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1 17:26:4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教幼儿歌曲的方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人的歌唱发声器官分四个部分:呼吸器官、振动器官、共鸣器官和吐字器官。呼吸器官是歌唱发声的动力,呼吸器官呼出的空气冲击振动声带而发声。呼吸器官包括肺、气管、胸廓、横膈等,振动器官包括喉部、声带。声带受到呼出空气的振动而发出声音,这声音经过喉腔、咽腔、口腔、鼻腔等共鸣器官,由共鸣器官把声音加以扩大和美化,同时,歌声经过吐字器官唇、舌、齿、喉的加工,才能形成带有语言的音乐――唱歌。人的发声生理的全过程受大脑中枢神经系统控制,歌声的产生是各个器官联合协调运动的结果。
在幼儿园唱歌活动中,需要教给幼儿必要的唱歌技能技巧,使他们有能力用歌声表达思想感情,但是在技能技巧的训练和要求上,既要符合唱歌发声训练的一般原理,又要结合幼儿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防止机械、枯燥的训练。
一、培养唱歌的音准
音准是唱歌的基本要求,是必须具备的条件。歌曲的旋律是由具有一定音高的乐音构成的,音不准,唱出的歌曲就会面目全非。音准是幼童比较难掌握的一种唱歌技能,它与幼儿的听觉感受性和发声器官的协调能力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在老师的正确培养下,幼儿的听觉感受能力逐渐增强,发声器官逐渐地协调起来,唱歌音不准的情况逐渐减少。
在唱歌教学中,老师的演唱和琴声是幼儿获得听觉印象的来源,是幼儿学唱歌的依据。要培养幼儿唱歌的音准,首先要让他们获得音调准确的音乐印象,同时还要发展幼儿发声器官的协调能力,从听和唱两方面互相配合以培养幼儿唱歌的音准。幼儿不仅要会倾听老师的歌声和琴声,还要学会在集体唱歌中边唱边倾听周围小朋友的歌声。这样无论对培养幼儿个人的音准,还是对培养集体唱歌声音的谐调、融合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培养唱歌的呼吸技能
呼吸是唱歌的首要动力,是重要的唱歌技能技巧。日常呼吸是一种反射活动,无论睡着醒着的正常人都在自然地呼吸,无论工作多忙,没有人忘记呼吸。而在唱歌时,呼吸则是一种技巧性活动,歌声的强弱、快慢、高低,声音的连贯、跳动等变化都要靠呼吸调节、支持、推动发声器官发声。
对幼儿歌唱的呼吸技能大致有以下要求:
1.按歌曲的句逗换气
学习自觉地按歌曲的句逗换气,不因换气而切断了词意。幼儿一般不懂得应当在哪里换气,对此老师可以利用分句教唱时的分句换气,带动及提示儿童学习按句逗换气。
2.歌唱的吸气
歌唱的吸气要随歌曲速度而选择吸气的快慢。中速、慢速的歌曲要吸气平稳而深入,快速的歌曲则要吸气快而多,吸气时不要耸肩,吸气时口、鼻同时进气。
3.歌唱的呼气
歌唱的呼气在呼吸技能中最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幼儿控制气息、节约呼气,随着表达歌曲不同情绪的需要而调节、支持、控制呼气,做到按句逗换气。由于幼儿的肺活量小,呼吸短浅,控制气息的能力较差,因此在唱较长音时,特别是唱那些上行的较长较高音时,往往因控制气息的能力差,不会用气息支持声音而走调,或把较长的音符唱不够拍。
三、培养唱歌的发声方法
幼儿先学说话后学唱歌,说话的发声是唱歌发声的基础,唱歌发声是说话发声的升华。幼儿开始学唱歌基本上是用说话的发声方法学唱。3岁儿童开始学唱歌时,常常是有唱有说,唱中带说。唱歌发声是以延长语音中的韵母为基础,唱好韵母,对唱好歌曲有重要的作用。教幼儿唱歌的发声有个基本要求,就是培养幼儿喉部放松自然地发声,防止喉部紧张用力地大声喊唱。根据幼儿的音域,他们的唱歌发声分为低、中、高三个音区,中音区的发声接近说话的发声,是最容易发声的部分。幼儿的胸部不发达,唱低音时不会用胸腔共鸣,幼儿的音域窄,低音与中音的差别不大,发声方法基本相同,中音是唱歌发声练习的基础,应当从练习中音部分开始练习喉部放松的发声方法,产生口、咽腔共鸣,使声音圆润明亮。在练好中音的基础上逐渐向高音推进,练习头腔共鸣把高音唱得清脆明亮。
教幼儿唱歌发声,不能给他们讲唱歌发声共鸣的部位,只能选择那些能够获得口腔、咽腔、头腔共鸣的发声练习曲或歌曲,借助唱歌吐字的口型变化,以及幼儿对歌词内容的情绪体验,在老师的示范带动下进行练习。
四、培养歌唱吐字清楚
唱歌和说话一样,都需要吐字清楚,这样才能表达演唱者的内心情感。但是,唱歌的吐字清楚比说话要困难一些,因为唱歌的吐字受到歌曲旋律音高、节奏的制约,唱出的字音有一定的高低长短。歌唱吐字清楚与否,不仅关系到歌唱的表情达意,还与歌唱声音的质量有密切关系。唱歌的口型随咬字吐词的需要变换姿势、动作,口型牵动着口腔、咽腔等可以变共鸣腔,直接影响歌唱声音的质量。譬如口、咽腔体积扩大,声音就变得宽广洪亮,体积缩小会使声音变弱。口型运用得恰当,或者起到扩大音量美化音色的作用,或者使声音变得弱而轻柔。婴幼儿学唱歌练习吐字、发音,常采用听老师的范唱,看老师的口型这样一种听和看相结合的方法。
歌唱的吐字与旋律是同时发声的,呼吸是发声的动力,吐字与呼吸是紧密相连的。譬如在唱节奏鲜明雄壮有力地进行曲风格的歌曲时,要用硬冲击的呼气冲击紧闭着的声带,采用硬吐音的吐字方法获得节奏性强的坚定有力的歌声。在唱轻柔优美的摇篮曲时,要用软冲击的呼气冲击闭合得不太紧的声带,用软吐音的吐字方法获得柔和而亲切的歌声。歌唱的艺术表现力是由呼吸、振动、共鸣、吐字等发声器官互相配合协同动作表现的。
五、了解幼儿唱歌的音域
音域,是指一个人唱歌时所能发出的最低音到最高音的一个范围。儿童的音域比成年人的音域窄,同龄儿童也有不同的差异。幼儿集体唱歌时,一般按照多数人的音域选歌、定调。
老师可以在音乐课上有计划地根据班上多数人能达到的音域移调进行歌唱发声练习,主要培养幼儿歌唱时喉部自然、放松,高音不喊,练习唱连音、断音及声音的强弱、快慢变化等有表情唱歌的基本技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在老师的正确培养下,儿童的音域会有不同程度的扩展,且扩展的方向不同,有的向高音方向扩展,有的向低音方向扩展,还有不少是向高低两方面扩展。
在幼儿园唱歌教学中,集体唱歌时一般是按照大多数儿童的音域来确定教材的音域和定调。在个别儿童唱歌时,最好是按照歌唱者的音域和声音定调,使幼儿在个别演唱时音域、定调适当,能够自然舒畅地表达感情。唱歌时音域、定调不适当,不仅有损于歌唱的艺术表现力,还容易使幼儿唱不准调,甚至使嗓音因受压抑或紧张疲劳而受损伤。
六、注意幼儿唱歌的音色,保护幼儿的嗓音
一个人的歌声动听不动听,歌唱的音色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形成音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与发声器官的生理条件和发声方法有关。幼儿唱歌虽然都是童声,但音色有差异,有的清脆明亮,有的轻细柔和,有的声音尖窄,有的发出气声,有的声音沙哑。在幼儿园唱歌教学中,培养幼儿的歌唱优美动听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保护幼儿的嗓音,使之健康地发育成长。
嗓音沙哑是发声器官受到损伤的一种表现,它不仅给幼儿唱歌、说话带来困难,对身心的健康、发展也有不良影响,在幼儿时期应当把保护嗓音作为幼儿保健的一项内容重视。
总的来说,在幼儿园唱歌教学中要做到“培养幼儿有表情地唱歌”,一般说来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培养幼儿对歌曲的内容情感有发自内心的情绪体验和感受;二是培养幼儿有用以表达内心感受的唱歌技能技巧。两者在实现唱歌教学目的的任务中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共同做到用歌声表达内心情感,使歌唱“声情并茂”。
唱歌艺术使用的“乐器”是嗓音,在保护幼儿嗓音健康的基础上培养唱歌的技能技巧,是完成幼儿园唱歌教学任务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七、结语
音乐使孩子快乐,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同时也能发展孩子的智力,增长孩子的知识。孩子在学习唱歌、听音乐和在音乐的伴随下做动作的时候,需要全神贯注地聆听音乐,努力记住音乐的曲调,头脑由此产生相应的联想和想象。在这一系列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想象力和音乐记忆力,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增强孩子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幼儿音乐作品中有丰富的内容,如有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的,有介绍自然常识和社会常识的等。这些内容通过音乐艺术形式表现出来,既能够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又能够发展他们的智力才能,这就是音乐教育的独特功能。本文从多个方面重点分析幼儿音乐教育中儿童歌曲的演唱方法,旨在让幼儿音乐教师更重视幼儿的音乐教育。
参考文献:
[1]江澎.早期音乐教育对幼儿思维发展的影响.美与时代,2011.
[2]李芳.音乐教育对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以呼和浩特市区两所小学学生中抽样调查为例.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
[3]林德英.音乐教育促进学龄前儿童智力发展的作用.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85.
[4]张莉.浅析音乐教育对幼儿发展的影响.华夏星火,2005.
[5]董霞.音乐教育对幼儿创造力培养的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7.
1.打好声乐基础是演唱幼儿歌曲的前提。声乐课是学前教育专业重要的必修课之一,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歌唱姿势,积极的歌唱心理,良好的歌唱习惯,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要求声音自然圆润、连贯流畅、声区统一,吐字清晰,能较完整的表达歌曲的思想意境。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声乐艺术的理解能力、范唱能力及艺术表现力,并能运用这些所掌握的声乐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技巧去指导幼儿正确、规范和科学的发声与歌唱。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因此,打下良好的声乐基础是演唱幼儿歌曲的前提。
2.了解幼儿歌唱器官的生理特点与掌握幼儿歌唱的训练方法。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师和学生必须了解幼儿歌唱器官的生理特点与掌握幼儿歌唱的训练方法,用科学规范、轻松愉悦的教学方法达到启迪、开发幼儿智力。幼儿唱歌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声带短而薄,娇嫩而脆弱,呼吸量小而浅。教师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实际能力选择幼儿歌曲,并符合幼儿歌唱的音域要求。三至六岁幼儿的歌唱音域一般在八度以内,有时在五度、六度,如歌曲《我是》为五度音域,歌曲《打电话》为八度音域等;幼儿歌唱的音量一般是在p(弱)、mp(中弱)和mf(中强)。这就要求教师对幼儿歌曲教学要发声科学,演唱规范,声音亲切,不追求大音量,切记大喊大叫,教会幼儿用自然的声音进行歌唱。
3.提高对幼儿歌曲的分析能力。要想把幼儿歌曲教好或唱好,必须对幼儿歌曲进行认真、细致地分析和对幼儿歌曲进行艺术表现上地处理。一是明确作品的主题和教育意义,使幼儿在音乐艺术美地感受中体验快乐、接受教育;二是掌握作品的情绪类型和艺术特点,如有的音乐雄壮有力,有的是欢快活泼,有的是安静亲切,有的是悠扬婉转等;三是要深入分析、了解作品的词曲特点、体裁形式、曲式结构以及演唱形式等艺术表现上的特点等。通过对幼儿歌曲分析能力的提高,把学到的音乐知识、技能更好地运用于教学实践。
4.幼儿歌曲教学与韵律活动或音乐游戏活动相结合。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是声乐、器乐、舞蹈等的综合体。这就要求老师不仅能教唱儿歌,还要在歌唱中带领幼儿边歌边舞、边唱边做音乐游戏。在幼儿歌曲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歌曲的内容进行创编,即用讲故事、做游戏、演唱、舞蹈、演奏等形式来表达歌曲的内容。例如指导幼儿学唱《两只小象》时,可以用手扮演“两只小象”随着音乐边唱边玩手指游戏,模仿小象的行走姿态以及模仿小象鼻子的晃动和互勾,表示握手友好等。这样,以声乐为主线,把韵律活动或音乐游戏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孩子们不仅兴致勃勃地参与音乐活动,感受音乐带来地快乐,既能突出教学主题,又能吸引幼儿地注意,而且还提高幼儿的理解能力和表演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二、重视学生对幼儿歌曲伴奏技能地掌握和运用
1.掌握选配和弦的技巧。幼儿歌曲配上和弦伴奏后,音响效果由单声部变为多声部,听觉效果则由平面感变为立体感。于是,音乐形象更为丰满,从而增强了歌曲的感染力。这就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为幼儿歌曲选配和弦的方法:(1)为幼儿歌曲伴奏选配和弦前一定要分析和明确歌曲旋律的调式调性、结构、节奏、节拍等;(2)要根据歌曲旋律音选配和弦;(3)处理好和弦音与和弦外音;(4)安排和弦的连接;(5)处理好和声功能地进行;(6)处理好歌曲的终止式等。
2.掌握常用的伴奏音型。伴奏音型,亦称伴奏织体,是即兴编配时和声进行的具体形式。幼儿歌曲的伴奏音型通常分为三大类:(1)柱式和弦伴奏音型。如儿歌《我是》;(2)半分解式和弦伴奏音型。如儿歌《摇啊摇》;(3)分解式和弦伴奏音型。如朝鲜童谣《小白船》;有的幼儿歌曲采用综合式伴奏音型,既两种以上的伴奏音型。另外,常见的幼儿舞蹈性歌曲包括:踢踏舞、弦子舞(藏族),新疆舞、蒙古舞、腰鼓舞、秧歌舞(汉族)和圆舞曲都有相对固定的伴奏音型。因此,教师应结合幼儿歌曲的音乐风格、基本情感、节奏特点和幼儿演唱水平,选择恰当的伴奏音型,以更好地塑造幼儿歌曲的音乐形象,曾强教学效果。
3.掌握歌曲前奏、间奏和尾奏的伴奏处理。幼儿歌曲的前奏、间奏和尾奏的伴奏处理是否恰当,直接影响歌曲整体地形象塑造。(1)前奏,在歌曲中又称引子,起着预示歌曲情绪及提示歌曲的音高、节奏和速度,引导歌唱者进入歌曲所特定的意境之中,做好充分的歌唱准备作用。一般有三种方法:①用伴奏音型作前奏。以提示歌曲的演唱情绪,如《洋娃娃与小熊跳舞》用了两小节主和弦的伴奏音型来作为歌曲的前奏,提示与强调了歌曲欢快跳跃的动感形象;②以歌曲的最后乐句作前奏。这是最为常用的方法,如《数鸭子》就是将最后一个乐句高八度作为歌曲的前奏。形象鲜明,衔接自然;③以歌曲具有代表性的乐句提炼而成或按歌曲基本情绪从新创作而成作为前奏。(2)间奏,又称过门,是歌曲中乐段间或乐句间的连接部分,起到承上启下、补充乐意的作用。编配间奏常用的方法是重复歌曲前面乐句的一部分,重复时可用扩充、压缩等手法进行处理。(3)尾奏,又称尾声,是对歌曲的补充和完善,起着加强歌曲结束感的作用。编配尾奏的方法常采用歌曲前奏的内容或重复结束句作尾奏,也可用音阶、琶音、和弦和歌曲所用的节奏型或按歌曲基本情绪创作的新音调作为尾奏等。
4.掌握歌曲配弹的步骤。为一首儿歌配上伴奏,能烘托歌曲所塑造的音乐形象,增强歌曲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提高学生的演唱兴趣。为歌曲配弹的基本步骤有如下几点:(1)分析歌曲的内容。掌握歌曲的主题思想和表现要求,决定伴奏的基本情绪。(2)分析歌曲的体裁。幼儿歌曲的体裁丰富多样,如有进行曲、抒情歌曲、舞蹈歌曲等,据此决定伴奏的特点及织体样式。(3)分析歌曲的调式、调性。明确幼儿歌曲是大调式、小调式?还是民族调式?(4)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歌曲是几段体?乐句、乐段如何划分?(5)和弦的选择和伴奏织体的设计。一首短小的幼儿歌曲,有时只需一种伴奏音型,有时需要多种伴奏音型结合来表现。(6)安排好歌曲的前奏、间奏和尾奏。(7)识别歌曲的调号,并在建盘上找到所在位置。同时,教师还有一定的移调技术。这样,一首即兴配奏的幼儿歌曲才算在头脑中编配完毕。紧接着将它们在琴上弹奏、修改和完善。
三、强化对幼儿歌曲自弹自唱的综合实践
1.重视弹唱结合的综合性训练。幼儿歌曲自弹自唱是实用性、综合性很强的一项技术,在幼儿园实际音乐教学活动中被广泛应用。自弹自唱必须具备基本的钢琴弹奏技术、歌曲伴奏的和声编配技能和声乐演唱技巧,这是幼儿歌曲弹唱的前提条件。幼儿歌曲弹唱结合的综合训练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示范曲。附左手伴奏及伴奏音型,标有和弦级数,起到示范作用。(2)配弹曲。配弹曲只标有和弦级数。使学生对和弦连接、和声进行、伴奏音型能够熟练掌握。(3)自配曲。只给出歌曲旋律,要求学生根据所掌握的伴奏知识对歌曲进行编配,起到对该内容及知识点进一步熟练和深化的作用。示范曲、配弹曲和自配曲都要附有歌词,在弹奏过程中必须始终与歌唱相结合,既一边弹一边唱。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特点,实现歌唱、音乐理论知识与钢琴弹奏的综合性训练。
2.重视自弹自唱的协调性训练。协调是指两个事物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相互融合、相互弥补而最终达到统一和共识的过程。歌曲自弹自唱的关键是训练学生歌唱与钢琴即兴伴奏两者之间的协调性。大多数教师和学生只注重钢琴伴奏技术的训练,而忽略了两者的同步配合。所以,在自弹自唱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学生只弹不唱时比较流畅或者只唱不弹时也比较流畅,但在弹唱结合时就会顾此失彼、手忙口乱,缺乏完整性。这就要求在自弹自唱的练习过程中做到“四到”,既眼到、心到(脑到)、手到、口到。练习中可分两步走:既先唱熟后弹熟,然后弹唱结合,或者先弹熟后唱熟,然后弹唱结合。在自弹的练习过程中也要分两步走:第一步是编配(即分析幼儿歌曲内容、体裁、结构、调式、标出和弦级数、和弦连接、和声进行、音型选择等);第二步是弹奏和修改。另外,还可以进行我弹你唱或我唱他弹的方式进行配合练习,学习临场状况地应变和处理,共同提高自弹自唱的协调性。因此,只有把歌唱与钢琴伴奏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体现着琴声与歌声之间的默契,自弹自唱的水平才能得以提高。
3.重视自弹自唱音量的均衡性训练。自弹自唱的练习过程既要注意弹唱的协调性,又要注意伴奏与歌唱之间音量的均衡性。自弹自唱既要注意手上的“弹”,又要顾及嘴上的“唱”,同时还要注意“弹”与“唱”在音量上的均衡。很多学生在自弹自唱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弹”的音量很大,而“唱”的音量很小。要想解决好弹唱的均衡性问题,首先要分清弹唱的“主”和“辅”的关系。如果把弹唱比作红花与绿叶,则“唱”是红花,始终是关注焦点、展示的主体。而“弹”如同绿叶,在它的映衬下红花才能更加耀眼、炫目。因此,要让学生明确“弹”与“唱”的分工和地位,在弹唱配合中要以“唱”为主,弹为“辅”;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内心听觉能力,合理控制弹唱的力度。钢琴为歌唱伴奏时达到默契的关键不仅仅在于两手之间的配合,更在于琴声与歌声之间的密切配合,对力度的合理控制是歌唱与伴奏之间均衡的表现。这就需要自弹自唱时既要听自己的弹奏,更要聆听演唱时的声音。
[关键词] 幼儿歌曲弹唱 课程 教学模式
《幼儿歌曲弹唱》课程教学是一直困扰幼儿师范类高校的难题,其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探讨已经刻不容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幼儿师范类院校幼儿歌曲弹唱的现状
长期以来关于幼儿歌曲弹唱的教学模式老师就有理念上、形式上的分歧。一直没有确定弹唱教学的核心教学目的,这就使得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老师觉得应该以”唱”作为主要训练目的,有的老师觉得应该以”弹”为主要训练目的,从而也就使得学生有的能唱,但是弹得很一般,不能体现以弹助唱,有的同学就弹得很花俏,但是唱得不理想,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弹和唱不能协调,慢慢的学生就失去了幼儿歌曲弹唱的学习兴趣,从而《幼儿歌曲弹唱》教学也就成为了老大难的问题。
1、下面是潍坊学院幼儿歌曲弹唱考核的一些现象和思考:报名参加弹唱幼儿歌曲能力技能测试者54人,分为两组,每组27人,每组考核时间3小时。54名学生中通过7人,通过率13%。
弹唱幼儿歌曲能力考核,采取抽签形式,弹唱曲目来自旋律优美的儿童歌曲,学生分别从每组歌曲中抽取,每人弹奏C大调、F大调、G大调儿歌各1首。
①潍坊学院幼儿歌曲弹唱考核可以让我们很清楚的了解现在弹唱教学的现状,从而有针对性的研究该课程的教学模式结构。
②通过考核发现的问题
弹的能力。有些同学认为弹琴就是动手指头,所以只要手指头动一动把音弹对,这就算会弹琴了,这种认识是不对的。正确的弹琴方法要求掌握要领,通过不断的练习,掌握正确的弹奏方法。有些学生弹琴时,手、胳膊都绷得紧紧的,或猛砸猛敲,或指头软弱虚飘,不能正确地弹奏、断奏、连奏,这是钢琴弹奏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唱的能力。歌唱不能获得良好的声音效果,常常是由于姿势不正确造成的。如,挺着肚或凹着胸,影响呼吸,使声音憋着唱不出来;夹着肩、伸长脖子唱,用不上气;伸长下巴、斜着肩膀、身体处于懒散状态,唱出的声音有气无力;一边唱一边用手或脚打拍子,或是一边唱一边点头击拍,影响演唱效果。因此,练唱时应该保持正确的姿势,正确的姿势是进入歌唱状态的前提。
“弹”“唱”不能同时进行。有的学生不能同时把握住节奏,“弹”与“唱”脱节,甚至不在一个相同的调内。这也需要在教学中进一步纠正。
③在弹唱考核中,学生对于弹的部分觉得相对比较容易,大多数学生基本上能做到左右手协调配合,整体上比较完整。个别学生能根据不同风格的歌曲变化伴奏形式,把歌曲比较细腻的通过弹奏表现出来,使歌曲更加丰富多彩。但唱的部分存在较大问题,大部分学生在弹唱的时候声音没有放开,尤其是歌曲的旋律进行到小字二组的c、d音时,好多学生都感觉声音唱不上去,卡到嗓子眼里唱不出来。
所以现在很有必要对幼儿歌曲弹唱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和探讨,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学生真正达到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下面就教学模式结构五大因素我们探寻一下幼儿歌曲弹唱教学的规律性和独特性。
二、《幼儿歌曲弹唱》教学模式的研究
1、理论依据:
我们在教授学生课程时往往会发现乐理、和声、简易伴奏的理论非常重要,例如有的同学看到一首幼儿歌曲,想要弹唱,就必须先做到以下几个步骤:①分析出该歌曲的调式调性。②搞清楚该调式的调号从而知道哪个音升或者降。③熟知该调式的和声进行模式及正、副三和弦的确定。④根据旋律陪写简易伴奏,熟练掌握正三和弦的使用方法。
2、教学目标:
任何教学模式都指向和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模式的结构中教学目标处于核心地位,并对构成教学模式的其他因素起着制约作用,它决定着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和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组合关系,也是教学评价的标准和尺度。
“通过幼儿歌曲弹唱教学让学生能够较好的协调弹和唱的关系,达到以唱为主、弹唱结合、以弹促唱”的教学目的,我想这应该是幼儿歌曲弹唱教学的教学目的所在。只有确定了教学目标之后,学生才能够有的放矢的进行训练,而不会出现能唱不能弹,能弹不能唱的情况。这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老师学生都确立好目标之后,明确了学习重点之后才能很好的展开教学。
3、操作程序:
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特定的逻辑步骤和操作程序,它规定了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各步骤应当完成的任务。
(1)课堂组织教学
(2)发声训练
幼儿歌曲弹唱的发声训练与美声、民族、通俗唱法的发声训练还是有所区别的,要求运用科学发声方法,得到集中、明亮富有童趣的声音效果。练声曲采用幼儿歌曲片段为宜,一般采用两种类型的练习曲,一是活泼欢快的,要求声音有弹性,最好是用跳音练习,二是柔和优美的,要求声音连贯流畅。例如“蓝蓝的天空银河里有只小白船。”《小白船》选段作为抒情歌曲练习,“跟着音乐唱歌,哈里罗。”《哈里罗》选段作为跳跃性练习。
(3)幼儿歌曲简易伴奏
要求学生用较短的时间迅速给幼儿歌曲配好伴奏和弦,一般来讲幼儿歌曲都具有短小、简单的特点,所以快速配好伴奏和弦对学生来讲是没有问题的。建立在熟练掌握理论基础的前提下
(4)弹唱结合训练
①要求学生唱歌曲旋律并两手同时弹奏同一伴奏和弦{伴奏和弦是非常简单的一、四、五级和弦,所以弹奏上不会有太多问题。伴奏和弦是根据歌曲旋律来配写的,唱旋律可以提示学生弹奏伴奏和弦,所以唱和弹是完全可以同步结合的,体现弹唱结合。
②学生能够熟练的唱旋律同时弹伴奏和弦之后,进行下一步骤,伴奏和弦不变,唱旋律部分改为唱歌词既演唱歌曲同时双手弹奏伴奏和弦。{这一部分的难点是有部分同学音高感受不太好的容易找不到歌词的音准,这需要单独练习,总的来讲大多数同学是可以完成的,在这一步过程中,因为双手伴奏和弦的弹奏是非常简单的,所以重点强调唱的要求,要求运用发声方法并带有童趣的演唱,以唱为主。
③当同学们很好的完成了以上训练后,开始体现以弹促唱,根据两种不同的歌曲风格可以将双手简单的弹奏伴奏和弦变更为柔和优美的琶音伴奏和活泼欢快的打节奏伴奏。{例如《哈里罗》这首幼儿歌曲属于欢快的风格,那么我们将简单的同时按同一伴奏和弦改为二八节奏左右手配合弹奏,其实也是非常简单的,实践证明大部分同学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弹唱结合、以唱为主、以弹促唱这三个步骤都是围绕弹唱协调为中心训练的,当中学生会出现很多问题,例如:“弹唱结合”训练中,有不少同学不熟悉各个调一四五级和弦,那我们在弹唱训练之前就要多加一个练习步骤,就是确定该幼儿歌曲调性后,将该调主、属、下属和弦进行单独训练,让学生能迅速的弹奏该调所要运用的伴奏和弦,再进行弹唱结合练习。“以唱为主”的练习中,有不少同学一下子无法从旋律过渡到歌词的,我们也可以多加一步,就是单独唱熟歌曲后再加入伴奏和弦。在“以弹促唱”的训练中,有一些同学因为钢琴基础的问题无法很快达到“以弹促唱”的要求,我们可以建议其采用最简单的无旋律伴奏方式简单的打节奏就可以了。总之,在训练的过程中遵循由浅到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一定注意建立学生练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4、实现条件:教学评价是指各种教学模式所特有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评价方法和标准等。由于不同教学模式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和达到的教学目的不同,使用的程序和条件不同,当然其评价的方法和标准也有所不同。
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有以下几点条件:教师要求:具有有良好的声乐、乐理、和声、钢琴基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处于引导位置,那么这就要求弹唱的教师能兼顾弹和唱及两方面的理论知识教授,绝不可割裂弹与唱的教学,这对于教师的要求是较高的,需要综合能力较强。道理很简单,一个钢琴老师往往会很尽心尽力的教授辅导学生如何将幼儿歌曲编配、弹奏,但是很少会站在声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同样,声乐老师一般也会从声音上考虑问题。
学生要求:有较好乐理基础和简易伴奏基础,最基本要能知道各个调的主属下属和弦和升降记号,最好是还能具备简谱译五线谱的能力,因为幼儿歌曲往往是简谱标记,而在钢琴上是固定音名弹奏。具有声乐学习一到两年的基础,有一定的键盘基础。
教学手段:课堂现场训练,采用鼓励性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由浅到深,深入简出。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教学环境:数码钢琴教室。
教学时间:一般来讲,45分钟一节课可以教授两到三首幼儿歌曲,时间上是很充足的。
5、教学评价
衡量弹唱教学效果的标准
1、 1、学生是否能够用最简单的方式当堂弹唱所教授训练的幼儿歌曲。
2、 2、回课时,学生在弹唱过程中是否做到了“弹唱结合、以唱为主、以弹促唱”三个要求,达到了练习效果。
通过对《幼儿歌曲弹唱》教学模式的研究我们可以明确其教学目标是训练学生的弹与唱的协调能力,教学原则是“弹唱结合、以唱为主、以弹促唱”,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我们还应该灵活的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处理各种不一样的学生问题。当然,以上观点还有很多不足和缺点,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批评和指导,一起解决《幼儿歌曲弹唱》这个教学难题。
参考文献
[1]潍坊教育学院核心职业能力考核专刊(第二期) /show.aspx?id=451&cid=44 65K 2008-3-13
【关键词】高职;学前教育;歌曲演唱;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192-01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以培养应用型的专业幼儿园教师为人才培养目标,学前教育歌曲演唱是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目前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前教育歌曲演唱教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中学前教育专业歌曲演唱教学模式主要三大模式:集体课教学模式、小组课教学模式、个别指导教学模式;学前教育专业歌曲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艺术歌曲与幼儿歌曲;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歌曲演唱的教学方法是在教育模式、教学内容基础上而进行的,教学方法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影响到学生的能力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高职学前教育歌曲演唱教学质量,笔者认为高职学前教育歌曲演唱教学方法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准确把握艺术歌曲与幼儿歌曲演唱之间的关系
艺术歌曲的演唱是通过动人的歌声来表达人的内心情感,要想准确表达作品的内涵,就需要较高演唱技巧,在艺术与技术之间做出平衡化的处理,具有明显的艺术特色。幼儿歌曲具有浅显易懂、内容简单、结构单一的特点,通常节奏是明快、活泼的,在幼儿歌曲演唱过程中,强调演唱状态的自然流畅,声音位置尽量靠前,要让喉咙处于一个自然的状态,以口腔共鸣为主,使演唱声音变得亲切、自然。在高职学前教育歌曲演唱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艺术歌曲与幼儿歌曲演唱之间的关系,尽量训练学生在演唱两种类型歌曲时做到音色接轨。艺术歌曲与幼儿歌曲的演唱都是建立在基本的歌曲演唱能力上的,如识谱能力、节奏感以及音准等,但艺术歌曲主要是由成人来演唱,所以难度会相对较大,会更加强调发声技巧;而幼儿歌曲旋律简单,是适合幼儿演唱的,所以会更加强调演唱的流畅性和趣味性。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首先训练学生识谱能力、了解基本的调式、掌握基本的发音技巧并训练学生的音准,让学生具有基本的歌曲演唱基础,让学生既能够演唱好艺术歌曲,又能够逐步地去适应幼儿歌曲的唱法。在进一步的训练中,指导学生区分成人演唱发声与幼儿歌曲发声之间的区别,并请学生了解幼儿的生理特点,逐步去适应幼儿的演唱方式,多进行扩大音域的练习,采用相对靠前的发声方式来演唱儿歌,从而逐步提高自己的演唱能力。
二、引导学生学会处理演唱歌曲时的气息问题
气息是歌曲演唱过程中的一种艺术手段,其自身具有一套特定的规律,通常需要经过后期的训练才能够获得。在我国传统的声乐教学中就强调了“气催声发,声靠气传,无气不发声,发声必用气”,所以在高职歌曲演唱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学会处理演唱歌曲时的气息问题。[1]歌曲演唱中的呼吸方式主要有: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和胸腹式呼吸三种,其中胸腹式呼吸是运用胸腔、小腹以及横膈膜相互协调配合而进行的呼吸方法,这种方法具有吸气深、速度快和容量大的优势,能够更好的控制声音的长短、强弱以及高低,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需要重点训练学生的胸腹式呼吸。[2]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运用真假声交替混合的方式来建立基本的呼吸基础,在进入呼吸状态、演唱状态后来发声,尽量让气息做到具有弹性、并持久可变,实现自如的状态。
三、鼓励学生进行音乐教学实践活动
众所周知,幼儿园教师除了掌握学前教育歌曲演唱技巧之外,还需要进行幼儿歌曲表演唱、幼儿歌曲弹唱等活动。所以,教师在高职学前教育歌曲演唱教学中,还应该重视学生歌曲表演能力、歌曲弹奏能力的融合训练,鼓励学生进行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到实践的机会,帮助学生积累教学经验,培养学生的综合教学能力。鼓励学生进行音乐教学实践活动,就要课堂教学内容与幼儿园实际教学内容相结合,将幼儿园歌曲教学中的内容放在日常课堂之中,如《萤火虫》、《水果总动员》等幼儿园教材中的歌曲,让学生在欣赏中进行声音、表情、肢体动作等方面的练习,将表演与演唱相融合,让学生了解到真实的幼儿园歌曲演唱教学情况。在提高学生歌曲演唱能力之外,教师需要要求学生进行歌曲伴奏的训练,请学生学会视唱,掌握基本的幼儿歌曲钢琴伴奏,从而满足未来教学中的幼儿歌曲伴奏需求。在鼓励学生进行教学实践活动时,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及时组织相应的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教学实践的机会,如请同学们进行小组微课的展示,让学生们相互之间进行监督训练,共同配合设计教学,在模拟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歌曲演唱能力,增强自己的演唱表现力和感染能力,进一步发展自身的音乐教学能力,适应幼儿园的教学需求。
参考文献:
[1]许卓雅.歌唱活动[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徐小懿.声乐演唱与教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6.
关键词:幼儿歌曲弹唱 教学活动 智力开发
一、幼儿歌曲弹唱概述
(一)幼儿歌曲弹唱的性质
幼儿歌曲弹唱是键盘与声乐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综合运用。所谓的“弹”、是指演奏,它是将钢琴基础与即兴伴奏知识完全融合而达到的一种高技能要求,是幼儿教师必备的教学基本能力之一,对幼儿音乐思想能力的培养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唱”是指歌唱,它是将声乐演唱技巧与幼儿歌曲表演融合贯通的技能。弹唱就是教师在教学组织过程中的边弹边唱,由教师在同一时间独立完成。
幼儿教师在教授儿童演唱一首歌曲时,示范演唱是儿童对这首歌曲的第一印象,这首歌曲对幼儿是否有吸引力、能否唤起幼儿心中对事物的美好想象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范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范唱前必须奠定良好的演唱功底,同时又能准确表达出歌曲的情感,这些都是幼儿理解并喜欢这首作品的基础,而准确的伴奏又能对音乐形像起到很好的烘托作用。
(二)幼儿歌曲弹唱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定位
幼儿天生对音乐敏感而喜爱,2-5岁是语言能力发展最快的时期,歌曲演唱更容易促进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当然,在游戏与歌唱活动中,教师可以运用清唱、录音、范唱、表演唱、自弹自唱等多种方法。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教师都要范唱、教唱。从这几种教学方式自身的特点来看:一是清唱没有伴奏音乐,比较单调,没有音乐美感,很难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与兴趣,而且清唱对教师自身的音准节奏要求也很高,如果教师自身做不好,会直接影响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二是录音范唱不好做及时的停顿只能一遍一遍重放,以至于学习的重点、难点都无法及时纠正,这样学习的速度也会很慢。而且录音只能听到声音,无法看到一个活生生与幼儿交流的场景,教师绘声绘色的演唱及眉目传情的表现对幼儿更有吸引力。只有自弹自唱能够自由选择速度、音调,能够自由停顿,重复重点、难点的部分。从幼儿教学特点来说,以实物为主的模仿对幼儿学习的启发性更强。三是弹唱可以作为教学的语言,指令传达给幼儿。笔者曾经去金泰丝路花城幼儿园检查实习,刚好遇到小中班的幼儿户外活动回来,孩子们随着琴声拍着小手进入教室,快乐的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当教师弹奏出另外一种安静祥和的音乐时,小朋友们马上爬在桌子上休息。我们经常看到在一片吵杂的教室里教师大声提醒往往无济于事,而悠扬的琴声响起时,教室会慢慢地安静下来,这就是琴声的魅力与指令性。
二、幼儿歌曲弹唱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现状分析
(一)幼儿园教师的音乐素质分析
幼儿园音乐教学对教师有较高的要求。一是较高的歌唱素养,二是较高的钢琴伴奏水平。正如许卓娅教授所讲:“幼儿园歌唱教学最聪明的办法还是教师做出正确、美好的榜样”。要具备这种能力必须要包括文化素养、生活感受、歌曲体验和欣赏能力等,而且要懂得幼儿生活和心理。还要具备较高的音乐综合能力。但是从目前幼儿园教师能力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教师要么能唱不能弹,要么能弹唱的音量过小,更达不到手眼表情共进的标准。因此,大部分幼儿园的音乐、游戏活动多依赖于录音机或音响设备。很多幼儿园的钢琴只是一种摆设。
(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弹唱能力现状及分析
学前教育专业是集教学方法、艺术、体育、心理、生理、保健卫生课程于一体,是具有综合性特点的教育专业。其中艺术教育课程包括键盘、声乐、舞蹈、美术等技能课。能够自弹自唱是本专业键盘和声乐课最终要达到的综合教学目的。
三、幼儿歌曲弹唱教学在幼儿园活动中有效应用的解决方案
(一)对在校学前学生进行全面的育人教育及职业认同教育
随着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深入改革与发展,各幼儿园对幼儿教师师资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研究指出:5岁以前是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对一个18岁的孩子达到的正常智力水平来说,其中50%的智力是4岁以前获得的,30%是4-8岁获得的,20%是8-18岁获得的。从这一研究成果不难看出,幼儿时期是人生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它直接影响人的一生。幼儿教师在幼儿一生智力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音乐的教育是幼儿智力开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幼儿歌曲弹唱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系列中综合性最强、难度最高、显现性最强、耗时最长。有了强烈的职业责任感才能自觉加强练习时间,克服畏难情绪,努力学好工具性课程,为适应岗位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利用第二课堂不断拓展弹唱的教学活动
1.由于计划内课时限制,我们采用第二课堂活动的时间补充教学,教师将所带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学生之间互帮互学,教师每周加一次小组课补充课内学习;
2.组织学生按年级分组,每学期定期搞一次声乐、键盘知识大赛。有独奏、四手联弹、独唱、合唱、小组唱比赛,有学习方法交流,演讲活动,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3.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增加小课学习环境,促进专业技能不断提升。都是为了在幼儿歌曲弹唱上下工夫,以适应工作要求为标准。
(三)利用园园合作积极协助幼儿园解决现有教师技能欠缺的不足。积极倡导幼儿歌曲弹唱教学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有效应用。
积极推行幼儿弹唱教学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有效应用,加强教师技能交流定期派教师去幼儿园做教学示范课,引导幼儿园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不断研究拓展教学的新方法,新思路,引导幼儿园在多项活动中自觉利用资源进行教改的能力。让幼儿教师真实的感受到弹唱给教学活动带来的便利性。
在幼儿园的音乐活动中,幼儿歌曲弹唱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弹唱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鼓励学生在幼儿园教学实习活动中将所学知识促进实践运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转变教学观念,突出教育的示范性、专业性,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质,从而培养出优秀的教师。
基金项目:
本文为“幼儿歌曲弹唱”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性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3KYB16。
参考文献:
[1]李倩.幼儿歌曲弹唱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孙冬梅.儿童歌曲伴奏与弹唱教程[M].北京:现代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