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会计中级实务心得范文

会计中级实务心得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11 17:27:0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会计中级实务心得,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会计中级实务心得

篇1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会计核算;会计实务;影响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知识与信息等软科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我国信息化的发展,会计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其必将是受到信息化冲击的主体。单从中小企业来看,企业要想进一步发展企业信息化管理,必须建立企业信息系统,以便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同时,从企业引入信息化管理来看,会计信息化使会计核算方法有了更多的选择,同时处理过程也更加简便,在进行会计信息数据化管理的过程中也实现了数据共享。

一、会计信息化与会计实务的含义

(一)会计信息化的含义

管理信息资源的目标为会计信息,利用计算机软件和网络共享使会计信息在进行获取、处理、传输和应用的过程中区域性共享,使这些数据完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成为管理者进行决策和管理的依据。会计信息化具有普遍性和集成性的特点,同时还可以动态的完成数据的处理和提供,在进行业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其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会计实务的含义

会计实务是指会计在进行财务处理的过程中,从填凭证到报表的整个工作过程。我国会计实务经历了两个阶段,初期是我国处于计划经济时期的执行工作过程,这是一个简单的将国家规定的计划做完就算完成任务的过程;第二个时期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企业开始逐步转向市场经济,这种转变使会计实务为了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创新,这是一个促使会计实务中各项工作更加准确和合理的过程。

二、会计信息化对会计实务有益的影响

(一)为会计分析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在对经营成果的分析中,会计分析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会计分析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会计核算资料作为基础,综合其他需要核算的数据,然后再利用会计分析软件对相关的经营数据进行分析和对比,对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实时的和进一步分析,在确定取得进步的同时,还需要将经营活动中的差距找出来,做进一步的分析。这也是一个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一步总结经验教训的过程,同时也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可靠的数据分析。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需要对企业的财务数据和经营数据做认真的分析,这可以进一步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现代网络和软件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会计分析提供了更加快捷、可靠的方法。现代会计分析需要充分利用网络的开放性、便捷性,在数据进行采集加工后,再输入到会计信息系统中形成数据库信息,为会计信息数据库的建立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对信息化系统进行不同的设置,不同的用户还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获得个性化的会计信息。

(二)为会计核算方法带来的影响

在传统会计工作中核算是中心工作。会计核算需要为企业提供一个完整和连续的计算,同时还需要将其记录下来,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可靠的经营数据和财务信息。实现会计信息化之后,会计系统实现了实时的自动化的信息处理系统。会计实务利用集成化软件完成,使业务处理实时化和无缝连接。这种快速而准确的信息处理方式,使会计人员脱离了繁重而复杂的底层业务工作,让其能够有更多的精力完成对企业经营状况、现有资源的分配和使用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以降低企业的资源浪费,提高经营效益。

(三)促进会计信息化完成信息的自动采集

会计信息化的管理过程并不是简单的完成传统会计处理事物就可以的,也不是仅仅将计算机功能进行简单的延伸,而是一种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覆盖的广泛性和信息传递便捷性的优势来弥补传统会计工作不足之处的方法。同时也是对传统会计工作的延伸。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完成电子交易,同时利用现代的自动化的生产系统在发达的网络之间进行信息传输,同时利用计算机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将信息进行记录、维护、和存贮。会计信息化系统在原始数据的基础上对各种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和存贮,同时向企业各个需要的节点进行传输。

三、对会计信息化对会计实务的不利影响

(一)系统复杂,操作过程复杂

会计信息化软件编程复杂化是现在的会计信息化存在的弊端。因为系统的复杂性,使很多财会人员对会计信息化系统并不太欢迎。财务信息化系统供应商为了更大的占有更大的市场,只在软件功能上下功夫,使软件功能一味的增加,但有些功能并不能精确的工作,具体表现在其中一项子系统计算存贮之后,无法使其他系统对这一数年据进行应用,因此在实效性上无法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使信息化系统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出现让使用者手忙脚乱的现象,无法理顺思路,因此在操作时无法更加明了化。就目前我国会计信息系统来看,各种会计软件各有其长处,兼容性并不理想,甚至根本不兼容。

(二)对会计信息化认识的局限性

我国会计实务信息化工作实行较晚,很多会计实务工作还停留在传统工作流程和理念中,对会计信息化认识程度不高。会计信息化是以大量数据为基础的具有强大功能的现代化信息处理技术,但是由于很多财务人员并没有认识到会计信息化存在的优势,或已经习惯于手工记账和核算,即使使用了财务信息化系统,也仅仅只是将其作为记账工具,而没有对财务信息化系统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没有对财务信息系统的数据分析能力进行充分利用。这使得会计信息化并没能真正用到实处,不仅使企业内的会计信息化工作受到阻碍,同时更会对企业的管理信息化能力的提升造成一定的阻碍。

四、加强会计信息化的策略

(一)加强企业管理者对会计信息化的重视程度

企业的管理者需要重视对会计信息化的使用,在传统与现代工作的衔接上起到推动的作用。对于习惯了传统会计方法的财务工作者来说,接受一个新生事物不但需要一个逐步熟练和接受的过程,还需要大力的推动,加快这种接受的过程。

(二)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

在会计信息化前提下工作,会计人员必须更加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及网络基础知识,因为会计信息化为工作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为财务人员徇私以及操作错误带来了一定的方便条件。再有就是需要财务人员具备过硬的基本功,因为此时的会计工作不再仅仅是传统的核算,还需要能够在现有信息化数据的基础上,对企业的经济状况、经营状况进行准确的分析和预测,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准确的建议。

作者:万锦杰 单位:永胜县水务局

参考文献:

[1]曾广红.构建完善的企业会计模式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9).

[2]王宗台,刘中华.会计信息化对传统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影响[J].财会研究,2000(12).

篇2

一、成立农村会计服务中心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农村集体经济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规范农村集体财务行为

成立农村会计服务中心,其人员需具有会计专业资质,通过选聘考核的方式择优录用。确保村级财务、资产、合同等具体业务的规范,便于在全区范围内统一管理、统一培训、统一指导,从而统一全区农村集体财务、资产、合同等各项具体业务的核算标准,实行规范化业务操作和管理。

(二)有利于保障村级财务公开制度的落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成立农村会计服务中心,由具有会计专业资质的人员从事农村集体财务、资产、合同的具体业务工作,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业务核算更加准确,资产和合同管理更加规范,为村级财务公开打下坚实基础。能够保障农民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和收益权的有效落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三)有利于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行政规范,提高村干部依法理财能力

成立农村会计服务中心,通过具体业务规范,详细掌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开支情况、资产运营情况、合同收益情况,能够做到有效监控。在农村经管部门的统一指导下,充分体现会计监督职能,提高村干部依法理财能力。

(四)有利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各项基础数据的信息采集,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成立农村会计服务中心,运用会计电算化和信息化手段,准确收集农村经济运行的各项数据指标,了解农村集体经济的运行状况和发展动态,提高有效监控的能力和审计监督的效力,为领导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四权不变”的原则。即集体资产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和收益权不变。

(二)坚持民主自愿的原则。必须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与农村会计服务中心订立书面委托协议。

(三)坚持集中核算和规范管理的原则。即集中管理会计从业人员、集中处理账务;规范村级财务、资产、合同等具体业务。

(四)坚持会计责任主体不变的原则。按村民委员会、村级实业公司、村集体农场分别记账,各自作为会计责任主体的性质不变,分别对其提供的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三、农村会计服务中心的职能

(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相关政策、法规,按照各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做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会计核算,定期向农村经管部门上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数据;按照村务公开的要求,编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内容,定期公开。

(二)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的通知》、《**区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的指导意见》,准确掌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状况,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台账。定期向农村集体资产管理部门上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状况,定期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公开集体资产的运营情况。

(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对已签订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内、对外土地承包出租和资产出租合同进行清理备案,建立台账,准确核算合同收益,定期公开合同的兑现情况。

(四)做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预算和决算工作,进行财务分析。按要求做好会计档案整理、归档工作。

(五)指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出纳人员准确核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金收支业务,监督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管理制度和其他相关制度的执行情况。

四、机构设置

(一)机构性质和隶属关系

各镇负责成立农村会计服务中心,农村会计服务中心是社会服务性机构,其工作人员暂不列入各镇编制,隶属于镇集体资产管理委员会,业务上由区、镇农村经管部门指导。

农村会计服务中心办公场所由各镇提供,各镇根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数量和具体业务量,配备农村会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3—10人,9月底前选聘考核,择优录用。明确工作职责,确保人员稳定。

(二)人员聘用、工资待遇与经费来源

农村会计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实行聘任制。镇村选配、社会招聘相结合,以原总会计中选聘为主。工资待遇一律与委托的单位脱钩,原村总会计中选聘的人员报酬原则上不高于全镇村两委干部(剔除正职)平均水平,由各镇人民政府确定。

农村会计服务中心的经费由区、镇两级财政共同负担。人员经费由区级财政每人每年补贴3万元,办公经费及人员其他相关经费由各镇财政提供。

五、实施步骤

(一)各镇应成立村级集体资产、财务管理领导小组,明确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各村要成立农村集体财务工作小组,并建立工作制度。

(二)各村开展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银行账户、资产、合同、债权债务清理工作,并编制相应清理清单,由村民代表会议确认后报送农村会计服务中心备案。

(三)由各镇集体资产管理委员会主持各村集体经济组织分别与农村会计服务中心签订委托协议书。

(四)农村会计服务中心与各村集体经济组织根据委托协议书的要求,就本组织有关财务账簿、报表及其他相关资料,按《会计法》的有关要求,做好交接工作。

篇3

关键词:税务会计 税款核算 财务会计

一、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税务会计是将税务核算以及纳税申报从会计工作中分离出来的一种会计系统。是运用会计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于企业应缴纳的税款进行核算、申报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税务会计的任务是以税法为基础,监督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同时通过税务会计活动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与普通财务会计相比,税务会计有很多不同点:

(一)税务会计的目标与法律依据与财务会计不同

企业财务会计的目标是为了对企业的财务运行状况进行分析和控制,以财务报表的形式将财务运行的信息反映给企业的决策者,帮助企业决策者进行科学合理的决策。财务会计的工作依据是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税务会计的目标是对于企业中应缴纳税费进行核算,使企业履行纳税人的义务,享受纳税人的权益。税务会计给企业决策者提供的是企业所要缴纳税款的信息。税务会计的工作依据主要是税法,在进行企业税务核算和监督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税法进行。

(二)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对基本原则的运用不同

现代企业中财务会计的运行准则是权责发生制,在权责发生制中将当期实现财务活动但没有资金划拨的支出和收入费用都当作当期的费用,导致企业中实际的现金流量与会计计算中的资金是不一致的。但是对于税务会计来说,是按照企业的实际收入资金进行税务的征收的,而且税务征收具有强制性,所以税务会计在进行工作的时候就不能仅仅按照权责发生制进行,一般是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共用。

(三)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工作的对象不同

税务会计主要是针对企业中与税务工作有关的经济事项进行核算和监督,主要负责税款的核算、申报以及缴纳工作。企业财务会计的工作内容则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所有经济活动,对企业资金的筹措、资金的流通以及资金的投入等方面进行核算和监督。在没有设立税务会计之前财务会计还要对企业税务进行核算和监督,但是设立了税务会计之后,企业财务会计中对于税务这方面的管理只要进行必要的提示就可以了。

(四)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对于损益计算的程度与信息处理的时间不同

政府在进行年度财务计划的时候,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是同时进行的,企业要在财政年度内预交所得税,在年末结算的时候根据企业的实际运行情况实行多退少补,这样就形成税务会计处理税务缴纳的时间与财务会计进行款项划拨的时间不一致。在现代税法的基础上,企业的财务会计核算结果与税务会计核算结果不一样的时候,财务会计应该与税务会计保持一致。

二、建立税务会计的必要性

(一)税务制度与会计制度的差别要求设立税务会计

在当前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的纳税工作主要是企业财务部门进行管理,但是财务部门申报纳税的时候其主要的依据是财务会计的账簿和报表,对于企业复杂的税务核算没有清醒的认识,只能被动的按照税务部门所出示的税务金额进行缴纳,无法保障企业的权益。

(二)设立税务会计可以帮助企业完善税收管理

企业的税务会计从企业的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之后,企业的税务会计就可以专心对企业的税务资金进行研究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可以发现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不仅能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也有助于完善税制和税收征管。

(三)设立企业税务会计有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所有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目标,很多企业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采用各种不正当的手段降低应缴纳税款,例如企业多报免税产品或者是在企业会计工作中建设两套账,这些手段虽然可以暂时提高企业的利益,但是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没有好处。在企业中设立税务会计就可以对这些违反税法规定的现象进行管理,保证企业的长远发展。

(四)设立税收会计可以有效避免税收争议

在企业缴纳税款和税务部门征收税款的过程中,对于同一纳税事项有两个以上合理选择的时候,企业与税收部门由于自身利益的不同,在缴纳税款的时候往往就会产生争议,这时候税务会计就可以根据税制中的条款与税务部门进行交涉,合理解决税收争议。

三、现阶段企业税务会计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一)没有完善的税务会计理论体系

要发挥企业税务会计的作用,就需要建立和完善税务会计理论体系。但是从现阶段来看,税收立法滞后于其他相关制度,导致税收会计准则很难确立,在税法的建立中缺少框架支柱,很难形成完整的税务会计理论体系。从而造成在税务会计的工作中没有可以依靠的准则,在对企业的税务申报和缴纳中不能进行有效的监督。

(二)专职税务会计人员缺乏

税收会计从企业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后,针对企业税务核算和申报进行管理,要求企业的税务会计人员不仅要有专业的会计知识,而且要熟悉现行的税法。从目前来看,很多企业的税务会计人员就是企业的财务会计人员兼任的,在进行税务工作时候也是按照一般会计工作进行,没有对税法进行全面深入的学习,在企业缴纳税款的时候,只是按照税务部门要求进行处理,不仅不能保障企业在税务活动中的合法权益,甚至往往出现由于业务不熟练造成企业在缴纳税款中出现错误,而受到税务部门处理的现象。

(三)企业不重视税务会计的建立

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很多跨国的大企业对于建立税务会计有足够的重视,但是对于我国的大部分企业来讲,还没有对税务会计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很多企业认为税务会计进行的只是简单的税务缴纳,对于这种工作财务会计也可以完成,没有必要浪费资金去建立专门的税务会计,他们没有认识到税务会计对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作用。

(四)企业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核算基础不同,造成税务会计核算的复杂化

现阶段我国的企业大部分实行的是权责发生制,对于企业在当期完成了经济活动但还没有进行实际的资金划拨的收入和支出都计算在当期的企业收入和支出当中,造成企业当期实际收到的资金与账面存在差异,但是税务会计在工作中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相结合的计算准则,两者在数据核算中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税务会计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税务核算,加大了税务会计核算的复杂性。

四、加强企业税务会计应用

(一)完善税务会计理论体系

要加强税务会计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就需要建立完善的税务会计理论体系,要针对我国现阶段的税收制度和经济体制,结合税务会计实行过程中的经验,考虑到税务会计的工作内容以及税务会计的核算原则,建立科学、完善的税收理论体系,用法律的手段对税收进行管理。

(二)培养高素质的税务会计工作人员

企业的税务会计通过精细的核算和严格的监督,明确了企业的税收义务和权利,因此建立一支专门的高素质的会计队伍是非常必要的。企业在进行税务会计的选用中要对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进行考核,选择有较高专业水准的人员。其次,企业的税务会计要对税务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最后,企业要根据需要对税务会计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重视税务会计的建立

在企业中设立税务会计有助于企业严格执行税法,督促企业履行纳税人的义务,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所以企业的领导者要重视税务会计的作用,加大税务会计设立的投资,制定完善的税务会计工作制度,使税务会计更好的为企业的发展服务。

(四)税务会计要向信息化方向发展

在现代社会中,信息化成为各个领域的发展方向,面对未来全球经济多样化的发展,企业的税务会计要适应时展的需求,提高税务会计信息化程度,优化税务核算方式,提高税务会计的工作效率,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

五、结束语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中税务会计的应用会更加频繁,税务会计理论体系将不断完善。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设立税务会计,对于现阶段税务会计应用中出现的问题,企业与税务部门要共同努力,确保这些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使税务会计更好的为企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刘永述.浅析我国企业税务会计[J].科技信息, 2009,(10)

篇4

关键词: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化;应对措施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的应用已经成为会计师事务所提高管理质量、提升竞争优势的必然之选。2011年2月23日,财政部副部长、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行业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军主持召开行业信息化委员会会议时表示: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是推动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强大动力。信息化实际上形成了一条新的竞争起跑线,使得信息化水平较低的行业、企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处于越来越不利的地位。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加强信息化建设成为世界各国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启动实施行业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实现行业跨越式发展,与国际接轨的当务之急,战略之举,势在必行。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拟定的《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力争实现的发展目标之一是:行业信息化程度显著提高。行业协会信息基础设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构建起功能完善的综合信息网站,通过信息化提高管理和服务的水平;会计师事务所全面运用业务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使用功能完善的审计软件执行审计业务。

然而纵观中国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状况,会计师事务所中的信息化支持亟待加强。一方面,会计师事务所内部信息化软件不够完善,据中国会计视野网上的调查显示,仅有8.6%的事务所兼有作业辅助软件和内部管理软件,有22.4%的事务所正在考虑上软件,不知道有此类软件的事务所竟占15.5%,而该项调查涉及的还只是行业信息化应用的浅层次方面;另一方面,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流程与信息化技术不能实现很好的衔接,无法实现协同管理。由此可见目标与现实之间还存在着不小的差异,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会计市场,会计师事务所唯有大力推动信息化的建设才能取得可持续的竞争力。

二、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化的不足

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已经处于信息化的环境中,但是在信息化环境下执行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仍是少数。总的看来,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基本上还处于业务流程电子化的水平,与国际上智能化、协同化的要求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一)信息化管理理念落后

根据中国会计视野网上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许多大中型的会计师事务所已经安装了较为完善的信息化系统软件,但是大部分中小型的会计师事务所只安装了较为普通的业务处理软件,并没有安装事务所的内部管理软件,然而,在全国7600多家会计师事务所中,中小事务所占95%以上。在对信息化建设的竞争性和重要性方面,大部分中小事务所的高层管理人员认识不足,他们对信息化的建设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一方面,他们认为信息化投入的成本较高;另一方面,他们习惯了传统的业务流程,而不想由改变信息技术带来的业务模式的转变。

(二)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

据中国会计视野网的统计显示,2009年,有34家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收入在1亿以上,而其信息化支出仅为34144万元,其中“四大”支出占74%,占业务收入的2.79%,其余30家仅占26%,占业务收入的1.02%。另外,50%以上的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没有审计软件,4500多家没有自己的门户网站。可见,只有少部分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重视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而大部分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信息化建设的投入甚少,这与国外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化建设的投入相差较大。

(三)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

虽然会计师事务所在信息化方面已经投入了一些硬件和人力的资源,但是整体的信息化管理应用水平还不高。近年来,会计师事务所在信息化硬件设施方面的投入有所加大,但是它们的利用率却不高,信息设施的价值被长期雪封在原始状态,并且在快速贬值。会计师事务所里电脑最经常的应用就是文字和表格处理功能,更多的功能被排除在业务领域之外,信息化管理还处于初级阶段。

(四)信息化专业人才缺乏

我国会计教育模式缺乏对会计信息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大部分会计人员对信息化应用的认识和掌握不足。会计师事务所内部也缺乏对信息化人才的培训机制,作为知识服务型企业,人员的专业知识是处理好业务工作的基础,然而大部分会计师事务所缺乏专业的掌握信息化技术的人员,特别是业务、管理、IT都懂的人员更加匮乏。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实施关键在于人的作用,缺乏专业的信息化人才导致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化的发展滞后。

(五)信息孤岛现象严重

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行业数据集成交换程度较低,由于各事务所之间存在竞争关系,所以行业间缺乏交流。会计师事务所的信息资源管理、共享、开发利用不足,行业的信息资源,尤其是会计师事务所从审计中获得的大量信息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

三、事务所中信息化支持的应对措施

(一)更新信息化的管理理念

要做好会计师事务所的信息化支持工作,首先,关键是让高层领导支持和推动信息化建设。实施管理信息化仅有技术和资金的投入是不够的,更多需要的是企业管理的变革。在实施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方面的困难和阻碍,管理层不应该仅限于口头或者表面文章上的重视,更应该充分地认识到信息化的建设对会计师事务所行业发展的重要性与可持续性,把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战略任务,作为提高事务所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与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支撑,正确、科学地规划事务所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战略,从组织、制度、文化三方面抓好落实,做到措施、投入、责任、人员都到位,在实际行动中落实信息化工作。

(二)加强信息化的建设投入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管理层应该借鉴国外会计师事务所的成熟经验,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不仅要在软件设施方面加大资金的投入,更要在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方面加大人力的投入。在实施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循序渐进,充分考虑到工作量的大小和管理流程的变化,按照项目的进度,从易到难,由上至下,按照各个功能和模块一步一步实施,确保实施的效果。

(三)提高信息化的应用水平

会计师事务所的信息化涉及到事务所的管理信息化和审计信息化两个方面,目前许多会计师事务所的信息化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即最常运用文字和表哥处理,而忽略了业务领域中其他功能的运用。但是,一个有效率的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化管理系统,应该是以项目管理为核心,集办公自动化、资产、人事、客户关系、知识等功能为一体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全面协同的管理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内容,使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能力就是其核心竞争力,而根据其他行业的成熟经验,事务所可以结合其自身发展的经营管理和战略需要,把其信息化建设外包给专业的软件企业。软件企业可以根据事务所的业务模式和规模,按照科学、创新、全面、提升的原则,对事务所的业务进行流程梳理,有针对性地开发相应的财务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知识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把会计师事务所业务准确地转移到信息化的平台上。在实施的过程中,根据事务所的大小规模进行分类要求,大型的会计师事务所采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其软件功能完善程度应与国际先进水平大体一致,注重管理;而中小型的会计师事务所则采用较普遍的审计软件,能够较全面的执行审计业务即可,注重效率与流程。

(四)培养信息化的高级人才

会计师事务所的信息化建设不仅要加大资金的投入,还要加大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在会计教学方面,随着会计信息化运用的不断发展,我国在会计专业的教育上应该改变传统的会计教学模式,把会计信息化背景融入到会计课程中,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会计核算与信息披露方法,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会计信息化专业人才。

在会计师事务所用人方面,也要加大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应注重于培养和引进懂技术、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就目前的情况看来,这类高素质人才在会计师事务所行业是非常紧缺的。在事务所内部,应该建立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机制,对事务所人员进行定期的信息化业务培训,交流信息化学习体会。还可以建立激励机制,适当地对信息化技术进步的人员给予奖励,推进事务所人员学习信息化技术的积极性。

需要注意的是,信息化实施成功的基本条件是硬件设施,而更加关键的因素在于人的配合管理。在行业信息化的环境下,应该把企业内部控制和信息化协调起来,把技术的硬件与人的软件结合起来,才能使会计师事务所的管理得到有效保证。

(五)建立信息化的共享平台

会计师事务所行业信息化的建设不仅仅是事务所内部的信息化建设,还包括与事务所有关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比如中注协、地方协会等。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由于竞争关系缺乏行业交流,而这些行业间的信息孤岛现象是一种信息资源的浪费,中注协应引导地方注协和各会计师事务所,通过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的处理,建设信息资源的集成、共享系统,实现资源的共享、互通、互联,解放行业间的信息孤岛,形成开放式的信息化环境。各个会计师事务所也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站,让客户更多的了解事务所信息,在事务所与客户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推动事务所的业务发展。(作者单位: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杨春.2011.乘信息化战略东风促会计师行业发展.中国注册会计师,4:32~33

[2] 柳絮.2011.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化整体方案.中国注册会计师,2:103~104

[3] 刘勤,曹巧波.2011.注册会计师行业信息化发展之管见.中国注册会计师,4:34~37

篇5

【关键词】环境 会计 研究 会计信息 信息披露

一、前言

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随着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环境会应运而成,成为会计科学的一个新分支,西方国家已积极研究这一领域,并形成有特色、有方法的理论和实践成果。目前,我国会计界也聚焦于此,侧重于会计核算制度的改革与实践,本文评述我国环境会计研究成果,提出一些我国未来的研究环境会计的想法,揭示环境治理污染情况和利用环境资源情况,提出披露环境信息的社会责任。

二、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环境会计

一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能满足后代人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运用可持续发展观点,可持续发展强调我们必须要有效合理地利用当前的资源,做到社会经济与环境保护同时进行的目地,我们要实现这一点不仅要运用合理的规章制度和先进的技术手段,还须在会计研究课题中加以研究,故此,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下衍生出我们的环境会计。

二是影响经济活动的方式除了生产或消费以价格影响以外的外部影响理论外,还有属于内部性的生产活动所需的服务,环境问题在得到高效的解决,就必须消除此类不良因素的影响,合理的运用环境会计来消除此等的不经济影响,环境会计是对企业社会成本内部化,合理结合企业经济活动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重要手段。

三、环境会计的基础理论

一是环境会计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赖以生存的产物,综合地体现出社会与物质的价值。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是环境会计的两种存在形式;自然环境是指自然或人工改造过的环境;人文环境也就是社会环境的体现。我们结合环境会计中的计量、确认和记录与会计学综合起来保护环境,合理的预防和治理环境,这开发和利用环境作出详细而有力的会计报表,从而体现出环境会计的重要性和使用价值。

二是联结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的桥梁是会计理论逻辑研究的方向,并且也是环境会计奋斗的目标。研究环境会计的目标是环境会计中最基本、最本质的方向,在查持续发展理论下产生的环境会计能更好的为自然环境和经济环境提供强有力的经济依据和选择方向。

三是环境会计为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活动提供信息,从而体现环境会计的核算职能,进而反映了环境会计是有控制职能的,因此反映和控制是环境会计的最基本两个职能。

四是会计确认、计量和环境报告是环境会计核算的依据原则。社会性与公平性原则:环境会计要求以社会效益与社会成本相匹配,不能单纯地追求自身的经济效益,同时要考虑经济与环境长期协调的发展。充分披露原则:在环境会计对外公布信息时公正、全面反映经济信息的详细资料与数据,从而保护环境,达成其环境会计充分披露的原则。推定性原则:环境会计不一定非要遵从法律的强制性,由于此环境会计要求环境核算与报告对法律的规定做出反映,只要存在推定性义务,就右以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权责发生原则:要求企业当下发生的收入或费用进行核算的原则。

四、环境会计披露的目的

一是受托责任,是指资源受托者负有对资源委托者解释、说明其活动及结果的义务。委托关系的建立来源两个方面:环境方面,资源的委托人将环境资源交付受托人使用,并要求受托人承担起管理、合理利用,并记录详细报告的责任。经济方面,环境会计的目标是向资源的所有者提供资源经营的实际情况。

二是为资源使用者提供决策信息是会计决策有用论的目标。环境会计为使用者正确地判断和决策提供全面的的环境方面的信息,该信息既是满足受托责任学的观点,又要适应决策有用学的理论。

五、环境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其需求

一是会计信息主要使用者是投资者,因为投资者要关注企业资本的安全与收益,必会关心环境保护义务,所以投资者应具有良好的环境意识并主动的承担环境道德责任。

二是银行发放贷款给债权人必会全面地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分析各种风险,特别是对社会环境保护的问题是会高度重视的,基本上优先考虑问题的关键性支点。

三是作为社会的代表和社会管理者的政府,是自然资源所有权的拥有者。政府的有关部门会通过企业提供的环境会计信息,了解环境的整体情况,并制定与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从而提升人民对环境保护的整体素质。

四是社会人民公众是环境保护行为好坏的直接对象,环境信息好坏的依据是公众利益受害或受益。企业的形象取决于对环境的使用和保护情况,只有社会公众的认可,才会为企业的发展打个坚实的基础。公众格外的重视环境的保护,社会团体会利用各种方式来征得社会公众的认可,进而会促使企业努力改进环境,实现环境信息得以披露的目的。

六、披露质量特征在环境会计信息中的作用

一是相关性:企业会计信息与财务会计报告的经济决策是相关联的,是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首要特性。

二是可靠性:确保信息无偏差、无错误,并真实反映质量状况,此可靠性是会计信息最基本的固有质量特征。信息使用者通过环境报告得到环境信息的真实情况,进而做出客观的决策。

三是及时性: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四是可读懂性:信息使用者的理解能力和信息本身的清晰度是信息被理解与否的两个决定性因素。

五是可比性:使用者通过环境会计的这一特性对行业、区域做出比较,了解其真实的情况,从而做出合理的决策。

七、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模式

从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和环境会计审计信息的披露这两个体现出环境会计信息是具有多样化的。循序渐进是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措施,我们在披露环境消信的时候必须做内容完整、信息真实、表述清晰。

一是现有报表的拓展模式:增加合适项目到会计报表中,对环境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在做到单独有效的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内容以反映全部或部分环境支出,保护生态环境所得收益。生产活动所使用的成本都必须在财务状况说明书中得到揭示,反映出环境保护的影响,对环境的治理做长治久远。

二是独立环境会计报告:企业总体的财务状况、资金流和经营成果在非独立的环境会计报告中得以反映,但其并不能十分明确地反映出哪此属于环境问题所引起的则务影响,而且有此环境信息并不能从非独立的环境会计报告中反映出来,因此有必要编制独立的环境会计报告作为主表的附表一并对外披露。独立的环境会计报告并不拘泥于某种形式,因为既包括则务信息又包括非则务信息,可以采取多种表述形式。环境会计报告的内容包括:环境法规执行情况。环境质量情况,具体包括:污染物排放情况。环境治理和污染利用情况。污染治理项目完成数,污染物处理能力,污染物治理设施运行状况;从事环境治理、检测、研究的机构和人员情况;污染物回收利用情况,包括对各种污染物回收利用的总量,回收利用的产品产量、产值、收入、利润等指标;其他污染治理措施和事项,如企业制定的环保规定、职工的环保培训、本企业取得的环保技术成果等。

参考文献

[1]孟凡利.《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及其相关的理论问题》.《会计研究》1999年第4期.

[2]耿建新.《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及其相关问题探讨》.《审计研究》2003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