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1 17:26:4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草原环境保护,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近些年来,我国的天然草原面积呈下降趋势,草原环境保护的问题逐渐受到国家的重视,通过立法的手段推行草原环境保护会更有利于保护工作的落实。从法理学的角度探究草原环境的保护,对实际保护工作的开展有着积极意义。
一、草原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价值体现
(一)草原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分析
造成草原环境恶化的原因比较多,其中,草原的过渡放牧、对草原资源的不合理开发,还有工业的污染等,是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当前社会发展的环境中,对草原环境保护的理论研究有极大的必要性。草原退化会导致尘霾天气增多,危害我国国民的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的日常出行,在“一带一路”的经济带的构建时与他国开展多边贸易往来之际也亦不利于我国大国际形象的构建,不符合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人们对草地不科学管理造成草地生态系统的失调,畜牧数量的过度增加对草原资源的消耗也较为严重,然而,片面地强调减轻草地压力亦会造成资源的浪费[1]。草原环境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巨大影响,严重时亦会引起土地荒漠化,催生极端天气,严重时可能会对当地人的生存构成威胁。草原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影响生态环境的安全,从法律层面进行保护不失为一个必要且可行之举。
(二)草原环境保护的价值体现
加强草原环境的保护在诸多方面有着积极的价值,在生态价值方面的体现尤为突出。草原环境保护要和生态价值的理论相结合。生态价值观念建立在生态道德的基础上,经济的发展要以尊重大自然保护为原则,而非征服和破坏;要尊重其他的生命形式,维护草原生态的稳定。人在和自然的共同发展之际应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的观念,不能为了发展经济而盲目的破坏大自然。生态价值观念也是实现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关键价值取向,要合理利用和发展草原资源,适当的进行改造和科学有效地合理利用。草原环境保护的价值体现在人权层面。人权价值和公民环境权有着紧密联系,人类的生存和环境的发展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关系愈来愈紧密,环境权是新兴发展的重要法律权利,和其他基本人权以及社会经济权利是交叉的权利,因此,保护草原环境可以体现人权的价值。草原环境的保护价值还体现在社会价值层面,加强对草原环境的保护是实现社会和谐和公平的重要表现。人的需求有着社会和自然的双重属性,在和自然的发展相联系的时候,就能充分地重视社会价值的体现[2]。草原生态环境在当前遭受到严重的破坏,这也间接地破坏了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草原环境的保护的最大受益者是社会,草原资源的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渠道,保护好草原资源环境,才能实现社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二、草原环境保护的法理学分析
草原环境保护从法理学的视角进行分析,要注重立法的完善,笔者提出几点发展建议,所述如下:第一,草原环境保护要注重公众的参与。草原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需要提高地域性的公众参与度,结合自然环境影响状态评价法,以及预防荒漠化法的相关内容,对草原环境保护的主体以及义务应加以明确,确保其能积极提倡并全面参与草原环境保护的工作。要在公众参与的基础上给予参与者环境的知情权,还有参与环境管理、决策以及监督的权利。只有保障了公众参与,对草原环境的保护工作的开展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就需要从立法方面充分考虑,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草原保护的相关法规。第二,积极贯彻草原环境保护方针。保护草原环境要贯彻全面规划以及合理布局和综合利用的方针,对草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做到科学合理,避免新的可能破坏和污染草原的行为出现,应将草原环境的面貌进行有效的改善,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几个角度进行考虑,保障草原环境的整体质量。第三,加强草原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草原环境的保护工作需要从立法层面着手实施,结合实际制定全面有效的法律制度,保障草原环境的健康。并要在法律的执行力度层面要加强落实,要进一步明确草原生态环境责任和权利,坚持依法行政,将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刑事手段等手段综合利用,做好草原环境的法律保护的工作,推动草原法以及环境保护法等相关的法律制度结合当地实际的情况加以落实。对于违反草原环境保护的相关法规的行为要严肃处理,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样才能真正有助于保障草原环境的健康发展。第四,注重人权主导的草原环境保护。草原环境保护从法律层面制定实施时,要注重人权主导的保护特色的体现,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让各监督层级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尽量避免交叉管理,简化草原环境保护的工作步骤,从而有效提高管理的效率。
三、结语
总之,草原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实施,要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上,实现以法律为依据的保护模式。通过从理论层面对草原环境保护工作的研究分析,为实际的草原环境保护提供有益发展思路,促进保护工作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王政.禁牧休牧监管立法的分析与探讨[J].草业科学,2016(07).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牧区草原;建设研究
畜牧业的发展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可忽视的力量,但是目前我国畜牧业在发展中仍然还存在很多问题,就牧区而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与草原的生产能力之间的问题以及草原生态能力退化、沙化、盐碱化问题等,都对我国牧区的发展存在严重威胁。本文主要从牧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以及如何促进牧区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期待我国畜牧业与生态环境保护能够和谐发展。
1牧区草原的发展现状分析
青藏高原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被称为全球环境的“江河源”、“生态源”以及“亚洲心脏”,而作为青藏高原的主体,在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都取得较大的进步。地区人们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畜牧业,农区有地可以进行耕种,但是牧区的经济收入只能是依靠畜牧产品,不管是出栏还是自用都只能依靠畜牧产品,但是目前畜牧业在我区发展处于较为尴尬的局面,主要是因为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在我区的实施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牧区的出栏牲畜只能是家养牲畜,这种情况下牧民的家畜饲养数量应该要有所提高,但是目前牧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却是草场承包责任制下以及草原补偿机制相关法律法规将可饲养的畜牧产品量改成了人均60单位,给牧区牧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2生态保护在牧区草原的建设探讨
2.1合理规划草原资源生态功能,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
地区牧区经济发展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据相关的调查显示,的草地面积高达8807万hm2,可利用的草地面积达到7077万hm2。重点解决好人畜、草畜矛盾,加强天然草地的合理利用以及和地区的生态保护,相关的部门要根据本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畜牧产品的出栏数量做到从实际出发,不能制定过高的要求,加重牧民的生活负担,此外,这些解决措施的实施也可以为草场的生产力发展以及退化问题提供可恢复的可能,全面促进我国牧区生态保护的发展,解决牧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2.2发展区域产业,推行生态可持续发展战略
关键词:特兰图煤田;地质特征;草原环境保护
1. 引言
呼伦贝尔市位于东北部,是国家批准设立的唯一的民族经济地区开放实验区,国家生态示范区。有现存世界上最著名、最美丽的大草原,也是迄今为止全国保护最好的草原。呼伦贝尔大草原之下煤炭资源极其丰富,煤炭资源的开发及其延伸产业是当地经济的支柱和就业的保障。特兰图煤田就位于呼伦贝尔大草原西北部的草原核心区,它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通过当地牧民报矿,后历经第六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煤田地质局109勘探队勘查发现的特大煤田,至今还未开发利用。该煤田埋藏浅、赋煤面积广、煤质好、煤炭资源量大。随着地方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地优势的煤炭资源必然将被利用,那么它所占据的这片美丽的大草原也势必将要破坏。本文通过对该煤田地质特征介绍结合当地草原植被环境,提出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合理化建议,为决策者对特兰图煤田开发的同时,如何合理的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提供参考。
2. 研究区地质特征
2.1 地层
研究区所见地层由下至上依次为白垩系下统的梅勒图组、大磨拐河组、第四系。梅勒图组为煤系地层沉积基底,主要由凝灰岩、凝灰角砾岩、安山岩等组成,厚度约200米。大磨拐河组为研究区的含煤地层,全区发育,总体呈西厚东薄的形态,主要由粉砂岩、泥岩、砂质泥岩及煤等组成,厚度平均约400米。第四系广泛分布于煤系地层之上,主要由一套坡积、冲积、洪积、湖积形成的砂土、粘土、亚粘土及泥砾、砾石等松散堆积层组成,厚度约20米。
2.2 构造
研究区位于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海拉尔沉降区之次级构造单元拉布大林―贝尔湖断陷中北部,为一北东向断陷盆地,受盆地边缘断裂的控制,发育2条正断层。断层特征见表1。
2.3 主要可采煤层
研究区共含6个煤层组,35个煤层,其中可采煤层12层。主要可采煤层3-2煤层全区大部发育,可采面积59.87km2,面积可采系数为42.44%,大部可采;煤层厚度的变化趋势是向东北、东、东南方向煤层变薄尖灭,煤层在发育范围内煤层厚度变化较大;煤层总厚度1.89m~116.44m,平均50.87m,厚度变异系数0.714;可采煤层厚度1.50m~115.35m,平均49.31m;结构简单―复杂,夹石0~20层,多数1~5,夹矸岩性为砂质泥岩、粉砂岩、碳质泥岩;顶、底板岩性多为粉砂岩、泥岩、中砂岩、砂质泥岩;煤层对比基本可靠,属较稳定煤层,埋深平均97.34m;赋存标高在660m~320m。
2.4 煤质
各煤层水分平均值在3.60%~15.50%之间,灰分平均值在8.64%~33.85%之间,挥发分平均值在40.27%~48.83%之间。本区各煤层硫分含量平均值在0.16%~1.37%之间。干燥基低位发热量在20.62MJ/Kg~26.26MJ/Kg之间。为低中灰―低灰、中硫―特低硫、低磷、高热值褐煤或中低热值长焰煤。
3. 研究区草原生态环境概述
3.1 地形地貌
特兰图含煤盆地位于呼伦贝尔草原西北部,属低山丘陵草原区。按地貌成因形态类型,属剥蚀低山丘岭地形。盆地西缘一般海拔高程650m~800m,东缘一般570m~670m,相对高差100m~250m,中部地势平坦辽阔。
3.2 草原植物特征
草原植物主要以羊草为主,一般占植物群落的20%以上,其次为裂叶蒿、日阴菅、贝加尔针茅、野艾蒿等,另有少量的柴胡、驴蹄草、小白菊等稀有草本植物。
3.3 水系
煤田西北有额尔古纳河(界河)流过。煤田内零星分布有季节性湖泊,湖水较浑浊,主要用于牛羊饮用,盐碱化较严重,湖水来源为冰雪、雨水。另有两处泉眼,一为斯格尔基泉,在煤田东北部,为上升泉,泉水无色无味,透明度好,口感微甜;另一个泉在煤田西南部,为下降泉,该泉处于低洼沼泽地段,两边地势高,流出的小股水流汇集成小溪,在下游3公里外断流。
综上所述,煤田内草原生态环境总体较好,动物植物种类、数量繁多,地下水资源丰富,但该区降雨量小,地表腐植土较薄,生态环境脆弱,总体具有呼伦贝尔大草原典型的草甸草原特征。
4. 建议及思考
4.1 建议
特兰图煤田煤炭资源开发条件较好(部分适宜露天开采),但当地生态环境较脆弱。建议将该草原区列入呼伦贝尔市生态红线,永不开发。如若开发,建议建设污染防治设施配置齐全,自身能耗低,污染处理和废物回收率高的大型现代化环保矿山,以露天开采为主。在开发前应配套相应的煤炭就地转化设施,如:煤制油、煤制气等清洁环保能源。
4.2 思考
煤炭开发要加大力度,这是呼伦贝尔市经济发展的要求。但煤炭产业的发展不应该损害其他产业的发展,不应该以环境的破坏为代价,更不应该以损害后代的利益为代价。特兰图煤田煤炭资源丰富,面临着开发,一旦过度或无序开发造成植被破坏或生态系统失衡,随之出现草原沙化,将导致生态环境整体恶化,那么这片美丽的草原将在我们手中逐渐消失,我们将难逃历史的罪责。这种看似矛盾的问题已经摆在我们面前,留给我们呼伦贝尔的决策者进行思考。
参考文献:
[1] 煤田地质局109勘探队,《陈巴尔虎旗特兰图勘查区煤炭普查报告》.
[2] 呼伦贝尔市国土资源局,《海拉尔盆地群煤炭勘查开发对环境影响的调查报告》.
一、岗位职责
1.叉车必须树立为生产服务的观点,听从车间主任和公司专管员的指挥,忠于职守,热爱驾驶工作。
2.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驾驶业务水平,掌握叉车性能、结构、原理等知识。正确使用叉车,确保叉车安全、稳定运行。
3.认真做好叉车本班的检点工作,作到班前仔细检查柴油、机油、水以及紧固件和传动系统是否正常,在确定叉车完好正常的情况下方可启动运行。
4.本班工作结束后,应对叉车清扫、擦拭,冬季应及时排空冷却水,将叉车正常转交下班。
5.做好日常维护和定期维护工作,配合维修工检查和修理好自己使用的叉车,参加所使用叉车的修理和验收工作。
6.严格遵守公司各项管理制度,认真履行交接班制度,完成领导布置的各项任务。
7.严禁在工作场地超速、超性能使用叉车,叉料时应轻举轻放,适中行车,决不准高速、猛打方向等不当操作行为。
8.及时将叉车运行中出现的不正常现象告知车间主任,以便及时查找不正常原因。属小问题的可有叉车工自行维修,叉车工不能维修的报请公司专管员通知维修工修理。
9.对叉车工不爱护车辆,未进行当班检查,螺丝松动,缺水缺油所造成的机械损害由当班叉车工直接赔偿经济损失。
10.对交接班叉车未认真查看、检查,接班人接班后发生的叉车故障由接班人自负经济损失。
11.叉车在运行中,要注意行走路线上的硬物及锋利物件,杜绝轮胎划破的人为事件发生。若叉车工不负责任所造成的轮胎划破报废,由叉车工赔偿。
12.叉车工在工作中应注意人身安全,如违章操作所造成的人员伤亡或机械损害由当班叉车工直接负责。
二、教育培训
1、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行车安全;
2、积极主动参加生产技能和安全知识、规程培训,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
3、按安监规定定期检审上岗操作证。
三、考核与奖惩
1、年内公司将按照《安全考核与奖惩制度》对以上目标进行考核,达到目标要求的,进行表彰奖励,达不到目标要求的,公司视情节给予处罚。
2、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完成年度目标,可评为安全生产工作先进个人。
3、对未达标的个人,实行一票否决,公司给予取消其评比先进的资格
4、叉车操作员违反以上规定造成货物、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的,根据公司相关规定,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罚和赔偿损失,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省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收到省人民政府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修订草案)》后,于11月10日召开全体会议,对条例草案进行了审议。此前,10月中旬,由袁荣祥副主任带队赴宁波、温州、台州、丽水征求意见,10月下旬又征求了省级有关部门的意见。现将审议情况报告如下:
2003年我省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以来,先后实施清洁空气、大气复合污染防治专项和新一轮治气“三大行动”,大气污染防治取得明显进展,大气环境质量稳中向好、有所提高。但随着我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大气污染负荷仍然较高。2014年,全省11个设区市中,除舟山外其余均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69个县以上城市中,仅有9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大气污染防治任务十分艰巨。为认真贯彻落实新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很有必要重新修订我省的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环资委认为,省人民政府提请的修订草案针对本省大气污染防治现状、特点及监管需要对上位法进行了补充、细化和必要的创设,内容基本可行,建议提请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同时,提出以下修改意见。
一、关于完善和细化部门监管职责及追责问题。法律的有效实施最终还是要落实在具体可行的部门监管职责及追责上。修订草案第四条第一、二款和第五十七条虽已依照大气行动计划及其分工方案对部门职责及追责作了规定,但由于部门监管职责不够明朗以及问责追究相对较轻,这不仅容易造成部门间的相互推诿及不作为的现象,而且也容易降低法律的适用性。目前,上海、江苏等地对部门监管职责及追责都作了较为明确的具体规定,为把“对监管者的监管”落到实处,同时又考虑到与长三角地区的法律衔接,建议修订草案鉴借兄弟省市的一些成功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完善和细化部门监管职责及追责条款,切实达到部门监管职责清晰、问责追究有章可循。
二、关于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问题。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是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一项重要制度。上位法对未达标城市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作了规定,本修订草案对此没有涉及。但由于目前多数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不达标,这项制度的贯彻落实就显得格外重要。为使这项制度在我省更具操作性,建议修订草案除上位法规定外,应进一步明确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的内容,包括空气质量、因素分析、阶段目标以及各阶段的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同时,对其执行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以确保这项制度在我省更好地贯彻实施。
三、关于重点区域和重点排污单位总量控制及削减问题。重点区域和重点排污单位总量控制及削减对整个大气污染防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修订草案第九条对行政区域和一般排污单位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分解落实作了规定,但由于我省“低小散”的“块状经济”明显,区域性污染相对比较突出,加上重点排污单位的污染,直接影响着我省的大气环境质量。如果只按行政区域和一般排污单位分解落实总量控制指标,就容易造成重点区域和重点排污单位污染物变相转嫁或被平均的现象,从而规避法律对其总量控制及削减的要求。因此,建议修订草案除行政区域和一般排污单位分解落实总量控制指标外,应重点明确重点区域和重点排污单位分解落实总量控制及削减指标,从而实现行政区域和重点区域、一般排污单位和重点排污单位“双控”的目的。
四、关于企业监测设备正常运行和实时数据传输责任问题。企业监测设备正常运行是确保数据准确的重要前提,而企业监测实时数据又是企业举证和环境监管部门的法律证据。修订草案第十三条虽对企业尤其是重点排污单位监测作了规定,但由于目前有的企业法律意识淡薄,监测数据弄虚作假,偷排偷放时有发生,给环境执法部门调查取证、及时查处带来难处。为强化企业尤其是重点排污单位大气环境保护责任,建议修订草案进一步明确企业尤其是重点排污单位监测设备正常运行和实时数据传输的责任,并辅以明确、严厉的违法惩罚措施;同时,将企业监测实时数据作为企业举证和环境监管部门的法律证据,以确保企业尤其是重点排污单位举证有据、环境执法部门监管到位。
五、关于禁止露天焚烧秸秆问题。秸秆处置是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一项重要内容。修订草案第四十一条对秸秆处置尤其是禁止露天焚烧秸秆作了明确的规定,但由于目前一些偏远山区农民祖祖辈辈都有靠露天焚烧秸秆的传统习惯,它既可烧死害虫及虫卵,又可肥地。偏远山区集中秸秆处置成本很高,具体实施比较难。为使秸秆处置更切实际,建议修订草案依据上位法第七十七条授权条款,在城镇、机场、铁路、高速公路等主要干道以及大气环境特殊保护区附近,可以先划定露天焚烧秸秆禁止区域,以确保这些区域真正做到有令禁止、有令能止。
浙江省违法建筑处置规定列入今年省人大常委会一类立法项目后,环资委提前介入,专门听取省法制办、省建设厅等部门的汇报。省政府常务会议通过规定草案后,环资委在省人大常委会程渭山副主任的带领下,立即分赴宁波、温州、金华、台州等市县(区)进行调研,征求意见;同时又征求省级有关部门意见。5月10日环资委召开全体会议,对规定草案进行了审议,现将审议情况报告如下:
违法建筑一直是城乡规划管理中的突出问题。2010年我省制定出台的《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对加强城乡规划管理,规范城乡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新的违法建筑仍在不断产生,违法建筑依旧是城乡建设与管理中的突出问题。为应对城乡规划与建设的新要求,进一步加大拆违执法力度,完善拆违程序,遏制新的违法建筑产生,制定违法建筑处置的地方性法规,是完全必要的。
环资委认为省政府提请审议的规定草案,符合上位法的立法精神,并从我省实际出发,吸收和借鉴了一些成功经验,基本可行,建议提请本次常委会会议审议。审议中,委员们结合调研情况,对规定草案提出以下修改意见:
一、关于违法建筑认定的主体问题。违法建筑的认定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虽然规定草案第二条对违法建筑认定主体作了规定,但由于设区的市、县(市)人民政府规划批准、实施时间不同,违法建筑的认定差异性大。建议规定草案第二条第二款,城市、镇规划区内违法建筑的具体认定范围和界限由设区的市改为设区的市或县(市)人民政府确定,并报上级政府备案,以便更好地加强违法建筑认定主体的管理。
二、关于违法建筑现场问题。即查即拆是制止违法建筑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减少违法建筑当事人损失和降低执法成本的有力举措。虽然规定草案第八条对正在建设的违法建筑制止作了规定,但由于拆除城镇违法建筑继续建设部分,由城市、县人民政府责成有关部门采取查封施工现场等措施,这样正在建设的违法建筑,往往因当事人撕了封条继续抢建、续建而得不到制止,建议规定草案对当事人拒不停止建设或者拒不拆除的,拆违实施部门可以立即实行,以便及时遏制违法建筑抢建、续建。
三、关于不能拆除违法建筑处置后的合法性认定问题。不能拆除违法建筑的合法性认定是规定草案中未涉及的一个问题。虽然规定草案第十条对违法建筑可能严重影响相邻建筑安全或者对无过错利害关系人利益、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失而不能实施拆除的,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没收违法建筑,并依法处以罚款。但由于违法建筑处置后,其合法性不进行认定,将影响这些建筑的合法使用。建议规定草案对不能实施拆除的违法建筑,经过处置后,由设区的市、县(市)进行合法性认定,办理相关手续。
四、关于相关部门及单位协同处置违法建筑问题。相关部门及单位协同处置违法建筑至关重要。虽然规定草案第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条对相关部门及单位对违法建筑处置作了规定,但由于违法建筑处置牵涉面广,往往因相关部门及单位缺乏信息沟通,使其处置流于形式。建议规定草案对发现并认定的违法建筑,建立相关部门及单位相互通报、信息共享、协同处置机制,以便违法建筑及时得到处置。
关键词:草原;生态治理;修复;环境保护
1草原生态现状
1.1退化及沙化
草原退化主要表现在植被的覆盖度降低、优质牧草比例下降。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大部分草原牧草都为可食性牧草,产草量高,牧草优质。为牲畜的繁衍和栖息提供的优异的环境,为草食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近几年,草原过度的超载放牧,致使草原发生了退化,草原产草量的大幅下降,优质牧草比例逐年降低,畜牧业发展受到巨大影响。草原的退化也使狼毒、醉马草、棘豆等有毒有害的植物大量生长,有害生物虫害与鼠害泛滥成灾。最终形成恶性循环,以上情况导致了我国草原逐渐退化、沙化、盐碱化,甚至出现了沙丘以及带状沙群的情况。
1.2自然与人为影响
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与此同时也对草原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无节制无计划的乱垦乱挖行为造成草原的面积不断缩减,现存的草原也不同程度地遭受到破坏。例如,阿坝州红原县月亮湾大草原慕名前来打卡的人越来越多,旅游人数激增,草原人为破坏日益严重。如果不加以限制和保护,长此以往,大草原就会逐渐沙化和消失,土地沙化会到过度吸收阳光造成地表温度升高,导致降雨量降低甚至是干旱的恶性循环后果,会直接和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
2现阶段草原生态保护建设面临的问题
2.1建设内容单一
现阶段,在进行保护建设过程中,所需要建设的内容安排相对单一,并且不具有系统性,导致相关部门无法从整体上进行草原建设工程的协调,不利于保护建设工作的开展。在进行草原建设的过程中,工作内容需要扩大覆盖面,其中包括对草场的大面积补播改良、封育围栏、治虫灭鼠、优质饲料基地的建设减轻草原压力、对草原进行实时的生态监测等诸多方面。
2.2草原保护和牧民收入的矛盾
一直以来,进行草原保护建设工作很多时候都会影响到牧民的经济收入,即使有着新的相关政策,也未能很好地解决这个矛盾。为此,需要在保护建设工作中重视牧民的收入因素,在保障牧民经济利益的前提下开展工作。
2.3控制牲畜数量和科学合理放牧
一些牧民为了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不断添加牲畜的养殖数量,一旦超出草原的承载力就会导致草原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同时,要科学布局,划区轮牧、根据放牧时间合理计算载畜量,科学合理利用草场,使草场对畜牧业发展利益最大化。
3草原生态治理修复策略
3.1大力宣传草原生态建设
在草原生态治理修复工作过程中,各级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应与当地政府宣传部门进行及时沟通,加强对生态草原的保护与建设的相关宣传,让当地广大人民群众能够深刻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举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等相关宣传讲座、发放有关草原生态建设的宣传单,并充分利用现阶段被人们广泛应用的信息技术,如电视、广播、互联网以及手机中的公众号等宣传形式,有效提升当地广大人民的草原生态保护意识。与此同时,宣传部门应当及时为人民群众普及保护生态环境的相关法律法规,提升人民群众对草原生态保护的重视性以及约束性,针对一些恶意破坏草原生态环境的人,应及时按照相关法律进行惩处,保证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实效性,实现草原生态环境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3.2构建科学合理的草原畜牧业经济发展战略
从草原生态环境的实际出发,现阶段的草原生态保护工作与当地的畜牧业发展,已经逐渐凸显出了两者相互矛盾的局面。由于畜牧业在日常发展中,一些牲畜饲养人员需要将家畜赶到草原上进食,对草原破坏力度较大,甚至草原中一些牧草在幼苗期间就被牛羊啃食掉,最终导致草原面积逐年萎缩,造成草原生态环境失去平衡。因此,现阶段的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需要迫切解决的是畜牧业良性发展政策以及法律法规。引导群众秉着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理念去发展畜牧业,并且根据畜牧业的发展现状,为其制定相应的发展政策以及相关法律,方可有效保护草原的生态环境。
3.3完善草原保护相关法律法规
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不断重视,现阶段有关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相关法律已经逐渐被制定出来。但在其实际的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法律漏洞,导致一些不法分子钻法律空子来进行破坏草原生态环境的活动。如现阶段的草原法在执行过程中,对违法的人民群众的惩罚手段与力度相对较轻,受到了当地人民的忽视,进而造成了一些法律条例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流于表面的现象。因此,草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针对在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进展中出现的问题,按照草原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严格执行,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与优化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规划工作。对于草原的占用、征用情况,应当进行一系列的严格审批,尽量降低草原面积被征用的频率与数量。使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日常开展中能够有法可依、依法治人,确保草原生态面积不被破坏。
3.4加强相关部门执法力度
草原生态面积的减少以及被破坏的主要因素是人们自身的生态保护意识太低,且部分群众个体在其自身的思想中以利己主义为生活理念。因此,相关监管部门应当及时加强对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执法能力,加强对破坏草原生态环境的查处力度。在实际执法环节中,相关部门应当根据涉事案件的个性化差异,及时调整与完善现阶段的有关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对一些比较典型的草原违法案例,应通过各大信息传播终端传播给广大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更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该种违法乱纪行为对当地草原生态环境的巨大危害。最后,相关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应为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执法形象,并且要求执法人员一定要深刻掌握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其自身的执法能力。确保执法人员能够在执法过程中坚守文明、公正的执法原则。
3.5落实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
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落实中,相关部门应当创建相应的生态保护补贴或奖励相关政策。需要重点保护的地域中,如水资源保护区、草原生态重点保护区等,应当禁止开垦、放牧、滥采、滥挖等,对周边的生活人员按照相应政策发放一定的生活补贴。对于一些可辅助畜牧业发展的草原,相关人员应当根据草原生态环境现状、草原覆盖面积以及现阶段可承载的牲畜数量进行合理规划与控制,最终形成科学合理的草原生态建设体系。与此同时,应积极引导当地畜牧领域中的广大人民应当在草原上进行划区轮牧,为草原区域面积的草地恢复争取时间,从而形成长期有效的草原建设机制。
3.6加大畜牧业科技投入
一、牧区产业发展与草原生态保护有机结合
牧区产业有序发展,就是要增强产业及其企业、产品的竞争能力,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积累国民财富,增进社会福利,满足广大牧民不断增长的物质与文化的需求。而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改善,就是为了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协调的关系,保持人们良好的生存环境。为了自然资源的恢复扩展、自然再生产永续进行,从而保障经济再生产的自然物质基础丰富、充裕,满足人们对良好的自然景观、舒适的生态环境日益增长的需求。牧区产业发展与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改善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及生产、生活条件,满足人们的物质与精神需求特别是经济需求与生态需求。牧区产业有序发展与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最终目的的一致性,为其在实际操作中有机结合、协调推进奠定了基础。
草原牧区产业有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是相辅相成的,产业优化升级需要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改善,生态环境的保护建设改善也需要产业的优化升级。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态环境与产业发展之间的依存度愈来愈高,相关性越来越强。区域优势产业、特色产业的发展,要充分体现比较优势,否则就缺乏竞争能力与发展前景;而自然资源禀赋与生态环境条件是产业形成、调整最主要的依据之一,也往往是产业及其企业、产品的比较优势之所在。只有适宜地域生态环境的特点,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与经济资源优势的产业才具有较强生存力、拓展力与竞争力。若生态环境好,自然资源佳,产业经济发展就有雄厚的自然物质基础与优越的生境条件,往往才可能形成合理的不断升级的产业结构,培育出长足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若自然资源破坏耗损日益衰减,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产业的发展就会越来越缺乏自然基础的支撑,原本有一些特色的产业也会逐步丧失其发展的比较优势条件、甚至出现生存危机。可见,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环境、从而改善生态环境,是草原牧区产业有序发展的基础与前提。草原牧区生态环境的保护、恢复、建设、改良,首先,要求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实现自然资源永续利用或合理替代,以生态畜牧业、生态林草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环保产业等为主体的生态产业、绿色产业体系的形成;其次,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需要资金的投入、科技的应用,这就要求产业发展、科技进步、经济增长,从而加速改善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的局面,增加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资金投入、技术输入;再次 ,为了增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经济激励、调动人们参与的积极性等,生态环境建设保护也应视其类型的不同逐步实现产业化或准产业化及市场化或准市场化、民营化等,这样生态环境的建设保护可作为一系列产业或行业,直接参与产业发展及调整,成为优化的产业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是世界第二草原大国,拥有约4亿公顷天然草原,占国土总面积的41%左右;草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草原又是主要江河的发源地和水源涵养区,草原具有非常之大的生态功能,是我国主要的生态屏障,其生态地位十分重要。但是,由于盲目开垦、载超过牧等原因,使得草原严重退化沙化,其生态防护功能和经济产出功能不断下降,本来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却逐渐演变成沙尘暴等生态灾害的源。特别是我国北方草原生态系统已出现恶性循环、逆行演替的态势。我国草原退化面积以每年近2000万亩的速度扩展,草原退化率已上升到57%左右;内蒙古草原退化率由20世纪60年代的18%增加到80年代的39%,21世纪初期已达到74%左右。近年来,国家相继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牧还草工程等,拉开了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的大幕,使得少数地域的草原生态环境有所改观,然而草原生态总体恶化的势头还没有得到遏制。草原资源恢复、生态改善是百年大计,必须长期坚持、不懈努力。可见,草原资源的恢复、环境的保护、生态的建设,是草原牧区一切工作的中心内容,是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和切入点。只有实现草原生态良性循环,才能为草原畜牧业等牧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也才能满足建设生态文明的迫切需要。因此,《国务院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牧区发展必须树立生产生态有机结合、生态优先的基本方针,走出一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新路子。
大家好!我是五年四班的黄振辉,今天给大家演讲的题目是《我的环保节日》。相信大家都知道地球是迄今为止人类所知道的宇宙中唯一可以承载人类生命的星球。人类在了球上生活已有几百万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人类就是依靠地球上的资源(空气、水分、阳光)生存、繁衍、发展的,所以,地球是人类的母亲。
人类在漫长的发展道路上,无论是履行自然还是发展经济,都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但是与此同时,因为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不注意环境保护工作,造成了全球性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现在全球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土地沦为沙漠,2000万公顷森林在消失,我国素以水草丰美著称的全国重点牧区呼伦贝尔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就是一个例子:呼伦贝尔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退化面积分别达23%和41%,鄂尔多斯草原的退化最为严重,面积达68%以上。以往沙尘暴基本上是从阿拉善盟和巴彦淖尔盟的沙漠地带发起,今年却东移到乌兰察布盟和锡林郭勒盟,向世人拉响了最令人担忧的生态警报:美丽的锡林郭勒草原也已严重沙化。内蒙古乃至世界上最为典型的草甸草原东乌珠穆沁旗,草场退化面积已占全旗可利用草场的66%以上。以荒漠草原为代表的阿拉善盟和伊克昭盟,草原退化、沙化之势更为严峻。 由于臭氧层被破坏,温室效应在加剧,使用权地球气温不断升高,南极冰冠开始溶化,海洋平面将不断升高,世界上许多沿海城市、岛屿和大量土地,将被海水吞没。这一系列环境问题,不仅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甚至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所以爱护环境,已成为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
六月上旬,联合国在巴西首都召开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175个国家和15000名代表,其中包括131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都参加了会议,可见,保护环境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呼声!
同学们,保护环境十分重要。如果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不注意环境保护,就要受到大自然的报复。不仅损害我们这一代,还要遗害子孙万代!
我国正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环保工作,把保护环境列为一项基本国策。仅1989年颁布的《环境法》,对环保工作就有100多项法规,保护环境正成为我国人民的自觉行动。
一、中国牧区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主要矛盾
我国牧区既是生态脆弱区,又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是比较突出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脆弱的生态环境制约着西部的经济发展
我国已有1/4以上国土出现荒漠化,其中以草地为主,占68%,其次为耕地,占23%,其它利用类型土地占9%。95%以上的荒漠化土地集中在我国牧区,其中新疆最多,其次是内蒙古,再次为、甘肃、青海、宁夏。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草地退化面积大约占草原总面积的10%,80年代达30%,90年代已扩大到60%以上,其中严重退化草原近1.8亿公顷。全国退化草原的面积每年以200万公顷的速度扩张,天然草原面积每年减少约65-70万公顷。草地退化比例最高的是宁夏、甘肃,退化面积占草原总面积比重达80%以上,其次是新疆、内蒙古、青海,退化面积占50%—75%。
通过西部大开发战略尤其是草原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牧区局部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仍未实现根本扭转。目前,西部地区水土流失面积(不包括自治区)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的80%以上,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最集中的区域。一些资料表明,每年流入长江、黄河的泥沙总量高达20多亿吨。土地沙化已威胁1亿多人口的生存和发展。
牧区地处我国的内陆地区,比较封闭,人们的思想观念比较落后,脆弱的生态环境,使经济发展面临巨大的困难。
第一,草原产草量下降,牧草变得低矮稀疏,有毒有害植物孳生,草质变差,严重制约牧区主导产业——草原畜牧业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方主要草原区产草量平均下降幅度为17.6%,下降幅度最大的荒漠草原达40%,典型草原的下降幅度也在20%左右,使草畜矛盾更加尖锐,不得不推行禁牧和休牧制度,进而使草原畜牧业的生产经营成本显著上升,广大牧民的收入增长速度减缓,个别地区甚至出现负增长。
第二,造成水资源短缺。水资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生态环境建设所必须的首要条件。中国牧区绝大部分地区严重缺水,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植被减少与水土流失无法形成良性循环,弱化了水源涵养功能,用水更加紧张。生态环境的恶化使得很多河流断流干涸,湖泊萎缩,地下水位下降,如西北最大的淡水湖泊新疆艾比湖水面已从20世纪50年代的1200平方公里缩减成现在的500余平方公里;青藏高原的湖泊有30%以上干化成盐湖或干盐湖,累计亏水148亿立方米,湖水面积减少300多公里;黄河源区有不少湖泊已经干涸等等。另外,在水资源的开发上忽视区域平衡,使水资源变的更加紧缺。
第三,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提高。广大牧区生态环境脆弱,对各种灾害的抵抗能力较弱,加上人为因素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生态灾害的发生比较频繁。由于滥垦、滥伐、滥牧,湿地围垦、陡坡地开荒、河流上游毁林垦荒等,导致森林、湿地的蓄洪调洪能力下降,一方面洪水灾害加大,另一方面抵御干旱能力下降,从而导致旱涝灾害尤其是旱灾加重;天然林的大面积减少,林种趋于单一化,林龄结构不合理,进而导致林地的抗干扰能力降低,森林生态系统调节能力减弱,生态功能下降;另外,草地植被的破坏,群落结构改变,质量与功能下降,鼠虫害频发,等等。
在牧区,草地的承载力的下降,生态屏障作用的降低,不仅降低了生存质量,而且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直接削弱了经济发展的基础。
(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巨大压力
牧区人均国民收入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50%左右,并集中了全国70%温饱线以下的贫困人口,导致经济发展的直接目标易倾向于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对环境质量的需求不足,发展经济主要注重收入水平的提高。因而,当经济收入和产品生产与环境保护发生矛盾时,牺牲的往往是后者。
长期以来,人们发展牧区经济因未以经济与生态协调的生态经济思想作指导,只考虑发展经济的需要,而忽视生态系统的承受力,影响了生态系统正常运行,致使经济社会出现非持续性,这是我国牧区长期以来经济落后的生态经济根源。由于我国牧区大都是各种矿产的富集地,开发矿产资源不约而同地成为牧区发展工业的首选,在部分牧区甚至成为经济支柱。但由于开采量大,因而造成对土地的破坏。矿产资源的开发活动中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除占用和破坏土地外,还导致土地塌陷、地面沉降,并引发水土流失、崩塌、滑坡、泥石流、地下水位下降等地质灾害。如果说开垦的草场能在数年内有效地恢复的话,那么开矿或者办化工厂而受到污染和破坏的草原更难以恢复。
二、牧区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矛盾冲突的成因
(一)文化成因
在农耕文化的支配下,人们对草原的生态价值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在1934年,政府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所编的《中国农业之改进》一书中,将草原作为荒地对待,提出:“我国荒地有数百万方里之多,……苟能移民殖边,……”。后,我国的第一部宪法也将草原称为荒地。1954年宪法的第六条第二款规定:“矿藏、水流,由法律规定为国有的森林、荒地和其他资源,都属于全民所有。”1975年宪法的第6条第2款规定:“矿藏、水流,国有的森林,荒地和其他资源,都属于全民所有。”1978年宪法的第六条第二款规定:“矿藏、水流,国有的森林,荒地和其他海陆资源,都属于全民所有。”3部宪法,都没有提到草原。当然不是疏忽而造成了缺漏。是把草原归入“其他”资源里去了吗?想来也不是。对于广袤以数百万平方公里计的草原,说什么也不会用“其他”来涵盖的。显然,在3部宪法里,草原都被纳入“荒地”这个范畴中去了。可见,草原的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被忽视了。
(二)经济成因
追求经济的过快增长容易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为解决资金、技术等地方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牧区地方政府希望招商引资、发展地区间的经济合作来带动本地经济增长并没有错,问题是由于片面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一些地方政府忽视了某些项目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与此同时,发达地区出于产业升级的需要,会把一些低技术、低附加值、高污染的行业向西部地区转移,也对牧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构成严重威胁。
牧区产业结构不合理,畜牧业基础薄弱,工业经济落后,第三产业发展不足,产业之间关联度低,阻碍了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一是畜牧业产业发展滞后,结构调整乏力。畜牧业产业装备的技术水平及技术含量低,畜牧业关联产业(如畜产品深工业等)发展比较缓慢,畜牧业资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同时,对草原重利用轻投入,既造成了自然资源的浪费和逐步枯竭,又使生态环境恶化。二是工业装备陈旧,主导产业单一,产业链条短,行业地区分布不合理,结构效益差。而且牧区工业以资源开采和初级产品加工为主,产业结构趋同,地区的经济特色不明显,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导致在同一低水平上进行过度竞争和重复建设,不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影响全国经济协调发展的同时,也延缓了牧区的发展进程。三是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牧区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其产值占本区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为40%,并且内部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尤其是金融、咨询、科技推广等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发展较慢,不利于生态经济和环保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三)政治成因
追求短期政绩的目标与实现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所要求的长远目标不相符。现行行政绩效考核主要内容是经济政绩,考核采用的是非全面的和短期的标准:即主要考核领导干部的经济政绩,而忽视考核其生态政绩;主要考核其5年任期的短期政绩,而不考核其产生久远影响的长期政绩。政绩要求官员“任期内见成果”,于是那些见效期超过任期的工作往往被忽视了。
我国草原资源管理中还存在一些共同的偏向,即重新建,轻保护;重工程,轻管理;重集中工作,轻分散工作。许多部门倾向于狠抓退化草原的治理工作而忽视草原的保护工作。我们知道,草原生态的改善,是一个渐进积累的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草原生态一旦被严重破坏,其逆演替就会发生,再恢复绝非易事。
(四)政策成因
在效率优先的原则下,以1986年的《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为标志,全面实施了优先发展东部地区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的结果,是东部地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带动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但是,西部地区在经济社会相对发展的同时,在生态环境方面付出了较大的代价。
牧区作为东部地区原材料基地的“垂直分工”,自改革开放以来呈现加强的趋势。①牧区资源型区域采掘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例呈上升趋势,而东部地区这一比例呈下降趋势。由于资源型工业比重大,产业科技含量低,导致轻重工业结构、加工工业结构和工业产品结构的趋同化,例如,采掘和原材料工业占重工业的比重,全国平均为50.4%,而青海和新疆分别为83.0%和87.0%。工业结构趋同化的结果是产品过剩并且缺乏市场竞争力,经济和社会效益差,并易产生环境问题。
三、对策建议
(一)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并举
首先,牧区有特殊的植被资源,比如甘草、麻黄草、冬虫夏草、发菜、雪莲花、肉苁蓉等,这些资源有巨大的需求市场,由于缺乏有组织的规模化种植开发利用,导致人们无组织地乱挖滥采,既耗费了资源,又破坏了生态环境。在开发中应该加大这些资源的人工种植技术研究,组建种植开发企业集团,使无序的群体开发活动变成种植、运输、加工、销售经营一条龙的企业活动。其次,牧区大多处于高原地区,干旱少雨、日照充足,具有丰富的太阳能和风力能,在一些大山区,还具有丰富的水电资源。开发利用这些再生能源,既不会对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又对牧区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这些能源的开发利用,属于基础性建设,可以重点借助于国家投资或寻求国际合作。再次,牧区具有丰富的地下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煤炭、各种金属矿藏资源等。这些资源的开发对发展牧区经济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但应针对不同类别的资源采取不同的开发策略,对那些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应予战略储备;开发可能产生重大生态环境影响的不可再生资源,应暂时不开发;对那些国民经济建设急需的地下资源,应在开发时和开发后作好自然生态的保护、废物的处理、土地的复垦或植被的恢复,避免造成对地下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在自然资源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的同时,尤其注重对生态和不可再生资源的保护。牧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系统脆弱,许多物种、植被及特殊的自然景观一旦被破坏,就很难恢复。另外,牧区是我国几大重要河流的发源地,其生态环境的好坏,对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影响极大。因此,在资源开发利用中做好自然生态和各类资源的保护,使生态环境维持在保证牧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
(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运行机制
第一,健全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制和生态保护综合决策机制。建立完善各级政府对本辖区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各部门对本行业和本系统生态环境保护负责的责任制,明确资源开发单位、法人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审计制度,实行严格的考核、奖罚制度。第二,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资金引入机制。国家对有利于生态保护的长期投资项目在政策上给予优惠支持,中央政府主要负责以生态效益为主的天然林、防护林、天然草地的保护与恢复和生态功能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的投入;各级政府应增加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积极引入社会各方投资,逐步建立流域补偿、资源开发补偿、遗传资源惠益共享的生态补偿机制。第三,依法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健全与保护生态环境有关的法律法规,一方面尽量提高法律条文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制定实施条例,形成配套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同时,必须严格执法,并通过公众参与制度和公众举报、听证等制度,疏通各种环境监测渠道,杜绝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去换取经济的增长。
(三)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发展生态畜牧业
只有生态经济模式,才能够实现牧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生态经济是解决牧区生态脆弱与贫困问题的最优路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牧区应该运用生态理论,进行不同资源和产业的组合,促进物质流和能量流的循环传递,形成相互依存、相互推动的生态产业链,实现产业组合的最优化、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生态成本的最小化。
草原畜牧业是牧区的传统产业和优势产业,应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发展生态畜牧业。一是以草定畜,推进季节畜牧业的发展。在牧区要大力推广羔羊育肥模式,实现冷季到来前出栏,降低枯草期牲畜存栏量,实现发展季节畜牧业之目的。二是实行禁牧、休牧和轮牧制度。沙化和退化严重的草原地段实行禁牧,禁牧即休牧期超过1年。牧区要根据具体情况,不断调整禁牧范围,使草原休养生息,恢复植被。中轻度退化的草原地段实行休牧制度,即季节性休牧。在牧草返青期和牧草结实期休牧,具体休牧日期根据当地政府部门规定执行。休牧期间,牲畜要进行舍饲,严禁到草原上放牧。在一些自然条件较好的草原,推行科学的划区轮牧制度。三是开展异地育肥。牲畜在草原上放牧一定的时间后转到农区育肥,可以充分利用农区的谷物和其它副产品,降低草原的载畜量,减轻对草原的压力,从而减缓或抑制草原退化。四是发展草原绿色经济。五是开发草原生物经济。
(四)大力发展沙产业
沙产业,一般是指利用沙地、荒漠半荒漠地区的独特优势进行经济开发,由社会投资并实现自我循环的经济运行活动。简而言之,就是用辩证思维来认识风沙,既要防治其危害,又要视其为可利用的资源。改良和发展能适应沙区环境且又有经济价值的沙生旱生植物,特别是沙生经济灌木、特产药材和藻类等其他沙漠特产品的种植业;发展改良豢养沙漠动物的养殖业和以“沙漠之舟”骆驼为主的放牧业。为便于生产者把握技术要义,沙产业的技术路线通俗表述为: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对于生态脆弱的荒漠化地区,要把生态建设与增加农牧民收入结合起来,使“绿起来”和“富起来”相结合。如内蒙古东达蒙古王集团在库布其沙漠东缘,开展了“沙柳综合利用产业化——生态、环保、扶贫项目”,从1998年开始,集团已投入300万元开辟“福源泉”沙柳基地5万亩,最终要治理库布其沙漠300万亩,建立沙柳基地。推行灌(木)草(牧)间作林牧结合,在沙柳间距空地,种植了适生优质牧草,如杨柴、沙打旺、紫花苜蓿等,达到了用沙柳护岸、固堤来防水土流失,封固结合,防风固沙,科学治理库布其沙漠。一方面实现年产50万吨沙柳制浆面箱植板纤的生产能力,同时,采用制浆新工艺,废水里的含氧有机物,可以增加土壤肥力;另一方面,将沙柳15%的细梢叶物尽其用,加上种植的优质牧草,发展舍饲绒山羊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五)开发生态旅游业
草原牧区由于自然、文化、社会、经济等历史演变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奇异风光和色彩斑斓的民族风情。在国务院已公布的119个国家级风景名胜中,民族地区就约占一半,如新疆的天山天池、青海的青海湖等,都是著名的佳景胜地。此外,牧区还有独特的人文社会旅游资源,如历史遗迹和美丽的神话传说,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风情,琳琅满目的民间工艺品和著名的土特产品。把旅游资源开发作为第三产业发展的重点,用发展高科技的眼光来看待和发展旅游业。发展旅游产业有利于保护生态资源和发挥资源优势,并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牧区地域辽阔,旅游资源之间差异明显。因此,牧区旅游业的发展,要作好整体的旅游业发展规划,要重点发展生态旅游和民族风情文化旅游,形成自己的特色旅游。同时要抓好为旅游服务的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管理,提高旅游服务人员的素质和服务质量,发展精品旅游。新疆、宁夏、甘肃、内蒙古等西北区,重点发展历史文化遗迹游和特种旅游。以丝绸之路为主线,以乌鲁木齐、西安为依托城市,充分挖掘西北地区文化内涵,做强、做大文物古迹游,适度开展以大漠、戈壁、草原为背景的特种旅游。、青海等青藏高原区,大力培育旅游市场,借助青藏铁路的修建和川藏、滇藏公路改造的契机,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并推出“茶马古道”产品。重点建设旅游枢纽城市,新建、改造和强化已有的机场,开通多条至世界主要旅游客源国的国际航线,建设重点景区的航空支线旅游交通和快速旅游公路。大力开发旅游扶贫、生态旅游和探险旅游基地项目及生态环境治理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的项目。
——编 者
问: 《条例》制定的依据是什么?坚持了哪些原则?
答: 《条例》的制定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等法律和行政法规,同时注重了与《草原管理条例》、《草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及《草原野生植物采集收购管理办法》等现行法规和规章相衔接。
《条例》以维护农牧民利益和保护草原生态环境为主导思想,从自治区实际出发,在《草原法》框架内,力求更具有地方特色,突出可操作性。因此,在修改过程中坚持了以下四条原则:一是责权利相结合,处理好国家、集体和农牧民之间的关系,特别注意维护农牧民的利益。二是正确把握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把基本草原的保护放在首位,重点突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三是对基本草原实行比其他草原更为严格的管理。四是进一步明确各级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门、相关部门及其草原监督管理机构在基本草原保护管理工作中的责任。
问: “基本草牧场”与“基本草原”在概念理解上是否有区别?《条例》规定哪些草原应当划为基本草原?
答: “基本草牧场”与“基本草原”在概念理解上没有区别,只是因为旧的《基本草牧场保护条例》中的“基本草牧场”,在《草原法》中表述为“基本草原”,为了与《草原法》衔接,所以新《条例》也把“基本草牧场”改为“基本草原”。
《条例》规定下列草原应当划为基本草原:对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具有特殊生态功能的草原;重要放牧场;打草场;用于畜牧业生产的人工草地、饲草饲料地、退耕还草地以及改良草地、草种基地;国家和自治区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的草原;草原科研、教学试验基地;国家和自治区规定应当划为基本草原的其他草原。
问: 《条例》是如何体现保护优先原则的?
答: 首先,从名称上,《条例》称为“基本草原保护条例”就充分体现了保护优先的原则。其次,在内容上,《条例》明确规定了禁止的行为,对非禁止在草原上进行的活动要求必须依法办理相应的审核审批手续,如征占用草原、临时占用草原、开展经营性旅游活动、采集国家二级保护和自治区重点保护的草原野生植物等等。第三,在罚则上,《条例》对破坏草原严重,屡禁不止的行为进一步加大了处罚力度,如擅自改变基本草原用途的,处以每亩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在基本草原上超过核定载畜量放牧,逾期未改正的,处以每个超载羊单位100元的罚款,比《草原管理条例》的处罚增加了两倍多;在实行禁牧休牧的基本草原上放牧的,处以每个羊单位30元的罚款。
问: 《条例》规定在基本草原上禁止哪些行为?
答: 为了对基本草原实行严格管理,《条例》规定在基本草原上禁止的行为有:开垦基本草原;擅自改变基本草原用途;毁坏围栏、人畜饮水设施等草原建设保护设施;擅自钻井提取工业用水; 挖鱼塘、挖沟渠、铲草皮、挖草炭等破坏草原植被的行为;建造坟墓;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倾倒排放固体、液体、气体废物和生活垃圾或者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粉尘污染、放射性污染、电磁波辐射污染;其他破坏基本草原的行为。
问: 《条例》对各级政府和草原所有权、使用权单位有什么要求?
答: 《条例》在基本草原的保护与管理方面,对各级政府和草原所有权、使用权单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规定自治区实行基本草原保护管理目标责任制度。旗县级人民政府要将基本草原保护管理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并与苏木乡镇人民政府签订基本草原保护责任书。旗县级人民政府要与草原使用权单位签订基本草原保护责任书。苏木乡镇人民政府要与草原所有权单位签订基本草原保护责任书。二是规定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建立基本草原保护监督检查制度,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对受理检举控告和查处破坏基本草原违法行为的情况,实行草畜平衡、禁牧休牧轮牧、草原生态保护奖励补助的情况,草原重点建设的情况以及征收、征用、使用或者临时占用基本草原等情况进行检查,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
问: 《条例》对破坏基本草原等违法行为是如何处罚的?
【关键词】新疆 生态旅游 对策
一、新疆生态旅游资源优势
新疆有雪域高原和广袤的大草原,生物多样性很丰富。新疆还具有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特点,因此发展新疆生态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资源节约型和可持续发展之路,对带动新疆的经济发展,增强对外开放意识,扩大对外交流有着特殊的意义。
新疆以其天然淳朴的自然景观,浓郁的民族风情,吸引着国内外众多的游客。新疆旅游资源神奇独特,戈壁荒漠中镶嵌着一块块美丽绿洲,象绿宝石。苍茫中耸立的雪山,一望无际的浩瀚的沙海,还有邵神工的奇特地形地貌如雅地貌,旅游者只有置身其中才能领略大自然的神奇和西域之美。
1.雪山冰川。帕米尔高原的雪山巍峨叠障、冰峰冰山神奇险俊非常壮美。帕米尔的山不仅雄伟、壮观、富饶,而且每座山都有一个美丽的名字。高达海拔慕士塔格冰峰7745米,是举世闻名的冰山公主;乔格里峰海拔高达8116米,被誉为是雪山王子。当太阳落山,银装素裹的慕士塔格峰在晚霞的映照下,成了一片彩色的世界。
2.美丽的大草原。新疆草原很多,如巴音布鲁克大草原等增加巩乃斯草原位于伊犁新源县辖区内,是巩乃斯河系贯通的河谷山地草原,地域辽阔,沟谷众多,是新疆着名的草原,它不仅是新疆细毛羊的故乡而且是伊犁天马的重要产地。这里降水量丰富,四季有充足的水草资源和繁多的植物种类。每年6月至9月是草原的黄金季节,辽阔的草原在蓝天的映衬下尤显华丽。每逢夏季,国内外众多游客来此体会伊犁大草原秀美风光与浓郁的民族风情。
3.奇异景色.克拉玛依魔鬼城风景旅游区位于克拉玛依市所辖的乌尔禾区,景区以魔鬼城的“雅丹”地貌为重点,应在全世界像魔鬼城这样的雅丹地貌为数极少,所以它属我国的一级资源。远古时,这里本是巨大的淡水湖,后由于造山运动作用,变为陆地,原湖区喾的砂泥经常期风雨侵蚀,形成了独特的城堡自然景观,魔鬼城以其独特的景观吸引着中外旅游观光者。魔鬼城一带在地质上属艾里克纪,由白色石美砂岩、灰色砾岩、落层棕黄色泥岩组成。气候特点是四季多风。除了夏季旅游外,基本没有其他人为活动。魔鬼城风景旅游区规划为中心景区、影视活动区和服务接待管理区。中心区以雅丹地貌观赏区为主,以探险区为辅;影视区以西部影视为主,在这里可以欣赏到色彩缤纷的民间活动,如蒙古族群众的那达慕大会、赛马等,让游客领略到西域民族风情。服务接待区是提供游客休息的场所。
二、新疆生态旅游的发展
脆弱的西部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在失控的条件下,极易成为旅游的牺牲品。西部开发发展生态旅游,走的是可持续发展之路,对带动经济发展,增强对外开放意识,扩大对外交流都有着特殊的意义。
1.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改善基础设施。旅游业是一种复合型产业。据了解,2006年全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10.1738亿元,其中社会投入4.4346亿元,今后的投入将大幅度增加,旅游经营由粗放型向集约性递进,旅游产业由速度型向效益型过渡,以提高我区旅游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旅游业健康发展,必须谋求两个方面的统一,即在宏观决策上,要谋求中央与地方的协调统一;在微观控制上,要谋求各行业的协调发展。所以,发展旅游业,必然大大促进基础设施的改善,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2.增加社会就业机会。生态旅游是一个关联性很强的产业,它的开发可以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交通业、餐饮业、宾馆业、旅游服务业、纪念品制造业等。通过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开发,给当地居民创造了广阔的就业机会。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每增加2个国际旅游者或10个国内旅游者,就可新增一个就业岗位。我国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可大大增加就业人数,减少失业率,减轻社会和政府再就业负担。
3.增强群众环保意识。首先应对生态旅游开发、经营人员进行教育,使他们认清当今旅游发展趋势,在旅游开发和经营中自觉运用生态学原理,推出真正的生态旅游产品,促进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其次加强对游客的环保教育,让他们在旅游中自觉遵守旅游条例规范,提高他们的生态意识、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并自觉运用生态学原则指导自己的旅游行为,保护生态环境和生态旅游资源。
三、新疆生态旅游发展中急待应优先解决的问题
1.自然环境监测和保护自然资源。林业主管部门对比进行有效的综合治理。同时建立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及时掌握发展变化情况,形成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旅游设施的修建和游客的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会给旅游区及其周围生态系统和物种生存繁衍带来种种影响。
2.健全法制和管理体制。旅游区的开发建设和各项旅游活动,必须有一套相应的法律法规统一规范管理。避免出现过度开发、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资源。根据地方现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按生态旅游的要求,制定管理生态旅游的专门法规和行政规章,把生态旅游纳入法制轨道,确保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
3.大力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实现生态保护和旅游发展的双赢目标,是发展生态旅游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要从新疆的实际情况出发,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研究制定科学管理生态旅游的具体办法、技术规程等,不断完善和提高,使新疆生态旅游开发和管理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4.积极鼓励当地居民参与生态旅游业。通过当地居民的积极参与,可以更好的发挥地方特色和传统,增加生态旅游的吸引力。同时,开展生态旅游业可以带动其他部门的发展。
开展生态旅游业,既丰富了新疆地区旅游事业,又推动了经济建设。在保护好环境的基础上获得可观的经济收并使其转化为直接的环境保护资金;各民族参与生态旅游的发展,使他们意识到保护环境与自身发展的紧密关系,每一个人都应成为自觉的环境保护人员。
通过开展生态旅游,提高社区居民及游客的环保意识,保护新疆的生物多样性;促进本地经济繁荣,实现旅游扶贫,进一步增加就业率;建设生态旅游设施,对游客起到环境教育的作用,从而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
参考文献:
[1]骆高远.山区开发的有效途径一生态旅游业.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1,(2).
[2]沈茂成.在保护好生态环境前提下开展生态旅游.中国环境报,2001,(2).
[3]肖建舫.2001年西部旅游热点预测.中国旅游报,2001,(2).
[4]罗明义.旅游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关键词:新疆生态旅游对策
一、新疆生态旅游资源优势
新疆有雪域高原和广袤的大草原,生物多样性很丰富。新疆还具有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特点,因此发展新疆生态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资源节约型和可持续发展之路,对带动新疆的经济发展,增强对外开放意识,扩大对外交流有着特殊的意义。
新疆以其天然淳朴的自然景观,浓郁的民族风情,吸引着国内外众多的游客。新疆旅游资源神奇独特,戈壁荒漠中镶嵌着一块块美丽绿洲,象绿宝石。苍茫中耸立的雪山,一望无际的浩瀚的沙海,还有邵神工的奇特地形地貌如雅地貌,旅游者只有置身其中才能领略大自然的神奇和西域之美。
1.雪山冰川。帕米尔高原的雪山巍峨叠障、冰峰冰山神奇险俊非常壮美。帕米尔的山不仅雄伟、壮观、富饶,而且每座山都有一个美丽的名字。高达海拔慕士塔格冰峰7745米,是举世闻名的冰山公主;乔格里峰海拔高达8116米,被誉为是雪山王子。当太阳落山,银装素裹的慕士塔格峰在晚霞的映照下,成了一片彩色的世界。
2.美丽的大草原。新疆草原很多,如巴音布鲁克大草原等增加巩乃斯草原位于伊犁新源县辖区内,是巩乃斯河系贯通的河谷山地草原,地域辽阔,沟谷众多,是新疆著名的草原,它不仅是新疆细毛羊的故乡而且是伊犁天马的重要产地。这里降水量丰富,四季有充足的水草资源和繁多的植物种类。每年6月至9月是草原的黄金季节,辽阔的草原在蓝天的映衬下尤显华丽。每逢夏季,国内外众多游客来此体会伊犁大草原秀美风光与浓郁的民族风情。
3.奇异景色.克拉玛依魔鬼城风景旅游区位于克拉玛依市所辖的乌尔禾区,景区以魔鬼城的“雅丹”地貌为重点,应在全世界像魔鬼城这样的雅丹地貌为数极少,所以它属我国的一级资源。远古时,这里本是巨大的淡水湖,后由于造山运动作用,变为陆地,原湖区喾的砂泥经常期风雨侵蚀,形成了独特的城堡自然景观,魔鬼城以其独特的景观吸引着中外旅游观光者。魔鬼城一带在地质上属艾里克纪,由白色石美砂岩、灰色砾岩、落层棕黄色泥岩组成。气候特点是四季多风。除了夏季旅游外,基本没有其他人为活动。魔鬼城风景旅游区规划为中心景区、影视活动区和服务接待管理区。中心区以雅丹地貌观赏区为主,以探险区为辅;影视区以西部影视为主,在这里可以欣赏到色彩缤纷的民间活动,如蒙古族群众的那达慕大会、赛马等,让游客领略到西域民族风情。服务接待区是提供游客休息的场所。
二、新疆生态旅游的发展
脆弱的西部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在失控的条件下,极易成为旅游的牺牲品。西部开发发展生态旅游,走的是可持续发展之路,对带动经济发展,增强对外开放意识,扩大对外交流都有着特殊的意义。
1.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改善基础设施。旅游业是一种复合型产业。据了解,2006年全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10.1738亿元,其中社会投入4.4346亿元,今后的投入将大幅度增加,旅游经营由粗放型向集约性递进,旅游产业由速度型向效益型过渡,以提高我区旅游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旅游业健康发展,必须谋求两个方面的统一,即在宏观决策上,要谋求中央与地方的协调统一;在微观控制上,要谋求各行业的协调发展。所以,发展旅游业,必然大大促进基础设施的改善,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2.增加社会就业机会。生态旅游是一个关联性很强的产业,它的开发可以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交通业、餐饮业、宾馆业、旅游服务业、纪念品制造业等。通过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开发,给当地居民创造了广阔的就业机会。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每增加2个国际旅游者或10个国内旅游者,就可新增一个就业岗位。我国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可大大增加就业人数,减少失业率,减轻社会和政府再就业负担。
3.增强群众环保意识。首先应对生态旅游开发、经营人员进行教育,使他们认清当今旅游发展趋势,在旅游开发和经营中自觉运用生态学原理,推出真正的生态旅游产品,促进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其次加强对游客的环保教育,让他们在旅游中自觉遵守旅游条例规范,提高他们的生态意识、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并自觉运用生态学原则指导自己的旅游行为,保护生态环境和生态旅游资源。
三、新疆生态旅游发展中急待应优先解决的问题
1.自然环境监测和保护自然资源。林业主管部门对比进行有效的综合治理。同时建立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及时掌握发展变化情况,形成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旅游设施的修建和游客的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必然会给旅游区及其周围生态系统和物种生存繁衍带来种种影响。
2.健全法制和管理体制。旅游区的开发建设和各项旅游活动,必须有一套相应的法律法规统一规范管理。避免出现过度开发、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资源。根据地方现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按生态旅游的要求,制定管理生态旅游的专门法规和行政规章,把生态旅游纳入法制轨道,确保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
3.大力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实现生态保护和旅游发展的双赢目标,是发展生态旅游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要从新疆的实际情况出发,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研究制定科学管理生态旅游的具体办法、技术规程等,不断完善和提高,使新疆生态旅游开发和管理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4.积极鼓励当地居民参与生态旅游业。通过当地居民的积极参与,可以更好的发挥地方特色和传统,增加生态旅游的吸引力。同时,开展生态旅游业可以带动其他部门的发展。
开展生态旅游业,既丰富了新疆地区旅游事业,又推动了经济建设。在保护好环境的基础上获得可观的经济收并使其转化为直接的环境保护资金;各民族参与生态旅游的发展,使他们意识到保护环境与自身发展的紧密关系,每一个人都应成为自觉的环境保护人员。
通过开展生态旅游,提高社区居民及游客的环保意识,保护新疆的生物多样性;促进本地经济繁荣,实现旅游扶贫,进一步增加就业率;建设生态旅游设施,对游客起到环境教育的作用,从而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
参考文献:
[1]骆高远.山区开发的有效途径一生态旅游业.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1,(2).
[2]沈茂成.在保护好生态环境前提下开展生态旅游.中国环境报,2001,(2).
[3]肖建舫.2001年西部旅游热点预测.中国旅游报,2001,(2).
关键词:畜牧业;产业化;草原;生态环境
0引言
近年畜牧业也开始面向规模化与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对自然环境造成较大危害,使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因此,在畜牧业产业化过程中,应做好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以实现持续稳定发展。
1影响
1.1频发自然灾害
部分地区依然遵循传统的养殖模式,草场过量放牧动物,大量优质牧草逐渐消失,有毒有害牧草开始增加,草原大地,并在雨水侵蚀下出现水土流失问题,弱化了草场的生产能力。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降雨量逐渐减少,水分蒸发加快,地下水位出现断层甚至严重不足问题,草场缺水十分严重。
1.2降低草场利用率
大多地区畜牧产业与经济发展并未考虑林木与草原资源情况,存在乱砍乱伐与不合理利用等问题。部分基层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养殖业发展难度较大,无法发挥草原资源优势,降低了草场资源的利用率。
1.3降低科技水平
畜牧业在产业化发展进程中并未科学设置,养殖品种较为单一,大多农牧民采用传统的养殖方式,无法在基层地区推广使用先进的畜牧养殖技术,整体养殖科技含量较低,畜牧养殖处于落后状态[1]。
2草原生态环境恶化原因
首先,畜牧生产经营方式不完善,目前我国大多草原牧区养殖时依靠自然生态资源,常见饲养方式为全年放牧、冬季补饲,严重破坏草原生态环境,甚至在此基础上开展轮牧生产方式,导致草地超载,转而影响牲畜养殖质量,形成恶性循环。其次,盲目发展畜牧业,草原资源支持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但草原对牲畜的承载力有限。部分牧民在未考虑草原资源的情况下便大肆发展养殖业,盲目扩大养殖规模,增加草原承载力。最后,缺乏资金支持,虽然人们已经开始认识到草原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逐步改善生产方式,但实际保护期间依然缺乏人力、物力、技术及资金支持,尤其在修复草原生态环境时没有采用先进技术设备,无法更好地开展人工草地种植与草原恢复等工作。
3改善对策
3.1落实草牧场“双权一制”政策
为解决制度不合理引起的草场退化问题,应在草原地区实行“双权一制”政策,落实草原牧场的所有权、使用权,实行草原牧场有偿使用的。期间应明确此政策可解决的本质问题,建立规章制度,探索“双权一制”政策落实的技术方法,保证公平性与公正性。农牧民可以优先续包以往承包的草牧场,使农牧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此外,应建设草地保护奖惩办法,对于草牧场保护较好的农牧民给予经济与物质补贴,严厉惩罚过度开发草场的农牧户,对于承包草地一直处于破坏状态的,可以解除承包合同。强化草地租用管理力度,尤其严厉惩罚租用草牧场却不养护的农牧户,严重的可以解除承包合同,通过强力措施,遏制草原生态环境恶化,使其恢复原始状态[2]。
3.2转变传统畜牧业发展模式
草原生态环境恶化也会导致畜牧业无法实现产业与规模化发展,对此应合理调整以往畜牧养殖模式,对于放牧养殖的群体严格控制草原牲畜放养量,避免超出草原承载力,给予草场充分的休养生息时间,避免草原荒漠化。目前农牧地区人口数量不断增多,在完善养殖模式的基础上,还应确定草原人口承载力,并合理安置。相关政府部门应发挥自身宏观调控作用,严格落实法律规章制度,保证合理利用草原牧场。给予现代畜牧养殖业一定的资金支持,帮助其改良品种,引进新型养殖技术,优化生产模式,推进草原生态环境保护进程。
3.3严格落实草原建设保护措施
对于轻度退化的草场,应围栏封育,实行轮牧与阶段性的修复措施,缓解草场生态压力。对于退化严重的草场,应长期禁止放牧,保证草场具备足够的休养生息时间,及时恢复生机。若草场退化十分严重,存在明显的荒漠现象,还应建设人工草地,做好改良工作,保证牧草供给,必要时还应考虑生态移民。在建设人工草地时应遵循因地制宜原则,扩大饲料资源,减轻天然草场压力。在旱作条件下,单位面积的人工草地产草量高于天然草地产草量3~5倍,灌溉条件下还可以增加10倍左右,饲草质量水平高,可以解决冬春季饲草不足问题。养殖人员应在水肥条件较好的地段开发高产饲料地,如高粱、青贮玉米等优质饲料,发展舍饲化、规模化的养殖业,提高生态与经济效益。此外,可以利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农副产品,发展秸秆青贮技术,回收农作物秸秆,并进行青贮处理,充足供给青绿饲料,降低对草原的危害。
3.4提高草原生态保护意识
农牧民群众应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参与草地资源保护工作,减少人为破坏。相关工作人员应对全体牧民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其认识到草场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理解草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维护意识,以合理利用草地资源,改变以往的草原畜牧方式。增强相关保护部门的可持续发展意识,设立良好规划,平衡畜牧生产与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改善草原生态。
3.5实行动态监测
畜牧业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便是草地资源,受土壤、水分、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大多草地不宜发展种植业,适合放牧。因此相关部门应在遵循草业系统工程的基础上,结合草地区域特点,开发草地资源,并发展草业经济战略,保证草业技术的标准化、规范化。为更好地保护草原生态环境,还应实行动态监测机制,构建完善的网络监测系统。草原管理部门应将草场资源划分为不同区域,做好网格化跟踪监管,随时了解草场资源动态,一旦发现草地资源破坏问题应立即制止,根据法律法规进行严厉处罚。根据本地畜牧业的发展趋势,制定严格的养殖计划,为牧民技术提供生产指导服务,强化监管,促进畜牧业持续发展[3]。
3.6建设标准化养殖基地
草原可持续发展属于综合性、知识性的密集发展模式,需要在畜牧生产方式方面不断创新探索。因此,相关部门应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组织科研院所、本科院校及推广机构等多方面的科技力量,充分利用技术、信息资源、人才等因素,集成高新技术,建设集培训、选择、吸引人才与示范技术推广于一体的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式示范基地,鼓励科研人员携带科技成果创办企业,为草原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此外,还应生产高质量牧草种子,开设牧草种子工程,以资源为依据、市场为导向,建立优良的牧草种子繁育体系,种植出更多优良牧草,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实现草畜平衡,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4结束语
牧民应充分认识到草原环境的重要性,增强生态保护意识,严格按照规定放牧,转变以往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方式,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秦明东.草原特色畜牧养殖业发展措施探究[J].中国畜禽种业,2020(7):52.
[2]宋文婷.加强草原生态系统建设发展绿色畜牧业[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2020(5):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