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有生命的概念范文

有生命的概念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11 17:27:4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有生命的概念,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有生命的概念

篇1

一:深入学习新课标,树立全新的课程理念

中学地理教学长期以来主要是强调以知识传播为主,识记材料多,试图以此使学生获得终身够用的地理知识,然而事实告诉我们,这是做不到的。时代在发展,科学技术在不断进步,地理知识也需要不断更新。但是,由于教学时数和教材的限制,教学内容不可能无限制地增加,因此,必须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独立汲取地理新知识的能力。

新课标要求学生“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设想。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学习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别人交流。”学生在探究和交流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结论,在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机制中获得发展。面对新的课程标准,再沿用老一套的灌输式教学法,已完全不能适应新课程的教学需要了。作为课程实施的主导者----教师,必须转变观念,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深入挖掘教材内涵,灵活运用教法

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我们在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熟悉课程标准后,再换个角度想:如果我是学生,我喜欢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学习新内容。

在教法选择上,还要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学习的主人。教法选择的好,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地理的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学生的创新思维都是在教师为学生创设的各种情境中迸射的。如:《我们需要洁净的大气》内容,将全班分成四组,每组给一个污染空气的案例分析,请同学想办法还大气以洁净。学生分析讨论气氛热烈,畅谈时集思广益、畅所欲言。学生答案不胜其多,就连平时默默无闻的学生都踊跃了。这就给学生创设一种自由、宽松、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促使他们生动、活泼、自主的学习发展。

三: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

课堂是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主阵地,应该建构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那么,要如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地理课堂教学活动呢?其本质是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这就要求:第一,地理教师应当“吃透两头”,即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创设情境,巧妙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心理上的认识冲突,使学生产生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心态。这是“思维参与”的前提与基础,也是学生主动参与的主要动力。第二,在课堂上地理教师要给学生放权,让学生有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能围绕某些问题进行质疑,交流合作,讨论辩论,提供时空,让学生有充分进行思考,表达思维的机会。第三,学生主动参与,教师重在引导。因为在学生参与地理教学活动过程中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而要教师不断加以引导。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教师的思维既要与学生融化在一起,又要始终起主导作用,因此只有教师有的放矢的不断引导,学生才能不断兴奋,参与的积极性不断得到调动,也只有在这样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中,学生才能不断得到发展。如:在读喜马拉雅山图时,让同学们找到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引导学生知道海拔有多高。学生用了联想法、重叠法等,但效果不好,教师又引导可用谐音法对比加强记忆,有一位同学将其归结为:“爬爬试试是山”(8844.43米)。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及主动参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科学教学; 前概念; 科学概念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2-075-001

一、儿童“前概念”形成的原因

结合我在日常教学中的一些实例,学生前概念产生的原因可归结如下:

1.案例一:三年级上册《寻找有生命的物体》。老师要求学生去校园里观察有生命的物体。

师: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去校园里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生:(室外活动)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寻找,让学生凭自己已有经验去感知“有生命”。

师:在刚才的活动中,你寻找到有生命的物体了吗?

生:蚂蚁、小虫、蜘蛛……

在这个活动中发现孩子已经形成的对“有生命”的物体的概念就是那些能到处走的小动物,而植物也是有生命的物体,在他们的概念中还没有形成。

2.案例二:五年级上册《简单电路》中在学生了解了点亮一个小灯泡需要的哪些材料以后,让学生尝试点亮小灯泡。为了了解学生的前概念,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

师:同学们现在想不想让自己手中的灯泡亮起来啊?

生:想

师:但是我有个要求,老师给每个小组发了纸质的灯泡和电池的图案。在你动手做之前,先把你认为可能接亮小灯泡的方法用纸质的灯泡和电池贴在白纸上合适的位置,画线表示导线。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点亮小灯泡的方法)

师:下面请几组同学们将你们的连接方法展示在黑板上。

结果出现了很多种错误的连接方法:

在这个活动中,我发现学生脑子里存有相当多的前概念。大多学生都认为电池只要和导线、电珠相连,无论连在哪里、怎么连都能使电珠亮起来。还有学生认为电池的电量会使他们触电,而不敢去接触电池。而关于电路的串联和并联,那想法更是五花八门。

二、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前概念

1.了解儿童的前概念是儿童认知规律发展的必然

儿童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产生前概念是必然的。儿童新概念的建构过程就是不断的对前概念进行修正、修正、再修正。因此我们要让学生改变这些想法,教师们最好能够事先了解学生的先备知识,然后再依据现有概念,去协助学生同化或顺应他们的概念,进而达到概念的改变。

2.教师的教学设计应紧紧围绕挖掘学生的前概念展开

学生是科学探究活动的主体,一切的教学设计活动都应该紧紧围绕学生展开。对学生前概念认知水平的捕捉,有助于教师在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中始终围绕学生的实际水平,知道学生哪些概念还不清楚,哪些概念很模糊,甚至哪些概念是错误的,从而知道应该怎么教,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教学规律,逐步使学生实现准确掌握科学概念的目标。

3.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离不开学生的前概念

学习者利用自己原有认知和经验系统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使原有认知和经验系统有所增长(同化)或发生调整和改变(顺应)。学生对前概念的认知正是他们学习科学知识的原动力,是学生开展探究性活动的基石。

三、利用学生的“前概念”让学生建构新的概念

1.试误法

案例三:五年级上册《简单电路》,学生画出了自己认为正确的连接方法以后,老师再让他们按照自己的连接方法去尝试。

师:同学们现在想不想让自己手中的灯泡亮起来啊?

生:想。

师:但是我们不要着急,首先让我们设计让灯泡亮起来的方案。

师:老师给每个小组发了纸质的灯泡和电池的图案,(PPT出示连接的要求)请一位同学读一读。

①设计连接方案。②将纸质的灯泡和电池贴在白纸上合适的位置,画线表示导线。③小组研究怎样连接可以使灯泡亮起来。④能不能设计出不同的方案。

师:下面小组开始设计方案。(学生小组活动设计方案,老师巡视指导)

师:方案设计好以后,每个小组请一位同学把方案展示在黑板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设计方法展示在黑板上)

师:能不能用这些方法使灯泡亮起来呢,下面我们就要用老师发给你们的材料进行检验。注意在你们的桌上有一个灯泡和一节电池,检验的时候我们要注意这样的地方。

(1)按照设计图分别连接。(2)先检验本组的设计,再检验黑板上其他小组的设计。(3)在灯亮的设计旁边画勾,在灯不亮的设计旁边画叉。(4)小组成员要通力合作。

学生检验方案,老师巡视指导。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尝试了错误的方法后,一种想要寻找正确方法的内驱力使他们不断去尝试—错误—再尝试,最后建立科学的概念体系。

2.探究式学习法

现行的《科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由此可见探究式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探究式学习对于学生前概念的转变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图形展示法

对于儿童而言,图画的吸引力要远远大于文字的吸引力。老师可以让学生在课的初始阶段,先将即将要了解的对象画出来,这就是孩子对事物的前概念认知水平。然后从其原有的认知水平出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是转变前概念有效的方法。

四、结束语

当然,“前概念”的转变可能会出现如下三种结果:

1.孩子的前概念在被科学概念取代以后并没有消失,而是潜伏在儿童的脑海深处,有朝一日可能会卷土重来。也就是说教师并没真正的改变孩子的思想。

篇3

关键词:儿童;死亡认知;研究方向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2

一、引言

“死”与“生”都是生命的组成部分。有生无死,不是生命的本质;只死不生,不是生命的全部。生死一直伴随着生命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对生死的思考也丰富了人类精神发育。

随着生命教育在国内的研究和实践的进行,生命教育中的死亡教育也无可避免的要进入我们教育的视野和实践空间中。而相对于儿童,死亡毕竟不是很遥远的事情。“绝大多数的儿童在听见“死亡”信息时,会产生难过,害怕、不舒服、担心的情绪。”对儿童死亡认知的教育,更是生命教育的一个重要的部分。怎样更好地了解儿童对死亡的认知程度,研究儿童对死亡认知的规律,可以更好的进行死亡教育,减轻儿童对死亡的不快,甚至恐惧的心理程度。对死亡的认知教育,是对儿童认知水平的提升,更是促进儿童思考生命和加速其社会性的有效方式。从儿童生命成长过程中认识,死亡认知的清晰化可以更好为那些家庭遭受不幸变故的儿童更好的走出心理困境,以健康积极的心态迎接美好的生活。

二、儿童对死亡概念的认知

对于死亡的概念,国内学者,张向葵认为死亡是指生命的终结,是新陈代谢的停滞。我们对死亡的理解必然要涉及一下五个概念:“(Brend和Speece.1993,Corr.1995):universality(死亡的普遍性即人都有一死)”,irreversibility(死亡的不可逆性,即一旦死亡就无法复生),non-functionality(躯体功能失效性,即身体器官停止一切活动),causality(死亡诱发性,即因为什么而导致死亡)和non-corporeal continuation(非实体状态的延续,即躯体死亡后以另一种形式继续存在,也就是生者和死者的情感联系等)。”

相对于儿童来说,儿童在5―7岁时(最迟10岁左右),就基本上把握了死亡概念的三个成分,即不可逆性、普遍性和非功能性,但是儿童对死亡的理解水平并不一致而且对死亡的每个成分的理解也不是同时达到的。

而今天,在医学上,确定死亡,从传统的“心脏死亡”――呼吸和心跳停止,发展为“脑死亡”――全脑功能的永久丧失。

卢锦珍(2004)认为,除了肉体之死外,还有“精神之死(心之死)――失去追求和目标之死;自我否定之死――人就必须通过不断的超越自己,超越肉体生命的死亡,求得精神的永恒,以确立生命的意义”,丧失超越之心。这是有关于死亡的哲理层面的认知。根据李丹和陈秀娣对上海学生的研究,到了11年级后才会有超过56%的人开始认知到死亡的哲理层面。而儿童对“精神之死”是模糊不清的。

三、儿童死亡认知发展特点的研究

(一)国外对儿童死亡认知的发展研究

皮亚杰最初以4~10岁的儿童为被试,研究儿童生命概念的发展,并将儿童对生命概念的认识划分为5个阶段:阶段0,没有生命概念,儿童不能区分有生命的物体和没有生命的物体;阶段1,活动性阶段,儿童把活动的物体认为是有生命的;阶段2,运动性阶段,儿童把运动的物体看成是有生命的;阶段3,自主运动阶段,儿童把能自主运动的物体看作是有生命的;阶段4,成人概念阶段,具备了成熟的生命概念。Carandang(1979),Perrin(1981)和Redpath(1984)分别对儿童病因认知的发展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儿童对病因的认知发展呈现不连续的阶段性。Nagy用实验研究推断出儿童对死亡理解的三个阶段,即死亡是一种睡眠或暂时的状态;死亡是一个人,是“死亡先生”;死亡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死亡不能避免。这一结果与皮亚杰提出的儿童生命概念发展的阶段相对应。

(二)国内对儿童死亡认知的研究现状

国内最早关注儿童死亡认知的学者为张向葵,他认把儿童对死亡认知的发展划分为三种水平。

水平Ⅰ。对死亡特征的四个维度(不可逆性、必然性、功能丧失性和情绪性)不能清楚地认识,即使在研究者的启发下,儿童也不能理解人会死的问题,尤其不能理解动物和植物会死的问题。

水平Ⅱ。能根据某些具体的原因,比较清楚地解释死亡特征的四个维度,但是,表现出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和情感色彩。就前者而言,儿童认为老爷爷、老奶奶生病治不好会死,因为他们太老了。他自己生病能治好,因为他还小,还没有上学,永远不会死的。就后者而论,儿童认为他们喜欢的人、动物和植物不能死,如爸爸妈妈、小花猫。

水平Ⅲ。能够依据依据一定的自然原因、疾病原因和意外原因来解释死亡,认为死亡是生命的结束,人死了不能再活。任何人、动物和植物都会死;死去的人、植物、动物既不能走,也不能想问题,并使人感到伤心、难受和悲哀。这意味儿童对死亡特征的四个维度和外延的认知达到较高水平。

此外,他还提出,我国学前儿童对死亡的三个特征(普遍性、不可逆性、功能丧失性)的认知并非像西方儿童一样存在发展顺序上的差异,而是均衡发展的。

朱莉琪等人(2006)的最新研究表明,四岁儿童对死亡认知的死亡的无机能性、不可逆性和普遍性等三个次感念都不清楚。5岁儿童在死亡的无机能和不可逆上认知较好。普遍性上的认知较低,而六岁儿童在三个次概念上的水平较高,尤其是认知较易产生困难的“死亡的普遍性”也很好。

郑永爱(2006)研究结果表明:1、幼儿对死亡概念认知的年龄主效应显著、性别主效应不显著;2、幼儿对死亡概念的内涵有一定认知,但同时这种认知还是不太成熟。其中,对死亡的适用性和死亡无功能性认知较高,对死亡的不可逆性认知居中,对死亡的普遍性和死亡原因性认知较低;3、在三类生命体死亡概念的认知中,对动物死亡和人体死亡概念认知要高于对植物死亡概念的认知。

李丹,陈秀娣(2009)在对儿童死亡认知的基础上,研究了儿童对生命的哲理性思考认知。

由表可知,不同年级水平的儿童,其对生命认知的抽象程度是不同的,随着年级的升高,对生命进行具体形象认知的人数减少,能够感悟生命哲理的人数越来越多;而对生命表达态度的认知到6年级有个最高的比例,随后两个年级渐次减少。总体看来,6年级儿童的各类生命认知均呈一个明显的转折。男女儿童的生命认知无论总体还是分年级均无显著差异。

四、研究儿童死亡认知的基本方法

阅读相关儿童死亡认知研究的文献,可以看出,在这一领域研究的主要方法有三种:访谈法,个案法、问卷法。

这三种方法外,在实际操作中为了增加研究可信度,基本上三种方法综合运用。

五、当下儿童死亡认知研究的新方向

当下儿童死亡认知研究,在各个儿童年龄段上的死亡认知研究,已经被当下学者研究所剩无余了,而且已经盖棺论定。于是很多的学者开始不断发现儿童死亡认知研究的新方向和落脚点。

(一)儿童群体性死亡认知研究

儿童死亡认知从个体研究和个体年龄段的研究已经穷尽后。从个体走向群体。今天的学者开始了群体环境下的儿童死亡认知研究。在这方面上,比较突出研究是华东师范大学李芳的硕士毕业论文《大班儿童对死亡或死亡事件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该文从大班儿童为研究对象。该文从大班儿童这个一群体为对象,从影响他们死亡认知的外部因素为研究起点。从儿童性别,家长死亡态度,家长如何谈论死亡对儿童的影响调查研究,儿童接触死亡的经历等四个方面来研究影响群体儿童死亡认知研究的外部因素。

(二)生命教育与死亡认知交叉研究

生命教育理念在国内已经研究和实践了十几年,而作为生命教育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认知生死价值部分,大众对死亡的回避,忌讳的态度转向认识死亡的价值。并借用死亡哲学和生死学研究成果。从哲学和文化两大视角下观照儿童死亡认知。多维度的了解死亡价值。这些研究领域的成果极大的帮助我们了解儿童对死亡的认知程度。引领我们的去学生认知死亡。从死亡价值领域去拾取生的意义,从对死亡认知中汲取生活积极力量。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极其丰富,数不胜数。

(三)网络媒体环境下的死亡认知研究

作为外部因素对儿童死亡认知影响的研究。今天的社会,网络媒体无孔不入,全方面的影响我们的生活。甚者,儿童从怀胎十月开始,父母就开始借助网络,进行胎教。

当今的媒体上充斥了死亡事件,孩子没有都可以从五花八门的电视新闻中大量接触死亡事件,重大影响的灾难事件。更令我们担忧的是,当下媒体的无敌加无德定位,网络媒体的平面上大量充斥了暴力,残杀,恐怖的死亡事件,还有虚拟的暴力恐怖游戏。这无形中也会影响孩子们死亡认知。

张国华的硕士毕业论文《暴力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死亡认知及攻击性的影响》就是这个死亡认知研究领域的代表作。在网络游戏中,角色可以无数次“死亡”,然后在系统的控制下,扮演角色一次又一次地“活过来”。神话影视剧中,像孙悟空这类似的角色长生不老。在网络暴力血腥游戏中,如CS类(反恐精英,穿越火线)中大量的杀戮,被击杀死后,然后还能自动复活,再一次参与游戏。“青少年长期沉迷这类游戏中,很可能导致区分现实和虚拟的能力减弱,把人的生命与游戏中的“角色人物”相比。认为人的生命可以像在游戏中那样通过‘加血’或重新开始游戏‘重来’,认为人(包括自己)是不会死去,即使死了也能再活过来。”

而相对于儿童来说,网络电视媒体的影响更是强大。东北网6月9日电近日,双城市13岁女生小影(化名)与8岁男生宁宁(化名)在和还没有上小学的7岁小伙伴海洋玩“牺牲游戏”过程中,把电线缠在海洋的脖子上,将其吊在房梁上摇晃。其间,小海洋感到不适让宁宁和小影将其放下,并不停地挣扎。宁宁和小影见状害怕地跑了,小海洋被活活吊死。

参考文献:

[1]黄晓月.对儿童死亡认知的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2010,(01):202- 203.

[2]张向葵.3.5-6.5岁儿童对死亡认知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4).

篇4

[关键词]动画,动画短片;艺术特点

从1831年,法国人Joseph Antoine Plateau制作的旋转圆盘创建奠定了原始动画的雏形,到1906年美国人J Steward制作出《滑稽面孔的幽默形象》(HoumoiousPhase of a Funny Face)开始了第一部接近现代动画概念的影片,1909年美国人winsor Mccay用一万张图片表现一段动画故事,创作出迄今为止世界上公认的第一部像样的动画短片,直至1928年开始,世人皆知的WaltDisney逐渐把动画影片创作推向了巅峰。至此,动画的创作和制作水平开始日渐成熟,动画市场日趋繁荣。那么我们要学习要学习学习动画短片制作,我们先要对动画的概念有个清晰的认识,

一、动画的概念

动画,“动”、“画”,仅仅用中文字面含义及运动的图画,这样理解动画是不够严谨的。在英文中常有两个词汇表达动画,一是Cartoon,一是Animation。中文“卡通”一词即来自英文Cartoon的音译,Cartoon的词根是Card,指的是在纸面上创作的画作,更接近中文我们常指的漫画,早期的动画主要是通过手工在纸上绘画,然后通过连续播放的方式呈现动态的画面,因此我们也称动画片为卡通片;Animation的词根是anim,是有生命的,活动的意思,即Animated cartoon,用Animation来表示动画在国际上更为通用。曹小卉教授提出:卡通,特指以手绘形式完成的动画,是狭义上的动画概念;Animation指所有以人工手段制作的动画形式,是广义上的动画概念。动画大师诺曼・麦克拉伦(Norman Mclaren)说:动画不是“会动的画”的艺术,而是“画出来的运动”的艺术。这里强调动画是通过人主观创作将原本没有生命(不活动)的东西,经过制作和放映成为有生命的(活动的)东西。

在中国还有将动画称为美术片的说法,这是中国特有的定义,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早期的动画作品不是建立在影视艺术的成就上,而是建立在美术成就之上。如早期的国画风格,剪纸风格的动画,成就了早期的中国动画国际动画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地位。

动画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动画片是以动画形式创作的影片。动画片和“纪录片”、“剧情片”一样都属于电影类型的一种。它是指将原本没有生命的东西,经过制作成影片并放映后,成为有生命的东西。但动画又有别于电影,动画的影像原本并不存在,它是创作者们通过“幻觉”创造出来,再被摄影机记录下来的。

动画短片只是在动画作品的长度上提出的有别于一般动画影片,一般指片长40分钟以内的动画片,以10~15分钟长度的居多,短的只有几分钟甚至1分钟之内。由于片长较短,它的创作周期也相对比较短,所需要支出的费用少,实用性强,无论是大型动画公司还是小型创作团队,都喜欢通过动画短片的创作进行各种形式,内容,材料,工具等的创新,并将之运用到动画长片之中。在当今动画长片颇为盛行的年代里,动画短片成为动画公司进行研发,工作室创作,院校教学中喜欢采用的动画创作形式,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和鲜活的状态。

二、动画短片的艺术特点

动画短片应该是动画片中极具个性化的一笔,它往往采用不同于传统动画的制作形式,达到对动画形式与内容更新、更深入的探索与应用。其中创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别出心裁的构思和令人耳目一新的画面,使这种动画形式充满了神奇的艺术魅力。

1、短小精悍。

这些动画短片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短。因此注定了创作者更多的精力不是放在讲故事上,而是试图在有限的时间内表达丰富的感情和思想。创作者把多年的艺术修养和创作经验带进短片的创作过程中,以高度概括的手法表现主题与主要内容,以流畅的镜头来传递细腻的情感,用细节的处理完成对神态的刻画。如皮克斯的动画短片《鸟!鸟!鸟!》,该片用短短的3分钟,高度概括的情节,细腻地表达了一群咯吱咯吱的挤在一起的小鸟与一只大鸟在电线争吵的搞笑故事,用来隐喻复杂社会中人的行为举止。可口可乐动画广告Happl’ness Factory(快乐工厂),这个奇异幻想的3D短片,制作精良,画面生动,在艺术和商业上同时取得成功。

2、表现形式多样化。

在短短的篇幅中,许多创作者早已不满足于动画的一般表现,他们尝试采用各种与众不同的形式获得精彩的画面。并且在动画的艺术风格,创作手法,材料和制作工艺上做各种尝试,使动画短片异彩纷繁,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成为各大电影节的评奖项目,同时它也是主流动画内容与形式以及技术探索上的有力补充。加拿大动画大师弗雷德里克・巴克1981年制作的动画短片《摇椅》,用温暖的彩色粉笔风画面,串起一把摇椅生老病死、世迁;捷克导演史云梅耶(Jan Svankmajer)的动画短片《Meat Love》,是离经叛道的,它让实物本身进行表演,使原本毫无生命力的事物在他的相机的技术的行为下“苏醒”,演绎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俄罗斯动画艺术家加里・巴拉丁导演的动画《钢丝圈的恶作剧》一卷廖无生气的钢丝,经过巴拉丁的想象获得丰富的生命力,上升到哲学的寓意。

3、丰富的内涵。

很多动画短片在创作思路上与主流动画完全不同,它们不一定取悦大众,其中有些是作者对世俗标准价值的批判,有些是对社会弊端的不满,还有些表现的是形形的现代艺术观点。他们的存在使动画短片具有深刻内涵,启发警示世人,具有一定的研究和收藏价值。如艺术家张小涛导演的动画《夜》,用三维动画短片的形式,通过生活中一些微观化和碎片化的物体,抽样放大人们的荒诞而的物质生活,表达出艺术家对当代物欲化社会现象的关注与担忧;卜桦的Flash二维动画《猫》,用别具一格的画风,催人泪下的情节,把人类的亲情刻画得感人至深,令人荡气回肠。看似简单的故事背后蕴涵着被人们久已淡忘的爱和勇气。

篇5

在这里,结合这几年的生物教学实践,谈谈自己是怎样利用生物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爱国主义教育的。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培养跨世纪的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 从初一的第一堂课绪言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

对初一学生来说,教师上好第一堂生物科是至关重要的,使他们今后学好生物有一个良好的开端。让学生们感到了既学到了活生生的生物知识,又有意义。在这一节课里我主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向学生阐明生物是自然界中一切有生命的植物,动物等等。它是丰富多彩的,美妙无穷的。大的能看到的,小的肉眼看不到的,大自然界中这些纷纭众多生物现象,是多么奇妙,饶有趣味,怎样去探索,揭示这些奥秘呢?在进生物这个“宝库”之前,我让学生掌握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 让学生从书本上自学知道什么是生物,再结合平常接触的一切植物、动物等等体会生物这一重要概念。例如:一切有生命的植物,上至高耸入云的参天大树,下至地面上的小草;一切有生命的动物,上至空中的飞鸟,下至水里的游鱼,它们统统都是生物。最后得出结论,自然界中,凡是有生命的物体都叫生物。这样把一个栩栩如生的概念展示在学生眼前,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积极性。

第二, 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生物?即重要性。首先让学生从自己的衣、食、住、行来理解,我们吃的粮、菜、肉、蛋及造屋用的木材,还有行路马车、,木船等都是取自于生物,更重要的是青少年健康成长,预防疾病,没有生物知识是不行的。从国家建设来看生物知识就更重要了。在物质文明建设方面,农林牧生产、医疗、环境保护,以及酿造工业、食品工业等等,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仿生学等等更是离不开生物知识;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人们种的树、花草、保护自然动物,有利于陶冶人们的情操,培养人们的审美观念。我们天天从电视里看到昆明世界博览园、张家界风光,就更说明了这一点,生物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重要。

第三, 怎样学好生物知识?首先让学生多观察多实验。微小的生物用眼看不到,要借助显微镜观察。要用学到的生物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生物现象,利用课外时间动手做实验,多看科普读物,看电视,多上网。

二、 生物教学。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生物上的理论知识,离不开自然界中的标本来证实。例如:在学“组织和器官”一课时,我就采购了一颗完整的绿色植物体,让同学们细细观察,同学们能够答出它是由六种器官构成的。即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同时让他们再想想,日常生活中你还接触到哪些完整的植物体?它们各部分又有什么作用呢?

课堂上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不仅使学生对新的知识掌握牢靠,而且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这种从实践中诱寻,开阔了学生与大自然紧密相联系的眼界,充分体现生物教学的特点。

三、 注意培养学生观察和亲手做实验能力

观察和实验师研究生物问题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它是获得知识的源泉。让同学们有目的的有计划的观察,是进一步获得来自大自然的知识。例如学“细胞”一课时,为了研究细胞,我让每个学生带一个洋葱来,到实验室里做实验。让同学们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然后放到实验台上,在中央滴一滴清水,再用镊子撕下洋葱内侧表皮――透明薄膜,放在载玻片上,展平,盖上盖玻片,在一侧滴入碘液,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全部,最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得出结论: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液泡以及看书理解它们分别得作用。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增强了学生动手的实验能力。

四、 重视第二课堂教学和课外小组活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