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市场经济的构成要素范文

市场经济的构成要素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1 17:27:1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市场经济的构成要素,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市场经济的构成要素

篇1

一、对监管者缺乏监管的证券监管博弈分析

证券监管博弈模型的博弈双方是证券监管者和被监管者。从证券监管的实践来看,证券监管者是多元化的,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证券业协会或者证券交易商协会,还可以是证券交易所或者别的什么机构。不过几乎各国的证券监管都是由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证券交易所共同完成。我国采取的也是这种模式: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及其派出机构代表政府进行强制性监管,证券交易所和证券业协会等自律性组织进行自主监管。至于被监管者,笼统的说就是整个证券市场,即证券市场的参与者以及他们在证券市场上的活动和行为。不过绝大多数国家都把证券监管的直接对象定位于证券市场的参与者,具体包括发行各种证券的筹资者(政府、企业)、投资各种证券的投资者(政府、企业、个人)、为证券发行和证券投资提供各种服务的中介机构(证券公司、证券交易所、证券登记结算公司、证券托管公司、证券投资咨询公司、证券律师、会计师和评估师),以及为证券发行和证券投资提供各种融资、融券业务的机构和个人。

实施证券监管对于监管者是有成本的,即监管者的行政成本。为了实施监管,监管者需要设立监管部门来专门负责制定和实施有关条例和细则(如证券发行审核、证券稽查等),这一过程中自然需要耗费人力、物力以及监管人员进行知识更新所必需的时间和精力,并且监管越严格行政成本越高,为了分析方便,假设监管者只有两种纯策略选择,分别为低成本(low cost)的普通监管(监管成本为cl)和高成本(high cost)的严格监管(监管成本为ch.chcl) 。

实施证券监管对于被监管者也是有成本的,即被监管者的奉行成本。被监管者为了遵守或者符合有关监管规定不得不承担额外成本,如为按照规定保留记录而雇佣专人的费用、提供办公设施和材料的费用、聘请专门中介机构的费用等,只不过这种奉行成本以抵减收益的形式存在。在利益的驱使下,被监管者有可能为了增加收益(包括一非法收人)、降低成本(包括奉行成本)而进行违规操作。所以假设被监管者的纯策略选择是遵纪守法或违规操作。若遵纪守法则可稳定获得收益凡(已扣除了证券监管的奉行成本);若违规操作且未被查处,则可获得超额收益(违法所得或降低的奉行成本)r ( reward ),但若被查处则不但要没收非法所得,而且还会被处以罚款,此时的罚没总成本为p( punishment )。进一步假定,在被监管者出现违规行为的情况下,低成本的普通监管是查不出来的,而一旦监管部门采用高成本的严格监管,就一定能予以查处并处以罚款。

基于前述假设,考虑到证券市场上博弈双方得益信息的可获得性,建立证券市场上监管者与被监管者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并用矩阵形式示如表1。

利用划线法可以很容易地找出该博弈的纯策略纳什均衡:监管者实施普通监管,被监管者进行违规操作。最终结果是:监管者虽然付出了一定的监管成本却毫无作用;一部分被监管者违规操作获得了超额收益但却使其它的证券参与者遭受损失。显然,这是一个低效率的组合,只会加重证券市场的不规范性,违背了实施证券监管的初衷。

二、对监管者实施监管的证券监管博弈

若我们对证券监管部门实施监管,那又会是个什么样子呢?这里让我们进一步假设,如果监管者通过严格监管查处了被监管者的违规行为,就会得到一定的鼓励b(bonus),这种鼓励既可以表现为物质奖励(比如来自违规者的罚款,用以增加办公经费),也可以表现为社会公众对其褒扬带来的精神鼓励,或者兼而有之;但是如果监管者为了节省成本(或偷懒)只进行了普通监管而导致被监管者的违规操作得以成功,则要对其施以一定的惩罚f(fine),这种惩罚可以是行政上的、法律上的或是经济上的。如此一来,上述博弈模型就发生了较大变化,新的博弈模型的得益矩阵如表2。

仍然利用划线法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当对监管者的监管力度较大、使得对其的鼓励与惩罚的量化绝对值之和大于监管者实施普通监管和严格监管的成本差时(即f+b>c-c}),该博弈不存在纯策略纳什均衡,从而避免了(普通监管,违规操作)这种低效率策略组合的出现。这种情形下,博弈双方都将在博弈中采取混合策略,即监管者和被监管者各自以一定的概率随机选择严格监管或是违规操作。让我们定义:监管者进行严格监管的遨纤二几登三寻多笼罐熟:弓多雀诺态咬乏导铸泉录名室圣聆多石杀涟返络题透汉蛋定召砖罗亨恶璧三兮概率为r,进行普通监管的概率为(1-r);被监管者选择违规操作的概率为e,遵纪守法的概率为(1-e)。

给定e,监管者选择普通监管r=0和严格监管二1的期望收益分别为:

即,若被监管者违规的概率小于(c‑-c,)/(f+b),监管者会选择普通监管;若被监管者违规的概率大于(c‑-c洲(f+b),则监管者选择严格监管;若被监管者违规的概率等于(c‑-c,)/(f+b),监管者就随机地选择普通监管或者是严格监管。

给定r被监管者选择遵纪守法e=o和违规操作e=i的期望收益分别为:

即,若监管者进行严格监管的概率小于r/(r+p),被监管者的最优选择为违规;若监管者进行严格监管的概率大于r/(r+p),被监管者的最优选择为遵纪守法;若监管者进行严格监管的概率等于r/(r十p),被监管者则可能违规也可能遵纪守法。

因此,混合策略纳什均衡是:r=r/ (r+p).e=(c,}c,)/(f+b)即,监管者以r/(r+p)的概率进行严格监管,被监管者以(c‑c,)/(f+b)的概率选择违规也可以解释为,市场上大量的被监管者中(c,}-c}/(f十b)比例的被监管者选择违规,(f+b-c‑+c,)/(f+b)比例的被监管者选择遵纪守法;监管者随机地对r/(r+p)比例的被监管者进行高成本的严格监管,而对剩余的被监管者则仅采取普通监管。

三、结论

篇2

关键词:经济法主体行为;放大效应;形成机制;影响;经济法律关系

一、概念分析

(一)经济法主体

经济法主体主要涉及到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在市场经济运作过程中,经济法主体享受一定的权利,又必须承担相关的义务,客观上来看,经济法主体是经济法律关系的基本构成要素,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对经济法主体参与行为等的规范,实现经济活动的稳定性运作。为了解决市场经济的运作问题,必须深入了解经济法主体间的内在联系,受到经济发展形式的影响,经济法主体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常见的经济法主体包括个体户、企业等。

(二)放大效应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法主体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在这个环节中,其中一个经济法主体的行为出现异常,就会导致其他经济法主体的变化,这即是经济法主体行为的放大效应概念,在这种概念的影响下,个体出现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性的解决,就会影响到其他经济法主体的发展,不利于大规模经济危机的规避。

二、经济法主体行为放大效应的形成机制

(一)企业规模扩大

随着市场竞争局势的愈演愈烈,为了适应企业的发展要求,企业必须进行经济规模的扩大,从而增强自身的企业竞争力。在这个过程中,各行各业为了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实现了企业生产规模、经营规模等的扩大,这种发展局势使企业内部的联系及合作更加密切,有利于实现企业整体生产效率的增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获得自身的生存、发展空间。在这个环节中,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果企业不能进行各个生产、管理程序的有效性协调,就容易导致企业流程工作中的问题,从而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可持续运作。受到企业较大发展规模的影响,一旦某些关键工作程序出现问题,就容易导致企业出现重大的经济损失,这受到经济法主体的放大效应影响。

(二)供应生产链

随着经济全球化模式的不断深入,企业与企业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企业之间形成了密切的经济生产及发展链条,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产品的生产过程涉及到不同企业的工作环节,各个工作程序间关系密切,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一个生产程序出现问题,就容易导致整个生产链条的崩溃,这对经济法主体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连锁效应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体系的日益完善,不同经济要素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不同要素间的密切联系形成了某种连锁反应,在这个过程中,某一经济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经济要素的变化,在这种发展趋势下,不同经济法主体间的经济利益联系日益紧密。

三、对经济法的影响

(一)对经济法基础理论的影响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本位思想概念的不断创新实现了经济法基础理论体系的健全,其推动了社会经济法运作环境的日益完善。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利益的独立性是经济法得以正常运作的基础。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社会利益的构成要素不断发展变化,其必然引起经济法发展状况的变化。在社会本位思想概念应用环节中,社会公共利益是经济法的优先保护对象,其观念的变化受到经济法主体行为放大效应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社会大众共存于相互依赖的市场环境中,受到经济法主体行为放大效应的影响,人们需要兼顾社会发展的公共利益,而不能仅仅考虑个人利益,这种观念问题是一种社会道德伦理行为,为了确保市场经济的稳定性、可持续性运作,必须进行社会大众利益的维护,进行社会本位思想的充分体现,其是经济法基础理论的重要表现。

(二)对经济法制度建设的影响

整体来看,经济法主体行为放大效应、经济法基础理论、经济法制度建设三者间存在密切的发展联系,经济法的产品召回制度实现了三者关系的充分体现。在市场经济运作环境中,人们的日常生产及生活需求依赖于社会市场交易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一旦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必然会导致大规模的人身及财产损失,为了实现社会经济的稳定性发展,产品召回制度应运而生,通过对产品召回制度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企业的产品质量问题,实现人身及财产损失的有效性降低。产品召回制度受到经济法主体行为放大效应的影响,经济法主体行为放大效应的出现强化了社会群体间的经济联系,这容易加大产品质量问题的危害性。为了实现对经济法主体行为放大效应负面影响的控制,必须进行产品召回制度的应用,提升社会运作环境的稳定性,实现消费者利益的有效性维护,有利于优化经济法的运作环境。

四、结语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市场经济运作环境不断产生变化,经济法主体行为的放大效应日益明显,其对经济法的理论基础及制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水林.经济法是什么———经济法的法哲学反思[J].政治与法律,2014(08).

篇3

市场经济,是目前我国所使用的一种主流经济体制,这个体制也叫做自由市场经济或自由企业经济。与上个世纪由国家来主导的计划经济比较, 这种经济体系完全由当下的市场经济完全是由自由市场的自由价格体制来引导的一种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及销售完全是一种新的方式途径。市场经济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农业已经退出在社会经济中的关键性的地位和作用, 而转变为工业变成市场经济中最有影响力的霸主地位,因此在市场营销的影响下,市场具有的普遍性,使得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演变。市场经济的特质包括自主性, 竞争性, 平等性, 开放性,有序性。如果能够制定出合理的民商法, 可以是社会稳定发展和提高经济水平的原因在于市场经济关系反映了社会财产和人身之家的关系。本文将对市场经济特质决定的民商法的品格进行了阐述。

二、市场经济特质

市场经济包括一下几点: 一是,经济特质的政策性是建立在经济特质调整方式的政策性之上, 而非经济特质本身的政策, 主要在于法和政策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二是,和传统的民商法相比较,经济法之所以能够很好的克服市场主义极端的独特优势, 是由于经济法的政策性,因为法律是一种日常的、不变的行为规范,而政策的优势在于其具有因事设策和因时而动的作用,进而比较灵活。在经济特质的影响作用下, 法与政策形成了一个完美的交叉点, 经济特质要想能够发挥法与政策的双重优势, 必须能够看到现实的利益关系,不但不会因为法律的滞后性而难以有效约束,而且也不会因为政策的过度灵活性而使得相关主体丢失对预期的把握度。三是,法律建立的前提就是社会, 这个作为我们对法律的认识必须是把此作为法律的上层建筑。法律应该体现出由社会普遍的、由所需的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益。因此, 我们必须清醒地体会到任何法律从根本上都是要满足其所在社会的需要,而不是必定要迈向某个确定的方向。我们能够排出不需要一直遵守法律与政策的传统要求, 以及受法学的纯粹性迷信观念的影响和作用。要发挥出经济特质机制的入口的公平、实际、对等的创新作用。

三、民商法的品格

( 一) 民商法的多极化

不同的社会,不同的物之种类及其区域分布都会存在很大的差别。在商品经济的范畴之内, 物体之间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作用之间的差别, 生产力发展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着水平之间的差异, 导致人类之间的需求存在很大的差别,社会生产的体量差异,生产的分工形式差异,最终使得社会在各个阶层的利益的划分也就不同。综合原因导致, 其市场范围不可保持和谐统一,管理模式存在区别,市场经济的构成要素复杂化,导致经济性质也存在质的区别,所以, 我们可以得出, 市场经济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经济综合体。这种经济特质也就必然决定了民商法具有多极化的品格。

( 二) 民商法的互换性

商品是用来相互换取所得的劳动物品,而进行商品和劳动力交易的场地就叫做市场。市场经济是各种不同民商团体相互之间的商品或劳动力的相互交换的一种必然互换的经济,其互换的要素包括流动资产和不流动资产,实际物品和其他等,还包括与知识有关的产品和某些人的人身利益。市场经济之所以被称为契约经济是因为,商品的交换都是通过契约的模式进行的。目前,伴随着我国社会科学技术及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完善,使得互换的要素和领域不断随着时间进一步的增加扩大, 数量与日俱增, 进程也不断的在加快。

篇4

【关键词】 食品安全 诚信评价 体系构建

建立食品安全长效机制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是食品安全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是保障食品安全的根本措施。理论研究者和政策实践者对这一领域的关注日渐增多(钟宝龙;徐光耀,2005;孙颖杰,廖鲁兴,郑华;刘华楠,徐锋,2006;曹存正,2007;窦芙萍,康仲如,2008;何坪华;王晓燕;李琳,2009)。上述研究主要围绕如何在企业内部建立食品安全诚信管理体系以及具体的食品生产企业诚信评估指标体系等问题进行了探索,有的研究结论甚至已被食品安全管理部门所采用,但是关于我国建立什么样的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如何建立体系以及如何实现体系功能等问题还远未解决。近期的一些研究也从宏观层面对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进行了初步探讨(高观,2009;张莉,高凌宇;李航;张勇,2010),但是在理论性和系统性方面还亟待加强和深入。本文拟从食品安全的信用特性、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构成要素以及构建食品安全诚信体系等方面进一步展开讨论。

一、食品安全的信用特性及其评价信息共享

根据美国学者Nelson的观点,商品可分为搜寻品、经验品和信用品三类。搜寻品指消费者在购买之前就能够获得充分的信息,了解商品品质;经验品指只有在购买后才能判断其质量的商品;信用品指消费者即使在消费之后也不能判断其品质,必须借助其他的信息才能确定其品质。按照搜寻品、经验品、信用品的顺序,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呈递增趋势,食品安全多具信用品特征。

在信用品市场上,极度的信息不对称使消费者面临严重的安全与健康风险。通过第三方(可以是政府也可以是非政府组织)介入,如产品检验(或质量认证),提供信息传递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食品安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从某种程度上理解,食品安全信用评价体系是为了传递食品安全的信号,是将食品安全的信用品特性转化为搜寻品特性。

食品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或不完全对称)是造成市场失灵和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之一。一些食品安全特性,例如农药残留,微生物污染,都不能被轻易地识别。因此,消费者会严重依赖于企业的声明,比如像品牌、标签或者广告。这类问题的产生是由于消费者无法通过一个合理的价格,观察到或者感觉到食品的安全特性,除非进行大量检测。

食品安全信息的管理和共享是解决食品安全信用问题的重要途径。食品安全信息是国家制定食品安全政策、法规的依据,也是现代食品安全保证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为缓解食品安全信息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让消费者获取更充分的信息,世界各国在实施食品安全管理时,都十分重视食品安全信息的有效供给。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食品供应链的延伸,对食品安全控制的难度日益增加,没有先进的信息管理手段和方便的信息共享途径,“从田间到餐桌”整个供应链的食品安全控制目标就难以实现。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的有效传递,实现消费者与企业、政府以及第三方评价机构之间的食品安全信息共享,是食品安全信用评价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食品安全管理的根本体现。

二、构建食品安全诚信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食品安全问题不仅直接威胁到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还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因此,有必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积极推进食品安全诚信评价体系建设,以促进食品行业自律,完善政府对食品安全的监管。

1、构建食品安全诚信评价体系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法制经济和诚信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的共同体现。没有法制,市场机制难以运转;缺乏诚信,市场机制建设就难以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越发达,其市场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就越紧密,市场各要素之间的经济活动就越需要诚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安全,关乎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因此,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应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也必然要求构建与其相适应的食品安全诚信评价体系。

2、构建食品安全诚信评价体系是政府完善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手段。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人们常常会想当然地认为,加强食品安全诚信管理,规范食品生产企业行为是政府的重要职责。然而,政府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也并非持续有效。特别是在其内生成本不断攀升的情况下,政府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有时也表现出低效。因此,有必要充分发挥第三方评价的优势,构建包括第三方评价主体在内的食品安全诚信评价体系,对食品生产企业诚信实施分类监管,不断提升政府的食品安全监管水平。

3、构建食品安全诚信评价体系是食品生产企业自身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市场经济中,食品生产企业同其他企业一样,唯有诚信至上才能长盛不衰。诚信,企业则有安全感、归属感和向心力,企业品牌形象就会上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就会不断增强。相反,不诚信不仅会让企业自身利益受损,还会影响到整个食品生产行业的发展。尤其是食品生产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其负面影响直接辐射整个行业,甚至波及面更宽、更广。因此,在内有压力,外有国际上信用意识较强企业竞争的情况下,我国食品生产企业要健康、规范、快速发展,需要通过建立包括评价体系在内的食品安全诚信体系来不断塑造和维护企业诚信。

三、食品安全诚信评价体系构成要素分析

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的规定,企业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在食品安全诚信体系中,企业(包括原料生产、食品加工、流通和餐饮企业等)是主体,是食品安全诚信评价的对象和诚信信息的输出方。

政府是食品安全诚信体系的另一个重要构成要素。一方面,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引导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另一方面,在当前情况下,企业食品安全诚信信息的获取仍需通过政府途径,例如,企业产品抽检信息、企业财税经营信息、投诉信息等。

评级机构是食品安全诚信体系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与金融信用相类似,食品安全诚信也需要用客观的方式进行度量、打分。评级机构可通过制定系列化的评判标准,对企业在食品安全诚信方面的表现做出评判。

在食品安全诚信体系中,企业是运动员,评级机构是裁判员,政府则是大赛的组织者,而消费者是观众。多个要素的协调与配合是食品安全诚信体系良好运转的基础。

四、食品安全诚信体系构建中的关键问题

1、征信数据的采集、评估及由政府主导还是市场化运作。目前,我国的信用中介机构不发达,食品安全信息在政府与消费者、其他社会机构间存在着不对称。企业内部的食品安全诚信管理体系宜由各省(市)政府牵头建设,企业持观望态度。这种体制不利于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

2、食品信用的征集、评价、披露和奖惩等一系列制度的构成。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需要有良好激励机制的信用信息征集制度,评价指标科学严密细致的信用评价制度,客观公正的信用披露制度和奖惩适当的信用奖惩制度,缺一不可。如果只征集不评价,食品安全信用便没有好坏之分;只评价不披露,食品安全信用便没有了用武之地;披露了而没有奖惩,则食品安全信用评价形同虚设。我国目前由各省(市)政府牵头重点建设了企业内部的食品安全诚信管理体系,而对于食品信用的征集、评价、披露和奖惩等一系列制度的建设稍显滞后。

3、食品安全信用评价体系运行的保障措施建设。开展信用体系的建设应当有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否则容易出现征集困难、信用标准不统一以及信息标准不统一的现象。

五、结论

食品安全信息的不对称是造成食品安全事件的重要因素之一。作为社会信用体系的一部分――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因其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在目前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奋斗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完整的食品安全诚信体系由四大要素构成:企业、政府、评级机构和消费者。食品安全诚信体系的良好运转有赖于各要素间的协调和配合。当前,我国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仍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解决。

(注:本文系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自选(一般)项目“北京市食品安全信用评价体系模式探索”(编号:09BeZH131)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曹存正:构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J].中国市场,2007(51).

[2] 刘华楠、徐锋:肉类食品安全信用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J].统计与决策,2006(10).

[3] 钟宝龙:“龙头企业”要做食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的龙头[J].上海农村经济,2005(1).

[4] 徐光耀:对食品企业实行信用分类监管的思考[J].安徽医药,2005(9).

[5] 窦芙萍、康仲如:食品生产企业质量信用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轻工标准与质量,2008(5).

[6] 何坪华:浅析食品企业质量安全信用行为的影响因素[J].企业活力,2009(3).

[7] 李琳:甘肃省建立食品生产企业质量信用体系的对策刍议[J].农业质量标准,2009(1).

[8] 张勇:保障食品安全须加快诚信体系建设[J].农村工作通讯,2010(16).

[9] 李航:浅谈食品安全问题中的诚信道德重塑[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7).

[10] 张莉:加强诚信建设:落实食品安全[J].食品工业科技,2010(6).

[11] 高观:关于食品质量安全诚信体系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标准化,2009(9).

[12] 高凌宇:诚信是解决食品质量安全的根本[J].现代商业,2010(24).

篇5

关键词:煤炭;价格;机制;研究

煤炭在我国整体能源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及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也将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物质和重要的战略能源,它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撑。因此,参照我国现行成品油的价格形成机制,分析研究并尽快建立合理的煤炭价格形成机制,对于保证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将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下面,笔者就当前的煤炭价格构成因素和今后的价格形成机制浅谈几点建议。

一、当前的煤炭价格机制中成本概念不全、构成要素不够合理

1993年我国确立的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煤炭价格机制,煤价的形成过程目前是在煤炭直接开采成本的基础上,通过仓储、运输、销售等各环节,层层加价而形成的,煤炭价格通常包括出矿价、中间价(港口价)和到厂价格。但实际上当前的煤炭成本仅包括煤炭直接开采成本,是不完全成本。它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煤炭在生产过程中的实际耗费。

首先,煤炭成本和价格不反映资源成本。煤矿建矿前必须对资源进行一系列的普查、详查和精查。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包揽了煤炭所有的地质勘查工作,煤矿只要在指定的地点建井就行了。实行市场经济以后,企业新建矿井不仅需要出资取得探矿权、购买采矿权,并且还需要依靠自己投入资金对资源进行进一步精查才能进行矿井设计和施工。这些获取资源支出和勘查前期费用需要通过成本核算进行补偿。因此,在煤炭价格构成中,首先必须包括绝对地租性质的资源补偿费(矿权)。

再者,煤炭成本和价格中不反映煤矿退出成本和费用。煤炭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所有的煤矿都会因资源枯竭而关闭退出。煤矿关闭前,企业需要大量资金用于转产和人员安置,而这些费用企业目前不能预先提取计入成本,所需资金没有来源。前几年,国家不得不动用大量财力,对资源枯竭和扭亏无望的原国有重点煤矿进行政策性破产。今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这项政策将逐步淡出,煤炭企业必须积累这部分退出转产资金。同时煤炭企业要继续生存,必须建立新的矿井,开发新的接续资源,需要大量投入,同样这些费用必须在成本中得到补偿,包含在煤炭价格中。而在现行核算框架下,这些费用不能预提,不能计入成本项目,所需资金没有来源。 除此之外,目前的煤炭成本和价格中没有包含应该有的安全、环境等方面的成本和安全风险成本,导致煤炭行业安全投入长期不足。煤炭成本中也不包括治理采空区塌陷、植被破坏等费用。

另外,我国煤炭价格的构成要素也不甚合理:中间环节和非煤因素影响很大。据悉,目前煤炭价格主要由成本、费、税、利等几部分构成。包括资源使用税、铁路运输费、铁路桥运输基金、点装费等诸多非煤因素,正对煤炭市场买卖价格产生重要的影响。 中间环节因素在大幅侵蚀煤价的上涨,煤炭市场价格通常包括出矿价、中间价和到厂价格,而煤矿计算效益的价格是出矿价。我国煤炭销售中间环节比较多,目前销售中间环节费用上涨幅度大,煤矿实际获得的价格上涨收益很少,煤炭出矿价仅占煤炭市场买卖价格的15%左右。 再有,虽然煤价近年来有所上涨,但构成煤炭生产成本的主要材料、电力、设备等价格的涨幅远远高于煤炭销价的上涨幅度。据统计,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建材价格上涨了5-7倍,而煤炭价格仅上涨2-3倍,其结果是煤炭行业入不敷出。这表明问题出在中间环节和非煤因素及配套机制上,其它行业侵吞煤炭行业的利益,严重影响煤炭行业的积极性和可持继发展。

二、市场经济运行的不稳定性对煤炭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不利影响

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的价格和供需关系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个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在这个限度之外,市场有可能失控或崩盘。受市场竞争的挑战,在市场经济中煤炭销售和采购的价格将会完全由市场来决定,价格的波动会更加剧烈。煤炭价格的大幅波动不仅会影响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会影响其上下游生产企业的生产与经营,同时,煤炭作为基础性的重要能源,占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70%,其价格变化对于物价有巨大的拉动作用,会影响物价的稳定并引发通货膨胀,更进一步讲,不合理的煤炭价格会导致资源消费与生产的浪费。所以研究风险管理的理论,开发并运用价格风险管理的各种工具,对煤炭价格风险进行度量、评价及管理,适时进行行政干预和宏观调控也是必要的,它对于煤炭生产企业、其下游的企业及国家的能源安全均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鉴于以上多种因素的影响,笔者建议:研究分析价格构成因素,尽快建立煤炭价格形成机制,定期设定并公布政府指导价并显得尤为必要。

三、确定煤炭政府指导价格的建议

(一)创建煤炭价格指数

设定煤炭价格指数首先必须确定价格指数种类。针对我国市场, 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目前在我国首先应该科学确立反映市场总体变化趋势的综合加权平均指数;其次反映我国煤炭产业参与国际分工和互有影响的进出口价格变化指数也必不可少;再次就是反映煤矿生产价格变化情况的出矿价格变化指数; 还有反映运输中转需求变化情况的煤炭主要中转地区、港口价格指数和反映消费代表地区情况的主要消费市场价格指数;另外还有反映不同煤种供需关系变化情况的, 主要代表煤种、品种价格指数;反映不同行业消费需求变化的主要行业消费价格指数;反映对市场发展预测的预期价格指数, 包括生产者预期、中转预期指数、消费预期指数等;反映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增长率的需求。最后鉴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实际以及与国际市场接轨的需要, 完整的价格指数体系,还应当根据条件适当介绍国际市场能源价格波动情况。

(二)明确统计对象, 准确合理地确定权数

“煤种类权数”、煤炭商品“品级项目权数”和地区权重系数均可以根据实际销、购情况调查统计确定, 这就涉及到了所调查统计的对象问题, 因为我国的煤矿企业数量多, 小煤矿和小电厂也多, 而且都在偏远地区, 很难将它们所生产或消费的煤炭统计在内。在实际应用中, 考虑到我国历史上只对国有重点煤矿进行较为系统统计, 加之国有重点煤矿统计人员素质较高、体系较为健全、手段较为先进, 地方和乡镇煤矿统计体系和人员素质离统计要求还有较大距离。而电力系统数量较少, 统计体系较为健全, 能够进行全面统计。这样, 就产生了一个问题: 煤炭行业和电力行业统计口径不一致问题。为了避免这个问题, 节约调查成本, 可以主要以全国大型或者国有煤矿、电厂上报统计数字为主, 由煤炭和电力两大行业的统计数字来确定各单位、各地区、各类和各单项商品销、购的合理比重, 得出相应的权数。

(三)解决由谁价格指数问题

国际上创建商品价格指数的机构有3种形式:交易各方共同出资组成一个独立机构; 专门指数服务机构如道琼斯公司; 出版发行商如路透有限公司。在我国, 目前从事煤炭信息研究的机构和网站较多, 从目前的煤炭市场情况分析, 已经形成了几个相对稳定和具有一定特色, 向市场定期进行价格信息的独立市场价格信息源, 经过一定的统计计算, 即可区域或者中转煤炭价格统计指数,经过改进成为将来价格指数系统的特色分支。但这些网站的指数权威性和准确性不高, 而且受市场利益的驱动, 很难保持一个公正、中立的立场。因此, 如果从国家对煤炭的宏观调控角度出发, 建议建立一个由政府主导, 煤矿、电力、冶金、铁路等大型煤炭产、运、需代表性企业共同参与的一个专门机构完成煤炭价格指数的系统工作为妙。

四、确定市场价格在指导价格上的波动幅度,选择合理的价格调控和干预时机,稳定产品市场秩序

篇6

[论文摘要]国内外关于区域创新系统构成要素及概念的研究是一个不断演变、深化的过程。在知识经济时代区域创新系统概念具有区域全球化、关联网络化、功能细分化、结构复杂化和创新持续化等五个特点。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应结合时代创新的特点进行规范。

一、引言

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是p.n.cooke等人在2o世纪9o年代初基于英国经济学家freeman(1987)提出的国家创新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虽然对于区域创新系统的构成、概念等基本理论国内外已经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但对于区域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与概念,理论界尚未形成完整统一的理论体系。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关于区域创新系统构成要素及概念研究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辨析了国内外关于区域创新系统构成要素及概念演变的过程,对区域创新系统概念进行了规范,指出在知识经济时代区域创新系统概念具有区域全球化、关联网络化、功能细分化、结构复杂化和创新持续化等五个特点,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国外区域创新系统概念的演变与评述

区域创新系统的提出者p.n.cooke(1996)对区域创新系统做出了明确的基本定义: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体系,且这种体系支持并产生了创新。这个定义虽然明确了创新的基本构成要素,但显然还不够全面,而且没有考虑创新的外部环境等问题,于是,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和扩展。

autio(1998)将区域创新系统分为创新主体和创新环境两大方面,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基本的社会系统,由相互作用的子系统组成,组织和子系统内部及相互之间的互动产生了推动区域创新系统演化的知识流。”具体地,区域创新主体根植于同一区域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中,主要由两个子系统构成:一是知识应用和开发子系统,客户、供应商、合作者和竞争者以生产企业为中心构成网络系统,知识在其中得到应用和开发;二是知识生产和扩散子系统,知识在公共研究机构和教育机构产生之后,由中介机构传播扩散到系统中去。两个子系统之间通过知识、资源和人力资本等要素流动相互作用,并且整个创新系统与外部环境也会发生相互作用。这个定义不仅完善了区域创新系统的外部结构,而且对内部创新主体要素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使用三个功能性的角度进行了划分,说明了“关联”的传导途径和机制。再进一步,kau{mann(2000)从制度学和演化论的视角出发,将区域创新系统划分为区域政治系统、区域教育和研究系统、区域产业系统以及区域创新环境(包括区域制度环境、区域基础设施和需求)四个彼此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

wolfgang(2000)对区域创新系统的主体要素进行了扩充,认为广义的区域创新系统不仅应包括进行创新产品生产供应的生产企业群;进行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机构;进行创新知识与技术生产的研究机构,还应该包括对创新活动进行金融、政策法规约束与支持的政府机构;金融、商业等创新服务机构。

在此基础上,asheim和isaksen(2002)为强调主导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核心作用,将系统内的主体要素进行了归类,其中区域主导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包括其支撑产业归为一类;其他主体如研究和高等教育机构、技术扩散机构等归为制度基础结构,对区域创新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区域创新系统有四个支撑点:(1)创新加强了企业和员工的学习能力;(2)用交互学习来定义创新,强调了在提升竞争力的过程中协作和互相信任的重要性;(3)学习主要是一定区域内的过程,指出了在地域范围内高度稳定的历史路径和隐性知识的重要性;(4)产业集群是交互学习的有效基础,不仅强调了上下贯通的交互式的区域创新系统和网络的重要性,而且相互依存的关系也是促进创新和学习的动力。

三、国内区域创新系统概念的主要观点

国内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一般都是基于国外已有成果基础,并结合中国实践的特点提出的,由于各自的视角不同、分类的原则不同,提出的区域创新系统概念虽各有特点,认识存在差异,但基本观点还是一致的。大部分学者都认为区域创新系统由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政府、中介机构等创新主体构成,构成要素不仅包括不同的创新主体,而且还包括创新资源、创新环境等。

黄鲁成(2000)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在特定的经济区域内,各种与创新相联系的主体要素(创新的机构和组织),非主体要素(创新所需要的物质条件)以及协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制度和政策网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区域创新系统包含不同的内容,并分别从“创新是知识的产生、扩散和使用”、创新的结构、创新动态过程和创新对象四个角度分别构建了相应的区域创新系统,其中基于创新的结构将系统划分成创新主体子系统、创新基础子系统(技术标准、数据库、信息网络、科技设施等)、创新资源子系统(人才、知识、专利、信息、资金等)和创新环境子系统(政策法规、管理体制、市场和服务等)。

潘德均(2001)认为区域创新系统主要包括三个主体系统和三个支撑系统。三个主体系统包括:以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研机构为主构成的知识创新系统、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系统、由各种科技推广和中介机构组成的创新技术扩散系统。三个支撑体系则包括:以高质量教育为特征、高等院校为主体的创新人才培育系统;由中介机构行使主要职能、促进创新的政策与管理系统;由科研机构、信息情报、技术市场和各种社会服务机构组成的社会支撑服务系统[73。在区域创新系统建设中,制度创新是核心,技术创新是基础,管理创新是前提,服务创新是保障。

刘曙光(2002)综合国内外已有创新系统以及区域创新系统的定义,认为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至少应包括以下基本内涵:(1)具有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和开放的边界;(2)以生产企业、研究与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地方政府机构和服务机构为创新主要单元;(3)不同创新单元之间通过关联,构成创新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空间结构;(4)创新单元通过创新结构自身组织及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实现创新功能,并对区域社会、经济、生态产生影响;(5)通过与环境的作用和系统组织作用维持创新的运行和实现创新的持续发展j。

四、知识经济时代区域创新系统的新特征

(一)区域的全球化

在知识经济全面兴起的时代,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缩短了全球范围内企业与企业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空间距离],使得知识、技术和信息等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战略资源得以在全球范围内共享和流通,加强了创新系统内部的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与区际乃至国际上的同类企业、外部供应商、外部高校及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创新与交互学习,促进了知识源的产生与应用,带来了全球性区域创新网络的产生和发展。同时,伴随网络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国际化和全球化研究与开发活动的广泛深入,区际性或国际性的区域创新网络系统联结方式和手段逐渐趋于成熟和完善,技术、人才、资金、信息和知识在国际间的流动加剧。

(二)关联网络化

伴随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市场经济机制作为一种制度不断完善与发展,促使区域创新系统正在从计划体制向计划与市场混合的体制过渡。其中,政府在市场化进程中的角色呈现出弹性化和模糊化,在区域创新系统发展过程中逐步由全能的管制者向服务者转变;市场发挥了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驱动并引导企业的创新需求,带来了企业与其他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并通过联结构成了区域创新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空间结构,形成了产、学、研、官、中介及其它辅助机构相关联的区域创新网络构架。网络的结点既可以是网络中的创新主体,也可以是主体之间通过交流而产生的具有进一步扩散价值和作用的事物和行为,如新思想、新成果等。

(三)功能细分化

知识经济时代,技术的进步导致商品生产效率提高,这意味着购买力和就业机会向服务部门转移,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得以迅速发展,使区域内企业的数量不断增长,企业之间的协作分工进一步细化,专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信任程度进一步提升,企业之间存在的前向或后向关联进一步深化。在区域创新系统中,企业通过相互之间频繁的信息交流加强分工协作,共享技术资源,实现规模经济,并从人力资源和技术财富的互补中获得协同效应,从而强化了系统的技术创新功能。此外,其他创新主体——高校及科研机构、政府、技术中介服务机构也各司其职,分别构成了区域创新系统的知识创新功能、制度创新功能以及技术服务功能。

(四)结构复杂化

知识经济时代,在科学技术发展规律与经济发展规律的共同作用下,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一场公司组织变革运动。一方面,伴随技术、市场、社会等因素的发展,企业的组织结构逐渐向扁平化、柔性化、团队化、富有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的结构模式转化;企业的股权结构也由不低于50的绝对控股占主体向30~50之间的基本控股转变从而达到了股权制衡。另一方面,在收入分配领域,市场经济强调的效率优先原则保证了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的建立。企业自身系统对于快速变革的环境所做的以上反应使得结构更加复杂,与系统内其他创新主体联系与交流的手段、方式也更多样,相互之间通过联结构成了区域创新系统复杂的组织结构和空问结构。

(五)创新持续化

知识经济带来了经济的全球化与一体化、技术的变革以及创新的扩散,导致科技进步推动技术进步的速度不断加快,周期不断缩短,致使企业技术创新的盈利空间不断被挤压,超额利益的绝对值也逐渐降低,企业再也不能凭借“一招鲜”而“吃遍天”,只有持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获取创新利润和竞争优势,弥补资源和资本的不足。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不仅来自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结构创新等,还来自与区域创新系统内其他创新主体的互动,这种互动又能持续的产生激励创新的动力,形成连锁反应机制,加快创新扩散,推动创新从一个企业扩散到产业,从产业扩散到整个区域创新系统。

五、区域创新系统概念的再认识

综合国内外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结合时代创新的特点,我们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根植于一定地域空间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中的,以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政府和中介与服务机构为主要的创新主体,按照知识生产、孵化技术、技术扩散、技术使用为主线,不同创新主体之间在制度因素和治理安排的作用下,依靠各种创新资源(如资金、人才等),借助各种创新条件(如基础设施、政策、法律等),利用各种创新手段(如制度、组织、管理等),按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合而成的,具有一定的组织和空间结构并有助于推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服务创新的开放的复杂的社会经济网络系统(见图5—1)。与现有文献相比,这个规范的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在强调区域创新系统根植于一定的地域空间,受空间各种环境影响的同时,指出系统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系统内的要素单元与系统外部的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存在互动关系,带来知识、技术等创新资源的区际或者国际间流动。

篇7

关键词:成本控制;因素分析;要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5-000-02

目前,施工企业要适应改革开放、搞活经济的新形势新环境,以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大潮中寻求自身最大的优势求生存、求发展。现在多数施工企业抓住这一发展机遇,进一步扩大规模,经济积累成倍增加,然而有的施工企业却陷入营业额上升但利润率不断下降的困境,有的甚至出现巨额亏损,究其原因审时度势地分析,发现这主要是由于部分施工企业管理粗放,没有正确处理好经营规模与资源配置,企业管理与经济效益关系造成的,忽视了市场竞争贯穿始终是成本控制战略。如何在市场经济中占领一席之地,“做大、做强、做精”企业,企业的一切活动应围绕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因此,控析施工企业成本控制战略对企业的发展意义是非常深远的。

一、施工成本控制战略的内外因素影响分析

在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战略分析中,需要对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认进行分析,透析这些内外因素对企业成本控制战略的形成究竟有何影响?分析并认清其优劣势,为施工成本控制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性框架。

外在因素分析:企业的外部环境一般包含政治与法律、经济、社会与自然、技术等宏观环境,以及投资者、供应商、消费者、竞争对手与公众等微观环境,但与企业最相关的是投入竞争的市场环境。近年来,我国建筑的市场环境经历着深刻变化,市场需求呈多元化和差异化的特征。企业要想实现长期生存和发展,必将建立与其所处环境相联系,研究其面临的外部环境,预测这些因素的发展趋势,以及可能对企业造成的影响力。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对经济前景和未来财富增长信心正处于恢复之中,所以应积极关注市场动态,传递市场压力,专注客户需求,预控经营风险。

内在因素分析:在国家政策的调整下,企业要寻找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机会,以便利用机会和自身优势,规避面临的威胁,做出全局性和长远性的长期发展谋划,并从战略的高度重视成本控制管理和提高企业的绩效。首先,施工企业应转变成本控制理念,从战略的高度进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成本控制管理,以获取持久竞争的优势,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其次,改进企业成本管理结构,在组织架构上,实行集团公司、分公司、项目部三级管理责任体制,明确了各级管理层的职责分工,落实成本控制管理的组织机构和人员,使成本控制各管理层有权也有责,所设岗位职责明确,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形成“所有成本有人管,人人头上有指标”的局面,避免了授权责任不清。

二、施工成本控制战略的构成要素分析

探讨施工企业成本控制战略的构成要素,对于其执行成本控制战略的意义是非常深远的。

(一)控制依据:以合同文件和成本计划作为成本控制战略目标

施工成本控制要以工程承包合同为基本依据和出发点,根据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核定的工程数量和相关资源市场价格信息等因素,围绕降低工程成本这个责任目标,编制科学合理、准确具体化、可行性、相关性、可计量、分解彻底的施工成本计划,其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重大的引导作用。它不仅明确了企业的努力方向,还表明了企业行动的纲领,是企业战略实施的指导原则,是施工成本预控的重要手段,能够使企业的各项资源和能力集中起来,减少企业内部冲突和消耗,帮助企业赢得最大的利润,提高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

(二)控制主体:以项目部为中心的层次管理结构

根据施工行业运行规律,成本管理责任体系包括:组织管理层和项目部。组织管理层是企业全面成本管理的重要层级,体现效益中心的管理职能。应从项目投标阶段直至竣工验收,从时间角度实施全过程的控制;从空间角度实现全方位和全员的成本目标管理。项目部是项目成本管理的责任主体,在项目成本指标落实、过程控制、成本核算与分析、成本报告等方面,执行扮演着组织企业和作业队连接中枢的角色,发挥现场生产成本控制中心的管理职能。项目部对上是执行层,企业编制和下达的责任成本指标是项目部的目标成本;对下是指挥层,项目部按班组建立作业层责任中心。因此,成本控制战略中,必须由组织管理层来主导,形成企业、项目部、作业三层次的管理结构,打造“组织化的成本控制”。

(三)控制内容:基于“量价分离”的直接成本控制

为探索规范成本控制管理,节约成本,施工成本控制的开展重点应集中在人、材、机比较重大的直接成本上,按量价两条线进行控制,数量逐级核定,价格逐级控制。

篇8

(1)转型早期:计划经济时期(1978年-1991年)1978年党的制定的经济转型方案,转型以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为起点。路径是先农村再城市;先针对体制外部再针对体制内部;先对国有企业进行经济机制的改革,再对现代企业制度进行改革。这是我国独有的改革路径,后来证明这种渐进式转型的方式奠定了我国经济转型的基础,为转型的成功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这一时期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主要内容是转换企业经营理念和机制,推行承包责任制,以解决两权分离为核心目的,重新塑造微观经济。

(2)转型中期: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确立(1992年-2001年)1992年党的十四大会议正式确立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的经济体制,从此以后,我国的经济体制发生了质的改变,由计划经济体制完全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经济转型取得里程碑意义的成功。我国社会主义市场随着计划、外贸、金融、投资、财税五大体制改革的完成,我国经济体制框架基本建立起来。

(3)转型深化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时期(2002至今)2002年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第一年,在全球贸易的助力和我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下,我国经济转经进度逐渐加快,形成国际化竞争,国家对企业的发展和定位作出相关调整和要求,主要以国有控股,进行国企法人治理建设和多元化产权改革,担负起对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使得我国市场经济进入成熟阶段。

二、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特征

我国企业管理特征比较鲜明,不同地区的企业管理模式差别非常大,而且国家与企业在管理创新上发挥的作用也有差别,总体上讲,我国的企业管理创新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地区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创新过程也大相径庭,但是我国改革创新的方向始终是以市场经济作为主导方向

。(一)企业管理创新制度具有多元化特征

企业管理制度创新和改革应该服从市场经济目标,但是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的企业中管理创新的形式应该向不同的方向发展,这种管理创新多元化会成为我国经济朝着多元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的体现。

(1)由于我国地大物博,在历史和自然环境等因素作用下,我国不同的经济地理区域会形成产业结构上的区别,这样的差异会带来生产工艺和资源组成的不同,面对不同产品带来的市场结构和环境,不同企业对产品组合和产品价格的制定也会有很大差别,导致企业管理的方法和目标不一样。比如,生产工艺繁琐的企业都重视技术层面的创新,市场竞争力大的企业会根据收益情况,在节约成本上进行创新。

(2)不同行业根据自身生产规模、技术层面和综合实力,在管理创新上也有很大差异。概括来讲,资本密集的企业把企业管理的中心放在财务管理上,通过提高收益率、降低投资风险实现企业管理制度的改革。劳动力密集的企业通常会以劳动雇佣和规范员工管理制度为核心,通过对员工的规范化和法制化的手段当作企业管理创新的出发点。技术密集的企业会把重点放在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来增加企业实力,与金融业类似但性质不一样,金融业是以引进先进现代化电子商务平台来降低投资风险和投资成本。因此,不同行业形成的管理创新的重点都取决于企业自身的成本结构。

(3)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根据企业的所有制不同,创新方面也有所不同。大中型国企在创新制度过程中注重于处理经营者和所有者间的关系,增强所有者监督力量,以防出现产权虚置,作为国企创新目标,公有产权具有分散性,公有制的企业产权不可分,在这个背景下,产权容易发生虚置的问题,内部人逐步会控制整个企业,所以这个问题是当下创新制度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而民企通常都是依靠家族力量维护和运营,科学化建设不到位,存在权责不清的可能性,所以有限责任很难确立,导致许多民企形成效益低和管理乱的局面。所以,我国家族制企业的管理创新应该以适应我国社会结构、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改革创新。

(二)企业管理创新具有渐发性特征

我国经济改革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渐进改革和创新。宏观上,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很漫长;微观上,企业管理创新必须存在这样的内在特质。随着经济社会的渐进性发展,我国企业管理创新随之稳步进行。我国企业管理制度曾经历过放权让利改革、承包责任制改革、税务改革和产权改革等各个阶段。在改革开放社会转型初期阶段,国家宏观提出计划经济的概念,承认企业是商品独立生产者,否定超前经济理论。随后,我国企业管理制度由计划经济管理模式逐渐转变为独立、自负盈亏的经济管理模式,企业的经营权力依然很小。随着人们思想认识的逐渐提高,认识到了市场因素的重要性,价格机制成为了经济转型的核心问题,怎样可以将国家统一产品价值转变为受供求影响配置产品价值成为当时经济改革的主要问题。紧接着,价格机制逐渐的改变了企业管理模式,内容主要是以收益机制为核心,以市场为主导方向,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国有企业管理改革的新趋势。为了企业建立真正的市场经济模式,我国实行承包制和利改税务的措施,其目的是价格机制和成本收益机制可以对企业的决策产生一定影响,使企业有活力,可以带动地区进而带动整个经济体制的发展。现如今,我国的企业管理创新和转型工作仍然是以企业产权改革为主导,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其核心目标是以产权关系来进行资源配置。

(三)企业管理创新具有自发性的特性

我国的企业管理创新自发性特点比较明显,所谓的自发性是以个体需要为主体导向,行为上不完全迎合国家法律和政策的一种特性。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是我国单独的企业对国家法律和政策的突破,在改革开发道路上表现的比较突出,我国企业管理创新自发性最好的表述就是先改革,再探究改革方向。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经济体制不完善,方向也不明确。而苏联和东欧国家在经济改革当中已经实现社会主义计划管理模式,并且逐步向市场经济模式转变。我国曾经在学术界也讨论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因我国企业总是遵循陈旧的教条,当时没有明确的改革方向,但是在改革发展不断探索的道路上,我国企业管理人员突破了陈旧的管理模式,进行大胆创新,逐步脱离国家直接进行行政控制,以利润和价格作为经营方向的杠杆。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在没有把企业当作独立商品生产者的条件下,需要重视市场的价格、利润、供求规律,而不是直接等待上级指令,每次突破原有体制都会给改革增加一份动力。我国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内在特色就在于改革过程中管理人员首创主观上的能动性,在改革过程中不断的完善和修正,国家在认可的同时也在完善相关的政策。

三、国有企业管理动力机制

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首先应当考虑的因素是利润,因为企业就是将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来运营的经济组织。我国拥有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历史背景,导致国企管理创新具有相对复杂的动力机制。国企开展管理创新的动力与市场环境和体制环境息息相关,不同转型时期的体制环境、市场环境、国家政策影响了企业管理创新的动力机制。

(一)转型早期国企管理创新动力机制

国企管理创新系统在转型早期主要由国企改革因素、体制因素、市场调节因素以及国企自身因素等构成。这些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不但形成了国企管理创新动力机制生成机理的基本因素,而且决定了国企管理创新系统在这一时期的基本属性。这一时期,我国经济转型处于起步阶段,宏观经济体制主要是计划经济体制,这样的经济体制决定了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和管理方式,发挥主导作用的还是国家行政力量。在这种体制和格局下,国企在管理创新上主要是典型的以服从和响应为主,从国企管理创新动力源考虑,虽然是计划经济体制内部改革,毕竟从体制上引入了商品经济,这在客观上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向,明确了计划商品经济体制的目标。先后国企经历了两次带有市场化取向重大意义的改革:承包责任制和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这两个机制形成了国企管理创新机制的雏形,为企业管理创新的启动和发展奠定了体制基础。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国企的基本属性是国家行政的附属物,国企内部的管理创新机制是次要的存在,只能从属和响应,而存在于国企之上的政府才是支配管理创新重要推动的力量。所以,国企管理创新动力机制的主导是政府的强力推动,这是转型早期企业管理创新的显著特征。

(二)转型中期国企管理创新动力机制的发展

由于这一时期宏观经济体制发生质的变化以及国企改革政策的逐渐成熟和深化,国企管理创新系统发生了巨大变化,将市场化管理作为国企管理创新的主要方向。国企管理创新系统在转型中期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创新系统构成要素和创新系统组成结构。这一时期的国企创新系统由创新环境和创新实施主体两个部分组成,其中,创新环境的改变主要是初期的计划经济体制改为市场经济体制,国企政策成熟,市场竞争力的出现等;创新实施主体指的是开展管理创新的国企,从创新动力机制上分析,可以细分为多个要素的组合体,这些要素包括开展创新国企的身份、数量、管理水平、经营状况、未来发展愿景等,与转型早期比较,企业管理创新系统构成的要素明显增加了。不仅如此,创新系统构成的性质和组成也产生了质的变化,先经历了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是我国经济改革的主要目标,随后经过金融、投资、计划、外贸和财税五项改革使得我国完善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彻底的改变了国企的生存环境和地位,国企经营活动转变为以市场交换作为活动方式。经过这次质变的转型,非公有制经济迅猛的发展,打破了国企垄断的格局,出现外资、非公有制和国企三足鼎立的竞争局面,对国企改革的深化起到了促进和推动的作用,为了占据市场影响力在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都有重大突破。这一时期起,以政府推动和市场驱动双层导向为主题,是国企为利益越来越自觉的进行管理创新,这种成熟的创新动力机制使市场化管理彻底的进化,成为了现国企的基本范式。

(三)转型深化期国企管理创新动力机制的突破

加入国际贸易组织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进入了完善和深化阶段。虽然国企创立创新环境要素和组成要素没有太大变化,但还是从内涵上改变了很多,从调查情况来看,新时期的国企管理创新动力机制是外部环境和国企自身相互结合产生的,其发展方向也是互相影响和作用的。首先,国企的创新方式和指导思想明确,并确立了科学发展观,将发展方式的转变和追求可持续发展作为创新主要任务。其次,政府极力推进的国企战略目标很强,管理思想先进,发展理念比较明确,在财力和行政的支撑援助下,为管理机制的创新建立雄厚的力量,促成了国企管理创新由自觉主动创新转变为自主深度创新。最后,国企在创新过程中,不断发现自身的矛盾和问题,追赶国际水平的同时展开攻守兼备的理念,尽早解决漏洞也是为了将来不会出现更严重的失误,为企业管理创新的稳步深入奠定基础,将国企管理创新的愿望演变成管理创新的深化活动。总而言之,国有企业通过管理创新带来的动力机制,不论是在管理运作特征上,还是组织结构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与变化,这些变化为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四、结束语

篇9

【关键词】农业;财政支出;政策优化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其发展关系着国民生活能否可持续健康发展。由于农业的弱质性和正外部性较为明显,政府有必要采取一定的财政支持来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现如今,传统农业正处于向现代化农业转型期,在市场经济中,农业的薄弱性就暴漏了出来。农业支出不完善的实施机制,造成了农业生产结构散乱,农产品销售受到阻碍,农民没有得到有效的教育医疗保障。在城镇化深入发展中,推进现代化,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财政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手段,必须优化农业财政支出结构,最终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一、农业现代化理论

1.农业公共产品论

农业的基础设施和相关的公共服务是主要的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是财政支出应予保障的范畴。

2.农业基础地位论

(1)农业是其他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农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农业为其他部门提供剩余产品和劳动力的数量,在此基础上,也制约着他们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农业得到了发展,国民经济的其他部门才能进一步发展。

(2)农业是国家安全的基础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关系着国家的安全。农产品的供给也对经济发展和政治、社会稳定产生巨大影响。

二、农业财政支出管理构成要素和特点

农业财政支出也称财政支农或财政支农资金支出,是以农村的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政府通过直接或间接手段投放资金。具体操作是由中央财政安排预算,各级地方结合中央的安排和自身实际情况,以农村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建设为发展目标,通过财政支出,在基础设施之外,扩大资金的投入,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

1.农业财政支出管理的构成要素

(1)财政支出的投资主体以及资金管理者,主要指的是各级政府和相关地方部门。

(2)财政支出的受益主体,主要指的是与农业生产活动相关的组织,例如农产品的加工、运输、生产、销售等。

(3)财政支出的方式,主要指的是合作机构、各大银行、农村组织等市场经济的中间主体。

2.农业支出管理的特点

(1)国家财政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无论从收入支出还是管理,都是国家强制力的保证才得以实施。我国农业财政的来源是以国家财政投入为主体,地方农业为辅助,采用多方位的资金流动方式扩大农业财政支出的影响。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的流动是全方位的,农业财政采用直接与间接相结合,其支出有财政补贴,也有通过银行、农村合作医疗等。两者区别在于政府的财政支出是为了国民生活, 具有公共的性质;而地方的支出则是以经济为目的,追求利益最大化。

三、农业财政支出管理现状

在长期的经济发展中,农村的经济建设处于薄弱环节,基础设施不完善,政府对水利工程、气象等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力度还不够大,农民的生产生活极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传统小农经济已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日益突出,没有完整的农产品产业结构。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都有待提高,这就意味着要加大力度对农村经济的投资。

农业财政支出不合理导致双重问题,一方面,不完善的自身行政体系,导致农业经济结构滞后。在市场经济中,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都易造成损害,不能获得更大空间;另一方面,农民越来越不重视农业的发展,自身的薄弱意识使其盲目的追求经济利益,导致忽视了环境和社会效益。由于没有完善的检测机制,生产的农产品不符合质量,在牺牲了农村环境的基础上,也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危害。

此外,农业财政支出对于农业经济中的创业经济扶持力度不够,农民创业普遍反映缺乏资金,对于农业基础研究虽然投入较多,但是对于农业实践技术开发支持和技术推广方面,财政投入还不够多,很多农业从业者苦于没有资金发展实践专业技术。

四、优化农业财政支出管理政策建议

1.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为了保证农业稳定增长,推进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要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坚持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因此要增加农业财政支出资金,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建立农业补贴机制,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资金保障。

各级财政应当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原则,在预算内加大对固定资产投资及信贷投放力度,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资金支持。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优先供应财政支出资金,并且要按时按量,要实现农业财政支出资金在支出总额中比重逐渐提高,充分发挥规模效益,提升农业财政资金支出使用效率。另要构建多元化的农业投资主体,积极推进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2.注重财政支出结构

传统农业在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要提高农业科技产品的综合竞争力,扩大三项科技 费用比重。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对农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整个资金不足的局面上,要从思想上意识到健全农业科技体系,是推动农业进步、增强农业竞争力的客观要求;要利用科学技术大力发展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数量;要增加科技项目投资,提高农业科技投入,改善投资结构,衔接农业技术推广和生产实际,最终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3.调整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中央政府是保障全国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通过直接的政府补贴,投入农业科技,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地方政府是提供地方公共产品,如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农民耕地补贴,社会保障等。要明确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事权与财权,通过稳定的支出结构,减少层级之间的资金损耗,优化资金使用效率,缩小城乡差距。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有效分工,可以互相监督,促进财政管理的公开公正,共同服务于农民的生产生活。

参考文献:

篇10

财政体制作为行政体制的重要构成要素。伴随改革开放的脚步,我国的财政体制对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运行秩序逐步适应。强调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性日益成为改革的重要目标。同时,我国的财政体制也存在很多问题,深化改革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我国财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财政预算

首先,我国预算编制方法上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难以准确反映实际情况,缺少统一政府收支,导致大量财政性资金运行在预算体系之外。其次,财政预算报告编制粗糙、财政预算执行工作透明度不高,导致有关部门和人员在资金分配和使用自由裁量权过大,人大不能完全发挥其监督作用

2. 财政收入

首先,财政缺乏对初次分配的调节手段,如何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其次,政府收入机制不规范,存在税收“缺位”和收费“越位”的现象,严重影响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

3.财政支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依旧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和改善的过程中,受到传统计划经济财政支出结构的基本框架的很大约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存在很多不相适应的地方。一方面,财政资金供给范围不规范,使得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应当由财政供给进行调整时,政府难以进行有效的保障和干预;另一方面,财政支出结构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表现为,经济支出偏高,财政负担过重,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本应由市场本身负担的所有支出归为自身职责,导致在财政支出上为经济建设支出费用一直居高不下,从而造成了财政职能的错位和市场经济建设对财政的过度依赖。其次,行政管理支出逐年上升,增长速度甚至高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导致政府运行成本和行政支出比重过高,对加快我国的经济发展的步伐产生不利的影响。再者,我国的国防费用明显偏低。 中国国防支出的总体水平无论在世界上还是国防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上都很低。导致难以满足我国军队建设的需要,影响我国现代化国防建设的速度。同样,社会保障支出、科教文卫事业和农业支出虽然有一定增长,但仍然不能满足发展需要。

4.财政监督

首先,对财政监督工作认识不足,财政监督工作总是滞后于财政管理工作,导致财政监督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理解。其次,财政监督手段过于单一,我国的财政监督至今尚未建立一套对财政资金分配和经济运行全过程进行监管的科学机制,财政监督的作用远远没有达到期望水平。再者,财政监督执行活动不到位,降低了财政监督的效力。执法不严,惩治力度不够的现象普遍存在。最后,财政监督法律法规不健全。当前我国现存的财经法规制度不够集中,部分财经法规政策的出台与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同时,财政监督存在分工不明、职能交叉现象。内在分工的明确性和协调性差,导致工作效率较低,难以从整体上发挥财政监督应有的作用。

三、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容及意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既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有效引领新常态的突破口。在新常态下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抓住经济体制改革的这个核心问题,切实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优势。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的经济活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维护市场秩序

政府维护市场秩序,主要是着力维系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供求交换关系和生产者特别是同行业领域内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关系这两类关系的平衡。具体来说,就是需要促进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保障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实现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建设现代市场体系,进行权责明确、公平公正、透明高效、法治保障的市场监管。

2.提供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或服务的特点是,每个人独立消费这种产品或服务但不会减少别人对该种产品或服务消费的。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必备条件,承担组织和保障这些公共产品或服务有效供给职能的只能是政府。

3.对收入分配的调节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在合理调节居民收入分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政府通过具体的制度安排和政策工具参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使得??民收入在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以及社会成员之间合理分配,以达到缩小收入差距的目的,从而体现社会公平。在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政府应对初次分配领域和再分配领域同时发挥调控的积极作用。尤其在再分配领域,着眼于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同时加大对低收入人群的转移支付力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缩小保障水平差距,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4.调控宏观经济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需要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的原因有4个方面:一是政府进行干预,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手段调节社会消费和投资,促使总供给和总需求趋于平衡,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二是政府通过宏观调控促使市场主体的个体利益和社会总体利益协调平衡。三是政府通过适当的调控措施对市场失灵状态进行矫正。四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减少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可以使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逐步吻合。

四、如何深化改革

当前,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一是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们需要积极适应发展新常态,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全面深化改革,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和发挥好政府作用作为突破口,在推进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为核心内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实现宏观经济的中高速增长。在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实现宏观经济的发展。我们需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同时也要适度扩大总需求。加速深化国企改革,从而更好地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挥改革在我国财政体制方面的积极作用。

篇11

关键词:行政性垄断;反垄断法;危害;法律对策

一、行政性垄断的判断

(一)行政性垄断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反垄断法》规定了行政性垄断的内容,但没有使用这一术语,而是使用“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来表达,本文认为行政性垄断是行政主体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故行政性垄断的构成要件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行政性垄断的主体是行政机关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二是行政性垄断主体使用行政权力,三是该主体的干预行为导致排除、限制竞争的后果,上述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二)行政性垄断产生原因

1.难拒权、钱诱惑

市场经济中,政府直接插手的现象减弱,可是作为一个市场的监管者,其中隐含的利益或许会使行政机关超越权限从而贪婪无度。行政机关以手中拥有的行政权力干预市场竞争秩序,这种的行为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毒瘤”。一些行政机关手中的权可以通过行政性垄断为企业收获钱财,一些著名大企业老总成为人大代表后“赞助”行政机关领导步步高升。这种权钱交易不但直接扰乱了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削弱经营者的创新激情,而且这种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政治环境,使得老百姓对政府的信赖度降低, 剥夺消费者选择商品或服务的权利。

2.行政机关考核指标局限

为了顺应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与提高各级政府的执政能力,本应该为人民服务而行使国家行政职能的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却被完成政治、经济发展目标所羁绊,一系列业绩、政绩问题使得行政主体打着冠冕堂皇的旗号进行行政性垄断。对于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考核标准疏忽了其行槭欠窆钩善苹肥谐≌常竞争秩序。

3.社会经济不合理中的利益配置不合理

我国不同地区的发展状况迥异,各级行政机关的各种政策不可能面面俱到,在追求政绩的仕途中,行政机关借助行政权力进行利益的配置则会或多或少存在不合理现象,政商界之间利用权钱交易的行政性垄断应运而生。不公平催生贿赂,贿赂导致腐败,腐败恶化市场,这种恶性循环严重影响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康运行。

4.行政性垄断存在自身约束的窘境

《反垄断法》第五十一条关于行政性垄断的法律责任问题规定得含糊不清,“上级机关”能真正将对“下级机关”所犯的错公平处置吗?本法条仅仅规定了一种行政体系内部的处分,它的内容不甚明确, 实际上是一种行政权力来管理另一种行政权力。上下级机关之间则并非竞争关系,上级对下级的而处断依靠上级的自由裁量,很容易引发包庇的情形,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惩罚。

二、行政性垄断的危害

首先,行政性垄断和经济垄断危害性有相同之处,即人为地在一定交易领域中限制甚至消灭了竞争,破坏了自由、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扭曲了资源配置, 抑制了竞争活力,使得消费者利益受损,经营者失去公平竞争机会。其次,行政性垄断在广度和深度看,较之于经济垄断危害更大,因为行政主体利用行政权力的介入使得行政性垄断对市场竞争秩序的破坏是致命的、严重的、广泛的、持久的。再次,行政性垄断具有经济垄断所没有的社会危害性,行政主体的介入使得“”比比皆是,从而滋生社会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破坏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严重损害政府的公信力。

三、行政性垄断的法律对策探究

(一)划清权力边界,加强行政监督

在行政体制改革中,明确行政主体的职责权限,划清“雷区”界限将是杜绝的重要一环。职权划清使得行政主体被关进了“制度的笼子”,同时政务公开制度也是改善行政性垄断的一把利剑,将行政主体的职责权限进行规范的公开,建立畅通的舆论监督渠道。

(二)落实“收支两条线”工程

“收支两条线”实质在于确保行政主体收入和支出的合法性。行政性垄断出现的重要原因是行政主体渴望从市场竞争中利用职权获取非法利益,这种方式可以称为“寻租”。“收支两条线”可以极大减弱行政主体对于行政性垄断的激情, 形成行政主体无法涉足行政性垄断的灰色地带,抑制行政性垄断的发生。

(三)完善公务员考核制度,提高其竞争法制意识

国家在对公务员进行考核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其行为是否破坏市场竞争秩序,在顺应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完善行政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考核制度,这将从人才队伍管理、政治环境塑造的角度遏制行政性垄断行为的产生。当行政性垄断这跟“红线”与个人责任挂钩,而不是行政主体笼统地承担责任,这一做法将更加具有威慑性。

参考文献:

[1] 王先林.竞争法学[M].中国人民出版社,2015.

[2] 吴宏伟,吴长军.行政垄断的规制与思考[J].河北法学,2011(6).

[3] 王晓晔.行政垄断问题的再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生院学报,2009(4).

篇12

摘 要 会计理论是人们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在取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经过思维的运动所产生的关于会计的理性认识。构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会计理论体系是当前会计界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 会计理论 体系构建 重要性 会计环境

一、构建我国会计理论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随着我国基本会计准则的实施,具体会计准则的草拟、征询、听证即将陆续颁布,我国会计理论的改革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人们对会计的认识已经达到一定的深度,对会计及会计理论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有了更为明确、深刻的认识。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上述诸多问题,必须认真地对现代会计理论体系的构成进行系统、完整地研究。因此,构建我国现代会计理论体系已经迫在眉睫。并且,在我国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会计理论体系也是完全可能的。

二、构建会计理论体系的原则

1. 总体性

总体性原则是指按照一定总体的会计理论构建其体系。会计理论体系是指一定会计总体的理论体系。会计总体是一定会计事物构成部分的总和;一定会计事物,是说明在不同条件下的会计事物其会计总体是不相同的;会计事物构成部分的总和,也就是会计事物对象的总和,即会计事物内容的范围,计事物不相同的范围形成的会计总体也是不相同的。在企业,会计工作是由会计预测工作、会计决策工作、财务计划工作、会计控制工作、会计核算工作、会计检查工作、会计考核工作和会计分析工作等构成要素总和而形成的一定会计总体。会计工作中的会计核算工作,又是由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核算工作构成要素总和而形成的一定会计总体。所以,会计总体是被确指的一定的会计总体。不同会计总体对其反映的会计理论也不相同。

2.结构性

结构性原则是指按照一定依据确定一定会计总体的会计理论体系的各个构成部分(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在确定的一定会计总体理论的前提下,确定会计理论体系的结构,划分各个构成部分(要素)。为此:(1)要确定揭示结构的依据。在确定研究会计总体的基础上,按照研究任务的要求,确定揭示研究总体结构的依据。一个研究总体,可以从不同方面根据不同的依据揭示其结构。(2)确定结构的层次。研究总体的层次性决定了结构的层次性。按照研究任务的要求,确定研究总体的结构层次。(3)确定结构的功能。在揭示研究总体结构的基础上,可以确定每一构成部分(要素)的功能,发挥每一部分(要素)的作用,这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同时,要确定各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上的功能,整体功能大于各构成部分功能相加之和,以发挥整体的作用。(4)确定结构转换的条件。研究总体各构成部分(要素)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当其条件发生变化,影响研究总体或影响某种构成部分(要素),而使其结构的构成部分(要素)及其功能发生转换。(5)结构要优化。根据研究任务的要求,研究总体的各构成部分组成是合理的,各构成部分相互联系的形式是科学的,各构成部分相互作用的整体功能是最大的,使研究总体达到最优化。(6)结构可以模型化。对研究总体结构的研究,在结构最优化的基础上,按其规律性的要求,将研究总体结构抽象为标准形态而模型化,以文字描述或数学公式表示研究总体的结构模型。

3.分类性

分类性原则是指按照一定标志划分一定总体的会计理论体系的各个构成部分(要素)。分类是根据总体的共同点和差异点,将总体划分为不同的种类。为此:(1)确定分类标志。根据研究的要求,选择会计理论总体的某项外部标志或内部联系为标志(根据)进行分类。如以会计理论内容的范围或性质、作用等为标志,划分会计理论体系的构成部分(要素)。分类的根据是总体的共同点和差异点,由于总体存在的共同点,才能将相同的或相似的归为一类;由于总体存在的差异点,才能将不相同的或不相似的相区别而分成不同的类别。(2)分类要相称。对研究的总体(分类的母项)进行的分类,划分的类别(分类的子项)之和,必须与被分类的总体(母项)正好相等,既不能大于母项,也不能小于母项。(3)划分的类别应该是相互排斥的。分类总体按照一定标志分类的结果,划分的各种构成部分(要素)相互之间应该是排斥的,即各构成部分(要素)是相对独立的,各构成部分(要素)之间相互矛盾,没有包容,没有交叉。

4.相关性

相关性原则是指确定的会计理论总体及其结构要考虑有关的要求。相关的要求主要有:(1)继承会计理论研究的成果。在我国会计理论研究过程中,一批学者和专家已取得丰富的成果,为发展会计理论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对这些理论成果要继承和发扬,以便充实和丰富现代会计理论。(2)借鉴西方会计理论的成就。主要发达国家的会计,在近代和现代会计理论发展中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为建立现代会计理论体系提供了重要的内容。(3)反映会计研究新成果。我国会计人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研究会计工作经验,吸收(移植)现代科学和技术,在会计理论研究中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充实和丰富了原有的会计理论,也发展和开拓了新的会计理论。

三、结论

我国当前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会计模式也正在进行根本性的变革,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体系,必须理论联系实际,从中国的具体情况出发,充分考虑我国的会计环境。以前对会计理论体系的研究,往往脱离于环境来讨论会计理论,一方面使会计理论过于空泛,缺乏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另一方面也使所设计的会计理论体系残缺不全,缺乏应有的理论完整性和逻辑性。因此,只有把会计环境纳入会计理论体系,并以其作为理论研究的起点,才能建立起科学的、符合我国国情的会计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篇13

【关键词】会计 职业判断 会计职业判断能力

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指的是会计从业人员在面对不确定性经济事项时,能够根据会计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等会计标准,合理地考虑企业的会计环境、经营特点,利用自己掌握的会计专业知识和从业经验,对会计主体发生的日常会计事项的处理和财务报表的编制应采取的原则、方法、程序等进行合理、合法的分析、判断、选择、决策的过程中应具备的素质,贯穿整个会计信息系统,是会计实践工作中重要的能力。本文将就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构成、特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提升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策略。

一、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构成及特点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会计信息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投资效率和市场经济运行秩序,而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能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了解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有哪些构成要素,是探究提升该能力的前提。笔者总结归纳了以下一些构成要素,供参考。

(一)知识素质

会计职业需要从业人员具备相应的知识,以作为工作中推理、分析、判断的理论基础和依据。会计从业人员需具备的知识包括认识世界的知识、一般的会计知识以及与特定判断任务相关的知识。良好的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必须具备广阔的知识面和合理的知识结构,要有广度更要有深度,合理的知识结构是重中之重。市场经济发展迅速,会计从业人员常会面对新的问题和挑战,现有知识结构面临冲击,只有善于学习,抓住时机,学以致用,时刻关注国家政策动向,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战胜困难和挑战。有计划、有重点地优化会计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是每年继续教育的重点。

(二)能力素质

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运用于实践,是会计从业者需具备的能力,主要包括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操作能力等。收集会计信息,获得感性认识;产生广泛联想,增强思维能力;转化知识经验,指导会计工作;专业知识记忆,检索需要材料,这些是认识层面不可缺少的能力。将这些认识能力运用于实践,操作能力需要慢慢积累形成。在莫测的市场经济形势下,要确保财务决策的正确性,会计从业人员还必须提高自己的预测能力,提供有前瞻性有说服力的信息,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提升自己的敏感意识,开拓信息来源渠道,加强信息综合分析能力。这些基本的能力越多越广,越有利于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提升。

(三)道德素质

动机引发活动,活动朝向动机,动机对于个人行为有始发、导向、强化等作用,是行为的主要原因。而动机的产生,源于人的心理需要,或是维持日常生活的需要,或是获得外界尊重的需要,或是取得自身满足的需要,这些动机使得会计从业人员出现两种表现,一种是努力钻研业务,精益求精,使企业获得良好收益,另一种是投机取巧,从中取利,使企业暴露于危险环境。出现哪一种表现,取决于从业人员自身的道德和职业道德。洁身自好、加强自律、增强社会责任感、坚持诚信为本,恪守职业道德要靠监督更要靠自觉。

二、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提升的策略

会计职业判断应遵循独立性、客观性、合法性、谨慎性的原则,不能盲目、伪造、逾越、随意。提升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任重而道远,不可能一蹴而就,对于提升途径,笔者总结出以下策略。

(一)转变传统观念,自觉强化会计职业判断意识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树立会计职业判断意识才能提高判断能力。日常工作中有很多事项在法律、法规、准则中没有具体规定,从业人员必须拥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方能做出正确判断,这就造成了处理方式的差别。会计从业人员不应拘泥于传统观念,事事要去课本中找例子找典型,以为只需要做简单的判断就能做好工作。市场经济环境下,会计从业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很好地发挥,改变过去固化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从观念上明确提升职业判断意识的重要性,自我学习,完善知识体系,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方能适应市场的需要。

(二)转变知识结构,以综合素质带判断能力提升

信息化时代,单一的会计学知识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工作的需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和我国市场经济制度下,会计从业者只能迎难而上,适应国际化的需要。从业者应明白,会计信息的处理已不再局限财务领域单纯的会计业务活动,还要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形势做快速、宏观的分析。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提升,离不开外语、计算机、经济、金融、工商管理、外贸、法律等一系列相关知识的学习。在财务会计知识够“专”的情况下,不断拓宽知识面,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提升综合素质,注重全面发展,方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新挑战。

(三)强化职业训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提升,最后落点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上。会计从业人员要加强对职业技能的训练,在熟悉规范的基础上处理日常经济事务,在这个过程中分析、判断、总结、归纳,形成自己的经验积累,提升职业判断能力。可通过实行岗位轮换制度、开展经验交流活动、加大继续教育力度等方式进行训练。理论一定要联系实际,方能进步。

(四)加强道德建设,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修养

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的使命感、责任感,对于提升其职业判断能力尤为重要。意识指导行动,再优秀的能力,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也是空谈。加强道德建设,是各行业发展都不可忽视的重点,在会计人员自身加强学习的同时,也要建立合理的监督制度,让会计工作规范化。

篇14

关键词:水利经济 水资源 探索与实践

水是生命的起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从都江堰、郑国渠到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古往今来人们在不停地探索和利用水资源的同时,也深刻地认识到,没有一种资源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这种经济形态就是水利经济。

所谓水利经济,是指人类根据水资源条件在不同的区域所建立起来的具有一定特色的经济系统。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理解,试对水利经济的概念进行了初步分析。

一、水利经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水利是一切经济的命脉,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构建和谐社会和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建国以来,我国的水利事业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现已初步形成了防洪、排涝、灌溉、供水、发电等水利工程体系,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保证。但我们还应当看到,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污染严重、水土流失依然是我们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瓶颈,在构建和谐社会和树立科学发展观的进程中,全面发展水利经济是十分重要和紧迫的。

二、水利经济的特点

1、系统性

水利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经济学系统,涉及到经济学中的供给、需求与市场、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同时还包括资源环境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等等。

2、稀缺性

根据相关资料报告,中国的水资源总量为25330亿立方米。其中,北方水资源量为4761亿立方米,占全国的18.8%;南方水资源总量20569亿立方米,占全国的81.2%。世界人均水资源量为6918立方米/人,中国为2220立方米/人,只有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三分之一。水资源的季节性和地域性差别较大,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时空分布不均的矛盾难以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量持续增长,水资源短缺将长期存在。

3、竞争性

水的问题,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水利经济是一种经济形态,作为市场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高效、有序的竞争必不可少。这里其实是水与经济的关系。而经济发展,其承载力要有一个度。这种度的因素,叠加在一起就是一个综合系统。一个流域应该有一个综合承载力。如果你超过了这个承载力,就会自然的产生竞争,我们现在面临的挑战就是,要在开发、保护、竞争之间寻求一个平衡。

4、其它特性

水资源说到底它是政治问题,政府在水利经济系统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作为生态环境资源的公共水资源的特性决定了水利经济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特殊地位。特别是十二五期间国家对水利设施加大了投资力度,对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更加重视,这给现代水利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三、水利经济的组成

1、从水资源的自然资源属性发展的水利经济

水资源的自然资源属性是指其作为生产过程的投入要素所体现的特征。自然水经过加工处理以后能成为生活消费用的饮用水、工业用水等等。这些都是水资源自然资源属性的具体表现,它能够为人类产生经济价值提供效益。从这方面发展的水利经济体系主要包括水利工程、自来水供应、农田灌溉及节水工程等,其中节水技术是现代水利经济未来的重点发展领域。

2、从水资源的资产属性发展的水利经济

水资源的资产属性是指仅仅通过水的所有权的运用便能为所有者带来经济效益所体现的特征。作为自然资源之一的水资源,其第一大经济特性就是稀缺性,其稀缺性同时包含着物质稀缺性和经济稀缺性两个方面,当一社会机构取得一定的水域所有权后,那就视为生产工具,能为所有者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这方面主要包括水电工程、水产养殖、水运、水权价值评估与交易等。

3、从水的环境资源属性发展的水利经济

水资源环境是人类社会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资源在作为资源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要处理分解、净化还原、转化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废弃物和其它有害影响等,这就需要使用者在利用水资源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其进行保值和增值,由此产生出来的经济产业包括污水收集与处理、水环境监测与评估、水生态保护、水体净化与恢复技术等。

4、从水的生态资源属性发展的水利经济

水资源还具备与人类生产生活直接相关或无关的生态功能。这部分功能表现为:水资源不仅是生命的构成要素,更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包括生命系统在内的整个生态系统维持的必备要素。所有的自然生命都包含水,都需要水来维持。从水的生态资源属性发展的水利经济主要包括绿化建设、植被与恢复、湿地保持、地下水保护等。这些是生态和环境的基本要素,也是水利经济的重要生产要素。

四、现阶段如何正确发展水利经济

水利经济主要是围绕水资源的自然资源属性和资产属性而建立的经济模式,现阶段水利经济则是围绕水资源的属性体系建立起来的具有可持续发展特征的经济系统。要把和水相关的因素,整合成一个系统,不是靠一个个分散的部门能够管理好的,而是要更好的发展水务一体化体系建设;强调资源整合和政府及市场调节作用。

1、政府的作用

水资源属国家和集体所有,水务管理部门负责管理。实行水资源的使用权与市场化的原则,政府保留水资源用于生态保护的权利,行使生态保护的一切职能;制订水资源产权相关法律和规划,确定不同水域的功能;制订一般水产品和服务产业的市场动作规则。

2、市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