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矿业企业管理范文

矿业企业管理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1 17:27:5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矿业企业管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矿业企业管理

篇1

[关键词]内控设计 健全性 有效性 规范化管理

一、了解煤矿安全内控设计的健全性

1.了解安全内控的内容。安全内控的内容通常包括与安全有关的各项管理制度,例如安全机构,安全投入保障,瓦斯治理,“一通三防”,打钻,顶板管理,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安全保护设施,职工劳动保护,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安全与职工收入挂钩,群监员汇报,安全隐患排查,领导代班,安全事故分析,质量标化检查,安全风险抵押,安全联保,作业操作规程审批,安全应急,防爆物资采购验收及入井,特定作业环境下的安全特殊措施,瓦斯监测监控系统等与安全有关的相关管理制度。

2.了解安全内控的程序及方法。(1)询问管理层和内部其他相关人员。内审人员除了询问管理层和对安全负有责任的人员外,还应当考虑询问采区区长、班队长、安检员、瓦检员、电检员、质量验收员、炮工、群监员等不同级别的员工,以获取对识别安全风险有用的信息。(2)分析程序。实施分析程序有助于识别异常的与审计有关的比率、趋势、发生频率。例如分析瓦斯治理材料投入并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可分析安全投入不足情况,计算各类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可为测试内控指明方向。在实施分析程序时,应当预期可能存在的合理关系,并与有关部门记录计算的比率或趋势相比较;如果发现异常或未预料到的关系,应当在识别安全风险时考虑这些比较结果。(3)观察和检查。观察和检查程序可以印证对管理层和其他相关人员的询问结果,并可提供有关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信息,内审人员可观察安全管理活动。观察范围包括地面,井下;检查文件、记录和安全内部控制手册;阅读由管理层和治理层编制的报告;实地察看煤矿的生产经营场所和设备;追踪人员活动在安全信息系统中的处理过程(穿行测试)。(4)查阅上一期审计工作底稿。对于连续审计业务,如果拟利用前期获取的信息,内审人员应当确定安全管理环境是否已发生变化,以及该变化是否可能影响前期获取的信息在本期审计中的相关性。

3.做好审计工作记录。记录通过了解发现安全管理制度设计上的重大缺陷,应有而没有的安全内控,安全制度建立上存在的盲点,为下一步确定控制测试的时间、地点、人员分工、范围打基础,并作为安全评价依据的审计工作底稿。

二、测试煤矿安全内控执行的有效性

1.测试内控有效性的程序及方法。(1)询问与安全有关的人员。询问本身并不足以评价控制的设计以及确定其是否得到执行,应当将询问与其他程序结合使用。(2)观察特定控制的运用。煤矿工作的特殊性决定内审人员必须深入井下,进行现场观察。观察程序应属安全内控测试中应用比较多的程序,在实际工作中,许多内控测试要靠观察来完成,通过观察能看出制度是否得以执行,是否有效执行。(3)检查文件和报告。某些控制可能存在反映控制运行有效性的文件记录,应当考虑检查这些文件记录以获取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

2.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时应注意的事项。(1)控制在不同点班是如何运行的。煤矿作业是三班生产,如职工在井下睡觉通常发生在四点班和零点班,可检查夜间查岗制度的执行情况。(2)控制是否得到一贯执行。安全事故的发生可能就是一次未执行安全管理制度,为此对关键控制点,应增加测试的次数。(3)控制由谁执行。煤矿采掘一线职工中农民工占的比例较大,因在矿工作时间长短不一、从事安全培训次数不一、文化程度不一,在进行测试时应更多地选取新工人测试,根据工伤发生的次数,新工人在入矿的第一个月发生安全事故的人数均高于老工人。

3.审计工作记录。详细记录内控执行的情况、效果,描述力求准确、具体,作为安全评价的审计证据。

三、中小矿业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正因为有以上这些特点,我国中小矿业企业在会计核算上存在着如下问题。

1.会计核算主体界限不清。企业产权与个人财产界限不清,中小矿业企业的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远不如大矿业那么明显,尤其民营矿业企业,投资者就是经营者,企业财产与个人家庭财产经常发生相互占用的情况,给会计核算工作带来困难。

2.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会计人员身兼多职。企业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不按会计规范要求设置,有的小矿业企业干脆不设置会计机构,有的企业即使设置会计机构,一般也是层次不清、分工不明。 (2)亲属管钱,聘用会计管账。在会计人员任用上,小矿业企业最常见的做法是任用自己的亲属当出纳,外聘人员作兼职会计,聘用会计人员途径有四种:①国有企业财务人员;②会计事务所工作人员;③社会招聘;④其他。这些会计人员无论是定期做账,还是长期聘用,工作内容只是停留在会计简单的业务核算上,即制凭证、记账、编报表、报税,发挥不了财务管理职能。(3)建账不规范或不依法建账,会计核算常有违规操作。有些中小矿业企业根本不设帐,以票代账,或者勉强设账,但账目混乱。

3.管理制度缺乏情况严重。中小矿业企业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预算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产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风险控制制度等基本制度,总的来说残缺不全,或者根本无制度,更谈

不上实际工作中的执行。

四、对中小矿企业会计规范化管理的几点建议

1.改善外部环境。要解决中小矿业企业会计规范化问题,光靠一两家企业自我完善和会计人员个人努力是很难达到的,当地政府的支持致关重要。我认为乡镇政府、当地税务和工商等部门应在企业开办前明确规定矿业企业所要上交的各项费用及准确标准(不能有弹性),在不违返国家政策的条件下,给予最优惠条件,并明确所优惠之处。

2.矿业企业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会计核算的规范性。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管理,企业管理又以财务管理为中心,因此矿老板在思想上要重视会计人员的选拔及各项制度的建设。只有矿业企业管理者高度重视了会计核算,以身作则,那么在遇到具体问题时,各级各部门才能真正做到照章办事,使企业的财务管理发挥应有的作用。

3.统一各中小矿业企业的会计核算办法。(1)会计报表体系中指标的设置应充分考虑到操作上的简便易行。在会计报表的体系设计中,建议只编制简化型的财务报告,而且只要求简略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免除编制现金流量表。(2)引进计算机计记账处理技术,实现会计电算化。这样,会计人员可以从烦琐的手工记账工作中解脱出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总之,财务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从价值的角度出发,密切控制投入与产出、协调企业财务关系,合理配置企业资源,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从而实现增强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实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志清,张丛林.现代煤炭企业规范化管理实务.中国经济出版社.

[2]高危企业管理人员安全生产丛书编委会.煤矿企业管理人员安全生产必备常识.中国经济出版社.

篇2

关键词: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矿业企业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呈现出的一大发展趋势,跨国公司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和全球经济组织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进一步加快了经济的全球化并产生了许多新的现象,如国际化的劳动分工,区域化和一体化的经济,资本调控进入跨国公司结构,标准化的市场和新价值符号体系的创立与运用,更重要的是全球最优化的资源获得和资源运用。在全球化的经济条件下,每一个国家,每一家企业,都尽可能地充分获得资源和利用资源,以致于资源的利用和获得跨越国界,达到资源全球化。因此,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也应当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来适应新的环境。矿业企业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企业市场竞争环境的不同,也使得许多矿业企业对于自身管理没有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对财务管理而言,许多矿业企业仅仅是对企业往来账目进行管理,而没有真正的将财务管理的职能充分发挥。现代矿业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是企业资金管理、使用、分配的重要管理部门,是企业的经济管理活动以及内部管理的中枢。财务管理能力的提高有助于矿业企业降低经营成本、有助于快速反应企业信息、有助企业内部流程的优化与成本控制的实施。加强矿业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建立,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是现代矿业企业发展的关键。

1、我国矿业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国内形势

1.1、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使企业拥有了独立于所有者之外的法人财产权,并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的独立的经济实体和利益主体。如何在充满风险的市场大潮中抓住机遇,主动出击,规避风险,求得发展,成为企业自身的经营活动和目的。企业有了自主权并在竞争经营机制下充分利用这些自主权,给企业增添了许多动力。

1.2、矿业政策的变化

20 世纪 90 年代初,我国开始在矿产资源方面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国家开始在国外投资开采石油和天然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在矿业方面我国的政策是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向西方国家学习,积极实施全球资源战略,发挥本国的优势,参与世界竞争。

1.3、 矿业权制度的建立

1996 年,我国颁布了新的矿产资源法,该矿产资源法规定建立矿业权制度。在矿业权制度下,投资者若有技术和资金,只有通过投标获得采矿权后,才可进行矿产品的开采加工。矿业权制度的建立,一方面将矿业的开采活动纳入法律保护范围;另一方面使得矿业进入的壁垒减小,投资者很容易进入矿业。国内环境的变化使矿业企业面对一系列的竞争。企业的竞争是资本、技术和人力等各方面的竞争,在矿业领域中最主要的是资本和技术的竞争,而资本的竞争归根到底是财务的竞争,所以作为传统行业的矿业财务管理尤为重要。

2、我国矿业企业财务管理所处的环境

2.1、矿业企业的外部财务环境

财务环境对矿业企业财务行为的影响,一方面表现为提供财务行为发展的便利和机遇,如提供有效的筹资工具,有利的投资项目等;另一方面表现为对财务行为提出制约和挑战, 如紧缩贷款、增加税负、压缩或限制投资等。由于外部财务环境存在于矿业企业外部,它们对矿业企业财务行为的影响无论是有形的硬环境,还是无形的软环境,矿业企业都难以控制和改变,更多的是适应和利导。矿业企业的外部财务环境主要包括:法律环境、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

2.2、矿业企业内部财务环境

由于内部财务管理环境存在于矿业企业内部,矿业企业可以从总体上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控制和改变。经过自身的努力,矿业企业可以使其财务行为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有效运作, 以促进矿业企业财务目标和矿业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矿业企业内部环境主要包括: 矿业企业资本实力、生产技术条件、经营管理水平和财务决策者的素质。

3、有效建立现代矿业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对策

矿业企业建立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应当改变观念,创新财务管理理念。现代企业在理财时, 必须将资金时间价值观念、风险价值观念、机会成本观念、边际收入与边际成本观念、预期观念、弹性观念、竞争观念、信息观念深深融入理财活动中, 并在现代企业的筹资、投资和各种资产管理的过程中有充分的体现。

3.1、资金时间价值观念

资金时间价值观念在投资过程中最为明显。不管资金投入方式如何,最终会表现为企业用来进行生产经营。因为企业资金循环和周转的起点和终点都是一定的资金,每完成一次循环,资金就增加一定的数额。否则没人愿意投资生产。因此,随着时间的延续,资金具有时间价值,在计算投资未来收益时, 需将未来的收益换算成现值, 使投资者站在现在的立场上考虑投资是否值得。投资时对资金时间价值的考虑方法有净现金流量法、现值指数法和内含报酬率法等。

3.2、风险价值观念

财务活动都是在有风险的情况下进行的。冒风险,就要求得到额外的收益。投资者要求由于冒风险进行投资而获得的超过资金时间价值的额外收益。从个别投资主体看,风险有市场风险和公司特有风险。市场风险是一种不可分散风险:如战争、经济衰退、通货膨胀、高利率等。公司特有风险是一种内部风险, 如市场销售、生产成本、生产技术和筹资风险等。在投资时,要考虑风险程度,确定无风险贴现率、风险报酬贴现率,才能确定风险调整贴现率。

3.3、机会成本观念

对于机会成本观念,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企业如果将某资源用于一种用途后不能同时用于其他的用途。在投资过程中,用资金或技术进行了某方面的投资,就不能在其他方面进行投资,这种不能在其他方面的投资损失,即机会成本。在现代成本管理体系中,是一个重要的决策因素。

3.4、边际收入与边际成本观念

对于一家连续经营的企业,在原有经营的基础上投资生产,不应再考虑平均收益或平均成本,而应考虑现在和未来的收益和成本,过去的成本属于机会成本, 是对于未来决策不起作用的成本。应该考虑每增加一单位的投资,企业可以有多少收益, 或每增加一单位产量,企业需花多少成本。

3.5、预测观念和弹性观念

现代企业所处的环境随时都在变化,企业应对未来的环境有所准备:例如:如果政府为刺激需求而降低利率,企业该如何进行筹资和投资决策,如果市场在未来几年趋于饱和,企业该如何进行生产决策。企业在理财时,应具备弹性观念。任何决策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所做的决策应该有一定的弹性,即在环境变化不大时,此决策仍有一定的意义。

3.6、竞争观念和信息观念

财务管理是企业内部的事务,但是财务管理随时都与外部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筹资时与信贷机构联系,投资时与被投资机构联系,进行投资可行性分析时,与市场的利率联系等。市场有若干家企业,因而每一家企业都面临着资本、投资项目各方面的竞争,所以企业必须有竞争观念。有了竞争观念,才能在资本和投资项目等方面取得有利于企业的优势。

总之,现代矿业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建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作,其通过对企业特点分析、财务管理职能分析、财务工作目标分析等建立适用于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 同时其还需要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根据部门职能有效的将之实施,以此达到矿业企业财务管理的目的。因此,矿业企业必须不断对现有财务管理体系进行分析,确保财务管理体系更够紧跟企业的发展,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为企业经营活动做好财务管理工作。这也需要企业必须具有一批拥有较高专业知识与管理才能的财务人员才能够有效的完成,因此,现代矿业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建立的同时还要加强企业财务人才培养,通过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促进财务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张春晖.矿业企业财务管理职能分析[J].财会月刊,2008,6

[2]刘忠军.矿业企业财务管理的实施[J].财经信息,2010,12

篇3

关键词 煤矿安全;企业;管理办法

中图分类号TD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2-0086-02

矿业企业虽然在劳动环境中存在着许多不安全因素,例如在客观上存在大量的水、火、气及其它危险源,但毕竟是一个人造的采矿活动,不安全感有一定的科学规律,可以利用一定的科技手段来预测矿井灾害。对于今天,在采矿业,面对一些矿难的屡屡发生,从其造成灾害的原因来看,往往在于企业工作人员知识的局限性和企业不完善的安全措施,但更重要的是科学和技术的因素,如采矿业人为破坏等安全意识淡薄,违章作业,违章指挥后露出的失败所造成的安全管理。因此,为了尽量减少矿难发生的概率,除了继续大力开展矿井灾害防灾理论和开采技术研究,也应对煤矿安全管理科学进行研究和应用,采取正确合理的煤矿安全管理手段对煤矿经营者的职务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控制。

1 矿山安全管理的概念

矿山安全管理是对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进行规划、组织、指挥、控制的一系列事项,以保护矿工在煤矿企业工作中的安全和健康,保护财产安全,建设灾害造成的损失,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促进矿山企业建设的顺利发展。换句话说,煤矿安全管理是基于煤矿安全为主要目的,进行决策、计划、组织和控制的活动,其基本任务是发现、分析和预测矿井生产过程中消除各种危险,防止事故发生,避免灾害造成的各种损失,保障矿工生命安全,保障矿山企业工作的安全实施。

2 改善矿山安全管理策略

2.1有计划开采,及时引进新技术,新方法

矿山企业在采矿过程中应遵循从上而下、由远及近的开采工作计划,这是对矿山企业安全作业提出的要求。以新技术、新方法来进行矿山企业的安全作业,这样可以减少危险事故的发生,降低危险性,具有很大优点。在此之前,企业井下多以木结构做支架进行采矿工作,从而发生导致危险事故的发生。在新技术的引进,锚杆桁架是一种矿山顶板支护的方法。它采用高强度钢杆、两个涨壳式锚杆和拧紧装置而成的支持方式在井下停车场,各种硐室及回采,效果可佳。在煤炭和金属矿石宽的巷道、斜坡道顶板支撑防护中,这样的使用较为多的出现在海外国家,中国正在对这方面进行尝试。

2.2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被广泛应用,具有高度可配置性和可开发性等,是门跨学科的新兴学科,可以进行相关的采集、处理和显示输出数据方面工作。依托地理信息系统的可视化系统,通过一个虚拟的三维建模和仿真技术重现采矿生产环境,发展采矿生产计划系统的生产调度决策支持系统安全调度系统,井下避灾路线优化和通风排水优化,实时矿山安全生产管理,监控和分析决策的可视化调度,建立煤矿安全信息实时监测,灾害预警,事故报警,安全监管,安全调度,生产管理等功能为一体煤矿安全信息监测系统,可以开发功能强大的地理信息系统的使用,以及与其他新技术,功能齐全,直观和可靠的安全监控系统,对监控信息进行集成和统一管理,客服多源异构信息集成所造成的片面认识,提高管理效率和安全事故预警控制能力,以及对紧急情况进行安全管理。

2.3对专项行动作业职工进行培训

在矿山企业一些机械和电气维修工人,面对炸药管理工程、采矿工程、支柱工、等一些特殊操作的时候,这些都有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这些专项行动具有危险、不安全性,很容易在发生意外事故的时候造成重大伤亡和损失。可见,对做这些工作的工人,矿山企业对他们进行专门的安全操作技术培训,并实际性做出相关的测试和考试,达到合格后,才能进行工作。同时对在矿山企业工作威胁性的老员工,也应当给人们做出定期培训和安全教育,并对每个过程的经验做出总结,来组织矿山企业检查设备和安全系统的实施,促进各方面专业安全知识的交流。

3 进行安全检查

如今有很多矿山企业在作业前,没有进行安全检查,防范措施没有正确落实,对于此问题,要做好防范就必须在企业矿山工作前做好安全检查,必须坚持反复检查,再检查,做定期检查和多样化检查。安全管理必须以预防为主,加强工作的重点转向对事故的预防,预防首先从提高设备的安全性为始,注重采用先进适用的安全科技,加强监测,检测手段。其次,必须认真落实安全工作的进行,杜绝不安全、不卫生的设施设备技术投入运行。在许多情况下,企业应做好防范对策,对工作存在的问题做好分析方法,在事故出现发生危险时,要有计可施,要注重工人的生命安全,保护企业财产安全。要坚持自查与互查相结合,对于节假日的安排,也要加以重视,做好检查措施,坚持向外侧边,纵向到底,加强远程工作场所,危险作业程序检查。对于检查出现的安全隐患,要立即整改,落实每个人的责任,建立信息反馈系统整顿和审查回访制度,做好安全检查措施,促进矿山企业工作的正常运行。

4 安全管理团队

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应当加强责任心,业务技术应加强安全性防范制作,做好组织和管理是必要的,打好良好的群众基础,以安全培训制度和岗位考核制度对工作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并采取竞争动态的管理机制,激发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以此同时,不断将企业安全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现场标准化、规范化运作,定期的团队,以规范的安全合规性检查,制订出截止达标计划,监督管理标准,以标准化的建筑工人行为规范团队,不断推动企业各项安全工作的落实。

5 安全管理考核制度

安全管理考核是实施严格安全性评估的责任、权利和利益的有效举措,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评估是对矿山企业人员工作做出好与坏的奖励惩罚,以这种方式来激励调动广大干部职工做好安全工作,促进他们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企业所发生的安全责任事故,应当对事故相关追求人员进行公平的处罚,不得参于任何先进集体的评选,对于企业中有过“三违”行为的人员不能参于安全先进评选事项,应当多开展企业研讨会,确定正确的团队工作目标,实现安全形势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和兑现各项奖励,对事故处以罚款,奖罚分明,由于奖励发挥在评估安全管理中起到杠杆作用,因此要将教育制与激励制相互结合,在激励员工不断规范化安全性工作的同时也是在对自我进行安全教育,在安全教育的同时不断学会如何做好安全事项工作,从而相互对矿山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起到推动作用。

6 结论

很多矿山事故往往是人们对安全管理没有做好防范而造成的,安全是企业的工作的必须考虑的地方,关系到企业员工的人生安全,和企业的正常运行,改善矿山企业安全管理是防止事故和灾害的发生,造成矿难发生的原因归纳起来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的煤矿生产经营环境状况,本质原因仍然是矿山企业安全管理不规范。因此,对于矿山企业,安全是主要的事情,是矿山企业管理的一部分,两者紧密相连,缺一不可,相互促进。这就对矿山企业技术、应用设备和对工作人员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促进矿山企业整体工作进度。对矿山企业的管理和整体工作的全面改善,在一方面对矿山安全管理创造了技术条件,促进矿山安全管理标准的不断上升。

参考文献

[1]王信成.矿山安全管理探讨.西部探矿工程,2005(9).

[2]王启明.金属矿山安全形势、问题及对策.金属矿山, 2005(10).

[3]周利华.浅变现代矿山企业的安全管理.中国矿业, 2001(6).

篇4

审视诸多矿业企业的客观现状,迫于市场经济体制大环境下传统人事管理体制依旧得以惯性沿用的实情,我国国有矿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多数须在改革进程的推进中实现机制模式的转换。延滞性的体制改革使得现阶段的矿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仍困于不断修正补充计划经济条件下管理模式的“泥潭”,进而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改革进程中如何对其它资源予以有效整合利用形成了制约。以当前煤炭行业为例,在煤炭系统经济萧条的阶段大部分国有煤炭企业处在产能下降、人员裁撤、效益下滑的困境。企业发被动的应对行业形势的变化,难以依托自身人力资本的优势制定前瞻性的战略规划。国有矿业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整体存在人才吸引力不足、人员流失大、人力资本竞争力差、制度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亟需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解析并提出切实有效的对策。

2国有矿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解析

2.1矿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思路问题

首先,矿山企业作为技术类行业,在人员的招录上侧重对各技术人员的引进与培养,对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对企业整体人力资本运作成效缺乏理性认知。在人力资源管理层面的思路模糊,导致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处于低效运作的困境,以企业发展为导向对各领域人才进行有效整合难以践行。国有矿业企业现存的人事专员多数缺少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在自身的人力管理层面只是程序化的推进,缺乏对专业人力资源管控团队的建设。由此,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制定及成效遇见上缺少软性力量,进而无法在硬性基础架构上实现企业整体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需求。其次,现有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过于行政化,缺乏创新性和前瞻性。当前众多国有矿业企业的人事管理的精力主要放在常规性的行政事务上,管理机制和管理内容过于呆板和僵化导致基础性工作停滞、突破性工作缺失。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体系缺失,致使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模式改进处于任务性、后进性困局。将人力资源简单的归属于人事管理的范畴,以业绩为导向的企业内部人力管控成为工作的核心任务,对企业人力资源在企业整体发展中的功用予以人为的简化。人力资源管理思路的模糊不明,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人才引进形成了反向拉力,进而在内部人才培育及外部市场拓展领域造成发展困局。

2.2矿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问题

首先,基于人力资源管理主客体的界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的业务素养及专业技能的高低成为影响管理成效重要因素。国内多数矿业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上仍选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老一套内容,工作分析、绩效考核与薪酬激励等科学化、规范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处于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高效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构建与创新更是无从谈起。现在许多国企都基于传统人事管理的观念的引导与影响,在人事管理者选用上无科学合理的标准,将人事管理误解为无专业限定的“鸡肋”岗位。此种用人思路导致人事部门的自身构建出现严重问题,缺乏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人扮演者为企业发展“招兵买马”的核心角色。其次,缺乏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对人的管理过分强调通过“控制”和“服从”来实现人与事相适应。忽视人的才能发挥,忽视建立和健全企业的激励机制,尚未建立起真正能够实现“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竞争机制,员工效益最大化没有达到满意化。

2.3矿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问题

篇5

【关键词】矿业企业;薪酬管理;问题分析;建议对策

前言

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整个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在企业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合理有效的薪酬体系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员工努力实现企业目标,提高企业效益,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在企业实践管理过程中,由于环境和人为操纵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在薪酬管理中存在着诸多不可控之处。分析了新形势下矿业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其对薪酬设计与管理的影响,从这几个方面对矿业企业薪酬管理提出建议和对策,加强企业长期战略发展的理性思考和审视

1矿业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及其对薪酬管理的作用意义和要求的概述

在新形势下,作为一个以不可再生资源为采掘对象的矿业企业,随着煤炭产能过剩、环保政策的落实和采煤工艺的变化和煤层地质条件影响,其生产经营特点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受生产经营的外部变化影响,对其生产成本和模式选择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及时全面改进和加强管理,包括薪酬管理,以提高矿业企业的管理水平,形成有效的内部激励和外部激励相结合的矿业企业薪酬管理机制和相应的创新机制。矿业企业面临新形势下的生产经营特点,客观上要求在薪酬管理体系和框架设计中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从矿业企业的行业发展趋势和自身发展战略的角度,审视薪酬管理的总体框架,提出了基于岗位分析的薪酬设计公平度,同时,调整和优化组织结构和薪酬水平,并通过内外薪酬两个层次实现其激励功能。外部监管机构的监管,主要是指由企业外的部门监督检查,如政府监督和民间机构的监督,各级财政、税务、审计、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要加强对中小企业的监管,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矿业企业加强外部监督,提高本企业的会计规范化工作,通过自身的努力,通过内外部的努力,实现薪酬管理规范化工作。

2矿业企业薪酬管理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矿业工人各省市工资水平如表1所示。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实践在矿业企业的推广应用,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模块之一,薪酬管理模块及其理念也得到了重视和发展。纵向比较,近年来,矿业企业的薪酬管理体系的灵活性和激励性比2003年有了很大提高,薪酬管理对矿业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指标的相关系数达到0.32,与其他因素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然而,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和行业自身特点,对这些问题及其成因的综合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矿业企业薪酬管理体系一般缺乏对行业发展趋势的分析,以及缺乏对其自身发展战略水平的理性思考和重视。矿业企业薪酬政策的确定缺乏长期战略规划,存在大量的随机性和偶然性。在确定职工薪酬时,一些企业往往忽视在其他企业同行的市场平均薪酬水平,薪酬水平的把握往往是模糊的,对内部员工的地位和作用在企业中也没有区别,只凭感觉自己单方面的确定薪酬。(2)矿业企业薪酬管理体系缺乏岗位职责分析和岗位价值创造分析以及价值创造能力分析,没有体现出薪酬管理体系的公平性。目前,矿业企业薪酬设计不够公平,主要体现在岗位、技术职务和管理岗位之间的三个薪酬比例设计,过分强调技术岗位,严重阻碍了一线职工和管理岗位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尤其是在确定战略员工方面,比如,各级管理人员要确定薪酬,往往不能对自己的管理规模、管理半径、薪酬方面做出相应的反应。(3)在矿业企业薪酬管理体系中,组织结构和薪酬水平缺乏有效的优化调整,薪酬设计的内容对薪酬激励机制的内外部影响相对较小。当员工在企业内部薪酬较低时,客观上要求相对较高的外部薪酬进行补偿,以使其心理满足。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即企业外部薪酬的竞争性较低时,可以通过弥补企业内部薪酬,以此提高工人的积极性。在矿业企业的运行过程中,对薪酬的一般理解是通常所说的外部薪酬,而忽视内部薪酬。(4)薪酬基础与企业的结构不匹配。薪酬基础是企业内部价值分配的基础。主要以职位(岗位)、能力(技能)、性能为基础的三种形式。薪酬结构与组织结构的不匹配,主要集中在以岗位为基础的薪酬体系设计企业。一个典型的案例是,企业的组织结构经常因企业发展或其他因素而调整,在职者的范围和工作职责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基于岗位的薪酬体系不能反映在职者的工作价值,失去内部的一致性。一般来说,对于采用线性职能体系和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的企业,应采取以岗位为主,以能力(技能)和绩效为辅的薪酬体系;对于矩阵制和项目制运作的企业,必须采用以能力(技能)为主、岗位为辅的薪酬体系。

3矿业企业薪酬管理中若干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根据新形势下矿业企业生产经营的新特点及其对薪酬管理的作用、意义和要求,通过对矿业企业薪酬管理体系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结合薪酬管理的相关理论、方法、研究成果和矿业企业自身的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薪酬管理的建议和对策:(1)在矿业企业薪酬管理体系框架下,应从企业自身发展战略、规划和总体规划入手,强化薪酬设计中的合理因素,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战略支撑。矿业企业薪酬管理应通过人力资本运营的动态含义来表达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战略内涵。通过对个人人力资本产权自主性的反思,以激励机制的本质和根源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以增强其对企业自身发展战略的支持。(2)矿业企业薪酬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的设计应基于岗位职责、能力和价值创造的分析,在薪酬设计中要体现恰当,提高薪酬的公平性。薪酬管理的公平性是矿业企业薪酬设计的基本原则,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根据每个员工的贡献水平和价值创造,决定每个人的薪酬水平,薪酬水平可以从根本上促进企业的生产力和创新机制。(3)在矿业企业薪酬管理体系框架下,薪酬应根据薪酬构成、类型、属性及相关参数进行充实和拓展,将内部薪酬与外部薪酬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企业相关业务的激励作用。从拉力和推力两个方面,对企业内部薪酬和外部薪酬进行设计,增强员工对自身工作岗位的兴趣,即从内部薪酬考虑,提高员工的个人效果;拉力的就作用是让员工的人力资本参与到企业利润的分配,通过外部薪酬提高工人的积极性。(4)薪酬调整是薪酬管理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但却被许多企业所忽视。薪酬调整主要有两种类型:①根据薪酬水平的变化趋势,企业的发展,管理模式的调整和战略重心的转移,对现行薪酬制度进行调整;②根据工作变动、个人表现和个人能力进行调整个人薪酬水平。在过去几年,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许多企业的薪酬体系没有及时调整,这是企业薪酬水平与市场水平严重背离的根本原因。对于采用岗位工资制的企业来说,岗位管理体系往往不完善,岗位职能范围的变化和调整后,岗位的相对价值没有得到及时的评估,重新确定了工资等级和工资标准,导致了薪酬调整的失败。对于采用技能或能力为基础的薪酬体系,缺乏配套技能或能力认证机制,或认证机制不完善等,会导致薪酬调整的失败。

4结束语

分析了新形势下,矿业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其对薪酬设计与管理的影响,从这几个方面对矿业企业薪酬管理提出建议和对策,加强企业长期战略发展的理性思考和审视,本文在分析岗位功能和价值创造贡献率的基础上,综合平衡薪酬设计的公平性,将外部薪酬与内部薪酬相结合,充分发挥薪酬管理的激励作用。薪酬既不是单一的工资,也不是纯粹的货币形式的薪酬,但它也包括精神激励、物质和精神并重,只有实行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薪酬体系,才能消除薪酬管理的弊端。

参考文献

[1]王凌云,刘洪,周晓艳.我国企业薪酬体系与组织匹配的实证研究[J].财贸研究,2009(06).

[2]曾湘泉.企业薪酬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J].第四届中日人力资源开发国际研讨会,2002.

篇6

关键词:税收筹划 贸易企业 融资 投资 决策

一、税收策划的必要性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和法律环境也在不断完善。经济全球化促使现代企业需要通过内部调整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最大限度的提高矿业企业的效益是投资者的最终目的。为实现企业降低成本,提高价格优势,税收筹划是重要手段之一。

(1)通过税收筹划,利用国家税务法律,按照政府的税收政策导向,合理安排经营项目和规模。利用对自己有利的条款,实现法律允许下的不纳税或者少纳税,有助于企业是实现利润最大化。

(2)税收筹划是一种高智商的增值活动,它是组成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因素,良好的税收筹划有利于促进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财务管理水平。

(3)矿业企业通过税收筹划可以是企业自身的经济行为得到规范,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维护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

(4)税收筹划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提升产品的价格优势,有利于企业的国外竞争和境外项目的投资。所以税收筹划在矿业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中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二、加强税收筹划管理的基本思路

矿业贸易企业自身所具有的特点,以及所处行业、环境的特点,决定了其纳税筹划和其他企业具有一定的差异,对矿业贸易企业的税收筹划需具有一个全面、准确的认识。矿产品贸易企业不是单纯的国内企业,其纳税筹划不但要考虑到国内纳税环境,还需要考虑境外投资项目的纳税环境,以及进出口的纳税环境。纳税筹划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对税收成本的规划,所以在进行税收策划管理时需结合企业的价值目标,善于抓住关键环节和重要因素进行筹划。

针对矿业贸易企业的行业特点,税收筹划需内外齐抓共管。矿业贸易企业在制定纳税筹划时应按照以下五点进行:一是减小课税基础;二是适应较低税率;三是延缓纳税期限;四是合理归属所得年税;五是充分利用各种税收优惠政策。

三、矿产品贸易企业税收筹划管理的技术

企业所属行业及自身特点不同,所采取的税收筹划方法或者技术组合不尽相同。总体来说,矿业企业纳税筹划的基本技术主要是以下几种:免税技术;减税技术;税率差异技术;分割技术;扣除技术;抵免技术;退税技术;延期纳税技术。

贸易企业在正常的税收筹划管理中,往往不止使用一项技术,企业会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技术组合使用。不同纳税筹划技术针对不同的企业和环境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所以矿产贸易企业在进行纳税筹划时,需考虑其与企业价值创造的相互影响。

四、通过转移定价给企业创造价值

定价转移是外贸企业最常用的一种降低所得税的税收筹划手段,它的原理是通过内部交易,制定一个内部价格,这种内部价格不同意市场竞争条件下的定价机制。定价转移是贸易企业进行跨国投资经营实现全球战略目标的重要工具。定价转移产生的主观原因是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客观原因是为了适应各国之间不同的税收制度。

(一)减轻所得税

矿业贸易企业的全球性质,决定了其会同时处于多个不同的税收环境之下,不同国度的税收制度和所得税税率是不同的。企业利用价格转移将高税率国的子公司利润,转移到低税率国的子公司,从而减少所得税,增加企业的总体价值。通过不同税率国子公司之间的价格转移能够实现企业缴纳所得税的总值最小化。运用价格转移,降低所得税的另一种方式,是通过“避税港”。这种低税区或者免税区对企业的所得税要求很低,企业运用技术手段把利润转移到设在这些低税或免税区的控股公司,可以给企业获得大量的所得税减免优惠效益。

(二)减轻关税

关税多为从价计征的比例税率,贸易企业通过制定较低的内部价可以降低过关的报价,从而减少应纳的关税。全球范围内存在许多经济组织或者经济同盟,多数都有关税的优惠制度。比如欧盟自由贸易区规定,如果商品在贸易区之内产生时,商品在进行自由贸易时不需用缴纳关税。如果商品实在贸易区之外产生时,商品在成员国之间转移需要缴纳关税。所以转移价格是实现商品避税的重要手段之一。

五、结束语

税收筹划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管理活动,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税收筹划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可和接受,税收筹划理论需要包括企业和税后部门等在内的多个方面的共同配合。单就企业而言,税收筹划管理活动就贯穿与整个企业的各个部门。另外不同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也不尽相同,所以在企业制定税收筹划时不能生搬硬套其他成功企业的做法,需要根据主观和客观的条件进行全面了解,然后才能制定出最适合自身的税收筹划策略。

从企业和税收筹划的发展趋势上来看,企业自身的纳税意识、筹划意识不断加强,相应的从业人员的素质也在不断提高,企业税收筹划也会日趋成熟。另外随着经济全球化水平的提高,各国税制体系也会日臻完善,为企业提供的税收大环境也会越来越成熟,大量成熟会计师和税务师的成长也会直接推动税收筹划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力平,曲晓辉.税收国际协调与会计准则全球趋同关系之辨析[J].会计研究.2003.9

[2]徐茂中.关于税收策划的若干思考[J].经济经纬.2003

篇7

(一)矿山企业资金短缺问题突出

矿山企业是一个极其特殊的行业,一般来说,企业在生产前期的资金投资规模比其他企业要大很多,生产周期也相当长,生产的成本也很高,企业不仅受国内经济的影响,同时还会受到国外经济波动的影响。由于我国目前产能过剩的现象很严重,矿山企业的存货也比较高,因此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卖不出去导致矿山企业资金的回笼成为了一个很大的问题,甚至导致了矿山企业现阶段资金链也存在了很大的问题,管理不好很可能会有倒闭的风险,因此财务人员应充分认识到矿山企业本身的资金特点,对症下药才能解决好问题。

(二)矿山企业的资金坏账率较高

矿山企业在产品销售过程中,会形成一定的坏账没有及时收回,由于很多矿山企业都是以国有资产为背景,因此员工只重视自己的销售业绩,可能销售业绩更多的是和自己的行政地位挂钩,或者与公司年终奖挂钩,而忽视了在业绩背后带来的应收账款的增加。矿山企业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客户的信用评级机制,员工也没有认真负责的对客户进行有效的信用评级,因此没有从源头上防止坏账的产生,导致了产品销售出去之后,资金的回收不能顺利的进行,面临这企业资金链存在断裂的风险,严重的话还会影响到企业未来的良性发展。

(三)对矿山企业资金使用的监督不严格

我国的矿山企业对资金的监督力度的缺乏已然成为一个大家心里的一个共识,其实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矿山企业的制度有问题,我国很多矿山企业采用资金预算管理制度,但在资金预算的编制、审批和执行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对预算执行情况缺少实质性的监督。预算的编制往往受企业的自我主观意识的控制,不遵循预算制度来进行,预算的执行更是不按照计划来,随意使用、调度资金。而且矿山企业也必须意识到资金的筹措并不是越高越好,如果筹措来的资金得不到合理的利用,这样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额外成本。

(四)企业间资金的结算机制不健全、缺乏风险防范机制

一个矿山集团公司往往由很多个小公司组成,如具有物流、机械加工、勘探等矿山配套服务的公司,这些公司之间往往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血缘关系,因此在相互结算的时候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尤其是资金的拖欠问题非常严重,不能做到及时到位的还款,这样导致了各个公司之间都相互欠债,资金结算体系紊乱,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没有遵循市场规律,因此产生了很多现金流的问题,而现金流的断裂往往是导致企业破产的最主要因素,并且矿山企业集团对现金流的敏感程度更高于其它企业,因此矿山企业更应该建立一套适用于自己的风险防范机制。

二、对矿山企业资金现存问题的完善

(一)和银行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由于矿山企业存在资金投资规模庞大,生产周期长导致的资金回收速度慢,因此矿山企业急需和商业银行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无形之中可以增强矿山企业的贷款能力,企业也可以依据自己取得的采矿权来抵押贷款,这样在初期需要大量资金投资的时候能够有足够的资金来弥补前期资金的不足,而且还能留有一定的余额来进行下一步的投资。而且企业的注册资本金往往很大,企业可以通过委托贷款的形式把内部资本金借贷出来,将该部分充分利用起来,解决企业资金需求的矛盾。

(二)完善矿山企业销售收款机制

矿山企业在销售产品的同时应该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资金回收机制,及时确保应收账款的合理解决。销售部门应及时对收到的订单进行审查,这是避免坏账产生的源头。由企业信用部门来对客户进行信用评价,如果不符合信用标准的,销售部门应及时停止与该企业的合作,避免对一些信用度比较差的客户盲目赊销。另一方面对企业应收账款的分析要注重不同客户不同对待,尤其要注重对销售金额较大的、信用等级较低的客户的分析,合理分析应收账款未来的回收可能性,保证企业的资金回收金额的可靠性。同时对应收账款进行等级评分,对等级较低的风险较高的应收账款要建立及时催款制度,对坏账的发生应明确责任,查明具体的原因,杜绝关系户。最好能够建立一套有效的催款激励制度,即催款人员如果能将款项全额收回或几乎全额收回,则应该给他们一定的奖励。这样就能保证在资金回收阶段也能顺利的进行,从而加快了企业资金的循环,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加强对矿山企业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

矿山企业应该对资金的使用进行实时的监督,建立财务结算中心,通过财务结算中心对资金进行每次结算,来查看资金的使用情况,做到每一笔资金的使用情况都能在掌控之中。降低了资金的使用风险。同时也要制定单笔资金的使用限额,如果资金使用额超过了该限额,就应该获得上级部门的许可,首先要向上级进行资金的审批,确保大额资金的使用规范合理的运行。企业也应该采取先进的信息技术来监督资金的使用,通过该系统可以查看资金的每笔运作情况,财务人员可以及时地核对资金使用额,实现资金的精细化管理,帮助企业提高资金的运作能力,实现资金监控的高效化、智能化,有助于企业管理人员及时掌握资金使用情况。矿山企业集团的结算中心要以“全面预算管理”为目标,各部门要编制年度预算计划表,资金的使用应该严格按照计划表来进行,把资金管理与预算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同时可以运用现代的管理手段如ERP系统等,对资金的整个管理过程实施信息化管理,保证资金的高效、快速的运行。

(四)完善企业之间的资金结算制度、建立风险防范机制

由于各企业之间难免存在各种利益关系,在资金结算时会存在各种各样的利益输送,因此为了有效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矿山企业在和其他企业建立业务合作关系的时候,应该同时与他们签订相关的业务合同,把彼此之间的经济关系建立在法律的框架之下,以法律形式明确彼此的权力与义务。防止关系户拖款、欠款事件的发生。企业应当根据《合同法》,指派有关人员与客户签订销售合同,做好法律方面的风险控制。同时把相关合同交给领导查阅,得到领导审批。对于风险防范机制的设计,一定要涉及各个层面,比如不仅要包括客户的信用评级层面,还要对应收账款等现金头寸进行分析,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同时建立财务预警系统,量化各种财务指标,对客户企业的偿债能力也应该做一个适当的分析,及时把握客户中存在的各种潜在风险。

三、结论

篇8

关键词:成本分析 矿山企业 作业成本管理

一、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比较

相比于传统成本法,作业成本法基于不同的理论基础、技术背景,在成本管理方面有其特有的优势。成本作业法根据不同的成本动因进行成本库设置,通过计算本库中产品所需要耗费的作业量来确定作业成本,然后汇总各种产品的作业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作业成本计算以作业为出发点,通过资源成本动因把资源成本计算转为作业成本计算,然后通过作业成本动因过渡到产成品等成本对象,由此 “从资源到作业,从作业到产品”的成本计算体系得以建立。

二、矿山企业成本管理

通常情况下,为了便于进行成本计算,矿山企业按照成本项目对企业运营成本进行分类,矿山企业所使用的这种按项目进行的成本分类方法适用于成本预测控制、核算等管理环节。矿山企业的完全成本也叫销售成本,其中包含许多具体部分。完全成本包含销售费用和生产成本,生产成本也叫采选矿石工厂成本,其中包含企业管理费和选矿车间成本,选矿车间成本包含采矿车间成本和选矿车间费用,采矿车间成本包含采矿车间费用和直接成本,而直接成本则包含原料、辅助材料、工人工资及工资附加费等。

三、矿山企业作业成本管理法的运用

(一)矿山企业作业成本管理法的内容

在使用作业成本管理这种方法来管理成本时,矿山企业以作业作为管理的根本出发点,重点对每一作业的完成情况及资源耗费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对作业情况进行分析,向最合理的作业方式转变,进行资源的重新整合,使成本得到持续的降低;采用标准成本差异分析方法,引入标准成本来进行比较分析,加强对成本的核算和控制,严格控制企业运营过程中的成本耗费,使实际成本向标准成本这一目标靠近。标准成本这个概念通过作业成本管理方法引入作业成本系统,在先对作业定义的基础上,建立不同作业的标准,通过标准来控制成本,通过作业标准完成对成本的计算,进而了解每个矿区,甚至每个科室的动态运营数据,掌握各种费用的产生变化规律,更有效的控制成本。

(二)矿山企业作业成本管理的运行框架

通过合理的组织结构设计,努力强化成本管理的责任制,明确信息的传递方式,使作业成本管理能够得以顺利实施;再对矿山企业运营过程中的主要环节进行明确,依据各环节所需的作业耗费(作业成本),通过资源成本动因把资源成本计算转为作业成本计算,然后通过作业成本动因过渡到产成品等成本对象,由此 “从资源到作业,从作业到产品”的成本计算体系得以建立。在矿山企业作业以成本计算为基础,研究作业的分析与控制,分析成本动因,合理调整作业安排次序、不断完善提高矿山企业的管理制度。如图2即为其具体的运行框架:

(三)矿山企业作业成本管理的基本流程

矿山企业作业成本管理需要分两步操作:第一步是对矿山企业作业成本进行计算;基于第一步的计算结果,第二步要展开作业成本管理的分析与控制。对于矿山企业,可将其生产流程进行明确的划分,因此只要把作业与作业动因进行确定后,可参照制造业的计算过程进行操作。作业成本管理的分析与控制主要涉及对作业、挖掘成本动因进行分析,使作业安排次序更加合理,不断提高企业运营能力。

对于每个矿区,具体情况也各不相同,如有的刚开采,有的已开采多年。正是由于这些原因,造成了不同的矿区某些作业上的资源消耗情况差别较大或分配成本不同,成本负责人应对这些作业的性质和成本动因进行分析,根据不同企业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来降低成本,最有效的控制成本。

四、结束语

矿山企业在制定成本管理方法时,应以企业的实际情况为基础。矿山企业具有通过开采矿产资源来进行企业运营这一特殊性,其生产流程中各阶段有明确的划分,各阶段的作业情况明确,便于开展作业成本管理。矿山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来设计作业成本核算系统,对采用作业成本法要达到的目标,过程中成本的精度控制,以及企业的投入都应进行系统的分析。这都应在借鉴别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自身特点,同时结合企业长远发展计划进行操作,满足自身特点需求的系统才能在具体实施中发挥最高效率。

参考文献:

[1]吴英姿.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相关问题探讨[J].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06(06)

[2]马广华.浅议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 生产力研究. 2009(18)

[3]George Stawbus, Richard. D.Irwin. Activity-Costing and Input-output Accounting Activity-Based Cost Management: Moving from Analysis to Action Competitive Advantage. 2009

篇9

【关键词】国有企业;矿山企业;科学管理

我国有色矿业作为国家特种矿业,担负着国家各类稀有资源的开采开发利用工作。有色矿山企业作为国有企业,其生产运营管理涉及到对技术、经济和人的管理,是跨自然学科、技术学科和社会经济学科的跨学科科学。现阶段我国有色矿山企业在管理方面,与技术先进的国家比,无论是管理理论、管理思想、管理方法都相对落后,这对我国的稀有资源利用和增强有色矿业国际竞争力极为不利。因此,在我国有色矿山企业中引入科学管理是极为重要的。

一、有色矿山企业开采经营特点

(一)开采经营目标对象的特殊性

有色矿山企业的开采对象是有色矿产资源。这类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开采利用过程是不可逆的。从保护国有资源上来说,有色矿山企业必须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矿产资源回采率,如果回采率不高,地下的部分矿产资源就会成为永久的损失;从企业经营来说,较低的回采率会使国有资本的投入得不到应有的收益;从生产管理上来说,回采率低会造成采掘比例失调、生产量下降、矿井服务年限缩短和矿井的提前闭坑。

(二)矿址选择的特殊性

对于矿山企业来说,矿址的选择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要考虑到成本投入、选矿、交通等问题。一个矿山的建设投产准备工作量巨大、时间周期长。并且矿山建设由于受到矿床和地质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而增加了其复杂性。尽管勘察技术部门在选矿勘察阶段做了大量细致的勘察工作,会给企业决策层提供矿体的形态、矿石赋存状态、外部围岩和水文工程地质条件等详细资料,但仍难免因勘察交底、地质变化等主客观因素造成矿山建设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加之由于矿山矿址多处于交通不便的偏僻地带,交通运输难度可见一斑。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在进行矿山建设时,必须首先或同时进行矿山道路建设,这也延长了矿山建设的周期。

(三)采掘生产的特殊性

矿山企业生产的采掘工作面不断移动,管理工作和技术工作都比较复杂。矿井生产工作主要是掘进巷道和回采矿石,它们都是按照一定的工序循环作业,每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工作面就前进一步。由于矿山开采的矿体,一般都不是一个规则的几何体,对于不同矿体都要提供施工单体设计和管理措施,才能保证生产安全和正常生产。

(四)矿山企业生产安全的特殊要求

矿山企业大多是地下作业,生产安全问题突出。要做好井下安全保障措施,要在各项硬件设施和技术指标都能保证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的前提下进行生产。

二、有色矿山企业的科学管理思想

科学管理思想是现代化矿山企业管理的思想基础。在当今这个时代,有色矿山企业必须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充分考虑主客观条件,制定矿山企业生产经营的总体战略计划,其中包括矿山开发、财务管理、人才储备等。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企业各级经营管理干部的思想,各级各类经营决策要做到统筹兼顾、可持续发展。要以开拓创新精神和自觉自发的执行力对企业的科学决策付诸实施。要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将矿山企业的整体视作一个系统。我们的生产经营活动就是要使整个系统低成本、低风险、高效率地运行。使国家的珍惜资源得到更加充分有效的利用。要科学的开展人力资源管理。要做到以人为本,把人力当成资本,努力挖掘人力资源的巨大潜能,把开发人力资源放在首位,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而不是只是使用劳动者,让其简单地进行重复劳动。

三、有色矿山企业的科学管理方法

科学管理方法主要表现在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种事物,从定性概念发展为定量分析,从依靠经验判断逐渐转向应用数据模型和方法与经验判断相结合来进行决策。包括:经营预测和决策方法,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全面经济核算,库存管理技术,线性规划,投入产出分析等等。

我们要在矿山经营管理中推行有效地推行全面质量管理,要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标是让市场满意使本企业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要做到质量品控预防在前,即从管结果变为管因素;过去的就事论事、分散管理,转变为以系统的观点为指导进行全面的综合的管理;围绕质量开展全员的工作;并强调不断改进过程质量,从而不断改进产品质量。开展全面管理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三全一多”:“全员的质量管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企业的质量管理”、“多方法的质量管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区别不同的影响因素,广泛、灵活地应用多种多样的现代化管理方法来解决质量问题。

篇10

【关键词】 全面标准化 矿业企业 措施

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目前拥有矿山20多万座,矿石开采量达50亿吨/年,矿业从业人员2400多万,固体矿产产值跃居世界第二,能源矿产居世界第三。这些数字都说明:中国已经由一个矿业小国发展成矿业大国。然而,我国矿业弱国的地位并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导致我国矿业产业无法进一步做强的因素有很多,如技术瓶颈。事实上,从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知名矿业企业的发展过程来看,技术瓶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突破,需要长期的研发和管理,而企业产品和形象却能通过一段时间内标准化的管理得到改善。因此,我国矿业企业在加紧研发新技术的同时,注重全面标准化管理的应用,制定适合企业自身的标准体系,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全面标准化管理在矿业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全面标准化管理是指既符合一定的外在标准(如法律、法规),又符合相关内部标准(如企业文化)的管理体系。正如一般的管理方法,全面标准化管理也包含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不同的是,全面标准化管理着重点在于对制定、修订和贯彻实施标准等整个标准化活动,以保证标准化任务的完成。全面标准化管理是制度化管理发展的最高形式,是一种卓有成效的管理方法,能确保企业各项活动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提高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具体来讲,全面标准化管理在矿业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全面标准化管理能稳定和提高企业产品质量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各个行业的定律,各种矿产品的质量是体现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在当前国际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下,产品质量无法达到顾客的要求,企业就无法存活于市场之中。我国矿业产业内却经常出现产品质量不稳定的现象,造成较大的负面效应,尤其是在海外市场造成无法挽回的品牌毁誉和经济损失。

各类矿产品的技术标准是保证企业产品质量的前提条件,没有技术标准的规定,就无法确定产品质量的高低。因此,矿业企业必须制定符合客户预期的产品技术标准。技术标准是产品最为基础的标准数据。对矿业企业而言,规范严格的技术标准一是能够决定企业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二是能够决定企业产品上市的服务;三是能够决定企业成本的有效减少。技术标准的制定要严格遵守企业生产实际、市场需求和相关行业准则。

2、全面标准化管理有助于矿业企业提高自身研发能力

我国的矿业产业基本上是一种引进发展型产业,现有的产品技术和管理方法都是在对国外技术和方法的不断引进、吸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多种因素,我国矿业企业发展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于自主研发能力薄弱,缺乏相应的产品研发和设计规范。丰田汽车的一位管理者曾经说过:“先进的标准体系是先进的技术研发活动经验的积累与提炼,也是汽车企业研发能力和核心技术的载体”,这句话同样适用矿业企业。纵观国际知名矿业企业,它们矿产品的开发、开采、制作以及服务技术都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发展与积累,才逐渐形成自身的标准体系。因此,全面标准化管理能够有助于矿业企业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

3、全面标准化管理是矿业企业走向规模化、集团化和国际化的必要条件

企业不断做大做强的趋势之一是奉行规模化、集团化和国际化的经营模式。对于大型矿业企业、矿业集团来说,其各项生产经营活动都无法脱离外部环境,并且在企业内部面临着许多约束条件。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国际化竞争的加剧,矿业企业的产品生产往往涉及上千家企业,协作配套厂家遍布全球,如此庞大的产业链,都离不开符合企业自身的管理体系的支撑。只有通过制定和实施完整的“公司治理”标准,企业才能建立起最佳经营秩序。因此,全面标准化管理是矿业企业走向规模化、集团化和国际化的必要条件。

二、我国矿业企业实施全面标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实施全面标准化管理是矿业企业,尤其是大型矿业集团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举措。但是标准化管理的范围包含技术、管理、质量、工作等多个方面,对于矿业企业而言,实施全面标准化管理的关键在于技术标准化、管理标准化和工作标准化。而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这三个方面恰恰也是我国矿业企业实施全面标准化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技术标准制定难度大

技术标准规定了产品的质量参数和生产要求,是产品生产的标准数据。对大型矿业产业集团而言,产品的技术标准必须满足三方面的要求,一是企业自身实际生产情况;二是市场方面的要求;三是矿业行业的相关准则。其中,由于市场要求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这也导致矿业企业产品的技术标准制定难度非常大。

2、管理标准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

管理标准是各项管理的共性标准,是实施标准化管理的基础。全面标准化管理标准的制定首先必须结合现代管理体系,即包括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职能,同时还应该涵盖企业自身经营所涉及的各个环节,形成更为智能的标准。

在实践过程中,管理标准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因为我国目前的会计标准无法完全满足企业内部管理要求,企业无法通过财务等手段直接发现全面标准化管理方法所带来的实际效益,这可能会导致企业失去继续实施全面标准化管理的原动力。

3、工作标准难以确定

工作标准规定了与企业各岗位相关的细分要求,是各岗位员工贯彻执行其他标准的具体体现。制定企业的工作标准不仅要细致全面,还必须具有可操作性,要基本涵盖企业内各岗位的工作内容、要求与方法等,甚至包括相应的工作环节和处理流程。对于一个矿业企业而言,其工作种类繁多,部分工种具备很好的技术含量,这些无形中都加大了企业工作标准的制定难度。与此同时,在实际生活中,工作标准只是文件上面的东西,它只能要求员工怎样做,却无法保证员工在执行过程不出问题。

三、改进我国矿业企业实施全面标准化管理的措施

1、坚定全面标准化管理的观念

标准化管理是制度化管理发展的高级阶段,能够有效地将企业各个生产环节组织起来,保证企业各项经营活动规范、科学、有序地开展。对于大型矿业集团来说,由于企业规模和管理的复杂性,企业全体人员都应该坚定全面标准化管理的理念。大型矿业集团在不断做大做强的过程中更加离不开技术标准化、管理标准化和工作标准化等方面的支撑,而坚定全体员工全面标准化管理的观念是企业推行全面标准化管理的第一步。

2、依据企业自身、市场需求以及行业标准,制定和完善各项标准

为了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矿业企业在实施全面标准化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依据国家相关标准、国际市场的具体要求以及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企业标准体系总体方案,标准方案应该设计组织机构职能、工作职责、岗位分工、产品生产质量、服务等方面,另外,还应该确定各项标准的实施进度,严格要求各单位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在相应的时间内完成各项任务。

由于大型矿业集团一般集采矿、选矿和生产为一体,产品生产工艺较为复杂,企业标准体系结构可以分为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三个子体系。各个体系再依据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分。确定标准的体系结构之后,配备相应的管理职能分工和进度安排。在标准体系实施的过程中,还要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对标准体系进行修正和完善。

3、加强宣传、定期考核,保证标准的有效性

实施全面标准化管理,要求企业全体人员按标准工作,就必须保证员工首先知道标准究竟为何物。此时,就离不开相应宣传。比如,在不影响企业生产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在厂区、办公区以及生活圈悬挂、粘贴、布置企业制度和作业指导的宣传语;利用现代办公技术,在公司内部通过电子邮件、BBS等电子版本的企业标准,在全公司范围内实现标准资源共享。企业制定标准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实施,因此,需要对各项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考核。比如,企业可以利用每月的岗位绩效考核对各项岗位制度落实情况进行对标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首先要求相关部门及时改进,并对纠正措施进行验证,于年底进行总结、评比和奖励。

4、运用多种方式,确保全面标准化管理的各项标准有效运行

确定了全面标准化管理的标准体系之后,需要运用多种方式,让标准发挥作用。一要注意发动全体员工参与标准体系的制定、修改,以确保员工积极主动的执行各项标准;二要注意标准内容的可操作性;三要注意及时宣传新标准,保证标准的有效性;四要注意结合实际情况对标准进行修改,反对盲目修改;五要注意行政命令不可代替标准,管理者的各项决定应该在标准规定的范围之内进行。

5、促进与文化的有效融合,提升标准化管理境界

众所周知,“三流的企业靠领导、二流的企业靠制度、一流的企业靠文化。”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文化管理。“管理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因此,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都是制度科学和人的艺术的相互平衡。企业的各项标准是由人制定的,同时也是由企业的人来执行的,但是二者并不是完全重合的。对于标准的制定者而言,如何将企业文化纳入标准体系中,提升全面标准化管理的境界,是一项极大的挑战。

全面标准化管理和文化管理二者并不是对立的,相反,二者是相互作用的。标准化管理是文化管理的护航者,企业制定严格的技术、工作以及管理方面的标准,不仅能保证企业各项活动有序开展,还能滋养企业文化。将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成熟经验标准化、制定化能够保障企业文化成果;文化管理是标准化管理的推进器,将企业文化纳入全面标准化管理的过程中,能够提高标准化体系的接受程度,而且能够利用文化柔性管理的相关理念,提升标准化管理的境界。

例如,绍兴平铜集团有限公司的文化理念是“团结、务实、竞争、创新、高效”,企业在推行全面标准化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将“团结、务实、竞争、创新、高效”纳入其中,利用这一文化理念引导企业员工的理想追求,号召企业员工的各项行为体现本企业的文化理念。同时,企业还应该充分挖掘平铜集团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优良文化底蕴,大力宣传、贯彻富有绍兴平铜集团特色的文化理念,不断完善和执行各项标准,将先进的文化理念和规范的行为文化融进全公司员工的所有岗位工作中、经营管理生产活动中,着力打造富有绍兴平铜特色的企业品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实施全面标准化管理,是市场竞争的需要,是矿业企业发展的需要。它不仅能稳定和提高企业产品质量,有助于矿业企业提高自身研发能力,也是矿业企业走向规模化、集团化和国际化的必要条件。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全面标准化管理在矿业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推行全面标准化管理,制定适合企业自身的标准体系,充分发挥全面标准化管理的作用,使企业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11

西部地区矿山开采活动如雨后春笋,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景象。但由于矿山企业在日常质量安全管理中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与问题。只有提高矿山企业安全管理,才能够把矿山企业安全工作做好、做细、做实,使矿山企业安全事故几率降到最低水平。

二、西部地区矿山企业安全管理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矿山企业缺少充足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

根据我国相关企业生产安全法律以及相关的矿业开采、管理等法律法规规定,矿山企业必须利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矿产资源的开采、加工等。由于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缺少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又由于我国开始进入高薪劳动力资源时代,因此,很多款山企业为减少支出或者进行资本积累,或者降低生产成本等,不聘任或者少聘任专业技术人员,要么是聘用专家顾问或者设置几个专业技术人员岗位,甚至是与技术咨询或者技术服务公司签约。最终,导致矿山企业技术层面上,专业技术人员不能发挥专业管理,提升管理层次,提高企业发展效能,矿山企业的安全事故频发就难以避免。

(二)矿山企业员工技术教育与培训缺失

西部地区的矿山企业喜欢把矿山开发工程、生产交给井巷专业公司。(由于矿山开采量逐年大幅上升,矿山原有生产能力配置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有部分采剥工程量是对外委托给民企小公司在做,这类公司大多技术力量薄弱,各方面的管理不规范,)实际上,井巷专业公司,往往根据所承包业务的工作量招聘临时人员施工,这些人员文化水平低,所以工资等成本较低,以利于公司获得巨大的利益空间。由于临时招聘来的人员,(普遍文化层度较低)大部分为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较少,缺少系统的矿业开采技术,缺少矿山安全技术知识,公司总是在开工前夕进行简单的培训。由于公司看重的是利益空间,导致培训往往是走马观花的过程,而不是看重培训效果。

另外,矿山企业内部进行企业经营管理、技术研发、技术技能普及、安全知识训导等培训,经常举办似乎效果应该能够达成预期目的。但是,有些高层经理人、高级管理人员在培训开始或结束时报到,课程中间往往人就消失,考试要么是委托他人要么是查找书本、讲义等蒙混过关。

上述矿山企业培训,给矿山企业的安全、技术等管理,埋下了较大的安全隐患。所以,矿山企业事故频发,在所难免。

(三)矿山企业安全设施投入有限

一般来说,矿山企业投资生产前,政府主管职能部门往往对该公司依据安全法律法规等进行验收与评价,合格企业就可以开工生产,投入正式运营。现实情形是,一些地方政府职能部门为了某些利益,或者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本地经济发展,或者某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政绩,往往验收与评价执行标准过于宽泛,执行标准往往存在认为的漏洞。

另外,矿山企业正式投入运营,企业为了节省资金,对验收评价调整意见不严格落实,或者是心存侥幸心理;还有企业扩大经营时,更是为了效益等追求,置矿山企业安全法律、标准于不顾,,即便是安全设施不全,投入不足。

由于上述原因导致的安全设施投入不足等问题,不能及时更新或者添置有利于安全保障的设施,有些企业甚至利用廉价的没有安全许可的设备或者备件代替,顾而一些安全事故发生,就是人为的原因,毕竟安全设施的投入不足。

(四)矿山企业公司员工保险不规范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进入矿山工作的从业人员必须按员工平均工资不低于1.5%的比例缴纳员工工伤保险费用,并按矿山企业实际人数计算缴纳。但在部分矿山企业中,有的是矿企集体上缴,但不是全缴,而是上缴部分工种人数;有的只缴几个危险性较大的特殊工种的员工;有的甚至拖延上缴或不办理工伤保险。还有的矿山企业让从业人员自己缴,而从业人员中大部分是农民工,他们自身根本不愿缴,即使工资中包含了这笔费用,他们也不愿缴。这种现象的存在,导致了矿企的管理层与从业人员对安全生产的意识淡薄,矿山企业一旦发生人身安全事故,给善后处理了许多难度。

三、西部地区矿山企业质量管理需要建立健全安全机制

(一)制定明确科学可行规划战略及技术标准

鉴于西部地区矿山企业存在的安全管理漏洞,必须建立明确的矿山企业的安全方针和原则,制定明确科学可行的矿产资源开发规划与设计战略,规范矿山基建标准,制定规范的采矿技术标准等。

1、矿山企业应坚持贯彻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以及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过程控制、综合治理。

2、矿产资源的开发应推行循环经济的“污染物减量、资源再利用和循环利用”的技术原则。

3、制定明确科学可行的矿产资源开发规划与设计战略,对于国家禁止的矿产资源开发活动,一定不能逾越法律与政策的约束。比如,不在依法划定的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要湖泊周边、文物古迹所在地、地质遗迹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区域内采矿。

4、规范矿山基建标准。对矿山勘探性钻孔应采取封闭等措施进行处理,以确保生产安全;对矿山基建可能影响的具有保护价值的动、植物资源,应优先采取就地、就近保护措施;对矿山基建产生的表土、底土和岩石等应分类堆放、分类管理和充分利用。

5、制定规范的采矿技术标准,对于露天开采的矿山,宜推广剥离—排土—造地—复垦一体化技术;对于水力开采的矿山,宜推广水重复利用率高的开采技术,推广应用充填采矿工艺技术,提倡废石不出井,利用尾砂、废石充填采空区。如条带开采、分层间隙开采等技术;对于有色、稀土等矿山,宜研究推广溶浸采矿工艺技术,发展集采、选、冶于一体,直接从矿床中获取金属的工艺技术;在不能对基础设施、道路、河流、湖泊、林木等进行拆迁或异地补偿的情况下,在矿山开采中应保留安全矿柱,确保地面塌陷在允许范围内。

6、矿坑水的综合利用和废水、废气的处理应做到标准规范,之行严格。鼓励将矿坑水优先利用为生产用水,作为辅助水源加以利用,在干旱缺水地区,鼓励将外排矿坑水用于农林灌溉,其水质应达到相应标准要求;宜采取修筑排水沟、引流渠,预先截堵水,防渗漏处理等措施,防止或减少各种水源进入露天采场和地下井巷;宜采取灌浆等工程措施,避免和减少采矿活动破坏地下水均衡系统;研究推广酸性矿坑废水、高矿化度矿坑废水和含氟、锰等特殊污染物矿坑水的高效处理工艺与技术;积极推广煤矿瓦斯抽放回收利用技术,将其用于发电、制造炭黑、民用燃料、制造化工产品等;宜采用安装除尘装置,湿式作业,个体防护等措施,防治凿岩、铲装、运输等采矿作业中的粉尘污染。

7、复垦废弃地。矿山开采企业应将废弃地复垦纳入矿山日常生产与管理,提倡采用采(选)矿—排土(尾)—造地—复垦一体化技术;矿山废弃地复垦应做可垦性试验,采取最合理的方式进行废弃地复垦,对于存在污染的矿山废弃地,不宜复垦作为农牧业生产用地;对于可开发为农牧业用地的矿山废弃地,应对其进行全面的监测与评估;矿山生产过程中应采取种植植物和覆盖等复垦措施,对露天坑、废石场、尾矿库、矸石山等永久性坡面进行稳定化处理,防止水土流失和滑坡,废石场、尾矿库、矸石山等固废堆场服务期满后,应及时封场和复垦,防止水土流失及风蚀扬尘等。

(二)引进和培训人才,对于安全生产提高质量管理至关重要

高素质人才,一方面,对于矿业公司的生产,能够提高安全管理的水平,另一方面,高素质人才,具有较高的素质,能够遵守安全生产技术标准。

1、建立明确的人才指导战略

由于矿业生产专业性比较强,一定程度上又是高风险的企业经营活动。因此,企业为延揽人才,必须具有明确的人才战略指导思想。比如,云南磷化集团的人才战略指导思想就秉承“以人为本、企业与员工共发展”、“用人所长”的原则。只有以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根本,坚持人才是硬保障的理念,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择才善用的良好工作环境,不断完善人才引进、培养、选拔、使用、激励和保障机制,才能提升公司质量发展,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比如,云南磷化集团博士后工作站2010年8月成立,引进一批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科技研发人才,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2、建立企业研发基地储备人才、使用人才

矿业公司,虽然是开采地下资源,有利于促进国家或者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由于矿业公司所从事的行业具有科研、市场、管理等系列运营特点,尤其是科技技术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前景或者是经营成本。因此,企业盈利所能及的进行高技术人才的储备使用,尽量提高企业在该行业的科技地位和科技研发能力,避免受制于技术约束,或者增加了技术引进、消化等成本,或者是产品的成本。从云南磷化集团来看,2010年4月成立了磷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技术公司,员工70余人,基本形成知识结构科学、专业配置齐全的专业研发队伍,以提高技术集成创新与科技成果产业化及辐射扩散能力,推动磷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磷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矿山企业安全管理到位必须加大对投入。

矿山企业经营管理中,尤其是井下开采矿产资源,没有规范的安全设置,没有规范的技术标准,特别是安全设施投入不足,对企业安全生产、质量管理都是弊端,容易出现重大安全事故,最终影响企业质量,增加企业运行成本,一定程度上也损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因此,加大对企业安全设施的投入,制定严格规范的技术标准非常重要。比如,云南磷化集团,对井下通风、支护、提升、排水、供水、地质测绘、机械供电等,不仅进行了严格的管理,而且投巨资提高安全保障,杜绝了安全投入欠账。(我公司为大型露天矿山企业,主要从事磷矿石开采)

针对矿业公司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企业应该设置安全风险预警管理,这对提高公司管理质量,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比如,云南磷化集团在企业管理体制中,设置了生产安全技术科、通风防尘环保科、机械电力科等,规范了企业安全生产,提高了管理质量。(公司设有两级机关,公司机关分别设置了生产处、安全环保处、设备动力处等职能处室,各二级单位分别为对应的科级建制)原文中的说法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本文是否真为原创?

(四)规范公司员工保险。

篇12

关键词:煤炭;企业;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8-000-01

当今煤炭行业存在的主要管理问题是包括职责分工不明确,井下环境受地质条件影响制约严重,瓦斯、煤灰等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定因素对煤炭采挖构成严重威胁,内部环境突出的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外企的涌入使煤炭竞争加剧,在外企无法避免的情况下,只有通过自身的改革,发展好自己来提升竞争力,保持中国的煤炭企业具有相对的优势。

一、精细化管理 提升煤矿企业竞争力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分工不断地具体化,要想建设管理先进、生产效率高、安全形势稳定的中国煤炭企业一定要注重分工精细化建设,在煤炭行业分工精细化的要求相对于其他行业显得更更多更强。所以,保证好煤炭行业工作精细化,是增强煤炭行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点,是解决煤炭行业内部矛盾的最直接最行之有效的途径。也是必经之路。企业精细化管理是指去企业为适应规模化生产采取的一种精细化的管理模式。精细化管理的内容包括合理分工、量化考核、精确定位、细化责任等内容。之所以推行煤炭汗液精细化是结合煤炭行业的实际情况出发的,煤炭行业是个涵盖内容较多的复杂工程,一般而言人员素质提,井下环境难以捉摸,危险因素更是层出不求,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只有推动精细化管理、合理定位、量化管理,这样,才能改善煤炭行业,解决内部矛盾。

精细化管理也可以保证煤炭行业的长久活力和生命力,有助于煤炭行业的长久健康发展。精细化管理满足现代企业的管理需要。施行精细化管理,保障细化质量标准,这样可以使精细化管理切实落实到每个管理的细节,让员工按着自己具体的工作进行施工,避免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同时消除员工的的盲目性造成的安全隐患,彻底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煤矿工人和矿井的安全,减少经济损失。施行精细化管理也是保障煤炭的高效高产。在建设精细化体系工作上,要从全部出发,考虑到员工、施工机械、矿井之间的关系。让员工在自己的岗位上结合自己的施工器械落实到每个细节,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去除不必要的工作流程,减少施工的重复性。对环境进行考量安排人员和器械,提高工作的效率。实行精细化管理是个复杂的工程,必须循序渐进,考虑全面,先实验后实践,好的利用起来,不好的既是改变,在推进精细化管理过程中应该转变观念,做到事事有安排。在推行过程中,要紧抓干部部分,给干部做好宣传与培训工作,做好干部的带头作用,使推行起来更大化,快捷化、方便化。注重培养干部的专业性,知识性,科学性。同时将精细化纳入管理制度的的行列,让工人施行精细化管理的就如同遵守规章湿度一样,保证好精细化管理的统一性,就要加强员工的对规章制度的服从性,及时的做好宣传与讲解。因此,要想完成各项工作,必须要让施行人有强烈的责任感,建立完善具体的工作细化量化划分责任,让每个人岗位都有自己的责任范围,各项工作层层安排,井井有条,做到部门到个人都有清晰地理解和安排,出色的认识自己的责任,完成好自己的工作。

二、运用人本管理战略提升煤炭企业向心力

随着经济市场不断地科学化发展和深入发展,企业之间的 竞争也是日益强化,要想让企业在强大的竞争压力下保持充足的竞争力,实现更大化的经济利益效益,重点是吸纳优秀的人才。未来公司之间的竞争,其实就是人啊才优势的竞争,通过人才施行科学化的管理,培养新人才的创新能力,发挥好优秀人才的专业技术特点,保持公司内部强大的活力和朝气。

人本管理所指的具体意思是根据工作人的切实需要,进行合理化的安排,发挥人员的巨大潜力,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减少不必要的操作,人不知工具,而是对工具的操纵者,提升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实现管理科学化,高效化,一人为中心。不把人当做工具手段的,认识到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上,企业要加强人在管理中的主导地位,围绕员工开展工作,确立目标,让每个人清楚的看到自己工作时所产生的具体的价值,通过减少不必要的操作损失来提高产出的价值性,来锻炼每个人的能力。点亮人性的光辉,回归生命的价值,共创繁荣和幸福这三句话,全面地体现了人本管理的目标和最高宗旨。煤矿要想施行精细化管理一定要敢于解放思想,以人为本没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精细化管理机制,通过彻底的改变员工的精神面貌和积极性来改善煤炭公司的发展,培养出员工的集体意识,以煤炭为就家,领导视亲人,员工视兄妹,把自己与煤炭之家相连,把自己的劳动付出与公司的收入相结合。

实现员工对精细化的支持与施行,要满足员工的一些所需所想,结合员工的想法来规划精细化,施行利益激励来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切实让员工明白以人为本的本意。建立赏罚措施,提高员工的危机意识,建立优胜劣汰感,保证好员工的福利机制,保证好员工在病、老、伤、残及失业等特殊情况下能够正常的生活。让员工对公司形成依赖感。建立健全的福利机制,是让员工安心工作的关键要素,增强员工对公司的信赖度,增加公司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开展人本管理工程。精神风貌建设,通过各种精神激励方式,改善员工的精神面貌。培养出具有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员工,具有事业心,责任感,进一步加强公司器械的先进性,提升煤炭安全意识,提高员工的生活水平和工作的条件,加快矿区绿化和美化建设以及煤矿员工培育工程的进行。

三、充分的结合当下情况进行考量

煤炭行业只有循序渐进的推行精细化管理才能逐步的提升公司的等级,转变思想建立健全人本管理机制,真正的开展人本管理机制,才能在强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下获得成功,保证好煤炭的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同时也是让煤炭行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余茂君.大兴矿难 拔起萝卜带出泥[J].劳动保护,2005(11).

[2]李景卫.澳大利亚煤矿3年零死亡[J].劳动保护,2005(11).

[3]常振.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煤炭, 2005(10).

[4]朱建军.影响企业安全投入的因素与对策分析[J].煤炭工程, 2005(10).

篇13

通常来说,企业的财务目标是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盈余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就目前市场环境下,矿业企业的财务目标一般是指股东财富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具体来说,企业财务的目标主要包括:筹资决策目标、投资决策目标、利润分配决策目标。财务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价值最大化,财务管理是一个长期的决策和实施过程,所以需要一系列的活动来满足财务管理的低风险、高报酬率要求。一般来说,企业为了实现财务目标,会根据风险和报酬率的关系决定投资项目、资本结构和股利分配等政策,所以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活动包括投资、筹资和利润分配活动等的管理。

二、可借鉴的国外先进理财观念和方法

现代企业在进行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时,已经不同于传统的企业理财,而是增加了更多细致的观念,比如资金的时间价值观、风险价值观、机会成本观、边际收入和边际成本观等,另外一些诸如预期、弹性、竞争、信息等观念也已经深深的融入理财活动中。这些先进的财务观念在企业实际运行的财务管理活动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验证,成为企业财务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理念。(l)在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投资活动过程中,资金的时间价值观念表现的最为明显。企业投资是一个循环过程,通俗来说企业的投资就是资金周转循环,无论是起点还是终点都是一个数值,每完成一个循环资金的数额就会有所增加,这个增加值需进行换算和考虑,看增加值是否大于资金的时间价值,从而最终确定投资的可行性。

(2)在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中,风险一般分为外部市场风险和企业内部分先,通常来说,外部市场风险是不可分散风险,所以,企业在规划和实施投资决策和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到风险程度,投资所承受的风险需超过资金时间价值才具有投资意义。

(3)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企业在投资项目时必须面临选择,在一方面投资之后必将失去另一方的投资机会,这种损失既为机会成本。在现代企业,机会成本是机会成本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决策因素。

三、矿业企业财务管理的研究建议

3.1对筹资的建议

通常,企业筹资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生产经营的需求,在矿业企业,筹资活动是最经常性的财务活动,扩大生产经营的规模和范围也是矿业企业筹资的最基础动机。在矿业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对于筹资活动的管理需要严格确定筹资规模和投资的时机。基于我国矿业企业环境和市场的稳定性特点,对筹资规模的确定一般可按照销售百分比法和线性回归法进行。目前我国已经加入世贸组织,经济正处在稳定发展阶段,财政政策在政府的调控之下也较为稳定,另外,随着国际企业逐渐进入我国,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剧,企业经营竞争也日益激烈。在这种环境下,企业选择筹资时机则显得十分重要。基于我国较为稳定的财政政策和矿业企业经营环境,我国矿业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扩大生产经营的规模,能够在市场发生改变,不利于矿业企业传统经济范围的发展时,及时的向其他方向转移投资方向。

3.2对投资的建议

无论投资到那个行业,其最终的财务目标就是实现企业价值和股东的收益最大化。矿业企业传统单一的经营方式和范围不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通过合理投资,扩大经营范围和跨度,实现矿业企业多元化发展。第一,确定企业投资目标,从多元化发展的角度考虑,从矿业企业的周边延伸,逐渐跨入到其他行业,多元化的投资可以使现金流动性加强。第二,确定投资风险和收益的关系,通过调整投资规模和结构来防止投资风险,使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处于相称状态。第三,在矿业企业多元化投资时,为了避免出现多个投资项目短期内无法回本和回息状况的发生,应遵循一定的投资程序:①明确目标,①提出方案,③收集资料,④计算指标,⑤分析评价,⑥确定最优方案。另外在投资时还需遵循一定的原则:①正确处理企业自身条件与宏观投资环境之间的关系,①正确处理投资需要与资金保证程度的关系,③正确处理企业内部投资与外部投资的关系。

3.3对生产经营方面的建议

随着矿业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加剧,行业间的竞争越来越大,相对于国外较大的矿业企业,我国传统矿业企业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许多企业开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跨行业和经营环境的频繁变化带来较大的经营风险,所以我国矿业企业在生产经营的管理上需要谨慎对待经营风险。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必定带来存货风险、成本风险、现金流量风险、收益质量风险等问题。企业的存货管理需要严格分析该企业的变现能力和存货周转率,根据变现能力和存货周转率来确定存货量,通常,企业可以通过缩短销售周期来提高销售收入的现金表现,从而增强资金的流动性。对于成本管理需根据市场条件进行调节,比如提高产品价格、降低销售成本和生产成本等,企业对成本的控制应表现在生产和销售的过程中,对生产和销售的过程进行严格的审查和合理的预算。企业财务管理的的主要对象就是现金和现金流转,所以企业对现金流量、获取现金能力和收益质量的管理和控制最能体现企业盈利、生存和发展的状况。对于正在发展的矿业企业,获取更多现金支持的途径是加大投资和筹资的收入。

3.4其他建议

篇14

【关键词】黄金矿山企业 成本管理 优化对策

一、引言

2012年4月,受欧债危机的影响,包括黄金在内的多金属品种均承压下跌。目前已跌破1600整数关口,短期内承受压力。根据近两年黄金走势,金价在1500整数关口有较强的支撑,预计中长期仍将保持在高位运行。我国黄金矿山企业基本上经过经济计划时期,由于黄金价值的特殊性,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黄金矿山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对成本竞争的意识需要不断加强。在国内的黄金矿山领域,成本管理是关系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问题,因为在我国黄金矿山行业飞速发展的近几年间,降成本已经渗透到企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因此,本文将对黄金矿山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优化的对策进行深入的探讨。

二、黄金矿山企业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模式僵化导致高成本的财务管理问题

目前,由于黄金矿山企业管理模式的特殊性,致使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企业的管理者同时又是经营者,这种模式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了负面影响。首先,目前矿山企业管理者没有很好地将财务管理纳入企业成本管理的机制中,一定程度上缺乏现代财务管理观念,使财务成本管理失去了它在企业管理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在矿山企业中,企业管理者集权管理现象比较严重,并且对于财务管理的理论方法缺乏相关成本管理的认识和研究,致使财务管理相对混乱,存在着财务监控不严,会计信息失真等现象。

(二)金矿成本计算方式不科学,缺乏对尾矿再利用

在资源紧缺的情况下,金矿的价值比挖金子的价值要多得多,相当于采油的成本和油田的成本,采油的成本是忽略不计的。仅仅从成本的角度来讲是不完全准确,真正采矿者采完之后,会分多少钱是矿主的,多少钱是采矿者的,剩下的才是利润。但是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所以不是这么算,中国矿业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的矿山是国家的,企业去采矿的时候就跟划拨土地一样,国家对矿权能拿到多少钱,都是按企业采矿的成本来算,这是完全不科学的。随着黄金开发规模的扩大和开采历史的延长,黄金矿山尾矿多采用库存方式处理,尾矿堆积量逐年增加,不仅占用大量的土地,造成库区周围环境污染,而且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尾矿库的修筑和维护管理工作。因此,对于1g/t左右的黄金矿山尾矿的综合利用,已成为各黄金矿山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的工作重点之一。

(三)成本控制思想落后,成本控制不完善

目前,国内的黄金矿山企业的成本控制思想落后,成本控制不完善,传统的成本控制是以是否节约为参考,仅仅强调成本的降低,节省费用开支。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因为我们的矿山说是国家的,企业去采矿的时候就跟划拨土地一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以“成本节省“为主导的成本控制,一方面会挫伤黄金矿山企业为未来绩效而支出某些短期看来是高昂的费用的积极性,从而影响企业的技术革新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另一方面还会因顾及局部要求而损害企业的整体目标。同时还只注重了成本生产过程的控制忽视供应和销售过程的控制,只注重投产后的成本控制,忽视投产前产品设计和生产要素合理组织的成本控制。

(四)缺乏对矿山成本项目投资科学性的论证

有些声音说黄金的成本并不那么高,看中国上市公司的年报就能看出来,每盎司的成本在700美金左右。南非一些公司的成本更低,可能500美金左右。这些说法只看到问题的一方面,因为黄金生产中提炼金子的成本是这么多,但没有算金矿值多少钱。”黄金矿山企业对项目的投资资金结构、投资的资金规模、项目的建设周期等缺乏科学的规划与预算,对矿山项目建设和采掘过程中将要发生的现金流量缺乏完善的预测。

三、黄金矿山企业成本管理的优化对策

成本管理是通过降低企业相关财务成本促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获取更好的竞争优势。就黄金矿山企业而言,需要转变企业的财务成本控制理念,提升采掘技术,注重资源合理再利用,建立成本控制预警系统,严控财务风险,从而达到优化矿山企业成本管理的目标。

(一)转变矿山企业财务成本控制管理理念

黄金矿山企业首先需要树立财务成本管理的理念,把成本管理作为提升企业效益的重要工作内容,虽然矿山是国家的,但是矿山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所拥有的资源,充分认识到加强成本管理工作是对于保障矿山企业的效益的重要性,同时,为了适应黄金矿山给国家带来更大的效益,企业也应该不断增强矿山企业每一位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从小事做起,从基层的成本细节开始,真正做到从细节优化成本,从细节节约成本的成本管理与控制理念。而且,还可以形成内部制衡及相互监督机制,使企业的财务管理信息透明化、职责分明化。改变目前重经营而轻管理的观念。

(二)改变采掘基础条件,寻求降低成本的途径

目前而言,我国黄金矿山企业的高成本问题是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性问题,降低成本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在既定的经营规模下,通过降低矿区消耗、提高金矿人员与机械设备的劳动生产率从而达到降低采矿作业成本的目的。第二,通过采用新的采矿技术与选矿工艺以及设备等基本条件,使影响成本的结构性动因得到改善,为降低成本提供新的前提,使原来难以降低的成本在此基础上达到进一步的降低。

(三)注重资源合理再利用,降低产品成本

黄金矿山企业是典型的资源型企业,黄金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决定了黄金的价值。因此,注重矿山资源的合理再利用,是降低成本、提升效益的重要途径。所以,矿山企业不能有“采富弃贫”的采掘思想,应注重边角残矿的开采和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好金矿的资源;同时,坚持从矿石中提炼废石,减少废金混入率,提高黄金纯度;不断采用新的工艺、药剂,降低尾矿品位,提高黄金产量,不断降低成本。随着矿山开采年代久远,高品位矿石已成下降趋势,因此对往日排弃的尾矿显得重视起来。通过对这种排弃的尾矿勘查、研究,经过经济分析,大部分尾矿具有较好的经济价值。对于这种不能再生的矿产资源,为今后的黄金矿山可持续发展、资源综合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四)建立成本控制预警系统,严控财务风险

目前,随着矿山资源的稀缺,黄金矿山企业开采金矿的难度越来越大,成本也就随之不断的增加,因此,黄金矿山企业建立成本控制预警系统,来实现财务风险的预警,防止由于采掘成本的过高而引发的财务风险。在开采过程中合理地对资金进行分配。建立以现金流量预算与监察为基础的长期与短期系统,同时增加对企业未来经营状况风险系统,实现对黄金矿山企业的有效预测、监察与风险分析的作用。

四、结论

在受到危机影响的我国黄金矿业领域,以几大黄金矿业集团为首的众多黄金矿山企业,掀起了一场以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为主题的降成本“风暴”。黄金矿山企业需要分析面临的严峻形势,全面深入开展成本管理,强化成本管理和费用控制,才能确保经济效益平稳快速增长。因此,要加强成本控制的管理,首先要转变企业的成本控制的管理理念;其次充分利用资源,提高技术;再就是通过市场的调控加强对财务的各方面的经营控制,以此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瑞杰.对我国黄金矿山企业财务管理若干问题的探讨[J].时代金融,2008(19).

[2]傅东才.黄金尾矿处理技术与综合利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0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