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煤矿安全环境范文

煤矿安全环境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1 17:27:3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煤矿安全环境,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煤矿安全环境

篇1

关键词:煤矿安全 环境监测监控系统网络

前言:煤矿安全环境监测监控系统在煤矿安全生产中有着重要地位。随着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要求的不断提高和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我国各大、中、小煤矿的高瓦斯或瓦斯突出矿井陆续在装备矿井监测监控系统。系统的装备大大提高了矿井安全生产水平和安全生产管理效率,同时也为该技术的正确选择、使用、维护和企业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在“以风定产,先抽后采,监测监控”十二字方针和煤矿安全规程有关条款指导下,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专门规定了我国各大、中、小煤矿的高瓦斯或瓦斯突出矿井必须装备矿井监测监控系统。因此,大大小小的系统生产厂家如雨后春笋般的不断出现,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也促进了各厂家在市场竞争条件下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意识。

1.煤矿安全环境监测监控系统组成

根据所述及概念,监测监控系统的功能一是“测”,即检测各种环境安全参数、设备工况参数、过程控制参数等;二是“控”,即根据检测参数去控制安全装置、报警装置、生产设备、执行机构等。若系统仅用于生产过程的监测,当安全参数达到极限值时产生显示及声、光报警等输出,此类系统一般称为监测系统;除监测外还参与一些简单的开关量控制,如断电、闭锁等,此类系统一般称为监测监控系统。

系统由早期的地面单微机监测监控已发展成为网络化监测监控以及不同监测监控系统的联网监测。其主要由监测终端、监控中心站、通信接口装置、井下分站、传感器组成。

1.1系统中心站

1.1.1环境监测。主要监测煤矿井下各种有毒有害气体及工作面的作业条件,如高浓度甲烷气体、低浓度甲烷气体、一氧化碳、氧气浓度、风速、负压、温度、岩煤温度、顶板压力、烟雾等。

1.1.2生产监控。主要监控井上、下主要生产环节的各种生产参数和重要设备的运行状态参数,如煤仓煤位、水仓水位、供电电压、供电电流、功率等模拟量;水泵、提升机、局扇、主扇、胶带机、采煤机、开关、磁力起动器运行状态和参数等。

1.1.3中心站软件。具有测点定义功能;具有显示测量参数、数据报表、曲线显示、图形生成、数据存储、故障统计和报表、报告打印功能。其中,部分系统可实现局域网络连接功能,并采用国际通用的TCP/IP网络协议实现局域网络终端与中心站之间实时通信和实时数据查询。

1.2局域网络

网络系统应用软件。采用人性化设计,利用Web GIS技术使得大到省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矿业集团公司所辖各矿井分布位置,小到各矿采区工作面实际尺寸及设备实际使用位置,以任意无级缩小或无级放大图形的形式达到图形和数据的无缝集成和浏览;提供完备的安全监测与安全信息管理和监管功能;建立煤矿基础数据库、对主要图纸实现动态浏览;实现安全信息的共享和设备隐患排查;安全信息的网上公开(公司内部);安全隐患排查及信息(如对各矿下达整改通知)等。与WEBGIS安全监测系统相配合,可实现对矿井通风系统安全性分析、诊断、评价、管理及通风网络调整的科学决策。

1.3煤矿监控系统井下分站。

尽管各厂家的监控系统井下分站形式多样,但基本上具备了如下功能:

开机自检和本机初始化功能;通信测试功能;接收地面中心站初始化本分站参数设置功能(如传感器配接通道号、量程、断电点、断电点、报警上限和报警下限等);分站自动识别配接传感器类型(电压型、电流型或频率型等);分站本身具备超限报警功能;分站接收中心站对本分站指定通道输出控制继电器实施手控操作功能和异地断电功能。

1.4系统配接的各种传感器控制器

传感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是煤矿监测监控系统能正确反映被测环境和设备参数的关键技术和产品。目前国内生产和用于煤矿监测监控系统的传感器主要有瓦斯、一氧化碳、风速、负压、温度、煤仓煤位、水仓水位、电流、电压和有功功率等模拟量传感器,以及机电设备开停、机电设备馈电状态、风门开关状态等开关量传感器,以上传感器的开发和应用基本满足了煤矿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的需要,但国产传感器在使用寿命、调校周期、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某些传感器(如瓦斯传感器)的稳定性还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

2.煤矿安全环境监测监控系统技术指标

以煤矿安全监控系统KJ2000N为例介绍。

2.1技术先进、采用CAN总线传输方式,传输速率快,抗干扰能力强。

2.2软件功能强大 系统软件采用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兼容性及开放性好,可与具有标准接口(如RS232、RS485等采用标准协议)的设备进行无缝连接。

具有强大的数据采集功能、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形成模拟量传感器的最大、最小及平均值记录,随时统计各分站的通信、供电、报警、断电和复电状态、机电设备开停和运行状态。

报警与控制功能完备:可实现中心站程控或手动强行控制异地断电、分站和传感器就地断电及分站区域断电功能;具有声光、语音报警、报警联动及可通过程控调度通信网对井下局部或全矿井进行语音扩播报警等多种类型的报警功能。

2.3系统兼容性能好、保护原有设备投资该系统可与其他煤矿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保持兼容。

2.4传输网络简单、可靠采用标准网络传输协议,传输速率高,传输误码率低于10-8,不使用中继器传输距离长。

采用电缆高速传输介质,无中继传输距离长,具有防雷、抗电磁干扰的特点。

2.5分站自主性、适应性强。

篇2

关键词:煤矿安全环境监测监控系统

0引言

监测监控系统是融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和电子技术为一体的综合自动化产品,当将其作为一种安全预防技术设施应用到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时,就称其为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在我国的工业安全事故中,煤炭工业的安全事故较为频发且性质严重,尤其以生产矿井瓦斯爆炸事故最为突出。为此,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专门制定了“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十二字指导方针,由此可见,煤矿安全环境监测监控系统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要地位。

1煤矿安全环境监测监控系统组成

根据所述及概念,监测监控系统的功能一是“测”,即检测各种环境安全参数、设备工况参数、过程控制参数等;二是“控”,即根据检测参数去控制安全装置、报警装置、生产设备、执行机构等。若系统仅用于生产过程的监测,当安全参数达到极限值时产生显示及声、光报警等输出,此类系统一般称为监测系统;除监测外还参与一些简单的开关量控制,如断电、闭锁等,此类系统一般称为监测监控系统。

煤矿安全生产监测控系统层次上一般是分为两级或三级管理的计算机集散系统,一般包含测控分站级和中心站级。每个测控分站负责某几路传感器信号的采集和某个执行机构的控制,实现了采集、控制分散;中心站负责数据的处理、储存、传输,实现了管理的集中。中心站与分站和计算机网络之间的通信、传感器到测控分站的数据传输、测控分站到执行或控制装置信号的传输,是通过传输信道实现的。

监测系统一般由地面中心站,井下工作站,传输系统三部分组成。地面中心站一般有传输接口装置和若干台计算机,电源,数据处理及系统运行软件,存贮、打印、显示等装置组成。为了计算机稳定工作,一般还配备了机房恒温调节,不间断电源等辅助设施。

井下分站和传感器构成井下工作站。井下分站的作用是,一方面对传感器送来的信号进行处理,使其转换成便于传输的信号送到地面中心站;另一方面,将地面中心站发来的指令或从传感器送来应由分站处理的有关信号经处理后送至指定执行部件,以完成预定的处理任务,如报警、断电、控制局扇开启等;并向传感器提供电源。

传输系统是用来将井下信息传输至地面和将地面中心站监控指令传输至井下分站的信息媒介。信道,信息传输的通道,监测系统大多采用专用通讯电缆作为信道。

传感器与分站之间一般采用直接传输方式。我国国家标准规定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应满足以下几种信号:模拟量信号有三种,频率输出(5~15HZ);电流输出为0~5mA;电压输出为0~100mV;开关量信号输出一般有±0.1mA、±5mA和200~1000HZ等。

2煤矿安全环境监测监控系统技术指标

根据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组成,其主要技术指标,主要是以组成系统的各个子系统的技术指标为特征。

2.1测控分站容量:是输入、输出量的个数及类型。例如,模入8,开入4个接点信号、4个电流形式信号等;开出4个TTL电平、4个继电器触点输出等。

接配传感器:是指所接配传感器的种类、型号、测量范围、输出信号形式、供电电压、精度等。

检测精度:是反映分站性能优劣的主要指标之一,一般用满量程的相对误差来表示。数值越小,则检测精度越高。

另外,还有分辨率、转换时间、传输距离等指标。

2.2中心站主机型号及配置:CPU型号,内存容量,硬盘容量,软驱数量、规格,配置外设的种类、型号、数量等,另外,还有备用主机的情况。

容量:即系统可带分站的数量,例如,井下100个分站,地面10个分站。

传输速率:数字传输的波特率,例如,600bit/s,1200bit/s。波特率越高,传输效率越高。

另外,还有传输距离、可靠性等指标。

2.3系统信息管理软件开放性好:组态软件数据库提供了开放数据访问接口,可以实现数据库的二次开发。

安全性良好:所有的设计方案都充分考虑了系统的安全性,使用采集系统对监控系统的影响达到最小。

数据容量大:采用虚拟内存管理技术,理论上数据存储是无限制的(受硬盘空间和内存大小的影响)。

另外,还有响应速度、运行是否稳定、扩展性是否强、兼容性好等衡量指标。

2.4防爆及防爆标志根据国家标准的规定,爆炸危险环境用电设备分为2类。有瓦斯爆炸危险的矿井使用的电气设备为I类,除瓦斯矿井以外的爆炸危险场所使用的电气设备为II类。II类电气设备又分为A、B、C三级,这是根据使用场所的爆炸性混合物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或最小点燃电流来分的。II类电气设备还按最高表面温度的不同,分为T1-T6共6组。防爆型设备在外壳上的总标志为:“Ex”。

防爆型电气设备按防爆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增安型、隔爆型、本质安全型、通风充气型、充油型、无火花型、特殊型等等。

3煤矿安全环境监测监控系统的种类

监测系统按工作侧重点分为环境监测系统和工况监测系统两大类。每种系统又可能包含若干子系统。如环境监测系统可能配备瓦斯突出预报子系

统、顶板监测子系统;工况监测系统可能配有综采监控、胶带监控等各类子系统。

环境监测系统一般侧重于监测采掘工作面、机电硐室、采区主要进回风道等自然环境的参数,其主要功能为监测低浓度沼气(4%以下)、高浓度沼气(4%~100%)、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气、温度、风量、风速、负压、矿压、地下水、通风设施、煤尘、烟雾等参数,除实时显示检测数据外,还应按《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及各矿井实际情况,在一定地点及工作场所设置报警(灯光、音响)和执行装置,以便防止和预报灾害。

工况监测系统一般侧重于监测机电设备,其主要监测参数有采区产量、井下煤仓煤位、采煤机机组位置、运输机械、提升机械监控、设备故障监测及效率监测等等。但生产工况监测信息并非全部要传输到集中监控系统之中。

一些大的监控系统通常包括环境监测与工况监测两大功能,适应性更为广泛。

4煤矿安全环境监测监控系统的结构

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的系统结构分为集中式和分布式。

4.1集中式集中式控制是一种中心计算机直接控制被控对象的系统。其特点是信息采集、分析处理、信道管理,控制功能均由地面中心站计算机完成。数据传输量大、负担繁重,中心站计算机是系统关键性节点,当中心站和传输通道发生故障时,将导致整个系统的瘫痪。

集中式控制系统大多为星型结构,其特点是结构简单,将多个节点连接到一个中心节点即可;增加、扩展节点十分方便。中心节点是整个系统的“瓶颈”,该系统的可靠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心节点。

4.2分布式分布式多级计算机控制系统,简称DSSC系统,是实时控制系统中广为采用的一种控制系统。所谓分布式多级计算机系统,就是由分布在不同地点,以协作方式互相配合进行工作的多计算机系统。一般在几个地方设置执行简单任务的低档计算机,而较复杂的任务则集中由中、高档计算机去执行。

篇3

为继续保持我省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持续稳定好转的态势,福建煤监局领导班子决定以继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抓手,坚持高标准建设队伍、高效率监察执法、高质量服务企业,全面实施煤矿“三步走”战略,优化福建煤矿安全发展软环境。

一、推行四项服务措施,节约办矿成本

坚持把服务基层、服务企业融入到安全监管监察工作的方方面面,在监察执法中体现服务,在服务中固本强基。一是简政放权。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同岗替代制、服务承诺制、首问首接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否定报备制和责任追究制,切实提高工作时效。主动下放行政审批权力,在去年下放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四级煤矿安全培训机构资质复审等6项权限的基础上,试行推动网上行政审批,完善办证大厅建设,实行周末预约受理,努力为企业节约办证成本,减轻企业负担。二是结对帮带。认真落实“四下基层”工作制度,加强蹲点服务和结对帮扶工作,每位局领导与1个产煤市,每位处领导与1个产煤县(市、区)“结对子”,建立“点对点”帮带机制,帮助基层解决一批企业和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三是一线指导。开展“下基层、进企业、办实事、破难题”活动,局领导每月下基层不少于5天,处级领导每月下基层不少于8天,一般执法人员每月下基层不少于10天,切实做到“下基层必下矿、下矿必到采掘工作面”,保证责任在一线落实、调度在一线进行、服务在一线到位、问题在一线解决。四是广泛开展“亮标准、亮身份、亮承诺,比技能、比作风、比业绩,群众评议、党员互评、领导点评”的“三亮三比三评”活动,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便企利民出发,优化工作流程,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效能,争创群众满意窗口、争创优质服务品牌、争创优秀服务标兵。

二、实施三大战略举措,推动基础强矿

坚持安全生产是一项惠民生工程,坚持“保安全与促发展并重、强基础与促转变并举”原则,积极推动我省煤矿安全发展方式转变。一是巩固煤矿整顿关闭成果,完善并落实地方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联合执法机制,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等手段,进一步落实停产整顿、从重处罚、关闭取缔、严格问责的“四个一律”强力措施,推进“打非治违”工作制度化和常态化,形成合力。二是稳步推动小型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研究制定煤炭开发强度和生产能力“双控制”的有效措施,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优化结构布局,引导煤矿企业做大做强,建设一批骨干型煤矿企业。三是推动管理强矿。全面推动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引导企业加大安全投入,完善生产系统,规范安全管理,由散乱型的开采模式向集中、规模生产方式转变,由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向精细化管理模式转变。在目前全省生产矿井100%达到三级以上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的基础上,力争“十二五”末全省煤矿50%以上实现二级达标。

三、抓好三项基础建设,夯实安全发展根基

一是抓好人才支撑体系建设。按照“控制总量、解决急需、结构合理、满足需求”的原则,计划利用五年时间委托培养1500名煤矿专业技术人员,解决好乡镇煤矿技术人员紧缺、专业单一问题。三年来已委托培养735名大中专学生,毕业243名,为乡镇煤矿长远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储备。积极推动煤矿企业落实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和采掘骨千年薪补贴制度,制定分类分层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行政、经济等方面的待遇,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着力培养一批懂专业、知安全、善管理、高效率的专业技术骨干。二是抓好信息化建设工作。按照建设“两个薄弱环节”(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建好用好“一个系统”(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完善“三条生命线”(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通信联络系统)的总体工作思路,加快推进我省煤矿“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工作。充分发挥政策导向扶持和典型经验示范带动作用,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抓好煤矿科技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小型煤矿机械化改造。三是抓好安全文化建设。引导煤矿企业从改善矿区生产生活环境、规范日常安全管理、加强职工教育培训、丰富矿区安全文化生活等方面人手,着力提高企业和职工的安全意识。体现矿区人文关怀,提升业主和职工的文化素质、安全素质和身体素质,使“安全多投入多效益”、“少出事故才能多出煤”成为共识,促进企业在安全状态下最大程度提高生产力,创造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手机、网络等媒介,加强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安全常识的宣传,引导全社会“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更加珍惜人的生命健康和安全,使安全形成一种理念、一种文化、一种责任,深入社会、深入民心。

四、强化三项监察,坚决防治煤矿事故

扎实开展“三项监察”,继续推广集中监察、解剖监察、示范监察、异地监察等好做法,不断改进监察方式方法,提高执法水平,加大依法处罚和责任追究力度。一是以“两下降一杜绝”为目标,查大系统、治大隐患、防大事故,紧紧盯住煤矿水害、火灾、顶板等重大安全隐患,坚决遏制较大以上煤矿事故发生。二是创新监察执法方式方法。紧紧盯住边建设边生产、假密闭偷生产和超层越界开采等16类违法违规行为,采取突击检查、明查暗访等手段,一经发现立即立案查处,严重者提请地方政府予以关闭。三是提高执法效能。按照“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强化法治,综合治理;突出预防,落实责任;依靠科技,创新机制”的工作原则,不断完善煤矿安全监管监察机制,创新监察执法方式。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寓监察执法于服务,以服务促企业安全发展,在防范事故、提升安全保障能力上切实见成效。

篇4

关键词:煤矿;地质环境;安全管理;煤矿隐患

中图分类号:P51

加强煤矿管理工作对安全管理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煤炭资源的开采和管理工作在不断的被提上日程。我们都知道煤炭资源不管是在过去的时光里,还是在目前的经济发展当中都充当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可以说没有煤炭资源就没有人类世界的发展和进步。但是近年来,全球经济在不断的发展,但是煤炭资源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却在的不断的减少它的存量。目前的全球煤炭用量大致存在着一种当代人在使用后代人该享有的煤炭资源的情况。这种恶性的循环不但是对煤炭资源的不利,对于未来世界的发展也是非常不利的。更重要的是,在目前的煤炭开采来看,小煤矿、非法开采等现象大量的存在。这对于安全管理是非常不利的。很多地表和地下都存在着很严重的破坏现象。如果这种现状不能够得到改善的话,在不久的将来,煤炭开采将会是影响地球寿命,破坏自然平衡的重要杀手之一。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加强煤矿管理工作对安全管理不仅仅具有现实意义。对于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都是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作用。更是让人们意识到,加强煤矿管理工作对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

煤矿地质环境与安全管理之间的联系

在前文当中我们简单的阐释了煤矿管理工作对于安全管理的意义。那么煤矿地质环境与安全管理有着怎样的联系呢?煤矿地质环境对于安全管理工作到底起到了怎样的决定性的作用?在本节当中我们将详细的进行解析。

煤矿地质环境的好坏决定了安全管理工作的难易程度

煤矿的地质环境不但可以决定煤矿的产煤量,同时它决定了安全管理工作的难易程度。首先,煤矿的地质环境保护的好坏是由煤矿的开采工作时的保护程度分不开的。我们都知道目前很多的煤矿开采基地的地质环境都受到了质疑。例如很多地方由于大量的小煤矿存在,管理工作做的不到位,为了牟取暴利,开采设备也不够合理,很难做到合理开采。如果煤矿地质环境保护的不善,安全工作将会面临着巨大的考验,甚至是没有办法开展下去。所以加强煤矿地质环境的保护工作,以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更好开展是煤矿开采与管理的永恒主题。

煤矿地质环境的好坏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衡量标尺

煤矿地质环境的好坏不但决定了安全管理工作的难易程度,同样煤矿地质环境的好坏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衡量标尺。因为煤矿地质环境的好坏是直接影响该地区安全管理的重要因素。前文我们已经阐释了煤矿地质环境和安全管理工作之间的联系。因此如果煤矿地质环境保护得不好,谈多少的安全管理工作都是徒劳的。没有一个好的煤矿地质环境,就没有一个好的安全环境二者之间是不可分割的。

安全管理和煤矿地质环境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煤矿地质环境与安全管理工作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如果安全管理工作没有做好,煤矿地质环境是很难得到保障的。同理,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煤矿地质环境,安全管理也没有办法开展下去。二者相互制约,相互扶持。

目前煤矿地质环境存在哪些问题及其存在的安全隐患

但是就目前的煤矿地质环境分析来看还存在着很大的隐患问题。这些问题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解决,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与此同时,安全管理也将成为一纸空谈。首先,目前的私人煤矿大量存在,滥挖、私自开采的现象屡禁不止。其次,由于工作管理机制上的一些问题也是导致煤矿管理工作没有很好进行的主要原因。第三,由于开采人员的综合素质良莠不齐,在开采当中或多或少的会存在不合理开采的现象。第四,开采工作完成以后,回填工作的管理相对较弱。这些问题如果不得到改善的话,煤矿的明天仍旧堪忧。安全管理工作也将成为幻影。

如何加强煤矿地质环境和安全的管理工作

要想加强煤矿地质环境的管理工作,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就必须从根源上解决煤矿地质环境的保护问题。第一,政府在这方面要给予大力的支持工作。并且严禁小煤矿的滥挖、滥采的现象。政府作为监管部分而言,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检查环境,那么煤矿的地质环境和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将会受到重重阻碍。所以政府在监管机制上必须做到严格管理、严格控制。第二,加强煤矿的管理工作,更新开采设备,弥补煤矿管理上的不足。我们都知道,在目前国内的一些煤矿开采的工作当中,很多煤矿的管理工作没有和国际的管理水平相接轨,还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管理机制在里面。而开采设备由于费用等各种原因的存在,也是相对比较落后的。这不仅对于煤矿的开采工作很不利,对于煤矿地质环境的保障也是很不利的。第三,要加强煤矿开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注重煤矿管理工人的素质培养。目前的煤矿开采的一线工人的整体综合素质不高,对于开采的技术和安全意识及防护工作还没有达到一个很高的水准,所以加强这方面的管理也很重要。第四,要想将强加强煤矿地质环境保护和安全的管理工作还要全社会的共同协作。

煤矿地质环境对安全管理工作的影响

煤矿地质环境对于安全工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仅是体现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上,对于人民的财产安全、生命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我们都知道没有煤炭资源,人类社会是没有办法得到进步的。所以煤炭资源相对于人类社会而言就是一笔无价之宝。如果是因为人类的过分开采而造成能源的枯竭,这将意味着巨大财富的消失,人类社会的发展也会后到制约。从生命财产来看,如果没有良好的安全管理,地球失去的大自然的平衡,人类的生命也会受到威胁。所以说煤矿地质环境的保护对安全管理工作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结语:煤炭资源的管理;煤矿地质环境的保护;安全工作的实施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积极关注的话题之一。那么如何做好这方面的工作,近年来很多的科学家也在不断的实践当中。他们以其为终身的奋斗目标。本文也是在此基础之上,简析煤矿地质环境与安全管理二者之间的联系,仅以本文向一直在奋斗在煤矿地质环境工作和安全管理工作的一线工作人员,以及多年潜心研究煤矿地质环境的保护和安全管理的研究人员们致以最真挚的敬意。

参考文献:

[1]刘洪. 浅谈地质环境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影响[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10)

篇5

关键词:信息技术 煤矿 安全监控 安全管理

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信息技术革命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重大影响,根本上推动了世界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同时也给矿产业带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安全是煤矿业生产和管理的重要问题。目前,我国煤矿业的管理技术和手段落后,单靠管理者的经验、知识和有限的责任心,很难应对煤矿业事故的复杂多变性。所以煤矿企业的目前的安全管理模式必须依靠信息化技术,建立起煤矿数字化信息系统,才能有效提高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并收到良好的安全监控效果。

1 我国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现状和问题

近几年来由于我国煤矿业事故频发,我国采取了加强煤矿治理的措施,加大安全投入率,强化管理监督,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煤矿事故仍然不断发生,安全生产和管理情况依然严峻。据2005年的统计资料,全国共发生煤矿事故3341起,死亡人数5986人,重大事故279起,死亡人数3586人。这些数据反映出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存在很多问题。煤矿事故频发,安全管理问题凸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我国煤矿管理处于经验管理模式

目前,我国的煤矿安全管理只要以经验教训作为管理依据,加上很多中小型煤矿企业的经济实力不足,我国的煤矿安全监控设备非常落后,人力财力不足,安全管理起步较晚,重大的安全技术问题不能完全控制。安全信息管理体制不完善。现代安全管理系统是以企业生产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对象,采用系统安全分析手段和现代控制方法,分析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并做好预防和控制,把安全隐患扼杀在摇篮里。我国目前的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处于传统经营逐步现代化信息系统管理过渡的阶段,但是现代信息化系统安全管理所占份额还很少。

信息是管理工作的依据。很多矿井在对安全信息的记录分析上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对有效信息没法及时地传递,使安全信息管理的具体应用受到限制。另外,缺乏专业的安全管理技术人才,从业人员的技术素质不高。煤矿的生产以及从过去单纯的挖掘发展到现在的挖掘机械化,生产集中化,管理系统信息化的新阶段,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正逐步提高。而实际上,我国煤炭企业的员工素质和其他行业相比较,存在明显的差距。据统计,到2010年底,全国规模的煤炭企业的员工具有高中中专文化程度以上的占职工人数的18%,专业技术人员只占15.4%,大专以上的只有8%。煤炭行业需要的机电专业人才更是匮乏,据统计有90%的煤矿企业缺乏专业开发人员和安全工程专业人员。

1.2 我国煤矿业没有严格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

近几年在我国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煤矿企业经营环境的客观要求下,绝大多数的煤矿企业对安全监控和管理工作都有了新的关注和重视。大多数企业就安全监控管理工作提供了专项资金,购买安全设备,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开支管理工作。并且安装了现场安全管理监测系统,取得了很不错的成效。但是这个作用只体现在了煤炭企业的生产环节和短期目标,缺乏对于整个企业的全过程,全员工的独立的安全管理体系和现代信息化的监控网络。目前的安全监察模式多数受制于生产过程,对安全管理习惯于事后控制,缺乏对安全生产问题的因果考虑和对事故原因作出前瞻性的研究和分析,只对单一的原因进行分析,而不是从人、心理、情绪、所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等多方面结合起来考虑。安全生产管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没有得到实际的落实,预防为主流于口号和程式。

2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煤矿安全管理应用

信息技术对于煤矿安全生产安设备、人才、技术和管理等各个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安全第一”和“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理念,安全管理的功能和作用更加重要。煤矿安全管理是整个煤炭企业生产管理中的最重要的构成部分,为煤矿生产提供了安全保障。我国的煤矿安

全管理模式正在从单一管理向网络系统管理过渡,实现动态管理代替现在的静态管理。主要从矿井的考核管理、专家的智能管理和矿井检测管理三个方面具体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

2.1 基于信息技术的矿井考勤管理

矿井考勤管理主要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安全考勤系统对矿井实行考核管理,主要的流程是首先要选定合适的考勤点,然后在考勤点安放连接网络的信息化的考勤机,通过通讯线路把矿井管理计算机的主机和考勤机相连结,实现对矿井考勤状况的实时性监控与管理。在矿井考勤管理中,一般有两种普遍的安全考勤系统:卡片式安全考勤系统和井下安全考勤系统。卡片安全考勤系统是利用金属卡片进行打卡考勤,井下安全考勤系统需要借助于矿井中的矿灯灯头才能实现打卡考勤。

2.2 基于信息技术的专家智能化管理

专家智能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监控和管理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研究领域的焦点问题,同时也是我国现阶段煤矿安全生产监控和管理工作的一种最高层次的信息化系统。利用专家智能化系统对煤矿安全生产监控和管理进行系统管理,一般情况下,这种管理系统由专家信息化数据库和专家智能决策两个部分构成。其中,数据库是实现安全管理信息化的基础,智能决策是煤矿安全监控和管理的重点,是信息化管理成效是否达到满意的效果的主要体现。

2.3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煤矿矿井监测管理

信息化管理技术在煤矿安全管理中应用最全面最普遍的方面就是在煤矿矿井的监测管理中。在这个环节,信息化安全监控和管理的应用主要是对通风、矿压和瓦斯三个方面的监测管理。

2.3.1 通风监测管理

通风监测管理在煤矿安全管理中主要利用由传感器,井下站点、传输设备和地面控制中心组成的监测系统。利用计算机的模拟和仿真功能,对矿井中通风系统的安全系数,通风装置的合理性和动态模拟等技术进行信息化和模拟化的研究分析,提升矿井中通风网络的安全系数,确保当遇到突发事故的时候可以利用通风监测管理系统对风速和风向进行控制调整,做好救灾的辅助工作。

2.3.2 矿压监测管理

矿压监测系统的构成有三个部分:计算机,传感器和传输线路。矿压监测管理主要利用矿压监测系统对矿井的内部压力实现监控。传感器是液态支架构成的压力信号,多个传感器连接各个站点并通过通讯设备和调节器将信号传输到计算机。计算机对矿压信息进行存贮和分析,计算机对超出限额的压值发出预警,提示和帮助技术人员调整矿压,实现安全管理。

2.3.3 瓦斯监测管理

瓦斯问题是造成煤矿事故的主要原因,所以对矿井中的瓦斯实时监控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方面。现代化的瓦斯监测系统通过传感器,地下站点,传输设备和控制中心的配合,对矿井中瓦斯含量信息及时的收集分析。当含量超标时自动发出警报时管理模式自动切换到最紧急状态。要保证现代化信息系统应用效果,还需要施工人员的严格要求,把该系统切实贯彻到煤矿安全管理中。

参考文献:

[1]王军.我国现代煤矿安全管理分析与对策[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6,(1):69-72.

篇6

【关键词】供电系统;安全隐患;措施;安全生产

煤矿供电系统作为井下安全生产的重要安全因素之一,总结和分析出隐患的根源,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对提高煤矿的安全管理,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井下伤亡事故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1煤矿井下供电系统的安全隐患

1.1煤矿井下供电系统不稳定

1.1.1变压器容量不足

产生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是供电设计的失误,即在设计时没有按照规定留下富余容量;其二是生产现场违规加载导致变压器超负荷工作;变压器超载工作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变压器温度升高、阻抗增大、变压器绝缘降低导致短路,最终造成变压器烧毁而引发矿井停电事故,甚至可能发展为火灾事故,在煤矿行业,尤其是高瓦斯矿井更是忌讳井下火源。由此可以见,变压器容量不足引发的问题,对煤矿井下的安全生产威胁是非常大的。

1.1.2煤矿供电系统不采用双回路供电

双回路就是指一个负荷有两个独立的供电电源。一般重要的供电场所,或者是长时间需要用电的地方都会采用双回路供电系统,双回路供电系统能够保证当其中任一个回路中断供电时另一个回路继续供电,这样就能够大大提高供电的可靠性。而在煤矿井下作业规范中也明确要求,井下供电系统必须采用双回路供电,如果不采取双回路供电,那在供电系统出现故障停电时,我们正在运行的通风机,水泵等设备将停止工作,从而产生安全隐患,造成财产损失,甚至会引发更大的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1.1.3井下电气设备保护功能不齐全

目前煤矿井下使用的电气设备都具有国家明文规定的相关保护功能,但是在我们使用设备的过程中却往往违规作业,甩保护、甩保险等违规现象在生产现场屡见不鲜。这是人为的给矿井安全供电制造隐患、给矿井安全生产制造隐患。

1.2电气火花所引起的事故

《煤矿安全规程》明文规定:入井电气设备必须有防爆标志、煤安标志、入井合格证等标志。井下很多重大的安全事故往往是由电气火花引起的,比如瓦斯爆炸的三要素之一就是要有足够能量的火源。当我们井下使用的电气设备失去防爆功能时,所产生的电气火花就有可能点爆井下瓦斯。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给企业职工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1)电气设备使用不当会造成电气火花,引起安全事故。

(2)电力电缆长时间处于潮湿的环境中或者超负荷工作中会造成短路引起电气火花,引发安全事故。

(3)由于电气设备操作人员操作电气设备时操作不规范产生电气火花,引发安全事故。

(4)其他原因产生的电火花。

总之,电火花是煤矿行业严防死守的安全隐患,是煤矿井下供电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防止电火花与防止瓦斯超限同等重要,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重头戏。

1.3设备的超载运行

其实不只是煤矿井下作业,有许多企业为了追求高效益而使电气设备超负荷运行,长时间的超负荷运行,会增多电气设备的故障,缩减电气设备的寿命,甚至会直接引起系统短路,引发火灾等。

1.3.1谐波

谐波主要是由非线性负载产生。分为奇次谐波,偶次谐波和间谐波。矿井提升机的大量使用就会产生谐波,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干扰弱电系统,对仪表的检测和自动化等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1.3.2雷击和漏电引起的事故

许多煤矿管理人员由于安全意识淡薄,没有定期对煤矿地面架空线路的防雷系统进行检修、试验等,这样一来,一旦雷雨季节来临,我们的矿井供电系统将在雷电的之下不堪一击。怎样才能有效地防止雷电对供电系统的危害呢?这是当今国际相关人士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为止,国际上还没有一种绝对的能防雷电的技术,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做一系列的防雷电工作来降低雷电对供电系统的危害。

漏电事故也是井下发生危险的常见事故之一,在井下,由于巷道条件变化莫测,电缆敷设环境又极端恶劣等因素,造成电缆的巡视检查困难,从而极易造成漏电事故。

2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安全隐患的应对策略

针对以上常见的煤矿井下供电隐患,本人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2.1稳定供配电系统

首先,在井下供电系统的设计时,应该考虑变压器应有足够的富余容量,变压器的富余容量是根据电气总功率决定的,变压器的容量要比总功率多出20%才算是合理;煤矿企业相关业务管理单位应对变压器的现场使用进行监督,严禁违规加载负荷。其次,对于刚刚建立的煤矿,有关部门必须对其电气设备进行检查,尤其是电网接口的闭锁设置,对于不采取双回路电的,则要勒令其整改,对于以上两项都不合格的,就要取消其营业资格,直到设备检查合格为止。

2.2积极的预防静电事故和火花爆炸

必须要选择质量合格的,防爆等级符合相关规范的电气设备、电缆、开关、接触器等,这样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事故的发生。要有相关的工作人员负责整个煤矿井下电力系统,一旦发生供电系统事故,要果断的切断电源,对相关的机器设备要作及时的检修,尽量减少在煤矿井下的可燃物品,以免在发生火花爆炸时来不及救援。同时也要对电气设备进行检修试验,在确定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把由于电力系统所引起的危害降到最低。

2.3及时排查隐患,处理隐患

在煤矿生产作业中,应永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在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安全永远处于第一位。广大煤矿职工必须要有“不安全不生产”的理念。广大煤矿行业管理人员更应该遵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规定,绝不能违章指挥,违法作业。所以当发生超载运行时,要及时查看到底是变压器选型不适合或者负荷不稳,或是异常故障导致的,在确认问题以后,如果有必要停车维修的就必须停止作业,联系维修人员尽快进行检修,确定没有问题以后,才可以再次投入使用。关于谐波的问题,则可以加装电抗器设备,看看能不能产生效果。另外,变频器在没有特殊情况下尽量不要使用,因为它不仅仅会产生谐波,而且还会给电气弱电系统带来影响,甚至会使仪表监控系统崩溃。

采取安全措施,尽量避免雷击及漏电事故的发生

按照当前的防雷电技术对相关的防雷电设施进行试验、检修、整改等。即防雷电系统接地电阻必须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并按照相关规定对避雷器进行测试,相关参数必须符合要求。

对容易产生漏电的地方加装漏电保护装置,当有电源接地事故或者是漏电超过安全电流时,开关就会自动跳闸,以便维修人员及时进行检查维护。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强安全巡检,特别是配电盘和电力电缆,要定期的查看或者通过摇表测量有没有漏电的现象,而不仅仅是靠肉眼观察。要把责任落实到个人,制定相应的设备包机制、事故问责制等制度。只要煤矿从事供电管理的每个人都把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承担起来,那么煤矿供电系统的安全隐患就会得到及时排除,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安全事故就会减少,从而把因为供电事故造成的损失和伤亡降低到最小。

参考文献:

[1]张延杰.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安全隐患及处理措施研究[J].科技资讯,2011(32).

篇7

关键词:环境防治;事故防范;安全管理;地质特点

腰月煤矿位于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县城南西方向直距约44.2km,行政区划属恒丰乡所管辖。矿区极值坐标为东经107°48′04″~107°49′41″,北纬25°35′03″~25°37′14″。矿区面积7.1645km2,年产原煤9×104t,属小型矿山。做好煤矿地质环境防治工作,有利于恒丰乡地区环境优化建设,维持生态平衡,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煤矿地质环境防治工程中,做好“矿山复绿”环境控制工作,有利于提高环境防治效率。

1恒丰乡腰月煤矿地质环境防治工程技术重点介绍

贵州省三都县地区在煤矿开采中,原有的土体和植被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打破了恒丰乡地区原有的生态平衡。在煤矿地质环境防治工程中,应重点对矿区进行整体绿化,提升恒丰乡矿区的生态稳定程度。为了做好三都县恒丰乡腰月采煤地区的地质环境防治工作,应通过分析地质灾害,设计科学合理的煤矿作业环境控制计划。贵州省三都县恒丰乡腰月属于小型矿山,在地质环境工程防治工作中,应做好防控作业的立体化设计工作。其中,在地质灾害类空间环境防控工作中,根据全县地形图和水文地质图对工程防治的总工作方向进行预判。采用GIS/GPS遥感定位技术,得到腰月煤矿地球的矿山环境图及绿色植被覆盖的遥感影像,根据具体的地质环境破坏情况选用针对性较强的防治方案。其中,对地质环境的治理次序进行设计,分为环境灾害易发分区、重点防治分区和危险分区。贵州地区阴雨天气比较多,云层较厚太阳光线并不强烈,植被生长的速度比较慢。因此,重视水土涵养与植被保护工作,对于做好恒丰乡地区的环境防治工作尤为重要。

2恒丰乡腰月煤矿地质环境防治工程策略实施分析

2.1资料收集和现场勘查根据具体的地质环境进行环境防治项目建设,工作人员应该认真做好资料收集和现场勘查工作。在现场勘查作业中,对于塌方严重的区域应该进行挡土墙设计方案的预判处理,具体的勘察方法可以使用水工环境及微地貌分析调查的方法,采用浅井及钻探工程施工的方法,对防治工程的施工规模进行再次确定,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对环境防止工程进行优化。重视防治方案工程的设计工作,在防治工作进行中,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道路。根据地质环境问题进行认真研讨,当地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应该和环境防治工程技术人员加强合作,成立恒丰乡区域环境整治的专项工作小组,在认真评审地质环境问题的基础上,进行防治方案工程操作的步骤设计探究。2.2贯彻安全意识与踩区坍塌预防在矿区灾害防治活动中,应调查自然地理环境,认真采集腰月煤矿区域的地质资料,并且根据开采的规模对环境状况进行评估和分析。煤矿地质环境防治工程安全管理及事故防范工作,应该重视防范采区坍塌的事故的发生,在房屋拆除中采用挖掘机施工应该避免人员伤亡事故。贯彻安全生产意识,可以有效地减少人员损伤。在项目管理工作中,需编制项目管理规划大纲,妥善安排实施规划。对防治工程的用电系统进行周期性检修,防止由于触电事故和短路事故发生。为了保证作业区域的环境安全,应该整顿防治工程施工区域的工作秩序,及时地清理作业区的杂物,包括碎石和工业材料等等。做好挡土墙子工程项目安全防护工作,在分部工程中根据土墙的建设工程量,做好挖方和土方回填、外运处理工作。使用M10勾缝密实防漏水施工方法,对挡土墙进行水泥砂浆灌制压顶作业,防止矿区的挡土墙出现水渍浸泡坍塌现象。重视对于矿区脆弱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认真设计排水沟的管道安装方法。在挡土墙和排水沟通道内放置油浸麻丝,保证排水通道不被异物堵塞。在项目进度控制阶段,管理人员需要对各个参与防治施工活动的项目队伍进行培训,强调“安全生产”,教授连续挖掘施工大型挖掘类机械基本性能知识,防止施工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意外发生。避免出现运输伤害和机械类伤害。2.3防治施工中的安全风险评估、防范与管理在房屋拆除工程建设中,应该对妨碍大面积植被密植的建筑物进行破拆,当地政府应该认真协调好被拆住户利益与生态环境建设之间的关系,确保地质环境防治工程建设稳步推进。煤矿区域的风井场和工业场地及采矿区沿线,应该重点做好地表综合治理工作。在防治工程施工活动中,为了做好安全风险评估、防范与管理工作,监督人员必须要对工程建设活动的进度进行实时监控,做好工程进度实际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施工过程中工序管理等,为施工现场进行环境防治工程云数据库建模,利用大数据安全系统分析技术对风险进行评估,指导下一步的矿区防护坡绿植作业活动。对矿区开挖深度较高的区域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对于开采区域的浅层土坑进行填实处理。建立综合性的工矿管理平台,将矿山地质灾害的破坏降低到最低水平。在房屋拆除和施工中,还应该适当考虑雨季施工、设备不足等问题,强化施工作业区的土场排水,进行合理的现场施工管制,强化安全设施运行正常,防止在工程开采的过程中出现意外。生产中选用符合国家安全质量标准的工程防治建筑施工材料,工程现场拒绝使用有问题的材料。对恒丰乡地区进行地质勘查,认真采集和分析维持矿区生态平衡的关键要素。在防治工程的周边种植生态植物,根据根系的力学效应分析,在矿山开采区域种植草本类根系植物,对土地表面进行加筋处理,防止水土流失扩大化。2.4治理工程复绿的作用和效果在恒丰乡腰月煤矿地质环境防治工作中,工程人员还应该根据自然地理、人文、气候条件,做好挡土墙的科学设计工作。收集和整理土地利用资料,使地质环境防治工程项目顺利进行。植物的垂直根系拥有良好的锚固效果,其木本类植物水平根系比较发达,对于平面内的植物生长起到良好的支撑效果。在矿山复绿的保护工程建设中,种植木本类根系植物可形成良好的植被水文效应,既能够有效地削弱溅落水滴的腐蚀,防止自然水对土体表面造成严重冲刷,又能够很好地对降雨进行截留,起到控制地表径流,防止出现水渍浸泡造成大面积土方流失的问题。在矿区绿化的工程项目建设中,应做好土方平整和砂岩、砾岩外运工作,为植被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大力推进矿山复绿项目建设。根据三都县恒丰乡的地质地貌特点,可以种植乔木、灌木和草本类植物,从而形成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的合理,综合治理区域环境。在腰月煤矿边坡防止区域种植草本植物或灌木植物,利用草本灌木植物根系发达的优势,涵养流失现象的土体,起边坡防护和加固作用。在边坡顶端种植三脉叶马兰、小飞蓬、野菊、芒草、茅草和野古草等植物,采用播撒草籽的方式,种植野葡萄、小构树、六月雪、马银花、野茉莉、硕苞蔷薇等灌木植物,对作业区域进行植被的密集处理和有效控制。在采矿坡顶的区域种植乔木,主要植物为香樟、白杨、黄连木、杉木、女贞、木荷等乔木类植物。

3结语

三都县恒丰乡的环境防治工程主要由挡土墙工程、截排水工程、房屋拆除工程、植被恢复工程组成,工程人员应该从实际环境防治管控的要求出发,认真确定矿山防治区域的工程量。做好煤矿地质环境防治工程安全管理及事故防范工作,确保矿区改造工作不出现较大的安全问题。做好工程项目防治可持续化规划工作,对地质灾害林区进行重点治理,在后期矿山坡体防护中逐步推行矿山复绿工程,形成矿山保护的良性机制。

参考文献:

[1]李勇,周明芳,李赋屏,等.广西朝阳煤矿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生态效益增量与可持续发展评估[J].矿产与地质,2007(3):371-374.

[2]杜青松,武法东,张志光.煤矿类矿山公园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对策探讨———以唐山开滦为例[J].资源与产业,2011(4):127-132.

[3]钱挺.贵州水城发耳煤矿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及环境防治工程分析[J].低碳世界,2014(5):117-119.

篇8

关键词:煤与瓦斯突出;多风机联合运转;主扇;安全快速;更换风井防爆盖;技术研究与应用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a coal and gas outburst mines united fan running main fan 10 minutes of cover replacement explosion-proof example, explores a kind of safety and rapid change explosion-proof cover method.

Keywords: coal and gas outburst; Fan joint operation; Main fan; Safety fast; Replace the wind Wells explosion-proof cover;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P618.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风井防爆盖往往因年久腐蚀或井壁变形等原因出现不能正常使用的情况,就必须更换新防爆盖。对于多风机联合运转条件下的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更换防爆盖势必造成井下大范围停风和瓦斯超限现象,威胁矿井的安全生产。探索一种安全而快速地更换防爆盖技术,对矿井的安全生产有重要意义。

1矿井概况

平煤股份八矿位于平顶山市区东部,设计生产能力300万t/a, 矿井为立井多水平开拓方式,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顶板全部垮落采煤法,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矿井采用混合式通风方式,抽出式通风方法,通风系统复杂,共有四个进风井和四个回风井,即在井田中央并列布置有主井、副井、新副井和丁一风回风井,在矿井东、西翼对角布置有西二进风井、东风井和西一回风井,井田西翼深部布置有北回风井,各回风井均安装有两台同型号主扇,主扇类型不同,运行参数相差较大。

2北回风井防爆盖倾斜处理方案

该矿北回风井出现表土层下陷,井壁上口倾斜,角度约为150,主扇时防爆盖会自动开启无法复位,四周采用螺栓固定,主扇运行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所以,必须对北回风井防爆盖进行矫正。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拟在井壁外施工新防爆盖基础,更换大直径防爆盖,防爆盖直径由原来的6.5m增加到8m,新基础内设200mm宽的油槽,确保新防爆盖一安装到位,即严密不漏风,投入正常运行,缩短矿井停产时间。

3更换防爆盖施工方案研究

方案一:北回风井主扇停止运转,其它风井主扇正常运转条件下更换防爆盖。

方案二:矿井所有风井主扇停止运转条件下更换防爆盖。

以上两个方案的优劣关键取决于二个因素:一是矿井停风时间和瓦斯超限范围;二是更换防爆盖操作的可行性和难易程度。

3.1 方案一可行性研究

(1)矿井通风情况

在北回风井主扇停止运转,矿井其它三个风井主扇正常运转条件下,通过计算机模拟解算,北回风井受自然风压和其它三个风井主扇负压的影响,井筒内风流方向发生改变,由回风变为进风,风量为2210m3/min,对其它风井主扇负压和风量影响较小。如果长时间停风,北回风井区域的采掘工作面涌出的高浓度瓦斯会沿大巷进入其它风井系统进风巷道,使瓦斯超限范围扩大。

(2)更换防爆盖时,吊机受力情况和安装难易程度分析

北回风井停止运转时,吊机受力等于防爆盖自身重力和其它主扇运转时产生的负压作用力之合减去由自然风压产生的向上的浮力,根据公式

f―吊机受力,N;

G―防爆盖重力,N;

p―防爆盖所受向下的静压,pa;

s―防爆盖面积,m2;

d―防爆盖直径,m;

h1―自然风压,pa;

h2―其它主扇作用于防爆盖上的静压,pa;

起吊时,旧防爆盖受其它风井主扇运行负压作用产生550pa向下的压力,自身重力3.5t,自然风压180pa,吊机受力4.8t。 起吊瞬间受力最大,起吊后静压作用消失,吊机受力突然发生变化,防爆盖会发生摆动,容易破坏新防爆盖基础和油槽。

安装过程中,一方面,当新防爆盖接近油槽时,受其它风井主扇运行负压作用,吊机受力最大,达到6.6t,会出现防爆盖突然下降的情况,对吊机产生冲击力,会破坏新防爆盖基础和油槽;另一方面,井筒为进风状态,受风流作用,防爆盖会出现摆动,很难准确安装到位。

3.2方案二可行性分析

(1)矿井通风情况

在矿井所有主扇停止运转条件下更换防爆盖,受自然风压作用,北回风井风量1120m3/min,虽然风量较小,但风流方向保持不变,如果主扇停风时间较长,不会引起井下风流紊乱,瓦斯超限范围扩大。

(2)防爆盖的受力和安装难易程度分析

在矿井所有主扇停止运转条件下,北回风井旧防爆盖起吊时,吊机受力等于防爆盖自身的重力减去由自然风压产生的向上的浮力,吊机受力2.6吨。

安装过程中,一方面,因下落过程中自然风压增加,防爆盖落到油槽瞬间受力最小,达到3.6t,吊机所受冲击力小,不容易破坏基础、油槽和防爆盖;另一方面,北回风井为出风状态,防爆盖受风流作用会出现摆动,但相对进风时风量小,摆动容易控制,便于防爆盖准确、快速安装到位。

3.3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认为方案二对于控制井下瓦斯超限范围和防爆盖更换操作都优于方案一,故采用方案二。

4 应用情况

篇9

关键词:煤矿 安全管理 机制构建

安全生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煤矿安全管理是煤矿企业管理的重点。在我国,煤矿在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占有比重超过60%,是我国主要的一次能源,煤矿生产的安全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一、现代煤矿安全管理机制的内涵及特征

煤矿安全管理机制指的是煤矿安全管理机构(包括国家及地方、企业)的功能职责通过安全管理体系相互联系、作用以及协调的方式。安全管理机制是一种动态的安全管理,它是各类安全管理法规、操作程序以及附加的激励、奖惩、约束、竞争、宣传机制的集合,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其目的是为了在各个层面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煤矿安全管理机制是整个煤矿安全管理系统目标和行为转化的中介或者说是内在根据,是煤矿安全管理认识从现象到本质的手段和工具。

现代煤矿安全管理机制具有几个基本特征,其中主要有:

1、市场化。煤矿安全管理机制需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化的制约机制是煤矿安全管理发展的方向,传统的依靠行政管理的方法已经适应不了煤矿发展的需要。

2、法制化。完善的法律制度是煤矿安全管理机制运行的基本条件。要对煤矿生产实施严格的安全管理,就必须要依法办事,绝不容许出现违反安全管理法律的行为。

3、预防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预防机制是煤矿安全管理机制的重要内容。煤矿安全是常抓不懈的大事,不能“出了事故将安全,不出事故忘安全”, 要在日常的安全巡查中发现煤矿事故的安全隐患以及重大危险源。

4、系统化。煤矿安全管理机制关系到煤矿管理的各个方面,也关系到国家安全生产的各个角落,必须要进行系统化的规范,在“面”上要广,在“点”上要深,形成系统化体系。

5、动态化。煤矿生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安全管理要紧随生产的需要做好部署,针对不同的矿区、矿层以及地理环境、生产现场做好安全管理,重点突出。另外,煤矿安全管理也要适应国际安全技术、安全要求的发展进行必要的调整,避免条文的僵硬化。

6、环境友好。建设生态文明和环境友好型的煤矿安全管理是新形势下安全管理机制的新特点。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对环境的索取,如何构建环境保护与企业的友好型关系,是煤矿安全管理新机制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二、创新方法,构建煤矿安全管理新机制

我国的煤矿安全管理面临严峻的挑战,一是我国煤炭在一次能源中占有最大比例,生产量居世界首位,但我国的煤矿生产技术还比较落后;二是因为我国煤炭赋存条件复杂,高地应力、高瓦斯、高承水压以及高低温的地下采掘环境顽劣;三是我国现阶段的煤矿安全管理机制无法适应现代煤矿管理的需求,不能充分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需要对机制进行创新构建,为煤矿生产以及社会经济的安全提供保障。

1、煤矿安全管理系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安全管理机制需要将煤矿安全管理机构的管理职责、动机、手段以及方式和社会、法律、环境、技术以及经济结合起来,实现煤矿安全管理系统的良好运转,要实现管理系统的长效运转,就必须要时刻对安全管理机制进行动态规划。

2、依靠市场手段,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相适应的约束机制、组织体系以及责任制度。市场化是安全管理机制的核心,煤矿安全管理的目的就是通过完善组织体系实现煤矿生产的高效率运转。通过市场化手段,将安全责任和个人经济利益挂钩,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到人,建立起安全利益共同体。

3、创新安全管理模式,进一步强化煤矿安全生产风险防范意识。我国的煤矿将近一半属于瓦斯高发矿井,瓦斯灾害必须要从通风、抽放、监测以及科研等等方面做好预防,建立起超前预防机制,提高煤矿风险的综合防范能力。

4、科学分析,建立起系统化的安全管理机制体系。煤矿安全管理机制包含了各种具体机制,例如决策机制、发展机制、预防机制、约束机制以及激励机制等等,这些机制处于安全管理体系的不同位置,但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他们共同作用,保障了煤矿安全管理活动的进行。

5、法律制度是煤矿安全管理机制运转的基石。有数据表明,我国煤矿安全事故60%以上都是人为导致的。这既和煤矿安全文化建设不到位有关,也和煤矿平时的法律制度执行不严格有关。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等等法律意识淡薄是主要原因。煤矿安全管理机制要重视法律制度在其中的作用,在广大职工中积极进行安全法律、规章的宣传,实现安全意识上的“我要安全”以及安全行为上的“自律”。

6、煤矿安全管理机制的构建要充分重视“人”的作用,坚持“以人为本”,通过调动人的积极性以及将人身安全作为煤矿安全管理的重点。“人”在煤矿的安全管理机制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人的行为直接影响了煤矿的安全管理系统,只有实现了“人”的安全管理,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煤矿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 惠小刚。对煤矿安全管理问题的浅析。中国科技博览,2013年 第37期

[2] 李红彬、李登辉。浅析煤矿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建材与装饰:中旬, 2013年 第10期

篇10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

煤炭行业没有安全就无从谈生产,安全是煤矿生产的第一要义。因此如何在最大限度地保证人员安全、减少事故的基础上,又能抓好生产一直是煤矿行业研究的根本性课题。在安全与生产之间找到一个最佳切入点、平衡点是煤矿行业发展的切中肯綮工作重点所在。分析煤矿不安全因素,不外乎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煤矿人机环境系统的一种突发性失衡。在人机环境中,人是主导。人有适应环境甚至是改变环境的能力,同时也具备改造人自身的觉醒与能力。因此煤矿生产安全从本质意义上说取决于人。而人作用于煤矿安全生产的能动在于人的管理。安全管理是解决煤矿安全生产的办法。因此煤矿安全管理是煤矿生产根本意义上重要课题。

1 煤矿安全管理的意义

煤矿安全管理是管理科学的一种,是一项以人为中心的综合性科学管理。煤矿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过程,是一个由人维持,利

用煤矿资源有效地以实现煤矿安全为目标的动态的系统过程。煤炭安全管理是煤炭企业管理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总的来说,煤矿安全管理构成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物与人的因素。物的因素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工业机器环境等。人的因素包括人员构成、人员素质的达标状况、人的工作环境等。而从系统角度看:煤矿安全管理是由人、机器(含技术)、环境组成的并伴随着煤矿的动态生产过程。安全管理的目的就是实现煤矿生产的安全性,避免不安全事故的发生。从系统的构成可以看出,影响安全的因素主要有人的因素、机器的因素、环境因素等。在煤矿安全管理系统中,人是煤矿安全管理系统的维持者、控制者和完善者,所以人的素质及安全管理观念是这一系统的核心。

煤矿安全与否决定于人的安全行为和物的安全状态。煤矿安全管理,主要是对人、设备和矿井自然环境的安全防护管理。在这个系统中,人的因素是主导,管理因素是关键,物的因素是基础,环境因素是条件。在这中间,对人的管理是煤矿安全管理的核心。

煤矿安全管理同时也是一种思想、一套方法、手段和技巧。其要点表现在四方个面:1)以安全生产为核心,强调全员参与性;2)注重培养与发挥团队精神,将百分之百安全保证贯彻每个环节;3)主张事前主动,防患于未然;4)坚持持续改进,将安全管理融入日常的工作和管理当中。

煤矿安全管理在具体运作中还包括以下内容:

1)在人员方面,管理者和员工必须认识到:安全生产是第一要义:每个员工必须深刻理解“全面安全管理”的内涵和重要性;应该明白安全与个人、家庭、企业、社会之间是紧密联系的关系:有百分之百安全生产的责任感。

2)在制度方面,应建立起遇到突发事件时如何应付的预警机制、应急预案等;建立明确的安全基准和安全测评制度:建立相对完善的奖惩机制;有分工明确细化的安检部门和具体责任制的安全小组。

要实现煤矿安全管理,还要具备以下条件:

1) 建立健全、完善的煤矿安全管理标准化体系。安全管理标准化是企业的一个战略问题,是煤矿安全工作的关键点。

2)提高员工的素质。煤矿生产现代化、管理系统化、信息化对煤矿工作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工队伍素质的高低,越来越成为企业经营成败和能否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现今煤矿职工,大多是农民工、轮换工、合同工、协议工和临时工,他们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又没有专业技术,缺乏认识到位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观念。这其实也就是煤矿安全问题上人的方面的隐患所在。因此需要建立健全考核、培训、持证上岗制度。同时还要加强岗位技术练兵、技术比武,调动职工学技术、学业务的积极性。

3)要把“安全文化”融入到企业文化中,形成一种人人讲安全,人人参与安全管理的文化氛围。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所以应把“人本管理”思想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去。把安全上升到一种文化的高度,在煤矿生产中形成一种人人讲安全的文化氛围。

2 煤矿安全管理的外延___两大要素

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煤矿不安全的两大因素。这两大因素造成煤矿人机环境系统的一种突发性失衡,导致煤矿事故的发生。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从煤矿环境的自然要索定义,包括煤矿工业的自然地理状况 工业场地的环境状况等。它包括突发的自然灾害以及固有的环境、工作面的隐患等;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指从煤矿生产的主体___人的角度定义的在生产中出现的危害安全的行为总和。人的不安全行为不仅仅指在工作中出现的误差、违章等不安全行为,它还包括人员的素质达标、业务的熟练程度、安全观念意识的到位程度等等。两大要素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不安全自然因素是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水灾、风暴等突发性的具有很大破坏性的自然灾害。这些灾害时时刻刻都在威胁着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如唐山地震中开滦煤矿矿井坍塌事故、华源矿业的水灾淹井事故 由.丁这些自然界的自然灾害突发性强、破坏性人,往往给煤矿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

煤矿管理不安全自然因素还包括煤矿生产环境中的隐患。其中以水、火、瓦斯、粉尘、顶板等矿井五大灾害为主要内容。由于这些隐患具备隐蔽性、突发性等特点,人们不容易预防和察觉,因此也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直接性的巨大威胁。

其次,人的要素主要是指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不安全行为不仅仪指在工作中出现的误差、违章等不安全行为,它还包括人员的素质达标、业务的熟练程度、安全观念意识的到位程度等等。

XX矿一直保持着青春与活力,不断创造佳绩,人的因素是主要的。是自强不息的XX矿人战胜自然,战神自己,实现了持续的安全生产的结果。然而XX矿在人在要素上同样面临这煤矿行业的共同问题:工人结果比较复杂,很大一部分是农民工、协议工等;其次在管理专业技术上人才比较缺乏。造成职工素质偏低,安全意识不强,管理上相对困难等。这也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

3 煤矿安全管理的措施

安全是煤矿生产的第一要义。没有安全就无从谈生产。要实现安全生产,关键还是在管理。系统、严谨的管理出安全。煤矿安全生产,要靠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来完成实现。

篇11

关键词:现代煤矿 安全管理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X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2(a)-0115-01

我国地大物博,拥有世界上最广阔的土地,煤炭资源也较为丰富,将是我国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主要能源。严抓现代煤矿安全管理,是确保煤炭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确保祖国繁荣富强的重要举措。但是由于煤矿生产都是地下作业,自然条件较差,环境复杂多变,开采技术满足不了安全开采的需要,同时,工作条件艰苦,很多技术性人才不愿意到矿上去工作,工作人员技术水平较低等,这些原因使得瓦斯煤尘等安全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严重阻碍了我国煤矿事业的前进和发展。高度重视煤矿安全管理,降低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迫在眉睫。

1 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煤矿作业几乎全部是地下作业,煤层所在的地方条件非常复杂,瓦斯煤尘爆炸、顶板灾害事故频繁发生。近几年,由于消耗量过大,加大对煤矿的开采程度,使得环境条件更加恶劣,重大灾害发生的频率更高。主要表现为:(1)我国煤矿自然条件复杂,环境较差,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2)煤矿数量多,规模小,分布不集中,不利于集中管理。(3)煤矿自动化程度较低,不利于安全管理。(4)煤矿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安全管理技术和手段都相对落后,严重制约了煤矿安全生产,复杂多变的条件引发安全事故。

2 煤矿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分析

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是因为自然环境的复杂多变、装备落后、人员技术水平差、素质低等,其安全生产管理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列举如下。

2.1 现行煤矿安全体系效能不到位

在我国,煤炭工业安全监管的基本机构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及其下属各省的监察局组成,并由中央双重管理,这种监管体制使代表国家的自上而下的煤矿安全监察体系得到强化。这种机制与美国等煤矿工业发达国家的极为相似,保障了煤矿安全监察的法制化、规范化和专业化。但是,现有的监察体系仍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1)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人员匮乏。我国煤矿数量庞大,煤矿监察人员相对较少,使得监察工作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2)监察方式落后,煤矿生产的连续性使得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随时都有可能消失或者发生,而现有监察体系无法实现对危险源的动态监控。(3)煤矿安全事故被隐瞒,加大了监管成本。

2.2 煤矿安全管理技术不到位

在美国等工业发达国家,煤矿安全管理的基本技术和管理方法都趋于成熟,其煤矿管理模式也达到了较为先进和高效的水平。他们的生产经营以成本控制为核心,安全管理实行逐级负责制,把安全贯彻到整个煤矿生产过程中去。然而,我国煤矿生产安全管理就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技术水平较低,生产效率也较低。

2.3 煤矿安全管理人员素质低下

煤层条件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较大的影响,但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每年由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安全事故可占总事故的3/4,安全管理问题造成的事故占煤炭行业事故的4/5。可见,从业人员素质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煤矿行业对从业人员素质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并没有给从业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更没有进行继续教育。煤矿的从业人员一般工作时间较长,工作强度较大,不利于增强他们的风险意识。长此以往,加大了从业人员误操作的概率,甚至造成安全事故。

3 现行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对策分析

目前,我国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种种问题,给煤矿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已经刻不容缓。

3.1 加强对危险源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在计算机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煤矿生产也应当积极应用计算机技术和遥感技术,加强对危险源的动态控制。煤层条件复杂多变,危险源的发生和消失都具有即时性,只有实现对危险源的实时监控,才能防患于未然,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3.2 建立煤矿生产过程和人员管理的电子监控体系

目前,煤矿安全事故瞒报、漏报现象时有发生,应用技术手段,建立电子监控体系,强化煤矿作业的安全监测,及时掌握井下生产数据,包括对人员和有害气体的监测与识别,加大安全管理力度,杜绝安全事故漏报和瞒报的现象发生。

3.3 加强人员管理

煤矿从业人员行为对安全生产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煤矿开采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实际,不断加强对人的管理,从而提升煤矿安全管理水平。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煤矿生产业应当适当应用人机工程学原理,实现人、机与环境的相互协调。加强对人员日常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奖惩分明的管理制度,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工作人员的规范程度。认真分析煤矿开采人员在开采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和生理反应,制定相应的应对对策,提高人机系统的工作效率,保证人的安全与身心健康。

4 结语

现代煤矿安全管理是煤矿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煤炭安全生产,保证煤矿生产连续性的重要途径,也是一项非常复杂而艰巨的任务。煤矿安全管理的系统性较强,要在煤矿从业人员中树立起安全意识,并积极宣传安全意识,建立健全的煤矿安全监察工作体系,加大煤矿开采过程中的技术投入,提高煤矿开采的自动化程度。提高对煤矿开采从业人员的技能的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规范他们的日常工作行为,提高其规范化程度,进一步推进现代煤矿安全生产与管理。

参考文献

[1] 贺亮.现代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的研究[D].阜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

[2] 王军.我国现代煤矿安全管理分析与对策[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6(1):69-72.

[3] 乔国厚.煤矿安全风险综合评价与预警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3.

[4] 鲍加峰.我国现代煤矿安全管理分析与对策[J].中国科技投资,2013(Z1):16.

[5] 刘刚.现代煤矿安全管理分析与对策[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9):64.

篇12

关键词:安全系统工程;煤矿安全管理;应用

在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煤矿生产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煤炭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结构种类,在消费结构及生产过程中都占据着重要比重,也是社会生产的重要应用能源[1]。在煤矿安全管理中通过安全系统工程对其进行分析与研究,消除煤矿安全灾害问题,控制事故发生,在煤矿安全管理中安全系统工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有根据现代煤矿企业实际发展情况和系统工程理论,建立现代化管理系统,才能为煤矿安全管理提供充实的保障。

1煤矿安全管理中安全系统工程应用必要性

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煤矿产业作为国民支柱型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安全管理工作十分重要,为更好的控制煤矿事故发生,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就要在煤矿安全管理中加强对安全系统工程的应用,从而解决在煤矿生产及安全管理中所遇到的问题。由此可见,安全系统工程在煤矿安全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安全系统工程即根据管理学理论知识和煤矿企业实际情况,通过系统性和科学性的方法来控制和消除煤矿事故的发生,通过系统工程来对煤矿企业中各个单元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控制,从而减少煤矿安全事故发生[2]。随着现阶段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国际化趋势加重,社会形态更加复杂,而人们在社会进步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自然环境问题,在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需要构建安全系统工程,在煤矿安全管理中通过安全系统工程来解决所存在的问题。

2安全系统工程作用

2.1辨识危险因素

由于煤矿生产作业多是在井下完成施工,煤矿开采困难,极易导致煤矿安全事故发生,为了更好的预防在煤矿生产中的安全事故发生问题,在煤矿安全管理中就要加强对安全系统工程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在煤矿安全管理中应用,可以对煤矿生产作业中的危险因素进行辨识,如在煤矿生产作业中可能会发生瓦斯爆炸,对井下作业人员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或是在煤矿开采中存在煤尘,而煤尘会带来各种疾病或引发爆炸。另外,在煤矿开采中需要根据地质条件来开采,其中爆破法是一种常用的开发方法,但爆破作业极易导致人员伤亡。在矿井下生产作业还存在水灾、火灾等安全隐患。总之安全系统工程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可以辨识煤矿生产作业中潜在的危险因素。

2.2煤矿安全管理分析

由于煤矿生产作业中的潜在危险较多,并可能存在较多事故问题,因此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在煤矿安全管理中通过安全系统工程进行细致分析,通过安全评价来得到准确数据,根据其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最大化的降低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程度及发生范围。另外,在煤矿安全管理中利用安全系统工程还要应用安全措施,通过评价结果来对煤矿企业中的安全目标进行相应的调整,并在一些煤矿安全事故多发地带及管件位置加大管控措施和管控力度,降低煤矿安全事故发生可能性,并充分发挥安全系统工程的作用和价值。具体来看,煤矿安全管理需要从两个方面控制,即煤矿安全事故的预防,以及减少煤矿安全事故所造成的损失,最大程度的减少煤矿安全事故所带来的影响,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效率。

3煤矿安全管理中安全系统工程的具体应用

3.1安全检查表,构建事故树

在煤矿安全管理中安全系统工程的应用,主要是应用安全检查表分析方法来识别在煤矿安全生产中所存在的危险项目,并对存在情况进行统一规范,在安全系统工程中十分重要。通过安全检查表不仅可以对煤矿生产过程中的潜在危险进行深入检查,同时也作为安全制度制定与实施中的重要工具,是一种基础性分析方法,在安全系统工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也有助于提高煤矿管理安全性能。由于安全系统工程中管理方法较多,其中安全检查表和事故分析是常用的管理方法,在事故树构建中主要是针对煤矿生产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来构建事故树,并在事故树基础上来进行安全管理与控制分析,从而促进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技术更加完善,在安全管理中同时还要注重技术工作,确保可以对煤矿生产进行综合管理,切实落实煤矿安全管理的各项问题。

3.2体制管理

在煤矿企业发展过程中应注重对安全管理方法的创新,要让企业生产及管理人员充分调动自身工作积极性,促进煤矿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同时煤矿企业还要加强对生产环境的管理,确保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其环境质量与标准要求相符合,在生产中保持环境干净、卫生,实现煤矿企业良好发展,并形成健全的安全文化建设规范,充分调动和提高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另外,还要加强对煤矿企业中的工作人员管理,在煤矿实际生产作业中,应对企业员工进行专业和系统性的培训,让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形成安全生产意识,对安全问题产生充分的认识,避免因人为因素导致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煤矿安全管理工作还包括有对生产设备的安全管理,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确保各项机械设备运行负荷自动化要求,保障运行状态稳定、安全、可靠,为更好的确保生产安全还要定期安排维修人员对机械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定期检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设备使用效率,也为煤矿企业员工的生命安全提供充足的保障。

4结语

综上所述,煤矿生产作业是一项极具危险性作业,对煤矿企业和行业发展来说发挥着重要的影响。目前在煤矿生产作业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安全事故频发,需要加大对煤矿生产作业的安全管理,控制安全事故发生频率及发生程度,减少对作业人员生命安全的威胁,也控制对企业财产安全的影响。因此在煤矿安全管理中充分发挥安全系统工程的作用,加大对煤矿生产作业安全,确保煤矿企业生产效益,促进煤矿行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13

[关键词]煤矿;生产;质量;标准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D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4-0011-01

目前,国家高度重视各行业的安全生产与经营活动,煤矿企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其生产的安全与质量在煤炭资源需求量日益加剧的现阶段得到了高度的关注。在此形势下,煤矿企业加强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煤矿生产的各个岗位和部门都要认识到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树立安全、质量意识并将其贯彻落实到煤矿生产的各个环节当中,强化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成效。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且复杂的过程,其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才能建设出符合我国国情和煤矿企业实际情况的安全质量标准化体系,进而提高煤矿生产的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实现煤矿企业的长远、良好发展。

一、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分析

如今,我国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尤其是安全事故频发的煤矿工程,煤矿企业的安全质量标准化是构建煤矿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重要途径,其更是一项基础工程、生命工程和效益工程,将其纳入煤矿企业整体的发展战略目标中,实现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与企业的发展战略同步规划、实施和考核,从而达到强根固本的目的,提升进一步煤矿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获得可持续性发展。同时,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是煤矿企业一切生产与经营活动的基础,对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煤矿企业加快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能够改变煤矿落后面貌,推动煤炭工业向科技含量高、能源损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途径,保障煤矿企业在新时期向着安全、高效、优质及环保的方向发展,以满足我国现阶段的发展需求。

二、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思路、模式及内容

(一)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思路

现阶段,从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以安全第一、质量为本为主要目标,积极落实安全责任意识、生命工程意识、创新意识和法律意识,以规范行为、规范管理为主要手段,以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为支撑,切实加强基层和基础工作,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具体如图1所示。

(二)建设模式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模式是为了有效、清晰的指导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实践,简明表现其建设规律的一种概念模式,其具有规范化、功能化、系统化、科学化的特点。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模式要充分结合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思路,主要包括建设内涵、过程、手段、支撑体系以及目标等多层内容,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

(三)建设模式中的基本内容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模式主要包含了四方面的内容:第一,观念安全质量标准化,其是指树立安全意识,并实现煤矿企业安全观、质量观的过程,煤矿企业在落实观念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时应积极采取教育、培训、宣传等手段。同时要形成一定的制度体系,为其落实到位奠定基础;第二,管理安全质量标准化,其是指在煤矿生产管理过程中通过采取科学的管理手段、严格的责任制度以及有效的培训教育等方式对安全生产隐患进行排查和治理、教育和培训安全生产观念、建设安全文化、建设区队班组等;第三,行为安全质量标准化,其是指通过教育培训及其他管理手段,从领导决策层到操作层都准确掌握和了解安全质量标准化知识及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使每个岗位人员严格按照规定和标准进行生产作业,规避“三违”及不安全行为;第四,物态安全质量标准化,其主要是针对井上、井下各个作业环节和环境、工艺技术、设备设施等制定的标准,优化生产作业环境,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三、实施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模式具体步骤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应坚持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原则来实现全员、全过程及全方位的生产质量达标,因此在具体实施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模式时要经过3方面的环境,形成闭环过程:第一,准确定位,准确定位是保障建设方向和目标相一致,主要有明确安全质量标准化的总体发展方向、目的及结果;制定安全质量标准化的科学方针。第二,组织与管理。煤矿企业应建立专门的组织结构和领导小组,制定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规划和战略性框架,并配置相应的各项资源,从而将各项工作职责和权限明确到位,确保建设的有效到位。第三,实施促进及评估改进过程。其中实施促进是通过具体的手段和方法实现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方向和目标,包括教育培训过程、行为规范与制度建设过程、强化生产作业人员、环境以及条件等方面的管理与操作、健全考核体系以及完善激励机制,促进安全质量标准化的系统性建设;评估改进过程是通过建立全面的评估机制对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工作的及时检验和校正,检查质量标准化建设的工作业绩及总体成效并作出改进,进而不断完善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是煤矿企业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途径,煤矿企业应坚持安全第一、质量为本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思路,建立以观念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安全质量标准化、行为安全质量标准化以及物态安全质量标准化等为主要内容的安全质量标准化模式,以有效保障煤矿企业的生产质量与安全与国家的发展战略相一致,优化煤矿企业的生产环境,提高煤矿的生产效率、质量及安全性,实现煤矿企业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高伟明.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2.

[2] 宝银昙.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模式及其效果评价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3.

[3] 刘风录.郭家湾煤矿建设安全质量标准化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4.

篇14

【关键词】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安全意识;可持续发展

一、前言

在企业生产中,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煤矿企业也是如此。保证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可以有效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证社会的稳定发展。为此,研究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防护措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本文从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出发,探讨了煤矿安全与煤矿生产的关系以及安全在煤矿生产管理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防护措施。最后得出:在以后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只有建立科学有效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全面强化煤矿工人的安全技能,提高职工安全操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才能确保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煤矿安全与煤矿生产的关系

总体来说,安全和生产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认识两者的关系,对于提高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人们常说安全为天就说的是这个道理,为此我们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理念,坚持不安全不生产,生产必安全,安全才生产。这也是企业安全生产的要求所在。由此可见,安全和生产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也可以说两者是同时出现的,没有单纯的安全也没用单纯的生产。所以,我们在煤矿企业的生产中,必须把安全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三、安全在煤矿生产管理中的作用

安全管理在煤矿企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下三个方面:第一,对周边的环境和工作中的安全隐患要有较深的认识;第二,要有对安全隐患进行防范的措施;第三,时刻要有安全生产的意识。因此,只有矿工安全意识到位、隐患排查到位、操作技能到位、处置措施到位,才能真正达到本质安全状态,实现煤矿企业的长治久安、高效稳定生产。

四、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防护措施

本文作者通过多年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经验,结合相关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资料和文献,总结出如下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防护措施:强化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建立责任考核长效机制;有效的开展事故反思学习;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推行。

(1)强化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

注重安全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是企业安全生产的人员自身要求条件。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要做到以人为本,只有人人增强了安全防护意识,才能真正从根本上提高安全生产的质量和水平。为此,企业要定期进行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另外,要多渠道、多方位地招收和录用思想文化素质比较高的人员充实安监员队伍。通过这些素质教育,才能全面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促进煤矿安全生产。

(2)建立责任考核长效机制

安全责任考核长效机制的建立是保证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关键因素。通过制定有效的安全考核和激励制度,让煤矿企业的所有职工都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以及安全生产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出现事故的单位进行行政处罚和经济处罚,在全矿上下形成人人保安全的局面。这样,有效的责任考核长效机制和职工的收益挂钩,可以让职工更加的注重安全生产,注重标准化工作。

(3)有效的开展事故反思学习

事故反思学习可以让每位煤矿员工认识到不遵守安全标准的危害性。这样通过反思学习,寻找事故原因,有效的落实事故防范措施。具体的做法包括以下几点:第一,进行题目加案例培训教育。根据现场实际,制定出职工不规范操作的考试题,结合历史上因同类型不正规操作发生的事故,给家庭带来的痛苦,给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第二,让三违人员进行现身说法。通过思想教育让三违人员认识到讲解自身违法行为的重要性,通过他们的实际违法问题,来对身边的同事进行教育,通过现身说法,来增强意识。

(4)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推行

精细化管理是近年来煤矿企业提及的一种较多的安全管理模式。通过精细化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煤矿职工的质量标准化意识,培养职工的安全管理意识,从被动的安全管理到主动的参与安全管理。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的发展。具体的做法为:各项安全文件的精细化管理体系;精细化管理在环境上的体现;精细化管理在外部环境的有效使用。

第一,各项安全文件的精细化管理体系

精细化体系文件的建立是管理控制体系形成的体系,四对安全生产管理的整理和总结。有效的科学的体系管理文件,可以让员工做到有法可依。对于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随意性进行了有效的控制,将各项工作标准化正规化。这是各项安全文件精细化管理的关键。另外,通过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推行,可以在管理上实现层次化、制度化,做到安全生产工作人人有责,使各项工作协调配合,实现预定的目标。

第二,精细化管理对于生产环境上的影响

精细化管理本身对于煤矿井下作业环境提出了十分严格的要求,对于“三违”人员要进行深刻的教育和惩罚,坚决做到杜绝“三违”事件。另外,还有对工程质量的管理工作进一步的加深。管理制度的刚性,客观要求煤矿生产必须把安全工作放到首位,将产值产量放到次要位置,这就决定了在不安全的环境面前,其他因素,只能为安全让路。

第三,精细化管理在外部环境的有效使用

煤矿安全的外部环境中,具体的精细化管理为:加大安全生产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广播,张贴安全标语,座谈,走访等形式开展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文化,营造“人人讲安全,事事要安全”的安全氛围。

通过以上三点,有效的说明了,精细化管理是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也是让煤矿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措施。

参考文献

[1]罗恒刚.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防护措施浅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4)

[2]李晓峰.培育企业安全文化初探[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8(01)

[3]刘静娟.浅谈安全生产管理[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14)

[4]杨延平.安全文化建设在企业的重要作用[J]. 隧道建设,2008(0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