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法律意识与法律文化范文

法律意识与法律文化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1 17:27:3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法律意识与法律文化,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法律意识与法律文化

篇1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政府出于修改不平等条约和促进社会近代化的双重目的,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模仿法德等西方国家制定了宪法、民法、商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等一系列法典,从而在立法上完全抛弃了以继受而来的中国律令和日本封建武士统治习惯混合而成的传统法律制度,建立起完全西化的法律体系。1这些从西方继受而来的法典规模庞大,内容细密周到,吸收了当时西方法律中先进的原则规定,“使人们读到这些法典之后,就会感到当时的日本已与最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无异”,“即使用今天的眼光来看,也不得不为起草者聪明的头脑和丰富的学识而感叹。”2因此,有人将明治时期西洋化的法典体系称为“与鹿鸣馆3一样,是文明开化的日本的装饰,是后进国日本的装饰”。4一些日本和西方学者还认为日本通过继受西方法建立近代法律体系是法律继受方面的成功范例,有的西方学者甚至认为日本法就是远东的德国法。

然而,法律是在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环境中形成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规范。人们之所以可以把世界各国的法律制度分为普通法系、大陆法系、伊斯兰法系、远东法系等,正是由于各自的法律文化背景不同,各种法律制度在其根本部分表现出不同于其他的明显特征。如果进一步将包括法律制度在内的社会规范视为一种文化现象,那么,以简单借用引进的方式,急功近利地把某种法律制度移植到文化风俗完全不同的地域,则不能不承认是十分困难和非常复杂的。这里特别重要的是,长期形成的法律文化(法律观念)深深沉淀在人们的意识深处,它的变化并不会单纯地与法典的变化同步实现,即使法典继受相对容易,不同质的法律文化的继受则非常困难。日本自明治时期继受西方法律后一百多年的发展情况,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从本质上来说,日本是一个东方国家,其传统文化属于东方文化体系,渊源主要是原始固有文化、中国文化和印度佛教文化。在传统法律文化中,无论是从中国直接引进的儒、道、法家学说,还是通过中国间接继承的佛教学说都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这些继受而来的思想经过长期传播,逐渐与日本的原始文化相融合,形成了既保持东方本色又带有日本特点的传统法律文化。一般认为这种传统的法律文化(法律观念)与西方国家“重视法治主义、赞美法、尊重、信任法律家和通过裁判来解决纠纷相比,具有重视德、礼的支配,对法律家不信任,通过调解来解决纠纷”5但大木本人并不赞成此种观点。的特点。因此,对于继受而来的西方法律制度来说,日本的传统法律文化在内与外、公与私等方面都有质的差异,这种差异又必然导致传统的法律文化与继受法带来的西方法律文化发生冲突,这种冲突有时会表现得十分激烈和明显。事实上,早在日本继受西洋法的初期,代表传统法律文化的民法典实施延期派就曾以“新法典破坏伦常”为口号,用传统的德义主义对抗西洋法中的权利中心主义,两种观念激烈斗争的结果,使民法典中保留了以封建传统为基础的家庭法。6从明治维新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的传统法律观念也一直顽固地与西方传来的法律观念相对抗,并成为军国主义分子实行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通过对法西斯军国主义的反省,人们开始意识到尽管通过继受,建立起外观完全西洋化的近代法律体系,但是如果剥去外壳,里面到处又都显露出日本所固有的东西,日本所谓的近代法并没有发挥出其母体西洋法在西方社会所发挥出的功能。日本著名法社会学家川岛武宜在战败投降后的第二年发表了《日本社会的家族构成》一文,提出虽然日本的家族制度由封建武士的(儒教的)家族基本原理和庶民的家族基本原理这两种不同的原理构成,但它们都是以损害个人对自己的行动自主进行判断、决定为主要特点。由于这种家族关系导致权威与恭顺以及协同体的观念,所以它的存在必然会导致非近代的,即非民主的社会关系,它至今仍强烈阻碍着日本社会的民主化,从而第一次将传统法律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问题提到重要位置。此后,川岛武宜又在1967年出版的《日本人的法意识》一书中对这一观点作出进一步发挥,他从日本的传统法律观念出发,认为日本人在传统上就缺乏权利观念,日本的传统规范意识并非西洋的权利本位,而是义务本位,另外再加上日本语所固有的语言习惯,法律规定的内容和规范性都是不明确的,在日本传统的法律观念中权利义务似有似无,而且人们在主观上并不希望将其明确化。7

日本人的这种权利义务观念以及由此而派生出来的其他一些传统法律观念根深蒂固,支配着一般民众的思想意识,因此,这就使通过继受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法典建立的近代法律体系与现实的民众生活之间出现了很大的距离。也就是说,在近现代的日本社会,虽然通过引进继受建立起“近代化”的法律体系,但除去西洋化的通过国家权力制定的文字上的法律之外,还存在着受到“前近代”法律观念所支配的现实生活中的社会规范,即所谓“活的法”。这种文字上的法与人们观念中的“活的法”同时并存,形成了近现代日本法的双层结构。尤为重要的是,除法律专家外,普通人的观念仍受“活的法”的主宰,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遵循的并不完全是文字上的法律,如果不了解受到传统法律观念影响的“活的法”,就很难对现代日本法有一个深刻理解。

二、现代日本的“前近代法律意识

现代日本社会所存在的“活的法”,也被称为前近代的法律意识的表现。继川岛武宜之后,许多日本学者及西方的一些学者都对这一问题作过专门探讨,虽然每个学者的观点未必一致,但现代日本在彻底继受西方法律之后仍然存在着与西方法律观念完全不同的法律观念这一点是不容怀疑的。这种传统的法律意识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得非常明显,这里暂且不对所谓的前近代法律意识作出任何价值评判,仅将其主要内容归纳如下。

(一)权利观

欧洲自文艺复兴以后,人们逐渐注意到个人的存在,以往完全淹没于团体之中的个人开始意识到其无论对国家还是对其他个人来说都是自由、自主、平等、独立的人格者。国家和社会的各种制度也开始转向注重个人,从各方面解除对个人的束缚,并以个人为中心来考虑各方面的事物。特别是18世纪末法国的《人权宣言》提出个人的财产所有权神圣不可侵犯以及罪刑法定主义等原则后,其影响遍及欧美各国,尊重个人的生命、身体、名誉及财产成为法律的根本出发点。

而日本的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显著不同。在传统上,日本人处理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时主要强调群体,强调个人对群体的归属。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日本的传统文化首先把人作为更广阔体系中的一个局部来认识,把人看成是群体中的一个人而不是单独的个体。群体是现实存在,也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绵长链条在现在这一点上的表现形态,而个体只是这根链条上的一个环节。因此,群体具有崇高意义,是高于个体的存在,而个体只是群体中一个很小的元素,必须属于群体。第二,日本传统文化还强调体系,重视体系中的纵向关系,讲究体系中的“秩序”和“序列”。认为体系中的纵向关系是促使体系保持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个体只能在群体中占有相应的位置,与群体中的其他个体结成序列关系,上下尊卑,历历分明。尤其是日本文化接受儒家学说的影响,特别强调“名分”,更加突出了个体纵式序列关系的重要意义,以此作为保持群体和谐统一的重要原则。8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个人的存在必须依赖于群体,个人的行为必须符合群体的要求。日本传统文化的这种特点自然要表现在传统法律文化上。明治维新前的法律制度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表现出浓厚的团体主义色彩,村、部落以及家族等团体浮现在法律制度的表面,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并非考虑的中心。由于这种法律文化在纵向上信奉权威,采取恭顺的态度,在横向关系上采取友好亲密的协同体关系,结果是个人淹没于集团之中,不能成为西洋法中独立自由的主体。因此,明治维新前的日本语中甚至没有权利一词,德川幕府时代末期的兰学家们在翻译相当于今天的权利一词的荷兰语“regt”时,就曾为找不到合适的日本语而绞尽脑汁。

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在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世界史上少见的急剧变化,通过两次继受建立起来的近代法体系中也吸收了西方法律中的权利义务原则。但是,由于西方法律中的权利义务原则与上述日本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权威、恭顺、协同体的关系相矛盾,而传统的法律观念又一直在支配着日本人的法律行为,因此,日本人在社会生活中处理权利义务关系时,首先考虑的是传统的行为规范,所遵循的并非作为法律继受对象的西方法律中的原则。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普通民众身上,在立法上也不无痕迹。

川岛武宜曾就道路交通规则对日美两国的权利观念作过生动的对比,结论是与美国人相比,现代生活中的日本人仍然缺乏权利观念,注重义务观念。例如,在美国的道路上经常可以看到写有“Yield Right of Way”或“Yield”等字样的交通标志,意为给有优先通行权的车辆让路。即在由支线开往干线的车辆与干线上行驶的车辆相遇时,干线上的车辆对支线上的车辆来说,有优先通行的权利,车辆之间存在权利关系。而日本则不存在这种权利观念。日本的交通道路法规在规定车辆间的优先顺序时则规定“不得妨碍该车辆的行进”。9这里涉及的问题是相同的,目的也是同样的,但不同的是美日两国在处理相同的问题时,一个首先考虑的是权利,即法律的出发点是保障权利的实现;而另一个首先考虑的则是义务,法律的出发点在于强制承担义务。这种文字上的差异不仅表现在形式上,而且反映出日本人没有从权利出发考虑问题的习惯。如果说前者是权利本位,后者就是义务本位。这种倾向反映在立法上的同时,也体现在法院的审判实践中。如果在从支线开出的车辆虽然看到干线上开来的车辆却仍然开上干线,结果发生碰撞事故时,法院仍会认定干线上的车辆因没有减速作好随时停车的准备而有过失。

另外,在处理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关系上日本人缺乏权利意识的情况也表现得非常明显。例如在债务到期时,债权人一般不会依照法律毫不留情地要求债务人偿还所有借贷的财物,债务人也不急于归还借贷的财物。因为在债权人看来不留情面地要求债务人偿还债务违背义理人情,将会受到社会上的责难,而债务人也理所当然地认为债权人不会也不应该急于强迫自己归还。无论是债权人、债务人,还是第三者,此时首先考虑的都不是法律规定中的权利义务关系,而是深深扎根在头脑中的传统的观念。

(二)契约观

遵守契约是人类社会普遍适用的规范。在欧美国家,社会契约论得到广泛承认,把契约作为联系近代社会所有社会关系的最基本的形式。这种契约观认为自由的权利主体相互之间合意成立时,该合意在契约当事人之间具有与法律相同的约束力,并且对违约者还要进行法律上的惩罚。日本在继受西方法律的同时也继受了作为欧洲契约法中心的“遵守合意原则”,在继受时也未曾受到家族法所遭受到的那种日本传统文化的激烈反对。10从日本继受而来的法律制度本身来看,有关契约的规定非常详细,而且理论细密,与西方国家的契约法相比,没有任何区别。从日本继受西方法的时候起,法学著作在论述契约时也都以西方的契约观作为理论基础。而另一方面,几乎所有的法学家在谈到契约时又都感到日本的契约制度与欧美的契约制度在社会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并不一致。11与西方人重视契约,将契约作为一个普遍适用的规范相比,日本人对自己签订的契约极不关心,从契约成立之初就采取甚为暧昧的态度,既没有明确的意识又不太考虑契约将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总的来看,日本人对待契约的态度仍然受到传统文化中“以人类自然的情爱或慈爱的感情(人情)为基础而形成的行为规范”,12即所谓的义理人情13所支配。这种义理人情对日本人的影响十分巨大,“即使在今天,不知道或很少使用义理一词的年轻人,也不能摆脱义理观念的影响。他们的行为似乎与上一代非常不同,但在根本上,所有日本人的行为仍然受着义理理念的影响。”14这种日本传统文化中的义理人情与西方近代契约所要求的权利义务明确化背道而驰,因此,根据义理人情形成的日本人的契约观与西方国家的契约观之间不能不产生巨大的差异,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待契约的态度

从日本的传统观念出发,日本人认为契约与其说是严格的权利义务关系,不如说是个人之间友好的基于信义的依赖关系。当事人之间不是对立关系而是协作关系。因此,建立协作体式的人际关系比讨论推敲契约的文字条款更为重要。他们通常把谈判契约的时间和精力放到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上,如招待对方吃饭,请打高尔夫球等。

(2)对待契约的内容

欧美人希望预防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而日本人则认为未来本来就是不明确的,人们不可能会预见到将来所要发生的一切。因此,为不可预见的将来作准备不是明智之举,他们希望契约是柔性的,以便可以适应新的情况。

为了预防发生纠纷,欧美人的观点是契约中不能使用可能带来解释问题的不明确的文字,必须注意契约不留缺欠;而日本人则认为详细制作契约书,明确规定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是不信任对方的表现。他们认为当事人之间一旦建立起友好关系就会很少发生纠纷,即使发生纠纷也会通过双方之间的协作信义精神得到圆满解决。因此,日本人的契约书在末尾经常可以发现一项善意条款或圆满解决条款。如“如果签约双方就本契约的权利义务发生争议,签约双方必须善意地共同讨论争议的问题”,或“如果发生纠纷,契约当事人要根据信义和诚实的精神真诚对话,以实现公平合理的解决。”15

(3)对待契约的形式

由于日本人重视信义而不重视契约的文字条款,所以日本人将写就的契约书只作为样本或例示来对待。与喜欢在契约书中写上许多长条条款的欧美人相比,日本人的契约书一般都很简短,仅包含极少的条款。

(4)对待契约的履行效果

日本人不仅喜欢对自己的义务作柔软的适用,而且对对方也是如此。如果一旦发生纠纷,双方当事人总是尽最大努力使纠纷得以在严格适用国家法律的法院之外去解决,一方当事人很少起诉另一方当事人,除非他决心彻底断绝与对方的社会关系。16

显然,日本人的这种契约观与日本近代法中所规定的契约原则差异甚大,由于这种契约观决定了日本人对待契约的态度,致使一些日本企业在刚开始对外贸易时曾因对契约的忽视而蒙受巨大损失。即使在今天,日本人虽然注意了国际契约的文字条款,但对国内契约的态度依然如故。一些公司企业的法律事务部门经常与营业(经营)部门因契约问题发生争吵,法律工作者们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制作的契约总会受到营业(经营)部门的指责,营业(经营)部门认为法律工作者不了解经营实务,他们起草的契约将使客户感到反感,破坏双方的信任关系,而最后总是营业(经营)部门的意见得到决策者的支持和认可。17

(三)法律观

一般认为与西方国家将法律看做公平与正义的象征不同,远东国家的传统法律观念把法视为陶冶“蛮民”的工具,一提到法总是会联想到监狱,联想到严酷,认为普通民众不应与之发生任何联系。日本自从八世纪继受中国“出礼入刑”的法律观念以后,这种传统的法律观念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日本人,他们对法律抱有一种反感,轻视法律的作用。明治时期的著名人物幸德秋水就曾直言不讳地指出,“我们根本不喜欢法律,我们希望有朝一日法律都成为毫无必要”,18形象、坦率地表明了日本人对待法律的态度。

这种对待法律的态度,使日本人认为上法庭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另外再加上日本人性格中不喜欢黑白分明的因素以及头脑中义理人情观念的作用,在日本人的观念中就形成了在发生纠纷的场合,如果提起诉讼,将纠纷提交法院解决,这将是向对方当事人的公开挑衅,将严重破坏当事人之间友好的关系或“协同体”关系的观念。因此,在西方国家理所当然应该提出诉讼的场合,日本人也会尽量避免提出诉讼,因为如提出诉讼就会被认为“喜欢打杖”,是“怪人”或“诉讼狂”等,从而失去人们的好感。川岛武宜50年代末期在东京京都农村调查时就曾遇到一户人家,村中人都不愿意与之交往,谁家的女儿都不嫁给该户,其原因仅仅在于该户的先辈曾因土地边界问题提出过民事诉讼。

轻视法律的作用在环境诉讼的问题上表现得也非常明显。例如日本著名的水俣病案件尽管影响很大,受害人较多,但人们在解决这个问题时首先考虑的并不是法律,而是希望通过有权威的第三者来调解。这个第三者以往是传统区域内的德高望重者,现代则发展为作为行政首长的市长、县知事或国务大臣。当然,当这种调解不能满足当事人的要求时,最后也会把问题拿到法院去解决。但这一解决问题的思路已充分表现出日本人重视权威与恭顺,轻视和厌恶法律的倾向。另外,即使是通过法院分明黑白后,案件的处理也并未结束。法院判决后双方当事人还要进行直接交涉,按日本式的方式最终解决问题。如公害诉讼判决后,必然要进行直接交涉,使有责任的一方拿出判决以上数额的钱款,设立基金,改造土壤等,以满足义理人情的要求。这说明经审判确定“黑白”后,权利义务并没有完全确立,法律并没有最终解决问题。

轻视法律作用的倾向在整个诉讼案件的数量和律师的数量上也可以得到间接证明。根据田中英夫70年代的调查,1972年日本民事诉讼案件约为37万件,如果按人口比例比较,英国是日本的14倍,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是1452倍,马萨诸塞州是20倍,新泽西州是11倍。1973年日本的律师为9921名,从律师和人口的比例来看,日本每10865人有1名律师,而美国为587人(1970年),英国为1738人(1971),西德为2697人(1970),法国为6037人。19从这里可以看出法律和法律工作者在各自社会中所起的作用的不同,也间接反映出各自社会中人们对待法律态度的差异。有的学者认为单纯从诉讼件数或律师数量上比较说明不了问题,因为在日本除了通过审判解决的纠纷外,还有许多纠纷是通过其他方法解决的。20但笔者认为日本与西方国家在诉讼件数和律师人数上的差异至少表明了日本人宁愿以其他方法,而不愿通过法院判决的方式来解决纠纷的观念,在这一点上正表现出日本人与西方人在对待法律态度上的不同。

篇2

关键词:希腊遗产保护;法律与实践;尊重;严谨;展示

Abstract: On th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laws like the 38 Provisions on Cultural Relic Protection promulgated and enacted by Greece in 2002, together with the brilliant Greek culture,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to and comparison of the Acropolis of Athens protection, the new Acropolis and the national archeology museum and through reference analysis, this paper emphasizes the realistic meaning of respecting cultural context, enforcing laws strictly, making preferential policies, educational demonstration and so on.

Key words: Greek heritage protection;law and practice;respect;preciseness;demonstration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09)10-39(5)

作者简介:方竟成中国城科会常务理事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金华市文物局局长

希腊的神话、建筑物、雕像、山门、帕提农和船坞,构成了作为西方文明发源地历史和文化的灿烂。希腊现有国家记录在册的遗址及建筑40万处,世界文化遗产16处。恩格斯曾有名言:“希腊建筑如灿烂的、阳光照耀的白昼”。对希腊现存文物古迹的考察,关联到希腊现行文物古迹保护、政策、法律以及市民认同性的理解与思考,可以从希腊灿烂的文化深处,感触到他们对文化遗产尊重、严谨、展示和活态方面的一些理性和规律,从中得到启示。

一、尊重与慎重

1933年8月,在希腊雅典会议上制定的《雅典》,是近现代第一份关于城市规划的纲领性文件,提出城市要与周围影响地区成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规划理念。同时,也是第一次单列“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地区”章节,明确“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均应妥为保存,不可加以破坏”,“代表某一时期的建筑物,可引起普遍兴趣,可以教育人民”。

1934―1935年,雅典政府曾邀请德国著名土木工程师编制了都市计划,规范城市居住、工作、娱乐和交通四大功能,建立理性与秩序,不幸被战争中断和破坏。二战之后,尤其是1970年之后,希腊政府依据国际三大一个公约和本国的文物保护法律,不遗余力地保护历史城市、历史地段和历史建筑,取得了显著成效。

距今2800多年历史,建于海拔156.2米高的石灰岩绝壁之上的雅典卫城,以其最高点的世界文化遗产帕提农神庙而著称于世。至今雅典卫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仍然保持了它至高无上的建筑地位,仍然需要对它仰望。这得益于雅典在城市建设中一以贯之的建筑高度控制,当然初衷是更多地考虑其防震功能,但是,客观上起到了十分突出卫城文化遗产的最好效果。其次,卫城四周街巷基本保持了原有拥向卫城梯度渐高的地势,从而达到了簇拥卫城的地理形态。第三,卫城四周建筑在风格、色彩、体量上,均保持了雅典本地特色。贴近卫城的街道采用步行方式,禁止一般车辆通行,供游客游览使用的仅有一种无轨电动小火车,充满了童趣。这一切是希腊人尊重文化遗产最重要的范例。

1970年之后,希腊官方组织了由多位专家组成的古迹保护审核会,凡属古迹保护、古物鉴定的重大项目与事项,均需要由该审核会审议并通过。

2009年6月20日,正式开馆的新卫城博物馆,选址在卫城山丘南侧,距世界文化遗产帕提农神庙(Parthenon)的直线距离仅280米。这是一个非常大胆和创新的选址,不仅要与1874年建成的旧卫城博物馆协调,而且要面对现有的考古遗迹以及随时可能会发现的遗迹,又不可忽视雅典的现代性、可能蜂拥而至的游客和博物馆的特色。

希腊人对此持慎之又慎的态度。建与不建,建在何处,风格规模,规划设计等,从1976年开始,先后历经了30年。1989年,曾有意大利、罗马的两位建筑师通过竞赛获设计权,但动工开挖后发现敏感的古迹可能损伤,为此,在1999年宣告终止计划。2001年,纽约建筑师Bernard Tschomi与希腊当地建筑师合作,以最底层“悬挂”在遗迹之上,并以强化玻璃“隔与不隔”,人们从上经过,可见脚下的古卫城遗存为创造性思路赢得了设计权。希腊政府于2003年定案。后来由于涉及25幢民居拆迁,户主状告到法院。法院最终判决后,2006年才正式动工。总投资13亿欧元,总面积是老馆10倍之多,约达2.5万平方米,展厅1.4万平方米,展出过去一个世纪以来希腊出土的文物,尤其是卫城出土的大理石雕像精华4000余件。新卫城博物馆成为和谐雅典与世界、历史与现代、保护与展示的亮点。

二、严格与严谨

希腊历代重视文物保护立法。1821年独立之后,国王曾邀请德国人前来成立古迹保护机构,编制古迹保护法律。1899年,希腊制定文物古迹所有权法律,确认希腊所管辖的土地、水下,挖掘所发现的古物,百分之百属于国家,不属于个人。1975年,立法通过《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法》,规定在重要古迹附近的建筑物,虽然名义上是私人的,但实质上属于社会,可用不能卖。严禁私下买卖,只能卖给国家。翻修方案须经文化遗产管理机构批准。

2002年,希腊颁布《文物法律38条》,这是一个全面规范希腊公民和相关部门文物保护行为的法律,希腊现行的文物保护管理,均以此法律为准绳。其中以1838年为鲜明界线,之前的所有古迹、雕塑、陶器、青铜器以及手稿、图片、古籍、技艺等均属于国家财产。属于祖传的,名义上可以属于私人,但需向文化遗产部门申报登记,属于新出土、出水的,必须立即报告文化遗产管理部门,隐匿不报,甚至私下买卖要受到严厉制裁,与盗窃博物馆文物同罪,可判10年刑期。若将1838年之前文物私自出关,将与私运同罪。1838年之后的文物及资料,除与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相关之外,如作家、画家、音乐家的手稿等,法律则允许私人拥有和收藏,并允许在经文化遗产管理核准的古董店流通。

希腊社会和公民法律意识很强,严肃主动执法氛围良好。雅典、哈尼亚等城市古玩古董商店,并不像国内形成古玩城及古玩一条街,而是不规则散落在精品商业街之中,不起眼不张扬,所出售的古玩古董,可以说均在1838年之后,偶尔发现的少数中国瓷器、景泰蓝及漆器,均为同治之后制作。2005年,曾有一名加拿大学生在卫城游览拍照时拣起了一块遗址石头,被警察现场拘留,经多方斡旋才最终获释。这是轰动世界的希腊严格保护文物的事例。

希腊《文物法律38条》对文物修复也作了严格规定,提出了防止修复性破坏的深刻理念。一是对古迹和雕塑要保护,不能再受损害。二是如何找到最早的资料。三是要最精确恢复到原状,不能由工作人员的修复把原来的东西破坏掉。如果修补者将文物修补歪曲了原状,修补者负有刑事责任并负责赔偿。

为此,希腊古物工作者对古物的修复极为严谨审慎,所见的卫城帕提农神殿和科诺索斯王宫修复工程,已进行多年。从论证到设计,从用材到施工,丝毫没有赶时间的感觉,基本也不封闭施工,游人照样可以在附近游览。国家考古博物馆对修复文物设专门处室,曾对1.4万件古物进行整理修复,每件古物修复前都要先画设计图。希腊文物修复另一深刻印象是修复与被修复主体之间,可识别性十分鲜明,不进行任何的人为做旧。所见麦锡尼古城内疑为杀死出征十年国王丈夫阿加门斯的妖后克吕泰・涅斯特拉之墓的墓壁修复,采用不加修饰的砖石与水泥,与原石产生了强烈对比,体现一种完全的真实。对德尔斐阿波罗神殿的公元前490年巨大雕像修复,修与不修取舍极为严谨,主要是对基础部分进行镶补,以确保多立克柱耸立起来,而对多立克柱身和柱头的历史沧桑,保持了一种残缺美。对基础部分大理石台阶,尽量使用原件,不得不修补部分做工极为精细,用材十分考究,但新老大理石色泽分辨一目了然。

三、优先与执著

希腊文化遗产保护实行一扩三优的政策。

一扩:将文化遗产概念扩大到包括所有存于希腊的物品,包括不可移动的古迹和遗址、可移动文物、非物质遗产(口头传统、神话、音乐、舞蹈、技巧和实践);保护的概念扩大到包括物质保存和保护、鉴定、研究、存档,以及文化遗产的社会学、美学研究和教育方面。总之用更加综合的视角来看待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从传统的古迹和考古遗址,延伸至较近代的建筑遗产。

三优先的政策,对我国现阶段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希腊政府文化遗产管理部门对古籍、考古和历史建筑保护管理职能优先,具有干预的特权。外交部、建筑部、发展部、内政部、宗教事务部、都市设计部、教育部、新闻和大众媒体部等各司其职,共同配合。文化遗产管理机构实行垂直设置,最高设在文化部,每个城市直至县、镇,都有相关单设机构或科室,还有国家文化遗产管理部门派出的专员。

对待在建设工程中发现古迹的处置,必须先听取文化遗产管理部门的意见。2001年,雅典修建穿越市中心的地铁,在宪法广场到莫西纳特斯基站几公里地段,发现古迹,经专家论证确认其重要性。之后改变机械施工为人工挖掘,结果投资剧增,工程因此推迟几年,直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之前才竣工通行。

希腊的港湾和古镇,如雅典爱琴海从市区至海神庙的连绵几十公里的沙滩,比雷埃夫斯基港湾,罗得岛古城港口,德尔裴古镇,古奥林匹克小镇、悬城麦泰奥拉包括建于14世纪、海拔613米悬崖绝壁之上的大麦泰奥拉修道院等6座修道院,均保持着大自然大文化大遗产的大原状和大风貌,珍稀之至。这与希腊长期以来实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职能优先是分不开的。

2.文化遗产保护经费一向在财政预算中处于优先。着力保护、保存希腊历史上有形或无形的文化遗产,和所有在希腊境内曾经或正在蓬勃发展的文化团体和传统。文化遗产一向能获得很高的拨款,并一直在寻找新的保护思路。财政部每年预算安排一大笔专款,用于文化遗产管理部门支付古迹保护和重大项目涉及的民居拆迁赔偿。

新卫城博物馆、国家考古博物馆、贝纳基博物馆、马其顿当代艺术中心等公共博物馆和艺术馆,保护古物及运行经费,除中央政府拨款保证之外,一些非营利基金会作为补充。

3.大力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尤其重视欧盟其他成员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举足轻重作用的文化交流。其中,希腊文化月和在国际著名博物馆举办的考古展览优先。

希腊政府多年来致力于追讨流失在外的古希腊文物,也予世人深刻警示。新卫城博物馆最顶层是四面玻璃的透明天井式的展厅。匠心在于将此层旋转23度角与帕提农神庙平行,在展出的神庙中楣、间壁、雕塑、战马大理石雕刻之中,刻意留出了一幅幅空缺。1801年,英国埃尔金勋爵曾野蛮砍下一些帕提农神庙众神雕塑,盗运至伦敦,现收藏于大英帝国博物馆。博物馆的专家神态严肃,告示这是那些雕塑应有的位置。已故希腊文化部长梅利那・迈尔库里,1982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上公开要求英国归还。现任总理曾于2008年3月29日再次催促英国归还。希腊政府和民间正在继续执著追讨。

四、教育与展示

对遗产的尊重、连续和传承,是希腊作为西方文明起源之地的最重要方面和特征。希腊人从小看着帕提农神殿长大,学历史、教历史、续历史的意识很强。《雅典》明确提出文物古迹具有教育功能。社会各个层面重视文物古迹的宣传教育,将希腊文化遗产编入教科书,使青少年从小认识和理解希腊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认识和理解传承文明对人类的重大意义。

在城镇中心广场、国际机场、地铁站、名人纪念馆、大街转弯处、大学入口处,到处可见神态恬静、生动的名人大理石雕像或建设中出土的文物,给人以历史、文化和个性,一种活生生的熏陶和教育。仅雅典就有3个地铁站将建设中出土的陶器等文物,嵌入进口处大理石墙,作为永久展示。笔者下榻于卫城南面的一家宾馆,地下一层自助餐厅周边发现卫城下城二处遗存,即予原状保护,加以玻璃屏墙展示,并设立希文说明牌,成为宾馆一景和特色。

希腊《文物法律38条》明确规定,古物属于所有市民共有。新发现的古迹、古物,要事事通过电视、报纸报道、宣传,相关部门不得隐瞒信息。从中可见希腊政府和社会,对文物宣传的力度。

希腊拥有众多博物馆,一般与古迹相辅相成,成为古迹展示的一个重要部分。所见新卫城、国家考古、迈锡尼、奥林匹亚、拜占庭、雅典、伊拉克里翁、圣托里尼红酒等博物馆均具有自己的个性与特征。

1.不张扬、不表面。最高的新卫城博物馆也只有三层,努力将其融入古迹氛围,而不是喧宾夺主。博物馆几乎找不到馆名,入口处也十分朴素。

2.形式从属内容。希腊各博物馆给人的最深印象是文物多、分量重,有来不及看的感觉。一进入新卫城博物馆是上坡状的前厅,两边高大的展柜尽是各式各样出土的陶器。在展陈形式上,基本还是传统的展柜、灯光加说明,但紧紧围绕着“怎样摆出来效果最有利表达古物历史”的主题。

3.人性化服务,力争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奥林匹亚博物馆入口处是一个覆盖绿色藤蔓木架结构通道,售票处一侧是一个精致大方的各种纪念品商店和一个富有特色的餐厅。新卫城博物馆在一层、二层均有一个约一百平方米的各类图书、大小纪念品商店。圣托里尼红酒博物馆,是1660―1950年作为酿造红酒的一处工业遗产,在厂房东面改成的一个个动漫式的多个场景中,工人、老板、掌柜,葡萄榨机、电灯、桌椅、酿制等栩栩如生,配有希、英、中文解说。其出口处是一个现代气息很浓的商场,安排了几排酒吧桌椅,免费提供三种经典红酒品尝。最后一种是售价21欧元的甜红酒,其味醇正甘洌,特别受欢迎,游客品尝后购买的很多。国家考古博物馆则专门设有教育培训处,负责导游讲解、图书资料、摄影服务、盲人帮扶、咖啡休闲厅管理,每年平均接待观众50万,同时组织针对中小学生的教育个性化展示讲解活动。

五、活态与自觉

希腊对文化遗产严格保护,倡导一种民族和市民的自觉,不仅仅是对物质层面的旧城、街区、建筑和文物的守护,而且是对原生态的传承和复原,对原生活方式的传承和继续。这样使希腊多元多样的文化在现代化节奏中得以保存。

千方百计使文化遗产处于活态,是希腊文化遗产现行做法的一大特色,鼓励私人举办博物馆,政府予以资助。鼓励私人将文物主动捐赠给博物馆。国家考古博物馆为褒奖自觉捐赠埃及文物的著名收藏家,设专厅展出,既凸现传统亮点,又使这些文物处于活态。

篇3

关键词:民族文化;创意;机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F59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1-0189-02

一、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的机理分析

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旅游产业的互动导致了两大产业的融合,融合的机理是:通过对各自产业价值链上的价值活动进行细分,识别出价值活动的优劣势,借助原创者的智慧和新的技术手段,以产业之间价值链渗透或延伸的方式,进入彼此的传统产业活动领域,再结合其内部价值活动对两大产业价值活动进行优化重组、整合及创新,最终优化整合而成涵盖有两大产业核心价值活动的新价值链,实现两大产业的融合化发展。“文化”和“创意”是创意产业的核心要素,决定着创意产业的发展。因此,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传统旅游产业发展(结构升级与可持续发展),本质上是文化和创意对旅游产业价值链的渗透、辐射和延伸,促使旅游产业价值链增值和增殖,其机理如下:

①丰富资源种类;改善资源组合;优化旅游品牌基础。②旅游产品层次化、系列化、高品位化。③加快要素流动;拓展客源市场。④增强旅游时尚;扩大游、购、娱的消费比重。⑤改善旅游消费模式;提高消费技能。⑥激发文化认同与民族文化自信。⑦增加客流量。⑧完善区域功能。

二、民族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现代产业发展模式的本质是结构主导型的发展,即以产业结构变动为核心的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是:用创意挖掘旅游资源,以资源开发促使产业结构升级;用创意创造旅游产品,以产品创新促使产业结构升级;用创意强化旅游营销,以市场拓展促使产业结构升级;用创意引领旅游消费,以消费促使产业结构升级,在这种新型的发展模式下,生态、经济、文化和社会得到可持续发展。

裂变效应:旅游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图

(一)用创意挖掘旅游资源――优化资源组合,重塑产业品牌基础

旅游产业是一种资源依托型的产业,尽管出现了网络旅游、虚拟空间旅游等新型的旅游形式,但它们仍是建立在或实或虚的旅游“资源”基础之上。

1.用创意挖掘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既包括对遗失于现实生活,但“存活”于典籍的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民族文化资源的抢救、整理、呈现,也包括对已经开发利用的民族文化资源做更深层文化价值的探索和研究。“挖掘”意味着民族文化的存真性,要在挖掘整理的基础上突出民族味、亲切度,筛选出核心文化价值,围绕核心价值开发出层次性、系列化和高品位的文化旅游产品,重塑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和产业品牌形象。

2.用创意挖掘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要针对民族文化的三个层次:物态文化、行为文化、心意文化,采取“大同小异”的挖掘开发方式。所谓“大同”是指对文化旅游资源的挖掘和开发要体现一个共同的主题,“小异”是指不同层次的民族文化,其表现形式要多样化。对物态文化,要侧重于借助可视文化载体“全方位”的“展示”;对行为文化,要侧重于其互动性价值的充分发挥,要精心选择与旅游者的互动方式;对心意文化,要强调 “氛围”的营造,侧重于旅游者心境体验的满足。

3.用创意挖掘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还包括对文化旅游资源的集成与创造性整合,达到优化旅游资源组合的目的。比如通过提取“优生单元”的集成方式来优化资源组合。

(二)用创意创造旅游产品――促使产业增值,增强核心竞争力

1.用创意创造民族文化旅游产品,要选准切入点,突出产品的层次性。如对民俗风情旅游资源可从多个切人点进行创意规划和开发:观览、参与体验、知识教化等。

2.用创意创造民族文化旅游产品,要提炼主题,突出产品的系列性。旅游体验主题是对旅游产品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组合所形成的内在的、统一的基调,既是旅游地核心理念的体现,也是旅游个性化的依托。旅游产品的主题越鲜明,就越有利于创意主体分层次、多视角地进行展示和设计,通过强化、充实、剪裁、协调、烘托等创意手法,使其内涵得到充分发挥,为旅游者创造出层次丰富而深刻的旅游体验。

3.用创意创造民族文化旅游产品,要丰富文化内涵,突出产品的高品位性。旅游产品品位的高低与旅游产品中的文化含量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创意将大量的符号与象征元素(如品牌等)运用在产品的生产与消费过程中,让产品成为文化意义的承载者。用创意创造旅游产品应体现出异地和异时的文化风格,独立的文化主题,突出旅游产品和旅游场景或旅游环境的文化性;要凸显创意旅游产品对文化旅游需求的多元“文化格次”的关怀与满足。

(三)用创意强化旅游营销――增加产品渠道,拓展客源市场

1.构筑产品竞争优势,用体验的思维创造旅游产品。“最好的广告是满意的顾客,最好的营销是旅游者的口碑”,旅游者的口碑来自于对旅游产品的体验。旅游体验不是自发的,而是由体验环境(即旅游产品)诱发的,因此,体验营销需要旅游企业从旅游产品与服务的生产者转变成为体验的策划者,要将旅游者感觉、感受、甚至思维等诉求于旅游产品的创造,构筑竞争优势。

2.选准旅游营销的载体和突破口,用发散的思维进行营销组合。旅游产业的综合性决定了旅游营销手法的广泛性,要选准旅游营销的突破口和载体,就必须运用发散性的思维,将所有有助于旅游营销的要素都纳入旅游营销的范围。此外,旅游产业具有交叉活性,在旅游产业与社会、经济、文化与自然等各方面的交叉点上,不断碰撞出灵感,形成新的营销创意,为旅游营销找到新的载体和突破口。

3.建立目标市场顾客的品牌忠诚,用弹性的思维运用营销策略。旅游市场需求与竞争态势变幻莫测,决定了旅游营销是建立在营销原理基础之上的弹性营销。针对不同的客源市场、不同的旅游人群、不同的产品体系,在营销主题、营销内容、营销形式、营销渠道等方面,运用不同的营销策略。

(四)用创意引领旅游消费――升级消费结构,增强旅游时尚

商品的市场价值可分解为使用价值和观念价值两部分。前者由科技创造而成,是商品的物质基础,后者因文化渗透而生,蕴涵的是文化的观念。随着商品日益丰富并趋向同质化,人们对商品或服务中所包含的一些无形附加物,如品位、感受、感觉、情趣、意味等更易产生“共鸣”与认同并大力追求。

一方面,创意旅游可以提高旅游产品消费中文化的含量,有助于推动消费方式的转变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另一方面,旅游消费具有分层的特点,创意旅游模式要通过激发旅游者的潜在消费欲望,提升消费层次,拓展消费空间,此外,创意旅游还有利于培育旅游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旅游时尚,突破传统旅游产品的静态和单调,吸引旅游者消费欲望,实现对旅游消费的引领,扩大消费需求,这对吸引投资,实现消费需求与旅游经济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进一步促进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实现旅游经济的持续增长。

参考文献:

[1]王慧敏.旅游产业的新发展观:5C模式[J].中国工业经济,2007,(6).

[2]李经龙,郑淑婧.旅游规划核心内容动态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1).

[3]崔凤军.中国传统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创新与发展[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

[4]解永秋.旅游资源规划开发中的文化创意[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6).

[5]吴文智,庄志民.体验经济时代下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创新――以古村落旅游产品体验化开发为例[J].旅游学刊,2003,(6).

[6]厉无畏,王慧敏.创意产业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机理・模式・路径[J].中国工业经济,2006,(11).

[7]李秀金.旅游文化创意:载体与产业转型[J].社会科学家,2008,(1).

篇4

文化旅游是游客在进行旅游活动时,为进一步满足高层次的精神和文化需求,通过游览、参与等形式,以鉴赏、体验和感受旅游目的地的文化现象,最终实现对旅游目的地的文化特点有所了解,使自身文化修养得到提高,实现精神需求得到满足等目的的一种旅游活动。

工业遗产特别是针对现代工业历史建筑与景观的再利用研究已经成为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文化旅游的重要内容之一,一些以文创、博物馆、休闲旅游开发为主题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成功实践案例也相继出现,典型案列如北京798、陕西大华1935等。

一、“东郊记忆”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一)“东郊记忆”形成历程

成都“东郊记忆”,是工业遗存保护和文化旅游产业相结合的新型旅游景区和现代文化产业新型园区,它的前身市作为成都重要的近现代工业遗址的红光电子管厂,是成都东郊工业区唯一保留完整的老工业厂区,曾创造过“北有首钢,南有红光”的美誉。本世纪初,走过半个世纪风风雨雨的东郊老厂区,随着成都市政府“东调”政策的实施,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

(二)“东郊记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已有超过100家企业入驻、年产值近亿元、国内最大的数字音乐企业集聚园区来说,成都“东郊记忆”正在经历在从音乐产业聚集园向音乐、美术、戏剧、摄影等多文化形态的转型过程。但是,这样的一次转身对“东郊记忆”来说却难言“华丽”。

1、园区客源定位不准

本文认为,东郊记忆之所以人气不高,与其主要客源定位不准确有关。上年纪的人对红光厂那段岁月的记忆比较深刻,因此他们对旧厂房、旧机床这些景观会产生共鸣,但园区对这些体现旧工业灵魂的东西挖掘得不够。相反,年轻人多半没有怀旧情结,可能更喜欢园区里与音乐与文化结合的时尚元素,但他们在园区里又没有这种鲜明感觉。中老年人与年轻人这两类群体,几乎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尴尬”。所以,现阶段“东郊记忆”的业态类型使得满足这两类人群的需求比较困难。久而久之,客流必然会越来越少。

2、业态调整尚需时间

“东郊记忆”全园全年推出的各类文化展演活动超过800场;在资金保障方面,项目总投资 50 亿元以上,是具吸引力和具增长潜力的投资区域;在教育、咨询与技术保障方面,成都东郊记忆毗邻四川音乐学院、四川师范大学影视学院等艺术类高校,拥有高层次的人才保障。但是,团队的选择、对市场的分析和专业的投资运营等关键因素,对产业园的孵化功能尤为重要。然而,对于略显稚嫩的东郊记忆来说,短期内补足这些“短板”尚有一定难度。

3、游客满意有待提高

据成都理工大学的调查显示,东郊记忆的游客多为学生、企业职工和事业单位人员。他们对于园区的文化创意核心、文化创意景观的满意度较低,期望值明显高于实际感受。这也意味着,目前“东郊记忆”运营方在提高游客实际满意度方面还有待加强。如果游客的实际感受长期低于期望值,最终将对游客的满意度产生逆转性的影响。作为成都的一张新名片,东郊记忆正在变革之路上探索前进,但从目前来看显然任重而道远。

二、“东郊记忆”未来改进举措

(一)把握机会,准确转型

成都东郊记忆旅游景区实现了文化创意和旅游服务的有机融合,作为全国文化创意产业的特色示范区,应该抓住成功创建4A景区的契机,清晰定位,以90后、00后时尚群体为目标市场,为打造城市旅游目的地、成为成都乃至四川旅游的新亮点的目标不断努力。在未来三至五年,要充分挖掘无线音乐基地巨大的产业辐射能力和龙头带动效应,在原创音乐内容的输入与输出、明星制作、演艺、小剧场聚落等音乐产业的基础上,以“跨界、创新、时尚、潮流”为关键词,配套延伸发展音乐大市集、流行音乐一条街、酒吧工厂等复合业态,逐步形成追星场所、明星制造、音乐展演、音乐消费的全产业链。

(二)完善设施,吸引游客

“东郊记忆”应该做好基础设施建设,例如在成都绕城高速上完善路面标牌方便游客,市民可按照有“东郊记忆”字样的路标前往游玩;增加大量的地下停车场、广场、公共绿地等公共服务区,增加市民游玩的舒适性;在园区内设立游客服务中心,满足游客的基本旅游需求等。同时,针对“东郊记忆”在园区运营方面仍存在的那些“硬伤”,一是要大力完善服务设施,增加相应的餐饮、购物、住宿、游客咨询等配套服务;二是针对现有的商业设施明显不足等问题,话剧、影院几个较大型的亮点要做好以外,增加商业场所,酒吧、KTV等在娱乐形式上也要尽量多样化、创新化。

(三)加强交流,调整供给

1、园区与商家应该转化意识,积极交流,不要再彼此“漠视”。为了提高盈利能力,增加游客数量,园区应该对对商家负责,做好管理的宏观方面,对于其供给现状有一个清晰地了解,加强宣传营销,吸引游客,增加商家的经济效益;反过来,商家也应该与园区“同呼吸、共命运”,提升自己的服务意识和积极性,为共同的经济效益努力,一起为园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商家与园区应该了解游客需求,及时调整供给。

三、结语

篇5

[论文关键词]历史;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

一、历史文化遗产的界定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生存环境所受到污染与损害已经触目惊心。人类的生存环境,除了直接面临着受到严重污染和破坏的自然生态的威胁外,还存在着与此密切相关的社会、经济和科技等能否持续发展的问题。作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现代旅游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与此相对应的以商业经济利益为驱动力的旅游资源开发给人类的居住环境和文化遗存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破坏,以致旅游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世人普遍关注的焦点。

为了使物质文明的进步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为了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于1972年倡导并缔结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6年,世界遗产委员会成立,并建立了《世界遗产名录》。根据公约规定缔约国内的文化和自然遗产,由缔约国申报,经世界遗产中心组织权威专家考察、评估,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团会议初步审议,最后经公约缔约国大会投票通过并列人《世界遗产名录》,作为全人类世界遗产的一部分加以保护。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称为世界文化遗产。遗产种类有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文化、自然双重遗产。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规定,属于以下各类内容之一者,可列为文化遗产:

1.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意义的成分或结构,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综合体。

2.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因其建筑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

3.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地带。

历史文化遗产是祖先们留给我们的,是古代的东西,是经历了百千万年而至今仍在的东西,是没有备份,独一无二的。正是这独特性和唯一性决定了历史文化遗产应该以保护为主。

我国于1985年12月12日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于次年开始申报世界遗产。1999年lO月29日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至2008年7月,我国已有37处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25项,自然遗产7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文化景观1项,成为了全世界共有的财产。在我国还有许许多多正在申报和未提级申报的历史文化遗产,因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典型的历史性、民族性和艺术性特点,日益受到旅游者的青睐,成为宝贵的人文旅游资源,同样需要我们进行保护。

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义

历史文化遗产是千百年悠久历史的载体,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根基,一种精神文明的传承体。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云南丽江古城经历了7级地震还基本无损,后被评为世界遗产。这个地方得到了保护,全世界人民逐渐都会知道。反之,如果承载着历史信息的载体消亡了,负载在其上的历史和文化也必然会被冲淡或消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对研究人类历史发展有意义。历史文化遗产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是人类或民族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从漫长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我国的历史遗存丰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研究人类发展历史,喻古明今,有利于促进社会进一步发展。

2.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对科学研究有意义。在历史科学研究进程中人们发现,历史古城、古建筑、构筑物等有很深奥的科学道理,如我国河北赵县的赵州桥建于隋代(公元581__618年)大业年间(公元605 18年),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桥长64.40米,跨径37.02米,桥高7.23米,1400年的历史,赵州桥经历了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特别是1966年邢台发生的7.6级地震,邢台距这里有40多公里,这里也有四点几级地震,赵州桥都没有被破坏。所以它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跨径最大、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赵州桥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将此桥选定为第12个“国际历史土木工程的里程碑”,并在桥北端东侧建造了“国际历史土木工程古迹”铜牌纪念碑。这是世界造桥史的一个奇迹,有极高的科研价值。

诚然,也有很多历史文化遗产人们还不清楚其科学原理,需要我们去探究。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对科学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3.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对发展旅游经济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正是这些人类前进中创造的历史文化遗产,为我们的社会发展尤其是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对之加强保护,有利于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历史文化遗产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

旅游活动的客体是旅游资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经济的发展,要依托于旅游资源,除大自然赋予的自然旅游资源外,更离不开人文旅游资源。中国5000多年的历史文化遗产丰富而迷人,它吸引着无数的中国人,更让外国人向往,这些都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资源,也是人们游憩、观光、获得美的享受、获得相关历史知识的重要场所。著名的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殷墟、秦始皇陵兵马俑及众多明清皇家陵寝等历史文化遗产。还有小小的周庄,年旅游收入达2亿元。可见,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旅游的客体就会存在。

(2)用经济价值去直观地表现人类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有利于更好地发展旅游经济。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旅游业所带来的收益不断提高,旅游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不断增长。我国人文历史文化旅游的潜力很大。保护好这部分旅游资源,能更快地发展旅游经济。

(3)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能提升旅游资产的价值,可持续发展旅游经济。历史文化遗产,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也是旅游资产。因此,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可以提升旅游资产价值。历史文化遗产是全国乃至全人类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的价值在于供世人观赏、研究与利用,所以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得好的地方,旅游业就发展得好,旅游资产价值提升得多;如秦始皇陵兵马俑、平遥古城、周庄古镇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得好,其旅游资产价值提升的快,有利于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能带动本地区整体经济的发展。

4.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品位的民族,不可能生存和持久发展的。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激情、奋勇向上的民族,有着丰富灿烂的文化和独具魅力的历史文化遗产。它具有极大的震撼力和激励力,中国拥有世界历史文化遗产3O项,居世界领先地位。在世界历史长河中始终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它对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对于提高国民的文化品位,陶冶高尚情操,增强民族自尊,激发爱国主义热情,提高国家文化形象,丰富世界文化宝库都有极大作用。文化是进步的动力,是历史的积淀。因此,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

留存并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其意义也关乎未来。全球《2l世纪议程》指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功在千秋,造福子孙后代。

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被重视。在多年的经济发展的进程中,由于文化价值观的不断变化,很多承载着巨大历史文化价值的、不可再生的物质文化遗产,在人们的经意或不经意间消失了。上世纪几次大规模建设,使许多传统历史文化遗产遭到摧残和破坏,失去了原有的特色风貌。加之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和作用缺乏认识,观念上的轻视、经费支持的不足与制度规范的不完善,也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展不利,存在很多问题。

三、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不足,难达共识。虽然社会总体上

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和保护意义的认识不断提升,但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不同人群的价值取向,审美取向存在差异,导致认识和利益要求相互矛盾甚至尖锐对立。如在城市建设中对一些古迹遗址的去留问题上,在一些已经消失的历史文化景观要不要新建的问题上意见相左。这种状况导致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许多问题因为缺乏共识而难以处理。

2.历史文化遗产家底不清。许多历史文化遗产沉睡在地上地下。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碰到历史文化遗产时,讲不清道不明,许多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根本没有调查、登记,更谈不上公布文保单位及对其进行合理规划。

3.“建设性破坏”现象严重,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处理不当。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不少地区只顾单纯的经济开发,只顾规模的扩张,而忽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被毁程度令人堪忧。尤其在一些旧城改造中大拆大建,致使许多历史传统街区和历史建筑遭到破坏。襄樊宋城墙一夜之间被夷为平地;会址周围的历史建筑一拆而光。城市要发展,旧城要更新,势必要拆迁一些民宅民居和一些失去历史使用价值的老建筑。时下古老的北京也遇到了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就是古老的胡同四合院要不要留存,怎样协调好市民居住环境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关系?我们不能为了开发商的需要,为了出卖土地,筹集资金,把一些古建筑和一些有历史意义的遗迹毁掉。

有的地方在开发旅游资源过程中,片面追求旅游经济效益,造成历史文化遗产严重破坏。一是为了迎合旅游热,不惜以拆毁传统历史街区为代价,而后又制造出了乃至异地开发出一系列替代品,使许多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沦为“假古董”。

4.法律制度不健全,执法不力。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需要多管齐下,尤其是要依法管理。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重要的是要加快立法。为什么许多重要的文化遗产,许多地区领导,甚至最基层的领导一句话就能化为乌有。就是因为没有明确具体的法律条文来管理,而是权大于法。

5.保护资金的匮乏,专业人才、技术的匮缺,直接影响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由于没有专项的保护资金,许多历史文化遗产处于自然消亡状态。尤其是贫困地区,文物专业干部仅一、二个人,连日常开支都很难保证。缺少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保护人才队伍,同时缺少过硬的保护技术,何谈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呢?

四、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

1.积极宣传,更新观念,加强全民保护意识。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各级政府和每个市民的神圣职责。政府要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投入和保护力度,同时要广泛发动群众,让每个公民都能自觉珍惜爱护文物,并且要加强舆论监督,有了群众支持和舆论支持,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就有了强大的依靠力量,相信人民的力量是最强大的。

2.提高全民素质与法律保护并行。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长城旅游刚刚兴起时,各个长城景区普遍遭遇了一次“毁容”高峰。从八达岭瓮城西门登上长城,分别沿南北两侧依山而上的长城边走边观察,看到这段3000多米的长城上,凡游人伸手能及之处,几乎都被刻上了各种各样的文字,有地名、人名、“到此一游”,有中文、日文、朝鲜文,以及难以辨认的字词,刻得密密麻麻。这些字不仅破坏了长城的历史面貌,有的字深达半厘米,已伤及墙体。长城乃中华民族的象征,此举严重破坏了民族形象。所以才有中国长城学会与八达岭长城管理委员会联合发起的去除长城墙体字迹方案征集活动,消息公布后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社会各界纷纷为长城保护献计献策。近十多年来,随着游客素质的提高和管理的加强,刻字破坏行为有所下降,但仍然存在。

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重要的是要加快立法。文化遗产不仅要由一系列行政法规来保护,而且要用刑法等法律来保护。对于严重损毁破坏历史文化遗产的行为应规定为犯罪,应给予刑事处理。

3.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建设的关系,保护是前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旅游资源开发,首先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作为不可再生的人文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离不开的客体。一旦被破坏便永久消失了,也就谈不上长远的开发和利用。因此,在开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绝不能对开发急功近利。在保护方法上,除了要依照国家相应的保护法规之外,还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找到与自身环境、条件相符合的办法。多借鉴浙江兰溪的诸葛村(八卦村)的做法。还可以对实物性的历史文化遗产实施限人限时地开放参观,西藏布达拉宫就是这样的。甚至可以不对外开放,只对学者和相关研究人员开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作为一种宝贵的、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这些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会日益增加。我们应当高度重视所拥有的宝贵资源,要意识到这些资源是潜在的、不断升值的资本,要从长远角度来看待。即使当下受条件所限无法立即进行开发,也要积极予以保护,可利用其他产业先行发展,待时机适当的时候,再将其宝贵的文化价值予以转换。

4.摸清家底,搞好保护规划。去中原地区旅游,当地人会自豪的对你说:“你拿把锹,随意挖几下,就有可能发现宝贝”。虽然是笑谈,但还能反映出因文化积淀深厚,本地人引以为豪的心态。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提示我们对祖国的历史文化遗产要心中有数,搞好勘探、摸清家底,以便于规划和保护。

前面提到北京胡同四合院,作为历史文化遗产应积极修整并恢复老式民居四合院的美好生活环境。但要处理好个性文化与改善胡同居民的生活水平的关系。现在有些历史文化名城,商业氛围越来越浓,而文化氛围却日益淡化。丽江古城是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古城保护得不错,但古城内一个商店接一个商店,文化氛围不浓,不能充分反映古城的特色,这是令人遗憾的。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也不是保护城市的全部,它的保护范围、内容与要求要通过城市规划来细致确定。关键在于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新建筑和老建筑的关系,新旧建筑之间在风格、色调上相协调,使整体格局达到和谐,不失文化名城的特色。要严格控制文化遗产保护区、历史街区内的空间过量的不适当的经济开发、旅游开发以及不相配的人工景点建设。

改善市民居住环境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缺乏妥善协调。在保护文化遗产中平遥地方政府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第一,制定古城保护规划;第二,实施古城居民搬迁工程;第三,全面加强古城基础设施建设等,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篇6

【关键词】文化生态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

伴随着工业化向信息化的时代演进,城市的发展呈现出根本性的变革。那种由规模化、标准化大生产驱动经济的城市发展模式从整体上看已经弱化,消费经济时代城市本身及其文化表征已成为一种可生产并进行交换的商品。①城市旅游正是这样一种商品。在这种迅速变化的生态状况下,城市展现着自身文化的独特特征,不断牵引着人们好奇的神经,但这也使得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面临困境。本文以西安为例,结合城市变迁与文化生存的生态变迁,研究如何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优势资源的发展保护,解剖城市旅游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作用,为实现城市旅游发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寻找更有效的方法。

现代城市发展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全球化和经济发展,城市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越来越少,而且生存空间不断遭到挤压,处于一种弱势地位。这是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生态依附于特殊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风俗活动等,工业化和信息化进程使得这些发生了变化,使它们丧失了实用价值而濒临消亡。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面临着现代文化的冲撞融合,而且面临着城市发展中的经济生存问题,其生存发展越来越成为广泛关注的话题。

全球城市的文化竞争,使文化及创意产业作为一种软实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②文化成为城市竞争的重要内容。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其重要一环。将旅游和休闲结合作为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复兴的“推进剂”是世界上许多城市(如日本东京,中国苏州、上海、杭州)采用的措施。

虽然城市旅游在帮助非物质文化复兴中表现出自己的潜力,但在一些案例中,非物质文化的复兴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和争论。如缺乏对文化生态与自然生态环境的整体展示,以及商业化的运作有遗失文化本真性之嫌。

西安是中国古都之一,其旅游资源的得天独厚,被誉为“天然历史博物馆”,历史文化成为西安的旅游主题。由于它独特的历史资源禀赋,有着很大的旅游发展潜力。西安是古代农业文化的城市标志,这种城市的突出特点是乡村文化传统仍延续在城市空间,“城市在联合村庄、城堡、圣祠、市场的同时,还继续依托了村庄的道德基础:在日常的共同任务中愉快劳动、相互协作,以及在饮食、生育、祭祀供奉方面的共同习俗”。③在这种城市文化生态下,西安孕育创造了数量众多而又异彩纷呈的非物质文化,如秦腔、长安乐舞百戏、皮影、“长安古乐”、木版年画、纸活、剪纸、泥塑、刺绣、布艺、长安造纸术、唐三彩制作工艺、风味小吃烹饪工艺等。尽管西安秦腔、西安鼓乐、蓝田普化水会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北张村传统造纸技艺、长安斗门石婆庙七夕传说、长安王曲城隍庙祭祀和庙会、十面锣鼓、骊山女娲风俗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生存,但全球化的推进使得其原来的生存土壤和环境遭到破坏,局部随意滥用,加速了其蒸发。这是其现存生态。进一步,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与城市旅游之间的良性循环互动显示出有前景的城市游带动文化复兴可能会是一种可行而有效的方法。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状况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现状。西安城市旅游是以体验汉唐文化为主的,在崇尚文化多元化的精神下,这种单一主题旅游模式在文化旅游深层发展中显得单薄无力。如此,民族社区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成为重要的补充,如以回民街为标志的民族社区旅游源于居住聚集、地理位置较好。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散性,使得只能对其在一定程度上有限利用。对于秦腔,一是曲江新区以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为平台,将西安秦腔剧院市场化运作,通过曲江秦腔之夏、“中秋曲江月更明”秦腔晚会、“年末岁初,奥运会开幕式要开吼秦腔”,打造产业化的文化旅游精品;一是以“梦回长安”展现一幅秦腔交响诗画。还有,建立以展现大唐文化的大唐芙蓉园作为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基地。这些有限利用,虽然可以向游客展示出西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底蕴,形成多元的西安旅游形象,激发游客对汉唐文化之外的地方性文化的了解热情,但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在西安城市旅游中的地位没有得到彰显,表达的仅是汉唐文化的一种附属,与构建文化多元化还有很大差距。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困境。尽管西安采取了行政行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如前述,西安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然生存传承已不复存在。这就需要现代城市空间关注文化生态,为其搭建合适的社会生存环境。传统社会下非物质文化的自然传承,源于它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现代城市谋生方式的多样性,使得很多实用价值较低的传统技艺丧失市场。非物质文化传承者无法获得利益,以致不能赢得更多的认同,从而不能形成一种文化“自觉”。西安目前的旅游规划定位于再现盛世唐都,作为不符合唐文化系统元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就受到一定挑战。由于政府在城市旅游资源开发中,具有一定的偏向性,其资金主要选择投向西大街仿唐建筑一条街的修建和建设大明宫城市中央公园等,这样,其他方面就会受到资金的限制。

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

文化的发展是在文化―环境―人三者动态平衡的时空中不断演进的。④依赖于农耕文化产生的非物质文化,在与相背离的现代城市下,早已丧失传承存在的生态状况。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取决于在现代城市中如何构筑起适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再生文化生态(相对于原生文化生态),从而形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常态性保护和开发。

基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发挥互联网的现代功能,构筑一种网络生态。对西安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展开全面普查,运用现代高科技方式,对其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整理记录,分类建档和数据库。建立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管理信息系统,为文化旅游开发提供可形可视资源。在网络环境中,人们能够通过它相互沟通,减少相互之间的无知和误解,实现共生。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符合了现代城市人的一种生活潮流,彰显了互联网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的管理功效。

依托城市改造规划与城市旅游发展,搭建一种旅游生态。一是依托仿古文化街区建设生态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经济价值实现,关键在于旅游产品的设计,而这依赖于有效载体化。西安在打造盛世唐都过程中,可依托街道改造,如仿古文化街,建立具有乡土文化的生态博物馆,对西安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整体移植,进行综合展示。在西安城市改造中,在以传统历史文化痕迹为表征的仿古文化街建立的博物馆,展示既有收集、归类的标本式的综合展示,又有原生态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及文化艺术品的原样陈列,这可以使人们身临其境地参与,而不是被动静态观赏,也可能是一种有效模式。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传承和表演与旅游体验相结合的传承人队伍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在于传授方式是否合理,关键在于它们并不乐观的生存现状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间的传承性难以再续。就旅游体验而言,文化传承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活态载体,是旅游资源色鲜明、个性独特和具有原生态的基因,是旅游者在众多的旅游宣传信息中作出旅游决策的重要因素。这就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展现了一种机会。依托仿古文化街建立的生态博物馆,表面上它作为一种旅游产品,向游客表演各种民间技艺,让游客亲自体验各种技艺,出售各种纯手工、传统工艺、传统材料开发的旅游商品或手工艺品,以及批量生产的工业化的“工”品,满足不同层次需要,实质上保证了文化传承人在旅游中的经济利益,从而解决了非物质文化技术传承的问题。

西安作为一个蓬勃发展的旅游城市,在应对城市发展和更新的潮流中,要完整保留住自己的地方文化,应充分发挥旅游在其中的作用,实现旅游经济与文化经济的融合,地方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契合。可以看到,城市旅游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中有着独特的作用。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散性与生存困难性,其保护和发展依赖于政府发挥主导性作用。政府在强调城市汉唐文化主题以及相关改造的同时,要注重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这对于城市旅游与城市整体发展将是一个层次性的提升。(作者单位:延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注释

①焦彦等:“城市旅游定位的战略方法――以天津城市旅游为例”,《旅游学刊》,2009年第4期,第19~23页。

②高宏宇:“文化及创意产业与城市发展――以上海为例”,上海:同济大学,2007年。

篇7

产业融合的概念最早可追溯到美国学者卢森伯格Rosenberg,1963)提出的关于美国机械工具早期演变过程中。随着现代社会技术与信息的进步,产业融合发展呈快速发展趋势,不同产业通过行业的互动融合,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科技、创意相结合的产业形式,它以文化底蕴为基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人的创造力将二者结合起来,实现价值增值。

旅游产业融合是指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或者是产业内部不同行业之间发生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甚至是产业重组,最后实现产品创新,形成新型产业。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形成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同时能造就大量文化创意旅游综合体。旅游产业融合能够提升旅游产业创新水平,促进旅游消费,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转型与升级,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另一方面,文化旅游也能带动文化创意产业形成新的发展突破口,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泉州市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较快,2012年更是举办了首届文化创意产业节,成果显著。借助文化资源,借助文化创意产业,将资源优势转换为产业优势,加强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互动,将成为泉州产业发展的新亮点与新突破。

一、泉州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背景

(一)政策背景

政府是空间的供给者,是创意产业的外在推动力。福建省2012年颁布的《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在重点任务中提出推进产业融合的明确要求,提出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构想,提出培育一批高品位、有特色的文化创意景区、历史文化街区、旅游文化演艺产品[]。泉州近年来实行“退二进三”、“三旧改造”,对中心城区旧厂房进行改造,并出台《泉州市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发展规定》、《关于推动泉州市动漫产业发展的试行意见》等政策支持,2012年出台的《泉州市政府关于推进中心市区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的试行实施意见》提出了鼓励旧厂房发展服务业的举措。一系列政策的制定与落实给泉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文化资源背景

泉州文化资源丰富,泉州市具有独特的闽南文化、“海丝文化”、宗教文化、泉台交流文化、侨乡文化,使得泉州在继承和开发泉台文化、闽南生态文化等方面具有雄厚的基础和极强的创造力,深厚的文化与商业、娱乐、休闲结合,为泉州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社会背景

泉州近年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均取得很大进步,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集聚的代表―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发展得到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创意园区倾向于选择城市的工厂、仓库等区域,泉州市工业基础好,具有众多特色突出的工业厂房,面临产业结构升级而遭到废弃,这些旧厂房具有交通便捷、租金低廉、宽敞明亮的建筑空间,这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硬件基础,为城市中心地带产业链延伸、带动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意义。

(四)市民文化消费水平高,市场需求大

根据世界其他国家的经验,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就进入了文化旅游消费的快速启动阶段;人均GDP超过3031美元这个“门槛”,人们对文化旅游消费将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人均GDP接近或超过5000美元,文化旅游会出现“井喷”。泉州2011年人均GDP为8089美元,已进入“井喷阶段”。2011年泉州城镇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为2113元,2市民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为2272元,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消费价格指数为100.3。居民较高的消费需求使泉州文化创意产业进入重要的战略时期,也为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

二、泉州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一)旅游业发展现状

泉州市近年旅游发展迅速,“十一五”时期,泉州市围绕泉北“惠女风情”滨海休闲旅游圈、泉南商贸对台滨海旅游圈、泉西安永德生态旅游圈三大功能圈,通过加大招商引资,落实项目带动战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产品功能,改革旅游发展模式,旅游业与文化、农业等其他行业融合加速,产业链不断延伸,旅游得到长足跨越。2012年旅游接待总人数3246.8万人次,同比增长17.4%;旅游总收入35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88%。

(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泉州市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先后颁布了《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推动泉州市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泉州市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发展规定》、《关于推动泉州市动漫产业发展的试行意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初具雏形,拥有文化旅游、艺术表演、娱乐餐饮、文化遗产、手工艺品等多种文化创意形式,也拥有数字娱乐,文化创意园区等文化创意高级形式。其中,泉州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迅速,具有代表性的如源和1916创意产业园、领SHOW天地创意园等是集文化创意、设计创意、都市工业旅游、创意办公、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创意产业园,此外还有极具当地特色的产业园区,如锦绣庄民间艺术园是集闽台工艺美术品展示、闽南民俗风情表演、闽台特色餐饮、休闲、购物、会议、养生于一体的一站式旅游文化体验基地。

三、泉州市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融合发展对策研究

(一)制定完善的保障政策

创新管理机制。围绕创意人才引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领域,加强政策支持。积极培育市场,扩大产业规模。设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小组,结合跨产业的合作模式,合理规划文化创意产业未来发展的战略地位、方向、目标以及框架。由市将文化局领导担任小组组长和副组长,并由宣传部门、旅游局、广电局、科技局等部门组成成员单位。

建立健全投资机制,支持创意研发,鼓励自主创新。落实国家、省、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政策,可设立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加以扶持,通过奖励、补贴的形式支持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及设施建设。综合运用财税政策,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研发给予奖励或税收减免优惠。扩大财政资金在文化创意产业的支出。

(二)加强创意与旅游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文化旅游创意人才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治智力基础。泉州有一定数量文化科研机构和旅游、创意人才,但不能完全满足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的发展需求。应构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资源平台,制定科学的人才政策,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给予泉州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互动智力支持。完善人才培养与引进政策,加强闽台创意人才交流与合作,建立健全两岸人才合作交流机制,打造人才交流平台,吸引台湾创意产业人员来泉发展。另外,可针对不同的创意行业开展各类竞赛活动,比如动漫大赛、游戏设计大赛或其他影视娱乐活动,公开、公平的发掘各类文化旅游创意人才。

(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知识产权是推动自主创新的重要保障,不仅能够激励创新主体发明创造的积极性,还能够促进创新成果的市场化,创造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建立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切实保护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成果。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版权保护,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各种侵权行为。此外,还应该加强对大众的教育和引导,强化他们的产权保护意识,培养公众的道德观。

(四)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深度融合

1、打造精品旅游演艺娱乐与节庆

旅游节庆活动的开展旨在依托某一项或一系列旅游资源,通过内容丰富、开放性、参与性强的各种活动项目,以吸引大量受众参与为基本原则,以活动带动系列旅游消费和吸引投资,从而带动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泉州具有深厚的闽南文化,文化演艺事业近年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是文化创意演艺娱乐缺乏。应结合本土文化,打造特色文化演艺项目。泉州应当结合本地闽南文化、“海丝文化”、宗教文化、泉台交流文化、侨乡文化,打造精品演艺与节庆。

2、坚持以创意为核心,全面开发文化旅游创意园区

文化旅游以营造文化氛围、创造文化体验为基础,是标准的创意产业。文化产业也和旅游产业融合产生了文化创意产业,而文化创意产业在特定空间的集聚构成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在创造体验的过程中,要延伸产业链,除了旅游产业六要素之外,要加强旅游地产、艺术创作、动漫影视等产业发展,促进文化、旅游、科技、传媒、艺术等多产业在园区集聚,将园区打造成为一个创意集聚的旅游目的地。此外,积极响应省政府号召,将中山路打造成为著名的历史文化街区旅游目的地。

3、市场营销上的创意互动

充分利用整合营销、网络营销、关系营销、文化营销等多种营销形式。重视文化营销的运用,利用文化力和文化创意对泉州旅游展开全方位营销,如充分利用设计、造型、设计、包装、广告、微博、微电影、微信等形式,在营销过程中注重结合泉州本地的环境文化,综合运用各类文化要素,制定出有文化特色的市场营销组合

4、旅游商品融入文化创意

旅游商品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关系极为密切,二者融合发展的模式多样。可在旅游商品的开发中融入泉州当地传统文化特色和艺术内涵,丰富旅游商品的内涵;将泉州传统工艺与新技术有机结合,开发出一批创意新颖独特、设计精美、实用性强的旅游商品;通过动漫设计、软件开发等手段,增加旅游商品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通过扶持和吸引一批企业投资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打造一批创意新颖、泉州特色浓郁的文化旅游商品,从而使文化、艺术、旅游和创意产业互动。

(五)闽台对接,先行先试,创意升级

加强与台(港澳)地区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业交流,与台展开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交流。整合闽台两地从事工业设计技术研发机构、院校、工业设计机构、服务供应商等优势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相互协作、优势互补。积极利用台湾文化产业创意、研发、营销及品牌经营上的优势和基础,推进两岸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互补对接。逐步推动南音、梨园、木偶、高甲等优秀传统文化拓展台湾市场、扩大传播面。此外,可建设泉台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区,引进台湾文化传媒、工业设计、动漫影视、设计规划、文化旅游等创意产业的转移和延伸。

四、结语

篇8

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综合国力竞争中,作为民族文化的根基与精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文化软实力高地”争夺的重要筹码,其蕴含的文化认同因子、文化自觉因子以及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的柔性力量,都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合理开发与利用愈来愈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以充分发挥其在文化软实力提升中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业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跨界结合业态,其利用因国际旅游活动而引发的立体化、生活化的民间软接触方式不仅可为国家或地区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而且可以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揭示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文化精神,增进不同文化圈层的跨文化认同度,充分发挥旅游活动柔性的魅力来提升文化软实力,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业已然成为在当代国际经济、政治与文化交往积极推进的重点领域。为此,本文尝试探索基于文化软实力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不仅对于充分利用其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渠道,努力地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整体水平,而且对于较好地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与传承,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与文化软实力的创新力

文化软实力作为一个整体结构来看,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复合体,它以文化传统、民族习性、意识形态等方面精神文化及人类相互往来所形成的诸种关系、等级、制度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制度文化为主体构成。根据文化的感召、传承和渗透三大基本功能,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要素相应地可归纳为文化凝聚力、文化创新力和文化传播力。其中,文化创新力是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动力源泉。任何一种文化要保持生命力并体现出软实力,必须兼具历史传承性与变革创新性。文化创新力是在继承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把优秀的文化元素、先进的创意形式与传统文化精髓进行深度融合,实现民族传统与时代精神的同步发展。这种文化创新主要体现为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传统文化中注入时代精神,即在传统文化内涵的传承和更新的基础上把文化的传统性与时代性结合起来,为文化提供空间上的扩散和时间上的延续。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正是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基础上,通过深入挖掘、充分展示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品格实现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承,还通过富于现代感的旅游文化创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与形式进行创新,以超载性的想像力、创造力突破传统的界线,实现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深度融合。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主体负载着一定的文化因子,不仅将中华民族文化传播到异地,也受到异地文化和风俗的影响。在这种跨文化的交流中,一方面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品格将获得新的理解与发展,另一方面,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加入具有普世性的精神价值,超越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障碍,更容易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感情共鸣和价值认同。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在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这些文化元素的深度融合必将赋予中华文化鲜活的生命力和强大的竞争力。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创意产业的创新发展策略

尽管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精华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如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旅游产业框架下将这些民族文化精华有效转化为当今时代所能接受的优秀旅游文化产品,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空间、商业价值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创意元素重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创意产业的表现符号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民族优秀文化的代表,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能直接转化成为优秀的文化产品,这一转化过程是需要一定条件的,其中,创意元素的加入是至关重要的环节。阿特金森(Atkinson)和科特(Court)1998年明确指出,新经济就是知识经济,而创意经济则是知识经济的核心和动力。文化创意既是精神层面的创造性思维过程,也能衍生出无穷的新产品、新市场和财富创造的新机会,增大原有文化产品的边际效益,创新更多的利润空间,成为新经济的原动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业创意是运用文化创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加工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推向市场,借助当今各种类型的媒介和多元化的表达方式营造形式多样的体验氛围,加入一定的时尚元素和创意元素,积极主动拓展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的生存空间和受众对象,利用现代文化生产理念和先进技术成倍放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时代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浙江宋城集团通过对发源于杭州市的浓厚宋代历史文化进行创意元素的提炼与运用,设计出精彩纷呈的各类表演和游艺项目,成功构造了一个旅游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宋城主题公园,使宋代悠久的饮食文化、建筑文化、婚俗文化、街坊文化、服饰文化变得时尚化、鲜活化,突出文化的体验和互动的创意特性;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通过精巧的纪录片方案设计整合文案、拍摄和构图等现代电视媒体技术,用画面语言与画外声音共同营造故事氛围,力求戏剧化,设置兴奋点去吸引人、感染人,引发了国人对我国饮食文化的热烈关注。因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发展中,运用创意元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符号进行现代性重构,创造更多富有时代气息且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文化标志和文化品牌,以独特的原创性获得文化标识力、社会认同感和市场竞争力。

(二)创意产业链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创意产业的发展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创意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融合起来,把抽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创意加工,转换为具有更高接受程度、更好经济效益的现代新兴旅游产业形态。随着社会生产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深入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销售显然难以由单一的企业承担,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展示可利用计算机图形、仿真、数据传输等技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需要借助手机媒体、网络媒体等现代新兴传媒产业。这就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创意的参与主体在产业运营过程中彼此进行合作,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创意产业链就是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设计、旅游品牌销售等为核心,以产品展示与、营销策划和教育培训等为配套,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保护与传承,以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为基础,文化创意与旅游彼此相互交织、融合和链接的立体式、多元式产业链。

篇9

【关键词】全域旅游 嘉峪关市 经济文化一体化

一、嘉峪关全域旅游可行性分析

嘉峪关是甘肃省重要的工业和旅游城市,其境内有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景区、明代万里长城西端起点――嘉峪关,魏晋文化研究宝库――魏晋“地下画廊”,历史上最早的玉门关、西部八达岭――石关峡悬臂长城,亚洲距城市最近的“七一”冰川,新城国家级湿地公园等著名文物古迹、历史名胜和自然奇观。有东湖生态旅游园区、紫轩葡萄酒庄园、中华孔雀苑、嘉峪关城市博物馆等国家4A、3A级旅游景区。有讨赖河水利风景区、华夏龙园、文殊寺旅游景区、“两湖一河”文化园和迎宾湖等生态人文景观。有嘉峪关大剧院、雄关文化广场、长城博物馆和国际三大滑翔基地之一――嘉峪关滑翔基地、国际铁人三项专用赛场、汽车摩托车越野基地、嘉峪关体育场等大型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有雄关冰雪文化产业园、三禾奇石城、雄关博物馆等独具丝路特色的民营文化产业。有方特欢乐世界、观礼古镇文化休闲生态旅游综合景区等体验式旅游项目。丰富的旅游资源给嘉峪关全域旅游提供了多样化的产品选择,也给嘉峪关发展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2015年,嘉峪关以“方特”欢乐世界开园经营为契机,组织开展一系列文化、旅游节庆会展活动,推动全市文化产业实现快速发展,全年累计实现增加值4.31亿元,同比增长33.85%。文化产业机构数239个,比上年同期增加3个,增长1.27%;从业人员5205人,比上年同期增加330人,增长6.77%;资产33.0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9.24亿元,增长38.86%。实现旅游收入39.5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6.85%;旅游人数620.29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34.26%。

二、发展嘉峪关全域旅游,建设戈壁明珠旅游目的地

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及消费者素质的提高,游客的消费观念、消费诉求发生变化,传统的观光型旅游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游客变为更个性化,更倾向追求文化内涵的体闲度假型旅游。借助“一带一路”战略和甘肃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机遇,立足嘉峪关独特的历史文化、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人才资源等优势,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着力打造“文化强市”。

(一)树立全域理念,构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机制

将嘉峪关市作为一个大景区来整体规划,通过规划和引导、约束和规范,推动“景城一体化”的发展。按照全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一带三区十三板块”的总体布局,嘉峪关市重点谋划实施“1251”工程,即用好一个品牌,推动两个发展,打造五个园区,实现一个目标。用好世界文化遗产嘉峪关这一品牌,推动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两个发展,打造以嘉峪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为核心的历史文化展示园区、以华强科技文化产业园为龙头的科技生态文化创意园区、以丝绸之路文化博览园为重点的文化体验园区、以国际短片电影展为带动的节庆赛事文化交流园区、以城乡文化共同繁荣发展为目标的城乡文化一体化示范园区,实现建成嘉峪关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这个目标。通过开拓休闲度假、体育健身、商务会展、生态旅游、自驾游等休闲度假产品,开发漂流、探险、养生等体验旅游项目,发展野外拓展、户外露营、山地运动等健身产品,不断创造出能够满足游客心理、情感、审美享受的旅游产品,形成多元化、系列化、适应不同层次需求的旅游项目群。将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相结合,实现集群发展。

(二)强化品牌意识,打造文化旅游特色精品项目

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打造一批“拿得出、叫得响、传得远”的旅游特色精品品牌。精细化打造历史文化遗产,建设集景点观光、文化体验、戈壁自驾、历史演义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旅游园区。创新开发旅游演艺项目,通过大型话剧、歌舞向游客展现嘉峪关市特色文化和风土人情。办好国际铁人三项赛、国际短片电影展、房车博览会、国际马拉松、国际滑翔节、奇石文化旅游节、丝路・长城国际音乐节、美食节等各项活动,打造品牌节会。着力开发旅游商品,如夜光杯、烤肉串、紫轩葡萄酒、锁阳咖啡、祁连山墨玉等特色旅游商品,促进嘉峪关经济建设。

(三)优化服务体系,完善公共旅游设施建设

嘉峪关全域旅游的发展离不开优质的旅游服务,对旅游的食住行游购娱等要素过程及旅游目的地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是发展趋势。加快景区的基础设施、服务设施与城区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建设,构建旅游交通网络体系,要考虑到自驾车自助游需求,完善标志、标线、标识等系统,在风景优美的地方规划建设观景台和休息服务设施,完善旅游集散体系;建设游客咨询和服务中心,提供信息咨询、住宿预订、导游调配等服务;加快推进以信息查询、电子商务、虚拟旅游为一体的智慧旅游平台建设,提升旅游服务人员整体素质。为嘉峪关游客提供提供人性化、标准化、智慧化的全程旅游服务,确保嘉峪关全域旅游的建设发展。

三、嘉峪关旅游可持续发展思考

(一)坚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制定旅游规划

嘉峪关市发展旅游业,要重视合理利用旅游资源,成立相关环境保护部门,做好旅游资源的调查,制定对应的旅游项目开发、建设、管理与保护的一体化程序,正确处理好生态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之间的关系,科学根据嘉峪关市旅游景区生态保护和环境容量的要求,确定开发利用强度和限度及容量,组织有计划的游览活动。

(二)坚持以适应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出特色旅游项目

“体验参与,融入文化”是现在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是大众的需求变化,也是未来旅游发展的趋势。嘉峪关市是历史文化、工业产业文化、大漠风情等完美结合于一体的旅游胜地。嘉峪关市在发展旅游业、建设旅游优势产业时,要按照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以独具特色的戈壁为亮点,突出生态主题,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加强游客体验互动项目开发,用本土独有的特色文化吸引游客。

(三)坚持以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为目的建设旅游人才队伍

目前,嘉峪关旅游服务质量急需提高。 首先,嘉峪关旅游从业人员大都从事于传统的旅游部门,如酒店、旅行社、旅游局、旅游景区等,如今全域旅游的到来,需要大批的新业态旅游人才,人才的匮乏满足不了行业的需求。其次,嘉峪关市的旅游人才以中专、大专学历为主,具有本科生、研究生学历的人员较少。旅游从业人员专业性不强,导致服务专业化效果较差。第三、旅游人才中,能熟练掌握外语的人数较少,其他小语种语言更少有人掌握。因此,嘉峪关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更多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支持。一方面要通过战略合作伙伴和专项基金引进旅游管理的高端人才,高起点规划并推进嘉峪关旅游产业发展;另一方面要制定长效人才培训机制,构建培训平台,优化人才供给结构,注重人才培养和人才储备。如利用当地高职院校培养旅游、酒店、电商、物流等专业,为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提供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字:包容式旅游;文化旅游 ;和谐

中图分类号:G124; F592.7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中国目前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得益于国际国内两种环境的宏观背景,旅游业的诸多优势以及对于中国社会及经济的总体影响已经自不待言,无须赘述。在这个背景下,中国的文化旅游产业更是旅游业的灵魂,也可以说具备更多的附加价值可以进行创造和利用。而对于文化旅游产业进行全国通盘的战略考量,可以说是推进并确保文化旅游产业的优势领先地位的必要的谋划。对于文化旅游产业,显然不能再利用过去那种规模化,集约化的并且以项目的数量和利润的多少为唯一考核标的。这样的发展方式已经带来了相当大的危害,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应该选择并且坚持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这种理念应该和世界范围内的旅游及社会发展总的价值趋近,并且可以引导出正确得发展模式。在这样一个重要节点,更具备体系化和人文关怀性质的“包容式”发展理念自然地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在2007年亚洲发展银行提出这样一个概念以后,国内学界对其进行工具性研究的成果不少,尤其是最近两三年,结合党的十提出的各项战略,关注此问题的成果较为丰硕。主要有以下:王超、郑向敏(2012)指出了包容式旅游发展同其他的旅游种类的关系;王超(2013)在借鉴印度扶贫工作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应该建立五位一体的ITD旅游发展模式;王京传和李天元(2011)分别对旅游的内部增长和外部增长在包容式发展的理念下给出了一些政策的建议等等。纵览这些已有的成果,不难发现,国内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聚焦于此种发展理念对应到的某种具体旅游形式的发展模式上面,这并不难理解,过去的旅游发展中经济属性远超社会属性的现实会为此做出很好的注脚。而将我国旅游业中的最具人为操作性的文化旅游业作为一个整体,用该理念进行观照的研究可谓付诸阙如。有鉴于此,本研究以此为题,关注在更为凸显价值与情感的“后旅游”时代下具备体系化和人文关怀性的包容式发展理念对于文化旅游业的多维度意义群,以为旅游实践决策谋定好方略与路线。

二、包容式旅游发展理念的内涵

2003 年12 月,世界银行出版的《全球化增长与贫困( 建设一个包容性的世界经济) 》政策报告提出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包容性问题( 蔡荣鑫, 2010) 。2004 年5 月,亚洲开发银行的《在亚洲发展中国家持续性减少贫困的包容性增长: 基础设施发展的强化角色》报告初步界定了包容性增长的概念,提出要通过提高穷人的市场进入程度、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等手段来引导穷人参与经济增长进程( Ifzal,Xianbin Yao, 2004)。 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先后提出并强化的“包容式增长”理念, 由于从词源和实践来看,其核心词“增长”只具有数字意义, 故国内大多数已有研究是把此种“包容性增长”的理念覆盖并移植到了发展的领域,而从实际内涵来看,也的确如此。就其本身概念来说,Ravi( 2010) 提出并阐释的。根据其观点,包容性增长是指参与机会平等的增长,既注重创造发展机会,又注重让所有人都能平等得到这些机会。首先,经济增长是包容性增长实现的基础,但经济增长不能仅仅是单一GDP模式的增长。其次,包容性是包容性增长的目标,要让处在不同环境中的人们都能够平等地参与经济活动、为经济增长做出贡献并公平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就其经济维度而言,包容性增长要求收入分配的公平,重视就业机会的公平,尤其要求经济增长要给穷人等弱势群体带来就业机会的增加。就其社会维度而言,包容性增长要求重视社会安全,支持弱势群体,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关注人类健康并加大政府扶贫力度。就其制度和政治维度而言,包容性增长追求社会包容和增权。(Ganesh,Ravi, 2010)

可以说,旅游业中所谈论到的包容式发展就是建基于包容式增长的理念,再附加考虑了旅游业的特点而形成的一个子观念。包容式旅游是在产业应用背景下的具体展现,核心举措是将赋予旅游业的众多参与主体以及利益相关者以平等的权利,使其能够全面深入地共享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发展红利,以此促进社会的进一步的和谐发展,乃至创造和谐世界。

三、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特点

当下的中国,适逢政府主导下的旅游产业发展已历三十多年,大众旅游已经全面占据市场,同时也孕育着未来旅游甚至未来社会发展的些许可能性。旅游产业因此也亟待转型升级以更好地适应及助力社会的发展。旅游产业的纯粹经济化到社会事业化性质的增加也见证了这个时代性的社会发展变迁。关于文化旅游产业,其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和遗产旅游和休闲旅游有重合,也有其特点和个性。只要是以文化吸引物为旅游核心物,在其旅游地具有比较丰富和独特的文化氛围,都可以算作文化旅游。因此,今天的历史街区打造的休闲旅游地带,环城旅游游憩,文化遗产旅游,以及今天的创意文化旅游,都属于文化旅游产业的业界范畴。

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在我国呈现以下的特点:一,可选用的吸引物数量众多,门类丰富。无论是民族文化,还是其他文化遗产,以及节庆事件。而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文化旅游本身的地方/ 场所感的维持和营造就不是那么容易,容易造成多城一面,多地一面的刻板印象记忆,不利于旅游的整体提高。二,在我国的旅游产业中占据的比例很高,在实际的效益上以及对于社会就业上都贡献良多。三,文化旅游相对于较为纯粹的非文化旅游而言,更加依赖于游客与东道主的交流,这就必然要求更好的旅游服务,另外,对于东道主文化的保护也更多地在文化旅游中提出了要求。

四、包容式理念对于文化产业的意义群

推行包容式旅游发展理念,以为着在发展旅游中药切实贯彻平等,多元,和谐等有益社会的核心要素。对于文化旅游的基石,文化产业来说,包容式旅游发展理念具有如下的几点重要意义,并且其互相着力,搭建成一体系,构建成一个意义群组。

第一,包容式旅游发展强调参与者的平对,共同协商,这为文化旅游的良性发展提供了最稳定的政策基础。尤其是在社区旅游以及乡村旅游中体现的最为明显,经济利益的协调只能以平等协商来完成,过去的开发公司和村社干部的分包利益显然是对农村及城市社区基层人民利益的漠视,同时也为社会不稳定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第二,国家加强扶贫力度,乃是包容式旅游发展的又一属性。中国的较为偏远的民族地区及山区,社会发展程度低,自然条件差,发展第一,二产业具有不可跨越的障碍,而其本身的由于文化闭塞所保存的自身传统文化,可以被旅游市场所接受。那么在国家扶贫政策的支持下,比如“红色旅游”和“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展就是在这个政策下受益的。

第三,在中国现阶段推行新型城镇化的当口,要坚持城乡的各自特色,不是一味的农村模仿城市,就其本源而言,是要让人口,尤其是青壮年人口留在乡村。这就势必要减少或者一定程度地弥合城乡的经济差异。通过包容式旅游发展的推进,使得乡村的现代化得以在旅游为引导下进一步得实施。这样不光减少了社会矛盾的激化的可能性,同时也使得城乡双元能够以更为良性的方式在新时代中得以发展。

五、结论

包容式旅游发展是我国目前从外引进的一种发展理念,但由于它着眼深邃,心怀广大,并不是一味地关注经济发展的数字,而是在社会发展领域的广泛助力。因此,该种理念与我国传统的“自利利他,入世经济”的观念不谋而合。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包容式旅游发展,也许不是一个经常被用到的词汇,但是其包含的意味和深意,将注定其实质上会被旅游业尤其是文化旅游业界所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王超、郑向敏,我国包容性旅游的发展 [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2年09期 34页

[2]王超、王志章,我国包容性旅游发展模式研究――基于印度旅游扶贫的启示 [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 第5期 54页

[3]王京传、李天元,包容性旅游增长的概念内涵、实现机制和政策建议[J] 旅游科学 2011年11期刊 11页

[4]蔡荣鑫,包容性增长探源[N].第一财经日报, 2010-10-13.

篇11

[关键词] 中医药;文化;旅游;基地

[中图分类号] R19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2(a)-0125-04

The designment and development on tourism base of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in He′nan

JI Baoyu PEI Lixin CHEN Suiqing DONG Chengming

School of Pharmacy, 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nan Province, Zhengzhou 450046, China

[Abstract] "The tourism base of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is a new type of tourism, which has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tourism, not only embo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culture, but also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ourism. To promote the unique and long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in He′nan, change the resource advantage in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while the tourist brand culture of the central plains is growing, go deep into digging the resource of Chinese medicine in He′nan. Developing actively the tourism product was that the subject of Chinese medicineculture. Chinese medicine ecotourism tourism, Chinese medicine ndustrial tourism,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market tourism,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tourism and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tourism promote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with tourism organic confluence. Let the Chinese medicine and the tourism industry expanded rapidly for building the central economic zones.

[Key words] The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Tourism; Base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全人类医药保健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1]。中医药学以其独特的理论和现实的疗效生存发展至今,且保持了强大的生命力,其中有着深刻的内涵。中原河南是中华民族和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历代名医辈出,中原文化浸润滋养了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因河南地处中原,南北气候地理分界线从偏南部穿过,亚热带、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为众多中药材生长提供了适宜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得东西南北药用植物均能在这里生长和种植,使河南成为中药资源大省。

同时河南也拥有丰厚的旅游资源:2011年,全省旅游系统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大局,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旅游项目建设、旅游市场开发和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等重点工作,旅游业发展继续保持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和好的气势。截至2011年底,全省共接待海内外游客3.07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802.06亿元;全省共有A级旅游景区253家,其中5A级10家、4A级74家、3A级113家、2A级56家;星级饭店共有503家,其中五星级11家,四星级76家,三星级263家,二星级149家,一星级4家;旅行社共有1101家,总资产7.72亿元,直接从业人员10430人,营业收入23.15亿元。

由此可见,河南的中医药文化与旅游市场的结合前景广阔。河南的中医药和旅游产业的潜力业非常巨大。应该大力挖掘潜力、激发潜能,通过整合优化、借鉴先进的经验,让中医药和旅游产业迅速崛起、助力中原经济区建设。本研究能够给广大行内决策者、管理者、执行者、从业者等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帮助。

1 研究思路

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高度,从全面贯彻落实省委九次党代会精神的层面,全景式调研河南省中医药产业的发展现状[2],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全面分析,系统诊断,把河南中医药和旅游产业这个两个主题有机结合起来,提出一整套解决方案和发展建议,梳理形成解决和加速中医药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办法和途径,希望它能够成为河南省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助推器和催化剂信息,弘扬中医药文化,推动中医药科学发展。相信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全面起航的历史大背景下,使河南省能够早日跻身中医药文化旅游强省行列,为中医药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发挥更大的效能。

2 研究内容

为弘扬河南厚重的中医药文化,变资源优势为经济发展优势,依托于文化旅游资源的基础,大力开发以中医药资源为主题的旅游产品,积极推动中医药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增添一抹亮色,助力实现中原梦。结合河南省中医药文化养生资源,可提供游览、度假、休憩、疗养、科考、科普、文化娱乐等多层面的服务项目示范基地主要分为:中医药生态旅游基地、中医药工业旅游基地、中药材市场旅游基地、中医药养生旅游基地、中医药文化旅游基地等五大类。

2.1 中医药生态旅游

在河南中医学院的两个野外教学、科研实习基地(伏牛山龙峪湾森林公园、老界岭自然保护区和太行山万仙山旅游风景区)建立几条可感受登山旅游、采撷百草乐趣的专线,沿途对常见、常用、道地的中药挂牌,详细介绍其植物名、科属、中药名、入药部位、地理分布、功效、临床应用等,以达到全民科普的目的。之所以选择这样的地方,主要因为此处中药物种丰富、蕴藏量大、人为干扰小、生态环境多样性、交通便利、食宿经济、安全有保障[3]。如西峡县老界岭自然保护区位于县境北部,伏牛山南坡上部地段,以老界岭为界与洛阳市栾川县、嵩县相邻,东与内乡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接连。保护区建于1982年,是南阳市面积最大的省级自然保护区,1998年又划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西长 23公里,南北宽16.7公里,总面积23万亩。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保护区森林面积为20.31万亩,森林覆盖率为83.3%。在有林地中,天然林面积占92.9%。总计植物约2200种,其中维管束植物1600种以上,隶属125科516属,占河南省植物种类的一半以上。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连香树、香果树、杜仲、银杏、胡桃、水青树、黄连、金钱槭、领春木、水曲柳、天麻、野大豆、青檀、华榛、秦岭冷杉、紫茎、天竺桂、红椿、猬实等20种;省级保护对象有红豆杉、辛夷、河南毛葡萄、棱椤树、大叶三七、金钗、七叶一枝花、贝母、河南海棠等。区内分布的中药材种类几乎涵盖了植物志中涉及到的科属,盛产黄芩、黄精、连翘、茯苓、辛夷、山楂、山茱萸、杜仲、丹参、党参、柴胡、栀子、银杏、天麻、瓜蒌等大宗中药材[4]。

根据规划,可在伏牛山和太行山旅游精品线路中,嵌入中医药文化旅游养生产品,规划建设一个高标准的中医药文化养生中心,打造两条中医药文化旅游示范线路,开创集文化体验、养生体验与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中医药养生文化旅游新模式[5],并逐渐向周边辐射。使之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中医药文化旅游目的地和游客集散地。

同时,抓住中药材种植这一传统强项产业,以药材基地为依托,大力发展药材基地旅游模式。如河南省的焦作市政府近些年不断加大对四大怀药的文化宣传和品牌打造力度,广泛利用网络、影视传媒、新闻媒体等多种渠道,开辟专栏,多管齐下,大力宣传。成功运行焦作中药网,全面介绍焦作怀药产业化工作,强力宣传怀药品牌,面向国际市场,逐步将“焦作中药网”建成四大怀药产业的大型网络平台;先后六次邀请中央电视台《发现之旅》、《乡村大世界》、《走遍中国》、《健康之路》等栏目拍摄并播出四大怀药电视节目,在《河南日报·中药材版》开辟专栏介绍“四大怀药”,在《农民日报》、《中国财经报》、《大公报》、《健康时报》、《北京晚报》、《郑州晚报》、《焦作日报》等报刊上发表的大块通讯报道40余篇,利用报纸大力宣传四大怀药[6]。使怀药产业获得快速发展,怀药也走上了百姓餐桌,被公众所熟知。基于此,可以组织游客到药材的种植基地参观,让游客在体验到“进山探宝”的乐趣的同时还可以“入园探宝”,切实体会什么是“四大怀药”。其他诸如西峡县的山茱萸规范化种植基地、封丘的金银花规范化种植基地、南召的辛夷种植基地、济源的冬凌草规范化种植基地等都可以体验药农采摘药材的乐趣,还能领悟“药材好,药才好”的深刻内涵。

2.2 中医药工业旅游

首先,可以建设一座以发展历史、药材标本、诊疗器具、中医古籍、名医名方介绍为主要内容,集休闲、观赏、科普于一体的中医药展览馆[7],以展示河南省博大的中医药文化[8]。将知识性、趣味性、观赏性完美结合,使游客在参观、观赏、休闲之中认识、了解当地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精髓及发展历程。

其次,与中医院、知名中药制药企业合作,引进先进理念,建一座展示当地中草药的中药房,同时应用传统方法现场制作精优小包装的中药饮片,游客不仅能直视传统老药公的制药工艺,还可作为旅游纪念品销售。宛西制药南阳总部的张仲景大药房展示店就是非常成功的例子。

再次,可在中医药工业企业、药市或商业场所等参观中药饮片、中药汤剂、中成药、中药膏方等的传统和现代制作过程。如在宛西制药的西峡生产车间,笔者亲眼看到了仲景牌六味地黄丸的生产加工流程:在国内最先进的中药制剂生产线上,从原料搅拌到丸粒成型,从精准检测到灌瓶包装,一切都是那么的规范严谨。消费者感叹:这样的六味地黄丸看着放心,吃着安心。再如禹州的中药材加工、炮制始于明代,荟萃了历代技艺,因药制宜,技艺独特,制作精细,注重药效,在“浸、泡、锻、煨、炒、炙、蒸、煮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地方特色。加工炮制的“云片鹿茸”“百刀槟榔”“制蒌仁霜”等百余种中药炮制精品驰名中外,在1911年的“万国医药博览会”上禹州的“九蒸熟地”引起轰动。许多加工炮制技艺被载入经典。除每年的药交会外,游客也可以到开放性的饮片加工企业参观。

2.3 中药材市场旅游

河南是中药材重要集散地之一。历史上有禹州、百泉两大全国性中药材交易会,河南依托良好的地理和历史优势可以开发药材市场作为旅游的新型基地。

禹州是我国中医药文化发祥地之一,中药材种植、采集和加工历史悠久,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从上古时代,轩辕黄帝、雷公隐居具茨山尝草寻药、教民治病;唐朝时,一代药王孙思邈长年在此采药行医、悬壶济世、著书立说,去世后又葬在禹州,留下了“医不见药王不妙,药不经禹州不香”之说。禹州药市始于唐宋,盛于明清,延续200余年,在清乾隆年间达到鼎盛,形成春、秋、冬三季定期药材交易会,吸引了全国以及西洋、南洋等地客商云集禹州,各地药商多在此建立药行、驿栈,自然形成了中药材、饮片、丸散、山货四大市场,药帮组织还建立了商务活动的诸多会馆,如名气较大的有山西会馆、怀帮会馆、江西会馆、十三帮会馆等,呈现出“无街不药行,处处闻药香”的繁荣景象。

2002年,禹州市恢复举办禹州药交会,至今已成功举办了8届,中医药交易额从最初的6亿多元增长到20多亿元,吸引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药商及医药界同行参展参会并进行学术交流。禹州市还与韩国山清郡结为友好城市,为禹州药业走向世界、扩大国际间的交往合作搭建了友谊的桥梁。2007年,“禹州药会”、“禹州中药加工炮制技艺”被列入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禹州药会”还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禹州市被农业部批准为全国唯一的中药材加工示范基地。

百泉药会起源于隋大业四年卫源庙的河神祭祀活动,因太行山区盛产药材,药材交易渐成庙会上的一项重要内容。明洪武八年(1375年),药材交易日渐成为庙会之主,庙会也正式演变成药会。药会的鼎盛时期,会期长达一月有余,每日上会者多达上万人。素有“春暖花开到百泉,不到百泉药不全”之美誉。

2.4 中医药养生旅游

以中医保健养生为支撑,大力打造养生保健服务区。充分发挥温泉、水库等自然资源,开发药浴、沙疗、泥浴、中药浴、名花汤、盐浴、名酒汤、名木汤、奶浴、石板浴、天体浴等特色系列项目。如河南省卢氏县的汤河温泉,俗称“汤池”。汤河温泉绿山碧水,俊峰峭立,环境青幽,温泉天然溢出,水温达49℃,日出水量240立方米,水中富含硫 、氟、钙、铁等多种元素,可治疗常见的一般性皮胜病。长期洗浴对慢性胃炎、肠道炎及失眠等症有辅助疗效。当地村民有露天裸浴的风俗,逢阴历单日为男性,逢双日为女性,毫不避人,足可见泉水之优、民风之淳朴。现已建成露天浴池、温泉疗养院、人工湖等设施,还组建了具备中药热敷、中药熏蒸、穴位贴敷、冬病夏治、三伏贴、三九贴、推拿按摩等中医特色服务的国医馆。游客在登山劳累之余来此惬意小憩,身心怡爽,不胜美哉,确是澡身沐德、强身健体的新休闲生活方式的选择。

2.5 中医药文化旅游

通过建造一定规模或独特的中医药人文与自然景观,适宜开展中医药文化旅游活动,能充分体现出传统中医药厚重的文化内涵。

如伏牛山的中药文化旅游近两年热度持续增高,除了天然药库的自身吸引之外,医圣张仲景自然成为其至关重要的文化元素名片。张仲景东汉南阳人,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其所著《伤寒杂病论》更是被称为“众方之祖”,宛西制药的拳头产品仲景牌六味地黄丸,正是源于此书演化而来。进入南阳,才真正感受到医圣文化的浓厚氛围:南阳市内的医圣祠[9],西峡伏牛山上高达16 m的医圣像,宛西制药南阳总部的仲景之光紫铜文化浮雕强,都深刻记录了这位前世高人的风采。中医药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0],曾经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贡献。众多的消费者在医圣像前合影留念,在医圣祠前的羊头旁流连忘返。

再如,洛阳龙门石窟的药方洞,始建于北魏,唐代建成,历时200余年,洞内刻有100多个药方,涉及动物、植物、矿物等120多种药材,可治疗内、外、妇、儿、五官科多种疾病。这些药方为中国现存最早的石刻药方。洛阳药方洞见证了中原医学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

通过建立旅游通道,成立专门组织,培训导游解说人员,把中医药历史文化名人、传说故事、现代制药工艺工序、绿色环保药品来源等有机结合起来,使观者感受中医药文化的恒久魅力。

3 创新性和应用价值

3.1 创新性

目前关于河南省中医药产业的发展还没有此类研究,特别是把中医、中药和旅游的综合研究更是空白。这也成为中医药事业、中医药文化产业发展滞后、不均衡的因素之一,当然也是本文需要提出并希望解决的众多问题之一。

3.2 应用价值

3.2.1 中医药文化是我国宝贵的旅游资源 河南旅游与中医药文化的结合是资源共享的强强联合,是旅游市场的需求,是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需要,符合产业融合发展的方向,也将有助于弘扬我国优秀的中医药文化[11],特别是在中医药科普方面所创造的社会效益是十分巨大的。

3.2.2 中医药文化旅游示范基地建设前景广阔 “中医药文化旅游基地”是旅游多元化发展形势下产生的一种新型旅游业态,既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又具有旅游的特征。从国内发展看,中医药文化与旅游结合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现实需求。从国际市场看,到中国旅游,体验“望闻问切”,必将为越来越多国外游客的最佳选择。

4 小结

通过笔者全面、多视角、回顾和前瞻兼具的系统研究,能摸清制约和影响发展的症结所在,辨证施治,提出解决问题的治疗方案。加强河南中医药旅游的研究与开发,既具有很好的学术价值,也具有良好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12]。总之,本研究可作为有关部门的决策参考,也将成为产业发展的有力借鉴,从而促进中医药文化产业的全面协调快速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肖燕,宁泽璞.略论中医药文化产业化[J].世界中医药,2011,5(6):372.

[2] 许东升,尹丽,张顺超,等.河南省中医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J].中医学报,2012,(7):18.

[3] 纪宝玉,陈随清,裴莉昕,等.中药学专业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研究与实践[J].中国医药导报,2012,2(9):140.

[4] 杨春澍.药用植物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450.

[5] 李秀明,姚峥嵘,张洪雷.中医药文化传播之于国家软实力建设的思考[J].医学与社会,2011,10(24):15.

[6] 张晓州,白永平.焦作四大怀药区域比较优势及空间分布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6(30):140.

[7] 江海燕,李培春,宁小清,等.加强展馆内涵建设、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及科普知识的推广[J].中外妇儿健康,2011, 19(6):503.

[8] 高婷婷.广东省中医药文化旅游的开发与发展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2,17(9):134.

[9] 叶立军.公益性与产业化有机结合的典范—评十大中医药文化基地[J].中医药导报,2012,2(18):5.

[10] 宋欣阳,王群.挖掘中医药文化教育资源,服务医学人文精神教育[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4(26):101.

[11] 高彦彬,赵慧玲.加强中医药文化研究,提高中医药文化软实力[J].世界中医药,2011,6(6):461.

篇12

一、巩义民俗文化资源分类

巩义民俗民风文化资源可概括为物态类民俗文化资源、制度类民俗文化资源、行为类民俗文化资源三大类。

(一)物态类民俗文化资源

巩义市的物态类民俗文化资源主要包括民间工艺品、风味饮食以及土特产等。通过调研统计,现巩义民间手工技艺包括根雕、织布、印染、剪纸、编织、篆刻、刺绣等31项,其中站街镇大黄冶的唐三彩、潜彩画、剪纸以及巩义绞胎瓷尤为突出。巩义唐三彩窑由我国著名陶瓷家冯先铭在黄冶村发现的,由于它专为皇宫贵族烧造明器,技术高超、品种繁多、釉色晶莹可爱,1963年,被河南省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潜彩画是一种别具一法的绘画艺术,它的颜色在画中潜藏着,对着自然条件的变化颜色会随之变化,故称“神画“。巩义的剪纸主题直观,结构独特,造型洗炼,火爆鲜艳,乡土味浓。图案的简练简到不能再简的程度,整体结构相连不怕风吹日晒,是民风民俗的产物,是民间剪纸的活化石。

巩义地方民众喜面食,由于离省会郑州较近,巩义的餐饮风味也越来越体现出了多元化。如巩义虎家烩面汤红菜绿面筋斗,汤香味美,口感劲道;回郭镇肉合外焦里嫩、香酥可口、经济实惠;城区镇北路的老君烧鸡离骨离帮,鲜嫩脆香,不油腻、不粘连、不夹牙。巩义土特产品种繁多,南河渡石榴,个儿大籽保,酸甜可口;鲁庄镇的星神鸡蛋,皮为绿色,是环保绿色食品中的佳品;小关柿饼个儿大肉厚,无籽霜多,含糖高,久储不干,生津、润肠,清咽利喉等特点;南山核桃,外形美观、皮隔均薄,出仁率高,含油量大,药食并用,营养丰富,久食可抗衰老,延年益寿。

(二)制度类民俗文化资源

巩义庙会,历史悠久,每逢过年过节都会举行庙会。文娱活动多为群众自发组织,同时,庙会上小商小贩云集,群众边看戏边选购自己需要的商品。据统计,巩义市建国前尚存古庙会267个。最特色的要数回郭镇苏林观会、孝义二郎庙会,浮戏山老庙,庙会期间大戏连台,朝山进香,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但随着人们思想意识的变化和经济发展,古庙会保留至今的已为数不多,随着巩义经济的飞速发展,巩义的人们更加注重文化生活,每年正月十五的灯会和正月十九各乡镇的文艺汇演仍然是巩义市民期待的项目。

巩义虽属于县级市,各种各样的礼教制度却非常多。如:新婚之夜压床的习俗,传说这能保平安,保健康;在中国传统的中秋节里,小辈都要尽可能赶到家中,团聚在长辈身旁。在中原大地娶亲,都要抢时辰或抢绣鞋。这种礼制起源年代久远,至今世代相传。

(三)行为类民俗文化资源

行为类民俗文化资源,主要包括民间舞蹈、民间曲艺、民间体育活动等。据调查统计,巩义的民间传统体育与竞技包括鲁庄镇的高跷表演、河洛镇南河渡村的旱船表演,米河镇的舞狮表演以及民间杂技东庄秋千等12项传统技艺。其中被誉为“中原第一狮“的巩义小相狮舞,被河南省文化厅推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候选项目。另外,东庄打秋千是巩义市鲁庄镇独有的秋千形式,它集骑秋、跑秋、翻梁秋等独特秋千为一体的打秋千,是集秋千艺术、体育艺术、建筑艺术和杂技艺术为一体的完美艺术结合。据统计,巩义民间曲艺大致涵盖30个门类,其中以河洛大鼓书、说书、十八盘唢呐尤为突出,并在民间广为流传。

二、巩义民俗文化旅游现状的SWOT分析

通过以上对巩义市民俗民风文化资源种类的了解,综合游客行为学、心理学等相关因素,笔者得出巩义民俗民风文化资源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

(1)比较优势(Strengths)

①区位优势

交通便利,区位条件优越。巩义位于郑州最近的辐射区,中原文化的发展固然离不开巩义的发展,同样巩义的发展也必将提升中原文化的发展潜力,因此巩义更应该发挥它的区位优势,挖掘巩义民俗文化,提升中原文化的发展。

②民俗文化内容丰富多彩,开发潜力巨大

从第一部分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巩义的民俗文化资源非常丰富,民间文学、民间信仰、民间手工技艺类资源尤为丰富,详情请参见图表1。巩义不仅拥有无比丰厚的民俗文化资源,同时也是具有无限魅力的民间文化,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比如河洛大鼓书,是河南历史比较悠久的戏品种之一;小相舞狮和东庄打秋千两大体育民俗文化,在河南有很大的影响力。这些民俗历史悠久,影响深远,传播广泛,部分优秀民俗文化资源有待发掘,开发潜力巨大。(见图表1)

(2)发展制约(Weaknesses)

①观赏性弱,缺乏资源整合

巩义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在开发过程中并未体现出真正的民俗内涵,多是一些外在的表面现象,观赏性不强。各地区的民俗文化处于分散、独立的状态,资源整合度不够,譬如:巩义各镇庙会随着社会的进步,有些因人数聚集太少,逐渐被取消;河洛大鼓书也只有在局部地区传唱度比较高,大多数地方都对此曲艺类别去向陌生状态。同时,一些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资源未进行合理规划、分类、收集和挖掘,整合效益差,使得巩义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缓慢,缺乏活力。

②民俗精品缺乏,深度挖掘不够

巩义大鼓书、小相狮舞等历代传承的民俗现正申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或民族民间保护工程,大多数民俗文化资源挖掘深度和力度不够,效益低下,精品太少。

③产品创新不够,缺乏体验性

目前游客到河南巩义旅游观光时,除了到康百万、浮戏山雪花洞、巩义石窟观光外,很少参与庙会、社火这类民俗旅游项目。大同小异的秧歌、高跷、捏面人等表演形式缺乏创新意识。虽然舞狮在一些节庆活动上还比较盛行,多为经济目的,因此并未开发成旅游产品,缺乏参与性。

(3)发展机遇(Opportunities)

①政府支持

近年来,巩义市在发展民俗文化上,政府相关部门已认识到,要把它作为重要的产业链来开发,须加强旅游资源整合,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加大对民俗风情游的扶植力度,使民俗文化焕发光彩,发挥更大的作用。2012年,在巩义康百万庄园举行的“巩义市第三届民俗文化节“吸引如织游客,精彩的民俗文化展、“明清真人秀“、传统婚礼礼仪展示、书法作品展等多项活动让大家陶醉其中。

②民俗文化保护意识增强

随着民俗文化旅游称为一种热潮,游客对民俗旅游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保护、传承与发展民俗文化,就成为了当前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催化剂,对于巩义来讲,若想保护,必先挖掘,毕竟民俗文化是一种无形资源,发展的最好方式就是传承和保护。

(4)面临挑战(Threats)

①部分民俗文化后继无人、日渐萎缩

在我们调查过程中,随着人们思维的不断转变,不少民俗文化受到外来异域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化的烙印越来越淡化,使得民俗文化面临着后继无人、日渐萎缩的局面。除了河洛大鼓书在巩义家道频道播出外,如潜彩画、婚庆习俗、东庄秋千在近几年呈萎缩状态,有些甚至后继无人。

②周边区域竞争力增强

巩义属于县级城市,与周边洛阳、郑州、安阳等地相比,宣传力度、服务配套设施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距,这无形中在横向空间上制造了一定的威胁,政府应加大民俗文化旅游的创新性与宣传,使其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3巩义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①以核心景区为依托,挖掘民俗文化旅游产品

针对巩义市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分布的状况,依托巩义市每个乡镇区域的核心景区,如南河渡镇的石窟寺和黄河游览区、康店镇的康百万庄园、新中镇的浮戏山雪花洞、大峪沟镇的青龙山慈云寺风景区等,以它们为依托,挖掘各乡镇的民俗文化资源,对其进行设计,作为景区内的附属项目,贯穿于整个景区。譬如:南河渡镇,可在当地举办石榴节、庙会、垂钓等活动等,结合黄河游览区和石窟寺,使其形成特色鲜明的民俗旅游产品线路。两者的结合,可以同时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等需求。

②增强民俗文化品牌意识,开发特色产品

巩义民俗文化资源很独特很优秀,如地方曲艺河洛大鼓、民间工艺水浒英雄脸谱、口水画、潜彩画等等。如何更好的保护和继承这些民俗文化,使其后继有人,就需在产品特色上下功夫,可举办一些河洛大鼓说书比赛,像河南著名的节目《梨园春》一样,使其发扬光大,或举办一些竞技大赛、秋千大赛等,使巩义民俗文化特色更加鲜明,增强品牌意识。

③增强游客的参与性,转变开发模式

民俗文化更突出的特点就是具有地域性,因此可转变产品开发模式,从游客的参与性入手,使其入乡随俗。将巩义民俗文化中的礼教习俗、饮食习俗、婚庆习俗等文化转变成民俗体验项目,一改以往只看不参与的观光游览模式,感受当地的风俗及传统。另外可以设置新颖独特的旅游项目,如“巩义美食一条街“、“巩义土特产购物中心“等等。还可以在旅游线路开发方面采取“洛阳-巩义-开封“为中心的线路,或以“巩义石窟-康百万庄园-龙门石窟“为中心的中原民居旅游等。

四、结语

经过对巩义市民俗文化旅游现状的分析和总结,笔者认为目前巩义市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尚浅,在开发策略论述中重点突出了产品开发方式及途径。在巩义市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上应做到:发展以民俗文化为主题的休闲养生特色旅游,重点发展针对周边市场的短线休闲旅游,策划创意新型的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积极开展旅游项目多元化,促进中原旅游业的持续增长。

篇13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对于非物质遗产的理解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其实,非物质遗产不仅仅是一种资源,其更是一种文化,具有开发的必要。我们需要在开发的过程中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使之成为邢台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的开发现状

邢台市是我国非物质遗产最多的城市之一,其形式多样,既有文化艺术方面的,还有杂技戏剧方面的。以上这些非物质遗产长期生长在老百姓的生活中间,早已经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虽然目前非物质遗产有很多种类,可是在流传的过程中,很多已经失传了,给国家的非物质遗产机构带来很大的损失。比如,威县乱弹在以前是盛行一时的剧种,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对其不够重视,现在的农村中只有极少数的民间艺人能够唱为数不多的段子,整本剧目已经失传。内丘的神码,在市场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的今天,早已经走向商业化,成为商业化的产物。沙河的豆面印花技术也面临着灭亡的境地,据相关部门调查显示,目前会这项技术的只剩下两位八十多岁的老人,这项技术面临灭绝的境地。从以上的例子中,我们已经看到,邢台的非物质遗产虽然很多,但是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逐渐地商业化,因此,在拥有非物质遗产的地区开发旅游项目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二、邢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为旅游开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内容

邢台自古以来就是王气兴旺之地,因此,此地的文化也是丰富多彩的。经过有关部门的研究,凡是有非物质遗产的地区,就开始着手兴办旅游基地。把非物质遗产与当地的文化结合起来,让旅游业推动非物质遗产的传播。这些措施的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

(二)旅游的开发无疑会加大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在有非物质遗产的地区开发旅游业,这属于经济领域的事情,而保护非物质遗产属于文化领域的事情。可是二者存在并不矛盾,而是互相促进、互相影响的关系。事实证明,旅游业的开发是正确的,它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非物质遗产的作用。

三、邢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互动的重要性

(一)让邢台的文化遗产和文化内涵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

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旅游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发展趋势。而在非物质遗产地区开发旅游业,确是先例。从旅游业以往的发展形势来看,这项措施使非常有必要的,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可以让更多的人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使非物质遗产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二)积极地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实现较大的经济效益

政府要在最大限度上支持旅游业的发展,只有把旅游业发展起来,非物质遗产才能得到更多游客的承认和赞同,才能得到更好地传播。因此,振兴旅游业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如何开展邢台非遗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有机互动

(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融入旅游发展的因素

面对非物质遗产即将走向灭亡的境地,政府部门也在不断的采取措施,以挽救稀少的非物质遗产。随着旅游业的逐渐开发,非物质遗产已经在当地旅游业的带动下,迎来了新的高峰。在开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人们不仅在当地游览,还了解了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就说明,旅游业的开发在很大的程度上传播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的宣传方式比单单地宣传效果要明显,因此,开办旅游业这一方式值得很多地区效仿。

(二)通过政府部门的调整来促进文化事业发展

当前,很多地区为了保护和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地开办旅游业。这种把旅游业和宣传费物质遗产相结合的形式,使很多地区的非物质遗产得到保护。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配合,政府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政策,以配合非物质遗产的宣传。保护非物质遗产是政府和国家的责任,政府一定要有策略的引导旅游业的正确发展,从而是文化事业和经济事业双向发展,必要的r候,还可以运用其他手段来进行调控。

(三)积极地调动社会大众实现文化经济化

为了更好地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相结合,离不开的是社会市场的积极运作,需要同整个文化市场联系起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化和经济化。文化的发展与旅游的相结合,能够广泛地吸纳社会资金,实现经济的发展,促进地区的文化发展和繁荣。

五、结语

篇14

1引言

乡村是我国传统农耕社会的延续,是人与地关系的展示,是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最和谐的结合,代表了人与自然共同的作品。随着城市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厌倦拥挤喧嚣的城市节奏,青睐能够回归自然,体验“桃源生活”的乡村,由此,一种以欣赏田野风光和追求纯朴民风为对象的旅游形式―乡村旅游热悄然兴起,并日益走俏。如何打造有特色的乡村旅游模式以吸引游客前往成为其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因此,以成都浦江县甘溪镇明月村为例,从其文创项目进行了分析,探求了传统乡村与文创项目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发展。

2背景介绍

文化创意是以文化为元素、融合多元文化、整理相关学科、利用不同载体而构建的再造与创新的文化现象。其概念是英国于1997年首先提出的。而中国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是通过创造性的想法把文化转化为更高生产力的行业集群。随着中国飞速发展,文创项目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推崇,因此,寻找到一种适合文创项目推广和发展的方式是目前文创项目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

甘溪镇明月村位于大五面山浅丘地带,地处浦江、邛崃、名山三(市)县交汇处,属浅丘地区。该村幅员面积6.78 km2,森林覆盖率46.2%,村有723户,2218人。明月村自古就采用邛窑的工艺烧制陶瓷,至今仍保留着4口老窑。其中,有300多年历史的明月老窑一直到2008年才停产。2012年随着政府对邛窑文化的支持和推广,明月窑紧紧结合浦江甘溪镇明月村茶山、竹海的特色,让文化促进当地产业的发展。2013年浦江打造明月国际陶艺村,希望以文化创意产业为支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全新打造的明月国际陶艺村以吸引陶艺家、知名传统手工艺专家、文化创意项目工作者(新村民)入驻为抓手,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全新的发展理念给明月村的发展带来了新生。

3明月村文创项目的打造

明月村内文创项目的成功打造实现了乡村旅游和文化创意项目的互利共赢,明月村与文创项目是一个相互吸引、相互受益的过程。明月村特有的乡村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历史文化(邛窑文化)与文创项目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互相发展。明月村带给文创项目者的是一个带有乡野气息的“乡村乌托邦”,同时文创项目者也给明月村带来了新的生活模式和旅游资源,以此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

3.1明月村对文化项目的影响

3.1.1自然环境的影响

明月村拥有良好的自然风光,“人―村落―环境”所构成的和谐有机体处于一种生态上的平衡。极具特色的川西农舍(大部分拥有“三间两头转”的合院布局,本土泥砖(陶的母体)的建筑材料)显现出浓郁的乡土风格,茶山、竹海、松林等乡野景观带来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风貌。这些自然环境既有独特的景观意象,同时也是乡村历史的展现。这样贴近自然的景观意象展现了一种很多人所追求的能够回归自然的乡村乌托邦的形态,而这也是文创工作者所追求的,同时这也给了文创工作者一个能真正激发自己灵感、且富有创作空间的环境。

3.1.2人文环境的影响

明月村本身拥有比较丰富的乡村文化意象,这种乡村文化意象也是乡村的一种“氛围”。包括其本身的乡村建筑群落、传统的乡村劳作模式(传统农耕文化所展现出的浓郁文化气息,这些文化独特而鲜明,因此也成为吸引大家的一种文化载体)和其长期的乡风民俗(乡村独特的民俗文化,是村民精神凝聚力的一种体现);以及明月村对其历史文脉的保留和发展(具有300多年历史的邛窑文化)。这样的乡土文化意象的保留和延续有利于塑造明月村的整体场所感,强化了其明月村的价值,给文创工作者以不一样的灵感和创作氛围。

3.1.3旅游契机

明月村所打造的自然风光以及其所具有的文化景观其本身就是一张名片,吸引了大批旅游者的到来。目前,文化创意类项目缺乏一个很好的、跟公众一起互动交流的平台,而传统的互动交流方式(如展览等)很难拉近文创者跟普通人的距离,文创者迫切的想寻找一种新的方式架起与大众沟通的桥梁,让艺术更加亲近民众。而明月村自身就完成了这样的作用,为文创工作者提供了客户源。以明月村为依托发展自己的客户群,明月村的名气也给这些文创工作者一个平台和机会,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及自己的作品,对自己的作品起到了推广的作用。

3.1.4相应的配套设施

为大力引进文创工作者入驻,明月村发展和打造自身相应配套设施,以一种方便的,舒适的设施环境吸引文创工作者。同时明月村提倡“名人驻村”项目,通过文化创意工作者入驻到村民的家中,与原有的村民一起生活,感受彼此的生活方式。让文创工作者以最近距离的体验感受最真实的乡野气息。

3.2文创项目对明月村的影响

3.2.1文化影响

通过文创工作者驻村的活动,村民、文创工作者能够更好地有机融合在一起,而这样一种“新村民”与“原住民”的融合也激发了乡村的活力。文创工作者为明月村带去了丰厚的“嫁妆”,这些“嫁妆”为明月村村民生活带来很多改变:村民的猪圈被改造成草木染工坊,孩子们能上免费的绘画课,明月书馆里不仅有各种各样的图书,还定期举办讲座。通过文创工作者的文化传播,教育和培训激发村民的文化自觉性,增强村民的文化意识。这对于整个明月村村民的整体文化教育和素质的提高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3.2.2经济影响

文创工作者将民间艺术工艺带向农村,带动当地村民寻找到一种新的经济手段:作为一处遗址景点,明月老窑被保护起来,老窑旁边的空地上,一座陶艺体验馆开始营业。明月村81岁的民间陶艺家张崇明领起了固定工资,现场为体验陶艺的游客进行指导。在村子的一片空地上,新村民赵洪和李南书的“篆刻传习所”正在建设,老村民吴大爷的餐馆“谌家院子”正在升级改造。明月村以文化创意项目为先导,以此为契机带动自身产业的大力发展。

3.2.3名人效应

文创工作者能够通过其自身的人脉效应和乡野情怀形成产业聚集形态。2014年12月,身任四川省美术家协会陶艺专委会副主任的李清来到明月村,看过“明月国际陶艺村”的发展规划后,就决定留下来。2015年1月,李清的“蜀山窑”工坊签约入驻,他也成为明月村的第一批两名“新村民”之一。另一个是知名前媒体人、作家宁远。宁远说,她爱上了这里的松林、竹海、茶园,还有质朴的村民。此后通过“名人传播”和“文艺圈的人脉效应和乡野情怀”,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明月村就吸引了25个文创项目入驻。宁远要做一个草木染工作室,请来画家、染布人寒山开了一个染布坊;李清的学弟、青年陶艺家李清泉来明月村喝了一次茶,就决定留下来开个“清泉烧”工坊;艺术展厅、餐厅“樱园”的创始人熊英,也跟随好友宁远、寒山的步伐,把新的“樱园”落到了明月村……根据远景规划,成型后的“明月国际陶艺村”,进入散居院落的项目数要达到35~40个,进入核心区的项目数为17个。而截止到2015年底,进入散居院落的项目数已有15个,核心区10个,在谈项目6个,文创产业聚集已初具雏形。而这样的一种文创产业聚集形态有利于巩固和扩大整体的影响力,形成名人效应。

3.2.4旅游契机

利用所形成的文化景观环境和名人效应吸引游客,聚集和提高当地的人气,以此来进行明月村的旅游业的发展和当地产品的推广,村民的收益和创收,巩固和加强明月村的品牌效应。为明月村的整体旅游发展和影响力的扩大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明月村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特点是利用名人驻村的形式达到“雅”与“俗”的交融统一。而这种“雅”与“俗”融合的关键又在于它的生活化、自然性、真实性、和谐性。其“雅”主要是指明月村所含有的一些文创项目(引入的陶艺家、知名传统手工艺专家、文化创意项目工作者等所带来的文化展现)的打造,以及明月村自身所具有的历史文化(邛窑文化)。“俗”主要是指明月村自身乡土文化(农耕文化、乡风民俗等)。

相较于以往艺术都是高高在上,是普通人不可企及的,这里将其融合在了一起,是艺术的乡土化,是艺术的最高展现形式,它不是受人瞻仰的,而是要更多地融进到生活,落到实处,跟人更好的互动,给人更好的体验感,这才是鲜活的。这样也使其具有更好的文化符号及吸引力。同时,借由名人驻村的形式,乡村自身具有更好的特色和辨识度,利于从其他同类型旅游的乡村中脱颖而出,使其更好的发展。

4文创项目与乡村旅游的互利

乡村的发展不能违背其可持续性,而文创项目中的名人驻村给了这个很好的定义。通过对整个明月村有一个可持续的循环健康发展链条:首先,利用自己原生态的传统乡土景观以及其历史文化积淀形成自身的文化符号,吸引陶艺家、知名传统手工艺专家、文化创意项目工作者的入驻,形成一大特色―艺术家利用民居,改造民居,形成与居民共同生活居住的模式,改造和提高了居民的生活环境,这样子的模式既可以让高雅的艺术更加亲民,同时民居的环境和古朴的民风民俗也能带给艺术家不一样的体验和灵感来源。其次,利用所形成的文化景观环境和名人效应吸引游客,聚集和提高当地的人气,以此来进行明月村的旅游业的发展和当地产品的推广,村民的收益和创收,打出明月村的品牌,同时,明月村的名气也给艺术家们提供一个平台和机会,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及自己的作品,对自己的作品起推广作用。

文创项目与乡村旅游的相互影响发展,村民、艺术家、乡野环境、生活方式的有机融合,新村民与原住民的融合,不仅文创项目激发了乡村活力,同时乡野环境也促进了文创项目更好地发展,使文创项目与乡村旅游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