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市场经济案例范文

市场经济案例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1 17:27:3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市场经济案例,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市场经济案例

篇1

一、探索独特定位

自1997年上星之来,安徽卫视就开始面对全国市场,逐步探寻自己的战略定位之路,努力在全国的卫视频道群体中脱颖而出,打一场漂亮的攻坚战。

2000―2001年间,通过科学分析,安徽卫视发现电视剧有着广大的收视市场空间。打算走“以电视剧立台”的发展道路。

2002年,安徽卫视形成了比较清楚的电视剧战略。

2003年,安徽卫视确立了要以电视剧为主的节目结构战略,立志打造中国最好的电视剧大卖场,力争电视剧及新剧播出量位居全国第一的目标。

2004年,安徽电视台成立了专门的电视剧制作公司,斥资一亿元在北京建立电视剧节目制作基地,加大电视剧的拍摄力度,购买强档剧全国卫星频道的独家首轮播映权,以及按照市场化需求进行节目版块设置等,试图创造出持续的频道竞争优势。

由此可以看出,安徽卫视用了近10年时间,从一个内陆省份上星频道成长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卫视,并且以精彩的节目,在全国观众中牢牢树立起第一电视剧频道的地位。当然,这与其自上星以来就注重在全国范围内的落地覆盖是密不可分的,有覆盖才能有收视,有收视才能有广告价值,有了广告价值才能够运用更多的资金使本频道节目的编排与播放更上一层楼,进而进一步增强本频道自身的价值。

二、不同时期的落地模式

由于安徽卫视并未有较早上星的优势,但是凭借着“电视剧之风”的盛行,在短短几年内也发展成了全国性的强势频道之一,并走出了一条“由一般性地区卫视发展成为区域强势卫视,再向全国性卫视之列迈进”的覆盖发展之路。

1、“自然落地”时期

在上星的初始阶段,即20世纪90年代末,安徽卫视基本采取“自然落地”,即有线电视台主动要求转播安徽卫视的节目,这主要是由于可收视频道有限,有线电视网资源过剩,为推动有线网络发展,有线电视台或者有线网络公司积极转播各卫视节目。但是随着各省上星卫视的增多,这种“自然落地”现象也就开始在市场上日渐减少。

2、“市场化”时期

随着各地有线电视网出现频道局限的状况,安徽卫视开始转变思路,首创采取付费的方式给有线台以实现落地。在此期间,安徽卫视还开始和其他卫视采取“对等落地”的模式:由不同省份电视台之间互相协商合作,并联系本省城市有线电视网,互相转播对方的卫视即可。但是这种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与各卫视本身所处地区以及该地区经济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情况接近,对等落地才会较容易实现,但如果内陆省份要和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进行对等落地时,就还要额外付给对方一定的费用,这在行业内被称为“对等差额落地”,实际上是一种利益补偿。

从2003年开始,上星台数量越来越多,并且各个卫视频道的市场意识逐渐增强,均加大力度全国范围内进行覆盖。于是乎,各个卫视之间对于网络资源的争夺开始日渐激烈。但安徽卫视上星不久,就开始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加快其覆盖速度,加大覆盖力度。目前,安徽卫视在全国大中型城市中已经基本完成覆盖,并且能够监控其频道不播广告。这表明安徽卫视已经形成了良好的收视群体,良好的广告市场价值,为其广告经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战略”运作期

虽然安徽卫视已经完成了全国范围内的落地覆盖,经济效益在卫视中也位居前列,但是面对每年均要承担高额落地费,依然感到负担过重。尤其是某些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达城市已经开始对落地频道进行招标,这更是增加了卫视频道的运营成本,使其生存环境日趋严峻,很多地区的落地费远超过大部分卫视频道的承受范围,这在很大程度上,不但影响卫视台的覆盖范围,更影响着电视节目质量的提高,影响着广告客户的运营成本。

在此状况下,面对卫视频道落地覆盖的激烈竞争,做出更多理性的思考变得尤为重要。安徽卫视已经调整了落地市场的运作模式,开始运用“战略”来指导频道落地的具体运作:除了维系现有覆盖区域之外,早已开始向全国范围内3000多个县和县级以下的地区进行落地覆盖。

篇2

【关键词】市场经济;医院发展更为有利

Discuss hospital file management under marker economy

Li Xiuyun

【Abstract】After reform and open to outside,social medical treatment business has been developing rapidiy,and hospitals face rigorous challenges under the market economy.At this time,file management work is especially important.Carrying on file work well may benefit for hospital's development necessarily.

【Keywords】Market economy ;Hospital file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R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10-0178-01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医疗事业蓬勃发展,特别是实行市场经济后,各种所有制医疗机构大量涌现出来,抢滩占点。一座城市不再是只有一家医院,大医院比比皆是,小诊所遍地开花。都想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分得一杯羹,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所以同行业的竞争日趋白热化。传统意义上的医院已日益显现出它的疲态,大而全实际上是大而不全,更谈不上精。专卖店式的以某种病型为中心的专科诊所(如骨科医院、牙科诊所、妇幼保健站等),一其专业性强,针对性强的特色服务吸引着广大患者。小病去诊所,大病找专科诊所,而医院则高不成,低不就,在加上服务意识的淡薄,“皇帝女儿不愁嫁”的传统观点,使医院大批的患者分流,经济效益出现较大滑坡。

面对日益严重的形势,医院应主动出击,勇敢的面对挑战,把加强档案工作做为医院扭转局势的切入口,使医院受到科学化,现代化的管理,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理解档案工作与医院管理之间的关系?让我从一下几个方面来看一下:

1 提高医院的效率

建立完善高效的档案计算机系统。一名患者踏入医院的大门后,应能使他及时、全面地了解自己的病情,快速地得到医治,计算机的应用可大大发挥它独特的作用。电子计算机是迄今为止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是人类大脑的极致和延伸。计算机技术与档案人员从频繁的手工操作中解脱出来,极大地提高了档案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2 提升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

为每位医务工作者建立个人档案。以病人的满意为准绳。医生应以救死扶伤为己任,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用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赢得人们的尊重。护士要像人间的白衣天使,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和灿烂笑容去感化患者的内心。医院有了这些准则,在档案上留下每个人的工作原始记录,来作为他们晋级升职的标准。

3 打造自己的“拳头产品”

医院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病人选择的意志。医术的提高是一点一滴的积累和成年累月的临床经验得来的。通过把同一病型的案例整理、归档,在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就可以在某一领域拥有自己的权威性,在社会上留下良好的声誉。

4 建设一支团结敬业、高层次的医疗队伍

建立健全人事档案管理。人事部门考查了解和正确使用员工,做到:“知人善任”。了解每人的工作能力和表现,鼓励员工接受培训和再深造。人才是一家医院的关键,注意吸收高层次的人才,重视开发和利用人才资源,任人唯贤,任人唯才。

5 优惠的医疗价格

病人选择医院,很大程度上要看它医疗和药品的费用。我们知道药品是在层层的流通环节的过程中提高了它的成本,健全完善的药品采购制度,实行一部购制,减少中间环节,让患者得到实惠。对每一批药品进院,严格登记,入档。(包括进价、采购人、厂家及药品有效期)。用专业的眼光认识药品,引导病人入药,尽量推荐一些作用相近价格便宜的药品,以降低患者的负担。

6 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这一点不可忽视,在某一段时期,某一个地区,某一特定人群高密度地患发某一病症(如职业病、流行病、地区病、家族病等),这不是通过一、二次的病例就能得出的,而是大量的、科学的、比较和调查得出,通过分析、查阅档案,得出准确结论,为社会提供有价值的预防措施,是医疗机构的巨大社会责任,也更能获得人们的口碑传颂。

篇3

【关键词】市场经济 ;档案; 管理

档案的市场化管理通常就是指借助市场运作机构的建立对档案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水平有了十分明显的提升,同时要明显的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就必须要完善综合档案馆自身的功能。我国的档案机构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在逐渐的靠近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市场经济出现之后,档案机构已经不能储存企业的档案,所以它也不能为企业提供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信息,因此我们一定要对此加以改进和完善。

1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企业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企业发展不平衡带来的问题

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发展的时间比较长,规模也相对较大,此外企业在发展中主要靠科技来谋求更高利益,因为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凭借自己原有的基础,所以在发展中需要不断的提高科技水平,因此很多企业对自身的档案工作都十分的关注和重视。很多企业在档案管理过程中都在学习国家对企业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这样也就使得档案工作能够按照按照制度的要求对档案进行适当的管理。而对于那些发展时间并不是很长的企业,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明显的不足。

1.2企业效益不平衡带来的问题

如果一个企业的规模比较大,其经济效益比较好,所以在档案管理工作中也会比较系统和重视,在管理的环境方面也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但是对于那些利润水平不是很高,在经营中不能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企业,在档案管理方面的投入非常的有限,这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会产生非常明显的不利影响。

1.3档案理解差异所带来的问题

不同类型企业的管理者对档案的理解也是不同的,对档案工作的基本理解对档案工作而言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那些对档案管理工作理解比较透彻的管理者和决策者会在日常的工作中十分重视档案管理工作,这样一来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质量也会有十分显著的提升。

1.4档案所有权归属不明所带来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很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按照国家对企业档案管理的要求来执行档案管理工作,在人员的设置上有非常明显的缺陷,同时在管理的过程中也没有认识到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督和管理功能是,这种档案管理宏观调控上的理解误差和企业融资之后所产生的资产理念也会出现一定的变化,这样也使得企业档案的产权归属不是十分的明确,企业很容易认为能够按照自己的医院随意去处置档案。

2建立我国市场化档案管理机制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2.1明确企业档案所有权、管辖权和使用权

不管企业的类型究竟是什么,只要企业的经营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范围之内,企业所形成的档案都是国家档案当中的内容,企业档案的管辖权在行使的时候行使的主体可以是企业自己,也可以是企业认可的具有市场化特征的机构,企业档案的使用权主要是企业自己决定的,为了更好的保证企业能够行使和享有各项合法的权利,除了国家制定出的法律和法规之外,还需要其他的部门对档案产权的归属和执行情况予以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2.2充分的尊重市场机制

市场化机制运行下的档案管理企业在实际的工作中一定要充分的根据市场运行机制的实际情况来开展各项工作,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投资和市场内部之间的竞争以及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等等方式来体现出自身的经济价值。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优质的服务,树立企业的品牌形象,此外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和手段来对市场经济档案管理的基本流程和方法进行适当的拓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积极的去创新,不断的扩大企业的业务范围。

2.3市场化档案管理必须要有自己的特征

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企业经营的质量,同时还要不断的借助自身的市场影响力来增强市场对企业的作用,从而使得企业内部的档案类型不断增多。采取多种方式降低成本,对所有的经营行为进行全面的规划,这样就能有效的降低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投入的成本,企业的利润水平也会得到十分显著的提升。企业自身的发展优势也得到了拓展,在档案工作中应该不断的做好服务工作,企业和客户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对客户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此外还要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积极的去避免公平竞争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增强客户对企业的黏度。

2.4档案的市场化服务更具优势

和国家综合档案馆相比,档案的市场化管理机构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多种渠道对客户企业进行大范围的宣传。而从市场的角度来说,第三方对企业的文化、产品、信誉和等级等进行宣传的时候,其可信度更高,同时也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针对这样的状况,档案市场化管理机构在运行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的体现出自身的优势,而对客户能够更好的去宣传。在更大的范围之内让人们了解到客户的主要业务。

2.5利用网络等手段及向客户提供相关信息

通过各种公开渠道收集与客户经营活动相关的各类信息,及时向客户提供参考,这是市场化档案管理特有的经营优势。任何一个企业,在市场经营过程中,都需要同行业、同类型企业发展变化的相关信息,也需要针对企业自身不断拓展的特点寻求不同领域经济发展的情况。因此,随时掌握行业公开信息、及时服务终端客户的方式,是市场化档案管理有别于一切档案馆和档案室功能的基本特性,也是档案管理企业迅速赢得广大客户青睐的重要手段。

3结语

当前我国的档案管理机制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水平明显的提升,所以我们必须要采取有效的市场化的措施对档案进行适当的管理,这一方面满足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一方面也满足了国家档案部门对企业档案产权的相关规定,所以其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会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仲禾.“数”说辉煌——从统计数字看“十一五”成就[J].中国档案,2010(12).

篇4

关键词:构建;海南;离岸金融市场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

离岸金融作为一种以非居民为服务对象,为非居民提供境外货币存贷、投资、贸易结算以及保险和证券交易等资金融通服务的金融活动,已在国外发展成熟,目前天津、上海筹备离岸金融中心试点已得到中央允许,具体实施方案尚待有关部门批准。海南为热带海岛,旅游商务环境和区位优势明显,具有建设国际离岸金融中心的优越地理环境条件,且《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若干意见》(国发[2009]44号)中明确海南可以探索开展离岸金融业务试点工作,为海南离岸金融业务市场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

一、构建海南离岸金融市场的必要性

(一)带动海南旅游业及相关产业发展。目前,全球绝大部分离岸金融中心,既是全球重要旅游胜地,又是全球重要的高端房地产投资与消费市场。因此,海南开展离岸金融业务可以带来相关人员往来,促进旅游、航空、餐饮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同时,部分客户还在注册地租房、购买房地产,以此带动旅游房地产发展,延伸旅游产业链,促进海南经济多元化。

(二)成为招商引资新模式,节约融资成本。海南国际旅游岛开发建设需几万亿固定资产投资,岛内的金融机构无法提供如此巨额资金,资金缺口必须依赖于境外。通过发展规模控制和项目审批的适度渗透型离岸金融业务,允许离岸账户部分沉淀资金,适度进入在岸账户为我所用,可以弥补国际旅游岛建设部分资金缺口。同时,由于离岸资金通过境外金融机构的同业相互拆借,存款利率高于国内市场,贷款利率低于国内市场的特点,借用离岸金融市场资金可大幅度节约融资成本。

(三)促进境外投资便利化,方便企业“走出去”。“走出去”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但由于大部分“走出去”的企业境外注册资金少、信用评级低、境外融资能力差,企业后续发展依赖境内母公司的后续资金支持。离岸金融可以满足“走出去”企业迫切需要国内银行帮助搭建境外业务运作平台的需要,提供及时、便捷、合理的境外融资、集团财务管理、投资风险管理等方面的服务,降低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成本,助推境外投资企业发展。

二、构建海南离岸金融市场宜采取内外分离适度渗透型模式

从目前世界主要国际离岸中心看,各离岸中心可以划分为四种类型:一是离岸金融市场业务和所在国国内业务不分离、离岸账户与在岸账户并账操作的内外混合型离岸金融市场;二是专为进行非居民交易而人为创立的、与国内市场相分离的内外分离型离岸金融市场;三是允许部分离岸资金流入国内金融市场的适度渗透型离岸金融市场;四是在“避税天堂”设立的,通过最宽松税收政策吸引非居民收入和财产大量转来,并吸引大量跨国金融机构注册的避税港型离岸金融市场。从国内天津、上海申报建立国际离岸金融中心的试点方案看,均采用内外分离型市场模式。

(一)海南尚不具备建设内外混合型离岸市场的经济金融条件。海南经济相对落后,金融机构种类不全,金融监管水平低,金融管制及资本项目外币不可自由兑换,金融自由化程度偏低,不具备建设内外混合型离岸市场的基本条件。

(二)缺乏发展避税型离岸金融市场条件。避税型离岸金融市场的小国或岛国,仅为国际商业银行处理境内境外业务登记地点,不发生实际业务。对于海南来说,该种离岸金融业务模式不能成为海南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支撑点。一是账簿管理中心,不能全面提升海南金融实力和竞争力,不能为国际岛建设提供金融支持;二是低税和免税政策,失去的直接税远多于获取间接税、注册费和年费等收入;三是发达国家高税赋政策因经济全球化下降,降低国际跨国公司避税动力;四是短期内难以培养和吸引大量国际会计、审计、律师等与离岸金融业务相关的金融人才。

(三)构建内外分离适度渗透型离岸金融市场。鉴于离岸金融业务的高风险,市场化程度较低且干预能力有限的发展中国家多选用内外分离型来控制离岸业务金融风险。从风险防范的角度,海南可考虑采取此种严格的内外分离型离岸金融市场模式。与此同时,海南国际旅游岛开发建设近10年至少需要上万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岛内的金融机构无法提供如此巨额资金,资金缺口必须依赖境外,因此允许离岸金融市场账户上部分资金通过规模控制,适度引导渗透到岛内,可解决该部分资金缺口,成为另一种相对便捷的招商引资方式。

三、构建海南离岸金融市场的推进路径

(一)引进或组建专业的离岸中介咨询服务机构。海南可以通过单独引进离岸中介咨询服务机构,设立办事处,或者省政府下属国资企业与其合资组建一家本地中介咨询服务公司的形式引进或组建离岸中介咨询服务机构。借助国内外专业的离岸中介咨询服务公司的信息优势,一方面可推荐国外非居民企业和个人来琼开办离岸金融业务,增加银行的离岸服务对象;另一方面通过专业的中介咨询服务公司提供一系列相关的法律、税务等咨询服务及企业注册服务,帮助境内外企业在境外或在海南离岸金融管辖区注册离岸公司,吸引这些离岸公司来琼开立离岸账户,以此带动海南离岸金融业务发展。

(二)制定并出台离岸金融业务相关的优惠税收政策。偏低税赋水平是全球各地吸引和发展离岸业务的最大特点。(表1)借鉴国内外离岸金融市场的税收优惠政策,结合海南实际,对在离岸区内开展离岸服务的外资金融机构,可考虑在2020年以前按10%税率减征所得税,并减免其中40%地方留成部分;免征印花税、贷款利息预扣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对银行从事离岸业务允许其按银监会的规定提取贷款风险金并在税前列支,对风险较大的离岸贷款实行专项贷款风险准备金,由金融机构申请,报外汇管理部门备案,同级主管国税机关审批后准予在所得税前扣除;对金融机构高管个人所得税按三免两减半征收。

(三)中长期开展境内人民币离岸业务,初步建立区域内人民币离岸金融服务设施(CIBF)。目前,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等国际化货币是国际离岸金融业务的主要货币。中国自开展人民币跨国贸易结算以来,人民币境外业务已初具规模。经过几年的发展及资本项目下人民币兑换程度提高,适时在海南离岸金融区内开展离岸人民币业务,允许“非居民”开设人民币离岸账户,不仅可以满足区内企业与周边国家进行跨境贸易以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的需求,而且可以推动人民币成为国际结算、储备及投资货币。

首先,前期发展离岸区内非居民间的人民币存贷款业务及借鉴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经验,发行人民币计价债券,促进境外人民币资金在离岸区具有正常的融资与投资活动。

其次,以贸易结算和融资为依托,发展境外特别是东南亚国家的人民币贷款,建立东南亚国家的人民币贷款市场,加强人民币在境外市场的流通,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再次,随着我国跨境人民币流通量的扩大,境外人民币、特别是香港人民币回流压力及调控难度增加,借鉴美国和日本的经验,建立我国境内区域性国际金融设施(CIBF),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出路,通过CIBF,可调控人民币发行量并减缓境外人民币对国内货币政策的冲击,有利于维护金融稳定,提高海南金融竞争力。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

主要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离岸金融市场;经济影响;意义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07)06-0039-03

离岸金融市场最早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的伦敦,初期曾称欧洲美元市场,后来称欧洲货币市场、境外金融市场,是指非居民之间以离岸货币进行各种金融交易的国际金融市场。离岸货币是指在货币发行国国境之外的该国货币。离岸金融市场使国际金融活动在时空上提高了自由度,极大促进了全球范围内低成本、高速度资金流动体系的形成,一经产生便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起来。

一、离岸金融市场对国际经济的影响

(一)离岸金融市场对国际经济的积极作用

随着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它在国际经济与国际金融市场中的重要性和影响力越来越大,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来源,在推动世界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1、促进金融市场的全球一体化,优化资金资源配置。离岸金融市场打破了过去国际金融市场之间相互隔绝的封闭状态,消除了地方和部门对金融资本的垄断,使各国金融中心相互联系起来,国际融资渠道更加畅通,促进了国际资金流动和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化。这种一体化又促进了全球信息的对称性和一致性,提高了金融市场的效率和公平,为各国之间充分利用闲置资金和筹集经济发展所需资金提供了有效场所和条件,优化了世界范围内资金资源的有效配置。

2、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离岸金融市场的存在使国际银行业可以24小时连续营业,缩小了时空距离,形成了国际借贷资金高速运转的全球流动体系;离岸金融市场的低税或免税等优惠措施以及批量交易,降低了全球资金交易成本;跨国银行的不断对外扩张有助于加强全球金融市场的竞争。国际资本在竞争状态下以低成本、高速度流动,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3、缓和国际收支失衡。世界各国的经常项目逆差中有很大比例是通过离岸金融市场筹资来解决的。例如,在数次世界石油价格暴涨过程中,离岸金融市场都很好地扮演了产油国及其他顺差国盈余资金向非产油国融通的角色,成为石油进口国经常项目逆差赤字弥补的重要资金来源,缓和了国际收支的严重失调。

4、推动跨国公司国际投资的发展。离岸金融市场的资金成本低、快捷方便、提供的资金量大,自然成为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重要融资场所。而跨国公司规模大、实力雄厚、信誉较高、贷款风险相对小等优势使得离岸金融市场愿意对它们放款。离岸金融市场提供的大量资金为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投资、收购和兼并创造了有利条件。还有一些跨国公司也有意利用避税港型的离岸市场避税,以攫取更高的利润。

5、培育金融创新。由于离岸金融市场管制松、竞争激烈、风险大,为金融业的持续创新提供了较好的环境,同时又刺激了大量国际清算和风险防范创新工具的产生,如货币互换、远期利率协定、浮动利率债券等。

(二)离岸金融市场对国际经济的消极作用

1、增加了国际金融市场的脆弱性。离岸金融市场由于管制松弛,自由度高,资金调拨容易,对国际政治经济动态反应异常敏感,在当今普遍的浮动汇率制度下,各国汇价波动频繁,汇率起伏较大,引起巨额国际游资到处流窜,迂回在汇市、股市、房市间,加大了金融市场的风险,影响了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另外,离岸金融市场借贷业务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存款一般是短期而贷款趋向长期,存在着存贷资金期限结构上的不合理。这个市场不设存款准备金,缺乏最后贷款人作为最后融资的支持者,加上其内在的信用扩张能力,一旦出现较为集中的客户提款,就可能造成银行资金不足而出现银行倒闭的危险,严重的可能引起连锁反应,引发国际性金融风波。对离岸金融监管的不力,也可能导致离岸金融市场成为非法资金逃税、犯罪分子洗钱、筹集活动资金的场所。

2、影响各国推行货币政策的效果。

二、离岸金融市场对市场所在国或地区的影响

(一)正面影响

1、提高本地金融业的经营水平。

2、促进本地金融业融入国际市场。

3、东道国可以通过离岸金融市场直接吸引境外资金来弥补本国外汇资金的不足,还可以从税收和本国离岸银行业利润以及其他费用收入中获得相当的外汇收入。

4、有利于本国政府加强对本币的掌控。

5、促进本地生产和就业,树立形象与声誉。

(二)负面影响

1、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国内宏观经济的稳定和货币政策的效果。

2、加大了金融管理当局的监管难度。

三、我国发展离岸金融市场的战略意义

1、有助于积极合理地引进和利用外资。

2、有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加强对境外人民币的掌控。

3、为我国巨额的外汇储备资金提供出路。

4、有利于形成我国合理的经济全面发展的战略布局。

5,有利于促进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提高我国金融业的经营水平。创立离岸金融市场有利于缩小我国金融市场与发达国际金融市场之间的距离,是一条较好的实现我国金融业国际化的过渡性发展途径。离岸金融市场要求开办地拥有较好的基础设施以及较高水平的从业人员,这有利于提升当地金融生态环境及金融专业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离岸业务的开展将使东道国与国际市场接轨,中资金融机构可以在家门口学习和借鉴外资金融机构的先进管理经验,培养熟悉国际金融业务的专门人才;通过与外资银行的竞争,可以锻炼队伍,转变机制,提高整体管理水平,有助于本地银行业的发展,进而促进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提高我国金融业的整体经营水平。

篇6

一个好的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靠的是信誉和质量,质量的优劣靠的是企业管理。企业管理的好坏与领导决策、市场信息、职工的道德素质与文化修养有直接的关系,这个关系处理的好,将推动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发展决定着管理水平的提高,管理水平的提高必然形成大量的文件资料,如管理制度、标准规范、人事任免、法律法规等,这些资料在企业管理中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如果配备的档案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管理不善,将会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特别是当前面临着企业的改革、市场的竞争,档案管理更是企业发展的依据。因此,加强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是新形势下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需要,也是档案工作的需要。

(一)重理论学习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世界发达国家己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档案工作者要想跟上发展的潮流,就必须用现代知识武装自己,做“知识”的富有者,在学习中不断给自己充电,成为本专业行家能手。

(二)档案工作者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所谓“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三人行,必有我师”,就是这个道理。档案工作是一门学问,要想学深学透,深入研究,做好档案工作的跟踪服务,就要学会用别人的长处补自己的短处。“骏马能历险,耕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在学习和工作中,各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如果认为自己总比别人强,整天不学无术,闭门造车,终究会落后于他人,也难以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所以,工作中同行之间也要相互学习,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更好地为企业的生产建设服务。

(三)知识面要广博,业务素质要高

面对信息时代的今天,必须以理智和清醒的态度审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不断调整知识结构,扩大知识面,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驾驭新技术的能力,以适应信息化时展的要求,勇敢地接受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挑战。

二、抓好科技档案的管理提高企业档案工作管理

在科技飞速发展,产品不断更新换代的今天,科技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研究、论证、推广,在发展过程中都要形成大量的科技资料与图纸,这部分资料在生产应用中都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可以作为发展技术,提高产品质量的参考资料,它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创出品牌,占领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起保护产权的作用。所以,科技档案在企业管理中占有重要位置.应重点保存好。为此,在整理科技档案时.认真细致地把重点工程的图纸及文字资料收集齐全、分类清楚、组卷合理,便于查找利用。工作中形成的大量图纸.在整理中我们都一式两份进行保管,每年利用率达到90%以上,这样防患于未然,为查找利用奠定了监视的基础。有了科技档案作保证,档案的管理水平也随之得到了提高,促进了档案工作的发展。所以,抓好科技档案管理,为企业生产搞好服务,才能进一步强化和提高企业科技的创新能力。加快企业的整体市场竞争能力,促进企业的发展。

(一)加强学习,更新观念

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必须加强档案信息基础理论的学习,并结合实际工作,树立市场经济观念。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项工作迫切要求决策科学化,这就需要决策者具备相应的科学知识和决策能力,依靠科学的决策技术,掌握完整准确的信息。由此可见,档案信息与科学决策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它是处于基础地位。更新观念,首先应改进传统的检索手段,以现代化方法取代传统的检索模式,以微机检索为主干,进行区域档案信息网络管理,以实现档案信息利用途径的转移。其次是提高开发研究档案的能力和水平,向社会提供经过编研加工后可利用的总信息,以减少利用考查耗时,从而提高档案的整体形象,使鲜明的特点和独有的多重功能发挥得更趋完善。

(二)建立多层次企业档案信息网络

在企业内部实行部门之间的联系,相互配合、协调,通过信息知识传递,及时收集反映本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各个环节的基本数据、原始记录等资料。在企业外部实行档案信息网络化,一方面进行纵向联系,就是同行之间建立起互通、互补档案信息的新型联系,随时沟通同行业档案工作动态;另一方面进行横向联系,就是要与各类企业保持联系互传档案信息,从单一的信息向综合性的方面拓宽。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为企业档案信息网络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做好这项工作,一是采用计算机技术。从近几年计算机用于档案管理的实际数据库,利用网络发展和联合数据情况来看,有关部门应负责制定网络规划和标准,确定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规范约定,编制各类档案信息资源共享联合数据库,利用网络发展和现代化通讯技术的成就,使企业界和社会公众能及时有效地获得所需档案信息,从而实现大范围的档案信息共享。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和解决档案信息“孤岛”问题。二是积极征订储存各方面的信息资料。企业要走向市场,占领市场,就必须抓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三)加强档案编研工作,主动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开展档案编研工作,是深层次开发企业档案信息资料,主动为企业经济建设服务的一个重要过程。为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档案编研工作应面向经济、贴近现实,有针对性地向单位推出一批选题新颖,实用性强的编研成果。

篇7

1.资金回流受阻。以发行离岸人民币债券为基础而获得的资金,在回流到内地所经过的渠道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人民币出口结算;人民币投资;以三类机构为主体实现境内银行之间债券市场的投资,或者以境外合格机构的投资者为主体,利用人民币的额度进行境内债市、股市的投资。虽然境外人民币资金的回流渠道非常多,但是不代表所有的人民币都能回流成功,因为人民币还没有完全实现自由兑换,对于境外发行的人民币债券来说,不管是市场直接发行还是通过特定渠道发行,所筹集到的资金只有经过监管部门审核之后才能回流到境内,可见资金回流存在一定的阻碍,是否能够回流成功还存在较强的不确定性。2.融资成本较高。一般情况下,为了确保债券的顺利发行,承销商会降低单笔发行的额度,从而致使人民币债券单笔发行的额度过小,融资成本过高。实际上,离岸人民币债券单笔发行的额度控制在5~15亿元人民币左右,5亿元以下的额度也经常出现。如果单笔债券的发行费用已经确定,那么发行额度越小,分摊的发行费用就会越高,导致人民币债券的发行成本也明显提高。另外,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基准利率还没有确定,一些银行正在采用shibor加点定价方式实现债券的发行,大部分债券都是通过固定票面利率的方式来进行定价。所谓固定票面利率,就是不管基准率如何变化,票面利率都不会改变,其额度也不会变,为发行人安排资金提供了相应保障。但是,在这种降息的情况下,借款人的利率风险就会增加,其融资成本也会越来越高,对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3.回报率逐渐下降。近年来,通过分析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发展情况,发现市场投资回报率呈现下降趋势,虽然这种情况对企业境外融资积极性的提高有很大意义,但是会在某种程度上限制投资人的投资。2013年,香港总共发行了29笔期限是三年的人民币债券,平面票面的利率在5.2%左右,其中票面利率最高的是金轮天地控股所发行的6亿元债券,票面利率高达11.3%。近两年,债券的票面利率呈现出下降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投资人员对发行人的信用程度有了更高的要求,债券的发行难度也会有所增加,不利于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的良好发展。

二、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发展前景

1.回流机制的不断完善。目前,我国资本项目的管制力度比较大,所有境内企业要想发行债券筹资回流,一定要通过相关部门的批准和审核,一些企业为了躲避监管部门的审核,一般情况下会选择海外投资的方式。但是,境外人民币资金回流受阻对海外发行债券的积极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制约着我国实体经济的持续发展。针对这种情况,我国监管部门优化了离岸人民币债券的发行流程,通过直接投资、债权投资等能够实现资金回流渠道的扩展,从而加快人民币的回流速度,实现了人民币境内外的有效循环。对于境内企业而言,境外人民币回流审核流程越简单、回流渠道越丰富,其通过发行债券所筹集的资金就会越多,当资金回流到境内,只要进行有效引导,将其利用在新兴企业中,对实体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改进定价方式。对于国际债券市场而言,其定价方式主要以基准利率加点浮息定价方式为主,而离岸人民币债券由于缺少可供参考的基准利率,其定价方式主要为固定利率计息。2013年,香港先行推出了人民币香港银行拆借利率的定价标准,为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提供了一个依据,随后国家开发银行在香港拆借利率的定价标准基础上发行了19亿元人民币的利率债券。由此可见,在香港市场人民币交易量增加的同时,定价方式发生了相应改变,有利于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的良好发展。3.境外人民币流动性的提升。人民币流出的渠道随着跨境人民币结算手续和审核流程的优化、未来跨境个人人民币业务的开展实现了有效的扩展,人民币跨境结算的速度越快,境外人民币的流动性就会越快。据相关统计表明,2016人民币跨境结算额已经达到了6万亿元左右,而2009年的结算额仅有40亿元左右,7年的时间增加了1500倍。由此可见,人民币跨境结算的速度对境外人民币存款市场的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截至2016年下半年,台湾、澳门、新加坡以及香港四个地区的人民币存款已经高达3万亿元左右,韩国、巴黎等地区的存款也有所提升。其中,除了香港人民币存款的增长率比较小,其他地区的增长率势头非常足,特别是韩国,要高出往年的好几十倍。境外人民币流动性的提升,为人民币债券的发行提供了相应保障,促进了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的有效发展。

综上所述,自从2014以来,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就实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其发行额度也增长为原来的两倍左右。因此,我们一定要对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发展情况进行关注,针对实际情况规划好未来的发展前景,实现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的持续发展。

作者:王琳 单位:云南省昭通市财贸学校

参考文献:

篇8

1.坚持依法治理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其显著的特点就是以法律规范各种经营行为,企业的安全生产也不例外。依法治理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有法可依,二是有法必依。我国原有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在过去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有些已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因此,加快安全生产立法,建立健全完整的、适应的法律体系尤其重要。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国家监察的重要作用,建立稳定的专业队伍和规范的监督检查制度,严格对企业进行监督检查。企业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应是监督的主要对象,检查的重点应放在企业是否很好地执行了国家的法律法规,企业的资源配置是否满足安全生产需要上。企业的法人代表重视安全,在工作中真正坚持了“安全第一”,资金投入、机构、人员满足需要了,一个企业的安全生产是能够搞好的。为此,还应推行企业法人安全管理资格证制度。

2.合理运用经济手段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企业实行了现代企业制度,追求效益最大化决定了企业要千方百计降低成本,安全生产投入大,效益又不是短期就可以见到的。不重视安全生产同发生事故有着一定的必然联系,但对于单个的企业来讲,也存在着偶然性,概率不高,事故损失多少不定,部分企业在短期内尝到了甜头,利益的驱使使其更加重了侥幸心理、冒险心理,在安全上不愿意投入。因此,违反安全法律法规后,应运用经济手段进行制裁,且应保证这种制裁结果的损失大于安全投入,即使不发生事故,在经济上也是划不来的,消除利益的驱动力。

3.采用先进的安全技术和管理方法“”版权所有

目前,我国企业的安全管理、安全技术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伴随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企业要参与国际竞争,必须学习国际先进的管理和技术,也包括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我们应该在吸收传统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学习借鉴市场经济较发达国家的安全管理模式和先进的安全技术,如危险的辨识与评价、事故致因理论、安全系统论、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标准等等。特别要对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生产技术骨干进行培训,将科学的理论应用于实践,指导生产,逐步提高企业安全管理的整体水平。

4.加强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

篇9

1.离岸金融市场是国际金融中心的必要组成部分。离岸金融市场产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的欧洲,七十年代后它在许多国家与地区获得了蓬勃发展,主要形成了以境外美元市场为主的欧洲货币市场、欧洲债券市场、亚洲美元市场等。离岸金融市场提升了金融城市在全球各国际金融中心成长中的竞争力,促使有些非国际金融中心城市迅速成长为国际金融中心;或使已有的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成为最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如伦敦国际金融中心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的再度振兴,新加坡国际金融中心在七、八十年代的崛起等。目前,离岸金融市场已成为当代主要国际金融中心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离岸金融市场是一国参与金融全球化的有效途径与方式。一国在全面开放在岸金融市场的条件尚未成熟时,可通过开设离岸金融市场来实行金融国际化的发展,并且,对于一些本币尚未国际化或国际化程度较低的国家来说,它也为之提供了在其境内开展国际性金融业务、发展跨国性外币金融市场的机会。因此,它是一国参与金融全球化的有效途径与方式。离岸金融市场的这一特性,既为新兴发展中国家在全面开放国内金融市场之前,发展国际金融市场提供了可能途径;也为非世界货币国家在本币缺乏国际化条件之下,建设国际金融市场甚至国际金融中心提供了市场业务的基础。

3.离岸金融市场将有效增强一国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在经济金融化和金融全球化的过程中,金融风险往往具有超国界特征,甚至超出单个国家或者国际性金融机构所能预测控制的范围。全球金融危机就是很好的例证,并且对各国防范金融风险、加强监管提出了挑战。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作为一块“试验田”,能够增强东道国管理金融、控制金融风险的能力,增强国际收支平衡能力。

二、离岸金融市场形成的路径及对我国的借鉴

离岸市场基本上反映了不同的金融业发展水平和金融监管水平,从实践来看,各国都是根据自身的条件,主要是经济对外开放程度、金融业发达程度、金融监管严密程度等,选择不同类型的离岸市场。从区域选择的视角分析,离岸金融市场的形成可归纳为三种路径。

(一)不划定区域,放宽准入推动形成离岸市场

此路径以美国的IBF(国际银行设施International Banking Facility)为代表,与传统的离岸金融中心形成路径相比,其不同之处主要有三点:一是分布广泛。IBF的发展并不局限于某一州或城市,只要符合条件的银行都可以开展。IBF在美国各州都有,但是分布不均匀,主要集中于一些大的金融中心。二是准入简单。金融机构不需要向美联储理事会提出申请或事先取得认可,只要在规定时间内通知联储理事会,设立专门帐户以区分境外美元和境内美元,均可以加入IBF成为其成员。任何美国的存款机构和外国银行在美分行皆可申请开办。三是管理严格。由于地理分布广泛,蕴含风险更大,为避免对国内货币市场造成负面影响,IBF的管理机制审慎。帐户设置要求严格的内外分离;存放款仅限于非居民(包括银行),没有证券买卖。

从美国发展的实践来看,拥有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国际金融活动活跃的大城市最终成为IBF的集聚地。例如,近半数的IBF和超过80%的资产集中在纽约。参照这一情况,如果我国采用IBF的运营模式开展离岸金融市场,上海很可能成为我国IBF集中的城市。

(二)设定有形的封闭区域,设立内外分离型离岸金融市场

从国际经验来看,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都是采取划定区域、发展内外分离型离岸金融中心的方式,东京和纳闽已经成长为世界上主要的离岸金融中心。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在金融业尚不够发达的情况下,构建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金融发展极不宜过多,否则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效应。我国学者在总结金融中心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离岸金融市场的“金融发展极”战略。金融发展极应是有主导部门和有创新能力的金融机构在某些地区或大城市聚集发展而形成的金融中心。金融发展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资本集中和输出,技术创新与扩散,产生规模效益和形成凝聚经济效果。

基于金融集聚效应和金融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在离岸金融市场发展初期,划定区域,将新批准开办离岸金融业务的中外资银行集中于区域之内,建立一个有形市场,有利于扩大影响,逐步积累客户,形成集聚效应。并且,划定区域便于管理,有利于最大限度的防控风险,降低新旧金融体制摩擦形成的负面影响。

(三)在特定区域设立避税型离岸金融市场

避税型离岸金融中心是只有记账而没有实质性业务的离岸金融中心,又称“逃税型”离岸市场。 在这些国家或地区开展金融业务可以逃避银行利润税及营业税等,且成本与费用较低。目前,避税型离岸金融中心多为岛国或小国,地理位置偏离大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开曼群岛和巴林等地皆属此类。我国建立避税港型离岸金融市场的条件与国际标准的差距较大,特别需要在法律法规、税收优惠政策等制度建设方面大力推进。这是避税港型离岸金融中心吸引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三、上海建设离岸金融市场的可行性

借鉴金融集聚的相关理论以及国内外学者已有的研究,通过对地理位置、市场供求、路径依赖、政府推动等因素的分析表明,上海基本具备了建设离岸金融市场的基础条件。

1.地理位置因素。从全球来看,上海位于太平洋西岸,与东京、香港、新加坡相邻或处于同一时区,也能与国际金融中心伦敦、纽约构建连续24小时的接力交易。从国内看,上海位于中国南北海岸中心点,长江和钱塘江入海汇合处,历来是内外经济接轨的重要枢纽。

2.路径依赖因素。上海是在近代中国经济中最大的金融中心,也是中国现代金融业的发源地。上海深厚的金融城市历史为现代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与崛起提供了市场基础、历史声誉、经验与信心。当前,由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集聚效应,也成为企业选址的路径依赖因素。

3.交易主体因素。上海已成为我国中外资金融机构的最大聚集地,建立起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托公司、期货公司、票据业务中心等在内的类型齐全的金融机构体系及监管体系。特别是,上海外资金融机构数量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截至2009年6月,在沪外资法人银行占全国总数的53.1%,外资法人银行总资产占全国的84.8%。继开展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试点后,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暨上海清算所于2009年11月在上海挂牌成立,为金融市场高效运行奠定了基础。

4.市场规模因素。目前,上海已经形成了以资本、货币、外汇、商品期货、金融期货、OTC衍生品、黄金、产权、再保险市场等构成的全国性金融市场体系,汇聚了世界上主要金融市场种类,金融市场的成交总额和规模连续大幅度增长。

5.经济总量因素。经济实力是离岸金融中心形成的核心要素。扩大的生产和贸易产生了对资金筹募和资本流通不断提出的新的要求,从而直接导致和促进了金融活动的集中和金融工具的发展。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中国经济增速远高于世界经济增速。2010年7月,我国的GDP已经超过日本,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经济圈占全国经济总量的21.68%,大伦敦区在英国经济中的比重不过与这个份额持平,而作为美国历史最悠久,经济最发达的纽约大都会区,其GDP更是只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8%左右。

6.政府推动因素。建设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升级为国家战略,使原来以地方为主推动上升为集国家力量推动,中央、上海市和浦东区三级联动,形成政府推动合力,大大增强了协调建设的力度。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先后制定出台一些优惠政策,也成为上海离岸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推动因素。

四、启示与建议――上海建设离岸金融市场的模式选择

笔者认为,我国建设离岸金融市场的背景与伦敦、纽约、新加坡等国家既有共同点,也有显著的不同之处。因此,我国建设离岸金融市场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一是要结合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不需要立即突破资本项目下的外汇管制,并且为资本项目下的完全开放进行尝试和探索。其次,要有助于弥补国内金融市场发展不足,利用外资实现经济发展战略。三是要有助于加快我国大陆金融体制与国际接轨,金融产品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及国际金融准则的对接都可以在离岸金融市场来先行先试。四是要有助于国际金融人才的培养。在进行区域选择时,根据经济发展战略进行空间布局,比较选择出具有金融产业集聚潜力的城市,并给以相当宽松灵活的产业政策进行发展配套,引导企业选址、投资的方向。避免战略布局不清晰造成的多中心、分散化,削弱离岸金融中心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按照内外分离型原则,在上海划定区域开展离岸金融市场试点,逐步建设我国的离岸金融中心是切实可行的途径。建设上海建设离岸金融市场可以考虑两种方案:

(一)依托上海洋山港,开展低税型为主的多元化离岸金融市场

洋山港开展离岸金融业务试点的优势:一是其市场潜力巨大。洋山港将建设成为世界最大规模集装箱港区之一。未来10年至20年间,赤道环球线中心港将成为世界航运体系的核心层。洋山港既与国内市场相联系又与国际市场相衔接,具有广泛的市场基础和资金来源。二是政策优势明显。洋山保税港区集目前国内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三方面的政策优势于一体:国外货物入港区保税;国内货物入港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港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等。在洋山港保税区开展离岸金融试点,在放松金融管制和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上易于实施。三是其地理位置相对封闭,便于管理。不会对整体经济金融造成明显的冲击;有利于最大限度的控制风险。实践证明,当金融管制严格且实施有效时,离岸市场操作就难以影响或冲击在岸市场;当管制放松或者不能有效实施时,离岸市场操作就会影响和冲击在岸市场,影响到在岸市场货币政策的实施及其汇率稳定。

此方案的缺点:一是大部分金融机构需要新设,短期内难以形成规模;二是难以集聚国际金融人才。我国不是把洋山港作为避税港而发展,而是要以服务国际贸易、实体经济发展为目的,因而需要大量的国际化金融专业人才。而洋山港地理位置相对偏远,商业配套还不完善,交通成本高,成为吸引金融人才的瓶颈。

笔者认为,如果选择在洋山港开展离岸金融业务,可以包括三部分,即离岸银行业务、期货保税交割和离岸再保险业务。具体措施是:大力吸引国际金融机构落户,集聚国际资本;允许国内企业开设离岸账户,为其境外业务提供资金结算便利,从而使上海成为重要的离岸人民币及其衍生工具的全天候交易结算中心,成为国内外金融机构、海运保险和再保险机构开展离岸业务的运作平台。研究加大对航运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大力发展航运融资、航运保险等金融服务,研究组建主要面向航运业的专业性保险机构、融资租赁公司以及航运产业基金。

(二)依托陆家嘴金融商贸开发区,实施“一区两制”,逐步建设成为多层次的离岸金融中心

此方案的优势是:有利于发挥陆家嘴金融核心区的集聚效应、规模经济效应和品牌效应,依托现有的中外资金融机构,减少沉淀成本。一是陆家嘴金融商贸区金融机构集聚。目前,功能区汇集中外资金融机构515家,占浦东新区的92%。从国际化程度看,拥有19家外资法人银行,53家外资银行分行和52家外资银行代表处,合资保险公司数量全国领先。二是金融基础设施及相关配套环境比较完善。陆家嘴金融商贸区集聚了众多各具特色的高端建筑,金茂大厦、世界金融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等已成为金融城的地标性建筑,加速金融资源汇聚。同时,功能区加快了交通、商业、餐饮、文化、居住、娱乐等配套环境建设。三是金融人才集聚,将成为开展离岸金融业务创新的智力支撑。

此方案的缺点:一是陆家嘴金融商贸区目前的商务成本较高。为了吸引更多外资金融进驻,政府需要在税收等方面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二是如果给予离岸金融业务以最宽松的管制、优惠的税收政策和最低要求的信息披露,则势必会对在岸金融机构产生较大的冲击。因此,要把握税收等政策的优惠程度。三是监管难度相对较大,对金融风险的防范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笔者建议,如果划定陆家嘴金融贸易开发区作为离岸金融市场区域,应该严格审批准入、逐渐放开。要求区域内的金融机构必须实施严格的离岸业务与在案业务的分离。具体措施是,首先,对于中资银行,只允许区域内的分行设立专门的离岸业务部门,申请离岸业务执照,总行对其承担法人责任。重新审批区域内外资银行的离岸业务资格,符合条件的才可开展业务。其次,允许国内企业开设离岸账户,为其境外业务提供资金结算便利。逐步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探索实行美元计价、净价交易、保税交割进行原油和金属期货的交易模式。三是引进境内外金融机构,在区域内试点开展离岸再保险业务等。

篇10

气瓶作为气体包装,是广泛运用于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的特种设备,气瓶的介质是高压、有害、有毒、易燃、易爆的化学危险品,一旦发生气瓶事故,会产生极为严重的社会后果:少则几人多则几十人丧命、受伤,住房、车间轻则被破坏,重则被夷为平地。

随着社会的发展,气瓶的数量、种类越来越多,气瓶事故隐患也越来越多,电视和报纸上报道的气瓶事故也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可怕。原因何在?版权所有

在计划经济时代,气瓶是在政府和企业严格管理之下,气瓶从制造、使用、检验、报废等环节,均在严格的控制之中,那时的气瓶事故率很低。

现在到了市场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水平已是今非昔比了,但气瓶事故却居高不下,问题出在气瓶安全管理机制上。实行市场经济后,种类气体充装站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气瓶也分散到千家万户,气瓶的产权不再是充装站,充装站无权对气瓶一一加以严格的管理了,大量存在严重缺陷的气瓶得不到检验、处理,气瓶事故隐患就这样越来越庞大,气瓶事故屡见不鲜也就不足为奇了。

市场经济决不是放纵的经济,是法制经济,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必须彻底改变这种气瓶安全管理无序、混乱的局面,尽快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以气瓶充装单位为气瓶安全责任主体的气瓶管理新模式,全面实现气瓶充装单位拥有气瓶产权,气瓶用户租赁气瓶使用;由气瓶充装单位建立气瓶档案,对气瓶进行登记、编号、维护保养、送检等工作;强化气瓶充装站对气瓶的安全管理责任,从而达到杜绝充装不合格气瓶、超期气瓶、非自有气瓶的现象。

篇11

制造商对地铁电梯“终身负责”,这一要求的提出与地铁4号线自动扶梯事故有很大关系。

2011年7月5日,北京地铁4号线动物园站A口上行电扶梯突然发生倒转,造成电梯上的乘客摔倒、挤压,致1名男孩死亡,多人受伤。事故调查组认定,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事故扶梯从双主机到单主机的设计变更,未进行载荷设计核算,构成设计缺陷。在扶梯运行过程中,驱动主机固定螺栓发生断裂,造成主机倾覆,驱动链条脱落,梯级失去上行动力逆向下滑,辅助制动器开关未正常启动。事故发生后,广州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北京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和奥的斯电梯(中国)有限公司分别被处以20万、20万和10万元罚款。北京奥的斯电梯有限公司负责事故扶梯日常维保的人员被吊销作业许可证。两名事故责任人,被建议追究刑事责任。

针对地铁4号线自动扶梯事故暴露的问题,市质监局要求,今后北京市轨道交通项目的新增电梯在设计选型时,需充分考虑客流大、载荷重、运行时间长等特点。新增的电梯除要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外,还应符合北京市地方标准《重型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技术要求》中的有关规定。

按照北京市地方标准,对重型自动扶梯的要求是指全年每天能连续工作20小时以上,且在任何3小时的间隔内,持续重载时间不少于1小时;其载荷应达到100%的制动载荷,并且设备停止运行时,能够作为固定楼梯使用。其中,要求梯级链的安全系数应不小于8。

北京市质监局要求,在轨道交通项目中要推行电梯制造单位“终身负责”制,即电梯制造单位对电梯质量,及安全运行涉及的质量问题终身负责。同时,电梯安装改造维修结束后,电梯制造单位要按照要求对电梯进行校验和调试,并对校验和调试结果负责。电梯投入使用后,电梯制造单位要对电梯安全运行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并给予维保单位技术指导和备修件支持。

此外,轨道交通运营使用单位在电梯使用的重点时段、关键位置,要安排专人对乘客进行安全乘梯引导,并根据电梯使用特点和公共安全的特别要求,增加日常维护保养频次。

篇12

关键词:市场经济;大学生;档案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2-0266-02

一、实施大学生档案管理新模式的必要性

1.高校招生规模扩大的需要。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国家对高校实施扩招政策。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高校竞相扩大规模,招生人数急剧增加,扩招后一些高校一年的招生人数甚至超过了扩招前历届招生人数的总和,很多大学都成了万人大学。随着在校大学生数量的增加,大学生档案管理任务也随之增多,原有的学生档案管理人员(且多数是兼职)明显不足,越来越难以满足当前工作的需要。

2.大学生就业市场化转变的需要。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向大众化转变的同时,也带来了大学生就业方式的转变,原来的国家统一分配转变为现在的学生自主择业。统一分配的就业方式是由政府主导的行为,带有组织命令性和强制性,用人单位和毕业生都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没有相互挑选的自由。在此情况下,非特殊原因,毕业生档案内容如何、管理的好坏都不会影响到学生的就业。然而,在由市场主导就业的形势下,档案成为用人单位录用人才的重要依据,档案质量的高低和管理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

3.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计划经济时代,高校作为教育事业单位,其生存和发展一切都由国家决定,没有自主发展的空间。但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国家不再统管,一定程度上由市场来调控,存在着激烈地市场竞争。由此,大学生档案管理的好坏和水平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培养和就业,而且还间接地影响到高校自身的社会声誉和未来的生存发展。

4.信息化时展的必然需要。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成熟和普及,高校迎来了信息化条件下的网上招生时代。在此技术背景下,出现了学生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并存的管理情形,传统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今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因此,利用当代信息技术,跟随时展步伐,尽快建立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相结合的学生档案管理新模式势在必行。

5.大学生综合素质化培养在档案内容上的客观需要。当今高校适应社会发展,不断深化教育改革,调整课程设置,注重对大学生实施综合素质的培养。随之而来便出现一些新的学生档案材料,如心理测试成绩、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技能竞赛证书、社会实践活动材料等。这些材料都应纳入大学生档案之中,否则,仅按照传统的归档范围为学生建档就难以客观地反应学生素质的全貌,也不能满足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全面了解的需求。

二、实施大学生档案管理新模式的基本思路

1.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大学生档案管理制度,实现档案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是实施大学生档案管理新模式的重要基础保证。大学生档案从新生建档、归档、阅档到转档的整个管理过程,经历时间长、涉及人员多,如果制度不健全、管理上衔接不好,很容易造成档案工作上的脱节,出现管理中的漏洞。

2.要对学生入学时档案的接受、在学期间档案材料的归档和毕业时档案的发送等环节实行动态监管。近年来,高校对大学生档案在学生入学时的接受和毕业后的发送环节上没有规范的要求和规定,档案收发形式不一,有的通过特快专递邮寄,有的通过机要局传递,也有的让学生自带,经常会发生个别档案到达延误、丢失以及档案被私拆、涂改等现象,这不仅影响到档案在传递过程中的安全和时效,同时还影响到档案的完整和真实。

3.要使学生档案归档内容体现学校教育特色,反映学生专长与个性。当前,“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入,高校办学自的扩大,不少高校根据学校本身的定位和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要求,也对教学计划进行了大量的调整,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育模式。因而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时期人才培养方案不同,这样各个高校大学生档案材料是十分丰富和各具特色的。”[1]档案材料如果仍沿袭计划经济时代的老一套格式,只注重记载政治表现和奖惩情况,忽视能力和素质表现,很难反映出学生在校时的整体情况,也不利于用人单位及早发现学生的个性特征、岗位适应情况和未来发展潜能。因此,学生档案材料的遴选,应从人才竞争与人才管理的高度着眼。要在参照原国家教委颁布的《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和《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的基础上,既要整理好学生的高考报名登记表、入学登记表、考试成绩单、入党材料等传统档案内容,还要增加和补充那些能反映学生个性特长以及素质教育成果的重要材料,如大学生英语等级考试成绩;计算机等级考试成绩;心理测试成绩;职业资格证书;社会实践活动材料以及各种知识竞赛和技能证书等,这些材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水平,对用人单位选人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4.要建立起一支大学生档案专职管理人员队伍。目前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基本上存在两种模式:一是由学校(或在教务处、或在学生处、或在就业指导中心)集中管理;二是由学生所在各院系分散管理。但不论在何处管理,多数是兼职管理。由于没有专业、专职的管理者,学生档案在入校后便被束之高阁,对档案材料缺少日常的及时收集和规范管理,总是到学生将要离校时才仓促进行归档,这样很难确保每一位学生的每一份档案材料的完整、准确和无误。“待到用人单位上门查阅参考时,却到处难觅“芳踪”,甚至时过境迁,回忆不出材料哪里去了。”[2] 加之学生档案材料逐年增量,流动性增大,就业分散,投寄单位多等新情况,如果没有一支专业的人员管理队伍,就难以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就业。

5.要更新管理手段和服务观念,实施开放管理和主动服务。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电脑的普及,大学生档案管理也应在传统管理的基础上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实现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和信息化,以适应市场化应聘就业的新需要。目前,在一些条件好的高校实施大学生档案计算机管理已成趋势。将学生档案按年级和专业等情况逐一录入电脑,建成档案存储数据库,对每一份档案的查阅、调出等使用情况进行详细登记,这样既保证了档案的安全又方便使用和查阅。还可以通过网络将毕业生档案的转递情况在网上,学生可以方便快捷地了解到自己的档案何时转出、转往何地、何人或何单位接收等情况,省却了档案邮寄后的查询麻烦。在过去“统招统分”的年代,档案一贯执行“档随人走”的原则,学生一次性毕业离校,档案一次性向接受单位寄出。然而,当下大学生的就业已转变为通过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方式,在双向选择的过程中,用人单位要通过档案深入了解学生,学生要通过档案来说明和推销自己,档案的利用对学生就业显得非常重要。

三、实施大学生档案管理新模式的意义

1.有利于大学生就业,有利于服务民生。党的十六大以来,民生工作被提到了国家重要的议事日程。十七大更是把民生工作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来认识和推进。十七大报告第八部分即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具体地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3] 在此背景下,档案工作被提高到了事关民生的高度。近年来,社会就业压力增大,通过建立就业类民生档案有助于政府及时掌握就业信息,及时采取各种扩大就业的措施,提高公民就业率。大学生档案是就业类民生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2.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声誉和生存竞争力。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高校的生存与发展也逐步走向了市场化。由于各种公立、民办以及联合办学等新的教育形式的出现,高校之间在经费、师资、生源等多个方面都存在着激烈的竞争。“现代大学的竞争不仅仅是硬件设施和科研水平的竞争,更多的是声誉竞争,建立和维护高等院校的良好声誉,是现代大学在竞争中取胜的必要条件。”[4]由于近年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采取了向社会定期公布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政策,使得就业率已成为衡量一个学校教育质量、办学水平、社会效益和综合实力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到一个学校的竞争力和社会声誉。学校声誉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生源,生源又影响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可见,做好学生档案管理工作,不仅有利于学生就业,更有利于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3.有利于国家未来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是国家振兴的一项重要的伟大战略性工程,而人事档案管理是与其密切相关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要全面了解发现人才和正确使用管理人才,除了通过实际工作来考察以外,还必需借助档案进行更为详尽和深入地了解。这是因为档案是一个人基本情况的最原始记录和其社会成长过程的客观记载,是历史地、全面地了解和正确使用人才的重要依据。人事档案以其具有的真实性、完整性、动态性,决定其在人才资源开发和管理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利用档案既能动态分析一个人的人生轨迹,从而预测其发展潜力,有助于发现人才;还能全面把握人的素质,对其作出客观的评价,有助于人才的培养;还能了解到其他的相关信息,从而对其进行科学管理,有助于人才的发展。中国人才主要是来自大学生,人力资源管理实际上也是从大学生开始,大学生档案为用人单位提供原始的个人历史记录和各项参数。“大学生档案是个人思想品德、能力、性格和成长情况的反映,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性工作,为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人尽其才提供重要依据。”[5]

参考文献:

[1]张家英.大学生档案与就业[J].档案时空,2005,(8):36.

[2]金鑫.档案管理在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前沿,2004,(5):101.

[3]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第1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0.

篇13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场;档案管理;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F28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5-0198-02

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多、施工工期长、涉及面广,工程档案从现实材料到立卷归档有一个漫长的周期,档案工作成效和质量难于保证,也拉长了建筑企业从工程开工到工程竣工的经济周期,影响了建筑企业的经济收益。如何有效开展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档案工作,促进建筑企业合情合理合法获取最大限度的经济效益,是困扰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工作的难题之一。结合在建筑企业的工作实践,笔者认为,要做好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档案管理工作,争取企业经济效益,必须准确把握和执行法律法规及管理规范,切实做到“及时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切实严格执行”三个方面。

一、及时学习领会好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为企业获取经济效益提供信息支持

建筑施工企业有其特殊的行业特点,加之建设工地分散、点多面广,给工程档案的收集、整理增加了困难,企业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难度不小,给企业争取经济效益增加了难度。

建设项目的报建、开工、施工、结算、验收等各个环节,以及建设工程竣工资料的编制、结算的确认、建设项目的创优申报都离不开工程资料。工程项目的质量保修、经济纠纷的处理与解决,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存、发展和壮大,同样离不开工程资料。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资料积累,形成了建筑企业的工程档案。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说,工程档案对于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管理全过程,都起到至关重要的凭证和证据作用。如果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档案管理工作存在问题,例如,档案收集不及时、归档不完整等等,势必造成工作重复,影响工期,增加工程成本。

档案法律法规和管理规范,是政府和建设、档案主管部门对建筑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强制要求,同时也是企业开展档案工作的指引。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可以使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和常规化。因此,学习好、领会好档案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是做好建筑施工企业档案工作的关键。对于每一个档案管理文件或行业规范的出台,我们都要认真研读,加强理解,准确领会把握规范、制度和管理文件的主要内容及其精神要点。企业和档案工作人员只有正确领会、透彻理解了法律法规和管理规范的实质,才有可能正常开展工作。

首先,建筑施工企业的档案工作人员要及时知悉档案法律法规的颁布和行业规范的实施,及时开展工作。其次,企业在具体执行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过程中,要结合企业的实际,落实贯彻文件的具体部署。在施工过程中,要求报送的资料必须及时报送,应该备案的资料必须及时备案。由我司总承包施工建设的广东电信广场,在多年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先后经历了三次工程档案归档标准的变更。每一次工程档案归档标准变更后,项目部都及时组织档案工作人员学习领会和理解新标准,并根据新标准的要求进行工程档案的编制、备案和归档,确保了三次工程档案归档标准变更的顺利过渡和实施,档案管理工作中减少了大量的重复工作,为企业节省了不少的人工成本,争取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二、认真贯彻落实好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为企业获取经济效益提供政策保证

做好建筑施工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在学习领会档案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的基础上,还必须抓紧抓好档案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落实。建筑施工企业和档案工作人员要把握好重点,了解档案管理部门及建设主管部门出台管理文件或规范的目的和要求,认真做好档案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的传达贯彻和落实工作。在工程资料收集和工程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工作人员要以档案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作为开展工作的依据。在施工现场的具体工作实践中,要使档案管理部门及建设主管部门出台管理文件或规范的目的和要求真正体现、落实在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力争工程资料收集和归档一次成功,为顺利推进下一阶段的工程施工创造条件,减少误工、延期等不利因素造成的工程成本,为企业争取时间、创造效益。

贯彻落实档案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建筑施工企业和档案工作人员还要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管理这一中心,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条件,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和积极性。要克服工作中的困难,严格贯彻落实档案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不打折扣,保证工程资料和档案工作的质量。要力争施工现场工程资料一次合格,减少重复工作,为工程竣工后的项目创优、工法申报、企业资质申请等工作打好基础,为企业创造间接利润,获取经济效益。

贯彻落实档案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不仅要依靠发挥档案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动性和积极性,还要有档案组织机构的推进和监督。设立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配备档案管理兼职人员,是比较符合建筑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做法。一方面,建筑企业的生产管理基本上在施工现场进行,90%以上的工作量可以在施工现场完成。另一方面,建筑施工企业有其便利条件,就是按照施工现场人员配备要求及工程资料收集归档的工作需要,施工现场都配备了专职的资料员。按照一人两职责的要求,将专职资料员设置为兼职档案工作人员,要求资料员在做好施工资料的同时,按照档案法律法规和管理规范,做好工程档案的收集归档工作。作为国有大型建筑企业,我司设立了专门的综合档案室,负责工程资料及工程档案工作的开展、推进和监督工作。在人员设置上,综合档案室只设专职档案工作管理人员一名,其他全部均为兼职档案工作人员(即在施工现场的资料员)。这也是我司结合企业具体实际,贯彻国家档案集中统一管理基本原则而建立的一种档案工作管理模式,它符合建筑企业业务工作的特点和需要,减少了档案归档过程中的重复工作。实践证明,我司的做法,较好地促进了施工现场的资料收集和工程档案管理工作,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人工成本,间接创造了经济效益。

三、切实严格执行好档案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为企业获取经济效益保驾护航

工程资料的准确性,对于工程施工过程及生产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工程资料特别是工程档案上的错误,对于施工企业将会是毁灭性的打击。因此,建筑施工企业要在及时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的基础上,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切实严格执行档案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也只有这样,法律法规和管理规范的威力及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否则就会成为一纸空文。因此,起着推动和监督作用的档案管理部门,要对工程资料严格把关,做好审核工作,并将相关资料及时归档。建筑企业要根据建筑形势的发展变化,根据档案管理的工作要求以及施工现场的实际,不断调整工作方式方法,针对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要采取新思路、新办法、新措施加以解决。

切实严格执行档案法律法规和管理规范,为企业争取经济效益,一是要注意处理好生产管理与档案工作的关系。建筑企业的生产管理与企业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是异途同归的两个方面,两者相得益彰、互为促进。以档案法律法规和管理规范为工作依据,做好、管好施工现场档案资料管理工作,正确处理好企业生产管理与档案工作管理的关系,不仅不会削弱企业生产管理的力度,而且有助于促进企业的生产管理工作,促进企业“向管理要效益”。

二是要注重发挥好工程档案资料的真实凭证的作用。施工现场的档案管理工作,要以档案法律法规和管理规范为依据,为工程项目管理提供准确数据,及时有效地为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工程档案资料具有参考借鉴价值,对工程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有启迪助推作用。如,在生产管理过程中甲乙双方就工程量产生意见分歧或发生经济纠纷、合同纠纷,工程档案还可作为原始凭证,为建筑企业“作证”,作为甲乙双方确认工程量的证据,为企业争取经济效益。

三是要高度重视信息技术环境下档案信息的安全工作。要抓紧抓好档案法律法规和管理规范学习和贯彻落实,抓好档案工作队伍的教育管理和档案岗位责任制的落实。对于特殊的工程项目特别是军事、银行等保密工程,要加强对档案工作人员的保密意识教育,增强人员责任意识,不断推进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切实做好特殊工程资料的收集、归档和保密工作。避免因工程泄密或工程档案资料泄密,造成不必要的法律诉讼成本,间接为企业争取经济效益。

四是要加强与建设主管部门和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沟通,做好与质监、安全、建协等部门的沟通和联系。按照各专项工程的要求,以档案法律法规和管理规范为标准及依据,分类做好消防、城建等分项资料,及时收集整理归档,为工程项目的分步分项验收及早做好准备工作,减少因分步验收紧急做资料赶任务而发生的加班工资,减少人工费用。

在现行的建筑企业运作机制下,企业档案管理特别是施工现场的档案管理工作不能循规蹈矩、墨守成规,必须在学习领会好、贯彻落实好、高效执行好档案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的基础上,及时解决施工现场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不断深化创新管理方式方法,推进管理工作逐步发展完善,一定会扭转施工现场档案管理工作的被动局面,建筑企业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的目标一定会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陈作明.档案学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浙江档案,1996,(9).

[2]成虎.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篇14

[关键词] 神经内科; 护理; 安全隐患; 措施

[中图分类号] R945[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4-195-01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发生法律和规定的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坏、障碍、缺陷或死亡[1]。神经内科所收治的患者大多为老年人,常常伴有意识障碍、精神异常及感觉、运动、认知障碍。病情变化快,易发生意外,任何疏忽均可导致严重后果,给患者及医院带来损失。现将神经内科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及因应措施总结如下。

1 常见安全隐患

1.1 患者自身因素

1.1.1 跌倒 有资料显示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率为34%[2]。这除了高龄体弱,中风后遗症等原因外,长期使用镇静、降血糖、降血压药物也是主要原因[3]。此外天雨地滑、床脚移动、坐凳不稳、防护措施不到位,患者更加容易发生跌倒。

1.1.2 坠床 神经内科病人多肢体活动不便,易平衡失调致坠床。另外有些患者躁动、痴呆、意识障碍、精神异常等,需加床档防护,必要时使用约束带。但有些病人陪护对此认识不足,擅自取下床档,易发生坠床。

1.1.3 烫伤或冻伤 神经内科病人多数存在感觉障碍,病人对痛温觉感觉迟钝,护士对家属健康教育不到位,病人易烫伤或冻伤。

1.1.4 走失 神经内科脑血管患者大多记忆力下降,认知功能障碍或老年痴呆患者未做到24h留陪护,易发生走失。

1.1.5 误吸 神经系统多种疾病均可出现咳嗽反射减弱,吞咽困难,进食时易呛咳引起误吸。

1.2 护理人员因素

1.2.1 工作责任心不强 个别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对病人关心不够,缺乏慎独精神,不按等级护理的要求巡视病房,发现问题不及时或者对患者的主诉不重视,不及时通知医师从而延误了抢救时间。

1.2.2 业务能力不强 神经内科疾病变化快,需护士及时发现和处理。而年轻护士往往存在技术水平偏低、理论知识缺乏以及工作经验的欠缺。不能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问题,给患者造成技术风险,对患者安全构成威胁[4]。

1.2.3 仪器和急救物品因素 由于医疗仪器设备陈旧或维护不周,在急救时出现故障,从而延误对患者的抢救工作。此外,随着新技术、新项目的大量引进和开发,护理工作中复杂程度高、技术要求高的内容日益增多[5],如果护士对新的抢救仪器使用不熟练,应急能力不强,这些因素都有可能成为安全隐患。

2 安全隐患的应对措施

2.1 完善病区基础设施 根据患者的需求在病区的走廊墙壁上安装扶手,病床加床档,地面保持干燥、清洁,做好防滑措施,卫生间加防滑垫及扶手、呼叫器。

2.2 加强护理人员法律、法规的知识培训 使每一个人充分了解护理人员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同时明确患者的权利和义务,营造护理安全文化,不断提高自律能力与责任心,提高护理安全意识。

2.3 加强三基三严培训,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神经内科病人多,病情重,变化快。这就要求高护理人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敏锐的观察力、应急能力,还要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护理操作技术,这样才能为病人提供安全、优质、高效的服务。

2.4 加强护患沟通,做好健康教育工作 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和自我管理能力势在必行,这是杜绝或减少护理安全隐患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对神经内科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安全教育尤为重要。定期召开公休座谈会,对患者反馈的问题,及时解决或进行整改,排除安全隐患。

2.5 建立健全护理安全风险预案及应急处理预案 正确及时评估每一位新人院病人的危险因素,确立高危人群,做到班内重点观察,重点防护。针对神经内科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理预案,定期召开护理安全分析会,针对不安全因素提出整改措施,杜绝安全隐患。

2.6 加强监督,抓好安全管理环节 神经内科护士长要抓好重点病人、重点时间段、重点人群。重点病人指急危重病人、新人院病人、卧床病人;重点时间段指节假日、中夜班等人员薄弱的时间;重点人群指新上岗护士、能力低、责任心不强的护士等。做好重点监督和管理,避免安全隐患。

3 小结

护理安全是护理质量的保证,是护理管理的重点,是护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工作安全性的高低是衡量医院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标准,也是保证患者安全,减少医疗纠纷的重要保证。对患者进行防护措施的宣传,对预防反生各种护理危险具有现实意义。因此,神经内科护士应了解专科的护理安全隐患,从安全角度正确评估病人,以防患于未然。也只有抓好护理安全,排除安全隐患,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水平,才能为病人提供更安全、优质、有序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丘彩兰,韦巧灵.护理安全隐患意识的调查及警示牌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2):1621.

[2] Stolze H,Klebe S,Zechlin C,et al.Falls in frequent neurological diseases-prevalence,risk factors and aetiology[J].J Neurol,20045,21(1):79-84.

[3] 吴迪,于普林.老年人跌倒和神经系统疾病[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6,13(4):24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