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9 15:27:5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中医的基本知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字首记忆法
在高中地理复习中,采用字首记忆法效果显著,而且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具体方法为:先将地理概念的字头进行排列,形成固定的一句话,然后根据这句话复述出概念的全部内容。很多同学对各种地理分界线混淆不清,而且由于其内容较多,很难形成清晰而持久的记忆。复习这部分内容时,如果采用字首记忆法对这些分界线进行重点记忆,就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例如,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较长,其中包括“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彦喀拉山―冈底斯山”的山脉,我们可以将这组山脉名称的字首组合为“大阴贺巴冈”,这样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升。
二、趣味联想法
不少同学对地理学习缺乏兴趣,尤其是对地理概念的记忆更是表现出明显的抵触心理。但是由于要高考,我们又不得不去学,与其厌烦、被动地学习,还不如愉快、主动地学习。对此,在学习或者复习时我们可以采用趣味联想法,将地理知识进行联想记忆。
例如,在复习“气候变化”的内容时,垂直气候的变化特点不易记忆,倘若死记硬背,效果也不一定理想。对此,我们可以先以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作为切入点,进行以下联想:一般桃花都是在农历三月盛开,但是山寺的桃花由于地理海拔较高,所以开得比较晚。然后联想“海拔不同会产生温度差异”这一概念,并以此为切入点对气候形成、气温变化等知识点进行复习。
三、比较记忆法
比较记忆法就是通过比较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来加深记忆的方法。不少地理知识既有共性联系,又有个性化区别。我们可以对地理事物的特点进行分析归纳,从而找到异同点。例如,在复习“地球的运动”这一内容时,在了解地球自转、公转规律的同时,我们可以将地球运动方向、运动周期、运动结果这几个方面的知识进行比较,从而加深记忆。
我们可以采用列表、图示、数据等形式进行对比。例如,在复习“世界人口迁移”这一内容时,我们就可以采用列表法,从迁移时间、迁移路线、迁移原因以及迁移特点等方面进行比较;在记忆“气候类型和物种分布”内容时,我们可以采用图示比较法;在复习“地质和矿物资源”内容时,我们可以利用数据比较法,将矿藏种类、储量、开采量以及出口量等知识进行列表比较,从而形成对具体数据的清晰认识,达到加深记忆的目的。
四、口诀记忆法
口诀由于形式简单、朗朗上口,受到了很多同学的欢迎。通过口诀进行记忆会使我们对地理概念的掌握更加清晰,而且由于口诀具有节奏感和韵律感,也会使枯燥的记忆过程充满乐趣。例如,对于“二分二至”的相关内容,我们可以利用“春分秋分,昼夜平分;夏至冬至,昼夜极致”这样的口诀进行记忆。口诀节奏明快、表达形象,是我们加深地理记忆的一条捷径。
五、重复记忆法
记忆专家指出,遗忘是人类的本能,知识的遗忘同样会遵循这一规律。对抗遗忘的最佳方式就是进行重复记忆,我们常说“温故而知新”,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重复记忆的重要性。在高中地理复习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一方式来强化记忆,从而在掌握新知识的同时,使旧知识得到巩固。例如,我们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可以对以前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回忆,从不同角度进行“温故”,降低知识遗忘率。这种方式在巩固知识的同时,能有效提升复习效果。
六、互动记忆法
互动记忆法注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其他学生之间的互动,强调通过讨论、辩论、争论等活动,加深记忆,达到巩固知识、强化记忆的目的。例如,在复习“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形成”的内容时,我们可以与其他同学就钢铁工业的发展布局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工业基地的布局与资源分布之间的关系。
七、形象记忆法
论文关键词:中职 化学教学 基本概念 记忆
论文摘要:每一种类的化学知识都有各自的特点,在学习中可以采用不同的记忆策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贯穿于化学知识的方方面面,它不仅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培养能力的基本途径,还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情感意志的重要手段。
化学基本概念是指中职化学教学大纲里规定的最一般、最广泛应用的概念,通常用词来表示,是中职化学教学中起关键作用的核心内容。因为它不仅是学习化学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等知识的前提,还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基础。学生能够清楚、准确、深刻地理解和记忆化学基本概念,对学好化学十分重要。
一、知识组块化记忆策略
记忆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所有正常的成人而言,短时记忆的容量只有7±2个组块。而根据个人的经验和认知,使记忆材料中孤立的事物组合形成更大组块的思维操作过程称为“组块化”。这是记忆活动中最一般,也是最重要的方法,它可以转换记忆单元,使人脑中较小的记忆材料结合成较大的记忆单元,从而扩大短时记忆的容量,提高记忆效果。所以,在教学中有必要将庞杂的化学知识进行组块化,再通过联想和扩充掌握知识,不仅能够增加大脑的记忆量,更能提高记忆的效果。例如,学习电解质概念时,让学生抓住“或”、“化合物”两个关键字词来记忆电解质的概念,就容易把握实质。“化合物”表明只有化合物才可能是电解质,由此可知单质和混合物都不在电解质之列;“或”则表示对化合物而言,无论其熔融态还是水溶液,只要两种状态下有一个满足条件能够导电,该化合物即属于电解质。
化学基本概念的语言描述是概念本质的抽象概括,任何一个成熟概念的定义都是经过反复推敲和锤炼的语言。所以在教学中,找准并抓住概念的关键字词,进行适当的分析论证、比较对照、综合推理,就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顺利完成概念的教学。抓关键词法就是中职化学基本概念学习中一种行之有效的知识组块化记忆策略,普遍适合于化学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二、对比记忆策略
中职化学有不少容易混淆的概念,如电解池与原电池、电离与电解、取代反应与置换反应、化合反应和加成反应、硝酸的酯化和硝化反应等。为了使学生对概念有较深刻的理解,就要加强不同概念之间的对比分析,弄清并把握它们之间的差异点和相同点,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及本质区别,使输入的信息加强对大脑的刺激,从而让记忆变得容易起来。例如,认识原子核涉及三个概念:元素、核素和同位素,这三个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是难点,学生对这三个概念易混淆。在学习完原子结构表示方法后,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尝试着用原子结构表示方法画出,引出氢的三种原子表示法,再通过层层设疑形式,理清这三个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创设一系列层层递进的问题,让学生掌握元素、核素、同位素的概念和相互之间的关系。由具体的实例出发设置驱动性的问题,这样做能够牵制学生的思维,诱发学生质疑、引起探究的冲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概念的兴趣和动机。再借助韦恩图,对概念之间的差异和联系加以对比分析,加深对这些概念的记忆和理解。
三、直观记忆策略
在中职化学基本概念中,涉及许多抽象的概念,如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气体摩尔体积、化学键、同素异形体等,对刚刚进入中职阶段的学生而言,掌握起来比较难,常常只是机械地记住他们的定义,难以理解,时间一久概念就模糊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可以运用生动、形象化的语言介绍概念,也可以充分利用幻灯、视听工具、实物、模型、图表等直观教具,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充分发挥学生各种感官的功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加深记忆。例如,“电子云”的概念比较抽象难懂,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可以根据氢原子瞬间照相图制成一系列幻灯片,在课堂上将幻灯片逐渐重叠放映出来,就不难让学生理解“电子云”的概念。再如,在学习“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概念时,将其文字叙述形式变形为数学表达式,如“物质的量浓度”这一定义的文字叙述形式为:单位体积溶液所含溶质物质的量。此时,我们可以用“n ”表示“溶质物质的量”,用“V”表示“溶液的体积”,“C ”表示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由此按照定义,物质的量浓度的数学表达式为:C= n/v。通过这一直观的表达式,学生就不难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了,记住也更容易。
基于化学概念抽象性的特点,加强直观教学是提高化学概念教学质量的首要环节。因为只有用鲜明的感性材料,才能使大脑皮层形成兴奋中心,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形成深刻的概念。其中,实验是向学生提供感性材料最常用的教学手段,即可由实验现象引入概念;或者由旧概念不能说明的问题引入新概念;亦或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常识作为感性材料引入新概念,都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概念的浓厚兴趣。在教学活动中,直观、形象的知识总是比枯燥、抽象的知识更能引起学生共鸣,使学生记忆更加深刻。所以,教师应当把枯燥乏味的知识讲得生动、形象、有趣味,增强学生的感知,在不违背科学性的前提下,恰当利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作比喻,便于学生通俗易懂。
参考文献
[1]杨志亮等.对化学新教材的研究与实践[J].化学教育,2001,(Z1).
成本意识是指节约成本与控制成本的观念,是“节省成本的观念,并了解成本管理的执行结果。”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程度。人同时以消费者和主人翁的身份看待他所处的环境,享受企业提供的产品,而环境的好坏、产品的优良与否,最终取决于人有无成本意识,有无尊重他人成本的意识,是否给别人增加了额外成本。成本意识包括注意控制成本,努力使成本降低到最低水平并设法使其保持在最低水平。树立职工的成本意识,就是要使职工树立这样一些思想,成本是可以控制的,成本管理需要大家的共同参与,并在工作中时刻注意节约成本。只有树立起职工的成本意识,只有职工具备了良好的成本意识,才能建立起降低成本的主动性,才能使降低成本的各项具体措施、方法和要求顺利地得到贯彻执行和应用。职工良好的成本意识是成本管理的必要条件。
在《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中,除了应注重成本会计理论与成本会计实践相结合之外,还应了解学生这个“人”。从“人”这个角度来反思我们的教学。人有三个身份:一个是自我;一个是企业中的我;一个是社会中的我。在教学过程中,更要考虑为了让个体的“我”产生良好的行为,在企业中好好做事,在社会中好好地行为,不增加别人的麻烦。所以在《成本会计》的教学过程中就应更为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对学生的培养。
1.懂成本才能管成本
懂得成本才能管理成本,个人成本不只在衣食住行上面,所花的钱不只是为了吃饭、住房、交通和养育儿女,还包含其他很多内容。wwW.133229.CoM这其实很像企业,企业的成本不仅仅只有工资、租金、奖金、招待费和办公费,这些是成本的同时也是资源,如果只降低这些成本,就会砍掉企业的资源。那么,个人成本包括哪些,又如何看待?这在《成本会计》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然后使用头脑风暴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讨论。
了解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成本,从管理角度看,个人成本可分为以下几种(部分):时间成本、机会成本、固定成本、不可控成本、无效成本等。
1.1时间成本:浪费时间等于慢性自杀、葬送前程
超市门口经常出现长长的队伍,据美国媒体2008年11月29日报道,美国纽约长岛地区一家沃尔玛超市的一名职员28日清晨被蜂拥而入的顾客撞倒并踩踏致死。另有至少4名顾客受轻伤。这可能是我们习以为常的现象之一,因为某东西便宜,宁愿花时间排队,宁愿绕路去买。同时我们也发现,排队的人大多数是中老年人。其他这是用看不见的时间成本换取看得见的打折商品,可是你想过这个价值得吗?我们的时间真的这么廉价吗?答案是否定的。此类成本有些是我们可控的,有些我们是无能为力的,则提前做好准备,做好规划,尽量节省时间。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记住:时间是人生最重大的成本,我们要减少无谓的争执、不要为了小利排队、不要人为地增加社会的无效成本。
1.2机会成本:学会选择,学会放弃
机会就是选择,一生中我们将面临很多选择。所有这些可能面对的决策,都会产生机会成本,选择一个就会失去另一个的好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地引导学生把他的人生目标最大化,以此为决策的依据,就很容易判断下一步应该怎么走。记住一点,做决策不要只看眼前。把眼光放长远一点,再放长远,一直看到最终目标,然后结合目标各阶段的实际情况来做判断,就会发现选择并不是件很难的事。
固定成本和不可控成本:提前预备,尽量化解。
生活中的固定成本很多,比如折旧性资产、家用电器的损耗、汽车的损耗等。买房产可以逐年升值,可是买一辆私家车就不同了,它只会带来固定的花费和折旧。消费好汽车、好服装、好电器会消耗我们的资产,但购买珠宝、名画就是投资。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要让学生明白他们在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常见东西与《成本会计》教学的关系。由此可见,我们应该尽量减少持有折旧性资产,尽量化固定成本为变动成本,甚至变成投资,来增加我们的资产。
不可控成本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要面对的无效成本,如交通拥堵、排队、商家没有诚信、物价上涨、银行收取某种费用、自然灾害以及意外事故等。对这些不可控成本,要保持快乐的心态,接受这些成本,如果已知道在某个阶段会出现这样的成本,就提前预备,用各种方式去化解它,把它降到最低。
2.时间管理的技巧
从上述内容,我们知道时间是每个人最重大的成本,所以如何来有效地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就显得非常重要及迫切。
2.1在恰当的时间做恰当的事
我们的学生往往做事不分轻重缓急,眉毛胡子一把抓。不仅事情没做好,还耽误事。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引导学生在恰当的时间做恰当的事。根据紧急程度,可分为紧急和不紧急两种;根据重要性,可分为重要和不重要两种。这四种情况交错,就形成如表1所示的四个象限。
表1 时间象限分类
第一象限是紧急而重要的事情,非做不可,如上级的电话、应该参加的会议、应该交的报告等。第二象限的事情重要但不紧急,对完成人生的重大目标、工作很重要,对未来很重要,但目前不需要立刻完成。第三象限是紧急而不重要的事情,如打进来的推销电话、某些必须处理的不重要信件等,这类事情可以交由他人处理。第四象限是不紧急也不重要的事,没有必要在这类事情上浪费时间。所以在《成本会计》教学过程中,以课外作业的形式让学生自行设计及填写一下自己的时间安排表,也是对他成本意识的一个很好的训练。
2.2捕获“时间大盗”
从事情的处理上看,位于第一象限的事情要立即去做,因为这是无法推卸责任。第三象限的事情尽量授权给别人做。第四象限的事尽量不做,这些事情只会浪费时间。重点是第二象限: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如果让精力集中在这一象限,你就能够掌握时间的主动权,保持生活的平衡,减少未来可能出现的危机。来看普通人和成功人士在时间使用上的差别,如表2。
转贴于
从上表可以看出,普通人对重要而不紧急事情的处理时间大概只有重要又紧急事情的一半,而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处理不重要的事情但紧急的事情。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很多人不会说“no”,不知道怎么拒绝,来一件事便处理一件事,非常被动且浪费时间。成功人士则不同,他们绝对被琐事打扰,集中精力于自己的工作,为此,要事先规划,避免不紧急的事情变成重要又紧急的事情。所以,在《成本会计》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从开始就记录每一项活动所耗费的时间,将这些活动和时间按四象限法归类。然后采用80/20法则制定计划,用最好的时间做最重要的事情,增加时间的效益。戒除浪费时间的坏习惯,平衡未来与现在的时间。从而促使《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
3.良好的礼仪有助于降低成本
教学情景假设:三位保险公司(不同公司)的业务员向你推销他们公司的保险单(保险产品相差不大),你将会买哪一位业务员的呢(假定需要购买)?毫无疑问,你肯定会买让你觉得最舒服的业务员的保险。其中原因是什么?除了专业知识、公司背景,最重要的是个人的整体表现。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从以下几个内容引导学生提高整体表现力。
3.1注重第一印象
绝大多数人相信“眼见为实”,以看到的决定对一个人的看法。第一印象主要包括:(1)外表形象(仪表、表情、视线、衣服颜色、姿势、态度等)约占58%;(2)声音(音调、语气、用词、说话速度和音量等)约占35%;(3)谈话内容(公司的专业、公司产品及服务的介绍)约占7%。
来看礼仪方面常见的瑕疵:不看着说话的人;盯着人看,明显地上下打量别人;张口打呵欠,毫无遮拦;不询问他人就吸烟;超大声接打手机;很少使用礼貌用语。
要在众多的竞争者脱颖而出,除了坚实的专业能力(成本核算、控制能力),还要在所有方面都表现得比别人好一点,商业礼仪、应对、穿着等方面都好一点。
3.2良好的个人品质是广聚人脉前提
我们的学生将来毕业是要来具体的组织(企、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等)里面去的,免不了要与很多人打交道(认识的、不认识的)。养成良好的个人品质,也会降低个人成本。如:保持个人空间不妨碍他人的自由(排队、走路、不占座等);维护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丢烟蒂;下楼梯时走在前面,上楼梯时走在后面等。
关键词:中职院校;人本主义;学生管理
高中阶段的教育是学生个体成长和未来发展的分水岭,与中学毕业后顺理成章考取理想高中的学子们相比,中职学生是被高中以及再教育拒之门外的群体。他们被贴上“后进生”的标签,进入中职院校后整体状况不容乐观。
一、中职院校学生面临困境
中职院校学生逆反心理严重,学生角色定位偏差,校园环境过早地社会化,学习风气普遍差,教学秩序混乱,学生整体素质偏低。浪费了教育投资资源、师生的时间和精力。
二、现状形成原因分析
1.个体发展的阶段遗留问题
(1)成长背景不同,“三观”的引导不够。中职院校学生成长背景迥异,来自不同的社会圈层,受不同的家庭经济、社会背景和家庭教育、初中学校教育影响,个体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塑造定性,对于成长理想、信念教育和向何处去处于迷茫和从众状态,性格上会出现偏见扭曲等心理,这个阶段需要家庭学校给予正确健康的人生规划方向性的引导和信念意识的培养。如攀比心理、依附心理、不平衡心理、拜金心理,破罐子破摔心理等。功利欲望强烈、过分自我等。
(2)知识积累不够,缺乏继续前行的动力。在知识论英雄的学生时代,知识积累的长期欠缺,弱化了他们成长中的自信心,与其他相对优秀的学生存在许多实际的和隐形的差距。在教育的道路上缺乏继续前行的动力。
2.教师教育引导缺陷。中职院校部分教师思维定势,立足岗位却不尽职尽责,对于学生群体一概贴上后进生标签,没有认真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程度、具体个性,优势劣势和发展潜力,而是从表面现象明显分出优异等级,认为“朽木不可雕者”听之任之,单纯对听话成绩好的学生进行培养,伤害了学生自尊心,降低主体的存在感,诱发学生心理不平衡,加重逆反心理,形成两级分化局面,甚至差者心理扭曲以负面影响正能量环境。
另一面,简化了教育的本意,狭隘地认为只是单纯的管理,而非从长远的人的发展角度出发。
3.社会环境监管不力,不良影响因素潜滋暗长。
(1)网络影响:无处不在的网络,网站、网页、微博、微信、人人网等时刻影响着青少年,他们不是通过网络途径拓展视野查询资料发挥其实用性和功能性,而是沉溺于网络的娱乐性和隐蔽性强的信息迷失自我,控制力不强,意志薄弱,和对网络内容辨识度不够导致他们价值观的多元化,道德意识滑坡,社会责任感缺失,网络交流的隐藏性、无约束性引发青少年违反常规冲动行事甚至步入犯罪深渊。
(2)赢利场所:如赌场、狂欢店等不适合青少年加入的环境,由于中职生群聚盲从的习惯,追求刺激的心理,他们往往会无视学校的制度,擅自外出,抽烟喝酒意气用事,甚至采取过激或违法行为。
三、人本主义的基本内涵
唯物辩证观点强调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多方面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尊重和保障人权,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
充分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积极倡导人的潜能实现。在管理活动中把人作为管理的核心,在满足人需求、理解人心理、尊重人态度、关注人命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来实现管理目的。落实到学生管理上,就是以学生根本利益为中心,实施人性化的管理,以达到“教”与“学”双蠃,教学相长的目的,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和全面发展。
基于此,既把学生视为教育对象,又当作服务主体,重视人性化管理,以学生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和自由成长健康成长规律,除了管学习、管纪律外,更要对学生给予人文关怀,疏导学生的身心健康、满足学习生活需求,鼓励其发展前途命运等问题。
四、人本主义指导思想融入学生管理的对策
1.教育管理新思想。解放思想,转变意识,将以人为本理念根植于中职学生管理教育实践过程中。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职责绝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知识传递,而应该从社会责任感角度出发,着眼于学生未来人生长远发展命运,切实改观中职学生的萎靡不振的态度、不良的学习风气、扭曲的心理状态等问题。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己任、以全面推进素质为主线,教书育人、管理束人、服务暖人、环境养人,全方位创新引导,一视同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严格制定和实施管理制度的前提是分门别类对学生的档案背景个性等加以理解,充分沟通学生各自的需求,如物质缺乏、精神空虚、心理问题等问题,创造融洽的师生关系,便于开展人性化的管理互动。
课堂学习以轻松多元创新互动方式讲学,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长期制订方案勉励学生读书、认知,社会实践,对于存在思想问题的部分学生先情理引导借力多方进行劝说直至其回心转意,纠正方向,凝聚人心。对于物质匮乏的部分学生,发动力量捐助,并激发大家自强自立。坚持平等、尊重、合作、发展思想,平等发言和发展机会,深入研究其心理、情绪、态度、意志、观念等,更深入地交流沟通,人性化管理。
2.引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参考国内外知名的职业生涯规划经验,引导学生从盲目迷茫中走出,对自己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把握他们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综合时代职业分工分析权衡后,确定其职业奋斗目标,避免以后走弯路,规范塑造其价值取向。
3.建立学生参与管理的机制,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民主参与集体事物管理机制,激发个人潜力,人尽其才,同时鼓励为大多数人创造价值的思维方式,培养锻炼社会实践能力。加强学生干部培训,树立模范代表。
4.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国内外经典案例,研究学生心理,拓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文学艺术美术音乐等陶冶情操。
5.构建和谐校园。以仁义礼智信等传统教育内容和现代博爱自由平等信任等思想灌输学生,常规组织活动寓教于乐,树立真善美风气,纯净校风,构建和谐校园。
五、结语
人本主义理念的教育理念模式,需要教育主体的人文关怀占主导,先进有思想有魄力的学生队伍为枢纽,搭建良性互动平台,建立机制和活动载体,改变个体影响风气良华和谐的土壤。
参考文献:
[1] 樊香芝.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看中职学生管理[J].河南农业,2010,(14):17.
关键词:中医医案;领域本体;喘症;知识库
中图分类号:TP182;TP315 文献标志码:A
中医医学历史悠久,同时也产生了与中医学有关的大量文献。在中医学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也产生了海量科学研究数据和文献,但是这些资料存在着分散、片面等状况不能被有效地利用。由于历史的久远和中国地域的辽阔,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名称,更是加大了实现古医学与现代医学资源共享的障碍。
语义检索可以通过从语义网上获取数据从而给出与检索者请求的查询结果以及请求的相关资源,从而解决了关键词一词多意或多词一意等局限性,提高了检索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实现了机器理解与人机交互的协同能力[2]。在基于本体的检索系统中,领域本体[3-4]的Ontology层提供共享的术语和概念,而知识库则使用这些语义的共享来表达领域事实,因此本体层是语义搜索引擎的关键所在。本文引入信息工程的知识库架构和基于领域本体的知识库构建理论,将中医喘证知识作为形式背景,使用Protégé 工具及OWL 语言构建了基于中医喘证本体的领域知识库实例,解决了案例知识的表示和组织问题,为下一步中医喘证案例推理的研究奠定基础。
1知识库
知识库是针对某一领域问题求解的需要,采用某种知识表示方式在计算机存储器中存储、组织、管理和使用的互相联系的知识的集合[5]。
领域知识是指在某一专门领域中重要问题或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的集合。领域知识库这一术语源于人工智能领域。在人工智能领域,领域知识主要应用于知识的专家系统和自然语言理解的系统中。
1.1知识 目前,知识这一概念有3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①Feigenbaum:知识是经过消减、塑造、解释、选择和转换的消息。②Bernstein:知识是由特定领域的描述、关系和过程组成。③Heyes-Roth:知识=事实+信念+启发式。知识常常是模糊、不确定或不完全的。而且知识还处在不断地动态变化过程中。
对于任何知识,通常采用Heyes-Roth提出的知识的三维空间来描述。即知识的范围、知识的目的和知识的有效性。范围由具体到一般,目的从说明到指定,有效性由确定到不确定。知识的三维空间描述,见图1。
图1 知识的三维空间描述
大量的数据经过加工后才会有价值,经过分析处理的数据形成了信息,信息的作用后有时间和范围的限制。为了使信息在较长的时间内有效,必须进行一系列的内部处理,这个过程叫综合,综合后的信息组成了知识。
从计算机科学的观点来看,知识是信息综合处理的结果。在综合过程中,信息传递相互比较,结合成有意义的链接。数据、信息和知识具有层次关系,它们的层次关系,见图2。
图2 数据、信息和知识的层次关系
1.2领域知识 领域知识主要应用在基于知识的专家系统和自然语言理解以及有关概念的约束的集合。知识工程对领域知识进行了3方面的描述:①领域知识是一个概念模型,这个概念模型包括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②领域知识是概念和概念之间的约束。③领域知识是陈述如何推导计算出新概念和新概念之间的关系的规则。
领域知识的2个基本概念:①领域特征概念:是领域知识的概念化,是各种相关领域内的重要概念的语义描述。②领域特征属性:是指某一领域内的概念所具有的特点,领域特征概念可以是词,也可以根据需要扩展成短语甚至词串。
2本体
2.1本体的概念 本体原本是一个哲学上的概念,在被引入信息科学之后,其定义尚未统一, Studer在1998年对本体的定义得到最多认同,他提出"本体是共享概念模型的明确的形式化规范说明",此定义包含4层含义:①概念模型:本体论的研究对象;②明确:某套概念及其相互之间关系被准确定义;③形式化:计算机可读的精确的形式化描述;④共享:本体中反映的知识是相关领域中公认的概念集。
2.2本体构建步骤 以本体构建[6-8]原则[清晰(Clarity)、一致( Coherence)、可扩展性(Extendibility)、编码偏好程度最小(MinimalEncoding Bias)、本体约定最小(Minimal Ontological Commitment)]为基础,国内外学者提出了一种构建本体的实际操作方法,归纳为两种模式:①利用现有文献和领域专家使用手工的方式创建概念关联;②将已有的叙词表改造成本体,或者采用学习机制,进行自动或自动化的本体构建。
目前国际上被认可的本体手工构建方法主要包括有骨架法、企业建模法、Methontology、KACTUS、循环获取法、IDEF-5、七步法等本体构建方法。
本文架构的中医喘症知识库即采用七步法构建本体。
2.3本体构建工具 目前构建本体的工具有很多种,不同的专业领域选取不同的本体构建工具,本文选择由斯坦福大学研制开发的Protégé(使用Java和开放资源作为操作平台)作为本体的建模工具,OWL(Ontology Web Language)作为描述本体的语言。Protégé提供了本体概念类,关系,属性和实例的构建,并且屏蔽的具体的本体描述语言,只需在概念层次上进行本体模型的构建。
3中医喘证医案的本体和知识库构建
3.1中医喘证医案的研究背景数据整理 收集和整理《吴鞠通医案》、《丁甘人医案・伤寒案》以《中华医典》所收录的75部医案著作中所涉及的喘证医案为研究对象[9],以"喘主证"、"喘息"、"喘逆"、"喘鸣"、"咳喘"、"上气"等关键词为核心概念,筛选整理医案,最终确定相关属性字段10余个,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中医喘证医案数据库,如图3所示,将此作为研究对象的形式背景,见图3。
图3 喘症医案数据库
3.2形式背景中概念树的组织
3.2.1定义类及层次关系 从喘证本体中自上而下抽象出基本类及层次关系,并采用Protégé建立中医喘证领域本体类关系初步模型。其中,类对应本体体系中的Class,对象对应本体体系中的Instance或Individual例如,外感型喘是实喘的子类,实喘又是喘证的子类,用OWL描述上述关系具体如下。
3.2.2定义并应用各类之间的关系 每种关系相当于一个二元组或多元组函数,各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为喘证本体模型内部的各本体类和子类对象,可分别由各关系所对应的ObjectProperty属性的domain和range两个子属性来设置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以便于本体模型内部各类通过上述关系进行关联,以下显示的是ObjectProperty属性"痰象"以及它的特殊性质,其中"痰象"的定义域是案例,值域是由"痰白"、"痰黄"和"痰清稀"组成的并集构成,说明案例是由值域中的3部分构成的,同时它还具有传递属性()
3.2.3设置各本体类的属性及关系 包括各属性的名称、值、类型及其他约束,对应本体体系中的Datatype Propety。
属性是个体间的二元关系,也就是说,属性把两个个体连接在一起。
本体所描述的概念间的关系主要有4 种:①概念之间部分与整体的关系(Part of);② 概念之间的父子继承关系(Kind of);③概念的实例和概念之间的关系(instance of);④某个概念是另一个概念的属性关系(attribute of)。
概念间的内在联系构成了丰富的概念间的语义关系,通过规则的逻辑推理就能获取概念间的蕴涵关系。
3.2.4定义概念的语义扩展关系如同义、近义、上下位关系等。为了实现关键字的语义检索,本体模型需要实现词语的本义、同义、近义和上下位等关系查询。例如,"微喘"可以具有"喘息"等同义词或近义词,若把其中任何一词作为关键词输入,不仅可以得到关键词的本义信息,并且能查询到关键词的同义、近义信息。这也是将来提高案例检索查全率的关键技术。
3.2.5实例填充 用具体实例填充(1)中定义的类,并对实例的属性及其属性值进行定义和扩展。
3.2.6修正本体模型 采用Jean推理机对已构造本体进行推理,验证本体初步模型是否合理性以及概念是否具有可满足性,并完善不合理之处。
3.2.7设置本体的存储方式。本体存储主要有文件存储和数据库存储两种方式,文件存储指以OWL或RDF等文件格式存储。喘证本体模型以OWL的文件格式存储,知识库中的案例数据以关系数据库形式存储。
应用Protégé工具建立的中医喘证本体片段,见图4。
图4 中医医案喘证本体片段
3.3导出owl本体文件 目前,Protégé 中存在4 种文件类型,本文选择OWL RDF files,导出的本体文件可以支持OWL 浏览和编辑的工具中被保存、阅读和修改,为知识推理[11-12]和检索提供了资源描述。中医喘证医案本体的概念集合语义树,见图5。
图5 中医喘证医案的概念模型
4结论
本体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知识组织工具,可以多维度、可视化、动态地表示和组织中医知识和相关的信息资源,基于本体的领域知识库可以清晰地表达领域知识的基本概念、属性、处理方法和内在关系,使用这些概念可以完成知识表示和语义推理。本文将本体技术应用于中医喘证的知识库构建,是下一步实现中医喘证的知识检索和案例推理的前期关键工作,旨在为中医信息化和知识传承探索一条新途径。
参考文献:
[1]田甜,高思华.本体在中医药学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展望[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6):1832-1834.
[2]许德山,张智雄,邢美凤.面向本体知识库的可视化检所研究[J].信息系统,2010,(8):114-117.
[3]李景,孟宪学,苏晓路.领域本体的构建方法与应用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7.
[4]曾召.构建中医药学领域本体的实践[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9,(7):1-5.
[5]马晓丹,邓晓楠,彭文娟,等.基于领域本体的知识库架构和实现[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2012(10):42-47.
[6]高成勉,包含飞,.本体构建原则及其在中医顶层本体构建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学,2008,(5):581-583.
[7]李兵,裘俭,张华敏.中医药领域本体研究概述[J].Chinese Journalof Information on TCM,2010,(3):100-106.
[8]张继芳.基于本体的教学领域知识库构建及应用[J].时间与经验,2011,4:58-61.
[9]阎红灿,李丽红,马会霞,等.基于粗集理论的中医喘证临床医案关联规则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2012(7):1218-1220.
[10]于楠.基于Ontology的领域知识层次分类体系的构建[J].东北大学,2005.
关键词: 电视购物 东方购物
电视购物(TV Shopping),是一种“以电视为媒介,集宣传、组织销售为一体的社会商业活动”;具体而言,就是指“借助电视这样一个平台,通过电视的艺术手段,生动详细地宣传、推销商品,观众可以通过电视屏幕上显示的联系方式进行电视预购、银行转账、电子付费等,卖方将商品通过物流配送达到消费者手中的便捷销售方式”。
在上述概念的表达之外,从电视购物的历史演进中,我们还可以看到:1982年,世界上首家电视购物公司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创办。接下来的卅年间,被称为“零售业第三次革命”的电视购物,在全球范围拓展开来,并于1990年代中期出现在我国电视屏幕上。时至今日,虽然伴随着政策监管与社会舆论的诸多质疑与非议,但是电视购物作为中国广电产业的第三大收入支柱(另外两个是广告与有线网络),它的地位与作用决不能为业界、学界所忽视。
不能忽视,那又该如何重视呢?纯粹道德、伦理层面的评说、指摘,或者规制、政策层面的解读、研判——在笔者看来,已然汗牛充栋,但却隔靴搔痒。它们解决的只是“应然”层面的问题,而在“实然”层面却难有突破。于是,笔者在此结合特定案例(东方购物),就其展开质化调研(主要是访谈与观察),以期进入动态、具体的生产情境,从而对电视购物的本质、机制、功能做出初步的阐释,并基于此,在转型中国与媒介化社会的大格局中,审慎反思若干可能出现的问题。
电视购物的本质
在新媒体、全媒体、媒介融合等趋势性话语及其实践中,电视,作为一种典型的传统形态,总似尴尬与被动。但正如一位资深业者所说,“所谓新媒体,不应该仅仅是指互联网媒体,重要的是能够从自身定位出发,探索实现新型媒体功能”。如果把这句话放入电视媒体的讨论语境,我们可以发现对其定位与功能的重新认知,将再造出另一块阵地、另一份生机——电视购物,就是这样一块阵地,这样一份生机。
根据笔者所获数据,SMG旗下的东方购物在2009年的销售总额是28亿元人民币,2010年达到了50亿元。先来看28亿,在2009年,东方购物以此成为中国电视购物行业的销售冠军,位列其次的是快乐购(21亿),排名第三的是此前几年的“老大”橡果国际(19亿);再来看50亿,SMG全集团2010年总收入是110亿元,这也就是说,东方购物占据了集团近五成的收入——诚然,数据在很多时候不能反映“真实的故事”。不过,从访谈中,笔者发现,虽然自豪于这些“漂亮的数字”,但SMG相关高管也清晰认识到“我们不追求纯粹的利润率增长,相反,利润率的下降才是当前目标。当利润率的增长超过一定数值时,我们就会通过各种方式回馈消费者与供应商,提升服务体验,并非一味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这样或许才是一种健康、透明、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基于上述数据与话语,先来探讨一下电视购物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以及,究竟为什么?
首先,在一个媒介化社会的大格局中,民众的消费兴趣、习惯及行为,很难脱离媒介—社会的架构。媒介组织,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渠道开拓他们的各种能动性(其中就包括消费能动性),并通过这种开拓获得利好。这种利好,既有社会效益层面的,也有经济效益层面的。但更重要的是,这种利好,必须是相互的。事实上,自1990年代中期开始,荧屏里无数的“一锤子买卖”以及“忽悠总动员”已经使得电视购物与观众之间利好的相互性岌岌可危。而东方购物等机构正是因为看清了“究竟是什么”的本质,从而走向了良性的互动发展道路。
其次,电视购物,既是一种消费行为,也是一种媒体行为。于是,在销售收入、收视效果的量化诉求之外,更要多问几句“观众为什么要通过电视来买东西”、“电视台为什么要通过节目来卖东西”。如果买东西买回了牢骚,卖东西卖完了口碑,那么,这种买卖行为的意义在哪里?当然,前文已经强调过,不能只从“应然”层面提问、回答。可是,“实然”层面的思考如何进行呢?以笔者通过观察,“设身处地”是一种并非终极却可不断修订的法则。比如,在东方购物,有这样几个细节:为了让呼叫中心(call center)普通员工有更好的工作状态,没有将办公楼层设在一楼,而是特意放在三楼,为的是阳光好、空间感足,让这些处于比较底层、进行简单重复工作的员工有一种“被认同感”,他们的这种“被认同感”将直接通过电话传递到观众一端;而为了让观众放心购物且安心收货,东方购物在上海地区的送货员都选用本地人,在不同区域也会固定人员,这样送货与被送货的人之间关系建构,在语言使用(上海话)和熟悉程度上就更加到位——无论是接线员与送货员,这里都体现出一种“设身处地”的意味。
节目生产的机制
电视购物的主要承载,还是节目。但对于购物节目的理解与解释,不能只停留在荧屏上,而要有意识地进入到荧屏背后,探究其具体的生产机制。在一定的媒介—社会情境中,如若从机制的视角切入阐释,那么,就要观察“有方法的过程”,也要知晓“有过程的方法”。
电视购物的节目生产,与常规节目的生产不同。在与东方购物部分业者交流时,笔者获得的一个印象是“既是电视台的,又不是电视台的”——很多节目线的工作人员,都是从电视台传统岗位过来的,他们会有一种先天的归属感与认同;但由于做的是购物内容(大部分还是直播),节目随时与作为潜在消费者的观众发生着实打实的商品关系,于是,一种公司意识、销售思维也在具体的生产情境中弥漫。
在东方购物的频道驻地(复旦大学新闻学院—SMG演播中心),这里的生产节奏比一般节目稍快一些。650 m2、400 m2、250 m2三个演播室每天录制、搭拆景的频次很高。特别是自2010年4月,东方购物频道正式开播(之前是占用兄弟频道的某些频段)以后,直播大幅增长,每天超过10个小时。在直播节目中,主持人需要在实时状态下展示、测试产品,这里就有两个在机制层面的有趣细节:其一,正是因为实时,所以可能会出现意外,比如有产品会因为种种原因(并非质量问题)产生不理想的实验效果,可能也就直接播放出来了。但若细想,这种小概率的意外,其实正好反映了节目、节目中产品的真实与可靠。因为,在某些直销类电视片中,电视观众看到了太多完美、乃至超越完美的荧屏呈现;其二,也是因为实时,感兴趣的观众会打电话进来,向接线员具体询问某产品的某些指标、属性。这时,接线员就会通过耳机把观众“所惑”报告给主持人,接着,在现场的主持人要就观众“所惑”进行有针对性的“解惑”。
除了主持人要解决把产品“说得明白”、“展示明白”的问题,一档购物节目的幕后团队更要把产品“拍得明白”——在具体的制作环节,东方购物自2004年创办以来,通过六年多的时间,从自己摸索入门到学习合作方韩国CJ的整套模式(format)再到根据本地观众进行二度调改……在今天,同样一件产品,上海区域推出时,可能会夹杂几句上海话或者“上海普通话”;而在其他区域推出,可能就会针对当地习惯,在话语表达、展示重点方面做一些微调,比如在成都,若涉及到烧菜环节的展示,那就要多放油与辣椒。
电视购物节目,必须具有充分的观众意识。这里的观众意识,与其他的常规节目不同,并非体现在收视率等抽样指标上,而更多地体现直接的购买行为上。为了做此次调研,笔者也较长期地收看了上海东方购物频道的节目,就发现:除了主持人、模特以及产品自身的展示,若干热心观众(前提是真实的热心观众,而不是“托儿”)也愿意上节目“现身说法”,告诉电视机前的其他老百姓,某款产品用起来究竟怎么样。在与业者的交流中,笔者也了解到,目前的购物节目一般还没有带现场观众,以后还会在这一方面拓展空间。
社会功能的实现
在传统意义上,媒介组织及其生产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告知(to inform)、教育(to educate)以及娱乐(to entertain)方面。电视购物的社会功能,最显而易见的是售卖功能(to sell)的延展。不过,基于笔者的调研,可以发现:在其社会功能的具体延展中,还有若干有质感的细节值得思考。
首先,在商品的售卖之外,更有一种理念层面的引领。比如在东方购物卖出名气的“双立人”牌刀具。上节目之前,这一品牌由于昂贵的价格,基本上难以打开中国市场。但通过东方购物的平台,强调了“现代家庭刀具分类使用”的生活理念。这种生活理念,在节目中通过具体而微的诸多环节得以展示,深入心中。又因为电视购物的价格相较市场上更便宜,“双立人”逐渐在销售方面得到利好。类似的案例,还有面包机、无烟锅等。那么,从东方购物的角度来看,通过这些具体的产品,它也逐渐在观众心中变成一位生活理念及方式的媒介引领者,而非简单的商品售卖者。
其次,东方购物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成为一个与中高档商品良性互动的传播平台。除了黄金、房产、汽车、裸钻等大宗商品之外,在东方购物,更常见的是数码产品、家庭用品等方面的中高档品牌。一方面,它通过几近严苛的QC(质量控制)部门与每周举行的产品评鉴会,挡住了只是廉价诉求乃至信息“注水”的商品,只留下了具有品质保证的商品;另一方面,正是因为东方购物的严格筛选,能够留下的商品在售卖时先天拥有了一种观众信任度。而这种观众信任度,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够产生一种微妙的广告效应。于是,良性的互动产生了:由于拥有一定的广告效果,上节目的品牌在价格方面又会让出一定的空间(或者是其他形式的优惠、送礼);而价格空间的出现,自然又会让观众更加认可东方购物这一平台及其中售卖的商品。
再次,由于东方购物逐渐通过合资公司与落地牌照的方式,在全国其他区域开播节目。计划经济时代全国公认“上海货,质量好”的思维通过大众传播渠道得以延续(事实上,目前在东方购物平台热销的许多产品,在其他平台上也卖得很好)。于是,基于电视购物的一种区域社会经济文化互动,也在荧屏上通过看节目、打电话、买卖商品得以达成——这一特殊的传播效应,目前虽不明显,但具有持续关注的意义。
最后,由于东方购物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顾客管理系统,拥有300万顾客的实名数据。这些数据,除了对媒介组织节目生产及业务拓展具有极大的助益之外,还能够与社会经济大环境相互对比、分析,并详尽获知广大民众的消费兴趣、习惯及行为模式。如若进一步开发此间的潜力,电视购物作为一种特殊的媒介形态,就不只是“在电视上卖东西”而已,或将会成为民众日常生活与社会经济大势之间一道通畅的“信息走廊”。
若干问题的反思
SMG副总裁张大钟认为:东方购物,在接下来十年中将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的销售总额;在整个中国,电视购物将很快超过有线网络,成为广电行业的第二大收入支柱;而放眼全球,在整体走向疲软(欧美大型电视购物公司出现倒闭、变卖资产情况,台湾东森出现负增长)的产业环境下,中国大陆的市场潜力极大,将可能成为“世界电视购物大国”。
笔者将上述话语看作是一种“理想愿景”,事实上,东方购物也已经建构起一套与全球其他同业不一样、走中高端路线的“中国模式”。但是,毕竟我们还在通往愿景的路上,所以应该对若干问题做出学理反思。在文末,简要提出若干反思问题。
首先,上海的案例在全国是否能够成功复制?众所周知,上海这座城市,在社会、文化、媒介等方面的前沿性,特别又在商业、金融、消费习惯等方面的领先度,让东方购物有了一个很高的起点。身处社会—历史情境中的任何媒介组织,它的节目、产品必然会受到大格局与具体环境的影响,而非简单的商业或节目模式复制。
其次,电视购物的观众是“女性、45岁及以上的中老年群体、初高中教育程度群体、个人月收入在1401~2600元之间的中等收入群体和以家庭主妇为代表的无固定职业群体观众所占的比例较高”[10]。那么,如何使爱上网购物、不爱看电视的年轻观众建立电视购物习惯?或者说,如何让他们建立在电视购物主导的全媒体平台上的购物习惯?
再次,目前中国的电视购物,在生产机制及传播形态上,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购物节目的模式、类型,主持人的专业性、名望,各种电视化手法的使用,特别活动的创意,观众参与的深入……都还有待提升。
最后,电视购物如果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社会零售渠道。那么,它与国内外经济格局、企业生产行为的互动是否能够更加深入?以及,当面对不利局面的时候,又能否拿出恰切的应对措施?
以上的反思问题,并不全面,也没有“应然”的答案。唯有通过具体情境、具体时期的审慎思考与务实践行,以一种渐进的方式,完成或部分完成“理想愿景”。
[注释]
[1]本文为国家广电总局2009年度重点项目“中国电视购物发展与政策监管”的成果之一。
《2010中国电视购物行业研究咨询报告》,中研普华咨询公司。
同2。
牛文文:《卷首语》,《创业家》创刊2周年特刊。
根据笔者与SMG副总裁张大钟的访谈,2010年12月24日。
SMG与韩国CJ家庭购物株式会社在2004年合资成立上海东方希杰商务有限公司,股权比例为前者占51%。目前的股权情况发生了变化,SMG占45%,韩国CJ占30%,同方股份占30%(按2010年数据)。
东方购物生产的节目,可以在本地的东方购物频道(24小时),外埠的南京信息频道、成都每日购物频道(24小时)、成都影视文艺频道、杭州生活频道、昆明经济频道、甘肃经济频道、苏州图文购物、无锡图文购物看到(按2011年数据)。
根据笔者与SMG副总裁张大钟的访谈,2010年12月24日。
关键词:媒介融合;中国媒介;坦帕模式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83(2012)03-0159-08
收稿日期:2011-05-20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06jdxl84)
作者简介:南长森,男,陕西兴平市人,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石义彬,男,湖北随州人,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媒介融合是继“信息社会”、“第三次浪潮”和“后工业社会”之后的又一热点。正如美国伊利诺大学厄本纳一香槟分校洪宇博士所说:“在近些年的社会舆论中,媒体融合这个概念往往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特别是在未来主义和自由经济舆论的鼓吹下,媒体融合不仅代表让人眼花缭乱的新技术,仿佛还预示着天赋人权和民主自由的人类理想”,“同时也给发展策略、行业监管、资本积累、劳动关系、社会民主和大众文化带来种种互相制衡的矛盾的影响”。自媒介融合译介至中国以来,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其译介、提倡、推动等远远超出其他学术研究的范围。从研究态度和方法看,一些研究是出自穷究学理的科学研究,一些研究则是出自情有独钟的热捧,一些研究则出自人云亦云的跟风。就美国而言,目前较流行的观点有: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安德鲁·纳齐森认为,媒介融合是“印刷的、音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认为媒介融合是“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布莱恩-布鲁克斯认为“媒介融合是一个新闻学上的假设”。对此,中国学术界先是由“英文阅读、中文写作”的学者介绍、释义,然后是一些学者接受、演绎。继之是学界、业界开始应用。一些学者认为,“媒介融合仍是一个认识不一、含混不清的概念,各种媒介融合实践仍处于不成熟阶段,有关媒介融合的种种论断都未形成科学的理论”。本文拟从辩证思维的角度探究媒介融合应有的涵义、面貌和本质,并对流行的观点进行致思和评骘。
一、媒介融合有无边界:媒介融合的边界与其应有的科学内涵
从逻辑归谬法来看,媒介融合的边界在哪里?媒介融合是不分媒介地域,不分媒介种群,不分内容属性,不分民族国别,越大越好的融合,还是有规律、有边界、有目的和有层次的融合?从媒介区域分布看,无论中国的省地还是外国的州县,都拥有地方报、刊、广、电、网等媒介,任何人似乎都无力将其整合成一种媒介,也无这个必要。正如国家广电总局原副总编黄勇所说:“无论从国家信息文化安全的角度讲,还是从市场竞争的角度讲,全中国不可能只有一个物理网络。‘三网合一’,那是一种想当然的想法。现在世界上任何发达国家都还没有做到‘三网合一’”。从媒介种群的分布来看,人类传播媒介形态的演变规律是继承叠加发展的,既使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原初的声音、书写传播照样有其无法替代的功能。因此,提倡、允许一种媒介生存而扼杀、限制另一种媒介生存不符合媒介生态的演变规律。从民族、国别来看,任何媒介都是一国或当地民族的生活方式之必需,即使媒介不含意识形态,仅就语言的多样性和技术的复杂性而言,恐怕世界上永远都难以出现一个供地球70亿受众都能看得懂、听得懂、用得上的媒介。从内容设置来看,媒介级别、类型、形式不同,它传播的功能、作用和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也自然不同。传播专业信息和大众信息,传播科技信息和娱乐信息的媒介自然不会融合在一起。《自然》《科学》等自然科学杂志刊载的信息自然不会和都市报的新闻信息融合在一起。从形式逻辑归谬法来看,将某一事物的发展推到极致就会就会产生谬误。基于此,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媒介融合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应有其科学的内涵。
从原初定义翻译看,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的定义就有不甚科学之嫌。宋昭勋
为,“根据牛津英文词典的注解,convergence一词最早源于科学领域,如1713年英国科学家威廉·德汉(wil-liam deham)谈到光线的汇聚或发散(convergenceand divergence);其后,经普尔·高登、安德鲁·莱彻逊翻译后对我国新闻传播有重要影响。蔡雯、章于炎的研究都将媒介融合限定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使其没有衍生出“融合”一词的中文含义和语境中过多的附加意义。这无疑可以看出,当初的翻译是忠实于原文和美国媒介实际的。蔡雯发表了数十篇文章,始终将其限定在融合新闻(convergencejoumalism)或新闻媒介中,章于炎也是从优质新闻业务谈媒介融合。然而,现今的媒介融合无限制地生发和外延,使媒介融合本来就可能产生歧义的界定更加难以表述,从而引发太多质疑,如产业融合和媒介融合是何关系?从概念种属关系看,谁的内涵大?谁的外延广?媒介作为信息产业它是“产业”种概念之属,产业有第一产业的农业,也有第二产业之工业,也有第三产业之服务业,何况,产业是经济学的概念,媒介是传播学的概念,媒介融合应是产业种概念之属。从语义学来看,“产业融合”、“媒介融合”作为主谓词组无级量差别,若作偏正词组则有前者修饰后者之别;从逻辑上分析,“产业融合”包含“媒介融合”而不是相反。故此,两者在交叉中应以产业为重并作为媒介生存的基础。由此看来,产业融合内涵要大于媒介融合,或者说媒介融合应隶属于产业融合,而目前国内一些学者将产业融合隶属于媒介融合,这就难怪遭人质疑。李良荣认为,在没有跨媒体组合,也没有跨行业组合的前提下,“我们国家媒体融合的前景何在?”陈国权认为,“媒介融合易导致内容同质化”。另外,融合之后出现的高度垄断将会对民主社会产生什么影响,这也是令人十分担忧的。尽管中国与外国的传媒环境不同,但传媒发展有其共有规律,我们应顺事物发展的必然逻辑,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来探求媒介融合的现象和规律。对此,应消除翻译语境中的歧义,寻求其共同之处。具体说来,因为中文融合有“融化”、“消融”之意,且有化学反应的“合成一体”之意,按media convergence一词的原意将其译为“媒介聚合”,“聚合”就是和而不同,各种媒介各有其位,互不湮灭,只是传播强势程度不同而已。这样,任何形态的媒介在互联网技术平台上都能拥有其位,都能生存。基于此,媒介聚合就是指新闻媒介形态受新媒体技术和受众市场的牵引,为最大化地获取传播效果而发挥媒介自身优长却不失其自身形态的新闻生产的理念和方式的新业态。目前在中国的媒介土壤中,这种新业态还是一种拟态行为。如果将媒介融合放在新媒体技术变迁、媒介规制变迁和媒介运营规则变迁的三维坐标中去衡量,那么,媒介技术就是催生媒介传播方式和媒介形态发生变革的主导和擎动因素。然而从媒介生态学角度而言,媒介规制和媒介市场也是媒介变革的关键。可以这样说,媒介技术是催生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变革的通用货币。但是,媒介制度和市场则因不同国度、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域而各有倚重。不注重规制和市场未必能及时调节媒介融合进入改革领域。因此,不应将媒介融合扩大化、神圣化和万能化,应将媒介融合限定在新闻媒介的新闻业务聚合上才符合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媒介融合是全球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新闻生产的新理念、新方式呈现出的拟态行为;其实质是一些市场化运作程度高的传媒企业利用跨国企业全球扩张寻求传媒企业新闻生产最大利润和传播效果的良好愿望和企图;其诱因是新闻竞争的加剧和新媒体技术传播传受互动、网主天下规则的改变。按照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媒介融合不是新的传播方式和新的业态淘汰传统的传播方式和通用业态,而是吸纳优长,共体同生。目前的书、报、刊、广、电、台作为人类信息传播通用方式已被历史证明各自具有其不可取代的功用,给受众的感觉似乎被新媒介的便捷方式逼其退出大众传播领域,这在将来也许是完全有可能的。否则,传播科技信息的专业媒介与传播娱乐信息的大众媒介融合在一起只能像恩格斯讽刺的那样“把鞋刷子综合在哺乳动物的统一体中”一样荒唐。但是,这种混淆媒介不同形态和传播属性的论调却大有人在。当下,一些大的报业集团的老总热衷赢者通吃,强调企业的盈利属性和传播效果的最大化,但作为信息产业文化企业不像一般的经济企业,它的精神文化属性受到文化品位和质量的制约,它的内容生产的同质化和重复率高会影响传
播效果的认知生成,因为受众在新媒体语境下是积极主动的,网主天下的信息爆炸和遥控天下的选择自由是辩证统一的。何况历来对传播效果的研究和检测都如潘忠党所言,几乎每一个大家熟悉的媒介效果的假设都将假设当理论,将理论简约为现象。因此,传媒企业老总想象的媒介融合后新闻·次生产,复次、多次传播也许同样难逃传播效果理论假设的臆想和猜度之嫌。 媒介融合的实质有何不同:媒介融合的路径障碍与文化认同差异
以上从历史逻辑的时空观和现实逻辑的问题意识来反观、总结和归纳媒介融合的内涵、实质,前期的翻译、介绍、研究以蔡雯、章于炎、宋昭勋等人为代表,将媒介融合放在新闻业务综合运作的创新维度进行研究。应该说前期的重点在新闻传媒业务论域之内,其视野是开阔的,方法是恰当的。作为一新生事物,媒介融合负载了美国媒体实践和传媒环境中太多的“隐喻”。故其定义至今没有一个权威性的认同,不仅给美国留下了诸多歧义的解释,而且也给中国带来了认识上的混乱。中美对媒介融合理解不同的实质性差异在于:翻译语义信息负载了两国媒介环境中太多的歧义,并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产生认同的差异。时至今日,媒介融合在中国迅疾向多元化、全方位和纵深化发展,却难有权威性的认同,这集中体现在研究向媒介形态融合、媒介组织融合、媒介规制融合、媒介所有制融合、媒介教育融合、媒介产业融合等方面渗透和推进并呈辐射式发展。学术论文、著作和学术会议、讲座明显增多。好之者大加称赞,迷之者趋之若骛,行之者勇于实践,疑之者一头雾水。解谜之扣似乎都集中在对媒介融合的实质的理解上。媒介融合,从中文字面意思理解,是不同形态的媒介融合在一起形成受众通用的媒体。这一解释在现有学者的论文中屡见不鲜。然而常识性的问题让人质疑:报、刊、广、电都变成以网媒为主的全媒体或通媒体,向不同受众传播信息,这可能吗?这现实吗?因为,人类传播五种方式的演变即可证明,新生传媒对传统传媒都是在继承中“叠加”发展的,至今仍不见原始的声音传播消失在新生媒介上就是证据。正像丹尼斯·麦奎尔所言:“为了顺应新媒介的出现,大众媒介也正在调整、扩展,以迎接挑战”,“没有任何证据足以显示‘大众媒介’正处于衰落中”。因此,媒介融合其功能性的实质应为不同新闻传媒控者为最大化地获取传播效果而发挥媒介自身优长,却又不失其自身形态综合开发利用新闻资源的拟态行为。这一行为随着媒体演化目前难以界定其性质、功能的走向,因主观色彩强,还难以进行科学测度。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哪一种、哪一区域媒介是由于媒介融合创造了令人仰观的效益。就媒介融合的目的而言,主要是传媒企业为传播效果最大化而寻求媒介的新业态,这样媒介融合的演化方向和结果自然是要诞生新质态的媒介,但是,新媒介应吸纳传统媒体优长而不能横空出世,即使新业态的媒体诞生也应与传统媒体并存发展。当前的报、刊、广、电和网竞争发展,只是在传播强势上有所不同,但也不会被新生媒介吞食消亡。就像全世界没有任何一种媒介会覆盖全世界的受众,这就好像不能让全世界的人穿一种衣服吃一种食品一样。另外,任何媒介的单一化都可能导致意识形态、文化传播的单一化,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当然,受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使现存大众媒介成为专业或特殊媒介,比如报纸受数字媒介、手机报等的冲击不再受大众的青睐可能退出大众媒介领域,这不仅有可能,而且也许会转化成现实。
本文利用逻辑规律方法界定媒介融合的实质,客观地说,在大众信息传播领域,新闻传播媒介为了获取受众市场的最大化或全方位覆盖,克服信息间歇和信息分级对受众造成的瞬间盲区,同时为了提高新闻生产力完全有可能、有必要进行媒介融合。但受众信息饱和之后,即使信息再“一鱼多吃”,毕竟还是同质信息,受众拒绝接受。对于专业媒体,诸如科学、文化媒体,如果都能融合,不但泯灭了事物的个性,也扼杀了受众的个性。因此,在界定媒介融合的内涵之后,还应对媒介所有权融合、产业融合等关键问题作一分析。
如何评价“媒介所有权融合”?这是如何看待媒介融合性质的另一佐证性的问题,中外认识大不相同。资本主义国家媒介所有制大多是私有制,媒介是由传媒公司和新闻集团掌握,媒介受市场驱动,在利益制衡条件下可以自我调整,“坦帕模式”就是很现实的例子。西蒙·詹科夫等人在对媒介控制调查中发现
:“在全世界范围内,媒体被家族或国家所控制。在97个国家的调查对象中,只有4%的媒体、企业是多方控股。不到2%的媒体企业是其他形式的所有权结构,仅仅2%的媒体企业归雇员所有。平均起来,家族控股的报纸占报纸总数的57%,家族控股的电视台占报纸总数的34%”。这种家族控股的媒介企业发展成为默多克传媒帝国,其媒介融合的程度自然会相当高的,而其麾下的报刊电台的“窃听”事件对英国政治产生的影响难道还不能证明垄断对社会的危害吗?而在中国,媒体为国有制,其所有制分属不同部门、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以及不同受众群体的公有组织。任何媒体所有权的改革不仅是经济利益大调整,而且关乎意识形态的舆论导向和社会和谐等问题。因此,媒介融合既要考虑到行业自身利益,还要顾及社会其他部门,尤其是后者,这是影响中国传媒融合慢于美国的主要因素。
中美媒介融合进程有其共同的演进特点:都是以技术进步为牵引,以惠及受众为目标,以寻求利益最大化为诱因,从而形成媒介融合的前提和基础。这一特点似乎无人质疑。然而,在媒介融合的路径中产生分歧,到底是像美国西北大学教授李奇·高登所言的“所有权融合”(ownership convergence)、“策略性融合”(tactical convergence)、结构性融合(structural convergence)、信息采集融合(information-gathefing convergence)、新闻表达融合(storytelling orpresentation convergence),还是像美国鲍尔州立大学戴默所言的交互推广(cross-promotion)、克隆(clo-ning)、合竞(competition)、内容分享(content sha-ring),抑或像一些学者所认为的内容融合、网络融合、终端融合,甚或大媒体产业融合以及电信、互联网、多种类出版和广播电视的融合。凡此种种,有关媒介融合的分类形态,如果涉及内在本质,因中美国情以及文化认同的差异,会呈现出迥然各异的观点。美国媒介自1996年《电信法》公布以后逐渐打破信息设置行业、信息内容生产行业、信息资本投入行业、信息监管行业的界限,在利润制衡前提下,会寻找跨媒体、跨行业、跨国的联盟。媒介融合“从本质上说,是资本主义全球体系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自我更新、自我扩张的有机表现”。因此,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媒介融合当然是依靠先进技术和雄厚资本,而路径障碍则是在利益结盟之前提下谁先试水?从哪个环节试水?虽然有21世纪初时代华纳的结盟,但2009年12月9日最终还是分道扬镳,走向分裂。这就意味着真正意义上的媒介融合集团,尤其是跨国、跨洲际的传媒集团并未出现,而人们目前公认的美国最著名的媒介融合例子——佛罗里达州的坦帕市媒介总公司小试牛刀,这家公司的《坦帕论坛报》、wfa电视台和tbo.com网站在2000年3月份搬入一座占地12.1万平方英尺、造价4 000万美元的新的新闻中心。这3个媒体的新闻编辑部的员工不再只为一家媒体服务,而是通过媒体平台同步“消息”。这一媒介融合的雏形是从新闻表达融合开始的。新闻业作为大众传播业,社会关注度高,受众参与广泛,商家盈利高,媒介融合的障碍在一集团或公司、地域自然少些。加之美国的传播业监管淡化意识形态,信息产业和其他行业之间转换相对自由,故媒介融合初露端倪,而我国的媒介融合似乎还缺少这样的案例。国内一些报纸在“媒介融合的大势所趋”下,“纷纷在实践中大兴土木,落实它”。但是,“取得实际收效的有多少呢?”“一些报纸的新闻网站也做了十几年了,又有几家能实现赢利或者形成一定规模呢?”在跨媒体出版中似乎也是如此。有学者认为,“多数出版社跨媒体出版尚未实现赢利,其中投入产出基本持平的图书出版社占了较大的比重”。中国媒介融合的进程较为复杂,其路径障碍与美国不同的主要原因在于除政策体制以外,还有行业壁垒以及文化认同等方面。 体所有权私有制不同,中国的媒体所有权是国有(公有)制,媒体格局是四级建制、混合覆盖:既有中央纵向宏观管理,又有地方横向行业管理;媒体市场分布和占有就更复杂,既有党报、党刊、党台,又有都市报、刊、台,也有行业报、刊、台,加之以互联网做平台,都集中在信息传播内容生产改革这一焦点上。最近三网联合,又使电信业、it业媒介产业垄断经营需要打破之声呼之欲出。那么,三网合一、三网融合到底是谁吞并谁?谁是龙头?从目前工作进程看,由于利益制衡和行业壁垒坚实,这一工程正在12个城市试点,其效果还难以评估。但是,三网
融合慢的主要原因恐怕是电信基础设施行业占国民经济比重大于传媒产业,传媒产业进行产业融合犹如小蛇吞象难以撼动电信业。清华大学传媒经济与管理中心的《2009年传媒产业发展报告》指出,2008年中国传媒产业总产值为4220.82亿元。而中国电信业2月份总产值为556.14亿元。两相比较,孰重孰轻,不言自明。另一重要问题是,从媒介的产业属性来看,中国恐怕和外国也一样,任何政治逻辑都要大于经济和产业逻辑,何况产业属性要远远大于传媒产业。当下,一些研究者屡屡提出三网合一,传媒业做大头。然而现实的逻辑是谁有资本谁腰粗。在外国,也许可以由于经济杠杆进行调节,但在中国必须靠政治体制改革来推动,更何况三网合并以后人们期望的媒介融合是谁主政前景难卜。
对媒介融合实质的不同理解的另一重要原因是文化认同的差异。如果从文化认同的角度来认识,媒介融合作为一种异质文化,我们不能一味地接受,也不能一味地排斥。因为“认同”本身就在同一性和差异性中寻求认识的真谛。正如社会家汉斯·摩尔所认为的那样,“认同是一个人在混沌环境中所占据的稳固方位,个人能够据之对外在环境做出积极的防御;在社会层面,认同是对一个基本的普遍拥有的信仰、模仿及价值的综合,它能抵抗外在事物对本身环境与成员的威胁及维续自身”。对于媒介融合,无论是从个人层面还是从社会层面来认识,这里的“积极的防御”不是排斥,更不是拒绝,而是合理的吸收为我所用。这里的“维续自身”,就是能维护民族文化血脉的健康流淌。对此,我们要警惕媒介融合在商业逻辑掩盖下形成的文化霸权对我国媒介文化的侵袭。尹韵公认为,“科学技术的背后都或浅或深地隐藏着文化和制度的逻辑,接受一项别国的技术往往意味着要接纳其背后的文化乃至制度。近年来新媒体在中国所引发的一些问题,分析其深层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中国在文化乃至传媒制度方面同美国等西方国家之间的差异导致的。”除此之外,更应警惕工具理性取代价值理性对人文主义的戕害。正如马尔库塞所认为的,技术理性已经取代价值理性成为统治理性,即技术理性的意识形态化,成为控制人、社会、自然的主要手段,社会文明愈是发展,科学技术愈是进步,就愈扩大对人性的奴役和摧残。技术理性使得个人意识、内心自由、心理本性的私人天地被完全占有,个人成了没有反抗性和挑战性,只满足物质需求的单面人;社会成了没有反对派,没有反对思想的单面社会。以此来衡量,媒介融合到底应是人文至上,还是技术至上?这是不言而喻的。具体到单个的人,“文化认同是指个体对于所属文化的归属感和内心的承诺从而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文化属性的社会心理过程”。受众在认知中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积累和文化心理来判断事情的正误,从而形成一种先人为主的刻板效应。中国的受众对传播业的认识在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一种思维定势——政治家加商家加专家办报(台、刊、社、网)的思维模式,似乎媒体做内容产业是天经地义的,电信业做内容产业似乎不务正业,旁门左道。而在现有的政策规制中是不允许电信业做内容产业、办媒体的。一旦放开,电信业凭借雄厚资本和现有技术,吸引高端媒体人才,现有媒体哪有招架之力?谁融合谁,谁做主业则很难预料。因此,人们文化认同的差异也是媒介融合缓慢的原因。
三、是实然性的现象归纳还是应然性的理论假设:学术喧闹与理论变异
社会科学研究的显著特点就是理论来源于实践、高于实践而又指导实践。人的认识受客观事物发展的限制。正如康德所言:“知识是外部经验加诸于内在认知结构的产物。”是按照事物发展的必然逻辑,进行实然性的现象归纳研究,探究事物运动发展的内在规律,还是按照事物发展的趋势,进行应然性理论假设研究,预测事物发展的前景。这两者都应具有科学性并以实践为基础。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传播艺术系潘忠党教授认为,“近来社会科学界包括传播学界有一种倾向,就是以为纯思辨可以罔顾现实。罔顾现实有时候就让我莫名其妙,中国的现象是这么回事吗?所以从事思辨研究是一种路径,跟从事经验研究是两条不同的路径,但有一点是相通的,就是你的根要扎在现实中,要接地气。”纵观媒介融合进程及其研究现状,基本上采取了上述两种研究进路。在所有的研究中,无论是微观研究技术融合,还是中观研究媒介形态融合,还是宏观研究媒介产业融合,都基本上是现象归纳和理论假设研究。美国
的假设研究以安德鲁·纳齐森的“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和布莱恩·布鲁克斯的“媒介融合是一个新闻学上的假设”,以及最早提出简练定义的浦尔所说的“媒介融合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各功能一体化的趋势”为代表。这种“假设”、“趋势”、“联盟”到底是否具有科学性,要受到美国传媒实践的证实。蔡雯认为,“媒介融合”在西方新闻传播界成为研究热点,是新闻媒体的融合实践发展,然而致力于现象归纳研究最多的是密苏里新闻学院的章于炎、肯尼迪、弗里兹、克罗普等人,为寻找媒介融合竞争优势之间的相互性,对15位媒介融合的编辑、记者进行深度访谈和调研,主要的研究对象集中在新闻业务探讨;凯文·曼尼(kevin maney)是对“大媒体”(mega-media)产业融合的进行调查与研究的学者,维森兰特·f·福莱克(vincent f.flaik)与澳大利亚斯蒂弗里·奎因(ste-phen quinn)合著《媒介融合——跨媒体的写作和制作》,也是探讨实务操作较早的著作。这些研究都将研究重点放在在新闻实践的新闻业务融合上。不难看出,美国最初的媒介融合意图是提高新闻生产效率,获得最大传播效果。 如何呢?诚如上述所言,前期是翻译引进,然后是将媒介当成一种理论在中国的媒体实践中寻找“关联性”。根据柳絮青研究《“媒介融合”的研究评述——以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近10年有关文献的分析为依据》所涉及的论文作者身份进行统计,竟然69%出自学界,而业界人士研究仅占31%,且都是理论假设研究。近期出版的媒介融合的著作中,大多是博士论文。从研究方法上看,几乎全是定性分析和文献分析,缺少实证和调查研究。从中国媒介实践看,还找不出像《坦帕先驱报》那样媒介融合实践的例证。有人认为,河南报业集团进行报网互动是这方面的尝试。《河南日报》与河南报业网共同主办的《焦点网谈》栏目,每周二、四在报纸上刊登两个版;报社的总编和记者协助网站开设《总编在线》《记者连线》栏目,网站则为报纸提供征稿园地。这种姑且算是媒介融合雏形的例证,遭到业界人士的质疑:这与跨媒体传播、媒介联动何异?这是媒介融合原初意义上的实践行为吗?因此,国内这方面的学术研究能否像美国一些学者那样,做一些实证研究和调查研究会更有说服力。笔者2010年9月为西安市宣传部组织的记者、编辑培训班授课时做过问卷调查,在受访的104人中,当问及“您是否知晓是哪位学者提出媒介融合的”时,竟然有95%的学员不知道,而问及“当前媒介融合的困难障碍是什么”时,86%的学员未填,由此看来,业界对这一术语并不了解。因此,无论如何,将媒介融合视为一种理论假设还是一种现象归纳,无论将媒介融合视为一种趋势,还是一种现实,都要顾及媒介实践,不能靠想象去研究。只要有利于传媒业提高生产力、惠及受众、促进社会进步,都应以期待、关注、扶持的态度善待它。
“媒介融合”作为译介的外来词语,由于其发展具有动态和不确定因素,因此梳理、反思、研究媒介融合在中国的释义具有更大的难度。然而,反观后视镜是为了前进,学术致思是为了提高学术进步。这一发展日炽且更趋火爆的传媒现象,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比20世纪末传媒界出现的“新闻策划”动用的学术资源、涉及的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影响之大已远远超出传播学的范围。毋庸置疑,媒介融合受技术和市场两轮驱动,在世界传媒领域所扮演的重要的角色无人怀疑。但是,这一正在发生、变化的新事物,能否就是一种新模式、新理论去指导业界的实践则是令人置疑的。结合坦帕(tampa)实验,高钢在媒介融合刚进入中国就质问:“本学科的同行们能否同意——假说经过了有效检验?从实验的资料、数据中得到的结论是否合理?概括出某些结论,这些结论是否来自被检验的范围之内?”对于上述这些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坦帕仅仅是“媒介融合”研究的开始,还没有提供详细的、有说服力的数据和资料,不但不能得出结论,也没有完整的理论可言,在媒介领域发生的种种融合行为(业界兼并和购买股权、控股、技术更新)能够称为“媒介融合”?这与媒介融合的内涵、本质之规定性何涉?则是令人置疑的。作为实验,就有成功与失败,这是人所共知的。因此,高钢教授的质疑是有道理的。再结合最早翻译并研究“媒介融合”的学者蔡雯、章于炎的论文,他们都将其限定在一定新闻研究论域之内,没有超出新闻业务融合的范围。
而,最近媒介融合研究的炽热波及业界的践行和教育界开办媒介融合新专业。这在中国媒介融合较贫瘠的土壤里长出的是“恶之花”,还是结出的丰硕果实确实令人置疑。
1、 启示:从“正确的东西”到“真实的东西”
关我们都把技术视为一种达到目的的手段,也即视为一种工具性的东西。我们对此确信无疑。然而,这是正确的吗?这又是真实的吗?
“对于技术的工具性规定是正确的”——海德格尔如是说。但他又紧接着说:“单纯正确的东西还不是真实的东西。唯有正确的东西才把我们带入一种自由的关系中,即与那种从其本质来看关涉于我们的关系中。照此看来,对于技术的正确的工具性规定还没有向我们显明技术的本质。为了获得技术之本质,或者至少是达到技术之本质的近处,我们必须通过正确的东西来寻找真实的东西。”[1]
从技术的“正确的东西”(即对技术的工具性规定)去寻找“真实的东西”(即技术的本质),从而进入那从其本质来看关涉于我们的系中,这是海德格尔这位20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梦寐以求的伟大理想之一。他找到了那“真实的东西”了吗?他进入到了那作为“存在”之“自由的关系”的理想境界了吗?在此,我们还不打算把这些问题拟为专门的论题来探讨,而只是想在其“通过正确的东西来寻找真实的东西”的启示与感召下,先就自己的力量,试着、摸索着向那“技术之本质的近处”走去。
2、 技术之“真实的东西”:本文的一种回答
为什么说对于技术的工具性规定是技术之“正确的东西”但却没有显明技术的本质呢?看来,在回答什么是技术之“真实的东西”以前,有必要首先回答这个问题。对此,海德格尔的回答对我们是有启发意义的。他说:“正确的东西在眼前的事物那里总是确认某种大实话。”[2]
应当如何理解海德格尔的这句话呢?我们知道,技术作为实现目的之手段、工具,是我们生活于这个技术世界的每一个人天天都能经验到的,可以说经验证实就是技术的工具性规定之正确性的根源。例如,为更快地到达某地,就要乘车;要想富,先修路;为使未来有着落,年轻人就得去学一门(实用)技术;企业不搞技术创新,就没有市场竞争力;等等。而当人们亲眼目睹一辆呼啸而过的“红十字车”正载着银行抢劫犯逃离现场,看到曾夺去数十万人生命的核技术如今又被用来发电时,我们又能想到些什么呢?凡此种种,不一而终。所有这一切不都在例证着技术之工具性规定的正确性,从而又被这“正确的东西”确认为大实话吗?的确,经验的力量是太强大了,它甚至就象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游戏规则”(维特根斯坦语),在潜意识中支配着所有人的所思和所做,而当真正深刻的理性思维中有出其右者时,恐怕也只能够道一声它是“正确的东西”了结。
然而,正确的东西却又的确未必是真实的东西,这就好比经验的东西未必全是正确的东西一样。例如 ,我们天天目睹太阳的“东升西落”,也天天这样去谈论它,并不认为它有什么错,但它的确是错误的。同样,当我们问“诗是什么”,而有人回答“诗是词的堆积”时,你能认为他是错误的吗?但他又的确没有抓住那诗之“真实的东西”,几近答非所问。现在,当人们用技术之工具性规定这一“正确的东西”来观照技术时,所遇到的情形也正象那词之堆积的诗,也同样未能抓住技术之“真实的东西”。
那么,技术之工具性规定作为“正确的东西”,又为什么没有抓住那技术之“真实的东西”呢?我认为,这首先就与它对待技术的那种方法密切相关,这种方法可以简略地概括为是直观、静观、经验的方法。如果说这种方法能够保证对于技术的工具性规定是正确的话,那么,它却不足以用来抓住技术之“真实的东西”。因为依照这种方法,技术总是被设定为客观上给定的某种东西,也即它没有产生的历史过程,不是作为人的有目的活动的对象性产物而出现,而是仅仅作为人的超历史的自在对象而存在,这样,当人面对它时,所能看到的也只能是它所呈现给人的那些东西:手段、工具及其功能和所服务的目的,而其余一切则均在视野之外。而从另一方面看,这种方法实际上从一开始就已无意识地遮蔽了除技术的工具性之外的那些可能是技术之“真实的东西”所赖以产生的领域,也就是说,它从一开始就已无意识地封锁了自己通向技术之“真实的东西”的大门,而这意味着它从一开始就已无意识地宣告了自己注定不能抓住那“真实的东西”的命运。在这里,这一切之所以是“无意识地”发生的,就在于所发生的这一切均是这种方法所全然不知的,而这实际上正是这种方法的最致命之处所在。
因此,要抓住技术之“真实的东西”,就必须首先确立起一种新型的方法论视角,它必须是不再仅仅满足于对于技术的直观、静观、经验,而应该能够保证对于技术的本质构成的深入分析,也即能够保证揭示出技术中可客观化的、人只能顺乎其然的客观合理性方面,又能保证揭示出技术中可主体化的、能充分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主体合理性方面,从而使技术展现为人的合理性活动的创造物,展现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性存在,并使人能够“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马克思语),而不是仅仅直观它的“物”的外表。这种新型的方法论视角必然是一种历史的、辨证的方法论视角,因为只有它才适合于对于技术的本质构成的分析,而这种分析通常又应该是在技术的实际产生过程中展开,因而它也必然是一种发生学的方法论视角。通过对于技术的实际产生过程的发生学分析,我们就能够搞清楚技术的本质构成,从而揭示出作为技术之“真实的东西”的技术本质。
从这样一种新型的方法论视角出发,本文认为:技术并非是实现人之目的的单纯手段或工具本身,而是人把自己已经掌握了的自然规律能动地整合到自己的目的性预期中来的一系列过程及结果;而从其结果看,它本身就是人的目的性预期与其相应手段或工具(核心是自然规律)的实现了的统一体。
三、关于技术之“真实的东西”的初步论证
在前文中,我们已经对海德格尔的技术之“真实的东西”作出了自己的回答。作为一种可能的技术本质观,它的基本特点是:不再把技术为之服务的人的目的搁置于技术的本质构成之外而单纯地将其视为某种经验上可把捉的工具性(或物性)的东西,而是同时把工具性以及目的性视为技术的本质构成的两个不可或缺的内在因素,从它们的辨证统一关系中来观照技术的本质。毫无疑问,对于这样一种技术本质观的合理性的阐述,必然要以技术的实际发展过程为基础,诉诸发生学的方法以对其内在组成要素的产生及其结合过程进行动态分析,否则就将再度陷入直观的泥潭。
众所周知,技术并不是客观上给定的某种东西,而是也有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这一历史过程,也不是象尚未被人触及过的自然物那样,表现为自在地演化的自然过程,而是一个发生于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由人的能动活动所不断地创造着和扩展着的社会历史过程。对于这一历史过程,我们首先能够根据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十分肯定地断言它是秉承了来自人的某种目的性预期的,也即它是人的一种有目的的活动过程,并因此而将它与一般的自然过程区别开来。而从另一方面看,我们又能够十分有把握地断言,自然过程的某些方面或层次也必然卷入了这一历史过程,并作为这一历史过程中的物质性因素而发挥作用,从而使这一历史过程又呈现出自然过程的某些性质来。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这一历史过程就是由人的目的性预期与自然过程共同参与、共同推动从而共同开辟出来的。
在揭示人的目的性预期对于技术的整个形成与发展的作用时,当代德国哲学家K-O.阿佩尔的一个观点对我们是有启示意义的。他说:“如果我们没有先行理解人类行动的成功后果的(内在)规范,并把这些规范承认为评价的标准,那么,我们就不能如其所是那样来描述人类行动。”[3]这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要如其所是那样来描述技术的形成与发展,那就必须首先对其中的人的目的性预期进行全面深刻地理解,而这种理解是不能够将其仅仅当作某种外在的被趋赴的东西来看待的,也即象在技术的工具性规定中所做的那样,而是要视之为遍历于技术的整个形成与发展始终的内在规范,从其能动的方面来考察或评价它在技术的整个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在技术的整个形成与发展中,人的目的性预期作为内在规范,其基本的作用就是引导或制约人的活动,而人的活动即是把这一规范运用于自然过程以求实现目的的过程。因此,它的作用又必然要从人把自己的目的性预期与自然过程能动地结合起来的方式和方法中体现出来。马克思曾在揭示人的目的性预期的规范作用时说:“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这个目的是他所知道的,是作为规律决定着他的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的,他必须使他的意志服从这个目的。”[4]这也就是说:人的目的性预期是通过“使自然物发生变化”而得到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它不仅使人的意志获得了以自然过程为其进取方向的能动取向,从而使自然物在实践中发生变化,而且也使自然过程的“意志”获得了指向人的目的性预期的变化取向,从而使自然物在实际变化中表现为人的目的性预期的不断实现。因此可以说,人的目的性预期的总的作用就是作为规律决定着技术的形成与发展的方式和方法。
人的目的性预期的规范作用的发挥,是在使自然物发生变化的过程中得以进行的。因此,如果我们不能同时去说明自然过程对于整个过程的作用,那么,人的目的性预期的规范作用也是不可能得到进一步说明的。
对于技术的整个形成与发展来说,我们认为,自然过程的作用主要是以工具性而显示其基本特征的,也即它发挥着工具性作用。如已所知,人的目的性预期要得到实现,就必须借助于自然过程来进行,这正体现了自然过程的工具性作用。
自然过程的工具性作用首先是由其自身的自然本性决定的。我们知道,在自然过程中唯一起决定作用的是自然规律,因此可以说合乎自然规律即是自然过程的自然本性。自然过程的合规律性一般表现为多种多样的为自身所不断趋赴的内在目的性倾向,由于这些倾向独立于或外在于人的活动,因而不能指望它们就是人的目的性预期所热烈向往的东西,但却并不排除通过对它们的有目的地分析、选择与综合进而被实际地用来作为实现人的目的性预期的工具或手段的可能性。自然过程的合规律性一般只决定人在其中能够(进而如何)做什么或不能够做什么,也即它要求人的活动也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但却并不决定人在其中应该做什么或不应该做什么,也即它并不主动地将自身中的某种目的性倾向指派或强加给人的某种目的性预期。拉普曾用“指令性假说”来概括自然过程的合规律性对于人的目的性预期的这种作用。他说:“这些假说说明在明确规定的条件下要实现一定的目标应当如何去做”;但却同时指出,人“不能因为仅仅存在某种技术活动的可能性,就推论出应该利用这种可能性”[5]。这说明,自然过程对于人的目的性预期,进而对于技术的整个形成与发展首先显示出的是普遍而潜在的工具性意义。
自然过程的工具性作用的实际发挥,是要以人的目的性预期的明确确立为其前提的。拉普紧接着说:“只有在人们除了具有关于现有的或预想的物理现象的描述性知识外,还具有反映合乎需要的以规范方式确立的目标时,某种技术活动的必要性才变得明显起来”;并认为“这一点对于理解一切技术活动都是至关重要的”。[6]拉普所说的“这一切”之所以是“至关重要的”,就在于它昭示了一切技术的形成与发展的充要条件,这就是:作为充分条件,必须同时具备关于自然过程的合规律性知识以及人的目的性预期;作为必要条件,人的目的性预期必须以规范方式发挥决定性作用。而可以说,正是在人的目的性预期的规范作用下,自然过程的工具性作用才能在“必然性”中得到实际地发挥。
自然过程的工具性作用的实际发挥,是通过技术的设计和制造来实现的,而这一过程实际上也就是技术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关于技术设计的本质,前苏联数学家A.A.马尔可夫曾这样予以揭示,他说:“技术始终是因果网络的某种综合,人为了得到某种预想的结果就要进行这种综合。”[7]我们知道,自然过程中所发生的许多变化都是可以用因果关系来解释的,因此这些变化也可以理解为是由因果关系组成的网络。但由于这些网络独立于人的活动,不依赖于人的意志和计划而存在和变化,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能直接被人利用的。马克思曾说:“自然界没有创造出任何机器,没有创造出机车、铁路、电报、走锭精纺机等等。……它们是人类的手创造出来的人类头脑的器官;是物化的知识力量。”[8]这说明,要利用自然过程来实现人的目的性预期,就必须对自然过程的合规律性知识(实即因果性知识)进行创造性地综合,而这一综合即是技术设计。综合是以分析和选择为基础的,因此技术设计实际上就是要在人们已经掌握了的关于自然过程的因果网络中,首先进行分析和选择,然后加以综合的过程;而从另一方面看,这种分析、选择与综合又是要以人的目的性预期作为其基本规范的,也即从既有的因果网络中分析、选择出哪些因果关系作为综合的内容,这些内容又以何种方式被综合,是要取决于人的目的性预期的规范作用的。因此技术设计实际上就是按照人的目的性预期的要求从因果网络中分析和选择出所需要的因果关系,然后按照有利于实现人的这种目的性预期的方式加以综合的过程。
技术设计一般以图纸、操作规程、样品或样机等形式作为其最终产物。从其产生过程看,它们无一不包含着经过分析、选择并加以综合了的一定量的关于自然过程的合规律性知识,以及始终作用于其中的相应的人的目的性预期的规范。因此,作为产物,它们既体现了人的目的性预期的实现形式,同时又体现了自然过程在人的规范作用下为着实现人的这种目的性预期而发挥出的工具性作用。
技术设计作为一种见诸自然过程的有目的的综合活动,一般并不被视为是一种感性的物质活动,而是被当作一种观念活动来看待,这种观念活动创造着一个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具有潜在意义的可能性世界。因此,技术设计的产物并不构成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这个充满着各式各样的技术产品的现实世界。这个现实世界是人们根据技术设计通过技术制造而展现给我们的。一般来讲,技术制造就是将技术设计的产物进一步物化的过程,即在物的层次上使自然过程转化为能满足人的多种多样的目的性预期的技术产品的实践过程。技术制造一般不改变技术设计中所包含的那种把自然过程的工具性作用与人的目的性预期有机整合在一起的内在结构(或方式和方法),而只是将其从观念形态转化为物质形态而已。因此,技术制造建构了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物质世界,机车、铁路、电报、走锭精纺机等等,都是它的组成。
技术的设计与制造过程,也就是技术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现在,我们能够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技术世界里,一切哪怕只是从经验层次上可被称为“技术”的东西,该有怎样一个复杂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了!它们是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是人的目的性预期与自然过程的工具性作用在实践基础上相统一的产物。因此,就它的内在本质构成来看,与其说它们是人类实现自身之目的的手段或工具,毋宁说它们就是人类借助自然界而实现了的自己的目的,它们承载着人类的目的性预期,它们将人类的价值追求积淀于自身之中。
四、“真实的东西”和“正确的东西”:技术的价值负荷性及其使用价值
当我们从发生学的角度出发,把技术的形成与发展视为是由人的目的性预期与自然过程的工具性作用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取得统一的过程及产物时,我认为,我们已经抓住了技术的“真实的东西”或技术的本质。然而,作为一种可能的技术本质观,我又认为,至少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不能说它是完整的,因为尚有这样一个重要问题我们至今还未予以正面回答,这就是已在技术哲学界争论了多年的所谓技术的价值负荷性问题。海德格尔曾说,只有技术的“真实的东西才把我们带入一种自由的关系中,即与那种从其本质来看关涉于我们的关系中”,这实际上就是在提示我们,只要我们是在寻找技术之“真实的东西”或技术的本质,那么,技术中有关人的问题实即技术的价值负荷性问题就是不能够回避的。
技术的价值负荷性问题,一般是被区分为三种情况或三种倾向明显的观点来予以阐述的。其中第一种观点认为,技术是负荷价值的,也即技术负荷着人类价值;第二种观点认为,技术是价值中立的,也即人无法对其作出是“好”、是“坏”的评价;而第三种观点则认为,技术是价值无涉的,也即它与人类价值干脆无关。我是无条件地赞同第一种观点和有条件地接受第二种观点的,而对第三种观点则持完全否定的意见。因为在我看来,这第三种观点实际上就等于宣布了被我们称作“技术”的那种东西不是由人类创造的,它也与人类毫无关系 ,人类过去未曾、将来也不可能依靠技术来生活;而从其根本看,它甚至就不认为技术是一种客观存在,更何谈它的价值!
技术是由人类创造的,因而它与人类之间肯定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它也肯定负荷了人类价值。如前所述,我们认为我们已经在对技术的形成与发展的分析中抓住了技术的“真实的东西”。如果说,我们的分析还基本符合技术的形成与发展的真实情况的话,那么,在技术的“真实的东西”中所包含的人的目的性预期,其实就是技术所负荷的人类价值。这也就是说,只要我们承认技术是有人类创造的,那么,在这一创造性的活动中,人就总要把自身的价值追求运用于自然过程,通过有目的地发挥自然过程的工具性作用来进行;而作为结果,在技术中也就肯定要把人的这种价值追求积淀或保存下来,从而成为技术所负荷的人类价值。技术的这一形成与发展过程表明,与其说人类创造的是技术,毋宁说他是在为自己创造着一个有意义的世界——技术的价值世界,而这个世界,在我看来,可能也正是被海德格尔当作技术之“真实的东西”要去寻找的那个世界,因为它的确能够把我们带入一种“从其本质来看关涉于我们的关系中”。
由人所创造的技术世界,是一个负荷了人类价值的世界。然而,这个世界又决非是铁打一块而无内在差异性的世界,而是一个由成千上万种类型迥异的技术产品所组成的、相映成辉的复杂性世界。我们应当如何看待技术世界的这种多极多元和多姿多彩呢?马克思曾说:“动物只能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9]这就是说,我们今天赖以生活的这个技术世界,之所以会表现出如此丰富多样的内在差异性,在马克思看来,乃是根源于人类所独有的那种创造力和多向度的价值追求,它们超越了任何一个动物所属的那个种的固有局限性,而能够在一个几乎是无限广阔的范围内按照任何一个物种的尺度来进行创造,并且懂得如何处处都把自己的内在尺度(或价值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也即运用到自然界中去。因此可以说,技术世界的内在多样性差异,实际上也就是人的价值尺度(或价值追求)的多样性差异;而我们之所以又能够轻而易举地将它们区别开来,就是因为它们作为实现了的人的价值追求,能够在体现人的价值尺度的多样性差异中把它们各自的差异性(指的是不同技术间在物质构成、结构形态、功能取向、外貌特征、使用效果等方面的差异性)也体现出来。我们可以设想,只要人类还在创造着技术,那么,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必然会是一个更加充满多样性差异的技术世界,从而使我们进入一个更加多姿多彩的美好天地。
也许有人会问,既然技术已经负荷了人类价值,那又为什么会出现同一技术既可以被用来行善又可以被用来作恶这样一类可称之为“价值分裂”的现象呢?莫非人类在创造技术时就已经把相左的两种价值追求同时赋予了同一技术?我想,这可能就是技术的价值中立说之所以被提出的主要原因吧。
技术的“价值分裂”现象,的确是我们在探讨有关技术的价值问题时所经常遇到的一种奇特现象,技术的价值中立说的提出,也的确与技术的“价值分裂”现象有着密切关系。但我认为,正如这一现象只是发生于技术在其形成后的“被用”阶段一样,技术的价值中立说也只有在被严格限定于这个范围时,才能够被认为是可接受的,也即它不适用于技术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更不与我们所主张的技术的价值负荷说构成“非此即彼”的关系。
技术在其使用阶段所表现出的“价值分裂”现象,是否说明技术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所负荷的人类价值就是双重的,也即人类在创造技术时就已同时把善恶有别的两种价值赋予了技术?我认为这种情况是不会发生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就根本无法从事技术的创造活动。拉普就曾对技术活动中的这个问题进行过分析,其结论是:人类的技术活动差不多都要经历一个选择过程,也即“在技术活动的多种可能性已定的情况下,要决定究竟使哪种可能性变成现实,必然有一定的选择过程”;所以,任何一项技术活动“毕竟反映了有关个人的选择行为和价值倾向”,也即它要么反映人的这样一种价值倾向(例如善的),要么反映人的那样一种价值倾向(例如恶的),而绝对不会把两种不同的价值倾向(善的和恶的)都反映到自身之中。[10]这就是说,为任何一项技术所负荷的人类价值要么是善的,要么是恶的,而决不会把性质不同的两种价值追求同时负荷于自身之中。因此,技术的“价值分裂”现象并不说明技术所负荷的人类价值就是双重的,而技术所负荷的人类价值与技术的“价值分裂”现象之间也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技术的“价值分裂”现象的产生,直接导源于技术的工具性规定,也即导源于技术的“正确的东西”。我们知道,在技术的形成过程中,自然过程的工具性作用必然要在人的某种规范作用下进入技术的本质构成,从而成为以变化了的物的形式体现人的某种价值追求的载体,而正是这一物的载体才使得我们能够在经验层次上感知到技术到底为何物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异性。这些技术的物的载体仍然按照它们自身的规律运动着,尽管它们的运动已经明确指向了人们在此以前所预期的那些目的,但它们的客观性却是显而易见的,也即只有在人们遵循它们的规律时,它们才能为人的目的服务。而正是技术运动规律的客观性,才能使它们在使用过程中有可能被用来为人的其他目的服务,从而使技术呈现出“价值分裂”的现象。因此,负荷着善价值(救死扶伤)的“红十字车”就不能排除被用作犯罪(恶价值)工具的可能性,而无节制地追逐军备竞赛的政治集团也就当然可以打出“维护和平”的旗号 。从这个意义上讲,技术的价值中立说确有其合理性。
技术的“价值分裂”现象尽管不导源于技术所负荷的人类价值,但它们两者之间又不是毫无关系的。一般来说,在技术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所负荷的价值(善的或恶的)都能够在以后的实际使用中得到体现,当然这还要取决于一项技术在实际投入使用时社会所普遍采取的价值导向是否发生了变化,因为人类创造技术最终是为了使用技术。因此,技术所负荷的价值从一定意义上看其实就是使用价值,只是技术在其使用阶段才有可能被赋予新的使用价值而已。
技术的价值负荷性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对它的进一步分析,必将有助于我们深入领会技术的本质。如果我们所采取的这种分析方法还能够廓清一些疑团的话,那么,为我们所畅言的这种技术本质观就一定会为我们既造福人类又避其祸患地进一步发展技术提供实践上的有意启示。
参考文献
[1][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下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926页。
[2]转引自[德]冈特.绍伊博尔德:《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的科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9页。
[3][德]K-O.阿佩尔:《哲学的改造》,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版,第166页。
[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02页。
[5][6][德]F.拉普:《技术哲学导论》,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50-51、51页。
[7]邹珊刚主编:《技术与技术哲学》,知识出版社1987年版,第76页。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19页。
关键词:基层群众文化;以人为本;地方文化
中图分类号:G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3-0198-01
十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体制、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加剧,我国人民的思想意识和精神文化需要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新的文化需要和新的体制在带给乡镇文化站前所未有的机遇的同时,也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增加了无可预估的难度和压力。在基层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需要的背景下,如何进行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创新和可持续性发展,目前已经成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
一、传统工作思想下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脱节,调查研究和归类整理贫乏
就目前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据了解基层专业从事群众文化理论的探究工作的人员较少,除北、上、广、深等发达城市在此方面的研究已经有所成就以外,我国中小城市乃至乡镇区域在群众思想理论研究和探索方面可以用来作为参考和交流的资料较为频繁。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实践所受到的理论支持较少的前提下,乡镇文化站进行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时可以借鉴的经验、案例必然有限,这就会导致工作出现自觉和不自觉的盲目性。从现实实践中来看,很多县级文化单位仅在元旦前后、春节期间开展一些小规模的文化活动,如花会、灯展、烟火晚会等,乡镇级文化站每年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数量更是有限。很多群众活动受到资金、基础设置、群众积极性、工作人员数量、天气等的限制只限于停留在计划中,而在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调查研究和归类整理同样受到此类因素的影响下较为匮乏,这就导致一些比较有学习和借鉴价值的群众文化项目包括当地特色手工艺等被忽视。
(二)工作人员的专业结构不平衡,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与需求脱钩
从事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工作人员系统中,部分单位所出现的人员结构不平衡的现象也直接影响了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质量,一些具有丰富的群众文化工作经验的工作人员在缺乏接班人的前提下,很容易出现工作人员经验团队的断层,近些年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大量的高校毕业被分散到不同级别的群众文化部门中来,由于缺乏经验和对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认知,在工作实践中难免出现于基层群众无法进行顺畅沟通的问题。基层群众是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对象、基础、评判者和监督者,在基层群众文化建设里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围绕基层人民的实际需要来开展相应的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但是在现实工作中,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者闭门造车,想当然的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情况比比皆是,这也是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无法贴近基层群众生活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以人为本的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改革
(一)加强理论指导,转变工作理念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植根于民众的生活、工作、情感等的发展历程中,同样也对基层人民群众的内心情感、生活、工作等按照艺术形式的方式进行反映。只有充分了解、调查基层群众文化工作需要,走进群众生活,汲取来自民众的智慧和力量,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才能具有方向性和目标性。对于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所需要的资料和民间“采风”及调研后所得出的结论,都需要以资料的形式进行归类整理,并以此作为群众文化活动构建及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得以发展的基础。及时调整工作理念,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整合现有资源,全面推进基层群众的文化教育工作及文艺宣传工作。
(二)加大宣传力度,加大沟通实施走出去战略
当前直接影响基层群众文化建设质量和进程的因素所源自基层群众的基础设施不够健全、资金有限、组织团队的能力和人员配备有限、创新思维尚未打开等。因此,建议乡镇文化站加大宣传力度,将节假日的活动与日常活动联系起来,如元宵节举办猜灯谜、武术表演、灯展等,日常使用艺术培训、书画比赛、全民健身、歌舞培训、体育竞赛等来不断的丰富当地群众的精神生活。由于一些乡镇的现有基础设备有限,对此问题进行解决的方式可本着走出去的原则,积极寻求与当地企业合作,充分发挥文化馆的场地优势,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寻找资金赞助,并进一步发掘可以借助的力量和资源等来完成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要求。在加大宣传力度方面,建议乡镇文化站充分利用其群众茶余饭后的休息时间,借助媒体的力量,联合当地广播站、电视台、报纸等媒体的力量扩大对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和相关活动的宣传力度,必要时可以采用意见和建议征集的方式,来寻求群众的意见,并大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的同时,深入群众内部了解群众的需求,以此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群众性奠定基础。
【关键词】以人为本;新闻媒体;社会价值;新闻传播
中图分类号:G2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12-0035-01
一件优秀的作品没有人物的出现是抽象的。下面我们为您讲述乡村教师宋金友平凡事业里的精彩人生。
他是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从教36年来,始终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他扎根乡村,矢志不移 ,以青春年华和全部心血实践着崇高的选择。
在别人看来,教师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职业,可对于松江镇三道中学的宋金友来说,却是一生坚定的执着。从小怀揣教师梦长大的他,从1976年开始在三道村任教,36年来,他在这个相对偏僻的山村学校里,勤勤恳恳、尽职尽责。从来没有请过一天假,耽误过一天工,就连家里婚丧嫁娶这样的大事,都没能影响到自己的工作,宋金友常说:“自己的事再大也是小,公家的事再小也是大。”在36年的从教经历中,宋金友担任过二十七年的班主任。作为全校的骨干教师,他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教育教学上,每天上下班都是早到晚退,虽然离家不是很远,但是为了节省时间,他每天中午都不回家,午饭经常是一个面包和一杯水。为了稳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宋金友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课上认真教学,课下耐心辅导,并常常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家访。
每天下班,他到离家近的学生家家访,到周六周日,他就到远的地方家访 ,沟里路不好走,有时候骑自行车 ,有时候走着走,挺辛苦的。
由于不少学生的家都在偏远的山里,宋金友常常都要翻山越岭。育林村是远在20里之外的一个村子,其间山路崎岖,艰险难行。可为了辅导差生、及时找回辍学的孩子,这个村成为宋金友家访的重点,雨天泥泞里跋涉、雪天冒着严寒,宋金友的执着感染了学生,打动了家长。在宋金友的耐心教导下,一批批学生成长起来,1983年之前,三道中学没有考出去一个学生,然而在1984年,宋金友带的第一个毕业班,一下子就有8名学生分别考上了高中和中师,实现了当地考生“零”的突破。在此之后,宋金友又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他任教的语文,曾荣获全县中考单科成绩第一名,他个人也先后多次被评为全县优秀教师。他爱生如子,用真情教育和关爱每一个学生。他执着教育,用激情演绎平凡事业里的精彩。
个人的故事,人文关怀的赞歌。爱心育桃李,倾心为教育。宋金友爱生如子,他用真情教育和关爱每一个学生。从教以来,他教过的学生已有上千人,而这其中,很多学生都受过他的资助。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宋金友帮助他们垫交学杂费、时常送给他们衣物;对于上学路远的学生,宋金友经常把他们带回家吃住,其中有五、六个学生初中三年都一直住在他家。学生刘振堂每提起这事,都满怀感激。
作为宋老师的学生,我深深体会到,为人亲和,爱生如子,我曾经在他家住过一年,亲身感受到宋老师对我就像自己的子女一样,严格要求,从各方面关心照顾自己,我非常的感激。
在宋金友的家里,有一本珍贵的相册,那里有许多他和学生们的合影,每次翻开相册,宋金友的脸上都会露出灿烂的笑容,在他看来,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成才,都是他的快乐、他的自豪。
当学生毕业的时候,升学的时候,成才了,自己就感到特别幸福,特别欣慰。
因为热爱,所以执着。多年来,宋金友对教育事业总是充满着无限的激情。这份激情使他一直坚守教育战线,曾经和自己一起中师毕业的40名同学,如今仍坚守教育教学战线的早已寥寥无几,大多数人或改行或升迁。曾经,有同学提示过宋金友,称自己可以帮他换一份有发展有前途的工作,宋金友本人也曾遇到过几次很好的改行机会,可是,他都没有动心,在他的眼里,没有比教书育人更适合自己的工作,在教育教学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宋老师在平凡的岗位上,虽然没有做出轰轰烈烈的一番事业,但是他的工作态度和对事业的执着精神,值得我们三道中学的每一位教师学习。
总之在新闻报道中体现以人为本,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关注新闻事件里的人物,二是要考虑受众的需求和感受。只有这样采制出的报道才能有亲和力。三是注意捕捉个性化语言人和人之间的情感是相通的,让新闻报道感人的最好办法就是让新闻中的人物用感情去打动受众,从而增强报道的亲和力,个性化的语言是新闻报道中最重要的一环。我们采写的报道中大量运用真实的对话和直接引语,甚至是人物的内心独白,更能体现真实感和与受众以人为本的生活。
参考文献:
第一段:动漫产业、日本经济、第三大产业、周边产业、六个发展阶段。第二段:中国动漫产业、动漫基地、动漫中心、作品质量、市场占有能力、发展之路、缺乏产业化人才、市场推广能力弱、手冢治虫。第三段:垄断型发展、行政命令介入。第四段:行政垄断、文化逻辑与反思的缺头、文化禁忌的打压。第五段:文化产业的转型、发动机。
由以上关键字、词,我们可以明确每一段的主要内容,这有助于更好地完成实用类文本阅读的第一小题。
思维方式二:抓关键句、义
传记阅读中,要注意抒情性、议论性或概括性的句子,能够表明作者的观点态度,帮助我们解读文本。
第一段:动漫产业是日本经济的第三大产业。第二段:反观中国动漫产业,尽管近几年来在发展文化产业的口号下,产生了数百个动漫基地、动漫中心,却仍旧与日本动漫产业的作品质量、市场占有能力相差极大。第三段: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中国动漫产业的思维,仍停留在“垄断型发展”的模式中。第四段:行政垄断的文化资本、文化逻辑与反思的缺头、对文化的打压,是中国动漫产业无法发展的三大弊病。第五段:中国动漫产业只有解决了上述弊端,才能将文化资本合理有效地引导至其原有的发展逻辑之上,让中国的动漫创作与发展成为文化产业转型的发动机。
根据这些句子,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知道,文本主要是通过对中日动漫产业的比较来分析阻碍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原因。
思维方式三:思路、方法
(一)解题
例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选项略)(5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能力层级为C。考查的角度是筛选并整合合信息。
解题思路:(1)审题干,抓关键词:“最恰当”“两项”。(2)看选项并在文本中找相关信息。(3)文项对此,验证选项。A项:概括了全文,但文本中并没有将中日的动漫产业作品进行详细的比较,故A是错误的。C项:对照原文,并没有提到“民众只是不得不接受的受众群”,故C项是错误的,属于无中生有。E项:答案可从原文第三段找到,原文说:“这无疑是依靠广电总局对非国多动画的打击……”故E项“认为它不能与1980年代创作的一批精品动画相比”,是错误的。(4)确定答案(BD)。
例2.日本动漫产业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请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概括。(6分)
解析:该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能力层级为C。考查的角度是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解题思路:(1)审题干、抓关键字词:“日本动漫产业”“主要特点”“概括”“6分”。(2)确定答案区域:第一段和第三段。(3)适当取舍,进行概括(最少三点)。
例3.作者提到中国并不缺少“手治虫式”的人物,文字文字研究中运用了模式化分析、叙事研究等研究方法,文化投资的力量超过了80年代,其用意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解析:该题考查学生的鉴赏评价能力,能力层级为D。
这类题常见的题型有:某一细节描写的用意,简答某一段文字的作用,对文中某些抒情性、议论性的句子,或其他重复句子的理解等。此题考查就是“简答某一文字的作用”。
例4.请你根据文章所提供的中国动漫产业的现状,为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提出几条合理建议。(8分)
解题:该题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能力层级为F。探究题主要可以分为三类:封闭型、半开放、开放型。
思路:(1)审题干、抓关键字词:“根据文章”“中国动漫产业”“现状”“合理建议”。(2)确定题型种类:封闭型。(3)确定答题步骤:观点+结合文本分析。(4)确定答案。
(二)答题方法、技巧
1.读懂文章
抓关键语句快速整体把握文本。
(1)标题用语:明确写作对象,暗示或揭示文章中心。(2)过渡语句:理清写作思路。(3)概括语句:概括提起。(4)主旨句:直接揭示文章中心。(5)抒情议论句:把握作者情感意图。(6)悬念句:设置矛盾,提出问题。
2.按要求作答
文学作品阅读主观题综合性强。要答好此类题,大家首先要做的就是审好题干,问什么答什么,这是答好题的最起码的要求。
3.充分利用原文信息组织答案
高考试题中现代文阅读主观题的答案的组织离不开原文。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答案,其语言的组织大都紧扣原文关键字词句。其原则有二:有用原文信息进行整合答案的要求的,必须用原文的信息进行组织答案;没有此要求的,也要尽可能地用原文关键词句回答。因为答案大都可以从原文中找到。
4.要考虑题目的赋分
作为选拔性考试,高考是各种能力的综合考查,其中也包括解题能力的考查。现代文阅读主观题每一道题的赋分基本上都有讲究。例如,一般情况下,4分题,应该有2个要点或者4个要点,6分题一般有3个要点或者2个要点或6个要点,以此类推。如此赋分大体是因利于命题、做题,更利于阅卷。
5.分要点回答
主观题的作答,最忌讳的是一写到底、语无伦次,如此,给阅卷老师的第一印象就是乱,印象分肯定不高。怎么样才算不乱呢?这就要求考生尽可能地分要点来回答,特别在回答赋分高的概括性题目时更应如此。做法就是做题时设上序数号,以便答案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易被阅卷者接受,印象好,得分也高。
6.要点要全、准
做现代文阅读题主观题亦应如此。我们在分要点作答时,要点一定要全、准,因为要点全、准才能才能得到高分。多写几点不倒扣分,少写或者不写肯定不得分。在回答《老渔夫》第3题时,许多人都答到了文章结尾的作用,可忽视了句子本身的比喻意义。
7.语言要简要
组织答案的语言要简明扼要,有概括性。这既是高考考卷的要求,也是高考网上阅卷的需要。网上阅卷,答案卷的矩形区域有限,必须严格控制字数。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2-293-01
2010年10月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洪泽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取得了良好进展,特别是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逐步实施、基本药物零差价销售,有效缓解了老百姓“看病贵”问题。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在实施层面上,存在实施不平衡、政策执行不完整的问题。这一问题主要出现在村卫生室,因为财政补助村级经费难核定、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影响少数原来高收入乡村医生既得利益等诸多因素,导致部分村卫生室目前没有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而村卫生室恰恰是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主体,不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就意味着“小病在村看”的目标不能实现,农民群众对此很有意见,不利于社会和谐与稳定。
二是在采购层面上,存在规格不齐全、选择性采购药品的问题。因为目前基本药物实行网上采购,全省药品统一采购平台的基本药物有6000多种规格,而市级采购平台只选取了其中1000多种规格,存在规格不全和选择性采购,药品采购选择余地太小,导致难以满足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日常多元化采购需求。
三是在管理层面上,存在配送不到位、影响日常医疗服务的问题。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作为一个新兴制度,在执行上需要实施主体-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协助主体-药品生产配送企业的共同发力。但是,从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药品配送企业在服务上不够成熟、不够规范,存在着配送不及时、不到位的情况,甚至是有的药品品种、规格不齐全,不能100%的完成配送任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日常医疗服务工作。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项目,是党委政府着力缓解了老百姓“看病贵”问题的重要措施,我们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全面落实、全力搞好,努力惠及百姓。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各地医改办要组织人员成立工作组,积极深入、克服困难,认真调研、过细工作,迅速做好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财政补助经费核定工作,制定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财政经费补助办法和考核方案,并及时足额下拨补助经费;同时做好乡村医生思想工作,引导他们树立大局意识、发扬奉献精神,积极支持、主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
关键词:项目施工,成本控制,问题,策略
长久以来,如何合理有效地控制工程成本,使有限的资金创造出更多的效益,一直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一个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对所有的成本支出,系统地进行计划、控制、核算、分析等,对生产经营所消耗的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及时纠偏,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的范围之内,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但是,在执行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一、项目成本控制易出现的几个误区
1、忽视项目成本控制
在项目施工中,绝大多数人有认识方面的误区,认为成本控制没有必要,做成本控制是浪费时间浪费精力的事情,而且更多的人认为成本控制的主体是财会人员。长期以来,有些工程项目经理简单地将项目成本控制的责任归于项目成本管理主管或财务人员。从源头上,项目经理就没有起到带头作用,责任不落实,工作不到位,管理意识不强,项目部制定的成本管理条例也形同了废纸一张。
2、成本控制缺乏奖惩机制
施工企业缺少一套完善的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控制体制和坚持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奖罚分明是促进施工企业成本控制工作健康发展的驱动力。是实施低成本战略的重要武器。目前有些施工企业因为各部门、每个岗位责权利不相对应,以至于无法考核其优劣,以致于出现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即使兑现了也是受奖的不公,受罚的不服。这种只安排工作而不考核其工作效果,或者只奖不罚,奖罚不到位的做法,会给今后的成本管理工作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3、成本控制流于形式
(1)材料费用约占整个工程造价的70%左右,材料费用的盈亏直接关系到整个项目的盈亏。有些项目都没有严格执行领料用料制度,失窃严重;有的材料、物资过度消耗,浪费严重;有的下料计算不准确,损耗率超标。
(2)很多企业对人力资源耗费缺乏重视,企业内存大量冗员,人员配置不合理。
(3)施工企业习惯于强调工程质量,而对工程成本关心不够,造成工程质量虽然有了较大提高,但增加了提高工程质量所付出的质量成本;有些项目经理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质量,既增加了成本支出,又对企业信誉造成很坏的影响。
二、成本控制要以降低成本计划、费用开支标准及范围,以法律法规为准绳,对施工生产全过程进行控制。针对降低成本一事,作者在此提出几点应对之策。
1、强化成本意识
成本意识是推动成本控制的前提,要做到有效地控制成本,必须首先使企业所有人员对成本控制有足够的重视,把成本意识、成本观念贯穿到成本控制的各个领域,让成本意识深入人心。同时,加强对企业人员的培训,让人人都懂得只有用尽量少的消耗生产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用最少的支出取得最大的利润,才能实现资本的增值,实现企业增效、个人增收。
2、实施成本控制
工程施工前应开展编制施工预算、成本计划工作,测算出工程总实际成本和分成本。在项目的各项成本测算出来后,与项目部签订承包合同,在承包合同中对项目成本、成本降低率、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等详实约定。
2.1 对人工费的控制:人工成本占全部工程成本的比例较大,一般在20%左右。因此,要严格控制人工成本,从用工数量上控制,努力降低工程施工的间接时间、空闲浪费时间,有针对性地减少或缩短某些工序的工日消耗量,从而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一是要按劳动定额合理使用劳动力;二是减少非生产用工和无产值用工;三是认真执行各种工资实效。
2.2 对材料费的控制:材料成本占整个工程项目成本的比例最大,直接影响工程成本的控制。应采用按量价分离的原则:一是要加强计划管理,实行实效储备,减少积压损失;二是要做好对材料用量的控制,实行限额领料制度,加强施工预算工料分析;三是改进施工技术,推广使用降低料耗的新工艺,加强文明施工生产管理,减少材料浪费和损失。周转材料要按规定进行摊销,并注意维修、保管,租赁的要及时办理退租手续;四是对材料价格进行控制。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择优购料。
2.3 施工机械的使用控制:机械成本占全部工程成本的比例一般在10%左右,一是尽量减少施工中所消耗的机械台班量,通过合理组织施工、机械调配,提高提高施工机械的完好率和利用率;二是加强现场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降低大修、经常性修理等各项成本的支出,避免因不正当使用造成机械设备的闲置;三是加强租赁设备计划的管理,充分利用社会闲置机械资源,从不同角度降低台班价格。
2.4 现场管理费的控制:一是控制和合理搭建临时设施;二是压缩非生产人员和非生产用工;三是严格执行开支标准,堵塞管理中的漏洞。
2.5 加强质量管理控制返工率: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把质量关,各级质量检查人员定点、定岗、定责,使质量管理工作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中。做到工程一次成型、一次合格,杜绝返工现象的发生。
3、 推行成本责任制度
3.1 确立成本责任中心: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消耗人材机都是由项目部发生的,按谁发生谁负责的原则,发生的成本费用全部由该项目部负责,这样直接确定了责任主体。
3.2 把目标成本分解到责任中心:制定目标成本只是提出企业总体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应与经济责任制相结合,即从成本支出发生的根源出发,结合企业专业点线管理,对目标成本进行分解。
4、 适时考核,奖罚到位
责权利明确以后,为了调动各责任者的积极性,还要与成本分析结合,做到分阶段考核。考核时间的选择方法有两种:
4.1 按日历时间分月度、季度和竣工考核。
4.2 按分部分项工程的形象进度,即各分部分项工程结束、总体工程竣工考核。
5、 提高项目部人员的成本管理素质,适应新形势
以项目经理为代表的项目管理班子的成本管理素质很重要,它是直接反映整个项目的成本管理水平高低的直观因素。因此,要想方设法提高项目承包班子人员的素质,尤其是项目经理,组织进行内部交流学习,向同行吸取先进经验,不断提高项目交流的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项目的成本产生于一切生产管理活动中,每一环节,每一时点,每一员工都是成本可能产生的地方,都应有相应的成本控制、监督和考核措施,通过“对症下药”,提高项目成本的管理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项目成本管理,可以促进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不断挖潜,降低成本,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才能在经济改革发展中永立桥头不倒,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力争上游,为企业的未来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尹贻林 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 [M] 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3年
【关键词】“3+4”;衔接;中职;普通本科
1 “3+4”衔接模式的背景
实施中职与普通本科“3+4”衔接培养模式改革是江苏省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招生考试制度,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建立上下衔接贯通的分段式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根据《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苏政办发〔2012〕194号)、《关于继续做好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苏教职〔2013〕9号)、《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等意见,部分中职校与普通高校开展了“3+4”分段一体化改革模式。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内涵、课程内容、教学条件等方面进行有效衔接,考核评价体系相互沟通,将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分层教育、协调发展的教育模式,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提升中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因此,探讨科学合理的机械类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一体化衔接模式是推进“3+4”改革模式的重要内容。
2 “3+4”模式内涵
所谓“3+4”模式,是指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本科高校“上下贯通”的一种教育形式,即中职与普通本科分段一体化培养,中职学校学习3年,经考核合格后,学生进入对口试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习4年,毕业后获取普通本科文凭。学习期间,由对口试点的中职校和普通本科高校统筹制定对口专业的理论知识课程和技能训练课程的衔接贯通教学体系,系统化培养本科层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3+4”分段式一体化衔接模式,区别于以往的中职与高职(3+2,3+3)分段培养模式、高职与普通本科(3+2,5+2)分段培养模式。后两种分段培养模式,分段前后都有相应的交集,而中职与本科的3+4模式没有交汇点,并且跨度最大。“3+4”分段式一体化衔接模式并不是中职与普通本科的简单拼接,而是新形式下的一种全新的培养模式,是区别于以往的中职与高职、高职与普通本科分段培养模式的一种创新。
“3+4”分段式一体化衔接模式打破了传统的职业教育体系,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对于中职与普通本科的培养目标衔接,课程体系的衔接,师资力量的衔接,考评体系的衔接等方面都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和要求。
3 “3+4”改革模式的主要衔接内容
3.1 “3+4”人才培养目标衔接
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本科高等教育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教育领域,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有着较大的差异。由于招生生源的不同,传统的中等职业教育普遍重视实践而轻理论,本科院校普遍重理论而轻实践。如何统筹考虑总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是“3+4”中职与普通本科衔接改革模式的重点。不能割裂的考虑两个教育阶段,应该尽可能地融合“3+4”中职与本科两个教育层次,制定七年一贯制的总体人才培养目标。在总目标的框架下,构架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培养目标的衔接与融合。
3.2 “3+4”课程体系衔接
课程体系的衔接是分段式一体化培养模式的落脚点。避免基于原有的三年中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四年的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的简单组合,避免中职教育阶段的专业课程与本科阶段专业课程的重复现象发生。将中职阶段的转段考核与七年一贯制的总体课程体系有机结合,将中职阶段的专业课程与本科阶段的专业课程打通一体化,统筹科学安排,形成在总体培养目标指导下,高度融合的上下贯通的科学课程体系。
3.3 教师队伍衔接
教师队伍建设是“3+4”一体化衔接模式中学生培养质量的关键。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加强合作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依托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完善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完善相关人事制度,聘任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专兼职教师,提高持有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教师比例,打造一支完全适合“3+4”培养模式的应用型本科教师队伍。
3.4 教学资源衔接
应用型本科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建设基础好、师资队伍强、校企合作工程教育有实效、人才培养有特色等优势。中等专业学校在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有设施完备、师资条件优越的明显优势。通过整合院校现有专业人才教育资源,实现设施通用资源共享,能够充分发挥现有教学资源在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更大作用,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试点项目的顺利实施。这将有利于创建机械类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途径,探索智能装备制造时代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与发展。
4 “3+4”模式的保障措施
4.1 加强领导,统筹管理,为项目实施提供组织保障
成立中职与普通本科衔接创新工程项目促进委员会,负责对中职与普通本科衔接机制、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指导,协调校企合作、资源共享以及院校合作培养机制等。
4.2 成立教学工作协作组
建立由试点学校领导和骨干教师参加的一体化合作培养教学工作协作组,开展“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机制的改革试验,加强分段一体化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完善,健全课程无缝对接和资源共享机制,共同开展课程模式研究和教学研究。
4.3 加强“3+4”衔接理论与实践研究
建立中职与普通本科衔接课题组,吸收试点院系骨干教师参加,针对“3+4”分段一体化培养模式进行课题立项,加强理论研究对实践的指导,跟踪试点进程,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不断完善试点方案。
4.4 增加经费投入,落实项目实施的经费保障
院校定期拨付一定的经费支持,主要用于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项目研发。
5 结束语
目前实施中职与应用型本科“3+4”分段培养的改革还处于探索阶段,许多理论与政策尚不完全成熟。因此中职与本科衔接模式还需进一步理论创新和实践研究。对于“3+4”分段培养机械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研究将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