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经济发展形势分析范文

经济发展形势分析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1 17:26:4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经济发展形势分析,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篇1

界经济复苏的进程将十分缓慢。同时,国内经济虽总体向好但回升基础仍不稳固,而发展方式转变以及结构性调整也将会对全国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基于这样的宏观背景,并结合成都的实际,2012年,成都的经济增速将继续保持平稳发展,内需增长将会有所减缓,对外贸易趋紧形势将有所缓解,物价水平保持小幅上扬。

一、金融危机以来的成都经济运行特点

(三)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明显减慢,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在城乡居民收入方面,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我市企业经营效益出现较大下滑,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明显减慢,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较下降4和4.9个百分点,虽仍保持在10%以上的水平,但已为以来的最低。

在社会保障方面,我市在全国率先建立耕保基金补贴农民参保机制、实现征地农民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轨;率先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一体化制度,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市级统筹、全域结算、报销比例提高;同时,进一步加强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完成城乡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化建设,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稳步提升。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城乡居民的“消费安全感”,为我市消费在严峻的宏观形势下仍能保持20%以上的增幅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近期成都经济运行应关注的重大问题

(二)拓宽民间投资渠道,启动民间投资。民间投资是我国经济增长内在活力与动力的主要源泉。我国今年经济发展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应对挑战,我国将发展民营经济、鼓励和扩大民间投资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将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拓展民间投资的渠道。去年我国经济复苏主要依靠政府投资拉动,造成各地政府债务急剧增加,通过政府追加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难度加大,我国将抓紧出台并落实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相关措施可能在民间投资进入基础设施、垄断行业等领域提出更具体的安排,并在民营企业兼并重组、财税支持、金融服务方面安排一系列优惠政策;进一步拓宽、扩大民间投资范围,降低准入门槛,将逐步实现经济增长由政府投资推动型向民间投资拉动型转变。

(三)房地产需要保持平稳发展。去年的房地产投资对中国经济复苏的作用不可低估,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艰难复苏的微妙形势下,房地产发展既直接涉及当前的经济复苏,又涉及社会稳定的大局。国家近期密集推出的一系列调控房地产政策,主要是抑制投机性购房,对自住型购房和改善型购房持鼓励态度,政府将继续加大社会保障房建设速度。未来房地产的调控将兼顾长期政策和短期政策的结合,处理好投资复苏政策、扩大民间投资政策和房地产市场本身政策这

三者调整关系的搭配衔接。再则,支撑房地产市场未来二三十年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放开中小城市户籍限制政策”,大规模农村人口的城镇化在即,房地产很难出现大幅度下跌。对成都来说,蓄积的刚性买房需求在已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而投机投资性买房需求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控制;2012年下半年以后住房供给面积将较快增加,因此预计房价不会快速上涨,仍将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四)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力度。随着国民收入分配中劳动者报酬占比不断下降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倾向下降,消费率持续走低,最终消费中居民消费占gdp比重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下降。我国居民消

费率和政府消费率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且与同等收入水平国家相比也有很大差距,投资与消费不平衡问题更加突出。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消费增长、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原因,是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环节。为促进消费需求持续较快增长,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我国将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五)管理好通胀预期,给经济创造一个良好环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可以传导到国内,今年货币的供应可能影响到通胀的预期,明年物价有一个“翘尾”的因素,现在还没有出现通货膨胀,但是我们要预见到通胀有可能出现。当前,成都经济处在逐步回升好转的态势,但还需要加快发展,进一步巩固回升的基础,巩固经济持续回升的势头,又要防止物价上涨过快,把物价上涨保持在一个温和可控的范围内,管理好通胀预期为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2012年成都经济运行态势预测

篇2

一、中国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

中国也在积极地发展低碳经济,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应当承担一定的减排责任,另外发展低碳经济也是促进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举措。但是中国低碳经济发展还面临复杂的国内外形势。

1、中国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形势

(1)国际上越来越重视低碳经济发展。随着全球气候升温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影响,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碳排放对大气和生态的影响。很多国家都采取有力的措施控制碳排放量。英国是最早提倡低碳经济的国家,欧洲许多国家都采取了各种措施控制碳排放,美国、澳大利亚、日本也都积极推进本国的低碳技术,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发达国家,很多发展中国家也积极投身到低碳经济的发展中去。还有一些国家由于地处低洼岛国,温室效应使他们甚至有灭国的危险,更是积极呼吁全球减少碳排放。

(2)中国面临更严峻的国际压力。据BP统计数据分析,2010年中国基础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占世界份额的20.3%和25.1%,均占世界第一位。面对这样尴尬的境地,中国自然成为世界国家关注的最主要对象之一。很多国家都要求中国更多的承担减排的义务。虽然从人均角度看,我们国家排放量很低,远低于美国,且我们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已经排放很多年了。但是,毕竟我国的排放总量又创新高,高排放及高能源消耗带来的经济高速发展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不满。各次气候会议要求中国承担责任的呼声越来越高,很多国家都将矛头指向了中国,中国势必面临严峻的国际形势。

(3)征收碳关税趋势更加明显。很多国家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如欧洲各国、日本、澳大利亚、美国等逐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鼓励国内低碳技术和低碳经济的发展。低碳的推行也将逐渐影响国际贸易。很多国家威胁对不能完成碳排放的国家或不符合低碳要求的产业征收碳关税。虽然现在大部分国家还没有正式征收,但趋势越来越明显。欧盟自2011年年底至今,一直致力于航空碳税的国际协调和征收。碳关税如若征收,将对我国对外贸易及国内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国家要未雨绸缪,尽早推广低碳技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2、中国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形势

(1)碳排放依然严重,高耗能行业仍未有效控制。我国虽然重视低碳经济发展,但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并未得到有效控制,甚至更加恶化。我国的能源消费及二氧化碳总量都已成为世界头号大国,环境容量压力巨大。我国的产业结构经过多年的调整,仍没有彻底改变高耗能的问题。尤其是金融危机之后,4万亿投资基本投到了铁公基上,这些行业本身看也是高耗能的。其他一些高耗能的产业如冶金、化工、医药等行业也未受到有效控制。

(2)低碳技术发展不力,碳交易市场不完善。我国低碳经济的推进也有一段时间了,但低碳技术并未有长足的发展。企业的热情也不高,尤其是高耗能行业,按照成本收益进行生产,没有兴趣从事低碳技术的研发和使用。低碳技术由于缺乏足够的需求,导致科研力度不足,技术落后。我国碳交易市场虽然也有几个,但都不成规模,影响力也有限。

(3)碳排放的管理控制还不够合理。2006年时,国务院节能减排计划要求“十一五”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的目标。从结果来看,我们是在2010年提前一个月实现了目标。但是过程明显存在设计不合理、操作不规范、推进力度不统一的问题。这违背了我们节能减排的本意。我们希望能通过制定节能减排计划,促进社会重视低碳问题。企业能够积极节能减排,促进低碳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但由于我国缺少相关的法律保障,2008年又遭遇金融危机,政府忙于救市,很多企业忙于自救,无暇顾及低碳排放问题,这也是导致我国减排前松后紧的重要原因。新的减排计划还需充分尊重科学发展的要求,使减排成为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健康发展、生态环境的改进的手段。

二、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际社会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及中国在碳排放中所处的位置,全球对中国减排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国已经很难将发达国家减排承诺及对发展中国家技术补偿作为挡箭牌,因为中国毕竟成为超越美国的第一大碳排放国。中国面临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发展低碳经济还是存在很多问题,面临很多挑战。

1、国际方面

(1)国际压力大,时间紧迫。从波恩到德班,再到多哈气候大会,发达国家将矛头指向了中国。由于中国和美国是碳排放的头两号国家,且都没有减排承诺,很多国家都或明或暗地要求中国也要加入减排承诺,甚至包括美国。发达国家总是有意回避对发展中国家的低碳技术和资金的扶持义务。虽然综合来看,我国人均碳排放还很低,且国外发达国家比我们多排放很多年,但压力仍然越来越大。综合考虑国内的经济状况,我们不会随意接受减排承诺,但国际社会的压力没有办法忽视。

(2)低碳大国发展迅速,抢占市场先机。很多低碳大国都积极制定相关法法规,完善本国低碳市场,鼓励低碳技术创新,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如英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等国家都制定了详细而明确的低碳发展战略。这为他们在未来全球低碳市场抢占先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国低碳市场规模很大,但发展还远远不够规范有效,这将导致我国在全球碳交易市场处于被动地位。

(3)低碳技术转让障碍重重。联合国气候大会大部分时候都会讨论低碳技术的发展创新,发展中国家要求发达国家应给与发展中国家技术援助和支持。但在近几期大会中,发达国家往往纠结于技术的探讨,有意忽略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援助。我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依靠技术援助显然不现实。低碳技术作为新兴重要技术,转让也会遇到种种壁垒,这对我国低碳技术的发展非常不利。

2、国内方面

(1)产业结构仍不合理。我国产业结构已经调整很多年了,但是一些污染严重、能源消耗巨大的产业仍广泛存在。尤其是遇到金融危机后,产业结构调整遇到很大问题,政府忙于救市,其刺激计划虽然也考虑了清洁能源的重要性,但大部分资金还是流向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忙于自救,很大程度忽视了低碳技术的应用,高耗能企业仍然没有有效的降低能耗,我国最终成为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头号国家。

(2)企业尤其是高耗能的企业低碳意识仍然不足,缺乏技术创新。企业更多的关心现有的成本、收益。低碳技术的采用、创新都会使得成本增加,尤其在短期内,增加成本比较多。虽然长期来看,低碳技术的采用是发展趋势,长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很可能会使企业更有竞争力。但由于缺乏激励,企业不愿在低碳技术上过多投入。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也不完善,激励机制也不健全,这也都影响了企业的积极性。

(3)人们的消费习惯距离低碳生活还有很大差距。发展低碳经济,人们的消费习惯也很重要。一方面低碳行为可以减少碳排放,另一方面也可增加对低碳产品的需求。但我国的消费习惯很难短时间改变。人们仅仅是有了一个对低碳的认识,具体生活中,还远未做到低碳。尤其是私家车的消费,近年来呈急剧上升的态势。由此而导致的城市拥堵、停车困难等问题越发严重,更不利于节能减排。

(4)缺乏系统有效的减排安排。我国减排的决心很大,但减排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尤其是2010年下半年,为了达到“十一五”的减排目标,出现了拉闸限电、禁止企业用电、企业用柴油自行发电的情况,可以说违背减排的初衷。而且,我们的减排计划很早就订好了,直到最后,地方政府才仓促出招,这与我们的减排计划和过程缺乏科学的管理和监督有很大的关系。

(5)碳交易市场不完善。“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我国将“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但是我国碳交易市场还很不完善,虽然已经有几家碳交易所,如山东单县碳交易所、北京环境交易所,但基本都运营惨淡。还有几家碳交易所准备上马,但没有形成统一的全国交易平台。相关政策、体制不完善,我国碳交易市场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三、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建议

随着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面临的减排压力更大了,无论国际形势还是国内形势都对低碳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从全球的发展趋势看,发展低碳经济是大势所趋。中国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应当承担一定的减排责任,另一方面发展低碳经济也是促进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举措。但目前状况下,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为了更好地发展低碳经济,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力促产业结构升级,鼓励技术创新

我国一直在努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减少以往对基础能源的过度依赖。高耗能的产业也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减少碳排放量,促进产业向低耗能产业发展,才能有力地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此过程中,企业将面临优胜劣汰,政府要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采用低碳技术的行业的发展,鼓励技术创新,淘汰电力、钢铁、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焦炭、煤炭、平板玻璃等行业落后产能的高耗能的产业。我们国家仅依赖低碳技术援助和进口是不现实的,也是成本高昂的,我们要积极鼓励低碳技术的创新,自主掌握核心技术,才能在未来低碳市场占有有利地位。

2、将科学发展与低碳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要避免再次出现通过拉闸限电实现减排的目标,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使得低碳经济发展有法律保障。发展低碳经济仅有决心是不够的,低碳经济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也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低碳技术的创新、碳交易市场的建立、减排的实现都是一个科学的过程,要将科学发展与低碳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3、倡导并推进低碳生活

虽然人们对低碳经济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具体到低碳生活,做的还远远不够。政府应当继续加强这一方面的宣传,并积极倡导,政府官员要以身作则,鼓励人们低碳消费。政府要积极出台相应的鼓励措施,加大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低碳创新,采用低碳技术。

4、推进碳交易市场发展

我国的碳交易市场还很不完善,鉴于碳交易市场的巨大价值,我国应积极推进碳交易市场的发展。碳交易是利用市场方式处理碳排放问题,效率是最高的,发展前景也是最好的。国际上欧洲一些国家,碳交易发展的很好,我们可以借鉴学习。

除了以上政策建议,还有其他一些我们可以做的,比如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培养低碳方面的科研人才、提早针对碳关税制定相应的政策等。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各国的经济活动相互影响,减少地球的碳排放量依靠一个国家是不可能实现的,发展低碳经济也需要积极进行国际合作,进行经验技术的交流。

【参考文献】

[1] 乔晓楠、马世珍:后京都时代的国际产业竞争研究[J].经济学家,2010(7).

[2] 金乐琴:中国如何理智应对低碳经济的潮流[J].经济学家,2009(3).

[3] 陈诗一: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与中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J].经济研究,2009(5).

篇3

“十一五”规划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的发展势头。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总结发展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清醒认识未来发展面临的形势和要解决的问题,根据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要求

1 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进入新世纪以来, 我国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上升期, 主要发展特点是:

1.1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2010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9年来, 我国GDP 的年平均增速达到10.01% ,实现了2位数的持续高增长。

1.2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升级

我同人均GDP已超过3000美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由2000年的6 280元l/a提高到2009年的1717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 253元提高到5 153元。随着收入的提高, 消费结构也开始由温饱型的衣食消费为主. 向全面小康型的住、行为主的消费结构升级。住房及汽车消费, 已成为拉动国内消费的最强劲动力。我国不仅住房建筑规模位居世界第一, 汽车也已成为世界第一消费大国。以住行为主的消费结构升级, 持续拉动了城市建设的改造与发展,房地产业的发展,城乡住房建设与发展,交通设施的建设与发展。大规模的房屋及基础设施建设。对工业产品保持了持续增长的需求。

1.3 进出口规模持续扩大

进入新世纪以来, 我国进出口贸易持续增长.成为世界贸易大国,进出口规模的快速扩张成为拉动国内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的重要因素。我国进出口总额已由2000年约4 743亿美元, 增长到2009 年的22 073亿美元, 年均增长率达到18.63% . 出口额由2 492亿美元增加到12 017亿美元, 年均增长率达到19.1% 。同期, 我国外汇储备大幅度增加, 已由2000年的l 656亿美元,增加到2009年的23 992亿美元。

我国出口规模的持续扩大的主要原因在于:

世界经济保持了持续的高增长,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

加入WT0后使中国顺利融入了世界经济体系,取得了平等贸易地位, 消除了国际贸易壁垒。

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 我们较好地抓住了机遇,迅速加快了加工产业的发展。

2 “十二五” 经济的发展形势分析

新世纪的前l0年, 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 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惠及了1 3亿人民,在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 经济发展累积的矛盾和问题也开始集中显现。从长远看, 中国经济发展仍前景良好, 但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也必须正视和加以解决。牢t-N树立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持续稳步发展的关键。

2.1 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不变

虽然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下,我国经济发展遇到了极大的困难,但在国家强有力的调控政策下, 经济发展有效遏制了快速下滑的局面, 目前, 经济危机仍未完全过去, 世界经济的发展仍存在相当的不确定性, 但从长期看,我国经济发展仍然前景良好。

2.1.1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将是渐进和较长期的过程,只有稳步推进城市化,才能有效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问题。从近年来我国城市化率每年增长近1个百分点的增长趋势分析,每年约1 000万人口从农村转入城市。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建设和改造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及房地产业的发展,将产生巨大的需求市场。

2.1.2工业化进程的推进

我国工业化的进程也将是一个较长期的进程。在主要工业产品已经可以基本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 发展先进生产力,逐步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全面升级,仍是我国工业发展要完成的重点任务。传统工业的发展不是停滞而将是全面的提升。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具有加快发展的巨大潜力。

2.1.3 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空间大

我国经济发展在区域间的不平衡, 即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同时,解决这一问题也是我国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的机遇. 我国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 在资源、能源、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供应条件上.具有更大的比较优势,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市场需求潜力有更大的增长空问, 经济发展有更大的增长前景。我国能源、原材料工业发展的重心, 已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加工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速度也在进一步加快。

2.2 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我国经济发展长期看前景良好,但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与挑战,虽然,这是前进和发展中的问题,但问题如果不能及时有效解决,将影响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2.2.1经济结构失衡

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要素分析, 我国经济结构失衡问题十分突出。20世纪8O年代我国经济主要靠消费和投资拉动。90年代主要靠投资拉动,2000年以后主要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国内消费严重不足,居民消费率持续下降, 已从20世纪80年代的平均51% ,2000年降到46% ,2008年进一步降到35% 。而投资占GDP的比重, 已由1980年的20% ,增加到2000年的33.2% ;2009年进一步上升到67% 。我国的净 出口率也从2000年的2% ,上升到2008年的6.5%。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已由1980年的23.5% 增加到2000 年的39.6% ,2008年进一步增加到55.7%。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出口, 国际贸易长期失衡,不仅具有较大的风险,也导致贸易摩擦加剧。长期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也是不可持续的。过度投资, 不仅影响消费。也存在生产能力过剩和闲置,加大金融风险的隐患。我国经济结构失衡的问题必须加以解决。

2.2.2 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然存在

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导致的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然在蔓延。美国经济已度过了最严重的危机时期,经济开始缓慢复苏。但欧盟国家的债务危机又开始爆发, 影响的深度、时间长短和范围目前还难以确定, 世界经济复苏的前景仍不明朗。经济危机波及范围的扩大,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取向. 带来新的 难与问题。

2.2.3资产泡沫的过度膨胀如不能有效抑制, 存在潜在金融危机的风险

由于外汇储备的增加央行大量投入基础货币,为保持经济的增长, 我国较长期实行了低利率政策。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去年实行了十分宽松的货币政策,为保增长和上项目,地方政府2009年第一次发行债券2 000亿元。同时, 通过各级政府地方融资平台的建立, 大力举债, 到2009年底银行贷款债务总额达到7.38万亿元。流动性过剩导致资产价格泡沫的膨胀, 突出表现在房地产价格的高速增长。建筑和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经济发展和人民消费有巨大的拉动作用。但高房价已严重背离了主要以满足人民住房需求的产业功能,成为高度投机的市场,房地产价格泡沫在不断吹大, 并成为地方政府十分重要的收入来源。美国的次贷危机所导致的金融危机, 已给予我们很好的警示,有效调控房地产价格的过快增长, 逐步挤出房地产泡沫,是保持经济健康稳步发展, 避免经济大起大落的必然政策选择。

2.2.4防止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收入差距呈扩大的趋势。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已从1980年的2.5倍,扩大到2009年的3.3倍,而国际上最高在2倍左右。不同行业之间收入差距也在加大,最高与最低相差15倍左右。不同收入群体间收入差距在迅速拉大,上市国企高管与一线职工收入差距平均在1 8倍左右. 国企高管与社会平均工资相差1 28倍。

3 实现“十二五”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既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又要解决发展中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必须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要重点做好3个方面的工作,解决3个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3.1增收入、保民生、扩内需

我国经济发展的经济目标是实现国富民强,2020年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2050年左右我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都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因此, 增收入,保民生, 扩内需, 应成为拉动和实现我国紧紧发展目标的最主要动力。增收入, 要在国家财力比较充裕的基础上,通过收人分配政策的调整. 在国民收入一次分配中, 增加普通劳动者的收入比例,使劳动者在经济发展的同时. 收入总量和收入占经济总量的比重稳步提高。

保民生.就是在公正公平的前提下, 切实解决城乡居民在教育、医疗、养老、基本住房需求等方面负担过重,支出过多及无保障问题。通过增长入、保民生,切实减轻城乡居民的生活支出负担, 从而稳步提高消费意愿、消费水平和消费率,使消费成为拉动国内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

3.2 工业产业的全面改选与升级

我国目前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十二五”期间,将是完成工业化中期的任务并向工业化后期转变和过渡的阶段。

工业产业的全面改选与升级,包括发展的两个层面。

一是传统工业产业, 生产总量的增长已不是发展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总量增长的空问,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已不是太大。以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为主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正在加速推进并有可能在“十二五” 期间基本完成。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产业结构的调整重点应转向提高产业的高端竞争力,从产品生产制造为主, 向产品的研发设计, 产业供应链的完善, 营销渠道的建立和完善, 品牌建设等产业价值链高端延伸, 以提高持久竞争力,保持竞争优势。二是加快培育和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在航空航天、新能源、环保、新能源汽车、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 加大国家投入, 加快发展, 以争保持在新兴产业中的竞争优势。

3.3 全面实施绿色发展战略

我国政府已向世界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 。以碳减排为主要目标,“十二五”期间, 以节能、减排、节约资源、降低污染物排放, 强化境保护和治理为重点的绿色发展战略. 将成为转变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在全国全面推进。

篇4

今年__月份, 续建及新上超千元项目1__6个,总投资__1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6亿元,实际完成投资9.8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11.4%,自开工累计完成投资8__.__亿元,其中新上千万元项目27个,总投资18.6亿元。其中:五千万在建项目1/:请记住我站域名/12个,总投资__08.5亿元,自年初累计投资9.__亿元,自开工累计完成投资79.4亿元;在建亿元项目54个,总投资270.4亿元,实际完成投资4.7亿元。自年初新上亿元项目4个,总投资7.48亿元。投资5亿元续建及新开工项目10个,总投资192.__亿元,分别为:沧州晟实锂电科技有限公司磷酸铁钒锂动力电池生产项目、河北冀春化工有限公司甲醇气相催化脱水制二甲醚扩能项目、沧州恒力液压机械有限公司液压油缸生产项目、渤海重工管道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合金钢高压钢管项目、河北海浩高压法兰管件集团翼世源管道设备有限公司精工管道及压力容器生产项目、沧州宏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宏宇亚龙湾建设项目、德奥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京津之门”建设项目、广州台商协会台湾精品城商业综合体建设项目、沧州岳钢五金制品有限公司五金制品生产项目;沧州贝尔投资有限公司木材深加工基地和建材机械生产项目。

一是按照省、市节能考核工作要求,经过我们积极认真的工作,编制了《__2015年节能工作要点》、《__2015年节能工作实施方案》和《__煤炭消减工作实施方案》,到__月底,万元GDP综合能耗预计下降2%。

二是继续加大节能项目实施力度。坚持把实施节能项目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积极指导和帮助重点耗能企业抓好节能项目的谋划和实施;同时,把淘汰落后产能作为调优产业结构、提升发展质量的重要抓手,对纳入年度淘汰落后产能计划的项目,做到“四讲”、“四到位”,即讲政策、讲法律、讲道理、讲市场、全面排查到位、教育引导到位、政策支持到位、措施落实到位,对不能按期完成的项目,坚持重拳出击,实行联合执法,彻底将其取缔。今年我县共组织实施淘汰落后产能项目__个,年可减少能源消耗8000吨标准煤。

篇5

[关键词]新形势;农业经济;有效途径

纵观新形势下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发现农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进一步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提升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就必须及时解决当前农业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加强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引导和规范,提升农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从而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1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

1.1农业经济基础薄弱

总的来说,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状况不佳,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农业经济的基础比较薄弱,导致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缺乏驱动力。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业基础设施普遍较为落后,大部分地区的农业设施仍然是在沿用几十年之前的,这些设施往往结构老旧、设计过时、工作效率比较低,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使用效果不佳,无法满足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第二,农业投入相对不足,地方对农业经济发展不够重视,导致农业经济在运行的过程中缺乏充足的资金支持,出现设备落后、应变设施缺乏、抗灾能力弱等问题,制约着农业经济发展成效的提升;第三,部分地区的农业工程设施使用年限过长,功能老化,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下降,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1.2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不高

由于农村整体教育水平比较低,加之在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群中,中老年人所占比重较大,他们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相对较低,在农业领域也缺乏创新意识和动力,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同时,由于在农业经济的领域投入比较少,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业领域的高科技技术还远没有得到广泛应用,这就使得我国整体农业科技含量比较低,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都不高。

1.3农业生产方式落后

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方式比较落后,农业生产比较分散,规模化经营水平比较低,农业生产率不高。一方面,这是因为我国目前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科技投入不足,农业的巨大发展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农民的生产经营观念落后,对土地的利用还停留在生产和加工初级农产品的阶段,在市场中的缺乏竞争力,导致农业经济发展比较缓慢。

2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的有效途径

针对以上分析,可以对目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所遇到的限制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若想切实提升农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就必须脚踏实地,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问题。

2.1建立健全农业经济的基础设施

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直接影响农业经济的稳定长远发展,若想改善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状况不佳的状况,首先应该做的就是建立健全当前农业经济领域的各项基础设施。首先,要逐步改善农村经济的投资环境,促进招商引资,寻求外部的资金支持;其次,应该改善当前的农业科技体制,加大科研投入,加强对农业领域的科技研究,促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逐步提升农业的现代化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深化发展;最后,要进一步加快对老旧设备的更新换代,引入更加先进的农业工程建筑和设施,提升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创建一个平稳有序的环境。

2.2加大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投入

要想在新形势下实现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及时解决当前存在的各种问题,就应该予以农业经济更多的关注,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投入,逐步改善农业经济发展的环境。在这一过程中,政府需要摆正在经济运行中的位置,引导农村经济发展的市场化,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及时给予农业经济各项政策支持。同时,政府应该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加大对农业、农村、农民的补助力度,使农民敢于利用土地资源大胆经营,创新经营方式,提升土地的利用效率。对农业经济投入的加大还可以促进农业基础设施的健全和完善,改善农业经济发展的环境,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2.3逐步提升农民素质

农民的思想观念和生产方式制约着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民是在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过程中最可控的因素。若想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应该逐步改善农村的教育质量,逐步提升农民的思想水平,改变农民落后的思想观念和生产方式。

2.4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目前我国农业的发展多数还停留在生产和加工初级农产品上,这严重限制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因此,在新形势下,农业发展应该结合我国各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促进农业与其他产业的结合,延长农业的产业链,实现不同产业之间的相互带动和发展,逐步提升农业生产力,促进农业经济的深化发展。

3小结

经过上述分析,可以认识到在我国当前的农业经济的发展中,还存在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影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应当及时采取各项措施,逐步提升我国农业的现代化水平,促进新形势下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宁强,张萌,崔文艳等.论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的有效途径[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5).

[2]杜志芬.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的有效途径[J].农业与技术,2015(16).

篇6

(①莱芜市医疗保险事业处,莱芜 271100;②莱芜市财政局,莱芜 271100)

(①Laiwu Medical Insurance Department,Laiwu 271100,China;②Laiwu Finance Bureau,Laiwu 271100,China)

摘要: 本文对绿色会计的概念以及实施必要性进行了系统分析,阐述了新经济形势下绿色会计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发展绿色会计的具体措施。

Abstract: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concept and necessity of implementing green accounting, expound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green accounting in new economic form, and puts forward the specific measures to develop green accounting.

关键词 : 新经济形式;绿色会计;发展

Key words: new economic form;green accounting;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34-0185-02

作者简介:魏宁(1973-),女,山东莱芜人,现任莱芜市医疗保险事业处财务科科员,本科,研究方向为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孟艳华(1975-),女,山东莱芜人,莱芜市财政局会计科科长,本科,研究方向为财务会计、财务管理。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递增、生活方式的无节制,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而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建立在高能耗的基础上,给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为治理环境污染、优化经济发展结构,我国实施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企业作为经济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协调企业经济利益与低碳能源消耗之间的关系,优化企业的经济发展模式,成为绿色会计的重要职责。

1 绿色会计的概念

绿色会计又称环境会计,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计量、记录环境污染、环境防治、环境开发的成本费用,同时对环境的维护和开发形成的效益进行合理计量与报告,从而综合评估环境绩效及环境活动对企业财务成果影响的一门新兴学科。它试图将会计学与环境经济学相结合,通过有效的价值管理,达到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的。

2 新经济形式下实施绿色会计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我国已经进入低碳经济时代,而在低碳经济时代背景下,如何合理协调企业与资源之间的关系成为当前经济发展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而绿色会计是以鼓励企业发展低碳经济为目的的,因此在新经济形势下实施绿色会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1 建立绿色会计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需要 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主要内容就是在满足当前经济发展又不损害未来利益的基础上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因此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结构要以低碳环保为核心,而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大多是以高能源消耗为基础的,因此必须要建立绿色会计,通过绿色会计体系督促经济结构向低碳环保方向发展。

2.2 建立绿色会计是我国会计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会计模式与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随着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我国的会计制度也在不断地改革与创新,我国会计由单纯的传统会计、管理会计到人力资源会计再到现在的绿色会计都是随着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而发展的,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我国经济发展必须要以低碳环保为核心,因此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会用到环境会计,这种经济发展趋势对绿色会计的发展是一种有利的支持。

2.3 建立绿色会计是强化企业内部的环境管理工作的需要 基于当前企业经济发展过度依赖自然资源的现状,企业内部管理模式实施绿色会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绿色会计可以帮助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将环境成本也纳入到企业的成本支出体系中,这样有利于企业改变以往的以环境破坏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方式,提高了经济的整体效益。

3 新经济形势下绿色会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关于绿色会计的论述比较多,但是针对我国新经济形势下发展绿色会计中存在问题的相关研究还比较少,本文则以我国新经济形式环境为背景,分析我国绿色会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绿色会计理念还不成熟 绿色会计的发展理念主要是从我国宏观经济角度出发,从社会环境利益方面考虑企业的经济发展,而不能从企业各方面的经济利益衡量,但是就目前绿色会计的实效运行情况看,绿色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还非常的少,尤其是在一些中小型企业中几乎没有绿色会计的概念,甚至一些会计人员连基本的绿色会计概念都没有。

3.2 缺乏完善的绿色会计体系 我国绿色会计研究要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企业在会计工作中应用绿色会计体系的案例非常少,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对绿色会计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会计实务中还是不能准确系统的对绿色会计的要素、计量以及记录行为进行规范,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也不全面。比如现在我国相关会计制度的不健全导致在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中,只会在上市公司的照顾投标书中披露环保因素信息,而对于环保问题而产生的债务等信息却没有做出具体的规定。

3.3 政府及社会对于绿色会计发展的监督力度不足

环境关系到每个人的切实利益,因此环境污染治理需要每个人履行其职责,依靠社会群体的力量治理环境污染,但是目前我国的环境治理主要是依靠环保部门的监督与控制,而社会群众以及媒体等对环境污染问题实施监督,而没有一定的处罚权等,这样就会导致许多社会环境污染问题依靠环保部门的单一监督与管理很难实现环境污染治理工作,这样一来因为监督力度的缺失,再加上实施绿色会计对企业没有产生直接的效益,因此企业实施绿色会计的动力不大。

4 新经济形式绿色会计发展的对策

4.1 提高社会对绿色会计的认识 为改变绿色会计在会计实务中的缺失问题,应该从提高人们对绿色会计的认识方面入手,通过宣传绿色会计,提高绿色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一是政府部门要通过各种宣传途径加强对绿色会计理念的宣传与指导,引导人们对绿色会计实施的意义以及重要性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二是加强对绿色会计理论的研究,丰富与创新绿色会计的内含,将绿色会计理论与企业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实现绿色会计更好地服务我国经济发展和环保的要求;三是实现绿色会计与企业的经济利益的挂钩,让企业明白实施绿色会计对企业经济效益的作用,进而通过企业实施绿色会计提升社会整体的经济效益。

4.2 建立健全完善的绿色会计体系 基于我国经济结构的现状,发展低碳经济成为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为实现我国低碳经济,需要各级政府部门要将绿色会计纳入到经济管理工作中,发挥绿色会计的环保功能。①国家立法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绿色会计的法律法规,虽然我国出台了许多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而且现有的会计体系多数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因此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以法律制度的形式确定绿色会计的地位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②加强绿色会计理论研究,我国要积极吸取国外的先进经验与研究成果,在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要注重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的同步发展。

4.3 强化环境审计力度 基于绿色会计不会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因此在具体的会计实务中,企业选择绿色会计的动力不足,它们不会主动披露对环境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也不会主动披露因为环境污染成造成的负债信息,因此政府部门以及社会中介机构要强化对企业的环境审计力度,通过对环境问题的审计,实现绿色会计在社会中的发展。同时我国也要建立科学奖罚机制,对于破坏环境的经济行为要给予严厉的制裁,而对于实施绿色会计的企业以及人员要给予一定的奖励。

4.4 大力培养绿色会计人才 绿色会计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还不长,我国专门的绿色会计人才还比较缺乏,为扩大绿色会计在我国的应用范围,需要国家大力培养专门的绿色会计人才:一是我国高校要侧重培养具有绿色会计专业知识的人才,尤其是关于企业应用的绿色会计实务专业人才;二是企业要加强对现有会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对绿色会计的认识,增强会计人员对绿色会计的操作技能,满足企业经济发展的要求。

在新经济形势下,我国绿色会计发展虽然存在着一些困难,但是其对经济结构转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国要强化绿色会计发展理念,提高绿色会计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并将绿色会计充分的应用到企业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更好的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问题,促进我国环保节约型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李明轩.低碳经济环境下绿色会计发展的探讨[J].现代会计,2012(3).

[2]刘卫华.浅析绿色会计在我国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时代金融,2013(5).

篇7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成本;制度安排

中图分类号:FO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04(2008)01-0045-06

降低经济发展成本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经济发展成本的分析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从这一基本认识出发,可持续发展的主体是经济发展,但在经济发展中要使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损害和自然资源利用所形成的经济发展成本达到合理状态。因此,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将经济发展成本降低到合理范围内,依据这一基本思想,本文研究经济发展成本分析的基本模型建立问题。

1 可持续发展就是实现经济发展成本最小化

1.1 经济发展成本是不可避免的

经济发展是否有代价,无代价的经济发展是否有可能取决于四个方面:“一是人类的经济活动是否必然干预自然生态系统,这种干预行为是否危及生态的平衡?二是人类在取得经济发展的收益时,他们所支付的成本与他们之间所得收益之间合理的度如何确定。三是资源具有稀缺性的特征,在资源稀缺的状况下,人类能否超越‘零和博弈’关系的限制,从而实现‘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的统一。四是人类是否可以充分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后果。”

从第一个条件来看,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干预是不可避免的,为了维持生存,人类一刻也不能停止消费,也必然不可能停止生产。只要人类存在,就必须不断的向外部自然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以维持人类自身的生存。在农牧时代,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人类要不断地从自然界采集各种地上动植物,当人口增长到一定程度,地上动植物不能满足生存需要时,就开始农牧生活,开垦土地发展种植,利用天然资源进行放牧。到工业经济时代人类在技术进步推动下,加快了向自然界掠夺的深度与广度。因此,在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类对自然的干预是不可避免的,因而经济发展的成本也是必然存在的。

篇8

一、城市交通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1.城市交通建设的乘数效应分析

在城市的规划过程中,通过大规模建设城市的交通设施,可以有效的带动城市很大一部分相关的产业快速发展,并且城市的基础设施改善,交通运输能力的提高更可以进一步刺激提品服务的一些相关企业公司的消费,对于城市居民的消费能力也是一种提高,这样也可以提高消费需求,拉动内需。通过相关统计资料数据的现实表明,城市交通运输的投资乘数大约在2.5左右,累计的社会总产乘数大约在7左右,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国家在城市交通运输方面投资1亿元,那么就可以在社会上带动7个亿的总产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城市的交通运输建设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也是值得大力投入的。

2.城市交通建设的区位效应分析

城市交通运输的发展,也逐渐提高了交通干线沿线以及周边城市的可达性,使其在经济地理位置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发展,给各大企业原材料的运输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在很短时间内可以收集到企业发展需要的材料,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城市交通运输的发展,对于城市的集约化,产业化都是一种极大的促进,也渐渐在加快城市化的程度。

二、城市交通运输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分析

城市交通运输的发展与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紧密联系,两者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时城市交通运输的发展还可以强化社会经济内部各个系统之间的联系从城市交通运输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特点和作用来看,城市交通运输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交通运输建设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城市交通运输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城市交通运输可以有效地拉动经济内需,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关键点,促进区域的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城市交通运输的过程中,由于产业链的作用,在城市交通运输建设导致的相关部门经济效益增加基础之上,还会引起别的产业部门经济效益增加,最终引起连锁的反应,促进整体经济效益的增加;(2)城市交通运输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城市交通运输项目成立,可以提高运输的效率,便于形成统一市场,并且由于市场经济自己具有的淘汰机制,还可以进一步推动城市各个产业链间的资源调整组合,从而推进区域一体化经济,改变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3)城市交通运输可以促进区域的投资增长,城市交通运输能力的提高大大拉近了各个城市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工业区之间的距离,提供了良好投资环境。目前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城市周边的各类产业园区、工业园区在道路两边拔地而起,足以证明城市交通运输建设为招商引资提供了便利条件。城市区域投资的增长又可以带动边远地区对优势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形成新的优势产业,再次促进社会经济结构像更优化。城市交通建设的经济效益见图 1。

2.城市交通项目的发展影响区域资源开发

城市交通项目的发展对区域资源的开发影响主要体现在一下四个方面:(1)城市交通运输可以使各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合理化,城市交通运输项目的建成,为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便利的运输服务,让经济潜能逐渐转化为经济效益提供动力。(2)城市交通运输可以促进国土的开发和增加土地的含钱量,城市交通运输项目的建设能够改善道路沿线区域的交通状况、投资环境与基础设施水平,促进了城市交通运输沿线土地的增值。(3)城市交通运输可以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增加就业岗位。城市交通运输建设项目可以在道路的建设期与营运期提供比较多的就业岗位。这样的话,现代化农村的城镇建设会大大加快。(4)城市交通运输可以促进旅游资源的开发。由于城市交通运输越来越发达了,人们的出行变得越来越重要。城市交通运输建设项目可以促进旅游资源开发的效益。大量的人涌向一个城市,一定会引领一种年轻健康的生活方面。一是促进原有旅游景点的效益增加,二是促进新旅游景点开发的效益。

3.城市交通项目的发展影响社会进步

城市交通运输项目的发展对社会进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下三个方面:(1)城市交通运输可以促进区域的生活水平改善,城市交通运输建设项目对区域生活水平的改善主要表现在卫生条件、区域医疗、城镇化水平、 文化娱乐活动、消费水平和收入水平等方面。只有城市交通运输的高度发达,才能让人们的出行变的方便。同时,如果遭遇紧急疾病的话,高速的交通运行速度才能保证人本身的生命安全。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在市区买房子是他们微薄的收入所做不到的,但因为交通运输的高度发达,他们可以选择房价相对便宜的郊区。因为交通发达了,从郊区到他们上班的办公区距离远一些也不是问题了。(2)城市交通运输可以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城市交通运输项目的建设使地区之间的往来更方便,经济与信息的交流得到进一步加强,导致人们思想观念逐渐发生变化,人们的生活效率逐渐在提高,使城市交通运输沿线社会经济逐步加速发展。原来交通不发达的时候,人们的生活是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3)城市交通运输可以促进区域出行的变化,城市出行的变化反映一个地区的社会环境改变,从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体现社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城市交通运输建设项目对区域社会发展进步影响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篇9

[论文摘要]随着高铁等运输方式的兴起,南京道路运输行业受冲击很大,客货运企业普遍面临经营现状不理想、车辆实载率低下的局面,迫切需要以定量的方式对经济数据加以分析,集合运输市场的实际合理调整构建完善的道路运输网络。

[论文关键词]道路运输;经济;分析

2012年是党的“十”召开的重要年份,也是“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重点时期。南京市公路客、货运各主要指标保持良好增长趋势,其中全市客运量、货运量分别占全省总量的15.22%、13.1%,分别列全省第二、第一。

一、道路运输市场基本情况

(一)道路旅客运输

1.客运市场基本情况

2012年,南京市拥有道路旅客运输业户129户,客运车辆6396辆,同比去年下降4.34%;客位239002座,同比去年增加7.49%,其中客运班车2049辆、旅游客车2627辆、包车884辆和其他客车836辆(含县内客运)。道路客运业户数占全省总数16%,2012年全市客运运量为42285万人次,同比去年增长8.2%;客运周转量为2135820万人公里,同比去年增长8.5% ,位列全省第二,仅此于苏州。

2.班线客运市场基本情况

全市共开行客运班线608条,其中省际线路333条,市际线路239条,县际线路36条,覆盖全国21个省154个市。

3.客运站市场基本情况

全市共有客运站42个,其中一级站4个,二级站4个,四级站22个,五级站12个。另有简易站及招呼站1707个。进站客运班车2400多辆,日发班次4400余班,近12万个客位运能。平均日发班次(不含流水班)2933班,平均日旅客发送量56740人次。

4.客运线路实载率情况

2012年,从南京发往省内城市的班线实载率同比下降24.92%,其中发往经济发达且轨道交通密集的苏锡常镇等地区班线实载率下降较大,而发往宿迁、连云港等经济欠发达且轨道交通网不密集地区的实载率呈上升趋势;发往外省重点城市班线实载率变化趋势也符合上述分析,公路客运长途班线受沿线高铁开通影响较大。

5.假日运输客流情况

全年元旦、春运、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国庆七个假日运输公路客运共发送旅客777.13万人次,同比增长15.17%。

6.客运车辆结构情况

(1)客运班车:全市现有班车客运企业44户,车辆数2049辆,客位76870座,其中车辆类型等级达到高一级及以上1135辆,占到车辆总数55.39%,平均每辆车座位数达到37.52座。

(2)旅游包车:全市现有旅游包车客运企业73户,车辆数2627辆,客位106112座,车辆类型全部达到中级及以上,其中车辆类型等级达到高一级及以上占到车辆总数49.68%。

(3)市区包车:全市现有市区包车客运企业68户,车辆数884辆,客位39367座,车辆类型全部达到中级及以上,其中车辆类型等级达到高一级及以上78辆,占到车辆总数8.82%

(二)道路货物运输

1.道路货运量及周转量

2012年全市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分别为:21605万吨、1681995万吨公里,较2011年同比增长9.01%、10.5 %。道路货运量全省第一,货运周转量排全省第二,仅次于徐州。

2.道路货运业户数

2012年南京市道路货运业户数达到了34791家,较去年同比增长7.06%。全市拥有100辆及以上车辆的运输业户数达到39家,与去年持平,共计拥有车辆7782辆,占全市车辆数的11.54%。2012年底,南京市道路货运车辆数达到72865辆,吨位479462吨,车均吨位数7.1吨/车,分别较去年同比增长7.69%、

10.69%、4.41%。

3.货运企业经营情况

调查的样本企业中拥有10辆以下车辆的道路运输企业占33.3%,拥有10-50辆车辆的道路货运企业占51.9%,拥有50辆及以上车辆的道路货运企业14.8%。道路货运企业经营现状不理想、市场竞争无序、车辆实载率低下,调查的样本企业年平均利润率普遍较低,仅在7-8%左右,平均实载率为60.46%。

(三)道路运输从业人员

2012年,道路客货运输驾驶员和危险货物运输从业人员共计101824人。

二、道路运输市场主要问题

(一)道路旅客运输

1.市区包车客运市场发展需求未能得到及时满足

南京市自2009年采取服务质量招投标方式发展360辆运力后,已有3年多时间未发展新运力,据不完全统计共有30余户近1000辆市场需求。相反也有部分市区包车经营企业市场在萎缩,运力计划闲置,也需同步建立和完善市区包车客运市场的退出机制。

2.旅游包车经营效益不佳

南京旅游行业运力的增速过快而实际的市场需求增长迟缓,同行间的无序竞争,致使买方市场掌握市场的定价权,造成租车价格低廉,利润摊薄。旅游包车客运市场的需求在节假日和周末等旺季供不应求,淡季则大量停运,造成车辆使用效率不高、实载率低下,营运效益微薄。

3.长途客运市场环境严峻

高铁开通前的道路客运是旅客出行的首选方式,占据旅客运输量的95%以上,而开通高铁后沿线公路、干线城际中长途旅客流失严重,客流量急剧下降,营业收入下滑。部分超长途班线执行交通部夜间2-5点停车休息的规定,造成营运周期拉长、丧失比较优势,经营惨淡,客运企业逐步缩减了长途班线营运。

(二)道路货物运输

1.运输成本增加摊薄企业利润

柴油受到原油价格变动和新的燃油品种的推出的影响,燃油成本支出同比增长;人员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逐年提高, 2012年人力成本因素增长率在10%左右;车辆要求安装GPS视频监控系统,企业要落实GPS的24小时监控制度等带来的安全投入的加大。

2.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影响

2012年10月1日江苏省实行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试点政策,物流企业由原来按3%缴纳营业税改为缴纳11%的增值税。由于增值税实行价税分离的计税方式,仅仅是会计核算方式的改变就使物流企业的营业收入有所减少。此外物流企业的本身经营特点决定了增值税抵扣项很少,油料、车辆维修费、车辆配件三项费用获得的进项抵扣仅占成本40%,剩余的过路、过桥费用,人员成本却无法抵扣,造成了企业实际税负的增加。

3.物流企业竞争激烈

针对2013年绕城公路限行及扩大城区禁区范围要求,部分送货上门的物流企业城市通行权受到限制。与无锡、苏州等苏南地区相比,南京市应当科学解决城市配送,规划建设大型的物流信息、停车场中心,便于货运公司业务配套,满足货主需求。

4.运输站场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由于种种原因,货运运输站场建设进度缓慢,到目前为止,南京还没有一家被评级的货运场站,基础设施仍很短缺且设备简陋,成为制约道路运输发展的薄弱环节,影响了公路基础设施功能和车辆运输效率的充分发挥。

三、道路运输市场发展展望

(一)道路旅客运输

1.构建完善的道路客运服务网络,提升整体服务水平。从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技术进步的全面创新转变,广泛运用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全面提升行业运行效率和发展质量。

2.统筹区域与城乡客运资源配置,促进协调发展。从注重城际运输向注重城乡、区域运输统筹协调发展转变,加强规划和协调,推进城乡和区域道路运输一体化。树立“大交通、大公交”理念,切实打破行政区划、部门职能界限和城乡二元分割局面,按照客流规律、群众需求、道路状况合理布局公交线网和场站,分期分批逐步完善中心城区至郊区、郊区至乡镇、乡镇至行政村三层客运网,与城区公交形成资源共享、相互衔接、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的城乡公交客运网络体系。

3.加强公路与其他运输方式协调互动,实现优势互补。从注重自我发展向注重自身与综合运输体系协调发展转变,立足比较优势,促进差异化发展,强化与其他方式的融合与衔接,服务综合运输服务体系,以宁杭铁路开通,江苏高速客运公司全面转型为突破口,寻找道路客运企业转型发展新的增长点。

4.深化行业品牌建设。按照“实施品牌战略,促进行业转型发展,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进一步加大“江苏快客”品牌的覆盖面,从原有的班车客运向旅游客运、包车客运领域延伸,拓宽品牌领域,全面提升道路客运服务品质。

5.继续推进道路客运规范化建设。按照经营主体权责对应、客运车辆产权清晰、劳动用工关系合法、安全管理责任落实、经营行为规范有序、公共服务安全优质的道路客运服务体系来建设南京市的道路客运,提升客运行业竞争力和服务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南京社会经济建设。

6.探索公共管理创新。2013年以小红山客运站投运为契机,建立“政府主导、站运分离、回归公益”的国有站务管理新模式,实现全市客运站点和线路资源的优化调整和科学布局;依托市际班车的主体整合,加快省级班线的公司化改造,以主体和线路整合推动运力结构优化,促进节能减排。

(二)道路货物运输

随着油价上涨、人员成本上升、货源单位强势等因素的持续影响,传统公路整车(零担)业务及传统货代业务的利润空间不断压缩,单一提供运输、仓储服务的物流企业生存环境日益艰难,2013年度货运行业整合步伐势必加快,同时货运企业服务质量将代替价格因素成为货运市场竞争的第一要素。

篇10

关键词:记账行业;发展现状;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15-0019-02

1 全市记账机构基本情况

截至2012年底,南京市已有178家记账机构(在财政部门办理了登记备案,领取《记账许可证》),全市记账机构注册从业人员949人,年度营业总收入8 177万元(其中记账业务收入5 432万元),年度利润总额2 391万元,年度净利润1 593万元,记账服务的企业客户24 230户。

①南京市记账机构分布情况。南京市区划调整后,全市11个区,记账机构注册登记主要在主城区,其中:秦淮区57家、鼓楼区32家、六合区22家、浦口区18家、玄武区16家、江宁区10家、建邺区7家、栖霞区7家、溧水区6家、高淳区3家。

②从业人员基本情况。全市记账机构从业人员总数949人,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825人,占总人数的86.94%。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23人,占总人数的2.43%;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的233人,占总人数的24.56%;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资格的201人,占总人数的21.18%。从业人员本科及以上学历302人,占总人数的31.83%;大专学历527人,占总人数的55.54%;高中及以下学历120人,占总人数的12.65%。

③记账机构注册规模。截至2012年底,全市记账机构总注册资本达到11 232万元。其中:注册资本500万元及以上4家,占2.29%;100~200万元9家,占5.14%;50~99万元19家,占10.86%;30~49万元11家,占6.29%;10~29万元121家,占67.98%;有14家记账机构注册资本在10万及以下,占7.87%。

④记账业务开展情况。2012年底,南京市记账机构提供记账服务的委托单位总数为24230家,约占同期全市工商注册登记总企业户数的5.4%。按行业类型分类:商业(批发、零售)12 381户,占总户数的51.10%;服务业(餐饮、住宿、娱乐、仓储、软件技术开发与服务、物业管理、中介服务等)5 130户,占总户数的21.18%;工业(制造业)2 185户,占总户数的9.02%;建筑业1 868户,占总户数的7.71%;其他行业2 666户,占总户数的11.01%。

2 行业发展情况初步分析

①规模增长迅速,发展速度较快。从2006年起,截至2012年底,全市已有178家专业记账机构,平均每年以25.43%的速度增加。记账的客户也呈阶梯式上升,如2012年度记账业务单位由2011年的16 723户增加到24 230户,新增8 079户,减少了572户,净增加7 507户,增长幅度48.31%。

②记账的手段和业务技术更新快。几年来,南京市记账的作业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会计电算化得到了较高普及。截至2012年底,手工记账13.37%,单机记账60.06%,局域网记账20.67%,互联网记账4.89%,其他记账方式为1.01%。现代化的业务处理方式,提高了会计账务核算的规范化和工作效率。

③记账服务对象主要为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资金少,面临的市场竞争激烈,记账起到了降低成本、规范财务管理、提供资金运营建议的作用,因此受到中小企业的欢迎。从企业纳税类型分类和委托单位的销售收入分类可以看出,记账业务主要服务于众多中小企业。按企业纳税类型分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4 720户,占总户数的19.48%;小规模纳税人12 292户,占总户数的50.73%;其他7 218户,占总户数的29.79%。按委托单位销售收入分类:500万元以下19 322户,占总户数的79.74%;500万元(含)以上的4 908户,占总户数的20.26%。从执行的会计制度看: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17 936户,占总户数的74.03%。

④前景广阔,但行业影响力不足。目前,南京市记账机构受委托服务单位不到2.5万家,仅占全市工商登记企业的5%左右,市场占有率不高,但从全市企业总量看,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存在较大空间。同时,全市记账机构只有178家,其中从业人员超过60人的仅2家,大多数为10人以下的小型记账机构,年度营业收入超过100万元的仅7家,产业规模较为有限,行业自身未形成较大经济产业体,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仍属起步阶段,服务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作用需进一步提高。

3 问题及建议

通过普查,目前南京市记账行业主要存在这样一些问题:一是行业存在无序、恶性竞争。准入门槛低,非法机构和个人的违规介入;收费混乱,恶性低价竞争;无独立的行业自律组织进行自律管理,违规和无序竞争行为较难遏制。二是法规制度不健全,监管缺乏力度。财政部2005年颁布的《记账管理办法》法律效力及实际约束力较弱,惩罚和退出机制不健全,后续管理难到位。三是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学历层次总体较低,中高级职称人数仅占总人数的27%,职称结构不合理、非专业人员较多、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力度不够等。四是记账机构执业质量不高。一些记账机构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会计核算不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比较薄弱,甚至少数机构会计凭证填制、装订、保管和存档都不符合要求,只能简单地记录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未能较好地发挥理财作用。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①上级有关部门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为记账行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通过相关法规与实施细则的制定,对委托方义务与权力予以制定,以合同形式对双方法律责任予以明确,对记账机构备案管理、审批、业务管理以及设立等相关工作予以完善。

②研究并争取政策扶持,推动记账行业加快发展。适当给予机构一些财税优惠政策,同时加强对从事记账工作者的业务培训,将记账服务归于政府采购范围,对记账服务范围予以扩大,同时为各企业提供相关记账财税服务。

③制定统一的收费标准,促进记账的有序竞争。

④建立透明规范的数据库信息平台,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加强日常监管,不断规范记账行业管理。

⑤引导记账机构加强行业自身建设。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决定事物的发展,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所以,在记账行业中,除要加强政府部门的监管外,还要规范记账机构从业行为,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以此谋求长远发展。首先,构建记账行业部门,由行业部门对行业中企业制定管控机制与行为准则,促进行业中各部门的协作、联系和互相监督。其次,记账机构必须遵守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建立与健全记账业务规范以及内部管理制度,规范记账职业行为,提高记账行业服务质量。

⑥对记账的作用与重要意义进行大力宣传,保证记账行业能够健康发展。施行新企业会计准则背景中,对记账进行大力宣传,使其法律地位充分突出出来,进一步增强个体工商户、小规模企业的记账理念,以此形成记账行业新局面。

⑦进一步扶持记账行业,从根本上对小型经济组织、小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中介机构中的会计记账进行引导与支持。作为记账主管部门的财政部,一定要联合地税、国税以及工商等部门将《记账管理措施》的监督落实到位,进一步引导个体工商户与中小企业有效实施记账。

⑧使政府职能得以充分发挥,加强监督与管理记账机构。进一步规范记账的设立、年检、审批以及业务管理等,全面清理从事记账的机构与个人,加强管理基础信息资料,建立健全记账信息库,记录、整理、收集机构从业人员数量、规模、运营情况以及结构等相关信息。落实年检与定期检查制度,全面整顿从未通过年检或者检查的记账机构。

⑨对会计法规与政策进行大力宣传,加强业务指导。加强对记账负责人的业务管理与培训,同时对记账工作人员进行后续培训与教育,以此来提高记账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与业务素质。

篇11

[关键词]宏观背景;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中图分类号]F06;F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1)01-0044-05

2010年是辽宁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面对挑战较多的一年。这一年里全省紧紧依靠中央保持宏观经济连续性、稳定性和新一轮加快东北振兴的支持政策,抓住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和沈阳经济区被确定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历史机遇,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为主攻方向,以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为强大动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在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统筹区域发展等方面都取得巨大成绩。

一、2010年辽宁国民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2010年1-9月,辽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3055.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193.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36.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3%;进出口总额59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7.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69.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25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现金收入8026,年均分别增速为11.7%、11.3%(见表1)。预计2010年全年辽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7500亿元,较上年增长14%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000亿元,较上年增长26%以上。

分析其主要特点如下:

1.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宏观指标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表1中可以看到,除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全国持平,进出口总额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现金收入稍低于全国上年同期增长外,其他指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增速均高于全国上年同期增长的平均水平。特别是地区生产总值高于全国3.8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全国6.4个百分点,是近年来少有的喜庆局面。据辽宁省预测,“十一五”以来,辽宁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可达到13%,经济增速已连续四年达到或超过东部地区平均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从这个预测来看,2010年辽宁又是一个高速增长,连续达到或超过东部地区平均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之年。

2.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2010年1-9月,辽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193.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1.4%,第四季度这一数字将继续大幅度提高。数据显示,前三季度,辽宁第二产业投资达到5859.13亿元,同比增长26.3%,其中工业投资达到5683.86亿元,同比增长26.2%。前10个月,全省国有经济完成投资3123.8亿元,同比增长35.7%。非国有经济完成投资10431.3亿元,同比增长29.3%。其中,民营经济中的私营个体投资同比增长34.4%,高于全省投资平均增长水平3.7个百分点,占全省投资的比重为35.6%,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集体经济投资下降1.3%,低于全省投资平均增长水平32个百分点。股份制经济投资增长31.1%,高于全省投资平均增长水平0.4个百分点。2010年前10个月,全省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2907.8亿元,同比增长32.1%。从以上投资结构来看,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局面形成,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重视。

3.应对金融危机政策有效,对外贸易恢复性增长。2010年1-9月,辽宁进出口总额达到了597.8亿美元,高于2009年前三季18%,其中出口达到322.6亿美元,额居全国第8位,增幅高达39.7%,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67个百分点,居东南沿海十省市第2位。这表明。国际市场在恢复中有了生气(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辽宁对外贸易曾降至最低点。经过艰苦努力,外贸宏观指标的提升证明了工业增长又回到正常水平,形成了一个V字形);也表明2008年以来,国家及时出台一揽子投资计划以及10大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对于辽宁工业实现止跌回升发挥了有效作用。2010年10月,总投资额25亿美元的英特尔半导体(大连)有限公司在大连落成投产。一批外资企业的进入,标志着全省对外开放水平、市场化和国际化水平大幅提高,对外开放的峰值已经来到辽宁。

4.财政收入持续增加,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基础。2010年1-9月,辽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69.3亿元,同比增加30.0%,接近2009年全年水平。财政收入低一直是制约辽宁经济社会全面振兴的一块短板。2010年的财政状况继续了前几年的大幅度增长,是我们所期盼的。财力的增加为辽宁省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驱动以及建立环境友好、惠及民生、内生增长的机制提供基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了条件。

5.市场消费持续活跃,居民收入提升仍有较大空间。2010年1-9月,辽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936.7亿元,同比增幅18.3%。这说明国家刺激消费的政策对辽宁消费市场旺销起到重要促进作用,离退休人员上调工资、“三农”扶持政策等都对消费增加起到了支撑作用。但还要看到,辽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幅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但从总量上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109元。这说明辽宁作为工业大省,在人民生活水平、企业的利润、社会保障机制等方面还不理想。

6.经济运行连续五年高速增长,为“十一五”收官作出贡献。2010年是“十一五”最后的一年。这五年里,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在全省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下,有效抑制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不稳定不健康因素,成功战胜自然灾害的挑战,从容应对金融危机,辽宁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步伐加快,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价格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城乡面貌和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为“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奠定

了良好基础(见表2)。

二、2010年辽宁第一、二、三产业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1.粮食连续多年实现增产,农民所得实惠增多。2010年,辽宁克服了不良气候条件及洪涝灾害的挑战,在连续几年粮食增产的基础上,粮食又喜获丰收。前三季度第一产业实现生产总值803.1亿元,同比增长5.7%,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84.31亿元,同比增长58.5%。比第二产业高32.2个百分点。相对于二、三产业,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比较慢,主要原因是2010年辽宁农业遭受了比较严重的涝灾,部分耕地大幅减产,甚至绝收,但投资大幅度提升。新增设施农业264万亩,水产养殖示范区353个,“一县一业”产业格局正在形成。这些可喜的成就对辽宁抑制通货膨胀、稳定社会等都提供了重要保障。2010年伴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启动,以及社会领域改革的不断提速,辽宁农民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实惠。例如,从2010年1月1日起,沈阳市在全省率先实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划分,户口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的“一元化”户口管理制度。

2.工业结构调整取得进展,民营经济发展速度加快。2010年1-9月,辽宁第二产业实现生产总值7150.33亿元,同比增长17.3%,增速比一产和三产分别高11.6和5.4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冶金、石化和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6.9%、16.4%、14.7%和23.8%,高于同期国民生产总值增长10个百分点以上。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增长26.7%。工业产业集群建设取得进展,仅沈阳铁西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到2010年就有规模以上企业500余户,其中包括世界500强企业36家,以及国外大型跨国企业60余家。世界500强企业日本鹿岛建设株式会社在沈阳铁西现代建筑产业园内总投资48亿元,建设2平方公里的建筑产业园,最终将实现营业额120亿元。到目前为止,铁西现代建筑产业园已开工项目46个,总投资128.1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5个。同时,辽宁民营经济也有优良的表现。据统计,2010年1-9月,全省民营经济拉动作用加强,共完成投资9050.1亿元,同比增长31.2%,高于全省投资平均增长水平0.5个百分点,占全省投资的比重为66.8%,同比提高0.3个百分点。

3.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提高,增幅空间仍有很大。2010年1-9月,全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7%,辽宁的增幅是17.9%,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还低于一些先进地区和国家的平均水平。发达国家工业增加值一般在35%以上,美国、德国等先进国家超过了40%。由此看来,辽宁工业增加值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今后,辽宁转变发展方式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志就是看工业增加值率能否提高,这是解决工业发展结构性、素质性矛盾和问题的根本途径。辽宁提高工业增加值率的途径主要有两个着力点。一个是在增项上做文章,以创新、质量、品牌、服务获得高附加值,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高素质人力资源和管理创新转变;另一个是在减项上下工夫,减少消耗、降低成本,推进减排治污,提高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水平。做到了这“一增”、“一减”,创造出更多的工业增加值和国民生产总值,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辽宁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4.中小企业后劲不断增大,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在22个工业大类行业中,目前辽宁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除传统优势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多种工业品产量所占市场份额也在提高。从企业类型来说,股份制企业、股份合作企业、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工业增加值及产品销售率同比增长21.2%、18.1%和13.1%。作为老工业基地的辽宁同期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辽宁工业发展进程加快。同时,辽宁中小企业已占全省企业总数的90%以上,加上数量庞大的个体户,其创造的最终产品、服务价值和缴税额对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发挥巨大作用。2010年1-9月,全省44个县(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4.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4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7.4%,县域经济倍增计划见效明显,长期以来县域经济基础薄弱的局面有了些改变,困扰全省经济发展的“短板”不断提升。今后,要靠建立更好的机制,促进其更好的发展,尽早使“短板”变成辽宁经济增长的“引擎”。

5.服务业的“短板”有所提升,吸纳就业载体作用增强。2010年1-9月,辽宁服务业中批零贸易业稳步增长,批零贸易业实现销售额12136.8亿元,同比增长23.9%;住宿餐饮业增长较快,全省住宿餐饮业实现营业额655.6亿元,同比增长28.4%;累计完成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5849.79亿元,增长34.8%,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47.98%。100个服务业重大投资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新增上市公司14家,首发及再融资共计224亿元,包括金融业在内的辽宁服务业发展迅速。56个城区生产总值增长17.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过15亿元的城区,由上年同期的9个增加到13个。同时,全省各个城市对服务业纷纷重视起来。统计表明,前三季度仅沈阳市服务业增加值就达1637.5亿元,增长13%,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44.9%。到目前为止,全省服务业从业人员已经超过1000万人,服务业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载体。服务业投资增长不仅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增强了供给保障能力。同时也带动了相关服务产品消费规模的扩张,从而使服务业企业整体效益好转,辽宁的又一个“短板”在不断提升。

三、2010年辽宁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同步拉动经济增长

1.投资摆脱了“东北现象”的困扰,推动辽宁进入了发展快车道。在目前的发展阶段,投资对辽宁意义重大。辽宁之所以能摆脱“东北现象”的困扰,发展进入了快车道,投资的贡献巨大。2010年1-9月,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加。从投资方向看,第一产业同比增长58.5%,第二产业同比增长26.2%,第三产业同比增长34.8%,这说明投资正向结构调整优化方面转化。从发展态势看,2010年前10个月,全省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2907.8亿元,同比增长32.1%,比前三季度增速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628.1亿元,同比增长15.5%,占基础设施投资总量的21.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769.3亿元,同比增长31.5%,占基础设施投资总量的26.5%;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建设投

入总量达1092.3亿元,同比增长49.8%,占基础设施投资总量的37.6%;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143.7亿元,同比增长52.7%,占基础设施投资总量的4.9%。从项目看,沈阳一号地铁通车,19条铁路开工建设,哈大铁路客运专线辽宁段基本完工,沈阳、大连、丹东、朝阳机场扩建和大连、营口、锦州新机场建设正在抓紧规划和施工,辽河特大桥建成通车,红沿河核电二期、徐大堡核电一期正在积极筹备,以及新建的99座污水处理厂大多实现稳定运行,规划建成的40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正在实施等。从投资额看,辽宁红沿河核电站项目75.2亿元,STX(大连)造船集团厂房和设备项目56.4亿元,大连中石油国际储备库项目41.2亿元,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乙烯技改项目48.4亿元,鞍钢技改项目40.5亿元,大连星海湾体育中心项目32.5亿元,锦新华能风电场项目29亿元,鞍钢鲅鱼圈新厂二期工程35.5亿元,锦赤铁路锦州港配套项目29.8亿元,大连地铁项目29.8亿元,奇瑞汽车年产20万辆乘用车项目29.5亿元,中油油气田工程29亿元等。

2.出口形势明显好转,对外开放的峰值到来。2010年1-9月,全省出口达到322.6亿美元,额居全国第8位,增幅高达39.7%,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67个百分点,居东南沿海十省市第2位。其中,全省国有企业出口86.56亿美元,同比增长54.98%;外商投资企业出口152.43亿美元,同比增长29.72%;集体私营企业出口83.59亿美元,同比增长45.13%。全省145户重点企业出口168.48亿美元,同比增长33.6%。辽宁省出口主要呈现两个特点。一是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保持增长。前三季度,对日本、韩国、东盟、欧盟和美国出口分别增长25.54%、32.89%、33%、46.58%和37.35%,对香港、台湾和印度、俄罗斯、巴西、澳大利亚等出口增幅都超过60%。二是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实现增长。前三季度,全省机电产品出口138.39亿美元,同比增长36.84%;钢材出口32.76亿美元,同比增长1.87倍;成品油出口27.92亿美元,同比增长47.86%;纺织服装出口29.08亿美元,同比增长6.45%;农产品出口24.54亿美元,同比增长12.23%;铝材出口12.29亿美元,同比增长1.2倍。另外,镁砂和钼矿砂出口分别同比增长2.5倍和13倍,石蜡、鞋类、家具和塑料制品出口同比增长20%以上。2010年仅9月,船舶出口额达到5.71亿美元,同比增长86.96%。

3.高度重视服务业,保障措施有成效。2010年辽宁服务业的发展为“十二五”期间辽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奠定了基础。发展服务业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重要增长点和结构调整的着力点,进一步促进服务业拓宽领域、增强功能、优化结构,发挥服务业在方便人民生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辽宁已经成为了共识。为此,辽宁省在原省商业厅的基础上组建了全国唯一的服务业委员会,辽宁的服务业有了专职主管部门;省有关部门向54个城区下放了自和决策权;省级财政每年安排2.8亿元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发展与现代装备制造业密切相关的生产业,优先发展现代物流、金融、商务、工程设计、信息、咨询、科技服务等生产业,推动生产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2010年在服务业发展方面,沈阳市走在了全省前面。前10个月,以增强东北区域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功能为核心,着力提高服务业发展的水平和质量,完善推进服务业发展的六大体系,加快金融、物流、会展、文化旅游、信息等重点领域建设,服务业的集聚力、辐射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沈阳市共举办会展活动196项,同比增长13%;成交额1412亿元,同比增长62%。

四、2010年辽宁积极推进发展方式转变

1.三大区域建设加快步伐,发展战略格局形成。2010年,全省上下以更有力的组织领导、更大的工作力度、更充足的资金支持,深入实施三大区域发展战略。辽宁沿海经济带2010年前三季度,基础设施完成投资580亿元,入区注册项目3606个,总投资6533亿元,其中外商投资项目417个,实际到位外资58亿美元。2010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沈阳经济区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通过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沈阳经济区将建成国家新型产业基地重要增长区、老工业基地体制机制创新先导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示范区、新型工业化带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先行区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区。同时,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同城化建设进程加快,七城市之间连接更加紧密,鞍山汤岗新城、铁岭凡河新城、辽阳河东新城、沈抚新城、沈溪新城、沈彰新城等一批重要结点连接带上布局和正在建设了一批园区和中小城镇;沈抚新城亮出“沈”字招牌,在2010年前10个月,共签约149个项目,合同金额562亿元。突破辽西北战略进展顺利。环境建设和园区建设取得突破,铁岭高新区获批为省级高新区、朝阳新能源电器产业基地获批为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园区,设施农业和畜牧小区蓬勃发展,辽西北面貌得到改善。

2.科技支撑作用明显提高,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目标明确。2010年,全省利用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加大产业技术创新和企业自主创新力度,积极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推动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引领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由“辽宁制造”向“辽宁创造”迈进,科技对产业升级的贡献增大。2010年1-9月,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增长26.7%。在这一年里,营口高新区获批为国家级高新区,是继沈阳、大连、鞍山之后的第四家国家级的高新区;铁岭、抚顺、本溪高新区被批准为省级高新区。为抢占“后金融危机时代”制高点和突破口,2010年初,辽宁省提出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海洋、生物育种和高技术服务业等九大类新兴产业、83个重点领域,了《辽宁省新兴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并在资金、土地、信贷等方面予以扶持。计划到2015年,培育形成100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销售收入逾10亿元的新兴高技术领军企业,使新兴产业成为全省工业的主导产业。

3.资源环境大幅度改善,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十一五”以来,特别是2010年全省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依托,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推进生态省建设,实施循环经济,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10年1-9月,全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6.3%,平均优良天数为263天,同比增加4天。14个城市监测的42个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保持良好,全省总达标率为99.8%,其中地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2010年6月,辽宁省政府推出大规模淘汰落后产能的计划,共涉及建材、钢铁、有色金属、焦炭、铁合金、电石、造纸、酒精、味精、印染、化纤、电力、煤炭和镁砂制品14重点行业,设定了落后产能淘汰标准以及实施期限。2010年8月,中国首先在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五省开展发展低碳产业、建设低碳城市、倡导低碳生活的试点工作。建立了辽河干流自然保护区,全面实施辽河干流整治和管理。认真落实“十一五”节能减排实施方案,推进重点领域节能管理。新建设的99座污水处理厂已有80座投入运行,辽河支流河超标断月减少,污染物浓度逐月下降。

篇12

[关键词]浙江省;外向型经济;地区差异

改革开放以来,金华市充分利用地处沿海开放地区的地理优势,实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对外开放水平日益提高,带动了全市经济的高速发展,成为全省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2005~2012年,金华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3%,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5.1%,大大高于全省同期平均水平。2012年,金华外贸出口总额达227.39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在全省排位第4位,实际利用外资总额28314万美元,在全省处于第8位。对外经济活动已在全市国民经济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1、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出口有效主体不断增长

2012年,在世界经济仍处于低速增长态势、国际环境有所改善但仍不稳定的大背景下,金华进出口贸易取得了喜人成绩。2012年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227.3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8.4%。其中,出口总额213.1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0.7%;进口总额14.2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6%。进出口、出口和进口总额三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其中,出口总额首超200亿美元,排名从上年的全省第七位上升至全省第四位。出口有效主体不断增加,全年新增备案企业1534家,全年有出口实绩企业5059家,比上年净增632家;其中出口超1000万美元企业481家,比上年净增132家。外商投资合伙企业异军突起,截至2012年底全市累计登记注册外商合伙企业1345家。

2、出口商品市场范围不断扩大,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

就金华市出口商品的主要国家(地区)来看,欧盟和美国是其出口份额最大的国家和地区,2012年两者的出口额分别为39.5亿美元和30.09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0.34和16.81%,两者出口额所占比重达到了32.65%。随着金华市多元化市场战略的实施,出口市场范围也不断扩大,近年来,金华市与东盟、俄罗斯、阿联酋和印度的出口贸易额也不断扩大,对欧美市场出口增速明显放缓,对新兴市场出口快速增长。

出口商品结构可反映一个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水平。2012年,金华市出口商品的总值构成中,初级产品占1.31%,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为98.69%,而同期浙江省的出口商品总值构成中,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分别为4.49%和95.51%,初级产品所占比重低于浙江同期平均3.18个百分点,工业制成品则高于浙江平均3.18个百分点,说明金华市在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在浙江处于领先水平。

3、对外贸易地区发展差异显著

近年来金华市采取了非均衡的发展模式,对外开放有点到面,逐步展开。由于开放次序以及开放程度的不同,以及各地自然环境、区位、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金华市对外贸易发展很不平衡,地域差异明显,表现为义乌和市区高度发达,而磐安等内陆山区发展滞后。例如2012年,金华市区和义乌两地的进出口总额分别为27.56亿美元和93.47亿美元,而浦江和磐安地区则分别只有8.96亿美元和3亿美元。

二、利用外资发展现状

1、实际利用外资增长迅速,利用外资结构不断优化

改革开放以来,金华市利用外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12年全市合同利用外资3492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7%,实际利用外资2831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1.4%,同期浙江省合同利用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为2.4%和12.0%,分别比全省平均增速高出5.3个百分点和9.2个百分点,利用外资的增速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

工业利用外资继续占主导地位。全年新批工业制造业外资项目26个,其中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0个,实到外资占全市总额的80.1%。外商投资大项目主体作用有所增强。全年新设立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2个,其中总投资3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3个,合计合同利用外资占全市总数的62.6%。第三产业外商投资项目占比较高。全年新设立第三产业外资项目60个,占新批项目数的68.2%。外商投资合伙企业异军突起,截至2012年底全市累计登记注册外商合伙企业1345家。

2、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地区差异化明显

从地区角度来看,金华市各个地区实际利用外商直接外资的差异也十分明显。其中在2012年金华市实际利用FDI最多的3个地区义乌市为11261万美元(所占比例39.77%)、市区为8568万美元(比例30.26%)、兰溪市为3703万美元(13.08%),三者所占比例之和达到83.11%;而利用外资最少的三个县市永康市为812万美元(比例2.87%)、浦江县为357万美元(1.26%)、磐安县为148万美元(0.52%)。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义乌市和市区等发达城市,而在其他地区的投资量很少。各个地区利用FDI的显著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

三、国际旅游发展现状

1、旅游服务出口稳步增长

2012年,全市接待入境旅游者77.70万人次,同比增长6.8%,实现旅游外汇收入42451.32万美元,同比增长1.9%。其中,接待外国人61.94万人次,增长13.7%;香港同胞5.76万人次,增长16.6%,澳门同胞1.59万人次,增长26.2%;台湾同胞8.41万人次,下降7.0%。五大洲客源市场中,亚洲25.46万人次,同比增长3.95%;欧洲14.63万人次,同比增长6.67%;美洲8.19万人次,同比增长9.01%;非洲5.13万人次,同比增长11.19%;大洋洲4.03万人次,同比增长3.68%。全市前五位主要客源国是韩国、马来西亚、西班牙、美国和日本。

2、国际旅游事业地区发展不平衡

由于金华市各个地区的旅游资源禀赋以及开放程度存在显著地差异,导致各个城市在国际旅游事业的发展上也存在显著地不平衡性。2012年全市游客数量呈现高度依赖东阳横店影视城和义乌国际商贸城的格局。目前,我市旅游业已基本形成以东阳横店影视城为代表的影视文化体验游、以义乌国际商贸城和东阳中国木雕城为代表的商务展览游、以金东区赤松宫景区和永康方岩风景区为代表的宗教朝圣游、以金华双龙风景区区为代表的自然观光游、以武义温泉度假区为代表的温泉养生游等旅游热点。2012年金华市入境游客最多的三个地区分别为义乌市、东阳市和金华市区,入境游客分别为53.18万人次、8.4万人次和5.6万人次,三个地区接待入境游客人数的比重占到了总人数的81.3%,而兰溪、浦江和磐安三个地区的入境游客分别只有0.36万人次、0.38万人次和0.36万人次,三者之和的比重只有1.5%。在旅游创汇收入方面,义乌市、东阳市和金华市区的国际旅游收入分别为34862.6万美元、3220.09万美元和1612.13万美元,三个地区的国际旅游收入所占比重分别为83.7%、17.7%和3.9%,而兰溪、浦江和磐安三个地区的国际旅游收入分别只有82.66万美元、89.33万美元和104.08,三者之和的所占比重只有0.7%。

[参考文献]

[1] 陈永红. 外商直接投资对浙江经济增长的作用. 浙江统计. 2003(7).

[2] 李钦,许云霞. 我国沿边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比较. 开放导报. 2009(12).

[3] 刘黎清. 中国省域对外开放度实证研究. 商业时代. 2010(9).

篇13

在关于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众多经济学思想流派中,厉以宁先生是所有制改革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在西方经济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学、经济改革理论、经济转型理论、比较经济制度理论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诣,形成了独特而系统的思想体系,历来被论者认为是沟通中西、治学谨严、体系恢宏、独树一帜的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学的学术发展以及中国经济改革的政策趋向均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力。本文拟从六个方面评述厉以宁先生的主要经济思想:(一)非均衡的中国经济:经济改革的现实条件和理论起点;(二)政府调节和市场调节:新经济体制与资源配置方式;(三)所有制改革优先论:重构具有充分活力的市场主体;(四)体制、目标、人:经济学研究的挑战与创新;(五)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发展经济学的中国版本;(六)经济学的伦理视角:经济运行和道德调节。

关键词:

经济非均衡二次调节所有制改革转型发展道德调节

引言

在中国自七十年代末期以来的以渐进式制度变迁为特征的市场化进程中,歧见纷纭的经济学家们以其各自的知识背景和社会立场为我们展示了丰富精彩的经济改革理论,形成了众多的思想流派,使得经济学成为中国社会科学中最为繁荣活跃的领域。这些思想,映射着中国的经济学者在深刻反省传统经济体制和理论范式的基础上所经历的艰辛而勇敢的探索轨迹,携带着鲜明的时代转折的印记;尽管这些思想家们也许并未形成缜密而成熟的理论体系,然而他们独特的理论进路和富有创新色彩的思想必将在经济思想史上留下值得珍视的篇章。事实上,中国经济学家在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增长理论、比较经济体制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等方面的卓越成就正在受到国际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

如何对中国从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极具民族特色的变迁路径进行合乎逻辑的理论阐释,如何为中国的经济改革寻求和选择一种社会成本最低的推进战略,一直是中国经济学家们试图解决的两大问题。对这两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在理论前提、分析方法和政策主张上迥然相异的思想派别。其中有以强调价格体系的全面改革从而建立竞争性市场机制为理论核心的“协调改革派”,有从中国非均衡的经济现实出发、强调企业改革优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而重塑具有充分活力的市场主体的“所有制改革派”,有把改革宏观管理体制作为研究重心、把转换政府职能作为改革中心环节的“宏观改革优先派”,有以稳健见长的、主张把双重体制模式的转换和双重发展模式的转换相互衔接有机协调的“宽松学派”,有以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两权分离理论为其理论基础的“经营权主导改革派”,有将如何明晰企业产权作为研究重点、主张通过产权制度变革改造传统体制、重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机制需要的微观基础的“产权改革派”,有借鉴西方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分析工具和范畴、从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的视角来研究改革的“制度学派”,不一而足。这些极具政策意味的改革理论经历了学术上的激烈纷争和与现实经济的碰撞摩擦,在大浪淘沙般的甄选和淘汰之后,有些理论被淡忘了,而有些理论却日渐被中国改革的实践所证实和接纳,从而奠定了它们在经济改革思想史中的不朽地位。

厉以宁先生是所有制改革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在西方经济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国民经济管理学、经济改革理论、经济转型理论、比较经济制度理论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诣,形成了独特而系统的思想体系,历来被论者认为是沟通中西、治学谨严、体系恢宏、独树一帜的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学的学术发展以及中国经济改革的政策趋向均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力。厉以宁先生著述宏富,视野开阔,在许多领域都进行了富于独创性的研究,要对他的经济思想进行一番科学梳理并进行恰当中肯的评价,殊非易事。本文拟从六个方面评述厉以宁先生的主要经济思想:(一)非均衡的中国经济:经济改革的现实条件和理论起点;(二)政府调节和市场调节:新经济体制与资源配置方式;(三)所有制改革优先论:重构具有充分活力的市场主体;(四)体制、目标、人:经济学研究的挑战与创新;(五)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发展经济学的中国版本;(六)经济学的伦理视角:经济运行和道德调节。

非均衡的中国经济:经济改革的现实条件和理论起点

一般均衡理论自1874年瓦尔拉《纯粹经济学要义或社会财富理论》发表以来,已经有一个世纪的历史,到20世纪的50年代,阿罗和德布鲁等人完成了一般均衡理论的现代化阐释工作。一般均衡理论所要回答的,一是经济均衡的存在及其稳定性,二是经济系统的帕累托最优状态以及经济均衡和帕累托最优状态的相互关系。一般均衡的哲学基础是相信自由竟争的市场机制是一个精巧的装置,经济主体的利润最大化行为和效用最大化行为使得市场自动产生供求的均衡,分散决策的市场行为下面存在着一般均衡结构,均衡价格把市场秩序强加于可能发生的市场紊乱之上。这种以理想主义的完善的市场结构和灵敏的价格体系为基本假设前提的均衡理论是长期以来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基本起点。而非均衡理论在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以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学假设逐渐得到了主流学派的关注和认同,非充分就业均衡和市场缺欠作为经济学研究中的常识被人们所接受。60年代后期,克罗沃(Clower)和莱荣霍夫德(Leijonhufvud)有关宏观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学基础的研究开创了现代非均衡理论的新时期,并产生了以帕廷金(Patinkin)、克罗沃、莱荣霍夫德、巴罗(Barro)和格罗斯曼(Grossman)等人为先驱的非均衡学派,此后的经济学家更是把非均衡理论从单一的市场经济领域扩大到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领域,贝纳西(Banassy)的非瓦尔拉均衡模型和波茨(Portes)的计划经济非均衡理论对社会主义经济研究都有深远的影响。与西方经济学中非均衡理论发展演变的轨迹相似,在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研究中,以巴罗内和兰格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从一般均衡理论出发,主张中央计划当局借助“试错法”达到模拟市场的目的,形成均衡价格,以保证社会主义国家的资源合理配置,这种乌托邦式的模拟市场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被实践证明是行不通的。现实运行的社会主义经济是一种偏离瓦尔拉均衡状态的非均衡经济,著名的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内(Kornai)甚至认为,非均衡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经济体系的共同特征,在其代表作《短缺经济学》和《反均衡》中,他认为短缺非均衡是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正常状态,并从这个观念出发试图建立以说明现实社会主义经济机制为基本内容的微观和宏观经济学,他的开创性研究,正如他在《短缺经济学》的中文版前言中所希望的,对处于深刻变革之中的中国经济和中国经济学家的思想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厉以宁先生是较早对非均衡理论进行系统研究的国内经济学家,他在借鉴和吸收西方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尤其在汲取科尔内等现代经济学家关于社会主义非均衡经济运行的学说的基础上,对中国经济的内在本质特征进行了深入独特的解析,指出中国经济的非均衡性是研究中国经济的基本出发点,也是探讨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现实起点。早在80年代初期撰写《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之时,厉以宁先生就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的问题,即社会主义经济中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失衡问题,并认识到失衡或者说非均衡是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现实状态。而社会主义经济所追求的均衡,是一种相对的动态的均衡,不是一种静态的绝对的平衡;在此基础上,他探讨了社会经济的动态相对平衡和社会发展战略的动态相对平衡。根据动态相对平衡的观点,厉以宁先生认为,从我国现阶段以及从更长远的时间来看,需求略大于供给的状况是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的现实,而且为了实现预定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目标,为了保证一定的经济增长率,需求略大于供给的相对动态的失衡是对经济发展较为有利和现实的状况。这就是他提出的“以平衡为分析的出发点,但不以平衡为必然达到和必须达到的境界”的著名命题。这些早期的思想奠定了他以后的“均衡非目标论”的理论基础。

80年代末期撰写的《非均衡的中国经济》被厉以宁先生认为是最能代表自己关于中国经济的学术观点的著作,在这部专门论述中国经济运行的体制特征的著作中,他从中国目前的非均衡经济现实着手分析,以说明资源配置失调、产业结构扭曲、制度创新的变型等现象的深层次原因,并进而合乎逻辑地提出中国经济改革必须构建具有充分活力的微观经济主体的政策主张。两类不同的经济非均衡的提出,是厉以宁先生对于非均衡理论的重要发展和突破,也是他全部所有制改革理论的根基所在。何谓两类不同的经济非均衡?西方的非均衡理论所考察的是市场不完善、价格信号不能起到自行调整供求关系的条件下的经济运行过程,而厉以宁先生观察中国的经济现实所看到的情形是,中国固然存在着市场不完善以及价格信号不灵敏的经济非均衡状况,但是,中国非均衡经济运行中隐藏的更为严重的非均衡现实是缺乏具有充分活力的、能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具有独立市场决策权利的企业或者厂商。换句话说,经济的均衡状态固然以市场的完善和价格的灵活为前提,但是一个更为重要或更为基本的前提是微观经济单位的充分活力的存在。由此,厉以宁先生作出了两类经济非均衡的区分:第一类非均衡是指,市场不完善,价格不灵活,超额供给或超额需求都是存在的,供给约束或需求约束也都存在着,但是参加市场活动的微观经济单位却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商品生产者,它们有投资机会和经营方式的自由选择权,他们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和经营风险;第二类非均衡是指,市场不完善,价格不灵活,超额供给或超额需求都是存在的,供给约束或需求约束也都存在着,不仅如此,参加市场活动的微观经济单位并非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商品生产者,它们缺乏自由选择投资机会和经营方式的权利,也不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和经营风险,这样的微观经济单位尚未摆脱行政机构附属物的地位。厉以宁先生认为,发达的成熟的市场经济所出现的非均衡属于第一类非均衡,而在传统的和双轨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之下,由于企业并没有摆脱国家行政机构附属物的地位,所以这种非均衡属于第二类非均衡。而经济改革的首要使命,是建立一种新型的经济运行体制,重新塑造具有充分活力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有投资与经营自并相应地承担投资风险和经营风险的独立商品生产者,从而由第二类非均衡过渡到第一类非均衡。

厉以宁先生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改革时期双轨运行体制的最核心的本质特征上的深刻洞见,澄清了人们在经济改革路径选择的优先次序上的许多模糊认识,中国在举步维艰的改革初期所遭遇的众多经济陷阱,诸如产业结构调整的迟滞,国民经济的非正常剧烈波动,政府宏观调控的效果微弱等,都与中国经济所处的特殊的非均衡状态有关。正是由于中国经济处于第二类非均衡状态,因此双轨运行时期的经济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完成企业运行机制和企业产权关系的改革,培育具有充分自和活力的市场主体,而不是首先进行大规模的价格体系的调整,也就是说,中国经济改革必须以现阶段的经济非均衡作为出发点,而不应当迷恋完善的市场体系和灵活的价格体系;从我国特殊的非均衡状态出发所得到的有关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构想只能是,企业体制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正是由于中国经济处于第二类非均衡,因此双轨运行时期的资源配置方式就不能只依赖价格调节和市场调节,而应该将数量调节和价格调节、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加以有机整合,积极发挥政府在商品市场配额调整和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秩序中的主导作用,从而使得商品市场配额均衡的实现对于经济由第二非均衡向第一类非均衡的过渡产生积极影响。可以说,两类经济非均衡的区分,是厉以宁先生全部经济改革理论的基石,他的所有制改革优先理论和资源配置理论都是非均衡理论的合乎逻辑的延伸和拓展。

政府调节和市场调节:新经济体制和资源配置方式

资源配置是全部经济学理论的最终指归,也就是说,由于资源供给的有限性,经济学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解决如何有效地把经济中有限的资源配置于各种不同的用途,以便用这些既定的资源达到最大的社会物质产品和劳务的产出。自从古典经济学时代以来,在资源配置的研究方面大致有两种不同的趋向:一种趋向认为,市场机制是能够完善地、合理地在社会有限资源条件下配置各种资源的唯一有效的机制,因此资源配置学说无非是一种市场经济自发进行调节的学说,其实质是相信竞争性的市场价格机制能够导致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另一种理论趋向认为,从资源配置过程和效果来看,市场机制具有相当大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或者反映于对社会资源的利用不善,从而造成资源闲置或者浪费,或者反映于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之间的不协调。这种理论趋向强调政府调节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主张政府调节应当与市场调节在不同程度上结合起来以克服市场失灵的弊端。古典学派之后的新古典学派、凯恩斯学派、货币主义学派、供应学派以及理性预期学派,在资源配置的研究上,无不是这两条理论进路的发展和演化,他们的理论分歧,实质上是对市场机制作用的估计程度的分歧,或者说对政府调节效应的判断的分歧。厉以宁认为,尽管西方经济学关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资源配置的理论对研究我国资源配置模式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由于我国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西方经济学的现有理论不可能成为适用于解决我国资源配置失调的现实可行的对策。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实质性问题是寻找一种合理的资源配置方式,这种资源配置方式包含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的含义。宏观层次上的资源配置是指资源如何分配于不同的部门、不同地区、不同生产单位,其合理性反映于如何使每一种资源能够有效地配置于最适宜的使用方面。较低的微观层次的资源配置是指在资源配置为既定的条件下,一个生产单位、一个部门、一个地区如何组织并利用这些资源,其合理性反映于如何有效地利用它们以达到最大的符合社会需求的产出。厉以宁先生指出,这两个不同层次的资源配置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最关键的区别在于,两个层次的资源配置实现的途径不同,较低层次的资源配置可以在不转移生产要素的前提下,通过生产技术措施或组织管理措施来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而较高的宏观层次的资源配置合理化的实现,通常要涉及生产要素的流动、产权关系规范化、固定资产的转让、宏观经济调节手段的运用、宏观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等问题。通过区分较高的宏观层次的资源配置和较低的微观层次的资源配置,厉以宁先生认识到,与两个层次的资源配置方式的合理化相应的是两个层次的企业体制改革。较低层次的企业体制改革是改革企业的内部经营机制,由此使得企业变得充满活力,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将更加关注自身的经济效益并更好地发挥经营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较高层次的企业体制改革是改革企业的经济地位,使企业由过去作为行政机构附属物的地位转变为真正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使企业的产权关系明确化,使企业成为承担投资风险和经营风险的投资主体和利益主体。因此,经由对资源配置理论的研究,厉以宁先生顺理成章地得出了他的关于经济改革顺序的基本选择,即:要使资源配置由不合理趋向于比较合理,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的改革是必要的,而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必须以赋予企业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地位作为突破口,明确产权关系,实现政企分离,培育和完善市场,在此基础上实现市场定价的格局和资源的有效配置,而价格改革既不是唯一重要的改革,更不可能成为改革的突破口。经济转轨时期的资源配置合理化的这种路径特征,是由我国经济的非均衡性质所决定的,因此,厉以宁先生的资源配置学说的最大特色,或者说他对资源配置研究的最大贡献,在于他从中国的经济非均衡的独特状态出发,从经济体制变革的角度,从微观经济基础和宏观经济调控相互协调衔接的角度来研究资源配置。

按照厉以宁先生从资源配置角度所设想的新经济体制的目标框架,这种体制将是一个企业具有充分活力,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和重新组合的经济体制,企业的内部经营机制已经完全不同于传统经济体制之下的情形,较低层次的资源配置将因企业对自身利益的关注而趋于合理;同时由于产权关系规范化和生产要素有可能在社会范围内重新组合,资源在社会上不同使用方向之间的合理配置亦将成为事实,于是较高层次的资源配置目标将得以实现。但是这种达到资源合理配置的新经济体制的正常运作离不开政府调节和市场调节的有机结合,离不开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协调。在厉以宁先生关于政府调节和市场调节的结合以及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协调方面的一个贯穿始终的基本观点,可以归结为一个准则,即:对于经济运行(包括资源配置)来说,在运行目标上,宏观目标优于微观目标,而在运行机制上,市场调节优于政府调节。政府干预经济的目的在于使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趋于协调,具体而言,政府调节就是在市场机制保证微观经济运行合理性的基础之上,通过适度科学的政府干预去实现某些单靠市场调节所实现不了的宏观目标。政府干预经济的目标是要从资源配置的宏观经济视角来考虑资源投入的社会边际收益,而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或方式是尽力通过市场机制来影响微观经济单位的决策,通过微观经济单位的资源投入调整和资源转移来达成资源配置的优化。这就是厉以宁先生著名的“二次调节论”的基本观点。

对资源配置中政府行为非理想化以及政府行为适度与优化的深入理论解析是厉以宁先生资源配置学说中颇具特色的篇章,他通过对政府调节局限性的剖析划定了新经济体制中政府干预的边界。政府行为的理想化建立在这样一种假设之上:即假定存在一个理想化的政府,它作为经济活动的主持者,拥有调节经济的丰富手段并掌握充分的信息,它能够通过及时科学的分析对客观存在的经济问题和政策实行的后果进行准确的预测和周密的考虑,并能够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一一采取适当的对策。这种政府行为理想化的假设是建立在政府有一种非凡的万能的力量的信念之上的。而厉以宁先生认为,根据非均衡理论,由于经济中存在的大量不确定性,由于政府所获得的信息的不完全性,由于政府政策效应的滞后性和不平衡性,政府行为必然是非理想化的,而只有从政府行为的非理想化出发,才能正确估计和有效利用政府干预在非均衡经济的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考虑到政府行为的非理想化特征,政府在资源配置过程中调节行为的优化应当以限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消极作用并促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为原则,政府调节应当通过对市场的影响而体现出来。

所有制改革优先论:重构具有充分活力的市场主体

在中国当代经济学家有关经济体制改革的优先次序的论战中,厉以宁先生是一贯强调所有制改革对于传统体制转轨的决定性作用并把所有制改革或企业制度改革置于首要位置的代表性人物。所有制改革优先论是厉以宁先生从他的经济非均衡论和资源配置学说中必然推致的结论,从逻辑上来看,只有彻底改造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构建真正具有独立地位的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从而使企业成为真正拥有自主经营权利并承担经营风险的商品生产者,才能真正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运行机制的真正转轨。所有制改革派(企业改革派)和协调改革派(价格改革派)之间关于经济体制改革主线的长期论争,从不同的思维侧面和理论视角丰富和拓展了人们对经济体制改革的认识,在中国当代经济思想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

新古典经济学将市场机制归结为价格机制,认为市场配置经济资源的核心是均衡价格向量的确定;而这种论点的基本前提是,经济当事人的行为是合乎理性的,经济当事人的交易界区和产权界定是极其明确的,因此交易行为发生过程中的交易成本为零,不存在交易摩擦,从而资源按照市场经济原则的配置就只取决于均衡价格。诚然,帕累托最优是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最理想境界,但是它的成立条件和理论前提是相当苛刻的,事实上,如果引入市场机制,至少需要三方面的制度前提:(1)经济生活中的当事者是分散决策的,这种分散决策不仅应当成为整个社会生活的基本形式,而且应当有制度保证其决策的独立性;(2)决策者之间必须是平等的,相互之间的决策不能发生直接的影响,即不能存在外在性;(3)分散决策的行动结果事先谁也无法掌握,否则便无公平竞争可言。然而这三方面的制度前提又必须以产权界区明确为前提,因此,若要使中国的市场经济机制真正建立和运转起来,必须首先创造这样一种制度条件。在我国特有的经济非均衡的现实条件之下,经济当事人尤其是企业由于尚未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商品生产者而使得均衡价格的形成遭遇阻碍,因此试图以放开价格为先导从而建立一种竞争性市场机制的观念是不切现实的。实际上,科斯(R.Coase)在30年代《企业的性质》一文中就指出市场机制赖以运转的微观基础是完善的企业制度,只有在企业产权制度确立、企业之间的财产权利界区明晰的基础上,企业与市场之间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才是明确的,才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交易成本降低交易摩擦,从而市场价格机制才能有效运转。厉以宁先生从中国在经济转轨时期所处的第二类经济非均衡的现实状态出发所得出的结论同样印证了科斯的理论。

兰格和哈耶克之间关于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持久的论战对于中国经济改革理论的影响是相当深远的,五、六十年代的经济理论界曾经普遍接受兰格的通过试错法建立模拟市场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这种经济运行模式,不同于经典作家所设想的完全取消商品货币关系的产品经济模式,也不同于苏联高度集权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而是一种试图以计划模拟市场的经济运行方式,这一模式以取消消费者为前提,中央计划当局只是被动地反映消费需求和生产成本的变化,制订模拟的市场价格,并通过这种价格调节资源的有效配置。青年时代的厉以宁先生同样认同和服膺兰格的思想,但是六十年代后的社会经济现实迫使他重新审视和反省传统经济模式在公平和效率上的体制缺欠,他认为,在传统经济体制下,由于国有企业在政府行政的强大约束之下丧失独立自主的商品生产者地位和决策权力,由于存在严重的政企不分产权不明晰的体制顽疾,国有企业既不能实现收入的公平分配,更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率的配置。这样,厉以宁先生由对兰格模式的推崇转而对兰格模式的质疑和批判,并从自己的理论框架出发,确立了自己的改革思路,即改革必须从企业改革也就是所有制改革入手,所有制改革是中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和关键环节,在没有进行企业改革从而企业尚未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的条件下,在改革并不触及计划经济体制的产权基础和产权结构的前提下,中国真正的竞争性的市场经济体制就不可能稳固建立并有效运转起来。在1986年4月25日北京大学“五四”科学讨论会上,厉以宁先生以非常精彩的富于个性的语言表述了他对于经济体制改革路径选择的基本观点:“经济改革的失败可能是由于价格改革的失败,但经济改革的成功却并不取决于价格改革,而取决于所有制的改革,也就是企业体制的改革”。这句在理论界被广为传播的名言集中体现了厉以宁先生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观点,可以说,所有制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最为核心也是最为艰难的部分,所有制改革主线论由于触及最为敏感的产权问题的“”而在实践过程中倍受磨难,厉以宁先生在强大的压力面前始终以一个诚实谨严的学者的姿态阐扬自己的所有制改革理论,充分表现了一个经济学家巨大的理论勇气和科学精神。

以厉以宁先生为代表的所有制改革派(企业改革主线派)和以吴敬琏先生为代表的协调改革派(价格改革主线派)的论争的焦点在于对市场机制的理解的差异。在厉以宁先生看来,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内容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市场主体的存在,在独立的产权明晰的商品生产者缺位的情况下,以价格为调节资源配置基本信号的市场机制就不会真正起到引导资源有效配置的作用,以企业的灵敏反应为前提的政府宏观调控也不会达到预期的目标,只有通过所有制改革彻底改造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一个有效率的市场机制才会最终建立并正常运行。在吴敬琏先生看来,市场经济是一个有机体系,这个有机体系由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竞争性的市场体系、主要通过市场进行调节的宏观管理体系三个要素组成,三者相互制约缺一不可,但是竞争性的市场机制是以完善的价格机制为基础的,在价格改革大大滞后、竞争性的市场机制尚未建立起来的条件下,协调改革派更强调价格改革在构建市场经济体系中的作用,认为只有理顺价格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才有可能进一步推进所有制改革从而构建整个市场体系。所有制改革派和协调改革派之间的长期论争,从不同的视角为中国经济改革总体思路的形成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而更加富有象征意义的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恰是选择了一条中庸的路线,在重塑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构建竞争性的市场机制和完善政府宏观调控体系三个方向上同时展开全面推进。实际上,价格改革主线论和企业改革主线论只是分别强调了市场机制的两个不同侧面,前者强调经济运行机制和宏观环境方面的改革,后者则强调经济运行主体和微观基础方面的改革,而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中,这两方面的改革都是极为必要的:没有独立的产权明晰的企业就不可能有真正竞争性的市场,同样,企业也无非是市场关系的总和,没有竞争性的市场也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企业。经济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无论是企业改革先行还是价格改革先行都是不切实际的,只有将经济体制改革的诸方面协调推进配套进行,注重多种路径选择和目标取向的折中和谐,才能够实现经济体制的真正转轨。

体制、目标、人:经济学研究的挑战与创新

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学往往被视为一种具有严格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性质的社会科学,因而在大多数经济学家看来,经济学应该处于一种完全超脱的摒弃“价值判断”的“道德中立”状态。在马克斯·韦伯看来,所谓“价值判断”,即是指研究者“宣称他接受从某些伦理原则、文化观念或哲学观点中所推演出来的实际价值判断”,而“道德中立”,是指两种极端的状态,或是认为“应把纯粹从逻辑上可推演的断定和经验事实断定与实际的伦理价值判断或哲学价值判断区分开来”,或是“主张即使不能用某种逻辑上的完整方法作出这种区分,但还是有希望把对价值判断的断定坚持到最低限度”。然而每一个经济学研究者都必然痛苦地感受到区分经验事实的陈述和价值判断是如何艰难。这就产生了一个令所有学者都感到尴尬的悖论:一方面:“科学经济学”的鼓吹者们总是顽固地维护经济学本身的纯洁性和道德中立姿态,认为经济学的根本宗旨是追求“具有科学意义的在逻辑上和事实上正确的结果”;另一方面,所有经济学赖以存在的理论预设却又与“经济科学不能把主观性评价作为其分析的主题”这种貌似公允的判断相左。在厉以宁先生看来,经济学非但不能摒弃和回避价值判断,不能完全摆脱或忽视价值观念在经济学研究中的作用,相反,作为一门社会设计和社会启蒙的科学,经济学应该将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对客观经济运行规律的研究与对人的行为的研究紧密地结合起来,将现实社会经济状态与经济学家经由自我的价值判断而形成的对理想社会的科学设计结合起来,将经济学的科学目标和道义目标结合起来。作为社会启蒙的科学,经济学的最终目标是要通过科学研究告知人们对经济行为和经济事实的肯定与否定的客观标准,从这个意义而言,经济学不是超越阶级的纯粹抽象的数理科学和逻辑哲学。作为社会设计的科学,经济学将告诉人们,如何进行经济建设,如何制定发展目标并且把目标实现的可能变为现实,如何促进国民经济的协调,以及如何把人们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用于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经济学的社会启蒙作用和社会设计作用在实质上是统一的。经济学作为社会设计的科学,如果不能在明确经济中的是非的前提下进行设计,不能对一种社会设计的经济运行后果作出恰当的科学的价值判断和是非辨别,那么经济学仍然不可能起到促使发展目标实现的作用,其社会设计功能的道义上和科学上的可信任度就要降低。同样,尽管经济学作为一种社会启蒙的科学能够告诉人们如何评价一个目标和经济政策,但是如果不发挥经济学作为一种社会设计的科学应有的作用,不研究如何使目标可能变为现实,那么即使是构想科学并且符合道义标准的目标,它也不会自动实现。厉以宁先生将经济学的本质界定为社会启蒙和社会设计的科学,强调价值判断和规范研究在经济学中的作用,但是这并不表明他不重视实证研究在经济学中的地位,相反,他认为实证研究所获致的成果将会丰富规范研究的内容,使得经济学中有关社会评价、政策探讨的判断建立在更有实证根据、更有说服力的基础之上。

新技术革命在最近几十年的突飞猛进给经济学研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这不但是经济学研究方法上的创新的挑战,而且更是经济学研究的根本内容上的创新的挑战。以新技术革命为出发点,作为社会启蒙和社会设计的科学的经济学,就必然将研究的重心置于科学技术对人类经济行为和社会经济运行方式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方面,这种影响在三个主题上同时展开:就“体制”而言,什么样的经济体制能够有效地配置资源以促进和适应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又对经济体制提出哪些新的要求?以“目标”的研究为例,考虑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发展目标方面应当如何把经济上的要求与社会上的要求联结在一起?微观经济单位和宏观调控主体在制定目标时,应该如何趋于现实化和合理化以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形势?从“人”研究层面来说,在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人类福利的含义和度量标准发生何种变化?如何使得科学技术的发展真正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总体福利的增进而不会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牺牲品?由此,厉以宁先生认为,经济学研究要在新的时代面前回应挑战,就必须在三个层次上进行全新的探讨:第一个层次是对现行经济体制以及该种经济体制条件下的经济运行的研究,第二个层次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研究,第三个层次是对人的研究,也就是对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研究。三个层次的经济学研究在逻辑上有相互关联和相互渗透的关系,但是其内容各有侧重:经济体制的研究主要是一种比较经济体制研究,即在现存的世界各国的经济运行体制中,从集权体制和分权体制各自的优劣比较出发,寻找一种既能够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率又能够有利于宏观经济调控的经济体制,即探求一种将微观经济的管理与宏观经济的管理有机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发展目标的研究是基于信息不充分和政府行为非理想化的理论预设,在摒弃最优经济原则的前提下,将现实原则而不是理想原则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指导原则,在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决策中使得目标的确立走向现实化、多元化、综合化,追求多种发展目标之间的均衡和谐的实现方式;对“人”的研究建立在经济学的终极人文关怀的观念之上,在这种观念中,对人的研究被置于经济学研究的最高层次,对经济体制和发展目标的研究都是为了人的总体福利的增进和人的全面发展,在经济学研究的这个层次上,经济学的视角与伦理学的视角往往产生相互的交叉与认同。

厉以宁先生将“体制、目标、人”作为经济研究的三个层次,而他所设想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正是从这三个层次的研究的角度出发去构建的,他的较早期著作《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反映了他试图以自己独特的理论框架来对传统经济理论进行重新阐述的积极而有意识的努力,即使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我们仍可以明显觉察这本著作在体系创新方面的开创性贡献。在他看来,社会主义经济研究的重点是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而经济运行总是在一定的经济体制条件下实现的,因此,必须将一定的经济体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研究的前提。在厉以宁先生的设想中,理想的目标经济体制应该包含以下特征:(1)这是一个建立在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基础之上的、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的、以市场经济为基本框架的经济体制;(2)这是一个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真正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从而拥有独立法人的经济体制;(3)这是一个在资源配置中以市场为主要调节方式的、市场调节和国家宏观调控有机结合的经济体制;(4)这是一个有着基本合理的灵活的价格体系从而价格能够比较灵敏地反映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经济体制;(5)这是一个依据按要素分配和按劳动分配相结合的原则促使社会成员的收入分配走向合理化的经济体制;(6)这是一个基于政府行为非理想化的基本理念使得政府的行为趋于合理化从而在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战略指导与微观经济主体的自主行为之间寻求协调平衡的经济体制。在这样的经济体制分析框架的前提下,可以从国民经济运行、企业经济活动、个人经济行为三个层次分别考察,探讨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和经济改革的基本路径。在发展目标的研究中,两个最为关键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即在给定的经济体制之下研究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和收入分配的公平性两大社会经济目标。由给定经济体制条件下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实证分析转入有关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合理程度的确定的规范分析,反映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探讨的深化。社会主义发展目标是一个包含社会发展目标和经济发展目标的综合体系,这种目标体系的动态相对平衡性要求在制定发展战略的时候注重多种目标的统一协进,并考虑到在目标的变动中社会承受能力的强度。在对“人”的研究中,厉以宁先生始终以一个关注民生的经济学家的姿态,主张“对人的关心和培养是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认为在理想的社会制度中,人应该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充分拓展自己的潜在能力,不断深化自身历史使命的认识,社会生产发展的最终目标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达到统一。以这种人文关怀的理念为出发点,厉以宁先生对平等与效率问题、社会福利的基本含义问题、人的地位的社会评价标准问题、社会主义民主问题等进行了广泛深刻的探讨。

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发展经济学的中国版本

发展经济学作为经济学领域一门新兴的学科,在最近几十年中取得了很多学术界公认的成果。但是发生在中国的广泛而深刻的制度变迁却给发展经济学提出了崭新的挑战,这种挑战不是对以往成果的否定,而是对发展经济学基本研究对象所提出的挑战:中国制度变迁中面临的转型和发展的双重使命是传统发展经济学中所未曾涉及的命题。所谓转型,是指中国的经济体制要从初始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过渡到与国际主流社会相一致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所谓发展,是指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要从不发达的状态逐步走向繁荣富强的发达状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这种转型发展的双重背景之下,中国经济所面临的许多命题诸如资本形成、人力资本培育、市场化、企业家成长等,都与传统发展经济学有着不同的内涵。由于传统的僵化的经济运行机制和长期积淀的传统社会结构的合力影响,强化了中国转型发展的特有的路径依赖特征,逼使许多经济学家在正统发展经济学的教条之外寻求中国独特的转型发展之路。厉以宁先生在他九十年代后期的著作和讲演中,一直关注于转型发展问题的研究,坚持“在转型中发展,在发展中转型”的基本观点:所谓在转型中发展,就是要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创造经济发展的条件,而在这种体制变迁中,最为核心最为关键最为艰巨的使命是重新构造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塑造具有充分活力的市场主体;所谓在发展中转型,是指通过经济发展增加社会对剧烈的体制转轨的承受力,增加整个社会力量对改革事业的支持和理解,从而更加深入地推进以市场化为根本指归的经济体制变革。针对中国在转型发展初期所面临的特殊社会经济背景,厉以宁先生提出了中国转型发展的三个基本命题:以构造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产权改革相比于价格改革应居于优先的地位;转型发展时期的失业问题相比于通货膨胀问题应居于优先的地位;转型发展时期经济增长分析相比于货币流量分析更加有用。在这三个命题之外,厉以宁先生还对与转型发展密切相关的宏观经济调节、社会协调和观念更新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而在九十年代后半期,他对关系中国转型发展的重大课题诸如区域经济发展和反贫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关于第一个命题,厉以宁先生认为,以产权改革为中心的改革既是实质性的,又是渐进性的,“实质性”意味着产权改革将彻底改造深受传统体制束缚的微观经济主体,从而实现中国真正的市场化改革,而“渐进性”意味着中国产权改革的路径选择将摈弃激进论者的路线而采取较为谨慎的推进战略,以最小的社会震荡成本换取最大的改革收益。厉以宁先生在产权改革上的这种立场,一方面将自己与以维护中国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为依据而对所有制的改革采取抵制姿态的保守人士区别开来,另一方面又与那些主张效仿苏联东欧的经济转轨模式从而对中国实施大规模彻底而迅速的私有化的激进人士划清了界限。以股份制为新企业体制的目标模式促进中国尽快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制度,以股份制改造为突破口完善和促进中国企业的管理模式变革和体制创新,是厉以宁先生产权改革的基本政策主张,经过十几年的改革实践的检验和学术界的长期论争,股份制已经成为我国企业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关于第二个命题,厉以宁先生历来主张“就业优先兼顾物价基本稳定”的经济发展战略,在政府宏观政策目标体系中将就业目标放在首要的位置加以强调,认为惟有将就业置于突出地位即把发展置于突出地位,才能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福利水准,使社会得以稳定协调发展,除非是在物价急剧上涨而引起社会强烈动荡的特殊情形之下。而产权改革和就业优先这两个政策主张在逻辑上是相辅相成的:产权改革的顺利进展带来的企业发展将为就业问题的解决提供宽松的环境,而就业目标的优先策略带来的良好就业态势又可以减少产权改革引发的社会震荡,降低产权改革的社会成本。关于第三个命题,厉以宁先生认为,尽管货币流量分析是现代宏观经济分析中常用的说明经济增长与波动的方法,但是由于中国在经济转型发展时期经济分析对象的特殊性,应用货币流量分析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而经济增长分析比较适宜于研究转型发展中的中国经济。中国不但是一个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阶段的发展中国家,而且是一个处于非均衡状态的发展中国家,在这种特殊的转型发展背景之下,体制的非单一性、市场的不完善、非经济因素对经济运行的有力干扰、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的状态长期存在、隐蔽失业和隐蔽通货膨胀的公开化等,都使得传统的货币流量分析方法无法对困扰中国转型发展的诸多问题进行有说服力的准确的阐明,而更为严重的是,应用货币流量分析对中国转型发展的扭曲解释会使我们的战略决策受到相当的误导,影响中国经济发展和转型战略的制定。具体而言,货币流量分析无法说明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中的短线部门“瓶颈”制约背后真正的体制与结构根源,而由这种分析方法所导致的将治理通货膨胀置于首位的经济政策选择会严重忽视就业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同时货币分析法所推出的理想化的平衡增长战略在处于特殊转型发展时期的中国是缺乏现实意义的。

经济学的伦理视角:经济运行和道德调节

道德问题并非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命题,经济学的核心命题是资源配置和效率增进。然而经济学并不是不涉及道德问题,相反,在对经济学的许多命题的最终解答中,价值判断和道德判断似乎总是难以回避的。但是经济学的界限在于,它只是在给定的道德规范和价值体系下进行分析,它把人们的“偏好”、“价值观”、“生活目标”、“社会公德”等等当作外生的经济学体系之外决定的变量来看待,当作自己分析的前提条件加以接受。然后在多种给定的道德准则、社会规范范围内,进行经济学分析,告诉人们如何行为、如何选择、如何决策、如何配置资源,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增进自己的幸福。经济学和道德哲学的这种学术分野并未成为经济学家关注道德问题的阻碍,事实上,每一个严肃的有着人文关怀的经济学家必然怀有道德忧患意识,在20世纪末中国学术界有关道德问题的饶有兴趣的论争中,许多经济学家以其精彩的论述和独特的理论视角引起伦理学家们极大的关注。经济学家“不务正业”介入道德研究领域,在世纪末的中国似乎具有某种象征含义:在中国由传统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变迁的进程中,经济学家对伦理道德问题的普遍的强烈的关注不仅反映出学者的强烈的道德忧患意识和社会使命感,而且折射出整个社会在制度转型期面临道德规范的混乱与道德意识的迷茫时对于道德秩序的普遍呼唤与强烈渴求。

厉以宁先生是国内经济学界较早关注道德伦理问题的学者之一,从他许多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试图从伦理学的视角对经济学的诸多范畴进行规范分析的努力,作为一个经济学家,其理论进路与伦理学家的相异之处在于,他并不将眼光贯注于有关道德的是非判断与善恶评价,而是将道德置于整个经济运行体制中去考量,探讨道德在经济发展和经济转型中对经济运行的调节作用。在厉以宁先生看来,由于存在着市场缺陷和政府失灵的情形,因而单纯依赖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就不能达到预期的经济运行目标,而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所遗漏的空白,应该由习惯和道德调节来填充和弥补,在交易活动中如此,在非交易领域就更是如此。由此,厉以宁先生提出,道德调节和习惯调节是超越市场和超越政府的一种调节,它的社会整合和经济调节功能介于作为“无形之手”的市场调节和“有形之手”的政府调节之间,作为第三种调节起作用,共同维系和引导着整个经济的和谐有效的运转。习惯和道德调节的力量来自于经济中的行为主体内部,即来自每一个行为者自身,它表现为各个行为者按照自己的认同所形成的文化传统、道德信念和道德原则来影响社会生活,使资源使用效率发生变化,使资源配置格局发生变化。因此,习惯和道德调节的约束力和有效性取决于社会成员对群体的价值观念和传统信仰的认同程度的高低,取决于社会成员建立在共同价值谱系基础之上的自律程度的高低。换言之,道德作为维系社会运行的一种手段,是通过各个行为主体自身的道德约束和相互之间的道德约束从而形成一种渗透于社会生活的道德风尚,它使得经济行为主体对他人的行为和社会前景形成稳定的预期,以此为整个社会经济运行提供一种道德坐标和道德秩序。

道德力量为我们探讨经济学中的一些规范问题诸如效率与公平等提供了新鲜而有说服力的视角。厉以宁先生认为,效率具有双重基础,即效率的物质技术基础和效率的道德基础,单纯用物质技术因素来阐释效率是不够的,事实上,物质技术因素只能产生常规效率,而道德力量才能够真正挖掘效率增长的潜力从而产生非常规效率,从这个意义上而言,道德力量是效率的真正源泉,这个结论已经被经济史中无数例证以及管理学的现论所证实。道德视角的引入同样可以加深我们对于公平的标准的理解。从收入的绝对或相对平均而言的公平并不能为公平的衡量提供一个客观统一的尺度,类似的,用机会平等来测度公平同样会遗漏下许多难以解释的空白点。厉以宁先生认为,公平以对群体的认同为基础,在一个群体内部,成员对群体的认同程度越高,其公平感就越强,当社会中的成员从其处于超利益的考虑而参与的群体中普遍感到一种受到尊重和和谐的氛围,其公平感就会增进社会的协调的效率的提高。

厉以宁先生强调道德力量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但他并非是一个“道德乌托邦主义者”或“道德万能论者”。第一,他一直强调道德激励与利益动机的相容性。社会成员的道德的自我激励使他们激发起为公共利益和公共目标的实现而努力的热情,自愿地在个人利益和公共目标冲突时将公共目标的实现置于个人利益之上,但是,社会群体对于个人正当利益动机的尊重是社会成员实现自我道德激励的必要前提,而社会成员的持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既来自自我的道德激励和道德约束,也来自自我的正当的利益动机。第二,他始终重视现代社会运行中法律的作用。从制度经济学角度来看,习俗或道德传统属于非正式制度,而法律属于正式制度,在现代社会中,社会习俗和道德文化传统等非正式的制度安排与政府的法律规范等正式的制度安排一起确立着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习惯和道德调节在社会经济运行中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制衡功能和协调功能,但是,习惯和道德调节必须以法律的规定作为边界,不能违背现行的法律规范。第三,他关注政府的道德自律并主张建立一套严密的筛选机制、保障与激励机制、约束与监督机制,以此规范政府的行为。政府是一种通过自己的立法行为为社会经济运行提供强制性秩序的组织,政府的成员需要有道德激励和道德约束,但是更重要的是,政府调节行为必须建立在符合法律规范的基础上,需要建立一种由公众实施的监督和约束机制,促进政府行为中的民主程度并防止因政府滥用权力而对社会秩序造成的破坏。

处在制度转轨关头的中国既需要经历经济体制变迁的洗礼,又必然经受伦理道德体系和文化传统更新的阵痛,对于一个具有长期集中计划经济传统并拥有丰厚的历史道德资源的国家来说,这种经济体制与道德传统的双重变迁的使命注定是意义深远而步履艰辛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道德重整既具有迫切性,同时又具有长期性和渐进性。

结束语

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那就是,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中国伟大变迁的时代,我们目睹这个曾经饱受患难的国家重新以一种难以置信的勇气和信心,向着民族复兴的梦想靠近。而尤其令我们感到荣幸的是,作为经济学的研究者,中国在当代经济发展中所经历的巨大变迁为我们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无可比拟的丰富而生动的素材,这是时代赐予经济学者的宝贵的际遇。而经济学界诸多学派之间严肃的探讨、论战和争鸣,不但促进了经济学科的繁荣,也为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理论视角。厉以宁先生是同时代这些优秀的经济学家当中的一个,假若以对中国经济学术界和中国经济改革决策的影响力作为衡量标准,他又是其中最杰出者之一;他以独特的理论进路、勇毅的创新精神、坚实敏锐的现实感和严密宏大的理论体系,为中国经济改革思想贡献了丰富的思想资源,确立了自己在当代中国经济思想史的位置。但他又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学家,他以深远的忧患意识对国家命运和民生的关注,使得他的思想浸透着一种强烈的人文精神,充满终极关怀的意味。当然,如同所有深受传统经济体制和传统经济学知识结构影响的经济学家一样,厉以宁先生的理论体系和论证范式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所遗留的深刻的印记,对此,厉以宁先生亦有清醒的自我估价。“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使命”,中国经济学的繁荣昌明有赖于中国经济学人一代接一代的持久而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超越市场与超越政府:论道德力量在经济中的作用》,厉以宁著,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股份制与现代市场经济》厉以宁著,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

3.《非均衡的中国经济》,厉以宁著,经济日报出版社,1991

4.《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厉以宁著,经济日报出版社,北京,1991

5.《关于经济问题的通信》,厉以宁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6.《经济漫谈录》,厉以宁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7.《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厉以宁著,人民日报出版社1987

8.《经济·文化与发展》,厉以宁著,北京三联书店,1996

9.《经济学的伦理问题》,厉以宁著,北京三联书店,1995

10.《厉以宁九十年代文选》,厉以宁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1.《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厉以宁著,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12.《体制·目标·人:经济学面临的挑战》,厉以宁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

13.《中国经济改革的思路》,厉以宁著,中国展望出版社,1989

篇14

在当今的时代要求下开设动漫专业是时代的需求,也是艺术设计学科在高等院校教学中逐步细化的必然结果。在2000年以后全国各地的百余家高校开设了动漫专业,现在十余年过去了,动漫专业又是怎样的一个现状。在各个高校鼓吹动漫专业的发展是如何好,就业前景如何广阔,缺口如何巨大,之后以高额学费赚的盆满钵满①的教学繁荣背后。是否会是一个高学费高回报的专业。面对着国内有巨大潜力的动漫消费市场,有公司高举着底薪两万的工资却少有问津,动漫专业在就业方面面临着种种困局。

剖析动漫专业

看似与其他的设计类专业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不过把词汇单拆分来看会发现一些东西,动漫一词多数人都明白是动画与漫画的简称,在1996年以后中国大陆逐渐应用,在日后的生活中被国人认可并统一。我们再看动画一词,动画是一种综合艺术门类,是工业社会人类寻求精神解脱的产物,它集合了绘画、漫画、电影、数字媒体、摄影、音乐、文学等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的艺术表现形式。我们会突然发现这样一个令人惊叹的事实,动漫专业对相关艺术知识的覆盖面是及广泛的,这是其他艺术类专业所不具备的。这里的每一个涉及的学科都需要几年或几十年甚至终其一生学习才能领会的。而这一切仅能通过2-4年的大学宽口径进行泛泛的学习。这里还要刨除国家规定的文化基础课等非专业性课程以及寒暑假等时间。

在动画纯操作层面上也有着让人学生迷茫的地方。动画的分类实际上是很细化的,就种类来说分为传统动画、定格动画、电脑动画、其他动画。

2-4年的教学周期中,在动画操作方面大多数的学生只能从其一的学习。在学生没有指导性学习下就显得很迷茫,只是盲目的进行课与课填鸭式的学习。在专业上很难找到重点。好像什么都能学,好像什么都没学,好像什么都有用,好像什么又都用不上的尴尬境地。能有这样困局的原因除了我们熟知的大环境因素以外,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也是形成现状的一些因素:

一、各个院校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通常考虑的角度是如何让学生有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这在我们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和申报新专业的时候深有体会。优点是学生可以完全了解动漫本行业的各个流程,做到宽口径而全面的学习。缺点通过上面的论述也显得特别突出,动漫专业所能涉列的内容过于宽泛,在教学中重点科目很难显现出来。技能方面就显得薄弱化。

二、教学方面教师会有个无意识的行为,认为自己课程是重要的,缺少与其他科目的关联与应用性,在备课方面很少去思考自己的学科在整个知识体系中处于什么样一个地位,辅助学生对其他科目的认识。造成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往往认为每个科目是独立的,大多数学生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关系也普遍不会站在一个高度上去思考这些问题,造成课与课之间关联性的真空。这个问题也是所有大学学科普遍出现的一个现象。

三、在专业上的整体学习上没有侧重点,认为每一样都是重要的,有个逻辑理论就是样样都重要,也就是样样都不重要,动漫专业这样一个宽泛的学科在2-4年的教学中没有侧重点,或是侧重点有偏差,这种伤害在就业以后是致命的。

四、教学与就业有着时间差,滞后性。并且在教学中往往会忽视高等教育起码是为了就业这个核心话题。这个问题的忽视不是教师个人主观上不够积极,而是教师往往脱离了社会上的实际岗位,对就业现状认识的不能清晰全面。

五、有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对动漫专业的了解仅限于动画片漫画书,而专业基础也就是突击性的专业学习,没有深刻的了解及认识。在入学以后原来的劣势不但没有很好的弥补又出现了新问题,对学生在学习专业方面的积极性打击很大。

以上都是制约动漫专业发展的一些问题。

社会动漫产业的现状

中国动漫就其困境总结以下几点:

一、国内无序竞争将利润压制极低的水平

动画方面由于不存在技术含量问题,画得又好又便宜的动画公司越来越多,均价成本5元钱一张的动画,愿意出二三元接的人很多。为了抢生意,乱报价,行业内部的恶性竞争降低了整个行业的利润收入。漫画产业一个原创的漫画往往稿费到达800元就需要征税。而很多报社杂志社在收画的价格一组为10元每张。就算是利润较高的地方漫画不是特别有名气的一般每张在100元以内。而原创的一组漫画所需耗时都要超过三小时以上。其收入的性价比可以用悲惨来形容。

二、人才供给不上

1995后,早期参与加工的、具备了高素质的从业人员已经不再做具体工作,因为加工动画非常辛苦,按张数计酬和紧迫的进度要求使几乎每个动画人都有连续数十小时工作的经历。制作的薪酬也少的可怜,很多动漫的公司是没有底薪的,多为计件工资。各方面的福利保障更是无从谈起。

三、国际竞争

总的来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增长,人均消费水平提高,国际动画加工业务流向其他一些劳动力更加廉价的国家,特别是2003年受“非典” 的影响,国外一些动画公司被迫把动画加工发到亚洲别的国家。他们意外地发现这些国家人力成本更加低廉,而人员素质不在中国之下,结果虽然“非典”已过,动画加工却不再回,国内一些地区的动画加工公司因此而关门,继续运营的公司,其员工收入在社会总体收入水平提高时没有什么变化,诱惑力渐弱。

四、盗版猖獗维权困难难以收回投资成本

我国民众对知识产权意识淡薄,盗版猖獗,盗版的成本极低,且利润丰厚,整治力度偏弱,而且维权极其困难,法律方面不完善。

五、重视扶持原创漫画的力度不够

中国的动漫产业链中,重视开发和扶持原创漫画的力度还很不够。国外很多好的动画就是改编自杰出的漫画作品。漫画可以延伸出动画,且隐藏着巨大的市场前景,但国内目前几乎“无漫可动”。原创漫画是动画和游戏的基础和本源,没有欣欣向荣的漫画难以改变当前后劲乏力的状态。作品题材不够多元化。在中国,受传统思想的限制,国内很多家长认为漫画创作是不务正业,动漫影视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对动漫往往持反对态度。这种观念占据着社会主体思维,使得中国动漫创作缺乏良好的环境和空间。书店、学校等文化场所对动漫创作并不重视,甚至将其视为非正统的东西,以致中国很多动漫作家的作品在中国没有市场。

结 语

高校里学生在校学习起码是为了就业,不但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在学些什么还要让学生清晰的知道现在社会的现状,这个培养不该是进入大学以后才去做的,在高中就应该有相关的教育,高中教育也不该就只是数理化政史地这些东西,不要把学生作为象牙塔里的宠物对待,要让学生更多及早的明确自己今后的方向,而不是上大学就是解脱。这些是学院的一个基本要求,能让学生在离开学校时起码有个就业的能力。在当今国内大力扶持国产动漫的大背景下,动画专业的潜力是广阔的,但同样也要向学生指出现在市场的严峻性,越是有挑战,有时机遇也就越大,突破瓶颈才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社会需要的是能力强的专业业者。所以要不断的根据社会与校园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的方法,这才是当代教育首要的任务。

①动漫专业学费一般是普通类专业学费的200-300%左右,也普遍高于大多数的艺术类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