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范文

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1 17:27:4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篇1

摘要:市场经济的前沿问题,就是指我国在推进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经济改革与发展中所产生的最新动态。既包括经济理论上的最新动态,也包括经济实践上的最新动态。也就是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主要的方向就是推进市场化的改革,这种市场化的改革引发了我国经济体制在实践上的根本性变革,同时也使我国的经济理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关键词:市场经济 改革 发展 前沿问题

市场经济的前沿问题,就是指我国在推进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经济改革与发展中所产生的最新动态。既包括经济理论上的最新动态,也包括经济实践上的最新动态。这些最新动态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部过程及内容,同时也表明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及趋势。

一、市场经济是社会经济体制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当人们在一起谈论社会经济体制的时候,一般都会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内容,似乎社会经济体制是一个非常复杂

的庞大体系,但实际上社会经济体制有两个最基本和最核心的内容:一个是财产制度,即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制度,有时也叫所有制结构,财产制度反映社会经济成分的状况及构成;另一个是资源配置方式,即社会通过何种方式配置资源,例如,是采取计划经济方式,还是采取市场经济方式,或者是采取其他的方式: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的所谓社会经济体制,主要是由财产制度和资源配置方式这两个部分组成的,财产制度与资源配置方式构成了社会经济体制的最基本框架,社会经济体制的其他构成部分都是由这两个组成部分而演化出来的,是这两个组成部分的延伸和具体化,最终都是由这两个构成部分决定的。因此,我们在谈论所谓的社会经济体制的时候,虽然会涉及到许多方面的内容,但实际上主要的是指社会的财产制度和资源配置方式。

在现代社会经济条件下,财产制度与资源配置方式有着与现代生产力相适应的特殊表现方式。首先,财产制度现在主要体现在企业体制上。也就是说,财产制度往往通过企业的所谓产权制度、法人治理结构等内容表现出来。其次,资源配置方式在现在就是表现为市场经济,也就是说,现在的资源配置方式就是市场经济这种配置方式。因此,人们要研究现在的社会经济体制,当然就既要研究企业体制,同时也要研究市场经济,因为这两个内容基本上构成了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体制最基本的框架。

二、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条极为重要的主线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虽然涉及到许多方面,但实际上主要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或者说有两条极为重要的改革主线,这两条改革主线贯穿于改革的整个过程。

第一条改革主线是以财产关系的改革为中心,可以称之为以财产制度改革为中心的改革主线,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讲的所有制制度的变革。主要表现为承认非公有经济的作用及力量,大力推进个体经济及私营经济的发展,同时强调深化国有制企业改革,实行股份经济,探索公有制经济的新的实现形式,构建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混合性所有制结构。也就是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条主线,实际上就是指围绕财产制度的变革来推进改革。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另外一条主线,就是以市场经济为中心的改革,通过发展市场经济来推进改革,我们叫市场化改革,也就是围绕着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这条主线来推进我们的改革。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改革我们的经济体制,表现为对市场经济的重视和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建立市场化的经济体制,即市场经济体制。

由此可见,市场经济改革与发展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的全部内容及过程,当然也表明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及经济发展的方向。因此,研究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及经济发展,当然就要研究市场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前沿动态。

三、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尚未完成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

我们虽然在1992年就已经提出要搞市场经济,但是市场经济改革的任务还远远没有完成,而且离最终建成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还比较遥远。因为市场经济并不仅仅是建立市场体系及制度的问题,而是要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改革整个经济体制,包括建立与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相适应的企业体制、金融体制、财政体制、税收体制、收入分配体制、农业经济体制、区域经济体制、宏观经济体制、社会保障体制等,也就是要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

由此可见,市场经济改革的任务是极其庞大和繁重的。我们现有的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还相差甚远,还无法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实行市场经济不是一个口号的问题,不是提出要搞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体制就会马上形成,非市场经济体制就会很快转化为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是需要较长时期的艰苦努力的。

从我国的现状来看,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并末真正建立起来,还需要加速市场化改革。为了深化我国的市场经济改革,我们必须要研究市场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前沿问题。也就是说,为了回答下一步我们怎么样深入地推进市场化改革,使市场经济体制快速而有序地尽早建立起来,我们就必须要研究市场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前沿动态的问题。

市场经济在人类历史上虽然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发展历史,但是它仍然是最具有活力的经济形式,因为它一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不断变革。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它仍然在变革和发展。这就是说,市场经济本身也在随着生产力发展及国际化进程而变化。

篇2

关键词:垄断,反垄断,经济民主,对立统一

一、垄断及反垄断的主要内容

在经济学领域,垄断是指少数大公司、企业或者若干企业的联合独占生产和市场。它们控制一个甚至几个生产部门的生产和流通,在该部门的经济活动中取得统治地位,操纵这些部门产品的销售价格和某些生产资料的购买价格,以保证获取高额的垄断利润。

在法律领域,垄断是在市场运行过程中,限制和排斥或控制自由竞争和公平竞争的,具有违法性和社会危险性特征的一种经济行为。具体而言:

(一)垄断是一种排斥和控制竞争活动的经济力量,这是垄断最基本的性质。

所谓排斥,是指在一定的交易领域内,垄断者使其他企业公司和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难以正常进行,从而把他们从市场上驱逐出去的行为。所谓控制,是指垄断者对其他企业公司和经济组织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约束,剥夺他们在经济活动中的自由竞争的行为。垄断的排斥和控制力量,给竞争者进入市场造成困难,所以垄断必然削弱竞争的火力和效率。从这一角度讲,垄断是自由竞争的对立物,是自由竞争和经济民主的否定和破坏力量。

(二)垄断代表的是一种根据某种共同利益而联合起来的社会力量,是一种有组织的联合力量。

垄断者往往采取合谋性协议,形成协议垄断的垄断形式,安排和协同行动,形成联合力量,对局外企业和中小企业的经济活动加以限制,以实现其稳定的经济统治。

(三)垄断者谋取经济利益,是依靠对市场的操纵和独占实现的。

垄断者通过滥用市场有利地位和过度集中的经济力量,以独占或操纵市场,形成滥用经济优势地位的垄断形式,获取高额利润。垄断利润的存在加深了社会财富和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并且妨碍资源的合理配置,严重影响市场经济功能的发挥和健康发展,削弱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

垄断以市场的独占地位为标志,它的弊病显而易见,它排除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和公平竞争,为了市场的有序运行和健康发展,反垄断势在必行。“反垄断是对市场上可能产生的垄断进行控制,以及对市场上现有的垄断进行监督,防止它们滥用市场支配地位。”①(王保树:《经济法原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25页)

针对垄断以上的三个特征和性质,反垄断的主要内容是,第一是禁止卡特尔,即禁止企业通过订立协议的方式而排除和限制其他竞争者;第二是控制企业合并,即对企业的合并和联合进行一定的限制,以防止某些企业通过合并来限制排斥其他竞争者;第三是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力量,“企业在竞争中通过合法方式取得了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原则上可以与其他企业相同的方式参与经济交往。即是说,它们有权要求交易自由,特别是合同自由。然而,如果它们滥用其市场支配地位,实施反竞争的行为方式,那就是滥用了这种自由。私法自由的合法基础是竞争,如果竞争被排除了,自由就失去了其合法性。”① ( 王保树:《经济法原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38页 ) 因此,禁止企业滥用其市场支配地位当然成为反垄断的主要内容之一,这被称为反垄断法的三大支柱之一。

当然,如果行政主体滥用和超越行政权利,限制、妨碍或排斥市场竞争者,包括不适当地参与市场交易,破坏公平竞争,也包括在行使规制市场职能时不适当地限制市场主体的自主经营,相对上述的经济性垄断,这种限制行为被称为行政性垄断。行政性垄断必然侵害了市场主体的合法经营权,也必然破坏民主统一的市场经济。为了市场经济的统一和经济民主,反垄断的主要内容也当然应该包括行政性垄断。

二、经济民主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市场经济的就是竞争性经济。没有竞争,市场就没有活力。竞争机制崇尚“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即竞争会淘汰失败者,壮大优胜者,从而导致企业经济力趋于集中在某些优胜的大企业手中。但是,“如果少数人手中的经济实力显著集中,它便具有威胁民主社会的危险性。”②([美] 科恩:《论民主》, 聂崇信等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118页) 可实行市场经济必然会产生企业经济力的集中,这就需要运用民主的方法、民主的原则来对企业的这种经济力集中加以制约。“如在经济领域内民主受到排斥,在其他领域内民主会更易于受到限制或排斥。”③ ( 应克复:《西方民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93页) 于是,市场经济对民主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民主由政治领域向非政治领域延伸。换言之,经济的民主化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本质上市场经济就是民主经济。可是,何为经济民主?

“经济民主是民主从政治领域向非政治领域延伸,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④ (漆多俊主编:《经济法论丛》,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年版,第579页) 在政治领域,“少数服从多数,并保护少数”是民主的基本内涵。其中,“少数服从多数”建立在自由表达意见的基础上,“保护少数”意味着平等对待,可以说,自由和平等是民主的两大支柱。美国李普森教授也认为,民主程度就是尽可能使其人民同时获得更多的自由和最多的平等的政治制度。自由是民主的积极方面,体现着民主化的程度。民主化程度越高,自由的享有也就愈充分;平等是民主的消极方面,它说明自由并不是不受限制的,在享受自由的时候不得牺牲他人的平等。同样,经济民主也以经济自由和经济平等为其主要内容,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经济自由是指竞争者在市场经济中的经济活动不受他人强制,但是在每个市场参与者都只顾及无限的追求自己利益时,优胜劣汰,企业经济力将会过度地集中在某些优胜的大企业手中,完全的自由便会导致市场秩序的混乱,因此经济平等的存在就顺应而出。在尊重自由竞争的同时对其进行一定的限制,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不得损害他人的平等利益,以此来限制企业经济力量的过度集中和维持有序的市场秩序。因此,经济民主是发生在经济领域的民主,它既强调市场经济对竞争者自由竞争的保护,又对经济力过度集中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限制,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在这一点上,经济民主与反垄断不谋而合。

三、反垄断与经济民主是对立统一的,两者相辅相成

(一)反垄断是对经济民主的有限限制

经济民主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经济自由是经济民主的主要内容之一。经济自由是指经济活动,包括投资、就业、消费等不受他人强制。对于参与市场竞争的竞争者而言,就是要求能够最大限度追求利益的自由竞争。自由竞争和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最基本规律,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日益激烈,优胜劣汰规律的作用日渐显露,经济力开始向少数大资本企业集中,经过一定时期的积累,便形成了典型意义上的经济垄断。如此看来,垄断似乎是经济自由发展的必然,是自由竞争的结果。“然而,垄断是竞争天敌。”① ( 种明钊主编:《竞争法》,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309页) 垄断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人们无法竞争,市场失灵,而且更深层次而言,它破坏和制约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届时,如果放任垄断,那么何来市场经济的有序竞争和经济的民主?换言之,经济自由并不意味着经济活动不受限制,不受限制的经济自由势必导致经济自由本身的破坏,更不可能实现经济民主。因此,为了保护经济民主,利用反垄断对经济自由进行一定的限制是很有必要的。

(二)经济民主的市场要求与反垄断的主要内容是统一的

1.经济民主在市场领域的要求和体现之一是反对来自政府的不适当强制,包括不适当地参与市场交易,破坏公平竞争,也包括在行使规制市场职能时不适当地限制市场主体的自主经营。行政权力是否支配和左右经济生活,它的行使是否受到必要的控制,经济个体是否存在着自由生存空间是衡量经济生活中是否存在经济民主的要素之一。行政权力支配经济生活表现在垄断形式上就是行政性垄断,这是反垄断的重要核心之一。在行政权力支配一切的环境下,无经济民主而言。

2.经济民主在市场领域的要求和体现之二是同一行业或不同行业之间竞争主体的多元性。某一个行业、某一种产品或服务领域是否有相当数量的同业竞争者,即竞争主体是否呈现多元化是衡量经济生活中是否存在经济民主的又一要素。经济民主的这种要求表现在反垄断上就是对于企业联合垄断形式的限制,市场竞争中垄断者往往采取协议的方式排斥、限制和妨碍竞争,形成协议垄断的垄断形式,安排和协同行动,形成联合力量,对其他参与者的经济活动加以限制。禁止限制性协议、决议或者协同行为,即指经营者通过合同、决议或者协调一致的行为,共同实施的划分市场、限制价格或产量等反竞争的行为。保持市场的自由竞争和竞争的多元化,就必须依靠反垄断的力量。“没有这种竞争的多元化,就会形成规模垄断,破坏经济民主。”② ( 漆多俊主编:《经济法论丛》,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年版, 第580页)

3.经济民主在市场领域的要求和体现之三是反对经营者经济力的过度集中和对市场支配地位的滥用,尤其反对经营者利用自身的优势对消费者进行各种限制和强制。“如果除了优胜劣汰的自然竞争法则之外,还存在着人为的市场拒斥与排挤,就表明经济生活中缺乏民主。”③ (漆多俊主编:《经济法论丛》,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年版,第580页) 处于劣势地位的中小企业是否能够与大企业平等竞争,是否存在着市场进退的自由是衡量经济民主的又一表现。“垄断形式是不民主的,因为它们在冲击着较小的竞争者,冲击着它们所服务的人民。”④ ([美] 罗斯福:《罗斯福选集》,关在汉编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21页) 反对经营者经济力的过度集中和对市场支配地位的滥用,这一要求在反垄断中的表现就是对于某些大企业经济力过度集中的制约,防止大企业滥用市场优势地位损害中小企业的利益。

(三)反垄断的目标是实现经济民主

运用反垄断法来实现经济民主的设想,源于罗斯福1938年提交议会的反垄断咨文。该咨文是鉴于以30年代危机时期美国产业复兴法的违宪判决为中心的当时的经验而提出的。“意在对经济力过度集中置之不顾,正是对美国传统民主的破坏,而走向了法西斯道路。因而,提出了为确保政治和经济两方面的民主,必须排除经济力的集中,活跃竞争的主张。”⑤( [日] 金泽良雄:《经济法概论》,满达人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77页) 这种经济民主的设想,在二战以后,成了反垄断法以国际规模广泛出现的理论基础,许多国家的反垄断法中的条文清楚地表明以经济民主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之一。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制定的《关于私人垄断和确保公平交易的法律》第1条中即规定:“本法的目的是通过禁止私人垄断、不正当地限制交易和不公平交易方法,防止事业支配力量过分集中……促进国民经济的民主和健全的发展。”

纵观各国的反垄断立法,立法者的意图都是通过限制生产和资本的过度集中,使市场向多数企业开放,并使企业在竞争中免受各种不正当的限制,实现市场经济的真正民主。

篇3

Abstract: The strengthening of professional ethics for China's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has a great role in promoting, as well as beneficial to China's socialist spiritual civilization. Professional ethics is a complicated systematic project, we must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carry out professional ethics.

关键词:市场经济 职业道德建设 措施

Key words: market economy professional ethics measures

一、职业道德建设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职业道德的进步,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坚实的思想基础。市场经济与职业道德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能够互相促进彼此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同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相联系。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对社会道德产生一定的影响。会出现在一些不文明的职业行为。在任何社会制度下,都需要有与其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良好的职业道德的环境。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那种只顾个人私利不管社会和他人利益的利己主义也会受到人们舆论的谴责。恩格斯指出:“事实上,每个阶级,甚至是在每一个行业,都有其各自的道德。”恩格斯所说每个行业各自的道德,指的就是职业道德。我国走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路线,市场经济也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此除了必须遵守市场经济行为的客观规律,不断的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必须坚决反对把职业道德也进行商品化。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是市场经济高度繁荣和保持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必须正确理解和把握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基本道德准则。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来促进经济的发展。职业道德建设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经济的发展对职业道德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巨大的直接影响,二者紧密联系。在经济高度发展的西方发达国家,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都需要有良好的商业道德和较高的市场道德与之相适应,作为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特别是随着近二十年的社会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原有的职业道德也出现了巨大变化,全社会都开始日益高度重视职业道德的建设。

事实证明,依靠道德来支持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发展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的发展需要有比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更为良好的道德行为。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在道德上强调个人自由,主张金钱至上的原则。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遵守法律制度的前提下遵循集体主义作为道德基础的,这样我国的市场经济职业道德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职业道德有着本质的不同。进行职业道德建设,提高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水平是逐步改善和提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业生活质量的现实要求。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日益详细的社会分工,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再简单的满足于生物质活水平的提高和各种物质财富的积累,人们开始逐步追求能够满足精神世界和在心灵更高的层面,这些是职业生活质量方面的问题。加强对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建设,除了能促进社会风气的改善,维护社会的稳定,同时直接影响个人职业生活的质量的提高。

二、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措施

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内容。我们应当以科学发展管理论为指导,在实际工作中认真去研究加强职业道德建设遇到的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根据市场经济的客观要开展教育工作。

㈠提高宣传力度,为职业道德建营造出良好的氛围。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各种宣传舆论阵地,如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新闻媒体对提高职业道德建设的现实意义进行广泛宣传,让社会都关心职业道德建设,所有人都能崇尚良好的职业道德。同时必须广泛的宣传在职业道德建设中涌的各种先进典型,大力弘扬新时期社会主义劳动者的主人翁精神和所拥有的高尚职业道德,通过他们的先进事迹和模范思想来影响和促进职业道德建设工作。除了要提高正面宣传力度,同时还要对各种不讲职业道德、只顾个人或小团体利益的个人和单位进行曝光。让舆论宣传工作不仅可以扶正,同时还能祛邪,形成全社会都遵守职业道德的良好舆论环境。

㈡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广大职工的道德修养。应该对所有职工开展适当的思想和道德教育,引导广大职工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以及价值观,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开展富有成效的职业责任、职业纪律、职业道德教育,促进全社会形成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行业精神,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文明职业风尚,净化社会风气。

㈢积极制定完善的职业道德规范。在全社会的所有行业制定和落实详细的职业道德规范,是完成好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广大职工把职业道德由思想观念落实到实际行为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经济管理水平,扩大经济效益的内在要求。我们应该顺应这个要求,在各行各业针对工作的不同,制定出反映岗位特点的职业道德规范,作为所有人开展本职工作的行为标准。把职业道德规范落实到实处,让所有人都有章可循,真正把职业道德建设在工作中落实。

㈣组织以职业道德为主题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深入促进职业道德建设的发展。组织和引导广大职工都参与到这一活动中,让职工通过参与活动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管理,促进职业道德建设有效开展。应该根据各行各业的特点,发挥基层工会的作用。工会通过在文化宫、俱乐部等充分的文化宣传,广泛组织各种理论研讨、演讲比赛、知识竞赛、优秀典型评选和表彰等不同形式的创建活动,实现职业道德建设工作常抓常新,随时都有新进展。

职业道德贯穿于社会经济生活的整个过程,因此我们必须时刻注意职业道德建设,常抓不懈。必须根据经济活动的特点和社会的发展,有针对性的开展职业道德建设。把职业道德建设落实到实处,为我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好的服务,促进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国杰.新时期思想道德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5)

[2]钱安国.职业道德修养教程[M].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篇4

[关键词]和谐社会;诚信伦理;实践

[作者简介]尹光,黑龙江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黑龙江哈尔滨150050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3-0064-03

“诚信”伦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从为人处世的视角看,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无信不立”;从政府信用的视角看,中国传统文化强调要“取信于民”;从人际交往关系看,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从经济活动看,中国传统文化强调“诚信为本”。但是信任作为一种社会资源,在当代中国变得稀缺起来了,目前,国内的诚信程度普遍较低是不争的事实。显然,诚信造成的损失是不能仅用金钱来衡量的。现在不是要不要进行诚信伦理建设的问题,而是怎样进行诚信伦理建设的问题。

一、诚信伦理的科学内涵及理性实践初探

从不同的人性假设即从善性、恶性或者人的本质是现实社会关系的总和角度可以对人们提出不同的诚信要求。就当代中国社会而言,其诚信观应该从道义论和功利论的诚信观走向基于责任和权利的伦理诚信观。在诚信的类型方面,从主体角度,诚信可以分为个人(或公民)诚信、社会群体诚信与政府诚信;从社会生活领域角度,诚信可以分为人际诚信、经济诚信与政治诚信,其中的政治诚信又包括政治理念诚信、政治制度诚信与政治主体诚信,政治制度诚信主要是法制诚信,而法制诚信则包括立法诚信、司法诚信、执法诚信与守法诚信;从诚信发挥其社会作用所依靠的力量角度,诚信可以分为制度性诚信与人格性诚信。在诚信缺失的原因方面,笔者以为,它既有制度性原因又有非制度性原因,其主要原因是社会结构的变化、逐利行为的存在、没有相应的诚信制度、对无信或失信行为的惩处不力及部分人的思想观念不健康。在建设诚信的条件方面,建立和完善包括个人诚信、企业诚信和政府诚信在内的诚信体系,建立诚信测评管理和诚信奖惩激励体系,完善诚信的法律保障,加强诚信教育,启动公民自律机制,是诚信建设的条件,其中公民自律是诚信建设的根本。“诚信是经济繁荣的精神基础与客观法则,诚信是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的可靠保证,诚信是道德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培育市场经济的诚信伦理的重要性是没有人怀疑的,当代中国几乎每个人都能体验到当今社会生活中的信任危机:企业和客户之间的不信任,老板和员工之间的不信任,消费者和厂商之间的不信任,患者和医生之间的不信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不信任,官员和民众之间的不信任,甚至家庭成员之间的不信任,这些在当前中国社会都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企业对国家、企业之间以及企业对消费者等市场主体之间的失信现象频繁发生,使得信用缺失成为当前人们关注的突出问题,严重制约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对于信用缺失的原因,不少论者要么归因于市场经济规章制度不健全,要么归因于个人的道德品格。笔者以为,虽然上述因素和当前的信用缺失存在着一定的内在关联,但都不是根本原因。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传统的诚信伦理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市场经济的诚信伦理又处于初生状态,无法有效地规范人们的交易行为,从而导致了失信现象的频繁发生。它凸现了培育和确立诚信伦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中国传统诚信伦理是建立在前市场经济的传统社会基础上的,在传统社会里,社会成员彼此之间的交易拘泥于亲缘关系或地缘关系的群体内,其交易不是建立在契约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对“熟人社会”人格信任的基础之上,其交易行为会随着交易对象而具有特殊性。这就要求交易主体应该具备“诚实守信”的个人人格和德性伦理,这种作为德性伦理的信用伦理之所以能够起到规范人们交易行为的作用,是由传统社会殊的交易方式所决定的。与此不同,市场经济的交易行为是通过契约的方式进行的,它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不再仅仅拘泥于亲缘关系或地缘关系之内,这使得市场经济的信用关系日益复杂化和广泛化,在这种情况下,单纯依靠对个人道德人格的信任已经很难对人们的交易行为进行规范,这也正是当前市场经济失信现象频繁发生的深层原因。市场经济的发展把人从身份推进到契约。

二、从身份到契约的诚信发展

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农业文明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身份社会,在社会结构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共同体。由于家国同构、血缘亲缘、人情社会,使社会整体成为一个交融着多重伦理关系的高度密合的社会伦理实体。在身份社会里起主导地位的是感性的“人情”而不是理性的“契约”。作为德性的信用伦理和作为制度的信用伦理培育市场经济的信用伦理需要我们分析市场经济交易行为的基本特点,市场经济以等价交换为基本原则,市场主体根据自己的意愿通过市场交易行为实现各自的利益,这就决定了每个市场主体一方面把其他市场参与者当作实现自身利益的工具,同时要实现这一目的又必须尊重其他市场参与者的个体独立性和利益。因此市场经济最基本的伦理精神就在于自由和平等,其任务就在于捍卫市场主体自由、平等地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权利。

市场主体的自由和平等权利是通过法制化的契约来保障的,契约关系既是市场交易活动的纽带,同时也是保障个人权利的最有效手段,从市场经济交易活动的特点可以归纳出市场经济的信用所蕴涵的基本伦理精神,即作为德性的信用伦理与作为制度的诚信伦理。市场经济的信用伦理虽然也包含着对交易对象的人格信任,但是这种人格信任是和市场契约与法律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们既内在地体现了市场经济诚信伦理的自由精神和对权利的尊重,同时又从外在方面规定了交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中国的改革又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方向的社会和谐化过程。

和谐社会诚信机制建设的重要启示就在于:要重视利益机制的导向作用,诚信道德规范的形成不能脱离人们的利益欲求而空穴来风,它是伴随人们利益不断满足的条件下反复比较“失信”与“守信”所带来的孰大孰小的利益理性斗争的结果。只有当人们真正感受到并进而认识到诚实守信的好处的确大于失信所带来的好处时,才会真正地自觉遵守诚信美德。只有当遵从规则的利益大于无视规则的利益时,社会行动者才会遵守这项规则。双管齐下,使“诚信者走遍天下,失信者寸步难行”。要重视“价值人”的引领作用。“价值人”在说明人的存在本性时是以主体的自我价值实现为核心,在说明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时是以个体和社

会之间的价值融合为主旨,因而它有着巨大的理论解释、理论建构和实践指导能力,是对“经济人”和“道德人”的整合与超越。要用“价值人”理论来分析和透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若干重大社会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只有确立了“价值人”这一新的理论视角和人性论前提,才有可能找到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的正确思路。

三、建设诚信伦理与构建和谐社会探微

通常一个社会的信任程度越高,社会就愈有秩序。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是有共同价值观与发展目标的社会。和谐社会倡导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诚信友爱是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一个社会要和谐发展,仅仅依靠法律和制度规范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借助道德的力量,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有机结合起来。而在人类的道德规范体系中,诚信友爱对社会的和谐发展最有价值。因为诚信友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内耗和摩擦,减少社会生活的风险和代价,使社会的运行成本大大降低。人与人之间的互信互爱还可以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有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和事业的成功。诚信友爱不仅可以给社会带来功利化的物质成果,而且也具有极高的精神价值。它有利于增加社会的价值认同感和凝聚力,使人们在彼此信任和相互关爱中感受人的价值和尊严,体验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幸福,甚至激发生命的创造力。

古代社会是典型的“身份社会”,近代以来社会发展趋向是“契约社会”。市场经济的逻辑内在地要求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现代契约社会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契约关系为纽带的法治社会与能力社会。而社会进步突出表现为由“身份”到“契约”的运动过程,它主要是通过市场经济来完成的。在经历了历史波折后,中国终于选择了市场经济之路。市场经济是中国人作出的理性选择。

毫无疑问,人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逐步完善,必然引领中国从“身份社会”向“契约社会”的转型,“现代社会诚信体系是包括现代诚信文化、有效的产权制度、民主政体、健全的法制及社会信用服务组织等在内的一个广泛的社会系统。其中,诚信观念和文化是基础,产权制度是核心,民主政体和法制是保障,信用服务组织是工具。”市场经济的原动力是利益,是人对利益的追求。无疑,市场经济信用伦理的培育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培育市场经济的信用伦理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看,市场交易中的失信现象的频繁发生,不仅极大地增加了市场经济的交易成本,而且破坏了市场秩序的正义性,使得市场信用关系难以得到扩展和发展;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充满创造力的社会,是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得以实现、利益关系得以协调、人际关系得以和谐、人和人之间诚实守信的社会,要真正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理想,尊重人的自由和权利就显得尤其重要,而这正是市场经济的诚信伦理所蕴涵的内在伦理精神。培育市场经济的诚信伦理无论是对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还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加强和谐社会诚信机制建设,培育市场经济的诚信伦理,关键是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应当在大力培育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不断强化人们的契约意识和信用意识。面对频繁出现的失信现象,部分人将原因归结为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看法是肤浅的。应看到,当前人们之所以如此关注信用问题,这本身就说明了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的信用意识、权利意识以及契约意识都在不断增强。事实上,并非市场经济发展导致了信用缺失,恰恰相反,市场经济的不发展才是市场交易主体信用意识淡漠的根本原因。

其次,应当大力培育市场经济的契约精神以及正确的财富观。由于市场经济的信用伦理是建立在契约和法律基础上,是对市场交易双方自由和权利的尊重,这就意味着市场交易双方所签订的契约是一种合意行为,它即从外在方面规定了人们的义务与权利、同时也是人们自由意志的体现,它要求人们应当积极主动地去履行契约。可以说,“诚实守信”既是市场经济的契约关系的外在要求,同时也是市场交易主体应该具备的内在品格。还应该看到,“市场经济的契约关系的根本目的在于尊重和保护市场主体的财产权利。一旦市场主体的财产权利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市场经济关系也就无法有效拓展,甚至会导致诚信者得不到应有的收益,失信者得不到应有的惩罚,在这种情况下,是无法真正培育和确立市场经济的信用伦理的”。可见,诚信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惩罚的问题,尤其是私人惩罚的问题。

篇5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民主政治 先进文化

党的十六大规定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全面地表达了我国先进文化应有的性质、内容与风格,是对我国当代先进文化及其前进方向的科学概括。

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包含着对先进文化的需要。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也需要有思想道德的文化力量。先进文化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附属物,而是它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内在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首先应该构建先进的文化。这就需要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形成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指导思想,为解决我国如何在全球化时代扩大对外开放、吸收国外优秀文明成果、迎接域外文化的挑战、弘扬祖国优秀文化精华、抵御不良思想的侵蚀、防止和消除消极文化的传播指明了方向。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先进文化作为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创造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先进的文化价值观。在知识经济到来的背景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传统文化中的落后观念已不再适应科技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因此要抛弃传统文化中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落后方面,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现代文明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人们的主体意识。

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需要的先进文化,必须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又必须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之中,既能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能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

文化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外部环境看:第一,西方发达国家采取各种方式输出自己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这在客观上拓宽了我们的文化视野。当前,与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相伴随的各种文化样式已经摆到了我们面前,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如果我们丧失了文化辨别力和批判力,丧失了坚守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的文化自觉,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迷失前进的方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改变着文化发展的社会环境,而我国目前文化的发展与形势的要求相比,还很不适应。

从内部动因看: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先进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承担着重要任务。2、加快发展先进文化,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文化建设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更是加快全面小康建设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转向市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民收入稳步提高。文化总体看来,仍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这迫切要求我们适应形势的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

我们的精神文化领域,按惯例可大体分为“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两大基本环节,两大环节各有其特点和规律,文化产品就其大多数而言具有意识形态和商品的双重属性。文化生产与一般物质生产相比,其特殊性表现至少有以下两方面:一是工作性质特殊,文化本身属于上层建筑,二是承担的任务特殊,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在看到先进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本质上的统一性的同时,也要看到它们在现实实践中的确存在差异性。其一,文化是相对独立于经济和政治的范畴,从本质上来说,文化作为人的精神活动的产物,具有精神方面的内容,有着多重内涵,其发展有自身特有的规律。其二,市场并不能自动识别文化的善与恶、美与丑,先进文化的发展,既要运用市场机制,又要加强管理,保证社会主义文化的正确方向。其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催生了许多与之相适应的新的进步价值观,另一方面也使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更为复杂的状态。社会转型期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利益调整势必引发一些人思想的波动,出现价值观的倾斜。总之,面对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和文化产品与服务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对国内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文化建设既要符合精神文明建设的规律,又要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呈现新的特点。文化建设能够对人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产生重要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应当既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内涵,保持文化建设的先进导向,又紧扣时代脉搏,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第一,要增强先进文化的控制力。第二,要提高先进文化的竞争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先进文化、传统文化、外来文化将长期并存,先进文化如果以其独尊的地位而不参与竞争,就可能失去思想阵地。先进文化建设也不能游离于市场经济之外,我国正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应该遵循和适应文化发展与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提高建设先进文化的能力,必须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运行特点,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第三,要注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我们时刻不能忘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根本目标是满足社会的公共文化需要、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认真思考文化发展的战略性、前瞻性和全局性问题。

篇6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国内外关于“现代化”这一进程的研究,通过比较“现代化”与“人的现代性”两者的概念和外延之间的异同,认为:(1)提升人的现代性是加快现代化进程的内在要求;(2)提升人的现代性是加快现代化进程的迫切需要。

一、现代化的内涵

现代(Modern),通常作为一段时间的概念来定义。主要指当今这个时代,可以涵盖“当代”和“近代”两个时期,古今对于“现代”一次释解各异。我国著名的现代化理论研究专家北京大学教授罗荣渠就曾对“现代”一词做过这样的解释:“Modern是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者最先使用的,是相对于Medieval即中世纪而言的,即把文艺复兴看作一个与中世纪相对立的新时代。”今普遍的看法是:现代不是一个绝对时间概念,而是一个相对于传统而言的词语。

“现代化”一词来源于现代,主要是用以概括人类社会近期发展急速转变的一个过程。因此,“现代化”一词是表示一个动态的,不断进步的过程,而非固定的、静止的状态。

1.国外学者对现代化的释解

国外对于现代化的研究可追溯到二战以后,但较集中的研究还是50年代末60年代初自美国兴起。当时的研究中心主要是传统社会如何向现代社会过渡;发展中国家如何向现代化国家过渡,研究认为不发达国家落后的主要根源是社会内部的传统性矛盾。对于现代化的研究学者们的研究方面各有侧重。部分学者从历史发展纵的方面对现代化进行说明,如学者戴维·波普诺说:“现代化指的是发生在一个传统的前工业社会的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发生的主要的内部变革。”部分学者却认为现代化是一个整体,是整个社会的全面变化。

从上述国外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出,普遍的共识是从十六世纪以来,伴随着工业化所发生的一系列深刻的、全面的、总体性的社会变革包括着社会的各个方面。然而由于各学者关注的焦点及所站的立场不同,故强调的方面也不尽相同。

二、人的现代性

对于人的现代性目前缺少统一、标准的定义的。从人的现代化角度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1)人的现代化是人自身生产、综合素质以及实践活动能够适应并推进社会进步的要求,也是传统人像现代人全面转化的过程:(2)人的现代化也就是人的文化素质的现代化;(3)人的现代化主要指的是人的社会关系和人的价值观的现代化;(4)人的现代化是人的观念、素质、能力、活动、交往等各方面表现出的同现代化社会相适应的普遍而深刻的变化;(5)人的现代化是指与现代化科技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人的素质的普遍提高和全面发展。从以上的观点可以看出,学术界对人的现代化、现代性的理解存在着的角度是多样的。

一般来讲,人的现代性的内涵主要是相对于传统的人的品质而言的,表现为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现代人所具有的一系列的品质和属性;人的这种现代性的外延包括多种不同内容和形式,如人的社会意识的现代性、观念形态的现代性、心理状况的现代性以及行为方式的现代性等等。

三、现代化与人的现代性的关系

现代化的社会是一种经济系统、政治系统、文化系统充分发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社会形式。现代化社会的基础就是现代文明建设的核心,即人的现代性。马克思所言:“社会产生人”,“人产生社会”。一方面,“社会产生人”。因为人的活动时时、处处受到社会制约,人们的活动形式上是个人的而实质上却是社会的。

(一)提升人的现代性是加快现代化进程的内在要求

首先,现代化进程中经济体系的健康快速发展要求人的发展。市场经济把追求最大利润作为目标,经济活动就是为了满足需求从而调动一些因素去追求最大的经济价值。生产是追求价值的过程,生产过程中人的体力和智力以及整体素质的提高是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直接影响着产出、利润以及经济的增长。

其次,快速发展的经济体系要求配备发达的政治体系。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现代化的政治体系的支持和协调,具有现代性的高素质的人才对于现化化的政治体系的建构同样是不可缺少的。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公益性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市场经济的不足,而充分就业、稳定的货币购买力,稳定的经济增长等问题又对政治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现代化政治体系这种高要求必须需要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去建构。

(二)提升人的现代性是加快现代化进程的迫切需要

现代化进程中对人的现代性也提出了要求,21世纪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人的竞争、国民素质的竞争。提高国民素质实现人的现代性已成为我国现代文化建设的迫切要求。

首先,人的全面提高要求国民具有伦理道德素质,这是市场经济体制得以顺利运行的前提。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法治精神的基础是人的自律能力。而市场经济也需要人们必须有高度的自觉性,只有自觉地遵守社会中的各种规则,市场经济才能实现高效、有序的运行。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更是伦理道德经济,伦理道德经济指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关系的行为准则,规范以及相应的意识、信念和行为活动。我国经济社会中大到假冒、劣质产品,小到乱丢垃圾等现象都是非常严重的。因此,道德规范的建设和价值观的建构都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迫切需要。

其次,人的全面提高更要求人们具有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是具有现代性的现代人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是人文科学、人文教育在教育身上所体现的成果,较全面的文化知识素养、较高品位的艺术鉴赏能力是构素质的基础。在生活中,我们总是批评大众文化的低俗、缺乏艺术感,但我们往往忘记了大众文化来自于国民文化素质的反映。随着国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人们的对文化品位以及鉴赏力将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直接表现为综合国力的强大,一个拥有强大的综合国力的现代化国家同时也是稳定发展的社会,它里面综合了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等。换句话说,他拥有强大的经济力量,拥有民主政治体系下的社会稳定,高度发展的社会文化体系,不仅经济的发展要求国民素质的提高,而高度发展的社会文化体系和稳定的政治体系,较高的艺术鉴赏力都需要人去建构。因此,现代化与人的现代性是一个内在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的现代性是现代化进程的内在要求和迫切需要。两者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整体。

参考文献:

[1](美)A·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篇7

摘 要 市场文化作为一种新型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文化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如何培育和建设具有该企业特色的市场文化是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培育和建设市场文化既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客观需要,也是企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关键词 市场文化 企业文化 企业特色

一、认识市场文化,是培育市场文化的必要条件

培育和建设市场文化,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市场,了解什么是市场文化,才能在工作中有针对性地、有的放矢地付诸实践。

那么,什么是市场文化?它是怎样产生的?什么样的文化才能适应市场体制?

国内外不少学者对市场体制中的文化问题都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分析了市场文化产生的几大动因:一是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地依靠“文化力”的注入;二是许多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地依赖“经济力”的支持;三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新型的经济主体,出现了新的经济趋势;四是知识经济(也可称为“文化经济”)的出现和发展,经济自身的结构和性质发生着变化。认为市场文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并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归纳起来,可以给市场文化下这样一个定义:所谓市场文化,就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经济和文化的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既能够推动经济发展又能够丰富文化生活的文化形态。我们这里所说的市场文化,是指既符合市场经济的内存要求,又能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新型文化,是民族性和市场性的统一。

二、市场文化在企业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潜在的生产力,是激励企业求生存图发展的精神源泉。企业文化具有多种功能,如导向功能、规范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及辐射功能等。市场文化作为一种新型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文化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市场文化具有企业文化的诸多功能,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源泉。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如何培育和建设具有该企业特色的市场文化是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测井公司致力于建设具有“辽河测井”特色的市场文化就是测井公司企业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建设具有“辽河测井”特色的市场文化,就必须要有优秀的人才、优秀的技术、优秀的管理和优质的服务。正如测井的企业宗旨:“用精湛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让用户100%满意,让100%用户满意”,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则需要公司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和艰苦奋斗。

三、培育和建设市场文化是企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企业要发展经济,必须要有市场意识和市场观念。因此,培育和建设市场文化既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客观需要,也是企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培育企业市场文化,就是要对企业传统文化中排斥、压制修改的内容进行改造和重塑。结合我国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经验及企业自身实际,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育和建设我们企业的市场文化。

一是尊重个人权利。人是企业之本,古语有云:“人能载舟,亦能覆舟”说明了人的重要性。尊重人权就是要突出以人为本。测井公司在实施“以人为本”的经营管理理念方面已初具成效。公司职工在“人人受重视、个个受尊重”的企业文化氛围中,更加士气高昂、发奋进取,从而形成上下左右拧成一股绳的凝聚力,激发出身体里潜在的工作热情、干劲、能力和智慧,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二是突出市场竞争。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实体,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政府不得直接干预,企业直接面对市场。因此,企业的经营战略实质上就是市场竞争战略。企业要不断发展,就必须积极捕捉机会,扩大生产规模或开展多样化经营,在市场竞争中争取主动,以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测井公司要想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夺得一杯羹,就必须采取差异化发展型经营战略,在守住原有市场的基础上,开辟新的市场。

三是鼓励变革创新。竞争的首要准则就是变化。中国人凡事总以“先王”“古法”“祖传”最为可靠,而不问这些对于当前环境是否适用。在实践中,人们往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是欠发达地区,尤其是所谓“吃铁饭碗”的国有企业比较突出的现象。市场经济是一种以创新为主导的经济制度。市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在于多变。任何企业都不能仅靠一个产品立足市场,任何产品也不能仅靠一个造型、价格长期占领市场。

篇8

海南作为我国旅游大省,其中的诸多旅游项目在国内旅游产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包括三亚、海口等在内的旅游景区,在国内外都家喻户晓。但仔细分析这些景区的特点不难发现,它们大都分布在海南省的沿海地区,以其独特的自然资源禀赋优势吸引着海内外的游客。然而,这种基于自然禀赋条件所开展的旅游项目,并无法带动海南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原因十分简单,这些自然禀赋条件属于海南省的稀缺资源,且在该区域所开展的旅游项目难于同域内内陆地区形成关联效应。因此,在发展海南休闲旅游产业时,还需要重视借力民宿经济的发展优势。尽管目前对于民宿经济的内涵认识还存在争议,但民宿经济在我国各个地区却被逐渐得到重视。由此,本文将围绕着海南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来讨论民宿经济的生成策略。

一、对民宿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分析

结合各地发展民宿经济的经验,以下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其得以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全员参与要求

根据部分专家的研究得出,民宿经济来自于传统的农家乐、渔家乐形式,但民宿经济在发展深度和广度上,都远远超越了上述二者。但无论民宿经济走向怎样的发展状态,全员参与则是其中的本质要求。在全域旅游开发视角下来看待全员参与,其主要指向休闲旅游项目所在地区的居民参与到旅游项目的经营中来,而参与的程度和形式则是可以灵活处理的。

(二)旅游配套要求

以发展民宿经济来推动休闲旅游项目的开发与运营,还需要重视与旅游项目相配套的交通和零售业。实践表明,休闲旅游产品的主要消费者来自于城市,他们消费该旅游产品的目的在于获得一种全新的个体体验,而这种体验只有在与城市相异的乡村才能实现。因此,旅游配套设施的建立将能连接城市与乡村,使得城市游客在消费休闲旅游项目时降低自身的交易成本。

(三)市场规制要求

全员参与和旅游配套要件构成了休闲旅游项目运营的组成部分,那么这就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来建立其有序的市场环境。因此,市场规制要求的出现便不难理解了。具体而言,市场规制要求可以从两个环节来认识:第一,需要建立前置性的培训和规范措施;第二,需要在运营中实施制度监管。

二、海南发展民宿经济的短板解析

从笔者的调研中可以得出,海南发展民宿经济还存在着以下三个方面的短板。

(一)全员参与下的自发性

众所周知,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和契约经济。处于自发状态的市场经济,必然导向无序竞争和恶性竞争,其最终后果将极大的损伤供需双方。从海南内陆地区的休闲旅游业发展来看,以村社为单位的统筹管理较为普遍。尽管这种管理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村社旅游秩序的稳定性,但却无法满足民宿经济发展下的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原因在于,休闲旅游产业要求建立各关联项目之间形成多样性的统一,而这不是村社管理下所能达到的。

(二)旅游配套还有待提高

前面已经提到了旅游配套所涵盖的内容,即交通设施的配套和休闲旅游附属产业的配套。从笔者对样本地区的调研中感知到,交通设施在当地政府的努力下已经得到极大的改善,预计在十三五时期将处于完善阶段。但与民宿经济关联的零售业、休闲保健业等仍发展滞后。通过分析发现,当地政府缺乏必要的市场引导,而单纯依靠市场的自我培育,其所需要的时间则是漫长的。

(三)市场监管缺位仍存在

发生在三亚的价格欺诈事件极大的损害了海南旅游业的形象,而这种情况的发生不仅与商家的经营素质有关,也与市场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和监管意愿不无关系。反观海南省内陆地区的旅游业欠发达地区,其在民宿经济下所发展的休闲旅游项目,必然存在着更为严重的监管缺位现象。

三、发展休闲旅游的策略

根据以上所述,发展休闲旅游的策略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构建:

(一)重视传统向现代的过度

前面已经指出,当前的民宿经济来源于传统的农家乐和渔家乐模式,而这些模式本身就含有休闲旅游的内涵。因此,海南省内陆地区在发展民宿经济时,需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应重视传统向现代的过度。具体而言,在发展民宿经济时应尽力保护现有的农家乐和渔家乐资源,并按照民宿经济的内在要求,以及休闲旅游产业发展规划,通过提升项目品质来实现平稳过渡。

(二)完成前置性的岗位培训

借助民宿经济来发展海南当地的休闲旅游产业,核心在于建立起全域旅游模式。针对目前所存在的短板,就需要在休闲旅游项目所在地,有计划的完成前置性的岗位培训。培训的对象应是当地的居民户,培训内容应包括:行业规章制度、住宿餐饮服务技能,以及其它接人待物的相关内容。为了提升居民户对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当地政府可以根据居民户的培训效果给予分级,并颁发认证资格证书,这一证书直接与经济效益挂钩。

(三)加强休闲旅游商业配套

加强休闲旅游商业配套环节,重点在于零售和其它个性化服务项目。而且,通加强零售和个性化服务项目的建设,才能对当地的休闲旅游项目形成市场识别度。因此,海南省各个地区的旅游主管部门,应在个性化旅游休闲服务的打造上进行充分论证,打造的原则在于将本地区的特色融入到商业配套之中。再者,目前自驾游日益增多,这也就对停车、洗车、代驾等服务突出了要求,所以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四)有效创新市场监管模式

有效创新市场监管模式,关键在于破解目前的监管缺位,无论这种缺位是客观还是人为造成的。其最终目的在于维系休闲旅游市场的商业秩序,为当地的民宿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氛围。具体的做法为,通过建立线上举报和投诉平台,第一时间掌握当地休闲旅游市场信息,并在电商平台上及时反馈处理情况。

最后需要指出,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不难知晓,诸多学者都强调了旅游产业发展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部分学者也将区域人口分布和结构纳入到了考察范围之中,这也就表明了近年来学界更加重视以人的需求为导向的旅游发展理论的研究。但从以上具有代表性的文献中也不难发现,诸多作者仍然在传统视域下认为小城镇发展应以工业为主导,而以旅游产业为补充。根据我国国情可知,乡镇工业在市场经济中已不具备显著优势,随着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和我国去产能战略的实施,以乡镇工业为导向的小城镇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因此,在带动小城镇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目标愿景下,应在挖掘本地全域旅游资源中下功夫。

四、小结

篇9

[关键词]马克思信用理论 市场经济 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9-0111-02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要通过对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行机制的调整,实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和谐。由于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所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个成熟的信用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逻辑要求。

一、马克思信用理论的内容阐释

“信用”的问题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第五篇中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信用”问题的详细研究主要是在经济领域。马克思写道:“我们不打算详细分析信用制度和他为自己所创造的工具。我们在这里只着重指出为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征所必要的少数几点。因此,在这里,我们只研究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这种信用的发展和公共信用的发展之间的联系,不属于我们考察的范围。”[1]马克思正是围绕着资本主义的信用制度进行展开论述的,其目的只在考察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其运行规律。马克思通过对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的论述,使市场经济中信用制度的重要性得到论证。

马克思认为,信用是一种“贷和借的运动”,是一种“以偿还为条件”的借贷行为。货币或商品只是有条件让渡的独特形式的运动。货币或商品的使用权发生了变化,而所有权没有发生转移。同时,偿还是信用存在的前提,对此,马克思还引用了经济学家图克的话来进行说明:“信用,在它最简单的表现上是一种适当的或不适当的信任,它使一个人把一定的资本额以货币形式或以估计为一定货币价值的商品形式委托给另一个人,这个资本额到期后一定要偿还。如果资本是用货币贷放的,那么,就会在还款额上加上百分之几,作为使用资本的报酬。”[2]马克思认为信用是一种经济关系,经济范畴的“信用”反映在以经济利益关系为基础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们从事物质生产活动和经济往来都是为了获取各种利益,因此,经济主体间信用与信用关系反映一定的经济利益关系也必然以经济利益关系为基础。由此可以看出,信用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和谐起着重要作用。只有达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信用与和谐社会的逻辑关系

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石,信用伴随市场经济而生,只要是发展市场经济,就必然会出现信用问题和人们对诚信的渴望。在市场经济还不完善的时期是信用问题最突出的阶段,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人们在日常的经济生活中对经济交往与合作产生不信任感,继而危害社会和谐,影响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期,就存在着非常严重的诚信问题。马克思认为:“只要商业资本是对不发达的共同体的产品交换起中介作用,商业利润就不仅表现为侵占和欺诈,而且大部分是从侵占和欺诈中产生的。”[3]这也指出在经济交往中资本家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而采用侵占和欺诈的手段,体现了资本的贪婪性和“拜物教”的嘴脸。这些人只考虑到自己的利益很少考虑到公众的利益。如欧洲的信用危机,一旦出现了这样的危机将会影响经济的良性运行和发展,进而出现经济危机,导致大量人员失业,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大量工厂倒闭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影响社会和谐。

市场经济良性运行的前提是等价交换,然而,要实现等价交换必须交易双方要讲诚信,不讲诚信交换就难以进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信息化的到来,股票、期货等虚拟经济的发展,借贷、托付等信用交换成为主要方式。据统计,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的现汇贸易只占百分之十,而信用销售已达到百分之九十。因而“为单个资本家或被当做资本家的人,提供在一定界限内绝对支配别人的资本,别人的财产,从而支配别人的劳动的权利,资本家个人及企业的“良好信誉”本身成为一种无形的资本。”[4]由此可见,信用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秩序良性运行的重要力量和生命线。没有信用的支撑现代市场经济将无法运行。稳定的信用制度可以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中的作用,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正是基于信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提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通过这一体系的建立来治理我国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信用缺失状况,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与快速发展。同时,这也是资本逻辑和市场逻辑的内在要求。

三、马克思信用理论对和谐社会的作用

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与分析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制度”和“商业道德”,对于我们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与社会、信用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也是非常有益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商业交往贯穿整个市场经济运行,但由于市场经济中资本的贪婪性,商家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通过欺诈和侵占的手段危害公众的利益,使商业信用恶化。如经济交往中的赖账、食品安全、假冒伪劣产品泛滥、商业欺诈、金融欺诈、虚假广告、上市公司过度包装、偷税漏税、出口骗税等。这些现象的出现使市场秩序混乱,消费者人人自危,社会风气败坏。马克思认为,商业信用是职能资本家之间采取延期付款的方式赊购商品而形成的借贷关系。商业信用产生于货币作为支付手段职能之初,在商品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广泛发展。促进商品流通,加速资本周转,推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是信用制度的基础。由此可见,商业信用的危机将会对市场经济运行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带来很大的阻碍。

在市场经济中商业信用的发展是有局限性的,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由货币经营业为基础产生了银行和银行信用。由于我国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量的银行都是国有银行。马克思称社会范围的生产资料和公共簿记的公共分配的形式是由银行制度造成的。可见,银行的重要所在,尤其在我国公有制基础的银行,银行信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政府在公众中的形象和国家公信力;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现在中国以贷谋私、诚信缺失;坏账、呆账过多使银行信用受损。

解决信用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良性运行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需求。采取经济手段、法律手段、道德手段综合立体治理。以制度为基础,通过经济与社会体制的有效约束,形成健全的市场机制,建立起以道德为基础的“内在制度型”和以法治为基础的“外在制度型”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用制度体系。从商业信用来看,就是引导企业在生产、管理、销售的全过程中贯穿信用理念;生产高质量产品,做好售后服务,打造讲信用、重信誉的企业文化。从银行信用来看,就是进行银行改革,健全银行管理机制;正确处理好存贷关系。通过对这两种信用制度的完善和变革,推动我国整体的信用建设。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平稳的发展从而促进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2][3]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三卷,450页,452页,369页.

篇10

改革开放的实践表明,我国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形成的财政职能,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与当前正在着手推进的政府职能转换与政府机构改革不相适应。传统的财政职能的典型的特征是:在“生产性财政”的模式下,财政大包大揽,大量介入政府不具比较优势的盈利性生产活动中,而对政府最值得关注的,也最容易产生市场失灵的社会公共事务很少介入,形成财政职能严重错位。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又产生了大量的预算外资金,使原本统一的国家财政蜕变为名副其实的“部门财政”,财政的职能被“部门财政”所肢解,导致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十分低下,财政职能与政府职能发生严重脱节。

在市场经济中,与政府的职能转换相适应,传统的“生产性财政”模式必须转移到“公共财政”模式上来。国际经验和理论分析都充分表明,公共财政模式最能切合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迄今为止唯一成功地实现了与市场经济体制相互兼容、相互促进的模式。

公共财政并不等于“吃饭财政”,也不等于财政失去投资和建设的功能;而是要求政府的财政活动,应该以市场失灵为基础加以运作,重点是克服市场失灵,凡是市场机制能够发挥作用的领域,财政应该尽量少介入。在这一模式下,财政职能应定位于三个市场最容易发生市场失灵、从而也是政府最应该优先关注的领域。其一,财政应该致力于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其核心是提供市场机制难以有效供应的社会公共服务,包括国防、法律、秩序、环境保护、基本卫生保健、基础教育和公共基础设施;其二,财政应该致力于促进宏观经济稳定,即通过制定和实施有效的财政政策,并与其他方面的经济政策协调配合,以努力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抑制通货膨胀,平衡国际收支;其三,财政应该致力于促进公共的收入分配,即通过税收、公共支出和转移支付等政策手段,缩小过大的收入分配差距和各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新晨

财政职能的转移涉及到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此应该抓紧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要扩大预算管理的范围,努力维护预算的完整性和权威性,使预算必须明确而全面地反映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凡是以政府名义或凭借国家权利取得的一切收入,无论是税收还是收费或者其他形式的财政收入,都应该纳入到政府预算中,接受立法机构的审批和审计部门的审计监督,并由财政部门代表政府实施统一的预算管理。当前这方面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努力推进“费改税”,据此将目前仍游离于预算之外的大量预算外资金纳入到预算管理的轨道上来;二是要对现有财政支出范围进行系统的清理整顿,确保财政资金用于政府最值得关注的领域。该取消的要取消,该削减的要削减,该保留的要保留,该增加的要增加。原则上,凡是与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和财政职能不相关的支出,应予以削减或取消,凡是密切相关的支出,则应予以加强;三是要着手开展对财政支出的成本效益分析工作,努力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原则上,所有的支出项目都应该做某种形式的成本效益分析,只是那些效益确实超过成本的支出,才有必要予以保留。为此,应该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研究和制定支出效益的考核与监督指标,并负责对各个支出项目作出评估;四是要做好预算的准备和编制工作。这项工作意义重大,不仅关系到财政工作和财政政策能否配合政府的政策意向和每个时期的工作重点,而且关系到纳税人的资金能否被有效地用于为纳税人谋利益。财政部门应该本着有效地配合政府工作的态度,本着对纳税人认真负责的态度,来搞好预算准备和编制工作,切不可掉以轻心,草率从事。

篇11

[关键词] 法治 公平 权力 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主要手段进行资源配置的经济制度。这种配置是以公平为前提,要求有序化、法制化。资源怎样配置才合理有序?市场的分配与流转制造了矛盾,各利益群体需求合力致胜,社会群体联合。从古至今,有商品交换就使这种群体通过缔结部落联盟,家族、氏族直至国家政府、国际组织来追求市场秩序维护,从而更长远的捍卫自己的既得与再得利益。这使得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一种契约关系,法制也就萌生,专制也有了契机。其结果必然是一切权力必须植根于法治,而法治必须建筑在尊重人类人格的基础上。权力必须走出通过介入商业运作而组构的“超经济围墙“,使市场建立一个独立平等,以权利、义务、责任为内容和结果的市场经济体系。否则,在无法律法治状态下,人们无法使自己创造的财富免受掠夺,也不能保障人人都自愿履行订立的合同。生产、交换难以正常运行,更谈不到资源的合理配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入世”即是指法律的“入世”,是国内法与WTO规则及国际惯例的接轨,这使我国进入“后立法时代’。它要求中国成为拥有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据商务部公平贸易局统计;中国自1996年以来已成为世界上出口产品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截止2004年2月,中国企业已遭受外国反倾销600多起,涉及4000种商品,影响中国出口额近200多亿美元。反倾销已成为“中国造”开拓国际市场的主要壁垒,而“非市场经济地位”往往是败诉的关键。严重影响了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的国际形象。仅2001年一年,企业就直接减少了4万个就业机会。而如果把上下游、产业链的间接损失也算上,当年实际损失的就业机会可高达4万的N倍!法治需要 从民族大众利益出发,重视国际法律的和谐和内在的统一性。尤其是我国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后,越来越多的社会关系、国际关系需要运用法治手段来保障和调节。国人和外商更重视的是“国民待遇”的具体内容,而不是仅仅抽象的加入,从“入世”再到“入市”十五年太长了。

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个人劳动对社会劳动的从属,个体对社会整体的依从,表现为个人直接隶属于他人或从属于某种社会组织。社会资源的配置,只能表现为不同身份中的不同配置人或组织对资源的享有,只能表现为特定身份的拥有。社会调整的措施是确认人的不同身份并维护这种身份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相互之间形成一种契约关系,这种关系不但包含了独立、平等、自由的前提,而且也意味着人类社会“由身份到契约”的变化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基本上依靠权力的运作、控制、完成,而权力掌握在有权人手中,因此治理国家的手段是人治。由人法向法治的转变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不是凭统治者主观好恶所决定的。政府权力介入市场,市场缺陷被无限夸大,政府成为救“市主”而且在没有宪法的约束下,也可以为是,也可以为非。因此,政府干预市场的巨大经济权利如不受制约,市场自发秩序难已形成。权利本位与市场经济无法共存。经济权力的扩张,更加财政赤字增加,社会福利失约,失业、通货膨胀、特权。同时在市场竞争中,有些竞争者为了贪图利益,不惜最大风险,采取各种不正当竞争手段,进行或限制竞争,必然妨碍正常的市场竞争,市场经济不从法

律法治找出路,就无路可走。近几年,中国的法制不断健全,尤其是民法。它已成为市场经济行为的基本行为规范,如民法的基本原则:平等自愿、公平、等价有偿,以确保商品生产者的主体资格、主体地位和人身保护为前提,以确认和界定商品生产者的静态物权和动态债权为核心内容。通过反应商品流通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关系,保障市场主体之间的公平竞争,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

治保障公民权利,制约国家权力。这一原则不是凭空杜撰出来的,而是由公民、政府的关系和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决定的。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政府是公民权利的执行机关。换言之,政府的权利是人民授予的。法治要求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任何组织、个人都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推进施政规范化、规范政府行为是建立市场经济新秩序的关键。市场经济是以权益和法制为前提的,权益是市场经济赖以发展的动力,法治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转的基础,两者相互作用缺一不可。从小集团利益出发干预市场加剧了不平等竞争,造成社会长期贫富两级差异加大。种种消极腐败现象绝不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而是在行政权力部分决定着资源配置的情况下,矛盾、冲突必然有所加剧。进一削弱行政权力对市场的直接干预是治本之策。完善监督、建立制度已是迫在眉睫。如法规、法律在重要的纳税人权利、义务规定上存在严重缺陷,税法没有建立纳税人监督制度,以保证纳税人参与所在政府的权利。如果只能出钱,对于如何花钱无权过问,没有一个公民代表机关对财政收支的决定权和纳税人对基层公共事务的发言权,自然就没有市场经济的民主、公平、公正、公开。更谈不到市场经济秩序和法治的健全。税法仅强调赋税强制性,不提赋税的公平性,外加税外收费,从经济上助长了偷税漏税,政治上削弱了公民监督权力的能力。要发挥公民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公民不仅有执法的义务,还必须同时有参与立法的权利。纵观世界各国的现代市场,行政合同相当普遍。中国受传统行政法影响,强调行政法律关系的单方面性,即行政法律关系常常因行政机关单方意思表示而形成、改变或消灭。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优点,否则政令将无法推行,管理将无法维系。但单方意思表示常常并不征求意见或尊重公民的意见,公民没有任何权利参与,听证会也流于形式,其结果,主观武断,家长制,助长强迫命令,违反了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当然也就难以调动公民的积极性,更难以发挥市场经济的杠杆作用。因此,许多国家在单方意思表示基础上的双方意思表示,即行政契约应运而生。在市场经济运行中,主要特征是行政加合同。与单方行政行为不同,它是合同,是以双方意思合一为前提,在多数情况下,公民常常得到公正、公平。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广阔前景。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不仅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同时也只有市场经济才能为现代意义的法治提供了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市场经济愈发达,催生法治更加健全、完备。法治越完备、健全,中华民族的经济越繁荣、昌盛,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共同富裕,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篇12

关键词:新时期;政府公权力;有效实施

伴随着资本主义起源所推动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关乎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便一直被学者们所讨论。斯密认为,政府(国家)应扮演“守夜人”的角色,尽量缩小自身对经济主体的影响。马克思针对英国资本主义社会现状指出,企业内部的有序生产与企业外部的无序竞争,将促使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生。从而,强调政府应对国民经济进行管制,即:将经济主体的一切经济活动,纳入到政府的整体调配之中,并通过法的形式固定下来。这样一来,就存在着政府公权力如何有效实施的问题。

就我国目前各项事业发展现状而言,同样面临着上述问题。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辨证关系下,各级政府如何有效实施公权力,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否顺利实现;关系到我国市场导向的经济体制转型能否获得最终成功。

综上所述,本文以“新时期政府公权力有效实施的路径思考”为主题,将针对上述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对策。本文主要以:经济领域的政府公权力实施为考察对象。

一、政府公权力实施面临的时代特征

尽管,斯密和马克思在阐述政府公权力的作用范围时,观点明显相左。但是,他们都是基于当时的时代特征所作出的理论思考。由此可见,在合理构建我国政府公权力的实施内容前,首先须充分考察其所面临的时代特征。

(一)全球经济一体化特征

伴随着现代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升,资本逐利性使然推动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我国在2001年成功加入WTO后,则预示着国内经济体系将逐步融入全球经济大体系之中。从而,在国际商贸领域中的一系列国际惯例、国际法,以及市场经济运转的内在要求,都不断促使我国针对经济体制进行适应性调整。面对上述时代特征,我国各级政府在公权力的实施内容上必然也须进行调整。

(二)我国经济体制转型期特征

我国目前仍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展开,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在发生显著变化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社会问题。包括:居民贫富差距拉大、大学生就业等问题,已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源。由此,各级政府如何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则成为政府公权力有效实施与否的重要评价标准。并且,在经济转型期如何引导、规范市场经济主体合理开展生产经营,以及削弱不合理的市场垄断力量等等,其都成为政府公权力实施所面临时代特征的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在国际、国内经济大环境发生动态演变的同时,我国各级政府也应针对不断变换的时代特征,适时调整公权力的实施内容。

二、新时期政府公权力有效实施的内在要求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我国各级政府代表人民行使权力;并且,一切权力来自人民。这不仅体现为我国的宪法性秩序;更包含了政府公权力实施的本质要求。同上所述,新时期政府公权力的内在要求在遵守本质要求的前提下,还具有时代要求。

(一)保障市场经济体制的顺利运转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顺利运转,不仅依靠市场经济主体在生产经营中的过程理性;更需要政府通过公权力所提供的制度做保障。正如马克思曾指出的,企业内部有效管理与市场环境下企业间的无序竞争,构成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主要矛盾;其将促使经济危机的产生。因此,政府在提供制度保障时,还应通过公权力建构起,包括制度实施、监管,以及惩罚在内的机制。伴随着我国市场化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保障市场经济体制顺利运转的机制也逐渐变得复杂。从而,这就增大了政府公权力有效实施的内在要求。

(二)维护公民合法的经济利益诉求

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升,生产关系也在不断的进行适应性调整。生产关系实则体现为: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从而,必然就存在着公民对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诉求。目前政府在维护公民合法经济利益诉求时,仍然存在诸多需要加强的方面。诸如,农民工的欠薪问题;部分中小企业的用工问题等,都使得公民的合法经济利益被破坏。在此情形下,维护公民合法的经济利益诉求,必然也成为了新时期政府公权力有效实施的内在要求。

三、新时期政府公权力有效实施的路径构建

在具体构建政府公权力有效实施的路径时,将从公权利的权利获取、表现形态,以及职责履行方面展开阐述。其中,公权利的“权利获取”,体现为政府公权力有效实施的动力源;“表现形态”,则体现为政府公权力作用的范围边界;“职责履行”,自然便体现为政府公权力的运行机制。

(一)在权利获取上的构建

针对权利获取上的构建,在公共管理理论中存在着这样的理解:政府(国家)为公民提供了诸如国防、交通设施等公共产品;对此做一交换,公民则需要通过纳税的形式,来给予政府回报。这种将经济学等价交换原则,引入到对政府权利获取构建的思想,具有一定的类比性。然而,基于我国国家制度使然,上述理解则违背了政府产生于人民之中的宪法规定。

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的我国,在经济活动中存在着诸多不规范行为。包括生产领域与流通领域,都面临着创租与寻租的负和博弈。在此背景下,政府必将成为纠正制度失范的主体。包括制度提供、制度实施,以及制度完善在内的政府行为,必然涉及到政府的费用。在此基础上,公民通过纳税来支付政府的职能费用,则成为了政府权利构建的内在规定性。

(二)在表现形态上的构建

正如上文指出,斯密与马克思都界定了政府的权力范围。尽管,二者对于政府权力范围的界定完全相反;然而,他们都是基于自身所处的时代背景,而得出的科学结论。考察我国所面临的时代背景,不难发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越来越迫切;在收入上的“马太效应”越发严重。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应合理使用自身的公权力,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收入分配制度的优化与完善。

同样,我国政府的权力仍然存在范围界定的问题。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政府权力不应直接作用于经济主体的市场行为。经济主体通过成本―收益的理性比较来确定自身的行为偏好,这本身就是价格机制对市场资源配置的体现。然而,在有限理性、市场失灵普遍存在的现实世界,还须通过政府权力的强制作用,来有效规避负外部性、市场不合理垄断的发生。

(三)在职责履行上的构建

职责体现为,政府由“目标、手段、结果”这三个环节,所构成的岗位职能。政府的目标函数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包括:调节经济主体的法律纠纷、规范经济主体的市场行为、反垄断法的制定与实施、国际贸易中的法律制度应对等。在手段的使用上,依然遵循上文所阐述的“权力”构建要求,并陪以惯例、习俗等非正式制度。“结果”将涉及到评价体系的建立,在此前提下完成结果反馈。

最后还需明确,政府在职责层面的构建应在:层级与时间这两个维度上展开。及,不同层级的政府在职责构建上存在范围与内容的差异性;并且,政府的职责构建还应进行动态调整。

参考文献

[1]赵奕凌.我国物流业集群化演进中的政府公权力实现机制研究[J].管理学刊,2011(6).

[2]申玉兰.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中的公权力规制[J]. 理论探索,2011(7).

[3]曾斯逸.我国政府主导下的劳动保障权利救济途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12).

篇13

关键词:宏观调控法 宏观调控 问题 解决方法

一、宏观调控法的概念、原则、内容

(一)宏观调控法的概念及对象

“宏观调控法是调整国家在宏观调控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也就是说,“宏观调控法就是调整国家对社会经济宏观调控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把宏观调控法的调整对象即宏观调控的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称为宏观调控关系。关于宏观调控的调整对象,有的学者认为是宏观调控关系,宏观调控关系是指国家在国民经济运行的过程中发生的与受控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宏观调控主体之间的平衡协调关系。也是以国家宏观调控主体为一方的经济关系。宏观调控主体一方依法定职权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是宏观调控关系产生的根本动因。宏观调控关系管理与被管理、调控与被调控的行政隶属性质,实际上不全是平等和协商关系。

(二)宏观调控法的基本原则

宏观调控法的基本原则学术界有很多论述,有三原则说、四原则说、五原则说等。以经济法的社会本位原则作为宏观调控法的基本原则是比较合适的。首先,宏观调控法本身就是经济法中最重要具有普遍共识的一部分。鉴于理论体现的一致性,以尊重个体权益为基础维护社会整体为己任的社会本位原则是宏观调控法的基本原则。其次,从宏观调控法的立法目的看,它的出发点也在于保持经济总量平衡,维护最大多数人的公共利益,促进社会稳定。再次,从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来看,克服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最终目的也是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不受侵犯。

(三)宏观调控法的内容构成

现代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已形成以“国家计划―经济政策―调节手段”为轴线的系统工程。所以,“宏观调控法的内容应该包括计划法、经济政策法和关于各种调节手段运用的法律。”

“计划法是调整在制定和实施国家计划的过程中发生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计划具有的弥补市场缺陷、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功能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如何对计划进行约束,对计划主体进行约束,保证计划的合理、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则需要计划法的规制。

经济政策是连接国家计划和各种调节手段的中介。“经济政策法主要包括产业政策法、投资政策法,财政税收政策法、货币金融政策法等。”这些法律主要体现国家各项基本经济政策的实体性内容。经济政策以法律的形式出现,可使其内容更规范,以保障更好的实施。各种调控手段的法制化是保证宏观调控依法进行的必然要求。以法律的形式来规定调控权力的范围,行使程序及方法,可以防止宏观调控权力的滥用,做到依法调控。

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重要性与目标

(一)必要性

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弊端。如果仅由市场调节,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社会经济不稳定;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继而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既需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又需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公有制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

(二)重要性

能够实现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它能更加充分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三)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

促进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增加就业,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三、我国的宏观调控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宏观调控业已取得初步成效,但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突出表现在几个方面:投资增幅仍然偏高,投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比较明显;基本建设贷款继续增加,贷款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还比较突出;煤电油运供求关系依然相当紧张,电力迎峰度的形势严峻;价格总水平上涨压力依然较大;粮食供求总量和品种结构矛盾依然比较突出,粮食库存下降较快。

四、宏观调控实施的具体可行方法

要正确处理好投资和消费、内需和外需的关系,最根本的是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当前工作的着力点,就是要合理控制投资增长,努力优化投资结构。坚持以增加居民消费尤其是农民消费为重点,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努力提高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要处理好进出口、利用外资与扩大境外投资的关系。在保持出口和利用外资合理增长的同时,积极扩大进口,积极有序地扩大境外投资合作;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强流动性管理,合理控制信贷投放和优化信贷结构;要注意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合理引导和有效调控;要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价格政策、土地政策和社会发展政策的协调配合,继续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五、结束语

中国市场化改革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的内涵之一。应该在未来的宏观调控中不失时机地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由市场这只无形之手去决定项目的生死,让行政审批制这只有形之手淡出经济活动。只有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市场和政府的角色和地位在经济运行中所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宏观调控也只有在动态变化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才能真正为经济发展引航指路。

参考文献:

篇14

[关键词] 竞争 协作 非价格竞争

正确认识竞争与协作在我国市场经济中的相互关系、存在问题及其对策,对于尽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竞争与协作的关系

市场竞争是各种市场主体的当事人,为了生存和发展,通过市场行为的优胜劣汰而展开的争斗和较量。市场协作是各种市场主体的当事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照市场规则的基本要求,协同参与市场经济活动,以实现各自的经济利益或既定目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与协作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1.竞争与协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1)这是竞争与协作的内在联系来决定的。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上讲,竞争与协作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没有竞争的经济,不是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自觉参与竞争。同时,市场经济也需要协作,协作是增强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2)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和目的决定的。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应有之义,协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

(3)这是加大改革开放力度的必然趋势。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基本途径一是改革,二是开放。不改革旧体制,难以建立新体制;不对外开放,难以形成统一大市场。

2.竞争是贯彻价值规体的客观要求,协作是生产杜会化的劳动形式。竞争与协作是一对矛盾,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加强了商品生产者彼此之间的竞争,另一方面也提出了协作的要求。

3.加强社会主义的竞争与协作,是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纵然它更强调协作,但不排斥、也排斥不了竞争。深化改革不仅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而且要有意识地引入竞争机制。

二、竞争与协作有机结合的意识

竞争与协作是两种经济行为,是矛盾的统一体。二者可以通过内在动力和外在推力实现有机结合,优势互补。

努力培养竞争与协作的意识。一方面,要从思想观念上更新竞争与协作意识。竞争不是排斥协作,协作也不是不搞竞争。另一方面,要从理论上弄懂竞争与协作的辨证关系,积极参与竞争与协作的实践。

三、广泛开辟竞争与协作的途径

我们要发挥优势,扬长避短,走到市场经济的海洋中去,参与竞争。同时也要搞好协作。要搞好区域协作。长江流域以上海为龙头,以浦东开发和三峡工程为契机,以长江三角洲和沿江地区为开放带,带动长江流域广阔腹地加速发展;东北三省取消一切封锁,实行跨省联合,迅速建立全东北地区的大流通、大市场,参与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大循环;西南五省七市利用独特的地缘、人缘优势,发挥能源和有色金属资源丰富的特色,联合起来,走向南亚和东南亚;西北地区协力进行能源、交通建设,通过欧亚第二大陆桥,联合起来走西口。搞好集团协作,跨行业协作,跨所有制协作。五是国际协作。在竞争与协作中,各级各部门要有所作为,特别是经协部门,要名正言顺地走上整个经济活动的舞台。

四、在竞争与协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社会主义企业之间的竞争和协作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会促进商品经济发展,获得最佳经济效果的。问题在于竞争的目标是否选准、竞争的手段是否正当以及联合的对象是否合适等。因此,对竞争和协作要加强引导,及时解决存在问题。

1.竞争与协作必须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进行。我们的竞争,不是盲目的竞争,必须在国家宏观统一调控下进行。国家应该制订长远战略规划,运用经济杠杆,调整我国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统筹兼顾,促进经济平衡发展。

2.要有明确目标,避免企业在竞争与联合中的盲目性。当人们确认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应当倡导竞争和加强横向经济联合时,各企业应根据中央的方针政策、国内外市场的发展趋势和企业的专长,综合拟定出在经营战略上具有相当水平、经过奋斗可以达到的目标。

3.要重视非价格竞争。价格竞争是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们熟知的,非价格竞争是价格竞争的对称。它是指在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商品生产经营者通过商品的品种、款式、质量、包装、服务等方面所开展的竞争。随着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除价格竞争外,非价格竞争便成为更广泛更高层次的竞争。

4.要防止横向经济联合、特别是企业集团走向垄断。当前,在横向经济联合的基础上,出现了有利于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企业集团。与常见的企业间的横向经济联合相比,已由单个的、分散的企业变为相对集中的企业。这种联合不仅是生产上的联合,而且还包括了销售、科研、服务等更广泛的内容,使资金、人才、物资、技术等生产要素实现最佳组合和合理配置,从而具有更高层次的竞争力,更大规模和更强的凝聚力。

5.要充分运用法禅手段,保护联合,维护企业正当竞争的合法权益。国家要制定出企业法、竞争法、联合法等有关法令,使企业在联合与竞争中有法可依,企业的行为受法律的监督、约束,企业的正当权益是受法律的保护,并依法调整好各方面的经济关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l卷,北京:人民出版社,l995

[2]马洪主编: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l99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