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1 17:27:3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劳动力状况,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劳动力素质平均受教育年限R&D经费支出
产业素质是产业运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内在特性,这种内在特性直接决定产业运行质量的好坏。产业素质主要包括产业发展的制度素质、技术素质、劳动力素质和资本素质。由此可见,衡量从业人员素质高低的劳动力素质是影响产业素质高低的重要因素。
劳动力素质主要包括劳动者的身体素质和智力素质两方面。一般地讲,作为生产要素之一的劳动力将直接制约产业结构的升级。为了进一步分析河南省劳动力素质对产业结构的作用,首先分析了河南省劳动力素质的状况,并与其他省劳动力素质进行比较分析。
劳动力素质的总体质量仍偏低
表1显示了五次人口普查河南省文化程度状况。从绝对数值上看,1964-2000年,河南省居民文化程度不断提高,逐渐改变了过去文盲和半文盲占大多数的局面。1964年,大学学历和相当于大学学历的人口仅有9.3万人,而文盲和半文盲(12周岁以上人口)达到2146.8万人。2000年发生了较大变化,前者增加到247.5万人,后者减少到543.2万人。1964年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3.91年,之后逐年上升,到2000年平均受教育年限达7.99年,与1964年相比增加4.08年。总体上讲,河南省的居民文化程度在不断提高。
表1各项比重指各指标占全省人口的百分比。从各指标的比重看,在整个人口结构中,初中以下(包括初中)的比重仍占较大,以2006年的数据为例,初中以下比重为78.46%,高中、大学和相当于大学的比重仅为12.70%,这说明河南省的总体人口素质仍然偏低,劳动力素质结构不合理。
缺乏专业技术人员
从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河南省2006年的专业技术人员为2041056人,相对于2005年,增长了3.69%;从专业技术人员占全省从业人员的比重看,由2005年的3.48%上升到了2006年的3.57%。这说明河南省专业技术人员无论是从绝对数上还是纵向比较的相对数上看,都有了一定的增长。下文将河南省与其他省份进行横向比较(见表3)。
从表3的数据可以看出,从专业技术人员的绝对数上看,2006年底河南省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为204.1万人,排名第三,仅次与山东省的232.1万人,广东省的230.4万人。但是从专业技术人员占就业人员的比重看,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平均比重为28.27%,其中河南省的比重为28.70%,排名18位,仅仅略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这就说明在整个就业人员比例中,河南省的专业技术人员还比较缺乏。
从表4中选择的各项指标看,科技活动人员、当年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有R&D活动的单位数、R&D经费支出、专利申请数和拥有发明专利数,2006年较2005年都有一定的增长,尤其是2006年的科技活动经费增长了42.10%,R&D经费支出增长了41.97%,专利申请数增长了44.43%。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有科技活动的单位数下降了10.81%,科技活动机构数下降了4.41%,有R&D活动的单位数基本保持不变。2006年河南省的R&D经费支出为846143万元,河南省全省GDP为124960000万元,R&D经费支出仅占GDP的0.68%,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5%-10%。从总体上看,河南省的科技进步速度缓慢。
劳动力素质地区差距加大
从表5中河南省内各地市的各项指标比重看,劳动力的学历构成表现出了较大的地区差异。从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比重看,河南省的平均水平是0.35%,各地市中只有郑州市、开封市和洛阳市超出了平均水平,其中郑州市为0.91%,开封市为0.44%,洛阳市为0.37%,而驻马店市仅为0.12%;从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重看,郑州市和洛阳市分别为10.75%和7.25%,均高于整个河南的平均水平(7.02%)3.73和0.33个百分点,而许昌市仅为4.69%。何风霞在《区域产业素质与产业结构升级实证分析》一文中,通过建立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劳动力素质(人力资本)对区域的生产总值有较大影响。表5数据显示,平均受教育年限和该地区的人均GDP有较大的关系。人均GDP较大的洛阳市、焦作市、三门峡市和郑州市,平均受教育年限均高于河南省的平均水平7.75年;而在经济较落后的信阳、商丘和周口市,其平均受教育年限依次为6.36年、7.14年和7.16年,分别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1.39年、0.61年和0.59年。
综上,与其他各省相比,见表6可知,2004年全国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平均值为8.23年,河南省为8.36年,略高于平均值水平。从全国各省市的排名看,河南省排名12。河南省的劳动力素质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基本适应,其平均受教育年限高于经济落后地区、云南、青海等省,低于经济发达的北京、上海、天津。
结论
为了缓解河南省劳动力素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制约作用,河南省必须想方设法提高其劳动力素质。据中国科学院一项研究表明,投资于人力资本对提高经济增长率最有效。如果人口增长率下降1个千分点,人均GDP年增长率可提高0.36-0.59个百分点;如果普及初等教育,学龄儿童入学率每提高1个千分点,人均GDP年增长率可提高0.35-0.59个百分点。两者的综合作用可提高人均GDP增长率0.7-1.18个百分点。由此可见,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所以,河南省要提高劳动力素质,必须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其实现途径如强化技能职业教育、重视对从业人员的在职培训、降低高等教育收费门槛、通过政府和民间两条途径普及高等教育、制定具体的政策与法规保障河南省人力资源开发等等。
参考文献:
1.李新国.产业素质与产业结构升级问题研究[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6
2.靳伟莉.河南省第
二、三次产业劳动力素质研究[D].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贵州省是一个欠发达的西部地方,劳动力资源丰富。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贵州省农村劳动力大量地向沿海及中心城市转移。根据贵州省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2006年贵州农村外出从业人员达到441.74 万人,为1996 年的3.7 倍,2008 年继续增长到586.72 万人。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由低收益部门向高收益部门转移,不但促进了社会生产力要素的重新配置,也增加了外出农村劳动力的收入。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数据显示,家庭经营收入一直都是贵州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首要构成部分,但是其所占百分比却呈下降趋势,从2000年的74.91%,减少为2009年的51.16%。相反,工资性收入虽然为第二构成比例,但是其却呈上升趋势,从2000年的20%,增加为2009年的35.75%,这说明农村居民外出工资性收入正逐步成为农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
2006年的抽样调查数据显示,贵州省转移劳动力的文化素质远高于农村劳动力的平均水平,以具有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为主,分别占转移人数的29.7%和53.7%,高中及以上占16.6%[1]。李崇慧[2]等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比例与文化程度呈正比,学历越高,转移的比例越大;目前贵州省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高于未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季勤等[3]通过对贵州省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具备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外流劳动力增长到 65.9%。这说明目前留守在农村的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
针对贵州省农村居民外出工资性收入本文由收集整理正逐步成为农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而目前留守在农村的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的这一现象,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收入对家庭劳动力文化状况的影响是什么呢?为了回答这一问题,笔者试图通过分析贵州省农村居民外出从业工资性收入对家庭劳动力文化状况的影响,探寻利用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改善家庭人力资本的途径,以促进贵州省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贵州省农村居民外出从业工资性收入与家庭劳动力文化状况
贵州省农村居民外出从业工资性收入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下页表1显示,2000年贵州省人均农村居民外出从业工资性收入为117.51元/人,逐年都在增加,2009年达424.2元/人。同时,农村家庭劳动力文化状况也在逐年提高,其中初中文化受教育程度2000年为34.01%,到2009年增长为42.6%。高中文化受教育文化程度由2000年的3.28%增长为2009年的6%,而中专和大专及大专以上受教育文化程度分别由2000年的1.36%和0.21%,上升为2009年的1.8%和0.8%。这说明从2000—2009年,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收入增加的同时,家庭劳动力的受教育文化状况也在提高。
但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所得对家庭劳动力初中、高中、中专和大专及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的影响是不同的。将以人均农村居民外出从业工资性收入为自变量,记为x,以各受教育程度为因变量,记为y,运用一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之间的影响程度。
二、贵州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家庭劳动力文化程度的影响
三、结论与分析
将以上方程(1)、(2)、(3)、(4)画图进行分析,其中y1、y2、y3和y4分别表示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初中、高中、中专和大专及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当地农村居民外出从业工资性现金收入与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初中、高中、中专、 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即随着劳动力外出收入的增加,农村家庭劳动力的文化水平也随之提高。
2.农村居民外出从业工资性现金收入对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的促进作用大小依次为初中、高中、中专、大专及大专以上。考虑到中国九年义务教育政策提高初中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因素,农村居民外出从业工资性现金收入对农村居民家庭劳动力高中受教育程度的影响最大。劳动力转移所得收入可以促进更多的家庭劳动力获得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农村家庭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提高了贵州农业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农村劳动力素质。
3.根据图1所示,可以预测随着农村居民外出从业工资性现金收入的不断增加,当其达到1 400元/人时,其对大专及大专以上受教育水平的影响将大于对中专受教育水平的影响。由于农村居民外出工资性收入正逐步成为农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那么可以预测劳动力转移所得收入对农村人力资本的影响将越来越大。
四、政策建议
1.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所得提高家庭劳动力人力资本的影响。虽然目前对于贵州省农村居民家庭来说,家庭经营所得仍是其主要收入来源,但是其在家庭收入构成所占的比例却呈下降趋势,而外出从业所得在家庭收入构成中呈上升趋势,这说明农村居民外出工资性收入正逐步成为农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那么可以预测劳动力转移所得收入对农村人力资本的影响将越来越大,因此,必须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提高农民人力资本的影响。
【关键词】:劳动力;参与率;分配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B
劳动参与率是经济活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率,衡量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的状况。根据经济学理论和各国的经验,劳动参与率反映了潜在劳动者个人对于工作收入与闲暇的选择偏好,它一方面受到个人保留工资、家庭收入规模,以及性别、年龄等个人人口学特征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到社会保障的覆盖率和水平、劳动力市场状况等社会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个人和社会的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着个人的劳动力供给选择,并最终影响了社会整体的劳动参与率。
一、影响劳动力参与率的因素
1. 年龄、性别因素
从性别上看,女性的劳动力参与率远低于男性,这一方面是由于女性在社会分工中更多地承担了家庭中子女的抚育责任和更多的家务劳动,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社会上劳动力雇佣方对女性劳动力的歧视普遍大于男性。随着六七十年代的第三产业的发展,许多适合由女性从事的职业逐步出现,才使得女性的劳动力参与率偏低的局面有所改善。
在劳动力参与率的性别差异中,两者之间相差的程度还呈现出随着年龄的不同而不同的特征。这主要是由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往往有着不同的劳动偏好和不同的社会责任,从而使不同年龄段的劳动力参与率各不相同。
2. 教育发展因素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全球化竞争的加剧,使得知识和技能在企业发展和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市场竞争的激励,企业对人才所具备的能力要求的提升,使得当今社会就业形势异常严峻。竞争的激烈使得更多的劳动者选择接受高等教育来提升自身的人力资本含量,这就推迟了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从而降低总体的劳动力参与率。近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中受教育者的比例有所升高,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平均年龄增大,我国劳动力参与率也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3. 收入增长因素
收入因素对劳动力参与率的影响有两方面,一方面,劳动者单位就业收入的增加会加大闲暇的机会成本,从而诱使一些原来没有加入就业队伍的人开始选择工作,促使劳动参与率的提高。特别是对于一些家庭收入水平不高的人来说,收入因素将会是决定增加劳动力供给的主要因素。这种影响就是收入增长对劳动供给的收入效应。另一方面,收入的增加又可能会使得一些家庭收入水平较高的劳动者退出劳动力队伍,从而降低劳动参与率,体现出收入增长对劳动供给的替代效应。收入的增加对个人劳动力参与抉择的影响是相反的,这两种效应对个人影响的强弱将最终影响个人参与劳动的决策,从而影响总体的劳动力参与率。
4. 产业结构因素
在宏观经济中,产业结构也是影响劳动力参与率的因素之一。由于第三产业对于劳动力的需求最大,因此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比例也决定了劳动力参与率的大小。在60-70年代西方各国的高速增长时期,各国第三产业增长较快,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劳动力需求,带动了这些发达国家总体劳动力参与率的上升。
劳动力参与率这个衡量指标,体现出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的程度,反映出人们参与劳动的状况。它受到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也因此折射出社会生活中的许多方面。可以说,劳动力参与率是社会经济活动的指示器。偏高或偏低的劳动力参与率,都表明社会经济活动中存在相应的问题。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无论是男性人口还是女性人口的劳动力参与率均高于其他国家,尤其是女性人口劳动力参与率水平不仅高于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发展中国家,甚至高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近些年来,政府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降低劳动力参与率,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劳动力参与率逐年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第四次人口普查到第五次人口普查的十年间,城市劳动参与率下降了近9个百分点。然而,目前我国劳动力参与率仍然处于较高的水平。不仅如此,由于教育机制的不合理,应试教育体制的实行使得许多劳动者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不合理,劳动力总体素质相对较低,劳动力素质无法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造成了失业率偏高与劳动力参与率偏高并存的局面,加重了社会的就业压力,形成了社会潜在的不稳定因素。
二、我国劳动力参与率偏高的成因
我国劳动力参与率偏高的现状,是由我国的工资和福利政策、教育和社会保障的发展程度等多方面原因共同决定的。
1. 工资收入偏低,扩大了家庭对社会的劳动力输出
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高速起飞和快速增长,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起点较低,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资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这就使得家庭中需要有更多的家庭成员参与社会劳动来维持家庭生计,从而扩大了家庭向社会的劳动力输出。
2. 投资市场不完善,劳动收入仍是个人收入的主要来源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时间较短,目前投资市场尚不成熟。中国股市弱有效性,使得居民在进行个人投资理财时仍然较为保守谨慎。在这样的投资环境和背景下,我国居民的收入仍然以工资为主,劳动收入仍然是人们谋生的重要手段。这就加大了人们对劳动市场的依赖性,提高了劳动力参与率。
3. 就业关联型社会福利政策增加劳动者就业意愿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就业、工资、福利三位一体的政策,劳动者只有就业,才能享受公费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福利措施。在农村,虽然实行大病医疗保险项目,但是农民自己分担的份额仍然较大,并且小额医疗费用无法报销。这种福利措施与就业状况相关联的制度,无疑加大了劳动者参加工作的意愿,促进了劳动参与率的提高。
4. 教育观念较为落后,教育普及程度还较低
我国虽然实行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但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青少年的受教育水平仍然较低。在农村,失学问题更为严重,且女生的失学率高于男生。这就直接导致了劳动者在进入劳动力市场前的受教育水平偏低的现状,不仅如此,在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前,大多没有接受必要的职业培训,这就使得参与劳动的劳动者素质仍有待加强和提高。教育水平的落后,使得许多青少年提早进入劳动力市场。
5. 工资与工龄挂钩,劳动者提早进入劳动力市场
目前我国在计算工资水平时,由于普遍与工龄挂钩,因而人们往往选择提早就业以增加工龄,提高个人工资水平。在这样的工资政策中,许多劳动者提早进入劳动力市场,增加了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的供给,加大了就业压力。更为严重的是,许多未成年人也加入到浩浩荡荡的劳动大军之中,使得就业情况更为严峻。虽然我国《劳动法》规定,任何用人单位不得使用未满16周岁的童工。但实际上,仍然有许多企业不顾规定擅自雇用未成年人。这不仅造成劳动力素质低下,而且侵占了成年人的就业岗位。
6. 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仍不完善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逐渐显现,我国已经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然而,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还不够完善,部分老年人需要靠超龄参加劳动来维持生活。这就使得许多老人不得不走出家门,二次就业。退休人员的二次就业虽然可以为家庭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但却挤占了成年人的就业岗位,使得就业形势更为严峻。
三、适度降低劳动力参与率的措施
通过对我国劳动力参与率的成因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社会各方面制度的不合理因素的存在,导致我国劳动力参与率仍然总体偏高。适度降低劳动力参与率,缓解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压力,对于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改善目前我国失业率高的现状,都是十分重要而且必要的。在发挥市场作用的同时,还应该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采取相应措施来适当降低劳动力参与率。
1. 完善投资市场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劳动者合法非劳动收入
目前,我国投资市场的相关法律法规仍不够完善,投资收入尚不能成为居民的主要收入。通过完善投资市场的相关法律法规,治理投资市场的不规范行为,发挥政府的监督管理和宏观调控的作用,从而增强居民对投资市场的信心,减少对劳动收入的依赖,降低劳动力的参与率。
2. 调整工资政策,工资与绩效、能力挂钩
与工龄挂钩的工资政策使得劳动者往往提早进入劳动力市场。通过对工资政策实行调整,将劳动者薪酬与劳动者业绩、能力相挂钩,鼓励劳动者提高绩效,并自觉提高受教育水平,提高自身技能。这种与业绩、能力相挂钩的新的工资体制,能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并且,对劳动者能力的肯定和鼓励也能延长劳动者受教育的时间,从而推迟进入劳动力市场,缓解劳动力市场就业压力。
3.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教育普及程度
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有50%的初中毕业生无法升学,就直接进入了劳动力市场,长此以往,将积聚大量初中以及以下受教育水平的低素质劳动力,对我国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的提升产生不良影响。目前,我国劳动力参与率偏高,而劳动者素质偏低,劳动者素质不能达到岗位的要求。这就造成了一方面,一部分对劳动者技能要求不高的岗位的劳动力供给过剩,而另一方面,一些岗位却空缺,招不到合适的人才。通过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教育普及程度,改善农村青少年失学的状况,并且提高职业教育的水平,为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进行必要的上岗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总体素质。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推迟劳动力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时间。据测算,如果延长教育年限,使劳动者的就业年龄由16周岁推迟到18周岁。今后几年我国每年就可以少安排上百万新增劳动力就业。不仅如此,这同时还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使他们做出更为理性的劳动力参与决策,通过劳动者自身进行理性选择来调节劳动力市场的盈缺情况。
4. 完善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就业年龄实行限制
青少年提早进入劳动力市场或是退休人员的二次就业都会导致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参与者人数较多,加大就业压力。我国现阶段的就业年龄为16~60岁。如果我们延迟青少年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年龄,同时提早老年人的退休年龄,那么就能大大降低劳动力参与率。通过相关法律法规对就业年龄实行严格的控制,并通过相关配套措施保证法律的严格执行,严格控制劳动力的就业年龄,对于劳动力市场的适龄就业人群的合法利益就能有力保障。
5. 调整完善福利政策,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
完善福利制度,扩大保障范围,减弱福利制度与就业状况的关联性,从而使得福利政策对劳动力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吸引力减小。同时,由于养老保险制度的不完善是退休人员再次走出家门,二次就业的原因之一。因此,完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使得退休人员“老有所养”,也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一环。
四、结语
关键词:劳动力素质 平均受教育年限R&D经费支出
产业素质是产业运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内在特性,这种内在特性直接决定产业运行质量的好坏。产业素质主要包括产业发展的制度素质、技术素质、劳动力素质和资本素质。由此可见,衡量从业人员素质高低的劳动力素质是影响产业素质高低的重要因素。
劳动力素质主要包括劳动者的身体素质和智力素质两方面。一般地讲,作为生产要素之一的劳动力将直接制约产业结构的升级。为了进一步分析河南省劳动力素质对产业结构的作用,首先分析了河南省劳动力素质的状况,并与其他省劳动力素质进行比较分析。
劳动力素质的总体质量仍偏低
表1显示了五次人口普查河南省文化程度状况。从绝对数值上看,1964-2000年,河南省居民文化程度不断提高,逐渐改变了过去文盲和半文盲占大多数的局面。1964年,大学学历和相当于大学学历的人口仅有9.3万人,而文盲和半文盲(12周岁以上人口)达到2146.8万人。2000年发生了较大变化,前者增加到247.5万人,后者减少到543.2万人。1964年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为3.91年,之后逐年上升,到2000年平均受教育年限达7.99年,与1964年相比增加4.08年。总体上讲,河南省的居民文化程度在不断提高。
表1各项比重指各指标占全省人口的百分比。从各指标的比重看,在整个人口结构中,初中以下(包括初中)的比重仍占较大,以2006年的数据为例,初中以下比重为78.46%,高中、大学和相当于大学的比重仅为12.70%,这说明河南省的总体人口素质仍然偏低,劳动力素质结构不合理。
缺乏专业技术人员
从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河南省2006年的专业技术人员为2041056人,相对于2005年,增长了3.69%;从专业技术人员占全省从业人员的比重看,由2005年的3.48%上升到了2006年的3.57%。这说明河南省专业技术人员无论是从绝对数上还是纵向比较的相对数上看,都有了一定的增长。下文将河南省与其他省份进行横向比较(见表3)。
从表3的数据可以看出,从专业技术人员的绝对数上看,2006年底河南省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为204.1万人,排名第三,仅次与山东省的232.1万人,广东省的230.4万人。但是从专业技术人员占就业人员的比重看,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平均比重为28.27%,其中河南省的比重为28.70%,排名18位,仅仅略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这就说明在整个就业人员比例中,河南省的专业技术人员还比较缺乏。
从表4中选择的各项指标看,科技活动人员、当年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有R&D活动的单位数、R&D经费支出、专利申请数和拥有发明专利数,2006年较2005年都有一定的增长,尤其是2006年的科技活动经费增长了42.10 %,R&D经费支出增长了41.97%,专利申请数增长了44.43%。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有科技活动的单位数下降了10.81%,科技活动机构数下降了4.41%,有R&D活动的单位数基本保持不变。 2006年河南省的R&D经费支出为846143万元,河南省全省GDP为124960000万元,R&D经费支出仅占GDP的0.68%,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5%-10%。从总体上看,河南省的科技进步速度缓慢。
劳动力素质地区差距加大
从表5中河南省内各地市的各项指标比重看,劳动力的学历构成表现出了较大的地区差异。从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比重看,河南省的平均水平是0.35%,各地市中只有郑州市、开封市和洛阳市超出了平均水平,其中郑州市为0.91%,开封市为0.44%,洛阳市为0.37%,而驻马店市仅为0.12%;从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重看,郑州市和洛阳市分别为10.75%和7.25%,均高于整个河南的平均水平(7.02%)3.73和0.33个百分点,而许昌市仅为4.69%。何风霞在《区域产业素质与产业结构升级实证分析》一文中,通过建立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劳动力素质(人力资本)对区域的生产总值有较大影响。表5数据显示,平均受教育年限和该地区的人均GDP有较大的关系。人均GDP较大的洛阳市、焦作市、三门峡市和郑州市,平均受教育年限均高于河南省的平均水平7.75年;而在经济较落后的信阳、商丘和周口市,其平均受教育年限依次为6.36年、7.14年和7.16年,分别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1.39年、0.61年和0.59年。
综上,与其他各省相比,见表6可知,2004年全国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平均值为8.23年,河南省为8.36年,略高于平均值水平。从全国各省市的排名看,河南省排名12。河南省的劳动力素质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基本适应,其平均受教育年限高于经济落后地区西藏、云南、青海等省,低于经济发达的北京、上海、天津。
结论
为了缓解河南省劳动力素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制约作用,河南省必须想方设法提高其劳动力素质。据中国科学院一项研究表明,投资于人力资本对提高经济增长率最有效。如果人口增长率下降1个千分点,人均GDP年增长率可提高0.36-0.59个百分点;如果普及初等教育,学龄儿童入学率每提高1个千分点,人均GDP年增长率可提高0.35-0.59个百分点。两者的综合作用可提高人均GDP增长率0.7-1.18个百分点。由此可见,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所以,河南省要提高劳动力素质,必须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其实现途径如强化技能职业教育、重视对从业人员的在职培训、降低高等教育收费门槛、通过政府和民间两条途径普及高等教育、制定具体的政策与法规保障河南省人力资源开发等等。
参考文献:
1.李新国.产业素质与产业结构升级问题研究[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06
2.靳伟莉.河南省第二、三次产业劳动力素质研究[D].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调整农村就业结构,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也是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的大战略。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和跨区域流动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农民工已成为我国新一代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就业,既为城镇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活力,促进了城镇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又开辟了农民增收的新渠道,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但随着农业技术进步,乡镇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农业和农村内部对劳动力的需求逐渐减弱,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给农村社会治安的稳定埋下了隐患。当前,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农民增收,成为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
二、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特点
(一)发展现状
我县是一个典型的热区农业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化,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数量增长较快,至**年9月,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达12500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高速增长,使加快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任务更加艰巨。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始终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作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来抓。通过加大劳务输出宣传力度,逐步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加大劳动力培训力度,多方寻找用工信息,加强信息反馈和跟踪服务等切实有效的措施,使全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
至**年9月止,全县共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6524人(累计数),占全县剩余劳动力总数的52.2%,仅**年1至8月,全县共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人,其中,境外3人,省外456人,省内**人,县内2727人。
(二)主要特点
1、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主要集中于加工业和服务业。从转移的行业和领域来看,加工业和餐饮、批发零售等服务业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向。全县6524名外出务工人员中,从事加工业和服务业的人员居多数。
2、省内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地区。因受农村富余劳动力素质、就业机会和就业观念的限制,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集中于省内。全县6524名外出务工人员中,在国外实现就业的有7人,占总数的0.1%;在省外实现就业的有1652人,占总数的25.3%;省内州内实现就业的有**人,占总人数的74.6%。
3、兼业性的短期转移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以兼业性的短期转移为主。农忙务农,农闲外出务工经商,转移的时间长短因家庭劳动力的多少与外出务工收入的高低密切相关。在县内务工的人员大多属于此类。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转移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逐步得到了提高,但从整体来看,农村劳动力的素质还很低,与劳务市场的需求不相适应。全县6524名外出务工人员中,高中、中专以上学历者有755人,占总数的11.6%;初中文化有5069人,占总数的77.7%;初中以下学历者有700人,占总数的10.7%。
(二)有组织转移的劳动力比重不高。目前由于我县劳动力市场还不完善,中介组织也不够健全,加上组织引导工作不到位,使得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形式比较单一,通过政府部门、单位及中介机构组织输出的比重小,经过亲朋好友介绍或自主转移的外出务工人员占有很大比例。特别是在县内实现就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大多是自发的、分散转移,由劳动部门和其他机构组织转移的人员所占比例不高。
(三)从业结构单一,层次低。从全县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所从事的行业看,大部分选择批发零售等服务业及加工制造。从业结构简单,就业面狭窄,且层次较低,外出务工人员多集中在以手工操作为主,技能较低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工作量大,工作条件差,报酬低。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发展不平衡。受就业观念和经济农村劳动力转移快的乡镇已达1189人,而转移慢的乡镇只有108人。
四、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分析
(一)城镇化总体水平较低,综合效益差。城镇化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进程。受地理环境、社会环境及历史传统等多种因素影响,我县城市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城镇化水平低,**年,全县城市化水平仅为22.47%,低于全州23.82%的水平,导致城镇集聚和辐射功能弱。加之,随着的深化,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增加,使得城镇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减弱,延缓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步伐。
(二)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减弱。发展乡镇企业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载体。但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竞争日趋激烈,乡镇企业进入了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的转折阶段,处于“二次创业”的关键时期,机制有所弱化,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减弱。
(三)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与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要求不相适应。全县5976名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中,高中、中专以上学历者只有719人,仅占总人数的12%;初中学历者有4946人,占总人数的82.2%;初中以下学历者有311人,占总人数的5.2%。受过专业技术培训,具有专业技术特长的则更少。农村劳动力资源的低素质状况,与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要求不相适应,使得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领域和转移面越来越窄,转移难度加大。
(四)农村劳动力市场和中介组织发展滞后。从目前情况看,由于我县劳动力转移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城乡劳动力的就业渠道不通畅,各种劳动力专业市场和职业中介组织不完善,为农民外出务工服务的信息反馈、中介服务和管理工作薄弱。加之,由于务工信息宣传传播方式单一,渠道不畅,农民不知道哪些地方有就业岗位,需要劳动力,对劳动力的素质有何要求等,外出务工还存在一定盲目性。
五、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一)加快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二次创业”,推动工业化进程,吸纳富余劳动力。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加速工业化进程,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途径。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在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按照“两结合、一提高”的要求,加快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二次创业”步伐,依靠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加大结构调整和改制力度。进一步抓好绿色食品加工园区建设,引导乡镇企业个体私营经济从传统单一的服务行业中突破出来,转向创新性、开发性的农产品精深加工、贮藏保鲜、包装运输上来,竭力开辟发展的新途径和新领域。把企业做大做强,吸纳更多农村富余劳动力。
(二)加强小城镇建设,推动城镇化进程。通过城镇化的发展带动产业的发展,促进中小城市规模升级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根本出路。要充分利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和省、州把元谋作为次级城市发展的重要机遇,科学布局,合理规划,逐步建成以县城为中心,重点城镇为区域经济次中心,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建设体系。最大限度发挥城镇辐射和集聚功能,不断开辟新的就业领域和岗位,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同时,改革小城镇户籍制度,放宽农民迁入小城镇居住的限制,允许农民自主进城定居,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创造条件。
(三)培育劳动力市场,加快信息网络建设。要按照“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目标,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网络互联、资源共享、分级使用、分步实施”的原则,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起统
一、完备、规范的现代劳动力市场,保证劳动力流动的灵活性,使劳动力资源的配置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要加快县、乡两级信息网络建设,畅通信息来源渠道。充分发挥外出务工人员点多、面广、信息渠道宽的优势,努力建成政府、中介组织和个人相结合的多元化信息渠道网络。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就业中介组织,加强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培训等在内的社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健全和完善保障就业者权益的法律法规和制度。
(四)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要根据劳务市场需求变化,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坚持“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原则,充分利用县职业中学、成人技校和各级各类专业技术学校现有资源和设备,以技能培训为主,相关经济、法律常识培训为辅,培养出一大批具有专业技术特长、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劳动者,不断提升元谋劳务品牌,增强元谋民工的竞争能力。制定和完善农村教育长远规划,从抓好基础教育入手,落实好农村教育“两基”工作,提高农村后备劳动力的文化水平和层次,从根本上改变低素质、低层次的格局,使未来的劳动者成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型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