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强化煤矿安全管理范文

强化煤矿安全管理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1 17:27:0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强化煤矿安全管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强化煤矿安全管理

篇1

关键词:煤矿 安全管理 措施分析

煤矿安全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渠道,包括有制度建设、标准化管理建设、责任制度建立、技术进步与创新等多方面的要素,只有从多方面强化煤矿安全的综合管理,实行标准化安全管理,才能更好的促进煤矿企业的整体效益。

一、简述当前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1、责任心有待加强

在当前的煤矿安全管理机制中,责任心上管理人员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但是,从当前的责任管理来看,有些管理人员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导致煤矿“三违”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一些管理人员在管理中,对于制度的建立、检查的规范、长效化、教育培训等方面没有整体的责任管理,对于安全规范化的措施应用也却反整体的管理,造成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存在一定的漏洞。

2、培训力度有待强化

员工安全意识的建立,离不开员工安全教育知识的普及,在当前的煤矿管理中,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技术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在安全管理机制等的形式学习上,没有落到实处,员工对于安全的整体认识不够,煤矿企业对员工的培训也没有长效化,没有建立时时培训、实践培训、现场培训的安全培训机制,对于一线工作人员的规章制度管理没有细化的管理,也没有落到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上,造成整体的损失。

3、安全技术还有待提升

在当前的有些煤矿企业中,由于安全管理设备的相对落后,没有形成全面的技术跟进,对于在煤矿开采技术中的一些设备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一些控制灾害的专用装备方面的煤矿安全检测仪器等,更新不及时,影响整个安全管理的有效防范。此外,尤其是安全技术方面的管理,有些管理人员只注重对经济效益的追求,没有加强对技术的更新与创新,造成技术滞后,得不到全新发展与突破。

二、探讨强化煤矿安全技术管理的有效措施

1、强化责任管理

在煤矿安全管理的运用中,要在全面规范各级人员的安全行为上,建立履行本职工作的安全职责管理机制,提升各方面的安全洞察能力与安全技术方面的综合素质,强化管理人员的责任心,通过制度建立,形成安全忧患意识,并强化责任跟班制度,坚决杜绝各种违章作业现象的发生,同时,构建领导责任追究制度,将管理人的下井次数与责任管理形成有效的联系,对于一些安全事故发生的现象,要严格追究当天值班或者呆板管理人员的个人责任,对于监督与检查力度不够的,要采取通报、处罚等措施,严格追究各方面的责任,强化管理人员的有效管理模式。

2、强化隐患整改

在具体的安全管理中,要将整体措施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内容,突出安全隐患的排除与整改管理,将每一项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到具体的工作细节中,开展经常性的安全监察,全方位的排查各项安全隐患。清除可能发生安全隐患的各个死角,并建立隐患安全管理最机制,对于可能出现安全事故的地段、设备运用、问题等形成系统化的管理模式,并构建层层分解的有效方式,进行及时的消化与处理。如果隐患不整改、问题不处理,那么安全检查就失去它应有的意义。对每一个问题都应有安排、有处理、有落实,责任到人。 在煤炭生产的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总是千变万化的,作业环境恶劣,威胁安全生产的隐患总是不断出现的, 而煤矿的安全管理就是在煤炭的生产过程中,要不断地发现安全隐患,发现问题,不断地整改隐患,解决问题,发现隐患要及时,处理问题要得力。 这就要求煤矿安全的各级管理者要具有认真的工作态度、踏实的工作作风、甘于奉献和孜孜不倦的工作精神,对安全生产中出现的各种安全隐患要认真抓整改、抓落实,把各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3、强化现场管理标准化管理

现场管理标准化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生产现场要实现文明、卫生、整洁,各种安全标志、牌板齐全醒目,各种安全设施及监测装置完整可靠,符合标准,安全通道畅通,给工人创造一个很好的工作环境和舒适的作业条件。使生产设备的性能达到安全运转的要求一旦发生事故,系统中的自动保护、自动调节、紧急制动装置能够发挥作用,使事故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

4、强化安全管理的培训模式

坚持以人为本 ,提高职工安全技术素质。首先要提高对安全宣传教育的认识,真正把安全宣传教育摆到重点位置,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在教育途径上要多管齐下。 要提高安全培训质量,每次培训结束要进行考试,考试成绩合格,发给资格证书,持证上岗;考试不合格,不能上岗作业,要继续培训,直至合格为止,坚决杜绝无证上岗。 特别要加强对特殊工种的专业培训工作,如对井下电钳工、主提升机司机、绞车司机和采煤机司机等特殊工种,要进行不间断的培训。

三、结语

煤矿矿安全管理牵涉到各方面的综合情况,是一项综合性、技术性的规范化管理方式,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要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将安全意识的形成放在生产第一位,构建“人人讲安全”的良好模式,并加强对安全生产的技术突破与创新管理,坚持科学管理的有效手段,依靠科技进步以及设备创新管理,改善煤矿井下的作业环境,更好的构建安全保障体系,将煤矿安全生产更好的迈上一个新台阶,突出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与人文管理、安全管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等多方面的综合性,实现煤矿的安全生产,将事故发生降到零。

参考文献:

[1]王彦涛;关于煤矿安全管理措施的几点思考;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12期

[2]王军;我国现代煤矿安全管理分析与对策[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6年01期

[3]余婷婷;刍议煤矿安全管理[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篇2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本质安全;矿井;措施运用

随着煤矿安全管理技术的不断进步,在设备更新、制度化管理、规范化操作等多方面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尤其是煤矿企业突出矿井采煤的实际特点,综合运用安全管理的各项措施,从强化管理、综合技术应用、突出细节防范等着手,细化每一个安全管理环节,更好的实现对煤矿企业整体发展的现实需要。

1、概括当前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和现状

1.1安全防范意识不够浓厚

在当前的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有些煤矿企业负责人只片面的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对安全防范等各方面的管理,没有深入煤矿企业的各个安全管理环节,对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于安全管理的投入也不够,在设备选进、技术提升、安全意识等方面进行及时的创新管理,从而造成一定范围内的安全事故发生,影响社会稳定大局,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

1.2基础条件改善还不够充足

在煤矿企业的生产条件中,尤其是一些基层的小煤矿,采煤技术相对落后,设备运用也存在一定的破旧,在基础条件上也会带来安全隐患,其中井巷布局不合理、安全投入不够等,都会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由于工人在工作中支护不到位、或者是支护不及时造成的;有的是处理危岩时,措施、方法不合理造成的;有的是支护材料不合要求造成的。这些基础条件没有得到充足的改善,整体上不利于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特别在经营者责任意识不强的前提下,更加容易造成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给家庭、社会、经济发展等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2、分析安全管理在煤矿生产经营中的重要性

2.1减少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

在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中,采用各种安全管理技术各制度建立,对于煤矿企业的生产经营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尤其是能减少给家庭、社会、经济带来的各种损失,能有效提升综合管理能力,尤其是作为企业竞争力的一个方面,可以整体提升各项安全技术的管理水平,尤其是在采煤技术、安全管理环节中,注重从细节上强化安全管理的方法,只有保证采煤每一个环节的安全性,才能更好的针对现场的采煤和运输的工作特点,并在具体的操作中通过严格的设备管理和安全意识,做好及时的宣传和具体的安全监管,做到不出任何事故,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2.2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通过在煤矿企业管理中融入安全管理的手段,并强化综合技术的运用,建立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从规范化的制度约束中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让员工不能违章;同时,通过建立煤矿生产中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对“三违”现象进行绩效考核,细化对员工违章生产操作的惩处,使员工不敢违章,确保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整体实现;同时,通过强化素质培训,围绕员工的知识素养和技术要素等多方面,定期做好专题培训,在全面宣传营造煤矿安全文化的基础上,强化对员工安全意识、安全知识、技术操作等多方面的培训,让员工不愿违章,认识到安全防范的重要性。因此,通过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系统化应用,能够有效的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的整体管理,实现质量管理的作用发挥,更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举措。

3、探讨强化煤矿长周期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3.1依靠安全理念的构建

在煤矿安全管理中,要始终有安全第一的理念,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安全。因此,要深入到煤矿安全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建立责任管理机制,成立安全管理小组,分层分级进行责任管理,将每一个安全责任区进行细化,让每一个工作人员身上都有一种责任感,都能从不同方面强化自我的责任意识。同时,从多方面构建安全责任意识的宣传网络,通过板报、简报、网络等多种宣传,及时更新各种煤矿安全管理的制度与技术,对安全知识进行常态化的宣传,形成安全意识深入人心的模式。此外,加强管理人员以及井下工作人员的安全知识培训,围绕设备技术的改进,知识运用的更新,安全防范知识的学习等,让每一个员工都能深刻感受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自觉的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形成安全管理的模范效果,从多方面构建责任追究制度,对出现有责任事故的煤矿企业,管理人员进行严惩不贷。

3.2依靠安全文化的构建

在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中,文化的引领作用是不可小觑的。要围绕煤矿发展的整体环境,结合煤矿企业的文化氛围,形成一股强大的文化力量,通过文化的引领作用更好的推动安全管理意识的形成,构建“人人遵守安全规则,人人做到安全操作,人人讲究安全第一”的理念,并通过及时的宣传引导,将文化力量灌输到每一个煤矿安全管理之中,形成活泼、开放、严谨的安全文化氛围。一是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安全主题文化活动。采用演讲比赛、矿井安全作业、红旗工作人员等评比活动,将煤矿安全生产融入到业余文化生活之中,通过具体的引导,让每一位员工意识到安全责任的重要性。二是做好安全文化的引领。在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中,通过建立安全质量标准化的管理体系,从多方面规范安全质量管理,依法强化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强化对《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和煤矿安全生产规程的宣传教育,构建质量标准化建设的技术支撑模式。

3.3依靠安全监管的构建

安全监管包括有许多的层面,要依靠制度、隐患排查、现场管理等综合技术的运用,才能更好的发挥监管的整体效能。一是结合煤矿的实际特点,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尤其是针对安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以及技术运用的关键环节,建立严格的责任管理制度、安全运行制度、井下操作制度等,包括井下采煤挖掘作业规程,是否有按照规程进行规章制度办事,真正按照程序进行操作,对于违背规章程序的,要及时制止和建立。二是要做到监督管理的细化。做到在煤矿管理中的“每日监测、每周报告、每月分析”的管理模式,强化常态化的监督管理机制,对于煤矿生产管理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建立及时的检测系统,严格检查各种规章制度、设备运用、安全隐患排除等执行,通过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将安全事故的发生降到零。

3.4依靠安全技术的构建

在煤矿安全管理中,还要依靠装备的使用,通过采用现代化的装备,同时结合素质提升,构建与使用现代设备相适应的素质需求模式,更好的发挥安全管理技术的整体作用。加强安全生产技术,加快建立完善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完善煤矿井下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等六大安全避险系统,以及井下避难室和救生舱这些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极大提高煤矿事故的可防可控性。

篇3

构建安全管理体系煤矿如何加强管理的经验交流

**集团煤电股份有限公司新庄煤矿是一家年产90万吨的地方企业,从建矿时起,就以高起点、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实践中着力构建适合自身特点的安全管理体系。

一是制度严密。几年来,新庄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逐渐形成了以矿安委会为领导、安检科具体负责的网络化管理体制。建立了以剿“三违”(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查隐患为主要职能的监督管理体系。除遵守国家有关矿山安全的法律法规外,还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增加了许多安全管理内容,形成了一套科学、全面的安全管理制度。

二是领导重视。新庄煤矿安全工作成绩的取得与矿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密不可分。为给全矿的安全工作作一个准确的定位,新庄煤矿不仅确立了“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安全,任何地方都不能忽视安全,任何事情都不能冲击安全,任何人都有责任搞好安全”的“四个任何”安全工作准则。而且还专门下文,明确规定了副科级以上干部每月都要下井抓“三违”数量。一月一考核,一月一奖惩,完不成抓“三违”指标者取消当月安全抵押奖励;半年累计完不成“三违”指标的取消年终各种奖励;全年累计完不成指标90%者自动离岗。

三是监督到位。新庄煤矿的安全监督网络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安检人员执法情况监督;其次是工会等群众组织“四点突击”、“零点行动”以及基层区队的“技术员上岗”等活动,全面监督检查;第三是全面落实“狠、严、细、实、快、新、质、岗、讯、责、自、预”的十二字安全方针,从而形成了一张横到边、竖到底、时时有人问、处处有人管、无盲区、无漏洞的缜密安全网,确保广大矿工的人身安全。

篇4

一、提升标准,强基固本,狠抓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是企业的“天字号工程”,是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可靠保证。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从加强现场管理入手,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标准,大力夯实安全基础。因此,我们双河煤矿突出现场管理这个重点,制定了全矿《强基础、保安全、争上游工作方案》,从段队抓起,从班组做起,大上安全标准,强化“三个落实”,全力构建安全发展新矿区。

1.抓基础,强化制度落实。科学严密的管理制度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坚实基础。因此,我们既抓制度完善,更抓制度落实,切实做到用制度约束人、用制度规范人、用制度调动全员抓安全的积极性。按照《方案》中对制度的设置,严格执行安全达标制度,由安全矿长挂帅,组织由安监、通风专业人员组成的检查组,深入段队、班组,深入到工作面、各个作业地点,对照标准,狠抓安全质量达标,对实现安全达标的段队、班组给予通报表扬,并直接与奖金挂钩,对没达标的在全矿进行通报,当场要求立即整改;严格执行专业推介会制度,每月开展一次全矿各专业推介会,由安全工作做得好的优秀段队现场介绍“保安全、争上游”工作经验,并给予3000-5000元奖励,奖金由最差单位或段队费用支付,当场交给优秀单位或段队,激励调动广大干部职工抓安全工作的积极性;严格执行定期考评和奖惩制度,按照奖惩并重、激励为主的原则,对安全质量达标单位或段队给予奖励,对安全质量验收低于90分的给予罚款,奖罚额度以段队活动费为基数,以此构建起全员抓质量、保安全的长效机制。

2.抓治理,强化措施落实。坚强有力的治理措施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可靠保障。因此,我们充分发挥专职安监人员作用,狠抓瓦斯防治“十条禁令”、《强化瓦斯治理工作刚性规定》等各项治理措施的落实,大力开展以瓦斯、煤尘、水、火为重点的专项治理。完善通风系统,增加通风能力;严格执行“逢掘必探”措施,加大瓦斯抽放力度;开展煤层注水预抽工作,有效降低瓦斯含量;完善矿井消防尘系统,落实专人洗尘制度,改由各单位自己洗尘为通风专业统一洗尘,充分发挥出专业队伍作用;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汛方案,加强防治水工作力度,构筑通风系统合理可靠、抽采系统完善健全、瓦斯治理工程到位、防尘防火系统齐全、监测系统健全灵敏、四项装备齐全可靠的安全体系。

3.抓达标,强化规划落实。统一合理的达标规划是做好安全工作的示范引领。因此,我矿制定了《强基础、保安全、争上游工作方案示范图册》,要求各专业、各单位要按照示范图册的设置,狠抓质量达标规划的落实和兑现,做到月份有计划,季度有成果。各专业施工要统一标准,统一规范。各专业部门要实时、适时进行抽查检查,狠抓生产源头达标、作业环节达标、系统整体达标;大力开展“上基础、达标准、保金牌”活动,对没有达到标准、不挂牌专业要实行现场处罚,以此确保工作达标准、上水平,推动质量标准化建设向高水平迈进。

二、科学计划,严格兑现,狠抓生产管理

科学计划是实现秩序生产的前提,是抓好生产管理的关键。因此,我们以保接续、保矿井形象、保总量、保工资为切入点,制定了全矿《工程形象指导大纲》,对全矿生产进行了科学计划和统筹布置,采取超常规、打紧逼的措施,步步抓推进,月月抓兑现,取得了良好效果。

1.强力推进秩序生产。按照《工程形象指导大纲》的安排,优化设计,跟踪指导,倒排工期,跟踪检查,严格考核,确保逐月任务高标准、高质量完成。组织安装队成立各工种齐全的检修班,超前做好设备检修维修,确保安装达标、生产达产。组织采掘段队全面推行程序化作业、正规循环作业,为稳产高产奠定坚实基础。

2.强力推进运转环境治理。以安全高效矿井建设为主线,科学做好设备选型,尽快淘汰高耗低效的落后设备,尽最大能力发挥机械化作用,向提高设备检修质量、降低事故率、提高开机率要产量,要效益;强化移动设备运转环境综合治理,提高检修技工的工资待遇,对检修班实行分段计资,由过去110%提升到150%或170%。严格开机时间考核,以机台为单位,月份对包机人进行量化考核,包机计划月份影响时间与实际影响时间相对比,以此作为包机人员月份工资的依据。采掘生产事故影响2小时的,由矿调度牵头,专业部门追查。影响4小时以上的,专业矿长牵头追查,对责任者在工资上给予说法,把“包机制”工作真正落到人头,切实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运转环境的可靠性。

3.强力推进目标兑现。各专业要按照《工程形象指导大纲》中的各阶段工期,严格兑现不同时期的工程目标。掘进专业要以新区3#层和新区6B层采面接续工程为重点,优化布局,科学设计,提高单进水平;采煤专业对不能按期兑现大纲任务目标的区(科)长给予黄牌警告,对完不成大纲目标的单位削减工资,降低倍数工资基数,切实形成一个狠抓目标兑现的工作局面。

三、深挖内潜,降成提效,狠抓经营管理

加强经营管理,加快实现经营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是企业降成提效的必由之路。因此,我们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全矿《经营运作指导大纲》,从上到下建立起以材料、电费、租金等为重点的经营核算体系,划小核算单位,经营指标直接与各级干部、每名员工工资挂钩;建立指标逐月明晰、严格兑现奖惩的考核机制,通过深入实施《经营运作指导大纲》,在全矿上下形成了投入讲产出、消耗讲定额、成本讲控制、产品讲质量、人人算细账,企业增效益的浓厚氛围。

1.严格月考核机制。按照《经营运作指导大纲》的要求,建立了月计划、月考核、奖罚分明的经营运行机制,由经管科牵头,每月依据《经营运作指导大纲》,对各单位产量、进尺、材料费、电费、租赁费、工时定额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落实奖罚,鼓励先进,鞭策落后。采取“每月一分析,月末一核算”的推进方式,确保各项经营指标的完成。

2.实行分块段考核。对一些单位和岗位,实行减人不减工资的政策,解决人浮于事的问题。建立工资分配和工资增长重点向采掘一线、重点岗位和生产技术骨干倾斜的机制,让工资政策真正起到稳定队伍、鼓舞干劲、争上游、促发展的作用。

3.严格把握煤质关。“质量是企业永恒的生命线”,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因此,把煤质管理工作由宏观管理向工作面延伸,从采场源头抓好煤质;重点抓住采机割煤、连续化进仓两个环节,实行掘进连续化分仓装运、分时间段提运、分不同煤种入洗加工的“三分开”管理,从管理手段上提高煤质;按市场需求随机调整原煤生产,将1#层、6B、3#层、2#下四个煤层合理搭配开采,从产品结构上保证煤质提高,为增销提效提供保证。

篇5

关键词:煤矿安全 管理 措施

中图分类号:TD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8(b)-0000-00

近年来,我国煤炭工业始终强调安全管理工作的强化,强调煤矿安全管理的关口前移以及重心下移,然而相应的煤矿事故依然时有发生[1]。从某种程度上讲,尽管这些事故的发生原因存在一定的客观原因,但是最终事后调查结果往往都显示,煤矿现场存在着一定的安全管理漏洞,相关人员在安全思想层面的重视度不够以及安全措施的落实不够到位。此外,煤矿工作现场还存在着矿工违章操作问题。因此,煤矿安全的科学化管理是非常重要。

一、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煤矿安全管理技术滞后

就煤矿经营管理而言,国外部分发达国家的煤矿管理模式是相对来说非常先进的,管理模式的先进性主要表现在管理技术以及管理方法上的成熟化。此外,在发达国家市场竞争层面激烈化与先进科学技术广泛应用的背景之下,其煤炭企业的安全管理模式相对完善,管理机构更加地精干化,权力比较分散,其生产经营核心放在成本管理层面,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实行非常严格的专业化逐级负责制,将安全问题贯彻到了一切工作当中[2]。但是,纵观我国的煤矿安全管理,可以说大多数煤矿都是层层承包的。再加上受到煤炭经济长时间发展不景气的影响,我国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相对较低。

(二)煤矿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

现阶段,仅仅对煤矿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宣传教育是不够的,由于在安全管理工作中针对员工心理、员工情绪、社会因素以及员工家庭因素等的关注相对较少,煤矿安全标语只是表面上的形象建设,从而导致煤矿工作人员对于煤矿工作的安全问题在认识上明显不深,在重大安全隐患上的威胁仅仅停留在单纯性认识阶段,煤矿工作的“安全第一”意识非常淡薄[3]。

(三)煤矿安全监察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煤矿安全监察管理体系相对不完善,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我国煤矿安全监察的管理机构人员配置不合理。由于我国的煤矿安全监察基数是非常大,很难建立起一个人数相对庞大的监察管理机构。所以,从我国的安全监察管理层面出发,如果要想根据监察体系的实际设计要求贯彻落实监察内容则显得非常困难,通常情况下,我国煤矿安全监察的作用主要是体现在了行政威慑方面[4]。另一方面,监察方式难以实现危险源层面的动态化系统监控。现阶段,我国煤矿安全监察体系的基础设计为危险源监察。我们都知道煤矿生产工作是一个相对连续的过程,其危险源在实际工作期间随时都会出现,而且也有可能随时会消失不见,甚至有的时候会升级为更为严重的安全事故隐患。然而,现有的监察方式不能够实现动态化以及系统化的监控危险源,从而造成了事故超前预防逐渐形同虚设。

二、煤矿安全管理措施分析

(一)营造良好的煤矿安全管理氛围

为了确保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相关人员需要营造一个好的安全管理氛围,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从专业化角度出发,安全文化主要是指在实际生产期间指导以及约束企业安全行为与员工安全行为规范的价值理念。具体构建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明确煤矿安全管理的目标。在安全文化建设期间要有效控制以及最大化的降低煤矿安全事故,实现煤矿安全生产[5]。从煤矿安全文化目标上来看,主要定位于让全体工作人员都能够牢固树立相应的安全观,增强安全意识;其次,明确煤矿安全管理原则,结合实践经验进行分析,煤矿安全管理中的文化建设原则是以人为本,增强安全发展意识。最后,完善煤矿安全管理机制,贯彻落实相应的管理措施,通过多种宣传手段以及宣传形式的应用加大宣传力度,使人们能够就安全文化管理、目标与管理原则有全面化的了解,从而制定出科学化的安全管理规划。此外,在规划制定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要重视经验的积累与总结,确保安全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的独特化与规范化。实现安全文化管理与企业文化管理之间的有机结合,有效控制煤矿工作当中的诸多不安全行为。

(二)强化煤矿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

在煤矿安全管理培训工作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将培训教材、培训机构以及师资力量建设作为重点内容,积极推进煤矿安全管理的科学化培训建设。具体来说,大型或者是特大型的煤炭企业需要建成二级以上的培训基地,而且中小煤矿还必须要建立起合理化的安全培训责任管理制,需采用委托培训的方法,做好安全管理培训工作。其二,严格煤矿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尤其是一些小型煤矿负责人以及某些特种作业人员自身所具备的安全资格培训,保证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能够持证上岗,严格把关培训工作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其三,采用灵活性相对较强的方式实现员工培训的安全化[6]。在培训方式上也可以更加多样化,通过安全图片展示的方式、现场教学的方式、知识竞赛的方式、安全事故案例讲解的方式以及就安全事故案例展开共同讨论的方式等,强化安全培训管理。其四,加强关于煤矿安全知识的科学教育,相应的培训内容必须要包含国家性质的安全生产法规,从实际出发,根据矿井生产条件进行安全规程培训以及操作规程培训等,并制定出合理化的应急预案,按照专业化的安全生产规章进行学习,清楚了解煤矿公司安全责任制,增强煤矿企业全体人员安全意识,熟练掌握煤矿工作的相关生产知识以及操作方法,从根本上实现煤矿生产的安全化。

(三)加强对重大安全隐患的排查

煤矿安全隐患的有效排查是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可以借助对小煤窑治理、一通三防、安全供电以及防治水等安全隐患的合理化排查治理,促进生产硬环境在安全系数上的提升[7]。首先,应制定出专业化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方案,特别是针对一通三防、瓦斯煤尘治理、防治水、小煤窑治理以及安全供电等的排查治理,科学制定专项方案,进一步明确工作的具体目标以及工作职责,严格落实治理措施。其次,增强对煤矿安全管理薄弱环节的监督管理力度。通常情况下,问题都是出现在薄弱区域的,而事故也是在薄弱点突破的。采用规范化管理措施形成对煤矿管理薄弱地点、管理薄弱环节以及管理薄弱时间的有效监控,快速发现以及消除薄弱点。其次,大力推行“四个结合”,也就是说将隐患排查治理、提高基础管理水平、预防重大事故以及控制危险源等进行有机结合。还需要将其与各级干部的安全管理责任制的贯彻落实进行结合,紧抓安全生产过程中的突出性矛盾以及重点问题,全面提升其安全保障水平。

(四)建设高质量的煤矿安全监察队伍

煤矿安全监察在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中的意义重大,而安全监察队伍建设又是煤矿安全监察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安全监察管理队伍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具体来说,第一,安全监察人员在政治素质与责任心要保持较高水平,具备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及时更新安全监察层面的专业化知识,做到监察工作的雷厉风行,具有原则性。第二,安全监察工作人员应持证上岗,严格执行规范化的年审制度。只有在安全监察人员经过专业化培训,并考试合格的情况下才可以上岗。此外,每年都必须要对全体人员进行系统化的考核,如果成绩不合格,则必须及时更换。

三 结语

总而言之,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性相对较强的工作,涉及到的范围相对较广,直接关系到煤矿工作的规范化与安全化。因此,相关人员必须要强化煤矿安全管理,具体来说,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加强煤矿安全监察体系、不断改变传统形式的生产监察方式、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安全全员管理、营造安全管理氛围、强化安全管理培训、加大安全隐患排查以及强化安全管理队伍建设等途径,实现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促进煤矿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新娟.美国煤矿安全管理发展的研究与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10:162-169.

[2] 李乃文,季大奖.行为安全管理在煤矿行为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12:115-121.

[3] 宋泽阳,任建伟,程红伟等.煤矿安全管理体系缺失和不安全行为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11:128-135.

[4] 贺超,宋学锋,李贤功.煤矿安全监管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及探讨[J].工矿自动化,2013,01:96-99.

[5] 冯群,陈红.基于动态博弈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有效性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02:15-19.

篇6

1当前煤矿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1体制机制运行不够畅通

在一些煤矿的综合管理中,对于安全管理的力量充实还不够,在体制机制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在煤矿企业的改制过程中,出现有监管力量不足、专业人员缺乏等现象,因此,煤矿企业就会出现管理弱化、综合管理缺位等现象,这样,造成煤矿安全监管不到位,没有从规划、勘探、开发、建设施工等方面进行全面综合考虑,一些管理部门在职能上出现有交叉现象,造成责权利等方面的不统一,整体管理合力不强,缺乏政策的决策力与执行力,影响整个管理的工作效率。

1.2从业人员业务素质不全面

在一些煤矿企业中,专业化管理人员、技术操作人员相对匮乏,因此,就会出现专业知识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全面等现象,影响煤矿的安全生产。一些技术人员因为待遇低、责任大、工作强度大等因素的影响,往往会选择其它的行业,造成煤矿企业技术力量逐渐削弱,出现有断层。尤其是在基层煤矿企业中,招聘的临时人员流动性大,素质不全面,文化素质不高,很难实施规范化的管理。没有形成规范化的安全培训管理。因此,就会影响整个煤矿安全管理的综合水平。

1.3责任意识不强

安全意识是煤矿事故发生高低的关键因素。但是,在当前一些煤矿企业中,由于安全意识不浓厚,重生产轻管理、重效益轻安全,出现有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等现象。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的作用下,一些煤矿企业过分追求产量,企业管理人员主体责任意识没有落实到位,责任意识相对淡化,一些管理者不注重对安全生产及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投入,过分的依赖政府监管,甚至弄虚作假,应付政府相关部门的检查,没有形成规范化的管理手段,这样,对于煤矿企业的综合发展,带来更多的不利因素。

1.4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不健全

近年来,各地不断加强了对各大小煤矿的安全管理力度,并出台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但是,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没有形成良性与长效发展机制,在具体的表现中,主要就是缺少政策的连续性,出现有以“关”带“管”的现象,有些企业重视生产管理,忽视安全管理,通过强化劳动,提高机械设备投入等方式,没有发挥出制度管理的连续性作用;同时,管理方面缺少一定的针对性。在具体的管理中,没有形成针对性的监督管理,因此,造成在管理中出现事故发生、整顿管理、复产等恶性循环模式,为企业的综合发展埋下了相应的安全隐患。在一些政策的制定上,也没有结合具体的需要,在制度制定上没有结合煤矿的实际需要,制定的措施不能满足煤矿的实际需要,造成整体管理效率严重低下。

2加强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措施的探讨

2.1强化队伍建设,理顺体制关系

在煤矿安全管理中,要形成多元化的体制机制管理方式,将煤矿安全监督管理队伍建设纳入到地方政府安全工作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并作为考核领导干部安全生产效能的重要指标。在强化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全面解决管理部门中涉及到的编制、经费、办公、车辆、工资待遇等方面的因素,创造良好的条件。在进一步理顺关系的基础上,形成责任明确、监管到位的管理体制,确保煤矿安全监管的良性运行。在完善煤矿生产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实行矿管分离的方式,改善煤矿管理层参与煤矿监督管理方面的运行机制,防止出现腐败等现象的出现,这样,通过关系理顺,构建企业秩序良好的运行机制。

2.2强化人才培养,充实队伍力量

在严格按照煤炭行业的规范化操作的基础上,加强对煤矿人才的全面培养。在积极引进煤矿专业人才的过程中,可以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加入到煤矿管理之中,并制定相应的激励制度,形成全方位人才管理的模式。同时,在人才管理队伍建设中,要不断改善人才的知识结构,注入新鲜血液。不断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通过专业化的素质培训管理,强化对人才的继续教育管理,提升专业人才的整体素质。

2.3强化主体责任,增强安全意识

在强化煤矿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要增强煤矿企业的安全意识,结合宣传教育,形成在警示教育、思想教育、安全意识教育、法律意识教育、法律制度等方面的约束。在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等政策的宣传中,进行多方面的安全责任管理。加大经济处罚以及刑事责任等方面的追究力度,对相关的重大事故要形成严格的管理,构建严厉的安全管理机制。同时,强化煤矿现场安全管理,形成以班组建设为单元的综合管理方式,在班组制度、专职安全员管理制度等方面,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管理模式,构建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有效性。

2.4强化监管力度,促进良性发展

强化煤矿安全监管的整体力度,要从多方面着手,在时间、地点展开不同的检查方式,形成突击性的检查与常规性检查相结合,对于煤矿安全监管中出现的各种弄虚作假的现象,要进行全面的清查与处治。对于检查的结果,要形成回头看,不断总结出监管的创新方式,实行跟踪监察整改的运用,全面确保检查的整体质量与效果。同时,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形成多方面的技术控制,加强对安全隐患的排查,解决一些苗头性的倾向。在量化各种隐患事故的过程中,采用经济处罚、行政处罚相结合的方式,对于情节严重的事故,要进行立案调查,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树立安全第一、责任到位的管理方式,真正实现安全监管、关口前移的管理方式。

3结语

篇7

[关键词]煤矿 安全 事故

[中图分类号] X75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9-68-2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煤矿事业迅速崛起,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并且在世界煤矿行业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近些年我国煤矿事故频频发生,严重威胁到了矿工的人身安全及社会治安,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如何强化煤矿矿山技术安全管理工作,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煤矿事故的发生概率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思考。笔者将在下文中结合自己几年的工作经验对构建安全、和谐的煤矿体系、降低煤矿安全事故问题提出几点建议,有不足之处,还请指教。

1解析我国煤矿矿山技术安全管理现状

随着我国煤矿事业的快速发展,国家逐渐认识到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对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保证其安全,但是煤矿安全事故仍然层出不穷,使我国的煤矿事业发展缓慢,我国整体的煤矿技术安全管理现状不容乐观。有很多煤矿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管理漏洞:安全措施不到位、矿工安全意识不足等,这些问题都表明我国的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所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笔者认为,目前我国的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1安全管理观念较为落后

现阶段,我国很多煤矿管理者安全管理意识有待加强,安全管理观念亟待更新。尽管我国已经提出了煤矿安全管理制度,但是并没有在煤矿行业中受到足够重视,很多煤矿管理者并没有协调好安全与盈利二者之间的关系,不能对安全管理的意义及重要性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认识,使得安全管理制度被架空,成为了一句口号。

1.2安全监察力度不够

目前我国很多煤炭企业仍然沿用传统的安全检查的方法,在一些重要环节设置一些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或者是安检人员,他们都根据自己的经验及责任心对所管辖环节进行检查,但是实践证明,这种检验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需求,其中存在很多漏洞:量化的监测方法可操作性较差,缺乏权威性,安检人员不能很好的履行责任等。

1.3缺乏安全科技人才

由于我国的煤矿工作劳动难度较大、风险大,而煤矿工人的待遇较差,薪资较低,使得煤矿人才的引进工作举步维艰。目前,我国很多的煤矿工作者都是农民工、合同工、协议工等,他们的文化水平较低,专业技术较差,且不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与责任意识,这种心理很难使他们出主体现出人翁意识及集体意识,最终导致我国的煤矿安全管理工作阻碍重重。

1.4对安全管理工作的投入不够

自煤炭企业推向市场后,人员过量,负债多等问题一直困扰着煤炭公司,使得企业对安全管理工作的投入严重不足,影响了安全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此外,还有一些煤矿管理者片面的重视生产效率而忽略了安全管理问题,更有甚者一些煤矿管理者急功近利,并没有从长远的角度出发,不能为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保障,使得企业的自主安全管理研发工作受到限制。

2解析提高煤矿矿山技术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通过上文论述我们不难发现,目前我国的煤矿企业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在安全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及待机解决,那么应该如何有效提高煤矿矿山技术安全管理工作,努力降低煤矿事故率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不断对煤矿安全管理理念进行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其进步的源源动力,对于煤矿企业也是如此,一定要不断对煤矿安全管理理念进行创新,不断完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煤矿安全管理工作者一定要重视安全工作,要彻底处理好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行为及因素,要对相关的安全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管理,针对超过当月轻伤指标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不可以轻易放过任何一件轻伤和损工事件,要吸取前车之鉴,要以反面教材为戒,切不可犯同样的错误。举个例子,我国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宏瑞煤矿针对安全管理理念问题进行了改革,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该煤矿是年产量八万吨左右的地方煤矿,对煤矿安全和员工生命安全始终保持高度负责的态度,已连续近3年没有发生过安全事故。这一事例很好的说明了创新安全管理理念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具体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强化对煤矿职工的安全教育工作,在生产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避免不安全事件发生、减少不安全行为,要强化煤矿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煤矿的相关管理者及领导也要加强对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采取各种措施帮助矿工提高安全意识及工作自觉性;其次还要加强对矿工安全技术的培训工作,要使广大矿工掌握良好的安全技术科学知识,并且能够对煤矿安全事故的客观规律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全面提高矿工的安全技术水平。

2.2强化煤矿安全管理预警机制 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

针对频繁发生煤矿安全事故这一情况,我们一定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安全预警机制,但是从我国目前的煤炭安全管理现状来看,这一点做的还是远远不够的。在过去的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中,我们仍然沿用的是被动的管理,总是在事故发生之后才采取安全措施,通过安全事故总结经验教训,然而亡羊补牢、为时已晚。当今我国的煤矿科技快速发展,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所面临的形势也愈发的严峻,建立预警机制,提高安全管理的主动性势在必行。我们煤矿安全管理者当前主要面对两方面的问题:事务性管理及变革性管理。所谓事务性管理指的就是保证煤矿顺利运行而开展的一系列管理工作;变个性管理则是指的一系列能够推动煤矿发展、利于煤矿发展额管理工作,针对我国目前的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现状,我们应该把管理重心放在变革性管理层面。首先,煤矿一定要树立“安全第一”的生产理念,要将安全预防工作渗透到每个环节当中,要使工作人员明确预警机制的重要性。我们一定要明确,要想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现状就一定要在重视煤矿“硬件设置”的基础上紧抓煤矿的“软件设施”,不断完善煤矿安全管理条例,严格遵守安全管理预警机制,在最大程度上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

2.3加强煤矿安全管理队伍的人才建设工作

人是任何工作的灵魂,煤矿生产工作也是如此,一定要加强煤矿安全管理队伍的人才建设工作,不断提高煤矿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及技能水平,最终提升我国煤矿安全管理队伍的综合水平。目前我国煤矿工作者的素质普遍较低,文化水平也不达标。有关调查的数据显示,我国的煤矿从业人员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仅占百分之三十左右,初中文化的占半数以上,小学文化占百分之十五左右,文盲将近百分之三。高级技师占技术工人中的百分之一左右,专业的技术人员占职工中的百分之左右,一些乡镇级别的煤矿从业人员素质则是更低,甚至许多煤矿的矿长都不具备专业的生产及管理知识,技术管理人员也没有接受过科学的培训,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我国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煤矿的管理者一定要重点加强矿工的综合素质及技能水平,以增强我们煤矿的整体实力。举个例子,煤矿的相关负责人可以定期的组织一些学习、培训活动,引导矿工积极的参与,还可以组织一些知识竞答、演讲、辩论等活动,要以煤矿工作的安全管理问题为核心进行,这样既可以丰富矿工的生活又可以巩固矿工的专业知识、增长其业务水平,可谓是一举两得。

2.4逐步完善煤矿安全管理的奖惩制度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煤矿也是如此,要想从根本上改善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就一定要逐步完善煤矿安全的奖惩制度,充分的调动起人的积极性。从某种程度上讲,惩罚是另一种激励矿工的形势,是一种反向激励,但是一定要注意掌握度,一旦过度就会适得其反,很容易引起矿工的反感甚至是反抗,甚至会成为矿工变本加厉的跳板。而奖励则是一种正向激励,在煤矿的管理工作中,我们一定要合理的掌控这两种激励,并且要稍微倾向于奖励这一方面,这样才能够调动其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3小结

通过上文论述可知,目前我国的煤矿安全管理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我们广大煤矿安全管理工作者任重而道远,对提高煤矿矿山技术安全管理,降低事故发生率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探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我国整体煤矿事业的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我坚信,天道酬勤,只要我们广大煤矿安全管理工作者恪尽职守、无私奉献,一定能够有效的缓解我国当前的煤矿生产安全现状,向国家和人民交上满意的答卷。

参考文献

[1]闫海英,黄波.现代科学化的煤矿安全管理模式探讨[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9(2).

篇8

1实现煤矿安全管理创新工作的措施

1以人为本,实现安全管理责任、技术、教育等的多方位统一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基本理念是坚持以人为本,人在管理活动中扮演着两重角色,分别为:决策者和执行者。决策者是指煤矿安全管理的领导者,执行者是指煤矿开采活动的施工人员。为了强化决策者和执行者在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中的职责性,需要不断的考核、检验参与者的技术能力、安全防患意识、对薄弱环节的控制能力以及安全责任的落实力。1.1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参与人员的凝聚力煤矿安全管理不是某一部门的职责,而是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和积极配合,无论是安全计划的制定、修改,还是安全工作的开展,都需要将每一个员工考虑在其中,任何人都不能脱离安全生产。凝聚力是企业的核心力量,加强煤矿工作人员的凝聚力不仅能够确保安全管理机制有序进行,还能够提高产出效率,加快生产。1.2强调煤矿安全管理的职责划分和落实责任制是煤矿员工进行生产和服务的重要行为准则,同时是衡量每位员工是否尽职尽责的标准。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人员的调度、职责的划分都是其重要的参考指标,因此,对于管理层人员而言,要严格检查和监督煤矿安全管理的落实情况,对于普通的员工而言,要严格地划分职责区域,并且定时定点的检查员工的执行情况。因为责任制的有效实施,离不开执行情况的完成度。如果不严格执行,那么相应的责任制形同虚设,难以发挥其效用。为了有效地避免职责不清、执行命令落实差的现象,需要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两点:第一,煤矿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督机制。每个员工都是监督的主体和客体,都是监督的对象,同时也是被监督的对象。另外,单纯依靠相互监督难以达到预定的效果,因此,可以通过设定监督考核部门来实现监督的奖惩机制,使煤矿安全得以保障。第二,将责任制同绩效考核相挂钩。绩效考核是激发员工积极性、衡量员工工作表现的重要指标,责任制同绩效考核相联系,会加强员工的风险忧患意识,调动全员参与煤矿安全控制,这是一种风险共担的激励措施。1.3加强煤矿薄弱环节的监督和巡查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多是薄弱环节出现故障,因此,为了有效规避薄弱点的风险,首先需要发现薄弱点,这是加强薄弱点建设的基础,否则薄弱环节的监督检查工作就无从谈起;其次,加强薄弱环节的改善和监督工作,薄弱环节是引发煤矿安全的重要诱因,因此发现薄弱环节后,要根据现场施工的具体情况进行补救和改善,从而降低突发矿难事故的可能性;第三,消除薄弱环节,针对已经补救或者改善的薄弱点进行根本性的消除,从而极大地提高煤矿安全系统的安全性;第四,加强薄弱点的监督巡查,这个环节是确保煤矿安全最有力的保障,是不容忽视的环节。2发挥煤矿安全设备设施的保障支持作用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部分是现场管理,所谓现场管理,一方面是指对人员的调动和安排,另一方面是对安全设备和设施的管理,提升现场设备的投入产出比率。2.1增加安全设施的使用量,提高安全设施的使用率安全生产是煤矿生产运作中的指导思想,因此,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级别可以间接地降低成本。实现安全生产的必经途径就是增加安全设施和设备的投入量,在薄弱的环节强化安全设备的投入使用率,杜绝“安而不用,光当摆设”的现象。2.2渗透并强化安全生产与质量管理的融合性质量管理是安全生产所要追求的目标,但是,煤矿生产施工不能够脱离安全因素而单纯地追逐施工质量。因此,在煤矿施工的过程中要不断强化安全生产与质量管理的融合性。具体实现融合性的方法为:第一,建立分级动态质量管理机制。例如,一级管理可以以班组质量管理作为安全管理的主体;二级管理为对区队工程质量进行不定期的抽查;三级管理为安检处的突击检查;四级管理为监督稽查部门的监理活动。第二,构建安全质量标准化体系。主要针对现场管理环境,将质量标准化的思想贯穿于安全生产活动的全过程,并且建立信息反馈系统,将现场安全质量管理的实施情况进行及时地反馈,从而便于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决定。2.3发挥煤矿安全设备的保障作用煤矿的安全设备和设施是煤矿安全生产的警报器,因此,安全设备的装备情况是煤矿安全的基本保障要素。为了充分发挥安全设备的保障作用,需要定期检修防火设施、压力设施、特种车辆以及防水设施等,从而发挥安全设备的保障和支撑作用。

2结语

安全需求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重要需求因素之一,是生命和健康的基本保障,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煤矿安全管理机制对煤矿企业是非常必要的。煤矿安全管理的创新工作能够有效地降低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然而,煤矿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利用系统的方法来健全安全管理体系。煤矿安全管理工作通过推行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的安全管理模式,实现人人关心安全、人人参与安全管理的全员管理机制,从而确保煤矿安全的稳定性。

作者:陈志刚单位:长治市煤矿技术服务中心

篇9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问题;策略

基于逐步地健全我国安全网络监督机制的影响下,开采煤矿的技术也持续地进步。然而,因为我国的煤炭行业依旧面临一系列实际条件的影响和传统经济模式的制约,这造成我国煤矿领域面临一系列的安全生产管理问题。为此,搞好我国煤矿领域的安全生产管理事项,不仅能够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还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安定,从而推动社会的稳定与健康发展。

1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意识差

虽然各个矿区都非常重视安全管理,然而,各个单位为了追逐利益,依旧面临忽视安全重视生产的情况。这也是一些煤矿出现安全事故的根本所在。另外,一些煤矿未曾真正地贯彻实施风险预控管理事务,这造成事故出现之后,一是抢救受困人,从资金上补偿受伤或者是死亡员工的家属,二是整改出现事故的不安全因素以及惩罚有关的人员。这种看似合理的事后补救措施尽管在某种意义上慰藉社会公众和受害人,可是如此的安全管理意识不注重分析生产过程当中的危险因素。因此,如此消极和被动的煤矿生产安全管理业已跟当今煤矿企业的实际发展相悖。鉴于此,只有具备超前的观念,以预防为主,才可以有效地确保煤矿企业员工的安全。

1.2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混乱

煤矿企业安全运行的关键基础是合理、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而安全管理制度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保障。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降低安全隐患,从而使出现事故的概率大大地降低。然而,实际中不少煤矿企业为了短期的以及眼前的利益,不想花费人员和精力去制定安全管理制度与建设安全管理机构。如此一来,在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就会面临权责模糊、分工不清的现象,从而导致难以执行安全管理工作,这使煤矿预警机制与煤矿监督保障机制的有效性大大地降低。除此之外,场地管理的过程中面临“两少”与“两多”的情况,也就是路线远和晚班的管理工作者少,而路线近和白班的管理工作者多,这导致安全管理在地段与时间段上存在缺陷,是边远地带和夜间容易出现事故的原因。

1.3煤矿企业员工的素质都比较低

当今,我国的煤矿领域发展速度非常快,各个大矿区的综合机械化生产实现,一系列的生产环节进行更加紧密地衔接,集中化水平越来越高,这就需要煤矿工作者有着比较高的技能素质与文化素质。可是,作为一种粗放型行业的煤矿,特别是在煤矿加速发展的阶段,各矿区吸收的人员的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都比较低。具体来讲,主要表现在:1)员工的文化素质都比较低,这导致一些工作者难以理解一些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2)当前引进的一些年轻人员怕干重活,不肯吃苦,而作为累活和重活主导的老员工的身体素质比较差,一部分矿区存在不少的老弱矿工;3)一些工作者的心理素质不强,特别是在我国发生一些矿难之后,他们存在比较大的波动情绪,对矿井工作存在害怕的心理。

2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应对策略

2.1完善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非常关键,在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应当将其放在第一位,制定专门的安全生产考核制度和安全管理制度,严格贯彻实施事故职责追究制,强化安全生产的奖励和惩罚。根据煤矿企业的特点,能够精细地划分安全管理制度的一些条款,针对薄弱之处和安全隐患制定一些预防事故的策略,遵循安全查岗制度以及隐患查处制度。并且,在安全管理上遵循标本兼治的原则和方针,确保进行现场的管理以及监督,真正地防止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的现象出现。

2.2执行风险预控

煤矿企业应当增强“注重预防、安全为先”的安全管理意识,在安全管理中注重投入,对事故危险源进行确定,以及搞好事故应急策略。风险预控的贯彻实施重点表现为:1)注重煤矿企业基层员工和安全管理工作者的风险预控培训事务,让他们清楚工作过程中的危险点与危险源,进而在工作的过程中加以重视;2)创建事故应急救援方案,根据比较容易出现的瓦斯灾害、水灾、火灾可以通过模拟演练或者是培训的方式进行学习,保障煤矿企业的员工在出现以上事故的情况下可以实时逃生;3)注重安全预控管理,有重点地监督班组长、值班领导、跟班队长等。

2.3注重煤矿企业的文化建设和员工的技能培训

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灵魂是安全文化建设,安全文化建设也是确保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安全文化能够使激励力、约束力、监督力形成,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以及塑造员工为安全员工。为此,不管是立足于煤矿企业的发展,还是安全生产,都务必创建煤矿企业的安全文化。煤矿员工安全工作的前提条件是技能培训,其跟企业的安全生产与员工的生命安全密切相关,因此,需要将安全培训工作当作煤矿企业的首要工作。只有进行员工技能培训与建设安全文化,才可以由思想上、行动上引导员工具备安全观念,才可以有效地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

3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煤矿事故频发的原因主要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物的不安全状态,而不管是人的不安全行为,还是物的不安全状态,都能够在强化安全管理的基础上进行避免。当今,在我国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中,依旧面临着不少的缺陷与不足之处,这不利于我国煤矿的安全生产。为此,应在新形势下高度重视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煤矿企业做好煤矿安全管理工作,能够尽可能地防止重特大煤矿安全事故的出现。与此同时,这关乎煤矿企业基层员工的幸福,也影响到国家的长治久安与社会的稳定。而煤矿企业的管理层工作者,务必真正地明确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意义,在煤矿生产的整个过程中都紧抓不放,从而确保煤矿企业生产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郑磊.大数据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6(11):102-103.

[2]马占川.关于煤矿安全管理现状及策略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1):125-126.

[3]琚永清.浅谈如何有效地实现煤矿安全管理[J].山东煤炭科技,2014(9):145-146.

[4]韩沁峰.我国现在煤矿安全管理分析与对策[J].山东煤炭科技,2015(10):98-99.

[5]吉继海.我国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技术与市场,2014(1):148-149.

篇10

(一)部分管理人员执行力不强

在煤矿安全管理工作落实的过程中,存在着部分基层安全管理人员综合能力低的问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上级安全要求的落实和本单位安全工作实际状况的分析与结合。不能够创新与实施安全管理,而是机械的套用,安全管理浮于表面、遥控指挥等问题突出。缺乏深入井下考察,实施现场办公的能力与问题的预判能力。也有部分干部怕得罪人,在面对安全生产违章的时候,往往存在着得过且过的心理。这些问题的存在,给煤矿的安全管理埋下了很大的隐患。

(二)部分职工的业务技能素质待于提升

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的采掘者,往往其文化程度、业务能力较低,并且短期用工问题的存在,使得煤矿生产与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加上煤矿井下地质等条件的复杂性,很容易使得煤矿生产出现违规操作、侥幸心理。如何提升煤矿工人的业务技能与整体素质,成为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内容。

(三)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待于进一步提高

随着国家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不断加大,各个煤矿企业基本上都能够制定相对完善的煤矿生产、安全管理制度。并且结合煤矿的实际出台了相关的考核政策。目标管理责任书、安全生产军令状等也是在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中多有实施。但是,现实的状况却没有制度层面的理想。这主要是因为相关监督制度缺乏执行的刚性。对煤矿发现的安全隐患往往存在处罚重、奖励轻的问题。

(四)安全管理工作超前意识不强

由于煤矿安全生产的工作内容多、任务繁重、工作压力大,在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不能够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缺乏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来审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缺乏对安全工作规律的把握。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了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处在较低的层次,缺乏一种良性的安全运行来支撑煤矿的生产,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创新意识、超前意识不足,影响了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

二、煤矿安全管理责任落实的策略

(一)提升煤矿安全管理的领导意识与责任心

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煤矿领导的安全管理意识对于煤矿的安全生产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的煤矿安全规程中提出,各级行政正职作为煤矿安全生产的第一人,需要高度的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切实肩负起煤矿安全生产的责任,更好地推动煤矿安全管理的有效性、科学性与人性化的提升。

(二)提升煤矿安全生产的全员培训效果

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各项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需要通过不断的培训来提升其效果。培训的内容既应该包括煤矿安全生产法规以外,也要涵盖矿井的实际进行安全生产操作、应急防备等。通过科学的培训,提升煤矿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掌握基本的安全逃生技能与煤矿生产的操作方法。通过培训,达到每个员工都能够自觉、高效的执行煤矿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不断规范安全生产的行为。煤矿安全生产培训的方式是多样化、多路径的。既可以借助安全图片展、放映安全事故案例、针对安全事故案例的分析,也可以借助安全知识、生产技能竞赛等方式来实现。

(三)规范煤矿生产的安全制度建设

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作为一项综合性强、管理内容多、管理人员复杂的工程,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全员管理、全过程管理、全方位监控、规范化管理等措施来实现。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构建完整、系统的煤矿生产安全制度建设体系。第一步,要强化煤矿安全生产的目标管理制度,通过目标管理制度的制定,实现安全管理工作的细化与良好。同时,为了提升管理的效果,需要制定煤矿安全生产的奖惩制度,把各部门及个人的安全效果与经济利益挂起钩来,实行目标激励,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广大职工群众参与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积极性的提升。

(四)煤矿安全生产的质量标准与要求不断提升

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质量标准化作为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要提升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要强化安全认识,加强安全领导,做好安全与质量、安全与产量、安全与成本之间的关系分析。其次要加大对煤矿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再次,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的安全管理工作开展。对于煤矿生产的各个环节安全检查要做严做细,通过有效的考核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的顺利实施。同时要加大对危险因素的整改与规避。第四,要将采煤、掘进、通风等进行重点管理,全面展开,实现全员管理与全过程管理。

(五)提升煤矿安全管理的科学化与系统化

篇11

【关键词】煤矿企业;安全管理;问题分析;解决对策

当前,在我国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企业的改革也在不断的进行深化,我国的煤矿企业的经营以及管理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企业管理方式的改变给煤矿企业带来了新的生机及活力,但是同时也给煤矿企业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以及挑战。

一、煤矿安全管理典型问题分析

对企业进行安全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以及保证安全生产的进行。煤矿产业是一个高危行业,煤矿行业的事故具有社会性、突发性、紧迫性等特点,因此,煤矿的安全管理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一)安全管理机构不完善,管理力量薄弱。部分煤矿企业为了达到生产任务要求,把安全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进行合并,有的甚至直接将其撤销。大幅度的精简安全管理工作人员或者煤矿安全管理人员身兼数职,直接造成了安全管理人员职责模糊不清,引起安全监督执行力不够,也为煤矿事故的发生埋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部分的煤矿安监部门与煤矿安检部门合并,依附与企业,在履行自身职责方面有很多的不利因素,人际关系等原因也普遍存在,导致安全管理部门权力难以得到有效的实施。

(二)缺乏专业的煤矿管理人员。部分的煤矿企业在聘请安全管理人员中,虽然有分配过来的大、中专毕业生,但是仅仅有书本知识,缺乏实际的工作管理经验。同时,在聘请安全管理人员过程中,以前的工作费用均从煤矿管理费中进行开支,近年来上级部门已经不允许收取煤炭管理费用。另一方面煤矿管理财政部门资金紧张,工资待遇较低,导致了煤矿安全管理人员缺乏积极性,不去主动的解决问题,引起了煤矿安全管理存在死角。

(三)煤矿企业主体安全管理意识较低。当前,引起煤矿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是煤矿主体安全意识淡薄,如操作安全思想麻痹、重视生产轻视安全、机械设备违规操作以及指挥失误等。近年来,随着煤炭价格的不断上涨,煤矿行业已经成为暴利行业之一,部分的个体煤矿企业在利益的驱使下,不断的下达生产任务,员工也是为了多赚钱不断的进行加班生产,这是造成煤矿安全事故的直接因素。究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煤矿生产主体责任没有进行根本的落实,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低下。

另一个方面,从法律角度分析,煤矿事故违规后对其的法律责任追究过去轻,不论煤矿事故的严重程度是多少,煤矿业主所承担的刑事责任最多为7年的有期徒刑,而且部分的煤矿业主在服刑期间被保外就医,具有比较大的自由权力。在这种情况的影响下,出现了“政府抓安全、企业抓生产”的局面,导致了生产与安全相互对立。部分煤矿企业弄虚作假应付上级检查,导致了煤矿企业管理层的安全风险意识更加淡薄,同时滋生了安全管理的侥幸心理,对煤矿安全管理极为不利。

二、煤矿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一)严格执行煤矿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煤矿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想要最大限度的降低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率,就必须严格的执行煤矿安全管理制度。各煤矿安全管理部门既要总结近年来煤矿安全管理的成功经验,又要放眼于未来觉察到安全工作的薄弱环节,尤其是要做好煤矿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工作。重点要放在以下几点:1、煤矿企业要根据自身生产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并完善煤矿安全采掘作业规程制度,并且按照制度要求切实的落实好相关管理部门的管理责任,将按规程办事真正执行起来。2、煤矿生产企业要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来制定并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监测、报告、分析”。《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的已经制定出台,煤矿企业安全监管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等问题的具体内容在该通知中都做了重点解答,制定了更加严厉的政策、制度和措施,从而起到切实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作用。同时做好每天工作的记录及报告工作。

(二)建立并完善严格的安全管理检查制度。一方面,煤矿企业要重视自身的安全生产,要加强安全生产的硬件设施的投入,同时也要抓好煤矿日常安全的检查工作。另一方面,县级相关部门尤其是煤炭局片区的责任人要加强对煤矿日常生产工作的安全检查。检查的重点要放在煤矿采掘工作规程、井下通风设备、井下管理人员到位情况、特种作业人员配备、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安全预警预案以及井下的开采布局等方面。一旦在排查中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纠正,对重要的安全隐患要制定出专人预案,确保隐患的及时整改,从而保证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依靠先进的信息服务技术。要将科技兴矿作为煤矿工作的指导方针,将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煤矿企业要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基础性研究及应用性研究,充分的利用发挥国内煤矿科研机构以及煤矿现有的安全管理人员的作用,依托科研机构以及煤矿产业的优势,设立瓦斯防治研究以及其他科研项目,共同面向安全生产第一线,研究解决煤矿安全生产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同时建立起科技服务型体系,为煤矿的瓦斯监测监控、采煤操作以及支护方法等进行联网服务。

(四)做好煤矿管理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在煤矿管理及生产人员的培训方面,国家要尽快的制定出相关的法规政策,建立并完善一整套适合煤矿专业人才的培养、分配等机制,为培养、选拨以及使用安全管理才人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及平台服务。煤矿企业也要建立起人才保护机制,以良好的环境及优厚的待遇来留住人才。同时,煤矿管理部门也要制定并完善自身的安全管理技术人员培训体系。

篇12

当前,引起煤矿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是煤矿主体安全意识淡薄,如操作安全思想麻痹、重视生产轻视安全、机械设备违规操作以及指挥失误等。近年来,随着煤炭价格的不断上涨,煤矿行业已经成为暴利行业之一,部分的个体煤矿企业在利益的驱使下,不断的下达生产任务,员工也是为了多赚钱不断的进行加班生产,这是造成煤矿安全事故的直接因素。究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煤矿生产主体责任没有进行根本的落实,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低下。

另一个方面,从法律角度分析,煤矿事故违规后对其的法律责任追究过去轻,不论煤矿事故的严重程度是多少,煤矿业主所承担的刑事责任最多为7年的有期徒刑,而且部分的煤矿业主在服刑期间被保外就医,具有比较大的自由权力。在这种情况的影响下,出现了“政府抓安全、企业抓生产”的局面,导致了生产与安全相互对立。部分煤矿企业弄虚作假应付上级检查,导致了煤矿企业管理层的安全风险意识更加淡薄,同时滋生了安全管理的侥幸心理,对煤矿安全管理极为不利。

二、煤矿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一)严格执行煤矿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煤矿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想要最大限度的降低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率,就必须严格的执行煤矿安全管理制度。各煤矿安全管理部门既要总结近年来煤矿安全管理的成功经验,又要放眼于未来觉察到安全工作的薄弱环节,尤其是要做好煤矿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工作。重点要放在以下几点:1、煤矿企业要根据自身生产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并完善煤矿安全采掘作业规程制度,并且按照制度要求切实的落实好相关管理部门的管理责任,将按规程办事真正执行起来。2、煤矿生产企业要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来制定并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监测、报告、分析”。《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的已经制定出台,煤矿企业安全监管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等问题的具体内容在该通知中都做了重点解答,制定了更加严厉的政策、制度和措施,从而起到切实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作用。同时做好每天工作的记录及报告工作。

(二)建立并完善严格的安全管理检查制度。一方面,煤矿企业要重视自身的安全生产,要加强安全生产的硬件设施的投入,同时也要抓好煤矿日常安全的检查工作。另一方面,县级相关部门尤其是煤炭局片区的责任人要加强对煤矿日常生产工作的安全检查。检查的重点要放在煤矿采掘工作规程、井下通风设备、井下管理人员到位情况、特种作业人员配备、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安全预警预案以及井下的开采布局等方面。一旦在排查中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纠正,对重要的安全隐患要制定出专人预案,确保隐患的及时整改,从而保证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依靠先进的信息服务技术。要将科技兴矿作为煤矿工作的指导方针,将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煤矿企业要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基础性研究及应用性研究,充分的利用发挥国内煤矿科研机构以及煤矿现有的安全管理人员的作用,依托科研机构以及煤矿产业的优势,设立瓦斯防治研究以及其他科研项目,共同面向安全生产第一线,研究解决煤矿安全生产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同时建立起科技服务型体系,为煤矿的瓦斯监测监控、采煤操作以及支护方法等进行联网服务。

(四)做好煤矿管理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在煤矿管理及生产人员的培训方面,国家要尽快的制定出相关的法规政策,建立并完善一整套适合煤矿专业人才的培养、分配等机制,为培养、选拨以及使用安全管理才人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及平台服务。煤矿企业也要建立起人才保护机制,以良好的环境及优厚的待遇来留住人才。同时,煤矿管理部门也要制定并完善自身的安全管理技术人员培训体系。

(五)落实煤矿企业主体责任意识。煤矿企业要将增强企业安全意识为重点,主要依靠法律及制度进行约束。同时,要强化煤矿生产安全现场管理,以生产班组作为安全生产管理单位,同时建立完善矿长跟班制、交接班制以及班组的专职安全管理监督制度。

篇13

1煤矿安全管理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现状

1.1瓦斯检测网络系统的应用

煤矿开采生产面临的最主要安全问题即为瓦斯爆炸,导致煤矿开采生产出现瓦斯风险事故的因素多种多样,瓦斯爆炸引发存在三种必要条件,分别是一定的瓦斯浓度、一定的温度或者明火、一定的氧气浓度。为了应对瓦斯风险事故,现阶段煤矿企业不断对计算机技术进行利用,以构建起有效的瓦斯监测计算机网络系统,全面的瓦斯监测计算机网络系统由地面中心站、传输设备以及传感器等构成,有效作用于煤矿瓦斯数据收集、输出以及处理等工作。

1.2通风网络监测系统的应用

煤矿通风网络监测系统框图现阶段,煤矿安全管理中煤矿通风计算机网络监测系统的应用,煤炭企业经对计算机技术的有效应用,将通过计算机技术获取的数据信息展开解析,以对煤矿通风网络系统运行情况进行掌握、了解,并不断提出有利于改善煤矿通风网络系统的有效策略。值得一提的是,煤矿通风网络系统与煤矿瓦斯监测网络系统有着十分相似的结构,我国大部分煤矿企业开展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应用计算机技术过程中,往往会将煤矿通风网络系统与煤矿瓦斯监测网络系统进行有机整合,煤矿通风网络监测系统框图。

2煤矿安全管理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意义

2.1促进煤矿安全管理系数提升

煤矿安全管理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能够一定程度对监督管理领域进行拓宽,由网络动态管理替代以往单一静态管理,如此在煤矿开采生产期间一经存在相关故障,计算机系统便会进行及时的反应,便于煤矿安全管理人员采取防护措施。鉴于此,在煤矿开采生产过程中,经对计算机技术的有效应用,便能够显著促进安全管理管理系数提升,最终实现煤矿开采生产疗效的提升。

2.2促进煤矿瓦斯检测精准度改善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很多煤矿企业均采用人工的方式对瓦斯进行检测,并有人工对检测数据进行汇总,一定程度使得检测结果与实际瓦斯情况存在偏差,从而难以对瓦斯突发状况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导致安全事故频发出现。近些年来计算机技术不断被应用与煤矿安全管理中,能够将经计算机检测的瓦斯数据进行长时间的保存,以便于煤矿安全管理人员对过往数据展开全面、系统对比分析,以保障对瓦斯风险事故评估、预测的科学合理性,并就潜在的安全隐患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极大地提升煤矿开采生产安全性。

2.3促进煤矿企业生产管理营运和谐发展

为了实现煤矿企业更有效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在煤矿安全管理中得到了愈来愈广泛的推广应用,煤矿开采生产过程中逐步被计算机网络系统所渗透。特别就煤矿瓦斯监督管理应用方面,网络系统在其中扮演着难以更替的角色,有效地为煤矿企业各级部门指引管理方向,并对部门管理准则指导进行不断规范完善,积极促进煤矿企业各项生产管理的开展。由此可见,煤矿企业应当不断提升对企业计算机网络构建的资金、组织投资管理力度,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安全管理效能,积极促进煤矿企业生产管理营运和谐发展。

3煤矿安全管理中计算机技术有效发展措施

3.1选取科学合理的系统种类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市面上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煤矿安全管理系统种类多种多样,包括独自开发的安全管理系统、联合开发的安全管理系统以及开发的安全管理系统等。煤矿企业在选取安全管理系统种类过程中,务必要结合企业自身发展实际状况,遵循科学合理性、实用性及成熟性等选取原则;并且,选取的系统一定要以满足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为出发点,要切实兼容于企业自身原本网络系统。

3.2提升组织管理力度

基于先进计算机技术的组织管理为提升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要提升对计算机技术应用组织管理力度,结合企业实际状况开展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以促使煤矿安全管理逐步迈向科学化、规范化道路。

3.3强化信息标准化构建

构建信息标准化属于煤矿安全管理系统的常规内容,属于煤矿安全管理的基本工作。煤矿企业要强化信息标准化构建,自我国现行标准及煤矿市场规范角度出发,完善企业信息文档分类工作,促进企业信息资源利用率全面提升。

3.4构建具有全面综合素质的安全管理团队

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作为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这就要求配备一个具有全面综合素质的安全管理团队,煤矿企业要不断开展对安全管理人员计算机专业知识等内容的培训工作,为煤矿安全管理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4结束语

篇14

关键词:行为安全 煤矿 行为分析 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3-072-03

目前,我国的煤矿安全事故形势严峻,如何有效确保煤矿的安全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纵观现有的研究资料,大多数专家和学者认为,煤矿安全是一个整体的系统,事故的发生离不开“人――机――环境”,即人的不安全行为、机器设备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以及管理的不安全水平等。煤矿生产活动离不开人的行为,而煤矿事故的发生也与人的行为不当有重大关系。采矿本身就具有危险性,只有通过工程控制技术和管理监测手段才能有效提高煤矿安全,从行为理论的观点出发,关注工人的安全行为能够减少其冒险行为,从而最终减少意外事故和伤害,因为人因失误是中国煤矿重大事故的关键性因素。《中国煤炭事故暨专家点评集》分析显示,导致中国煤矿重大事故的直接原因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因素所占比率,实际上高达97.67%。专家和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煤矿安全中人的因素,有心理学角度、动力学角度、文化建设角度等,分析了煤矿安全中人的行为因素,为研究煤矿安全开拓了思路,为避免煤矿事故探明了方向。本文从行为科学的角度,将ABC行为分析法运用到煤矿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并贯穿于整个煤矿的生产体系,加深了煤矿安全管理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的重视程度,对提高人的可靠性、降低煤矿生产过程中发生事故的频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行为安全模式的基本思路

(一)行为科学

行为科学主要是运用自然科学的观察等方法,研究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的行为的科学,主要研究人类行为的产生原因、影响因素和变化规律,通过分析人类行为中的消极因素和积极因素,调整人的行为,调动人的积极性,进而实现组织目标。行为科学肯定了人的社会性和复杂性,提出以人为中心来研究问题,具体包含有个体行为研究(个体行为是行为科学分析研究企业组织中人的行为的基本单元,主要是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问题)、动机与激励理论(社会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认为人的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而动机是由于人们本身内在的需要而产生的,能满足人的需求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奖励)、群体行为研究(主要探讨群体是一种非正式组织、群体的特征、群体的内聚力等)以及组织行为(组织行为建立在个体行为和群体行为的基础上,通过研究人的本性和需要,行为动机及在生产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总结出人类在生产中行为的规律)等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实践中大多研究解决由安全、环境、生活等客观条件所引起的思想问题。

1987年,在我国的安全管理学术讨论会上,有关专家提出“要弄通安全与行为科学的关系”,并进一步论述了这一问题,把“安全行为科学”列为安全科学技术体系的一个学科内容。1990年4月出版的《安全知识实用大全》一书,就如何在安全管理中的运用有关行为科学的激励理论(如需要层次论、强化理论等)、群体动力学理论等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地论述,表明行为科学已正式进入我国安全管理领域。而行为安全分析是从不同角度对组织内的各种行为因素进行研究,进而掌握员工思想的细微变化,有利于增强安全管理工作的预见性,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为其他各种不同的安全方案和介入方法奠定了基础。

(二)行为安全管理模式

行为安全管理(Behevior Based Safety,简称BBS)是建立在行为分析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安全管理,是心理学、行为科学、安全管理科学等相互融合形成的一种管理方法,能够纠正人的不安全行为,培养安全习惯和安全意识,促进安全氛围的形成,进而提高组织的安全水平的较为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行为安全管理在企业安全管理中,注重员工的积极参与,主要通过增进员工的主动应对能力、提升主人翁责任感以及发展与员工安全有关的行为的共同作用,来提升安全水平。

在我国的煤矿安全领域中,行为安全管理已有了初步的理论研究和运用实践,有的学者运用蚁群聚类算法对煤矿安全中人因事故进行分析,有的从行为分析控制的角度探讨煤矿安全管理对策,有的分析煤矿安全行为中的“百猴效应”等。然而在安全建设的过程中,煤矿企业实施行为安全管理还存在一些误区,多数煤矿一味地强调无事故目标,在安全考核中“重结果、轻过程,重事故、轻隐患,重处罚、轻有效”,这并不符合行为安全管理的实质,也不利于煤矿的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在煤矿生产中,行为安全管理应以激励安全行为、避免和克服不安全行为为基本目的,借鉴德国心理学家勒温提出的人类行为规律和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等理论,分析影响人的行为的各种刺激因素,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地建立安全考核和激励机制,进而形成和维系煤矿安全行为,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人的行为贯穿于组织的整个运营过程中,对于煤矿企业,人员行为更是一个影响安全的关键因素,行为安全管理应该贯穿于整个煤矿的生产活动之中。为达到煤矿员工行为的系统管理,本文采用如图1的行为安全管理模式,通过进行ABC行为分析,减少或杜绝不安全行为,激励安全行为形成习惯,进而减少人的行为隐患,降低煤矿发生事故的频率。

二、煤矿员工的行为安全管理分析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人的因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多数的煤矿安全事故是由于人的不规范行为或不安全行为所诱发的。而人的行为具有可观察性和可测量性,是可以管理的。将ABC行为分析应用到煤矿安全管理中,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促进“以人为本”安全管理体系的形成。

(一)定义关键行为

煤矿安全中的关键行为主要是指不安全的、危险的,造成煤矿事故发生的主要诱因。所谓不安全的行为是指已引起事故发生或可能引起事故发生的人的行为,包括引发事故发生概率较大的行为和在事故中不利于减少损失的行为。而煤矿企业的不安全行为可看作是煤矿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可能造成煤矿事故的,或已经因此而发生煤矿事故的失误行为。

专家和煤矿管理人员需要深入煤矿生产一线了解实际情况,通过实际的观察和总结来定义关键行为,分析煤矿安全管理中直接影响安全生产的行为,“什么是安全的行为”、“什么是不安全的行为”,从而总结科学、安全的行为经验,指导煤矿生产实践,促进煤矿生产安全。

(二)组织煤矿行为安全管理队伍

在煤矿企业中,应组织成立一支BBS(Behavior Based Safety)队伍,其成员应该由企业的领导、主管安全工作的管理人员、一线生产的班组长以及各个岗位的职工代表等组成。领导的参与有利于安全管理工作以及各项政策措施的顺利执行,安全管理人员拥有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有利于深入指导煤矿生产,一线工人代表最了解矿井的实际情况有利于提高制定安全措施的实用性和实效性。

(三)行为观察,收集数据

行为观察和收集数据是行为分析的开始,为安全行为分析提供原始资料和数据。行为观察应贯穿于整个煤矿生产活动,渗透煤矿生产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指出不安全行为,提倡和鼓励安全行为。在观察和积累各个行为资料的过程中,要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同时有着重点地选择可能对安全产生影响的行为进行观察和研究,避免行为观察的繁琐和重复影响行为分析的有效性。

(四)ABC行为分析

所谓ABC分析法是“Activator―Behavior―Consequence”的英文简称。A代表前因,属于刺激或促动因子,它出现在行为之前,促使、激励或鼓励人完成某种行为,鉴于前因总是先于行为的特点,可以用前因来引导行为;B代表行为,是可见的人的一系列由激励或促动因子所导致的可测量动作,包括说话、动作及执行任务等举止行动;C代表结果,是发生在行为之后的并且能改变这些行为在将来再次发生的概率的事件,后果可以转变成前因。前因、行为和后果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三者的关系如图2所示。

在图2中,煤矿企业中的激励或促动因子主要包括编制安全教育手册、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各个岗位操作程序说明以及各种安全警示或强化等。结果则主要指一些奖罚制度,这是目前煤矿常见的一种控制职工行为的手段,结果在对激励进行反馈之后也可以改变和修正激励或促动因子,从而对煤矿工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产生正、负强化的效果。煤矿安全管理应高度重视前因和结果的双重作用,单一地靠通过结果来决定处罚和奖励对人员行为进行控制不一定会达到预期的效果,管理方式、工作习惯、安全文化氛围的形成对人的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针对煤矿生产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进行ABC行为分析时,可以描述不安全行为和行为者,确定问题的严重性,并总结这一行为的前因和后果,为设计解决方案提供依据。

(五)交流安全行为,反馈信息

煤矿安全管理部门要对ABC行为分析的结果进行交流和总结。交流安全行为一是通过系统观察,明确安全行为并鼓励煤矿职工继续保持,必要时给予适当的奖励,树立榜样;二是指出不安全行为,并认真分析和研究不安全行为的根本前因与后果。同时,相关责任部门应该编制安全行为研究报告,及时将ABC行为分析结果向BBS队伍、各级领导和煤矿所有员工反映,以便提出警示并及时作出积极的对策。

(六)校正不安全行为

对于煤矿生产活动中存在的不安全行为需要及时予以校正。BBS队伍通过讨论研究制定出解决的方案,对现行的不安全行为进行纠正,对不安全行为者进行安全教育与培训。通常新的方案需要通过煤矿生产实际操作的验证,这就需要进一步观察和分析总结,如此循环往复,直至得到满意的结果。

(七)员工行为的转变

通过循环的行为安全管理过程,不断对煤矿从业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进行纠正,对安全行为进行鼓励,从而不断完善煤矿生产活动的每个环节的安全操作行为,让员工的行为依次经历意识、行为、习惯、潜意识的发展和转变,直至固化为员工的自觉行为,进而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水平,减少煤矿事故发生的概率。

三、基于行为分析的煤矿安全管理对策

现代煤矿安全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安全管理,随着煤炭生产的现代化和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系统的安全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要求从煤矿的整体出发,把重点放在危险源的控制上,实行全员、全面、全方位的安全管理。煤矿生产活动中的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单调作业因素、重视程度不够、操作不熟练等等。行为安全管理着眼于对人的行为的有效管理,因此,为促进煤矿生产系统更加安全、和谐,煤矿企业应采取多样化的手段和措施。

(一)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在煤矿企业实行多样化的安全教育培训,有利于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员工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安全意识深植于每一位员工的脑中,如晋煤集团寺河矿所实行的“五个一”安全培训工作,该方法的实行对员工安全意识的加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安全培训能够使员工从思想上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使员工了解和掌握其工作岗位可能遇到的各种危险源、危险程度、预兆、防范措施、自救常识等,促使员工安全地遵章守纪地进行每一个环节的操作。

同时,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可实施结对、帮促制度。一名管理人员对一个班组或一个岗位进行结对,从班组管理到现场作业,帮助其监控作业中的不安全行为、分析造成不安全行为的原因、制定消除不安全行为的有效措施。发生不安全行为的班组灵活参加BBS队伍,形成从上到下有效控制不安全行为的循环网络。这种“一传十,十传百”的安全生产行为通过长期的积累,即可产生“百猴效应”,进而促进全员安全意识的发展和提高。

(二)加强煤矿生产现场管理

煤矿安全管理中应加强技术和人员的现场管理。相关负责人和技术人员要定期的视察生产一线的情况,实时掌握掘进环境、顶板岩质等的变化,对技术措施、作业规程、操作规程进行审查,并及时进行修改、补充,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定期对各种安全设备、仪器、仪表进行检测检验,定期对重点区域和关键环节做巡回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尽量消除会对员工操作产生影响的一切不利因素。现场管理需要全体员工共同参与,充分调动每个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对员工操作实时监督和纠正,把隐患和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员工在工作中相互观察,相互分析,通过反馈调整个体行为或向组织反映对管理制度、方法的意见,使组织及时调整制度,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三)强化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考核体系,完善激励制度

煤矿企业要建立各级管理人员、各个工程技术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以及各个工种的安全岗位责任制,做到职责明确、分层管理、层层落实。在生产过程中必须规范和约束现场作业行为,强化安全管理逐级负责。同时,制定规范的、行之有效的生产运作和安全管理的考核办法,促进通风、巷道、运输、洗选等各个环节安全管理工作的到位。实行生产任务、管理绩效的逐项分解量化考核。对生产一线的职工中可开展定期考评,将职工的业务素质、日常工作表现与评定结果挂钩,激发职工创优争先、奋发向上的热情,进一步调动职工主动提升安全意识的积极性。

煤矿企业要重视激励方法的应用,建立以人为本的激励制度,并不断完善奖惩机制。本文主要强调煤矿采用一些基于行为控制的创新性的激励手段,即行为控制型和行为改造型的激励方法,通过研究环境、管理等刺激或促动因子,及时采用正强化或负强化的手段,以实现员工行为的转变。如有的煤矿以违章积分的手段代替罚款,起到了良好的激励和促进作用;有的煤矿制定执行了安全处罚行政复议制度,使被处罚方有了申辩的权利,体现了全体员工在安全管理上的平等性,(下转第75页)(上接第73页)在复议过程中,当事双方得到了互动学习,有效避免了类似行为的重复发生。

(四)塑造新型的煤矿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是决定组织的安全与健康管理承诺、风格和效率的那些个体或组织的价值观、态度、认知、胜任力以及行为模式的产物,是组织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安全管理成功与否的一个决定性因素。煤矿安全行为也离不开安全文化,煤矿企业有良好的安全文化有利于安全行为的形成和发扬,有利于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安全生产的能力。煤矿企业应结合从个体、群体的不同情况营造煤矿相应的安全文化,从而对个体行为、群体行为及组织行为实行安全综合控制和利用,实现煤矿的安全生产和管理。

四、结论

行为科学在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将行为安全分析和管理引入到煤矿安全领域,是煤矿安全管理手段的探索性研究。本文将行为安全管理模式运用到煤矿安全管理中,从BBS的管理理念、分析方法入手,通过对煤矿员工行为实行有效控制和科学管理,实现员工工作状态的提升和煤矿安全管理的优化。在我国煤矿规模日益壮大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入研究煤矿企业中的行为分析和管理,对有效减少煤矿事故,改善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提高煤矿安全效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捷帆,李文俊.中国煤炭事故暨专家点评集[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

2.百度百科.行为科学[EB/OL].baike.省略/view/57757.htm

3.黄文达.行为安全模式[C].第九届京粤港沪铁道学会学术年会(深圳),2005

4.曹佐勇.基于“百猴效应”的煤矿安全行为模式分析[J].煤炭经济研究,2009(7)

5.陈宝智.安全原理(第2版)[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2

6.田水承,景国勋.安全管理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7.何刚,张国枢等.煤矿安全生产中人的行为影响因子系统动力学(SD)仿真分析[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9)

8.王应德,李丰军等.对煤矿事故中人的不安全行为调查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2007(3)

9.马小平,金珠.蚁群聚类算法在煤矿安全评价人因事故分析中的应用[J].煤炭学报,2009(5)

10.王翰锋,张彬.基于行为控制的煤矿安全管理对策[J].煤炭科学技术,2008(4)

11.诸葛福民,周刚等.人安全行为的构成模式理论研究[J].山东煤炭科技,2009(1)

12.程,王以群等.人误模式与原因因素分析[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6(1)

13.陈红.中国煤矿重大事故中的不安全行为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