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现代移动通讯范文

现代移动通讯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1 17:26:5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现代移动通讯,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现代移动通讯

篇1

学校作为学生掌握知识,学习礼仪,提高自身素质的主要地方,学校的管理更是为所有的学生和每一个老师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伴随着一系列校园事故的发生,再次为学校的安全工作敲响的警钟。因此,高校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校园安全,确保学生生命安全,学校财产安全等等。如今,社会和家长对高校管理提出了很多更高的要求,现代移动通讯技术也得以在高校管理中有效应用。随着现代移动通讯技术每十年更新一代的超快速度,手机成为每一个大学生必备的通讯工具,手机的普及和广泛使用也让高效管理有了新的思路,如今,手机的功能不单单停留在只能收发短信,接打电话这些简单的功能上。智能手机的出现,让手机像计算机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手机的功能更加强大,能够提供的服务也更加全面。现在很多人人手一部手机,因此,高校在自身管理过程中开始探索出采用现代移动通讯技术的全新模式。在某些高校,学校建立了基于移动应用的校园信息服务系统。这样,院校需要公示或者通知的重要信息,在校园服务系统上就可以第一时间出去,广大师生也能及时在自己手机的APP客户端或者网站上查询到相关信息,这样就让学校生活取得了极大的方便。同时,学校也可以利用基于移动通讯技术的校园服务系统及时的和学生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状况。让每一位家长对学生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做出初步的了解。目前,很多学校推出很多校园公众号码,利用短信或者微信,可以随时进行双向沟通。学生遇到学习、生活、情感的上的问题随时能够与辅导员和学校心理咨询处取得联系。另外,学校也可以根据本校自身教育现状,提供适合本校学生需要的教育信息。

二、现代移动通讯技术在我国高校管理中广泛应用

现代移动通讯技术在高校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实现了学校、老师、学生、家长之间的互相交流,相互沟通,极大的便利了高校在管理过程当中解决存在的问题。继续深入探索现代移动通讯技术在高校管理当中的广泛应用,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能够更好地成长成才。现代移动通讯技术的使用为每一位学生家长敞开了参与高校管理的大门,让家长们也积极的为高校的发展和进步出谋划策,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就业提供更多的指导。也为每一位高校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方面提供了很多便利。最主要是让高校在管理方面有了很多新的思路,可以借鉴和学习其他高校在管理方面的宝贵经验,增进学校彼此之间的友谊,为培养新世纪更多优秀的人才增添了一份力量。采用移动通讯技术管理学校也节约高校管理经费,提高信息传送效率,也就提高了学校的办公效率。高校管理为达到正确地揭示学校内部管理活动规律、规范学校管理行为、提高学校管理技能采用现代通信管理方式,实现了管理的现代化,网络化。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也从不同程度上带动着高校管理方式的向前发展。以前,每位大学生的都为使用图书馆借阅卡、银行卡、电话卡和食堂饭卡等等各种各样的校内卡而头疼,这么多的卡显得很不方便。随着校园网技术的推广,高校在校内都建立了校内网,为校园一卡通的出现和使用做了很好的铺垫。目前,校园内实现一卡通管理学生已经成为高校管理的趋势,整合了信息资源,给全校师生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校园内,无论走到哪里,一卡通都能够提供相应的服务。如今,学生们再也不用为每次出门都要携带很多卡而发愁,也解决了高校在管理上复杂的问题。

三、结语

篇2

关键词:基站防雷地网设计施工

中图分类号:TU85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现代移动通信基站的特点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各家通信公司的移动基站已经遍布了各个角落,特别是很多基站都处于山头、周围环境恶劣,电源线都是架空敷设,极易遭受直击雷、感应雷的侵害,而且基站内的设备都是电子设备,对过电压、电磁辐射等干扰非常敏感,因此容易造成雷击灾害。现总结通信基站主要有以下三大特点:

1.1 基站数量巨大,分布范围极广;

1.2 基站环境恶劣,交流供电复杂;

1.3 铁塔居高临下,雷击灾害频发。

通信基站雷击灾害的主要通道及防护措施

根据现代防雷技术,对于基站的防雷措施主要有:分流、屏蔽、等电位连接和可靠接地。这里我们主要讨论防雷地网的设计及施工。

现代移动通信基站防雷地网设计及施工要求

3.1 移动基站地网的组成:按均压、等电位的原理,将工作地、保护地、防雷地组成一个联合接地网。站内各类接地线应从联合接地网上分别引入。

3.2 基本地网面积不小于15m×20m,水平接地体长度不小于210米,垂直接地体不少于24根(2.5米/根),若由于土质原因,则相应增加接地体数量,接地体总长度不小于60米。接地体上端距地面原则上不应小于0.7m,城区基站接地电阻小于3欧姆,乡镇农村基站接地电阻小于5欧姆,若实在有困难,可适当提高阻值要求,尽量不使用降阻剂、降阻棒等成品材料。(经实践证明:地网的合理分步在防雷效果上要好于一味追求低阻值)

3.3 室内、室外接地要求

3.3.1 在机房内设置均压带,均压带在机架上方沿走线架布设,通过绝缘子与走线架隔断,均压带材料为铜材,截面不应小于3mm×30mm;走线架的两端应和均压带可靠的连接。

3.3.2 室内所有设备保护地统一接至均压带上,均压带通过4mm×40mm热镀锌扁钢通过铜铁转换与机房的地网相连。

3.3.3 室外铜排(200*60*6,8孔以上接地端,配好镀锌螺栓和螺帽)安装在馈线孔正下方10—15公分处,通过铜铁转换与室外铜牌氧焊连接,与扁铁焊接接入地网,铜牌固定均通过绝缘子固定在墙上,机房外墙壁扁铁引上时,扁铁固定在墙壁上。

3.3.4 室内铜排

在该室内配电箱正下方离地10—15公分处引入一个小铜牌(2孔以上接地端,配好镀锌螺栓和螺帽)

在蓄电池安装侧走线架下方,离地10—15公分处引入一个小铜牌(2孔以上接地端,配好镀锌螺栓和螺帽)。

3.4 铁塔接地:①四角落地塔四角均接入地网,落地拉线塔塔座接入地网,馈线避雷扁铁与地网直接相连,铁塔避雷针扁铁单独引一根12M扁铁远离基站地网单独做一个3M见方的避雷网(见详图);②房顶塔座接地,馈线避雷扁铁单独接地,铁塔避雷针扁铁单独引一根12M扁铁远离基站地网单独做一个3M见方的避雷网(见详图)

3.5 当电力变压器设置在机房地网边缘30m以内时,变压器地网与机房地网或铁塔地网之间,应每隔3-5m相互焊接连通一次(至少有两处连通),以相互组成一个周边封闭的地网。

3.6 接地体采用热镀锌钢材,其规格要求如下:

角钢不应小于50×50×5(mm)

扁钢不应小于40×4(mm)

接地极长度宜为1.5-2.5m,垂直接地极间距为其自身长度的1.2-1.5倍。

3.7接地地网所有焊接点,均应进行防腐处理。接地端与地网连接必须经过铜铁过渡处理。

3.8 室外走线架接地:通过引上扁铁单独接入地网

3.9 机房四角引下钢筋接地:机房四角如预留引下钢筋,则就近与地网连接。

3.10市电铠装电缆引入

3.10.1 铠装电缆地埋长度必须达到50米。

3.10.2 进入基站的低压电力线采用铠装层的电力电缆埋地引入机房,地埋电缆离地面距离不小于0.6m,铠装电缆地埋长度必须达到50米。当变压器或电力线路终端杆离机房较近时,可在机房门前空地挖圆形状的地沟,沟的深度为0.6m,其直径按实际情况尽可能大,再把电缆沿沟埋设多圈,每圈之间填一层土。

3.10.3 电缆金属铠装层或钢管在两端就近接地 ,地埋电力铠装电缆两端(终端杆电力引下、机房电力引入)应用钢管进行保护,并用报箍做好固定,同时铠装电缆两端屏蔽层(屏蔽层表面油漆应打磨掉)需做接地处理,接地铜线不小于162,与地网连接点需采用铜铁转换连接。

3.10.4 机房侧:若电缆从墙上引入,则用一根2米左右钢管作保护引上并与墙面安装牢固,钢管上方应配弯头并安装牢固。若电缆从地面引入机房,则在室外用钢管套好电缆并用水泥进行包封,室内用PVC管套电缆引上至配电箱。

3.10.5 电杆侧:用一根3米以上钢管作保护引上并通过抱箍把钢管固定在电杆上,电缆引上后应做好流水弯,在横担与电杆相交处环绕二周,电缆开口朝下内缆向上与电力电缆缠绕并牢靠相接。如条件允许屏蔽层接地接入基站地网,如条件不允许屏蔽层接地应就近布一接地点,打3---4根地桩接入大地,并用扁铁可靠连接。若市电引入为电缆,则需在终端杆加装横担进行电缆的安装、连接。

经验与不足

上述地网设计及施工标准基本上满足防直击雷与感应雷的要求,但没有考虑到某些站点的具体环境,有可能并没有足够大的施工范围或者土质达不到敷设深度,因此在范围不够大或土层不够厚的情况下,地网怎样合理设计是我们的研究方向,目前在这些方面虽有尝试但还没有成熟的经验,请各位专家指正。

地网施工详图

参考文献:[1] 杨召绪,黄文高. 移动通信基站的防雷地网综合设计[J]. 广西气象. 2006(S2)

[2] 杨召绪. 移动通信基站的综合防雷措施[J]. 中国科技信息. 2005(21)

[3] 姚建春,张华江,罗伟华. 气象观测场雷击事故分析与整改措施[J].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09(03)

[4] 黄正宏,郭继文. 非均匀电阻率土壤防雷接地工程技术探讨[J].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7(S1)

Lightning protection ground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formodern mobile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Xu Dan

Jiangxi province Ji'an City Meteorological Bureau,ji’an,343000,china

篇3

关键词:通讯技术 电视 广播 节目 质量

中图分类号:TN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2(a)-0018-01

现代通信技术,就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如何采用最新的技术来不断优化通信的各种方式,让人与人的沟通变得更为便捷,有效。现代通信技术的进步,主要表现在数字程控交换技术、光纤通信、卫星通信、智能终端等方面,而覆盖全球的个人通信则是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现代的科学家在通讯技术在电视广播节目上的应用,也有很深的研究,而且效果也很明显。

1 通讯技术与电视广播之间的关系

自从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化的进程严重地冲击着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在某些方面制约了电视广播的发展。电视广播的优势在于一点到多点的广播形式,只有发展这一优势才能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电视广播的发展受到移动网络IPv6-3G的影响。移动通讯实现了商业化商场经营模式,不仅有语音业务,还开展了多媒体、卫星定位、资讯服务等业务。电视广播的发展也面临着手机终端的冲击。现代的手机上有视频、音频、上网浏览等,操作简单、方便。互联网技术也基本成熟,在质量,效率,安全等逐步改善,也制约电视广播的发展。

虽然通讯技术的发展大大制约了电视广播的发展,但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广播电视的运行速度,也为广播电视带来新的表现形式和发展机遇。通讯技术可以提升电视广播的节目质量,使其共同发展,共同给人们带来方便的生活。

2 通讯技术提升电视广播的节目质量

2.1 3G移动通讯,增加电视广播收视率

3G(3rd-generation)即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目前,国际上最具代表性的3G 技术标准有W-CDMA、CDMA2000和TD- SCDMA 3种。它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实现无线漫游,并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视频交互等多种信息服务[1]。

3G移动通讯也就是可以通过手机来观看电视节目,如利用3G手机视频,实现新闻类节目的现场报道及娱乐类节目的现场互动;实现专业摄录设备节目信号的实时传输;实现文件化节目异地高速传输,提高时效性;收集观众或通信员拍摄的突发事件、热点新闻以及新闻线索,通过电视台进行多种媒体平台的使用和。

2.2 光纤通讯技术,为电视广播节目的传输提供了良好的媒介

光纤通讯是以光波作为信息载体,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介的一种通信方式。光纤通讯现在已成为现代通信的主要支柱之一,是世界新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和未来信息社会中各种信息的主要传送工具。

在电视广播领域,是主要以光缆网络为基础的网络建设。光缆网络是城市最可靠的数字电视和数据传输链路,现在,从电视台总控机房到卫星上行站、有线电视网或发射台传输信号都选择使用光缆[2]。通过光纤网络传摘电视直播信号,改变了以往只靠微波中继传翰的方法,也消除了由于微波中继引起的噪声,而且保证了信号的可靠性。

近年来,光纤通信技术在有线电视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光纤传输信息时,是把电信号转变为光信号,然后在光导纤维内部进行传箱,它具有很强的杭干扰性、保密性和可靠性等一系列优点[3]。光纤传愉容童大,可以不压缩传输数字电视信号,是广播电视信号传精的最好方式之一。

2.3 SDH满足了电视广播信息传输和交换的要求

SDH是一种将复接、线路传输及交换功能融为一体、并由统一网管系统操作的综合信息传输网络,是美国贝尔通信技术研究所提出来的同步光网络。

SDH技术是通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通讯不仅要有声音信号,还要有图像、文字等,SDH是一种新型的传输技术。这种技术的特点是:统一的光接口和复用标准;采用同步复用和灵活的复用映射结构;健全的网络管理功能等。它的这些特点使其非常适合传输广播电视信号。广播电视领域的SDH网起着公共的物理传输平台的作用,在此平台上一部分带宽用来传输经数字终端设备(CODEC)编解码的广播电视节目;另一部分用来直接传输用户数据或是传输从ATM、IP交换机汇聚来的数据流等。

因而近年来,该技术在各级广播电视传输网中的应用正越来越普遍。但由于SDH技术原主要是为传输话音和数据业务而制定的,用于传输广播电视信号尚属于新兴技术,对视频而言它还有许多需完善的地方,如使用SDH技术传输广播电视信号时,要求有较好的时钟同步性能和抖动性能。网络的同步性能差会引起指针调整,而指针调整会使彩色电视信号瞬时变色,网络的抖动性能不好,会引起解码器输出端产生抖动,引起信号色彩变化。这些问题有待在应用、发展中不断完善。

3 通讯技术在提升电视广播的节目质量的展望

跟随着通讯技术的改进,信息这个词语深深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通讯的种类很多,而且也地影响了电视广播节目,主要还是带动了电视广播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3G移动通讯、光纤通讯技术、SDH等都应用于电视广播中,提升其质量,使其更加吸引观众的眼球。

3G移动通讯发展就很快,首先取带了第二代通讯技术,而且它网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应用技术不断推陈出新,3G在电视广播中不断提高传输质量,丰富节目应用形式。通过此项技术的开发,也为电视台三网融合的应用业务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通讯技术在电视广播中的应用是一片光明的,而且可以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共同促进着发展。

4 结语

本文首先对于通讯技术有所了解,然后分析了通讯技术在提升电视广播的节目质量的应用,即各种通讯技术如何促进电视广播事业发展的。其实它们是可以互相促进着发展的。应该说,电视广播优势在于一点到多点的广播形式,突破这一优势才能在通讯技术发展的前题下共同发展。电视广播传播速度快是通过现代化的通讯设备与手段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促进了其信息的传播速度,而且也扩大了信息源的范围。这样也有利于促进通讯技术的发展,但是,在通讯与电视广播这一方面研究的还是不多,所以要加强认识,使其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薛兵,毛明敏.3G移动通信技术在电视台节目制作中的应用[J].广播电视技术,2010(12).

篇4

关键词:容灾系统 移动通信 计费系统

中图分类号:TN92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0(c)-0235-01

移动通讯计费系统不仅需要担负计费数据的采集,同时也要对国内、外漫游的功能进行计费,因此,对其运行的可靠性要求很高。

1 容灾方式及容灾技术

1.1 容灾方式

就目前情况来看系统的容灾方式主要分为以下两种:数据级容灾和应用级容灾。对数据级容灾的处理主要利用存储设备对数据进行备份,备份的主要方式有异步拷贝和同步拷贝(两种拷贝方式主要采用的都是远程拷贝)两种,备份数据的系统不具备自动检测错误,更换IP地址等功能,同时在恢复数据上需要的时间较长[1]。应用级容灾,对重要业务中的数据进行实时成像,一旦系统出现问题后,可以在备份机房使系统恢复能力,在短时间内可以使系统中的数据恢复到同发生故障之前相同,但同数据级容灾系统相比应用级容灾系统在建设上需要的投资更大[2]。

1.2 容灾技术

就目前的科技而言,可选的容灾技术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1)应用软件层面,可选用的技术有应用程序中的log记录与远程数据进行同步或者中间件,也可在本地进行一次操作,再通过两次远程操作而完成数据提交。(2)数据库层面,通过数据库的复制功能,利用网络对数据进行备份。(3)操作系统层面,通过镜像的复制形式,以磁盘卷的管理软件作为基础。(4)存储层面,利用存储系统直接对底层的数据进行复制[3]。

2 容灾中心建设方案及在移动通讯计费系统中的作用

在建立容灾中心前,需要对系统进行规划和研究,在规划过程中需要对注重业务分类和系统的选择,下面对容灾中心的建立及其在移动通信计费系统的作用进行介绍。

2.1 探讨容灾中心的功能

在建立容灾中心后,为了确保系统中设备的利用率能够得到提高,系统在正常运行下应该能够实现以下几种功能:(1)计划外停机,其中主要包过数据故障、系统故障、灾难及因人为原因而引发的故障等。 (2)计划内停机,其中主要包括恢复数据备份、软件设计、系统测试、数据提取等。(3)最大程度提高与容灾中心相关资源的利用率,当容灾中心的相关数据都处于正常运行情况下,系统应当能够允许人工查询、统计、分析数据等基本操作的运用,以此来降低系统的工作压力[4]。

2.2 容灾技术的选择

2.2.1 应用软件层面

log记录与远程数据同步方式的主要优势是在接管后可以对数据进行快速回复,对性能的影响基本为零,发生在远端的故障对本地系统的应用不会造成任何影响[5]。劣势在于,在数据同步上需要采取额外的方式实现,在同步数据方式上的选取的方式如果不得当,将会造成数据丢失,并且需要大量的修改程序中的内容,同时不能对人工处理的数据进行干预。本地、远程两次提交方式的主要优势在于不会造成数据丢失,数据恢复速度快,不需要其它层面的支持,不会因为其它层面出现故障而对该操作产生影响;劣势在于需要对配置和程序进行修改,不能对人工干预的数据进行处理,同时最重要的一点是远端的故障可能对本地的系统造成影响。

2.2.2 镜像数据库恢复方式

镜像数据库恢复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对硬件平台无要求。(2)需要数据库软件的支持。(3)不能进行同步复制。(4)需要改造现有数据库。(5)对系统中工作的主机会产生影响。

2.2.3 基于逻辑卷的数据复制

基于逻辑卷的数据复制以下特点:(1)限制主机的选型。(2)需要远程复制软件和卷管理软件的支持。(3)对储备设备的选型没有限制。(4)需要将远程复制软件和卷管理软件安装到主机主备系统中。(5)对应用主机具有一定影响。

2.3 容灾业务选择

在容灾业务的选择上需要依据工程的投资及工程的复杂程度对问题进行具体考虑,通常情况下选择的关键业务及接口。应用系统中主要包含:营业系统、采集系统、融合计费系统以及财务系统,在接口系统中主要包含:短信接口、计费采集接口、智能网接口、网管系统接口、DSMP平台接口、DCN平台、网管系统接口等[6]。

2.4 存储网络

该文所谈论的容灾中心为同城异址,并且采用的是数据底层复制,利用光纤将容灾备份中心的存储网络与主中心的存储网络进行连接,同时对传输快带的使用量进行了计算,对使用的光纤数量进行确定。此外要想提高光纤的利用率可以在光纤的两端添加DWDM设备。为了提高线路的安全性,主、备中心应当选取不同的传输路由。

2.5 容灾中心在移动计费系统中的作用

移动通信计费系统的主要功能为:采集、处理在通讯过程中产生的原始计费数据;将省际漫游及国际漫游形成的数据发送至全国中心,对通讯中产生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将用户计费清单提供给市局账务中心,由此可见移动通信计费系统在重要性。因此移动通信计费系统在运行中应当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并且能够连续不间断的工作。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系统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对容灾中心进行运用就可以避免系统在出现以下问题时系统发生瘫痪:(1)在硬件上网络设备故障及业务主机故障的出现。(2)在软件上应用软件、操作系统故障的出现。(3)在人为上人为破坏和误操作的出现。(4)在灾难性破坏上地质、水灾、火灾等灾难对设备的全面破坏。

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主机系统构建上采取的是集群技术,采用多个节点组成,每个节点都具有独立的处理器,这样当某一个节点发生事故时,其它节点便可以对其进行顶替,可以最大限度消除软件故障。当运行中心发生故障造成中心系统完全失效时该方法就无法确保系统的使用,而在此时启动容灾中心,可对数据备份进行恢复,从而承担其运行中心需要承担的所有功能,使计费功能够不间断的工作。容灾中心不仅能够在灾难发生时提供安全的服务,而且能够提高中心的灵活性,在系统维护、新业务开发测试下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3 结语

在移动通讯计费系统中,业务数据的安全性、可恢复性对整个系统意义重大,因此,我们必须依据不同业务在需求上不同,选择最佳的容灾备份方案。通过以上内容不难看出建立容灾中心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顾锦旗,胡苏太,朱平.实用网络存储技术[J].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10(11):21-22.

篇5

对于许多人来说,随时随地运用无线上网已是现代人生活的一部份。然而,以现有的网络和设备将难以支持移动上网需求日益增加所需的带宽。要提供给大家一个,更具弹性和可靠性的无线上网环境,自然地就寄望于B4G/5G移动通讯的技术发展了。虽然我们可以通过扩建基础设施和提高频谱来得到一定程度上满足。然而,在考虑成本效益的前提下,未来的无线接取互联网的方法,将需要从跨网络、绿能无线电技术、以及节能通讯协定着手,以提高网络的感知和智能,以及包括对应用服务扩充的全程网络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

此外,由于目前无线宽带网络应用中,无线数据服务讯务量以每年倍增的增长率,已超越传统以语音服务为主的移动通讯服务,预计未来十年的整体移动数据传输的需求可能会增长500~1000倍。面对这样的挑战,除了从传统增加无线接取系统容量的方法着手外,无线系统容量扩大后潜在的网络管理问题,包含应用服务的整合、跨网络资源协调等也是不可或缺的技术议题。总括来说,新一波的移动通讯应该不只是“通讯”,而应该是更具创造性(Innovative)、智能性(Intelligent)、以及整合性(Integration)的通盘考虑的系统与服务。

4G技术发展趋势

LTE-Advanced拥有更大带宽和速率,针对网络应用优化、新的网络布建形式方面深入探讨,目前R11版本已进入讨论规划的尾声,在载波聚合、MIMO增强、中继基站、异质网络、M2M等技术提升均有较R10版本更进一层提升系统效能。此外,在载波聚合技术方面,R11引进新的载波聚合类型以提升系统运作的弹性,并进一步考虑TDD聚合的载波可采用不同的上下行配比等;在MIMO技术方面针对特定场景进一步优化,增强系统性能,包括低功率基站、交叉极化4天线等;在中继基站技术针对回传链路的改善,并针对R11纳入移动中继站有更进一步的探讨;在异质网络运作方面,R11针对干扰处理有进一步的探讨;在M2M技术方面,R11着重在接入网的负载控制特别做讨论。以下就探讨载波聚合技术及待解决的问题作一介绍。

载波聚合技术

随着不断增加的多媒体网络应用服务与日渐丰富的网络信息内容,使得现代人与网络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这样的需求也反应到无线通讯技术上,使得新一代无线通讯LTE-Advanced系统,也逐步朝向超大宽带的技术发展。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技术是LTE-Advanced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让LTE-Advanced系统可以实现100MHz带宽的最为关键技术,但该技术同时也为LTE-Advanced系统带来了诸多的挑战。

LTE-Advanced技术是采用新一代无线宽带接取技术(MIMO-OFDMA),并结合All-IP局端网络的新系统;且其要求可以在100MHz的带宽内,提供下传速率达1 Gbps、上传达500Mbps的资料传输率的需求。一般认为这就是所谓第四代无线通讯系统。面对未来高带宽、高资料传输率的应用,LTE-Advanced系统引进了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的技术;亦即以LTE现有的载波为基础,集合多个载波以形成一更大带宽的载波,以满足未来高宽带的需求。以图一为例,LTE-Advanced系统可借助聚合最多达五个20MHz的载波,以提供并实现100MHz载波的未来应用。

由于多载波聚合技术主要是由单一载波系统延伸;因此多载波聚合技术的研究多着重在单一载波系统技术的延伸。主要的研究方向包含有:

非对称性载波

由于上行与下行传输带宽的需求不一样(针对频分双工(FDD)系统),所以上行与下行小段带宽聚合的个数也可能不相同,因此无法直接使用单一载波系统一对一的技术,所以需要更进一步研究上行与下行载波的对应关系与控制讯号的设计。

控制讯号设计

除了上行与下行载波聚合个数不同会影响控制讯号设计,另一个控制讯号设计是针对无线带宽资源的调度,控制讯号可以放在同一载波上而分别指向不同载波上的资料,可以减少用户端设备解控制讯号的复杂度,还可以弹性调度带宽资源。

载波管理

载波聚合个数会因使用服务的带宽需求增加或减少,因此,需要有效的方法来管理。另外,由于每一个频段可以传输的距离不一样,也会影响可以聚合的个数;另一方面,用户的移动也会影响可以使用的载波。

省电机制

由于多载波设计是为大带宽需求所设计,但用户端并非随时都有大带宽需求,因此必须兼顾用户的动态带宽需求,适当的调节多个载波的使用方式,以兼顾用户端设计所必须考虑的省电需求。

协调式多点传送与接收(CoMP)

篇6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管理;通讯工程规划;应用

十三五规划对于通讯业的发展提出了宏伟的构想,要求“加快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形成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天地一体的网络空间”。城乡通讯服务的均等化、通讯设施的升级、通讯业务的扩大化等都需要极大的信息支撑系统,这些服务的开展,需要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更深入的与通讯工程规划相结合,以处理、分析并利用来自于更多通讯载体的信息,使通讯工程的建设能够真正达到生产、生活、军事、国防等各个领域的使用需求。

1通讯工程规划的基本内容

计算机信息管理整合了计算机技术和管理技术,借助计算机及其配套设备、网络技术,围绕一定的目标及规划采集、加工、处理、存储、传输、查询信息同时做出判断和决策的过程。这一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当前社会的各行各业,使各行业管理活动的决策和规划更为科学、高效。通讯工程规划是城市规划工作的重要环节,围绕城市当前建设需求和未来发展需求,需要通过科学地规划使通讯工程发挥最大的作用,为城市进步和发展提供支持。通讯工程规划,要围绕实际需求以及发展目标,实行总体和分区规划,并分析和探索规划重点,使规划更有方向性、目的性。

1.1通讯工程规划的工作内容

通讯工程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便利而产生的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涵盖范围逐步扩大,是对通讯技术、通讯系统和通讯网络等工程的总称。通讯工程规划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保障,基本要求就是合理完成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我国通讯工程规划工作中包含有庞大的地理属性数据量,需要借助于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才能得到最有效、准确的利用,这也是今后计算机信息管理在通讯工程规划中将要面对的主要工作内容,基于这些工作内容,才能对通讯工程的线路、设备、站所配置进行优化。从总体规划上,确定国内、国际长途电话的规划发展,以及非通话业务和数据通信等业务的发展目标,对于市话局到长途局之间的长市中继方式进行规划。对于新建的邮政以及电话局所等,要对模块局和郊区分区之间的集线器等远端模块位置进行勘定,对于分区内的近、远期的局所和站设备配合关系以及交换网的区界做出确定。明确近、远期的广播电视设施的规模以及用地面积。明确无线电收发信的区域范围和保护控制措施以及微波通道的宽度和控制高度。明确电话及广播电视的近远期枢纽、主干路和主要配线的路由以及电信缆道的管孔数。对于电话、广播、电视、邮政等通讯的布置进行优化,确保长途电话和数据通信等业务的实效性以及合理性。当前,我国的信息发展较为迅猛,新旧线路的置换也处于关键时期,旧站所、设备的维护和新站所的建立等都需要有科学的规划,避免大拆大建和浪费现象。在建设的基础上,确保项目功能达到最优化,全面提升通讯工程的效果。计算机信息管理将计算机技术和科学的管理理念结合起来,在大量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保障了通讯工程规划的科学性、长远性、系统性。

1.2通讯工程规划的基本原则

第一,通讯工程规划要以社会信息化需求为依据,根据社会信息化的需求,保障最普遍的通讯服务,为社会信息化发展提供最大的保障。第二,要做到通讯工程规划与城市规划的有效结合,根据城市规划布局进行合理的通讯工程规划。第三,要根据国家相差标准及规范进行规划,通讯技术的标准日新月异,在规划的过程中,必须了解相差标准,才能进行科学、合理、可靠的规划,确保通讯工程能够在使用过程中发挥最大的效果。第四,要以现阶段的发展实际以及未来发展需求为基础进行规划,充分分析当前的发展状况和未来通讯需求,保障通讯发展规划具有协调性,既满足当前城市需求,又能有更长远的规划,为通讯工程未来的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综合化、宽带化、多样化发展提供基础。。

2邮政设施工程的规划

邮政是我国覆盖范围广、数据流量庞大、为人民基本通讯服务的基础设施。邮政连接了城市与城市、城市与乡镇、乡镇与乡镇之间的通讯,科技的不断发展、区域之间联系的不断加强使传统的邮政设施面临着升级压力,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已经成为邮政设施发展的关键技术。

2.1连接中心区域和周边区域

邮政设施的发展在我国存在较大的不平衡性,各地区之间邮政通讯存在着差异性,同一地区之间也会有中心区域和郊区的差异,依靠传统的人工服务很难将中心区域和周边区域实现通讯服务的均等化,但运用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就能够把各区域内的邮政设施和邮政通讯用户进行统一的信息管理,实现整体化、系统化的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使中心地区和周边地区之间的连接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实现了邮政通讯连接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畅通性。工作人员只需要把周边地区的邮政设施和用户信息在计算机管理系统中进行输入,借助管理系统和计算机的数据分析技术,能够更迅速的运算出最理想的通讯方式及通讯线路,使周边地区的信息能够畅通地传输到中心地区,提高区域整体邮政通讯效率。

2.2邮政枢纽的设计和规划

通讯线路的设计和规划是邮政通讯传递的基础和关键步骤,线路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邮政通讯的工作效率和传递效率。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运用,使邮政的设计和规划更加理想化。通过一键化和自动化操作,工作人员只要将现场勘察数据信息直接传输到信息管理系统中,管理系统在全面分析邮政枢纽的基础上,借助强大的数据统计和分析能力,更快捷、科学地规划通讯线路,使线路设计和规划更为合理化,不仅极大的减少了人力、物力和时间的花费,还极大地优化了设计结果。邮政通讯作为一个发展时间较长的系统,在规划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整体性以及对现有资源的整合力度,因此通过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将各支部的布局和规模数据统一起来,再进行整体规划,能够确保规划更加科学、长远,而且既实现了独立工作,又能够进行集中管理。

2.3邮政通讯设施的维护和管理

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为邮政通讯设施的运行、管理和维护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设施运行也更为安全、稳定。工作人员运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建立一个邮政通讯设施运行正常状态的数据信息库,或者直接输入到管理系统中,借助系统的存储和记忆功能,分析邮政设施的运行状态。由管理系统连接区域内全部设施,实施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异常信息,向工作人员发出相应的指令,以便及时控制故障设施和线路,避免损坏扩大化。

3城市电话系统的规划

固定电话系统在移动通讯系统大规模发展之前,对于现代社会便利度的推动作用是巨大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固定电话通讯技术也在不断提高,新设备和新技术的运用,使固定电话通讯线路更为复杂而多变,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运用,为固定电话通讯工程的网络连接的完备性以及安全通信的需求提供了技术支持。目前,我国城市电话系统已经形成了光缆为主,微波和卫星为辅的立体化通讯网络。拥有全球最大的固网系统,在为城乡用户提供固定电话服务的同时,还提供了大量的宽带网络服务,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帮助下,建成了一个庞大的电信网络传输系统。

3.1固定电话的业务办理

固定电话在业务办理时,需要实名办理,根据业务办理所在地信息和用户身份信息进行办理,这些信息使用计算机管理系统能够与身份证明信息系统快速进行核对和匹配,在完成身份信息准确性认证的同时,再生成相应的固定电话号码,完成身份证明与固定电话号码的匹配。在后续的各种固定电话业务中,只需要使用身份证明和电话号码,就能够办理各种相关业务。

3.2固定电话通信线路的规划

城市固定电话系统的规划也是固定电话通讯质量的关键环节。我国城市电话系统从规划要求来说,住宅电话要求每户一部,而非住宅电话则是住宅电话三分之一左右。电话局和站所设备容量在占用率方面从近期要求是50%,中期则是80%,远期要达到85%。长途、市话等各网之间的交换,线路的选择等,都需要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强大的存储和分析功能,从而为系统规划提供更为合理的方案。城市固定电话系统需要相应的分支机构和站设备容量进行支撑,要保证通讯质量,就需要对分支机构和站设备容量的占有率进行分析,以选择最佳的通信线路,充分利用电信设备,提高城市电话系统的通讯质量,保障电话系统的布局、规划更为合理,能够将资源投放到最需要的地方。

4移动通讯规划

移动通讯工程的发展,是当前通讯工程发展最为迅猛的领域,对于固话领域形成了巨大的冲击,随着移动通讯基站的不断扩展,移动通信逐步覆盖了全国绝大部分地区,为人们的工作、生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通讯的实时性、便捷性都实现了质的飞跃。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作用的极大的发挥,为移动通讯工程提供了最为坚实的技术支持和发展动力。

4.1业务办理

移动通讯客户数据量爆增,使得移动通讯的信息量急剧增加。移动通讯电话卡的申请、办理、补办,通讯纪录的查询、监督和管理等,都需要庞大信息量的支撑,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为业务的快速处理提供了更为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方式,从而使移动通讯能够满足不断增长的客户需求。

4.2业务故障处理

我国移动通讯网络有A、B、C、D、G,其中A和B网都是模拟移动电话网,C、D、G网则是数字网。各个网络之间客户群不同,线路也存在差异,要使整个移动通讯网络能够在各个线路之间及时、准确交换,就需要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支持。通过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将客户信息传输到通讯网络中,确保其通讯的正常运行。业务发生故障时,也能够通过身份证明到营业厅处理,或者通过电话客服以及网络服务进行处理。

5广播电视规划

5.1广播电视规划宏观预测

广播电视规划一般以人口预测的方式对信号口和户均数据进行分析,按照2.8-3.5人为一个用户进行运算,从而测算出标准信息口和户均两端的数据,人均端口数则不能超过1个端口。有线电视包括了总前端和分前端等光接点,以200-500户的标准在路边箱内设置光接点。分前端则位于服务区中心,每两间机房服务于10000户左右。

5.2广播电视规划信号传输

广播电视规划的业务主要是无线的覆盖和有线网络设施,无线覆盖需要发射台和检测台等设备和站所,有线设施需要信号源接收和网络传播等设施。这些设施的信号覆盖、信号传输都需要通过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提供技术支持。广播电视信号由卫星以及地面庞大的网络系统传输到用户设备中,要完成信息的实时、高质量接收,必须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支撑下,通过快捷、准确的信息分析和处理技术,将数据信息及时、快捷、准确地提供给用户设备。

5.3广播电视运行和故障维修

广播电视作为城市规划的基础通讯设施,会受到来自于天气以及各种自然环境的影响,故障率较高,需要投入较大的监控和保护措施。当设施发生故障时,需要信息管理系统对故障进行排除、分析和指派处理,业务的办理、报停以及故障和线路的维修,都通过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得到了极大的便利。同时,广播电视设施覆盖面积和用户信息量都较为庞大,运行和维护都需要强大的信息支撑和管理。

6结语

计算机信息管理对通讯工程规划的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和先进的管理理念,使通讯工程规划工作的日常管理更为及时、准确。通过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存储、处理和分析功能,极大地提高了通讯工程规划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能够使各个部门通过计算机网络,就能够了解到整个通讯工程的运行状况,通讯部门的决策有了更科学、全面的依据,使城市通讯工程规划更为真实、可靠。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对于通讯工程规划的宏观预测技术支持,使通讯工程规划在满足当前实际需求的基础上,更符合当前通讯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宽带化、综合化的发展要求。

引用:

[1]熊建.计算机信息管理在通讯工程规划中的应用探讨[J].装饰装修天地,2016(6).

[2]李成刚.论计算机信息管理在通讯工程规划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34).

篇7

通讯工程规划在社会稳定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能够极大地促进通信工程建设的合理化与正规化发展,提升通讯工程规划工作的水平,并且为通讯工程的科学合理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因此,必须要强化计算机信息管理在通讯工程规划中的应用研究,通过采取恰当的应用方式,促进通讯工程规划水平的提升,为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作出贡献,满足人们的需求。

关键词:

计算机;信息管理;通讯工程规划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通讯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阻碍作用。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应用于通讯工程规划工作,能有效促进规划工作的合理性与科学性,通过实现设备线路的合理布局,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的通讯需求。但是,在具体应用中,由于受到技术水平等因素的限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影响了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作用的发挥。因此,通过强化计算机信息管理在通讯工程规划中的应用研究,能够实现通讯工程与计算机信息管理建设的有效结合,推动我国数字信息化的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推动社会的进步。

1通讯工程规划的内容

城市在进行通讯工程规划的过程中,首要目的就是加快城市的发展步伐,通过明确自身规划的主要内容,保证通讯工程的合理性[1]。在进行城市通讯规划过程中,应明确发展基础,满足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要求,通过考虑各个行业不同的通讯需求,实现城市现代化,推动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信息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态势,通讯工程规划体系在国民经济发展背景下也逐渐完善,通过将计算机信息管理科学应用到通讯工程规划中,提升规划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目前通讯市场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体系,这就需要在以后的发展中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强化通讯工程规范,保证其与城市的发展相适应。

2通讯工程规划工作的原则

为了保障通讯工程规划工作的进行,满足人们的通讯需求,规划时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从而提升设备线路布局的高效性。首先,规划工作的开展必须要建立在城乡总体规划的基础上,保证每一项通讯设备的建设能够发挥出应用的作用,推动我国城乡的全面发展。其次,应考虑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相适应,促进通讯工程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得到提升[2]。最后,每一项规划工作的开展必须遵循国家的法律法规,保证每一个环节的合法性与安全性,避免出现危害国家利益的情况。只有坚持以上几项原则,才能保障通讯工程规划的合理性,发挥出其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计算信息管理在通讯工程规划中的应用

3.1邮政设施中计算机信息管理的应用

在我国目前的通讯工程中,邮政设施是覆盖面最广、服务人群最多的通讯设施,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通过将计算机信息管理应用其中,能够更为科学地进行路线的设计,尽可能降低邮政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升信息传递的准确性。特别是在计算机信息管理的应用下,路线设计更为简单准确,从而强化中心区域与周边区域之间的联系,更好地进行信息的储存,通过智能化的操作来促进邮政工作效率的提升。

3.2固定电话中计算机信息管理的应用

尽管移动电话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是固定电话的作用同样不能忽视,通讯事业想要获得健康的发展,就必须要保证固定电话设施的稳定工作。在进行固定电话办理的过程中,需要用户提供身份证信息及地址等详细资料,从而将计算机信息管理应用其中,能够实现用户信息的智能甄别,从而减少工作中的失误与遗漏,最大程度地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当固定电话出现问题时,在接到用户反映之后,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会对提供的问题信息进行智能分配,并安排维修任务,从而减少问题维修的一些累赘程序,也起到了人力资源的节约效果,进而提升了工作效率[3]。

3.3移动通讯中计算机信息管理的应用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移动通讯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通过将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应用到移动通讯工程的规划中,能够提高信息化水平,提升整个通讯工作的效率。在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作用下,能够对移动通信进行实时的管理监控,特别是在电话卡补办及通讯记录查询中,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能够极大地便利各项工作的开展。此外,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能够为移动通讯工作的智能化、自动化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更好地进行通讯系统的更新升级。

3.4广播和电视等媒体设施中计算机信息管理的应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掌握消息的时间有了新的要求,广播和电视的发展使信息传播的速度快,而且一些电视剧和综艺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但是,这些媒体的规模比较大,线路比电话还要复杂。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将各个环节都连接到网络中,可以保证不同的部门实时沟通,也可以及时检测信息的准确性,自动化管理促进电视和广播发展,不断提高其先进性。

4结语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计算机信息管理对通讯工程进行全面规范、合理高效的规划,使工程更加规范化和系统化。并且在具体的邮政设施、固定电话、移动通信及广播电视等媒体设施方面,设施运行更加可靠、稳定。此外,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对其数据进行精确反映,以及实时更新通讯工程运行状态,进一步促进通讯工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希敏.计算机信息管理在通讯工程规划中的具体应用探究[J].电子测试,2014(1):152-153.

[2]冯旗,于冠杰.试论计算机信息管理在通讯工程规划中的应用[J].无线互联科技,2013(10):109.

篇8

关键词:移动教育;成人教育;意义

收稿日期:2006―12― 09

作者简介:林凡成(1981―),男,汉族,山东临沂人,曲阜师范大学继 续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硕士研究生。

一、宏观层面:移动教育为学习化社会建设注入鲜活动力

1.移动教育保障每个公民公平的学习权利

学习化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人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在教育机会面前人人平等。移 动教育的用户不受学历、身份、性别、地域等的限制,只要拥有可以正常接入移动通讯网络 的通讯设备就可以方便的获得所需的教育内容。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写的《学会生存》一 书指出:“机会平等是要肯定每一个人都能受到适当的教育,而且这种教育的进度和方法是 适合个人特点的。”①教育平等除了教育机会的平等获得,还包含受教育者应该接受符 合 其自身条件和个性特征的教育。移动教育是一种个性化的教育形式,移动教育的用户可以根 据自身的工作、休息时间合理地安排适合自身需要的学习计划;计算机互联网以及移动网络 富有海量的教育信息,人们可以根据随时产生的教育需求获取丰富的教育内容;随着移动教 育服务的逐步完善,人们还可以量身定做属于自己的教育服务项目。

2.移动教育有助于扩大教育规模

中国的移动电话用户大约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并且每时每刻都在快速增长,仅2006年上半 年全国移动电话用户就新增32943万户。②而几乎每个移动电话的使用者都可以利用 移动通讯终端接受教育服务。从技术层面上讲,一方面,随着移动计算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完 善,移动终端的方便性、智能性、功能可扩充性正在逐渐得到加强,同时由于技术改进带来 的成本降低,移动终端的价格也将为更多的使用者所接受;另一方面,随着第三代移动通讯 技术的逐步出炉和移动通讯协议的日趋完善,高质量、高速度、多媒化的移动通讯网络也会 促使更多人热衷于移动通讯所带来的乐趣。技术的因素为移动教育的传播和教育内容的呈现 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这不仅为移动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普及面的扩大提供了基础和保障,而 且也让更多人乐于接受这种可随时随地方便获得的教育形式。

3.移动教育为偏远地区带来新的希望

2005年在南非举行的移动学习会议上出现的议题,其中就包括:在发展中国家及偏远地 区使用移动和便携学习技术具有巨大的潜力。③用PDA、手机无线接入Internet,让教育 不 再有地域限制,偏远山区的百姓也能享受到同等质量的教育。在中国西部地区和中东部的偏 远山区开展成人教育,一个很大的困难就是教育资源的短缺。基于有线连接的网络远程教育 存在基础建设成本高和不能跨越地形复杂区域的问题,为偏远地区输送教育资源存在着较多 困难。而移动教育的投入成本相对较低,借助现有的移动通讯网络就可以方便的传输教育资 源。同时,依靠无线电波传输的移动通讯信号可以跨越山川、河流,几乎可以覆盖到地球的 每一个角落。农民所需的科学种田养殖知识,进城务工人员所需的转岗培训,健康、积极生 活方式的倡导都可以部分或者全部依赖移动教育来实现。

二、中观层面:移动教育为成人教育办学主体提供强有力支持

1.移动教育可以实现部分教学管理功能

根据移动教育使用的通讯协议的不同,目前主要有基于短消息的移动教育和基于浏览、连接 的移动教育。短消息服务可以实现用户与互联网服务器之间以及用户之间的有限字符传送。 移动用户通过手机,将短信发送到位于互联网的教学服务器,教学服务器通过对短信内容的 分析并转化成数字请求,经过处理后再发给移动教育的用户。另外,教学服务器可以向所有 或部分移动教育用户群发短消息。成人教育的办学主体借助基于短消息的移动教育可以实现 部分管理功能,主要包括:学籍注册,成绩查询、成绩下发、通知下发、提醒服务以及简短 新闻等。有实践证明,通过邮政渠道向学生传送信息所需的成本是短信群发资费的20多倍; 从传送时间来看,邮政信息视学生距离学校的远近传送时间往往需要3~18天不等,④而 短 信群发的信息是可以及时获得的;从覆盖面来看,受地理、环境以及邮政服务网点等因素的 限制,邮政信息的覆盖是有限的,而移动短信几乎可以覆盖到任何有移动信号的地区。

2.移动教育可以促进教学资源的整合

一所成人学校所要承担的教学任务往往是极其复杂的,它包括不同的学历层次,纷繁的专业 内容,各式各样的教学目标以及因人而异的教学策略等。教学资源的整合就成了成人学校教 学工作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移动教育体系构建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移动教学 服务器的建设,从本质上讲,教学服务器的建设过程就是教学资源整合的过程。教学服务器 的建设依托课件、积件等教学资源设计与整合的思想,把纷繁复杂的教学资源划分为若干基 元,组建成一个大型的教学资源库,包括多媒体教学资料库、微教学单元库、资料呈现方式 库、教与学策略库等部分。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并根据自身的特点自由组合知 识点、知识的呈现方式以及学习策略。教学资源的基元化、有序化、可组性、开放性是提高 成人教育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有力保障。

三、微观层面:移动教育为成人学习带来福音

成人学习具有区别于青少年学习的几个明显特征,其中自主性、经验性、即学即用性、 闲散性是较为显著的特点。以随身携带的手机等移动通讯终端为载体的移动教育,具有随时 随地可获得的优势,另外,移动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等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成人学习者 的学习要求。

1. 移动教育是成人自主学习的得力助手

成人学习者是在生理上和心理上较为成熟的个体。他们大都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学习特征和兴 趣取向,在学习过程中也具有较强的自控能力。另外,由于每个成人承担的社会和家庭责任 不同,用于学习的时间和所需要的教育形式也因人而异。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很难满足每个 成人学习者自主性的学习要求,而随时随地可获得的个性化的移动教育则为成人自主学习提 供了较好的选择。移动教育可以让成人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的方式,根据自己的 需要选择学习的内容,根据自己工作和生活合理的安排学习的时间。学习自主性的满足同时 也激发了成人学习者更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继续学习的动力。

2. 移动教育适合经验性的成人学习

成人已具备的知识结构和丰富的工作生活经验不仅能够引发成人继续参加学习,而且也是成 人学习的重要基础。以成人丰富的学习、工作、生活经验为基础的继续教育,可以脱离循序 渐进的以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为起点的传统的教学方式,而以知识更新、思维开阔、能力增 强的经验性学习为主。与国际互联网相连的移动教育,拥有最新最前沿的科学技术知识,以 及与知识相关的海量关联信息。移动教育也是一个自主学习为主的探索性的学习过程。成人 学习者利用移动教育进行学习的过程就是探索性的研究过程,是成人学习者改组知识结构、 开阔思维、增强学习能力的过程。

3. 移动教育满足成人即学即用的学习要求

成人学习的内在动力多是由外在的需要内化而来。工作、生活的需要是成人参加学习的一个 最直接的动机,⑤基于问题的学习是成人学习的重要目的之一,因此,成人学习具有很强 的即学即用性。也就是说,成人的学习以有针对性的学习为主而不是以学科性知识为主。可 以随身携带的移动通讯设备能随时接入每天24小时不间断的移动教育网络,只要轻松点击几 下按键,学习者就可以方便的进行查询、浏览、提问以及与教师和其他学习者进行交流。教 育资源借助便携的通讯设备可以随时根据需要呈现在学习者面前。移动教育就像一个贴身的 教师,学习者可以随时向她请教并与她进行交流。

4. 移动教育适合闲散性的成人学习

成人学习的闲散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即“闲”,成人的学都在工作生活 之余进行;另一方面,即“散”,成人学习很少有较长的相对集中的时间。结束了一天繁重 的工作,枯燥的课堂学习无疑会给成人学习者带来更多的压力。移动教育可以让学习者在游 戏中学习,在多媒体带来的声、光、色、影的愉悦享受中学习,在交流中学习,在探索中学 习。移动教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适应成人学习“闲”的特点。另外,移动教育资源具有的随 时在线的特征,以及书签功能和历史记录功能,可以让成人学习者在任何时候继续先前中断 的学习,较好地解决了成人学习“散”的难题。

注释:

①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②信息产业部.2006年上半年通信行业运行状况〔DB/OL〕.wwwmiigovcn/ar t/2006/07/28/art_27_22687html

③中国计算机报.移动教育为偏远地区带来新的希望〔DB/OL〕.newsdjzbcom /data/2006/0426/article_24htm

篇9

【关键字】移动教育;成人教育;应用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8)13―0123―02

随着3G技术的发展,无线通讯的迅速发展不可逆转。成人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教育形式和新型教育体制,它要求在教学内容上更趋现代化,教学手段上更趋科学化。移动教育模式可以使学习者在开放的状态中体验移动计算技术带来的随时随地学习的全新感受。

一 移动教育概念及其特点

移动教育,是指依托目前比较成熟的无线移动网络、国际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学生和教师使用移动设备,如无线上网的便携式计算机、PDA、手机等,通过移动教学服务器,方便灵活地实现交互式教学活动。

移动教育的特点如下:

1 灵活性

所谓灵活性,是指基于移动通讯设备的可移动性和便携性使用者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进行学习。另外,人们也可以根据自己工作休息的时间合理地安排学习。

2 个性化

(1)移动计算设备选用的个性化。普通手机、智能手机、PDA、便携式计算机等都可以方便地接入移动网络。(2)移动通讯运营商选择的个性化。人们可以自由地选择提供移动通讯服务的运营商。(3)学习安排的个性化。人们也可以根据自己工作休息的时间合理地安排学习。(4)教育内容的个性化。人们可以根据随时产生的教育需求获取或者定制自己需要的教育内容。(5)教学形式的个性化。无论是基于短消息的SMS(短消息服务)和MMS(多媒体信息服务)还是基于连接的信息浏览和在线交流,都可以作为供人们选择的移动教学形式。

3 普及性

从网络信号的覆盖面来说,在中国,移动通讯信号几乎遍布中国的所有地区,包括偏远山区、西部地区;从移动终端的使用面来说,根据信息产业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06年上半年,中国移动电话的用户达到42637.1万户。也就是说,大约有三分之一左右的中国人在使用移动通讯服务。几乎所有的移动通讯服务的使用者都可以借助移动通讯设备进行学习,移动教育可以得到相当大程度的普及。

二 移动教育研究的发展

国外对移动教育的研究始于美国。1994年,在卡内基梅隆大学内开展了一个研究项目。该项目研究在教室内如何使用掌上电脑,其中一个内容是教教师使用掌上电脑在讲课时评价学生。从2000年起,欧洲的一些国家实践了一系列移动教育相关的项目,先后组织了30多个移动学习项目,对移动学习的教学对象、教学方法、技术手段等进行探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我国“移动教育”工程的研究先后在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展开,研究主要集中于构建校园无线局域网和“基于短消息的移动教育” [1]阶段。2002年,由北京大学承担教育部移动教育项目,成功开发了移动教育系统平台,并在CETA网站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试用。2006年,全国高校教育技术协作委员会开展“移动教育工程”试点项目。2006年12月27日,中央民族大学文科楼“全无线”网络竣工并正式投入使用,测试结果获得了师生的高度认可[2]。

国外对于移动教育研究和应用的深度和广度远胜于我国,我们应重视这一新型教育技术的研究,推动移动教育氛围的形成,以加快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进展。

三 成人教育及其特点

在我国,成人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制度,已成为教育事业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融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职前教育与终身教育为一体,为社会各阶层成员提供各种学习与受教育的机会。成人教育同青少年教育有很多的不同之处:

1 成人教育的教育目标更尊重个性发展。让所有的人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能得到学习的机会。

2 成人教育的办学范围开放,时间、空间灵活。成人教育可以是夜大学,可以是函授教育,可以工作时学习,也可以在家里学习。

3 成人教育的教育对象具有开放性,而且均为成人。这些成人学习者一般年龄偏大,拖累较多,工作和学习容易发生矛盾。而且成人学习者的学习与青少年学习相比也有很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1) 成人学习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容易形成恒定的学习动力。

(2) 成人学习具有较强的自制力。强烈的求知欲使成人能主动排除外界各种干扰和影响,稳定学习情绪。

(3) 成人的理解能力较强而机械记忆力比较弱。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使成人容易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能较好地学习和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

(4) 成人学习内容应用性强,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尽快地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促进生产和工作。

四 移动教育在成人教育中应用

1 移动教育在成人教育中应用的可行性

(1) 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移动学习在成人教育中的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

① 中国手机用户众多,成人学习者几乎都有手机,有的还有了智能手机、掌上电脑,这些都加速了成人教育与移动学习的结合。

② 3G通信系统的实现将提供各种宽带的信息业务,如:移动互联网、移动资源库、移动的讨论区和BBS、移动多媒体。只要有通信信号覆盖的地方,就可以实施移动教学,教师与学生随时随地“轻松面对面”。

(2) 成人教育的办学特点适合移动学习的开展。成人教育办学范围开放,时间空间灵活,这与移动学习的灵活性和便捷性相适应。

(3) 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特点适合于移动学习。成人学习者能自觉、主动地学习,自制力强,针对性强,因而能克服移动学习易受外界干扰的缺陷。此外,成人学习者具有网络文化的判断选择能力,有良好的自控力和问题意识。

2 移动教育应用于成人教育的特点

(1) 移动教育为偏远地区带来新的希望

移动教育的投入成本相对较低,借助现有的移动通讯网络就可以方便的传输教育资源。可以很好地为偏远的地区的成人教育服务。

(2) 移动教育可以实现部分教学管理功能

目前主要有基于短消息的移动教育和基于浏览、连接的移动教育。移动用户通过手机,将短信发送到位于互联网的教学服务器,教学服务器通过对短信内容的分析并转化成数字请求,经过处理后再发给移动教育的用户。另外,教学服务器可以向所有或部分移动教育用户群发短消息。成人教育的办学主体借助基于短消息的移动教育可以实现部分管理功能,主要包括:学籍注册,成绩查询、成绩下发、通知下发、提醒服务以及简短新闻等。

(3) 移动教育可以促进教学资源的整合[3]

移动教育体系构建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移动教学服务器的建设,即教学资源整合的过程。教学服务器的建设依托课件、积件等教学资源设计与整合的思想,把纷繁复杂的教学资源划分为若干基元,组建成一个大型的教学资源库,包括多媒体教学资料库、微教学单元库、资料呈现方式库、教与学策略库等部分。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并根据自身的特点自由组合知识点、知识的呈现方式以及学习策略。教学资源的基元化、有序化、可组性、开放性是提高成人教育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有力保障。

五 结束语

移动教育是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与当代教育有机结合的结果,也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前沿成果。目前移动教育应用于成人教育的瓶颈是移动互联网的不完善和移动教育资源的匮乏,但随着3G技术的实现和应用以及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其推广和发展必将引起教育技术和手段的巨大变化,对我国加快构建现代化教育体系,积极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将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 李玉斌,刘家勋.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移动学习[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5,(1):31-32.

篇10

鼠标是现代人们每天最亲密的伙伴,很多人一天八小时几乎都好把它握在手上,别看这小家伙不起眼,但用起来舒不舒服却有很大差别。一款好的鼠标,不仅要有时尚的设计感,还要符合人体力学的原理,让人们在握了一天鼠标之后也不会感觉手指酸痛。看设计师们是怎么做到的吧!

运动无线鼠标

设计来源:Smartfish

Smartfish公司执行的下一个项目称为 Tru :运动无线鼠标。正如它的名字一样,是一个电脑鼠标,但不是普通的鼠标,它是一个骨骼鼠标。设计特点是,鼠标上部可以运动,与正常鼠标不一样,使用稍微扭曲的活动臂。因此,使用这种鼠标的人,手得到一个非常舒适的位置,可避免操作中手关节上不必要的紧张。

手工鞋鼠标

设计来源:Hippus

越来越多的鼠标设计注重了人体工程学。 Hippus的手工鞋鼠标就是其中一个。这样一种设计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你矜贵的右(左)手在电脑前工作时的舒适度,不过这个外形看起来很不一般的鼠标却也不失几分时尚气息。

触摸鼠标

设计来源:Eclipse

Eclipse极时尚的笔记本鼠标,使用了优雅而精密的拉绒铝制成。除了创新设计外,这款小鼠标还具有独特的touchscroll模块,支持四向滚动,十分易用,紧密配合笔记本精密的触摸板。

弧形折叠鼠标

设计来源:微软

笔记本小鼠标的变种之一便是微软的弧形折叠鼠标。无线,紧凑弧形,出来一般元素,还带来了革命性的设计,创新的折叠结构。折叠时,鼠标非常紧凑,而在使用状态时则形成了一个优美的拱门,这些设计对人体工程学有非常积极的影响。这是给年轻的,成功和活跃的消费者的创意产品。

Mus2鼠标

设计来源:Art. Lebedev Studio

这款鼠标的概念不仅控制屏幕上的光标,本身看上去也是一个光标。Art. Lebedev Studio工作室已经开发了这个两个按钮的无线光学鼠标,并且保证尽管这个Mus2鼠标形状看起来那么奇特,但是跟手搭配的很好,不会引起任何不适。

创意生活之U口分线器篇

数码产品越来越多,U口越发不够用了,聪明的分线器来帮你的忙。不论是办公室一族还是热爱生活的数码发烧友,款式各异的分线器总有一款适合你。

韩国actto 镜面4口HUB

商品品牌: actto

推荐参考价:75元

小编点评:干净的镜面设计干练不累赘,适合追求精美、讨厌幼稚的时尚一族。正方形的设计合理的节省了空间,以便于随身携带。

4口 HUB花盆灯

商品品牌: 伊品堂

推荐参考价:25元

小编点评:多种颜色可选,适合爱美的萝莉型女生。既可以做分线器用,还是个很好用的夜视灯,多功能集于一身,别看身材小,可是有大用处呢!

春芽分线器

商品品牌: 好时达

推荐参考价:60元

小编点评:精美的草芽外观,像盆栽一样可以美化桌面,“根茎”处还备有红色装饰灯,点亮起来很温馨呢,装饰与实用相结合。软线设计可以随意变形,创意十足哦。

迷你直插式4口USB集线器

商品品牌: 宜客莱

推荐参考价:50元

小编点评:U口设计间隔合理,既不显得拥挤也不会让冗余空间增加产品本身长度。没有一点多余的设计,干净利落,显得极其职业化。

喜新不厌旧

世上第一部手机

1973年4月的一天,一名男子站在纽约街头,掏出一个约有两块砖头大的无线电话,并打了一通,引得过路人纷纷驻足侧目。这个人就是手机的发明者马丁·库帕。当时,库帕是美国著名的摩托罗拉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

这世界上第一通移动电话是打给他在贝尔实验室工作的一位对手,马丁·库帕今年已经74岁了,他在摩托罗拉工作了29年后,在硅谷创办了自己的通讯技术研究公司。目前,他是这个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马丁·库帕当时的想法,就是想让媒体知道无线通讯——特别是小小的移动通讯手机——是非常有价值的。另外,他还希望能激起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的兴趣,在摩托罗拉同AT&T(AT&T也是美国的一家通信大公司)的竞争中,能支持前者。

其实,再往前追溯,我们会发现,手机这个概念,早在40年代就出现了。当时,是美国最大的通讯公司贝尔实验室开始试制的。1946年,贝尔实验室造出了第一部所谓的移动通讯电话。但是,由于体积太大,研究人员只能把它放在实验室的架子上,慢慢人们就淡忘了。

篇11

【关键词】5G网络;移动通信;架构;关键技术

一、引言

在现代社会当中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同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所发挥的作用也逐渐变大,信息在现代社会当中已经成为维持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工具。移动通讯技术由于使用的广泛性以及接入的便利性,在未来的应用当中必然将不会在限制于人们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甚至还有可能被用于物联网当中,从而实现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流,由此可见,现阶段的人们对于信息的不同需求都在不断增长当中,4G移动通信技术已经逐渐无法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基于此种情况,开发5G移动通信技术已经具有了非常大的必要性。当前阶段5G移动通信网络在频率、技术以及运营方面都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因此,5G技g必然会成为接下来一段时间内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内容。各种新的应用场景,新的业务类型,新的终端设备,使 5G 市场的发展充满了未知因素,因此需要我们开展研究,明确 5G 的业务和关键技术指标,为 5G 技术发展和系统设计指引方向[1]。

二、5G简介

在未来5G在以下五个方面当中必将有非常大的应用:物联网、实时连接、提高用户体验、超高速通信以及大规模人群同时使用。同时根据现阶段的研究,5G网络必须要满足以下五个基本需求:信息的传输速度需要达到10GB/s,频谱效率必须要提高到10倍左右、能量效率也需要提高10倍、网络容量需要提高1000倍、延迟需要小于5毫秒。由此可见相对于4G移动通讯来说,5G并不是仅仅意味着上网速度的提升,同时还意味着更好的用户体验以及更多的网络应用[2]。为了使得5G网络的资源与应用配置成本有效降低,同时使得其智能化的不断提高,目前研究人员已经明确了一些具体的走向,主要如下图1中所示。

从上图当中我们可以发现5G网络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的不断发展,在5G网络当中有可能会采用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这对资源利用效率的改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二,蜂窝网的覆盖范围必将不断缩小,由于小蜂窝技术的不断前进,在未来的网络技术当中蜂窝网的覆盖范围缩小已经是大势所趋,尤其实在一些商业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小蜂窝网往往呈现出密集或者超密集分布的特点,因此5G移动通讯必然也会采取这样的模式。第三,为了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与用户对数据传输速度的要求,5G移动通信当中必然会混合使用蜂窝与不同技术特征的接入方式,即所谓的异构性。第四,智能化发展,5G通信网络为了保证异构网络当中的能源节约,同时保证用户体验,会将智能化引入到架构当中[3]。

三、5G网络架构

目前国内外的学者对于5G网络架构具有一致的认识,即通过现有的RAT演进添加新的技术而得到的。虽然从世界范围内来看,关于5G的相关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当前阶段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新型异构的LTE-B网络架构。笔者在对现阶段关于5G的相关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之上研究了5G网络的基本架构。笔者认为,在未来的5G网络当中会被分为三个不同的模块:网络部署场景、接入网以及核心网。

(一)网络部署场景

在进行网络场景的部署过程当中,我们需要将室内场景与室外场景区分开来。在进行室内场景的部署过程当中,用户可以通过室外天线当中所安装的AP实现通信,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充分利用短距离通信的优势实现信息的高速传输。在进行十万网络场景的部署当中,可以通过MIMO基站与分布式天线实现,大部分的分布式天线都是通过光钎与基站连接在一起,同时分布式天线在小区当中也是广泛分散的。而通过在终端部署Mobile-Femtocell,则可以实现与核心网络的动态连接。在这个过程当中还需要部署一定数量的虚拟蜂窝作为补充,从而使得室外的覆盖率得以有效的提升[4]。

(二)接入网的设计

在进行接入网的设计过程当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多种接入技术的融合:主要包括2G、3G、4G以及wify等多种接入方式,再接入的过程当中可以使用单一的无线控制器进行接入。第二,通过基站实现虚拟资源的分配:在部署集中式基站的基础之上,SDR会逐渐实现对基带的处理,并逐渐向实时云架构的虚拟化基站转变。第三,内容边缘缓存和投递,传统移动网络当中的内容存储与分发功能会被转移到接入网当中去,并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信息的推送,从而不断提高用户体验。第四,优化数据传输的路径,同时实现数据平面的扁平化发展[5]。

(三)核心网的设计

在5G移动网络当中,核心网的变革主要是由NFV与SDN所驱动的,主要包含以下几个不同的特点:第二,控制与转发分离发展,SDN与传统的网络体系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传统的网络体系当中控制与转发是一体的,但是在SDN当中,集中式网络控制器可以实现网络分离之后的数据流量的分配,从而实现各种不同的功能。第二,物理硬件与逻辑之间的分离,NFV作为SDN的补充性技术,是一种新的建立端到端网络基础设施的方式。

三、5G当中的关键技术

(一)D2D通信技术

当前阶段,随着我国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交媒体等不同形式的媒体在社会当中广泛的流行起来,并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对于近距离数据传输的实际需求。但是当前阶段所使用的蜂窝网在覆盖范围、数据容量以及能耗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同时通信过程较为呆板,缺乏足够的灵活性,实际的业务发展所需要的可靠性与实时性得不到充分的保障,因此,在5G网络当中使用D2D通信技术就显得尤为必要,这也是5G网络当中的核心技术之一[6]。

D2D通信技术是一种短距离的通信技术,通过D2D通信技术,稻葜间的实时传输得以有效的实现,不同终端之间也可以实现直接传输。相比于其他的通信技术,D2D通信技术的最大优点在于资源的节约性同时还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信息传输过程当中所受到的干扰,在降低信息传输成本降低传输能耗方面具有非常大的优势。当前阶段我国已经加大了对D2D通信技术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D2D通信已经在LTE-A的R12版本中获得正式立项,3GPP计划在R13版本(2015年结束)之前完成D2D在一些典型场景下的标准化工作。但是D2D技术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研究人员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例如D2D网络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信息传输的实时性与可靠性,此外,D2D通信技术对于无线资源的管理问题也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二)绿色通信技术

在5G移动通信网络当中,最为鲜明的一个亮点就在于绿色通信技术。将智能化引入到5G网络当中,可以在充分保障用户体验的前提之下有效的解决网络部署当中的能源节约问题。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当前阶段移动通信产业所消耗的能源占全球能源消耗总量的10%左右[7]。而在移动通信产业当中,能耗最大的地方就在于各种基站,基站的能源消耗能够占到整个网络的50%左右,因此,5G网络对绿色通信技术进行了一定的研究。若想实现真正的绿色通信,首先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在于单个基站能耗的降低,基于此种情况,我们首先需要以网络调度为基本出发点,通过对覆盖范围内的网络使用情况动态的对资源进行调度并进行功率的控制。当前阶段国内外关于绿色通信技术已经有了一定的解决方案,例如MIMO-DFDMA系统中高能效的空时资源配置等。但是这些方案还都处于起步阶段,在实际的使用过程当中还无法彻底的实现绿色通信,若想实现真正的绿色通信,必须要建立高能效信息传输机制。需要更新各类网络节点及其组成部件、 设备,这是一大应用难点。高能效传输机制虽然已经得到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尚处于初级研究阶段[8]。

(三)大规模MIMO系统

MIMO系统是指在系统的发射端与接收端设置多个天线,从而形成完整的MIMO信息传输通道。发射端与接收端的多个天线可以使得无线信息通道具有高度的自由性,同时也可以有效提高信息数据的容量,在宽度与发送能耗不大幅度增加的前提之下,MIMO可以使得系统的信息传输量以及传输距离得以有效的增加,因此,MIMO技术在最近几年当中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当前阶段所使用的IMT-Advanced技术就已经采用了MIMO的数据传输技术,通过无线信道有效的提升了频谱效率。但是在4G移动通信网络当中的MIMO还不能充分满足能量效率与频谱效率的有效提升要求,但是通过部署大规模的MIMO系统则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大规模MIMO系统是以传统的MIMO技术为支撑,通过在基站附近配置大量的天线从而使得可以同时服务于多个不同的用户。大规模MIMO系统的一个较为鲜明的特征就在于使用简单的线性预编码和检测方法,噪声和快速衰落对系统的影响将逐渐消失,因此小区内干扰也得到了降低。通过在大规模MIMO系统中适当地使用多用户MIMO,避免了复杂的调度算法,也简化了MAC层设计[9]。如果适当增加反馈比特,系统容量会

显著提升。这些优势使得大规模MIMO系统成为5G的一大潜在关键技术。

四、结语

当前阶段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移动通信作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在信息搜集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人们迫切的希望提高移动通信的速度与质量,现阶段的4G通信技术已经逐渐无法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5G通信技术即将走向历史舞台。本文对5G移动通信平台进行了研究,并研究了其中的关键技术,希望可以对我国的5G移动通讯的发展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尤肖虎,潘志文,高西奇,曹淑敏,邬贺铨. 5G移动通信发展趋势与若干关键技术[J].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4,05:551-563.

[2]王东明,张余,魏浩,尤肖虎,高西奇,王江舟. 面向5G的大规模天线无线传输理论与技术[J].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6,01:3-21.

[3]赵国锋,陈婧,韩远兵,徐川. 5G移动通信网络关键技术综述[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4:441-452.

[4]周江. 面向5G的分层次分布式云服务系统资源优化调度与分配[D].电子科技大学,2015.

[5]CHEN Shanzhi,SUN Shaohui,WANG Yingmin,XIAO Guojun,Rakesh Tamrakar. A Comprehensive Survey of TDD-Based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from TD-SCDMA 3G to TDLTE-Advanced 4G and 5G directions[J]. 中国通信,2015,02:40-60.

[6]Peltier W R. GLOBAL GLACIAL ISOSTASY AND THE SURFACE OF THE ICE-AGE EARTH: The ICE-5G (VM2) Model and GRACE[J].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 2004, 32(32):111-49.

[7]Osseiran A, Boccardi F, Braun V, et al. Scenarios for 5G mobil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the vision of the METIS project[J]. Communications Magazine IEEE, 2014, 52(5):26-35.

篇12

关键词:移动通讯;产品优势;宣传策略

一、在产品营销服务中发挥口碑传播的重要性。

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在现代市场营销策略中,口碑被营销专家视为当今世界最廉价的有效信息传播媒介。口碑传播指的是“借助顾客与某企业、产品、品牌或服务发生关系时,讲自己对某种产品或服务形成的整体形象认识,通过顾客之问相互交流和传诵,传递给其他顾客的过程。” 口碑宣传具有更高的信誉度,其传播的信息接受者和传播者之间总是存在着某种联系,如亲戚、朋友、近邻、熟人等,信息的接受方对传播者传播的信息比较容易接受,可信度极高;口碑传播不同于广告宣传,前者强调实用性,而后者是商家的一种功利行为。信息的接收者更容易倾向于前者。口碑源于顾客消费的满意程度,处理得当能够产生正面效应,处理不当就会形成负面效应。顾客对于服务会抱有期望性,若符合或超过期望,会产生服务满意形成正面口碑;若在期望之下,则会导致不满意形成负面口碑。满意度应用于消费者理论上,认为顾客花费在购买产品或服务的成本上,是否获得适当报酬的认知态度会影响其满意度。且对商品的购买信息的满意度不断增加,消费者本身的满意度也会增加。

    二、口碑宣传在移动通讯产品及其信息服务营销中的应用

口碑传播具有比广告宣传更强的说服力,因而具有更大的影响力。有关传播对消费者态度和行为影响的研究发现,口碑传播的影响力比媒介广告的影响力高七倍,比人员推销的影响力高四倍。消费者更换品牌更多的是受口碑传播的影响,而非广告的影响,前者的影响力是后者的两倍。在促使消费者态度由否定、中立到肯定的转变过程中,口碑传播所起的作用是广告的九倍。口碑宣传在移动通讯产品使用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广大消费者在对产品的实用功能和服务价值进行考验的同时,便潜移默化地为企业和产品的形象描绘了或好或坏并渐趋分明的轮廓,这便是口碑形成的初衷。由此可见,在进行口碑宣传的营销策划中应注意严把产品的质量关,产品的质量是口碑营销的前提,优质的产品才能为消费者所接受,才能形成良好的口碑。完善产品及其服务系统的良好功能,服务已经成为产品销售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中,服务已成为竞争的关键点,经营者争夺顾客的主战场已逐步转移到服务上来。为顾客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是企业接近消费者,打动消费者的最佳途径,也是树立良好口碑的有效手段。

三、推广应用口碑宣传需要注意的关键要素

在开展这项营销活动时,首先必须注重宣传渠道各成员间的密切配合。经销商由于与消赞者直接接触,对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比较了解,因此,经销商也是口碑传播的一个重要的传播者,有必要和经销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使经销商成为口碑的自觉传播者。无论在合作过程的前、中、后,企业要始终与一线经销商搞好关系,否则口碑宣传的整体工作会受到影响。但经销商通常以利润为第一目的,只有将他们的利益和企业利益联系在一起,他们才会将企业产品视为自家产品推介。毫无疑问,在口碑传播中给经销商丰厚的利润,使其成为口碑传播的得力干将,同时保持和经销商的经常沟通,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变化情况,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是十分必要的。其次是建立与顾客的长久联系,诚信营销是口碑营销的本质内涵,口碑的宣传关键要经得起时问的考验,许多企业只注重新客户的开发,而忽略了老顾客的服务,而老顾客对企业的负面口碑印象往往是最致命的。因此,企业在挖掘新客户的同时,还要多倾听老客户的心声,与顾客建立长久的联系。最后要充分利用顾客的负面口碑,做好进一步更新改进的有效借鉴。在营销的一线上,谁也不能完全保证没有一点差错,或造成被竞争对手反扑的机会,往往对企业的宣传营销形成负面口碑现象。在现实生活中,负面口碑较正面口碑而言,传播的范围更广、传播的速度更快,正所谓“好事不出名,坏事满天红”。尤其是企业刚推出新产品或新服务时,消费者往往会更注意有关的负面信息。因为消费者关心自己利益受损的危害比关心自己能否得到好处的程度更甚,所以负面的口碑会使企业更广的可信度降低,并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与购买态度。自然,负面口碑的广泛传播不仅其本身往往伴随着顾客流失,最终抵减公司价值,从而伤害企业的整体形象,使企业利益造成受损链接反应。

四、利用口碑宣传进一步搞好企业营销服务的对策

篇13

通信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重点培养具有应用现代通信技术与广播电视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解决科学研究或工程技术相关问题的能力,具有在通信技术与广播电视技术相关领域跟踪和发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具备团队合作、创新创业和国际竞争意识,具备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等综合素质,能够成为在通信技术与广播电视技术领域中从事研究开发、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网络运营和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通信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的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通信、新能源、计算机软件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通信/电信/网络设备;

2 新能源;

3 计算机软件;

4 通信/电信运营、增值服务;

5 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6 互联网/电子商务;

7 计算机服务(系统、数据服务、维修);

8 其他行业。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通信工程师、硬件工程师、项目经理等工作,大致如下:

1 通信工程师;

2 硬件工程师;

3 项目经理;

4 网络工程师;

5 无线通信工程师;

6 技术支持工程师;

7 嵌入式软件工程师;

8 射频工程师。

主要课程有:电路分析、低频电子线路、脉冲与数字电路、高频电子线路、电磁场理论、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技术、微波技术与天线、通讯原理、程控交换技术、移动通讯、计算机网络通讯、光纤通讯等。

篇14

关键词:无线通讯;现状;趋势;管理

近年来在科技的推动下,通讯行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短短的三四年间从最初的2G业务逐渐发展到3G业务,甚至4G业务也已经开始普及发展。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提高了信息时代下人们生活工作的通讯效率。并且在未来的科技推动下,无线通讯技术还将会得到更大的进步与发展。与此同时,通讯行业的管理模式也必然会发生改变,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无线通讯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以下本文就重点对无线通讯技术的现状、发展趋势与管理进行浅谈。

1、无线通讯技术现状

基于近年来的无线通讯技术发展速度较快,无线通讯的形式和种类也越来越多。其中以移动通讯的3G、4G技术为主要的通讯技术,除此之外,蓝牙技术、宽带固定无线接入技术、WIFI技术、WIMAX技术、NFC技术等等也是当前较为常用的无线通讯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使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上网实现信息的传递与交互,是信息时展的必然产物。

以目前已经广为覆盖的3G技术为例,其已经基本上完全取代了2G技术,并且正在逐渐被4G技术所取代。但无论如何,在现阶段,3G技术无疑是最主要的移动通讯技术,据不完全数据统计,全球的3G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远远超过了10亿,是移动通讯中的主力军。

再以宽带固定无线接入技术为例,也是当前无线通讯的主要手段。与其他无线通讯技术相比,这种技术具有一定的应用优势,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缺点与问题。即在其管理上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为宽带固定无线接入技术的规范使用带来一定不利影响。目前使用最多的宽带固定无线接入技术主要有4类,分别为MMDS、LMDS、红外光通讯技术以及卫星宽带接入技术。这4类技术各具特色与缺陷,使用的范围也存在一定差异。

当然,目前的无线通讯技术并不仅仅只有这几类,还有蓝牙技术、UWB技术等,这些技术也在一定的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蓝牙技术,其能够实现语言的无线通讯,且技术已经相对成熟,有着全球统一的使用规范,成本低,但其信号的覆盖范围 有限,只适合在短距离的情况下进行无线语言通讯传输。而UWB技术作为无线载波技术,其使用纳秒级的非正弦波实现窄脉冲的信号传递,其系统较为简单,但应用也受到一定限制,因此没有3G技术的应用范围广。

2、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趋势

2.1无线通讯技术的创新

2.1.1 3G技术的特点与创新。3G技术目前已经覆盖到电脑和手机等多项通讯设备上。3G技术的优势在于高效率的模拟仿真功能,它可以对相应的传输数据信息进行控制。在创新上也要更注重这一优势。

2.1.2 WiMax技术的特点与创新。虽然这技术较晚在市场上推广,但是它能正常使用的阶段可以达到用户的不同使用要求。超远距离的信号传输是WiMax技术的最大优势,但它的不足之处在于频率利用率较低、复用性较小。创新中要注意发展优势,改进缺陷。

2.1.3 MMDS技术的特点与创新。这种无线通信技术在目前是比较广泛的应用的,但是它的缺点就是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除此之外,MMDS技术能够运用的一般都是在200MHz之内的窄带,这就给MMDS技术的创新提供了机会。

2.1.4集群技术的特点与创新。集群技术的优势有:抗信道能力强、频谱效率高等,集群技术能正确处理好通讯网络传输的数据讯息,满足了高速率通讯的要求。

2.2实现未来无线网络的融合

根据目前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现状,未来满足不同用户对无线通讯网络的需求,未来无线通讯网络的结构将向接互相融合的趋势发展。在多种无线通讯网络的崛起的趋势下,促进3G、WLAM、WIMAX等各种无线通讯等各种无线通讯技术有机的融合。但是由于移动网络宽带技术不足和无线通讯的宽带需求相互矛盾,不同技术的优势和劣势共存的矛盾,不同地域分布的用户需求不同的矛盾,所以决定了的各种无线通讯技术需要互相融合。从全局和长远的角度看,采取无线通讯大融合是共赢的。发挥不同技术的优势,补给自身技术的不足,综合布局,达到解决不同地域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达到强化无线通讯网络的整体综合能力。

2.3提高无线通讯技术之间的互补

不同的通讯技术有不同的接人速度、不同的适用区域和不同的覆盖范围,而且不同的无线通信技术也有不同的优势。比如3G、UWB和WLAN等都可以实现互补。比如3G适合强漫游的移动和广域覆盖的需求,UWB技术则适合实现近距离超高速的传输,而WLAN则适合中距离高速数据的数据接入。因此,在发展未来无线网络通讯技术的时,应推进网络的一体化进程,选择多元化建网的接人手段,促进业务多元化和市场细分,实现移动通讯的均衡发展。

3、无线通讯的管理

作为一种新兴事物,无线通讯技术需要有新的管理方式来帮助其更好的为社会服务。尤其是在当前的形势下,无线通讯技术已经和人们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若不加强对无线通讯的管理,则会影响无线通讯技术的应用秩序,还可能被有心人士利用来做出一些危害社会的行为。为此必须要加强对无线通讯的管理,以促使无线通讯事业稳定发展。在此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无线通讯的管理水平:

3.1加强无线通讯网络各种技术之间的互补性。根据不同技术间的优缺点进行有目的的互补,达到网络多元化、网络一体化,实现不同用户的对通讯技术的不同要求。

3.2转变无线网络的结构,实现无线通信网络的综合化和多样化。从而推进新兴通讯网络与传统网络的有机结合,提升无线通讯网络的利用率。 3.3确定现代无线通讯网络技术的发展方向。在目前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情况下,宽带化是现代通讯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而且宽带的应用也会随着通讯技术的进步得到更充分的应用和发展。为了进一步发展数据交换技术和光纤传输技术,我们一定会目前有线网络宽带化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无线网络宽带化,提高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的数据传输速度,使无线网络宽带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4、结束语

总之,在当前的无线通讯事业发展中,无线通讯技术必须要在创新的基础上实现更大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其更好的适应信息时代的社会发展需求。另外,还要注重对无线通讯管理水平的提升,加强规范化管理,使无线通讯技术能够在正确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赵晗,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企业技术开发,2011(1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