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市场经济的自主性范文

市场经济的自主性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11 17:26:40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市场经济的自主性,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市场经济的自主性

篇1

[论文摘要]信用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彰显重要,在市场经济格局中,大众、企业和政府是参与经济运行的三大经济主体。行业自律实施的手段、方式和机制的变化反映了同类交易者所在行业的组织程度和结构的变化,反映了由交易者、行业协会和政府之间作用关系构成的行业治理结构的变化。

信用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彰显重要,传统主流经济学对此已有诸多分析,“经济人”假设是其分析的基石。但现实经济活动中,市场主体的信用行为并非完全理性,运用行为经济学理论来分析信用问题,能使信用问题的研究更趋完善和全面。这里运用市场主体、自律主体、行为主体三个层面提出了信用问题治理思路。

一、市场主体的合理构建

在市场经济格局中,大众、企业和政府是参与经济运行的三大经济主体。经济主体行为变迁与宏观经济调控,就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笔者引用余斌对我国经济结构的四点研究结论,可以旁证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经济主体的和谐上对我们的指导意义:首先,消费预期稳定,消费行为渐趋合理化。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稳定,政府同时加快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各地区先后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中央和地方增加了“低保”预算支出,大大减轻了经济体制改革对居民预期产生的负面影响,消费行为渐趋合理。

其次,居民收入水平已接近消费需求快速扩张的“门槛”,以住房和汽车消费为主的消费结构升级,将在相当长时期内带动消费需求的持续快速扩张。

再次,消费领域的进一步拓展,为消费需求提供了新的增长空间。近年来,以文化、教育、旅游、娱乐、体育和医疗保健支出为主的非商品性消费,在城乡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随着温饱问题的完全解决和小康建设的推进,这种发展趋势会日益明显。

上述消费主体研究,它包含了这样两个层面。一是在经济运行机制重塑方面,实现在社会主义制度原则下,用市场机制对原有计划机制的主要置换,真正确立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和主导地位;二是在经济主体角色转换方面,国家将由经济活动的运动员转任裁判员,企业则逐步从政府的附属地位走出来,成为市场主体。如果说在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中,经济体制转变的标志,是企业成为市场主体的话,那么,经济行为方式根本转变的目标就是经济自律。

二、市场主体的自律精神

在市场诸多主体中,行为主体,比如“职业管理”,可以健全企业主体与员工劳动主体的社会职业劳动体系,可以提高企业的整体水准,使其自觉形成一个介于政府管制框架和社会监督氛围之间的职业体系以尽可能减少来自市场的不合理压力。主体自律行为是建立在企业个体、员工、产业的合理体系,而不是简单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理解上,在实践中具有职业主体性、行业普适性和现实强制性。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成为市场竞争主体,当然也就要求企业同时必须成为职业自律主体。在市场主体发育方面,现在已经不仅仅是单个企业的竞争能力问题了,而是市场主体的组织行为严重缺失。缺少市场主体的组织性自律,无行规行矩,企业难免竞相压价,无序竞争,一旦经济出现景气指标,哪个行业有利可图,大家蜂拥而上,地方政府再推波助澜,难免过热。而缺乏行业自律,政府面对众多分散的企业进行调控,按下葫芦浮起瓢,顾此失彼。

三、行为主体的风险体系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运行实现了计划机制向市场机制的转型,市场发挥了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并初步实现了国内经济运行市场化、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一体化,但是,目前的市场机制还不成熟、不完善,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还有改善的空间。其核心问题就是市场的集聚化与行业的板块化,在选择资源配置的机制和取径都是不同的。

以宁波纺织服装行业再造为例,大量的中小企业迅速崛起,催生了以雅戈尔、维科、杉杉、罗蒙为龙头的规模扩张模式成为地方产业集聚的市场主体。但是,随着规模扩张,产业集聚开始带动地方经济板块形成,这些龙头企业迅速介入地方板块,在地方发展的社会资源上占有优先地位,于是,企业开始在地方机制下占领各种地方资源。这种占有开始使得企业具有了社会权利的形态,股份制,开始成为这种形态的一种机制,将所有制社会化,宁波的纺织服装行业再造开始启动社会机制,政府,已经介入到这种机制中去,甚至决定了企业的资源分配份额。

这种机制创新体现在股份制后的行业化发展机制。负责的企业已经转变了自己的角色,他们认识到自己从最大的盈利者转为最大的占有者,那么,这种占有就使得行业分化与国际接轨,开发新产品。行业的驱动使得企业冲破资本垄断的私有制,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实际上是经济运行的组织化、自治化程度如何提高的问题。从美英日等市场经济发达国家行业经验,以及中国迄今为止的政府与各行业企业之间关系的变化来看,行业实施的手段、方式和机制的变化反映了同类交易者所在行业的组织程度和结构的变化,反映了由交易者、行业协会和政府之间作用关系构成的行业治理结构的变化。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资本市场 经济结构转型 助推

作为金融深化的主生力量,资本市场建设的深度与广度对经济增长可谓意义重大。而目前,中国债务性融资目前依然高度依赖产品信贷,这种融资结构无法满足多元化的融资需求,因此,中国金融结构转型助推经济结构转型,关键是要加快建设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满足多方面的需求,而这对于产业并购重组和资金配置都极其重要。基于此,笔者将对多层次资本市场对经济结构转型的助推这一问题展开探讨分析。

一、多层次资本市场助推经济结构转型的作用机理

首先,经济结构转型需要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政府投资和对外出口,主要表现为过度依赖低成本资源和要素的高强度投入,而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推进,中国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地位不利,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供需平衡不断恶化,低成本优势不复存在,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在外需严重萎缩之下,中国采取了诸如4万亿的更大规模投资以刺激经济增长,但这样的后果是严重的通胀和银行信贷的大规模紧缩导致大量的企业倒闭,改革发展已经证实,这种依靠有计划的大规模投资而不是资本自由流动带来的经济增长不符合市场规律,迫切需要进行经济结构转型,将经济增长转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向依靠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力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而优化经济结构、提升投资效率则是转型的重中之重和难点。投资结构很大程度决定经济结构,因此,经济结构转型必须从调整优化投资结构着手,而多层次的资本结构是引导储蓄投资的重要渠道,更是优化投资结构的重要抓手,所以经济结构调整需要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其次,多层次资本市场能够有力助推经济结构转型。当前,我国实体经济发展主要的资本来源是依靠银行信贷、股票市场融资、债券市场融资和FDI为主要组成部分的多层次多工具的资本市场体系。从总量来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能够通过“储蓄-投资”渠道产生总量资本积累效应;从存量来看,存量资金间的配置能够影响经济结构转型,这样,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一方面能够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减缓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的外生冲击;另一方面,不同性质的资本市场还能起到互补,如股票市场与银行信贷的互补,通常,银行信贷具有典型逆周期调控作用,即经济增长时信贷供给会增加,而经济衰退时信贷供给会减少,而资本市场则是标准的顺周期资本供给市场,当经济发生周期性波动时,银行信贷可与资本市场相互替代、补充,缓解经济的波动。特别是随着中国金融深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资本的不断积累,目前,债券市场、FDI等都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和资本积累发挥了重要作用,不同层次资本市场的存在,在促进经济增长过程中起到了异质性的不同作用。当前,证券市场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中扮演重要的媒介作用,特别是在创业板市场推出后,包括相当部分的第三产业的新型中小企业能够在股票市场上市融资,社会资本在财富示范效应的带动下进一步鼓励了其参与投资,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转型提供资金支持,促进产业发展,在最重要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过程中,资本市场以其筹资、促进经济要素合理流动、提高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的作用,在经济结构转型中起到了强大的助推动力。

二、进一步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对经济结构转型助推作用的对策建议

如上所述,多层次资本结构对经济结构转型的助推作用毋庸置疑,当前,笔者认为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突破口就是要进一步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作用,着重从以下方面“发力”:

(一)积极创新银行业务

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转型,急需要银行加快研究分析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信息和市场,主动融入培育战略新兴产业的国家战略之中,积极创新银行业务:一是要尽快建立专业研究团队,通过新兴产业数据搜集、信息整理分析研判,提高银行信贷投放和授信额度判断,加强规范贷款项目管理,科学放贷。二要创新科技银行业务,有效结合资本和科技,这是银行支持我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金融创新,银行应研究建立独立的科技银行或成立承担科技银行功能的业务部门,一方面与创业风险投资机构积极沟通合作,另一方面国家要适当放松金融机构参股战略新兴产业,同时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控制风险的同时加大鼓励科技银行为初创和成长的战略新兴产业提供融资贷款。

(二)加快发展股票市场

经过近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基本建立了一多层次的股票市场体系,包括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在内的蓝筹股主板市场;包括为“五新三高”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和资本运营平台的中小企业板;包括为创业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和资本运作平台的创业板及场外交易市场(OTC),如新三板市场等。截至2015年8月14日,上交所上市公司1071家,股票市价总值约为324851.13亿元,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1729家,股票市价总值约为224,812.82亿元,中小企业板有上市公司767家,股票市价总值约为9,723,592,796,352元,创业板有上市公司484家,股票市价总值约为4,812,581,369,146元。随着股票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对经济增长的资本积累渠道作用逐步显现,有研究表明,规模不断扩大的股票市场与信贷资本间的“备用轮胎”效应越来越显著。居民储蓄率居高不下,但政府却大量吸收利用FDI,FDI对股票市场融资形成的挤出效应充分暴露了国内金融市场不健全,储蓄-投资转换效率低下,特别是FDI对第二产业,如初级交工制造产业的侧重发展投资,也与当前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产业结构转变的趋势不相符,因此,需要大力发展股票市场的直接融资渠道作用,为经济结构转型注入动力:一是进一步推进主板大型战略新兴产业上市公司整体上市,扩大证券市场供给规模,提高战略新兴产业股票市值规模,为这些产业的长远发展和证券市场的平稳运行创造条件。二是逐步深化中小企业板建设,鼓励部分战略新兴产业企业在中小企业板上市,并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并购、再融资和股权激励制度安排,优化中小企业产业结构。三是大力发展完善创业板建设。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历史关口,创业板要发挥好推动战略新兴产业成长的渠道功能,就需要不断发展完善,建立市场化的筛选机制,加强信息披露和监管要求,规范创业板上市法人公司的治理结构,引导创业企业长远发展。四是综合考虑投资者偏好、监管、法律法规等扩容新三板,推进OTC发展,为高科技成长型企业提供股权流动平台,满足融资需求,从而促进三板市场的健康发展为主板和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提供上市储备资源。

(三)扩大深化债券市场

我国自1981年恢复国债发行,目前债券市场的深度、广度都获得较大拓展,形成了银行间市场、交易所市场和商业银行柜台市场三基本子市场在内的统一分层市场体系,也是企业直接融资的主要渠道,其占比甚至超过股票市场维持较高水平,2014年债券融资在直接融资中的比重为67%,发行企业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的企业达到1024家,较2001年增长二百多倍。有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企业债券净融资9286亿元,债券市场对社会融资规模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合计为39%。但是有研究表明,当前我国债券市场还处于初期的先天发展不足阶段,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度较低,债券市场应当与股票市场一起成为助推经济结构转型发展的重要金融中介,发挥其资本积累的内生作用、提升效率,因此,我国要扩大深化债券市场,一要鼓励战略新兴产业企业发行企业债券,针对一些特定技术项目、资金用途较为明确的企业发行债券,如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信息技术产业等更易获得机构投资的亲来,在配合企业发展战略,合理控制融资节奏的同时是不错的融资选择。二是要稳步推进中小企业结合债券发行,鼓励经营绩效好、成长速度快的多家中小企业联合发行公司债券或债权信托基金,提高融资成功率。三是要进一步推进包括利率市场化等在内的国内金融改革,只有通过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短期拆借市场利率和长期债券市场收益率的利率市场化的实现,才能真正不断深化发展我国的债券市场,发挥更大的助推作用。

三、小结

多层次资本市场助推经济结构转型除以上具体的积极创新银行业务、加快发展股票市场

、扩大深化债券市场外,还要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市场化运行机制,从确立企业的市场投资主体地位、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健全监管等方面为其努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政府还应围绕促进资本市场与经济结构转型实现良性互动的配套政策,包括工商、税务、财政等方面进行研究,为经济结构的成功转型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王晓芳.中国金融发展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篇3

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社会发生了广泛而深刻变革。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推进思想道德的进步,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新课题。本文就谈一谈市场经济对思想道德的影响。

市场经济是一柄双刃剑,它对思想道德既有促进作用,也会在一些方面带来消极影响。市场经济对思想道德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为:

一、有助于形成符合时展要求的新观念、新意识

市场经济是一种自主性经济,商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有充分的自,它们自主决策、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市场经济的这种自主性特点,有利于增强人们的主体意识、自强自立观念。其次,市场经济是一种平等性经济,所有进入市场的商品当事人都是平等的,他们仅仅是作为卖者或买者而存在,买卖双方不存在任何形式的特权,市场中的任何交易都应该是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市场经济的这种平等性特点,有利于增强人们的民主意识、平等观念。再次,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性经济,市场的运作过程始终充满着激烈的竞争,市场规律、竞争规律时时刻刻在影响着所有参与市场交易活动的当事人,盈利而发展壮大,亏损而萎缩破产,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市场经济的这种竞争性特点,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质量意识、效率意识、服务意识、风险意识,促进时间观念、效益观念、信誉观念、科技观念、人才观念、管理观念、创新观念的形成。最后,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性经济,它不仅向国内开放,而且向国外开放。市场经济的这种开放性特点,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竞争意识、开放意识、开拓创新意识、民族自强意识。

二、有助于建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伦理观、消费观等各种观念的综合体现。一定的生活方式总是由一定的生产方式所决定,并与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民族心理和习俗以及人们的知识水平、生活态度、审美观念相联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多彩,使得那些愚昧落后、封闭保守的生活方式受到冲击和洗涤,许多同市场经济、改革开放、先进科学技术相适应的工作、学习、休闲、娱乐、消费等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得以确立和强化。目前,劳动致富的思想观念、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文明开放的交往方式、乐观向上的生活情趣、勤俭节约的消费方式,已成为我国人民生活方式中的主旋律。

三、有助于增强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

信念是一定社会中人们所遵循的与目标、理想相关的行为准则,是人们对自己行为的是非、善恶进行自我评价的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每个人凭借自己的信念,以确定自己行为的方向,独立地判断行为的是非曲直,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这是因为,市场经济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不仅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而且可以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更充分地展示出来,增强社会主义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使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人们从这些成就中看到了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希望。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充满了信心,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支持和拥护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发挥出了巨大的热情和积极性、创造性,使社会主义的红旗在中国的大地上高高飘扬,使社会主义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市场经济对我们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挑战:

一是市场经济的重利性,易诱发唯利是图的拜金主义思想

市场经济承认各个独立经济主体的经济利益,各个经济主体也以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为目标。没有这一点,任何行为就失去了动力,市场经济的高效率也难以实现。重视物质利益,唤醒了人们的利益意识,推动着经济不断发展。但这种重利性原则也强化了人们对利益的斤斤计较,甚至诱发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的思想。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作为财富的象征,使得一些人产生了盲目推崇和依赖货币的心理,成为货币的奴隶。在他们身上,不是人支配着货币,而是货币支配着人。一些人为了金钱,敢于践踏一切道德原则,甚至铤而走险,触犯刑律。在某些场合,人与人的关系被简化为裸的金钱关系,人的尊严、良心、肉体都成商品,成了可以用来换取钱财的东西。在唯利是图、见利忘义,“一切向钱看”的思想支配下,一些人把“前途”看成为“钱图”,说什么“前途、前途、有钱就图”;把“理想”看成为“利想”,说什么“理想、理想,有利就想”。走私、、贩毒、造假、腐败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不少人在物欲的驱使下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是市场经济的自主性,容易诱发小团体主义和损人利己的思想

市场经济的自主性,可以充分调动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自主、自立意识。但也要看到,这种自主性也往往使得一些企业和个人把经济活动仅仅当作是一种纯个体行为,一种纯经济行为,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把自己与他人、与社会对立起来,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沦丧。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假冒伪劣、弄虚作假、诈骗、行贿以及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都是利己主义、小团体主义的具体表现。

三是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容易诱发权钱交易、权权交易的思想

篇4

关键词 市场经济 伦理基础 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F014 文献标识码:A

1 我国市场经济伦理道德缺失的原因

纵观我国经济体制的发展,导致我国市场经济伦理道德缺失的原因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我国现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期,旧的计划经济的平均主义价值观念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特点。另一方面,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经济伦理基础尚未建立。首先,计划经济的伦理基础是在熟人社会的基础上孕育产生的,讲究的是人情面子。而随着市场的转型,社会流动性增大,商品经济中的交易主体多为陌生人,市场经济行为无法通过传统的计划经济伦理基础得到有效的约束。其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力结构、生产任务、利益分配都是计划的,是受政府严格控制的。而市场经济中,交易主体享有独立的地位,利益分配与效率挂钩,政府仅实施宏观调控。即传统经济结构的控制与被控制的垂直关系转变成了一种平等、独立的水平关系。显然,旧的计划经济伦理基础已无法有效约束市场经济行为。

2 构建市场经济新伦理基础的必要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亟需新的伦理基础完善其约束机制。首先,交易主体对“经济人”理论理解片面,忽视了自身“道德人”的身份,导致其无节制的追求利益最大化。甚至形成了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等病态现象。其次,依据“有限理性”理论,当人以为做出了最佳利益抉择时,由于人的理性的有限性和信息不对称性,所做的决策可能实际上并不是完全符合理性决策。“囚徒困境”就是有利的例证。所以,市场经济的现实状况需要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两者平衡发展的新的约束规则对市场经济行为加以规范和指导。而约束规则有硬性规则和软性规则。硬性规则主要是指法律、法规等外在强制性规则,软性规则主要是指内在的伦理道德准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需要法律和伦理共同维持。原因是:(1)法律、法规的制定、遵守和维护不仅需要法律责任作为保障,也需要交易主体在道德伦理上的认知、自律和实施。①(2)制度的实施和监督使交易成本增加,通过伦理内化产生的自我约束,能够节约交易成本和监督成本。(3)法律规定的有限性和滞后性,决定了法律约束力的有限性。伦理是法律最好的补充。(4)从伦理学的角度,任何外在的强制手段都是治标不治本的,而伦理可以通过价值内化形成一种内在的约束力,②使交易主体在计算成本和收益时,自觉地考虑伦理。再者,构建市场经济伦理基础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随着技术的进步,人类通过资源、物质财富的高消耗和自身体能的低消耗的方式发展经济,导致资源紧缺、环境破坏等“病态”和自身生命力的下降,③为了改变这一困境,我们提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旨在追求经济和环境的共同发展,并要求当代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时,考虑后代人的发展需要。由此可见,符合规律的社会发展需要以人为尺度的价值评价和伦理规范。

3 构建市场经济新伦理基础

以经济学与伦理学相协调,“经济人”与“道德人”相统一,集体主义与个人精神相结合为基本原则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基础。

(1)自利性与他利性相统一。市场经济体制下,对利益的追求是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的原动力。并且,交易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也达到了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效果。所以自利性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我们应该肯定其合理性。但,自利性并不是毫无约束的,应当以不损害他人利益为前提。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经济的实质是实现商品价值。这要求我们在追求自身利益时,也要考虑对方利益能否得到满足。否则,商品交换将无法顺利进行,交易各方利益都无法实现。以自利为目的,以他利为手段,最终达到互利,这也符合“经济人”与“道德人”相统一的市场经济基本原则。

(2)自主性和责任相统一。随着市场经济的转型,人们从垂直关系中解放出来,成为了独立的交易主体。这种自主性充分体现在生产、分配、消费等各个市场运行环节中。自主性有利于促进经济主体的积极性。但,当自主性畸形发展时,则会导致偷税漏税、短期行为等个人主义产生。市场经济主体,应当正确认识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成就观。首先,自主的交易行为应当遵守市场规则,市场规则是在反复的交易过程中提炼的共同约定,能够维护市场秩序。所以,交易主体有必要也有责任遵守市场规则。其次,人的成就不应当简单地以货币财富来衡量,还应当结合个人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来评价。如前文所述,在商品交易过程中,自身利益的实现离不开他人利益的实现。在繁多的交易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形成了相互交错的利益关系网,从而会产生公共利益。而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人不能脱离集体而独立存在。所以,我们个人利益的实现应以公共利益的维护为前提,坚持个人精神与集体主义相结合的基本原则。

(3)公平效率相统一。 公平主要包括竞争公平和分配公平。而效率是指高效、合理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效率承认收益对等性,激励经济主体发挥能动性和创造力。竞争公平是分配公平的前提,是提高效率的手段。而效率是分配公平的保障。个人与集体的统一性,自利与他利的一致性要求经济主体通过提高管理水平,改进技术等公平竞争手段提高效率。同时,经济效率代表着社会经济利益的生产创造和其第一次市场分配。然而,完全依靠市场分配社会经济利益会导致两极分化现象的产生。为了使少受益方获得补偿利益,由政府主持的第二次利益分配更加注重公平。④这种分配公平是在公平竞争的条件下对收入分配的协调,并且需要以经济利益的产出和收益增加为保障。而三者的协调统一,是推动社会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的动力所在。

(4)诚实守信和契约精神。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通过契约的方式避免交换行为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或时空间的分离所带了的交易风险。契约是达成合意的承诺。而交易主体对自己能获得应得利益的确信主要来自对法律效力的信任和对交易他方的信任。⑤但,法律的监督范围和效力是有限的,要实现自身利益最根本的前提是诚实守信。诚实守信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交易风险和交易成本,在实现交易各方利益的过程中,促进社会经济的有序发展和繁荣。

注释

①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伦理问题研究.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4.

② 杨光飞,梅锦萍.市场转型与经济伦理重塑——对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的伦理反思.伦理学研究,2011.11(6).

篇5

关键词:自主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改革市场化经营

一、自主事业单位市场化的现状和问题

资料显示,我国目前拥有130多万家事业单位,大致可以分为行政类、公益类和自主事业单位类,近4000万的事业单位从业人员。

从事业单位改革现状来看,自主事业单位类,由于有一定的经营生产经验,自主事业单位市场化改革已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经过上个世纪末以来的不断深化,我国自主事业单位的市场化水平不断提升,对市场的适应能力显著增强。但是,由于受事业单位体制的长期影响,我国自主事业单位在观念解放、管理体制、生产经营上仍存在较为浓厚的行政管理色彩。从观念解放来看,目前不少自主事业单位的干部员工仍存有较为浓厚的“官”意识,认为自身是国家行政体制中人,是“国家干部身份”,仍然从行政的角度来考虑本单位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思想解放不够,对市场反映迟缓滞后。从管理体制来看,自主事业单位人员公务员化管理的情况较为普遍存在。具体到单位发展规划、经营策略、管理制度、人才选拔、培训考核等多个方面,仍运用富有浓郁行政色彩的方式方法管理事业单位,缺乏市场化机制,竞争机制不够健全完善,管理资源浪费,导致人才大量流失。从生产经营方面来看。一方面,从投资主体上来看,我国的事业单位大都是由国家、集体投资举办,政府直接管理,全民和集体所有制的自主性事业单位占有绝大多数,投资主体存在相对单一化的问题;另一方面,自主性事业单位对市场需求的把握能力不强,不能够有效满足市场需求,对市场需求存有较为严重的滞后性,产品生产经营、市场营销等经营手段市场化水平低下。以上这些不足和问题对自主性市场单位经营发展存有着较大的制约作用。

二、对如何提高自主事业单位经营市场化水平的思考

(一)转变观念,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思想

自主性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就是走市场化经营的道路,即彻底地转变为企业。对于这一点,自主性事业单位干部员工要具有足够的认识,要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切实认识到自主性事业单位未来想企业经营实体转变的趋势,不断学习掌握企业经营生产知识,鄙弃传统的行政观念和国家干部观念,学习运用现代市场经济的观念、角度、方法来看待研究单位的生产和经营问题。自主性事业单位要定期不定期的通过培训、考察、交流等方式,不断促进本单位干部员工的思想观念转变,实现全体员工由“行政人”向“企业人”的彻底转变。

(二)政事分开,建立现代企业管理体制制度

自主性事业单位改革是历史所趋,是我国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优化国民经济资源合理配制的必然选择。在对自主性事业单位的管理,要从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入手,政事分开,自主自立地创新管理机制。一方面,建立面向市场的企业组织结构。按照现代企业组织原则调整现有单位组织结构,组建调整自主性事业单位的人事、生产、营销、后勤等企业管理体系,形成适应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为企业市场化经营奠定管理基础。另一方面,要重点改革自主性事业单位的用人机制。按照“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原则,实施全员聘用,岗位管理,创新用人机制。所有单位与职工都要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在平等、自愿、协商的基础上,签订聘用合同,确定单位和个人的人事关系,明确单位和个人的义务和权利。同时,全面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和培养现代经营营销等管理人才,实现人才管理的市场化,可根据各单位的不同情况,采取直接聘任、招标聘任和选举聘任等多种形式,予以聘用,为企业市场化经营提供人才支撑。

(三)面向市场,构建切顾客需求为导向的经营模式

自主性事业单位应当紧紧围绕市场,一切从顾客需求实际出发,对经营模式进行健全完善。在宏观方面,要积极引入股权经营,通过制定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进入建立份合作制单位,形成多种主体的经营投资结构,增强活力,创新运行机制。在微观方面,自主性事业单位要全面面向市场,服务社会,确立以“顾客为导向”的生产经营模式。一是要建立客户服务体系,对单位所服务的客户对象,要结合需求实际和客户规模制定出相应的不同等级的客户服务体系,完善客户服务制度,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快速及时相应客户需求。二是要建立市场营销体系,从组织上、部门上、队伍上打造一支营销团队,提高单位对市场动态、市场变化、市场趋势的研究和把握能力,强力开拓市场,满足客户和潜在客户的需求,提高自主性事业单位在市场竞争中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建立强化自主性事业单位自身的技术科研能力,围绕市场的动态和所处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充实完善自主性事业单位自身的技术科研能力,为自身经营水平提升提供技术保障和支持。

三、结论

自主性事业单位,究其自身而言,在管理、技术、人才方面有着一定的发展优势,通过不断的解放思想、加强管理,不断提高市场化经营水平,就一定能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站稳脚跟,实现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市场经济;人的和谐发展;现实路径

[中图分类号]K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05―0050―03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构建和谐社会,主要是指以人为本的社会和谐发展状态、和谐发展进程以及和谐发展的物质基础、制度基础、精神文化基础的构建;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与人的和谐关系、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的构建。而这些都取决于人的发展,取决于人的和谐发展。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着眼于人,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入的和谐发展。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体制是人的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市场经济不仅加快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而且引起人们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变革,从我国人的发展现状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推动人的进一步发展完善的路径。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5](P19-20)据此,研究市场经济下人的和谐发展就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人的和谐发展的涵义

探索市场经济视野下人的和谐发展,首先必须对人的和谐发展的内涵有科学的把握。笔者认为,和谐讲的是关系、范畴,因此人的和谐发展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相互联系的四对范畴:

第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自然界是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的一切活动必须以自然界的发展为前提。同时,自然界又是人改造和索取的对象,人在自然面前具有巨大的主动性。但是,如果无视自然界的规律,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盲目蛮干,破坏了自然界的自身调节机制,那么,人和自然之间的状态就会走向失衡并最终导致对立。一旦对立,人便失去了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载体。事实上,人类不断征服和改造自然,并不是要制造人与自然之间主、客体的对立,而是为了在更高层次上、更广范围内与自然建立起统一的和谐的关系。

第二,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人与社会是一个问题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社会是人的集合体,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过去我们讲发展时,总是讲社会发展、国家发展,而很少讲人的发展。很长一段时间内,世界各国普遍认为只要把经济馅饼做大,其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但事实表明,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能自然而然地给人们带来福祉,相反它还同时引发了生态环境恶化、贫富差距拉大、政治腐败和价值信仰危机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其致命的缺陷就是忽视了对人的真正幸福的关注,忽视了人对于自身发展的需要。事实上,正是由于人类各种各样的客观性需要,才促进了各种生产的产生,促进了社会综合全面的发展,而社会发展的必然归宿都是人类的幸福、解放和发展。在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人的和谐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日益密切和强化。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目标,社会发展是人的发展的手段,两者相辅相成。社会发展内在地体现着人的发展,人的发展外在地表现为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辩证统一的。

第三,人与人的和谐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指个人之间的和谐,是个人之间没有根本利害冲突的表现,是相互理解和协调。人与人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矛盾是存在的。如果所存在的矛盾是对抗性的,这样的关系是不会和谐的。即使是非对抗性矛盾,也要通过适当的行为达到和谐。因为人与人的和谐不是无原则的折中,而是要在辩明是非的基础上达到相互间的了解或理解。

第四,人的身心和谐。人的身心和谐是指人的身体、思想、行为均处于一种健康协调的状态。它包含三个方面:一是身体和谐。是指人的身体健康无病,各种机能良好的状态。二是思想和谐。思想不和谐就谈不上身心和谐,如果人的主观思想正确地认识了客观存在,理解了客观存在的合理性或它的发展规律,就会对自己的意识进行调整,从而形成统一而又正确的认识,心情就会稳定平和,从而达到和谐。三是行为和谐。行为是思想的体现,人的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错误的思想当然不会产生行为的和谐。正确的思想也要用适当的方式表达才能使行为和谐。人的身心和谐的这三个方面是密切联系、互相影响的,缺少哪一个方面都不会达到身心和谐。

二、市场经济为人的和谐发展创造条件

市场经济作为经济活动的一种运行方式,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有效的配置资源的方式和手段。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并不是一个偶然的历史现象,更不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产物,它是中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和人民在正确认识这种客观经济规律基础上的自觉选择。事实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不仅大大加快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而且引起了人们生活方式、观念形态的深刻变革,促进了人的发展,换句话说,市场经济为人的和谐发展创造条件。

第一,市场经济为人的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物质基础和条件,构建了人和谐发展的物质平台。认为,人的发展归根到底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说:“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5](P368)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将给人带来越来越多满足需要的产品,不断提高人的生存和生活质量,人的自由度和社会性不断增长,创造性也随之增强。没有经济的发展,便没有人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它扬弃了以人对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自然经济,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和普遍全面的社会交往关系,它的一切成果都将为未来社会人的和谐发展创造有利的物质条件。

第二,市场经济提高了人的自主性,为人的和谐发展开拓了空间。从根本上说市场经济是实现人的和谐发展的最佳选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应突出主体性原则,从根本上确立主体的地位。市场经济等价交换的原则,肯定了个人经济活动中的自由平等权利。人的主体意识明显增强,主体能力明显提高。人的能动性、创造性、自主性在更为广阔的范围内得到培养和发挥。人的开拓进取意识和艰苦创业的精神,人的主人翁的责任感,与计划经济条件下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市场经济把一切封建宗法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人格从属的等级关系和奴役关系被融解,社会关系对个人来说,不再是不可改变和与生俱来的命运。个人具

有了自主、自立、自律的性质。虽然人们获得的只是形式上的自由平等,但毕竟提高了人的自主性,为人的和谐发展开拓了空间。

第三,市场经济增强了人的独立性,为人的和谐发展提供主体条件。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历史上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从人的发展角度说,它的重大历史成就就在于促进独立个人的形成。市场经济打破了各种人身依附关系,通过价值规律作用、等价交换原则,把人们置于平等的经济宏观环境中,于是人便成为独立的人,可自主选择自己的活动,支配自己的命运,成为自己的主人,并在一种互相平等的社会关系中与他人全面地进行物质、文化、信息的交流,使得人的独立性在世界性的历史活动和人类社会的普遍交流的形式中得以凸现。具体来说,这表现在:(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过劳动的自主性,全方位地培植入的独立人格;(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过交换的开放性赋予人以平等、自由的主体地位;(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借助公平的竞争性,极大地提高了人的自主活动能力。

第四,市场经济促进了人的能力发展,为人的和谐发展提供完整的个人。推动创新,维持活力是市场经济的功能。优胜劣汰的平等竞争其实质首先是能力竞争。个人自身认识、判断、决策、创新、协调关系、承担风险等市场所需的能力决定着个人在竞争中的成败,即决定着个人自由意志的实现。因此,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不仅是个体独立性、自主性增强提高的过程,也是人的各种素质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市场经济竞争的机制,客观上要求不断开发人的潜能,从而使人的主体创造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弘扬。此外,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不断推动社会分工的发展,人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活动内容日益多样,形成了普遍的交换关系。丰富的社会关系,改变了自然经济条件下交往的狭隘性和交往目的的具体性,实现了人的能力的互补,人的整体能力不断增强,个体能力的提高趋向全面。

由上可见,市场经济在人的和谐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促进了人的进步发展。当然,市场经济对人的发展也是有局限性的,这主要表现在社会关系体现为商品、货币的物化形式,导致人的物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的扩展,一些领域道德失范,有些人人格蜕化甚至走向反面等等。但是我们应该看到,遵循独立、自由、平等原则的市场经济较之以往的自然经济更有利于人的和谐发展。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和谐发展的现实路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人的和谐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形成了人的和谐发展的客观需要和现实可能。这种需要和可能要由人去自觉认识,也要由人在建设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自觉努力,充分发挥有利条件的作用,克服消极因素的影响,把可能变为现实。为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化改革、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实现人的和谐发展,应该实施两大战略,即协调发展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协调发展战略,即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协调发展。认为,社会历史发展应该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全面的发展。社会主义社会不仅要生产力高度发达,而且要求生产关系不断完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不断巩固。这就决定了我们不仅要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建设高度的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以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也只有实现了社会的和谐发展,才能真正推动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和谐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然而,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精神文明发展也有不一致的地方。在现阶段,影响和制约人和谐发展的因素虽然也是多方面的,但在生产力和物质文明有长足发展的条件下,精神方面的制约因素显得越来越突出。如前面所述,市场经济因为自身的缺陷,也对人的和谐发展造成了种种障碍,因此,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是经济社会和人的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人为本,重视法制建设、思想道德建设,为人的和谐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促进入的和谐发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即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首先,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人和自然的关系和谐与否是影响人的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在二者的关系处理上,人们的目光主要集中于人的自然化和人的力量不断对象化的视角,而人对自然的强大依赖性却被无形中忽视。于是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主要表现为人类依靠强大的力量,不断征服自然,肆意贪婪、毫无顾忌地向大自然疯狂掠夺。人类的极端行为造成了人和自然关系的高度紧张。人类在破坏自然和生态的同时,自然也向人类伸出了报复之手,严重威胁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境况,人的和谐发展的生态机理被逐渐侵蚀。所以,我们必须走一条人和自然可持续发展之路,通过自然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更好地奠定人的和谐发展的自然生态基础。同时,通过人的和谐发展,也能进一步保障生态环境的改善和良性发展,从而实现人的和谐发展和自然保护和谐互动的良好态势。其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是实现人的和谐发展的关键,当今激烈的社会竞争的关键是经济实力的竞争,而经济实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说到底还是教育的竞争。生产力发展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从根本上说都取决于开发人力资源,提高人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因此,必须以教育为本,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摘 要:市场经济虽然是在西方文化背景条件下产生的,但同样能与其他文化相结合。亚洲国家按东方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建立了亚洲的市场经济模式,进一步丰富了市场经济的实现形式。儒家文化对中国文明曾作出了巨大贡献,市场经济的本质特性与儒家文化内涵并不矛盾。我们建立和发展我国市场经济,应该充分消化、吸收儒家思想文化。

关键词:儒家文化;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与儒家文化有机结合

中图分类号: 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7006702

1 综述

由孔子创立的儒学是中国文化传统的精髓之一,此精髓对中国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21世纪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时代。儒家学说在新的世纪中将焕发出新的光彩,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作新贡献。

2 市场经济的本质特性

市场经济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发展起来的,市场经济首先应是一种效益经济,但从一定意义上讲,市场经济也应是一种文明经济、秩序经济。它要求人们在交往中诚实守信,互惠互利,要求人们相互协调,遵守共同的规范和秩序。但在市场经济的实际活动中,由于人们对经济效益的过度追求,有的人简直就是惟利是图,甚至搞假冒伪劣产品,进行坑蒙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从本质上讲,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没有竞争就没有现代市场。市场经济通过竞争,优胜劣汰来优化资源配置,进而促进生产力发展。市场经济通过竞争促使市场主体挖掘自身潜力,提高自身素质,抓住机遇发展自己。但激烈的竞争也容易诱发一些人不择手段地进行卑劣行为,破坏竞争的公平性。

市场经济中市场主体都应是平等的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没有这个前提市场经济无法正常运行。平等既是社会主义首先准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一个基本目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各主体之间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和平等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由于市场经济在运行中,往往仅仅是机会上的平等,而结果常常不平等,甚至会出现收入上的巨大悬殊,从而引起人们的不满,影响社会安定,甚至把市场经济的基础――等价交换原则扩展到不适当的范围。

市场经济具有自主性和开放性。市场经济的自主性容易诱发市场主体的盲目性和自发性,导致资源浪费,市场无序化加剧,从而影响市场主体获利目标的顺利实现。市场经济的开放性要求是交换经济,此类交换经济实质是使整个社会的各个主体获利,而不是闭关自锁。

市场经济对社会具有正效应和负效应。“市场本身的弱点也会反映到精神文明生活中来”,现在一些领域出现的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现象,更表明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主市场经济体制、克服市场经济的负效应已刻不容缓。我们更需紧密结合改革和发展的实践,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自主与监督、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后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关系。

3 儒家文化与我国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

当今,我们研究与倡导儒家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目的是从实际出发,对儒学作出新的诠释,使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有机结合起来,使中华儒学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儒家文化对市场经济的能动作用。那么,儒家文化在亚洲各国建立和实施市场经济模式的时候,到底起了哪些值得一提的功能性作用呢?

首先,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有利于科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儒家思想宣扬天人合一,认为人作为道德主体,应主动和谐万物,达到化育万物之目的。我国在极“左”年代搞“人定胜天”、“伐木造林”、“围湖造田”,现代工业和生活污水、废气任意排放,使得土地沙化,水地流失,气候恶化日益严重,这些教训要求我们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要加强环保,不能只为眼前利益进行掠夺式开发经营,而应关注子孙后代的利益,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儒家思想认为,人非大自然的主人,也非其奴隶,而是一种伙伴关系;对它应既不能屈服,也不能破坏,要维持人类和自然和谐平衡,实现人和大自然的良性循环。倡导人和自然互相依存、和谐发展,是解决当前人与自然之间诸多问题的对症良药,与中央提倡的“树立科学发展观”、“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致的。其次,儒学的仁爱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具有统一性。儒学本质上人学,讲人如何为人,如何和睦共处的道理,强调通过自身修养、道德教化、利人利己来解决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儒家思想中“仁”是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崇尚“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追求“己欲立而立于人,己欲达而达于人”的高境界。市场经济作为竞争经济,发展的动力在于竞争,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是有条件的。首先这种竞争是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之上的,也就是以建立和睦友好、公平竞争为基础的机制之上的。这与儒家文化中的讲道德、仁义理念相吻合,与儒家思想的和睦相处也是不谋而合的。

再次,儒家的义利观与市场经济的义利观具有本质一致性。儒家的“君子以义为上”、“先义后利”、“见利思义”,其实质就是在特定情况下甚至可以“舍生取义”反对“见利忘义”。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倡导的“义利”应该是统一的。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此倡导主张“义利”统一,至少做到利己不损人,义利冲突时先义后利,市场经济只有在首先保证国家、社会、人民的利益不受侵犯的前提下,企业和个人才去“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这样的市场经济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儒家学说重视诚信,把“信”作为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美德,同时提出的“中庸”、“调均”等思想,这些可指导我们加强信用体制建设,防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两极分化,指导我们重视教育和加强道德修养,讲究勤俭节约。我们应选择这些优秀部分加以弘扬,使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世界许多国家日益认识到我国古代儒家文化和伦理道德对经济发展的巨大能动作用,并呼吁建立与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我们在创建人类先进文明和建立社会主义新的道德规范的同时,自然不应放弃我们民族自身的文化精华,离不开对包括儒家文化在内的传统道德观念的评判性继承。

参考文献

[1]魏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王钰磊.儒家文化与市场经济[J].中国科技信息,2005,(4).

篇8

公民社会组织 (-organizations) 是相对独立于政治国家的民间公共领域,其基础和主体是各种各样的民间组织。政治学意义上的公民社会是改革开放后对 civil society 的译名,强调公民的公共参与和公民对国家权力的制约。对于公民社会的含义西方学者认为包括两点:一区别于与对立国家干预的社会生活经济领域,二意味着国家权力的一种法律上的界限。黑格尔曾在他的《法哲学原理》 中论述过:市民社会是区别于家庭和国家,是其内部成员得以保护并且市场得以运作的机构和制度是介于自然社会 (家庭) 和政治社会 (国家) 之间的地带。而马克思则认为:随着社会发展到有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阶段,市民社会和政治社会是社会的进一步分化。

在国内对于市民社会或公民社会的定义,主要有政治学和社会学两种意义,民间组织是两种定义的共同主体界定,政治学意义强调公民社会“公民性”,社会学意义强调的是介于国家和企业之间的中间领域。综合以上对于公民社会的论述,我们可以将公民社会概括为国家、政府、企业经济领域之外的所有民间组织或民间关系总和,是官方政治领域和市场经济领域之外的民间公共领域。

二、公民社会组织特征

1.民间性。民间性是指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需要而自发产生并通过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来维持自身存在,是一种源于社会、面向社会、服务社会的存在。民间性是衡量公民社会组织是否正真起到桥梁中介作用的标准,虽然其分离于政府部门或是在政府部门的协助下成立,但它是不带有政府行为特征的,是一种带有自发性的社会组织。

2. 官民双重性。官民双重性的特征的存在有其现实根源,首先由于目前不充分的经济发展和正处于转型期的政治体质改革,国家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中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其次由于一部分的民间组织是在政府的领导和协助下成立,并且在活动经费上受到政府的资助,其形成的路径具有官方性。按照政策规定,民间组织的成立、发展的经费在原则上,是由组织自行筹集,但实际情况有一部分民间组织在经济上依赖于政府,这就使得民间组织在成员上来源于民间社会,但实际的运作却没能脱离政府的作用。

3. 非盈利性。公民社会组织的成立目的不是追求权力和利益最大化,而是为其成员和社会提供不同于政府所提供的一定的公共服务。但非营利性并不是表示民间组织的活动是没有收益,但必须清楚的是这种收益不是其存在和活动的最终目的。公民社会组织是一种产生于市场经济时期的社会组织,其存在和运行都必须遵从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公民社会组织作为一种服务性的组织在社会发展中属于第三产业,其发展也必须同第一、第二产业一样,同样以市场经济的原则为运作标准。

4. 服务性。公民社会组织的成立目的在于服务,服务性是公民社会组织的基本特性。公民社会组织没有公共权力,但却为社会、社会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即为政府、企业、社会利益团体、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技术等公共产品,以提供公共服务获得社会对自身存在的认可。这些服务包括:沟通、协调、咨询、监督与规范市场、政策监督与导向等。沟通主要存在于为政府与企业、社会、各行业、地区、公众个体相互之间,为其起到桥梁作用,传递信息;协调各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减少摩擦,促进利益主体和谐共进;为各利益主体提供信息、政策、法律时事咨询和进行人员培训;以社会团体的力量监督规范市场主体的活动;依据政策规定对政府活动进行监督,并在一定程度上对政府行为活动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

5. 自愿性。公民社会组织成员来自于社会公众,社会公众依据各自所关注的问题自愿加入不同的社会组织,在一个社会单位内,不止于只有一个社会组织,而是多个社会组织共存,它们之间可能是有不同利益主张或不同的利益冲突,这也是公民社会组织多元性的表现。公民社会组织成员的自愿参与源于他们关注的是公共问题而不是私人问题,可能是关系到多数人的大的公共问题,也可能是只关系到部分人的小的公共问题,但绝不是私人问题。

6. 过渡性。中国公民社会与西方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不够成熟,其典型的特征如自、自愿性、非政府性等还不十分明显。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政府职能也正处于转变期,而中国的公民社会组织大多成长于上世纪 80 年代时期,由于历史性原因无形中决定了中国公民社会组织缺乏自主性、自愿性、非政府性。按照公民社会组织自身的性质和成立的原则,公民社会组织需要加快自身转型,脱钩于国家政府、党政机关,而是在国家政府、党政机关的监督和管理之下进行活动,政府主要通过民间组织的主管业务单位对民间组织活动进行监督管理。

三、市场经济与公民社会组织关系

1. 市场经济营造了公民社会。首先,市场经济运行与发展改变了人们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市场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人们所了解的事物增多了,自主意识得以发展。同时,市场经济本身所具有的平等意识更促进了人们对于自利的认识和追求,自主意识之下促使人们对于自身合法利益的诉求,同时市场经济的发展运行促使人们之间出现利益分化,对于不同利益的追求,促使了公民社会的发展和壮大,在市场经济时期的社会治理中,公民社会的发展为社会治理提供了力量之源。

其次,市场经济体制使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发生变化。市场经济前,国家对社会是一种全面控制和管辖,而在市场经济时期,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逐渐由原有的被管辖控制转变为国家与社会之间双向互动的局面。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组织的发展具有相互影响的作用,国家发展有利于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大环境,而社会组织的发展则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后援力量,社会组织通过对国家建设、发展政策的理解和实施,从而促进国家社会良好发展,社会组织也会代表自己所代

表的社会阶层表达他们的利益诉求和社会发展的意见、建议,帮助国家社会解决社会问题,解决社会问题、缓解社会发展中国家与社会之间的矛盾。 第三,市场经济成为了公民社会经济生活的一种模式。“公民社会的标志是私人商业公司的自主以及私人社团与机构的自主。”市场经济的自由、自主、竞争特点,促进各公民社会的自主性,有利于公民社会组织发展成员,更有利于公民社会组织为了公共事务开展活动。同时由于市场经济自身的特点,市场经济塑造了公民社会意识形态,公民意识形态是指公民的公共责任意识在行为上的一种体现,体现在公民在处理与国家、社会、政府、公共事务、公民社会以及与其他公民关系之中,公民意识形态的激发有利于公民政治参与意识的提升和增强,公民会在逐渐增强的公民意识支配之下,寻求相应的政治权利,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为社会的良好发展发挥自己的力量。

2. 公民社会弥补市场经济的缺陷。市场经济追求利润的特征决定了单纯的市场经济必然导致社会的不和谐,在市场经济原则的支配之下对利润的追求会促使社会贫富差距拉大,随之而来的社会问题便会影响社会的整体发展。而公民社会的发展则会对市场经济的这种缺陷给以弥补,“公民社会可以承担为经济领域培育市场,发展经济机制的任务,减少了许多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阻力。另一方面,中国的社会经济改革也在另一方向度上展开,即社会自上而下地推动经济现代化的发展。在国家政府活动之外,社会成员自发或资源的创新活动形成了各种新的结构性因素和制度性因素,如农村经济改革中,农民自主发起的经济合作组织、个体经济协会、消费者协会、行业协会、慈善基金会等各种民间组织的出现并积极开展活动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将极大的弥补市场经济缺陷。”公民社会源于市场经济,并且一经产生就以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推动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需要一个自由、平等、/!/竞争有序、开放的环境和社会秩序,为此,公民社会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为政府与市场经济之间架起互通桥梁,一定程度上从社会角度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3. 市场经济和公民社会合作互补。市场经济激活了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并为个人和团体对于物质利益的追求提供了条件和空间,同时加速了整体同质性社会解体,使得公民社会发育、发展有了条件,使得社会民主目标实现有了基础。市场经济塑造了由主体、自主、平等、自由、竞争意识的个人和团体,促进了公民社会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自身的发展,为自身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市场经济一竞争机制促进社会发展,社会财富增加,而公民社会则从社会整体发展层面防止社会阶层分化,社会差距扩大,减少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出现,为社会发展提供一个更加和谐的环境,形成一个公平和效率同时兼顾的社会大环境。

四、市场经济中公民社会组织发展

1. 公民社会组织发展的政治环境。十三中全会报告提出“要实施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限期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真正脱钩,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成立时直接依法申请登记。加强对社会组织和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的管理,引导它们依法开展活动。”从这段论述可以看出,在社会转型期社会组织的发展的政治保障,社会组织的发展被列入社会整体治理体系之中,并且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 《基金会管理条例》 等若干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为架构的登记管理制度初步形成。以 《企业所得税法》 及实施条例、 《公益事业捐赠法》 等一批法律和相关政策法规为框架的社会组织配套政策不断健全完善”.社会组织的发展在逐步步入制度化的进程中,国家政策也同时对社会组织发展提出了政治协助和政治引导。

篇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逐步完善,中国的经济形成了多元化发展的格局。经济形式的多元存在带来了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这些观念给人们的思想注入了新的生机。同时,市场经济是凸现个人利益的求利经济,凸现金钱地位的货币经济,优胜劣汰的分化经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必然导致人们思想的多样性、复杂化。尤其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生产力尚不够发达,法制尚不够健全,市场经济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的情况下,学校德育工作希望与困难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

1.市场经济自主经营的原则激发了人的主体意识生成,同时诱发个人主义倾向

理性经济人原理表明,在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社会,一方面,人们的经济活动的根本动机是追求自身利益,另一方面人们的行为又是理性的,也就是能够根据市场处境,判断自身利益,并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尽可能追求效用的最大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企业还是事业单位或个人,只要进入市场,它的行为必然受市场机制的制约。经济人的行为和动机决定在交易或交换中,人们会采取哪些被认为将给自己带来最大净收益的行为,并在取得收益时规避风险。理性经济人假说表明,一方面市场主体是独立的存在体,另一方面基于独立存在的行为是有风险意识的,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是处于理性思考的。基于存在的独立性,权衡的主体性,选择的自主性,对风险的规避性,使市场在“自由”交换中有着合理的理性内核,从而使市场经济在无形的手的支配下,处在一种自发的良性运转之中。市场经济“理性经济人”所遵循的自主性原则要求经营主体具有充分的自,实行自我约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市场经济这种特质赋予人们必须具有主体意识,讲求等价交换,公平竞争,唤醒了人们的巨大积极性、能动性。人们的风险意识、使命感和责任心也随之加强,有利于人的独立性、创造性意识的形成,有助于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以独立的人格关注现实,思考未来,为推进学生主体精神的发挥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为道德的主体性发挥奠定了基石。

从另一方面看,市场经济自身存在着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以及“市场失灵”的情况,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制度还不完善,在个人主体意识与利益驱使的情况下,有可能诱发极端利已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倾向。对青少年学生而言,其主体意识的增强,只是表明他们社会化过程的加速,并不等于他们已具有良好的主体意识,不等于他们已具有行为的自控性和自主性。相反,在缺乏积极正确引导的情况下,容易助长他们的个人主义倾向,表现在思想和行为上不关心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崇尚自我,唯我独尊,我行我素。

2.市场经济所有制形式的多元化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利益群体的多样化必然导致思想价值取向的多元性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以来,遵循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逐步消除了所有制结构的不合理因素对生产力的羁绊,出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局面。作为社会主义经济成分重要组成部分的非公有经济,呈现出兴旺发达的态势,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实现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完美契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市场竞争机制、价格机制、价值规律等整合为有机的统一体,促进了多种经济成分共荣发展的局面,解放了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力,促进了物质文明的进步,推动了精神文明的发展。社会宏观环境的良性运行为学校德育工作的改进和加强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从另一方面看,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的多元存在,形成了多种利益群体,相应地表现为多种意识形态。在现实生活中,既有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积极的、健康的意识,也有反映小商品生产封闭、保守的意识,既有反映过去计划经济统筹过死的产品经济意识,也有反映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初期原始积累的意识。在价值观方面,无私奉献,公私兼顾,合理利已和极端利已主义价值观并存;在外来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中,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并存,精华与糟粕并存等等,这种复杂多元的社会现象通过家庭和社会种种渠道渗透到学校中去,使学生的思想行为、价值取向呈现出复杂性和多元性,使其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等方面面临着多种选择,而其中消极因素必然对青少年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3.市场经济的效益原则增强了效益观念和求实精神,同时诱发了拜金主义和重利轻义倾向

市场经济效益原则、利益驱动原则,是市场经济生命力的支撑点,促使市场主体在追求经济效益过程中,遵循“低成本、高效率”“少投入、多产出”的法则,遵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规律。在目前我国物质生活条件不够高,生产力尚不够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提高我国的经济效益,推动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具有积极的意义。市场经济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竞争机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效益观念和务实求实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进取拼搏精神,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从另一方面看,在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机制、法制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备的情况下,使某些人钻法律的空子,谋取个人私利成为可能。市场经济竞争的严酷性会引发少数人采取不正当的手段达到求利目的的心理倾向,诱发拜金主义、利已主义倾向,偏好于追逐短期利益,忽视长期利益,致使道德滑坡,以至市场上假冒伪劣商品等社会阴暗面的存在。社会上的种种消极因素通过各种途径散播到学校,对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的行为习惯必然产生不利影响,使其滋长投机冒险心理,疏于遵守校规校纪,甚至走上违法乱纪的道路。

4.市场经济的完善发展与全球化趋势同步进行,促进了国人开放进取意识的生成,同时,在东西文化的融合与冲突中,价值观念的多样化使青少年面临多元选择的困惑

当前,全球化已成为势不可挡的时代潮流,并全方位地影响着我国社会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说,全球化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全球化,是以市场经济体制为载体的全球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发展我国不可避免地被全面卷入全球化浪潮,入世更强化了这一进程,使国人不仅要面对国内竞争的压力,而且要面对国际“零距离”竞争的压力,求生存、求发展,成为每一个中国人内在的驱动力,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依赖性、等待性、保守性、封闭性和僵化性等思想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时俱进,开放进取成为时代潮流。

另一方面,全球化浪潮的推进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形成了一个新思想文化阵地,各种思想得以迅速在网上传播,对于其中优秀文化成果的吸收有利于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建设,而其中的文化垃圾,没落的道德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的传播,使一些人自私自利的贪欲不断膨胀,对青少年的价值选择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引导青少年正确地休闲、娱乐、消费,避免不良社会风气、生活方式的侵蚀,成为现实生活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对新时期德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德育体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德育的适应性与超越性的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是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根本利益的抉择,市场经济建设的成效在根本上取决于人的素质。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灵魂,市场经济的确立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道德作为上层建筑,必然受与之相对应的经济基础的制约,道德必须适应而不可回避、排斥市场经济。另一方面,道德作为意识形态,对与之相对应的经济基础具有能动作用,道德必须超越而不能仅囿于适应市场经济。只有在适应中超越,在超越中适应,螺旋上升,层递发展,德育才能在培养与造就中国现代化事业的人才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首先,德育作为一种教育活动,属于精神活动,要受物质的、现实的生活制约。德育对市场经济的适应性要求立足市场经济的实际,适应社会,贴近生活。但德育的适应性不是消极的适应,而是积极的适应。一方面立足于市场经济自主经营、平等互利、自负盈亏的实际,引导学生树立主体性、协调性价值观念。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充分挖掘、发挥个体的创造力,使学生确立平等互利、公平诚信的价值原则,促进社会的和谐有序发展。另一方面立足市场经济的竞争性、求利性引导学生树立进取、开拓、创新的观念和功利、时效、信息等功效性价值观念。并基于市场经济的风险性、不确定性培养学生适应市场经济的良好心理素质。促进新一代青少年学生实现与市场经济的契合,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能够成为弄潮儿,而不被淘汰。

第二,德育仅停留在适应市场经济的层面,还不足以发挥其对经济的能动作用。思想道德作为一种精神活动,它是对可能的未来世界的一种把握与向往。德育对市场经济的超越是在能动适应中的超越,是在扬弃中的超越,更是在可能的条件下的超越。兰刚《关于21世纪德育的前瞻性思考》《江苏高教》1999年第1期一方面引导学生积极克服、消解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促使思想意识、行为规范合理化,避免急功近利,见利忘义的思想行为。另一方面,引导青少年学生形成更高层次的思想品德、价值观念,提升他们的道德境界,形成高尚、完美的人格。从而在适应中实现超越,体现主动适应,积极作为的特征。德育正是“按照某种超越于现实的道德理想去培养和塑造人,促使人去追求一种理想精神境界与行为方式,以此实现对现实的否定”鲁杰《道德教育:一种超越》《中国教育学刊》1994年第4期。也正是由此,德育通过为未来培养具有主体性的人的现实活动,来超越现时代而不是停留在复制现有规范,从而实现对人的全面发展、社会进步的拉动作用,最终发挥其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推动社会文明的发展进程。

2.教师的主体性与学生主体性的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激发了人的主体意识,为德育过程中人的主体意识的实现提供了现实的外在社会环境。从哲学意义上讲,按照经典作家的观点,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教师和学生都具有能动性,都应是主体。作为道德的载体,师生又表现为道德主体。道德主体主要是个体以认识、肯定、发展和完善自己为已任的。而且作为道德主体,师生又表现为德育主体。德育主体不仅要尽相应的道德义务,更要求个体和群体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修养向较高层次迈进。

德育作为德育主体的一种实践活动过程,其实质是学生主体在教师主体帮助下,消化、吸收、实践德育内容的过程张秀清《双主体合作德育论》第50页开明出版社1999年10月,在此过程中,学生处在一定社会和自身成长的发展阶段,受社会环境和自身道德发展规律的制约。因此在德育目标的确定上,不仅要考虑社会的要求,更要重视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在德育内容的安排上,不仅要依据社会规范,更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在德育途径和方法的运用上,不仅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詹万生《“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研究与实验”开题报告》1997年。教师的主体作用体现在保证学生的自觉主动性的充分发挥方面。在德育过程中,教师的活动是可以变化的,学生的品德发展规律是不可替代的,道德认识的发展,道德情意的感化,道德行为的展开都由学生自主完成,具有不可替代性。所以从德育起点、过程、终点三方面看,学生主体是第一性的,教师主体是第二性的。

在实践过程中,近、现代西方教育思想偏重于学生主体作用,夸大为学生中心论,导致学生的放任、放纵的可能。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侧重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主体性培养,使学生缺乏主动性、创造性。

因此,在德育过程中,树立教师主体与学生主体双主体合作关系的理念,使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双向互补,发挥两个积极性,形成合力。经由这一过程,学生主体性逐渐成长,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最终促进学生自我教育主体达到各个具体的德育目标,从而发展和完善个体道德人格,成为适应市场经济推动市场经济建设的主体。

3.德育导向的一元化与道德实践的多元性的关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确立的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是符合我国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抉择。多种经济形式主要指所有制形式的多元存在。经济形式的多样化决定道德实践主体的多元存在,既有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职工,又有集体所有制的乡镇企业的员工,既有中外合资企业、外国独资企业的外商投资者及中国员工,又有私有制工商企业人员。由于所处的经济所有制性质的不同、个人生活背景、教育程度、思想观念的差异性,在现实生活中必然呈现出多元化的意识形态。

从另一方面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遵循共同富裕原则为德育一元化导向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道德基准,以公有制为主体为德育一元化导向提供了道德实践主体。

篇10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F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4 — 0017 — 02

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实现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既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也可以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持续繁荣的同时,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令人堪忧的现象,如毒奶粉、染色馒头、毒胶囊等事件暴露出来的关于人的道德底线、诚信危机等问题,都引起了人们的深刻思考和反思。当我们在究其原因时,都把市场经济的确立当做一个重要原因。那么市场经济对人的发展究竟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一、市场经济对人的发展的积极作用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对人的束缚,有利于培养独立自主的现代公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型的经济,是一种社会化的大生产,企业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市场经济要求市场主体通过合法劳动获取正当利益,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自主、自由地行使自己的权力,从而提升了人们的主体意识。市场经济是通过价值规律实现的,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买方和卖方都处于平等地位,双方根据自己的意愿让渡自己的商品,以换取自己的需要。马克思指出“人们只需默默地彼此当作被让渡的物的所有者,从而彼此当作独立的人相对立”。〔1〕65市场经济使人摆脱了各种人身依附解关系,经济上具有自主性,成为相对独立的人。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有利于增强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其次,市场经济促进了人的平等意识的培育。市场经济遵循价值规律,以等价交换为原则,坚持公平竞争、平等交易。市场主体之间、商品交换者双方都处于完全平等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从制度上得到了保证,从而有利于培养人们的平等意识。

再次,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提升人们的能力。市场经济是开放性、竞争性的经济。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自然界,也是人类社会不变的规律。在充满竞争的市场经济中,市场主体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去,就必须适应市场的发展,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不断完善自身。因此,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客观上要求人不断开发人的潜能,从而使人的主体创造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弘扬。〔2〕可见,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也是个人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最后,市场经济的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充分的时间条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以及机器化大生产的发展,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科技水平日新月异,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先进的科学技术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还应用到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去,满足了人们的各种需求,为人们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保障。

自由时间是人得以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马克思指出“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3〕532人们有了自由时间,才能去不断地发展完善自己。生产力的提高以及科技的进步,大大缩短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为人们创造了更多的自由时间。劳动时间减少了,也就等于增加了人们的自由时间。马克思指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如此迅速,以致尽管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所有人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还是会增加。”〔4〕222因此,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生产力水平以及科学技术的飞跃为人们带来了更多可支配的自由时间,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条件。

二、市场经济对人的发展的消解作用

市场经济在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的同时,也会给人的发展带来消极影响。近年来,在市场上出现了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比如三聚氰胺牛奶,瘦肉精,染色馒头,毒胶囊等,这些都折射出人们道德的缺陷,诚信的缺失。这不得不让人深思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产生的消极影响。

市场经济具有竞争性,是受利益驱动的,市场主体努力在竞争中获取利益,甚至不惜一切代价谋求利益最大化。这就使得一些市场主体不惜违反法律法规,出卖职业道德,通过不法手段赚取高额利润。从而出现了一些道德沦丧、人情冷漠的不良现象。这对人的全面发展带来了消极作用。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的过程中,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略人们的精神文明建设,导致了重物质、轻文明现象的发生,给人们的精神文明建设、道德建设带来消极影响。

在市场经济下,货币成为商品交换的媒介。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通过商品、货币等物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物化,人们的价值取向日趋功利化。人们逐渐把是否获利、是否赚钱作为评价行为的标准和尺度。人与人的关系变为简单的金钱关系。人成为钱的奴隶,金钱支配人。因此社会上很多人持有“经济至上”、“金钱至上”的错误观点,滋生了拜金主义的倾向,污染了社会风气。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日益明确、细化。通过社会分工,大大缩短了平均社会劳动,生产效率显著提高。但是,随着社会分工的扩大化,劳动者个体的工作就固定化、单一化。分工束缚了人们的自由,人的活动空间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人们在有限的空间内,重复着同样的单调的工作,这容易使人丧失劳动的兴趣,把劳动当成了谋生的手段,从而造成人的异化;而且分工使得人们在某一方面专长其它方面相对无知,导致人的能力与个性片面化发展,人成为单向度的人。正如马克思所说,“工人本身变成了这个机构的一个简单的零件。”〔5〕320可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的全面发展。

三、建立以人为本的社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对社会的发展以及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是双重的,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努力克服其负面影响,要建立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社会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党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传统经济只重视经济的增长,忽略了人的发展,导致人的异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最终目标不是解放发展生产力,而是在解放发展生产力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充分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做到发展成果为人民所共享,把人的利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经济、社会工作的根本出发点、立足点和最终归宿。只有这样,才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使人本身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从而保持人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其次,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市场经济的发展会带来一些列消极影响,比如恶性竞争、非法营利、道德沦丧等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必须加强法制建设,健立健全市场经济的相关政策、法规,以此制约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维护市场经济的秩序。既要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又要对非法营利、谋取暴利等违法现象进行严厉制裁,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的运行、发展。

第三,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道德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也是道德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的诚信缺失、道德沦丧等不良现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面对市场上一些列严重问题,在加强法制建设的同时,还要大力加强公民的道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通过法制和道德约束人们的行为,双管齐下,避免只重视物质建设,忽略精神建设。通过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形成文明、和谐的市场经济环境。

第四,加快政府职能转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在传统计划经济体系下,政府起着主导作用。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企业,政府应该是服务者,而不是审批者。政府在市场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但不应当是决策者,因此应当改变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旧观念,加强政府职能转变,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让政府成为“守夜人”。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维护市场经济的秩序。

最后,把人的发展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新指标。在过去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只重视经济的增长速度,忽略了经济发展的质量,以及人的发展状况。衡量某个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为GDP的增长,“以GDP论英雄”,这就导致各个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单纯追求经GDP的增长,从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比如环境问题、道德滑坡、诚信缺失。党的十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要在十六大、十七大基础上实现经济继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可见,我国在重视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以人为本。因此,建立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能把经济增长速度作为唯一的指标,要与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比如可以建立人民的幸福指数、发展指数等标准,建立衡量经济增长以及社会发展的多维指标。只有这样,才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立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参 考 文 献〕

〔1〕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 庄江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发展 〔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 (05).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篇11

一、我国民法在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处于基本法地位

有人认为市场经济顾名思义,就应该是以经济法为基本法来调整市场经济的运行,实则不然,笔者认为,民法才是调整市场经济的基本法。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实际上主要就是财产归属关系和财产流通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产归属关系是财产交易的前提,而交易最终向财产的归属转换。马克思在描述商品交换过程中曾指出:“商品不能自己到市场去,不能自己去交换。因此,我们必须找寻它的监护人,商品占有者……为了使这些物作为商品彼此发生关系,商品监护人必须作为有自己的意志体现在这些物中的人彼此发生关系,因此,一方只有符合另一方的意志,就是说每一方只有通过双方共同一致的意志行为,才能让渡自己的商品,占有别人的商品。可见,他们必须彼此承认对方是私有者。”

民法作为反映商品生产和交换关系的法律,是市场交易活动的最基本准则,如诚实信用原则、民事主体地位平等原则、意思自治原则、公平原则等。只有首先遵守民法基本原则,才能有可能发生与其它部门法之间的关系。当然,只有这些商品的所有人在交换商品时遵守这些规则,才能达到自己的最终目的,得到自己想要的利益,整个商品交换的过程才能得以有序进行,进而达到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的,即平等、自主、高效、竞争的健康的经济体制。因此,民法在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当然地处于基本法地位。

二、 民法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民法是一切实行市场经济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制定最早、最完备、最基础的法律。民法和其他法律部门一样,是一定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并且为产生它的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服务。我国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民法区别于其他部门发的特点在于:民法是权利法而非义务法,是私法而非公法,是实体法而非程序法,具有任意性而非强制性,重点强调自愿、公平、平等协商、诚实信用、等价有偿原则。

我国的民法统一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需要。民法固有的属性决定了它是保护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利益,保护他们发挥独立性、主动性的最好法律手段、我国民事主体制度确认和保障了商品生产者的独立性并允许和鼓励主体依法从事广泛的经济活动,保障主体依法对其行为进行选择地自由。为了保障交换着对于交换的产品拥有法律上的支配权利,使交易双方通过何以来完成交换行为,我国民法以所有权制度确认财产的归属,利用债权制度保障交换的正常秩序。为了使进入市场的商品交换着,彼此把对方视为商品所有者,并基于其自主自愿而发生等价有偿的交换行为,《民法通则》所确立的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等原则就成为市场活动的最基本的法律准则。

恩格斯曾经指出:“民法的准则只是以法律的形式表现了社会的经济生活条件。”作为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客观需要的法律?D?D民法,是商品交易活动的最基本规则。民法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它是市场经济在法律上的反映,它为市场经济的良性运行提供法律保障,维护市场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它的基本法律制度全面地反映了商品经济运动中主体之间的独立性、财产所有权的自主性、相互经济交往的协商性、损害经济利益的补偿性,为现代市场经济活动提供了行为规范。如:民事主体制度、物权制度以及债权制度(主要限于合同领域),分别反映或者说规制了,商品交换中的当事人、交换客体以及交换规则。而民法中的商法从其产生到不断的壮大无疑更加直观地体现了民法与商品经济之间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如:保险法、金融法等商事法律的诞生,就与保险市场、金融市场的出现密切相关,是人们对这些市场产生法律调整的诉求之落实。一部“正义”的民法,就应该是对整个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状况的“准确”把握。

民法所调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有着密切联系。某些人身权(如名誉权、姓名权、荣誉权等),是公民从事商品经济活动及与他人产生财产性利益的前提条件,而某些民事主体人身权利受到侵害往往也会遭受到财产损失。实践证明,保护财产权、人身权是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形成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所不可缺少的。

篇12

市场经济就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发达的商品经济,是一种主要靠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社会资源是稀缺的、有限的和不平衡的。相对人的无限需求而言,满足需要的资源是有限的。正是由于需求的无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使各种资源都尽可能按预定组合得以有效利用,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可见,资源配置问题就是经济运行的基本问题。市场经济的高效运行,离不开法律的保障和规范。市场经济的法治性,其集中表现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各个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行为规则、行政行为都要以法律的形式来规范,也就是说一切经济活动要法治化。没有法治的市场经济是不存在的,法治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为: 

(一)引导作用 

市场经济是自主性经济,市场经济必须承认和尊重市场主体的自主性、独立性。也就是说要从法律上来确认市场主体的资格,明确产权关系,并规定市场主体行使权利的方法、原则和程序等。即市场经济的法治性要求任何经济活动都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由法律规定经营制度、财产关系、分配制度等一整套社会经济关系,引导着经济活动按一定的秩序运行,制约着违反经济关系、经济秩序的事件。 

(二)规范作用 

市场经济也是利益经济,市场主体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必然产生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讲,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市场经济通过竞争达到优胜劣汰,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科学技术的提高,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需制定完备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人们的经济行为。因为在市场经济中市场主体需要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公平竞争,政府也需要依法进行宏观调控,维持市场经济秩序。只有利用经济法规明确什么事是合法的或者是法定必须执行的,什么样的事是不合法的,需要禁止的,才能规范政府和市场主体的行为。如市场经济法律规定维护公平竞争,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二、当前经济立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在市场经济立法方面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立法较为滞后 

经济立法存在一定的滞后现象,我国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还有一些急需的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往往快于相应法律法规的制定,从而导致立法工作相对滞后。这是由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的,我国实行市场经济是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经济法律体系也要有一个过程,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但从总体上来说,应加强立法的科学预测,努力使原来制定的一些已不适应现实情况变化的法律能够及时得到修改和完善,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法律能够及时制定、实施、推广、落实出来,尽可能避免出现经济关系中一些法律调控的真空区。 

(二)法律体系不够完善 

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是指调整市场关系和法律法规的总和。我国在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还存在着法律与法律之间、法律和法规之间步调不一致的现状。这是由于我国在较长时间内,对立法工作一方面满足以经验的总结和法律化;另一方面在制定法律、司法解释、地方性法规、规章的过程中,往往又强化了地方、部门的权利和管辖的范围。结果导致有的法律、法规在相同经济关系上的规定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有的新法律衔接不够。 

(三)立法方式要改进 

我国发展市场经济时间短,经验不足,加之国情的特殊性,即国家大部门多,地区分散,则往往容易产生国家的部门与部门之间,地方与地方之间的权利交叉。这就容易导致立法过程中往往采取折中调和的办法,以政策名词代替法律术语,这就使制定出来的一些法律像一个政策宣言,导致法律术语不准确,法律法规不具体、不规范、操作性不强的状况。 

三、完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主要途径 

(一)加强经济司法,提高立法质量 

法律是治国的重器,良法是善治的前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体系的形成,则必须坚持立法先行的理念,发挥立法的引领作用。加强立法,提高立法质量,根据这个要求在我国真正建立起一个门类齐全、层次分明、和谐统一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 

第一,进一步明确市场立法的指导思想。任何一部法律的制定,都会涉及到现行权利和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法律的规定是否符合市场经济主体权利的需要,就看在这个关键问题上处理得是否到位。要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的理念,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的拥护。要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在立法的全过程中,完善立法机制,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强化法律法规的及时、系统、高效等特征。 

第二,完善立法程序,改进立法方法,创新立法技术,提高审议法律的效率和水平。修改法律的起草方式,实行立法机关、实际工作部门、专家学者参与市场经济法律的起草和论证。法律的规定要具体明确,要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加强经济司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秩序 

我国当前要加强经济司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法律秩序,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更新和加强人们的经济法律观念和意识。加强经济司法在当前有着很强的紧迫性。这是因为长期以来人们的经济法律意识比较薄弱。从目前的情况看,人们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的市场经济活动中,仍然缺乏依法办事的法律意识,对国家颁布的有关经济法律和法规,缺乏自觉遵守的意识。具体地说,还缺乏市场经济的法治观。市场经济的法治观应该是:任何经济实体,无论其大小,其法律地位都是平等的,应当有公平意识;任何中央和地方决策,都必须受到法律的制约;经济交往的纽带是合同,通过合同确定彼此的权利、义务,约束彼此的行为,各方应守合同、讲信誉等等。因此,我们一定要加强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增强法律意识,提高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增强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工作能力,改变现实经济活动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促进市场经济的规范运行,从而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高效发展。 

第二,执法制度建设要加强。我国在经济新常态的状况下,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利益和国家机关之间的权利,都需要通过进一步改革才能理顺。目前,存在的一些相关部门的保护主义,权责不明,这些对严格执法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这些突出问题的解决,一定要从立法着手,建立科学、有效的制度和机制。要防止地方与部门的保护主义,维护法律的统一。二是从法律上必须推动权利与利益的脱钩,解决权利“寻租”问题。三是积极推进依法行政,维护司法公正。加强执法活动的监督,就必须要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制约、监督机制在市场经济的运行中有效地发挥其作用。 

第三,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执法队伍素质。要切实加强对执法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从我国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看,对执法队伍的培养,着重搞好信念、宗旨、公正执法、纪律作风、职业道德教育等,突出抓好公正执法。 

篇13

关键词:社会转型;市场经济;道德规范;道德失范

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生成和运行,都离不开一定的道德观念指导或道德基础,市场经济体制也不例外。我国目前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之中,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中国社会在道德建设中面临着新的困境,传统“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以及计划经济时代提倡的“大公无私”等道德规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道德规范的缺失,使得部分人的道德观走向了极端,礼仪缺失、不讲诚信、损公肥私的情况屡屡发生,封建迷信、黄、赌、毒沉渣泛起。因此,能否构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成为了制约我国社会成功转型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经济体制转型时期问题的产生

社会转型不同于一般的社会进化,它是指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种特殊的质变状态,是社会结构剧烈的、整体的和根本的变化。我国的社会转型首先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这种过渡又首先表现为一种经济体制或资源配置转变过程。但是仅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是无法全面把握经济和社会转型的深刻含义的,实质上,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是一个包括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深刻变化的整体性过程。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初模式是和计划经济相联系的,而高度集中的决策体系,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和任何人对命令无条件地服从构成了这种制度的基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初期曾经发挥过相当巨大的作用,它有效地集中和动员了有限的社会资源,加速了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并在生产力较低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实现了社会分配的高度平等,保证了社会的公平、稳定和发展。

从计划经济这种通过各种指令控制整个经济社会运行的特征来看,它比自然经济有所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自然经济的狭隘性、保守性和小农意识。但是这种过分强调外部约束的体制框架又较大程度地抑制了创造性主体—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而且这种约束是在极少物质激励的条件下进行的,进而制约了整个经济、社会中组织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结果是助长了惰性,依赖性,中庸主义,平均主义。活力丧失了,效率必然是低下的。特别是当经济的发展水平提高经济规模变大,利益主体增多,利益目标多元化时,单纯的精神激励已无法超越人们内心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就必然产生各种有意或无意的抵制效率的行为。经济越发展,计划经济条件下那种动力不足,结构僵化,效率低下,官僚主义盛行的弊病,就越发明显,以致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久而久之,经济发展必然陷于停滞。

而与计划经济体制相比,市场经济体制则是一种更为理想和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主要原因在于市场机制要求每一个主体都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或自主性,而不是较强的依附性,并且承认每个主体都具有各自独立的经济利益,在此基础上,每个主体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将被最大程度地激发出来,从而使自己的行为趋于更为理性的选择,并在追求这种个人利益的过程中极大地增进社会的福利,促进社会的发展。这也正是亚当斯密所推崇的“一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因此,引人市场机制取代计划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就成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这样,我国就面临着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成功转型的问题。

二、转型时期道德失范现象产生的原因

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动力,我国的经济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与此同时,礼仪缺失、不讲诚信等道德失范现象也成为了我们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并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道德规范是对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形成道德关系的概括和反映。道德规范从一部分习俗规范演化而来,以信念、习惯和内心情感等内在因素为基础,以善与恶、诚实与虚伪、荣誉与耻辱等观念作为评价尺度,在舆论和教育等强制力下发挥作用。人们遵行道德规范往往基于基本价值观的认同,从而表现出是自觉行为。而所谓道德失范,也叫违规、越轨,是指社会群体或个体偏离或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主要是指对社会发展和进步有负面作用的破坏性越轨行为。要弄清道德失范现象产生的原因,必须基于对由社会转型引起的强烈社会变化对置身其中的实践主体—人的主观世界及价值观的冲击的分析。

篇14

关键词:社会转型;市场经济;道德规范;道德失范

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生成和运行,都离不开一定的道德观念指导或道德基础,市场经济体制也不例外。我国目前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之中,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中国社会在道德建设中面临着新的困境,传统“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以及计划经济时代提倡的“大公无私”等道德规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道德规范的缺失,使得部分人的道德观走向了极端,礼仪缺失、不讲诚信、损公肥私的情况屡屡发生,封建迷信、黄、赌、毒沉渣泛起。因此,能否构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成为了制约我国社会成功转型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经济体制转型时期问题的产生

社会转型不同于一般的社会进化,它是指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种特殊的质变状态,是社会结构剧烈的、整体的和根本的变化。我国的社会转型首先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这种过渡又首先表现为一种经济体制或资源配置转变过程。但是仅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是无法全面把握经济和社会转型的深刻含义的,实质上,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是一个包括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深刻变化的整体性过程。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初模式是和计划经济相联系的,而高度集中的决策体系,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和任何人对命令无条件地服从构成了这种制度的基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初期曾经发挥过相当巨大的作用,它有效地集中和动员了有限的社会资源,加速了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并在生产力较低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实现了社会分配的高度平等,保证了社会的公平、稳定和发展。

从计划经济这种通过各种指令控制整个经济社会运行的特征来看,它比自然经济有所进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自然经济的狭隘性、保守性和小农意识。但是这种过分强调外部约束的体制框架又较大程度地抑制了创造性主体—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而且这种约束是在极少物质激励的条件下进行的,进而制约了整个经济、社会中组织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结果是助长了惰性,依赖性,中庸主义,平均主义。活力丧失了,效率必然是低下的。特别是当经济的发展水平提高经济规模变大,利益主体增多,利益目标多元化时,单纯的精神激励已无法超越人们内心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就必然产生各种有意或无意的抵制效率的行为。经济越发展,计划经济条件下那种动力不足,结构僵化,效率低下,官僚主义盛行的弊病,就越发明显,以致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久而久之,经济发展必然陷于停滞。

而与计划经济体制相比,市场经济体制则是一种更为理想和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主要原因在于市场机制要求每一个主体都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或自主性,而不是较强的依附性,并且承认每个主体都具有各自独立的经济利益,在此基础上,每个主体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将被最大程度地激发出来,从而使自己的行为趋于更为理性的选择,并在追求这种个人利益的过程中极大地增进社会的福利,促进社会的发展。这也正是亚当斯密所推崇的“一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因此,引人市场机制取代计划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就成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这样,我国就面临着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成功转型的问题。

二、转型时期道德失范现象产生的原因

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动力,我国的经济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与此同时,礼仪缺失、不讲诚信等道德失范现象也成为了我们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并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道德规范是对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形成道德关系的概括和反映。道德规范从一部分习俗规范演化而来,以信念、习惯和内心情感等内在因素为基础,以善与恶、诚实与虚伪、荣誉与耻辱等观念作为评价尺度,在舆论和教育等强制力下发挥作用。人们遵行道德规范往往基于基本价值观的认同,从而表现出是自觉行为。而所谓道德失范,也叫违规、越轨,是指社会群体或个体偏离或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主要是指对社会发展和进步有负面作用的破坏性越轨行为。要弄清道德失范现象产生的原因,必须基于对由社会转型引起的强烈社会变化对置身其中的实践主体—人的主观世界及价值观的冲击的分析。