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范文

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1 17:26:45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篇1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合理利用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6-0187-2

0 引言

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各国都处于十分重视的位置。在这方面做得比较突出的有美国等一些欧洲国家。以美国为例,美国的林业覆盖面积大,这是其相比于其他国家的优势,而且美国政府对林业的保护上做了相当多的努力,从美国深入人心的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意识就可以看出美国政府在宣传工作中做出了很多努力,对于林场,每个州政府都有专门的机构负责定期的排查和汇报等工作,美国在这方面是其他国家的模范。

1 我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现状

1.1 局部区域环境恶化

由于我国是一个多人口国家,再加上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所以在发展过程中很多方面都以环境破坏作为代价。“世界工厂”的头名听起来不错,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想,正是因为我国重工业的发展造成了对环境的破坏。随着全球环境地恶化,联合国开始加强对各国环境保护的监察,近10年来我国每年在环境恶化方面虽然有所改善,但是每年还是有30万立方千米的水土流失,以及全国沙漠化的面积已经突破了150万平方千米,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6,这是十分可怕的。

1.2 严重的大气污染

快速的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效果必然是环境的破坏,重工业的发展对于大气带来的污染是尤为严重的。虽然我国一直致力于空气污染的治理,但是全国大多数一、二线城市的空气质量频频出现报警的现象。尤其是中西部的一些城市,全年天气良好的天数不到一个月。近些年沿海的经济发展区空气质量也是令人诟病,我国的环境保护形势显得非常地严峻。

1.3 频发的自然灾害

我国自然灾害严重,很多自然灾害在我国都处于频发的状况。就在最近,四川雅安又发生了7级大地震,已经造成了超过200人的伤亡。每年我国因为自然灾害带来的农作物受害面积超过3000万平方千米,因灾害造成的粮食损失量保守估计在200亿千克以上,如果不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中下大气力,这将是未来继续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问题。

2 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

造成我国环境现状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森林覆盖面积的急剧下降。森林能够为人类起到保持水土、净化空气和改善环境等多方面的好处。目前分析,造成我国森林覆盖面积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2.1 砍伐过度

我国处于一个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对于木材的需求量逐年上涨,过度砍伐是造成我国森林覆盖面积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过度的砍伐再加上相关部门对于植树造林工程的不够重视,在后期能够存活的树木很少,森林面积的负增长在所难免。其次还有一个砍伐过度的原因在于我国对于粮食的依赖性很强,中原部分地区砍伐森林作为耕地的现象在上世纪很严重。虽然近些年来各地政府都在强调退耕还林,但是漏洞很难补缺。

2.2 林木存活率低

我国出台过一系列的植树造林计划,但是在实施的初期还比较重视,而在树木生长的后期就弃之不管,再加上管理人员和资金不足导致很多幼林缺乏有效的抚育。据最新的数据统计,我国植树造林树木平均生长率在2%左右,而我们的近邻日本和韩国林木生长率都在3%以上,跟欧美发达国家地区的林木平均生长率之间的差距就更大了。

2.3 资源消耗巨大

虽然我国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但是对于林木的资源消耗也需要根据林木的自然规律以及这类可再生资源的特点来使用。但实际中我们并非如此,大多数地区都只在木材的出产量上非常重视,而作为“后勤”保障的生态维护上所作的工作很少。加上我国木材加工的技术比较落后,很多木材都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带来了巨大的浪费,造成了现在林业资源的消耗量远远大于森林的生产能力,从长远来看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有关部门一定要加强这方面的控制。

2.4 人口因素

人口因素对于林业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同样是不容忽视的。虽然在计划生育国策实施后,我国的人口增长速度明显下降,但是人口基数大带来的增长速度还是比较快的。从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来看,十分有限的土地资源造成了农业发展和林业发展的巨大矛盾,致使很多地区人口向森林边缘地区不断迁徙,伐木种地,每年都在蚕食大量的森林资源。

3 林业发展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面对我国严峻的林业生态环境现状,我国提出过很多解决的措施。基于我国人口数量大以及各种资源短缺,再加上长期以来对于林业保护的不够重视,目前仍然面临着林业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形式。同时,我国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已经越来越成为制约我国其他方面发展的因素,也是我国需要解决的当务之急。

3.1 采取保护性建设和经营

林木作为一类特殊的可再生资源,做好可持续的经营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十分不易的。我们提倡的现代自然保护是在各个地区原有的生态资源基础之上,依照生态平衡的原则,更好地维护和调节人类对林业资源的利用及其自然生长特性之间的关系,做到合理地利用。过去我们对林业资源的经营只是单向性的,简单的土壤利用、森林的经营、水资源保护等等,没有形成一个符合生态规律的全面系统的经营和保护方式。在对林木的保护方面,我们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3.1.1 抚育间植 在森林的再造中,各地政府一定要按照自身的承诺,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来负责林木的后期抚育工作,通过不断地改善林木的生长环境更好地促进林木的生长。

3.1.2 封林措施 在一些森林重点保护地区,政府需要做好封林的工作,尤其是在造林之后,在重点防护林的保护中做好地区的宣传工作,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林业保护的意识。为了更好地达到护林的效果,还可以成立专门的小组,甚至承包到户,让保护林木以及特定时期的封林措施深入人心。

3.1.3 因地制宜 对于林木的选择上一定要做到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土壤条件及其他条件种植适合当地的林木品种,这样才能做好森林的再造工作。

3.2 加强保护区建设和管理

在保护森林资源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达成共识的大环境面前,尽快地提高我国森林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工作是迫在眉睫的。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已经接近1600处,其中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以及有170多处。整个森林保护区1.2亿平方米。在设立自然保护区,建立相关的组织机构以及管理规则等都初见成效,但是在防止人为破坏以及改变保护林经营方向等方面都还存在一些漏洞,各地区林业部门应该予以加强。

3.3 建立良性循环机制

森林资源的保护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怎样做到良性循环,让森林的成长速度大于砍伐速度才能维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林业补偿是一个很好的方法,通过对保护森林的人群予以相应奖励的方式来增强人们对林业环境保护的重视。但是从长远来看,需要让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成为每一个人自觉遵守的规则,这样才能做到长远的保护。

4 结语

总而言之,不论是大到国家,还是小到我们每一位百姓,都需要认识到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是关系到我们每个人以及子孙后展的重要问题。概括来看,所有造成林业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都是人为因素,只要我们能够合理地利用森林资源,才能让我们的环境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 徐国祯.论中国林业发展的生态建设之路[J].林业经济,2009(02):10-11.

[2] 杜艳.推进统筹城乡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J].内蒙古农业科学,2010(01):20-21.

篇2

关键词 城镇;生态;环境;措施;对策;可行性;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society, the emphasis on the problems of the urb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measures for the real lif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urban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Keywords: urban; ecology; environment; measures; countermeasures; feasibility;

中图分类号: B8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近些年,我国城市和农村都在不同层次的得到发展和改革,小城镇建设也得到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在发展和建设中,小城镇建设中很多的生态问题,也随之出现了,为此,小城镇生态建设已经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不同的区域对于小城镇的建设认识不同,在很多小城镇发展中,都是采用大城市建筑方式和做法,对小城镇进行开发和管理,但是往往开发的效果总是事倍功半,因此,一定要充分地意识到小城镇生态建设和大城市的发展是存在很大的区别,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有针对性对小城镇进行生态建设和开发,不要盲目进行开发和建设,要做到可持续发展,科学合理地对小城镇进行建设。

一、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分析

很多人认为,小城镇工业化水平低,生态环境状况相对会好一些。事实上,随着国家今年来环境保护手段的力度不断加大,很多污染大,产出低的“夕阳”工业逐渐将生存之地向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小城镇转移。而对于小城镇未经规划的脆弱的天然生态环境而言。这种生态污染的破坏性更为致命。

1.企业违背政府环保政策。政府提出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生产设备,减少环境污染,然而企业不仅不理会政府产业政策指导,而且依旧使用资源消耗多.污染严重的陈旧设备.违规生产。政府产业政策要求关闭造成严重污染的“十五小”企业,然而却屡禁不止,依然是“遍地开会”。

2.政府部门违规操作。小城镇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经济发展压力相对较大。许多小城镇地方政府为了达到增加本地产量、就业、地方税收的目标,为了利益,不惜越权审批、庇护污染企业,甚至支持污染项目上马。以地方生态环境永久性破坏换取地方经济的短期增长效益。

二、推进小城镇生态建设的可行性对策

1.加强研究、高度重视

对于转变小城镇生态建设,是我们的根本目标和基本的方向,所以一定要从本质上重视起来,从国家到地方政府以及到小城镇的群众要呼吁小城镇生态建设的意识,让他们能够了解和认识小城镇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在人才方面要大量的召集,给予人才、资金、政策、等全方面的大力支持,只要深刻的认识和研究到小城镇生态建设的重要性,才会推进小城镇生态建设的发展。

2. 改革机制,加强动力

尽管对于小城镇生态建设还没有形成系统科学的相关改革措施,但是我们在生态建设工作中也要根据重点来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小城镇进行生态建设,第一,就是必须要建立和完善有针对性的建设措施,为小城镇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动力,指明发展的方向,第二,一定要将环保管理制度和管理机制落实到小城镇生态建设的实际工作中,建立相应的资料数据库,统综合地提供相关建设和发展的信息,第三,是要改革小城镇土地制度和相关财政制度,为工业的集中发展清除阻碍,与此同时,还要提高小城镇筹集资金进行生态基础建设的能力和自由度,第四,要改革相关环境建设采取干部考核制度,在考核中形成统一,合理安排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趋势,要兼顾环境保护还要突出社会进步,通过考核让相关干部能够及时地为小城镇发展建设尽心尽职,成为小城镇生态建设和发展的推动器。

生态意识和生态环境的形成,是需要通过一定的信息传输和实际行动来完成,依赖生态教育是小城镇生态建设发展的重要的手段,因此,要加强对于领导干部生态环境知识的教育和思想的普及,提高领导意识,不断培养小城镇生态建设综合型人才,不断的宣传,严格考核,提高群众和领导干部对已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只有增强了意识,才能够把生态建设战略落实和应用到实际的行动当中。

三、实例分析

靖西县地处桂西南边陲,南与越南接壤,总面积3331平方公里,辖8个镇16个乡,总人口57.1万人,目前靖西县的垃圾处理十分落后,城区内没有垃圾收运设施,只是在城区街道临时堆积中转,对环境和市容造成很大的影响。靖西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由靖西县建设局筹备建设,拟建场址位于靖西县地州乡上甲屯西南面约1.5km的甘荷林场场区山谷内,在建中的靖西—龙邦二级公路从场地东南面1.0km谷地通过。项目总投资5736.4万元,本工程项目主要包括垃圾收运和垃圾卫生填埋处理2部分工程:(1)垃圾收运工程:建设4座小型垃圾转运站,规模分别为60t/d一座、50t/d三座;(2)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防渗工程,库区平整,坝体工程,渗滤液收集导排系统,填埋场库区地下水导排系统及排洪专管,填埋气体导排、利用系统,填埋场防洪系统,封场工程,渗滤液处理系统,供配电设施,给排水设施,机械维修系统,运输系统,生活服务区、垃圾运输道路等。针对靖西县的实际情况,采取以下措施:

1、渗滤液处理

项目建设一座70m3/d污水处理站,垃圾转运站渗沥液统一收集后运往垃圾填埋场内渗沥液调节池处理。垃圾渗滤液采用“两级碟管式反渗透(DTRO)工艺”进行处理,出水水质可达到GB16889-2008《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治理工艺经济技术可行。经过处理后的渗滤液,建议由吸污车运输到靖西县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处理系统进行集中处置。

2、 地下水污染防治

工程拟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HDPE膜)双层防渗层结构,防渗层的防渗标准符合《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要求,可以有效确保地下水体不被垃圾渗滤液污染。

3、 空气污染控制

工程按规范设计了完善的LFG导排系统,设置垂直竖向石笼、盲沟排气导管,收集的气体燃烧排放,降低空气污染。

4、噪声污染控制

拟采取对作业设备减振降噪、选取适当的作业运输时间、道路维护、设置防护林带等措施对噪声进行控制,使噪声达标排放。

5、垃圾收集转运措施

采用优化垃圾收集系统、新建4座压缩式垃圾转运站、密闭式垃圾集装箱运输车运输、垃圾及时转运处理等措施,把垃圾在收运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程度。

6、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主要通过场区绿化、填埋场填至设计标高后按终期封场要求进行场地清理和植被恢复、对部分地块进行经济林开发等措施,降低工程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建立相应的防护距离及森林防火措施,进入秋季森林防火期,应采取有力措施强化林区野外火源管理,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

7、水土保持措施

尽量选取荒地取土;按规定操作规程取土,不随意开挖;取土后及时平整,并做好排水和恢复措施,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土流失。

8、 蝇虫防治措施

首先是保证填埋工艺的执行,即每天进行覆土及垃圾压实。在填埋作业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垃圾暴露时间;对暴露在垃圾面上的蝇虫,采用喷洒杀虫剂或烟雾灭杀,也可用蝇虫引诱药来诱杀、种植驱蝇植物等方法。

9、 现有垃圾堆填场的处置

原有的垃圾堆放场经过多年的堆积,可利用的塑料、橡胶、金属等物质被人工分选出来废旧回收,大部分腐殖质已经腐烂,剩余少量的垃圾可以采用就地填埋,然后进行绿化的方式处理。由于附近居民点距离较远,也没地下水源,因此就地填埋对环境影响不大,经济合理可行。

结束语

小城镇的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战略规划不可忽视的部分,应坚持和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注重小城镇发展的区域性、高效性,和谐性以及整体性,坚持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努力解决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坚持以人为本,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加强城镇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改善小城镇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参考文献

[1]凌亢 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与实践 2010(4).

[2]吴志强.蔚芳 可持续发展中国人居环境评价体系 2011(5).

篇3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原则;影响;措施

随着我国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城镇化建设水平逐步提升。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就目前来看,我国城镇化建设发展进程中环境问题较为突出,很多城镇气候与水质污染十分严重,生态环境呈恶化趋势。以下就城镇化建设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进行论述分析。

一、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

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在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的同时,必须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彻底扭转一些地区边建设边破坏的被动局面。

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应充分考虑区域和流域环境污染与生态环境破坏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统一规划,同步实施,把城乡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

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决策,合理开发。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经济发展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承载能力,绝不允许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眼前的和局部的经济利益。

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使用谁付费制度。要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的权、责、利,充分运用法律、经济、行政和技术手段保护生态环境。

二、城镇化建设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影响

1、 城镇化建设对周边农村和农业污染的影响。现代农业发展背景下,各类化学肥料、农药用于农田及塑料膜的大量使用,加上规模化养殖等都对农业产生了很大的污染,乡村及城镇居民生产生活的所产生的污水、垃圾等严重污染区域空气。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取代有机肥料的化学肥料对区域环境所造成的危害日趋加重。

2、 2、农村工业对农业生产基础的影响。农村工业对区域环境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并不是危言耸听,比如我国西南地区土法炼硫就使周边大面积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含量远远超出了国家标准。局部地区甚至形成了PH值高含量酸雨。炼硫附近山同内岭呈现"秃头",周边大面积农田不长庄家,成为死地,成千上成的农民失去了懒以生存和养育后代的农业生产生活环境。虽然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治理工业污染的举措,然而受企业基础条件,经济环境和管理水平的制约,很多落后地区的乡镇业依旧如故,并没有太大改善。

3、乡镇工业开发建设使得污染源逐步扩大。乡镇企业是城镇化建设发展农村经济的核心主体,在这一战略进程中生态环境与乡镇企业发展是紧密联系的。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取得突破性的发展,带动了农村经济,然而乡镇企业一般规模不大,分布比较分散,经营方式粗放等等,这些不利因素严重污染城乡生态环境,对城乡居民的身心健康也是极为不利的。

二、城镇化建设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1、政府需加强管理干预。基于我国国情,行政手段、经济制约和法律监督是政府管理农村农业环境的基本方式,其中以行政手段较多。但是以往的行政制度不够规范,缺乏约束力和制度化。因此,行政手段需进一步规范、优化和完善,提高执行力度和行政干预的严肃性。经济手段则是通过补偿、收费和排污交易等对企业进行制约。这一手段在我国运行已久,问题也十分尖锐。比如排污收费制度是以排污浓度强弱为收费标准,而标准较低,一些排污量大的企业宁愿交排污费也不愿出资治理污染,极大地压制了企业治污的积极性。法律手段是以立法和司法活动监督城镇经济活动、规范经济活动,促进城镇化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大目标保持一致的法律行为。目前,以法治化建设管理我国农村农业环境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一系列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相断出台,但对于农村农业以及城镇化建设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仍相对薄弱。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要强化法律监督机制,提高法律手段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2、城镇化建设必须以维护自然与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在过去的城镇化建设发展过程中,主要以推动区域经济与国家整体经济发展为目的,并没有将自然环境资源列入保护范围,极易形成对自然和环境资源造成忽视和破坏,导致了很多生产者不顾自然资源保护与更新而盲目追求利益最大化。只有将自然与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作为城镇化建设发展的核心,才能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使二者之间彼此依存,有机地结合起来。

3、积极推广生态农业发展。以生态、经济和系统学为指导,以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与农村良性互动发展为基础,将现代科技成果融入传统农业技术,使农业活动、经济发展及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资源更新高效结合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生态农业的基本理念。生态农业并不是完全封闭的,自给自足的有机农业,也不是完全依赖于外界投入的工业化农业,是将生态、经济和社会三者的统一。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当前应以发展立体种植生态农业为主,即在人工或半人工环境下以自然生态原理为指导的生产种植。这是提高资源高效利用的有力模式,它能够将农业生态系弘巧妙地构划,合理利用资源,使各生物之间形成互相依顾、利用关系。

4、城镇化建设必须兼顾农村与农业的发展。农村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三大目标是产量目标、收入目标、环境目标。随着城镇化建设发展耕地不断减少,农业收成面临巨大压力,产量目标作为农业发展重要指标,直接决定着农民收入和农村市场容量,只有保障了这两大目标才能保障工业发展和劳务产品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环境目标是维护生态环境良性发展,为农村农业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可以说我国城镇化建设能否顺利实现良性发展,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自然生态环境。因此,必须将农业与农村自然资源纳入核算机制,从实物、质量和价值等方面对相对时间与空间内的农村自然资原进行真实合理的统计、评估、测算,以此来确认自然新源的平衡水平和利用水平,以便第一时纠正和改变过度损害自然资源现象。

5、加快和构建生态型城镇化建设发展。当前我国城镇化建设主要以传统城市、花园城市及生态城市为主。面对资资与环境这一日益紧迫的全球性问题,未来我国城镇化建设应向生态型城镇发展已毋庸置疑。生态型城镇并不是在于绿化占地面积多少,而是城市的生态功能是否良好,强调的是自然生物对城市环境质量的调控能力。生态型城镇建设要先对城镇做一个整体规划,使区域内的自然因素处于调控环境质量位置,同时兼顾区域交流、居住、水流等的生态学设计,通过对污染集中治理,调整不合理产业结构,使高频率下的城镇居住环境达到无公害化。

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城镇化建设在给我国经济环境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产生了诸多负面问题。在新形势下促进我国城镇化建设水平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奎,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及期对策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

篇4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生态与环境保护;生态补偿

引言

近年来,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在协调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上取得了突出进展,有关认识也得以不断深化。最近,中央提出了“在保护生态基础上有序开发水电”、“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和谐社会的新方针,为我国未来一个时期重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指明了方向。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总结,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1.建立环境友好的水利水电技术体系,推进行业健康协调发展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受经济、技术、体制、观念的制约,我国水利水电建设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暴露了诸多问题。我国在大坝建设方面,有些大坝建设技术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在大坝的环境友好方面长期重视不够,相关的共性技术研究比较薄弱,缺乏监测信息和定量认知。我国在河流生态修复、减免水利水电建设对生态与环境影响的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行调度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具体有以下4个方面的工作急需加强。

1.1 加强流域综合规划和环评工作,真正统筹建设和保护目标

我国大型工程的建设和河流梯级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应通过流域综合规划和规划环评进行统筹,协调建设和保护目标,合理布局。但长期以来,我国江河水电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是基于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由于不同工程开发目标、建设时间、所处地域和江段位置的不同,具体环境影响以及环境保护目标也有相当差异。然而江河生态系统在上下游、干支流之间是一个整体,相互交叉影响,因此科学制定水电工程规划和江河开发的生态保护目标,必须基于流域尺度综合考虑,先行统筹安排,然后在水电梯级开发工程中协调落实。

1.2 加强过鱼设施、分层取水等技术研究,使生态保护工作有所突破

国外大量实践已经证明,永久性拦河闸坝建设对河流的阻隔和温度等影响,可以通过过鱼设施、分层取水口设置等加以减缓或补偿。发达国家的过鱼设施技术已比较成熟,以保护经济价值较高的鲑鱼、鳟鱼和鳗鲡等洄游性鱼种为主。美国的哥伦比亚河流域中下游河段及其支流蛇河下游河段的鱼类保护和恢复计划,在科学研究了鲑鱼、鳟鱼等鱼类洄游习性的基础上,通过多年反复设计与改进,在多个梯级电站上采用了包括水轮机流道、岸边式鱼道、溢洪道和机动运输等多种适应性的过鱼设施和诱鱼系统,有效补偿了鱼类下行和洄游生境。

在分层取水方面,日本对水电工程的分层取水设施开展了较多的研究,重点是对已建工程进行改建,形式也有多种。高坝分层取水设施的案例不多,美国科罗拉多河上格兰峡分层取水口问题是一个代表,该工程改建两台机组的进水口,需投资8000万美元,目前正在探讨新的体制,以期能减少投资。我国在分层取水方面的研究刚刚起步,而且多是针对单项工程,今后要加强对共性和基础问题的研究。

1.3 加强生态调度,补偿河流生态,缓解环境影响

调整水利水电工程的运行方式,把生态调度纳入工程的统一调度管理,是保护生态与环境的重要和必要手段。生态调度以补偿河流生态系统对水量、水质、水温等需求为目标,通过科学调度减缓下游流量人工化、下泄低温水、过饱和气体等不利环境影响对河流生态系统的胁迫。发达国家以修复河流自然径流过程为基础,经过20多年的生态调度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合理补偿工程建设对生态与环境的不利影响,近年来在我国也开始得到重视。水利水电设计部门及业主在工程的设计规划阶段开始考虑生态保护问题,如通过设计分层取水设施调整下泄水温,通过泄流调度保持一定的洪水脉冲等。长江流域在规划龙盘水电工程时,确定发电的下泄流量不得低于生态基流300m?/s,以满足下游基本生态需水和景观要求;黄河流域已连续7年实施统一调度,保证入海水量,消除了枯水季节河道断流的情况。但仍应认识到,我国距真正实施水利水电工程运行中的有效生态调度尚有很大差距。我国具有多年调节功能的水库数量并不多,缺水现象比较严重,暴雨洪水集中在汛期的3~4个月,在这种情况下要满足生态系统对水的需求,难度相当大。因此,建立以生态保护为目标的运行和长效管理机制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1.4 改进规程规范,建立环境友好的技术体系,多途径恢复和保护生态与环境

减缓工程建设对河流生态影响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并且要特别注意因地制宜。采用人工增殖技术,采用胶凝砂砾石坝减少当地材料用量,采用气垫式调压井减少植被破坏,建立野外多自然河流试验研究基地,利用生态大型灌区替代常规的混凝土渠系,以及修建生物廊道,恢复岸坡植被,建立人工湿地等,都是保护生态的有效措施,国外都有大量的实践经验。

我国目前还没有一套生态、环境监测信息网,没有一套完整的各大流域及其重点河段的保护鱼种及水生物规划,也没有成熟的技术手段和工程经验,因此没有形成相应的保护规程规范。同时,建立环境友好的水利水电技术体系涉及的部门多、专业多,所需资金量大,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国家格外重视,才有可能取得明显的成效。

2.组织跨行业、跨部门科学调查研究,尽早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面对21世纪我国繁重的水利水理论前沿电建设和环境保护双重任务,科学调查和确定生态与环境的保护目标,是科学协调开发与保护两者关系的重要基础。明确河流保护目标,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需要加强以下工作。

2.1 加强江河湖库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研究,建立水生态监测体系

根据国际上的成功经验,必须充分重视并切实落实对水流、生态、相关工程运行等基础信息的长期监测,规范监测技术,共享监测信息。

由于我国在生态与环境监测方面整体技术薄弱,建设监测系统又需要大量的资金,建议在已有的水文和水质监测站网的基础上,选择中小流域、典型河段进行试点工作,积累经验,逐步推广。对于近期投入运行的、具有良好的水文和环境监测系统的大型工程,可以依托业主单位适当补充或增加环评工作所需主要参数的观测内容。对早期建设完工的工程,应通过调查分析,根据需求的紧迫程度制定建立生态与环境监测网的策略和配套技术。

2.2选择试点,借鉴经验,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生态补偿战略

减缓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目前可行的做法有二:一是采取环境友好的工程技术和管理方式,对河道生态进行修复,减少或减免工程建设的影响,另一种是对造成的难以减免的影响采取补偿,包括河流生物栖息地的建设、鱼类的人工繁殖、濒危物种或特殊物种的恢复等,在大尺度范围内达到生态与环境保护的目标,保护河流生物多样性及其结构功能。发达国家已进入工程的全面管理与河道生态修复阶段,经过多年的生态调度实践,提出了“适应性管理”的概念,即由“评价―规划―设计―实施―监测”形成一个完整的良性循环。

2.3 加强财政支持,设立专项基金,建立生态补偿的长效机制

我国水电开发面广量大、总体基础薄弱,同时面临着建设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因此应该推动建立国家层面的生态补偿专项基金。我国有8万多座水库,水电装机已超过1亿kW,30米以上的大坝4000多座,建立专项生态补偿基金有比较好的基础条件。基金主要用于生态补偿和中长期的、重大的环境保护共性问题研究。

3 结束语

总之,随着水利水电工程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因此,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势在必行。作为水利水电工程师们,需要进一步树立和提高生态与环境保护的意识,充分认识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与生态可能产生的重大而潜在的影响,在流域的开发,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调度及水库运行中,应充分考虑生态与环境的要求,使工程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 董哲仁,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的迫[J],水利水电技术

篇5

关键词:农业;生态;保护;措施

1.农业及农业生态环境的相关概念阐述

1.1农业生产的概念。生物培育的一种产业统称为农业,包含了植物生产、动物生产以及微生物分解三个环节,也就是一种生命物资的再次生产。每种生物对自然环境都有着不同的要求。尤其在生长过程中对环境的要求。不同的环境条件是由不同地区土壤条件、气候条件等共同构成的,不同地区的环境条件也恰好决定了农业生产的能力强弱。因此,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从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以及水资源条件入手。

1.2农业生态环境的概念。为人类生活、生存服务的一种生态环境系统叫做农业生态。农业生产可持续进行的根本基础是保护好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生态环境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相当明显,因为是具有一定的时间限制性和地域性。

2.我国现阶段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

2.1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现代化发展和工业迅速发展已严重影响了农业生态环境。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工业的发展导致了太多工业“三废”的产生。而这种工业“三废”产生没有得到科学合理的治理和排放管理。对于水资源、土地资源以及人体健康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工业“三废”污染了土地、大气和资源和农业生态环境。其次,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民没有科学的使用农药和化学药品,造成了很多残留药品和工业制品的存在。诸如秸秆焚烧、牲畜粪便等问题。最后,大气污染也是源于工业发展导致的污染,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等气体排放增多,使气候变暖、酸雨、天气炎热、土地沙化等生态环境问题逐年递增。恶化的农业生态环境已经影响了农业耕地资源以及农业生产的保有量。

2.2水资源污染目紧缺严重。一方面,水资源被污染会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尤其是一些重金属离子,会在农作物体内积累,进而会影响人体健康;水中若有化学药剂,会抑制农作物生长,有的也会导致农作物基因突变,降低产量和质量。另―方面,水资源短缺也会影响农业灌溉,使得农作物生长缺少必要的水分,会导致农业减产。

2.3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很大。据科学观测,15-25度的坡耕地每年每公顷流失水量400-600立方米,流失土壤30-150吨;土壤中的氮、磷、钾、有机质等养分也同时流失,造成土地日益瘠薄,田间持水能力降低,不耐旱,又加剧了干旱的发展,其结果是农作物产量很低,严重影响农业生产。

2.4耕地资源逐年递增。我国人口基数大,耕地面积少。而且是全球城市化水平偏低的国家。工业化进程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尤其随着人口增长。我国的耕地资源将会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这种趋势继续发展下去最终将导致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彻底崩溃,整个农业生态环境系统丢失。

3.解决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措施

3.1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首先要进行环境污染的治理,工业“三废”以及城市垃圾等都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切实保护生态环境,这就要求国家有关部门重点加大针对农药、化工品以及饲料添加剂等会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污染源治理的力度。用科学使用农药要大力推广,坚决淘汰高残留的农药和化工品。根据农业生态所需的土壤环境优化施肥方法,改进施肥结构,最终实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目的。

3.2建立健全农业生态环境管理体系。完善合理的农业生态环境管理体系是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础。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必须建立健全农业生态环境管理体系,加强农业生态环境的监督和检察体系。通过农业生态环境管理体系逐步进行农业土地使用的合理规划和布局。利用宏观调控进行耕地面积的稳定。另一方面,加强因地制宜,积极性性适应性耕种和开发。同时,将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技术开发、研究、应用和推广与管理体系相互结合起来。

3.3积极保护耕地,实现可持续发展。面对我国耕地数量和面积逐年递增的状况,一定要进行耕地的保护,树立保护耕地的意思。针对耕地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实行最为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确保农田稳定,实现可持续发展。

3.4加强水污染的治理工作。加强水污染的治理工作是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一定要加强水污染治理工作的监管,从源头上找到水资源的污染源。针对性地进行治理和管理。一定要重修构建水污染的治理策略,以源头为中心,以污染全过程为重点,将污染的防治和治理彻底结合起来。

篇6

[关键词]水库;环境治理;保护措施

1工程概况

辽宁省葫芦岛市青山水库工程由青山水库工程及输水工程组成。青山水库坝址位于葫芦岛市绥中县北头道河子村上游,坝址以上控制面积1650km2,占六股河流域的54%。青山水库工程包括主坝、副坝、溢洪道和输水洞;青山水库输水工程线路总长为71.032km。水库总库容6.67亿m3,为大(2)型水库,Ⅱ等工程,最大输水能力为21.05万t/d。水库设计洪水标准为50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5000年一遇。工程的主要任务是以向葫芦岛市市区供水、防洪为主,兼顾改善流域下游农业供水条件以及生态环境等综合利用。青山水库解决葫芦岛市城市工业与生活用水不足问题,同时提高六股河中下游地区的防洪标准,改善了六股河流域下游枯水期及葫芦岛市的生态环境。

2工程建设对周边地区的环境影响

2.1对受水区的水质及水资源的影响

本工程运行后,将关闭辽宁渤海造船厂的稻池乡老水源,年减少地下水取水量292万m3;关闭高塔沿海平原区自来水公司的11眼井,年减少地下水取水量为296万m3,并关闭部分城区自备水源井,减缓并能够逐步改善海水入侵危害。本工程将促进葫芦岛市范围内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使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有力地支持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2对下游河流水文情势的影响

青山水库枢纽位于六股河中游,调水水量占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的23%。然而,青山水库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仅占流域总径流量的48%,坝址下游区间汇入水量达到了2.78亿m3,距坝址约10km处的支流黑水河多年平均汇入水量可达0.91亿m3,同时青山水库为多年调节,在枯水期仍可以保证多年平均流量的10%下泄。因此,从水量上看,调水将使得河流上游回水河段和下游河段水位流量发生变化,下游河段的水位会降低,水量将减少,但工程对河流水文情势的影响是局部的,主要体现在枯水期。

2.3对项目建设区域景观的影响

由于林地多分布在坡地,水库淹没的主要类型为农田。水库蓄水后林地的景观优势度仍最高。同时水库蓄水增加了水域面积,水生态系统具有更高的生产力,因此,在工程正常运行后,区域景观仍具有较高的干扰阻抗能力和恢复能力。

2.4对六股河鱼类的影响

由于六股河没有珍稀、濒危种类以及洄游性鱼类,大坝的阻隔作用不会对鱼类产生影响。水库蓄水后,动水生境转化为静水生境,库区内适应静水环境的鱼类种类和数量将会有所增加。由于淹没区上游还有上百公里的河段,坝址下游有黑水河和王宝河两条较大的支流,河道内适应动水环境的鱼类仍可以找到适合的栖息地,因此本工程对鱼类的影响较小。综上所述,水库的建设对项目建设区域的原生沙质海岸带及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区的影响相对轻微,但对六股河部分河段水环境、水生态、河口生态与水库淹没区和移民安置区环境产生一定不利影响,库区八家子河流域等矿区污染存在供水安全隐患。因此,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环境治理措施,以确保青山水库的水质安全和周边生态环境不受影响。

3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措施

3.1青山水库水质保护措施

(1)为了确保青山水库的六股河优质水源不受污染,市政府已划定了青山水库水源地保护区,在保护区范围内禁止排放对水质造成污染的废水。(2)按照《青山水库工程上游八家子矿区污染风险控制方案》要求,在水库初期蓄水前,现已完成八家子铅锌矿尾矿库大坝防渗加固、截洪导流和污染治理废水回用工程,重点企业治理与关闭工程,受污染土壤和河道底泥清理工程以及矿区生态恢复治理工程。对六股河河源建昌雹神庙锰矿采取停产整顿治理措施,以达到废水零排放。(3)为了确保青山水库上游易受矿区重金属污染的八家子河河水入库,根据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关于辽宁省葫芦岛市青山水库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环审[2009]572号)的文件要求,需要在八家子河中游修建八家子河丁家沟拦河导流工程,将八家河河水引到其下游绥中二台子河内。该环保工程包括导流坝和导流隧洞及部分附属工程。截至目前,八家子河丁家沟拦河导流工程已施工近半,其工程总投资约3.20亿元,预计2017年底完工。

3.2青山水库生态下泄流量保护措施

为确保水库下泄不低于0.79m3/s的生态流量,保证下游河道水环境、河道景观用水和生态用水量的要求,水库建立了生态流量在线监测系统,确保水库在初期蓄水和运行期的不同来水保证率条件下,从56m蓄水至输水洞底板高程62.7m期间的生态下泄流量的排放随时有监控记录备查。

3.3青山水库鱼类保护措施

为了对项目建设区域鱼类进行保护,在青山水库管理区内投资建设了鱼类资源增殖放流站,开展鲢鱼、鳙鱼、香鱼和黄颡鱼等鱼类野生亲本捕捞、运输、驯养和人工繁殖放流。该工程投资879.74万元,预计2017年6月完工。

3.4青山水库移民安置区环境保护措施

青山水库工程移民涉及兴城市、绥中县、建昌县三个县(市),移民总人口17349人,故移民安置的环保问题尤为重要。移民安置工作由以各县(市)为主负责,青山水库管理局为辅配合完成。目前,三期移民安置区已全部建完,除第三期移民要在2016年11月末迁入外,其余已全部入住。安置区和集镇的水土流失防治、水环境保护和垃圾处置等问题已全部解决。兴城市大部分移民已入住兴城市临海产业园区附近的集中安置楼内,靠在周边企业打工、打渔、经商也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3.5库区及其周边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

(1)为了加强库区周边生态环境治理,青山水库在库区、库区上游周边、移民后靠安置点开展了水土保持生态治理工程。在2015年春,水库周边栽植了大蒙古栎、大五角枫、银杏、云杉、西府海棠等树木、花灌木、花卉共计64种植物,还有经济林、景观树及苹果、梨、枣等果树,绿化总面积64hm2。同时,在库区上游周边的兴城市三道沟区、建昌县八家子区和绥中宽邦区三个区域建设水保林、经济林、护路林、修建排水沟和作业路等。在移民后靠安置点建浆砌石挡墙、浆砌石排水沟及绿化工程等。(2)为了避免在库区周边有放牧、打渔、采砂等违禁行为的发生,保护水库周边的生态环境不受破坏,下一步要在整个库区周边预埋混凝土桩1500个,用铁丝围栏3000m将整个库区围禁起来,以防止外来人员及牲畜的入侵,便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4结语

篇7

关键词:土地整治;生态安全;环境保护;措施和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3.24 文献标识码: A

一、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

1、不合理的土地开发往往会破坏生态平衡

增加耕地面积是土地整治最主要的目的之一,土地整治中为增加耕地面积,往往对原有河沟进行裁弯取直,从而改变河沟的自然状态,使河流流速、流量发生变化,不利于水生生物栖息和繁衍;其次,许多地方在土地整治项目区域中,进行了大面积的填埋河沟和坑塘,不仅损害了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还会减少区域内的水面率,减弱滞蓄能力。

2、项目不具有可持续性,可能会引起土地退化

有些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前的可行性研究内容和深度只停留在初级阶段,往往不考虑项目后期效益的可持续性和管理的便利性。如在项目区的选择上,可能某一区域较适宜耕种,但远离农村宅基地,农民耕作很不方便,由于人力物力不足,项目结束后许多经营管理活动随之停止,造成整治后的农田,往往第一年还在耕种,第二年就开始撂荒,项目后期效益难以实现。

3、忽略生态环境保护设计,可能会加剧水土流失

土地整治活动中容易出现各种土壤侵蚀的诱发因素。如土地平整过程中,地表扰动改变了土壤的原有结构,使土壤质地更加疏松易蚀;农田埂坎、田间道路建设往往形成陡坡;大面积增加耕地的同时,植被覆盖率降低,尤其是处在体闲期的农地基本无地被物等等。由于土地整治甚少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的设计,即使有林草措施,大多也只是沿沟渠、田间道路两旁营造防护林,施工过程中保护环境措施薄弱,因此忽略生态环境的大规模土地整治有可能造成新的土壤侵蚀和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加剧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

4、缺少生态景观规划,可能会降低生态系统稳定性

土地整治中,农田景观结构被较大程度的改变,多处水域、荒草地、林地、园地等转化为同一利用类型的耕地,降低了土地利用类型的异质化程度和景观多样性。同时,由于缺乏相关的理论和技术指导及科学的生态景观规划,黄土高原的土地整治若不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和对景观文化的保护,盲目追求“田成方、路成网、渠相通、树成行”的标准化建设,使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布局不当,结构单一,极易引起物种数量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使农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及适应力下降,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并导致孕育地域文化的乡土风貌受损。

二、完善土地整理的对策和建议

1、注重生态环境治理,真正实现土地整治由数量向质量转移

⑴ 建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体系

开展农田林网、护堤、田螃、坡面防护和沟道治理等工程建设,因地制宜确定项目区防洪标准、沟、路、渠绿化率、应保留的水体面积及其周围应设置的自然植被缓冲带等。

⑵ 做好生态综合治理工程

搞好坡耕地治理、沟道治理、成片造林、退耕还林与退林还耕、沼气池等建设,综合治理。同时对于农村新建居住小区要搞好村庄内部规划,并且安排相应的环境保护工程,填埋和焚烧垃圾相结合,注意村容村貌建设,并考虑村庄内部绿化。

⑶ 重视土地平整

土地平整工作内容不是简单的开方挖填平整,还需要根据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确定土地平整方案,结合灌排沟渠、道路、林网布局,考虑机耕和田间灌水的要求进行耕作田块建设,在平整过程中还应采取合理的地力保持措施以保证土地开发整理后的耕地质量。

⑷ 提高耕作层地力

土地整治工程不仅要保证项目区耕地在数量上有所增加,也要保证耕地的质量在工程实施后不降低,即达到提高上地利用率和生产力的目的。因此,土地平整应尽量避免或减少对耕作层的破坏,需对原有耕地平整时,应采取地力保持工程措施。

2、加强生态环境分析评价,因地制宜开展土地整治

土地整治应依据区域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进行广泛深入的基础调查,结合当地土地利用特点和总体规划进行适宜性、可行性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选择合适的土地整治区域,并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针对不同区域特点和类型,推进差别化土地整治模式,实行多样化的技术标准、目标要求、管理模式与保障措施。在水土保持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土地开发的重点应转向沟道造地。保证建成后的土地整治项目具有可持续性。

3、科学制定土地整治规划,优化土地利用格局

根据区域地形地貌特点与水土流失规律,通过合理的规划布局,让耕地、道路边坡等径流产生区和林草等径流滞纳区在流域空间上相互平衡,可以有效控制流域的水土流失;同时,通过合理规划耕地、道路、林网、坝系等景观,优化土地利用格局,可以使生态系统结构多样化,提高景观空间异质性和景观多样性,改善生态系统脆弱的状况,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在涉及废弃宅基地复垦开发、空心村整治的土地工程中,根据空心村演化的“生命周期”规律来科学制定中长期战略及规划,同时注意乡村景观的生态价值和文化背景的融合,把丘陵沟谷、河川平地等优美的自然生态景观和土地整治中梯田、乡村建设结合起来,营造优美的农业和乡村景观。

4、强化生态化设计,营造保护型生态环境

土地整治过程中应考虑生态化设计。如防治水土流失,一方面,农田采用自流或喷灌的灌溉方式,可拦蓄地表径流和泥沙,增加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农田的土壤侵蚀;另一方面,综合考虑开挖面、道路沟渠、沟头、坝坡埂坎等易发生水土流失区域的林草建设,并修筑淤地坝、谷坊、沟头防护等水土保持工程,采取林草和水土保持措施相结合的方式护坡治沟,拦蓄泥沙,减少水土流失。在稳定生态系统方面,道路、沟渠等承担着生物迁徙、物种交流功能的廊道,应进行生态化设计面非过度硬化;林草建设时构建乔灌草相结合、针阔混交的防护林带,不仅可以提高林草植被的成活率,而且能够增加区域内物种种类,使植物群落结构多样化,健全区域生态系统。

5、重视生态效应评价,提高土地整治效益

鉴于土地利用改变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在土地整治中应重视生态效应评价,以水土流失等生态过程为主,明确辨别影响景观生态环境的因素,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做出全面合理的评价。通过评价结果,了解各个因素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的性质和程度,为今后地区土地整治的规划设计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并对可能产生的加剧水土流失、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充分的预测和评估,从而全面提高土地整治的管理水平和实施效益,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结束语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着重于乡村的生态环境保护,遵循土地多功能性、生态性、乡土性、地方性、景观性等原则,建设生态文明乡村。实现数量、质量和生态的“三位一体”的综合整治活动,传承乡村的传统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奇胜,刘红萍,张安录,我国农地整理中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问题[J],生态经济,2003(10):169~171。

篇8

[关键词]水利风景资源开发水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 TV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国内水利风景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本是一种自然过程,但在人类经济活动的干预下,现代水土流失(土壤侵蚀)的速度已大大超过了土壤自然形成过程,使土壤这种可再生资源变为实际上的不可再生。大量研究表明:风景区的开发造成了日益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导致十分可贵的水土资源流失、河道淤积引发洪水泛滥、干旱缺水、粮食低产和地区贫困等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问题,还将成为影响食物安全及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2.水质污染严重,破坏了水体生态系统。由于人类的开发活动,大量的封闭式的护岸结构完全隔断了地下水与土壤的联系,隔断了水中生物、微生物和植物的联系,使水域中的生物和微生物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破坏了水域的自净能力。同时造成水生植物无法在坚硬的结构坡面上生长,切断了自然河流的生态链,导致了生态环境恶化。污水的大量排放造成了饮用水源中微量有机毒物的大量增加,降低了饮用水的安全性,在局部会导致水质型缺水,会危害人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

3.水资源短缺和水资源不合理利用。水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也是导致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原因。目前国内水资源尚未能实现优水优用、合理配置,优质水资源浪费严重。

二、解决国内水利风景资源开发中存在问题措施

1.尊重自然规律,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保护意识。要在发挥工程防洪灌溉效益的前提下,充分依托工程水域,开发利用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人民群众提供“水清、岸绿、景美”的场所,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充分挖掘水资源可利用潜力,打造水利旅游品牌,招商引资,实现工程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要建立起保护的意识,把握合理开发利用的尺度,转变过去那种重开发、轻保护的思想,给自然生态系统安排适当的用水。通过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利用,从人定胜天、向大自然无节制索取转变为尊重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防止水对人类侵害的同时,也防止人类对水的侵害。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处,要更深刻地认识自然规律。在顺应自然规律的过程中利用自然,建立有效、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持续发展模式,达到人与自然的共赢。

2.保护应纳入开发目标,开发应考虑综合利用。开发水利风景区资源势必会改变当地生态环境,应该对当地原始背景和后期干扰变化机理与程度经过分析与相互对比,来进行理论探讨和变化趋势的正确预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把维护水生态环境的健康作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和前提。针对水利风景资源的特点,将生态环境保护纳人开发目标十分必要,且应在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中认真落实,切实保护好风景区的生态环境。水利风景资源开发必须考虑综合利用的需要,使流域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水利部门可以把水利风景区的规划建设作为水利工程规划建设和竣工验收的环境评价参考标准。在兴建水利项目的同时,应尽量考虑水利工程设施的绿化、美化、亮化、硬化问题。努力做到建设一个水利工程,造福一方百姓,美化周边山水环境,塑造一个靓丽景点,为水利工程的后续管理提供一个强有力的经济支撑。

3.开发利用程度应限制在敏感生态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区域开发、城市规划、流域规划、资源开发规划时,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做到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对可能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或不利影响的项目,必须执行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的制度。进一步落实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责任制,努力按照生态系统方式和现行法律法规要求,理顺管理体制,做到多要素、全系统地统一监管和综合管理生态环境,强化对区域、流域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保护。在河流开发中,应考虑结合对喜急流性鱼类的保护,对具有代表其风貌的河段,暂缓开发或不开发,保留这些鱼类生存的必要生境及自然、雄浑、险峻的峡谷景观;在有洞游鱼类分布的河段,枢纽建设应设置鱼道,为这些鱼类留有徊游通道。在水电枢纽建设过程中,边坡开挖可能对植被与景观产生影响,开挖的弃渣和混凝土废料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水库蓄水会造成淹没及库区滑坡等生态环境问题。

三、结束语

总之,开发水利风景资源时,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按照新时期的治水思路,通过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利用,在发挥水利工程防洪灌溉效益的前提下,充分依托工程水域,开发利用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要从人定胜天、向大自然无节制索取转变为尊重自然规律,实现人水和谐,为人民群众提供“水清、岸绿、景美”的场所,改善人们生存环境,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参考文献

[1]刘晓惠,俞锋.基于风景资源特色的水利风景开发[J].中国水利,2009,(02).

[2]张西林.城市河流水利风景资源开发研究[J].中国水利,2011,(16).

[3]国家水利风景区(一)[J].中国水利,2011,(02).

[4]佘国云.坚持科学发展观开发水利风景资源[J].中国水利,2004,(19).

篇9

环境监测作为我国近几年来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大举措,逐渐发展成为了环境管理的重要基础。环境监测是考核并且评价各级政府改善地区环境的质量、治理环境污染的依据条件。针对于我国政府对环境的治理体系以及能力的现代化,环境监测需要不断地去完善自身的管理体系、手段方法,以便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

一、環境监测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一)对排污许可证制的监管作用

近几年来,国务院办公厅下达了《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实施方案》的指令,对于相关企事业排放污染物的许可证管理进行了进一步的强化作用,作出了系统性、整体性的安排。随着这项方案的颁发,环境监测机构为环境管理制定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和发放排污的许可证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企事业单位必须要严格执行《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实施方案》中的相关排污许可证规定的事项,对于排污物的种类、排放量、浓度的大小都要进行严格的把控监测管理。在环境监测的基础之上,核算出污染物的排放数量,为环境管理机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分配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环境监测机构对于企事业单位是否严格执行排污许可证制度的排放量,要进行日常地监测监管和相关的考核,定期向相关的部门进行上报,并根据相应的数据,对相关企业做出一个大体的评估。

(二)防治机动车污染的作用

机动车尾气的大量排放是导致近几年城市出现严重雾霾的主导因素。对于防治机动车污染这一重大举措上,也是推动地区空气质量逐步改善的重要措施。这就需要环境监管部门对于公安交管部门、环境监察部门对于机动车尾气检查的这一方面要加强联合执法的作用。

对于本区域机动车或者是非道路移动的机械,执法部门要对机动车尾气的排放情况作出相应的检查。对于检测结果不合格的机动车辆,环保监察部门应该依据环保的相关法规进行相应的罚款,情况严重的机动车辆由公安交管部门采取扣留行驶证的措施。在目前,为了防止机动车尾气排放量的增加,我国省市等的环保机构专门建立了机动车监控部门,方便有关部门对于机动车尾气的检测和管理。

(三)在核与辐射管理中的安全作用

作为环境安全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核与辐射检测,我国在核与辐射的安全管理方面加强了监管力度。在我国省市的地区,在核电地区专门建立了核与辐射环境管理监测机构,对核电站的放射强度进行监管,以及进行相关的应急检测。

除了检测核电的放射性强度的指标之外,还要对大气。土壤、水分、植被等采样进行相关的检测,看其中是否含有人工放射性核素。因此,环境监测在核与辐射管理中起到了一个安全保护屏障的作用。

二、环境监测措施的发展与加强

(一)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全面提升

作为环境工作生命线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健全监测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国家全面建设环境质量的监测网。所有被监测的站点的原始监测数据都应该第一时间传达到环境监测总站点,实现监测与考核并存的理想要求。

与此同时,国家应该积极建立国家与省级环保部门组成的两级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模式。

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方面,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完善环境的监测监管的制度,对于内部质量要强化控制,积极推进质量管理的第三方监督的模式,积极设立相关的专家督查评测的机制。对于那些监测数据严重作假并且构成犯罪的工作人员,相关管理人员要依法移交到公安司法管理部门进行相关的处置,要严重惩治不规范监测的督管人员。

除此之外,环境监测中的对于环境危害的监控范围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监测需要根据环境危害的范围的规模做出相应的判断,对于危险信号的预警,环境监测可以及时地进行相关的处理。对于环境危害较大的区域会发出预测警报,并作出及时地处理,为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提供第一时间的依据。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全面提升,为实施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的防治提供了准确的科学监测数据。

(二)构建完善的国家级监测网络

国家级环境监测网络包括环境各要素监测业务网络、环境管理监测网络以及国家监测信息网络通过构建国家级的监测网络,可以提升环境监测工作向着整体化、精准化、全面化的大方向上进行相应的发展。

构建一个完善的国家级监测网络可以更好的掌握环境质量的信息情况,对于治理环境污染、保证环境质量情况以及及时发现环境出现的相关问题上起到了一个十分积极的作用。构建一个完善的国家级网络,也可以在其发展的基础上,提升环境监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只有通过深入地改进相关的检测网络体系,才能加强监测分析的方法和相应的技术手段,可以从根本上完善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整体水平。

结语

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讲,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发生的摩擦问题还是十分突出的,导致生态环境与人们的需求的差异较大。因此,为了人们对于环境建设的合理需求,环保系统应该积极建设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将环境监测对于环境管理的防治功能发挥到作用的最大化。

篇10

关键词:生态;修复技术;水环境保护;治理措施

治理水环境污染比较常见的方法是通过有效控制污染源的方法达到的,但是这种方法有很多的弊端,受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比较大并且制约作用很明显。通常情况下是没有办法达到预期目的的,而且治理的效果也不是很好,很多时候还可能出现严重的反弹现象。很多研究和实践的事实表明,水环境的污染问题就是明显的生态环境问题,所以一定要利用生态学的手段和方法去处理这个问题,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环境污染的现状。

一、生态修复技术原理

生态修复是水环境污染治理比较高的阶段和层次,充分利用一些特有生物的特殊功能去吸收相关的污染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污染,恢复生态平衡的目的。生态修复技术能够改善生态系统的结构,恢复受损的物种群体,使水生生态系统更加的完善,把原来失去的生态系统功能更加完善的进行修补,从而达到水生生态系统自我完善和修复的最终目的。

生态修复技术主要是使用生态学技术和手段,尽可能的去控制和调节水的流量和状态,改善水污染的现实。重视相关结构的重建或者改造工作,比如说河岸边坡的结构类型等,还要重视相关水域的生物多样性,使水体拥有完善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并且达到生态平衡。在上世纪80年代,作为一种投资小并且效益高的治理环境污染技术,生物修复技术开始流行起来,其主要是使用那些特殊的微生物在某些特别的情况下去消除那些污染环境的物质,这样一来环境的污染问题一定能够处理的妥当。

生态修复技术能够很自然的实施下去,而且投资比较少,一般花费仅为化学法或者物理法修复一半左右。生态修复技术有很多优点,包括安全性、经济性、实用性、系统性等,因此成为治理水污染最重要的技术手段和方法。生态修复技术充分把握和利用水生系统的自然规律,利用生态治水的理念,实现自然生态的修复和发展。

二、生态修复主要技术手段

(一)水生植物修复技术

有的水生植物能够和水中的污染物在微环境下达到共生,还可以利用生态系统的竞争关系控制一方的繁衍,比如说在营养物质和水能的利用上,一些水生植物和浮游藻类就是竞争关系,这样引进水生植物能够有效的控制藻类的疯狂生长。与此同时利用可以将水中营养物质吸附的能力,除去污染物质并且能够加速有机物的分解。

水生植物修复技术最为常见的就是人工湿地技术。人工湿地技术是生态治理技术,最近几年来发展迅速。在处理各类工业废水的污染问题上效果显著,尤其是在石油化工、重金属冶炼等方面,在雨水的处理等方面也得到了较大推广。利用这种方法能够有效的改善水体的水质,充分利用理化生的共同作用来进行污水的净化,是人工湿地的基本原理。利用湿地表面积大的功能除去水体中的悬浮物,从而达到过滤的目的,这种方法的显著优点是利用水生植物和微生物能够有效的降解有机物。

但是这种技术还是有一些弊端,因为水生植物本身的成长速度比较慢,处理的效果只有长期的时候才能显现出来,受客观条件影响比较大;面对那些水质相当差的生存环境来说,有时候连水生植物都没办法生长,这样也就成了另一种污染物,得不偿失。

(二)土地处理技术

土地处理技术是一种存在时间比较长效果很好的水处理技术。利用的最基本材料就是土地,充分发挥植物和土壤的净化作用,进而达到自我调控的目的,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水体的净化。土地处理的类型包括很多种,比如快速和慢速渗滤、地表漫流等。根据具体的经验表明,在去除有机物方面土地处理的效果比较好。

(三)生物膜法处理技术

生物膜法处理技术说的是利用天然材料巨大的表面积为载体,为微生物提供附着的空间,这样就能够更好的降解污染物。这种方法降解污染物的效率高,可以在短时间内高强度负荷的工作,所占用的有效空间比较小,作用周期短,可以有效的节约资金。除此之外,运行管理的成本可以更好降低,像那些治理污泥问题就可以有效的避免,而且受外界的影响也比较小。

(四)水生动物修复技术,

水生动物的食物种类比较多,像水里的藻类、有机物都可以当做水生动物的食物。在提升水体的透明度,减少水中悬浮物等方面作用显著,水生动物可以把水中的食物链进行延长,这样净化效果就比较好,再配合比例合理、防止过度的繁殖,除去水体中过度的有机物,调控水生生态系统,增加系统的安定性,改善物质循环,这样下来就一定能够达到净化水体的目标。

三、结束语

把环境生物学原理应用在生物修复上,利用微生物的生命周期活动,把水中的污染物进行有效的降解、消除,进而使水体净化;利用生态工学进行生态修复,创造生物多样化的生存环境,为生态修复打造良好的基础,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达到水环境保护的最终目的,形成和谐统一的治理体系。

参考文献:

篇11

(1)空气污染与噪音污染。空气污染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其一,在水利工程开工时,需要对土地进行挖掘,当开挖时的气候处于干燥状态时,对建设材料的运输会告成尘土飞扬的情况,且车辆在行使过程中也会带动地面的灰尘,使污染加剧;其二,各和施工机械与车辆在施工现在来回作业与运输时,会产生大量的尾气,这些尾气对空气的质量造成污染。噪音污染主要体现在施工的过程上,混凝土、砂浆搅拌机和车辆的作业与运输产生噪音污染。

(2)动物与植被遭受破坏。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施工现地需要对建设周围进行适当清理,这就造成了乱砍乱伐现象,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了野生动物的环境。水利工利对动物的影响还体现在河流生物的生存环境上。

(3)水土流失情况严重。在对土地进行开挖时,裸露在外的土层经过水的冲击容易产生饱和现象,使水土严重流失,对施工场地及周围的河流造成污染,水流的污染对鱼类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

(4)废弃物的处理。水利工程的施工会使用大量的物材、施工人员吃住也会产生一定的生活垃圾,这些建筑废料与生活垃圾的存在会对水利工程附近的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响。

2.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

(1)生态保护体系的建立。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科学合理的生态建设体系的建立是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首先要对各个岗位的责任进行制度分配,做到一岗一责,且这些岗位在管理中互相制约,使生态环境建设的流程清晰明确,岗位体系与责任的流程主要分多个层次,一一落实;还要建立相关的生态保护小组,对各岗位的职责进行详细划分,各部门相互监督与管理。在水程工程建设上,对有利于动植物生长的环保材料的使用是极有必要的,且管理体系应做好对水利环境的反馈与监测机制,对其环境进行及时的评价与跟踪。

(2)建立生态影响的评价制度。当考虑到某地区的建设会产生影响环境的结果时,在对工程进行规划前,要对形成影响的因素进行详细得评价、预测和调查,并由此作出相关的预防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和污染的措施,再对相应的方案进行最后的确立与制订,这一做法称为环境的影响评价制度。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生态影响评价体系的建立是实现水利建设、环境建设与经济建设一同发展的重要举措,环境影响与经济评价是水利工程项目进行的两大评价内容,通过科学合理的分析,找出工程实施中出现的影响生态的问题,提出治理措施。此外,生态影响的评价体系可以给水程工程的建设项目提供最佳区域选址,以防地理布局不合理对环境造成难以消除的各种破坏。

(3)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为了减少水利工程的建设对生态平衡与该区域经济的破坏,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与实施刻不容缓。水利工程的实施与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会破坏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尤其表现在生态环境影响因素方面,依靠环境自身的自然治愈能力是无法完全将生态平衡修护到工程未开发与建设前,因此,在水利工程的建设方面,应贯彻实行生态性质的补偿机制,建立责任单方制,此外,在工程建立时,理应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资金中提取一部分,作为补偿该区域生态环境,改善该地区环境的生态资金,促进与保证生态的后期平衡。生态补偿体系的确立,不仅还原了环境的生态价值,还缓解了水利工作的建设破坏程度,一定程度上也利于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符合当下生态和谐社会的构建主题精神。

(4)减少环境污染客观因素。由于客观的人为因素导致生态污染的因素很多,且很难从根本上杜绝污染的发生,但可以针对这些污染的来源,统筹兼顾,尽可能改善造成污染的外在因素。例如,空气污染,在进行工程材料的运输时,可以提前对其经过的路段进行洒水,且对运输的沙石和泥土进行适当的包装,此外,针对汽车尾气的污枭可以采取改进汽车装置或减少输送量等方式对污染进行改善;机械操作的噪音污染也可以通过对施工现场进行全封闭的策施,在工地周围修建临时围墙,以降低噪音污染。

3.结语

篇12

〖关键词〗水利工程环境影响环境问题 环境监测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水利工程的建设投入也在不断增大,过多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难免会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产生的影响。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在环境影响方面与其他工程相比水利工程有突出的特点,影响地域范围广阔、人口众多,对当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影响巨大,外部环境对工程也同样施以巨大的影响。整个社会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对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环境问题已成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制约性因素

1.对于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多数在天然河道上修建,直接结果就是破坏了河流长期演化成的生态环境,使的河流局部形态均一化和非连续化,从而改变了河流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将蜿蜒曲折的天然河流改造成直线或折线型的人工河流或人工河网,既改变了深潭浅滩交错的河流形态,也减少了湿地的面积。河流形态的非连续化是指在河流筑坝形成水库后,造成水流的不连续和断流现象,有些河流由于进行梯级开发,更是形成了河流多级非连续化的格局。不同的水利工程项目不同区域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其环境影响的特点各异。水利工程通常不直接产生污染问题属非污染生态项目其影响的对象主要为区域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 生态环境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失态系统。兴建的水利工程满足了人们一定的需求,但是也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造成了负面效应。生态环境恶化是当代人类面临的重大的全球性问题之一,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的提高,如何在改变原有的生态环境的情况下由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采取适宜措施,来解决问题。现在水利事业发展方向是变工程水利为资源水利,生态环境又是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

修建水利工程会改变河流的自然形态,引起局部河道断流,导致水质、含沙量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河流的水文及河道泥沙的变化。而水文、泥沙的改变是影响河流生态环境变化的原动力。进而影响到河流的水温、水质、地质环境以及局部地区的气候。水利工程的建设会改变天然河道的水质水温,再加上水体受太阳辐射等作用。由于水流速度较慢,水体与大气之间的污染物就会扩散,使得复氧能力降低,也使得水库区的自净能力变弱;水体的富营养化容易大量消耗氧气,就会造成温室效应。由于水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要小于陆面的发射率,从而使得水面热量辐射值增大,造成水库蓄水后的坝前水温比天然河道水温高。水利工程的建设也对河流的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导致该区域的河流水速减小,降低了水、气界面交换的速率和污染物的迁移扩散能力,导致水质自净能力下降。使沉降作用加强,导致水体重金属沉降加速、水质重金属污染严重。水利工程的建设也会对该区域的气候及地质条件产生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影响该区域的气候变化,尤其是水库的建设,会形成广阔的水域,因水流变缓,水体稀释扩散能力降低,水体中污染物浓度增加,同时水利工程的建设也可能引起库岸崩坍,诱发地震等地质灾害的形成。

2.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最为显著的,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会破坏大量的林地、草丛、农田等植被,因水库淹没库区移民安置中毁林开荒将造成水土流失。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上,首先是要维持河流自身的生态需水量,这是生态系统健康的基本条件。生态需水量包括河流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即维持河流系统最基本的生态环境功能所需要的最少水量。随着水利工程建设的进行,施工方要进行工程占地等行为,结果就会造成大量的植被被破坏,导致严重的土壤盐碱化,间接地影响动植物的结构、种类和生存环境。大量的植被破坏影响了动物的栖息地,同时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生活污水、垃圾等大量的不经处理直接向河道排放,从而改变了河道的理化性质,恶化了河道岸边动物的生存境地。水利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使大量的动物被迫迁移,结果导致该区域生态系统失去平衡。在水利工程运行期内,也会导致大量的植被被水利工程所破坏。在河流区域周围,植被种类多样,而破坏这些植被使得部分植被生存环境丧失,造成物种群居减少,使得该区域的植物与动物之间的结构发生变化。同时水利工程的建设运行也使该区域的湿度增大,导致栖息于低于该区域湿度的动物生活范围遭到破坏,被迫向其他地区迁移,影响了生物多样性和动物的生活习性。水库蓄水后水面增加对库周的气候可能产生影响,引起风速、湿度、降水、气温等气象要素的变化。

3.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对人口迁移、土地利用、移民安置问题是水利工程建设中对社会环境的影响是深远的。不少疾病直接或间接地都与水环境有关,原有陆地变成了湿地,水面增大,流速减缓。由于水库蓄水下游河道水位降低或河道下切流量减少可能影响居民生活和工农业用水。水利工程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对淹没区、土地占用、居民迁移安置、交通道路、文物古迹的保护和迁移等的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影响该区域的土地、房屋、森林、城镇、工厂甚至文物古迹等,给该区域造成损失。导致该区域水位上升、耕地盐碱化,甚至可能成为沼泽地,导致该区域的气候发生变化,造成生物性和非生物性的疾病传播,影响人群的身体健康。该区域的人们搬迁进行安置,就要进行新城规划及建设,但是如果建设不合理,就可能造成二次污染,产生一些新的环境问题。

兴修水利工程本身就是对其进行良性改造,使之朝着有利于人类的健康方向发展。关键是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怎样尽最大努力去减小人类对其的不良影响。在大力建设水利工程的同时,应该认识到水利工程建设对于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人类要生存发展,自然需要打破那些恶性的动态式的生态平衡,使其从“恶”变“良”;同样,也正是因为人类要发展,还需要“打破”那些“良性”的生态平衡,让其向着更有益于“良性”的方向发展,而其中的代价,则正是我们在建设过程中所应充分注意的对环境保护问题。因此,观念上的更新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所需要的必不可少的认识前提。

3.1 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环境保护必须谋求科学化、法制化的途径 ,而环境影响评价则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和措施 ,建立科学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是改善人类生存现状和获得良好环境质量的保障。在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对可能造成的周围环境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价,并提出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实现经济建设、水利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发展的主要手段,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不但要进行经济评价,而且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科学地分析开发建设活动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并提出防治措施。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可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合理选址提供依据,防止由于布局不合理给环境带来难以消除的损害。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前,首先要进行环境状况调查,对当地的气候环境、水文、水质、土壤、水生生物、人口等进行调查及环境影响预测影响程度,评价拟建水利工程可能对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改变程度,提出相应的保护及恢复处理措施。

3.2 建立环境保护措施

环境保护又是指人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环境必须做好综合治理,以创造出适合于人类生活、工作的环境。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

在水利工程的设计阶段,应本着和谐发展的理念,为植物生长和动物栖息创造条件,同时为鸟类和水禽提供栖息地和避难所。在工程的建设阶段,应优先考虑采用环保的技术措施,采用有利于植物生长、动物成长的环保材料。工程完成阶段建立环境影响监测和反馈机制,及时进行环境跟踪评价,发现有明显不良影响的,应及时采取改进措施,把破坏程度降到最低水平。

3.3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补偿就是对生态环境功能或生态环境价值的补偿,包括对为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及其功能而付出代价、做出牺牲的区域、单位和个人进行经济补偿,对因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而损害环境能力、或导致生态环境价值丧失的单位和个人收取经济补偿等。为防止和缓解水利工程建设对该区域的经济及生态平衡的破坏,建立和实施生态补偿机制。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对该区域的经济造成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而且依靠当地自身的能力很难使生态得到平衡、经济得到发展。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应实行生态补偿机制,坚持“谁损害,谁补偿”的原则,明确生态补偿的主体及补偿的范围。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应在水利工程建设资金中提留一部分资金,用于对当地的生态进行补偿,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的生态平衡发展。构建生态补偿机制,不仅是缓解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而且也有利于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

篇13

长期以来,我国的粮食生产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以牺牲资源与环境为代价基础之上的,在粮食总产量持续增加的同时,面临着耕地日益减少和农业生态环境被破坏的问题。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破坏了耕地、水资源的平衡,造成粮食减产。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且耕地中、低产田的比例大,污染程度高、盐碱化速度快,这些构成了我国粮食生产的弱质化特征[1]。本研究根据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运用博弈论方法对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农业经营者(包括农村工业企业,下同)互动博弈关系进行分析,试图探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机制的构建途径。

1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主体行为分析

1.1中央政府的行为分析

中央政府是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实施的决策者和监督者,主要通过财政资金投入和税收减免等措施促进地方政府积极进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通过法规、制度来约束和规范地方政府和农业经营者的行为[2]。尽管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出台了一系列与生态环境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但仍然存在生态环境补偿法律保障不力、方式过于单一、缺乏有效监管等问题。目前我国的横向环境管理体制不健全,中央政府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还没有统一的综合管理机构和公共决策平台,使各区域各行其是和盲目开发现象严重。在对农业污染预防和治理上国家财政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加上长期以来的“重城市、轻农村”的生态环境污染治理战略使农村生态环境不断弱化。

1.2地方政府的行为分析

地方政府作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推动者和直接监管者,主要通过管制、建立激励机制和体制改革来纠正市场失灵,促进生态环境资源实现合理配置。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生态环保政策体系不健全和地方政府追求GDP政绩造成了生态环境被破坏程度日益严重。地方政府缺乏健全的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自身资本投入不足,资本市场又发展滞后,限制了农业生态环境投资的增加。地方政府为了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纵容变相占用耕地,使我国耕地面积持续减少,距离1.20亿hm2红线越来越近。耕地数量和质量的严重下降制约了我国粮食生产水平的提高和粮食生产安全。

1.3农业生态环境直接利害关系者的行为分析

农业经营者是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执行者,生产经营行为受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相关政策、法规和管制行为的影响较大,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行为博弈中处于弱势地位。但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再加上农业生态环境的公共产品属性,导致农业经营者倾向于对农业生态环境过度开发和使用,加重了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程度。“有限理性”的农业经营者在面对不确定性和风险因素的情况下,生产经营决策往往具有“短视性”[3],通过采取粗放式生产来提高生产水平,这就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环境污染,加剧了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

2三方博弈模型的构建

2.1参与人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博弈主体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农业经营者,本研究用C、L、F分别代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农业经营者等3个博弈主体。农业经营者对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努力程度eF,地方政府的努力程度eL和中央政府的努力程度eC。

2.2行动

农业经营者追求利润最大化,地方政府追求地方经济收益最大化和社会效益最大化,中央政府追求社会经济全面发展从而实现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之和最大化。

2.3策略特征

假设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农业经营者投入资金和努力之后,推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总效果和社会总收益为R,R是eC、eL、eF的增函数,且R符合对eC、eL、eF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由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三方中任何一方不能提供有效投入资金或者政策努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社会总收益都将为零,即

R(0,eL,eF)=R(eC,0,eF)=(eC,eL,0)=R(0,0,0)=0

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农业经营者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成本分别为c(eC),c(eL),c(eF),三者均符合边际成本递增规律。

2.4效用与收益

假设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带来的社会总收益中,中央政府谋求社会福利最大化,不参与分配,农业经营者能够获得的比例为δ,显然农业经营者不可能独占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全部收益,所以有0<δ<1;地方政府获得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社会收益比例为1-δ(地方政府作为本地民众利益的代表者,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提升本地民众的幸福指数)。由于地方政府为地方经济的引领者,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把经费和精力投入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同时必然会影响到有限经费投入到其他产业的发展中[4],因此,可以假设地方政府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的投入和努力eL的机会成本为r(0<r≤1),即放弃对其他产业发展支持产生收益的支持率;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政府制定的税率为t(0≤t<1),中央政府为支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向农业经营者、地方政府等提供补贴支持,补贴比率为σ(0≤σ<1)。

通过上述分析,中央政府(C)、地方政府(L)和农业经营者(F)进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获得的收益函数分别为:

VC=(1+t-σ)R(eC、eL、eF)-c(eC)(1)

VL=(1-δ)(1+σ)R(eC、eL、eF)-(1+r)eL-c(eC)(2)

VF=(1-t)δ(1+σ)R(eC、eL、eF)-c(eF)(3)

3博弈过程分析

3.1博弈求解过程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的中央政府(C)、地方政府(L)和农业经营者(F)的三方博弈是一个完全信息动态博弈过程。为了研究的方便,借用逆向归纳法的思路进行博弈方程求解[4]。尽管中央政府(C)、地方政府(L)和农业经营者(F)并不是同时做出行为决策,但由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无法直接观察到农业经营者在推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进行的投入和努力程度,且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做出博弈决策时,农业经营者还没有把决策付诸实施。因此在该三方博弈模型中可以把三者的行为视为同时行动。结合三者追求各自效益最大化原则,对(1)、(2)和(3)求一阶导数可得(4)、(5)、(6)分别是农业经营者、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和努力最大化收益决策。首先,农业经营者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决策情况。

(4)式为农业经营者的最优决策,当农业经营者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能够获得收益份额和中央政府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生态环保政策支持及补贴率增加时,农业经营者受到激励愿意付出更高的投入和更大努力来推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而当中央政府的税率增加时则会使农业经营者的投入和努力程度下降。推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努力诱因随所获农村生态保护的收益份额和财政补贴率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税收强度的增加而减少。其次,地方政府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决策情况。dVLdeL=(1-δ)(1+σ)dRdeL-(1+r)-c′(eL)=0,即(1-δ)(1+σ)dRdeL=(1+r)+c′(eC)(5)

(5)式是地方政府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付出的资金、技术和监督的努力程度等最优投入决策。在获得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收益份额一定的情况下,地方政府的资金、技术(及监督精力、财政资金消耗)等投入的机会成本越大,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投入的努力程度就越小。从模型中可以看出,农业经营者与地方政府关于农村生态保护的收益分配份额的大小对二者的努力和投入意愿成正相关关系。第三,中央政府在税收、产业政策制定方面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最优投入决策情况。

(6)式为中央政府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最优决策,税收强度与补贴率是相反的两个作用力,前者鼓励中央政府支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农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使农村企业获得更大的市场竞争优势,从而给政府带来更多的税收激励),后者则起相反的作用。政府支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努力诱因随税率的提高而增加,随需要的补贴率的提高而降低。

3.2博弈模型的均衡解分析

中央政府(C)、地方政府(L)和农业经营者(F)中的任何一方如果不能够有效进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税收、资金、技术等的支持,农村生态保护的目标都将难以实现,即R(0,eL,eF)=R(eC,0,eF)=(eC,eL,0)=R(0,0,0)=0。若eL为0,及地方政府不愿意参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则农业经营者由于缺乏相应的资金、技术等的政策支持或者社会监督的压力,其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动力和压力就会降低而使其努力必然为0,中央政府的税收政策和补贴支持也就难以发挥有效作用了,所以,eC=eL=eF=0,R=0是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中央政府(C)、地方政府(L)和农业经营者(F)三方博弈的一个解。但在现实中,由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收益份额δ(0<δ<1)的存在,地方政府有动力对农业经营者进行资金、信息、技术等的财政投入支持和提高社会监督力度,故存在eL>0。因此,我们要重点考虑在eL>0的情况下,农业经营者是如何确定eF和中央政府是如何确定eC的情况。

由(9)可知,农业经营者和中央政府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博弈过程中收益函数是凹函数,而且是严格凹函数,决定了包括农业经营者和中央政府的收益函数在三方博弈中的收益曲线除了原点(eC=0,eL=0,eF=0)外还必然有一个均衡点(eC>0,eL>0,eF>0),该点就是在eL>0时的均衡点。由上述分析可知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的三方博弈模型存在两个均衡解:一个是R(e*C,e*L,e*F)=R*>0,其中eC>0,eL>0,eF>0;另一个是R(0,0,0)=0,其中,eC=0,eL=0,eF=0。前者说明当中央政府(C)、地方政府(L)和农业经营者(F)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和努力力度均大于0时,可以实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预期目标,三方都能获得大于零的净收益。后者说明,中央政府(C)、地方政府(L)和农业经营者(F)的三方中任何一方的投入为零,三方的投入均为零,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将无法实现。

4结论与建议

综合上述分析,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根本途径,其关键是理顺和明确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的政策措施和农业经营者的行为关系。中央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农村生态保护政策和环保标准来规范和约束农业经营者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营造宽松环境,提供优质服务[5]。地方政府还可以通过税收、补贴等优惠措施鼓励农业经营者和科研机构合作共同开发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技术,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过程进行监督管理。结合本文关于中央政府(C)、地方政府(L)和农业经营者(F)三者的博弈分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

4.1改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行为

4.1.1健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投入保障机制

在建设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机制方面,应该建设由中央和省两级政府共同承担起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保障机制。特别是要明确对跨区域农业生态环境的投入责任,尤其是增加中央政府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投资比重。完善大型灌区建设配套设施和积极研发节水灌溉技术和节水改造任务,推广节水灌溉,搞好旱作农业示范工程。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加快对荒漠化和石漠化治理,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投入保障力度[6]。

4.1.2健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统筹协调机制

积极构建有利于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绩效考核与利益协调机制。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改变传统的GDP绩效考核体系,构建以绿色GDP为基础的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机制。打破条块严重分割的生态环境治理模式,建立全国统一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综合管理机制。尽快建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利益补偿机制,加大中央政府和粮食主销区对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支持力度,建立中央政府、粮食主产区、粮食主销区共同承担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新机制[7],更好地调动地方政府积极进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4.2改善农业生产经营者的博弈行为

4.2.1积极完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根据农业生态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特征,进一步完善农业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是国家采取强制手段使开发利用农业生态环境资源的单位和个人支付相应费用的管理措施,通过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推行以降低资源消耗。从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实际出发,建立和完善我国农业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着力控制农村面源污染。充分运用市场和政府的双重力量,加大对地方政府、农业经营者的规范与约束力度,提升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效能。建立健全粮食主产区排污权交易机制,加大对环境污染的监管和治理力度。

篇14

关键词:新形势;生态环境保护;科学发展

引言

传统发展给生态环境所带来的严重破坏已经引起我国相关机构的高度重视,走科学发展道路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生态环境破坏,还可以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点寻找作出积极贡献。近几年,受全球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便是如何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这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会受到影响,还对全球生态环境现状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解决现有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势在必行了。

1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1.1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

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是我国公民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也没有引起广大民众的高度重视。为数不多的人甚至还认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其无关,认为没有必要对生态环境保护采取措施,这些消极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严重束缚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以此同时,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相关常识也是造成我国生态环境现状的一大重要原因,这些现象集中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部分地方官员为了在脱贫工作中能够取得显著成效,从而忽略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将地方的经济增长建立在牺牲生态环境上。(2)很多人觉得生态环境保护不在他应尽的责任范围内,因此认为没有必要为生态环境保护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生态环境保护隐患不断累积下来,造成我国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在影响人们生活环境的同时,还严重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发展。

1.2缺乏合理开发资源意识

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行被早期经济发展模式所遗留下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所制约,尽管已经意识到了生态环境保护锁具有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比较薄弱,导致不合理开采的事情经常发生。例如在有“工业元素”之称的稀土开采中也存在这样的现象,前几年,部分企业由于稀土的价值较高便大量开发此类资源并出口国外,严重缺乏合理开发资源意识。工业所带来的污染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以此同时,还对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造成了破坏。在资源紧缺的市场迫使下,部分稀有金属的价格成倍增长,部分商家被其丰厚的利润所吸引,从而对资源无节制的开采,这些都是我国不合理发展的最好体现。

1.3缺乏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

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的重视来源于生态环境被破坏后给其生活带来的影响,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关措施。我们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投入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处于相对劣势,投入根本不够从本质上解决生态环境严重被破坏的问题,所以做好全方位的投入也显得特别重要。领导层对环境保护这方面的重视度不高,对于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投入可以说是杯水车薪,挪用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也有发生,由于缺乏资金不能进行合理规划,导致后续的保护工作无法开展,生态环境所受到了严重污染将会是生态系统变得更加脆弱。为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能够顺利实施,必须对现有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治理。

2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

针对目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存在问题,相关部门必须给予足够重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为我国实现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1提高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实施科学治理

缺乏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是造成我国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俗话说得好“治标先治本”,必须从根源下手才能过好的解决问题。各级政府部门必须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高度重视,并明白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所存在的递进关系。合理规划工业、农业等产业并加大对其管理制度,多方面采取措施来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从而达到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以此同时,政府相关部门还应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让人们充分了解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重要性,这在后续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可以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此外,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也要做出对应的解决措施,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法律使居民或法人在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科学合理化,对违法此法规的法人给予一定的处罚。

2.2科学治理

我国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现在已经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不牺牲环境的前提下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发展循环经济来减少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破坏。对于很多人来说循环经济是一个新定义,其主要提倡“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合理化”等先进环境保护理念,也就是循环利用资源进行高效生产,通过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量来改善生态环境现状。在循环经济的研究、资源再利用技术、利用程度等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因此,我国在发展循环经济的时候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理论概念,争取能够早日实现资源的高利用和降低废弃物的排放量,让我国能在保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能够实现环境的有效保护。还可以以循环经济作为指导思想对久产业进行整改或创办符合当今发展趋势的新产业,促进我国可持续道理发展。

2.3加强景区环境的保护力度

我国最常见的现象之一便是旅游热,在我国现在的发展形式看旅游业可谓非常好。不少的旅游景点都是由原始森林开发而来,这些旅游景点尽管保留了原始森林的基本风貌但是被开发过后存在许许多多的生态环境问题,如大量原始植被被砍伐、河流上飘满“白色垃圾”等都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在旅游景点开发阶段,大量污染物排放主要来源于施工方案缺乏科学性。与此同时,施工过程中所发出的噪音严重影响周围动物的正常生活,甚至有可能造成生物链不平衡,原始森林内食肉动物的减少致使食草动物数量急速增加,对景点内的植物进行啃食,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进一步加剧。对于旅游开发应该对其进行研究,合理开发旅游业有助我国经济增长,但是应该合理开发旅游项目,与旅游业有关的部门要严格监督旅游公司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协助资源部监管旅游开发,只有这样才能兼顾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保护。

3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并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因此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已经是大势所趋了。提高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科学治理环境污染、加大对景区环境的保护力度等都是比较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以此同时,还可以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来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将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取得成效。

参考文献

1肖晓英.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创新性的策略分析[J].地球,2016(2)

2宋艳玲.浅析发展循环经济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1)

3汪芳琳.皖江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生态补偿策略———以安徽池州市为例[J].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15(1)

4王彬,孙克园.探索新形势下的生态环境保护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