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小学德育课程建设范文

小学德育课程建设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1 17:27:0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小学德育课程建设,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小学德育课程建设

篇1

关键词:校本德育;人文关怀;德育平台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品德、德育的关注越来越少,更多是追求自身的利益,究其原因,就是人们忽略了对德育课程的建设和开发。这就要求相关的教育者将学生的德育教育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下面就简单介绍小学德育课程建设的一些有效途径。

一、小学德育校本建设的途径分析

1.找准校本德育的内在含义

在过去,虽然老师一直都关注学生的道德教育,但是他们更多将中心放在管理学生的课堂表现上,这就使德育教育的范围非常狭窄和局限,不利于学生品德的全面发展。因此,老师务必要站在更高的高度来寻找校本德育的内在含义。因为传统的德育教育主要以课本知识为主,很少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在遇到一些道德问题时,很难很好地处理,容易误入歧途。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老师要对学生在道德方面遇到的问题进行整合和调查,从而研究和讨论各种道德问题的解决对策,建设具有自己学校特色的校本德育,通过校本德育来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课堂方案,从而保证小学德育课程校本建设的有效性。具体来说,老师之间可以开展一场针对小学德育校本建设的讨论会,将所收集的道德问题进行分类和整理,根据每一类问题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科学探究每一类问题的解决对策和方法,同时结合学校相关的德育体系,设计有效的德育课堂主题内容,使校本德育课程的建设能够和学校的具体情况有机结合起来,体现学校的特色。

2.建设德育课堂,开展校本德育

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如何不仅影响学生自身的未来,而且也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如果学生从小就不遵守道德,长大后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社会的发展。因此,思想道德建设务必要从小学生抓起。老师在发扬传统德育的过程中也要将校本德育有机结合起来。具体来说,老师可以采取多样的课堂教学方式,比如师生之间的高效互动、校园案例的有效引导、学生个性的充分展现、班级活动的大力推进等,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确立,在进行小学德育教学的同时,也发挥了校本课程的效用。举个例子,老师可以在校本德育的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讲述最近发生在校园的道德问题,“六年级某班有个学生因为期末考试没有复习,竟然在期末考试的时候叫别人来代考,后来学生被抓出来了,学校对他做出了退学的处理。大家认为学校这样的惩罚会不会太严厉呢?如果你没有复习,你会选择作弊吗?”这时学生便会七嘴八舌地进行讨论,有的学生说:“我觉得学校的处罚太严厉了,只是犯错一次,难道就不能再给他一次机会吗?”但是有的学生说:“俗话说,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如果没有严厉处罚这个学生,他就不会意识到这样做的严重性。学校的做法非常对。”这时老师也可以参与其中,与学生进行深入探讨,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告诉学生什么才是真正的是非对错。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道德观念便逐渐发生了变化,他们在无形中树立了属于自己的道德观,同时也体现了校本德育建设的学校特色。

3.人文关怀

在校本德育的建设过程中,老师务必要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够得到德育教育,切不可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在体验中进行反思,在反思中获得成长。不仅仅是老师本身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还要将这种人文关怀扩展到学生家长、社会人士等,让他们也参与到学校的校本德育建设中,从而真正在校本建设中体现学校的特色。具体来说,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示一些道德教育的视频,让学生对视频的内容进行评价。举个例子,老师可以让学生看微电影《养育之恩》,学生在认真观看完视频后,可以自由发言,讲讲自己的感受。有的学生说:“之前,我总是故意气妈妈,妈妈说东,我就偏往西,我看到妈妈好几次在厕所里哭,现在想起来,我觉得自己真的做错了,我想对妈妈说声对不起。”其他学生听到这个学生的讲述,也纷纷回忆自己在平时生活中如何对待自己的父母,大家都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愧疚,从而使学生更加孝顺,懂得养育之恩。通过这种创设环境的教学方式,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同时又能够体现本校的特色教育,有利于德育教材内容的设计。

4.构建实践性的德育平台

学生在接受了校本德育的知识后,如果不能将这种学到的思想品德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学生很难真正感悟校本德育的真正意义。所以,老师务必要为学生构建具有实践性的德育平台,让学生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充分体验“如何做人,如何做好人”等德育思想。具体来说,老师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去外面体验德育教育,从实践中进行感悟和学习。举个例子,老师可以组织小学生参加一些社区的志愿者活动,让小学生打扫清洁社区、陪伴孤独老人等,让学生可以在实践中体会到付出的乐趣和意义,同时学生也能够在无形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根据这种教学情况,老师可以将实践教育纳入校本德育课程的建设中,使校本德育课程更加全面和有效。不过,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也要密切关注每个学生的思想变化,对于一些思想有偏差的学生,要及时对其进行教育和引导,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建立正确的思想道德体系。

二、小学德育课程校本建设的原则

校本建设的原则很多,每个学校都有制订属于自己校本建设的原则。但是“以人为本”和开放性是所有校本建设原则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则,因此,下面对这两个原则进行论述。

1.“以人为本”

在对小学德育课程进行校本建设时,老师务必要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包括学生所处年龄阶段的特点、学习习惯、学习水平等各方面,使得校本建设能够更符合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另外,老师也要想方设法来激发学生内在的自我约束力,帮助学生摆脱错误的思想观念,对自己的行为有良好的约束和控制。

2.开放性

小学德育课程的校本建设要立足于学校的实际发展,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例如多媒体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等,使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接受校本德育,保证校本德育的有效实施。在对学生进行传统道德教育的同时,也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深入到社会,感受和体会社会的种种道德问题,保证小学德育课程校本建设的开放性。

总之,对小学德育课程的校本建设途径有很多,但什么途径才是最合适的呢?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从实际的教学实践出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并且在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合理使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在遵守校本建设原则的基础上发挥校本德育的有效作用,从而保证小学德育校本建设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张美华,徐春河,葛平兰.浅析小学德育课程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0(5).

[2]关尚敏.小事件中的大德育观:德育人本课程的实践与探索[J].吉林教育,2010(12).

篇2

1938年,杨若愚先生为救亡图存而创办的树人学校,78年来一直围绕“树人”行走在既秉承传统,又突破创新的课程建设路上。

聚焦核心素养,

确立课程建设理念和育人目标

建设促进全体学生长远优质成长的课程,是学校的核心发展力所在,是学校所有工作的最终内核。

立足于学本课程开发,树人团队提出了课程建设“三问”:“现阶段的课程在哪里” “我理想的课程在哪里”“怎么靠近理想的课程”。在调研需求、架构统筹、价值论证的基础上,学校确立了“宽广可选,个性丰富”的课程建设理念,着眼于为孩子积蓄一生行走的力量的价值取向,确定了校本化的学生核心素养:强健的体魄、远大的抱负、宽厚的基础、坚韧的意志力。

学校制定出“树人学子‘5+5’气质”的育人目标。

五个基础:体魄强健;举止优雅(学会微笑,感谢与赞美、自信大方、正义向上);兴趣广泛;思维灵活;习惯良好;

五项才能:能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能有一副流畅表达的口才;能写具体生动有感情的文章;能掌握一门乐器演奏好才艺;能会一项关键时刻的求生技能。

为达到“让每一个孩子的先天禀赋都得到充分发展”之目的,树人小学确立了这样的思路:给一些课程资源,让学生自主选择;给一段课程经历,让学生培养才干;给一些学习指导,让学生独立成长;给一个自由的环境,让学生思想无疆界。

学校将原有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分类整合,形成学科基础、个性拓展、综合探究三大门类和“求真、求善、求美、求壮”四大领域的多维课程结构。

整合融通校内外课程资源,

构建“树人”课程体系

在培育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学校课程建设必须突破学科知识本位,强调跨学科的整合育人功能,并加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树人小学坚持为学生核心素养和个性素养奠基的理念,整合融通校内外资源,构建了自己的课程体系。

构建课程序列

学校课程开发团队感觉到责任在肩,必须为学生长远优质的发展着想,一边做门类和领域的整合,一边打通领域课程联系,加强学科联系、连接和整合,努力构建系统性的课程环境。

围绕人文修养开发了精品德育课程,《爱国主义教育十二专题》《树人小学学生发展指南》《树人学子十大礼仪》《树人小学学生教养16条》《树人学子6年间要完成的50件事》,形成了完整的人文修养系列。

语文教学板块中以“1+2+1”为模式(一个单元主题、两篇精品文章、一本课外阅读书目),既遵循国家课程标准对145万字阅读量的要求,又承认差异,允许超额完成任务,将这一标准大大扩展,达到了800万字。分层阅读计划保证了有困难的学生达标,又使有能力的孩子吃饱。

在科学与思维领域里,“做数学”课程在基础数学教学中丰富了内容结构,“必体验的数学文化、必亲历的数学游戏、必参与的数学活动、必表演的数学魔术、必养成的数学思维”融汇到数学常态教学中。

目前,学校音、体、美、科学等学科共有40多个校级社团和120多个班级社团,保证孩子每一个方向的生长都会得到激发。

实现课程可选

传授知识不是小学课程的首要任务,更重要的是建立有宽度、可选择的课程,唤起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与关注。如果说学科主干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基础素养,那么,选修课程则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个性素养。两类课程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2015年3月4日,学校第一阶段的102门“达”课实现网上选课,引发了一阵风暴。在线选课系统第一次向三至六年级开放,有些课程在开放系统后十秒就抢完了,火爆程度让网络两小时内几近崩溃。《茶艺表演》《尤克里里》《美丽从头开始》《生存技能大挑战》《拍拍乐》等课程吸引着全校近2000名学生,由按部就班的课堂,变为“我最爱”“我喜欢”的走班上课。由校训“诚勤立达”而得名的“达”课,走班上课,形式灵活;全方位互动,个性十足;综合探究,趣味浓厚;学科内容整合、课内外时空统合,教学效益更趋最大化。

引入精品课

2014年4月,来自台湾的老师采用独特、新颖的“剧幕式”教学方法,把严肃的科学课上得生动而活泼。三四年级的孩子们在科学活动课上既动脑又动手,达到了“科学很好玩儿,好好玩儿科学”的目的。

补齐悬缺课

中科院博士团队开设的生命课程,是树人课程的妙手偶得。2015年二年级五班一次 “爸爸妈妈进课程活动”,德国弗莱堡生命科学海归、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博士崔艳艳,走进树人课堂。

经协商,崔博士的天才儿童科学培养项目,迅即与树人课程对接起来,树人小学成为“第三军医大学生命科学教育实验基地”。课程将在北京实验形成的内容,针对重庆地域条件进行二度开发,嵌入到树人1~4年级的周课表中,为学生带来充满创造力的每周一课。学校一直在为全校孩子苦心寻觅,而一直悬缺着的课程空白,得到了填补。

在课程实施中反思改进,

朝向“优质多样,自主选择”扎实前行

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同时需要不断从实施与反思中改进和完善。树人的课程建设行动簿上,记写着一个个年度课程实施已成和将成的足印:

2014~2015学年度:开展调研与认证,形成树人课程整合和开发规划;实施周一下午全员、全面分级段的走班自选课程,继续做好周四下午的按年级的走班小课题探究课程,实现树人孩子一人一张课表计划。还有部分孩子成了半天在校、半天在发展兴趣特长的“半日族”。

2015~2016学年度:实现网络平台选课,注册家长义工,尝试进行学段管理,利用学校、家长和社会资源,进一步深化课程建设。

2016~2017学年度:将建立树人学术管理委员会与专家指导委员会,按照“优质多样,自主选择”的原则提炼树人课程精品,完成学科校本教材编写和树人学科资源库建设。

篇3

【关键词】课程建设;价值澄明;实践建构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2-0156-03

【作者简介】刘玮,江苏省无锡市立人小学(江苏无锡,214161)校长,高级教师,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教育博士。

在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相关文件的指导下,江苏省无锡市立人小学在深入分析学校历史、现状及学校周边环境的基础上,确立了学校特色建设项目,并形成《吴地文化――浸润于校园的课程建设》的行动方案。2013年10月,参加江苏省教育厅校园特色文化建设论证答辩,成功立项为省小学特色文化项目。三年来,我们以特色文化项目为依托,以课程文化的开发与建设为载体,进一步推进学校内涵发展和文化提升。此中,我们经历了课程文化建设“为何”的概念界定与价值澄明,更多的是相关课程文化建设“何为”的具体化实践探索。

一、“为何”:小学特色文化建设的价值澄明

价值观是人基于个体的思维感官之上而做出的对事物的认知与理解、判断或抉择,即它表现为作为个体的人对事物辨别的一种思维取向。稳定而正确的价值观对个体的动机有着鲜明而持久的导向作用,并反映出人们在事物发展中的行为与态度。由此可以看出,价值的澄明对某一事物发展的重要性,学校的课程建设亦然。其实,在国家和地方的教育政策中,我们不难发现关于课程意义和价值定位的描述。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等文件中,一个清晰而统一的价值定位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位”、“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这其实是在告诉我们,所有的课程开发与建设其终极的意义与价值是指向于人的发展、人的成全,课程只是人发展的凭借与载体。

无锡市立人小学所属的行政区域无锡市胡埭镇是一个具有深厚吴地历史文化底蕴的千年古镇,有筑于春秋战国时期吴国的阖闾城遗址、有无锡历史上第一个状元蒋重珍故居、九朝尚书秦金墓、千年古刹华藏寺等历史遗存,南临三万顷碧波太湖,东依绵延起伏龙山山脉。它还是一个现代文明汇聚的产业区域,镇域内有中船重工604研究所、花卉产业园、二千余家现代化工厂。面对学校周遭的文化环境,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我们确立了《吴地文化――浸润于校园的课程建设》特色文化建设项目,力图在传统吴地文化中汲取营养,在吴地现代文明中发掘力量,从而为每一个立人儿童终身发展创造适切的课程体系。

1.为儿童的发展。

无论我们如何去理解课程和建构课程,作为教育的课程终究要回归于人。小学阶段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应回归于儿童的发展,我们将其理解为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也将其视作教育对人德性、知识与素养的成全。

2.为儿童生动而自由的发展。

我们试着去寻找并建立这样的课程,孩子们不再背着应试与分数这一因袭的重担,他们拥有宽阔自由的成长空间,并在其中快乐地度日,合理地做人。

3.为儿童可持续的发展。

我们希望孩子们经过这个课程学习后,他们在考试分数之外,拥有更多沉淀下来的东西,如更加强烈的社会责任与国家认同,更加宽厚的人文底蕴与审美情趣;更加理性的科学精神与创新意识;他们学会了如何学习,身心更加健康;他们因此而拥有更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信心等核心素养。

二、“何为”:小学特色文化建设的实践建构

斯基尔贝克(M.Skilbeck)认为:“建构课程最适合的领域,就是在教育者和学习者进行教学的地方。”所有的课程设计要想真正地体现其效果,必定要有教师的参与和学生经验的重组与再制。作为课程的小学特色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关联着国家课程的校本化落实、地方课程的安排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如何将《吴地文化――浸润于校园的课程建设》这一特色项目以课程的方式嵌入整合在三级课程体系之中,是课程理想化状态转化为现实状态必须面临的问题。为此,我们一方面进行整体性的课程规划,以儿童发展为本位,充分考虑儿童认知的心理特征,开展一系列的参与性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整合国家课程,借以渗透吴地文化的相关内容;一方面又以系统建构的方式对校本课程建设内容及方式进行探索规划,从学校的活动项目向课程架构转型,从碎片化的课程向主题化课程集群转型,从而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实现小学特色文化建设以课程的方式进行整体建构。

(一)环境课程――力图培养儿童的国家认同和社会责任

回到教育的原点,我们发现所有生命的成长与发展,都离不开时间、空间与文化的元素。校园有了文化,学校就有了气质,教育也就拥有了灵魂。立人小学建校于2013年,建校之初,我们潜心研究吴地人文历史,深入思考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内容。在多方论证、广泛听取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学校将吴地文化作为校园环境文化建设的主线。在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中,我们突出以吴地文化为脉线的人文元素,着力做好校园文化载体“三廊四园”的建设,“三廊”即吴地书法长廊、吴地绘画长廊、吴地音乐长廊,“四园”即仁园、义园、诚园、朴园。漫步现在的校园,记述吴地第一个状元重珍亭(蒋重珍,号一梅,胡埭人,无锡历史上的第一个状元)、一梅书院(蒋重珍,号一梅)、阿炳雕塑、状元古井、阿尖乞乳等人文景观,在显性地呈现国家认同与地方人文的同时,也充分发挥校园环境课程润物无声的隐性教育功能。

(二)活动课程――力图培养儿童乡土情怀和健康身心

1.说吴语。“醉里吴音相媚好”,一曲清平乐不仅让大家对吴地闲适恬淡的乡村生活充满向往,同时也对甜糯委婉的吴语心驰神往。为了让82%新市民子女尽快融入吴地的生活,真正成为新市民,我们设置每周四为“吴语日”。这一天,当地的孩子讲吴语,教吴语,流动儿童们则学吴语,并回家教爸爸妈妈学说无锡话。此外,我们还定期发放吴语听说宣传单,编写了《吴地方言80句》、《吴地游戏》、《吴地童谣绘本(低年级)》等多本校本教材,以此为流动儿童学习吴语创设更多的机会,在活动中加快不同地域文化的融合。

2.唱吴歌。2013年10月,我校成立了吴歌学生社团,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吴歌传承人张浩生爷爷担任社团指导老师,每周开设一节吴歌教学课;此外,我们还依托社区资源,组织学生利用节假日到张舍苑社区的吴歌传承室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感受吴歌的婉转清丽的同时,学唱吴歌。2014年11月,我校学生社团的吴歌演唱在长三角吴文化区非遗成果展演大会上获得一等奖。

3.听吴乐。江南丝竹,悠扬轻巧,明朗欢快,乐曲透析出江南人民朴实健朗的性格,也表达着江南人民对青山秀水的江南风光的无限喜爱。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我们选取吴鼓、古筝作为民乐类特色项目,目前全校共有128名同学参与学习,每到社团活动时间,孩子们或铿锵击鼓,或转轴拨弦,沉浸其中,感受着吴地艺术的熏陶。

4.诵吴诗。在立人儿童的校外阅读书目中,我们搜集从古到今吴地名人撰写的优秀诗歌,以及中外名家创作的关于描绘赞颂吴地风光、人文的名篇佳作,从中选取适合孩子阅读的篇目汇编成册,晨诵时分让孩子们吟诵抄录,使其浸润书香,从而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及人文素养。

5.摹吴画。从古至今,吴地画家大师如云,无锡历史上先后孕育了顾恺之、倪云林、王绂、徐悲鸿、吴冠中等彪炳千秋的画坛宗师,其绘画作品各具特色,百花齐放。为此,我们一方面引领孩子搜集吴地历史上名画家勤学苦练的故事,来培养孩子们努力向上的意志品质;一方面引领孩子欣赏模仿大师们精美的作品,运用木刻版画的方式,描绘吴地自然风光,陶冶情操,培养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6.过吴地节日。在民风民俗的传承中,地方节日的开发、传承最为突出。这是因为我国的传统节日特别多,春节、元宵、清明、端午、重阳等等,吴地人民以地方独特的庆祝方式和过节风俗,赋予它们特殊的纪念意义。在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中,我们将此作为一项独特的文化资源,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大传统节日为主,引导孩子们去感受节日的乐趣和意义,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民族认同的乡土情怀。

7.尝吴地饮食。结合学生乐于探索、喜欢操作的特点,我们成立了学生美食社团。每到周五下午,美食社团的孩子们在食堂师傅带领下一起做清明团子、夏至馄饨、中秋麦饼等,在参与地方饮食文化的研究与制作过程中,儿童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精神不断增强。

8.玩吴地游戏。吴地游戏趣味横生,简单淳朴,往往都配有琅琅上口的吴地童谣。我们引导孩子们通过访谈、查阅资料等方式,收集吴地的老游戏。一学年来,我们开发了“金锁银锁”“抬轿子”“拉大锯”“孵小狗”“砍白菜”“抬花轿”“切西瓜”“舞龙灯”“丢骨牌”“斗鸡”“翻花”等三十余种吴地游戏,并汇编成《吴地游戏》校本教材。在大课间活动或体育课时,孩子们创新玩法,奔跑嬉闹,此种形式的阳光体育活动课程,既寓教于乐,又健身益智。

(三)研究性课程――力图培养儿童的探究意识和科学精神

对于五六年级段学生,我们试图在吴地文化的课程建设中,让儿童了解一些简单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成果,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拥有一定的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进而能运用较为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等,并在其中养成进取钻研的探索精神。

为此,我们一方面引导学生自主选取吴地历史、社会及生活中的专题进行研究,如吴地名人、吴地名桥等,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激励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以此深入了解吴地本土过去与现在的文化脉络,并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与实践能力。一方面又以学校“少年科学院”中“一院三所”(航车模研究所、蓝藻分解处理研究所、“举趾园”种植研究所)建设为抓手,深入开展科技教育。一年多来,我们五六年级的孩子一边按照课程建设方案有序地探访了三国城、水浒城、太湖鼋头渚、长广溪、阿炳故居、东林书院等吴地名胜,一边参观了中船重工604研究所、蓝藻分化处理研究基地、太湖花卉培植基地等场所,在人文社会与自然科学的探究中,探究意识和科学精神不断得到培育。

(四)课程基地――力图多渠道培育民胞物与的人文素养

2013年11月份,我们充分挖掘学校吴地文化教育资源,建立了校内的吴文化校本课程基地。孩子们在此集中学习,了解吴地的历史、吴地名人、吴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受锡剧、昆曲、吴歌的婉转清丽,体验泥塑、版画的精致匠心。有时是老师的铺陈式讲解,有时是孩子们自主的探讨交流,孩子们在校内课程基地的空间里加深了对吴地文化的深刻认知和系统理解。2014年3月,我们又在距学校一公里的阖闾古城遗址博物馆建立了吴文化校外课程基地。在校外课程基地的活动中,我们校馆联动,一方面组织孩子们到阖闾城博物馆参观学习,了解更为宽泛的吴文化知识;一方面着力于与博物馆合作开发吴文化校(馆)本教材,培养一支红领巾小导游队伍,引领孩子们在吴地文化浸染中获得更多的真切体验,感受吴地文化民胞物与的博大精深。

篇4

【关键词】 大学体育;课程建设;改革

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剂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对于促进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管理方式改革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作为大学体育教育,长期以来一直沿袭着一套从竞技体育衍化而来的重竞技,轻健身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从而影响了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因此,我校大学体育课程建设积极响应国务院教育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总结反思我校在体育课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材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确定了课程建设改革研究方向,提出符合我校实际的大学体育教学模式,现就研究过程和成果情况小结并提出对该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建议。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研究与实践

精品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必须做到科学化、规范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我校大学体育课程建设从1998年开始,结合教学改革,从教学内容上,删除了以往竞技划太强的内容,如田径、体操等课程。从形式上改变了一个单元两个教材,五次课一个单元的传统式教学方法,采用一年级普通体育课。开设有趣味性、娱乐性、健康性,终身性的项目,如健美操,大众艺术体操,初级拳,初级剑,二十四式太极拳,篮球、排球、足球。二年级开设体育选项课,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项目进行学习,从而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掌握一些体育技能,而且还可以发挥教师的业务专长,从而调整了课堂的学习气氛。

2003~2004学年,结合我校“3+3+2”培养模式(三学期基础课,三学期专业课,两学期实践课)将体育教学分三个学期进行,新生入学后在第一、二、三学期开设体育选项课;第四―八学期实行选修课,逐步形成了我校非体育专业“3+5”教学模式。

课程设置:

1.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满3学期的公共体育必修课程;

2.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分别在前3学期选修3项体育项目进行学习;

3.学生在8学期开设体育选修课。

课程内容:

1.体育必修课:篮球、排球、足球、健美操、武术、跆拳道等11项;

2.体育选修课:体育概论、形体训练、体育舞蹈、乒乓球等17项。

二、教材内容的更新

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要以一套比较完备的、立体化的系列教材。因此新的教学内容需要有新的教材的支持,在这样的形势下,2002年5月对现行体育教学现状与现用体育教材的分析,经过在本省有关院校调研编写了《新编大学体育教程》教材,填补了我系在教材建设方面的空白。

2003年,我校《大学体育》的教学模式又有了新的改革,即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爱好、进行选课,这样《新编大学体育教程》又跟不上教学的需要,在2004年我系又一次组织全体教师结合开课模式,根据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充分了解和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以现用教材作为参考内容,以新的培养目标和要求为基准,组织骨干教师力量,做广泛的走访、调查,并通过各种渠道售及相关资料,通过分析研讨,拟定教材初稿,在通过进一步的研讨及走访相关专家学者,制定出符合健康教育思想、适宜我院实际的新教材《体育与健康》系列丛书。

《体育与健康》单行本,共7册。其中包含了1个总册(包含学校体育,体育健康运动处方,体育娱乐与拓展训练,游泳运动等内容),6个分册(篮球、排球、健身与健美、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武术、散打、跆拳道等内容),从多方面体现了体育的教育,健身功能,并体现出多面性,知识性,趣味性的特点,符合健康教育的标准要求。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选课,去订购教材、这样即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又节省下经费的支出。

三、师资队伍建设

1.出去培养,请进来指导,提高教师学历层次

2001年重点课程评建中深感我们课程组学历层次较低,硕士研究生比例为零,对课程建设有一定影响,为此体育部领导经过认真研究,从2001年对课程组成员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送出深造,充实他们的理论和业务水平。截止2003年7月,有14名教师完成了研究生课程及学位进修班的学习,均已结业。到目前为止课程组教师的学历深造达到90%以上,另外我们还自己培养在读博士一名,硕士一名,引进硕士三名。

2.以老带新,培养年轻教师

近年来我系年轻教师的比例大大增加,为使年轻教师很快适应现代体育教学的需要,将他们所学的知识很有效的传授给学生,使他们很快脱颖而出,独当一面,是摆在我学科面前的一大问题。特别是对刚进校的年轻教师,我们采用以老帮新,进行传、教、带,根据教师的业务专长,选派副高职以上的教师作为他们的指导教师,制定培养计划签订培养目标。

3.加强思想教育,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不仅要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更重要的是加强教师的思想教育,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我系部经常组织教师学习政治理论、总书记的三个代表及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从而不断的提高了教师的思想觉悟,使每位教师做到敬业爱岗,热爱自己的工作,把学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真正做到为人师表,做一名名副其实的辛勤园丁。

四、科学研究

1. 我部结合2001年6月省教育厅体卫处在杨凌召开全省教学改革研讨会的精神。召开了体育部科研论文报告会,会前体育部全体教师作了成分的准备,研讨会上踊跃发言,积极讨论,仅目前教学改革方向及我系部目前教学存在的问题,发表了各自的建议和意见,这些建议和意见为我部今后教学工作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而制定每学年召开一次,体育教学科学研讨会。

2.结合学校津贴分配制度制度,我系对教师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制定了相应的配套奖励制度,鼓励教师多发表高水平论文,为我校体育教学改革献计献策。

3.科研立项工作有了很大的提高。2001年前,因为任课教师对科研立项理解得不深,目的不明确,从而忽视了科研立项工作的开展。结合目前教学改革发展的趋势,近年来,我部对此项工作改变了以往的看法,明确了目的,认识到了重要性,从而加大了该项工作的投入。

五、《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

为了有效的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使学生体质健康评价在学校体育工作中起到正确的积极导向作用,真正改变原来《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中用身体运动素质的测试指标来反映学生的健康水平。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行的是目标管理,即不管学校怎样开展体育运动,只要能达标就合格。对学校而言,新标准提供了一个评价体系,据此学校可以根据本地区气候条件、场地条件、学生兴趣、爱好等来安排适合自己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避免学校将测试项目作为体育课的主要内容来实施,有利于促进学校体育教学的全面改革。

从2001年实行教学改革以来,我们通过各种尝试也走了一些弯路,经过课程组全体成员不懈的努力,我校大学体育课在教学内容改革与研究,教材内容的更新,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及体质健康测试等诸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形成了新的“3+5”教学新模式。经过实践证明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更新之后,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教学方法更加丰富多样化,这一切得到专家组的肯定。于2003年被评为校级一类课及校级精品课。

参考文献

[1]顾明远.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1

篇5

关键词:小学;德育课程;样本建设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060-01

在2014年春节联欢晚会中,有一个叫做《扶不扶》的小品节目,讲述的就是我们生活中可能会经常遇到的事情,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太太在你面前摔倒了,那么你要不要去扶起来呢?按照我们做人的良心来说,肯定是扶起来。但是人们都被社会上一些不良的风气影响了,扶着怕被扶着粘上自己不放,真正被摔倒了又没人敢去扶,进而导致恶性循环。这种现象说到底,还是人们的品德观念的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和教育部门的重视。因此,小学德育教育又被重新提到了小学教育的日程上来,并且放到了与知识学习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本文就以小学德育教育校本建设的目的和实施,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一、小学德育教育现状分析

德育教育始终存在于我国教育体制中,但因为社会环境和价值观念的不断变化,德育教育也一度成为了形式化,和流程化,甚至是很大程度上的缺失。就目前我国德育教育的现状来看,存在着很多的争议和问题。

1、德育课程不被重视

在我国应试教育制度下,学校和家长只是过多的关注了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情况,忽略了对孩子思想品德的教育。近而也造成了近年来多发的,学生学习压力大,承受能力不够跳楼,自我伤害的案件发生。以及同学之间,家庭成员之间因为一些本可以忽略的矛盾,引发了一起起不可挽回的血案,这就都德育教育的缺失引发的案例。

在学校教育中,相比较其他学科来说,德育教育特别是作为副课的思品课来说,更是不被重视,因为考试中德育教育不作为必考科目,也不会计入考试成绩,因此无论是从学校的课程设置,教师组织教学和家长的来说,各方面都忽略了对学生的德育培养。

2、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单一

在调查中笔者也发现,虽然在新课程的标准下,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上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教学内容基本上是纸上谈兵,没有真正的实施起来。而一些需要接触社会,认识社会的内容,一般都会是课堂上一笔带过,学生缺乏体验,和进一步的认知。

3、德育课程流于形式

实现德育教育的成果的途径就是班会、少先队活动,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思想品德。但现在很多学校的德育课程都是流于形式。课堂教育匆匆带过,而班队活动基本上也流于形式。如在每年的“学雷锋日”,基本上就是搞搞宣传活动,或者到某个敬老院慰问等等,看起来十分热闹,但很多学生并没有真正的理解为什么要学雷锋,为什么要这样去做,这也是德育教育的失败之处。

二、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生的正处于知识积累和思想成长的阶段,现在我们给他们撒下什么样的种子,将来就会收获什么样的成果。小学生的特点就是比较单纯,极易学习和模仿,在他们的成长阶段如果没有正面积极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影响和教育,极容易形成歪曲的人生观念。面对现在越来越多的子不满伤害至亲,路上遇见有人有难不敢伸手相帮,甚至不惜伤害他人生命来达到满足私欲的案例发生,可见,德育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小学德育课程校本建设的重点

1、开放式德育教育,融入学生生活

在新课程标准中把德育教育放在了与知识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因此,在德育实施的过程中,将要从其他基础学科出发,一方面进行文化知识教育,一方面进行德育培养。这也是小学德育课程样本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以往的德育中,基本上都是纸上谈兵,一带而过,多是流于形式。开放式德育教育,就是致力于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是非观,人生观,更懂得尊重和关心别人,愿意与人合作,改新道德观念。在教育方法上,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的特点,鼓励他们吸纳和接收更为先进的思想,并且愿意将这些德育思想,融入到日常的生活和行为准则中去,真实的实现德育教育的目的。

2、制定实际的目标和实施计划

不同年龄层次的小学生的思想观念也不同,在制定德育教育目标和计划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首先要让学生感觉到思品课以及语文、数学都其他可以渗透德育教育的课程,要与自己的生活相关,与自己的思想贴近,才能够更容易的接受和认可。切记,不要生搬硬套的灌输和外来不合适的教材运用。

3、实施和评价的善始善终

德育课程校本建设的过程,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和注重培养的过程。不能为了追求效果,做表面文章。而是要真正的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学校校本建设的各个方面。一是学科教育的日常渗透。二是问卷调查、访谈、日常观察等方式实施。坚持以学生的品德教育成果,和学生的行为反馈为德育教学的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 彭智平.新课程背景下的德育实效性探究[J]今日中国论坛2012.26(07)

[2] 王秀凤.小学德育工作的形式化现状及改进对策.[J]学周刊. 2013,52(32)

篇6

一、基于学生学的校本课程体系的形成

学校秉承“以德为帅,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构建“摆渡文化,渡人成功”的校园文化。“摆渡文化”就是帮助每一个学生摆渡到成功口岸,帮助每一位教师摆渡到幸福口岸。

通过总结归纳近年来校本课程的建设情况,基本形成了以德育为核心,以知识、技能与个性发展为基础的校本课程体系。德育课程体系包括学科育人、年级德育课程、心理辅导课程等,通过这些课程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完善的公民素质和健全的人格。知识、技能课程体系包括国家课程校本化、拓展课程和活动课程,在统一规划下,教师通过选择、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进行加工、创造,使之符合我校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个性发展课程体系包括艺体课程和科技课程,是依托地区历史文化和可利用的社区资源,是针对学生个性特点开发的特色课程。

二、基于学生学的校本课程的建设路径

根据校本课程体系的要求,通过对教师的培训、问卷调研、申报课程、课程审议、课程实施等过程基本形成了一系列校本课程。

1.以学生需求为前提

通过对学生、家长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充分了解学生和家长的需求,通过分析整理形成校本课程框架。一部分校本课程有一定的时效性,因此校本课程的内容和实施方式也要随着不同的需求进行改变,实施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如:2012年11月到2012年12月对133位九年级学生进行了学习压力问卷调查,发现有49.62%的学生是没有学习动力的,他们完全是在社会、学校、家长的监督下学习,所以往往是抱着一种“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在学习,更有3个学生明确坦言讨厌学习。针对这种情况,在“年级德育课程”中,该阶段重点不仅要进行“心理调适教育”,更要加强“目标教育”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

2.以内修外联为保障

校本课程建设的主力是广大的教师,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才能更好地完成校本课程的建设。“内修外联”进行是对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来加强教师对校本课程建设的认识,鼓励教师参与到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对部分主导校本课程建设的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和聘请专家进行带教,聘请杨四耕教授等专家来校进行讲座指导。同时,与几所相关学校和单位建立“牵手合作”关系,提升校本课程建设的水平。

3.以项目实施为载体

知识、技能课程体系中的国家课程校本化,我们采取了“项目研究”的方式来推进。2012年,学校在“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为根本,以研究学生、研究教学五环节为切入点”思想的指导下开展了项目研究,共立项了《英语助学提纲》《初中化学实验导读与练习》等十四项项目。这些项目的立项完成了部分必修课程校本化这项任务,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如《初中化学实验导读与练习》项目的研究补充了国家教材中一些实验知识,导读与练习形成后,在一些实验中就采用了学习、探究、讲解的模式来进行教学,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4.以课题研究为引领

2012年,学校龙头课题《基于学生学的课程构建及教学策略的研究》成功立项为嘉定区重点课题。该课题的研究有效促进了校本课程的建设,通过研究过程将现有的课程进行整合,从而提升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达到培养学生品德、技能、知识三方面素养的目的。

5.以文化建设为平台

学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构建“摆渡文化,渡人成功”的校园文化。通过现代民主管理打造学校制度文化;通过“乐舟课程”“心”行动在黄中、爱心工程打造学校精神文化;通过习刻文化、知心工程、启航工程打造学校形象文化;通过建设书香校园和花园校园打造学校物质文化;通过幸福365工程、汽车之科技梦打造学校行为文化,使“摆渡文化”成为全面育人的辐射波,成为提升办学品质的能量库,成为一部无声的教科书。校园文化建设促进了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实施,为校本课程发展提供了展示的平台。

三、校本课程建设的成果

自2011年起,我校开始了校本课程体系的系统建设,在拓展以往校本课程的基础上,经过两年的建设基本形成了以年级德育课程、学科育人课程和心理辅导课程为支持的德育课程体系;创建了《民族文化赏析》《茶文化》等十九门拓展课程;建立了小木屋合唱团、网球队、车模队,并开发了相应的课程,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发展的平台。

篇7

关键词:新形势下;小学;德育课程;校本建设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在教育事业中不断推进德育课程国家建设、德育课程地区建设、德育课程校本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注重小学德育课程教育和教学,注重培养广大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通过小学德育课程的校本建设,可以更好地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使广大小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为他们日后为人处世、全面学习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树立正确的德育教学理念和方法

在新形势下,为了更好地开展小学德育课程的校本建设,教师在德育课程教育教学中就必须坚持德育思想理念,在德育课程设计中坚持德育思想的课程设计理念和教学理念,坚持和贯彻德育思想的教育思想,努力突出小学生特色教育以及技术能力的培养(比如体育技能、音乐视奏技能和绘画技能等);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德育教学理念,注重对学生思想品质、综合素质以及实践能力的提高;在具体德育课程设计中要注重设计的问题具有挑战性、可操作性;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但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分组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努力做到小组成员分工明确,最大程度地实现优化组合,优势互补,可以采取“异组同质,同组异质”原则,以此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例如,德育教师在具体的德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小学生知、情、意、行的教育与培养:使小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关于社会道德关系、社会道德规范和社会道德理论的基本观点;感受由于事物真善美和假恶丑等所引起的爱憎的真切情绪体验;学会排除各种内部或外界的干扰,通过自己自觉顽强的努力实现某种思想品德行为和道德目标;学会在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思想品德认识、思想品德意志和思想品德情感支配下的正确行动。同时注重对小学生统一性发展的教育。注重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以及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促进小学生学习德育课程书本知识和课外行动的学习兴趣,以更好地培养自己的道德奉献精神,并以此来更好地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加大小学德育教学队伍建设

为了更好地开展小学德育课程的校本建设,教师就必须在坚持国家课程标准、地区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更好地贯彻和坚持校本课程标准,尤其是校本德育课程标准。各个小学也必须努力加大教学队伍对德育课程教学转化与结合的熟悉程度,加大小学德育教学队伍建设。小学可以根据本校经济状况对小学德育教师进行培训,促使他们通过培训班进行思想政治知识、思想品德知识再学习,以更好地丰富他们的专业知识,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在学校也可以通过考试制提高小学德育教师对人教版德育课程的熟悉程度和专业程度,同时加大对他们教师职业道德的考核,以促使小学德育教师道德示范专业和榜样作用。例如,德育教师在具体的德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促进小学生教育、自我教育和思想内部矛盾运动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小学生自己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并且对于涉及到社会道德规范、传统舆论教师必须尊重小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同时注重小学生的个性发展。如果发现小学生的价值观与社会道德规范或舆论相反,要予以及时正确地引导和纠正,而不是指责小学生,这样会激发他们的逆反心理,使德育教育适得其反。

三、注重小学德育教学中新型师生关系的建设

在新形势下要更好地开展小学德育课程的校本建设,教师就必须做到在德育课堂上改进德育课程教学方法,做到尊重差异、引导小学生在展示中积极进行交流和分享。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社会道德规范、事迹、案例的讲解和分析帮助小学生创造良好的思想品德学习氛围,重视教学情境创设,提高小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理论知识;以新型的民主、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帮助小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知识,鼓励小学生努力掌握重点德育理论知识,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学会做人、学会做事,让优秀的学生带领部分后进同学更好地学习思想品德理论知识,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学习。

四、结语

在新形势下不断开展小学德育课程的校本建设,有利于促进我国小学教育,更有利于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以及整体的教学质量;更有利于响应我国素质教育策略,提高小学生整体综合素质。

作者:吴东利 单位:兰州市永登县城关镇五渠小学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体育院校;学科规划;学科建设;互联工程

中图分类号:G8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10一1397~03

学科规划与学科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龙头,是学校发展的主旋律,学科建设的状况从根本上反映和体现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学术地位和核心竞争力。

体育院校是研究体育学问和培养高级体育人才的场所。高等体育院校的专业设置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科规划与建设,而体育科学的学科体系分类又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科的属性与内容。日本川村英男著《体育原理》把体育科学分为三个层次:即分科体育学、基础学科和相关学科;胡晓风1980年《关于体育科学体系的若干问题》把体育科学分为:体育学学科、基础学科和运动学学科;熊斗寅1983年《论体育学的科学体系》将体育科学分为:体育自然科学类,体育社会科学类,体育管理科学类;卢元镇1995年《体育科学》将体育科学分为:社会科学群、管理学科群、自然科学群、数学学科群、信息学科群;国家教育部《授予博、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将体育学科分为: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和运动人体科学。基于上述分类可以看出:体育学科具有应用实践性、交叉综合性、整合协同性的特征,因此,基于系统科学的学科互联工程是制定和优化体育学科的规划与建设的可能途径。

本研究从体育学科的特点出发,运用系统原理,确立指向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学科规划与建设原则,寻找体育学科规划与建设新的增长点,进而提出体育学科建设的学科内系统互联、学科系统互联和学科外系统互联的完整工程。

1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10余篇,通过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以取得相关的数据。采用访谈法,走访了教育部、体育总局相关部门,国内具有博士学位点的部分体育院校相关领导、调查有关的数据。

2 学科规划与学科建设的原则

学科规划是学科发展的战略、策略和谋略。学科建设则是实施这一规划的过程,两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没有学科规划,学科建设将失去方向;没有学科建设,规划将成为一纸空文。制定学科规划和实施学科建设,有其内在的原则。

原则是客观规律的反映,是人们长期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基于文献综述、专家论证和实践摸索,得出能反映学科规划与建设规律的若干原则,为体育学科规划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2.1 指向性原则 体育学科规划与建设必须与学校的发展战略目标相一致,并为实现这一目标服务。这种指向性集中体现在学科的结构定位、水平定位和地位定位方面,这就要求我们在体育学科规划与建设中必须树立起“基地意识”、“一流意识”和“特色意识”,这样才能体现优化结构、突出重点、汇聚团队、构筑基地的建设思想。

2.2 科学性原则 体育学科规划与建设必须科学、合理。要做到科学规划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问题。其一,按照“三个面向”的要求,努力把握时代的发展,社会进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体育所提出的需求;其二,从本校的实际出发,全面分析现有学科结构、特色和水平,优势、弱势和劣势。其三,按照教育规律特别是学科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客观要求办事。通过学科交叉融合,相互依托,优势互补,支撑发展,形素质与科学精神相结合的实施素质教育的校园氛围,形成良好的学科建设软硬件工作环境。

2.3 可操作性原则 体育学科规划与建设必须可操作,即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切实可行。根据体育院校的实际情况,确定明确具体的学科建设目标,如目前体育院校处于什么位置,以什么层次为主,主要在哪些领域为社会服务,从中找出自己的特色,围绕特色学科,加大投入,加强建设。这样才能具有可操作性,从而实现学科建设的目标。

3 体育学科规划与建设互联工程的构建

目前,体育院校学科建设的现状是注重体育学科内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即称为“三大建设”,忽视体育学科内的学科基地建设、研究所建设、实验室建设;注重体育学科内的资源整合来申报研究课题,从而形成就“体育论体育”的现状,忽视借用体育学科以外的资源,通过学科研究基地的平台建设,促进体育学科的建设。因此,为了更大限度地利用系统内外的资源,体育学科规划与建设必须构建互联工程。

互联工程是一个纵横交叉的系统工程,具有层次性、板块型和网络化特征,它包括了学科内系统互联、学科系统互联和学科外系统互联工程三个层次(图1)。

3.1 体育学科系统内互联 体育学科系统内互联包括学位点、学科方向、研究所、学科基地、社会服务、实验资料等相互依托、相互支撑的网络系统。

学科方向是形成学科特色的前提,学科方向的凝炼要以研究所和学科基地为支撑。学科基地必须建立在坚实的学科基础上,并与学科建设方向紧密结合。依靠实验资料、依靠基地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通过互联为提高学科建设水平提供软硬件支撑。

宁波大学体育学院《关于实施新世纪学科建设工程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三步走的发展规划,第一步重点是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建立与完善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的科研机构、学科基地、实验资料中心等互动平台,建立学科建设的保障体系(经费投入机制、分配使用制度、考核制度等),理顺学科建设管理体制,找准学科建设的定位,形成特色,并在每个学科方向上建立一个研究所,学科方向带头人和研究所所长实行责任教授制,动态地整合体育学院的资源,使各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通过整合,体育学院已获得了体育教育训练学优势特色后备学科和体育人文社会学重点学科的政策支持,取得了阶段性的建设成果。第二步、第三步主要通过申报省、部级的研究基地和申报高级别的科研课题,进一步利用和争取体育学院以外的各种资源,形成多学科合作共建体育学科的良性运作机制。

3.2 体育学科与其它学科互联 体育学科是一门交错性、渗透性较强的综合学科,它的发展需要运用其它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需要借助于其它学科的资源,根据学科发展的目标,优化结构,突出重点,形成特色。因此,通过课题和研究基地的建设作为载体,整合其它学科的力量,形成多学科的合作攻关的研究氛围,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

笔者就省、部级及以上课题立项和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人

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建设的情况做了一项调查,在2001-2003年期间,获得省、部级及以上课题立项:浙江大学11项,华南师大10项,苏州大学8项,南京师范大学6项。这些院校同时又获得国家体育总局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的建设项目。通过研究基地的建设与高级别课题的立项,汇集其它学科的人才资源,进行合作攻关,出精品成果。这些都说明了体育学科与其它学科互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验证了这样一个事实:重视课题的申报、立项和研究基地的建设的体育院校,都无不例外在学科建设方面走在全国的前例。

3.3 体育学科与学科外系统的互联 体育的社会化是体育学科发展的趋势,体育学科与学科外系统的互联是体育学科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它包括与社区互联、与高水平竞技互联和与政府体育行政部门互联等网络系统。

3.3.1 体育学科与社区互联 通过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的建设,为社区培养社会体育指导人才;通过体质、体能实验中心建设,为社区居民科学锻炼提供服务,并为本学科的研究提供素材。

3.3.2 体育学科与高水平竞技互联 通过与高水平运动队联姻,建立省队校办的训练基地、企队校训的培训基地,以培训、训练基地建设促进体育学科建设,如宁波大学体育学院与省队联办浙江省女子足球训练基地、竞技健美操训练基地等,这给体育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外源性的支持。

3.3.3 体育学科与政府体育行政部门互联 通过社科研究基地建设,其研究成果为政府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同时通过基地建设,提高体育科研的质量和档次,有利于出精品成果;通过学科共建或联合审报科研项目,以汇聚相关部门的人才资源,促进交叉,服务地方,为政府行政的内容更贴近社会需要、贴近时代、贴近科学服务。使学科发展与政府“作为”融为一体,以取得“双赢”的效果。

上述三个层次的互联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联合体。并通过一定的载体来整合各层次的资源,如:系统内互联以课程群建设、学科建设为载体;与其它学科互联以较高等级课题作为载体进行学科渗透与互补;与学科外系统互联以学科基地建设为载体,通过服务政府有关部门的咨询需要和社会需求,使学科建设在政、需、研一体化中得到强化。

4 结 论

1)体育学科规划与建设是一个系统互联工程。大中小系统应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为依托。然而,其规划与建设必须与学校的发展战略目标相一致,并根据本学科的实际,吸纳系统内外的“能量”,优化结构,突出重点,形成特色。

2)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加强学科建设的关键。目前与其它学科相比较,体育学科梯队的学历、职称结构偏弱。因此,通过引进与培养、重在培养的途径,建立合理的学科梯队结构;同时通过机制创新、制度创新、努力创造和优化有利于优秀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政策环境和学术环境。此外,给学科梯队教师交任务、压担子,使学术队伍快速成长。

3)增加投入,改善条件,优化环境是加强学科建设的保证。体育学科建设的硬件投入往往是较大的,可以通过各种联办承办体育的形式带动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通过研究基地的建设改善科研条件;通过申博、申硕,增加经费的投入。

4)提高学术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是学科建设的核心。上述三方面的努力,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提高学科的学术水平、学术实力和一流人才的培养能力。因此,体育学科规划与建设必须紧紧围绕这个核心来进行。

5)精品工程是加强学科建设的基础。因此,在学科规划与建设中同时要规划与建设精品教材、精品课程、重点研究所、重点实验室、重点专业。使体育院校学科建设互联工程与精品建设工程有机结合,统筹规划。全面推进体育院校学科建设工程持续、健康、协调的发展。

投稿日期:2005-01-20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编号:FLB030640)。

篇9

关键词:工科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数学建模;精品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4-0223-02

一、课程概况

数学建模课程是数学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也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一门重要选修课。作为大学数学课程的后继课程,本课程是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工程和科技中的实际问题,其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数学的观点、数学的语言描述实际问题,利用各种计算手段解决问题,开阔学生数学应用视野,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在以石油和石化为特色,工科专业为主的西安石油大学,本课程建设依托石油石化企业实际工程背景,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积极开展数学建模竞赛活动,并以竞赛带动教学和培训,学生受益面逐年扩大。经过多年努力,本课程已建设成为有影响力的校级精品课程,本项目获学校2012年教学成果一等奖。

二、教学团队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首要任务与核心内容,在课程建设期间,通过稳定充实、培养提高,努力造就一支教学思想先进,学术水平高,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具有改革、创新和奉献精神的高素质教学团队。

本课程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教学、科研梯队,有7名教师长期坚持从事本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其中教授两人,其他五位主讲教师科研成果突出并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认真敬业,深受学生欢迎,指导学生参加数学建模学习与竞赛,曾多次获国家、省级奖。教学团队坚持每周开展课程讨论,定期举办学术报告,每年参加国家、省数学建模教学研讨会,支持和鼓励青年教师到重点院校进修,加强学术交流。近年来,共计发表学术论文45篇,出版教材5部,承担科研项目13项,获校教学成果奖2项,3人获教学课堂优秀奖。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

我校数学建模课程经过多年课程建设,克服了传统大学数学教学中重理论推导、轻应用、强化习题训练、应试教学方法等缺点,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不断改革创新,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主要表现在:(1)模块式、案例式教学。本课程涉及到诸多数学领域,使得课程教学的组织及实施都具有相当的难度,学生接受起来较困难。因此,我们采用模块式教学,将课程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按数学方法分为九个模块,使模块之间相对独立,根据学生基础和专业选择讲授,使学生易于接受。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案例式教学,直接由实际案例出发,在解决这个具体问题中再引出、介绍相应的数学方法和理论。这一教学方法有的放矢,针对性强,通过具体、个别的问题引入整体、一般性规律,比较符合人们的认识过程,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易于被学生接受,同时由于每一案例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并无逻辑与次序上的关联,便于灵活选取,有利于安排教学。(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式教学。本课程教学目的就是教授学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及相关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学中一直坚持“实践—理论—实践”这一过程,从实践中寻找问题,以理论方法解决问题,再回到实践中检验问题结论。我们经常与石工专业教师联系,让他们提供相关油藏描述、钻井振动、油气渗流等方面的实际问题,数模教师和学生一起研讨,将提供的问题转化为数学建模问题,然后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完成问题解决的全过程,最后将解决结果反馈给专业教师,等待评价,并进行反复修改,直至满意为止。(3)建模实践与计算机应用软件相结合式教学。本课程会涉及到众多的模型求解、计算问题,这不是传统的计算工具能够实现的,必需借助计算机及其相关数学软件。实际上,数学建模就是计算机科学应用到各学科、各种实际问题的最直接的课程,学生在这里可以将数学、各专业课程、计算机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开展了计算机应用及相关数学软件使用的教学,学习了MATLAB、LINDO等计算软件,学生对模型的求解、计算能力大大提高,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可依赖的结果。(4)作业与科技论文写作相结合式教学。数学建模课程作业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大作业,结果不是简单的数值结果,要求学生按科技论文格式反映问题解决的全过程,为建模竞赛论文写作和毕业论文写作打下基础。

四、建模竞赛与精品课程建设结合

我们以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作为平台,以数学建模活动作为推动力,以培养学生创新为目标,精品课程建设期间开展了大量工作:(1)积极开设数学建模全校公选课,增加开课频率,将每年开设增加为每学期开设,学生选修热情高,每班由50多人扩大到100多人,学生受益面不断扩大,近年来,累计选修学生2000多人,为竞赛学生选拔打下良好基础。(2)在全校范围内成立大学生数学建模协会,定期举办讲座活动,开展学生讨论,举办校内竞赛,发行数模协报,进行校际交流,成为学校有影响的社团。(3)建立数学建模实验室,提供数学实验和软件培训学习的良好场所,让学生通过结合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来学习数学或应用数学,实验室向竞赛学生全面开放。(4)开辟了“数学建模课程网站”,将课程内容、培训内容、竞赛指导等搬到网上,使广大学生共享教学资源,及时与教师交流和沟通,定期公布一些有实际背景的数学建模问题,提供给学生进行研究。(5)坚持暑假集中培训,利用暑假有利时间,对参赛学生集中培训三周,内容包括论文选读,模拟竞赛,上机训练等。(6)积极组织参加每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参赛组队规模逐年扩大,形成了“授课—培训—校竞赛—选拔—全国竞赛”的参赛模式。作为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陕西省赛区的最早参赛院校,成功地参与、组织了历届竞赛、评阅、学术交流等活动,教学和竞赛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全省同类院校中位于前列。近五年来,有1人获得全国优秀指导教师,4人获省优秀指导教师,组委会两次获得省优秀组织工作奖,学生获全国一等奖2项,全国二等奖4项。

五、教学效果

本课程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表现在:(1)学生普遍喜欢这门课。选修人数逐年增加,学生评教结果均为满意。(2)培养了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参加课程的同学都能完成从实际问题到建立模型、求解,尤其是进行数值处理用计算机得到实验结果的全过程,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选择性。(3)通过教学、培训、参赛,为信息与计算科学及数学与应用数学两专业学生提供了初步的科研训练机会,为毕业设计(论文)提供了大批素材,两个专业毕业生累计有45名学生选题为数学建模方向。(4)培养了一批表现出色的学生,大大超出教师预期的水平。有些数学实验报告观点独特,有一定的创见;有些课程大作业表现出学生使用计算机编程和作图解决问题的特别能力;有些课程论文反映学生能查阅资料进行自学,对问题的发展作更深入的讨论。这些都体现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应用能力。(5)将数学建模的思想融入大学数学基础课教学中。如导数用于解决物理上的运动问题、经济上的边际问题;积分估算矿物储量,交通流量量等;微分方程推导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冷却定律、放射性物质衰变规律、溶液稀释规律等。学生不但可以学会如何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反过来还能加深对抽象数学概念以及数学思想的理解。开设线性代数实验,有效使用数学软件,实现复杂计算与图形演示,促进了数学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总之,通过几年的教学建设与实践,数学建模的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激发了工科学生数学应用兴趣,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为工科院校数学类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进行了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姜启源.数学模型(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蒲俊,张朝伦,李顺初.探索数学建模教学改革?摇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J].中国大学教学,2011,(12).

[3]李富民.线性代数实验[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

篇10

关键词:化学校本课程;4R课程理论;选择性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12-0072-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12.033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既是省教育厅所确定的6所“知识拓展型选修课”试点学校之一,又是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实验基地学校,为了巩固新课改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该校在深化高中课程改革方面有更新、更有力度的行动。在“面向全体学生,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理念的指引下,该校的化学校本课程分类别、分层次地设计出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潜能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在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通过“校内多样化”进一步提升学校特色。

一、多尔的4R课程理论

多尔认为后现代课程是生成的,而不是事先预设的,是不确定的,但却是有界的,寻求在过程中反思来组织自己的课程[1],为了构成这个过程多尔提出了四个基本原理,即4R——丰富性(Richness)、回归性(Recursion)、关联性(Relation)和严密性(Rigor)。

(一)丰富性(Richness):“指课程的深度、意义的层次、多种可能性或多重解释”。每门学科在联系自身学科特点以及词汇方面都能以自己的方式解释其“丰富性”[2],对话是来诠释课程丰富性的重要方式,它萌生于教师、课程与学生之间,处于不同的层次之上,使得课程在深度和广度上足够丰富。同时课程的不确定性、模糊性,使得教学过程变得更为丰富,让学生有更多的想象空间,引发他们的好奇心,给予学生更多的创新动力。

(二)回归性(Recursion):“指一个人通过与环境、与他人、与文化的反思性相互作用形成自我感的方式”。将学生自觉的、创造性的反思视为环形运动,并将次级经验回归到学生自身,其目的是发展能力——组织、组合、探究、启发性地运用某种事物的能力。课程不再按照章节划分,而是一个没有固定起点和终点的过程,也是一个反思的机会,所以学完课程内容,完成作业和练习,并通过考试并不代表课程的结束,而是通过反思将这些知识回归生活和本质的开始。

(三)关联性(Relation):对后现代转变性课程具有双重的重要意义——教育关联和文化关联。教育关联是课程中的联系可为课程提供内容丰富的模体或网络,强调在构建课程模体与结构时要考虑一系列的关系,文化关联是文化中的联系能够形成一个更大的模体,目的在于为课程提供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3]。在此课程下的学习便不是孤立、机械地追求真理,而是不断探寻事物的联系,运用联系的观点来观察世界。

(四)严密性(Rigor):是不确定性和诠释性的组合[4]。其包含两层意义:(1)有目的地寻找不同的方案、关系和联系;(2)有意识地努力寻找固有假设,在这些假设中展开磋商和对话。所以多尔的严密性的观点是开放性的,在对事物的探寻的时候,最科学的结论不是封闭的,而是多种可能性的展示,探索各种可能性和如何在多种可能性中进行最有效的选择,便导致了学习者的对话、质疑和批判。

二、化学校本课程的性质

化学校本课程属于校本课程中的学科校本课程,是运用校本课程的理念和方式对学生化学学科知识学习的延伸和巩固,并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5],它把化学学科知识理解为课程资源,依据学校条件、学生需要和化学学科资源,由化学教师自愿开发,并满足学生对化学学习个性化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课程改革过程。

化学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辅补充。以《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为依据编写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化学》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必修课程是高中化学的学科基础,内容广泛,但知识浅显,突出基础性,选修课程以学生多样化需求为主,与必修模块进行了合理的衔接,将化学与生产、生活和社会实际相联系,注重学生的经验。可见国家课程在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追求个性化发展,由过去单纯地传授理论知识向知识社会化、能力化方面转变,而化学校本课程刚好符合这个趋势。在大规模、长周期的国家课程开发跟不上社会和科技变化的节奏的情况下,将化学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相整合,充分发挥校本课程的辅补充的作用,为学生提供更具个性化的课程。

三、4R课程理论下的化学校本课程

化学是最重要的自然学科之一,它的发展史是一个科学思维碰撞和科学精神传承的过程,而现代化学与数学、物理、生物、材料等众多学科交叉、渗透和融合,化学新成果不断涌现,已经成为高新科技发展的强大支柱,并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形成密切的关系,那么可以根据4R课程理论的四个标准将这些课程资源整合开发为化学校本课程,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

1.化学校本课程的丰富性

化学校本课程的丰富性主要表现为课程的广度和深度,以国家课程为基础,进一步将化学与历史、社会、科技相融合,在历史中温故化学,在生活中探索化学,在科技前沿感受化学。因此课程内容既有化学发展史,也要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化学现象与知识,还要兼顾化学发展的前沿。化学发展史类的校本课程主要包括化学史上的人物、学说和实验,如:(1)中国的四大发明;(2)舍勒与氧气;(3)拉瓦锡与燃素说;(4)道尔顿与近代原子学说;(5)阿伏伽德罗与分子假说;(6)门捷列夫与元素周期表;(7)阿伦尼乌斯与电离学说;(8)凯库勒与苯分子结构;(9)居里夫人与人工放射性;(10)侯德榜与联合制碱法等,便于学生科学思维的形成和科学精神的陶冶。与生活相关的化学校本课程包括:(1)化学与能源;(2)化学与环境;(3)化学与材料;(4)化学与日用品;(5)化学与健康;(6)化学与武器等,这些主题从宏观层面上解读可以涉及到经济、军事及现代人的生活,从微观层面上解读可以影响到我们的衣、食、住、行。在化学前沿类课程中介绍物质的合成、性质、结构和现代化学仪器及原理等大学预科知识,既可以从拓展化学知识深度的角度满足部分想致力于化学相关研究学生的需求,又可以从了解现代化学研究现状的角度开阔学生在本学科的视野。学生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寻找出与自身的兴趣相吻合的课程进行选修,并主动查阅与选修课程相关的化学资料,留意生活中的化学,那么此时的化学校本课程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下自主生成,因而具有不确定性,与生活联系则具有生动经验,所以教学过程也会变得更为丰富多彩。

2.化学校本课程的回归性

化学校本课程的回归性主要表现为将化学知识回归生活和本质,那么课程是在解决真实世界问题时引入和展开化学知识和技术,重视决策和问题背景下的化学知识,鼓励学生直接参与其中,学生学到的是整个思维过程和化学技术,而不仅仅是在化学课堂中用于解决学术问题的知识和技能,化学知识不会因为僵化而不能迁移到新的或相似的真实情境中,此时的化学知识及其概念不再是以堆积的形式呈现,而是科学辩论、讨论和与个人判断冲突的结果,在辩论中通过反思发展一种批判能力,将化学回归生活和本质。同时化学是在原子、分子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与变化规律的学科,那么要从变化的角度看自然,从微观的角度理解变化,并用化学符号描述变化,所以在掌握基本物质性质的基础上对化学的本质进行反思性回归,那么既要了解现代化学理论的源头,又要深化化学理论的学习,从理论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将化学知识回归本质,加深对化学的理解,这些主要是依靠化学史和大学预科类课程来实现。

3.化学校本课程的关联性

化学校本课程的关联性主要表现为文化关联和教育关联,即在化学文化观下实施一种全面的化学教育,化学的文化特征是科学和人文的统一[6],所以在国家课程注重化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化学的人文因素,关注化学校本课程的人文性、生活化和学科交叉性。化学的各亚学科之间并不是存在绝对的界限,而是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同时化学的发展也与物理、生物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出现了学科间的融合,在生活中的很多技术都是各个学科知识的联合应用。那么化学校本课程也应该追求知识的联系,既要将高中化学知识和大学化学知识进行衔接,也要涉及到与化学交叉的相关学科,以关联为载体呈现知识网络。同时将化学与能源、环境、材料等联系起来,树立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化学史和化学前沿的学习,形成对化学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化学价值观,通过化学学科中富有人文气息的一面来增强课程的文化底蕴,但是也要注意到本系列的化学选修课程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关系,弱化各门选修课程之间在知识储备上的联系。

4.化学选修课程的严密性

本次选修课程并不是说追求学术逻辑、科学观察和数学的精确性,而是在课程中有意识地设置一些隐藏的或是有待萌发的化学联结、关系,且有多种可能与排列组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视角发掘这些联结、关系并进行多元的解读,换一种眼光审视以前认为理所当然只能用一种方法解决的问题。如我们可以让学生设想一下他们是一个污水处理厂的技术人员,让他们设计一个污水处理方案。由于常见的污水处理方法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类,且每类中所包含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那么不同的学生依据自己的理解寻找这些知识的联结形成方案,有的方案成本低廉,有的方案效果好,有的方案新颖,老师和学生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对这些方案进行辨证的分析,选找出最佳方案。

总之,学生是在创设的情境中与化学知识的相遇,通过环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对话动态生成化学课程,依托关联性将化学与文化、生活、技术衔接,在辩论中通过反思发展一种批判能力,将化学回归生活和本质。

三、化学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浙江师范大学附中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调结构、减总量、优方法、改评价、创条件”的方针指导下,依据4R课程理论开设出了三个层次的化学校本课程,即第一层次为化学史和趣味实验,注重化学科学思维的形成、科学精神的陶冶、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和趣味性,以达到吸引学生,引起兴趣和关注;第二层次为生活中的化学,结合国家课程资源,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第三层次为化学前沿,与大学化学课程衔接,为以后选择化学相关专业的学生打下基础,注重提升学生的化学专业素养。

四、对开发化学校本课程的思考

1.要处理好化学校本课程和国家课程的关系。“化学校本课程”在我国使用的时间还不长,教师对其的认识产生偏差在所难免。从功能上说,化学校本课程可以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也可以取代国家课程,但是在国家规定了化学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及考试要求的情况下,化学校本课程不可能取代国家课程,它只能是国家课程的补充,因此在开发化学课程时需要考虑国家课程,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2.开发化学校本课程对化学教师能力的要求较高。

绝大多数的化学教师长期从事的是化学课程的实施,而化学校本课程需要教师既是课程的实施者,又是课程的开发者,对化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这也成为制约化学校本课程科学、规范和完善地发展的瓶颈。

总之,化学校本课程是动态生成的,与人类生活世界沟通,与学生经验世界、成长沟通,与发现、发展知识的人和历史沟通[7],化学教师在反思性教学中不断完善课程与自身,学生通过课程的选择性学习实现个性化发展,真正达到化学校本课程的本真目标。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49

[2] 许志红.后现代课程观下心理健康课程的建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5):137-138

[3] 殷娟娟,杜侦.后现代课程观4R理论视域下的创新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2):126-127

[4] 许志红.后现代课程观下心理健康课程的建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5):137-138

[5] 方学理.高中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

篇11

论文摘要:为深化高等体育院校的教育改革,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及较高素质的普通中小学体育师资,建设面向21世纪的学校体育学学科课程体系成为当今我国高等体育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学校体育学的学科建设,必须基于我国学校体育学学科建设的现状,依据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遵循教育心理学发展规律,从中小学学校体育的实践出发,不断完善学科课程自身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学校体育学是研究与揭示学校体育工作基本规律,阐明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的一门学科,是培养各级体育教师组织与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所必须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这一学科课程的建设与实施的质量将直接关系到高等体育院校培养目标的实现。本文试就学校体育学学科课程的起点,对学校体育学学科建设,从教育学角度,作尝试性探讨。

1 对学校体育学课程体系的几点认识

我国学校体育学学科课程体系,自1983年以来,经历创建、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已经有好几个版本。经过十几年的学科课程建设,其在教材体系、知识结构、理论深度及引进相关世界新信息等方面,都有新的发展。但是现有教材还存在许多问题,表现在:第一,在学科课程的体系和内容上,它还是一本包罗万象的大的“学校体育教育学”,既有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又有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的内容、学校体育科研、学校体育管理内容等;其中“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一章的内容,既包含关于学校课余训练的一般概述,又包含课余训练的原则与方法、计划等内容,似乎它将要包含所有关于“一般运动训练学”的基本内容;而有的章节内容之间,缺乏有机或必然的联系,表现为只顾示全而缺乏一定的针对性。第二,学科课程的理论与实际联系的不够紧密,大多课程内容不同程度地存在理论与各级各类学校体育实践相脱节的问题。由于过多偏重于对学校体育理论的思辨研究,学校体育学这一学科,就忽视了结合各级各类学校体育的实践经验和实验成果,从而使课程内容显得抽象理论过多,且晦涩难懂。第三,学科课程体系中重复内容较多,每个问题似乎都可自成一体,全面论述,结果概念或论断重复出现,使学科体系稍显烦琐。同时,课程内容中某些章节内容还同人体生理学、体育心理学等学科内容相重叠,反映出相应学科之间仍缺乏必要分工的问题。学生对相关知识反复学习,虽有利于巩固学习结果,但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学校体育学学科课程建设起点审视

现今的学校体育学课程缺乏实感,过分抽象,不以学习者熟知的学校体育现象的分析为起点,而是?一开始就用定义、规则、普遍的原则,分类以及类似的东西,这是最常见的错误”。“把内行专家的终点当作初学者的起点,这是荒唐可笑的,极不合理的”。笔者认为,现今学校体育学学科课程的起点:第一、理解困难,机械记忆。“有意义学习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学生要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把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关联起来的意向;第二,学习材料对学生具有潜在意义,即学习材料可以和学生认知结构中的适当观念联系”。现今学校体育学学科体系不适合高等体育院校专业学生的已有经验准备。因为,初学这门课程的学生,虽有近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学校体育学习经历,但他们一直作为学生角色出现,因此所感知的现象及问题,受其自身体育兴趣和视野的制约;观察思考问题的角度受其所处的位置制约。对于涉及学校体育方方面面工作,尤其是体育教师的学习、生活、工作情况及遭遇到的各种问题,较少关心,较少了解,或仅知其一,不知其二,更少分析。即使对于自己的体育学习实践和生活,也很少以旁观者的身份,从教育学的角度,全面深人地进行观察与分析。在这种对学校体育的方方面面尚缺乏全面深人地感知、了解的经验准备状态下,直接引人概括化的概念、原理、理论等为起点的学校体育学课程内容的教学。而“没有首先让学生熟知定义和概括所需要的种种个别事实,学生便很难接受,觉得相关理论空洞抽象,不易理解。即使机械记忆下来,也很快遗忘。因此。学校体育学的学科体系建设应注重从感性到理性,从已知到未知,不断展开以描述学校体育实践中的各种现象开始,从而“尽可能以学生直接的亲身体验作为统觉的基础,进而分析、探讨并解决相关问题。第二,学习动机缺乏,学习态度消极。由于学校体育学课程体系多以概括化的定义、规则、理论作为学科课程起点,学生往往无法感知所学知识对解决学校体育实践中的问题有什么价值、觉得所学“无用”。从而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即使在教材的绪论中再三强调这门学科的重要性,也无济于事。但是,如果课程从学生了解的学校体育的各种现象人手,进而引导他们发现其中一连串问题,激起学生探究其中道理的迫切愿望,则易于使学生投人到课堂学习中来。这时候,学生感到学知识是为了用知识来分析、解决学校体育实践中的问题。而不是“为学知识而学知识,为读书而读书”,因而。易于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第三,不利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现今学校体育学课程以概括化定义为起点,学生只需进行接受学习,没有发现学习的机会,而若以他们所了解的学校体育现象作为学科课程体系的起点,引导学生发现学校体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再提供给学生一个在教师指导下思考、讨论、发现学习的机会,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学生容易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关于学校体育学学科课程体系建设的几点思考

3.1学校体育学学科课程体系设计的起点——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结构

在奥苏伯尔的《教育心理学》中,他把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放到了极重要的地位l4J。同时,他进一步指出“学习材料要对学生具有潜在意义又必须具备两个前提:一是学习材料具有逻辑的有意义性(1ogicalrrleani础1.ness),即学习材料可以在人类学习能量范围内与相应的有关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二是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具有同新材料建立上述联系的适当观念”。根据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结构,让他们首先了解相关学校体育实践活动,从而为他们学习相关理论提供经验背景。“……学习有自身的独立过程。教本无独立过程,它是学习的外部条件,为学服务,离开了学,就没有教E6J。学科设计注重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其实质作用在于能够促使学生对学习做好心理方面的准备,自觉地进人学习情境。另外,它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提高教材的可懂度。“设计组织者改进教材的组织与呈现方式,它已被大量的研究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工具”。

篇12

一、以实践为取向的客观必然性

1.小学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迫切要求强化教育实践,并围绕教育实践构建教育专业课程体系

小学教师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职业,不同于大学教师及一般科研工作者,实践性课程是小学教师教育的重要环节,是直接指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基础。有学者提出,小学教师技能的复杂性和专业指向性正是存在于学科专业技能与教育专业技能的相互结合及综合运用上,这是最需要技能的地方,也是外行者最不容易做好的地方。“教师的专业性不是建立在严格、科学、确凿的一般性原理之上,而是以教师个体化、缄默式的‘实践性知识’来保障的。”[1]小学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其特殊性在于专业活动的实践性大于理论性。小学教师面对的工作对象是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向师性的儿童,其人格及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没有最终形成,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显得尤为重要。而实践性知识具有个体性、经验性和缄默性等特点,是一种特殊的知识,单纯的理论知识学习和传授是获取不到实践性知识的,实践性知识的获取主要是通过个体的教育实践活动和从他人的教育教学经验中而获得,实践性知识获取路径要求强化实践环节。教育部在《三年制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方案(试行)》中规定,三年制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践的时间为10周,其中教育观察、教育调查等4周,教育实习6周。教育实践要贯穿于三年教学过程的始终”。在这个方案中,教育实践仅仅占了总学时的8%。实践环节所占比例很小,且时间安排过于集中,会使许多未来的小学教师在短暂的实习生活中,还没有来得及体验教师的角色特点,甚至还没有学会最基本的教育教学技能,就面临毕业上岗。更有甚者,有的院校对这短短的10周也不能保证其效果,对教育实践的要求笼统而盲目,管理考核方式简单而不负责任,采用“放羊式”的方法,让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学校,只要返校后交上一张实习鉴定表就可以了,而不去过问实习的过程与效果,实习的价值没有得到体现。在这里,教育实践仅仅被视为教育见习、毕业实习,而且见习、实习只是作为一种活动存在于课程计划中,而没有上升为课程来建设,也没有对教育实践作出明确而具体的要求。这样就会使未来小学教师面临着这样一种境地:学理论的时候,没有实践的体验,且理论课也极少是关于教学实践的;进行实践的时候,缺乏理论的指导,重复工匠式劳作。因此,拥有足够的实践性知识是一个教师成熟的标志。基于实践设计教育理论知识,是未来小学教师掌握实践性知识、成为“合格的小学教师”的必由之路。

2.现行小学教师教育类课程设计存在诸多弊端,需要我们重申教育类课程设计的实践取向

我国从事小学教师教育的师范院校也开设了一定数量的教育专业课,诸如小学教育学、小学心理学、中外教育史、课程理论、教学论、小学数学教育学、小学语文教育学、小学外语教育学等,也安排了包括教育见习、实习等的教育实践活动。设置这些课程是为了更好地体现专业特色,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但长期以来,高师院校教育专业课的课程内容囿于理论取向,更多倾向于纯理论层面的思辨探讨,对一线小学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缺少及时的关注和必要的提炼,严重脱离了小学的教育教学实际,实用性太差,给人以“纸上谈兵”的印象。各院校把学习的目的确定为获得完整系统的学科知识,并以书面闭卷考试的办法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的结果是,开设的教育专业课越多,学生投入的时间精力就越大,就越不利于从教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除了背过几个教育概念和教育条文,教育实践能力无从谈起,基本的教学技能和教学策略十分缺乏,口头表达能力、教学设计能力、组织和管理班集体能力等训练不够,结果使许多师范生毕业后不会备课,不会做教学设计,口头表达能力差。最起码的教学技能都要从头学起,挫伤了他们教学的积极性,严重影响了他们的专业发展。课程实施中,实际教师授课也多是“原理”的解析,致使许多师范生只能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学习的实际结果是,学生可能积累了一大堆理论术语,但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非常淡薄。

3.围绕实践设计小学教师教育的教育类课程,是打造小学教师职业新形象的必然选择

纵观各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历程与趋势,教师的职业形象经历了两次观念性的转变,即由最初的“知识拥有者”到“技术熟练者”再到“反思性实践家”的转变。1983年舍恩(Schon,D)在《反思性实践――专家是如何思考的》一书中提出了教师从“技术熟练者”到“反思性实践家”的专家形象的转变。在舍恩看来,传统的以“技术理性”为支撑的“技术熟练者”的教师职业形象正逐渐弱化,取而代之的是以“行动者”为支撑的“反思性实践家”的教师职业形象。[2]笔者认为“反思性实践家”是小学教师的理想形象,是小学教师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目标追求。“反思性实践家”应同时具备两方面特征:一方面,他的实践是在正确理论指导下自觉、理性的实践;另一方面,他能将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去思考、去反思。在一定程度上,目前培养小学教师的师范院校,在课程设计上处在培养“知识拥有者”阶段。教育理论与实践、理念与行为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3]一方面,理论指导实践、观念支配行为不是直接实现的,而是需要通过一个复杂的转换过程才能使教育行为得到实质性改善。另一方面,教育行为的实践性、操作性也存在着并非与理论完全对应的技术性、技艺性。因此,要培养“反思性实践家”,必须基于实践,构建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融会贯通的课程体系。

二、以实践为取向的小学教师教育类课程设计

1.课程目标

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培养以整体形式而存在的、不断生成与发展的未来小学教师,使他们具有正确的教学理念,扎实的教育教学技能,较强的实践性知识以及教学反思与教学研究的良好意识与潜能。

2.设计原则

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角度出发,从师范生终身发展的视角,研究小学教师教育的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上,以小学教育实务为线索,以提高未来教师的专业素质为目标,打破传统教育理论课的学科界限,将教育实践纳入到课程体系中,以“重组基础、综合交叉、注重实用”为设计原则,对小学教师教育的专业基础课如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小学各科教学论、教育科研、教育见习与实习等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虑,从目标、内容、作业方式到评价体系都进行重新定位与调整,突出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师范性、实用性、层次性等特点,建立起小学教师教育相互补充、相互衔接、相互促进,既各有侧重,又有内在联系的一体化的教育课程,更好地服务于新形势下小学教育对师资培养的要求。

3.内容体系

从小学教育专业的产生背景看,其设置只能归类于按职业分类标准划分的专业分类体系,其专业知识主要应当是按职业特征和职业需要组织,并且以能解决与该专业相对应的职业可能会面对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4]因此,小学教师教育的专业知识主要应当按小学教师的职业特征和职业需要加以组织,并且要以能解决小学教师职业可能会面对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怎样教就应怎样组织知识内容,组织怎样的知识内容就应有怎样的课程设计。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认为应该以小学教育实务为线索,以“重组基础、综合交叉、注重实用”为整合原则,打破原来各教育理论学科间的界限,构建起纵向由小学教育与小学生、小学活动、小学班主任、小学教学(包括小学教学实施、小学教学理论)、小学教育科研五大模块组合,横向由心理学基础、课程教学理论、教学法指导、微格技能训练、教育实践五大部分演进的一体化教育课程体系。

三、课程实施的思考与期待

实践的教育类课程设计强调实践性,并不是要削弱理论学习,而是打破原来的学科界限,对知识进行重新整合和划分,增强理论的针对性。鉴于目前师范院校的实际情况,该课程方案的实施会受到师资、教学资源、教学管理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必须由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统筹协调才能落到实处。

1.更新教育观念是课程实施的基础

在高师院校,小学教师教育的课程计划中尽管也将教育见习、实习纳入其中,但并没有真正将其作为课程来建设和管理,而只是把它作为一个教育环节和普通的教育活动来看待。新的课程设计将教育实践纳入课程体系,突出开放式的课程理念,以能力为核心统合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它的实施要求在观念上必须破除传统的片面追求教育理论体系完整性、学科知识全面性的想法,在不削弱教育理论课程实质性分量的前提下,强调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以实践为中介,使师范生获得未来职业必需的实践性知识和智慧。反思传统的教育学、心理学、各科教学法等学科的教学,各科教师由于比较关注自己讲课的系统性、条理性、逻辑性,忽视了各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忽视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效沟通,教学似乎仅仅为了传授教材,教学已退化成了一种技术,究其实质是一种培养学科工作者的目标取向,这显然不能适应新课程和小学教师职业的要求。以实践为取向的教育类课程设计,就是要根据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及要求,以小学教育实务为线索,以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为原则,突出案例教学、探究性学习,对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重新组织和整合,使之更符合小学教育实际。

2.打造“双师型”教师是课程实施的根本

所谓“双师型”教师是指既懂理论、又通实践,且有丰富的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经历的教师。“双师型”教师打破原来各学科的界限,按照一种新的体系或组织方式形成一个新的知识体系,既有一定的理论品性,又有强烈的实践情怀,它强调所学的理论知识与解决实践问题的联系,强调高校与小学、高校课堂教学与小学课堂教学之间的联系,这就意味着它对教师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宽厚的心理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学法理论知识,而且各学科知识必须融会贯通。为此,教师必须更加广泛地学习和了解各科教学法的知识和理论,具备娴熟地进行小学教学的基本技能。具体而言,原来从事心理学、教育学教学的教师,就要深入到小学中去,增加实践方面的知识,加强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做一个称职的小学教师;原来从事教学法教学的老师要加强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基础理论的学习,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做一个合格的教育理论教师。换句话说,从事新的课程教学的教师,必须是“双师型”教师,这样才能够彻底改变教师的专业教育理论知识和小学教育实践“两张皮”的现象,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3.改革管理模式是课程实施的保障

“理论知识是从业资格的基础,而专业实践本身是所有知识指向的终极目的。”[6]增加教育教学实践环节,提高实践质量,直接影响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效果,更影响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起点和走向。而实践性知识只有通过实践这一环节才得以建构。所以,对教学管理部门来说,必须调整课程计划,增加教育实践课程的课时比重,使学生的教育实践成为一系列经常性的、贯穿于师范教育全过程的活动。过去那种关起门来学习教育理论的方法必须改变,封闭的课堂教学模式必须开放。此外,还必须改革考试评价机制,改进对任课教师的管理考核方式。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教师“专业化”:理念、制度、课题[J].教育研究,2001,(12).

[2]秦金亮.以“全实践”理念引领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J].教师教育研究,2005,(5).

[3]教育部师范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曹惠英.小学教育专业的专业特质[J].师范教育,2004,(2).

[5]黎婉勤.综合大学小学教育专业的优势、问题及发展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8,(3).

篇13

关键词:中学美术;校本课程

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基础的美术教育符合新时代的教育理念,可以为培养综合素质人才添砖加瓦。建设初中美术校本课程,不只是针对内容,还包括课程设置、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方法等方面。校本课程基于课程民主决策,追求适性课程、个性化课程开发[1]。美术校本课程应该被赋予更多的意义,发挥更大的作用,可以是为了学生发展、学校发展、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可以是为了传承民族文化、整合教育资源。学生作为美术校本课程的体验者和受教者,是校本课程建设和实施的主要参与者,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反映着校本课程建设的质量。

一、学生全面发展与中小学美术校本课程

在新的教育理念下,人们对教育品质的追求不再仅仅拘泥于学生分数的高低,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教育者致力于挖掘更丰富、更优质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创设能够让学生良好发展的教学环境。中学美术校本课程的设置需要秉承这一理念。近年来,国内各地中小学美术校本课程的建设成果颇丰,已经成为学校美术教育建设中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需要改善的方面。1.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美术教育。“美术课程应全面体现五方面的教育功能,即美感知能与表现教育、创造力教育、审美文化教育、社会与生活教育、人格成长教育。”[2]在教学中发挥这些教育的功能,教师需要有足够的教学专业素养,更要注重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模式的调整。在教学内容上,从我国中小学美术教材的发展看,美术教材包括的美术门类越来越多,学生需要学习的美术技法、获得的美术知识更加丰富。但这些不是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美术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美术学习获得全面发展。新课程标准对美术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美术教育不是简单的技法和知识的传授,而是对学生的审美能力、感知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价值观等方面的塑造。2.初中美术校本课程的价值取向。初中美术校本课程的发展尚不完善,但在一些学校也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思考如何建设美术校本课程的同时,更应该考虑建设美术校本课程的价值和意义,从多方面对比美术校本课程和国家美术课程的区别以及各自的优势、不足,以达到互相补足、相互促进的目的。初中美术校本课程的内容应该更加丰富,弘扬本土文化,突出当地特色。良好的课程资源是建设美术校本课程的关键,对于建立学生对美术文化的认知有很大作用。相比物质生存环境和人际社会环境,美术教育与文化艺术环境的关系更为直接[3]。初中美术校本课程的设置应倾向于学科融合、综合实践等类型的课程。以美术知识和美术文化为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扩充学生的美术知识。学生通过美术校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美术素养,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形成对美术学习的长远兴趣。

二、初中美术校本课程的建设架构

初中美术校本课程的建设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首先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对美术校本课程缺乏兴趣,课程实施将难以获得预期的效果。在课程建设初期,教学应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是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师是校本课程的建设者,扮演着和学生共同成长的角色。教师需要统筹各方面的因素,如时间、地点、教学内容、组织形式等,这意味着教师仅仅准备一个简单的教案是不够的,而是需要长期的规划和科学的安排。当然,教师在许多方面也需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灵活变通。1.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现今美术课堂倡导的教学模式,这在美术校本课程中同样适用。从课程的研发、建设到教学活动的安排、实施,都需要美术教师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综合考量。教师的主导地位体现在:教师是校本课程的设计师,需要把握校本课程的风格和核心价值,这又具体体现在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课时的安排以及教学形式的选择上。在这些方面,教师有相对自由的发挥空间。教师参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引导学生学习的核心方向,把握教学成果和教学质量。以学生为主体,即学生是美术课堂的主角,是美术课程的体验者。美术校本课程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学生对校本课程的体验与感受,然后由学生的学习成果反馈课堂。学生的反馈,是评价校本课程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对于学生美术学习的评价是很重要的,对于学生学习评价标准的制定同样重要。学生可以和教师共同参与评价,将教师评价和生生互评相结合,这也是增强学生主体地位的一种体现。在教学模式上,教师应以学生的实践为主、教师的讲授为辅,把更多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在创作上,教师在给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不拘泥于单一形式的创作。在教学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美术思维。这样的美术校本课程才会对学生今后的美术学习产生长久的积极影响。2.整合课程资源,优化课程内容。挖掘美术校本课程资源,是美术校本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课程内容的选择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方向,而教师肩负着资源整合、优化的责任。挖掘丰富的课程资源,需要教师查阅各方面资料、考察地方文化等,在课程资源的基础上,组织适合学生学习的美术课程内容。课程资源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往往需要教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主要体现在本土资源上,教师需要根据学校所在区域的地方文化和地方特色,选取合适的课程内容。因时制宜体现在自然资源上,教师可以根据地域、气候、季节、土地、河流等自然现象安排学习内容。此外,教师还要注重挖掘社会资源,美术家及其工作室、博物馆、美术馆等都是可以借鉴和利用的宝贵资源。

三、初中美术校本课程的实施建议

1.创设校园环境,探索实践课堂。校本课程类似一个大型的综合实践课程,其实施是一个层层递进、不断丰富的过程。因此,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是值得教师关注的。这一过程也是学生体验的过程,如何优化学生对课程的体验是一个关键问题。在打造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周围环境选择教学目标,运用教学成果反作用于校园环境,为打造优秀校园文化助力。教师通过组织课程实践活动丰富校本课程内容,能够取得更优质的教学成果,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体验创作的乐趣,在课后仍然置身于自己的创作中,进而使教学活动不仅停留在课堂中,而且表现在校园生活中,从而更大范围地发挥教育的作用。2.丰富教学方法,达成教学目标。单一的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形成固定思维,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多样化的教学是一门课程发挥能量的催化剂。教学方法可以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制定,教师也可根据开展的校本课程的特性,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营造一个生动的课堂,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标。美术教学的教学目标体现在三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方面在校本课程中同样可以作为教学目标的考量对象。教学目标是连接教材、课堂、学生、教师的纽带,教师需要结合教材内容、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授课情况制定教学目标。因此,教学目标的制定也是美术校本课程不容忽视的一方面。3.优化教学内容,关注学生反馈。校本课程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是其特征之一。教师编写课程教材、安排教学内容应遵循多样、高质的原则,挖掘适宜的教学内容,通过多方面地查阅、整合资料,找到优化资源的办法。教学相长,是学生最佳的教学反馈。学生的体验、成果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量化。观察学生的学习成果、问卷调查、实验,都是了解学生学习态度和想法的途径。

四、初中美术校本课程的发展方向

1.传承优秀文化,发展美术教育。目前,美术校本课程被赋予了新的使命,不仅要传承美术技法,而且要关注优秀的、经典的民族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课程是人才培养的载体与手段,是教育目标、内容、方法的集中体现[4]。相较于其他校本课程来说,美术校本课程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现出文化传承的特性。建设校本美术课程应把握好传承的目标和主体,寻找优秀的文化内容,丰富美术校本课程的内涵和意义。美术校本课程是美术教育发展的探索方法之一,美术校本课程的发展也可以反映美术教育的发展。因此,教师对于美术校本课程的建设不能停留在初期,应该努力发展,建设有深度、有高度的美术校本课程。2.创新校本模式,优化美术教学理念。创新是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美术校本课程同样需要打破固有模式,找寻有新意且可行的建设方法和实施内容。教师要借鉴成功的教学案例,创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在实践中发展的,有实践的积累才能有创新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该秉承步步为营的原则,有耐心、有恒心,不断寻求美术教育的突破。教学理念是教育实践的罗盘,美术教育的实践需要美术教育理论的指导。优秀的美术教育理念是教学实践的基础,教学理念也是从各个时期的教育发展中得来的。教师要秉承优秀的教育理念,集百家之长,优化教学模式,总结教学经验,为自己的教学实践所用。同样,教师还要加深学生对美术文化的感受和对美术教育的理解,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初中美术校本课程教学的目标和发展方向。教师要把握美术校本课程发展的特性,打造更优质的美术课程。学校美术教育注重美术与文化及社会的联系[5]。关注学生成长,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目的。同时,只有重视美术校本课程的建设,美术校本课程才可以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学校美术教育也才会有更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1]李臣之.校本课程开发[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5:47.

[2]杨景芝.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78.

[3]王大根.学校美术教育目的论[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4:39.

[4]潘洪建.学科类教师课程开发的知识之维[J].当代教师教育,2016(1):35-42,77.

篇14

一、习惯课程:养成教育

我校致力于学生习惯的培养,在多年的德育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学校的习惯课程――分年级分重点培养学生的各种习惯:低年级“课前准备习惯”“正确写字习惯”“道路行走习惯”等、中年级的“课堂发言习惯”“作业书写习惯”至高年级的“礼仪用餐习惯”“社交习惯”等,都有系列体系,并有相应的要求。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习惯,我们通过手拉手新知课程、一对一辅导课程、文明监督课程、我是文明小能手比赛课程等方式,从内而外多方进行行为的监督与养成。

每组课程、每个年级都有不同的要求。例如,课前准备课程是低段的重点,要求学生能根据每节课的不同准备好不同的学习用品。但并不是除了低段以后,中、高段就不重要了,在中、高段同样要求学生有课前准备习惯,并且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是根据课的不同准备好不同的学习用品,还要根据课的内容不同,准备不同的细节:习作课准备习作练习本;复习课准备练习本;新课准备课前资料等。

每组课程有侧重、有连贯,使学生在学校六年能真正地将这些习惯养成。

二、课堂课程:十善课堂

我校以“崇善”文化立校,推行“十善课堂”――通过构建“善育、善动”的课程文化,培育“善待、善教、善诱”的教师文化,培养“善学、善思、善取、善为、善创”的学生文化。

教师善教就是用合适的方法将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善待就是在学生的学习指导中,教师真心对待每一个学生的进步与不足,要善于鼓励学生,赏识学生;善诱就是善于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积极探求教和学的有效策略。学生善学就是勤学、会学,努力学到最好;善思就是边学习边思考,善于发现问题,理解所学要义,善于解决问题;善为就是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善取就是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方式;善创就是学会创新,善于创造。

为践行这一理念,我们“以点带面”,利用教师的每一次外出培训,依托学校的骨干教师,通过“集体备课”“教师沙龙”“师徒结对”“擂台大赛”等活动向全体教师辐射;同时,以“同课异构”“团体课”“教研周”等形式在对课堂教学改革进行大胆实践。

三、活动课程:五善、五节

五善与五节指的是学校系列活动课程。五善指“读善、写善、画善、养善、讲善”;五节即“校园文化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校园吉尼斯”“家长开放日”。

1.读善――经典诵读活动

经典诵读是我校的常态工作。晨读课、语文课、课间活动都是学校充分利用的经典诵读课堂。近年来,学校组织学习了《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篇目。各班语文老师更是根据班级的特点,分阶段安排了各班经典诵读内容,低学段每班包含古诗词不少于30首,高学段每班不少于50首,还要包含三字经、论语、中庸、弟子规等。由语文老师有指导性地带领学生诵读,其他学科老师参与辅导。少先队对经典诵读活动全面督促,教导处负责检查诵读情况,并组织每学年一次的经典诵读比赛。

2.写善――书写经典

写善,不仅仅写是的经典内容,是善的内容,同时重视书写习惯的培养。我校每年会在一年级中开展“写字姿势”的评比;每年会在全校开展写善比赛,初赛在全校学生中铺开,每次书写,以学校当学期的国学内容为主,语文老师进行硬笔书法的讲解和示范,在所有同学中进行选拔。

3.讲善――日行一善

日行一善是我校的常态工作。我们提倡学生每日为班级、为学校、为家庭做一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班课、学科课、节假日……都是学校充分利用的德育课堂。近年来,学校组织了“感恩母亲”“感谢同学”“知恩拜师”等为主题的专项活动,让孩子们通过具体的行动来表达对同学、对教师、对家长的关爱。每年元旦,我校就开展讲善比赛,将平时的行善活动进行延伸,展示学生平时行善的缩影。引导学生从书本当中,有的从身边的生活中,还有的从自己亲身经历之中,讲述着身边的故事,抒发着对善的理解,让学生们通过精彩的演讲让学生们再次感受“真善美”的力量。

4.养善――善心彰显

我校每年都会开展“养善”活动――养动物或植物,几年来,我们先后养过“蚕宝宝”“金鱼”“蔬菜”“盆栽”“乌龟”等。每年的春季,学校把善养的动植物发放到孩子们的手里,让孩子们自己带回家里养,要求自己照顾,自己管理。在经过一两个月的时间后,学校再要求孩子们把学校发放的动物、植物带回学校,进行“善养之星”的评选。

在善养的过程中,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感与爱心,从善养的过程中,感悟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辛,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孩子的德育工作。

5.画善――丹青绘善

画善则往往是对上述“读善”“写善”“讲善”“养善”活动的小结。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画笔将平时生活中观察到的,身边发生的善行,欣赏到的美景等画下来。

6.校园文化艺术节

我校每年的六月份会如期举行为期一周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在艺术节上,班歌演唱,才艺表演,文艺演出都是必不可少的重头戏。

一首班歌,一群孩子,在班歌中表达孩子们对班级的热爱,对班级文化的诠释。在个人的舞台上,孩子们展示出自信与热情,用自己的歌声和舞蹈展现了自己的文艺才华,传达观众一个理念:我唱,我自信!我舞,我勇敢!

7.体育节

我校的体育节从“团体体育、亲子体育、竞技体育和教职工体育”四个层面推进。“搭桥过河”“迎面接力”“播种与收割”“赶小猪”这些集趣味与竞技、个人与集体于一体的比赛项目,以团体合作为基础,以多人参与为导向,将集体荣誉感的教育巧妙地融入其中。“亲子袋鼠跳”“大珠落纸篓”“飞镖”“踏板齐步走”等12个之多的亲子项目,把全校1000多个家长邀请到了学校,将亲子体育举办成了全校型的体育嘉年华。

8.校园吉尼斯

我校的校园吉尼斯从体育吉尼斯、生活吉尼斯、学科吉尼斯等多角度、全方位展开。旨在通过吉尼斯让学生享受愉快幸福的校园生活,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选择、学会竞争、学会表现自我并发现自己的优势所在,从而增强自信心,不断地挖掘自己的潜能,并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9.科技节

我校的科技节,以动手制作为主题,每年的科技节要求孩子们自己亲手制作比赛工具――纸飞机、降落伞、水枪、航模、遥控飞机、遥控汽车等,从比赛器材的准备中培育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10.家长开放日

我校每年三月份会在固定的一、三、五年级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走进学校,参与评价;走进教室,关注教育;走近孩子,倾听心声。

家长开放日活动中,所有科目全部向家长开放。除了让家长们观摩师生课堂、课间活动之外,我们都会根据学校的现状,开展不同形式的家校对话。至今为止,我校开展过“家教知识讲坛”“分年级分重点的读书交流”“习惯养成交流”“青春期交流”等主题。从家庭层面拓宽学校的德育内涵,让家长与学校一同思考善育孩子的方法,做个智慧型的家长,提升家庭教育品位,改变家庭教育方式,切实加强家庭教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