面,单纯的认为只是简单的城市圈内各城市的GDP的叠加,或简单的企业转移。

1.2一些地方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对贸易壁垒并未控制,以此来抵抗圈内其他城市企业的进入所带来的冲击。

1.3一些地方政府也存在着在武汉城市圈品牌建设中冒进的举动,为了树力一些区域的品牌形象,在引进外资的时候,继续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无视“两型社会”的建设要求。

对此,武汉城市圈政府应该加强对圈内品牌建设的宣传力度,制定实际政策去逐步取消地方贸易壁垒,如:为企业转移开辟绿色通道、大力扶持明星企业、减免企业部分税务等中国。同时,在打造城市圈品牌的时候,需要对外资项目进行严格的审查,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理念,逐步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走集约型发展道路,使城市圈品牌的建设具有可持续性。

三、各区域在推进武汉城市圈品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做出的努力

3.1产业结构不合理

区域经济是否具有竞争力直接影响城市圈品牌的确立,而城市圈经济的长期稳定协调发展,关键在于城市圈的产业结构。当前,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经济圈正面临产业结构的大转型,以此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增强城市圈的竞争力。不难看出,在不远的将来,武汉城市圈也将会逐步实现产业结构的梯次转移产业集群,如果在初步的城市圈发展过程中便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优化,那么在城市圈发展的中、后期,将会节约大量的资源,并且对环境不会造成大的影响,为以后的可持续发展留足后劲。

表二:武汉城市圈三次产业比重 (2007年统计资料)

由表二可以看出,城市圈产业结构很不合理除武汉市外,其他区域均是“二、三、一”型的产业结构。传统经济比重重,新型经济比重轻,离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差距甚远。第三产业比重小,尤其是新兴服务业,包括金融、保险、信息咨询、法律服务、旅游服务等所占比重低,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会影响中心城市对经济的组织协调和辐射作用,同时阻碍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1.1提升产业结构竞争力是城市圈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方面。一个经济体是否有竞争力,更重要的在于潜在的增长能力,即使是传统产业部门,也有可持续增长的源泉。面对发达国家对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垄断,利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应该成为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要建立区域性系统集成的技术创新体系,协同区域内科技力量进行攻关,重点解决区域内支柱产业的核心技术问题,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与竞争力。

3.1.2产业发展规律要求产业结构调整向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因此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是必然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同一时期所有地区都要以这些新兴产业为发展目标。武汉城市圈不同地区要善于利用自身的条件,将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相结合,形成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互补发展的良好格局。

3.2主导产业多有雷同,重复建设严重,不利于比较优势的发挥

表三:城市圈主导产业表(2006年统计资料)

从表三产业集群,可以看出城市圈内的各个城市间的主导产业结构重复,雷同较高。主要是由于我国过去计划经济体制和行政分割等原因的影响,产业低水平同构化的情况依然存在,武汉城市圈也不例外。更甚者,部分区域行政主管部门拼命寻求“主导产业”,置比较优势、扬长避短的普遍法则于不顾,重复布点,重复建设,推行粗放式产业布局模式。

由湖北省统计局给出的各城市现状支柱产业情况来看,机械、化工、建材、纺织、食品等产业已成为多个城市的主导产业,各地区间横向联系的层次较低,许多优势产业形不成联合体的情况下,分工协作优势不能很好的发挥,使得配套水平低,产业关联度小、专业化分工不明显,从而影响了城市圈整体优势和综合经济效益的发挥。因此,这与“两型社会”的建设要求相背。

3.2.1“携手并进,错位发展”打造品牌效应

(1)电子信息产业是武汉城市圈近年工业发展的新亮点,应继续保持和巩固光电子产业在全国领先的地位,重点依托“武汉?中国光谷”的科技优势和产业基础,延伸产业链,同时采取措施,使消费类电子信息产品加快形成品牌规模和产业配套能力,在武汉市及周边城市形成区域光电子信息产业群。与此同时,机电一体的新型装备制造业在武汉有很强的研发能力和较好的产业基础,也是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的行业,与圈内的汽车、冶金、石化、建材、纺织等支柱产业有很强的产业关联度。我们应重点发展船用设备及船舶、数控系统及加工设备、激光加工机械及成套设备、环保设备产业集群,提高装备集成和整体配套能力。

(2)以传统支柱产业优化升级为着力点,把汽车、冶金、石化、建材四大行业改造成竞争力强、节能降耗的新型支柱产业。汽车工业的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和影响着武汉城市圈工业的竞争力品牌中国。要依托已有的优势和产业基础,形成既有分工又有协作的武汉、孝感、襄樊、十堰四大汽车零部件集群。冶金工业要依托武钢、冶钢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板材和特种钢,增强竞争力。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理念,打造知名品牌,推动城市圈品牌的建设。

3.2.2推动跨区域的产业集聚和企业合作,壮大优势产业和品牌产品

集聚效应是竞争优势的来源,产业的集聚在竞争力的形成过程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优势产业的集聚的品牌集聚的原动力,众多品牌的集聚也为区域品牌效应的建立起到关键的作用。比如我们熟知的青岛,便是以“品牌之都”而著称的。

在对武汉城市圈各市的主导产业分析的基础上,培育出更多的象仙桃新型轻纺工业、东西湖食品工业那样的工业发展活跃区。加快形成武汉――鄂州――黄石冶金建材产业带;武汉――孝感――襄樊――十堰汽车产业带;武汉――潜江――荆门石油化工和盐化工深加工产业带;武汉――仙桃――孝感――鄂州――黄石纺织服装和家用电器等产业带四个现代制造业产业带,构成城市圈内新型工业化的大框架。三是各城市要多方开展产业间的分工与合作,形成产业链的高效挂接。另外将高耗能、低附加值制造环节转移出去,为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型产业腾出空间。

在各区域优势资源的基础,吸引知名企业集聚,降低生产成本 ,增强区域的竞争力,带动区域的品牌建设。这才是符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建设理念。同时也能依托特色的产品和产业支持,树立武汉城市圈的特色城市品牌。

四、单个企业品牌竞争力对城市圈品牌的推动

总所周知企业的品牌是企业竞争力的外在表现形式。当前,我国的品牌发展历史只有20多年的历史,虽然出现了一些象海尔、红塔山、长虹等知名品牌。但整体上的品牌竞争力发展现状仍不令人满意。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企业本身缺乏竞争力,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在与国外品牌或国内的一些品牌竞争中处于劣势。我们给武汉城市圈内一些制造业企业(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南华高速船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黄石东贝机电集团有限公司等)的能力绩效进行打分产业集群,并通过进行加权平均来与国内同行业最佳企业能力绩效进行比较,图形如下:

系列1表示武汉城市圈测评企业 系列2表示国内同类最佳企业

目前在武汉城市圈内,大多数企业的竞争力如制造行业一样,缺乏领先优势,以至于产品品牌不能很好的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圈整体品牌的形成。

(2)企业品牌形象模糊,忠诚度低。

首先城市圈内品牌形象缺乏与目标消费者的相互交流,难以被消费者理解。其次是品牌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落后与客户的需求,使品牌与客户之间难以形成持久和谐的关系。

在深层次的角度上,我们应该以资源节约为理念,以技术创新为驱动,走效益优先的道路,实现价值链的跃迁,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中国。从表层来看,企业应该规划品牌发展,构筑品牌文化内涵,努力以创新产品来维系忠诚顾客。

五、走“人才强圈”道路,促城市圈品牌建设

在对武汉城市圈经济的观察中,很容易发现一大批企业的脱颖而出,主要依赖于企业自身创新的能力以及企业家的创新素质,特别在高新产业,领军人物的创新素质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圈内人才的数量及质量对城市圈经济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同时这也直接影响着城市圈品牌的建设。尽管武汉城市圈拥有很多高校和科研单位,但是人才结构不合理,国际化人才、科技创业人才比例偏低,高新先导产业高层次人才严重不足。除此之外产业集群,人才的流动性太高也导致了圈内人才的稀缺。圈内人才之间的不流通及圈内人才的外流对城市圈经济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

对此,在城市圈内可以营造城市圈宽松和谐的人才政策环境,统一编制城市圈人才需求开发导向目录,举办城市圈人才交流大会,继续推动人才与项目对接,实现圈内人才协作培养和整体开发。这样即可以节约部分资源,又能有效的留住人才。人才留住了,反过来对城市圈品牌的建设也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六、 结束语

“两型社会”是武汉城市圈品牌的核心定位。政府应发挥其优势,倡导循环经济,并提出相关政策支持鼓励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整体品牌的发展。在“两型社会”框架下,通过武汉城市圈优质企业、优质环境,使武汉城市圈不断提高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从而吸引人、财、物、技术等各类资源的涌入,以此实现武汉城市圈品牌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文科:《试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的总体思路》,《学习与实践》2008年第8期

[2]赵昌旭:《产业集群:加快湖北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理论月刊》,2004年第12期

[3]张建军,刘冰,周涛。《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分析》,《商场现代化》,2008年5月总第540期

[4]转引许慧新硕士论文:《我国城市品牌塑造问题研究》,兰州大学管理学院2006年

篇5

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主任王强作2008年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体系工作总结和2009年工作设想。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2008年、2009年在全国范围内分别认定两批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分中心,2008年认定50个,53个依托单位;2009年认定75个,80个依托单位。这些分中心和依托单位分布在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包括6个技术领域:粮油加工领域,果蔬加工领域,畜产品加工领域,特色农产品加工领域,生物质燃料加工领域,农产品加工装备领域。研发体系承担项目373项,获得科技成果66项(其中专利42项),研发投入约6445万元,固定资产约3.06亿元。农产品加工重大技术对接和推广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高鸿宾副部长讲话中指出,农产品技术研发在规划、选题和产学研结合三方面建设的内容,以及在金融危机形势下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建立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和专业分中心,加快完善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促进农产品加工技术原始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推动农产品加工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对于促进农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产品加工增值、促进农民增收、扩大农民工就业和拉动内需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强化责任、狠抓落实;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加强协调、健全机制;配套政策、加大投入。

高鸿宾强调,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建设需要全国产学研密切结合,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要加强研究重大的、基础的、共性的技术问题,企业要更多关注技术推广和转化。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中心、专业分中心和依托单位要同心同德,突破各自具体利益的瓶颈和障碍,真正形成利益共同体,协同作战,共同推动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进一步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会上举行2009年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分中心授牌仪式,并为各专业分中心颁发证书。

篇6

    为了加快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本市住宅和公共建筑质量,强制淘汰不符合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要求与质量低劣的材料和部品,积极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资源节约型材料和部品,根据建设部、国家经贸委、质量技监局、建材局联合颁发的建住房〔1999〕295号《关于在住宅建设中淘汰落后产品的通知》的要求,结合本市实际情况,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自2000年12月1日起,在本市新开工的住宅工程中禁止使用螺旋升降式铸铁水嘴,推广使用符合《陶瓷片密封水嘴》(JC663-1997)及《水嘴通用技术条件》(QB/T1334-98)标准的陶瓷片密封水嘴。

    二、自2000年10月1日起,在本市新开工的住宅工程中,禁止使用长江、黄河上中游等天然林保护、生态建设工程地区的天然林及天然珍贵树种为原料生产门窗、地板。

    使用速生丰产林木材生产门窗地板要经过干燥、防虫、防潮、阻燃改性处理,提高其使用寿命。

    要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积极开发生产、推广应用新型复合木质门窗、地板。鼓励采用木材采伐加工的剩余物、竹材、农作物桔杆、回收旧木材为原料生产复合门窗、地板。

    三、在本市建设工程非承重墙体以及围墙中,禁止使用粘土砖,零零线以上的承重墙体中,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

    建设工程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在2000年10月1日起编制的设计施工图和2001年1月1日起开工的住宅及公共建筑中,应当按前款规定执行,推广使用非粘土类新型墙体材料和非粘土瓦。

    四、在本市建筑结构高度100米以下的建设工程中,禁止设计、使用铸铁排水管,推广应用硬聚氯乙烯排水管。

    自2000年10月1日起编制的设计施工图和2001年1月1日起开工的建筑结构高度100米以上的住宅及公共建筑中,禁止排水管道使用砂模铸造铸铁管,推广应用符合《排水用柔性接口铸铁管及管件》(GB/T2772-1999)的柔性接口机制铸铁排水管。

    五、在本市多层住宅以及多层公共建筑中的生活给水管道,禁止设计、使用镀锌钢管,推广使用塑料给水管。

    自2000年10月1日起编制的设计施工图和2001年1月1日起开工的本市高层建筑的给水管道和各类建筑的煤气、消防管道,禁止设计、使用冷镀锌钢管。

    六、自2000年12月1日起,在本市新开工的建设工程中,禁止使用一次冲水量在9升以上(不含9升冲洗水量)的便器,推广使用一次冲水量6升的座便器。

    便器与水箱配件应配套供应,保证便器的密封性能和冲洗性能,便器生产企业作为产品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保证其配套产品的节水功能和质量,并在产品上标明冲洗水量。

    七、在本市住宅、商办楼、公共建筑中禁止设计、使用普通钢窗,推广使用符合《PVC塑料窗》(JC/T3018)标准的塑料窗以及符合《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95)要求的建筑用窗。

    积极开发木塑和铝塑复合窗、钢塑和钢木复合节能保温窗、隔热保温型铝合金窗等新型节能窗。

    八、对《上海市建设工程材料管理条例》中规定实行准用管理的建材品种,除国务院《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试行条例》规定实施管理的产品外,用于本市建设工程的,应当取得《上海市建设工程材料准用证》。

篇7

[关键词] 知识经济 信息 网络营销 虚拟化操作

几千年来的社会经济变革,使人类走过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步入21世纪的今天,一场新的社会经济变革已经兴起,这就是以信息技术、知识产业的迅猛发展为主要标志的知识经济变革。

在农业经济社会,土地是财富的主要来源;工业经济社会中,主要依靠货币和自然资源创造财富;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成为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知识已经成为创造财富的主要资本。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变革,企业的营销工作也要发生重大变革,在知识经济社会中,时空观将得到重组,传统的物理时空观将由没有物理距离的时空观即电子时空观所代替,这种新的时空观应用到企业营销中,就产生了营销的新概念――网络营销。可以说网络营销是知识经济社会中最为有效的营销方式。

一、知识经济打破传统的地域经济,发展为全球经济,网络营销是更适合全球经济的营销方式

在传统的工业经济社会中,由于地理距离的限制,企业的生产、经营只能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然而,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由于Internet技术的日益成熟、信息网络的不断延伸,时间在缩短,空间正变窄。企业利用Internet和信息网络,将电子时空观引入营销领域,这样产生的网络营销将会帮助企业打破地域限制,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进行全球贸易合作。任何一个企业通过计算机网络,都可以对互联网另一端的消费者进行24小时全天候服务,同时可以通过Internet与地球上任何想与你合作的伙伴进行谈判,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日趋激烈,我们的企业可能想脱离狭窄的本地市场和国内市场吸引国际客户,却由于财力、人员和管理水平等限制,常常力不从心,而通过网络营销可以使我们的中小企业站在与国际知名企业同一条起跑线上,但是,网络营销可以把企业轻松的推向世界,而且不用花费太多成本。中国加入WTO,可以通过网络营销极大的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改善企业形象,使我们的企业尽快成熟起来。

二、知识经济使生产者主导经济,转变为消费者主导经济模式,网络营销使消费者真正成为“上帝”

在工业经济社会中,传统营销理论针对的消费者是一般大众。由于厂家与消费者的信息阻隔,使厂家只能采用其愿意或能够的方法事先生产出产品,消费者只能局限在厂家在市场上提供的产品范围中进行选择。在工业经济社会中,消费者消费丝毫没有个性可言。然而,在知识经济社会,信息业高度发达,互联网络应用广泛,消费者可以直接与厂家迅速联系,要求生产自己的“理想”产品,“所想即所得”才是真正的上帝。如一家销售户外活动商品的商家,在网络上开展了定制旅行包的业务,消费者可按自己的意愿设计或修改旅行包的样式、颜色、材料、尺寸、装饰品,甚至还可以绣上自己的名字,。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人工智能(AI)技术的应用,企业将具备以较低的成本进行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能力,从而为实现“所想即所得”奠定基础。

三、知识经济是实物化操作的经济,向虚拟化操作的经济的过渡,通过网络营销,企业可方便的进行虚拟化操作

在传统的工业经济社会中,产品需要事先生产出来,再提供给零售商或消费者。企业要拥有生产产品的厂房、机器设备等有形生产要素,生产出来的产品也要必须是货真价实能够真正使用的,消费者所要支付的也是一张张真实的货币,在这个行为链中,一切都是真实的,厂房、设备、产品、货币包括人。在供需双方没有达成协议之前,这一切有形的投入都带有一定风险,在知识经济社会中,企业可以通过网络营销便捷的进行虚拟化操作。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得到消费者需要的产品的样式、功能、价格等,再根据消费者的要求进行加工生产,或者,在企业自己的网页上事先列出各种产品,消费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向厂家发出购买信息,当厂家与消费者达成一致后,厂家再根据与消费者协商的条件或消费者的要求进行加工、生产或装配,然后,消费者付款得到自己需要的产品。在这个行为链中,厂家与消费者达成协议之前,一切都是虚拟的,号称是世界最大书店的Amazon书店,是美国一家网上虚拟书店,其在网上售书种类达到300万种,如果一一将这些书用货架摆出,则场地、人员管理成本都将是天文数字,而作为一家网上书店,Amazon要作的只是将书的封面与一些和书有关的介绍输入计算机中,供消费者查询以决定是否购买,等到书店接到世界上某个地方的消费者的购买信息后,书店再与出版商联系,由出版商直接将书邮寄给需求者,书店和消费者都几乎不承担任何风险。

四、知识经济是间接经济向直接经济的转换,网络营销可以直接沟通生产与消费

在工业经济社会中,为满足机器大工业的生产组织方式的要求,实行的是集中生产的方式,这使生产与消费存在许多地理隔离,企业失去了直接与消费者经常取得联系的条件,于是,厂家与消费者联系需要采用间接形式:市场调研是用间接方式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产品销售是通过经销商间接销售给消费者的;产品、公司形象是通过传统大众传媒以广告的形式间接向消费者宣传的;产品的运送是通过先向批发商,再由批发商向零售商,最后由零售商向消费者多次迂回来间接完成的;同样,在营销链上,生产者也是通过各种迂回途径购买供应商的原材料和其他投入品的。无数次的间接形成的迂回,使大量宝贵的物资资源被消耗掉。在知识经济社会中,企业引入网络营销概念,通过互联网络沟通生产与消费,因此,生产者与消费者、生产者与供应商可以直接进行沟通联系,进行物质上虚拟的、信息上是真实的直接接触。产品可由“虚拟企业”这样的组织调度,在全球范围内确定离一个需要产品的消费者最近的生产厂家就近生产;原材料供应可选择最近的供应商提供。整个流通过程无须任何中介机构介入,这样,因为迂回所造成的大量资源浪费就不会再发生。美国Dell公司是计算机销售商中最先通过计算机网络,而不通过任何中间商向消费者直接销售实物产品。该公司直接与消费者签定合同,然后按消费者提出的配置要求生产产品,然后将产品送到消费者家中,安装调试,收回货款。

五、知识经济使要素报酬递减经济,形成是要素报酬递增经济,网络营销可以局部地实现报酬递增规律

在传统的工业经济社会中,存在报酬递减规律,即当生产达到一定阶段,追加任何可变投入要素,不仅不能使总产量增加,反而引起总产量减少。在知识经济社会,知识成为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知识具有共享性、可重复性和可组合使用三个特点。知识的共享性是指知识是可以被许多人使用,都不会使原来拥有的人丢失和缺少这种知识,先进的知识和技术,越是被更多的人使用,其产生的价值越大。知识的可重复性是指当把知识作为生产要素投入时,可以按需要反复使用,而不用再追加其他的投入,并且知识本身不会磨损。知识的可组合使用是指任何一种知识,都可以和其他知识叠加起来使用,并且叠加后知识组合的效能比单一知识的效能更大。由于具备上述三个特点,使得在知识经济社会中报酬递增规律成为可能。传统的营销方式如果利用知识的共享性、可重复性和可组合使用性,将大幅度提高企业营销成本,而网络传递知识具有快速、内容丰富、更新及时、成本低等特点。企业可以通过更换主页、建立新闻组或讨论组最大限度地提供与本企业产品相关的知识,利用知识的三个特点,提高企业的知名度,这样不仅可以在内部建立企业文化,还可以将本企业文化推向社会,深入广大消费者。尤其是,网络用户文化素质较高,一旦他们接受了一种企业的文化,那对他们的影响将是根深蒂固的。因此,在企业营销方式中引入网络观念,至少可以在局部上实现“报酬递增规律”。

篇8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迫切要求。改革开放**多年来,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了重大飞跃。然而,计划经济时期城乡差别发展的政策和城乡分割的体制仍在阻碍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使城乡之间形成了四个鲜明的反差:一是不断扩张规模、正在走向信息化和技术资本密集型的工业与小规模分散经营、劳动生产率低下的农业形成鲜明反差;二是高楼拔地而起、面貌日新月异的城镇与生态环境质量下降、面貌变化不大的广大农村形成鲜明反差;三是收入持续增长的城镇居民与收入低水平徘徊的农民形成鲜明反差;四是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日趋文明的东部沿海地区与经济社会发展缓慢的西部地区形成鲜明反差。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实行城乡统筹,促进共同发展。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促进城镇化的重要措施。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不仅制约着农村的发展,而且也限制了城镇的发展,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比如,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农民收入水平偏低,造成需求不足,导致工业产品过剩;同样,城镇人口少、农村人口多,又造成农产品过剩。可见,“三农”问题也是促进城镇化不可回避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实行城乡统筹,建立互补互促、协调统一的新型城乡关系。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内在要求。到****年底,我国已总体上实现小康,但这个总体上的小康是总数和平均数的概念:GDP的总量比1980年翻两番,全国人均GDP达到800美元。这个总数和平均数掩盖着较大的城乡差距,实际上农村还有相当数量的农民没有达到小康标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该使城市和农村协调发展,使农民收入有更快的增长。如果不统筹考虑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不大力支持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就不可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篇9

(1黄河科技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63 2东北师范大学 吉林 长春 130024)

摘 要:民办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天然的依存关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民办高校有需求、拉动、调节作用,民办高校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推动、支撑、保障作用,二者只有加强互动良性发展,才能取得共赢的局面。

关键词 :民办高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中图分类号:G5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0.001

*基金项目: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倒逼机制下河南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4A880009);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河南民办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4—QN—199)。

收稿日期:2015-03-16

高校不仅从事知识的传播活动,更重要的是开展知识的创造活动,特别是开展各种专门知识、科技知识的创造,这种以传播和创造知识为核心的活动需要以区域经济社会为落脚点,因为区域经济社会可以为高校的知识活动提供方便和现实的舞台。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逐步推进、高新技术广泛应用,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决定了其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办学定位。同时民办高校作为依托区域社会力量兴办起来的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体系是相互作用的,二者只有积极以正能量相互促进,互动发展,才能取得共赢的局面。

1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民办高等教育的需求、拉动、调节作用

1.1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民办高校的参与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全球化的视野,更重要的则是要基于本地资源。由于民办高校自身对区域经济发展这个指挥棒具有更加灵敏的嗅觉和反应能力,更善于利用本地资源,发挥区域的优势,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民办高校这个为了自身发展需要与区域经济社会建立紧密联系的教育实体此时更加凸显出其作用。民办高校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其存在源于市场的需求,所以专业设置针对市场急需的人才,这样就在客观上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必备的人才。

1.2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民办高校的拉动作用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带动了民办高校的生源。民办高校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是举办者的投资和学生的学费,可以说生源在一定程度支撑着民办高校的生存。民办高校的生均学费一般比较高,且生源大部分还是本地学生,要想生源充裕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经济条件许可,二是意识形态认可。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了地方经济的活跃,带动居民思想状态的改变,经济条件的提升为许多家庭让孩子到民办高校上学提供了物质基础。另外,知识带动经济的发展已经成为共识,家长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也认同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民办高校生源充足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缓解了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民办高校要想得以可持续的发展,解决好学生的“出口”问题很重要。学生是否选择某一民办高校,就业率是一个关键性的参考指标,毕业能否掌握一项生存技能,成为广大学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而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直接影响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区域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更新和增加,在客观上为民办高校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要求的同时,也增加了民办高校学生的就业岗位,对民办高校学生就业问题有一定的缓解作用。目前针对学生就业问题比较有效的做法是民办高校与区域企业合作,与之建立起长期的、稳定的人才培养计划和供求关系。使学生能够在企业中进行实习,在实习的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提升实践能力,增加就业的筹码。

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强了民办高校与各方面的联系,为民办高校进一步的发展提供了各种资源。教育质量是民办高校的生命线,但民办高校可支配的教育资源有限,要提升教育质量,与企业和政府建立紧密的联系非常必要。校企合作一方面企业可以直接为民办高校提供资金上的支持,学校可以增添高新技术设备为涉足新的科技领域创造条件,为提高教学水平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企业又能为学生提供实验基地和实习岗位,使学生和老师真正参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课题,产学研相结合,增强学校发展动力。政策的支持对民办高校的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方政府通过宏观调控、政策指导,出台相关制度优化民办高校发展的外部环境,推动了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

1.3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民办高校的调节作用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调节民办高校的办学定位。民办高校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公办高校教育资源的不足,是满足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需求,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民办高校的办学定位有着重要影响。民办高校应服务社会、办出特色、错位发展。民办高校只有致力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才能获取生存和发展的源动力,使学校保持活力;才能使人才培养目标紧跟时代的需求,使学校的科研创新引领产业发展;才能取得政府更高的扶持力度,以利于解决办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才能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为依托,建设具有较强竞争力、有区域特色的学科专业。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调节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的结构。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地更新,作为依赖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得以存在的民办高校需要准确把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方向,做出科学的判断,并以此作为选择人才知识结构的依据。及时调整专业结构,找准学科专业与区域经济建设的结合点,优化资源配置。只有这样民办高校才能建立自己的学科优势,有针对性地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 民办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支撑、保障作用

现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以知识的再生产和综合运用为基础的,这就要求民办高校在基于自身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的本能之上要更好的履行服务社会的职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民办高校的职能所在,也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

2.1 民办高校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民办高校通过培养一线技能人才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民办高校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很重要的一项就是为企业培养从事一线工作的技能人员。学校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得学生能够在企业处于稳定的工作状态,保证企业工作人员充裕,能够持续生产,也有利于企业对员工进行培训,完成企业内部对人才的培养。

民办高校通过创新科技,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动区域经济建设。民办高校能够快速捕捉科技发展动向,明确经济建设对科技有怎样的需求,并迅速做出反应。积极促进本校的科研力量与地方产业相结合,创新科技成果。民办高校更重视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的速度,只有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和生产力,才能实现科研的价值,凸显民办高校的实力,而这一切从客观上就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民办高校通过继续教育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民办高校可以为非统招在校生提供再教育的机会,通过培训的方式使有学习意愿的人能够获得自己需求的知识技能,满足社会居民学习新知,提升生存能力和生活水平的期许。

民办高校利用学校的人文资源推动区域社会的发展。民办高校可以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发动学生志愿者举办文化艺术活动、带动区域社会优秀文化传统传播、共享校区的知识资源、提供给社区居民免费的信息支援等促进区域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2.2 民办高校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民办高校依托地方文化资源建设校园文化、传承精神文明,借此服务于企业文化,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文化支撑。

民办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社会进步需要科技创新、企业发展需要技术革新,民办高校聚集了具有科学研究能力的人才,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并与区域经济社会的特点相融合,研发适合区域企业的技术和促进区域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的产品,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民办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作为以人才输出为目的的民办高校最容易了解区域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所以能以最快的速度调整专业设置,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人才培养结构;再者可以利用其丰富的信息资源,预测新形势对人才的需求,对学科专业做出前瞻性的调整,在人才市场抢占先机,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2.3 民办高校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

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素质的员工成为企业在激烈竞争中得以保持优势的关键,所以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而获取高素质人才的方式也多样化。有媒体公开招聘、中介机构推荐、招聘会现场招聘、企业内部培训等。通过猎头公司和媒体公开招聘成本较高,同时还面临新人入职,要经历一个较长的磨合期,也存在“水土不服”的可能性。招聘会现场招聘受现实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对招聘人员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更容易受招聘人员个人素质的影响,造成优秀人员的流失等现象,因为招聘会现场多数是学生应聘,相对缺乏实践经验。当下企业对内部培训的方式比较认可,同时又具有民办高校合作的先天条件,所以利用民办高校的高级人才资源成为一种趋向性的选择。民办高校通过人才资源对企业进行知识的支援给企业注入了活力,为企业长效发展提供了保障。

民办高校除了可以间接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也可以直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民办高校可以通过产学研一体化,建立科技园,参与商业区的建设,与企业联合开发新产品;还可以走进社区、服务群众、丰富居民生活、提升生活质量。无论参与地方经济建设还是服务地方群众生活,都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改革开放3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经验专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篇10

关键词质监事业;“十二五”规划;编制

中图分类号F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02-0372-01

2010年是质监事业“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总结过去5年来取得的成效和经验,找准“十一五”规划执行当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科学分析,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和方法,对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质监事业“十二五”规划,推进质监事业大发展、快发展至关重要。

在编制和实施质监事业“十二五”规划当中,各级质监部门应当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以经济社会“十二五”发展规划为母本,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立足点,促进职能转变与融合,改革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强化部门在经济社会发展当中的地位和作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当中寻求自我发展。这些理念的可行性,已经为部分发达省市质监部门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所验证。

1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立足点,促进职能转变与融合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质监事业实现自身发展的前提。由于历史的原因,各级质监部门尤其是市县级质监部门,自我发展能力薄弱,不但不能为当地产业发展排忧解难,有的甚至给政府和企业“添乱”,成为“不受欢迎部门”,难以得到地方党委、政府以及企业的支持。因此,在编制质监事业“十二五”规划时,必须转变理念,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工作的立足点,做经济社会建设的参与者,将企业、产业发展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将该系统管理职责和服务职能融入到地方党委、政府的经济社会管理的大背景当中,将该系统的能力建设,融入到地方质量能力提升的大背景当中,将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实现自身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否则,质监事业的发展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质监事业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保障。质监部门的特点,是以技术作为管理与服务的基本手段,工作内容是以质量为中心,计量、标准为基础,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为重点,服务管理对象涉及经济社会各个方面[1]。

经济社会发展秩序需要质监。从古到今,社会发展最基础的内容之一就是计量与标准,这是建立经济社会发展秩序的前提,从先人的“结绳记事”到现代的网络信息手段,从原始的“自给自足”经济到现代“全球化”经济,计量与标准是一切科学技术的基础,是经济社会秩序的基础,特别是在经济社会高度发达的今天,没有计量与标准的技术支撑,经济社会将无法立足。

和谐社会建设需要质监。和谐社会建设,其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安全又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而质监工作的重点,就是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民以食为天,生以安为先”,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安全因素之一。“三聚氰胺”事件、水污染事件、生产安全事件等一系列严重损害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事件,不断向人们昭示质监工作的重要性。

产业发展需要质监。产业的依托是企业,而企业又是质监工作的重要对象。无论任何企业,大到基础建设、生产运行,小到标准采用、质量检验、工艺控制,无不渗透着质监工作的内容,质监在生产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从近年来质监工作的管理内容和成效来看,“生产许可证”管理帮助企业改善了生产条件和检验条件,完善了生产工艺,为保证产品质量奠定了基础;“认证认可”工作帮助企业规范了管理行为,促进企业上规模、上水平,提高了自我发展的能力;“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帮助企业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质量分析”工作帮助企业提高了质量控制能力,使企业学会了运用质量分析的方法,及时解决生产当中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和漏洞,为产品质量的稳定提供保障。可以说,质监事业是产业发展的领航者、护航者、推进者,所以编制质监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既要强化“大质量”、“两个安全”,又要重视计量和标准的基础作用,细化规划内容,将各项工作做实,促进质监事业平稳均衡发展。

2以改革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为突破点,促进机体活力提高

当前,由于全国各地管理体制上的不同,加之思想解放程度的差异,使得各地区质监系统管理体制、机制也存在着很大差异。由于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依然停留在计划经济阶段,致使其在运行上存在诸多弊端,一定程度影响了事业单位的发展。一是分配机制单一,激励机制缺失,造成分配不合理,大锅饭现象严重。二是人才引进机制落后,具有真正技术能力的人员不多,奇缺专业领军人才。三是人员任用机制不合理,非专业人员管理技术岗位的现象比较普遍[2]。

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在规划的编制和执行当中,改革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一是改革创新,摆脱现行事业单位管理体制,鼓励事业单位公司化,实现系统内部、内部与外部的有机联合,形成技术集团,为新机制的建立与运行提供必须的条件保障。二是建立灵活的分配机制和鼓励机制,调整分配形式和方法,以能定岗,真正激发“能人”的积极性,促进用人机制的活化。三是建立人员竞聘机制,营造良好的用人风气和导向,突出专业引领作用,达到“能者上、庸者下”的目的。四是建立系统内人才培养体系,开办专业培训机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系统内的行政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技术管理人员等进行规范化培训,使人才培养常规化,形成该系统完整合理的人才构架。

3以能力提升为切入点,促进服务水平的提高

质监系统的优势在于依托技术手段支撑实现管理与服务职能,其能力主要体现在综合技术能力方面。综合技术能力,包括检验检测能力、产品质量分析能力、技术咨询服务能力、产品研发和工艺指导能力以及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等。上述能力必须以坚实的实验室基础设施、优秀的技术人员队伍、先进的检验检测手段和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为支撑[3]。

一是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确定检验检测项目,将各级质监技术机构建设成为政府、企业以及广大民众可以信赖的技术平台,为政府监督管理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为企业生产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为民众生活提供优良的技术服务。二是以大项目建设为载体,大幅度提高质监部门综合技术能力。要按照国家局、省局的规划和布局,紧密结合地方产业特点,全面争取国家级、省级检验检测中心等大项目落户到市、县,采取自我建设与强强联合相结合等方式,整合社会资源,促进综合能力的快速提升。三是强化移动实验室建设,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移动实验室是固定实验室的有效补充与延伸,它具有机动灵活、反应迅速、应急能力强、试验速度快、结果判定迅速等突出特点,可根据试验结果,快速给出应急解决方案,是应对突发事件的有效手段[4-5]。因此,要按不同级别合理调配,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形成质监系统国家、省、市(县)3级移动实验室体系,并加快移动实验室体系建设规范和管理方法的研究,探索移动实验室应用的新领域,使移动实验室建设与应用步入正轨,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探索质监系统技术机构4级框架结构

由于历史的原因,从国家级质监技术机构到县区级质监技术机构,业务分工不尽合理和明确,检验检测业务大同小异,不但造成上级机构忙于一般的检验检测工作,疏于集中高级专业人员研究深层次问题,而且造成系统内上下级技术机构之间配合不当,下级机构业务空间狭窄,发展受到限制。因此,应当由国家局统一界定不同级别技术机构的业务范围,合理分配业务内容,充分体现出不同级别技术机构的特定地位和作用[6-7]。一是将质监系统技术机构分为国家、省、市、县4级,明确职责分工和业务范围,各司其职,避免和减少业务重叠和冲突。二是结合实际,分级设计业务内容,国家级技术机构主要负责统筹全国质监系统技术机构的布局、制订技术规范、组织高精尖人才培养、组织高精尖检验检测设备设施的开发与研制、组织国家级中心建设、组织全国性的产品质量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重大突发事件应对等重点工作;省级技术机构主要负责制订地方性技术规范、组织一般性检验检测人员的培养、组织对市、县级技术机构建设的指导、开展重点产品的监督检查、组织区域性突发事件的应对等区域性工作;市、县级技术机构主要负责常规性的检验检测工作,配合上级机构开展人员受训、监督检查、突发事件应对等一般性工作。三是加强上下级之间、横向之间的分工协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体现整体合力。

5参考文献

[1] 叶炎.高举三大服务大旗推动质监事业发展[J].徽州社会科学,2008(8):9-11.

[2] 龚治国.浅析“三大服务”与质监事业发展的关系[J].中国发展技术监督,2009(2):62-63.

[3] 刘华贵,冯魁.用心督查督办服务福州质监事业发展[J].福建质量技术监督,2009(4):40-41.

[4] 陈玄韬,邱春玲.深化“三级联创”活动推进质监事业发展[J].福建质量技术监督,2009(2):33-35.

[5] 尹集民.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推进质监事业发展[J].城市技术监督,2001(4):12.

[6] 杨少宾,王泽辉.推行目标管理办法促进质监事业发展[J].监督与选择,1991(12):16-17.

篇11

【关键词】企业 银行 经济发展

一、政府、银行、企业沟通交流机制的性质

是指政府、银行和企业三方之间通过建立有组织、多形式、制度化的合作,实现货币政策传导的有形化和具体化,有效解决政府、银行、企业间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密切相互关系,推进政银企互动,促进信贷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协调联动,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实现政、银、企“多赢”的目的。

二、政府、银行、企业沟通交流机制的主要内容

第一,建立政府、银行、企业沟通交流的组织体系,成立政政府、银行、企业沟通交流机制工作结构。

第二,建立日常联系机制。机制成员单位建立日常联系机制,畅通联络渠道,定期、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议题包括行业主管部门通报政府阶段性工作重点、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产业政策、行业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重大产业项目情况等;经济主管部门向银行机构介绍首都企业融资需求及面临的困难;银行机构对政府工作的需求和建议,推介创新产品和服务,金融市场信息等;企业融资需求信息,提出融资的具体要求,帮助银行及时掌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动态,帮助企业及时了解金融产品和服务情况,促进银行业与实体产业协同发展。不定期联席会议根据成员单位需求分专题随时召开。

第三,建立协调联动机制。(1)加强政府部门与人民银行、银监局等相关金融管理部门的沟通与联系,支持金融管理部门加强行业管理,听取金融管理部门对地方政府和地方金融发展的建议。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分析区域金融业发展情况,研究重点问题,制订工作方案并联合推动实施。帮助银行与金融管理部门协调解决应由北京市解决的重大问题。(2)加强金融管理部门、金融机构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听取银行发展的需求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协调落实相关政策,逐步完善市与区(县)一条龙、一体化、一站式立体金融服务体系。(3)加强与银行业协会的定期联系,借助行业协会的平台和窗口,为银行提供信息、培训等服务。(4)加强银行和企业的沟通交流,为银企合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四,建立信息共享机制。(1)建立政银企信息交流和融资对接公共服务平台,实现政银企信息共享。(2)不断丰富和完善平台服务功能,及时交流银行的创新产品、业务发展动态、政策信息、行业动态及企业诉求等。(3)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及手段,逐步构建成员单位专用网络信息链接平台,方便成员单位及时交流信息。

第五,建立奖励创新和风险共担机。探索建立银行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奖励机制和政银企风险共担与补偿机制,鼓励银行创新产品和服务。

第六,建立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评价机制。会同人民银行、银监局定期编制金融发展报告,综合分析银行业的经营发展情况等,并研究提出政策建议。探索建立银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和企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定量、定性分析,评价银行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鼓励银行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建立政府、银行、企业沟通交流机制的意义

(一)有利于加强信息沟通交流

进一步强化政府对银行和企业的服务,搭建政银企信息交流与共享平台,促进银行服务与企业需求的高效对接,搭建银行业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快速通道。

(二)有利于引导银行业为本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金融服务

引导和鼓励银行信贷资金服务本市重大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行业发展,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鼓励和促进银行业为首都文化创意、节能减排、新能源、生态环境建设、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等重点行业和领域以及中小企业、“三农”及社会民生等领域提供金融支持和服务。

(三)有利于鼓励和支持银行根据客户需求开发金融产品,稳步推进金融创新

积极创造条件,支持银行根据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创新金融产品,并在京先行先试。加强研究,探索政府资金使用新模式和规避金融风险新机制,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导向作用和杠杆效应,积极探索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深度和有效结合的方式,激发银行服务企业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有利于进一步促进银行同业合作,不断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

联合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北京银监局、市金融局和北京银行业协会等机构超前谋划北京市金融产业发展战略问题、不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和指导,研究解决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积极组织在京银行开展业务交流,分享先进服务和管理经验,提升整个行业的盈利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营造良好的金融氛围,促进首都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有利于引导银行强化社会责任意识

进一步促进银行与北京市各类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合作共赢。创造性地开展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交流活动,深化银行业对北京实体经济的认识,促进金融与北京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鼓励和引导银行关注首都经济、社会和民生,强化责任意识,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四、政府、银行、企业沟通交流机制的运行

成立政银企沟通交流工作小组办公室,负责机制的日常工作,按季度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不定期依小组成员需要组织召开联席会议,整理并印发会议纪要;负责小组各成员间信息的收集和;负责网络信息交流平台的开发、运行与维护更新;负责与小组成员单位之间的联系、协调工作。

各工作小组成员定期向工作小组办公室提供相关信息和材料,研讨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提议召开不定期联席会议等。

五、目前政府、银行、企业沟通交流机制的状况

篇12

关键词:碳循环;低碳经济;农户行为;农地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65(2013)04-0022-05

一、引言

低碳经济,其内涵主要描述的是在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变革背景下,通过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制度创新、产业转型和新能源开发利用等多种手段和工具,在经济社会生活中最大可能地减少消耗煤炭、石油等高碳石化能源数量,减少大气温室排放效用,从而达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人类社会福利持续提高的新型经济社会发展形态。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城镇化阶段,根据有关学者的测算,2030年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将达到60%左右,2050年达到70%左右(汪冬梅,2005)。根据国际经验,我国未来工业化和城镇化引起的能源消耗,以及由能源消耗引起的碳排放量将居于全球前列(余猛、吕斌,2010)。

人类的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国土空间。因此,本文将从国土空间利用视角出发,研究目前社会经济条件下的国土空间利用总体控制以及具体的农户家庭资源配置和农地利用行为,探讨提高我国政府农地利用政策管理效率的调整方向,为解决我国碳减排承诺与工业化、城镇化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寻找有效路径。

二、低碳经济与农地利用

碳循环可以区分为碳源和碳汇两个方面,其中碳源是碳排放过程,碳汇是碳存储过程,这两个过程具有相反的运动方向,共同构成封闭循环过程。按照该理论,如果要实现控制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目标,需要在一国国民经济循环中考虑碳循环因素,要求两种循环达到某种科学意义的均衡。在此均衡路径上,要求在国民财富形成与积累过程中维持碳源与碳汇达到一种动态均衡,只有在这种状态中,才能既控制碳源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又不断增加国民财富和社会福利。上述两种循环的均衡构成了当代以低碳经济视角研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前提。

尚处于发展中国家的现状要求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更高程度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而工业化和城镇化中,建设用地上涉及的经济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由此引起的巨大高碳石化能源消耗无疑将构成我国现在和未来碳循环中碳源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农用土地上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的森林、草地系统则在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碳汇作用。另外,与森林、草地系统相比,农田系统是在人类干预下地球碳库中最活跃的部分,在碳循环中发挥着多重角色:一方面农作物的短生命周期决定了农地与林草地的碳汇功能有强弱之分;另一方面,农田的不当利用不但不能起到碳储存的作用,反而可能会增加碳排放(徐玖平、何源,2010)。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必然要进行大量碳排放、放大碳源功能条件下,重视农用地碳汇功能,不断提高其碳储存能力,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无论是工业化、城镇化,还是农用地农业利用,都要在一定的国土空间范围内进行,研究我国国土空间的分布状态对于问题分析具有基础意义。我国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国土组成中复杂的地质、地貌条件和区域水热组合条件共同构成了我国土地资源系统的多样性特征。而且,西高东低的整体地势特点必然使我国土地资源系统呈现出山地丘陵居多而平地少的地貌特征。据统计,平地、丘陵、山地三种形态的土地资源分别占我国国土面积的33.6%、20%、46.4%。根据2006年的调查数据,我国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面积分别为98.58 亿亩、4.85亿亩、39.17 亿亩,占我国全部土地面积的比例分别为69.1%、3.4%、27.5%。其中按照土地二级分类的方法,98.58 亿亩农业用地具体分布状况为:耕地18.27 亿亩、园地1.77亿亩、林地35.42 亿亩、牧草地39.29 亿亩、其他农用地3.83 亿亩。

假设我国国土面积中未利用土地处于碳循环平衡状态,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则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碳循环平衡的两种重要土地形态。进一步分析,在农用地中,草地和林地占到我国全部农用地面积的75%,为叙述方便,本文将剩余农用地中的耕地、园地和其他农业用地统称为耕地,其面积占比为25%。如上文所述,耕地利用中的碳循环发生机制是复杂多变的,其碳源、碳汇功能是否能够平衡关键在于耕地利用的方式,而耕地利用方式主要取决于农户家庭的具体经营行为(凯萨琳・B,2003)。总体而言,从低碳经济视角考察国土空间利用方式,强化控制建设用地面积,尽量降低碳源排放水平,引导农户低碳排放的农用地利用行为,不断扩大森林、草地面积,改变耕地利用中的不当碳排放经营方式,对于我国实现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低碳经济与农户行为

(一)低碳经济与农户家庭收入

如前文所述,农地利用在整个地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碳汇作用,在我国目前农地利用制度条件下,农户家庭是农地利用的主体,因此发挥农地碳汇作用离不开对农户家庭的具体经济行为分析。西方经济学通过对欠发达国家农村农户家庭经济行为的大量研究,形成了具有重要分析价值的农业家庭收入模型(Agriculture Household Models,AHM),该模型不是将农业人口个体,而是把农户家庭作为一个独立的生产和消费决策单位,运用收入内生和预期效用最大化两种基本经济学分析方法,对农户家庭在外部因素扰动下的行为进行了比较详尽的理论分析(泰勒,2003)。我国目前的经济结构正处于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结构转型阶段,AHM模型虽然能够为分析我国农户经济行为提供启发性的思路,但其严格的假设条件并不符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

从收入角度分析,农户家庭的收入离不开土地、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的投入,直接与农户家庭组织上述要素的经济行为密切相关,因此,从收入角度分析农户的家庭经济行为也是一种可行的研究路径。总体上,我国的农户家庭收入可以分为农业经营收入、外出务工收入和政府补贴收入三大部分,其中农业经营收入显然离不开农户家庭对农地资源的利用。在理论上,根据舒尔茨理性小农行为假设,目前我国农户家庭在经济活动中会主动按照经济理性原则高效率地配置资源禀赋以实现收入最大化(孙文凯等,2007;任旭峰、李晓平,2011)。

根据低碳经济条件和前文分析,农地资源依然是当前我国农户家庭收入函数中重要的影响变量。由于在地球碳循环中的不同作用,低碳经济条件要求构成农地资源系统的林草地和耕地必须占有一定合适比例的国土空间,二者缺一不可。但是,林草地和耕地经营对于农户家庭而言,是两种具有不同物质产出的经济行为,其对农户家庭的收入影响机制和效果是不同的,而正是这种不同的影响机制为政府农地利用管理调控提供了必要的弹性空间。因此从农户家庭收入最大化视角,分析低碳经济转变对农户不同农地利用行为施加的影响,对于政府农地利用管理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具有基础性理论支撑作用。

(二)收入最大化条件下的农户家庭行为

由于在地球碳循环中的不同作用,林草地和耕地必须占有一定比例的国土空间,二者缺一不可。为问题分析需要,可以将目前我国农户家庭农业经营收入进一步细分为林草地经营收入和耕地利用收入两种类型,同时假设农户家庭经营林草地和耕地将获得不同的政府补贴,将政府补贴看作是两种收入的函数(斯托尔特等,2005)。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得到以下农户家庭收入函数:

[y=y1+y2+y3+y4+y5] (1)

在公式(1)中,[y]代表农户家庭整体收入,[y1]代表农户家庭林草地经营收入、[y2]代表耕地利用收入、[y3]代表外出务工收入、[y4]代表农户家庭林草地经营获得的政府补贴收入、[y5]代表农户家庭耕地利用获得的政府补贴收入。因为我国目前的农户家庭经营建立在小规模经营基础上,因此可以进一步假设农户家庭的林草地经营和耕地利用皆不需要大的资本性投入,即两种经营方式不受资本方面的限制;同时假设林草地产品和耕地利用产品的市场结构是完全竞争的,产品价格外部给定,且林草地规模和耕地利用规模窄幅变动。农户家庭在林草地经营、耕地经营和外出务工中分配自己的劳动力资源以获得收入最大化。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到:

公式(2)中[p1]、[p2]分别代表林草地产品价格、耕地产品价格,[q]代表产出量,[w]为工资收入,[l1]、[l2]、[l3]分别代表林草地经营、耕地利用、外出务工的农户家庭劳动力资源投入,[la1]、[la2]分别代表林草地经营和耕地利用需要的土地资源数量,[k1]、[k2]代表林草地经营和耕地利用需要的资本资源数量,[s1]、[s2]分别代表林草地经营和耕地利用获得的政府补贴收入。根据公式(2)构建拉格朗日函数如下:

该收入最大化条件表明,在农户家庭自由配置劳动力资源条件下,通过合理的劳动力资源匹配能够实现自身的收入最大化。同时也应当注意,我国二元经济结构正在向一元经济结构转型,行业比较利益落差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因此农户家庭外出务工投入的劳动力边际收入贡献将大于劳动力投入林草地经营和耕地利用获得的边际收入贡献。在此背景下,政府应当根据林草地经营和耕地利用产品价格的变动趋势,运用财政补贴手段增强农户家庭林草地经营和耕地利用劳动力资源投入对收入的边际贡献效应,才能刺激低碳经济条件下农户家庭劳动力资源对林草地经营和耕地利用的投入,从而保证农地利用在地球碳循环中发挥积极主动的碳汇作用。

(三)农地利用规模变动条件下的农户家庭行为

考虑农户家庭林草地和耕地规模因不同经济因素导致的动态变化情况,放松前文农户家庭收入函数中关于土地资源投入数量固定的条件,在农用地总体规模固定情况下,林草地经营与耕地利用变动必然会引起农户家庭经营行为的改变,从而对整体碳循环系统造成非预期的扰动。在上述放松条件下,农户家庭收入函数将加入新的变量和新的约束条件,公式表示如下:

同样利用构建拉格朗日函数的方法求解农户家庭收入最大化函数,可以得到放松条件下的农户家庭收入最大化条件:

继续使用公式(5)中符号的意义,同时令[MRLa1]、[MRLa2]分别代表林草地经营用地和耕地利用用地对农户家庭收入的边际贡献[?ql1,la1,k1?la1]、[?ql2,la2,k2?la2],令公式(8)说明,政府根据林草地经营和耕地利用不同产品的价格变动趋势、不同劳动力资源和不同农地利用的边际收入贡献等因素调整财政补贴水平,仍旧能够保证农户低碳经济条件下实现家庭收入最大化的条件。

四、政策建议

寻求碳循环与经济社会发展两者之间的平衡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政府农地利用管理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将影响我国国民经济中各种不同的经济活动,而不同经济活动对地球碳循环系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效用是不同的。针对各种类型经济活动的不同碳循环效应状况和现实经济条件下农户具体的经营行为,积极地进行农地利用管理政策调整,引导科学合理的农地利用方式,对于我国发展低碳可持续经济是必要的。

(一)科学进行国土空间主体功能区规划,严格控制农用地转用

从我国整个土地分类和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的视角分析,建设用地上进行的经济社会活动与碳循环中的碳源循环极具有正向相关关系,而农用地上的经济社会活动则与地球碳循环中的碳汇循环极具有正向关系,二者之间相互制衡,共同构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碳循环均衡过程。一定水平的碳循环均衡必然要求一定规模的建设用地和农用地规模与之相适应,因此在总体上,我国政府应当根据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水平,按照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和政府的减排承诺,测算建设用地和农用地上所开展经济活动对碳循环均衡造成的扰动,科学合理地进行国土空间利用全国层面和区域范围内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并以此科学规划为纲对我国土地管理政策进行总体动态调整。在建设用地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效应远远大于农用地利用的边际贡献效应的现实背景下,宏观上严格控制农用地向建设用地的转用,使二者保持适应低碳可持续经济发展要求的规模。为保护农用地规模,逐步扩大林草地占全部国土面积的比例,除严格执行现有的耕地占用占补平衡制度、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和强制国有建设用地出让收入按比例投入农地建设制度以及农地征收补偿制度外,在条件成熟时,可以根据建设用地上开展经济活动形成的不同碳排放量,实行标准定价基础上的差异化价格,并将该部分超出利益用于对农地科学利用的奖励,以达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碳循环均衡。

(二)通过政府财政补贴,引导农户家庭加大农地投入

农地合理利用能够充分发挥地球碳循环中的碳汇极作用,抵消建设用地上所开展经济活动中形成的碳源极作用,达到低碳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下的碳排放量控制目标。通过上文分析,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决定了二元经济特征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这种经济发展特征决定了农户家庭外出务工的收入效应将在很长时间内高于林草地经营和耕地利用对农户家庭收入的边际贡献效应。因此,为达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的农地合理利用,政府有必要对农户家庭农地利用实施财政补贴。只有对农户家庭农地经营行为实施政府补贴,提高其边际收入贡献效应,才能在总体上引导农户家庭加大农地利用和保护投入,科学合理地利用农地。另外,政府在实施财政补贴时,应与农地管理政策的整体目标相适应,一方面刺激农户家庭在农用地上科学地进行林草地经营,充分发挥林草地的碳汇极作用,另一方面应当通过政府补贴引导农户家庭进行低碳排放的耕地利用,尽量减少耕地利用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同时,为提高政府补贴对农地合理利用管理的调节作用,应当将影响政府补贴的基础变量确定为林草地和耕地利用的实际数量,以提高农地利用管理政策调整的动态弹性和政策的实施效果。

(三)规范农户农地利用行为,保持各类型农地比例适当

从林草地经营和耕地利用角度分析,由于二者投入形成的最终产品不同,必然会存在对农户家庭收入边际贡献率不同的可能性。特别是在林草地经营边际收入贡献率低于耕地利用边际收入贡献率的情况下,如果不通过价格干预或财政补贴手段的调节,在农地利用总体规模内,大量的林草地可能转变为耕地,反之亦然,从而在总体上可能会形成破坏碳汇功能极发挥作用的不当国土空间利用行为。因此,政府需要积极跟踪林草地经营和农地经营产品价格变动,根据该变动价格测算二者对农户家庭收入的边际贡献水平,从而通过财政补贴、价格控制等手段建立科学的价格补偿机制。运用该机制引导、规范农户合理利用农地,使各个农地利用类型保持经济社会低碳发展要求的适当比例。另外,应当尊重自然规律,严格限制在不适宜耕地利用区域内进行的毁林开荒行为,对已经毁林开荒的区域应当投入必要的财力尽快予以恢复,扩大林草地覆盖面积。

(四)加大研究力度,提高农地利用管理政策调整的灵活性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各种经济社会活动的广度和深度都在延伸,动态变动的经济社会结构决定了我国国土空间中各种类型的土地利用规模都处在动态变化之中。在国土空间利用宏观控制层面上,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证调查,掌握各类土地规模的变动情况。为达到该目标,需要加大国土使用动态变化研究投入,为研究提供必要的技术手段和保障,例如通过卫星遥感等现代科技手段及时了解各类国土空间利用的动态变动数据等。另外,政府制定和调整农地利用政策,提高政策的实施效应和效果,增加政策调整的灵活性,需要及时跟踪了解各类经济数据的变动情况,这些数据的获得需要政府多个部门提供大量的实际材料。总之,只有持续加大研究投入和力度,切实掌握部分关键经济变量的变动规律,提高政府农地利用管理政策调整的科学性和灵活性,才有可能保证实现低碳经济条件下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Burt, O.R.1986.Econometric Modeling of the Capitalization for Farmland Prices[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68).

[2]Catherine, B.2003.The Famer as conservationist[J]. American Journal of Alternative Agriculture.(18),4.

[3]Stolte J.R., Istsenma C.J., Bouma J.D.2005.Developing Interactive Land Use Scenarios on the Loese Plateau in China, Presenting Risk and Economic Impact[J]. 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105).

[4]Taylor J.E.,Adelman I.2003.Agriculture Household Models:Genesis,Evolution,and Extensions [J]. Review of Economic of the Household.1(1).

[5]阿弗里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中文版.华夏出版社,2006.

[6]哈尔・瓦里安.微观经济学[M].中文版.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篇13

关键词:工学;经济学;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7003701

作为专业化的知识系统,每个学科都蕴含着各自领域中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知识动力,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知识领域当中,包括工学、经济学在内等众多学科,承载着中国经济社会新时展的能量,使得这些学科的融合发展,成为解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交叉学科发展中,每种学科都有各自的优势,当然也存在学科之间的矛盾点,因此如何真正实现学科的融合发展,成为决定是否驱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1 工学和经济学各自发展情况分析

根据我国教育部的分类标准,工学包括土建、水利、化工、电气、材料、能源、地矿、海洋工程、生物工程、农业工程、公安技术等学科;经济学包括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经济史、经济思想史、环境经济学、国民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统计学、产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等学科。而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2009-2013年,我国在工学和经济学领域中,授予硕士学位的学生分别占总数的38.8%和8.31%,授予博士学位的学生分别占总数的40.13%和6.44%,国内共21406名博士生导师中,工学和经济学的博士导师数分别为8614名和743名;2014年开设工学和经济学学科的大学分别为527所和426所。这些数据可以直观看出工学和经济学在我国学科研究中的地位,这两个学科均取得了很好的发展。其中经济学科学被视为社会发展过程中,应该如何合理选择和利用稀缺资源,并生产出社会所需产品和合理分配产品的学科;工学所辐射的分支范围更广,目前所培养的人才最多,尤其是19世纪技术革命以来,工学科学的分化和综合发展,推动了该学科的兴旺发展,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知识源泉。尽管工学和经济学在各自的领域中,均取得不同程度的发展成绩,并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目前这两门学科尚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甚至受到各自学科领域中“条条框框”的划分限制,很多学科之间已经达成的共识,事实上尚未全面彰显出来。

2 工学和经济学融合发展的建议措施

笔者认为,单学科的发展,面对庞大而复杂的社会经济发展系统,不可能面面俱到地提供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全部知识点,而更多时候需要众多学科的同时“发力”,方可应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种问题,并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此,笔者提出了工学和经济学融合发展的若干建议措施。

2.1 寻求学科之间的知识兼容点

工学与经济学之间的分支科学众多,每种学科都有可能取得饱和状态,而我们将工学和经济学融合发展,就需要突破学科之间“条条框框”的限制,寻求学科之间的知识兼容点,进行两个学科之间的知识交流,形成学科协调效应。譬如工学中的农业工程和经济学中的环境经济学,我们站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就需要研究如何在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保证农业发展环境的“无污染”,此时就需要借助环境经济学中的节能环保知识点,保证农业工程的环保性开展。再如农业属于中国重要的产业经济之一,其发展需要借助庞大的资金链支撑,因此有必要将工学中的农业工程与经济学中的金融学互相融合。

2.2 强调学科之间的公共办学理念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的若干原则意见》,其中鼓励高等学校致力于打破学科壁垒,在遵循专业学科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交叉学科专业,强调工学与经济学相融合的办学理念。当前已有诸多学科互相融合的实际教学案例,并且取得了一定成功,结合工学与经济学各自的发展特征,其公共办学具有明显的可行性。笔者认为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国际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下,涉及到经济发展的各种资源要素,正处于不断变化状态,而社会需求正处于不可逆转的扩展阶段,要求参与社会经济发展活动的相关人员,具备尽可能多的专业知识,以便适应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即应该致力于培养复合型的专业人才,从侧面要求我们强调学科之间的公共办学理念,工学与经济学的融合发展,正符合我国学科发展的总导向。笔者认为学科之间公共办学理念的强调,必须结合学科之间的知识兼容点,对两个学科之间的资源展开统筹配置,进而明确交叉学科学习的目标、手段和途径,以及研讨两个学科兼容之后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各个领域起到的作用,譬如经济学研究如何提高社会经济活动的效率和效益水平,而工学则重点研究在社会经济活动开展期间,如何提供科学的技术与工具,使得两者均能够共同致力于预期目标的实现。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学、经济学在内等众多学科,承载着中国经济社会新时展的能量,使得这些学科的融合发展,成为解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工学和经济学在各自的领域中,均取得不同程度的发展成绩,并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目前这两门学科尚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为应对庞大而复杂社会经济发展系统中的各种发展问题,我们需要将工学与经济学融合发展,以真正驱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篇14

岁月嬗替,光阴荏苒。当辞旧迎新的钟声再次回荡在耳边,当春播、夏种、秋收、冬储又经历了一次新的轮迁,当来自四面八方的祝福又一次温暖着你我的心田,我们重新站在2007年的起跑线上,又一次准备好了新的冲刺。2007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也是我省建设沿海社会经济强省的重要一年。在2006年省七届党代会上,白克明书记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而团结奋斗》工作报告中,全面分析了我省面临的三大历史机遇,他强调:这些难得的历史机遇为我省把区位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发展的新跨越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前提条件。确定这个目标,是抓住机遇,顺应“环渤海”崛起的战略选择;是发挥优势,改变我省“东部区位、中部水平”状况的必然要求;是振奋精神,激发全省人民振兴河北巨大热情的迫切需要。这个目标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不仅要求经济更快更好发展,而且要求社会更加和谐进步;不仅要求整体经济实力持续增强,而且要求人均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实现这个目标,是一个较长时期的奋斗过程,需要全省上下和各个地方共同努力。工业经济作为发展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主力军,在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抓住机遇,充分释放“两环”潜能,打造新的开放优势、产业优势,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做大做强我省主导产业,加快我省现代化建设进程。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省发改委副主任、经济运行局副主任郭大建。

记者:郭主任,您好!请您先谈谈在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中,我们的优势是什么?

郭副主任:我们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钢铁、石油化工、装备制造、建材、医药、食品、纺织服装等七大主导产业为主、其他产业相互配套的支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工业体系,为加快发展提供了条件。预计2006年全省入统工业可完成增加值380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约20%,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6%以上。其中,钢铁产量已多年全国第一,我省还是国内重要的纺织服装基地,年工业增加值超过200亿元;第二,现有产业布局为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强省奠定了基础。环渤海的秦、唐、沧地区是我省工业发展比较迅速的地区,秦皇岛的农副产品深加工、建材、化工产业,唐山的钢铁、建材,沧州的石油化工和管道输送设备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这三个市的年销售收入占全省工业的40%,沿海经济隆起带的产业雏形已基本形成;沿京广铁路的保、石、邢、邯四市是我省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地区,其汽车、能源设备、纺织、制药、钢铁、建材、石油化工和高新技术等产业发展较快,销售收入占全省工业的44.3%;廊坊的高新技术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华为、中兴、京东方、新奥博为等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相继落户廊坊,为这一地区下一步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张家口、承德地区以装备制造、农副产品深加工、新能源产业为特色的工业体系已基本形成,为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建设奠定了基础;第三,与国内外大集团大公司合作的不断加强,为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提供了不竭动力。为了实现全省经济社会的更好更快发展,近几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条主线,加大了与国内外大集团、大公司的合作力度,不论是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还是沧州渤海新区建设,不论是重点项目建设还是老企业的改制重组,都与国内外大集团、大公司进行了紧密合作,借助其经济与技术力量,壮大我们的力量;第四,一批国内知名大集团的迅速壮大,为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托。唐钢、邯钢、华北油田、华北石化、石炼化、唐山三友、乐凯胶片、华北制药、石药集团、石家庄三鹿乳业、邢台华龙、保定宏润、石家庄常山纺织、邯郸海盛威、保定天威集团、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等都是国内知名的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他们的迅速壮大,为沿海经济社会强省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另外我们还有内环京津、外环渤海的区位优势,外资内移、南资北移的大环境优势。特别是国家在开发珠三角、长三角之后,对环渤海地区的开发进一步重视和加强。这些都是我们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强省的优势。

记者:那么,我省近期有哪些重大工业项目?

郭副主任:为了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我省有很多重大的工业项目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主要有曹妃甸精品钢铁基地,邯钢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工程,山海关百万吨造船工程,华北石化千万吨炼油扩能项目,唐山机车300公里高速动车组,长城汽车、长安汽车、华为廊坊产业基地、富士康、保定能源设备及新能源基地,石炼化800万吨炼油扩能及16万吨己内酰胺等等。

记者:在工业结构调整中我省有什么新的举措呢?

郭副主任:在工业结构调整的问题上,我们已开始组织实施工业七大主导产业专项规划,强化规划的引导和约束作用,集中精力,大力发展壮大钢铁、装备制造、石化三大战略支撑产业,同时改造提升食品、建材、医药、纺织服装四大传统产业。

记者:能不能具体地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七大主导产业专项规划?

郭副主任:首先谈一下三大战略支撑产业:一是钢铁工业。要深入贯彻《钢铁产业发展政策》,全面推进《河北省钢铁工业结构调整总体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在加快曹妃甸精品钢铁基地、邯钢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等重大项目建设的同时,着力抓好企业整合重组、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进一步提高生产集中度,着力改善产品结构,加大涂镀板、冷轧薄板、H型钢、钒钛制品等高附加值产品所占比重,扩大高档优质板带类钢材比例。二是装备制造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实施意见》, 继续加强与国内外大公司、大集团合作。加快唐山机车车辆厂高速电动车组、长城新型乘用车、哈动力秦皇岛出海口基地二期、河北福田改扩建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启动山海关船厂百万吨造船、天威集团500kv及以上超高压交直流输变电成套设备制造等工程;推进南方汽车公司重组重型车、长安汽车定州基地、船用钢材集配中心等项目前期工作。三是石化工业。继续推进石家庄、任丘、唐山南堡和沧州临港化工园等基地、园区建设,加快曹妃甸大型石化基地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抓好旭阳煤化工、沧州化工40万吨PVC和12万吨己内酰胺工程、沧州大化5万吨TDI、石炼化800万吨炼油扩能和16万吨己内酰胺等重点项目建设;引导和鼓励地方炼油企业向生产化工产品转型,提高高浓度化肥产能,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新品种、专用化学品和精细化工产品,加快石化产业结构调整。

接着是继续改造提升四大传统产业: 一是食品工业。继续推进石家庄三鹿乳制品深加工、唐山乳制品加工、秦皇岛粮油加工等重点项目建设。重点发展乳制品、粮油加工、营养方便食品、饮料酒,改造提升肉类、调味品、软饮料、果蔬加工技术水平,提高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比重。二是建材工业。继续落实“上大压小、扶优汰劣”的方针,着力推进曹妃甸新型建材工业园、耀华整体搬迁、冀东水泥扩建、唐山高档卫生瓷等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发展新型干法水泥,贯彻实施新的水泥生产环保排放标准,加快淘汰落后产能。贯彻落实《河北省节约能源条例》,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加快建材工业向绿色产业的转变。三是医药产业。继续推进华药新工业园、石药工业园、神威中药现代化工业园、石家庄中国药都健康城、河北医大生物医学工程中心搬迁改造、河北奥星集团公司生产和大厂中医药科技城等重点项目建设;全力做好华药与DSM公司改制重组和战略转型项目国家核准的协调工作。全面贯彻国家《医药行业“十一五”发展指导意见》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引导企业由传统的规模扩张型,变为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带动型,切实转变增长方式。四是纺织服装业。继续抓好河北宏润新型面料、石家庄纺织工业园、邯郸纺织服装工业园、清河羊绒产业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重点开发新型化纤原料、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纺织面料、家用纺织品和产业用纺织品,培育、壮大名优服装品牌。

记者:实现这个“发展的新跨越”我们还面临哪些主要困难呢?

郭副主任:这个问题应该从两方面来说。首先从区域发展看,各市发展不平衡,唐山、石家庄、邯郸、沧州(包括华北油田)四市是我省工业规模比较大的城市,年销售收入在千亿元以上,其中唐山市超过3000亿元;张家口、承德、衡水、秦皇岛四市由于历史和区位等原因工业规模较小。其次从产业结构看,我省工业结构仍然偏重,资源依赖和能源依赖特点明显,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压力很大。在全部工业中,煤炭、电力、石油、冶金、装备制造、建材、化工等重化工业的年销售收入占全省工业的77.1%,利税总额占77.48%,利润总额占81.71%,轻工、食品、纺织服装、信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所占比重仍然偏低。

记者:推进沿海地区开发开放,培育沿海经济隆起带,工业主管部门有什么新的措施?

郭副主任:培育沿海经济隆起带,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打造沿海工业强省。作为全省工业主管部门的我们,将继续按照科学发展观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更加积极而有作为地贯彻国家宏观调控精神和产业发展政策,深入落实省七届党代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着力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切实转变工业增长方式,把有量调强与增量调优结合起来,把壮大主导产业、做强龙头企业,打造名牌产品结合起来,全力推进全省工业由大到强转变,通过打造沿海工业隆起带发挥工业的主导支撑作用,为全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具体讲,一方面要调整发展思路,加强战略研究,切实抓住环渤海地区经济崛起的历史机遇,从战略角度做好沿海工业发展战略谋划。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分工和产业布局调整,下大力开发沿海港口资源,大力发展临港产业,促进重大产业布局向沿海地区的转移、聚集,形成港口与港区产业加快发展,港区与腹地经济联动互补的工业发展新格局。另一方面,要做好项目谋划,夯实发展基础。围绕推进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十一五期间我们将积极谋划实施20项重大产业支撑项目。重点是抓好曹妃甸循环示范区、沧州临港化工园区以及秦皇岛先进制造业基地内的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实施,以项目为龙头,在沿海一带排兵布阵,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支撑和带动全省工业的更好更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