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保护黄河生态环境的建议范文

保护黄河生态环境的建议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1 17:27:3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保护黄河生态环境的建议,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保护黄河生态环境的建议

篇1

关键词 国务院八七分水 水权调整 优化完善 生态补偿 省区

1. 国务院批复八七分水方案

1.1八七分水方案

1987年9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计委和水电部“关于黄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报告的通知”。这是我国首次由中央政府批准的黄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该水量分配方案由国务院办公厅以(1987)61号文通知各省(市、区)作为西线南水北调工程生效前黄河可供水量的分配方案。分配方案是基于黄河地表水资源量580亿m3,可供分配水量为370亿m3,输沙水量210亿m3。

1.2分配方案的局限性

现在看来,在那个时期已经考虑到了黄河水资源承载能力,统筹考虑生活、生产用水,但并没有生态环境用水,仅协调河道内与河道外用水。方案经历了较长时段的枯水期和严重断流的考验。

但是25前各省区对于水资源需求不像现在一样严峻,同时受其局限性不可能分配的十分科学和完美,比如山西省能源发展估计需求相当大,文件称“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大部分位于黄河流域,工农业需水量较大,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当时分配43.1亿 m3,时至今日该省使用耗水15亿 m3,只占其分配指标的三分之一,当然有其山高水低,利用困难因素,导致山西省大量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和水污染严重而引发生态环境问题,可以预见其未来即使扭转目前用水状况,其用水量也很难达到分配指标。

2.南水北调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2.1西线南水北调工程不确定性

八七分水作为西线南水北调工程生效前黄河可供水量的分配方案,由于西线的不确定因素,很难说何时能够上马。西线经过了几十年的前期工作,近年国务院一度暂停了前期工作。西线主要问题在于生态环境的要求,以及长江及西南地区水资源遭遇枯水期和水利水电工程的大力发展,特别是我国政府承诺的节能减排目标,促使我国大力发展绿色水电能源,随着规划和开工建设大型水电站,生态补偿机制还没有建立,这都给西线的建设增加了不确定性因素。

2.2南水北调工程中东线的确定性

随着2014年南水北调中东线的通水,我国海河和淮河流域各省区水资源短缺得到局部缓解,受水区局部地区地下水严重超采得到遏制,生态恢复有了可能。原来黄河受水区缺水状况将有所变化。

因为黄河流域自身的水资源供需矛盾问题一直很突出,特别是西北干旱荒漠地区的治理更是需要安排一定水量来保证,黄河的水资源应该首先满足本流域生产生活和西北荒漠治理的需要为前提。基于上述南水北调西线引水工程不确定性和中东线引水工程的通水,要必要对黄河“八七分水方案”进行适当调整,使其逐步趋于合理和完善。

3.各省区政府相继批复了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细化方案

黄河水量分配方案是我国大江大河中首次制定的分水方案,作用明显,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黄河流域各省区的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

国务院八七分水方案是省区总量,没有划分干流、主要支流,需要细化到干支流以及地市。黄河取水总量控制指标细化体系是精细调度的基础。因此,各省区政府在流域机构的协调下相继批复了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细化方案。

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细化方案的颁布实施,将有利于加强分级总量控制,在有效遏制引黄用水需求的快速增长之时,有利于避免区域水资源配置格局的失衡和协调省(区)内部用水矛盾;有利于水权转让;有利于流域与区域的统一管理;有利于黄河水资源的统一配置和调度管理。各省区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细化方案的实施,将更易显现干支流、各省区内部各市、各省区间实际用水与方案的不协调性及不合理性,将有助于“八七分水方案”的调整与完善。

4. 国务院批复第二次水资源综合规划

2010年国务院批复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到2020年,全国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6700亿m3以内,到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7000亿m3以内;在该规划里涉及到黄河总水量由国务院八七批复的580亿m3减少到现在的535亿 m3,也就是说现状黄河来水量比国务院批复“八七分水方案”时减少了45亿m3,即处于逐步减少趋势,而流域各省区用水量却趋于增加,这其中尚未考虑流域生态环境用水量及其趋势。

各省区政府在流域机构的协调下相继批复了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细化方案仍然是按八七分水指标进行的,以后如何协调或调整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使其适合流域和各支流水量的变化。

5.对八七分水中优化、完善与调整

结合国务院分水的背景与现状的黄河水量变化、流域各省区用水量增加以及荒漠治理和生态环境需水,在南水北调西线生效前和东中线2015年前通水后,有必要对八七分水中370亿m3做必要的完善与调整,进一步优化。

5.1青海省增加生态保护补偿水量

“三江源”地区号称“中华水塔”,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发源地,是我国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功能区,不但对维护西北地区的生态安全十分重要,也是遏制西部荒漠化向东侵袭的天然屏障,三江源生态保护区应当建立起一个长效生态补偿机制。青海省提供了黄河水量的一半以上,当年仅分配14.1 亿m3,建议给予生态环境用水2~3亿m3或更多。

5.2宁夏、内蒙古适当增加水量

八七分水方案已经考虑了黄河最大可能的供水量,特别指出:山西省因能源基地发展的需要,增加用水量50%以上;宁夏、当前农业用水较多(但有效利用率不高,今后主要应在节水中求发展)增加用水量10%左右;河北省、天津市今后一个时期需从黄河引水接济,分配用水量20亿m3。其它沿黄各省(区)一般增加用水量约30~40%。

宁夏、内蒙古属于少数民族地区也是国家发展侧重地区,其用水量早已超指标,并大幅度地实施了水权转换措施解决工农业、城市与农村用水矛盾,而当时并没有考虑生态环境治理用水量,为了持续发展和荒漠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议给予两自治区区各5亿m3,重点解决荒漠治理用水。

转贴于 5.3河北、天津随着南水北调中东线的通水减少依赖黄河水量

八七分水方案中河北省、天津市今后一个时期需从黄河引水接济,分配用水量20亿m3。随着南水北调中东线的通水减少依赖黄河水量,建议核减河北天津的水量,以解决黄河自身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所需要增加水量。当然,随着“引黄入邯(邯郸)”2010年11月开始引黄河水,规划中河北省将来达到15亿m3。同时,北京有可能利用黄河水。

5.4山东省的用水指标水权置换方式

山东省也已超过了国务院分水指标,虽然有东线南水北调的补给,但由于山东省经济和工农业发展迅猛,用水仍依赖黄河水。建议山东省的用水需要增加指标可通过水权置换方式获取,以解决超指标用水问题,比如给予用水指标富余的陕西省、山西省初始水权不同方式的补偿机制。采用什么方式可以探索,如通过援建对口支援等方式,主要还是针对解决两省水资源利用存在问题,是否可以探索把省区内部采用水权转换解决工农业、城乡和区域用水矛盾问题,引用到流域各省区件,以解决流域内各省区存在用水指标余缺问题,或者采用递进收取水资源费,至少要对超指标用水部分加倍收取水资源费,从经济上给予制约。

5.5甘肃省用水

甘肃省也面临荒漠化治理需要更多水资源,特别是石羊河流域用水除了“引硫济金”,以及通过甘肃“景电”向民勤供水,将来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如大柳树水利工程的建设“引黄济民”工程,将极大改善石羊河流域的生态。

5.6充分利用水资源使其发挥最大效益

在我国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需要进一步高效利用水资源,但是节约用水毕竟是有限度的,要认识到水资源年年更新的大背景,如何减少入海出境水量,是最根本的出路。

其实,水资源是天然可再生资源,每年都在不断更新。从年内角度看,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汛期,其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经对汛期和冬季降水统计,扣除雪山冰川融水外,中国水资源每年更新来源于海洋季风大气降水超过90%以上。根据中国水资源公报,我国每年超过2.2万亿m3河川径流水资源没有被利用入海或出境了,而这些水量主要集中在南方,特别是西南。

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20%,但流域之间差异很大。特别是南方河流水能资源丰富而开发利用程度低,华北地区接近100%,海河和淮河每年大约引黄河水100亿m3,而长江流域只有18%,潜力巨大。

作者通过对黄河流域预测2013年将结束自1986年以来较长时段的枯水少水年,有可能出现一个平水年较丰的时期,随着污水资源化的全面使用,结合跨流域调水以及“洪水资源化”2015年将是北方环境修复成为一个“拐点”。

5.7建议调整的水量首先用于生态环境建设

在我国大江大河中,我们母亲河黄河是生态环境最为脆弱、大面积环境恶化,急需治理的河流,黄河流域还是水资源时空分布差别极大、人均占有量和耕地占有量较少的河流,同时还是水资源利用千差万别的流域,怎样合理把有限的黄河水用好,在解决好流域自身发展需要同时,把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好。

黄河流域西北宁夏、内蒙一带生态环境恶化,不但影响下游,而且对我国华北地区也带来不利影响,所以两自治区生态环境治理事关重大。

建议调整的水量首先用于生态环境建设,改造荒漠化地区如河套地区相邻的毛乌素沙漠、库布其、乌兰布和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南缘。

把少量黄河水留到生态脆弱区改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有限水量进行生态工程建设,再造“河套”和沙漠变绿洲将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李东.浅析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与水电开发率(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10(5):31~35

中国水资源公报[R].水利部,2008

李东.高坝大库是我国大江大河长治久安的工程性保障措施. 考试吧2010-11-20

李东.地下水利用与保护规划技术分析.水信息网2009.12.28

篇2

关键词  国务院八七分水 水权调整  优化完善  生态补偿  省区

1. 国务院批复八七分水方案

1.1八七分水方案

1987年9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计委和水电部“关于黄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报告的通知”。这是我国首次由中央政府批准的黄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该水量分配方案由国务院办公厅以(1987)61号文通知各省(市、区)作为西线南水北调工程生效前黄河可供水量的分配方案。分配方案是基于黄河地表水资源量580亿m3,可供分配水量为370亿m3,输沙水量210亿m3。

1.2分配方案的局限性

现在看来,在那个时期已经考虑到了黄河水资源承载能力,统筹考虑生活、生产用水,但并没有生态环境用水,仅协调河道内与河道外用水。方案经历了较长时段的枯水期和严重断流的考验。

但是25前各省区对于水资源需求不像现在一样严峻,同时受其局限性不可能分配的十分科学和完美,比如山西省能源发展估计需求相当大,文件称“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大部分位于黄河流域,工农业需水量较大,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当时分配43.1亿 m3,时至今日该省使用耗水15亿 m3,只占其分配指标的三分之一,当然有其山高水低,利用困难因素,导致山西省大量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和水污染严重而引发生态环境问题,可以预见其未来即使扭转目前用水状况,其用水量也很难达到分配指标。

2.南水北调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2.1西线南水北调工程不确定性

八七分水作为西线南水北调工程生效前黄河可供水量的分配方案,由于西线的不确定因素,很难说何时能够上马。西线经过了几十年的前期工作,近年国务院一度暂停了前期工作。西线主要问题在于生态环境的要求,以及长江及西南地区水资源遭遇枯水期和水利水电工程的大力发展,特别是我国政府承诺的节能减排目标,促使我国大力发展绿色水电能源,随着规划和开工建设大型水电站,生态补偿机制还没有建立,这都给西线的建设增加了不确定性因素。

2.2南水北调工程中东线的确定性

随着2014年南水北调中东线的通水,我国海河和淮河流域各省区水资源短缺得到局部缓解,受水区局部地区地下水严重超采得到遏制,生态恢复有了可能。原来黄河受水区缺水状况将有所变化。

因为黄河流域自身的水资源供需矛盾问题一直很突出,特别是西北干旱荒漠地区的治理更是需要安排一定水量来保证,黄河的水资源应该首先满足本流域生产生活和西北荒漠治理的需要为前提。基于上述南水北调西线引水工程不确定性和中东线引水工程的通水,要必要对黄河“八七分水方案”进行适当调整,使其逐步趋于合理和完善。

3.各省区政府相继批复了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细化方案

黄河水量分配方案是我国大江大河中首次制定的分水方案,作用明显,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黄河流域各省区的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

国务院八七分水方案是省区总量,没有划分干流、主要支流,需要细化到干支流以及地市。黄河取水总量控制指标细化体系是精细调度的基础。因此,各省区政府在流域机构的协调下相继批复了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细化方案。

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细化方案的颁布实施,将有利于加强分级总量控制,在有效遏制引黄用水需求的快速增长之时,有利于避免区域水资源配置格局的失衡和协调省(区)内部用水矛盾;有利于水权转让;有利于流域与区域的统一管理;有利于黄河水资源的统一配置和调度管理。各省区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细化方案的实施,将更易显现干支流、各省区内部各市、各省区间实际用水与方案的不协调性及不合理性,将有助于“八七分水方案”的调整与完善。

   

4. 国务院批复第二次水资源综合规划

2010年国务院批复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到2020年,全国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6700亿m3以内,到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7000亿m3以内;在该规划里涉及到黄河总水量由国务院八七批复的580亿m3减少到现在的535亿 m3,也就是说现状黄河来水量比国务院批复“八七分水方案”时减少了45亿m3,即处于逐步减少趋势,而流域各省区用水量却趋于增加,这其中尚未考虑流域生态环境用水量及其趋势。

各省区政府在流域机构的协调下相继批复了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细化方案仍然是按八七分水指标进行的,以后如何协调或调整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使其适合流域和各支流水量的变化。

5.对八七分水中优化、完善与调整

结合国务院分水的背景与现状的黄河水量变化、流域各省区用水量增加以及荒漠治理和生态环境需水,在南水北调西线生效前和东中线2015年前通水后,有必要对八七分水中370亿m3做必要的完善与调整,进一步优化。

5.1青海省增加生态保护补偿水量

“三江源”地区号称“中华水塔”,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发源地,是我国最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功能区,不但对维护西北地区的生态安全十分重要,也是遏制西部荒漠化向东侵袭的天然屏障,三江源生态保护区应当建立起一个长效生态补偿机制。青海省提供了黄河水量的一半以上,当年仅分配14.1 亿m3,建议给予生态环境用水2~3亿m3或更多。

5.2宁夏、内蒙古适当增加水量

八七分水方案已经考虑了黄河最大可能的供水量,特别指出:山西省因能源基地发展的需要,增加用水量50%以上;宁夏、当前农业用水较多(但有效利用率不高,今后主要应在节水中求发展)增加用水量10%左右;河北省、天津市今后一个时期需从黄河引水接济,分配用水量20亿m3。其它沿黄各省(区)一般增加用水量约30~40%。

宁夏、内蒙古属于少数民族地区也是国家发展侧重地区,其用水量早已超指标,并大幅度地实施了水权转换措施解决工农业、城市与农村用水矛盾,而当时并没有考虑生态环境治理用水量,为了持续发展和荒漠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议给予两自治区区各5亿m3,重点解决荒漠治理用水。

5.3河北、天津随着南水北调中东线的通水减少依赖黄河水量

八七分水方案中河北省、天津市今后一个时期需从黄河引水接济,分配用水量20亿m3。随着南水北调中东线的通水减少依赖黄河水量,建议核减河北天津的水量,以解决黄河自身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所需要增加水量。当然,随着“引黄入邯(邯郸)”2010年11月开始引黄河水,规划中河北省将来达到15亿m3。同时,北京有可能利用黄河水。

5.4山东省的用水指标水权置换方式

山东省也已超过了国务院分水指标,虽然有东线南水北调的补给,但由于山东省经济和工农业发展迅猛,用水仍依赖黄河水。建议山东省的用水需要增加指标可通过水权置换方式获取,以解决超指标用水问题,比如给予用水指标富余的陕西省、山西省初始水权不同方式的补偿机制。采用什么方式可以探索,如通过援建对口支援等方式,主要还是针对解决两省水资源利用存在问题,是否可以探索把省区内部采用水权转换解决工农业、城乡和区域用水矛盾问题,引用到流域各省区件,以解决流域内各省区存在用水指标余缺问题,或者采用递进收取水资源费,至少要对超指标用水部分加倍收取水资源费,从经济上给予制约。

5.5甘肃省用水

甘肃省也面临荒漠化治理需要更多水资源,特别是石羊河流域用水除了“引硫济金”,以及通过甘肃“景电”向民勤供水,将来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如大柳树水利工程的建设“引黄济民”工程,将极大改善石羊河流域的生态。

5.6充分利用水资源使其发挥最大效益

在我国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需要进一步高效利用水资源,但是节约用水毕竟是有限度的,要认识到水资源年年更新的大背景,如何减少入海出境水量,是最根本的出路。

其实,水资源是天然可再生资源,每年都在不断更新。从年内角度看,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汛期,其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经对汛期和冬季降水统计,扣除雪山冰川融水外,中国水资源每年更新来源于海洋季风大气降水超过90%以上。根据中国水资源公报,我国每年超过2.2万亿m3河川径流水资源没有被利用入海或出境了,而这些水量主要集中在南方,特别是西南。

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20%,但流域之间差异很大。特别是南方河流水能资源丰富而开发利用程度低,华北地区接近100%,海河和淮河每年大约引黄河水100亿m3,而长江流域只有18%,潜力巨大。

作者通过对黄河流域预测2013年将结束自1986年以来较长时段的枯水少水年,有可能出现一个平水年较丰的时期,随着污水资源化的全面使用,结合跨流域调水以及“洪水资源化”,,2015年将是北方环境修复成为一个“拐点”。

5.7建议调整的水量首先用于生态环境建设

在我国大江大河中,我们母亲河黄河是生态环境最为脆弱、大面积环境恶化,急需治理的河流,黄河流域还是水资源时空分布差别极大、人均占有量和耕地占有量较少的河流,同时还是水资源利用千差万别的流域,怎样合理把有限的黄河水用好,在解决好流域自身发展需要同时,把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好。

黄河流域西北宁夏、内蒙一带生态环境恶化,不但影响下游,而且对我国华北地区也带来不利影响,所以两自治区生态环境治理事关重大。

建议调整的水量首先用于生态环境建设,改造荒漠化地区如河套地区相邻的毛乌素沙漠、库布其、乌兰布和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南缘。

把少量黄河水留到生态脆弱区改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有限水量进行生态工程建设,再造“河套”和沙漠变绿洲将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李东.浅析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与水电开发率(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10(5):31~35

[2] 中国水资源公报[r].水利部,2008

[3] 李东.高坝大库是我国大江大河长治久安的工程性保障措施. 2010-11-20

[4] 李东.地下水利用与保护规划技术分析.水信息网2009.12.28

篇3

1.1黄河入海水沙持续减少根据实测资料统计,利津站20世纪90年代平均年水量为122.8×108m3,仅占50年代来水量的26.5%,汛期水量仅为50年代的26.6%;90年代水量小于50×108m3的有1997、2000年两年,其中1997年为历史最枯年,水量仅19.1×108m3。与水量变化情况一样,沙量也呈明显减少趋势。据统计,利津站90年代平均年沙量为3.47×108t,仅占50年代来沙量的26.4%,90年代汛期沙量仅为50年代的26.8%。自2000年以后,由于黄河小浪底水库的有效调节和黄河水资源统一调度管理的加强,黄河断流得到遏制,但黄河来水沙量仍持续偏少。

1.2海岸带生态环境极不稳定,湿地面积萎缩严重由于黄河每年挟带大量泥沙输往河口,黄河三角洲长期处于自然淤积、延伸、摆动改道的频繁变化状态。黄河自1855年铜瓦厢决口改道夺大清河入海后,在黄河三角洲摆动改道多达50余次。清水沟流路是1976年在罗家屋子人工截流后形成的,至今已行河30余年。由于入海流路变迁的影响,黄河三角洲岸线始终处于变化之中,行河的地方岸线迅速向深海处延伸,不行河位置受海浪和潮流的作用,使岸线出现蚀退,所以,黄河三角洲海岸带生态环境极不稳定。通过观测计算,水沙较丰时期,河口淤积延伸迅速,每年造陆25km2左右,90年代后黄河水沙锐减,2m等深线年均蚀退速率432m,10m等深线处于冲淤平衡状态。又如刁口河流路改道清水沟后,因径流与泥沙断绝,海岸由淤进变为迅速蚀退。通过实测资料计算:1976-2000年,15km宽的海岸线平均蚀7.67km,蚀退面积115.1km2;2m等深线处蚀退5.37~7.89km,海床侵蚀下切了4.22~6.67m;10m等深线处蚀退0.82~4.3km,海床侵蚀下切了0.75~5.9m。由此可见,黄河三角洲湿地面积严重萎缩。

1.3土壤盐碱化程度有所增高,生物资源大幅减少黄河三角洲为退海新生陆地,从内陆向近海,土壤逐渐由潮土向盐土递变。多数土地后备资源土壤呈高盐性,且地势低洼,地下水埋深浅,蒸降比为3.5∶1,土壤次生盐渍化威胁大,地下水位高而被渤海海水渗透。因此,黄河三角洲大面积的土地上难以种植根系发达的乔木,自我恢复能力很弱。造成黄河三角洲生物资源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①由于近年来黄河来水流量的明显减少以及两岸导流堤的建设,影响和阻碍了中常洪水自然的漫滩淤积,隔断了陆、海生态交会,造成浅海湿地生物失去陆地食物源,陆域湿地逐渐减小,造成生物物种减少;②环境污染导致生物物种的繁殖力生命力下降,甚至死亡;③对湿地生物资源的掠夺式开发也造成物种减少。

1.4生态环境污染严重,质量状况不均衡黄河三角洲湿地的污染主要有石油污染、化肥农药污染、生活垃圾污染等。胜利油田部分油气资源区和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在地域上严重交叉,勘探开发石油势必破坏地表自然生态。保护区内有大量农田,因此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造成了大面积的污染。黄河三角洲部分地区的地表水污染突出,重大河流中除黄河能够达到Ⅲ类水质目标要求,广利河、支脉河基本达到V类水体水质要求外,其余河流尚有差距。城市地表扬尘较多,造成PM10(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已达不到二级标准要求。个别区域环境质量较差,如大王镇、史口镇、胜坨镇等工业集中区域异味污染较重。

2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治理措施建议

2.1加强黄河水资源统一调度,保证河口生态用水保持黄河正常生命活力的基本水量要考虑3个方面的要求:①通过人工塑造协调的水沙关系,使黄河下游主河槽泥沙达到冲淤平衡的基本水量;②满足水质功能所要求的基本水量;③满足河口地区主体生物繁殖率和生物种群新陈代谢对淡水补给要求的基本水量。目前,利津水文站流量不小于50m3/s,仅具有象征意义,因此需要通过研究确定出河口生态用水量,通过统一调度加以保证,远期可通过“南水北调”彻底解决。

2.2构建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遥感监测预警系统构建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遥感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准确及时全面地把握黄河三角洲开发对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建设提供支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监测预警系统涉及气象监测、潮位监测、侵蚀监测、环境监测、土地监测、土壤盐渍化监测、地下水监测以及近岸海域溢油、工业开发污染等对周边环境影响的监测等多个领域。在行业方面,涉及气象、海洋渔业、国土、环保、农业、水利、林业、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等部门,是一个多行业协调运行的系统。在运行程序方面,由水文站、气象站、验潮站、农牧站、鸟类观测站等地面台站实时检测数据、历史记录数据以及卫星遥感监测数据等,构成东营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通过信息网络,将接收到的监测数据传输到各个业务运行子系统,结合其他自然、社会、经济数据库,以及分析与决策模型,由相应行业部门运行其监测预警子系统,再由东营市主管机构集成为生态环境监测预警系统。

2.3结合资源城市转型,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针对矿业开发、湿地保护、水资源利用、林业建设等不同补偿领域,确立相应补偿办法。根据胜利油田原油产量,采取原油提取费的办法提取生态补偿基金,建立矿业开发补偿机制,专项用于油区植被重建、染污土地复垦等生态环境建设。按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化原则,在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量作出科学评估的基础上,确定生态系统对大区域影响的经济价值,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按照“受益补偿对等”原则,建立境内河流污染治理补偿机制。以林木管护规模和资源消长为基数,制定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同时,积极开展相关研究,明确不同生态方式的适应范围,生态补偿的主体、客体、标准测算方法以及生态资金的筹措与监管机制,科学评估生态保护和建设投入的实际效果,为在不同范围内建立和落实生态补偿政策和制度提供依据。

篇4

关键词:GIS生态敏感性;多因子评价法;聊城市

生态敏感性,是指在不损失或不降低环境质量的前提下,生态因子对外界压力或变化的适应能力[1-2]。生态敏感性研究可以反映区域生态系统在遭受外界干扰时,发生生态环境问题可能性的大小,以及进行生态修复的难易程度。生态敏感性越强,对外界的干扰越敏感,遭受生态环境破坏后修复的难度就越大。通过生态敏感性研究可以明确研究区域现状自然环境背景下潜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并落实到空间上,为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发展建设提供可实施的策略及依据。

1 研究区域概况

聊城市地处山东省西部,京杭大运河畔,东倚岱岳与济南市相连,西以卫运河为界与冀南、豫北接壤,北与德州市毗邻,南滨黄河与水泊梁山隔河相望。地处北纬35°47'~37°02'、东经115°16'~116°32'之间,京九铁路纵贯南北,邯济铁路、济聊馆高速公路横穿东西。境域南北长138公里,东西宽114公里,总面积8715平方公里,总人口为590.89万人。

聊城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和季风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12.8~13.4℃,无霜期193~201天,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463.0~2740.8小时,年平均日照率为56~62%,年平均降水量为567.7~637.3毫米,东部、东南部多于西部、西北部,年平均地温15.4℃。

聊城市境内地形较为平缓,除东阿县沿黄河一带有十余座石灰岩剥蚀残丘外,其余皆为黄河冲积平原。地势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倾斜,海拔高度在22.8-47.8米之间,莘县西南部最高,海拔49米,高唐县的东北部最低,海拔27.5米。聊城市地貌主要为河滩高地、决口扇形地、缓平坡地、浅平洼地、背河槽状洼地、沙质河槽地六种类型。聊城市主要河流为黄河、徒骇河、马颊河、卫运河、金堤河及小运河,境内除黄河、金堤河属黄河水系外,其余均属海河水系。聊城市地势平坦,土层较厚,沙粘适中,垦殖率高,灌溉条件优越,适合多种作物生长。境内土壤分为褐土、潮土、盐土和风沙土四类。

2 研究方法

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是多个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在生态敏感性评价时,常采用多因子综合评定法。为使构建的指标体系既能准确描述区域的生态敏感性,又能保证建模和运算的可能性,对于评价因子的选取,遵循以下原则[3-4]:

(1)代表性和科学性原则。选取的指标尽可能反映城市自然景观资源与生态状况,并能够对整体评价和后期规划设计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2)可操作性原则。所选取的指标应在数据收集上具有可操作性,数据能够被准确搜集,并且数据对规划设计具有实际意义;

(3)区域完整性原则。生态敏感性分区从理论上讲,不可能和行政区划相一致,但人类活动受到行政区划的强烈影响,在资料获取和生态敏感性分析时主要以行政区域为基本单元进行。

根据对聊城市生态环境现状进行分析研究,选取对城镇开发建设影响最大的五个因素作为生态敏感评价一级指标,包括:地形地貌、地质安全与水土保持、水综合、生境植被、生物多样性。在一级指标体系建立的基础上,对各一级指标体系的影响因子进行筛选,建立二级指标体系。

文章选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评价因子权重值[5-7],进行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研究。综合各项因子的评价结果,结合相关评价标准, 将区域划分为极度生态敏感区、重度生态敏感区、中度生态敏感区、轻度生态敏感区、一般生态敏感区[8]。

2.2 评价方法

采用多因子评价法对聊城市生态敏感性进行评价。多因子评价法可以更加全面、综合地反映出各类评价因子对生态环境的敏感性的影响[9-10]。构建反映上述五类指标状况的各类生态敏感性指数,对各类指标下的影响因子进行计算,分级赋值付权重进行叠加计算后,首先完成各个一级指标的生态敏感性评价,最后对各一级生态敏感性指标进行分析叠加,完成综合评价。

主要数据源包括聊城市TM遥感影像,土地利用解译数据、30米×30米数字高程模型,地貌类型分布图、土壤侵蚀分布图、地质灾害分布图、自然保护区、水源地保护区、蓄滞洪区、水环境功能区等多种基础信息数据。

采用取权重法进行综合生态敏感性指数计算[11-13],公式如下所示:

式中,SSj为j空间单元某生态环境问题敏感性指数;C(i,j)为j空间单元i因子敏感性等级值,n为因子个数,Wi为i因子影响该生态环境问题的权重;根据分级标准来确定生态环境敏感性等级。

3 结果与分析

3.1 多因子评价结果

3.1.1 地形地貌敏感性

对高程、坡度、坡向、地貌等单因子进行综合分析,得到地形地貌敏感性分布。聊城市地形地貌大部地区属于轻度及一般敏感区域,地势平缓、地势起伏较小,为典型的黄河冲击平原,地貌以缓平坡地、河滩高地、浅平洼地为主。聊城基本的地形地貌条件对土地利用、城市建设基本不存在限制,大部分土地经一定的工程技术措施均可以作为城市建设用地使用。

3.1.2 地质安全与水土保持敏感性

对土壤侵蚀、地质灾害、土地盐渍化、土地利用、植被覆盖等单因子进行综合分析,得到地质安全与水土保持敏感性分布。东阿县西部沉砂池区域、茌平县西北、东昌府区东南部、临清市南部是地质安全与水土保持敏感区域,区域内应避免与环保无关的建设项目,加强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保持水土,恢复生态。

3.1.3 水综合敏感性

将水环境功能、水源保护区、蓄滞洪区等进行综合分析,得到水综合敏感性分布。聊城境内多条重要河道流经,其中黄河、京杭大运河、徒骇河、马颊河、南水北调引黄干渠等属于聊城境内的骨干水系、航道、水源、重要景观和生态基质,对聊城市生态环境影响较大。河道蓝线范围内禁止违反城市蓝线保护和控制要求的建设活动,各级水源保护区范围按照相关规范内严格限制城市建设,通过控制、管理土地利用,达到保护水资源、维护并强化区域水系格局的连续性与完整性,保障雨洪安全。

3.1.4 生境植被敏感性

基于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来揭示聊城市植被生长状况的空间差异。植被指数是表征绿色植被的相对丰度和活性的辐射量值,可简单地通过不同遥感光谱波段间的线性和非线性组合计算获得[14]。

通过对聊城市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得到林地分布情况,再利用影像数据中近红外波段(NIR)与可见光红波段(R)进行运算,得到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计算结果[15]。

式中,nir表示近红外波段;red表示红波段。NDVI值越小,生态敏感程度越高。选取聊城市2010年(TM30×30m)的遥感数据,用EADRAS软件对其进行解译,并计算不同年段的NDVI指数,进行植被指数分析。

聊城市属平原农业区,农田是主要的生态环境构成因子,天然植被稀少,造成生态结构单一,系统稳定性差,对外界影响因子的抵抗力较低,易发生生态破坏,系统恢复力较差。由于城市建设的加快,聊城市植被现象较为突出,水土流失情况相对严重,不利于水土保持与生态系统完善,应加以治理,做好植被保护工作,防止生态环境的进一步退化。

3.1.5 生物多样性敏感性

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内分布并保护着多种野生动物物种和高等植物物种,是聊城市生物多样性相对富集区域。聊城市域范围内设立了1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国家级森林公园、1处省级森林公园,5处市级自然保护区及湿地公园,7处市级森林公园,受保护的国土面积仅占总国土面积的5.87%,生物多样性保护受阻。

通过建立核心保护区,明确保护范围,严格禁止非保护类的建设活动;建立缓冲区,避免人为活动对核心区的干扰,起到隔离与保护作用;重点加强保护区之间的生态廊道建设,提高生态系统整体的稳定性,增强景观连通性;城市建设应以保持生物和自然过程的连续性为原则,高等级公路建设或改造前,应预留野生动物通道。

3.2 综合生态敏感性分析

根据生态敏感区划分得到的极度敏感区、高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轻度敏感区和一般敏感区。

极度及重度生态敏感区面积约2169.1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5.39%,主要分布在东阿县洛神湖国家级湿地公园、东阿黄河国家级森林公园、高唐清平省级森林公园等生态保护用地,以及水域、土壤强度侵蚀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坡度大于25度地区。极度及重度生态敏感区是对全市生态环境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地区,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一旦遭受破坏较难恢复,对维持本地生态系统的平衡起到重要作用。这些地区应以生态涵养和生态保育为主,严格控制各类开发建设活动,尽量减少人类活动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

中度敏感区面积约2007.0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3.49%,主要分布在土壤中度侵蚀区、水土流失较严重地区、植被覆盖程度较高地区。对于核心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缓冲与保护意义,起到隔离外界污染作用,同时防止城市无序连绵发展,该地区应该重点加强植被保护与退耕还林建设,防控水土流失发生,逐步恢复受损的生态环境。

轻度及一般生态敏感区面积约4367.1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1.12%,主要分布在现状建成区及其周边地区。这些地区地势平缓,地质灾害不易发,是承载城镇建设的主要空间,城市发展过程中应控制污染排放,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产业选择上以环境污染少,资源消耗低的清洁产业为主,加强城市内部绿化建设。

4 结论和建议

基于ArcGIS空间分析平台,根据对聊城市生态环境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选取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开发建设影响最大的五个因素:地形地貌、地质安全与水土保持、水综合、生境植被、生物多样性作为生态敏感评价一级指标,在一级指标体系建立的基础上,对各一级指标体系的影响因子进行筛选,建立二级指标体系,构建两级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借助RS遥感解译和ArcGIS空间分析技术,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因子权重值,采用多因子评价法进行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研究。

聊城市生态环境敏感区分布以轻度及一般生态敏感区为主,占全市总面积的51.12%,极度及重度生态敏感区主要分布在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河湖湿地、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占全市总面积的25.39%。聊城市植被构成以耕地为主,植被结构单一,区域连通不强,虽然生态敏感度较低,但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并伴有水土流失及土壤沙化现象。对生态环境敏感地区,应加强生态资源保护与修复,以生态涵养和生态保育为主,构建绿色生态保护带,加快平原林业生态系统建设,建设以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为林业重点保护节点,以农田林网、河流道路四旁树木为绿色通道,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林业生态体系。严格控制各类开发建设活动。生态环境不敏感地区,应严格控制建设强度及建设类型,发展循环经济,绿色产业,全面促进资源集约与节约,加强城市内部及周边生态环境的构建与保护,与区域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构建一体化的生态环境体系,同时起到防止城镇建设无序蔓延扩张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鹏飞.规划生态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李振基,陈小麟,郑海雷.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3]沈刚.生态城市规划中的生态敏感性分析和生态适宜度评价研究――以浙江省安吉县生态城市规划为例[D].杭州:浙江大学,2004.

[4]李丽娜.上海生态敏感度评价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5]赵跃龙,张玲娟.脆弱生态环境定量评价方法的研究[J].地理科学,1998(1):73-78.

[6]戴英,张晓晖.基于GIS的城市地质环境敏感性评价[J].地球物理学展,2003,18(2):353-356.

[7]赵焕臣.层次分析法:一种简易的新决策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8]左志莉,周兴,吴壮金.广西贵港市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及其空间分布[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9,31(6):1172-1177.

[9]SUNGRYONGHA,DHONGDJUNG,etal.Arenovatedmodelforspatialanalysisofpollutantrunoffloadsinagriculturalwatershed[J].WatSciTech,1998,38(10):207-214.

[10]CASSELGINTZM,PETSCGEKHELDG.GISbasedassessmentofthethreattoworldforestsbypatternsofnon2sustainablecivilizationnatureinteraction[J].JournalofEnvironmentalManagement,2000,59:279-298.

[11]刘康,欧阳志云,王效科,等.甘肃省生态环境敏感评价及空间分布[J].生态学报,2003,23(12):2711-2718.

[12]尹海伟,徐建刚,陈昌勇,等.基于GIS的吴江东部地区生态敏感性分析[J].地理科学,2006,26(1):64-69.

[13]靳英华,赵东升,杨青山,等.吉林省生态环境敏感性分区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6(2):68-70.

[14]田汶鑫.基于遥感影像进行城市植被信息提取的研究现状[J].硅谷,2012,(15):22-23.

篇5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生态补偿

中图分类号 Q148; X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02-0015-06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02.003

2009年11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目标是在黄河三角洲地区探索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在发展高效生态经济过程中,生态补偿制度将起着减震器的作用,既能调节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又能协调不同功能区之间发展和保护的矛盾。因此,制定合理的可操作的黄河三角洲生态补偿制度,是保障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生态补偿原则和利益相关方的责任和义务

长期以来,我国环境利益及其经济利益在受益者、保护者、破坏者和受害者之间的分配很不公平,除了法规、制度的缺失外,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态补偿利益相关方各自的责任、义务模糊。黄河三角洲要有效实施生态补偿,就必须确立生态补偿的原则和责任主体。

1.1 生态补偿原则

根据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特征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建设高效生态经济的需要,建立生态补偿的机制应遵循以生态系统功能整体优化、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保护者受益、受益者补偿等原则。

1.1.1 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优化原则

生态系统功能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从生态系统得到的各种利益。如: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补偿最直接的目的是保护生态系统功能优化的生态系统,实现生态系统功能可持续提供的目标。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只有着眼于规划区内生态系统的整体协调,才能达到生态功能的优化,实现生态高效的目的。

1.1.2 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的原则

生态系统是公共物品,受益者应包括区域内的所有居民、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等。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政府及相应管理机构有责任建立和实施生态补偿制度,同时,作为生态系统保护成果的受益人,企业、团体和个人也应积极参与。

1.1.3 生态保护者受益的原则

“谁保护、谁受益”这已是近些年来我国生态补偿探索中形成的共识,也应成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实施生态补偿的原则之一。由于保护者不能直接从生态保护中得到经济收益,必须给予相应的直接经济补偿,使生态保护不再是政府的强制和社会的公益事业,而成为投资和收益相对称的经济行为,把生态保护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鼓励人们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1.1.4 受益者补偿的原则

即“谁受益,谁付费”。生态保护具有向社会提供生态服务的功能,生态服务功能是一类特殊的公共产品,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享受产品和服务的个人和社会应该向该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付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生态补偿机制应建立起以政府引导、市场调控的机制。

1.2 生态补偿利益相关方的权利与责任

目前我国在实施生态补偿实践中,各级政府扮演着生态补偿的主体,生态补偿的客体――即利益相关方一般归纳为四类:生态保护贡献者、生态破坏的受损者、生态治理过程中的受害者和减少生态破坏者。目前有关生态补偿的核算方法主要有按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按生态保护者的直接投入和机会成本、按生态破坏恢复或修复成本、按支付意愿和受偿意愿,以及基于生态足迹确定生态补偿标准等。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实施生态补偿,必须明确利益相关方各自的生态保护责任、范围、面积,将权利与责任统一起来,摸索出一套便于计算、便于评估、便于监督的公正透明的运行机制。在实践中,应在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特征和地区特点的基础上,选取适宜、综合的方法,以便构建兼顾各利益相关方的补偿机制。如对流域水资源保护,除界定清楚是否属于跨界污染的前提下,应制定出区内流域生态补偿实施办法,对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19条河流,应一一区分上游、下游各自的权责,上游保护则下游受益,上游破坏下游受害。只有充分明确上游生态保护的职责和保护付出获得补偿的权益,才能达到生态保护的目的。对于划定的自然保护区、水源地保护区和海岸线自然保护带等核心保护区,属于严格限制各类开发建设活动的区域,该区域内居民和企业的主要任务是稳定生态系统结构,维持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服务功能,构筑生态安全屏障。因此需要根据保护活动的付出和禁止开发的损失给予补偿。对于石油、化工等重点开发的企业、单位,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对造成的坏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收取排污费和生态修复费。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生态补偿平台建设

黄河三角洲处在省界交汇处,生态补偿内容多样化,既有黄河流域的流域间生态补偿,也有老石油基地的矿产资源开发管理补偿,同时又是重要的生态湿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地带。随着山东蓝色经济的发展和生态补偿重要性的显现,该区域将发生越来越多的生态补偿交易,这必将涉及到跨界资金流动,需要建立统一的市场平台来规范和进行交易。

2.1 明确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的功能细分

根据黄河三角洲的总体功能定位和资源环境容量,生态补偿平台建设需要统筹考虑生态保护、经济布局和人口分布情况,优化空间结构,规划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合理分布的总体框架。

2.1.1 重点开发区

就黄河三角洲而言,是指以陆域沿海防海大堤内的盐碱荒滩地为主的未利用地和国家及省级开发区、城镇建设用地等区域,这一区域是产业集聚、人口稠密的重要区域和进行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点区域。

在产业布局中,要充分发挥区域内未利用的土地资源,集中力量发展生态产业和循环经济。依托东营、滨州、潍坊和莱州,重点发展临港产业区。东营临港产业区:位于东营市东北部和东部临海地区,主要为国有荒滩盐碱地。发挥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龙头带动作用,重点发展精细化工、能源工业,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生态旅游业和高效生态农业,打造全国重要的石油装备制造基地,建设区域物流中心和产品集散中心。 滨州临港产业区:位于滨州市无棣、沾化北部沿海地区。建成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环渤海地区物流中心和油盐化工、船舶制造、清洁能源、生物制药等产业聚集区。 潍坊北部临港产业区:位于潍坊市寒亭、寿光、昌邑的北部沿海地区。重点打造船舶发动机和汽车制造、科技兴贸创新和全国最大的海洋化工基地,建成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 莱州临港产业区:位于莱州北部沿海。积极发展现代物流,建成电力、冶金、精细化工、机械制造、滨海旅游、生物育种等产业聚集区。以四大临港产业为核心,以东营港为龙头,以经济技术开发区、特色工业园和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为节点,形成贯彻黄河三角洲发展的高效生态经济带,从而连接起环渤海南岸经济聚集区。

在城镇布局上,要积极落实国家关于小城镇发展的规划,在推动大城市建设的同时,要围绕大城市进行县市镇和重点镇的建设,构建黄河三角洲的功能齐全、城乡一体的城镇体系。对于东营和滨州这样有一定工业基础的城市,要提升综合实力、完善服务功能,发挥辐射带动的能力,打造适宜人居住的城市,同时要围绕大城市打造各具功能的小城镇,依托港口和大型企业、商品集散地的不同特色,大力发展具有高科技水平的第三产业,优化农村居民点,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2.1.2 限制开发区

黄河三角洲的限制开发区包括沿海岸线的浅海滩涂、高效生态农业区以及黄河现行的备用入海流路。对限制开发区,要以综合开发利用滩涂资源为中心,以农副产品加工和休闲农业为支点,发展低能耗、可循环和少排放的生态农业。对于浅海滩涂,要根据其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发展养殖业,合理开发海水、滩海油田,大力发展风能等新型清洁能源,同时结合限制开发区的旅游资源和特色,发展旅游业,严禁发展重化工业。在高效生态农业区内,要打造潮土和盐化潮土相结合的粮棉区、沿海的生态渔业区、中部的生态畜牧区和绿色果蔬区。开发高效生态农业区要始终贯彻优质、高效的原则,考虑到农林渔牧业的空间布局,促进农产品的优势集中,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严格保护耕地,加强农田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推进黄河三角洲荒碱地综合治理。对于黄河入海区域,要严格限制生产建设活动,在黄河备用流路区控制城镇建设和人口迁入居住,实行依法有序利用。

2.1.3 禁止开发区

禁止开发区就是黄河三角洲的生态环境的敏感区和脆弱区,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水源地保护区和海岸线自然保护带,在这个区域要严格限制各类开发建设活动,稳定生态系统结构,维持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服务和生态屏障的作用。对于黄河三角洲湿地自然保护区这样的自然保护区,要结合主体功能区进行统一的规划,对保护区的地域范围要严格控制,实行环境保护制度,加大资金的投入制度,通过完善保护区的管理机制,引导人口能够有序的迁移,促使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良性发展,努力达到污染物的零排放,重点发展生态旅游业,适度开发绿色食品产业。在水源地,对河流源头和水源涵养区要实行强制性的保护,加强水流域植被的修复和保护,禁止污染企业的设立,合理安排城镇建设和人口规模。黄河三角洲处于渤海湾内,区域海岸线范围广,要合理划分海岸线功能,保护海域资源,实施海洋集约型开发,保护好浅海护养,加强人工造林工作,发展生态旅游和健康养殖。

2.2 实施黄河三角洲生态补偿平台建设

黄河三角洲生态补偿平台应当由4部分组成,分别是生态补偿市场平台、生态补偿风险保障平台、生态补偿交易中介服务平台和生态补偿交易监管平台(见图1)。

2.2.1 建立集中生态补偿交易市场机制

生态补偿交易市场平台由政府主导建立,并出台相关的政策来激励生态补偿市场,比如对主动参加生态补偿的企业,从税收和财政上给予相关的倾斜,对于生态破坏比较严重又不能关停或者迁出的企业,实施强制分配生态补偿指标政策,促进其参与生态补偿交易平台。政府主要负责制定交易规则和监督管理,搭建交易平台,而相关生态补偿项目价格的制定、买卖等具体交易,则应当依靠市场本身去完成。生态补偿交易系统分为3个组成部分,首先是交易系统,该系统通过网上执行交易,其最大特征是价

格公开透明。其次是清算和结算系统。该系统处理所有交易活动,并把每天和每月的交易传递给会员。最后是注册系统。用于记录和确定会员减排量和交易的生态补偿金融工具。

2.2.2 建立生态补偿风险保障平台

建立黄河三角洲生态补偿平台,需建立以下四方面的生态补偿风险保障机制,一是建立生态补偿保险市场,开设自然灾害政策以及远期风险保险等保险品种。二是设立生态补偿期货商品,尤其是森林碳汇的期货交易,为生态补偿交易双方提供套期保值交易业务,减少碳汇价格风险损失。三是建立生态补偿提供者互助基金,以互助形式分散个别生态补偿提供者的土地价格风险和政策风险。四是建立证券化交易的生态补偿市场,让市场制度和规则清晰化、标准化、减少不确定性,提高生态补偿交易商品的流动性,最大限度节约交易成本,降低风险损失。

2.2.3 建立生态补偿交易中介服务平台

主要包括相关独立认证和监测(检测)机构、独立资产评估机构、独立审计机构、相关机构等。这些机构属于营利性的独立中介机构,依法独立从事业务活动,除依法接受行业协会或行业监管部门的业务监管外,其执业活动不受其他政府部门的干预。

2.2.4 建立生态补偿监管平台

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要从立法上确定并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黄河三角洲生态补偿交易。二是政府设立监管部门对相关交易所、中介机构以及交易主体进行业务监管。三是设立行业协会,以加强对行业的执业指导,并协助政府监管部门工作。

黄河三角洲生态补偿平台的四个系统不是各自独立,需要相互联系、相互支撑,参与交易的商业实体大部分应当是大公司或其他机构。当参与企业或机构达不到生态保护的目标,就必须从其生态建设或者生态修复项目中,购买生态补偿信用额度,“抵消”超额的生态破坏指标。而生态补偿受偿方由认证机构认证后进入生态补偿交易市场,通过中介组织评估后将生态补偿资金拨给这些实体或个人。可以通过吸纳政府、企业、中介组织、社会大众的力量增强生态补偿平台运行的实践性和高效性。

3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生态补偿运行机制设计

3.1 建立生态补偿的法制措施

所谓生态补偿法,有学者概括为:“生态补偿法是以防止生态环境破坏、增强和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发展为目的,以在对生态环境产生或可能产生影响的生产、经营、开发、利用等活动中形成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为调整对象,保障生态补偿机制顺利实施和运行的法律规范。”黄河三角洲作为山东蓝色经济的引领者,也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我们应当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的发展进行全面的规划,深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黄河三角洲的生态发展带动环渤海地区的全面、协调发展,更是要求我们加强法制环境建设,重视区域立法。

3.1.1 在国家层面上,应当加快制定《生态补偿法》

制定《生态补偿法》既是当前经济社会转型的要求,也是未来社会生产方式低碳化,生态补偿普遍化的要求。通过制定《生态补偿法》,对经济、社会、生态的发展进行统筹规划,用法律制度来维护和促进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因此,对《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生态法规的修订,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生态开发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建立专门的《生态补偿法》,管理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生态环境投入与补偿的方针、政策,能够使生态补偿真正地落实到经济生活中。

3.1.2 加快区域法规制定进程

要制定《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补偿协定》,首先要把一些基本的原则和制度用法律形式落实下来,明确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区域发展的各个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做到有法可依。具体做法是首先明确有关区域地方政府作为补偿主体,主要包括黄河三角洲区域以及更大的环渤海经济区的省级政府以及黄河三角洲区域内的省级以下政府。其次界定补偿资金的来源,包括生态补偿基金的财政预拨款方式、支付周期、核算方式、区域生态补偿基金的保值,增值方式和捐赠资金的管理机制。第三是规定补偿金的支付方式和用途,包括生态效益的保值补偿和生态效益的机会成本补偿,真正使补偿资金能够依照法律程序落到实处,发挥真正的作用。第四是建立补偿资金的管理机制。这个管理机制涵盖生态补偿基金的征收、发放、使用和监督等。可以设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来进行转移支付额度和方式的确定并划拨相应的资金。这个机构要有一定的行政职能,能够对转移支付的最终效果进行进一步的调查、追踪、反馈、监督和考评,能够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达到统一,提高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率。

3.2 完善生态补偿的财政政策

3.2.1 完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中央财政应当增加用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生态保护的预算规模和转移支付力度及生态补偿科目。目前在《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中,对生态环境保护支出的30多项项目中,具有显著生态补偿的项目如退耕还林沙漠化防治等只占支出项目的1/3,没有专设生态补偿的科目。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作为国家设立的生态功能区和新的经济增长点,需要政府在财政转移支付上投入更多的资金,把保护生态环境而造成的财政减收作为计算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家应当对有可能破坏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政策上的限制,增加对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地区环境治理和保护的专项财政拨款、财政贴息和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

3.2.2 提高横向财政转移制度的纵向化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区域包含着几个县市,建立地方政府间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尤为关键,实行开发地区对保护地区,受益地区对生态保护区的财政转移支付。通过建立财政转移的横向机制,使生态收益的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的政府直接向提供生态保护的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政府进行财政转移支付,以横向财政转移改变黄河三角洲地区间的既得利益格局,提高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人民的生活水平,缩小各个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防止过分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生态利益的急功近利型的发展,实现各个区县的均衡发展、和谐发展。

3.2.3 建立“环境财政”制度

将环境财政纳入目前正在建立的公共财政体系框架中,强化政府的环境财政职能,加大财政转移支付中生态补偿的力度。应当在中央和山东省政府设立环境转移支付的专项资金,并且把资金列入到财政预算之中,形成多元化的融资体制。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内的地方财政也要加大对生态补偿和生态环保的支持力度。为了扩大资金来源,可尝试建立生态环境补偿基金。资金的安排使用,应当向欠发达地区,尤其是为了生态环境保护丧失了发展机会的地区倾斜,优先支持生态环境保护作用明显的区域,加大对污染防治的新技术、新工艺开发和应用的资金支持力度。

3.2.4 拓宽社会环保资金筹措渠道

从全国来看,近年来环境保护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高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增发国债资金用于环境保护,今后可以继续利用国债这一有利的筹资手段,解决环境资金的缺口问题。针对黄河三角洲的发展前景,应当考虑增设新型的环保债券和彩票,从资本市场上筹集一定的环保资金,金融监管机构要出台优惠政策,鼓励环保型企业上市,争取在股票市场上形成黄河三角洲为主体的绿色环保板块。对私人企业从事绿色产业的投资,国家应当在政策方面提供优惠政策,金融机构应当开发出面向绿色产业的金融衍生品和新的贷款政策,要充分利用黄河三角洲沿海的有利条件,面向国外,加大金融开发政策,积极吸引国外资金直接投资到生态项目中。

3.3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的税收政策

3.3.1 推进资源税的改革

现行税种中,资源税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和调节具有重要作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作为一个以石油产业和相关化工产业为主的地区,其自然资源的开采利用,无论企业是否获利,都会对资源造成一定的破坏。应以开采量作为企业缴纳税款的依据,对不同等级的油田的开采实行不同的征收标准,普遍征收资源税,实现税收的调节作用。同时,要进一步扩大征收的范围,将水资源、森林资源、湿地资源等纳入到征收范围之中,突出资源税在调节不可再生资源中的作用。改变减免税的单一优惠政策,采取多种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

3.3.2 征收生态税,建立生态环境补偿基金

选择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作为征收生态税的试点地区,把“生态税”作为保证补偿金长期稳定的来源。尝试建立面向生态保护的专门税种――生态税,在内容上设置具有典型区域差异的税收体制,体现“分区指导”的思想。尤其对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生产生活方式通过税收调节加以限制和控制,对木材制品、野生动植物制品适当提高税率。对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和有利于生态恢复的产品,可以考虑减少税收。在没有出台生态税之前,可以先设立生态附加税,通过将生态附加税附加在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上,逐步地实现从附加税过渡到生态税。

3.3.3 改革现行消费税制度

在众多税种中,消费税对于调节消费结构有着重要的作用。发挥消费税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利用税收的杠杆原理,将一些对环境危害较大的消费品纳入到征税范围中,约束过度消耗资源和损害环境的产业和企业的发展,倡导理性消费模式和生产模式,形成绿色节约的社会氛围。

3.4 推进生态补偿机制的保障措施建设

3.4.1构建生态保护职责和生态补偿对称的评估体系

生态补偿工作需要明晰职责,科学评估。建立生态环境评估体系,科学测度限制和禁止开发区生态环境价值,确定生态补偿标准。通过生态补偿资金的有效使用,把生态环境保护、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结合起来。

3.4.2 健全生态补偿指标考核体系

建立以补偿依据、补偿要素、补偿范围、补偿标准、补偿支付模式为内容的生态考核体系。要会同相关部门制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价值的量化评价方法,研究制定资源减耗、环境损失的评估方法和单位产值的能源消耗、资源消耗、“三废”排放总量等统计指标,充分显现生态补偿机制的经济性。

3.4.3 完善环境执法监督管理体

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要充分发挥监管部门的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夯实环境监管基础,对各类排放污染物的违法行为,要加强执法监督,尤其是环保部门要依法对环境保护实施监督管理。对涉及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的湿地和黄河水污染的重点地区、重点范围、重点查处的企业要重点监督,可派驻专员进驻到这些区域和企业中,进行重点督办。行政部门要审核执行排污申报登记与排污许可证制度,对排放超过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限期治理。同时,要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制定公众举报制度和公众听证制度。

3.4.4 加大科技支撑力度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的增长点,目前也正处在从单一的二元经济结构向多元化的高新产业过渡的阶段。要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生态恢复和建设的创新能力,加强环保科技的基础研究,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增强环保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机制,注重人才的作用,吸引人才、尊重人才,建立环境科技人才库,吸引海内外优秀的生态科技人才来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的生态发展做出贡献。

3.4.5 提高公众参与度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的生态补偿制度必须得到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需要进一步加强生态补偿的科普教育和大众宣传,增强群众的生态补偿意识,明确生态补偿的政策,使公众积极主动参与到生态补偿中去,扩大生态补偿的社会影响。在人、财两缺的贫困地区,应当加强政府部门和社区组织的能力建设,包括决策者、规划者、管理者等等,通过典型示范和逐步推进来使生态补偿制度深入人心。

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系统工程,涉及生态保护体系、机制和建设资金筹措和使用等各个方面。我国总体上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的生态经济发展才刚刚起步,所以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尚处于探索阶段,许多问题还不清楚,有待于深入研究。建议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生态补偿问题列入国家重点科研计划,进一步加强生态补偿关键问题的科学研究。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的补偿标准体系等关键技术,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物质量和价值的核算、资源开发和重大工程活动的生态影响评价,都需要跨学科综合研究,需要组织进一步的科技攻关。还需要加强生态监测体系研究,为建立切实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周珂.环境法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32.[Zhou Ke. The Research of Environment Law[M].Beijing: China People University Publication,2008:332 .]

[2]崔金星.论我国生态补偿法的现实性[J].云南环境科学,2004,8(4):26.[Cui Jinxing. The Analysis of Reality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Law of China[J].Yunnan Environment Science,2004,8(4):26.]

[3]张永平.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财政政策研究[J].财政研究,2005,2(1):12.[Zhang Yongping. The Analysis of Economic Policy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J]. The Research of Finance,2005,2(1):12 .]

[4]钱凯.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政策建议的综述[J].经济参考,2008,54 (8):18.[Qian Kai. The Research of Policy of Improvement of Environment Compensation [J].Economic Information,2008, 54 (8).]

[5]尤艳馨.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的思路与对策[J].地方财政研究,2007,3(3):34.[You Yanqin. The Suggestion of Environment compensation[J] Local Economic Information,2007,3(3):34 .]

[6]刘琨.生态型政府语境下的政府生态补偿责任[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20-22.[Liu Kun. Governments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Liabilities in the Context of the Ecogovernment[J].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0,(3): 20-22.]

[7]王女杰,刘建,吴大千,等.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区域生态补偿:以山东省为例[J].

生态学报,2010,(23): 6646-6653.[Wang Nvjie, Liu Jian, Wu Daqian, et al. Regional Ecocompensation based on Ecosystem Service Assessment: A Case Study of Shandong Province[J]. Acta Ecologica Sinica, 2010, (23): 6646-6653.]

[8]余璐,李郁芳.中央政府供给地区生态补偿的内生缺陷:对补偿原则和收益原则内在矛盾

的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S2):94-97.[Yu Lu, Li Yufang. The Endogenous Defects in Central Government Supplying Local Ecological Compensation:An Analysis on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Compensation Principle and Reward Principle[J]. Technoeconomics & Management Research, 2010, (S2): 94-97.]

Research of Policy of Environment Compensation of Yellow River Delta

ZHAO Jianjun HAO Dong DONG Jin

(Party School of Central Committee of C.P.C. Philosophy Department,Beijing 100091,China)

篇6

作者简介:侯增周,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经济。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摘要 东营市是黄河三角洲地区最为重要的经济增长区域。该区是我国东部沿海最大的石油、天然气产区,三次产业之间极不协调,第二产业比重过高,其中石油工业占东营市经济总量的70%,第三产业偏低,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缓慢。该区生态环境脆弱,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协调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该文在分析东营市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利用协调度计量模型计算得出:2008年东营市经济发展指数为1.89,相应的环境质量指数为1.04,综合环境经济发展指数为1.82,环境经济协调度为0.35,表明东营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处于失调状态。因此,提出东营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建议:①依靠现代农业技术,推进生态农业建设;②以产品对环境危害最小化、生产工艺清洁化、排放物低“三废”化、技术高科技化为目标,加快绿色油田建设;③依托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旅游,推动以生态旅游为核心的三产发展。

关键词 生态环境;经济;协调度

中图分类号 F062.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2-2104(2011)07-0157-05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1.07.027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已成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关心的问题。目前,国内外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付出的环境代价己经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合理的经济政策所带来的“发展”不仅在短时期内将会造成对资源和环境的损害,而且从长远来看,这种对发展的基础―环境与资源的损害也必将妨碍未来的经济发展[1-4]。协调发展度是度量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高低的定量指标, 协调发展度不仅可以反映区域环境质量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同步性, 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反映区域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水平[5-8]。2009年12月,“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正式得到国家批复,东营市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核心区域。开展对东营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度的评估,对东营市未来生态经济发展提供政策建议,可为东营市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1 东营市的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

1.1 东营市的经济发展情况

东营市是我国东部沿海最大的石油、天然气产区。近年来,东营市实施了“工业强市”、“科教兴市”的发展战略,使石油化工、盐及盐化工、造纸、机电、轻纺、建材、食品加工等工业门类得到较快发展。在农业方面,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全市形成了粮棉、畜牧、水产、瓜菜、林果等五大主导产业,农业生产逐步向市场化、科技化、企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东营市积极发展商业、餐饮服务、金融等第三产业,成为黄河三角洲的商贸、金融中心。同时个体私营经济将成为黄河三角洲开发的一个新经济增长点。

东营市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表现在:①特殊的区位优势。黄河三角洲北邻京津冀,与天津滨海新区和辽东半岛隔海相望,东连胶东半岛,南靠济南城市圈,战略地位十分重要。②资源丰富多样。丰富的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和旅游资源是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的独特条件。③生态系统独具特色。黄河三角洲处于大气、河流、海洋与陆地的交接带,多种物质交汇,是典型的多重生态界面,大规模发展畜牧业和养殖业、开展动植物良种繁育、培育循环经济产业链、发展生态旅游等条件得天独厚。④低廉的产业发展成本。黄河三角洲地处沿海,具备很好的基础设施和工业发展水平,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⑤产业发展基础良好。原油、原盐、纯碱等生产能力位居全国前列,化工、纺织、造纸、机械、食品等行业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东营市经过多年的发展,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农村居民纯收入等主要社会经济指标均持续增长,已经成为黄河三角洲最为重要的经济增长区域。2009年,东营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 076.6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4.73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1 541.34亿元,增长12.7%;第三产业增加值460.54亿元,增长12.2%。全市实现农林牧副渔总产值147.35亿元,比上年增长5.1%。地方财政收入80.87亿元,增长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 095亿元,增长23.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 313元,增长9.4%;农村居民全年纯收入7 327元,增长10.0%。2009年全市累计进出口完成396 039万美元。其中,出口175 539万美元,同比全省排名第8位。出口增长的产品主要有轮胎、电子及农产品等。其中:轮胎出口90 980万美元,增长17.4%;电器电子类出口8 087万美元,增长170.9%。

1.2 东营市的产业结构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东营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都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但是从三次产业构成来看,产业之间不协调,第二产业比重过高,第三产业偏低,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缓慢(如图1)。2009年,东营市三次产业比例构成为3.6∶74.2∶22.2。同年,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包括东营、滨州两市,潍坊市的寒亭区、寿光市、昌邑市,德州市的乐陵市、庆云县,淄博市的高青县和烟台市的莱州市。三次产业比例构成为7.9∶64.2∶27.9。可见,产业结构失衡是整个黄河三角洲高效经济区的共同特点,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急需进行。

1.2.1 第一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东营第一产业总产值逐年增长,2009年第一产业增加值为74.73亿元,是1983年的19倍。农业产值为610 898万元,其中蔬菜园艺作物产值251 985万元,占农业产值的41.2%,果品产值为45 566万元,占7.5%。2009年,东营冬枣产量为33 886 t,占水果总产量

的34.0%。其中,东营市河口区的冬枣产量为19 864 t,占冬枣总产量的58.6%,成为冬枣生产的主要地区。目前,冬枣产业也成为东营市发展果品生产的重点,同时它也成为东营市生态农业建设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

1.2.2 第二产业

2009年东营市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 541.34亿元,是1983年的102倍。其中,石油工业是东营市的主导产业,也是国家重要的能源产业。胜利油田是我国第二大油田,其矿区分布在东营、滨州、德州、济南、潍坊、淄博、聊城、烟台等8个市地的28个县(区)境内,主要生产作业活动范围的面积约为4.4万km2,主体区域就在东营市境内的黄河入海口两侧。伴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东营地方工业有了较大幅度增长,基本形成了以石油化工、采盐和盐化工、纺织、造纸、机电、建筑建材和食品加工等行业的一批重要企业。目前,石油工业占东营市经济总量的70%。然而,石油工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也成为东营市生态建设过程中的主要障碍。

1.2.3 第三产业

2009年东营市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60.54亿元,是1983年的271倍。商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运输邮电业以及卫生教育科研行业都有长足的发展。其中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较为迅速。2005年,《东营市生态建设总体规划2003-2020》将生态旅游业作为生态市建设的一个重要产业之一。东营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北部有以黄河三角洲入海口为代表的湿地景观、草地景观和海滩景观等自然景观区;中部则是气魄雄伟的石油大学和现代化组团式城区;南部有以古齐文化为代表的人文景观和现代化景观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从东营入海,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旅游资源。以生态农业观光为特色的文化节也带动了东营旅游业的发展。2009年9月,河口区新户乡举办了首次冬枣文化节,期间举办了枣文化展、黄河口风情摄影展、金秋冬枣采摘、吃农家饭、享农家乐等特色乡村旅游活动,扩大了黄河口冬枣品牌效应,也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

2 东营市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程度评估

2.1 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指标―协调度

环境与经济的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经济发达,环境优美,即复合环境经济效益最大,同时环境经济系统达到整体最优。因此,应用协调度来研究环境与经济是否协调有一定的科学性。协调度是度量区域在不同发展阶段中环境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协调状况好坏程度的定量指标,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参考李积勋、史培军等的相关资料[9-11],协调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C{[F(x)×G(y)]/[αF(x)+βG(y)]2}k

式中,C为协调度;x为描述区域环境特征的指标;y为描述区域经济状况的指标;α和β为权数;α为环境效益在综合评判中的权重;β为经济效益在综合评判中的权重;F(x)为环境效益综合评价指数;G(y)为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指数;k为调节系数,k2;F(x)×G(y)为复合环境经济效益评价指数;[αF(x)+βG(y)]为综合环境经济效益评价指数。

协调发展要求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发展过程中保持一定的协调性,协调度C取值在0-1之间,C1表示达最佳协调状态,C越小则越不协调,C0表示根本不协调。按协调度数值大小,参考有关资料,将协调度划分为7个等级:严重失调<0.1,中度失调0.10-0.29,失调0.30-0.49,勉强协调0.50-0.59,中等协调0.60-0.75,良好协调0.76-0.90,优质协调>0.90。一般情况下,区域经济系统希望协调度大于0.75,即达到良好协调状况[9-11]。

2.2 协调度评估指标体系及计算模型

根据东营市的环境、经济特点和掌握的资料,将协调度评估指标体系分为环境质量变量和经济发展变量两大类。相应的标准值参考2003年的《东营市生态建设总体规划2003-2020》,环境质量变量数据来自东营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东营市林业局和东营市旅游局2008年的数据,经济发展变量数据来自《东营市统计年鉴2009》,见表1。

环境质量指数F(x)和经济发展指数G(y)的计算公式如下:

F(x)∑aix′i ;G(y)∑biy′i

式中,x′i为第i个环境指数与其标准值的相对差异; y′i为第i个经济指数与其标准值的相对差异;ai,bi为相应的指标权重(采用平均权数)。

考虑到东营市的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安全同等重要,因而权重一样,取k2;α0.33,β0.78。以2008年的数据计算东营市环境经济协调发展指数结果见表2。

结果显示,2008年东营市经济发展指数为1.89,相应的环境质量指数为1.04,综合环境经济发展指数为1.82,环境经济协调度为0.35,处于失调状态。依据前述,对东营市的产业结构情况分析表明:2009年,东营市三次产业

表1 东营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程度评估指标体系

Tab.1 Index system of coordination degree between

environment and economy evaluation in Dongying city

资料来源:东营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东营市林业局、东营市旅游局。

比例构成为3.6∶74.2∶22.2。第二产业在东营市经济发展中占有巨大比例。研究表明,石油工业占东营市经济总量的70%。但是,石油工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也成为东营市生态建设过程中的主要障碍,这是导致东营市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处于失调状态的重要原因。

表2 东营市环境经济协调发展指数(2008)

Tab.2 Coordination index between environment and

economy in Dongying city in 2008

3 东营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建议

3.1 第一产业:推进生态农业建设

依靠现代农业技术,规划建设起包括高效农业与绿色产品加工基地、农林渔生态产业基地、渔业和海洋化工基地、生态林业基地和草-畜-乳-肉食品加工基地在内的五大产业布局,建立起畜产品、水产品、优质专用粮食、饲草饲料作物、瓜菜、冬枣等六大农产品基地,构筑起一个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农业生态生产条件得到全面改善,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抗灾能力得到提高,资源实现可再生增殖,并逐步走向良性循环,第一产业内部农、林、牧、渔结构不断优化并与第二、三产业链接关系得到完善建立的生态农业模式。

要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扶持生态农业龙头企业,组建生态农业产业链,发展“公司+农户”、“公司+基地”、“科农工贸一体化”等不同类型的产业化模式,实现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加强生态农业科技知识的宣传、培训、示范与推广,是生态农业建设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也是当前我国加强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同时,要加强与生态农业相关的政策法规建设,以保障我国生态农业的“依法”建设和健康发展。

3.2 第二产业:加快绿色油田建设

绿色生态油田的主要特征是把生态理论引入到石油企业中来,把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综合起来考虑。考察油田生产从油气勘探开发、采储到运输的全过程,目的是为了协调油田企业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首先,产品对环境的危害最小化。企业在生产油气产品时,从生产到使用、回收处置的整个过程,对生态环境危害降到最低,符合特定环保要求;其次,生产工艺的清洁化。在生产的最初构思阶段,就把降低能耗、易于拆卸、便于回收和再生利用,注意生态环境保护列为同等重要的设计指标,并保证在生产过程中能顺利实施,有效地节能、省料和防污,给油田带来经济效益。在产品加工过程中,要求其整个生产过程使用的技术和方法必须符合环境标准,以确保在生产过程中污染排放的浓度和数量不危害人体健康和自然生态环境,将产品环境、品质等方面的管理贯穿于油气生产周期全过程;再次,排放物低“三废”化,并有相应的“三废”处理手段。政府相继颁布了《环境保护法》等诸多法律、法规,基本形成了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其中对“三废”的排放提出了严格的限制要求;最后,技术的高科技化。当前,世界范围的绿色科技革命迅猛发展,新的科学技术支撑了企业的绿色化发展,也为传统的工业的结构调整,产品升级换代提供了支撑,为建设绿色生态油田企业提供了支柱。

3.3 第三产业: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

发展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旅游。黄河三角洲是典型的海陆过渡带湿地,形成年代新、分布面积广、生物多样性好、生产力高、人为干预度低、生态环境敏感,是东北亚和太平洋地区候鸟迁徙的重要中转站。区内保存完整的新生湿地、独特的河口地貌、良好的生物多样性、珍稀的鸟类物种和奇特的鸟类景观等自然资源,旅游利用价值很高。未来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坚持走生态旅游的道路,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协调区域生态旅游经济与石油经济和农业经济之间的关系。应尽快在本区实施退耕还草、退耕还林,人工开挖水塘, 种植芦苇和柽柳。强化保护区的保护格局,严格执行核心区―实验区(缓冲区)―区―旅游区的保护格局。

发展东营市农业生态旅游。农业生态旅游以生态农业为基础,以生态保护为核心,注重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集自然景观与乡村文化于一体,重视旅游资源的有效开发。未来东营市应依托“黄河口”品牌,大力发展冬枣、桃等特色产业,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进程。开发以冬枣、桃等为主题的生态旅游业和观光农业,通过采摘节、文化节等形式扩大黄河口品牌效应,提升农产品品质,提高食品质量安全,增加当地农民收入,同时也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郝建秀.中国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J].战略与管理,1998,(2):91-92.[Hao Jianxiu. Study on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in China[J]. Strategy and Management,1998,(2):91-92.]

[2]钱文婧,贺灿飞.经济增长与环境关系:生态足迹视角[J]. 生态经济,2010,(10):24-29. [Qian Wenjing,He Canfei.The Relationship of Economic Growth and Environmen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Footprint[J]. Ecological Economy, 2010,(10): 24-29.]

[3]李春米.经济增长、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基于陕西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分析[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96-102. [Li Chunmi. Economic Growth,Environment Regulation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Shaanxi EKC Analysis[J]. Journal of Lanzho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0,(5): 96-102.]

[4]黄一绥,邱健斌.厦门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5):115-119. [Huang Yisui,Qiu Jianbin. Research on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Degree between Environment and Economy in Xiamen City[J]. Journal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10,(5): 115-119.]

[5]奇瑛.成都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的评价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 2007.[Qi Ying.Study on Coordination Appraisal of the Urban Living Environment and State of Economy Development in Chengdu[D].Chengdu: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2007.]

[6]周政.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以苏南地区为例[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5):42-45. [Zhou Zheng.Coordination of Environment and Economy:An Analysis Based on South Jiangsu Province[J]. Journal of Xidi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0,(5): 42-45.]

[7]詹浩勇,冯金丽. 我国主要工业省市的环境-经济综合效率:基于SBM模型的实证研究[J]. 生态经济, 2010,(9):42-46. [Zhan Haoyong, Feng Jinli. Environmental-Economic Effi ciencies of Main Industrial Provinces in China Based on SBM[J]. Ecological Economy, 2010,(9): 42-46.]

[8]胡巍,窦立宝, 吴文婕,等. 甘肃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度评价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0,(19):374-377. [Hu Wei,Dou Libao,Wu Wenjie,et al.Evaluation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Degree Between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in Gansu[J].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10,(19): 374-377.]

[9]李积勋,史培军.区域环境管理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Li Jixun, Shi Peijun. Theory and Practice of Regional Environment Management[M].Beijing: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1998.]

[10]杨峰, 孙世群. 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定量评判及实例分析[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8):140-144. [Yang Feng,Sun Shiqun.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and Case Analysis[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 2010,(8): 140-144.]

[11]王兆锋, 张镱锂,孙威,等.县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分析方法:以自治区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2010,(7):797-802. [Wang Zhaofeng,Zhang Jingli,Sun Wei,et al.A Method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County-leve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A Case Study of the Tibet Autonomous Region[J]. Progress in Geography, 2010,(7): 797-802.]

[12]夏维力, 钟培. 基于能值-聚类分析的山东省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J]. 软科学,2010,(10):55-61.[Xia Weili, Zhong Pei. Research on Evaluation of Eco-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Shandong Province Based on Emergy-Cluster Analysis[J]. Soft Science, 2010,(10): 55-61.]

[13]张鹏, 郑垂勇,丘萍. 旅游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基于生态安全视角[J].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0,(6): 172-177.[Zhang Peng, Zheng Chuiyong, Qiu Ping.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nd Eco-environment:From the Conception of Ecological Security[J]. Journal of Nor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2010,(6):172-177.]

[14]傅利平,王中亚. 基于TOPSIS法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实证研究[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1-5. [Fu Liping, Wang Zhongya. Empirical Study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source-based Cities Based on TOPSIS Method[J]. Journal of Xidi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0,(5):1-5.]

[15]张彩霞,吕伟彩,付小明. 基于科学发展观的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经济与管理,2010,(11): 84-87.[Zhang Caixia, Lv Weicai, Fu Xiaoming.The Research o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Reg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 based on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J]. Economy and Management, 2010,(11):84-87.]

[16]马彩虹.和谐城市评价体系探索[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6).[Ma Caihong. Study on Indicators System of Harmonious City[J]. Journal of Weinan Teachers University, 2010,(6).]

Evaluation of Coordination Degree Betwee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Dongying City

HOUZeng-zhou

(College of Management,Ocean Univisity of China, Qingdao Shandong 266100, China)

篇7

[关键词] 郑州黄河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 F5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0037(2015)08-70-3

Discuss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Wetland Eco-tourism along the Yellow River in Zhengzhou

Yang Wenxin

(Institute of Geography, Henan Academy of Sciences, Zhengzhou, Henan 450000)

Abstract:Henan is rich in wetland resourcesalong the Yellow River and obviously superior indeveloping wetland eco-tourism. This paper analyses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wetlandresources along the Yellow River in Zhengzhou City, and proposes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Keywords: Yellow River wetland in Zhengzhou; Eco-tourismdevelopment; 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

郑州黄河湿地位于郑州市所辖巩义、荥阳、惠济、金水、中牟境内的黄河河道及滩区,地处黄河中下游交界处,气候适宜,土壤、水文等生态条件良好。有河流湿地生态系统、沼泽湿地生态系统、滩涂生态系统等多种生态系统类型,蕴藏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由西至东分跨巩义市、荥阳市、惠济区、金水区、中牟县的15个乡镇总面积38 007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2 055公顷,农地7 352公顷,滩地19 000公顷,水域9 500公顷,其他土地(鱼塘、莲池)100公顷[1]。

1 湿地的概念及界定

湿地是位于陆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地带,在土壤浸泡在水中的特定环境下,生长着很多湿地特征水生植物。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拥有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是重要的生态系统。

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宗旨是让游客认识享受湿地同时,提高生态环保意识。湿地生态旅游的原则,是人类与湿地应该共存共荣协调发展。

2 河南沿黄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特征

河南沿黄湿地旅游资源除了具有一般旅游资源的属性外,还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演替等因素而具有其自身的特性。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主要特征有:

2.1 生物多样性与稀有性

黄河进入黄淮平原后,形成大面积的湿地,淤积、冲刷、改道等不断发生,形成了该区生态环境类型多样的特点,野生动植物资源较丰富,特别是珍稀水禽繁殖及越冬地。区域内有水生植物、陆生植物、浮游植物等743种,其中低等植物藻类8门l24种;高等植物93科302属6l9种(舍4个变种)。区内植物有不少是省内乃至国内其他地域所罕见的种类,如苦马豆、刺果干草、黄河虫实、盐芥等,另外还有兰考桐树、荷花柳等属于黄河流域的特有种,还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野大豆,有河南省重点保护植物野鸡尾、龙师草、浮莲等14种。该区域内有各种动物867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有黑鹳、丹顶鹤、金雕、大天鹅、大鲵、水獭等43种,其中水獭、大鲵尾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沿黄湿地为众多水鸟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和充足的食物来源,同时又是候鸟南北迁徙的主要通道和众多旅鸟的重要停歇地。有玉带海雕、大鸨、白鹳、丹顶鹤、大小天鹅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41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10种,二级重点保护鸟类31种[2]。

2.2 景观多样性

沿黄湿地地貌景观多样,有山地、峡谷、丘陵、平原、不稳定的黄河主河道及浅滩水域、黄河滩涂等,既具有河流湿地特征,同时具有库塘湿地和沼泽湿地的特征,此外还有著名的“地上悬河”景观和两座国家特大型水利枢纽三门峡水库和小浪底水库,从而呈现出多种生态旅游资源景观。

2.3 文化丰富性

河南沿黄湿地是以黄河为主体,不仅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而且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几十万年以前,河南黄河两岸已有人类繁衍生息,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多分布在黄河两岸和伊洛河下游。夏、商以后,河南沿黄地区交通发达,是许多帝王建都的地方,黄河流域曾长期成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因此在这里留下了函谷关、嘉应观、龙马浮图寺等众多灿烂的民族文化古迹。旅游者通过历史的回顾和艺术审美,得到精神和文化享受。

2.4 生态脆弱性

沿黄湿地处于内陆地区,是传统的农业开发区和人口密集区,周边经济发展对黄河的依赖性很强,其脆弱性突出表现在容易受到包括黄河水资源补给条件以及围垦开荒、污染、乱捕乱猎等人为活动的影响,出现功能失衡和系统破坏的现象,直接影响流域内湿地的赋存状态和变化,严重的会导致某一块湿地的消失,也就意味着该地几乎所有生存于其中的动、植物的消失或灭亡,那么作为旅游资源的一个重要因素将不存在。

3 郑州黄河湿地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

3.1 黄河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是郑州市宝贵的战略资源和重要的生态系统,是我国中部地区湿地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区域,是中国河流湿地中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是中国三大候鸟迁徙通道中线的必经之地。郑州黄河段是典型游荡型河道,因此形成了独特的湿地景观,并成为野生生物尤其是鸟类重要的栖息地、繁殖地、停歇地和越冬地,区内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217种,其中鸟类169种,兽类21种,两栖类10种,爬行类17种;鸟类中,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鸨、黑鹳等10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灰鹤、白琵鹭等31种,《中日候鸟保护协定》中明确保护的鸟类79种,《中澳候鸟保护协定》中明确保护的鸟类23种;区内有维管束植物80科284属598种,约占全省植物总种数的14.6%。

3.2 区位优越、交通便捷

郑州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普通铁路与高铁形成双十字,以此为原点,一个半小时覆盖中国2/3的主要城市和3/5的人口,作为河南省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此郑州黄河湿地的旅游开发具有较强的辐射力与吸引力。

3.3 旅游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渴望回归自然,能有一个幽静地方释放心情,开始追求特殊的旅游,郑州黄河湿地旅游资源的独特性、新奇性、刺激性、知识性,必将对大量的游客产生巨大的吸引力。

进行湿地生态旅游开发时,要注意开发项目的特色性,例如观鸟旅游活动。进行观鸟旅游活动的开发,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地点和掌握鸟类的生活习性,尤其是迁徙的季节,同时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导游。除专业观鸟外,还可以举办鸟类鉴赏和知识讲座、观鸟夏令营、筑巢引鸟、观鸟比赛等生动活泼的参与性活动。

4 开发现状与问题

4.1 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

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位于郑州市西北20公里处,南依巍巍岳山,北临滔滔黄河。这里是黄河地上“悬河”的起点,黄土高原终点,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线等一系列独特的地理特征形成了博大、宏伟、壮丽、优美的自然景观。已形成了融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科普教育、寻根祭祖、弘扬华夏文明为一体的大型风景名胜区,成为国内不可多得的旅游胜地。五龙峰、岳山寺、大禹山、炎黄二帝、星海湖等五大景区,分别分布着炎黄二帝巨塑、哺育像、大禹、黄河碑林、万里黄河第一桥、视察黄河处、浮天阁、极目阁、孔雀园等40余处景点。其中炎黄二帝巨型塑像采用中国传统雕塑艺术和中国建筑艺术相结合的手法进行建造,高106米,是世界最高的雕塑之一。

4.2 郑州花园口黄河生态旅游区

位于郑州市北郊花园口黄河大桥东5公里的黄河南岸滩区。由黄河大堤、老滩、嫩滩四部分组成,总面积1 280公顷。现已形成黄河生态园、柳湖、黄河牧草园、黄河生态林、休闲娱乐园五大景区。

4.3 郑州黄河花园口旅游区

花园口虽小,却闻名天下,景区东西全长10余公里,面积600余公顷,景区主要景观和游乐项目有:将军坝、镇河铁犀、扒口处遗址、黄河公路大桥、花园口水位站、花园口水利枢纽遗址、渔家乐、黄河漂流、沙滩泳场、骑马、狩猎、快艇等10大类50多种娱乐项目。

4.4 黄河富景生态园

位于郑州市东北部,跨越黄河南北两岸。有人工湖――日月湖、亲子游乐岛、马术娱乐营、休闲园林果园农场、牲畜饲养场、素质教育基地、野训活动营及野趣沙土文化等旅游景观和旅游项目,另外还有趣味沙雕城、日光健美沙浴场、奔沙山、跃沙坑、沙滩足球、沙滩排球、沙滩越野车等时尚运动。

4.5 雁鸣湖生态风景区

位于中牟县东漳乡境内,面积约3 200公顷,原是黄河引水工程的沉沙池,小浪底水库建成后,雁鸣湖水利灌溉和沉沙功能逐步衰退,因低地积沙逐渐形成湿地性湖泊。大面积芦苇的生长,吸引了大雁栖息,后命名为雁鸣湖,目前是郑州东部面积最大的水域和湿地。78种水鸟在这里生存,是蒲苇的故乡、鸟类的天堂。雁鸣湖水清、草茂、林幽、空气清新、生态环境优美,有“天然氧吧”之美称,田园风光十分秀美。湿地是价值较高的生态系统,同时又是脆弱、敏感的生态系统,黄河湿地是我市宝贵的生态资源和重要的生态系统,目前湿地面积在不断缩小,质量下降的趋势还没有得到根本遏制,在开发利用湿地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与湿地环境产生矛盾,随着人口增长、技术进步,对湿地的干扰和破坏会越发严重。

4.5.1 湿地生态旅游资源退化,动植物种类和数量锐减。随着郑州市区的东移北扩,黄河水量的逐年减少,伴随着人口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人类生产生活对湿地的开发和利用,植被退化情况日趋严重,大型的成片湿地被分割成一个个小型的湿地,水源的丧失和周围环境的变化使得湿地面积日益缩小,黄河湿地生态系统正在逐渐退化,不足以维持较高的生物多样性,水禽等动物得不到足够的栖息地,数量也急剧减少。

4.5.2 人为活动干扰滩区湿地生物的正常生活。郑州黄河湿地临近城市近郊,人为活动频繁,黄河滩区的开发,没有经有关专家进行细致的生态论证,随意改变原有的植被,有的甚至从国外引进其他生物品种,很有可能造成生物入侵,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在大堤内侧滩区,有很多农庄,大小不一,从几十亩到几百亩不等,以生态旅游、种植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是小麦、莲藕、蔬菜等。还有人将滩地改成了林地、苗圃。无序开发导致湿地面积减少,灌草植物破坏严重,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沼泽缺水,局部出现沙化,土壤盐渍化面积扩大,造成动植物种群和数量锐减,生态平衡失调。

4.5.3 黄河湿地保护工作严重滞后。保护力度小,重视程度不足;基础设施薄弱,技术手段落后,长期以来投资很少,经费严重不足,据有关资料显示:平均每公顷投入不足5元,多数地方及湿地保护区没有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制约着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开展;保护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重视宣传力度不够,湿地周边地区群众对湿地保护的认识不够;湿地保护缺乏统一的规划,使保护工作缺乏连续性和方向性。

5 开发建议

5.1 详细分区,提高科技保障水平

湿地旅游开发必须以不破坏湿地生态系统平衡为前提,遵循可行性论证―开发规划―监督管理这样一个科学的开发程序。在开发过程中要兼顾生态旅游与河滨旅游的特点,对旅游资源做出科学合理的建设规划和发展规划。郑州黄河湿地生态旅游开发应把湿地旅游区分成三个功能分区:核心区、缓冲区和开发区,还要根据生态旅游的需求与市场特点,进行生态旅游产品和旅游商品的开发规划,同时,做好旅游基础设施规划。

5.2 综合开发,适度利用

郑州黄河湿地是传统的农业开发区和人口密集区,周边经济发展对黄河的依赖性很强,郑州黄河湿地农民把湿地看作荒地,进行围垦造田、挖土取沙、挖塘养鱼等农业经济活动,由于传统农业对湿地生态系统破坏性强,所以在发展湿地生态旅游同时,要把旅游和当地原有的湿地农业结合起来,调整传统农业模式,开发出生态旅游与湿地农业相结合的旅游项目,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道路。

5.3 有序开发,构建郑州黄河湿地生态旅游带

沿黄湿地生态旅游是以发展生态旅游为契机,沿黄河两岸拥有的大批古迹、遗址和发达的交通承运条件,十分有利于旅游的连线、连片开发,通过区域性的联合和合作,以点带线、以线促面,优先发展以富景生态园为中心的休闲度假生态游乐区、丰乐农庄为中心的有机食品生产和生态观光旅游园区、以雁鸣湖为中心的生态休闲旅游区等有一定旅游基础的区域,提高开发利度,构建郑州黄河湿地生态旅游带。

5.4 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在现实中旅游开发往往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旅游开发对自然保护会起到促进作用,湿地旅游开发提高了地方政府与群众以及游客对旅游资源价值的认识和保护意识,改善环境条件,遏制生态环境恶化,保护湿地资源,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毁损,使湿地达到可持续利用,实现与人类和谐共存。此外,旅游业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增加当地的知名度,经济的发展使得地方政府有财力投入资金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另一方面不科学的旅游开发不可避免地会对湿地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破坏和影响。

5.5 加强宣传与教育

可在全市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湿地的功能效益和湿地保护的意义,利用“世界湿地日”及“爱鸟周”等活动,积极组织开展保护湿地、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相关活动,在全社会营造一种爱护湿地、保护湿地的良好社会风气。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湿地恢复;生态系统;黄河湿地;河南新乡

AbstractThe Xinxiang wetland of Yellow River is one of the wetland areas with typical features in China,so it is significant to implement wetl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 these areas. The Xinxiang wetland of Yellow River,whose wetland structure and function showed significant changes and wetl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re worsening because of many physical and human factors,which affects natural evolvement of wetland ecosystem and exertion of wetland function. According to these,the problems,restoration of the principles and objectives,the restoration of pivotal technologies around wetland in the Xinxiang of Yellow River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wetland restoration;ecological system;the wetland of Yellow River;Xinxiang Henan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也是人类及许多野生动物、植物的重要生存环境之一,是地球表层系统中物质与能量交换最为活跃和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湿地还是地球上最脆弱的生态系统之一,除自然原因外,人类对湿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都会造成湿地某些功能的改变或丧失,使湿地生物多样性降低、水质改变,严重威胁到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1-2]。目前,新乡市黄河湿地面积的减少、土壤盐碱沙化、生物多样性的降低已成为湿地退化的主要过程[3-4]。因此,保护现有湿地、恢复退化的湿地,已经成为发挥湿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重要途径。为防止这些过程的进一步恶化、湿地进一步退化,现将新乡黄河湿地恢复研究概况总结如下,以期为湿地恢复提供参考。

1湿地恢复的概念

所谓湿地恢复,是指通过生态技术或生态工程对退化或消失的湿地进行修复或重建,再现干扰前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相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5-6]。包括提高地下水位来养护沼泽;增强调蓄功能;迁移湿地水域中的富营养沉积物和有毒物质;提供野生生物栖息地等。目前的湿地恢复实践主要集中在沼泽、湖泊、河流及滩涂湿地的恢复等方面[7]。一般在许多情况下,湿地受扰前的状态是湿林地、沼泽、滩涂或开放水体等,湿地恢复为哪一种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湿地恢复管理者和计划者的选择。

在湿地恢复过程中,由于许多物种的栖息地需求和耐性不能被完全了解,因而恢复后的栖息地无法完全模拟原有特性[8]。因此,湿地恢复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工程,需要全面了解受扰前湿地的环境状况、特征生物以及生态系统功能和演替、发育特征,以更好地完成湿地的恢复和重建过程。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湿地范围逐渐萎缩

围河造田、建设用地、泥沙淤积,使区内湿地面积萎缩,削弱了湿地对洪水的调蓄和缓冲功能[9-10]。据调查,20世纪90年代新乡黄河湿地面积达2.478万hm2,估计目前该湿地面积不足1.5万hm2,由一个完整的通江河的大面积湿地被分割为几部分,面积明显缩小。

2.2野生动植物濒危,生物多样性降低

随着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生物群落受到严重影响,湿地内鸟类由156种减少至130多种,被国家列入重点保护鸟类由39种减少至29种;鱼类由7目10科32种减少到25种;组成本区湿地植物有多种,水域分布主要为眼子菜科、金鱼藻科、睡莲科和浮萍科植物;沼泽地分布则以香蒲科、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为多,这些植物也大量减少[11-15]。分析其原因主要是人类的过度开发建设、生境的破碎、环境污染和外来种入侵。

2.3水源干枯,沙荒盐碱面积扩大

湿地的需水量是湿地为维持自身存在和发展以及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而需要的量,可以分为生态需水量和环境需水量。生态需水量是维持自身存在、发展过程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所需要的水量,环境需水量则侧重支持和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生态过程及改善环境而需要的水量。由于新乡黄河湿地水源补给的季节性、不稳定性和地方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湿地水源问题的可持续性受到严重威胁,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功能退化和丧失,最终导致沙荒盐碱地面积扩大[12-15]。

3湿地恢复的原则和目标

3.1湿地恢复的基本原则

3.1.1可行性原则。湿地恢复的可行性主要包括环境的可行性和技术的可操作性。现时的环境状况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结果,其内部组成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关系,尽管可以在湿地恢复过程中人为创造一些条件,但只能在退化湿地基础上加以引导,而不是强制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使恢复具有自然性和持续性[16]。不同的环境状况,花费的时间也就不同,甚至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恢复很难进行。新乡黄河湿地具有暧温带内陆平原湿地生态系统类型气候条件,春季一般降雨较少,通常偏干旱,多风沙;夏季炎热多雨,春末夏初植被自然恢复速度比较快。另一方面,一些湿地恢复的愿望是好的,设计也很合理,但操作非常困难,恢复实际上是不可行的。因此,全面评价可行性是湿地恢复成功的保障。

3.1.2区域性和优先性原则。为充分保护区域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及湿地功能,在制定恢复计划时应全面了解区域湿地的广泛信息。新乡黄河湿地是国家鸟类自然保护区,是鸟类等野生物高价值的保护区,是内陆平原湿地的典型代表,是鸟类迁徙的重要通道[17-18]。新乡黄河湿地恢复的目的是恢复湿地的动态平衡而阻止陆地化过程,但轻重缓急在恢复前必须明确。湿地中一些濒临灭绝的动植物种,它们的栖息地恢复就显得非常重要,即所谓优先性。

3.1.3最小风险和最大效益原则。由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某些环境要素的突变性,加之人们对生态过程及其内部运行机制认识的局限性,人们往往不可能对生态修复的后果以及最终生态演替方向进行准确把握。因此,退化的新乡黄河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这就要求对被修复的生态系统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将风险降到最低程度;同时,还应尽力做到在最小风险、最小投资的情况下获得最大收益,在考虑生态效益的同时,还应考虑经济和社会效益,以实现三者的统一[19]。

3.1.4美学原则。湿地具有多种功能和价值,不但表现在生态环境功能和湿地产品的用途上,而且具有美学、旅游和科研价值。因此,在许多湿地恢复研究中,特别注重对美学的追求,如国内外许多国家对湿地公园的恢复。美学原则主要包括最大绿色原则和健康原则,体现在湿地的清洁性、独特性、愉悦性、可观赏性等许多方面[20]。

3.2湿地恢复的目标

3.2.1湿地生态恢复的要求。为了推动新乡黄河地区生态-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有序、健康发展,有必要对区域湿地生态系统演化与修复的关系进行研究,探索湿地生态健康评价、预警机制,寻找适合当地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生态恢复对策与措施,并通过生态景观设计与规划,为湿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21]。新乡黄河湿地生态恢复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生态系统地表基底的稳定性、改善湿地的水环境质量、恢复植被和土壤、实现生物群落的恢复、恢复湿地的景观、实现区域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2.2湿地生态恢复的具体目标。恢复湿地的功能,特别是有助于小气候生态环境的调节和改善,例如有助于调控水资源供给,也是大气中二氧化碳重要的汇,湿地还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如渔业等;保留和恢复自然湿地,为特有的目标种或目标群落设置特定生存空间,例如新乡黄河湿地成为鸟类栖息的芦苇床,同时也大大恢复了生物多样性;恢复传统景观与土地利用方式,从湿地形成与发展来看,目前新乡黄河湿地特征是传统的土地利用方式形成的,例如夏秋收割湿地植物,有些湿地也被改造成了低湿度的草地、农田[22-23]。

4湿地恢复的关键技术

以湿地的构成和生态系统特征为依据,新乡黄河湿地的生态恢复可概括为湿地的生境恢复、湿地的生物恢复和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恢复[24-25]。

4.1湿地生境恢复

4.1.1生物栖息地恢复。通过合理设计物种与生境间搭配关系、种的生态学特征和生境大小等,恢复和改善生物栖息环境[24]。利用新乡黄河湿地自然景观要素,如农田、芦苇地、沼泽、滩涂地等,营造鸟类理想的栖息地;沼泽湿地种植芦苇、苦草、莎草、微齿眼子菜等湿地植物,滩涂盐碱地种植白茅、沙蓬、猪毛菜、碱蓬等,为水禽和候鸟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通过天然、招引和人工放养手段,经过一段时间抚育和自我繁衍平衡后,形成鱼类、两栖类、水禽等的自然栖息环境,构成较完善的湿地生态链,恢复湿地生态稳定性和自维持能力。

4.1.2土壤和基底恢复。新乡黄河湿地地表土壤为粉质黏土或粉土,一般为3~15 cm,在埋深50~70 cm处有1层厚8 cm左右的粉土、粉质黏土底板。黄河背河洼地土壤为褐色、灰黄色粉质黏土,土质结构一般较松软,局部夹黑色淤泥。黄河滩地地表土为粉砂、细砂[12]。由于围垦、废水排放,造成土壤污染和肥力下降。其恢复措施主要有:在土壤里加入修复剂,转化和驱除污染物;利用具有超积累功能的植物吸收一些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层缺乏的地方采取客土移植,增加土壤厚度和肥力。湿地基底恢复是通过工程措施,对湿地地形和地貌进行改造,维护基底稳定与湿地面积,包括基底改造、清淤等技术[26]。新乡黄河湿地为自然形成的黄河泥沙沉积,后经围垦造田,大部分湿地已经陆地化,很难完全恢复到以前的自然状况。基底恢复主要包括人工湿地建设、陆地生物本土化等。规划采取合理配置陆地、渠、沼泽、滩涂,形成以湿地为主的多元景观元素嵌套,各要素互相协调,最终实现生态平衡。

4.1.3水体恢复。新乡黄河湿地水体恢复包括水文条件恢复和水环境质量改善。湿地水文条件的恢复,原则上要利用黄河水资源,利用各种工程和管理措施引黄河水灌湿地,减少湿地排水,拦蓄洪水,改善池塘、洼地的水面景观,从而达到保护、恢复和重建湿地的目地。具体措施有:筑坝以抬高水位,修建堤坝材料用低渗透膜;堵塞排水沟以减少湿地横向排水,修建引水渠等。湿地水环境质量改善以生物措施为主,如在景观设计中有意识仿效自然,种植芦苇、香蒲等一些既有良好景观效果,又能有效净化水质的湿地植物,它们根系发达,能吸附水中悬浮物[27];也能对水体污染物质逐级吸收和降解。

4.2湿地生物恢复

4.2.1提高植被覆盖率。新乡黄河湿地植被恢复可采取物种选育、培植、引入和移植,以及种群动态调控、群落优化配置与组建等技术,使植被覆盖率达到60%以上。在工程实施中,可将水生、湿生植物的种子、鳞茎、根系、幼苗和成体作为湿地植被恢复的材料。植被恢复优先利用原有种子库,短期恢复可选择育苗。在没有表面水情况下,可撒播种子。滩涂盐碱地种植白茅、莎草、沙蓬、碱蓬等。湿地恢复初期,沉水植物因漂浮及水分浑浊存在生存和繁殖困难的问题,通常不被考虑使用,但在湿地恢复中、后期引入可有效维持底泥稳定。

4.2.2控制外来物种。新乡黄河湿地对外来物种实施防范性控制和实时控制。防范性控制是从源头上杜绝外来有害物种和病源虫源入侵,物种引进要经过严格的专家论证和病虫害检疫;实时控制是对已发现的外来物种,评价其环境效应和危害性,对有害外来物种采取生态控制为主、人工控制为辅的手段,最大程度降低其危害性[22,28]。湿地恢复建设尽量使用丰富的天然种质资源,若当地物种具有同种功能则不选外来种;同时,物种引入要实施严格的物种筛选与安全测试,建立数据库,为风险评估提供咨询,以确保湿地的生态安全。

4.3湿地结构与功能恢复

4.3.1生态系统恢复。农田、芦苇沼泽和河漫滩涂地是新乡黄河湿地典型的生态系统,也是水禽和鸟类的乐园,其规模结构和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湿地的生态功能[8,22]。但是,长期以来在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新乡黄河湿地芦苇沼泽和草本滩涂地规模不断减少,质量不断降低,严重影响了湿地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因此,恢复新乡黄河湿地生态系统是生态恢复不可缺少的内容。在新乡黄河湿地,沿农田、沼泽和滩涂地建设森林湿地、芦苇沼泽、草本盐碱地,有意识地仿效自然湿地类型。

4.3.2湿地景观恢复。根据新乡黄河湿地地理与生态环境状况,将景观恢复与园林建设相结合,在恢复湿地动物、植物、水体等自然景观的同时,创造必要的人工景观和多种生境,增强湿地景观的美学感受[6,20]。湿地景观恢复的主要方法有以下方面:一是采用芦苇、灌木、乔木等喜水湿地植物,分几个区域对现有岸边进行处理,用自然、柔和而有修复功能的土质护岸;二是植物绿化以多样性为原则,尽量使用乡土植物,适当选择落叶与常绿、阔叶和针叶树种相结合,构成丰富的景观效果;三是低洼部分恢复水域,采用较多曲折岸线,不仅在空间上形成开敞、线状等变化,而且布置了较多湾、岛,以达到增强景观的多样性和增加边缘生境的目的。

4.3.3生物多样性恢复。湿地生物多样性恢复办法有以下方面:一是采取珍稀动物放养、植物移植等手段,直接增加生物多样性[19,29];二是根据鸟类迁徙、繁衍等规律,通过生境保护和恢复手段,为鸟类提供适宜的生长、繁育环境;三是在湿地水域内进行鱼、黄鳝等放养,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提供支持。四是保护盐碱地及生态敏感区植被,以提高土壤肥力,恢复森林。

5参考文献

[1] 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湿地管理与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1-3.

[2] 安树青.湿地生态工程——湿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的优化模式[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302-322.

[3] 张永泽,王火亘.自然湿地生态恢复研究综述[J].生态学报,2001,21(2):309-314.

[4] 崔保山,刘兴土.湿地恢复研究综述[J].地球科学进展,1999,14(4):258-264.

[5] WHEELER B D. Introduction:Restoration and wetlands[A]. In:Wheeler B D,ShawSC,Fojt WJ,etaleds. Restoration of Temperate Wetlands[C]. Chichester:John Wiley &Sons Ltd,1995:1-18.

[6] 白军红,欧阳华,杨志锋,等.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5,24(4):36-45.

[7] 赵晓英,孙成权.恢复生态学及其发展[J].地球科学进展,1998,13(5):474-479.

[8] 许木启,黄玉瑶.受损水域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研究[J].生态学报,1998,18(5):547-557.

[9] 李新民.长江中游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9.

[10] 任宪友.长江中游湖区湿地资源利用问题与保护对策建议[J].重庆环境科学,2003(12):61-63.

[11] 邓宏兵.长江流域洪灾探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6(1):117-120.

[12] 李莲花.豫北黄河故道湿地保护区生态地质环境分析与防治对策[J].地下水,2005,27(6):480-481.

[13] 张松梅,李杰.豫东黄河故道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现状调查及生态保护规划[J].干旱环境监测,2000,14(3):172-175.

[14] 雷昆,张明祥.中国的湿地资源及其保护建议湿地科学[J].湿地科学,2005,3(2):81-86.

[15] 刘昌明,杨胜天.基于RS/GIS技术的黄河流域水循环要素研究[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6.

[16] 陈芳清,HARTMAN J M.退化湿地的生态恢复与管理[J].自然资源学报,2004,19(2):217-223.

[17] GUARDO M,FINK L,FONTAINE T D,et al.Large-scale constructed wetlands for nutrient removal from stormwater runoff:An everglades restoration project[J].Environmental Management,1995,19(6):879-889.

[18] HARWELL M A,LONG J F,BARTUSKA A M,et al. Ecosystem man-agement to achieve ecological sustainaility:The case of South Florida[J].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1996,20(4):497-521.

[19] OKRUSZKO H.Influence of hydrological differentiation of Fens on their transformation after Dehydration and Possibilities for Restoration[A]. In:Wheeler B D,Shaw S C,Fojt WJ,etaleds. Restoration of Temperate Wetlands[C].Chichester:John Wiley &Sons Ltd,1995:113-120.

[20] 王保忠,王保明,何平.景观资源美学评价的理论与方法[J].应用生态学报,2006,17(9):1139-1146.

[21] 周进,HISAKOTACHIBANA,李伟.受损湿地植被恢复与重建研究进展[J].植物生态学报,2001,25(5):561-572.

[22] 王保忠,计家荣,骆林川,等.南京新济洲湿地生态恢复研究[J].湿地科学,2006,4(3):210-218.

[23] 闫芊,何文珊,陆健健.湿地生态工程范例分析及一般模式[J].湿地科学,2005,3(3):222-227.

[24] GREGORY L B,MATTHEW F H,CURTIS J R.Effects of agriculture and wetland restoration on hydrology,soils,and water quality of a Carolina Bay complex[J]. Wetlands Ecology and Management,2003(11):141-156.

[25] 崔保山,刘兴土.湿地生态系统设计基本问题探讨[J].应用生态学报,2001,12(1):145-150.

[26] PAUL R W,ARNOLD G V,LOUIS A T.Restorati on of wetland veget-ation on the Kissimmee River flood plain:potential role of seed banks[J]. Wetlands,2001,21(2):189-198.

[27] HE Ping,WANG Bao-zhong. Study on landscape ecological assessment and eco-tourism in the South DongtingLake wetland [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03,15(2):271-278.

篇9

关键词 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概况;孟津段;成效;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X171.4;S1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21-0306-02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是“地球之肾”,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国家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1-3]。湿地与森林都是社会公益性事业,近些年来,国家加大了湿地的保护与管理工作,并作出了重要的部署,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无疑可以带动和推进了湿地工作的开展[4-5]。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孟津段(以下简称孟津保护区)自建立保护区以来,按照国家的有关政策和法规,积极开展湿地的保护与管理,调查水鸟在该区迁徙及分布状况,取得了一定成绩,同时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实际问题,值得思考和解决。现将保护区的保护现状及对策探讨如下。

1 自然概况

孟津保护区位于河南省西部,“九朝古都”洛阳市的北部25 km,处于黄河中下游,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4°47′~34°57′,东经112°12′~112°49′。东西长56 km,南北宽0.5~5.0 km。保护区总面积1.5万hm2,其中核心区4 500 hm2,缓冲区3 500 hm2,实验区7 000 hm2。该区属亚热带和温带的过渡地带,季风环流影响明显,四季分明;全年无霜期235 d;年平均降水量650.2 mm。区内海拔高度在114~130 m,从西到东依次有2种不同地貌表现,从小浪底水库至西霞院为低山地貌类型,从西霞院至孟津县境内东扣马界为平原地貌类型,立地类型复杂,水域广阔,滩涂众多,水生动植物丰富,为水禽创造了活动觅食及隐蔽的栖息地。保护区的木本植物主要有杨树、柳树、柽柳等。草本植物有芦苇、香蒲、稗草、莲等,其中以芦苇为优势种,占保护区草本植物覆盖度的30%~40%。动物资源较为丰富,浮游动物有长园沙壳虫、介形虫等,底栖动物有摇蛀细虫等;鱼类主要有鲤鱼、鲶鱼、草鱼;两栖类爬行动物有黑斑蛙、无蹼壁虎等;鸟类主要是喜居湿地环境的水禽,在这里栖息的鸟类共计175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的有大鸨、黑鹳、白尾海雕、金雕、白鹤等10种,二级保护有大天鹅、灰鹤、白琵鹭、白额雁、红隼等29种;兽类有兔、獾、刺猬及啮齿类动物等。

2 主要成效

孟津保护区于1995年8月经河南省政府批准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6月,经国务院办公厅批准,与三门峡、吉利等黄河湿地一同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建立10余年来,在国家、省、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取得了一些成效。一是积极建立自然保护区,切实加强湿地及水禽保护。通过积极向上级申报,建立了湿地自然保护区,通过实施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把湿地资源有效保护起来,防止湿地资源遭到破坏。二是加强湿地保护及爱护鸟类的宣传。每年利用“湿地日”、“爱鸟周”,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宣传,提高保护区周边群众爱鸟护鸟、保护湿地的意识,救助救伤鸟类典型事例越来越多。三是积极开展湿地和水禽的调查研究,为保护区科学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每年组织人员对保护区内植物、土壤进行取样分析,对鸟类进行跟踪调查,研究其繁殖栖息的有关规律。四是固定人员加强保护区巡护和管理。由于保护区面积较大,在做好保护工作的同时,又聘用了10名常年在保护区附近居住、有责任心的群众作为管护员,常年巡护,有效杜绝了破坏湿地、捕杀鸟类事件的发生。五是积极实施退田还林、还湿、还草,更好地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建立保护区以来,积极在保护区附近植树造林、种草,给鸟类创造一个良好的栖息环境,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吸引着众多鸟类在此栖息。六是积极争取资金,加强黄河湿地保护。2004年9月,国家林业局批准了《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项目已经批准实施,孟津保护区将建成管理更科学、功能更完善、布局更合理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加强了黄河湿地的保护,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在此栖息的鸟类种类、数量增多,吸引着众多观鸟爱好者到此观鸟,成为科普教育的好基地。近些年,中央、省、市有关媒体对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好的做法和经验进行了报道。

3 存在的问题

一是湿地保护管理、开发利用牵涉面广、部门多,管理体系不完善,缺乏湿地管理协调机制,目前尚未出台关于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专门法律。二是湿地宣传教育滞后,目前社会缺乏湿地保护意识,对湿地的价值和重要性认识不够。部分区段无节制地围垦湿地,直接破坏了湿地的自然植被,频繁的人为活动干扰了鸟类的栖息场所,从而导致鸟类种群、数量的减少及栖息地转移。三是黄河水体的污染。水鸟对水体的污染十分敏感,如1999年1月黄河水被严重污染,水质变成酱油色,在河面上几乎见不到1只水鸟。四是保护区人才缺乏,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导致一些工作无法开展;目前对保护区的生物资源还未进行详细调查,只对鸟类资源作了较为详细的调查。五是保护资金缺乏,使许多湿地保护项目和行动难以实施,鸟类对农作物和人工养鱼的危害没有资金补偿,使群众有些不满。另外,捕鸟、毒鸟等不法行为时有发生。

4 保护对策

4.1 逐年退耕还湿,恢复其自然植被

禁止无节制地开垦湿地,沿黄河南岸退耕还湿200 m左右,恢复其自然植被。建议由孟津县人民政府协调,与各乡镇政府、村委会协商,补偿部分资金,逐年退耕还湿,扩大鸟类的栖息地。大鸨、黑鹳、白琵鹭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主要栖息在扣马、扣西2村北滩的农田、荷塘、鱼塘等地,因此可从这2个村开始退耕,指导群众种植冬小麦、芦苇等,减少棉花等农作物的种植。

4.2 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积极开展生态旅游

帮助群众更新观念,保护区和周边社区协商,开展生态旅游,保护和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如扣马、扣西北滩种植近666.67 hm2荷塘,养殖鱼塘133.33 hm2,每年的7—9月举办荷花节。吸收当地群众参与保护工作并从中受益。适当开展观鸟活动。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到大自然中去放飞心情。这2年陆续有北京、武汉等外地观鸟人来孟津观鸟,建议有计划、有组织地在中小学校、社区开展野外观鸟活动,普及科学知识,让人们了解自然、了解鸟类,提高人们的自然保护意识。

4.3 加强法制,宣传普及湿地知识

加强法制,采用法律、行政手段,对少数破坏自然资源、乱捕滥猎分子要依法严惩,做到依法治区。宣传普及湿地知识。利用“世界湿地日”、“爱鸟周”和“野生动物宣传月”等时机积极组织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全民保护湿地、爱护鸟类的意识;建议在扣西北滩建设宣教馆,内设标本室、宣传室、电教室,让来参观的游人了解湿地、了解鸟类,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使人与鸟类和谐相处。建立孟津鸟类救护站、环志站。由于保护区地处亚洲鸟类迁徙的中部线路上,估计每年迁徙经该区的鸟类有数万只。每年都有受伤鸟类需要救助,建议培训救护知识,建立救护站、环志站,对候鸟的迁徙动态展开观测和研究。

4.4 开展科学研究,加强协调,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

开展科学研究是自然保护区的一项重要工作,建议加强与国内外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合作,共同开展湿地的科研工作,为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供依据。建立资源观测点。因为目前对保护区的生物资源还未进行详细调查,只对鸟类资源作了较为详细的调查。建议以后的调查范围要扩大,按时监测记录鸟类的种类、数量、变化规律。在候鸟越冬的高峰季节,对鸟类集中分布的黄河大桥东西两侧、下古、扣马北等地区限制采沙抽沙等活动,尽量减少人为活动对鸟类的影响。由于湿地管理涉及多个部门,需要各部门全面协调,分工协作,共同参与来保护湿地。

5 参考文献

[1] 国家林业局.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2] 河南省林业厅野生动植物保护处.河南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

[3] 孙长霞,贺超,吴成亮.建立健全我国湿地生态补偿的必要性和难点[J].安徽农业科学,2011(20):12406-12408.

篇10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地理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二节,是继“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后教材安排学习研究的第二个省内区域案例。本节内容主要落实“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的课程标准要求。通过选取我国西部地区典型区域为案例,重在说明保护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做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有机统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地理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环境保护意识。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利用地图说出三江源地区所在省区及三江名称;知道确定河流源头的原则与方法;认识三江源地区作为“中华水塔”的原因及重要作用;了解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原因、保护措施及方法。

过程与方法:运用资料、图片、多媒体等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组织课堂合作交流、讨论探究、鼓励质疑提问等使学生体会学习的乐趣,理解保护三江源地区的重要意义;在合作、交流、探讨中发现三江源地区生态恶化的原因,分析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的措施和方法,逐步改变“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人类与环境息息相关的辩证关系,进一步树立正确的生态观与环保意识,为保护生态环境、建立和谐家园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教2013版教材新增加的内容,改变了原实验版教材区域案例过于集中的不足,且本节内容在中国区域地理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一方面,作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对我国乃至整个世界地理环境具有重要影响,而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面积最大、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和三江生态系统最敏感的地区,对我国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巨大,因此是中国地理不可缺少的一环;另一方面,学好它不仅进一步巩固学习省内区域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还可加深区域学习所渗透的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观和关心爱护地理环境的意识与行为习惯。

从教材结构看,本节内容既是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的延伸,又为学习其它省内区域奠定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内容安排在“自然特征与农业”之后学习,使知识更系统,降低了学习难度,有利于学生掌握三江源地区与青藏地区的空间位置关系,进一步认识青藏地区的地理特征,培养学习区域地理的思维方法。教材通过“江河的源地”和“三江源地区的保护”两部分内容来组织教材,这两部分内容彼此相互联系,以递进方式呈现教材内容:从位置到自然特征及作用,再到环境保护的意义及具体措施,由因及果、由浅入深,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利于理解和掌握。

第一部分“江河的源地”:由三段正文、四幅图、一个阅读材料和三个“活动”组成,介绍三江源地区的位置范围、地理环境特点及重要作用,引导学生认识本区对我国自然环境的重要影响,为下一部分“三江源地区的保护”的学习做好铺垫。第一段正文与教材图9.15“三江源地区的藏羚羊”、图9.16“三江源景观”是本节的导引内容,利用文学性较浓的文字高度概括本区自然特征,辅以两幅直观典型的景观照片,给学生一个典型印象,吸引注意力,激发探究兴趣。第二段正文结合教材图9.17“三江源地区的地形”介绍本区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地形等地理概况,结合教材图9.18“三江源地区的水系”具体说明本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呼应标题。在此基础上,第三段正文突出本区雪山、冰川对大江大河的作用,进而点明本区湖泊、沼泽的调蓄作用。阅读材料“三江源地区的湖泊、沼泽――河流的天然调蓄器”是对第三段正文内容的补充,进一步突出本区湖泊、沼泽对河流的作用,也为理解第二部分“三江源地区的保护”作铺垫。三个“活动”围绕“模拟科学考察,探寻黄河源头”的主题展开,是对正文内容的拓展,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图文资料,引导学生认识确定河流源头的原则,了解科学考察的困难,掌握比较归纳分析的方法,学习科学家坚韧不拔、追求真理的精神。

第二部分“三江源地区的保护”:由三段正文、三幅(组)图和两个“活动”组成,主要介绍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意义、面临问题及保护措施等三方面内容。第一段正文是前一部分内容的延伸,结合教材图9.21“三江源地区珍稀动物的分布”,进一步明确三江源地区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作用,引导学生理解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的意义;第二段正文则点明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具体表现及原因,并利用教材图9.22“冰川不断消退”的两幅景观照片直观验证本区面临的冰川萎缩等环境问题,利用教材图9.23“草地退化、水土流失”直观验证本区面临的草地退化、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在此基础上,第三段正文介绍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两个“活动”围绕“认识保护高原湿地的意义”展开,是对正文内容的巩固,进一步认识本区环境破坏带来的危害,加深学生对保护三江源地区重要意义的认识。本节知识网络如图1所示。

四、图表利用

本节图像系统丰富,各类图像多达9幅(组),对探究理解三江源地区的位置、自然环境与地位、面临的环境问题及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灵活使用。本节图像系统见表1。

五、活动建议

本节教材共安排了两组活动及5道题目,内容既涉及对教材知识的复习与巩固,也有对教材知识的延伸与拓展;既重视对教材知识的运用,又重视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活动一:本组活动属知识拓展类。第1题可首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图9.19“黄河源区的水系”,找出黄河源流约古宗列曲和卡日曲,提出问题:“哪一条是黄河的正源?如何确定?”引导学生认识确定河流源头的原则。第2题教师可补充1952年和1978年两次科学考察活动确定黄河源头的详细资料,或者由学生自己在网上查阅,分组讨论两次考察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进而分析科学考察中遇到的困难,引导学生认识科学考察的艰辛,学习科学家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第3题指导学生认真比较教材表9.1,确定黄河正源,说出理由,形成科学的探究态度。

篇11

关键词: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5)05-0021-04

三江源地区位于中国西部、青藏高原腹地,是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发源地,也是我国重要的淡水资源补给区和生态安全屏障。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等影响,从20世纪70年代起,三江源地区草原沙化、冰川萎缩、水源涵养功能退化等问题日趋严重,生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为加强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我国政府投入巨资、先后启动了两期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工程。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骨干工程和一项国家战略,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能否顺利推进,不仅对源区人民具有重要意义,更对维护三江流域乃至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立足于公共经济学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建设的战略意义、工程实施效果及其存在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以期为建立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的长效机制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的重要意义

目前,对于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的认识,往往局限于其生态环境功能,但实际上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是一项具有多重意义的国家战略。

首先,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三江源地区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区,水资源蕴藏量超过2000亿立方米,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源自于此,有“中华水塔”之称。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起源,是中国经济社会最发达的地区,三江流域(长江、黄河、澜沧江)省市总人口和GDP总量均占到了全国的90%以上。因此,三江源地区承载了极其重要的生命负荷和经济社会发展负荷,保护好三江源的生态环境对于三江流域乃至整个中国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将为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落实特别是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根据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土空间被划分为重点开发、优化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其中,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一般是关系到国家或区域生态安全的生态屏障区和自然保护区。如何平衡好这些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的保护与发展,是当前我国面临的重要难题。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三江源等生态屏障地区为流域地区乃至国家提供的是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生态财富和生态服务,具有典型的公共产品特征,理应由公共财政(包括中央财政和下游各地区财政)来购买其生态财富和生态服务,共同维护好流域和国家的生态安全。因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保护建设不仅对当地人民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更对其他类似地区特别是我国西部广大的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制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先行探索意义。

第三,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将为探索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生态补偿提供参考和借鉴。如何进行广范围、跨区域、不同主体间的生态补偿,是一个极少有成功案例的世界性难题。三江源在生态保护建设过程中,同样面临如何确定其生态服务的受益者、受益范围、受益大小,以及如何通过生态补偿体现其生态价值的难题,其探索和实践将为我国和世界其他地区建立生态保护的长效投入机制提供有益参考。

最后,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是中国参与全球环境保护、强化国际话语权的重要媒介。三江源及其所在的青藏高原是世界大江大河发育的集中地,是亚洲国家的江河之源。三江源区独特的地形,阻截了西南气流携带的大量水汽,形成了充沛的降水,对大江大河起着源头补给和初始循环的作用。同时,三江源也是最重要的世界高原生物基因库,有9个植被型、50个群系、70多科、390属、1700多种植物,其中包括重点保护植物34种;有各类野生动物396种,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69种;对维护亚洲生态安全和世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在生态外交日益成为国际外交重要内容的今天,中国可以通过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以水为纽带,加强与澜沧江下游、东南亚5国的生态合作与经贸文化交流,进一步巩固地缘政治。同时,树立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提升在国际生态环境领域的地位和话语权。

二、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实施效果评估

为确保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实现其预定目标、发挥其重要作用,需要对工程实施情况进行动态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以期为工程的顺利推进提供参考。截止目前,我国先后启动了两期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其中,一期工程于2005年启动,2013年完成。二期工程于2014年启动,保护面积和规划投资均扩大到一期工程的2倍以上(具体见表1),是一期工程的延续和深化。由于二期工程刚刚启动,本文将主要对一期工程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估。

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一期工程总投资75亿元,覆盖范围包括青海省玉树、果洛、黄南、海南4个藏族自治州、18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5.23万平方公里,主要内容包括生态保护、农牧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支撑项目三大工程和退牧还草、鼠害防治、草地保护、退耕还林、水土流失治理等22个子项目。2005-2013年一期工程实施期间,三江源地区累计完成封山育林511万亩、退牧还草5671万亩、退耕还林近10万亩、湿地保护160万亩、黑土滩综合治理523万亩、地面及地下鼠害防治11781万亩和沙漠化防治66万亩,同时配套开展了生态移民、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等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生态保护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水源涵养能力提升,流域供水能力加强。根据监测,一期工程的实施使得三江源地区的水资源总量增加了约85亿立方米,湖泊面积增加了760平方公里,湿地面积增加了104平方公里,草原生态系统水源涵养量增加了约29亿立方米,由2004年的169亿立方米提高到2012年的198亿立方米,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年出境水量比工程实施前的2004年增加了20%以上。同时,水体质量得到有效改善,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干流水质连续8年达到Ⅱ类以上。上述数据说明,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工程使该地区水源涵养能力提升、水量增加、水质改善,对于保护地区生态环境和保障长江、黄河、澜沧江流域的水资源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2.草原退化得到初步遏制,水土保持能力提高。自2005年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实施以来,工程区域内的植被明显恢复,中等覆盖度草地面积呈现稳定态势,高覆盖度草地面积以每年2378平方公里的速度增加;黑土滩治理区的植被覆盖度由治理前的20%提高到80%以上,大面积沙化地区的植被覆盖度由治理前的不到15%提高到38%。工程区内的草原退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水土保持能力有所提高,特别是人工增雨工程对缓解荒漠化的作用尤为显著。

3.区域生态系统改善,生物多样性逐渐恢复。2005-2012年,三江源地区森林面积增加了150平方公里,工程区域内草原植被覆盖度提高了11.6个百分点,植物种群得到有效保护,各种野生动物种群明显增多。目前仅玛多县境内的藏羚羊数量就已达到4万只以上,比10年前增加了1.5万只;藏野驴达到3万多头,增加了0.2万头;岩羊达到0.7万只,增加了近0.5万只。区域生态系统有所改善,生物多样性正在逐渐恢复。

4.城乡基础设施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是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实施以来,三江源地区共完成生态移民5.6万人,建立了86个生态移民社区,改善了23个小城镇的基础设施条件,增加了5万亩灌溉饲草料基地,投入了3000万元生态移民创业扶持基金,解决了1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农牧民纯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吃水难、行路难、用电难、上学难、就医难等民生问题都得到明显改善。

5.生态环保意识提高,生态文明理念增强。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实施以来,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培训和各种生态工程的建设实践,当地干部群众对加强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有了明显提高,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明显增强,传统过度放牧的“掠夺性”生产方式也发生很大改变。

三、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析

尽管三江源地区的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已经初见成效,工程区内的生态环境也得到较为明显的改善,但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1.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并未得到根本性遏制。一期工程实施以后,虽然工程区内的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据监测,整个三江源地区的草地仍在以每年近8万亩的速度退化和沙化,水土流失情况和荒漠化趋势依然严峻。究其原因,一是生态恢复的艰巨性与资金投入的有限性矛盾使然。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历史欠账过多,生态恢复、保护与建设的成本高、任务重、难度大,需要长期、持续和稳定的资金投入。目前,尽管国家已经陆续投入大量资金,但总体上依然存在较大缺口,环境治理的速度跟不上生态退化的速度。二是生态建设的长期性与工程项目的短期性矛盾使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恢复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但目前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主要是以阶段性、项目式的工程建设为主,缺乏可持续的长效机制。如国家从1998年开始实施的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政策纷纷到期,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7]25号),还草补助期限仅为2年,而三江源地区的牧草生长周期很长,恢复原生草原植被大约需要1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三是生态保护的整体性与具体建设的局部性矛盾使然。区域生态系统的保护建设要求整体性和协同性,但2005年启动的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一期工程覆盖面积只占三江源地区的40%,尚有60%的地区未能开展协同建设。二期工程虽然涵盖了整个三江源地区,但生态保护建设资金多头管理、分散使用、政出多门现象比较普遍,生态保护建设尚未形成合力,给区域生态系统的整体保护、整体建设带来难度。四是特殊地理环境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使然。如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实施以来,工程区内的植被覆盖度明显提高,但由于高寒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那些对于水土保持更具意义的植被根系层却恢复缓慢;又如全球气候变暖使三江源地区的冰川融水增多、区域水量增加,但随着冰川消融速度加快、雪线持续退缩,从长远看,冰川对河流的补给可能经历先增后减的倒U型变化,使三江源地区未来的持续供水能力堪忧。

2.生态移民“留不住、难致富”的难题亟待解决。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实施以来,先后有5万多牧民实施了退牧搬迁,但其中相当一部分人面临着“留不住、难致富”的困境。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是生活补助低。围栏禁牧、退牧还草等措施的实施,使众多迁移牧民失去了放牧、养殖等基本生活来源,且很多日常生活必需品,如牛羊肉、牛奶、酥油等,由自给自足变为对外购买,生活成本大幅提高。而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一期工程对每户牧民仅给予每亩5.5斤饲料粮、折合现金约2.5元的补助,整体搬迁牧民每户每年补贴8000元、连续发放10年,补贴标准明显偏低,不足以弥补其发展成本和生活成本的损失。二是就业能力弱。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移民大部分以畜牧业为生,文化素质低,劳动技能差,很多藏民讲不好汉语,很难找到正规稳定的工作和持续的经济收入来源。三是接续产业发展难。三江源地区海拔高、气候恶劣、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生产建设和产业发展的成本高,受生态保护的限制大,当地市场消费能力不足且又远离主要市场,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发展困难,移民就业渠道十分狭窄。很多牧民特别是老一代牧民在搬迁后找不到工作,只好靠国家发放的退牧还草补助勉强维持生计,部分生态移民的生活水平出现较为明显的下降。而且一旦退牧还草政策结束后,这些移民的长远生计将会面临更大困难。如果不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未来这些移民可能存在回流的危险。

3.生态补偿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所需资金巨大,必需建立完善的、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才能从根本上形成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的长效投入机制,对三江源的生态环境进行可持续的保护和建设,真正维护好其生态安全。从目前来看,三江源地区的生态补偿机制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一是补偿主体单一。作为中国最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水源涵养区之一,三江源地区的生态效益惠及范围广、涉及主体多,但目前其生态补偿资金主要来自于国家,体现其巨大生态价值的流域间、区域间、上下游之间的生态补偿机制尚未建立。二是补偿标准相对较低。2005-2013年,国家为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累计投资75亿多元。但实际上,为保证长江、黄河的水质和流量,三江源地区每年仅禁伐和休牧就要损失数十亿元,生态补偿与三江源地区放弃发展的成本相差很大。三是缺乏持续稳定的利益补偿机制。退牧还草、退耕还林补偿等政策都是为了通过对生态移民进行经济补偿而进一步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但目前这些政策大多以工程、项目的方式组织实施,具有明确的时限,缺乏延续性,存在较大变数和风险。

4.专业化管理体系建设相对滞后。面对大规模的生态建设,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的专业化能力和管理体系建设明显滞后。一是组织机构不匹配。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工程以来,当地政府的主要职能由经济建设转为生态环境保护,但政府的机构设置和承担职能并没有进行相应的改变。三江源办公室等管理部门大多属于负责项目实施的临时性机构,生态环境保护缺乏有效的组织机构保障。二是专业化人才匮乏。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专业化人才,如生态监控、草场管护、水土涵养、沙化治理、动植物保护等,同时地区建设如社区管理、产业发展等也需要一支具有现念和专业素养的人才队伍。而三江源地区地处偏远、气候恶劣、条件艰苦,很难吸引和留住人才,各类专业化人才都严重匮乏。三是管理措施不到位。特别是对退牧、禁牧出来的草场管理出现真空,既无相应的管理机构和管护人员,又缺乏必要的管理措施,禁牧区草场管护问题日见凸显。

四、推进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的对策建议

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的规划目标是:林草植被得到有效保护,生态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生物多样性显著恢复,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根据上述目标,针对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当前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创新生态保护模式,推动自然修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从三江源地区以往的生态保护实践来看,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封禁管护、围栏封育等措施对短期内减轻草场负荷、增加地面植被、遏制土壤沙化发挥了很大作用。但从长期来看,一味强调“退、封、禁、围”,单纯使用人工修复手段,既缺乏科学性,阻隔了动物迁徙途径、割裂了食物链条;又不尊重自然规律,忽视了牛羊群、野生动物适度啃食、排便对草地牧场所起到的非常重要的强化与养育作用,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因而,在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过程中,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坚持采用人工手段与自然修复相结合,逐步减少人为干扰,促进并最终实现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和动态平衡。

2.建立生态移民的多元途径,让移民“稳得住、能致富”。在三江源地区,当地牧民通过千百年的游牧活动,已经成为草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江源地区的生态恶化虽然是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掠夺所引发,但如果因此而因噎废食,通过大规模生态移民和简单禁牧、制造无人区,就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事实上,野生动物的采食量远大于家畜,如一头藏野驴的采食量大约相当于6只羊,如果缺少人类制约,野生动物无序增长,会对草原生态造成新一轮的破坏。因此,在生态移民的实践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元的移民模式。在空间上,要根据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以及区域自然生态的不同情况,科学制定移民规划,引导牧民有序迁移,优化人口空间布局,合理确定畜牧数量,促进草畜平衡、人与自然平衡;在结构上,对于很难实现职业转换的老一代牧民,可以通过定畜定量、减牧补贴、聘用为生态保护监督员等措施,让他们在合理放牧的过程中主动参与到草原生态的保护中来。对于知识结构较新、职业转换相对容易的新一代牧民,可以通过加强职业培训和定向劳务输出等,引导他们走出去,向周边城镇乃至外省转移和集聚,实现非农化和异地城镇化;在措施上,可以一方面加强对迁移牧民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生产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等,提高他们自身的人力资本和就业创业能力;另一方面综合运用财政补贴、税费减免、创业扶持基金、产业引导基金、低息和贴息贷款等多种优惠手段,促进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特色文化产业、民族手工业、农牧产品加工、藏药藏香等产业的发展,积极拓宽生态移民的就业创业渠道,让牧民“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3.建立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形成生态补偿的长效机制。首先,要正确认识和充分体现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价值,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中的生态补偿比例,从实际出发,对因保护生态环境而造成的财政减收,应作为财政转移支付的重要因素加以考虑,并尽可能减少或取消地方财政配套,使生态补偿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其次,应借鉴国际类似地区的先进经验,探索建立流域上、中、下游地区之间的生态补偿机制,根据中、下游地区的用水分布、用水规模以及生态受益范围,征收不同标准的生态补偿基金,直接或通过第三方转移支付给三江源地区,用于加强生态涵养、保护和建设。第三,可探索建立多元化的转移支付方式,如人才支持、技术转移、设备转移、资产转移、教育培训转移等,促进三江源地区的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最后,应根据三江源不同地区的生态贡献和生态保护建设需要,确定不同的资金分配和补偿标准,立足整体层面,形成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多层次生态补偿体系。

篇12

华夏儿女们:

黄河哺育了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哺育了华夏儿女。为我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如今她正在大声的呼唤着我们:“儿女们,救我!救我呀!救我!”这一次比一次更悲哀、更失落的呼唤声刺透了我们的心。原来朝气蓬勃的她,如今却陷入了逆境,难道我们这些做儿女的不应该救救母亲吗?我相信,不,我坚信华夏儿女们都会坚定地说:“会,我们一定会!”

现在我们的母亲河身负重伤,我们一定要保护她。从今天起我提议一定要保护她,以下是我们应当采取的措施:

一、有钱出钱,没钱出力。保护黄河,人人有责。

二、不要在旁边修建工厂、医院等。

三、工厂排废水、废气、垃圾不应倒在水里。

四、在黄河两岸多种树,防止水土流失,河水不再会泛滥。

五、限制捕捞打鱼,如遇稀有鱼种要上交国家保护。

黄河的呼唤让我们想起黄河的过去;黄河的呼唤,让我们悲痛至极;黄河的呼唤,让我们重新站起。我们不会让母亲再失望,再悲哀!

我倡议:我们一定要遵守以上几点,一定要让黄河回到昔日的黄河,让我们的不亲重新美丽。

倡议人:

倡议日期:

保护黄河倡议书2

各位同胞们:

在古代的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是优越的,那时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到处都是青山绿水,植物繁多,为我们的祖先的生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黄河的下游是我国发展最早的国家,人口繁多,经济发展,政治,文化比较先进,所以黄河成为我们民族的成长的摇篮。

黄河为我提供这么优越的生活环境,人们不但不感激母亲河,时至今日人与环境产生了深深的矛盾。

由于人口的激增,对资源大量的开发,科技手段无节制使用,向黄河排放大量的化学用品,造成大量鱼死亡,水土流失等问题。

由于黄河受到了大大污染,现在只能用一首顺口溜来描述黄河流域的污染状况: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人畜受害。这首顺口溜说明我国水污染太严重了。

人们啊!我们要保护黄河,我们不能这样长期下去了,如果再这样下去,不止生态受到了污染,人类也会受到伤害。

我们要保护母亲河,那是我们的发源地啊!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繁荣,人们啊!咱们该醒醒了!

我们应该让母亲河辉煌灿烂下去,他以他那丰富的乳汁哺育着我们,呵护着我们的成长,不能让他毁在我们的手上,我们应该让他更好。

只要我们民族一条心,就能成功,我们应该保护他。

人类啊!让我们一起动起来吧!

倡议人:

倡议日期:

保护黄河倡议书3

各位同学们:

在我们美丽富饶的神州大地上,那本应两岸都是花团锦簇,绿树成荫的黄河,由于人们的破坏却变成了这副样子:黄土地露了出来,部分土地上荒无人烟,没有树木,稻草。使大量黄土被河水卷走,因此清辙的河水已经变得浑黄,正因为如此,如今的黄河已经由孕育我们的母亲河变成了一条人畜皆吞的魔鬼河,由于大量的水土流失,使得黄土高坡的土地一天天的变得贫瘠

因此我建议:

1、沿黄河两岸发动群众植树造林,绿化环境,鼓励人们在黄河边种植草坪,保护土地,不要让那些珍贵的泥土随着河水流向下游,造成河床增高,引发洪水。并将在黄河边上种植埋在的第一季的花早作为肥料土里滋润那些贫瘠的土壤,相信用不了多少年,那里的土地变得肥沃起来。

2、沿途建立多个水站,对黄河水进行过滤,使它经过沉淀后再流向下游,并将过滤出来的泥土放回黄河两岸,以达到减少水流失的问题。

3、加大污水治理的力度,保护生态环境。杜绝直接将污水排放入黄河。对于违反规定的单位,严厉处理。

4、改善黄河水质和生态环境。

5、加大宣传,力度,多出版一些关于黄河方面的书,阐明保护黄河的厉害关系人们若不好好保护我们的母亲河,就会造成动物流离失所,濒临灭绝,进而使人类受到牵连,从而引导人们自觉保护黄河,爱护环境。

水是生命之源,是万物不可缺失的滋养品而黄河是 所以请大家好好保护我们的母亲河。

篇13

关键词:生态 水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9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in liaocheng city in north China plain, belongs to the resource shortage region. In recent years, put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excellence liaocheng beautiful "jiangbei water supply, the canal Cuba, the ecological liaocheng" strategic decision and on the strengthening th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the water system opinion ". To improve ecological water system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the ecological liaocheng water system, the main problems of current situation make full use of the river, lake, reservoir, and put forward the rive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water quality improvement, urban ecological river management mode, groundwater protection,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measures, etc, so as to gradually build up perfect water system ecological protection system, the effective protection of ecological safety water system.

Keywords: ecological water system construction

聊城市为改善全市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依托市区湖泊东昌湖和流经市区的主要河流古运河与徒骇河,提出了建设卓越秀美的“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生态聊城”的重大战略决策,并提出了《关于加强全市水系生态建设的意见》,指导全市生态水系建设。在生态水系建设中,重点突出“水城”特色,将城区内的东昌湖、古运河、徒骇河、谭庄水库等水系连通,形成 “城中有水,水中有城,城河湖一体”的独特城市布局;通过实施河道治理工程,增强蓄水能力和河道行洪排涝能力,为生态景观建设创造基础性条件。

目前,人类对水系的干扰日渐增加,扰乱了生态系统,水质污染、水生物过度利用,使得河湖水系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水系不尽完善,水城内涵尚显不足。为保持“江北水城、运河古都”湖泊河流水系生态系统健康,以及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促进水城和谐发展,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重视,并成为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管理目标,迫切需要对其进行研究,本文分析了聊城市河湖水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一、聊城市生态水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水体受到富营养化威胁、水质恶化,严重影响生态水系建设

城市水系是具有一定承载力的,水系的各种自然过程都有与之相适应的自然形式,由此决定了水系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生态敏感性,任何不当的开发利用都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如果过度开发,不当利用,大量排放废物,破坏了水系的各种自然形式,使城市水系的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力不堪重负,最终将导致城市生态系统的崩溃。

“有水皆污”是河道水体的生动写照。由于城乡生活污水量逐年加大,2010年全市年污水排放量达1.5亿t,处理水平较低,面源污染,加之湖水流动不畅,致使河、湖水质恶化,水体受到富营养化严重威胁。据市水文局基本控制站的水质监测分析,全市主要河道徒骇河、马颊河、漳卫运河的水质综合评价均为Ⅴ类或劣Ⅴ类,污染严重,其他主要支流也有不同程度的污染。

(二)河湖水系未能实现有效连通、水循环不畅、水源补给不足

聊城市河湖水源主要来源于黄河,除汛期有少量雨水汇入外,基本上无其他水源补充。因此东昌湖及城区其他水体受黄河丰枯情况和黄河水资源调配的影响比较大,水源补给不足,供水单一,水源存在“可用不可靠”的潜在威胁。

水体的连通性对水系的生态功能非常重要。古运河、东昌湖、徒骇河等历史上分属不同的水系,水系之间不连通。由于徒骇河、周公河水质较差,目前不具备和东昌湖、古运河连通的条件。东昌湖没有出水口,仅靠位于东昌湖西南湖区的电厂取水排出,流量较小,湖水流动性较差,流速缓慢,置换周期较长,湖泊自净能力较小,污染物环境容量不足。

(三)河湖水系生态系统退化,生态景观单一

湖泊为许多的水生有机物体提供了生存环境,并支持着周围地区的生物多样性。这些本土的种群较好地适宜于当地的环境,与其它水生生命和谐相处。东昌湖地处暖温带的南部,自然生态环境较优越,生物资源颇为丰富,但由于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人类对生物资源高度开发利用,环境污染的加剧,大部分湖岸硬化等原因,生物生存的生境支离破碎,致使地带性植被破坏,天然植被零星分布,生物多样性丧失,湖泊生态系统退化,生态景观单一。

(四)河湖水系缺乏生态环境预警预报技术

河湖水系在聊城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目前仍然没有建设自动监测系统,无法提供实时高效数据。因此,较难科学评价湖泊水生态环境,不能提出科学合理的修复和改善技术方法,也不能对湖泊富营养化的发展发生进行预警预报,也没有相应的应急预案。

(五)管理、治理权责不清,河湖水系各自为政

目前聊城市河湖水系归不同部门管理,水利部门管理徒骇河及其主要支流,建设部门管理城区内的排水,环保部门管理水污染,江北水城集团管理东昌湖和古运河,但是供水归水利局负责;由于城市河湖水系是一系统工程,目前的条块分割管理,不利于江北水城建设。

综上,聊城市水系受到水量、水质等方面的多重威胁,水系不尽完善,水城内涵不足,严重影响着生态水系向高质量、高品位发展。

二、生态水系建设思路

紧紧围绕建设卓越秀美的“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生态聊城”城市定位,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合理开发河、湖、库水资源,努力构筑生态水系格局,实现人水和谐,构建生态聊城,按照以河流、湖库、湿地和地下水生态修复为核心,构建维持基流为重点,以景观为载体的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保障体系,促进江北水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水系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人与水土资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影响城市水系的关键因素。因此,主要采取水质改善、以绿带水和维持保护等模式,适当河段采取其他模式进行生态修复。因此,紧紧围绕“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的城市定位,充分利用现状条件,提出了如下对策与建议,促进江北水城的健康发展。

(一)实现水系连通,合理配置水源

作为资源性缺水城市,只有通过引进客水(黄河水或长江水),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水系的水源需求。当前主要在龙湾处补水入东昌湖,引水线路单一,未能有效增加东昌湖水体的流动性。建议启用古运河利民路的补水口,科学调度,使湖水流动起来,实现东昌湖水体的高效置换,从而保持水质的稳定。同时,在水资源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加大引水量和出水量,加快水体的流动性,改善东昌湖水体的水动力学特征,以利于水质的优化。

利用位山、彭楼、郭口、陶城铺灌区等引黄灌区输水渠道,徒骇河、马颊河及其主要支流,通过水系连通工程,建立丰枯相济、余缺互补的水网,利用排涝河道进行蓄水,充分、科学利用雨洪水资源。

(二)生态水系治理工程建设

1、完善东昌湖等湖滨防护带和绿化建设。东昌湖西侧由于修建了湖西带状公园,绿化措施做的比较好,但是其他湖区段,特别是东南湖区基本还处于未治理状态,应当尽快完善整个湖区的规划治理。重点加强东昌湖湖滨防护带的建设,利用草本和灌木植物绿化大堤。

2、加快实施徒骇河城区段开发工程。徒骇河城区段是江北水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聊城市“两城一河”重点开发建设项目,坚持以人为本,立足于水环境与改善人居环境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在两岸滩地建设亲水平台、草坪公园等众多公共娱乐场所和服务设施,可极大改善了群众的生活居住环境,市民在休闲、娱乐中不仅充分领略了生态所带来的自然和谐之美。

3、对河道进行生态治理。严格保护现有河道,逐步恢复历史河道,合理开挖新河道。郊区和近郊区河道要尽量保持自然状态,不要渠化,要强调生态建设; 城区河道要体现城市特点、城市历史、城市文化和以人为本、改善人居环境。整治城区河道水系,构筑贯通的绿色走廊。

4、恢复水生植被。为了防止城区水系富营养化进一步加剧,建议在河湖水系内修复、种植各种水生高等植物,如蒲、苇、马蹄莲等,沿徒骇河三干渠上游、小运河聊城段上游及周公河上游选择合适的滩涂荒地规划建立规模适当、数量不一的人工湿地综合治污点,在不影响行洪的前提下,修建溢流坝,以保证低水位情况下污水自流进入滩涂地带人工湿地经过沉淀、植物吸收及分解,对增强水体的自净和抗污能力、美化环境都起到很好的作用。

重点抓好徒骇河东昌府区、莘县段水生态修复工程、马颊河风景区水生态修复工程、四新河流域生态修复工程、谭庄水库省略节能环保风景区建设。

(三)截污导流及污水处理工程,保障水质安全

采取截污、治污、雨污分流,加大对河流、湖泊、水库周围排污企业的关、停、并、转、迁治理力度,提高工业和生活污水处理能力,从源头上控制水体污染。加快区域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污水处理不但能有效地控制污染,而且处理后的污水还能再作为农灌、景观用水,增加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这对于水资源短缺的聊城市尤为重要。

综上,江北水城是聊城市巨大的财富,依据全市河湖水系环境承载能力,遵循河湖水系自然循环功能,按照经济社会规律和生态环境规律,在保证河湖水系系统功能完整性前提下,不断适应环境变化,实现生态水系建设,维持河湖水系的生命功能。

篇14

【关键词】湿地保护 调查与建议

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它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在蓄洪防旱、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方面有其它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也被誉为“鸟的乐园”和“物种基因库”。通过调研,进一步了解了当前我市湿地保护工作的基本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对下一步做好我市湿地保护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一、菏泽市湿地资源现状

我市是山东省湿地资源最丰富的市之一,据2012年菏泽市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全市湿地面积79968.14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6.53%。其中河流湿地类面积66951.85公顷,占全市湿地面积的83.72%;湖泊湿地类面积11.41公顷,占全市湿地面积的0.01%;沼泽湿地类面积173公顷,占全市湿地面积的0.22%;人工湿地类面积12831.88公顷,占全市湿地面积的16.05%。由于我市湿地环境典型独特,滩涂广阔,生态系统复杂多样,成为众多野生动植物的生长栖息之地,尤其是珍稀濒危水鸟的重要越冬、繁殖、迁徙和停留地。据调查,全市共有鸟类200余种,分属17目、41科,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3种,二级保护动物19种,省重点保护鸟类22种;兽类动物有19种,两栖类动物8种,爬行类动物10种。全市有湿地植物有69科227种,其中湿地野生植物有6种、湿地栽培植物有3种,分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

二、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建设情况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湿地资源保护工作,把湿地保护摆在生态菏泽建设的突出位置,提出强化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生态修复,修复黄河故道,加快赵王河等湿地开发。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湿地保护与恢复,加快湿地公园建设力度,对全市湿地资源实施抢救性保护。截至目前,全市已拥有湿地公园6处,其中国家级3处、省级3处,分别是东明黄河国家湿地公园、曹县黄河故道国家湿地公园、单县浮龙湖国家湿地公园、东明县庄子湖省级湿地公园、菏泽牡丹区万福河省级湿地公园和单县东舜河省级湿地公园。已经完成的湿地保护恢复项目1个,即单县黄河故道湿地保护与恢复示范项目;已获省发改委立项的湿地保护恢复项目1个,即单县黄河故道浮龙湖湿地恢复与综合治理工程。通过有效保护,湿地面积减少和功能退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湿地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得到了充分发挥。我市湿地保护事业呈现出不断加强的态势,不仅维护了重要湿地的生态功能,促进了全市的生态文明建设,而且也为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当前湿地保护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多年的湿地保护和建设,我市湿地生态系统在一定范围得到了恢复,湿地的各项功能和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修复和提高,有效地保护了湿地境内的野生动植物和生物多样性,为生态菏泽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由于人口剧增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双重压力,我市湿地保护的形势仍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

(1)掠夺性围垦造成湿地面积减少。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开发建设用地需求增大,有的地方对湿地作为一种独特生态系统在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缺乏全面认识,只顾短期经济利益,进行围垦造地,导致湿地被侵占甚至转为建设用地。

(2)保护宣传教育有待加强。湿地保护管理是一项新兴事业,目前全社会还普遍缺乏湿地保护意识,对湿地的价值和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虽然开展了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宣传,但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宣传、教育工作仍滞后于经济发展和资源保护形势的要求,宣传教育工作的力度、深度和广度都不够。因此,宣传普及湿地知识,提高全民的湿地保护意识,仍是今后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3)缺乏湿地管理协调机制。湿地保护管理、开发利用牵涉面广、部门多,是一项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性工作。但由于许多历史原因,至今尚未形成良好的协调机制。长期以来,不同部门因在湿地保护、利用和管理方面的目标不同,利益不同,各自为政,各行其事,矛盾突出,影响了湿地的科学、有效的管理。目前,我市尚未建立湿地保护管理与开发利用统一的协调组织与机构,难以形成联合行动、分工协作的保护管理机制。

(4)湿地不同程度地受到威胁。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工业污水的大量排放,有许多湿地失去了应有的价值,湿地环境污染不仅使水质变坏,而且环境污染对湿地的威胁正随着经济的发展而迅速增大。污染湿地的因子主要包括大量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以及农药、化肥的面源污染等。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化学产品,影响到河流的水体质量,给湿地资源带来了严重的污染。我市河流、坑塘普遍受:到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污染,水体已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菏泽市赵王河公园、环城公园等因水质富营养化严重,导致蕨类水草及浮游生物泛滥成灾,严重影响了城市景观。

(5)保护和建设资金短缺。湿地保护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具有超前性、渐进性的特征,投入要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既要有阶段性投资,又要有长期的渐进性投入,还要有大手笔的重点项目投资。近年来,虽然国家重视湿地保护的建设和发展,但由于我市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投入湿地保护的基础设施经费和管理经费都很少,所以无法满足管理工作的需要,使得湿地保护和管理工作举步维坚,湿地的监管职能和监管能力下降,不能保证工作的正常开展,已批复的湿地恢复和湿地公园项目建设难以实施。湿地保护和开发的经费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湿地保护和利用的瓶颈。

四、加强湿地保护工作的建议

保护好湿地是生态菏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立足于市情和湿地保护工作现状,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目标,按照积极保护、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加大湿地建设力度,加快建立有效的湿地保护管理机制,全面促进我市湿地持续、健康发展。

(1)提高全社会的湿地保护意识。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渠道,开展形式多样和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如科普讲座、制作专题片、环保志愿者等活动,广泛宣传保护湿地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提高全民的湿地保护意识。从科学的角度、用科学的方法,让人们了解和认识湿地与人类的关系,特别要加大警示宣传的力度,使湿地保护成为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形成全社会支持湿地保护事业的良好氛围。

(2)开展湿地保护恢复和湿地公园建设。科学编制湿地资源保护和建设利用规划,加快推进湿地恢复和重建工作。要依照我市湿地保护工作的总体布局,统盘考虑、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对全市典型独特的湿地类型区和生态敏感区、脆弱区,要抢救性建立一批自然保护区或保护小区,扩大湿地保护面积,使其自然恢复其生态功能。对生态退化和损失严重的区域,建立保护小区或湿地公园,通过生态技术或生态工程措施对退化或消失的湿地进行修复和重建,恢复湿地受干扰前的结构和功能。要加大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的建设力度,推进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和黄河故道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科学划定重点生态功能区,合理确定受保护范围。

2月3日,山东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意见》(菏政办字正〔2015〕14号),确定“省里自2015年起,将湿地资源动态变化考核纳入各级政府科学发展政绩考核范围。”根据全省湿地保护总体布局,我市共有23处湿地列入省级重点湿地保护工程,今后将采取抢救性保护、修复与治理、污染控制等人工适度干预措施进行重点保护。这23处湿地包括10处湿地保护工程、3处湿地恢复工程和10处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10处湿地保护工程包括1处湿地自然保护区和9处湿地公园。1处湿地自然保护区即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9处湿地公园包括:万福河省级湿地公园、鄄城雷泽湖湿地公园、东明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庄子湖省级湿地公园、单县黄河故道湿地自然保护区、浮龙湖国家湿地公园、东舜河省级湿地公园、曹县黄河故道国家湿地公园、定陶县菏曹运河湿地公园。10处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工程包括:牡丹区赵王河、安兴河、沙土镇生态湿地,定陶县新河湿地,单县东沟河湿地,成武县文亭湖北区,巨野县老洙水河湿地,郓城县宋金河湿地,东明县五里河湿地,曹县四季河湿地。

对已批准建设的6处国家和省级湿地公园,要按照建设规划进行实施。力争2020年以前,再新建一批省级或国家级湿地公园。同时,以湿地保护区和湿地公园为基础,建立湿地资源及其生态功能效益监测网络,健全完善由相关利益方共同参与的监控机制和功能评价体系,全面提升对全市湿地进行持续测定和调控的能力。

(3)加强湿地资源环境综合整治。加大重要湿地内的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力度;加强生态公益林和水源涵养林建设管理,减轻河湖淤积;对部分淤积的河流、湖泊进行清淤;加强对保护区周围污染源的类型、数量、范围、排污途径、总量等数据调查,有计划地治理已受污染的河流、湖泊,对排污超标的单位予以处罚并限令整改,对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单位,坚决实行并、停、转、迁。应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自然湿地的监管,坚决依法制止、打击各种破坏湿地的违法行为,确保湿地保护工作科学、健康、顺利开展,尽快扭转湿地面积不断减少和生态环境破坏的局面。

(4)多渠道筹措湿地保护资金。湿地保护是公益性事业,国家和省应加大对湿地保护的投入,各级政府要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结合本地条件,出台湿地补偿和扶持政策,在经费上给予保障。同时,还要多方筹措湿地建设资金,拓宽融资渠道,争取合作项目,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湿地保护建设。要按照“谁保护、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和个人积极投资湿地保护。要将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引入股份制、合作制、民营制等多种形式的融资渠道;全面推动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社会化进程,争取社会各方共同参与。

(5)强化组织协调。林业部门是湿地保护的职能部门,但湿地保护管理还涉及发改、财政、水利、环保、城建、旅游等多个部门,需建立“综合协调、分部门实施”的管理体制,通过定期召开湿地保护协作会议,及时研究解决湿地建设和保护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各级政府要做好组织协调,充分发挥各部门优势,形成齐抓共管的湿地保护互动机制。要建立湿地管理档案,对每一块湿地明确管理部门和单位,明确执法主体,同时建全完善考核奖惩机制,增强管理部门和单位责任感和积极性。

总之,通过加大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建设和管理等措施,力争到2020年,使我市90%的重要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基本形成自然湿地保护网络体系;通过对我市重要区域湿地的恢复示范工程,使这些湿地的自然湿地面积萎缩和功能退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同时,较大程度地提高我市湿地资源监测、管理、科研、宣教和合理利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温亚利.城市湿地理论初探[M].中国林业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