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煤矿区队安全管理范文

煤矿区队安全管理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1 17:26:5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煤矿区队安全管理,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煤矿区队安全管理

篇1

关键词:煤炭企业 基层区队 安全管理

长期以来,安全生产一直是煤炭企业永恒的话题。区队是企业的结构框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和各项工作开展的基础。煤矿企业的每一项工程,都是由区队开始进行,因此,做好煤矿区队安全管理,不仅可以落实安全责任,强化安全管理,还能对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进行起到保障作用。

一、煤炭企业基层区队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和手段,事实证明,哪个矿安全形势稳定,它的基础管理、效益状况就不会差。长期从事煤矿井下工作的人都知道,煤矿井下自然条件特殊复杂、生产区域变化频繁,的确是安全管理的难点,但是认真分析煤矿发生的各类事故,我们都可以得出一个共同结论。许多看似偶然的安全事故,真正的原因并不是这些高危点所致,而是事故责任人在生产中忽视安全、违章操作的恶果。这些原因中深层次的问题就是安全理念、安全投入、安全教育以及安全管理的欠缺,如果对这些问题处理不到位、不重视,出现问题和造成事故是必然的。因此,区队安全管理要以此为鉴,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将安全管理工作做到细处、落到实处。

二、目前我国煤炭企业区队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础管理薄弱

一是班组管理人员和员工长期处于懒散的状态,对安全培训和学习效果漫不经心,认为培训、学习只不过是走走形式,视为形势工程,从根本意识上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2.安全教育培训收效不大

由于煤矿企业属于高危行业,不仅地理环境复杂,生产工艺也很繁琐,这些特殊情况给生产及安全带来很多问题。

3.缺乏严格的管理机制和科学的分配方法

首先,缺乏科学、严密的考核标准;其次,对班组、班组对个人缺乏科学的监管;再次,安全规章制度不健全、不完善不能认真的贯彻执行。主要是干部责任追究力度不大,处理的过轻,从而出现了责任事故。近一段时间全国发生的特别重大煤矿事故,经过认真的追查分析,都是责任事故。

三 、加强煤炭企业区队安全管理的措施及途径

1.强化职工安全教育培训

一是根据区队的职工组成结构、文化素质的具体实际情况,对职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教育。二加大员工学习奖励,培养员工学习兴趣。肯定员工在学习中取得的成绩,并给予成绩取得者表扬和奖励,以及在区队与上级各部门组织的考试中取得前三名的员工,除上级给予的奖励外,区队再对其进行同等奖励。三是创新培训形式。即:每次现场微型课堂培训, 仅针对一个问题,只用一页教案,只讲一堂小课,开展一次互动讨论,写一份小型总结回顾。从而,循序渐进的提高班组职工的安全技能,真正实现班组安全自制。要做到以下几方面:一是考试内容要与学习计划的内容相符合。二是考试卷制作要规范化。三是考试方式要采取闭卷。对学习效果好的人员要给予必要的奖励,鼓励职工学习的积极性。对学习差的、不按时参加技术学习的、要给予适当的处罚。奖罚结果要与工资奖金挂钩,要张榜公布。

2.完善管理机制和考核方法

首先,区队要有一套组织严密、科学的管理体系。其次,安全管理工作要建立严格的考核体系。落实问责机制。按照“有权必有责,权责相统一”的要求,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使每一种职能、每一项工作落实到人。按照奖优、治庸、罚劣的原则,坚持奖罚分明,对安全上存在问题的单位和个人,要严格进行责任追究。第三,对违章人员要及时公正的公布安全处罚,起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作用。第四,要健全和完善规章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及时修改和补充,从而做到合情合理。

3.加强区队的内部安全管理自治

职工不再是安全管理的被动接受对象,而成为安全工作的主体。提高其安全责任心和安全工作能力,是做好安全工作的需要。由区队自行制定本区的安全目标奖励浮动分配制度,真正体现出了“自己的安全自己管、指望他人不保险”的安全管理理念。促进班竞赛,引导各区队积极推进本区各班班组之间在安全、生产、质量、材料、创新等各方面开展竞赛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结束语

煤矿安全生产中,区队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前沿阵地。只有通过强有力的安全文化渗透,逐步规范区队的安全管理,使区队的安全管理更有序,更加人性化,调动全员参与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促使区队的安全管理不断迈向新台阶。

参考文献:

[1]综掘快速掘进区队的管理 吴守峰[J].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2013,04:78-79

[2]郭树峰.浅析区队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技术与市场,2014,01:95-96+98

[3]张灿廷,华兴斌.浅谈基层区队执行力建设[J].科技风,2013,24:251+258

[4]葛严谋.浅议如何创新煤矿区队安全宣传教育方法[J].民营科技,2013,11:253

篇2

关键词:采区煤仓 安全管理 施工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5-0228-02

一、煤仓概况

采区煤仓位于运输石门和皮带大巷贯通区域。采区煤仓上口设计位于运输石门,下口地点在皮带机大巷。煤仓净高一般在25m。煤仓设计参数上口一般为锁上口直径3m,上锁口高度3m;仓身直径一般为6m;下锁口下口直径1m,下锁口高度4m。煤仓掘进期间临时支护采用锚网梁锁喷联合支护,永久支护为浇筑混凝土支护,混凝土强度为强度C30。煤仓所穿过的岩层依次主要有泥岩、粉砂岩、煤线、泥岩。

二、施工方案及质量控制

在煤仓施工前先由技术部门牵头进行图纸的会审并向煤仓施工管理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全员贯彻作业规程。组织职工学习培训,使全体职工明白工程的形状及要求。施工中劳动组织采用三八制作业。技术管理人员负责对施工队安全、技术监控和指导;以队长为首负责施工全面指挥和协调,确保煤仓施工安全、优质、高效。

1.创新施工管理方案。施工前的准备工作,首先从筹备材料、设备入手。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计算绞车提升能力;起吊锚杆、钢丝绳的安全系数,从技术上保证安全施工。利用计算机三维立体制作技术精确计算出下锁口的内外模尺寸、取保煤仓漏斗“天圆地方”的施工效果。传统煤仓施工是从上向下逐段掘进,够一个浇筑段高后转入浇筑施工。根据采区煤仓穿过岩层特征,改变施工方案,先在煤仓中心线0.5m范围内附近,使用ML-120型钻机施工直径1.2m的导向钻孔,导向孔偏斜度小于0.5%。该孔的作用是溜矸、排水、通风。采用钻爆法施工,先将煤仓掘进至荒断面,然后进行锚网梁锁喷联合支护做临时支护。矸石由导硐溜入下硐室,PB-30型扒矸机出货。掘进完毕后,从下锁口逐模进行浇筑。施工顺序为:扎筋―立模―浇筑。

2.施工工艺。煤仓采用钻爆法施工,采用7655气腿式凿岩机,光面爆破,打眼前清净浮矸,看好中线点好眼位;打眼时要分片定人定钻,钻好眼后,必须吹净岩粉,用木楔塞住眼口,以防往眼口里掉渣;打眼时不得延裂隙钻眼,也不得在残眼上打眼,周边眼的角度要掌握好,且要按照爆破图标的要求打眼,打好的炮眼眼底要在同一水平面上;爆破选用三级煤矿许用水胶炸药,8#矿用毫秒延期电雷管前五段。连线方式为,正向装药结构,炮眼装药后剩余部分用炮泥填满填实,炮眼深度1.8m,爆破进尺1.6m。

3.设备及工具配备。根据煤仓施工方案选用以下设备:JM-14慢速绞车1部、JH-8慢速绞车1部、转-V型混凝土喷射机两台(一台使用、一台备用)、ZY-24型和7655气腿式凿岩机各3部、P-30B型扒矸机1部、KDF-2*15KW局扇1台、MQT-85W型气动锚杆钻机3部、G-10风镐4部、搅拌机1部。JM-14慢速绞车做提升用,配简易吊桶供提升人员、材料、工具等。配备JH-8慢速绞车绞车,吊挂风水带、溜灰管。

4.劳动组织。采用三班循环作业,每班8h。作业方式为一掘一临支的支护方式。

5.关键工序安全质量控制。在煤仓掘进施工期间,工序繁多,不易控制,若不能有效的控制将影响煤仓的施工进度、质量及安全。因此,煤仓施工期间要加强各工序的关键工序控制。(1)炮眼施工。由于煤仓的荒断面较大,每循环炮眼数量达125个,同时炮眼的方位又多变,打眼所占用的工时为刷大用时的1/3以上,所以炮眼的施工对于煤仓施工进度有极大影响。在炮眼施工中采取“五定原则”,即定人、定锤、定眼位、定量、定质量。(2)煤仓出货。煤仓荒断面35.5m2,每循环进尺1.8m,每循环货量最多达35.5*1.8*1.3=83.07m3(1.3为岩石的膨胀系数)。起爆后迎头矸石虽经导硐溜出,但仓内残余的活矸仍较多,对下一循环的打眼有一定影响。在施工利用下一循环的爆破来清理上一循环的活矸。即爆破联合支护后,仅清理眼位附近的活矸,其余的矸石不予清理,打眼后装药放炮,利用下一循环的爆破清理上一循环剩余活矸,从而减少攉货的时间。(3)混泥土输送。混凝土的输送是采用专门制作的输料系统。该输料系统由溜槽、漏斗和8寸橡胶管制成的输料管组成。输料系统是利用混凝土的和易性及自重来完成混凝土的输送。整个输料系统结构简单、安全性好、可靠性高,能有效地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浇注的施工速度。(4)煤仓上口封口管理。煤仓上口采用长不少于9m的轨道,间距500mm进行摆放,每端伸出上口边沿不得少于3m;然后距煤仓中心线0.7m处用长不少于6m的轨道,垂直巷道,间距500mm,摆放于事先放置好的轨道上,轨道与轨道之间用8#铁丝双股进行捆扎牢固。轨道上面(预留通道之外)用双层大板,每块大板长不少于3m,宽200mm~300mm,厚70mm进行密实摆放;每层大板两块之间用长扒钉均匀三道进行扒牢在一起,每两块大板接头之间必须用长扒钉扒牢固。下层大板平行于巷道放置,上层大板垂直于巷道放置;大板总厚度不少于140mm,伸出封口周边不少于2m。大板上再用废旧皮带机皮进行铺严实,每块皮带机皮压茬不少于200mm,将皮带机皮用长圆钉每隔400mm处钉在大板上,以确保施工安全。封口平台通道采用6mm厚的钢板配合9#工字钢作梁及滚动轴承焊成平板滑车,然后平行于巷道用50mm*50mm的角铁作为平板车的滑道进行封闭,角铁距两端200mm处打眼用道钉与封口木板钉牢固;滑车宽2m,每边超出上封口板300mm,滑车长2.4m;滚动轴成焊在工字钢的两端。吊桶提升出平台200mm~300mm时,用滑车将预通道封闭,然后将吊桶落在上面,吊桶落下时,用双层大板密排严实进行封闭,大板规格同上,确保施工安全。(5)脚手架管理。煤仓浇筑时从下锁口向上进行扎筋、浇筑,需从下向上搭设施工平台。在平台的搭设中,为了施工方便,吊桶的中心线与煤仓中心线通常并不重合。在施工中应按吊桶的中心线搭设脚手架,以避免在吊桶向下运行时碰到脚手架发生危险。仓内搭脚手架时,预留通道间距为1.4m*1.4m,在最上层大板预留的吊桶通道用铁丝网围住,防止人员坠落。脚手架用大板密铺3层,即操作层平台(吊桶通道外)及其相邻下两层平台必须用大板进行满铺。(6)浇筑质量控制。保证原材料质量。进场的水泥必须要有产品合格证和强度试验报告,储存期超过三个月的水泥及受潮结块的水泥禁止使用。砂石场地将搭建场棚,避免砂石雨淋日晒,每批货到场都要做级别配比试验,适时调整配比。砂石的含水量要定期测定,配水时要相应扣除砂石中的含水量;成立施工技术领导小组,以工程技术人员主组成的混凝土制备小组,进行不间断的跟踪级别配比试验,确保高强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对施工中将使用混凝土温度测定记录仪进行施工全过程的混凝土温度跟踪和监测,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控制,防止或减少温度裂缝。以便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技术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在浇注过程中可以根据情况安设一台2*15kw的局扇向仓内通风,用于降低温度改善劳动条件;仓壁管理,煤仓在刷大施工期间应严格执行找仓壁工作(敲帮问顶制度),每班开工前及每次放炮后进入工作地点,首先要进行找仓壁,找掉危岩活矸。

三、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每道工序开工前以及整个支护过程中都必须动态地找净顶、帮的危岩活石,防止伤人事故。

2.煤仓上口安全管理。煤仓上口利用直径Φ=25.4mm铁管和直径Ф=6mm钢筋网设置一个4×4m栅栏,三面围严并悬挂警示牌;仓上口封口盘的行人口、下料口、活页翻门,除行人、提升物料、放炮通风外,其余时间必须处于常闭状态,整个煤仓施工期间,上口安排专人负责警戒,现场交接班,只有仓内停止作业后由班长撤除警戒;煤仓上口人员在封口盘2m范围内附近作业时,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严禁将杂物、工具、矸石等误入眼内。

3.仓内所有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带。安全带一端系在施工人员腰上,另一端固定在仓壁锚杆或人行爬梯上。从人行爬梯上、下人员均应系好保险绳,保险绳的长度随眼的深度作适当调整,眼上口由两个责任心强的人员控制保险绳,并随人员的上下而调整保险绳的长度。

4.加强施工警戒。在煤仓下口施工时,上口必须设专人警戒工,防止坠落和掉物伤人。安全带、保险绳每次使用前,都要认真检查,以防过度磨损造成防护失效。

篇3

[关键词]矿井 运输管理 安全管理 途径

[中图分类号] TD5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9-261-2

0前言

矿井运输是煤矿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而矿井运输的安全确是整个煤矿安全的薄弱环节,现如今,随着我国矿产业的发展,矿区的扩大和矿产产量的不断提高,煤矿中矿井运输的安全管理开始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矿井运输安全管理中的问题仍然很多,为此,应对矿井运输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深入探讨,并找出可行的措施,从而找到提升矿井运输管理的有效途径。

1矿井运输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工作人员素质低下,操作能力差

在我国煤矿行业中,矿井下的作业人员大多学历低下,这就导致了整个工作团队的整体素质偏低,部分人员不具有基本的职业素质,甚至有些人员未经过专业的培训就开始进行井下作业。然而,矿井的运输管理需要相关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要求,这就导致了矿井运输中出现许多违规操作的现象而给矿井的运输管理中买下许多安全隐患。

1.2矿井运输管理制度不完善

煤矿企业制定科学的运输管理制度是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进行的前提,但是部分煤矿企业岁制定了科学的管理制度但其工作人员却没有掌握管理制度,这就使得煤矿运输管理制度成为了摆设,这种做法扰乱了煤矿的正常生产,也为煤矿生产和运输带来隐患。

1.3相关部门的监管不到位

在煤矿的运输管理中,相关部门的监管和掌控力度不够,这就使得煤矿企业无法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更无法解决出现的问题,这就使得安全问题无法及时被发现,从而为矿井运输管理的安全买下极大的隐患。

1.4不注重运输设备的检修和维护

煤矿企业因为资金问题而无法及时更换和升级相关的设备,而导致设备陈旧和老化,加之矿井作业中运输设备长期出于高负荷下运行状态,这就使得设备出席三损坏和损耗,如果不及时对矿井的运输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则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2提升矿井运输管理的途径

2.1推进矿井运输的专业化管理

矿井运输的专业化管理是近几年来推行的具有较大优势的管理制度,矿井运输管理的实现能够使运输专业人才得到集中化,让懂技术和业务的专业人才发挥其优势,这就使得煤炭企业能够更好的进行业务考察和督促从而更好地实现矿井运输的安全化管理。企业应积极推进采区运输专业化管理,同时积极组织全面推进小巷运输专业管理工作的实施,与此同时,还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矿区运输系统的职责和责任进行重新划分,并建立一些列完整合理的管理制度。同时,应对矿区人员进行“两证一卡一服装”进行统一配备并对从事矿井运输的生产队员进行统一建立档案以便管理,同时还应该将矿井运输的专业化操作,渗透到矿井运输生产工作的各个方面。

2.2提升运输质量标准化水平

对于矿井的运输质量应该达到标准化水平,因为标准化不仅体现矿井运输的专业化水平也是矿井安全,文明生产的重要体现。所谓标准化,具体表现为:井下运输大巷轨道达到优良品、巷道照明充足、运输标识齐全,警示完善、绞车安全合格、车场料场配置规范合理等等。运输质量标准化的实施,不仅能改善运输作业环境,还未全矿的安全,高效的运输奠定了基础,而标准化的实施,更是为运输质量起到了模范作用。

2.3推进大巷提速,实现运输的高效

随着现代化的需求,矿井中的运输大巷运输效率低下且车密导致安全间距不足等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为此,要满足时代的发展要求就必须进行全面的改造,加强矿井的运输建设,安装新的机车和更大型号的轨道,从而实现运输系统效率的提升。在矿井运输系统的完善和建设过程中,矿井运输的效率提高的同时,也加强了矿井运输的安全性,可谓是一举两得之举。

2.4积极推进矿井运输中新技术的运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今的科学技术才能够带来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因而矿井运输安全管理的发展,需要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新的技术设备。这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在改善矿井运输环境提高矿井运输效率的同时也促进了矿井运输安全管理的发展,例如:阻车器的应用见笑了员工的劳动强度也减少了不必要的人员伤害;雷达捕车器为有效组织人员受伤和减少不安全事故做出了贡献;拍生气的运用,避免了绞车牵引钢丝绳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故障。总而言之,将这些先进的技术设备运用于矿井运输中不仅为矿井的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矿井运输的高效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撑。

2.5改变考核方式,提高职工素质

企业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因而想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就必须注重企业人才的培养,加强企业员工的培训和教育,同时还应该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宣传,从而使得企业培养出一批具有一定专业素质和实际业务操作能力,同时有较强的安全意识的员工,通过改变考核和教育方式,提高矿区员工整体素质,从而适应时代和企业不断发展的需要。

2.6开展矿井运输安全整治和竞赛

近些年,随着我国矿业生产的发展,矿区的生产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是与此同时,矿区的运输管理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运输管理中的事故发生频率居高不下,这就给矿井运输生产的安全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与此同时,面对这些问题,为了减少矿井运输中事故的发生矿区采取了许多办法,如进行专项治理和整顿,矿区隐患排查等,但效果都不怎么理想,其根本原因是没有奖惩措施为支撑的整治无法真正带动员工的积极性,为此我们应该得到一些经验教训以及反思:在进行运输规章制度的建设和完善、运输系统改造以及矿井运输专业人才培养的同时,应该加大多角度的安全综合考评,考评应结合明确的奖惩制度,对于员工而言,这就调动了员工参与运输安全竞赛的积极性,同时还使得各种规章制度得到员工的重视和落实,最终实现矿井运输的安全管理。

3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行各业都有了新的发展,煤矿行业在新的环境下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在取得发展的同时,矿区的运输管理方面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运输管理中的事故开始引发人们的关注,如何提升矿井运输的安全管理成为行业发展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就目前而言,提升矿井的安全管理的工作仍旧很艰巨,任重而道远。综上所述,提升矿井运输管理需要通过以下方式:推进矿井运输的专业化管理;实现矿井运输质量的标准化;运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管理;改变考核方式,提高员工素质;全面开展运输安全竞赛等等。只有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才能使得安全意识深入人心,使得矿井运输安全管理的质量得到真正提高。

参考文献

[1]郭学军.论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05):104-105.

[2]方云龙.浅谈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与发展趋势[J].科技传播.2010(19):116-117.

[3]王玉祥.对煤矿机电的精细化管理的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11(18):124-125.

[4]郭靖.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思考[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2):69-70.

[5]刘远航,杨泓伟,李保周.浅谈实现煤矿安全管理信息化的途径[J].中州煤炭.2010(11):86-87.

篇4

【关键词】产业升级 和谐发展 安全生产 矿区生态化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深刻阐述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目标和措施,对今后五年科学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战略构想。那么,作为煤矿企业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矿区的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呢?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改进提高。

一、要加快煤矿产业优化升级改造,实现企业增长方式效益型方面转变

煤矿企业产业优化升级改造,要面对当前、立足长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发展、转变发展模式,优化产业升级改造,提升增长方式,向效益型方向发展,积极在提升矿井产能方面做文章,努力打造高产能效益型矿井。要向国家特大型煤矿企业学习,规划好产业升级的规模、步骤,对现有煤矿整合重组,积极发展千万吨矿区,实现集团化、集约型发展的转变,让产业升级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要逐步走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以“高科技、高效益、高就业,低能耗、低成本、低污染”为发展特征,进一步统筹规划煤炭、电力、铁路、煤制油与煤化工等大产业板块的发展战略。从节能减排、发展洁净能源的角度,根据市场情况和不同地区的特点,加大煤炭就地转化、加工利用的能力,在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资源化再利用方面创出经验,实现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同步增长。

二、转变发展方式要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总体思路

煤矿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既要坚持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做大做强企业规模,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发展目标,还要继续坚持以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安全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宗旨,进一步加强企业产权管理,坚持科学决策,强化企业科学管理理念,逐步完善“安全高效型”、“学习创新型”、“稳定和谐型”企业考核体系,唱响“三型六化”企业发展品牌,不断提高企业自身发展能力,努力创建安全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型现代煤矿企业,才能让企业生命之树长青、根基永固,建设煤矿现代企业的“百年老店”。

煤炭企业科学发展要紧扣国家、行业和地方发展目标,制定中、长远发展规划,综合利用和保护矿产资源,建设矿区生态文明体系,实现人与自然、矿山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安全发展是煤炭企业的“生命”,实现煤矿企业安全发展目标,要采取积极有效、管用的方法,组织专家“会诊”矿井安全生产、“会诊”阻碍矿井安全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瓶颈”,有效预防、减少安全事故发生,逐步改变煤矿高危行业的社会形象,宣传树立现代煤矿企业与煤矿工人良好的社会形象,把以人为本、让矿工“快乐工作、体面生活”的新形象竖立起来,重塑煤矿新形象,让煤矿工人阳光灿烂、让煤矿企业光彩照人,实现和谐发展。

三、转变煤矿企业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关键要体现出“安全就是效益”的发展思路

安全是煤矿企业发展的首要问题,也是煤矿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安全不仅仅是企业员工的最大幸福,更是企业最大的效益。各种煤矿事故的教训和资料显示,一个经常出小事故的煤矿企业,用不了5年就要关闭破产。一个资产雄厚的煤矿企业,发生一次重大事故,不仅经济上损失惨重,在政治影响上更是无可估量,企业员工思想情绪波动大,不到10年,经济就要滑入低谷、宣布破产关闭。因此,煤矿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最重要的方式,就是转变安全发展理念,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确保经济增长步入良性循环。要强化煤炭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主体意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安全发展理念。要进一步强化煤矿生产安全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与考核机制,夯实安全基础管理的各项工作,为煤矿安全生产奠定牢靠的基础。要结合煤矿生产实际,不断加大安技措的投入力度,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煤矿“瓦斯、水、火”的防治技术水平,消除煤矿自然灾害。在防治矿井自然灾害方面,重点要加大“一通三防”措施落实力度,把“一通三防”作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才能为煤矿的安全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进一步加大煤矿“掘、抽、采”平衡措施落实,加强煤矿井下采煤生产的瓦斯超前抽采工作,建立符合国家标准的矿井瓦斯抽采系统,满足矿井的安全生产需要,把矿井的瓦斯危害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以内,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要加大矿区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提高煤矿自身事故预防和安全隐患自查整改工作力度,加大安全生产管理与责任落实力度。要加强基建项目外部施工队伍资质管理和现场安全管理工作,防止层层转包、人员安全意识参差不齐,不安全因素增大,从而造成更大的安全风险,危害矿井安全生产。煤矿企业只有突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发展目标,才能确保煤矿企业产生强大的经济效益,做到安全健康持续发展,经济效益稳步提升。

四、煤矿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在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矿区生态化上做文章

篇5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问题;策略

基于逐步地健全我国安全网络监督机制的影响下,开采煤矿的技术也持续地进步。然而,因为我国的煤炭行业依旧面临一系列实际条件的影响和传统经济模式的制约,这造成我国煤矿领域面临一系列的安全生产管理问题。为此,搞好我国煤矿领域的安全生产管理事项,不仅能够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还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安定,从而推动社会的稳定与健康发展。

1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意识差

虽然各个矿区都非常重视安全管理,然而,各个单位为了追逐利益,依旧面临忽视安全重视生产的情况。这也是一些煤矿出现安全事故的根本所在。另外,一些煤矿未曾真正地贯彻实施风险预控管理事务,这造成事故出现之后,一是抢救受困人,从资金上补偿受伤或者是死亡员工的家属,二是整改出现事故的不安全因素以及惩罚有关的人员。这种看似合理的事后补救措施尽管在某种意义上慰藉社会公众和受害人,可是如此的安全管理意识不注重分析生产过程当中的危险因素。因此,如此消极和被动的煤矿生产安全管理业已跟当今煤矿企业的实际发展相悖。鉴于此,只有具备超前的观念,以预防为主,才可以有效地确保煤矿企业员工的安全。

1.2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混乱

煤矿企业安全运行的关键基础是合理、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而安全管理制度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保障。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降低安全隐患,从而使出现事故的概率大大地降低。然而,实际中不少煤矿企业为了短期的以及眼前的利益,不想花费人员和精力去制定安全管理制度与建设安全管理机构。如此一来,在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就会面临权责模糊、分工不清的现象,从而导致难以执行安全管理工作,这使煤矿预警机制与煤矿监督保障机制的有效性大大地降低。除此之外,场地管理的过程中面临“两少”与“两多”的情况,也就是路线远和晚班的管理工作者少,而路线近和白班的管理工作者多,这导致安全管理在地段与时间段上存在缺陷,是边远地带和夜间容易出现事故的原因。

1.3煤矿企业员工的素质都比较低

当今,我国的煤矿领域发展速度非常快,各个大矿区的综合机械化生产实现,一系列的生产环节进行更加紧密地衔接,集中化水平越来越高,这就需要煤矿工作者有着比较高的技能素质与文化素质。可是,作为一种粗放型行业的煤矿,特别是在煤矿加速发展的阶段,各矿区吸收的人员的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都比较低。具体来讲,主要表现在:1)员工的文化素质都比较低,这导致一些工作者难以理解一些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2)当前引进的一些年轻人员怕干重活,不肯吃苦,而作为累活和重活主导的老员工的身体素质比较差,一部分矿区存在不少的老弱矿工;3)一些工作者的心理素质不强,特别是在我国发生一些矿难之后,他们存在比较大的波动情绪,对矿井工作存在害怕的心理。

2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应对策略

2.1完善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非常关键,在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应当将其放在第一位,制定专门的安全生产考核制度和安全管理制度,严格贯彻实施事故职责追究制,强化安全生产的奖励和惩罚。根据煤矿企业的特点,能够精细地划分安全管理制度的一些条款,针对薄弱之处和安全隐患制定一些预防事故的策略,遵循安全查岗制度以及隐患查处制度。并且,在安全管理上遵循标本兼治的原则和方针,确保进行现场的管理以及监督,真正地防止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的现象出现。

2.2执行风险预控

煤矿企业应当增强“注重预防、安全为先”的安全管理意识,在安全管理中注重投入,对事故危险源进行确定,以及搞好事故应急策略。风险预控的贯彻实施重点表现为:1)注重煤矿企业基层员工和安全管理工作者的风险预控培训事务,让他们清楚工作过程中的危险点与危险源,进而在工作的过程中加以重视;2)创建事故应急救援方案,根据比较容易出现的瓦斯灾害、水灾、火灾可以通过模拟演练或者是培训的方式进行学习,保障煤矿企业的员工在出现以上事故的情况下可以实时逃生;3)注重安全预控管理,有重点地监督班组长、值班领导、跟班队长等。

2.3注重煤矿企业的文化建设和员工的技能培训

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灵魂是安全文化建设,安全文化建设也是确保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基础,安全文化能够使激励力、约束力、监督力形成,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以及塑造员工为安全员工。为此,不管是立足于煤矿企业的发展,还是安全生产,都务必创建煤矿企业的安全文化。煤矿员工安全工作的前提条件是技能培训,其跟企业的安全生产与员工的生命安全密切相关,因此,需要将安全培训工作当作煤矿企业的首要工作。只有进行员工技能培训与建设安全文化,才可以由思想上、行动上引导员工具备安全观念,才可以有效地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

3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煤矿事故频发的原因主要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物的不安全状态,而不管是人的不安全行为,还是物的不安全状态,都能够在强化安全管理的基础上进行避免。当今,在我国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中,依旧面临着不少的缺陷与不足之处,这不利于我国煤矿的安全生产。为此,应在新形势下高度重视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煤矿企业做好煤矿安全管理工作,能够尽可能地防止重特大煤矿安全事故的出现。与此同时,这关乎煤矿企业基层员工的幸福,也影响到国家的长治久安与社会的稳定。而煤矿企业的管理层工作者,务必真正地明确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意义,在煤矿生产的整个过程中都紧抓不放,从而确保煤矿企业生产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郑磊.大数据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6(11):102-103.

[2]马占川.关于煤矿安全管理现状及策略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1):125-126.

[3]琚永清.浅谈如何有效地实现煤矿安全管理[J].山东煤炭科技,2014(9):145-146.

[4]韩沁峰.我国现在煤矿安全管理分析与对策[J].山东煤炭科技,2015(10):98-99.

[5]吉继海.我国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技术与市场,2014(1):148-149.

篇6

【关键词】煤矿;安全

煤矿安全管理是煤矿企业正常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要求,深入研究煤矿安全管理是地方经济持续发展的有效引导,是矿区经济和谐稳定、人民幸福的制度保障。

1 影响煤矿安全管理的客观因素分析

安全管理制度是保障矿区企业和人民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常言道“安全就是煤矿的天”, 它直接关系着煤矿企业的正常运营、生产和煤矿员工的生命安全,根据多年的经验和实际情况,我们总结矿难事故发生的客观原因主要有:

(1)我国煤层自然赋存条件复杂,尤其是煤矿的开采层地质构造多变、透气性低、瓦斯含量大,造成在采矿之前很难做到对瓦斯含量进行处理。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煤矿瓦斯的危险系数就会越大,大规模的开采诱发的瓦斯流动场、应力场及煤岩体裂隙场发生急剧的变化,很容易导致瓦斯突然喷涌而出带来很大的灾害。

(2)地下水防治成为顽疾。煤矿开采过程中对于煤层的地质构造已经进行了破坏,加之开采深度和规模的扩大以及开采技术的变化,使其原来的还原环境变成了氧化环境,很容易形成酸性水害。水害的产生不仅给井下突水的水源、导水通道和补给强度造成难度,并且它自身还有很强的腐蚀性,危害下井作业工人的身体健康,增加了水害的治理难度。

(3)煤炭需求的增加导致了超通风能力、矿井提升能力过度开采煤矿, 日久天长必然导致矿井积弊丛生。我国开采煤矿的技术与设备还不够先进,很处于相对落后的时期,详查找资源和精查找资源占的比例太小,为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了安全隐患

2 影响煤矿安全管理的主观因素分析

2.1 安全管理的思想麻痹大意

安全管理者的思想松懈,缺乏安全管理的意识,对安全问题抱有侥幸心理,这样势必造成了下属和更多员工对安全作业方面的疏忽,给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隐患和交流障碍,同时安全管理者对于很多的井下作业环境及真实的安全状况缺乏了解:加之矿工自身安全意识淡薄,缺乏专业的安全防护知识,酿成了一系列的矿难事故,给企业、社会和个人带来了不可磨灭的损失。

2.2 安全管理的执行缺乏力度

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只说不做,雷声大,雨点小,起不到实质的防治效果。主要变现是,第一,缺乏有条不紊的安全培训计划。在煤炭需求旺盛时期,对于采煤速度的要求往往掩盖了对于质量和效益的追求,安全培训工作成为文件类观赏性学习,缺乏培训与实践的互动;第二,缺乏安全责任制度的落实。在没有出现煤矿安全事故的前提下,安全责任的落实往往就是虚设, 岂不知这种“平流无石头”的思想是最为可怕的,也往往是造成事故发生的主观原因之一。

2.3 安全管理监督机制不健全

安全监督的力量之一是国家安全监察机构和地方安全监察部门。安全监察监督的形式比较单一,主要是重点检查和集中检查,其以罚代管的手段,缺少真正有强制力的监督方式,多是关注规定的细节问题,而忽视矿井的设计是否是了以及地质条件是否适宜采矿等实质性问题。以至于很多煤矿企业形成了“走走样子”的惯性做法。安全监督的力量之二煤矿职工的集体监督没有发挥相应的作用。职工缺乏统一的安全管理认识,这不仅是安全培训所造成的缺失, 也是由于很多矿工企业不会将职工纳入到监管体系主导地位。

3 煤矿安全管理制度完善的建议

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抓的好坏,关系着矿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着矿区文明的和谐发展。“安全是最大的节约,事故是最大的浪费。”这是对于煤矿安全制度最为经典的概括,笔者基于研究提出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的如下建议。

3.1 技术上深化瓦斯事故防治

瓦斯防治是头等大事。抓好瓦斯事故的关键在于严格按照“先抽后采, 监测监控, 以风定产”十二字方针来操作。建立健全瓦斯防治能力评估制度,贯彻落实全国煤矿瓦斯防治现场会精神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瓦斯防治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要求,配合有关部门落实《煤矿企业瓦斯防治能力评估办法》; 强化瓦斯防治现场管理;灵活掌握瓦斯正确的抽取方法,灵活运用顺层密集长钻孔抽放瓦斯法、格式穿层钻孔抽放瓦斯法、综合抽取瓦斯等方法;创新使用瓦斯事故的预防新技术,建立行业主导、政府支持、产学研结合的瓦斯技术攻关机制。

3.2 思想上树立“安全至上”的原则

结合以往的经验教训,思想上的麻痹大意和松散往往是酿成事故隐患的“罪魁祸首”,树立安全至上, 防治结合的思想是推进煤矿安全制度完善的前提。要始终坚持“安全至上” 的原则,处理好实践中安全、生产、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促使三者形成良性的互动。生产是煤矿产出的过程,安全影响着这个过程,效益则是生产的最终目的。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直接影响企业的效益,只有处理好三者的关系,才能真正做到思想重视“安全至上” 在实践中严谨慎行,避免矿难事故的发生。

3.3 行动上完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

完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的外延制度是确保安全管理有效进行的必要措施。第一,建立安全事故警戒的制度。时时刻刻牢记安全是第一要义,在既发事故中吸取教训, 总结经验,以观镜子的方法自慎自戒,始终以如履薄冰的状态做好安全工作。第二,提升现场管理标准。将瓦斯抽放与预防作为管理工作的核心,建立瓦斯防控、治理的制度措施,加强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将现场安全隐患扼杀于摇篮状态,坚决执行安全绩效考核制度,强化责任负责制度。第三,建立有效的安全文化建设,加大对职工安全教育的培训和宣传的投入,用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开展多形式的培训方法,组织小组学习讨论,提高职工的安全保护能力,规范职工的工作行为,实现人、机、制度、环境、管理的和谐发展;解放思想,创新管理模式,建立完整的安全培训制度。

篇7

___矿区隶属鲁中分局,属于低瓦斯矿井,很多同志在瓦斯防治上有时过于乐观。具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全国共发生39起一次性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瓦斯事故,其中发生在低瓦斯矿井的有18起。2000年至2003年发生的24起一次性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瓦斯和火灾事故中,低瓦斯矿井占7起。由此可见,低瓦斯矿井并非安全矿井,甚至因管理不严格、制度不健全而成为事故多发矿井。

国家安监总局分析认为,低瓦斯煤文章版权归文秘站网作者所有!矿易发生瓦斯事故的重要原因是思想麻痹。部分煤矿的领导认为是低瓦斯矿,不会发生瓦斯爆炸,放松管理,制度不健全。有的不设瓦斯检查员,有的对瓦斯检查不认真,有的停风后不认真排放瓦斯就开始工作,有的供风量不足不加以解决。

下面,结合工作实际及近一段时间的理论学习谈一下关于___矿区瓦斯管理的几点认识。

一、___矿区矿井类型及潜在瓦斯危害

1、___矿区煤矿属低瓦斯矿井,但是个别煤层瓦斯涌出强度高,危险性大

___矿区所有煤矿均为瓦斯矿井。在采掘过程中,瓦斯容易放散,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容易产生煤和瓦斯的突然喷出现象。

2、煤与瓦斯突出严重

在矿井实际作业中,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加大、开采强度的不断增强,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性在增加,瓦斯突出危险区域也在扩大,部分原未划分为突出矿井的煤矿也不得不按突出煤矿管理。瓦斯突出危险将随着开采深度的延深、开采强度的增大而逐渐加大。

二、煤矿瓦斯灾害事故原因分析

我国煤矿瓦斯灾害事故频繁,瓦斯爆炸等重特大事故也时有发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现实原因,也有历史原因,但主要还是煤炭工业长期负重爬坡、近两年产量超常增长、多种矛盾和问题长期积累的结果。

1、煤炭赋存和开采条件差,易发事故灾害

从自然条件来说,瓦斯含量的大小与地质条件有很大的关系。在采掘中,瓦斯容易放散,导致瓦斯积聚;矿井地质构造复杂,断层多,地应力大,煤层受到搓揉破坏严重,更容易产生煤与瓦斯突出现象。而且,当前老区煤层开采深,更增加了瓦斯治理的难度。随着煤矿生产的发展和开采工艺的进步,出现了新的瓦斯安全技术问题。矿井开采向深部发展,一些矿井的开采深度已超过600m。随着深度的增加,煤层瓦斯含量和矿井瓦斯涌出都将随之增大,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增大,从而更加大了治理的难度;高产高效矿井的集中生产和综采放顶煤开采新工艺的推广应用,加大了矿井通风与防火综合治理的难度,增大了瓦斯灾害事故发生的几率。

2、投入严重不足,安全基础薄弱

老区煤矿的自然条件复杂,防灾抗灾的安全仪表和装备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如安全仪表中的初级仪表(敏感元件等)的加工水平大大低于国外先进水平,致使监测瓦斯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不足。

建井初,矿井的技术还是比较理想的。随着开采深度的加大,范围的延伸扩展,瓦斯的涌出量增多,地应力和瓦斯压力增大,危险性急剧增长,这样,原有的矿井系统就难以适应新环境的需要。由于资金等问题,原有的技术没有改建,这样矿井的抗灾能力下降。长期以来,对技术投入不足,技术装备不足,这样的话,一旦发生瓦斯爆炸,矿井火灾,损失就非常巨大。

3、基础研究薄弱、专业技术人才严重匮乏

为了防止煤矿瓦斯灾害事故的发生,安全科研投入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健康发展是必须的,也是至关重要的。从矿区的层面上来看,瓦斯安全科技方面的投入较底,长期以来的安全投入不足、矿区专业技术人才青黄不接。

4、安全责任不落实,管理不到位

有些单位不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的各项法律规定和规章制度,重生产、轻安全,重效益、轻管理,内部管理松弛,安全管理漏洞很多,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排除,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不落实。煤炭行业管理薄弱,一些地方安全监管职责不清、监管不力;煤矿安全监察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不够。

三、居安思危,___矿区防止瓦斯灾害事故的对策分析

虽然瓦斯是自然界存在的事物,但它又不同于海啸、地震等等,瓦斯是人类在开采煤层时释放出来的,因此在一定的程度上,只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瓦斯还是可以控制的。

我国煤矿事故多发,有一定客观原因,但主要还是安全意识不到位,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投入不到位,安全技术攻关不到位,队伍培训不到位。必须从投入、技术、装备、体制、机制、管理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果断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近几年来,___矿区的安全形势一直比较良好,没有重大瓦斯事故的发生,但是我们还应该总结吸取煤矿安全的经验教训,未雨绸缪。因此,必须切实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统一思想,高度认识煤矿安全生产重要性

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指导思想,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加强监察执法,深化专项整治,强化基础工作,加大投入力度,推进科技进步,创新体制机制,坚持“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十二字方针,并逐步建立起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实现安全生产。

2、加强瓦斯灾害的基础性研究和科技攻关,构建煤炭科研、教育、装备体系

解决瓦斯突出问题,必须加强对瓦斯的监测监控。瓦斯检测的传感器直接关系到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敏度,对监测监控起着决定作用。矿用固定式甲烷传感器已成为矿井瓦斯综合治理和灾害预测的关键技术装备,长期以来载体催化元件一直存在使用寿命短、工作稳定性差和调整校正频繁的缺点。

国家和政府十分重视煤矿安全工作,科技部已决定紧急启动“煤矿生产安全科技行动专项”,为有效遏制煤矿特大瓦斯事故的多发态势、保障煤矿生产安全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3、加大煤矿安全投入,实现煤矿本质安全

安全投入不足,必须从政策上取得集团公司的必要支持。在规范维修费管理的基础上,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和技术改造,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技术改造,完善矿井瓦斯抽放系统,大力发展煤矿危险源的监测监控技术,为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监测、监控创造条件,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4、完善煤矿安全监察监管的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一是建立完善煤炭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二是建立完善煤炭行业安全监督监察保障体系。

三是健全完善行业安全管理保障体系。

四是健全完善行业技术保障服务体系。

5、提高煤矿生产安全标准

篇8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煤矿20*年度“三个文明”建设、安全生产总结表彰会暨2009年工作会。这次大会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20*年“三个文明”建设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表彰在“三个文明”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各类先进集体和个人,全面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2009年重点工作,动员广大员工进一步认清形势、振奋精神、励精图治,为建设现代化新*煤矿而努力奋斗!

下面,我向大会报告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部分20*年工作回顾

20*年是*煤矿困难最集中、任务最繁重的一年,也是*煤矿发展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一年来,在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体员工克服生产条件差等困难,扎实苦干,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一、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1、原煤产量完成*万吨,较计划*万吨增产*万吨。

2、掘进进尺完成*米,较计划*米超掘*米。

3、商品煤销量完成*万吨,较计划*万吨增销*万吨。

4、商品煤灰分完成*,较计划*降低*个百分点。

5、可控成本完成*元/吨,较计划*元/吨降低了*元/吨。

6、全员实物效率完成510吨/人·年,较计划492吨/人·年提高28吨/人·年。

7、利润完成了集团公司下达的指标。

二、20*年的主要工作

(一)强化了以“一通三防”为重点的安全管理,本质安全矿井建设有了新突破

紧紧扭住瓦斯治理这个“牛鼻子”不放松,采取立体综合治理措施,2521㈠工作面瓦斯治理取得较大成效,实现了安全开采;启动了中央风井主扇,停止了南二主、辅扇运转,先后*次调整了矿井通风系统,消除了*条挂牌管理的重大安全隐患,矿井安全可靠度进一步增强;加强了矿井火区及高温异常点的监测、监控,严格落实灌浆、注胶等防灭火措施,全年约注浆*万m3、复合材料107吨,巩固了防灭火成果;建立健全了本安体系体系文件,修订完善了*余项安全管理制度,举办各类培训班288期,培训员工*人次,夯实了安全管理基础;强力开展了质量标准化和文明生产大整治,矿井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严格落实各项安全责任制,加强了安全目标考核,对“三违”进行了升级管理,全年共查处“三违”*多人次。

(二)加强了生产运行管理,实现了均衡稳定生产,现代化矿井建设有了新进展

痛下决心先后*次对4521㈤综采运顺两巷进行维护,恢复了正常生产;超前准备,精心组织,安全顺利完成了2421㈡综放工作面回收,封闭近*,消除了*条严重角联巷道,使全矿角联巷道减少了*,进一步简化了生产系统;采取强制措施,实行设备包机制,确保了必要的设备检修时间,设备检修质量及开机率不断提高,有力地保障了生产;通过优化支护工艺,改回顺锚网支护为架棚支护,使得2521㈠工作面巷道掘进单进水平由*米/月提高到*米/月;首次使用无轨胶轮车进行工作面安装,仅用13天就完成了安装任务,比原来的安装方式提前了近20天,极大地提高了安装质量和效率,为高产高效矿井建设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三)强力推行精细化管理,严抓细管,实现管理提效,企业管理水平有了新提高

加强成本控制,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制度,加大修旧利废工作力度,从审批、发放、保管、回收、复用、考核等各个环节严格控制材料支出;根据市场需要,采取加大筛选和人工加工等方法,开发适销对路的商品煤品种与规格,全年增收近200*万元;加强了制度建设,制定了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修订了*多项管理制度,各项工作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经营管理体系不断完善。

(四)整顿干部队伍作风,增强了干部的危机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执行力有了新增强

以培育“深、严、细、实”的工作作风为目标,结合瓦斯治理、通风管理、安全管理、质量标准化整治、作风建设等重点工作,对责任心不强、执行力不强、不能认真履行职责的*名干部进行了调整;大力开展效能监察,通过早会、生产调度会、现场检查等方式对已安排事项进行日跟踪落实,对重点事项、急办事项由纪检监察部门进行重点跟踪督查,促进了执行力提高;在全矿开展了为期一年的准军事化训练,训练员工*人,进一步提高了员工的团结协作、奋斗拼搏精神。

(五)加强“四好”领导班子、党建思政工作,“三个文明”建设有了新成绩

突出了思想教育、形势教育和观念更新,使两级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执行力明显增强;以作风建设为根本,狠抓了廉政制度建设、廉洁自律教育、效能监察三个环节,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的巩固和发展;深入开展了矿务公开和职工代表巡视等活动,职工知情权、民主管理权得到了保障,主人翁意识明显增强;在民族统战工作中始终做到了对少数民族员工政治上领导、工作上支持、生活上关心,矿荣获了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六)推进“两堂一舍”等民生工程,关心员工生活,矿区环境发生了新变化

投资近600*万元,对大武口居民点小区、矿区街道路面及民用瓦斯利用等进行了改造;投资*万元,新建了*座职工食堂并对*座职工单身楼、*座职工住宅楼、*座福利楼进行了维修改造;实施“送温暖工程”,为*户特困职工家庭送去帮扶款*万元,为*户困难户发放慰问金*万元,为*户贫困家庭子女发放“金秋助学”金*万元。

第二部分四十多年来的历史经验总结及

当前的形势任务分析

2009年是*煤矿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2009年的工作目标任务完成了,2010年就会迎来新的辉煌。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地从历史经验中去总结得失成败,从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中汲取发展的营养,镕古铸今,真正了解矿情,把握矿情,才能为企业的未来探索出一条符合实际的发展道路。总结四十多年来的发展历史阶段,总结历史发展的宝贵经验,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任务,与时俱进,非常重要。

一、历史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历史的辉煌(*~20*年)

*煤矿始建于*年7月,*年11月局部移交生产,是一座有着*多年历史的具有光荣传统的优秀企业,在宁夏煤炭工业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都曾树立了标杆和榜样。40年来,*煤矿共生产原煤*多万吨;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荣誉51项(其中:国家级荣誉7项,省部级荣誉44项);解决了*多人次的劳动就业;涌现出了厅级领导干部*名,处级干部*名;曾经创造了多项第一,第一个引进综采工艺并在西北地区创造了综采上百万的记录,第一个在全矿井实现瓦斯抽采技术并进行综合利用,第一个在两强特厚煤层中引用综采放顶煤技术等等一系列成绩。

第二阶段:困难中奋进(20*~2009年)

20*年10月24日发生瓦斯爆炸事故,被迫对全矿井进行封闭,直到20*年12月13日才基本恢复生产;事故造成9232m各类巷道遭受到不同程度地破坏,采掘抽接续失调,设备过火损坏严重,生产条件急剧恶化,质量标准化工作及其它基础管理工作严重滑坡,矿井生产同时受到水、火、瓦斯威胁。矿井安全技术改造工程于2006年4月开始立项并进行优化设计,工程概算总投资为*多万元;全矿干部齐心协力,务实苦干,已基本完成了各项工程,达到了提高矿井防灾抗灾能力、优化系统的要求,为实现“一井一面”生产格局奠定了基础;南二、南四采区将于2009年彻底封闭,系统将最大限度地得到简化、优化。

第三阶段:再创辉煌(2010~)

截至20*年底,矿井剩余可采储量约为*万吨,按照*万吨/年的实际生产能力,还可开采*多年;从2010年开始,矿井将实现“一井一面”生产格局,矿井各生产系统最大限度地实现简化、优化,矿井防灾、抗灾能力进一步增强,矿井各项基础管理工作重新得到加强,井上下面貌、员工队伍精神风貌及矿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员工收入持续提高,文化建设、管理质量及机制创新有了长足进展,“三个文明”建设将呈现出蓬勃向上的生动局面。

二、主要历史经验总结

四十多年来,*煤矿历经风雨,有辉煌也有沉寂,有荣誉也有挫折。回顾四十年来的发展历程,我们总结出*条宝贵经验,对于建设什么样的*煤矿、如何建设现代化的*煤矿指明了方向,将作为我们今后工作的方向和目标。这*条宝贵经验是:

1、培育一支作风优良、素质过硬、敢打硬仗、适应时展的优秀员工队伍是*煤矿事业胜利的永恒法宝。

2、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煤矿这个老矿井尽快摆脱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3、坚持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是*煤矿作为资源型煤矿企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

4、切实履行好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是*煤矿作为老国有企业发展的历史使命。

5、统筹好、协调好安全与生产、资源与效益、矿井与矿区、发展与生态、员工与企业等五个方面的关系是*煤矿作为老矿井科学发展的主要内涵。

6、切实关心群众利益、紧密依靠广大员工办企业、继续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仍然是*煤矿在新时期条件下必须坚持的重要法则。

7、只有主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与时俱进,才能使*煤矿这个“老先进”在新的历史阶段赋予新的内涵,永葆先进本色。

8、无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还是政治文明,归根结底是人的文明。要把三个文明统筹成一个文明,任何时候、任何工作、任何人都要坚持以人为本,发展人,塑造人,服务人,提高人的文明程度,这是*煤矿作为企业发展的终极目标。

三、当前面临的形势任务分析

篇9

关键词:煤矿 行政管理 思想政治 融合

一、充分认识行政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之间的关系

煤矿行政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之间是辨证统一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从区别来看,就工作对象而言,两者是管行为与管认识的关系;就工作目标实现途径而言,两者是他律与自律的关系。从联系来看,思想政治工作是行政管理的重要依靠和保证,行政管理是思想政治工作发挥作用的载体。两者相互依存、相互支持。抓行政管理不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就会越抓越散,达不到效果;抓思想政治工作不结合行政管理,就会失去目标和力度,越抓越软,难以发挥威力。因此,要充分认识煤矿行政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区别和联系,才能为二者的有机融合做好思想准备。

二、把握行政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融合的三个结合点

(一)处理好党政关系

煤矿要正确认识二者关系,坚持两手抓。政工领导要积极为行政管理工作提供服务,保驾护航;行政领导要自觉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行政管理,做到管人、管事、管思想三位一体。党政领导要围绕煤矿发展目标,通力合作,才能把煤矿干好。

(二)紧紧围绕中心工作

煤矿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围绕经济效益这个中心,脱离这一中心讲任何工作,都是空洞乏力的。因此,煤矿行政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工作的中心,才能有机融合。

(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人是煤矿生产经营活动中最重要也是最活跃的因素。因此,煤矿行政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都要把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能力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才能适应煤矿发展的需要。

只有抓住这三个结合点,才能做好煤矿行政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融合,才能促进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三、创新行政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机制,提高工作针对性

(一)创新二者融合工作机制

推行“一岗双责制”,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大政工格局,把思想政治工作纳入财务、生产、技术管理等行政管理体系中,通过规章制度、工作计划,将工作内容合理分解到各部门、各层次、各项工作中,明确职责权限,形成严密的领导层、职能层、执行层管理体系,实施目标化、标准化、程序化管理,将行政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机融合,从而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好的为生产经营服务。

(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

1.在安全管理方面,要通过启发安全觉悟,引导安全行为,培育安全文化,来消除安全思想隐患。一要强化氛围感染性,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激发员工主人翁意识,主动参与安全管理,营造“人人保安全”的良好氛围。二要强化教育针对性,对领导层,要落实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强化决策的安全管理意识;对管理人员,要充分发挥安全管理的组织、检查和考核作用;对特种作业人员,要提高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对员工,要增强自保、互保、联保意识。三要强化预防超前性。要经常分析员工思想动态,增强思想工作预见性,采取现代安全管理技术,变被动管理为主动预防,变事后处置为预先分析,变事故处理为隐患消除,防患于未然。四要强化形式创新性,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使员工切实增强安全意识。五要增强管理人员责任意识。严格实行生产领导包队,生产部室业务人员包头包面,安全管理人员风险抵押等制度,促使管理人员重心下移,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下井带班,区队干部盯现场、抓质量和“三员”安全验收确任开工制,形成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责任保证体系,有效保证安全生产。

2.在生产经营管理方面,要抓住关键,促进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的融合。一要坚持思想领先,找准关键点。要围绕矿区的生产布局调整、瓦斯治理、升级改造等重点工作,做好超前宣传思想发动,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决策,计划、组织和实施的过程,动员和引导员工端正劳动态度和作风,促进生产经营工作稳步开展。二要把思想政治与行政管理工作同等重视,抓好落脚点。各级领导干部在研究生产经营工作的同时,要分析员工的思想状况;在安排部署生产任务的同时,要进行思想发动;在检查安全生产的同时,要掌握了解员工的思想动向;在总结生产经营的同时,要大力表彰好人好事。三要抓好过程控制考核。要把责任落实到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强化全面监管、全员考核、整改落实、信息反馈的闭环式管理,健全完善思想政治工作考核机制,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并与单位达标升级和个人收入挂钩,真正使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得到有效控制。

篇10

在井下生产过程中随着时间、地点和环境的变化,煤矿井下各种自然灾害险象丛生,恶劣的生产条件威胁着安全生产。邵武煤矿1958年建矿,历经40多年的开采,特别是受98年6.22洪灾的影响,资源枯竭,现已近入尾矿回收阶段,大部份工作面已转向复采,有的工作面甚至已经第三、四次复采,原生块段开采也已逐步向深水平延深,现开采深度最底水平标高已达-270米,无论是复采还是深部开采,开采客观条件都在不断恶化,安全生产都面临着一定的困难。邵武煤矿近年来,针对矿井衰老存在的安全问题,采取了一些强有力的、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措施,从而实现了安全生产。

二、衰老矿井安全生产面临的问题

1、复采工作面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①复采给安全生产带来的首要问题就是水害:由于矿井原浅部开采时,产生了大量的地表裂缝,造成大气降水直接渗入井下,邵武煤矿历经多年原生开采和多次的复采,老空区遍布,通过高落式开采后,局部顶板遭受松动破坏,水源有可能沿松动的顶板渗透下来。而原生块段开采时所设的煤柱虽能起到防突水的作用,但起不了隔水的作用,上部水源会经顶板后沿煤柱渗透至老空区,给局部地段特别是老顺槽创造了积水条件,形成老空水,当复采工作面与其相沟通时,就有可能发生突水事故。另外,由于煤层赋存很不稳定,有的块段原生开采于七、八十年代就已停采,加上复采次数多,原始资料遭到破坏,现存资料也不完整,给防治水害管理带来难度。

②其次,复采给安全生产带来的问题是顶板管理难:邵武煤矿为中厚煤层,由于受地质条件影响,采煤方法采用高落式跨落法,采高大,其本身存在着不安全因素,且复采块段煤层再生顶板稳定性差,在煤巷掘进中经常会遇到已跨落的老塘石头,且煤层易偏易冒,造成送巷困难,支护困难,顶板管理难度大,给安全带来一定的威胁。

③复采给安全生产带来的另一主要问题一瓦斯局部积聚:邵武煤矿虽为低瓦斯矿井,瓦斯涌出量不大,但是复采块段采空区多,加上受地质和煤层赋存条件影响,现进入尾矿开采,工作面无法形成两个安全出口,瓦斯积聚的可能性大,因此,防止瓦斯积聚也是我矿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

2、深部开采存在的安全生产问题

①煤层和顶板压力增大:随着衰老矿井开采水平的逐渐下延,上覆岩层重量大,形成的支承压力也较大,煤层压力一增大,煤巷掘进过程中,煤邦易偏易冒;顶板来压时,底板较软时,巷道容易出现底鼓现象,巷道支护折梁断柱现象严重。

②地温高:随着煤炭资源枯竭,现逐步转为深部开采,地温也在不断升高,作业人员难以在高温环境下作业,给安全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3、粉尘的主要问题

一是地面矿区内,鹰厦铁路横穿邵武煤矿矿区,铁路线上装卸煤、水泥及火车开过扬起的粉尘时常满布在矿区上空;二是随着深部的开采,矿井粉尘浓度也在不断增大。近两年来,邵武煤矿尘肺病人员大幅度上升。

4、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方面,随着企业的改制和用工制度的改革,许多老矿井都在不断减员,老职工提前退休或退居二线,有些脏、累、差、险的工种(不包括采掘一线)只有由计划外的临时工、协议工来顶岗,或是返聘已退休的老职工。使职工队伍整体的安全素质下降,成为事故的隐患。另一方面,俗话说“老矿老况”,在一些基层管理队伍中肯定存在着老资格的管理人员,他们没有经过专业的系统教育,在安全工作中,普遍缺乏理论性指导,凭经验做事。

三、解决衰老矿井安全生产问题的对策

虽然衰老矿井存在的诸多问题,但是,只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措施和安全技术措施,一定可以扭转衰老矿井安全生产的严峻局面,实现安全生产。

1、解决复采工作面安全问题的对策

①复采工作面水害的防治

复采工作面发生水害的条件及其原因:复采工作面发生水害的条件主要就是采空区积水,这种水源往往具有压力高、水量大等特点,一旦掘透,即造成较大的透水事故,并可能伴有硫化氢、二氧化碳、放射性气体和沼气等有毒有害气体涌出。复采工作面发生水害的主要原因有水文地质情况不清,缺乏必要的图纸资料;对采掘工程接近积水区,不预先探水放水,违反规程盲目施工;积水地带位置测量的资料不全;采掘工程平面图未及时更新或测量有误等。

预防井下复采工作面透水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

第一,组织措施

(1)、成立水害防治领导小组,由矿总工程师为组长。

(2)、组织专人对探水点或淋水地点进行观察,并记录变化情况,分析比较,如有明显变化,不得继续作业。

(3)、教育井下职工熟悉透水预兆,发现透水预兆立即报告值班人员,并上报主管领导。

(4)、制定切实可行的探水制度,并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

(5)、对井田范围内的采空区要详细进行调查,并将调查资料及时绘在进上下对照图中,详细标明采空区分布范围和积水数量,并慎重划出采空区警戒线。

第二,技术措施

(1)、探水法确定:探放水是解除水害威胁的最主要措施。由于复采工作面采空区积水水源往往来自于地表水,存在水头高的老空水,故采用分段下行探水法最为合适,这种探放水方法可以把高水头的积水分为若干段,从上而下依次探放,每次探放所遇到的水头高度就能控制在安全限度以内。

(2)、探水眼的布置:探水眼的布置不是所有的工作面都一尘不变的,必须根据工作面煤层厚度、倾角大小、巷道与顶底板及采空区的关系是顺槽还是上下山等具体情况来确定。如煤层在2米以下,倾角较平缓时,探水眼可以用简单的方法布置,即在巷道中间布置一个与顶底板平行的眼,另外在两帮各布置一个与煤帮成45°的眼,以控制从两帮透水的可能;在厚煤层中,如果巷道是沿顶板送时,则探水眼布置要探明正前方及两帮有无老空水,如果巷道是沿底板送时,探水眼则必须是既能探明正前方(包括两帮)的情况,又能探明前上方(包括两帮)有无老空水存在。

(3)、掌握安全超前距离:规程要求探水的超前距离至少要20米,但在实际执行中,往往不能达到这一要求。这样就必须深入摸清当地过去透水经验,查清透水事件中煤墙被突破的厚度,突破煤墙的水头高度以及煤质等,参考这些情况来规定探水工作面的超前距离。邵武煤矿采用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探5米,即“探五进一保四”的方法,就是探五米、掘一米、保持四米煤厚的超前距离。

(4)、放水问题:在每个复采工作面都必须配备好排水管、排水槽、水箱等排水用具,并挖好排水沟。

②复采工作面的顶板管理

复采工作面发生冒顶事故的管理上存在的主要原因:不按规程作业,支护规格太小、空帮空顶作业等。

顶板管理是复采工作面安全管理的重点。必须采取强有力的、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长期以来,邵武煤矿注重复采工作面的顶板安全管理:

顶板管理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

第一、组织措施

(1)、成立由矿总工为组长的复采工作面顶板安全管理小组。

(2)、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分析每个复采工作面的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时间规律,并制订出来压的安全技术措施。

(3)、严格放顶作业程序,落实安全措施,工作面放顶时必须审批,并由安监人员、区队负责人到现场跟班盯岗,落实安全措施。

(4)、定期组织顶板专项安全检查,杜绝空帮、空顶作业,每班上班前必须认真检查后路支护情况,加强后路维护。

(5)、严格按规程作业。

第二、技术措施

(1)、采煤方法采用后退式,单侧放顶。

(2)、开采顺序从上到下,上山必须留设8米的煤柱,毛峒必须留设6米,倾斜长度较长时,必须分上、下顺槽开采。

(3)、煤巷开口时必须架设双抬棚,规格2.0×1.6m,开口对面打好抗山棚,第一棚棚距为0.5m。

(4)、工作面放顶时须打好护身柱,且要配备2m长柄扒,大锤等放顶安全用具。

(5)、过煤质松软、破碎带、断层和老塘时,必须手工掘进,且要采用前探梁超前过顶。

③复采工作面瓦斯局部集聚的防治

复采工作面造成瓦斯集聚的主要原因:局部通风机停风、工作面穿透老塘、工作面通风设施遭到破坏、风量不足、独头回采及长距离送巷等。

预防复采工作面瓦斯集聚的安全管理措施。

(1)、加强通风系统管理,严禁串联通风和有循环风现象。

(2)、加强局部通风管理。局部通风机必须有专人负责,确保风机不间断运转,一旦风机停风,要立即撤出人员,恢复通风后,首先要检查瓦斯浓度,无危险后方可恢复生产。

(3)、加强工作面风筒管理。风筒得出现气结、破口等现象。

(4)、防止煤巷、独巷太长,要按照局扇的通风能力进行送巷,独巷过长的掘进巷道,要加强全巷道的瓦斯检查,发现瓦斯集聚地点,要立即处理。

2、解决深部开采安全问题的对策

①深部开采的顶板管理:

深部开采的顶板及煤层压力增大,主要是由于原岩应力大小受到影响,同时影响采面围岩的支承压力,导致支架载荷增加,出现顶板垮落。

(1)、深部开采工作面,必须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规定不同的开采方法,如采用前进式卸压法,从而减少支护载荷值。

(2)、根据不同的工作面使用不同的支护形式和支护规格、缩小棚距。

(3)、要随时掌握顶板变化规律,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4)、在压力特别在工作面,可改变作业形式及劳动力组织形式,以便加快回采速度。

②解决深部开采工作面的温度高的对策:

(1)、加强工作面通风管理,满足新鲜风流的供给,决不允许有串联通风和循环风。

(2)、加强工作面的测温、测气工作。每个工作面必须有安监员跟班测温、测气,超过规程规定的,立即撤出人员,停止作业。

(3)、改变作业形式及劳动力组织形式,减少工人接触高温环境的时间。

(4)、有条件的,尽可能形成上回风巷。

三、粉尘防治

1、矿区粉尘防治在矿区铁路沿线,装上喷雾撒水设施,在装卸过程中进行喷雾撒水,减少粉尘的产生和飞扬;在矿区各主要道路,每天定期人工撒水,以降低矿区粉尘的二次飞扬。

2、井下防尘近年来,邵武煤矿在通风防尘上投入了大量资金,改善防尘设施,完善防尘系统,实现综合防尘。

①完善各水平、片盘及石门的供水管路,形成全井范围内的连续的防尘网络系统。

②地面建立了容量为200m3米防尘水池,并充分利用井下充足的采区自然水源,建立了5个井下防尘水池。

③主要运输巷、回风巷及各采煤工作面装载口都安装了防尘喷雾设施。

④采用湿式钻眼,严禁干式钻眼,使用水炮泥,爆破前后都应在工作面附近冲刷喷水,以防扬尘。

⑤净化风流。采掘面回风巷或局扇风筒处安装喷雾器,净化空气。

⑥搞好个人防尘防护,配戴防尘口罩。

篇11

----先进集体申报材料

一号煤矿区成立于,是一支团结协作、求真务实、管理细致、作风过硬的“一通三防”队伍,目前在册职工125名,其中管理干部6名,区长1人、书记1人、分管副区长4人,党员7名,团员28人。主要分为瓦检班、通风班、密闭班、消尘班、技术组、通风调度共6个班组。

区自成立以来,党政班子一直安全生产工作。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狠抓现场管理,狠抓安全责任落实,狠抓质量标准化工作。特别是自以来,本区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一号煤矿党政会议、文件精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生产方针,深化认识抓责任,强化管理抓现场,确保全矿“一通三防”工作零差错、高质量的顺利完成。

一号煤矿区领导班子共6人其中区长1人,书记1人,生产、安全、技术、机电副区长各1人。这届领导班子在高区长的带领下,坚持安全重在现场,管理重在现场的思想,狠抓现场管理,认真执行干部跟班生产制和地面24小时值班制。在管理上能够做到发现总是到现场、落实措施到现场,处理问题到现场的“三到现场”。认真把贯彻集团公司、矿会议、文件精神、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当做第一件大事来抓。打造了一支团结协作,廉政勤政,作风过硬,干群关系和谐,帮扶工作好的先进领导班子。

在安全生产方面区把人的安全放在了“天字号”工程的顶端,贯彻安全生产责任制被当作是全区管理人员的第一责任、职工的第一福利,保证了我区今年无一起轻伤以上的事故。根据各作业工种性质制定了19项安全生产责任制,从主管区长一直延伸到井下职工。严格执行队干井下跟班制度,保证跟职工同上同下,并把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紧密结合起来,现场指导施工质量及一通三防重点工作,真正做到了在安全生产上“人人有指标、人人有责任、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今年重点对北二消防材料库进行了改造、六盘区及北一大巷进行了刷白美化、风门风窗也完成了改造,为矿区质量标准化工作增砖添瓦。

在生产管理方面制定完善了机电设备包机制度、生产经营奖罚制度、工程验收计分办法等制度,使职工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守。职工行为更加规范,工程质量更加优良,形成了良性循环。再结合5-4岗位作业风险预控的填写确认,更进一步加强了安全生产系数。

从经济利益上加大对管理人员安全绩效的考核兑现,有效促进了安全管理。奖励的同时,加大对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人员的查处力度。在区队举行“三违”人员现身说法,使“三违”人员既丢票子又丢面子,有效遏制了“三违”现象的发生。

篇12

一、工作目标

按照国家、省、市关于全面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有关要求,通过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和手段,达到曙光煤矿生产合法、安全、环保、有序的目的,即无非法开采、乱采滥挖、非法转让矿产资源现象,无阻工闹事等影响矿业主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行为,无重大煤矿安全及环境污染事故,实现企业增效和财政增收。

二、基本原则

1.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2.有利于煤炭资源的合理有序开发;

3.有利于实施有效的矿区管理。

三、管理形式

将文明煤矿区的税费征管、矿业秩序维护、安全监管、日常管理等管理职能移交给文明乡政府行使,由文明乡政府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组织实施。县经济局作为曙光煤矿行业主管部门职责不变,原曙光煤矿租赁承包合同移交文明乡政府,文明乡政府与业主重新签订有关合同。县国土资源局、安监局、公安局、环保局、税费征管办、国资中心等单位依照各自职能对其工作进行指导、监督。

四、主要任务

1.尽快办理“二证一照”(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取得曙光煤矿的合法开采资格。

2.协助文明乡制定煤矿资源整合方案,实现曙光煤矿矿区扩界。

3.按规定督促曙光煤矿承包业主及时上缴煤矿维简费。

以上三项任务由县经济局牵头办理完成。

4.以合法形式确定煤矿资源开采业主。2007年必须具备3万吨产量的开采水平,并以此为条件变更或重新建立煤矿区开采合同关系。

5.加大对无证、乱采滥挖等非法采煤行为的打击力度,督促和协助业主建立矿区保安队伍,保证矿区安全秩序。

6.加大安全监管力度,与矿业主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督促企业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完善安全设施,加强从业人员培训,确保不发生安全责任事故。

7.搞好环境影响评估,办理好排污许可证,抓实“三同时”的监督管理,确保矿山“三废”达标排放。

8.组建队伍,严格管理,对煤炭资源实施税费集中征管。

9.协调好当地村组、群众的关系,大力打击煤矿区阻工闹事等影响业主生产经营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

10.督促和协助业主办理矿山用地,及时上缴地质灾害备用金,并办好其它部门所需的相关手续。

11.督促企业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机制,确保组织生产依法、安全、环保、规范。

以上八项任务由文明乡为主,县直各职能部门配合完成。

五、税费征管

1.煤炭税费征收项目为:增值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附加、所得税、资源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矿产资源补偿费、矿山安全监测费、防洪保安资金、排污费、公用人防工程维护费、森林植被费、水土流失防治费。

2.征收标准:按有关文件和政策规定,参照市场销售价行情和邻县标准,煤炭产品按40元/吨计征,若按核定产量年内一次性缴纳按35元/吨计征,半年为期缴纳的,按38元/吨计征。由财政局定期与文明乡结算。

3.征管办法:由文明乡政府对曙光煤矿的产品税费实行集中征管,具体征管办法及相关事宜由文明乡政府负责组织,县税费征管办进行指导。

六、税费分配

由于将曙光煤矿管理的一些具体职责委托文明乡政府执行,对文明乡的煤炭税费分配实行重点倾斜。按县级财政实得部分的50%返还给文明乡政府,补贴该乡征管费用,其中5%上交县矿业秩序整规领导小组办公室,作为煤矿区矿业秩序集中整治经费;50%归县级财政所得。考虑到文明乡建设税费征管站等实际情况,2007年税费分配按县级财政实得部分的60%返还给文明乡政府。

篇13

【关键词】煤矿;综采工作面;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煤矿的开采与安全生产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也影响到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大局。煤矿的综采工作面的安全管理工作更是整个生产管理体系的重要环节,如何综合考虑人为因素、矿区地质条件、施工机械作业环境、施工技术等一系列影响因素,从而加强煤矿综采工作面的安全管理工作,是我们需要系统研究的重要课题。

1.煤矿综采工作面的安全原则

煤矿综采工作面的安全生产与管理必须密切的结合国家制定的煤矿资源开采管理政策,按照安全生产的方针,坚持安全第一的基本原则,保障矿区和附近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并在此基础上做好资源开采工作。首先,要制定科学、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人员的职责与义务,有效的配置人力、财力、物力资源,充分发挥矿区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矿区开采和生产上,必须严把审批关,确保安全工程设施的设计审批按照国家规定程序进行,通过做好监督工作。在实际生产中,结合矿区的实际地质条件、开采环境和可利用资源,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确保生产管理工作有序进行。同时,施工管理方应制定科学的作业编排规程,确保每一岗位和工种都有具体的操作规程可循,并详细的指出安全操作要领,设立安全管理与监督部门,将人为失误因素减小到最低程度。定期召开安全管理工作会议,总结分析工作中出现的安全问题,找出原因,查找隐患,制定有针对性的有效对策,杜绝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必须切实抓好职工的安全教育,上岗前组织学习《作业规程》、《操作规程》,以及《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内容;安全检查人员,经常深入综采工作面进行监督检查。

2.煤矿综采工作面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人为失误因素是造成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煤矿综采面的施工管理工作还难以实现全面机械化,因此“人”的因素仍起到左右生产进度和管理效率的重要作用。根据有关调查显示,从事煤矿开采工作的人员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安全管理意识偏弱、具备高专业素质的人才匮乏,这就给煤矿综采工作面的安全生产与管理工作带来的一定的隐患。人员素质的偏低会加大施工失误概率,同时当事故发生时,由于缺乏正确的应急处理措施和自救措施使得事故影响面难以有效控制。

2.2工作环境隐患分析

煤矿开采环境的恶劣性客观因素不仅影响施工人员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状态,同时也给设备的运行环境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以以瓦斯爆炸为例,采煤面风量不足,上隅角瓦斯聚集,导致聚集的瓦斯处理不力或瓦斯漏检,在瓦斯达到爆炸浓度的条件下,积聚的瓦斯与火源相遇就会发生瓦斯爆炸。还有顶板事故,在煤矿事故中工作面顶板事故占顶板事故的大多数,究其原因大部分顶板事故是直接顶本身失稳引起的,复杂的地质构造要求煤矿生产中必须管理好综采工作面的顶板。

2.3机械设备非正常使用导致安全事故

机械设备是煤矿生产的工具,其安全性能直接影响煤矿安全。在对目前的多起煤矿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和研究分析显示,大量的安全事故是由于工作人员的非正常操作导致的,煤矿工作人员在使用机械设备时,未能按照规定进行操作就很有可能诱发煤矿安全事故,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2.4煤矿安全责任制度落实不严格

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的相关制度日渐完善,依据近年来的事故原因,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安全规程,但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多有阻碍,个别生产单位注重片面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安全效益,安全生产制度置若罔闻,缺乏有效的安全监管。

3.加强煤矿综采工作面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3.1加强安全培训工作,规范煤矿职工的操作行为

制定科学、合理的煤矿综采工作面工作人员安全培训工作对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正确应对事故、采取有效的自救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不仅能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施工技术和安全管理意识,同时也给煤矿综采工作面工作的有序进行提供了有效的保障条件。对工作人员的安全培训与教育工作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重要内容:第一、一般性安全技术培训,主要目的是使工作人员掌握基本的安全生产与设备操作知识,从而避免一些低级人为失误的发生,并使工作人员掌握必备的自救措施,防止安全问题的扩散;第二、煤矿综采工作面的专业施工安全技术培训,这部分工作的目的是使不同工作的具体操作人员熟练掌握具体的操作技术和安全施工方法,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践操作指导。

3.2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

在工作面回采之前,必须严格按照防治水设计的要求建立排水系统,并保证排水能力大于等于最大预计涌水量。必须经常检查和维护排水系统使用的各种机电设备和电气设备,保证排水系统能够正常运转; 在开采前进行排水试验,确保排水系统运行正常时方可进行回采工作。对职工加强防治水知识教育,确保每位员工熟知突水征兆和避灾措施及路线。生产过程中加强排水设备的检测检修和排水工作的管理,始终保证设备处于完好状态。

3.3防治瓦斯的安全技术措施

所有入井人员严禁携带烟草等点火物品入井,禁穿化纤衣服。严格按照作业规程的规定提供足够的风量,严禁无风、微风、循环风作业,确保工作面正常通风。通风部门应依据瓦斯涌出量及时调整工作面风量,确保安全生产。工作面严格按照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设计要求设置监测点。不得码放过多的材料在工作面回风巷、带式输送机巷,确保有效通风断面大于设计断面的2/3。加强电气设备的管理工作、不得带电检修、搬迁; 加大防爆检查力度,严格执行电气防爆管理的有关规定,消灭失爆。因瓦斯超限引起断电的电气设备,必须在瓦斯浓度降到《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复电浓度时,才可以复电。

3.4工作面日常安全管理

3.4.1作业组织

要将工作面的安全事故发生率控制在最低范围,就要对人员进行有组织的管理。首先,应抓好安全培训工作。在此基础上,按照施工工种和所负职责的不同划分工作小组,并由组长分配个人的具体工作任务与目标,定期召开工作报告会议,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分析并找出解决对策。根据具体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作业与管理规程,由安全生产管理监督负责人员专门进行工作总结与汇报工作。

3.4.2日常检修管理

煤矿开采设备的专业性以及操作难度较高,要确保操作人员具备扎实的设备操作专业经验,杜绝无证上岗现象的发生。施工人员必须具备高超的业务素质,不仅要熟悉设备在不用作业面的操作方式,更要掌握设备的内部结构性能,当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及时找出原因并进行一般的维修工作。同时,岗位负责人员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日常维护与保养工作,制作设备运行日常管理与运行日志,及时掌握设备的运行情况,防止设备带病运转。另一方面,综采队应建立完善的设备点查制度,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记录与上报,并做好故障分析工作。

【参考文献】

篇14

论文关键词:煤矿 安全文化 安全发展 建设方案

论文摘要:本文概括的分析比较了国内外煤矿企业安全的现状,指出构建具有煤矿企业特色的优秀安全文化是我国煤矿企业安全发展的必由之路,并综合性的给出了我国煤矿安全文化建设方案。

目前,我国煤炭企业安全生产形势较为严峻,安全问题不仅成为制约煤炭工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也给矿工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而且给我国的国际形象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矿区的安全文化,关系到煤矿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渗透于矿区生产和生活的一切活动之中,涵容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各个方面,是国企煤矿的灵魂。构建具有煤矿企业特色的优秀安全文化,是煤矿企业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战略举措。其最核心的内容,是充分地、最大限度地体现好企业全体员工的安全价值观。也就是说,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构建全新的矿区和谐安全文化氛围,求真务实,打造矿区高尚的价值观,用共同的理念凝聚力量,把全体员工的思想意志引导到安全就是切身利益的崇高境界,产生出高昂的激情和工作干劲,才能保证煤矿企业现代化建设全面协调、又快又好、持续稳定和谐发展。因此,培育煤矿特色安全文化,塑造出具有科学知识和正确思维方法的高素质的煤矿人,显得尤其必要和迫切。

1.国内外煤矿企业安全文化现状

煤矿安全,一直以来是我们党和国家关注和倡导的重要工作,也是煤矿企业的天字号工程。长期以来,我国煤矿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投入不足、装备水平差、产业技术人才匮乏、劳动效率低、管理粗放,煤炭开采的特殊环境对人自由度的限制,较之其他行业要大得多。水、火、瓦斯、顶板、煤尘五大自然灾害时时威胁着员工的生命安全与健康。煤炭员工相对较低的文化素养,简单的劳动技能和闭塞的社会视野又制约着安全开采、科学开采。试想一下,将大量的人员相对密集的煤矿开采队伍放在高度危险的工作环境中,一旦发生灾情,特别容易造成重大煤矿安全事故。而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煤矿实现了高度机械化,井下工作人员少,工作效率高,具有健全完善的安全法制,具有独立严格的监察机制,进行严格的上岗培训教育,拥有先进适用的技术支撑。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煤炭工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整个中国矿井安全形势的严峻是国人都有目共睹的。

据报载,仅仅在2005年,就有大约6000名矿工丧命,这一数字是同年美国煤矿矿工死亡人数的150倍。由此向前追溯,2004年中国共有5286名煤矿工人死于事故。从2001到2004年,中国共发生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煤矿事故188起,平均每4到7天一起。2001到2006年中,最突出的纪录是2003年。这一年全世界煤矿事故死亡总人数是8000人,中国内地就占将近80%,死亡6434人。考虑到地方官员经常谎报事故伤亡人数,真正的死亡人数极有可能比见报的更多。

最近几年,中国矿井安全生产状况已开始有所好转。尤其是2008年,在煤炭产量增加约2亿吨情况下,死亡人数下降1192人,全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由2007年的1.485下降到1.182,同比下降20.4%。

即便如此,与全球煤矿安全生产水平领先的国家如美国比,依然不容乐观。作为仅次于中国的世界第二采煤大国,2002年—2004年,美国产煤分别为9.94亿吨、9.73亿吨、10.1亿吨,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分别为27人、30人、28人。近年来每百万吨煤死亡率一直在0.03%以下。由此看来,我国的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同其他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相比要高得多。

这些煤炭安全事故不仅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而且给我国在国际上的形象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安全关系企业发展的根基,也是关系职工家庭幸福的保证,而要取得煤矿安全的根本好转,只依靠加强法律法规以及管理本身来不够,除了坚持我国煤矿“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安全生产方针,还必须从创建煤矿安全文化入手,关键是管理人、教化人、激励人、塑造人,从根本上改变人的思维方式方法,改变人的认识结构,塑造新的安全理念。

2.我国煤矿安全文化建设方案

目前,好多煤矿企业都在建设安全文化,但存在的误区较多,将安全文化等同于文体活动、政治思想工作宣传、制度建设等形式,没有深刻理解文化的涵义,说白了,只是在搞一种形式主义。要建设煤矿安全文化,首先要在思想上端正对它的认识,而后结合自身现状作出合理的建设方案。就目前我国煤炭企业的现状,笔者认为,应就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安全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知行统一的原则

2.1.1以人为本原则

人的安全理念是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灵魂,文化就在人们的“心”里,离开了人、人的思想和意识,谈文化建设就是空洞的。人又是安全开采的主导因素,当今中国煤矿事故频发,究其祸根在于低素质的人。只有用安全文化启迪和教化,塑造具有科学知识和正确思维方法的高素质的人,才能掌握安全开采的主动权。所以说人在文化建设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也是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终极目的和归宿。

2.1.2知行统一原则

知与行是一对哲学范畴。只“知”不行是“妄想”;只“行”不知是“冥行”。所以在打造煤矿企业安全文化中,应高度重视“知行”合一的原则,解决好先“知”而后“行”,先抓好“知”,再抓好“行”,达到“知行”合一。切记不能“知”而不“行”或“行”而不“知”,“知行”不一流于形式。

2.2安全文化建设,就是要化“我要安全”为“我会安全”

一个煤矿企业,上至管理层下至员工无一不想“我要安全”,那么管理层应该建设成一支具有铁的组织纪律和良好的工作作风,充满温馨和谐气氛的团结友爱的集体,从而实现安全管理干部队伍所特有的职业文化、职业纪律和职业道德,塑造、培育、创建并形成一种为员工所接受、符合时代潮流的全新的安全文化模式。建立“安全文化”的设想,是对安全文化内涵的最具体诠释,也无疑是对安全管理干部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最好协调,从而提高安全管理干部的整体素质,使他们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坚持良好的行为准则。而基层员工则应该认真学习安全文化知识,熟悉精练相关业务,须知“严是爱,松是害,发生事故坑三代”。 更要把服从管理的“要我安全”转变成自主管理的“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必须安全”思想。

总之,针对国内外煤矿安全现状的差距,构建具有煤矿企业特色的优秀安全文化刻不容缓,早一日实现,便可早一日使减少我国煤矿的安全问题,早一日使企业扬起安全文化之帆,走上安全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孙孟杰,王清悦,闫玉平.对煤矿安全文化的初步探讨[J].煤矿安全,2002,11.

[2]王翠娟.煤矿安全文化评价体系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