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移动通信信号覆盖范文

移动通信信号覆盖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1 17:27:2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移动通信信号覆盖,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移动通信信号覆盖

篇1

【关键词】 高速铁路 移动通信信号 覆盖 问题 优化对策

在信息化进程逐步加快的今天,高速铁路的信号覆盖已经成为了与通信和计算技术并存的第三大铁路信息技术,提高其信号的覆盖率和覆盖面积不仅能够提高高铁的技术水平,而且也有利于人民群众提升对高铁的信任度,增强我国铁路运输的整体实力。

一、高速铁路移动通信信号的覆盖问题

随着我国铁路运输业的飞快发展,高铁的运输速度、运输强度都有所提高,再加上我国的国土面积广阔,地势高低起伏,偏远地区较多,都使得我国高速铁路移动通信信号的覆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具体来说,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移动通信信号覆盖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据调查了解到,我国目前的铁路网络信号覆盖大多采用的是城乡基站与铁路覆盖结合的方式,在高铁运行速度较慢的时候,信号覆盖情况比较理想,但是近年来高铁的运行速度大幅提高,其覆盖信号的强度远远跟不上高铁运行的速度。第二,高铁技术不断改革以来,车厢的封闭性能更加良好,时速更快,也造成了信号的衰减,使得移动网络的质量下降,接通率降低,断线情况时有发生,更不用说一些想要上网的乘客对信号强度的需求。另外,高铁运输不单单只经过一个地区,往往会涉及很多区域,这就会造成通信信号的时强时弱,影响高铁的整体信号覆盖水平。

二、实现高速铁路移动通信信号覆盖的优化对策与实践

1. 加强基础覆盖

为了更好地适应高速铁路的发展运行特点,有针对性的解决信号覆盖的问题,就一定要从加强基础覆盖率开始着手。首先,党和国家要不断减少地区切换重选的次数,增加覆盖面积,改善无线环境,尽量加大每一个主控小区的覆盖面积。其次,要优化重选切换参数,提高其反应灵敏度,做到及时跟踪信号,使计算机、手机等设备能够使用到最强信号,并尽可能的减少沿路的LAC(位置区编码)数量,提高接通率。

2. 全方位提高高铁经过地区的信号强度

在高速铁路通车的工程中,想要保证其畅通的通信信号,就一定要逐步逐级的改进信号系统,在技术使用的过程中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出发,确定各道路段的主覆盖地区,进行技术在其领域内的应用,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较大范围的覆盖空洞处建立补充新基站。例如在浙赣线的鹰潭贵溪与上饶戈阳的交界处,此地地处丘陵地区,最近的两个基站相距5千米以上,就可以通过建立新基站的办法,从而加强信号的传送力度;第二,对现网铁路覆盖区域进行天线和发射功率的调整,提高其覆盖深度;第三,通过减少铁路信号覆盖区域的数量,清理覆盖率差的信号基站来实现覆盖率的增强,从而避免经常重选的现象发生;第四,调整主控区域的切换控制数据;第五,通过逐步减少LAC的数量,来增加手机发生位置的更新量;第六,检查主控区域之间相邻小区的关系,保证参数的准确性。

3. 加强信号覆盖技术人才队伍的培养

高速铁路移动通信信号的覆盖,是一项高技术领域,涉及到的知识众多,对技术能力要求很高,因此,党和国家一定要加强完善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不断增加资金投入,引进先进技术,完善科研工作。另外,还可以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存的战略,既可以引进国外的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并与自身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实现技术的创新。也可以选拨年青的高素质、高技术人员去国外进行学习,把先进的技术工艺带回国内,为我国的铁路事业服务。

篇2

【关键词】移动通信;网络信号;楼宇高层;覆盖技术

一、楼宇高层移动网络覆盖概述

移动通信网络信号覆盖优化的主要目的就是解决建筑高层用户通话质量差、网络信号弱覆盖杂乱,频繁切换等问题,切实有效地提高移动通信用户的使用体验,目前主流的高层建筑移动网络覆盖技术包括分布系统、直放站结合以及改造基站子系统等等。与普通建筑的移动通信网络信号覆盖相比高层建筑覆盖技术难度系数更大,通信质量问题出现的几率也更高。目前城市中的高层楼宇普遍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移动通信的TD-LTE无线高频信号在这种厚度较大的钢混楼板中衰减较大,如果采用传统的基站覆盖技术,将直接导致高层建筑内部的电梯、通道以及地下室等区域成为信号盲区,楼宇外部基站的移动网络信号根本无法覆盖到。

二、楼宇高层移动网络信号覆盖方案

2.1室内覆盖方案信号源以及信号分布系统是建筑高层网络信号覆盖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楼宇高层自身建筑性质以及对移动网络信号要求的特殊性一般采用直放站或者是微蜂窝作为高层覆盖系统的信号源,微蜂窝的成本较高但是网络容量更大,通信质量更高,适用于大范围的高层建筑的网络信号覆盖,直放站则用于小范围的楼宇高层网络信号覆盖或者是室内覆盖盲区的信号引入。移动通信的高层网络信号覆盖广泛应用的室内分布系统主要有有源分布系统、无源天馈分布系统、泄漏电缆分布系统以及光纤分布系统四种。不同的分布系统以及建筑具体状况对于天线的要求也会存在差别,单根天线、全向天线、并线双付天线等都有所应用。2.2室外覆盖方案楼宇高层通过分布系统方案可以有效提高信号覆盖的成效以及用户的通信质量,但是室内分布系统的成本较高针对一些高层住宅区的局部信号弱的情况如果采用分布系统则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这是便可以与室外覆盖方案配合使用。室外信号基站的设置对于高层楼宇的室外信号覆盖优化来说至关重要,主要方式就是室外架设重发特形天线,从而使得外部的无线网络信号可以穿过墙体实现房屋内部的信号覆盖,在室外覆盖方案中天线类型的选择是极其重要的部分,需要综合考虑基站分布情况、建筑结构以及移动网络信号要求等多种要素。

三、移动网络信号高层覆盖系统设计

1、信号覆盖测试。信号优化覆盖方案必须要有针对性其成效才有保证,因而在确立好高层覆盖模型之后首先需要进行信号覆盖的测试,确定出当前高层信号覆盖存在的问题。一般来说室内分布系统一般是采用微蜂窝作为信号源因而需要确定不同频段的信号,为了使信号源发射频率以及室内天线频率设置更加准确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到不同的楼层进行信号的测试和收集,并根据各个楼层的强信电平计算出最小电平,从而使得设计中微蜂窝的载干比更加准确,提高设计的合理性。2、路径损耗测试。泄漏电缆以及光纤分布系统都会产生一定的路径损耗,尤其是泄漏电缆。高层建筑构造、墙体材质以及内部的摆设等都会使得网络信号在传输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损耗,路径损耗测试方式议案是利用移动终端在高层建筑的各个点测试发射机信号的电平,并通过计算得出发射机的有效辐射功率,用EIRP来表示。3、下行功率计算。通过下行功率的预算可以确定出信号源的信号强度,从而指导天线的铺设设计。在进行上下行功率计算式需要将移动网络信号传输过程中在各个阶段所产生的损耗都需要计算在内,因此在实际测试过程中各器件的损耗都要涉及到,计算时发射机的有效辐射功率就等于基站发射功率与天线增益之和减去在各个器件处产生的损耗,包括耦合器损耗、馈线损耗以及功分器损耗等等。4、系统设计。进行高层移动网络信号覆盖系统设计的主要环节包括功率计算、系统连接图确定、问题阐述以及解决措施等等,为了确保信号源以及天线末端的信号损耗不至于过高,保证建筑内部的信号天平必须要进行对信号覆盖情况、路径损耗以及上下行功率等进行测试和计算,并根据计算的结果选择恰当的线缆,包括光纤以及同轴电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楼宇高层移动网络覆盖技术较为复杂,且信号容易受到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为此必须要通过技术的革新加设方案的完善等优化移动通信网络信号楼宇高层覆盖,从而促进我国通信行业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军.高层楼宇室外站解决室内覆盖问题的研究[J].电子世界,2016(04)

篇3

【关键词】MDAS 老小区 信号覆盖 KPI

中图分类号:TN915.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10(2013)-08-0024-05

1 背景介绍

1.1 网络现状

老小区(农居点、多层小区)作为一个城市人口最集中的区域,其话务量需求非常高,因房屋结构密集、业主阻挠施工而产生的弱覆盖投诉量也非常大,深入覆盖及优化已经成为当前网络建设的重点。在敏感站点建设传统分布系统牵涉到物业及住户的协调问题,经常引发各类投诉及逼迁事件,是多年来杭州网络建设中的难点和覆盖的弱点。若要深度发展老小区内的用户,就必须要完善其信号覆盖,提升用户感知度。

老小区信号覆盖面临的问题如下:

(1)多层弱覆盖投诉需求强于高层“乒乓效应”;

(2)宏站覆盖有限,增加宏站设备发射功率容易导致越区覆盖产生干扰;

(3)业主维权意识强,对传统覆盖模式较敏感;

(4)TD信号空间损耗大,深度覆盖不足导致TD用户发展难度大。

1.2 传统解决方式介绍

近年来,建设小区分布系统应用各类型美化体或泄漏电缆覆盖,在解决农居点和多层小区的弱覆盖投诉、话务量吸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随着居民自我防护意识的增强以及美化天线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隐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经常发生居民投诉和强拆事件,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也使得物业协调越发困难。

借助现有技术手段,在部分敏感站点转变传统射频电缆+天线的覆盖模式,研发及使用低成本、隐蔽型、施工简单快速的新型覆盖延伸类产品就显得极其迫切和重要。经过市场调研和技术论证,多业务数字分布系统(MDAS,Mutiservice Digital Distributed Access System Solution)借助网线传输,隐蔽性较好,在不同的覆盖场景可以和传统覆盖方式形成互补。

2 多业务数字分布系统

(MDAS)简介

MDAS系统是集2G、TD于一体的多模系统,由接入单元、扩展单元和远端单元组成。其中,接入单元从BTS、TD-RRU耦合GSM和TD信号,采用数字传输方式,通过光纤传输到扩展单元,在扩展单元将信号进行光电转换后,由网线传输信号至远端,并为远端提供POE供电,远端机对信号进行数字处理后,GSM和TD信号通过天线转发实现覆盖。

与传统覆盖方式相比,MDAS系统具有外观隐蔽、施工方便、布点精确、覆盖效果好等优势,可真正实现全网监控,通过有线方式监控到每个终端及天线,大大提高了监控稳定性和有效性,便于网络维护,适合于老小区、沿街商铺等特殊站点的网络信号覆盖。其典型组网如图1所示。

3 毛家里MDAS系统站点简介

毛家里地理分布图如图2所示。

杭州拱墅区新文村毛家里为典型农居点,房屋建筑结构密集,宏站信号无法深度覆盖,多年来投诉严重。故此次选择该站点开展MDAS系统试点工程,希望解决其多年来弱覆盖问题。

毛家里村约有80户,共有160多幢楼,楼高5—6层,容纳人数约5000人。楼内大部分区域场强小于-100dBm,无法正常起呼和通话。

4 毛家里MDAS系统工程实施

毛家里MDAS系统对新文村毛家里重点投诉区(东北片区域)进行2G+TD信号覆盖,前期试点MDAS系统覆盖户数约30户(超过60幢楼),覆盖人数1500人。

东北片区域由于房屋面积大,室外信号无法深度覆盖,话务量和投诉均发生在内部房间。方案设计采用MDAS室外型远端,网线入户,远端单元MRU安装在内部房屋的外墙上,通过远端自带天线覆盖内部住户,如图3所示。

(1)近端单元MAU安装在上城区科技孵化基地,耦合RRU信号,2G信源6载波,TD信源3载波;

(2)扩展单元MEU安装在住户家墙上,内置POE供电器,通过网线统一为远端单元MRU供电;

(3)远端单元MRU共安装25台,其中15台借助网线入户安装,深度覆盖内部住户,10台安装在室外电力杆上,覆盖周边道路和公共区域。

5 毛家里MDAS系统覆盖效果

5.1 MDAS试点效果——GSM系统

(1)毛家里MDAS系统开通前后覆盖对比

如图4所示,开通后GSM系统DT测试场强改善明显,尤其是室内覆盖区域,原手机信号基本脱网,现场强达到-50~-85dBm,通话质量0—2级。

由于室外有其他的宏站小区覆盖,MDAS覆盖区对室外有一定改善。而室外宏站信号对室内覆盖效果较差,远端单元MRU通过网线引入室内安装覆盖后,笔者选取了4层楼内进行开通前后的对比测试。

楼内覆盖区GSM开通前后覆盖对比如下:

1)大于-85dBm的场强占比:开通前为0%,开通后为98.15%,大于-85dBm的场强占比提升了98.15%;

2)0—2级的通话质量占比:开通前为0%,开通后为98.46%,0—2级的通话质量占比提升了98.46%。

从以上测试结果来看,开通后对之前为盲区或弱覆盖的室内有了明显的改善。MDAS远端机安装在二层,通过测试表明其可以很好地完成1—4层的覆盖,之前2G信号投诉较多的1—3层住户,经杭州移动拱墅分公司电话回访,投诉问题已全部解决,设备覆盖效果得到村民的一致认可。

(2)毛家里MDAS系统开通后KPI指标

根据MDAS系统开通后运行6—8月的话务统计可知,系统运行三个月日平均等效业务量约为540Erl(其中8月24日至25日TD系统信号引入施工对GSM系统业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图5所示:

毛家里MDAS系统开通后,话务吸收明显,设备运行稳定,各项KPI指标均优于省公司室分考核指标,这说明MDAS系统在充分吸收话务量的同时,未对信源基站产生影响。

5.2 MDAS试点效果——TD系统

(1)测试数据分析

站点信息如表1所示。本次测试内容为:无线网络覆盖、CS12.2K语音业务、PS64K上传、HSDPA下行数据业务。

数据业务测试统计如表2所示:

从TD系统开通后的测试结果来看,毛家里TD覆盖各项指标能够达到覆盖要求。语音业务RSCP、C/I覆盖整体达标,PS64K上传数据业务上传平稳且达标,HSDPA下载数据业务下载平稳且达标。开通后,覆盖区吸收语音话务量、数据业务量效果明显。

(2)后台KPI指标数据

TD系统于2012年8月29日下午开通,查询8月30日至9月9日的KPI指标如表3所示。

毛家里MDAS-TD系统开通后,设备运行稳定,各项业务现场测试结果良好,观察后台KPI指标均能达到覆盖要求,且覆盖区语音话务、数据业务吸收明显,对GSM系统起到很好的分流作用。

6 总结

借助MDAS系统和传统分布系统的互补优势,建议在老小区(高话务农居点、弱覆盖多层小区)推广使用MDAS系统,以解决该部分区域因深度覆盖不足导致的弱覆盖投诉和话务吸收不充分等问题,提高用户感知度,提升移动品牌形象。

参考文献:

[1] 苏华鸿,孙孺石,薛锋章,等. 蜂窝移动通信射频工程[M]. 2版.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

篇4

【关键词】 三网融合 移动通信 室内覆盖

前言:三网融合是指广播电视网、电信网、互联网的融合,三网融合过程中,互联网是其核心。在三网融合的形势下,电信业务发生了新的变化,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实际需要,加强移动通信室内覆盖解决方案应用,提升信号传输效率,对于业务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对移动通信室内覆盖解决方案的研究,从GSM、CDMA、WLAN基站天馈共用角度入手,分析了该覆盖方式的具体应用情况。

一、三网融合的特点

三网融合实现了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者的有机结合,但并非是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而是在技术上更加趋向于一致性。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三网融合技术背景下,移动通信室内覆盖解决方案应用,要关注与三网融合下,网络层实现互联互通,通过利用统一的IP协议,实现移动通信业务发展。在这一过程中,电信、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业务存在较大的竞争,行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对这一问题予以重点关注。三网融合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数据格式趋于统一化,在进行信息传输过程中,可以利用统一的编码进行数据传输和交换,主要以“0”和“1”的比特率为主;第二,通信信道采用统一的模式,例如应用统一的TCP/IP协议进行数据传输;第三,通信的终端端口统一,笔记本、台式机、电视可以利用统一的终端端口进行信息获取。

二、移动通信室内覆盖关键点分析

1、边缘强度界定。在对边缘强度界定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三网融合背景下,室内覆盖的具体需要。目前边缘接收场强较低,可能导致信号接收失败问题出现。这一过程中,通过相关计算,得出室内的边缘场强为-85dBm,在考虑覆盖情况时,边缘场强的差异在3dB,可以利用C频段进行规划。

2、天线口功率。天线口功率问题考虑过程中,结合MCL,需要对手机的发射功率进行考虑。当手机的发射功率越来越低时,手机的信号也会随之减弱。天线口功率设置过程中,考虑到TD基站的噪声为-109.8dBm,并且UB的最小功率为-49dBm,为了保证手机的通信质量,MCL在小于60dB的情况下,UE的最小距离控制在1.5m范围内,天线口的功率应该设置为:MCL》68dB,功率《5dBm[1]。

3、室内分布系统信号处理。就当下建筑行业发展情况来看,高层建筑成为城市住宅建筑的主要方式,高层建筑多以玻璃外墙为主,这就会对小区信号产生一定的干扰。在进行室内分布系统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功率和天线覆盖方式进行把握。这一过程中,要采取小功率、多天线的覆盖模式,从而降低干扰,提升室内信号。室内分布系统信号控制过程中,在室外10m范围内,需要满足PCCPCHRSCP《-90dBm[2]。

三、基于三网融合技术的移动通信室内覆盖解决方案分析

针对于三网融合技术的移动通信室内覆盖解决方案应用时,需要对分布系统的原理及选型问题予以有效认知。目前,为了保证室内分布系统信号,主要以“BBU+RRU+分布式智能天线”的方式,解决室内信号覆盖问题。从TDSCDMA系统来看,其采取1个12W的TD RRU,可覆盖面积在30000平方米。在具体选型过程中,需要考虑到造价、施工、天线位置、受制约条件等因素。关于三网融合技术的移动通信室内覆盖解决方案,具体内容我们可以从下面分析中看出:

为了更好地满足移动通信室内覆盖需要,采取GSM、WLAN、TD-SCDMA的三网室内覆盖基站天馈,能够保证对信号源进行较好的整合,从而使分布系统对信号进行较好的覆盖。这一过程中,考虑到减少TD-SCDMA覆盖过程中存在的空洞问题,避免系统之间出现较为频繁的空间切换,利用TD-SCDMA与GSM和WLAN相结合的方式,对这三种网络功率进行相应设置。GSM采取输出功率2W的蜂窝基站为主,TD-SCDMA的输出功率在8-10W,WLAN则在4W左右。在具体设计过程中,需要保证天馈器件能够与异系统共存,将窄带改为宽带,并设置相应的天线、耦合器等装置,从而保证数据信号能够较好的传输。

结论:三网融合技术的移动通信室内覆盖方案利用,注重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实现数据信息有效传播。移动通信在室内覆盖方案解决过程中,随着其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宏基站的数量也随之增加,这一过程中,室内覆盖主要采取无缝连接的方式,保证其通信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随着3G、4G业务的发展,网络优化工作将成为移动通信必须切实解决的一个问题,从而满足业务拓展需要,更好地实现自身的经济效益。

考 文 献

篇5

【关键词】卫星通信;3G 算法

0.引言

3G是一个全球无缝覆盖,包括卫星移动通信、陆地移动通信和无绳电话等蜂窝移动通信的大系统。它可以向公众提供前两代产品所不能提供的各种宽带信息业务,如高速数据、慢速图与电视图像等,传输速率高达2MBITS,带宽在2MHZ以上,是一种真正的“宽频多媒体全球数字移动电话技术”。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是实现无通信盲区,全面覆盖地域、空域,达到全球无缝覆盖的关键手段。为了真正实现全球通信,卫星通信系统是3G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卫星移动通信中主要采用CDMA多址接入方式,由于CDMA存在多址干扰(MAI)这成为决定系统容量的关键因素。为了使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与3一有效地整合互联,需要找到消除MAI的有效方法,这对有限的卫星转发器频率资源相当重要。

1.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是指提供卫星移动业务的通信系统,其典型特征是利用卫星作中继站向用户提供移动业务,因此卫星移动通信实际上是传统的固定卫星通信与移动通信结合的产物。从表现形式来看,它既是一个提供移动业务的卫星通信系统,又是一个采用卫星作中继站的移动通信系统。

在一个综合网络中,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特有优势在于:

*可以实现全球完整、连续的覆盖。

*可能作为地面蜂窝网业务覆盖区域的扩展。

*因有的动态信道分配技术可以解决特殊场合到不可取代的应急通信作用。

*系统的建立对于军民结合、平战结合、满足军事通信特殊需要等具有战略意义。

*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是3G的有效补充,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移动卫星网作为一个分系统同样是不可缺少的。

1.1多址访问方式

卫星通过通信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处在一颗通信卫星波束覆盖区内的所有地球站都能从卫星接收信号,也都能向恒星发射信号,即具有多址访问能力或者多点对多点的通信能力。多址访问能力是卫星通信的一个独特的优点,但如果对地球站访问卫星的能力不加任何限制,则可能会使优点变成缺点。多个地球站同时以相同方式访问卫星,会在卫星上发生信号碰撞,造成这些信号都不能被 正确接收,因此必须控制地球站对卫星的访问,使不同地球站发射的信号不会在卫星在完全重叠(包括时间、空间、频率和编码等方面),同时,又能让接收地球站从卫星转发来的所有信号中识别出发给本站的信号。不同的控制策略构成了不同的多址访问方式。

卫星通信中的多址方式类似于地面移动通信中的多址方式,主要有TDMA、FDMA CDMA以及SDMA。

1.2 CDMA在卫星移动通信中的应用

*在通信系统中,CDMA应用主要有如下优点:

*宽带传输,抗多径衰落性能好。

*信号频谱的扩展和相关接收具有较好的信号隐蔽性和保护性,抗干扰能力强。

*允许共覆盖的多系统 多卫星同频操作,无需系统间协调,抗地面同频通信系统的干扰。

*有扩频增益,允许相邻波束使用相同频率,频率复用能力强。

*容量没有硬限制,增加用户会影响性能,但不会遭到拒绝。

*能充分利用话音激活提高容量,具有软切换功能。

由于CDMA的独特优点,在移动通信中得到了日前广泛的应用。

2.系统之间融合互联的关键技术

作为3G的接入方式,与FDMA和TDMA方式相比,CDMA更适合于通信容量小而又要求对多个地球站进行通信的系统(如军事应用,飞机和舰艇通信等),且在抗干扰、保密蔽性、灵活性以及抗频率选择性衰落等方面上人独特的优点。

卫星移动通信中可以使用CDMA的接入方式,在实际系统中,码间干扰(ISI)、同频道干扰(CCI)以及系统中强信号对弱信号的抵制(远近效应)成为CDMA系统必然存在的败类主要干扰。CCI制约着系统的容量ISI制约着通信的速率。对ISI的抵制可以采用均衡或分集技术,而抑制CCI需采用多用户检测技术。

2.1 MAI的抑制

CCI人产生是由一用户之间的相互干扰,也称为MAI。MAI来源包括同小区外的移动台、其他无线电通信系统等 ,其中主要的两种干扰是采用同一组频率的小区内信号之间的同频干扰和来自相邻小区信号的邻频干扰。CDMA系统的主要缺陷就是由MAI带来的容量限制。

传统的检测方式如匹配滤波器采用单入单出检测方式,不能充分地利用用户信息,而将MAI看作是高斯白噪声,大大降低了系统容量。传统的匹配滤波接收机或相关接收机存在的主要问题现在以下方面。

干扰底限:由于干扰信号与期望信号不完全正交,所以期望用户的匹配滤波器输出中含有MAI,即使接收机热噪声电平趋于零,由于MAIR 存在,匹配滤波接收机的错误概率也会表现出非零的下界,使得相关接收机很难达到低误码率。

远近问题:由于MAI的存在,如果干扰用户比期望用户距基站更近,干扰用户在基站的接收功率就会比期望用户大的多,扩频序列与干扰之间的相关就可能比与期望用户信号之间的相关大,于是传统的相关接收机的输出中MAI分量就可能很严重,期望用户信号甚至可能淹没在干扰信号中。

由此可见,抑制MAI可以有效地提高通信质量。

2.2 MUD技术

可以看出,更好的接收算法应该是对多个用户的联合检测。MUD的基本思想就是充分利用扩频码的已知结构信息,在通常的CDMA中将多径干扰与MAI看作等效于白噪声的无用信息来处理。这是一种消极的处理方法,实际上不论多径干扰还是MAI,本质上并不是纯粹无用的白噪声,而是有着很强规律性的伪随机序列信号。如果用户与各条路径间的相关函数都是已知的,从理论上看,完全有可能利用这些伪随机的已知结构信息和统计信息来进一步消除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消除、削弱多址、多径干扰以及远近效应,从而实现提高系统容量性能的目的。MUD技术的应用使CDMA系统的优越性更加明显,成为3G 提高系统容量性能的目的关键技术之一。

单纯的MUD技术的研究应用已经不能更好地提高系统的性能,将MUD技也其他技术相结合成为目前更为广泛的研究方向。

与智能天线的结合

结合智能天线得到的空域信息,将MUD技术推广到窠进领域。由于空间信息的引入大大增加了检测器的输入信噪比,并且使得MUD可以应用到过载系统,即小区实际用户数可以多于用于区分用户的扩频序列数,这样进一步提高了系统容量。

多载波技术的结合

多载波技术能有效地克服衰落信道引起的符号间串扰,因此将MUD引入到多载波CDMA系统,研究频域与码二维信号处理技术,能够大大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编译码相结合

由于MUD输出信号将进入译码单元,如果将译码与MUD结合考虑,相互作用,会大大改善检测性能,提高系统容量。

篇6

(一)干扰优化、覆盖优化、容量优化

网络优化关系着移动用户通信的质量,TD网络优化的内容有干扰优化、覆盖优化、容量优化。干扰是影响通信质量的重要因素,现实生活的噪音都会影响通信质量,而噪音只是影响通信质量的一个原因,其根本原因是频率资源短缺,扰码、网络信道码较短,干扰优化关键还是解决根本原因,然后减少噪音对通信干扰的制约。通过调整天线优化通信网络,扩大覆盖范围,重点解决覆盖空洞问题。增加时隙配比和分配最小速率,增加最大承载数,避免电话占线现象的频繁发生。

(二)具体地点场所的移动网络问题及优化措施

1.高档别墅群

一般离市区较远,整个地形相对简单,周围绿化面积大,楼宇之间宽阔,周边基本无其他需要覆盖的目标。小区多以2~4层的别墅组成,别墅绿化面积大,楼宇之间宽阔。信号强度分布不均,强弱差异大。用户都是高端用户,是宝贵的话务资源。

2.建筑较密的高低层楼宇

位于市区的小区内楼房密集,多为部分高层楼宇及大片中低层楼宇组成,楼间相互遮挡较为严重。建筑对信号衰减严重,尤其低层、区内信号较差,特别是底层建筑。高层信号复杂,通话质量差,电梯、地下室一般为盲区。话务量小,但用户较多。

3.建筑物相对分散的多层小区

位于市区的小区内楼房分散、绿化面积大,通常由独立的几个大型楼宇组成,一般楼层较高,整体信号较差高层为乒乓效应区,低层为弱信号区。停车场,电梯为盲区,停车场,电梯为盲区手机持有率高,高端用户很多。目前分散的多层小区的建筑方式越来越多,面积也越来越大,靠单一的覆盖方式难以达到理想的覆盖效果,必须同时使用多种覆盖方式才能解决。例如:用室内分布系统解决电梯和地下层盲区的覆盖,室外分布系统解决其它区域覆盖。综合考虑覆盖效果及投资等因素,小区覆盖可进行选择性覆盖和全区覆盖,根据不同的小区也有不同的覆盖方式。

二、结束语

篇7

    一、质量指标确定

    基地台向移动台及移动电话中心提供双向通道。基地台和移动台之间以无线形式传输,基地台作用的范围称为无线区。它们构成的双向通道中,移动台发射、基地台接收的链路称为上行线,基地台的发射、移动接收的链路称为下行线。由于基地台的发射机输出功率大, 移动台发射功率小,必须采用平衡措施来平衡它们之间的发射功率才能完成双向通信。

    在移动通信中除了信号的损耗与衰落之外,还存在有大量的噪声与干扰。由于移动台的流动性带来了移动台分布密度的随机性,噪声与干扰有时比有用信号电平高出几十分贝之多,不仅会使通信质量降低,而且还可能造成通信中断,在无线区设计时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1)接收机可用灵敏度

    接收机灵敏度表征了雷达接收微弱信号的能力,准确测量接收灵敏度对于预估雷达作用距离有重要意义。它表示在仅是接收机内部噪声的情况下,为达到规定的话音质量指标所必需的接收机输人端信号功率的最低值,一般分为基地台可用灵敏度和移动台可用灵敏度。工程上规定以满足接收机音频输出信纳比为12dB时的输人信号电平作为设计指标。

    (2)快衰落和人为噪声引起的恶化量

    移动通信中存在着多径传播效应及人为噪声,为达到只有接收机内部噪声条件下的同样话音质量,须增加接收信号的电平。多径传播对快速运动着的移动台会引起信号的快衰落,这种快衰落的信号听起来好像是声音颤动。对于静止的和缓慢移动的移动台,多径传播在无线区内造成一些信号很低的“小洞”,对低功率的手持机,这种“小洞”会使得话音听起来很嘈杂。以上情况对移动台造成的影响都可能引起噪声的增加导致各自的恶化量不同。所以要依据不同的话音质量等级分别得到移动台需要的恶量和基地台需要的恶化量。

    (3)满足通信概率指标需要的系统余量

    通信概率是指移动用户在服务区范围内从中心到边缘的任何地点实现符合话音质量等级要求的通话成功概率,一般以边缘通信概率为依据。移动通信的无线信号随位置和时间呈对数正态分布。

    二、设计方程

    移动通信常常在快速移动中进行,这不仅会引起多普勒频移,产生随机调频,而且会使得电波传输特性发生快速的随机起伏,严重影响通信质量。故移动通信系统须根据移动信道的特征,进行合理的设计。

    设计无线区就是要找出自基地站向各个辐射方向上与基地站相距一定的点,并计算在该点上接收信号的功率大于或等于最低可用信号功率。或者移动台在该点发射时,到达基地站天线处基地站接收的信号功率大于或等于最低可用信号功率。为了保证双向的通信距离、话音质量及上下行通信概率相等,必须设法使上下行的系统余量相等。

    移动通信系统是采用多信道共用技术,在一个无线小区内,同时通信者会有成百上千,基站会有多部收发信机同时在同一地点工作,会产生许多干扰信号,还有各种工业干扰和认为干扰。归纳起来有通道干扰、互调干扰、邻道干扰、多址干扰等,以及近基站强信号会压制远基站弱信号,这种现象称为“远近效应”。在移动通信中,将采用多种抗干扰、抗衰落技术措施以减少这些干扰信号的影响。

    三、无线区半径的确定

    1、无线区半径确定的条件

    无线电波的损耗是由工作频段、天线高度、人为环境和自然环境造成的。通常以奥村电波传播模型LM为基础进行计算。适用的条件是频率在150~l,500MHz,移动台天线高度为1~10m,基地站台天线高度为30~200m,无线区半径d为1~200m,适用环境是准平坦地形、建筑物平均高度大于15m的城市。无线网络设计一般按以下流程分析不同业务区的小区覆盖半径,规划目标区域基站建设规模。具体流程为先对不同目标业务区域无线覆盖需求分析,确定不同业务链路预算参数并通过链路预算求取最大允许路径损耗,再通过电磁环境测试结果,获得校正的无线传播模型,然后依据无线传播模型和最大允许路径损耗计算小区覆盖半径和小区覆盖面积最后计算基站建设规模和载扇数。

    2、无线区半径设计

    无线覆盖规划中,需要基于系统负荷初始规划值通过小区覆盖半径的预测来求取小区的覆盖范围,以进一步计算目标区域的基站建设规模。对于上行无线链路,可通过链路预算分析最大允许路径损耗,以进一步预测小区的覆盖范围。在确定的阻塞概率和覆盖概率需求下,不同业务的最大允许路径损耗取决于用户间的干扰水平、移动台最大发送功率、基站接收机灵敏度,穿透损耗等因素。其中干扰水平随着接入用户数量也就是负载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在网络规划时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和业务类型,需采用不同的干扰余量来调整链路预算,其他因素相对稳定,链路预算中的取值可依据各种业务最苛刻的要求来决定。

    对于下行无线链路,小区内所有用户共享同一功率资源,依据系统负荷和用户地理位置分布动态地分配发送给每一用户的下行功率。此外由于多径传播的原因,下行信道不可能通过正交码完全区分,而且,相邻基站的干扰也随机地变化,这就意味着在不同传播环境下,不同部分的信号功率将被处理为干扰,系统的总体干扰水平难以评估。工程建设中,由于基站发送功率和系统的总体干扰随机地变化,很难与上行链路一样分析下行链路不同业务的链路预算,其覆盖范围也无法给出准确的表达式。另一方面,工程测试和系统仿真结果表明无线覆盖主要为上行链路受限。因此,无线规划小区覆盖范围可由上行链路的覆盖半径确定,下行链路的覆盖效果主要通过无线规划软件的仿真来分析。

篇8

未来移动通信的重要发展趋势分析

从目前移动通信的发展速度来看,未来移动通信将会加快4G网络的建设,将在以下几个方面有重要的发展:(1)移动通信的通信速度更快。专家预估,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可以达到10Mb/s至20Mb/s,甚至最高可以达到100Mb/s,这种速度将相当于目前手机的传输速度的1万倍左右。(2)移动通信的网络带宽更宽。未来移动通信将会朝着构建4G通信系统方向发展,而4G通信系统在带宽方面将比目前3G系统的蜂窝系统的带宽还要宽。(3)移动通信的增值服务更多。4G移动通信系统技术则以OFDM最受瞩目,利用这种技术人们可以实现例如无线区域环路(wLL)、数字视频广播(DVB)、数字音讯广播(DAB)等方面的无线通信增值服务。(4)移动通信的多媒体通信和智能性将更加突出。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系统提供的无线多媒体通信服务(包括语音、数据、影像等大量信息)通过宽频的信道传送出去,因此,此系统也称为“多媒体移动通信”。

未来移动通信需要具备的功能分析

未来移动通信需要具备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未来移动通信应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接口方式。由于目前移动通信在接口上方式较单一,许多用户需要增加额外的装置。未来移动通信应在接口方式上有突破,提高接口质量,增加接口方式。(2)未来移动通信的费用应更加低廉,功能设计更新颖。由于未来移动通信的覆盖面更广,用户数量更多,所以移动通信的费用应朝着更加低廉的方向发展,此外移动通信的各项功能将更加符合用户需要。(3)未来移动通信应具有更快的速度,通信质量更高。基于目前3G网络的速度,在未来移动通信的速度将会出现较大的提高,移动通信的质量和可靠性也将得到持续的提高。(4)未来移动通信应具有较强的信号覆盖。出于用户的现实需求,未来移动通信的信号覆盖将会有效扩大,逐步达到信号全覆盖,提高移动通信网络的可用性和实用性。

篇9

关键词: TD-LTE;无线网络;深度覆盖

前言

4G移动通信网络是国内最新也是速度最快的移动通信网络,其数据传输速度快能够为各种移动终端提供良好的数据通信服务。做好TD-LTE无线网络的深度覆盖确保TD-LTE无线网络的数据服务质量是各大运营商的工作目标,同时,TD-LTE无线网络的覆盖能力和网络质量对于运营商的市场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1 4G网络深度覆盖体系规划

4G移动通信网络的深度覆盖指的是在宏蜂窝基站实现室外及室内区域浅层覆盖的基础上,合理的对小基站进行配置并通过加强室内网络覆盖系统来实现局部区域的4G网络的全覆盖,从而实现对于4G服务区内的深度网络覆盖的要求。

在4G通信网络中为实现深度覆盖多采用的是异构网络作为网络架构。在异构组网的网络结构中根据其形态可以分为水平和垂直两大主要结构。其中对于水平结构主要是由站点、基站的站间距、基站信号的重叠覆盖区域、基站的站高以及基站所采用的天线的特点等的元素所组成。对于异构网络的垂直结构则主要是指对于网络采用分层架构的方式来进行网络的构建。在进行4G移动通信网络的架构时首先要确保其具有良好的水平蜂窝结构模式,同时还需要根据系统特点对网络系统实现不同的垂直分层。TD-LTE无线网络的异构网可以定义为不同制式、不同功率等级基站设备所组成的多系统、多层次的网络结构模式。在4G移动通信网络的构建时可以实现在一个目标区域内对于不同的小区采用重叠部署以确保网络的深层覆盖。相较于传统的网络结构,TD-LTE无线网络通过对OFDM的特性进行了优化和改进可以实现不同层网络间的同频部署。在使用异构网作为小区通信服务网络时多使用的是宏蜂窝结构来实现小区内移动通信的基础覆盖,为解决深层覆盖问题需要使用微蜂窝、皮基站、中继站等方式来实现小区室内的移动通信深度覆盖,用以提高用户的使用效果。现今,TD-LTE无线网络已将发展较为成熟,配套与TD-LTE无线网络的低发射功率深度覆盖设备也已经在各城市中陆续投入商业运营,并取得了较好的网络通信效果。随着TD-LTE无线网络的发展不断深入,在未来,TD-LTE无线网络中的异构结构将会对数据通信较为密集的小区及区域采用分布系统来进行构建,同时为提高区域内的深度覆盖效果需要采用微基站与宏基站配套的模式来提高区域内网络的深度覆盖的效果。而对于小区、中低端写字楼等移动通信数据第一个档次的区域则可以通过采用与Femto家庭基站解决方案相类似的方式、方法来提高深度覆盖效果,用以实小区内的TD-LTE无线网络的深度覆盖。

2 4G网络异构组网结构对于不同区域深层覆盖的优化

4G网络的深度覆盖需要着重解决网络覆盖的“点、线、面”的问题,对于基站的配置宏基站终点解决通信网络的“面”和“线”问题,而深度覆盖则需要重点在“点”上下功夫,在对4G移动通信网络的深度覆盖优化时首先需要对目标区域进行价值评估,初步对需要深度覆盖的目标进行判断。通过精确覆盖分析获取详细的需要深度覆盖区域的位置,为后续的4G通信网络的建设和优化提供相应的数据参考。

在4G通信网络深度覆盖方面通常主要有设备直接深度覆盖和设备与分布设备相结合这两种主要的方式。其中,进行直接覆盖的设备可以采用宏基站、微基站、皮基站等多中设备,采用何种设备形式对4G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深度覆盖需要在分析各设备的类型及使用场合的基础上进行选定。主设备与分布设备相配合的方式多应用于大中型建筑的深度覆盖,相对于单一设备的4G信号的深度覆盖其信号覆盖效果更好,不足之处则是建设成本较高,因此需要根据使用的场合进行合理的选择。

在4G通信网络的TD-LTE无线网络架构中为实现网络信号的深度覆盖需要采用相应的优化措施:(1)在TD-LTE无线网络中可以利用现有的宏基站的站址资源,将无线信号由室外向室内发射,为提高信号进入效果,对于TD-LTE无线网络中所使用的天线的倾角需要与俯仰相配合以实现对于区域内室内信号的深度覆盖。在信号方向上,对于建造高处的信号发射站需要控制其天线倾角使其向下发射以实现对于中低区域的覆盖。而对于建在中低处的基站则需要控制其信号向上发射以实现对于高层区域的信号覆盖。对于在市区内楼宇较为密集、信号遮挡较为严重的区域,为提高信号深层覆盖的效果还需要采用F频段与D频段相结合、2通道与8通道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区内的混合组网分层通信信号的覆盖。在区域内基站天线等的架设上还需要注意挖掘信号覆盖不足区域内的路灯杆、监控杆等的位置较高区域,通过在其上架设一些集成度较高、美化度较高的一体化简易宏基站与微基站协同的产品,来对TD-LTE无线网络信号覆盖不足区域的信号覆盖和补充,以提高区域内的深度覆盖的效果。(2)对于住宅小区区域,则需要注意小区内较高位置资源的挖掘,通过采用美化天线以实现区域内的信号的深度覆盖。(3)为实现4G网络的深度覆盖,还可以充分利用目标区域内已建好的2/3G室内分布系统进行4G改造,以提高目标区域内的信号深度覆盖效果。对于一些新建小区,在4G信号的建设上可以通过采用Pico基站与Femto基站相互叠加的方式来提升单位区域内的基站的整体数据容量和边缘吞吐率。

对于4G通信网络的深度覆盖可以使用Relay对其进行优化。Relay工作的原理是通过对基站发送的信号进行调整,将原先数据信号通过UE传输调整为首先将数据信号发送给RN而后再通过RN将数据信号发送给UE,通过此种方式可以将基站的系统覆盖范围大幅增大并使得4G网络的系统链路性能大幅提升,实现TD-LTE的深度覆盖。对于4G移动通信网络中由于异构网所带来的干扰特性与传统的蜂窝结构有较大的区别,除了具有同层干扰外还具有层间干扰,对于采用异构网所带来的干扰问题可以采用eICIC和CoMP技术方案予以解决,在CA情况下采用正交载波调度而在非CA情况下采用频域、时域错开机制等方式予以解决。

3 结束语

4G网络是现今时下的主流通信网络形式,为提高4G网络的使用效果需要加强对于4G网络的深度覆盖。在覆盖方式上可以选择宏基站、小基站、室内覆盖等的多种方式,在使用上述方式进行4G信号的深度覆盖时除了需要考虑深度覆盖的能力外还需要对小基站、室内覆盖系统与周边宏基站系统之间的协同覆盖以便取得良好的覆盖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力,王相锐.吉林移动TD-LTE网络深度覆盖评估与精细优化方案[J].通信世界,2016(5):50-51.

篇10

一、4G移动通信技术特点

(一)数据传输速率较高。4G移动通信网络传输速率高达100Mbps/s,4G移动通信网络的传输速率是目前手机网络传输速率的10000倍。

(二)通信方式灵活。4G移动通信手机的功能已经不仅仅是“电话通信”,4G移动通信环境下,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网络通信,实现双向网络的信息传递、影像交互、联机游戏等。

(三)网络智能化程度高。4G移动通信技术具有较强的智能性。例如,4G移动通信手机能够根据用户定位信息提醒用户处理相关事宜,或者在此位置避免做出哪些行为等,同时,4G移动通信手机可以当做掌中笔记本电脑使用,来观看直播体育赛事等节目。

(四)多媒体通信质量高。4G移动通信技术提供的无线网络多媒体通信服务可以将语音信息、文字信息、图像信息和视频信息等利用宽频信道进行传输,4G移动通信技术可以容纳海量移动通信用户,改善网络通信质量,提高数据传输速率。

二、4G移动通信关键技术应用探讨

(一)OFDM技术。4G移动通信系统主要以OFDM技术(正交频分复用)为核心,OFDM技术本质是多载波调制技术之一。OFDM 技术日益受到通信领域专家学者的关注,主要是因为OFDM技术拥有以下优势:

(1)具有较高的频谱利用率。4G移动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高出其他串行系统1倍,由于OFDM信号的相邻子载波形成重叠,由此,频谱利用率几乎可以达到极限。

(2)具有较强的抗衰落能力。利用OFDM技术可以将用户信息置于不同子载波进行网络传输,使子载波信号与相同速率的单载波信号时间长,因此,OFDM技术有良好的抗噪声和抗衰落能力。

(3)具有较高的传输速率。OFDM技术的自适应调制机制可以使多路子载波根据自己所在信道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调制方式。当传输信道情况良好时,可以采用高效率的信号调制方式;当传输信道情况较差时,可以选择抗干扰、抗噪声能力强的信号调制方式。同时,OFDM技术采用了加载算法,可以将数据信息集中在传输信道情况良好的信道中进行高速传输,由此,OFDM技术可以实现高速率数据传输功能。

(二)智能天线技术。4G移动通信的智能天线技术选择的是SDMA技术(空时多址技术),利用不同信号在传输信道上传输方向不同的差异性,将频率相同、时隙相同和码道相同的传输信号进行区分,改变传输信号的覆盖范围,以主波束与用户相对,零陷与干扰信号方向相对,实现环境变化的自动监测,为终端用户提供优质的传输信号,真正消除和抑制干扰噪声信号。通过智能天线技术可以有效改善信号质量,增加数据传输容量。

(三)MIMO技术。MIMO技术采用分立式多天线技术,以此实现空间分集,将一个网络通信链路分解成为多个并行的通信子信道,从而提高网络带宽的数据容量。信息理论已经证明,当不同的接收天线和发射天线之间没有关联关系时,MIMO技术可以提高移动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抗噪声和抗衰落能力,以此获得巨大的数据传输容量。在功率受限、带宽受限的无线网络传输信道中,利用MIMO技术可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扩充传输容量。

(四)软件无线电技术。在4G移动通信系统中,如果想要实现用户在任何环境下可以随时接入无线网络的通信方式,必须保证用户移动通信终端接口可以适应不同类型的无线网络接口,才能使用户在不同网络环境下进行业务切换、实现无缝漫游。由此可见,在4G移动通信系统中,软件应用程序将会越来越复杂,通信领域专家提出利用软件无线电技术,软件无线电技术是近几年来的新型技术,是以数字信号处理为技术核心,以无线电微电子技术作为技术支撑。软件无线电技术概念的提出受到了移动通信领域专家学者的关注,其内在的市场价值更是受到了通信运营商的广泛关注。

(五)多用户检测技术。4G移动通信系统用户终端和信号基站都需要利用多用户检测技术来提高移动通信系统容量。多用户检测技术的思想理念是:将同一时间内占用传输信道的全部用户的信号均作为有用信号,不再将其作为噪声干扰进行处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对有用信号进行处理,实现对多用户信号的联合检测。多用户信号检测技术是基于传统信号检测技术之上实现的,利用造成噪声干扰的用户信号实施检测,以此降低移动通信系统对于功率控制准确度的要求,有效利用传输信道的信息资源,扩充系统数据容量。

三、4G移动的技术的覆盖体验

作为拿到4G运营牌照的中国移动,自去年开始在广州等10个城市启动TD-LTE(4G)扩大规模试验网建设,其中,广州、深圳、杭州三个城市已实现网络覆盖。根据广东移动的官网所显示,除却一些较为偏远的地区,4G网络的信号已经基本覆盖了广州的主城区。

在此选举广州海珠区为测试点,对4G网络的网速进行测试,海珠区江南西路是海珠区热门的商业区域,该道路拥有地下商场,同样人流较为密集,而且住宅楼宇也相对较多。从信号强度的表现来看,室外广区域还是能够做到3-4格信号强度,基本能够获得较佳的网络体验。信号强度有时并不代表网速的快慢,不过相对较弱的信号便需要手机加强天线的无线电发射功率,这样的结果便是加速电量的消耗。室外区域中,4G网络的测速成绩也相对正常,下行能做到10Mbps的速度,但是上行较为悲剧,造成这结果一方面与基站负载有关,同时也有TD-LTE技术的影响。下载速度与视频缓存速度令人满意。测试人员曾经尝试过打开网页等操作,因为其延时控制在100ms以内,因此响应速度是不俗的,基本2-3秒便能把太平洋电脑网首页完全加载,当然这种情况与3G网络的差距不大。此外在线视频中,测试人员坐上公交在移动状态下,江南大道中至江南西路途中,信号曾经出现了波动,但尚不会影响网络高清视频的播放,仍然非常流畅,这有可能得益于其高速网络提前把视频进行缓存。根据实际的应用体验,现阶段移动的4G网络在广州地区的覆盖已经整体达标,其网络运行较为稳定。

四、4G移动通信技术的展望

目前,全球移动通信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45亿人次,占全球总人口数量的 70%,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互联,4G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将彻底改变人们现有的上网模式,集可视化、多媒体化和数字化于一体,通过高速的数据传输效率转变人与人之间、人与网络之间的联通关系,将真正步入高速无线互联网时代。

参考文献

[1]洪泳河.4G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及趋势[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26).

篇11

【关键词】室内分布系统;深度覆盖;TADS分布系统

一、概述

近年来,随着运营商建设投资的加大,网络规模和服务已经形成,同时配合大量网络优化项目的开展,使得过去存在盲点的区域,如村庄、高速公路、桥梁、隧道等基本都已经得到良好覆盖,整个网络指标得到明显优化。

3G时代的来临,使数据业务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根据NTT统计:手机用户70%的业务需求发生在室内,3G的室内覆盖成为各个运营商争夺的战场。对于大型住宅小区、大型办公室、高档宾馆等,各个运营商虽然大部分建筑已经建设了室内覆盖系统,但由于室内信号强度的安全的限制及建筑物场强损耗,房间内部信号差的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尤其体现在高层的无线信号覆盖上。网络问题集中表现为由于建筑物阻挡造成的低覆盖、低场强、低接通率、低质量、高掉话率、导频污染严重等。

所以如何能改变这种覆盖有困难的场景进行全面的覆盖,将是传统室内分布系统的突破!

二、TADS分布系统介绍

针对以上这类型的问题,在一些密集住宅区,酒店等场景建设传统的室内分布系统比较困难,主要体现在线缆的布放上,WLAN合路后对天线密度要求更高,需要重新布放线缆,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室内分布解决方案――TADS室内分布系统。(TADS:Triple-networks Access Distribution System,三网接入分布系统)。

TADS室内分布系统是无线网络建设中的一种室内外信号分布系统,以CATV电缆作为传输介质,实现高带宽、全双工、低损耗传输、分配的通信设备的总称。

共用天线电视(Commun1ty Anteua Television)是一种新兴的电视接收、传输、分配系统。由于它是利用电缆传送和分配电视信号,故又称为电缆电视(Cable Television)。有线电视网(CATV)是中国普及最广的网络,在已建的宾馆、居民小区中绝大部分都已建成。因此以CATV传输线缆为媒介,利用CATV线缆传输WLAN信号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解决“入户难”的问题。

TADS室内分布系统通过覆盖终端来区分,该系统有两种覆盖方式:无源终端覆盖与有源终端覆盖。

1.无源终端覆盖

在楼内有室内分布提供移动通信信源,通过合路器将移动通信信号馈入CATV网络,在住户家中放置一台无源终端,通过有源终端实现信号的分离,分离出的CATV信号直接传送到电视,而移动通信信号则由天线进行覆盖。

2.有源终端覆盖

在楼内有室内分布提供移动通信信源,通过合路器将移动通信信号馈入CATV网络,在住户家中放置一台有源终端,通过有源终端实现信号的分离和放大,分离出的CATV信号直接传送到电视,而移动通信信号则经过放大后由天线进行覆盖。

三、TADS分布系统可行性分析

1.可行性分析

住宅有线电视分配网络(CATV)主要由放大器,分配器,分支器,用户盒及同轴电缆组成。其主干电缆一般采用SYKV-75-9或SYKV-75-12,入户电缆一般采用SYKV-75-5。其阻抗为75欧姆,其无源分配网络传输频率一般可以覆盖50-1000 MHz。

采用TADS分布系统,结合有线电视资源,进行移动信号的覆盖。通过GSM900的数字无线直放站(GRRU)空间耦合D网信源,替换掉原有线电视的分配器,利用有线电视线缆,把射频信号和有线电视信号一同传输到每个房间,射频信号通过终端用户盒发射出来,终端用户盒通过跳线接到电视上,此系统对于电视信号完全无干扰。

2.系统间干扰分析

在CATV网络中引入移动通信信号,必须考虑移动通信设备及信号对电视造成的影响。下面以GSM与CATV信号合路加以说明:

2)从交调信号来看:GSM信号与CATV信号在无源器件中进行合路,合路器的交调小于-80dB,GSM信号强度不大于10dBm,CATV信号不大于-10dBm,实际测试中在可测范围内未发现有交调信号产生,其信号电平小于-90dBm,因此二者的交调信号对CATV网络没有影响,GSM自身的交调信号落入到CATV频段中的信号强度在测试中发现也是小于-90dBm,综上可知引入GSM系统后在CATV系统中引入的带内杂散信号电平小于-90dBm,对CATV没有影响。

四、TADS分布系统方案制定与测试

1.方案设计

某市3星级酒店室内装修格局较复杂,外墙屏蔽性较好,内部房间面积较大。据当地移动公司网络部反映,以前做过室内分布系统,但是由于装修,部分室内分布系统被拆掉,室分信号已经不能完全覆盖宾馆。室外信号又很难覆盖到室内,导致室内中间区域内信号为弱覆盖区,通话质量很差,掉话率较高。

由于酒店每个房间内的有线接口都是已经安装好的单孔面板,且酒店方不允许嵌入式用户盒方式接入。所以每个房间都增加台置式天线。

2.开通前后测试分析

五、总结与探讨

TADS分布系统适用于多种场合,例如住宅小区、酒店、宾馆等。

这些场所室内都已安装有线电视,具备安装TDAS的条件,TADS系统为其提供了满足覆盖而且简单快速的解决方案。目前上海松江开元大酒店也已做了TADS试点,取得了较好的信号覆盖。

篇12

关键词:无线电;蜂窝数据;移动通信;网络结构;分析

随着近年来无线网络用户的不断增加,广大用户的需求也有了显著的变化,用户需求的增加需要对无线网络进行不断的优化和提升,以便能够适应网络的迅速发展。蜂窝式网络结构能够有效解决无线网络发展中的问题,优化网络结构,进而有效提高了网络质量,对促进我国信息化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1无线电和蜂窝数据移动网络的基本内涵

1.1蜂窝数据移动网络的优化

蜂窝移动网络的结构设计方案能够实现网络的全面覆盖,并有效提高系统容量,进而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极大地提高了网络服务的质量。为了移动通信实现网络服务目标,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完成对无线网络的构建,实现资源的重复使用。现阶段,蜂窝数据移动无线网络的主要优化措施有:1)将移动数据所处的环境当作无线网络基站的基础,实施除六边形以外小区结构模式来实现网络信号的全面覆盖;2)通过改变蜂窝数据的结构来拓展系统容量,在蜂窝数据网络中,将无线电进行应用,能够通过对网络结构改变,而对网络传输信号造成的影响进行控制,进而实现网络资源的高效应用。

1.2蜂窝数据移动网络的优势

近年来,我国的移动通信技术开始不断的发展,在各种各样的手段和技术的支持下能够实现对无线网络结构的优化,而各种新技术的开展也提高了无线网络的覆盖面,促使无线网络能够稳定、可靠的运行。分布式的无线电可以利用无线网络系统中的实际分布情况,来对资源进行合理优化配置,进而提高了网络资源的利用率,也使得整个系统的综合效益有了显著的提升。蜂窝小区移动数据设计结构,在当前已经成为主流趋势,这项设计的使用,不仅提高了网络资源的利用率,扩大了移动通信号的覆盖面,也在一定成熟上提高了系统的性能,提高移动网络的安全和稳定性。

2蜂窝移动网络结构对分布式无线电的应用现状

2.1小区蜂窝网络的优点

现阶段,将分布式无线电应用在蜂窝移动通信网络中,有着诸多优势。分布式无线电的应用,能够让蜂窝移动通信网络能够通过无线信号进行传输,无线传输的功率较小,且具有灵活的整体结构,这样就能够实现分布式无线电在相应环境中的优化设计,并实现对网络的安装。与此同时,分布式无线电的应用,也能够符合未来大部分时间内的无线网络的发展需求,并有效提高了无线网络的整体运作效率。因此,想要发挥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结构的各种优点,就需要将分布式无线电进行合理应用。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对小区结构合理定位。

2.2分布式无线电的几种应用方式

1)小区结构。小区结构在接入的过程中,主要有移动通信网络和RAU和BTS。网络的覆盖范围主要是分布式无线电网络蜂窝数据中的构成。小区结构的建立能够扩大蜂窝数据网络的覆盖范围,并提高网络信号强度,具有十分显著的重要作用。2)资源管理模式。无线电应用在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管理工作中,需要对网络资源进行管理,主要采用的是两级无线资源的分配形式,在对广义小区结构进行资源分配时,一方面可以在小区内利用频率码道复用的方式对系统总容量进行有效扩展,这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但是往往实施起来却是十分复杂的,另一方面,可以利用不复用方法来对网络资源进行合理优化配置,实施起来也比较简单。

3蜂窝移动通信的网络结构

目前,蜂窝移动通信网络优化在设计的过程中,所需要遵循的原则就是要扩大网络无限的覆盖范围,进而保证信号的传输质量。蜂窝移动通信在新业务的发展中都能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并使用户更加使用网络设备的演进和推进步伐。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提高了移动系统的业务承载能力,也扩大了移动网络的覆盖面积。蜂窝移动通信的网络结构设计中,将小区结构设计进行应用,能够让网络在传播的过程中组成相应的小区群,进而形成多小区的网络结构,提高移动信号的覆盖率。蜂窝移动通信无线网络结构需要进一步改进,提高网络覆盖率和覆盖强度,这样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改进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适应六边形的小区结构,另一方面则需要通过改变蜂窝结构来降低信号的干扰程度,提高信号的传输强度。分布式无线电的类型的不同,对基站信号的接收与发送也不相同。因此,需要针对用户所处的地理位置,来确定安全区域,促进安全区域的建立。分布式无线电在传输的过程中,蜂窝数据网络中的分布式天线主要是由多个天线共同组成的基带处理器,进而实现对无线通信网络的控制。

4未来蜂窝通信系统的发展前景

在对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进行研究和设计能够针对无线网络的发展历程,构建蜂窝小区结构。无线互联网会随着无线基带处理技术,网络传输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分布式无线电在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结构构建中进行使用,能够将原本复杂的技术进行简化,进而让人们对新技术进行有效的认识,并使新技术得到合理、科学的应用,进而促进未来蜂窝移动通信网络传输的发展。蜂窝移动通信小区的建立,已经成为移动通信网络中的主流趋势,它能够提高无线网络的频谱利用率。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需要对蜂窝移动通信进行改进,并对系统进行不断更新。在蜂窝数据的小区改进中,需要采用先进的无线资源管理策略进行管理。无线网络资源在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提高其使用效率,并对使用速度和效率进行控制。现阶段,根据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资源进行优化,无线资源管理过程中,需要采用动态方法对无限资源进行调配和管理。切换技术主要是通过对网络的频道、无限资源等进行改变而实现对网络的控制,进而对移动通信终端进行有效控制。空中接口传输技术能够提高无线链路传输量,同时也能够完善扩充空间无线资源,通过实践联系理论,来对MIMO系统进行利用。网络传输过程中,需要将分布式无线电和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结构进行联系。在未来的移动通信发展过程中需要将分布式无线电极易利用,并充分利用空间资源,进而实现对系统网络的合理规划。

5结论

总而言之,在当今信息化和智能化大背景下,无线网络的发展将会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在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结构中对分布式无线电技术进行应用。分布式无线电能够促进蜂窝无线数据的优化升级,并提高移动信号的覆盖率。将这种方式进行应用,能够促进无线系统结构的优化,进而促进移动网络系统空间的优化升级。

作者:李革 单位:重天信科通信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孔勇.数字集群通信网络架构和多天线技术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

[2]刘子扬.基于认知的蜂窝与D2D混合网络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

[3]Bara'uGafaiNajashi.认知无线环境下的频谱管理:测量、分析和建模[D].重庆大学,2014.

[4]潘长焜.分布式无线电与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结构分析[J].通讯世界,2015(15).

篇13

1蜂窝移动通信网络规划和优化的主要内容

1.1基站参数的检查核对。在对蜂窝移动通信网络进行优化配置的过程中,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基站中的硬件以及软件进行有效的调整,保障硬件的调整符合优化的标准要求,针对基站中的各个硬件实行合理的规划,对天线的方向以及下倾角进行有效的校正处理,调整角度位置,将小区的频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确定各个参数的频率,保障测试仪能够正常的运行,对出现损坏的信道进行适当的修正处理,保障基站中参考的时钟能够得到有效的校正。

1.2有效控制覆盖。一般来说,基站的覆盖区域就是在该基站的服务指标范围内,在这一范围内,基站可以进行信号的全覆盖,实现区域内的可通话设置。针对基站的覆盖范围进行合理的频率控制,使其覆盖区域内的各项参数可以得到合理的规划,从而保障通话的顺畅性。为了使得基站的覆盖控制效果达到理想化,就需要对基站的天线高度进行有效的提升,将基站天线的发射功率进行适当的提高,这样可以使得基站的覆盖范围相应的扩大,而如果将天线的长度缩短,或者是将天线的发射功率相应的缩减,就会使得基站的覆盖范围相应的缩小。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够为了扩大基站的覆盖范围,而盲目的将天线的发射功率进行增大处理,也不能够为了控制基站的覆盖范围,而一味的缩减天线的发射功率,而是要根据基站的实际情况以及区域内所需要的信号强度,来对天线的发射功率进行调整,从而对基站的覆盖范围进行有效的缩减和扩展。在服务区域内,如果要降低接受电平或者是提高接受电平,而不对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的电波进行有效的改变,就会使得电波出现耗损的情况,这样就会导致,基站范围内的通话质量受到影响,尤其是接近基站的区域,通话的质量会大打折扣,甚至会出现无法通话的情况。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最好不要进行基站功率得到调整,要想调整基站的覆盖率,只需要对天线功率进行调整即可,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通话质量的受损。

2统计数据的收集

在蜂窝移动通信网络规划和优化中,统计数据的收集是其中的关键一环,如果不能够收集到全面的统计数据,就会使优化效果大打折扣。在统计数据中,包含的内容主要有下行信号测试数据以及上行测试数据等,针对这些统计数据进行有效的收集,能够在依据该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实现对故障设备的定位。在蜂窝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中,上行信号测试数据以及上行测试数据都对其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这两个数据能够为网络的优化和规划,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只有两个数据结合,才能够使得网络的规划具有合理性,单独的一项数据并不足以支持网络进行规划,所以两者的结合是网络优化的必要条件。

3统计数据的分析

在清楚的了解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的情况下,对网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进行具体的分析时,可采用的方法包括如下几种:首先根据统计的结果,对小区中的通话质量进行控制,对其中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的信道掉话率以及切换损失率等指标进行改进,在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对重点问题进行合理的解决,探究问题出现的原因,从而实现对每个问题的合理解决。其次,通过使用较好的测试工具测量实际数据,得到第1手资料,发现覆盖差的地方,通过罚整小区的天线和建设基站来解决;发现切换不成功时,通过检查和修改小区参数中切换定义来解决。

4降低掉话率

在蜂窝移动通信网络中,当人们使用手机的时候,往往就会出现严重的掉话问题,这一问题也是人们反应最多的问题之一,为了能够有效的保障人们的通话效率,就需要对掉话率进行合理的降低处理,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对网络的质量进行适当的提升。就移动通信网络来说,掉话率能够反应出一个网络的综合质量指标,在蜂窝移动通信网络中,出现的掉话情况往往与设备性能、参数设置以及网络的覆盖等有着直接的关系。根据不同原因导致的掉话问题的出现,可以采取的解决方法就是利用测试车进行大范围内部的通信信号测试,确保切换通话的质量。同时,针对因为干扰因素导致的掉话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就是利用测试网络来对外部的干扰信号进行隔绝处理,在基站地质的选择上,要尽可能的选择远离强磁力设备的区域,同时要对网络的频率进行有效的规划和调整,严格的依照频率的应用模式进行频率的增加或者是减弱。而就角度问题所引发的掉话问题,在进行解决的时候,可以先利用手机进行试播测验,然后后依据所得的数据来进行故障的定位,从而对故障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在对各种可能造成掉话问题出现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和了解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有效的规避,就可以有效的起到降低掉话率的目的。

5提高接通率

篇14

关键词:5G移动通信技术;通信工程;智能通信

【中图分类号】TN929.5【文献标识码】A【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28.184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人们对移动通信技术的依赖性水平逐渐升高。目前,移动通信技术已经渗入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类场景。在这一背景下,人们对移动通信技术的要求也随之升高。5G技术作为移动通信领域的新技术,其在传输性能、安全性、能耗等方面具备明显优势。因此,分析该技术的特征及发展趋势具有一定必要性。

15G移动通信的定义

所谓5G新技术主要是以毫米波技术为主,其为一种低频短距离的接入技术,其频率控制在30GHz~60GHz以内,利用短距离接入模式接入数据扩大频率的范围,为广泛用户的应用带来更多方便。高阶MIMO技术主要通过比较高级的天线列阵,此技术适合高密度移动用户使用。D2D设备的终端与基站间进行通信连接,对链路网络灵敏度及其联合灵敏度有可靠的利用,增强了网络运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连接方式的灵敏度较高。SDN主要利用中心控制器对其软件进行控制,抽出路由器部分控制设备,进而加强网络系统的控制,保证控制的灵敏度,不断优化控制流程。5G网络虚拟功能能够使虚拟网络硬件支持软件运行,降低网络损耗,它可以有效提高网络资源的应用效率,不断拓宽系统内存,网络信号变好,减小外部信号的干扰。此外,同频操作模式可以根据网络磁谱的差异性对其信号有效接收发射。提高网络接收的效率。以往的FDD和TDD在接收信号时,只能对单独信号进行发射和接收,但5G技术可以将网络资源划分给不同用户,同时展开资源接收工作。

2关键技术方面

第一,多载波技术。多载波技术与5G的容量、传输效率等性能指标密切相关。引入该技术后,传统通信网络中的频谱效率问题、多径衰落问题均可得到良好改善。在实践信息传输中,由于多载波技术核心元件——调制滤波器的频率需求参数明显高于通信网络中的子信道数量,因此,多滤波技术的优势可得到良好发挥。第二,高频传输技术。第三,多天线传输技术。在通信领域中,信号覆盖范圍,与信号传输可靠性存在一定关联。与4G技术相比,5G技术所采取的多天线传输技术,可实现更大范围的信号覆盖。在多天线覆盖背景下,5G信号的完整性、传输安全性可得到良好保障。这一关键技术是决定5G技术具备优越传输性能的关键所在。第四,超密集网络技术。5G采用了超密集异构网络技术,即通过缩短网络终端、节点间隔的形式,联合多种无线接入形式,全面优化传输网络的功率,并提升信息传输频谱效率参数,最终实现5G传输系统灵活性水平的提升。

35G移动通信技术在电力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3.1智能通信方面的运用

与以往的移动通信技术相比较,5G移动通信技术具有非常明显的优点,例如智能化、信息化特征。就智能通信层面而言,5G移动通信技术已被大范围的应用,采用智能技术的形式,可以提升网络的传输速度,以满足移动通信智能化拓展的新需求。在5G网络的大背景下,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也得到了大范围的运用,不仅促进了信息数据的高速输送、转换、储备,还为“互联网+”的有效使用营造了极其有利的通信基础。

3.2物联技术

在信息技术持续发酵的大环境下,许多设施都可以借助移动通信技术被紧密的连接为一个整体,进而来完成远程的智能控制,并在很大程度上为人们的生活以及工作带来方便。比如4G移动通信技术就能够用智能手机来控制家用电器,以此来完成远程的智能化操控,然而,该技术的运用一直处在拓展初期,最主要的原因是4G移动通信技术的核心技术无法应对极其复杂的多元化连接,并且由于5G移动通信技术所覆盖的领域更加广阔,所以,就为物联技术的有效运用和开发带来了多个层面的可能性。5G移动通信技术在物联网中的运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层面:(1)5G移动通信技术可以扩展物联网连接区域的大小。在全覆盖式的物联网环境下,每个移动设备流量的耗费量将在很大程度集聚减少,进而来降低通信系统的组建成本。(2)5G移动通信技术可以极大的支持重要任务之间的实时互连,进而来提高移动通信的水平与效率,比如,在工业生产以及自动化生产的过程中,5G移动通信技术就可以得被广泛、合理的运用到其中。

3.3云端生活

现阶段,正处于信息迅速传输、实时分享的智能化、信息化时代,所以,云技术已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运用,该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扩展了信息的存储数量,而且为信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给予了极为强劲的保障地基。云技术之所以能够被广泛的运用,是因为它依靠网络在达成很多需求,所以数据流量的增加与传输速度的提升必定能够为云技术的广泛运用给予更多的安全保障,比如人们在大量传输文件的时候,不必担心可储存文件的内存大小,只要通过5G移动通信技术就可以完成高效率的传输。从5G移动通信技术在信息传输过程中的有效运用来说,呈现出的趋势大体包括两个层面:(1)可以使人们享受到更多人性化、便捷化的云服务。在5G移动通信技术的大环境下,电力通信技术的通信内容将逐步趋向于更多元化的方向,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准确辨析客户的详细需求,并按照系统给出的结果为用户发送他们所需要的内容,以此来提高通信水平。(2)趋向于移动终端设备云层面的持续拓展。在5G移动通信技术持续促进的基础上,移动终端设备的剩余容量还会为客户提供更多样化的资源服务,并以云端技术的方式呈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