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大学生毕业就业问题范文

大学生毕业就业问题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09-19 17:51:1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大学生毕业就业问题,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大学生毕业就业问题

篇1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研究

大学毕业生是国家的宝贵资源,其就业问题不仅涉及了大学生自身的理想与价值取向,与国家经济及社会发展也有着很大的关系。随着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本文在分析大学毕业生就业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阐述有效的解决对策。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1.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产业结构不平衡。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比重越来越大,加之城乡差异较大,高等教育被认为是“跳龙门”的首选途径,进而导致大学毕业生非常渴望在大城市中生活与工作。所以,第一产业无人问津,第二产业就业岗位有限,第三产业的容量较大,就业需求最多。此种社会需求和市场结构的不相符现象,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产业结构不平衡。

2.一些大学毕业生就业期望比较高。在大学毕业生就业中,普遍存在着以下现象:其一,一些大学毕业生通常是眼高手低,太过注重专业对口,不愿从基层开始工作,无刻苦耐劳的精神。其二,一些大学毕业生要求工作环境好、工资待遇高,不愿做一些比较基础的工作,太过好高骛远,从而就业失败。其三,一些大学毕业生一心要考公务员,进而对中小企业不感兴趣。

3.用人单位门槛越来越高。目前,在人才市场招聘中,“本科以上学历”基本成为了求职的硬件标准,本来高职生就可以胜任的工作岗位,却要求本科生;同时,“具有两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也成为了求职要求的重要标准。为此,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

二、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对策

1.强化政府职能作用的发挥

(1)构建规范、流动、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对大学毕业生市场、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由三个部门分管的情况进行转变,根据求职情况,构建全国互通服务信息网,以此充分扩展就业空间;同时,对大学毕业生市场予以有效整合,使其成为一体化劳动力市场。对就业市场进行全面规范,尤其是对一些乱收费等不法行为进行严处,以此保证就业市场的健康发展。除此之外,对户籍身份界限予以淡化,让当地大学毕业生和异地大学毕业生有着同等的就业机会,以此提升劳动生产率,同时增加就业岗位。

(2)完善大学毕业生失业登记制度。建立健全大学毕业生的失业登记制度,给予毕业即失业的大学生一些生活补助,从而保证其基本的生存权利。与此同时,也可以对大学毕业生的失业情况予以准确掌握,根据实际情况,提供一些就业技能培训与辅导,使其尽快找到适合的工作。

(3)注重舆论宣传。在开展具体工作的时候,可以对各种媒体予以充分利用,积极宣传一些有关就业的政策、方针,以此有效转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对体制外就业予以关注;同时,对创业典型予以宣传,调动大学毕业生的创业热情。

2.重视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

(1)强调就业教育。在高校教育中,一定要强调就业教育,为大学毕业生的成功就业提供可靠保障。首先,加强政策辅导,对就业法律、政策予以讲解,并且对求职礼仪、信息筛选、求职技巧等知识进行指导。并且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缓解就业压力。其次,协助大学毕业生做好职业规划,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及专业水平,明确职业目标,进而确定就业方向,提高就业成功率。

(2)做好就业服务。在高校教育中,一定要重视就业无形市场与有形市场的拓展,和用人单位保持密切的联系,尽可能推荐一些优秀毕业生进行就业。同时,对就业信息采集范围进行有效的扩展,并且通过网上测试、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毕业生的价值取向、就业态度等信息,从而给予综合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

(3)强化社会实践。为毕业生联系与提供一些实习的实践机会,并且指导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其在实践活动中能够充分认识自己,通过自省不断完善自身,以此提高就业成功率。

3.调动大学毕业生的主观能动性

(1)转变就业观念与方式。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一定要重视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的转变,树立“大众化”的理念,以此符合高等教育越来越普及的形势。首先,注重大学毕业生就业期望的调整。在大学毕业生就业中,应秉持普通劳动者的心态,积极进行就业选择。其次,提高就业方式的灵活性。在准确判断就业形势的基础上,进行适当选择,比如到农村基层、中小企业等就业,以此提高就业灵活性。

(2)增强就业能力与素质。首先,加强自身推销。在大学毕业生就业中,一定要善于推销自己,并且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进而在掌握就业技巧的基础上,主动出击,对自身情况进行合理包装,以此实现成功就业。其次,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专业学习方面,一定要构建科学的知识体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如组织管理能力、计算机能力、交际能力、外语能力等,从而在面对就业的时候,可以具有更多的机会,进而提高就业成功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大学毕业生就业中,一定要对当今就业形势予以充分了解,进而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就业方向与岗位。同时,为了有效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一定要加强政府、高校、学生自身等方面的努力,结合市场需求,给予适当的就业帮扶与指导,从而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技巧与能力,使其可以成功就业。

参考文献:

[1]卫明凤,任亚蒙,孙冠群,等.农业院校女性大学毕业生就业与专业相关性实证研究――以上海市某农业院校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3(22):9498-9500.

[2]岳德军,田远.职业认同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06):76-81.

[3]张丽芬,孙淇庭.政策支持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基于2010-2014届大学毕业生的实证研究[J].探索,2015(05):140-145.

篇2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就业形势

Abstract: Along with our country college elite education to mass education transformation, as well as the employment system of college graduates assigned by national interconnected system to graduates, the employment of university students has become an indisputable fact. But, since 2007, the United States sub-loan triggered a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the world economy in a recession, the employing units in the recruitment of talent has been reduced. In such a situation, how to do a good job in employment of college graduates has become the priority among priorities of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university graduates; employment; employment situation

中图分类号:F24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2010年开始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下,高速发展的中国并不能独善其身,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经济危机已经表现得非常明显。经济危机下,很多公司开始裁员,招聘需求大幅减少,这使得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压力异常巨大,尤其是大学生就业问题异常突出。

一、大学生就业的现状

自1999年高校开始扩大招生规模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日趋下降,而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更是让就业形势变的更加不容乐观。

1.毕业生人数在不断增加

近年来,随着高校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人数也连年增长,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下降,就业问题比较突出。据教育部统计, 2010年毕业生将超过630万人,预计今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整体就业人数不断增加。

2.毕业生向大中城市流动趋势加强流向

伴随我国沿海等周边城市的快速发展,发达城市以及较发达城市和一些发展相对缓慢的乡镇之间的生活水平差距不断加大。在高薪、高待遇、高福利等的吸引下,大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也在跟随经济发展方向,选择在大中城市寻求发展空间,逐渐形成了向大中城市流动的洪流。造成了人才集中超过了有限的就业市场的需求。

3.毕业生的期望值居高不下

伴随着精英教育的普及,大学生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高校毕业生对就业的期望值也就一直居高不下。调查显示,大学生的理想起薪集中约有15%的人定位于4000元以上,而仅有不足3%的人选择1500元以下。而大部分的企业全部选择1500-2500元。部分大学生就业期望值依然居高不下,过高的期望值不可避免地让他们失了大量的就业良机。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从毕业生主体自身来讲

当前大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严重的一步到位的想法,认为到国有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公立学校、大公司企业是就业,而到中小企业、私营机构只是打工,因此,许多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宁可在家待业也不愿意到一些中小企业去就业,更谈不上到边远地区工作。而且,有些大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更多的期望的找到一份轻松高薪的工作,既不愿从事高付出的工作,又想获得高收入;既想获得高薪工作,又对自身能力了解不足。而社会现实往往与毕业生的想法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进而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2.从毕业院校来讲

首先,自2003年我国第一批扩招大学生走向社会以来,我国社会的人才需求量逐步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庞大的毕业生队伍走向就业市场。伴随着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各地区的经济开始衰退,社会已经不可能提供如此众多的就业岗位。从而导致了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压力骤然加大,就业难现象凸显。

其次,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而我国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多在综合能力上有所欠缺,专业技能也不够强,很难把所学的专业知识熟练地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在社会上也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另外,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已经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和关注,许多高校积极从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我国就业指导工作起步较晚,目前有些高校还停留在传达政策、整理信息、组织“双选”会的粗线条阶段,就业指导工作远远适应不了就业形势变化和就业制度改革的需要。

3.从社会用人单位来讲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结构调整,企业进入了较为稳定的发展阶段,企业的用人也处于成熟稳定期,吸纳的人才有限,而国家大力发展的新型产业主要以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为主,所需要的是高精专人才,而大多数毕业生主要是应用型人才。在当前经济危机的情况下,主要以接纳毕业生为主的中小企业大量破产,而生存下来的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不断地减员,进而造成了就业困难。

三、大学生就业前的准备

1.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素质与能力。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坚持真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临更加激烈社会竞争,能视变化为机遇,视困难为坦途,有顽强的自制力,坚定的信念,及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热情。同时,要有良好身体素质,健康欠佳会减弱人才的决策能力,因为如果要达到目标需要体力与耐力,一个人就可能因体力不支而放弃。

除素质外,还需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社会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

2.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

3.正确就业定位。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

4.借助各种渠道,把握就业机会。当前大学生可利于人才交流会、网络资源等途径,寻找合适就业岗位,主动大胆把自己真实才干推销出去,珍惜和抓住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

四、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些建议

1.切实了解用人需求,不断增强毕业生综合能力

如何更好的利用仅有的不到四年的时间来完善自我直接影响了大四的就业形势。因此,大学生应该利用一切可能的途径来关注了解用人单位需要怎样的大学毕业生。针对用人单位的需求,大学生应充分利用大学四年去学习相关知识,考取相关等级证书,进而在就业招聘中占据优势,获得一份好工作。

2.调研就业形势,合理进行就业指导

由于当前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高校就业办公室等应不断深入调查当今的就业形势与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有针对性的对广大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使得大学毕业生能够及时的完善知识储备,调整就业心态,获得就业信息,加快并改善大学生就业。

3.网罗校友资源,多渠道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

比较成功的校友手里拥有一些资源,可以帮助师弟师妹们提供一些工作岗位。建议充分调动和利用专业教师及校友的社会资源,为毕业生争取更多的招聘机会。针对专业特色,利用校友、老师的资源,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关专业的小型专场招聘会,以便使毕业生能够学以致用,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4.加大就业扶持力度,创新就业招聘形式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的传递越来越快捷,人才市场与高等院校联合举办招聘会一种模式也逐渐跟不上毕业生就业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在此基础上做出创新,使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更近距离的接触,通过形势研讨会、专场招聘会、专家报告会、师生座谈会、心理咨询会等一系列措施来拓展就业领域。

篇3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8-0105-01

1 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主要存在的问题

随着大学的扩招和每年毕业生人数的逐渐增加,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网络、报刊等媒体也不时有报道。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使就业问题给大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和心理困惑,而且这种压力在各年级学生都存在。据相关调查显示,对个人前途与就业的忧虑已成为大学生心理压力中最大的因素,而且压力有随着年级增高而上升的趋势,越临近毕业,学生就业的压力就越大。学生就业的压力主要体现在心理压力。大学生毕业前心理压力较过去有明显增大,主要原因是毕业方向的选择、就业、考研、离别感伤、突发事件、经济条件等冲突和事件。综合起来,当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大学生觉得就业难,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不愿意到偏远山区、农村工作,不愿意到小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工作,甚至出现了部分大学生毕业却不愿意工作,宁愿在家当“啃老族”;另一方面,很多偏远地区人才缺乏,吸引不到优秀的人才,部分企业在面对众多大学毕业生时觉得难以招到企业需要的合适人才。特别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发展减速,国际更有诸多不确定的因素,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就显得更加严峻和艰难。

2 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1)大学生的择业观念影响就业。大学生在就业时往往不愿转变观念。希望能够选择地域条件好、收入稳定、福利较好的事业行政单位、大中型企业,而对于一些人才缺乏的边远山区和中小企业,普遍不愿意去;导致很多人去竞争一个所谓的热门岗位,而需要人才的企业却往往招不到人。造成社会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和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设置不合理。

(2)大学的部分专业设置不合理,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在高等教育的普及过程中,伴随着人数的扩招与考生对某些“热门”专业的盲目追求,一些高校盲目设置专业,缺乏一定的市场需求调查;很多高校重复开设相同专业。对某些专业性人才培养过多,导致对劳动力供给大于社会需求。另外也存在高校有些专业设置老化,不适应市场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需求在变化而高校专业并没有进行调整,导致培养出的学生不为市场所需,难以找到工作。

(3)部分高校定位不明,对自己究竟是定位于发展研究型大学还是应用型大学不明确。因为高校的科研成果是一项硬性指标,科研成果多有助于提高大学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因此一些高校定位不明,一味追求发展研究型大学和培养研究型人才,忽视了劳动力市场需求更大的应用性技能人才的培养。

(4)大学教师的来源较单一,缺乏实践经验,着重于理论教学。从结构和质量上来看,教师是决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应用型大学,教师的来源应该多源化,最好有企业工作的实践经验,这样才能将理论很好的结合实际,而我国许多大学的教师多数是应届毕业的博士或硕士研究生,一直在学校的环境中成长和工作,缺乏与社会、企业的紧密接触和实践经验,概念化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使学生感觉非常抽象,根本无法满足对人才动手能力的培养要求。

(5)对大学生提供就业服务的相关机构不健全。我国高校作为教学、科研单位,在经费不足、工作的专业化水平较低的情况下,目前在就业服务工作方面还比较薄弱。而用人单位往往与高校联系不紧密,不能及时向高校传达企业的需求信息与用工意向。许多企业在招聘员工时盲目强调学历、性别与证书等因素,这也给在校大学生传递错误的信息,学习期间一味追求证书等硬件,而忽视了自身实际能力的培养和融入社会的能力。

3 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措施

(1)转变大学生的就业思路和择业观念。高校应增加对大学生的就业培训,包括观念的转变和就业能力的培养,鼓励大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锻炼,提高实际工作能力,以便把所学知识更好的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在观念上,鼓励大学生在就业时能走向偏远地区和深入基层,从底层干起,从社会最需要的岗位干起。同时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在不影响正常学习的情况下多做社会实践,将所学知识与市场很好的结合,并充分利用现代社会的信息化、电子商务化等优势,打破传统的就业模式和就业观念,开辟就业的新思路。

(2)优化高校的专业设置,根据社会需求调整相关专业结构。要改变以前“热门”专业一窝蜂上的局面,各高校在专业设置时应做相应的市场调查和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分析,清楚全国高校的专业设置情况,在某些专业设置已经比较饱和时要避免盲目跟风,以免造成相关专业学生在毕业时供求过多的情况。对于一些当前比较“冷门”的专业,也不要盲目取消,可以根据情况适当减少招生人数,培养这方面的研究型人才。

(3)在大学教师的配置上,着力加强师资素质,鼓励教师再学习,再深造,在资金、时间上给教师提供充分支持。提高教师的自身文化素质;同时加强与企业的紧密结合与互动,让教师对企业的生产流程、运作管理等都较为熟悉。在教师的引进上实现来源多元化,可以引入一部分曾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加入高校的队伍,以便更好的理论结合实际,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也可以聘请一些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企业负责人或企业的高端技术人才为高校的兼职导师。对学生实行传、帮、带,为学生传授更多的实践知识,以便更好的适应社会。

(4)建立健全大学就业服务机构。为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指导与帮助。通过加强高校与企业的联系,做好对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分析,培养企业需要的专业人才。同时高校应对企业积极引导,可以通过高校教师到企业讲课等措施对企业做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培训工作,使企业在招聘员工的时候更加务实与实在,避免企业盲目追求员工的证书、学历,而是依据本企业的岗位需求进行招聘、用人,真正做到适人适位,人与岗位的合理匹配,实现全社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于就业服务机构的发展,相关部门应给予一定的资金与人员支持,切实提高服务机构的水平与效率,实实在在能为大学生服务和提供就业的帮助。

篇4

特别是教育规律与社会发展规律间的非同步性矛盾,造成我国的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实际需求结合得并不紧密,存在着严重的系统性失衡、

结构性失衡和供求性失衡等现象。

关键词:课程设置;毕业生; 就业;

近年来,各高校专业设置门类多,重复设置多,专业设置考虑学校自身生存的因素多,出现了某些专业供不应求与某些专业供大于求的并存现象。我国的高校专业设置与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之间的矛盾已成为解决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中的核心课题。因此,我们从最初高校专业设置的角度出发,积极探讨当代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现状及成因,比较不同专业设置的有效性和不足,展望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的未来发展趋势,并阐述我国高校专业设置对解决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启示,积极探讨以就业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目标的高校教育培养方式。

一、高校专业设置应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

早在2009年,辽宁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做好2009年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就是希望能够通过政策引导,有效合理地解决金融危机等社会因素所带来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意见中强调指出“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合理调整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各高校要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把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和具有较强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的人才,作为高校的重要职责和任务,使教育教学工作与毕业生就业相衔接。

何为高校专业设置?有人把专业设置看作静态的概念,认为专业设置是高等教育部门根据科学分工和产业结构的需要所设置的学业门类,专业设置模式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专业设置一般可在设置口径、设置方向、设置时间、设置空间等方面进行形态变化设计,以充分施展专业设置在人才培养活动中的多方面作用。”1.也就是说,“高等学校专业设置的调控就是通过高等学校外部和内部的各种力量和手段,对高等学校的专业进行调节和控制,目的在于改变高等学校专业的存在状态。”2.因此,高校应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进而调整专业课程的设置是完全符合这一规律的。就业率高的专业都具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其职业工作要求的专业性很强,外专业毕业生不能轻易进入,这些专业所就业的行业和职业是中国增长较快的的行业如医学仪器、建筑业、运输业、注册会计师等。当然,就业率最高的本科专业,薪资也较高,这也进一步促使这些专业在未来几年内将成为高考家长和学生眼中的热门专业。就业率最低的本科专业前10名集中在两大类专业,一个大类是艺术类专业,包括美术、音乐和音乐表演专业;另一个大类是生命科学类专业,包括医学、生物学和农学专业。那么,其高考招生情况未来也将面临严峻考验。

因此,笔者认为一方面,高校应该以人为本,以市场为导向设置专业,并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初步明确就业方向,合理选择专业,不但能够为学生的就业打下良好基础,也能为用人单位提供选择人才的广阔空间。另一方面,高校也应立足高校发展的自身内在规律性,对现有专业进行有效整合,对合规律合目的的专业实施有序合理地培植,对不合者进行深度改革与调整,这样双管齐下,使高校专业设置和毕业生就业工作实现良好地发展。对于有些热门专业,各省教育部门在新增专业时要适当调节,不能一哄而上,避免专业的重复设置,否则就会再次出现前几年原本热门的“工商管理、法律、计算机”现如今无人问津的现象。

二、高校课程设置应与社会接轨

进目前,社会上还出现一种现象,即有些毕业生就业前的“回炉再造”。顾名思义,学生毕业后,没能走上就业岗位,却又走进了各种职业培训班。一些大学生毕业后,没能找到理想的工作,为了能够尽快就业,他们选择了“回炉”再学习。有些毕业生反应在大学期间学习的一些知识跟很多就业单位的实际要求差别很大,加上自己实习经验有限,无法立即上手,所以找工作过程中多次碰壁。因此,许多培训学校应运而生。这说明,很多大学专业课程设置和社会脱节严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一些毕业生就业困难。为了能更好就业,“回炉”的大学生将会越来越多,源头上的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不能很好地吻合是造成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根本原因,但如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进行专业课程设置,需要我们一步研究。

据笔者调查,一般高校毕业生因专业不同学生须修满的学分、学时也不尽相同,大多数必须修满160及以上的学分方可毕业,学时也在2200—3500之间不等。但“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大学外语”、“体育”、“计算机基础”等10余门课程就已经占据学时学分的1/4了,其他专业必修课程有的十几年一层不变、有的调整几门,的确跟不上社会发展的形势了。因此,才会出现上述毕业生“回炉”学习的社会现象。

目前,在高校学制反映的是社会分工的纵断面,课程则反映的是社会分工的横断面。纵断面体现的是分工的层次,横断面则体现的是分工的类别。所以可以认为,从社会需要的角度考虑,大学的定位主要就是两个维度:一个是层次,另一个是类型。本科为主的大学和研究生层次为主的大学,反映的就是社会分工在层次上的不同;而专业和课程(实际上我国的所谓专业,从教育的角度看就是课程的特殊组织形式)则代表了社会分工在类别上的不同。其专业设置和课程就必须考虑劳动力市场的直接需要,但并不代表课程安排就完全要复制市场的要求,否则就是职业教育了,长久以往就失去了大学教育的本色。

应该说,正确的定位既是解决学校发展和提升学术水平的重要因素,也是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么对于这些大学,如何既解决学校的定位所指向的学术水准的提升,同时又能有效解决毕业生就业的问题呢?这就必须从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来考虑了。

三、大学生就业需要政府进一步灵活管理,加强投入与调控

解决近年来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各级教育部门一方面要调整好已有的专业的设置结构,强调专业结构的和谐发展,一方面要引导各高校积极调整课程设置,既遵循专业培养人才的内在规律也要适应市场对人才日益提出的新的要求。这既要靠高校主动自我调整适应,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调节,又要靠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尤其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政府也应进一步加强人才市场的管理和调控。

专业培养的长周期性与市场变化即时性的矛盾,要依靠教育主管部门的早期预测和宏观调控加以解决;单纯市场导向的专业设置模式容易造成热门专业设置过热,而冷僻专业、艰苦行业专业和基础专业则会受冷落,不利于国家整体人才培养的均衡和协调发展。

那么,就业的地区性差异也越来越值得大家的思考。沈阳是接收辽宁毕业生的主要地区,连续几年占省内接收毕业生总人数的3-4层,其次为大连,占2-3层,而其他外省一二线城市如广东、山东北京、江苏、河北五个省份能接收4-5层,中小城市也就不到1层。“高考填志愿、考公务员、找工作都一样,大家都一窝蜂往大城市挤。”其实,大家不妨把触角伸长,在偏远地区发展的空间才会更大。但更多的毕业生认为大城市,提供的职位更多,就业面更大,因此,即使在初次就业找不到合适工作的情况下也愿滞留在大城市,慢慢寻找机会,而不愿到其他城市实现自我价值。面对这一现象,急需政府采取有效的措施,引导、调节人才的流向,补充二级城市、三级城市的人才库,否则有些毕业生在一级城市不能学以致用,造成了人才资源的严重浪费。

因此,各省级教育部门在专业设置时要建立就业状况预警机制,把就业状况作为制定招生计划和专业设置的重要依据。要坚持年度招生计划安排与毕业生就业率挂钩的原则。对社会需求少、缺乏竞争力的专业,要适时调整学科方向;对就业率低、就业质量差、不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要坚决减招或停招,并相应减少教育经费的投入。

参考文献:

[1]龚怡祖.大学专业设置模式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2001。

篇5

(一)研究对象本文访谈对象的“大学生”,是指毕业于中国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他们是在毕业后的一两年内忙于找工作,却一直没有找到适合自己工作的毕业生,本研究采用目的性抽样方法,选择A同学作为研究对象。她毕业于某地级市师范类大历史系,毕业后近两年的时间里,基本上都是在找工作,笔者对其进行了长时间的追踪访谈,力图反映以A学生为代表的大学生在找工作过程中的生活状况与心理压力。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叙事探究的方法进行分析,作为质性研究的一种方法,叙事探究关注人的生活经验,抓住人类经验的故事性特征进行研究,并用故事的形式呈现研究结果的一种研究方式。近几年来,我国教育领域很多相关研究采用“叙事探究”这一方法,叙事研究者关注经验的代表性、因果关系、即时性,事件经验和事件讲述的差异、叙事形式、在整个研究文献中的前后一贯性,研究文本的感染性、真实性、充分性和合理性。叙事探究通过叙事方式进行探究,即借助被访谈者讲述的故事进行理解、分析和诠释,在此基础上,还原事件经验的现实性。

(三)研究程序首先,参考当前学术界关于大学生就业的研究成果,综合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及其因素,编制大致访谈提纲;其次,告知A学生自己的身份和研究目的,访谈资料只用于研究目的,并强调保密性,此外,在经过A同学同意下对访谈进行录音;第三,按照提前编制的访谈提纲,进行深度访谈,诸如你找过几个工作?具体什么情况?当时的心理感受以及结果如何?等等。通过访谈和研究,形成初步判断,认为可做进一步研究。第四,选择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对其进行了长达半年的观察与研究。在这一过程中,有目的地进行了六次现场观察,并进行访谈,写观察日记。在此基础上,与A同学的室友、家人和朋友等进行交流,收集这些人对她的评价。第五,整理访谈材料和录音内容,将录音转化为文本。在文本分析研究过程中,不时就一些问题对她进行及时访谈,并不断地追问,力图把握其具体行为和心理活动。

二、研究内容与相关分析

A学生毕业后接近两年的时间里,一直忙于找工作和参加各种招聘考试,她的目的只有一个———找到有编制的稳定性工作。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她付出了很多努力。

(一)“蹭校一族”A同学毕业后,参加了其家乡县城组织的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考试,但没有进面试。一直在大学附近租房子,继续利用学校的图书馆、教室和食堂等资源。在访谈过程中,笔者发现A学生虽然换了好几个城市,但租房都是在高校附近。可见,她仍然挥不去曾经的学生情结,做着“蹭校族”。高校良好的环境和各种资源为A学生提供了便利,她不仅可以利用高校的图书馆、教室、运动场等设施,而且可以享受学校比较便宜的伙食。可见,以A学生为代表的“蹭校族”无论在哪个城市,仍然还是留恋学生的生活环境,依赖学校提供的各种资源,难以摆脱学生的某些特质。就生活圈子而言,也是同学、教室和食堂等,与学生时代没有什么差别。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也导致了他们不能很快实现自我身份的改变,总是以“学生”身份自居,没有考虑到“社会人”的角色。很显然,这也不利于其很快地融入社会。

(二)艰难的自立与心酸的生活1、无颜面再向父母伸手要钱A学生来自农村,父母均为农民,家中还有两个弟弟正在读大学。一个农村家庭,三个大学生,高昂的学费与农民微薄的收入形成很大反差,所以,沉重的家庭负担使A同学没有勇气向父母要生活费。A学生所面临的压力对很多农村学生来说,并不陌生,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费尽心血供养一个大学生已经相当不易,令人遗憾的是,却找不到工作。所以,A同学要在没有找到稳定工作之前,自己边打工边学习,以维持自己的生活费用和房租。2、本科生去酒店当服务员面对经济上的压力,无奈之下,A同学去某星级酒店,做起了服务员。生活的压力虽然解决了,但又平添了很多精神上的压力。她说,“一个大学生在酒店里做服务员,想想都感觉心里很不平衡,酒店服务员一般是年龄较小的初中毕业生做的工作,现在的同事都比我小,干起活来比我麻利多了。由于我戴着眼镜工作,客人便很好奇,当得知我是大学生后,还经常用异样的眼光看我”。十年寒窗苦读,本希望大学毕业后,找个稳定的工作,但面临的不仅是待业的煎熬,而且是生活的无奈,用她的话来说,“一个初中毕业生都能做了的工作”,这不是大材小用,而是当今人才资源的浪费。3、微薄的收入与法律意识的缺失A学生不仅顶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在酒店打工,而且工资特别低,甚至低于一些省市的最低工资水平。她说,原来全职的时候一个月1200元,现在改为钟点工了,下午四点上班,晚上等自己负责的包厢客人走后,才能下班,一个下午加晚上是20元,工作一个月也就拿600块钱。很显然,A学生的钟点工工资不合法。按照A学生所在地区小时最低工资标准6.5元计算的话,3小时便能收入约20元。根据相关调查发现,大学生在法律意识方面普遍存在法律知识掌握不牢、权利义务理解不深、守法护法精神欠佳、法律信念不坚定等问题。当前,由于大学生对社会就业岗位需求了解甚少、缺少正确的就业定位,学校对大学生缺乏系统的法制教育,以及家长对大学生的教育存在偏差等原因,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存在法律意识缺失的问题,往往出现不知法、不懂法的现象,以致当自己合法权利被侵害时,并没有意识到或者不知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三)对未来的思索与追求继高考独木桥后,A学生又踏上公务员考试的独木桥。但公务员考试的专业限制令她大为不满,也导致了她对自己和其所学专业的轻蔑。她说“,唉!学这个破专业干什么!考公务员的专业要求很少有历史专业”历史专业或许不如财经类好找工作,但历史专业也给予了她其他专业所不能给予的东西,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只不过在就业市场上,历史专业相对于其他的专业稍微逊色而已。麦可思《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指出:在2011届本科专业门类中,专业对口率①最低的为历史学类47%。所以,大学历史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存在着报考生源不足、就业相对困难、学生学习劲头不足等状况,这种现象属于史学危机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反映,不仅有经济体制转型的影响、应用学科的冲击等因素,也存在着史学研究和史学教育目的不明确,脱离现实需要的自身原因。不管怎样,A学生对未来工作还是满怀信心的,即使工作很累,仍然保持坚强的意志,但有时也会陷入内心的纠结与迷惘中,思考自己的前程在何方,并常常处于纠结的煎熬之中。所以,未就业大学生承受着很大的压力,生活问题是次要的,更主要的是,对自己前途渺茫的担忧和心理负担。这些高学历群体,不同于一般的打工者,因为他们有知识(其中不乏有些具有很强的专业知识背景),能深入思考很多社会问题,尤其当与周围身边同学的对比形成反差时,他们感到的不仅是无助,而且也有很多无奈,然而,更多的是对生活目标与人生追求的思索。

三、结语

篇6

摘 要:本文从加快实施基础上提升教育水平及稳步提高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质量切严格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脚步,针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探讨了造成目前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在深入分析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特殊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方案。

关键词 :新疆 少数民族大学生 就业 问题 对策

就业是民生之本,新疆少数民族大学就业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也是关于新疆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发展和这一地区少数民族自身素质的提升;关系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地区自治政策的成效,关系新疆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大问题。

一、新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之一,有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蒙古等55个民族使用7中国语言文学教学,2013年5月6日新疆自治区统计局的全国第8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新疆人口总数21813334人,其中汉族人口总计8746148人,少数民族人口1306716人。进入新世纪以来,通过国家扶持和自身努力,新疆民族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与时俱进的发展,根据往年数据,新疆普通本专科高校32所,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27281人,少数民族大学生102358人,占在校生总数的37.5%;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在校生从1999年的23224人发展到2013年的102358人,增占了4.4倍。毕业人数不断增多,由于少数民族毕业生主要集中在新疆区域内就业,就业压力较大。

2003年开始,新疆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全面实行了“双向选择,自主择业”,随后几年过程中少数民族毕业大学生当中尤其民考民毕业生的就业率越来越难,而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一次性就业建业率远远低于汉族毕业生,基本维持在20%左右。自治区党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2010 年以来,新疆全面落高校毕业生给予社保补贴,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就业问题扶持政策,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一直低于国家平均水平,虽然自治区采取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开展毕业生创业培训等,但是民汉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存在着差距是事实。根据初步测算目前仍有近万名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没有实现顺利就业。

二、影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原因

因为目前在短期内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基本教育和高等教育不会根本改善,因此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不太乐观。主要影响因素有以下两个方面;

1.主观原因。首先,就业观念保守。近些年来,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影响,大学生自择业的导向,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虽然在观念上有所变化,但总体来看还是比较重视政府机关,国有企业失业单位等稳定性工作,不愿意去民营企业和自主创业。其次,传统的习俗影响。绝大多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时喜欢选择本民族文化特征的区域,跨省区就业数量极少。造成局部择业空间狭小,流动性差等问题。最后,综合竞争力比较弱。由于目前针对少数民族学生优势的项目和产业较少,尤其是民族特色企业和民俗文化产业比较弱小,汉语水平普遍不高,导致专业水平偏低。并且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意识不强,导致就业信心不全,等待和依赖思想较重。

2.客观原因。首先,地理位置偏远经济发展落后。新疆地域出我国西北内陆,经济发展总体相当滞后,从经济发展看,虽然近些年新疆的GDP增长较快,但是新疆的基层县市多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收入较少,产业层次较低,产业链短,就业岗位以及机会和收入等方面都偏少。基层就业环境较差,个人发展受限,基层就业前景不容乐观。其次,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的基础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如,对教育的投入增加,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但是,由于新疆地域辽阔,广大农牧区的基础教育还存在着较多困难,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等显示问题。这仍然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毕业出来就业竞争处于劣势的趋势。再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偏低。主要表现在:一是民语言少数民族大学生基础较差。因此专业理论学习吃力,基础不够扎实。二、教师队伍总体水平不高,虽然在加强民族教育,提高民族教学质量,但是少数民族教师推行汉语授课,教学水平受限制。三、高校专业结构不尽合理,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与劳动力市场需求脱节,毕业生遭“结构性失业”较为普遍,着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最后,就业指导工作不完善。因为新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比较晚起步,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视不够,造成就业指导课的实效性不强,此外,虽然,新疆地区的就业保障制度都已建立,但政策和保障措施还不够完善。

三、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从长远来看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社会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必须依靠政府和社会各界,从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实际出发,多方努力,提升交易质量,增强就业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

1、稳步提高少数民族高等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民族地区高校教育教学的改革,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更要以就业为导向,各高校要根据社会需求,从发挥少数民族学生优势来调整专业,优化课程建设,尤其要改变目前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模式改为增强学生的实践能了的培养模式。

2、加强本地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建设。加强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建设,建设高素质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加强高校在校学生的增强实践动手实际操作能力,并紧密结合学生的就业去向开展相关的就业培训工作。形成已就业为导向的学生就业教育服务体系。

3、更加完善本地就业政策保障体系。加快完善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权益保障的各项制度,整理就业市场的不规范现象,消除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择业过程中的各种障碍;畅通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选择的渠道。创新少数民族大学就业信息平台建设。提供充分的劳动力市场信息,扩大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途径。

4、营造有利于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环境。目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政府要提供各方面的优惠政策,通过各种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创造就业岗位。此外,自主创业也是实现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政府对自主创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要从正确的政策与舆论导向方面积极鼓励。进行技能培训,提供创业方面的知识与机会,促进待业的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顺利走上就业或自主创业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赵少芳.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特殊性及对策建议[J].西北民族研究,2009(3)

篇7

摘要: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严峻,大学生个人期待与就业环境之间,个人能力与就业市场之间存在脱节,再加上社会经验不足、生涯意识不强等使大学毕业生求职就业存在诸多问题。从大学生自身来说,通过提高个体专业素养,培养良好职业品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加强情绪管理能力,掌握求职信息和技巧,顺应时代自主创业等方式解决大学生的求职就业问题。

关键词 :大学生 求职就业 对策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就业成为当代大学生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大学生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思想素质,缺乏工作经验,就业具有群体性和时间性。大学生就业难,既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学校教育的原因、家庭和社会的原因、市场的原因等。本文主要从大学生自身方面分析求职就业的问题及对策。

一、大学毕业生求职就业问题

1.大学生就业的盲目性

大学毕业生容易在不了解社会客观现实需求的情况下盲目确定自己的就业期望,这种盲目带来的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的差异又让毕业生在就业中产生失落感。另一方面,毕业生在面临毕业时缺乏对自身的了解,因此在求职就业时存在盲目、非理性的行为。比如找工作时不顾自身的能力、性格、兴趣、价值观等特质,以家人的愿望或者社会上的某些观念作为自己的择业标准,致使所找的工作与自身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自己无法融入工作环境。

2.大学生就业心态需调整

大学生就业的心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求职就业。部分大学生就业困难并不一定是就业能力上的问题,而是就业心态与现代职业观念上的矛盾造成的。在求职就业时眼高手低,看不上基层单位或者小单位,希望找到环境好、待遇好、发展前景好的工作。

3.个人能力与社会要求有差距

一些大学生知识面不够,专业技能缺乏,动手能力差,缺乏实践经验,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不足,无法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另外,大学生的求职技能不足,收集求职信息和求职技巧能力欠缺,面试笔试环节容易出现纰漏等都容易导致求职上的失败。大学生对求职就业期望值过高,但实际能力又达不到用人单位需求,个人期待与就业环境之间出现脱节。对就业岗位的性质、所处地区、酬薪待遇及发展潜力等要求与现实环境差距较大。大学生的能力素质特别是专业技能是大学生求职就业成功的重要保证,主要表现在个人基本素质、专业技能、社会实践能力等。大学生的社会经验相对不足,这也导致大学毕业生特别是应届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在校期间大学生们职业生涯意识不强,很多在校生在就业中只有模糊的打算,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

二、大学毕业生求职就业对策

1.提高个体专业素养

大学生专业素养是指大学生在先天的基础上,接收高等教育的专业培养和训练,掌握和内化相关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适应专业领域内工作的综合能力与品质。从内容上来看,可以分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专业知识主要是指专业学科的理论及相关知识。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促进学生掌握学科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大学生专业性思维,才能用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否则就无法从事专业性工作。专业技能主要是指应用专业学科知识解决专业领域内实践问题的能力。对于大学生而言,专业技能的掌握深刻影响着他们的就业。毫无疑问,专业技能是大学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社会分工更加细致、深入,职业领域更加缺乏具有专业素质的人才。大学生在专业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对于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不够,缺乏对专业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需要之间的联系。专业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的欠缺,导致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错过了适宜的职业和岗位。大学生在专业素养的培养过程中,还要注重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如果大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那么其在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方面就会受到制约,影响其对实践问题的解决,进而影响其求职就业。大学生需要培养创新的毅力和兴趣,提高创新必须的观察力和思维力,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2.培养良好职业品质

大学生的职业品质主要是指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培养和发展起来的,有利于职业生涯成长发展的人格心理特质,各种职业都有着共同的职业品质,比如积极主动、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等,还包括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沟通能力以及勤恳踏实、诚信可靠、与人为善等的品质。随着劳动力的市场化,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职工良好的职业品质。大学生在把目光专注于专业课程的同时,也应该重视社会使命感、事业责任心,以及诚信意识、团队合作精神等的培养。大学生要清楚自己要求职的岗位相应的职业素养和品质,有责任意识和社会意识,干一行爱一行,热爱职业,全身心投入工作。

3.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客观认识自己的能力、兴趣、个性和价值观,了解各种职业、环境的需求趋势及关键的成功因素,提升职业生涯发展所需的应变和决策能力。一份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将会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个性特质、现在与潜在的资源优势,帮助大学生对自己的价值进行定位,引导其对自己的综合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比较,使之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和职业理想,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的差距,不断增强职业竞争力,实现职业理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大学生生涯规划能力主要包括认识自我、了解组织发展、确定并执行生涯发展目标、生涯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因此,大学生在职业获得和职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积极探索自我,了解组织发展,并在具备有关自我和组织发展的充分信息与整合加工的条件下,确定并执行生涯发展的目标与任务。大一时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和学术,以及可能的生涯发展路径;大二时确定好自己的专业,寻找机会进行社会实践;大三时确定生涯目标,在感兴趣的领域内进行实习;大四时制定行动目标,培养面试技能,积极关注并参加招聘会,进行求职实际行动。职业生涯规划要根据变化随时修改,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生涯目标要修改,相应的生涯行动也要跟着变化。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并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及时评估、审视和完善,保持冷静的头脑,分析问题,快速果断的实施应对方案。职业生涯规划的行为过程,让毕业生树立长期的成熟的择业观,树立顾全大局的意识,解决了大学生择业和就业的定向问题。

4.加强情绪管理能力

情绪管理是指在具体的情境中,个体通过努力对适合这种情景的情绪进行尝试体验或表达。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在求职就业、适应职业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渗透在就业的全过程,会对就业准备、求职、择业、适业等产生重要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对自己的情绪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够客观评价自我,并随着自我认识的深化而调整和改变自我。情绪心理健康发展的大学生,有良好的心境和积极的情绪,常有积极、欢愉、乐观向上的心理状态,较少有消极、苦恼、忧郁、暴怒的心理和情绪表现。情绪管理能力高低逐渐成为影响就业前景的关键因素。大学生可以通过沟通实战、心智磨练、野外生存等活动,有效的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组织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大学生要认识自己存在的优点和缺点,对优点继续发扬,对缺点加以克服,不断进步,实现自我学习,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在求职就业过程中,正确评价自己,多展现个人优势,避开个人劣势,实现对自我的合理定位,不断学习、认知与调整,实现自我发展,使自己不断成长和进步。

5.收集信息掌握技巧

大学生就业不仅取决于他的知识、能力、社会和经济地位,就业求职笔试面试技巧和收集就业信息也是求职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信息时代,就业不仅是实力的竞争,也是信息的竞争。就业信息是毕业生求职就业的前提和必备条件,关系到求职就业的失败。大学生要充分认识到就业信息的重要性,积极主动收集就业信息,通过各种媒介及时了解掌握就业方面的有关信息,比如就业政策、供需双方的情况及用人信息等,把握选择的主动权,抓住就业机会,努力实现成功就业。巧妙的求职技巧是求职过程中的敲门砖,能够帮助求职者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赢得更多的机会。要重视简历的制作,简历是用人单位了解毕业生有关情况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大学生求职,首先就是要通过向用人单位呈送简历里来介绍和推销自己。制作简历要真实可靠,突出自己的亮点,关注到细节问题,用事实证明自己,用个性吸引用人单位的眼光。要想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面试和笔试是一道重要的关口,成功与否会直接影响到求职者能否被用人单位录用。面试和笔试前要做好心理准备,以正确积极的心态应对挑战,提早掌握用人单位和岗位信息,准备好各种材料,面试和笔试现场才能应对自如,只有这样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

6.顺应时代自主创业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自主创业意识,学习并掌握创业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做好创业准备,培养走向社会、自我发展的信心与能力。为了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国家专门出台了一系列针对高校毕业生创业的优惠政策。迅速发展的时代不仅需要人们创业,也为创业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优越感,为创业者建立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舞台。通过创业可以发挥自己的潜能和才智,有效的实现人生价值。大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内或者校外从事各种创业实践活动,积累创业经验。目前很多高校都建有创业孵化园,并对在校大学生创业提供有相应的优惠扶持政策,大学生们可以充分利用创业孵化园,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创业的领域可以选定在高科技领域、智力服务、信息技术、连锁加盟、创意小店等方面。大学生要想创业成功,要具备强烈的创业意识和成功欲望,要有自立自强、创新冒险的创业精神,有积极沉稳的心态,具备竞争意识和业务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叶文振.大学生就业导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

[2]康廷虎.大学生就业能力[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3]陈士玉.大学生就业指导[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篇8

关键词:农村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4-0147-02

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农村大学毕业生由于受到自身物质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出现很多心理问题。深入了解农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帮助他们顺利就业,是非常必要的。

一、农村大学毕业生主要的就业心理问题

1.焦虑心理

由于受个人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知识能力和社会关系等因素影响,农村大学毕业生往往成为求职场上的弱势群体。他们一旦在就业过程中遇到挫折,要么由于心理准备不足,要么因为过高的就业期望,面对可能无法实现的就业目标就会产生忧虑、紧张、恐惧等焦躁不安的消极心理,主要表现为意志消沉,个别人甚至产生绝望心理,出现极端行为。

2.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农村大学毕业生求职过程中表现较为突出的一种心理问题。由于所拥有的社会支持(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较少,能力较单一(主要在学习成绩上),缺乏掌握信息的有效渠道,他们往往认为自己无法与他人相比,不敢参与就业竞争,或者即便参与竞争,也伴随着害羞、不安、内疚、忧郁、失望等情绪体验。

3.刻板、功利心理

部分农村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刻板、功利心理。主要表现为:他们对某些职业、某些区域存在着先入为主的心理定式,比如认为教师、医生、公务员等稳定职业是他们的首选;在地域的考虑上,他们认为凡是能进入大城市里工作的毕业生都是很了不起的人。由于这些心理的作祟,他们往往忽视自己的兴趣,片面追求在部分农村家长眼里所谓“稳定”、“光鲜”的职业。

4.盲目从众心理

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大学毕业生在职业选择过程中盲目从众,往往表现为犹豫不决,反复无常,见异思迁,躁动不安,缺乏主见,不能明确自己的职业倾向。在校期间他们不能够有针对性地充实自己来提高职业能力,就业过程中忽视自己的特长,不会恰当的自我推荐,不敢积极地参与竞争,不能准确地把握机遇,因此也就不能做出正确的抉择。

5.退缩心理

由于就业压力增大,可供利用的社会资源较少,部分农村大学毕业生或对就业茫然不知所措,或者不顾现实情况,企业以通过考研、考证等看似冠冕堂皇的理由来逃避就业。更有少数人为了不思考与就业有关的问题,他们不去做就业的相关准备,反而在就业的关键期选择打游戏、上网来麻痹自己,逃避现实。

二、农村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成因

1.自身原因

一是其自身就业观和择业观不合理。很多农村大学毕业生受父母传统就业思想和同伴群体价值观的影响,在就业观上存在认知偏差,自我认知、自我评价不完整,加上自身对国家就业政策的不了解,缺乏对就业信息的搜索、加工能力,不能把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因此,在就业的过程中很容易表现出自卑、盲目从众、功利等消极就业心理。二是自身能力欠缺。一方面,农村教育资源的欠缺导致农村大学毕业生在起点上就和城市学生有一定的距离;另一方面,视野上的局限、教育观念上的片面、父母在学业指导上的缺失,使得部分农村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就缺乏竞争力而变得自卑,当面临激烈的就业竞争时,他们很容易对未来失去信心,从而产生各种复杂的心理。三是就业心理准备不足。部分农村大学毕业生在大学期间由于缺乏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面临就业就没有准确的就业定位,也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一旦在就业过程中遇到挫折,他们很难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从而很容易出现心理失衡,导致心理问题的发生。

2.家庭原因

家长所从事的工作及就业观、家庭教养方式、家庭氛围、亲子关系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般而言,大多数农村家庭的父母希望子女能从事稳定的职业,比如教师、公务员、医务工作者等,他们仍保留传统中的包分配、要编制的就业观念。在区域的选择上,他们仍希望自己的儿女在身边(主要是本市、县级单位),但又不希望子女回到家乡(主要指农村),这就使农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减少。长期的教养方式、就业观念的影响又使得农村大学毕业生缺乏创新和冒险精神,从而导致复杂就业心理的产生。

3.学校原因

一是高校的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培养模式不符合市场需求,造成一部分大学生毕业生无业可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村大学毕业生在缺乏核心竞争力的情况下,面临就业时自然衍生出一些负性心理。二是高校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工作不能满足大学生就业需要,而且没有专门针对农村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咨询,导致农村大学生在就业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地得到疏导。三是高校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多偏重思想政策教育,缺少对毕业生求职能力的培养训练,缺乏健康心理疏导,导致大多数农村大学毕业生缺乏综合竞争能力,不能准确地把握机遇,因此产生了焦虑、自卑等不良心理。

4.社会原因

一是总体就业形势严峻。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日益突出,整个就业大环境给农村大学毕业生带来很大的压力;二是就业市场体制不健全、社会用人程序不完善,导致农村大学毕业生就业机会不平等。这对于缺乏广泛的人脉关系的农村大学毕业生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从而产生不平衡心理。

三、消解农村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1.农村大学毕业生自身应积极、主动地增强心理调适能力

(1)科学合理地评价自己,准确定位,减少盲目从众

首先,自我反省,给自己一个客观的评价。通过与自己条件、情况类似的人比较,从而认识自己,避免孤立地认识和评价自己[1]。其次,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从活动过程和活动结果中来分析、评价和认识自己,在客观上寻找评价的参照尺度。再次,做心理检测。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选择标准量表,对自己的气质、性格、兴趣、职业倾向等进行测验分析,明确自己的个性特点,找出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从而减少就业过程中盲目从众的心理。

(2)加强人际交往,克服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心理

农村大学毕业生应多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通过活动锻炼和培养自己的组织和管理能力,学习与人相处,培养与人合作的能力,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学会创造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氛围,把自己融入集体的共同发展中去,在参加活动、与人沟通的同时,提高自信心。

(3)正确面对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就业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种种挫折,农村大学毕业生应善于从困难、挫折中吸取经验教训,培养自己的勇气、能力和智慧,对产生挫折的原因进行科学分析,找到合理的心理调适途径。

2.学校应针对农村大学毕业生加强就业指导

(1)指导农村大学毕业生树立积极的就业观

学校应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帮助农村大学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1)树立主动、积极进取的就业竞争观,消除自卑心理和依赖心理;2)树立“大众化教育”观,正确认识就业制度从“包分配”到“找工作”的转变;3)树立科学的职业选择观,妥善处理好个人与家庭、个人与社会、待遇与发展、就业与创业的关系;4)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可变职业观”,正确面对现实,降低起点,先融入社会再谋求发展的道路。

(2)对农村大学毕业生详细介绍国家的就业政策

农村大学生相对城市学生而言,信息渠道较窄,对国家很多就业政策不甚了解,因此,学校就业指导部门要针对农村大学毕业生大力宣传国家的就业政策,如自主创业、报考公务员、到部队工作、面向基层就业等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3)充分做好就业信息服务工作,尽可能为农村大学毕业生提供获得就业信息的渠道

首先,发挥现代网络优势,建立就业信息平台。劳动人事部门可以联合各高校建立统一的就业信息网,让更多的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掌握供需信息,避免盲目性。另外,及时准确地将校内校外就业信息公布于学校就业网站上[2]。其次,培养农村大学毕业生积极主动获取就业信息的能力并及时更新网页,避免农村毕业生错过招聘信息。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应有针对性地开设专门的课程、讲座,培养农村大学毕业生积极主动获取就业信息的意识和有效获取、筛选、运用信息的能力,从根本上解决他们因就业信息匮乏而导致就业难的问题。第三,鼓励校友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农村大学毕业生,拓展农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平台[3]。

(4)及时有效地做好农村大学毕业生的心理咨询工作

农村大学毕业生面对的就业环境十分复杂多变,面对就业中的困难、挫折及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其心理问题的出现频率非常大,因此应组建一支有相应专业水准和实际指导经验的就业指导及心理咨询队伍,让心理咨询工作贯彻就业工作的全过程,全方位地为学生进行心理调适,及时解决农村大学毕业生的心理问题,防患于未然。

3.农村大学毕业生父母应减少对子女就业的压力

父母是大学毕业生求职遇到困难和问题时的避风港,在子女就业阶段,农村大学毕业生的父母也应尽自己所能积极主动加强与子女的联系与沟通,凭借自己的阅历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努力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帮助他们以积极、坚强的心态度过就业这一特殊阶段。

4.政府应为农村大学毕业生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

政府应加大力度推进新农村建设,让农村学生从小就能够拓宽视野,通过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拓宽知识面,学到更多知识,提高农村大学生综合能力,减少城乡不平衡因素给他们带来的巨大差距。

参考文献:

[1]年静.职校生学习自我效能感探索[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9).

篇9

[关键词]金融危机 理工科大学毕业生 就业

高校毕业生是当今社会重要的人力资源,在人才市场上已经成为一支重要的生力军。随着高校大规模的连年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毕业生人数也越来越多。近年来大学生就业率持续走低,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尤其现在又遇上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于受影响最大的理工科学生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一、金融危机下当代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

近十年高校大规模扩招,使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高校的毛入学率和大学生的比例都有大幅增加。毕业人数迅猛地增长,待业人数也随之增长,2010年毕业人数预计为652万,并且未来几年将会有更多的大学毕业生涌入社会,待业人数也会大幅增长,去年又遇到全球性的金融风暴,使得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为严峻,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面临各方挑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危机减少了就业机会,大学生就业受到挑战

受金融危机影响,许多现代性质的产业的经营策略都在紧缩,产业的紧缩意味着就业岗位的减少,在就业工作中,受到影响最大的就是大学应届毕业生,即生产萎缩,无法提供正常的岗位增加的空间,大学生毕业人数在某种意义上供过于求,大学生的就业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尤其是理工科大学生影响更大。

2.高校教育模式及体制面临迅速变化的经济形势的挑战

金融危机不仅使企业结构遭到严峻的挑战,也使高校的教育模式猝不及防的卷入就业压力的洪流之中。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并非真正的“大学生人数供过于求”,据相关数据,欧美等发达国家具有大学生学历的人数比例占全体国民的四成以上,印度的也有三成,而我国目前的大学生比例也只有两成,从而得知,在金融危机的压力之下,大学生并非真的供过于求,而是现在高校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好的和企业接轨。因此,高校需要调整教育模式和体制,但是这个调整需要一定的培训结构和周期,短期内还未能够迅速的做出应对以适应人才需求的变化。

3.大学生就业优势面临企业就业门槛提高的挑战

首先,金融危机对企业的影响逐渐加深,一方面使经济实体受到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却使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处于更具主导力的地位,不断提高用人的标准,加之大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就业变得更加难以掌握;再者,由于大学生对企业的运作和就业市场的未知,自身也很难有个准确的定位,原先大学生的优越感在求职招聘中一次次的受到挫败,自信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对大学生自身来说也是极大的挑战。

二、金融危机的形势下理工科大学生就业的关键因素

1.就业市场需求减少

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行业紧缩,导致就业机会减少,企业用人标准提高,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上,采用“资格证书”等标准甄选员工,很多大学生不能很好的匹配或者甚至是很难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大学生尤其是大学本科生所具有的知识、技能以及就业观都与企业的需求有着很大的偏差。这一点需要通过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和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不断大力推进才能够是应届大学毕业生在人才市场处于优势的一方。

2.地区差异加大

大学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偏好区域和各个行业在全国的分布不一致,政府的鼓励政策错位使得实际需求出现了区域性的问题,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异,城乡也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区域性的因素最终使得大学生的问题逐步扩大,而究其原因,则往往是大学生就业观不正确,不是他们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所谓的“好工作”。这种区域性的问题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在新形势下,较容易改变的是大学生的对自身的定位和就业择业观,这也应该成为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的一个侧重点。

3.自身能力欠缺

客观上,大学应届毕业生的自身素质有一定的局限,在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上有一定的缺陷,这使得很多大学生错失工作机会;主观上,大学生就业的目标不明确,主观能动性不强,由于就业形势、个人条件等原因,大学生在就业时,往往很被动,不主动去发挥自己的优势,根据企业和自己的匹配程度,制定明确的目标,做足充足的准备,适时做出正确的选择。这些主客观的个体因素,在短时间内是可以解决的,如针对企业的需求,加强某些方面的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利用寒暑假期间深入企业实习,使得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另一方面,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也针对大学生就业的一些技术性或者心理性的问题做相关的指导和辅导,为大学生在就业时增加筹码。

4.求职能力不足应对激烈的竞争

求职能力包括求职资料准备能力、就业信息搜集能力和求职面试技能等方面。理工科专业学生在求职中的能力差主要表现在求职资料内容不够丰富、就业信息收集渠道少和就业信息筛选能力差、面试中沟通能力、表达能力、临场发挥能力薄弱,在各类公务员考试、选调生考试中理工科专业学生明显弱于经管人文类专业学生。既缺少“外表”又缺少“内涵”,不全面且浮于表面的求职能力根本无法应对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

三、理工科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

1.从招生工作开始指导学生选择适合的专业

由于在高考的专业选择过程中,多数学生并未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特长进行专业的选择,导致很多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的方向性、积极性和自觉性不足,就业意识淡薄,就业目标模糊。以往招生工作多关注是否能招进学生,忽视了对考生专业选择的指导,随着就业制度的改革,理工科院校的招生工作应着重指导学生选择好专业,详细介绍专业的就业方向,以及职业对人才基本素质的要求,鼓励学生从自身的兴趣、爱好等个性特征出发正确选择专业,使学生真正热爱所学专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总之,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理工科院校应该客观认识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形式,因势利导,科学应对,结合本学院的特点,发挥优势,更好地深化就业指导工作,形成具有本学院特色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

2.提高人文素质能力,克服自身弱势

理工科专业学生到单位工作后,自我发展受到自身能力的约束,组织能力、社交能力、口头及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等是影响他们发展的主要因素。高校应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变原来培养合格毕业生的目标为培养优秀毕业生,对理工科学生加强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促进他们职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分离与失衡使得理工科专业学生人文素质较为缺乏,这种育人环境下理工科专业学生形成了理性又呆板的人格特征,即谦虚、克己、忍耐,处事认真、严肃审慎、比较保守。因此,要构建全方位的人文教育理念,加强文、理、工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互相整合,通过指导理工科专业学生有针对性地参加社会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等集体活动多种方式、多种途径,培养理工科学生的综合能力。

3.加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教育

对理工科专业学生实施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关键是要向理工科专业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空间渗透,帮助他们形成正确全面的自我认知,明确自己人生的奋斗目标和职业定位,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为大学生“两个角色的转变”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教育的系统性充分发挥了它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功能,能够帮助学生科学管理大学学习生活,促进他们充分利用大学时间丰富知识、提高内涵、提高水平、提高社会适应性。

4.就业指导涉及面更宽泛

通过校园就业指导活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有效实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可组建由政府职能部门、高校和企事业单位等人力资源管理、就业指导专家“讲师团”,涉及到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市场营销、法律、心理学和公关礼仪等多个学科,讲师团成员既有较高的理论素养,也具有丰富实战经验,更拥有热心高校毕业生就业事业的激情,对大学生做有针对性的指导。

5.引导毕业生就业观念转变,鼓励学生到基层、到西部就业

理工科院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主要存在两个误区。第一,经过高考的挫败,认为自己比一般本科院校的毕业生差,缺乏自信,怀疑自己的能力,导致在就业过程中消极被动,不善于推销自己。其次,由于理工科院校的学费高,高投入期望高回报的心理,使他们在择业时更多地看重经济利益和选择经济发达地区,不愿意到基层工作。就业指导工作人员要纠正毕业生就业心理存在的偏差,使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帮助他们认清形式,鼓励他们响应国家号召,通过参加“西部计划”、“村官计划”、“支农、支教计划”等项目到基层就业。同时要指导学生对认清自己,根据自身条件、就业环境的实际情况准确定位,不要盲目从众和攀比。近年来,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失信”现象屡见不鲜,主要表现在自荐材料的虚假、随意违约、一人多签等方面,这些现象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就业,而且损害了学校的形象。同时,企业抱怨大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工作能力差,学生频繁跳槽,缺乏工作激情,因此一定要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培训,并与严格的管理、奖惩紧密结合。

参考文献:

[1]胡爱民.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6.9.

[2]吴立爽.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若干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9(2).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心理;就业期望值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3-0147-02

随着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不断推进,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加之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日益个性化、多元化,他们就业择业所引发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因此,深入探讨大学毕业生就业中的心理问题及应对措施,对其身心健康及实现自我价值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1. 自卑心理

自卑是缺乏自信心的表现。具有自卑心理的大学生,总是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尤其是来自单亲家庭和贫困家庭的学生,常常过分地看重自己的短处,多疑而敏感,特别在意他人的评价。面对复杂的社会,缺乏经验,缺乏自信,“心理承受能力和对困难挫折的耐受力降低”,[1]过低地评价自身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不敢主动展现自己,不敢积极地参与就业竞争,从而因心理问题影响了求职择业。

2. 自负心理

与自卑心理相反,具有自负心理的毕业生,认为自身的条件比较优秀,自命不凡,过高地评价自己,不愿承担艰苦工作,眼高手低,对用人单位吹毛求疵,终因未能实现就业而悲观失望。伴随着自负心理的发展,虚荣心也会不断地增长:希望到大城市、大企业就业,忽略了自己未来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盲目攀比,同时也产生了嫉妒心理。

3. 焦虑、抑郁心理

在就业择业过程中,大学生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通常是对未来的担心和害怕,即不能达到预期目标而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表现为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症状和运动性不安,如心慌、胸闷、失眠、出虚汗、坐立不安等症状。焦虑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抑郁心理的产生,表现为心境低落、悲伤,食欲紊乱,自罪或丧失信心,进而丧失就业兴趣。

4. 从众心理

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此类大学生忽视自身的特性,不顾客观实际,追求社会推崇的职业和价值观,部分大学生不能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出发,对就业意向缺乏正确的判断,对热门职业盲目追求。

5. 依赖心理

依赖别人如父母、师长、朋友等人,会把别人看得比自己重要,期待着别人的安抚与赞许,会自觉不自觉地迎合别人,以取悦对方,缺乏独立性、主动性,把希望寄托于他人身上。此类大学生在就业时,一旦这种依赖心理得不到保障,就会表现出各种心理问题症状,如焦虑不安、抑郁等。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因素

前途意识贯穿于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全过程,大学生具有较高的自我价值实现意识,其理想与追求有着明确的目标性,因此也常常面临着更大的心理压力和冲突。从当代大学生就业反映的心理问题来看,与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因素有着密切的关联。

1. 自身因素

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发育的完善期,易产生心理问题。同时,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和智力水平,自我实现期望较高,但对社会认识不足,缺乏社会锻炼,自我评价易过高或过低,从而形成自卑、自负、攀比等心理。部分大学生社会经验贫乏,适应能力不足,心理素质不高,面对就业中的现实困难,难以承受就业竞争这种巨大的心理压力,极易引发各种心理问题。

2. 家庭因素

父母对子女的期望,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家庭氛围等方面,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择业心理。父母给予过高期望,给子女造成了沉重的精神负担。父母与子女缺乏良好的沟通,容易引起思想认识上的冲突,给毕业生造成极大的精神压力。

3. 学校因素

高校大幅扩招,毕业生人数剧增,用人单位不仅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等。面对严苛的就业要求,无形中给毕业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极易诱发心理问题。另外,部分高校就业指导重理论、轻求职能力的培养,缺乏健康就业心理的指导,也是诱发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4. 社会因素

社会对职业的评价和定位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择业。毕业生择业时过多地考虑当前的利益,忽视职业的深层价值。盲目追求薪资、福利,放弃职业目标和兴趣爱好。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毕业生的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的泛滥,致使其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发生扭曲,造成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盲目攀比等不良心态。

三、缓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1. 引导大学生客观评价自己,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

把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理想和现实结合起来。恰当制定、适时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所谓就业期望值,是指求职者要获得的职业位置对其在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满足程度。[2]大学生在就业时,要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专业特长、实际能力、性格特点、家庭情况等去确定职业期望值。[3]高校扩招所带来的毕业生增长,远远大于社会所能提供的工作机会,帮助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加强心理弹性

面对就业过程中的挫折与困惑,引导大学毕业生正确对待就业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压力,应客观地分析就业形势和全面正确地评价自我。就业择业受挫是在所难免的,切不可因此气馁、放弃。面对挫折,要正视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坦然面对,总结经验,找准目标,调整心态,努力奋进。

3.做好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和教育

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和职业兴趣。积极开展就业心理辅导,帮助学生纠正认知偏差,改变不良心态,缓解心理问题。同时,加强毕业生择业教育,帮助他们实现“两个转变”,即从“高期望值”向“自我适当评价”转变,从传统的“计划观念”向现代的“市场观念”转变。[4]只有实现这两个转变,才能减少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挫折,实现其人生价值。

4. 重视大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着重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技能、认知技能、创新技能等,对求职过程中大学毕业生缓解紧张压力、增强自信有着重要的影响。高校应该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开展各类有益于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活动,使之在就业前就基本掌握一些必需的技能。

5. 发挥家庭在提高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方面的积极作用

要实行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就业指导体系,对大学生就业提供有效的指导,提高他们就业心理素质。[5]家长既要关心子女的生活、学习,还要及时指导子女在校的人际交往,情感交流及就业思想等问题,不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子女,要经常鼓励子女独立自主地安排自己的职业生涯,选择理想的职业。

参考文献:

[1]付嫦娥.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及其实现路径[J].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8).

[2]陈琼.大学毕业生择业心理问题及其教育对策[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3).

[3]董军强.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归因及对策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6).

篇11

关键词:西部;新就业;大学毕业生;住房问题;探讨

当前,西部地区人才资源匮乏,人才队伍不稳定,整体素质不高,这已成为制约西部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成为大开发、大发展的“瓶颈”,西部大开发迫切需要大学生这样的知识型人才。“人才资源是西部地区的第一资源”,而现在影响人才流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住房问题。现在的很多大学毕业生在大城市都有很好的工作选择,但由于高房价,高租金,最后权衡再三,还是放弃了留大城市工作的机会。西部地区应抓住这个机会,对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的买房和租房给予政策扶持以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从而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一、西部新就业大学毕业生的住房现状

对于西部新走上工作岗位的绝大多数大学毕业生来说,最初的1000元左右的收入只能维持基本生活,想在几年甚至更长时间内买住房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甚至对于一部分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来讲,他们不仅无力买房,即便是租房也很困难,租金有的占工资收入的1/3左右,甚至一半。据笔者调查都匀市一级地段的一套80m2的旧住房租金是1200元左右,二级地段的一套60m2的旧住房租金是600元左右,而三级地段的一套30m2的旧住房租金也是200元左右。随着大量中小套型旧(公)住房被拆除,代之而起的中大套型是商品住房,这一切导致可供新就业大学毕业生租赁的中小套型房源奇缺。同时中小套型住房租金也在快速拉升。在持续飙升的高房价和高租金下,合租是许多西部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无奈的选择。

2007年8月7日,国务院颁布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简称24号文件)。24号文件保障了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据新华社报道,2008年建设部在着力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同时,将帮助中等收入家庭解决住房问题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从目前政府住房政策取向中可以看到,低收入家庭、中等收入家庭,都有可能在政府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中解决住房问题。但对于西部刚刚毕业的大学生,面对的就是一月1000左右的收入与几十万元的房价之间的巨大落差。买房暂时不现实,而住房保障体系又享受不到。他们成为政策面辐射不到的群体。既不符合买经济适用房的条件,也无力购买商品房,他们被戏称为“夹心层”。

二、都匀市房市现状问题主要表现

(一)住房供应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适合当地居民(包含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自住需求的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供应不足

1、都匀市2007年房地产市场供给套型结构。在批准预售的商品住房中,60m2以下的6883.25m2,占比1.32%;60-80m2的1948.54m2,占比0.37%;90-100m2的18413.40m2,占比3.53%;100-120m2的76099.80m2,占比14.58%;120-144m2的178317m2,占比34.18%;144-180m2的172363m2,占比33.03%;180m2以上44099.7m2,占比8.45%。从以上可知90m2以下共32478.61m2,占比6.22%;100-144m2为主流供给户型,共254416.80m2,占比48.76%;144-180m2的大户型172363m2,占比33.03%。即2007年都匀市房地产市场供给套型结构90平方米以下商品住房所占的比重较小。

2、从都匀市2008年住房修建计划表可知,2008年都匀市新开工的住房建设中,90m2以下共20.70m2,占比53.1%,没有达到《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中规定的城市新审批、新开工的住房建设套型建筑面积90m2以下住房面积所占比重,必须达到开发建设总面积的70%以上。

(二)住房需求持续旺盛,推动房价上涨(见表2)

据业内人士分析,都匀住宅房价上涨主要原因有:近年来,政府实施房改,严格控制了单位和私人建房,房屋商品化进程加快,从而刺激了房价上涨。加之各家商业银行提供的贷款,提高了市民的购买力,房子销得快,房价也就涨得快。此外,随着都匀市城市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户籍和教育等机制逐渐放开,贵新公路开通并即将建成的黔桂铁路扩能改造等交通环境得以改善,正在修建新火车站和外环城大道,由此,贵州南部次中心城市的吸引力不断加大,来自瓮安、独山、平塘等周边许多县(市)的人和外来打工者纷纷到都匀买房定居,扩大了商品房需求。

(三)引导合理消费的政策措施不到位

注重非本地居民购房供应,与当地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家庭自住住房需求的政策区别不明确(目前还没有针对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自住住房需求的政策)。据都匀市房地产管理局2008年5月对房交会统计资料知:都匀市商品房45%为外县(市)的人购买,购买的目的主要是投机或投资;该市的中年人购买商品房主要也是以投资为主,或为第二套住房;只有本市的年青人购买商品房是以自住为主。在2008年5月的房交会上为了吸收更多的人到都匀市安家置业,都匀市房地产管理局按照都匀市委、市政府专题会议决定,凡在此次房交会购房、投资的省内外业主,一律免掉契税50%的优惠。

(四)房地产开发、交易、中介等行为不规范问题仍很突出

据笔者实地调查,都匀市有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存在商品房预售违规,销售合同违规,房地产经纪行为违规等等;如有的房地产企业不能按合同规定的日期交房;而有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没有按合同规定的日期竣工,而竣工时成本已上升,这时房地产开发企业就要求购房者补购房的差价等不合理的行为。由于目前房地产是一个卖方市场,房价涨幅太快,在遇到问题时,有些开发商在处理问题的时间上拖延较长,而市民一般又不愿退房,因此解决的难度相对较大。

三、解决西部新就业大学毕业生住房问题的建议

(一)建设针对大学毕业生的人才公寓

西部地区的政府应大力建设专门为大学毕业生、不以赢利为目的的“人才公寓”,以低廉的价格出租给他们,以缓解他们的住房问题,从而吸收更多的大学毕业生来西部工作。所谓的“人才公寓”,单套面积很小,但配套设施很好。“人才公寓”由政府在财政中建立专项资金建设,由开发商承建,但产权属于政府,由政府相关部门负责出租和管理,以低于市场的租金出租给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政府可以和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签订合同,规定在何条件下可以租住,到达何标准就必须搬出。这样做既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廉租房源,也可以给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相对固定的租房保障期。“人才公寓”的形式可以为西部如都匀这样需要大量人才的城市留住所需要的青年人才。避免人才因为买不起房子而流失。

(二)增加住房的有效供给,调整住房供应结构

1、扩大小户型和低价位的商品房供应。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虽然有很强的潜在购买力和较稳定的收入,但在工作初期没有积蓄,经济能力依然较弱,承受不起总价高的房子,小户型、低总价的商品房是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购房的首选。因此政府应从土地供应、规划设计等方面引导开发商多开发一些小户型、单身公寓以及价位较低的商品房,以满足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的住房需求。

2、积极发展住房二级市场和房屋租赁市场,重点着力建立住房租赁新机制,鼓励发展并规范住房出租业。考虑给那些向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出租房屋的业主给予税收上的优惠,鼓励房东将自己的房子出租给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这样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就可以更容易租到适合的、租金相对较低的房子;同时建议扩大公积金的提取范围,特别是考虑让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可以提取缴存的公积金用于支付房租。

(三)提高西部地区居民的收入,引导住房需求

当前西部地区普通居民收入的提高远远落后于房地产价格的上升(如2006年都匀市普通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393元,比上年增长12.61%,而从表2可算出2006年都匀市商品房住房销售均价比上年增长22.6%;又如2007年,都匀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净增13%,而从表2可算出2007年都匀市商品房住房销售均价比上年增长27%),导致近期房地产有效需求不足,如2008年上半年都匀市商品房住房销售交易量与2007年同期比下滑47.1%。建议政府在抑制房价过快攀升的同时,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以推动潜在需求向有效需求转变,同时强化税收调节作用,控制投机性购房。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居住条件改善的愿望强烈,加之土地供应量的限制,商品房价格提高是总的趋势。要缓解居民的住房压力,需要引导住房需求。应注意引导居民,特别是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使其认识到租房和买房都是解决居住问题的方式。

(四)加快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

完善住房保障体系要做到以下方面:一是增加财政投入,创造条件逐渐放松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供应条件,采用租售并举的方式,公正、公平地供应给急需住房的困难家庭和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二要根据财政的实际支付能力,长期坚持,逐步加大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两限房的比例和建设力度,保障中低收入人群和新就业的大学毕业生的基本住房需求;三是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缩小贫富差距,优先满足自住需求,抑制投资性需求,积极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对于某些开发商囤积房源和少数高收入人群大量购买房屋的比例既不出租也不急于出售的“捂房”现象,应适时出台针对空置房屋的税收,增加闲置住房的持有成本,推动住房资源实现更高效的配置。

参考文献:

1、孙玉波.2008年将帮助中等收入家庭解决住房困难[DB/OL].中央政府门户网,2008-02-09.

2、栾淑梅.房地产市场营销[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文林峰.城镇住房保障[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7.

4、王才亮.反思中国房地产制度与实践[M].法律出版社,2008.

篇12

一、大学毕业生如何漠视档案

目前大学毕业生对自己档案的“漠视”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滞留在高校

如今高校毕业生自主就业,部分毕业生因没有落实工作单位把档案暂时留在了学校;找到工作后因身在外地或忘记等各种原因,没有再回学校办理档案转移手续。也有毕业生认为,档案转移手续复杂,放在人才市场每年需缴240元管理费,不如丢在学校安全省事。

2008年11月底,从"2008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会”上获悉,目前北京市高校京外生源毕业生户口和档案滞留学校的达到2,2万余名。据北京市教委的数据显示,在这2,2万余户档滞留高校的京外生源中,本科生占七成。这些学生滞留户档的目的明确,其中就业、考研和出国留学的超过83%。期满后继续滞留的户档数量逐年增加。超过两年期限的达到9200余人,其中有3800人甚至已经超过了6年。

2、弃之人才市场

最近,北京市人才档案公共管理服务中心对失去联系超过5年的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进行了网上公示。公示档案中,仅北京市市区就超过5000份;加上各区县,此次公示的档案份数超过了3.5万份,规模堪称庞大。2008年11月底,北京市人才服务中心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30天公示期满后,即解除对原档案的托管关系。

江西人才市场是江西省最大的人才流动管理机构,截至目前,该市场已存放两万多份人事档案。然而,许多档案从放进之日起就成了“死档”。该市场工作人员介绍,有的档案甚至已经有十几年无人过问了。

二、大学毕业生为何漠视档案

目前,人们的择业模式越来越多元化,自主择业已成普遍情况。无论是对于企业用才,还是个人择业,已经不再受户口和档案的限制,不再“惟档案是尊”,这是整个社会对于市场运转的一种自我调控,但也引发了大量的“弃档”现象。

1、企业不看重档案

近几年,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人事档案已不再是企业考察个人能力和选拔人才的惟一标准。

现在深圳某企业工作的黄某曾说:“我换了七八次工作,从来没有人问我档案问题。现在企业看重的是能力,档案有没有,作用不大。”这代人的职业观较以前更追求自由和个性,流动也相对频繁,用处弱化的人事档案便容易被轻视。

某高校毕业生曾说:“自从大学毕业后,我的人事档案就一直放在学校,反正也用不着。很多同学都将档案留在学校,除非有正规的接收单位才想起档案,否则档案就永远地留在学校或人才市场。”还有学生喜欢频繁调槽,在工作单位变动后,由于嫌转档手续烦琐,便在流动或工作转换中放弃了档案。

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生产要素的流动,人力资本的流动也是必然。市场理性对人的要求不再是个人的政治地位和政治身份,而是专业和技能。用人单位在考察人时,也必然把个人能力与企业发展结合起来,从而谋求利润的最大化,这就是所谓的“考察档案不如考察现实的人”。

2、对档案的用途知之甚少

尽管档案作用的弱化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事档案中不客观纪录现象的发生,杜绝了个人生活被他人主观操纵的可能性,可以看作是一种社会和公众理性的选择。但毕竟目前是社会转型时期,人事档案在某些方面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们对于档案的用途知之甚少,不少毕业生甚至不知档案与自身有何关系。

广西某职业学院大四学生张某已与湖南一家公司签订了就业合同,现正在该公司见习。当档案调查人员问他打算如何处置自己的档案时,他表示根本没有想过此事,并发出了“档案不是存在学校吗,还需要迁出来吗”的疑问。

三、长期漠视档案有何不妥

尽管档案的作用现在有很多大学毕业生还知之甚少,但是大学毕业生无论是考公务员,还是到企业就业,或是自主创业,都应该重视并妥善安置自己的档案,否则,将来会产生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1、档案滞留高校影响计算工龄

毕业生如果没有及时地将档案从学校转出,用人单位将不能为其计算工龄。按照有关规定,未就业的毕业生,档案放在学校期间不算工龄;须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办理人事,中心才能为其办理转正定级、年度考核、档案工资审批等手续,这样才能连续计算工龄。学校代为保管毕业生档案,只是延长了毕业生的择业期,而毕业生与学校之间并不存在人事隶属关系,学校不能为毕业生出具涉及人事关系的证明。根据相关政策规定,单位只能按应届毕业生标准为其办理就业手续,而工龄也就相应的从“零”开始。档案滞留学校还将影响今后的转正定级和职称评定。

2、无法报考公务员

已毕业多年的饶某这段时间颇为懊恼,年前他本来打算报考国家公务员。但当年毕业时他没有理会自己的人事档案,结果人事档案被学校转回原籍,自己也浑然不知。由于和原籍档案管理部门从未联系过,这几年他的人事档案上没有任何新增记录,导致没有地方及时给他出具报考公务员的政审材料,考公务员的事也因此落了空。

3、落不了户

孙某4年前毕业于辽宁某学院,不久前跳槽去了南宁一家房地产咨询公司。然而,让她郁闷的是,到南宁上班,没想到才过了几天她就不得不飞回辽宁调档案。原因是公司要帮她落户口,而她一直不知道没有档案就落不了户口这个道理。听孙某讲述说,她大学毕业后,把档案放到人才市场,第一年交了几百元的档案管理费,后来逐渐觉得档案对自己没什么用,就再也没有理会过,再到后来根本就忘了有档案这么一回事,直到迁移户口要用档案,才知道它的重要性。

4、办不了身份证

刘某几年前从某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当时他揣着档案辗转于沿海各城市打工,没有及时将档案挂靠在人才市场。今年因为需要办理第二代身份证,这才想起,户口从学校转出后一直没有落户。为此,小金在省城和原户籍所在地的派出所折腾了近一年,费了诸多周折,可至今手续还没能办好。

人事部门一负责人曾经在一次访谈中指出,现在很多以档案为依据的个人证明等手续还是绕不开档案这一关的,如:工龄、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职称申报、养老保险办理以及出国、结婚生育等都离不开档案。

四、大学生毕业后档案该何去何从

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进入私企或者自主创业,“弃档”现象也越来越突出。如何妥善处理自己的人事档案,成为这一群体必须面对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人事管理实行双轨制:一种是用人单位直接管理职工档案;一种是县级以上人才市场人事档案。这两种是平行运行、且能对接的制度。也就是说,假如你毕业后进入私营企业工作了两年,再考上公务员进入国家机关,你的工龄是从你的档案进入人才市场的时间开始算起。换句话说,是从进入私营企业工作的时间开始计算。因为档案放在学校只是学籍档案,转到人才市场才成为人事档案,才能证明你进入社会参加了工作。 那么,大学生毕业后档案该如何妥善处理呢?专家介绍,对于毕业后找到接收单位的学生,档案可以直接转到单位或者单位主管部门,如果单位不接收档案,毕业生可以将档案存入当地人才市场,由其进行代管。对于毕业后没有找到接收单位的,最好是将档案转入下列部门之一。

1、生源地人事部门

把档案转至生源地,由所在地级市的人事局接收,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准备在生源地就业的毕业生。其优点是在生源地办理就业手续时比较方便,但如果毕业生想离开生源地就业,转出时就会比较麻烦。

篇13

关键词:人文体育;体育专业;普通专业;大学生;比较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11)01-0089-03

Comparative Studying on the Humanistic Quality between Sport Majors and General College Students

WANG Xiuxia1, LI Fengxiang, SHANG Ruihua2

(1.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E. Institute, Zibo 255049, Shandong China; 2.Education Schoo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Guangdong China)

Abstract:with the method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college of sports majors’ humanistic qualities, namely, moral quality, literature, history and physiology quality, legal quality, scientific quality, aesthetic quality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And it compares the abovementioned quality with the data in Chinese Citizen’s Humanistic Quality Investigation and Strategy Researching,the major research project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20032006).It finds that, in terms of the humanistic quality, the sport majors and the students in the common majors have similarities and their own features. Except for the knowledge on literature, history and physiology and general law knowledge, the sport majors are not inferior to other common students. Besides that, sport majors are more aggressive and bold which makes them more violent in solving problems. Therefore, the paper suggests that in the education of the sport majors, their characteristics shall be considered and leveraged in a positive way.

Key words: humanistic quality; sport majors; common majors; college student; comparison

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也是人文素质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经过对人文素质教育十几年的研究表明,大学生人文素质不仅包括文史哲常识,还包括在社会化过程中养成的行为规范和基础文明、学习中华和世界文明史知识后形成的历史和世界视野、对真善美的判断力和鉴别力、得体的仪表和文雅的气质等,而在这些方面,体育专业大学生与普通专业大学生是否也存在差异?本文将以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2003-2006)“中国公民人文素质调查与对策研究”编制的问卷对山东省5所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现状进行调查,并与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中对大学生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对我们所提出的疑问做一解答。

1 研究方法

1.1 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课题研究的需要及大学生的特点,选择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2003-2006)“中国公民人文素质调查与对策研究”编制的问卷,该问卷包括6个一级维度,即道德素质、法律素质、文史哲素质、科学素质、审美素质、环保素质;每个一级维度下面又有 3 个二级维度,即意识、知识、行为。

于2008年8月至12月对山东理工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体育学院、曲阜师范大学、聊城大学体育学院学生发放问卷,每个学校发放问卷120份,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63份,回收率为93.8%,有效问卷497份,有效率为88.3%。

1.2 比较分析法 将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与马抗美《透视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1]中数据进行比较研究,了解山东省体育院系大学生与普通专业大学生在人文素质发展中的差异。

1.3 数理统计法 采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11.0对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专业与普通专业大学生基础性人文素质比较分析 基础性人文素质包括道德素质和文史哲素质两方面。

道德素质包括道德意识、道德常识、和道德行为。问卷中设计了两个 “相同选项、不同提问” 的题目考察大学生的道德意识状况,一个是“你最看重的人的哪3种品质或关系”――界定为大学生期许道德素质,另一个是“你觉得现在的人实际上哪3种品质或相关关系居多”――界定为大学生自认现实道德素质。虽然选项相同,但是调查的结果却大相径庭。

调查结果见图1,可以看出,体育专业大学生与普通专业大学生表现相同的特点,期许道德素质和自认现实道德素质结果总体趋势基本相同,诚信、关爱、负责任、宽容、沟通排在大学生期许道德素质的前五位,而相互利用、冷漠、欺诈排在大学生自认现实道德素质的前三位,可以看出大学生心理期许道德素质要远远高于自认现实道德素质。

在道德行为方面,体育专业大学生较普通专业大学生果断,这表现出体育专业大学生性格中豪爽、大方、不拘小节的特点。如大学生乘车时对老弱病残人士让座的态度上,自认会 “主动让座” 的达84.6%(79.0%),而自认“不让座” 的仅占2.1%(2.3%),当然,还有部分大学生的内心想法与实际行动不一致,12.4%(18.7%) 的大学生自认“想让座但终于没让”。(括号内数据引自马抗美《透视当代学生人文素质》,下同)

图1 山东省体育院系大学生心理期许道德状况于自认现实道德状况对比

注:实线代表期许道德状况,虚线代表自认现实道德状况。文史哲素质主要从爱国与民族意识、文史哲常识和文化与生活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考察。调查显示在爱国与民族意识方面,大学生普遍表现出比较强烈的爱国观念和民族自尊心。体育专业普通专业大学生没有很大差别。在文史哲常识上,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在中外历史名人的认知情况、 中外著名历史事件的认知情况、哲学常识的认知情况、中外文学名著的认知情况四道题目进行综合评分,每题的总分值为5分,根据得分均值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体育专业大学生对文史哲常识的了解情况得分平均为14.536(15.093),虽然低于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但差异不具显著性。其中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学生得分均值高于山东体育学院,而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

在法律常识方面,体育院系大学生对法律性质的正确认识为79.9%与普通大学生高达91.2%也存在较大差距。这说明体育院系大学生对法律性质的正确认识水平较其它专业大学生的认识水平低。但体育专业大学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践行和维护法律,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自认“很少遵守法律” 的大学生仅有3.5%(2.9%),有17.5%(41.4%)的体育专业大学生曾经参加过不同形式的法律宣传活动,难能可贵的是,大部分大体育专业学生自觉地维护法律的尊严,如48.7%(45.1%)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曾“指出过别人的违法行为” 。因此,与普通大学生相比,体育专业大学生法律知识认识水平较低,参加的法律宣传活动较少,但较普通大学生能更勇敢地指出别人的违法行为。

在科学素质方面,尊重客观规律办事是科学意识的重要标志,体育专业大学生自认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选择 “按他人意志办事”的仅占5.6%(6.3%),选择“据自己兴趣办事”的占 45.3%(45.6%),选择“按客观规律办事”占49.1%(48.1%)。可以看出,体育专业与普通专业大学生在科学意识方面,缺乏自觉的科学理性的思维方式,倾向于凭兴趣去分析和判断。在科学行为方面,体育专业大学生较普通专业大学生不善于发现问题但是更善于发现问题的原因以及善于解决问题。

2.3 体育专业与普通专业大学生延伸性人文素质比较分析 延伸性人文素质包括审美素质和环保素质两方面。

在审美素质方面,对于审美情趣,问卷中列举了十个考察对象,由大学生选择自认为是“很美” 的三项,结果见图2。排在前三位的是善良、真诚和智慧,这与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调查结果相一致。因此,大学生在审美方面,重“内在之美” 和 “自然之美”,对审美的概念认识准确,在审美行为上,更追求自然美。 但与普通大学生比起来体育专业大学生对漂亮和时尚更为欣赏。

图2 体育专业和普通专业大学生追求美的事物或品质类型排序表

在环保素质方面,体育专业大学生对环保意义的正确认知均在80%(85%)以上,对环保内涵的认知为88.7%(90%),对环保规定的认知则相对较低,为74.3%(77.1%)。在环保方法的认同上,环境保护方面体育专业大学生更加倾向“事前保护”,对“事后保护”(“打击破坏环境者”)的选择比例仅为28.2%(24.9%)。在环保自愿行为方面,体育专业大学生自认自愿主动参加环境保护活动的比例为47.0%(51.9%),自认如果有组织安排就参加的大学生比例为48.7%(43.5),而干脆认为“不愿参加”的比例仅为4.3%(4.5%)。

可见,不管是体育专业大学生还是普通专业大学生,都表现出较强的环保意识和环保常识,是环保行动的重要推动者。

3 结 论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体育专业与普通专业大学生在人文素质方面既有共同的特点也有各自特有的特点,除了在文史哲及法律常识方面,单科性体育院系大学生低于普通专业外,其它素质方面并没有明显的差异。此外,体育专业的大学生更能表现出个性张扬、敢作敢为的性格和行为特点,并由此决定了在解决纠纷方面趋向于采取武力手段。因此,建议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应根据这些特点因势利导,发挥其积极的作用,避免类似打架斗殴事件发生。

参考文献:

[1] 马抗美,郑真江.透视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N].光明日报,2008-2-21.

[2] 黄成双.高师体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7):269.

[3] 赵先卿,杨继星,赵一平.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2):251-253.

[4] 叶天放.提高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2):22-24.

[5] 首都体育学院课题组.体育学院学生人文素质调查状况[J].思想教育研究,2002,(10):29-31,34.

篇14

“啃老族”来源于西方,在西方被称为“NEET”族,啃老族指已成年、有劳动能力,离开学校(包括毕业、肄业、退学),但仍然不能实现经济上的自立,而要依托父母提供的供给或支持以维持其自身的需要,在不断乳的状态下寄生于家庭中的特殊群体。

“啃老”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现象,但中国的“啃老族”具有特殊性。国外啃老群体多界定于青少年一代,但中国的啃老族除由于自身身体和心理原因不能自立的人外,还包括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高学历人才和学历低、多从事劳动力方面的人、自身收入不多的城市“啃老族”、追求高学历的城市“啃老族”四种群体。本文谈论的群体是以高学历大学生为代表的群体,并落实到大学生毕业之后找到工作但仍选择啃老的群体。

二、对大学生毕业之后买房啃老的深入探讨

买房啃老的大学生毕业生有自身因素:依赖心理过重、责任意识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差。但本文抛开个体层面,从整体层面来分析大学生毕业之后的“买房啃老”现象,深刻剖析“买房啃老”的社会原因。

1.泡沫经济形成的“买房热”,和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

近几年泡沫经济的发展使中国持续出现“买房热”。尽管房价在不断上升,但仍然不能阻止更多的人加入这场买房的硬仗中,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由于年龄的原因也加入到买房的大军中来,而买房的投资大多来自于父母,有的大学生父母甚至在大一、大二时已经为自己的孩子买房,因此刚毕业的大学生就成为了买房啃老的一族。

“养儿要买房”这是中国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在中国社会父母就要承担买房的社会角色,又加之“买房总比租房好”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买房总比租房好”观念的影响,刚刚走进社会的大学生直接买房是不现实的,因此可以采取租房子的方式解决自身的居住问题。中国租赁市场机制不完善,又加上租房子的不稳定性,使很多人宁愿承受经济压力也要买房子。中国大学毕业生是买房子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年龄、婚姻等问题,大学毕业之后买房已经成为最重要、最迫切的事情,但是由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经济收入较少,只能依靠父母,成为买房啃老的一族。

2.社会制度环境的影响

中国教育体制的不完善。大学毕业生由于年龄的问题必须解决婚姻问题,还要承担户籍制度的压力,随之买房的问题就相伴而生了。因此,应进行户籍制度改革和教育制度改革,让社会更加公平化。同时当前高校扩招和就业环境一方面导致了大学生总体素质和能力趋于下降,增加了就业竞争压力的同时也使收入呈现大众化,很多毕业生工资收入只能解决自身温饱问题,因此只能通过啃老买房。除此之外,大学毕业生收入甚少,很多仅能维持个人的生活水平,通过自己的能力买房更是遥不可及,但很多支配经济能力下降的退休老人却享受着高额的退休金,会造成经济资源的浪费,应将更多的资源给予更需要的人群,因此应有效分配资源,让更多的人享受获得感。

3.“四二一”家庭结构的影响,从而形成中国特殊的赡养和抚养的特殊关系

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执行,“四二一”的家庭结构便成为社会的主要代际家庭结构。本文所指的“四二一”家庭结构是“祖父母、父母、独生子女”的家庭模式。由于独生子女政策,使得两代人的精力都集中到独生子女这一代上,使独生子女有先天的物质条件,买房啃老便产生了;同时也滋生了独生子女的依赖心理,有很多独生子女认为父母为他们买房是应该的,这种心理是不正常的。除此之外,两千多年的儒家思想根深蒂固,每个人无法都置身其中,“孝悌之道”和“人情关系”“亲子关系”形成了中国特殊的赡养和抚养关系,“一对夫妇赡养两对父母”这种特殊的抚养和赡养关系下,两代人都愿意为子女买房,他们一方面不愿意让子女承担过多的压力,希望通过他们的帮助能让子女有更好的发展和生活,同时也使自己的老年生活有更多保障。

4.对“买房啃老”的标签化

“啃老族”在中国有很多贬义成分在里面,很多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也被贴上了“啃老族”的标签。首先我们应该明确,“啃老”说的是家庭内部的代际经济关系“儿靠老”,即子女成年后在经济上继续依靠父母的现象,代际财富流向下净流动。但“依靠”是否就是“盘剥”不能简单视之,很多空巢父母愿意“被啃老”,父母愿意的啃老反倒有利于拉近亲子关系。除此之外,在现实生活中,啃老者未必愿意啃老,而是迫于无奈。啃老的说法似乎有污名化之嫌,虽然这一说法能够产生抓眼球的新闻效应,在学术上却未必准确严谨,经不起追问,与其说是“啃老”,不如说是“靠老”也许更理性客观。“啃老”是刺目逆耳的负面用词,容易将一度倾斜的代际关系模式化、标签化,甚至将处在中间地带的代际关系往不好的方向引导,我们应该看到很多深层的社会原因,毕业的大学生买房啃老有深层的社会原因和传统文化的原因,不能简单从个体出发对其污名化,使毕业的大学生的社会化受到影响。除此之外,很多“买房啃老”群体也是出于无奈的情境,他们不想让父母承担很多压力,但现实经济压力太大,很多同学就选择妥协,成为“买房啃老”中的一员。

同时由于对啃老族的刻板印象,而忽视了中国特殊国情,对于毕业之后的大学生的买房啃老很多人都只是暂时性的啃老,在自己有了能力之后很多人会偿还父母或者在赡养父母的过程中体现,因此对“买房啃老”存在污名化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