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市场经济意识范文

市场经济意识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1 17:26:57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市场经济意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市场经济意识

篇1

一、增强学习意识。加强学习,是提高基层干部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的关键。在市场经济日趋完善的今天,新观念、新问题层出不穷,不少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对市场经济知识及其规律知之甚少,出现了“本领恐慌”,对基层干部进行“洗脑”、“换脑”,扩大和更新知识面显得尤为重要。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途径就是要加强学习,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培训,使广大干部在掌握市场经济一般知识、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在实践中探索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规律性。一是培训规模要大。要充分发挥县委党校、县委人才培训学校、县行政学校这个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在三至五年内把全县2487名党政干部,16875名专业技术人员,300名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及乡土人才普遍轮训一次,大幅度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二是培训内容要实。要把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作为第一执政能力,把如何科学判断和正确把握经济形势、运用市场的方法解决经济发展中的问题等作为基本的培训内容。每个基层干部要通过培训、自学等形式,系统学习市场经济、现代科技、现代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熟悉掌握市场经济的基本特点、规律和运作方式,特别要深入调查研究本乡镇本部门经济和市场发育的现状和趋势,选准发展市场经济的最佳结合点和突破口,明确主要抓什么,怎么抓,尽快成为领导市场经济的行家里手。三是培训方式要活。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干部教育培训的实际需要,采用启发式、案例分析式、对策研讨式、双向交流式、菜单选课式等方式,增强吸引力和学员的参与程度。要运用课堂讲解、外出参观考察、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挂职、到贫困地区锻炼等方法,增强培训效果。

二、增强政治意识。坚定的政治意识,是基层干部提高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的根本。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根本的是增强发展市场经济的坚定性,牢固树立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思想观念,在紧紧抓住经济发展这个中心不动摇的前提下,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大胆探索发展市场经济的新办法、新举措和新规律。惟有如此,才能够驾驭市场经济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复杂局面。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来把握大局,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有序、持续快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同时,基层干部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要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防止思想滑坡、信念动摇、世界观蜕变、人生观的扭曲、价值观的失衡,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从而经受住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各种风险和考验。

三、增强科学意识。科学意识,就是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意识。求真务实,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是提高基层干部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的核心。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既是一个伟大创举,又是一个全新课题;既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又是有规律可循的。只有掌握规律,尊重规律,运用规律,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才能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要善于学习和把握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运行特点,坚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自觉运用市场经济规则和要求规范经济行为。要善于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改革和建设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要针对我县是一个人口大县、移民大县、农业大县、国家重点扶持县的实际,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充分审视县情,深入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以促民增收为突破口的农业产业化、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的新型工业化、以改善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为突破口的城镇化发展战略,使县域经济驶入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快车道。在发展过程中,切忌把解放思想视为胡思乱想,把与时俱进视为盲目冒进,不顾客观规律,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盲目追求高指标、高增长和届期政绩。要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扎扎实实搞好“五个统筹”。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全县社会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篇2

1.培养教师“市场经济”课堂教学意识的必要性

(1)这是由“市场经济”的“平等性”特征决定的。所谓“平等性”,是指地位平等、机会均等,即在课堂教学上要体现教与学的平等、师生地位的平等,每一位学生都有获取新知、得到提高、实现发展的均等机会。

(2)这是由“市场经济”的“竞争性”特征决定的。所谓“竞争性”就是要强调允许和存在广泛竞争,因为有竞争才有压力,有压力才有动力,有动力才有活力,有活力才有生命力。

(3)这是由“市场经济”的“开放性”特征决定的。所谓“开放性”,就是要强调建立开放、统一、有序的市场,要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和垄断主义。

以上三点决定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努力培养“市场经济”的课堂教学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挖掘和优化课堂教学资源,才能促进“教”与“学”的和谐发展,构建和谐课堂。

2. 如何培养教师的“市场经济”课堂教学意识

(1)由“传道”向“授业”的根本性转变。“传”即教,“道”即知识,“传道”就是侧重强调“传授知识”。而“授”是传授,“业”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授业”就是教师教授给学生学业上的认识和能力。“授业”就是强调教师的主要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我们教的根本目的不是教学生“学会”,而是教学生“会学”,教学是为了不教,这是教师教学艺术的最高境界。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要从“传道”向“授业”转变,重点教授学生主动猎取新知的过程和方法,教授学生质疑和释疑、探究与创造、合作与竞争、生存与发展的本领和技能。这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了“教会”向“会教”的转变,学生也实现了“要我学”向“我要学”以及“我学会”向“我会学”的转变。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市场经济”课堂教学意识倡导的“平等性、竞争性、开放性、主动性、全面性、创造性、实践性和发展性”的课堂教学新特点,才能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由“师本”向“生本”的根本性转变。“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发展的一切”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我们所倡导的“市场经济”课堂教学意识就是要坚持“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的教学观。“学生”是人,是课堂教学中最活跃的资源,只有把活的资源挖掘出来,把学生的潜能发挥出来,其他的教学资源如教材、教具等呆板的东西才能“活起来”,最终实现教学资源优化配置。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由“师本”向“生本”转变,要以学生“想要什么、想求什么、想发展什么”等信号来调整自己的课堂教学思维,用平等的教学观、先进的教学理念、开放创新的教学方式千方百计地去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还原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多给学生主动思考的余地、改正错误的余地、随时巩固的余地、亲身体验的余地,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课改新理念,才能体现课堂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发展”的新目标。

篇3

关键词:市场经济 法律意识 道德 探究

一、市场经济与法律意识、道德建设的关系

经过多年的讨论,人们普遍认为,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法律意识、道德建设有双重影响。其积极的影响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不仅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为社会主义法律意识、道德建设打下了深厚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增强了人们的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意识和开拓意识,对转变人们的观念、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起到了重要作用,有利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法律意识、道德建设。

首先,市场经济本身具有法律意识、道德的合理性。普遍的观点认为,市场经济本身就是法律意识、道德经济。市场经济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果,是人类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规律。因此,市场经济并非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经济现象,而是纵跨了几种社会形态的经济现象。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原则决定了市场经济是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是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并最终达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的的。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联系在一起,决定了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必然是在坚持等价交换。尊重物质利益原则的同时,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统一起来,社会主义法律意识、道德性质必然是社会主义经济关系与社会进步要求的集体主义精神的统一,从而真正实现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法律意识、道德进步、经济尺度和法律意识、道德尺度的真正统一。

其次,市场经济的运作具有法律意识、道德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市场经济是利益驱动型经济,是主体多元型经济,因而很难完全避免商业投机行为。但是,规范的市场经济同时也是公平竞争型经济、质量效益型经济和法制纪律型经济,是文化含量越来越高的经济形态。市场经济作为一种崭新的经济模式,其运行秩序要求在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法律意识、道德价值之中实现,所以法律意识、道德必须介人到市场经济的生成和运作过程,并在其中发挥充分的调控作用。与此同时,人们选择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为了更好地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律意识、道德建设

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有法律意识的人认为,我们所要建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律意识、道德体系,应当是适应和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同时又引导和超越市场经济的。法律意识、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相适应,为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和健康发展提供动力支持。因此,在新世纪建设一个有利于社会主义改革发展稳定的价值观念和法律意识、道德体系,井能广泛地被广大干部群众接受,就成为当前思想法律意识、道德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社会主义法律意识、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法律意识、道德的核心原则。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法律意识、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这是社会主义法律意识、道德所有要求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法律意识、道德原则的基本点。为人民服务体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相互关系的本质要求。它与"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不能等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可以为任何社会所接受,而为人民服务则是社会主义社会所特有的法律意识、道德核心原则。

关于法律意识、道德基本原则问题上,大家有不同观点。多数人认为,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法律意识、道德的基本原则,集体主义是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联系在一起的,只要社会主义制度不变,就要坚持集体主义的原则,但要通过研究对集体主义作出更全面、更科学的解释。在计划经济时代,曾出现过对集体主义作出极端利他主义的解释。由于长期忽视个人的价值、尊严和权利,忽视个人正当的利益,甚至把个人利益等同于个人主义来加以反对,这种实践误差不仅导致了对人的个性的压抑,同时造成了对每个个人积极性、创造性的扼杀。

(二)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法律意识、道德建设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首先要注重法律意识、道德资源的开发利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律意识、道德建设不可能也不应该抛弃中国优秀法律意识、道德传统和西方文明的优秀成果,而应充分开发和利用己有的法律意识、道德资源,为社会主义法律意识、道德建设服务。近年来,许多学者为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律意识、道德建设要吸收我国优秀文化传统和西方文明中先进合理的东西,特别要吸收中国优秀法律意识、道德的传统。

法律意识、道德建设与制度建设。近年来不少研究者着眼于法律意识、道德建设与制度建设的研究。认为,一是要通过制度建设有效维护公平。正义和秩序。因为社会不公正恰恰是引发不法律意识、道德的原因。二是通过制度建设保证使具体的不法律意识、道德行为付出代价,不能使违反法律意识、道德的行为成为一种有利可图的行为,更不能使遵守法律意识、道德的人总成为事实上的吃亏者。三是法律意识、道德示范作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过程,因此应重视社会政治生活中党政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道德形象。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和谐社会 和谐机制

1992年党的十四大决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做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决定。市场经济本质上是竞争的经济,然而作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除了具有竞争的属性外,还应具有和谐的属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是竞争与和谐的统一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是和谐的市场经济。

一、和谐运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属性

1.市场经济和谐运行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和谐的社会,其中经济的和谐是基础。因为,和谐社会的实质是要处理好社会中的各种关系,协调好人们的各种利益,使人们和谐相处, 充分激发社会活力, 实现社会的安定团结。在各种社会关系中, 经济利益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只有首先协调好经济利益关系,满足了物质生活这一最基本的需求,人民才能更好地追求和享受其他利益。因此,社会是否和谐根本上取决于经济利益关系是否和谐,只有从经济利益关系出发来构建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才有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应该是在市场经济和谐运行的基础上,构建出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状态。由此可见,市场经济和谐运行,是理顺我国现阶段经济利益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2.市场经济和谐运行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它除了具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外,还必须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具有社会主义的特殊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必须以实现最广大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既要促进效率的提高,发展生产力,又要防止两极分化,注重社会公平;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竞争的作用要受到社会和谐目标的约束;决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效率、竞争都要受到共同富裕目标的协调和相应政策的引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效率与公平、竞争与和谐相互交织、共同作用的经济。

3.和谐运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

市场经济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它在促进经济增长、带来高效率的同时,其自发性、盲目性的缺陷会损害社会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从而引发恶性竞争、短期行为、道德缺失,带来经济增长的盲目性、收入分配的悬殊,乃至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以及其他不和谐因素。市场经济的缺陷不仅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相对立,而且同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要求相对立。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虽然使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这就为市场经济消极性、缺陷的滋生蔓延提供了更多空隙,从而产生竞争无序和失范、不讲诚信、假冒伪劣、欺诈活动等不和谐现象,而这一切都不利于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发展,越迫切需要和谐机制来引导、规范、推进和保障,以维护市场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良好秩序。

二、发展市场经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市场经济是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发展市场经济。事实上,市场经济与社会和谐有密切的联系,发展市场经济,有利于不断增加和谐因素,消除不和谐因素,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1.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之间存在着相容性

2005年2月,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上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这些要求与市场经济的某些属性有着共通的地方,因而是可以相容的。

首先,市场经济与民主法治本质上是一致的。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一个要求。发展市场经济能较好地解决民主法治的问题。因为现代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如果没有完善的法治保障、没有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市场经济是不能够运行良好的。同时,完善的法治体系也需要民主作为保障。发展市场经济,能推动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增强人民的政治参与意识,促使国家民主法治体系的完善。市场经济越发展越容易促进国家完善民主法治,这就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了必要条件。

其次,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与和谐社会要求的公平正义具有统一性。市场经济本质上是公平竞争的经济,它要求所有的人都遵循同样的规则。尽管由于每个人的条件不同,在公平竞争中可能导致结果的不公平,但在市场经济中每个人都是平等的,生产者经营者都以平等的身份进入市场竞争,在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实现优胜劣汰。因此,发展市场经济,有利于增强人们的平等意识和公平竞争观念,从而能较好地解决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问题。

再次,发展市场经济有利于诚信友爱的建立。市场经济是以信用为基础,通过契约为纽带来维系的,“诚信为本”是现代市场经济长期生存的法则,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如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背后调节着商品运动,一切商品的价值和质量都要通过市场来检验,这有利于树立人们的质量意识和诚信观念,为和谐社会的诚信友爱的建立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通过发展市场经济,还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要求创造必要的条件。因为市场经济本身就是充满活力的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为了追求利益,相互竞争,不仅使社会充满着活力,而且也能很好地解决效率问题。同时市场经济不仅能优化资源配置,还能促使市场规则和法律法规的健全完善,这就为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创造了条件。另外,市场经济承认并肯定人的利益,而对人的利益的承认和肯定,有利于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人的素质的提高,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发展市场经济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

社会和谐从根本上说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增长,没有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物质财富的增长,和谐社会将无从谈起。尽管物质财富的增长不会自发地导致社会和谐,但社会和谐却离不开物质条件。因为和谐与贫穷落后是不相容的,一个贫穷落后的社会永远不可能达到真正的和谐。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同样,贫穷也不是和谐的社会主义。因此,社会和谐的程度最终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并受其制约,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社会和谐的基本前提。而要发展生产力,就必须发展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方式,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有效方法,在宏观上,它能促进社会资源配置的优化,在微观上它能充分调动企业和劳动者提高效率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总之,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是殊途同归的,是相容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发展市场经济。

三、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机制

和谐机制是指为市场经济和谐发展提供的利益均衡引导手段和控制杠杆。尽管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之间存在着相容性,发展市场经济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物质基础。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市场经济固有的规律和特征决定了市场经济的和谐是不能自发形成的,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去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机制。

1.坚持以人为本是根本出发点

经济运行机制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人类活动与发展的需要,促进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因此,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首先从人出发,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充分保护和激励人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确保人的权益得以实现。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谐机制的核心,它要求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人民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形成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

2.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是基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仅仅依靠法律和制度规范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借助道德的力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原有的道德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而新的道德规范还没有形成,因此积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确立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要着力培养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先富与共富的关系,营造扶正去邪、扬善惩恶的社会风气。在人类的道德体系中,诚信友爱对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最有价值,要建立企业、个人的信用档案,完善现代信用体系,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3.加强法制建设是保证

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维护市场运行的正常秩序,形成公平竞争的环境,实现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保证。要建立正常的市场进入、市场竞争、市场交易秩序,规范市场行为,保证公平交易、平等竞争,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要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界定各市场主体的产权,明确各自的活动规范,使市场活动在法律规则的框架下展开,引导人们以合理合法的手段追求自己的利益目标,自觉按照法律的规定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解决所遇到的矛盾;要坚决打击市场不法行为,真正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谐运行。

4.健全收入分配机制是关键

社会公平是衡量和谐社会的重要尺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区别和优越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表现。而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则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促进社会公平,就必须健全收入分配机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构建科学、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要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在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统筹规划”方法指导下,充分考虑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利益,制定社会普遍能够接受的分配政策;要加强收入分配的宏观调节,并以法律形式来调控收入分配差距。

同时还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推进器,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器。因此,必须完善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险等制度,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对失业者给予资助、对困难群众给予保护,实现全社会的社会保障,满足每一个人的基本生活需要,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谐发展。

总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竞争的经济,也应该是和谐的经济,既具有竞争机制,也应该有和谐机制,只有把竞争机制与和谐机制有机的统一起来,才能实现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奠定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永昌:《坚持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的有机统一》.《北方经贸》,2005年第10期

[2]顾枉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建设》.《经济纵横》,2008年第1期

篇5

作为一名观察者,我一直被市场这种情绪化的反应感到无奈。官方说只是个传言,我也希望这确实只是个传言,不然就实在太可怕了。但一个传言就能引起这么大反响,更让人不得不反思。是什么造成商家集体理性恐慌的?为什么大家相信政府真会去这么离谱地查他罚他?

追根溯源,还是权力不受限制让公众没有可靠预期。商家对政府有了可靠的预期,就会扎扎实实地在你这投资兴业,这样你当地的经济繁荣才有了扎实根基。反之,因为没有可靠预期,恐慌到一定程度,就会集体弃市了。

市场经济是按规则运作的经济,因而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市场经济又是讲信用的经济,因而市场经济又是德治经济。统而言之,市场经济实质上是法治与德治统一的经济。在这里,规则和信用是市场经济的两大基石。规则是市场经济的法制基石,信用是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石。我国已基本上形成了市场经济框架,但是,规则和信用还是十分薄弱的环节,出现破损,造成了市场秩序的混乱。

规则是指人们有意识创建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包括从宪法到成文法和不成文法,到特殊的细则,直至个别契约的正式制度。它是保证市场有效运作的基本原则,它决定着市场内部的结构和安排是否适当,市场交易和企业内部交易是否协调,从而保证社会分工、合作不断发展和扩大,使市场经济制度得以正常运转。

没有一个好的市场规则,市场就难以发挥它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不可能真正建立起来。

同时,市场经济的基石和先决条件是要有可靠的产权。有了可靠的产权,市场经济自然而然就发展起来了,经济繁荣也就随之而至。没有了可靠的产权,市场经济就像是被釜底抽薪了一般,很快熄火下来,交易成本会大到让大家不得不放弃交易。沈阳这次的风波就说明我们的市场基石还是很不牢靠的,一夜退到改革前不是没可能的。

市场的传言今后还会有,市场经济永远不不会风平浪静。在改革进入关键的时刻,政府应进一步坚持尊重市场规律、尊重法制,更得管住自己,尤其是在市场本身弱不禁风的时候,更得管住自己的手。

篇6

关键词:经济犯罪;市场经济;法制;刑罚

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

一、经济犯罪的概念与特征

绝大多数的犯罪行为,归根到底都与经济有关,但是人们通常并不把这些犯罪都称之为经济犯罪。一般情况下,只是把某些与经济活动有关联和具有财产内容的犯罪行为称之为经济犯罪。从严格意义上讲,经济犯罪并不是一个法律术语,而是经济和犯罪这两个概念的相加与组合,是在犯罪这一整体范畴中从经济角度或者层面对犯罪中部分范围的界定。

经济犯罪指在经济活动中产生并与经济活动直接有关或者具有财产内容的、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法规定为犯罪,并且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经济犯罪与其他犯罪的最大的区别是经济犯罪在经济活动中产生并与经济活动直接有关或者具有财产内容,这一区别也是经济犯罪的独有特征。

近年来,我国走私、投机倒把、贪污、受贿、偷税、盗窃公共财产、诈骗等经济犯罪相当猖獗,出现了严重化、复杂化的趋势,表现出如下几个特点:

1、经济犯罪发案率居高不下,犯罪金额越来越大。近年来,大案要案不断出现,犯罪金额在几十万元以上,甚至数百万、上千万元的大案时有发生。

2、职务经济犯罪以及非职务人员与经济领域工作人员相勾结的共同犯罪呈上升趋势。犯罪分子利用从事政府的公务或在经济领域工作的职务之便实施经济犯罪,其犯罪手段具有相当隐藏性,社会危害也较其他犯罪更为严重。

3、单位犯罪已成为当前经济犯罪的显著特征。这类犯罪后果严重,查处十分困难,犯罪主体身份的复杂化,犯罪手段的智能化、隐藏性等特点,导致司法机关对经济犯罪的查处阻碍重重,十分艰难。

二、市场经济及其法制特征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新发展,它吸收现代市场经济的精华,并把它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它同其他现代市场经济一样,实质是法制经济,这是因为它有如下特征:

1、市场经济是权利经济。既要求法律确认权利,保障权利,以要求法律规定权利主体的资格和范围;更要求法律规定人们行使权力的方法、原则和保障权利的程序。

2、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一切交换活动乃至分配活动,几乎都是通过契约来实现的。契约本身具有法律的约束力,也需法律确认和保障。

3、市场经济是自主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经济无论是公有制企业或是私有制企业,无论是合资企业还是独资企业,有享有独立的产权、独立的经济利益和独立的经济意志,并享有按照自身利益做出生产和经营的决策权;同时,对经营结果承担风险和责任。那么来维护市场经济下的经济主体的独立产权、独立的经济利益和独立的经济意志的职责只能由法律来担当。

4、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市场经济作为发达商品经济的实现形式,必然要求开放方式,而且开放的范围和规模将会越来越大。因此,要加强涉外经济立法。

5、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有市场经济就有竞争,有竞争就要有维护自由、公平竞争的规则,并由它来规范各种交换和竞争行为,这些规则就是法律。从以上这些方面可以看出市场经济的法制特征。但是,即便确立了完备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宜的法律,仍会出现不遵守法律即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严重违反这些法律的行为就是经济犯罪行为。

三、经济犯罪对市场经济的危害

按照我们对经济犯罪所概括的定义,我国刑法分则中规定了经济犯罪,主要是第三章规定的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其中包括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走私罪、妨害对公司、企业和管理秩序罪等和第五章规定的侵犯财产罪和第八章规定的贪污贿赂罪。所有构成这些犯罪的行为对市场经济都造成了一定的危害,经济犯罪对其危害,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侵犯经济活动主体的合法权益。我国刑法分则中规定的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不仅是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侵害,而且侵害了生产、销售合格商品和生产者、销售者的合法权益;金融诈骗罪同时侵害着作为市场经济活动主体的金融机构和提供资金的公众的合法权益;侵犯财产罪,则是规定了侵犯公司财产的犯罪构成。所有的这几类犯罪都使作为经济活动主体的合法权益,在不同环节受到了这些经济犯罪行为不同方式的侵害。

2、扰乱市场竞争的有序、正常运行。我国刑法分则第三章第八节规定了扰乱市场秩序罪,这些犯罪是直接地扰乱市场秩序的犯罪。构成这些犯罪的行为严重扰乱着市场竞争的有序、正常运行。另外,走私罪作为一类犯罪,其所走私货物进入市场后,势必会扰乱市场的正常运作,甚至还会给市场经济带来较长时期的负面影响。

3、妨碍国家对市场经济宏观调控措施的落实。妨碍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规定了一系列妨碍国家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的犯罪,这些犯罪都直接地妨碍了国家对市场经济活动主体的管理。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一节,规定了一系列破坏金融秩序的犯罪。税收征管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保障,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措施。实施危害税收征管罪的行为同样地妨碍了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

4、破坏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外部环境。我国刑法专章规定了贪污贿赂罪,其中规定了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单位等十二种犯罪。这些犯罪不一定直接危害市场经济秩序,但是它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外部环境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以上概括的经济犯罪对市场经济的危害,是从一个角度或者一个层面来分析的,事实上一个或者一类经济犯罪行为对市场经济危害往往是多方面的。我们看到了对市场经济的危害,就必须运用刑罚对经济犯罪给予惩罚。

四、对经济犯罪的抑制措施

既然经济犯罪经济对市场经济的危害是客观存在的,那么如何抑制这种危害,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我国刑法对如何惩治经济犯罪,规定了相应的刑罚,但是这并不是说有了规定就能够自动适用或者是很准确地适用相应的法律条款,怎样才能够减少、缩小经济犯罪对市场经济的危害呢?

1、必须切实提高司法工作人员的素质,严格执法。司法工作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门业务素质,是加强刑事司法工作的必要条件。经济犯罪的新特点,新情况对司法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司法工作者执法清廉,不为不义钱财所动,对保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其次,必须注意学习和掌握有关的经济管理法规和经济政策,并注意它们的变化发展。还要注意熟悉和精通有关的经济业务活动,以便掌握经济犯罪的活动规律和特点。

2、完善刑事立法是抑制经济犯罪对市场经济危害的基本前提。由于刑法中罪刑法定原则的应用,一些对市场经济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刑法却没有规定为犯罪的行为。这种行为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存在。因此,要从立法的层面来看待如何抑制经济犯罪对市场经济的危害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关注立法现状,同时还要从立法机关监督司法过程的角度完善法制监督体制,从而达到有效地抑制经济犯罪对市场经济的危害。

篇7

【关键词】市场经济;经济管理;价值;建议

一、强化企业经济管理能力的现实价值

1.强化企业经济管理能力,有效确保企业发展契合我国企业经济体制改革形势

为了适应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形式,企业的管理方式需要改变同时管理水平需要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提高,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经济发展需要。近十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推进了经济管理方式革新的进程,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由此可以看出,推进企业管理质量的提高能够短时高效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完善的经营管理体制能够保证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生产的效率,这样就能够保证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长远稳健的发展。

2.强化企业经济管理能力,有效确保我国企业及时完整的实现预期经济效益

提高企业的经济管理经营能力是完成我国预计经济效益的必要前提。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短时间内承办两次亚太经合会议,这些发展国家经济的契机都必须有强有力的生产企业作为后盾。我国各大中小型企业数量繁多,我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生产力进行了革新实现了部分工作机械化运作。我们具有了强大的人力和物力,但是欠缺的是管理。如何有效的将这些资源进行科学的合理的配置进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这是实现企业完善预计经济发展计划的重要方法。良好的经济管理方式,能够在原有企业经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其经济效益,从而保证其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力,我国参与全球经济的发展程度非常深,进出口贸易依赖于企业的生产水平,在劳动力资源和生产物资一定的前提下,优化管理模式,对两者进行优化配置是增加产量和提高效率以完成预计经济计划的重要举措。

3.强化企业经济管理能力,有效确保我国企业朝向知识型经济发展轨道迈进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运用科学技术知识能够提高效率。要通过经济管理手段,促进企业发展的科学管理和技术知识化进程。提高企业文化危机意识,加强各个阶层工作人员的科学文化水平,提高劳动力的技术含量以实现生产力的深度革新。工业3.0时代,基本实现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各个部门的信息化进程,因此电子计算机操作水平已经是现阶段劳动者的从业基础。我国与德国建立了中德实验室,生产正在向这工业4.0时代迈进,其数字化生产流程更需要科技知识为基础,因此,必须提高企业的经济管理能力,将科学文化知识纳入到管理的重要内容行列,以适应即将到来的知识型经济发展大环境。

二、强化企业经济管理能力的建议

1.形成完备系统经济管理体系

要有优质完善的经济管理体系,才能针对企业经济管理的各个制定子目标,,来确保经济管理整体目标的实现。因此,企业在经济管理过程中,要完善经济管理体系,明确并完善各个部门的职能,避免出现多个部门职能交叉或冲突的局面,从而为经济管理赢得时间和效率。

2.重视企业人力资源建设

保护企业发展的智力能量光有完善的管理系统还不够,企业在经济管理过程中,各种制度的贯彻,国家政策的落实,管理工作的动态运行都需要人力资源的参与。因此,企业应格外重视人力资源建设。毕竟,人力资源建设是企业发展的智能团。人力资源建设稳固,企业的执行力才能提升,企业的管理工作才不会有去无回,企业预期的管理效果才能呈现。

3.管理实现原则性与变通性的平衡

管理的有效性主要是有制度的实施程度来决定的,但是制度的制定是在历史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的情况综合考虑确立的。但是事情是在发展变化的,制度却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在现实的管理中,时常会出现既有制度和现实的矛盾,这对管理是个挑战,既不能愚守制度失了人心,也不能放弃原则降低管理效力。所以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条件就是遵守原则规则,杜绝违法违纪犯罪现象。在处理细节问题上,要学会在不违法原则的基础上,适当变通。

4.全面提升人员综合素质

现阶段企业的发展中,员工的综合素质是重要的保障。与以往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相比,现在的企业正在朝着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方向发展。保证生产效果的不仅仅是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高,愿意为企业贡献所有力量,而是劳动者需要德技双馨,其技能水平对于工作效率有重要意义。因此企业要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培训来提高企业的生产力质量,其培训要有相关的技术培训以提高劳动者的业务素质,还要对企业文化进行培训,让员工认同企业文化,信息企业发展,这样才能提高其工作的主观能动性以创造更多的价值。

三、结语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各个企业的人力资源和物资供应大体相同,竞争的核心是管理水平;并且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中,企业经营面临着人才多样化的问题,而且还存在一定程度的跨区域合作生生产问题,这就使得企业成为世界生产中的某一个重要组成环节,因此,当下企业管理能力强弱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前景和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所以,明确经济管理的管理要点和意义以及作用是现阶段的重要课题。上文所述,仅供交流参考。

参考文献:

篇8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这一论断正是价值规律在市场经济中的体现,应以此为核心,在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健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体制和机制。第一,以市场—政府关系优化为主线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种优化不是向计划经济体制回归,也不是对市场自由主义逼近,而是依据经济实践对政府—市场关系进行适应性调整[1]。政府—市场关系优化的核心是转变政府经济职能,减少政府不必要的干预,使其在经济活动中既不越位也不缺位,保障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政府的简政放权,以及对土地、劳动和资本等要素市场的持续放活,激发微观经济主体的市场活力。同时,政府也要强化社会管理职能,着手解决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建设等问题。第二,健全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正如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的:“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一是强化市场决定价格是市场经济核心的共识,市场决定价格,将形成激励相容的社会运行机制,通过引导行为主体的理性决策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使得每一个人为了获得幸福,需要很好地为市场工作获得报酬,通过使别人幸福而使自己幸福;二是拓宽市场形成价格的领域,当前最主要的任务是让市场决定水、石油、天然气等资源性产品价格,使资源环境成本反映到企业成本中去,让市场决定利率、汇率,使各类市场主体平等竞争和使用金融资源,推动电力、交通、电信等垄断领域价格改革,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三是明确政府定价范围,政府定价范围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公益、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提高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第三,全面推进政府转型。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直是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且政府带有管制型政府的特征。在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下,政府应向服务型政府转型,一是简政放权,以“负面清单”管理为重点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新突破;二是理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建立以公共服务为导向、社会满意度为导向的干部政绩考核、选拔机制,促进地方政府由竞争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三是明确政府职能,“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主要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二、遵循竞争规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竞争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是商品经济与生俱有的机制,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则。正如马克思所论述:“社会分工使独立的商品生产者相互对立,他们不承认任何别的权威,只承认竞争的权威,只承认他们相互利益的压力加在他们身上的强制。”[2]可见,市场竞争是各个经济主体为争夺有利的生产和交换条件,以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而发生的一系列经济行为或经济关系。在商品经济中,不同的经济活动主体相互独立,其经济活动的根本目标是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所以他们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排他性资源的使用、收益的占有上,以及在商品销售市场的分割上,彼此之间是竞争关系。竞争具有广泛性、深刻性、强制性的特点,作为商品经济的基本法则,竞争为实现微观个体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双重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竞争能保证最有效率的企业使用有限资源的优先权,能够保证最有效率的企业供给社会所需要的产品,能够将低效率、低水平的企业淘汰出局,从而实现有限资源的最优化配置。30多年的改革之取得巨大成就的经验之一,就是在全社会建立了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在垄断领域竞争机制的作用还没有体现出来,市场主体不平等、过度竞争、不当竞争等扰乱市场秩序的情况还时有发生。如果说前30多年改革的任务是让市场配置资源的空间得以确立,那么未来30多年的改革则是如何使市场秩序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可见,未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是确立市场经济秩序。第一,完善市场竞争的主体秩序。即界定谁有资格进入市场、谁有权力制定市场竞争活动的制度与规则。通过制度设计,一方面使进入市场的企业能够真正接受市场规则的硬约束,使不具备市场责任能力的主体尽快退出;另一方面,使非公有制和公有制经济具备进入市场的平等性资格,“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在制定负面清单基础上,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解决长期以来的非公有制企业的“弹簧门”问题。第二,完善市场竞争的交易秩序。强化价格决定机制,使得价格决定真正体现等价交换的市场原则,真实地反映供求矛盾运动。合理的交易秩序要求进入市场的主体在交易过程中按照统一的法则公平交易,进而使竞争具有平等和充分性。因此,最核心的是对所有市场主体实施公平统一的交易法则,废除不平等的规定。第三,健全市场竞争的法制秩序。一是以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通过法治精神的宣贯、法制体系建设,强化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契约经济的理念;二是“改革市场监管体系,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严禁和惩处各类违法实行优惠政策行为,反对地方保护,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第四,完善市场竞争的道德秩序。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客观上要求市场主体在道德秩序上必须恪守并弘扬诚信。针对当前中国诚信体系建设滞后问题,一方面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构建社会道德、伦理规范对市场竞争的精神支持;另一方面,健全诚信体系,加大失信的机会成本,提高人们的诚信意识。

三、遵循资本有机构成变动规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创新驱动机制

资本有机构成指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资本技术构成是指每个工人所配备的资本数量,资本价值构成指由价值表示的不变资本投入量与可变资本投入量的比例。资本价值构成的提高往往和资本技术构成有重要的关系,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谈到的:“资本技术构成的这一变化,即生产资料的量比推动它的劳动力的量相对增长,又反映在资本的价值构成上,即资本价值的不变组成部分靠减少它的可变组成部分而增加。”[3]马克思认为,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科技进步以及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劳动力支配的生产资料不断提高,某种程度上资本对劳动力实现了替代。资本有机构成规律实质上是反映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规律。社会主义社会同样也适用。资本有机构成上升的规律要求我们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充分重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先进技术的推广;注重协同创新,即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协同,实现科学家和企业家的协同,科学家的知识创新瞄准前沿技术,企业家的技术创新瞄准市场需求,两者的协同既可以有能力抢占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又可以使研发的新技术具有商业化和产业化价值[4]。第一,发展创新型经济,推动发展方式转变。

所谓创新型经济是指创新产业为标志的经济。该种经济以知识和人才为依托,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以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为着力点,实现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互动结合,以及知识创新主体和技术创新主体的紧密合作,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了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经济增长的红利更多地将依靠创新来实现,因此,创新性经济将成为未来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基于此,应在以下方面实现转型:一是增长方式由有形要素驱动增长向创新驱动增长转型;二是产业结构由传统产业向创新产业转型;三是企业结构由单纯生产型企业向科技企业转型;四是企业技术进步由模仿创新向自主创新转型。第二,建立健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三位一体的创新体系。打破当前知识创新转化难、技术创新产业化难的双重困境,将知识创新延伸到技术创新,搭建科研院所、企业家沟通合作桥梁,通过企业家参与,实现技术创新成果在产业发展中的应用,促进产业的升级换代和产业链条的延伸,使知识和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理顺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的职能分工,政府是服务者,是创新性的引导者,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则是创新的主体。政府在创新过程中应为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创新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包括制度环境、政策环境、体制环境、文化环境、服务环境和管理环境,等等。第三,建立多市场主体和政府合作的创新系统。经济发展中的创新驱动不是单个企业的行为,也不是政府单方面的行为,它需要相关主体的广泛参与。一是建立健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产业联盟,集成产学研各方面的优势,实现产业技术重大突破,促进共性技术成果和关键技术的扩散和转移,加快科技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转移,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二是建立“产学研社政”五位一体的科技资源统筹联盟,“五位一体”是指企业、学校、研究机构、社区和政府。具体来讲,在政府的引导下,以市场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手段,围绕企业这一载体,学校、科研院所、社区民众通过“一体化”机制,实现科技资源统筹利用,促进技术转化。通过制度体制创新,确保“五位一体”的科技资源统筹联盟的稳定性、权威性和广泛性,发挥其积极作用。四、遵循社会生产按比例发展规律,完善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社会生产按比例发展规律是各个社会经济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之一。马克思对这一规律的阐明集中体现在:“为了要有适合于各种不同需要量的产品量,就需要有不同的和数量一定的社会综合劳动量。显而易见,这种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绝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消灭,所能改变的只是它的表现形式。自然法则是根本不能消灭的。可能因不同历史条件而发生改变的,只是这些法则所由以表现的形式。”

马克思通过这一规律揭示了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系统内部各部门各行业之间,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领域,以及各领域内部存在着一种客观的比例关系。打破了这一关系,经济形态内部自身的秩序性就会被破坏,必然会出现经济危机。斯大林在马克思社会生产按比例发展规律基础上,提出了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规律,认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个生产单位(企业)之间、各个环节之间,既相对独立,又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社会分工越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高,各部门、各环节间的联系性、依存性就越密切。因此,要求各部门、各环节之间必须互相协调、配合,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30多年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面临一系列问题,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结构失衡问题。首先是经济部门结构失衡,一是部门间及部门内部比例失衡,即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总体发展滞后,产业结构亟待优化;二是部门内部比例失调,即各产业内部中体现高技术、高产出、高效率的比重不够,特别是产业的创新驱动不足。其次是经济空间结构失衡,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东西部差距,长期以来,由于东部率先发展战略导致资源在区域间配置的失衡,西部地区发展一直处于落后状态,据统计,2012年东部经济总量为301811.284亿元,西部经济总量为96563.765亿元,东部经济占全国经济总量的64.002%,西部经济占全国经济总量的20.477%,西部经济占东部经济的31.99%,由此可以看出,东西部经济差距比较巨大;二是城乡差距,由于长期以来城市偏向发展战略,要素更多地集中在先进部门集聚的城市,城乡差距不断加大。

因此,遵循社会生产按比例发展规律,完善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解决失衡问题是未来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第一,引导资源合理配置,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一是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上,提高政府宏观调控的效率,通过制度创新,为资源在产业间的流动和配置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二是破除地区经济壁垒,合理调整产业机构,纠正比例失调、结构失衡的偏差,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三是鼓励技术创新,推进技术进步,建立推进技术进步的长效机制,提高产业机构的技术水平,促进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资本密集向技术密集转变,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第二,强化空间经济协同合作,促进欠发达区域的发展。现实经济运行过程中任何企业或生产单位都是在一定的空间存在的,由此构成了地区间的比例。因此,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一是要通过市场配置和规划引导,协调各要素在空间的合理配置,加强不同区域之间的协同合作,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制度创新,形成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合力;二是要加大对西部地区发展的支持力度,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带动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三是统筹城乡发展,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第三,健全调控体系,实现科学宏观调控。“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一是科学使用调控手段,健全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的宏观调控体系,推进宏观调控目标制定和政策手段运用机制化,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产业、价格等政策手段协调配合,提高相机抉择水平;二是完善调控机制,健全事前调控、事中调控与事后调控相结合的调控机制,增强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协同性。五、遵循平均利润规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在充分竞争的条件下,资本在不同的部门之间配置应该获得等量利润,即遵循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原则。但由于资本有机构成和资本周转速度不同,各个生产部门的利润率高低不同,由此必然会引起部门之间的竞争。部门之间通过资本转移使资本由利润率低的部门流向利润率高的部门。资本在不同生产经营部门之间的转移必然引起不同部门商品供求关系和商品比价关系的变化,从而引起部门间利润率的变化。上述资本转移的过程,以及由此而来的价格和利润率的变动要一直到两个部门的利润率大体平均的时候才能暂时停止下来,这样便形成了平均利润。可见,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全部利润通过部门之间的竞争在各部门之间重新分配的过程,最终实现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马克思结合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特征,提出了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于是,“资本主义生产,随着可变资本同不变资本相比的日益相对减少,使总资本的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由此产生的直接结果是:在劳动剥削程度不变甚至提高的情况下,剩余价值率会表现为一个不断下降的一般利润率”。

篇9

1.消费者投诉维权难。消费者投诉的成本往往大于收益,因为进行维权的消费者在投诉过程中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一方面要有时间去等待相关部门由于职能交叉、效率低下的处理,还要花费精力去了解诉讼的途径和步骤;另一方面要花费金钱,交通费、通讯费、鉴定费、诉讼费、请律师费用。整个过程中消费者处于劣势,即使胜诉得到的补偿也仅限于退换货,造假者并不会赔偿这个过程中消费者的全部费用。鉴于此,大多数消费者在遭遇价格低廉、危害不大的假货选择缄默其口,不再发声。

2.生产者抓住了现阶段消费者的心理弱点———收入不高、爱慕虚荣。假货的产生是需求创造供给的过程,一方面技术的进步导致假冒产品可以以假乱真,一方面虚荣心作祟和经济人想法,获得最大利益,促使消费者会知假买假,从侧面助长假货的泛滥。

3.网络的出现是假货泛滥的最佳温床。网络具有隐蔽性、神秘性、不可控的特点,利用网络平台制假贩假为工商部门的打假行动又多加了一层屏障,线上线下举足轻重,两手都需要抓。

二、治理造假产品的相关对策

由于造假原因的不同,有如下不同的治理办法:

1.保证产品质量。针对我国现行发展不完备导致的造假,政府应着力发展生产力,通过财政手段鼓励大、中、小型企业的技术创新,并加快产业集中的速度。以上三点可以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产品成本,一定程度上抑制假货的产生。

2.健全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为增加造假者的成本,政府需健全法律制度,完善法律、法规对经济行为进行监督,并加大惩罚力度。而非正式规则的建立相对于正式规则,时间较长,执行力度较弱,但是也是必不可少。加强诚信的教育,让诚信潜移默化地融入文化、习俗中。以上两点保证生产者一旦造假,就有很大概率受到惩罚,生产者处于成本考虑,会减少造假。

3.健全市场。为了避免生产者利用市场信息的不对称进行造假活动,扩大市场和建立健全的市场机制是必行之路。对于消费者而言,产品信息的获得需要交易成本。当交易是在一个地点相同交易者之间频繁发生的时候,生产者一旦造假,消费者就会立即拒绝交易,生产者的机会成本大,生产者会拒绝造假。同样,当造假者不诚信的信息在市场里传播速度很快的时候,生产者一旦造假就会被消费者得知,此时生产者会拒绝造假。而通过这两点保证生产者不造假的前提是市场的扩大和市场机制的健全。

4.确保消费者权利。对消费者进行维权教育,使消费者有维权意识,并懂得通过网络、电视等多种途径达到维权目的。完善维权部门流程,减少维权成本。

5.消费者教育。为了避免消费者助涨假货的生产,应借助产品品牌商对消费者灌输正品购买和知识产权维护意识,鼓励消费者根据自身可承受的消费水平进行理智消费、正品消费,不给假货以市场空间。

6.健全网络交易的管理和监控。为确保假货预防和追溯,完善商户信息,确保实名制,并能准确追究地点。监控每一笔交易流程,完善售后,在交易双方无法达成共识时,交易平台能够及时得知并给予双方处理办法。

7.制度治理。假货的猖獗,从生产者角度来讲是逐利驱使,从消费者角度来讲是虚荣心驱使。倘若无法从双方观念的扭转解决问题,那么可以通过制度的调整,将生产者的逐利心理和消费者的虚荣心理从假货猖獗的驱动力转变为抑制力。例如,增加个人打假,并给予打假者奖励,则消费者会积极打假,而当奖励足够有诱惑力时,生产者不会造假反而检举身边的造假者。倘若实施制度的交易成本小于制度实施带来的收益,那么制度是有效的。

篇10

1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要求企业依法进行经营管理

市场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在于它的经济秩序是通过法制来形成和维持的。在任何一种经济体制下,要使经济生活正常化,就要有一定的经济秩序。企业在这种制约下不仅要在国家法律的限度内行使自主经营权,而且要有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即企业要建立依法管理的内部运行机制,唯有这样企业的生产经营才可能正常进行,并有效实现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正如美国经济学家布坎南所说:“没有合适的法律和制度,市场就不会产生任何体现价值最大化意义上的效率。”

无论哪一个国家的市场经济建立与发展,都无一不伴随着法制的健全与完善。社会主义国家的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宏观调控手段之一就是法律手段,国家通过立法和司法调节经济活动,通过强制性措施,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以完备的法制规范作为保障,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

从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无论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还是韩国、新加坡等新兴国家的市场经济,都有着共同特点,就是在完善的法制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在当前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中,企业生产、销售、经营管理的内外环境都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与其他社会组织的横向联系也就越来越广泛密切,如果企业不依法处理各种复杂环境下的关系,就不可能具有良好的改革和发展环境,在我国加入WTO后和世界经济融为一体,这种客观必然性就尤为突出。

企业是市场经济体制中最为重要的主体,所有市场经济法律法规都会作用于它,企业经营管理都离不开法律的调整和规范。因此企业管理者和经营者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牢固树立依法经营的坚定信念,加强企业法律建设,要用法律的手段科学管理生产经营活动,防范和化解风险,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中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断壮大发展,形成强有力的竞争优势。

2 依法经营管理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要求

党的以来,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刑事、民事法律和诉讼程序方面的基本法律和较为全面的经济法规和行政法规,使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主要方面都具有了一定的法律依据。市场经济立法在立法工作中一直是重点。我国现行的经济法律,如市场主体法律制度、市场主体行为法律制度、市场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社会劳动保障制度和处理市场纠纷法律制度等等,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框架,而且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相通。任何一个企业都要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反之将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更谈不上发展,这已是毋庸质疑的了。

市场经济是竞争性经济,但是竞争必须公平、合法竞争,法律是维护正当竞争的保障,否则市场机制就无法运转。企业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转变,要以独立的经营主体到市场中去参与竞争,必须要加强企业的法制建设,自觉遵守法律依法经营,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市场经济的海洋中远航。企业加强依法经营管理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依法经营管理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企业建立自我约束的必然要求。现代企业改革的目标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和市场关系中的主体。在这个过程中势必要涉及众多与法律有关的事项,包括:企业的设立、兼并、联营的决策,承包、租赁、参股、拍卖的决策;技术与设备的引进、转让、对外贸易的决策等诸多方面。这些纵横交错的复杂关系,说到底就是一些法律关系,如何利用法律手段处理好这些法律关系,对企业经营决策就显得尤为关键。

2.2 依法经营管理是企业理顺劳动关系,调动职工积极性,强化实施企业管理的必然要求。人作为企业管理中最为重要的制约因素,随着企业经营机制的不断转换,特别是《劳动法》的实施,企业与职工形成了法律意义上的劳动合同关系。在住房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和社会保险制度等社会统筹不断完善的今天,职工不再是企业的附属,企业对职工的制约力都明显下降,企业对职工的管理就必须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上,各项管理制度都应有法可依,否则企业管理就无法从严,甚至可能触犯到职工的合法权益,妨碍企业的健康发展。

2.3 依法经营管理是企业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必然要求。在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同政府、相关企业、社会团体、个人之间发生各种经济关系也就是法律关系。法律关系是受法律保护的,具有强制性、时效性。据有关部门统计有15%的驰名商标在国外遭抢注,例如:五粮液在韩国、康佳在美国、海信在德国等都导致一定的经济损失。这些都是因为没有充分认识到利用国际知识产权保护规定所造成的后果。所以企业只有建立依法经营管理的运行机制,才会在众多的法律关系上占据主动权,有效提高经济效益。

2.4 依法经营管理是保证企业全面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不仅要受到经济法律规范、行政处罚法以及民法通则中有关企业法人法律规定约束,同时我国新刑法分则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是修改后刑法中条文最多的一章,规定了92条罪,都是针对近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实践中出现的破坏经济秩序的新问题做出的。2012年4月“毒胶囊”事件曝光,涉及企业包括海外制药、四川蜀中、修正药业、通化金马等家喻户晓的名企,一时全民哗然。事实上,不管是毒牛奶毒馒头毒胶囊,还是社会其他各行业的各种假冒伪劣产品,都事关全民的切身利益,政府主管部门都将以法律和行政手段予以严惩,从而保护市场秩序以及消费者权益。

2.5 依法经营管理是建立良好社会经营环境,树立企业形象的必然要求。“诚实信用”原则是中国《民法通则》所确立的一个基本的法律准则,也是世界各国法律所普遍承认的原则,它贯穿于每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始终。我国企业每年因为不讲诚信、逃废债务、合同欺诈、合同履约率低等种种原因都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不仅损害了企业形象,更给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危害,只有加强企业依法经营管理,努力创造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社会环境,企业才能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才能更好地维护企业、消费者、合作者及国家的合法权益。

篇11

关键词:电影经济;市场;调查

谈起电影,人们更多地是把它归于文化艺术的范畴。然而,随着近年来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电影越来越“经济”。其实,电影生来就具有商业性,1895年,电影诞生在巴黎一家咖啡馆的时候,就是收费的,人们要看电影就得扔硬币。“电影推动经济”在美国绝对不是种夸张。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的改善,电影这种精神领域的消费必定会呈几何级数的增长,关键是我们的电影企业是否能生产出迎合市场需求的好产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电影在复苏中取得了新的发展,并呈现出红火迹象,电影的综合效益也呈稳步增长的趋势。然而,在中国电影“入世”之初,国产影片创作远远偏离市场的轨道,一大批影片由于缺乏吸引观众的手段最终遭遇观众的白眼,与进口影片相比,缺少市场竞争力。同时,我国的电影市场相当狭小,国人平均每5年看一场电影,这与我国快速腾飞的经济地位极不相称,使得中国电影的营销依然处于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今天,中国电影实际上走到了一个临界点,改革的力度在日益加大,但电影市场的潜力依然远远没有发挥出来,电影经济的活力依然遭受着重重束缚。因此,生产出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产片,是目前我国电影发展中面临的一大课题。

一、电影是一个高投资、高风险的行业

据国家广电总局的数据显示,我国内地已经拥有电影制作机构100多个、电影院线36条、专业影院3000多家,其中新增影院55家、银幕272块。另外,全年影院观众有10多亿人次。随着电影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加快,非公资本进入电影的制作、发行和放映领域,多项重要政策赢得市场叫好。在这样的背景下,国产影片的竞争力进一步加强。但是电影业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可能高收益”的行业,电影制片好比石油勘探,需要大笔投入,但找到的矿是贫矿还是富矿,虽说有一定规律可循,但运气占很大成分。在电影业内,判断电影能否赚钱就是看“一周内票房”。去年全年国内电影产量在400多部,今年有望达到450部左右,而作为观众的我们,叫得出片名、谈得上有印象的影片绝对不足一成,那么,这些影片中能够赢利的数量更可想而知了。

二、我国电影市场所面临的问题

(一)中国电影市场机制还不完善,造成不少电影不能和观众见面

据电影局公布的数据,国产影片生产出来后很多电影都没有在影院放映,浪费的资金数计!报告显示,国产影片的单部市场竞争力无论在票房排行榜中的位置还是观看率统计,都优于进口大片。但国产影片的整体市场竞争力还是不敌进口片。之所以出现如此现象,是因为许多影片还未开拍就已瞄上各类国际电影节和国际大奖等,而并没有注重电影消费市场的本身,此外,还有一些影片的出笼及市场前景取决于是否“适时”与政策支持程度,负载的是宣传元素。

(二)电影营销方法和策略滞后

中国对现代电影营销方法和策略的认识和把握明显落后,也缺乏有效的执行力。电视、VCD、DVD和VOD等媒体出现以后,电影市场被严重分解,从而使电影营销面临严峻的挑战。电影公司老板往往关心的只是票房,重视的还是如何把观众带进电影院,而忽略票房以外的市场部分。对票房的情有独钟,使目前的中国电影成为风险丛生的沼泽地,进去容易出来难,让很多投资人望而生畏。

(三)我国电影市场还相当狭小

随着电影票价的具高不下,大众电影正在沦落为少数人的奢侈消费。电影院缺乏、票价昂贵使越来越多的观众选择在电脑、碟机和网络里看电影,国人平均每5年才进影院看一场电影,这是中国电影的悲哀。中国要想发展电影市场就应该建立更多的电影院,让观众走进影院可以看到更多风格的电影,满足不同需求。

三、电影经济时代的发展对策

(一)电影管理体制需要改革与创新

1.增强市场意识

市场的主要功能是为社会提供电影产品,建立完全市场化的电影制作体系和发行放映体系。单看制片,风险当然很大,电影是一个产业链,包括制片、拍摄、发行、放映、技术、服务等等相关产业,如果是拥有完整产业的集团,风险其实不算太高。也就是说,大多数电影的赢利不是靠首轮放映的收益,而是要靠数十年版权的收益。片库经营是美国成熟电影企业的重要利润来源,也是平衡年度风险的安全阀,有时,一家公司全年的版权收益会是新片收入的好几倍。

2.转变政府管理职能

政府应当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如何提高中国电影竞争力,如何为电影发展创造良性市场环境,如何为电影制片与发行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上去。就电影而言,政府的主要职责一是负责根据本国民族习惯、政治制度,对电影的内容进行审查;二是维护电影业的正常运作,如打击盗版。真正面向市场,掌握市场的变化,运用市场调控手段,来实现对电影市场的管理目标,促进电影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拓宽电影产业的融资方式

中国电影企业的整体实力是不强的,融资渠道狭窄仍然困扰着中国影业的发展。面对广阔的发展空间,是时候与资本“谈谈恋爱”了。在电影这一文化产业中,资本是很重要的一个核心。我国电影产业应该有效地采取资本运作的方式,消除资金屏障,广开渠道,促进资本的市场化流通,并建立一个健康的资本运作平台,从而进入资本运作的高级阶段,以此提升中国电影产业的规模。目前中国电影的主要融资手段有两种。除了各式各样的业外资本,更主要的则是各影视企业自有资金的相互对流。

篇12

〔关键词〕市场经济立宪主义立宪主义的实现

毋庸讳言,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已进入纵深发展的阶段,市场体制的运作毕竟是一次全面的制度实践,具有浓厚的工具主义色彩。因此,对经济现代化提供有力的价值内核无疑显得至为迫切。它关涉到市场经济的品质和社会效果,意义甚殊。本文旨在通过对传统儒家思想与立宪主义两种价值立场进行比较、评析。从而对我国市场经济价值取向的应然性选择作出判断。

一、立宪主义:价值与制度的聚合

立宪主义的概念起源于古希腊、古罗马。立宪主义的概念及其内核经历了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1立宪主义的概念及其内涵的界定是宪法学者一直存在争议的命题,其中涉及到宪法术语的使用和变迁问题。“宪法的基本用语概念与历史发展同时发生变化,其特征尤其在于它与宪法原理的变化具有同步性。也就是说,宪法原理随历史发展发生变化,而基本用语的概念又随着宪法原理的变化而变化。”

2但是,就总体而言,有三点是能得到共识的,

首先,立宪主义决非是单纯的宪法和有关宪法制度的制定活动。从这个角度而言,立宪主义与立宪是有区别的。它不仅是一个静态的过程,还包括宪法的宣传、实施以及监督保障等动态过程。

其次,从内容上看,立宪主义要求宪法包涵人民自由权、财产权,安全权和社会权的确立,包括对政府权力的制衡原则等等。体现着实质正义。

最后,就立宪主义概念的内部结构而言,立宪主义不仅是一个设计精致规范严密的法律体系,更重要的是,它还应是一整套体现自由和制衡精神的价值体系和观念体系,是制度和价值的聚合。

考察立宪主义的演变历程,我们不难发现,近代立宪主义向现代立宪主义的转变是以1919年《魏玛宪法》为主要标志而逐步实现的。它是发轫于古希腊立宪概念的形式化、3经中世纪宗教理念渗透和近代立宪实践的演习而不断实质化的产物。可以说,立宪主义的价值内核是随社会生活的演进而日益丰富的。社会生活的发展史无疑是一部经济关系的演变史。立宪主义与经济活动之间存在着历史的先天的联系。诚如恩格斯所言,“如果说我们的法律的、哲学的和宗教的观念,都是在一定社会内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关系的或远或近的枝叶,那么,那些观念终究抵抗不住因这种经济关系的完全改变而产生的影响4。”恩格斯精辟地阐述了意识形态与经济形式的辨证关系,为我们研究立宪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提供了理论框架。

现代立宪主义的日益完善无疑确立了以下几个原则。

1,自由的保障需要国家合理干预,这是古典自由主义对市场经济的滞后性和盲目性回应的结果,是立宪主义的重要内容。

2,人权的相对化以及社会权的凸现;其中社会权的强调是以魏玛宪法为肇始以法国宪法和意大利宪法为主要体现的。它的出现是现代立宪主义对市场经济的契约自由等原则的限制和纠正。

3,议会的充分重视;议会在一个立宪主义国度里是各种利益主体平等博弈的法制化场所,现代立宪主义对议会的强调体现了经济民主与经济自由的原则。-当然,现代立宪主义的诸原则的归纳完全是比较意义上的。它是对近代西方立宪理念中绝对自由权的反拨和重新审视的结果。严格说来,现代立宪主义是以自由主义理论为基本框架并植入民主主义学说的精髓而形成的一整套制度体系和价值体系。它包括制度的设计、人权的保障、权力的制衡、文化的培育及传播等等。是价值与制度的完美聚合。它不仅能通过立宪并以之为核心建立一整套内在统一的法律体系对市场经济进行有效规制,更重要的是,立宪主义还是一系列以自由和民主为基本内核的价值理念的载体,具有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传播与导引功能。而这一切对于培植契合现代市场理念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意义甚巨。因此,就功能主义的立场而言,立宪主义既是一个规范系统又是一个反馈和评价系统。而这双重功能是无法从儒家思想的现代诠释中获致的。更重要的是,`儒家思想是专制统治的产物,而并非如立宪主义那样内生于市场经济之中。倘剥离其政治体制的支持,它仅仅是“中国人的价值系统”5而已

二、市场经济;机制和观念的汇合

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是一个经济现代化的过程,经济现代化的内涵是多相的。它包括经济体制的现代化和由经济体制决定的经济观念的现代化。在我国传统的社会结构里具体表现为计划体制和官本位思想。而这些都是与市场经济的内在价值相冲突的。在当前,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已是举国上下的共识。市场机制的有效运作需要一个完善的自足的法律体系作为制度环境,而以宪法为核心建立的一系列法律制度正契合此要求。从这种意义上说,市场经济与立宪主义的结合使经济发展有了合宪性和结构性。但是,这并非市场经济的全部,任何外在形式的运行都需要内在的动力。市场机制亦不例外。它的发展无疑有着一系列的价值目标为支持。这些价值目标是由市场机制本身的内在规律决定的。如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地位的平等性和契约自由等等。立宪主义则通过立法的方式将这些规律制度化,并辅之以法制宣传将其内化到公民的行为模式中去。

我们说,市场机制运行的理想状态便是市场和政府间的均衡式和谐。市场经济有其自身的逻辑和价值。作为政府在采取何种管理模式的选择时对此不应忽视。市场经济的相对独立性与立宪主义的关系主要决定于以下因素,1,市场经济的自发性。2,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划分3,权力有可能滥用的原理。从经济与政治的衍生史来看,立宪主义无疑是最佳的选择模式。对于立宪主义的认识需要我们“不能仅仅看到作为制度、程序等技术性设施的一面,而忽略其所蕴涵的价值及其道德基础6”。一般而言,市场经济的发展是立宪主义在以下方面有所作为。

首先,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需要多元的平等的利益主体。市场主体的独立地位的确立在我国这个缺乏自由传统的国度里意味着思想领域内的重大变革。因为独立的人的概念在以儒教传统为基本意识形态的社会结构中从未真正确立过。传统中的人囿于由婚姻和生育所结成的网状的社会格局里。这种格局“好象是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的波纹”7。使其丧失其独立人格。产权制度也是家长制的。无财产之独立便无人格之独立,立宪主义的任务就在于以法律的形式确立财产权及人格独立与自由的基准。世界各市场经济较为成熟的国家,其市场机制的日益完善无不伴随着制度的确立及完善过程。并且这一过程无疑得助于一种适合于人格独立的新教伦理8。这种宗教改革的意义在于通过争取宗教自由和宗教宽容而使“良心自由和思想自由的现解”成为可能。而这一切是市场经济所必要的。

其次,市场经济需要无特权的市场主体和平等协商的交易品格。这意味着,一方面,当国家作为市场主体参与到经济活动中时,应遵守同样的市场规则而无法律外的特权。国家主义所产生的弊端则可以避免。另外,当国家作为市场的调控者和裁判者身份出现时,无论制定市场规则还是居中裁判,都应重视相对人的平等参与和平等保护,保持信息公开化。这要求立法和司法在一种能确保自由和民主的制度下运行。任何制度“都不是从属地为预先给予的集体或分配性共同利益提供利益的稳定化,它主要起到防止单方面的,即是说非正义倾向的作用9。”而立宪主义恰恰能提供这种制度。

首先,宪法对平等权的配置为市场主体的人格独立提供根本法依据并使之落实到具体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去,平等观念必然会随着制度运作而深入人心。这已成为现代宪法的特征性事实。“权利法案规定了法律的平等保护原则,但是权利法案的观念远远超出了这些10。”赫尔穆特施泰因贝格对美国的《权利法案》的评价便可见一斑;

其次,立宪主义还是一种价值体系,这些基本的价值观都是西方人文传统与市场运作的产物。这些基本价值对于冲破传统文化中对平等权利观的种种思维壁垒是必须的。

最后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型经济。世界经济贸易一体化需要一定程度的经济互动和市场接轨。而这对于有闭关锁国传统的中国来说,与其是制度建构的问题,毋宁说是观念转变的问题,立宪主义无疑在这两方面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我国现行宪法对改革开放的规定以及由此带来的对国人观念的冲击,便可见一斑。

三、立宪主义、市场以及传统立场

无论从何种角度对我国传统社会和传统文化进行审视,都不能自然的导引出立宪主义和市场理念。这当然是我国传统的生产方式决定的。因此,可以确切的说,立宪主义和市场理念倘单单从意识形态层面进行定性,无疑,它是西方文化(主要是宗教文化)在其具体生产方式和利益冲突中逻辑的产生的。有其哲学的、文化的、宗教的基础。是西方价值的载体。因此严格的说,立宪主义面临着一个民族化、本土化的移植问题。在此问题上,世界各国的宪法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三种模式:

1,全盘西化式。即不考虑立宪主义赖以生存的文化背景,与自己的传统文化进行决断式的背离。这在殖民地国家的制宪过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2,全盘拒绝式。即:过分强调文化的相对性,对本国传统文化不作任何否定式评价。这在传统文化积淀非常深厚,且其政治制度的合法性也建立于其上的国家,表现得较为明显。

3,辨证吸收式。对本国文化进行反思性评价,以拿来主义的姿态吸收外来文化的合理性,从而实现两种文化的协调融合。这是大多数对立宪主义移植成功国家的普遍经验。对于立宪主义对文化碰撞采取何种途径,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传统是一个国家、社区或群体历史经验的总结,反映了该单位的生产方式和由此产生的人际关系状态。传统是如此重要,其影响如此之大,以至人们不可能完全将它忽略掉。11因此,该途径的选择倘脱离了具体的“语境”进行价值评价无疑犯了形而上的错误。其实,“各种制度并没有固定的优点,就它们本身而言,它们无所谓好坏。在特定时刻对一个民族有益的制度,对另一个民族也许是极为有害的。”12对待立宪主义的移植也应持此立场。

在我国这个传统文化极为深厚的国度里,先天的决定了只能选择第三种方案。即:对本国传统文化及其价值体系进行反思性审视,然后实现与西方立宪主义合理内核的顺利嫁接,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立宪主义。对于市场经济与传统定位的问题。笔者认为,作为一种交易规则的市场形式,在我国传统社会里是长期存在的。而且,在这些交易规则背后是以传统价值体系为支持的。如传统价值中的团体本位主义倾向重义轻利思想等。但是,市场经济不仅是一系列规则与机制的聚合,更重要的是,它包括一整套完整的符合立宪主义价值观的市场观念的聚合。这些是无法从传统文化中自然导出的。当然,某些传统价值观可能对市场主体的观念和行为模式产生影响。如传统的义利观等。13但是,从事物的实然性而言,“儒家‘重义轻利’的思想其实只是一种人格理想,社会中只有少部分儒家知识分子奉行而已,在日常生活中起作用的,主要是常识理性,这种常识理性承认人民追求利益的合理性,始终在中国人经济生活中起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14然而,这些稍具市场特征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只是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的产物,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倘不在体制下进行现代诠释,是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的。

四、市场经济:立宪主义实现的价值尺度

如果我们静心对西方立宪主义的产生及演进进行考察,不难发现,无论立宪主义制度建构过程还是价值嬗变过程都无可避免地贯穿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史之中。“政治、法律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目的的。”15这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反映。立宪主义作为法律制度和法律观念的集合体也不例外。

首先,立宪主义的实现,必须以市场经济为价值导向。立宪主义通过立宪的形式确立公民的独立人格和广泛的自由权利,并提供了政府制衡的范式。立宪的过程是一个观念传播与价值渗透的过程。对于孕育和确立有利于市场经济的精神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市场经济的推进也促进了市场主体的独立意识和权利意识,对立宪主义的各项制度的运作与完善意义重大。如人大制度等等。立宪主义如果从立法层面考虑,它作为政府的一项权力活动,只能是“能与运行中的市场相容的活动”,否则,“这些活动必须统统排除掉。”16但总而言之,“没有国家的法律秩序,经济制度,尤其是现代经济制度是不可能存在的。”17有了,对政治干预经济的权力作了严格的制度限制,给经济自由和财产权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保障。

其次,立宪主义的实现,必须以公民的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的觉醒为前提条件。在以义务本位和计划经济为显著特征的政治经济体制里,纵有立宪之名也无之实,立宪主义是无法真正实现甚至无法立足的。其原因关键在于缺乏制宪和行宪的心理和意识基础,。历史表明,立宪主义是商业发达的政治产物。古希腊与古罗马诸共和国的政体的不断完善是完全建立在其商业繁荣的基础之上的。市场机制的运作使一些观念得以强化,如产权意识,平等交换意识和契约自由意识等等。我国市场经济的初步发展对现行宪法的挑战便可见一斑。(我国现行宪法的几次重大修改无不是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回应)。这样,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没有商人阶级的形成、成长、壮大,及政治上的觉醒,也就没有清末的立宪运动”了18。公民在经济活动中不断强化的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反映到制宪和行宪过程中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市场主体经济利益多元化,需要一个解决利益冲突和平等表达权利意志的法定场所,这无疑有利于议会制的建设。另一方面,市场主体的独立性必然要求宪法地位上的自主性,这对宪法在自由和人权上的保障提出更高的要求。另外,市场经济作为一种有其自身发展规律的经济形态,需要在市场和国家之间划定界限。作为市场与政府间的桥梁,它通过立宪的形式将国家管理经济的权力法制化,并以一些普遍的宪法原则把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界限以根本法的形式固定下来。

最后,随着世界经济、贸易一体化的进程加剧,市场经济体制面临着与世界接轨的趋势。这对立宪主义提出更高的要求。即:伴随着经济市场的国际化,宪法的某些内容或某些部分是否也存在与国际接轨的可能?我们知道,上层建筑是一定经济基础的反映,而经济基础从形式和内容可以分为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两部分,同样的道理,上层建筑也可分为政治体制与政治制度两部分,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虽然会引起政治体制的变革,但并不必然引起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变化,相反,它对于不断完善其相应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具有重要意义。19因此,随着市场经济的国际化,也必然要求在宪法的内容和体制上与世界各国宪法发生互动。比如,对人权的尊重和保障,对权力的制衡,对市场体制和市场规律的确认等等。这些无疑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也是立宪主义在价值和制度方面具有一定国际性和普遍性的重要体现。

五、结语及其评价

无疑,市场经济与立宪主义的关系是先天的孕育于市场发展的历史之中的一种社会现象。市场经济无论其基本价值还是具体制度都与立宪主义内在契合。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其特征决定着立宪主义的发展程度和方向。这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重要体现。而且,立宪主义作为一种价值体系和制度体系的结合体,有着自己的独立价值观,并对市场经济本身具有的某些先天缺陷进行纠正。正是由于市场经济和立宪主义的和谐发展,使得现代社会的具有一些任何历史时期所未有过的优越性,而这些恰恰正是我国市场经济和立宪主义发展的方向。

参考书目:

1参见韩大元著,《亚洲立宪主义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7页。

2参见(日)杉原泰雄著,渠涛等译《宪法的历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6页。

3古希腊的宪法主要指国家结构的活动,并非现代意义上的基本法概念,徒具形式意义。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02页。

5参见余英时著,《钱穆与中国文化》,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版,第45页。

6参见刘军宁著,《市场与》,引自《市场逻辑与国家观念》,三联出版社,1995年版,第25页

7参见著,《乡土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6页。

8有关宗教理念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影响详见德国著名学者马克斯。韦伯的《宗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江苏人民出版社。

9参见(德)奥特弗利德˙赫费著,庞学铨等译,《政治的正义性》,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第323页。

10参见(美)路易斯·亨金、阿尔伯特·J·罗森塔尔编,郑戈等译,《与权利》,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260页。

11参见(美)希尔斯著,傅铿、吕乐译,《论传统》,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86页。

12参见(法)勒庞著,冯克利译,《乌合之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69页。

13有关儒家的义利观问题详见陈鹏生、反町滕夫主编,《儒家义利观与市场经济》,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

14参见著,《现代化的陷阱》,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第203页。

15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集,第506页。

16参见(英)哈耶克著,杨玉生等译,《自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352页。

17参见(德)马克斯?韦伯著,张乃根译,《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第35页。

篇13

关键词:市场经济;食品安全;经济发展;监督

一、产生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

1.经营方式落后

在我国,农业生产及经营方式是相对比较落后的,从规模上来讲,是比较散乱的,因此大多数的农业经营很不规范,没有形成整个行业的经营标准化和规范化。其次,相对于另一方面来说,对于农业生产和经营需要国家的管理者才能为何生产标准和规范,在这方面做得也不够,相对较落后,打击违规食品安全的行为还不够,影响了食品行业在市场中的地位,造成了一些安全隐患。对于食品安全问题,其发展是长期艰巨的一项任务,需要不断努力才能逐步完善。

2.不良企业利益驱使

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源头是食品的生产,很多企业为了追求高利润而忽视自身所具备的的社会责任感,采用劣质原料或者添加有害物质导致经常发生食品安全问题,致使食品质量差,并且违反市场规律,造成恶性竞争。其中,地沟油事件就是不法商贩为了获得低成本高利润而进行的恶劣的食品安全事件,铤而走险,这样的问题所在就是由于社会上的经营者为了单纯追求利益而不顾客的健康问题,导致整个行业恶性竞争,并且市场环境恶劣,自身缺乏标准化和规范化。

3.监管不到位

在食品安全问题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政府对于食品安全监督力度不够,监管不到位。确保食品安全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政府对于企业食品生产及经营的监督力度和管理力度。监管者的职责在于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当发现某些危害食品安全的行为时要及时制止并采取相关措施遏制违法行为。由于政府对于自身职能的认知不足,更恶劣的是有些政府和企业之间还存在着利益往来,致使监管出现漏洞,给恶劣经营者以可乘之机,造成监管体系的不完善,监管手段及技术都比较落后,缺乏对于企业长期有效的监管抑制,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止。

4.食品检测技术、体系落后

食品安全中对于确定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需要专业的第三方机构来对食品进行检测。在食品安全检测过程中,涉及到需要的行业,所以要进行多方位,针对不同的流程需要作出各方面的检测和评估,这些要求对于第三方机构来说是其需要发展的不断追求,要满足这些要求,第三方机构需要不断引进新技术,多方位的了解食品行业的新兴技术,对食品安全的监督和检测要做到公平公正,我国在这方面的发展还是很欠缺的。

其次,对于食品行业,需要制定统一的检测标准和体系,不能杂乱无章,没有标准统一的体系很难做到对于食品安全严格的审查,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定为不够高,不够清晰,机制也很呆板,执行困难。

二、食品安全问题的基本特征

1.对食品原料供应源头控制不足

食品原料供应源头即食品生产的过程,这其实是对生产食品的源头农业生产问题的探讨,在这个领域中所存在的问题大多是对农作物使用农药和化肥不规范所造成的监管不力,致使生产者只顾生产出外观好看的农作物,而把过量的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渗入到了食品中,这些都是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由其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所需的食品众多,如蔬菜水果等,都是很少经过加工就直接进食的,都有可能造成危害。如果对有害物质控制不够的话,有时候会危害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又例如在对家禽、家畜和水产品等生物注入过多的激素、抗生素等有害物质,会导致这些生物体内会生成大量的耐药性细菌,由此会进一步导致食品安全隐患;另外对于土壤农作物来说,忽视有害的土壤危害,造成重金属含量超标,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造成农作物粮食中重金属的堆积,在一定的时候就会造成人们慢性中毒反应。

2.食品流通的监管不完善

在我国,由于食品的生产及经营范围较为分散,监管不到位的地方,如人烟偏僻的地区等,不法经营者利用这种情况避开检查,建立一些黑作坊,都是对食品安全危害的隐患。另外在农村地区,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意识还不够,卫生知识缺乏相关专业认识,一些生产经营者无法达到食品安全卫生标准;另外在一些农贸市场中,卫生相当的差劲,市场中人群嘈杂,食品袋或者食品容器等不卫生,都容易造成疾病的滋生与传播;超市中容易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有食物的标签不规范,对于过期的食物处理不当,食品的保存及环境卫生设施都易出现问题,还有产品的无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问题;学校及学校周边中人群较多,并且分散,如果对于食品的安全监管不到位,还会造成大范围的恶劣影响。

3.食品的加工和质量问题

为了增加食品的美观性及其保存的期限,一些成产企业往往会往食品中添加化学成分,长期过量使用,或者在加工的过程中,使用劣质的原材料等降低成本等等,超过食品安全标准,这些质量问题都是食品安全问题的隐患。针对比较热门的转基因食物现在还未得到专业的相关证明,也不能确认其食品安全性。

三、我国食品安全危机的社会影响

1.政治方面

我国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都离不开食品安全的稳定。过多的食品安全问题会造成社会和谐发展,影响到我国的经济政治的建设,使得群众对于政府监管的不信任等恶劣影响。因此,我国政府正在积极构建一个确保社会公共安全的、食品安全的和谐社会,坚决打击危害社会安定等行为。食品安全问题造成民众对于政府和社会的信任感和安全感降低,危害社会安全,影响社会稳定秩序,破坏社会的稳定。

2.经济方面

忽视食品安全问题,还将导致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一方面,食品问题首先伤害的是人体的健康,严重的时候还会危害到人们生命健康,这就会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力损失;另一方面,食品安全问题还会造成贸易出口困难,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在对外贸易中的所有行动都收到关注,食品贸易也属于国际性贸易,食品安全问题会危害到我国的食品在国际上的口碑,导致我国出口贸易严重受损,国家形象也会下降,这就对我国的农业、食品行业都造成严重影响。

四、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对策

第一,要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完善检测体系和相关法律法规。积极推进食品安全问题的改革,增强经营者法律法规意识。在监管上,完善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强制性手段严厉打击不发分子包括政府人员、企业经营者、消费者所有与市场相关的人员。各地方也要完善自身的法规,全国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建立统一的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合理制定标准,要符合实际操作的可行性。

第二,要加强政府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整顿力度。严防腐败分子对食品安全行业的破坏,从食品生产到加工再到最终的产品各个环节都要加强对其的检测和监督,监管和经营的责任负责要落实到具体的人员是身上,问题出在哪一部门都要进行惩罚,要使监督部门各司其守,逐步形成监督的专业化。

第三,增强食品安全信息的流畅性。消息的滞后和信息的不通畅都是导致市场对于食品质量控制不统一的原因,信息的通畅会引导行业规范,因此需要在现代互连网社会,利用信息时代的优越性,增强互联网对于食品安全信息的传播,使生产者和经营者以及监督者都能够实时掌握食品安全信息,使得大众对于食品做到放心。

第四,提高食品生产技术水平。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生产水平还不够高,对于食品流程的监督把控很难做到规范化,制定的严格的质量生产标准,监管力度要大,从原料的加工和生产就做到严格的监管个把控,这样才能逐步完善行业规范,提升食品生产技术。其次还要引进先进设备,这对所有安全生产及经营都具有强大的保障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发展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其中食品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都对我国的社会稳定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的水平也不断提高,衣食住行方面都伴随着较高的要求。社会的变革也会产生一些矛盾和自身的问题。现阶段引起人们较多专注的有食品安全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我们应当做出及时的思考和应对对策,努力提高我国在食品生产与经营方面的技术水平,对食品的监管也做到严格规范,整顿治理市场的食品安全问题,实现对食品安全的社会科学化的管理。

参考文献:

[1]赵睿.食品安全与经济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2013(05).

[2]张强.浅谈食品安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与对策[J].医学动物防制,2012(12).

篇14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现代管理意识

1.1培养学生经济头脑,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识。场经济的建立要求我们树立新的人才观,价值观。中学德育的改革首先要更新观念,按照社会市场经济对人的道德品行的要求,开展德育,改革德育工作的管理,使德育工作真正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更新德育观念,主要包括新的价值观,新的德育内容观、新的德育过程观、新的德育工作管理观。

德育内容观的更新主要体现在,德育工作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德育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特点,适当地修正原有德育内容中的空洞、抽象、脱离实际的部分,使德育内容更加务实、有效。在当前的形势下,德育内容需要突出的是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法制教育、传统教育等内容,以弥补市场经济引发的消极、不良的东西。在形式上更强调生动可感,避免空洞说教。根据市场经济开放、竞争、创新的特点,德育应向培养学生拓宽视野,锐意创新、坚定果断、经济务实的品质方面转移。

1.2由"封闭型"管理转向"开放型"管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改革与开放的全面展开,封闭型的管理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德育需要,德育管理的"开放型",既是客观存在,也是大势所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改革和开放,使学生走出了狭小的圈子,结束了从家到校的"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在开放的社会中经风雨,见世面、受锻炼。这是德育管理的一个明显的发展趋势,我们的教育应该清醒地认识这一变化,自觉地变"封闭式"为"开放式",不仅要学生学会、学好学校的"教科书",而且还必须学会社会的"教科书"。引导他们学会生活,增长能力,提高素质,全面发展,在微观与宏观的结合上进行德育管理。

1.3树立正确的德育效果观,由"务虚"到"务实"。人的思想观念决定人的思想行为。教育实践表明,许多优秀的德育工作者之所以取得良好的德育管理效果 ,都与他们在工作中十分讲究工作效果有关。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更应以对教育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和责任感,追求高效率,高效益的德育管理,由"务虚"到"务实",把德育管理与"效益价值"联系起来,寓虚于实,出虚而实。

2.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2.1创设良好的环境。"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不可小觑。每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行为,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所以,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对做好德育工作极其重要。要想在学校创设出一个良好的德育氛围,那么,学校的相关管理工作就一定要跟上。如:在校园宣传栏中展出相关模范代表的事迹、起到带头作用;或开展一些校园宣讲活动,定期举办德育讲座;招选一些志愿者,培养学生助人的品德。总而言之,就是将德育渗透到学校风气中。

2.2强化教学德育渗透。除了要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外,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更为重要,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属于德育管理的间接方式。教学活动是一种人与人之间进行交往的活动。通过这种活动,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要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如有可能最好融入示例进行讲解,这样不仅丰富了教学活动,使所授知识更容易被学生理解接受,还达到了德育教育的目的。

3.注重切身体验,建立评比竞赛制度

3.1注重学生的切身体验。目前学校德育"假、大、空",教育效果甚微,在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结合本地区的现实情况,例如可以通过让学生在企业见习实习中体会职业道德,培养职业道德情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学校可以结合地区特色、本校特点,进行丰富多彩的道德教育体验活动。

3.2建立评比竞赛制度。学生会下设文体部、生活部、礼仪部等。对学生进行日常考核,开展比、学、赶、帮、超竞赛活动。同时设立礼仪示范岗、礼仪示范生培训班、在思想道德和礼仪方面为全校学生起到示范和监督的作用。在每年的五四青年节时对表现好的同学进行表彰。授予其"五四表彰"或"礼仪示范标兵"等称号。这样的活动不仅在一段时间内对学生有督促管理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也起到了道德教育的作用。在这样的活动和组织中,让学生自己成为德育管理的主人,让学生既是德育管理的管理者,又是德育管理的被管理者,学生是真正的主体。

4.构建学校、社会、家庭相结合的德育管理网络

德育管理的整个过程中,德育管理工作应不仅仅体现在学校工作的时时处处,它不只是一节课,一次活动,而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师、社会、家长、学生共同合作。我们不仅重视教育的三大支柱分别在学生健康成长中的重要作用,而且特别强调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沟通,积极配合,形成合力,以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

家庭教育从一个人接受教育的发展过程来看,是接受最早、时间最长、影响最深的教育。人的一生发展都离不开家庭教育,在学龄前,是在父母的呵护和教育下长大,上学时期更是在父母的关心和爱护下学习。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子女都有着言传身教、陶冶习染和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父母必须加强修养,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父母作为孩子人生的第一任教师,家庭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一影响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对于模仿性、可塑性极强的青少年来说,无言的身教比什么都重要。父母的社会行为、言谈举止,就像一面镜子,对孩子产生着无言而最直接的影响。

5.立足课堂,落实各学科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中学阶段是学生获得良好德育重要时期,学校也是学生获得良好德育重要场所。但往往各科教师只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忽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和升华,造成学生德育教育的缺失。其实,中学各学科无论是政史地还是语数外,无论是体音美还是理化生也都包含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比如合作意识、爱国主义教育、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等。这样,德育不仅仅是政治教师、班主任或是学生犯纪律时学校政教处的事,而应是各学科老师共同承担,这符合教学与育人的目的。只有各学科教师有意识地担当,落实各自学科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避免德育只是少数教师唱独角戏的局面,才能形成教育合力,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中学德育管理任重而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4.2多媒体课件激活求异思维。求异思维是一种朝着许多不同方向,寻找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的思维,它是要求学生能摆脱别人的影响,有苟于传统的或一般的答案和方式,提出与众不同的多方面的设想和见解,使思维具有独立性和首创性。很难设想一个在学习过程中从来不敢或不会发表一点与众不同见解的学生,日后会有什么独立的创造。所以教师应多方设法鼓励并指导学生思考问题时敢于求异,不因循守旧。在具体训练方法上,则应从培养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入手。给学生提供求异思维的机会。如教《不上当受骗》一课时,教师只靠文字的说教难以使低年级的学生理解和作出行为的正确判断。教师设计这么一个行为辨析画面课件:双休日,小明一个人在家,这时,来了一个自称是他家"远方亲戚"的人朝着小明家敲门。小明想:不接待嘛,不对,对客人得热情有礼貌;接待嘛,自己又怕不认识他,万一是坏人,不是上当受骗了吗?小明应该怎样做?才能既文明而又不上当受骗?此时学生都进入了积极思考、辩论、交流。有的说,从猫眼中窥探,在答应开门的片刻,打电话告诉楼下邻居的阿姨;有的说,对不起,门被反锁了,锁匙被我妈妈带走了,请你等一下,我打电话告诉妈妈;种种的想法无法不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所学的道德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提高辨析是非的能力,而且能运用到实践中去,当一个人在家时,不随便给陌生人开门。

5.运用信息技术,激活学习方式

《品德与生活》课标指出,在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信息技术介入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就构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充分显示了信息交流的多向性,丰富性和快捷性。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机互动、生机互动的多种友好合作方式,为学生提供立体式的多向交流的机会,学生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空间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了自主学习的天地,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精神。

如:在讲《我的小手》一课时,首先,利用现代教学媒体为学生展示我国传统面点图片,水果拼盘图片,通过多媒体展示了形态各异的制作,制作精美的面点不仅增加餐桌的喜庆气氛,而且能锻炼我们的手指灵活性及大脑创造思维的开发,以及激发学生制作面点及水果拼盘的欲望,激发学生自己的创意。创作面点和水果拼盘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几个人合作完成一份作品。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

如教学《我国的水资源》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对税资源短缺问题给予充分的重视,了解家庭生活用水情况调查,提高学生的节水意识。教师在引导学生上网搜集有关水资源短缺的资料。然后针对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把学生从网上收集了各种资料和自己补充的资料制成生动直观、学生易懂的网页,并上传到学校的校园网上,给学生课堂的自主学习搭设了平台。课堂上,学生通过浏览网页、小组讨论,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缺水给生活带来的影响。同时,在这种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下,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综上所述,运用信息技术激活了品德与生活课堂,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和向学生传递信息的途径。我们的课堂因信息技术的运用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超时空,多维感受,把课内、外知识有机、有效的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情感上得到了满足,在精神上得到了熏陶,在能力上得到了训练。提高了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的实效。

参考文献:

[1]《品德与生活》新课标

[2]《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资源开发与实施研究方案》

[3]《关于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几点思考》(小学信息技术,黄利锋)

[4]钟志贤.《素质教育与教育技术实践》.《中国电化教育》.1998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