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草原环境保护范文

草原环境保护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11 17:26:4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草原环境保护,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草原环境保护

篇1

关键词:草原;环境保护;法理学

近些年来,我国的天然草原面积呈下降趋势,草原环境保护的问题逐渐受到国家的重视,通过立法的手段推行草原环境保护会更有利于保护工作的落实。从法理学的角度探究草原环境的保护,对实际保护工作的开展有着积极意义。

一、草原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价值体现

(一)草原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分析

造成草原环境恶化的原因比较多,其中,草原的过渡放牧、对草原资源的不合理开发,还有工业的污染等,是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当前社会发展的环境中,对草原环境保护的理论研究有极大的必要性。草原退化会导致尘霾天气增多,危害我国国民的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的日常出行,在“一带一路”的经济带的构建时与他国开展多边贸易往来之际也亦不利于我国大国际形象的构建,不符合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人们对草地不科学管理造成草地生态系统的失调,畜牧数量的过度增加对草原资源的消耗也较为严重,然而,片面地强调减轻草地压力亦会造成资源的浪费[1]。草原环境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巨大影响,严重时亦会引起土地荒漠化,催生极端天气,严重时可能会对当地人的生存构成威胁。草原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影响生态环境的安全,从法律层面进行保护不失为一个必要且可行之举。

(二)草原环境保护的价值体现

加强草原环境的保护在诸多方面有着积极的价值,在生态价值方面的体现尤为突出。草原环境保护要和生态价值的理论相结合。生态价值观念建立在生态道德的基础上,经济的发展要以尊重大自然保护为原则,而非征服和破坏;要尊重其他的生命形式,维护草原生态的稳定。人在和自然的共同发展之际应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的观念,不能为了发展经济而盲目的破坏大自然。生态价值观念也是实现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关键价值取向,要合理利用和发展草原资源,适当的进行改造和科学有效地合理利用。草原环境保护的价值体现在人权层面。人权价值和公民环境权有着紧密联系,人类的生存和环境的发展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关系愈来愈紧密,环境权是新兴发展的重要法律权利,和其他基本人权以及社会经济权利是交叉的权利,因此,保护草原环境可以体现人权的价值。草原环境的保护价值还体现在社会价值层面,加强对草原环境的保护是实现社会和谐和公平的重要表现。人的需求有着社会和自然的双重属性,在和自然的发展相联系的时候,就能充分地重视社会价值的体现[2]。草原生态环境在当前遭受到严重的破坏,这也间接地破坏了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草原环境的保护的最大受益者是社会,草原资源的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渠道,保护好草原资源环境,才能实现社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二、草原环境保护的法理学分析

草原环境保护从法理学的视角进行分析,要注重立法的完善,笔者提出几点发展建议,所述如下:第一,草原环境保护要注重公众的参与。草原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需要提高地域性的公众参与度,结合自然环境影响状态评价法,以及预防荒漠化法的相关内容,对草原环境保护的主体以及义务应加以明确,确保其能积极提倡并全面参与草原环境保护的工作。要在公众参与的基础上给予参与者环境的知情权,还有参与环境管理、决策以及监督的权利。只有保障了公众参与,对草原环境的保护工作的开展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这就需要从立法方面充分考虑,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草原保护的相关法规。第二,积极贯彻草原环境保护方针。保护草原环境要贯彻全面规划以及合理布局和综合利用的方针,对草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做到科学合理,避免新的可能破坏和污染草原的行为出现,应将草原环境的面貌进行有效的改善,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几个角度进行考虑,保障草原环境的整体质量。第三,加强草原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草原环境的保护工作需要从立法层面着手实施,结合实际制定全面有效的法律制度,保障草原环境的健康。并要在法律的执行力度层面要加强落实,要进一步明确草原生态环境责任和权利,坚持依法行政,将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刑事手段等手段综合利用,做好草原环境的法律保护的工作,推动草原法以及环境保护法等相关的法律制度结合当地实际的情况加以落实。对于违反草原环境保护的相关法规的行为要严肃处理,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样才能真正有助于保障草原环境的健康发展。第四,注重人权主导的草原环境保护。草原环境保护从法律层面制定实施时,要注重人权主导的保护特色的体现,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让各监督层级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尽量避免交叉管理,简化草原环境保护的工作步骤,从而有效提高管理的效率。

三、结语

总之,草原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实施,要建立在法律的基础上,实现以法律为依据的保护模式。通过从理论层面对草原环境保护工作的研究分析,为实际的草原环境保护提供有益发展思路,促进保护工作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王政.禁牧休牧监管立法的分析与探讨[J].草业科学,2016(07).

篇2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牧区草原;建设研究

畜牧业的发展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可忽视的力量,但是目前我国畜牧业在发展中仍然还存在很多问题,就牧区而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与草原的生产能力之间的问题以及草原生态能力退化、沙化、盐碱化问题等,都对我国牧区的发展存在严重威胁。本文主要从牧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以及如何促进牧区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期待我国畜牧业与生态环境保护能够和谐发展。

1牧区草原的发展现状分析

青藏高原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被称为全球环境的“江河源”、“生态源”以及“亚洲心脏”,而作为青藏高原的主体,在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都取得较大的进步。地区人们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畜牧业,农区有地可以进行耕种,但是牧区的经济收入只能是依靠畜牧产品,不管是出栏还是自用都只能依靠畜牧产品,但是目前畜牧业在我区发展处于较为尴尬的局面,主要是因为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在我区的实施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牧区的出栏牲畜只能是家养牲畜,这种情况下牧民的家畜饲养数量应该要有所提高,但是目前牧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却是草场承包责任制下以及草原补偿机制相关法律法规将可饲养的畜牧产品量改成了人均60单位,给牧区牧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2生态保护在牧区草原的建设探讨

2.1合理规划草原资源生态功能,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

地区牧区经济发展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据相关的调查显示,的草地面积高达8807万hm2,可利用的草地面积达到7077万hm2。重点解决好人畜、草畜矛盾,加强天然草地的合理利用以及和地区的生态保护,相关的部门要根据本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对畜牧产品的出栏数量做到从实际出发,不能制定过高的要求,加重牧民的生活负担,此外,这些解决措施的实施也可以为草场的生产力发展以及退化问题提供可恢复的可能,全面促进我国牧区生态保护的发展,解决牧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2.2发展区域产业,推行生态可持续发展战略

篇3

关键词:特兰图煤田;地质特征;草原环境保护

1. 引言

呼伦贝尔市位于东北部,是国家批准设立的唯一的民族经济地区开放实验区,国家生态示范区。有现存世界上最著名、最美丽的大草原,也是迄今为止全国保护最好的草原。呼伦贝尔大草原之下煤炭资源极其丰富,煤炭资源的开发及其延伸产业是当地经济的支柱和就业的保障。特兰图煤田就位于呼伦贝尔大草原西北部的草原核心区,它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通过当地牧民报矿,后历经第六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煤田地质局109勘探队勘查发现的特大煤田,至今还未开发利用。该煤田埋藏浅、赋煤面积广、煤质好、煤炭资源量大。随着地方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地优势的煤炭资源必然将被利用,那么它所占据的这片美丽的大草原也势必将要破坏。本文通过对该煤田地质特征介绍结合当地草原植被环境,提出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合理化建议,为决策者对特兰图煤田开发的同时,如何合理的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提供参考。

2. 研究区地质特征

2.1 地层

研究区所见地层由下至上依次为白垩系下统的梅勒图组、大磨拐河组、第四系。梅勒图组为煤系地层沉积基底,主要由凝灰岩、凝灰角砾岩、安山岩等组成,厚度约200米。大磨拐河组为研究区的含煤地层,全区发育,总体呈西厚东薄的形态,主要由粉砂岩、泥岩、砂质泥岩及煤等组成,厚度平均约400米。第四系广泛分布于煤系地层之上,主要由一套坡积、冲积、洪积、湖积形成的砂土、粘土、亚粘土及泥砾、砾石等松散堆积层组成,厚度约20米。

2.2 构造

研究区位于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海拉尔沉降区之次级构造单元拉布大林―贝尔湖断陷中北部,为一北东向断陷盆地,受盆地边缘断裂的控制,发育2条正断层。断层特征见表1。

2.3 主要可采煤层

研究区共含6个煤层组,35个煤层,其中可采煤层12层。主要可采煤层3-2煤层全区大部发育,可采面积59.87km2,面积可采系数为42.44%,大部可采;煤层厚度的变化趋势是向东北、东、东南方向煤层变薄尖灭,煤层在发育范围内煤层厚度变化较大;煤层总厚度1.89m~116.44m,平均50.87m,厚度变异系数0.714;可采煤层厚度1.50m~115.35m,平均49.31m;结构简单―复杂,夹石0~20层,多数1~5,夹矸岩性为砂质泥岩、粉砂岩、碳质泥岩;顶、底板岩性多为粉砂岩、泥岩、中砂岩、砂质泥岩;煤层对比基本可靠,属较稳定煤层,埋深平均97.34m;赋存标高在660m~320m。

2.4 煤质

各煤层水分平均值在3.60%~15.50%之间,灰分平均值在8.64%~33.85%之间,挥发分平均值在40.27%~48.83%之间。本区各煤层硫分含量平均值在0.16%~1.37%之间。干燥基低位发热量在20.62MJ/Kg~26.26MJ/Kg之间。为低中灰―低灰、中硫―特低硫、低磷、高热值褐煤或中低热值长焰煤。

3. 研究区草原生态环境概述

3.1 地形地貌

特兰图含煤盆地位于呼伦贝尔草原西北部,属低山丘陵草原区。按地貌成因形态类型,属剥蚀低山丘岭地形。盆地西缘一般海拔高程650m~800m,东缘一般570m~670m,相对高差100m~250m,中部地势平坦辽阔。

3.2 草原植物特征

草原植物主要以羊草为主,一般占植物群落的20%以上,其次为裂叶蒿、日阴菅、贝加尔针茅、野艾蒿等,另有少量的柴胡、驴蹄草、小白菊等稀有草本植物。

3.3 水系

煤田西北有额尔古纳河(界河)流过。煤田内零星分布有季节性湖泊,湖水较浑浊,主要用于牛羊饮用,盐碱化较严重,湖水来源为冰雪、雨水。另有两处泉眼,一为斯格尔基泉,在煤田东北部,为上升泉,泉水无色无味,透明度好,口感微甜;另一个泉在煤田西南部,为下降泉,该泉处于低洼沼泽地段,两边地势高,流出的小股水流汇集成小溪,在下游3公里外断流。

综上所述,煤田内草原生态环境总体较好,动物植物种类、数量繁多,地下水资源丰富,但该区降雨量小,地表腐植土较薄,生态环境脆弱,总体具有呼伦贝尔大草原典型的草甸草原特征。

4. 建议及思考

4.1 建议

特兰图煤田煤炭资源开发条件较好(部分适宜露天开采),但当地生态环境较脆弱。建议将该草原区列入呼伦贝尔市生态红线,永不开发。如若开发,建议建设污染防治设施配置齐全,自身能耗低,污染处理和废物回收率高的大型现代化环保矿山,以露天开采为主。在开发前应配套相应的煤炭就地转化设施,如:煤制油、煤制气等清洁环保能源。

4.2 思考

煤炭开发要加大力度,这是呼伦贝尔市经济发展的要求。但煤炭产业的发展不应该损害其他产业的发展,不应该以环境的破坏为代价,更不应该以损害后代的利益为代价。特兰图煤田煤炭资源丰富,面临着开发,一旦过度或无序开发造成植被破坏或生态系统失衡,随之出现草原沙化,将导致生态环境整体恶化,那么这片美丽的草原将在我们手中逐渐消失,我们将难逃历史的罪责。这种看似矛盾的问题已经摆在我们面前,留给我们呼伦贝尔的决策者进行思考。

参考文献:

[1] 煤田地质局109勘探队,《陈巴尔虎旗特兰图勘查区煤炭普查报告》.

[2] 呼伦贝尔市国土资源局,《海拉尔盆地群煤炭勘查开发对环境影响的调查报告》.

篇4

一、岗位职责

1.叉车必须树立为生产服务的观点,听从车间主任和公司专管员的指挥,忠于职守,热爱驾驶工作。

2.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驾驶业务水平,掌握叉车性能、结构、原理等知识。正确使用叉车,确保叉车安全、稳定运行。

3.认真做好叉车本班的检点工作,作到班前仔细检查柴油、机油、水以及紧固件和传动系统是否正常,在确定叉车完好正常的情况下方可启动运行。

4.本班工作结束后,应对叉车清扫、擦拭,冬季应及时排空冷却水,将叉车正常转交下班。

5.做好日常维护和定期维护工作,配合维修工检查和修理好自己使用的叉车,参加所使用叉车的修理和验收工作。

6.严格遵守公司各项管理制度,认真履行交接班制度,完成领导布置的各项任务。

7.严禁在工作场地超速、超性能使用叉车,叉料时应轻举轻放,适中行车,决不准高速、猛打方向等不当操作行为。

8.及时将叉车运行中出现的不正常现象告知车间主任,以便及时查找不正常原因。属小问题的可有叉车工自行维修,叉车工不能维修的报请公司专管员通知维修工修理。

9.对叉车工不爱护车辆,未进行当班检查,螺丝松动,缺水缺油所造成的机械损害由当班叉车工直接赔偿经济损失。

10.对交接班叉车未认真查看、检查,接班人接班后发生的叉车故障由接班人自负经济损失。

11.叉车在运行中,要注意行走路线上的硬物及锋利物件,杜绝轮胎划破的人为事件发生。若叉车工不负责任所造成的轮胎划破报废,由叉车工赔偿。

12.叉车工在工作中应注意人身安全,如违章操作所造成的人员伤亡或机械损害由当班叉车工直接负责。

二、教育培训

1、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行车安全;

2、积极主动参加生产技能和安全知识、规程培训,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

3、按安监规定定期检审上岗操作证。

三、考核与奖惩

1、年内公司将按照《安全考核与奖惩制度》对以上目标进行考核,达到目标要求的,进行表彰奖励,达不到目标要求的,公司视情节给予处罚。

2、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完成年度目标,可评为安全生产工作先进个人。

3、对未达标的个人,实行一票否决,公司给予取消其评比先进的资格

4、叉车操作员违反以上规定造成货物、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的,根据公司相关规定,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罚和赔偿损失,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篇5

省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收到省人民政府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修订草案)》后,于11月10日召开全体会议,对条例草案进行了审议。此前,10月中旬,由袁荣祥副主任带队赴宁波、温州、台州、丽水征求意见,10月下旬又征求了省级有关部门的意见。现将审议情况报告如下:

2003年我省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以来,先后实施清洁空气、大气复合污染防治专项和新一轮治气“三大行动”,大气污染防治取得明显进展,大气环境质量稳中向好、有所提高。但随着我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大气污染负荷仍然较高。2014年,全省11个设区市中,除舟山外其余均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69个县以上城市中,仅有9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大气污染防治任务十分艰巨。为认真贯彻落实新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很有必要重新修订我省的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环资委认为,省人民政府提请的修订草案针对本省大气污染防治现状、特点及监管需要对上位法进行了补充、细化和必要的创设,内容基本可行,建议提请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同时,提出以下修改意见。

一、关于完善和细化部门监管职责及追责问题。法律的有效实施最终还是要落实在具体可行的部门监管职责及追责上。修订草案第四条第一、二款和第五十七条虽已依照大气行动计划及其分工方案对部门职责及追责作了规定,但由于部门监管职责不够明朗以及问责追究相对较轻,这不仅容易造成部门间的相互推诿及不作为的现象,而且也容易降低法律的适用性。目前,上海、江苏等地对部门监管职责及追责都作了较为明确的具体规定,为把“对监管者的监管”落到实处,同时又考虑到与长三角地区的法律衔接,建议修订草案鉴借兄弟省市的一些成功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完善和细化部门监管职责及追责条款,切实达到部门监管职责清晰、问责追究有章可循。

二、关于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问题。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是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一项重要制度。上位法对未达标城市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作了规定,本修订草案对此没有涉及。但由于目前多数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不达标,这项制度的贯彻落实就显得格外重要。为使这项制度在我省更具操作性,建议修订草案除上位法规定外,应进一步明确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的内容,包括空气质量、因素分析、阶段目标以及各阶段的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同时,对其执行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以确保这项制度在我省更好地贯彻实施。

三、关于重点区域和重点排污单位总量控制及削减问题。重点区域和重点排污单位总量控制及削减对整个大气污染防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修订草案第九条对行政区域和一般排污单位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分解落实作了规定,但由于我省“低小散”的“块状经济”明显,区域性污染相对比较突出,加上重点排污单位的污染,直接影响着我省的大气环境质量。如果只按行政区域和一般排污单位分解落实总量控制指标,就容易造成重点区域和重点排污单位污染物变相转嫁或被平均的现象,从而规避法律对其总量控制及削减的要求。因此,建议修订草案除行政区域和一般排污单位分解落实总量控制指标外,应重点明确重点区域和重点排污单位分解落实总量控制及削减指标,从而实现行政区域和重点区域、一般排污单位和重点排污单位“双控”的目的。

四、关于企业监测设备正常运行和实时数据传输责任问题。企业监测设备正常运行是确保数据准确的重要前提,而企业监测实时数据又是企业举证和环境监管部门的法律证据。修订草案第十三条虽对企业尤其是重点排污单位监测作了规定,但由于目前有的企业法律意识淡薄,监测数据弄虚作假,偷排偷放时有发生,给环境执法部门调查取证、及时查处带来难处。为强化企业尤其是重点排污单位大气环境保护责任,建议修订草案进一步明确企业尤其是重点排污单位监测设备正常运行和实时数据传输的责任,并辅以明确、严厉的违法惩罚措施;同时,将企业监测实时数据作为企业举证和环境监管部门的法律证据,以确保企业尤其是重点排污单位举证有据、环境执法部门监管到位。

五、关于禁止露天焚烧秸秆问题。秸秆处置是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一项重要内容。修订草案第四十一条对秸秆处置尤其是禁止露天焚烧秸秆作了明确的规定,但由于目前一些偏远山区农民祖祖辈辈都有靠露天焚烧秸秆的传统习惯,它既可烧死害虫及虫卵,又可肥地。偏远山区集中秸秆处置成本很高,具体实施比较难。为使秸秆处置更切实际,建议修订草案依据上位法第七十七条授权条款,在城镇、机场、铁路、高速公路等主要干道以及大气环境特殊保护区附近,可以先划定露天焚烧秸秆禁止区域,以确保这些区域真正做到有令禁止、有令能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