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生命临终关怀范文

生命临终关怀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1 17:27:06

篇1

一位朋友的父亲年逾八旬,肺癌切除术后转移,同时伴有脑血栓后遗症,终日卧床。先后雇了几个保姆,都嫌麻烦辞职了。联系了几家医院,没有一家愿意接收。无奈,老人只能住在家里。虽然家人可以料理生活,但癌痛的折磨却无法解除。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老人痛苦不堪。

生老病死,是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医学研究显示,人在60岁以后,消耗的医疗费用约占一生所用的40%以上,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费用是在人生最后一个月花费的。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老人超过总人口的10%。据预测,到2050年,80岁以上老人将超过1亿人。而老龄人口的增加,必然带来疾病负担的增加。尤其是高龄重病老人的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更是未来养老问题中的难点。

生命是一个过程,而死亡是生命的终点。所谓临终关怀,是指为临终患者提供全面的关怀与照料,从而使其生存质量得到提高,能够在舒适安宁中有尊严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这是医学人文精神的体现。随着社会观念的进步,医学理念正在发生变化。传统医学的目的是治愈疾病、避免死亡;而新医学的目的则是避免早死、安详死亡。新医学从单纯追求延长生命转向对人的整体关怀和生命质量的提高,从单纯治疗转向治疗与关怀并重。因此,医学的最高境界不是阻止和延缓死亡,而是给死亡以宁静和尊严。

我国是世界老龄人口第一大国,但目前临终关怀机构严重不足,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这种现状如何才能改变?

篇2

20世纪70年代以后,临终关怀的理念和措施开始在世界各地以舒缓医学、姑息医疗、宁养疗护、安宁缓和等多种模式铺开,并不断得到完善与加强。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临终关怀事业从天津、汕头、上海、北京、沈阳等地创建并陆续发展起来,至今全国已有600多所收治和照顾临终患者的医疗场所。

李嘉诚基金会有一项专门收治晚期癌痛贫穷患者的“全国宁养医疗服务计划”项目,目前与内地32所大中型医院协作建立的宁养院,已服务终末期肿瘤患者超过15万人。这支专业的宁养团队,成为了国内收治终末期癌症患者的排头兵。

临终关怀是对没有治愈希望的患者所进行的积极而全面性的医学人文照顾,控制疼痛及其他症状,解决心理-精神等问题,以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质,达到最好的生存状态。概括起来,临终关怀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医疗护理内容。

临床“治”痛 终末期癌症患者身心承受着极大的苦难。其中,最为普遍和常见的就是癌症带来的剧烈疼痛。资料表明,终末期癌症患者疼痛发病率高达65%~85%,重度疼痛患者占40%以上。患者终日处在“痛不欲生”和生不如死的极端恐惧与痛苦之中,可以说是度日如年。此时,医生会采取科学、规范和强有力的止痛治疗,以尽快减轻患者疼痛带来的心身痛苦,这是临终关怀首先要完成的基础性医疗工作。

症状控制 终末期癌症患者身患重病,通常伴有除肿瘤原发病灶或转移所带来的其他一系列临床病症,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便秘、呼吸困难、咳嗽、气促、失眠、浮肿、胸腹水,以及创口溃烂、压疮、造口或导管梗阻、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等各种异常状况。医护人员会责无旁贷、想方设法地为这些患者解除或减轻不适症状,使他们尽快平稳和安定下来。

舒适护理 终末期癌症患者的身心护理以患者感觉舒服为第一要素。护理人员会依据每个患者的不同病情,整合不同护理手段与措施,以使患者达到舒适和平安,包括基础护理、皮肤护理、口腔护理、协助排痰、局部按摩、膳食调配等多方面,事无巨细,耐心周到。当然,家属也可以向护理人员学习护理方法和技巧,以便患者能够随时享受到舒适护理所带给他们的实惠。

心理舒缓 统计资料显示,癌症患者特别容易并发抑郁或焦虑等心理疾病,发病率占患癌人群的60%~65%。轻微的抑郁或焦虑情绪,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等途径,即“谈话治疗”得到舒缓。而病情较重的抑郁症或焦虑症患者则必须在心理科专业医师指导下,及时服用抗抑郁或抗焦虑类药物进行治疗,以尽快使患者从抑郁或焦虑状态下解脱出来。值得注意的是,家属要特别关注患者可能发生的自杀倾向。

灵性照顾 终末期癌症患者常常由于自知自己来日无多而在精神和心灵层面产生困扰,如对死亡临近的恐慌,以及对后事的不放心等等,这些都会使患者和家属陷入极大的不甘、不忍、不舍的矛盾和悲痛之中。此时,医护人员会采取家庭会议、生命回顾、临终圆梦,以及艺术治疗(包括音乐、美术、工艺、娱乐等疗法),帮助患者摆脱心灵上的困扰,正确认知生死本是人类的自然规律,重建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和诠释,直面死亡。

篇3

2005年6月9日,天津市东丽区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特殊的案件。当天上午10点,庭审现场座无虚席,身患绝症、正躺在医院病床上的原告张晓丹没能到庭,她委托律师请求法院判被告即她的丈夫刘朝刚履行自己的法定义务,完成对她生命最后日子的关爱。

身患绝症:

冷战中的妻子听到死神的脚步声

2003年12月初的一天,时年37岁的天津妇女张晓丹突然感到浑身乏力、恶心厌食,随后又出现了呕吐、发热、腹泻,没过几天人就瘦了一大圈。

12月9日,张晓丹来到天津市第三医院做检查,结果让她大吃一惊:晚期胆管癌!

医生告诉她,胆管癌是一种发生于左右肝管至胆总管下端的肝外胆管癌症。因为该病初期症状不明显,不容易被发现,等到查出病来的时候大都已经到了晚期。正因为错失了最佳的治疗时机,所以,晚期胆管癌患者存活期都很短。

得知自己已经病入膏肓,张晓丹心头一震,突如其来的恐惧感让她浑身颤抖。她眼巴巴地望着医生:“这病就没法治了吗?”

医生说:“对于早期的胆管癌,可以通过手术切除肿瘤来得到根治。而晚期患者却不行,只能采用姑息性小手术,以达到延缓生命的目的。”

张晓丹忐忑不安地问:“晚期患者一般还能活多久?”

医生如实相告:“每个患者的情况都不一样,一般只能再活几个月,最多不超过3年。”

听完医生的这番话,张晓丹仿佛接到了“死亡判决书”,聆听到了死神的脚步声。恐惧感再次漫上她的心头。

张晓丹跌跌撞撞地回到家里,一头扑到床上嚎啕大哭起来:“老天爷呀,你怎么让我受到这样的双重惩罚!”

1966年4月,张晓丹出生在天津市一个普通市民家庭。1987年1月,在菜市场做小生意的她与在同一市场里经营水产品的个体户刘朝刚结婚。当年7月,女儿因早产两个月,体质十分虚弱。休完产假后,张晓丹便干脆回家专心照料女儿。这样,刘朝刚独自在外面做生意,张晓丹一心在家操持家务、抚养女儿,那时,两人的日子虽然并不富裕,却十分开心。

转眼到了1993年10月,刘朝刚租下两个冷库搞起了水产品批发,生意越来越红火。至1995年,他已成为家财数百万的水产富商,并购买了一辆高档轿车。

经济上富裕了,感情却出了问题。1996年春节刚过,由于性格不合等方面的原因,两人悄悄办理了离婚手续。然而在当年11月底,为了不让女儿失去父爱,在刘朝刚的要求下,两人又办理了复婚手续。

按理说,破镜重圆之后,夫妻双方都应该吸取以前的教训,珍惜眼前的幸福,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复婚后不久,刘朝刚便开始与几个朋友经常结伴外出吃喝玩乐,并逐渐发展成夜不归宿。一些关于丈夫在外面寻花问柳的传闻,也越来越多地灌进张晓丹的耳朵里。刚开始,刘朝刚还分辩说这都是生意上的逢场作戏,当不得真。到后来,刘朝刚被逼急了,反倒显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哪个成功商人外面没几个相好的女人?”

张晓丹曾经多次想与丈夫谈一谈,但每次都是话不投机半句多。两口子都觉得无法再与对方沟通,于是,夫妻俩开始了“冷战”,虽然继续在一个屋檐下生活,却很少搭腔,形同陌路。

令人窒息、冷漠无情的夫妻关系让张晓丹重新想到了离婚。但是,她很担心再次离婚被人笑话,也不想让女儿失去一个完整的家。因此,她只好默默地忍受着,继续与丈夫在婚姻围城里冷战。

屋漏偏遇连阴雨。在婚姻再次亮起红灯之时,谁知道新的不幸又降临到张晓丹的头上,怎不令她心如刀绞。

痛哭之后,伤心欲绝的张晓丹故意将病情诊断书放到桌子上最显眼的地方,以便让丈夫能看得到。当天深夜,刘朝刚回家看到了诊断书,开始他并没有吱声,过了好一会儿才问妻子:“你这病要不要紧?”

张晓丹本不想把自己的实情告诉刘朝刚,但她想来想去,认为他毕竟是自己的丈夫,所以最后还是如实地将医生的话告诉了他。

张晓丹满以为丈夫会着急,没想到他听后并没有太大的反应,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有病就去治吧。”说完,一句安慰的话都没有,就自顾自地看电视去了。

看到丈夫一副事不关己的冷漠样子,张晓丹的心如同坠入了冰窟窿……

郎心似铁:

病危妻子难觅丈夫身影

2003年12月16日,张晓丹住进了天津市第三医院。

当天,刘朝刚在为她办理入院手续时支付了1万多元钱。他安顿妻子住进病房后,就以生意忙为借口离开了医院。望着丈夫匆匆离去的背影,张晓丹心里很不是滋味。

12月19日,张晓丹第一次动手术。手术前,需要患者家属签字。张晓丹打电话给刘朝刚后,他才赶到了医院。

手术之后,张晓丹的姐姐张惠琴等亲友都来医院探望她。亲友们走后,刘朝刚耐着性子在病房里照料了妻子两天。

第3天早上8点钟不到,刘朝刚的手机就响了。通完话之后,他对妻子说道:“你看,我确实是太忙了,生意上走不开呀。能不能要你姐姐来照看你几天?”

此时此刻,张晓丹刚动完手术不久,还躺在病床上输液,她是多么希望他能留下来照料自己呀,毕竟,他还是自己的丈夫!可是,看到他心神不宁的样子,她还是非常体谅他,便轻声说道:“你去忙你的吧!”当即,刘朝刚给张晓丹的姐姐张惠琴打电话,请她来照看一下妹妹住院。不一会儿,张惠琴便赶到了病房。刘朝刚简单交代几句后就走了。等他走后,张惠琴不满地说:“朝刚就这么忙呀,在你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却溜之大吉!”

张晓丹一脸苦笑:“他生意上的事太多了,就让他去吧。”

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刘朝刚还是以生意忙为借口,隔一两天才来探望妻子一次。来后也很少说些安慰、关心的话。2004年2月底的一天,病情有所好转的张晓丹正躺在病床上和姐姐闲聊,几天不见的刘朝刚却突然来到病房,他当着张惠琴的面将一叠票据放到了妻子的病床上。

“你这是什么意思?”张晓丹不清楚丈夫为何要这样做。

“没什么意思,这是为你花的钱,14万多元,先让你心里有个数。”

那一刹那,张晓丹眼泪一下涌了出来:“我是不是不该花家里的钱?那些钱难道只是你的?”“不是我的难道是你的?你别忘了,我挣的每一分钱都是我一个人拼来的。”

张晓丹似乎明白了丈夫想要表达的意思。她摇了摇头,气愤地说:“钱!钱!你完全是钻到钱眼里面去了,什么都不顾!”

刘朝刚见有姨姐在一旁,不便争辩,只得收起票据,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医院……

3天之后,张晓丹见病情得到了控制,便办理了出院手续回家静养。

回家后,张晓丹并没有得到安宁。以前很少和她说话的丈夫现在却时常主动找她讲话,总是说现在生意不好做,赚不到钱,有时还要亏本。听来听去,她终于听明白了:丈夫是在向她吐苦水、叫穷,怕她花更多的钱去治病。

2004年3月的一天晚上,刘朝刚又开始向张晓丹叫穷。张晓丹实在是忍无可忍,愤怒地说:“是你的钱重要,还是我的命重要!”

刘朝刚却冷冷地说:“你的病反正是治不好的,何必把钱往水里丢!”

听到这么绝情的话从丈夫嘴里脱口而出,张晓丹的脸都气白了,怒吼道:“你这是巴不得我早点死呀!你给我滚出去!”

她边说边伸手去推他,刘朝刚则用手一挡,手指不小心把张晓丹的脸上划了几道口子,顿时,她脸上鲜血直流……

这件事之后,刘朝刚拿给妻子张晓丹治病的钱越来越少了。平时,家里都是丈夫掌管经济大权,张晓丹很少留私房钱,在这种情况下,她只好减少药量,有时甚至不吃药。由于无法按照医生嘱咐正常服药,无法准时复查诊治病情,张晓丹的病情日益恶化。

2005年4月中旬的一天,张晓丹突然大量吐血,惊恐万分的她连忙打电话给姐姐张惠琴。在姐姐的护送下,张晓丹再次住进了天津市第三医院。医生给她下达了病危通知书,并说如果不第二次动手术,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张惠琴将这一情况打电话告诉给妹夫刘朝刚,要他送钱到医院来给妻子治病。刘朝刚却在电话中说:“哎呀,我这几天正为生意上资金周转不灵发愁呢。还是由你们亲戚帮忙垫点钱吧。”说完,他就将手机关掉了。

张惠琴又气又急。为了让妹妹能得到及时治疗,经济本不宽裕的张惠琴不得不东拼西凑垫付了绝大部分费用。

第二次手术之后,身体虚弱的张晓丹一连两天昏迷在医院里,而丈夫却不见踪影。张惠琴给刘朝刚打电话让他来医院,均遭到拒绝。

术后第3天,张晓丹终于苏醒过来。看到眼前只有亲友而没有丈夫的面孔,她的心顿时凉了一半。此后一连数日,丈夫还是没有来探望张晓丹。

张晓丹早已习惯了丈夫的冷漠,可没有想到一件小事却深深地刺激了她,让她感到无比心寒。

原来,病房里近日住进了一个女病友。她与张晓丹年龄相仿,也患的是胆管癌。这位病友动手术之后,她的丈夫日夜守护在她身旁,精心地照料着妻子,为她端水送药、洗衣梳头,亲手煲好了汤后又一口一口地喂给她喝……

看着女病友幸福的神情,想起自己那冷酷的丈夫,霎时,她的两行热泪滚滚而下……

求助法律:

让丈夫用真爱陪伴我最后的日子

到了2005年5月中旬,张晓丹已经又住院一个月了,丈夫刘朝刚不仅不管不顾,更不为妻子支付医药费。她的所有住院费用都是由亲友们垫付的。

5月下旬,张晓丹的病情再次发作。原来,由于胆管癌早已进入晚期,尽管她动了两次手术,也只能治标却不能治本。为此,医生说时刻都会有生命危险,并预言其生命的续存期将不会超过一年。

张晓丹心里清楚:从今以后,自己的生命进入了倒计时!

正值英年的张晓丹自然对生命充满无比的眷恋。她舍不得离开生她养她的白发双亲,舍不得离开血浓于水的同胞姐妹,更舍不得离开已长得亭亭玉立、鲜花一般美丽的女儿!然而,当她悟到命运不可逆转的时候,她只能无奈地去接受这一切。

只是,在生命之火即将熄灭的时刻,她有太多的遗憾,更有一些期盼――一日夫妻百日恩,作为一个生命垂危的妻子,她是多么期盼丈夫能温柔地呵护她,能用真爱陪她走完这人生的最后一程呀!

后来,随着有生之日的日益减少,张晓丹的这种想法越来越强烈。

在丈夫依然不管不顾的情况下,2005年5月28日,病情稍稍有点好转的张晓丹请姐姐给天津击水律师事务所打去了求助电话,想通过法律手段要求丈夫在支付相关医疗费用的同时,对她进行临终关怀。

夫妻之间要求对方给予临终关怀,这在国内来讲可是第一例。击水律师事务所对此高度重视,对张晓丹的遭遇深表同情,也理解她急于求助的心情,因此决定尽全力为她提供法律援助。经过一番充分准备,该所指派富有经验的闫西广律师作为律师,向天津市东丽区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2005年6月9日,东丽区法院开庭审理了这起特殊的案件。

法庭上,由于病重不能到庭,张晓丹通过闫律师请求法院判决丈夫刘朝刚给付扶养费1.5万元、治疗费用5万元。在诉讼请求的最后,张晓丹还追加了一个特殊的请求:考虑到本人生命时日不多,要求丈夫刘朝刚履行法定义务,对本人进行临终关怀,直至生命终结!闫律师转述张晓丹的话说:“我的诉讼目的很明确,我不怕死,但一定要有尊严地死去。要让刘朝刚在临终前照顾我,尽到丈夫的扶养义务。”

闫律师陈述完毕之后,被告刘朝刚立即起身反驳:“我并不是不给她花钱,自从她生病我花了20多万元,但我花钱要花得心里明白,总不能像个无底洞一样。”

闫律师说道:“作为丈夫,你不应该出钱为妻子治病吗?她是病人,难道你不想让她安心地多活些日子吗?如果走的话,也要让她不留遗憾,安心地离去。”

2005年6月10日,法庭在多次调解后做出如下判决:一、被告刘朝刚给付原告扶养费5万元。二、今后再发生的治疗费用由被告负担。三、案件受理费50元,其他诉讼费200元,合计250元由被告负担。判决下达后,事情并没有结束,因为在原告的诉讼请求中,最关键的一条是“请求被告履行临终关怀义务”。这是一起在国内没有先例的诉讼,即使是经验丰富的法官们也感到棘手。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法官决定让刘朝刚写一份书面承诺。在法官的耐心调解之下,刘朝刚郑重写下了如下承诺:“在今后的日子里尽到一个丈夫的责任,给予妻子照顾和关怀,严格履行调节书的内容。”法官将它作为附件附在判决书后面。为什么没有将“临终关怀”的有关条款直接写入判决书,而是采用书面承诺的形式作为附件附在判决书后面呢?

为此,记者咨询了该案的主审法官于振中。于法官对此解释说,对原告的临终关怀请求,法院基本上采取了支持的态度。但是,这个临终关怀究竟是多长的期限?如果被告拒不执行怎么办?经过再三斟酌,法官们认为将上述请求体现在判决书中,有欠妥当。因为这个请求难以强制执行,只能依靠个人自觉遵守。但是,为了依法维护原告合法权益,保障其在国内具有开创性的诉讼请求,也体现法院的人文关怀,法官积极寻求了其他途径,并最终要求被告另行写下“临终关怀承诺书”,一并附在原告的判决书中。作为国内首例“临终关怀诉讼”,这样的做法在司法实践中无疑是一个重大突破。

每个人都有生老病死,病人的尊严也是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临终关怀强调病人和其家属情感的、心理的、社会的、经济的和精神的需要。临终关怀权虽然不是法律上的概念,但却又不失为一项人权,它脱胎于《婚姻法》中夫妻之间的相互扶助义务。夫妻是生活中的伴侣,双方在经济生活中应互相帮助,互相供养。特别是在一方病残等情况下,有扶养能力的一方更应主动承担扶助和供养的义务。

闫律师进一步解释道,夫妻之间的扶养义务是有条件的,它以一方有能力扶养和另一方需要扶养为限。夫妻间的扶养义务是基于夫妻双方婚姻的效力而产生的,其目的在于保障夫妻间共同生活的维持,是婚姻关系的必然要求。夫妻间的互相扶养既是义务,又是权利。夫妻都有扶养对方的义务,也都有接受和要求对方扶养的权利。夫妻相互扶养的义务具有法律的强制性。其扶养义务不能免除,而是必须履行。

篇4

死亡不可避免地涉及到死者和经历丧亲之痛的亲友、家人等,因此,临终关怀也应包涵两个方面:对临终患者的人文关怀以及对其家属的人文、心理等关怀。医护人员、社工、志愿者等对临终患者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令临终患者的家属在心理上得到一定的宽慰和舒缓,对亲属的心理感受也是有益的。1.2临终关怀的伦理意义临终关怀体现了生命的神圣、质量和价值的统一,是人道主义在医学领域的升华。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到了医疗体系之中,是人类文明的一种进步。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发展,如何帮助老年人度过一个安详幸福的晚年,正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保障老年人生命历程最后阶段的质量,不仅已成为了一个新的社会公共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伦理学问题。独生子女政策、人口老龄化以及我国老人社会福利机构不完善等因素交织在一起,导致对高龄老人、临终老人的照顾不足,对空巢老人、孤寡老人的关怀也很难到位。临终关怀,尤其是对高龄临终老人的关怀,不仅是一种人文主义关怀,更是中华民族对于“孝道”的一种新的理解和诠释。能否做好对临终老人的关爱,也是以中国社会化伦理道德来体现。

二、临终关怀的哲学渗透

生与死是亿万年来自然界亘古不变的演化规律,也是哲学永恒的主题。临终关怀不能仅仅驻足于医药技术上的临终关怀,还应该注重哲学关怀的应用以及对临终患者精神上、心灵上的安顿,同时通过借用哲学、自然等规律进行疏导,使临终患者的家属能尽快从悲恸中走出来,早日放下和看开。

1、哲学疏导

哲学对于生与死的理解,有非常深刻的探讨,对于临终关怀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和指导作用。生与死的问题存在于人们的常识性思维之中,任何哲学都将不可避免地触及到有关“死亡”的问题以及对死亡的理解。从哲学的角度思考死亡,可以以一种更为日常的方式靠近和面对死亡,同时可以给需要面对死亡的人更多的温暖和帮助。对于临终关怀而言,哲学可以有以下三个层面的帮助:一是如何认识生与死。孔子有云:“不知生,焉知死。”而同样,如何去看待死亡,反过来又能够帮助我们去理解生命存在的意义,令生者在他人临终时能够更为理性地理解和感悟生命的存在与死亡的不可避免,从而在心理上对死亡有一定的准备和感知;二是如何认识死亡的过程,即临终状态、临终过程,包括我们自己在临终状态时应怎样去看开、怎样去面对,怎样高贵地、有尊严地死去,以及如何去慰藉那些正在经历死亡过程的人及他们的亲属,如何更正确、更人道地让他们在人生之旅的最后阶段多感受一些温暖,少一些痛苦和孤独。在这一过程中,仅仅有爱心和陪伴是不够的,临终关怀的布施者还需要更多地将哲学对死亡的认识和理解传达给临终患者及其家属,从思想上和心理上对他们进行开导;三是如何面对丧亲之痛。不可否认,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若将个人的死亡放到一个大的环境下,如整个宇宙、整个自然界的演变之中,个体的死亡就会淡化。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家加缪认为,哲学的最基本问题已不再是思维和存在的问题,而是判断生活是否值得经历的问题,也就是“死”的问题。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观点亦强调只有意识到死亡这一终极宿命,才拥有了理解并开启“此生之最终极意义”的可能。而美国著名自白派女诗人西尔维亚•普拉斯甚至认为死亡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艺术。事实上,从哲学的理解中获得对丧亲之痛的慰藉,不仅可以让死者亲属更为从容地放下悲恸,同时可以帮助他们更为深刻地理解和领悟生命的真谛,使生者在未来的生命旅程中可以立足自身生命真谛而本真地生活下去。

2、生死哲学与死亡教育

在我们当代的教育体制下,在我们所受到的教育当中,除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之外,很少有关于死亡的教育,更缺少关于死亡哲学思考方面的教育。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谈论“死”的话题是很不吉利的,因此多数人都较为忌讳。我们从小到大所受的教育,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如何在这个社会上生存和立足,但惟独没有教会我们如何去面对死亡,如何去面对自己或者亲人、朋友的临终过程。这样很容易导致我们面对死亡时不知所措,精神和心理全盘崩溃。其实,死亡教育实际上是某种意义上的疫苗,当人们真正面对死亡时,接种了疫苗的人才会有更好的心理准备去面对死亡,才能更淡然、冷静地渡过。海德格尔曾经提出过“向死存在”的概念,他认为应该从死亡的不可避免性求得生存的意义,从死亡的不可避免性求得对死亡的超然态度。在中国推广临终关怀,首先需要人们在思想上进行一场革命,打破对谈及死亡的忌讳,需要在全社会普及死亡教育,开展死亡课,改变传统的死亡观念以及对死亡的恐惧,使人们在面对未知的死亡来临前可以做好心理上、思想上的准备。

三、与临终关怀

宗教对人之肉体死亡的界定首先都认同非宗教性的医学对于死亡的定义,佛教、基督教等皆如此。但宗教在肯定人有肉体死亡的同时,也认为人还有“不死”的宗教性的生命存在,即认为人在今生及今生之后都有宗教性的生命。宗教对死亡的定义和界定,在临终关怀中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医学意义。宗教的临终法事可看作是宗教意义上的临终关怀形式,它可以参与并促进医学临终关怀活动。宗教所提倡和实践的博爱、慈悲精神与临终关怀的目标和宗旨是相契合的。它可以让临终患者和患者亲属从自己所信仰的宗教中获得精神上、信仰上的慰藉,获得从痛苦中解脱的智慧。

1、佛教

佛教是对人类生命过程,生与死的轮回演变有较为深刻探讨的宗教之一。佛教中业障轮回、因果报应等观点,对生与死的相互关系有一种更为深刻的认识。佛教认为,世间生命体都处于一个不断流转的“无始经轮”之中,而所有生命体都在天道、阿修罗道、人道、畜生道、地狱道、恶鬼道这“六道”中不断轮回转世。在每一次的转世过程中,决定临终者来生去向的乃是因果业障,即民间所谓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佛教有四圣谛:苦、集、灭、道,释迦牟尼认为,人的一生就是一个苦难的过程,在生命过程中要修行、要广积善因,皈依佛、法、僧三宝,从而获得究竟涅槃,在来世的轮回中得到善果。佛教的这种生死智慧以及超越生死的生命观念,可以让临终患者透悟生命,视死亡为自然、正常的生命流程,并达到不恐惧、不怨恨,身心两安的境界,同时能让临终者及其亲属、朋友在面对临终过程时能保持一种善心,满怀慈悲地去面对这一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也能缓解因患者去世而引发的患者家属与医院、医生之间的恶性矛盾与纠纷。佛教对于临终关怀的慰藉,不仅对于临终患者有着积极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帮助临终患者的家属获得一种更为豁达的解脱。面对亲人的离去,临终患者的家属经受着一种异常的痛苦、焦虑和悲伤,若患者家属信仰佛教或无明显,可尝试从佛教的教义、生死轮回观等帮助家属去放下悲恸,更坦然地接受亲人离去这一事实。事实上,早在1980年,日本国内的佛教组织就发起了一场以临终关怀实践为主旨的“精舍运动”(ViharaMovement),此项运动最早于佛教信徒之间展开,为临终者提供心理、精神和思想上的开导与咨询,让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信念。后来这项运动更是开展到许多非佛教徒当中,更为广泛地应用于临终关怀之中。

2、基督教

从基督教的教义层面来看,基督教的生死观有三个基本的观点:一、上帝创世说。即认为世界的一切万物皆由上帝创造,生命由上帝赐予,上帝是生命的源头,人的生命不是人所固有的,它由神所赐,由上帝所主宰;二、原罪救赎说。“原罪”是基督教教义的根本,基督教把人的生命视为是原罪救赎的过程,并认为死亡才是真正的升华,人的灵魂经过死亡才能获得超脱;三、末日审判说。这一观念是基督教生死观的核心部分,每一个人在即将死亡时,都将在“世界的末日”接受上帝的审判,并将被决定是“入天堂”还是“下地狱”,上帝通过死亡这一审判,来赦免世人的罪,又让他们重获自由、得到新生。基督教的教义将人的生命认为是上帝的一种恩赐,生与死不是个体所能决定的,因此,能够不畏惧死亡的教徒对待生命多多少少有一种“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态度。事实上,这样的一种态度对于临终关怀的开展有很大的积极作用。一方面临终患者能够更从容豁达地看待自己生命的结束,另一方面这种将生命托付于上帝来决定的观点也能让死者家属更好地接受亲人的离去。当今基督教在医学领域的宗教干预以及在临终关怀中的应用,要比其他宗教更为广泛和深入。例如,香港的教会医院早已于2001年就设有院教部,专门负责工作,其中较为出名的有灵实医院,该医院所有的医生,50%的护士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并常安排宗教人士与患者谈话,或为其开示说法,从而安慰临终患者及其家属,使其情绪平静。在美国,基督教对临终关怀的巨大影响体现在对于临终关怀精神的理解,并且已深入到了实践层面,美国的社区护理很多都包括了临终关怀,提供临终顾问。

3、其他(羌族)

对患者的关怀和救护,羌族人一般采取如下程序:生病-占卜病因-法事救助-医疗救治-法事定临终-临终仪式-宣告死亡-丧葬仪式。释比占卜是羌族人临终关怀行为的依据和指南,它可以对临终者产生心理平复功效,这种功效来自羌族人民的精神活动,特别是心理暗示,最根本的是羌人的。释比占卜后,临终者相信自己从神灵那里获得了护佑和愈病的力量,甚至坚信病邪魔怪已经被驱除体外,从而调动患者体内的积极因素,让患者更好地面对疾病以及临终过程。

四、我国开展临终关怀的影响因素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临终关怀工作开展得较晚,各方面都与其存在着一定差距,首先是整个社会对临终关怀这一工作尚未形成一种感性的认识,这与我国近几十年来重视物质、工业的发展而忽视人文主义的发展有一定关系。另外,中国传统的死亡观念、生命观念以及传统的孝道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临终关怀在我国的实施和开展。此外,中国的大部分医护人员尚未有正确的临终关怀理念以及相关的知识,这也是我国临终关怀工作尚未取得突破的一大影响因素。而我国对生死观、死亡认识的教育不足,相关社会福利机构和社会义工的缺乏,以及我国宗教事业发展不健全等因素都对临终关怀在我国广泛和深入的开展有一定的影响。

五、结语

篇5

关键词:临终关怀;社会保障制度;伦理观

中图分类号:?R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06-0052-04

随着临终关怀引入中国,中国的临终关怀事业得以起步和发展。临终关怀对于中国人而言,不仅仅是一个新名词的引入,它对于中国人的传统伦理观、价值观、死亡观念、医疗观念都是一个革命性的转变。正是这种转变,使临终关怀事业在中国举步维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中关于临终关怀的现行政策,正是中国目前伦理价值观的体现。这是我们讨论现行政策和未来政策发展时所不能回避的。

一、影响我国临终关怀事业发展的伦理因素

(一)传统死亡观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无论是先秦百家,还是后来传入的对中国人思想影响很大的佛教,都不愿意直面死亡。无论是儒家的“天命论”还是道家的“天人合一”还是佛家“轮回说”,实际都把死亡这一问题淡化回避。死亡理论是中国科学理论的盲区。人们一般认为死亡是不幸和恐惧的象征,因此,对死亡采取消极、逃避的负面态度,尤其忌讳在言语中提及。直到今天大多数人对死亡仍然讳莫如深,无法在日常生活中接受死亡、善待死亡。“1991年天津医学院在南开大学等一些大学生中统计,对死亡有正确认识的仅占22%,许多人对死亡的认识还很原始,停留在恐惧和孤独痛苦的层次上。可见,调查的对象换成其他人群,那么对死亡有正确认识的比例可能会更少。实际上,许多医护人员同样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也没有树立正确的死亡观,杨晶等对北京某2所三级甲等医院从事临床工作的436名医护人员进行死亡观的调查显示,在家中能‘很公开’地谈论死亡情况的仅占37%。”(邱高会,2008)而临终关怀的理念和宗旨要求真正的临终关怀必然是帮助患者积极面对死亡,使死亡在患者、家属、医务人员之间公开化,对情感的强烈冲击使人们难以适应。因此,传统的死亡观或多或少与“不以延长生命为目的,而以减轻身心痛苦为宗旨”的临终伦理原则相冲突,这势必影响临终关怀在我国的深入发展。

(二)生命神圣论的影响

“脑死亡标准的推行、安乐死的立法和实施、器官移植的发展、生殖辅助技术的应用、人类胚胎干细胞的研究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伦理难题,归根结蒂在于‘生命神圣’这一不可逾越的命题。”(程新宇,2003)由于生命是无比神圣的,是不允许侵犯的,因此病人的生命利益和健康利益高于一切,“生命至重,贵于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的医学信条一直指导医生要无条件的维持人的生命。毕达哥拉斯(约公元前582~前493年)曾说:“生命是神圣的,因此我们不能结束自己和别人的生命”。这句话集中反映了生命神圣的人道主义论者对于生命的态度:不允许对生命和死亡有任何的触动、侵犯,也不允许对自然形成的神圣的人体进行任何改进和修补。“生命神圣论是一种道德主义。它的直接后果就是偏重生命的数量,而不顾及生命的价值和质量。如果过分强调这种观点就会和临终关怀的宗旨即不以延长临终患者生存时间为目的,而是以提高患者临终前的生命质量相违背,就会严重影响临终关怀的实施和开展。”(邱高会等,2006)

(三)传统医学人道主义的影响

无论是传统医学还是伦理学,“救死扶伤”一直是医务人员所恪守和维护的宗旨。无论在任何的情况下,维系病人的生命,只要有一丝活下来的希望就要进行百分百的抢救是一个医生所应尽的义务。而临终关怀却不以维系病人生命为目的,它的存在就是让病人平静而又有尊严的去面对死亡。这对医务人员来说本身就是一个不小的价值观方面的挑战。这对以救死扶伤为宗旨的医务人员的心理不可避免地产生一定程度地震撼,从而导致医务人员潜意识里对临终关怀的抵触情绪。

(四)传统伦理“孝道”的影响

中华文化中对于“孝道”的实施不外乎集中于老,病,死三个方面。赡养老人,生病陪护,死后重葬,一直都被认为是尽孝的最佳体现。特别是生病时,对孝的宣扬近乎极端和变态:“如《太仓州志》载:某孝子为治母病,‘刺左胁割肝和药以进母’(肝本在右侧,却云刺左胁,疑其不实)。类似的记载还有《宋史·孝义传》所载的王翰抠跟,《资县志》所载的宋代龙海孙剔肺,《嘉兴府志》所载的宋代陈四剖心等等。做出此种举动的“孝子”或因其愚昧无知,或由于某种丧失理智的反常心态。”(李祖扬,2001)送老人进临终关怀医院,无异于给他们判死刑,这对于处在社会舆论压力下的子女而言是很难接受的。他们情愿花费高昂的代价进行无用的治疗。而医护人员往往顺应这种“孝道”的“善意”,只把病情告诉家属,对患者则避重就轻,以避免更多的心理打击。这就造成了患者的求医动机较为主动迫切,使家属更加难以决定放弃治疗改为临终关怀。这既不利于临终关怀的开展,也不利于提升患者临终阶段的生存质量。

综上可见,发展临终关怀所面临的伦理问题,相当尖锐而发人深省。而我国关于临终关怀现行的相关保障政策,脱离不了中国目前的伦理价值观。

二、中国现行的临终关怀社会保障制度

篇6

关键词:临终关怀 伦理 公立机构 策略

临终关怀作为对临终阶段的病人及其家属提供的一种“特殊服务”,体现了“尊重生命”“正视死亡”的伦理价值。在几千年中国文化传统的传承下,面对死亡很多人依旧坚持着保守的思想,临终关怀的发展不是传统理论而是一种延续与发展。临终关怀的出现,促进了社会文明进步的同时,也给生命赋予了新的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亲情的依赖感越发浓厚,这也正是临终关怀所体现出的一种人性化的表现。在我国,临终关怀起步相对较晚,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发展相对缓慢,尤其是公立机构临终关怀事业的开展,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公立机构的临终关怀的完善与否,直接体现了一个社会文明程度,在当前人口老龄化社会不断加剧、恶性肿瘤患者不断增加,以伦理学的视角来关注公立机构临终关怀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公立机构临终关怀现状

上海是国内最早推行临终关怀的城市之一,早在1988年,上海南汇县诞生了中国第一家机构型临终关怀医院。同年,我国第一个临终关怀研究机构――天津医学院临终关怀研究中心成立,从此标志着我国公立机构临终关怀事业的正式开展。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我国公立机构的临终关怀病房通常被称为“生命关怀病房”或“关爱病房”,截至目前,中国包括香港和台湾地区在内的30个省、市、自治区已经相继创办了临终关怀机构100多家,拥有近千名从事这项事业的专业人员。

1.公立机构临终关怀病房病人的特点

公立机构临终关怀病房收治的多为恶性肿瘤晚期患者或其他病情危重患者,其中老年人占其中的大多数,与一般病房患者相比,临终关怀病房病人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心理状况不佳。临终关怀病房的患者为慢性病癌症患者居多,面对生命终结的事实往往呈现自暴自弃的态度。因此,常常不能很好地遵循医生的医嘱,打乱正常医生治疗过程,导致患者自身病情加重,过早终结生命。第二,对医生信任度不高。很多老年人盲目相信部分媒体的虚假广告,在入院前自行服用很多虚假药品或保健品,对于真正的医疗诊断结果和治疗措施并不信任。第三,家属陪伴不多。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现今“空巢”老人越来越多,由于无人照料,因此将临终关怀病房作为“老年托儿所”的现象屡见不鲜,但是很多时候医生在需要做诊疗决策时儿女和直系亲属往往并不能第一时间做出决定,影响诊疗效果。

2.公立机构临终关怀病房医务人员的现状

笔者在走访辽宁省内设置临终关怀病房的公立医院后发现,目前从事临终关怀工作的医务人员主要以年轻人为主,流动性很强。我国公立医院均属事业单位,尤其是三甲医院,对学历要求较高,部分年轻的医学毕业生为了能够占有事业单位编制,无奈选择临终关怀病房科室作为过渡,从而进入公立医院。而临终关怀病房的医生工资待遇相对较低,因此,对于一些经济负担较大的年轻医生来说,一旦有机会他们更愿意转入其他科室。

二、公立机构临终关怀病房发展受限的原因分析

临终关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如果没有前期的生命教育和对临终关怀的正确宣传,难以让人正确认识死亡,接受临终关怀;如果没有中期的内涵丰富,让人感受到临终关怀服务真正做到细致、人性化,提升生命质量;如果没有后期服务的延伸,那整个临终关怀服务就不完整。

1.国家相关政策的缺位

临终关怀作为医学的特殊学科,其患者病情和人群的特点并未被充分认识,但是与其他病种和科室的政策却是相同。政策的缺失,不仅仅是导致患者无法在正常疾病周期内进行治疗,更多的是对关爱病房的忽视。因此,临床上医生往往只能采取让患者暂时性出院、一个月后再次入院的方式来收治患者,这就使医疗行为更加复杂。同时,我国对于临终关怀病房的设立并无硬性要求也缺少大规模的资金投入,资金投入往往依赖个人及社会的捐助,这对于全国临终关怀病房的建设只是杯水车薪。

2.临终关怀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健全

目前,我国医学院校专业中并没有设置临终关怀的相关专业,临终关怀的相关课程体系建设也并不完备,相关工作人员无法得到系统的、专业的学习。在此种培养模式下的临终关怀病房医生并没有过硬的交叉学科知识,从而制约了临终关怀的医疗水平快速发展。

三、伦理视域下公立机构临终关怀病房发展的对策思考

1.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给予临终关怀制度保障

(1)医疗保险制度层面。从国家层面来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出台符合临终关怀开展实际的医疗保险制度,如不限定临终关怀病房医保限额等措施。从医院层面来看,建立和健全医院的医疗保险规章制度,在不违反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同时,要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为患者提供最额度的优惠,以保证患者可以得到完整的治疗;从医生的角度来看,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用最少的金额获取最大的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减少病痛的同时,也要减少经济负担。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是保证医疗行业走向正规的重要条件之一。

(2)病房基础建设层面。国家应当加大资金、技术的投入,将临终关怀病房的设立加入三级医院复审当中来,强制改善社会临终关怀病房现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临终关爱医疗条件。让关爱病房逐渐走向规范化,完整化。

2.医生待遇层面

临终关怀病房医生的流失与其待遇问题有着直接的关系,医生的待遇高低应该与其所付出的技术含量成正比,长期的收支不平衡,势必导致临终关怀专业人才的流失。因此,国家应当对临终关怀病房医务人员的收入分配制定进行改革,并逐步加大对临终关怀科室的资金投入。

3.强化医务人员伦理精神培育

临终关怀医院重视病人的尊严与价值,真正体现了对病人的人道主义关怀。它不以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为主,而以提高临终病人临终阶段的生存质量为宗旨。并能理解病人的各种心理需求,应用相应的心理照护方法,给予病人心理上的支持,使病人正视现实、摆脱死亡的恐惧、认识生命的价值及其弥留之际生存的社会意义,使病人在有限的时光内,安详、舒适地度过人生的最后时光,临终时保持人的尊严与价值。

四、结语

当今社会人员对于临终关怀还有很多盲区,并不了解临终关怀的根本要求和意义,临终关怀的建设和发展,需要从高校的课程设置、医院的运转方式及社会影响意义宣传等方面全方位构建和实施。我们相信,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把我国的临终关怀事业也会不断向前,迈进新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王玉梅.我国临终关怀发展中有关问题探讨[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6,(03):180-182.

篇7

临终关怀是指,对临终患者提供姑息性和支持性的医护措施,完整的措施包括了为满足临终患者及丧亲家庭的需要而提供的法律、生理、精神和经济方面的全方位服务。可在患者家中、普通医院、专门机构(临终关怀医院)提供临终关怀服务。临终关怀不以治愈疾病、延长生命为目的,而是以通过缓解临终患者身心痛苦,提高其生命质量为宗旨。临终关怀的提出和兴起源于西方,二战以后,西方国家纷纷出现了为临终患者提供临终关怀服务的医院。而临终关怀理念的建立是上世纪60年代,以英国桑得斯博士及其创办的圣克里斯多夫临终关怀院为标志[1]。 

我国临终关怀的推广还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以人们受传统伦理观念约束难以接受临终关怀较为突出。下面笔者就分别以社会、临终患者、患者家属、医务工作者的角度分析当前临终关怀与统伦理学存在的矛盾。

1、社会普遍存在的相关传统伦理学观点[2]

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传统的伦理学观念对接受临终关怀既有消极的意义,又有积极的一面。

首先体现在死亡观。在传统的儒家思想中,极其珍爱人的生命。这体现在儒家对现世生活的重视之中。儒家相信,天地之间以人为贵,人乃万物之精灵,生命的消失是一件可悲之事。而且,中国远古时代生产力相对落后,流传着巫鬼文化、迷信思想以及追求长生的思想。 庄子因此主张,对待生死时要有平常心,而不要感情用事。但这种道家主张的死亡观,常难以为常人所接受。

其次是生命神圣观。“好死不如赖活着”,这一世俗的生命观,限制了众多人的思维:无论任何情况下,只要能延长生命,即使是毫无意义的救治,也不惜一切代价去救治,就是符合道德的行为;反之,无论如何都不能在道德上立足。 因此,临终关怀中注重护理而非提供治疗,不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为目的的本质致使人们内心无法认同、行动加以排斥。

2、临终患者存在的相关传统伦理学观点

主要表现为对死亡的不认同和恐惧。从生命的本质看,当一个人的生命开始形成时,死亡过程便同时展开。这种生理意义上的死亡存在人的生命旅程中,却有相当一段时期没有得到观念上的认同,尤其是临终患者,这在现代社会享乐主义文化盛行时更是如此。现代社会是一个崇尚年轻、活力、健康、享乐的时代,而年老、疾病、死亡或被人们有意识地抹除掉,或无意间地被忽视掉。然而,人们在观念上是否存在着死亡问题并不是决定性的,实际的情形是死亡每时每刻都在向我们逼近。 

3、患者家属存在的相关传统伦理学观点[3]

主要是传统“孝道”的影响。“百善孝为先”,传统的孝道观早已深深地融入到了人们的价值观当中,致使国人对临终关怀尚没有做好足够的心理和情感上的准备。因此在情感上无法接受、在现实中排斥临终关怀。 现实中,子女通常承受着内外两方面的压力:一是来自内心世界的自我良心谴责。父母养育自己付出了一生的心血,而自己却在亲人最需要关怀和照顾之时把他们推给医院,这样做会不会应了古语所说的“久病床前无孝子”。 

4、医务工作者存在的相关传统伦理学观点 

首先是缺乏辨证“救死扶伤”观。的从传统医学、伦理学的观点出发,救死扶伤是医务工作者为医的宗旨。长期以来医务工作者一直习惯于把患者从疾病中拯救出来,无论患者处在什么状态,即使已进入临终阶段,只要还有一息生命,就应当积极抢救,即使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也要竭尽全力把临终患者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 

其次是对“知情同意”原则的违反。在得知患者即将临终这一既定事实时,医务工作者为避免对患者进行心理打击和顺应传统伦理观念,只把病情告诉家属,对患者则避重就轻。这就造成了患者的求医动机较为主动迫切,难以接受临终关怀。 

以上就是影响我国临终关怀发展的主要的传统伦理学障碍,但笔者乐观的认为,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进展、家庭结构的变革以及人们对优生观、优死观理解的深化,社会意识形态、伦理学观念会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临终关怀最终也会被社会所认可、接受。但新兴事物的出现和发展仍须多方面的努力,为此笔者提出了如下建议:

1挖掘传统文化中积极的一面,树立现代生死观

伦理学是人们生活、思考方式的重要来源,结合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树立现代生死观具有重大意义。例如,如上所述,我们可以更好的把传统文化中儒道思想相结合,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死,既不贪生怕死、也不厌生求死,而是生则乐生,死则乐死,这是一种具有积极意义而且最现实的态度。既然有生必有死,生命总有开始和结束,那么就要以生为乐,以死为乐。 

2、加强临终关怀医学教育力度,正确对待临终关怀

临终关怀医学教育包括了大众教育和医务工作者两方面。首先是推广临终关怀的大众化教育,主要是死亡教育[9]。临终关怀大众化教育是开展临终关怀事业的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死亡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濒死患者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学习“面对死亡,接受死亡,准备死亡”,帮助临终患者家属适应患者病情的变化和死亡,使其缩短悲痛过程,减轻悲痛程度。通过死亡教育,帮助人们了解和正确认识死亡,树立正确的死亡观,积极充实人生价值,坦然、无畏惧地面对死亡。 

其次,医务工作者是临终关怀服务的具体提供者,使其能心理认同、正确对待临终关怀具有重要意义。 加大医务工作者的临终关怀医学教育,提高临终关怀意识,对促进临终关怀的推广,提高临终关怀的质量都具有深刻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孟宪武.临终关怀[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8-9.

[2]马 晓.影响中国临终关怀发展的传统伦理观念解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22(1):14-15

篇8

1临终关怀的概述

临终关怀是由医生、护士、社会工作者、志愿服务人员、政府和慈善机构等组成的为生命处于晚期的病人提供生理、心理和社会全面的支持与照顾,创造一种安享、舒适和充满温情的临终环境,提高病人临终阶段的生命质量和价值,让他们有尊严地离开人世的一种服务。

临终关怀的宗旨是以照护为主、尊重病人的权利与尊严、重视病人的生命质量。服务对象是经诊断明确、目前医学条件尚无救治希望,估计生存期在3—6个月的患者或者老人。从广义上来说,临终者家属也是需要关心和服务的对象。

临终关怀是对无治愈希望病人的积极与整体性的照顾,其目的在于确保病人及其家属最佳的生活品质;以控制疼痛、缓解病人其他相关生理症状,以解除病人心理、社会层面的痛苦为重点;强调的是通过服务者为病人提供保守性的治疗和支持性的照顾,尽可能地使病人有尊严地平静安详地告别人世。与此同时,向病人家属提供支持系统与哀伤辅导。临终关怀从生活环境、日常护理、姑息治疗三个方面出发,采取专业有序的照护,最大限度地提高临终生命的质量。总之,生命质量的照护是作为临终关怀开展的基础,对临终生命的舒适度和质量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而在我国实行临终关怀,应尊重中医学作为我国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的事实,所以在中国推行临终关怀必须要关注的是“本土化”问题。

2中医学参与临终关怀的缺失

中医学作为我国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长久以来一直在维护人们的健康中扮演重要角色。作为一个具有浓厚社会科学特点,同时受到中国古代哲学、文化思想深刻影响的医学,中医学在诊治疾病时强调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临床重视情志心理、外界环境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并予以运用和发挥。这完全吻合临终关怀主张的给患者以全方位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照护为主,改善生命末期质量的理念。

我国临终关怀的本土化开展目前依然停留在理论和具体形式上,而中医学并没有积极参与到照护实践中。鉴于西医学“形态决定功能”的理论、思维特点指导下的治疗和照护操作,现实中对于临终患者身体和心理痛苦的解除,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头痛治头,脚痛治脚”的现象,药物毒副作用和器械创伤大的弊端,甚至依然存在过度治疗的影子。然而中医学的理论、辨证、用药和治疗特色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弥补西医学在临终关怀实践照护中的不足。中医学的整体观思想体现在对临终患者身体和心理痛苦的解除上,不是像西医局限于某个或某两个不适的局部解除,而是从全局、整体出发改善或解除症状。以“疼痛”为例:中药、针灸等对于躯体疼痛的祛除可以增加患者痛阈、缩短疼痛时间、延长疼痛周期和直接止痛,从而改善和保障临终患者晚期的生命质量。

当下临终关怀本土化进程的推进速度和程度远落后于老龄化的速度和程度,已经开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究其原因,除了限于资金、人力等客观因素外,中医学的不被重视和未积极参与其中可能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人们对中医的偏见或认识停留在较浅层面,导致拒绝中医治疗或不分病种,不论病情一概进行积极治疗,往往耽误了治疗时机,加重了病情,增加了患者痛苦和家庭负担。中医院历来有一个现象,那就是西医院放弃治疗的病患往往会到中医院就诊,虽有一定的作用,但也无法改变最终的命运。如果较早的用中医干预,或许可以取得更好的结果。与西医学相比,中医学参与临终关怀实践对临终者及家属更具有人文关怀的作用,并具有丰富多样的治疗方法和手段,相信对于临终者这一特殊人群可以发挥积极独特的作用。

3中医学与临终关怀的契合点

3.1中医学整体观念与临终关怀是相应的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主要特点之一。中医学把人看成一个整体,认为人与自然环境、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这与临终关怀提倡的“全人全程全家全方位”的临终关怀服务模式是一样的,两者都倡导对病人的关怀,应从躯体、心理、精神、生活状况和经济能力多方面统筹,即生理、心理和社会的照护。不只满足缓解患者症状,还要注意满足一些特殊的要求。强调除了对临终者自始至终的尊重和认真的护理操作外,在临终者生命最后阶段针对性的做好该时期的主要工作,如:审慎地将病情告诉患者;给病人留以诀别的时间;做好遗体安置和陪伴最后的旅程等。医务人员还要关注和做好家属的服务工作给予他们安慰、鼓励和精神上的支持,帮助其积极的适应新生活。

3.2中医学诊断、辨证与临终关怀是相应的

古代中医学家用望、闻、问、切四诊总结了一整套临终的征兆,如病人出现目暗睛迷、循衣摸床、撮空理线、撒手遗尿等现象的时候,均为“失神”,必将死亡。又有“假神”,则指精神由颓靡转良佳,言语转清亮,食欲好转,面色由晦暗而红赤,是谓“回光返照”,这时可诊为濒死,应及时告知家属准备后事,以示关怀。另有“经纡听息”法,就是用棉丝置于鼻前观察呼吸停止与否以判断生死。

另一方面,中医最鲜明的特色之一就是讲究“辨证论治”,又结合辨病的思维,临床治病既不拘一格,又皆在医理,往往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中医可以发挥自身学科的专长,良好的应对临终患者病情复杂且变化多端的特点。

3.3中医学治疗观与临终关怀是相应的

中医治疗注重“养”。“养”是特别讲究辨证的,所需要的物质的质和量需要平衡供给,这样机体才能产生相等的作用,作用相等才能达到整体功能的平衡和协调,即“阴平阳秘”。结合临终关怀的实践,临终者大多是癌症或慢性病患者,重视调养对于缓解和祛除临终者身体疼痛,控制症状,保证生命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形与神,是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最基本的两个方面。中医学认为,形、神二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临床治疗时,通过调形可以治神,通过调神亦可以治形。这与临终关怀倡导的照护过程中不仅要缓解和控制躯体的不适和痛苦,还要给予临终者心理方面的支持,以达到相互促进,保障临终生命的质量理念是一致的。因此,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三分治,七分养”“形神合一”等思想可以用于指导临终服务的照护实践,为我国临终关怀本土化发挥积极作用。

3.4中医学医德要求与临终关怀是相应的

孙思邈在《备急千金方》中对行医之人提出较高的要求,强调在行医时要不分清贫贵贱,亲近疏远,一视同仁,皆如亲人一般。用在临终关怀上,则体现在医务人员对临终者要如同一般病人一样,要尊重和关爱病人。清代医家赵晴初指出:“医非博不能通,非通不能精,非精不能专,必精而专,使能博而约。”黄凯钧在《友渔斋医话》中则更提出“不轻忽临危病人”“不厌恶秽病人”。所有这些,皆被视作“医家公德”。中医学在伦理道德和技术方面提倡的思想,对现在从事临终关怀工作的医护人员树立正确事业观,摆脱以往医疗救治观念,转变自身价值和成就感的评判标准特别具有学习和指导价值。

3.5中医学对临终者的照护作用

3.5.1中医汤剂、针灸、推拿等对躯体疼痛的缓解和怯除。

中医学认为疼痛的病机为“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在临床治疗中,运用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对疼痛进行评估,找出引起疼痛的原因,询问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以及患者的身心状况。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论治,针对不同临终者及同一临终者在生命最后的不同阶段的情况,采取中药内治(静脉滴注、给药止痛和灌肠等〉和外治(薄贴法、涂擦法、肌肉注射法、摩擦法、发泡法、穴部注射法、敷脐法和药包热敷经络离子导入法等〉、针灸、推拿按摩等方法止痛效果好,副作用小。此外,中医治疗对于临终者身体机能的改善、症状的控制、病情的稳定和情绪的调节具有良好作用。李景梅等用癌痛散治疗癌性疼痛,并根据证型辨证加减,结果表明癌痛散具有较好的抗癌止痛作用,并有无成瘾性、耐药性强及毒副作用小等优点,同时对扶正固本,改善机体状态均具有一定效果。王云采取帮患者按摩肢体或背部,或局部用薄荷、樟脑酊、冰片等涂擦刺激疼痛周围皮肤、肌肉,来达到止痛目的。也可以采用热敷促进血液运行,使肌肉松弛;或冷敷,可以减轻炎症,延缓神经传导速度从而减轻疼痛。

3.5.2中医情志疗法对心理痛苦的缓解和解除。

情志疗法是指医师或其他护理人员运用中医的情志学说理论和方法治疗患者心理及身体疾病,以促使其身心状况向健康方向发展的治疗方法。到了疾病和生命的后期,临终者自身情志因素的影响往往是大于疾病本身的,一般慢性疾病或已采取保守治疗的患者也比较相信中医,此时运用中医情志疗法就占有了一定的优势,可以给患者心理上的慰藉。另外,陪伴临终过程的家属在情感、心理、经济上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和压力,积极运用中医情志疗法为家属预防情志疾病以及躯体疾病具有重要价值。董爱荣研究发现采用中医心理护理干预如语言开导疗法、五音音乐疗法、放松疗法能明显减轻胸痹病人治疗过程中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促进身心健康。此外,具有积极心理暗示的手段对于临终关怀工作的开展都有很好地干预作用,可以帮助消除心理上的恐惧和焦虑。

3.5.3中医结合传统文化对精神层面痛苦的缓解和解除。

中医学作为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的医学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与传统文化具有密切的联系。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数千年儒家文化传统的国度里,中医学被民众广为接受和认同,至今仍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可以利用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信仰,运用传统文化和中医思想给予临终患者符合时代的正确的生死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思想导引,从而缓解和祛除临终者精神方面的痛苦。

4临终关怀开展的意义与展望

临终关怀的开展,是解决社会老龄化、家庭结构模式变化等社会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一方面保障了临终者生命终期的生命质量,减少了不必要的痛苦;另一方面也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避免了过度治疗造成的医疗资源浪费。临终关怀的发展对完善和补充我国现行医疗服务体系,彰显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也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篇9

【关键词】社区;临终关怀;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4)01-0180-01近来来,随着一项新的医学学科(在过去被人们所忌讳的)--临终关怀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临终病人要求临终关怀,现将我们近几年在临终关怀中的一些体会报告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一般资料

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们共进行临终关怀病人26例,男11例,女15例,年龄47一93岁,中位年龄78岁。临终前患主要疾病:恶性肿瘤10例,心脑血管疾病5例,呼吸系统疾病3例,骨折等意外伤害3例,其他疾病3例,不明原因2例;关怀时间最短3天,最长90天,中位时间15天。

二、方法及结果

我们首先详细了解临终者的疾病及病程经过,组织并指导临终者家属亲人一起参与临终关怀,了解临终者的心理,和他们一起探讨死亡、坦然面对死亡、重视生命质量、不追求生命数量,运用医学知识解释病例过程,解答病人的困惑,针对每个临终病人的病情和心理制订不同方案。本文关怀以恶性肿瘤病人为多,恶性肿瘤晚期多数有疼痛,给予必要的药物止痛,尽量满足病人的需求,给予心理调节和支持,使每个临终病人都能坦然面对死亡、安详去世。

三、体会

临终关怀是一门新兴的医学学科,以往被人们所忌讳,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对生老病亡自然过程的正确认识,也随着老龄化的进展,越来越多的临终病人要求进行社区临终关怀。我们的主要体会是首先了解临终者的心理,帮助正确认识生命过程,组织家属亲人一起参与。临终关怀不是以延长临终者的生存为目的,也不是以治疗为中心,而是以病人为中心,融治疗、护理、感化、关怀为一体,最大限度地减轻临终者的心理和生理上的痛苦,以丰富临终病人生命,提高病人生存质量为宗旨,最大限度地满足临终病人的合理需求,使每个临终者都能安然离世。

参考文献

[1]周雯妍,李正艳.护理伦理学知识在社区临终关怀中的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医学(下旬),2013(2):69-70.

篇10

1 老年患者临终关怀的意义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和科技的进步,医学模式已从过去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化为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但是无论医学怎样进步,人总难免一死。在如何提高临终老年临终患者的生命质量、维护其人格及生命的尊严,使其更好的走完这一段历程,其目的不是延缓患者生命,而是要尽可能减少患者的痛苦,使之坦然愉快地走向人生终点。老年患者的临终关怀主要为患者提供镇痛治疗、生活护理指导、心理辅导、临终关怀等服务。要求护理人员应掌握社会学、心理学等知识。护理的目的是使老年临终患者享有尽可能高的生命质量。因此临终关怀有其重要意义。

2 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

2.1 临终患者的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临终关怀的重要内容,它比常规护理更重要,它贯穿于临终关怀的全过程。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心理调理的前提,医护人员与家属的默契配合是实施心理调理的关键,帮助老年患者正确认识疾病,积极配合诊断治疗,激发患者潜在的生存意识,提高肌体抗病能力是心理调节的核心,随着生命走向死亡,采取安慰手段是第一位的。当临终患者能够以一种平和的心态接受死亡而不是惧怕死亡时,常常就是成功的。

有学者认为临终患者的心理状态可分为5个阶段进行分析与护理。①否定期②愤怒期③协议期④抑郁期⑤接受期;但不是所有患者都经过此过程,在护理临终患者时,应对各临终患者不同心理,因人制宜,因地制宜。

2.2 老年临终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 朝夕相处的亲人从突然患病直到临终,家属的心理是十分复杂的。一般经历震惊、否认、抑郁、接受、解脱几个阶段,此时,护士应给予家属同情,关怀与帮助,说清家属的情绪对患者的影响,鼓励家属正视亲人即将走向死亡的事实的同时,向家属宣传终末护理的重要性,教会他们一些简单的护理知识,使家属能够理解终末护理的意图,协助患者在最后的阶段能够过得舒适坦然,使家属在自己亲人辞世前充分尽到义务,分散终末患者的注意力,听听优美的音乐,从而提高老年临终患者的生活质量。

3 老年患者临终关怀对护理人员的要求

老年患者临终关怀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它让“逝者魂安,生者心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在医院中等待死亡,通常患者最后的家是医院的病房,最后接触的人是护士,患者的临终阶段实际上是以医疗为主的治疗转变为以护理为主的照护。因此,护理人员应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感,良好的修养和素质,懂得尊重临床患者的人格和尊严,具有临终关怀及相关知识,熟练掌握心理护理技术。加强医护人员对死亡观和临终关怀知识的更新提高。

医院里的老年患者许多是绝症患者,医院尽量提供有效止痛服务,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护士针对每位患者的病情,在疼痛出现前给药,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无痛或减疼,减轻疼痛是这些患者人生最后阶段的最大需要。临终关怀,让患者安静、尊严地逝去。

老年患者临终关怀并非是一种治愈疗法,而是指对生存时间有限(6个月或更少)的患者进行适当的医院或家庭的医疗及护理,以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护理。临终关怀不追求猛烈的、可能给患者增添痛苦的、或无意义的治疗,但要求医务人员以熟练的业务和良好的服务来控制患者的症状。由于临终关怀必然要涉及到各种症状的姑息治疗,所以在肿瘤科领域它和姑息治疗往往是同义语。

临终关怀目标是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通过消除或减轻病痛与其他生理症状,排解心理问题和精神烦恐,令患者内心宁静地面对死亡。同时,临终关怀还能够帮助病患家人承担一些劳累与压力。

①任何生命在终结时都有希望,而临终关怀通过尽量满足临终者的合理要求,让他们感到生命的温暖,从而减轻身体或精神上的痛苦;②临终关怀使临终者正式生命终结,使他们临终前在精神或肌体上得到相应的舒适,从而冷静的处理一些事情并接受生命终结的事实;③临终关怀使患者家属理性渡过将要分离的时刻,从而有效地办理一些患者或亲属应当办理的事情;④临终关怀可提高死亡的价值,死亡的价值就在于它在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占据的时间是瞬间的,但它的影响却被覆盖人的一生,成为推动生活的巨大动力。但通常人们对死亡感到恐惧,几乎每个临终的人都具有对疼痛与痛苦的恐惧,疼痛可通过药物来控制,而痛苦则指一种心情上的苦境,不能通过药物来克服,必须依赖人们的爱心与关怀。因此,临终关怀弥补了死亡的缺陷,提高了死亡的价值;⑤临终关怀使医护人员及相关的人员树立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让患者及家属在这个最后服务之时,感受到人性的光辉和医护道德的崇高。

社会群体的支持,终末是走向死亡前的最后一段时间,每个面对这个不可抗拒的现实的患者,尽管躯体正承受着疾病的折磨,但心里还是会对周围环境的反应十分敏感,一个微小的动作,一个细微的表情,一个微弱的响动,都可能被终末患者捕捉到,不着边际的猜疑,形成引起其情绪的重要因素,因此可以说社会因素、群体态度对患者都有深刻的影响,如果没接触到终末患者或迈入终末场所的人员都能向患者献上一份自信,一杯关怀,就会给患者增添几分安全、几分安慰,就能使患者体会到社会对自己的关注,群体对自己的友爱,无形中加深了对终末患者的心理支持。

4 临终关怀对护理人员的要求

临终关怀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它让“逝者魂安,生者心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在医院中等待死亡,通常患者最后的家是医院的病房,最后接触的人是护士,患者的临终阶段实际上是以医疗为主的治疗转变为以护理为主的照护。因此,护理人员应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感,良好的修养和素质,懂得尊重临床患者的人格和尊严,具有临终关怀及相关知识,熟练掌握心理护理技术。加强医护人员对死亡观和临终关怀知识的更新提高。

临终关怀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是由医学伦理学、护理学、心理学与行为科学所组成的。临终关怀是指向临终患者及家属提供一种全面的照料,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它能使临终患者的生命得到尊重,症状得到控制,生命质量得到提高,家属在身心上得到维护和增强,使患者临终时能够无痛苦,安宁、舒适的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

篇11

论文摘要:临终关怀,一种理性照护生命终端的方式在国外已经被广泛开展,而在中国推广却是步履维艰。传统孝道观以及医务人员的现有医道观等是阻碍其推广的主要因素,由此社偿日仑理环境的改变足破解临终关怀开展困境的必由之路。

临终关怀是一种舶来品,是一种处置终极生命的方式,提倡对生命不可逆转的患者,转变延长无谓“生命”长度的治疗,转向关注患者在有限时序里生命质量的提高,使患者在最后的短暂时间里身心幸福并且有尊严地走完余生。

面对生命即将走到终端的老人、艾滋病人以及恶性肿瘤患者等,照护他们的终期生命,临终关怀应该成为一种理性和道德的选择方式。在西方很多国家,临终关怀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能得到普遍支持,并且也被认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在中国,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以来,由于我国老龄化步伐加剧,临终关怀逐渐被人们关注,但在现实推行中,却表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境况。笔者近期走访了上海、南京、武汉以及合肥等多家开展了临终关怀的医院或科室,这些地方确实是门庭冷落,甚至有的地方已经转变了临终关怀的服务方式,临终关怀的开展处于尴尬和窘迫的境地。

1临终关怀开展受阻的重要因素:传统伦理思想

我国推行临终关怀步履维艰,是移植过程中理论理解的偏差还是技术操作层面出了问题,还是我国根本就不需要临终关怀这种方式呢?答案是否定的。Www.133229.Com其实,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以及普遍存在着过度治疗终期患者的现实,无不强烈呼求一种更为理性的对待方式出场。二十多年来,内地志向于临终关怀的学者也大量介绍了西方有关这方面的情况,理论上我国已经具备了开展临终关怀的条件,但是临终关j坏被移植到我国后,它与我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适应度决定了它的生存状态。解决临终关怀推行艰难的难题,必须探求其与传统伦理思想的抵触点所在。

1.1传统死亡伦理观的影响

临终关怀在我国实践中受阻首先碰到的问题是大众固守的传统死亡伦理观。在中国,一谈到“临终”二字,往往认为是生命即将消失,死亡的降临是对人的彻底毁灭,死亡是极力回避和忌讳的字眼,伦理观念上把死亡看作是最大的“恶”,所以面对临终关怀活动,国人从概念上就会拒斥,这其实反映出中国大众整体死亡态度为“重生忌死”。笔者在安徽中医学院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组对此问题设计过问卷,其中对问题“您酬尺遥远的死亡问题一a有过思考;b从未思考过;c不愿思考;d忌讳思考”进行随树由取568人调查时,数据显示选择b,c.d的答案占到52%,之所以有这种情况,折射出把死亡价值看作是最大的“恶”仍然左右我们的思想,也就是传统“忌死”文化观还在起着强大的作用,因而临终关坏受到排斥。

1.2传统“孝”道观的影响

临终关怀在我国推行艰难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人认为它是违背“孝”道观的。临终关怀在西方操作上一般是把临终患者送到专门的医院或科室,进行舒缓治疗和关爱,使患者在医院或临终关怀科室里走完人生最后时一光。这样给人的印象仿佛是当老人即将临终时,家人或亲属把老人送到外面,然后撒手不管,在中国人看来这是违背了传统“孝”道观的。传统“孝”道观要求子女在老人即将谢世时必须床前守护,方可显示孝心。

1.3传统医道观的影响

临终关怀在现实推广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就是医护人员面对临终患者的无意识。这种无意识表现为医护人员对生命无法逆转患者的救治还是按照传统的救治方式来进行,总是设法使用现代医学技术和药物来延缓患者的无谓生命,至于用“关注护理而非治疗”的临终关怀理念来指导医疗实践,医护人员往往是措手不及,认为这样做是与医学坚持的传统医道观一一救死扶伤有悖的。

2临终关怀顺利开展的路径:传统伦理思想的突破

临终关怀在我国实施与我们固守的一些传统伦理思想有诸多抵触,所以顺利开展临终关怀必须放弃、拓展或突破不利于临终关怀“生长”的伦理思想,营造出适合临终关怀“生长”的伦理环境。

2.1颠覆死亡是最大“恶”的观念

开展临终关怀首先要颠覆死亡是最大“恶”的观念,而这种观念受着深层伦理文化影响,认识死亡必须回归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来解读。一般来说,生死是自然生理现象,本没有伦理评价的意义。但由于它关涉人生的两个终极问题,对它们的考量反映了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把握以及形成行动的指导,这时人们对其探求就赋予了伦理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占据主流趋势的是儒家文化思想,儒家文化对待生死考量上,由于一味重视“生”的价值,忽略了对“死”的价值认识,甚至是排斥思考死亡的意义,以至于形成一种民族心理文化定式一一“重生忌死”。儒家思想发展脉络清晰呈现出这一点,我们知道自从孔子提出“未知生,焉知死”开始,就奠定了传统思想中“重生忌死”的生死文化基调,“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更把“生”的意义规约在“仁”的范畴之下,“生”的意义变成了对道德的追求。孟子也有“夭寿不贰,修身以侯之,所以立命也。”就是看到了生死有别,强调通过道德修养来延长“生”的长度。其实都反映出传统思想着重于“生”的价值探讨,赋予“生”有积极意义,而缺少了对死亡价值意义的探求。这在现实中也确实是这样,因为死亡给人的表象就是一切现实的消逝,是对所有现存的彻底毁灭,“生死两茫茫|”、“死去元知万事空”等都是对死亡价值的消极认识表现,因而死亡被认为是最大的“恶”,人们因此过分贪恋生而不愿去思考死。这种生死观对临终关怀的推行产生了巨大的阻碍。

改变这种现状,要对死亡价值进行再认识,也就是对死亡是最大的“恶”的观念进行颠覆。伦理学上的“恶”其实就是对行为或事物存在的价值以否定的评价,或称为其与客观“应然”的相悖,按照黑格尔的意思就是“恶即是它与客观实在的不同。”按照这种思路来看待死亡的存在可以发现,死亡其实不能被看作最大的恶,因为它是与自然的符合并且也有着终极的价值意义。首先死亡是自然安排而无法逃越的现象,以自然观来看这是符合自然伦理的,也就是死亡是自然规律,顺其自然发生的事物不应从恶的角度来评价。相反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甚至要积极看待死亡的价值,比如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早就有这样的思想,“老年时的死亡是成熟后的自然现象。我认为,接近死亡的‘成熟’阶段非常可爱。越接近死亡,我越觉得,我好像是经历了一段很长的旅程,最后见到了陆地,我乘坐的船就要在我的故乡的港口靠岸了”其次死亡的存在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机制是新陈代谢,也就是新的事物的出生必然有陈旧事物的消亡,社会以此来达到平衡,才能发展。死亡是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社会的动力系统,丧失了死亡也就无所谓发展,因此死亡现象具有维护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价值。再次死亡的存在是人完善的需要。人的一生包括生死两端,生与死是人生必须思考的两大问题,有死亡的存在,它会时刻警醒着人们对“生”的珍视,所以人们才会在有限的生存时间里奋进。丧失了死亡存在的人生,也就是对死亡不去思考的人生其实是麻木的存在,也就会没有目的意义的生存。只有死亡才是敲打人前进的最好武器,死亡在促进人完善方面也有最高价值。当然改变死亡观认识不是简单的说教可以完成的,但理论认识上的准备是必须的,接下去的任务是我们国家应该像西方一样,尽快开展全民死亡观教育,营造积极看待死亡价值的氛围,更应该宣传儒家文化思想外的一些超越认识死亡的思想,消解对死亡恐惧的心理。死亡价值观的改变才能使大众接受临终关怀这一事物。

2. 2摒弃临终关怀有悖“孝道”的观念

我们知道中国几千年来就是一个伦理型文化国度,伦理在维系国家发展和家庭延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孝”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孝”一开始就是作为至要德性被认知的,《孝经》有“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把“孝”上升为衍生一切善性的根基。孔子更有“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从而把“孝”凝固为贯通天地的要德以及人间的道德法则,“孝”成为检视和评判行为的标准。传统社会中,“孝”主要以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的功能来表现,它是调节家庭和社会关系中不可随意违背的天理。众所周知,传统中国是农耕文化为主,这就要求形成以血缘关系的家庭单位来协作劳动,为了维系家庭的延续,使劳作不至于因缺乏劳动力而停止,生育后代来传宗接代成为晚辈必须尽的责任,并且上升为“孝”的要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当然,孝道观在家庭伦理中的意义要求作为晚辈不仅仅完成族的延续,更重要的是必须服从长辈和奉养长辈,因为晚辈“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并且“三年而免于父母之怀”,这就要求晚辈在长辈老年时要在跟前赡养老人直到老人去世,甚至在老人去世后也要在坟前守上三年,《论语》中即有“父母在,不能远游”、“孝始于事亲”等,以此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情而显示“孝道”。“孝”成为传统中国人在家庭以及社会生活中最核心的伦理基础。

那么临终关怀是不是违背孝道观呢?其实要把临终关怀要义理解清楚,临终关怀在西方最早产生的原因是临终关怀先行者看到临终患者要么是受到过度的医疗救治,要么是在家庭里不能得到应有的护理,患者不仅要忍受躯体的折磨,更主要是心灵的痛苦不能去除,从而不能有尊严、幸福地走完人生,对待临终患者往往是过多关注“生”的救治而忽视了“死”的照护,所以提倡成立专门的临终护理机构,用伦理关怀来对患者短暂的最后时光进行“身、心、灵”的关爱。这其实是不违背孝道的,孔子曾有“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十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就把传统“孝道”内涵表征为不仅仅是能给亲人吃好穿好就是“孝”了,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亲人的挂念和尊重,考虑如何使老年人在精神上感到幸福和尊严,“孝”应是一种心里的敬仰反映。那么现在我们在老年人面前怎么才算上“孝”呢?现在中国家庭结构正在发生改变,即“四二一”家庭结构的形成,传统尽“孝”基础的丧失要求我们对“孝”的观念进行重新认识,不是说把老人放在眼前亲自照护,能够吃好、住好就是“孝”。现实中对于一对夫妇要供养四位或更多的老人,为每位老人的去世而在床前尽“孝”或老人去世后要守“孝”三年现在己经不大现实,家庭照护老人的方式可以说己经呈现出不能承载现实状况的重压。把临终老年送入临终关怀的医疗机构,让他们在那里得到充分的照护,其实对老人可以接受到家庭中不能完成的照护,这并不与“孝道”相悖。其实质只不过是把家庭照护转移到社会机构来进行的方式上的转变。

2. 3去除医“死”违背“医道”的观念

顺利开展临终关怀,作为临终关怀主要实施者医护人员的认识观念也要澄清,也就是面对临终患者,医护人员采取的舒缓照护方式违背医道吗?

我们知道,现代医学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能够对生命终极的两端“生、死”进行干预,或制造“生”(代孕、克隆人)、或延迟“死”(当然很多状况下,是以过度医疗延缓无价值生命的长度)。不可否认,医学的发展为人类生命健康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医道的问题更显突出。临终关怀的首倡者桑德斯就曾说过:“垂死病人往往被迫在医院病床卜度过最后一段日子,身上插满了管子,并与家人隔绝。他们亦很少得到医务人员的关心和照顾。”罗斯博士也曾说:“他(垂死病人)可能迫切需要得到休息、宁静、尊严。但他得到的是输血、输液、心脏机或气管切口术。”这都是医务人员在传统医道坚守下把医学使命狭窄化的结果。

篇12

论文摘要:临终关怀,一种理性照护生命终端的方式在国外已经被广泛开展,而在中国推广却是步履维艰。传统孝道观以及医务人员的现有医道观等是阻碍其推广的主要因素,由此社偿日仑理的改变足破解临终关怀开展困境的必由之路。

临终关怀是一种舶来品,是一种处置终极生命的方式,提倡对生命不可逆转的患者,转变延长无谓“生命”长度的治疗,转向关注患者在有限时序里生命质量的提高,使患者在最后的短暂时间里身心幸福并且有尊严地走完余生。

面对生命即将走到终端的老人、艾滋病人以及恶性肿瘤患者等,照护他们的终期生命,临终关怀应该成为一种理性和的选择方式。在西方很多国家,临终关怀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能得到普遍支持,并且也被认为是文明进步的体现。在中国,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以来,由于我国老龄化步伐加剧,临终关怀逐渐被人们关注,但在现实推行中,却表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境况。笔者近期走访了上海、南京、武汉以及合肥等多家开展了临终关怀的医院或科室,这些地方确实是门庭冷落,甚至有的地方已经转变了临终关怀的服务方式,临终关怀的开展处于尴尬和窘迫的境地。

1临终关怀开展受阻的重要因素:传统思想

我国推行临终关怀步履维艰,是移植过程中理论理解的偏差还是技术操作层面出了问题,还是我国根本就不需要临终关怀这种方式呢?答案是否定的。其实,我国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以及普遍存在着过度治疗终期患者的现实,无不强烈呼求一种更为理性的对待方式出场。二十多年来,内地志向于临终关怀的学者也大量介绍了西方有关这方面的情况,理论上我国已经具备了开展临终关怀的条件,但是临终关J坏被移植到我国后,它与我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适应度决定了它的生存状态。解决临终关怀推行艰难的难题,必须探求其与传统伦理思想的抵触点所在。

1. 1传统死亡伦理观的影响

临终关怀在我国实践中受阻首先碰到的问题是大众固守的传统死亡伦理观。在中国,一谈到“临终”二字,往往认为是生命即将消失,死亡的降临是对人的彻底毁灭,死亡是极力回避和忌讳的字眼,伦理观念上把死亡看作是最大的“恶”,所以面对临终关怀活动,国人从概念上就会拒斥,这其实反映出中国大众整体死亡态度为“重生忌死”。笔者在安徽学院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组对此问题设计过问卷,其中对问题“您酬尺遥远的死亡问题一A有过思考;B从未思考过;C不愿思考;D忌讳思考”进行随树由取568人时,数据显示选择B, C. D的答案占到52%,之所以有这种情况,折射出把死亡价值看作是最大的“恶”仍然左右我们的思想,也就是传统“忌死”观还在起着强大的作用,因而临终关坏受到排斥。

临终关怀在我国推行艰难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人认为它是违背“孝”道观的。临终关怀在西方操作上一般是把临终患者送到专门的医院或科室,进行舒缓治疗和关爱,使患者在医院或临终关怀科室里走完人生最后时一光。这样给人的印象仿佛是当老人即将临终时,家人或亲属把老人送到外面,然后撒手不管,在中国人看来这是违背了传统“孝”道观的。传统“孝”道观要求子女在老人即将谢世时必须床前守护,方可显示孝心。

1. 3传统医道观的影响

临终关怀在现实推广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就是医护人员面对临终患者的无意识。这种无意识表现为医护人员对生命无法逆转患者的救治还是按照传统的救治方式来进行,总是设法使用现代技术和物来延缓患者的无谓生命,至于用“关注护理而非治疗”的临终关怀理念来医疗实践,医护人员往往是措手不及,认为这样做是与医学坚持的传统医道观一一救死扶伤有悖的。

2临终关怀顺利开展的路径:传统伦理思想的突破

临终关怀在我国实施与我们固守的一些传统伦理思想有诸多抵触,所以顺利开展临终关怀必须放弃、拓展或突破不利于临终关怀“生长”的伦理思想,营造出适合临终关怀“生长”的伦理环境。

2. 1颠覆死亡是最大“恶”的观念

开展临终关怀首先要颠覆死亡是最大“恶”的观念,而这种观念受着深层伦理文化影响,认识死亡必须回归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来解读。一般来说,生死是自然生理现象,本没有伦理评价的意义。但由于它关涉人生的两个终极问题,对它们的考量反映了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把握以及形成行动的指导,这时人们对其探求就赋予了伦理意义。中国中始终占据主流趋势的是文化思想,儒家文化对待生死考量上,由于一味重视“生”的价值,忽略了对“死”的价值认识,甚至是排斥思考死亡的意义,以至于形成一种文化定式一一“重生忌死”。儒家思想发展脉络清晰呈现出这一点,我们知道自从提出“未知生,焉知死”开始,就奠定了传统思想中“重生忌死”的生死文化基调,“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更把“生”的意义规约在“仁”的范畴之下,“生”的意义变成了对道德的追求。孟子也有“夭寿不贰,修身以侯之,所以立命也。”就是看到了生死有别,强调通过道德修养来延长“生”的长度。其实都反映出传统思想着重于“生”的价值探讨,赋予“生”有积极意义,而缺少了对死亡价值意义的探求。这在现实中也确实是这样,因为死亡给人的表象就是一切现实的消逝,是对所有现存的彻底毁灭,“生死两茫茫|”、“死去元知万事空”等都是对死亡价值的消极认识表现,因而死亡被认为是最大的“恶”,人们因此过分贪恋生而不愿去思考死。这种生死观对临终关怀的推行产生了巨大的阻碍。

改变这种现状,要对死亡价值进行再认识,也就是对死亡是最大的“恶”的观念进行颠覆。伦上的“恶”其实就是对行为或事物存在的价值以否定的评价,或称为其与客观“应然”的相悖,按照黑格尔的意思就是“恶即是它与客观实在的不同。”按照这种思路来看待死亡的存在可以发现,死亡其实不能被看作最大的恶,因为它是与自然的符合并且也有着终极的价值意义。首先死亡是自然安排而无法逃越的现象,以自然观来看这是符合自然伦理的,也就是死亡是自然规律,顺其自然发生的事物不应从恶的角度来评价。相反在某种意义上我们甚至要积极看待死亡的价值,比如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早就有这样的思想,“老年时的死亡是成熟后的自然现象。我认为,接近死亡的‘成熟’阶段非常可爱。越接近死亡,我越觉得,我好像是经历了一段很长的旅程,最后见到了陆地,我乘坐的船就要在我的故乡的港口靠岸了”其次死亡的存在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机制是新陈代谢,也就是新的事物的出生必然有陈旧事物的消亡,社会以此来达到平衡,才能发展。死亡是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社会的动力系统,丧失了死亡也就无所谓发展,因此死亡现象具有维护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价值。再次死亡的存在是人完善的需要。人的一生包括生死两端,生与死是人生必须思考的两大问题,有死亡的存在,它会时刻警醒着人们对“生”的珍视,所以人们才会在有限的生存时间里奋进。丧失了死亡存在的人生,也就是对死亡不去思考的人生其实是麻木的存在,也就会没有目的意义的生存。只有死亡才是敲打人前进的最好武器,死亡在促进人完善方面也有最高价值。当然改变死亡观认识不是简单的说教可以完成的,但理论认识上的准备是必须的,接下去的任务是我们国家应该像西方一样,尽快开展全民死亡观,营造积极看待死亡价值的氛围,更应该宣传儒家文化思想外的一些超越认识死亡的思想,消解对死亡恐惧的心理。死亡价值观的改变才能使大众接受临终关怀这一事物。

[1]

2. 2摒弃临终关怀有悖“孝道”的观念

我们知道中国几千年来就是一个型国度,伦理在维系国家发展和家庭延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孝”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孝”一开始就是作为至要德性被认知的,《孝经》有“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把“孝”上升为衍生一切善性的根基。更有“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从而把“孝”凝固为贯通天地的要德以及人间的法则,“孝”成为检视和评判行为的标准。传统中,“孝”主要以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的功能来表现,它是调节家庭和社会关系中不可随意违背的天理。众所周知,传统中国是农耕文化为主,这就要求形成以血缘关系的家庭单位来协作劳动,为了维系家庭的延续,使劳作不至于因缺乏劳动力而停止,生育后代来传宗接代成为晚辈必须尽的责任,并且上升为“孝”的要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当然,孝道观在家庭伦理中的意义要求作为晚辈不仅仅完成族的延续,更重要的是必须服从长辈和奉养长辈,因为晚辈“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并且“三年而免于父母之怀”,这就要求晚辈在长辈老年时要在跟前赡养老人直到老人去世,甚至在老人去世后也要在坟前守上三年,《论语》中即有“父母在,不能远游”、“孝始于事亲”等,以此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情而显示“孝道”。“孝”成为传统中国人在家庭以及社会生活中最核心的伦理基础。

那么临终关怀是不是违背孝道观呢?其实要把临终关怀要义理解清楚,临终关怀在西方最早产生的原因是临终关怀先行者看到临终患者要么是受到过度的医疗救治,要么是在家庭里不能得到应有的护理,患者不仅要忍受躯体的折磨,更主要是心灵的痛苦不能去除,从而不能有尊严、幸福地走完人生,对待临终患者往往是过多关注“生”的救治而忽视了“死”的照护,所以提倡成立专门的临终护理机构,用伦理关怀来对患者短暂的最后时光进行“身、心、灵”的关爱。这其实是不违背孝道的,孔子曾有“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十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就把传统“孝道”内涵表征为不仅仅是能给亲人吃好穿好就是“孝”了,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亲人的挂念和尊重,考虑如何使老年人在精神上感到幸福和尊严,“孝”应是一种心里的敬仰反映。那么现在我们在老年人面前怎么才算上“孝”呢?现在中国家庭结构正在发生改变,即“四二一”家庭结构的形成,传统尽“孝”基础的丧失要求我们对“孝”的观念进行重新认识,不是说把老人放在眼前亲自照护,能够吃好、住好就是“孝”。现实中对于一对夫妇要供养四位或更多的老人,为每位老人的去世而在床前尽“孝”或老人去世后要守“孝”三年现在己经不大现实,家庭照护老人的方式可以说己经呈现出不能承载现实状况的重压。把临终老年送入临终关怀的医疗机构,让他们在那里得到充分的照护,其实对老人可以接受到家庭中不能完成的照护,这并不与“孝道”相悖。其实质只不过是把家庭照护转移到社会机构来进行的方式上的转变。

2. 3去除医“死”违背“医道”的观念

顺利开展临终关怀,作为临终关怀主要实施者医护人员的认识观念也要澄清,也就是面对临终患者,医护人员采取的舒缓照护方式违背医道吗?

我们知道,现代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能够对生命终极的两端“生、死”进行干预,或制造“生”(代孕、克隆人)、或延迟“死”(当然很多状况下,是以过度医疗延缓无价值生命的长度)。不可否认,医学的发展为人类生命健康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医道的问题更显突出。临终关怀的首倡者桑德斯就曾说过:“垂死病人往往被迫在医院病床卜度过最后一段日子,身上插满了管子,并与家人隔绝。他们亦很少得到医务人员的关心和照顾。”罗斯博士也曾说:“他(垂死病人)可能迫切需要得到休息、宁静、尊严。但他得到的是输血、输液、心脏机或气管切口术。”这都是医务人员在传统医道坚守下把医学使命狭窄化的结果。

人的生命阶段包括生和死两个阶段,疾病和死亡都是生命的组成部分,是我们无法改变的。必须承认,医学技术面对自然的死亡现象是无能为力的,虽然它可以干预死亡进程,但却无法最终战胜死亡,医学使命面对必然的死亡不是使生命灰烬在闪烁,而是考虑如何使生命之火在最后阶段燃烧得最旺盛。也就是医学不能单纯靠技术来延缓生命,把患者阻挡在死亡的门槛上,而是考虑如何使患者死得有尊严和幸福。这样医学的全部使命可以理解为:不但要看护“生”也要看护“死”。所以,当面对临终患者时,医学的职责不是用现有高科技来无谓延缓患者的生命,延缓患者的生命长度可以说就是延缓患者的痛苦,而此时患者最需要的不是医疗技术的过度使用,需要的是医学如何应用来减轻患者心灵的痛苦,也就是使患者在余下时光如何过的尊严和幸福,所以医学目光触及到如何照顾临终患者“死”是符合医道的。由此可见,医务人员传统医道观的拓展是临终关怀顺利开展的重要环。

篇13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2.101

癌症是威胁人类生命与健康最常见的一种恶性疾病,它不仅给社会及家庭带来巨大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还给患者带来肉体上的巨大痛苦。晚期癌症患者由于疾病的折磨,在临终前往往比一般患者更为焦虑、自卑、恐惧和绝望。因此,他们更需要医护人员的理解关怀和帮助,需要良好的环境静心安养,乃至更渴求亲友同事的抚慰而达到心理满足,安然离世。因此,对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特别需要医务人员以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心去理解、体贴、照顾、安慰患者,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尊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临终关怀也愈来愈重视。通过对临终病人精神上的关怀、生活上的照顾、临床上的特殊护理,来减轻病人心理上、精神上、肉体上的痛苦,从而使患者减少对死亡的恐惧和悸吓,平静地走完人生旅途。

癌症是威胁人类生命与健康最常见的一种恶性疾病。在各种疾病中,它的致死人数仅次于心脏病而位居第二,据统计,全世界每年至少有500万人被癌症夺取生命,我国每年死于癌症的人数约80万,而且发病率、死亡率在不断上升[1]。它不仅给社会、家庭带来精神上和经济上的双重负担,还给病人带来肉体上的巨大痛苦。特别是有的晚期癌症患者往往不堪忍受癌变的疼痛而采取自杀死亡,极其痛苦地离开这个世界。我们虽不能挽救他们的生命,但我们可以用满腔的爱陪伴他们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

晚期癌症患者心理特征

癌症病人有着共同的心理特征,只是程度不一。一般都经历过否认、怀疑阶段,愤怒、焦虑阶段,求生、紧张阶段,抑郁、孤寂阶段,等待、绝望阶段。尤其是晚期癌症患者由于疾病的种种折磨,加上对未来的迷茫、对生活的依恋、对 未 完事业的遗憾及即将与亲人永别的不舍等等,突出表现为焦虑、自卑、恐惧、绝望。因此,他们特别需要医护人员的理解、关怀和帮助,甚至希望医护人员和他们共同追求生存和面对死亡这个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以求得死亡前的心理平蘅。同时他们还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静心安养,更多的与亲友、同事小聚,从而冲淡病痛的折磨和精神的煎熬。逐渐明白生命不在长短,重在质量,以其忍受无望的痛苦折磨,不如坦然而去这个简单道理,最终较为轻松、满足地离开人生。

晚期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

临终关怀是为生命即将结束的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的心身照护与支持,它不同于传统医学,传统医学强调的是对病人的治疗,对生命的抢救。临终关怀也不同于安乐死,临终关怀既不促进也不延迟病人的死亡。主要是控制症状,支持病人,支持家属。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临终和死亡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优终和优逝成为人们生存质量提高的重要体现[2]。目前就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立了临终关怀机构,我国也于1988年在天津成立了第一所临终关怀研究中心,1990年台湾马偕医院建立了第一所临终关怀安宁病房,1992年在北京成立我国第一所民办临终关怀医院――松堂医院,1998年开始香港李嘉诚基金会先后在全国各地20家大型综合医院创办宁养院,旨在为全国癌痛病人提供免费家居服务,使我国临终关怀得到进一步发展[3]。

临终关怀的实施:临终关怀的基石是临终护理。临终护理是对垂危临终病人进行的一种特殊护理。它通过与一般的医疗手段有着区别的护理程序,对临终病人的生理、病理、心理行为的变化作全面了解和评估,通过对临终病人精神上的关怀、生活上的照顾、临床上的护理来减轻病人心理上、精神上、肉体上的痛苦。使病人在心理上缓解或解除对死亡的恐惧和震慑,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理解自己生命弥留之际生存的意义,平静地接受自然规律的安排,使患者从消极等待变为正确认识、主动配合的积极情绪。在临终关怀的实施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应以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安慰、体贴病人,耐心疏导、鼓励病人把各种想法表达出来,针对不同性格、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及不同心理素质,采取不同的心理疗法,因势利导,帮助病人树立与癌症作斗争的信心,延长他们的生命,使他们平静地走完人生旅途。

改善治疗环境:创造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保持病房整洁安静,统一整齐,空气清新流畅,营造一种幽雅、温馨的氛围,使患者在优雅的环境感染下,释放心灵的重负。

加强营养:癌症患者本身的消耗及放疗、化疗的损伤,需要摄入更多的热量。所以对他们的饮食应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最为宜,并且鼓励病人多饮食以增强体质。

正确使用止痛剂:晚期癌症病人疼痛较为明显,那种撕肝裂肺般的叫喊声让人不寒而栗,首先应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再根据疼痛的程度选用镇痛剂,以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痛苦。

树立良好的服务态度:实行24小时全天照顾,妥善做好各项生活护理,争分夺秒地抢救,做到有呼必应、一呼即到。尊重临终病人的人格和尊严,即使面对病人的无礼,亦应言语热情、态度和蔼,以真诚的态度给予心灵深处的同情,使患者感到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一站,医护人员并没有放弃对他们的治疗和关怀,而是一如既往力图将其从死亡线上夺回来,减少或驱除患者的怨尤和遗恨。

临终关怀的必要性

在我国尽管设立了临终关怀的专门机构,但多数医护人员及广大群众对临终关怀还不能作为一种常识来接受,还没有完全取得社会及广大医护人员心理上的认可。因此,在医学院校的教育中应增加临终关怀教育和伦理道德教育。我们要推广临终关怀,使更多的人理解和关心临终关怀。让临终关怀这一学科和充满爱心的事业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和赞誉。作为医务人员,有责任和义务大力倡导和推广临终关怀,这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

参考文献

1 单礼堂,等.中国癌症高发区的土壤环境.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718(2):151-152.

篇14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558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267-02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平均寿命普遍延长,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15亿人左右,占总人口的11%,按国际标准,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对医疗保健护理服务的需要也日益扩大,尤其是老年人因慢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而死亡的占所有死亡原因的50%左右。这些疾病对老年人来说,除遭受肉体上的痛苦之外,还承受心理上忧郁、孤寂、恐惧的煎熬。在这种情况下老年病人的临终关怀显得尤为重要如何使众多的老年病人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临终关怀,已成为已成为一个广为关注的社会问题。

1 临终关怀的概念及目的

11 临终关怀概念 临终关怀是指为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的照护,包括医疗、护理、心理、精神等方面,以期临终病人的生命受到尊重,症状得到控制,心理得以安慰,生命质量得到提高,同时也使患者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

12 临终关怀的目的 临终关怀是对人的生命与尊严的最深切的关注,它关怀肉体也关怀心灵,用一种有组织的特殊的照顾和服务减轻病人肉体的痛苦,同时帮助正确认识死亡,减少对死的恐惧和不安,使病人在最后的日子里免于肉体的痛苦和心理的恐惧,感受到充满人性温情的气氛,安详、自然、尊严地离开人世。既不是治疗疾病或延长生命,也不是加速死亡,而是改善患者余寿的质量,减少痛苦、甚至无痛苦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并使其家属的身心得到维护和增强[1]。

2 我国老年患者临终关怀组织形式

21 临终关怀专门机构 具有医疗护理设备以及一些娱乐设施,包括家庭化的危重病房设备,有专门的管理制度极专业的服务人员。

22 附设的临终关怀机构 利用医院内现有的资源,为临终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服务及生活照顾,避免老年病人和家属产生被遗弃的不良感觉。

23 家庭临终关怀病床 专业人员根据老年人的身体情况,定时到家中探视,提供临终照护,也叫居家照顾,对于老年病患能够在临终前享受到家人的照顾和专业的治疗,对于家属,能够尽到最后的孝心,老人离去后不留遗憾。

床。

3 临终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及护理

31 否认期 老年病人得知自己的真实病情时,起初是不能接受的,随即会怀疑有弄错的可能,希望是误诊,这个时期比较短暂,对于否认期老年人的特征,不管是子女还是医护人员不要轻易揭露老年人的防卫机制,应根据他对病情的认知程度,发自内心地关心安慰老人,鼓励他诉说心中的焦虑和不安,然后给予合理的解释和适当的诱导,使其得以解脱。

32 愤怒期 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变化,老年人机体承受病痛的折磨越发严重,常常表现出暴怒、烦躁、不满以及绝望,有时会将不良情绪发泄于家人和医护人员,对于此期的病人应给予足够的理解和宽容,选择老年人喜欢的物品和愿意接近的人与其亲近,将情感适时转移,并加以心理疏导,使其能够接受事实。

33 协议期 此期病人反而出现了求生的欲望,开始面对现实,非常愿意配合治疗,希望延缓寿命以减轻痛苦,这种表现对于老年人是极其有利的,我们应当尊重老年人的信仰,满足他们的各种合理需求,使其心情愉悦,更好地配合治疗以控制症状的发展。

34 忧郁期 经过积极配合治疗后,病情疗效不甚满意,老年病人默认生命已为时不久,任何努力都无济于事,情绪极致低落,开始思念亲人,谋划安排后事,对于这种情绪的变化一定要常存警惕加强保护,防止发生自杀,并联系老年人的子女同事、亲朋好友常来探视,体现老年人的生存价值,减少孤独和悲哀。

35 接收期 老年病人经过痛苦挣扎后极度疲劳,内心渴望需要休息和睡眠,对外界事物反应淡漠,心情平静等待死亡的来临。此时应提供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鼓励家人参与老年人的临终护理,努力让其安详、舒适地离开人世。

4 老年人临终关怀的意义

41 临终关怀是满足老年人“老能善终”的最好举措 较多的临终老人在生命的阶段,接受许多侵入性操作,饱受痛苦的折磨,内心充满了恐惧和无奈,实施临终关怀能为老人及家属提供心理上的关怀与安慰,帮助临终老人减少和解除躯体上的痛苦,缓解心理上的恐惧,维护尊严、提高生命质量,使逝者平静安宁离去。

42 临终关怀是解决老年人家庭照料困难的重要保证 临终关怀减轻了家属的负担和压力,将家庭成员的工作转移到社会,对临终老年人的照顾,不仅是老年人自身的需求,同时也是家属和子女的需要。临终关怀可以让老人走得安详,让家属摆脱沉重的

负担,同时也让子女尽力最后一份孝心。

43 临终关怀是节省费用减少医疗资源的有效途径 据卫生部统计,老年人消耗的卫生资源是全部人口平均消耗卫生资源的19倍。对那些身患不治之症的病人来说,接受临终关怀服务可以减少大量的甚至是巨额的医疗费用。如果将少数人的高额无效的费用转移到其他多数人有结果的治疗上,医疗保险费用能够获得最大的效益。

5 小 结

临终关怀是近代医学领域中新兴的一门边缘叉学科,它并非一种治愈疗法[2],临终关怀改变对任何病人一律实施医治的做法,而专注于老年患者即将逝世前的一段时间内,通过对他们提供舒适的照护,尽力减轻疾病的折磨,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护理服务。因此做好临终老年人的关怀护理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我们期待更多的人共同配合和支持,真正使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在生命的最后一站安静、舒适而又有尊严地度过,最终实现问心无愧,死而无憾。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