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1 17:27:4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经济形势变化,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近年来,国际经济形势呈现出低迷状态。各国出台了相关政策以确保经济复苏,但由于就业、劳动力和成本等压力造成经济复苏速度缓慢。基于此,我国主要贸易国加紧了贸易保护,导致我国产品出口量减少,很多外贸公司面临倒闭。有鉴于此,我们很有必要深入研究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并提出与之相适应的外贸政策。
一、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分析
1.世界整体经济处于缓慢复苏状态,部分国家经济出现下滑
2008年,全球经济呈现下滑趋势。欧美国家和日本作为我国主要的贸易对象,在本次经济危机中出现严重的经济下滑和产出过剩现象。目前,各国经济处于复苏状态,但复苏缓慢。以日本为例,自然灾害、战争等因素时期经济常年处于低迷状态。严重的债务负担使得贸易国内出现大量的劳动力缺失、产品过剩现象。这一系列的因素导致日本国内经济近期复苏无望。而美国的季度GDP年率初值自2011年来始终呈现起伏不定的形式,增长速度较之前明显下降。2012年1月~4月,美国IMS制造业的采购经理人指数为:54.1、52.4、53.4、54.8,而整个七月份则持续在50左右,说明了其经济形势出现复苏现象。但长期的失业率问题严重影响美国的经济复苏。OECD组织报告显示,以欧洲为首的我国主要贸易国经济情况呈现出好转趋势,并且短时间内将维持乐观状态。但整体上,各国经济在缓慢增长的同时还存在较多的不稳定因素,如长期的经济低迷造成的工作恐慌,虽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但民众的购买能力并未真正的提高,且存在惧怕和保守心理,因此实际消费额较以往偏低。在欧债危机影响下印度、巴西等在内的经济处于下滑或者缓慢增长状态。
2.欧债危机依然对各个国家的经济造成影响
为解决欧债危机,各国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自2013年起,各个国家逐渐拜托了欧债危机。爱尔兰首先脱离了欧债危机的困扰。希腊政府偿还了其欧元债务,并解决了由欧债危机带来的各种金融压力,对其外国国家的商务融资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使欧债危机的波及面逐渐减小。为防止信用紧缩,欧洲央行为欧洲经济市场投入了大量的低廉的经济资金,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问题。对于深陷欧债危机的各国来说,及时的经济改革措施是关键。就目前看,针对经济危机的经济改革措施并不完善,银行业在本次危机中受到重创,需要较长的恢复时间。债务成为影响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其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依然在于大量的产品滞销国内,供求关系失衡。
3.贸易保护主义造成各国之间的经济博弈
贸易保护政策是经济低迷时期国家采取的保护本国经济的措施。该措施具有双向作用,一方面,贸易保护促进了本国产品的生产和营销,在国内形成稳定的贸易链条。但同时,贸易保护激发了产品创新与经济发展缓慢之间的矛盾,不同国家之间的利益诉求存在差异,国内政治因素进一步缩小了各国之间贸易来往的可能性。作为贸易进出口大国,中国在此次危机中成为贸易保护对象针对的主要国家。一些国家提出了针对中国产品的在反补贴政策,导致我国产品出口困难。各国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政策明显,印度曾针对我国进口的电力设备征收19%的进口税。总之,贸易保护政策对我国的外贸造成巨大的冲击,虽然目前呈现出好转态势,但经济的低迷使各个国家的经济博弈明显。
4.供求矛盾影响物价走势
目前,经济市场的供需矛盾尚未完全解决,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无法解决就业问题,通货膨胀随之而来。战争以及相关制裁政策导致物品价格快速上涨,如欧美对伊朗的制裁政策导致石油价格快速上涨,并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使经济处于崩溃状态。另外,非洲、西亚等不发达国家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联合国关于2014年12分的经济预测显示,全球经济缓慢增长了2.6%,物价市场的不平衡造成经济运行分化严重。整个14年,发达国家CPI上涨1.7%,发展中国家上涨7.4%,整体上呈现出膨胀冲高回落状态。总之,供求矛盾对于物价造成影响,使物价尚不稳定,影响了消费能力的提高,造成贸易保护严重,使经济依然处于恶性循环中。
二、当前经济形势下我国外贸政策分析
1.增加产品的国内输出
目前,国际经济处于低迷状态,贸易保护等政策造成我国的产品出口相对较难。在这种情况下,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应适当调整外贸政策,放弃部分贸易合作伙伴,而将精力转向国内市场。我国人口众多,具有广阔的市场,因此,满足客户需求就成为企业发展的重点。政府应以此为基础监督各国企业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经济形势低迷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但与此同时,要拒绝严重的贸易保护。另外,了解供求关系是解决经济低迷的关键,基于此,应将精力转移到非洲国家或者亚洲不发达国家,减少贸易出口量,但同时增加了利润,并获得了广阔的增值空间,从而降低欧美主要贸易国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实践证明,拉动内需可以很好的解决国内市场低迷现状。只有稳定国内市场,才能进一步向国际市场扩张,促进企业的稳定和发展,解决国内供求关系矛盾。
2.积极应对各国的贸易保护政策
欧美等国家的贸易保护影响了我国的产品输出,中小企业利润降低甚至倒闭,企业裁员造成大量人员失业,我国作为贸易出口大国,成为多个国家的贸易保护对象。要使我国经济健康声场,采取有效的贸易保护措施是关键。进入世贸组织是为了拓展我国的市场,提高我国经济和政治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但政府还要明确了解市场需求,减少贸易出口,建立完善的国内经济管理机制,将重点放在产品质量提高,树立企业的产品意识健全的管理机制,促进国内市场的稳定,减少企业成本,促进国内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3.解决外贸企业融资问题
融资难是企业运行发展中的一大难题,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利润低下,致使企业无法获得信任使其融资雪上加霜。因此,为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首先要解决企业的融资问题,针对外贸企业的运行机制,强化其出口信贷机制。政府部门应积极推行人民币汇率改革制度,降低人民币升值和贸易国家本币贬值对中国企业造成的影响。另外,作为外贸出口企业,不能一味的追求利润,或者是进行贸易保护,而是要随时了解市场经济变化情况,对市场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正确分析,从而采取相对应的政策,减少企业资金压力,促进其稳步发展。
4.积极推进外贸结构调整
成本压力是我国企业运营中面临的最大压力,而要降低运营成本,主要策略在于企业的结构调整。我国企业在长期的经济市场影响下,存在劳动人员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且对产品原料的廉价具有较大的依赖性。针对市场需求进行产品性能调整,降低对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的过分依赖。其中,最根本措施在于降低企业对产品出口的依赖性,要随时调整企业的运行策略。通过国内企业的发展和壮大解决国内劳动力过剩问题,同时促进企业发展。新时期,正确定义我国的经济形势和劳动力需求以及市场发展策略是促进我国国力增强的政策。
三、总结
经济形势变化对外贸具有一定的影响。当前形势下,我国的外贸出口受到国际低迷经济形势的影响。经济形势变化对我国外贸的影响主要在于影响外贸出口政策和出口质量。为此,国家应适时调整外贸策略。当然,从我国目前产品出口现状出发,提高产品质量,与欧美国家进行谈判,使其降低我国产品出口的技术管制是促进外贸出口的关键策略。
参考文献:
[1]成思危.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和未来五年中国外贸的着力点[J].中国流通经济,2011(5).
[2]祝金甫,马岩.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及对中国的影响[J].国际经济合作,2011(12).
自2007年3季度起,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在次债危机影响金融市场剧烈波动、全球通胀压力加大等多项因素的影响下,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加,各类市场面临风险加剧。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对我市经济的影响整体较小,主要会对电子信息产业、旅游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等行业和物价走势带来直接影响。国家经济运行环境的变化也将对北京市经济运行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当前国际经济运行特征
(一)美国次债危机影响不断扩大
始于2007年初的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给国际金融市场带来了巨大冲击,截至3月初,初步估计全球次债损失已超过2000亿美元。沿着美国次级抵押贷款金融创新延伸路径可以看出,全球几乎所有的金融机构都被卷入其中。IMF在4月8日发表的最新报告中称,金融市场的危机正蔓延到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以外的领域。考虑到目前公布数据仅限于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内损失,资产负债表以外的与次债有关联的其他资产损失尚未公布,高盛预计全球信贷损失将达到1.2万亿美元左右。
(二)资源性产品价格高企,农产品供需紧平衡
2008年以来,原油价格不断走高,4月中旬,创出原油合约1983年开始交易以来的最高收盘价;在国际铁矿石基准价提高65%的影响下,全球钢材价格上涨已然出现;部分有色金属现、期货价格大幅攀升。玉米、大豆、油菜籽被用作生产燃料替代品的比例逐年上升,2007年世界粮食库存量降至30年来最低水平。3月30日,作为全球基准的泰国大米报价达到每吨760美元,达到历史高点;交易商对欧洲和美国小麦市场进一步看涨的氛围较浓;Informa公司预计美国玉米结转库存将继续下降;美国农业部报告预计2008年全球大豆减产6.56%,且产量低于消费量。
(三)全球资本流向结构性调整
由于美元币值的升贬是国际资本流动的重要风向标,美元持续贬值将持续推动大量资金流向新兴市场,尤其是以投机套利为目的的国际游资将更加积极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流入发展中国家的FDI也从2005年前以制造业为主转向服务业。仍随着次债危机的扩散,使得欧美等国投资面临巨大的赎回压力,短期内部分国际资本或将撤离新兴市场国家,导致发展中国家股票市场大跌,给该地区金融市场带来巨大冲击。
(四)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变化,增长动力多元化
由虚拟经济扩张带来本轮高增长的发达经济体增长集体明显放缓;虽然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受到信贷紧缩的影响,增长速度略有下降,但综合看来,仍能保持高于世界平均增速的较高增长;在高油价、外国直接投资大量流入、充裕的资本流动、强有力的本土需求的支撑下,中东与非洲保持快速发展,并有望成为2008年全球经济的亮点。世界经济呈现出:增长点增多,增长动力多元化的趋势。
(五)心理预期对经济的影响日益显著
2008年,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对未来的判断和预期,各国的消费者信心指数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截至2月份,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创出16年来新低,英国为14年来新低。这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生产和市场预期,对经济增长、物价涨幅、就业等带来的影响日益显著。
趋势判断
当前世界总需求仍然较旺盛,仍处于18世纪末以来的第五个长周期的繁荣期,但是在次债危机影响不断扩大、资源性产品价格高企、全球资本流向结构性调整、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变化和人们心理预期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增大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全球经济增长放缓,面临滞胀风险,并可能导致本轮长周期的繁荣期提前结束。
(一)全球经济增长将继续放缓
次债危机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和信贷紧缩风险增加,直接影响市场信心,全球“低成本资金时代”可能发生逆转;虽然,中东与非洲加速崛起,中、俄、印等新兴经济体经济的强劲增长,将部分抵消由发达经济体经济放缓对国际经济带来的影响,但综合来看,全球经济增长将继续放缓。
(二)全球通胀形势严峻
石油价格将继续在高位徘徊,粮食价格将继续上涨,主要原材料价格将继续上涨或维持高位,各项大宗商品价格走高,将推高各国CPI。2008年1月份法国CPI增幅创12年来新高;日本CPI增幅创近10年新高;新加坡CPI增幅创25年新高;我国CPI增幅创11年来新高;俄罗斯CPI更是在2007年11月就达到了两位数的增长,全球通胀压力进一步加大。
国际经济形势变化对北京市的影响
国际经济降温将导致我国外贸出口增速明显放缓,增加了控制经济由偏快转向过热的有利条件;输入型通胀压力增大,加大了物价由结构性上涨转向明显通货膨胀的风险。电子信息产业、旅游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等行业和物价走势会受到直接影响,由于北京具有总部经济特征,所以地产业、银行业和其他金融机构受到波及后,会影响到我市的总部经济效益。
(一)国际经济降温将导致外部需求减弱,影响北京市产业发展格局
1、世界经济增速放缓,人民币持续升值,将通过影响我市出口,进而影响到电子信息等产业
2月份我市对主要出口贸易伙伴东盟、欧盟的出口均出现下降,当月出口总额同比仅增长12.66%,分别低于前期和上年同期12.57和20.74个百分点。受此影响,外向型特征明显的电子信息产业增速明显放缓,1-2月,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增加值增幅同比回落18.1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增幅同比回落11.7个百分点。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预期下,出口企业受到的影响仍将持续;电子信息产业生产增幅的回落,或将给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生产业带来一定影响。
2、信贷消费减少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国外居民出境旅游,影响到我市的旅游业,但举办奥运会部分抵消这种负面影响
目前我市入境旅游者约有40%来自美日德英法等国家,受次债危机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这些国家消费者出境旅游。考虑到入境旅游人数占来京旅游者的比重较低,再加上2008年举办奥运,国际形势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会很大。今年1-2月份,我市接待入境旅游人数增速为12.8%,增幅虽较1月份回落9.1个百分点,但仍高于去年同期和2007年全年6.1和1.2个百分点。
3、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增加了影响北京市金融业稳定发展的风险
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引起了全球股市下跌,股市调整会造成股民和机构对市场的信心不足,出现低价抛售,直接影响到股票等市场的资金面,进而影响我市金融业健康发展。资产价格的大幅下跌带来的资产价值的大幅缩水,会给我市金融机构带来巨大的损失,增加了金融体系出现系统性危机的风险。资本市场的不景气,会影响到我市居民财产性收入、企业的资产投资收入和政府财政税收,加大我市上市企业的融资难度。
4、游资的套利行为,不利于我市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2008年2月份,房地产投资累计资金来源中利用外资同比增长5.2倍,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增长44.7%,均创出近年来新高。利用外资中外商直接投资占23%,不排除有相当一部分为投机游资的可能。从2007年北京市外商投资实际使用情况看,23%以上投向了房地产业,是所有行业中占比最高的。投机资本的大量流入与套利后的大量抽离将给我市房地产开发的健康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房地产业的不景气将会影响建筑等上游行业的生产;通过增加贷款业务信用风险,影响我市金融系统运行;影响租赁中介等相关服务业的生产经营。
(二)全球通胀严峻,加重了国内输入型通胀压力,增加了价格调控难度
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高位运行,增加了我国输入型通货膨胀的预期。原油、矿产是我市进口额中占比较大的商品,其价格高位运行必将引致我市MPI指数持续高位运行;我市工业增加值较高的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均是原材料和燃料高消耗产品和行业,因此,原油和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必将增加这些工业企业的生产成本,加大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压力;在当前PPI和MPI对CPI传导效果逐步显现的情况下,大宗商品价格走高也会直接推动我市CPI继续走高,共同增加我市输入型通胀和成本推动型通胀压力。2008年2月份,我市CPI当月值同比增长6.6%,虽低于全国8.7%的平均水平,但也创出了近十年来的新高,进一步加大了价格调控的难度。
(三)世界经济格局的改变,有利于我市吸引外资和我市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
世界经济格局的新变化,提高了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为我市企业技术更新和走出国门奠定了有利的基础。人民币持续升值的预期,将会刺激我市企业对进口产品服务的需求,尤其是对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的需求增加;中东与非洲地区经济的高增长和该地区巨大的发展需求,为我市企业对外投资开辟了新领域。
(四)心理预期的变化影响了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正常秩序,引致居民和企业的非理性消费和投资行为
由于未来国际经济走势的不明朗和金融信贷市场的信用下降,引发部分居民和企业的非理性消费和投资。对国际经济前景的不确定判断,引致居民对我国乃至我市经济走势产生不乐观预期,进而引发居民对金、银等保值增值产品的大量采购。对国际金融市场的谨慎预期,形成了股市将长期调整的预期,股民开始抛售股票。对全球通胀形势的悲观预期,增加了居民对我国和我市CPI将进一步上涨的预期,出现了对基本生活必需品的囤积和对预期涨价商品的抢购等现象,人为造成的局部短期供需紧张,进一步推高了我市CPI,也影响了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
应对措施
(一)出口市场、产品多元化,进一步增加首都产业支撑门类多元化
目前,我市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增加了发达经济体需求变化对我市出口的影响力度。我市企业要放眼世界,可以尝试去中东、非洲、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开拓新市场,这将是我市企业开拓新领域的良好机遇。政府可以给与“走出去”的企业以一定的技术帮助和政策、财政支持。为应对欧美等国因经济发展放缓而带来的消费需求降低,我市出口企业应适时调整产品结构。近期,要抓住奥运商机,以延长文化产业的产业链为切入点,增加对有中国特色的,有关奥运信息的动漫、电影、电视、书籍、玩具、旅游等相关产品项目的生产和开发;并提高相关产品开发中的科技含量,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二)对逐利游资合理引导,加强监管
对预期大量外资热钱的流入,要予以密切关注。对于以FDI方式流入的外资,首先要加强对引入外资项目的审查,严格把关以防大量外资涌向股市、房地产市场进行套利;其次是要加强对FDI流向的跟踪核实;再就是对实际用途与引资时上报金额出入较大的项目单位给予一定的处罚。对于热钱,首先要主动合理引导,通过设置准入门槛、灵活税收政策等方式将其引向基础经济建设领域,例如基础建设和新兴产业,防止热钱过多流入容易套利的房地产等重要第三产业;其次是要加强对民间资本的统计,防止民间借贷活动由于缺少有力的信用抵押、担保,给双方带来损失;再就是要对已经流入的热钱加强监管,对流向异动的资金进行跟踪、举报,降低行业和企业可能受到的资本套利后抽离带来的风险。
(三)平抑物价要从供给上下功夫
2008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导致新的全球性经济危机爆发,造成全球萧条持续。本次危机是石油加金融复合型的危机,杀伤力非常大。危机的源头是金融体制滞后于金融体系的急剧扩张,建立和恢复新的金融体制和机制是艰巨的和持续的。本次危机造成股市暴跌超过历史任何一次危机,目前全球在金融危机中的损失超过30万亿美元,我国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很大的影响。
1. 我国的国际贸易现状
从世界经济的角度来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贸易、投资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加快,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趋势日益显著。世界经济正在稳步走向一体化,任何国家或地区,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来自它国或地区的影响。中国做为一个新的“经济大国”,其经济已纳人国际经济的体系之中。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的gdp增长是靠外贸出口带动实现的。对外依赖程度的提高,一方面表明中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日益提高、影响日益增大,同时,也表明中国对它国或地区震荡的反应会更加敏感。
2. 金融危机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
本次金融危机影响范围分析:从产业看,危机对制造业比重大的地区影响大于服务业比重大的地区(但生活业为主的服务业受到的影响小于生产业为主的服务业)。从地区看,本次本文由收集整理危机对出口依赖型的地区影响大于内需依赖型的地区(但加工贸易比重大的地区相对一般贸易比重大的地区影响稍小)。从行业看,前几年发展快的行业,也是本次危机影响最深的行业。受房地产业、汽车等交通设备制造业不景气影响,支撑冶金工业发展的三个支柱倒塌两个,使冶金行业成为受影响最大的行业。以出口为主的纺织服装业影响较大,但对整个工业基础的摇动不如冶金、汽车、石化等行业强,这些行业以及航空制造业、船舶制造业都有可能负增长。港口及运输受到的影响在服务业中仅次于房地产和金融(证券)等行业。受到危机影响较小的行业包括:公共设施、基础设施行业,基本生活类产品制造业(食品、农副产品加工)、生活业(医疗保健、康体可能有大幅提高)、机械加工制造业、电子、电器。在危机中出现机遇的行业:技术服务业、创意产业、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环保及再生资源等产业,以及教育产业等。
我国出口商品的结构性矛盾将很突出。首先,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与世界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相类似,某些传统出口商品特别是纺织品及服装出口与这些国家基本上处于同一竞争层次上。例如,我国的“两纱两布”出口,其出口质量是国际公认的免检商品,出口量很大。但现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巴基斯坦的质量和卖价已优于我国。而且,国际市场对“两纱两布”的需求量也有一定的限度,因而,谁的竞争力强,谁占的市场份额就大。这对约占我国“两纱两布”出口总量70%的大型国有企业是一个挑战。其次,我国出口的目标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例如,世界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2007年我国纺织品出口市场份额,中国香港占40.77%,日本占13.08%,美国占9.28%,三者合计占我国纺织品出口总额的63.13%。同年,我国服装出口到日本的金额占我国服装出口总额的32.46%,中国香港占26.42%,美国占12.82%,三者合计占我国服装出口总额的71.7%。由于日本、韩国、东南亚国家的货币贬值,将给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生产企业和外贸公司带来更大的压力。我国出口正受到来自这些国家越来越激烈的挑战。
房地产市场经历重大调整将导致银行不良贷款增加。在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下滑趋势中,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冬天”和银行不良贷款风险将在2008年末与2009上半年开始显现。自楼市调整以来,开发商现金流不足现象,就已逐渐暴露出来。为了筹集现金,国内部分房地产开发商已开始降价销售。8月份,反映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指数首度较前月下滑。目前,中国各地房价下跌现象越来越普遍,房地产投资进一步萎缩。可以预计,伴随商品房成交量的持续下滑,购房者持币观望心理增强。空房率持续增加与毛利率下降,将进一步导致开发商面临现金流短缺的困扰银行业中的房地产不良贷款风险也将大为提高。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鼓励投资的领域,而且受关税政策调整影响较少,现在应当加强创汇农业利用外资的力度。据联合国数据显示,主要商品价格在金融危机之后下降5.9%基础上再下降3.9%左右,其中食品平均价格将下降8.3%,小麦价格降3%,玉米价格降2.5%,大米价格降6%,食油价格也在下跌,羊毛、棉花、木材等价格均有所降低。但是茶叶、咖啡和可可的价格将会上升。因此,我国可适当进口需求多而价低的小麦,扩大出口高附加值和高效益的农产品。以利国际收支平衡。纵观农业国家农产品对外贸易,泰国的谷物出口量较大,但以稻米为主,还有天然橡胶和鱼贝产品出口,对我出口影响不大,而该国的成衣与鞋类出口与我乡镇企业的产品有
竞争;马来西亚主要出口商品为天然橡胶、植物油、原木及木制品,均为我国进口所需要;印度尼西亚出口以原油、天然气和胶合板为主;越南以大米、咖啡出口为主;印度以宝石和茶叶出口较多,与我有竞争;日本食物自给率只占70%左右,需进口较多的产品。我国对日出口总额中,农产品约占15%。因此,我国需要尽力扩大高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如茶、蔬菜、鱼、肉等食品及纺织、手工艺品和加工品)出口,并加大出口退税力度,扩大出口退税范围,提高出口退税率,同时还需加强对出口信贷的支持,以利增强竞争能力。为加速实现农业产业化步伐,可适当进口农产品加工设备,应给予减免关税的优惠。
【关键词】对外贸易;国际;经济形势;变化
一、 前言
我国的改革开放目前已经经过三十多年的岁月,我国对外贸易与全球经济的互动性、同一性趋势日益增强,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日益加深,但是机遇与风险总是并肩而来,我国对外贸易需要面临的国际风险日益增多,外部环境更加恶劣和复杂,国际经济形势变化要求我国对外贸易调整增长方式,又好又快地推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
二、加快建立促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服务平台和政策体系。
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完善和建立起可预测、透明、稳定的保险、外汇、信贷、财税等政策体系,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健全相关的法规、法律,减少重组成本和资源流动,明确政府对企业参与到全球化竞争的投资风险保障、税收减免优惠、融资支持等鼓励政策,有效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努力帮助各类进出口企业有效规避经营风险和政治风险,解决它们在国外发展所面临到的困难,及早建立高效率、全方位的企业服务机构,尽量避免企业承受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和损失。
三、尽快实现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
从日元、欧元、美元等货币的国际化历程表明,货币国际化的必经之路和最初表现就是将其作为结算货币在跨境贸易中应用。我们应该将其看作是一个复杂的渐进过程,必须采取渐进的方式来将其实现。目前我国人民币已初步具备国际化,已经基本实现资本项目部分可兑换、经常项目可自由兑换的基本条件。2010年12月15日,人民币在俄罗斯实现首次境外直接挂牌交易。同期,尼日利亚央行把人民币列入法定外汇交易货币,2011年1月起可在外汇市场进行公开交易。作为发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方式之一,银联卡支付范围也继续扩大,截至2010年11月,境外业务开通国家和地区已达98个,进一步促进了贸易、投资和居民消费便利化。中国人民银行应尽快研究制定相关的政策来有效顺通人民币结算渠道,合理规划国家支付体系,为我国人民币支付体系的科学发展提供政策的指导。继续依法加强支付体系监督管理,推动非现金支付工具的创新和普及,推动我国证券登记结算系统和银行业金融机构行内支付系统的完善和发展。按期建成运行电子商业汇票系统,对金融基础设施。同时,针对审核出口试点企业资格的环节过多这个问题,笔者建议中国人民银行可以制定表格式审核流程及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出政府各有关机关在接到出口试点企业的申请之后几个工作日必须回复,制定表格式审核流程,提高出口试点企业审核效率。
四、完善调整外资项目和加工贸易
应该严格限制甚至取消那些高污染、高物耗、高能耗的外资项目和加工贸易,发挥加工贸易的产业带动和技术溢出效应,努力提升加工贸易的发展档次和技术水平。同时,还应该根据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政策的要求,增强对外贸易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鼓励提高产业竞争力,大力提高和发展产业配套能力。
五、实施出口品牌战略,提高出口产品和对外贸易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目前我国的对外贸易还大多处于初级加工的水平,在国际竞争上还没有形成品牌意识。笔者建议应该实施出口品牌战略,大力提高商品附加值,制定相关的政策支持体系来帮助企业实现国际品牌发展战略,除此之外,还应该为对外贸易企业提供开拓海外市场的合作、采购和信息平台。
总之,面对后危机时期复杂多变的国际经贸形势及国内外的竞争压力,加快推进对外贸易发展的战略转型,实现从规模速度到质量效益转型,从外生动力到内生动力转型,从市场广度到市场深度转型,从低端要素到高端要素转型的战略跨越。
参考文献
[1]王来健,张琼.徐州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研究[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6(5)
[2]黄攸立.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J].生态经济.2006(1)
[3]刘展新,张军,刘洁清.农业环境污染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8(9)
关键词:国际形势 贸易保护 进出口
2007年下半年以来,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明显变化,受美国次贷危机等因素的影响,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减缓。2009年,各国采取了一系列力度空前的经济刺激措施,世界经济从急跌到企稳回升,开始由衰退走向复苏。2010年世界经济整体将实现恢复性的缓慢增长,估计全球经济增速在3%—3.5%之间。这次经济危机是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危机后全球经济的快速复苏实现难度较大,发达经济体将进入低速增长期。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的外贸出口受到严重影响,表现在出口增长速度减缓,各种贸易壁垒增多等方面。因此,在新的国际经济形势下,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转变出口贸易增长方式,推动对外贸易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我国的进出口贸易状况
1.我国出口贸易的增长方式现状
我国采用出口导向型战略,出口数量多,贸易顺差大,从1990年起我国进出口贸易基本连年顺差。由于受欧美经济复苏的节奏较慢以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影响,2010年3月份我国进出口贸易首次出现逆差,其中出口1121.1亿美元,进口1193.5亿美元,贸易逆差为72.4亿美元。
2.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
从出口来看,据商务部统计,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已经从初级产品为主转变为工业制成品为主。至2006年,工业制成品占出口比重已经上升到了93.6%,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我国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工业制成品出口增长来拉动。货物贸易占据主流,机械加工制造及服装等轻工业出口,处于顺差优势,在金融危机之后,国际需求整体疲软,我国加工贸易面临加强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从进口来看,中国依赖进口的产品有两大类:一类是石油、铁矿石、铜精粉这三种最重的工业原料对外依存度相当之高;一类是大豆、食用油这两大类农业产品对外依存度非常高,尽管中国这五大资源性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五前,却仍需大量进口。且随着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步伐的不断加快,对重要资源能源,基础原材料以及大宗消费品、高科技产品的进口需求仍将延续快速增长势头。目前我国正在调整优化进口贸易结构,促进我国进出口贸易健康发展。
二、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我国进出口贸易的调整措施
1.降低国内企业对外贸的依存度,积极扩大内需
我国商品出口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对国外市场过度依赖。如对美国的家具出口占到我国家具出口总额的60%。引起了美国相关部门的警惕,因而对中国的出口便开始以各种方式进行限制。企业在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国内市场的开拓,注重内需的发展,以减少国民经济增长对外贸的依赖,弱化世界经济起伏动荡对中国经济的不利影响,从而使得中国经济更加健康的发展。
2.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推进贸易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长期以来,我国外贸出口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生产的低成本,缺少技术创新,深受以美国为首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影响和危害。改变传统的对外贸易发展方式,提高质量、档次,推进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加强新技术的研制,改善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增加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制订国际品牌发展战略,培育自有出口品牌,提高商品附加值,推进名牌展会建设,发展自主知识产权。提升中国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创新性是当务之急,关系到中国对外贸易的持续发展。
3.稳定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减弱人民币升值预期,消除汇率传导因素
美国次贷危机加速了美元贬值,使得人民币升值速度有所加快,令中国出口企业处于前所未有的困境。我国外贸出口企业应着力增强其汇率风险意识,增加结算币种,并学会运用更多的汇率避险工具来规避和管理风险,增强消化汇率升值而带来成本风险的能力。
4.大力促进服务贸易发展,注重服务质量
服务业生产效率是一国经济活力的重要因素,发达的服务业为货物贸易的快速发展创造条件和提供了保证。要顺应国际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新趋势,推进服务贸易,大力发展来华旅游、技术转让、金融保险、国际运输、教育培训等领域的国际服务贸易。提高服务,以质取胜,树立产品和服务双重质量的思想,即从重视有形产品质量过渡到既重视有形产品质量,又重视附加在有形产品上的服务、维修、送货等无形产品的质量上,即服务的质量上。
5.保持进口与出口平衡发展,重视科技发展,改善部分产品依赖进口的现状
转变只重视出口,忽略进口重要性的惟顺差论。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主要来源于巨额的贸易顺差,为缓解这一压力,必须加大进口力度。首先考虑进口外国先进设备及相关技术和我国稀缺资源,保障国家安全,同时,我国很多高科技产品严重依赖进口,应重视科技进步,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自主研发满足自身需求。
6.加快建立促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体系和服务平台
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建立起稳定、透明、可预测的财税、借贷、外汇、保险等政策体系,明确政府对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融资支持,税收减免优惠、投资风险保障等鼓励政策,帮助各类出口企业有效规避政治风险、经营风险,调整出口退税,对高能耗低附加值商品要减少出口补贴,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促使我国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参考文献:
近几年,全球金融危机与衍生危机对全球经济持续影响,发达国家需求起伏不定,新兴经济体获得了一定时期的发展机会,保持了比较快速的经济增长,市场需求及其潜力对世界经济稳定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几年,中国出口市场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政府及企业特别关注和促进出口市场多元化。现有文献主要从宏观角度描述了新兴经济体特征(Jain,2006;王勋,2011),探讨新兴经济体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和历史作用(姜跃春,2011),分析国际金融危机条件下新兴经济体困境及其出路(李白阳,2012)。可以发现,从微观角度研究新兴市场态势的文献相对比较少。因此,研究新兴经济体市场需求及其市场环境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新兴市场是相对成熟的发达市场而言的一个概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先在2007年的报告中使用了“新兴经济体”概念,并界定了26个新兴市场国家。本文采取IMF的界定,确定除中国外的25个国家作为研究范围(表1)。拓展新兴市场的前提是弄清新兴市场发展态势及其特点。本文采取从企业中了解新兴市场情况的调研方法。2013年8月底,笔者对东莞外贸厂商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对象通过分组抽样方式来确定,从每个镇选取5~10家典型厂商作为问卷调查对象,向30个乡镇(街区)一共发放问卷283份,回收了236份有效问卷。从东莞抽样被访问的样本企业大多是从事加工贸易业务的厂商,他们对新兴市场有比较切实的体验。在这些企业中,港资企业和台资企业分别占比为46.02%和28.76%。美国、日本、欧盟、东盟、韩国、中国内地等的厂商占全部投资商的比例分别为3.54%、7.08%、2.21%、0.88%、2.65%、5.31%(表2)。还有少数投资商来自新加坡、维京群岛、马来西亚、萨摩亚、土耳其、俄罗斯等地。从样本厂商的行业看,东莞样本企业的行业分布广泛,主要有6大类:计算机及信息和电子设备工业,占25.1%;纺织服装、制鞋业,占比13.39%;电器制造业(家电),占比12.97%;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占比12.55%;金属制品业,占比10.46%;家具、家居用品业,占比8.37%。另外,少部分企业涉及到玩具、包装印刷品、玻璃墙等制造业(见图1)。
二、新兴经济体市场需求变化态势
相比于发达国家市场,新兴经济体的市场需求表现出以下特征:(1)新兴经济体发展起步迟,经济规模比较小,发展速度分化比较严重。近几年,属于快速发展的地区主要是东盟、南亚和南美大部分国家,这些国家增长速度都在7%以上;其次,属于慢速增长的国家,特别是东欧国家呈现负增长;再次,处于两者之间的国家,如俄罗斯、委内瑞拉、墨西哥、土耳其等国家的增长速度在1%~5%之间(表1)。(2)市场规模相对较小,进口规模不大,但是变化快。国际金融危机前后,新兴市场的表现都明显优于发达市场。以金砖国家为例,5国货物进口总额在2007~2012年间平均增长9.64%,占世界贸易的比重从11.19%上升到17.33%;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的货物进口的年均增速分别为7.17%、3.92%、13.41%、10.85%和1.08%。从中国角度看,中国与25个国家的贸易额为6,640.42亿美元,占中国外贸总额的17.17%,与其他金砖国家的贸易额占6.5%。(3)市场需求差异比较大。首先,新兴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程度和居民收入差异比较大。新兴经济体发展水平差异大,2012年人均GDP高于1万美元的国家有13个,人均GDP处于极低水平(4,000美元)的国家有5个,收入水平及其消费能力呈现较大差异(表1)。其次,对产品需求层次多。尽管对产品档次总体要求不高,但对低端到高档的各个层次产品都有一定需求。再次,对产品质量及其耐用性能要求较高,从而节约生活支出。从东莞企业经验看,对新兴市场国家消费水平进行评价,68.04%的企业认为较高,25.77%的企业认为很低。93.21%的企业认为新兴市场的居民购买的商品档次属于中档商品,其中中高档消费者占50.49%,中低档消费者占42.72%。可见,新兴市场国家消费者需求层次多,不等于“低而廉”或“低而劣”。(4)超前消费的观念比较强。新兴市场国家消费者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对国际市场也比较熟悉。从东莞企业经验看,有23.7%的企业认为新兴市场居民超前消费意识比较强;有47.52%的企业认为居民属于及时消费类型;也有30.69%的企业认为其居民看中未来消费,喜好储蓄。从购物方式看,有26.45%的企业认为居民偏好专卖店购物,69.42%的企业认为居民超市购物比较多,5.79%的企业认为居民喜欢直销购物(邮购),13.22%的企业认为居民通过网络或电子商务购物。(5)新兴市场需求的产品特点。新兴市场进口需求产品从技术密集型的设备、机电产品,到劳动密集型的纺织、机械产品,再到初级型的农产品及食品、矿石等,呈现多元化态势。比如南非2010年进口前3大类商品是机电产品、矿产品和运输设备等,占南非进口总额的55.9%(陈万灵,2013)。新兴经济体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代工生产或贸易需要大规模进口中间产品,比如,5个金砖国家2009年进口中间物品的比重都超过了进口总量的50%。
三、东莞外向型企业拓展新兴市场的状况
(一)对新兴市场的出口状况国际金融危机后,发达经济体经济萎靡不振,市场需求下降,中国企业获得的来自发达市场的订单随之减少,其出路在于积极主动拓展新兴市场,一般有对新兴市场出口贸易和投资两种方式。东莞企业多是外向型企业,其中外资加工贸易企业占多数,其出口市场分布广泛,也主要销往外资来源地,占61.92%;其次是东欧新兴国家,为42.56%;再次是南美与东盟,分别为16.9%和16.39%。显然,东莞企业出口市场的选择由投资者控制,其投资者多来源于具有传统地位的发达国家市场,但是对印度、东盟、南美、非洲、中东、东欧等发展中国家(地区)出口的比例占97.13%(表3),可以说明绝大部分企业向新兴经济体及发展中国家出口。
(二)对新兴市场的投资状况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需求和出口市场不景气,而且东莞要素成本不断上升,对此,有部分企业选择“转单”,一是把订单转向内地,二是转向中国以外的地区,比如东南亚地区。在调查中,样本企业当被问及“若扩大生产规模是否愿意向外迁移转厂或转移订单”时,只有40家厂商考虑向外迁移转厂或转移订单,仅占受调查厂商数的19.51%,可见,只有少部分企业愿意“走出去”对外投资。这部分企业选择“外迁”的原因有多种:66.86%的企业认为工资成本上升,39.64%的企业认为原材料价格上升,27.22%的企业认为土地使用成本增加,还有人民币升值及其汇率成本上升,环保要求严格,技术更新改造对技术工人要求高而导致技术工人短缺,迁入内地物流成本增加,政策和制度环境不理想,知识产权受侵害等原因(表4)。
(三)拓展新兴市场的风险和挑战1.新兴市场国家的社会文化差异的挑战大多数新兴市场国家的社会文化比较复杂,既有本民族的文化,又受到外来文化影响。许多发展中国家曾是老牌发达国家的殖民地,其语言、文字、文化、风俗、观念及其政治社会制度比较复杂,成为中国企业进入新兴市场和经营管理的障碍。其次,中国一些境外投资失败的教训显示劳工风险和管理团队风险比较大。这些国家的观念、情感体系、生活方式的差异和劳动法规都会成为企业在当地运营的重要风险。2.新兴市场国家市场机制不完善的风险新兴市场国家大多数属于转型国家,充满着风险。一是商品市场发展和金融市场不完善,出口风险增加,交易成本比较高,不利于中国企业的出口。二是市场法律法规不健全、进口企业信用较差等都会为出口带来不稳定性,面临很大的信用风险。三是外汇管制很严,阻碍了中国企业开拓新兴市场。四是交通运输、金融服务、保险等服务水平较低。五是对新兴市场国家投资所遭遇的经营管理风险,包括劳工风险、财务风险、技术风险、本土化过程中的管理风险等。3.新兴市场国家当地法制环境和社会秩序的挑战一般而言,新兴市场国家在交易行为上重合同守信用,社会秩序良好。从东莞企业经验看,40%的企业认为新兴市场当地社会秩序良好,53.04%的企业认为社会秩序一般,也有4.35%的企业认为当地社会秩序混乱,甚至有2.61%的企业认为社会动荡不安,风险较大。其次,新兴市场国家当地法律与社区规则并行,居民有,22.41%的厂商认为宗教规则影响交易,41.38%的厂商认为新兴市场国家遵循法制。4.产品出口的挑战:与新兴市场国家产品相似而引起的贸易摩擦中国出口产品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结构相似,易受到新兴市场国家的贸易制裁。发展中国家大多实施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为了保护国内的产业发展,多采取反倾销、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措施,抑制了中国出口贸易的发展。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后,新兴市场国家大多采取扩大内需的政策,一些国家采取了反倾销调查来阻碍相似产品的进口,比如印度、巴西、阿根廷、俄罗斯和墨西哥等纷纷效仿美国,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5.投资的挑战:“走出去”的政治及体制障碍国际金融危机后,新兴市场国家进口虽受到一定抑制,但比较欢迎外来投资,希望与外来投资合作,但其政治、法律环境、经济体制和监管体系对外资有一定的抑制。厂商对当地政治文化、法律环境、经济制度缺乏足够了解,信息渠道不畅通,投资风险增大,一是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属于体制转型国家,政局动荡,这些因素阻碍双边贸易顺利发展;二是一些新兴市场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正处于过渡期,其政府行政、政策和法律限制多,产品出口和对外投资的运营风险扩大。6.面对陌生的新兴经济体营商环境的挑战对新兴市场国家进行了考察的厂商对当地营商环境的看法不一。关于新兴经济体政府行政管理及服务,大多数厂商认为当地政府行政效率高,60.98%的厂商认为当地政府“廉洁高效”,16.26%的厂商认为当地政府“重人情轻规则”,13.01%的厂商认为“官员腐败”。关于当地社会秩序的看法,40%的厂商认为“社会秩序非常良好”,53.04%的厂商认为社会秩序一般,只有6.96%的厂商认为社会混乱和动荡不安。关于商业交易秩序,90.6%的厂商认为当地商业重视交易合同和守信用,4.27%的厂商认为当地商业信守口头承诺,6.83%的厂商认为当地商业轻履约和经常违约。这是因为每个新兴经济体的营商环境不同,弄清新兴经济体营商环境是一个比较困难的事情。所以,中国企业拓展新兴市场必须克服企业自身发展制约因素、市场转换的融资障碍、社会文化障碍、体制与法制障碍、国内支持政策不足等,才能化解这些障碍或不足所带来的各种风险和挑战。
四、中国企业的选择:东莞拓展新兴市场的经验
(一)转变对新兴经济体市场的认识1.树立国际化经营理念,满足目标市场需求拓展新兴市场的企业必须关注新兴市场需求变化,满足目标市场需求。一是不断研发适应目标消费者需求变化的新产品;二是通过创新产品、改善质量和售后服务等整体营销方式建立品牌,提升产品的市场影响力。2.尊重新兴市场消费者选择,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东莞企业借助当地政府和民间组织力量,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搞好企业公共关系,树立良好的产品形象。一是参加公益事业,积极承接公益捐赠产品的生产,树立正面形象;二是积极努力承接当地政府公共项目;三是积极参与社会活动项目,宣传企业及产品;四是进入当地社会网络,做好与客户的交流和沟通,充分了解客户的需求,融入当地市场;五是加强售后服务。加强对客户技术方面的沟通和支持,及时反馈信息,在产品质量、技术服务等方面切实做好公司的差异化服务。
(二)扩大进入新兴市场的路径1.市场进入策略:构建关键市场基地在进入新兴市场之初,必须集中力量拓展某个“关键”市场,然后带动区域市场。与欧美传统市场激烈竞争相比,新兴市场地区经济发展潜力大,市场进入难度低。东莞有几家企业反映迪拜、南非等这类市场进驻成本低,以此作为代表,集中投入,完善交易基础设施,推动信息、渠道、市场推广、培育消费者人群等活动。2.设立境外,完善营销网点在新兴市场设立销售网点,可以节约开拓市场的成本,提高品牌在当地的知名度。寻求商是开拓的有效路径,正确选择国际商是拓展新兴市场的关键。东莞一批企业通过境外商打开新兴市场。比如,东莞华尔泰公司通过商完善的销售渠道和营销网络,把产品源源不断地销往20多个国家。东莞英伟实业有限公司通过与百年企业斯爱琳公司建立合作关系,目前其产品基本覆盖整个南美市场。东莞环球石材公司在中东地区驻点开辟市场,先后承接了世界上最豪华的八星级酒店项目。3.跨国建厂,构建境外生产基地在境外建厂是拓展新兴市场的重要渠道。利用当地原材料和廉价劳动力,享受优惠政策,降低贸易成本,有利于拓展市场。东莞华宝鞋业在非洲埃塞俄比亚利用当地廉价劳动力,享受当地零关税优惠政策,设立工厂,产品销往欧美地区。东莞中展矿业公司在非洲尼日利亚开矿设厂,通过与当地政府和地方势力不断加强沟通联系,融入当地,不断稳固企业根基。4.推进“抱团出海”模式,完善境外产业链东莞加工贸易企业抱团已经由最初的组团采购、参加展会逐渐向具有实体性质的企业集团转变,由政府牵头、行业带头逐步向企业自发、主动抱团方向发展。比如东莞2013年成立了LED专利联盟,以企业抱团模式积极应对境外知识产权风险。“抱团出海”主要方式为:抱团采购——统一招标,降低采购成本,扶持配套企业做大做强;抱团营销——同类产品品牌众多,产品同质化严重,可以组团参加展销会、投放广告等;抱团销售——很多企业由于实力原因无法打开国外市场,可以选择代表性城市,组团设立营销点,拓宽销售渠道。5.加强民间贸易战略民间贸易是构建和完善多层次的经贸合作交流平台的重要部分,利用民间贸易方式能促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民间贸易规模比较小,但是积少成多,成为加工贸易产品的重要出口途径。首先,在新兴市场国家开办中国商品专卖商贸城。其次,在中国境内开办方便外国商人选购的国际采购中心,促进中国产品民间贸易发展。比如广州有非洲商贸城、韩国商贸城等,东莞虎门服装城为采购商品的商务人士提供过境便利。现在每年来华旅游和商务的外国人大约3,000万人次。可以把放宽外国人过境免签、双方互免签证的适用范围扩大到新兴市场国家,并将外国人72小时过境免签从机场扩大至海陆空口岸,方便外国人来华旅游、商务谈判、采购货物等,促进民间贸易发展。
上半年经济运行的重要变化之一是,就是轻重工业的增长差距、国内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增长差距有所减小,经济运行的协调性明显改善。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6.4%,其中重工业增长16.9%,轻工业增长15.4%,重工业快于轻工业增长1.5个百分点,而去年同期重工业增长快于轻工业增长4.1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轻重工业的增长差距比上年同期减小了2.6个百分点。同时,今年上半年国内需求中的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平零售额增长幅度的差距也明显缩小。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4%,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3.2%,两者的差距为12.2个百分点,而去年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则分别增长28.6%和12.8%,两者的差距为15.8个百分点。同去年相比,今年两者的增长差距减小了2.6个百分点。轻重工业增长差距的缩小,特别是投资和消费需求增长差距的缩小,说明国民经济运行在向协调的方向发展,经济运行中依靠重工业拉动经济增长和依靠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状况有所改善。
2 投资、消费、外贸净出口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贡献格局发生明显变化
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GDP的增量中,投资的贡献有所减小,消费和外贸净出口的贡献明显增大。根据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计算,今年上半年GDP比去年同期增加了837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加了6813亿元,投资的增加额占GDP增加额的81.3%;上半年零售额增加了4361亿元,零售额增加额占GDP增加额的52.0%;上半年外贸净出口的增加额为3540亿元,外贸净出口的增加额占GDP增加额的42.2%。既投资、零售额、外贸净出口对GDP增加额的贡献率分别为81.3%、52.0%和42.2%(由于投资、零售额、外贸净出口不是GDP的全部,因此三个贡献率之和不等于100%,下同)。而去年同期GDP的增加额为7970亿元,其中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84.5%,零售额增长的贡献率为35.8%,外贸净出口的贡献率为-7.1%。比较可知,今年上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投资的贡献率减小了3.2个百分点,零售额的贡献率增加了16.2个百分点,外贸净出口的贡献率增加了49.3个百分点。投资、零售额、外贸净出口对 GDP增加额的贡献率差距明显减小,三者的贡献率在向相对平衡方向转变。说明今年经济增长中三大需求的作用有所改善,消费和外贸出口的作用在增加,初步扭转了仅靠投资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
3、汽车产业进入调整期,房地产投资增幅逐月下降,引发相关需求增长的减缓
今年以来,作为目前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之一的汽车行业进入调整期,1-5月份全国汽车产量仅增长4%,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24.2个百分点,其中轿车生产量比上年同期增长0.9%,增幅下降36.7个百分点。同时另一个支柱产业房地产行业投资增幅明显回落,上半年房地产投资累计增长23.5%,增幅比上年同期减小5.2个百分点。从各月房地产投资增幅变化来看,1-2,1-3、1-4、1-5、1-6月份累计增长分别为27%、26.7%、25.9%、24.3%、23.5%,总体上呈现增幅逐月减慢的态势。由于汽车行业进入调整,以及房地产投资增幅的下降,对上游的钢铁、建材等行业需求产生较大的影响,使上游产品价格上涨的需求动力明显减小,使相关的上游产品价格出现下降。目前建筑用钢材价格已经连续3个月下降,建筑用钢材价格比年初价格已经下降了6%以上,一些品种的价格每吨比年初下降了1000元左右;往年供应紧俏的板材也出现了明显的价格下降,7月中旬比年初的价格下降了7%左右。这一变化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4、对外贸易额增幅明显减小,贸易进出口的增长格局发生变化,外贸净出口额大幅度增加
上半年进出口总额6450亿美元,同比增长23.2%,比去年同期减慢15.9个百分点。同时,对外进出口的增长格局发生变化,由去年的高进高出,转变为今年的高出低进,外贸顺差大幅度增加。上半年外贸出口3423亿美元,增长32.7%,增幅比上年同期略减3个百分点;进口3027亿美元,增长14.0%,比上年同期减慢28.6个百分点。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396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464亿美元,是近几年同期增加最多的,也是历史上同期贸易顺差最大的。高出低进的外贸格局,虽然增加了贸易顺差,缓解了国内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使今后的出口增长面临较大的困难。
5、价格总水平涨幅减缓,通胀压力减轻
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3%,涨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3个百分点。从各月份价格的涨幅变化来看, 1-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分别上涨1.9%、3.9%、2.7%、1.8%、1.8和1.6%,价格涨幅呈现总体回落的走势。从居民消费价格的环比走势来看,1-6月份分别上涨0.6%、1.8%、-0.9%、-0.3%、-0.2%和-0.8%,环比价格涨幅同样呈现总体回落的走势。影响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结构性因素也有所变化,食品价格上涨对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作用有所减小,服务价格上涨对价格总水平上涨的影响增大。上半年食品价格上涨4.4%,涨幅比上年同期降低4.2个百分点,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1.4个百分点,小于去年同期1.4个百分点。上半年服务价格上涨3.5%,涨幅比上年同期提高1.5个百分点,对价格总水平的拉动作用由去年的0.5个百分点增加到0.8个百分点。从价格运行的特点来看,价格总水平涨幅的回落主要是粮食等食品价格涨幅回落的结果。而价格总水平上升的主要驱动因素则由去年的以粮食等食品价格上涨带动为主,正在向以食品及服务价格两方面上涨带动为主,但食品价格的带动作用在明显减弱,而服务价格上涨的带动作用逐渐增强。总体上看,价格总水平运行仍然保持温和上涨的态势,且价格上涨的趋势有所减缓,通胀压力减轻。通货膨胀压力减轻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是生产资料销售价格持续加速上涨的势头得到控制,价格上升幅度明显下降。上半年生产资料销售价格累计上涨5.6%,涨幅比上年同期减小8.5个百分点,且各月价格涨幅呈现明显减小的变化态势。
6、企业利润增幅明显减小、亏损大幅度增加
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比去年同期增长15.8%,增幅比上年同期减少27.9个百分点。其中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全行业亏损,1-5月份净亏损10.3亿元;化纤行业利润下降44.4%;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利润下降48%;建材行业利润下降31.3%;电力行业利润下降18.8%;电子通信行业下降7.3%。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长56.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亏损企业亏损额增长77.5%,而去年同期分别为增长0.4%和下降8.9%。上述情况说明,由于石油、煤炭等基础产品价格的大幅度上涨,企业的利润大幅度减少,而亏损在大幅度增加。而且,企业经济效益的下降,不仅仅是下游行业的普遍现象,许多上游行业也同样出现了经济效益下降的现象。随着石油、煤炭价格的进一步上涨,以及电力、运输价格的上升,企业经济效益下降的现象将更加严重和广泛,对此应高度警惕。
7、粮食价格出现下降,化肥等农资价格上涨较快,给农民减负增收增加了困难
今年4、5、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中粮食价格同比连续出现了1.7%、1.6%和1.1%的下降,4、5月份粮食环比价格连续出现了0.1%和0.3%的下降。6月下旬,中等混小麦全国平均收购价格为、中等红小麦价格、中等白小麦价格、早籼稻价格、晚籼稻价格均比年初有所下降。目前新粮尚未大规模上市,粮食收购价格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在新粮大规模上市时,价格将进一步下降,这将影响今年农民的收入增长,对此应及早采取应对措施,稳定粮食收购价格,确保农民的收入增长。
同时,化肥价格上涨过快,农民增加生产负担较大的影响。尽管今年国家采取了许多措施抑制化肥价格的上涨,但由于生产成本的上升及需求的增加,今年以来化肥价格上涨幅度仍然较大。根据各地价格监测机构的监测,6月30日国产尿素的平均价格超过了1962元/吨,比上年同期上涨了343元,涨幅为21.2%,比年初上涨118元,上涨幅度为6.4%。全国有8个省、区、市尿素的价格超过了2000元/吨,最高的价格达2180元/吨。而且,化肥价格进一步上涨的压力仍然很大,这将对今年农民的增收带来一定的压力。
8、生产资料出厂价格走势与生产资料销售价格走势背离,价格运行更加复杂
目前生产资料出厂价格与生产资料销售价格的运行出现了反向变化,即生产资料出厂价格涨幅明显高于去年,而生产资料销售价格涨幅明显低于去年,且有回落的运行态势,两者呈现反向变化态势。这是在本轮价格上涨以来(2002年11月起)出现的新趋势。1-6月份,生产资料出厂价格、采掘工业品出厂价格、原材料工业品出厂价格分别上涨7.7%、26.7%、11.1%,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1.8、17.2和3.8个百分点,其中5月份生产资料出厂价格、采掘工业品出厂价格、原材料工业品出厂价格分别上涨8.2%、34.1%和11.1%,基本为今年的最高涨幅,这必将对后期生产资料销售价格总水平上涨产生一定的影响。与此相对应的是,生产资料销售价格涨幅出现明显回落。今年1-6月份,生产资料销售价格上涨5.6%,涨幅比上年同期回落8.5个百分点。其中5、6月份生产资料销售价格比上月下降1.0%和1.4%。另据全国价格监测机构的监测,钢材交易市场价格已经连续3个月下降,目前多数钢材价格已经低于年初的价格,其中建筑用钢材价格比年初已经下降了6%以上,板材价格下降7%左右。这种生产资料出厂价格与销售价格走势相反的现象,一方面说明价格上升的成本压力增大,一方面说明价格的需求拉动作用在减小。这种变化趋势预示着经济和价格的运行可能面临新的变化,应引起密切关注。
9、货币供应量增速和信贷增速明显减缓,减轻了价格上涨的压力,但6月份货币供应量增速和信贷增速明显加快
上半年的前5个月货币供应量增速和信贷增速整体明显减缓,6月份才出现较快的增长。今年5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同比增长14.6%,增幅比上年同期降低2.9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同比增长10.4%,增幅比上年同期降低8.2个百分点。5月末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4%,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6.2个百分点。但在6月份之后,货币供应量增速和信贷增速明显加快。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 2)余额为27.6万亿元,同比增长15.7%,增长幅度比去年同期低0.5个百分点,比上年末和今年5月末各高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 1)余额为9.9万亿元,同比增长11.3%,增长幅度比去年同期低4.9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2.3个百分点,比上月末高0.9个百分点。6月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本外币余额为19.9万亿元,同比增长13.2%,增幅比上月提高0.7个百分点。
10、经济运行的国际环境发生了变化
[关键词]电力变压器;经济运行;策略
中图分类号:TM4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9-0064-01
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运行的主要设备之一,在电力系统中应用广泛,其经济运行效率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成本和效益。在变换电压及传递功率的过程中,自身要产生有功功率损耗和无功功率损耗,同时又随着负载的变化而产生非线性的变化,变压器的损耗在电网中的线损所占的比例较大,尤其是轻负荷时占的比例更大。因此,必须根据变压器的有关技术参数,合理地选择变压器的负载率和运行方式,加强变压器的运行管理,降低变压器的运行损耗。
1 变压器工作原理
变压器的一次绕组(一次绕组)与交流电源接通后,经绕组内流过交变电流产生磁通,在这个磁通作用下,铁芯中便有交变磁通,即一次绕组从电源吸取电能转变为磁能,在铁芯中同时交(环)链原、副边绕组(二次绕组),由于电磁感应作用,分别在原、二次绕组产生频率相同的感应电动势。如果此时二次绕组接通负载,在二次绕组感应电动势作用下,便有电流流过负载,铁芯中的磁能又转换为电能。这就是变压器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源的电能传递到负载中的工作原理。
2 变压器经济运行制约因素
2.1 用电负荷重
大多数220kV变电站和部分110kV变电站负荷较重,无法进行经济运行。在夏季、冬季用电高峰期间,电网负荷与供给需求不断提高。在这一过程中,保电任务重,经济运行时段受限。在规律性用电高峰期时保电任务繁重,无法开展经济运行。另外重大检修方式下,供电压力较大,从电网安全和供电可靠性出发,也不适于开展经济运行。
2.2 电力变压器的切换耗能增加
在两台变压器共同运行的情况下,往往需要频繁切换变压器,不利于安全。同时,部分地区电网负荷峰谷差大,负荷率低,依据经济运行方案要求每日需切换主变,对设备要求较高,由此带来的设备使用寿命减少及故障检修与经济运行要求相悖,对经济运行工作的展_带来不利影响。
2.3 变电技术手段滞后
技术手段的落后一直是制约着电力变压器经济运行的关键因素。目前,在主变的经济运行计算分析和经济运行点确定工作中,人工仍旧占很大比重,缺乏技术可靠性。另外,目前变压器经济运行方案的执行,主要是以负荷变动为依据,在变电站值班人员与调度员的配合下,了解负荷变化,从而进行主变经济运行,这种方式自动化程度低下,同样缺乏可靠性。
3 变压器经济运行的方式
选择变压器的容量机台数时,应根据计算负荷,负荷特性,生产班次等条件进行选择。对负荷率很低(正常使用时小于30%),而且损失率又很高,通过计算是“小马拉大车”的变压器,应予以调整或更换。根据计算负荷,对重载负荷(80%负载率)通过计算证明不利于变压器经济运行的变压器,可以放大一级容量来选择变压器,以降低其负载率和损失率。向一、二类负荷供电的变压器,当选用两台变压器时,应同时使用,以保证变压器的经济运行。对采用多台变压器的厂房,其配电系统设计,应根据负荷情况,有切换每台变压器的可能,通过调整使参数好的变压器处在运行状态,参数差的变压器处在备用状态,以实现变压器的经济运行。对于夜间或节假日不用的变压器,可把其中不能停电的负荷集中到某一台变压器上,设置专用变压器供电,停用其它变压器,以利于节电。不允许变压器长期空载运行。
4 变压器经济运行的实现方法
由于变压器自身的技术特性不同,技术参数有优劣之分,因此在一开一备的变电所,应选择综合功率损耗小的变压器运行,按照变压器经济运行条件,确定各台变压器的经济运行区,合理界定“大马拉小车”,选择最优的变压器运行方式,调整变电所的技术特性差异大的变压器,使技术特性优的变压器经常运行,技术特性差的变压器处于备用;用闲置的特性优的变压器替代运行性劣的变压器。
变压器并列运行时,应选择最优的变压器组合。一般而言,变电所内有N台变压器,根据负荷情况,需M台并列运行,可有CNM种组合方式,通过计算,可以找出其中的最优组合,以便选取最佳运行方式。
变压器分列运行时,要通过科学计算,确定单台运行(又称为共用变压器)或分列运行的临界条件,以确定其经济运行区。分列运行的变压器,其负荷之和是变化的,不能简单的按两台变压器负载之和选择单台变压器的运行方式。通过计算可以得出,在某些变电所,负荷之和较小时分列运行合理,负荷之和较大时反而共用一台变压器,即单台变压器运行合理,因此,不能简单地说轻载时停运一台变压器就能节电。
根据负荷变化,调整变压器的运行方式。对负荷波动大的变电所,要合理调配或安装不同容量的变压器,界定这些变压器的经济运行区,根据负荷变化使其交替运行。在某些变电所,虽然两台变压器容量不同,但低负荷时用单台小容量变压器不一定合理,高负荷时用单台大容量变压器也不一定合理。其经济运行区应通过计算得出定量的界定。相邻的两台或多台变压器分别供电时,应根据负荷变化规律和这些变压器的技术特性,让其中的某台变压器单独供电。
功率因数稳定在一个合理的较高值已是电力系统的一项极为重要的节电措施。因此采用提高功率因数和降低变压器运行温度的措施,可使变压器运行在最佳工作状况或接近这个状况。
结语
对于变压器的经济运行应根据变压器现有的技术参数结合实际负荷情况及现场情况,选择合理的变压器运行方式及变压器容量,以便能够实现变压器的经济运行,减少变压器的有功功率损耗。变压器的损耗和运行情况直接影响着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所述内容希望对电力企业提高能源的有效利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姜益民.电力变压器运行负压产生原因及危害[J].变压器,2013,(06):60-66.
[关键词] 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超微结构;胶原纤维;大鼠
[中图分类号] R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09-18-02
各种原因造成的面瘫是临床上常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失神经支配会导致骨骼肌细胞萎缩和功能障碍[1],所以面部表情肌萎缩机制逐步得到了研究者的重视[2],但有关于面肌失神经支配后在不可逆萎缩时间程度改变的尚未发现相关报道。因此,我们建立动物面肌失神经支配模型,通过对其超微结构及胶原纤维含量变化及其发生不可逆萎缩机制的研究,最终为临床面神经损伤性疾病判断预后,选择最佳修复时机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与模型的制备
1.2 检测指标与方法
1.2.1 肌组织Masson染色光镜观察 选用纵切面切片,用BI2000医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胶原纤维和肌细胞面积比。
1.2.2 肌细胞超微结构电镜观察 将眼轮匝肌,切成1 mm的小粒,浸入2%戊二醛前固定。再经1%锇酸后固定,丙酮系列脱水,618环氧树脂包埋,超薄切片机切片,片厚0.05?m。经醋酸铀和枸橼酸铅双染色后,用JEM-1011透射电镜观察肌纤维超微结构变化、照相。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Masson 染色
2.2 透射电镜
正常组肌肉肌原纤维排列整齐,Z线清晰,线粒体均匀分布于肌原纤维之间,排列规则,未见溶酶体。术后1周组肌细胞的线粒体、细胞核及肌质网的改变不明显。术后2周组肌细胞的线粒体及肌质网轻度扩张,Z线较清晰,线粒体嵴变短,细胞核轻度扩大,糖原颗粒减少,染色质结构疏松,溶酶体少见。术后4周组,肌细胞线粒体较明显肿胀,Z线模糊,线粒体嵴变短或消失,肌质网扩张,细胞核变化不明显,糖原颗粒减少,溶酶体增多,染色质结构松散。术后6周组,肌丝肌节排列紊乱,肌质网扩张明显,肌细胞线粒体退化数目减少,部分空泡化,糖原颗粒减少,内质网扩大,肌原纤维紊乱,有断裂及融合的现象,细胞核略大,细胞核染色变浅,有空泡出现。
3 讨论
骨骼肌的发生、功能和结构的维持均受运动神经支配和调节,一旦失去神经支配,骨骼肌必然会出现体积变小、收缩功能丧失等肌萎缩变化[4],通过对萎缩肌肉的组织学观察发现[5-6],骨骼肌失神经支配后肌纤维间胶原纤维增生,结缔组织积聚,毛细血管及其他小血管被多层致密胶原围绕,使其与相邻肌纤维分离,极大地影响了血管床和肌纤维间的物质交换,也影响了再支配过程中神经轴突的长入和延伸。Lu等[7]的研究表明,增生的胶原纤维可能是再生神经重新支配骨骼肌的一个物理屏障,使神经无法与变细的骨骼肌纤维接触,造成失神经骨骼肌功能恢复不佳。我们研究发现,随肌组织失神经时间的延长,胶原纤维增多,肌肉萎缩越明显,可作为反映失神经后肌肉形态学的重要变化的指标。骨骼肌失神经支配后数小时可出现神经终板肿胀、线粒体破坏及突触数量减少等。随着失神经时间的延长,这些改变进一步加重,肌纤维进行性萎缩变细,肌丝、肌节的排列在不同的部位存在不同程度的紊乱[8],影响骨骼肌细胞的能量代谢,从而促进了失神经骨骼肌的萎缩[9]。
综上所述,面肌失神经支配后,随着失神经时间的延长,胶原纤维增多、肌肉萎缩越明显,并且随着失面神经时间的延长呈递增趋势。随失神经支配时间的延长肌组织超微结构逐渐紊乱且功能减退丧失,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补救措施,将导致不可逆性的损害。肌组织失神经损伤时间越长,损伤越严重,应在发现损伤后尽早修复,以恢复面神经支配功能。
[参考文献]
[1] 姜浩,徐建光.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研究现状[J].国外医学(骨科分册),2002,23(1):12-14.
[2] Maya G,Sardesai,Kris S Moe.Recent progress in facial paralysis:advances and obstacles[J].Current Opinion in Otolaryngology & Head and Neck Surgery,2010,18(4):266-271.
[3] Moran LB,Graeber MB.Facial nerve axotomy model[J].Brain Res Rev,2004,44(2-3):154-178.
[4] 田峰,田立杰,季相禄.抑制胶原纤维合成延缓失神经支配骨骼肌[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7,6(21):561-564.
[5] 徐建广,顾玉东.失神经支配骨骼肌退变组织形态学及电生理实验研究[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1999,13(4): 202-205.
[6] Bobinac D,Malnar-Drago jevic D,Bajek S,et al.Muscle fiber type composition and morphometric properties of denervated ratextensor digitorum longus muscle[J].Croat Med J,2000,41(3):294-297.
[7] Lu DX,Huang SK,Carlson BM,et a1.Electron microscopic study of longterm denervated rat skeletal muscle[J].Anat Rec,1997,248(3):355-365.
[8] 董海,陈晓东,周之德.失神经肌肉的组织、细胞学改变研究进展[J].创伤外科杂志,2004,6(4):306-308.
人口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的成功实施,使中国30年来少生了近4亿人,使总人口达到13亿延迟了4年。但计划生育政策在有效控制人口增长的同时,也加速了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从年轻型到老年型社会,中国仅历经30多年,足足比欧洲国家提前了70年。特别是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着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30多年来,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提高到了2010年底的49.7%;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占比从1978年的70.5%降低到了2009年的38.1%。
“十二五”时期,我国的人口结构将出现根本性变化,即双双越过“人口红利拐点”和“刘易斯拐点”。据蔡昉的研究,2013年或2015年,中国抚养比将降至最低点,约为38%左右,之后随着老年抚养比的迅速上升,总抚养比将逐步提高,预示着“人口红利”向“人口负债”的转变。到2015年,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负增量和城市的正增量将相等,全国劳动年龄人口净增量将为零,之后开始减少,预示着中国届时将越过“刘易斯拐点”。两大拐点的接踵而至,对“三农”和县域也必将产生深远而显著的影响。
(一)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加快,县域居民金融需求趋于多元化
工资性收入近年来一直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最重要因素。2005年以来,我国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速持续高于农民纯收入的整体涨幅,即使是在2009年,金融危机造成大量农民工返乡,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速仍然快于农民纯收入增速。随着“十二五”时期“刘易斯拐点”的到来,我国劳动力变得相对稀缺,农民工找寻工作的等待时间缩短,农民工尤其是有技能的农民工,工资水平将大幅提高。根据“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将超过7%,绝对额将分别超过8310元和26810元。可以预计,一个数量庞大的收入快速增长的县域居民群体正在加速形成。他们不仅有着巨大的资金汇兑结算、保险理财、资金管理的服务需求,还有消费、创业、落户城镇的信贷需求,是新兴的个人客户群。
(二)产业转移不断加快,配套金融服务需求愈发迫切
人口红利弱化,必然伴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东部县域产业将向高端升级,低端制造业向中西部转移,城市产业向县域转移的趋势将进一步加速。2010年,富士康公司布局向中西部倾斜,其背后的主要逻辑就是劳动力成本的考量。可以预见,在专业特色鲜明、品牌形象好、服务平善的县域工业园区、产业集群,转移企业落地;城市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产业链整合;县域优质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规模扩张、技术改造和市场拓展都将加快步伐,孕育丰富金融需求。随着中西部县域工业园区的建设,城乡、区域间产业的转移和整合,东部产业升级等金融需求将进一步释放。
(三)企业用工成本上升加快,县域金融信用风险增加
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将进一步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加剧县域中小企业亏损甚至破产倒闭的风险。据一项针对588家制造业企业的研究显示,人工成本在企业生产成本的占比,从2009年的11.1%提高到了2010年的12.3%,其中工资上涨是推动人工成本上升的最重要因素。从国际比较来看,企业用工成本的上升也将降低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这将加剧县域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从而加大县域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
(四)现代农业发展加快,优势农业金融机遇凸显
“刘易斯拐点”和“人口红利拐点”的到来,要求农业必须依靠更少的劳动力养活更多的消费人口、满足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农业发展依靠科技、依靠资本投入的趋势将更加明显。同时,农村人口的加速转移,为农业规模化经营创造了条件,这些都将加快农业规模化、组织化、集约化的步伐。随着现代农业的加快发展,包括国家主导的水利建设、农田改造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种养大户发展规模化生产,龙头企业的产业整合,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农业生产资料的规模化扩张、产业升级和资产整合等金融需求也将集中释放。从产业重点看,农产品生产加工业、流通、农业生产资料制造业的信贷需求,到“十二五”末,分别有望达到6.3万亿元、1.9万亿元、1.4万亿元。从区域重点看,农产品生产加工金融机遇主要集中在“七区二十三带”,以及东部沿海、大中城市周边、农垦集团等先导农业区;农产品流通金融机遇主要分布在重点物流园区、重要城镇及周边、主产区、主销区的市场集中区;生产资料制造业金融机遇则主要分布在工业园区、大型企业所在地。
资源与环境约束进一步强化
资源紧缺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加上发展方式的滞后,资源的需求急速攀升,约束不断强化。2009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是美国的2.9倍、日本的4.9倍、欧盟的4.3倍、世界平均水平的2.3倍;消费的铁矿石、粗钢、氧化铝和水泥分别约占世界消费总量的54%、43%、34%和52%。为满足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资源进口依赖加重,2009年我国石油、铁矿石等资源的进口依存度都超过了50%。不合理的资源消费,开始敲响生态环境的警钟,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了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环境系统承载能力下降等现象。“十二五”时期,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仍将深入发展,资源环境供给缺口与经济发展衍生的持续增长需求之间的矛盾将更加突出,从而将对“三农”和县域经济金融带来深刻影响。
(一)原材料成本压力加大,中小企业客户信用风险加剧
2007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RB1上涨超过50%。2011年上半年,我国过度依赖进口的铁矿石供给,由于铁矿石价格上涨多支出1041.1亿元,而钢铁全行业利润仅为563.74亿元,销售利润率3.14%,在39个工业行业中垫底。“十二五”时期,大宗商品价格将继续受通胀和实际需求的推动。同时,国内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资源税改革将持续推进,对资源价格也将形成充分支撑,企业成本管理压力将因此进一步加大。原材料成本加大,将明显加剧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风险,也必然会在县域金融的信用风险上反映出来。
(二)“两高一剩”行业发展压力加大,金融风险管理要求更高
为缓解资源、环境的制约,“十二五”规划定下了七大约束性指标,并在落后产能淘汰、主要行业污染治理、资源价格改革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严格措施。2011年9月,国家又出台《“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并提出了50条具体措施。此外,工信部正在研究19个工业产品“十二五”期间的淘汰落后产能指标。其中钢铁行业将淘汰落后炼铁产能7500万吨、炼钢产能4800万吨。2011年18个工业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目标任务中,水泥、造纸、电解铝、钢铁、平板玻璃行业的任务较2010年大幅提高。由于县域“两高一剩”行业占比较高,随着政策的落实,县域相关企业或被迫技术革新,或关停并转,发展风险将进一步凸显。这对金融机构加强“两高一剩”行业金融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推动农产品价格持续上行,农业金融环境趋于改善
从农业资源来看,当前我国1/5的土壤已经受到污染,18亿亩耕地中高产稳产田占比不足1/3;水资源缺口在加大,2010年当年水资源缺口1000亿立方米,至2030年淡水缺口将达到4000~5000亿立方米。“十二五”时期,随着耕地、水资源日趋紧张,加上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农产品价格将长期处于上涨趋势中。随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强化,农业规模化、组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业保险范围的不断扩大,农业金融整体风险趋于下降。
经济增速呈现放缓趋势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连续越过了多个重要关口,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03年中国人均GDP突破“贫困陷阱”,达1090美元;2008年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进入了触发“中等收入陷阱”的敏感期;2010年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进入中等偏高收入国家的行列。“十二五”时期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五年,是中国能否突破“中等收入陷阱”迈向高收入国家、从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的关键时期。
进入“中等收入陷阱”阶段,经济增速放缓是主要特征。从国际看,巴西、墨西哥、阿根廷、马来西亚等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均进入中等收入行列,但直到现在仍在3000美元~10000美元发展陷阱内挣扎;而日本、韩国,分别从1984年、1987年,用12年、8年的时间,顺利越过了3000美元~10000美元“中等收入陷阱”。
导致经济增速放缓的因素,具体来看有四个方面。首先,我国多年积累的流动性过剩问题需要治理。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处于上升周期,货币发行持续增长,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实施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剧了流动性过剩态势。从2003年到2010年,人民币贷款余额从15.9万亿元增加至47.9万亿元。M1和M2年均增速均超过年GDP增速与CPI上涨率之和。其中2009年和2010年M1和M2增速最高。
其次,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出现反复。当前,发达国家失业率持续偏高,债务危机愈演愈烈,陷入债务危机困境的欧元区国家开始向核心成员蔓延,日本的国家信用也遭到降级,甚至美国的标普评级也因债务问题从“AAA”历史上首次降为“AA+”。为解决自己的国内问题,发达国家纷纷推出了再工业化计划,投资储蓄再平衡也在持续推进,这将不可避免地对我国外需增长形成压力。
第三,国内的投资消费结构、政府债务面临调整。这些年,我国总体上投资持续超前增长,而消费却没有及时跟上,过剩产能问题突出。2009年我国投资率和消费率分别为43%、36.7%。尤其是地方政府债务已经处于相对高位,推动经济增长能力受到制约。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10.7万亿元,债务余额占地方政府综合财力74%。其中,“十二五”期间到期债务占比69.8%。投资消费的再平衡与政府资产负债的再平衡,是“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面临的双重挑战。
第四,产业结构有待升级。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层次不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重要因素。另外,我国工业结构不优,虽然制造业产值占据世界的16%,但大多处于产业链低端;第三产业中的商业、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则占40%以上,金融、物流等行业发展滞后。
经济增速放缓,也将对“三农”和县域经济金融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一)县域在扩大内需战略中的地位有望延续,规模化融资面临新机遇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增长动力机制需要重构,扩大内需战略将继续推进。县域居民收入偏低,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空间广阔,仍将是未来扩大内需战略的主要着力点。日本曾经实行过“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从1960年12月启动了一个为期10年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而截至1967年日本提前三年完成翻一番的目标,至1973年公民收入翻了两倍;韩国、日本等国家都不约而同地推进了新农村建设。加速拓展承载着近10亿人口的县域内需,必然催生巨大的金融市场。从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方面看,包括国家级、省级规划的经济区、经济带内的城镇土地开发、公共事业、市政设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有产业支撑、财政支持保障的农村,土地整治、住宅和居民点建设、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均存在巨大融资需求。综合测算,至“十二五”末,县域土地开发、公共事业发展、市政建设的融资需求将超过3万亿元;新农村建设融资需求超过3000亿元。尤其是随着县域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发展,因此带来的相应耐用消费品、住房按揭、汽车、理财、资金管理等金融服务消费也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二)县域产业结构调整将加快,县域金融产业基础逐步夯实
经济增速放缓,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将成为“十二五”时期政策指向的重要领域。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劳动密集型等中低端产业向县域的转移分布,是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路径,也将为县域产业发展带来战略性机遇。特别是在中西部大中城市周边县域、东部发达县域等地区,随着县域商贸集群、休闲旅游业、生产型服务业集群以及新兴产业集群在县域的布局和发展,将衍生出商户支付结算、短期信用、保险理财、金融租赁、无形资产抵押等新型融资需求。
(三)县域需求将遭压缩,低端中小企业金融风险加速释放
宏观经济放缓,必然从就业、产品需求等方面对县域经济形成冲击。大多处于产业链底端的县域中小企业,产能过剩问题将更加突出。以汽车产业为例,据统计,2012年中国14家最大的汽车生产商的总产能将达到2300万辆,但届时需求预计仅达2000万辆,这将对汽车产业的县域相关中小企业产生负面影响。县域产业需求压缩,将对县域中小企业特别是产能过剩、管理落后、缺乏品牌技术的低端中小企业形成挑战,金融风险也会因此加大。
【关键词】 低温环境; 急性心肌缺血; 家兔; 心肌细胞形态学
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多发期,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明显升高。既往关于低温环境对心肌细胞形态学的影响研究多集中在某一特定低温状态[1-2],而对于低温环境下随着温度的降低,其对心肌细胞形态学的影响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低温环境下家兔急性心肌缺血时心肌细胞形态学的变化规律。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及仪器 健康中国家兔112只,雌雄不拘,体重2.0~2.5 kg,由郑州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NIKON ECLIPSE E 200生物显微镜(北京中显恒业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1.2 建立动物模型 将家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家兔在自然低温环境(10 ℃、5 ℃、0 ℃、-5 ℃)下均采用10%水合氯醛耳缘静脉麻醉(5 ml/kg),家兔处于自然呼吸状态,仰卧固定于手术台上。20%硫化钠脱去胸前区毛,碘伏消毒,沿胸骨左缘切口,切断左侧第3~4肋软骨。用开胸器撑开,暴露纵隔和心脏,胸膜完整,兔呼吸平稳。对照组开胸但不阻断冠状动脉血流,实验组进一步纵行切开心包,用棉签轻轻将心脏向右上抬起,结扎左冠状动脉左室支中下1/3处,直视下确定结扎相应供血区域心肌组织颜色变暗,确定制备急性心肌缺血模型成功,整个造模过程用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以保证实验动物存活。
1.3 动物分组 两组家兔均在自然低温环境下(10 ℃、5 ℃、0 ℃、-5 ℃)暴露不同时间(30 min、60 min)。实验组10 ℃ 30 min和60 min各7只,5 ℃ 30 min和60 min各7只,0 ℃ 30 min和60 min各7只,-5 ℃ 30 min和60 min各7只,共56只;对照组10 ℃ 30 min和60 min各7只,5 ℃ 30 min和60 min各7只,0 ℃ 30 min和60 min各7只,-5 ℃ 30 min和60 min各7只,共56只。
1.4 标本采集与处理 两组家兔在自然低温环境下(10 ℃、5 ℃、0 ℃、-5℃)暴露不同时间(30 min、60 min)后,于相应时间点空气栓塞处死家兔取出心脏,用蒸馏水洗去心脏中的残血,置于10%甲醛中固定。于左冠状动脉左室支结扎处至心尖部冠状面横切心肌取材,石蜡包埋后切片行HE染色,在光镜下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学的变化。
2 结果
2.1 对照组HE染色结果 10 ℃组(见图A1)和5 ℃组(见图A2):心肌纤维平行排列整齐,细胞核清晰,细胞质呈伊红色,心肌间质未见渗出。0 ℃ 30 min组(见图A3-1):心肌纤维排列较整齐,细胞核清晰,局灶性细胞质呈深伊红色,心肌间质未见渗出。0 ℃ 60 min组(见图A3-2):心肌纤维排列疏松,细胞核清晰,局灶性细胞质呈深伊红色,心肌间质轻度水肿。-5 ℃ 30 min组(见图A4-1):心肌纤维拉长,排列疏松,细胞核清晰,局灶性细胞质呈深伊红色,心肌间质水肿。-5 ℃ 60 min组(见图A4-2):心肌纤维拉长、变细,排列疏松,细胞核清晰,局灶性细胞质呈深伊红色,心肌间质水肿。
2.2 实验组HE染色结果 10 ℃ 30 min组(见图B1-1):心肌纤维排列较整齐,细胞核清晰,局灶性细胞质呈深伊红色,心肌间质未见渗出。10 ℃ 60 min组(见图B1-2):心肌纤维拉长、排列较整齐,细胞核清晰,局灶性细胞质呈深伊红色,心肌间质未见渗出。5 ℃ 30 min组(见图B2-1):心肌纤维浊肿、排列不整齐,细胞间质小血管扩张、淤血。5 ℃ 60 min组(见图B2-2):心肌纤维拉长、局灶性肌浆凝集。0 ℃ 30 min组(见图B3-1):心肌纤维拉长、排列不整齐,细胞间质水肿。0 ℃ 60 min组(见图B3-2):心肌纤维拉长、排列不整齐,部分呈轻微波浪状,局灶性肌浆凝集,嗜酸性增强。-5 ℃ 30 min组(见图B4-1):心肌纤维拉长,呈波浪状排列,嗜酸性增强。-5 ℃ 60 min组(见图B4-2):心肌纤维拉长,呈波浪状排列,部分断裂;细胞间质水肿,小血管有明显淤血。
3 讨论
环境温度变化与机体的代谢密切相关,人和哺乳动物的适宜环境温度为10~35 ℃,对机体代谢无明显影响。当环境温度低于10 ℃时,机体产生冷感,故将环境温度10 ℃称为临界温度[3]。邵同先等[4]研究报道,当环境温度从2 ℃降至-6 ℃,随着低温状态停留时间延长,家兔直肠温度从36.9 ℃降至32.1 ℃,呈下降趋势。何子安等[5]研究发现,低温可致机体血浆产生一种以较大颗粒存在的冷凝蛋白,在微小血管中可能会造成淤积或堵塞,导致微循环障碍,加剧冻伤组织的病变。本研究结果显示,10 ℃和5 ℃自然低温环境下对照组心肌纤维形态无明显变化。当环境温度从0 ℃降至-5 ℃的过程中,对照组心肌纤维从排列较整齐逐渐变为心肌纤维拉长、排列疏松,心肌细胞间质水肿。实验组从10 ℃降至-5 ℃的过程中,心肌纤维逐渐从拉长,排列疏松至排列呈波浪状改变并有部分心肌纤维断裂,心肌细胞间质水肿,小血管明显淤血。提示心肌缺血及心肌细胞损伤逐渐加重。Hoye等[6]研究显示,随着低温刺激强度的不断增加,心肌细胞的损伤越来越严重。邵同先等[4]研究发现,随着环境温度下降,从-2 ℃至-6 ℃的过程中,HE染色结果显示,家兔心肌细胞损伤逐渐加重。这些均与本研究结果相符。推测其发生机制可能是家兔的体温随着环境温度下降逐渐减低,内脏血管痉挛,血管中冷凝蛋白增加,微小血管血流变慢、淤积,微循环障碍,导致心肌缺血和心肌细胞损伤。提示机体的抗寒和保暖是防止心肌缺血和损伤的重要措施之一。
综上所述,从0~-5 ℃,随着时间的延长,心肌细胞损伤明显。在已有心肌缺血的情况下,环境温度10 ℃时,就可以对已存在心肌缺血的心肌细胞引起形态学改变,提示缺血心肌细胞对低温环境温度变化更加敏感。
参考文献
[1] 王红兵,邓小燕,汤振宇,等.低温对心肌细胞形态变化及细胞间相互作用影响的实验初探[J].医用生物力学,2006,21(4):267.
[2] 王岚峰,王姝,董均树,等.亚低温对心肌缺血的影响[J].中国心血管杂志,2005,10(5):332-335.
[3] 邵同先,张苏亚.低温医学[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3:7.
[4] 邵同先,张苏亚.低温状态下机体代谢与心律失常的关系[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5,17(1):47-49.
[5] 何子安,孙方人,马于敏.冷暴露大白鼠血浆中冷凝蛋白的含量测定及其分离鉴定[J].预防医学杂志,1995,14(4):257.
县是一级最基本和最完善的行政区域,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从经济总量看,整个国家的GDP有相当大的比重是由县和县以下的经济活动创造的,绝大多数的人口也是居住在县和县以下地域之内,因此,发展县域经济不仅对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关系到地方的稳定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科学的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或者好的发展思路,才能从总体和长远把握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发展次序和相应的政府措施。1.区域竞争的要求。目前,全国有2052(2001年底)个县级行政单位,每个县都存在着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而面临的市场、资金、资源等又是有限的,特别是随着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的整合,县与县之间的经济竞争必然会加强,这就要求各个县必须要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研究,确定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竞争战略。一个科学和合理的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对确定发展战略,形成特色经济,增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2.长远发展的要求。目前很多县域经济的发展缺乏长远的、明确的发展规划,主导或者优势产业的确定没能抓住自己的特色,要么简单地模仿其他县的发展,要么闭门造车,没能将县域经济的发展,立足于国际和国内大市场中,寻找发展机遇。基本是一届领导一个发展思路,整个县域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盲目性。
3.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县域经济的发展会受到诸多不确定性的因素的影响,比如,前几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一些以出口为导向的县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致命的打击。面对可能出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只有制订明确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排除或避免各种风险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扰动。
4.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政府将由全能政府角色中退出来,凡是市场机制能发挥作用的地方,政府就不参与;凡是企业能办的事,政府就不干预;凡是中介机构能办的事,政府就不包揽。政府的工作应该主要是从战略层面进行科学规划,制定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向,指导各个层面的经济活动。因此,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和实施应该是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在规划基础上,重点搞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引导和扶持特色经济的发展。
二、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编制的程序
县尽管是一级最基本的行政区域,但县域经济的发展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人口和就业问题、城市发展以及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等各个方面。因此,编制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必须建立在系统性、综合性、前瞻性和科学性的规划理念基础上,设计规划程序和规划蓝图。
编制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基本程序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步骤:一是分析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现状;二是确定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目标;三是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具体内容的编制;四是监控和跟踪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实施效果,并且及时调整有关内容。
1.现状分析阶段。在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调研的基础上,要系统和综合分析县域经济发展的状态与趋势、实力与潜力、优势与劣势、挑战与机遇等各方面,为编制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详细提纲和具体内容做好准备。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本县在全国或省域范围内的经济地位和作用判断;
(2)本县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状况分析;
(3)本县发展的优劣势、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及潜力剖析;
(4)本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与发展实力评估;
(5)本县经济结构的现状和变化趋势分析;
(6)本县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
2.目标确定阶段。在对本县经济发展现状了解基础上,立足于“现实”和“未来”,按照动态和发展的观点,确定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等。
战略目标的确定是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核心,其准确或者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县域经济的中长期发展。因此,战略目标的确定要广泛征求内外专家、公众以及地方各级官员的意见,在定性和定量分析基础上,可以提出多种方案,供规划领导小组和研究小组选择和决策。
3.具体内容编制阶段。按照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确定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构建适合本县经济长远发展目标的产业结构体系,做好各行业发展规划和重大问题专题论证,并确定合理的空间布局思路。最终完成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总报告、各行业发展战略分报告、县域重大问题专题论证报告等。
4.监控和调整阶段。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最终是实现所规划的战略目标。因此,要使战略目标变为现实,必须要求总体战略部门、各行业制订出相应的战略实施方案,把战略的基本思路、内容和主要指标体系分解成年度计划或5年计划,并确保各方面年度计划和规划相协调。在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当地实施部门、专家和领导要及时发现和反馈规划存在的问题,并能够及时调整和解决问题,以保证发展战略在动态中提高和完善。
三、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编制的内容
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编制内容涉及多方面,但大致包括以下几个内容:战略定位、战略优势、机遇与挑战、战略指导思想、战略原则、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产业、战略布局、战略方向、战略措施、战略决策等。
1.县域经济发展定位。定位是准确确定该县在全国、省、地区中所占据的地位、发挥的作用、承担的功能等。县域经济发展定位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有层次性,由大而小层层定位;二是要以市场为导向,不拘泥于当地的资源情况,即跳出本县来看县域经济的发展;三是要进行分类定位,即经济性质定位、社会功能定位、科技文化定位、发展阶段定位等;四是要准确、精炼、全面、通俗。
如笔者对河北省黄骅港 开发区产业发展的基本定位:(1)东北亚乃至世界知名的能源输出大港;(2)中国东部地区节水型临海产业体系建设示范基地;(3)立足河北,依托京津,服务晋陕蒙等中西部地区的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4)河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和“两环”开放带动战略的重点实施区域。
2.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优势。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经济基础优势、科教优势、交通优势、人才优势等进行全新审视,分析哪些是绝对优势、哪些是比较优势、哪些具有巨大潜在优势、哪些优势正在丧失或者已经变成了劣势(如表1)。战略优势分析要以动态的、相对的观点来分析,在明确优势的同时也要分析清楚制约因素。
3.县域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机遇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分析一个县发展的机遇,要立足于该县发展所面临的宏观和微观背景,从国家或大的区域政策、产业政策、投融资政策、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周边地区的发展态势等各个方面来发现和把握机遇,寻找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挑战与机遇相伴而生,机遇越大,挑战也越大。分析挑战重点在于了解竞争对手的情况,以及可能对本县发展带来的压力,如环境问题、三农问题、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等等。如我国的许多县城还处在半工业化阶段和现代化的边缘,这应该说是一种压力和挑战,但同时也说明,这些县经济发展具有广阔的空间,仍有较大的可塑性。
4.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原则和指导思想。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原则是制订县域发展战略时所必须遵循的宏观原则,战略指导思想是制订战略规划必须遵循的各项宏观方针政策等。如我们可以把某县的战略指导思想按照下列思路来确定:即“以对外开放为动力,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以特色经济为依托,以县城为发展中心,推动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5.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县域经济的发展目标包括三大部分:一是经济发展目标,包括经济总量、经济增长目标、经济结构目标、经济运行质量目标等;二是社会发展目标,包括基础设施发展目标、人口发展目标、科技教育发展目标、生活质量目标、社会保障目标等;三是资源环境发展目标,包括资源开发利用目标、环境保护目标等。按照时间尺度,每一项具体战略目标又可分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
6.支柱产业的选择与特色经济的培育。支柱产业是指对县域经济发展起到带动和主导作用的产业,一般具有技术水平高、规模大、创汇能力和竞争力强、产业关联度大等特征。支柱产业的选择一般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
支柱产业的选择不仅要立足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而且还要从全国乃至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寻找自己的定位;支柱产业的选择要避免与其他县域产业出现同构现象,要实施错位竞争发展战略,构筑起分工明确和联系密切的特色产业群。
如笔者针对河北京唐港特征,提出了京唐港开发区的产业发展方向为:一是打造临港工贸型产业结构。充分发挥港口优势,制定各项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发展非国有经济,重点培植石油化工、机械、建材、海洋生物和海产品加工为主的综合发展的偏重型加工业;通过河北省唐山市北方中心渔港的建设,带动旅游、商贸、信息咨询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打造临港工贸型的产业结构,实现开发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二是构建外向型经济格局。充分利用加入WTO后将有利于我国引进外资,扩大对外贸易的契机,积极发挥京唐港腹地广阔的优势,采取有效的招商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与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集团进行嫁接,推进海港开发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进程。三是建设一流的现代化港口。通过完善港口功能,提高港口管理和服务的现代化水平,增强港口的辐射功能,把京唐港建设成为一流的现代化港口,真正实现“以港促区”的基本思路。
7.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在县域经济发展规划编制中,一定要明确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进行集中投入,集中建设,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如有的县制订了“工业强县”战略,而有的县则制订了“旅游富县”战略,我们可以把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经济民营化等“四化”战略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加以落实。笔者针对黄骅港开发区提出了四大发展战略:即港口牵动战略、大项目拉动战略、物流中心促动战略、外向型带动战略。
8.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布局和发展模式。战略布局是将战略产业和战略重点在空间上的具体落实,实施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优化配置,通过空间结构的合理化提高区域竞争力。战略布局要根据县的发展布局现状,结合增长极理论和点轴开发理论,确定能够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极核和增长轴线或经济区,形成点、线、面有机结合的空间发展结构体系。
【关键词】市场化 农户 经济行为 变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确立和发展,株洲农户经济行为不断融入市场因素,市场经济原则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的趋势势不可挡,农户也逐步从“传统的”、“维生的”、“小的”经济单位发展到“市场化”、“经济化”、“企业化”方向发展(弗兰克・艾利思,2006)。农户的家庭决策、资源配置、消费结构越来越向市场化方向变迁。
一、株洲农户经济行为变迁的原则分析
农户经济行为的变迁受整个农村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制度因素、农业技术变化、家庭结构变化和社会经济环境变化等几个方面。
(一)制度因素是株洲农户经济行为变迁的决定性因素
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以农村改革,解放了农民的自由劳动权,保障了农民劳动果实的收益权,农民家庭的农业生产经营的热情得到了有效激发。2005年以后,取消农业税、农业补贴和长期稳定土地承包权制度的的出台,再一次激发了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二)农业技术变化是株洲农户经济行为变迁的主要力量
首先是农业机械化解放了农村劳动力资源。2015年,株洲市农业机耕率95%,机收率84%,机插率24%。全市水稻生产综合机械水平达71%。农业机械化施肥、喷药、除虫等技术也得到广泛应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不仅减轻了农业的劳动强度,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减少了农业劳动的需求数量,让更多的年轻劳动力可以脱离农业,进城务工或经商,为农户增收提供了基础条件。
其次是农业科技的推广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产量,直接增加了农户收入。在农机推广和应用方面,株洲全市县乡两级农业推广科技人员1087人,大中专以上学历713人,50岁以下884人,中高级以上技术职称290人,初级技术职称366人,株洲农业良种使用率达到100%,化肥、农药施用率稳步提升,生物技术应用率大幅提高,为农业稳产增产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三)家庭结构变化是农户经济行为变迁的内在因素
根据人口普查数据得知,目前株洲农户家庭规模中一人户到五人及以上户与1990年相比分别增加1.7、3.8、5.7、-4.0和-7.2个百分点。表明株洲四人和五人及以上规模的户在继续减少,而规模小、结构简单的小家庭在不断增加,其中1-3人规模的家庭成为主流。家庭结构的小型化使每个人的生活成本提高,让农户家庭仅仅依靠农业生产已经不能满足家庭消费的需要,促使大部分年轻人在农村或到城市务工、经商,直接促进了农户经济行为的变迁。
(四)社会经济环境变化是促使农户经济行为变迁的外因
随着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农村年轻劳动力到城市务工或经商逐步增加,他们不仅习惯了城市的生活方式,还把城市的文明习惯、思维习惯、行为方式带到了农村,农村的居民的生活和行为方式逐步向城市人看齐,促进了农村居民生活习惯、投资结构、消费模式、消费结构的明显变化,同时也促进了农户经济行为的变迁。
二、市场化进程中农户经济行为变迁的主要表现
本文主要从农户的生产行为、消费行为、金融行为、生育和养老行为等四个方面分析市场化进程中株洲农户经济行为的变迁表现。
(一)市场化进程中株洲农户生产行为的变迁
本文把农业生产和工商业经营统称为农户生产行为,从图一、图二看到,农户经营占总收入的比重从2000年的60.9%下降到2015年的25.5%,这主要是农业经营占农户收入比重大幅下降引起的;工资性收入工资性收入从2000年的33.5%上升到2015年的57.7%,这主要是农户家庭成员外出务工天数和工资上涨的引起。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从2000年的5.7%下降到2015年的3.7%,这期间虽然政府农业补贴转移支付数额不断上升、农户财产性收入不断增加,但由于总收入增加更快,导致这部分比例有较大下降。
(二)市场化进程中株洲农户消费行为的变迁
一是享受型消费比重逐年提高。随着农村居民消费能力的逐渐增强,享受型消费领域明显扩大。截止到2015年底,株洲市各县农民的家庭设备、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化教育娱乐等享受、发展型消费人均支出3312元,比上年增加711元,增长27.3%,占农民生活消费的30.28%,较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
服务型消费比重明显增加。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消费中用于在外饮食、旅游等各项生活服务消费支出呈现全面快速增长态势。截止到2015年底,株洲市各县农民人均用于旅游等服务性消费支出2216元,比上年增加427元,占生活消费支出的27.69%。
消费支出朝品质化、时尚化提升。食品消费中蔬菜及肉、禽、蛋、奶等消费支出较快增长,支出1918元,增长67.8%,占全部食品消费比重达48.12%。农村居民衣着消M已从低档、耐用型向高档、成衣转变,服饰品种、规格更加齐全,款式新颖、美观大方的西装、大衣、皮衣、裙装在农村随处可见,衣着消费趋于城市化、时尚化。2015年,农村居民衣着支出中人均购买服装332元,增长34.3%。
(三)市场化进程中株洲农户金融行为的变迁
调查显示,株洲农户借贷行为逐渐频繁,数额也越来越大,在农户中发生过借贷行为的占42%,借贷数额平均为6278.2元,借贷用途主要是生产、经营、婚丧嫁娶分别占发生借贷比例的53.6%、31.2%、10.7%,剩下的借贷主要是子女上学、资金周转等。株洲农户投资行为中银行存款占投资比例的份额为67.2%,民间借贷占22.3%,股票债券占10.5%,其中银行存款下降10.6个百分点,股票债券投资上升8.6个百分点。
(四)市场化进程中株洲农户生育和养老行为的变迁
年近来,随着农户经济行为的变化,农户生育和养老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一孩比例由10年前的几乎为零上升到5.8%,三孩及以上比例由4.8%下降到1.1%。由于农村许多生育年龄人群外出务工或经商,生育小孩的机会成本越来越高,再加上自身经济能力的增强,农村居民养儿防老的观念逐步淡薄。在养老方面,45岁以下人群中76.3%准备由自己储蓄养老,79.4%的人到老年不一定会随子女一起住,会选择年老后继续留守农村。
三、株洲农户经济行为变化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农户经济行为变化关系到株洲能否按时建设成全面小康社会
目前,株洲仍有炎陵、茶陵两个贫困县,158个贫困村,10.1万贫困人口。株洲提出在2017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贫困农户能否按期、全面、彻底脱贫,直接关系到株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在政府“精准扶贫”政策背景下,通过转移支付和救济政策让农户短期脱贫相对容易,但如何让农户通过自身经济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发生转变,通过这种转变彻底改变贫困农户的面貌,仍然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二)农户经济行为转变关系到株洲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能否顺利完成
2015年株洲市三次产业结构为7.5:58:34.5。第三产业发展低于湖南11.4个百分点,低于全国1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就业队伍,这需要其他产业、特别是农业人口要尽快转变为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农业劳动力仍然是第三产业发展所需劳动力的蓄水池。在劳动力有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过程中,对农户经济行为的诱导成为关键,农民是否选择第三产业就业,需要政府政策支持、市场经济因素引导。
(三)农户经济行为的变迁关系到国家惠农政策执行的成败
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农脱贫奔小康出台了“精准扶贫”、转移支付、就业培训、升学支持等许多惠农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政策执行效果的好坏不仅仅看政策制定者的初衷,更关键的是政策接受者能否以适当的行为作出回应。没有农户适当的经济行为回应,再好的政策也只能是一厢情愿。拿“精准扶贫”来讲,国家和地方政府虽然下了大力气,但农户如果不能在“精准扶贫”中形成有效的自力更生、自我发展能力,扶贫效果就不能长久保持。
四、促进农户经济行为向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方向转变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农村地区教育,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和能力
首先是加强农村义务教育。义务教育面对的对象是青少年儿童,通过提供良好的师资、硬件基础设施、严格的教学考核,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为青少年儿童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是加强农村居民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可以让成年农民具有一技之长,提升其谋生能力和对家庭的贡献力,让农民能够更适应株洲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株洲经济转型升级储备充足的高素质劳动力,为农村家庭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二)加强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和资金保障
农户经济行为的变迁离不开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提供的激励,离不开农村地区经济的良性发展和社会形态的不断优化。良好的政策可以提供有利于农户发展的制度环境和激励约束,政策的支持是激发农户自我发展、自力更生的外部因素,可以促进农户自身经济行为向政府和社会需求的方向转变。各种资金的支持对于贫困地区农户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没有一定规模的启动资金,农户只能在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中徘徊,无法走出“发展陷阱”,无法实现自我发展。
(三)加快城市化进程,增强农户身份认同,让更多的农户享受城市发展的文明成果
加快城市化进程,尽快完成农户有农村居民身份向市民身份的转化,身份的转变不仅让农户尽快融入城市生活,还能够增强农民的自信心和按照市民行为自觉行事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其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转变进程,自觉促进农户经济行为向更适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方向优化。
(四)大力发展农村新型经济,促进农户多种经营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优质的饮食、环境等资源对城市居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农村居民可以借此发展农业旅游、生态旅游、农村康养产业,促进农户开展多种经营,增加农户人均收入。
(五)加快农村土地流转,进一步解放农村劳动力资源
劳动是一切财富创造的源泉,现有的土地制度对农村劳动力有一种粘性和束缚力,让农村劳动力不能顺畅地进入就业市场。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提供可靠的社会保障和政策支持,让不想种地的农民能彻底抛开土地的束缚,劳动力资源得到进一步解放,不仅能为农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也为株洲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资源。
参考文I:
[1]陈风波.江汉平原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户行为变迁[D].华中农业大学,2005.
[2]赫晓霞,栾胜基.农户经济行为方式对农村环境的影响[J].生态环境,2016,(2).
[3]彭小辉.农业政策变化与农户行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
[4]文峰,冯先宁.破解农户经济行为悖论[J].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
关键词:流行文化 创新性 设计思维 发散式思维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8-030-02
流行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针对设计思维,它反映的是设计与社会之间的一种密切互动关系,它是一种独具特色而又持续不断、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随着经济社会的横向、纵向发展,流行文化已经慢慢渗透进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它影响着我们这一代人,它是一种主流的、强有力的文化现象。
流行文化并不容易被定义。流行文化是时装、时髦、消费文化、休闲文化、奢侈文化、物质文化、流行生活方式、流行品味、都市文化、次文化、大众文化以及群众文化等概念所组成的一个内容丰富、成分复杂的总概念。这个总概念所表示的是按一定节奏,以一定周期,在一定地区或全球范围内,在不同层次、阶层和阶级的人口中广泛传播起来的文化。
流行文化是一种具有新时代气息的大众文化,它在实际生活中可以有很多表现形式。鉴于流行文化已然成为整体文化领域中的最活跃部分,研究流行文化随之成为研究整体文化发展动向的前沿阵地,把握住了流行文化,便把握住了整体文化的发展脉络。人们时常把它简单地定义为:老百姓追随与实践的一种普遍生活方式。
一、流行文化的特征
1.广泛传播。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势头迅猛,流行文化借助传播媒体的传播,在不同阶级层次、不同层次的人口中广泛而迅速地传播开来,由于流行文化在人民大众中的广泛传播,让我们可以进一步借助流行文化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了解民众的生活方式、普遍心态以及心理动向。流行虽然贵为一种广义的文化现象,但它无一不在社会时尚中器物层面、行为层面以及观念层面有所体现。流行文化通过对材料和技术的不断加工,从而获得新成果、新理论,它通过融合系列设计手段,慢慢演变发展成催生流行概念的源头。就像现今社会刮起的一股手绘墙设计风潮一样,它通过在物化形式建筑空间和装饰设计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创造出甜蜜温馨的室内环境和舒适宜居的情调空间。其独有的造型语言、特殊的创作理念、丰富的画面效果、充沛的情感表达,不断启迪人们发现美、表现美和创造美。人们对室内环境的美观性能等要求越来越高,在室内装饰设计时,对手绘墙的喜爱,就俨然发展成一种新的时尚。
2.因时而变。随着时间的变化,流行文化也迅速发生着变化,从装饰、家具行为、衣着、娱乐、体育等领域潜移默化地发展着,由此引发的心理、思想、观念以及思维方式渐渐影响着一代人,它的发展脚步始终没有停下来。
透过流行的表面看本质,我们能够对当代社会人们的消费观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流行文化既是一种文化现象,一种心理状态,又是一种消费趋向,它的本质是精神的,但载体却是物质的。从最初社会热情高涨的“哈日文化”到如今的“哈韩”现象,这正是全面具象地诠释了什么是流行文化。购物商城中,标有“韩国城”字眼的商城越来越多,人们体验着韩国料理的美味,体验着韩国服装的潮流气息乃至对韩国明星的狂热追捧,这都反映出流行文化已经成为人们主要的物质、精神消费手段。
二、设计思维与流行文化
生活在快速变化的时代,体验着周边事物的层出不穷,在设计中体现创新思维也似乎早已成为了一种潮流,不断发展变化的新产品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创意灵感的来源于有创新思维的头脑,在其思考的过程中结合的知识点越多,联系相继越多,继而设计的创意就越多。
人类文明要进步,就要重视创造性思维的研究,而创造是一切艺术活动的本质特征。创造性思维是设计方法的核心,创造性思维必然是传统思维方式“异化”的结果,它贯穿于设计活动的全过程,早在遥远的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就将“创造”定义为“产生前所未有的事物”,它的这一解释包括物质世界,还包括精神领域。
设计中体现出的创造性思维,有其独有的目的性、发散性、主动性、灵活性等特征,把握设计方法的主体――设计师的设计思维活动,对设计方法的逐步形成及运用有着深远的正面影响,以下是设计创意思维的基本方法:
1.发散式思维与设计。追求思想的活跃、开放是发散式思维的一般特征,亦可称其为求异思维,它以一个共同的出发点为前提,采取系列措施,从不同角度对提出的问题加以解决,借助求异、扩散的思考,获取多种解决方法。
随着社会文明更好更快发展,政治文化、传统文化在人们的心中逐渐淡化,流行文化的发展是迅猛的,强有力地占据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领域。流行文化以其前卫的行为、语言及表达方式与传统文化形成鲜明对比,最终导致在不违背道德原则的前提下愈发趋于对个性的追求。在流行文化的格局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时刻挥洒着自己的个性。表达艺术重点在于表达创新,必须不停地打破束缚,用全新的认识去感知这个我们生活的世界。因此,个性是创造性的必要条件。
在这个产品愈发同质化的时代,产品设计要突出尊重消费者的个性,本着这个原则,不仅可以不断获取商机和机遇,也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变化的消费需求。设计新型产品并引领市场是索尼公司得以兴盛长久不衰的法宝,它推出的便携式收音机“walkman”,不仅预见到产品将会迎合青年人的消费需求以及心理依赖,继而大力生产销售,最终大受欢迎。现如今,“walkman”系列已经发展壮大,在世界的各个领域拥有无数的追捧者,它引领了小型、轻便的设计潮流。
发散式思维不仅要求设计师以新颖的视角创造出耳目一新的产品,而且要改善甚至解决先前存在的问题。但并非所有的求异性思维都算是发散式思维,具有创意性的思维还必须具备客观上的可行性,才可以称为发散式思维。因此,理性的思考与感性的创造在设计这一探索过程中并存,且缺一不可。
2.联想式思维与设计。联想式思维与丰富的想象力密不可分,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它运用联系的原理,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由一种事物思维扩散至另一相关的现象。这一思维方式的运用,可以使得设计的理念内涵与表达方式得到拓展与深化,将设计想要表达的灵魂进行更加饱满、生动、形象的传达与诠释,辅助设计情感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
现如今,设计过程中对形态的关注研究热度不减,且与日俱增,研究内容的宽度与深度得以不断开发与拓展。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形”、“色”、“音”、“功能”及“结构”等都可以成为研究对象,在设计过程中对其进行有选择的借鉴,为设计提供新的思想、新的原理、新的方法和新的途径,由此设计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得以不断发展。人们在对自然形态的研究中,仿生学、动力学及构造学等的出现也是其体现,他们通过研究生物系统的结构特质、信息传递、能量转换等各式优异的特征,把他们转换到技术系统,运用到人们的生活中,为人类优化造福。我们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如根据蝙蝠超声定位器的原理,人们仿制了盲人用的“探路仪”;由仿照水母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设计了水母耳风暴预测仪等等。
联想式思维,有别于无根据的瞎想及胡乱的遐思。通过联想,在已存在事物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形象,这不仅融合了设计师以往的设计经验与设计情感,还需要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谨慎分析,全面了解市场需求与供应、同类产品与替换产品等的信息,准确把握市场脉搏,才能推陈出新,清晰掌握新产品的流行趋势与发展方向,提高产品创新的成功率。它为人们解决设计问题提供了行之有效和科学理性的思维方法,促使感性和理性相融会,用不断丰富、完善的科学设计去创造未来更优秀的作品。
3.头脑风暴式思维与设计。现代创造学的鼻祖,美国人阿历克斯・奥斯本,亦是头脑风暴的发明者。头脑风暴法,相同于民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的典故。它强调集体思考,通过相互激发,在不同的头脑中引发创造性的风暴,进而产生更多用于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它曾广泛流行于美国广告界及工业设计界,在现行的设计中也逐渐被广泛应用。经广泛调查,大部分设计类的专业同学,通过学习设计这一专业,仅仅只是掌握了一些基础理论及软件,在思维活跃度及创造性上几乎是一片空白,即便是有想法,也与现有的市场、产品需求相脱节。头脑风暴法可以有效发挥集体智慧,奥运火炬的整体设计就是设计团队运用头脑风暴法的成果。
在这个流行文化广泛传播的社会,设计师应不断增强自己的创新能力,集思广益,不断练习,时刻争做有创新思维能力的设计者。因为很可能因为自己的创新创造出改变一代人的生活方式的产品,推动人们生活的快速发展。流行文化产品有其精神上的内涵,正是凭借这种精神它才可能流行,但是这种精神不是提升人内心世界的动力,而是满足欲望的一种消费品。我们要把思维变成生产力,这就要求设计中要考虑到综合原则:即充分了解市场、消费、需求、工业技术等诸多因素,通过设计和创新来不断满足这种种需求的变化,体现出时代精神。因此在设计中设计思维显得至关重要。
三、结束语
好的设计离不开前瞻性的分析、策略,它需要不断地想象,同时要有激情的工作态度,最终通过得当的表现技巧以视觉化的语言将艺术表达出来。严谨而创新的设计思维是设计师通往成功之路的钥匙,必须时刻保持创造性的思维,唯独这样,设计产品才能逐渐臻于成熟。流行文化深刻着影响着艺术设计,在这个多元化发展的市场经济时代,中国设计正逐步打上独有的设计标签展现在全世界人民面前,从设计理念、选材、色彩等角度,无不体现别样的“中国设计”品味。作为艺术家也应时刻站在技术时代的前沿,以更高的要求借助高科技及创造性思维创造出前所未有的经典。
参考文献:
[1] 高宣扬.流行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 徐恒醇.设计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 柳沙.设计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4] 余强.设计艺术学概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