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老龄化研究范文

老龄化研究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1 17:27:2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老龄化研究,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老龄化研究

篇1

随着老人对社会的义务减少,他们对社会的兴趣也日益降低。但更多的研究认为,是现代经济限制了老年人社会角色的发挥和社会活动的参与,从而形成社会对老年人的疏离。特别是强制退休制度,更是以牺牲老年人社会劳动的权利为代价,以提高生产效率。与此相比,早期“活动理论(activitytheory)”更接近常人的认识,似乎公允一些。这个“理论”认为:个体在社会中的角色并不因年龄的增长而减少,老年人同样有活动和参与的愿望,只是参与活动的速度变缓、节奏放慢而已。“活动理论”与“生命持续理论”、“年龄分层理论”、“角色理论”和“发展理论”一脉相承。

中国老年人也面临一些特殊问题。传统社会的消失与当代制度的变迁使得中国当前的“文化失范”现象突出,“尊老”的传统日益消亡。中国特有的独生子女政策带来的“4-2-1”家庭结构,也造成了“万千宠爱集于一身(亦是全部压力集于一身)”的脆弱社会心理,又催生新的社会问题。在各种矛盾同时出现的今日中国,代际冲突与社会谈判将成为普遍现象,沟通(亦即传播)的作用将进一步凸显。老龄化与传播: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老年人与传播的关系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据研究者调查,中国大陆关于老年人与传播关系的研究数量少、深度浅,集中在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和个别刊物,研究方法多以感想式的评论为主,很不均衡。老龄化与大众传播媒介关系密切。在现代大众社会,老年人与社会生活的主要联系是非职业性的,是需要借助大众传媒来实现的。大众媒介却往往忽略对老年生活的反映,对老年人群的形象建构很多是负面的,也存在隐性歧视。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大众传媒都在有意无意地灌输一种悲惨和无助的“自然”年龄观:变老,意味着日益丑陋的容貌和日益无助的身体,意味着对社会的经济负担和对家庭的无益浪费。虽然从生理学和经济学上看,这些说法不是没有根据,但这种消极的观点导致了深重的焦虑心理,无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而有害于老年人(事实上也包括全体人,因为每个人都会老去)的精神健康。“日益年老”的现实与“永远活在当下”的理想之间的不匹配性与日益后现代化的视觉文化明显相关。而老年人正是视觉媒介(主要是电视)的基本受众。据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及香港科技大学调查研究中心2005年的一次《中国综合社会调查》,老年人仍然习惯通过传统媒体获取信息、休闲娱乐;电视是老年人中最常使用的媒介,其次是报纸、手机,而接触网络的老年人在当时只占很低的比例。有研究认为,价格是阻碍老年人使用新科技产品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技术困难。可见,只有经济水平和接受能力都较高的老年人才有可能接触并采纳新媒体,因此,老年人普遍把“会上网”看做一种正面标签,视为一种“值得骄傲”的事情。数据显示,一周7天内老年人几乎每天都会收看电视,而每周约有一半的时间会选择看报纸,上网的天数平均每周仅有1天。可见,电视是充实老年人群体晚年精神文化生活的主要媒介形式,起重要的“伴随”作用。另据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公司的调查,老年人群已成为中国电视观众的主体,见图1。

从收视时间看,2012年65岁以上老年人日均电视收视时间是269分钟,也是各年龄段中最高的;55至64岁是255分钟,位列第二,两类群体日均收看电视均超过4个小时,属于伯格纳所谓的“重度”观众。显然,老年人赋闲在家,有更多的时间收看电视;同时,电视帮助老年人扩大了信息经验,降低了他们的信息贫困程度。老年人与电子媒介:传播研究的一些取向“老龄化与传播”的关系主要涉及大众传播媒介(报刊、广播电视、新媒体)为老年人口提供的服务和老年人接触和采用大众传媒中出现的问题。“老龄化与传播”研究则是在承认老龄化现实的前提下,力图寻求个人健康与社会和谐的纠偏除弊。现有的“老龄化(或者老年人)与电子传播”的关系有一些特定的研究取向,大致可以分为老年人与传统媒介的关系及他们与新传播媒介的关系。对老年人与传统媒介的关系,由于电视与观众的研究文献丰富,有一些分年龄段的研究成果涉及老年人与电视的关系。

各国经验普遍显示,电视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美国传播学者乔治•格伯纳等人提出的电视教养理论(cultivationtheory,台湾译称涵化理论)及其文化指标研究的发现④,美国老年人是电视的“重度”接受者(界定为每天看电视超过4小时的接受者),他们对真实世界的看法易受电视对世界的描绘所影响,甚至被其主导;电视暴力节目(包括其他一些负面报道)对重度电视观众尤其是老年人具有“吓退作用”。的确,中国的老年人对“邪恶的”现实世界(灾难、事故、犯罪案件、环境质量、食品安全,包括大量针对老年人的欺诈现象)也往往会有不安全、不可信的负面印象,并逐步退缩于个人的狭小世界。此外,老年群体、老年生活与老年形象在电视中的反映也是很不充分的,因为鸡皮鹤发的老人与观众对青春靓丽形象的期待南辕北辙,而观众的这种审美偏好也是商业电视长期培育出来的。即使有《金色池塘》等有数的几部影视作品从正面的视角反映了老年人的问题,但以老年人为主角的视觉文化总体偏少。而在中国电视剧库存中,老年人早早退出了古代宫廷以外的权力场域;在家庭剧种中出现的,也多是可怜可笑的形象。尽管老年人已成为中国电视观众的主体,可真正做给老年人看的电视节目却寥寥无几。中央电视台办了18年深受老年观众喜爱的栏目《夕阳红》于2010年告别荧屏;虽然后来在央视十套“复出”,但受关注度已大为降低。广播本来是老年人非常喜爱的媒体,近几年更多向年轻听众播放流行音乐,也使老年广播市场不断萎缩。相比之下,一直被我们误认为“不敬老爱老”的西方媒体,却很重视为老年人服务(当然,他们大多是出于开发和经营市场的需要)。美国有800多家老年广播电台;法国也有专门电台通过热线电话为老年人提供免费服务。大众传媒是社会文化生态的建构者,它们对老人形象的贬低和对老年节目的忽视也可能导致社会对敬老、爱老传统的淡忘。随着手机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老年人与新媒介接触的状况已经大大增加。据《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的数据,近几年来,60岁以上老年群体接触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的人数有所增长,从2000年的283.5万迅速升至2012年的902万,增幅为218.2%。然而,尽管老年网民的总体数量在不断上升,但由于老年人口的数量增加更快,相比之下,互联网在老年人中的普及率近年并未明显提升,与非老年人群的网络普及率快速蹿升形成鲜明对比(图2)。可见,享受互联网及其所带来的便利,只是少数老年人的“特权”,绝大多数老年人仍属于信息社会“边缘人群”。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可能并没有缩小老年人与非老年人之间的“数字鸿沟”,甚至可能扩大了“代沟”,加重了代际隔阂。新媒体在老年人的生活中仍是不熟悉的新鲜事物,使用互联网在老年人的生活中则属于“锦上添花”的部分。因为需要投入较多的注意力和体力到海量的网络中“主动”获取讯息,相比于电视提供的不假思索即可完成的“被动式娱乐”,老年人对网络并没有形成很强的“依赖性”。

老年人在体验到“信息孤岛”的孤独感,认识到网络提高晚年生活品质和社会适应性等诸多好处后,也并不缺乏使用新媒体的意愿,但他们面临的障碍使他们望而生畏。包括老年人对社会环境和虚拟空间的疑惧,对技术的恐惧以及对自身能力的不自信使老年人对新媒体的采纳过程类似于由传统社会向信息社会的“移民”。而老年人最依赖的家人往往充当了他们向信息社会“移民”的“顾问”和“人”:家人通过提供物质支持、技术反哺、情感激励和心理支持等方式,成为促进新媒体在老年人群中普及的关键角色。使用新媒体(尤其是网上视频)可以弥合老年人在现实生活中社会关系网络的弱化,减少社会分隔,帮助老年人“重新社会化”。晚辈对老年人进行新媒介素养“技术反哺”并通过虚拟空间的互动进行“精神赡养”,正成为现代中国人尽孝的一种方式。从社会效益角度看,新媒体催生的远距离工作方式,可能成为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发掘年长者潜力的辅助形式,为那些被退休制度划分的老年人提供一个发挥作用的平台,让老年人从社会的“消极人口”变为事实上的“积极人口”。(本文作者:郭镇之、孟伦单位: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篇2

[关键词] 积极老龄观 人口老龄化 策略 研究

一、引言

我国在2000年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达到7%,开始跨入人口老龄化国家行列。此后十年,这一比例逐年上升。从2000以来,我国人口总量增速趋缓,而老年人口总量和比例增速却在加快。与2000年相比,2010年我国60岁及以上和65岁及以上人口分别增长了2.93%和1.91% 。目前,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时期,对于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研究非常必要,但我国现有文献中有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研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绝大多数研究都以人口老龄化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导致的社会经济问题和挑战为出发点,在此基础上分析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对策,解决问题时更多的是强调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经济压力和挑战。这些研究成果虽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然而,对于人口老龄化问题应该辩证的看待,正视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挑战的同时,更应该从积极的视角考虑如何实现“老年型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两种不同倾向的老龄观

所谓老龄观是指国家和社会对老年人群所持有的观念和看法,以及在所持有的观念的基础上对老龄问题所采取的态度和行动。从多数学者与人口老龄化问题相关的研究来看,我国的老龄观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两种倾向:

1.消极倾向的老龄观

消极倾向的老龄观从传统的老年理论研究出发,主观的把老年人群界定为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弱势群体,认为老年人不再创造经济社会价值,是纯粹的社会资源消耗者和被照顾者,把老年人描绘为体弱多病、传统保守和脱离社会。在这种先入为主并带有歧视的消极图景的引导下,人们在谈到人口老龄化现象时,研究的焦点更多是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及其进一步的发展所带来的巨大的挑战和压力,以及其对社会、经济等方面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由此在研究中更多的是强调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应对。为缓解老龄社会压力而提出的措施被定义为“健康老龄化”策略。虽然“健康老龄化”概念从1987年提出到现在,其内涵和外延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健康老龄化”从本质上仍然是将老年群体看作是社会的弱势人群和边缘人群,其研究的出发点仍然是人口老龄化的消极影响,而忽视了老年群体对社会的积极作用。

2.积极倾向的老龄观

1997年6月,西方七国首脑丹佛会议提出了积极老龄化的主张。从国内外学者对积极老龄化的解读来看,积极倾向的老龄观是社会对人口老龄化的一种乐观的认识,也是一种积极的对待老年人群的态度和准则。

积极倾向的老龄观强调对“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进行辩证的分析。一方面,积极老龄观认为人口老龄化无疑会对社会经济的各领域产生全方位的影响,因此是对我国未来建设发展的一个考验;但从另一个角度说,人口老龄化也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机遇和促进。老龄化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是利是弊,固然一方面要取决于老年人自身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另一方面则要看社会和家庭如何回应、如何转化、如何导向。从积极的老龄观出发,老龄化社会的出现,会督促我国通过“六个老有”的养老规范来反向推动国家消费、教育医疗、“孝亲文化”、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发展。

三、积极老龄观下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策略分析

在积极老龄观的引导下,首先需要做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物质、制度、观念等各种准备:完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政策;探索适合的养老模式;探索灵活的人口政策;关注人口的流动和迁移,关注城乡及区域老龄化差异。在此基础上,注重针对人口老龄化的积极策略的运用,最终实现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和谐发展。积极老龄化视野下的人口老龄化具体策略有:

1.关注老年消费心理,引导老年消费需求

以消费者的年龄为市场细分变量对市场进行划分时,老年群体是一个重要的细分市场。随着我国逐步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数量不断增加,老年消费市场将成为潜力极大的市场。而新时代的老年消费者会具有怎样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对我国拉动内需、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对老年消费者需求的研究是了解其消费心理和行为规律的起点。社会和企业应该采取各种方法,充分的关注和了解老年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等心理,采取适当的市场营销手段引导老年的消费需求。

2.发展老龄产业,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关注和引导老年消费需求的基础上,我国应该加快开发老龄产业并加强与发达国家的交流和合作。老龄产业即为满足老年人的特殊消费需求而为他们提品和服务的产业。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为老产业将成为未来社会和企业的热门产业。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传统的老年群体为下一代“奉献”的意识会逐渐改变,取而代之的是人们生命生活质量意识的不断提高,因此老年娱乐、旅游、住宅、继续教育等新兴老龄行业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银发经济”将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

3.重视“第三人力资源”的开发,探索弹性退休制度

积极老龄观认为应该消除年龄歧视的不利影响,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老年人口是非常宝贵的需要投资和开发的第三人力资源,可以使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根据我国的国情,随着人口预期寿命不断延长,为了实现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应该探索实行弹性的退休制度,但是在政策调整需要注意借鉴发达国家经验,采用渐进策略以及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提前退休现象。

4.重视老年继续教育,实现老年人的发展和自我实现

实现老年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老年继续教育。目前我国的老年教育的主要形式是老年大学,老年大学得到了老年人的认同,为老年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平台。而我国的老年教育也存在着教育机构数量少、教育内容单一等问题,政府和社会应该重视和持续改善我国的老年继续教育状况,帮助实现老年人的发展和自我实现。

5.注重老年娱乐事业,提高老年生命生活质量

仅仅从物质需求满足的角度来衡量老年人的生命生活质量是远远不够的,和谐老龄化社会更应该注重的是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和生活方式问题。政府应该在满足老年人的物质需求的基础上,力求使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得到满足,使其生活多姿多彩,心理健康愉悦。开发老年娱乐事业,提高老人晚年生活质量,对社会和老年群体来说一个双赢的结果。

6.倡导传播“孝”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中国人自古讲究“孝悌”,在老子看来,孝慈之心是人的自然性情,不需教导就有,正如羊羔跪乳,乌鸦反哺,何况人是高等动物,更懂得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5]。然而由于前文所述种种原因,我国的“孝”文化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巨大的冲击,在金钱和利益的面前,“孝心孝行”逐步缺失。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也警醒社会应该呼唤“孝文化”的回归,应该呼唤“道德良心”的回归。“孝”文化的回归,并不能依靠少数人的自律和自省,应该举全国之力,全社会之力,自上而下的进行倡导和传播,国家相关部门、媒体和公众人物、教育部门更应该肩负起舆论引导的重要作用,同时我们也应该去反省:“孝文化”缺失的大环境怎样,难道仅仅是“孝文化”离我们远去了吗?和谐与可持续发展老龄化社会的构建需要所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作为道德基础。

参考文献:

[1]孙钦荣.不同老龄观的老龄工作策略选择分析[ 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2)

[2]穆光宗.老年发展论―――21世纪成功老龄化战略的基本框架[ J ].人口研究,2002(6)

[3]徐萍.消费心理学教程(第三版)[M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217-219

[4]刘亚娜.论世界城市建设与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应对[ J ]. 商业时代,2010年第31期

篇3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养老金 计划生育 人口红利

一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现在已经进入人口快速老龄化阶段,全国老龄办的预测表明中国在这一时期平均每年增加596万老年人口,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28%,大大超过总人口年均0.66%的增长速度。到203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3.51亿。

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的控制,造成了我国长期的生育率下降。而生育率下降是造成人口老龄化的决定性因素。我国的生育率迅速下降并处于较低的水平,必然导致我国快速地人口老龄化。计划生育政策使人口结构呈现出“八四二一”的特殊人口结构。所以,现在我国面临着人口控制和人口老龄化的进退维谷的两难局面。我国目前还处于“人口红利期”。所谓“人口红利”指的是这一时期内生育率迅速下降,少儿与老年抚养负担均相对较轻,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的上升,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

但是,这个有利于发展经济的“人口红利期”却是短暂的,当这个短暂的时期过去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将更加严峻。

二 中国养老金的现状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2012年7月披露研究结果,目前我国养老金缺口大约1.3万亿元人民币。这个消息一经公布,立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激烈讨论。我国的养老金正面临严峻的“空账”局面。

我国的养老金“空账”是由历史原因造成的。为适应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1991年国务院决定改革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经过探索试点,各地逐步建立起统筹账户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养老保险体系。改革前虽然没有个人账户,但国家已经通过企业税收及利润上交等方式拿走了养老保险所需的“必要扣除”,并已把这些资金用于其他事业,个人账户建立后不能再向这部分职工“追缴”养老金,从而形成个人账户“历史欠账”。

三 人口老龄化对养老金负担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使养老金负担加重,我国现行养老保险体系的供养比例和资金支付压力很大。这是由一个简单的事实造成的:1980年我国在职职工与退休人员的供养比是13?1,1990年为10?1,而到2003年,这个比例已经锐减到3?1。随着人口红利期的结束及人口老龄化的加重,中国面临“未富先老”的局面,“现收现付”的养老体系将面临巨大的支付压力。养老金的“空账”问题将愈发严重。我国必须在人口老龄化到达更严重的程度之前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据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的统计,2008年底,我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2.79%,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17%,2050年将超过30%。有专家预计,如果不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在未来30年时间里,我国城市养老金“空账”规模将达到6万亿元。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可有效避免养老金收不抵支风险。如果账户做实,便有资金进行投资以“保值增值”,账户空转不利于个人账户资金的积累。

参考文献

[1]张习营.我国人口老龄化浅思.科技信息,2010

[2]孟元元.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商品与质量,2010

篇4

在老龄化社会背景下发展老年教育,对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江苏老年教育在国内起步较早,初步建立了老年教育体系,但在发展中存在参与人数少、发展不平衡、教育模式单一等不足,须从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挖掘整合老年教育资源、改进老年教育教学模式等方面促进江苏老年教育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

老龄化社会;老年教育;对策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全球人口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我国自1999年开始步入老龄化阶段。江苏自2000年迈入人口老龄化行列之后,人口老龄化呈加速态势。老年教育作为缓解人口老龄化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的重要手段,以及老龄化社会中的一项重要公共服务活动,其积极作用日益显现。本文针对江苏老年教育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不足,提出推进江苏老年教育发展的相关对策。

一、人口老龄化与老年教育

1.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根据国际惯例,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中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7%,那么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200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江苏省60岁及以上人口为922.15万,占户籍总人口的16.2%,意味着江苏成为全国老龄化最早的省份之一。据《江苏省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白皮书表明,江苏人口老龄化呈加速状态,2010年的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江苏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增至1300多万,占户籍总人口的17.4%。截至2013年底,江苏60岁老人已超过1494.79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19.65%,比全国高4.85个百分点。

2.老年教育成为发展战略选择。老年教育是指以老年人为主体,以满足老年人需求为宗旨,通过增强老年人生存发展能力,推进老年人全面参与社会,最终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为老年人服务的活动。随着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快,全面推进老年教育成为有效化解人口老龄化社会问题的重要战略选择。一是发展老年教育,体现了终身教育的教育理念。终身教育是人生各个年龄段、各级各类各种形式各项内容教育的总称。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这对于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二是发展老年教育,促进了个体需求的有效满足。通过各级各类老年教育活动的开展,既可引导社会人文关怀流向老年群体,让老人寻求到精神上的慰藉和满足,同时,也能在增强老人自身生存能力的基础上适当减轻老年家庭经济负担。三是发展老年教育,满足了积极老龄化的社会发展需求。积极老龄化的题中之意,就是要通过发展老年教育,提高老年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老年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提高生活和生命质量,推动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二、江苏老年教育发展现状

1.行政管理格局。20世纪80年代初,江苏积极响应国家“老有所学”的号召,一批离开工作岗位的老同志积极兴办老年大学,成为江苏较早的老年教育的办学形式。1998年,江苏省教委专门向省政府发出《关于明确老年教育管理工作职责的请示》,建议省政府明确老年教育工作归口管理的部门。之后全省形成老年教育宏观上由各级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各级老龄委和老干部局作为行政主管部门,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则作为业务主管的管理格局。

2.实施类型。目前江苏省老年教育实施的类型主要有正规老年教育(老年大学)和非正规老年教育(社区老年教育)两种。正规的老年教育多为老年大学或老年学校。江苏老年大学(老年学校)大致有两类:一类是相对规范的具有传统学校特点的老年大学;第二类是利用现代远程传媒为主要教学载体和手段,以分散学习为主要形式,以教学点辅导为辅助的空中老年大学。截至2013年,江苏已形成了省、市、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五级老年教育网络,并形成以各级正规老年大学为骨干、社区教育机构为依托、远程网络教育为重要形式的教育体系。

3.办学主体与办学经费。在办学主体方面,一是以各级党委老干部工作部门举办的老干部大学(老年大学),硬件设施建设好,经费有保障,参加入学的老人主要是离、退休老干部;二是教育、文化部门和老龄工作部门举办的老年大学,经费有一定的保障,学校面向社会老年人开放,并收取一定的费用;三是社区以老年文化活动中心为平台的社区老年学校,经费由社区自己筹集,社区老年人基本是免费(或只收取很少学费)参加学习;四是民办老年学校,主要依靠市场经济的方式运作,一般经营比较困难。从目前来看,江苏老年教育中,老年大学和社区教育是老年教育最重要的办学形式。

4.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课程设置与教学管理是老年大学的中心工作,各校在创新教学理念、加强大纲与教材建设、规范考核评估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同时,也积极利用现代传媒发展老年教育。

5.老年教育研究。江苏老年教育研究相较于国内其他地区,起步是比较早的,以南京金陵老年大学为首,于1994年即创办了老年教育刊物《实践与探索》,2005年又新创了《金陵老年大学学报》,2006年又创办了《学术通讯》。总体来看,江苏老年教育走在全国前列。

三、江苏老年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参与人数少。20世纪80年代至今,江苏老年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然而面对铺天盖地而来的“白潮”,这样的发展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还比较滞后。截至2013年,全省各级老年大学(学校)共9468所,在校老年大学(学校)学员130余万人,仅占全省老年人口的8.7%左右。这意味着全省约有91.3%的老年人没有机会接受老年教育,不能享受老年教育的权利。

2.发展不平衡。江苏老年教育的发展不平衡主要体现为苏南、苏中、苏北地区老年教育发展不平衡。苏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较快,部分地区积极发展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的参与人数多、吸引力强;而苏北地区的社区教育较为滞后,老年教育办学经费欠缺,办学条件不足,覆盖面不广。从全省范围来说,城市老年教育和农村老年教育发展也存在差距较大。

3.教育模式单一。江苏各地老年大学课程种类单一,主要开设一些大众知识类的课程,如书法、美术、摄影、声乐、舞蹈等,未能根据当地老年人的教育需求开设一些地方课程;教学组织形式单一,主要以教师课堂讲解为主;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对老年教育规律的探索。

4.导向作用不明显。目前,作为全省老年教育推动主体的各级地方党委、政府,都还没有设置明晰的老年教育工作指标任务。也就是说,老年教育还没有被各级党委、政府真正作为化解人口老龄化社会风险问题的重要举措来抓,没有作为硬性指标任务加以落实,对老年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高。

5.教育投入不足。虽然在省、市级层面上,目前都已有了相应的老年教育发展计划、规划,乃至责任主体,但实际无论是在人力还是在物力上,无论是相对于江苏人口老龄化加快的现实,还是相对于江苏教育大省的地位,教育经费都严重不足,影响学校的正常运转和发展。

四、江苏老年教育发展对策

1.发挥主导性,树立积极的老年教育观。在老龄化社会的时代背景下,老年教育要提高到完善老人生命意义、唤醒老人生命自觉的高度,如此老年教育才富有价值。一要注重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从国外老年教育的发展经验和江苏省老年教育的发展现实来看,各级党委政府在引导社会认识、强化服务管理、建立分层有效的老年教育投入机制等方面的主导作用不可或缺。二是要注重发挥相关部门的主导作用。教育、民政、财政、卫生、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以及老干部局、老龄办等要加强协调配合,努力形成对加强老年教育工作领导和管理的合力。三是要注重发挥社会组织的主导作用。要以扩大老年教育的社会基础为目标,大力普及乡镇、街道、社区的老年学校,注重调动社会办学积极性。

2.体现超前性,挖掘整合老年教育资源。一要注重规划引领。江苏省老年教育方面虽也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文件,如《关于加快我省老龄事业发展的意见》等,但要真正体现依法治教、发展老年教育工作,还应从更高的层面制定老年教育法和江苏老年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推进江苏老年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二要注重整合挖掘。要向社会开放各种教育资源,构建一个社会化的终身学习体系。要从政府、企业、学校、家庭和社区等多个方面来拓展和完善老年人学习的渠道,充分保障老年人的各种学习需求。

3.突出多样性,改进老年教育教学模式。老年人群体不同于其他学习群体,在教育教学方式上应该讲究多样化。首先,在教学形式上,要关注老年群体需要的多样性,让课堂教学成为第一课堂,社团活动成为第二课堂,社区活动成为第三课堂,发挥各种教学方式的作用。其次,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突出社会发展的时代性和老年人的需求性,把技艺学习、知识更新、文化熏陶有机地结合起来。再次,在课程设置上,要根据江苏各地的情况开展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老年教育课程。最后,在教学方法上,要把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使他们与社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老年教育作为老龄化社会中一种积极的为老年人服务的活动,其发展对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江苏作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的先导区,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发展老年教育,必将对全国老年教育的发展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作者:刘宝萍 单位: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杨淑芹.论老年人的价值、需求及老年人的社会参与[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3.

篇5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老龄产业;机构养老;中国模式

中图分类号:C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7-0105-01

1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概况

我国在世纪之交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3亿,占总人口的10.3%,2009年我国老年人口已达1.67亿,占总人口的12.5%。根据《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推进到30%以上。中国的老龄化较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个非常大的区别就是“未富先老”,再加之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倒置显著及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社会养老负担将极其沉重,形势异常严峻。

中国目前的养老方式主要有三种: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我国居民的乡土观念、家庭观念比较牢固,老年人一般都乐意生活在熟悉的环境中”。今后的养老模式还应是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但同时也要注意到,我国自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经济迅速发展,人口流动加速,“人们的工作地点和职业身份频繁更换,同时也导致了父母与子女两代人之间的地区分隔”,且大量空巢家庭、丁克家庭出现,中国人的养老观念和生活方式正逐渐转变,部分老人开始安于居住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是一种新型养老方式,即老人既住在家,又可以享受社区的服务设施提供的相关服务,兼家庭养老与机构养老之长,是今后中国比较理想的养老方式,但就目前的发展来说,还受到各种条件的约束和限制,在短时间内不能大范围付诸实践。我国欲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老年人社会福利服务体系,机构养老虽然只是一种补充,但当今社会已经表现出对养老机构巨大的需求。

2 机构养老模式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机构养老是养老方式的一种,即“老人在养老院、老年公寓,可以得到全方位的服务和照顾,保健和娱乐也好”。而养老机构指的是一种实体,包括老年公寓、养老院、老年护理院、老年康复中心、敬老院、社会福利院、临终关怀院等养老服务设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养老机构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截止到2005年底,全国城乡有社会福利机构39546个,总床位149.7万张。但与西方发达国家进行横向比较,则表现出极大的差距:我国平均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仅不到9张,而发达国家平均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为50-70张。然而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设施的愿望却相对较高,调查显示,城市和农村分别有20.5%和15.4%的老年人愿意入住养老院,因此,对养老机构的需求和现实之间形成了非常大的缺口。供需之间严重的不平衡如果得不到缓解将会引发老年人产生强烈的社会排斥心理,显然,这对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美好蓝图将造成巨大的阻碍。

机构养老模式在我国的发展依然不成熟、不完善,存在诸多问题:

(1)养老服务设施总量不足,供不应求现象突出,养老服务设施的提供远远小于老年人旺盛的需求;

(2)养老服务设施的提供主体不明确,具体到哪方提供者应该承担主要责任,资金来源怎样分配,各自责任方面有何区别等有待定论;

(3)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对于养老服务设施的提供问题认识不足,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对养老机构的支持力度和各种优惠政策的落实程度低;

(4)养老服务行业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有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且针对性不强,对“社会福利机构”的定义过于笼统,具体的细节规定缺乏,多为意见性的指导,真正上升为法律法规的标准很少,纠纷案件的处理无法可依;(5)从业人员素质低,缺乏专业知识,人员亟待培训。养老机构中的管理人员和护理人员缺少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管理滞后,效率低下,此外,从业人员待遇低,工作的价值认同感不强,对于其职称和荣誉的评定也缺乏相关标准;

(6)志愿服务方面,全民参与意识不强,没有形成全社会互助互爱的联动效应,服务方式单一,机制不健全。

3 机构养老模式未来的发展方向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是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目标”。机构养老作为养老服务体系中的重要补充,尤其应该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对于机构养老属于老龄事业还是老龄产业的定性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而要根据养老机构本身的属性有区别地分析,除对少部分完全由政府出资建设、接收对象为社会困难老人,如城市“三无老人”和农村“五保户”的养老机构,较大成分上走老龄事业发展道路外,其他凡是带有微营利、营利性质的养老机构,应更大程度上走老龄产业发展之路,既要做好社会养老服务工作,又要在带动就业,促进经济发展方面显示独特的优势,达到一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平衡的和谐状态,探索中国模式的养老思路。因此,面对在中国市场经济环境下存在的一些弊端和问题,我们要理清思路、理顺关系、逐渐完善。笔者试从经济学的宏观角度对政府、市场、第三部门的职责进行分工,探讨各自的努力方向。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养老不再仅仅是个人和家庭的责任,而成为一种社会公共需要。当前中国的养老机构可归纳为四类:政府办、社会力量办、政府与社会力量合办、民办。笔者认为,由于养老服务机构多为非营利性、微营利性,可以从经济学角度,将养老服务机构看做是一种公共物品,其中,完全由政府创办且为非营利性质、面向生活困难老人免费提供的养老机构为纯公共物品,满足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限制。而由政府和社会力量合办、社会力量办、民办的养老机构可以看做是准公共物品,因为此类机构并不是完全免费为老年人提供的,它们的存在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但多为微营利性质,提供低于“市场价格”的养老服务设施,同时兼具社会福利功能。准公共物品性质的养老机构是今后养老机构发展的中坚力量。

因此,政府在养老服务机构的提供方面应扮演引导者和调控者的角色,而非具体事务的操作者和实施者,政府要确保纯公共物品的提供,倡导、监督、规范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由于准公共物品性质的养老服务机构应为养老服务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我们要鼓励扶持第三部门的成长,“要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养老服务业准入制度,积极支持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兴办养老服务业,鼓励社会资金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等形式兴办老年服务业”,兴办不同档次的养老服务机构,满足老年人不同层次的需求;而市场完全可以参与到养老服务行业,但要接受老龄产业风险大、回收期长、营利空间小等现实情况,为老龄产业扩宽融资渠道,逐渐建立长效机制,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2010年是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政府有关部门将对“十一五”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并根据执行情况及国情制定“十二五”规划。2010年11月1日将开始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继续发展,新的统计数据将引发应对老龄化危机新的思考,但人口老龄化是人类发展的自然结果,只要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政策引导、政府扶持、社会兴办、市场推动”的原则,有条不紊地进行养老服务业的各项工作,我们完全有能力去应对日益强劲的“白潮”,用中国特色的养老模式解决有中国特色的银发危机。

参考文献

[1]沈立人著.中国弱势群体[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5,(1):73-225.

[2]刘君德,靳润成,张俊芳编中国社区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263.

[3]张来武主编,台恩普,陶立群等著.促进老龄产业发展的机制和政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50-152.

篇6

关键词:老龄化背景 老人读物 版式设计

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已经有10余年的时间,在全民阅读的号召下,以及老有所乐的美好愿景下。老年读物的地位逐渐提升,不仅是老年人丰富业余生活的一种生活物品,同时更是老年人的精神食粮。所以加强对老年读物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而老年读物的版式设计影响到老年人阅读的便捷性、有效性和知识的获取程度,因此在老龄化背景下,读物的出版企业需要能够全方位的考虑到老年人的阅读需要,强化对读物版面设计的要求。

一、我国老年人读物的现状以及问题分析

我国已经完全进入到了老年化社会。根据相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超过60岁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12亿,占人口总数的15.5%,而且仍在不断的上升。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文化水平也在增长。老年人不再仅满足于物质生活,对精神生活也有了新的要求,书籍作为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的主要方式,在老年人的生活中占有的位置越来越重要。这也显示出了老年人的精神面貌更加开放化和科学化。与社会的发展形势是同步的。而通过对市场的调查发现,当前老年人的书籍中,缺乏对老年人视觉需求的设计重视。在市面上很多的老年书籍、杂志、报纸等,虽然内容都与老年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在设计上却没有考虑到老年人特殊的生理需求和心理变化。很多的出版商,在图书的设计中主要考虑的是老年人对内容的需求,而完全忽视了老年人的视觉影响,进而忽视了读物的设计;有的出版商过于针对节日、礼品等方面的特性,将书籍设计的重点放在了销售和推广上,过分强调活动策划的新颖,完全没有考虑到老年人的阅读特点。而我们一直强调的关注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健康、幸福和快乐,考虑到的不仅是老年人的生理需求。同时还需要能够考虑到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将注意力放在老年读物的版式设计上,使老年人不仅能够被读物的内容吸引,满足老年人精神和知识的摄取,同时还要方便老年人阅读,符合老年人的阅读习惯。

二、老年人阅读的视觉特点

我国古代将60岁的老人称为花甲。也就是人从60岁之后就开始进入到另一种生活模式。在心理以及生理上都会有很大的改变。而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的这些改变直接影响着老年人的视觉变化。在视觉的需求以及审美上都与中青年间存在^大的差异。

人进入到老年阶段后,皮肤会出现皱纹、骨骼肌肉会出现萎缩、体重会逐渐地降低,须发也会慢慢地变白,各种器官的功能也在逐渐衰退。其中视觉的变化也是十分显著的。我们会发现老年人一般都会出现视力下降和眼花的现象。在看物体时,近距离的事物会模糊,而远距离的事物反而会清晰。除了视力的减退,对光的敏感度也逐渐下降。而且随着老年人水晶体的变化,对颜色的辨别度也会逐渐地减弱。

同时随着各种器官的衰退,老年人的反应能力也逐渐地变慢,当光对眼睛产生刺激时,脑电波的反应会明显迟钝,这也表明,老年人衰退的不仅是眼力,而是整个视觉中枢。而老年人视觉中枢的变化直接影响着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也就是老年人对读物的视觉需求以及审美需求。在视觉需求上表现为视觉障碍,包括对读物中字体、图片颜色、版面大小等方面的要求。在审美上的需求主要包括对读物影像色彩、关系的和谐度,比如要求影像要柔美、温暖等。

三、老年读物的版式设计策略

(一)老人读物设计要具有易读性

由于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开始逐渐走下坡路。所以在对老年读物版式设计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注意的就是人性化。需要能够满足老年人阅读的易读性原则。这就要求读物中的文字以及图片的设计要有利于老年人的视觉观看和理解。市面上普通的书籍,正文字体一般都为宋体、黑体以及楷体等,在标题的设计中为了能够吸引人的眼球,通常会对字体进行加大和加黑。而宋体的主要特点为字的拐点都有修饰角,而且横细竖粗;黑体则是字体比较刚硬而且特别规整。老年读物的字体设计中,需要进行多方面的考虑,满足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视觉需求。对于字的大小、间距、行距以及各段落、篇章的过渡等,都需要进行综合的考虑。老年人的视力减退,如果字体排列过于紧密,会使老年人感觉字数过于紧凑,阅读时产生不通畅的感觉,所以老年读物的版面设计中需要根据老年人的视觉需要合理的安排字距。在字体大小的选择上也需要选择大号的字体,使读物的版面设计简单明了,老人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感觉顺畅,符合老人的阅读习惯。同时在版式的设计中,换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到词的组合。尽量不要将一个词组分成两行,因为老年人的反映不再灵敏,眼睛的反应能力也比较慢,如果将一个词组分成两行,会提升老年人阅读难度,从而使得老年人在阅读中形成障碍。老年人随着眼睛水晶体的变化。对不同波频颜色的区分也会产生变化。所以在字体的选择上需要根据老年人的生理需要。避免使用绿色、蓝色等低波频的字体颜色,而是要尽可能地选择一些红色、黄色等高波频的暖色,从而降低水晶体变化对老年人阅读的影响。在颜色的设计上,要尽可能地放弃一些老年人辨识较弱的颜色。而要通过老年人辨识度较高的颜色来构建合理的视觉创意。同时在图形的设计中,需要根据老年人视觉以及审美的变化尽可能地选择一些比较圆润、温和、简单的图案,尽可能的免一些刚硬、异形和发射形的图形。而且在图形的搭配上,尽可能做到图形与文字的统一,这样更有利于老年人的理解和阅读。如果图案的表达与主题的意义较远。或者是用一些引申意义的图形来表达主题,会使老年人在阅读中形成障碍,不但不利于主题的表达,反而会造成老年人阅读的累赘。

(二)老年人读物设计要具有实用性

在满足老年人阅读的人性化后。还需要能够满足老年人阅读的实用性。当前市面上老年人读物设计的开本大小不同,以16开的居多,一般一页纸的行数为28行,每行的字数为32个字,常用的字号为小四号字体。但是由于老年人的视力下降。需要利用老花镜来辅助阅读,一些老年人甚至要借助于放大镜,放大镜的直径一般为9厘米左右,小于一行文字的距离,所以在阅读的过程需要左右移动放大镜,这无疑加大了老年人的阅读难度。因此在老年读物的版式设计中,可以将文字分成两栏。这样老年人在利用放大镜阅读的过程中会更加方便。同时版式设计的段落不宜过长,进而造成老年人阅读疲劳,通过对篇幅以及段落的合理调整,来为老年人提供放松的阅读空间,使老年人可以在缓慢的阅读中品味和体会内容。有利于老年人对文本的理解。同时在读物的纸张设计中,首先需要选择轻型的纸张,这样即使放大字体,加宽行间距也不会因为厚度的增加而使书籍增重,方便老年人对读物的携带和阅读。同时在纸张和字体颜色的选择中。我们常见的读物印刷一般都采用白黑字,这种强烈的对比会使得老年人的视力出现疲劳。而且长时间的阅读容易造成眩晕。因此在读物的版面设计中,可以选择一些微黄的纸张,字体颜色则采用双色,有利于降低老年人的视觉疲劳。现在很多的老年读物常被作为礼品。用于晚辈对长辈的礼品赠送。或者老年人之间的礼品赠送等,作为礼品在礼包中都会附赠一些附加品,比如光盘、优惠卡等,但是这些对于老年人来说实用性并不强。很多老年人对光盘或者优惠卡的使用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从附赠品对老年人的实用性方面考虑。比如可以赠送放大镜或者书签等,同时还可以考虑将放大镜和书签进行结合。使得书签的放大镜长度与读物一行的距离相等。这样老年人就可以利用放大镜进行阅读,提升了读物的方便性和实用性,同时也能够提高老年人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质量。

(三)老年读物设计要具有特殊性

老年人读物的设计需要有其特殊之处。满足老年人群体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符合老年人的审美。老年读物的设计除了要考虑到内部内容和排版的设计要求外。还需要考虑到读物的整体设计,包括印刷、选材以及辅助材料等方面的设计。老年人对读物的要求不再追求花哨,而是希望书籍能够更为朴素,所以可以考虑采用一些木材、布料、绳或者特种纸张等特殊的材料来设计老年图书。同时根据材料的不同和特殊性,采取与之相符的印刷方式,从而产生独特的印刷效果,这样更符合老年人的需求,制作出老年人特有的图书形式。同时还可以采用局部烫金、热压打磨等方式来加强对读物的制作,带给老年人更多的视觉享受和刺激,使老年书籍更具独特性。同时,在读物的装订上也需要能够符合老年人的特点,保证装订的扎实性。同时也要确保装订的美观性,不能影响到老年人的阅读。为了更好地突出老年人读物的特点。还可以在装订的过程中增添趣味性的元素,使得老年人读物具有自己的标签。

篇7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特征和影响;战略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7)10-0051-05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主要特征,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很快的国家。如何从我国实际出发,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妥善解决好人口老龄化问题,不仅对做好当前老龄工作具有指导作用,还可为解决世界人口老龄化问题提供借鉴。本研究从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特征入手,阐述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探索既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又切实可行的老龄工作对策。

一、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其特征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老年人的比例上升。按照联合国有关组织的统计,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龄人口数超过人口总数10%,或65岁以上老龄人口数超过7%,就称其为老龄化国家或老龄化地区。据此,国际上习惯将人口年龄结构划分为三种类型:65岁以上老龄人口数超过总人数7%的称为老年型人口,4%-7%称为成年型人口,4%以下称为年轻型人口。2000年,我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数为1.3亿,首次突破10%,正式跨入老龄化社会的行列。从世界范围来看,已经出现人口老龄化和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几乎都属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既有与经济发达国家类似的方面,也有许多与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不同的特殊表现。

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大。截至2006年底,全国65岁以上人口10419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9%,比上年上升了0.2个百分点。预计到2040年人口达到最高峰值时,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约为3.3亿,接近于1980年全世界老年人口之和。国际老龄问题研究专家普遍认为,解决好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对亚洲乃至世界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明显快于发达国家。按联合国统计,从1950年到90年代末,世界老人数量增长了176%,中国的老人数量增长了217%;而在本世纪未来的25年中,世界老人将增加90%,中国的老人将增加111%。某人口研究机构统计,65岁以上老人从7%增加到14%所需的时间,在法国是115年,瑞士是85年,美国是66年,英国是45年,而中国只需要25年。本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将是我国老年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60岁以上老人数平均每年增长4%以上,65岁以上老人数的年增长速度将超过5%。也就是说,每12至13年,60岁以上的老人就要增加1亿,相当于一个世界人口大国的总量。这样的增长速度在世界上少有,甚至超过老龄化速度最快的日本。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改变了世界人口老龄化格局。即过去人口老龄化是发达国家的事情,现在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

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大,人口老龄化进程在时间上、空间上很不平衡。据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我国大陆31个省(市、区)进入老年型社会时间的标准差为9.36年。东部发达地区的大中城市已相继成为人口老龄化城市。上海市到2010年将增加到287.3万,占总人口的20.5%;到2025年将达到最高峰468.8万,占总人口的32.7%。北京市到2010年将增加到230万,占总人口的16.9%;到2025年将增加到416万,老年人口比例接近30%,大大超过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的老龄化程度。相对而言,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老龄化的压力还不突出,但这些地区的老龄人口总数不可忽视。

老年人口城乡分布不均。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因控制人口增长的力度不同,加上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和医疗条件的差异,老年人口的空间分布是城市高于农村,城市老龄化程度在人口年龄结构转型的初、中期比农村突出。但随着今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口的空间分布将可能出现农村高于城市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大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从事二三产业,使城市人口老龄化程度有所缓解;中老年人留在农村,则加剧了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所形成的发展差异给解决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人口老龄化进程超前经济发展水平。从人口老龄化的一般规律来看,人口老龄化程度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有着直接正向的联系,而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同经济发展状况、社会保障能力、国民收入水平有着较大的偏离和超前性。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来看,世界上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达到7%的发达国家,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般在1万美元以上,而我国在达到这一比例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有1千美元左右。即发达国家是“先富后老”,而我国是“未富先老”。因此,经济的发展和年龄结构形成了一个“时间差”,在经济水平较低、综合国力有限、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这就使我国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遇到更多的困难和矛盾。

老年人口高龄化发展迅速。国际上研究人口老龄化问题时通常把80岁以上老人划为高龄老年人口。我国高龄老年人口预计到2025年和2050年将分别达到3547万和12083万,占世界高龄人口的23.1%和31.9%。高龄人口丧偶和患病的概率高,高龄女性多于男性,高龄老人生活自理能力差,他们不仅需要经济上的供养,而且需要生活上的照料,这对我们老年社会保障和发展老年事业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二、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标志。长寿与低生育率是人口趋向老龄化的直接因素。许多学者在研究中都强调了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的负面影响,而笔者认为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人口老龄化意味着人口年龄结构类型由增长型向稳定型转变,有利于未来人口数量的稳定和负增长,从而缓解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老龄化社会在经济不发达,缺乏应对准备的情况下提前来临,使得社会承载力相对不足,这是它的负面影响。

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一是人口的老龄化会导致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由于老龄人口日益增长,社会用于积累的再生产基金相对减少。在国民收入一定的情况下,积累和消费基金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中国人口老化和老年人口的增长会导致消费基金的不断膨胀,从而对生产基金的积累产生消极影响。同时,一旦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口呈现老化趋势,必然使劳动力素质下降,从而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二是人口过快的老龄化提高了社会负担系数,使社会负担加重。我国老年人供养系数已由1982年的12.9上升到2000年的29.4,预计2030年将达到39。这说明劳动力人口除了为自身生存和发展进行生产劳动外,还要负担更多的老年人口生存和发展的费用,这不仅使劳动力人口的负担日益加重,同时也加重了社会负担。三是人口老龄化将对社会需求结构提出新的要求。随着老龄化的快速发展,老年人口的数量和比重不断增大,为满足庞大老年人口特殊需要的商品和生活服务及服务设施也将大幅度增加,这必然要求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作相应的调整,发展以满足老年人需要的产业和社会服务设施。而我国现有的产业结构与人口老龄化很不适应,突出表现为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远不能满足老年人口的特殊需要。

对生活方式的影响。随着生育率的下降、生产生活的社会化以及个人在经济上的独立,家庭规模和结构发生变化是必然的。家庭规模缩小,全国平均每个家庭人口数在建国初期一般为5人以上,1982年下降为4.41人,现在已降到3.28人。家庭结构模式由传统的联合家庭向核心家庭转换,多代家庭显著减少,与子女分家或独居的老人越来越多,同时,家庭中可照料老人的成员减少,特别是由于妇女参加工作,将难以承担照料任务,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

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人口结构的变化将会影响到社会文化结构的变化,老年人需要社会有适应老人的文化活动来丰富精神生活。老年人喜爱的大秧歌、太极拳、保健操以及老年大学等很多社区文化教育活动将会有显著的增加,电台、电视台、报纸刊物等新闻媒体将会增加适合老年人的节目和版面。社会文化变迁的主体将是老年人自身,变迁的目的是为了从心理上和生理上创造出一个更加适应老年人生活的社会氛围。但不可避免的是,一些老年人退休后无所事事,孤独、单调、缺乏创造性的生活状态仍会有相当程度的存在;社会发展和变化节奏的加快使一部分老人不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紧张家庭的生活使晚辈没有时间陪伴和照顾老人,可能会有新的难以预料的现象发生。

三、人口老龄化引发的老年人问题

人口老龄化之所以能够对经济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是由于老年人口是一个生理和社会功能处于下降时期的群体,是一个较为明显的弱势群体,当这一群体所占比重不断提高、人口数量迅速增加,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又不相适应,社会观念、保障机制和服务水平等又难以配套时,必然引发一些老年人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社会保障压力日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虽然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尚未达到保障全体老年人口的水平,特别是广大农村养老保障水平低、能力弱。如何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广大农村老年人的社会保障程度,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问题,是各级政府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二是医疗保健问题较为突出。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疾病日渐增多,医疗新技术的运用,医疗费用不断上升,对政府和家庭都是新生的负担。往往因一个老人生大病就阻碍了一个家庭的致富之路,“小康小康,一场大病全泡汤”的现象还普遍存在。三是老年人生活社会化日趋普遍。随着人口的高龄化、家庭的小型化、老年家庭的空巢化,越来越多的家庭将失去全方位养老的功能,越来越多的高龄老人、病残老人的生活照料更依赖于社会服务,老年社区服务中心、康复机构、老年公寓、托老所等需求量日增。四是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快速上升。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老龄人口经济收入不断增加,文化层次逐步提升,必然对精神文化生活产生更高的要求。如老年文化活动、老年大学、老年旅游、老年网站受到越来越多老年人的青睐。如何满足老年人这方面的需求,也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五是老年人社会参与度不断增强。随着老年人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医疗条件的改善,保健意识和保健能力的增强,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体现生命价值的愿望愈加强烈。庞大的老年群体蕴藏着巨大的人才能量,应加以充分开发利用。

四、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对策

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以及引发的老年人问题,必须立足实际,放眼长远,趋利避害,及时研究制定相应的战略对策,以实现老龄化不利影响的最小化和老年人价值的最大化,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不断增强经济承载能力。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一切问题,集中到一点,就是加快经济发展,壮大经济实力。统计和预测表明,在2020年以前,我国人口的总供养系数在60%以内(相当于发达国家1995年的总供养系数),是一个“人口红利”时期。这个时期少儿人口的比重已经下降,老年人口的比重还在上升,总供养比尚处于较低水平,同时劳动力也相对年轻,劳动力资源充足,每年净增劳动人口达600万左右,是加快发展经济的黄金时期。我们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加快经济发展,不断增加积累,为应对老龄高峰和高龄社会的到来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适当调整我国的人口政策。自70年代以来,我国成功的计划生育政策使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已经下降到10‰以下,妇女生育率已经下降到更替水平以下。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较大,在21世纪前20至30年,人口的净增值仍然会居高不下。这期间,我国的劳动力人口将超过9亿,劳动适龄人口的就业压力非常大。因此,控制人口数量仍然是我们现在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头等重要任务。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控制人口的同时也要适时调整人口政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使我国的人口结构更加科学合理,以适应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一是制定人口发展规划要考虑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老龄化对社会的影响和压力。二是对城市和农村应有不同的计划生育要求。鉴于农村人口增长的比例和社会控制难度较大的现状,农村的人口政策应该在一个较长时期维持不变;城市的人口政策可在一段时期后作些调整,比如允许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生第二胎等。三是提高人口的教育水平,改革和发展教育事业,改革和完善分配制度,逐步提高劳动力收入水平,推动我国人口由外生性低生育率向内生性低生育率的转变。

加快完善符合国情的养老保障体系。保障老有所养是老龄化社会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第二次老龄问题世界大会要求各国政府根据向所有老年人都提供保险的原则,建立或制定社会保险制度,强调养老保险应考虑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以及国民经济承受能力,同时应努力实现持续的社会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为养老计划提供资金时要慎重考虑,既要确保这些计划的实现,也不妨碍社会经济发展。这些要求对于我国建立养老保障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我国经济尚不发达的条件下,建立一个既能保障老年人经济生活需要又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养老保障体系,将是我们实现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为了适应我国老龄化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应建立一个公平与效率兼顾、基金来源多渠道、城乡有别的社会养老、家庭养老与社会助老服务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城镇职工的养老保险由国家基本保险、企业补充保险和个人储蓄保险组成,国家基本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制度,保险费由国家、单位、个人共同承担。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宜采用现收现会与部分积累相结合的模式,即在现收现付的基础上,建立个人帐户储存积累基金,为21世纪老龄化高峰期的退休人员剧增做准备。农村养老保险以家庭保障为主,目前要充分发挥家庭的养老功能,政府对有养老任务的子女给予适当的资助和优惠。对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村在政府引导和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开展商业保险和社会互助保险,满足部分群众对养老的特殊需要。

建立切合实际的养老模式和养老制度。我国是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迎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因此,要用发展的观点解决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我们不能照搬西方从摇篮到坟墓的高福利政策,只能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实事求是,改革创新,坚持国家、社会、家庭、个人共同负担的原则,建立一套符合实际的养老模式和养老制度。近年来,江苏经济较发达的苏南地区举办了一些具有特色的养老院,并设立了养老爱老救助基金,对解决老龄化问题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加快以社区为中心的老年服务体系建设。在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以及老年人预期寿命延长的背景下,一方面老年人的生活照料需求增多,另一方面家庭照料老年人的资源在逐渐减少,需要通过发展社区服务来弥补家庭养老功能的不足。这几年,江苏各地加快了社区利民服务网点建设,但社区服务发展缺乏宏观政策的指导,缺乏管理人才和经过专业培训的服务人员,服务项目少,工作不规范。下一步,要把发展社区服务纳入社会总体发展规划,以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为目标,围绕“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要求,加强疾病医护、生活服务、精神慰藉、文化体育、参与社会等硬件和软件建设。硬件建设项要按照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梯度发展;软件方面要完善服务体系,增加服务项目,抓好物业管理队伍、志愿者服务队伍、低龄老人为高龄老人或患病老人服务队伍建设,创造居家养老的新环境。

积极推进老年立法,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解决老年人问题和人口老龄化问题,需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依法推进我国的老龄事业。我国199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但有关老年工作的法制建设仍滞后于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在处理很多涉老民事纠纷时,缺乏专项法律法规依据。为了切实维护老年人权益,发展老龄事业,应尽快制定养老法、医疗保险法、社会救济法、社区服务法、老年人住宅法和老年福利法等。实践证明,建立健全老年法律法规体系,可以更好地调整涉及老年人的法律关系,制裁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不法行为,促进家庭和睦,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弘扬中华民族的尊老、爱老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认真搞好老龄事业发展规划。针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国家制定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年龄结构的老龄化趋势相协调和“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工作方针,这是我国近期乃至今后较长时期应该坚持的基本方针。近20年来,我国老龄事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创造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的特有模式。随着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老龄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必须制定和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老龄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要千方百计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促进老年福利、老年教育、老年文化、老年卫生、老年体育等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为广大老年人安度晚年创造必要的条件,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建立多元化的老龄事业投资机制,加大对老龄事业的投入,并按一定的比例提取老龄事业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集中用于老年服务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同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事业、个人和外商投资老龄事业。

篇8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中美对比;成本;对策

中图分类号:F840.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4-0052-02

年满60或者65岁以上的人口称为“老年人口”,60岁以上的人口超过10%或者65岁以上的人口超过7%,则称为老龄化社会。李建新[1]、彭希哲[2]等均提出全球老龄化问题的趋势,指出人口老龄化问题将成为人类社会的常态。美国未来二十年内,65岁以上的人口将约在20%。而中国老龄化的问题尤为严峻。1999年以来,我国进入了老龄化社会,通过国家统计局编《2011中国统计年鉴》,我国的老龄化人口从2001年的7.1%增长到2010年的8.87%[3]。根据我国老龄办在2015年9月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数量已超过2个亿,占总人口的14.9%,未来二十年平均每年增1 000万老年人,到2050年左右,老年人口将达到全国人口的1/3。莫龙[4~5]通过大量数据研究中国老龄化超前指数,预测2040年中国将出现老龄化人口的高峰。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目前已经严重处于老龄化社会。

一、老龄化原因

美国人口老龄化的原因一是美国人寿命延长,二是美国家庭出生率降低。现在美国人平均寿命在78岁,而在十年后有可能提高到80岁;而出生率逼近历史最低。

中国人口老龄化主要有三个因素:第一,中国人的寿命已经大大延长。世界历史预期寿命从40~70岁,美国用了约一百年,中国只用了不到五十年。第二,中国的计划生育取得了重大胜利。第三,经济的快速发展。王志宝通过近二十年来中国老龄化的区域差异及演变,得出了经济发展与老龄化的显著相关性,经济发展也是中国老龄化的重要推动性因素。

因此,寿命延长和出生率降低是中美老龄化共同的原因,但中国的情况较美国严重得多,加之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及医疗水平迅速提高,更加重了中国老龄化问题。

二、老龄化的成本

作为一般情况,老年生活的经济支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医疗费用支出,二是养老服务支付,三是老年日常生活费用。

美国有超过1/3的联邦政府预算花在超过65岁以上的老年人身上,社会安全部门对于退休者的支出每年为7 000多亿美元,医疗保险超过5 000亿美元,还在迅速增加,并且一年付给各年龄层穷人的补助30 000亿美元中有超过1/3付在65岁以上老人身上。如果采取现在的福利政策,美国现在的工资税高于中位数工资的15%,预测未来十年内将提高到25%,而21世纪中期将达到40%。中国与美国有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中国的劳动人口中,目前只有不足1/3加入了公共养老金系统。中国也在积极改革养老保险制度,从统账结合、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到做实个人账户,经历了发展的三个阶段,但仍存在个人空账和难以保值增值等一系列问题。所以,就社会保障方面,中国比美国还有很大差距,未来面临着更大的经济压力。中国人储蓄率很高,可大部分用于家庭的教育、住房和医疗支出,仅有一小部分可以用于晚年的退休生活。另外,中国农业人口庞大,以往很多人依靠“养儿防老”的传统养老方式,但随着出生率的下降,这种养老方式已经逐渐弱化。

2006年调查显示,中国老年人的医疗费用总额占家庭医疗费用总额的75%左右,老年人的医疗费用是家庭医疗费用支出的重要部分。“公费医疗支付”和“自己支付”相结合是老年人主要的医疗费用支付来源方式,由此可见,老龄化社会的经济成本正在不断增加着。

中国的老龄化还体现在城乡差异上,人口的生育、死亡和迁移加速了农村人口老龄化[6]。据统计,2009年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障支出约为城镇居民的1/3,人口如此众多的农村如果逐步达到城镇居民的医疗水平,那么,中国的医疗支出将是如何庞大的数字。有人通过简单的估算,采用最保守的算法,2030年中国将投入将近90%的GDP用于老年人的医疗支出,并且还会更高,这样中国老龄化问题将带来更大的经济压力。

因此,比较美国老龄化的经济成本构成,由于中国的社会保障的不完善和城乡较大的差异,中国老龄化给经济带来的压力要比美国大得多。

三、老龄化的经济对策

世界惯常做法,对于老年服务和日常生活的支出,除个人缴纳、子女负担,就需要国家筹资。美国20世纪40年代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至今已经七十年,由于步入老龄化社会时间长,并且由于移民等原因使得美国老龄化人口增长慢,所以在应对老龄化问题上美国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在立法方面,美国先后颁布了三部法律,《社会保障法案》《美国老年人法》和《禁止歧视老年人就业法》,并修订了《禁止歧视老年人就业法》,取消了强制退休的法律条文;设立专门的机构管理老龄问题,例如老人问题管理署、政府老龄问题顾问委员会和社会保障总署;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确立了“受益人同时也是缴费人”的思想,即老人在职时从工资中扣取一定数额的养老金,由所在单位再配套一定比例,建立了老龄化的保障网。

对于中国来说,需要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同时考虑本国的实际情况,改变中国一些现有的政策:

1.适当延长退休年龄,充分发挥老年人力资源优势

老年人需要有能力和意愿适当延长退休年龄。美国已经废除了70岁强制退休的条文。对中国来说,延长退休年龄更重要。美国等早期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的退休年龄早就提高了,相比之下,我国的退休年龄还是在刚刚解放时制定的,直到近一两年才有逐步延长的设想。

2.增加财富的透明度,向富人收取高税

美国21世纪时,其工资税已经达到了40%,依靠如此高的税收来维持老年服务的成本。另外,美国富人很多将财富最后捐给了社会。但中国情况有所不同,目前大部分工薪阶层的工资并不高,如果也采用40%的工资税,生活会受到极大影响。相反,中国一些富人收入过高,占有社会财富的比例过大,特别还有一些隐性收入,这样会加大社会两级分化及不稳定因素,因此应增加全社会的财富透明度,向富人收取高税,补充我国用于老年人生活的资本。

3.完善社会保障,选择合理的养老制度

老年生活重要的支出之一是医疗费用。这就要求社会健全老年医疗保障制度,使老年人不致因为疾病导致经济危机。同时,要建立针对老年人医疗管理机构,培养一批专门从事老年医疗保健的卫生工作者,特别在社区配备必要人员,为包括老年人在内的社区成员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另外,要注意老年人再学习和再教育工作,重视老年人的文化教育,对老年人进行健康再教育,包括保健常识、护理知识、应急措施等,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4.逐步放宽现行的生育政策

缓解老龄化问题主要是经济手段,也是必须手段,但要辅以人口手段,逐步放宽生育政策。这样既能缓解老龄化问题,也可将人口对社会经济的压力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

5.积极发展老龄产业,开拓老年消费市场

中国老年人口基数大、发展快,而针对老年人的老龄产业则严重滞后。一些专家预测,全国老龄消费者中每年有100亿的购买力没有实现,所以老龄产业是个大市场[7]。就中国目前情况而言,不仅缺乏养老机构,而且缺乏专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专业医护人员,更缺乏具有老年健康知识的护理和服务人员。

四、结论

1.寿命延长和出生率降低是中美人口老龄化共同的原因,但美国老龄化持续时间长、发展慢,而中国人口基数大、老龄化发展快,加之中国生活及医疗水平迅速提高,使中国的老龄化问题较美国严重得多。

2.比较美国老龄化的经济成本构成,中国社会保障相对不完善,城乡差异较大,使中国老龄化问题给经济带来的压力要比美国大得多。

3.对于中国来说,需要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同时考虑我国实际情况,适当延长退休年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加富人税收,逐步放宽生育政策,开拓老年消费市场,同时还要大力提高我国生产力水平,发展高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很好解决我国老龄化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建新.国际比较中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变动特征[J].学海,2005,(6):15-19.

[2] 彭希哲,胡湛.公共政策视角下的中国人口老龄化[J].中国社会科学,2011,(3):121-138.

[3] 中国统计年鉴(2011)[K].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4] 莫龙.1980―205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协调性定量研究[J].人口研究,2009,(3):10-19.

[5] 莫龙.人口老龄化对中国人口发展战略的制约及对策[J].人口与发展,2013,(1):52-63.

篇9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发展态势;挑战;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2.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4-0090-03

党的十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写入报告,为未来有效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提出了紧迫的课题。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现状及趋势怎样,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结合省情深入贯彻党的十精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应引起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态势及显著特征

人口老龄化是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上升的现象。按照联合国的衡量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0%或65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7%,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目前,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发展的显著特征呈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态势加剧。21世纪初我国开始进入了老龄化社会,200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为9.9%,2010年上升到13.26%,预计2015年将达到15%,届时老年人数将增加到2.2亿左右。我省的人口历史变迁与发展有一定特殊性,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我省属于人口净迁入地区,人口平均年龄较轻,属于“年轻型”人口结构类型。改革开放之后,我省人口迁移流动趋势发生变化,逐渐演变成为人口净迁出省份,虽然我省人口老龄化步伐稍晚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迈入“老年型”社会步伐较快。2000年我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5.6%,2005年时达到7.6%,超过了7%的人口老龄化衡量指标,标志着进入了人口老龄化阶段。2010年“六普”时老年人口比重已达8.3%,虽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9%),但十年间老年人口比重提高了2.7个百分点,比全国同期比重提高幅度高出0.83个百分点。据预测,到2040年左右我省65岁以上人口将达到900余万,将占总人口比重约30%,全省人口的平均年龄也将达到50岁左右,届时汹涌的“银色浪潮”将呈现在全社会面前。

2.老年人口规模大,增长速度快。据“六普”数据显示,我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317.3万人,比“五普”增加了105.6万人,增长了49.9%,同期全国增长了34.5%,而全省总人口仅增长了0.6%。与发达国家相比,我省人口老龄化发展迅速。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7%提升到14%,发达国家大多用了45年以上的时间,其中法国130年,澳大利亚和美国是79年左右。中国只用了27年就将完成这个历程,并且在今后一个很长的时间内都保持很高的增长速度,我省将同全国一样呈现较快的老龄化增速。

3.高龄老人比重快速上升。从2010年老年人口分年龄段看,65~69岁的老年人口占老年人口的38.5%,70~79岁的老年人口占50.9%,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10.6%。与2000年相比,65~69岁老年人口比重下降8个百分点,而7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上升了8个百分点,高龄老人的比重持续、快速提高,其主要原因是经济社会发展,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人均预期寿命在延长。这就对今后的社会养老服务,福利设施规模、结构及分布等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4.老龄化程度城乡、区域差异显著。2010年,全省城镇总人口达2 132.4万人,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195.1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9.2%,与2000年相比提高了3.0个百分点。乡村总人口为1 699.0万人,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为122.2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2%,与2000年相比提高了2.2个百分点。由于经济条件、生育水平等方面的差别,城乡间老龄化进程呈现显著差别。我省老年人口规模、还是老龄化程度城镇均要高于乡村,而且从老龄化速度看城镇也要快于乡村。这与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历程相同,也是城镇人口老龄化水平高于农村,但与中国目前农村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三个百分点来看,这种城乡倒置的状况正好相反。这是我省老龄化不同于全国的重要特征之一。另外,人口老龄化在地区间发展也不平衡。据2010年“六普”数据显示,我省老龄化程度伊春市最高达12.1%,第二位是鹤岗市10.49%,第三位是鸡西市10.26%,第四到第十二依次为牡丹江9.86%、大兴安岭9.49%、双鸭山9.21%、哈尔滨8.52%、齐齐哈尔8.46%、黑河8.29%、佳木斯7.93%、绥化7.59%、大庆7.14%,只有七台河接近人口老龄化边缘为6.91%。我省林城、煤城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主要受资源枯竭影响劳动力转移规模较大,老龄化发展趋势与全国呈现不同的特征。

5.老年抚养比逐渐提高,赡养老年人口流出量大。由于受近十年间我省15~64岁年龄段劳动人口数量增长、少儿人口比重持续下降及老年人口总量增加的影响,我省人口总抚养比呈现略有下降的态势,但老年抚养比逐步提升。

当前我省每10个劳动力负担的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2000年相比基本持平,表明我省目前仍处于劳动力资源丰富,负担相对较轻的“人口红利期”。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尽管十年来人口总抚养比在不断下降,但其中的趋势是少儿人口抚养比下降了10.1个百分点;而老年人口抚养比则上升了2.7百分点,即0~14岁少年儿童数量在大幅降低,而老年人口在快速上升。可以预期的是未来人口总抚养比将不断攀升,支撑经济发展的一个优势条件“人口红利期”将逐渐消失,全社会养老压力将加剧。

2010年“六普”资料显示,我省人户分离人口为505.14万人,已占户籍人口的13.21%。这部分流动人口与十年前相比增加166.96万人,增长49.37%,其中61%是青壮年劳动力人口,他们正是承担赡养老人义务的主要力量。由于户籍制度严格限制、基本公共服务与福利制度身份隔离等多种原因,大量劳动力流入城市化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同时,家庭中需要赡养的老年人口只能留在原住地。赡养老年人口与劳动力人口异地居住,是我省人口老龄化又一重要特征。

6.老年人的婚姻状况较为稳定。2010年60岁及以上人口中有配偶的占72.3%,与2000年相比提高了10.1%。丧偶的老人占25.9%,与2000年相比减少了10.7%。2010年我省老年人口中离婚比例为0.9%,与2000年时0.7%和2005年时的0.6%相比,分别上升了0.2和0.3个百分点,尽管有一定幅度的上升,但总体上仍保持着较低的水平。2010年我省老年人口未婚率为0.9%,与2000年相比基本保持一致。以上数据表明,我省老年人口婚姻整体状况较为稳定,呈现出有偶率高、丧偶率低、离婚率低、未婚率低的特点,反映了我省老年人口家庭稳定和睦,健康程度较高。

二、应对人口老龄化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人口发展态势表明,人口老龄化进程不可逆转,我省也不例外。从欧洲与日本、俄罗斯等国的实践表明,老龄化社会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制度,公共服务、社会组织体系等带来全方位的影响。分析黑龙江省实际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是:

1.老龄化进程与经济发展不同步。从世界范围来看,首先进入到老龄化社会的都是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属于“先富后老”或“富老同步”,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都在5 000~10 000美元以上,而我省是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进入老龄化社会。2010年全省人均GDP仅为2.7万元,整体经济实力还比较弱,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们是“未富先老”。应对日益加深的人口老龄化趋势,我们的经济基础不够雄厚。

2.社会保障水平较低,人口老龄化对医疗等保障制度提出了挑战。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对养老、医疗保险的需求将会急剧增加。据调查,2010年我省仍有37.3%的老年人口依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乡村的水平就更低。这一现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享受离退休养老金及社会化保障的老年人口主要集中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单位离退休职工,城乡间的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差距较大。另外,由于离退休人员医疗费用实行国家、单位和个人三方共同负担,因此,在离退休人员高速增长的情况下,人口老龄化对整个医疗费用的承受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

3.城乡社会养老机构不足,老龄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伴随独生子女政策的进一步推进和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形成“421”的家庭结构模式,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难以为继。家庭规模进一步小型化,年轻人难以抽出大量的时间来照料老人,使得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养老机构少使大量老年人的社会养老需求难以得到满足。据统计,2010年全省拥有社会福利院、光荣院,优抚安置单位等731个,共有床位95 594张,但是面对老龄人口需求,缺口依然很大。另外我省农村地区高龄老人和空巢老人数量庞大,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下降,需要更多的日常护理、生活照料和社会服务,仅靠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难以完全实现养老目标,老龄产业和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

三、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对策和建议

党的十报告中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各级政府要将人口老龄化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老龄事业,大力发展老龄产业,开创老龄工作的新局面。

1.树立爱老敬老的社会风尚。老年人是社会的巨大财富,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全社会都要关心重视老年事业发展,要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各级政府、机构、宣传部门要加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宣传教育工作。深入搞好尊老、爱老、养老、敬老的传统道德教育和宣传引导,在全社会树立起尊老、敬老的良好道德风尚。

2.大力发展经济,提高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实力。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第一位的仍然是如何“做大做强蛋糕”,只有经济长期稳定的增长,才能提高养老支付能力。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和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化告诉我们,实现经济持续增长,既要充分挖掘当前“人口红利”,更要提高人口素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抓住我省人力资源丰富的大好时机,扎实推进“经济区”和“十大工程”建设,全面提高劳动生产率,逐步实现依靠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科技进步来支撑经济长期平稳增长。

3.积极推进老龄产业和事业的发展。由于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其带来的市场需求也不断增长,从而形成新的产业,它包括所有与老年人口物质和精神以及其他特殊需求的商品生产和服务。老年产业是一个前瞻性产业,有着广阔的市场,潜力巨大。从政府职能看,要通过研究和制定相关政策,把老龄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使其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点;从社会上看,要逐步培养形成全社会参与、全民关怀老龄事业发展的格局。要加快建设普惠全民的养老服务体系,建立城乡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营造让老年人放心消费的服务环境,为老年人提供优质便捷的上门服务,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人口对老年设施、产品、服务、娱乐、文化、生活等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这样即能解决养老机构不足、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问题,也有利于老年人接触社会、融入社会。也能有效解决农村赡养人口人户分离的后顾之忧;另外,要积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从金融、税收、土地使用等政策法规上对民间资本参与老年社会服务事业给予大力扶持,解决资金短缺的状况,为民众办实事。这样有助于提升整体服务水平,推动养老保障事业和产业的快速发展。

4.适当调整生育等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由于人口结构老化造成社会负担沉重和养老问题突出,计划生育政策使新生儿数量减少,人口老化趋势加快。建议适当放宽“一胎”的生育限制,以缓解越来越严峻的人口高龄化趋势,积极主动地引导人口结构向平衡、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

此外,应努力建立起全覆盖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加快建立全省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尽快推进从目前保障体系制度全覆盖最终达到保障体系的实际全覆盖。加快改革户籍管理制度,解决农民工城镇身份问题,为老有所养提供制度保障,真正实现社会公平等等。为统筹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创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努力。

参考文献:

[1]王侠.国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

[2]董凯等.黑龙江省老年人口状况及对策研究[Z].黑龙江统计要报,2011:11.

篇10

摘 要 为了进一步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分析了目前我国老龄化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公共体育在老年化社会的影响下开展的作用,主要阐述了公共体育为老年化社会服务的意义。

关键词 公共体育 服务 老年化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社会的影响

按照联合国的规定,60岁以上人口超过10%或65岁以上人口超过7%,即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是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老龄人口的1/5[1]。全国老龄办于2006年2月23日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从2001年至210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1年至2020年,是快速老龄化阶段。这一阶段,中国将平均每年新增596万老年人口,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28%。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7.17%。第二阶段,2021年至2050年,是加速老龄化阶段。伴随着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第二次生育高峰人群进入老年,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开始加速增长,平均每年增加620万人。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推进到30%以上。第三阶段,从2051年至2100年,是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2]。未来几十年中国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发展已成定局。

二、公共体育服务的内涵及内容

(一)公共体育服务的内涵

公共体育服务是公共服务在体育领域的拓展,其内涵还是政府所承担的一种职能。借鉴公共服务概念,公共体育服务是指满足公共体育需求所承担的服务职能。公共体育服务包括管理、组织、生产、供给、设施、保障等不同层面的内容。公共体育服务根据其性质不同可分为有形服务(如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等)和无形服务(如公共政策、法规制度等)两大类。它是以政府机关为主的公共部门生产的、供全社会所有公民共同消费、平等享受的社会产品[4]。总的来讲,公共体育服务就是公共体育组织通过多种机制和方式的灵活运用,以回应社会公众体育健身需求的活动的总称。

(二)公共体育服务的内容

由于公共体育需求多种多样,必然要求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内容丰富多样。公共体育服务根据其性质不同可分为有形服务(如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等)和无形服务(如公共政策、法规制度等)两大类;根据公共体育服务的表现形式又可分为:基础性的公共体育服务,如公共体育场馆、公共图书馆等;制度性的公共体育服务,主要包括有关体育的法律、行政法规和相应的规章制度、国家体育发展战略规划等。这些公共服务的内容既有纯粹的公共物品,也包括混合物品,在实践中往往以混合物品居多。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主体必须充分认识到我国公共体育服务内容的多样性,在大力构建服务型政府、完善公共服务职能的框架内,政府部门必须根据具体的公共体育需求信息确定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内容。

三、老龄化下公共体育服务的意义

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社会对人口老龄化的承受能力是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根本。目前我国的公共体育服务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公共体育缺少相应的政策与法规保障,公共体育组织与管理机构不够健全,缺少专业的公共体育工作者,体育场地设施简陋不足,老龄人的体育锻炼科学化程度较低等。然而,老龄人对公共体育活动具有极大的热情,他们目的明确、意志坚韧,这种对生活与生命的热爱,令人叹服。大力开展老龄人公共体育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开展老龄人公共体育服务,有利于提高老龄人的身心健康水平

大力开展老龄人公共体育服务活动,科学合理地组织和指导老龄人从事体育锻炼,有利于提高老龄人的身心健康水平。一是坚持体育锻炼,可以活动筋骨,各关节保持灵活,提高身体活动能力。二是通过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肺系统机能,促进新陈代谢能力,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三是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推迟各器官系统生理机能的衰退和老化。四是在体育活动中,可以排除忧虑,消除孤独,保持良好的心态,促进心理健康。

(二)开展老龄人公共体育服务,有利于营造和谐美满的家庭与公共生活气氛

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与经济发展不同步,难以在短时期内建立起与老龄化相适应的全方位社会保障体系,现阶段应以家庭养老为主。据统计,我国大约有1亿的老龄人与子女合住,职工在工作与照顾老人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下高速运转,久而久之,影响身心健康,也会影响家庭成员的关系。如果公共能够为这些老人提供良好的体育与生活服务,不仅能促进老龄人的身心健康,还可以丰富老龄人的业余生活,建立和谐的家庭与公共生活气氛。

(三)开展老龄人公共体育服务,有利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体育发展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众多的社会服务职能逐步转移到公共,加强公共建设、管理和服务已成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大力开展老龄人公共体育服务,不仅可以增强老龄人的身心健康水平,还可以促进人际关系,增强公共凝聚力,强化公共意识。鼓励广大公共成员积极参与公共体育服务,有利于形成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风范,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同时,公共里的老人晚年生活健康幸福有保障,还可以在公共中起到示范作用,使年轻人消除后顾之忧,自觉拥护计划生育政策,有利于控制人口的增长和提高公共的人口素质,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 邬沧萍,等.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中国老年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 左学金.21世纪中国人口展望[J].人口与经济.2000(1):33.

篇11

关键词:农村人口老龄化;挑战;对策

一、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近况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2010年,60岁及60以上老年人口中城镇人口为4631万人,其占老年人口中的比重为11.69%;乡村人口数为9930万人,乡村人口占老年人口总人口的比重是14.98%;65岁及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中城镇人口数量为3102万人,其占老人口总人口中比重的7.8%,乡村人口数量为6667万人,其占老年人口总人口比重的10.06%;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镇为1.35%,乡村为1.8%。联合上述数据阐发可得出,乡村人口的老龄化的水平要高于城镇人口的老龄化,高龄化水平更比城镇的高龄化紧张。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地区性差异大,东部地区的生活条件要远高于西部地区的生活条件,西部农村的生活条件要远低于东部农村的生活条件。

二、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面临的挑战

(一)农村老年人的抚养比难以承受。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60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已经达到13.26%,农村老年抚养比为4.22:1。也就是说,4.22个农村劳动力赡养一个老人。我国总体上是典型的“未富先老”,在我国农村未富先老的特点更为突出,给我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挑战。造成这类现象既有政策方面的缘由又有经济社会方面的缘由,早在1970年代中国就提出了计划生育政策,使得中国的人口得到有效的遏制。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卫生医疗条件大幅度提高,平均预期寿命提高了,又由于现代人的压力大,生育意愿也在不停的降低。生育率的降低和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的必然导致老年人口数量增加。

(二)存在大量的空巢老人。农村空巢老人是人口老龄化中的一个特别群体,一般是指,60周岁以上的无后代或者子女持久居住在外地,本身自立糊口的老人。大部分的空巢老人缺少生活上的顾问,老人不免有孤寂之感,尤其是老人抱病时,子女又不在身旁求医看病比较难,乃至出现病死无人问津的征象。在农村,农民首要是外出务工,赚些外快进一步提高本身的生活水平,农村劳动人口的流动也是造成农村中的空巢老人的一个因素。

(三)农村中医疗卫生条件状况不是很好,农民看病难和看不起病的问题依然存在。农村中可以说根本就没有什么像样的体检活动,小病累积成大病的时候,才会去医院瞧瞧。现在,有了新型农村合作社会保险简称新农合,可是因为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等因素是得新农合轨制还未发挥有效的功能。由于按比例报销和封顶制度的制约,使得新农合轨道对患大病的老年人没有实质性的帮助。大多数老人就是小病抗、大病挨的状况,生病时往往就这么拖着,只有少部分人会去看医生。农村偏远地区甚至曾发生老人病死在家而无人知晓的悲剧。

(四)农村老年人养老办事条件严峻欠缺。长期以来,民政局在农村的养老办事方面着重于保障那些“五保户”、特困户等特殊群体,对农村空巢家庭中的老人及失能或部分失能老人的养老问题也慢慢正视起来,但与众多老人的需求相比仍然是无济于事。农村中大多以家政服务项目为主,其服务内容跟形式比较枯燥,还不能充分满足农村老年人对服务内容多样化的需求,居家养老模式在农村中受到阻力,往往进行不顺利。然而多半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人员因为报酬较差,业务素质总体不高,专业化的养老服务人员异常少。

三、针对农村人口老龄化中面临的一系列挑战,提出公道响应的对策

(一)加速计划生育基层工作程序。要对合适零丁二孩生养政策的方针人群,政策要宣传到位,办事合理到位,简化再生养证审批流程,真正将人口政策盈利落到到实处。加速推动信息化建设,建设好下层卫生计生的管理平台。连续推进卫生计生系统内部的信息整合和共享,展开优质服务建立做好榜样性的服务工作,加以推行从而使农村里出生率的比例高于老龄化的比例,从而改善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比例,为农村增添新鲜血液。

(二)增强政府的主导力量,提高社会公众的参与率,加大公众财政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本地政府应当增强城乡统筹规划建设,出台写惠农政策,用财力大力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勉励农地集中以便形成规模性的发展范围,发展当地的乡村旅游和产业链,增加农民的非农业收入。政府引进外地投资者企业,以使农村大量的劳动力得到有效的应用。提高农村劳动人的知识,拓宽视野,提高对现代科技知识的利用,以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以此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从而能使农村能集中劳动力,从而空巢现象会减少,老年人从身体和精神上都能得到有效的照料。

(三)增强农村基层卫生工作。(1)在建立大病保险政策的同时也要健全商业保险,同时做好大病保险和商业保险机构考核评价机制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群众。一部分原合管办人员负责对保险公司经办业务的监管,从而实现医疗保险全流程办事。(2)建立好网上结算工作,能实现省内省外核查信息和报销,实现民不出户就能办理好一切医疗繁琐事务(3)政府加大对新农合基金的监管力度,培养专门的新农合基金管理人员,使其具备相应的资金管理知识。

(四)在摸索的道路中寻求新的农村养老模式。完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外,还要鼓励民间资本力量的参与,并给予税费优惠政策。探索“以农地养老”的新模式。连系农村改革的情况,在许可土地流转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措施,探索“以农地养老”的新模式,发挥土地资产在农民养老保障中的重要作用。钻研适合老年人身体健康所必要的食物产品,开展对老年人在营养与膳食方面进行检测指导,保障老年人生活的质量和健康水平。要继续鼓励农村中有劳动力的老人从事农业生产、积极参加当地村里的活动、对新农村的建设及中国传统乡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贡献自己应有的一份贡献等,以提高老年人自己的身心健康精神上得到满足来充实自己的业余生活。(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参考文献:

[1] 农村养老当前严峻态势,应对农村老龄化的对策建议[J].新农网.2015

[2] 在2015年全省农村基层卫生、计划生育基层和新农合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A].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5

[3] 主旨演讲与理论研讨之一:人口老龄化与国家治理现代化[J].人民论坛.2014(34)

[4] 刘生龙.健康老龄化战略缓解老龄化与少子化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1

[5] 黄宏磊.以湖北省为例浅析老龄化背景下农村多元化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J].农业经济.2012(3)

[6] 王红珠.宁波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与创新.2014.

[7] 万宝瑞.农村养老当前严峻态势[J].中国乡村发现.2015.1

[8] 蔡茜.向丽华.我国农村老龄化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

[9] 崔丽.农村人口老龄化与养老问题研究[C].南京师范大学.2006.

篇12

关键词:老龄化;养老模式;社区居家养老

Abstract: In the 21st century, China is rapidly aging society, pension problems have attracted extensive attention. First community endowment mode, the form of pension living in Nanchang, Jiangxi Province, for instance, to analyze the pros and cons; and then combined with the elderly needs and social conditions,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new pension model, namely the Community home care. Final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sidential area planning and design, to explore how the community home care.

Keywords: aging; pension model; community home care

中图分类号:TU984.1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背景研究

我国老龄化现状分析

据联合国规定,60岁以上老年人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人口比重达到7%,就属于“老年型人口”,或者叫做“老龄化社会”。在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不可避免的大环境前提下,我国2006年公布的我国人口老龄化百年预测,指出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并且正处于快速老龄化阶段。

目前我国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6亿,老龄化率为12%,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1亿,比率为8.3%。老年人口基数大,高龄老人比例高,空巢家庭日益增多,家庭养老功能弱化,很多老年人在日常生活和护理上难以得到子女的照料。

江西省老龄化现状分析

江西自2005年跨入老龄化时代以来,老年人口数量继续上升。有关专家调查认为,高龄老人完全自理的比例只有54.3%,部分自理和完全不能自理的比例分别为26.8%和18.9%。2008年年末,江西省60岁以上老人527.27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12.07%,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370.05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8.41%,均高出全国水平和国际人口年龄类型标准。在“未富先老”的情况下迎接银色浪潮的到来,对江西养老保障事业和老年护理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2目前养老模式研究

目前社会的主要养老模式有三种,分别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

2.1居家养老

居家养老是如今最普遍的养老模式,我国老年人在居住社区中的养老在较长一段时期内仍将会以“居家养老”为核心。近年出现的二代居形式,就充分体现了这个趋势。

2.1.1居家养老的实例——二代居

大部分老年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得到来自家庭、邻里和社会的帮助和关心,尤其是来自家庭的照顾和慰藉,从经济收入情况来看,大多数老人也无足够的经济条件供自己长期居住在盈利性的老年公寓中。同时,必须考虑到家庭中老年人和青年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代际差异也逐渐扩大,双方都需要保留自己相对独立的生活模式,避免过多的相互干扰。

针对这种情况,住宅市场上的产品设计中细分出一种新的产品,既可以保留传统的东方家庭温情又可以符合现代人的生活需求,称为“ 二代居”。具体形式有:(1)同居型。即老人与子女同住在一个住宅单元内;(2)邻居型。即老人与子女分住,但其居住的单元左右或上下邻近,同居于一栋住宅楼内;(3)分离型。老人与子女的住宅有一定距离,在同一社区或相邻社区。南昌市尚东大道炫特区18号楼,是南昌“二代居”的首创,而如今这种户型在各新建居住区内,已是司空见惯。

2.1.2居家养老的优劣

二代居这种居家养老模式是传统的、主要的、最普遍的养老方式,它包含了经济赡养、生活照顾、情感交流等内容,老人生活在熟悉的住所里,保持原有的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符合心理需求,有助于身体健康。

但是,目前这样的“二代居”模式并不普遍,多数都是在社区内个别住宅楼设置相应户型,社区规划中没有考虑老年人行动对环境的要求;社区配套设施与一般住宅区并无分别,没有针对老年人设置的体育健身设施和活动交流空间;同时还缺乏适应老年人医疗护理的分级社区服务。再者,由于当代社会人口结构与家庭结构的变化,传统家庭养老功能正在逐渐弱化。

社区养老

在市区的已建住宅区中,近年来出现了以大规模社区为服务半径的养老服务中心。这种社区服务中心主要是由政府出资兴建的半盈利性机构。

2.2.1社区养老的实例——养老服务中心

南昌市东湖区居家养老中心是由一家闲置的学校改建而成的,提供的是典型的社区照顾的养老模式,这种养老模式并不需要太大的空间,这样在每个社区里都能够很方便的设置养老中心。社区养老中心一般根据老人的生活状况和家庭情况对老人进行有偿、低偿和无偿等服务。

该养老中心的服务项目包括:日间照料、老人全托、医疗康复、专业助老、文体娱乐、亲情网络、法律援助、婚姻交友、物品配送、居家养老、教育培训、老人助餐、老人旅游、志愿服务、临终关怀、殡葬服务。由此可以看出,社区照顾模式一般分成两个系统,社区居家照顾体系和社区养老机构照顾体系。

社区居家照顾体系是由老年人生活的社区向老年人提供各种形式的入户的或者说上门的照顾服务,也可以利用社区照顾来满足他们的某些需求,比如文体保健、休闲娱乐等方面的需求。使老年人尽可能延长留在家中养老的时间和在社区生活的机会,同时也是对家庭养老护理功能弱化的有力补充。社区居家照顾的对象主要是那些日常生活部分能够自理的老年人。

社区养老机构照顾体系,社区养老机构收住的对象主要是日常生活严重不能自理或完全不能自理而家庭又无力照顾的老年人。社区养老机构照顾虽然也属于“住院式照顾”,但与传统的大型福利院舍照顾不同,它是分散在社区中的小型养老院,而且是开放型的,住院的老年人可以走出院舍,进入他们生活的社区。老年人生活在自己所熟悉的环境中,生活在亲人的照顾与关怀中,是最利于身心健康的一种生活方式,设在社区内的养老机构既保持了老年人与社会接触、进行正常社会生活的条件,又可以使老年人经常与亲人、朋友、熟人见面, 同时也方便家人探望。

2.2.2社区养老的优劣

篇13

关键词:城市规划;老龄化;研究综述

现如今,随着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社会的老龄化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趋势。在城市规划和建设工作中,城市规划工作人员应该从老年人的生活需要方面出发,做好理论分析,然后将经济学以及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内容融入到其中。并且可以借鉴国外其他国家的城市规划工作的内容来进行。另外,在实际的工作中,城市规划中的老年化社会建设工作中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对这一问题加强重视。

1 老年化住区模式的分析

1.1 国外住区模式的概述

在现如今我国老年化住区模式的建设工作中,由于工作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因此,需要积极地引进国外老年化住区模式建立的工作理念。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在对老年化社会管理的过程中,积极地建立社会、家庭以及协作养老的模式。不仅如此,还存在着很多综合性的老年服务区。主要是为老年人建立相对比较舒适的生活环境,提升其生活质量。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外相关工作人员在对住区模式进行建立的过程中,将诸多先进的理念融入到其中,其中包括各种社会文化。现如今,老年化住区模式已经备受人们的关注,积极地保障了老年人的权益。

1.2 国内养老密实和居住方式分析

现如今,社会中存在的养老模式种类较多,除了家庭养老之外,更多的就是以机构养老的模式为主。但是,在老龄化程度不断增强的情况下,这两种养老模式都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无论是家庭养老还是社会养老都会存在着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问题。对于我国的养老模式来说,只有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才能够为老年人提供更为便利的居住方式和生活空间。

研究人员在正在不断对老年化社会的现象进行分析,其中社会建设和规划工作的重点就是选择科学的养老模式。人口老龄化越来越成为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为了顺应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养老模式应该得到改进。现今的养老模式应该充分符合老年人的生活习惯,还应该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效发展。现如今,不同的学者研究方向不同,在认识上也存在着严重的差异。但是,其研究重点都是对我国的养老模式进行改进和完善。老年人的居住环境和居住方式应该得到优化,逐渐朝着同住型和邻居型的方向发展。

2 老年住区的发展及规划

2.1 普通居住区的发展和规划

研究人员加强对普通居住区的研究主要是为了凸显养老工作的重要性,同时还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老年人住房难的问题。在具体的规划和建筑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首先应该对现有的居住区的形式进行分析,尽量做到更新和完善,使得居住区更能够适应家庭的生活。另外,还应该极大地满足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的需要。在对普通居住区进行规划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将老年人的生活习惯考虑到建筑规划工作中。通常情况下,研究人员的观点可以从连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第一,整体的城市居住区建设工作中要包含老年住宅区。第二,房屋建筑工作应该加强对终生可以利用住宅形式的规划和建设。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房屋建筑工作都应该从老年人的切身利益出发,建立各种无障碍设施,提示建筑空间的整体面积。普通居住区的建设工作应该顺应老龄化的发展趋势,以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环境为主,满足其身体和心理上的需求。

2.2 老年社区发展及规划

根据住区中老年人比例的多少,一般将老年社区分为两种:混合老年社区与独立老年社区,目前国内老年社区多指独立老年社区。我国相关认为由于老年人对社区服务需求在不断增加,老年社区因其完善的设施、可灵活的选择和符合老年人的需求,应成为老年人改善居住环境和提高生活品质的一种较好的选择,其构建在当前十分必要。但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和养老政策,老年社区建设要引入市场机制,进行市场运作,结合多种养老方式进行综合开发,这也有利于老年住区的产业化发展。

可见,大多数学者的观点是认为老年住区的发展应以普通住区和混合式的老年住区为主,这与前述的养老模式及居住方式的选择相吻合,也是符合我国土地资源有限、社会保障支持系统不完善的基本国情。

老年社区的规划设计要面对大多数老龄人,不能片面追求规模档次,可结合普通居住区的规划建设,与整个社区或小区的配套设施综合设置;独立老年社区选址应尽量不要远离城市生活区,并应保持交通方便、城市生活的延续以及与青壮少儿接触交往的机会和空间。针对我国老年社区面临的老年人社会网络中断的问题,陈贵武等提出以综合性规划代替局限在住房与环境规划的传统形体规划,使得在老年人生活的空间问题基本解决之后,通过综合性规划对老龄化社区的生活多样性、社区网络、服务网络的建设起到一定的作用,从而实现老年人与社会融合的生活模式。

2.3 老年住区空间环境

除了老年住宅外,居住空间环境也是老年住区研究的重点。王玮华认为由于老年人口对周围环境的依赖性和影响程度,要较其他人群大得多,老年住区应为老年人创造适于健身、娱乐、休闲、交往等户外活动的良好空间环境。一般来说,老年人对住区空间环境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社交需求、休闲需求、审美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不同层次的需求,确定了住区空间环境不同使用功能的划分及设计要点。对于住区空间环境的营造,胡仁禄认为要改进居住院落空间的规划设计,创造更多更好的邻里交往空间,以利于亲密的邻里关系和互助活动的形成,增进老年人生活的充实感和安全感。

结束语

由此可见,本文在对老年化社会规划建设进行相关研究分析的过程中,主要是对老年化社会的养老模式和居住方式进行探索。不过,我们在对其进行探索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当前我国在老年化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其中相关的内容还存在着许多的局限性,这就对社会发展有着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就要向国外发达国家学习,将许多先进的思想和管理办法应用到其中,从而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峰清,黄璜.我国迈向老龄社会的两次结构变化及城市规划对策的若干探讨[J].现代城市研究,2010(7).

篇14

关键词:老龄化;居住模式;老年公寓;环境心理学

Abstract: With the aging of the population of residential district planning and aging community residential layout and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processing problems.

Key words: aging; living mode; the apartment for the aged;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中图分类号:[X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据联合国的有关规定, 一个国家65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所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7 %或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所占比例超过10 % , 即可称为“老年型”国家。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03 年我国60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1136 亿人, 占总人口比重将上升到1012 %。北京、上海、南京等特大城市已率先进入老龄化城市,老龄问题将是我们社会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之一。为老人创造一个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的居住环境, 将是国家和政府以及建筑师们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与挑战。

老年人居住模式现状

目前, 在城市住宅中, 有老人的住户基本分为两种居住模式: 一是老人与子女一起居住生活; 二是各自独立, 分居两处, 相距较远。从现实的使用情况来看, 这两种居住模式都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与子女一起居住的老人,由于两代人的生活方式、思想方法、、兴趣爱好等不同而形成了“代沟”,给同住的两代人带来了生活上的不和谐。而各自在相距较远的地方分居, 又不便于子女很好地照顾老人。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东方人讲究“三代同堂”, 老死不离儿孙,构成大家庭单位。随着社会的发展,核心家庭趋于普及,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冲击,今后仅由一对老年夫妇组成的“老龄人”家庭将大量出现并迅速扩大。在这种矛盾之下,“老年公寓”应运而生。

二、什么是老年公寓

所谓“老年公寓”,就是专门为老年人建造的生活设施齐全、公用设施配套不断完善、具有时代气息的城市老年人社区。老年公寓是一种新的居家养老方式,不仅具有分散的家庭养老所没有的服务设施,又具有一般养老机构所没有的家庭气氛。

三、老年公寓的选址

老年人养老的目的就是保持健康长寿和安享晚年,因此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很高。现有的一些养老院、福利院大多选址在市中心,噪音和空气污染比较严重。随着人们对养老质量要求的提高,带有老年公寓的居住区从主城区向城郊转移会成为必然趋势。

但考虑到老年人对旧的建筑和环境有深厚的感情, 完全陌生的环境会让他们失去安全感,因此一些老年人较认为理想的居所是其居住生活了大半生的地方。在选址上也应该注意:地形尽可能平坦,减少陡斜的步道或者台阶,购物、逛公园时不必穿越主要街道,一些基本的商业设施如超市,药房最好尽可能地邻近,小区内设立老年人活动中心、活动站或活动室,并且结合各级公共绿地设立,给老年人提供健身、文娱、知识讲座等各种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老年人住宅不能因为但求清净而简单地把老年住宅设置在偏僻处,与社会隔离开来,因为老年人经常面对或老或病的同伴,大多会产生失落感和忧伤感。因此在设计人居环境时应该充分注意这一点,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将老年人住所与儿童、青年人的活动场所相结合布置,这样可以让老年人看到青年和幼儿朝气蓬勃的身影,有利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带有老年公寓的居住区规划特点

老年社区在规划上要针对性的为老年人的不便进行一些特殊的规划设计。

4.1 户外规划

老年人非常重视居住地的户外环境。具有老龄化特点的社区规划,在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无障碍设计,为老人不方便生活提供方便,道路应该人车分流,避免因老人行动不便与车发生危险,开阔空间活动场所,提供老人的户外活动空间,增加休息座椅,方便老人随时休息。居住区内应该人车分流,小区内设置无障碍环形步道,人流入口处设置在离公交车站较近的地方。

老龄住宅的外部环境处理为老人提供一个优美、安全的室外环境,结合地形营造自然式景观, 创造富于情趣的生态居住环境,给提供老人亲近自然的机会, 同时满足老人们的各种户外活动需求。通过分析老年人的生理行为特点, 他们对户外的心理需求有两个要求:

安全性、可识别性。在设计中, 尽可能减少、消除老年人在活动时可能遇到的不安全因素, 创造安全无障碍的生活环境, 如道路的坡度、扶手、活动空间的安全等。

社交性、休闲性。由于身体机能的下降,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使老人的病痛得到缓解, 同时强身健体。

4.2老年住宅设计特点

老年公寓的设计应该适合不同年龄层次的老人,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世界卫生组织对全球人口的身体和平均预期寿命的测定重新划分了年龄组:60~74岁为年青老人,75~89岁为老年人,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各个年龄组的老人对于住宅,环境,心理的需求都有所不同,因此开发修建老年公寓也需要考虑不同年龄组老人的特点。针对以上三种年龄组老人的生理特点,老年公寓的设计要点是要避弊趋利。

楼层不能太高,4层以上必须设电梯,电梯间和楼梯适宜大,可放置轮椅和安装升降椅。住宅入口及门口面积宜适当增大,便于轮椅通过。

室内地板应当平坦,防滑,没有高差,不可以设置门槛此类的障碍物,防止老人摔跤,也便于轮椅通过。

厨房和卫生间面积要适当加大,操作台与盥洗台下部应有空位, 以便老人坐着轮椅操作。卫生间的浴缸旁设置过度座凳, 卫生间门用拉门或外开门, 使用可以从外开启的锁, 以防不测。

老人由于身体较弱, 在家的时间相对年轻人要多一些, 故老人卧室宜朝阳布置。阳台应稍宽些, 能放一小桌, 供下棋、看报、聊天喝茶等用, 也可供有兴趣的老人养花、鸟之类来消遣。

除了这些特点之外,老年公寓住宅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依据老人在不同时期因生理变化带来的不用需要而设计。

年青型老年人:这类型的老人生活能够自理,因此住房面积不必太大,但要有相应的厨房、卫生间和一些服务系统,比如菜市场,超市。老人可以关门生活,不受外界干扰,也可以到附近的服务机构参加活动。

老年型老人:这类型的老人身体素质逐渐下降,生活基本不能自理,因此室内设计转为无障碍设计,家具、器具和设备要配置在便于老人操作的位置,住宅入口、卫生间、浴池、座便器旁应增设扶手,地板需要加固防滑,门最好改为推拉式并且有明显的色彩标志,以提醒老人注意。此外,改变方向的或者有高差的地方应该有鲜明的标准或者色彩,设置专门的家政人员为老人们提供日常必需服务。

长寿型老人:这类型的老人是需要特别护理的,为长寿型老人设计的住宅不仅要具备以上两种年龄组老人住宅设计的功能以外,还应该开设治疗,护理,康复以及临终关怀等齐全的医疗康复设施。室内也应设有紧急呼救设施,以应付老人突发病和突发事件。要融服务、医疗、护理为一体,老人在这里能得到全方位的护理。

东西方老年住宅的对比与启示

欧美各国由于受传统个人主义的影响,比较注重发展社会养老设施,特别是美国迅速发展老年社区。而东方受儒家思想影响,一些已开发或者正在开发的国家试图寻求维系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和尊老爱幼的社会风气。例如,美国的老年人住区建筑规模大,有各种各样的俱乐部,开设的课程和组织的活动就超过80种以上。东方老年住区发展较好的有日本、新加坡和香港,日本的老龄人的生活质量是在良好的社会保险保障体系的基础上实现的,能够提供无障碍设施的老龄人住宅产品、具有看护性质的老龄人住宅产品、能和家人共同生活既“二代居”的住宅产品。

结语:对于居住区中越来越多的老年人, 城市规划师和建筑师应充分意识到人口老龄化的紧迫性, 在当前的居住区规化设计中, 从明显改善老年人居住方式、住房特点、公共服务设施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入手, 给他们创造一个安度晚年的良好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胡仁禄. 老龄化城市居住环境初探[J] . 建筑学报, 1994 (10) .

[2]聂桂平. 老年公寓设计思考[J]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3(2) .

[3]回炜炜. 老龄化背景下老年公寓设计模式探析[J] . 山西建筑, 2007(32) .

[4]吴义曲.基于老年人心理需求的居住区景观设计[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15) .

[5]王兴田. 21 世纪的居住模式[J] . 建筑师, 1997 , (12)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